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5 07:36:5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学习心得交流研讨会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4月18日、19日我有幸到兰州参加了《第四届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名师培养大会》的学习,经过这次培训,我对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一种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的一种短小的、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微课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视频一般在十分钟内,围绕一个很小的教学主题,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微课的基本资源构成是由“学习单、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以及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可通过学习单上的任务来观看视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观看时可以暂停、倒退、快进、重复,适合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我觉得微课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什么地方需要你暂停思考,什么地方没看懂返回再看,学习的场所也变得随意,可以在课间看,可以回家看,也可以在公交车上看等等,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要学的知识点,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的制作并不难,难得是我们如可祛设计一节课。常用的录课软件有1.Screemcast 2.Camtasia studio 3.

屏幕录像专家

4.office 2010 5.手机等。

我觉得我们用录屏软件录课的时候可以结合我们教室的电子白板,用白板笔在白板上书写操作过程并配以声音,电脑会把此过程录制下来。如果手机像素好的话,用手机录课也是非常方便有效的。

二、什么是翻转课堂

简单的讲,翻转课堂就是内化知识在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也就是说,老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老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任务并记录疑问,课堂上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教学形态。

在翻转了课堂以后,经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课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课内针对问题,教师给予学生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绩效。

微课是翻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觉得还有一样东西也特别重要,那就是“自主学习任务单”,它同样是翻转课堂中的必要因素。学习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或建议三部分组成。一节翻转课效果的好坏,与学习任务单有着直接的关系。学习指南有没有让学生明确目标,学习任务能否把握重难点,针对视频的习题难易程度的把握,有没有易错点习题等。所以一节高效的课堂需要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就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如果这些都具备了,翻转课堂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优点。

三、如何引进“翻转课堂”呢 学校要试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学校、学生、家庭的情况,不能盲目照搬。比如学生家庭中没有电脑,没有iPad,也没有网络,那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翻转课堂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我想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如何翻转课堂,更是翻转课堂的这种理念,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对于我们学校学生没有硬件资源的情况,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利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每天下午留给学生一两节自习课,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完成微课自学的过程,计算机房可以全天开放,学生课间、午休期间都可以随意去学习。从而就可以达到通过翻转课堂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只是我对我校情况试用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个简单的构想,能不能实现,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上就是我经过这次培训的一些收获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推荐第2篇:翻转课堂与微课

《翻转课堂与微课》知识与技能练习

一、填空题:

1、微课包括:( 微教案 )、(微视频 )、( 微反思 )、( 微点评)、(微反馈)及(微练习)等相关教学资源。其中,(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资源。

2、微课有(短)、(小)、(精)、(焊)“微”的特点,有(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环节齐全)“课”的特点。

3、微课的制作流程一般为:(收集资料)—(制作微课件)—(撰写脚本)—(录取微视频)—(整理)。

4、微课制作要求:

①(选题简明)②(设计合理)③(视频规范)④(教学精彩)

5、录制微课,除了要准备好PPT课件之外,还应准备(录屏软件)、(会声会影)、(拍大师屏幕录制)、(格式工厂)等常用软件。

6、学生利用微课学习,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课后)。

7、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学习资源)、(教学方法)、(学习环境)、(评价原则)等,这些要素同样将直接关系到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实施方式,关系到翻转课堂的学习结果。

8、微课既可以用于(学生学习),也可以用于(教师教研和培训),更为重要的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手段)。

9、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

10、微课的选题首先要(细),其次,要(准)。

二、简答题:

1、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p3)

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结构,是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模式,构建“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2、微课用在哪里?(P23)

①课前,学生看微课和传统的导学案下预习的区别。

②课上,学生用微课和传统教学中的课件演示的教学效果的区别。

③课后,学生看微课和传统教学中的复习效果的区别。

3、微课在教师教研、培训中的应用有哪些?(P25)

①微课用在教研中。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形式,进行集体备课研讨。

②微课用在教师培训中。可以实现培训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育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促进教育公平。

4、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组织要求(P36)

答:(1)正视学生的差异性;

(2)注重活动具体化;

(3)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4)过程监管与评价贯彻始终。

5、翻转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P041 答:(1) 基于教育理想的学习评价标准

(2)基于教育实践的学习评价标准

6、微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优势?(P12)

答:(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3)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4)便于家长辅导孩子学习。

三、问答题

1、为保证录制效果,介绍几种常见的微课录制方法及其优势和不足?(P20)答、①外部视频工具拍摄。优势:可录制教师画面,教师按照日常习惯讲课,无须改变习惯,黑板上的内容与教师画面同步。

不足:需要专门的演播环境,设备和环境造价高,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效率低,后期编辑需要专业人士协助。

②便携视频工具拍摄。优势:工具随手可得。不足:录制效果粗糙,声音和画面效果较差,只能表现手写的内容,无法实现其他多种效果。

③屏幕录制。优势:录制微课较快捷方便,个人计算机上即可实现。 不足:超级录屏8.0软件的应用较复杂,不支持直接手写,要实现手写功能,还需安装和启动手写设备的配套软件,对教学应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④PowerPoint2010。

优势:轻松实现语音、文字、图形、图象的合成和编辑;录制微课快捷方便,随时可以保存。

不足:对于容量大的文件,保存速度慢;最后一张幻灯片不易与声音同步。不如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功能强大。

2试述学生看微课和传统的“导学案”下预习的区别。(P23)

四、图表题

观察图表,比较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不同。(P4)

五、实践题

通过阅读课本132页相关相关的代表性案例,分析其具体实施流程。(P134)

推荐第3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慕课

MOOC是Ma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其本意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Dave Cormier, Bryan Alexander,2008)中文翻译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也被音译为“慕课”。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lf8YXZ0zzNcSWPV-y8Ng8-ou4O4eqszbLQa6A6eSqe9aiUjgz33E34LyM-B53kyXgLTvD-MLkTG-99JpXMqc_) 慕课2011年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取得了初步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MASSIVE(大规模)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课程可供大规模人群使用,动辄上万人,最多可达16万人,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有效途径。2.OPEN (开放) 慕课平台以兴趣为导向,学生不分地域,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只要注册就可学习,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3.ONLINE (在线) 慕课课程都在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方式。4.COURSES (课程) 几大慕课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慕课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尽管慕课的优势明显,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短板”,其作用不应被无限夸大。首先,慕课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大学不光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此同时,大学还具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功能。 其次,慕课课程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慕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某些专业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践课程,慕课并不是最好的课型选择。 再次,慕课课程总体通过率较低。由于慕课课程学习门槛低,学生层次也不同,而且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性要求都很高,这些原因使得好多慕课课程的通过率较传统课程要低。

微课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际, 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 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对于微课概念的界定,当前还属于一个发展和博弈的阶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2012)指出,微课就是一节的短小的音视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A microlecture is a short recorded or video presentation on a single, tightly defined topic.) 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013)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013) 文秋芳老师这样来定义微课“为了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教师就某个知识点或某种微技能开展的一般不超过10分钟、能够自成一体的教学活动。 (2014)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明显特点:1.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时间较短;2.微课教学内容较少,具体,更具有针对性;3.视频制作应具趣味性,情景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消化;4.学习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反馈及时。由于微课视频容量较小,可通过微信、QQ、微博以及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并得到及时反馈。

慕课的具体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要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各种流媒体,来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完整的教学活动展示。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有好多思路、创意,掌握微课制作技术,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才能达到教师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高效的目的。

翻转课堂

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和Michael Treglia在Inverting the Cla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转教学“的模式(2000) 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The cla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2000)2007年, 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还没有严格的定义界定。翻转课堂是自“Flipped Claroom”或“Inverted Claroom”, 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 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通俗来讲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然后回到课堂上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知识掌握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针对性较强;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辅以生动活泼的视频制作技术;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4.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与学习次数;5.翻转课增加师生的互动,互动形式多样。 翻转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在线视频,因为它还包括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时间,视频并没有完全取代教师。它也不是在线课程,学生也不是无序学习,孤立的学习。

