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生物课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30 08:35:02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生物课教学工作计划

生物课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如下:

(一)落实生物课程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素养的教育,体现生物科学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三)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习,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教研活动。继续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

2、在教学中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都爱好生物这一学科。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教学中要不定期的进行提问、小测。一方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4、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型的作业。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很多知识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就有的。通过结合实际的学习,学生会明白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及其成因。学生会从中获得很多知识,学会一些疾病的预防等,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帮助,从而可以激励学生学好生物。

5、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个别学生则根据其的特点采用个别教学法,因人制宜,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平时对后进生多加以辅导,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后,辅导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6、积极参与、申报课题研究。从学生心理、生理、性格、家庭背景、环境、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任选其一,探索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探索分层教学,探索分层教学方式下学生如何分层的各种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管理方法、辅导方法、评价方法、激励方法。探索心理疏导在在科研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宋兴发2013-9-19

推荐第2篇:生物课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血流的管道——血管,由不同类型的血管和心脏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

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如果在管道系统中把心脏排除在外,

只有各种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血液在其中能否正常循环流动?

(出示由两组输液管连接成的封闭管道,装入滴有少许红墨水的水)

生:不能流动/能流动。

师:演示将封闭的管道平放、竖立,观察液体能否流动。

生:不论怎样放置,液体都不能自动地在管道内循环流动。

师:如果要想使管内液体流动起来,但又不能改变管道的位置,能否做到?

生:用手交替压缩输液管的回血管,管内液体循环流动起来。

师:请思考,通过上述过程,联想在人体内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起什么作用? 生:平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心脏的跳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后,心跳更加剧烈。

生:心脏通过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推动着血液在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

师:对,心脏在血液循环流动过程中,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为整个循环过程提供动力,同时也象抽水机的泵,保证了血液能够从低处流向高处。心脏为什么能够提供动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和认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请同学们尝试通过观察揭开心脏之迷。

(下发观察材料和提纲,通过观察解决相关问题。)

二.新授

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羊的心脏,借此来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

师:请各组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注意按照科学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进行。

生:我们结合人体内脏图,了解到人的心脏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左下,大小约和自己的拳头相当,形状类似平时人们画的心形,上面较宽血管多,下面稍尖。

师:(借助人的心脏模型)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是这样的,靠身体左侧或右侧对应的称为心脏的左侧或右侧,同时同学们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能大致区分心脏的前后和左右。

生:通过观察剖开的心脏壁,有肌肉纤维,说明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所以,心脏可以收缩和舒张,也就是跳动,可以挤压血液,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师:看来只有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才能不断地推动着血液循环流动,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是这样的吗?

生:是这样的,如果心脏不跳动了,人也就死亡了。

生:不是,我从资料上了解到,人类的心脏也是要休息的,只不过是方式不太一样,它是通过舒张时间相对长于收缩时间来保证休息的。

师:是的,心脏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心脏是如何使血液回流心脏再将血液射入血管的?

生:我们观察解剖的心脏,看到心脏是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而且发现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是完全隔开的。

生:我们比较了心脏四个腔室的壁,尽管都是由肌肉组成的,但是厚度差别很大,最厚的是左心室,然后是右心室,心房的壁整体都不如心室厚。

生:是这样,老师,我们组观察的心脏没有剖开,用手捏心房和心室的壁感觉不一样,心房的壁感觉要薄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结合人的心脏模型)同样是心脏的壁,但是厚度却不同,同学们试着结合肌肉的功能特点,作出推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学生小组交换意见)

生:肌肉能够收缩提供动力,肌肉越厚,收缩也就约有力量,腔室里面的血液获得的动力也越大,向前流动越远。心房壁薄,收缩力量小,血液流的距离不远,心室肌肉壁厚,收缩有力,血液流的距离远。血液流动最远的应该是左心室射出的血,因为左心室是四个腔室中壁最厚的。

生:我们分析认为,从心脏在人体中所处的自然位置来看,心房在靠上的位置,心室相对靠下一些,应该是心房的血液流向心室,血液从心室离开心脏流向全身,血液流回心脏进心房。所以心室的壁都比心房要厚。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推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提出探究的方案。

生:(讨论,效果不很理想。)

师:能否运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在遇到的困难?

生:根据各类血管的功能,结合刚才的推测,动、静脉与心脏腔室的通连关系应该是:

我们想通过向静脉血管里面灌水,看看是不是从动脉血管流出,如果是从动脉中流出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

师:如何判断与心脏连接的血管是哪类血管呢?

生:看血管壁的薄厚,外观直径相当的,壁厚,内径小的是动脉血管,壁薄,内径大的是静脉血管。

生:也可以通过已解剖的心脏,看心房、心室和外面的哪条血管连通,通连关系是“房连静,室连动”,然后在没有解剖的心脏对应位置找到相应的动脉和静脉。

师:很好,同学们不但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还善于总结规律。大家可以依据不同的方法判断并实际操作,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学生两组合一组,每组各有一个已解剖的和完好的动物心脏,进行实验)

师:请各组介绍你们实验的结果和认识。

生:我们从与右心房相通的静脉向里面注水,水是从动脉血管流出的,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血液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从动脉流出。

生:我们还注意到,从一侧静脉注入水,水是从与同侧心室相通的动脉中流出的。

师:(边听学生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画心脏简单工作示意图)血液是从静脉进入心房,心房血液进入心室,血液又从同侧的心室进入动脉,离开心脏的。各组实验都进行的顺利吧!?

