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26 08:37:4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背景材料】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题目】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范文】

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

——谈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评论性文章。全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了时下洋节受宠、传统节日被冷落的种种现象,并透过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论出了应当采取的一些策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通过现象描述将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话题引入;第

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洋节受宠”的具体原因,也是对此进行的深入思考;第四段为第三部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评述;第五段为第四部分,从商家的角度论述了其应当采取的策略和秉持的态度;末段为第五部分,言明了弘扬名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每个炎黄子孙的重大责任。

文章整体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构思新颖,思想性较强,语言较为流畅,是值得参考借鉴的评论性文章。

推荐第2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可怜的中国文化啊!可怜那些曾为我们国家出过力,牺牲过生命的先人们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淡忘掉,盲目地吸取他国的东西。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是的,我们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时别忘了身为中国人,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要了,你还何谈爱国,我们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学西方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有优点的我们为什么不学呢?关键是看你学过来之后怎样去发展了,就拿武术来说,被他国吸取之后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变成了他们的东西,而我们呢?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成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行啊,才能立足于社会之林啊。

中国人还继续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东西一点点的会被别人抢走,就比如说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知道消息后,多少国人气愤,呵呵!那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啊,人家为什么能抢走啊?自己都不重视了,自己都不发展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些国粹啊,像戏曲,诗词等等还有多少人学呢,悲哀啊,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为了好玩耍酷,没有站到一个文化的高层次上去发展,说什么都是借口。现在学习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随便都能学会的,而且时间长,讲究基本功,在这期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

现在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不会欣赏的人,没有一点点文化层次,只是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发展自己家的东西啊……,所以传统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传承和发展。

推荐第3篇:初中弘扬传统文化教案

弘扬传统文化

——七(1)班主题队会

班会时间:2015年3.月3日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更多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3、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促进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而共同发展。

4、增强学生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班会准备:

1、了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及其丰富的内涵。

2、图片、实物以及文字资料。

3、黑板上写出此次班会的主题“弘扬传统文化”。

4、准备小礼物。

四、班会形式:由学生自主讨论、

五、班会过程:

(一)、歌曲引入

以一首我是《我是中国人》的歌曲让主题班会拉开序幕,在歌声中主持人宣布:“我们班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主题篇

1、礼 (1)、相声《讲礼貌》:了解中国礼、仁、孝中的礼 “礼”也就是说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按常规的要求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如何讲礼貌、讲文明。

2、仁

(1)、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仁”就是指爱仁,讲仁义,讲友爱,讲爱国,只有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团结互助,我们班的凝聚力才会强,集体力量才会大,面貌才会蒸蒸日上。

(2)、交流互帮小组:我班长久以来一直有“互帮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友爱,互帮互助。同学互相交流心得,感受。

3、孝

(1)、关于“孝”的故事:同学交流故事,感受古代人民是如何孝敬父母,交流父母为自己的付出。

(三)、游戏篇

1、做一个小游戏,规则是:三个同学一组,两个同学在看完成语后负责作出动作让第三个人猜出成语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做动作的同学不能用声音进行提示,这些成语都是有一些很典型的小故事,哪个小组猜到的成语最多就是获胜组,会给予精美小礼物。

2、猜灯谜: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那个小组猜出的灯谜最多就是获胜组会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班主任总结

此次班会给了同学们很多的自我展现空间,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更加深入了解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加强了全班同学的交流。经过这次的班会,希望我们的同学不仅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到了精深的文化,还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谱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相声《讲礼貌》

甲:小甲,现在都是提倡讲文明、讲礼貌。

乙:对,讲文明讲礼貌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甲:对,对人说话呢,要用尊称。 乙:恩

甲:讲话呢要讲文明

乙:恩,对,这样才能和我们这个大国相称。 甲:咋俩正俺说,同学们也理解不了。 乙:那怎么办?

甲:怎们给大家演一演

乙:那好啊。怎么演?甲:比如说我见到您了。 乙:你见着我了,怎么样啊? 甲:我应该这么跟你说。 乙:怎么说呀? 甲:同学,。劳驾,我跟你打听点事。 乙:有什么事说吧。 甲:我跟你打听个人。 乙:什么人啊?

甲:这个人长的玲珑小巧、十分精神。听说是一位了不起的学生,在您这个学校吗?

乙:啊,他呀,在,在,在。 甲:什么?

乙:在,在,在。

甲:哦,那麻烦你把他请出来,我跟他说点事。 乙:不用请了。 甲:为什么呀? 乙:我就是啊

甲:啊,那真对不起啊。

乙:怎么了?有什么对不起的?

甲:这么半天没看出来你啊。真对不起 乙:那有什么

甲:你看:抱歉、对不起、您、请 乙:这些都是客气话。 甲:这不是客气话 乙:那是什么?

甲:这是对一个人的尊重。假如我换种方式跟你说话,你听着都不舒服。比如说我又见着你了。

乙:您有见着我了。怎么了? 甲:哎

乙:这什么称呼啊 甲:跟你打听个笨蛋。 乙: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甲:这个人长的,比武大郎高一点,脑袋长的跟茶盘似的。是个倒霉的学生。叫李洋糕。

乙:你怎么叫什么人外号了。 甲:你认识他? 乙:我就是

甲:唉呀,你别逗了。

乙:这怎么是逗呢?有什么事赶紧说吧。 甲:别说了,说了两头都不乐意。 乙:你没事找我干什么?

甲:唉,你别瞪眼。你一瞪眼比猴都难看。 乙:我说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甲:就你这张比猪还难看的脸,我才不愿意上呢。我害怕有高原反应呢。 乙:你,你,你你气死我了你。

甲:我说你别生气,你一生气回头一得病,一得病就嗝屁着凉了,你还来找我,那多麻烦啊,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找别人问去。别介,傻老爷们。 乙;喂!说谁是爷们?

甲乙齐: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处处讲文明懂礼貌。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1、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

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2、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猜成语: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过河拆桥、守株待兔、三人成虎、三顾茅庐、螳螂捕蝉 猜灯谜:

1、谜语:此物大而轻,肚内火烧心。(灯笼)

2、谜语:身上穿红袍,肚内真心焦,惹起心头火,跳得八丈高。(鞭炮、炮竹)

3、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月饼)

4、请说出重阳节的两个习俗。(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5、“悬艾草,挂菖蒲”是哪个节日的习俗?(端午节)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所作?(唐,杜牧)

7、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五月初五)

8、什么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

9、嫦娥奔月是哪个节日的传说?(中秋节)

10、请说出春节的三个习俗。(贴春联、放烟花、吃年糕饺子、拜年、贴窗花、倒贴福字)

11、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望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什么?(春节、中秋)

12、重阳节是那一天?(农历九月九日)附加题,为什么是这一天?(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最大,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推荐第4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在传统节日中探寻诗意中国

这周的星期三,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圣诞节终于到来了。这几天,街道上四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店铺挂满了圣诞帽、星星、礼盒等彩饰,当然圣诞树也是必不可少的。街道浓烈的圣诞气氛仿佛把我带到了西方国家,听着经典的圣诞歌曲,我的意识早已深陷其中。同学们都是彼此的圣诞老人,互送的礼物多种多样,传统的手写贺卡,细心挑选后的精美小礼品,一块味道醇厚的巧克力等等,圣诞文化无处不在。其实不止圣诞,向万圣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得到了我们的追捧喜爱。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碰撞的时代,我们心里是否留有一个位置安放着传统节日的种种美好、种种趣味?

在迎接圣诞来临的浓烈气氛中,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悄然而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时的宫廷和民间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直到今天,很多老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而老北京又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南方地区在冬至这天则有吃汤圆、南瓜、红豆米饭的习俗。

时光穿越千年来到我们眼前,很多传统的节日,很多传统的习俗或是被我们遗失在了时间长廊之中,早已忘记或很难忆起;或是被圣诞节、万圣节等等欧美节日冲淡、远去。它们本来的记忆、本来的纹理、本来的诗意也越去越远。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因为不朽的文化而璀璨悠远。我们无意鼓动大家不去过洋节,而是希望我们能够经常展开那幅由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绘制成的历史文化长卷,经常感受那份诗情画意,时常体味其中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美丽诉求。这样,传统节日所给予我们的就不仅是那份诗意,还有了更多文化的坚守、精神的支撑。

推荐第5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6篇:1.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商贸图文级部中职一年二班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典故。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倡导过中国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激发探索科学兴趣,增强刻苦钻研精神。

二、活动内容

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西方节日的相关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三、活动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

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计划实施过程

导入:由同学自行介绍节日,过渡到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 由同学介绍各自喜欢节日由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等

(二) 抢答题:中夕、中秋、春节的诗歌和故事,与春节有关的神话,活动等。

(三) 请同学诵读诗文

(四) 介绍节日习俗

(五)欣赏《水调歌头》

推荐第7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荐)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比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各种传统文化以及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随着世界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文化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职校生,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二、活动目的

让全校学生充分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热爱祖国、爱护祖国文化的强烈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尽情发挥参赛选手的自身风采和演讲才能,以各自不同、新颖的角度和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伟大复兴的信心。

三、活动主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四、活动对象

贞丰县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学生

五、报名方式

学院自行报名,最后推选两名(组)选手参加校上比赛,名额报至文学院文艺部

六、活动要求 1.原创稿件

2.决赛脱稿演讲

3.比赛时间为3——5分

4.要求积极向上,紧扣主题,结合自己的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展现个人风采

七、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年6月中旬到6月下旬

地点:待定

八、大赛程序

本次演讲比赛设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专业自行举办,最后推选两名(组)选手参加学校决赛。决赛分为命题演讲和现场抽题演讲两部分。

九、组织分配

各部门的工作安排: ⒈ 文艺部

(1)负责整体策划

(2)联系场地布置及音响设备、灯光

(3)收集选手资料、背景音乐等制作PPT (4)负责节目编程及其晚会全流程的衔接

(5)发送请柬 ⒉ 宣传部

(1)前期的宣传工作

(2)为参赛选手拍摄宣传短片 (3)负责比赛当晚现场摄影

⒊ 礼仪队

(1)培训主持人,并对主持人串词进行商讨

(2)联系表演嘉宾,邀请评委 4.办公室

(1)制作决赛评分表及其节目单

(2)准备荣誉证书及其奖状

(3)安排好决赛当晚的统分人员及奖状填写人员,在所有选手演讲完后以最快的速度算出成绩交于礼仪人员送到主持手上

⒌科创部

(1)负责后勤工作如会场座位安排、主席台水的供应、卫生

(2)准备好所需要的道具,在上一个节目结束时把道具马上把道具搬上舞台

(3)安排相关人员到会场协调工作,一直到比赛结束

(4)做好晚会现场秩序维持

(5)安排人员到晚会现场催场

十、大赛后勤保障 1.认真整理好参赛选手的资料,保证比赛质量,比赛当晚绝不出现任何差错。

2.加强对本次大赛的对外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广播站、海报、学团网站、校报等形式进行。

3.确定比赛时间和场地。

4.征求校领导及老师的意见,对不妥之处作出修改。 5.比赛结束后及时做出活动总结,吸取经验。 十

一、决赛具体过程

1.主持人主持开幕式 a.简单的问候

b.介绍出席领导和老师及嘉宾

c.宣布规则和板块构成

d.宣布大赛正式开始

2、比赛按内容进行,评委打分,记分员记分。

3、评委对选手进行点评

4、宣布比赛成绩

5、领导和老师为选手颁奖

6宣布比赛结束

二、大赛评分细则

(大赛采用百分制,分基础分和能力分两部分)

1、基础分:

(1)仪表端庄,姿态自然、大方、气质良好。5分

(2)话语流利清晰,普通话标准。5分

(3)感情充沛,真挚,热情,富有感召力。10分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不拖泥带水。10分

(5)所述内容充实,积极,健康向上。5分

2、能力分:

(1)主题鲜明、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10分 (2)内容结构完整,构思巧妙,引人入胜。10分

(3)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机智灵活,自然流畅。15分

(4)审题准确,具有创新意识。10分

(5)现场抽题演讲。 20分

十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 1名 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二等奖 3名 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等奖 5名 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四、活动宣传

(1)至少二块展板宣传

综合楼一块 食堂一块

(2)小型海报宣传 至少10张海报 每栋宿舍楼下一张

十五、注意事项

1、各组分工不分家,导演组会观看进程并适当地调整工作。各工作组在尚未开展自己的工作或完成自己的工作时,请自觉帮助其他工作组完成工作以加快整体工作进程。

2、制作团队所有成员的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并保证随时能联系到人。工作认真负责高效率,有任何问题及时上报。

3、晚会后工作细则:晚会结束后,各工作人员按照会前安排的相应工作进行收场工作。非特殊情况,不允许任何团队成员在没清理完会场之前提前离开会场。

4、各项目组人员任务发生严重冲突时,可视情况重新调整各组的人力资源。

贞丰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8年6月7日

推荐第8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和谐,2015年11月20日,由桂林市民族宗教委员会、桂林市佛教协会、桂林市美术馆主办共同联合承办首届桂林市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暨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厅正式隆重开幕。

本次讲经交流会参加开幕式的政府领导和嘉宾中,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邓忠育先生、桂林市佛教协会会长宝志法师分别致辞,达照法师代表讲经法师致辞,自治区宗教局局长梁柳宁贺信,桂林市桂林市政协副主席秦俊宣布讲经交流会开幕。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深入发掘桂林佛教文化内涵,服务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引导佛教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达照法师代表发表演讲——中华民族复之光

生命的真相是苦,文明的起源也是因为“苦”

苦是人生的真相,所有的文明都是为了解决“苦”的问题。如果文明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文明。没有苦的社会是最文明的社会。流泪、吼叫、碰撞是人类解决痛苦的方式,这不是文明,是自然的消除痛苦的方法。真正的文明是发现了我们的痛苦是能不能改变,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的出现都是人类为了解决“苦”的创造。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

东方文明的代表是中国的文明,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西方文明是工业文明。宗教发现你去追求外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从内心去寻找,但是内心很难找,找不到心了。心还是很乱,无法找到头绪,所以很多的宗教从外物到内心,找到了一个上帝,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这就是西方的宗教,现实的生活问题靠科学、思想问题靠哲学、生命问题靠宗教,但是东方的文明怎么去解决?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思想,把个人的生死问题融入大的国家天下中来。

中国文化的两个精髓

先人后己与孝道。中国的农业文明,需要先找到一块地,再成为田,还要根据每年耕种的时间来把这块田种植好,不是光人说了算,是天说了算,地说了算。个体是脆弱的,只有融入群体,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中华民族的精髓在先人后己,爱国爱天下。中国文化教育我们要做“大”人,你活在世上,不能利益天下,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我们现在都要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文明要求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孝道,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精髓,我们今天能坐到这里,我们历代的祖先缺一个都不行,我们的生命不是独立的,孝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根本,我们的祖先辛辛苦苦的生存,才有我们。其次是当我们身边的人都幸福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幸福感。

中国梦的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现在这个时代,从中国几千年来看,这个时代的思想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思想都要乱都要复杂都要活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杂乱?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历史的选择,我们现在中华民族必须复兴。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和道家胜出,成为正统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开启了两汉八百年的辉煌历史。之后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又开启了隋唐五百年的文明。唐宋八大家,没有不接触佛教的。五大发明有三大都是佛教徒干的,唐朝全世界经济三分之一都在那时的中国。唐宋以后,慢慢文化走向衰落。改革开放的三四十年来,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习主席上台之后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根!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科学技术。西方是先个人后集体,先自己是什么概念呢?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会伤害到他人,所以西方社会就需要法制来规范这个世界。中国人的思想是把人都当作圣人来看待,每个人对国家都有责任!

