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经济学基础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7 07:41:40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案例

案例一:从买车看需求

我国已经入世了,不少汽车厂也在忙着降价,关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话题又多了起来。笔者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蓝领朋友,一个是教授朋友,这两个朋友的实际情况很不相同,但在汽车进入家庭方面却颇为一致,那就是近期不会拥有汽车,尽管这只是同果不同因。

先说蓝领朋友。蓝领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职工,公司离家很远,工作节奏又很紧张。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得起大早,太辛苦。从蓝领朋友内心来讲,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即使考虑到降价的因素,蓝领朋友盘算一下自己的收入,还是养不起一辆汽车。因此,购车计划只能作罢。而教授朋友则是一所高校的知名学者,改革开放所启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运动,给这位教授朋友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经过几年的讲学、办班,教授朋友也成了有钱人。对教授朋友来讲,买车和养车的费用问题早已不在话下,但教授朋友仍然没有买车的意思。据教授朋友自己讲,我大部分的活动是在家与学校之间,活动半径不超过一公里,即使外边有事,也总有专车接送。所以,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买车。鉴于以上情况,汽车销售公司在开发这两类市场时,必须区别对待了。蓝领朋友虽然有强烈的购买意愿,但却受制于支付能力不足,汽车公司要想满足这部分需求,就要解决这部分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开发经济适用车型以及实行汽车消费信贷等;教授朋友没有形成需求主要在于其购买欲望没有被刺激起来,汽车公司可以考虑通过广告攻势和营销策划来改变他的消费观念,使这部分潜在需求得到开发。

摘自:李仁君,《从买车看需求》,《海南日报》2002年3月21日

问题1:形成需求需要哪些条件? 问题2:开发需求的方法有哪些?

案例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肯德基

很多人都对街头随处可见的有白胡子老头的招牌不陌生,人们知道,肯德基快餐店到了。近年来,肯德基在亚洲各国的业务量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韩国,肯德基已经成为快餐业的老大。在2000年,肯德基在中国国内的营业额大约为20亿元人民币。在最繁忙的**广场分店,701个座位每年会接待250万人次。然而,在美国,肯德基的销量相对其他快餐业竞争者却在萎缩。在1991年,它在美国的销售甚至下跌了5%。

为什么肯德基在亚洲和美国的业绩回报出现如此的不同呢?其秘密就在于亚洲人和美国人在饮食偏好是不同的。我们用下图来表示这两种偏好。

大家都知道,肯德基的特点在于它提供一系列的炸鸡类食品:原味鸡块、上校鸡块、香辣鸡翅等等。这类炸鸡很符合亚洲人的胃口。亚洲人本来就有吃鸡的传统,没有哪个民族或宗教是反对吃鸡肉的(当然有的宗教反对吃所有动物的肉)。因而相对于其他的快餐类食品,譬如汉堡类、比萨类,肯德基就以其符合亚洲人偏好而大行其道。如图1(a)所示是亚洲人的偏好。在图中,炸鸡对汉堡、比萨的边际替代率特别大。

然而在美国,由于富裕的美国人越来越注重建康,他们担心炸鸡类食品会导致心脏病,因而对肯德基的需求不断降低。如图3-9(b)所示,在美国,人们更偏好汉堡、比萨类食品。

摘自:张卫东,《微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问题1:边际替代率体现了两种商品之间的什么关系?

问题2:为什么肯德基在亚洲国家比在它的发源地——美国,更受欢迎?

案例三:上大学值吗?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不论。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我们简单的介绍经济学说所的成本。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机会成本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万,共42万。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2万元,共76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8万,剩下68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26万。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说的“选择”是有两种机会,你能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另外我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在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人说教育是消费行为,其实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是消费不会给你增殖一分钱,比如你今年买一台电视,明年再卖,会大大的贬值不会增殖;投资是有可能增殖,一个大学生尽管投资8万,但与不投资的多得的收益是26万。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考上大学毕不了业。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可想而之的。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四: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节假日期间天津劝业场和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现在我们用这边际分析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延长时间一小时,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费的成本,这种成本即包括直接的物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学习的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是1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那么在延时的一小时里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1万,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还应该再将营业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是他还有一部分该赚的钱还没赚到手。相反如果他在延长一小时里增加的成本是1万,增加的收益是不足1万,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消延时的经营决定,因为他延长一小时成本大于收益。节假日期间,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购物,使商场的收益增加,而平时紧张工作繁忙家务人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购物,就是延时服务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增加的销售额不足以抵偿延时所增加的成本。这就能够解释在节假日期间延长营业时间而在平时不延长营业时间的经济学的道理。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进行营业时间调整,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调整营业时间,这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案例五: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一例。假设王先生用自己的银行存款30万收购了一个小企业,如果不支取这30万元钱,在市场利息5%的情况下他每年可以赚到1.5万元的利息。王先生为了拥有自己的工厂,每年放弃了1.5万元的利息收入。这1.5元就是王先生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之一。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法来看待成本。经济学家把王先生放弃的1.5万也作为他企业的成本,尽管这是一种隐性成本。但是会计师并不把这1.5万元作为成本表示,因为在会计的账面上并没有货币流出企业去进行支付。

为了进一步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之间的差别,我们换一个角度,王先生没有买工厂的30万元,而是用自己的储蓄10万元,并以5%的利息从银行借了20万元。王先生的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将把每年为银行贷款支付的1万元利息作为成本,因为这是从企业流出的货币量。与此相比,根据经济学家的看法,拥有的机会成本仍然是1.5万元。

现在我们再回到企业的目标——利润。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方法衡量企业的成本,他们也会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即企业总收益减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只减企业的显性成本。

案例六:福特公司产量的安排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总成本分为固定和可变成本取决于时间框架。例如,考虑一个全机车公司,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只有几个月的时期内,福特公司不能调整它汽车工厂的数量与规模。它可以生产额外一辆汽车的唯一方法是,在已有的工厂中多雇佣工人。因此,这些工厂的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成本。与此相比,在几年的时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其工厂规模,建立新工厂和关闭旧工厂。因此,其工厂的成本在长期中是可变成本。

由于许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所以,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不同与其短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是比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坦得多的 U型曲线。此外,所有短期曲线在长期成本曲线上和以上。这些特点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长期中又更大的灵活性。实际上,在长期中,企业可以选择它想用的哪一条短期成本曲线。但在短期中,它不得不用它过去选择的任何一条短期曲线。

当福特公司想把每天的产量从1000辆汽车增加到1200辆时,在短期中除了在现有的中等规模工厂中多雇工人之外别无选择。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每辆汽车的平均总成本从1万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但是,在长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工厂和车间的规模,而平均总成本人保持在1万美元的水平上。

对一个企业来说,进入长期要多长时间呢?回答取决于企业。对一个大型制造企业,例如,汽车公司,这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与此相比,一个人经营的柠檬水店可以在一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去买一个水罐。

推荐第2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概念;②熟练的掌握有关经济学理论,教材

中涉及到的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一定的分

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提高经济参与能力。

3.态度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理解国

家的经济政策,全面辩证的看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重点】总体上把握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情

【教学难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方法】案例法,数据分析发;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做一个概要的分析,进而说明,我们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座位一个合格个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参与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形势?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现在,我们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基础上,可以做全面的分析。

对经济形势作出评价,首先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那么,经济评价指标有哪些呢?

一.经济评价指标(板书)

全面、详实的评价经济体系,要用到好多指标,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展现图片},用到了好多指标,课可以登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查阅到相关的数据。但对于一般的衡量经济运行指标,最经常的有四个指标,分别从经济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情况、社会就业情况以及在开放经济社会中国际收支,来衡量经济运行状况。这也是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为关注的几个方面,即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逐一简单介绍这些经济指标的含义及作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可以请学生来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回顾。

1.关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国际上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资料及网站】 【课后作业】

推荐第3篇: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经济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可以说经济学对我们的生活有重大影响。在未接触到经济学基础这么课程之前,我一直单纯的认为经济学就是指导人们利益最大化,简单的说就是教人们赚钱。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的,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经济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经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是一个很大的集合体。可以定义为研究人们和社会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可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当然,我们离不开经济学,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1、一定的经济资源只能提供一定的产品,产品是有限的。

2、时间是有限的,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

一生不可能使一切欲望都得到满足。

3、欲望的满足是以他人提供的劳务为前提,而他人所提供的劳务也是有限的。

我个人觉得经济学的理论学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如:

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

我们所知理论与实际问题之间必然有一定差距,所以理论知识不一定百分百适用,它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完成的:

1、经济人假定:人是自私利已的人

2、资源稀缺性假定:凡是有价格的资源都是稀缺的。

3、私有产权假定:商品交换的前提、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基础。

本学期学习中,我们学校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它们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实现了有机统一。它们是遵循的原理方法基本一致:

1、利益最大化原理

2、供求原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3、等价交换原理:交换主体地位平等,互惠互利。

4、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5、均衡分析方法: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政府不可控制价格。

6、帕累托最优标准:各得其所、利益最大化标准。

在经济学基础范围内的大量分支下,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通货膨胀,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本上我只学习到了它的浅显的字面意义,通过本学期学习,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它能出现在政治课本中,说明它对国家运行有重要作用,对人民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例如对物价的影响。通货膨胀可以界定为: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人们常用物价指数来衡定通货膨胀,其可分类为

1、爬行式通货膨胀:年通胀率1~3%。

2、温和通货膨胀:通胀率3~6%。

3、严重通货膨胀:通胀率6~9%。

4、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两位数以上。

5、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呈加速趋势,平均通胀率超过三位 数,严重时会导致货币体系和国民经济崩溃。

6、隐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未被官方统计所反映。

7、抑制性通货膨胀:政府价格管制,物价上涨被抑制,商品短缺,出现强迫储蓄。

当然,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常见现象,其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简单整理为:

1、需求拉动说: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胀。在实现充分就业以前,随着总需求的增长,产出也相应增长,不会出现通胀。供需在运动中达到平衡以后,需求进一步增长,供给已达到极限,不能提供更大的产出,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这便是需求拉动的通胀。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2、成本推动说: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通胀。分为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两种类型。由于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使工资增长率可以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提高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引起价格的上涨出现工资推动的通胀。由于垄断的存在,企业在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使价格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从而引起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结构性通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引起的通胀。由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千差万别,生产率有高有低,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都向先进部门看齐,必然造成全社会工资增长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导致价格水平普遍上涨,从而引发通胀。

同样的,最直接的还是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1、经济衰退政策:既然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拉动,凡是抑制需求的政策都可以用来反通胀。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和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会导致消费、投资、政府和外国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减少,价格的下降,抑制通胀。

2、收入政策:既然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工资收入和产品价格的上升来抑制通胀。可以通过道义劝告,改变预期,从而达到抑制通胀发展趋势的作用。

最后,经济学基础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学习中实际案例必不可少,在这学期学习中老师已经给了大量的例子来加深我门对概念的理解,我们知道经济学中有许多模型,其中有些特别抽象难懂,希望老师在这些部分给出更加详细的例子。经济学并不是高精专,它来源我们生活,又反作用生活。

推荐第4篇: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Economics basic) 【课程代码】15033004 【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经济学基础是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并替代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一门新设课程和试点课程,该课程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学时】72学时 【参考书目】

1.《经济学基础》 吴志清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北京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主编:《经济学》(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000年,北京

3.(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 4.张元鹏著:《西方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引论

§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3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4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 基本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掌握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

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和一般分析 §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 需求曲线 §3 供给曲线

§4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5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6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 基本要求:

1. 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 掌握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从而把握现实社会对需求的各种不同情况。 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选择某一内容(可以某一企业、某一行业、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的资料搜寻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设计出一份市场需求调查表。要求学生对所调查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进行讲解,评选出一部分优秀的调查表,作为以后的实践课的实践小组的调查表。 

 第三章 效用理论 §1 效用论概述 §2 无差异曲线 §3 预算线 §4 消费者的均衡

§5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参考学时:2学时

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学时:2学时

§6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基本要求:

1.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

2.明确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

 第四章 生产理论 §1 厂商 §2 生产函数

§3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5 等成本线

§6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基本要求:

1. 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

2. 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及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 

 实践课:根据之前学生所学市场理论知识,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企业对节本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4学时

的节约,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讨论绥化地区企业怎么节约成本,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

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 成本的概念

§2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3 短期成本曲线 §4 长期成本曲线  基本要求:

1.掌握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函数;

2.理解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做准备。

参考学时:2学时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 §1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5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6 博弈论初步: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

 基本要求:

1. 掌握市场的类型及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

2. 明确各类市场形成的条件,弄懂非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

 参考学时:4学时

第七章 生产要素理论 §1 引致需求

§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4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5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6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7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基本要求:

1.掌握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供给的原则;

2.能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要素市场理论。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 垄断 §2 外部影响

§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 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

2.弄清市场失灵的原因,加深对矫正市场失灵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解。 

 实践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某一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参考学时:2学时

中,是否以市场为中心,调查企业在生产中,是怎样节约成本和扩大产量的,并根据所学知识对调查企业做出经营策划方案。形成报告。 

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 国内生产总值

§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6 名义GDP和实际GDP  基本要求: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3.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GDP的意义及缺陷;

4.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了解核算的生产法,掌握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5.掌握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 

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均衡产出

参考课时:2课时

参考学时: 4学时

§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5 乘数论

§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7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明白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

2.理解并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 3.掌握二部门、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方法及其计算; 4.掌握乘数原理及各个乘数计算。 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选择某一内容(可以某一企业、某一行业、参考学时:6学时

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的资料搜寻及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我国近10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并形成调查表。 

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投资的决定 §2 IS曲线 §3 利率的决定 §4 LM曲线 §5 IS-LM分析

§6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投资函数的内容;

2.掌握货币的供给、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货币需求函数及流动偏好陷阱的内容; 3.掌握IS和LM曲线(含义、推导和斜率); 4.了解影响IS、LM曲线移动的因素;

参考学时:2学时

5.理解IS—LM模型中均衡点的经济含义,以及均衡点的移动和调整。 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消费情况,将学生分成大概每十人一组,讨论我参考学时:6学时

国的储蓄率问题,并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情况并加以比较,讨论我国高储蓄率的利与弊。 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2 财政政策效果 §3 货币政策效果 §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 基本要求:

1. 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 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3.了解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

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 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 §3 货币政策 §4 资本证券市场  基本要求:

1.掌握经济政策目标;

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 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了解我国银行机构近5年的利息变化情况,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2学时

并调查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经济政策实践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十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 §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3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 总供给曲线

§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 基本要求:

1. 掌握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2.理解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3.理解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失业的描述 §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4 通货膨胀的描述 §5 通货膨胀的原因 §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 基本要求:

1.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 2.掌握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了解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4.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原因; 5.理解菲利蒲斯曲线。

参考学时:4学时

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3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4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5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 基本要求: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及源泉; 2.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 参考学时:2学时

 第十七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2 国际贸易组织 §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 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国际货币体系及政府对国际经济的调节的基本概念及一些基本知识。 

【考核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考试课。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又应注重理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经济学基础》考核含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占总成绩的 3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

【编 写 人】张俊娥 【审 核 人】王丹 参考学时:2学时

推荐第5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

教案

(三年制高职)

教师:杜俊创 班级:16经济管理高职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西方经济学以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经济理论为基础。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西方经济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3、在教学方法上,西方经济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的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线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本章首先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和供给,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最后从量上分析价格、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程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

4、供求定理

5、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 难点:

1、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与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区别

2、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概念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四、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概念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三、供给表、供给曲线及供给规律

四、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应用

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

二供给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把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7、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 难点: 消费者均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效用函数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四、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

二、无差异表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二恩格尔-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是一种实物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生产函数、脊线、生产扩展线等基本概念,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规模报酬和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 4

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难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3、规模经济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第二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三入使用量的合理区域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产量线

二、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三、射线、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 第四节 规模经济 一模收益的含义

二、规模收益的变动 第五节 规模报酬

一、等成本线

二、最佳要素组合

三、扩展线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仍然是分析生产者的行为,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是用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收益是用货币来表示产量。所以,这章所分析的是用货币表示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有关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基本概念;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不同含义;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标准;理解成本、收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说明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4、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5、机会成本的含义 难点:

1、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2、长期平均成本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概念

一、市场结构

二、厂商收益与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和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瞬时均衡

二、短期均衡

三、短期供给曲线

四、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短期均衡 第四节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行业长期均衡和厂商长期均衡

二、长期供给曲线

第六章 市场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分析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行为,即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结构及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四种市场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各种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和收益规律及曲线,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 难点: 各种市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二、完全垄断的成因

三、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短期均衡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三、关于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

二别定价的类型

三、实行差别定价的意义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分类

二独立行为的寡头垄断模型

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七章 分配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 能够运用基尼系数说明收入分配的状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难点:

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引致需求与要素使用原则

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

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多种要素可变(假定劳动和资本可变)

四、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五、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一、工资的决定

二均衡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市场与利息的决定

五、利润的决定

五、产量分配定理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外部性以及垄断等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运用微观经济政策来解决某些市场失灵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2、公共物品的特征

3、反托拉斯法

4、自然垄断

5、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

6、科斯定理 难点: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物品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二节 垄断及其政府管制

一、反托拉斯法

二、自然垄断 第三节 外部性问题

一、外部效应

三、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

第四节 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

一、科斯定理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收入分配的均等政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民收入核算是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即国内生产净值、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并弄清这些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及其恒等关系,为学习下一章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难 点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四、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及修正

