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31 08:34:4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参考答案

1、“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2、(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3、“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4、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5、“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6、“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7、“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8、“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2、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

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3、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4、下面( )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E、方言

5、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2、夏自强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3、物理学、化学都展示给我们一种自然的规则美与简洁的统一美。

4、夏自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

5、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1、“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2、(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3、“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4、“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5、“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6、“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7、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8、“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下面属于不良的教姿教态的有( )。

A、站桩式:死板,缺乏激情

B、自话式:自说自话,目中无人

C、盯人式:目光过于集中与某人

D、骚动式:神情紧张,肢体骚动

E、陋习式:习惯性陋习

2、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3、GIS的美包括( )。

A、融合之美

B、结构之美

C、辩证之美

D、层次之美

E、变幻之美

F、展示之美

4、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5、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

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自然地辩证逻辑,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任何科学家分析问题的重要的着眼点,这种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具有哲学层面的深邃美与逻辑美。

2、物理学、化学都展示给我们一种自然的规则美与简洁的统一美。

3、在一定的意义上讲,科学研究之旅,往往就是寻美之旅。

4、Josef Strob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

5、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再现生活中的美。

1、“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2、“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3、“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4、“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5、“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6、(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7、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8、“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下面( )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E、方言

2、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包括(

A、设题巧妙灵活

B、诱发深入思考

C、顾及课堂进程

D、选择时机恰当

E、照顾全体听众 F、积极鼓励先进

3、GIS的美包括( )。

A、融合之美

B、结构之美

C、辩证之美

D、层次之美

E、变幻之美

F、展示之美

4、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5、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优美的板书是一种美妙的艺术。

2、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3、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谨防课堂语言病。

4、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5、张殿坤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应当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1、“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2、“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3、(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4、“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5、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6、“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7、“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8、“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包括(

A、设题巧妙灵活

B、诱发深入思考

C、顾及课堂进程

D、选择时机恰当

E、照顾全体听众

F、积极鼓励先进

2、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3、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

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4、下面属于不良的教姿教态的有( )。

A、站桩式:死板,缺乏激情

B、自话式:自说自话,目中无人

C、盯人式:目光过于集中与某人

D、骚动式:神情紧张,肢体骚动

E、陋习式:习惯性陋习

5、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GIS的出现,给传统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带给我们有别于传统科学的新潮美。

2、张殿坤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测量与地图教育学家,西北大学原地理系副主任。

3、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4、夏自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

5、Josef Strob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

推荐第2篇: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学习心得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学习心得

高要区金渡镇褚国昌中心小学 廖小莉

通过学习汤国安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后,使我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点有重要地位。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的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以一种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教学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 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不是常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吗?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去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学声的美术活动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才能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形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去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意有序的美术活动,首先就得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给他们直观而美好的形象。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他们的画画还正处于“涂鸦”阶段,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着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成分,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如果要他们画一幅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个红太阳,附近是几朵均匀排列、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几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匀的花草和小白兔。不会去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了。正应为这样,就去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引导。虽然如此,但要知道,美术的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虽然小学美术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但这里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理所当然地包含了画画这一基本技能。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很多时候都是有画面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技法的指导。这就像走路,一个人连路也还不会走,又如何去奢谈跑步。美术创作也是一样。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才能去进行创新(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不指导练习一些基本的形体结构,学生往往觉得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道该怎样去画。因此,只重视创新而忽视基本技法指导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知道学生从认识和描绘基本形体结构开始,通过对基本形体结构的描绘,让他们知道原来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物体,都是有长方、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体构成的,画好这些基本形体对以后的画画有这么重要的关系,他们就会比较顺利地去完成作业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对学生的作业没有严格的要求。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地、经常有意无意地讲解一些有关基本形体的知识。让学生时刻注意对形体的描绘。并逐渐地有简单到复杂转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一定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识。如在上《小雨沙沙》、《爸爸妈妈真忙》、《我的老师》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人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是由圆形和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画人原来也不困难,也就乐意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了。

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师生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始终 处于教师预定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画画正处在涂鸦阶段。往往是想到哪里画到哪里、落笔成章,不会再去做进一步的修改了。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少讲,让学生有最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勤于巡视,看到能较好地表现作业要求的作品,及时表扬,同时,把他的作业作为范例来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这为学生是怎样来画的,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学习知识技能。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不要怕影响须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让学生看到每一次修改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学生不但不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因看到自己的进步而欣喜若狂,信心倍增,更乐于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谨郑重的科学,而且是一门历久弥新的艺术。而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面向21世纪更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推荐第3篇: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业课)练习题、答案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业课

单选题

------- 1.“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2.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正确答案:B.印尼

4.(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正确答案:C.Josef Strobl

5.“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正确答案:B.Josef Strobl

6.“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C.庄子

7.“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8.“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正确答案:B.洪堡

多选题

------- 1.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2.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正确答案: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3.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

正确答案: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4.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正确答案: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5.下面( )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正确答案: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判断题

------- 1.只要用心,再难的教学问题都有成功的解决方案是张殿坤说的。 正确答案:对

2.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正确答案:对

3.张殿坤讲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就要给听众接受知识中带来美得享受。正确答案:对

4.Josef Strobl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对

5.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正确答案:对

单选题

1.“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2.“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正确答案:B.Josef Strobl

4.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正确答案:B.印尼

5.(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正确答案:C.Josef Strobl

6.“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7.“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正确答案:B.洪堡

8.“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C.庄子

多选题

------- 1.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

正确答案: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2.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

正确答案: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3.下面属于不良的教姿教态的有( )。

正确答案:A.站桩式:死板,缺乏激情 B.自话式:自说自话,目中无人 C.盯人式:目光过于集中与某人 D.骚动式:神情紧张,肢体骚动 E.陋习式:习惯性陋习

4.下面( )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正确答案: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5.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正确答案: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判断题

------- 1.自然地辩证逻辑,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任何科学家分析问题的重要的着眼点,这种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具有哲学层面的深邃美与逻辑美。 正确答案:对

2.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正确答案:对

3.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高水平的授课,应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自己也因学生的成长而得到幸福与升华。

正确答案:对

4.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正确答案:对

5.GIS作为一门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交融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正确答案:对

单选题

1.“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 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3.“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 )说的。 正确答案:B.Josef Strobl

4.“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C.庄子

5.“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 正确答案:B.洪堡

6.“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 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7.夏自强是( )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正确答案:B.印尼

8.( )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正确答案:C.Josef Strobl 多选题

------- 1.课堂教学艺术包括( )方面。

正确答案: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2.GIS的美有利于( )。

正确答案:A.把握GIS学科发展的脉搏与方向 B.深化对GIS学科特征的认识 C.修正GIS技术与产品的瑕疵 D.提升GIS研究与学习的兴趣

3.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

正确答案: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4.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包括(

正确答案:A.设题巧妙灵活 B.诱发深入思考 C.顾及课堂进程 D.选择时机恰当 E.照顾全体听众 F.积极鼓励先进

5.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正确答案: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判断题

------- 1.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正确答案:对

2.自然地辩证逻辑,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任何科学家分析问题的重要的着眼点,这种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具有哲学层面的深邃美与逻辑美。正确答案:对

3.夏自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正确答案:对

4.优美的板书是一种美妙的艺术。

正确答案:对

5.板书的运用时一门扎扎实实的技术。正确答案:对

推荐第4篇: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文科)学习心得

山东职业学院土木系 张锦

听完了为期两天的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艺术(文科)培训课程,受益匪浅,尤其是今天下午周旺生老师的课,朴实不乏激情,幽默不乏寓意深刻,大师不愧就是大师!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课堂教学的的几点想法。我就职于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我们是职业院校,无论是从生源还是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来说都不同于本科院校。先说生源,自然比不过本科院校,高考分数从190到550左右参差不齐;再说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职业院校比较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实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这几点就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必然不同于本科院校。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愿意听还要听得懂,我认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职业院校的老师不仅要热爱学生,有激情还要有耐力,用学生们能听的懂的语言方式来讲课。以我所从事的思政课教学为例,讲大道理大家都懂,但谁也不愿听尤其是这些90后们。我讲课的时候就会在其中穿插一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案例,学生们还是比较愿意听的。比如,我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节时我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以后打算从事的行业发起讨论,让学生们自己去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另外,教师自身一定要与时俱进。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稍不留神可能就OUT了,可能学生的哪句话我们就听不懂了,就会被学生们奉为老古董。比如讲马克思主义指

导思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老古董,而我们教师如果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马克思主义,对比西方的一些意识形态的渗透方式来讲我们的意识形态学生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再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第一个困难就是学校本身的文化底蕴不足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我曾和几位同事一起探讨过。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些年大学一直在扩招。这样本来达不到一定办学层次的学校迫不及待的升格,有资质的大学就建新校扩人数,大学显得很浮躁,很急功近利。可以想象这种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能否真正沉下心来教与学?第二个困难,如何对待教学与科研?这个问题,昨天和今天的这几位老师都讲过,但我认为这是个体制问题。也许提的人多了会引起更大的重视吧。

以上是我这两天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推荐第5篇: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艺术学习心得

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王华珍

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

5月25日和5月26日为期两天的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艺术(文科)培训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主讲人结合多年深刻积淀、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介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艺术的加以运用。主讲教师邹逢兴教授、顾沛教授、李子奈教授、周旺生教授分别从如何当好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讲授了怎样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课题。

第一、教学方面

一、认真备课,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努力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多挖掘教材,多思索教学法。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有效课堂的创设机制。

1.教材方面:教材选择应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教学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

2.学生方面:大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差,基础差,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课后围着习题转,考试之前拼命干”的残缺式的学习方法。个人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授课过程来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要素: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实现四者的和谐统一。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配合多媒体教学,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课件的整体性、逻辑性和美观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3.教师方面:--老师 (teacher): 权威身份—单向地传授知识(知识成果); --学习促进者(learning facilitator): 学习伙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技能成果);

--人师(mentor):典范,朋友,导师,教练—个人的潜能发展(态度成果)。 大学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要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讲课内容丰富精彩;课程设计新颖别致;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着眼于探索、发现、思辨、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法和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氛围轻松活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任务,以“赏识教育”为主导,推进优等生,鼓励后进生和贫困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热情、热爱学习的班集体。

通过此次培训,参培学员们提高了对高校课程的认识,加深了对高校课程理念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明确了高校课程教学的思路,对于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学实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参加培训的教师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

推荐第6篇:审计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审计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摘要】:作为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审计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难度,而且也会给教师的授课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此类课程课堂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财会工作的多年经历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对如何在审计的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式,将实际案例带劲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操作能力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审计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0.引言

审计学是一项需要将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基础等多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与学科且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想要学好审计这门课程,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等基础;而对教师来说,想要更好的对审计课程进行教授,除了要从整体上对课程作出设计、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与课后的辅导安排以外,还需要对课堂中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选择。通常来说,案例教学法是大多数审计课程教师所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1]。

1.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特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给的主体,其强调的是学生思考与学习中主动性的发挥,并以此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作出有效激发,在使其学习动力得到增强的同时,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加以促进。此类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将对知识的注重转变为对能力的注重

一般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利用练习或提问等方式来期望对学生进行基础审计知识理解时能得到强化,但此类方式却常常因为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结合笔者实际的传统教学经验而言,许多学生所能做到的紧急是对基础知识的强行记忆,即便学完了所有课程也仅是对其内容略知皮毛。相比较而言,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案例对基础知识作出讲解,利用审计案例对需要进行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其重点内容在于对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所掌握,而且要求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此类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2]。

1.2将信息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多向的交流

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接收到案例信息后,首先需要对所储备的知识进行调动并思考,之后再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由于在对问题作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适时地引导,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案例作出深入思考,通过新法规的不断学习来保证知识水平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学生所提出的新的解决方式与观点同样可以拓宽教师自身的思维,所以,在案例教学法中生生与师生间教学形式的多向交流,不仅能够对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进行调动,而且还能够集思广益与开阔思路,从而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知识水平提升[3]。

1.3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由于案例给学生带来了有情境的一种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面对的案例时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作为学习主题的观念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了主动追求者。此外,利用案例不仅能将乏味枯燥的学习内容更加有趣与生动,而且在案例教学法后期的小组与各种发言汇中帮助学生互相启发,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与取长补短的目的。

2.案例分析法在审计课堂中实际应用时的主要内容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将实际案例在课堂中灵活引入