生:顺利,结果是这样的。

生:老师,我们灌了好长时间,不知为什么水总是进不去,流的到处都是?

师:让我们大家帮帮这一组好不好?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上来示范他们是怎样做的。

(该组同学上讲台示范操作)

生:老师他们灌水的那条血管不是静脉血管,是动脉血管。

师:(通过与解剖的心脏比照,同时比较同等粗细的血管的管壁)大家看到,这组同学选择注入水的这条血管的确是动脉血管。那么,为什么从动脉血管灌不进去水呢?

(有部分同学低头搬看本组的实验材料)

生:在动脉血管与心室的连接处有瓣膜,这是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动脉里面的血液不能流回心室。所以,从动脉血管灌不进去水。

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也有这样只能单向开放的瓣膜,这是房室瓣。有了房室瓣,心室的血液也不会倒流回心房了。

师:这样看来,心脏内的各种瓣膜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师:(展示课件,心脏收缩舒张的动画演示)位于我们胸腔内的心脏,从它的组成、结构,都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就象工作能力巨大的泵,保证了血液在管道内不断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具体是如何进行的,下一课时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推荐第3篇:生物课教学反思

2014年高效课堂教学响水中学开放周

生物课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公开周是我们生物科教学质量的一次考验,这次教学活动后,我们深刻地反思了七八年级的生物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

再次,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要做引导者的角色,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要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要上好初中生物课还应努力做到这两点:

1、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主体性。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喜欢生物学,愿意学习生物学

2、切实实施课程标准,努力引导学生动手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相互探讨和评价,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受到实验探究方法的训练和能力提升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师要用积极的语言,轻松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心里不以学习生物为负担,将生物这一科当做兴趣来学习,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学科分析整改材料

一、课堂上要注意营建轻松的教学气氛,多用一些教学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物课堂变得丰富起来,让学生喜爱生物。

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作用。

三、坚持开展小组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在问题发现的时候将其明确化,问题解决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合理积极地评价学习成果。

四、适当减少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注意结合生活,多运用多媒体材料展示当下现代生物科技成果来丰富学生的视野,特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让学生能把学习生物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学有所得。

推荐第4篇:初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模式)

武宁中学生物组

一、复习回顾

 针对上节课的主要问题,以默写、提问等形式进行复习检查

二、新授过程

 包括五个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依据事实,作出假设

3、呈现资源,合作探究

4、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5、迁移应用,解释现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内容: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主要的方式有问题情境、事实热点情境、生物史话情境、实验操作情境等。但不管何种情境的创设都要紧扣教学目标,使学生针对这个情境能产生有效思维或认知冲突,并能依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目的: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很自然的产生好奇心和疑惑,从而为一堂课开一个好头。

(二)依据事实,作出假设

 内容:这是一个设疑促思的过程。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特别是在实验探究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诱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注意:教师要适当引导)

 目的: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了给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呈现资源,合作探究

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实验探究材料、或者收集的资料、制作的课件资源等进行合作探究。(注意:教师应由易到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

(四)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 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不能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应当诱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五)迁移应用,解释现象

教师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使学生的既成思维得以拓展和应用。

三、课堂小结

 由同学起来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交流,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四、巩固拓展

 进行当堂测试

四、作业

 布置实践性作业,可利用星期天完成。例如:办生物报、进行社会调查、制作动植物标本等。

推荐第5篇:七年级生物课教学随笔

一、生物课提问不是越多越好,提问学生过多,容易使当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

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活动,不是讲课越少越好。课堂难点和重点讲不透,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难解决的。

三、课堂气氛不是越活越好,如果学生活跃影响到课堂纪律,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练习多是学生负担重的原因之一,减轻学生负担是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但不是练习越少越好。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适当的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五、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听课乏味,课堂教学方法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比如“讲解、师问生答、生问生答、学生扮演某种生物的角色以及让学生去黑板板书”等方法,课堂显得活跃,但实质上课堂容易乱,效果并不好。

生物课也能像语文课一样获得艺术享受,课本剧的引入,让教与学都变得轻松而快乐,稚嫩的表演,幽默的语言,令课堂笑声不断,不经意间,演员与观众都获得了超越知识本身的教育,学生尤其喜欢这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经验总结:直观教具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凸显了过程,降低了难度,活跃了思维,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生理知识的教学尤其适用,活动多时间紧,学生如能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就能保证课堂效果。