一、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计算及其缺陷

二、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修正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章,所论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储蓄、投资、乘数、总需求、总供给等概念;能够运用储蓄—投资法、消费—投资法和公式法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解IS曲线、LM曲线含义;掌握IS—LM 模型;能够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和均衡产量的决定问题;注意区分不同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条件、影响因素和变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4、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

5、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6、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难 点

1、货币的供给与存款创造

2、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二节 IS—LM模型

一、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

二、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一、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二、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种类及其衡量,充分认识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掌握失业与通货膨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3、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

4、菲利普斯曲线 难 点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2、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失业的类型和根源

一、充分就业的含义

二、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菲利普斯曲线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和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理解掌握经济波动的原因与规律,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与增长理论概况;能够理解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

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5、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6、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7、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难点

1、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经济周期理论

三、经济增长决定理论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好理解和掌握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及供给管理中各种政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重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赤字财政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运用。

6、收入政策。

三、难点

1、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6、收入政策。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五、课程考核

(一)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二)考核要点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

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

4、供求定理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第六章: 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

第七章: 分配理论 1工资理论 2利息理论 3租金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 :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2、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考试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推荐第6篇:教学大纲《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总体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与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为学生提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看待经济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

1.树立经济学的基本观念,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经济学绪论 教学内容: (1)经济学概述

(2)经济学的方法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明确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与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含义与理解。 第二章 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

教学内容: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均衡理论 (4)弹性理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理解供求如何决定市场均衡价格,掌握供求分析方法,了解供求弹性的含义与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需求、供给的含义与规律,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运用使教学重点。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是难点。

1 第三章 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教学内容: (1)效用理论 (2)基数效用论 (3)序数效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重点与难点: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1)生产理论 (2)成本理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

重点与难点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生产要素的最有组合;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

第五章 市场理论 (1)市场理论概述 (2)完全竞争市场 (3)非完全竞争市场 (4)不同市场类型的比较 教学目的及要求:

阐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行业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讲解清楚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的特征;讲解清楚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完全竞争厂商、2 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和厂商如何实行价格歧视;寡头模型。

第六章 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2)劳动与工资 (3)地租

(4)企业家才能与利润 (5)收入分配平均程度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特点: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 (2)垄断 (3)外部性

(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5)信息补对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垄断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相机抉择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和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运用。

3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政策的含义和运用,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运用。 第九章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1)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4)名义GDP、实际GDP与人均GDP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理解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区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难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1)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2)经济增长的概念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教学,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了解经济方面的知识,认识国家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分析的能力。

1.实践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知并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

(2)通过训练要求学生建立用经济学思考的观念,将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相关专业知识结合,能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分析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经 4 济问题。

2.实践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及课时(实践性课时穿插在理论中进行) 实训一:

名称:调查了解各类成本

实训目的:让学生了解市场上各类产品的成本,以及成本的运算和收益,从而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现实中的意义。

实训类型:简单调查

实训内容:调查生活中的各类成本,以及了解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情况,比较生活中的成本和经济学的成本。

实训方法:调查比较,讨论。 仪器设备:无 实训二:

名称:分组写经济论文 (1课时)

实训目的:通过分组协作,撰写论文的形式让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的知识。

实训类型:研究经济现象

实训内容:结合学生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以及课外涉足的经济学问题进行用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老师对学生进行写论文的指导。学生上网找题材,定论文题目,并完成论文。

实训方法:经济论文

仪器设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 3.实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社会发生的经济现象。

使用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和展开大范围的讨论分析当前经济发生的大事件。

七、使用教材

《经济学基础》,方杰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考核方法

本学科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分,总计100分。

推荐第7篇:经济学基础论文

不诚实的价值

诚信,从语义学上讲就是诚实、不说谎、不虚伪和守信、有信用、讲信誉的意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诚信则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它由非正式制度:通过文化传统,特别是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和舆论的谴责来实行。和正式制度:通过正式的政策法律法规实行的统一体。)诚信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制度效益。目前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诚信制度没有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原有的道德自律体系与法规又与新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给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济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由于诚信制度的缺失而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在6000亿元左右,加上间接损失就更人。如此看来,诚信的价值是巨大的,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诚信虽是无形的东西但是它却掌握着有形的资源,让你时时刻刻的不能忽略它,否则它会让你得不偿失,甚至是一败涂地,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身边,而且都是那么的令人触目惊心。 首先,我们来看看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在甘肃、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这些不法分子为了赚取自己的利益不顾诚信,不顾消费者权益与生命安全,是社会所无法容忍的。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田文,高俊杰等人均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三鹿集团也从此灰飞烟灭!

诚信使企业担当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具有正的外部价值,从而对社会产生溢出效应。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自己的利润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利润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是合理的、正当的。诚信能协调企业利社会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然后,我们来看看曾经的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之城:温州 十多年前,温州曾经是中国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甚至专门有“供”人穿上一天或者一上午就坏的皮鞋。为此,杭州武林门广场放起一把火,拒绝温州货。然而在温州政府采取信息共享,联合制裁,3A级企业视同银行信用等政策后,他们的假货被销毁,有关犯罪分子被抓捕。现在的温州已经成了全国讲信用的典范,富起来的温州人,体会到诚信与自己的利益结合得甚为紧密,也放起火烧别人的东西。

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具有巨大的价值利效益,但是,诚信制度的建立也是要花成本的,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转轨建立的,诚信制度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在短期内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建立,要求国家投入巨大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也要求企业和个人为诚信制度付出成本。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与我们可能密切相关的商城:淘宝商城。我从来没有在上面买过东西,因为某些事件让我对它非常的厌恶! 第一个是去年的“光棍节事件”在去年光棍节淘宝商城推出“双11网购狂欢节”,宣称活动页面的商品全场5折。创下良好业绩。不料,活动刚一结束,《北京晨报》即报道:买家大呼上当的抗议声就此起彼伏,仅天涯论坛的一个帖子,就有3000多人跟帖反映受骗,涉及了安莉芳、李宁、特步、真维斯、安踏、杰克琼斯等众多品牌官方网店。网友“kaqiu”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1日那天,她发现自己在节前从淘宝商城以379元购入的一款达芙妮女靴,“光棍节”当天该商家竟然标价为599元,五折后在300元左右。

这种“先提价后打折“的促销模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严重拷问着网购的诚信。

第二件事是前几天的淘宝“寿衣门”事件:前日,媒体报道武汉一高校女大学生小方在淘宝网店购买过一条连衣裙,因发现实物与描述不符,便给了对方一个差评。5月10日,小方收到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套蓝色的小孩寿衣,当场就吓呆了。

当你寄给卖家的货品与图像不符时,就已经存在诚信问题了,给了卖家一个差评也理所应当。但卖家的做法就太让大众心寒了,拒不承认已经十分过分居然对买家进行人格侮辱。没有诚信,这让买家怎么敢在你的商城上面购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子货币支付、网上交易等在技术上推广已无障碍,若诚信制度完善,使网上交易等业务发展起来,即可创造巨大价值和效益。

最后,诚信能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效益。有研究表明,社会诚信制度完善,能使社会交易成本降低,能刺激投资,同时也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惠、合作的普遍信任关系及信任的普及程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它具有效率价值,不仅可以与经济资本相提并论,甚至还具有经济资本所无法产生的特别价值。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和诚信制度!

推荐第8篇:经济学基础作业

经济学基础期末作业

问题一:经济学基础学习的心得体会

经济学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以前只是在电视报纸上了解些国际经济形势,往往一扫而过,总觉得经济离自己很远。通过一学期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虽然学的不多,但深深地体会到经济学也是很有意思的,原来经济就在我身边,我可以用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学习经济学让我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看到本质,而且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同时还培养了我的理财观念,总之,学习经济学真的让我获益匪浅! 问题二:谈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

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企稳迹象 今年1-4月份,我国工业回落速度有所加快,消费、出口需求有所收缩,物价涨幅收窄。进入5月份,我国工业增长有所企稳,消费开始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有所回升,总体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今年以来经济放缓既有外部经济减慢的影响,也有我国前期刺激经济增长政策退出的影响;既有短期库存周期调整的影响,也有部分行业过剩产能调整和房地产投资缓慢的影响。

工业出现企稳迹象,仍处于合理区间。我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回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8.1%,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4月为9.3%,是2009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值,5月份略有回升,增速至9.6%。

受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同比回落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下降,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6%。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岗位继续增加,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32万个,外出农民工人数比上年末增加508多万人,同比增长3.4%,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看,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

消费需求有所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基本稳定。消费增速降幅超出预期。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5%,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0.9%,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餐饮、娱乐体育等增幅同比放缓,房地产与汽车两大主要消费市场表现欠佳。受刺激政策退出影响,家电零售额基本零增长。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落,但今年以来各月实际增长增速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平稳,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8%左右,同比基本持平。制造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虽然较慢,但速度在逐月加快,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进出口出现好转迹象,1-5月份出口增长8.7%,同比回落16.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6.7%,同比回落22.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到379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5月份出口增长15.3%,进口增长12.7%,