对于审计课程而言,其基础知识不仅存在明显的规定性,而且还有着层次繁多与内容发杂等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灵活讲解与溯源追根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与鉴证业务无法相容的工作,注册会计师不得执行和从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该项规定作出毫无感情的讲述,很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且感觉乏味。但如果灵活对课堂中学生与他人通电话的案例进行引用,在叙述时改为“在课堂上打电话的行为是不是也等于执行与从事了和学生行为规范无法相容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解释了知识,从而使学生对“无法相容工作”的认识得到加深。

2.2对案例进行设计,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尽管在企业中付款和采购、收款和销售、投资循环和筹资的审计、仓储和存货、企业的业务流程与日常经营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这些对于实际会计经验缺乏的学生而言却较为陌生,他们常常在学习此类知识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审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内,教师应该将案例当作载体,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立与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运用,把与审计有关的技巧与方法在案例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溶解,利用对案例的讲述来强化教学内容的实际性与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审计方法与案例的契合度进行把握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对案例作出详尽分析,通过审计人员工作过程的展示对学生审计的思维进行培养。

2.3对问题进行分解思维,化整为零

当审计课程讲授都不同业务的循环审计环节时,审计案例内调账和查账的工作不断出现,但对该部分会计财务知识相对不足的学生来说,当发现复杂账项的调整后常常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解决。因此,通过思维的分解方式将复杂问题化简为零可以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例如:某注册会计师在对某企业应收账款的账户进行审查时发现,其账目中有一笔会计的记录为:

借:应收账款80 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80 300

在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对相关的原始单据与明细账目进行查阅后发现,该企业通过职权吧商品的销售款项当做奖金向职工发放。因此,在对财务调整进行教授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步解决的方式作出讲解:

(1)对原有账目进行判断:该企业账目中会计的分录是不正确的

(2)对正确的分录进行编制:

借:应收账款80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 100主营的业务收入60 200

(3)对元账目中的错误进行更正:将正确分录的账目与错误分录的账目作出比较,不调整共有的金额与账户,对缺少的金额与账户进行补记,冲销多余的金额和账户。更正后的账目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80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 100主营的业务收入60 200

2.4有所侧重的对相应知识进行自身内化

由于在学习企业中付款和采购、收款和销售、投资和筹资、仓储和存货等许多不同阶段业务的循环审计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在教学过程应该紧扣实性程序与审计目标这两项重点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业务的循环审计内实性程序与审计目标需要教师作出详尽解释, 但由于学生缺乏有关财务管理的经验,所以很多时候在通过财务比率对实质性程序的分析所

做出的讲解往往是一笔带过。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中主营业务的成本与库存商品存在紧密联系这一特点,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依靠案例教学的方法。在审计课堂中,通过对审计实务的模拟与启发式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与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改变现阶段教学所存在的乏味与枯燥现象,进而提升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永玲,王艳春.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合理规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2)

[2]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

[3]黎霞.审计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推荐第7篇:审计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培训心得:审计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通过上周五进行的英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分享与培训会议,结合目前我所教学的科目《审计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1.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特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给的主体,其强调的是学生思考与学习中主动性的发挥,并以此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作出有效激发,在使其学习动力得到增强的同时,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加以促进。此类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将对知识的注重转变为对能力的注重

一般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利用练习或提问等方式来期望对学生进行基础审计知识理解时能得到强化,但此类方式却常常因为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结合笔者实际的传统教学经验而言,许多学生所能做到的紧急是对基础知识的强行记忆,即便学完了所有课程也仅是对其内容略知皮毛。相比较而言,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案例对基础知识作出讲解,利用审计案例对需要进行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其重点内容在于对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所掌握,而且要求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此类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2]。 1.2将信息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多向的交流

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接收到案例信息后,首先需要对所储备的知识进行调动并思考,之后再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由于在对问题作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适时地引导,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案例作出深入思考,通过新法规的不断学习来保证知识水平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学生所提出的新的解决方式与观点同样可以拓宽教师自身的思维,所以,在案例教学法中生生与师生间教学形式的多向交流,不仅能够对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进行调动,而且还能够集思广益与开阔思路,从而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知识水平提升[3]。 1.3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由于案例给学生带来了有情境的一种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面对的案例时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作为学习主题的观念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了主动追求者。此外,利用案例不仅能将乏味枯燥的学习内容更加有趣与生动,而且在案例教学法后期的小组与各种发言汇中帮助学生互相启发,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与取长补短的目的。 2.案例分析法在审计课堂中实际应用时的主要内容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将实际案例在课堂中灵活引入

对于审计课程而言,其基础知识不仅存在明显的规定性,而且还有着层次繁多与内容发杂等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灵活讲解与溯源追根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与鉴证业务无法相容的工作,注册会计师不得执行和从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该项规定作出毫无感情的讲述,很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且感觉乏味。但如果灵活对课堂中学生与他人通电话的案例进行引用,在叙述时改为“在课堂上打电话的行为是不是也等于执行与从事了和学生行为规范无法相容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解释了知识,从而使学生对“无法相容工作”的认识得到加深。 2.2对案例进行设计,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尽管在企业中付款和采购、收款和销售、投资循环和筹资的审计、仓储和存货、企业的业务流程与日常经营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这些对于实际会计经验缺乏的学生而言却较为陌生,他们常常在学习此类知识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审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内,教师应该将案例当作载体,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立与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运用,把与审计有关的技巧与方法在案例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溶解,利用对案例的讲述来强化教学内容的实际性与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审计方法与案例的契合度进行把握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对案例作出详尽分析,通过审计人员工作过程的展示对学生审计的思维进行培养。 2.3有所侧重的对相应知识进行自身内化

由于在学习企业中付款和采购、收款和销售、投资和筹资、仓储和存货等许多不同阶段业务的循环审计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在教学过程应该紧扣实性程序与审计目标这两项重点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业务的循环审计内实性程序与审计目标需要教师作出详尽解释, 但由于学生缺乏有关财务管理的经验,所以很多时候在通过财务比率对实质性程序的分析所做出的讲解往往是一笔带过。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中主营业务的成本与库存商品存在紧密联系这一特点,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依靠案例教学的方法。在审计课堂中,通过对审计实务的模拟与启发式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与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改变现阶段教学所存在的乏味与枯燥现象,进而提升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8篇:《课堂掌控艺术》读后心得体会

《课堂掌控艺术》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育作品,作者是蔡楠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掌控艺术》读后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课堂掌控艺术》读后心得体会1

开学两周,如饥似渴的,抓紧点滴时间将蔡楠荣主编的《课堂掌控艺术》读完,很觉受益匪浅。开始看书名子真的没怎么引起兴趣,尤其业务书籍有点反感,但为了带头完成任务起见读了起来。真读进去才知道,书中所说的课堂掌控艺术,不正是我经常发愁的老师们缺少课堂机制吗?平时听课经常觉得老师们的可有些缺欠,有时不解渴,有时课堂火花教师抓不住很着急,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快速提高教师课堂机制,看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答案很及时很解渴。这两周有时间就看,就圈画,就摘录。觉得找到了法宝一样。

通过看这本书,我首先了解了,原来我说的课堂机制,就是课堂的掌控,课堂掌控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作所为构成了教育的一种能力,成功的课堂掌控,使课堂焕发光彩,不得力的课堂掌控使课堂失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它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如果只具备一般的课堂掌控能力,仅仅掌握课堂预设的东西,面对生成问题就显得掌控能力欠缺,调控无力。因此课堂掌控能力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课堂掌控能力觉有个人性、情境性、时段性。因为课堂掌控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是个人独有的无法遗传、不能转让、也无法剽窃的。情境性就是教师掌控课堂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特定的环境,换一个环境一切将随之变化。时段性是指教师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在都在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每分钟都在变化,所以教师的掌控有未加思索的色彩。纵观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过程,确实存在以上几个特点的,我们如果能记住规律,在教学中运用那课堂会好很多很多。

课堂掌控能力中的组织管理能力,因该说是最基本的能力,它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协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的教学环境,促使课堂教学中的消极因素想积极因素转化。从而保证教学有机统一,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可就是这最基本的能力我们教师也有不具备的,比如有的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只给部分人讲课,一部分学生我行我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组织课堂只管自己讲。可见这种课堂是无效课堂,至少对那一部分学生,是无效的。

我们有的教师课堂察言观色能力很强,但也有较差的,有的教师能在学生出现火花后及时抓住,让他成为美丽的火焰,可有的教师也因为与预设相差较远,温柔的封杀了本来应该灿烂的火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堂重组信息的能力,就是要教师把课堂新信息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变成活的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他,让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课堂掌控艺术》的第三章,详细的教给了我们课堂掌控艺术的技巧、策略。其中课堂组织策略是最基本的。

课堂组织有时不必刻意去做,可以再潜移默化中。课堂要有情境,情境之中师生共同制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收为主动接受,质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创新,也是学生不断探索的动力之一。质疑又分为批判性质疑探究性质疑,教师在课堂中要依据不同环境,不同时机进行运用。这样才有好的课堂呈现。

课堂有效还可以优化提问,书中为我们具体列出了提问的方法时机。对学生答案的有效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机制,都非常具有艺术性。

《课堂掌控艺术》一书,还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如何掌控作了具体的阐述,确实是一线教师非常实用的一本好书,愿各位同仁,各位一线教师认真拜读,精心运用。

《课堂掌控艺术》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课堂掌控艺术》读后心得体会2

最近我阅读了蔡楠荣老师的《课堂掌控艺术》一书,这本书给我很大启迪。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要获得职业、人生的幸福,就要有专业的不断成长和人生智慧的成熟,而要获得成长、成熟,就要读书、读书、不停止地读书。该书从课堂掌控的必要性、含义、构成以及影响教师课堂掌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让我知道了掌控实际上是指主持、掌握、控制,不使之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学生有着自己的自主权,教师只不过在整体上、全局上对课堂进行引导。《课堂掌控艺术》一书致力于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研究,从理论的高度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深入剖析了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等影响教师课堂掌控的因素,详细探讨了课堂组织、课堂动态适应、系统把握等课堂掌控策略,指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同时还提出了课堂掌控能力评估的一些原则、内容和方法,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有很好的启迪。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掌控课堂意味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可预见性、渐进性、现实性的把握,教师既要恰当创设课堂上的学习情境,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还要恰如其分地调节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方式做出正确的指导。在本书中,有一章节是我最为收益也最值得一学的,即是课堂秩序管理艺术。由于低年级课堂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如教室外面路过的人或教室里某某的铅笔盒掉了等,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具体时间的因果,因势利导,妥善处理。作为老师,如何让性格各异的学生爱上我们的课堂,专心听我们的课呢?《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一书向我们介绍了全国众多优秀教师的课堂引导艺术。

全书可分为组织引导艺术、情境引导艺术、情绪引导艺术、思维引导艺术、习惯引导艺术,全面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归纳总结。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分析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读者能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作为美术教师,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美术课的形式活泼多样,学生们通过欣赏影音资料、学画、游戏、实践,能很好的掌握美术知识,不仅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强烈的视觉刺激给他们美的感受,运用游戏、故事等放松学生的心情,使课堂活动具有韵律美,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学习其他课程的时候,会有更高的效率了。《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中第二章第五部分是借助影音实现情境展现——情境铺垫、引人人胜。所谓情境展现教学法,就是通过充分利用影音、图像,创设典型的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课时,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置身其境的感觉。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听课效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趣味化、通俗化,还可以用形体表达,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而最形象、具体的教学法,莫过于把学生带入课程相关情境的情境展现教学法,它能让学生有种“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的感觉,使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见人、闻声、观景”的境界。

多媒体教学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播放、影音等功能,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等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创设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把教育看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由于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天壤之别,有的课堂可能单调乏味、令人生厌,而有的课堂则可能使学生如浴春风、心存期盼。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态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才会使课堂产生感染力。从而让学生爱上美术课、爱上美术课堂,带他们进入到美术这个奇幻、曼妙、神圣的殿堂!

