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突破中难点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02 08:38:1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生物教学难点突破

初中生物教学难点突破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能力不能够理解某个知识点时,该知识点就是该学生学习的难点,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有难点出现。因为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相对而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那就要求教学手段要直观形象。在三年的教学中,逐渐发现初一初二的学生几乎没有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积累,一旦涉及到相关知识,如有机物、无机物、能量、气压、浓度等概念,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等原理学生认知上就很难接受,那就要求灵活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同时教科书中有不少生物学的原理、概念、规律艰涩难懂,那就要求运用形象生动丰富的语言。总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向他们生硬的灌输或回避这些难点,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应用,降低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至于导致孩子对生物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突破难点这些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

第一、细致备课,把握难点:如果课前教师对教材不作深入研究,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了解,就会把简单的知识点作为难点来讲,浪费了课堂时间,使效率低下,并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难点不作深刻引导讲解,一带而过,也会造成学生听课困难达到道教学目的,导致教学不到位。 我们知道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而难点的突破首先在于把准难点——从两方面入手:(1)教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认真专研教学大纲,发掘理论性较强、学生尚无知识储备、逻辑推理过程复杂的内容,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如果理论性强、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推理过程复杂、就是本节的难点。(2)学的方面,其次教师课前还要了解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因人、班、年纪而异地把准难点。同一年级,地段班的学生和实验班的学生在侧重点上就不同,地段班的学生在尤其在知识储备和理解力上可能略有欠缺,一些涉及物理化学基本常识的内容就需要解释地更清楚;而不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也有不同,如“细胞”、“组织”等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就不构成难点。“DNA”、“遗传信息”、“基因”相对初中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借助具体事例让学生感悟。能够说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具体事例是几个经典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就是一个经典的直观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图解。直接让初中学生回答“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说明了什么”比较难;教师可以将该问题转化为几个具体的、简明的、学生能够解决的小问题:1.克隆羊多莉的形成与哪几只羊有关?2.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3.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4.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5.多莉与哪只母羊的长相最像?它为多莉提供了什么?这说明决定长相的物质一定位于细胞哪种结构中?6.猜一猜,多莉除长相与那母羊相似;它们的运动能力会相似吗?性别会相同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会领悟到:决定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的物质在细胞核内,这样的物质就叫遗传物质;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等就叫遗传信息。这样抽象的问题也就具体化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也就能够理解了。同时,由于问题的相对梯度较小,较易解决,因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巧施教学,突破难点:课前找准了教学难点,相当于中医搭准了脉,课堂教学中就要围绕这些难点, 逐一解决各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难点能否突破以及突破的程度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1) 迁移是生物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来,便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促进正迁移,为突破难点铺平道路。直接灌输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往往会因为过于抽象和空洞而不被学生接受。“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简单、易做、又隐含着实验设计的原理;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的过程中,感悟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实验设计方法。

(2)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难点分解为几个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各个击破,最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突破难点,这种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十分有应用价值。通过将难点化整为零,使学生感受不到复杂问题带来的学习困难和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3)通过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各种有关教具的直观诱导启发作用来突破难点,常常可以事半功倍。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教具、演示实验或自做实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诱导启发讲解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剖析教学难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难点可迎刃而解。例如: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表层,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学生较易接受,而“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 学生很难想像到。能够说明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的典型事例有“植物细胞不会因为吸水而涨破,而动物细胞则会吸水涨破”。学生在做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常有“为什么把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而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生理盐水中制成临时装片”的疑惑,需要解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探究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会是什么结果,并借此机会探究细胞壁的功能。设置问题:1.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把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想一想,为什么动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而植物细胞在清水中则不会吸水涨破呢?通过上面的探究学生会意识到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是因为细胞膜的外面有细胞壁,进而领悟到“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学生也会从中感悟到一点利用实验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

(4)生产生活实际是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生物学知识价值的归宿。有些生物学知识概念在离开了对对实际的认识更显得深奥玄妙莫测,成为学生难点。解决这些难点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对这些知识概念的理解。如:在讲到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是一种“本能”行为时,学生对“本能”这一概念不易理解成为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实际例子来解决这个难点。例1,鸟类对自己的下的卵,一般没有识别能力,如果向正在孵卵的母鸡窝中放入鸭蛋,母鸡会毫不犹豫地伏在上面继续孵卵。例2,不少小型的雀类常把杜鹃的卵当成自己的卵孵化,并且喂养比自己大得多的雏鸟;通过以上例子,使学生认识到鸟类某些复杂行为是鸟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并非是有意识的行为,这就是动物的“本能”。

第三、类比对照,实践证明:实践证明初中学生很难把“呼吸作用”、“呼吸”、“呼吸运动”、“肺的通气”等区分开;很难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其原因是:首先,这些知识过于抽象;其次,学生对“有机物”、“气压”、“氧化分解”等概念不理解;对“气压”与其体积的关系不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教师可以燃烧一张纸,并引导学生回答:1.纸能够燃烧,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纸在燃烧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3.纸要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汽车要运行必须燃烧什么?为什么?5.人的运动也需要燃烧物质吗?燃烧什么?在何处燃烧?

“燃烧”是学生常见的、能够感受到的、具体的现象,学生较易理解;所以,教师用“燃烧”类比“呼吸作用”,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呼吸作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呼吸作用”与“燃烧”,气压是看不到、听不到的,也是用语言难以向初中一年级学生表达清楚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去触摸充有不同气体量的相同的气球,让学生感悟气压。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住打气筒(或注射器)的开口处,然后让打气筒(或注射器)的活塞前后(或上下)运动,从而改变其中气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气压与气体体积的关系,为学习“呼吸运动”扫清障碍。学生通过真实的具体的感受会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使难点得以化解。

又如,“能量”一词在生物学教科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但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到,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表达清楚,所以学生常感困惑,直接影响生物学的学习。“能量”看不见、摸不到,但时刻与我们相伴;因而通过让学生自我体验人的生命活动与“能量”的关系来感悟“能量”。设置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当然也有很多同学经常不吃早餐),请同学们想一想:1.假如你一晌或一天或几天不吃饭,你的体力会有什么变化?你的精力会有什么变化?2.我们的心脏时刻不停地跳动的动力从何而来?3.寒冷的冬天,我们为什么还会有较高的体温?热量从何而来?

通过上面的思考学生会意识到食物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生长发育的原料,食物中还有供我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而且还会意识到能量就贮存在食物里。学生虽然不能给能量下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却可以感受到能量的存在,并对能量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推荐第2篇: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突破难点策略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突破难点策略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 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1、对比甄别 表格参与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的早晨》难点是乐段的区分。我以《苗岭的早餐》进行对比欣赏,如欣赏苗岭们不妨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听出乐曲有哪些变化,一一列举后揭示答案,

所以这段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

乐段 A B A 优美 情绪 优美 欢快 稍快 速度 中速 p 中速 p 力度 f

2、音频效果 多媒体辅助 多媒体课件因其集图、文、声、像等突出的综合表现功能,体现了直观教学法的优点。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高一年级欣赏《少女的祈祷》钢琴曲

3、会问善问

精巧设问

“问”就是在听前或听后,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 性的问题。当音乐表演意境时我们最好采取精巧设问的策略,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正在祈祷是一位什么样的少女呢?乐曲是怎样告诉你的?她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呢?下面乐曲情绪和乐曲速度即可知晓答案

推荐第3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甘安培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有难点;课堂上教师如何使用形象生动丰富的语言、直观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使全体学生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开掘智力潜能,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1.课前细研究、把握难点

每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而难点的突破首先在于把准难点。如果课前教师对教材不作深入研究,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熟悉,把简单内容作为难点来讲,既浪费学生时间,使课堂效率低下,又会影响学生兴趣;同时,对 真正的难点不作深刻引导讲解,一带而过,也会造成学生听课困难达布道教学目的,教学不到位,因此,把准重点至关重要。

2.课内巧教学,突破难点

课前找准了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就要解决这些难点,做到教学到位;如何突破难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难点能否突破以及突破的程度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1)恰当比喻,促成迁移

迁移是生物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来,便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促进正迁移,为突破难点铺平道路。

(2)加强实验,直观指导

通过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各种有关教具的直观诱导启发作用来突破难点,常常可以事半功倍。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教具、演示实验或自做实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诱导启发讲解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剖析教学难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难点可迎刃而解。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生产生活实际是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生物学知识价值的归宿。有些生物学知识概念在离开了对对实际的认识更显得深奥玄妙莫测,成为学生难点。解决这些难点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对这些知识概念的理解。如:在讲到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是一种“本能”行为时,学生对“本能”这一概念不易理解成为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实际例子来解决这个难点。例1,鸟类对自己的卵一般无识别能力,如果向正在孵卵的母鸡窝中放入鸭蛋,母鸡会毫不犹豫地伏在上面继续孵卵;例2,不少小型的雀类常把杜鹃的卵当成自己的卵孵化,并且喂养比自己大得多的雏鸟;通过以上例子,使学生认识到鸟类某些复杂行为是鸟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并非是有意识的行为,这就是动物的“本能”。

推荐第4篇:浅谈拼音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浅谈拼音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教师的教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有讲究的。我在拼音教学中主要以情景图、语境歌和游戏为主,把字母和音节变成故事里的人物,让学生学起来不乏味。

1 注意读音相同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读音相同的字母是声母y、w与韵母i、u,有些学生常将“yī”直接写成“ī”将“wū”写成“ū”,产生错误的原因是“y”与“i”,“w”与“u”读音相同,忽视了“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关系很重要。我在这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情境导入“单韵母六兄弟中有一个叫小i的。(出示情景卡片i)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是谁?(出示卡片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们叫它声母y。”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很顺利地认识了声母y,同时又使“y”与“i”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这是一种“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位学生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因势利导,根据书中的图意编儿歌记忆:“大树大树y、y、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小i不分离,yī yí yǐ yì,我们永远在一起。”儿歌的辅助学习让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声母w和整体认读音节wu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情景图)有一个小弟弟单韵母u,一天,他和爸爸出去玩,不知道怎么的,爸爸不见了,他就伤心地呜呜哭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找回他的爸爸吗?(出示声母w)这是小u的爸爸,他就是声母w,你想对小u的爸爸说什么?生:“小u的爸爸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弄丢了……”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编儿歌:“大w爸爸要记牢,别把小u弄丢了!”“小u小u别淘气,大w爸爸在等你。”随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儿歌:“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wū wú wǔ wù,大家一起来跳舞。”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发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会并掌握了这些看似难、可又有趣的拼音字母,强化了对“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不可替代关系的理解,同时,又受到较浓厚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

2 正确区分字形相似的字母

2.1 编儿歌记忆。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画编儿歌,我们还自编儿歌:“广播广播认真听,大家一起爬山坡,大马跑步ddd,气球气球五彩的。”从读音上有一个形象的记忆过程,还能帮助正确区分这四个声母的读音。

