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七下教学观摩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4 08:38:2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年七下《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题

2018学年七下期末模拟示范卷

(四)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虚跨越的阶段。下列对青春期认识正确的是(

A.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变化,但心理是不会变化的 B.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每个人的身体成长是一样的 C.伴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我们的心理充满着矛盾与困惑 D.青春期有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矛盾会妨碍我们的发展

2、文体艺术节让我们青春飞扬!运动场上,我们看到,有女生加油,男生跑得更有劲了;在学习上,有女生的鼓励,男生的劲头更足了。这些现象启示我们( ) A.男生的表现欲太强了

B.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是健康有益的 C.应限制男女生的交往 D.男生的潜能很大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想使自己的青春更具魅力,就要(

) ①无论自己的体态、容貌如何,都要努力追求美 ②注意自己的外表与形象,体现外在美 ③注重穿着打扮,跟上时代潮流

④提高文化修养,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内在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这是因为(

) ①有了自信,我们才能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和表达 ③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够成功 ④自信能激发我们的潜能与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现象符合坦然接纳青春期生理变化要求的是(

) ①小丽脸上长青春痘,羞得上课不敢抬头 ②小刚身高还是“原地不动”,他总是开朗地引用小品中的话:“科学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 ③小红黑黑的、瘦瘦的,她想:“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色彩。”

④小明发育得非常快,连声音也变得沙哑难听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还是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阿里巴巴CEO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告诉我们( )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 B.青春是充满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 C.青春是喜悦的,莫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 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

7、“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这句话说明了(

) A.人的情绪与人的需要有关 B.人的情绪变化无常

C.积极情绪可以对人产生积极作用 D.消极情绪对人产生消极作用

8、面对不及格的试卷,小强痛苦极了。这时同桌小华来约他玩,他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烦着呢!”气得小华好多天没理小强。这说明(

) A.积极情绪具有促进作用

B.消极情绪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 C.消极情绪使人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 D.消极情绪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9、同学们秋游时,看到树叶变黄了,有人赞叹道:“真美呀!”有人伤感地说:“唉,又要开始落叶了!”这表明(

) A.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B.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 C.情绪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D.情境不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

10、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美的奇迹。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培养美的情感,又有赖于自然美的怡悦、滋补。鲜艳芬芳的花朵,繁茂挺拔的树木,会使人感到生活充满情感,不禁心旷神怡。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走进自然是人们培养正面情感的唯一途径

B.正面的生活情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C.正面的生活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D.生活中充满了情感,情感没有好坏之分

11、2016年7月,山东某地服务员朱某因与客人发生矛盾,将滚烫的开水浇到了对方的头上,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这启示我们(

) A.情绪只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B.情绪是难以控制的

C.任何时候都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D.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12、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

) ①将会对我们良好品德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需要依靠自身自觉的努力

③需要自觉用理智、道德和美引导我们的生活

④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负面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情绪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3、小林跟爸爸转到城里一所校风好的学校就读。他爸爸惊喜地发现小林的粗话、脏话没了,见人有礼貌了,而且放学后主动帮爸爸做一些事。小森这些变化说明(

) A.良好的集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良好的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学生特长 C.良好的集体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品格 D.只有城里的学校才能培养好学生

14、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级技师,自进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为此徐立平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上述材料表明徐立平(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无私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④自立自强、助人为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一名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是(

A.良好的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B.要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 C.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

D.只要有共同目标,集体就能够获得成功

16、《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17、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下列事例中,违反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有关规定的是(

) A.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华辍学随父母外出打工

B.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强到网吧玩游戏,被网吧工作人员拒绝 C.14岁的八年级学生小明在课堂上与同桌打闹,被老师批评 D.14岁的八年级学生小洪抽烟被父亲发现后,香烟被没收

18、2018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3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全国禁毒办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③吸毒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④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轰动全国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于2018年6月4日下午3时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8年2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这说明(