《课堂掌控艺术》读后心得体会3

今年学校为我们准备了《课堂掌控艺术》一书,看到书名后就觉得这本书会对我有所帮助,事实也确实如此。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也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如互动生成、民主和谐、合作共生等,这些特征的把握无一不与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提高相关。《课堂掌控艺术》这本书就致力于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研究,它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探索影响教师课堂掌控的因素和课堂掌控策略,以及提高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有效途径。让我知道了掌控实际上是指主持、掌握、控制,不使之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学生有着自己的自主权,教师只不过在整体上、全局上对课堂进行引导。

书中不仅阐述理论,还加入了很多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解析理论知识,这对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在解释这个观点时,书中列举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个案例,案例中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由没有剩余引出有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促进者,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机会。

“凡是可以利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堂上,师生间往往能擦出不少火花,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往往会忽视对错误资源的利用。如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教师课堂明确了除式的格式要求,但在作业中仍有部分学生出现格式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错误资源对学生做再一次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自我纠错,进一步巩固所学。但如果是在复习阶段,除式已经复习并练习多次之后,还有个别学生出现格式错误,那这就不能作为课堂资源在全班面前利用,因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了,利用了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出现反效果。因此,教师在资源利用方面要明确目的和意义,不能滥用。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课堂就是指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不机械地按预设的教学思路,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自然、“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当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时,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智慧,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预设,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使生成更富有成效。

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呼唤教师课堂掌控的教育智慧。这智慧是“教育主题的教育境界,它包括教育理智、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机智等诸因素,是教育感性与教育知性与教育悟性的统一”。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才能胜任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课堂学习中的合作交流,恰恰和我们探讨的生态课堂有着本质的关联。一个没有合作交流的课堂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其间的学习生态也必然沉闷而乏味。只是如何寻求真正有效、有价值的课堂合作,比如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责任并扮演积极的角色,知道如何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与人相处,怎样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怎样通过帮助、协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等,这些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首先要把握契机:根据学习任务研究该不该分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也要有其价值性、必要性。如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又靠自己不能完成的;如有意见分歧,且相互争执的……其次要根据学习任务采用几种相应的策略:可以先明确分工,组内人员各司其职,又相互转换,让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再合作学习;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中,教师应深入其中适时地给予点拔、指导、倾听、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学会判断、质疑,尤其应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注在学困生的身上,听听他们的想法。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会使他们在犹豫中受到鼓舞、增强自信,让学困生真正地学有所获。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别人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赞同别人的发言,学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会争辩问题,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另外,小组学习中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这样,合作学习才会开展得更出色、更有成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合作共生的课堂生态”。

合作共生是生态课堂表征。

课堂掌控智慧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是教师在动态生成的课堂应该有的最为重要的教育素质之一;是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成败、取得教育成功的灵魂。

课堂掌控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的,理论要结合实际,真正运用得当才会成为自己的财富!

推荐第9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心得体会

《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心得体会

沙门小学

干优良

围绕学校校本培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本人认真研读了《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一书,收获良多,现摘录其中与大家分享。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全书从高效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提问艺术、提问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巧妙合理地提问 ,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书中第一部分讲到提问要分层设问,有效切入,使我明白了有效提问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创造性、适度性、鼓励性等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尊重学生的提问权,努力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平坦教学中,要更好地设计课堂提问点,气氛提问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

第一部分感触最深的是,“对课堂 答问多做鼓励性评价”这一节。由于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批评多于学识的缺点,看了这内容,知道鼓励性评价之于学生多么重要,我们教学的目的,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时,教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 或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让学生有着不同的深刻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尤其是老师们的赞扬鼓励,更是让学生铭记在心抑或终身难忘。

鼓励的方法有语言鼓励法、行为鼓励法、物品鼓励法。但我觉得教师实事求是地分析 学生的回答2,肯定其任何微小的闪光点,忽略不成熟的回答,更是一种高明的鼓励,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学习内容。

在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的学生长于做题,不善提问,不敢提问,作为老师,课堂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的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课堂教学时,就常常把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案例中李老师的课堂有静有动,学生既能自由讨论,又能静默思考,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最后达到高潮。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的能力。

还有一则感触较深的案例是在“提问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中讲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学生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在争论猪八戒和孙悟空为什么都笑了的过程中,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讲清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通过本节案例的阅读,让我了解了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注意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及时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再结合教材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的课堂提问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学生才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才会乐于表达,积极参与。

3、课堂提问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4、课堂提问必须新颖,具有趣味性。总而言之,老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提问,问得好而精,就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释疑,学会主动去发现,探索和掌握知识。

本书的精彩部分实在不胜枚举,不能一一道尽,不仅有精妙的理论基石,更有切合一线老师的丰富教学案例,难能可贵的是案例后面还有准确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和方法,可以一读再读。初初读了几遍,收益已不小,更需要结合平时教学,对症下药、参考对照,以促进课堂提问能力。阅读之后,精彩之外,感受之深,有诗为证:

课堂提问讲艺术, 激发潜能鼓励多。 方式原则千千条, 还权引趣生为主。

推荐第10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高度参与,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印象深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自学自悟的目的。以下五点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建立好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落实学习体验,建立学习小组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以学促学”“以兵带兵”,提高教学效率。划分小组不仅要保证各小组学习能力均衡,更要注意学生性别、性格的合理调配。重点培训小组长,他们是小组的组织者、协调者。小组长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更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对班级的管理更有效。小组长的选拔可以先由教师任命,小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荐和民主推荐。

二、分配好任务。任务既有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也有日常的管理任务。任务的分配要具体,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这一切最好由学生来统筹规划。任务越具体,针对性越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越明确,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彼此交换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在辨析中形成各自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小组的互教互帮机制,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学上进心,利用学生的差异,“兵教后,兵练兵”,让每个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人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样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课堂自然和谐高效。

四、教师要调动学生设计好课堂检测。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检测试题,既是对学习过程的回顾,也是对知识重难点的梳理。同时,小组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测也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检测题要灵活运用,恰当点拨和有效拓展,逐渐训练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发展,不断进步。同时,通过习题和课后巩固把课堂知识延伸,让学生课后围绕学习内容查阅资料,就课堂学习内容的疑惑加以研讨,其课堂教学效果才真正的高效。

五、利用好课堂评价。课堂管理,想引导学生向什么目标发展,即可设置相应的评价。注重对“全员参与”的评价,学生就会“抱团发展”。比如,对于小组的评价,不仅评价发言的质量,还可以评价参与的次数,而且把人人参与作为重中之重,加大评价权重,从而使全体参与成为可能。在课堂上对于优秀的学生,如果发言的次数过多时,教师应委婉地提醒:你已经很不错了,能不能把表现机会让给你的同学?老师不能多讲,同理,个别特优生也不能讲得太多。看一堂课好不好,就看全班后1/3的同学能不能做到人人有参与机会,能不能成为课堂展示的学生主体。

课堂提问的方法要有多样性,注意灵活性

课堂提问的方法要有多样性,注

通过参加国培,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提问在体育课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课上的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我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形成提问意识,在课堂上,用问题形成对话,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因此体育课中提问技能的应用就非常重要。 由于体育课教学经常是在室外进行,课堂经常受到不能预料的外界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更为严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老师就必须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上来,不然就会对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根据教材内容,多渠道、多角度地设计,通过提问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我们平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对策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指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或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太好。通过听课教研,对学生进行调查交谈发现,虽然学生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过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和教师产生情绪的抵触,使矛盾激化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对学生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受干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采用提问的形式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具体教学实施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提问一般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侧重于学生的思维障碍之处,这样你所设计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尽量避免大而广的问题,使学生无从回答。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预计学生会如何回答,最好多预备几个问题及答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变应变,这也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形式要多种多样,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应有的效果。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着眼点集中在教材的重难点上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好课就是由一串好问题构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提问的时候要多“设身处地”,一是提问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难易结合。针对教材,针对学生,有的放矢。问得合理,才能答得“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启发”得是否成功,就看你“提问”得是否精彩。课堂提问内容的难易,事先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年龄、性格、基础与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不同的年级要采取不同的提问形式,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鉴于彼此的能力基础等差异所提问题的内容形式也应有所不同。

3、课堂提问要具有时代性,注意趣味性

体育源于生活,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的紧密,因此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提问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以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并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经常地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这样的堂课才有气氛,如在设计或提问时注意变换角度,例如,我在篮球单元教学时,先提问学生所熟悉的篮球明星,学生马上就给出了姚明、易建联、科比等篮球明星;然后再提问运球应注意哪些问题?如同学们想一想在运球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球?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如在一次耐久跑教学时,我采用了奥运圣火传递接力的情景,用红布和接力棒制作了“火炬”,说“在奥运会前都要进行圣火传递,那今天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四个队,进行接力跑,这样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而且产生了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们认真地投入圣火的传递,每人轮流庄严地手持“火炬”进行领跑,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4、课堂提问的方法要有多样性,注意灵活性

教师要驾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我们最常用提问方法是口头直接提问,也可侧面提问,列出问题让学生边实践边思考;可单向性的师问生答,也可多向性的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还可以课前提问,指导提问,也可课后提问。回答提问的方式有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另外,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所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等,因而在提问时要注意灵活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所设计的问题,更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

5、课堂提问要正确评价,注意激励

教师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呼应,学生回答对的应加以肯定,给予鼓励;错的应予以指导,不完整的予以补充,有独到见解的应加以赞扬。对学生的回答要耐心听取,加以引导,要善于把学生回答中的精华部分加以汇总,然后有条理地、准确地、完整地告诉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错误部分,可以通过讨论耐心引导,但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使学生的认识发生混乱。如在教跨越式跳高时,教师问学生:“我们跳远助跑是正向还是侧向呢?”学生回答“正向”,教师又问“为什么跳高助跑要侧向呢?”学生于是对此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不仅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也为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踏跳与过竿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答完问题,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以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赞扬。应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了旧课,又引出了新课的动作概念,再进一步阐明,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教师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合理掌握讲提问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提高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终身受益 意灵活性

第11篇:小学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总称。要更准确理解教学方法要把握以下几点:

A:教学方法是与方式和手段等范围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 B: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有关,但最主要还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服务的。

C:教学方法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最主要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联系构成。

在小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和研究法等。

二、经过见习活动,感触颇多,最多的还是课堂上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感兴趣。

有这样一节语文课:“月球之谜”从开始上课到下课,课堂不算乱(学生基本上在座位上呆着),老师讲的有条有理,学生听得明明白白。但在课堂上我有几个小问题。

1、《月球之谜》一听题目这是一篇科学题材的文章,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课文。但事实是老师的导课普普通通,开头就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这篇课文如果设置问题就要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但老师的提问只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例如: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下去查查资料)。

3、这节课老师组织了一个小讨论,问题很简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想必你们对月球有一定的了解,你们对月球还有什么迷惑?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之后每一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三、这三个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老师的教学态度或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1、先讲第一个小问题。这篇课文是一篇带有探究性体裁的文章。要想讲好这节课,首先导课要具有疑问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2、课堂提问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学生参与学习和陈述或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这就没什么意义。在课堂上提问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水平来设置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梯次性、典型性和针对性。

3、课堂上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采用讨论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注:教师在使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使用的对象和范围;要注意使用的时间和频率;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课堂讨论不宜在平时教学中使用,它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教学单元中使用;讨论要准备好准备工作,营造良好的讨论过程,引导学生的讨论不要偏离主题)。

四、小学课堂是非常活跃的,除了能组织和管理好课堂外,就是上好一节课。大多数老师一般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法上课。教学方法有很多,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价值、功能和适用范围,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第12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简要介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两部分。 其中,核心理论教学以系统讲授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主,包括: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各部分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1)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名称含义(2)了解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3)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

2、语音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2)掌握语音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音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3、词汇教学部分:

(1)了解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2)掌握词汇教学的控制及其途径(3)掌握词汇教学的重难点(4)掌握词汇教学的原则(5)掌握词汇教学的环节和技巧

4、语法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2)掌握语法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法教学的方法 (4)掌握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5、汉字教学部分:

(1)了解汉字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3)掌握汉字教学的原则

(4)掌握汉字的课堂教学技巧

6、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特点(2)了解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

(3)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4)掌握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与技巧

二)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

1.多用启发式,忌用灌输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讲、练结合。“讲”要少而精,着重讲清重点和难点。“练”要实而活,课程后期分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点评。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3.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课堂观摩与点评,增强教学效果。

4.制作课件,使课程能适应多媒体教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法

(一)绪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

1、学科定位:何为对外汉语教学?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学科名称

(1)对外汉语教学

局限:着眼中国国内的教学对象,在国外比较难用。如在美国,教美国人当地人学汉语,很难说是对外国人的教学。 (2)汉语教学 局限:容易和国内的母语教学混淆,需要在前边加上“世界”、“国际”加以限制。 (3)华文教学

局限:难以将非华裔的汉语教学包含进去。 (4)汉语国际教育

优点:这个名称多了“国际”可以把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排除在外。

3、学科含义

(1)教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3)事业——发展趋势: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C大力推进教材的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D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E 改革和创新汉语考试

(二)教学法流派

1、教学法的定义:

(1)讨论: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谁?

