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30 18:06:3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父 读后感

教父 读后感

《教父》读后感

“这书你也敢看?”同伴惊呼,教父 读后感。让我疑惑,怎么就不敢看了……

“里面什么都敢写……”这让我明白了。

这里面有什么不适合我看的呢,或者说有什么不适合让我同龄这一代人知道的呢?是什么让译者还要在书序这样一个严肃理性的地方片面否认这书的思想?抵制资本主义毒瘤?防止生活腐化?摒弃个人英雄主义?隔离成人世界的险恶无奈?

还是在手忙脚乱的掩饰美丽背后的龌龊不堪?

书中的主角是一群地下社会分子。他们利用光明社会但却对其没有尊重,这些地下领导层利用各种可乘之机干着一些奇妙的事情,从私人复仇到演艺界评奖等一切的事项,都会按照精妙途径迂回进探然后达到所需结果,一切看起来不可思议而这不可思议也只不过是认知惯性带来的。世界并不是本来如此,问题也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式,教父用事实告诉人们:我们维持着的世界比上面那个更光明,更有利可图,我们解决问题比上面那些组织更卖力,更快捷且无后顾之忧,所以,把信任交给我们,而不要依赖上面那个不为你考虑的伪善笑面。

永远的利益,永远的利益,教父抓住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准绳,游刃有余地翻云覆雨。

这种翻云覆雨的能力足可以对社会造成极大威胁,但教父的没有,可喜的是,教父自己也有一条坚韧的道德准绳,善恶分明(把这当作理想的善恶吧)。所以,除了非法(但显然是否非法也不能说明是否正义)之外,教父势力的存在没有任何不妥。甚至,作为地下社会中的领导层,他能巧妙的实现自身价值,能顾及到光明社会的死角,并且修理它。暂不论教父的修理行为有几分功利,这种行为已经是在造福。因此,向水管工致敬!

而光明社会中的人们都在干些什么。形成社会、维护秩序、传承文明……由于缺失可供对比的同类,人类一直以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自居,于是,看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欣慰地自大起来:看,我们创造出个完美世界,至少,是个美丽的世界——书上如是说(当然不是这本书)。涉世不深的我们学着书上的文艺腔调自我安慰或互相安慰,无意间被蒙蔽,全然没有看到完美世界身下脆弱的下水道——大机器在这里无法容身也便没了耀武扬威的能力,于是这里就成了囤积光明社会体制漏洞的地方,而我们被保护着,不会看到光环下的龌龊。社会善意的蒙蔽了我们,于是大多数人有充足的安全感,也许部分因为这一点社会才相对安定。

《教父》透过脆弱的地表,呈现给我们一个完全在地下的世界,它的魅力部分来自于新鲜感,更多的,还来自于什么呢……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读后感《教父 读后感》。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推荐第2篇:教父读后感

《教父》读后感

0919 杨蒂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地下帮会组织黑手党内部争斗的美国通俗小说,书中的中心人物唐·维托·科利尼奥是纽约市黑手党的帮派头目。唐是一个硬得起心肠的黑帮人物,却也是对朋友有求必应的温暖的朋友,从殡葬师、面包师到政客、警察,他的人脉遍地开花。他那庞大的黑帮公司垄断了美国的橄榄油生意,独占赌博业,但对于暴利的毒品业,他却绝不涉足,因为那有悖于他的原则。他威震四方,几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为了他的朋友们,他不择手段地惩罚那些“恶人”,被尊称为“教父”。

这本小说十分吸引人,情节复杂而又清晰,每一个场景都极近细致地进行了描写,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动作都一一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每个人物形象都跃然纸上。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所有的感受仅仅是觉得唐是个很有魄力的领导者,是个理智的决策者,是个为了朋友赴汤蹈火的人。渐渐地心中产生疑惑,作者写出这样一篇小说,就证明它反映出了美国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那么,为何会有如此混乱的时代?作者想通过这片小说向读者传达出怎么样的思想?

作者马里奥·普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是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心脏——纽约的美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军中服役。复员后,先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文艺创作,后来又在社会调查学院专门研究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这个经历,他熟悉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的秘密,也熟悉各种各样人物的生活隐秘。对美国社会的本质,他洞见症结,因而最有发言权。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霍尔·伯登在《星期六评论报》上对这部小说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评价。他是这样写的:

“马里奥·普佐的新小说是一种对准顽固堡垒猛烈攻击的攻城锤,其主旨在于振聋发聩。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记录的是一个家庭不惜用枪、用斧、用绞刑具、用攻心战来实现自己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的独霸控制的详细过程„„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普佐的表现技巧颇见功力:在他的笔下,一个本来令人感到义愤的情节都十分入情入理。一切感情冲动,一切杀戮,一切粗鄙的两性关系,都同他所刻画的人物所处的情境协调一致。但同时他又能把他所塑造的人物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气质烘托得具有人情味,真实可信。”

美国作为一个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强国,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美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它的真实面貌也像它的外表一样华丽嘛?马里奥·普佐的《教父》继承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这类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通过曲折的扣人心悬的故事使答案自然地流露出来。当黑手党的力量可以决定律师的说辞,当警长兼职做黑手党头目的贴身保镖,当电影的选角可以被黑社会势力所决定,当严于律己的法官和以“公正、客观”自诩的记者都隶属于黑手党的羽翼之下,“自由、平等与博爱”只是一个由这些躲在暗处的力量编制出的巨大谎言。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社会组织关系来说,美国人大都有双重身份:一种是公开的社会成员身份,例如警官、警察、法官、律师、议员、报刊编辑、记者,以及演员、店主、工会头目等等,办起事来“公事公办、铁面无私”,各人按照自己对社会的贡献领取合法报酬,这一面实在无可指责;另一种是秘密的集团成员身份,他们暗中分属于各个地下势力集团,各人又必须以公开的身份、合法的形式,为自己所属的地下势力集团效忠,从而定期获得额外报酬,这一面是绝对“保密”的,甚至对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是要守口如瓶的。对美国社会的本质进行如此入木三分的剖析,是美国文学史上

绝无仅有的。

小说中的一段话令我难以忘记。

“唐感触最深的是这些招摇撞骗勾当的合法化。显而易见,他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在那个世界里必有用武之地。当他还是个安分守己的青年时,那个世界的大门对他关闭着,他采取了适当的步骤才踏入了这个新天地。”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猜得出,这里所说的“适当的步骤”指的就是亲手杀死范纽克,因为从那以后唐才逐渐树立起威信。社会上,老实的人们连分安稳的工作都难以找到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唐手下的人们过着富足的生活骄傲地走在街上。人们在公开社会受到了委屈,往往得不到正义的保护。原因是:人们在公开社会受到了委屈,根据不合理的法律条文,总是显得“活该”;而徇私舞弊者总是可以利用法律的灵活性来歪曲本来就不合理的法律,而形式上仍然是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是在秉公办事,结果也总是显得“应该”。因此,人们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为了预防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的悲楚,也都纷纷投靠地下势力集团,要求必要时为他们伸张正义,为此他们甘愿定期预交“保护费”。

马里奥·普佐笔下的美国充满着恶势力,法制不健全,黑手党操控黑白两道。很显然,如今的美国法制十分完善,情况不会如小说中那般糟糕。但是在本质上是否真的有所变化?警官、警察、法官、律师、议员、报刊编辑、记者等是否已经完全按照自己的使命那样活着?这样的疑问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社会中。

作者在小说第一章正文的前面摘引了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在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必然有人不相信社会能给他们提供什么保护。唐在与迈克尔谈话时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不想被那些大人物玩弄。”那时的唐已经十分衰老,对小儿子说这句话时,他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情的复杂心情。年轻时的他不甘心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交给那些达官贵人,任其摆布,任其捉弄。他决心在地下世界利用一切手段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成为强者,然后再“改邪归正”。这样,他一进入弱肉强食的公开的大社会,就可以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切斗争和荣华富贵都有时限,但社会的发展是延绵不断的。一切的罪恶都有其起源与产生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人性本身存在的弱点,这些黑暗的手段才会一直与社会的发展共存着。但是,当人们相信只有黑手党才能帮助他们,而不是法律与正义时,社会也许已经走到了尽头。当今社会中也存在许多利用小手段、钻法律的空子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无法彻底取缔的现象,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步入了这个圈子,我们也会做出类似的行为却不以为意。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人性的丑恶,而在马里奥笔下,一切的丑恶都显露出了令人可以理解的一面。

《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所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导合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我们从这里所能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及报刊杂志那里所能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推荐第3篇:《教父》读后感

《教父》读后感

读书的时候我在想,

15岁的少年读《教父》,能让他们一窥这个成人世界的真实面貌;

25岁的青年读《教父》,能让他们构建自己在丛林世界的生存法则。

多年以前,中学好友曾托我媳妇从美国辗转带回一套《教父》蓝光珍藏版,用于供奉他对这个故事的崇敬与信仰。而我这个月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已经过了35岁。我已在成人世界中有了为之依赖的准则。即便如此,这本书依然给了我不小的触动。

有的时候,我们确实被身处的美好世界所蒙蔽。时代变了,不再是上世纪的国家战乱或是冷战,秩序重组,在政府和法律之外构建新的体系也不再必要,但教父中传递的信仰依然有效。

因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总是险恶的。

西西里人的显著特征已印入我的脑海:其中之一便是隐忍。“面对残暴的绝对权力,苦难中的人民害怕被击垮,学会了决不泄露怒火和恨意,决不空口威胁而让自己受到伤害,因为那就等于提醒对手,会迅速遭到报复。”他们总结出了“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敌人高估你的缺陷。”来积累自己的优势。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教父能在一众人等中获得威望,不是巧舌如簧的谈判与演讲技巧,而是对大局的掌握和人心的洞察。如何在对屈辱的隐忍和家族声望/口碑的变化中取得平衡,这是一道并不容易的必答题。

没有解好这道题的大儿子桑尼,死于非命。二儿子弗雷迪则让平衡向另一个方向倾斜,忘却伤痛、沉湎酒色,尽情纵乐、享用当下。小儿子迈克尔承载了父亲的衣钵,用融在头脑和血液里的传承,在剧终前以一场完美行动,履行完家族的使命。

教父用经常挂在嘴边“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的理论,来安慰别人,更是释怀自己。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无需女人的眼泪,只要可以闻着花园的香味,握着他最爱的儿子的手,便可悄声道出那句:“生活如此美丽。”

书中有纯洁的爱情和露骨的性,有誓死的忠诚与狡黠的背叛,但《教父》更像是一张充满开放问题的试卷。在商业利益面前,友情的终点或许不是断裂而是变质,才华横溢的尼诺真的不会嫉妒伤愈归来的约翰尼吗?在亲情关系面前,出卖自己妻子的哥哥,或是杀死亲生女儿的丈夫,或是亲手让妹妹成为寡妇、让外甥兼教子失去父亲,究竟哪件事更残忍?在大局成败面前,最优秀的部下、最值得倚重的首领--忒西奥,将生命和生意区分,这本不就是唐生前的准则吗?当然,在爱情面前,在凯和迈克尔的真话和谎言之间,是追溯出个是非对错,还是皈依信仰来洗刷掉所有的愤怒和疑问?

《教父》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在等待我继续寻找答案。

推荐第4篇:《教父》读后感推荐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地下帮会组织黑x党内部争斗的美国通俗小说,书中的中心人物唐·维托·科利尼奥是纽约市黑x党的帮派头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父》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教父》读后感【1】

看完《教父》这本书已是半夜三点多,之所以用“看”而不是“读”,是因为这多少带有走马观花的意味,不够仔细不够专研。

喜欢《教父》这本书到不是因为它多么的有名气,而是喜欢它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来源于生活的哲理性。我对历史事件不太了解,何况还是国外历史。不管它多么强有力的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多么丑恶的社会现象,我看中的是篇中描绘的关于考利昂老头子的社会技巧。

这是一个有趣的不谋而合,一个二战时期国外的地下黑组织老大的某些思想观点竟同中国的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看到不一样的内容。这本书我看到的或者说我着重看到的就是考利昂老头子的处事哲学。有人说看完一本书就应该写出读后感,以免时间一长忘掉了。我以为有道理,因此也以我浅陋的水平大概总结了一下,也算是看完《教父》此书的感慨。

第一,人物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考利昂老头子常说:“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桑儿是个异常凶狠的角色,有着易怒易暴的性格,凡事太过出头,勇多于谋,因此也没能坐上老大的位置就暴尸街头。

考利昂老头子、迈克尔、汤姆黑根,他们谨言慎行,有勇有谋。所以他们最后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以及更辉煌的地位,哪怕是地下黑组织。

第二,中庸之道。

老头子不是一个语言很多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看上去很普通。可是正是这种普通,却隐藏了他的锋芒。披上一层平庸的外套,是对敌人的迷惑。一旦敌人产生了轻视的念头,那么他们离失败就不远了。

第三,未雨绸缪或者叫老谋深算。

老头子获取友谊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帮助任何有困难的人。不是因为他慈善要拯救天下苍生,他是为自己铺好无数条在将来可能有用的路。这就是他的精明狡猾之处。于有困难的人,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解决了对方的燃眉之急,也获得了友谊(可以为以后所利用的友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因此他的策略是成功的。

第四,高超的谈判技巧。

老头子是一个喜欢用理来说服人的人,虽然背后同样有放火杀人的招式,可是每次谈判,他都能非常有力的说服对方,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至于他是站在哪方的利益来说服对方的,我看到实在不够仔细,留着第三次阅读的时候一定认真细读。

第五,制定计划。

无论做一件什么事,老头子都会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没有计划胡乱行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六,高瞻远瞩。

一个地下组织单靠打杀掳掠而没有正当保护,是不可能长期存活的,他们会因此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强烈打击。老头子笼络了法律界警界的高官为自己服务,就这一点让其他的老头子望尘莫及。 在生意经上,也是跳过众人的头看得更远。

教父确实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实在应该要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来汲取养分;也实在要为作者喝彩,把人物刻画得如此真实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如胜,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我实在很喜欢,我还会第三次拜读它,将会更认真更仔细的读而不是看。

《教父》读后感【2】

汤姆-汉克斯说它是男人的圣经。我是很认真的读完这本书之后似乎懂得了为什么很多男人喜欢它的原因。那就是对强权的渴望。

在作者笔下人们的道德标尺不知道该如何丈量了。随着故事的情节的展开,你会不自觉的认为其实杀人的理由有时可以理解。为了维护自由、生存、亲情、金钱和尊严一个男人有时必须残忍。老教父说出的那句话让我很感动:“我一辈子谨小慎微,为了保护我的家庭。女人和孩子可以粗心,可男人不行”。一个男人的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心,没有什么比这更可贵了。当法律不能给予人们合理、平等和公正那么人们就会变得疯狂,病态的社会会产生各种病态的现象。

维托-考利昂是一个神化的人物,社会上没有维托-考利昂摆不平的人和事,当然这些目的达成,有些人心愿的满足背后可能会有血淋淋事实,而维托-考利昂所做的事又是那么合情合理。他看上去象绅士一样温文尔雅,这个沉稳冷静的他既睿智又仁慈,深得周围人的爱戴和敬仰。教父的每一句话都象是圣经中的箴言,维托-考利昂的老练沉稳机智狡诈,维托-考利昂那出其不意的报复,都显示出这是个地道的意大利人,精于人性和筹谋。作者假借考里昂这个角色对整个美国社会制度发起了抨击,体现着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可以说在书中人们都是多情的,即很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社会却是无情的,它告诉你,你的途径要么是中彩票,要么就是违法,以牺牲大量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矛盾贯穿始终。正如文学评论家霍尔.波登所说:“在他的笔下,一个本来令人感到义愤填膺的情节却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就是利益,使教父抓住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准绳,游刃有余地翻云覆雨。

迈克是考利昂老头子的小儿子,战斗英雄。他是维一一个不服从老头子命令的人。他要过自己的生活,他从不参与家族事务,完全是个局外人。一个阳光般的男孩。他希望和自己的女友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迈克从这本书他一出场我就猜到他一定会成为象他父亲一样的人,一个更具有男人魅力的黑x党。他的命运似乎是不可以选择的,他注定要成为家族的领袖而不是和自己的美国女友去过平静的生活,在他的骨子里依然流淌着西西里人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家族荣誉观念,在他父亲险些被杀,在警察打毁了他俊俏的脸之后,那隐藏已久的复仇的血液终于沸腾了。他服从了命运,家族,父亲。在心爱的女人被炸死,听到了骇人听闻的焚烧婴儿的故事以后,你还指望象普通人一样过日子吗?他不再幻想了,遵从了他一直试图逃避的命运。麦克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坚韧而有爆发力,也变得残忍、冷酷,逐渐地失去了爱的能力。三年后,他继承了其父的地位,成为第二代教父。在老教父维托死后,他打败了家族的敌人,杀死了所有和他作对的人,并处决了家族里的叛徒,成为了一个铁血 暴君。他的转变让人觉得既振奋又心痛。

很多人在走完一生的时候总是力图想看看自己的人生有没有遗憾,希望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岔道口是不是都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但往往不会有答案。教父,他之所以能成为教父,是因为他并没有等到迟暮之年才领悟选择对人生是何等重要。“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这句座右铭使他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教父》是一本有深度的小说,使读者能从黑暗中看到真美,同样也从光明中看到黑暗。成败兴衰,靠命运,也靠努力,但归根结蒂,是对自己人生道路清醒认识后的选择。

维托-老头子在卸任后一直过着田园式的生活,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生活是这样的美丽”这个睿智的老人好象要告诉我们简单其实是一种幸福。

《教父》读后感【3】

40年代的美国,“教父”维托·唐·柯里昂是黑x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带领家族从事非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

因为拒绝了毒枭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纽约其他几个黑x党家族的矛盾激化。

圣诞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参谋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因为内奸的出卖,“教父”的大儿子逊尼被仇家杀害;小儿子麦克也被卷了进来,失去爱妻。黑x党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

年老的“教父”面对丧子之痛怎样统领全局?黑x党之间的仇杀如何落幕?谁是家族的内奸?谁又能够成为新一代的“教父”?