①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③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判断题(下列观点或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卡上正确的请涂“T”,错误的请涂“F”,每小题2分,共10分)

21、青春期矛盾心理主要表现有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3、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

24、坚持集体主义意味着没有个人利益。( )

25、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国家领导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三、简答题(20分)

26、七年级某班的男生王成和女同学李玲,家住一幢楼,他俩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做数学题时李玲也经常来问王成。但不久李玲发现,一班里一些同学看他们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还经常避着他们窃窃私语,什么“青梅竹马”等流言蜚语也在班里传开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流言蜚语,你认为他们还应该继续交往吗?为什么?(6分)

(2)你认为男生女生应怎样以恰当的方式进行交往?(4分)

27、材料一:“最美村官”雷洋洲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农村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拆迁,在全村163户中,他第一个拆了自己家的房子。他说:“做人德为先,做事民为先,我是村支书就该这样做。”

材料二:每每临近期末,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了。在一些班级,有的同学只管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班级工作也是应付了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1)雷洋洲的言行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6分)

四、材料分析题(14分)

28、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面对负面情绪,我们要学会合理地调控。 (1)请你说说如何调节负面情绪?(6分)

(2)负面情绪有哪些影响?(4分)

(3)怎样正确表达情绪?(4分)

五、活动探究题:(16分)

29、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两则漫画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保护?(4分)

(2)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6分)

(3)漫画一中的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分)

推荐第2篇:学年度七下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七下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完卷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小强原来是班级的音乐委员,但最近唱歌的声音很难听;漂亮的小丽脸上最近长了一些青春痘,心里很烦;亮亮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身材魁梧的军人,可自己的身高让自己头疼……针对这些现象,下面观点正确的有( ) ①进入青春期,脸上长青春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②变声是非常严重的生理现象,应该尽快看医生

③进入青春期,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这属于正常的现象 ④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心理。对待这些矛盾心理,我们应该( ) ①正确认识,坦然对待

②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③想方设法掩盖它,增强自控能力

④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和调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3.“在信念的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者并不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信念。相反,他们自己认真考虑所处的环境和情势,在认识到合理的权威作用的同时,拒绝接受不合理的权威意见。”这说明,青春期的我们培养批判精神( )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

②要尊重权威,服从权威

③要固守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向一切权威挑战 ④要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但不能只是一味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你怎么像女孩子一样?那么娇气!”“你怎么不像个男子汉?”“她是女孩子,你要让着她呀。”男孩子跌倒了,其父母可能常常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一个女孩子跌倒了,其父母极有可能马上扶她起来。这说明( ) A.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B.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D.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5.在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中,下列选项中不应该提倡的是( ) A.欣赏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B.异性之间尽量不交往,因为异性交往容易让人敏感、遭到质疑,破坏同学友谊

C.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D.正确认识不同性别的个体差异,相互尊重

6.“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青春期的爱情是脆弱的,我们缺乏关爱他人的能力和一定的物质基础 B.青春期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自控力不强的表现,要加以克制 C.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少跟异性同学交往

D.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青春期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7.青春是一首酣畅的山歌,青春是一篇甜美的乐章,拥有青春,我们是幸福的。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青春有格,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青春要打扮新奇,穿着时尚

③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用父母和老师管了

④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我们要珍惜青春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8.“阳光”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良好的气质,它最恰当的表现是( ) A.人格独立,自信负责 B.追求“高档”,出手阔绰 C.执拗反叛,我行我素 D.奇装异服,追求个性

9.2016年自强自立美德少年罗贵健,因为出生时长时间缺氧,罗贵健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站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很吃力。每天早晨八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罗贵健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就这样,三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我们要学习罗贵健________的品质。( ) ①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

③热心助人 ④自强不息,持久地坚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利的情绪,如忧愁、颓废……”“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上述名言说明( ) A.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B.情绪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 C.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D.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 11.古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表达的情绪是( ) A.悲伤