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领域。

2、语言教学法的分类:

(1)传统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阅读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

(2)人本主义教学法——静默法、启示法、咨询法

(3)交际型教学法——功能法、任务式教学法、内容教学法、3P教学法

(4)创新型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

3、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1)与相关学科的互动 (2)折衷主义 (3) 综合化倾向

(四)课堂教学技能

1.讲述与倾听技能 2.提问与讨论技能 3.表扬与批评技能 4.课堂组织与管理 5.板书与多媒体 (1)讲述技能:

语音——标准清晰普通话;

语速——稍慢(零起点、初级阶段)稍快(语言能力提高后或适应教师风格后) 语调——抑扬顿挫,忌平铺直叙 讲诉内容——精讲

教师用最少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白并掌握教学内容

如:口头表达用词不能超纲,当答案不确定A\B时,教师说这道题的答案“模棱两可”,学生更糊涂了。 (2)倾听技能

细心聆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激发表现欲;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练、多讨论、多表述;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多提示与引导,不能随意打断,点头、微笑鼓励。 (3)提问技能

提问过程:发问、等待、叫答、回答、教师反馈 注意事项:1)要有针对性、区分度

举例:垂直结构理论(周小兵——互动模式)

从前面语句借用的成分越多,学生越容易回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垂直结构,让学生通过借用成分或句型来组句回答:化难为易、分解难点 2)多角度、多方式提问

3)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例:正反问句、是非问句) 4)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5)叫答方式灵活多样(指定叫答、随机叫答、自由叫答)

6)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成功或失败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4)讨论技能:学生互动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 脚手架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导演与主角) (5)非言语表达技能

1)手势表达系统(例: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2)面部表达系统(微笑是最受欢迎的表情) 3)眼神表达系统 (避免:低头上课、高昂着头,目光游离) 4)体态表达系统(教态:仪表整洁大方、举止自然亲切、风度品格热情公正) 信息的总效果=7% 文字表达+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6)表扬技能

“大拇指”教育理念, 表扬要有个“度”、掌握火候和分寸:

随意轻率、表扬失实 ;忌笼统的、千篇1律的一个字“对、好”。 可以:你今天的听写全都对了,好极了!(留学生) 你把生词全都找出来了,真是火眼金睛!(小学生) (7)批评技能:注意批评的方式

微笑批评、建议式批评(要是...该多好/要是...相信你可以..) 暗示式批评(眼神暗示,沉默打断)、先表扬,后批评、严厉式批评 (8)课堂组织

讲明课堂规则(无手机课堂)、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融洽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人入胜的导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遇乱不惊,化被动为主动(例:非洲学生语音不准的问题) (9)课堂管理

1)课堂纪律管理 (以来华留学生班、在泰教学班为例) 常见课堂纪律问题:迟到、玩手机、吃零食....眼神、靠近、提高声调或提问:开小差、交头接耳、打瞌睡 加大情感投入:孤僻、不与人交往的学生 2)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

冷处理、行为替换、灵活运用奖惩手段(例不带书上课的学生) (10)板书与多媒体 板书的重要性:把听说技能与读写技能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认读汉字和练习汉字的机会。 板书的原则:简单扼要、框架清楚、突出重点,内容较多时借助多媒体或小黑板。 板书的量:综合课较多、口语听力课较少(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笔记,但不能刻意而造成冷场)

二、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足量的操练实践,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2)循序渐进,从易入手,由易到难 (3)温故而知新

(4)突出难点,有的放矢 (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6)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三、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声母表——21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2)韵母表——35个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3)声调符号——4个声调(轻声不标调)

标调原则:有a须标在a上,没a找o\e,

i/u并列标在后......(4)隔音符号、专名首字母要大写

四、声韵调教学的重点与教学技巧 1.声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1)送气与不送气 易错群体:日本、东南亚、拉美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学生

常见错误有两种:不能听辨,相互混淆;能听辨,但送气不到位。

两者区别: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前长后短。

教学技巧

(1)对比描述法(先说明后示范,发音动作放慢,有意识将送气音拖长一些) (2)薄纸片法——气息感应法 (3)拼合法:pa= b+ ha 听辨练习:(1)分辨(老师念,学生分辨)

(2)填空(在空白处填声母)

(3)判断正误(判断发出的音与给出的音是否一致)

(4)模仿(学生不看材料、靠耳朵听辨模仿声音)

难点(2)声母r、l 很多国家的学生都很难听辨这两个音

常见错误:日韩印二者混淆(我很热——我很乐)

欧美“l”舌头过于松弛,“r”发音部位太靠后

两者区别:发音部位:前者舌尖后音;后者舌尖前音; 教学技巧:(1)对比强调法;

(2)过渡法(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引出另一个相关难发的音)如:sh--r

(3)夸张法(拉长时间再发韵母l-la) 难点(3):声母p/f;f/h

前者韩国学生比较突出;后者日本学生突出 教学技巧:(1)夸张演示法;

(2)循序渐进法;

(3)对比演示法(顺口溜)

难点(4):声母

z/zh/j、c/ch/q、s/sh/x

这些音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难点

常见问题:日\欧美学生分不清zhchsh、jqx,

“多少”-“多小”

韩国学生分不清zhchsh、zcs,

“十”“四”

东南亚分不清jqx、zcs,

“洗澡”-“洗脚” 教学技巧:(1)手势法;(2)对比法 2.韵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1)单韵母u/v

常见偏误(1)圆唇的程度不够 如:女的-你的;绿色-栗色

(2)双唇向前努的不够。如:玉-肉 教学技巧:(1)演示法(针对偏误一)

(2)过渡法\仰头法(针对偏误二) 难点(2)复韵母中介音iuv(介音轻而短) 常见错误(1)换介音,“解决-姐姐”;

(2)丢介音“坏人-害人”;

(3)加介音“中国人-中国润” 教学技巧(1)音节图表法;

(2)温故而知新;

(3)对比指点法

难点(3)鼻韵母-n/-ng

(8个前鼻音\8个后鼻音) 常见偏误:(1)前后鼻音混淆

(2)前鼻音靠后(欧美)

(3)两者都中间靠拢(东南亚) 教学技巧:(1)增音法:in和ing(ieng)

(2)带音法: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然后再发an

(3)夸张法

(4)引衬法(用后面的音节配合帮衬,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奋斗\生活)

3.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1.五度标记法

2.教学技巧:手势法\头势法\对比法\带音法(第一声+第三声)

三、词汇的控制

讨论:词汇的控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词汇的控制就是解决教什么词和教多少词的问题。根据大纲规定的词汇数量和范围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对生词进行控制,使得词汇学习更加合理、科学、顺利地进行。

我们从4个方面谈词汇的控制:词汇量的控制、词汇等级的控制、词汇重现率的控制、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1.词汇量的控制

(1)每门课的词汇量(中级阶段为例:精读课50-60%、阅读课20-30%、听力和口语 10-15%)(2)每堂课的词汇量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共识,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常数而主观硬性的地固定下来 2.词汇等级的控制:超纲词的掌握和处理 3.词汇重现率的控制

重现率就是词语在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词语的重现对词汇的巩固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新词至少需要6-8次重现,才能初步掌握(刘珣,2000)” 词汇重现途径:一般都强调在课文中重现。 4.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讨论:词汇的控制如何进行?如何实现?

(1)通过教材来实现。

(2)教师在教学是注意对词汇的控制。

四、词汇教学的重点

提问:哪些词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1.虚词

—推荐参考书目李晓琪的《对外汉语虚词讲义》

2.近义词、多义词、多音词

——推荐参考书目《近义词、同词义辨析》

3.用法特殊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

4.成语、习语和其他固定词组

中级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成语、习语和固定词组,应当重点讲解

五、词汇教学的原则

1.浅显讲解:用学生学过的词语来解释生词和用法,讲解不要复杂化。2.精讲多练

3.及时总结:一课一次小结,一单元一次总结,将生词分门别类进行清理和总结 4.反复练习,反复操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六、词汇教学的环节与技巧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们从四个方面讨论词汇教学的技巧。 1.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2.词汇练习的方法

3.怎么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问题 4.关于词义辨析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文生词的处理:

(1)归类 —— 意义归类

—— 语法归类

—— 音节归类

(2)扩展—— 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扩展

—— 由词向短语扩展

—— 词语向句子扩展

——句子向语段扩展 (3)文中标注

(1)归类 —— 意义归类

如:请、大号、T恤衫、比、顶、棒球帽、就、镜子、裤子、肥、时髦、短、瘦、减肥

从意义的角度,它们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表示服装鞋帽:T恤衫、棒球帽、裤子

——表示尺寸和数量:大号、顶

——描写衣服大小:肥、瘦、短

——跟健美有关的词语:时髦、减肥 ——其他词语:请、比、就、镜子

(2)扩展—— 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扩展

如:车——汽车、火车、车门、车窗...(2)扩展—— 由词向短语扩展

例如

第一问:借什么?

第一答:借笔、借书、借钱......

第二问:在哪儿借?

第二答:在教室借、在图书馆借、在商店借

第三问:向谁借?

第三答:向同学借、向管理员借、向朋友借

注:仅从词扩展到短语还不够,要引导学生进入句子和语段 (2)扩展—— 词语向句子扩展

例如 在上面第一问的基础上,师生可以进一步回答:

教师:谁借书?

学生:我借书。

教师:你向谁借书?

学生:我向同学借书。

教师:你在哪儿向同学借书?

学生:我在教室向同学借书。

目的:多次扩展练习,使学生熟悉汉语语序。(语序问题) (2)扩展——句子向语段扩展

汉语是一种形态不太发达,句法结构相对简单松散的语言,词汇往往其较大的作用,有时会牵连上下文,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生词的理解。

例如

在上面句子扩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为什么向同学借铅笔?”学生可能回答“我没有铅笔”。教师可以再问“你为什么没有铅笔?”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整个经过叙述一遍:

今天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现在我要填答题卡,所以我在教室向同学借铅笔。同学借给我一支蓝色的铅笔。这支铅很漂亮......(可适当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做成段口头表达) (3)文中标注

步骤:先引导学生对照生词表在课文里找到相应的生词,然后把生词的序号一一标注在课文里相应生词的旁边。(初级阶段拼音一起标上)

在标注完成后,老师针对生词所在的上下文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的理解。

例如

今天是星期天,小王很早就起床了,他来到附近的河边钓鱼。可是,等了一个上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④。

教师就所标注的生词部分提问:

小王起床以后干什么了?

这条河离小王的家很远吗?为什么?

小王来到附近的河边干什么?

小王钓鱼钓了多长时间?

小王钓了几条鱼?

2、词语的讲解 (1)翻译

母语和目的语里都有某个词指同一种事物或动作。(名词、简单动作)

注意:很多情况下有意义不对等的词,需要使用语境加以解释

(例如桌子——table\desk 借——to borrow借入/to lend借出

(2)以旧释新

如:家庭成员

爷爷——爸爸的爸爸 (3)实物展示 (4)图片展示 (5)利用上下文 (6)举例

例如:“满头大汗”—— 现在室外30度,如果你去外面跑15分钟会怎么样?

(7)利用语境

具有语法性质的词语利用语境效果会好很多。

例如:“下来”“起来” “光线暗了下来”“天亮了起来”(教师可以直接关闭教室里的电灯,拉上窗帘,然后再拉开窗帘,打开电灯)

(二)学习词汇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

1.卡片展示法:向学习者展示写在卡片上的词语,引导他们说出来。2.朗读法:单词朗读、课文朗读 3.搭配法

4.组合游戏法

互相听写、比赛说词、翻牌猜词......5.表演法

猜词

(三)如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1.利用反义词

形容词(大-小

成功-失败

安全-危险)

名词(南-北

白天-晚上 优点-缺点)

动词(买-卖 开始-结束 扩大-缩小)

2.利用“义类”

词汇意义的百科分类(水果、蔬菜、饮食、服装...)