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这些新概念都在改变教育尤其是传统意义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那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呢?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课堂前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堂内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而是服务于课堂的一个环节或者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刘越,王海燕) 基于微课支撑的翻转课堂,这里要强调的是翻转课堂不是用教学视频学习代替教师,不是单纯的上网课程,不是学生独立学习,而是一种混合式教学(高佳乐)

所谓慕课,其本质是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如果微课也实现大规模、公开、在线的特点,那就是慕课,是不同的叫法而已。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前提,翻转课堂是学生线上学习之后的必然形态(吴志宏) 从翻转课堂和慕课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多用于基础教育阶段,一般为初高中学校,而慕课则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掀起高潮。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内涵上分析,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对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颠覆,将课上教师的讲授变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课下学生作业的完成变为了自主的观看教学视频;而慕课的实质是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运用到课程的结果。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特征上分析,慕课与翻转课堂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更加侧重于中学课堂上教学模式的翻转。微课是一个点(内容的重塑),翻转课堂是一个线(教学法的改变),MOOC好比是一个面(教育模式的创新)。

推荐第4篇:翻转课堂与微课

崇文街小学信息技术培训资料

微课的制作

(一)

1.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和教学结构

2.翻转课堂到底翻转了什么

3.微课的含义

4.微课的类型

5.微课的特点

6.微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四,便于家长辅导孩子学习。

7.教师在开发与应用微课时,存在哪些问题

(1)概念理解不透。 (2)教学主题不准。 (3)内容设计不精。 (4)教学环节不全。 (5)录制效果不佳。 (6)教学应用不够。

2016年春 固类、拓展探究类。呢? 崇文街小学信息技术培训资料

微课的制作

(二)

1.微课设计制作流程

选择主题——确定知识点——编写微教案、设计训练题、制作微课件——教学实施、拍摄微视频——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2.微课的选题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进行微课的选题呢?

3.微课的内容设计

微课以技术为载体,以内容为核心,以精当的

设计为重。

4.微课录制形式设计

2016年

崇文街小学信息技术培训资料

微课的制作

(三)

1.微课制作流程

微课的制作流程一般为:

收集资料——制作微课件——撰写脚本——录制微视频——整理。

2.微课制作要求

3.制作软件

4.录制方法

微课录制效果直接影响微课教学质量。因此,在录制过程中,视屏画面应能清晰展示电脑屏幕中的演绎过程,画面须保持连贯性,教师的声音清晰可辩,杂音、噪声不明显。为保持录制效果,介绍几种常见的微课录制方法及其优势和不足。

5.微课用在哪里

2016年

推荐第5篇:翻转课堂与微课

我所知道的微课五个问题

现如今,最大的热点当属微课程了。不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有关高校,均将目光投到了微课程方面。近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在山东、深圳、浙江等地培训期间,与当地教师深入探讨了“微课程”。那么,什么是微课程呢?什么不是微课程?如何设计微课程?等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来解答:第一问:微课程概念的溯源是什么?

谈及微课程,其定义跟它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学校部分教师将课程上的录像所形成碎片式录像,称之为碎片式电视教材。后来,美国人创办了60秒课程、1分钟课程、5分钟课程,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小课程(即时间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2010年,一位名为李玉平的老师,长期对教学进行研究,研究了课堂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等,他以PPT数字化的方法将它呈现在屏幕,称其为微课程。李玉平老师的这一举措,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群体的关注,并得到了高度称赞。直至2011年,佛山市一名教育硕士胡铁生老师,将过去的教育资源库更改为另一个方式——将过去的教育资源库影像整理成碎片,将其命名为微课。随后,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会议上,胡铁生老师向刘利民副部长做了相关汇报。汇报结束后,“微课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热度持续至今。在2012年,在一次由教育部组织的会议上,从北美洲来了一位美籍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位从北美来的学者,在此次会议上,讲述着翻转课堂——“最早很多专家把它翻译成颠倒的课堂,后来又发现了颠倒不行,颠倒又太绝对化了,把过去全国的教育推翻了。后来大家觉得用翻转比较好,它是动态的,比较符合中国的和谐文化,而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那种思路,所以翻转就随着可汗学院风靡全球,在这个时候我们设置的微课程开始进入我们研究,这个是比较靠谱的微课程。 第二问:什么是微课程?

什么叫微课程?网络上对“微课程”这一概念有很多个定义。但是总体来看,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数字化,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这是微课程的最大好处。微课程要做的事情,不是把文字教材有声化,如果只是有声化就根本不需要人来读,因为电脑可以直接读出来,那何必让老师读呢。因为人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知识是计算机语音翻译不能做到的事,那微课程就是把老师的讲解、对课程的理解记录下来。 微课程应该记录什么呢?第一点,是记录教师他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点微课程记录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他与学生的情感活动。

微课程”应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李玉平的微课程,第二大类是佛山的微课程,第三大类是可汗的微课程。为什么这样分类呢?按照三者内容来分,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是课程教学的“三小”研究(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他做成了一种PPT数字故事用于教学活动,他所有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学的反思、总结,他的理念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这种发展确实是很受老师欢迎,在全国很多的省市,都在学习这种方式。

关于佛山的微课程与可的微课程——佛山微课程最近举行了一个比赛,获奖的一等奖作品,他里边最开始的时候大量的都是课程的实录,然后课程实录截取

3、5分钟的一个片段,现在随着可汗学院观念的普及,佛山微课程也出现一部分像可汗这样的学校,但是它的主体还是以课程实录为主的,它制作方式是在教室里放三台摄影机,从不同的机位录下来,然后再切片,它的对象是它可以作为微课程教学的,就是老师看自己的教学情况,其他的就是要教育部参加比赛。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与老师的定义略有不同,仍有一个定义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时间,10分钟一类;第二个是它有教学目标的;第三个它讲一个问题的,这三个关键词就决定它的特点是你说的是短小精。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是10分钟,不是一节课20分钟、30分钟、50分钟?国外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高,10分钟以后降下来了,如果老师补改变方法和内容,那么大家注意力一直会很低,然后到了下课的时候,一下课就兴奋,不知道大家相信与否?

第三问:什么不是微课程?

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 有很多老师把自己的微课程做成了一个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这个叫CAI课件,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性的助手,帮助老师把讲课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为什么很多老师把微课程做成了过去讲课的课件呢?他们说都是他们CAI的事情,他们培训老师做课件,时间长了大家中毒太深,所以一做就做出课件,他们没想到微课程和课件是两码事情,微课程是学生自助学习看的,课件是帮助老师讲课的,它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完全不同的的东西,大家要意识到微课程的学习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变化,很多老师还需要有观念更新的过程。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过去搞了太多的视频录像,所以大家养成思维定式,所以一说做一个课堂录像,就剪一段,这个不是微课陈。还有就是教育部搞的国家精品课程,我们把它称为叫优秀课程现场的数字化搬家,搬到网上,它不是微课程,那么为什么不是呢?因为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程的局部课程,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第四问:微课程的设计与编教材有何区别?

微课程:更有故事感。首先对比下,纸质教材和微课程的区别,纸质教材它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缩比,它客观介绍学科知识,它没有故事感,那时候我们在出版社讲微课堂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编教材的时候,要记得三审,而且要严格编审制度,你编辑的课程里带有情感的话全部删掉,不能够留的。” 微课程:灵活的教学策略,纸质教材是通过国家统一课标,使用学术性语言来描述课间知识的,而微课程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更加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另外,纸质教材是全体学生用同一个版本,同样的教学,而这个微课程他可以针对你班上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施教方法。因为有些老师,他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他知道学生哪些地方不足,他知道怎样讲别人才容易明白。 微课程:可以互动,集体的智慧

纸质教材是单一的纸张载体。因此,它只有一种方式就是略体。而微课程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用移动技术,可以有声音动画,视频,可以互动,这一点是纸张教材永远做不到的。因为他受到载体的限制。再看作者群,现在的纸质教材往往是作者或出版社的编辑,是少数群体的智慧。但是微课程不一样,全中国一千万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魅力,自己的风趣、幽默,就像郭德刚这样的讲故事。

第五问:怎么设计微课程?

