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革命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6 08:37:1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周六上午,我们在区老年大学接受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为我们授课的是一位叫居来友的革命老前辈,他曾经是新四军并且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革命经验丰富。整个授课历时一个半小时,革命老前辈向我们讲述了他如何参加革命、如何建立军功、如何组成家庭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听着这些原来只能出现在书本、媒体上的故事,感慨良多。

这次的革命传统教育与我们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让我们大学生村官群体参加也是有很深的意义,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就会觉得那些故事很遥远、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革命老一辈的经历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不是他们做了多少牺牲、建立了多少军功、创造了多少奇迹,而是支持他们这样做下去的处事方法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新一辈的年轻人很少具有的。就好像居来友老前辈当时,在前线负伤,已经被送回国内治疗,并且有了很好的安置,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战场,回到了组织身边。支持他这样做的我想就是那种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群众的大无畏的革命主义情怀。新时期的我们,也很需要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做事不能急躁、不能浮,而是应该立足群众,要“接地气”。我想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努力创先争优。

二是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牢记历史责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就是为了要牢记历史,面向未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革命老前辈的指引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成绩。

推荐第2篇:教学革命 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

在暑期期间我读了《教学革命》一书,感受颇深。《教学革命》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通过学习我觉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实用、有效的。

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蔡校长在文中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法宝。我觉得这一种教学法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真正体现了教育应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观念。随着课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听老师讲变成了学生自主的学,真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通过独立完成预习,做题,及小组合作,兵教兵,既培了忧,又补了差,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自我纠错的能力。

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够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蔡校长在书中提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先学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课本,做题发现自己问题的过程,然后通过后教,小组讨论问题,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就是教师需要精讲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了教师,教师根据反馈过来的学情信息,及时调整精讲内容,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总之,一句话,只讲学生不会的,真正能起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

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先学是让学生自己先看书,自己做练习是第一次考试。后教,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又是第二次考试。当堂训练,当然就更是一次对本节知识的考试,每个环节,有要求,有落实,学生不得不紧张起来。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学生当堂完成了作业,当然就不用把作业推到课后,无形中给学生减轻了学习及作业负担。

如果说《教学革命》一书带给我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那么蔡校长给我的便是一种震撼。

读完《教学革命》这本书,它的开篇我又细读了一遍,然后特地上网收集了一些关于蔡校长的事迹,还整理成了一个文件夹,如获至宝。读完,既感动又敬佩,感动的是一个退休的老人,按常理本该颐养天年,他却选择了二次创业,两年间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在尽情的工作中完全忘却自我,在对信念的坚守中实现最高享受。敬佩的是短短两年间老人就为沁阳市的整体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停的做事。他说,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好。从成熟的洋思到发展中的永威,蔡林森校长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活生生的案例。蔡校长为什么能创造洋思、永威奇迹?我认为,他是把工作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向蔡校长学习什么?一学精神――敬业奉献,以苦为乐的精神,学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学思想――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思想。透过他,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与信念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力量。

总之,这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感受到蔡林森作为一代教育家的赤子情怀,以及在学校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如果每为教育工作者都能像蔡校长那样,把职业当事业,把吃苦当享福,拿出哪怕如他一半的精力来工作、来深入课堂,那么教育就一定会腾飞。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推荐第3篇: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蔡林森《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完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一书,我的感受颇多,收获也很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育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是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越俎代庖的状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们来理解“先学后教”也是因人,因地而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精神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脑子里有问题,有矛盾,然后再听老师讲解才能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课堂上,教师讲少了,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后,还要呈现“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材料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完整地,独立地,安静地自学完规定的时间,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自学,不要做干扰学生自学的任何事情,要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像上战场

那样去搏斗。每节课的内容,有80%是旧知,新知只有20%。学生的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如果没有搞好,后面的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教师不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讲解。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

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志之一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这里的效果,既包括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既包括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的阶段性效果,也包括一堂课的终结性效果。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备课,上课,评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一定能运用得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1、我懂得了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教师讲得多么细致,而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程度。学生参与越充分,学习的主动性越强,教学效率就越高。

2、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否定,是把学生的

学放在了第一位,把教师的教放在了第二位。所以,对教师备课要求就更高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是通过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学生可能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搞好学前指导,依据学情来设计教学步骤。

3、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4、精讲、多练

在课堂上让学生要让学生像在战场上搏斗,要认真自学,交流,反馈,教师只是“战场”上的军师,要精讲,让学生多交流,多练。

姓名:丁玉萍

2012年9月6日

推荐第4篇: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

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

郭爱民

【论文分类】世界史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daodoc.com/K5 【学刊期数】2004年03期

【论文期刊来源】《史学月刊》(开封)2003年11期第66~70页

【英文标题】The Reform of Land Property Right and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of England

GUO Ai-min

Center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Jiangsu,China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 欧美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 郭爱民(1970— ),男,河南叶县人,南京大学欧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从事西方 经济—社会史研究。 【内容提要】 英国农业革命是英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工业文明的桥梁,它以土地产权的变革为 基础,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时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在其世界工场地 位确立的同时,农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程度。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of England was the bridge that linked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The revolution based on the reform of land property,and lasted about 300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during which labour productivity was greatly improved.While England\'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factory was established,it\'s agriculture also reached a level that was never paralleled in English history.