3.利用“同语素”词语接龙(车—火车、汽车、车站...海—大海、海水、海鱼) 4.利用前缀后缀

老——老虎、老鼠、老师、老板

子——杯子、房子、鞋子

然——突然、忽然、猛然、固然、必然

(四)常用词语辨析(难点)

1.辨析同义词 2.辨析近义词

3.分辨多义词 4.分辨同形词

2.辨析近义词

课堂练习:请你辨析这对近义词“ 忽然——突然”

从意思上看,“突然”有让人吃惊的意思,“忽然”没有那么强烈,一般地表示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 (1)一只狗突然窜到马路上。

(2)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忽然就下起雨来了。 从句法特点讲:“突然”可以加程度副词来修饰

例如:地震发生得很突然。

“忽然”不可以。“忽然”一般不用在主语前面,“突然”既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在主语后

辨析近义词的几种方法

(1)搭配

“美丽的姑娘”“漂亮的小伙子” (2)把词义或者语素的语义离析成几个部分

“优良”“优秀”——“良”主要指品种、质量、作风、成绩等好;“秀”主要指品德、学问、成绩等好。

“成绩”中的“优秀”比“优良”高一等。 (3)寻找近义词的反义词

落后——先进、进步;退步——进步

※注意:什么时候学生明白了,辨析的任务就完成了,不可一味深究,增加学生负担,学生的烦躁情绪也会上升,适得其反。

3.分辨多义词

例如

开——开门

开路、开矿、在墙上开了个窗口

花开了、衣服扣子开了

开飞机、开汽车

我爸开了一家公司

电影马上开演了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 4.分辨同形词

例如

空(一声)

空(四声)

长(zhang)- 长(chang)

语言要素教学之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的特点 P272-279 一 词序和语序重要

二 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 固定 三 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 四 狭义形态少 五 特殊的动词结构

六 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语法教学的原则 P279-286

一、语法教学的目的 1.用汉语交际 2.教汉语

《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基本能力 (七点)P280 3.研究汉语

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语法项目的选择 1.语法教学的内容 (7类)P281

1、词的构成(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规则

2、词类划分

3、词和词构成词组的规则

4、词和词、词和词组、词组和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5、单句构成复句、句子构成语篇的规则

6、语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关系和规则

7、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关系和规则 2.语法项目的选择

1、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项目

2、学习难点

三.语法点的排列次序 P282-286

1.由易到难;

2.从交际出发;

3.参照使用频率

4.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

5.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

四、语法教学的方法

1、情景化教学

利用人的情景

利用事物

利用动作

2、生成式教学

扩展式生成

紧缩式生成

3、对比教学

1)汉外对比

不同点对比

相同点对比

表层结构不同、深层语义结构相同的对比

2)汉语内部对比

有和无的对比

同一位置不同近义词的对比

同一个词不同位置的对比

不同词语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对比

六、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1、语法点的展示

1) 结合实际情景对话 2) 图片和多种教具的使用 3) 行为动作演示

2、语法点的讲解

1) 讲解的内容

2)解释语法点的方法

列出公式

借助图片和其他教具

利用、创造情景

表演

内部对比

3)语法点的联系

(一)机械练习

(1)重复练习:领读,重复句子,重复对话

(2)替换练习:单项替换,多项替换,分句替换

(3)扩展练习:词语扩展,句子扩展,扩展问答

(二)有意义的练习

(1)变换练习:句型变换,合并句子

(2)复述练习:完全复述,简缩复述,扩展复述,角色复述

(3)翻译练习:句子翻译,词语替换翻译

(三)交际练习

(1) 定向问答练习

(2)描述

(3)叙述

(四)语法点归纳

•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

(一)语法教学的原则

• 1.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老师尽量用较少的时间,抓住最重要的语法规则进行讲解,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对所学的语法规则进行操练。 • 2.深入浅出

教师想办法对所教语法内容用最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其他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易于学生掌握。不能把语法书中的语法规则以及对那些规则的解释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课堂上。 • 3.分散难点

对比较复杂的语法内容和语法难点应该分散开来,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及使用频率的高低、学生习得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 4.注重用法

初级阶段侧重在语法形式上——各种句法结构、句型、词序

中级阶段侧重在语法意义上——语法成分的语义关系和语义搭配

高级阶段侧重在语法形式的语用功能——词语句式的语用选择和应用

(二)语法教学常用的方法

1.归纳法——先举出例句,然后从中归纳出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2.演绎法——先说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3.情境法——1)利用课堂上的景物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说明语法点

2)动作演示。老师通过做动作或让学生做动作,来引出语法点或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点

3)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情景,展示或解释语法点 • 4.对比法

• 1)汉外对比。通过汉语与外语(学生的母语)对比,显示两种语言相关语法点的差异

• 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语法点的对比。通过对比揭示相近语法点的同中之异。(例如:刚/刚才、常常/往往)

——相反语法点的对比。通过对比凸显相反语法点具体的不同之处(例如:就/才、把和被)

——有和无的对比。有某个语法点和无某个语法点的句子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显示该语法点的意义和作用。(例如:有无”了”的句子对比)

3)正误对比。目的语和中介语的对比。将汉语中正确的句子与学生的典型误句进行对比,从中揭示汉语语法的规则,使学生注意避免同类偏误。 • 5.发现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类,自己发现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

• 6.图示法——用图片和黑板上的简笔画具体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和规则。

• 7.公式法——用公式将语法点的形式列出,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例如:把、被、比字句)

• 8.翻译法——把某语法点或有该语法点的汉语句子翻译成学生的母语,从而借助学生的母语帮助其理解该语法点。(例如:“主+动+宾”句与把字句的转换)

• 9.以旧带新法——用学生已学过的语法格式引出新的语法格式,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新格式的构成、意义和其中的语义关系(例如:由把字句引出被字句,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引出可能补语)

• 10.综合法——在教某个语法点时,对其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解释或操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该语法点(下列教学示例中介绍的各个语法点教学实际上都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

汉字教学

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1.“对外”的特点: (1)音、形、义同步,缺一不可。2.对成人的教学特点:• • • • • • • 针对成年学习者归纳推理能力的优势,应该重视理性教学,可以进行系统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例如汉字结构分析,以偏旁为线索的形声字讲解分析,同音异形字、一形多义字的归纳整理等。

问卷调查显示:系统的汉字知识与识字相结合教学,不仅有效促进了零起点学习者对汉字的认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度。(李蕊,2004)

值得注意:理论的讲解以学习汉字为最终目的,不要求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能把对外汉字教学课上成汉字理论课,那样只会吓跑学生。

三、汉字教学的原则: 1.不能“一刀切”:汉字教学的目的在对“读”和“写”的要求上应当有所区分,认读多,书写少,对于外国学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2.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汉字繁多,不可能在课堂上逐一教授,所以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自学汉字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根据表义的字形推测一些汉字的大致意思,并能熟练运用字典检索汉字。

汉字教学教学学习者的是能力,即用汉字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自学汉字的能力。

三、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顺序关系 1.先认读后书写,多认读少书写。

2.书写书写教学中先教基本笔画名称,再教书写规则。3.常用字在先,先独体后合体。

四、汉字教学的具体实施

1.从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归纳进行学习。2.强化部件的位置。

3.抓住作为声旁和形旁的部件,强化形声字意识。4.归纳复习同音字。

5.及时复习学过的部件,强化巩固,防止遗忘。6.引导学会使用工具书。

五、汉字课堂教学技巧

1、展示汉字的技巧

板书展示、图片展示、卡片展示

2、教授汉字的技巧

教写汉字的字形:笔画、结构

3、讲解字义的技巧:借助事物;图片释义;利用形旁释字;借助古文字形体释字(汉字六书之象形字和会意字等)

俗字源和联想释字(好:有儿有女就是好,安:女人在房子里让人感到安全)

六、练习汉字的技巧

1、认读练习

2、字形练习:笔画、结构、部件(分析汉字部件、给出部件写出含有它的汉字、给出拼音和部件写汉字、给汉字增加或减少部件写成另外的汉字、给出语境和部件填汉字。

3、字音练习:给形似汉字注音、同声旁汉字、多音字注音

4、综合练习:填空、改错、听写、猜字

第13篇:学习《课堂教学管理的技巧与艺术》的心得体会

学习《课堂教学管理的技巧与艺术》的心得

体会

文 海

新学期开始,我参加了教师课程培训,与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技巧与艺术》,将这些内容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了探讨与学习。

聆听了黄建功老师的关于《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技巧与艺术》,深刻了解了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天晨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4、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也跳,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

2010-8-28

第14篇:转变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课堂

转变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课堂

摘 要: 随着新型教学法不断拓展,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要。文章从课堂气氛、主动学习过程、培养方法、学生意识等方面分别讲述。分五个方面重点阐述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然后提出探索和希望,最后总结关键。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自主探索 主动参与 培养方法

引言

工程教育指以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为己任,以先进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际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所指“实践能力”是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转化,是各方面能力的展示和运用。实践能力是实现一个人价值的能力。目前存在不正常现象: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实用或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不能直接或较快进入社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差。教育部原周济部长指出:“我国教学质量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但有严重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能力较差。”同时他强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指出:“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源泉,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所以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我们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新一代人才。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有益于创新能力发挥。”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识的主体地位,善于为学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实践教学氛围。这是师生互动、改变学习方式的前提。

1.教师必须明确意识到工程教育理念下教师地位、作用的变化。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从尊重学识个性出发,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人、可合作的对象,在平等合作中,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实现发展目标。

2.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学生刚刚步入成年,正处长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在所难免。实践教学中,要经常运用鼓励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3.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追求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和谐。

充满爱的教育是伟大的教育,教师只有在情感上获得学生认同,教育才能发挥育人作用。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坦诚相待,让教育充满人情味;对学生的说教要言而有度、言而有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自主探索是以学生自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学生在老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积极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实现知识是在创造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当说,自主探索是现实课堂实践教学的和谐要素之一,因为主动探索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实践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实践教学成功的关键。

情境创设手段多样,故事讲述、实物模型、电脑动画、演示实验、表演操作等都能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实践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专注于情境中,主动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

2.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方法进行大胆猜想、迁移、推测,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3.创设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合作学习让人参与实践教学,让人投入探索,表现自我、积极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创新,形成良好个性。因此,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和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组织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知识点,学会倾听并发表意见。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注重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

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运用它解决实践问题,体现出知识应有的价值。教师要根据实践教学目标,针对实践教学重点,设计出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联系;不仅要解决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开放性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坡度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知识的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实践教学中,笔者坚持“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学科本身特点,对学生分层次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大多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左右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实践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较难的题。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简化意识

评述实践教学思想,提炼实践教学方法,提供学习的有效武器是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学习兴趣的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实践教学思想,掌握实践教学方法;自然将问题表达清楚,除去次要的干扰因素,突出概念核心,着重发掘概念的深层含义,从语言上体现实践教学的特点,精简恰当、准确有据、逻辑性强。对项目、案例进行适当加工,化繁为简,对课本中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提炼,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逐渐渗透方法意识与简化意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找到学习实践教学方向,克服对实践教学的恐惧感,找到成功感,进而对实践教学产生浓厚兴趣。

实践教学是在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同时又是那样生动具体,富有解决现实问题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践教学问题,深切感受实践教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语

实践教学课堂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到豁然开朗。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确立新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方案的前瞻性与系统性,建立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立合适的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制订,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项目实践教学开展等。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做一体教育研究,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如实践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改进等。

参考文献:

[1]卜云峰.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2]孙克辉.专业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3]刘津明.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4]文亮.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9).

[5]洪源渤.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最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6]贾雪枫.创造性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探索,2014(1).

