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撰写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30 08:36:4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目标撰写

教学目标撰写模板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可从字、词、句、文章大意、写作线索、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等方面撰写。

①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利用工具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小

学)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文章大意。

③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

④能清楚地表述出文章的脉络和线索。

⑤体会文章……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揣摩、合作探究、讨论等)过程,掌握(表达技巧、

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文章意蕴)等。

①反复朗读,感受……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及文章的丰富意蕴。

②通过合作探究,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语言特色。

③揣摩精美语句,体会(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表现手法。

④品析重点段落,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⑤精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揣摩语言中把握文章主旨。

⑥分析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学习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从作品体现的亲情、友情、爱国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团队合作的态度;热爱自然、尊重他人、宽容、珍惜、民族精神等价值观撰

写。

①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关注和体验自然,丰富心灵感悟。

②体察作者对自然的感悟,深入理解生命意蕴,提高审美意识。

③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体悟作者的爱国情 感。

④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品位。

⑤唤起对……的感悟和思索,逐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推荐第2篇:撰写教学设计说明

“四有”课堂教学设计撰写说明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而设计的教学文本,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教学设计也是将各种教学要素有序地、优化地进行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的。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

撰写教学设计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犹如舞台,教师学生不知道演什么,怎么演?那这戏肯定是要演砸的。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具体归纳如下:

1、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明白教什么,怎么教。

2、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3、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清楚重点、难点、考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4、撰写教学设计是我们提高课效基础,是提质的有力保障。

5、撰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

三、怎样撰写教学设计?

写教学设计不同于撰写教案,写教学设计力求简而明,不必把师生的对话都设计到。但是,重点环节必须周密设计,确保实用高效。

1、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时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设计必须在了解学情、课标、研读教材、掌握考点的前提下来设计,通常设计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四有”模式课堂要求知识目标必须精准、细化、明确,难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是在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它包括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目标设计时只要有体现就行了;情感目标包含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生激情的调动,以及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设计时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牵强。不管是什么目标,课前展示给学生是最好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出教室。

2、重难点、考点设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难点、考点是必须掌握的,否则我们的课就成了没有生机简单说教,空则不空,没有重点、难点、考点就等于处处都是重点、难点、考点,这样学生会学得很累,质量更无法提高。因此,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重难点考点尽量设计准确,该掌握的学,不该掌握的坚决不学。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提质。

3、教具学具的设计。教具学具通常要在活动课、做实验时才使用,既然要上实践课,教具学具自然会准备好,没有必要再教学设计中写明。

4、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它包括引入课堂学习,教师精讲,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这些环节在撰写教学设计时也要有侧重点,详略得当。

“四有”模式的精讲不能单独在某个环节中体现,它是贯穿全课堂的,处处都要精讲,只是精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如:引入课堂学习也叫导入新课,属于精讲范畴,教师在找准切入点后必须讲得精彩,或是设悬念,或是讲故事,总之要有引领性、启发性、挑逗性,使学生达到灵感大发,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境地。传授学生知识时的精讲则要求教师讲得精、准、正确,讲出情感,讲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听而不忘。在引领、指导学生操作时更要讲得少,点到为止就行了。在鼓励评价学生时又要讲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有一股暖流流进自己的心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只要想好引入话语,找准精讲内容就行了,不可能处处都写。

5、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是重点,它关系到整节课的走势。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是统一的,学生学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不能分开来说,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可动摇。因此,我们把教学方法说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这个大前提下设计了“运用自主探索、实践互动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讲解获取知识”与“应用电子白板等其他方式获取知识”三个子项。在这三个子项中,把“互动”单独提出来说一说。“互动”是多元的,他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媒体互动、文本互动等。“互动”的关键是“动”,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参与率大90%以上,那么这个互动就成功了。不要单认为拉桌子合作学习才是互动,否则互动也就很难设计了。课堂教学如果把三个子项都优化了了,那么教师上课就会感到得心应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体现了,课效自然也就提高了。

6、训练设计。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提质的关键,又是能力培养的最好举措,还是检验目标完成情况和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四有”模式要求我们训练面要广,要有梯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好是考点等。因此我们通常设计成三个训练内容,即“基础知识训练”,重在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力训练”,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能力;“拓展创新训练”,重在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只要我们设计好这三个训练点,内容涵盖考点,题型做到多样化,那我们的训练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课外作业设计。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和课堂训练的延伸,也是进一步巩固、记忆知识的办法,还是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量。是教学常规中的主要一环。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少而精,选择有代表性题型布置。

8、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力求精简、明了,有系统性、启发性,还有攻克难点的功效。

四、撰写教学设计的数量。

多年来教案撰写已使老师疲惫不堪,90%的教师抄别人的教案,花了很大力气却无可用,抄了多少年仍然不会写教案。据此,本次改写教学设计一定要轻装上阵,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则罢,要做就做好,出效果;宁可少,不可不好。因此建议撰写教学设计的数量为:语文、数学每周三节,科学每周两节。

五、撰写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杜绝任何照抄教学设计的行为,借鉴教参,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整合、内化成自己的资源来撰写是可以的。

2、撰写时应把握课标尺度,认真解读教材,了解学生,明确考试题型趋势,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实用的教学设计。

3、书写一定要认真,讲究结构美和建筑美,便于检查考核量化。

2014年1月10日

推荐第3篇:如何撰写工作总结

如何撰写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概论

工作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总评价和总结论,是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这种文体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常用文体。通常说的工作总结,一般是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工作总结,不包括个人的总结和小结。写好工作总结,不仅是工作上的需要,而且也是向上级领导应有的汇报,向下属单位和职工群众应有的交代。对自身来说,写好工作总结,可以从中有所启迪,看到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

二、工作总结的作用

有的人认为工作总结是“例行公事”,老一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实际情况看来,工作总结至少有以下作用:

(一)信息作用。

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可以向上级机关、下属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某一时期的工作情况,使他们知道你这个单位做了哪些工作,是怎么做的,从而有助于社会了解你这个单位。特别是那些成绩突出的单位,通过工作总结,除交流信息外,还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二)借鉴作用。

工作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本单位外单位、本地区外地区的工作都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

(三)监督作用。

一般的机关、单位,都会通过定期总结向群众报告工作。企业则向职工报告工作,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接受民主评议。这样,不仅使工作总结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而且也接受了职工群众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工作总结也是一种民主监督的形式。

(四)提高作用。

通过工作总结,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培养与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力、辩证观点,实际上这是自我提高的好方法。一般地说,总结一次,认识提高一次,能力和水平就会长进。如果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那么经常地总结工作也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五)考核作用。

上级机关检查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的工作,除了听汇报、看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以外,看工作总结也是一种方法。

2 从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到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再看实际情况是否与工作总结相符。就这方面说,工作总结起到考核的作用。

(六)历史作用。

工作总结是工作情况的全面综合,包括很多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存入档案,长期或永久保存,可以为编写年鉴和史志提供依据。

三、工作总结的特点

(一)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二)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三)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它是以自身的实践

3 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四)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四、工作总结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结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区分以上总结的种类,目的在于明确重心、把握界限、为构思写作提供方便。但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如《××矿2011年度工作总结》,按性质讲是工作总结,按范围讲是单位总结,按时间讲是年度总结,

4 按内容讲是全面总结。这说明在总结的分类上,应灵活掌握,不必过于拘泥。

五、工作总结的内容构成

所谓“总”,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汇总描述,所谓“结”,就是得出经验、教训、规律的结论。通过由“总”到“结”的过程,要将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次。一份完整的工作总结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情况回顾。

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叫前言或小引,用来交代总结的缘由,或对总结的内容、范围、目的作限定,对所做的工作或过程作扼要的概述、评估。这部分主要概述一段时期的工作过程,可按时间顺序概述,或按工作内容概述,字不宜多,简明扼要,点明就行,不展开分析、评议。这段文字可以约束为一个段落,是工作总结的开头语或导语,其内容应起到提示全文的总纲作用。

(二)成绩归纳。

这部分为成绩的概括,应该有条理有顺序地摆数据、讲事实、搞对比,把本单位这段时期的主要成绩写出来。如成绩多、琐碎,可以概括起来,归纳几条写,抓住主要成绩,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帐。每条成绩开头要考虑一个小观点,各成绩之间用

一、

二、

三、四等序数词隔开,也可拧成一个小标题,冠在前行。这样看了比较清楚,条目分明。在

5 结构上,一条成绩一般为一个段落,如果是重大的成绩,也可分为几个小段落,组成一个大段落或大的层次。写成绩要用直述的表达方法,语言实实在在,少发议论,应当多用数据,多举事实,让事实说话,没有虚言。这部分的篇幅决定于内容,该长则长,能短则短,以说明成绩为准。

(三)经验体会。

一般地说,成绩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目共睹;而经验则是比较含蓄的,隐蔽在成绩里面,需要经过分析研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才能提炼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绩是实践的概括,经验是把成绩上升到理性认识,经验源于成绩,但又高于成绩,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写经验部分要很好地开动脑筋,把经验精华高度概括地提炼出来。经验可以分条写,用序数词