2.2 书写记忆。b、d、p、q这四个声母都是由竖与半圆组成的字母,由于竖与半圆组成方式不同,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这时分析字形便显得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区分,帮助记忆。教师一定把写字的指导落在实处。如:b与d的区别,b的第一笔是“|”占上中格,第二笔“c”占中格,d的第一笔是“c”占中格,第二笔“|”占上格,这两个字母可以从起笔和半圆的位置来区分,帮助记忆b、d、p与q、b与p、b与q的区别也可以从写法上进行比较区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深化记忆的效果。

2.3 做手指操记忆。让学生运用手指记忆字母――做手指字母操,左手握拳伸大拇指是b,大拇指朝下是p,右手握拳大拇指朝上是d,大拇指朝下q,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势,通过手与脑的协调、合作,帮助学生准确记住每个字母的字形,这是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这是一种游戏式的象形记忆,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记的最牢。

3 区分读音相似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受方言发音的影响,对部分字母的发音存在语音缺陷,如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要想改变的确很难,我在教学中,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善于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特定的发音、吐字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一定要讲清每个字母的发音位置及其特点,如教s、sh时,我告诉学生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发“sh”时,舌头翘起,在硬腭与软腭之间,形成阻碍发音,声带不振动。也进行“s、sh”的比较发音,教师要多示范读音、配合手势为指导。发“s”时,手掌平伸,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sh”时,手指向上翘起,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然后可以用“顺风耳”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s、sh”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多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读,加深对字母发音的记忆。

4 通过儿歌和绕口令纠正读音

儿歌和绕口令有一定的情趣,而且节奏明快,能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教材中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平时他们就爱读。通过读儿歌和绕口令,不仅使学生的口齿得到锻炼,纠正了错误的读音,提高发音的质量,而且还在无意之中认识了汉字。例如《过桥》:“计算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算对了,走过桥,做错了,过不了。想一想,算一算,快快乐乐过了桥。”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巧妙地把数学课的知识结合了起来。读绕口令比读儿歌的难度要大一些,但学生读的兴趣很浓,我采取比赛的方式,学生很快读会的。这对纠正易混淆的读音是有明显效果的。例如:“三月三,小三练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站在山上又大声喊:‘这里离天只有三尺三’。”

推荐第5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 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为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通过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学会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列表假设的方法蕴含了变元思想,比画图假设的方法更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可直接给出表格,让学生看懂表格后,再填表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找出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从本质上理解假设策略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人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难点;(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重、难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虽然每个策略都有其适用的题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已有的策略,如学习替换与假设策略时要用到画图、列表等策略,且综合法与分析法贯穿始终。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改造的过程,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认真阅读这段话,可以知道: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独立思考——尝试解题——合作交流——比较归纳——反思小结——形成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解题策略,形成解题策略,体会策略价值,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4.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 基本数学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数学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经验,高于日常经验。小学数学活动可分为4类:直接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活动;间接来源干生活的数学活动;为数学学习设计的纯粹数学活动;意境连接性的数学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属于间接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解题过程,进行体验和反思,把解决问题中的体验加以整理,对获得的数学经验进行反思,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再认知,从而掌握解题策略,感受策略价值,积累数学经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以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为例,教学例1要让学生经历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有条理地列举;教学例2要引导学生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感受用列表、打“?”法列举的简洁、有序;教学例3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一步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 教学每道例题,都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积累数学经验,树立主动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5.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动为静,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与传统技术的联合与互补,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假设”时,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画图直观演示用替换和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这两种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保证了重难点的顺利突破。

推荐第6篇:作文教学难点与突破

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表述: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理性定位初中作文教学目标

二、科学构建作文教学序列

第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

四、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夯实学生写作技能

第五、修正对作文评改的认识,强化评改的落实与评

作文教学现象面面观

1、随意式:作文指导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想写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功利式:不考虑学生的写作实际和生活实际,从七年级就以中考考场作文的要求作为写作指导的主要的衡量标准。

3、生态式: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写作,作文之前没有深入的指导,作文之后也只是以简单的分数加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随其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自然改善。

4、碎片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文本阅读的示范功能,展开针对性的片断训练,但是训练点之间缺乏关联性与综合性,学生习得的写作技巧呈碎片化的形态不能为其综合表达所用。

一、理性定位作文教学的目标

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

一、明确价值取向;第

二、科学设定水平到达度;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现有差别的共同提高。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表达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指导学生在评改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写作能力;

4、引导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二、科学设置作文教学序列

作文序列化教学: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阅读教材为典范,使阅读与写作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坡度地进行写作指导训练。

作文并不仅仅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日有所见,耳有所闻,未经情思的同化,不在想象中按照文体的规范排异、重构,形成贯穿首尾的主旨,只能是产生杂乱无章的罗列现象的流水账。

——孙绍振

横线:即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年级教学目标及学习实际,力求设置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专题训练。

七年级——简单的记叙文,即一事一(情)理及写景状物类写作指导

八年级——较复杂的记叙文:寓情(理)于事及托物言志类写作指导+简单说明文 九年级——复杂的记叙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写景、言志,并能限时完成高质量考场记叙文+简单议论文

纵线:即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提升美化四步。 七年级——围绕主题快速选材并组材 八年级——表达技巧的灵活运用

九年级——则侧重立意的深远和语言的提升美化 双线结构序列教学模式——记叙文写作序列教学示例 七年级:

横线目标: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即:一事一情理+写景状物类写作指导 纵线目标:

1、审题立意:在叙事、写人、绘景的基础上,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2、选材:

1)扣住主题选择恰当的事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 2)扣住景物特征选择典型素材 《春》、《济南的冬天》

3、组材:《走一步再走一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春》等 1)侧重训练“起承转合式”“并列式”的素材组合方式

2)指导学生以(变化的或不变的)心理活动为线推动文脉发展 3)指导学生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对素材进行详略处理

4、提升美化

1)通过观察事件,抓住六要素完整清楚地叙述事件,并能运用动作、对话、心理等综合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走一步再走一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

2)通过观察景、物,抓住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春》、《济南的冬天》

3)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皇帝的新装》、《夸父逐日》等 八年级

横线目标:能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即寓情(理)于事+托物言志类 纵线目标:

1、审题立意:在记叙和描写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突出主题。

2、选材:体会放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力求选择不与大众雷同的生活素材以突显文章中心。

3、组材:1)侧重训练双线结构、插叙、倒叙、对比等素材组合方式 《背影》、《蜡烛》、《春酒》等。2)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寓意 《雨之歌》、《海燕》、《爱莲说》等

4、提升美化:1)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背影》 2)过渡句、主旨句的提升美化。 《春酒》、《我的母亲》等 九年级

横线目标:能写复杂的记叙文:即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写景、言志,并能限时完成高质量考场记叙文。 纵线目标:

1、审题立意:1)根据题意选择最恰当的文体2)紧扣题目,确定明确、新颖、深刻的主题。

2、选材:体会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力求精选生动鲜活的材料、感情充沛的材料、底蕴深厚的素材突显文章中心。

3、组材:1)侧重训练抑扬结合、伏笔照应、环境渲染、首尾呼应等素材组合方式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等 2)变换视角写景叙事 《孔乙己》、《谈生命》等

4、提升美化:1)细节刻画中词语的锤炼,力求细腻动人。2)过渡句、哲思句的打造,力求优美典雅。 温馨提示:

作文序列教学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地域不同、学情不同,作文教学的序列结构也会各不相同。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适时调整,以期完善,避免教学指导的随意性或教条化。

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

写作兴趣是一种写作能力,而且是写作第一重要的能力!(马正平)

1、巧用多种媒介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借助文本中的名著阅读诱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向往之情。 2)开设阅读课程,展开读书漂流活动,并适时开展读书沙龙

3)引导学生轮流写班级日志或专题日志,借助班级网络平台发布 4)不定期开展影视文学的欣赏及社会实践活动

2、借助多种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设置佳作上榜激励机制;并借助班级网络平台,与家长及时分享 2)构建分层评价模式,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能力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

3、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导,是触发学生写作动机切实有效的途径之一

1)实践情境体验 2)创设情境激发

1)实践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 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写作专题及写作方向

二、指导学生展开实践观察与体验

第三、展开口头交流与分享,教师二次激发学生对观察对象的感受和思考

四、着力于书面表达,侧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1)实践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示例:

专题训练点:赏读《紫藤萝瀑布》,借鉴其托物言志的写法作文。 情境体验指导:

a、首先在赏读文本的同时推动学生观察身边带给你深刻感悟的景或物,察其形,读其心;

b、文本赏读完成后展开观察成果的交流分享,着力于引导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内化为富有哲思的感悟;

c、最后展开书面表达和作品交流。习作共赏——实践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

观察对象:教室外角落里的一丛铁树 观察步骤及成果分享:

习作展示: 《绿光》 襄阳市第41中学 七(1)班 王问樵

寒风中,一丛丛翠绿的铁树,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一束束铁树叶整齐地排列,齐齐的向外绽开,宛如一簇盛夏的花朵,让人暂时忘记了冬天的存在。日光下,那翠绿变有深有浅,仿佛在流动,在闪耀。一阵风吹来,那团翠绿断断续续的泛起微波,发出“沙沙”的声响。声响中,似乎带着一丝对寒风的挑畔。

走近些看,千万根细针般的铁树叶,密密的交叉排列,像一支巨大的船队,一起驶向它们想去的地方。我伸出手,想摸一摸铁树叶,可它们一个个展出的叶尖,形状不一,看起来都很锋利,好像在警示人们不要靠近,我又缩回了手。只是静静地观望,那带着盛夏气息的翠绿,仿佛在尽情欢笑,笑容闪着光,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生命的喜悦„„

察其形(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层次地生动描写眼中景)

多么熟悉的绿光啊!哦!这几棵铁树是从校门口的迎宾花袋中被移栽到这个角落的。那是的它们,每天享受着赞扬的话语,爱戴的目光,早晨初升的太阳,也正对着它发光;地下肥沃的黑土也在催促它成长。而今,它在校园里的一个僻静的角落。干黄的土壤似乎没有多少养分。而且只有在傍晚的夕阳中,才能接受阳光迟来的问候。但即使如此,它们似乎还是原来的摸样。看起来依旧是那样充满热情的色调。仿佛有一种力量,指引着他们。

我又小心翼翼地伸出手,避开叶子的尖端,不冒犯他们,摸了一下铁树叶。坚硬中带着些韧性,里面仿佛包含对生命的执着。对,或许就是这种执着,使它们没有停止过在生命长河中航行的足迹吧。我久久地凝望着„„内心感到这些天从未有过的轻松,愉悦。