麦克是柯里昂家族人,是一名“乖乖的大学生”,并不愿意跟随其父从事道上的生意,但其父柯里昂阁下因不肯跟其他帮派合作贩卖毒品,险遭暗杀。在谈判时他杀掉了五个帮派的代表和一名警察局长,为了避风头躲到意大利。麦克的大哥被杀。回国后的麦克成为了黑x党新的领袖。

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在这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著作里真实上演。

读完了《教父》由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于1969年所写的小说作品,我真庆幸当初选对了阅读的书籍。很多书友评价,这是本男人必修、男人必读的文学书籍。

“是什么让男人们如此迷恋《教父》?”《电子情书》里的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问,汤姆.汉克斯诡秘地回答她:“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在我读完之后,才清楚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书友会给《教父》这么高的评价,要知道这并不是见风使舵。

在这部美国小说之中,我算是迷恋上教父柯里昂阁下这一角色。无论是他讲话的神情,谈吐时的语调,以及做事的风格,都令我深深地陷入思考:为什么他要这样子做?他这样子做到底有什么样的动机?为何不那样子做……

柯里昂阁下是一个讲话时口齿不清的教父,但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种优雅的狂暴、平静的残忍、化妆的邪恶,如同毒蛇与猛虎的混合体。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男人的威权;他温和地说:“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这是男人的价值。不可否认的是,这同时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小说故事情节,他说的话让我陷入了思考。

也许跟大部分喜欢柯里昂阁下的书迷一样,当柯里昂阁下被两名枪手攻击时,大家会突然感到很震愕,为什么要杀柯里昂阁下,杀了他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突变,大量的为什么进入了我摸不清到底为什么的脑里。因为,大家都不希望那位地位如此高大的柯里昂阁下死去,但当有情节透露到柯里昂阁下并没有当场死去的这个消息之后,我想很多书迷都跟我一样,猛地放下心中紧绷着的大石,“没死就好”。

教父柯里昂阁下那句“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成为了小说中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思想就是做负责任的男人。他忠于妻子,忠于家庭,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他做到了这个,所以在临死前他那句“生命是多么的美好。”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毫无疑问柯里昂阁下是位绅士,作为一个讲道理的教父他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对人接物他恪守这贵族的礼节,他总是彬彬有礼。柯里昂阁下是西西里人,在当地他的父亲被杀,母亲因为为了保护他而身亡,他在邻居的帮助下,来到了美国开创家族事业。当然不得不提那句“我们开出的条件你是无法拒绝的,要么是你的签字要么是把你的脑浆留在这份合同上。”因为这话所暴露的一切才是他创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小说中,教父柯里昂阁下形象鲜活且具有感染力。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热血上涌。读完了这本小说,我相信且认同,只要社会乱象存在,黑x会组织就必然存在。黑x会组织就是一个改进版或者放大版的家组织。家组织中必然会有一个老大或者教父,另外,家组织肯定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事原则。家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事原则就是老大的思想观念。为此,家组织是否强盛是否能够延续,关键在于这个老大或者教父。

在读完小说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要是麦克没有接管而是山提诺或者其他人接管了柯里昂阁下做了教父,那么,这个组织会变成什么样?也许是到处做交易,却拿捏不准。因为没有原则,所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没有安宁之日。最后,小弟们各藏私心纷纷独立,直至整个组织土崩瓦解。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并且二混子老大还能够控制言论,那么,这个脓包组织就会越长越大,就像当今这个样子。

集权制存在自然有其道理。亚里士多德说:君主制在道义上成立的唯一前提是,王和王族的美德超过了其他民众美德的总和。我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按照这句话,只要民众的美德之和小于某一个家族,那么,让这个家族掌管国家就是符合道义的。在这种情况下,集权制的存在就符合道理。

或许,第一个集权者并不担心自己,他担心的是他的子孙是否能够像他自己那样具有足够的能量和影响力。柯里昂应该已经注意到家族的兴衰关键在于是否后继有人,因此,在临死之前他还在培养孙子的胆量。孩提时期是最重要的,老教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在意自己的那张可怖的脸孔是否会把孙子吓得哭,他在意的是孙子面对恐惧是否能镇定自若。老教父没有意识到也是不可能意识到的是,他的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之间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说过,“集权的前提是美德而不是胆识。”

权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不可能通过血缘关系传递,也不可能专属于某一家。权力只可能属于那些理解其含义并能准确使用它的人,而那些人就是具有美德的人。权力这个存在之物,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定义了它的拥有者,这个拥有者并不是任何具体的个人而是神的化身。人可以窃取权力,可以抢夺权力,但是,当那些非法者把权力之剑握在手中的一霎那,当他们的屁股粘上权力宝座的同时,权力之剑已经失去了光芒,权力的宝座也立刻黯淡无光。这,就是神的法则。

值得庆幸的是,我是一个男人,而且是读过《教父》的男人。

推荐第5篇:《教父》读后感北眺

《教父》小感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见罪的国度,请原谅我的自负————黄俊郎

我大一的时候看了黑帮小说《教父》,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无奇,一直耐着性子读下去,到了后面却发现越来越精彩。而第三十节是这本书的大高潮,每当我读到这一节时,都会由衷地感慨和震撼。

黑帮小说自然是讲黑帮的。黑帮免不了打打杀杀,用暴力来解决是非。但是如果一个黑帮只会用暴力来解决是非,那么这个黑帮肯定做不大。黑帮其实也是在做生意,你给钱,我出命,达成一种血腥的交易。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一味的奸诈,发家的时候不少人会用那些黑手段,但是等到企业壮大之后,就要考虑自己的名誉和社会影响了。所以说黑帮也是个利益和暴力的混合体,特别是像本书主角所在的美国纽约第一大黑帮,更是既要维护规则,按照道上的规矩办事,又要用暴力来在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倾轧中达到一种制衡。

黑帮在今天的日本是合法成立的,黑道的老大经常和警察局长在一起吃饭。现在日本大多的黑帮不再是像混混那样到处砍人来讨生活,而是尽可能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一定的行业,通过正当经营和力量震慑,保存自己的一份实力。许多黑帮逢年过节会和群众一起娱乐,甚至发放过节费,不过近来因经济不景气,各个黑帮腰包都比较瘪,所以就没那么前可以撒了。

很多黑帮是根植于普通民众中的,并且具有很多的民众威信。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些城市,很多老百姓解决问题都回去找黑手党而不是找政府,因为政府的官员一般都很腐败低效,甚至说政府的决策如果得不到黑手党的认可,都没人敢去落实。政府不给力,民众自然倾向于选择高效的黑帮,虽然要花一些钱,但是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众也满意,黑帮也挣钱,这是一种经营模式。

也有的黑帮在民众心中形象恶劣,它们通常欺行霸市,鱼肉乡里。那这种黑帮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又将怎么生存下去了?在一些权力至上的地方,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附权力,给政府官员服务。有些事情政府搞不定,或者说不方便出面,这时就可以由黑帮来解决。像我以前一个同学,听说他家在拆迁的时候,政府开的价低,他们家不愿搬,后来黑帮出面解决的。假如有个腐败的官员,想给自己多弄些钱,或者说想培养一批听话的鹰犬,就可以纵容当地亲于自己的黑帮发展壮大,用权力去庇护他们,帮他们摆平官场上的事,同时也会接受这些黑帮的金钱以及别的礼物。既然黑恶势力依附在权力之上,一味扫黑,不打背后的大老虎,黑恶势力永远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扫黑,就要把包庇黑恶势力的权力一并拽出来。所以地方政府有些新领导要扫除异己,打破权力格局,往往会从扫黑开始。这时竞争对手不管黑不黑,只要脏水泼到身上,就很难不被拿下了。

言归正传。本书的主角是教父考利昂老爷子。教父不是神父,不是在教堂为人们做祷告的神职者。教父通俗的讲差不多就是干爹的意思。《哈利波特》里,小天狼星布莱克就是哈利的教父。考利昂老爷子和他的家族都是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道上的人因为他德高望重,都尊称他为黎叔。哦,不对,教父考利昂老爷子,道理都差不多。考利昂老爷子一生都非常低调谨慎,海纳百川,胸怀若谷。他从来不依仗暴力肆意而为,而是像别人的教父那样,会对身边的人进行关心和照顾,不厌其烦的教诲。为此,他在政府和群众间有着很多的人脉和威信,以此他经营着纽约市第一大黑帮,其他四个大黑帮每十年一次对他展开围攻,都会被他一一化解。随着考利昂老爷子的老去,家族势力不见增长,又因考利昂家族卷入了一场毒品走私案,与其他黑帮家族产生纠纷,结果考利昂老爷子遇刺险些身死,他的接班人,也是他的大儿子桑儿被杀,小儿子迈克尔因为复仇被迫逃往国外。后来考利昂出院后与其他家族议和,暂时调停了矛盾,然而家族的生计却每况日下。

迈克尔结束逃亡后,考利昂老爷子将权力逐渐让渡给他。迈克尔坚持要把家族产业的中心挪到美国西部,去经营博彩,然后撤离纽约。因为迈克尔的年轻,家族中的许多人都对他不抱

有信心,从他的身上,人们也很难看到考利昂老爷子的和蔼和威严。曾经有一次,考利昂老爷子和一个道上的人谈判,老爷子苦口婆心地花了一天时间去说服他,面对强大对手的让步,对方却不知道妥协,继续和老爷子斤斤计较。末了,考利昂老爷子摊开手,说:“你这样我没法和你谈。”然后转身就走。这一下子就把对方吓傻了,明白自己的行为就像一个在大人面前哭闹索要糖果的孩童,赶紧拉住老爷子不让他走,但老爷子已经不准备给他机会了。第二天这个人就被打死了。老爷子习惯和对方谈利益,愿意通过合作来分享好处,但是如果对方拒绝,他就会选择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就是让对方去死。迈克尔就显得稚嫩很多,不管是拉拢人的本领,还是作为未来教父的威严,都不如考利昂老爷子强。最关键的,就是考利昂老爷子手上的政治人脉。考利昂老爷子说,他手上的政治人脉的作用顶得上十个兵团。他之所以能够在几十年来,凭借手中的两个兵团,面对四大家族的围攻,总能屹立不倒的原因就在于此。毒贩索拉索想要走私毒品,先来找考利昂老爷子,希望他能用手中的政治力量来庇护他们的行为。但是考利昂不同意,认为博彩之类的算是小恶,政府的朋友还愿意包庇,而贩毒这种事是绝对的大恶,官僚们不会和他达成这种交易的。就在谈判的时候,考利昂的大儿子桑儿问了一句关于贩毒利润的事,一下子就被对手发现了他们家族方针潜在的分裂,立刻派人刺杀考利昂,以图在桑儿接班之后开始毒品合作。这笔考利昂老爷子所珍重的政治人脉,还有谈生意的慎重和机警,都是迈克尔所没有的。

考利昂老爷子过世后,迈克尔成为了新的教父,但是从周围人的眼光中都可以看出对他的不服和不信任。在安排人事的过程中,迈克尔将家族中最重要的智囊和干将派往了西部。在准备考利昂老爷子的葬礼时,迈克尔联系了地产商,将他们家族居住几十年的总部给卖掉。其他几大家族看到考利昂老爷子去世后,纷纷磨刀霍霍,准备同时对考利昂家族开战,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都注意到这个情况,建议迈克尔招兵买马,遭到了迈克尔的拒绝。迈克尔已经决定要放弃纽约,纽约第一大黑帮将就此终结它的历史。

考利昂家族自老爷子死后,真正地进入了黑暗和低谷。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之一叛变了迈克尔,选择与四大家族之一合作,将迈克尔带到他的地盘上,和其他几大家族的老头子展开会谈,然后杀死他,然后迅速消灭群龙无首的考利昂家族。

前二十九节的内容峰回路转,写到这里已经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然后第三十节忽然停止了叙述故事的主线,转而开始写一个叫亚伯特·奈里的人。奈里是个意大利裔的警察,在纽约警察界小有名气,执法严酷,嫉恶如仇。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心理素质也过硬,面对歹徒从来都是把对方打到认罪伏法或者昏迷不醒。有一次他发现他的外甥,因为染上了小流氓习气,对他妈妈很凶恶,一气之下把他外甥暴揍了一顿,这吓坏了他的妻子。奈里的妻子和他的感情非常深,但奈里的暴力让她感到恐怖,于是离开了奈里回到了娘家。没过两天奈里在一次执法中,面对一个穷凶极恶、虐待妻女的毒贩时,失手将其打死,被抓进了监狱。奈里死活也想不通为什么要抓他,而且按照他的性格,要么在监狱里被牢头狱霸打死,要么他打死别人。奈里的岳父对女儿的决定非常不满,觉得女儿错过了一个好女婿,为了救奈里一命,他找到了考利昂老爷子,把奈里救了出来。奈里也不是傻子,去考利昂那里道谢。迈克尔先接见了他,对他说:“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又把你放到旷野听任风吹雨打,那就毫无意义。我可以给你安插个工作。我在韦加斯也有产业,按你的经历,你可以当个旅社的保安人员。不然的话,要是你喜欢做什么小生意,我也可以给银行说一句话,向你提供贷款作为资本。” 然后考利昂老爷子接见了他,陪了他一下午。迈克尔和老头子两人送他下楼,上了他的汽车。老头子一面同他握手,一面说。

“你这小伙子很好。我儿子迈克尔也在这儿,我不妨把一些情况当面给你说说:我本来一直在教他做橄榄油生意;我上了年纪,想退休了。他找到我说,他想干预你遇到的那个小问题。我告诉他说,好好学着做橄榄油生意,别的事他甭管。但他老是跟我蘑菇,缠得我不得安宁。他老是说,有个很好的小伙子,还是个西西里人,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迈克尔说了

一遍又一遍,缠得我想安静一下也不行,逼得我本人也插手了。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要你知道,迈克尔坚持对了。如今我同你见了面,也算是认识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可以为你再出点什么力的话,请你只管提出来好了。明白了吗?我们愿为你效劳。”

这一段话堪称永恒的经典,每当读到这里时,我都深深地敬佩老头子博大的胸襟和老练的手腕。老爷子不像迈克尔那样,对他吹牛说我们考利昂家族有多厉害云云,而是以非常谦卑低调的态度,去为奈里提供服务和帮助,在救了他一命的情况下,不仅尽可能地继续照顾他,又十分尊敬地对待他。这种大哥的风范,绝对是能让人感动一辈子的。所以在第三十节里写道,奈里至今还怀念老头子宽厚的作风,巴不得这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看看今天他效的劳。正是这样的关键性人物,在谈判的那一天,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自己的所能来回馈考利昂家族。他穿上了以前的警服,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当着一名司机和两个保镖的面,当场开枪打死四大家族中的一位老大(另一位黑帮教父)。就在当天,考利昂家族全军出击,调用之前招募的秘密军团和两大军团一起,杀进其他四大家族的领地,而考利昂家族的所有叛徒,四大家族的领导者,全都在这一天被刺死。《教父》同名电影里的这一幕更加惊心动魄,迈克尔那天早晨去教堂参加外甥的洗礼,成为了外甥的教父,每当宣布一句誓言时,镜头就切到一位大佬被刺死的场景。当他抱起外甥时祈祷时,外面已经血流成河。而外甥的父亲,也因为叛变,被他下令绞死。

消灭了主要对手之后,从此考利昂家族继续在纽约和西部的黑帮界如日中天,考利昂家族也在迈克尔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就在那天,曾经看上去像个愣头青的迈克尔,站在当年考利昂老爷子的办公室里,被几个黑帮大佬轮流亲吻手上的戒指表示谦卑和尊敬时,在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表情。

