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实验教学学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5 07:37:5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听了将小钢老师,林文兴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一下几点体会:

1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1).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2).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2 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

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

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

免费

分享

创新

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2)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尽可能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等,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3)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推荐第2篇: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陈文全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主要途径是分小组活动,令我们教师满意的小组实验是小组成员情绪高涨,群策群力,有不同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到一致,实验中人人参与,有序进行,对现象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实验使学生收获很多,也给本人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我要求学生按课本上的要求在串联电路不同三处测出电流后去寻找规律,这时有个探究小组提出:“老师,你要再给我们提供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让我们多做几组实验数据呀。”此时,我突然想到虽然课本上只设计了一个实验表格,实验只做了一次,作为教师的我在备课时怎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呢,在以后的这节实验探究教学中,我每组多配了几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供学生们去选择,类似的探究实验有好几个,如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我都多配了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供学生们去选择;再例如在探究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我按课本上的要求每小组配一个学生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若干导线后,在实验过程中有一小组滑动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这组有一个学生要我换一个滑动变阻器,突然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没有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大小,在保证定值电阻和电流表、电压表安全的情况下这个实验也能做呀!”此时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应该先由我提出问他们才对呀,在以后这节实验探究教学中有几组我故意不放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完成,有的小组用滑动变阻器做完后让他们把滑动变阻器给没有滑动变阻器的小组,改变电源电压大小把这个实验再做一遍,这样每个小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了这个实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当做日志记录下来,能给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在每次试验之前,我们都要做预习报告,通过实验手册和自己参阅资料,得知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课我们可以知道预习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才能在实验课上更快、更好地完成试验,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知识。

初中学生由于受其身心及心理发展的限制,容易受经验及表象影响,只注重表面的物理现象,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我认为做好演示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确保演示成功

实验前首先清楚原理及实验方法,熟悉演示器材的性能,课前先反复做几遍,并不断地改进,使实验规范、熟练、成功,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操作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理解器材的用途,实验装置的用途,使用了哪些器材、仪器所选的量程,连接顺序、方法等。

推荐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更能展现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为此,我认为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不断进行课堂改革,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精”,就是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

“真”,就是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旦实验出现问题,教师一忌慌乱,二忌简单,三忌虚假,教师对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并且保证实验一举成功。一出现的问题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然后重新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就是显明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增加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构建高效课堂。

二、用“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三、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并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合作精神。

自从县上教研室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对物理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一)改讲解物理规律为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物理新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过程。在教材中,许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有明确结果和结论的定律和原理,对学生来说结果是未知的,这正好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素材。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索的过程。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们“善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改讲解物理现象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现象

2 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某些物理现象的重要特征。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某一物理现象所具备的特征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一一记住,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自己探索和发现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甚至有些特征还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才能发现,那么,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理解到位,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讲解物理概念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概念

教材中为了描述某一现象都会引入一些物理概念,而所引入的物理概念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用这一物理概念来描述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等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要重点讲解的。如果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或定义一个物理量,该物理量要能够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的现象,那么学生就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实验,寻找这一物理量,同时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改介绍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为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

在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常常要使用一些仪器,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如果我们把讲解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改为根据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的话,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仪器的构造和原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仪器 3 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发明和设计仪器的基本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发明和设计仪器的艰辛和快乐。 总之,自从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物理课堂的参与率明显变提高,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第4篇:建立高效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建立高效的实验教学课堂的心得体会

山东栖霞市桃村中学

柳海涛

生物是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中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究性。许多实验的探究都基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践能力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生物教师面前的长期课题。现结合我在平时的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设计实验时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

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意识和习惯,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操作示范和引领,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即时给予帮助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同时也要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设计或者是提出更好的设计不要拘泥于课本的形式。

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学生就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规范

1.不能单手拿着镜臂移动显微镜;

2.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3.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不能养成用右眼观察和闭着右眼观察的习惯;

4.在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必须双手同时均匀用力进行。

另外,在这一实验中,学生在玻片上写“上”、“下”小字不容易,并且需用专用笔,有时学生还会因不小心擦除掉了,还经常发生压碎载玻片的现象,影响了实验的进行及效果。为了解决这问题,在设计该实验时,学生用自带的透明三角尺或直尺来作为观察材料,观察尺上的“6”或“9”等,这样不仅仅增强了实验的易操作性而且也对原始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爱好,树立了自豪感,增强了自信心。

二、利用生物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根除“灌输式”这一过分偏重讲授、偏重演绎、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教师尽可能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以启发诱导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初三上册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节内容,课本设计的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两个,这两个探究材料准备时都很不容易,也不易观察,这时我们可给予学生引导与启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找容易观察的实验对象,这时有学生提出了用“狗(猫)、小鸭、小鸡等的游泳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来替代上面的实验对象。作出科学的假设是“狗(猫)的游泳是先天性行为吗?”,这样来就容易观察了,学生们也从中得到了启发,因此任何探究都可以加以创造更新,教师只要多给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高手云集,并不是以往教师眼中的迟钝的没有进取心的厌学学生,问题学生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与学习,已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一一作记录,然而由于学生们平时少观察,他们的记录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验中要及时抓住他们记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指导与纠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分析等方式推理出一些实验结论,交流表达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如:“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这一实验中,学生们已通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这时教师应从中去给学生启示与指导:同学们你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它有那些特点,指导学生认真给予记录,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引导学生们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以及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要用到一些锐器(刀、剪、玻璃器皿、酒精灯),还会用到一些药品(酒精、酸、碱等)这就要培养学生时刻有“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一方面要对这些仪器、药品的使用及使用的技巧与使用的规范给予必要的规定之外,有时还可以结合实验本身特点和现有器材做一些简单改进。这也是创新。如“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这一实验,同学们在使用牙签时,容易弄伤自已的上额,甚至会有满口流血的现象,这时可以让同学们先把牙签的尖头用牙齿轻轻咬几下,让它变得柔软,就像一把缩小的小刷子一样再刮取口腔黏膜进行实验,这样就会变得安全可行,学生就容易安全的完成实验了。

五、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对实验比较陌生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实验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几位同学组成一组来共同完成实验,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合作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实验要求的内容。

因此,合作与交流必须贯穿整个实验的过程,教师在这时要合理地运用好评价机制,用评价的方法激励学生们的实验合作与交流,多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引入成就动机原则,哪怕学生们只观察到一点点现象或是只解决了一个很小的问题时,也及时的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知道“我行““我能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及时的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促使学生大胆地去探究、去实验,去创新,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013.4.11