一、

二、

三、四分开,或者可以冠上小标题。每条经验安排一个段落,也可在一个大段落里再分出几个自然段。重要的经验还可在每条经验里再分(一)(二)(三)(四),成为三级或四级的观点。在几条经验中,应分主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经验,主要经验排第一,次要的和再次要的经验,按次序排后;重要经验应展开写,写深写细,多用些笔墨,次要经验可以浓缩,概括地写,以节省文字,但一定要写清楚。

(四)问题分析。

6 问题分析是工作总结的结尾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把问题找准,分析深刻。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管什么单位,工作再好,成绩再大,难免有问题。写问题要抓住要害,找出实实在在的几条,不要把鸡毛蒜皮的琐事罗列进去。对问题要做分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找原因,尤其要从思想上剖析,不能怕揭短。这部分的文字不宜长,能写深刻便可。

(五)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它是在上一部分总结出经验教训之后,根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法、打算,成为新一年制订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得出新的奋斗目标。

上述几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没有第一部分便没有第二部分,因为只有做工作,才能有成绩,如果不把工作过程写上,成绩便无从谈起。第三部分又是第二部分的正向延伸,因为有成绩才会有经验,没有成绩便谈不上经验,经验是成绩中来的。第四部分是成绩部分的反向延伸,因为做任何工作,有成绩也有失误,失误是工作的另一面,所以也是成绩的反面。但是,在写工作总结时,不是几个部分都要写,有时为了突出某部分,就重点写某一部分,其他部分可以省略或合并。比如,要突出写经验部分,前两部分可并成一个部分,而且可以简写。这样经验部分就比较丰满而实在。所以,工作总结基本构成是五个部分,但也可以写两个或三个

7 部分,这就要看领导人的要求和实际需要了。

六、工作总结的写法

(一)总结的标题。

标题,即总结的名称。标明总结的单位,期限和性质。总结的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单标题又可分为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公文式标题:单位名称十时限十总结内容十文种。如标题下或文末有单位署名,标题可省略单位名称等。文章式标题一般是直接标明总结的基本观点,常用于专题总结。双标题是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标题,一般正题用文章式标题;副题采用公文式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限、内容等。

总结的标题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集团2011年工作总结》、《××矿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2011年培训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等。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二)总结的正文。

8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应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在本总结所包括的期限内的工作根据、指导思想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等内容。或交待总结的目的和总结的主要内容;或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或把所取得的成绩简明扼要地写出来;或概括说明指导思想以及在什么形势下作的总结。不管以何种方式开头,都应简炼, 因为它是工作总结的引言,便于把下面的内容引出来,只要很短的一段文字就行了,使总结很快进入主体。

很多人写总结时非常困惑于怎么写开头。开头时应尽量使用符合公司文化特征的语言,比如一段适用于政府部门的开头模版:“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为***尽心尽力,努力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这对于公务员可能没问题,但如果在一个务实的企业使用这样的开头,恐怕会被退回重写。

范例一:2011年,在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办公室

9 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分工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范例二:一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在政治思想和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范例三:2011年以来,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供应处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处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推进企业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有力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范例四:2011年,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稳定为第一责任,以夯实基础和创新工作为抓手,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保护黄山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范例五: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工会在矿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全体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结合我矿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理念,夯实工作基础,注重工作实效,有效提升了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2011年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和中心。

10 它的内容就是总结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1)主体常见结构。工作总结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

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主要以工作回顾连带谈及经验教训。基本上是按工作展开的程序和步骤,分段说明每个步骤和阶段的工作概况,夹叙夹议地引出相应的经验教训。这样写,主要着眼于工作过程的回顾。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

11 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具体写法是总结经验教训为主,用工作回顾阐明经验教训。一般是先归纳和提炼出几条经验或教训,分别展开论述,把工作过程、工作办法、取得的成效等等穿插在里面写,使经验和教训看起来更加充实。但是这样写,整个工作回顾会被拆开来分别为阐明观点服务,显得零散。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在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中适当加以详述,使人对工作概貌有一个总的了解。

(2)主体外部形式。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

一、

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3)主体常见内容。第一,工作回顾。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

12 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第二,经验教训。应从工作回顾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采。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3.结尾。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和总结的开头一样,总结的结尾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但一个好的结尾能给整篇报告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结语部分,主要写明打算,也只需写很短的一段话。写得长了,反而冲淡了主题。

结尾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1)总结型结尾。比如:“以上是我的年终总结,总的来说……,我会努力配合各个部门……,请各位领导和每位员工进行监督。”

(2)展望型结尾。比如:“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或:“随着****的实行,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

13 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直接结尾。将各个模块表达完毕后,直接结束,不再另作收结。有的则简洁地写“以上”两字表示整篇在此处结束了,以作为结尾。

4.署名和日期。如果总结的标题中没有写明总结者或总结单位,就要在正文右下方写明,最后还要在署名的下面写明日期。

这样,一份完整的工作总结就完成了。

七、撰写工作总结的注意事项

写好工作总结,要从内功和外功两方面下功夫。内功就是要学习写作知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外功就是要会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熟悉本单位工作情况及有关的信息。

(一)吃透领导意图。

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除了征求下属单位、职工群众的意见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领导层的认同。因为领导处于特定的位臵,高瞻远瞩,掌握全局,许多工作是他们的决策、指挥甚至亲自做的,所以他们有深刻的体会。工作总结其实也是领导者的工作总结。写作人员在撰写工作总结时,应当首先吃透领导的意图,请领导提提看法,看领导有何想法。一般地说,领导是会提出要求的。如果领导一时提不出来,写作人员可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讲出来,请领导提出修改意见。经过领导修改和赞同的提纲,那就成为领导的意图,这

14 时,写作人员就可以按照提纲写作,写好草稿交领导审阅通过。写工作总结一定要吃透领导意图,这既是尊重领导又可防止走弯路。

(二)充分占有材料。

材料是总结的基础,是第一性的。没有材料,工作总结便无从写起,材料不充分,写出的工作总结就干瘪。所以,在写作前要收集材料,包括与总结相关的材料,诸如数据、业绩、人物、事实等,既要有物质文明材料,又要有精神文明材料,既要有全面材料,又要有典型材料。在收集方法上,可以多种多样,如统计报表、查看记录、深入调查、座谈访问、观察现场、听取职工群众反映等,尽可能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到,从材料中形成概念、观点,然后才开始动笔。

(三)要考虑虚拟的倾诉对象。

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的语言风格、表达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上级是工作汇报,对公司是述职,对部门员工是总结与指导,对自己是工作提炼与备忘。

(四)要对工作总结的专业性有个基本的定位。也就是你准备写成什么专业水准的总结?如果阅读对象并不是该专业的资深人士,总结就应该写得更通俗易懂些。比如给技术管理出身的总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若大量堆砌人力资源专业词汇,恐怕无助于总经理真正理解你的真实意思;但如果给同行的上级提交总结时,若写得过于

15 通俗,可能也难以有效表达工作进展的深度,以及体现你的专业能力。所以要注意对素材的专业性解读,也就是术语的选择,以及对素材的专业性提炼,也就是问题的归结,以预先控制工作总结阅读的难度。

(五)要拟好提纲。

写工作总结需要先立下提纲,有纲有目,按照纲目落笔。拟提纲要从工作总结(文章)的整体出发,考虑写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考虑写几个观点,每个观点里再写几层意思,或再分几个小观点。一般应写到三级观点。如果能详细更好,越细越好。考虑写提纲时,就不要硬拼乱凑观点,玩观点游戏,可以这样说,提纲是工作总结的骨架,材料是基础;材料附着于骨架,骨架需要材料衬托、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六)要构思精巧。

开好头、结好尾、突出中间,这是写好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像凤凰头一样漂亮美丽,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充实饱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威风有力。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写工作总结。要竭尽全力把情况部分写得很实际,把经验部分写的很充实,把措施部分写得很有力。

(七)要搞好结合。

能否利用占有的资料说明经验,关键在于结合得怎么样。无论是围绕观点选择事例,还是围绕事例得出观点,都

16 应做到事例和观点的有机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经验,这是写好工作总结的基本功。初写总结的同志,往往容易犯这也不想丢,那也不想砍,形成观点加事例的简单堆砌的毛病。相反,那些质量高的工作总结,都是观点和材料结合得比较好。比如,有的喜欢先提出观点,然后用材料说明观点;有的喜欢先讲事例,而后从对事例的分析中引出道理;有的喜欢边叙述材料,边提出观点。不管采用那一种结合方法,都要防止和避免把两者结合片面写成了观点加事例。衡量两者是否结合好了,不仅要看是否把观点和材料粘贴到了一起,更要看是否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把两者内在的联系正确地揭示出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八)要层次分明。

撰写工作总结时要注意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事实清楚,表述得当。一要突出轻重主次,把重点的、主要的工作排在前面,其余的排在后面。任何一个部门或单位所做的各项工作中,总有一项或几项是“重头戏”,把他们摆在突出位臵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也便于把主要的工作业绩展现出来。如,集团上半年工作的重点是切实搞好××项目建设和销售,其效果也是很明显,这就要摆在总结的前面来写,使人一看就明白你主要做了什么事、效果如何。如果把他排在后面写,就反映不出上半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二要按因

17 果关系排列,前面写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后面写取得了什么效果。如对现场的安全教育、安全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接着就应该把工作的收获和取得的成效写出来。三要突出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可以排在后面写。