推荐第6篇:《军统教父—戴笠》读后感

《军统教父—戴笠》读后感

王嘉新,笔名:十豆加,性别:男。1986年生。

这本书是我在2016年的正月里看完的,本来早该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一直挺忙的,再加上自己的拖延症所以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写。回想当时的看书情景,我记得我最先是在掌阅里看的。当时也是无聊便在掌阅的书库中寻觅,忽然看见有关戴笠的书,心想戴笠也是一个江山人,所以我有必要读下他的传记。

戴笠,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人,父亲是一个败家子,家中的良田基本被父亲拿来偿还赌债。后来父亲死后,全靠母亲养大。成人后的戴笠也跟父亲一样整日在镇中闲逛混吃混喝、无恶不作。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去杭州第一中学堂读书,一开始人生地不熟戴笠也挺规矩的,但是时间一长他的地痞无赖一面又暴露出来了。最终被学堂开除了,他不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又没有地方住的他只好找在杭州的亲戚帮忙,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外面瞎混,后来趁回家的机会又骗了亲戚的钱。回到家中便被岳父数落了一番。之后又去了杭州当兵,在一次战役中与部队打散了,后来流落到上海滩又与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结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交易所与蒋介石有了一面之缘。之后在好朋友胡宗南的鼓励下又去了黄埔军校学习,因贪污集体钱财被学校开除,为了能留在学校追随蒋介石,他成了蒋介石留在学校里的耳目,专门捕杀共党分子。后来,倚仗着蒋介石的信任成立了军统,成了军统局的第一任局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戴笠让美国人向国民政府推荐自己出任中华民国的海军总司令,却不曾想树大招风,引起了蒋介石的反感。最终蒋介石启用了中统在戴笠飞机上的卧底驾驶飞机撞向了南京的岱山。一代枭雄就这样消失了。后来除了沈醉敢替戴笠收尸外,那些昔日的好友都不想用车载戴笠的尸体,因为大家都明白这可能是委员长下的杀令。

值得一提的是戴笠原名叫戴春风,字雨农。“戴笠”这个名字还是在去黄埔军校之前,戴笠找地方上的算命先生给起的,认为把名字里弄上水就能时来运转。

戴笠为人讲义气,有抱负,但为了成功上位不择手段,经常是当面人,背后鬼。还有他不明白“功高震主”,所以才会招来杀身之祸。我们能从中借鉴到的是他处事的圆滑和他能散财广交好友的豁达,但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还有在“天下第二”的位子上只能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016.9

推荐第7篇:《亚洲教父》读后感2

《亚洲教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公开推荐本书却是颇为艰难的事情。因为这是一本“左”“右”都不讨好的财经纪实书。所以,本书的英文版推出多年之后,才有姗姗来迟的中文版,其原因就容易理解了。

这本《亚洲教父》的副题是《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非常准确。鬼佬作者详尽地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超级富豪们的致富之道(书中作者提到了这些发迹过程之中大亨们不太光彩的细节)。对李嘉诚、何鸿燊、谢国民、林梧桐、陈永栽等香港、东南亚商业巨贾的发迹史和生意经均有详细的介绍。

作者通过数据分析,揭示整个香港和东南亚的经济实际上只由四十到五十个家族所主导。这些家族的经营事业涉足银行业、地产业、船运业、糖业、博弈业到伐木业。巅峰时期,全世界最富有的二十五个家族中,来自东南亚的家族就占了八个。

本书带大家一览亚洲商业大亨们的世界。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诚;赌场大亨、也是十七名子女的父亲何鸿燊;马来西亚云顶高原游乐区创始人林梧桐;印尼的几位银行家,以及由工厂蓝领变成菲律宾烟草业大亨的陈永栽

这些李先生等超级大亨们,尽管在成功学的包装下,被大众视为“超人”/“股神”,但在作者笔下,他们本质上都是官商结合的“寻租者”。他们的利润都是来自于与垄断相关的行业,而没有一个人建立过一家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尽管几乎所有的富豪都要建立一个由穷至富的白手起家的东南亚神话的形象,但正如作者耗费几万字掘地三尺地搜集资料后指出,除了个别随苏哈托起家的富豪外,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出身穷人的。要么本来家庭出身就优越,要么是做了优越家庭的女婿。当然这些富豪确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原有家庭的财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这种努力主要是体现在利用已有的财富做资本,与公权力结合寻租。

当然,如作者在书里面反复强调的,指责这些手眼通天权势逼人的富豪是没有意义的。在特定的年代和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寻租本身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一种方式,有其价值。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东南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东南亚富豪几乎没有一家想到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公司。实际上,在我看来,东南亚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企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内地的民营企业同行——当然,像汇丰银行这样严格控制不被富豪控股的极少数公司除外。

所以,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之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经济学者担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巨型的寻租者所赖以生存的屏障,就会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寻租者的利益所在,以及寻租者已具备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使得打破这种屏障极度困难。而令人沮丧的是,目前很多亚洲的国家好像也正在遭遇同样的问题。

有人看到本书会沮丧,是因为看到标榜为典型自由市场的香港和法制国家的新加坡实际上远非媒体和舆论上讨论的那么理想。作者研究得出结论,这两个城市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被腐败/低效的国家/地区所包围,而他们把自己定位为这些国家/地区提供洗钱/走私服务的中心。而新加坡/香港这两个城市,在政治/经济体制上虽然差别很大,但他们的人均GDP却没有大的区别。显示他们的根本优势,还是在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定位。

从全书来看,作者的观察准确,剖析犀利,把握住了看上去炫目又神秘的东南亚富豪家族本质。当然,这类花大力气的专著的目的,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揭丑”,而是为了激发读者思考,怎么样才是东南亚各国持久与平衡的发展之道,富豪如何才能与当地协调发展而不是阻碍。不过,看完这本书之后,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显然是苍白的,恐怕更多的读者担心的不仅仅是东南亚了。

例如,香港知名维权股东代表戴维·韦伯(David Webb)就尖刻地表示,在购买家族企业股票时,好的投资者已非常熟练于消化大亨们天生的贪婪因素。“即便投资者知道大亨们将取得不公平的好处,但投资者已具备相当的能力来消化这种风险。”这种心态,相信很多在A股市场与虎谋皮的中小投资者一定会感同身受,引为知己。

推荐第8篇:教父

《教父》读后感

《教父》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二战中意大利的黑手党遭到墨索里尼的镇压而不得不将势力迁往美国,从此西西里人成为战后美国黑势力的主导者。这本书以美国五大家族的争夺为主线,描述了其中最大的科里昂家族的故事。它使读者观察到了美国的阴暗面:充满残酷暴力阴谋诡计的竞争。它将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内心剖析在读者面前,将人性本恶的法则熟练运用。让一个个邪恶的角色变得和蔼可亲,让人在惊异的同时感受更深的是一个社会的腐朽与肮脏。

这本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老科里昂由富于心计转变为朴实平静;迈克尔由渴望平凡鄙弃家族罪恶而转变为老科里昂的继承人;忒希奥由英明忠诚的科里昂家族护卫变成了阴险的叛徒;凯由纯洁善良的教师变成了为丈夫迈克尔日夜祈祷的基督徒......这一切无不是利益与情感纠缠的结果。我们还会看到普通贫民无力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是怎样跪倒在大家族的脚下的,还有平日衣冠楚楚、义正言辞的官员们虚伪阴险的嘴脸......

老教父维多·柯里昂真正承担起了教父的职责,他不仅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男人。他在快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生活是这样的美丽!他一生虽血腥染指,但在他垂暮之年,闭不出户,与花草相伴,享受与家人的幸福时光。从另一方面说,他也是一个好父亲,“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既是他的箴言,也是我们应谨记的教诲。

迈克尔·柯里昂,是教父另一个“魔鬼”的化身,把教父推向了更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地位。他的成就,是不屈不饶的忍耐与无与伦比的胆量铸造的。他比他的父亲更胜一筹,在一个新的时代,他打破常理地成就着他的事业。在家族经历了巨大的变故后,他变得成熟了许多,不再只顾享乐,而是为家族的报仇计划四处奔波,在故事的结尾干净利落地处理了威胁自己家族的黑帮余孽。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父精神的延续。

《教父》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它不仅在小说史上青名不朽,也彻底改变了千百万美国民众对黑帮的认知:虽然黑手党充满了暴力,但他们并不滥杀无辜,相反,他们关心普通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正义。

老柯里昂,既是这个社会的适应者,又是这个社会的奇迹创造者。旧时期的美国社会虽然缔造了他魔鬼的化身,但也将他从沉默中爆发出来,使他摆脱了逆来顺受的脾气,学会反击。时间同时将他煅造得沉稳历练。他知道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身陷泥潭也不同流合污,毅然地拒绝了毒品买卖;他知道何为朋友之义——朋友有难义不容辞,不惜自己的财力与人脉为朋友解忧;他知道亲情珍贵——时刻叮嘱身边人多花时间陪家人,自己遭枪难后还不忘关心儿子。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反倒在教父面前显得卑劣下作。 品读《教父》,使我更加明白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责任,小到一个人的行为修养,大到为国家的无私奉献,我认为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品质。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坚守自己的原则;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尤其作为男人,应该担负起让家人幸福的责任;然后对他人、社会乃至国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教父》中,老科里昂对自己家族的发展殚心竭虑,迈克尔则在年轻时参军入伍,为国家而战。现如今很多的青年都漠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才会做出如此多的不顾后果、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假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辜负自己、家人、社会、国家,那么我们的社会变得和谐,国家繁荣富强指日可待。

品读《教父》,我们还可以学会如何把握人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教父冷静的思考,过硬的心理素质,告诫我们无论内心多么复杂,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一旦有了决定,就要果断行事。

当然,当代社会和当时的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像黑手党那样用暴力解决问题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教父》的内核不会发生改变。责任、原则意识等等仍能对我们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不可避地落入其中。有的人能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自我,当然也会有人慢慢迷失,甚至祸害社会。在《教父》中,教父们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坚守自己的原则,因此,我们须时刻谨记:只要我们坚守心中的那一片光明,即使周围黑暗笼罩,我们也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这应该就是《教父》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推荐第9篇:《教父》

对于《教父》这部电影,在以前,只是听过名字而已,但是在这次的影视鉴赏的课上,我才真正的接触到这部电影。它仍旧延续了美国电影史上历久不衰的经典类型,以犯罪为宽广的穿全片,给人一种深思以及醒悟的作用。

在我看来,《教父》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就是把黑社会的人物进行了一个独到的人性化的描述,并且把他们置身在整个美国社会的大环境中,揭露了他们黑社会内在的社会矛盾以及这个黑社会形成的各种原因,同时也揭露了黑手党存在的理由。这不仅是一部作为理解人性的绝好作品,是男人的奋斗史,揭露了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利与罪恶的欲望交替。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任何的特效,你只看到精湛的演技,演员把角色演的十分的细腻、到位,给人深刻的思考,思考关于正义与欲望的界限。在大多数人看来,《教父》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舞台剧,一部演绎男人的奋斗史。它的风格十分的朴实,但有不会让人觉得无趣。客观上看,它很像是一部黑帮片,但是它又模糊了人性的道德观。因为,在大部分黑帮犯罪电影中所宣扬的是善与恶的对立,或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等。然而,《教父》却让人同情或理解那些黑帮分子,这不得不说是《教父》的成功之处。并且,在这部电影里给人呈现出的世界是没有所谓的正义,它整个影片都充斥着关于追寻权利与使用权利的交替争夺。

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Idon’tcarewhat you did is right or wrong, I want you know only me have 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 cause I am the

godfather until my death.我不关心你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决定,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否定。”这句话应该是这部电影的最让所有人最难忘的话了吧!这或许就是它的精髓。整个影片都是以同样冷静黑暗的色调和风格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黑道家族的故事,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而典型,它包含了男人所有的智慧,其中的配乐也令人激动、赏析,极具史诗的气质,令人荡气回肠,但也不缺乏细腻的情节,将黑帮的打斗处理的如此令人容易接受,真可谓是黑帮电影的典范!

这部电影不仅带给我们引人入胜的故事原著、史诗般磅礴的黑帮气势、流畅得体的叙述手法、血腥刺激的视觉冲击以及准确精彩的人物刻画,同时还带给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推荐第10篇:教父名言

一、人生与处世

1、生活是这样美丽。

2、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3、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4、不要让人知道你伸手要抓什么。

5、我们都是伪君子。

6、当你说不时,你要使不听上去象是一样好听。

7、我一生为家族服务,而不愿成为大人物手下的玩偶。

8、如果历史教育了我们什么,如果生活教给我们什么,那就是我们可以杀任何人。

9、我将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10、把意外当作对个人尊严侮辱的人永远不会再遭遇意外。

11、不要让女人左右你的思维。

12、如果一个人很慷慨,那他就必须把自己的慷慨表现得充满感情。

13、我只可能被杀害,但永远不可能被捕。

14、如果你认为我不知道其中的真相,那就是在侮辱我的智慧。

15、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了行动而没有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16、不要让外人知道家族内部的不同意见。

17、女人和小孩可以无忧无虑,男人不行。

18、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19、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示出我的友谊。

20、友谊可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21、我绝不会把友谊强加给不需要友谊——认为我无足轻重的人。

22、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23、永远不要恨你的敌人 ,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24、跟朋友要亲密,跟敌人要更亲密。

25、第一个帮你敌人说话的兄弟是叛徒。

二、社会的真实

1、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2、政治和犯罪是一样的。

3、金融就是手枪,政治就是知道何时扣动扳机。

4、无法掌控权力的人将被权力毁灭。

5、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律师所抢到的钱比一千个拿着冲锋枪的抢到的钱还要多。

6、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那么肯定?只有一个――-复仇。

三、家庭

1、你是我的家人,我爱你。

2、首先,你不能对你所热爱的人说不。

3、爸爸在吃饭时从不谈生意。

4、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5、如果你不和家人在一起,你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男人。

四、酷

1、我不记得你上一次请我到你的家里喝咖啡是什么时候。

2、你不该拒绝我的友谊。

3、在找警察之前为什么不来找我。

4、我是个迷信的人,若是他不幸发生意外,或被警察开枪打死,或在牢里上吊,或是他被闪电击中,那我会怪罪这个房间里的每一个人,到那时候我就不会再客气了。

5、这张和约书上只会留下两样东西:或是你的名字,或是你的脑浆。

6、如果下次再让我在这里碰见你,我就把你的两颗睾丸挂在你的耳朵上。

1.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教父开篇,引用

2.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3.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 永远不要恨你的敌人 ,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4.离你的朋友近些,但离你的敌人要更近,这样你才能更了解他

5.迈克对文森特说:永远别让别人知道心中所想! (敌人会向你最喜欢的人下手)

6.这个世界本身就没有所谓的清白而言,你能坦言,你从来就没说过慌,这是自欺欺人.

7.我为自己的家族工作,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下的傀儡

这个却让我反思了bog,但是我认为一定的交流是必须的,研究需要的是交流

8.最经典的:我将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条件 (要么答应,要么被杀)

9.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严重同意,我相信有时命运当你遇上了什么样的命运,你就必须有个使命来完成.

10.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我当然有.很好!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11.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什么样,是否能给你很多的启发,有人天生就是领导,但是更多的是时间,时间会造就一切.

12.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律师所抢到的钱比一千个拿着冲锋枪的抢到抢到的钱还要多

13.如果一个人很慷慨,那他就必须把自己的慷慨表现得充满感情”——马里傲普佐原文

14.友谊可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没有人会怀疑他的

15.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16.如果你认为我不知道其中的真相 那就是在侮辱我的智慧

千万别小看你身边的人,沉默并不代表我没有意见,只是有时觉得不说更好些

17.不要把私人的感情带到商界,这不利于发展,即使有解决不了的,靠你的能力,你的智慧来解决.

18.我花了一辈子 ,就学会了小心 ,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我更倾向与把他理解为一种做男人的使命,男人不应该你让你身边所爱的人伤心,只有更加小心.

19.“我绝不会把友谊强加给不需要友谊——认为我无足轻重的人”

对,友谊是真诚的,没有互信,什么都不要说.

20.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21.生命是如此的美丽……(教父临终语)

我一直这样认为,我希望到我临终我还可以说这样一句话:生命是如此的美丽

不顾家庭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如果生活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教育了我们什么,那就是你可以杀了任何人

22.我是个迷信的人,若是他不幸发生意外,或被警察开枪打死,或在牢里上吊,或是他被闪电击中,那我会怪罪这个房间里的每一个人,到那时候我就不会再客气了

23.这张和约书上会留下两样东西:一是你的名字,再就是你的脑浆……

24.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25.这是生意上的事,没有私人恩怨.

26.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如果一个人很慷慨,那他就必须把自己的慷慨表现得充满感情”

27.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我当然有.很好!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28.复仇是一道冷却后的美餐。

29.只有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男人却不能。

30.我会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31.你不该拒绝我的友谊

32.我只可能被杀害,但永远不可能被捕——迈克

33.如果你不和家人在一起,你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男人.

34.如果我收下你的信,那在法律上就意味着我清楚迈克的下落

35.“Politics and crime is the same thing!” 政治和犯罪是一回事!