推荐第6篇:学年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庄淑惠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1至3班还有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教材。为更加透彻的理解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钻研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二、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上课时经常会利用一些视频短片来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听其他老师的课,认真思索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由于是高中新课程的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写好课后反思是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通过反思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再备课),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寻找更好的,更适合我们学生现状的教学方式。

五、真批改作业及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尚浅,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推荐第7篇:在生物课的教学中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成语或者俗语来突出教学内容,因为有些用语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现象或原理。例如,俗语“螳 螂 捕 蝉,黄雀在后”就深刻 地揭示了食 物 链的关 系;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就深刻的说 明了水和矿 质 元 素对 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歇后语“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就揭示了昆虫的先天性行为――趋光性;成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说明了生物的遗传性;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则反应了生物的条件反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用心搜集,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定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三、适当融入游戏环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初中生正处于由童年向青春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有一种“爱玩”的天性,从这个方面来说,在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游戏环节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的教学游戏仿佛就是一支提高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还能让学生在“玩”中发散思维,收获知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四、在实践中重新审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

由于初中生不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自身的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能力十分欠缺。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恰当的生物学教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教学,通过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应实验的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初中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够有效督促教师改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知识。

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相互统一的课程。初中正处在一个认识世界的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良好的实验教学,应该以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并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也应该从态度上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当中通过实验发现生物的奥秘。

总之,改良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应结合课改,改变教学方式,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推荐第8篇:《生物课复习的反思》教学反思[定稿]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为以下;

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复习过程,通过对图的识别,分析,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推荐第9篇:教学反思生物课堂上的例子

教学反思:生物课上的例子

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但初一的学生看似熟悉,实际有些陌生,甚至感到抽象。如果老师不用心思把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学生的兴趣渐失,很难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就在课堂上尽量用生活中简单、生动的实例、俗语,让学生一听就懂。

例如在讲生物的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时候,我就举例刺猬。刺猬的刺让很多动物望而生畏,一遇到危险马上就把刺树起,蜷缩一团,保护自己,其它动物不敢轻举妄动,但黄鼠狼却不怕它,对着刺猬打个臭屁,使刺猬被臭晕,刺舒展开,肚皮露出来,成了黄鼠狼的盘中餐。

在讲食物链时,我刚说一句“螳螂捕蝉”稍停一下,学生接下句了“黄雀在后”,问:这条食物链怎样写?学生马上就回答:蝉→螳螂→黄雀,马上又有学生说错了,没生产者。我再来一句:大鱼吃小鱼(稍停)学生随即补充: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问:食物链怎么写?学生回答是争先恐后,大多都是:泥巴→虾米→小鱼→大鱼,当写在黑板上时,学生又开始议论了,泥巴不对,该改成植物(浮游植物),立马就订正,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兴趣提升,知识点也轻松地被学生掌握了。在讲食物链的营养级的数量时,先说随着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配合俗语“一山不能容二虎”,学生就轻而易举的明白了。

如果老师的事例生动,俗语精彩,运用恰如其分,不仅活跃了课堂,学生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知识,“学困生”就转化成“学进生”。

推荐第10篇:初中生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生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要依赖环境,生物的生活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你知道生物的生存受到那些环境因素的制约吗? 一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那些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

2、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等。 二 探究的一般过程

导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是初中生物学习一个重要的知识,通常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① →② →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 →⑥表达与交流。

(2)探究实例: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请你阅读课本p15—p16,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的问题

是 ?(要求:找准探究的内容并把探究的内容变成疑问句,再把句号改成问号)

②作出的假设是 。(要求:对你所提出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 ③得出的结论是 。(要求:对你的假设作出一个判断性的回答) 三 对照实验

(1)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 的实验。

(2)实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 设计对照实验要求遵循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给鼠妇设置两种不同的环境是 和 。这两种环境是由于 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变量是 。 扩展: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除了光以外,还有 和 等。 a、如果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 是实验的变量。 b、如果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 是实验的变量。

② 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出现偶然性,以免得出不科学的实验结论。减小误差方法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多次实验,取实验数据的 值。 四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概念: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几种关系。(要求:板书这几种关系,并能举例) 请你根据你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属于那种关系 ① 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这是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如:猫吃老鼠、鸟吃虫等。

② 关系:两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配偶,营养物质,栖息地和生存空间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如:作物和杂草。 ③ 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协作。一般体现在同种生物之间。如:蜜蜂、蚂蚁等。

④寄生关系:由于争夺营养存在的一种关系,属于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通常都是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加会损害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如:人体和蛔虫之间的关系,等。

⑤共生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通常都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如:蚕豆的根有一些能固氮细菌,这些细菌以蚕豆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命,这些细菌则帮助蚕豆的根葱环境中吸收含氮的无机盐,供植物生长。 展示任务分配:

1组:一 2组:

二、(1)+(2)的① 3组:三 扩展+(2)的②

4组:四(1)+四(2)① +四(2)② 5组:四 (2)③④⑤ 6组:课本p18 练习

2、3 【巩固练习】

  通过讨论与交流,完成课本18页的课后练习。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鼠妇是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

a.减少误差

b.数量多便于观察

c.便于计算

d.好玩 3、菊花多在秋天开花,影响开花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阳光

d.温度

4、2005年我国宁夏地区某草场鼠害猖獗,大量的羊群严重缺乏牧草。此地区羊群和牧草的关系是

( ) a.合作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生物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生物课堂教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结论,所以要求生物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组织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生物教学是灵活的,我们要适时根据课堂的情况科学地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组织的学习活动,作到有时、有度和可控。

生物教学要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命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理清知识的区别,找出知识的联系,打好生物基础,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有时简单的也可以画简笔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甚至肢体语言也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初学者的感性认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思,充分理解,避免死读硬记。

第11篇:听生物课有感

听生物课有感

2012年2月28日,xx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xx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教育见习》。在课堂上,我们以初中生物课程《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例,设计教学过程并进行分享。随后,我们观看了xx市xx区二中xx学校的周老师对本节内容的授课视频,受益匪浅。

对于《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1、介绍几种当地常见鸟种,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提高其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通过提出问题——“鸟——如此美妙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进入课本的学习;

2、以某种鸟类为例,讲授鸟的生殖和发育分别经历了“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的过程;

3、然后,将班级进行分组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来认识鸡蛋的结构,加深感性认识与直接认识。接着再进行一个系统的介绍;

4、复习巩固。

通过课前的自我讲课思路设计,再与课中视频的观看,我开拓了教学思路——周老师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

周老师在一开始便播放一连串漂亮的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自主简单地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当于一个思想上的热身运动;随后通过利用图像来展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文并茂,生动而又不乏科学性地讲授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再对课堂的前半部分进行文字线索总结之后,周老师组织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对鸡蛋进行观察,运用直观性原则,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鸡蛋的结构;最后,周老师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反馈练习、情感升华。

而我的具体收获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与鼓励性,知识点之间衔接自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师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基本功不单单包括了对所学知识的了如指掌,也应包括了流利的普通话,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师范生在平日学习中应该格外注意着重培养的。

2、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影响日益增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是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而周老师恰恰把握这一新趋势,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贯穿教学的始终,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保持饱满的热情来学习知识。特别是在课程一开始的引入环节。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而周老师则以图片形式吸引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3、知识结构的完整,善于联系知识点

学习生物,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在学者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而周老师注意了这一点,在讲课的过程中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例如在谈及鸟类的求偶行为时,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一概念,做到温故而知新;又如在介绍“孵卵”这一环节时,周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是否孵卵对鸟类有何影响”,衍生出了鸟类的体温较高以便加快孵化,且使成活率高等,建立点与点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大楼”的构建。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从开始到结束,周老师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以激励学生自我思考,通过思考将知识点内化。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病史学生掌握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作曲和有效的吸收。[摘自《教育学》]另外,对学生多用激励的语言,根据现在学生本身的特点给予恰当的评语。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时时观察学生,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去尝试,真正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5、探究性实验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点是我在本次见习中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关注的内容——这是世界性的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摘自《教育学》]而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还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在此次教学的第二部分中,周老师则采用了实验教学的形式来传授知识。学生在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探究、独立完成了所有内容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周老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先给出了部分知识要点,例如怎么正确操作、实验顺序应是如何,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这个实验前的准备能够避免学生在试验中造成不必要的错误,降低时间的损耗,提高实验效率;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做实验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周老师并未给出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明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老师给以简单的指导,这就让学生各施其法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

6、综合运用学科间知识

跨学科的学习,在新的课标中多次被提及,是课程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克服了学科间“各自封闭”或很少联系的现象,将学科分科中条块分割过细的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弥补了学科学习的缺点,加强了学生认知结构中横向结构的融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束课程之前,周老师还提问学生说出有关于“鸟”有关的诗句,让课程在最后得以情感的升华——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肯定以及学习的——由于目前的中学教育以文理分科为主,导致分科后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其左、右脑的利用与开发不均衡,也容易产生疲劳。而周老师在教授生物知识的同时穿插对语文知识的温习,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

7、课后总结与反思

周老师在本节课结束之前运用了教学上的巩固性原则,对所教内容进行了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较强, 一节课的前后知识,与其它课程之间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通过课堂小结对所传授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概括总结, 使新旧知识前后串联起来, 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系统完整的, 有利于其进一步掌握。

以上是我对本次教育见习课的一点粗浅认识,总之周老师,乃至每一位在岗的老师们都有着我要学习的地方。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师范生的我,也应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也应不断锻炼自身,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以便日后更好地踏上三尺讲台。

第12篇:浅谈生物课改

浅谈生物课改

我叫王谦卑,从教15年,接触课改2年,教生物15年,在全镇统考中,成绩还算比较好。以前,我们总是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确实激励了很多人。对于初中生来说,崛起的很少。只有当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才会更加投入。我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第一次考试50,下一次60,再下一次70,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以前教4个班的生物,现在教2个班的生物还有九年级班主任,一班数学。说实话,除了上课,我不可能再在课后花时间去补课。为了提高效率,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之前,我要求同学们喊口号:“生物大舞台,大家一起来。”这样一上课,学生就会觉得是生物课了,要收心了,状态要调整了。