传喜法师发表主题演讲——法运的当代机遇

被称为“西南会府”的桂林,地处湘、桂、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自古吸引了众多高僧在这里结庐讲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迅速繁荣。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桂林佛教文化,桂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桂林市佛教协会主办了桂林首届佛教论坛。2015年11月22日上午,传喜法师受邀参加了讲经交流会,并作了题为“佛陀的授记——法运的当代机遇”的主题讲座。

在交流会上,传喜法师说道,释迦佛陀曾经授记,在他涅槃后的两千五百年,教法会在人间再次兴盛起来,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是佛陀所授记的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宣化上人在美国弘扬佛法,星云大师将佛法带到五大洲,都是近几十年的事,去年联合国宗教联合会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世界上最和平的宗教是佛教。可以说,佛教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世人的瞩目和重视。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资源和能源的危机是有目共睹的;人的无节制的欲望使人类整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珍稀物种的灭绝,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出危机的信号,因此我们需要自我反省,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现代科学家和众多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只有回到古老的东方文明,尤其是佛教的智慧里,才能找到出路和拯救世界的良方。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科学的发展只能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如果让他选择信仰,他会选择佛教。

佛教所讲的“戒、定、慧”,是所有众生的出路。佛教徒求解脱要有戒,国法里也有戒,戒是一种智慧,是解脱而不是束缚。我们戒好自己的身心,在纷繁多变的社会里,以不变应万变,就像佛教早课时所唱诵的“妙湛总持不动尊”,不随自己的分别心以及外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定”是通世间和出世间的,使我们有良好正面的心态;“慧”更是世界和平与大同的基本理论,是不分民族种姓、不分文化背景的,因为人人皆俱佛性,一切众生本俱佛性,在佛不增,在生不减。

这个时代需要佛教,来找到共同的利益交叉点,以化解世界的纷争,消除种族文化的隔阂,泯灭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对于法国发生的不幸事件,作为佛教徒,除了强烈谴责暴恐份子之外,我们应该有更大的胸怀,因为天下事都与我有责任,我们应替他们忏悔,并且将忏悔带来的祥和,去弥补仇恨和敌对带来的暴戾。我们还要反省自己的内心时刻发作的微小暴力,将天下之过当成自己的责任,要有这样一份内心的担当,才是真正的佛子。

现在,国家有幸,佛教的发展在中国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在多种对内和外交的正式场合,发表言论、制定政策,引入宗教界人士,拓宽宣传渠道,积极扶持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佛教的弘扬。佛教的确是面临着大好时机,但是现在更应该是佛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国乱出忠臣,家乱出孝子”,每一位佛教徒,在当今时代都应用佛光普照的智慧来贡献和服务社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担当重任。

在五蕴昌盛的时代里,种种声、光、电的技巧,使我们的感官处在被动打劫的时代,这也特别需要佛法“无眼耳鼻舌声意”的永恒智慧,同时,我们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智慧地利用现代科技弘法利生。

演讲即将结束时,传喜法师说到,桂林的山水和风景名闻天下。史载佛教自西汉未年就已传入桂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曾来桂林讲经说法,桂林在唐朝便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之一,可见佛教对桂林的历史文化影响巨大。愿桂林景美,人心更美。这次佛教文化盛会,愿桂林以宗教的姿态声名远播而甲天下。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韶关开幕 高僧云集千人听法

广东省副省长温国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温国辉副省长首先对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致辞中,温国辉副省长充分肯定了本届讲经交流会对于以佛教哲理、道德净化人心,促进人与人、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做好广东宗教工作特别是佛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广东佛教界以此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全国各地佛教界的交流,共同学习经典、研究经典、宣讲经典,加快培养新一代佛教人才,弘扬佛教优秀文化,凝聚佛教正能量。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表示:2008年至今,全国范围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活动连续举办、蓬勃发展,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弘法人才,引领全国佛教界逐步形成读诵、研习、讲授、实践经典的良好风气,在促进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与时俱进的讲经弘法方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诚法师指出,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往年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延续与发展:会议名称由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更名为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既体现了本次讲经交流会的特点,也预示着今后的发展方向;慈悲、圆融、宏博,是把握中国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精神脉络的关键,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精神传统和思想特质,本次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旨在以讲经交流会继续引领全国佛教界继承弘扬中国佛教慈悲、圆融的光辉品格,准确把握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努力开创“人间佛教”更为宏博的未来;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彰显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契理契机原则,本次讲经交流会围绕宣讲的五个问题,在佛教修学和弘法中具有根本意义,也是信众普遍关心、渴望获得圆满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宣讲、反复阐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终极关怀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佛教界积极回应信众关切的济世情怀和担当意识。

学诚会长在讲话中就如何进一步办好讲经交流活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促进佛教自身建设,二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推动佛教弘法事业发展,三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促进三大语系佛教交流。

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国家宗教局对本届中国佛教讲经交流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中国佛教协会连续多年在全国佛教届开展讲经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蒋坚永副局长表示,国家宗教事务局对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讲经交流活动,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中国佛教协会以讲经交流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佛教健康发展。在新一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的带领下,中国佛教协会承前启后,积极进取,继续狠抓佛教自身建设,高度重视讲经交流,不断把讲经交流活动推向深入。本届讲经交流会又有创新,呈现出新的亮点:一是讲经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本届讲经交流会由以往七届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更名为“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邀请两岸三地、三大语系佛教界代表共同参与,并安排香港、台湾和国内三大语系法师作示范讲经,共有两岸三地佛教团体、佛教寺院、佛教院校的法师代表40余人参加讲经交流;二是讲经交流的主题不断创新。本届讲经交流确定“慈悲·圆融·宏博”的主题,以慈悲为初心,以圆融为智慧,以宏博为功用,集中阐释中国佛教的悲智愿行等基本理念和价值,有助于丰富当代佛教文化的内涵;三是宣讲的题目不断深化。本届讲经交流会依据佛教教理教义的精神和弘法利生的要求,分门别类,细化主题,提出了安顿身心、建立信仰、认识因果、利益众生、依教修学等五个层面的题目,藉以深入挖掘交流会主题的内涵。这些创新举措,将把讲经交流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蒋坚永副局长对如何继续办好讲经交流活动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二是要推进佛教思想建设;三是要推进教风建设;四是要推动中国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

本次讲经交流会邀请到来自中国大陆汉语系、藏语系、南传巴利语系,以及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德法师同台讲经说法,系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两岸三地、三大语系大德法师同台讲经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幕式上,学诚会长等领导嘉宾向正慈法师、班典顿玉上师、都滇坎法师、净因法师、满纪法师等5位来自两岸三地、三大语系的示范讲经法师颁发了纪念章。开幕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高僧大德与参加此次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讲经法师们合影留念。

当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还在韶关南华寺举办了以“佛教经典的阐释与弘扬”为主题的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与会教界法师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如何继续办好讲经交流会、如何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佛教经典阐释进行了深入探讨。

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中国佛教协会近年来连续举办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佛教教务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中国佛教青年法师弘法人才。自2008年首届全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先后有240位法师参加了讲经交流活动。自2011年开始,中国佛教协会还连续5年组织讲经交流会获奖法师在全国各地巡讲,行程遍及20省市自治区,产生了良好影响。7年来,讲经交流会和巡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引领全国佛教界逐步形成了读诵经典、研习经典、讲授经典、实践经典的良好风气,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讲经方面有专长、在弘法方面有热情的青年僧才,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继承佛教讲经说法传统、弘扬优秀佛教文化,引导正信正行,培养造就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佛教在线广东讯

2015年11月18日下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广东省佛教协会、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广东韶关南华寺承办,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的“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南华寺曹溪讲坛隆重开幕。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广东省副省长温国辉先生,国家宗教事务局巡视员裴飚先生,中共韶关市委书记蓝佛安先生,广东省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罗继东先生,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曾晓晖女士,许建华先生等中央及广东省、韶关市党政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如瑞法师、心澄法师、正慈法师、演觉法师、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先生等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参加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的讲经法师及广东佛教界的四众弟子3000余人出席开幕式。

讲经交流活动,是近年来中国佛教界开展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之一,自2008年起,中国佛教协会分别在北京、杭州、昆明连续七年举办讲经交流会,在全国佛教界掀起了学习经典、研究经典、宣讲经典的热潮。七次讲经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对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培养佛教弘法人材,开展弘法利生事业起到了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得到了全国佛教界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响应。在新一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的带领下,中国佛教协会承前启后,积极进取,继续狠抓佛教自身建设,高度重视讲经交流,不断把讲经交流活动推向深入,本届讲经交流会又有创新,呈现出新的亮点。

一、讲经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汉传佛教扩到中国佛教

讲经交流会由以往七届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更名为“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既体现了本次讲经交流会的特点,也预示着今后的发展方向。邀请两岸三地、三大语系佛教界代表共同参与,并安排香港、台湾和国内三大语系法师作示范讲经,这俨然是“曹溪法会”盛况的千年回归,充分体现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具足、两岸三地佛教一脉相承,这也预示着今后的讲经交流活动,将继续推动和促进两岸三地、三大语系佛教在讲经弘法方面的交流合作,彼此借鉴,相互增上。

二、讲经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 首次举办讲经交流研讨会

借着举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的因缘,召开讲经交流研讨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与佛教界大德高僧,围绕佛教经典阐释与弘扬的主题,研讨交流在中国讲经交流会尚属首次。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以“佛教经典的阐释与弘扬”为主题,与会教界法师和学界专家从不同角度,就如何继续办好讲经交流会、如何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佛教经典阐释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研讨会上表示,围绕这一主题举办研讨会,并把它作为讲经交流会的系列配套活动,不仅希望通过研讨交流集思广益,为讲经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寻找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思想资源,而且希望通过研讨会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学术界有识之士和佛教界法师,投入佛教经典阐释与弘扬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既促进佛教思想的当代发展,也服务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

三、讲经交流的主题不断创新 阐释中国佛教的悲智愿行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的主题,以慈悲为初心,以圆融为智慧,以宏博为功用,集中阐释中国佛教的悲智愿行等基本理念和价值,有助于丰富当代佛教文化的内涵,是把握中国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精神脉络的关键,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精神传统和思想特质。本次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旨在以讲经交流会继续引领全国佛教界继承弘扬中国佛教慈悲、圆融的光辉品格,准确把握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努力开创“人间佛教”更为宏博的未来。

四、宣讲经典的题目逐层深化 体现佛教僧众的济世情怀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围绕如何安顿身心、如何建立信仰、如何认识因果、如何利益众生、如何依教修学五个问题,结合佛教经典展开宣讲。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彰显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契理契机原则。本次讲经交流会围绕宣讲的五个问题,在佛教修学和弘法中具有根本意义,也是信众普遍关心、渴望获得圆满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宣讲、反复阐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终极关怀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佛教界积极回应信众关切的济世情怀和担当意识。(佛教在线整理)

中佛协会长学诚法师在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发表重要

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仁:

今天,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禅宗祖庭、六祖惠能大师全身舍利常住圣地——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庄严开幕。佛教青年才俊会聚一堂,讲经说法,交流切磋,可谓因缘殊胜,善妙吉祥。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全体讲经法师致以热烈欢迎和良好祝愿,向关心支持本次讲经交流会的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和广东省、韶关市党政主管部门,以及本次讲经交流会的协办、承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往年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延续与发展。2008年至今,全国范围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活动连续举办、蓬勃发展。本会第八届理事会期间,除坚持每年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外,还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组织讲经交流巡讲活动,召开讲经交流工作座谈会,设立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进行三大语系佛教代表示范讲经,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弘法人才,引领全国佛教界逐步形成读诵、研习、讲授、实践经典的良好风气,在促进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与时俱进的讲经弘法方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本会倡导引领下,全国各地的讲经交流活动蔚然成风,佛教界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在本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强调:佛教界“要注重持戒修行,倡导研读佛典,组织讲经交流,维护佛教本色,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本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继续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和讲经交流巡讲活动,充分发挥讲经交流基地的作用,引领全国佛教界大力开展讲经说法,深入挖掘和弘扬佛教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换届以来,本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讲经交流工作,组织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获奖法师代表赴浙江、广东巡讲,将巡讲重心由省会城市下移至一般市、县,满足基层信众信仰需求,更好发挥巡讲活动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并认真组织筹备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和讲经交流研讨会。本次讲经交流会在以往基础上又呈现新气象。

首先,会议名称由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更名为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既体现了本次讲经交流会的特点,也预示着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次讲经交流会将由来自中国两岸三地、三大语系的法师代表,作示范讲经,充分体现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具足、两岸三地佛教一脉相承,称为“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可谓名副其实。这也预示着今后的讲经交流活动,将继续推动和促进两岸三地、三大语系佛教在讲经弘法方面的交流合作,彼此借鉴,相互增上。