36.你们说出了我想说的

37.最猛烈的拥抱是用来抱断敌人的肋骨的

38.我用一辈子的学会了小心

39.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40.遇到事情,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吧(没有什么不可能)

41.当制片厂老板拒绝了教父的请求,他的手下在离开时说:科里昂尼是个坚持要听到坏消息的人

42.你是我的兄长我爱你但我绝对不允许你做对不起家族的事 帮外人

43.这种权利我没有,要是我有,我一定比上帝慈仁。

44.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示出我的友谊.

45.如果你这么老实的人都受别人欺负的话,你的敌人就是我的.到时侯他们会怕你.

46.麦克:你还没有教会我怎样说不。

教父:首先,你不能对你所热爱的人说不。

47.政治与犯罪本是一回事情----金融就是枪政治就是抠动扳机的时候

48.无法掌控权利的人将被权利毁灭!!!

49.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那么肯定??只有一个---复仇!

50.现在,只留下我们之间可贵的友谊.

51们开出的条件你是无法拒绝的,要么是你的签字,要么是把你的手指留下。

我将给命运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如果你认为我不知道其中的真相,那就是在侮辱我的智慧。 把意外当作对个人尊严侮辱的人永远不会再遭遇意外。

第11篇:教父的话

我们开出的条件你是无法拒绝的,要么是你的签字要么是把你的脑浆留在这份合同上

永远别让你的敌人知道你想什么 永远别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

我不关心你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决定,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否定它

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

我要用道理说服他

这个人是在无可救药就做掉他

我要和他讲道理

我绝不会把友谊强加给不需要友谊——认为我无足轻重的人

别人不在乎我,轻视我,我也不会给他友谊的

我也没有必要给他友谊,重视他

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了行动而没有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跟朋友要亲密,跟敌人要更亲密

第一个帮你敌人说话的兄弟是叛徒

个提着公文包的律师所抢到的钱比一千个拿着冲锋枪的抢到的钱还要多 无法掌控权力的人将被权力毁灭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带给你这些。我工作了一辈子,来养家糊口,我没有道过歉,我不愿意当个傻瓜,可我总是在大人物所牵的绳子上跳舞。

我不会道歉的,这就是我的本色,不过我也想到过那一点,我想那时候是你的天下,你就是牵绳子的那个人。考利昂参议员,考利昂州长

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被利用

我给你帮助不是想得到你的回馈,只是在我需要帮助时,你能帮助我……

Don’t hate your enemy, it affects your judgements.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样会影响你的判断。

Don’t let anybody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You make the choice, and this is your price.

你做出了这个决定,这是你的代价。

Everything I do with my power, including something criminal, I just want to protect my family and my friends .

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

I don’t care what you did is right or wrong, I want you know only me have 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 because I am the godfather until my death.

我不关心你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决定,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否定它。

I will never do anything guilty.

我永远不会做让自己内疚的事情。

So, love somebody else.

那么,去爱一些其他人吧。

Do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Good.Because a man that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 man.

你经常跟家人待在一起吗?不错。因为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我会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I spent my whole life trying not to be carele.Women and children can be carele.But not men.

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

第12篇:民国教父

民国教父、上海太爷张仁奎

版权:《文史天地》杂志 作者:凌风

清帮,可谓是清末民初最大的帮派,相传其祖师爷在建帮之初特意拟定了辈分,定下二十字,即“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到了清末,这二十个字用完,帮中长者又添了“大通悟学”四字。青帮百余年开枝散叶,门徒遍布天下。

民国年间,时局动荡,大批帮派人士闯荡上海,学者唐振常在《上海史》中说:“民国初年,上海滩青帮最高辈分应属大字辈,有39人,其中38人是从外地移入的。”

清末民初,上海滩青帮势力大概有四支,一支是上海本土帮,第二支就是浙江湖州帮,第三支是江苏扬州帮,最后一支,就是以山东人张仁奎为首的山东帮。

上海本土帮领军人物范高头、陈其美早逝,势力很快没落;湖州帮跟北洋军阀走得太近,到蒋介石时代被肢解;扬州帮首领徐宝山依附袁世凯,被国民党炸死,帮众分散;张仁奎本是徐宝山下属,后收其残部进驻上海滩,广招子弟独成一派,创造了新的大好局面。

张仁奎的名气,并不在于他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界,而且多属社会名流,以致蒋介石都想投帖子拜到他门下,后来蒋当了国民党总裁,仍然恭恭敬敬叫他“张老太爷”。

另外,张仁奎收徒弟相当讲究,无前途者不予考虑。他的徒弟有军阀韩复榘和蒋鼎文、上海银行公会会长陈光甫、交通银行总经理钱新之、中央造币厂厂长韦敬周、汪伪政权外交部长夏奇峰、宣传部长林柏生等等。后来崛起的“上海三大亨”与张仁奎也颇有渊源:黄金荣是弟子;杜月笙是徒孙;张啸林则是师侄。

民国年间,上海滩各帮会头面人物、帮会与军人政客发生矛盾,几乎总是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

张仁奎字锦湖(也有写作镜湖),清同治四年(1865年)一月出生在山东滕县沈庄村,自幼家贫,没读多少书,少时跟着表叔习武,在与地痞流氓的不断实战中练得一身好功夫,只是没钱买把像样的兵器——用的是割草的铡刀,人称“张大铡刀”。

光绪十五年(1889年),滕县开科考武秀才,全县有数百人参加,张仁奎力挫众人,得了头名,有了在家乡开设武馆教徒弟的资本,几年下来,在十里八乡也有了点名气。

张仁奎本想以一身功夫报效朝廷,可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尽失,接着西洋人趁火打劫,德国出兵青岛,英国占领威海——山东几乎成了洋人的天下。

外国势力进占,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山东各地闹起了“义和团”。张仁奎热血一涌,毅然加入,义和团在山东滕县的主事人叫马风山,属青帮第二十代“礼”字辈,徒子徒孙众多。张仁奎英武善战,得到马风山的欣赏,将其收为弟子,排二十一代“大”字辈。

满清被东瀛西洋先后欺负,慈禧老太后也很是怨愤,决意支持义和团:跟洋鬼子开战! 可惜义和团没能支撑多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和光绪吓得避难西安,马风山率张仁奎等众徒还护送了一程。

不料满清政府很快跟洋人达成了协议,割地赔钱,接着转头清剿义和团,马风山遇害,张仁奎机警,拖着铡刀躲了起来。

在江湖上流浪了一段时间,张仁奎来到扬州,跟着也是“大”字辈的同门师兄徐宝山贩盐走私。徐宝山起初势力还不够强大,苏北一代山头林立,彼此间为了抢码头经常发生火拼

事件。张仁奎在一次混战中提着铡刀砍翻对方十余人,徐宝山大为赏识,将张仁奎视作心腹。

徐宝山后来被清政府招安,驻防扬州,手下编制基本相当于一个团,张仁奎带着一部人马守镇江。

在镇江的时候,张仁奎跟同盟会有了些联系,并秘密入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各地相应。11月,在扬州的徐宝山也宣布反正,张仁奎当即在镇江配合。不久,扬州革命党组织“江浙联军”,协调民军进攻南京,徐宝山让张仁奎带着兵马出征,张仁奎出任“前敌总指挥”,与青帮兄弟冲在最前面。

守南京的是辫子大帅张勋,手下兵士多出身于土匪,个个凶狠。张仁奎亲率精壮青帮子弟当敢死队,一把大铡刀上下翻飞,连杀数名清兵,连张勋手下的猛将、有“瘟神”之称的韩虎也被张仁奎活劈。

张勋抵挡不住革命军气势如虹的进攻,狼狈逃入徐州,南京得以光复。

南京既下,革命党决定迎孙中山到此就任大总统,张仁奎对孙中山仰慕已久,自告奋勇前去迎接,从而结识了不少同盟会高层人物。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徐宝山“反正”有功,部队被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张仁奎尤其英勇,被提拔成第七十七混成旅旅长,依旧隶属徐宝山部。

接着是“南北议和”,袁世凯担任临时总统,再就是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被老袁指示人暗杀,到了1913年4月,孙中山提倡的“二次革命”打响,革命党跟袁世凯决裂。

徐宝山此刻却投靠了袁世凯,被国民党用计炸死。

徐宝山一死,第二军陷入动荡,在张仁奎的支持下,徐宝山的弟弟徐宝珍继任军长,徐宝珍显然不是这块料,干了没几天就主动辞职了,这只部队基本被张仁奎控制。袁世凯为了防止张仁奎异动,将其编制一缩再缩。

“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得意洋洋当了正式总统,接着想当皇帝,引起全国反对,蔡锷在西南兴兵、国民党屡屡起事,北洋内部也众叛亲离,袁世凯在1915年一命呜呼。

这两年时光,张仁奎一直呆在扬州,既跟北洋军阀保持联系,又暗地里帮助革命党,两方不得罪。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直、皖两派开始明争暗斗,直系头子冯国璋觉得张仁奎可收为己用,于是将他提拔成了江苏第76混成旅旅长兼通海镇守使(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隶属江苏督军齐燮元部,驻防南通,管辖范围包括南通、真如、泰州、崇明、启东及江浙沿海各地,晋授“陆军上将”。

张仁奎自此鸟枪换炮,在江淮一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慷慨仗义,从来不忌讳自己的帮会身份,一些军政要员、工商界人士甚至地痞流氓,无不找门路求人引见,拜他为师。到了后来,江淮地区徒子徒孙实在太多,张仁奎也不再以“镇守使”发号施令,干脆以青帮“太爷”的名号处理政事——因为无论警署、官衙、商会,领头人物无不是张的弟子。

直系曹锟当上总统后,号召“武力统一”全国,命令江苏督军齐燮元将控制在皖系手中的浙江给抢过来。

1924年9月3日,齐燮元联合福建孙传芳、安徽张文生向浙江督军卢永祥发动进攻,并调张仁奎带着青帮军团前来助战。张仁奎在南通过了几年舒心日子,也想趁乱扩充势力,于是提着铡刀带着徒子徒孙就冲上前线。

卢永祥不经打,一个月不到就丢了浙江全境,接着退到上海,还是顶不住,最后通电下野,去了日本。

上海滩转眼易主,在法租界做着鸦片生意的黄金荣、杜月笙等青帮大佬听说张仁奎来了,

也是眉开眼笑:杜月笙的师父便是张仁奎的徒弟;黄金荣诈称自己属于青帮“通”字辈,收了不少弟子,却一直被正规青帮排斥,现在正好托门路正式拜师。

黄金荣、杜月笙备了份厚礼求见张仁奎,张很高兴,收下了黄金荣的拜师帖。

几个月里,前来拜访张仁奎的军政大员、帮会首领源源不断——张仁奎资格老,跟国民党大员、北洋军头头都有交情,现在巴结上,没准哪天能帮上大忙。

张仁奎对来访者也是热情相待,要是觉得对方有些才干,投的帖子就收了,如果是个招摇撞骗的混蛋,立马赶人。

1925年1月,张仁奎六十大寿,前来祝贺的军界、政界、商界、帮会等知名人士达八百多人。在广州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也派人专程送了副亲自撰写的寿联:“军界宿星,帮会元魁”,并且秘密送上了个帖子——蒋介石当时在国民党内地位并不高,仅仅是个军校校长而已,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等十几个常委都排在他前面,老蒋想巴结青帮老爷子张仁奎,无非是多谋点资本。

可趁着张仁奎生日投帖子的人实在多了,张仁奎根本没注意有个“蒋中正”。

历史总是充满玄机。

不久,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国民党内部大乱,接着廖仲恺被刺,凶手跟胡汉民有点关系,胡汉民也失去上位机会,跟着汪精卫被蒋介石算计。到1926年北伐军挥师征讨时,蒋介石赫然已成“总司令”。

湖北的吴佩孚、江西的孙传芳先后被北伐军打败,张仁奎还没等革命军开进浙江,主动宣布归附国民政府,蒋介石相当高兴,觉得“张老太爷”很给他面子。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把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成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委员长,上海滩给蒋介石充当打手的大小帮会头目,个个弹冠相庆。张仁奎却相当低调,把蒋介石投递的门生帖子送还,不以“师父”自居,蒋介石对张的做法十分满意,此后他也不提与张仁奎的师生关系,但私下相见,仍然以“老太爷”称之,极为尊敬。

此时张仁奎已经62岁了,他借故年老体衰,向蒋介石提议辞去军职,寓居上海,蒋当然同意。闲居上海时,张仁奎时不时收些徒弟,当然,对方必须有一定社会地位,闲杂人等不收。其中,军阀韩复榘拜师的过程相当有趣,不得不提。

1933年9月,当上山东省主席的莽夫韩复榘,心血来潮要召开全省军政会议,通知一下去,居然没几个人来!韩复榘大发雷霆,心腹告知原因:青帮老太爷张仁奎在山东滕县老家给儿子操办婚事,山东全省军政要员都去送礼了!

这些人胆敢擅离职守,难道张仁奎比我还狠?韩复榘虽然粗鲁,但不傻,马上就想到了自身的安危:张仁奎一呼百应,要是想搬掉他,会不会自己先遭殃?

几番考虑后,韩复榘觉想牢牢控制山东,还是得跟张仁奎合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拜他为师。主意拿定,韩复榘即刻从济南发急电,一向张仁奎贺喜,二请大驾光临济南,还下令拨了辆小火车,直接到滕县迎候。

张仁奎虽不怎么喜欢韩复榘这莽夫,但也不好拒绝,只有跟着前往。

到济南的时候,韩复榘带着一大帮子人敲锣打鼓的迎接,一直隆重地将张仁奎迎进政府大厅。

大厅里早摆好了香案公桌,蜡烛高烧,烟雾缭绕。张仁奎在韩复榘等人的陪同下,刚步入大厅,四面顿时军乐齐鸣,有马屁精高声吟诵“迎张老太爷”。

张仁奎一下愣了,还以为韩复榘要跟他拜把子。

韩复榘请张仁奎在正中坐定,自己却退到前面,毕恭毕敬磕了三个头,吩咐手下将准备好的门生大红帖双手过顶呈给张,高声喊道“师父,请您收下徒儿吧!”

在政府大厅弄江湖仪式,可谓既隆重又滑稽,张仁奎哭笑不得。

韩复榘由此正式加入了青帮,统治山东也多了条手段:帮规!不过他是个重诺之人,自

从了成了张仁奎的弟子,时不时就送钱孝敬师父。

1935年春,张仁奎在徒子徒孙的怂恿下,又一次在家中开香堂收徒弟。仪式完后有人提议:咱师兄师弟们干脆成立一个“社团”,以老太爷的名字任命为“仁社”,大家以社团为中心,共荣辱、同进退。徒弟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张仁奎当然高兴。

其时国民政府为了控制帮会活动,要求成立社团必须到社会局备案,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一见是张仁奎的名号,马上批准——吴也是张仁奎的门生。

“仁社”成立后,发展迅速,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鼎足而三,成为上海帮会中最有势力的三个团体之一。后来,张仁奎在全国拥有徒子徒孙三万多,重要的就有三四千,渗透到民国各个行业,张仁奎俨然成了民国教父。

张仁奎还帮了蒋介石一次大忙。

1936年,蒋介石据军统密报,得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跟日本人勾结,想反叛,蒋介石虽然早就看韩复榘不顺眼了,但实在腾不开手:一边想围剿共产党红军,一边得防着小日本,东北三省已丢,华北五省“自治”,要是跟韩复榘闹起来,无疑多些麻烦。

有参谋提醒蒋介石,不如请张老太爷出面。

蒋介石豁然开朗,立即电令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去找张仁奎,并派了辆专列去上海接。 此事往小处说,是张仁奎的“门内家事”,因为蒋介石和韩复榘均是他的弟子;往大处说就关系到国家民族,张仁奎思虑一番,决议走一趟。

到南京时,蒋介石亲率文武百官在火车站迎接,按青帮规矩,恭敬称张仁奎为“老太爷”,二人会谈了许久,最后蒋介石庄重地请老太爷去山东一趟,劝韩复榘回头是岸。张仁奎慨然应允。

到山东后,韩复榘也是隆重迎接。主客刚落座,张仁奎开门见山摆明来意,清帮帮规极看重尊师重道,韩复榘虽然不想罢手,却也不便直接反对,让手下的师长们发言。

四个师长都是张仁奎的弟子,入门时间早,对张很尊重,听师父一分析,也觉得韩复榘难成事。

“你十万兵马能打得过中央百万之师,区区一个山东,其物力财力能抗衡全国十几个行省?闹起来必败无疑,听我一句话,别折腾了。”张仁奎也苦口婆心相劝。

韩复榘还没正式动手,手下干将已没了信心,只得罢了。

张仁奎山东之行的功劳,蒋介石一直十分感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犯上海,淞沪会战打响。张仁奎让手下弟子们迅速行动起来,为抗战出钱出力。

上海沦陷前夕,蒋介石让戴笠去将张仁奎接出来,张婉言谢绝,说自己年事已高,不堪奔波,于是留在了法租界内。自此,他称病闭门谢客,拒不跟日本人合作。隐居上海期间,张仁奎还做了件事——策划刺杀了师侄、上海滩后起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

张啸林拜的是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排“通”字辈,因此张啸林见了“大”字辈的张仁奎,都是恭敬地叫“师叔”。

上海被日本人控制后,杜月笙到了香港,黄金荣隐居租界,张啸林却跟日本人勾搭上了。1939年冬,在日本特务的支持下,张啸林甚至准备建立浙江省伪政府,亲自出任汉奸省长。

蒋介石非常恼火,让戴笠处理一下。

戴笠让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务找到张仁奎,道明来意:“上面想除了张啸林,但张精明异常,每次出门都有三十个保镖,汽车装着防弹玻璃,不好动手,最好能借用青帮内部人士去干掉他!”