B.兴奋

C.忧愁

D.恐惧 12.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对话:

小明:“虽然我平时成绩很好,但总担心考不进理想的学校。”

小红:“你应该放轻松点,考试前试着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红所说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合理宣泄 B.改变认知评价 C.转移注意 D.放松训练 13.下列行为中属于美好情感体验的有( ) ①通宵打扑克、搓麻将

②吃了晚饭后适当散步、休息

③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把课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 ④做完作业后,适当听听音乐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4.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就要( ) ①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②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③祈求或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的情感 ④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⑤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杜绝一切负面的情感体验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15.狄德罗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这是因为( )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

③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

④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10分)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四季,那么青春期就是生命的春季。“春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它既给我们带来青春的遐想和成长的渴望,也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

(1)要实现青春的遐想和成长的渴望,我们应怎样走过青春之路?(5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那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5分)

17.(25分)材料一 2016年8月21日,山东煜辰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这是第一家入驻聊城市“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企业,公司从注册到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公司员工已接近百人,坐拥千万订单,马上要上市……这一系列成绩的创造者,竟是一名大学没毕业就创业的学生——齐琛琛。

(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开发创造潜力?(10分)

(2)你有过青春的创造吗?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5分)

材料二 没有思维的独立就没有批判的精神,没有批判的精神就不会有青春的创造。

(3)你对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怎样认识的?(10分)

18.(15分)材料一 某日深夜,刘某为发泄个人情绪,一怒之下,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持砖头砸坏了停放在小区多处停车场的33辆汽车前挡风玻璃。随后,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材料二 衡水中学班主任贴在教室的一条忠告:知道你很辛苦,但也请不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到你的父母和老师身上,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做情绪的主人,我们应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19.(20分)材料一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二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此很自卑。有一天,她到饰品店去买了只绿色的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也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连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当她往镜前一照时,才发现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原来蝴蝶结早就在她出饰品店时与人碰撞弄丢了。

(1)为什么说“正能量”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10分)

(2)“蝴蝶结”给珍妮带来了什么情感“正能量”?请你收集一条有关这种“正能量”的格言或警句,与珍妮共勉。(5分)

(3)你该如何寻找自己生命中的“蝴蝶结”?请说说你的锦囊妙计。(至少两条)(5分)

推荐第3篇: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关防乡中心校

刘书英

2018年8月24日, 我参加了《道德与法治》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李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把握课程基本理念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珍视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

3、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4、让教与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性质

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李老师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三、新教材四个方面的突破

1、将涵养实践智慧作为“学习做人”的核心。

道德与法治课的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学习做人”,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的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是一种实践智慧的获得过程。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内涵,使知识成为人的实践智慧的生长因子。

2、新教材借鉴生存论的思路和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导学生实现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新教材注重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注重引导学生与“过去”对话,使学生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并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回望”过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

3、超越技术主义和狭隘的功利思维。

新编教材特别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学会书上范例中包含的(如果有)操作性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对于自己的世界而言的整体上的好办法。

4、挖掘生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内涵。

做人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智慧,而智慧来自于对生活意义的领会。新教材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事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了解,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爱的领悟,从而感受生活当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懂得感恩。

推荐第4篇:《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道德是衡量行为准则的标准,而法治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道德与法治之间相互关联,可以说道德就是心中的法律,而法律就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法律也不是一开始就全部知晓的,需要师长的告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文化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孩童时代是思想最单纯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影响的时候。就好像一张白纸,沾了墨水便是黑的。所以,他们需要在道德路上的引路人。因此作为师者,首先应当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在点滴小事当中为学生做好榜样。既要言教,更应身教。