其次,本次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慈悲、圆融、宏博,是把握中国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精神脉络的关键,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精神传统和思想特质。慈悲是佛教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佛教的本质精神。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痛苦,它建立在缘起、无我的佛教世界观上,既是佛陀创教的动因,也是佛教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中国佛教继承印度佛教的慈悲精神,不断推进、推崇、弘扬和不余遗力地践行,构成中国佛教深契佛陀本怀的根本精神。“圆融”一词是中国汉传佛教理论家所独创;而圆融智慧也是中国汉传佛教理论家所开创,是中国汉传佛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汉传佛教在传承弘扬的历史长河中,圆融中国儒道文化,实现“佛教中国化”,凸显佛教平和、融通的宗教性格;又形成、发展独具特色的判教理论,将全部佛教思想、经典整合为融贯一致、次第严谨的体系,融通学派,建立宗派,将圆融思想发展到高峰。中国佛教在因应近现代社会巨变的因缘下,秉承慈悲、圆融精神,发展出宏博的“人间佛教”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次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旨在以讲经交流会继续引领全国佛教界继承弘扬中国佛教慈悲、圆融的光辉品格,准确把握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努力开创“人间佛教”更为宏博的未来。

再次,本次讲经交流会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围绕如何安顿身心、如何建立信仰、如何认识因果、如何利益众生、如何依教修学五个问题,结合佛教经典展开宣讲。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彰显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契理契机原则。本次讲经交流会围绕宣讲的五个问题,在佛教修学和弘法中具有根本意义,也是信众普遍关心、渴望获得圆满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宣讲、反复阐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终极关怀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佛教界积极回应信众关切的济世情怀和担当意识。

今天上午还举行了讲经交流研讨会,来自佛教界的法师代表和学术界专家学者,围绕佛教经典的阐释与弘扬这一主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各位法师和学者从不同角度,为如何继续办好讲经交流会,如何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佛教经典阐释这一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令人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在此,我对如何进一步办好讲经交流活动提几点意见:

一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促进佛教自身建设

讲经说法是传承佛陀遗教的重要方式,听经闻法则是闻思修学的重要途径。精研经典、阐扬法义虽然以慧解为主,然而戒定慧三学实则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摄心为戒、依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智慧才能领会佛教经典中甚深精妙的微言大义,才能契理契机地对众宣说。正信正见、道心坚定、严持戒律,又在禅定修行方面有一定体验、有较好的专注力,是讲经说法的重要基础。可见,讲经说法关系佛教自身建设的诸多方面。要继续通过讲经交流活动引导出家僧众坚持正信、端正道风、精进修学,将主要精力放到持戒修行、闻思经典、弘法利生上来,在全国佛教界进一步树立和巩固良好的律风、道风和学风,将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落实为亲切笃实的行动,努力实现佛法修学上的知行合一。要继续通过讲经交流会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佛教修学弘法人才,继续举办巡讲活动,为青年僧才的成长会聚善缘、提供平台。要将讲经交流活动与寺院日常的讲经法会相结合,作为佛教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通过讲经说法传承弘扬优秀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

二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推动佛教弘法事业发展

讲经说法是佛教传统而重要的弘法利生方式,深为广大信众喜闻乐见。要持续发挥全国性讲经交流活动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地方佛教协会继续开展地方性讲经交流活动,促进全国佛教界积极开展弘法利生事业。鼓励、支持各地寺院在佛教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乃至在平时有计划地组织经常性地讲经法会。以历年讲经交流会获奖法师为基础,逐步建立并不断充实完善讲经人才数据库,促进优秀弘法僧才资源共享。依托讲经交流基地,组织讲经弘法人才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全国佛教讲经弘法水平整体提升。鼓励、支持讲经法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讲经说法的形式,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善巧回应信众关切,帮助信众运用佛教正见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向上向善、遵纪守法、护持三宝,更好发挥佛教净化心灵、涵育道德、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

三要通过讲经交流活动促进三大语系佛教交流

历史上,我国三大语系佛教铸就了绵延不绝、深厚悠久的讲经传统,创造了契理契机、精彩纷呈的说法方式。汉传佛教的讲经说法贯穿佛教经典传译、义学繁荣、宗派兴盛、深入民间、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全过程,契理与契机兼重,传译与讲解并举,文字注疏与义理阐释同辉,义解讲经高僧辈出,经典疏论汪洋,留下了智者大师“九旬谈妙”等诸多关于讲经说法的历史佳话。藏传佛教以“讲辩著”为弘法利生的纲领,尤其将讲经说法列为树正法幢、摧邪见林、拔众生苦的首要方法。藏传佛教历代祖师,从莲花生大师、寂护堪布到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都毕生讲经不辍,为后世佛弟子树立了光辉榜样,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佛法宝藏。对于我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讲经说法不仅是僧团的天职与志业,而且也成为广大信众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大众提供着日常的信仰支撑和精神食粮。自去年的讲经交流会开始,本会就组织了三大语系佛教代表法师主讲的示范讲经,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本会将继续开展三大语系佛教代表示范讲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三大语系佛教法师共同参与的全国性讲经交流活动,组织三大语系佛教界共同参与的主题座谈会、研讨会,以讲经为桥梁推动我国三大语系佛教界深入交流,促进各民族佛教徒的团结。

各位法师:

佛陀自菩提树下成就圆满正觉后,大转法轮、说法不辍,为我们留下三藏十二部无上法宝。二千六百多年来,西天东土的历代高僧大德,围绕经典传译、阐释、弘扬倾心尽力、传灯不息,为我们铺就一条通达真理、趣向觉悟的光明之路。作为后世佛弟子,我们理应荷担如来家业,肩负弘法利生的光荣使命,尽心道业,弘法不辍,以佛法的智慧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将佛陀和历代祖师留给我们的经典法宝发扬光大、传之千古。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2015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诸事顺遂、圆满成就。

祝愿各位讲经法师舌灿莲花、辩才无碍。

祝愿在座诸位身心自在、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策划书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一,活动名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学子风采,绽放大学生光芒。 三,活动目的

此次传统文化展旨在为所有华传学子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丰富当代大学校园艺术文化生活,浓化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风采。

四,活动地点

设计作品交到大314,

五,主办单位及参与人员

主办单位:动物科技学院公益活动部;

参与人员:全院国助生

六,作品要求

1:主题要求健康积极,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2:参赛作品以中国文化为主题进行拍摄,照片单张、一组或多组(5~8张)

3:DV必须剪辑,

4:书法分为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

5:书法可以原创、临摹、毛笔、硬笔

七,评分规则及奖项设置

(一)评分标准

DV·照片:内容充实,拍摄清晰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有力量感,立体感,书写优美,

(二)奖项设置

一等奖( 组): 3小时公益活动时间

二等奖( 组): 2小时公益活动时间

三等奖( 组): 1小时公益活动时间

八、物品及设施:

1、舞台物品:灯光、音响、耳麦、话筒

2、评委物品:评分表、笔、茶叶、开水、纸杯

3、主持人物品:话筒、手卡

4、道具:桌子(摆放作品)、椅子、黑板等

九,宣传方案

1.QQ或手机电话通知各专业各年级班长,让其通知各班国助生。

2.海报宣传并摆展台,还可以利用广播宣传。

3.利用网络,在安农大贴吧发帖扩大宣传。

十,注意事项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前申请场地,保证宣传工作顺利的展开。

(二)及时督促各专业年级上交作品,防止作品丢失。

(三)安排好人员,活动要有序进行,

推荐第10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become a nece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tag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和社会风俗的基本准则,在今天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任然发挥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传统儒家文化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以人为本的政治观,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伦理道德观、教育观等等,不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昌盛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一点,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 988年全世界荣获诺贝尔奖的七十五位科学家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时说:‚二十一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以文化为标志的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是文化中最具稳定性和影响力的因素,并成为识别一个国家的重要标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维系整个社会的共同理念精神状态思维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各种文化的融合和汇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潜文化经典文化等方面 因此,大力 12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许渊冲。中国文化与全球化。费孝通,德里达等人,人文讲演录:中国文化与全球化。江苏教育出版社,003:63. 弘扬和培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吐故纳新的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将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聚合力中华文明对外的感染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且也有助于向世界提供具有感召力的中国制造的思想价值观话语体系,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界定

中国应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沉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而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设计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理论基础作用,融入当代价值当中。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额国家,素以文敏之邦著称。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富国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是未来发展路途上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传统文化由‚传统‛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组合而成。汉语中的‚传统‛两字有继承的意思。文化的继承从来都不是全盘继承,而是一个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推陈出新的过程。‚文化‛一次,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泰勒到任继愈,大约有两百多种界定。广义‚文化‛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涵义则侧重其精神层面。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化则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性质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产品的总和。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丰富内涵的范畴,它指涉的是中国人从古延续至今的一切行为范式及确立各种范式的相关信仰。有学者认为,从内容上看,中古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各种思想体系、集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人世重实用的人伦道德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对中国甚至世界的发展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Joseph S Nye,Jr)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在《制定领导》(Bound to Lead) 一书中明确指出:‚美国不仅是军事上和经济上首屈一指的强国,而且在第三个层面上,即在 ‘软实力’上也无人与之匹敌‛。这样,约瑟夫〃S,奈首次提出了‚soft power‛一词,即‚软实力‛。

2005年,我国出版了约瑟夫〃S,奈的论文《硬实力与软实力》,约瑟夫〃S,奈为自己的论文集撰写了引论。在引论中,他对‚软实力‛这个概念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说明:‚一个国家达到骑在世界政治中所期望的结果,可能因为其他国家希望追随他、羡慕其价值观、以其为榜样,渴望达到其繁荣和开放的水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实现世界政治目标的方式,......,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与通过威胁、运用军事或经济武器迫使他们改变同样重要。软实力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

我们所说的‚软实力‛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根本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不平稳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在增加,通过对话而消除国家之间的分歧,通过合作来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各国人民的主流民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客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客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文敏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价值

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有助于中户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任何文化都首先是民族文化,其总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产生和演变,反映着该民族对世界的认同和感受,凝聚着该民族更深层的精神追求。共同的文化传统塑造了该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精神结构以及行为模式,并最终形成了该民族的文化认同。古作为民族灵魂和标志的文化,即使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力量,优势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内在基础,还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原动力,因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与文化认同作为国家认同基础的传统。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成就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并深深融入到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也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打精神支柱和共有精神家园,因而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其中蕴藏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追求和精神气质,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根基和牢固的精神纽带,并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光大其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引导作用、整合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薪火相传,始终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铸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根基,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最终是中国‚软实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推动力。

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亲和力的提升。亲和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在于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而只有当中国文化的精髓引导人类文化前进时,世界历史才找到真正的归属。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即使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宣传,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哟租户余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3。实践也证明,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感知,众多颇具世界影响的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存在,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独特魅力得以充分彰显。

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伦理一现代文明的冲突,只要我们充分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寻找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具有曲琼魅力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精品,从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亦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因为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思想资源,而且要注意弘扬和推介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智慧,尤其是像‚和谐‛、‚仁爱‛、‚自然‛等几种提心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理想的文化价值观,既 3 宋莎莎.国家软实力建构中的传媒角色 是建设社会I注意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的精神力量,还是弥补西方现代化弊病、解决西方文明困境的有效资源,把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一次增强中户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有主意和谐社会的当代建构。党的十七大柏高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无论就理论依据还是价值取向而言,中国的‚软实力‛内涵与约瑟夫〃S,奈的大为不同。约瑟夫〃S,奈的文化理论是为了维护美国文化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而中国提出的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是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5‛。而且,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绝不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冲击、消解、侵蚀其他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因为绝不会构成对其他文明的文化价值观的威胁,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在意和谐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明中没有存在的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与‚大同‛理念其实我们:文敏冲突既不是人类的发展趋势,也不是人类发展的不经之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差别,但构建和谐世界是全球共同的心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理念,必将对和谐世界的当代构建提供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赢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与支持。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三、中国优秀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换为文化软实力?要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要综合归纳儒、道、释的精华,使其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要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加强青少年民族文化的教育,树立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一、必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转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民族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在软实力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我们提升软实力开发不尽的宝藏。然而,将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力,需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和魅力要想在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中显现,就必须要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关键就在于文化创新和文化转型。首先,中国文化的创新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基础。没有文化创新.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对外文化传播就只能是无源之水。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文化要做到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内核、有神韵地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就必须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的精神。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莱布尼茨说过:‚然而有谁过去曾经想到,地球上还存在着这么一个民族,它比我们这个自以为在所有方面都教养有素的民族更加具有道德修养?自从我认识中国人之后,便在他们身上发现了这点。‛‛31中华民族曾经让西方人顶礼膜拜的良好价值形象是中国迈向世界的重要资源。‚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已经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中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与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等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分不开的。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只有具备充分的世界性,才能真正拥有时代性与先进性‛6。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思想理念还需要增加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才能满足现代人类精神需要,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和冲突,才能获得普遍的国际认同与接受。因此,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转型,意味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传统文化的内核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的形式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使之符合现代的价值观,审美观。

第二、实现儒、道、释互补,整合传统文化软实力。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软实力资源,中国文化是儒、道、释三位一体形成的精神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7。‛文化是人类共同构建的第二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知天、知人、知已之道,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的公共愿望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在处理三者的关系上,儒、道、佛各有侧重,儒家着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道家着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着重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佛教突出 6 李仁质.加强文化交流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央社会主义科学院学报 7 叶小文。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一个‚善‛字,要求佛教徒已生恶令永断,未生人文研究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儒、道、佛各有侧重点,其中儒家主要用于治国平天下,道家主要用于军政谋略及修身养性,佛家主要用于修心向善。然而,要真正地做到全面提升社会文化,完善中华文化价值,做到传统与时代结合,三者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的文化包涵普世价值观,该国的政策才能得到他国认同,相反,狭隘的价值观和民粹文化就无法产生影响他国的软实力。儒、道、释互补的优秀而厚重传统文化具有为国际社会认同的普世的价值: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化的今天,这种注重‚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体现出合作、说服等竞争优势,更能够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和包容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顺应时代要求,迎来了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契机。‚和‛的思想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要使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成为化解人类面l临危机与冲突的新智慧,只有综合儒、道、释的精华,使其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做到时俱进,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种承认和尊重,成为一种文化吸引力。

第三、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软实力的提升。文化是民族精神家园和民族创造力源泉,中国文化在迈向世界的步伐中,既肩负着自身的革新也面临着其他文化的侵蚀与渗透。当代青少年肩负着中国文化未来传承与发扬的重担,要使青少年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必须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加强青少年民族文化的教育,树立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校义务教育期间应以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共同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立足于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和公民的爱国精神:加强民族历史和传统的教育,增强青少年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传承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同时,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价值对青少年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是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天天都在跟各种流行文化元素打交道,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文化软实力,也不能忽视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只有关心青少年的快乐和兴趣,才能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关注和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软实力元素在青少年引导中的作用,应该通过渗透而不是生硬说教,应该紧跟时代变化和信息技术变革的步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匹配的方式和活动与他们交流互动,把传统文化的习得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将传统文化内化青少年一代所具备的为文化软实力。