八、撰写工作总结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总结是对一定阶段内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研究,从中寻找出具体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发现某些工作规律或缺点产生的原因,以利于调整单位的工作思路及下一步工作目标。

(一) 总结的内容上只能写过去。

就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检查、分析、研究、归纳和提炼,把大量的感性材料集中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二)在写作方法上要以“我”为中心。

就是自我解剖、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表扬,自我批评、自我提高。因此,一般以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出现。

(三)总结的目的是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就是通过写昨天,看今天,指导明天。总结工作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吸取经验教训,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如果只是把总结当成记“流水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写作体裁上应是议论文。

18 总结不只是对情况与事实做概略性的综合归纳,而是对事物作本质的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找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五)总结的主要作用是向内部报告情况、向外部介绍经验。

向职工群众做总结并报告工作,是让职工群众了解各方面工作的情况,树立信心,明确方向;向集团汇报工作,是让集团领导全面了解所属单位、部门的工作情况,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九、撰写工作总结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工作总结虽然经常写,但由于许多同志没有掌握总结的写作要领,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思考,不能总结出具有特色、独创性、规律性的东西,结果是面面俱到,主旨不明,总结写成了大事记;有的总结形式呆板,“年年岁岁花相似”,千人一面,没有深度和新意,影响了总结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总结的写作技巧,没有对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能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升华选择一个能较好反映工作的角度。撰写工作总结时尤其要处理好“点”与“面”、“定量”与“定性”、“新颖”与“陈旧”、“措施”与“效果”的关系。

(一)“点”与“面”的关系。

“点”即重点,需要展开写、着重写的内容;“面”即

19 非重点,但需要兼顾写到的内容。只顾点而不兼顾面,就会缺乏全面性;只顾面而不顾点,就会显得平淡、琐碎,变成一本“流水账”。写总结应切忌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有新意、有特色、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展开写,一般化的内容点到即止。重点要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贯彻上级方针政策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这样才能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节省篇幅,又保证质量。

(二)“定量”与“定性”的关系。

“量”即数据,反映工作成效当然离不开数据,尤其是经济工作方面的成效更要依靠数据来说话,没有数据,就会显得空洞、笼统,缺乏说服力,但数据不能用得太多太滥,否则就会变成满篇都是数字,看上去让人觉得枯燥、沉闷。但仅有定量而没有定性,不足以全面、准确地说明问题。所以,一定要恰如其分,要与定量分析相一致。

(三)“新颖”与“陈旧”的关系。

一些常唱不衰的经典歌曲,常常有优美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一篇好文章,也往往有几个独到的新观点或新亮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篇文章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它的新意上。否则,就没有写的必要和看的必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说从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观察点,可以看出庐山不同的气势和雄姿。“水光潋滟

20 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说的是时机不同。总结要写出新意,必须克服懒惰思想,“新一年,旧一年,改头换面又一年”是不行的,要善于思考,努力克服老套路的影响,力争出新品、出精品。所以工作总结能不能写出特色,不在于工作本身有没有特色,而在于我们能不能用鲜活的手法来反映特色。如果我们在表现手法上找准特色,总结的效果就会令人耳目一新。具体讲,可在总结的题目及小标题上找特色,有特色的工作详写,无特色的工作略写,这样可以使经验更集中、更带有启发性。

(四)“措施”与“效果”的关系。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要注意把采取的措施与成效吻合起来,衔接好。

总之,工作总结是既不同于公文又有别于文章的文种,它除了具备应用写作的共性外,还有独自的特点:其一,在语言上朴实而不呆板,生动而不华丽,综合朴实、稳重、生动活泼三位一体的风格。其二,在表述上以直述为主,议论很少,用事实说话,言之有物,反对假、大、空等虚言诳语。其三,在观点上力求创新,给人以新鲜感,但不能哗众取宠,无限拔高,脱离工作实际。其四,在结构上不套用固定模式,结构比较灵活自由。其五,在篇幅上可长可短,视内容而定。在撰写工作总结时,我们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安排好细节,语言上力求形象、生动。这样的总结才能使人读起来朗朗上

21 口,看起来赏心悦目,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

22

推荐第4篇:如何撰写工作总结

如何撰写工作总结

一、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

三、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四、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江海一小 2003 年度班级工作总结》。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 ——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 “ 检讨书 ” ,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 “ 回顾的理论性 ” ,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推荐第5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体育教学反思

关键词:如何撰写 体育 教学反思

一、为什么要体育反思

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的实践、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般当阶段性的教学活动完成后,如果能够及时写下回头看的教学反思,不但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还可以使教学方法系统化,甚至使教学问题直观化;如果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教师能够及时写反思,那么教师就可以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时,就可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1、小结型反思:

一般通过阶段性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总结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进行提炼,形成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2、案例型反思:

结合某一节让你印象最深的体育课进行反思,这节课或许是你最满意的,也可能是你觉得有许多遗憾的,也或许是学生在这节课上有不同寻常表现的,对这些地方进行思考,从一个案例能够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产生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3、探究型反思:

个人通过理论学习、教研活动、听课等形式,发现新的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方法,并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将应用过程中的体会经验和收获进行分析,使这种新的方法或理论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反思写什么 内容:

1、记录课中的成功之举

1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2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4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5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6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上课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中的机智环节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写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录下学生的见解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还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

5、记录下再教课的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1出现了哪些教学规律;○2教法上有哪些创新;○3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4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5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6启迪是否得当;○7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下节课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反思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 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新课改相对照,从对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进行反思,有意识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束缚,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立正确的导向。

2、以教学实践为基础

脱离了教学实践而空谈理论的反思对教学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此教学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

3、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依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得失。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反思中切忌大而全,因为大而全往往陷入大而空。每篇教学反思要从教育教学规律和课改的大处着眼,但是更要从教学活动的细节入手,课堂情境的设置、学生活动的表现、作业难易的安排、教学语言的运用等都可以成为反思的角度。

4、结合理论,深入思考

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做到:○1教师要重视理论对分析的价值,教师虽然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是不能单纯凭经验分析问题;○2反思时,教师要重视理论对制定解决方案的价值,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制定解决方案的重要参考;○3反思时,教师应当了解,反思在总体上是面向未来的。教师通过反思来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过程,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作者姓名:盛佑群

单 位: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职 称:中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 15951242823

推荐第6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推荐第7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感悟”

主讲人:焦志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读书,在学生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大意之后,着重抓好“读通课文”的训练,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染,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书声琅琅,学生长期浸染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悟法,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如何从文章内容出发,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呢?

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必突出一个“读”字,读的面要广,读的人数要多,读的时间要多,要读得落地有声,书声琅琅亦是语文课的主要特点之一。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主要是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实际教学中,初读课文不是要求读一两遍,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到朱熹所说的那样“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初读强调的是整体把握,要把整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语感始能得到初步的培养。学生初接触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题目抓题眼,审清题意,提问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大体轮廓。这一阶段还包括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生字新词的学习必须扎扎实实。阅读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初读的形式应以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为主,也可以小组同学群体的交流、切磋。

如《观朝》一课,通过 “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钱塘江大朝被称为天下奇观呢?奇在哪里呢?奇而有趣,他们心理上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此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此时学生按要求进行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迅速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课文读通了,再反复练习读,在读中,学生多次接触生字的形,又可减缓字形,又可减缓字形教学和写字教学的坡度。以读为本,能为有感情朗读打基础,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基础。正如,盖大楼,楼越高,基础应越牢固。只有先读通,再熟读,然后才能有感情。

在读书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随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具体指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课文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散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进行感悟。如学完《巨人的花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里的朗读虽然不用花费很大的时间,却能将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读中感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古代学者也十分重视读书,如教育家朱熹主张多读书,在读书中,做到熟读成涌,精读后,理自见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感情语言材料积累多了,感悟就在其中,感悟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熏陶。等到学生在运用时,所积累的语言材料自然会活起来,或遣词造句,或借鉴句式,或模仿写法。正如巴金先生说的“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与这种隐性的自悟相对而言,第二种是情况是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紧扣重点,鼓励学生多读质疑,多读解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鸟的天堂》一课,学生在读书中会质疑: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不直接交给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思考,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通过读读想想,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总之,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靠读,感受课文思想感情靠读,积累语言要靠读,熟读成诵。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语文课只有书声琅琅,才能情境融融,只有让学生长期浸染在朗读声中,在读书声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悟,受到启迪,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真正坚持以读为本,就会使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结满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20

13、

4、17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主讲人:焦志学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1.反思的含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2.反思的步骤

概括国内外有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反思的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种反思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

(4)专家会诊。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0

13、

3、8

推荐第8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反思基本概念(即什么是教学反思),

二、反思的作用和意义(反思的目的是什么),

三、反思中的存在问题(态度、方法、内容方面),

四、如何进行反思(反思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反思什么?反思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怎样提高反思能力),

五、反思撰写的方式。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过去的事,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我们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过去或对过去经历的“过电影”。而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学习方法、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反思,指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再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对自己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从而达到自己的人格、个性及至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它实际上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1)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即思考)

教育教学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教育教学行为、性境进行的审视与思考,并从中悟出一些有内涵、人价值的东西,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

(2)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反思的对象)