【关 键 词】英国农业革命/土地产权/劳动生产效率agricultural revolution of England/land property/labour productivity

[中图分类号]K561.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3)11-0066-05

工业革命使英国从西方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这种现象绝非 偶然,与转型时期英国农业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英国农业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 是英国农业革命的实现过程,它使英国摆脱了17世纪在西欧出现的新一轮“马尔萨斯人 口陷阱”,在人口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一 关于英国农业革命的学术回顾 农业革命发生于何时?其内涵是什么?西欧的经济史家们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 尽一致。大致说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农业革命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从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一阶段,人们主要对农业革命的技术性因素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农业革命的技术 性内容,包括诺福克四茬轮作制的推广、牧业的改良、新型农作物的种植、农业机械的 应用、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完善、肥料的利用等。土地制度的变更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注。J.D.钱伯斯和G.E.明根称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的转型为农业革命,认为英国农 业革命发生于1750—1880年。其间,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人们开始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 术来提高生产率。[1](pV—14)厄立克·克里奇认为,农业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敞 田或围田对农业革命没什么意义,共权和私权都不能作为农业进步的标准,评价农业革 命的标准是一系列技术性因素。[2](p15—40)E.L.琼斯认为农业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中期 到19世纪。从17世纪末开始,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食品需求 量逐渐增大。在这样的前提下,许多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涌现出来。[3](p67)戴维·格 里哥认为,1620—1850年间发生了两次缓慢但具有决定性的变革,完成了对敞田和公地 的圈占,引入了芜菁和苜蓿,把农作物的种植和牧业结合起来,形成了混合农耕,构成 了农业革命。[4](p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土地产权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农业革命研究的趋向。马克 ·奥弗顿对以前的农业史研究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他说,农业史研究分为两大阵营, 一派主要关注的是农耕活动,即“牛和犁”的历史,另一派重视农村的社会和文化;农 业史研究的范畴应由农耕史扩展到土地制度史。[5](pxii)在奥弗顿看来,农业革命发 生于1500—1850年,但直到1750年后农业的产量和效率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前提 就是农业产权的变革。[5](p206) 笔者认为,农业革命就是英国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农业 生产技术领域和农业制度领域进行的变革。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包括诺福克四茬轮作制 的推广、新型作物的引进、畜牧的改良、新式农具的使用等。制度性的变革包括土地私 有权的确立、议会圈地运动的推广以及租地农场的兴起,其中土地私有权的确立是基础 ,后二者是其表现形式。制度性因素是技术性因素得以推广的前提条件。在英国,制度 性因素的形成大致开始于圈地运动。圈地消除了共权,建立了私权,租地农场的土地经 营方式渐趋流行,使地主尝到了甜头,使农场主成了最大受益者。为追逐更大的利益, 地主和农场主都热衷于农业技术的使用。这大致始于都铎王朝中期,因而,农业革命的 上限应为1550年前后。大致说来,直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确立起以租地农场为核 心的土地经营管理体系。因此,农业革命应限定在1550—1860年。本文仅从制度性的因 素入手,探讨英国农业革命及其成果。

二 产权的不完整性——中世纪土地制度之特征

英国中世纪的土地制度是在封土制的基础上运作的。“一块土地可能是几个不同的人 的财产:农民,其采邑的领主,领主的领主,国王。但是,在采邑法庭,只有农民与地 主之间就这一块土地存在权利问题,采邑法庭对这块土地拥有司法管辖权。”[6](p101 )按照封土制的原则,国王是全国最高的封君,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但在实际生活中 ,国王只是全国之内众多封建领主中的一个,有时甚至还不是最富有的一个。和其他领 主一样,国王靠自己的领地生活。1467年,爱德华四世对议会说:“朕依靠自己的领地 而过活,除了一些重大的和紧急的事件,决不向臣民征敛。”[7](p256)同时,小领主 对大领主、农奴向小领主宣誓效忠而取得土地,享有对土地的保有权(tenure)。“这种 保有权一般都能在领主自己的法庭受到正常的保护……根据征服者威廉到来之前早已存 在的各地不尽相同的习惯,保有地产通常会一代一代传下去。”[6](p104)这说明,在 中世纪的封土制下,土地产权呈现出残缺性。 在土地产权残缺的情况下,人们按照敞田(open land)的方式对土地进行管理。庄园上 的土地分为可耕田、草地、公田、荒地和林地。[8](p43)敞田制基本上是共耕制。通常 情况下,庄园法庭惯例是人们生息的行为指南,种植何种作物,何时播种、收割、放牧 ,皆由村社集体经庄园法庭而定。按照惯例,庄园上的土地分为领主自领地和佃农的份 地。这两种土地交织在一起,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干湿状况、距村庄的远近户均分配 土地。佃农分得的土地称为条田(strip)。“每块土地都插在他人的土地中间,这种位 置就产生大量的、多少是要费钱而令人为难的劳役或义务:不可能设围篱,必须在适于 耕作的土地上作出许多从教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的小路。如果每个业主都要独立地行动 ,那末,这种不方便的错综就会恶化为完全的混乱。这种极端的分成小块的情况就会产 生不合理的后果:惟一可能的耕作方式就是按照共耕制的规则操作。”[9](p115)耕作 和收获活动更需要合作。另外,还实行公共的放牧制度,由村民们雇用牧人在公田或收 割后的可耕地上放牧全村的牲口。[10](p27—28)( 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农业市场化趋向的加强,敞田制愈益成为技术革新的障碍。以 诺福克四茬轮作制的推广为例,要采用这种轮作制度,“首先必须改变上千年来可耕田 的分布状况。敞田制下,单个的农人根本不可能在其条田上种植饲料作物,因收割完毕 之后,这样的地块对整个的村社都是开放的”[11](p194)。