结语:

文化软实力是当今世界颇受瞩目的外教理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都在提升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今天已经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借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文化软实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承认,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历史悠久,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应当创新。但是,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在未来还有没有存在价值?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站在文化多远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定义无论多宽,它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流派。另外,儒家的定义无论多窄,它的指涉有超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他即使中国的,也是日本的、朝鲜的、将来也有可能是美国的、欧洲的、澳洲的、非洲的、甚至全世界的。

我们一定要站在自我批判的角度,条论这个传统。在今天,中国传统文化

第11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学习十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已于10月15日至18日召开。这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央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此次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不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与GDP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经济成就相比,中国的文化事业没有充分发挥育民作用,我们必须面对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严重的难题。

《决定》作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提到:“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决定》在第五部分“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从生活上,教育上,以及寻职创业上,很少带有传统文化的动机和内涵的,做官、赚钱、出名在主宰一切。人在面对挫折、死亡时,的确,儒、道、佛似乎还能提供某种帮助,但也已经或正在被边缘化,利益团体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不断扩大。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六中全会所作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的决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对以陈大惠为首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在全国各地巡回报告的充分肯定与最大支持,也是对曾经认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合时宜、对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巡回报告消极对待等疑问的正确回应。

作为一名有着十二年党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人员,我将以百倍的信心和热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切实加强“扫黄打非”。把“扫黄打非”作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重中之重,始终高度重视,毫不松懈,确保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二是要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熟练运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进一步增强市场掌控能力,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三是要切实抓好专项整治行动。结合正在开展的打击违禁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打击“网络共享”及设备产品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集贸市场文化产品集中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查处集贸市场上各类贩卖非法文化产品行为,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四是要切实研究解决文化市场长期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并有效遏制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等问题。要从局长做起,形成秉公执法的良好风气,杜绝任何形式的权力寻租行为。五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自己的依法行政能力、市场掌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为有效履行文化执法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六是要切实明确目标任务。围绕建设“和谐北辰”,组织查办大案要案,加强辖区内文化市场监管执法,确保不出问题。七是要切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科学作为、有效作为,努力抓出成效、抓出经验,努力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我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与全体执法人员一起,积极投身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弘扬主旋律,出精品,出亮点,团结和谐,服务干事,崇尚德行,弘扬正气,严格执法,廉洁自律,为我市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市场支撑和精神动力。

王 松

2011年11月17日

第12篇:爱国演讲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薪火传承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得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为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六”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展现名校学子风范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知,重在行。那么作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该怎样去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呢?我们青少年也在不断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用实际行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名校学子风范!今天我以临川一中为荣,明天临川一中以我为荣!\\

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摘要: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所以,我们大学生要从以下三

个方面去爱国:

一、从实处做起;

二、从学习方面着手;

三、更要讲究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学习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国不是用说的,是实实在在做的,并不是我们每个人每天说几遍爱国,我们就真的爱国了。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未来中华民族的领跑者,大学生理应从自身做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或许,有人会问“国是什么?国在哪里?”那么请记住国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国是华夏大地每一处疆土,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爱国就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去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具体到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假期去贫困地区支教,可以投身到服务社区的大潮中去,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去引导社会视点集中到社会弱势群体上去。当然每一个大学生切切实实的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让这份爱国之心一传

十、十传百的推广开更是爱国的良好表现。我们大学生每年享受着国家那么多的教育补贴,教育基金,我们有义务积极地为祖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大学生爱国就应当老老实实的学习

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是社会优秀的人才,是国家每年花大量人财物力着重培养的国家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现在我们的前辈们在努力建设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任务在于未来,我们的价值也将在未来得以体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早的就深入到爱国主义的实践中去以至于耽误了学业,只要我们心中有国家,有民族,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给与我们的优越的受教育机会,抓紧时间学好真功夫,

尽早将自己锻炼成为有用的、能为国家做出切实贡献的人才, 那么我们就算是爱国了。而这种爱国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爱国,真真正正的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的爱国。新时期,世界整体和平。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高度和平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经济飞速发展。在和平年代的新时期,已经不必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去上战场报国。我们大学生应该学好文化知识,强化政治意识,领悟国家政策方针,切实按照当的路线去走。科技强国,大学生是祖国科技事业的后备军,祖国的持续繁荣需要大学生的不断注入。大学生学好科技知识,为提高国家科技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大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 贡献,也是一种爱国行为。我所认为,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用爱国主义鞭策自己,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对于我们的培育。那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那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 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大学生可以做很多,也可以很简单。譬如“抵制家乐福”事件,我们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就不会被不良分子所蛊惑,就不会参与一些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那也是一种爱国。爱国不一定是我们要喊出来的,把国家摆在每一个人心里最崇高的地位也是我们的一种爱国主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祖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也是一种爱国。太多太多,在新时期下,我们大学生可以做的太多。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是每

一个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至高无上的荣誉。爱祖国,爱人民, 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义务。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是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人民的。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三、大学生爱国也要讲究方法。

从情感层面上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理性地说,爱国行动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的。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胸襟,更是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在国际风云瞬间变幻的现实下,理性爱国尤其珍贵。我们要将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性爱国主义发扬光大,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引导大学生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如,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 事实;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事实;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阶级对比,使大学生懂得虽然我国目前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通过对比教育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大学生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

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青少年的认识特点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他们产生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组织大学 生参观祖国建设新貌、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也可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从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13篇:入党思想汇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了五千年时间长河的洗刷,数不尽的繁荣到衰败再繁荣的演变,中华民族在一次一次的革新中改变着自己、影响着世界,沉积着属于我们的精髓——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她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了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豪放的草书、俊朗的隶书、大方的楷书成为我们文化的载体,记载着那一段段佳话;从先秦的诸子散文、《诗经》,到汉赋,及之后黄发亦能熟稔的唐诗宋词,大放异彩的明清小说,五四时期各大家的杂文散文,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我们的数学、天文学、农学一度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水平,还有直至今日依然无法被当代科学所能解释的中医,被西方羡慕嫉妒的宏伟建筑群,都是我们拥有的无可比拟的瑰宝;不得不说的是对西方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四大发明,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华民族一段时间的没落„„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辅以佛教道教等文化形态,集儒、佛、道之大成的宋代理学演绎出中庸仁和之道,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造成了国内思想的闭塞,所谓的“政通人和”不过是统治者的一厢情愿,无法与世界同步成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最大的弊病。当坚船利炮敲开国门的时候,与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侵略者是无法谈“和谐”的,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和谐”——一个要求平等相处,另一个不榨干一分一厘誓不罢

休。

于是有了后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虽然无论是效法日本“明治维新”的洋务运动,还是早期资本主义的维新变法,甚至昙花一现的辛亥革命都无法拯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是使得许多仁人志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开始怀疑中国传统文化,极端者甚至完全摒弃之。

近年来,欧美文化以压倒性的优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有的人根本没用心去了解传统,就无端地蔑视、反感民族传统文化。

经过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在的我们不能依然用陈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必须承认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同样,脱离固有文化的土壤,没有根基、没有寄托地崇拜西方文化只能让人更加空虚。西方文化适不适合这块东方大陆也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仰望新世纪的奥运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只有在传承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选择的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胡锦涛主席前不久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

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所需。只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祖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XXX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第14篇: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这样的问题,猛一看,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大。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我们是不是有责任探讨一下呢?

要谈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想到中国的易文化、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可以说它是包罗万象!易经里讲到阴阳乾坤,有这样两句话“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应该像天一样生生不息,像地一样纵横交错,包容万千。我们古老文明的祖先在那个年代就悟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生哲理。为什么说它是了不起的人生哲学呢?我们往深一点挖掘,就会发现人世间的自然规律无不在这两句话之内。阴阳乾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如此刚健。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的思想、强化自己的能力,而且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包容,不要因为挫折而丧气,而不要因为别人的瞧不起而放弃自己,要学会原谅别人犯错。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在许多领域,用在企业发展,可以是一种企业文化来发展企业。用在做人,勉励自己的一生,凡事得包容,将来可为集大成者。总之,它是教育我们要像天一样自强,要像地一样包容一切。儒家是“以德服人”,它是发展易文化的成果,而法家是:“以法治人”,兵家有《孙子兵法》等等思想流派,所以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宏扬它呢?

纵观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又回到现代高速发展的中国人类社会,作为社会人,我们做到了吗?发扬了吗?我们不是在发扬,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扼杀!

我们天天看到的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许多过分崇洋的思想流派,主要表现为欧美思想的入侵。强烈的物质欲望,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人们对亲情的淡漠,友情的冷漠,爱情的随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在前进,而是在衰退。就是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而导致一批批的企业倒闭。那种厚德载物,以德服人的思想已经消失在市场经济的某个角落。

日韩文化的侵入,许多80年代后出生的人都非常喜欢韩国和日本,以至他们已经在怀疑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其中,电视剧〈〈大长今〉〉在湖南电视台的热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不是说不能看韩剧,但是从看韩剧这件事上,我们要看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事业已经不如韩国,至少它已经抓住了不少中国80年代后出生的人的价值取向。

8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都有待正确的引导。“超女”中暴露出来的对中性性别的取向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女人真的要变的不像个女人?所以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在变,如果有正确的思想引导我们,我想今天的新生一代也不至于那么的迷茫。看不见前面的路。

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腾飞,必然会引起一次大的文艺复兴。唐朝时,经济远播周边国家,人们生活一度安居乐业,所以就涌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以李白、杜莆、白居易为代表。回看当今,中国自从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到现在,经济远远达到了唐朝在当时世界经济的发达,所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对于我们这些在炎黄子孙,这可以说是历史的重任。

当今,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百家交容,合为一体。易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许多思想体系都是在此思想体系上的延伸、演变、发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思想就犹如一个人没有灵魂,思想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有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要,而是非常有必要!这是一件为之振奋的事业!

作者:(遵义儒商网、遵义设计在线创始人、CEO)

第15篇: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们,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炎黄文化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从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到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再到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元宵看花灯吃汤圆,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类型: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艺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两部分。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歌(唐诗、汉诗等等)词(宋词)曲(元曲)、赋一类教正式的文学形式。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

中国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正思想、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等。

为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即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精髓,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怎么做——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二、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五、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16篇: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演讲者:魏优

非常荣幸站在这里演讲我这组的课题,先让大家看一组图片开始我今天的演讲,看到这组图片,大家会联想到什么。今天主要讲的是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点是讲“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组员主要有魏优,赖健全,罗晨,于国兴。从四个方面来概述这一话题,第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一,先来看下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像右边的图片就跟我们展示了一些文化精神和行为规范,比如,礼仪,仁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秀文化精神。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有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通过这四点有助于我们判断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图片一些,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对不止这些。还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比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爱国主义精神,

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勇于奉献的精神,追求真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的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简单地从四个角度讲一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 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从这四方面可以看出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还是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弘扬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传承文化发展不足,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外国人眼热的东西,我们却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二是缺乏人力资本,单从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我们比较有绝对的优势,但文化产业的主导生产要素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我们缺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三是文化产业界限不明,我国文化产业边界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产业内部的整体面貌模糊紊乱,产业的局部结构、门类之间的搭配和布局很不合理,产业的外部关联也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文化产业观念落后,1994年我国就开始酝酿探索文化产业,直到十六大的召开,才吹响了我国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号角。此外还有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就比如好多人崇洋媚外,喜欢过外国的节日,像什么圣诞节,万圣节,而忽略了我们国家的一些优秀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重阳节。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关键,主要也是包括四个方面,一,以扬弃的观点看问题;二,古为今用;三,洋为中用;四,文化创新。要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古,不是排外,而是认真对待古代的、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善于利用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传播媒介要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有意识地地抵制低劣、腐朽的东西。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深刻的、多层次的、有厚度的文化,不能只满足于速食文化,不能让公众疏远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我们还要做到,学会在批判中吸收,不管是自己民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只要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多多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宣传革命精神,而不是改革精神。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注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是自己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同时要多向政府文化部门提建议,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总的来说,在传承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下面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内容,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三,现在我国的社会风气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忽视文化、道德的社会作用, 贪污腐化、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就会大量滋生。四,要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就必须努力创新,承前启后,作为大学生更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己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7篇: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属于历史,是一个过程,多指这一过程的定性样态,即传统文化精华,指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仪礼\"习俗中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成的,并不悖于普世价值观念的内容。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作为对自身社会生活实践的总结,决不只是一些过去事件的单纯记录和文化传统的简单延续,而主要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具体地说,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并不简单地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式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一个民族总体性文明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中,自发地左右着人们的行动0[4]。这种历史的文化积淀已成为一种无需论证而客观存在的民族标识,是中国之为中国的内在理由。具有浓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绵延发展中,在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等关系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得以延续、发展的保证,作为民族时代精神反映和价值取向凝结的中国和谐文化只能扎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才能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

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样,它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这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时,要对传统文化的这两个层面进行区分,搞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载体,不至于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就仅仅想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戏曲,恢复传统节日等等,而忽视了我们传统的自然观、天人观、伦理价值观等等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反之亦然。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有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理性看待传统文化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

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持警醒的态度和批判精神,立足于和着眼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筛选、批判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孤悬于历史进程之外,需要进行现代性的转化。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即在厘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其与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相协调的文化特质,对之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在崭新的层次上赋予时代的内涵,以便完成从古代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达到传统与现代互补互动的效果,使传统文化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首先,对属于精华,可以促进、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部分,必须大力弘扬。其次,对违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要求的消极落后的糟粕,必须坚决抛弃。最后,对既有糟粕又有精华的部分,必须对之进行审慎的改造,使之发生创造性的转化,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服务。只有实现了现代转型,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成为当代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陈出新。

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时代的以生态和谐和审美生存为指向的生态审美文化。而要进行文化创新,则不能仅仅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化。它需要我们站在中国当下现实的基点上,从中国问题出发,既要批判继承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批判地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相信,在以“自然”为根本,以混沌“中和”为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着代表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能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良性作用的文化基因,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滑入对民族文化的自炫,陷入抛弃他者视角、无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危险。继承与创新应相互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辈的智慧更多的是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作为炎黄子孙对其进行继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应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工作,比如故宫博物院近几年所做的工作就十

分称道;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原因在于古人的智慧所解决的是过去时代的问题,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迥然不同,因此借鉴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结合当下,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三、既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