4、5两个月,贸易顺差同比扩大。

库存调整是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从1-5月份的工业生产的供给面看,增长下行幅度较大,而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的需求面看,波动幅度和下行幅度很小。供给面波动明显大于需求方的波动表明,库存的调整明显并对经济下行起了重要作用。 今年前五个月,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明显低于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表明重工业产品处于去库存阶段。而轻工业增长11.5%,同比回落仅1.4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高于实际消费和出口增速,表明轻工业产品还处于补库存阶段。

由于重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超过70%,重工业产品的去库存大大拉低了工业增长速度。5月重工业增速回升而轻工业增速回落,说明重工业产品去库存已经开始放缓,而轻工业刚刚进入去库存过程,这为经济企稳创造了条件。

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减轻,处于温和水平。总体上看,通货膨胀继续延续了2011年7月份以来减缓的势头。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5月份当月降至3%,处于温和水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5月当月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4%。

房地产价格继续回落,按照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1-5月份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涨3.8%,其中住宅价格上涨3.4%,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加快崛起进程。我国东部地区在部分产业转出、出口下滑、住房限购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步伐逐步放慢;中西部地区由于承接产业转移与工业化加速,经济快速增长。从工业生产看,东部地区部分产业转出进程加快,但新的产业增长点尚未形成。

从投资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19.3%,低于全国投资增速0.8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4.9%和24.1%。从出口看,东部地区由于外需减少、基数偏大及部分外需产能转出等原因,广东、江苏、浙江省等重点省份出口普遍减速,中西部地区出口则呈现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持续回落,警惕出现疲软局面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已由2010年的10.3%,滑落到今年1季度的8.1%。鉴于2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估算其GDP增速可能已经破8,连续第6个季度放缓。中国经济增速所以持续回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引发需求疲弱。

首先是欧债危机恶化,拖累中国出口,并对国内需求产生连锁负面反应。其次是有关部门前段时间紧缩力度太大。譬如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多次加息,导致国内需求抑制过度,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17个百分点。虽然5月份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但更多是短期因素影响,持续发展趋势依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需求状况也不乐观。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5%,连续第9个月同比增速回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4.3%。

今年前4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只增长14.7%,其中4月份增速仅为14.1%,5月份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3.8%,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剔出物价上涨因素后,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更低。5月份PPI价格指数的较大幅度跌落,也反映了制造业企业销售的不乐观,市场寒风阵阵。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元区占全球进口需求的三分之一,占据中国出口额的20%以上。目前欧债危机有继续恶化趋势。受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雪上加霜,全年10%的增长目标难以实现。

不仅如此,出口企业的大幅减产、裁员,还会连锁冲击国内住房及一般商品消费,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继续萎缩,产生更大经济下行压力,企业亏损、财政减收与大量失业随之而来。这是一种更糟糕局面,要有风险意识与应变准备,不能轻言经济减速、市场低迷已经触底。

对下一阶段经济走势的预测

经济增长环比见底时间在二季度,同比见底的时点在二季度或三季度。二季度我国经济处于底部阶段。

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增长较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我国出口增长面临较多困难。二是国内企业的去库存化进程刚刚进行了约6个月,企业继续处于去库存和限产保价阶段。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生产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有所上升,企业盈利下滑,自筹资金能力下降,制造业投资可能受到影响。四是房地产业仍处于量价齐跌的调整过程中,刚性购房需求观望气氛较浓,商品房投资增速处于零增长状态。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

下半年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首先,2011年12月以来,我国已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同时降低了基础利率,货币供应量、贷款等金融指标出现反弹,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会推动下半年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将稳中趋升。

大部分房地产限购城市限购期限为一年,部分受到限购影响的刚性需求从今年6月份起会有所释放,房地产投资下行的局面会有所改观,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向稳定,名义增长19%左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9.8%和12.7%,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增长会拉动消费相应增长,房地产刚性需求释放、家电、汽车等节能产品补贴等也有利于相关消费的增长,预计消费水平将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左右。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将逐步明了,市场对欧洲经济的预期会趋向好转,美国、日本经济发展好于预期,2011年年底以来,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宽松政策也会有所成效,下半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会好于上半年,我国的出口增速有望温和回升,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长13%左右,进口增长15%左右。

重工业企业去库存化将在今年第

二、三季度基本结束,下半年库存稳定或适度补充库存会拉动工业生产增加。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上慢于上年,铁矿石、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多地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粮食紧平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调整。

推荐第9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概念;②熟练的掌握有关经济学理论,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一定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提高经济参与能力。

3.态度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全面辩证的看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重点】总体上把握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情

【教学难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方法】案例法,数据分析发;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做一个概要的分析,进而说明,我们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座位一个合格个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参与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形势?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现在,我们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基础上,可以做全面的分析。

对经济形势作出评价,首先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那么,经济评价指标有哪些呢?

一.经济评价指标(板书)

全面、详实的评价经济体系,要用到好多指标,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展现图片},用到了好多指标,课可以登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查阅到相关的数据。但对于一般的衡量经济运行指标,最经常的有四个指标,分别从经济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情况、社会就业情况以及在开放经济社会中国际收支,来衡量经济运行状况。这也是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为关注的几个方面,即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逐一简单介绍这些经济指标的含义及作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可以请学生来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回顾。

1.关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国际上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资料及网站】

【课后作业】

推荐第10篇:经济学基础论文

经济学基础(论文)论文题目:

学院:理学院

专业:学号:姓名:陈凯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工会的影响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工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论文通过介绍经济全球化对工会影响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和战略的调整,从而导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工会的应对策略,为中国工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挑战、调整与战略、对策

工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企业跨国经济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加入WTO,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给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没有市场经济,工会的基本职能就会退化,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

1.工会是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按传统的观点,工会是阶段斗争的产物,是工人运行的产物;这是从政治学角度的看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比较流行地说法是: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一般的说,这是对的。但是,这还没有说在根上,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因而,在谈到工会的调节作用时,只说“工会在经济关系方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没有说清楚工会是靠什么来进行调节的。

从根上说,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呢?是劳动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任何市场都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两类市场。在一个需求、供给平衡的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价格是一个供需双方都不能对它施加影响的均衡价格。在一个现实市场上,劳动要素需求的资本所有者一方,总是希望把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变成一个不宣传竞争的垄断市场。这样就可能打破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为了打破需求方的价格垄断,工人们认识到团结起来的重要性。工会便是工人们组织起来打破资产所有者垄断劳动要素价格的最好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会越来越成为平衡劳动要素市场价格的抗衡力量。

工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主要是以集体议价取代个人议价。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资产所有者有一条明确的行动原则即利润最大化。但是,工会在经济上的战略目标却不止一个。例如,工会可以以扩大会员的就业为目标;或者以争取会员总收入的最优化为目标;还可以选择只为其中的一个特殊集团的利益服务为目标,例如为掌权的集团利益服务,并利用罢工为要挟手段,将这个集团的工资定在更高的点上。然而,工会的每一种选择,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要提高工资率,就必须限制就业量。工会不是限制工人参加该工会,就是限制非会员得到工作岗位。在西方一些国家,手工业工会曾经规定很长的学徒期,一般不增加会员,老会员死后才进行补缺,会籍一般由父辈传给子辈。如果工会选择增加会员工资为其战略目标,并且不直接限制劳动就业量,工会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对于富裕的劳动量,工会也不予过问,是让雇主自行处理;二是设法阻拦那些为本行业高工资所吸引前来寻求职业的其他工人。在西方,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工会要求增加工资的方式,如美国汽车联合工会和矿工联合工会就曾经采取这种方式的。如工会选择以“扩大就业量”为目的,则工资率又会上升,工资率的增加,必然要带来产量的增加。工会怎么办?工会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协助雇主替其产品作广告,使其产品有竞争力,以促进销售量;二是或者说服国会通过立法提高关税以保护工会所在行业不受或少受进口货的冲击。1999年底世贸组织的西雅图“千年回合”谈判期

间,美国劳联—产联组织的示威活动就是如此。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工会也采取这种战略,阻止中国入世,阻止中国产品进入。

很显然,工会既然是调整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那么,工会的一切活动就必须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束缚。工会无论对其战略目标做何种选择,都要受制于市场供给、需求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会的这种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要素资源的格局,尤其影响了劳动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和供给关系。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使跨国公司有了规避工会垄断劳动卖方市场的法子。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扩张,直接削弱了工会对传统劳动市场的控制,他们可以绕开本国工会控制的劳动供给市场,到劳动力更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去办厂。如果说,保持劳动要素买方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内在动因,打破工会控制的卖方市场则是西方企业选择跨国经营的外在动因。换句话说,跨国公司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之一。