推荐第5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广饶县实验中学-张伟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搞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我认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实验听课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在做每个实验前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玷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同时还要求学生不应做与本实验无关的动作,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要始终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要养成整齐清洁的实验习惯。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凳。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在观察时,①首先提出目的和任务;②拟定计划;③按计划认真仔细观察;④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物体上。例如:王晓英老师所讲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按照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一步一步逐层深入,并且在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在此前提下,学生就会多的是理性认识,而少了手忙脚乱。

三、力求实验创新

1.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例如:韩海老师在讲课中所提到的如果用洋葱的外表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这样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把菠菜或油菜放到黑塑料袋扎紧,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方式 探究性实验中的实验仅仅是手段,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4.注重选材,这个材既指实验材料又指实验器材。初中生物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在听课中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例如都是做Vc含量的测定,有的老师所选取的器材出汁率高,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还有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刘老师只用了一个酸石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合理分组,加强对学生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及分工,实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做到重点深入,个别指导与普遍照顾相结合。指出问题所在,表扬与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和自豪。同时老师还应伴随讲解,诱导学生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中学生物教学实验的总结和看法,这里本人所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的推动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

推荐第6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一、传统的教师备课写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

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或操作规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备课,是以教案为标志的,教案的编制又按照统一的模式突出“三备三写”,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写“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始终捍卫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守着自己的传统经验不敢放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认为“我都给你讲了多次,你还不懂?”学生的知识是教师给予的,教师传授多少知识信息,学生就应该获得多少知识信息,完全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建构,没有意义的建构,不是有效的教学,有的学校更是将教案统一标准或模式,要求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之间,要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目的、统一方法、统一评价等,更是把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生放到了脑后,作为一种没有生命的知识容器,完全失缺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足够关注。

二、倡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教育实用技术,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将要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才会成为可能。

三、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变

要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广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精心设计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以学期为时间单位,以一册教材为内容单位,教师精心设计、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单儿、每节课,它既包含知识与能力,也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制定出本学校、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在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以及学生的情况,将教学目标更加细化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打下基础,在制定学期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防止不顾学生情况的“闭门造车”现象,也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学个性而由教师随意制定教学目标的“各自为政”的倾向。 另一方面,应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或发生的变化。在过去,教学目的只有教师自己知道,教学、评估等主动权都操持在教师的手中,现在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后,也不能只有教师知道,如果教学目标只停留在教师的备课本上,只有教师知道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而学生本身处于盲目的状态,学生就不能够知道自己应该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就无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只有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切切实实明确自己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学生才会掌握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明学习目标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跟踪调查访谈,进行个案研究,督促学生学会利用学习目标,检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使他们真正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展示,何时展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此处不在赘述,设计好评价程序和工具,是落实教学目标、检测学习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过去,我们将命制试题看成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缺乏科学的程序,更缺乏考试后的科学分析和反思性总结,不论是用什么试题来考试,我们都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排名的最主要依据,而很少有人去质疑试题本身是否科学,更没有人去研究这套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如何。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评价工具或标准的科学化。 在检测之后,要对检测工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标准差,看到分数分布的离散程度,对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根据试题中具体的题型、题目,进行科学的归因分析,找出自己教学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对策。

推荐第7篇:应运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应用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孙慧芳

通过我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我特别的提倡实验教学,长年道百闻不如一见。实验教学和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 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应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科研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创新相结合、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这样实验课教学才能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学会观察现象,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及处理数据,然后分析结果,形成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物理实验一般是2人组成的小组协作进行的,对于物理实验的好奇心驱使着学生们抢着去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实验出现了很多状况,用错仪器,称量不规范,打碎实验器材等等最后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时间久了学生会默契地推举组内一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实现整个实验,直至得到教师预定的结果。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甚至不知道从何思考。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操作过的成熟实验,实验环节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有过先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往往他们会很被动地问教师,问

实验指导员他们该怎么办,甚至还会慌张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知思考,联系曾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对该实验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如果只靠教师的帮忙,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就不深刻,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物理实验抱有消极态度。初中生的知识比较不完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会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但是现如今的物理实验教学却是教师在讲实验、做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这在学生看来教师迟早都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实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实验现象,每一个实验结果,只要考试前记住了就足矣,不用重视自己动手实验。

.教师对物理实验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实验的能力和素质。

针对前面所述的实验教学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实验教学策略,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1.对实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实验方法

教材中有些实验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在通常的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这样的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给学生看,而不是让学生动手去做。对于像是阿基米德原理这样的实操性非常强的实验是可以让学生去做的。还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教材每一页纸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等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师带着教具,与学生一起做实验。还有像是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在家里自制成像工具,带到课堂里供同学们分享。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实验误差

物理实验是一项非常严谨而又充满什么的实践。许多实验即使是对实验步骤,实验用品,实验工具控制的非常精准也是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的,这时候需要教师对这种误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引导,给学生多些建议和鼓励,少一些责备和轻视,甚至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完成实验,或者教师自己做的实验也出现了问题,对这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寻找误差出现的原因,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待误差的正确心态。

3.让学生担任临时教师,体验教师的角色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格教学。这种方法在大学里被普遍应用和看好。如果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做适当调整。首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哪个实验,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10分钟的讲演,在讲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对他的演讲进行质疑,或者提供建议。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就直接开始实验,这样做实验学生既减少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又很好地丰富了实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信心,真正体会到实验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和影响。

4.实践与创新结合

许多实验不见得一定要严格遵守教材上提供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根据疑问设计或改变实验的步骤或者是实验工具。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例,通常的实验是用弹簧测量沟码的质量,沟码的两端都有跟弹簧秤可以直接连接的吊钩,但是对于学生日常见到的书本、水杯等却是无法用弹簧秤可以测量出其质量的,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其他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

天平、公平秤、磅秤等。这些小小的改变与创新说明了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在家里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一样可以进行实验。 转贴

推荐第8篇:抓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碘液,若顺序反了,那现象完全不同。所以,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对该实验要做到胸有成竹。

三、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1.合理分组,强调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及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事可干。教师可对每个小组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并将每次实验的表现与实验考核结合起来,避免某些学生不认真实验。

2.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徒手切片,盖盖玻片不出现气泡等操作,学生需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求学生做到先整体后局部,例如对一株植物的观察,要先外到内,有表及里,如对植物茎横切面的观察,自下而上。对根尖结构的观察,要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再次,教师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套教材上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此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4.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如在做“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某同学按照要求在甲乙两试管内各注入一小块馒头,然后在甲试管内加2毫升清水,乙试管内加2毫升唾液,将两试管振荡并放置10分钟后分别滴入两滴碘酒,观察两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发现两试管均变蓝,没有很大差别,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实验缺少37℃温水浴这一步。其次,教师在实验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植物在缺水、淹水和施肥过多时都会萎蔫,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是什么原因。通过经常分析常见的生物现象,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5.发现共性问题,应及时向全体学生作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要及时启发学生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实验课的操作过程(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即可。改革创新实验课可以这样:要求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表达,并修正自己的实验结果。注重探究活动中的表达与交流的环节,利用