当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现象比比皆是,已经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灾害,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增强民族自信心,挺起民族的脊梁。同时又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四、大力开展学校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同时注重实践教育。选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一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诗词竞赛、剪纸美术展、制作手工艺品、搜集传统文化知识做手抄报等。当然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学生在学校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在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时,往往需要政府利用新闻媒体去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创设一个富含民族精神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所学,运用自己的所学去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不断的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学校通过书法教育,可以把书法的艺术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学习书法不仅要把字写得整齐规范,并且还要从中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书法精神。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发弘扬书法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运用适当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文学、文

化的经典名篇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小学的《传统文化》课本那样主要以介绍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之类的传统文化形式为主。学生对于形式载体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对各种文化遗存、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则可以通过课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实践来进行。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接近传统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须有可被接近的“实在”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优秀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理解、甄别评价,通过对优秀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艺术观和价值观,体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积极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片展和美术作品展览,使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让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地参与进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发动学生做以此为主题的板报;举办才艺比赛,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演出历史文化课本剧,而老师和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共同协作,在选材准备的过程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文化的七彩魅力#当然,还可以号召学生阅读各类历史名著,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所以父母自身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和睦相处,关爱他人,勤俭节约”等优秀的传统美德。使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埋下民族精神种子,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六、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和全媒体化浪潮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随之变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

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在教育方法上要与时俱进网络、电视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更直观的特点传播效率也高。如果不考虑在教育方法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话,即便是再优秀的文化内容也会因为文字的晦涩而被青年学生拒之门外。所以针对现代社会环境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上庄要选取一些语言通俗容易理解,内涵又比较丰富的材料学习。在选取事例时尽量联系现代社会生活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青年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内容材料注意与时俱进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才具有实用价值。这样做也正好符合孔子当年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途径上河以考虑多渠道多管其下。编制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材料后河以通过德育课堂、文化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宣传栏、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往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给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题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等方式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网络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电影、视频、动画、漫画、电子书等都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营造学习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赴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以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娱乐性,参与性强,适合快速及时欢快地表现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百家讲坛等该节目以及相关节目掀起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热潮’全球化视野下,混杂文化语境中,电视真人秀节目只有丰富和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终将传统文化视为节目传播的核心要素才能在根本上提升节目内涵提高节目收视率。

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注入流行因素,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与流 行的融合中传承地更有效。被誉为流行天王的周杰伦和他的搭档方文山将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适时结合起来,引发的“中国风”在流行乐坛上掀起狂潮。这些歌曲大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运用大量的民族乐器,题材上借鉴了古诗词和民间故事,唱腔上在流行音乐中注入中国民歌或戏曲元素。

此外,通过开办文化国际论坛、网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制作了黄帝电影、动漫,出版书籍等,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文化与市场应适当地结合,但不能充当市场的奴隶。要想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就必须与市场相互结合,因为市场是刺激文化创作、文化创新最强劲的动力,唯有如此,文化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才有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把握一定的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向钱看”,还应当兼顾社会效益,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如同习近平总书记10月份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中指出的那样,“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

我们要提倡对经典的尊重,要严肃认真地先读懂原著的文字,把它的真意、精髓真正把握了。然后在忠实于文本的前提下,可以提倡经典解读的多样化、多层次,让我们的文化阅读领域有一种比较健康、理性、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学术和大众间搭建桥梁。公益广告、广告宣传、公益电影等。

七,应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德国先哲莱布尼茨曾经这样说过,“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而文化就是这盏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大力推进文化交流是形势所趋,势在必行,比如孔子学院迅速发展便是推广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

八、弘扬中国文化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我们已经感受到,现在兴起了国学热,不少人加入到了学佛、学儒、学道的行列,也有不少人遇到了困惑。比如佛教经典离普通中国人的文化习惯较远,许多音译过来的经文很难学懂,不少同仁遇到了困难。还有一些同仁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因此在学儒的过程中感觉到非常难学难懂。应该选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路径,无时无力成为国家专家的同仁,可以学一些通俗和启蒙读本。

九、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知行合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经典汗牛充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来说,由于受时间、精力及国学功底的限制,不能成为学问的专家,但可以知行合一,不仅要学进去,而且要化出来;不仅要学,而且要做。一定要实践,真正的去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孙子·谋略篇》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军

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的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求职方面,

一、知己

我们在求职前首先就应该有个自我认知,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卑不亢的评价。在客观把握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目前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知道自己性格上有哪些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愿意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这个知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愿意做什么的过程。如果发现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但是动手能力强,就可以选择做一名工程师、技术员。如果自己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就可以考虑选择科研性质的工作。如果自己是一个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忠于职守的人,句可以考虑去做会计、出纳之类的工作„„.总之,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块怎样的料,这样才能去找到既能符合本人兴趣又能发挥本人专长的称心如意的职位。如果没有能够做好“知己”这一关,那在求职的时候就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或者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是自己所满意的工作。

二、知彼

知彼就是要去了解就业市场。我们要及时的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在知晓到需求信息后,我们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应聘。不仅仅是要准备好自己简历,还要尽可能的去深入理解希望就职的那个公司或单位尽可能多的情况。比如公司成立的背景、创立的年代、总公司所在地、经营业绩、行业地位、经营理念、公司规模、发展前景、公司产品、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占有率、主要客户、近几年的成长概况,或是公司负责人和组织成员的名单,甚至包括最近有关新闻媒体对该机构的关注等。只有研究了这些情况,你才会对该企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你才会为在面试中进行有效沟通准备素材,才可以使面试的话题更深入。对公司信息掌握得越多,在面试的问答中就越自信,心里也越有底。尤其是碰到一些专业问题,可以回答得自然流利。你充分的准备,会让面试官看到你对公司真的很了解,从而觉得你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否则,如果你对招聘单位一无所知,就会茫然不知所措,面试时必遭失败。只要我们真正的去了解了 这些外部信息,我们才会在求职路上走得更加舒坦。

第18篇: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论坛》2013年第7期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牛安生①

【摘要】本文阐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指出它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传统文化是我党性修养理论重要的文化渊源,我党也是儒家“孝”文化的忠实传承者;论述了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进一步营造正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培养造就深谙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营造真正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氛围。 【主题词】思想建设 重大课题 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过程中,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提到很高地位,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些年来,党中央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到很高的地位,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认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思想建设重要日程。

一、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②上述四个“更加”和四个“越来越”,彰显文化建设更具重大意义,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我国文化建设中最丰富、最具影①

② 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中国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26日 1 响力、最重要的内容。

(一)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滑坡和价值观念混乱呼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诚然,我国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社会风气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严重的缺乏信仰、道德滑坡、风气不好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了文化发展中八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认识不够的问题,社会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问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等。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信仰缺失现象。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是信仰迷茫的时代。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现象。200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党内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中,第一位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的问题。①人们内心信仰什么,不能仅仅看他口头怎么说,言行举止、日常生活中是可以看出来的,今天的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有多少人真正有共产主义信仰,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从实践中看,党内信仰问题不容乐观。这也是中央决定为什么把理想信念缺失放在党的建设诸多问题首位的原因。信仰缺失的问题,其实质还是一个文化缺失的问题。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虽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而真正信仰宗教的也是少数,什么都不信仰的也是少数,在他们的精神家园里,有许多是多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遗传下来的文化基因,这恰恰是我们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当前价值观念混乱、缺乏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的现象也需要我们探索合适的文化精神支撑。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今社会乱象:知识分子羡慕商人,商人常削尖脑袋模仿官员往官场上靠,而官员则散淡不拘小节很像知识分子,想方设法贴上书法家、博士、客座教授的标签。还有,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有名望的父母成为子女“炫耀”的本钱,“我的爸爸是某某”, 研究生殴打、辱骂父母现象,折射的其实是孝道教育缺失的问题,而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假药、假冒产品、知识精英的抄袭等,折射的则是诚信缺失现象。这些,都呼唤正规有效的道德教育,呼唤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呼唤通过加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规范混乱的价值观念。

(二)西方文化的失落和无奈的警示

当我们思考当前我国文化缺失问题时,不免会想到去西方寻找灵丹妙药。这也有一定的理由,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比我们进步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型”,其中很多内容是以西方文化、西方体制和制度为参照物的。我们认为,虽然西方文化曾经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到了今天,西方文化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是美国的文化决定的。美国模式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效仿的典范。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到百分之五,却消耗了人类能源的四分之一。如果全世界都成为美国,需要几个地球的资源来承载。地球不堪负重,人类前途堪忧,这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何况美国自身也危机重重,持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至少说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很难摆脱诸如政治极化、经济倒退、贫富分化、民意分裂、国力衰减的命运,高失业率、赤字的威胁让美国政府无计可施,甚至利用美元的信誉,滥印钞票来搪塞危机,蒸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美国债,世界偿,出现严重的信誉危机。世界超级大国竟然到了出卖诚信地步,难道不是人类发展的悲哀吗?这难道能够成为世界各国明天的模板吗?美国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无限制地满足人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到国家的疯狂扩张,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不同的民族,成为全人类不和谐的最重要的原因。历史将来会证明,疯狂的代价必然会走向灭亡,实践正在证明,无限制地满足人类欲望的发展模式不是人类发展的明智选择。从长远看,美国不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取向。美国的悲哀,说到底是文化的悲哀,表明了美国文化的穷途末路。美国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模式也即文化模式不是全世界的方向,更不应该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借鉴西方,不能照搬西方。“毛泽东讲过:对待外来文化,应当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但更有味道:人吃猪肉是为了消化以后变成人的肌肉强身健体,绝对不是要通过吃猪肉而变成猪。对于那些在文化借鉴中食

①洋不化的人来说,这些话语实在是黄钟大吕。”西方文化的失落和无奈要求我们①辛鸣:“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 学习时报,2011年10月24日, 第03版

求索人类文化的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蓦然回首,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如此有价值,我们必须挖掘自己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①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不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发展不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相承接。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就必须使中国的文化资源在我国发扬光大,使我国的现代化建立在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 我们认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应该是,一是文化资源深厚,这是文化强国的基础;二是全民践行民族优秀文化的程度极高,文化的凝聚力特别强,而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的作用;三是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广泛,其核心价值的许多内容为其他民族所认同;四是文化产业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此判断,我们建成文化强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能不指出的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进入近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自己几千年文化传统研究得不深,更由于禁锢过久,面对西方强大的工业、武力,曾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一无是处,应该彻底抛弃,于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②在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下,“物化”、浮躁、金钱拜物教、物质拜物教,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有钱的,都受各种烦恼的困扰,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物质上,这种精神的通病,实际上是人们文化的失落。中国历来是“书香”之邦,但是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介绍说,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③文化资源大国的国民不喜欢读书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④ ①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7日,2版 ②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 , 2011年10月31日 ③中国人读书最少?2010年04月27 金羊网-新快报

④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 , 2011年10月31日

(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现在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从哪里入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什么样的文化能够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应该怎样理解?人类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除了包括物质财富外,还有丰富的精神财富,包括人类情感的升华,例如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等。如果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值,甚至为了追求物质财富去损害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损害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样的发展就是误入歧途,最终可能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这恰恰是人类发展的异化。事实越来越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必须关注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我们注意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的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说到“优秀传统文化”字眼的有10处,在《决定》的第五部分中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把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内容,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一直是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

①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早已是中华民族共的有精

神家园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深深扎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基础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实扎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种种原因,①辛鸣:“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 学习时报 2011-10-24 第03版

我们淡化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出现了文化失落,为此我们愈感到优秀传统文化弥足珍贵,必须更加珍惜、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传统,这是维系民族生命的基本要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英国顶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七十年代常常讲,要拯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他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他说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①。 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世界性会议上,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② 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讨论全球道德伦理。在起草宣言时,他们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最好的道德格言,筛选出来进行评议,找出一个认为是世界性伦理道德格言,作为人类道德伦理的底线。最后大会一致通过,只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选中,被称为黄金规则,即道德规范的底线。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不容否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优秀成果。要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著成就,起码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基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深刻领悟,二是对中国国情的深透理解,三是深谙两种文化的有机的结合方法。在三个方面,毛泽东本人都完全具备。毛泽东不仅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领,而且深刻把握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魂,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比较准确地了解中国国情,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涵养,精于中国传统文化。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曾经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③他还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①

②《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90页,第425—426页。 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导言,第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5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

①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毛泽东一生最喜欢哲学,

同时还十分喜欢研究历史,特别重视《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的学习研究,对中国的近代史更加关注;此外,他还钟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许多诗词都能够倒背如流,对中国古典小说最感兴趣和评价最高是《红楼梦》。毛泽东的讲话、文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道家、佛教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能够顺手拈来。因此,毛泽东思想能够被深受中华民族文化滋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乐于接受,与其中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是分不开的,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色。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理论的文化渊源 重视党性修养是我党党的建设的重要特点。党性修养的基本方法是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这恰恰是儒家非常重视的治国道理。儒家强调治理国家要把修身放在首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不正焉能正人”,这些道理是大家非常熟悉的。1939年,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建党名著,影响了几代至今还在影响共产党人,周恩来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的楷模。从修养的方法和许多内容看,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里,以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传统文化名句的引用为例,可以窥见儒家修养理论对我们党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方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③,“朝闻道,夕死可矣。”④关于吃苦磨练、自省自警的方面,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⑤曾子“吾日三省吾身”⑥;《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党性修养理论就是不完美的。

(三)中国共产党是儒家“孝”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如果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那么,这种礼仪基本上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①

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707~7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论语·述而》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里仁》

⑤《刘少奇选集》,上卷,1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⑥《论语·学而》

第7/11页

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而孝文化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典籍、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的《弟子规》,把“孝”放在第一位,至今对于做人做事、学习生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在理论上非常肯定儒家的传统的孝道文化的,在实践上又是忠实地践行孝道文化的,是把中国孝文化发扬光大的政党。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深远影响。1919年10,毛泽东母亲文氏病逝后,曾写出了发自内心的《祭母文》和两副表达内心痛苦和无限思念情怀的挽联来,其中的挽联为:“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1944年,朱德为了表达对母亲逝世的哀思,一个多月没有刮胡子,他还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文《回忆我的母亲》,曾经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今天,在党的建设中进一步重视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党内大力加强孝文化建设,对于在全民族弘扬孝文化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重视的问题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回避如何评价近代史上我国的反传统化运动的事情。我们认为,必须历史地分析近代史上反传统运动。例如“五四”运动,它对于冲破封建礼教、尊重人的权利,对于打破闭塞,剔除传统文化疲沓、陈旧、丧失活力的东西,对于对外开放,吸收西方新鲜的诸如民主、平等、博爱的文化,使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尤其不能象“*”期间那样,采取种种手段、甚至是暴力的手段,挖地三尺,毁坏文物,打砸抢,彻底砸烂,这就极大伤害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明气质,伤害我国固有的文明根基。