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 (3)具有自觉性(自愿的、有意识的) (4)具有技巧性(反思的方法和途径)

二、反思的意义和作用(反思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的合理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反思过程中,把“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努力提升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受益。

教学反思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做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才能不断提升课堂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提升自我发展,让自己受益。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华东师大叶阑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的,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偏执的不足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积累,只能做教书匠,而不是成之为师。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它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从而不断的修正解决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反思中的问题

1、不愿反思(观念方面的问题)。

态度问题——消极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人生态态度和工作态度,致使部分教师不愿反思。另一方面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就认为自己工作几十年,教材滚瓜烂熟,不用反思。这样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认题上出现问题。

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

2、不会反思(方法方面的问题) 意识问题——没有养成反思习惯 技术问题——缺乏有效反思方法

3、形式反思(内容方面的问题)。意识方面:为了应付各级各类上级主管的检查,不少教师在课后随意胡乱画上几句,或者句句从网上下载一段,文不对题,东拼西凑,蒙混过关,就万事大吉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称这种反思为形式反思,这类反思缺乏深层次思考,百害而无一利。

态度问题——应付各级的检查。 认识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

四、如何反思

1、树立反思意识。

没有反思意识,不愿反思所有的什么方法、途径都将变成一句空话,只有当教师认识到反思的意义和它的重要性,把反思当做一种自觉行动时,教师才能主动反思,才能从灵魂深处去思考问题,提高反思质量,得到反思之目的。反思更多的不是求诸于外,而是求诸于内,在求诸于内中改变自我。

2、了解教学评价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问”来梳理。

一问:“特色”是什么?教学的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学习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问:“精彩”在哪里?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人的感受是深刻的,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运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问:“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意外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源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顶牛”,教师如何“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阴错阳差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面对学生无所用心的“沉默”,教师如何对待,等等。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比如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往往能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问:“缺失”在何处?再完善的教学预案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耐心查找:哪一内容处理不恰当;哪一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活动组织不得力;哪了实验演示不清晰;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3、掌握基本方法。教学评价反思的基本方向 ①实施教学的思路

教学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习效果。 ②评价反思的思路。

学习效果——学的行为——教的行为——教学设计——教学假设。

学习效果:看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培养了。 学的行为:看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获取的情况。

教的行为: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把握、知识的联系与串通;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安排、板书设计等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

教学设计:主要看教师教学理念、目标设计、教具选择、导课与教学过程、作业安排等设计是否合理适当。

③反思过后再提高新思路(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再提高)。 新的教学假设——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行为——新的学习行为——新的学习效果。在“新教学假设”时,反思“我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新的教学设计”阶段,反思“我以前是怎么办的”,在“行动”阶段,反思“这样做是否可行”,在“总结”阶段,反思“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不停的追问,能使研究更深入,更持久,逐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4、提高反思能力。

多读书、多学习,丰富理论功底,为反思实践寻救 理论的支撑。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看到行为背后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反思才有深度,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多参与、多研讨,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中提高反思实践能力。 专家的对课堂教学的点评和理论的引领会起到“画龙点睛”、“豁然开朗”的作用,让我们放开眼界,开拓视野。与同伴的交流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多思考、多动笔,强化反思意识,在自主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 强化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对自己的教学和别人的课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文笔,锤炼了思维,也会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反思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五、教师教学评价反思撰写的方式

教学评价反思,怎样写?写无定式。这里的“式”,特指反思撰写的方式。教师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听课笔记中写反思,常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串析。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或听课记录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旁注的重点是教学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由某一句诱导的提问、某一个知识的展开、某一处操作的安排、某一道练习的设计„„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及时用简要的语言真实地记下来。坚持旁注,有利于教学感悟的积累。

点批。点批就是在教案环节的中间处写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或得意的做法,或失落的感悟,进行深层次的剖板。坚持点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评。总评就是在课时设计或听课记录的结尾处写反思。总评的重点是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预案的可行性,教学过程的合理化„„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

串析。串析就是在章节设计的结束处写反思。串析的重点是“归纳”:对一个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疏理出共同的本质。坚持“串析”,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提炼。

2、课后复备课

推荐第9篇:教育教学论文撰写

教育教学论文撰写

嘉兴教育学院 阮望兴

2010.3.10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

“讨论”与“研究”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属于议论文,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要有典型的论据,还要有恰当的论证过程和方法。(议论文三要素)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突出的是工作过程、具体做法、工作成绩、存在问题、改进意见,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一些经验体会,观点就体现在这体会中。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是教育教学论文的基础,或者说,写教育教学论文是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教师为什么要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有利于提高教师吸收信息的能力;“个体劳动 集体智慧”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有利于促进教师成为一位名师。

教师成为名师,至少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师德高尚,二是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三是教育科研成果显著。而教育科研的成果,一般以教育教学论文(课题)形式表达出来。因为教育教学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论文里可以看出你的理论功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其实这几年涌现出一大批名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1 一会教书,二会写文章。“能说会道 能写会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创始人李吉林,曾経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几年(指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的提高大于前20年,其中,写作帮了大忙。”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六期刊登李吉林教师写的题为《为教师搭建学术平台》的文章,专门介绍了自己如何通过专业写作的成长经历。

三、教师撰写论文应持有的态度

1、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写作的勇气和信心;

“每位教师都有写好论文的潜能,关键在于开发,特别是需要自己去不断开发。”

2、克服情性,坚持不懈,勤奋刻苦,虚心好学;

3、克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思想与行为,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态度。

四、教育教学论文的类型

1、学术性论文: 观点性(理论性强)

2、经验总结(问题解决):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写的文章大部分是属于这一类。

3、调查报告:

4、研究报告:

五、主要评价要素

1、理论性:在理、启发、深刻

2、实践性:可操作、实在、新意

自我评价一下,自己的文章在这两个方面做得怎么样。 论文的鉴定,在某个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写文章的水平,没有一个反馈机制。

六、当前教师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特出问题

(一)题目与内容不符:文不对题。

例:谈低龄儿童的趣味性学习

摘要:

研究低龄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首先,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其次,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再者,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低龄幼儿 学习兴趣 趣味性

由于原文题目与所写内容不符,后把题目作了调整,改为“谈低龄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关内容也作了相应调整,使题文相符,符合要求。

谈低龄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要:

低龄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本文就学习兴趣激发的重要性,低龄儿童的特点,相应教学策略,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作为教

3 师必须在充分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可操作性,直观形象性、游戏性的教学策略来激发低龄儿童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低龄儿童; 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二)选题不当,大而空,缺乏独特性与新意。

一般说来,选题宜小不宜大。这是因为小的选题,构思容易,段落层次易于安排和控制,材料涉及面小,便于掌握和使用,论述的问题容易谈深、谈透。如果论文选题过大,涉及的面就宽。面宽,要么是谈不全面,顾此失彼:要么是面面俱到,谈不深、谈不透,结果是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这样的文章,别人读了当然会有厌倦之感:“万言不值一杯水”,论文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例如:一位老师写了一篇题为《优化课堂教学之我见》的论文,用了8000余字,写了六个方靣的内容,包括“更新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和“优化教学手段”等。上述每个标题下又设二级标题4—5亇,如第一个标题下又设“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重视教法”、“重视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能力”等5个小标题。其实,就每个标题展开来写都是一篇很有写头的文章。这里,安排了这么多的内容,拟了这么多的标题,结果哪一个也没有写深刻,只能泛泛而谈了。

要达到选题小,一般采取由大到小、层层收缩的方法。 另外,选题角度应考虑体现一定的独特性与新意。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1.问题解决的理念上体现一定的独特性与新意。

例: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小学思品社会课“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幼儿发展评价:关注过程重在发展

4 2.问题解决的角度和具体操作上体现一定的独特性与新意。 例:自我导向学习: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研究工作坊:一种新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 民主议事: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创新实践

3.问题解决的指向上(内容、对象等)体现一定的独特性与新意。例: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

城市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试析幼儿教师对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态度 对“转学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

关于论文标题的固定用语,多有谦虚之意,常有以下几组:

(1)“浅议”、“浅谈”、“小议”、“刍议”、“浅见”、“管见”、“试析”等。意思说作者的认识是浅显的,初步的。

(2)“初探”、“探索”、“实践与探索”、“探析”、“探微”等。意思说论文中探讨的问题及认识是初步的、肤浅的。

(3)“例谈”、“谈片”、“举隅”等。结合具体实例谈观点,含有认识问题不全面的谦意。

(4)“纵横谈”、“琐谈”等。论述的问题内容较为广泛,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

(5)“质疑”、“商榷”、“也谈„”等。一般用来针对别人的论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观点,属于商榷争鸣性的文章。

还有题目表述中的单因子与双因子: 例: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单因子)

加强自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双因子) 一般说来,单因子的论题要好写一些。

5 还要考虑到自己的论述水平,题目表述中尽量放宽条件。 例:贴着“童心”教:思品课教学提效的基本路径,不如改为,贴着“童心”教——思品课教学提效的实践与探索,来得好写。 另外题目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否贴切、大器、悦目。 例如:基于对新教师解惑式帮引的小问题研究

改为 :基于解惑式帮引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优化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的“几个一点”