张仁奎只是叹了口气:“为虎作伥,咎由自取,我老了,没精力做清理门户的事,你们

到香港找杜月笙吧。

戴笠闻讯后,秘密飞到香港,请杜月笙出主意。杜月笙沉思一会儿,问道:“张老太爷意思如何?”戴笠告知:“老太爷说让你拿主意就行了。”杜月笙点点头:“那也要用张老太爷的人,张啸林虽然跟我是结拜兄弟,但一直不甘心在我之下,对我也是防范很紧。”

不久,杜月笙就物色到了一个很好的杀手:张仁奎有个弟子兼保镖叫林怀部,年轻胆大,慷慨豪迈,而且机警多谋,枪法极准。林怀部的父亲曾担任过北洋军队的团长,与张啸林也有一定交情。

军统和杜月笙找张仁奎借人,张仁奎默认同意,为国锄奸,林怀部亦是慨然应允。 也活该张啸林死到临头,他正想多召集几个得力保镖。林怀部来投奔,理由是说张仁奎越来越小气,给的钱不够用了。

有着故人之子、同门师弟的双重保险,张啸林放心收下了林怀部,答应给与高薪,而且每次出门都带着,左右不离。

一次,林怀部说要请假,张啸林不肯。林说你每月就给那么点钱,还不让休息,我都不想干了。张啸林心情不怎么好,就骂道:“不干就滚!”林怀部火气一冲:“好,马上走。”

张啸林没想对方敢顶嘴,勃然大怒,拔出枪说:“你敢这样跟老子说话,信不信崩了你。”张啸林本来只是想吓唬林怀部,谁知林怀部也立马拔出枪:“老子先崩了你!”

几声枪响,张啸林当即毙命。

林怀部主动投案,在自供中说,他本来是想多要点工资,谁知张要杀他,他一时情急,就射了张几枪,没有任何人指使。林怀部坚持这一杀张的“动机”,租界法院定为“泄愤报复”的刑事案,判了林怀部有期徒刑15年。直到抗战胜利,林怀部才得以出狱。

张啸林死后,远在香港的杜月笙摇头叹息,张仁奎却依旧保持缄默。

日本鬼子却不相信,他们怀疑是张仁奎在“清理门户”,不过找不到证据,只是屡次上门对张仁奎威胁利诱,要请张“出面主持工作”,张仁奎不为所动,可一则年纪大了,二则时常对日本说客动怒,以致忧愤成疾,一病不起,在1944年12月底,逝世于在上海范园——离抗战胜利仅剩8个月了。

第二年春,在尚属于“陪都”的重庆,党政军商学各界千余人为张仁奎举行了追祭仪式,蒋介石亲自为之题词“海岱硕望”,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张仁奎,“以彰忠义”。

张仁奎的去世,无异于传统青帮的终结,而此刻,青帮新大亨已然崛起多时了,若说张仁奎时代的青帮,还算是有严苛的帮规,有正式的礼仪,而到了黄金荣、杜月笙手里,青帮已经失去了“盗亦有道”的灵魂,只剩下了外壳。

(作者单位:中华传奇杂志社)

第13篇:教父经典台词

Don’t hate your enemy, it affects your judgements.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样会影响你的判断。 Don’t let anybody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You make the choice, and this is your price. 你做出了这个决定,这是你的代价。

Everything I do with my power, including something criminal, I just want to protect my family and my friends .

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

I don’t care what you did is right or wrong, I want you know only me have 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 because I am the godfather until my death.

我不关心你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决定,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否定它。 I will never do anything guilty. 我永远不会做让自己内疚的事情。 So, love somebody else. 那么,去爱一些其他人吧。

Do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Good.Because a man that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 man.

你经常跟家人待在一起吗?不错。因为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我会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I spent my life trying not to be carele.Women and children can be carele.But not men.

我花了一辈子时间,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

You are talking to me? ——出租车司机 I’ll be back.——终结者

M:I wouldn’t know,sir.F:What would you know? M:About what?

F:About you know what?

——闻香识女人

第14篇:教父影评

优雅的裁决者

喑哑的声音,永远镇定的表情,温柔,绅士。在看完《教父1》后这些仿佛都成了教父——维托•柯里昂的代名词。美国黑帮分为几大家族,柯里昂家族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黑帮首领,他却那么优雅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似乎他说的每个词不是致命的音符而只是动人的诗篇,他有着他的原则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正因为这样,他为他坚持的原则而与其他家族发生了矛盾,他的儿子们义无反顾的在他受伤后支撑起整个家族,但是,关于江湖的恩怨,又岂是这么容易就能化解的吗?

黑暗里的玫瑰

或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更适合演维托•柯里昂这个角色的人了,马龙•白兰度所散发的气质背后隐藏着一股令人震慑的威慑力,在他沙哑的声音背后是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他站在那里,即使不说话就能告诉我们:他,就是维托•柯里昂,就是柯里昂家族的首领。维托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却是守护神,他帮助别人,却永远不是无偿的,但这种有偿却不仅仅是金钱就能弥补的,他帮助影片中第一个向他求助的人,他的要求仅仅是让那个人承认把他当朋友一样看待。他帮助他的教子,给别人的选择却是让人无法抗拒的理由:要么是签字要么是脑浆留在那张纸上。似乎他总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无论用何种方式,所以观众在心里便会渐渐建立起对此人的仰慕之情。他的枪口上开着一朵玫瑰,娇艳如他口袋里别着的那支,他使死亡笼罩了一种残缺的美。他的温柔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甚至于让我们相信他只是一个大家庭的长者,爱他的家人,而不是那个在众多家族首领面前谈判的黑帮老大。沉睡的狮子

柯里昂家族的长子桑尼虽然帮助父亲处理家族事务,但是却总是感情用事,在外面找情人,而次子弗雷德没有领导者的那份气度,作为小儿子的麦克,在帮助父亲处理家族事务的哥哥桑尼面前总显得有一丝怯懦,但是却深得父亲的喜爱,在影片开头,父亲便一直在问麦克是否回来,可见麦克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是麦克继承了他身上的这种优雅的气质,他也看到了麦克背后可以挖掘的领导者的潜质,所以维托•柯里昂一心把家族的这份赌注压在了麦克身上。事实证明维托并没有看错,麦克确实可以冷静并且果断的抉择家族事业,但他更比维托要冷酷,对于仇恨,他无法抑制,对于他的决定,谁也无法更改,只有选择接受或者死得选择。他像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在唤醒他之后,便只能臣服于他领导的时代。

教父与男人

许多人说,《教父》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不得不看的片子,它会教你一个真正的男人所需要的品质。是的,教父身上所隐藏的个性是值得男人去学习的,家有糟糠之妻白头偕老,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竭尽所能去帮助来求助的人们,做事果断而精明,保持自己的个性,维持自己的原则,冷静的处理任何突然的事件,有领导者的自信和大度,用优雅和绅士的气度去活着,用睿智的眼光去处事。

教父的结局无疑是最美好的,在与孙子的嬉戏中倒在了自己所中的蔬菜园里,安享天年,最后老死,这样田园般的生活都让人几乎忘却了他站在窗前指使手下人去杀人的样子。美国黑帮片与香港黑帮片

至今记忆里尚存的黑帮片居多都是港片了,香港的黑帮片有许多打斗和血腥的场面,无疑是今天谁侵占了谁的地盘,然后谁带领一群小弟去报仇,通常主角会用打斗戏来显示自己的功夫,打到终极bo的时候主角会受很多伤以后再把终极bo打败,符合中国人看一波三折的戏的原理。港片的帮派老大则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出现,财大气粗的带着金项链,叼着雪茄,戴着墨镜,以当时最时髦的打扮出现。港片的黑帮戏突出的是人多,不管什么场面总有那么多被主角一拳打败的“小弟”,角色通常属于那种豪放不羁的浪子类型。看完美国的黑帮片以后突然扭转了对此类片子的看法,或许是因为时代和国家背景的不同,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教父,维托的另一种身份,影片其实并没有着重去强调他的这层身份,只是在他帮助他的教子的时候让我们忽然想起他还是一个教父,这样一个需要德高望重的人担当的职业却是由一个帮派的首领去担任,这不仅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麦克的也成为了教父,这种轮回不禁让人感慨,或许他们需要用宗教的圣洁去洗涤手上沾满的血腥与罪恶,又或许,他们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撒旦,却用这种方式祈求上帝的宽恕。

第15篇:教父影评

《教父》影评

《教父》是电影史上的一部恢弘的巨著。影片讲述了美国黑手党柯里昂家族3代人的兴衰荣辱史,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一部最具史诗气魄的揭露黑社会争暗斗内幕的影片。一幅气势恢弘的“社会图卷”。

这部影片共有三部。《教父》第一部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上映后曾引起了轰动,我想这多半是因为这部影片的对美国上流社会幕后交易的赤裸裸的描绘。从此《教父》就被美国电影界奉为经典之作。前不久,美国电影杂志评选好莱坞影史上百部经典之作时,《教父Ⅰ》与《教父Ⅱ》都名列前茅,且其中一部夺得头筹。《教父Ⅰ》则是叙述了柯莱昂家族与毒枭索洛佐以及以巴西尼为首的“纽约五大家族”之间的争斗情况;《教父Ⅱ》中一代除了对第柯莱昂家族的首领维多.柯莱昂的描写外,还有对第二代“教父”麦可.柯莱昂与海门.罗斯集团互相火并的描写。《教父Ⅲ》描写的是柯莱昂家族与鲁萨克家族、鲁西金集团之间的冲突情况,以第二代“教父”麦可.柯莱昂的死亡作为“教父系列”的终结。

1972年3月15日,《教父》在美国正式上映引起巨大反响,比如《纽约时报》的一段评论认为,《教父》是自《公民凯恩》以来最出色的一部美国影片,它把黑手党作为一 个隐喻,不仅暗指非法生意的腐朽,而且暗指所有权力中心——其中主要包括政府的腐败。《教父》的余响在1973 以后至今仍未消失。如果说它的原初意义是作为一部黑帮电影呈现于世人面前,那么它首先成为黑帮电影中的教父, 照亮了先驱者,也影响了后来者。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很多年后,即使我们不把它看做一部黑帮电影,它仍然是一部诠释命运与生存的经典之作。它影响了几代人,人们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读它,试图从这座金山上去挖掘属于自己的金子,它最终如其名成了电影中的教父,一个不败的神话。

很多年来,《教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神级影片, 如果说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文本,那么人们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在社会、历史与人性这几个纬度所构建的框架之下进行的。文本自身会因为窥视者的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文本和文本所处的话语环境的交流与碰撞也会激发出各式各样的解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我们无法去把握事物的整体,呈现于人们情感世界的只是事物的碎片,从碎片中打捞出来的东西当然不够完整,却足够真诚。本文对《教父》的透视,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但这种多角度的介入或许能让电影文本散发出更多的光芒,这种光芒当然是艺术性的,但更是人性的,前者在对后者的阐释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自身所追求的完美,毕竟没有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指向人的。

《教父》改编自马里奥•普佐1969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该书作为美国出版史上最畅销的书,一直被视为美国文学创作的转折点。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霍尔•伯登在《星期六评论报》上对这部小说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评价:“马里奥•普佐的新小说是一种对准顽固堡垒猛烈攻击的攻城锤,其主旨在于振聋发聩。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记录的是一个家庭不惜用枪、用斧、用绞刑具、用攻心战来实现自己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的独霸控制的详细过程„„然而,它却始终被评论界看做二流小说, 经典性被长期忽略。显然,让人们在很多年后仍然提起这部小说,要归功于电影《教父》,它以后来者的姿态照亮了那 个原初的母体。”

影片《教父》在增加了诸多细节的基础上,让原本作为黑帮小说的《教父》蔓延出更多迷人的枝节。它1972年3 月15日在美国上映时,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票房轰动,全世界因为这部电影而了解了黑手党。它被一举提名了1973年奥斯卡的十多个奖项,在票房、各大电影节和影评界收获颇丰。

事实上,该影片当年的制作者并非人们意想和期待中的梦幻组合。它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是一位年轻的新锐导演,并没有多少名气,因该影片而后来走红影坛的阿尔帕西诺(麦克的饰演者)在当时只是初出茅庐。科波拉力推帕西诺这一举动从后面接踵而来的各种奖项上可以看出其眼光的高明。后者确实成功地诠释了一个青年艰难的蜕变过程——从一心想要远离家族企业到冷静而果敢地成为新一代教父。而马龙•白兰度饰演的主角则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他沙哑的嗓音和许多后来被奉为经典的手势成了教父的象征。其他演员如扮演教父义子的罗伯特•杜瓦尔,扮演其妻子的戴安娜•基顿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众多实力不俗的演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枢纽人物来组织 和引导他们的发挥,这个人就是导演科波拉。他在拍摄的过程中力阻制片方的干扰,克服拍摄环境、舆论甚至黑手党的威胁,让这部一度不被看好的电影震惊影坛。

正是因为这个不朽神话的产生,意犹未尽的情绪促使了后来的续集二和三相继问世,构成了《教父》三部曲。后两者详述了《教父》一中蜻蜓点水般透露的麦克和他整个家族的命运,当我们看完了续集二与三再回过头来咀嚼最初的经典时,会发现它诸多模糊的、似是而非的情节都暗藏命运的玄机,应该说,续集二与三是《教父》一最经典的注释, 它的续集也得以进入美国百部经典电影之中,它是惟一一部 挤进“百大”的续集电影,它们共同构成了电影史上的《教父》经典。对此,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有一段描述:科波拉的《教父》以精细的笔墨描述了黑手党全盛时期的家族恩怨, 在这部格局庞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大制作中,科波拉把整部影片处理得有条不紊、扣人心弦,其高超的专业技巧不得不令人叹服。科波拉在选角方面的独到之处也叫人刮目相看,他大胆起用在影坛沉寂多年的马龙•白兰度饰演教父一角,不仅使其成为奥斯卡影帝,也让他再次成为超级巨星。

说起《教父》中的主角迈克,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而迈克尔几乎成为凶残,冷血,丧心病狂的代名词。其实,纵观《教父》,迈克的命运是我所了解的人物中最具悲剧性的,他一如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在黑暗中踽踽独行。可以说,父亲一直都是迈克尔心目中的一座高峰。迈克本性中并没有狂热的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他曾经说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我爱他。这种爱之纯粹,使他听说父亲出事以后,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在他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枪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动人的一幕:他伏在父亲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整个家族最危难的关头,在父亲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可以不考虑自己作出全部的牺牲,毅然担当起除去毒枭和警察局长的重任。然而,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插手家族事务。

影片在塑造迈克尔的形象时非常注意眼神的运用,这也是帕西诺这位演员的伟大之处。导演科波拉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揭示第二代教父迈克尔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影片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性。迈克尔的目光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注视着同一方向的,很多人评价说,你看着他空洞洞的目光,就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在迈克尔要枪杀毒枭和警察局长时,他的目光是唯一一次散乱的时候。他并没有注视对方,而是低垂着头,像是不断的寻找什么东西,随着窗外火车声的临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而迈克尔的眼神也越来越游离,最后,他毅然抬手射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子弹。这一场的重点渲染主要是为了展现迈克尔在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时的心理状态,从他眼神的暂时迷茫可以看出他正在进行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要付出的,是他的一生。影片中又一次用到了迈克尔的眼神是在迈克尔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时。迈克尔是个非常坚强的人,他的眼神永远都充满了冷静和坚毅,而他的情绪也从来不会轻易流露,很难从他的外部表现上看出来,无论遇到怎样的状况,他都一如既往,在他几次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只能从眼神的小小转变上窥得他内心的变化。至此之后,一如他冷峻的眼神,迈克尔走上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

父亲一直极力反对他卷入家庭事务,在其伤愈后听说是迈克尔除掉了仇敌时,镜头中出现的是父亲的逐渐暗淡的表情,摇头叹息之余闭上了双眼,作为父亲尚且对迈克尔前途已毁痛心疾首,迈克尔本人要承担多大的痛苦?