3.经济全球化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伴随工人阶段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工人、工会经历了竞争、联合的过程。它使工人们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才能增强与资产经营者在劳动议价中的地位,增强本组织在劳动议价中的竞争力。分散——竞争——联合,反映了传统工业社会工会发展的历程。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又遇到这个问题。历史在重演,不过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演。资本通过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来调节劳动要素的供需关系,从而也在世界范围内挑起了各国工会围绕劳动供需之间的价格竞争。发达国家工人的高工资、高福利,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劳动要素的价格竞争中失去了部分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提出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当前,并存的三大世界工会组织(世界工会联合会、世界劳工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还不足以协调和消除这种竞争。

4. 中国工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加入WTO后,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为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会,工会是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发展的,工会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发展。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经济调整与工会战略

1.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80、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调整、重组已成为欧美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分为在个系统: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而产业结构调整是整个“十五“经济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不仅包括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及服务产业之间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也包括各产业内部行业间资源要素的重新协调。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首要就涉及到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这意味着过去劳动要素的供需平衡将被打破,新的供需关系将要建立。打破旧有劳动要素的供需平衡,伴随大批劳动力将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转移,同时,也将出现大批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磨擦失业、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结构性失业。

2.为此,政府必须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成本分为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帐薄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一是因为它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二是会计成本只反映使用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所谓机会成本,也称为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指因为使用这一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利用场所可能带来的最高的价值。投入品的历史成本则是购置这一投入品时支付的费用,比如,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其他用途,如果用于甲用途,就必须放弃其它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作的机会成本,就是被放弃的其他

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最高价值。

3.产业调整工会付出的机会成本。中国工会付出的是什么呢?是工人失业、下岗?会员的流失?的确,90年代中期以来,工人失业、下岗加剧,会员流失严重。

工会入会率的降低,一方面由于大批工人的失业、下岗造成。从1993年到2000年的8年中,我国下岗职工累计达5713万人。如以50%的再就业率计算,截止2000年底未就业的职工仍有2856.5万;由于再就业职工一般都是从建有工会的国有企业还没组建工会的民营、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社区服务业等等,加3.1%的登记失业率,可以说,8年间,中国大陆工会会员至少流失3500万人左右。

入会率降低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大批新生职工涌向了非公有制企业,它已经占到现在全国新的正式的提法,即“着力建立延伸到乡、街道一级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因而,从统计的角度讲,符合进入工会的职工人员数量一下子就从1981年的0.818亿升到2000年的2.032 亿。往宽了算入会率只有51%。当然与西方国家比,这个数字不算低的。但是,它起码说明,有近半数职工的全法权益得不到工会的保护。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工会的现实状况。工会要在“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领导下,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工会能做到的应该充分利用后一句话,“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象大庆工会那样,把这句话体现的政策用好,用足。

如果说,政府改革、调整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使中国经济从将要濒临崩溃的边缘冲出来,使国有企业解脱困境,融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代价;那么在这个进程中,工会付出的成本则是使工会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下,挣脱出来,使工会走上真正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认为,在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工会付出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得到的。

4.工会的战略调整。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政府的干预作用不断加强,已经呈现出世界性趋势。中国工会在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时期,应该认清世界各国工会普遍发展趋势,抓住这个时机,以一步到位的眼光,调整工会战略。中国工会与政府、企业行政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性,这是中国工会的特点,但也是它的短处所在,这种亲密性容易淹没工会“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的独立性。现实很有趣,无论中国工会或是西方工会,都面临一种“围城效应”:西方工会正在探索与政府、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机制;而中国工会则需在改进与政府、企业行政传统合作关系同时,更需要探索建立“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的保证机制。不然,维护工人的利益就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会领导的个人素质。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的对策

一是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会员。这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亦是职工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中,职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工会组织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发展会员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尤其是要针对近几年来工会基层组织受到改制冲击、工会会员大量流失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工会组建率和会员组织率下滑局面。在巩固、重建国有、集体企业工会组织的同时,尤其要重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组建,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大力发展会员时,必须注重会员意识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要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落实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两个确保的工作。参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帮助政府和企业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的利益矛盾调整,做好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督促企业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推动政府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必要的保障政策,使符合低保的职工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动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扩大就业。还要继续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进一步做好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扩大和完善职工解困基金规模和网络,积极

推动企业建立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制度。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努力完善职代会制度,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作用十分重要;要在多年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着重抓好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集体合同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职工的收入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在落实职权、讲求效益上下功夫。继续搞好厂务公开,推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当前,尤其要注重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还要积极促进国家和地方建立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定期就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商,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宏观协调机制。

四是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市场竞争加剧,结构性失业突出,对职工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工会要把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培训制度,落实《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受教育权利,不断增强职工的就业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技术教育阵地的作用,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要加快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很多,许多问题都突出起来。必须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从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出发,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加快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改革,对现行工作机构和职能进行必要调整、改革,完善现行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坚持以会员和职工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加快工会干部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完善工会工作民主决策制度。工会要通过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依法维护、强化依法监督来实现依法治会。

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及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工会必将受到重大影响,因而我国工会必须采取正确对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看待各种问题,完善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思路,维护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当权益,获得在国际多边组织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在区域性和全球化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时寒冰著.《经济大棋局》.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1

1【2】 Richard B.Freeman、James L.Medoff著,陈耀波译.《工会是做什么的?:美国经

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胡建国著.《 劳资关系治理与工会绩效:基于中国私营企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2011

【4】 郭志武著.《 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工会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5】 张文红著.《团结工会的兴与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6】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著.《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对策》.北京:时事出版社

【7】 唐士其著.《全球化与地域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工会基础知识读本-本书编写组著.《工会基础知识读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1.

第11篇:经济学基础课件习题

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设需求方程为Qd=a-bP,在一个以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几何图形上,-b即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3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4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如果A与B是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增加; 但如果A与B是互补品,则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减少) 5如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纵轴代表价格P,则dP/dQ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6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7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8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9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10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11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必会导致产品的均衡产量减少,但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1、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A.生梨价格上升

B.桔子产量减少

C.对苹果营养价值的广泛宣传

D.消费者收入的下降

2、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C

A.冰箱价格下降

B.冰箱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该厂家的生产规模扩大

D.全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

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C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的变动不确定

4、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5、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二者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A

A.负B.正C.0

D.1

6、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B

A.汽车消费税降低B.公路建设滞后

C.汽油价格下降

D.汽车生产成本上升

7、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B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

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 8.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B 右移?

A.师资质量提高

B.学费降低

C.入学考试难度下降

D.文凭更受重视

1从消费者均衡理论中可引申出的结论是,为使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的产品必须多样化。√

2.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同时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3效用完全取决于消费品的客观物质属性,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无关.× 4.预算线在平面几何图上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有关商品的价格.√ 5.收入效应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 1.消费者剩余意味着B A.消费者得到了实际货币利益

B.消费者支付的货币额比他愿支付的数额小 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出他原本预期的效用

D.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比他原本打算购买的多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D A.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用而获得另一些商品时愿意放弃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 B.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上的货币总值 C.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

D.在确保消费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率 3.消费者均衡意味着. C A.消费者花费的货币额最小

B.消费者购买了其希望购买的全部商品

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D.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分别是市价最低的

4.预算线以同横轴(代表X商品量)的交点为轴心,按顺时针方向运行,说明C

A.X价格下降;

B.X价格上升;

C.Y价格下降;

D.Y价格上升。

5、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C28/0.8=MX/2

A.20

B.

4 C.70

D.25 6设PE、PF分别表示商品E、F的价格,M表示消 费者收入。下列哪一需求函数表示E与F属于互 补商品关系并且E属于奢侈品?D

A.

QE=200-10PE+8PF+9M

B.

QE=250-12PE-7PF-5M

C.