读其心(了解铁树的习性特点+生活经历,触动景中情)

从小学到中学,从一个儿童到一名少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曾经的我,几乎干什么都比别人更胜一筹,现在却只是和别人并肩同行,有时还有些吃力,加上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跟小学同学日渐少去的问候,甚至开始有点麻木„„然而铁树,离开了它曾经熟悉的环境,却依旧光芒闪耀!一瞬间,我蓦然发现自己原来丢失,遗忘了这么多。我丢失了原属于自己的光芒,遗忘了曾执着的自己的梦想啊„„

此刻,铁树坚定,执着的绿光,仿佛照亮我明天的道路,我不觉满含热情,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悟其理(链接个人生活实际,借助联想与想象,升华为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2)创设情境激发式作文教学

根据写作专题训练的要求,教师设置情境,带动学生在预设中入情、学法、表意习作共赏——创设情境体验激发式作文教学 案例分享:《盒子里的秘密》

专题训练点: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创设的情境体验中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不仅掌握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多种方法,更在情境探寻中获得一份成长的动力与思考。

情境创设:以“说说有关盒子的事”情境导入,整堂课以猜盒子(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看盒子(间接透视人物内心活动 )——开盒子(综合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悟盒子(收获盒子里的秘密)为线,扣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步推进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学法指导及习得表达,双线并行最大程度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

习作共赏——情境创设激发

(一)盒子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秘密啊!教室里刚刚还喧嚣的声音骤然消失了,大家仿佛随着这一个个盒子,走进了一个沉寂而又灵动的世界。我的心也被深深地震撼着:那个空空的盒子啊,我似乎听到它在我的耳边吟唱——空即是无形,无形即是无限!是啊!在这无限的空间里,既可以承载逝去的点点滴滴,也将包容我未来的分分秒秒。空空的盒子里,有的是回忆,有的是希望!

(二)盒子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秘密啊!静静的,我只能听到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和我们一张一合的呼吸。转动的笔停滞在拇指与食指的间隙,似乎也在聆听盒子里的秘密。我的心也被深深地震撼着:那二十颗乳牙啊,一颗也不少!我能想象妈妈在拾起它时的眼神,一定是满满的期盼和幸福。而今我已经成为朗朗少年,妈妈,亲爱的妈妈,是您诚挚的爱陪我度过了成长的风雨,您的孩子从心底里感谢您,爱着您!

(三)盒子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秘密啊!教室里好像一下子被时间老人凝固了一般,刚刚还在为小乌龟逗笑的同学们,这时却收起了脸上的嬉笑,现出一副沉思的模样,好像在追忆着什么。我的心也被深深地震撼着:那个可爱的小乌龟啊,我怎么会忘记你,你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陪着我度过了多少烂漫的时光。在你那里,安放着我已经逝去的童年,更有我对快乐的珍惜„„ 温馨提示:

体验式写作指导是最能触动学生写作动机的方式之一,但是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不断增强,实践教学中要预防为了体验而体验。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最真切的情境,善于在琐碎而平凡的日子里品读岁月的韵味,才是王道!

四、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夯实学生的写作技能

1、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建立写作材料库

1)储言:引导学生去积累教材中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优美典范的语言,以备写作时化用或模仿,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2)储情: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优秀人物事迹进行搜集整理,使学生们的材料库得到充实,写出的文章才能更具感染力。

3)储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朱元思书》——抓住特点有层次地写景状物 *《孤独之旅》和《智取生辰纲》——环境描写的渲染与烘托

*《孔乙已》——选取新的视角来处理一些常见的题材,使作品“陌生化” *《老王》《台阶》——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去细化语言,从而使突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2、深入挖掘课本资源,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

1)及时迁移仿写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朱熹

*对于处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要有“具体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

*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 ——茅盾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叶圣陶 *习作共赏——及时迁移仿写

童趣

襄阳市第41中学七(1)班 张佳慧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花园,叫做翠竹园,那儿是我儿时的乐园。

不必说素雅的小亭,高大的香樟树,憨态可掬的石熊猫;也不必说飞蝶在花丛中贪婪地享受着花香,麻雀在枝头哼着小曲儿,机敏的蚂蚱“嗖”的一声从草丛中跃起。单是那个无人打理的水池便充满了乐趣,在长满青苔的假山周围时不时有一两条鱼儿游过,一会儿来到池边一会儿钻进石洞,看得我心里直痒痒。

夏日的黄昏,带上爸爸自制的鱼竿,再偷上一块外婆刚买回来的奶香馒头,到翠竹园里去钓鱼,一定会使你忘记夏日的酷暑。

来到翠竹园,站在水池边的石阶上,揪下一块还冒着热气的馒头挂在钩子上便丢进水中。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涟漪,馒头甜甜的香气好像也随着涟漪四散开来。池中的鱼儿着了魔似的,顺着香气游到了水面,不一会儿,便有四五条鱼儿在馒头附近游来游去,有的似乎还有些犹豫,有的则不管不顾地一头就撞了上来。而我则在岸上满怀期待地暗笑着:饥不择食的傻鱼儿啊,我在这儿等着你哦„„就在这时,一条鱼咬住了馒头,殊不知那里藏着鱼钩。"哈哈哈,上钩了!上钩了!"依稀记得那是一条身披黑银色鱼鳞的扁平扁平的鱼,虽然不大,但我的心却被填充得满满当当。 可仅仅一方小水池又怎能满足我儿时那颗贪玩的心呢?

水池右边是一道狭长的走廊,上面盖满了肆无忌惮地生长着的藤蔓,挂着长藤荡秋千是我们屡玩不厌的游戏。每到闲暇时光,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登上走廊旁的高台,一个个心中都充满了似乎将要进行一次冒险似的激动,大家都跃跃欲试,我也站到了高台的边缘。伸手拽住一根貌似较为结实的藤蔓,然后紧紧地握住它,紧接着再向前迈上一步,轻轻一跃,一时间仿佛成了轻功了得的侠女,腾空而起,"飞"过了“万丈深渊”,而后稳稳地停在地面上。虽然过程只有几秒钟,但其中的惊险、刺激和成就感却在我们的笑声里不断地漫延开来。我们一次次登上高台,一次次地抓住藤蔓荡了下去,笑着、闹着,直到藤蔓那碧绿的叶片上映射出夕阳金色的光芒„„

如今的翠竹园已经被一把沉重的铁锁锁住,稚气的童年也似乎沉睡在了我的记忆里,只是那快乐幸福的味道却常常在我的心头萦绕„„ *温馨提示:

a、模仿习作的训练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更要重视方法的点拨

b、在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训练 2)深入探究续写

*《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命运发展 *《皇帝的新装》——皇帝游行结束后的故事发展

*《羚羊木雕》——“我”与万芳第二天在学校见面的情景 *习作共赏——深入探究续写

深入探究《孔乙己》,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尾:

孔乙己爬到了所谓的住处——一座破庙,他倚着墙角,从烂草堆中翻出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捧在手里 ,凝视着它,若有所思。夜幕低垂,气温骤降,孔乙己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不知何时,夜空中扬扬洒洒飘起了雪花。当人们再看到孔乙己的时候,他已经僵卧在墙角,长衫还在那僵硬的手上,嘴角仍浅浮着一丝早已凝固了的笑容。没有谁能知道,也没有谁想知道,孔乙己在离开这让他饥饿而寒冷、让他充满向往却又畏惧的世界的一刹那会想些什么,只有那定格了的笑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什么„„ 3)利用留白扩写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的绿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4)巧妙转换改写

*《最后一课》——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皇帝的新装》——变顺叙为倒叙来写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诗歌改编成故事 5)情动辞发悟写

*《丑小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对丑小鸭形象的认识 *《敬畏自然》——谈谈对环保的认识

*《羚羊木雕》——评析一下“我”与“父母”谁是谁非 6)巧借飞白补写

*“飞白”是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笔法轻重的运用,留下几丝空白,创设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针对不同的写作技巧训练点,隐去相关片断,引导学生尝试补充

3、重视诗歌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1)现代诗歌仿其形,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语言魅力

何其芳《秋天》节选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仿写:

秋天( 蔡辰宇)

惊醒了/林间/酣睡的鸟儿, 嬉闹声/悠悠地/浸出山林。 丢下/手中熟透的/金果,

拖着/疲惫又满足的/身体/卧在/乱叶中。 秋天/徜徉在孩子们的笑声里。 仿写:

《秋天》 (谢晓晓) 秋风淘气地穿梭着

似乎惹醒了那些昏昏欲睡的黄叶 乘着金灿灿的光旋舞着落在地上 挤在一起又安然地睡着了 秋天/摇曳在斑驳的树影里

2)古代诗歌演其意。重在引导学生在演绎中体味诗歌的构架与意境,提升其对语言的感受力及对生活的思考力

*习作共赏——古代诗歌绎其意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今绎:与作者对话,以第一人称演绎词人情怀。 大漠•秋月•不眠夜 (余兴梓)

大雁不失优雅地掠过暗黄的天际,秋天,已在眼前;

黄沙不留痕迹地抹去时间的残影,今夕,又是何年?

四面号角撼地般响起,我独坐城楼之上,面对斜阳,斟酒一杯,饮下这荒芜大漠。戍边已久,看尽了无数次这样的日落,心中却是愈加不能释怀:遥望远去的雁群心田间隐隐牵扯着故土的思念;然而城楼上摇动的大宋旌旗,盔甲的寒光,利剑的锋芒却时刻在提醒着我的使命,西夏人豺狼般的野心也不允许我有片刻懈怠。

日暮已逝,明月初升。羌管悠悠,秋霜满地。

我缓缓放下酒杯,抖落身上沙尘,回到了榻前,除去厚重的盔甲,偶然扫见镜中的自己,双瞳已染上浑浊的杀气,面颊被无情的沙尘雕刻得棱角分明,鬓角也不知何时冒出了几根银丝,仿佛岁月拉的琴弦,一触便可听见往昔的回声。睁眼,耳边是铁蹄的铿锵;闭眼,脑海中亲人的别离。思家,怎奈马蹄难跨江河;忧国,惜乎只手难以托天。

明月如钩,牵绊着我前进的脚步;秋风似刀,撕裂我落寞的胸膛。

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3)以诗歌的形式悟读文本,侧重于指导学生以哲思的语言表达对文本及生活的感悟

五、修正对作文评改认识,强化作文评改的落实与评价

*杨万里改文章:

1951 年秋天,赵树理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太行山,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村里有个小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让赵树理指导。赵树理看了一遍说:“你先改一次,明天让我看。”第二天,小青年把稿子改好,送给赵树理,他看了一遍,说:“你再改一次,明天送给我。”第三天,小青年又把稿子改好了送来。赵树理看了一遍,说:“我看你会改,再改一遍。”第四天,小青年再次将稿子送给赵树理,他看了微微一笑,说:“你改的有门路,再改一遍。”小青年应声而去。第五天,稿子再次改好,赵树理夸赞道:“你的耐性真好,再改一遍,行吗?”第六天,赵树理满意地说:“好了,弄个信封,把它寄到《山西农民报》去。”小青年对赵树理说:“你光叫我改,改,改。你是大作家,那么多写作经验为什么不给我讲一讲呢?”赵树理说:“我已经把我的真经全部传给你了。

专家言论: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通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应该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的习作和反复修改中悟出写作的规律来。”

1、修正对作文评改的认识 *探究结论

1)许多文学精品都是在反复修改中锤炼出来的。可见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2)写作者是作文评改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推动与促进。

2、细致深入地展开学生作文修改指导。

1)抓组织落实 2)贯彻批改原则 3)教给批改方法

3、加强作文评改的落实与评价

1)坚持学生作文互评互改、教师面批、学生反复修改相结合的做法才是最切实有效的方式。

2)在作文互评互改后,教师在二次复查中要做好筛查评选及修改督促等工作

推荐第7篇:数学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011-12-01 15:09:58|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等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

1、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

做为一个数学教师,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汇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3、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灵活处理教材”或者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观点主要指: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推荐第8篇: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突破难点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突破难点

难点多为教科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以及过于复杂的知识点,因而突破难点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明。 关键词 转化 抽象 具体

当某个学生的能力不能够理解某个知识点时,该知识点就是该学生学习的难点。初中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差;初中学生知识积累少,几乎没有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积累,所以认知水平较差;而初中生物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抽象的、晦涩难懂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等生物学知识;初中生物教科书中还有大量的涉及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例如,有机物、无机物、能量、气压、浓度等概念;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等原理。因而,初中教科书中就有大量的知识点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直接向他们灌输或回避这些生物学知识,不仅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还会挫伤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甚至会导致他们对生物学的反感。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学必须突破难点。难点多为教科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以及过于复杂的知识点,因而突破难点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

1、利用实验引领学生感悟微观世界 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教科书”):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物质”、“遗传信息”、“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相对初中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借助具体事例让学生感悟。能够说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具体事例是几个经典的细胞核移植实验。教科书第22页思考与练习的第4题图《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就是一个经典的直观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图解。

直接让初中学生回答“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说明了什么”比较难;教师可以将该问题转化为几个具体的、简明的、学生能够解决的小问题引领学生感悟。 问题引领:

阅读教科书第22页思考与练习的第4题图《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羊多莉的形成与哪几只羊有关?

2、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3、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4、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5、多莉与哪只母羊的长相最像?它为多莉提供了什么?这说明决定长相的物质一定位于细胞哪种结构中?

6、猜一猜,多莉除长相与那母羊相似;它们的运动能力会相似吗?性别会相同吗?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会领悟到:决定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的物质在细胞核内,这样的物质就叫遗传物质;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等就叫遗传信息。这样抽象的问题也就具体化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也就能够理解了。 同时,由于问题的相对梯度较小,较易解决,因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又如,教科书: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表层,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学生较易接受,而“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 学生很难想像到。能够说明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的典型事例有“植物细胞不会因为吸水而涨破,而动物细胞则会吸水涨破”。学生在做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常有“为什么把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而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生理盐水中制成临时装片”的疑惑,需要解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探究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中制成临时装片会是什么结果,并借此机会探究细胞壁的功能。 问题引领: 1.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把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入清水中制成临时装片,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想一想,为什么动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而植物细胞在清水中则不会吸水涨破呢?

通过上面的探究学生会意识到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是因为细胞膜的外面有细胞壁,进而领悟到“细胞壁具有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学生也会从中感悟到一点利用实验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 2、利用特殊事例引领学生体会普遍原理 学习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必然涉及到“要说明某一变化是某一变量引起的,一定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够有一个实验变量”的问题。

直接灌输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往往会因为过于抽象和空洞而不被学生接受。“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简单、易做、又隐含着实验设计的原理;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的过程中,感悟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实验设计方法。 问题引领: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分,设计并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取两粒大豆的种子,分别至于A、B两个培养皿中;2.A培养皿中不加水,B培养皿中加适量的水(使种子的一半浸没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3.将A置于0°C环境中,将B置于25°C环境中,静置观察。结果该同学发现B培养皿中的种子萌发了。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合理吗?有说服力吗?你应该这样设计该实验? 通过思考学生会意识到:A培养皿种子不萌发原因也可能是种子本身已经没有了完整的活的胚,也可能是因为温度过低,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水引起的,因而这样的实验缺乏说服力。 学生通过不断的辨析,纠正错误,去伪存真,最终会深刻体会到“要说明某一变化是某一变量引起的,一定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够有一个实验变量”的道理,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应用。 又如,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从器官的定义可以看出:1.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2各种组织在器官内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3.器官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仅从字面上理解器官的概念往往是困难的、肤浅的;若借助学生熟悉的某一个实物去理解器官的概念就较为容易和深刻。 问题引领: 观察番茄果实,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果实最外一层表皮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有何功能?属于什么组织?2.番茄果实里面果肉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有何功能?属于什么组织?3.你能在番茄果实中找到脉络状的结构吗?想一想,它有何功能?有哪些组织构成?4.番茄果实的上述几种组织的排列顺序能够颠倒吗?5.番茄果实有何功能?单独一种或少数几种组织能具有该功能吗?6.像番茄果实这样的结构就是一个器官,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析给器官下个定义吗?你还能够说出哪些植物器官和动物器官的名称?

通过上述引领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器官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概念形成的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概念和原理。3 运用类比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实践证明初中学生很难把“呼吸作用”、“呼吸”、“呼吸运动”、“肺的通气”等区分开;很难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其原因是:首先,这些知识过于抽象;其次,学生对“有机物”、“气压”、“氧化分解”等概念不理解;对“气压”与其体积的关系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教师可以燃烧一张纸,并引导学生回答:1.纸能够燃烧,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纸在燃烧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3.纸要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汽车要运行必须燃烧什么?为什么?5.人的运动也需要燃烧物质吗?燃烧什么?在何处燃烧?

“燃烧”是学生常见的、能够感受到的、具体的现象,学生较易理解;所以,教师用“燃烧”类比“呼吸作用”,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呼吸作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呼吸作用”与“燃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下面的表格。 场所 原料 产物 条件 速度 能量变化 意义 燃烧 呼吸作用

气压是看不到、听不到的,也是用语言难以向初中一年级学生表达清楚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去触摸充有不同气体量的相同的气球,让学生感悟气压。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住打气筒(或注射器)的开口处,然后让打气筒(或注射器)的活塞前后(或上下)运动,从而改变其中气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气压与气体体积的关系,为学习“呼吸运动”扫清障碍。学生通过真实的具体的感受会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使难点得以化解。 又如,“能量”一词在生物学教科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但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到,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表达清楚,所以学生常感困惑,直接影响生物学的学习。“能量”看不见、摸不到,但时刻与我们相伴;因而通过让学生自我体验人的生命活动与“能量”的关系来感悟“能量”。 问题引领: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当然也有很多同学经常不吃早餐),请同学们想一想:1.假如你一晌或一天或几天不吃饭,你的体力会有什么变化?你的精力会有什么变化?2.我们的心脏时刻不停地跳动的动力从何而来?3.寒冷的冬天,我们为什么还会有较高的体温?热量从何而来? 通过上面的思考学生会意识到食物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生长发育的原料,食物中还有供我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而且还会意识到能量就贮存在食物里。学生虽然不能给能量下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却可以感受到能量的存在,并对能量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4、补充环节为学生中断的思维搭桥

经验证明学生很难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具体表现为,当教师利用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讲解了人体血液循环过程后,学生虽然能够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但当教师问及学生是否学会了这部分内容时,多数学生总是说回答 “不懂”、“不会”,当然多数学生也不会应用该知识点解决问题。 为什么学生能够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却说自己“不懂”、“不会”呢?为什么学生不会运用该知识点解决问题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有许多的“为什么”和“有什么意义”之类的潜在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即学生的思维出现了中断。突破这类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把学生中断的思维帮助学生连接起来。 为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下面几个问题:1.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2.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3.动脉的功能是什么?主动脉的血液向何处输送?4.血液在何处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5.什么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血液会流向何处?6.静脉有何功能?7.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有哪些?8.你能否根据上面的回答描述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这样的流动有何意义? 上述问题是环环相扣,彼此联系的系列化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学生简单的问题连接起来时,复杂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难点也就被突破了。

推荐第9篇:《五笔字型》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笔字型》教学难点的突破

信息系

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五笔字型的三个难点——盲打、熟记字根、汉字拆分,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难点的突破。分别使用“瞎子摸象”法帮助学生练习盲打;使用“强制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字根;使用“意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拆分字根;使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熟练一级简码,同时教师授课要做到“三心二意”,并采用分层设标的方式鼓励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瞎子摸象、强制记忆、意象训练、联想记忆、分层设标 正

文: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由于具有重码率低、录入速度快、便于盲打等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目前是专业文字录入员普遍使用的中文输入法,因此成为中职学校教师提高学生中文输入速度的首选方案。然而,中职学校学生来源广泛,文化基础与计算机知识基础参差不一,给教学带来不少的困难,针对这些我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难点的突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学难点的分析

在《五笔字型》教学过程中,我分析学生学习五笔的难点有三个:一是盲打,二是熟记字根,三是汉字拆分。

1.盲打是计算机录入员的基本功。不会盲打输入汉字,练得时间再长,也只能是一个汉字输入的初学者,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计算机汉字输入的高手。据观察,造成不会盲打的原因是:在开始学习阶段,拆字要占一定的时间,感觉盲打输入汉字很慢,而看键盘输入汉字的速度稍快一些,很容易习惯性地看键盘。但是,在以后的打字中眼睛将在原稿、键盘和屏幕之间“穿梭”来往,不但增加了眼睛的负担,浪费了视觉转换的时间,而且很容易造成串行、漏字、找不到内容等问题,对提高打字速度和正确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的初学阶段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盲打训练。

2.熟记字根对学生来说一件很困难的事,然而牢记字根是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完成汉字输入的前提。必须记住字根才能实现盲打。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没有背过字根呢?其实字根的背诵存在着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效果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先背字根,然后再适应一下拆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将背字根的过程形成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阶段没有完成就不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而另一些人则将背字根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从一开始一个字根不懂就上键盘打字,边打边学边记边体会,当基本掌握输入方法时,字根也就背个八九不离十了。更多的人可能一开始也背字根,但在没有完全背下来时就上键盘练习,这种方法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特点。三种方法各有特点,不同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方法。