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也是错误的。所以,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以整体性的历史眼光,从中华文明精神连续性和传承性的角度,对我们自身最为悠久和最具连续的民族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抛弃对待传统的简单和粗暴态度,纠偏传统认知上的失衡心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先生非常准

第8/11页

确指出:“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灵魂、毛发和血液中,是不能否定,也是否定不了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互补、相互促进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反了一百多年,骂了一百多年,但是结果呢?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面对;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水浒三国,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盛宴。”①

(二)进一步营造正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我党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重要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正在形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多次宣传优秀传统文化。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强调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②此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学讲座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为进一步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一是要高度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积极追求向上的学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人民的民本精神、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注重修身的修养精神等等,使有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二是重视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而不是复古,吸收而不是照搬。当今时代,中国传统中的落后观念,例如“官本位”、家长制、特权、私欲膨胀等,极大地束缚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成为改革的阻力,所以,今天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三是在党校、行政学院讲和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增加国学方面的内容,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员和领导干部,丰富他们的文化涵养。

(三)培养造就深谙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最重要的是培养队伍,领导带头,从教育做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也是人才。党内要一批深谙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精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能够深谙传统文化中的奥秘,是优秀传①“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访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学习时报 2011-05-02 第15版:党校教育专刊

②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光明日报2006年4月23日 第1版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第9/11页

统文化的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①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学教育,从培养教师做起。只要有优秀的教师,就不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中学尤其是大学,要培养一批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师,他们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又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们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②有这样一批师资力量,中学、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就不会有问题,也就不难培养出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后继有人。

(四)营造真正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氛围 毛泽东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我们同样可以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而不是拿它装潢门面。“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

④了。”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要践行民族优秀传统,例如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洁的官德、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等。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大国能够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就是整个民族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传统,只有走向大众实践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也有价值的文化。

但是,践行优秀文化谈何容易?实践表明,知道的道理不一定能够完全践行,“知”并不等于“行”,“知不易,而行更难”。不少人引经据典讲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处,去教育别人,但是轮到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却做不到。知行合一难在哪?①

②同上: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同上: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15页 ④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2011-10-31

第10/11页

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其实最难的是对自身利益的执着,“我”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嘴上说的,心里想的一致起来,才是真正的知,做不到的“知”,不是真知。真正懂得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理,是不容易的。懂,不是仅仅停留在引用上,口头上,而是真正践行正确的道理。在自我利益、个人欲望膨胀的时候,是很难践行科学道理的。不是做不到,而是放不下,放不下的是个人的欲望。只有深刻理解放下自我的道理,才能够真正作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把自己欲望控制到合理程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恰恰是因为放不下自身利益的执著,所以才患得患失,才难以把好的道理坚持始终。因此,一个人、一个政党,最重要的是要战胜自己。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牛安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 2013年2月

第19篇: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致辞

六三 中秋节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升旗仪式由63中队主持。

甲:第一项出旗。

乙: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

甲:我是**

乙:我是**

合:今天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乙: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请**同学介绍这一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秋节从2010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乙: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请**同学介绍古人过中秋节的传统: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乙: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请***同学说说月饼这一美食的故事。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甲:请辅导员讲话

寄语中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16班的张欣纯。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语中秋》。首先允许我代表学校及个人,祝各位老师、同学中秋节快乐!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庆祝中秋?”我想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秋节是我们东方古老悠久的传统佳节,象征一个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艺术,作为一个东方人,我们享受着它的缤纷,我们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们钦佩她对中国古文化的重大影响,年轻的我们,担负着延续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欢欣鼓舞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这么一笔丰厚的财富,是我们耗尽心血也学不完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可曾欣赏过梦幻绝伦的明月?那你将具有同明月一样的柔美气质,与月光一般的清纯秀美,皓月净人心,一个会赏月的人一定是一个儒雅的小文人,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何尝不是一件快事?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其次,猜灯谜也是一项不错的游戏。有的谜语本身就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用它的精彩诠释了灵,巧,细,致,也许是恍然大悟的感叹,也许是猜中后的惊喜,也许是错后的跃跃欲试,也许是掌握技巧后的百猜百中,无论如何,这都是参与的一份热情,快乐的一份享受,细致的一份美,想像的一份彩。

圆月知人心,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家庭主妇把一大块月饼切好,为远在异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进,分享点点滴滴地家常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也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欢乐!

乙: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

甲: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甲: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20篇: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致辞

>

教案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第一章 装饰绘画材料与装饰风格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装饰材料与装饰风格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装饰材料与装饰风格的应用及表现场所。认识各种制作装饰绘画的材料的美感属性。通过教学、实训,强化学生在三大构成和绘画造型方面的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装饰材料与装饰风格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 型:理论课 教 法:讲授

课 堂 结 构:

一、所谓装饰和材料

(一)、装饰

(二)、材料

二、装饰的造型与构成

(一)、装饰风格与造型特点

(二)、造型与构成

三、中国历代装饰材料与风格

四、材料的分类

(一)、从化学性质分

(二)、从工艺制作难易和材料可塑性强弱分

五、材料的美感属性

六、思考中国历代装饰材料与风格的特点。

教 具:

课 时:4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所谓装饰和材料

(一)、装饰

“装者,藏也,饰也,物既成而加以文彩也。”中国最早出现于5—6世纪,指修饰、打扮。装饰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泛指艺术修饰,稍后才出现了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词汇。根据英国百科全书介绍:“第一次使用‘装饰’(decoration)一词是在1791年,是指各种能够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实质上就是视觉上的音乐效果。 视装饰为一种掩盖表面缺陷的修饰、罗可可或乾隆风格中那种多余、虚伪的饰物,是对装饰的片面认识和曲解。

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髓。

(二)、材料

所谓材料是指一切艺术、生产活动得以实施的具有广泛概念意义的载体。就其“装饰材料”而言,主要论及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和触觉要素。本课程实质上就是“材料学”。

二、装饰的造型与构成

(一)、装饰风格与造型特点

“一切造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之一是叫作‘摹拟的’,之二是叫作‘装饰的’或‘形式的’。 装饰造型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1、具象是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山川、人物风景等),通过写生、提炼、加工变化而成的。具有自然、真实、生动的特点,使人产生共鸣和联想。

2、抽象的造型是运用点、线、面、形,方、圆、曲、直等几何形体为造型元素,运用数理知识,依形式美的法则而成。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达到纯粹的自由,给人简明、大方、严谨、富有哲理和韵律美。

(二)、造型与构成

所谓“构成”是以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的形象和色彩的形体,这种造型行为叫做构成。根据构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构成的形式

空间构成 时间构成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静的构成 动的构成

所谓“造型元素”是指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包括形态、肌理、色彩三部分。其中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形态可分为概念(或叫作纯粹形态或抽象形态)和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又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种。研究“造型”就是意味着对构成“形”的“轮廓线”的进一步探讨。我们居住的自然界本身就是各种形的世界。

三、中国历代装饰材料与风格

新石器时代:古朴、拙实,以陶器为主。

商周时期:神圣、庄严、威严,以青铜工艺为代表。 春秋战国:精巧、刚劲、浪漫,以漆器工艺为代表。 秦汉时期:凝重、生动,以画像石、画像砖为代表。

六朝时期:飞动、飘逸、传神,以墓室壁画、人物造像为代表。 隋唐时期:饱满、富丽,以建筑、唐三彩、服饰、壁画为代表。 宋代:典雅、清新,以陶器为代表。

元代:气派、辉煌、大方,以琉璃用于宫殿、寺庙建筑最有特点。

明代:流畅、舒适、大方,以家具为代表,其选材十分讲究,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才。 清代:繁缛、精巧,体现在建筑装饰、服饰、使用器的装饰等方面。

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形成的风格,除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原始材料的认识和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景泰蓝”和民间的许多用竹、藤、草、柳、棕编织成的各种实用器具的装饰,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具、面具、脸谱、窗花等在不同民族、地区,因材料的限制而采用的独特工艺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式样,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四、材料的分类

一切装饰的载体是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实现。装饰的材料浩如烟海。

(一)、从化学性质分:

1、无机材料:

铜、铝、花岗石、玻璃等,无机材料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2、有机材料:

塑料、有机高分子涂料等。

(二)、从工艺制作难易和材料可塑性强弱分:

1、硬质材料:

金属、石材;

2、软质材料:

泥土、纤维等。

(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一般以室内、室外装修部位来划分,即外墙材料、内墙材料、地面材料、顶面材料等。)

五、材料的美感属性

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创造实体的造型和造型的工艺流程。材料的可视性形成了材料的抽象的视觉要素;材料的可触感的性能则形成了材料抽象的触觉要素。

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是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透明、莹润等;

材料的抽象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硬、软、干湿、粗糙、细腻、冷暖感等。

它们都属于材料的外在要素。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霜雪、冰雹等自然因素的袭击,更受到大气污染、酸雨侵蚀的人为破坏等,因而在室内外环境装饰和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上,应充分合理考虑坚固性、耐久性强的材料,以及表面的特殊材料的处理,从而保证艺术质量,降低维护维修费用等。

材料的内在要素,是材料内部隐藏的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要素,

以上要素的正确运用,强调材料质感和光影效果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环境与装饰的整体效果。

材料美感的认识、发拙、应用及处理的合理与优劣,直接关系装饰实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活动的环境和空间气氛的塑造。

我国传统装饰选材上,特别注意以物言情与材料的感情交融,表达了人们精神的寄托。

如:木材:

六、思考

中国历代装饰材料与风格的特点。

第二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沥粉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沥粉画基础理论知识及原理。通过教学、实训,强化学生在三大构成和绘画造型方面的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沥粉工艺的表现应用。 课 型:理论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沥粉画基础知识及原理

二、沥粉画的材料、工具介绍

三、沥粉画板面的制作技法

四、沥粉画题材、构图与色彩

五、沥粉画的制作技法

六、沥粉画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8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沥粉画基础知识及原理

中文大辞典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装饰说,艺术起源之一说,谓艺术之产生由于人类只好美心,故容颜、服装、客室居处无不饰之,使其美观„„工艺美术之类尤以此类为主体。

“沥”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液体一滴滴地落下。所以沥粉是能滴落的浆,沥粉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手法,在古代宫廷使用较多,传统用黄泥和牛胶调配,而现代人大都用白乳胶与立得粉调和,呈浆状,可滴落,能堆积成浮雕线,较稀可用笔沥线,特细,干后可涂上金、银色,线条内的形象可用各种颜色绘制,也可制作肌理效果。

沥粉的线条可以光滑流畅,也可粗砺朴拙,线的本身自然变化丰富,金石味浓,加之金、银发光,显得富丽堂皇。

沥粉工艺装饰画适合许多公共环境的装饰表现,如宾馆、酒店、会议厅、娱乐场所等。沥粉工艺装饰画的表现可大、可小,可制作大幅室内壁画,也可绘制小幅装饰画小品。在装饰绘画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兴趣浓,因为沥粉工艺装饰画材料较廉价、材料易找、工艺简单、装饰效果浓烈。

二、沥粉画的材料、工具介绍

沥粉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具有浮雕感,装饰性强。

1、沥粉画的材料

立得粉、白乳胶、清漆(聚氨脂)、纤维板(背面有骨架)、胶水、白棉布、金粉或铝粉、各种各色颜料等。

2、常用工具

锥形铁管或圆珠笔杆(甚至一次性针管)、塑料布、塑料小瓶、多个塑料盆、调色板及各种笔。

三、沥粉画板面的制作技法

第一步:

现代沥粉画板面的制作,多用五合板或三合板在背面钉骨架(或用木工板也可)。注意板面平整,四角处于一个平面,背面用木条不宜太粗,要干透,不用未干木材。 第二步:

在板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白乳胶,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色粗棉布铺于板面上(白色粗棉布比板面每边宽5厘米),拉平,用手或排刷压、扫平,四边卷边固定,平放阴干,便可起草绘制。 一般制作沥粉画板面,宜多制作几块,待沥粉画板面干透期间,便可以设计草图。

四、沥粉画题材、构图与色彩

(一)、沥粉画题材

传统沥粉画的题材多表现人物、花鸟,装饰性特强,但表现技法单一。而现代沥粉画的题材多种多样,表现技法语言丰富多样。

(二)、沥粉画的构图

构图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 (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

在三个要点中,第一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样式。

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1、集中而不单调;

2、稳定而不呆板;

3、饱满而不滞塞;

4、活泼而不散乱;

5、有主有次;

6、有远有近;

7、疏密相间,黑白有致;

8、考虑动势;

9、不分割画面。小构图欣赏:

通过教学片中的构图作品的欣赏,加强学生的构图意识,提高学生构图水平。(教学光碟)

在习作训练中,应该认真研究画面的构图。只有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处理好构图,才能提高画面的整体表现能力,塑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三)、沥粉画的色彩

一般性绘画与沥粉画的色彩区别

1、在观察方法上

2、在创作观念上

3、在表现方法上

4、在艺术风格上

5、在使用功能上

装饰色彩

是指色彩不要求真实再现,主要体现色彩的和谐美、对比的节奏美,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装饰色彩一般拔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装饰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装饰色彩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一种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大量的日用品、工业品、工艺品、现代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中充分领略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装饰色彩更多的应用在图案设计、装饰壁画、工艺美术、国画、民间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日用品等众多方面,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它几乎无所不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装饰色彩最为熟悉,在现代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最早接触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房屋建筑、农具、玩具等生活日用品,人们的色感最初也是通过最早接触的这些物品的色彩而培养出来的。所以人们对于固有色与装饰色有着某种最为敏感的直觉,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色彩审美情趣和标准,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色彩观念。这些因素既给人们以后学习写生色彩打下了一些色彩基础,但同时也是许多人在写生色彩训练时,摆脱不掉固有色与装饰概念色影响的重要原因。

装饰色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叫色彩归纳,特别是对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装饰色彩也是色彩造型绘画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表现方法,对有的教师或者学生来说色彩归纳也可能的新的名词,尤其是写实绘画专业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但对于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归纳色彩或者装饰色彩就不会显得那么的陌生。在色彩的教学中,装饰色彩应该更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写生造型的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装饰色彩也是属于色彩写生的基础课的范畴,同时与一般的常规性色彩写生有所区别,存在独特的色彩语言,它也是写实性绘画的延伸或说是转化。装饰色彩的造型原则是不停留在对客观自然色彩或者形态的客观再现性的“实对”,而应该是突破客观自然色彩和形态的约束,更着重与主观对色彩的主观领悟。 沥粉画的色彩