1、2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把所探究的问题、方案、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结论、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体会等与大家一齐来分享。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验后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交流、反思、总结,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课外实践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很多生物知识都可以为我们生活服务。农村中学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优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材料,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到广袤的生活中去开展实践活动,把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讲完“鱼类”后,让学生帮助家长剖鱼,进一步观察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鱼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结构,讲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让学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等实验。我校八年级在课外时间让学生做以下实验:比较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制作米酒、制作酸奶、泡菜、练习扦插和嫁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总之,教师要遵循生物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生物实验的开展,把握实验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素养都能得以发展。

推荐第9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表(学生问卷)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表(学生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首先感谢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来回答这样的一份调查问卷。请注意,这不是考试,也不记名,主要是为研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资料。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回答下列的每一个问题;真诚的感谢你的合作与支持,谢谢!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

1.你认为化学实验对学习帮助大吗?( ) A、大

B、一般

C、不大

D、不好说 2.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

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3.你觉得实验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一般必要

C、没有必要

4.平时做实验前有预习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的习惯吗?(

) A.有

B.有,但看不懂讲什么 C.偶尔有

D.从来没有 5.做化学实验时你的做法是(

A.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

B.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

C.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

D.无关紧要,做其他活动 6.平时上实验课你和你的搭档如何分工?(

A.两个人相互协作

B.照搭档说的做

C.叫搭档按我说的做

D.大多是搭档在操作 7.在实验讨论时,你是(

A、认真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但发言不多,怕说错

B、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C、听人家讨论,但很少发言,觉得没意思

D、不大注意人家讨论,也不发言 8.在处理实验结果时你会(

) A、编造数据,反正实验课也不重要

B、认真对待错误的实验数据,查出原因 C、视情况而定

9.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

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D.置之不理 10.你对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持的态度是

A.有趣,很想自己去动手做一遍

B.觉得很有趣,但不想去做 C.很少有机会去做

D.无所谓

11.如果课堂上让你做演示实验给同学们看,你的心里感受是什么?(

A.有信心也有能力演示好;

B.虽然会演示,但是没信心且怕被同学取笑;

C.对实验不大了解,而且以前操作不大规范,心里说:“老师,你还是叫别人吧!” D.不懂,也不想做演示实验。

12.演示实验中分连续演示和分步演示是否有必要?(

) A.都有必要

B.只要连续演示

C.只要分步演示

D.任意一个即可 13.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你希望老师亲自演示一次还是观看实验录像?(

A.老师亲自演示

B.观看实验录像

14.上新课时,刚演示过的实验是否需要使用实验录像重现一次?(

) A.很有必要

B.偶尔有必要

C.没有必要

D.无所谓 15.你认为下列哪种方式的实验教学更加有效?(

) A.实验视频、模拟动画

B.图片或挂图 C.教师演示实验

D.学生探究实验 16.你解答实验题的感觉是(

A.容易

B.较容易

C.较难

D.很难

17.当你解答实验题遇到困难时,你采取的方式是(

A.及时询问

B.置之不理

C.失去信心

D.自己钻研及时解决 18.你能对教科书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让实验效果更好吗?

A.能

B.不能

C.不愿意

D.没想过

19.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你想进入实验室做你想做的实验吗? (

) A、很想

B、比较想

C、一般

D、不想

20.你是否尝试过在家里动手做一些你感兴趣的实验?

) A. 经常做

B. 偶尔做

C. 从来不做

21、老师布置的周末完成的家庭小实验你能否认真完成?(

A.能

B.应付一下

C.忘了

D.没兴趣不想做

二、文字叙述题:

22.你对化学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有哪些建议?

23、你认为在分组探究实验中,你怎样做对你帮助最大?

24、你对老师布置的家庭小实验有何建议?

25、你喜欢在化学第二课堂活动中做什么化学实验?

推荐第10篇:农村小学英语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农村小学英语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开设英语课。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落后,再加上信息滞后等,使得应试教育占据主要地位。基于农村小学的这一实际,目前,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基本上以机械式的记忆为主,听—读—背三点一式的反复训练方法。其结果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与素质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也为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我认为探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作为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应从农村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这一特殊实际,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下面,我就谈谈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这几年的一些游戏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每个单元除了安排Let’s talk , Let’s learn 这两项主要内容之外,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如:Let’s do , Let’s sing , Let’s chant , Let’s play ,Story time 等。这些内容配有优美的音乐,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由于小学生还处

在贪玩、好动的年龄段,心理没有成熟,因此,课堂气氛也就主要从这些地方显现出来。基于以上原因,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所谓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就是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把游戏、舞蹈、音乐、儿歌、童谣、竞赛、绘画、制作等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儿童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游戏来组织课堂教学,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用了游戏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精心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曾在外出学习时听过小学三年级的《Old MacDonald》这堂课的教学。课上,教师利用自制的课件,播放本课的内容,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动画,一边做动作,沉浸在一片快乐之中。可是,在设备落后的农村小学学生能获得这种享受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地设计教学方式,利用农村小学自身的优势进行教学。例如在上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边讲解边让他们放眼看看自己家乡的农场及远处农民们在干活的情景,然后,一边做游戏,一边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去享受大自然美妙的生活。在下课之前,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思想教

育,如:让学生体会农民干活的辛劳及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等等。虽然比不上多媒体的先进,但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番享受呢?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将思想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地达到寓教于乐于课堂之中。 二.新知旧识同现,发展巩固教学成果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按照要求,一般是每周3课时。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想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农村小学,家长们大多只关注子女语、数的成绩,学校也基本上以抓此两门主课为主。因此,对于英语教学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大多数教师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单词或语句很容易忘记,哪怕是刚学过的单词,在下一课出现时,他们也不认识,就像没学过的一样。有的教师因教学时间紧张或受其它什么因素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一带而过,使得学生没有搞懂,下次出现时仍感陌生。不仅影响了新课时的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总体提高。由于儿童短时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根据这一记忆规律,教师应将所学过的知识经常在学生面前显现,以帮助他们不断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在遇到这种情形时,教师绝对不能因为时间紧张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先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个单词。如果学生实在想不起来,教师就应配以游戏告诉他们在书本的哪一课学到过,让他们自己去翻看一遍。细心的教师还会发现,此时有