3.汉字拆分也是五笔字型输入法中的一大难关,其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汉字录入的速度。有些学生字根背得滚瓜烂熟,但因为不会拆分汉字,打字速度也无法提高。汉字的最基本的构字单位是笔画和偏旁部首,五笔字型输入法,就是一种通过拆分汉字笔画的偏旁部首,从而完成汉字英文编码的汉字形码输入法,汉字的笔划分为五种:一(横)、丨(竖)、丿(撇)、丶(捺)、乙(折),由这五种笔画又衍生出多个偏旁部首,而五笔字型输入法就是把每个汉字分解成若干个偏旁或笔画,然后对应键盘输入,所以准确的进行汉字拆分是学好五笔的重中之重,有些字的结构一目了然,而有些字却很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拆分原则“按书写顺序,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连不交,能散不连”。只有正确领会这些原则,才能顺利拆字、顺利打字。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1.使用瞎子摸象法。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标签把键盘上的26个字母贴上,这样就是想看也看不到了,然后教会学生们正确运用指法,这是盲打的关键,在正确指法下让他们先用英打软件练习,熟练以后再结合字根口诀进行字根的盲打训练。刚开始学生们很不适应,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他们的眼睛自然而然的就不看键盘了,因为看了也什么都看不到。

2.使用意象训练法。所谓“意象训练”就是运用“意象”手段进行技能训练。“意象”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技能,当人们想象一个技能动作时,肌肉会同时象真在做这一运动一样产生兴奋,在头脑中反复地“练习”这一技能,能加快对这一技能的掌握。经常指导学生在读书看报的时候“见字想码”,并在“意象”中手指击键。如在看到“内”时就要想到其编码“MW”,进一步想到各键位置,同时手指在意象中击键。该法对快速理解眼、脑、手协调以及意象掌握击键要领等都有很大帮助。该训练法使学生很快能够突破汉字拆分的难关。

3.使用联想记忆法。“我是这地上的主人,不要以为有产,经和民工一同在中国发了”这句话估计你一两分钟就能背下来,说它另类是因为也就是一句话,与键位顺序没有拉上关系。那为什么这句话会有效呢?因为这本来是五笔字型中的25个一级简码,相互之间本没有任何联系,但我用联想法把它们串在了一起,成为一句易于理想的话,而且多数初学者常常拿一级简码字拆来拆去,忘记这是一级简码字。这句话能很快加深一级简码字的印象,所以当看到一级简码字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找到键位也就不是很困难的事。

4.使用强制记忆法。既然学生不愿意主动背字根,那我就采取强制记忆的方法,让他们被动记忆。我课前把字根口诀利用音频软件录下来,课上只要让学生自己练习的时候就打开这个音频文件播放字根口诀,就象大家听歌一样,听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根口诀也一样,学生们经常听着听着就跟着背起来,显然这种强制记忆法很快就让学生突破了字根难记这一关。

5.教师授课要做到“三心二意”。

“三心”是指细心、耐心、关心。细心选择好一本教材和练习软件,使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练起来循序渐近、信心百倍;细心观察,做好学生思想准备工作,把握学生学习难点。耐心回答问题、耐心讲解难点、耐心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耐心纠正学生错误指法。关心学生输入速度、关心学生进步,对他们的进步和失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鞭策,促使他们打字速度不断进步。

“二意”指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时,才会产生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五笔字型录入技能的培训持续时间长、练习量大,学生不免会感觉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在训练中出现的枯燥感觉和厌烦情绪,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我价值和可挖掘的潜能,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目的,端正训练态度,真正做到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另一方面教师要安排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使用练习软件、分组竞赛、设立排行榜等),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厌倦情绪;再一方面要关心爱护学生,不要轻易指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心理相融的气氛

6.注意学生层次,实施分层设标教学法。因材施教是一项基本教育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技能的提高不可能齐头并进。对此,我采取分层次训练的办法,根据当前的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组,这三个组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几次课完成个一个循环比赛,每组的前三名可以升到高一组,而后三名则要降到低一组。根据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目标,激励达标,层层上台阶。这样,既有利于打牢基础,又有利于整体操作能力的提高;既做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特长生,激励后进生,又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而易见,这种“分层次设标”法,是一种富有激励性的方法。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推荐第10篇: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列东中学

所谓教学重点,即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下面就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突出重点?

1.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

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例如,填表、收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

2.板书突出法。

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重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

3.练习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二、如何讲清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讲清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4.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初中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因此,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

教材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在学完知识后的针对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能预设学生将要发生的错误而进行重点准备。但仅仅靠反复强调、讲解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从而在“错误”中寻找真理。 有的课文,重点和难点是同一的,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第11篇:语文教学难点突破六法

语文教学难点突破六法

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

苏发元

745305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既有词语、句子理解方面的,也有篇章结构梳理方面的,还有艺术特点掌握及写作意图把握方面的。对于这些难点,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突破:

一、举例法。课文中有些语句概括性、哲理性都比较强,举例说明便可化难为易。如《导言》一文结尾关于物种起源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笔者在教学中举了如下例子:虎、狮、豹是同属的种,但说它们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某一共同的种所传下来的后代,便不能准确清楚地说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的祖先原本是同一物种的一个种群,后来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辽阔地带的隔离,它们彼此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经过长期的隔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后它们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从而成为虎的各项变种,但这些变种都是虎的后代。

又如《记忆》一文语言哲理性强,那么,对哲理性语言的理解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如在理解“记忆没有重量,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一句时,我启发学生回忆我们祖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学生心里就感到格外愤闷、压抑;而学生一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申奥成功、神舟5号发射成功等,又不禁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用例子去印证原句,学生很快便领会了原句的意蕴。

二、转换法。外国作家的作品因为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不同于我们的汉语,因此,译介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在语句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语句转换为符合我们现代汉语习惯的说法,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托马斯·刘易斯《这个世界的音乐》中有一段文字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这段文字可转换为如下平实的说明性文字: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鲸鱼之歌是简单的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也不能证明是为了传递寻常的信息。因而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音乐。

另外,文学作品用形象表意,部分学生不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一些用形象达意的句子的理解也成了难点。为此,有必要将形象语句转换为直观通俗的语句。如《沁园春·长沙》词上片末尾设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片末尾形象作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语句)词人和战友们到湘江中流游泳激起的波浪,连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说明词人和他的战友们才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反动统治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直观通俗语句)

三、图示法。课文中有些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如《神奇的极光》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 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中牵扯到好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如果画图显示,极光形成的原理便一目了然。图示如右:

四、增删法。有些文章在写法上跳跃性大,为了理解上的连贯,需要增添个别内容以搭桥,而另一些文章在写法上则随兴之所至,顺手插说个别内容,为了理清眉目,则需要先删去这些内容。比如在划分《拿来主义》一文的结构层次时,学生有几种意见,很难统一,我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第

二、六自然段的论述影响了学生的视线,图示如下:

第1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第2段:拿来主义 第3段:送去主义

第4段:送来主义

第5段:拿来主义

第6段:送来主义

第7—10段:拿来主义

删去第

二、六自然段后,文脉就清晰多了。于是,我让学生删去第

二、六自然段后再划分层次,结果学生很快将课文划分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三大部分(“送来”乃“送去”之危害,归入“送去”部分)。

五、比较法。某些问题直接理解起来有困难,可采用比较的办法来进行。如《读》一文,作者说:“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那么,作者纠正的目的何在呢?这就需要把文中每一则寓言的“初始意义”与作者在文中赋予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把握。以蝙蝠的故事来说,“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寓言的“初始意义”是讽劝人们要诚实做人,不要墙上芦苇随风倒,最后弄得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但钱先生又加以引申,接着说:“人比蝙蝠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意思是现实中一些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总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自高自大。把寓言故事“原始意义”和作者引申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就会明确,作者表面说是纠正伊索寓言故事所产生的偏见,其实是借纠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对现代社会丑陋的世相百态和人性中的缺陷弱点进行批判讽刺。这样,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这个难点便突破了。

文学作品语言鉴赏这个难点也可采用词语添删或替换比较的方法予以突破。例如《荷花淀》诗化语言细腻地反映了人物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如何突破学生对诗化语言的咀嚼鉴赏这个难点呢?可以用删减个别词语和原句比较的办法进行。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删去“低着头”和“总是”以后,表意变成了一种讽刺挖苦,水生女人也成了自私、落后的形象,而原句“总是”和“低着头”相衬,传达出的却是水生女人的一丝责备,还有些赞许与自豪,反映出了她虽是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但已受过进步思想的洗礼,有了觉悟。这样,学生便理解了本文语言质朴、简明但内涵丰富的特点。替换比较的办法可参照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的举例进行。

六、体验法。此法适宜于内容与学生心理距离较大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课文,如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单看文本,没有什么难度,学生不会有什么读不懂的。难在哪里?就难在作者作为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对世界的感受,学生是难以体验到的。有老师就采用让学生蒙着眼睛做走、摸、猜的游戏,然后谈自己的感受的办法突破了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写的感情这个难点。

又如古典诗歌内容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要让学生把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用语言具体表达出来,还真有一定难度,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充分感受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那么,如何让学生身临意境,目视耳听,骋心驰怀呢?想象。比如学习《山居秋暝》,让学生在《高山流水》或《鱼舟唱晚》古筝曲的伴奏下闭上眼睛边吟诵边想象,学生就会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从而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诗作特点,并体会到作者对清幽、空静、闲适生活的神往及自得之情。这就比那种从结构、立意、语句、词语、情感、主旨一一

第12篇:突破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难点

突破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难点

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应该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教师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语言环境,创设交际情境,扩充语言材料等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口语水平。

随着人们对外语的广泛重视,英语已成为小学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教育中,将英语排入日常教学中,并且要求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使用英语上课。尽管这样,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仍然很差,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

一、造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差的原因

(一)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绝大多数都不会说英语。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都是汉语。

(二)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

英语口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立足于要多听。一般的学校没有语音室,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并不多。

(三)学校,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大力要求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多数学校还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在考试中,英语并不要求考口语。并且学校的领导对此的重视也不够。在课程表上,英语课每班也只有两节课。一旦临近期末,这些课还要改成语文或数学课。而且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对孩子的督促也不够。

(四)学生的词汇贫乏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在太有限了,所知道的词汇并不多。可能教师所说的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或者是一知半解。从而有可能对英语失去兴趣。

(五)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仍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些不说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一门语言,如果不开口说,那一定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改变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从几个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兴趣,大胆开口。

首先,应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道学生开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拿出点时间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学生训练的题目列出,让学生表达。题目应当简单化,同时内容也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或事。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 。让学生发言。

其次,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的轻松愉悦。可以教英语儿歌,不少的小学英语的内容可以用英语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穿插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融入。