沥粉画的色彩表现技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品的质量高,除了掌握一定色彩基础之外,技法的表达更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必要的条件,技法的表现形式一般反映了设计者的设计能力及审美能力。沥粉画的 色彩技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实表现法

写实表现法一般是按照原形的特点作进一步的概括与变化。 2、概括表现法

概括表现法是将形体的色彩作进一步的夸张与调整,将大的形体与基本色调进行配合,力求形体及色彩更加简洁化。 3、图形化表现法

将形体和色彩高度概括化,以求达到更加明确的设计意图。 4、背景表现法

由于设计的创意有所不同,所以在次阶段进行一些意境效果的综合表现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将一些不同情趣景物放在同一画面里,形成新的画面氛围,营造更深层次的意境。 5、电脑表现法

由于电脑软件的运用,我们的许多设计已由原来的手工设计变为电脑设计,电脑软件中有许多程序可以制作特殊的肌理效果,如其中的滤镜,就是较为理想的工具。 沥粉画的色彩风格大体上分为两种: 1、写实风格表现

写实风格用在设计作品中是很常见的,如用于许多的广告作品、包装作品及插画中,写实的作品一般都表现得细致、形象和生动,具有极好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2、风格表现

归纳色彩的装饰风格强调的是形体的高度概括性和夸张性,以及对形体及色彩表现的个性化和抽象化,但总的说来形体与色彩的变化还是得保持画面的完整性。不要拘泥于常规的表现形式。

五、沥粉画的制作技法

沥粉画的方法步骤:

一、在已干的幅面上,可用铅笔或炭笔直接画草图;

(如果是比较精细的表现画面,也可先绘制草图,再拷贝到幅面上)。

二、用白乳胶与立德粉调和成奖状,罐入特制的沥粉笔内(沥粉笔有大小、形状之分,可以自制)。用手挤压,均匀用力,沿着画面的轮廓线沥线,(也可用笔沥线)

三、沥完轮廓线后,用水粉、丙烯、油画颜料或其它颜料绘制画面。可制作肌理,技法多种多样。

四、填涂颜色完成后,用毛笔调金、银粉(化工商店有售),描画线条,完成后画面干净、华丽。(金、银粉可用铜、铝份代替,与白乳胶或清漆调和使用)。

六、沥粉画创作

1、学生选材构思,绘制草图;

2、教师检查每一位学生的草图创意;

3、制作过程中,教师分别指导。

第三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泸州长江石(鹅卵石)绘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制作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自然界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它们的外形、纹理、颜色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可以绘制变化成一件艺术品,或者把各式鹅卵石进行粘贴、组合,构成一件需要的工艺品。是我国长江一带的民间传统工艺。完全手工制作,几十道工序,制作精细,产品古朴雅致。

一、材料和工具:

鹅卵石,水粉颜料,乳胶(万能胶),清漆或蛋青;毛笔。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1、选材:

选择外形、纹理、颜色都具有人物(如历史人物、少数民族服饰人物)、动物或某部分特征的鹅卵石。

2、反复观察、联想,考虑可以塑造的形象。

(1)、根据它本身的外形、纹理、颜色而命名。 (2)、根据它本身的外形、纹理、颜色的特点进行粘接。

(3)、根据它本身的外形、纹理、颜色的特点进行加工、绘制,就成为一件艺术品。

3、组合:

把两个或多个鹅卵石造型组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组富有情节性的艺术品。

4、装饰整理:

可以在鹅卵石表面涂一层清漆或蛋青,以增加光泽。有条件的可以加上相应的基座。

三、注意事项:

1、鹅卵石装饰绘画重在神似,所以既可以直接绘画,也可以利用其本身的色泽、纹理,取得意外效果。

2、由于鹅卵石的多样性,还可以通过绘画、组合的方式构成其它画面。

3、注意正确使用各种胶、漆。

四、创作

根据构思,选择所需材料,题材不限,1到4件作品。

第四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装饰浮雕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装饰浮雕的制作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装饰浮雕以形式美为法则,通过形式美去折射其精神性。要满足浮雕的形式美,必须用概括、归纳、提炼、夸张等技法去实现。将自然分散的形体进行概括和归纳并从中提炼,抓住最具特性的形体,使浮雕完整有具有独特性,也使作品单纯、简洁而有序。

装饰浮雕的形式很多,以制作材料的划分,我们大致分为泥塑、金属雕塑、木雕塑、石雕塑、玻璃雕塑和其它综合材料制作的雕塑。每种材料制作的雕塑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其表现手法与制作技巧也各不相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课程设计主要讲述石膏板、泡沫仿金属及多合板装饰浮雕技法及制作,有了这些认识和运用,别的装饰浮雕艺术形式也可触类旁通。

多合板装饰浮雕是近20年才兴起的壁画装饰艺术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又是现代居室和公共场合常用的一种装饰表现手段,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经常结合运用,如可制作电视墙,可和家具设计结合表现。由于取材方便,也常作为本专业选修课程。也逐渐形成规范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和工具:

多合板,国画颜料,清漆、稀释剂等。

细钢丝锯,线锯机,刻刀,工具刀,毛笔,排笔。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1、构思、画草图。

根据多合板装饰浮雕的特点,勾行应简洁概括,突出大结构块面;切忌烦琐。

2、材料准备。

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选取适当色泽和纹理的优质多合板;其表面用细腻,无条纹。如:“水曲板”或“泰柚板”等。

3、上稿。

用铅笔轻轻勾画或用复写纸。

4、分形锯块。

锯割时,要掌握轻重缓急,快慢节奏,切忌断断续续,尽可能把形一次锯准。多表现“人物故事”,“历史典故”,“动物装饰造型”,轮廓应清晰、流畅、有力,具有装饰感。大体完成后,再修边打磨完成。(有些形象可多层叠合)。

5、上色。

根据作品风格上色。颜色应清淡、透明(采用国画色或水彩色效果较好),不覆盖层板表层,尽量保持层板天然的纹理和色泽。(也可上板组合粘贴之后再上色)。

6、上板组合粘贴。

根据作品风格和色调,选取底板色彩和纹理。

7、上漆。

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清漆需稀释)。以可哑光处理,显得含蓄、雅致。

8、最后也可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生产,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

9、装框、或上墙完成。

三、注意事项:

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场合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四、沥粉画创作

第五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挂盘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装饰挂盘的制作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粘贴装饰挂盘

(一)、材料和工具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二、绘制装饰挂盘

(一)、材料和工具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三、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挂盘装饰设计工艺品,古已有之,可以烧制、绘制或粘贴工艺。这里就说纯手工的绘制和粘贴工艺。

一、粘贴装饰挂盘 材料和工具:

鹅卵石,玻璃片,扣子,石子,树皮„„,白盘子,水粉颜料,乳胶(万能胶),清漆或蛋青;毛笔。

制作技法和步骤:

1、选材:

根据设计主题,选择比如外形、纹理、颜色都具有类似性的鹅卵石,如葡萄状的,然后用啤酒瓶碎片做叶子,铜丝做藤须,其它材料做小动物点缀。

2、反复观察、联想,推敲构图,设计色彩。

3、组合:

在白盘子中,把多个鹅卵石组合在一起,拼贴、粘贴为成串葡萄,添叶、枝须,添加小动物,使它成为一组富有情节性的艺术品。

4、装饰整理:

可以在鹅卵石表面涂一层清漆或蛋青,以增加光泽。有条件的可以加上相应的基座。

注意事项:

1、鹅卵石装饰绘画重在神似,所以既可以直接绘画,也可以利用其本身的色泽、纹理,取得意外效果。

2、由于鹅卵石的多样性,还可以通过绘画、组合的方式构成其它画面。

3、注意正确使用各种胶、漆。

二、、绘制装饰挂盘 材料和工具:

白盘子(也可有色,根据需要选择),水粉颜料,清漆或蛋青;毛笔。

制作技法和步骤:

1、构思、画草图。根据圆的特点,做适合圆的纹样,或山水,或人物,或装饰动物。

2、上稿。

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绘制。

3、最后也可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生产,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

4、上漆。

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清漆需稀释)。显得含蓄、雅致。

5、配做相应的基座。

注意事项:

1、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2、注意正确使用各种漆类。

三、创作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设计制作粘贴装饰挂盘或绘制装饰挂盘2——4件。

第六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纸艺制作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剪纸的制作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剪纸的表现形式

二、材料

三、工具

四、剪纸的方法步骤

五、几种折叠剪纸的方法步骤

六、注意事项

七、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纸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纸浮雕、纸贴画、剪纸、折纸等。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一、剪纸的表现形式

单色、套色、染色、分色、填色、折叠、影形等。 有阴刻和阳刻之分。

二、材料:

有色纸、蜡光纸、宣纸、铜版纸、彩色金箔、水彩色等。

三、工具:

蜡板(制作技法略)、划线笔、刻刀(可用钢锯条自制)、剪刀、尺子、圆规等。

四、剪纸的方法步骤

常用剪、刻、切、折、粘贴等技法。

1、构思、画草图。

根据剪纸的特点,勾形应准确细致;认真考虑好“连”与“断”的各部分关系,切忌大而画知。

2、材料准备。

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选取适当色泽和纹理的有色纸、蜡光纸、宣纸、铜版纸、彩色金箔。

3、刻制。

把选好的一层或多层有色纸、蜡光纸、宣纸、铜版纸、彩色金箔铺于蜡板上,再在其上铺好草图,固定,就可开刻。

4、上色。

若是宣纸,根据作品风格上色。颜色应透明(采用国画色或水彩色效果较好),不覆盖纸质天然的纹理。

5、装框(最后也可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生产,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完成。

五、几种折叠剪纸的方法步骤

参见书,示范讲解

六、注意事项

一般先细部或中心,再大形或外围。

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场合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剪纸有多钟表现形式:

单色、套色、染色、分色、填色、折叠、影形等。有阴刻和阳刻之分。材料:有色纸、蜡光纸、宣纸、铜版纸、彩色金箔、水彩色等。工具:蜡板(制作技法略)、划线笔、刻刀(可用钢锯条自制)、剪刀、尺子、圆规等。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场合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强调艺术感受,将造型语言、构图形式及材料媒介结合起来,进行构成训练。培养学生的“重构能力”,融汇中西装饰、绘画形式语言,探讨传统与现代观念、技法和材料综合表现的可能性。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美术装饰专业人才。

七、创作

1、剪团花一幅

2、剪自由纹样一幅

第七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挂饰设计制作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挂饰的制作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工具

二、材料

三、结绳方法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结绳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历史贯穿于华夏民族发展的始终,长期的文化沉淀使得“结绳”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碎的文化精髓,富含深厚的艺术底蕴。 “结绳”这种极具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经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已从原有的实用目的演变成为今日之精美的艺术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比如:郎酒瓶挂饰;春节中国结挂饰等。

一、工具

美工刀、剪刀、大头针、泡沫钉板、针线、镊子、打火机、黏合剂等。

二、材料

主要是用线材。分为两大类:软质材料和硬质材料。

软质材料可塑性强,表现力好,易于加工。包括丝、棉、麻、尼龙、混纺等。

硬质材料硬度较高,对体积感的表现有较好的效果。包括铁丝、铜线、塑料带、藤条等。 辅助材料:如圆珠,做坠子用的各种装饰品。

三、结绳方法

结绳的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

基本结

基本结是最常见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

1.挂线结 参见图例讲解 (手工幼师第二册、手工实用教程) 2.双套结 3.平结 4.平结的连续 5.左转结 6.右转结 7.轮结 8.锁结 9.止结 10.接续结 11.四方结 12.横卷结 13.斜卷结 14.右斜卷结 15.左斜卷结

16.金线结

17.金线结的组合变化

复杂结(中国结)

掌握了基本结的编结方法,还需了解一下复杂结的编结方法,中国结是运用复杂的编结方法来表现中国传统吉言和吉祥之物。

中国结的编结方法虽然复杂,但在变化组合连续上不像基本结那样丰富,基本结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穿插变化,表现出物体空间感和体积感,而中国结的每一结都相对比较独立固定,它经常单独使用,也可与基本结搭配起来使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结旧时一般用在鼻烟袋、香袋、玉佩、各式各样的衣饰、发簪、项坠等的配件上,还可以运用到室内的装饰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包括:

1.藻井结 2.酢浆草结 3.十字节 4.吉祥结 5.团锦结 6.盘长结 7.如意结 8.绣球结 9.双喜结 10.十全结 11.寿字结

以上为中国结的编结方法。

四、创作

编结一个中国结

第八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木瓢装饰绘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木瓢装饰绘画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装饰木瓢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木瓢装饰设计工艺品,古已有之,可以雕刻、绘制或粘贴工艺。本课程就说纯手工的绘制装饰木瓢。

一、绘制装饰木瓢的材料和工具

木瓢(根据需要选择大小),水粉颜料,清漆或蛋青;毛笔。

二、绘制装饰木瓢的方法步骤

1、根据创作构思,选择大小适合的木瓢;

2、对木瓢进行打磨;

3、构思、画草图。

根据圆的特点,做适合圆的纹样,或山水,或人物,或装饰动物。

4、上稿。

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绘制。

5、最后也可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生产,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

6、上漆。

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清漆需稀释)。显得含蓄、雅致。

三、注意事项

1、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2、注意正确使用各种漆类。

四、创作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设计制作木瓢装饰绘画2——4件。

第九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扎染、蜡染艺术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扎染、蜡染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扎染

二、蜡染

三、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8课时 教 学 过 程: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扎染、蜡染的制作技法。

一、扎染

(一)、扎染的材料和工具

棉布、棉绸、真丝、棉线、麻绳、橡皮筋等;染料(根据面种选择);缝衣针、剪刀、电炉、锅、木夹、熨斗、石块、豆类等。

(二)、扎染的基本技法

1、线捆扎及打结法

2、塔扎法

3、折叠扎法

4、撮扎法

5、打结扎法及放射花扎法

6、缝扎法

7、菊花点扎法

(三)、扎染的制作过程

1、描稿

2、走线

3、扎绑

4、湿水

5、分染各色

6、水洗浮色

7、拆线

8、固色

9、熨平完成

二、蜡染

(一)、织物

棉布、棉绸、麻布等。

(二)、蜡 蜂蜡和石蜡

(三)、染料 冷染性染料

(四)、工具 蜡刀等。

(五)、方法步骤

1、设计图案

2、封蜡

3、冰纹处理

4、染色

5、脱蜡

6、熨平完成

三、创作

扎染、蜡染作品任一幅。

第十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烙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烙画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