QE=300-0.03PE-10PF+9M

D. QE=350-10PE-8PF+5M

7.哪一表述是错误的?C

A.有些正常品甚至奢侈品可能会演变为低档品。

B.有些低档品也可能会成为正常品。

C.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某年的商品房交 易量却明显萎缩,对商品房的购买锐减,房价下降。 这说明住房属于低档品。

D.同种商品在某些区域或群体中属于正常品,在 另一些区域或群体中又可能属于低档品。

1.边际产出下降必定带来平均产出 下降。× 2.拥有规模经济的厂商不一定拥有范围经济,拥有范围经济的厂商也不一定拥有规模经济。√

3.一般而言,厂商的隐性成本总是大于该厂商的显性成本×

4.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LAC曲线必相切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5.MC曲线必与AC曲线的某一点相切×

6.AVC曲线的最低点总是位于AC曲线最低点的左下方。√

7.处于边际劳动生产力递减阶段的某一短期生产函数可以由Q=3L2–5L+10的形式来表示。×(因为MP=6L–5, dMP/dL=6>0 8.规模不经济指的是企业规模太小。× 1.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C

A.平均产量曲线仍在上升

B.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D.边际产量曲线在横轴以下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D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必为负数

B.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不一定减少

C.平均产量最高时与边际产量相等

D.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也一定减少 3.等成本线平行外移是因为、A A.厂商追加了投资 B.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 C.产量提高

D.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4.规模收益递增一定意味着A A.产量提高但平均成本下降 B.产量提高但边际成本下降 C.产量减少但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下降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D

A.AC曲线最低点处于AVC曲线最低点的右上方 B.MC曲线上升时,AC曲线可能也在下降 C.MC曲线下降时,AC曲线肯定也在下降 D.AC曲线上升时,MC曲线可能在下降 6.会计账目一般无法反映D

A.显性成本;B、可变成本; C、沉没成本;D、机会成本。

7.被用来自己开厂的自有资本的利息属于D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B和C 9.哪一项属于短期成本函数?.

D

(30属于短期成本中的固定成本) A. 0.5Q3-10Q2+300Q

B. Q3-7Q2+173Q-100 C. 5Q3+10Q2-50Q

D. 6Q3-11Q2+123Q+30 10.生产中的短期意味着企业可以调整如下哪一选项?D

A、劳动人数和固定设备

B、厂房规模和原材料数量

C、机器数量和厂房规模

D、燃料和原材料数量

11.下列哪一项明显地说明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D

A.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1、在企业明知开工生产就必会亏损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决策便是停产。×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只要某生产者的产品售价稍微高于市场通行价格,其产品就不可能卖出去。

3.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参考依据是不同分市场的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4.同一幢商品房的不同楼层的价格不一样,这不属于价格歧视√ 5.不管在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同时同时也是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

6.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其边际收益曲线斜率的2倍。√ 7.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可能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1.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品是C

A.同质的B.异质的

C.同质的或异质的D.以上都不对

2.下列哪一种市场中的厂商的需求曲线最陡峭?B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 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

3.下列哪一种市场最能促进技术进步?C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 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 4.卡特尔的功能一般不包括A

A.统一利润

B.统一价格

C.分配市场

D.分配产量 5.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D

A.

寡头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之间有时并没有清晰 的界限,从而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有的行业似乎属于 寡头垄断市场,又似乎属于垄断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有可能发展成为寡头垄断市场.C. 完全垄断市场有可能发展成为寡头垄断市场.D. 寡头垄断市场发展成为完全垄断市场的可能性则是 不存在的.6.哪一判断是不准确的?B

A.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出租车运营市场既 可归于垄断竞争市场也似乎可归于寡头 垄断市场

B.目前我国的石油及成品油市场既可归于 寡头垄断市场也似乎可归于垄断竞争市 场

C.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营市场属于 完全垄断市场

D.目前我国的电话机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 场

7.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对的?. C

A.每一位当红歌星都有较稳定的粉丝群,因 而歌星市场具有垄断竞争市场“产品 ” 差别性的特征

B.许多大学虽然都能提供本科毕业文凭, 但这些文凭并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产 品”同质性的假设

C. 房地产开发需要巨额资金,因此房地产 市场不可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D.不同家庭和单位使用的电可以被认为是 同质的,但电力供应市场不可能属于完 全竞争市场

8.一般而言,只要产品价格高于以下哪种成本时厂商仍会进行生产经营?B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9.一般而言,关于自然垄断的正确说法是.

C

A.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和MC几乎一直不变

B.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不变但MC可以下降

C.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下降但MC可以不变

D.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下降但MC可以上升

10.MOTOROLA-T720型手机某年春季的单价是3500元,该年秋季的单价是2800元,这属于D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常规的市价变动 11.何种产品市场属于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B

A.大米

B.冰箱

C.铜

D.钢铁

12.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就长期而言不能获得正常利润,乃在于.

C

A.厂商生产的产品之间有一定差别 B. 厂商花费的广告费用太高 C. 厂商的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D. 厂商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

1.经济学上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这里的土地不包括海洋,但包括山脉。×

2.要素供给曲线的斜率是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斜率的两倍,但两者的截距相等。× 3.根据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提高工资并非总能刺激劳动供给的增加。√ 4.寻租并非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的。√

5.经济学上的土地市场包括了所谓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并不完全等同于土地市场.√

1、下述错误的表述是D

A、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不可能长期高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收益

B、劳动时间不变时的工资收入提高必定意味着工资率上升了

C、劳动者得到的工资等收入常高于其作为要素所有者得到的经济租金

D、工资率降低的收入效应是减少劳动供给 2.MRP可以表示为:DTR/DL 3.哪一说法是错误的?D

A.土地的所谓级差是会变化的.

B.城市土地的级差和农业用地的级差的涵义是不 一样的.

C.地租的变化是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 段.

D.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尤其不能干预土 地市场.

4、下述何种行为是典型的寻租?C

A.男下属向女上司求爱

B.两家企业在商务谈判前的互赠礼品

C.旅游景点的饭店投资者要求管理部门禁止在该景点开设新饭店

D.市容管理人员借故对某单位的不合理罚款 5.哪一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 C

A.现代企业中,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报酬.B.劳动力市场上不会有自己雇用自己的现象.

C.长期满足于低工资的职员,一般而言,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贡献度不会高.

D.MRP是针对要素所有者而言,MFC则是针对 要素需求者而言.

1、企业在任一期的存货投资可能为正值, 也可能为负值√

2、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都不应计入GDP。×

3、一个经济体同一期限内的GNP不一定大于GDP。

4、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GDP缩减指数选用的样本商品范围比CPI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

6.一国净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国GNP水平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到该国GDP水平的变化× 7.GDP指标不能反映的某些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设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

2、

5、10美元,2005年分别为

6、

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5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5年的CPI为B

A、271

B、280

C、460

D、800

2、下列哪一项目应计入GDP(D)

A、政府补贴

B、债券购买额

C、旧房子的转让

D、股票交易印花税

3.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B)

A.660

B.150

C.220

D.250

1、目前在我国,客户存入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列入广义货币M2的范围√

2、从利率变动的实际效应来看,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居民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一般比美国要高。×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4.I=e–dr中的d为投资对于利率变动的影响系数× 5.一项投资有收益,并不能说明该投资一定是值得的.√

6.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国民众的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越小.√ 7.如果社会平均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则LM曲线的斜率也会变化.×

1、IS曲线与LM曲线在平面图上将空间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左边区域中D

A、I<S及L>M

B、I<S及L<M

C、I>S及L>M

D、I>S及L<M

2、边际储蓄倾向提高会使IS曲线A

A、斜率的绝对值变大

B、斜率的绝对值变小

C、右移

D、左移

3、IS曲线是哪二个变量的组合关系的轨迹?D

A、投资与储蓄

B、利率与投资

C、利率与储蓄

D、利率与国民收入

4、货币供给减少会使LM曲线B

A、右移

B、左移

C、斜率变小

D、斜率变大

5、一般将货币的投机需求视作下列哪一变量的函数?A

A、利率

B、投资

C、收入

D、准备金率

第12篇:经济学基础典型题

1.瑞士斯沃奇公司开发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手表,使手表销量增加了而价格并没有下降,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该公司成功的原因

1.答案: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从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角度解释,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企业连续只是生产一种产品,如例子中的瑞士斯沃奇公司只是生产单一款式的手表,它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更低了,所以它的手表销量会大大减少。。

但是瑞士斯沃奇公司捉住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开发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手表,即使还是手表,但是因为其多样性,所以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反而还使销量增加。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是: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

2.用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一下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2. 答案:

① 社会对经济的普遍高预期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历经三年多时间,经济扩张型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景气周期一再延长,短期内没有大幅调整的迹象。2008年甚至整个“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9·10%的较快增长,国民经济的光明前景和良好预期,是房地产业调而不衰的根源。一般讲,商品的价格由其成本和需求决定,但是房价不仅可以极大地脱离成本,甚至可以极大地脱离实物层面的供求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决定房价的并不是开发商要卖多少房子,或者居民的消费需求需要多少房子,而是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

② 房地产融资模式和预售制度

房子供不应求是假象,现行房地产融资模式和预售制度才是房价上涨真实原因。房地产滚动开发需要大量资金,预售可提前回笼大笔资金,凭什么在房子没建好的时候就吸引消费者先付钱呢,就是要让消费者认为房子“奇货可居”、房价会不断上涨,在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先付钱,大量的预付资金支撑了房地产业以远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发展。正是由于房地产业奇特的预售融资方式,扭曲了消费者正常的消费心理,支持了房地产业的高投资和高价格。 ③ 对土地收益治理缺乏刚性约束