部分学得较扎实的学生一看到教师做动作以后,能够马上读出这个单词。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新课中遇到的问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还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巩固了教学成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11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 29日至2012年12月 3日,我作为物理教师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装备办公室组织的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在榆中县甘肃银行学校举行,培训共 5天时间,时间虽短暂,但通过培训让我对于初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本次实验教学培训主要内容是中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课改实验配备标准解读、中学理科实验创新理念和方法、实验操作与案例解析, 对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1)、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很复杂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依靠语言和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不容易获得巩固的知识。通过亲手实验,情形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个实验,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获得的知识根深蒂固,也能调动他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亲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 要学好物理科学知识,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要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要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使印象深刻,知识巩固,这样就能获得照实物绘制简图的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开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用肉眼观察、用手操作,还要区别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辉大大提高。

1 (4)、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

实验课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阵地。在每堂课上,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求,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指导和检查学生是否按顺序按常规认真操作、是否按实验的要求作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否按事实下结论,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差错。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实验。这样,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对待工作的责任感等。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养成全面照料仪器、细心爱护仪器、妥善收拾仪器以及处理废弃材料等科学习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

二、转变思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

以前的实验教学是以学习知识为目标的,而现在是以学习探究方法为主。我们要及时转变观点,把握实验教学的侧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弄懂知识原理,而是培养是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技巧,不是重理论而是中实验验证,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能自我发展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深入细致地研究实验,设计实验

新形势下,新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前一定要对实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实验不让突发事件影响正常地实验教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而是细致地设计每一个实验环节,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实验赋予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内容,实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实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

2 实验教学是变单纯的理论灌输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加强实验教学既是理科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搞好理科教育的根本保证。

(1)好的实验设计给人愉悦和探索的求知欲望

在物理教学中,能用实验表达的物理现象,不要用课件,除非不能做或不允许做的实验。生动有趣的演示的实验可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从而提高实验的观察效果。

(2)好的设计,给人以惊奇和激发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作为引入的实验是关键。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这种兴奋会使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抓住学生生性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

(3)好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操作性强

对学生边学边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 “ 五不一保证 ” ,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数量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

(4)突破思维定势 创新实验设计

在用漏斗吹小球实验时,先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应学生思维做一次失败的,看到学生的反映。不要急于做成功的实验,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做完了?产生质疑。再做一次成功的,或学生来做,分析两次原由。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结论,印象更深刻。还可将实验设计为斜向下吹,平吹,向上吹(与引课实验相扣,解释现象,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还可以怎么做?时时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间。

(5)提倡和鼓励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

3 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四、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 4 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

(4).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 5 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总之,通过5天的学习,我所得的毕竟是实验教学精神的冰山一角,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物理老师我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本次培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老师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讲解,顿时茅塞顿开,又给自己充了电。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提高物理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物理实验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掌握熟练地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我接下来的工作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与学科教研组密切配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自制实验教具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开展课外实验和科技活动。

第12篇: 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心得体会

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心得体会

撰写人 符燕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化学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理论知识实际上距离他们很近,我便展示一包薯片,问学生薯片袋为什么鼓鼓的?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随后的教学活动沿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怎样才能让袋子鼓起来?学生会想到充入一些气体,围绕“应该充入什么气体?”顺利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

学习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在因素时,展示一瓶大家熟悉的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看到很多气泡逸出,这是这生活中常见的一幕,以此生活常景展开一系列问题:逸出的气体是什么物质?如何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何打开瓶盖

1 二氧化碳会大量逸出?为何喝下碳酸型饮料容易打饱嗝?对于熟悉的实际生活体验,学生觉得非常亲切,很愿意进行探究,最终对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在因素了然于胸,成功体验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道理,同时还巩固了对于二氧化碳与碳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新的化学教材内容和编排体系上都突破了传统学科知识体系,不再从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方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实现了向生活的回归。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的构成和变化。化学产生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倡导探究意识,实现学习方式的突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时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成定论的知识,虽然学生学习并非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但也绝非是贮存知识的容器,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塑的结果,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

2 “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探究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创设联系生活和教学内容的课题,或把探究目标让学生直接探究,或把探究目标转换成系列深度题进行探究。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因此从社会热点中提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

三、初中生热衷于听故事,在化学教学中,很多有趣的化学故事引人入胜,尤其是一些探案揭秘故事。在课堂上通过讲述妙趣横生的化学故事来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让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之中。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山洞,当地人称它为“死狗洞”传说洞里有一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 “原来这屠狗妖就是……”不

3 待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开始思考,屠狗妖是什么?为何那屠狗妖只杀狗而不杀害人?它具有什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又有哪些?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假设,并设计出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认真观察实验后,学生对于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可谓是印象深刻。

通过实验,学生可在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同时,了解到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受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的熏陶。而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需经教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讨论确认实验方案确实可行后才允许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各组自行安排、自我组织实施和管理。实验时组员之间分工协作,独自完成,遇到问题请教老师,查找原因、分析原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第13篇:参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参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16年11月份在天一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召开了关于高考化学实验教学的研讨会,在听了杜宏等伟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后,很受启发。

研讨会由教研组长徐效铮老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规定了具体的发言人和顺序,最后是共同讨论。

首先杜宏伟老师分析了近几年高考中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知识点分布和比值,并结合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着重谈妥了如何教学,任何突破,并举了大量实例来分析。

化学组各位老师都作了发言和补充,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并布置了相关任务,关于高中化学实验专题的任务分解,把高中所有重要实验,典型实验都作了专题的任务分解,分解到各个老师,2个星期后汇总再进行讨论。

参加这次研讨会,感觉收获很大,以下是几点感受:

1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1).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2).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2 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

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

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

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2)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尽可能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等,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3)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

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第14篇: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 “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学生实验是物理考查的重点, 不管是学期考试还是中考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方试, 一是理论考试,二是实验操作考试。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对此, 我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 1) 注意力分散。在教师讲时, 学生只管自己边看边玩。导致一些学生在十分基本的知识点上也要发生错误。

( 2) 仪器无端损坏。在教师介绍实验原理时主要是因为教师只利用静态的示意图及板书, 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有不少学生在自已摆弄仪器, 导致实验器材无端损坏。

( 3) 热闹而无序。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 但实验效果较差, 这是由于前面几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 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