二、工具

三、烙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烙(LAO)画又称“烫画”。它是一种在木质板面上通过烙铁烙出图形、上色并经过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完全手工,制作精细,具有古朴、典雅的装饰风格。

一、材料:

多合板,国画颜料,清漆等。

二、工具:

500W电烙铁(或用细钢筋制成火烙铁),毛笔,排刷等。

三、制作技法和步骤:

1、构思、画草图。

根据烙画的特点,可以采用国画或装饰画两种形式。勾行应简洁概括,突出线条;切忌烦琐。

2、材料准备。

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选取适当色泽和纹理的优质多合板;其表面用细腻,无条纹。如:“水曲板”或“泰柚板”等。

3、上稿。

用铅笔轻轻勾画或用复写纸。

4、烙画。

要掌握轻重缓急,快慢节奏,切忌断断续续,但不要急着表现过于深入。如是表现国画风格的,尽量体现国画的“笔墨”特征;如是表现装饰风格的,轮廓应清晰、流畅、有力。大体完成后,在深入刻画,修改,补充完成。

5、上色。

根据作品风格上色。如国画风格作品,颜色应清淡、透明(采用国画色或水彩色效果较好),不覆盖层板表层,尽量保持层板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如装饰风格的作品,用色可以稍厚一些,鲜艳一些。

6、上漆。

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清漆需稀释)。以可哑光处理,显得含蓄、雅致。

7、装裱完成。

四、注意事项:

1、烙铁功率小,则“烙痕”不佳,需选用功率大的。

2、清漆要求透明,干净。

五、创作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设计制作烙画一幅。

第十一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镶嵌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镶嵌画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蛋壳镶嵌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镶嵌画有蛋壳镶嵌贴画、卵石镶嵌贴画、种子镶嵌贴画、各种树皮、叶的镶嵌贴画、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废旧资源的利用的综合镶嵌贴画等。

蛋壳镶嵌贴画是近年才兴起的壁画装饰艺术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又是现代居室和公共场合常用的一种装饰表现手段,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经常结合运用,如可制作电视墙,可和家具设计结合表现。由于取材方便,也常作为本专业选修课程。也逐渐形成规范的制作方法。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蛋壳镶嵌贴画。

一、材料和工具:

多合板,禽蛋壳,乳胶,清漆,稀释剂等。 镊子,工具刀,毛笔,排笔。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1、构思、画草图。

勾形应简洁概括,突出大结构块面;切忌烦琐。

2、材料准备。

禽蛋壳撕去内膜,洗净表面沥干备用。草图准备好了之后,根据作品风格需要,选取适当色泽和纹理的优质多合板做底版;其表面用细腻,无条纹。如:“水曲板”或“泰柚板”等。

3、上稿。

用铅笔轻轻勾画或用复写纸。

4、粘贴

在纹样上薄涂乳胶,用镊子夹注禽蛋壳粘贴上去,并适当按压敲打,使之形成裂纹。多表现“人物故事”,“历史典故”,“动物装饰造型”,轮廓应清晰、流畅、有力,具有装饰感。大体完成后,再修边完成。

5、上色。

根据作品风格,也可上色。颜色应清淡、透明(采用国画色或水彩色效果较好),不覆盖表层,尽量保持自然的裂纹和色泽。

6、上漆。

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清漆需稀释)。以可哑光处理,显得含蓄、雅致。

7、最后也可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生产,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

8、装框、或上墙完成。

三、注意事项:

1、各类禽蛋壳的色泽和花纹不同,并且禽蛋壳易碎,可随意粘贴任何器具上,均可形成朴素、清新、雅致的画面。题材内容不限,画面大小不限,要求题材与特定场合装饰形式巧妙结合。

2、禽蛋壳可与其它材料共用。如金属丝、笋壳、布料、蚌(bang)壳等。

四、创作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设计制作蛋壳镶嵌贴画一幅。

第十二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彩绘油纸伞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彩绘油纸伞的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彩绘油纸伞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油纸伞是我省泸州一带的民间传统工艺。完全手工制作,几十道工序,制作精细,产品古朴。

一、材料和工具:

国画颜料,图画纸,熟宣纸,伞架,清漆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1、根据大小,用图画只制作圆形;

2、设计圆的适合纹样;

3、把设计好的纹样拷贝到熟宣纸上,可分为多个单位分别拷贝;

4、用国画颜料上色,先上浅色,再上深色。颜色要薄而透明;

5、最后把画好的纹样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刷到伞架上;

6、干后刷上薄薄一层清漆晾干便成。

三、注意事项:

1、外形可以是圆形、梅花形;

2、纹样可采用边缘纹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填充纹样或水墨画;

3、伞面底色可有可无。

四、创作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而设置的内容,

完成三把伞的设计制作。

第十三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书画工艺折扇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书画工艺折扇的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和工具

二、书画工艺折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工艺折扇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现代居室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品;其中,扇面的书画和装饰最为重要。我省川南一带的传统工艺折扇有其规范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和工具:

白竹(纸)折扇,毛笔,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

二、制作技法和步骤:

1、确定书画题材的内容和画法,作好画稿(或腹稿)。

2、将折扇展开平铺于桌面,用左手尽可能压平整。初学可铅笔轻轻画画稿。

3、照构思画稿,勾、皴(CUN)、点、染等,一般按工兼写的画法完成。

4、书画时,笔头含墨、水、色不宜太多,以免渗透和污损画面,一些明亮淡色可加粉或水粉色先染后勾。

5、最后题款,加盖印章。若陈批书画,也可流水作业形式完成。

三、注意事项:

1、虽题材内容不限,但因画面较小取材不宜太复杂,要求诗、书、画、印要与扇面特定形式巧妙结合,并适应扇面的表现技法。

2、所画内容、主体物象和气势要与扇形自然结合,保持稳定。物体当平则横(如水面),当竖则直。

3、扇面诗词书写字体不限,一般多写于“扇谷”凹处,闭扇后才不见墨迹;随诗词体裁和字句多少注意一行或多行要排列规范,更要注意通页的整体效果。比如:绝句、楹联字少可一排写完;而五言、七律,每句可分两行书写;即:4:1,2:3,5:2,3:4等。

4、手工书画扇面,装饰佩带扇坠(ZHUI)流芳即成。如果喷香,即成工艺竹(纸)折扇。工艺竹(纸)折扇的形式、大小可成系列,即传统扇形和动物像形扇系列,竹骨纸面或全竹系列。

四、创作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而设置的内容,

完成三把纸扇的设计制作。

第十四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装饰壁挂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装饰壁挂的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概念的确定

二、纤维艺术的发展

三、形态及种类

四、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

五、现代纤维艺术的基本工具

六、编织的基本技法及其肌理

七、编织的基本步骤

八、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8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概念的确定

平面的纤维艺术是从壁毯发展出来的,大部分是以挂的方式装饰墙壁,所以称壁挂。当今壁挂早已从墙面上走下来,成为三维形式的艺术品,又称软雕塑。这些以纤维为材料的艺术品我们可统称纤维艺术。

二、纤维艺术的发展

纤维艺术应当起源于人类的结尾记事,以及各种日用品的编织,而后又出现了实用性很强的地毯、壁毯及其他装饰织物,从织毯工艺来说,中东地区的波斯织毯的历史最悠久,也最负盛名。当然,由于世界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以各地区的织毯 艺术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如美洲、欧洲、澳洲等及中国的新疆、西藏地区的织毯艺术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

现代的纤维艺术,首先是从欧洲兴起,而后又普及到了世界各地区,不过仍以欧洲的发展最引人注目。如瑞典、荷兰、法国、前苏联、波兰等国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壁挂作品。西班牙的挂毯艺术家约瑟夫采用长结头堆积的技巧在材料的体现及编造方法上进行创作,采用粗状、平坦、凹凸起伏等视觉形式,造就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突破了以往的模仿自然及绘画效果的传统织毯技巧。法国挂毯艺术家让、吕乐萨,是现代挂毯的创始人,是他第一个把现代设计观念和装饰带到壁挂里去的。他创始性地运用线与色块的造型方法来表现画面,使壁挂以新的面貌展示于世俗面前。1969洛桑壁毯双年展及纽约美术馆举办的“墙饰展”使纤维艺术从工艺品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纯艺术的合法身份,特别是壁挂从平面向空间的发展,丰富了壁挂艺术的表现形式及视觉语言。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到今天,它已是艺术家用于表现现代人观念、思想、艺术感受的一种媒体,综观现代纤维艺术,它独特而丰富的面貌,奠定了其在艺坛上的显著地位。

三、形态及种类

现代纤维艺术可分两大形态: 壁面形态和三维空间立面形态。 1.壁面形态又可分为平面式和浮雕式。

根据材料可分成许多种类:毛麻壁挂、丝织壁挂、印染壁挂、刺绣壁挂、布贴壁挂、纸编壁挂及综合材料。

2、三维空间立面形态:

可由其构成材料分为棕、竹、藤、木、柳条、棉、塑料纤维、毛、麻及综合材料、软雕塑。

四、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

纤维艺术的材料以其特有的温暖人心的质感和材料的柔软以及令人亲近的特性展现其独特魅力,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具人情味和重归自然感,其材料可分为: 1.自然材料:

棉、毛、麻、棕、草、木、竹、藤、柳条、纹线、纸等等。 2.人造纤维合成材料:

金属纤维、塑料纤维。

五.现代纤维艺术的基本工具

1.木框架 2.剪刀 3.铁叉(可用餐叉代替) 4.长形竹片条(作锁边用) 5.小铁钉 6.锤子 7.加热器(电炉) 8.搪瓷盆(参看工具例图)

六、编织的基本技法及其肌理

1.平纹(编出的画面整体有虚实感) 2.连珠纹(有一定厚实性) 3.起绒(有温暖可触感) 4.起圈(视觉上的厚重及弹性) 5.人字纹(有生动的纹理) 6.品字纹(有一定的节奏) 7.斜纹(有动感) 七.编织的基本步骤

1.草图:画出彩色的原大彩图。

2.(整理毛线后)染线:用染料根据画面色染色,线的多少根据手法而定。

3.将毛线整理成线团。

4.钉框、钉钉、绕经线:根据画面钉木框,一般要根据稿子的上、下、左、右留10cm空条,钉钉要根据稿子的粗细而定,一般上框、下框各钉两排,上框排钉间距在10cm左右,下排钉插空在上排左右两钉之间,画面色块越大,则钉的间距可大些,反之则小。下框钉同上框钉相同。绕线的原则是使线保持平行依次即可。(参看挂经线走势图)

5.锁边:在底边搁置底板后进行锁边,用人字纹进行锁边也可(参看锁边走势图) 6.挂线:在两块色块之间同时挂两个相对的线头,在边上如还剩一块颜色,则单挂一个线头。 7.线的相交:在两线相交时,应注意交点的色彩。(参看走势图) 8.边线的回头:线走到期边后应绕过最后一根经线回头。(参看走势图)

9.形起伏的织法:当形有弧形起伏时,可进行局部的垫高,即不与邻近线头相交,直接回头。10.编织的过程中。

11.编织结束:当编完后,再次进行锁边。后处理:锁完边后,将经线剪断,相邻经线打结,最后绷紧装框。

八、创作

一、学生选材构思,绘制草图;

二、教师检查每一位学生的草图创意;

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分别指导。

第十五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简易漆画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简易漆画的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材料

二、工具

三、制作技法和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创作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材料:

聚胺脂清漆,镶嵌材料(金箔,禽蛋壳,铜丝废弃物),多合板,立德粉,粘得牢,部分油画色或水粉色,金粉,银粉等。

二、工具:

画笔,剪刀,工具刀,细砂纸,钢丝钳等。

三、制作技法和步骤:

利用描绘、嵌、粘贴等技法。

1、将考虑好的板面制作用细砂纸打磨平。

2、平涂底色,注意要考虑好底色图案与整个画面色彩设计相联系,一定把握住底色色调。如墨绿色,黑色,并将板面凉干。

3、将设计好的画稿,描到板面上。

4、镶嵌材料。

5、填色。

6、罩漆。

7、干后打磨再罩漆,多次反复,完成。

四、注意事项:

清漆要求透明,干净。

五、创作

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设计制作简易漆画一幅。

第十六章 装饰绘画材料及应用之布艺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能够掌握布贴画、刺绣的技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技法和步骤 课 型:理论与实践课 教 法:综合法 课 堂 结 构:

一、布贴画

二、刺绣

教 具:优秀范例 课 时:6课时 教 学 过 程:

本课程是依托泸州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明间故事传说、酒文化等丰富的表现题材,结合泸州旅游工艺品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布贴画、刺绣等。

一、布贴画

布贴是利用布的颜色、纹理、质感,通过剪、撕、粘的方法做布贴画,它不同于其它绘画,材料美是它的特点,它的造型、线条、色彩、都同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创作中要特别发挥布贴的长处。

(一)、材料

各色花线、各色花布。

用于纯装饰品设计制作,也可染色,染料(盐基性染料、彩色笔墨水、办公用红、蓝墨水、水彩色); 酒(用于调染料,使染料易于渗入内层);

(二)、工具

铅笔、尺子、剪刀、针、各种板材。

(三)、技法

剪、撕、粘等表现技法。

(四)、布贴画的构图

(一)、构图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二)、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

(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

在三个要点中,第一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样式。

(三)、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1、集中而不单调;

2、稳定而不呆板;

3、饱满而不滞塞;

4、活泼而不散乱;

5、有主有次;

6、有远有近;

7、疏密相间,黑白有致;

8、考虑动势;

9、不分割画面。

在习作训练中,应该认真研究画面的构图。只有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处理好构图,才能提高画面的整体表现能力,塑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五)、布贴画画的色彩

一般性绘画与布贴画的色彩区别

1、在观察方法上

2、在创作观念上

二、刺绣

(一)、材料

各色花线、各色花布。

用于纯装饰品设计制作,也可染色,染料(盐基性染料、彩色笔墨水、办公用红、蓝墨水、水彩色); 酒(用于调染料,使染料易于渗入内层);

(二)、工具

铅笔、尺子、剪刀、针、木框、花绷子。

(三)、技法

竖针、斜针、退晕、勾线、晕染、点绘、平绘、撇丝等表现技法。

(四)、制作

1、设计画面尺寸;参见PL49,

2、定骨架;

3、画纹样;

4、配色;

5、绣制。

初中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初中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