自从房地产业出现过热苗头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但是,由于土地的治理缺乏刚性约束,只是在土地用途有所概述,但在收益上没有明确严格规定,在多种利益关系的作用下,更多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建筑,助长了房价的上涨。

④ 20%的高收入者大量投资房地产对房价有推高作用

在房改之后需要住房的群体当中,是高收入阶层率先进入了商品化的住宅市场,而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尚未成为住宅市场的重点顾及对象。就目前而言,80%的商品房是由20%的最高收入人群购买。这一事实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当前“住宅市场价格如此坚挺”与“房价收入比如此之高”两者能够并存。从全社会平均的意义上统计出来的房价收入比,当然不能解释面向高端人群的住宅市场的价格水平。富裕人群的投资购房大多选择大都市的黄金地段,因而房价也比较高。由于是以投资为目的,所以决定这部分购买力的市场因素并非主要是价格因素,而是房产未来的升值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地产的区域价格,同时也拉高了城市的平均房价。虽然从总人数上看,能买得起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的,绝对只是“一小撮”最富有的人,但当统计数据把这些人的投资购房摊入到人均拥有住房面积以及住房自有率中时,难免会让众多无房的人们感到房价过高,无力承受。

⑤ 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增加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中,由于房价收入比过高和二级市场不完善等条件的制约,在房地业需要量巨大的同时,其有效需求难以迅速实现。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蕴涵的巨大潜在需求引起社会普遍的房价上涨预期,再加上实际为负的银行利率和股市低迷等原因,大量的民间资金流入房地产业,其它一些行业由于资本回报率低,也有一部分资本流入。社会对房地产价格短期持续上涨的预期使涌入房地产业的大量资本为追逐利润,更倾向于进行时间短、见效快的房地产投机活动,而非耗时较长的正常投资。投机的目的是在短期内卖出以牟得高额利润,因此投机需求一旦实现就迅速转化成供给,导致市场上供给迅速增加,而紧接着跟上的更多的投机需求就造成了总需求的虚高,由此造成房地产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产生虚高。

⑥ 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可以分为四大块:土地成本、建安工程成本、相关税费和开发商的利润,其中土地价格占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很大一部分。如:上海2001~2003年这三年中的地价占房价的平均比重就达到了将近50%,分别为45%、48%和55%;杭州这三年的平均(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地价比重则为37%,分别是36%、36%和39%,因此房价的涨跌与土地价格的走势密切相关。在过去几年中,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往往伴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见表2),地价的上涨对房价的抬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一个拉动作用。近年来地价的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和紧缩的土地供给政策;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土地的投机炒作、囤积待涨的现象严重,这可以看作是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的延续。

⑦ 房地产建设项目税费较高

一般来说,各种税费占房地产成本的10%~20%。现阶段房地产税费较多,收费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政府性收费项目多、数额大。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的政府性收费项目一般为30~50项,收费额平均占房屋销售价格的20%左右;在土地使用、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阶段各种交叉、重叠税费种类繁多,重复收费现象严重;一些垄断企业,如经营自来水、电力、电话的企业,强制推销商品和强制服务收费问题比较突出;税费项目多,涉及的部门和审批环节多,致使项目审批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延长了工程建设周期,加大了建设成本。

⑧ 建材价格上涨较快

近期,我国一些建材价格持续上涨,以水泥和钢铁为例:2003年,我国钢材市场快速升温,价格迅速上涨,钢铁平均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40%,其中12月份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50%,水泥当年平均价格也上升了10%左右;进入2004年,两种材料的价格仍持续上涨,特别是钢材价格势头强劲,2月份各种钢材品种价格全面上涨,平均张幅超过去年15%,价格超过去年同期的30%。建材价格上涨带动了建安工程费用的上升,从而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价格上升。

3.比较私人经营公共交通与政府经营公共交通的优缺点。过去天津由一家政府的公交公司经营公共交通,现在有很多公司——包括股份制公司经营公共交通,你认为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3.答案:比较私人经营公共交通与政府经营公共交通的优缺点: 私人经营公交的优点:

① 私人公交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 ② 私人公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有许多竞争者,这利于企业间形成的优胜劣汰,改组和兼并的局面; ③ 私营公司承担了运营的收入,成本等方面的主要风险,这从一方面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创新运营新模式来减低成本,推动了私营公交兴业的欣欣向荣; ④ 由于政府不直接介入,也不提供补贴等直接资助,但坚持长期的,稳定的限制小汽车发展,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的扶持政策与法规。更有利于私人公交市场良性竞争的发展。

私人经营公交的缺点:

① 作为私人公交企业,其组织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其职能有限,管理的范围较窄,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影响面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规模及效应小; ② 在市场对私人经营竞争缺乏刚性约束时,私人经营公共交通容易出现弊端,如:私人公交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投资的盲目性,市场信息掌握的滞后性等问题。这间接会影响政府经营公交,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政府经营公共交通的优点:

① 政府公交是为公众服务,不计报酬,追求公共利益,能更好地为公众牟福; ② 政府公交更强调责任,政治性较强; ③ 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政府经营公共交通,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企业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规范和严格得多; ④ 政府经营公共交通形成的规模效应大,影响广泛。 政府经营公共交通的缺点:

① 与私人公交相比,政府公交的效率意识不强,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② 政府公交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③ 政府经营公共交通形成了垄断经营管理,不利于竞争,长久看来不利于其发展。 我认为股份制公司经营公共交通是进步,理由如下:

首先解释一下股份制公司的概念。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实行股份制公司经营公共交通,有利于:

1、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公共交通领域实行股份制,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只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不再掌握全部生产资料。集体、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都可以成为企业的部分所有者。股东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董事会负责对企业投资和发展方向作出重大决策,日常工作交董事会推选出来的厂长(经理)负责。职工入股,使所有权和劳动者直接结合,劳动的目的更加明确,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样,股份制通过把所有权分散化,使国家和企业之间,由原来的行政关系变成经济制约关系。公交事业的自主权扩大了,企业的活力也就必然增强。

2、股份公司是筹集社会资金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金短缺问题将不会消失,而单靠财政和银行已难经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对于公交事业来说,通过股份集资,向社会要资金,改变过去单一银行间接融资的状况,对于缓解政府因财政资金短缺而不能更好的完善公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股份制企业主要靠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进行生产活动。认购股票不受地区、城乡、公私、内外的限制,完全靠入股者的自由选择。而入股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股息、红利收益。毫无疑问,经营有方、利益丰厚企业的股票会倍受青睐,资金会大量涌进先进企业,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先进企业股票的股息、红利高于一般企业,因而入股者多,新增发的股票也容易推销。股票的买卖顺利,其股票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升趋势,持有该企业股票的股东资产增加,这又会使公共交通企业的地位和信誉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得到加强。

4、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民主管理企业的好形式。股东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决定领导人选。他们可以挑选精通业务、富有才干的人,担任企业领导,保证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方式对路,经营效果突出。

5、股份制能够促进人才横向流动。有知识有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想到有前途的企业工作的愿望容易实现。先进企业会在人才、人力上得到加强。股份制实行以后,技术的横向交流得以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愿意在先进企业推广,先进企业也有条件,有能力购买新技术专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新技术的支持。

6、股份公司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员的积极性。股份公司职工的收入同公司经营成果直接挂钩,从而可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股份企业财产是入股者的共同财产,入股各方即所有者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会关心公司经营的好坏。股份制企业由于实现了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经营决策自主权,经理人员实行聘任制,使其责任感和积极性大为加强。

综合以上股份制公司的优势与国有、私人企业经营公共交通的优缺点,我认为股份制公司经营公共交通是进步的。

第13篇:经济学基础教案(推荐)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一、本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与思路

1、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为32,每周授课1次,每次3学时。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占20%、作业成绩及课堂表现占20%

2、各部分的学时分配与安排

本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共计11章,具体各章学时安排见第二部分。

3、本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增补

本课程最后选定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叶德磊编著),从其包含的章节内容看,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内容深度也较适合非管理经济类的学生学习。结合学时考虑,除

5、

7、13章内容大部分省略外,其他11章内容基本不进行过多的取舍与增补。

四、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共包括11章内容,讲授时将采取先微观后宏观的顺序。

导论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其中第一章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第三章生产、成本理论和第四章不同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因素——供给的进一步解释;第五章分配理论研究商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为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第六章~第八章围绕国民收入决定核算和决定的内容展开,因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是各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将其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效应与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第十一章财政与货币政策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具体的措施,

4、各部分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讨论和习题巩固。

5、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关系的处理

因本课程为非管理经济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因此主要联系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分章节设计

导论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熟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为以后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学时)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学的分类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价格机制,熟悉需求、供给的基本理论、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掌握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于变动、需求弹性理论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4学时)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函数

2、需求曲线

3、需求规律

4、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5、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函数