针对以上问题, 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 变视听信息相互干扰为协调一致 , 我认为在开始讲解器材作用与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 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 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 用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 学生的动作技能是比较缺乏的, 由于教师不熟悉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的缘故。有的教师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学习, 认为我己经把它讲清楚了, 你们也就会了。有的教师由于自己已经掌握了动作技能, 而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很简单。其实既使是比较简单的骑车、游泳等动作技能, 哪个人是一学就会的呢? 只有通过教师很好的示范作用, ( 示范的可见性非常重要)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率才会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及教学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3、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好课本知识之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对知识更进一步的领会和掌握, 探究实验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3.1 科学选取探究性实验的课题

探究性实验的选题要切合 《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准、新、奇。准──即准确, 科学合理。新──即新颖, 别致, 有趣。奇──即想象丰富, 思维创新。因此选题应注重科学性、需要性、趣味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3.2 认真地组织好探究性实验的活动

首先探究性实验的活动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 积极主动参与, 并经过认真的观察, 实践,思考, 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 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活动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 勇于提问, 大胆实践, 可采取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思路, 不同的步骤来进行研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协作精神, 要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 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 不宜对学生制定统一的要求, 规定相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实验器材, 选择自已的实验方法, 设计好实验的步骤, 制作好实验的记录表格。根据各自的猜想和假设来相互协作地进行自主探究, 实验验证, 并得出结论。

总之, 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教法学法各有不同, 功效不同, 但他们之间有必然联系。实验教学是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实验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5篇: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报告的要求

规定一律用16开纸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整齐装订成一份。 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一、实验目的

二、课前完成的预习内容

包括指导书所要求的理论计算、回答问题、设计记录表格等。

三、实验数据表格及处理

这里应该是课后根据实验原始记录整理重抄的正式数据,并按指导书要求加以处理。

四、实验总结

即完成指导书所要求的总结、问题讨论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有曲线,应用坐标纸画出。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一、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理念发生变化,学生们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

2、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式学习的方法;

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二、主要教学成果

1、服装卫生学,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8

2、服装材料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省教育厅,2006~2010

3、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省教育厅,2007~2008

4、女性紧身衣压力的测试,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

5、地方院校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闽江学院,2005~2007

6、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教育厅,2007~2009

7、肢体残障者的服装结构设计,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

8、地方院校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闽江学院,2005~2008

9、《服装结构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教育厅,2001~2002

10、《服装结构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厅,2001~2002

1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获省级优秀课,2004

12、《服装材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教育厅,2001~2002。

13、针织物舒适性与透气性综合分析,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 发表的教学论文:

1、中国における大学および被服学系大学の現状,日本衣服学会誌,2001。

2、服装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纺织教育,2008。

3、论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科研方向问题,纺织教育,2007。

4、服装材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纺织教育,2006。

5、服装材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践,纺织教育,2005。

6、新建大学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纺织教育,2004。

7、开拓创新 服装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

8、服装材料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设计,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通讯作者)。

9、服装材料学网络课件的制作,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通讯作者)。

10、服装结构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纺织教育,2008。

11、服装结构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发,纺织学报,2005。

1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体系的划分与建设,科学咨询,2007。

13、谈《服装材料学》精品课的建设,科教文汇,2006。

14、新建大学服装专业建设的思考,纺织教育,2006。

15、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国西部周刊,2005。

16、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

17、开拓创新 服装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

18、服装材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

19、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展望,装饰,省部级,2003

20、基于MATLAB的纺织工程专业CAI课件的开发,纺织教育,省部级,2004

21、《服装结构设计》网络教学课件系统的开发,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

22、新建大学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纺织教育,省部级,2004

23、服装结构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发,纺织学报,国家级,2005

三、获奖情况

1、教师

(1)2007年,福建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陈东生); (2)2008年,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甘应进); (3)2006年,中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服装高等教育论文3等奖2项; (4)2006年,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

(5)2005年,21世纪《服装卫生学》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福建省教学成果奖1等奖;

(6)2005年,新世纪服装专业教材建设,省教学成果奖2等奖; (7)2008年,《服装结构设计》省级精品课程; (8)2006年,《服装材料学》省级精品课程;

(9)2006年,“基于MATLAB 的纺织工程专业CAI课件的开发”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

(10)2005年,“《非织造布学》教材”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3等奖;

(11)2007年,服装心理学,福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12)2007年,“论海西服装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一文获得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深入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征文三等奖。

2、学生

(1)03服工有8位同学在“劲霸”男装设计大赛中获奖; (2)曾佳绣的作品入围“欧迪芬”内衣设计大赛决赛;

(3)陈英同学《梦之漂浮》的作品在全国家纺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4)周佳玲同学获得横洋模特大赛冠军,CCTV模特大赛华东赛区十佳模特; (5)周佳玲、周昱君、黄文烁同学进入了2006中国广西内衣模特大赛的决赛等;

(6)2007-4 04服艺曾佳琇同学的作品“运动进行中”荣获“盐步杯”中国时尚内衣设计大赛优秀奖;

(7)2007-6服装系学生组成的闽江学院代表队获得首届榕城高校礼仪风采赛美丽盛典队和经典与优雅队分获

二、三等奖;

(8)2007-9暑期该系有9名同学获得服装相关大赛奖项:04服艺的方丽蓉同学荣获“佳海杯”服装设计大赛入围奖;05家纺的刘楠、陈楚同学荣获“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优秀奖”, 陈英、刘楠、宋晓芳三位同学获得“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网络最佳人气奖”,林银华、陈楚、宋晓芳同学获得杭州“天都城杯”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入围奖;05服表的杜绍燕、周昱君、王恩阳荣获 “黄金搭档第八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福建分赛区前十及全国总决赛优秀选手奖”;

(9)2007-12 “中国领带名城杯”首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05家纺班的杨红梅同学作品《蕴情》获大赛家纺类优秀奖,作品《怀》获丝巾类优秀奖; (10)2007-12 2007魅力“雪津”第六届大学生精英模特大赛中(六名大学生取得一个总冠军,五个单项奖的骄人成绩)。服装系陈丹丹获得总决赛冠军,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则获得最佳形象奖;06服表专业的林珊珊同学获得最佳才艺奖;07服表专业的张艳同学获得最佳气质奖;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和07服表专业的郭倩两位同学获得“十佳模特”称号;

(11)2007-12中国(杭州)“天都城杯”国际丝绸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中05级家纺班林银华同学的作品《丝绸之路》喜获大赛优秀奖;

(12)2008-4 服装系陈丹丹同学入围2008第三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中国区总决赛;

(13)2008-4-16服装系曾佳琇同学获2008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曾佳秀同学的22号作品《紫韵》获得银奖;

(14)2008-4 2008戴梦得•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福州赛区服装系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获得季军。05服表专业的薛月娇、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07服表专业的张艳、宣延等四名位同学获“十佳模特”称号;