微课程和纸质教材之间,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各有各的用处。他们结合在一起,我认为才是一个全方位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的教材。明白了微课程的意义之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设计微课程的程序的三大要素。

第一,选题。选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如果你刚开始做微课程的时候,我建议你从易错点开始。因为它立竿见影来得快,由于易错点可以提高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一用就行。 第二,设计,设计是什么?就是报告内容结构。但是我特别要强调创意,回顾了三五分钟讲一个点,创意视频,如果照本宣科念,学生不喜欢。

第三,制作。制作主要是在技术上学生能看清楚。目前在我们组织的教学里面,首先是用手机和平板的摄像,老师在备稿纸上写,然后录下来就可以了。

推荐第6篇:微课 MOOC翻转课堂

微课、MOOC和翻转课堂

近几年,“微课”、“MOOC”和“翻转课堂”逐渐出现在中国教育中,那他们的起源是什么?具体是什么含义?相互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微课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麦克格鲁(LeRoy A.McGrew)教授开发了“一分钟有机化学课程”并取得了成功。而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微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他称之“知识脉冲”。2009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开发了“One Mi—nute Profeor”项目,后来改名为“One Minute Scholar”项目,并把“微课程”发布到了名为“One Minute Scholar”的网站上。与此同时可汗学院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各国兴起。

而在国内,2011年7月广州省佛山市在全国首创“微课”模式,创始人是胡铁生。之后,各地区不同级别的微课大赛和推广、培训活动也相继展开。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中国微课大赛和全国首届高校微课大赛,掀起了微课建设的热潮,微课比赛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微课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微课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能补充传统课堂学习内容并能有效开展非正式学习,并且微课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移动化学习,便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但要注意的是,微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

微课制作方法:一是“可汗方式”:即电子黑板系统(包括手写板、画图软件)结合录屏软件。二是“软件式”:使用一些微课制作软件。三是“录课式”:录制真实课程,后期剪辑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四是“混合式”:与二维码、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以便于在线上指导学生,增加学生的社会临场感。

MOOC(Ma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发布了“连接主义和连接的知识”的课程,该课程由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George Siemens和加拿大研究理事会的Stephen—Downes设计并引领。这门课程有25名学历生 和2000多名来自公众的免费学员,课程内容通过RSS feeds传递,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参与:Moodle论坛、博客文章、Second Life和实时的在线会议等。同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ave Cormier和加拿大国立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为了响应这门课,他们创造了MOOC这个术语。

MOOC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发端,在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中兴起,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繁荣。“当知识遇上网络,MOOC诞生了”。MOOC三大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MOOC分为联通主义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cMOOC和美国知名高校运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开发的xMOOC,一般媒体上常见的是xMOOC。cMOOC关注知识创造与生成,而xMOOC关注知识重复。

MOOC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范畴,具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性。MOOC模式的主要特征:

1.大规模

大规模首先体现在学生规模上;其次,大规模体现在MOOC平台中参与高校众多。第三,大规模还意味着大量的教师以团队方式参与课程教学。第四,大规模意味着大量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第五,大规模更意味着需要大投入。

2.开放

开放首先体现在对学习对象的全面开放,体现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其次是教学与学习形式的开放性。第三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放性。第四,开放还意味着阳光下的高质量。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是教育理念的开放。

3.在线

在线首先是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其次,在线意味着任何人(只要具备上线条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第三,在线意味着经济实惠,得益于廉价、高速的互联网连接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这些在线课程可能只需要每人支付50美分至1美元的成本就可在全球播放。第四,在线还意味着可以适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便于在大数据(Big Data)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生涯,探讨学习与认知规律。

4.课程

首先是在课程的组织方式上强调“翻转课堂”(Flipped Claroom),也就是将课堂内与课堂外师生的、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的安排。其次,在课程的内容上强调重组(Remixed)。第三,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强调众包交互(Crowd-Sourced Interaction)。第四,在课程评价方式上的创新。

此外,目前国内比较盛行MOOC有的中国大学MOOC(39所985高校的课程)、网易公开课、好大学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等。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是目前中国最大MOOC平台,清华大学课程。“中国大学MOOC”中有一门北京大学讲授的《教你如何做MOOC》。

“翻转课堂”(flipped claroom)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 和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的全过程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问题引导环节、观看视频环节和问题解决环节。 教学视频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流程的调整是翻转课堂的最具特色的两大标杆性要素。“翻转课堂”应内含三类翻转:(1)教育目的的翻转;(2)教育理念的翻转;(3)教学方式的翻转。

目前“翻转课堂”在国内还是介绍多于研究,林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研讨,涉及高校教学的应用研究较少。目前,中国大学MOOC中正讲授《翻转课堂教学法》这门课。

三者的关系:MOOC与翻转课堂都是教师将课程讲授内容传播到网络上,新知识的吸收由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翻转课堂”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MOOC是在线网络课程。因此,MOOC是以网络课程为出发点的,面对任何有学习兴趣的人群,因此也不必有课堂面授。而“翻转课堂”则是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是立足于课堂的。“翻转课堂”的设计对象通常只是某个班集体,学生经过课前网络自主学习后,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活动是每个课次必不可少的人环节。而微课可应用于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大范围全面推进,将发展成为MOOC。

参考文献:

1.廖晓红,国内外微课教学比较探究,职业技术教育,2014第32期,【J】

2.姚正东,微课程设计策略探微,www.daodoc.com视点 3.黎加厚,维克的含义与发展,www.daodoc.com视点 4.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小学电教,2013.5【M】

5.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软件导刊,2013.11,【J】 6.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3第11期,【J】

7.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教育研究,2014第9期,【J】

8.李思志,王少飞,李艳红,MOOC在中国的发展动因及趋势探析,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4),【J】

9.贾洪伟,MOOC在中国发展之困境,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7,【J】

10.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13.11,【J】

11.李晓霞,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研究,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第4期,【J】

1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翻转课堂,2013.12,【J】

13.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J】

《电视系统应用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视系统工作的一般原理,理解电视技术相关的概念、术语及基本原理,熟悉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以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实践技能,为电视教材的制作奠定技术和艺术基础。

从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关于“镜头组接”的相关文献大都为镜头组接的原则、技巧、转场方式和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形式等,而且都有一定的实例讲解。

其中关于镜头组接原则,汇总起来大致有以下7条:1.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2.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3.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4.动接动,静接静;5.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6.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7.镜头组接的节奏。

镜头组接的技巧分为技巧组接和无技巧组接两类。技巧组接包括淡变和划变。无技巧组接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组接镜头的,而不采用任何来自镜头外部的租借技巧。

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有:利用动作组接;利用出入画面组接;利用物体组接;利用因果关系组接;利用声音组接;利用空镜头组接。

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形式有连续式、平行式、对比式、比喻式、重复式、积累式。

推荐第7篇:微课与翻转课堂学习初体会

微课与翻转课堂学习初体会

一、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翻转课堂是一种较新的技术手段,教师课前把知识或要领拍摄成视频并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看视频学习并完成指定的作业,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安排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一来,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学,又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必要的指向,还可以保证课堂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其说翻转课堂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不如说,它的意义颠覆了教师单向度、满堂灌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课前录制的微课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配套的作业也要求精准;备课也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即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参考并设计教学;课堂的开展更是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与教师教学观的改变相适应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的“翻转”,是学习主体的“翻转”,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则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组织课堂,完成教学目标。

二、我的实践

参加完青年班组织的外出学习后,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先后制作了文言文《伯牙善鼓琴》微课和成语复习专题微课,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伯牙善鼓琴》:在教授完本课(大概1.5个课时)后,有两三名学生反映课上有的知识点没有吃透,想把上课的PPT拷回家后复习。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课上讲的内容去粗取精,再进一步条理化,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呢,可行。于是我开始撰写脚本,从第一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伯牙善鼓琴》”开始,再到作家作品,再到基本的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再到最后的结语,都先一一写好。打开录屏软件,播放PPT,点击“开始”,按照脚本边操作课件边讲述,模拟真实的课堂。录制完成后,按F10保存,第一个微课就这样诞生了!当天的作业,是要求学生把这个微课视频拷回家(事先要求带U盘)后复习,第二天检测。到第二天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异于往常,检测效果也不错。当然,有5名学生没有回家看视频,可能与视频只是复习旧知识有关系,这就有了我第二次的尝试:

成语复习专题:期中考试要求检测中考成语表的前50个,我把这50个成语分为三类:普通成语、带有形容义的成语和带有比喻义的成语,课上讲了前两类,把最后一类难度较大的制作成微课,要求学生周末看视频并整理到笔记本上,周一检测。检测效果表明,学生通过微课复习这一类识记的知识是完全可行的。

三、我的反思

我接触翻转课堂的时间不长,了解还很局限,仅有的几次尝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问题可能出自以下几个方面:

1.对翻转课堂的理解还局限于技术层面。上述两个课例,并非整体的设计,不过是简单的课堂呈现,也有检测,但仅限于识记,缺乏理解、鉴赏性的目标。 2.录课手段还很稚嫩。录课不同于上课,学生不在跟前,因此需要更加清晰的思路,以及更加有效的引导。有老教师指出,录制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任务必须有一定的挑战性,讲解必须有一定的趣味性,检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而且,讲的时候,声音应抑扬顿挫,留给学生思考以及做笔记的间歇。这些就对录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翻转课堂的操作有一定的规程,必须整体理解,不能片面理解。由于学车的缘故,我没能完整参加10月下旬的培训会,因此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还很片面,接下来应该继续学习。

4.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对于视频基本持欢迎的态度,家长也很重视。但是,也有的学生重视不够,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视频进行预习,比如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把握视频的重点等等。视频就像电影,学生不容易走神,但若是当电影看,漫不经心,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有这些,是必须教给学生并适时提醒的。接下来,我将作进一步尝试,如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翻转课堂,从看视频完成规定作业开始。

推荐第8篇:翻转课堂与微课体会

学习《微课与翻转课堂设计》之心得体会

军王小学

王金霞

学校组织学习《微课与翻转课堂》已进行有两天时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设计、应用等相关知识,虽然我们只是理论学习,但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述后,无论从理解认识上、还是视野开拓方面都使我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交流如下:

我认为不管是微课还是翻转课堂,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更好的教学提供服务的,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得以改善。而微课的设计正好可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因为微课有如下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学习无疲劳感。

(2)教学内容较少:主要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反映课

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针对性强。

(3)资源容量较小: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录制的一段小视频,从大小上来说,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方便师生在线观摩;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所以,利用微课可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学习而且效果立杆见影。

翻转课堂其实是微课的一种形式,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练习,并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好处:

1、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2、增加了与老师交流互动的机会;

3、真正实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虽然微课与翻转课堂确实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我认为实现起来却也有许多令人困惑、担忧的地方:

1、面对农村小学,这样的课能实现吗?多数学生基本没有相关硬件,基本是实现不了的。

2、即便能实现,学生要面对考试,如果每个老师都让学生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学习啊?时间何来?即便实现,就是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3,虽然这些课堂,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但我认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小学生。学生如果课下不去看视频,或者没有看成视频,或者完不成自学任务,我们又如何来评价?课堂如何进行呢?对于这些无法自学的学生我们又如何来补救?其实,学生的层次不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新课程改革必将面临许多困难与困惑,也使我们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总之,好的理念、经验、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体验,但要根据硬件条件,学生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是明确的选择。

推荐第9篇:微课,翻转课堂培训心得

微课大作用 翻转更高效

-------福州微课及翻转课堂培训心得

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微课程”我早有所闻,只是自己对它没有太多关注。我不但不太关注,我对什么都冠以“微”字,例如:微课、微信、微电影、微文明......这种以“微”为时尚,以“微”为荣的现象有些抵触,甚至于对这种“微”泛滥现象都有些反感了。

2015年初,我有幸和我校阎翔、张团结、陈薪羽几位老师到广州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微课及翻转课堂培训班。给我们上课的由以下几位专家:

金 陵:苏州市电教馆馆长(2001-2010),《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央电教馆“十二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智慧校园”创新应用模式研究》总课题专家组组长。独创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并指导苏州地区学校开展实验

胡铁生:中国微课创始人;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佛山教育科学院教授;微课研究成果获首届(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第一个向教育部建议推广微课教学的专家, 其专著---《微课设计方法与技术》是国内第一本最权威、最系统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教材。

张福涛:昌乐一中副校长;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科研名师、全国新课程实施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化学教师。2013年4月,组织昌乐一中师生在全国率先实验翻转课堂。至今,翻转课堂在一中已经常态化,昌乐一中推进翻转课堂的经验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学校每天都需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观摩代表。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翻转”了对微课的看法,对翻转课堂也有了些新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

关于微课有各种定义,我通过网络搜索后结合我的认识归纳整理如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在培训会上张老师展示了大量的国内外微课让学员观摩体验。其中,微课做得最早也最好的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微课。可汗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现在国内很多微课制做都以可汗学院的微课为范例。国内以李玉平的微课最有影响,李玉平老师是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国内微课程创始人之一,他制做了大量的微课放到网上交流。在广东,在微课推广方面以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最有影响。

一般人对微课的误解是易把它理解为课堂实录片断,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其实不然,用张老师的话来说,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二、什么叫翻转课堂?

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理解的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课堂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在我国最提出“先学后教,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是江苏洋思中学。推行新课改,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只有翻转了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所以说课堂翻转与其说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反转,不如说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翻转。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需要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支撑,课前学生通过手机、PC在网络中学习微课。目前,在我国,在非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特别是在全寄宿制学校,学校无法提供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无法通过终端进行网络学习,如何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的翻转值得我们思考。权宜之计是,我们可以在把微课学习环节搬到课堂上,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先让学生通过微课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自学,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协作学习掌握和内化知识,实现先学后教的课堂反转。

目前,在我国微课和翻转课堂方兴未艾,但微课的管理却是全新课题,张老师提出通过微信和慕课来管理微课程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微课管理模式。这让我对微信这种社交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推荐第10篇:“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

[转] 快来看,终于把“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说

明白了!

阅读(5) 评论(2) 原作者:关净 分类:资源 转载时间:2016-12-14 11:48:18 “互联网+”时代来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纷纷来袭,相信很多老师是不是都有点儿云里雾里,不知如何是好?这三者有何分别、各有何特点?不要急,小编这就带您好好学习一下,“互联网+”时代,老师也要加点儿特技,不是?

一、翻转课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员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员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员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员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员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员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员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员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员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员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员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员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员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员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员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员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员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员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员。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员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员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员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三、慕课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员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学员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学员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员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学员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第11篇: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摘 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借鉴金陵老师的微课程教学法理念,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进行课堂教学创新。通过检查预学、当堂测试、协同探究、拓展提升、总结学习五个步骤,进行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导学一体”的教学实践,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更好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平均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24-0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成为教育的核心。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笔者以“平均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平均数”教学内容的研读和再认识

“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的内容。这是学生在积累了简单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简单折线统计图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有关数据分析的统计量。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为突出平均数的特征,教材安排了一个数字记忆的游戏,教学实施建议教师结合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分析数据的过程,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结合具体的统计图表,学会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培养数据分析的观念,发展统计意识。

众所周知,教学平均数不能只局限于教会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该更侧重于从统计活动出发,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活动应该选择真实的、现实的、熟悉的教学情景,摒弃那些人为设计的、似是而非的问题编排,让学生亲历统计过程,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理解“平均数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它的计算虽然用到了所有原始数据,但它具有虚拟性”,教学时还应该提供平均数与原始数据都不相同的实例,例如,四人平均投中球的个数是7.5个。这时,部分学生会出现认知困惑:投中球的个数只能是整数,怎么可能出现小数呢?表面看来是学生生活常识对数学分析的干扰,实际上正是学生思维的胶着点,需要教师理性引领,以及帮助学生提升的关键之处。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岁左右,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们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他们自我意识日趋强烈,愿意接受新事物,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增强。因此,教师在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的前提下,尽可能鼓励学生自主?W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借助“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借鉴金陵老师的微课程教学法理念,我决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这一课的教学。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安排如下图所示:

传统课堂主要表现为在课堂学习新知识,通过作业在课外内化知识。翻转课堂的不同主要在于对课堂结构的调整,即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对于课堂外的新知学习,我准备了高质量的微课和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定进度、独立学习、整理收获、提出问题,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堂上的内化不仅是一般意义的练习和检查,我将进行创新设计,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协同探究,完成课后练习,增加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全程陪伴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这样设计的翻转课堂是依据萨尔曼?可汗发现的人性化学习理论,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应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上找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微课资源,选取了中央电教馆制作的微课“平均数的初步认识”,这是一节由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啜临峰老师讲授的优质微课。我将微课发到班级QQ群,并提出自主学习建议,要求学生在家下载并观看,完成自主学习。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我要求学生务必根据自身的情况观看视频,遇到需要思考的地方可以暂停播放,遇到难以掌握的知识,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如果仍然没有理解,可以反复播放,直到掌握为止,最后在充分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这样的安排把课件为教师的“教”服务变为微课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人机一对一”,只要教师提供的微课重点突出并具有一定趣味性,学生就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很快进入有效的个性化学习。但是这一切又没有脱离教师的“教”,可以说,课前预学虽然没有教师的面授,但每一步都渗透了教师的引导,也可以说课前做到了“导学一体”。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堂教学创新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课内学习的目的是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感悟方法。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学习,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那么课堂教学就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为此,在课堂教学创新中,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检查预学,回顾重点

开课即询问学生利用微课学习的实际情况,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自主学习任务单》,交流预学情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点评,安排同桌互评。在评价方面,能够完成任务并回答正确的学生得三颗星,能够完成任务但有一些问题的学生得两颗星,能够完成任务但理解偏差较大的学生得一颗星。最后,投影典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在全班范围内展示与交流。

其中,就两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回顾。

(1)记数游戏――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淘气5次记数情况统计表。

先提出问题一:“‘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师生讨论,归纳出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借助图形,移多补少,直观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第二种是用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计算出平均数。然后提出问题二:“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平均数是6,这是怎么回事啊?”在学生讨论后,教师梳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6是匀出来的”,“6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来的”,“五个数字相加,再除以次数5就能算出6”,进而总结出“平均数6是这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特征的理解,突破学习难点,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如果再记一次,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

第六次记住( )个数字,六次的平均数不变;

第六次记住( )个数字,六次的平均数变大;

第六次记住( )个数字,六次的平均数变小。

学生讨论后找到影响平均数变化的规律,并明白平均数的范围应该在这组数据的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

(2)游泳池――在实例中体会平均数的特点

教师出示游泳池情景图:我身高140厘米,在平均水深1.1米的水池里游泳,会有危险吗?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是游泳池水深情况的一个代表,但并不是说明游泳池每一处水深都是1.1米,可能比1.1米浅,也可能比1.1米深。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去掉遮盖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游泳池水深的实际情况,直观理解平均水深具有的迷惑性,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特点。

以上各环节的学习内容都是来自于《自主学习任务单》,目的是把重点问题当堂厘清,帮助学生巩固自主预学效果,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分析过程,尤其是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顺利掌握平均数这一新知识点,在自主预学的基础上,构建正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预学情况的真实反映,在这个交流检查的过程中,学生能看到伙伴的预学情况,并反过来思考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觉调整认知。尤其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三星评价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肯定与赞赏,也是激励与鞭策,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教师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学习支架,微课是教师制作或者选择的知识载体,学生自主预学完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学习过程变成了在教师引导下的“随学而导”“导学一体”,更有利于发挥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2.当堂测试,一展身手

当堂测试的难度不能超出任务单的难度,因为当堂测试的目的在于直观快速地反馈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构建平均数的概念,展示学生新的收获。我借助Notebook交互式电子白板的Lab功能,提前将六个有关平均数的习题嵌入游戏中,课堂上选择两名学生在?车情景中竞相答题(正确者赛车速度更快;早到终点者获胜)。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竞赛答题又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思考和快速反应,虽然台上是两人PK,实际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测试,效果非常好。

3.协同探究,深入理解平均数

为突出教学重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选取了两个课后习题的情景,对其加以变化后科学利用,设计成了两个探究任务。

探究一:一分投球游戏

出示奇思四次投球情况统计表,要求四人小组协同探究:如何求奇思四次投球的平均数?

学生归纳得出:像这样较小的数字,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办法直接求出平均数。

接着出示本年级三位同学和体育老师一分钟投球游戏的视频,根据视频采集数据,得到如下统计表。要求四人小组协同探究:如何求四人投球的平均数?

学生发现“移多补少难以均分,因为有剩余”,进而探究得出: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探究二:平均气温

出示课本中的习题,引导学生读懂表格中的信息。

要求学生独立探究:估一估平均最低气温和找出最高气温的范围,并计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在传统教学中,作为巩固和拓展,这两道习题都会被安排成课后作业,但是部分学生由于思维不全面,表达不严谨等问题,常常出错,学习效率低下。翻转课堂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有课前的自主预学,在课始的15至20分钟内,学生就可以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教学难点也得以突破。随后就是协同探究和拓展,把原本需要学生独立面对的习题,变成课堂协同探究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教材习题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反馈延迟的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4.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在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小结学习收获,教师出示报刊中的信息,鼓励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找出平均数,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这里把平均数的学习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让学生根据对平均数的理解,谈谈自己对数据的感受和分析,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意识。

5.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顺利完成,我不必再设计有关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巩固性作业,也不必再就统计图表的相关分析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我只布置了一个作业“寻找身边2~3个平均数的实例”,旨在引导学生放眼广阔的生活场景,用统计的眼光观察各种数据,分析理解数据,体会平均数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应用。

总之,采用微课进行教学,一个重点是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视频,为课前自主预学做好引导,另一个重点是实施翻转课堂创新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内化新知、感悟方法、拓展能力、培养素质。这样的设计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导学一体”,更适应了“互联网+”环境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能更好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构建一种全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

(责编 金 铃)

第12篇: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学习体会

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基于让缺课的或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补课的目的。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

一、翻转课堂的优点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翻转”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翻转课堂的疑惑

1、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三、思考与建议

1、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2、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3、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 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4、以目前的学校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网络环境的全覆盖。即使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否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完成视频学习,会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假借网络视频学习之名,行上网游戏、聊天之实。再者,学生与教师时时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篇二:学习“翻转课堂”心得体会(魏江涛) 学习“翻转课堂”心得体会

魏江涛

安阳县韩陵镇初级中学

学习“翻转课堂”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这个概念刚刚听说,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通过学习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它的真谛;这一教学模式经过一番搜索查阅一些网站等相关信息的学习,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基于让缺课的或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补课的目的。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 其实,不是什么学科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问题,而是学科的什么内容更适合翻转教学的问题。比如,适合视频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需要重复讲解的内容、基本的事实和定律、已成定论的观点、基本的方法和规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骤,等等。而不适合视频学习,必须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思辨性很强的内容、情感性很强的内容、生成性很强的内容,以及必须立足于现场的、有赖于灵感激发、教师风采展示的内容等。

因而,应该说,任何一门学科中,有的内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而有的内容不适合。还有,一堂课上,翻转什么,翻转的程度,都是需要根据实际内容来灵活选择的。

翻转以后的课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针对性增强,教师已经知道学生学习的情况,很快能解决知识上的问题,而更多地去进行探究和创造,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在翻转课堂里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也更加充分。

应该说,微视频学习与导学案学习,都是先学后教的载体,其背后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有条件使用微视频和网络环境,就使用;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先用导学案。所以,导学案产生于中国的农村学校;视频学习和翻转课堂则起源于美国。背后的原理一样,所使用的工具和载体不同而已。篇三:翻转课堂心得 体会