改为:优化品德课堂即时评价之我见

(三)文章四平不稳,没有重点。

例:“旁逸斜出”的精彩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一)在主题处拓展延伸

(二)在语言处拓展延伸

(三)在作家处拓展延伸

(四)在留白处拓展延伸

(五)在动情处拓展延伸

(六)在生成处拓展延伸

(七)在体裁处拓展延伸

原文章所写的七个方面都比较平,经修改后在前面三个方面作了重点剖折。

(一)在主题处拓展延伸

1.类似主题链接法 2.深入探究法

(二)在语言处拓展延伸

1.在语言优美处拓展延伸 2.在语言精确处拓展延伸

(三)在作家处拓展延伸

1.从节选的课文出发,向整篇文章或整部著作拓展。

2.从节选的课文出发,向本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延伸

(四)不能有效论证。1.论证方法掌握不好。

论证就是用论据阐述、证明论点,把论点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论证的过程是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的逻辑思维过程。

论点只是一篇论文的中心观点(要证明什么),论据只是证明论点的各种材料(用什么证明),论证则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去证明)。 论证有多种方法:

(1)“摆事实、讲道理”,事例论证。(简称例证法)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有事实,才能使人信服,才能赞同你的观点,支持你。

采用例证法要注意的方面:

一是论点和具体事例要统

一、有效。因为事例是用来说明论点的,因此选择的事例要与论点对口;要新颖、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要典型的,而不能是个别偶然的;要真实的,而不能虚假编造的。二是叙事与议论要结合。事例论证不能光摆事实,不讲道理,而要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要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论证,不但要使读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不能无限制地罗列堆砌事例,要避免单调重复。当然,为加强对某个观点的阐述,特别是对比较新的观点,一般读者还容易持怀疑态度的,可以多几个事例,但这些事例应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上来运用的。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怎样写教学论文》P.125)

二、敏锐的语感能力

7 语感能力是语文素质中的核心。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不是看他认识了多少字,掌握了词的几个义项,熟记了多少成语典故。当然,这些也是基础知识,也是需要的,但是,决定语文素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材料的敏感强度。对语言材料非常敏感,就是语感能力强。“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句中为什么用“踞”而不用“坐落”,你如果能感受到“踞”的妙处,那说明有点语感能力,有对语言形象性的敏感。“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高柳之下。”句首为什么用“在微风中,在阳光中”,而不把它合成“在微风中和阳光中”?你如果能感受到它的妙处,那也说明有点语感能力,有对语言节奏的敏感。

《穷人》的结尾处有这样几个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小学六年级课文。)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这里的“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是平实的叙述,你如果能从中体味到此时主人公丰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主人公的心灵律动,那说明有点语感能力,有对语言深层意义的敏感。

文中列举了三个具体例证,但并不显得重复累赘,原因就是它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谈的,即一是“对语言形象性的敏感”,二是“对语言节奏的敏感”,三是“对语言深层意义的敏感”。

(2)“借助道理”,引理论证。(引证法)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引用别人的话来证明。古人所说的,“明理引乎成辞”,就是指的引证,“成辞”就是已经固有的言辞。 一是运用基本理论说理,这里的“基本理论”除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外,侧重指与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科教学法理论等;二是运用常见的带有法律性、

8 权威性的条文(如教学大纲等);三是运用科学上已被公认的公理、原理,以及内涵精深的格言、成语等;四是运用名人的名言说理。 采用引证法要注意的方面:

一明确引证只是论证的一种辅助手段,必须与其它论证方法配合使用,不宜用得过多过滥,避免形成文字堆砌,空口说教,削弱说服力;二引文要正确,如是部分引用,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牵强附会、歪曲原意;三引证还要结合个人的分析,谈出自已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

(3)“用货比货”,对比论证。(对比法)

俗话云:“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通过对比,事物的本质特征会更加鲜明,这样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泾渭分明,从而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有正反对比、前后对比、特征对比等各种具体形式。 请看题为《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一文的前两段。(摘自《怎样写教学论文》P.130)

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也有一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结合紧密,不可分割。但是,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形式是为内容服务并由内容所决定的。因此,一堂课采用什么教学形式和方法、手段,要由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决定,内容和任务不同,形式、方法、手段也不同。好的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应该是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力、智力都得一定的发展,并且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讲求实效。

可是形式主义却不然,它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内容。它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脱离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新奇多变,单纯 9 讲求教学方法、手段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即只求形式美、外表美,而不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讲求实效。

第一段,正面谈出了作者自己的论点,即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第二段从反面谈了课堂教学不讲实效的形式主义。这两段形成了正反对比,由此引出论文后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十二项具体表现。

(4)“巧打比方”,比喻论证。(喻证法)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说清一个道理。通过打比方,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更通俗,更形象,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于永正老师写的一篇论文《严要求顶真练》,把语文教学中的严格训练比作体育锻炼的“达标”,把训练比作种豆,“播种豆子,决不会收获茅草”。这些比喻比得巧妙,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论述缺乏层次性,往往是观点加例子。

“问题解决”型论文, 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论述:是什么、为什么(价值、作用)、具体做法(可以举例说明)、结论。

程序也是可以调整的,可以先说为什么?重要性。有的时候可以还讲重要性,再做解释。

例:儿童“古诗配画”教学方法之探索

三、通感法

通感法指在儿童“古诗配画”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时将各种审美感官,如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的一种教学方法。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庞德认为现代派诗歌的通感就是取于中国古典诗歌。在优秀的诗作中,颜色可以有温度,声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有锋芒。由于五官的相互沟通,彼此相生,诗画的联想空间得到开拓。

在儿童“古诗配画”教学中通感的运用,能使客观世界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并且物物沟通,各种感觉互相沟通,在诗配画中创造了广阔的世界。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10 具体操作:首先寻找适合通感教学的古诗文,寻找古诗文中运用通感手法创作的诗句。教学时采用听、看、闻、尝、摸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日常经验,产生联想,打通或交通学生的五觉,最后绘制出富有智慧的诗意画作品。

例如教学《踏花归去马蹄香》时,“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画出“马蹄香”的香味?如何让学生的视觉、嗅觉相互沟通、相生呢?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去闻鲜花的“香”,用齐白石通过“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来表现“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故事来引导。此时学生们已有所感悟。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配画就水到渠成。在他们的画中有用蜜蜂来表现“马蹄香”的,有用蝴蝶来表现的„„

又如利用网络资源库。现今网上有很多“古诗”被做成动画短片,称为FLASH短片,通过视频搜索很容易找到。这种短片融合了语言文字、音乐(朗诵、背景音乐)、动画,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些动画古诗不光有音乐、朗诵、讲解、参考资料,甚至还有练习、作业等。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对培养学生古诗文配画学习的兴趣很有帮助。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对学生进行“古诗配画”教学,通过多媒介感官刺激(听觉、视觉),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会更深刻,想象会更丰富。

七、建议:

1.计划性:对所写论文作一个安排(选题、收集资料、撰写) 2.立提纲:有利于把握好文章的整体,使文章结构严谨。 3.容易先写:有成功惑,易打开思路,激发写作潜能。 4.参考文献资料尽量用近期的。具有前沿性的。

5.学会修改:读改法、抄改法、“冷却法”、“客改法”等。“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

11

推荐第10篇:如何撰写教学总结

撰写教学总结的准备工作

一、课题的选择

教育经验总结的课题主要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应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要选择最有感触最有体会的方面来写,可以写的范围很广,主要可以分成三方面:

一是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对别人可能会有帮助,值得总结探究的问题。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评等,或者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级管理、家访、主题班会、班务活动的开展、批评教育方法等方面,把这些方面的做法上升为理论或规律,就能对别人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某教师写了一篇题为《信息时代的家校联系》的家访经验总结,文中指出:信息时代人们都在时间链上奔忙。老师和家长难于相邀,采用电话家访、短信家访和网络家访的新方法,可以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方便快捷地处理事务。这种观点较新,对他人无疑具有指导作用。

二是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了一些较好的处理方法,妥善地解决了问题,可以上升为理论的。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材中的些瑕疵、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病以及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突破等,或者班主任工作中的差生转化、特殊事件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的经验是教育教学报刊中最常见,对其他人的指导作用也是最现实的。

三是自己在学习和进修中,对教育教学问题和理论的感悟。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进修过程中,理论水平会得到丰富和提高,同时,看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会站在新的立足点、新的高度,就会有新的视角,当我们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回顾所做过的工作时就会产生顿悟,这个顿时的感悟也会成为进行经验总结的课题。比如学了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体验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可能会想到自己的实践中也曾这样做过,把它总结出来或许会对他人有借鉴作用。

总之,教育教学中值得总结的东西很多,只要新颖并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就可以拿来总结。

二、题目的拟定

(一)题目拟定的要求

一要小题大作。教育经验总结来自于实践,是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新理论,或是对原有的理论的提高和发展,它们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因此,表述也只是教育理论系统中的一小部分,选题必须小,小的题目便于我们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大的题目不容易把握,需要充分的材料。材料不充分则容易空泛。“小题大作”是指题目要小,从小事切人,但不能局限于以小事议论小道理,要从小事中看出大道理,即通常所说的“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要使文章有一定的意义,能从具体到一般,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规律。教学经验虽然只是点点滴滴的,但正是这种一点一滴的经验规律构筑了教育理论的大厦。