三 土地产权的逐步完善——农业革命时期

农业革命前夕,人们仍以传统的方法使用土地,公簿持有地(copyhold)最为常见,租 种者在租地时,往往在庄园法庭取得一份文书记录(copy),以兹证明,这种地叫公簿持 有地,其租种者为公簿持有农(copyholder)。公簿持有农的租地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 “从1439年起,英国的衡平法庭宣布这种租佃权受到尊重。1467年起高等法院开始保护 这种租佃权。”[12](p92)公簿持有地的地租分为两部分:一是过户费(entry fine), 数额巨大;二是年度地租(annual rent),数额较小。地租通常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 改,因而,地租并不能反映公簿持有地的市场价值。托尼对英格兰27个庄园上的档案进 行研究后发现:1357年,米奇汉普顿庄园的地租为41镑14先令4便士,1501年为41镑19 先令9便士;爱德华三世时期,萨里郡的库廷顿庄园的地租为12镑8先令5.5便士,15世 纪为15镑16先令7便士,詹姆士一世时为9镑19先令8.75便士;在林肯郡的因戈梅斯庄园 上,1347年的地租为61镑9先令4便士,1421年为71镑10先令3便士,1485年为72镑6先令 8便士,1628年为73镑17先令2便士;在威尔特郡南纽顿庄园上,1295—1308间地租为13 镑19先令3.5便士,1568年地租为14镑4先令8便士。[13](p115)从27个庄园的地租状况 来看,在农业革命初期的数百年间,公簿持有地的地租相对稳定,使用年限也较为固定 ,一般为数年、几代。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农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出现了大批的富 裕农民——乡绅、约曼。他们大量地置田买地,富垺王侯。

另一方面,敞田制仍广泛存在。随着市场交换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将分散得支离破 碎的条田集中起来,迫切要求打破敞田制下的共权,确立私权。消除土地上共权的合法 手段多种多样。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法律的一般程序来消除公共权利。比较常见的是所有 权统一法(unity of poeion),即土地及其共权都属于一个人。在这种情形之下, 个人可以购买一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共权,然后消除这些共权,将土地圈围起来。16世 纪早期,用所有权统一的办法进行的圈地运动极其流行。在不存在所有权统一的状况下 ,也能消除共权,其前提条件是享有这些共权的人通过达成协议来消除共权。这种消除 共权的办法最为常见,它往往通过协议性圈地运动(enclose by agreement)的方法达到 消除共权的目的。这些协议可能是享有共权的人出于真心情愿的目的而达成的。不过, 也存在着通过强制手段达成协议的例子。协议性的圈地运动往往要得到衡平法庭的批准 方能生效。其批准的前提是假设人们在该地块上存在着争议。衡平法庭以解决争议的名 义使其通过的决议得到人们的认可。协议性圈地运动的做法在17世纪十分流行,并一直 持续到18世纪议会圈地运动前夕。 18世纪起,最常见的消除共权的方法是议会通过特别的圈地法令,对某一特定的地区 进行圈地。D.J.查普尔在《英格兰经济史》中对议会圈地运动的程序归纳如下:

1.向议会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圈地;

2.接到请愿书,议会允许递交一份关于该地区圈地的议案;3.圈地议案要得到议会两院的同意;

4.如果议案被议会通过,议会就会组织一个圈地委员会到村子中进行分地;5.圈地委员会到所有的地主家取证,而后分配土地。[14](p93) 议会圈地运动使圈地的程序简化了。其前提条件是获得大多数(3/4)土地所有者、庄园 领主和什一税收取者的同意。因而,议会法(即成文法)在反映土地所有者权益的同时, 也考虑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实际上,在议会圈地运动中,3/4的大多数是按土地数量而 不是土地所有者的数量来确定的。因而,在某些教区,一个单独的土地所有者可代表3/ 4的多数。在许多村庄中,由于少数人占有土地的多数,因此议会圈地运动常常会产生 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身上的结果。只享有公共权利而没有土地的居民便没有发言 权,不过这些人经常递交请愿书,反对圈地。一些农民虽然在法律上得到了公共权利的 补偿,分得一小片土地,但如果他们付不起给土地作栅栏的高额费用,如果这块地太小 太贫瘠,耕种起来无利可图,就会有人规劝他们卖掉这块土地。不过,并非所有的农民 都从圈地运动中遭了殃。一些较为富有的农民,通过购买小块土地,而后又把这些土地 圈进其农场的方法,从中受了益。从总体上说,在圈地运动中受害最大的是那些只在传 统上拥有公共权利的无数的小佃农和小茅舍农。[15](p76) 圈地运动消除了土地的共权,确立了私权。在圈地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拥有大地产的 地主,他们以垄断的方式购买了诸多农场,然后又向农场主出租。据统计,到19世纪50 年代,英格兰的地产所有者占有全部土地的75%—80%,他们对地产的投资是租地农场主 的6倍。[5](p204)对地主来说,围田更富刺激性是因为其价值高于敞田。在以地租为主 要收入的形式下,围田对地主更具诱惑力。围田的地租大幅度增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 举。最近的研究表明,改敞田为围田,地租增长的幅度在30%左右。[5](p162)圈地运动 也为农场主创造巨额利润提供了机会。为了追求高利润,人们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农业 经营的类型,可以在没有什么阻力的情况下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可以通过雇用较少的劳 动力来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投资(如排水)来提高土地的质量。