当学生确实比较疲倦或者无趣的时候,讲动物教给我们的故事。比如说:我们经常在石头缝里,或什么狭小的地方看到蛇皮。这是什么现象?蜕皮现象。为什么要蜕皮?因为蛇的表皮是一层角质层,角质层是不会随蛇的生长而长大,但蛇的真皮是不断在增长的,这层角质层就限制了真皮的生长,所以蛇不得不想方设法把旧皮脱掉。蜕皮很痛,但要成长必须承受这种疼痛。所以,我们要成长也需要承受这种疼痛。

二、创建和谐课堂

在学校3+4课堂模式下,坚持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想要什么样的课堂,在上课之前提出要求,在上课的时候,用评价机制不断规范。一个行为重复很多次,可以形成一种习惯。当一切成为习惯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遥控了。

我喜欢笑,这也许是比较有亲和力的表现。与此同时,我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把学生当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天堂和地狱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我的课堂肯定有“讨论交流”的环节,学生有真讨论,有假讨论。我总是说: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弄清楚这些题目的。被人信任,学生自然比较认真。事实上,总有学生做不到。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能包容。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总是有所收获的。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三、提高生物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我的课前准备就是精心编写一张导学案。那上面至少有我认为必须弄清楚的知识点。以此为纲,指导学习。

展示时,小老师不仅要讲出答案,还必须阐述理由。“之所以„„是因为”是展示的一般格式。长此以往,学生的展示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所以在去年的全镇统考中获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

四、

要学好生物,就必须走进生活,置身于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去了解,去体验,去感受。要牢记两点:

五、首先,学会观察,善于发现。要明确观察的对象、目的、方法和步骤,全面、细致耐心地进行观察,有时还必须如实纪录。需要观察的有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各种实验现象等等。观察时还要多提问、多思考、用心去领悟,才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深入认识。通过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进而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形成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观念,情感得到升华

六、其次,学会整理。即对多方获取的生物知识进行浓缩、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此过程包括分析、比较、总结、归类等环节。许多学生对生物的认识较为肤浅和片面,因为他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去深入了解分析,掌握其本质、必然性、内在规律、因果关系等,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不易区分的知识,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DNA复制与转录和翻译、血液的体循环与肺循环等,必须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及联系,否则易发生混淆。更为重要的是,直至目前的课程编排和教学模式,都决定了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人为划分好的各部分知识,虽然生物知识有其独立性,学习过程要循序渐进,但学生如不能对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归类,就难以形成扎实、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努力从多角度去发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并以此为线索,对学到的新旧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与更新,构建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生物科学观。此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生物学知识要用于生活 知识要得到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体现其意义。生物知识更是如此。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生物知识,大到国民经济,小到个人健康,都与生物知识密不可分。

三、作为中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好生物,学好生物学知识是个人成长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生物与生活联系密切,要学好生物知识,就要从生活中学,应用于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知识要运用于实践,实践要有知识基础。

王谦卑

2015.01.11

第13篇:生物课改建议

初中生物“四型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操作建议

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教学实际,科学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恰当运用教学模式,力争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初中生物“四型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四个课型要灵活设置,五个操作步骤要合理设计,创造性地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⒈预习指导课:预习指导课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型。其预习的内容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多课时的生物知识,预习指导课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与展示引领课等合并进行。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实际实效。

⑴明确目标:以知识单元为教学节点设置基本预习内容,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确立学习目标。实验内容要明确实验目的、观察重点、操作要求等。

⑵下发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导案”、“学案”、“练案”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加以解决。

⑶自主学习:导学案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的知识点等。学生在导学案的学习方法指导、探索路径指引下进行有效、有序的自主学习。

⑷发现疑难: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

⑸记录问题:对所需记忆的问题及所发现的疑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下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⒉展示引领课:展示引领课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型。

⑴知识链接——认定目标:教师要积极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引入新知学习中。在预习发现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链接,做好认知铺垫,认定目标导入新课。对于实验要强调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环节步骤。

⑵小组合作——探究解疑:对于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加以解决,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增强小组活力。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为调控作好准备。实验内容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记录每步实验的数据、现象、影像等,实验完成后,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实验记录。实事求是对待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⑶激情展示——组间交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议,可采取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形式加以解决。要随机确定展示的问题,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展示。以问题应答、文图板书、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认知互补。激励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补充和质疑,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提示、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思考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配合板书进行归纳总结,适时对学生展示进行有效指导,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注意评价的即时性与成长性相结合。对于实验内容,在组内探究、组间交流后,得出有价值的实验结论。

⑷点拨引领——拓展提升:每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后,要通过有代表性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应用学习方法。对实验内容要通过实验操作过程中成败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寻找实验内容与教材基本知识的结合点,全面、系统的把握知识,提升能力。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总结归纳、巩固提升。