二要简短新颖。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的确能表明文章的成败。好的文章题目要简短、干练,虽然短,但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一般在10个字内为宜,长了则不醒目。好的文章题目还要新颖。可以说,新是文章的生命,既然题目是文章的“眼”‟,„因此,迷人才有吸引力。迷人就要耳目一新,要新就要选择那些别人谈所未谈或者谈得浅的问题来写,那些老套的问题很难谈出新意,读者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不会感兴趣。要使题目新颖还要在制作上别出心裁,如《用“心”转化后进生》、《阅读教学应放飞学生的个性》、《“数”山有路“趣”为径》等。当然,题目拟定有对难免落人俗套,最重要的是观点新、内容新。

三要语带谦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教育又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追求也是没有极顶的。每个人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只是沧海之一粟,尽管某些经验可能十分宝贵,体会和感悟可能会更深刻,但那么一点经验能否适合别人别地,能否经得起检验,最后还是要实践说了算。因此,标题要尽可能语带谦恭。能表现自己谦虚的词常见的有这么几类:用在开头的有“浅谈”、“试谈”、“浅议”、“小议”等;用在题尾的有“一得”、“举隅”、“管窥”、“点滴”、“初探”、“探索”、“尝试”等;用在题中的有“几点”、“一点”等。这些词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种亲近感。

(二)标题的形式

教育经验总结的标题有两种,即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

单行标题要能表明观点、内容或对象,如《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性发展》、《浅谈小语课堂教学的学法设计》

双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正标题要表明观点、内容、目的或意义,副标题要能说明总结的对象范围、角度、方法、途径等,如《少讲新奇典型但求平常真实——谈小学生习作的取材》,《“真知”“真能”: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重温叶圣陶语文教学论述的感悟》,《“睛”在哪儿?——<五彩池>教学谈》 撰写教学总结,还应注意材料的积累、整理与观点的提炼:

一、材料的积累与整理

教育经验总结的材料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积累和整理材料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事实材料。这类材料为写作经验总结提供不尽的源泉,教师平时要留心收集整理这类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最有心得体会的典型事例、教例、深例、题例等等。一类是理论材料。这类材料为写作经验总结提供理论依据,教师要勤于摘录这些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家和其他名人及领袖人物的教育言论、教育报章杂志的观点以及各级学术会议交流的文章等等。平时有心收集的这些材料、还要按照专题归类整理,使之条理化,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言之有物。

二、观点的提炼

教育经验总结是要由具体的实践而上升为一般规律或理论,因此,要对材料进行提炼分析,提出观点。教育经验总结的观点表现为做法、认识、主张、评价、体会、感悟等。教学经验观点的提炼的方法常见的有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两种。

分析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分析是将一个事物分成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然后对一个一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沟在联系和本质属性。教育经验总结大都采用这种提炼观点的方法,如有位老师写《高年级学生如何过好作文选材关》,就用了分析的方法提炼观点:

“高年级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虚假,即编造不真实的内容。如第十册第六单元作文《我爱——》,是个半命题作文。有位学生写了《我爱祖国旅游胜地》,他写到了长城如何雄伟,西湖如何美丽……叫来一问,这些地方他都没去过,全是《社会》课本内容的四版。没有生活经历,凭空编造,也就写不出真情实感。二是平淡,即即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写。这些学生知道要写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但是,这件事是否值得写,他们没想到这一点。如在写《我做了一件好事》一文时,有位学生写了在校园里捡废纸,我在班上一问:„这学期谁在校园里捡过废纸?‟忽啦啦举起了一大片手。这种你做我做他也做的事,若没有什么特别感人的情节就不要写,如果写了,说明他不会选材。三是重复,即材料翻来覆去用,没有新意。有一位女生,四年级作文时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她写了一个女清洁工;五年级作文时写《XXX影响了我》,她又写了这个清洁工影响了她;六年级作文时写《一件难忘的事》,她又写了这个女清洁工的事令她难忘。一个人,一件事,从四年级写到六年级,内容重复,没有创新,说明她没过好选材关。”

“高年级学生过好选材关,就必须把握好三条原则:真、新、独。”(原载《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1期,,作者李亚勤)

这位老师把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选材问题剖解开来、从平时掌握的事实材料中进行分析,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选材存在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说明学生没有过好选材关,这样从单方面的事件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了它们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很有针对性地提出这篇经验总结的观点“高年级学生过好选材关,就必须把握好三条原则:真、新、独。接下去,这位教师写了他的做法。这种通过抽象概括提炼出来的观点就有了针对性和说服力,并具有普遍意义。

综合的方法也是经验总结常用的方法。综合的方法就是找出众多现象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的方法。综合的方法要求有足够的素材,这样才能摒去假象造成的观点错误,避免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然,还要能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这样才不会陷入繁杂之中。比如,一个教师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一文中,把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做法和体会综合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②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③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④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⑤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小学教学教育》2001年第10期,作者王桂义、宁艳红)这位老师在文中用一些典型事例来说用他们的做法和体会。当然,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在经验总结里也常常形成一个总的观点。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很难分开的,在一篇文章里往往既要运用分析的方法,法。

如何撰写教学总结?

一、教学总结的表述

教学总结从表述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描述性写法,概括性写法,论述性写法。

描述性写法,即用描述的语言把有意义有价值的做法描述下来,从表达方式方面来说,主要是叙述多,议论少。从总结这方面来说,经历写得多,体验写得少,更多地强调做法。后面例文一采用了这种写法。

概括性写法,即用概述性的语言来介绍有意义、有价值的做法,对事件不作具体描述,对事件的分析探究较多。从总结的角度来说,重在突出体验和感受。后面例文二即采用这种写法。

论述性写法则用论述性的语言来写,由材料提炼的观点是文章的论点,典型材料做例证,并较多地引用理论论据,较多地强调理论观点,思辨性较强。后面例文三即采用了这种写法。

二、教学总结的基本结构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1.题目

制作一个较有新意能吸引读者的标题,标题最好表明观点,切忌把阶段性总结的标题当作经验总结的标题。

2.引言

引言的写法有:交待背景或写作目的;概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介绍文章总结的对象或角度等。总之,要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判断是否有阅读参考价值。

3.正文

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要有典型事例,要有分析研讨,要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经验总结的核心,有理有据才能使人信服。

4.结尾

或归纳出结论;或总结出规律;或亮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开头或文中已经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不写结尾。

5.附录和参考资料

一些有必要让读者了解又不便于在文中表述的内容,可以列在文章后面,以附录的形式出现。文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未作说明的,可以在文后编号注明。文中参考了别人的观点,并未引原文,可以在文末注明。

三、教学总结的结构方式

教育经验总结的结构方式很多,下面作简要介绍。

1.三段式

三段式指的是开头、正文、结尾,而不是三个自然段。开头部分或介绍基本情况,或概述主要内容,或提出基本观点。正文部分陈述做法、体会。结尾部分或得出结论,或说明效果,或指出不足。也有的正文写做法,结尾写体会。

2.过程式

过程式是按照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叙述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体会。一般把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按先后顺序,一边介绍做法,一边分析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

3.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也称作条目式。前言部分概述情况,然后把经验体会总结成几个方面,并标上标题,标题之间接并列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或逻辑关系排列,然后各部分介绍做法,谈体会。如果分开的几个部分没有标标题,则可以只标上

一、

二、

三、四的序码,因此,又称为序码式。小标题或序码一般放在每一部分的正中,有序码的小标题也常常放在每部分的开头段空两格的位置。此外,也可序码和标题同时具备。

4.实验报告式

即用实验报告的结构方法来撰写经验总结,关于实验报告的结构方式请看“教育实验报告”一章。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运用,一般情况下是几种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11篇:如何撰写教学随笔.

如何撰写教学随笔

最近,我们组织老师撰写\"教学一得\",目的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积累素材,养成思考的习惯,把自己对教学中的亮点进行剖析、提升,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从交来的文章看,不少老师没有掌握撰写教学随笔的要领,不是将其写成工作总结,就是摆开架势,洋洋洒洒,面面俱到,看不出“一得”在何处。

我想,教学随笔要写好并不难,只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就可以了:一是立意要新。就是要将自己教学中富有鲜活的事件抓住,一般化的东西会失去生命力。将鲜活的事件进行挖掘和思考,从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分析,再结合自己的教实践,提出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

二是角度要小。教学随笔提倡短小精悍,这就要求选择议论的课题角度要小,不能舖得很开、题目很大,切岂象学术论文,这会既费力,又写不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三是行文要精。写作时层次要清,逻辑性强,或敍或议;遣词造句要精短而富有变化,切岂十几字甚至几十字的长句子。要把道理用最经济而明白的语言说出来;教学随笔篇幅不宜太长,一般以千字左右为好。

以上是我在长期的工作和写作中悟出的一点体会,在此奉献给有志者。

第12篇:怎样撰写教学经验总结

怎样撰写教学经验总结

孙鸿斌

教学经验总结可分为具体经验总结和一般经验总结。

(一)具体经验总结

具体经验总结常用“教学一得”、“工作手记”等形式记述,无须面面俱到汇报全部工作过程,提供的材料是为同行从事同类活动借鉴用,无须追究得失责任。具体经验总结通常在写法上包括三大要素,即做法、效果和体会:

1、做法。

主要说明某一项(或某一方面)工作是怎样完成的,采用什么方法措施,通过什么途径来达到预定目标的。

2、效果。

主要说明采用这些方法措施后,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了什么程度,师生有何反映,人们怎样评价等。

3、体会。

主要说明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收获,认识上有何飞跃,在工作中发现了什么新情况,探寻到什么新办法,形成了什么新理念等。

具体经验总结活泼生动,易于学习仿效,不仅为同类活动提供参考,还为一般经验总结打下基础,为抽象出一般经验提供素材。具体经验总结简便易行,是初学者经常采用和积累资料的重要方式。

(二)一般经验总结

一般经验总结是在具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和概括总结出的一般工作形式。这里的“一般”是相对“具体”而言的。

一般经验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

1、一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程序和举例;

2、这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3、这种活动适用的范围和实施的建议、要求等。

一般经验总结的科学水平高于具体经验总结,其经验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它可以成为一类教育活动的参考和借鉴。

写出有价值的一般经验总结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积累具体经验,并善于抽象和概括,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观点和看法。缺乏对具体事情的深切体会,只靠“合理想象”而凑合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汤昌辉先生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撰文谈了他写教学总结的几点体会: 撰写教学总结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写好教学总结,必须在“积、深、新、短、精”五个字上下功夫。

积:材料宜积不宜丢。俗话说:“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留心就是经验,经验在于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留心收集、积累点滴的经验、体会、做法、事例,写起文章来才有话可说。我从事教育工作28年,积累教学笔记、教学总结、教学资料不下1000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心积累就是经验。

深:体会宜深不宜浅。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心得体会,总结时要写最深的。没有体会,硬要去写,或者体会粗浅,硬要写深,都是不可想象的,势必导致事倍功半。我写的《政治课教学中的点线面》、《政治教师的基本功》、《课外辅导的几点体会》等文章,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酝酿写出来的,由于感受较深,所以能给人以较深的启示。

新:经验宜新不宜旧。新鲜的经验是前进的动力。只有善于积累,总结成功的新鲜经验,教改才有生命力。新鲜经验往往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它能发人深思,给人以新的启迪,因此,应该大写特写。我写的《教改十忌十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社会上去》、《小议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减乘除》、《略谈老教师的传、帮、带、导》、《五个步骤,四个关口》、《笑声里的思想》等文章,由于能发人深思,给人以新的启迪,文章发表后即受到读者的好评。

短:文章宜短不宜长。写短文的妙诀在于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以写一个侧面或面上一个点为好。我写的《指导学生记笔记》、《发挥科代表的作用》等文章均未超出1000字,我写的最长的学法专题文章也未超过3000字。

精:文章宜精不宜粗。要做到文章精炼无误,就必须在反复修改上花大力气,将可要可不要的、不够准确的文字坚决删去。我深知一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我写的每篇文章,少则

三、五次修改,多则十几次修改。《在查漏补缺上狠下功夫》初稿约5000字,经过五次修改后只剩下1500字。

【附:教学总结一篇】 听课的诀窍

从孔夫子的三千弟子到如今的大中小学学生,都听过课,都必须听课。听课是受教育者最经常、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也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听课”形式得以实施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得听课的诀窍。中学生朋友们读了本文,必将大有裨益。

听课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听课的效果是取得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是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主要途径。

(一)听思路。

一是听教师讲课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的思路,同时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二是遇到问题不能停下来思考,而应作上记号,以保证思路的连续性,下课后再找时间思考。

(二)听疑难。

听课前应先预习,抓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着重听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分析原因。

(三)听例证。

教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用的例证是否能说明问题,自己能否举一反三。

(四)听特点。

语文课,听如何分析课文,以及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技巧;数学课,听定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逻辑联系;物理、化学课主要是观察实验现象,听取老师的点拨指导。

(五)记笔记。

听课时要适当记笔记,以便自己加强理解和复习,但不可死记,否则笔记一大堆,问题一大串。书上有的不记,无关紧要的不记,抓重点,记关键,边听边记,以不妨碍听课为度。

(六)入角色。

一是要进入教师的思路角色、环境角色;二是要把自己置于教师角色,看该怎样讲、怎样分析说明。

(七)用五官。

听课时要做到眼、耳、口、手、心五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内紧,课外才能松。做到每课有收获,天天有长进。

第13篇:如何撰写教学文章

如何撰写教学文章

如何撰写教学文章

张利波

目前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学文章的撰写,我也曾听说周围不少老师苦于写文章,把写文章看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撰写教学文章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怎样撰写教学文章?首先可以了解什么是教学文章,通过名称——教学文章,顾名思义,在“文章”之前加上“教学”的定义,可见撰写文章应该基于教学,即教师先有教学方面的感触、反思、体悟,后才有相应文章的撰写。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撰写经验,根据文章撰写流

程,以四颗”心”作为小标题谈谈自己的撰写心得,希望可以给同行们些许启迪。专心:阅读核心刊物对话优秀作者

我觉得写成一篇文章是灵感不断累积并达到爆发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与积累,有时我们写起来会比较痛苦并难见成效。怎样积累呢?我最初的做法是阅读核心教学刊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基本信息:目前发表的内容都关注了什么?什么样的文章够发表档次?他们的文章结构如何安排?

再者我们可以选择一篇颇有感触的文章,细细推敲其中的谋篇布局,最好还能架构起该文与自己的联系:文章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文中什么内容最吸引我?文章哪些内容曾是我所想到的?文章描述的案例不就是我的课堂吗?有些内容正是我教学中经历或困惑的,但文中给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对于这个办法之前我不曾想到。

通过以上的阅读与对话,可以引发

我们更多的思考,用相似、相对的内容来比较、模拟、猜测、接近、深化甚至可能是推翻,这个过程会生成更多灵感,为写作做准备。

我的感触:一开始我对撰写教学文章的兴趣源于阅读了山东王爱胜老师的许多文章。2008年的寒假,我把王老师的所有文章和案例,全部搜罗了一遍,整理成书,打印成册,那个假期我是浸润在王老师的文字里,一遍遍地阅读,看到王老师前瞻的学科眼光、深邃的教学思想、深刻的课程解读、生动的课堂实例,所以那个假期,我写成了比较满意的一篇教学文章——《素材承载: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新意义》,当时编辑开玩笑地说,我撰写的文章风格有点像王老师的“苍派”风格。我深知王老师的高度是到达不了的,但至少说明了专家教师的文章对我的潜在影响。留心:抓住瞬间灵感积累长期素材

很多时候我们有过这种经历,在观摩、评课、阅读时,经常有不少灵感划

过,感觉很值得一写,但是当我们提笔时往往又没有很好的思路了,过了几天,灵感转眼就没了,原来的思路早已枯竭,再也挤不出文字。我们知道,灵感对于写文章非常重要,但是灵感犹如一现昙花,稍纵即逝。怎样让灵感保鲜?我的方法是备一个本子,把灵感记录下来,包括标题、提纲、实例,想到多少记多少,逐渐累加充实。

如果说灵感是瞬间产生的,那么素材则需要长期积累了。这里的素材就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来自教学、来自学生,最好是别人所没有的,或者没想到的,即使想到了还没有成文发表的。积累的方法也类似,好的教学片段、练习设计、学生作业,我也会简要记在灵感簿上。等到写的时候,把本子打开,灵感和素材一一呈现,为写作准备。

我的感触:灵感需要不断积累、补充、完善,有时后面的灵感会颠覆前面的想法,灵感也会伴随撰写过程。灵感积累的过程也是文章框架趋于成熟的过

程。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任务设计文章,从开始有写得念头到最后定稿,大概经历了一年多。原来的设想是写任务设计的效度,并且初步列了几个设计实例:快速交换、快速删除;?拼图游戏;?根据特性描述猜事物。后来在具体写的时候,发现内容太单薄了,再调整最初的想法,经过多次考虑,扩充任务设计的“度”——效度、梯度、深度、广度、温度,并且每个“度”用一个具体实例说明。当这样框架的初稿完成后,说明

实例涉及到Windows操作、Word、Excel,再次修改时总觉得实例有点不统一,后来再经过考虑,决定把Windows和Word的实例改成Excel例子,这样五个实例都属于Excel内容,读来比较整齐。因此最后我满意地将文章标题确定为《信息技术学科有效任务设计——以Excel教学内容为例》。

细心:融入实例撰写注重写作技巧

首先,观察撰写动向,指引撰写内容。

就我了解的信息学科,文章撰写动向有以下趋势:第一,写的题材精细化,着眼点较小;第二,注重实效,用实例说明问题;第三,注重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批判某种做法,可以依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展开撰写,需要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不能缺少。写作之前不妨收集本学科的撰写动态信息,据此来拟订合适的撰写题目,准备合适的内容。其次,坚持原创观点,突出具体实例。

对于原创观点,我认为并非处处标新立异,但必须是根据自己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可能没有专家总结得深刻,但对一线教师更具有启发效果。这类观点贵在原创,贵在实践。我在写的时候,坚持按照我的观点、思路来写,一般不参阅网络上的同类文章,有时这种“闭门造车”式的撰写,还能发掘自己独特的想法、新颖的观点、深度的剖析,从而促成文章的个性与亮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写得细致