[7]王利娟.创新教育及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CZY012):面向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终结性成果。

第15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模式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把理论的讲授、实践的训练和师德的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善教乐教”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资。 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1、合作式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活动小组为主体,以小组互动为形式,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实施过程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即组成由性别、学业、能力等各不同的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班级集体授课,即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并对新课内容作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即小组成员进行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最后进行整合;小组成果评价,即对小组的活动质量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自主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以自主体验为过程,以自主创新为本位。 实施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包括智力性学习情境和非智力性学习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方案,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具体研究计划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研究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过程为主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施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学生进入一个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确定探究问题,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沿着教师所提供的基本例证或基本线索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施研究活动,即教师组织学生对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评价探究成果,即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4、建构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真知深解为目标,以积极建构为过程,以原有经验为引导,以沟通和合作为形式。 实施过程是:组建学习共同体,即组建由学生、教师、其他辅导者和有关专家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创设问题情境,即尽可能地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实施建构性互动,即进行交往、对话、交流、讨论,相互共享个体的知识;进行反思性评价,即对建构性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互动与支持性情况等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是我们在上教学艺术论一章常采用的方法。

5、教师示范法。无论是“教材分析”、“说课”、还是“试讲”,都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6、师生点评法。对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练习或训练,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对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7、现场观摩法.一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学老师的教学,二是组织学生听讲课教师的

经验介绍,并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三是观摩上届优秀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参加学校学生教学大赛的录像。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去感受教师角色。 (2)实现了课堂教学各方面的相互“对话”。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按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技能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技能成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

(3)体现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在校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走入中学教学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

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均是全班学生集体参与。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电子课件讲授理论知识

我们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电子课件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效果主要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可以增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2.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它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就一些重点问题和学术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 3.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训练结果

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前届学生的实践训练录像,或观看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第二种是学生自己参加实践训练活动时,特别是进行讲课训练和微格教学时,都要为每个人进行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和点评自己的教学录像,以便从中找出差距与问题。

教学改革举措

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说多方面的,除了对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抛弃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才使我们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实行了如前所述的“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动作较大的改革,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改革。我们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我们实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考核的办法。“理论课”的考核又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情况。“实践课”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和结果,包括教材分析的情况、说课的情况、试讲的情况、见习的情况、微格教学的情况等,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而且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同时尝试师生共同出题建设课程考试题课,并及时更新;开设诚信考场(无教师监考,学生签订并遵守诚信承诺),此项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2006年黄玮琍参加全校优质课比赛中,专家评委都认为黄老师的课程材料丰富,内容非常熟练,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得当,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中,生动活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件制作精美,技术一流,课堂教学效果好。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学督导员覃德平教授认为,该课教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教师上课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课教师整体实力强,且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人格的魅力,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并且听了唐秀玲老师的课说:“唐老师上课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娴熟自如”;广西师范学院前教务处处长罗坚教授、博士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听了秦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后这样评价:“她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也做得漂亮,开阔学生眼界,吸引学生注意”。在学校2004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评委在评价黄义英老师的课时都认为,黄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反映出他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 唐秀玲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校外同行的公认。几年来,唐秀玲等教师多次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观摩和集体备课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好评。2002年唐秀玲教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5年唐秀玲教授参加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宣讲活动,在区直机关、地市、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理论宣讲和党章知识辅导20多场,作为广西电视台特邀专家参与录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讨论”节目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各1场。对其讲课内容及效果评价在桂龙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网等相关媒体上均可查询。2005年2月4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给13个区直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讲课中,主持人总结时指出:“唐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共产党员先进形象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教授的报告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唐秀玲教授还作为广西第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培养对象,参与了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唐秀玲教授现虽调入自治区党校,

但仍兼广西师范学院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并兼上本科课程,每学期还给学生开设专题专题讲座。

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我校一直以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包括教学内容、授课状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多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2000年以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分数平均在90分以上。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任课教师中有4人在学生的综合评分中位于法商学院教师中的前十名(教务处公布了具体得分),其中2人在前五名。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黄玮琍的得分为97.43 ,唐秀玲教授的得分为96.6,黄义英的得分为94,秦馨的得分为92。2000级一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结束后给秦馨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写道:“秦老师十分敬业,上课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讲课生动,知识面广,同学们学到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在个人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非常感谢秦老师”;一位学生对黄玮琍老师作出如下评价:“黄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上课的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理念,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第16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 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 一种计划或范型。

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可称为“理论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 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种观点可称为“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 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第三种观点可称为“程序 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 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第四种观点可称为“方法说”..认为“常规 的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 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 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鉴于以上对各种教学模式观点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 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 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实施教学的理论..尽管由于各种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 或教学理论不同..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操作性 2.整体性 3.简约性 4.开放性 5.针对性

..三..国内教学模式及评价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 巴特及其弟子戚勒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造并传入我国..我们又对 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1..理论基础。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有关的心理学、教育 学基础理论。它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2..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

..3..操作程序。它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

固运用——检查评价。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由感知到理解..达到领会..然后再 组织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4..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成为我国基本的教学模式..是由于它有下列优点。第一..它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较为迅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是人类传播系统知识经验最经济的模式 之一。第二..它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适 用于学科课程的书本知识的教学..适用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适用于班级授课 制的课程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多年来受到各方面的批评。然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指出..接受学习不一定都是机 械被动的..关键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是否具有潜在的言语材料..能否同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 质性联系..教师能否激发学生主动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

“类属”新知识。如果能实现上述两点..则这种模式在掌握知识技能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就无

法否定。

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

教学模式。属于这一教学模式较多..如卢仲衡提出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上海育才中 学的“八字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六步教学法”模式..黎世法提出的“六课

型单元教学”等。

..1..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 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以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 ..3..实现条件。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为主..“导”为主线。也就 是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学。第二..教师要 设计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备的参考书、学习辅助工具..如词典、字典等。教师要有 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该模式要求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故小学低年级较少采用。 ..4..操作程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讨论、启发—— 练习运用——评价、小结。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有 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 差异..更好地解决了集体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采用这一模式..教师虽少讲了..只起 点拨、解疑的作用..但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却更高了。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自学就 会导致自流..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又称“引导—探究”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 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我国诸如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引导法、中学引导 发现法、中学物理研究教学方法等皆属于此列。

..1..理论依据。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 解决——验证”五个步骤。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思维去获得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 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 ..3..实现条件。①师生处于协作关系..要求学习者能展开积极能动的活动..有时甚至是

主角。②教师要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认识上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要解决这一认 识上的困难要求..从而能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③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探究 所需的材料..如文献资料、仪器等..和场所..如资料室、实验室等..。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拟定计划——验证假 设——总结提高。

..5..评价。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

信息..学生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等..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能力。 引导——发现模式也存在有不足..一般适用于数理学科..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储备..才 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 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中的“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 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等皆属此列。

..1..理论基础。情知教学论、现代心理学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暗示教学理论”是其理论 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 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3..操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实现条件。这一 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多种能力..如表演、语言

表达能力等。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提供音乐器材、教具或教学场所..并把他们组织好..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进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 学生认知的作用。

..4..实现条件。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因此要求教师具有 多种能力..如表演、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提供音乐器材、教具或教学 场所..并把他们组织好..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进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

..5..评价。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通过设计 某种与现实生活同类的意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怎样对待生活、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提高 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此教学模式也可以用于自然学科的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效率。 但一般而言..较适用于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语文课的教学..还可以广泛适用于课外各种文 艺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 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模式之一..也是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是指教师有 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技 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多以示范技能为目的的教学。

..1..理论基础。示范模仿是人类经验得以产生和传递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创造活动的 基础。一个复杂的行为技能的获得..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即学会行为技能的要求..联系阶段..通过学习使部分技能由不够精确到逐步精确..单个的下属技能逐步结合成总结技 能..自主阶段..行为技能的程序步骤已不再需要通过思考完成。

..2..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行为技能..如读、写、算、唱、跳及各种运动和操

作技能..在学龄初期或社会化早期..通过示范模仿..使学生掌握社会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式。 ..3..操作程序。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前三个阶段 是示范模式本身涉及的..而迁移是对模仿的更高要求..是模仿的进一步深化。

..4..评价。该教学模式的运用范围广..很多学科的技能训练都适宜。当代西方国家所采 用的模拟教学..是该种模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该模式 中..由于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学生自己练习的结果..因此教师只起组织者的作用。 ..四..国外教学模式及评价

二战以来..在其它国家的教育领域里出现了诸多教学模式..现择要介绍几种。 1.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 题作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1)理论基础。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教学目标。该模式的目标是教给学习者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外部的行为 方式..如掌握某些智力技能或行为技能等。

(3)实现条件。采用这一模式..需把教学内容根据学习过程分解许多小步子..并按一定的 次序排好。每一个问题都要先作出解释..然后提出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要有 正确的答案。当学生回答问题后..通过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确认自己回答的正误..反应正 确后..再进入下一项目的学习。

(4)操作程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图表示。 下一步 ↓ ↓ 正答

解释——问题——解答——确认 误答 ↑ ↑ 上一步

..5..评价。程序教学的优点是可以使学习内容化难为易..易于学生掌握..易于巩固..及

时反馈、及时强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各人的情 况..自定步调..确定学习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其不足是只能显示教学结果..不能体现教 学过程..对教学活动中最复杂的因素——学习者的心理活动无法控制..削弱了教师对学生的 随机指导和教师本人人格的影响..也割断了学习者间的相互影响..知识被分成一个个小项目 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整体的把握。 2.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也称“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 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1)理论基础。该模式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2)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 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

(3)实现条件。这一模式原则上是要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因而要精选教材..能从中提炼出

最基本的结构..难度要适中。并围绕着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第二..教师要以少胜多讲清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去探索..使学生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和不同的 观点..诱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第三..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协作关系..使学生能开展积极能动 的活动..对所引用的材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题和学生的情况来决定 学习者的主动程度..使他们由半发现至独立发现。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为..识别概念——形成概念——验证概念——分析思维 方法。

..5..评价。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可引起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 于迁移能力的形成并可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从而提高儿童智慧潜能。但该模式所追求的“发 现”较为费时..难于全面推广..它对各门学科并非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一般较适用于逻辑系 统严密的数理学科..而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学科则不太适用..另外它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先 行经验的储备..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思考能力..所以低年级学生和低智商的学生采用后将产生 困难。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掌握学习”就是在 “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 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 掌握标准。

(1)理论基础。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方面..“新的学生观”..心理学提出的学生的情 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布鲁姆所创立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评价理论。 (2)教学目标。在于解决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以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条件。第一..师生双方对“掌握学习”都要抱有信心。第二..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三点..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科学习范围..并概括地加以表述..明确 掌握目标..编制教学目标“双向项目表”..横栏表示行为..纵栏表示内容....准备终结性测验..试题要覆盖所有目标。第三..为掌握制订计划。

(4)操作程序。其基本程序为..诊断性评价——团体教学——单元形成性测验——已掌握 者进行巩固性、扩展性学习或帮助未掌握者..或未掌握者接受矫正—再次测验..予以认可..——进入下一单元的循环。在一学期结束或几章节全部教材学完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 ..5..评价。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因材施教..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 异..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 标。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学校和班级的组织..在普通的学年制班级里便可实施..因 此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反响..其他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掌握学习也有许多问题需研究解决。如教学内容怎样划分单元才更科学、合理..教师上 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以及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增加教师的负担..一般来讲..对于“掌握学习”是成绩较差和一般的学生比较适应..优等生则比较不适应..深化学习和扩展 学习难以解决好。

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这 种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学生的“自我”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以此来设计教 学行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我的主导意识。

(1)理论基础。这一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其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 斯..他的“非指导性咨询”理论是直接的理论来源。

(2)教学目标。针对传统教学只注重人的理智发展..片面地训练人的认识能力..忽视学生 的情感培养的缺点..罗杰斯提出教学目标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 的工具..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独立个性..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 一的“完整的人”。

(3)实现条件。第一..要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师生关系上要消

除紧张。第二..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包括教师本人的学识、能力、思考方式等....由学生决定怎样学。因此教师不是以指导者而只是以顾问的形式出现。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5..评价。“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所提出的一般教学模式中所忽视的情感作用和价值观以 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问题值得肯定。它注重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促进学习者自我 完善..但它又过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必然会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同时它完全 放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对教学也是十分有害的。 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这是前苏联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 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 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1)理论基础。该模式是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为基础的。 (2)教学目标。该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3)实现条件。第一..在一切可行的场合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使儿童

时刻体验到一种受尊重、受信任的情感。儿童应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教材的重点要精心 编制..如“纲要信号”、“算法口诀”等可见的行为..使学生在通过视、听、动作等多种活动来 牢固地掌握知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由教师“教”..学生“学”也要渗透“教”、“自教”、

“互教”等因素。最后..用实质性评价代替传统的形式评价..使评价起到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尚在发展中..基本程序尚待概括和成型。

..4..评价。由于它强调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张师生合作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以 人际关系为教学目标或手段的教学模式..如小组探究模式、社会探究模式等。 ..五..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关于教学方法的概念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教学方法 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 互作用的活动”。2..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 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 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方法就要包含 教法、学法、教与学的方法。为此..教学方法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应为..教学方法是为了达 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 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

人们通过总结和比较筛选..把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十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 种。使用要求有..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注意启发学生..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使用要 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于提问..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要做好归纳小结。 (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使用要求是..得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心得。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 法。使用时要求作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讲究演示的方 法。