土地私有产权的确立为技术投资创造了前提条件。开凿排水管道、撒石灰、种植漂浮 水草都是随着共权的消失而逐步展开的。“在公共土地上,擅自占地者的茅屋最终被拆 毁。人们砍倒树木制作栅栏,种植篱笆,开沟挖渠。新的公路体系得以建立,旧路旧桥 得以修补。较为富有的农场主,在圈占起来的土地上建立了新房,而把原来位于村庄中 的房舍出租给

二、三户雇工家庭。大约经过十年的时间,许多农村的外貌得以改观。份 田、公田以及几个世纪以来的生活方式,都似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15](p76)因 而,“圈地……为人口增加,土地使用合理化必须之步骤”[16](p146)。

四 农业革命前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通过农业革命,英国的土地生产率得以提高。农业革命前夕,诺福克郡每英亩小麦的 产量为9—11蒲式耳,农业革命结束时,达到了32蒲式耳。[17](p15)高的土地生产率是 增加农业总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但高土地生产率与高劳动生产率并不是 一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计算农业劳 动生产率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笔者以年度为单位,通过计量单个农业人口在一年内 生产粮食数量的方法,对英国农业革命前后的劳动生产率作粗略的比较。由于材料缺乏 ,这种计量可能带有冒险性,但它还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农业革命的成果。下 面的计量分为两个时期:(1)农业革命的初始阶段——16世纪;(2)农业革命的结束阶段 ——19世纪中后期。

(一)农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以个体强大为基础的新增长 在农业革命的初始阶段,英国社会经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进。庄园体系名存实 亡,个体逐渐强大,出现了富裕的乡绅、约曼和自耕农。他们采用租地农场的方式对地 产进行经营。在参阅大量经济史原著的基础上,侯建新先生通过细心的归纳和论证,以 家庭为单位,计算出了13—14世纪、15—16世纪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根据侯先生的计算 ,13—14世纪,一个典型的英国农户一年内生产的粮食为103蒲式耳(或2369公斤),15 —16世纪提高到240蒲式耳(或5520公斤)。[18](p53-57) 关于这一时期一个典型的英国农户拥有人口的数量,由于没有直接的统计资料,只能 通过一些文献,归纳出大致的数据。蒂托认为,1400年不列颠每个农户的平均人口为4.5人。[18](p63)彼得·雷斯特认为,在前工业时代,4.45口人是英国家庭人口的正常数 字,不过,稍低于平均数字。[19](p66)需要注意的是,1100—1300年间,英格兰和威 尔士的人口达到了最高峰。此后,由于黑死病的影响,人口锐减,到1500年又恢复到以 前的高峰。到了17世纪,英国人口又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 认为,在16世纪,一个典型英国农户的人口数量,与15世纪、17世纪一个典型农户的人 口数量不会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在农业革命初始阶段,一个典型的英国农户的平均人 口为4.5人。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农业革命初始阶段英国农业人口的人均粮食产量为: 5520公斤/4.5人 = 1227公斤/人。

(二)农业革命的终结阶段:以租地农场为基础的新发展

到了农业革命的终结阶段——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土地经营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资 本主义租地农场进入了成熟运作阶段。这一时期,英国绝大多数土地由农场主经营。这 些农场主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耕作的农民,而是面向市场展开竞争并自主决定生产经 营状况的农业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他们千方百计地引进新的农业生产技 术。据《不列颠历史统计资料》记载,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小麦、大麦、燕麦、土豆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分别达到了2145千吨、1900千吨、1925千吨、3199千吨。[20](p 196)和小麦等粮食相比,土豆供应的热量相对较低,这里把土豆的总产量折合为小麦的 总产量。根据马克·奥弗顿提供的每100克小麦和土豆所提供的热量以及这两种作物单 位产量,可以计算出,同等质量单位的小麦与土豆提供的热量比为4.1∶1。[5](p102) 因而,这一时期土豆总产量3199千吨可以折合小麦780243902公斤。这样,可以计算出 农业革命终结阶段英国的粮食总产量为:2145000000 + 1900000000 + 1925000000 + 7 80243902 = 6750243902公斤。

下面分析一下农业革命终结阶段英国人口的数量状况。马克·奥弗顿认为,随着农场 体系的发展,经营性农场中的工作人员和长期雇工逐渐减少,短期雇工相应增多。[5]( p178-181)E.L.琼斯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认为,到1871年,英国农业雇工、农场工 作人员和羊倌的数目为980178人,临时性雇工的人数为1489634人。[3](p219)从琼斯的 计算可以看出,到1871年,英国经营性农场的劳动力人数为980178 + 1489634 = 24698 12人。19世纪的英格兰,尽管农场的面积不断扩大,但仍有许多没有雇用外来雇工的家 庭农场。1831年,就英格兰而言,大致有36%的农场主没有雇用雇工。[5](p178)上述琼 斯的计算考虑的是经营性农场,并未包括家庭农场。同时,马克·奥弗顿认为,经营性 农场上的劳动力占英国全部农业劳动人口的73%。[5](p178)根据琼斯计算的经营性农场 的劳动人数(2469812人)和马克·奥弗顿计算出的这些人占英国农业人口的相应比重(73 %),可以计算出这一时期英国的农业人口为:2469812/73% = 3383304人。这一计算结 果与马克·奥弗顿计算出的当时英国有3350000农业人口的结论大体接近。[5](p82)因 而,我们不妨把3350000人作为农业革命终结阶段英国农业人口的数量。