(二)用英语上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让学生渐渐地学会熟悉教师的语言。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听力训练,在听的基础上培养口语能力。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听是信息的输入,说是对输入信息的反馈,是信息的输出。很显然,不让学生进行大量听的练习和操练,说的能力则无从培养。只有在学生听多了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时候让学生开口,可谓水到渠成。因为听是说的前提,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听磁带,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技巧。听力材料要真实,学生所听的内容必须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情景,如谈论天气,购物,问路,问时间,打电话,就餐,看病,问候,介绍,告别,约会,谈论家庭成员或学校生活等。只有选用真实的材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听力基本训练,从而提高其理解口语的能力。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朗读,也可以让学生针对听力材料进行口语问答练习。

第13篇:建立空间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建立空间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地球和地球仪》教法设想 甘肃省清水县白沙农中

闫建文

在初中一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解读中,课标要求:①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②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具体标准:①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②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③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在教学中,“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在地理仪上认识经纬网”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这两个难点呢?说一说我的做法。

一、教学方法设想

1、应用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来完成。

2、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活动为主线”、“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可能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建立空间概念,完成平面到球体之间的转化,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展示小组的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

3、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应充分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各知识点的突破和空间概念的建立

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过程。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学中可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同时,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师可引入:“光年”光年。

2、关于地球仪

既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这个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教学中可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3、关于经纬线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①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②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4、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01年 3月 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台风“桑美”两个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8页的活动内容。

对于经纬网确定某一点位置,由于平面坐标和球面坐标学生没有学过,不可能用坐标来讲,只需用怎样确定班内某一位同学座位的方法来类比就可以了。

我认为上述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教学难点,还可以避免某些所谓“优质课”的做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行们不妨一试。

第14篇:《AutoCAD》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突破

浅谈《AutoCAD》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突破

四川省乐山犍为职业高级中学

陈忠

摘要: 在AutoCAD绘图教学中,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攻破,笔者认为:

1、确定重点、拓展知识面;

2、应精选例题和练习;

3、浓缩理论要点,增加实践应用时间;

4、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

5、辅导学生由单点发散变成多点发散。做到游刃有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Auto CAD ,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正文:

一《AutoCAD》概念的认识

CAD是ComputerAidedDesign的缩定,意思为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具有自动的、活动的中文含义。AutoCAD可以简单的译为“自动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设计”。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研制的、当今世界上广为流行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AutoCAD2006是其最新版本,与以前的版本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使设计流程更加一体化,设计功能更加强大,运行速度明显加快。它已成为一种相当智能化的CAD平台软件,不仅继成了以前版本体系结构开放、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的优点,而且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笔者就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的突破,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的突破

(1)、确定重点、拓展知识面

《AutoCAD》教材的结构通常从单一向群体聚合,由分支向系统汇集,往往最后才是一张图纸的完整出现。倘若学生学习计算机绘图前未先学习单位、图幅、图形界限、标题栏等初始设置,就将养成不规范的绘图习惯。尽管这些内容在教材的中间或最后也有阐述,但教师也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为目的,一开始就要死死死抓住规范绘图步骤不放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AutoCAD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绘图命令时应结合必要的编辑命令,二者不可截然分割。讲解直线、圆、圆弧、多段线、平面图形等绘图实例时,应用到一些编辑命令在所难免,教师不该因其授课顺序靠后而采用复杂的计算方式完成制图,

讲解编辑命令注意两点:第一要突出每个命令的主要功能。因AutoCAD功能强大,大多数命令框都有许多选项,教师一定要突出主要,不能面面俱到,仿止学生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如圆弧的画法有十种,讲授时选择常用的三点法:起点——圆心——端点法重点讲解;起点——圆心——角度法、起点——端点——角度法一般讲解。第二侧重相近命令的功能比较,如拉长、拉伸、延伸命令,打断与修剪命令,圆角与倒角命令的区分应用。

教师讲解图层命令时,除了用形象的手法,还应强调其重要性,并在以后的练习中经常应用,使学生切实体会图层的作用。初学者不适应CAD中不同线型要放在不同的图层设置、转换等操作,而习惯将图画在同一层上。教师应注意用复杂图形进行演示,讲清制图元素绘在不同图层的优势(标注、细线、粗线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图层的冻结、锁定等功能,解除学生惰性心理,提高提高学生认识的能力。

标注命令无疑使手工操作相形见绌,尺寸的三要素在手工制图时要分散完成,步骤繁琐,而CAD中却一蹴面而就。但要遵从先根据需要设置标注样式,再标注尺寸的原则。学生经常直接选择标注类型,马上标注,然后发现比例等不合适又费尽周折调整。教师应强调标注样式设置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标注习惯,认真纠正学生不规范标注的行为。 (2)、精选例题和练习

对工程、机械、工民建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AutoCAD》课程,因不同专业的图有不同的标准和构成,例题和习题应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应根据所教专业选择适当的例题讲解,布置适当的习题作为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在工民建专业中侧重在房屋构件、平面图、剖面图、总平面图、施工图等;工程专业则主要学习结构施工图、给排水工程、线路、桥涵图等;机械专业尤以学习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的绘制。教师教学前应从有影响的企业中收集实用价值高、有典型代表的图样,供学生学习与借鉴。这样做虽然增大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但就提高教学质量而言是百利无一害。 (3)、教学方法应丰富多样

1、浓缩理论要点,增加实践应用时间。

根据职教学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过长过细的理论阐述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追求讲全,讲细,而贵在讲精、讲通,使学生能用、会用、够用便是。如第1章中,略去功能及系统需求、安装(安排为阅读),浅讲界面、文件操作,重点突破命令行中点的坐标(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只要求学生当堂记住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表示,并用简单的例子对比讲解,安排类似练习由浅入深,渐进训练,从引导练习到由学生独立完成一气呵成。改变原有“理论+实践”的惯性模式,形成“实践中学理论”的新思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不求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理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更能起到吹糠见米的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

《AutoCAD》课程教学在机房授课,通常采用先用投影讲解、演示,随后上机练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紧跟课堂练习,让学生立竿见影,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熟悉了技能。教学中边讲边练、先练习再总结归纳、分段讲解和练习、课件演示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

3、辅导学生由单点发散变成多点发散 上机辅导通常由教师独立完成。通过观察,每班存在相同情况:全班几十人进度有先后,领悟快的学生能迅速完成,操作慢的学生需要再单独讲解、再演示,耗时长。单由教师辅导显得不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选

三、四个学习优秀的同学以兵教兵的方式,作为临时辅导员,完成作业后辅导相邻的同学。既提升了优秀学生的荣誉感,又使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CAD的学习由单点发散,变成多点发散,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掌握该门知识的用途和技巧

1、AutoCAD的用途

AutoCAD 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跟绘图有关的行业,比如电子、天文、物理、化工、建筑、机械等。其中机械行业充分利用了AutoCAD的强大功能,对于建筑图样,我们所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追求精确尺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说,没有其他软件可以比得上AutoCAD,比如:设计机械零件、绘制建筑施工图。你不可能又快又准地使用如3DSMax、photoshop等软件来绘制出一幅精确的平面图形。手工绘图是限制在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进行,但是实际建筑尺寸相对于一张图纸尺寸简直不成比例。你必须大大缩小建筑图样尺寸才能够在一张图纸上完整地绘制出硕大的建筑图,“绘图比例”由此而生。对于CAD来说,绘图的空间是一个无限的三维空间,无论多大或者多小的图形,都可以表示出来。

2、AutoCAD使用技巧

另外,AutoCAD使用中也有很多技巧,如:

1、特殊线型的处理;在AutoCAD中,用户虽然可以自己定义LINETYPE,但所定义的线型只能由短画线、点、空格等组成,但在实际应用中,常遇到一些特殊线型,如帷幕线、开挖线等,这样的线型用LINETYOE是无能为力的。这里向大家介绍用MEASURE命令制作帷幕线。先用PLINE命令画粗实线,用DONUT命令画实心点,组成帷幕线的“线元”,以块的方式保存(BL1),注意选好基点,再用MEASURE命令选择要改为帷幕线的多义线,当提示/Block时,选择Block,输入块名BL1,然后按需要输入合适的参数 ,这样“线元”将均分在多义线上形成帷幕线,在局部调整时,可以将块EXPLODE。

2、控制柄(GRIPS)的使用,控制柄(GRIPS)是对象上的小方框,在不同的对象上控制柄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例如,在线(LINE)上,控制柄出现在端点和中点;在圆(CIRCLE)上,控制柄出现在圆心和四分之一圆周处;在多义线上,控制柄出现在各顶点上。即控制柄出现在实体特征点上。利用控制柄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实体进行修改、移动、复制、旋转。例如,编辑多义线顶点时,先选定多义线,这时控制柄将出现在多义线的各顶点上,选择要移动的顶点,拖动鼠标就可以将顶点移到任意位置。

总之,如能 从以上几方面加强教学,在《AutoCAD》教学中把握住以上几个重点、难点,就会在教学过程中驾驭好课堂,做到游刃有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文AutoCAD2004综合综合培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四新著。

2、AutoCAD2004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

罗军

黄帅丹等著

3、《新编AutoCAD2004基础基础操作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编委会。

第15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屈红瑛

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即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一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数学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下面就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时如何突破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讲清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4.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初中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因此,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教材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在学完知识后的针对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能预设学生将要发生的错误而进行重点准备。但仅仅靠反复强调、讲解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从而在“错误”中寻找真理。

二、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 1.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

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例如,填表、收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

2.板书突出法。

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重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

3.练习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有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是同一的,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 又长智慧。”因此,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重难点的处理费尽心思。然而,虽然有时用心去做了,但效果不一定很好,那么,怎样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钻研教材, 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备课,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教学中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这些新知识和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只有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参与下获取的,脱离旧知识去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或画出来的文字、表格、图画。小学数学不仅比较抽象,而且逻辑严密,光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合理的板书不仅能高度地概括出教学内容,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由于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还可以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在实际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中强化感知,突破重点和难点。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它主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概念、算理、公式、法则等知识,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直观教学,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理解正确,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如何画出所给图形的对称图形是本节课一大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所给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线段)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在所给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点?这个点(指着其中的一个点)在对称轴的右边一定会有一个点与它完全重合,谁愿意上来指一指?你是怎么找到的?并配以课件演示,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教学生,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更容易突破难点,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素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学生能够自己获得的知识就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地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巩固,在练习中转化、运用,以此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须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多动一番脑筋,多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16篇: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的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 步明确教学目的,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全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的,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 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巧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发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接洽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量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精确看待,不要带有应付性的态度去应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导”、“联”是突破教学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善于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发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议了引导手腕的多样性。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议了教师引导方法需要多变。所以,教师须多备几手“导”的技巧,以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故事法、观看影视法、类比法等。