所以,教师应当将道德与法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道德与法治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础,进行更高层次的升华。也就是所说的由浅及深,由表及里。还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通过一些小活动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不是将一张张知识点发给学生后死记硬背,更不是一张答卷进行选择、填空、判断题的检测。我们应当注重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应当只是记忆,而是应该贯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对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首先要将课堂生动化,有趣的事情才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此外抓住孩子希望被夸赞表扬的心理,进行课堂学习过后的小活动,加强学生学习过后对知识的强化。此外道德与法治不同于文化课程,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线,单纯的记忆没有多少价值,真正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学之后关注学习的效益,以及学生的收获也是格外重要的。

所以说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需要打破常规的文化课程教育方式,注重创新,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人生道德路上的真正的引导者。做一名有长远目光,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的内心,用法呵护儿童的成长。

推荐第5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体会

濂水中学

杜华

本人多年来从事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从起初的照本宣读到新课程改革,再到推行的导学式教学,我有颇多的感受。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奥巴马当选总统和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广阔,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

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

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

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地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生可能短的时间内回答出要点。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11月16

推荐第6篇: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总结

前郭蒙中 白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节 生活需要法律

1.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

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法治是什么的必由之路?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作用?

是人们生活中的性违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其他规范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里?

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即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 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的定义?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学校保护 家庭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5.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

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6.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收到特殊的保护的权力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我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节 法律与我们同行 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

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 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

充分体现法律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法治精神铭刻在人们心中。 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

法治时代,并不影响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提高,有益于增强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

推荐第7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观摩学习体会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始也刚,其至也巨

——赴青岛学习体会

2017年11月20日—23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山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暨新课程教学实施研讨》活动。第一天上午,我们聆听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李成泉校长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的建议、教材的解读等报告。在专家报告会上,每一位老师都听的很认真,记得很仔细,李校长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兴奋激动的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剩余时间我们又观摩了各地市优秀教师的12节《道德与法治》课例。通过三天的学习,自我感觉收获颇多,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明确了今后教学中要正确、全面解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个人学习体会整理如下:

一是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张辉老师执教的《课间十分钟》,在本课中,张老师设计的课堂分为“话游戏”、“玩游戏”、“改游戏”三个部分。其中“话游戏”中, 张老师课前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照片,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学习本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玩

1 游戏”利用玩“东南西北”、“木头人”游戏,让孩子明确玩游戏也是有规则的,让学生在玩中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把学生的道德体验“养”了出来;“改游戏”张老师让孩子们把“木头人”搬到了课堂中,启发学生还能改进哪些游戏?引导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布局,整体安排,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采用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真实自然。如田晓玲老师执教的《吃饭有讲究》和李传远老师执教的《大家一起过春节》,田老师的课堂中首先引导学生说说吃饭前都有什么讲究,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洗手,进而引导学生如何洗手、怎样洗手才更干净,利用洗手歌使学生形象的记住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在吃饭礼仪中田老师抓住了一个“礼”字,利用“静、帮、让、敬、避”五个字充分让学生了解吃饭的一些讲究和中华的传统礼仪,给学生上了一节特别好的德育课。孙老师的《大家一起过春节》更是精彩纷呈。孙老师课堂的开始先让孩子了解春节的来源和传统习俗,再次把学生分成“读春联、描福字、包饺子、讲故事、大拜年”五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实践进一步的体验春节中的活动和习俗,最后让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更能抓住学生的体验来进行引导教育本课的核心。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理利用课外资源把课堂上的有声有色。

三是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

2 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如黄怡老师执教的《健康过冬天》,在欣赏了一组冬季图片后进而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后有什么感觉?我们怎样过冬天?”引入课题,而后让学生上台跳绳、踢球表演,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冬季可以利用运动来进行取暖的方法。在“怎样健康过冬天”环节,黄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健康过冬天,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其次,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想想身边有没有在寒冷冬天为我们服务的人,让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很快就能想到:环卫工人、警察、解放军等。最后黄老师引用习近平主席在冬季慰问老人和工人的照片充分体会“冬天虽冷,爱意浓浓”的含义。