(2)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内外一定的场所..直接观察事物及现象以获 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三种。使用要求是事先要作好准备工作..明确学生参观的重点环节..参观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选择..结束后要指导学生作好讨论总结..安排作业。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 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包括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 使用要求是..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 指导..作好实验小结。

(2)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 法。使用要求是..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作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3)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使 用时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 方法。使用要求包括..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作好讨论 小结。

(2)研究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发展 能力的方法。使用时要求正确选定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循 序渐进、因材施教。 ..三..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教学方法在当 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外创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新的方法中..有三种在国 外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是发现式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 1..发现式教学法

..1..概念。发现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的原理 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工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 结论的方法。

..2..过程结构。发现式教学法由四个环节构成。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②学生提出假 设或答案。③检验假设。④作出结论。

..3..该方法在数理学科..特别是对其中的概念、理论、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联系 的教学中适用。

..4..使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须做到..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

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造一个有 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2..范例教学法

..1..概念。该方法是运用精选的知识经验以及事实范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般 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批判、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等创立的。范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精选过的隐含着本质因 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知识、观念..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 地掌握知识。 ..2..过程结构。范例教学法由四个阶段构成。①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②范例地阐明 “类”或“属”的阶段。③范例地掌握规律范畴的阶段。④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 的阶段。

..3..该方法适用于文理学科的教学。

..4..使用要求。教师在作用这一方法时要做到..①帮助学生主动学习。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③努力让学生认识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掌握范畴性的知识。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发 现。

3..“掌握学习”教学法

..1..概念。该方法是通过操作教学时间实施“因学施教”、以每个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为标 志的、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罗尔和布鲁姆 。 ..2..基本原理。学习结果的主要变量是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分为实际学习时间和必要学习时间。学习程度=...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实际学习时间是完成相对指定的学习任务所安排的教学时间..是由教师决定的。必要学习时间是学生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所必 要的学习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因人而异的。从教师角度..要尽可能多的帮助给予学生以足够 的实际学习时间..从学生角度看..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缩短必要的学习时间。学习所花时 间是掌握的关键..掌握学习教学法就是要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要的学习时间的教学方 法。

..3..过程结构。该方法分为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两个阶段进行。

教学准备阶段的过程结构为..①教师首先确定教学内容..②教师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单 元..并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③在新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④编制各单元简短 的“形成性测验”试题..⑤编制“终结性测验”试题..覆盖所有单元目标..目的是评价学生是否

完成了该学科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实施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构为..①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包括..学习→形成性测验→..再学习→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每个学生都将达到教学目标..②在新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③在集体教学中给学生以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时间..④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掌握正确率达80%..85%即 可通过..⑤通过者进行加深学习..未通过者进行补救学习..这种补救学习可利用可供选择 的学习资料..如辅导资料、练习手册、学术游戏等..和矫正手段..如小组学习、个别辅导、重新讲授等....⑥再进行一次平行性的形成性测验..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定每个学生 的学业成绩。

..4..使用要求。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应做到..①诊断学生要准确无误..②激发每一个 学生的学习动机..③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④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总 结和形成自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各适应不同的教学任务

和教学内容。有的以获得知识信息为主、有的以获得动作技能为主、有的以巩固运用知识技 能为主。我们认为各种教学方法应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4.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 ..五..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1..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2..从教学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看..教学方法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教学方法体系向 复杂化发展

..3..从教学方法的直接价值表现形式看..由一维取向向多维取向发展

..4..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上看..由教学方法被动依赖教学手段向二者积极配合 发展

五、本章思考题..

1、列举、比较中外常见教学模式

2、举例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当今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哪些特点..

第17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5.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

二、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中理论教学以基本班型为主体,教学见习以年级为主。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该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信息技术手段与该门课程的整合,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我们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从拍摄的图片及精彩的教学视频及时呈现给学生。现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但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学生在课堂中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

(二)本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目前,本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还有部分教学课件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相关网页实现在线学习。

(三)教学过程中直接通过互联网实现相关知识的同步搜索,在课上即能完成对《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更新。

(四)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形式。

第18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理念及原则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师已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师生共同探索、教材和课外读物并用、课堂与课外并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特别是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教师秉承通识教育、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平等互动的原则,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本课程坚持以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学术研究训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电脑多媒体等途径,弘扬主流道德。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教育效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文章,利用课堂进行“课题调查报告交流会”活动。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团队教师贯彻“三贴近”(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并采用“知行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半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用一半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种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多样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又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 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上,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果; 第二,在能力训练模块上,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取“课题项目研究”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在社会实践模块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影像资料、进行论文写作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调查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自主设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 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这些年来,该室教师不断探索并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方式,如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激活式教学法等,提升了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受到学生好评。

教学模式改革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规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这些年来,本课程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1)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具有深刻性;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扩展,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照本宣科地讲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抓得准,研究比较深入、分析比较透彻,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法,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材料说明,学生听后满意,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就事论事、单纯的材料堆积,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

(2)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亲临般地经历一系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分析的案例有:“南京冠生园事件”(结合“诚信与市场经济”理论讲解)、“博导制售毒品案”(结合“知识与道德”理论分析)、“贪官忏悔录”(结合“人性修养与制度监督”阐述)等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熟练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锻炼对事件的准确果断的判断决策能力,增强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型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研讨型课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学术兴趣、拓展学识学养”。

本课程重视课堂讨论。每次讨论时,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主题,确定代表不同意见的发言小组,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导和纠正。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每当讨论时,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进而课后通过递交书面文章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弥补课上发言。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时,老师要善于掌控整个讨论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就讨论主题认真地、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质疑,深入探索,形成共识。实践证明,研讨型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有:道德是不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追求?“知识就是道德”、“有才就有德”吗?如何看待“道德银行”、“有偿让座”现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对爱情的亵渎,还是对权利的保障?如何看待“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现象?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吗?怎样看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与“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观点?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

“辩论”是“研讨式教学法”题中应有之义。对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教学法。课堂辩论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辩论为中心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的。要使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确定辩论题目,选定正反两方的辩手、评委和主持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写出辩论文,在学生正式辩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正反方辩论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某一问题。

这些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辩论的题目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

“辩论”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挑战性、竞争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三是培养了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4)“课题项目研究”教学法。 “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方法。一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老师在对研究计划初审后,通知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自始至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课题项目研究法”将师生的“讲、问、议”集合起来。讲是指教师讲清基本理论,讲究研究思路和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问”是指鼓励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议”是指加大课下讨论比重,激发学生兴趣,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

学生所交的课题项目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统计数据、PPT、DV摄像、人物访谈、照片、图片资料,等等。

这几年来,学生递交的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如有:“关于见义勇为的调查”、“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调查研究”、“关于校园失窃问题的调查”、“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大学生同居现象的是与非”、“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恶搞’现象研究”、“师生恋的伦理思考”,等等。

(5)创新教学,形式多样

该室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摸索出一种“听、说、读、写、行”的“五环节”教学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听”——是指学生聆听老师的悉心指导,听取老师的合理性建议。教师有必要在“课题项目研究”的初期阶段,适当加强引导和鼓励,如在开题时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同时要及时把握反馈信息,耐心听学生汇报成果。

“说”——是指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讲清基本理论,讲求研究方法和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积极发言、上台演说、“答记者问”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题内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课题理论知识的认识。 “读”——是指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寻找和发现问题,也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放映有关德育内容的中外优秀影片,如《美丽人生》、《美丽心灵》、《春风化雨》等,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程内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写”——是指让学生动手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命题文章、调查报告、建议提案、学术论文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总是鼓动学生以“代表和委员”的身份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将社会突出问题变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对策。

“行”——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考察社会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如请名人做报告、“答记者问”等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让学生“充当”代表和委员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这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既看到了问题,又找到了对策。通过加强课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行”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疑,集“听、说、读、写、行”于一体的方法,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6)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精心设计,以保护、激发、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恒久热忱。

在一般人印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记。这种形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研讨型课程的关键和主体是学生。大学生自主观念、平等意识强烈,他们最反感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最希望教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人的本性”这道判断题旁写道:“我深知命题者的用意是让我判断此题为错,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却印证此题的正确。”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扣分了事,而是找他平等对话,让他充分地“摆事实”,然后针对他思想上的模糊,明确地阐述该命题作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上的偏执和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辩证地说明了该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客观正当性。通过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探讨,这位学生终于觉察到自己认识中的偏差。可见,研讨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拥有交流意识,学会在交流和论辩中发现问题。这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如有: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重孰轻?在人生追求中,是健康还是财富更重要?等等。

五、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主要是将学生学习成绩“三七开”。即平时成绩为3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已考材料题有:陆幼青“生命的留言”;陈进、杨杰、刘辉、王铭铭等学术造假事件、马加爵的困境;“知识与道德”、“有才与有德”;“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学术丑闻”、“求职陷阱”、“价格欺诈”、“忏悔录”、“不做假账”、“伪科学”、“求职履历‘掺水造假’”、虐猫事件、天价医疗费事件、拒签手术事件、动迁与动粗;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如何看待“见义勇为”、“道德银行”、“有偿让座”、“有偿招领”现象?地震捐赠排行榜引发争议、“不育鼠”与“聪明鼠”、地震了,老师先跑了。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身亡事件、丛飞的遗书、——“同命不同价”合理吗?农大学生网络贩黄罪有应得、“弟弟偷钱,为哥哥交学费”、许霆ATM机恶意提款案、——“政法大学弑师案”、“封口费”事件。

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主要根据“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我们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递交论文报告。这种专题研究或社会调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

本课程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革新。其中网络课堂教学创新正在摸索。主要表现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交流频繁,资源丰富,效果满意。目前已经将多位教师的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今后还要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

本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 ⑴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⑵重点突出,思路清晰;⑶深入浅出,循序渐进;⑷案例分析,印象深刻;⑸史论结合,纵横比较;⑹语言生动,情理交融;⑺谈话讨论,演讲辩论;⑻学思问答,讲练提高;⑼电脑辅助,形式多样;⑽学用一致,知行统一。

综上所述,创新,使教学焕发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广大学生称赞,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经常爆发出热烈掌声,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每学期教学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本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并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多采用自编的优秀多媒体课件,达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应用伦理学》处于教学改革的领先地位。不言而喻,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普遍借鉴价值: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引发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七、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

《应用伦理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基本理论讲授,又要不断陶冶学生文明素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理论魅力。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即是:1/3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融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为一体,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1/3时间用于能力训练(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3时间用于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观看电影、参观展览、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等等,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尤其是开展“课题项目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取得良好效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增强实际才干,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观念和理论素养。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考核办法。我们在具体实施这种“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八、网络——多媒体

《应用伦理学》教学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创新的摸索。不少老师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含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

网络资源呈现出的特点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效果满意。

《应用伦理学》课程的网络资源或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栏目:

a.教学队伍,

b.课程介绍,

c.教学大纲,

d.教学教材,

e.教学条件,

f.教学方法,

g.教学研究,

h.课程评价,

i.学生成果,

j.作业习题,

k.课程视频; l.实践教学;

第19篇: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探究

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探究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张玉荣 010051

摘要: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总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本文结合声乐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音乐为中心的声乐教学方法,即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习”与“以情带声”的歌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现力,从而整体提高歌唱技能。

关键词: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构建以音乐为中心的整体教学理念。

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建立以音乐为中心的整体教学观念。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音乐是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意象入手,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通过长期刻苦的音乐艺术训练,融入练习者的创造性,并依靠练习者的情感、经历、修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表现。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隋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换言之,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与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嗓音也有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整体训练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歌唱呼吸的整体训练、歌唱语言处理,歌唱心理的训练等,更重要的还是歌唱的魂——音乐的训练。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二、确立个性化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

三、采取切合实际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结束语: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要学生多听人家唱,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艺术就怕模仿,模仿就失去生命力。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通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进一步完善。

第20篇:艺术教学与教学艺术

艺术教学与教学艺术

潘朝阳 李如密

[摘 要]艺术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 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使艺术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当前艺术教学存在教学目标盲从、教学环境无序、教学审美错位的现象,教学艺术存在缺失。从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策略构想出发,需要有效设定艺术教学目标,优化布置艺术教学环境,美化升华艺术教学过程。

[关键词]艺术教学;教学艺术;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策略

艺术作为人类的独特文化代代相传,艺术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需要创造理想的审美境界。构想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策略,有利于对艺术教学教学艺术深入的探究。