(15)2008-5-8服装系曾佳琇在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作品《释放自我》获得2008中华国际女装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蝶之恋》获得2008中华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一、编写出版主要教材名称

1.新编服装材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2.新编服装设计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3.新编中外服装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4.新编服装结构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5.非织造布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8月。 6.新编服装配饰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 7.新编服装生产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8.新编服装成衣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9.新编服装生产管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 10.新编服装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 11.新编服装画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12.服装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二、编写主要讲义情况

13.自编《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已经列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计划。14.服装材料学实验指导书。 15.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指导书。 16.工艺制作实践指导书。 17.羊毛衫产品设计指导书。 18.女装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19.针织面料设计指导书。 20.手工印染工艺实验指导书。 21.织物设计与工艺指导书。 22.专题课程设计指导书。 服饰配件设计指导书。 实验考核方法等

采用“多层面立体考核”模式,针对不同的实验实习,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方法,指导教师要提前下达实验任务书,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期,提供详细的实验实习计划,中期根据实验计划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负责人要做中期检查,最后的成绩依据学生的表现、取得的成绩、表演的效果、作品的质量、企业及市场的认可度或参加赛事获奖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立体式考评。另外,还制定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考核要求。

实验技术、方法、手段

纺织、服装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塑造要达到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完成,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我们重点以体验教育为主,让学生亲历亲为,把实验课堂与前期基础理论课程紧密衔接,把实验课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拓展到企业和市场。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实验课内容

1、在服装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我们把实践课的重点设在学院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纺织服装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诸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里要完成大量的观摩教学,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课程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型的时装发布会,强调设计师与模特的整体配合,同时也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初步体验模特站在T型台上的感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台经验。

2、服装与艺术工程系目前设有多个学科专业方向,在教学中,各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学生受到多方面的训练。诸如一场时装发布会,由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服装、时尚传媒专业的学生提供舞台设计、广告策划、摄影;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化妆造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合,形成一个互助的团队,培养了协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与更新是服装学科的重要特征,为适应这一特点,我们广泛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与活动。这些学术交流活动都大大地开阔了师生眼界,活跃了学术气氛,提升了师生的专业表演水平。

4、学院重视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毕业设计方案,比如:学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心,以学校认可的国内服装设计大赛为主题进行设计;可以依据服装相关企业的设计主题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在中心的各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等;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改进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改进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纺织服装学科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师生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框架内,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基础型实验教学,如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结构设计等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在注重实践教学的课堂中留有一定空间,让学生去选修、研究或走向社会;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了服装品牌设计、服装营销策划、服装产品陈列、服装商品企划等针对性、实战性、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环节,设置了实践教学周,集中或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强化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指导学生自学、研究和实践,并经常开设讲座和第二课堂。在教学中还坚持产、学、赛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针对社会需求,把服装大赛和服装生产、科研的要求作为设计主题。由过去的封闭式下的被动进行设计变为开放式的主动创新设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创新,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服装行业活动开展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利用每年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时装周等活动安排相应的年级分别参与这些活动进行实践教学。使教学实践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为恒常固定的专业课注入了时新的内涵。由于服装专业自身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手脑互动的特征,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授课内容针对企业产品、赛事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评价品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许多学生的作品被厂方采用,转化成产品进入市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3、积极开发有代表性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发挥其辅助实验教学的功能。多年来非常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除了在大学城校区有服装专业实验室,在洪唐校区有1700平方米的教学实习基地外,还与长乐市纺织总公司、绫点服饰集团、宏远纺织集团、友良服装公司等九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实验教学基地,并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设计师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向这些企业开放我院的资料室和相关实验室,并共同进行科技研究和市场开发。通过实验教学基地的实践,学生有效地得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4、结合赛事活动开展实验教学。为锻炼师生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检验教学成果,鼓励师生参加各项专业赛事和专业领域中社会兼职,建立了奖励制度。科学的培养模式、雄厚的教育实力以及良好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几年来,服装与艺术工程系学生在专业比赛中成绩突出,学生在多项设计大赛上荣获大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大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为我院的学生招录、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获得的奖项如下: (1)03服工有8位同学在“劲霸”男装设计大赛中获奖; (2)曾佳绣的作品入围“欧迪芬”内衣设计大赛决赛;

(3)陈英同学《梦之漂浮》的作品在全国家纺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4)周佳玲同学获得横洋模特大赛冠军,CCTV模特大赛华东赛区十佳模特; (5)周佳玲、周昱君、黄文烁同学进入了2006中国广西内衣模特大赛的决赛等; (6)2007-4 04服艺曾佳琇同学的作品“运动进行中”荣获“盐步杯”中国时尚内衣设计大赛优秀奖;

(7)2007-6服装系学生组成的闽江学院代表队获得首届榕城高校礼仪风采赛美丽盛典队和经典与优雅队分获

二、三等奖;

(8)2007-9暑期该系有9名同学获得服装相关大赛奖项:04服艺的方丽蓉同学荣获“佳海杯”服装设计大赛入围奖;05家纺的刘楠、陈楚同学荣获“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优秀奖”, 陈英、刘楠、宋晓芳三位同学获得“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网络最佳人气奖”,林银华、陈楚、宋晓芳同学获得杭州“天都城杯”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入围奖;05服表的杜绍燕、周昱君、王恩阳荣获 “黄金搭档第八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福建分赛区前十及全国总决赛优秀选手奖”;

(9)2007-12 “中国领带名城杯”首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05家纺班的杨红梅同学作品《蕴情》获大赛家纺类优秀奖,作品《怀》获丝巾类优秀奖;

(10)2007-12 2007魅力“雪津”第六届大学生精英模特大赛中(六名大学生取得一个总冠军,五个单项奖的骄人成绩)。服装系陈丹丹获得总决赛冠军,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则获得最佳形象奖;06服表专业的林珊珊同学获得最佳才艺奖;07服表专业的张艳同学获得最佳气质奖;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和07服表专业的郭倩两位同学获得“十佳模特”称号; (11)2007-12中国(杭州)“天都城杯”国际丝绸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中05级家纺班林银华同学的作品《丝绸之路》喜获大赛优秀奖;

(12)2008-4 服装系陈丹丹同学入围2008第三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中国区总决赛; (13)2008-4-16服装系曾佳琇同学获2008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曾佳秀同学的22号作品《紫韵》获得银奖;

(14)2008-4 2008戴梦得•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福州赛区服装系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获得季军。05服表专业的薛月娇、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07服表专业的张艳、宣延等四名位同学获“十佳模特”称号;