在纷繁的斗争中,自己为了家人付出了一切,而同胞的兄弟却是背叛者,迈可心里的悲凉有谁能知,这在他心里留下的是怎样的伤痕!而于自己的姐姐,由于姐夫卡洛的长期出卖而导致家族失去桑尼陷入困境,迈克尔只能选择牺牲姐姐的丈夫来成全家族。迈克尔从年轻时的一种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心理孤独迈向了更深层次的失去的孤独,而他做的,是代表全部兄弟姐妹维持这个家族。

婚姻是一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的形式,但迈克尔的婚姻却让他更加孤独。第一次婚姻是形式上的孤独,在被贴身保镖出卖后迈克尔亲眼看着美丽单纯的姑娘被炸身亡。而第二次与凯的婚姻是本质上的孤独。迈克尔是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为更重要的妻子的身份,凯同样不能理解迈克尔,妻子形同虚设。可以说在迈克尔为家族事业苦苦挣扎时,凯没有任何支持,却简单的将迈克尔理解为一个越来越丧心病狂的人。

这部影片给予了后人太多要思考的东西,忠诚与背叛,利益与亲情。它是黑帮电影的典范,从摄影,灯光,背景,音乐与音响等等,这对于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第16篇:教父影评

关于《教父》的21点回忆

听说,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看《教父》看到第十遍的时候承认,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这样的天才看了十遍就下了这样的定论,而我这样的庸才只看了一遍就完全被震撼了。不过我又看了将近五十遍,包括后边的两个续集,细算一下等于我花了五百个小时去看同一部电影,我没觉得疯狂和奢侈。即便看了很多遍,每次我都一样的投入,总是告诉自己:只看半小时,只看这一段,但不知不觉又看到了结尾。经常看到有评论说,《教父》第三集和前两集不相配,水平欠缺。我不喜欢看那些影评人的评论,他们只是把电影当做职业,我难以相信一个为了赶稿而看片的人能真正的读懂一部电影。所以对于我来说,《教父》就是我的最爱,我给三集都打十分。现在,我把我最喜欢的教父说来和你分享。

1. 开场的书房一段戏被称为影史最伟大的十个开场之一,但我倒觉得这一组镜头在近十个小时的电影里,只是一般稍好的水平。不过从这里我开始喜欢上汤姆TomHagen ,他可是我在这部史诗里最欣赏的一个角色,因为我认为他身上具有一个普通男人最有 价值的两种素质:冷静和忠诚。这和天赋无关,和地位无关,任何一个男人都应有这样的素质,他比任何人做的都好。说到书房的这场戏,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马龙·白兰度(MarlonBrando)起身的时候,他放下那只举世闻名的猫,以一个很cool的姿势站了起来,打算告诉殡仪馆的老板什么是友谊,也就是说屋子里的四个人有三个都站了起来,此时我往往会注意汤姆,他非常优雅的放下酒杯,standing,walking slowly,步伐迷人。好象类似的场合我可没有这么识趣,会傻乎乎的坐在那里。

2.接下来是婚礼。我有一个疑问,三集《教父》的开头都有意大利人狂欢的场景,第一次是康妮的婚礼,第二次是迈克向教育基金捐款,第三次是迈克接受教会的奖励。难道科波拉想为自己的经典作品贴上一个标签?第四集开头是什么?文森特的婚礼?

3. 和索龙多的谈判中桑尼插了半句话,当然是因为教父打断了他,可遗憾的是索龙多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一直认为是他这句话,他这半句话为教父招来了杀身之祸。如果科里昂家族里没有人支持贩毒,恐怕杀了教父也没用,何况他还说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但就凭桑尼的这半句话,索龙多听到了桑尼的合作倾向,于是他决定干掉教父,那样将由长子桑尼接管家族生意,他们就有可能合作了。后来教父教训了儿子: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 what you are thinking again。相似的是在第三集里迈克用类似的话教训了文森特:Never let anyone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4. 阿尔·帕西诺(Al Pacino)接受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有一个让我很激动的场面,颁奖嘉宾凯文·斯派西(Kevin Spacey)带领全体观众一起高喊阿尔的名字,然后在众人“AlPacino!”的欢呼声中,凯文又和大家重温了阿尔的很多精彩表演,但得到最高评价的是两个经典场景,第一个是《闻香识女人》里那段探戈,第二个就是迈克在刺杀索龙多和警察局长前那三十秒的表演,据说试镜的时候他就是靠这一段征服了派拉蒙的老板。而那三十秒也让我很着迷,看了很多遍也学不来的。

5.桑尼死后,教父把他的尸体带到了殡仪馆,让老板来为之整理遗容。似乎教父的地位不容许他在别人的面前显露出一丝的软弱,在这场戏之前还不太容易看到教父对于失去儿子的真正反应。他在殡仪馆哭了,马龙·白兰度在这里的表演体现了他演技之神的价值,我能感受到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最真挚最深沉的爱,那爱打动了我。我想那一刻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即便是一位高高在上的big shot,也实在是太痛苦,太难承受了。

6.为了让迈克能平安的回来,教父组织了五大家族的一次会议,主题是和谈。曾有人这样评价白兰度的表演:如果你想知道„老奸巨滑‟的最高境界,那来看这一段。此时他已经有收拾五大家族首领的计划了,但还需要一个导演,就是迈克,此外他还需要暂时的稳定,所以有了这次会议,结果他也做到了。他的有让迈克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这一切。

7. 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三部:《教父》、《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现代启示录》。而他最招牌的剪切也都出现在这几部电影中,我还是更偏爱迈克处理五大家族首领的这一部分,暗杀和洗礼的穿插进行。“Michael,do you believe in God?”,“I do.”你觉得他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上帝?我看是,至少那天他的手下们会这样认为。辛德勒告诉德国军官:当你能够杀人时候却放他一条生路,这才能证明你的权力。但在这里迈克证明自己绝对权力的手段是:杀掉别人认为你无法杀掉的人。

8. 卡洛出卖了自己的朋友,也是自己妻子的哥哥,所以迈克是不会放过他的。在卡洛的家里他用自己那逼人的威慑很轻松的让卡洛招了供。记得他怎么说的吗?“卡洛,别告诉我你是无辜的,因为那会是对我智力的一种侮辱,我会很生气。”我想如果牛津词典找不到对cool的合适解释,可以考虑把这一段加上。

9. 其实凯伊看了报纸之后已经怀疑迈克的所作所为了,但她还是希望从丈夫的 嘴里得到确认,因为她相信他不会骗她。而迈克本不想说,可伊逼得太紧,所以他决定撒一个慌。坦白的说,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在心里暗自祈祷,希望迈克骗一次自己心爱的女人,这并不会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随后凯伊相信了他,打算去为他倒杯茶,这时迈克开始接受手下的致敬,艾尔很有意味的关上了门。请留意黛安·基顿的表情,你说她在想什么?

10. 在看《教父续集》的时候,我一直很惊叹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对马龙·白兰度的模仿,很多姿势都是相当惟妙惟肖的。而这一集里阿尔·帕西诺就更令人兴奋了。他那冷冷的眼神使你很难把注意力从他身上挪开。我很为他不平的是,演了三集《教父》却没能得一座奥斯卡奖,哪怕是第一集的配角。估计看的太多,评委们把阿尔当成了本色演出。

11. 迈克在经历了袭击之后,决定把家族的管理全都交给汤姆,独自去调查谁是内线。他告诉汤姆:我们的兄弟其实都是生意人,他们的忠诚都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家族这个概念的原因,因为这是他们最能感到安全感的一个人群。可迈克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自己的亲哥哥把敌人带进了他的宅院。

12. 记得佛雷多是怎么说漏嘴的吧?他一到交际场合就会忘乎所以,很快让迈克知道了他和海门罗斯的关系。当时,迈克就站在他的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只等他的话证实自己的怀疑。此后他在舞会上找到了自己的哥哥,狠狠的吻在他的嘴上(你还见过这样的cool的吻吗?),他还能怎么表达自己无奈又失望的感情呢,“我知道是你了,我知道是你了,你伤透了我的心!”

13. 在讨论如何处理海门罗斯的时候,汤姆反对冒险,而迈克却决定立刻解决敌人,不给他以喘息的机会。“If anything in this life is certain, if history has taug ht us anything,it‟s that you can kill anyone.”这句话的确是一个黑帮老大才有权力说的话,够蛮横,够气魄。而他的决断成功的除掉了一个劲敌,但也牺牲了三大心腹中的一个,洛可。

14. Frankie本是迈克的人,由于海门罗斯的挑拨才公开反对迈克的,所以当他明白真相后放弃了对迈克的指证。可惜行有行规的,事情不会这样结束,汤姆和弗兰基进行了一段谈话来解决问题,那真是一次默契的对话:

Tom: 如果反对罗马国王的长老失败了,他还有一次活命机会,…

Frankie: 那是有钱人,小人物可不行,小人物会被清除干净,除非他自行了断 ,才可

保全家族的财富,使家人得到妥善的安排。

Tom: 那真是一个好机会,好交易。

Frankie: 然后他回到家里,坐在热水里,切开手腕,流血至死。

Tom: 你会没事的,Frankie,一切都会没事的。

Frankie: 谢谢,Tom,谢谢。

随后,弗兰基像他自己说的,用最悲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忠诚,保住自己的家族 。

15. 第二集的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家族场面,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等着父亲回来切蛋糕,共庆生日。那温暖的家庭氛围让我羡慕不已:桑尼在迈克头上的一吻,佛雷多对弟弟简单的祝贺,还有桑尼和汤姆的嬉闹,只是没有看到父亲的出场。据说,科波拉打算让白兰度来客串一个镜头的,可该死的制片方由于和白兰度有矛盾拒绝了这个请求。他们不知道他们可能错过了一个最伟大的结尾,由于白兰度的缺席,这个结尾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

16. 科波拉起用自己的女儿索非亚(Sophia Coppola)出演迈克的女儿一角被认为是他最大的败笔。可我看来倒也不至于太差,毕竟和她演对手戏的人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大腕,能有这样的表演已经很不错了。她和安迪·加西亚(Andi Garcia)之间还是能擦出火花的,尽管加西亚的演出超出了他不少。

17. 迈克接受教会的嘉奖,在照完全家福之后还切了蛋糕,很漂亮很气派的大蛋糕。记得是谁送的吗?恩佐。就是那个在第一集里要被美国政府遣送回意大利,却和老板的女儿相爱的那个意大利小伙子。为了把他留在美国和女儿完婚,他的岳父只得去求教父帮忙,第一集后来没有交代,到了这里我们才又有了他的消息。

18. Fonda家族也算是好莱坞的演艺世家了,布里吉特.方达(Bridget Fonda)在第三集里也惊艳了一小把,被文森特骗上了床。由于家庭背景,她的气质确实与众不同,加上傲人的身材,成为第三集里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我认为,即便在这种史诗中演一个小角色也比在《龙之吻》这种烂片中演个主角强百倍。

19. 乔伊·萨沙对委员们的大屠杀是我很钟爱的一场戏,我个人把这次的直升机袭击和迈克·曼《盗火线》里的银行大战、吴宇森《喋血双雄》中的教堂决战并列为三场最伟大的枪战(或许我看的太少了,不过这三种风格的确普及得很广)。

20. 迈克因为下令处决自己的哥哥佛雷多而产生的自责和内疚在他的老年变的更加剧烈,那本就是一个很难下定的决心,他最后一次拥抱哥哥时对手下使的那个眼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看到他中风时大喊“Fredo”,我几乎哭了出来,那是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还带着绝望般的忏悔。电影的后一半他真的有机会在上帝面前告解,他在神父的善导下反思自己,当他哭着说他杀了自己母亲的儿子时,连神父都停顿了一下。的确,这实在是太深重了,这样的罪责已经压了迈克几近一生。

21. 艾尔(Al Neri)是迈克的贴身保镖,他在三集《教父》中都露了面,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荣耀。由于我对忠诚的迷恋,使我对艾尔的好感由来已久。第一集里他露面很晚,但他完成了迈克的大清洗计划中最重要的一击,是他结果了巴奇尼。年轻的他身手敏捷,枪法如神。到了第二集里,他已经是迈克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可惜才两年他就胖了不少,肚子明显大了一圈,想来不是导演的安排。最后一集里他派人帮助文森特除掉了乔伊· 萨沙,结尾又在罗马教堂亲自出手。让我高兴的是,他减肥很成功,简直比第一集里还要苗条。

《教父》里的故事太多了,我还有很多想说却说不完的话。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部最钟爱的电影,一部最贴近你的心的电影,只不过因为大家的经历和背景,才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如果你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那你就有可能被《追忆似水年华》里那张小小的借书卡感动;如果你正处于绝望的谷底,那你一定很想和杜弗瑞一起在肖申克的墙外为希望和自由大喊;如果你在和你的爱人斤斤计较,那你可能会容易理解卡洛和多明妮克的平等之争,会被多明妮克那深情的手势感动。因为这些我们会庆幸电影的存在,我们热爱电影。因为太爱《教父》,我放弃了看原著小说的机会,我不在乎她怎么来的,我只爱她现在的样子。

第17篇:教父读书笔记

the godfather written by mario puzo the whole story describes the fights among different mafia families for the sake of their own benefit in 1940s.the corleone family plays the main role, his family’s rise and decline run-through all the story.the sagacity of don vito corleone makes him deal well with busine but also keep the family perfect.as to the busine, he instructs his sons many principles, like “don’t let anybody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or “to be close to your friend, but closer to your enemy” and many others.we all know that the godfather is mainly tells about the mafia, but the family is also the shining point.just like the old godfather always says “you can never lose your family, never.”, what’s more, “a man who is not a father will never be a real man”.that’s the kinship makes the story warmer. corleone has said “everything i do with my power, including something criminal, i just want to protect my family and my friends.” we can not live without family, although we will leave our parents as soon as we grow up, we go to some other places for career, for dream, for love.it sounds a little sad that we are destined to leave our parents, we are eager for the distance meanwhile care our parents.for the sake of dream, we leave with the mi.and we know that no matter when we need a port, home is there.that is the place that nobody will forget.篇2:教父读后感

《教父》读后感 0919 杨蒂

这本小说十分吸引人,情节复杂而又清晰,每一个场景都极近细致地进行了描写,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动作都一一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每个人物形象都跃然纸上。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所有的感受仅仅是觉得唐是个很有魄力的领导者,是个理智的决策者,是个为了朋友赴汤蹈火的人。渐渐地心中产生疑惑,作者写出这样一篇小说,就证明它反映出了美国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那么,为何会有如此混乱的时代?作者想通过这片小说向读者传达出怎么样的思想?