第17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精心地去备课。备课,首先要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然后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再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何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而能否在课上顺利的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则是这一节课的成功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钻研教材,精讲重点段落。

目前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质量一般都文质兼美,而好的范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和圆熟高明的语言技巧。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重点,并把握其与面的关系。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语言技巧,以至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环节,相辅相成地构成一篇课文的“面”。如果对这个“面”和教学重点的关系处理不妥,就会“点”、“面”皆失。我们有的老师曾把抓点理解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课文中抽出一条“筋”,或割出一块“肉”来讲,结果学生不但对全文基本内容茫然无知,而且对重点的东西也感到抽象、费解。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重点必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要“结合”,就必须吃透点和面的内在联系。虽是“点”,即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去理清全文的来龙去脉。既要“带”,就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详有略地把有关联“次点”带出来,既借“次点”辅助重点,又在说明重点之中适当地附带解决一些关系较直接的次点。要抓准重点,除了要舍得“割爱”外,还必须“抓之有据”,抓重点的依据有三:一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各年级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各板块教材的特点,确定各单元备课的教学重点;三是老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的实际,最后确立每一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和深度。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全局考虑的长计划,又要有落实到每一课的具体安排。各课的重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抓准重点句段,凸现重点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读海》这首现代诗歌,前三个小节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细致地分析每一小节,你只要抓住其中一小节重点进行质疑讨论教学,并作强化性点拨,其他的两小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顺利的达成知识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诺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演示内容,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例如我们在讲解《回声》这篇课文时,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概念是相当的抽象,无论你用多么细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往往都会一头雾水。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用FLASH课件演示出来,你不需要做任何的说明,学生自然会理解。所以,我们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它大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住语言的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以便实现高效率的课堂!

第18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学是我们每个做教师每天的工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做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就要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我认为。

一、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难点。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语文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诺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比如,语文第一册识字教学中有很多字理的演变过程,如果单纯地用书中插图让学生感受这种些字的变化过程,形式单一,孩子们的直观感性也不强,印象自然不会深刻,在“子”,“云“等生字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演示这些字的演化过程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三、学练结合抓牢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特别是识字教学是重点的一年级,学生刚则接触小篇幅的文章,对于字词的积累是重点,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好词,积累语句,在学习《小动物的家》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想一想,文中出现了几个小动物?这几个小动物把叶子分别当做了什么?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学习文中的每个自然段,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方向,就会带着问题思考,更好地为理解第一自然段做了铺垫。从而激起了学习感受第一段秋天来了大自然美丽的词句,积累到了“碧蓝碧蓝,金黄金黄,火红火红”等表示色彩的词,并相机用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这种些都是借助多媒体来完成的。

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删繁就简,将节约出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第19篇:韵母难点突破

韵母难点突破

普通话的韵母是各自成系统的,特别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区分得很清楚,而在武汉话里,有混读现象。另外eng与ong,u与ou等混读现象,以及丢失介音u等,都是武汉人学习普通话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en—eng—ong 在武汉话中没有后鼻韵母eng,它们常常被读作前鼻韵母en。ong也是后鼻韵母, 但它与eng的元音不同,eng的元音是e,而ong中的元音是u。在学习时一定加以区分。

【发音要领】

要发好前鼻韵母必须注意“前”字,舌尖向前抵住上门齿背后的上牙床,发音时必须体会这个“前”的部位,用力抵住齿龈,不得后缩或松动。

练习后鼻韵母必须注意这个“后”字。舌向后缩,用舌根和软腭接触,发音时必须体会“后”的部位,把舌根用力抵住软腭,不得前移或松动。

从听感上说,前鼻韵母比较沉闷,不如后鼻韵母那样响亮通畅,气息也弱些,可以对比体会。

【方音辨正】

1.下面介绍一个发准前鼻韵母的方法:

△在前鼻韵母的音节后面紧接上一个轻声的“哪”na;例如:

Kanna wenna jinna xunna 看哪 问哪 进哪 熏哪 Pinna fanna chuanna gunna 拼哪 烦哪 船哪 滚哪

△在前鼻韵母的音节后面紧接上一个用d、t、n、l做声母的音节。例如:

Banli chuntian pinnong jundui 办理 春天 贫农 军队 Pinde banding xinlao mentu 品德 板凳 辛劳 门徒

2.发准后鼻韵母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

△在后鼻韵母的音节后面紧接上一个轻声的“个”ge或“过”guo;例如:

deng ge ren tong ge xin kang guo qiang ting guo xi 等个人 通个信 扛过枪 听过戏 qing ge an bang ge mang geng guo di ting guo che 请个安 帮个忙 耕过地 停过车 △在后鼻韵母音节后面紧接上一个用g、k、h充当声母

的音节。例如:

fangkong nenggou qingke nonghou 防空 能够 顷刻 浓厚 minggui yinghe jingguo tingke 名贵 迎合 经过 听课

【记忆方法】 1.形声字声旁类推

shēnshãnshěnshēnshēnshěnshēnshânshěn申shēn——伸 神 审 呻 绅 婶 砷 胂 渖

fēnfēn

fēn

fēn

fěn

fân

fân

fēn

fãn

fēn分fēn——芬 纷 氛 酚 粉 份 忿 吩 汾 玢

mãnmen

mân

mãn

mân门mãn——扪 们 闷 钔 焖

zhânzhěnzhēnchēnshân真zhēn——镇 稹 禛 嗔 慎

zhēnzhēnzhângzhēn贞zhēn——侦 祯 帧 浈

shângshēngshēngshēngshēng生shēng——胜 牲 甥 笙 珄

zhēngzhěngzhângzhângzhēngzhēng正zhâng——征 整 政 证 怔 眐

zhēngzhângzhēngzhēngzhēngzhēngzhângzhēng争zhēng——睁 挣 铮 筝 狰 峥 诤 踭

pãngpãngpãngpãngbēngbângbângbēng朋pãng——棚 鹏 硼 堋 崩 镚 蹦 绷

cēngcângzângcãngzēngzhēngzēngzângzēngzâng曾cãng——噌 蹭 缯 竲 橧 嶒 增 赠 憎 甑

2.记声母韵母的拼合规律

(1)普通话d、t、n、l只拼eng,不拼en(扽dân、嫩nân除外)。武汉话中d、t、n、l与en相拼的音节,普通话都

念eng韵母。例如:

灯、登、等、瞪、蹬、噔、邓、腾、誊、藤、疼、能、冷、楞、棱

B、b、p、m、f不拼ong。普通话里b、p、m、f任何时候都不与ong韵母相拼,方言中b、p、m、f后面的ong,普通话都念作eng。例如:

bēngbēngbângbâng

bâng

bâng

bãng

bàng

pãng

pãng

pãng

pãng

pãnglěnglenglãngdēngdēngděngdângdēngdēngdângtãngtãngtãngtãngnãng崩、绷、蹦、镚、泵、迸、甭、蚌、朋、堋、硼、棚、彭、pãngpěngpângpãng

mãng

mâng

měng

mãng

mãng

mâng

měng

mãng

fēng鹏、捧、碰、蓬、盟、梦、猛、萌、蒙、孟、懵、檬、疯、fângfēngfēngfēng

fēng

fãng

fãng奉、风、枫、丰、封、冯、逢等都是eng韵母字。

3.记少不记多

(2)普通话g与en相拼的字较少,而与eng相拼的字较多。

gēngēngângen:跟 根 亘

gēnggânggěnggěnggēnggěnggēnggěnggěnggěng

bïgěngergeng:耕 更 梗 耿 庚 哽 羹 鲠 绠 埂 颈(脖颈儿) (3)普通话中h与en相拼的字只有四个,其余都是eng韵字。例如:

hãnhěnhěn

hânhen:痕 很 狠 恨

hēnghãnghēnghãnghãnghãnghãnghãnghãngheng:哼 衡 亨 横 恒 珩 蘅 桁 鸻

【综合练习】 1.朗读词语 单音节词语练习

bânpãnmãnnânzhēnchân奔 盆 扪 嫩 真 趁

shengân

lún

zhân

sēn

zěn神 亘 伦 震 森 怎

lěngkēng

fâng

mãng

hēng

peng冷 铿 奉 盟 哼 碰

nãngtãng

shâng

gěng

feng

dǒng能 疼 胜 梗 缝 懂

sōngnïng

gōng

chǒng

dîng

lǒng松 农 躬 宠 洞 拢

2.词语对比练习(加点的是后鼻韵母字,加横线的是前鼻韵母字)

陈旧—成就 深水—生水 木盆—木棚 震惊—正经 清真—清蒸 伸张—声张 镇反—正反 瓜分—刮风 终身—钟声 深洞—生动 申明—声名 吩咐—丰富 审视—省市 诊治—整治 功臣—工程

chángzhēnshěnshìshěngshì

zhěnzhì

zhěngzhì

gōngchãn

gōngchãngshēndîngshēngdîng

shēnmíng

shēngmíng

fēnfù

fēngfùzhânfǎnzhângfǎn

guāfēn

guāfēng

zhōngshēn

zhōngshēngzhânjīngzhângjīng

qīngzhēn

qīngzhēng

shēnzhāng

shēngzhāngchãnjiùchãngjiùshēnshuǐshēngshuǐmùpãnmùpãng长针—长征 征尘—真诚 出身—出生

rãnshēng

chūnfēn

chūnfēng

chìchãn

chìchãngchángzhēngzhēngchãnzhēnchãngchūshēnchūshēng人参—人生 春分—春风 赤忱—赤诚 阵势—正式 陈设—橙色 陈腐—城府 zhânshìzhângshì

chãnshâ

chãngsâ

chãnfǔ

chãngfǔrãnshēn 5

chãnshângchãngshâng

shēnzhí

shēngzhí

shēnwàng

shēngwàng陈胜—乘胜 伸直—升值 深望—声望 根据—耕具 申讨—声讨 微分—威风 恨事—横事 枕套—整套

2.朗读句子

(1)学习普通话要认真纠音,发现 错误 要及时更正。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歌声在演播大厅里升腾、回荡。 ...(4)要深化我省教育体制改革。 .3.绕口令练习:

tãng

shãng

tãng

tãng

shēn

shãnghânshìhãngshì

zhěntào

zhěngtàogēnjùgēngjù

shēntǎo

shēngtǎo

wēifēn

wēifēng(1) 丝瓜藤上绕满绳,瓜藤绕着藤架伸。绳长tãngshēn

shãng

tãng

chãn藤伸瓜儿长,绳粗藤壮瓜儿沉。

línglïng

línglïng(2)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塔前有座庙, 庙sēngsēng

qīng

lâng内有老僧,老僧当方丈,徒弟有六人; 一个叫青头楞,lângqīng

sēngsēng

sēng一个叫楞头青;一个叫僧僧点,一个叫点点僧; 一个bân

bân

qīng

lâng

qìng

lâng是奔胡卢把,一个是把胡卢奔; 青头楞会打磬,楞头 6

sēngsēngsēngbân青会捧笙;僧僧点会吹管,点点僧会撞钟; 奔胡卢把会bân说话,把胡卢奔会念经。 4.朗读文章

见《朗读训练材料》中作品30号(节选自《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精选》中《“能吞能吐”的森林》) (二)in—ing 普通话里in和ing是两个不同的韵母,武汉话却只有in,没有ing。很多武汉人说普通话时,要么把ing混读为in,要么把ing念作ieng。有些武汉人学了普通话之后,又将in混读为ing。所以武汉人要想正确区分这组音,发音准确到位是关键。 【发音要领】

ing是元音i和后鼻辅音ng结合而成的后鼻韵母。发音时,舌面接近硬腭,唇形扁,发出i音后,紧接着舌根往后抬起,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发出鼻音ng。