“翻转课堂”心得

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

一.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二.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三.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 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五.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篇四:翻转课堂培训心得 “翻转课堂”学习体会 2014年7月20-22日,我们一行2人远赴哈尔滨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⑴。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五个环节。

二、“翻转课堂”的好处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翻转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 1.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2.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反复看微课,相当于老师给他讲了好多遍),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3.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4.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5.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

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三、问题与思考

1、实施的教师反映上课老师缺少激情,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时间长了对这种方法易倦怠,失去讨论的兴趣和动力,我发现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更适合习题课,复习课;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3.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课时难点的准确预测,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微课的技术质量有待提升,微课的讲解方式有待研究。 4.实施翻转课堂后,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于学校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量规及评价方法。

四、建议我校的做法 1.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可有偿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按照“研究学案模式→编制学案目录→编写学案初稿→学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将本学期各个年级的学案全部编写完毕并形成资源。 2.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基于让缺课的或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补课的目的。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对于自觉去利用视频学习的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能;而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课下自己不学,课上因为进度太快,导致学生学习直接出现脱节,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两极分化。从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来看,仅有少部分适应。再者,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西方考试是以达标为最终目的,而我国现行的考试还是以选拔精英为目的的,这会不会造成过程与目的的不相符。 3.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4、并不是所有课题都适用于“翻转课堂”,数学思维强度大、难度大的知识,还应立足课堂来生成,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应选取恰当的时机,选取恰当的课题,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开展“翻转课堂”实践。

5、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6、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7、以目前的学校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网络环境的全覆盖。即使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否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完成视频学习,会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假借网络视频学习之名,行上网游戏、聊天之实。再者,学生与教师时时互动交流平台(学生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进行时时点评)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8、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监控。建议学校如果我们要推行“翻转课堂”,一定要强调教师应健全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机制,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成为两张皮,没有实现有机统一,这样就会导致,课堂上热闹,学生知识技能落实不到位,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9、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10、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开始时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11、课堂纪律难控制。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

最终建议: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因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各科选取适当的知识点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过急。 2014年7月25日篇五:翻转课堂 心得体会 (2) 让我们的课堂“翻转”起来学习体会

张咪

聆听了聆听了贺丽玲老师的“翻转”课堂,时时被她的敬业、

执着、认真的教学精神感动着我们真正体验了学生在这种学习形式下的一些感受。有的教学视频我看的不止一遍,每看一次都会有一次不同的收获和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我们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

着信息化的发展,怎样让信息化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近几年不断尝试在做的一些实践和研

究。

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电脑,电视,录音机,幻灯机都走进

过我们的课堂,在这些年的教学中也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升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课堂教学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拥有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在想:翻转课堂可以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首先,我认为翻转课堂更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自主思考,自主

学习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数学教学

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魂。

所以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更重

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视频和课前检测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会

主动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的是“渗透”数学思想,而不是“传授”数学思想。

因为翻转课堂中的课前预习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提前录好

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你的问题,我的疑问,在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提示帮助下,很快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二、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必先深入思考。

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依托于教师的思考能力,学

生愿意思考是因为他们有质疑的意识,质疑的能力。而学生思考的动力源于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这就对教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要

求。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思考,因为老师只有在全面深刻地领悟教材之后,才能更好地去驾驭教材,去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设计出独特高效的教学设计,课前检测。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重难点的突破处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此外老师更要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反馈信息,进一步思考,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学生的课堂活动方案,只要老师做足了功课,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题才能更加灵活自如,解答起学生的疑问来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此外老师还可以采用进一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

此外老师还要思考该从何处下手才能成功录制教学视频呢?以下十条原则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原则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原则二: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原则三: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原则四:能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原则五: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在身边;原则六:好的逻辑框架和结构;原则七:时间尽可能短一些;原则八:动起来;原则九:减少冗余信息干扰;原则十:保证技术上的规范;这十条原则不仅为我们(转载于: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的视频成功录制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我们的备课准备,老师的思考,视频的设计做出了具体要求。

三、翻转课堂更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大多数都会因学生操作生疏,动作缓慢,而让我们的教学任务无法

当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法中学生因为有了有目的、有方向的课前预习,对课堂上需要的动手操作环节就会不再那么生硬笨拙。而是变得灵活自如,这就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自主学习中,也就把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方法根植在了自己的头脑中,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想他们一定也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也就会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对数学的探索和研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就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通过交流,有认同也有碰撞,彼此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课堂是孩子们智慧生成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让过程形成技能,让技能生成智慧。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分层教学理念。

第四、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好习惯。翻转课堂教学法采用的是在线提交作业形式,这就避免了有的学生懒于动脑抄袭作业的现象。一人一台电脑,在线提交作业,而且在提交的过程中还有提示,如果错了就可以通过电脑的温馨提示找到自己出错的原因,正确的答案又该是怎样的。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我在去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上的智慧课堂上见到过。在线提交,电脑阅卷,这就通过信息化真正实现了面批面改的效果,让孩子们感受到仿佛老师就在自己身边,对自己

的学习进行着指导。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这也就更加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不再是一个只靠双手的活了,它将会成为一个专业,将科学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去创造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更有效地学习的优质课堂。

第13篇:学习翻转课堂心得体会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高端论坛暨翻转课堂与微课

相结合创新教学》培训心得

2016年10月21日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教育高端论坛暨翻转课堂与微课相结合创新教学”的培训。在这里我首先非常感谢县教育局给予我们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学习中我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专业技术的提升,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勇于创新、自我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下面将我所学、所感、所思做一简浅的记录。

本次培训地点在平凉市崆峒区甘肃医学院的报告厅里,10月22日大厅里学员满座,大约有500多人。

高子阳专家的《翻转课堂——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讲座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客观,认识长短;正确,科学定位;积极,激发动机;在推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设,必须要先对相关的老师、学生、家长说明原因,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新方法来学习!

通过学习之后让我明白翻转课堂的一种类型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观看在线讲座或上课内容,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教室里,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它基本的操作流程是:先自主学习包括发布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在线辅导;反馈调整检测包括学习效果、监控学习进程;调整教学策略包括总结提升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引导提升。

通过学习了解到,“翻转课堂” 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点:由于学生在家根据教师编写的学案,自行观看微课,消化新授知识。对于部分不能懂得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各个学生所长,所学的内容也相对全面。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考虑的问题之多,解答问题之多方案,是相对全面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直接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督促了学生先行学习教师编制的学案,自主的观看视频,再回到课堂上内化,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实现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时针对所有的学生,对于部分还掌握不透的学生则照顾不周全。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反复的观看视频, 相当于老师讲解了好多遍。实现了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方式。

当然,在高子阳专家的精彩讲座中也提到,翻转课堂的实施,也是一项重大的使命和任务,毕竟还有诸多现实的因素需要外面克服。如: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优异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长期以往,没有当初的积极性去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潜心钻研用心琢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翻转课堂——明理念、学方法、巧设计、坚持做;这种新型的,高效的,科学的,进步的教学模式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注入全新活力!