这样,在农业革命的终结阶段,单个英国农业人口生产的粮食数量为: 6750243902公斤/3350000人 = 2015公斤/人。

根据上述两个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计算:经过农业革命,英国的农业人口人均粮食 产量提高了64.2%。

上述计算未免粗疏,因为农业革命前后,英国的农业有着不同的内涵。之前,英国的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之后,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由于资料 欠缺的缘故,这种计算只兼顾了农业革命前后两阶段农业人口的人均粮食产量,并未顾 及到畜牧业的比较状况,但还是可以反映出农业革命使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的事 实之大端。

英国农业革命的历程说明,土地产权的变革是农业革命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产权的 完善,当时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劳动生产率也不可能 得到提高。近代早期荷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首先以逆时针的方式传入隔海相望的英格 兰,再由英国输入法国,而不是由荷兰直接传入与其毗邻的法兰西,其原因就在于英国 土地产权完善的步伐早于法国。可见,英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农业的衰 落,而是在其世界工场地位确立的同时,农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程度。

推荐第5篇:《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苏云云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情怀。坚持读书是每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于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学习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促进专业发展。 我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收获颇多,这也为作为新老师的我,在教育行业内的起步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收获颇多。

书的开篇就记录了蔡林森的成长历程,从蔡老师的一生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从艰苦生活中历练出的一把宝剑,才能说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老师······”这样具有感染力的话,让我们每个读者,都能从蔡老师的艰苦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真正做到“甜从苦中来”。作为八零后的我,对于老一辈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多数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难理解的,但是读过蔡老师的书后,我在意的似乎已经不是当时的社会有多惨淡,又多么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对蔡林森老师那种面对艰难困苦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品质的敬佩。我想,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有发言权,这也让蔡老师精心研究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更具说服力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我们基层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老师能够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的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种课堂结构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蔡林森老师的这一本新书,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我们宣告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绝对优势,也能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的提高。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老师的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转变,由“匠”转变成了“师”,真正突破了固有教学模式的禁锢。

作于一名新教师的我,读了蔡老师的新书后,我开始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尝试着运用蔡林森老师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自己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且真正实现了“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此上课我轻松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学期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书读多了,我们的认识就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烁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奇迹。读了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后,我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后盾,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场教学革命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推荐第6篇:《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情怀。坚持读书是每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于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学习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促进专业发展。

近段时间,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收获颇多,这也为作为新老师的我,在教育行业内的起步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收获颇多。

书的开篇就记录了蔡林森的成长历程,从蔡老师的一生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从艰苦生活中历练出的一把宝剑,才能说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老师······”这样具有感染力的话,让我们每个读者,都能从蔡老师的艰苦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真正做到“甜从苦中来”。作为八零后的我,对于老一辈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多数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难理解的,但是读过蔡老师的书后,我在意的似乎已经不是当时的社会有多惨淡,又多么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对蔡林森老师那种面对艰难困苦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品质的敬佩。我想,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有发言权,这也让蔡老师精心研究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更具说服力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一、“先学”,即学生看书、检测;

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又一个辅助环节(一分钟左右)。辅导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我们基层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老师能够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的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种课堂结构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模式几乎已经成为教育定式。社会需要发展,就需要教育的不断更新,所以这种固有的模式也在逐步改进。但是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想要转变为有学生学,老师点拨的方式,似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蔡林森老师的这一本新书,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我们宣告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绝对优势,也能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的提高。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老师的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转变,由“匠”转变成了“师”,真正突破了固有教学模式的禁锢。

作于一名新教师的我,在教学方面难免会落于之前的固有教学模式,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前我上课习惯于满堂灌,一节课45分钟只顾自己不停地讲,同学们呢,不是昏昏欲睡就是交头接耳,没有一点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差,我很是苦恼。但是,读了蔡老师的新书后,我开始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尝试着运用蔡林森老师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自己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且真正实现了“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此上课我轻松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学期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书读多了,我们的认识就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烁这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奇迹。读了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后,我对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后盾,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场教学革命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2011年9月

推荐第7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首先使教育的基础设施、传播手段走上信息化,以前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直接来讲授,而现在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甚至移动通信系统搞教学,导致学习模式的变更。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教学环境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一)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环境的变革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

- 1

握新知。而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的教学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特技效果的使用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互作用的体现,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增加感知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2)使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在备课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面对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是不是每个资源都可以被应用到课上,都有利于课堂教学呢?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要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这样经过反复地推敲,认真地研究,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教育教学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地贯彻其中,从而优化了课堂资源,使学生能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优化了教学。

(3)使教师更有效的控制课堂上知识点的讲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于某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根据课堂知识点讲授的情况,有效控制课程进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资源中的试题、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为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满足他们的个别学习需要。

(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方式也单一。教师不是授之以渔,而是授之以鱼。当前,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各种信息日新月异,需要学生

- 3

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 5 -

推荐第8篇:信息化与教育变革论文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

xxxxxxxxxxxx小学

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信息技术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信息技术也不断地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只有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而作为教育祖国的花朵,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人民教师,加强自我素质,提高自我技术乃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述教学内容,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化、生动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自主能动性教学质量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现代教育也不断融入了新的信息技术,其中在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也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介质之一,而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教学中的合理利用,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多媒体技术已逐渐被教师所熟悉与认可,然而由于某些教师不用正确认识多媒体,不会很好的利用多媒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与运用,其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教师通过充分地准备,精心地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在了解知识,思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1.1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需要不断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利用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知识的薄弱点,再次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生动化、直观化需要交互性强大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同时多