【记忆方法】

1.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

比如“斤”的韵母是in,由此类推,则“近、靳、新、芹、

欣、薪、忻、昕”等都是in韵母字。又如:

bīnbīnpín

bīn

pín

bìn

bīn

bīn

bìn

bìn

bīn

bīn

bìn宾bīn——槟 频 滨 频 鬓 濒 缤 殡 髌 傧 镔 摈

mínmǐnmǐn

mín

mín

mín

mǐn民mín——抿 泯 岷 珉 苠 鈱

jǐnjǐnjìn

jǐn

jǐn

jǐn

qín堇jǐn——谨 觐 瑾 馑 漌 勤

jīnjìnjīn

jīn

jìn

qín

qīn

qín

yín今jīn——妗 矜 衿 妗 琴 衾 芩 吟

yīngyíngyíngyíngyíngyíngyíng莺yīng——营 莹 萦 荧 茔 荥

bǐngbìngbǐngbǐngbǐngbǐng丙bǐng——病 柄 炳 邴 陃

píngpíngpíngpíngpíngpíngpíng平píng——萍 评 坪 苹 枰 鲆

qīngqíngqǐngqīngqíngqīngqīngqíngqīngqìngjīngjīngjìngjīng青qīng——情 请 青 晴 鲭 蜻 氰 鲭 箐 精 睛 靖 菁 in韵母的代表字有:

xīnjīnjīnmín

yīn

yīn

jìn

xīn

lín

qīn

bīn

jǐn

qín心、今、斤、民、因、阴、尽、辛、林、侵、宾、堇、禽、jìnjīn禁、金

ing韵母代表字有:

dīngbìngbǐngníng

píng

lìng

míng

tíng

jīng

dìng

yīng

qīng

tíng丁、并、丙、宁、平、令、名、廷、京、定、英、青、亭、míngjìng冥、竟、婴

2.利用声韵拼合规律记忆

普通话里in韵母不与d、t相拼,那么,凡是方言中

dīng

dǐngin与d、t相拼的字,都应改读为ing韵母。如“丁、鼎、dǐngdìngdìngdìng

dīng

dīng

dìng

tīng

tíng

tíng

tǐng

tíng

tīng顶、定、订、钉、盯、叮、锭、听、亭、廷、挺、停、厅、tíngtǐngtíng庭、艇、婷”等等。

3.记少不记多

(1)普通话in韵母与n声母相拼只有一个“您”字,其余都是后鼻韵ing。

nínNin:您

níngníng

níng

níng

níng

nǐng

nìng

nìng

níngNing:宁、凝、狞、咛、柠、拧、泞、佞、聍

(2)普通话以“令”作声旁的字,绝大多数是ing韵母,少数是in韵。

línlīnLin:邻 拎

línglíng

líng

líng

líng

líng

líng

líng

lǐng

líng

língLing:龄、零、伶、铃、玲、聆、羚、翎、领、苓、囹 (3)以“坙”作声旁的字,除极个别外,都是ing韵。

jìnJin:劲(干劲)

jīngjìng

jīng

jǐng

jǐng

jìng

jìng

jìng

jīng

jìn

qiángjìngJing:经、径、茎、颈、刭、迳、痉、胫、泾、劲(强劲)

【综合练习】 1.朗读词语 单字练习

xinbīn

pǐn

mǐn

nín

lìn心 斌 品 悯 您 吝

jìnqīn

bìn

xīn

lín

jìn近侵 殡 锌 临 晋

bīngpíng

míng

jīng

qing

xǐng冰 萍 鸣 荆 情 醒

dìngtǐng

nìng

líng

míng

xìng定 挺 泞 灵 铭 幸

对比词语练习(加点字是后鼻音字,加横线的字是前鼻音字)

rãnmínrãnmíng

jīnyú

jīngyú

bùxìn

búxìng人民—人名 金鱼—鲸鱼 不信—不幸

yǐnbìyǐngbì隐蔽—影壁

yínhãyínghã

línshí

língshí

jìndì

jìngdì

qīnzhēng

qīngzhēng银河—迎合 临时—零食 禁地—境地 亲征—清蒸

mínxīnmíngxīng

qīnxìn

qíngxíng

mínzhâng

míngzhâng

mínshēng

míngshēng民心—明星 亲信—情形 民政—明证 民生—名声

jīnxiāojīngxiāo

pínfán

píngfán

xīnjīn

xīnjīng

bīnlín

bīnglíng今宵—经销 频繁—平凡 薪金—心惊 濒临—冰凌

mínfânmíngfân

línlì

línglì

yījīn

yījīng

xīnjiàn

xīngjiàn民愤—名分 林立—伶俐 一斤—一惊 新建—兴建

xíngjìnxíngjìng

qīnxìn

qīngxìn

jǐnlín

jǐnglíng

línjiǎo

língjiǎo行进—行径 亲信—轻信 紧邻—警铃 邻角—菱角

qīnshēnqīngshēng

tánqín

tánqíng

qīnjìn

qīngjìng亲身—轻声 弹琴—谈情 亲近—清净

jīnyínjīngyíngjīngyíng金银—经营 晶莹

兼有前后鼻韵母词语练习

língmǐnmínbīng

jīnjīng

qīngxīn灵敏 民兵 津京 清新

pǐnmíngtǐngjìn

yǐnqíng

xīnxíng品名 挺进 引擎 新型

pìnqǐngtīngxìn

yínxìng

mínqíng聘请 听信 银杏 民情

xīnlíngnǐngjǐn

yǐngyìn

jìnjǐng心灵 拧紧 影印近景

2.朗读句子(加点字是后鼻音字,加横线的字是前鼻音字)

jīntiānyīntiānzhuǎnqíngtiān(1)今天阴天转晴天。

zhǎnbōtīngde

xíngxiǎn

shì

píng

gǔn

dîng

zhe

zhîngzhāo

pìn(2)展 播 厅 的 大 型 显 示 屏 滚 动 着 各 种 招 聘xìnxī信 息。

yuángōnghuānyíng

xīn

jīng

shàng

rân(3)员 工 欢 迎 新 经 理 上 任。

zhâlǐde

huánjìng

hěn

qīngjìng(4)这 里 的 环 境 很 清 静。

3.朗读绕口令

jīnjīng

fēngjǐng

jīng

jīn

jīn

fēng(1) 小金到北京看风景,小京到天津买纱巾。看风jǐngjīng

jìng

jīn

jīn景,用眼睛,还带了一个望远镜;买纱巾,带现金,jīn

jìn

jīn

jīn

fēngjǐng

jīng到了天津把商场进。买纱巾,用现金;看风景,用眼睛;jīnjīnjīng

jīn

jīng

jǐng巾、金、京、津、睛、景,字字都应念标准。

xīng

bīng

yīng

dìng(2) 天上七颗星,地下七块冰,树上七只鹰,梁上七根钉,dēng

dēng台上七盏灯。呼噜呼噜扇灭七盏灯。嗨哟嗨哟拔掉七根dìng

yīng

bīng钉,呀嘘呀嘘赶走七只鹰,抬起一脚踢碎七块冰,飞

xīng

míng来乌云盖没七颗星,连念七遍就聪明。

第20篇:商务英语考试中难点重点突破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即为了“用”。学以致用,学而未用则废,未用的学问则是没有意义的。七年的英文学习如果仅仅只会做题便是荒废,教授强调学习英语不仅只是学习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技能。比如筷子、自行车的使用,是通过我们一次一次反复练习才实现对它的使用。学习最重要的事就是永不停止对问题的探索,学问学问,有学习更要探索问题,进一层次,还得持之以恒地探索,学习;永远不要抱着我试试的态度去学习,自信永远是学习最初的动力;再者,态度是决定学习者是否成功学以致用的因素,究其原因在于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面前看到的都是困难,反之,乐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面前看到的都是“景观”。

主要有三大难点:长句、难句不明白意思;太多生词影响文章理解;还有就是时间不过,答不完题。下面为大家提供一点建议,相信各位考生只要充满信心,同时将这些方法和解题过程付诸实践,阅读水平一定会提高上来。

1、时间不够

我们知道六级阅读文章要在35分钟内读完4篇文章并且做5道题目,考生如感觉时间不够无外乎三个原因:

1、花在文章阅读的时间太长;

2、无法快速地定位选项在文章中的定位(表现在不得不从新阅读、览全文或某个文章段落);

3、无法快速、准确的从四个备选项中判断出正确选项(表现在犹豫不决)。

2、生词较多

许多同学感觉阅读中生词较多,阅读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确实,词汇量是任何英文阅读(特别是像六级这样的高级英文阅读)的基础。但我认为六级单词相对于4级仅多了1200个。如果考生能充分掌握4级词汇,文章中出现的所谓的生词是不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拦路虎。我们知道任何文章段落与段落或句子与句子之间都会有逻辑联系。句子中词的作用(尤其是形容词、副词或连词)就在于体现某种逻辑关系。考生完全可以通过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猜出或体会出某种生词的指向范围或大致含义。因为六级考试阅读文章并不要求对“生词”释义的精确掌握——我们的目的是了解文章或句子大意。所以,只要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就能掌握文章或句子的大致内容,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3、难句看不懂

四篇阅读文章中必定会出现一些难句。也许难句中的每一个词考生都能看懂,但是整个句子却无法把握其含义。就其原因在于中国同学欠缺两方面的英文阅读能力:

1、缺乏对英文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的适应;

2、不能抓住难句的句子主干。首先,英文的语言考试.表达思维习惯与中文有较大的区别。中文习惯主、谓、宾的句子结构;英文中却存在大量的倒状结构,再加上繁杂的插入语等复杂的语言现象,对于习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后理解英文的中国考生而言,无法对入中文的理解习惯,自然无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1 1职称英语培训http:///kecheng-l1540000000000

突破中难点教学心得体会
《突破中难点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