四是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王婷婷老师执教的《在邮局工作的人》中,王老师在简介了古代传递信件的方式和称呼以后让学生说说去过邮局吗?都去干什么?再次创设情境:表妹的邮寄顺序出现了错误,你来帮帮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寄的顺序,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的意识。课堂中最大的亮点是让学生体验分拣员的工作,通过几组数据来充分体会分拣员的辛苦。在课堂中王老师渗透关于信件的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明白法律对于我们的重要

3 性,从小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

这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优秀教师的课例,使我们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方法,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推荐第8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

对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20xx年10月17日,我有幸在加来中心学校参加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通过学习,本人受益非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的。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师法》等重要理论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感想: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在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同时,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对于教师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法》中,这两点是教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多听一下优秀教师的课,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下面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快来围观吧。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4

感觉很久都没有遇到过这样质量高的培训了。这次学习,让我收获匪浅。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学习,让更多精彩的知识和思想进入自己的大脑中,指导自己的教学。

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整理如下:

一、教师要树立人格威信

《道德与法治》要教得好,首先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的道德和人格魅力从行动上去影响学生。

1、老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建立起专业威信。要懂得教什么、懂得怎么教,懂得如何高效地教。这样才能让人有信服力,让孩子尊重,让孩子信服。

2、做一个善于发现、表扬学生优点的老师。

在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评价,应该自己斟酌。这样说了,就能让他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吗?我有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来纠正他?

3、让自己更有耐心。对于孩子的坏毛病,要充分认识到坏毛病的顽固恢复现象,要反复抓,抓反复。察觉到不对就应该纠正,而不是抱着一劳永逸的天真想法。

4、采用“说服”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用“名片效应”拉近孩子们的距离。“你们怎么搞的”只会把自己推向孩子的反面,让孩子心理距离更远。然后用“门槛效应”“得寸进尺”,让孩子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标,强化后达到需求。用“南风效应”润物无声,避免劈头盖脸的惩罚,让孩子保留自尊心。最后避免超限效应,“点到为止”,避免长篇大论惹人厌烦,讲清规则即可。

5、如果真的要惩罚孩子,应该选择在一个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吃饭时候骂孩子上学做的不好的事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应该在有空档时,或者在他欺负人的时候进行教育。

6、惩罚时还需要注意方式,要尽量让孩子喜欢的目标不要达成。在喜欢讲话时,老师、父母的责骂,只会让他骂的更凶,助长了行为的强度。在喜欢游泳时,朝着河里追只会让他达成“去河里游泳”的愿望,应该从河边往岸上赶。

人格威信是从教学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应该从小事做起。

二、在教学中,要把握一些关键问题

《道德与法治》不是简单的一堂课,它是知识的总和,教导学生如何生活,但又在此之上拔高,更进一步的培养孩子的人格素养,形成真正的道德。因此,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下:

1、我们不能把课程上成语文课、科学课、美术课、手工课、习惯课。我们在教课的时候,应该为孩子的三观奠定基础,使用的方法、材料、解读必须落在“德”上。

2、教学设计的“主题性”。

低段每册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每个学期都有一个学期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这门课的定位是什么。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知道:课程标准;孩子道德发展的转光,生活的现实情况,需要解决什么。从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3、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一年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型。二年级到的学习的方式由体验型变为了探究型。如在二年级的辨析式环节中,不是列出情况判断对错,而是应该考虑各种情况进行判断。

4、辨析问题的开放性。我们在判断问题时,往往应该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判断对错。

5、范例的示范性。在课文中的例子,如果要进行替换,需要想想是不是问题被替换掉了,或者教学的思路被替换掉了。

6、教学设计的选择性。

7、教学过程中的“实在性”。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讲正确的话,而是讲真是真诚的话。

三:对自己教学课程的反思。

我再上《我是一张纸》时,教学目标是: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推论步骤为:纸用途广,纸来之不易,纸历史悠久,从而推断出,应该节约用纸。