(15)2008-5-8服装系曾佳琇在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作品《释放自我》获得2008中华国际女装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蝶之恋》获得2008中华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第16篇:化学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创新

化学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创新

赵 红 玲

博州温泉县安格里格中学 833501 摘要:

实验教学需要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教师做好指导,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改变演示实验为师生共同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开展实验设置,探究实验中重在试验设计上,可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补实验游戏和家庭实验。采取多种形式。 关键字: 创新实验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突出新课改理念进行探究性教学,主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潜能学会创新,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教学理论、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在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具有了合作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创新意识。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和我多年的教学,本人认为化学实验的教学最能突出新课改理念、培养创新能力。它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创新思维的品质。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对化学实验教学情有独钟。

创新,就是通过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使认识和行为符合事物规律。利用现存的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也就是改变、更新、创造新东西。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完成这一使命,现把本人多年的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经验和自己对化学实验的一点认识拿来与同行们一起交流、探讨和共享。

一、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由照着做、试着做到自己设置自己做,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上的改变,更是能突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1、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把演示实验改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让每位学生都有演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意义上来锻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学生对实验比较重视而且很感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演示实验时要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引导学生概括得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次优质课大赛中,我讲《物质变化》就选择了三个实验来创设情境:汽油的挥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镁带燃烧。我把这些实验变成小魔术:无影有踪、清水变“牛奶”、光芒四射。师生共同配合做魔术,学生来展示。在展示中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谁能描述出这些变化?”通过学生思考分析概括来决问题。

2、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采取多种形式,把分组实验变成小组实验竞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对那些不太重视学习实验的学生来说,就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为小组增光。实验结束后要求每组学生通过表达概述得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培养学生能力,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来体验创造过程。

3、在实验教学中通过一些实验游戏、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充分的利用第二课堂增进实验教学,并且还要重视家庭实验。让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家庭小实验,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同,可以进行分期规定学生把成果拿来共享,一学期最少一次,老师检查展示评价和鼓励。记得有一次做“捉迷藏”实验游戏,用酚酞溶液在滤纸上画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分别放在呈有浓氨水和盐酸的烧杯上变来变去。这样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有科学性。

通过新课改的实验教学,学生能主动的去创造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更有创意的装置、教具、实验设置等,这些学生的创新火花是最值得肯定、赞扬、鼓励的。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知识和整合知识,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这样学生才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在创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提高。用学生的话说:“很有成就感,越学越有劲。”

二、化学实验教学,可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课程目标对于实验能力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科学实验的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做实验,要求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会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创设情境,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更多知识与能力,学生就会把这些好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知识态度、能力带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当然学生有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力差有时达不到理想效果,但毕竟学生都进行了科学创造,学生是有收获的,他们都去体验创造的过程。平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对实验教学进行整理,做好随时记录,多写心得体会,注意把学生好的创新成果、思想火花进行整理、积累,可装订成册,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源使用,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做好指导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做出示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设置良好的创新氛围。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做出假设,进行探究活动方案设计及实施。实验教学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做实验,掌握方法。

比如:在实验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该怎样做,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把实验照着做出来,照葫芦画瓢,这样何来创新?我就提出一些有价值有研究性的问题,扩充实验,让学生来思考设计,并动手实验,让学生学会取舍,这样他们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学知识的范围会更深入,通过长期的锻炼养成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学生就会具备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生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增强学生学习追求知识的欲望。在一次探究实验中,探究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吸热还是放热?这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要求学生去设置合理的实验方案。我先进行提示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思考画出装置图进行展示,让学生讨论评出优秀设置。学生们的收获很大。

四、注重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发展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注重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改变教学中“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重知识轻能力轻实践的现象,改变将纸上谈兵的实验探究代替真实的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创造性学习实践中去。在实验教学中,应讲究实效性,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态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去崇尚科学,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认识事物,使学生具备和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习。”我想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创新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要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把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光柱。“化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拳头科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1:107

2、周琳。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开展研究性学习。《新课改交流》。2007,8:PPT

3、辛国秦。环保理念指导下的实验创新。《新课改交流》。2008,10:PPT

第17篇: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接受实验的检验.因此,实验对于完成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验证知识,获得结论,而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唤起学生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科学素养呢?为此,笔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认真实践,大胆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初中物理教学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有关于各种理论、原理、概念的教学,还有发明家的成功事迹以及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而实验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应用.通过做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加深印象,使其深受这些物理知识的影响,爱上物理实验,激发他们为科学献身的志向.例如,在讲大气压强的实验时,笔者首先拿了一个吸盘压紧在玻璃上,然后让一个学生来拉,结果可想而知――不容易拉开.而笔者乘他们不注意时,用指甲在边上撬了一个小缝,结果用两只手指轻轻地就拉开了.这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笔者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猜想形成的原因.此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时,笔者提出用身边的器材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学生在一个矿泉水瓶里放点热水,摇几下后,盖上瓶盖后,瓶子变瘪;有些学生在杯中装满水,并用一张硬纸片盖上倒过来水不流出来等等.可见,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的热情,并努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这种热情与兴趣,是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概念、物理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性潜能的开发,通过让学生开展实验设计的讨论,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测液体的密度时,笔者从实验的原理上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大概能归纳出两种方案.

方案1先测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从而求出密度.

方案2先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最后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从而求出密度.

根据以上两种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再比较,发现方案1比方案2测得的结果大.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修改设计,从而得到更好的方案3.

方案3先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测出此时烧杯的质量,从而求出密度.

通过对实验方案设计过程的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互相合作的精神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探索实验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立是通过学科探究得出的.传统的物理教学忽略了学生科学探究,只注重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甚至发展成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背实验,这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受到学科思维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1培养学生识别实验器材的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首要条件

学生识别实验器材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学习中必备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时,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注意铭牌或说明书.如弹簧秤、天平、电压表等,要让他们弄清量程、分度值、零点及其调节方法和具体的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3.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的能力,是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实验中,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观察,才能获得丰富的、正确的、全面的观察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经过分析、抽象、概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对实验过程细致观察,往往会发现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笔者采用了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当闭合S1时,读出了电流表A1和A的示数,再闭合S2时,大部分同学只观察了A2和A的示数,而忽略了A1示数的变化.因此,要强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历史上就有科学家对微小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

3.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的实验、电磁感应实验等比较复杂的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可通过示范操作来减少实验的盲目性,巡回指导来提高实验过程的正确性.又如在刚学习电路连接时,虽然按课本安排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但毕竟只是一次连接实验,许多学生对电路连接还是很生疏.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电路图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连接实验,保证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这对提高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也是很必要的.