⑸达标检测——反馈校正: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分析本部分知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充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每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后,要进行有代表性的习题训练。针对课时目标,设计习题进行达标测试。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校正,保证当堂达标。对于没有解决的学习问题,在后面的深化学习中解决,保障发展性目标的达成。

⒊巩固提升课:由概括导入确认目标——知识梳理落实双基——典型分析点拨引导——方法交流展示提升——反思归纳完成学案等五个基本步骤构成。

先由教师总括本单元知识内容,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然后再让学生展示知识框架(版块)。此环节应多设计一些点对点的针对性基础训练,选题要有典型代表性,教师要精准点拨。大胆放手让学生思索发现,在学生分析探究过程中完成展示提升。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反思归纳时最好结合以上过程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切忌空洞的知识罗列、堆砌。应兼顾巩固与提升两个层次,重点要放在强化基础记忆、规范书写应答、总结比较归纳三个方面。在学生展示上与其他课型的区别在于突出方法指导规律解析、分析探究知识应用,注意适当加大知识容量。

⒋讲评展示课:由错题统计错因分析——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合作交流展示思路——重点点拨方法训练——变式训练二次达标等五个基本步骤构成。

教师要认真批阅试卷,总结发现问题。学生要针对自己的答卷找出每个错题的原因,记录问题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对其同性错误,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后,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进行点拨、归纳,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结合具体试题进行归纳总结。对于针对性较强的试题要进行有提高性的巩固训练,进行二次达标,二次达标是查漏补缺持续学习的必要保证。

第14篇:生物课改小论文

七年级生物课改的几点感悟

作为生物课教师,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课改改变了对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理念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我校使用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已多年了。作为生物课教师,我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经历岗前课标及教材培训、岗中专题研究、教后反思总结等过程,再过教研组集体说课、备课、上课、评课、再上课等形式,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

一、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强凋,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个体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改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 的创造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学会了撰写探究报告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增强了生物综合能力,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使生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了活力。

二、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 相对而言,新的实验教材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大紧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形象直观化。

因此,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与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是不相符合的。这就促使你不得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因为它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问题是由学生探究讨论回答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出来的,其结果是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血液成分”一节时,我在阶梯教室利用展示台、幻灯等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血液分层图的课件,并投影出观察与思考的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又展示出血浆成分示意图,让各小组探究出其成分和功能;最后展示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和电镜下的血细胞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讨论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为了突破难点,还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动手完成, 最后叫一两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表格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由学生评价并补充完成,印象深刻。又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胸、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及其动、静脉血的转化和所经过的血管,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言且对答如流。这比以前单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既便于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三、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与此相适应,生物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课改进一步加大了启发诱导的力度。每节课,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问题,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先浏览本节内容,看图进行资料分析,然后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或本人创设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整堂课处于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气氛中。例如,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然后围绕其讨论题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合作交流,使问题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回忆了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四大类群,又复习了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动物的类型,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四、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也许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反应快慢方面有欠缺,可是他也可能在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作业、文明礼貌等方面比其他同学强,教师要善于表扬,给予鼓励。因为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是开放性育人目标,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有差异,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一样,但是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让他发挥其优势,发展个性,适当给予激励性的语言,以调动他在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学生日有所获,那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应该给予肯定,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动力,这样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相反,如果某学生对某一问题答错了就当堂批评,今后课堂上还会有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吗?会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吗?所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我真切地感受到,课改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合理,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我们已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直接受益者首先是我们的学生,其次是我们老师。课改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第15篇:生物课听课心得体会

生物课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 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10分钟)

Part2 观察鸡卵的结构

a: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让学生制作鸡卵的简单模型。 材料:乳白色塑料袋子、透明塑料袋子、自来水、黄色乒乓球等 要求:制作出的鸡卵模型至少要有三个结构,结构越多越好。 b: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所表示的结构。 c:对学生的模型做出评价,补充模型上没有展示出来的结构(胚盘、卵壳孔等)。引导学生讨论鸡卵各结构(卵壳、卵膜、卵白、卵黄)的功能。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a。 (10分钟)

Part3 鸡卵的发育过程

Ppt图片展示鸡卵的发育过程,提出“受精作用、体内受精”等概念,并且提出鸡卵发育的条件,引导学生解决part1中的问题b。 (2分钟)

Part4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育雏概念的形成)

图片展示:孔雀开屏等。针对图片中鸟类的各种行为提问学生,鸟类所处阶段与行为目的。 (8分钟)

Part5 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和晚成鸟概念的提出,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c。

(2分钟)

Part6 知识巩固与运用阶段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把这节课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并且学会灵活运用。(5分钟)

Part7 课堂小结 (3分钟)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 “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第16篇:生物课改心得体会

生物课改心得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1、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3、生物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其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 成功教育的彼岸。

课改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变教材。课改不仅是换换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内容改变,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过去由老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主。过去我们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现在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以前关注更多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这次课改立足于三维目标的统一,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新课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课枯燥乏味,师生之间也缺乏合作与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则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改变学生过去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并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