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立体实物、寓言动画、拓展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能够清晰明了,对于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单独将此处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做成动画或者视频进行详细讲解,并及时沟通交流,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1.2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教学中有部分的自然现象,不能用简单的言语就描述出来,它们不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就是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对于这种特殊的问题,因为时间、空间的影响,学生无法亲眼目睹,只通过想象是无法真正感知到自然世界的奇妙;细胞的结合,微生物的滋生,这些微小事物的变化,学生只有通过特殊的仪器才能观察到,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现象都不会直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说在小学的自然课堂上,有教学内容关于的植物的生长,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利用网络,将植物生长过程有关的视频内容下载下来,并通过精心的构思,制作出适合本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而正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视觉效果强烈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事物的运动轨迹,近而使学生能更快,更直观的掌握知识,让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冲击代替学生的凭空想象,让宏观的自然现象更具体化,生动化,近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3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教学材料,在视觉、制作、情景等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进入情景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运用到教育中的信息化技术也不在少数,其中运用次数最多,也是运用比较频繁的就是多媒体技术了,而学校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落实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制定了许多鼓励机制,开展了各类多媒体技术的交流大赛,设立了多处多媒体应运教室,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

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教学信心,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发展,当然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能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2.1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只是日常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同样也需要其他工具的辅助,它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将课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录入到计算机中,没有创新和改变,上课的时候就只是简单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课也讲的枯燥,乏味,完全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真的是老师讲老师的课,学生干自己的事。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完全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这样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没有达到教学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课本内容复制,粘贴到计算机上,多媒体技术应运到现代教育中,目前是对教育变革的一个衍生与发展,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应运得当,反而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中黑板,挂图,实物等基本手段,由浅入深,由表至里的讲述知识,再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及时的与学生交流沟通,防止信息量过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2.2过分追求形式,缺乏对教学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不必再挖空心思凭空去想象,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引导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将课文内容编辑一下,就粘贴到计算机中,没有拓展的知识,没有新颖之处,呆板乏味,引起不了学生的注意,更不要说学习的兴趣了;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上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忽略了教学的实质,把课件整的乱七八糟,花花绿绿,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与连续性,不去研究教学的方法,只是一味的追求版面的好看,将原本简简单单就能表达出的意思复杂化,反而没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讲课时,为了突出教师自己的声音,不宜使用背景声音,当然在播放图片、动画或电影时,可以使用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但声音应小。

教师最终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整理、综合、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并适宜的修改教学课件,使教学课件更有特色,近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3过多的教,忽略了教学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手把手的交,主要还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还是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多媒体技术的应运,在一定程度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只有当学生对课本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欲望,才能形成好的学习动机,近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设计课件时,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和学生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活力。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板书这一部分,而且现在有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师的屏幕也设计的不够合理,幕布占据了黑板的绝大部分,这就使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技术不能很好的结合使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的板书,由于幕布的限制,课件内容画面经常变动,板书虽有,但应停留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加深记忆,从而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提问-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补充小结、教师提问- 学生分组思考- 教师引导- 学生分组回答、教师提出论点-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 教师总结、演示- 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指导、教师设计情景-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等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优势互补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被运用到现代教育中,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传统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才是主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它们各自发挥优势,相辅相成,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制作适度的课件,将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个人特

色相结合,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才能教学质量。

4、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目前已俨然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辅助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一把教学的双刃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发挥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工具的优势,将多媒体教学灵活的运用于现代教育当中,从而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推荐第9篇: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2016年7月1日,本人受公司党支部委托带领部分党员参加了“井冈山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绵延的山脉郁郁葱葱,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永恒的歌声回荡不息……硝烟不见了,斗争不见了,艰苦的岁月不见了,而那首豪迈的诗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依然振奋我心。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我们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传承的意义。

我们知道,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此次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之旅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井冈山,以前都是从书本上和影视剧中了解一些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次上山才具体地知道了井冈山根据地是在许多山峰中的五块大小不等的平地上建立的,与山下通过五个哨口的小路相连。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开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井冈山根据地人数最多时达万人,由于战斗频繁,敌人封锁,衣食住行极为困难,红军医院伤员最多时达八百多人,而医生仅有2人,另外有几个懂中医草药的,许多器械用毛竹制成,手术刀用梭镖代替。困难之大,斗争艰苦,今天想起来真有些难以置信,然而先辈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开辟的道路,取得最后的胜利。我非常感慨,心中的红色井冈山,是燎原星火、红旗漫卷、杜鹃花开;是红五星、红土地、红缨枪;是打土豪、分田地,欢声一片;是“我自岿然不动”、“风展红旗如画”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英雄气概、理想追求、信念和信仰。

虽然短短的三天我们无法把井冈山都走遍,但是,这次的红色革命教育的确给了我很多感受,至少,它让我更加确信,人生的追求方向不能发生偏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抿心去想,是党给了我们工作上的稳定、生活上的舒适,更应常念感激之情,常怀报恩之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我们越要坚定党的信念,更加自觉地做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崇高理念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带头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碰硬,能够灵活多变,敏锐应对,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把井冈山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中。

2016年7月3日

推荐第10篇:烈士陵园革命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烈士陵园革命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2014年4月20日我院组织党员干部到xxx烈士陵园接受传统革命教育活动。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认真地聆听主持人的致词。我抬头瞻仰墓碑,墓碑上写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我们的先烈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应受到敬仰!