但实际上,有用才是资源,这是功利性的逻辑。如果对我们有用作为该不该珍惜的评判标准,那么即使是美,也是为了我们生活的装饰品。那些纯粹为了好玩、纯粹的奇妙,就会消失掉。

思维是有习惯性的,如果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纸的来之不易才能珍惜,那么久不是纯粹的德行。文化把历史换成了数学概念,对人文方面的感知就少了。德育,不是知识的堆砌、技术的难易、功利性的判断。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从“节约用纸”到“我是一张纸”的概念性转换。

正确的做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在”的世界观——我与世界息息相关。纸对我们是“陪伴”,是“朋友”,而不是“工具”和“资源”。

纸有着丰富的样子,与我们时刻相伴。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情绪去与纸思考、互动,他们也会变成相应的样子。例:纸经过加工后,变成了一朵花。他是我们息息相关的心情之花。艺术能让纸变成“艺术的纸”,快乐能让纸变成“快乐的纸”。

纸是生命的转化,是智慧的结晶。从树到树叶,再到纸,大树的生命力转化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少用一张纸,就是挽救了一分树的生命。

同时,纸也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纸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在我们手里的纸,穿越过悠悠岁月,从发明第一张纸的祖先手里,传到了我们的手里。“悠久的历史”中,流淌的是智慧、是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这门《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孩子的德育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该对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做出贡献,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修行自己的品德,让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孩子,同时,在备课中也尽量以纯粹的道德进行考虑,而不是用功利性等错误的思想指引孩子。

推荐第9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研修学习,苦并乐着

网络研修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国培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这次研修,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受益匪浅。

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谈谈一点看法:

一、强化了中国特色。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

二、突出了时代特征。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体现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从课程性质方面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从这次网络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到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标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

1

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关注如何利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所以我们就得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从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为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

2

法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 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通过这次研修,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推荐第10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蔡甸区侏儒山中学 黄高峰

2017年7月12日至14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在三天的时间里,主要听了武汉市教育专家老师的讲座 ,受益不浅,感受颇深.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做以下汇报。

一、人教版课标教材特点回顾

1、突出背景,强调本质,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使教材具有“亲和力”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强调基础性,坚持“四基”不动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4、重视思想方法,立足学生发展,提高教科书的“思想性”

5、加强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教科书的联系性

6、体现政治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政治学科在其它科学和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7、积极探索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当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8、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将配套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课标教材特点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改变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课程性质变化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2、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新课标的重要修改有:

1、彰显生命教育主体;

2、突出法制教育;

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4、加强媒体素质教育;

5、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文化;

6、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1

4、发挥章引言的“先行组织者”和章小结的“概括提升”作用,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引言是全章起始的序曲,是全章内容的引导性材料。好的引言,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思想教学、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章引言的作用,修订版教科书着重从本章内容的引入、本章内容的概述、本章方法的引导等角度组织相关内容。在具体处理中,不追求“实际问题——政治问题”的单一模式,而是结合具体内容以自然的方式引入。

5、加强探究、重视“综合与实践”,积累政治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修订版教科书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内容的呈现上努力体现政治思维规律,倡导探究式学习,给学生一条观察事物(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

教科书从知识内容的发展脉络、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学习过程等方面考虑,在一些关节点上设置“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领悟政治的本质,提高政治思维能力,积累政治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11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教材的更新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年级下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的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亲亲大自然”,五个教研组对五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新教材内容的重点。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比如《我有两件宝》这一主题由“总起页”、“神奇的手”、“人体司令部-------脑”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内容分别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选取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双手和大脑对人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5个教研组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后在我的教学中我也会按照“教材是什么、课标点、品德点、深化点、与生活的结合点”这几步来备课、上课,力争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有意义。