作者马里奥·普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是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心脏——纽约的美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军中服役。复员后,先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文艺创作,后来又在社会调查学院专门研究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这个经历,他熟悉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的秘密,也熟悉各种各样人物的生活隐秘。对美国社会的本质,他洞见症结,因而最有发言权。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霍尔·伯登在《星期六评论报》上对这部小说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评价。他是这样写的:

“马里奥·普佐的新小说是一种对准顽固堡垒猛烈攻击的攻城锤,其主旨在于振聋发聩。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记录的是一个家庭不惜用枪、用斧、用绞刑具、用攻心战来实现自己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的独霸控制的详细过程??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普佐的表现技巧颇见功力:在他的笔下,一个本来令人感到义愤的情节都十分入情入理。一切感情冲动,一切杀戮,一切粗鄙的两性关系,都同他所刻画的人物所处的情境协调一致。但同时他又能把他所塑造的人物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气质烘托得具有人情味,真实可信。”

绝无仅有的。

小说中的一段话令我难以忘记。

“唐感触最深的是这些招摇撞骗勾当的合法化。显而易见,他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在那个世界里必有用武之地。当他还是个安分守己的青年时,那个世界的大门对他关闭着,他采取了适当的步骤才踏入了这个新天地。”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猜得出,这里所说的“适当的步骤”指的就是亲手杀死范纽克,因为从那以后唐才逐渐树立起威信。社会上,老实的人们连分安稳的工作都难以找到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唐手下的人们过着富足的生活骄傲地走在街上。人们在公开社会受到了委屈,往往得不到正义的保护。原因是:人们在公开社会受到了委屈,根据不合理的法律条文,总是显得“活该”;而徇私舞弊者总是可以利用法律的灵活性来歪曲本来就不合理的法律,而形式上仍然是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是在秉公办事,结果也总是显得“应该”。因此,人们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为了预防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的悲楚,也都纷纷投靠地下势力集团,要求必要时为他们伸张正义,为此他们甘愿定期预交“保护费”。

马里奥·普佐笔下的美国充满着恶势力,法制不健全,黑手党操控黑白两道。很显然,如今的美国法制十分完善,情况不会如小说中那般糟糕。但是在本质上是否真的有所变化?警官、警察、法官、律师、议员、报刊编辑、记者等是否已经完全按照自己的使命那样活着?这样的疑问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社会中。

作者在小说第一章正文的前面摘引了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在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必然有人不相信社会能给他们提供什么保护。唐在与迈克尔谈话时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不想被那些大人物玩弄。”那时的唐已经十分衰老,对小儿子说这句话时,他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情的复杂心情。年轻时的他不甘心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交给那些达官贵人,任其摆布,任其捉弄。他决心在地下世界利用一切手段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成为强者,然后再“改邪归正”。这样,他一进入弱肉强食的公开的大社会,就可以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切斗争和荣华富贵都有时限,但社会的发展是延绵不断的。一切的罪恶都有其起源与产生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人性本身存在的弱点,这些黑暗的手段才会一直与社会的发展共存着。但是,当人们相信只有黑手党才能帮助他们,而不是法律与正义时,社会也许已经走到了尽头。当今社会中也存在许多利用小手段、钻法律的空子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无法彻底取缔的现象,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步入了这个圈子,我们也会做出类似的行为却不以为意。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人性的丑恶,而在马里奥笔下,一切的丑恶都显露出了令人可以理解的一面。

《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所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导合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我们从这里所能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及报刊杂志那里所能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篇3:《教父》读后感-北眺

《教父》小感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见罪的国度,请原谅我的自负————黄俊郎

我大一的时候看了黑帮小说《教父》,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无奇,一直耐着性子读下去,到了后面却发现越来越精彩。而第三十节是这本书的大高潮,每当我读到这一节时,都会由衷地感慨和震撼。

黑帮小说自然是讲黑帮的。黑帮免不了打打杀杀,用暴力来解决是非。但是如果一个黑帮只会用暴力来解决是非,那么这个黑帮肯定做不大。黑帮其实也是在做生意,你给钱,我出命,达成一种血腥的交易。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一味的奸诈,发家的时候不少人会用那些黑手段,但是等到企业壮大之后,就要考虑自己的名誉和社会影响了。所以说黑帮也是个利益和暴力的混合体,特别是像本书主角所在的美国纽约第一大黑帮,更是既要维护规则,按照道上的规矩办事,又要用暴力来在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倾轧中达到一种制衡。

黑帮在今天的日本是合法成立的,黑道的老大经常和警察局长在一起吃饭。现在日本大多的黑帮不再是像混混那样到处砍人来讨生活,而是尽可能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一定的行业,通过正当经营和力量震慑,保存自己的一份实力。许多黑帮逢年过节会和群众一起娱乐,甚至发放过节费,不过近来因经济不景气,各个黑帮腰包都比较瘪,所以就没那么前可以撒了。

很多黑帮是根植于普通民众中的,并且具有很多的民众威信。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些城市,很多老百姓解决问题都回去找黑手党而不是找政府,因为政府的官员一般都很腐败低效,甚至说政府的决策如果得不到黑手党的认可,都没人敢去落实。政府不给力,民众自然倾向于选择高效的黑帮,虽然要花一些钱,但是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众也满意,黑帮也挣钱,这是一种经营模式。

也有的黑帮在民众心中形象恶劣,它们通常欺行霸市,鱼肉乡里。那这种黑帮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又将怎么生存下去了?在一些权力至上的地方,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附权力,给政府官员服务。有些事情政府搞不定,或者说不方便出面,这时就可以由黑帮来解决。像我以前一个同学,听说他家在拆迁的时候,政府开的价低,他们家不愿搬,后来黑帮出面解决的。假如有个腐败的官员,想给自己多弄些钱,或者说想培养一批听话的鹰犬,就可以纵容当地亲于自己的黑帮发展壮大,用权力去庇护他们,帮他们摆平官场上的事,同时也会接受这些黑帮的金钱以及别的礼物。既然黑恶势力依附在权力之上,一味扫黑,不打背后的大老虎,黑恶势力永远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扫黑,就要把包庇黑恶势力的权力一并拽出来。所以地方政府有些新领导要扫除异己,打破权力格局,往往会从扫黑开始。这时竞争对手不管黑不黑,只要脏水泼到身上,就很难不被拿下了。

言归正传。本书的主角是教父考利昂老爷子。教父不是神父,不是在教堂为人们做祷告的神职者。教父通俗的讲差不多就是干爹的意思。《哈利波特》里,小天狼星布莱克就是哈利的教父。考利昂老爷子和他的家族都是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道上的人因为他德高望重,都尊称他为黎叔。哦,不对,教父考利昂老爷子,道理都差不多。考利昂老爷子一生都非常低调谨慎,海纳百川,胸怀若谷。他从来不依仗暴力肆意而为,而是像别人的教父那样,会对身边的人进行关心和照顾,不厌其烦的教诲。为此,他在政府和群众间有着很多的人脉和威信,以此他经营着纽约市第一大黑帮,其他四个大黑帮每十年一次对他展开围攻,都会被他一一化解。随着考利昂老爷子的老去,家族势力不见增长,又因考利昂家族卷入了一场毒品走私案,与其他黑帮家族产生纠纷,结果考利昂老爷子遇刺险些身死,他的接班人,也是他的大儿子桑儿被杀,小儿子迈克尔因为复仇被迫逃往国外。后来考利昂出院后与其他家族议和,暂时调停了矛盾,然而家族的生计却每况日下。 考利昂老爷子过世后,迈克尔成为了新的教父,但是从周围人的眼光中都可以看出对他的不服和不信任。在安排人事的过程中,迈克尔将家族中最重要的智囊和干将派往了西部。在准备考利昂老爷子的葬礼时,迈克尔联系了地产商,将他们家族居住几十年的总部给卖掉。其他几大家族看到考利昂老爷子去世后,纷纷磨刀霍霍,准备同时对考利昂家族开战,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都注意到这个情况,建议迈克尔招兵买马,遭到了迈克尔的拒绝。迈克尔已经决定要放弃纽约,纽约第一大黑帮将就此终结它的历史。

考利昂家族自老爷子死后,真正地进入了黑暗和低谷。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之一叛变了迈克尔,选择与四大家族之一合作,将迈克尔带到他的地盘上,和其他几大家族的老头子展开会谈,然后杀死他,然后迅速消灭群龙无首的考利昂家族。

前二十九节的内容峰回路转,写到这里已经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然后第三十节忽然停止了叙述故事的主线,转而开始写一个叫亚伯特·奈里的人。奈里是个意大利裔的警察,在纽约警察界小有名气,执法严酷,嫉恶如仇。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心理素质也过硬,面对歹徒从来都是把对方打到认罪伏法或者昏迷不醒。有一次他发现他的外甥,因为染上了小流氓习气,对他妈妈很凶恶,一气之下把他外甥暴揍了一顿,这吓坏了他的妻子。奈里的妻子和他的感情非常深,但奈里的暴力让她感到恐怖,于是离开了奈里回到了娘家。没过两天奈里在一次执法中,面对一个穷凶极恶、虐待妻女的毒贩时,失手将其打死,被抓进了监狱。奈里死活也想不通为什么要抓他,而且按照他的性格,要么在监狱里被牢头狱霸打死,要么他打死别人。奈里的岳父对女儿的决定非常不满,觉得女儿错过了一个好女婿,为了救奈里一命,他找到了考利昂老爷子,把奈里救了出来。奈里也不是傻子,去考利昂那里道谢。迈克尔先接见了他,对他说:“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又把你放到旷野听任风吹雨打,那就毫无意义。我可以给你安插个工作。我在韦加斯也有产业,按你的经历,你可以当个旅社的保安人员。不然的话,要是你喜欢做什么小生意,我也可以给银行说一句话,向你提供贷款作为资本。” 然后考利昂老爷子接见了他,陪了他一下午。迈克尔和老头子两人送他下楼,上了他的汽车。老头子一面同他握手,一面说。

“你这小伙子很好。我儿子迈克尔也在这儿,我不妨把一些情况当面给你说说:我本来一直在教他做橄榄油生意;我上了年纪,想退休了。他找到我说,他想干预你遇到的那个小问题。我告诉他说,好好学着做橄榄油生意,别的事他甭管。但他老是跟我蘑菇,缠得我不得安宁。他老是说,有个很好的小伙子,还是个西西里人,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迈克尔说了

一遍又一遍,缠得我想安静一下也不行,逼得我本人也插手了。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要你知道,迈克尔坚持对了。如今我同你见了面,也算是认识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可以为你再出点什么力的话,请你只管提出来好了。明白了吗?我们愿为你效劳。”

消灭了主要对手之后,从此考利昂家族继续在纽约和西部的黑帮界如日中天,考利昂家族也在迈克尔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就在那天,曾经看上去像个愣头青的迈克尔,站在当年考利昂老爷子的办公室里,被几个黑帮大佬轮流亲吻手上的戒指表示谦卑和尊敬时,在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表情。篇4:亚洲教父读后感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亚洲教父读后感

课程名称: 香港历史文化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2年 月 日

在一般的国内媒体中,东南亚这些华裔大亨的形象是极其光鲜的,如何如何的节俭,如何如何诚信,如何如何靠自己的勤奋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当然最后也不忘其华裔身份,强调中国传统的文化对其成功如何如何重要。

李嘉诚总是说自己小时候如何穷,怎么没机会读书,实际上,在他为他自己富有的uncle工作之前,他读过几年书。然后他娶了老板的女儿(堂妹?表妹?)。他开始的生意得到丈人丈母娘的经济支持。毫无疑问,李是一名商业天才,但他的天才在于他搞关系/做交易的能力。而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他并没有体现出多少投资/管理的能力。作者指出,如果扣除他在垄断性资产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中获得的利润后,即使加上他售“橙”中获得的巨额收益,他在开放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并不比被动投资的收益高。 作者所提到的富豪们所极力要显示的“节俭”“勤奋”,也让我很有共鸣。全世界都知道李嘉诚戴西铁城手表,或者某某富豪飞机只坐经济仓,等等。但同样是这些节俭的富豪,却拥有众多的豪宅,劳斯来斯和女人。(不断说巴菲特住着老房子不也让人有点烦?也放他住的房子是有年头了,但有多少人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呢?)这些富豪经常称自己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但不要忘记,他们所说的工作可不是一般企业主所说的研究客户需求,开发新的产品,监督生产流

程,而是指使下属,陪重要人物吃饭,打高尔夫球,和其他的娱乐节目。

李嘉诚/李兆基这些富家们,尽管被大众视为“超人”“股神”,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寻租者”。他们的利润都是来自于与垄断相关的行业,而没有一个人建立过一家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尽管几乎所有的富豪都要建立一个由穷至富/白手起家的形象,但正如作者所指出,除了个别随苏哈托起家的富豪外,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出身穷人的。要么本来家庭出身就优越,要么是做了优越家庭的女婿。当然这些富豪确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原有家庭的财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这种努力主要是体现在利用已有的财富做资本,进行政治寻租。

另外,大亨们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欺诈和金融全套,看看这些大亨们的97年的金融危机的表现就知道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很多教父们的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要坐牢的。教父们的成功往往与某位政治大佬密切相关,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盘古银行的老板陈弼臣,菲律宾的陈永栽,不同的是政治大佬可能很快失势,而教父们却往往能攀上政治新贵。

还有,在世界排行榜上,东南亚的教父们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创造一个知名品牌,他们的企业也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也充分说明,他们的杰出能力并不是经商和创新,而是在复杂的政治和商业环境的闪转腾挪。这些教父们在攫取财富的同时,并没有给普通中下层人带来太多的好处,结果只能是基尼系数的超高。

所有的这些现象或者是结果实际上与他们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作者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的政治环境与日本,韩国台湾做了简单对比,而这些国家的政治环境好很多,这些国家的国民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好处,商业环境更加健康,企业也更加有竞争力。

作者并没有描述中国的经济状态,也许这正是作者聪明之处,否则我们能否看到这本书就值得怀疑了。不过只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就可以看出一二,在中国国家权力无处不在,富豪榜上的房地产商所占比例,大量超大型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的表现,民营企业的举步维艰,让人不能不怀疑中国在走东南亚甚至拉美的老路。如果国家治理环境,或者是政治环境的不做改变,最终最可能的结果估计是,经济的停滞,社会持续的动荡,中下层人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恶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说描述的东南亚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不为过。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也在书中提到,本书描述的重点并不在揭露那些教父大亨们如何虚伪,奸诈等,只是借这些人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东南亚那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 最后比较有意思的有两点:一个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社科类图书,大部分在封面或者封底都有很多名人的推荐,可惜这本书却没有一个名人来推荐。另外国内的一些大亨们的做派也越来越像那些教父了。比如王石的形象,所有的关于其的书籍都把其塑造成为商业道德楷模,如何艰苦创业,如何诚信,却没有人提起其父亲是高官的信息。潘石屹也一再强调自己小时候如何穷的穿不起裤子。

书的作者,是个美国人,让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旁观者清。或许只有局外人才能拨开这些教父们身上的光环,去冷静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是教父而别人不是。

最后总结一下看了本书的感受:白手起家,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童叟无欺根本是个神话。短期积累巨大的财富,八成会有巨大的罪恶,必定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篇5: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个寒假在家我有幸拜读了名著《教父》,这也是***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下面,我就罗列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首先,先介绍一下《教父》这本书,它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它只是一部商业小说,但书中所继承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却提醒我们:这不是一部单纯的仅为利益而创作的小说。

这本书所讲诉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二战中意大利的黑手党遭到墨索里尼的残酷镇压而不得不将势力迁往美国,西西里人成为战后美国黑势力的主导者。故事是以美国五大家族的争夺为主线,以其中最大的考利昂家族为主要描述对象。它近距离地使读者观察到了一个真正的美国——它的阴暗面:黑恶势力充满残酷暴力阴谋诡计的竞争。

我们可以看到书中人物的变化也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考利昂老头子由睿智富于心计转变为朴实而归于平静;迈克尔由渴望平凡鄙弃家族罪恶而转变为老头子的继承人......这一切无不是利益与情感纠缠的结果。我们还会看到普通贫民无力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是怎样跪倒在大家族的脚下的,还有平日衣冠楚楚、义正严词的高官虚伪阴险的嘴脸......总之,就像扉页上所写的那样“这是我们男人的圣经,它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维多·柯里昂能够把他的家族发展成纽约地下社会最大的黑帮头目,这和他天才的交际能力和高瞻远瞩的策划能力息息相关。书中的教父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平静,你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当人们领略到这是老头子留给自己最后的机会和这句话意味着老头子要对自己采取极端行动时,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发丝一凉,从内心发出对老头子的敬畏之情。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父,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给人的直觉是不可亵渎的神灵僻佑,那也是意大利一千多年以来恐惧之后需要有人僻佑的安全感。老头子在快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生活是这样的美丽!他一生虽血腥染指,但在他垂暮之年,闭不出户,与花草相伴,享受与家人的幸福时光。从另一方面说,他也是一个好父亲,“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既是他的箴言,也是现代男性应谨记的教诲。

在书中,柯里昂老头子,既是这个社会的适应者,又是这个社会的奇迹创造者。旧时期的美国社会虽然缔造了他魔鬼的化身,但也将他从沉默中爆发出来,使他摆脱了逆来顺受的脾气,学会反击。时间 同时将他煅造得沉稳历练。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生活已慢慢将我们抽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将人格的层次堆叠到教父的高度呢? 所以品读《教父》,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把握人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教父冷静的思考,过硬的心理素质,告诫我们无论内心多么复杂,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一旦有了决定,一定要果断行事。也许我们现在还很稚嫩,不理解也不认同社会的许多现象,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会在不经意间将你拉入世俗的圈套,将你变得污浊不堪。

第18篇:教父影评

《教父》影评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于1972年3月24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这是婚礼的一部份,没有那个西西里人在他女儿的婚礼上,能够拒絶任何请求。」 教父这部电影,第一次看,肯定会记得电影是以一场婚礼开始的。

这场婚礼,有两个情节交错的发展,一个是阳光灿烂的花园广场,教父的女儿结婚,爽朗、大家同乐的义大利婚礼,柯里昂夫人在花园广场很开心的卡拉OK。另外一个场景,是在相对比较灰暗的办公室,教父和军师汤姆接受各方请求、帮忙乔事情,基本上,是由教父主导发落下去的。

几乎所有在电影里面有一定份量的角色,都出席了这场婚礼。他们进行很多对话、有很多互动。不过我想,应该有很多人跟我相同,第一次看的时候,对于一开始的那场婚礼,很自然的把焦点集中在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教父,印象很深刻的那沙哑深沉的嗓音: 一个无法拒絶的请求。

没有马龙白兰度,这部电影没有灵魂——他优雅的诠释出教父的一代风范。可以这么说,自从这部电影在1972年上映以来,帮派题材因此成为一个不断被複製的电影类型。

不断的有新的老大出现,不断的有新的英雄产生,但是1972年的这部电影没有被打倒。教父,是这一类电影的始祖,而这个始祖,一直到现在,还是站在这一类电影的最前面,马龙白兰度,依然是最让影迷们无法拒絶的教父。

一位伟大的演员,肯定是因为电影本身的伟大,才跟著伟大的。 所以我重新再看一次这部电影,想在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教父之外,寻找这部电影伟大的基因。