3.4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科学素养提供时空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如果在课堂上探究,时间上有时会无法满足,所以开放实验室显得十分必要了.只要没有安全隐患,教师不妨给学生留下一点自由探究的空间.

3.4.1在实验室里完成

例如,学生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后,教师可布置:如果只有电压表或只有电流表,其它仪器自选,测定标有3.8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实验就是在给定条件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操作能力.

通过对灯泡的功率的探索,同学们发现了灯泡的功率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从而进一步探究,知道了灯泡的电阻也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很好的理解了定值电阻与电压无关的结论,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3.4.2在家里完成

例如在学习天平、弹簧测力计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橡皮测力计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时空,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3.5加强学科间联系,是培养科学素养的辅助条件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明显的学科界限,需要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2011版新课标更强调了要加强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初三在学“燃料及其热值”时知道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得到的,因为燃料在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产生的废气与水蒸气结合,会形成酸雨影响农作物生长,气候变化等.这就涉及到了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授课时,要经常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当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法还有很多.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以实验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18篇: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

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尤其在新课程中物理教学时更以物理实验作为出发点,作为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桥梁,因而结合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积极因素,活跃学生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完成分组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效率。

【关键词】物理;学生;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尤其是在新课程中物理教学时要以物理实验作为出发点,作为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桥梁。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实验教学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调动学生因素,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完成实验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运用好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同时在做实验时善于发现问题,凭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大胆怀疑。如做电学实验时,串联电路两个灯泡的规格都是“3.8V”但实验时为什么会出现一亮一暗?两灯两端电压是不是相等呢?学生思考讨论,反复实验发现有盏灯接触不良,导致电阻增大,从而解决了问题。我一直要求学生除作完规定的实验外可创造性的玩一玩,如做题的过程中发现短路难于理解,通过做实验解决了问题,先把电路串联好,灯正常发光,用导线在一灯的两端一搭,灯不亮了,而另一盏灯更亮,很直观形象,短路的问题也理解了,学生很有成就感。我说电路哪处断开,哪两端电压就接近电源电压,学生开始不相信,通过实验发现:果然是这样的,心服口服,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丰富的、适合他们的活动,由于活动以实验教学为主,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有实用性,大大调动了他们完成实验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机动灵活地进行演示实验

改演示实验为“表演”。演示实验,它是实验教学的一大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中,完成演示活动,但从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认识到,在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一点学生的参与,这种演示实验虽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视觉化,但谈不上什么教学的提高,对农村孩子们来讲,就更不见其效了,所以加强了对演示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甚至把演示实验改变为“表演”。我们在演示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演示实验中,以自己的意志和思维动手能力,帮助老师或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我在讲“导体和绝缘体”课时,设计了一个家庭电路,目的是让学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就把演示改为学生参与的“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轻松完成了实验内容。

三、结合教学实际,扎实有效地完成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实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感官和教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事物和现象,在具体的程序上大致是:思考预习――出示目标――掌握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检查仪器――实验操作――归纳结论整理仪器――巩固小结――填写实验报告。这几步程序是学生主体要完成的过程,作为教师给予适当讲解或演示,以及巡回指导,我们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大致也是这样的实验过程,但在具体做法上,结合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机的结合实验要求,扎实地进行适应我们学生的分组实验。优化组合学生,在分组时,注意到将成绩好的和进步生,动手能力强的与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分在一起,以利互相帮助,即给学生一片活动、自主的空间,又让他们能有效的完成实验探究。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但在实验中对预测出现的问题,我先不提出,只是让他们动手做,当学生遇到困难求助时,再集中指导。如接导线的方法,有些学生随便把导线往螺母上一拧,经常出现断线,于是就集中解决接线问题,我用农业生产中的拉线说明了把导线拧成一股的道理,又根据他们日常经验,说明顺时针绕线的好处,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接线方法。有时对简单的电路问题,我不指出原因,而是指导学生自查原因,排除故障,尤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创见及时指定,在一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位学生提出只用一块电压表也可以测出电阻,我没直接肯定,而是让他设计这个实验,搞了一次小的操作观摩,结果真的测出了电阻值。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推理方法及动手能力均不相同,这样在实验操作中,我也鼓励各组之间互帮互助,操作准确、又快的学生可以越组帮助其他学生,有时对简单的实验也开展操作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经过种种方法,确实加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另外对其它实验环节也不能轻视,更应做好,做到实处,以补充和完善实验操作中的不足。

实践证明,搞实验教学,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新方法,不断地思考今天在教学上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地思考昨天和今天的教学经验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勇于探索实验教学的新出路,才能在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以使我们在明天的教学中前进的步伐更轻盈。

第19篇:家庭小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2

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心得

长岭一中张丽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提出:“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验设备条件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认为,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它作为活动课的内容来处理,可以充分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

对于家庭小实验来说,它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普及性等特点。因此,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家庭小实验时,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验,使学生从“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等妙不可言的化学现象中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方法的运用上多采用探究式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常常要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收集、分析和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提醒的是,化学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定来完成每一步实验,对于器材的准备、步骤的设计、现象的观察、结果的记录都必须按规范严格操作,实验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甚至歪曲实验结论。规范是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家庭小实验必须遵循的原则。

众所周知,初中家庭小实验是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排的。实验的内容适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实验的仪器、药品一般家庭都容易得到,实验的内容也与课堂教学同步,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较强的巩固和拓展作用。家庭小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方便,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家庭小实验作为活动课的内容之一,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范实施。教师辅导是学生开展家庭实验的前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基础薄弱,操作能力差,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选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步骤及安全事项等,让学生要求去做。这样,实验成功率就大,效果就好,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培养,特长得到较快发展。实验的开展强化了学生获取知识与操作训练的统一,密切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办法。

第20篇: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物理实验教学务实求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广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一、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装配图、物态变化图像等等,都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程度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靠想象来认识物理规律,然后靠作图来进行分析、判断的。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在学习“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可启发学生联想“右手拿镰刀割麦子”的情形。根据“右手定则”,磁力线方向(麦子)、导体运动方向(镰刀)、导体中感生电流方向(四指)的关系就十分明确了。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想象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些超乎他们自己经验的形象;由于想象的材料来源于实践并与感知、记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

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佯,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四、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注意实验的分组归类,使学生知识的储备进一步系统化,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只有系统性、条理性强的知识,才便于掌握和迁移。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是根据课文知识的章节安排的,各章节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无必然的联系。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实验方面的知识,往往既多又乱。因此,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次序汀乱,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等。实验分组归类,是在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配合学生的学习的。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目的是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应用画图、识图的训练等,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学生心得体会
《实验教学学生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