化,一篇文章瞄准一个着眼点,把这个点写实、写细、写精、写透,具体得靠实例来说话,因此文章中的实例是不可缺少的,最好写到别人拿来就可以用的程度。

我的感触:关于实例撰写,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榜样,每次读李老师的文章,文字的亲和、实例的具体,原来非常高深的理论便轻而易举地阐释清楚,更重要的是这为我们一线教师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借鉴作用,告诉我们具体的实施方法,比如《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等文章,里面的很多实例我们都可以借鉴,部分或全部地移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耐心:积累撰写经验等待文章花开

经过以上的专心、留心、细心,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篇文章,接下来,还需要什么呢? 我想凡事都是从无到有,文章撰写、文章发表也是从无到有,所以

需要大家的耐心。在我工作的前五年论文几乎为零产出,其实那时我也一直暗暗在写,没有刻意的感觉,纯属兴趣使然,从没想过能发表。现在回头看这个过程应该算积累吧。总之,有积累一定会有收获,有沉淀一定能产生结晶,我用五年的时间等待了文章的花开,相信每一位老师,只要您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一定能写出满意的文章。

第14篇: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的作用

(1)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如过分偏重教育原理,难免空泛;如过分依赖经验,易致盲从。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那么,具体操作的策略是什么呢?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者”的缺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关课改专家所指出的“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可见,教学案例的撰写正是“叙事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将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认识本质的研究思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教学理念,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利于教师深刻、生动地掌握教学理论。因而,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提高的过程。经常进行这种“叙事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学习的一体化,必将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快速成长。

(3)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共享。在教学中开展叙事研究,对教学中的亮点或困惑进行理性反思,使之成为教学案例。它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叙事展示理念,不仅是教师成就与成长的记录,而且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的产物——科研成果。由于它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活泼,以事论理,焕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讨论与共享,已成为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它围绕交流的载体——某一教学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动,不仅有利于启迪教师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学,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引发教学创新;而且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形成相互探讨、彼此学习的教研之风,使新见解不断涌现,新思路不断形成。总之,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定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2.教学案例的特点

(1)客观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创新性。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4)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3.教学案例的写作

(1)立主题。写作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一种理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学案例也要有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而言,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主题的确立,是作者对教学事例中蕴含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提炼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学事例本身的价值,决定教学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选取极其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众多的反思日记中,筛选采用那些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与新策略的、耐人寻味的事例,提炼出正确、集中、鲜明、深刻的主题。

(2)择类型。确立了主题后,就要进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写作前,依据事例的数量与性质,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案例。余文森教授说:“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从目前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单一片段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②对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随着教学案例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案例类型。

3)定形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形式也应是多样的。然而,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形式无定规,大体有常规”。教学案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要素:标题、背景、事例、反思与评析。从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标题。正文,有的用黑体字标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三个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体字标出反思与评析;有的用黑体字标出案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背景放在叙事前交待。

标题。标题是教学案例的眼睛,是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的揭示。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并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有个基本的了解。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标题。只有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达一种理念,做出一个判断,体现一种策略、说明一个道理,概括一种情景,提出一个问题,点明一个内容。如《在读中感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复合式标题,除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对正标题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或限制。如《尊重个性自主探究——<画杨桃>教学片段及评析》、《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背景。教学案例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要简洁、准确地向读者介绍教材版本、学制、学科、册数及课题,交代、说明教学案例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发生、发展的过程。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互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尤其是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内心的感受,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描述,成为教学实践的真实再现。要注意的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围绕主题,恰当取舍,不搞有闻必录。同时,要求叙事的语言力求朴实、简练,篇幅力求简短。

评析或反思。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反映的主题内容进行理性的解读,评论其利弊得失,分析其价值意义,以揭示案例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启示。评析要实在,从事实本身出发,实事求是,说清道理,不脱离实际地空发议论。评析要中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到这两点要求,评析的操作要坚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总结规律。其思路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具有创造性的典型行为,评析何处成功,哪儿闪亮,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目标观、资源观,为什么它是成功的、闪亮的,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评析一般在案例的叙事之后评析。也有的边叙事边评说,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用括号或其它字体显示。也有的既有边叙边评,又有总评。

(4)积素材。掌握了教学案例撰写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案例。正如叶澜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巧妇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案例撰写的方法,更要注重创造、积累事例素材,善于找“米”下锅,才能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现实的情况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中,其所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很难,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有些教帅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也确实创造了许多的教学亮点,但没有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忘了;写作时想不起来;二是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注意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可平时教学仍是“老一套”,无法创造出典型的教学事例,写作时没有素材,难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话互动,但考虑完成教案要紧,或者不善点拨,只要学生答对了,就满足了,马上予以肯定,继续照教案执教,学生发散思维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亮点无法在动态中生成。

那么,怎样积累教学案例的素材呢?

①营造生成环境。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行为,为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讲错了,没关系,允许出错,欢迎重答重做;提出异议,倡导争辩,允许保留;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成功时,会得到热情的祝贺;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时,要求教师扮演“主持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善于点拨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向导。当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久思不解、思维卡壳、浅思辄止时,要灵活地启发点拨,调整思维方向,或延缓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态,他们的对话热情就会不断高涨,个性思维就会不断活跃,教学亮点就会生成。

②常写反思日记。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常写反思日记,积累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便于保存、翻阅、研究。写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反思习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日积月累,反思日记就能为撰写案例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把那些典型的、情节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学反思,及时写成教学案例。

③善于搜寻事例。一是从反思日记中搜寻。平日养成反思习惯,有意地积累。翻翻反思日记,看看哪节课学生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哪节课有什么亮点,特别是教得顺利、舒畅的地方值得回忆、思考。二是从同伴评课中搜寻。翻翻评课记录,看看他人对自己公开课的评价,深入领会主要的优点、亮点是什么,对具体细节尽力回想,想想有什么好的生动事例可写。三是从借鉴迁移中搜寻。大量阅读有关刊物上的案例或经验文章,多看多思,边读边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产生联想,即见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进行联想、迁移、重组、翻新等。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00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2.5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1.3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 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è(小4号粗楷体) 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习目标)

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教学和学习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Ö”或填写有内容)

主要教学地点

q只在教室 q只在机房 q教室+机房 q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

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关键字:谈物理教学案例

第15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3.综合比较——写教、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扣准要点——写特点

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5、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即便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对抗性比赛------)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教学反思记录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三、写好教学反思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外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发展态势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要有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英语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为。

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5、写教学反思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总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而写好教学反思记录无疑便是这一行为的最佳途径和结晶。

第16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时间:2010年11月1日 主讲人:刘志萍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1.反思的含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2.反思的步骤

概括国内外有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反思的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种反思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

(4)专家会诊。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行动研究。为弄清学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教师和校外专业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科学研究”或旨在树立教育理想的“哲学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调查和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第17篇: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校课题组培训学习内容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 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 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教学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 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

1 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三、案例的基本组成元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

2 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四、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

3 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五、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

4 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

第一部分

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不宜很长,只须提纲契领叙述清楚即可。

第二部分

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 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

第三部分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

2017年6月

5

第18篇:教学设计撰写标准

课堂流程设计撰写标准

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其一生的学习反思都可以说是在为教学做准备。针对具体的教学,更是需要进行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准备。教学准备就是掌握“内外之道”,即先学好、后教好。教师先要通过持续和充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苦练内功,从而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自如地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去展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方案,并走向教学实践。

建议课堂流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

一、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围绕三维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就是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静态的文字和分散的材料加工成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适合于教学展开的组织状态。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预设

三、教学策略、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组织运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手段、策略。

教学目标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去达成。能否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效课堂里的教学方法通常有案例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在教学策略上例如:先设预习课,后上展示课 ,先独学、对学、群学再进行教学互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建构过程,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里要强调的是,书写教案时必然包括教学过程,但不能想当然地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

一、

二、

三、四„„”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理路逻辑地展开的。实际上,教学过程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凭借教师的引导在学生思想中展开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和课堂实录区分开来,只需将所教内容按逻辑划分好步骤或板块,然后分别说明每个步骤或板块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的原因或达到的目的即可。

五、作业与活动设计

作业与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效课堂模式下,作业与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堂,学生必须动脑、动手、用心,教师更要首先用心设计。

六、教学反思

另外还可以包括教师小结等内容。

第19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第20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

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组内合作、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学生有

个别回答,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教师的语言亲切、具有感染力,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是本课的亮点。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生上讲台表达自己的思路、解法、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细心观察、系统分析、认真思考的态度。但本节课学生的互动气氛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今后要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后记:

经历了这段学习过程,同学们从中获得了历史课以外更多的知识。我也突然意识到:教学对象背后的东西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发掘和关注。课改实施以来,同学们在课堂上的问题是越来越多,而且是五花八门。作老师,对待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有时确实是措手不及。但在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是泰然处之,不要掩饰自己,应与同学们去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当我和同学们在书市,在网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共同努力的时候,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课程资源共同的开发者,共同的学习者,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过去的课堂,我们对学生控制得太多,约束的太多,限制了学生探究的奇异现象所知太少,但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作革多写剧本的好“导演”,给孩子更多的情景,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这个“大舞台”上的真正演员!多给子一些权利,让他们

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多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撰写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