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每次看,当然都是从那一场花园婚礼开始。

看到第三次,对于整个电影的剧情已经很熟了。然后,我看第四次,同样的开场白…… 「我相信美国,美国使我发大财。我以美国的方式教养我的女儿,我让她自由,但我同时也告诉她:不要使家族蒙羞。」

这位女儿被虐待毁容的请求者,愿意给教父任何东西,问教父需要多少钱,才可以帮他、还他一个公道。

但是教父并不缺钱。教父需要的是尊敬、还有随著帮助而来的人情。最后,这位请求者得到教父的祝福,教父要军师汤姆派个可靠的人,把这件事做的漂亮一点。教父的最后一句话,英语原文是说:不管这个卖棺材的是怎么想,但我们不是杀人犯。 我本来没有注意这最后的一句话。是后来找相关资料,才知道这个电影一开始的那个请求者,是殡葬业者,而且重点是,后来教父的长子桑尼被乱枪射死,教父就是要汤姆打电话,让这个人回报教父曾经给过的人情……

这位请求者,因为女儿被虐待、面目全非,来请求教父帮他主持一个公道。而在这之后,教父自己的长子被乱枪打死、面目全非,教父因为不想让他的妻子、也就是儿子的老母亲,看到自己儿子的尸体是这么的难堪,所以找来这位请求者——还人情。多么精心设想的前后呼应。

魔鬼出在细节。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肯定是在每个细节都精心设想过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且各自因为不同的理由,觉得某部电影很好看、很精采。而我喜欢教父这部电影,我喜欢的理由:它是如此的精心设想,以至于完美。

在看了好几次之后,我注视的焦点,回到一开始的那场婚礼。因为所有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探讨主题,其实都可以在这场婚礼中找到线索,这就是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伟大。

几乎所有在电影里面有一定份量的角色,都出席了这场婚礼。他们进行很多对话、有很多的互动。

电影里面,有两个教父。老教父白手起家,在电影一开始,为女儿举办婚礼的时候,权力达到了顶峰。之后不久,老教父就被埋伏受重伤,权力开始下放。接下来,本来不愿涉入家族事务的小儿子,在医院成功而惊险的救了老爸一命。之后,在命运安排和自身能力足够的情况下,一步一步成为新的教父。 所以这部电影的主角,与其说是老教父柯里昂,倒不如说是新教父麦可。因为电影从头到尾,就是在描述麦可如何成为教父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是柯里昂教父遇到埋伏受重伤。

在婚礼的最后,军师汤姆就提到这个人有来电话,军师建议下个星期一定要安排面谈。老教父就是因为拒絶毒贩索拉索合作的请求,才会被索拉索设计埋伏的。 老教父拒絶的理由,是毒品很危险,他不想碰。

不过,我回想起电影一开始,老教父为什么想拒絶那个殡葬业者的:因为不受尊敬。 在帮忙别人的时候,是如此,在和陌生人谈合作的时候,更应该是如此。

而索拉索在会谈中是怎么提合作的:唐柯里昂阁下,我需要一百万的现金,我需要你口袋里的政客名单。

即使长子和军师都认为毒品暴利、很好赚,不做其它家族还是做,但是教父还是必须当场拒絶索拉索的请求。不仅仅是因为索拉索完全没有表现出尊敬,更是因为教父隐约觉得这件事不单纯,索拉索肯定是已经和其他家族搭上线了,后台够硬,才敢一点也不「尊敬」。 虽然教父马上安排个卧底,要查清楚这个索拉索的底细。但是教父毕竟晚了一步,其他家族跟索拉索已经够熟了,熟到可以将计就计,直接把这个卧底的给作掉,同时还设计埋伏柯里昂教父,然后再把军师汤姆绑架威胁。

这是电影中黑帮的高级手段,要避免有什么风吹草动、打草惊蛇,干脆就一次全部解决。 后来麦克当上新教父之后,隐忍、等候多年,终于在最后絶地大反攻,不仅把这招学起来,而且用得更狠、更彻底。

不用会谈、不用绑架,直接一次杀光肃清。

在这里,我想回来谈谈柯里昂教父安排的这个卧底:路卡布拉西。

在婚礼中,路卡布拉西并没有在请求人的名单中。他只是单纯的因为受邀而感动,想当面谢谢教父。他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非常谨慎的自言自语,在演练见教父的时候要讲的话。 身型很高壮,举止却有点猥琐,诡异到吓到在一旁和麦克吃东西的凯。

这样的一个人,只希望给教父一个好印象。而当教父真的找他来、给他事做的时候,是要他去卧底。很危险的工作,他没有拒絶,毕竟这是帮教父做事的好机会。 结果是,他死状很惨的与鱼同眠了。

这个,就是在黑社会做事情的处境。老板丢工作给你,很多是要你去送死的,如果能够大难不死,回来才可以升官发财。

有工作做,是很危险,但是没工作做,却是很痛苦。特别是当你一心期待能做一些什么的情况下。

婚礼的男主角、教父的女婿卡洛,肯定是一心期待,能够做些什么的。连军师汤姆在婚礼快要结束的时候,都主动询问教父:是否要安排给女婿什么重要的工作。教父的指示,是可以让他们过好日子,但是不要让女婿参与家族事业。

期待落空,本来卡洛也接受,毕竟他本来出身就不怎么富裕,能够有个不错的生活就好了。 一直到教父遇刺,权力开始移转到长子桑尼身上。卡洛开始又有期待,他在餐桌上提出来,觉得自己可以帮很多忙,想跟桑尼还有汤姆谈谈,被桑尼很不屑的当众拒絶,因此愤愤不平。 家族失和,被敌人趁机渗透,埋下日后悲剧的种子。 卡洛的这些心境转折,导演柯波拉在电影里面,是很迅速的以一次家族聚餐带过,虽然很短,但是交待的很完整。 电影里面的人物很多,但是柯波拉尽可能的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交待好每个人物的心境历程。因为在黑社会的人,生活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跟一般人一样,出于种种动机做这件事、做那件事,导演很明白,这是可以让帮派电影变得有深度的地方。

虽然导演力求让故事很精彩、而且很合理的进行,但是电影中还是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很突兀,就是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的悲剧。

婚礼中,桑尼跟女宾勾搭,找个房间办事,被军师汤姆抓包、教父柯里昂挖苦。 后来桑尼因为接到电话,妹妹被家暴,一时衝动行事,因此被敌人逮个正著。 很多人的反应是桑尼脾气暴躁,这个结局只是刚好而已。

但是我看了电影很多遍,也看了桑尼这个人很多遍,实在不这么认为。

就拿教父刚被埋伏,重伤住院,那一段可能最慌张的时期来说,桑尼表现得很好。麦可执意要单独去医院看教父,桑尼暗地还是交待派人跟著,索拉索再次布局要在医院狙杀教父,桑尼完全忍不住要不顾一切的时候,还是可以听得进去军师汤姆的分析,而最后麦可能够成功在餐厅干掉索拉索和警官,很关键的是桑尼在警局布好线,很确定是那个餐厅会谈的。 从上面的几件事来看,桑尼这个人虽然有小瑕玼,但是也不至于死得那么突然吧!

如果会死,我倒是觉得因女人而死比较合理。毕竟他在婚礼中也按捺不住,这个是导演刻意描写的。后来风声鹤戾的时候,桑尼照样去找女人,可是在安全方面做得很周到,他很清楚情况很危险。

怎么可能后来因为一通电话,就出门送死呢?

我唯一可以给自已的解释:因为他是西西里人,而西西里人什么都可以忍,就是完全没有办法忍受家族的人被欺负。

桑尼因此而死。从康妮歇斯底里开始、卡洛家暴抽皮鞕、到桑尼被足以扫杀一百个人的机关枪打成蜂窝。

回到西西里人无法忍受家族的人被欺负这件事。长子桑尼没有办法,同样,幼子麦可也没有办法。

麦可在家族里面非常特别,他是单纯以美国的方式教养长大,上大学,还代表美国参加二次大战,是战争英雄。

以家族长老克雷曼沙的话来讲:「你知道吗?麦可,你是个战争英雄,我们都以你为荣,你父亲也是。」

在婚礼上,军师汤姆、哥哥弗雷多遇到麦可都很开心,因为跟麦可相处,没有黑帮家族的压力。如同麦可自己跟女朋友凯所强调的:「那只是我的家族,但不是我。」 但麦可骨子里还是西西里人,父亲被刺杀重伤,完全没有办法忍受。

他自愿放弃干净光明的未来:参议员柯里昂、市长柯里昂等已经在路上的未来,为了父亲、为了家族存亡,一次射杀了一个大毒贩跟一个纽约警官。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段落,就是麦可流亡在西西里的生活。在这部帮派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令人无法喘息的压力,只有麦可在西西里的时候,看电影的人可以跟着麦可,稍微远离那个是非之地。

他在那里认识的西西里女孩艾波洛妮亚,最后结婚了。在新婚之夜,艾波洛妮亚向他展示的纯洁胸部,其实也是向他展示:人生也可以是如此。

但是,自从麦可开了第一枪,就已经一脚踩进江湖。即使他大远老跑到西西里,还是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麦可在西西里一路陪伴的保镖背叛,毫无预警的在车上放了炸弹,艾波洛妮亚代替麦可而死。 在江湖里只有不断的前进、更强更大,随时保持警戒,才能够保护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才能够保护家人。

在老教父唐可里昂的安排下,麦可回到美国纽约,拐了一个大弯之后,最终还是走到教父的位置上。

在电影的最后,麦可杀了卡洛,他的姐夫、他教子的父亲。麦可也许残忍,但是,如果不是卡洛、如果他的大哥桑尼没死,也许,麦可还有可能不必走上不归路。 跟麦可一起走上不归路的,是他的妻子凯。

电影的最后一幕,凯很坚持的问麦可:是不是真的杀了卡洛。麦可在非常生气的情绪下,撒了个谎,在凯的面前掩饰真实的自己。

而我,又回到电影一开始的那个婚礼。凯很坚持的问麦可:他父亲是怎么帮忙畅销歌手强尼的。那个时候,麦可其实可以很轻松的撒谎的,但是他很坦率的让凯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因为他可以跟凯强调:那跟自己没有关系。

凯是美国女孩、是幼教老师,她可以是很合适的参议员夫人、市长夫人,但是她没有办法接受当一个杀手的妻子。西西里女孩艾波洛妮亚可以,但是她已经死了。麦可需要一个妻子,所以即使他因为安全的顾虑,很多年没有跟凯连络,他还是突然的又出现在凯面前。

凯很爱麦可,选择相信麦可。不过这个婚姻,已经注定是无法契合了。电影结束于关上的一扇门,这一扇门,不但在形式上隔开了麦可和凯,也在精神上,永远的隔开婚姻中的两个人。 这部电影,不可思议的将很多的人心曲折,在两个多小时中表现出来。我想讲这部电影,就逃不开这些曲折,在电影中有太多可以提的。

我想纯粹的回到电影本身,谈谈导演是如何用电影镜头,讲这么多故事的。 婚礼结束之后,军师汤姆到好莱坞提出无法拒絶的请求。

一个一个由远而近的融焦镜头:豪宅游泳池、小天使雕像、指向房间的庄园阶梯、金碧辉煌的卧室、棉被上的血迹。

一开始,我还以为电影大亨只是死了。但是随著大亨把染血棉被,疑惑的一翻再翻,镜头才带出那个被出草的名贵马头。

镜头又回到远景的游泳池豪宅,伴随着电影大亨凄惨的叫声,融焦回到唐柯里昂的脸部特写……

这就是教父口中轻描淡写的、无法拒絶的请求。

除了这个场景之外,我还很喜欢麦可在医院守护父亲的那一段。

在这个医院场景,导演不再使用融焦技巧,而是在这个密闭空间里,透过镜头快速的切换和静止,带出暗杀的悬疑紧张感。直到麦可缓缓的推开门,发现教父安全的躺在病床上,观众才跟着麦可一起松了一口气。 最后一个我不得不提的镜头,是在麦可犯案之后,电影如何交待之后持续进行的黑社会火拼: 导演不直接拍出火拼的场景,而是用蒙太奇手法将一个个更缓慢的融焦镜头:报纸的新闻标题、黑白照片、酒吧里的爵士音乐、报社里赶稿的记者、在小旅馆休息的长老克雷曼沙,拼接在一起。

如此交待黑社会火拼,如此的优雅。电影的风格,跟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教父一样。 电影最后的高潮,是新教父麦可崛起的关键。 导演安排麦可在教堂成为姐姐康妮新生子的教父,在神父主持下的仪式口白中,同时交错麦可一次杀光肃清家族所有敌人的过程。

麦可不但成为宗教形式上的教父,同时也成为黑社会里实质的教父。

在西西里俗语里面,是这么理解教父的:这个世界太危险了,孩子必需有两个父亲才行。

第19篇:窥视『教父』

窥视《教父》中的情

高二(2)班吴静宜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一篇美国出版史上头号畅销的长篇小说,一片展示家族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教父》,满足了我的偷窥欲。

窥视《教父》中的情,我们不难发现有着一条线贯穿着全过程,与其说是人性的孤独造就迈克尔一生的悲剧,成为其第三代教父,不禁让我们来深思亲情、爱情。

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是亲情纵容了他,处于富家子弟的迈克尔淡薄家族事务,价值观与其兄弟不同,更不想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但是,正因为他有着不一般的家庭背景,从而使自己陷进去了。在听说父亲出事以后,眼神中带着焦急而又沉稳,给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同时,我们可以从他的眼神看出他对亲情的珍惜。“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这时的迈克尔面对最爱的人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的时刻,他毅然选择为亲情而牺牲全部的自己,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来挽回父亲的性命。于是,他踏入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他变了,变成熟了。

这部影片在叙述亲情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爱情。妻子对迈克尔是有着极其分量的,如同爱他父亲那样深沉,而让他痛苦的确是妻子的不理解和疏远。在第三集中有个很精彩的片断:妹妹因丈夫被迈克尔杀害而冲进家中大闹,凯要迈克尔给她一个答复。迈克尔给了她满意的答案后,凯心中的悬石终于安稳地落地,她要为迈克尔泡杯咖啡走出办公室,从外面看到迈克尔的助手托起迈克尔的手,尊重地亲一下,把他推举为第二代教父。凯眼中的迷惑及慌惶正在告诉我们他们的爱情只是本质上的孤独,迈克尔为亲情、爱情奋斗大半生,牺牲了所有的一切,到头来却仍是孤独一人。

情,真的是他的宿命吗?他徘徊于情感线上。

第20篇:教父2

教父2

《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又名《教父续集》〉是一部1974拍摄年的美国电影,是《教父》的电影续集。因1972年《教父》的空前成功,两年后的1974年,《教父续集》登上屏幕,再次荣获奥斯卡奖11项提名并获得6项殊荣,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美术指导。《教父2》获得全球影评与大众的赞赏,被认为是影史最为成功的续集电影。本片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评选中,获影迷票选为第三名,仅次于前集《教父》以及《肖申克的救赎》。

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柯里昂山村开场,那里是老教父维托的故乡,维托的父亲因为侮辱地方首领“其其教父”被谋杀,维托的哥哥扬言要为父报仇,在葬礼进行中,维托的母亲被告知她的大儿子即维托的哥哥也被杀死。孤单的母亲带着维托到其其的庄院中向他求情,请求其其放过小维托。其其教父拒绝,于是其母亲要挟其其教父,不了遭其其的保镖枪杀,临死时让维托出逃。在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帮助下逃到美国。这时是1901年,第二代教父回忆起父亲的青年时代,不由得深深感到了创业的艰辛。

迈克和妻子凯为儿子托尼举行了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但就在当夜,迈克遭到了袭击,凯受了伤。面对接管家族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迈克又回忆起了父亲唐·维托到美国后的“奋斗”历程。

迈克尔一步步进行着复仇。同时他也在不断拓展家族的势力。通过与吉尔参议员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迈克尔终于又控制住了一家大饭店,并开展了赌博生意。就在迈克尔扩大家族的势力时,一名叫罗斯的黑道人物又闯了进来,企图占领迈克尔的地盘。双方在暗地里展开了较量。迈克尔不满足于在国内已有的势力,他的手又伸到了古巴。然而革命的爆发却使他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罗斯收买了迈克尔的哥哥弗雷多为他提供情报,企图暗杀迈克尔。但迈克尔也已对罗斯采取了暗杀行动。迈克尔含泪处置了弗雷多,却不禁回忆起当年父子兄弟间其乐融融的情景。

迈克尔的不法行为终究为他招来了麻烦。政府展开了对他的调查。迈克尔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借助权术,迈克尔又一次转危为安,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迈克尔成功地对付了政府的调查,但他的妻子凯却再也受不了这种充满了暴力、暗杀和罪恶的生活。她去做了人工流产,含泪离开了迈克尔。亲人的离去和兄长的背叛使迈克尔深受打击。金钱和权势并未给迈克尔带来幸福。他孤独地坐在湖边的住宅外,茫然地望着远方。

教父的读后感范文
《教父的读后感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