第12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通过两天的学习,受益良多。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课程住院内容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孙彩萍等老师的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李村镇李东小学李圆帆

第13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2017年9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经验丰富的孙彩平老师、李伟老师和安子琴老师给我们讲解。

培训中,我在孙老师的讲解下对新课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课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德育回归了生活。它强调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产生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在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人群,对于道德就应该有不一样的标准。教学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易感知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教育,不可一味地用自己的思想实际去臆想和构建孩子的实际生活。课上学习尽量舒服化,并让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姿势越自在,听课效果越高效。

新教材内容的编写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李老师和安老师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1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三位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2

第14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市教研培训中心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聆听专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材的解析,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变动,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了中学法制教育,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生的教育之中,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针。

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作了以下一些改变: 1.课程性质发生变化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实践为基本,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2.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3、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突出全球意识。

4、增加了学生权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5、突出情感体验,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新教材于2012年3月18日正式启动编写工作,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得到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4、遵循育人规律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总体设计

以中学生生活经验为论据,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

三、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三个层次的教学

1、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进行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组织活动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

3、以课文为基础资源,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二)、做好课前准备 1.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2、认真备课,备学生、备老师、备课堂,抓住每个环节。

3、准备教学工具,学生活动用具,教师教学用具。

4、创设情境,制作课件。

5、写教案,课后写反思

四、教学方法的探讨:

讨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实践法。

本教材大量使用了探究与分享,教学时就多引导学生讨论,以开放的姿态展示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之间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得到教育。

使用课件,设置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成长遭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想法去解决它

在课程教学中,以讲解来梳理课堂结构,在学生讨论和体验后作出总结性讲解,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指引。

课后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孙胜利

回 郭 镇 第 一 初 中

第15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唤马镇小学 李开勇

我于9月12日到元坝小学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2017年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会。会议由元坝小学侯校长组织,参会人员有元坝片区各小学的一名教师。上午9:00点进行了开幕式,9:00—11:30听取了孙彩平专家的讲座,讲座内容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整体思路及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专家详细地解读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及二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编写目的级,教学建议等。下午2:00听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子琴和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李伟专家的讲座,讲座标题为《迎接挑战 与课程一同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17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色

一是突出了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体现在教材贴近了儿童语言,以儿童为主体,走进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困惑。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是教材语言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

(二)关注生活问题,不是学科概念;

(三)改善生活状态,不是建构知识体系

(四)养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书面试卷。

三是教材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体现在教材内容开放的时间:回顾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开放的空间: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向学生开放:结合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向教师开放:要求教师对教材再创造,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四是教材和课程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是多学科话题的融合,道德,法制、心理、安全、地理、历史、国情等的融合。多元素质的深度融合。是人与世界的融合,人与自然、家庭、社区、国家的一体化,是人的普遍性不断提升与达到完善的境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与特殊群体的融合,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学中必须依据教科书,善于运用教科书的内容,不宜盲目抛开教科书另行其道。要能够抓主线、突重点用好教材,学会根据标准,针对学情,调整教材,能更新资料,结合生活,注重运用补充教材。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四、新形式下,品德课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立德树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教育和法制教育”,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我们要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要求,具有德育的敏感性。要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学习和知道一些法律常识,成为一名学法、知法的、懂法、守法的教师。 这次新教材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训者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方法,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第16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蘑菇峪小学

王春红

通过《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让我不断深思自己多年的教学。多年来一直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少去真正的思考教学真正的目的,思想品德学科的真正目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激发了我深入去思考。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现实中,思想品德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学校、家长、学生,甚至连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参加培训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好思品课也是很关键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

二, 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课标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三,课堂的变化

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日常所见所闻,要求学生感悟。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四,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审视自己,未知领域无穷尽,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总是心中有很多话,确实无文彩表达。这次培训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相信此次的学习,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 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 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 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17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小学刘丽芬