第17篇:初中生物课改

生物的课改计划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对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视,以往的照本宣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课改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多数都是浮于表面,没有真的去领会课改的精神,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改有以下认识:课改不是不让老师说话,让学生在课堂疯跑,无组织、无计划,相反课改是让老师在课堂上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愉快的学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涵养,还要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贯穿本节课的知识中。

【关键词】 课改 学生主导 引导

要让一节课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我想这不光是老师的期望,也是同学们的心声,因此还像以往那样填鸭式的教育,或者是满堂灌,已经起不到一丝效果,这就迫切需要进行课堂改革,究竟如何让改革,这也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就这些看法进行探讨: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实际化。

这句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了,那究竟怎么样才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我认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简单的让教师不讲,我理解所谓的引导作用就是如何掌控学生,教师要有过硬的

姬双勤 业务素质,当你放手让学生去学时,能够做到有张有弛,当学生的讨论超越该节课的内容时,教师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而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自己要有一个预设能力,而不是教师机械化的去引导,要让学生全员参与的去引导。

二、学生的主导地位体现应多样化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作用凸显越来越重要,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学生是课堂的精髓,学生在课堂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去漫无边际的侃侃而谈,或者说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无忌惮的去玩耍,这里所说的主导作用是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说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或疑惑,可以小组之间交流,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流目的是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高效率,这就需要老师这根灵魂来把握。学生主导作用形式很多,可以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单独回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师生互动等。

三、课改要与时俱进,探知奥秘

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应该前行,现在是科技时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穿插一些科技知识,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所以我认为在现在课堂教育中可以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给学生看一些课外科技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科技知识,这样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丰富本节课的内涵。让学生从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传外事的人,变成一个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的学生,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才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生物教师的教学手段及形式要多样化

初中生物课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比如形成生物体的细胞的特征及作用、最初的生物如何进化成现在多样的生物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或周边生物体相关的趣味十足的生物学主题。关键是怎么样将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接受,并能够主观上去记忆,我认为这很重要。

比如我在讲显微镜的使用时,过程步骤很多,学生操作中容易把顺序颠倒,这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想想能否把这些过程,变成一个顺口溜,学生们很好奇,就试着写,最后我和学生达成一致认同,应该这样来记忆操作过程: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再如我在讲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时,我作总结时是这样说的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胰肠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氨基酸。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肠液,变成甘油脂肪酸。消化不吸收,胃吸水酒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盐维素进大肠。同学们好奇说“老师你总结的真有趣,我们也想学,这样就将枯燥无谓的记忆变得生动多了,关键是学生乐于去记忆。我就会趁热打铁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去变关于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让学生们评出最好的。 当然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可以是小品形式、故事形式、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打油诗,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动漫故事(讲食物链与食物网)。

其实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时不可预测的,他们的潜能有时会超出你的预料,因此教师要学会放手。

五、做好每节课的反思工作 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反思是否切实去做了,每一节课至少每一小节内容进行反思,有的老师只是机械的把教案上的注意事项或反思摘抄下来,这样的敷衍塞责,对于新课改的前进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我认为实效性的反思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反思一定要把学生的表现,作业情况、容易出现问题、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优点、不足、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教学手段的优劣,以及本节课的改进方案和下一节内容的安排注意事项,避免出现类似现象,我相信只要这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写反思,一定会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爱上生物课。 对于步入生物教学不久的我来说,以上仅是我个人对于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点点的看法和建议,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诸位老师给予指正。

第18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课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课教学

初中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和科学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科学求实态度、灵活多变思维方式和强烈创新意识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理解对生物规律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概念规律模糊感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领悟科学本质在进行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备材料,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应明确、简洁、恰当地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就所研究问题提问,以使学生有放矢地活动只有学生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准备阶段做初中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他们专注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事,做他们认为开心事

二、循循善诱,支持学生主动探究

积极行为总是由于动力驱使而产生若教师能及时地并加以正确引导,同时对他们活动起到支持作用,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探索下去教师在学生探索情况下要给学生心理上安全感,让学生在宽松、自主、愉快环境中学习,感到教师是他们最有力支持者,可以促进学生自由地表现其探究欲望和探究行动小王是八年级学生,老师眼中“后进生”他比较喜欢生物课,尤其喜欢捕捉、观察、饲养小动物,在讲授两栖动物生长发育时,他突然对青蛙冬眠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至于打断了正常教学,问了很多青蛙冬眠知识当时着急上课,我也没在意,没想到是,小王受课上内容影响,课下便研究起了青蛙人工冬眠,先后又找到我,询问怎样做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具,我有些不耐烦了,但为了照顾学生自尊心,我还是耐着心讲了又讲,心想,做着玩儿呗,失败了也就死心了居然没想到是,在两个多月后一天下午上课时,小王居然给了我卷了边笔记本说:老师您看看这个下课了,带着好奇心,我翻开了这个本,里面用铅笔记满了个个青蛙冬眠实验日期、、数据、现象、图表、处理方法等等看着这个本,我兴奋、我自责兴奋是:“后进生”有了实验成果,自责是:我差点断送了这个实验成果小王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等步骤,学会了动脑,去思考、去筛选材料,这对他很有益处做中学要求成人为学生独立做提供和空间,要相信学生有同成人一样独立、研究和动手能力在初中,虽然学生从成人那里直接获得东西不多,但通过做,学生内心可以不断地“悟”出来更多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他们而不是教师“教”出来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初中生物教学情景