10月22日下午张渝江的《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讲座理论性强,又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听后收获颇多,影响学习效果的三个因素,课前学习后能明显降低课堂的认知负荷,作业最好三次做完,拉长学习时间跨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学生的学习由单师向多师发展,由有线性向非线性发展,由单一呈现向多样化呈现,由简化向优化发展。介绍的几种网站,翻转课堂操作建议,这些都很实用。

10月23日早上卞笛专家的《微课的制作步骤及案例赏析》更为实用,给我们学员打开了思路,指导了方法,设计理念,操作要领。觉得特别实用。尤其对怎样做好微课提出了10条建议,让我茅塞顿开。

不论怎么说,此次培训时间短,但收益真的颇多。今后要学习制作微课,给我们学校老师多培训,起到辐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用好微课,翻转课堂有效应用,提高高效课堂,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创出更好的成绩。

第14篇: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

高效学习

——苏州之行“微课程”教学法学习心得

蔡甸五小

姚雪锋

3月26日-----28日,我们一行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参加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翻转 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结合“翻转课堂”的理论和我校三段式实际教学工作中,对于“翻转课堂实验”的一点点思考:

一、重新认识微课程

1.以前只是通过网络简单了解了微课程(微视频),经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对微课程有了新的定义。即,微课程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精细化设计的数字化学习课程包。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微课程的组成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2.微课程设计很重要。华南师大的焦建利教授在讲座中都提到,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不单要考虑知识的讲解,时间的安排,还要注意活动的设计。没有新颖有效的设计,只是照本宣科式的知识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的视频学习成了教辅材料的又一种展示形式而已。

二、翻转课堂与三段式的不期而遇

微课程教学创始人金陵在讲座中明确的告诉我们,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学习时间、或空间调换就可以的。在学生课前进行自我学习、观看教学微视频的基础上,课上该如何组织学生对自学中存在的问 题、疑点进行讨论探究展示和分享以及怎么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活动

是教师该认真思考和琢磨的问题。我校的三段式(预学——研学——展学)教学模式也正是需要在研学环节去改进和完善课上如何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微课程教学法中的三剑客: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含“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的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案,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实践中常简称为“任务单”。任务单决定着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规定着微型教学视频设计的方向与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策略与方法。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质量是能否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自主学习的关键。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只有所有学生自主学习取得成效,才不会沦为与效果模糊的“预习”等同的尴尬境地。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自主学习的支架。教师设计“任务单”,实际上是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标志着教师开始从传统的授课者向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转型。

“微课”:“微课”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 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教师录制“微课”实际上是设计、开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资源,标志着教师开始从传统的授课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转型。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是自主学习之后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必然选择,也是翻转课堂能够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个模块中,师生同处于一个学习空间。由于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在家从事自主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相关学习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没有了“教”的必要,而应当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其重心就在于“导”。 教学方式可以是:检测、作业、研讨、展示、质疑、阐释这些方式来内化、拓展。

我校三段式教学模式,即预学——研学——展学和翻转课堂属于同门,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受资源的限制,以及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限制,我们在微课上的使用几乎为零,这一点还要各方面进行努力。其二,苏州园区学校的翻转课堂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其重心就在于“导”。我校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中研学环节侧重于学生的自由发挥研讨质疑,但这一步伐似乎过大,教师的手放得稍快。

不管是翻转课堂,还是三段式教学模式,都是一种课堂改革。从教学走向学教,从先教后学到导学一体,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课堂也成为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舞台。

第15篇: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1月14日,我们来到了XX五中听翻转课堂的讲座。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还有些许困惑。自己就问自己: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满了疑问。下午2点我们到达了XX五中,准备好认认真真的听一听此次讲座。

在讲座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发给了大家每人一张调查问卷。讲座开始了,本次讲座的专家是XX市第XXX中学的郑XX老师。我觉得她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第一,学生按以往的授课方式学习之后,知识内化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第二,如何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第三,老师通过什么途径或是方法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点。这三个问题,的确值得每位老师去思考。在今天的讲座上,郑涛老师引入了她所运用的翻转课堂。

听完讲座后明白了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学生内化知识这一阶段放在了课堂,将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后。那么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教师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将自己的讲课视频上传上去,其次,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电子设备查看老师的视频。郑XX老师还讲到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她是这样做的,把练习题上传上去,学生在上面可以做题,做题之后可以写一些评论。比如:这道题有点难,这道题真有趣等等。郑XX老师提到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评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和学生头脑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许困惑,可能是因为没有运用过这种教学模式。但通过此次讲座,对翻转课堂有了了解。知道了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说的不错。自己听完了这次讲座,但没实际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所以还有些许不清楚。郑XX老师自己已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两年了,提到教学效果不错。郑XX老师是一名生物老师,以生物课堂为例做了本次讲座。但学科之间有相同之处,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应该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教无定法,通过本次讲座丰富了教学模式,了解了比较新颖的授课方式。我觉得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其次,这种模式需要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想到这些设备大家都会有疑问,如果上课带这些设备,学生会不会晚一些游戏呢?郑XX老师提到,当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习惯并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就是自觉的正确运用这些设备。可见,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讲座,我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老师也是需要学习的,要借鉴别的老师的优点,取其精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模式变得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丰富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学习作风,做一名让人们满意的教师。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自己的进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丰富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第16篇: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5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篇1

刚一开始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有好多困惑。自己就问自己: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满了一连串的疑问。心理很迷茫。

经过李英老师精心指导及辅导下我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大概意思,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教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需要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让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翻转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与过去的教学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别。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我们再看看,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有些老师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今天我们学习的翻转课堂就能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有的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还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而翻转课堂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

我的体会就是,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我真心希望将翻转课堂的活力注入到自己的课堂中。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篇2

今年暑假有幸参加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学习,虽然带着一定的任务性质,在这一个月的辛苦学习中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下面做简单的小结:

一、教育观念的提升

在这次学习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翻转课堂教学法,从每一周的学习中逐渐的了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了解了国内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情况,原来课可以这么上,也看到了很多成功案例的分享。在翻转课堂教学法中教师更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最难适合的学习速度,真的是符合未来教育趋势的教学方法。虽然暂时没有幼教的翻转案例,我不介意做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道实施过程成功与否,但没有尝试又怎么会知道结果呢?

二、学习能力的发展

这次学习活动颠覆以往的网上学习只要时间到了就可以了,而是每周都有测试和作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面对测试每次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得满分,于是自己慢慢总结学习的方法,如先看测试题,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及时把重要的知识点用记笔记、拍照片等形式来进行摘录,这样就可以有目的的去看,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果然在每次的测验中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视频制作这一周的学习中,一开始倍感压力,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硬着头皮录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一遍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不但如期完成了作业,还学会了一门新的的技能,可谓痛并快乐着。

三、学习资源的共享

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我们就肩负起了自己幼儿园宣传翻转课堂教学法的重任,因此也制定了接下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计划,把自己在假期里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传达给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任重而道远。

我想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证书,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理念、方法用到我们是实际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在帮助孩子得到更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会加油的。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篇3

初次听说翻转课堂,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感觉到好奇。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模式是什么?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有什么不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小伙伴们怀揣着蠢蠢欲动的学习热情来到xx五中听有关翻转课堂的讲座。

这是第二次来到xx区xx五中的阶梯教室,和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不仅仅来了44名实习教师,还有房山区各个学校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和各位老教师欢聚一堂并且学习我倍感荣幸。和第一次相同的是我的激动的心情和学习的热情,我是一名实习教师,学海无涯是我的生活写照。

xx五中阶梯教师的讲台上,映入人眼帘的是一件粉红色t恤和一件蓬蓬小裙的搭配,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却又不乏精神干练。她是郑xx,xx区119中学的生物老师。在她滔滔不绝语言的中我了解到了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教师本该把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技能整合,做成一段段微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前观看,进行初步学习。而课堂的时间,则用来和学生交流微视频上学习到的知识,答疑解惑,甚至把知识点延伸出去展开深层次的多角度的探讨。微视频占用的是部分作业的时间,而原来用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则转移到课堂上师生一起交流讨论。翻转课堂给课堂带来的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从教室单方面的教课变到了师生交流互动。

现如今,网络铺天盖地,手机人手一部。地铁上,公交上,马路上到处都是低头族。那么这些低头族们包括学生在内,为什么不改变一下低头的原因来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呢?翻转课堂在这里就起到很好的作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机动灵活的学习。这样为学生们节约了不少时间,为老师们也节约了不少时间。利用教学视频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者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时那么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遇到问题甚至还可以虚拟社区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翻转课堂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备而来,增加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但是,翻转课堂也面临着极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意志力也不强,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训练出来的。并且,介于我们学校的特殊性,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实现翻转课堂的话,那只能在课前十分钟观看视频,在接下来的35分钟当中进行交流讨论。

虽说,这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这种新型的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篇4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要把他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篇5

“翻转课堂教学法”第二讲的学习已经结束,相对第一讲来说多了点学习的经验,在学习的时候就做了笔记,记录视频中我认为有用的话,我觉得会对考试和写心得的时候有很好的帮助。同时,我觉得写学习心得的时候,不仅要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而且总结一下自己学习的过程也重要,这样总结下来就相当于复习一遍。