接着是在墓前默哀,我们衷心地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人。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而我们的幸福是他们赐予的。我们该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遍地的桃花。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

经鲜活的面容?让我们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接着,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

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第11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本次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觉得受益匪浅:更新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改变了老的、陈旧的观念,特别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体会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重要的不在于形式和手段,而在于教育过程中行为和思想的转变。现代教育课程学习就是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二、提高了教学学效果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第12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本次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觉得受益匪浅:更新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改变了老的、陈旧的观念,特别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体会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重要的不在于形式和手段,而在于教育过程中行为和思想的转变。现代教育课程学习就是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改变

引导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过去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转变。学生可以在网络宽广的天地中自主探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 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的教学质量。

第13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1.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

2.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3.教学方式: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如何整合课程内容?

要理清并抓住主线,将主题引领作为整合的起点。建立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整合的学习活动观。

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

从文本解读到活动设计教师还需要思考: 1.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

3.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 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

1.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

2.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3.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王蔷教授最后总结:

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尽管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于一线英语教师。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

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为期待的目标读者设置角色。这就是语篇的人际意义。对很多英语教师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道理应该并不难理解,只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不太重视。 2.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尝试性地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了有可能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发展的十种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第14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2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住,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成长将影响着学校的成长和可延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校园,过去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样以来,我们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要做以调整和改变,那些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及构成形式,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学会各种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学的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 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2)信息技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管理、知识结构优化是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E-mail、BBS、ICQ 和 Web2.0 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

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信息技术促进反思能力提高

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上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第15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1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查找资料和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校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科技,给学校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依赖于高科技产品和专业的人才。学校要推广信息技术,就必须拥有一系列的配套的产品,如电脑。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传统的教育器材所无法比拟的,这就直接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同时,学校在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学校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培训,这也是非常耗时耗费的项目。所以信息技术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

2、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首先,教学观念上的变革,信息技术运用其优势为学习者创造了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各学科紧密结合,学生能更自主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合信息时代。其次,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处在同一地位。同时由于各学科更加融合,这就需要各学科的教师密切交流。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例如,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间、设计教学过程等等。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兼具了主体与主导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场所上,学生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信息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不再单纯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得以展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第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第五,教学评价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通过考试评价的模式,而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评价。

3、信息技术扩大了教育的群体和空间,为人们终身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想要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教室,例如通过网上教学,分隔两地的学生和老师能很方便的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终身的接受学习。

第16篇:平型关红色革命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平型关红色革命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为了响应“235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5日我们营销中心全体员工参加了“平型关红色革命教育活动”,参观了平型关纪念馆。在这里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置身此间,眼前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幅照片、每一行文字,永远定格着那些艰难曲折的岁月,那场如火如荼的战斗,那段开创辉煌的历史。作为一名烟草人,我抓住这个重温历史的机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地参观了整个展馆。馆内大量翔实的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1937年“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大背景下,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点燃了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熊熊烈火。

中国军队抗日首场大捷,就在这个地方。1937年9月上旬,根据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通过参观学习我明白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前的将帅广场上,矗立着9尊铜像。他们是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陈锦秀、杨成武。他们傲然挺立,正是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中,千余日军霎时灰飞烟灭,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在这里曾经出现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物,英雄的壮举,如今已浓缩成了文字、纪念碑或纪念馆,并牢牢地铭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其事迹和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第17篇: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心得体会1

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短暂的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切感到,毛泽东同志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救了中国,让中国人民翻身作主站起来;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古老的中国焕然一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中国的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亲民爱民,\"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了人的发展,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今天,虽然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最终都取得了胜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并加强了党的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没有共产党,我们将失去使祖国日益强大的前进方向。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思想政治觉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加坚定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身体力行地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更加强大富饶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一个人、一支队伍和一个民族没有远大而坚定理想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缺失支撑其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宏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各种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面对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面对种种新的考验和磨炼,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像井冈山军民那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坚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和失误,坚定对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正确认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科学处理树立远大理想与立足当前的关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

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干部都能发挥一点井冈山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第18篇: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构建“导-学-析-练”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张 延 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理念必须高效;学生所获必须高效;教学投入产出必须高效。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儿童教育时,提出“六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空闲消化学习,干一点他们高兴的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见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

二、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为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若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的问题不可取。其次是问题有数学味。若问题中数学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不可取。最后还要注意问题有挑战性。要有挑战学生思维的功能使学生在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发展,但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中要注意,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所占时间不宜过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数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应用反思

张 延 俊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时下教改顺应民意,可谓大快人心。现就“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构建作如下反思:

一.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二.生活课堂,更有意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三.灵活课堂,轻松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四.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善学善钻善创新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课堂会更精彩。

第19篇:学习《组织管理与变革》心得体会

学习《组织管理与变革》心得体会

近期以来,我矿学习的每周一课播放了有袁旭教授主讲的《组织管理与变革》,我们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在每次管理变革或改革过程中,都会更加注重组织变革工作的配合和跟进。企业实施组织变革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适应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需要;促进绩效—部门、个人职责界定清晰,避免多头负责。 提高运作效率—扁平化,授权充分,减少责任重叠。我总结了实施组织变革中的一些实践体会和天强对于有关问题的认识,具体如下