一、艺术教学与教学艺术概念辨析与关系定位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在中小学教学中,艺术一般指音乐和美术这两个学科,或是综合的艺术学科。艺术教学,从狭义的理解,是指诸如音乐、美术或综合艺术等学科的教学,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发展。而教学艺术的概念,则有着广泛的认识。“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并非始自今日,而是由来已久的,它在古今中外教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1] “所谓教学艺术是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2]

藉此派生出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概念,它是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中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借助辅助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艺术教师教学技能的使教师和学生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美学的理论建构”(课题批准号:DAA080039;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李如密教授)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潘朝阳(196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硕士,中学音乐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艺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李如密(1964—),男,山东费县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1 共同享受艺术教学美的活动。

艺术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感受艺术所蕴涵的意义和生命价值。恰当的教学艺术会给艺术教学课堂增添活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美的享受,使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得到增强。一个学会活用教学艺术进行艺术教学的教师,其课堂必定受到学生的欢迎,进而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地探讨教学艺术,使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得到提高。

二、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缺失的表现与归因

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从促进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目标看,每次教学前应该有清醒的目标设定。而任何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在真空中获得,需要创造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环境,需要艺术教学过程的美化升华。“教师要追求教学艺术,那就是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富有创造性,富有审美价值,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仅新颖独到、别具一格,而且能吸引学生,有魅力,甚至为学生所欣赏。”[3]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艺术教学还存在着教学艺术的缺失。

(一)艺术教学目标的盲从

艺术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一系列的准备。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需要教学设计,需要有前瞻性的预设生成。而艺术教学的独特性决定它与其它学科相比需要更多的准备,确立艺术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分析艺术教学的内容,设计艺术教学的过程等。

实际艺术常态课中,艺术教学教学目标存在盲从现象,或是盲目乐观,或是任其自然,导致教学无艺术可言。如原本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由于相关知识的过分阐述,学生学会歌曲的目的没有完成,音乐课变成了历史课;原本是以欣赏为主的艺术课,由于人为的强调技能,使学生分享艺术美的目的没有达到,欣赏课变成了技能课。艺术教学也存在依赖多媒体的现象,如音乐课在一节课开始就以视频的形式把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违背了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规律;艺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或者做得不到位,如有的音乐课一节课下来很少甚至没有示范以及为学生伴奏,造成艺术课成为课件课,只要有课件谁都能上的局面,甚至有的艺术教师由于多媒体操作能力有限,教学中遇到操作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出现尴尬的局面。缺失了教学目标,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成为空中楼阁。

造成艺术教学目标盲从的原因是:一方面艺术教师常常存在看待艺术教学就 2 是唱首歌、画幅画,缺少整体的教学目标观念,缺少艺术教学的美育功能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的音乐或美术学科的背景,每位艺术教师在教学艺术方面学有专长,各有优势的同时也各有盲点。这使得艺术教学缺乏根基,教学艺术缺少营养。

(二)艺术教学环境的无序

艺术教学需要通过教学与环境的有机合作来促进教学艺术的发展,需要在教学环境中把握机遇,在恰当的时间展示教学艺术。然而现实中艺术教学的教学环境不够理想,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艺术教学环境的缺失表现在教室应有的美化不足;音响使用不当形成噪音;钢琴等乐器音准欠佳,其音乐让人难以容忍;随意的音乐教室的布局;辅助教学手段的过度使用等等。

造成艺术教学环境无序的原因:一是体现在艺术教学的教学环境意识上的缺失。由于艺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艺术教师也往往更注重艺术技能方面的发展,而忽视艺术教师教学环境的重要性。二是艺术教师缺少教学环境美化的指导。在各级各类艺术教师教学培训中,都把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艺术教学环境创造方面的知识考虑甚少,甚至完全忽视。三是教学器材长期得不到补充。如教学钢琴长期得不到调音,绘画材料得不到定期添加等。四是艺术教师不能很好面对教学环境的现实。在现实环境不佳的状况下,艺术教师未能调整自我,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因陋就简地进行艺术教学。

(三)艺术教学审美的错位

“教学并不是直接地、单独地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施加影响,而是通过审美这一基本的、中心的环节,对学生施加间接的、整体的、综合的影响,这是艺术教育较之于其他方面教育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4] 作为富有特殊使命的艺术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教学的审美功能,然而现实不尽人如意。

体现在当前的艺术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影响学生,教学过程或是开始不当,或是中间疏忽,再就是结尾草率,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缺失。如曾经观摩一节音乐课《猎人合唱》,这是一首两声部合唱曲,两个声部需要分开来练习,从教学的难度上决定了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尽善尽美。教师为了能够在一节课中完成,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唱了一节课。结果是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太累, 3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完全丧失。

艺术教学审美错位的原因在于:一是因为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艺术教学很容易产生与艺术审美相违背的现象,一些理性的、枯燥的机械练习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学习是必然的结果。二是体现在学生艺术审美的追求。他们极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艺术欣赏有倾向追求浅显甚至低俗的趋势,造成艺术教学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三是艺术教师的引导不足。艺术教师未能发挥本身职业优势引导学生,学生不满足于成为艺术教学的配合者而存在。

三、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策略构想

艺术教学应该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这需要艺术教师积极预设生成、创造氛围、体现审美。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深刻体验的审美愉悦。

(一)艺术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有它的教学目标,艺术教学也不例外。“不管你花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5]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对提高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无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为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打下坚定基础。

艺术教学目标设定应着眼于使学生产生对艺术的爱好,根据艺术课程的特点,艺术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围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考虑。但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把这三点都考虑在内,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能够掌握一点的知识就很不容易。所以,在艺术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要抓住最主要的目标,不能贪大求全。

艺术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一本教材拿到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勾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完成艺术教学的任务。“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它不允许有千篇1律的现象,” [6]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7]

教学设计上不能千篇1律,不能靠抄抄参考书,或是每次都是同一个教案。艺术教学需要每节课都有变化,力求课堂精彩,教学有效,这都需要艺术教师对 4 教学目标精心考量,设计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艺术教学的目标设定应当着眼于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追求艺术、参与艺术活动的取向,为他们全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养,艺术教学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二)艺术教学环境的优化布置

艺术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体现在教学环境上除了听觉和视觉环境的优美,还体现在二者的和谐。笔者曾经对南京市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做过调查,在其中的环境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中,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水平。艺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使教学前的环境布置显得尤为重要,从座位的排列到墙壁的布置更新,直至教学用具的摆放和使用等,都可以精心布置,“两岸桃花夹古津”,力求体现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对称美。

艺术教学的教学环境准备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上,如何在导入时把上节课与本节课联系起来,如何导入新课?这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师新颖的导言将深深的抓住学生,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教学前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疲劳。课堂上,艺术教师还需要准备设立提问的环境,教师语言带来的环境影响十分显著。

艺术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创立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中各课堂要素相辅相成,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奠定基础。所以说,艺术教学的“交响”可能需要运用一些蒙太奇的手法,需要从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等方面考虑,需要先声夺人。

(三)艺术教学过程的美化升华

艺术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需要有整体的艺术教学观念,以教学艺术的审美挖掘艺术教学的内涵,并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从而彰显艺术教学的魅力。

1、以艺术教学的“整体”促进教学艺术的综合

学科课程综合的观念已经得到一致的认可,艺术教学也不例外。不论是单纯的音乐课还是美术课,或者直接的艺术课,学科综合都早已深入人心。艺术与相关文化、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可以丰富艺术教学的教学资源。这种融合式的艺术教学,不仅能够突出艺术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艺术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拓宽,对促进学生以艺术化的方式学习相关学科,无疑 5 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艺术课程,笔者更进一步地被启发、畅想,以整体课程的观念看待艺术课程的综合之可能性。因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通过参与社会(不仅包括人、也包括植物、动物和整个自然)并与之关联学习生活的过程。”[8]在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相关学科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其中的艺术元素。例如小学语文中的《二泉映月》,初中历史中记载岳飞的《满江红》、初中英语中的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语文课中的《黄杨木雕》、《剪窗花》等。如果整合这些课,运用艺术教学手段授课,可以节约学习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艺术教学中的整体课程观念的实施,将更可能提高艺术教学的效率,使艺术教学教学艺术化。例如描写周恩来总理的音乐课《你是这样的人》一课,可以从信息技术方面设计,利用教学设备授课。从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中八十多岁高龄郭兰英演唱的《绣金匾》导入,到周恩来总理工作生活的图片的深入,都会深深地感染每位在场的师生,甚至可以从《你是这样的人》的歌词为落脚点,从分角色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为凝聚点,充分挖掘歌词的内涵,从整体的观念实施综合的方法,凸显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有《戏曲大舞台》一课,笔者曾经应语文教师要求上节综合课。《戏曲大舞台》中有完整的歌曲《唱脸谱》,课前,要求学生查找并在美术纸上绘制脸谱一个,经过选择展示在课堂,触动学生产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这节课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京剧的相关知识,对绘制脸谱也产生了兴趣,而有着鲜明京调特色《唱脸谱》更成为学生的喜爱。

艺术教学有意识地强化了音乐、美术等以及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科之间形成一种互相补充的形态。在保持了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特征的同时,艺术教学既有教学艺术上的特色,又促进综合的整体观念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养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的艺术能力的提高。

2、以教学艺术的“审美”挖掘艺术教学的内涵

教学美的境界是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理想追求,是通过努力也能够实现的目标。审美是感受者对事物或对音乐等艺术作品做出的心理反应。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对待事物或艺术形式的态度。“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9]艺术教学教学艺术可以给学生带来 6 审美的感受。

在艺术教学教学艺术方面,教师需要仔细琢磨、钻研,力求以美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努力创造美的课堂。“一个成熟的老师,应善于在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逐步养成切合自身特点与教学实际的、良好的教学习惯与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能反映自身特点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调整、更新与充实。”[10] “而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11]

没有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的实现,便难有艺术教育的其他方面价值的实现;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若得不到发挥,艺术教育的其他功能也难以得到发挥。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审美的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直接地、单独地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施加影响,而是通过审美这一基本的、中心的环节,对学生施加间接的、整体的、综合的影响,这是艺术教育较之于其他方面教育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12]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应该展现出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在教学中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使学生产生对美的热爱,形成审美情操。人可以以审美的方式存在,艺术教学也可以以审美的方式存在,应该把艺术教学教学美作为一种目的来考虑,进而追求悦志悦神的教学艺术的境界美。艺术教学的使命重在体验,要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在多审美通道的教学艺术引领下,学生必将获得更多艺术审美的享受。

3、以教学艺术的“有无”彰显艺术教学的魅力

艺术教学教学艺术的“有”和“无”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犹如乐谱中的音符和休止符,乐音和音乐中的静默,都是艺术教学中所必需的;也好比书法中的飞白,运笔愈恰当,层次越高,艺术的价值更强,“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艺术教学中的有无是个相对的概念,而“无”意味着“空白”。“对于教学来说,“空白”意味着对于那种太实、太繁、太露和密不透风式的教学的拒绝,教师在呈现教育内容之前,要在语言、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为学生留出想像、参与、再创造的时间与空间,”[13]它强调艺术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欣赏一段音乐时,不一定需要教师的讲解,聆听是最好的享受;在临摹一幅图画时,间隙指点,甚 7 至一个会意的眼神就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

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非言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形象的认同程度。教学的“有无”使学生在消化、吸收知识时更为变通,潜在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和无与实和虚相对应,“以无示有,以虚显实”,“看画船尽入西湖,闲却半湖春色”,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给师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它所营造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而教学艺术中的无是教学时空中的休止、跳跃或淡化。“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而不为。权且留下一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艺术的“无”或许比“有”更胜一筹。

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需要富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需要自己去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并在不断的磨练中创造个人独特的教学艺术。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需要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不只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力求使每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14]革。” “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15]

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艺术教师的愿望与追求! —————— 参考文献:

[1][2][10]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5.61.64.[3]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7.[4][1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4.49.[5] [15]【苏】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8.250.[6]【苏】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5.[7] [9]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11.161.[8]钟启泉.“整体教育”的哲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3(6).[11] 【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5.[13]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5.[14]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9.作者联系方式:

潘朝阳:教育硕士 邮箱:cypan622@sina.com 联系电话:02551713388 8 李如密:博士、教授、博导 邮箱:lirumi1964@163.com 联系电话:13951611256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10097)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