整体回想过去,留下印象最深的是TED《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冠军》那段视频,视频中说要敢对孩子说对不起这句话,让我想起以前上课的时候有过一次讲错了方法,而现在庆幸当时我有及时在下节课时对学生们“对不起,老师上节课的方法讲错了!”大部分学生是唉声叹气有点小抱怨,但是会有个别学生说,我就是那样做的。然后我跟他们说,老师也会出错,你们要及时纠正,老师一定会接受你们的建议,我们一起讨论哪个是正确的。没有人会绝对的正确,有错就要及时改正。我想,这点,我做的是对的。有时候放下面子,反而会更好的取得学生的信任。

第二讲中,我知道了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和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学习的时候应该以轻松的心情去学习,老师要让学生不害怕犯错误,不害怕学习不好,才能勇敢走出以后的路。我们是教育家,老师适时地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2.5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更是受益匪浅。第一次知道了当课前设计出其不意的问题和学生惯有的思维产生冲突的时候,反而更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信心。因为老师每次说的问题和答案学生都是知道的,怎么会对老师课堂的提问有探究的欲望呢?这个道理是以前知道却不明白的地方。

还有就是知道了课前设计任务不应该太难,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信心,这时候需要老师的肯定和指引。课前设计任务更不应该降低难度,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乏味,甚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分层次的去设计课前任务,才能帮学生建立努力和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

对于布鲁姆学习法和ARCS模型,我表示还只是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应该还需要多多联系才能使用。所以个人的意见。

翻转课堂理念有提出课前任务要允许学生犯错,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但是老师不要过于纠结于学生的犯错,过度的纠错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委婉艺术的告诉学生需要改正的地方在哪。还有就是不要强制性统一学习方法,翻转课堂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自主学习,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如果都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有可能会打乱学生的学习思维,反而会取到反作用。

还有我想说的是我最后学到的一个知识点,老师应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转换成问题,而不是教学目的。这样让学生成了课前预习任务的主导,参与了问题的制作解答,自主学习就更容易养成。这点我在做第二次作业的时候就采用到了。

学而不思则罔,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练习。这就老师设计课前任务的时候,需要很好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出题,学生课前预习做好了,老师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的节奏。

所以,第三次制作教学视频的学习,我来了。

第17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一、慕课(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的背景:目前高校开设慕课的主要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高校,中学有陈玉琨领导的20所中学。每节课大概10分钟,可以快进或者重放、放慢等。在线学习后要做作业,考试过关还可以拿到证书。如北大,2013年秋季开始,开出15门慕课课程,15万人注册学习,6000人参加考试,2500人通过证书。北大一年本科生才招3000多人。

慕课的优点:

1.学习者比课堂更易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自主选择学习,也可对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或者放慢,也可跳过比较容易的部分,10分钟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2.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以及整体设计都可以通过慕课展现出来。

3.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促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 4.慕课课程证书得到高效承认,学习更加自主。

慕课的缺点:

1.传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欢快的气氛,慕课没有; 2.传统课堂中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慕课没有; 3.传统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精彩,慕课没有;

(以上学习来源于2014年9月29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四重视角看慕课”北大慕课组长李晓明)

我的感受:我想尝试学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慕课课程,体验一下。

二、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room ) 翻转课堂背景: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开创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它重构课堂流程。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联系,并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课堂进行指导。

翻转课堂的优点:

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 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

翻转课堂的不足:

1.建平中学的田颖城尝试在自己课堂用翻转课堂,他说\"学生用手机观看视频,课下用微信进行交流,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条件是中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人人都上网,恐怕不好办。

2.教师讲课,不再面对一帮鲜活的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心里想的是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何在?

3.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啊?时间何来?学生课表上的课程几乎都是作业课,学生不会感到乏味吗?

学习《人民教育》2014年18期---建平中学田颖成的《翻转课堂:我的思考和尝试》,涪陵第十四中学代保明的《我们需要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

我的感受:作为教师,我是比较享受与学生交流的感觉,因此,无论什么课堂都不能少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我倒觉得翻转课堂可以在课堂更多交流,缺少的是时间----课下哪有更多的时间学生看视频?还有,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不是都由教师的讲课替代了?

第18篇: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区别

一、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之四“微”

1.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2.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3.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4.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慕课

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简介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进入中国。

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第19篇:翻转课堂中微课的制作方法

翻转课堂中微课的制作方法

1视频拍摄模式

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DV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视频摄像头等等。

拍摄内容:微课教学过程 ,白板、黑板、白纸、课堂、游戏活动、实验、表演等等。

制作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展开教学过程,利用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可汗学院模式

录屏软件录制+手写板+画图工具

手写板:使用手写板是为了大量书写能够清晰地记录下来。

常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Snagit,CyberLink YouCam,屏幕录像专家等等。

Camtasia Studio8.2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屏幕录制与视频编辑。具有以下特点及优势:

Camtasia Studio8.2 界面

①录制后自动生成视频格式

②可以对录制内容进行字幕添加

③可以进行局部录制屏幕

④录制后的视频可以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

⑤软件很小,安装方便

制作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 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第二步,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 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

第三步,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

第四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3录屏软件+PPT课件的模式

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视频录像软件、PPT课件。

制作过程简述:

第一步,根据主题搜集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

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4PPT直接制作 2010版或2013版PowerPoint 可直接录制视频。制作的视频画面非常清晰

可以充分运用好演示时候的荧光笔

可以添加丰富的图片资源

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演示效果

制作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 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第二步,制作PPT课件;

第三步,播放PPT课件,选择幻灯片录制;

第四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第五步,另存为视频文件。 5平板电脑制作

使用IPad里面的软件educreations或showme或是explain everything,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微视频录制。

平板电脑录制界面

① 非常适合手写

② 简单边画边说的过程全部自动记录

③ 视频导出方便 6录播教室录制

这种模式录出的画面及音质效果会好些,但需要配置专门装备的教室,不够平民化。也不适宜普通教师平时的录制。

各种录制模式均其优点和缺点,建议根据微课内容选择模式。可以是一种模式,也可以是混合模式。如: DV拍摄的视频,整合到PPT课件中;在PPT播放过程中, 用手写板进行必要的板书;再用录屏软件来制作微视频的方式。

第20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导语:本文分别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进行了优缺点的归纳总结,文字朴实易懂,希望本篇对您了解翻转课堂等相关名词有一定的帮助。

一、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的背景:

目前高校开设慕课的主要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高校,中学有陈玉琨领导的20所中学。每节课大概10分钟,可以快进或者重放、放慢等。在线学习后要做作业,考试过关还可以拿到证书。如北大,2013年秋季开始,开出15门慕课课程,15万人注册学习,6000人参加考试,2500人通过证书。北大一年本科生才招3000多人。

慕课的优点:

1.学习者比课堂更易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自主选择学习,也可对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或者放慢,也可跳过比较容易的部分,10分钟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2.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以及整体设计都可以通过慕课展现出来。

3.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促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4.慕课课程证书得到高效承认,学习更加自主。

慕课的缺点:

1.传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欢快的气氛,慕课没有;2.传统课堂中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慕课没有; 3.传统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精彩,慕课没有;

二、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room) 翻转课堂背景:

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开创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它重构课堂流程。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联系,并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课堂进行指导。

翻转课堂的优点: 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 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

翻转课堂的不足:

1.建平中学的田颖城尝试在自己课堂用翻转课堂,他说\"学生用手机观看视频,课下用微信进行交流,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条件是中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人人都上网,恐怕不好办。

2.教师讲课,不再面对一帮鲜活的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心里想的是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何在? 3.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啊?时间何来?学生课表上的课程几乎都是作业课,学生不会感到乏味吗?

三、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特点: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优点:

1.随时随地网络学习。2.内容少,效果立杆见影。

微课的不足:

1.碎片化,不系统;2.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可以作为教学辅助,链接。

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