一:内外结合,以内为主每个企业在组织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遵循从组织目标出发,确定组织职能,然后进行分工工作(部门化、岗位化)。具体开展时,一般的工作思路是内、外结合。即内部关注企业的组织诊断;外部关注组织设计相关的理念及标杆企业的分析。从具体的变革实施的角度,企业应树立“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思想。组织设计的理论中,通常更注重于组织设计的开展思路和若干工作的原则。多部门对下,有利于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而归口管理则有利于管理模式的统一和重复工作的减少。最终企业选择何种模式,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估计。例如:在组织职能的部门化工作中,往往也会存在两种模式:综合化和专业化。所谓综合化就是把相近和相关的职能整合在一个部门中,主要基于的思想是部门内部的协调成本会低于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协调成本

二:同样的管理制度下,一件工作的推行由不同人来完成,得到的结果往往会不一样。撇开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事实上在国内的员工思想观念中,很多情况的处理不是去思考制度是怎样规定的,而是会重点关注是什么人来操作这件事情。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对实施组织变革企业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找到影响思想观念转变的途径,逐步推进。强迫式的和一步到位式的理想化变革,可能对于企业而言反而会产生意想之外破坏力。在我们所接触的客户中大多数都非常重视目标方案的设计和现实阶段的方案设计两个层面的问题。在组织变革中,这实际上是非常正确、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关注现阶段实施方案的执行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强化目标方案的理念灌输,整个组织后续的演进方向就能够得到保障。

三:充分认识,进行组织设计时,必须着眼于这个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各个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性和矛盾关系。有效地管理组织设计是一个有系统的、探索性的实施过程。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成因,以达成对于关键问题的统一思想认识。而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和成因,就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相联系。谈到发展战略,企业往往会范畴,因为许多企业很难提供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报告。但事实上,对于企业的发展构想,每个企业的负责人脑海中都有一幅蓝图。因此在开展组织诊断工作时,要善于去挖掘这些信息。

**办:*** 2010-11-16

第20篇: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陈建国

教育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现了教育发展的滞后现象,这种滞后现象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上。

改革首先是思想的变革,那么教育战线的改革,首先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不改变陈旧的、僵死的、模式化的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无从改变教育的现状,就无从谈起教育改革,就无法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革新思想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做为根本,做为一切方法、行动、政策确定的根本依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爱护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所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把学生真正当做“人”来对待。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缺乏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他们把学生当作奴隶随意惩罚,当作机器拼命加压,当作“弱智儿”经常挖苦、讽刺,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性泯灭了,一颗颗充满求知欲的心灵暗淡了,一个个鼓满希望的待发的帆船触礁了,孩子的心灵笼罩上了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厌恶学习,讨厌老师,反感学校,甚至厌恶生活,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最终只能中途辍学,或因违反纪律而受到学校的处理。这样的教育不是在培育人,而是在摧残人、扼杀人、毁灭人。革新教育思想理念的意义,在今天看来,是如此之重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一切。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开发其智力、发挥其特长、健全其人格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教师给以肯定、表扬。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行,教师要加以循循善诱的引导,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前提下,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革新教学理念: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报刊书籍一直在讲,专家学者也一直在呼吁,然而,透析一下我国目前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的教育现状,我认为这种思想,还停留在为数不多的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堂上,停留在专家的报告和教师的评优课中,没有落实到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内心深处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授课过程中。 在授课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重视的是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突破教学重点,所以,他的教学设计、提问内容、提问对象等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而没有把学生做为“主体”和“中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宝贵的教学时间与教学主体的“人”相比,处于次要的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仔细的思考教学大纲,认真的准备授课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简短的记载下来。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多大兴趣?”“设置怎样的情景或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何创设氛围,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据此来设计课堂的提问。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如何充满激情的给予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如何循循善诱的加以引导。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因此,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教师应做好诱导的各种准备。如此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应冷静考虑一下:按这种设计,这种效果自己是否满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把学生的活动做为课堂的主体内容,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课堂的总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而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提高自己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身的演出活动中,才能增长才干和智慧,才能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又带着竞争意味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具体的表现中,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增强各种能力。教师创设环境的过程是有意识的,而学生提高、创造的过程却是无意识的,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财富,我们要加以悉心的呵护。对于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提问或回答,千万不可一棒子打死,去堵死学生思维的路子,打消其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闪光的地方,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使之回到真理的道路上。教师要积极创设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展示或展现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欣赏,通过这种方式来张扬个性,激发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一节课时,不是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提高的多少为依据。这节课,学生树立了哪些观点,掌握了哪些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这节课,学生有多少时间在积极的思索,有多少时间在认真的操作,是否保持并提高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否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动力,学生创作了哪些作品?等等。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评估原则。

三、革新课程理念:把小课堂变成“大社会” 教育思想理念要革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也要改革,其突破口就是课程改革。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世界本是联系的,各种知识、各个学科相互交织、浑然一体,这就决定了课程改革由单课型向综合型发展。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教学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教学为主,增加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设立了综合课程的考试科目。与之相适应,一种新的课型——“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综合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就是学生将学到的各种知识通过身体、感官同事物的直接接触,将其综合运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劳技、学工、学农、学军,社区服务,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它以大社会、大课堂为背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提出课题,列出提纲,查阅资料,分析、综合、比较,自己独立完成科技小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了开放的社会,由学生的展示性学习走向了探究性的学习,由教师被动的传授知识变成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由教师判决型的评价,变成了肯定和激励,学生由“小课堂”走向了“大社会”。 在所有的改革中,思想的改革,也就是理念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思想、理念支配着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唯有教育思想理念的彻底革新,才能实现教育内容、手段的真正变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格健全、身体健康、学力强健、知识广博,具有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鲜活、生动的人才。

教育革命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教育革命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