从2018年9月6日至21日,2018年10月15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中小学紧缺与薄弱学科乡村教师《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本次培训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韶关学院进行为期16天的集中学习,第二期在广州、中山等地跟岗学习。在集中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从多方面来阐述,教学语言幽默,问题剖析深入,使我对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教育主题、整体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

在跟岗期间,我们深入到“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石碁中心小学”“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实验小学”,听了学校领导对德育方面工作的经验介绍,观摩了”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通过学习观摩,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授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本人这次《道德与法治》培训跟岗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思想明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养,以反映人类文化成果为核心。编写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写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教育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奠基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追求创新生活。

首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引起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新教材的改编是为了培养儿童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其次,儿童在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最后,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新活动,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它应当回归生活,走进生活,成为生活的常态。新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追求创新生活。

二、教育理念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首次提出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生活,语言是儿童语言,他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倡导学生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教材中所呈现的材料都是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件,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典型的生活事件中发现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去,与教材中的儿童生活发生交流和对话。教材还遵循孩子生活经验中的感受,依据现实理性发展的可能,帮助孩子在行动中实现对生活的内在意义与内涵的理解与超越,通过行动将自己对情感的新体验,对生活的新理解。改变生活状态,回归儿童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最近十年来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部编新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思想,以儿童为主体,对生活德育论进行创造新运用,使孩子改变他原有的经验性的生活。养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书面试卷。教材是依据儿童多层次的生活结构,以及在其成长中逐步拓展和递进的生活延展而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新教材还在时间、空间上向老师和学生开放。让学生回望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同时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新教材体现多学科话题的融合。而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新教材还体现人与世界的融合,人与自然、家庭、社区、国家的一体化,多元素质的深度融合。教材面向不同生活、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儿童,力求适合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学习的张力。最终达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与特殊群体的融合。

三、教学方式合理。

1、新教材采用绘本故事的形式编写,使学生更好地走出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向生活学习,学习做人。

2、新教材主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在活动中领悟书本的意义与智慧,积累更多的经验。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是新教材教学方式的又一特点。

3、向榜样学习。新教材增强了榜样故事的宣传,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活动,为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地树立了更好榜样。

4、新教材中有大部分的留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辨析与反思。这是之前的教材里从来没出现过的,意在引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30天的培训学习,在韶关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在多位专家教授细心讲授和耐心指导下,在多位学生助理的帮助下,在与学员们的积极讨论中,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脑海中植根,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既开拓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运用本次培训所学,更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第18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织金县以那小学 彭仁兰

2017年9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织金县以那教育管理中心组织的2017年部编的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这次培训由以那镇教育管理中心的陈泽昌主任主持,参加培训的是以那镇上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所有老师,10所学校,共13人参加。从早上8:00到12:00,下午2:00到6:00,专家讲的栩栩如生,老师们也听得很认真。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作为一名已经有了二十几年教龄的我深感惭愧,觉得自己以前做的远远不够。从今以后更应该像专家说的那样,对学生要深入务实,贴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平常要和孩子们多接触,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能观察到,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们也都能观察到,所以平常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一个榜样,让他们从小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总之,今天学了之后,使我更加坚信了教育对于我和学生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二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今天专家的课,我觉得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改正自己以前的教学态度、把注重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做为教学的首要,一切要从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一切,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第19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12日,我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2018年秋季义务教育小学统编教材网络培训(道德与法治),培训中,我在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编列编写的目的、内容和设计 培训中,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写的目的,使我清楚认识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 。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巜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认识到药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陶元红老师,张乐博士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于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巜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通过老师的经典分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主讲老师经验丰富,分析透彻,参会老师认真聆听、积极交流。这次新教材培训,解决了老师的很多疑惑。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解决。对于新教材的研究和使用,将会是每个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20篇:《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守法。

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规。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

二、从身边做起,预防犯罪。

我们积极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要谨慎交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切莫虚荣攀比,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渗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七下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七下教学观摩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