互联网上最丰富资源是文字和图片,在生物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学情景,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教学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够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从网上搜索一些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及动植物趣事,为学生提供教学情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如在准备“遗传与变异”一节教案时,从网上搜索到近亲结婚与遗传疾病典型例子“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家史”“达尔文悲剧”等课堂上,当讲到“禁止近亲结婚”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句古话:近亲结婚亲上加亲可是国家婚姻法却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们知道这是为吗?”等学生讨论后,再给学生讲述,近亲结婚到底有多大危害笔者列举了事例:1840年2月,21岁维多利亚女王和她表哥(舅舅二子)阿尔伯特结婚,婚后给她个人生活带来了巨大不幸他们生下9个孩子中,有3个患有遗传病----血友病,其他人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真是无独有偶,1839年,30岁达尔文与他表妹爱玛结婚,爱玛是他舅舅女儿谁也料到,他们6个孩子中竞有3人中途天亡,其余3人又终身不育到了晚年,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生物进化过程时,异花授粉个体比白花授粉个体结出果实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这时,达尔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结婚向学生讲解这些名人沉痛教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近亲结婚会导致遗传病,所以是应当禁止

总之,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课程目标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进行学习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目标51

第19篇:初中生物课教学听课教研组长总结

初中生物课教学听课活动总结

大牟家中学教研组长

张华

2014 年9月29日,我们大牟家中学全体生物教师有幸参加初中生物课观摩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领导和各位老师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比如:文昌中学的张老师所讲授的《植物的无性生殖》这一课当中,通过观看、示范、动手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等措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无性生殖。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学生参与等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四、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各位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教师利用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或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对中考提出的建议很好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中考应对策略,王仲启、邵平等几位老师就中考中的知识点及拓展知识进行了认真的讲述,王常知主任就近几年的中考形式及考核重点进行了讲述,并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使我们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使我们的生物成绩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向同行们学习,使自己更强!

第20篇: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高隆梅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3)、(3)两个理科平行班和一个理科提高班的的生物科教学工作。时间转眼即逝,特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努力小结反思:

一.制定计划,加强教学工作的目标性。

常言说:纲举目张。在短短的一学期中要完成重新分配的3个原本4个班级的学生的教学任务,心中无数是不可能做好的,故此在接手全部理科班和其中一个班级班主任的工作时,首先就是研究学生的档案,认识学生,和原有的老师了解各种情况,即使在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工作而不得已放弃班级管理时,依然不考虑班级界限,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沟通,不断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不断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改进和完善计划。

二.引导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工作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同时在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的体系的基础上更注重钻研考纲和新课程要求,比较其中地变化,适时地补充教学环节,注重知识点紧扣当前形式,注重题型地改变,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提高有效分。

三.上好有效课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书是一项个人艺术与全局统一的难题,故注重根据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仔细考虑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和材料的取舍。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反映,掌握情况及时改进和修订教学方案。

自己做到多做题,多研究参考资料,把握高考方向,尽可能的使学生精选精练,提高课堂效益。

认真出好练习和试卷,使学生能逐步提升,同时认真做到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对策,提高信心和解题的能力。同时不逃避责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既考虑学生的信心,也不能降低难度,(高考是全国一盘棋,全部学生同一个要求,一味的简单简单再简单,得意于比较平时不同学科的及格率,掩盖高考中实际情况的混水摸鱼、是违背师德的。)不在乎平时的涂脂抹粉,按计划和考纲循序渐进的加大难度,以期待学生真正的进步。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生物学语言的应用。

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

四.注重交流

今年本校高三生物只有一人任教,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一定会有不足之处,故注重和同校的老师交流,也不忘同级别兄弟校的学习借鉴,还关注与一级达标校的老师的交流,同时理综是全国试卷,利用自己的外省市同学网络,不断交流学习,以期祢补个人的不足。

当然,人无完人,不做事是不会出错的,只要去做了,出错是难免的,记得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学期过去了,反思自己的行为,虽然努力了,结果不尽如意,有的不是个人力量能解决的,但求无愧于心。而有的不足却是个人本应该完成的,例如在高三学科交流会上,与会教师的许多观点是自己平时的所为或所想,却没能及时落笔汇总,没有及时写出完整的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大家进行文字上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注重了道德情感方面的引导,却因为高三教学时间紧张的因素,在研究性教学方面贯穿不够,这些个人能完善的将是下面改变的目标。让我们保持自己的优势,改变不足,用王校长的一句话,只要我们真正的投入的去做,享受努力的过程……足以!

生物课教学工作总结
《生物课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