6、供给曲线

7、供给规律

8、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

9、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

10、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

11、需求价格弹性

12、需求收入弹性

13、需求交叉弹性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

6、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

7、需求价格弹性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讨论、练习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剩余,熟悉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预算线的含义与变动,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消费者均衡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

4、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预算线的含义与变动

7、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5、预算线的含义。

6、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实例分析、练习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的本质、生产函数、生产的扩张、范围经济、成本的性质、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熟悉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长期成本函数的概念与曲线形态,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含义与原因、投入的最优组合、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短期成本函数的曲线形态。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4学时)

1、企业的本质

2、生产函数的定义

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4、生产三阶段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含义与原因

6、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7、等成本线的含义

8、投入的最优组合

9、生产的扩张

10、规模收益的含义

11、规模收益的三种情形

12、范围经济

13、成本的性质

14、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15、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沉没成本

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17、短期成本函数概念

18、短期成本函数曲线形状

19、长期成本函数含义 20、长期成本函数曲线形态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2、生产三阶段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含义与原因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的含义

6、投入的最优组合

7、规模收益的三种情形

8、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

9、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10、短期成本函数曲线形状

11、长期成本函数曲线形态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四章 不同市场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价格歧视、政府的价格管制,熟悉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特征,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掌握四类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和比较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4学时)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需求与厂商需求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收益

4、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7、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

8、完全垄断市场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

9、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

10、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

11、价格歧视

12、完全垄断市场上政府的价格管制

1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4、垄断竞争市场厂商需求曲线

15、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16、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17、寡头垄断的特征

18、寡头垄断市场相互勾结

19、各种市场类型的比较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厂商需求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收益

4、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7、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

8、完全垄断市场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

9、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

10、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

1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2、垄断竞争市场厂商需求曲线

13、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14、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15、寡头垄断的特征

16、寡头垄断市场相互勾结

17、各种市场类型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五章 分配理论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熟悉四种要素价格的决定、收入不均的矫治对策,掌握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

1、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2、工资的决定

3、利息的决定

4、利润的决定

5、地租的决定

6、洛伦斯曲线

7、基尼系数

8、矫治对策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工资的决定

2、利息的决定

3、利润的决定

4、地租的决定

5、洛伦斯曲线

6、基尼系数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六章 国民收人的核算及决定的简单模型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含义及关系、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局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熟悉GDP的定义、总需求的构成,掌握GDP统计中的支出法、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投资乘数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3学时)

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3、名义GDP与实际GDP

4、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局限

5、总需求的构成

6、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7、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8、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9、乘数理论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3、总需求的构成

4、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5、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6、投资乘数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七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一LM模型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熟悉IS、LM曲线的含义与形状,掌握两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3学时)

1、IS曲线的含义及形状

2、IS曲线的移动

3、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4、LM曲线的含义及形状

5、LM曲线的移动

6、均衡国民收入

7、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IS曲线的含义及形状

2、IS曲线的移动

3、LM曲线的含义及形状

4、LM曲线的移动

5、均衡国民收入

6、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熟悉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形态、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

1、总需求曲线的形态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4、短期总供给曲线

5、长期总供给曲线

6、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7、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8、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总需求曲线的形态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3、短期总供给曲线

4、长期总供给曲线

5、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6、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充分就业,自然失业、失业的社会代价,熟悉失业的含义与计量、失业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通货膨胀的类型,掌握总需求与失业、通货膨胀的效应、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对供给推动通货膨胀的解释、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3学时)

1、失业的计量与类型

2、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3、总需求与失业

4、失业的社会代价

5、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6、通货膨胀的类型

7、通货膨胀的效应

8、通货膨胀的原因

9、早期菲利浦斯曲线

10、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失业的计量与类型

2、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3、总需求与失业

4、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5、通货膨胀的效应

6、通货膨胀的原因

7、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成因,熟悉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周期的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

1、经济增长的定义

2、经济增长的源泉

3、经济周期的定义与阶段

4、经济周期的类型

5、经济周期的成因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经济增长的源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3、经济周期的类型

4、经济周期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含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熟悉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的途径、法定准备金与货币创造,掌握权衡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与效果。

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

1、自动稳定器

2、权衡性财政政策

3、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

4、法定准备金与货币创造

5、货币政策工具

6、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7、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

8、两种政策的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自动稳定器

2、权衡性财政政策

3、法定准备金与货币创造

4、货币政策工具

5、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

6、两种政策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第14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智萍利编撰日期:200

9、

8、20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A类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45学时 学分:3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0 是否职业基础课程:是

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描述

本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总体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与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等。

学完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要求:学生对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正确掌握,并初步具备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有关原理,解释和探索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学发展史,初步了解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

设、分析方法等,理解经济体制、价格机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经济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原理做准备。

第一节经济学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难点: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

衡价格和数量

第一节 需求原理

第二节 供给原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需求、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定理、均衡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均衡变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第四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成本与收益

教学重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 教学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

第五章 市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

场结构的特征;

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及厂商的目标选择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教学难点:关门点、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六章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一节 要素需求函数

第二节 劳动与工资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的决定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

第五节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

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与政策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教学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乘数原理。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乘数原理

教学重点: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 教学难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乘数原理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与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

第二节经济周期

教学重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教学难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第九章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货币及其职能

第二节 银行体系

第三节 货币的供求及其均衡

教学重点: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货币市场均衡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

第一节 失业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教学重点: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根源、

教学难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掌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教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十二章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及其发展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均衡

教学重点: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难点:比较优势和资源赋予学说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经济现象错作复杂,经济运行是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经济模型十分系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数学工具尤其是微积分知识作为学习该课程主要基础。

该课程又是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经济学基础》.邱景忠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

3.《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4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缪代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与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考核

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验。要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除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要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比例:平时(20%)+期末(8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覆盖所有教学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15篇:经济学基础作业1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1.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轿车这类高级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场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轿车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用降价的办法。

2.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率。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率有效的前提,不能割裂开。比如对于一场电影,一次旅游,一个面包,这是有意义的消费行为,边际效用明显适用 。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游戏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第16篇:经济学基础实训指导书

《经济学基础》实训指导书

实训一 市场供需调查

一、实训目的

1.运用第二章均中所学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等内容;

2.对某产品或市场的行情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实训项目

选择学生熟悉的猪肉、手机、服装、电脑、方便面等商品中的一种。

三、实训内容

1.选择一个熟悉的产品或行业,描述该产品或行业当前的经济现状;2.分析对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及结果; 3.分析对供给产生影响的因素及结果;

4.形成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实训场地与设备说明

本实训为课后和随堂进行实训,最后在教室内进行总结。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先到市场上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然后每组选出一人在课堂上作报告。教师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总结。

六、实训课时

课外半天时间,课内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提交调查报告 70% 2.课堂发言 30%

实训二 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一、实训目的

了解生产成本的组成,并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应用。

二、实训项目

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三、实训内容

1.列出基本数据;

2.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分析;

3.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成本分析;4.总结。

四、实训场地

本实训为随堂实训,选择在上课教室进行。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学生讲解,老师总结。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方案设计 70%

2、课堂讲解 30%

实训三 自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实训目的

1.本章为微观部分的最后一章,通过自学来考察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后对经济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2.考察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场失灵、政府干预);3.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实训项目

自学并讲解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三、实训内容

1.通过看课本、借阅图书、上网查找等方式学习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知识;2.形成关于本章知识点的教学方案; 3.学生讲解;

2 4.总结。

四、实训场地

本实训为课后和随堂进行实训,最后在教室内进行总结。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将所需讲解的章节分配给每组学生,学生通过看课本、借阅图书、上网查找等方式自学,撰写本组所要讲解部分的教学方案,然后每组选出一人在课堂上讲课(多媒体教学或板书教学均可)。教师根据情况作出总结,补充学生未讲到的知识点。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教案设计 60% 2.课堂讲解 40%

实训四 观看影片—大国崛起之危机新政

一、实训目的

1.运用第

八、九和十一章所学的知识;2.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3.分析政府解决之道。

二、实训项目

观看财经新闻

三、实训内容

1.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讨论影片中美国当时的GDP;2.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美国所处的经济周期; 3.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的失业类型及政府的解决方案; 4.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涉及的垄断; 5.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对策; 6.总结分析经济现状及宏观经济问题。

四、实训场地和资料说明

3 本实训为随堂实训,选择在上课教室进行。 辅助设施:多媒体教室和视频资料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教师给予辅助。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参与观看 50% 评议 50%

第17篇:经济学基础 测验一(答案)

《经济学基础知识》测验一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机会成本

答: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3.需求 答: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4.市场均衡

答: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是研究(B)。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A、A的需求不变 B、A的需求减少 C、B的需求增加 D、B的需求减少

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B)。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C)。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以上都不对

6、所有下列因素除(A)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B、消费者收入变化 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B)。A、具有单位弹性 B、比较富有弹性 C、其弹性不能确定 D、缺乏弹性

8.当市场供给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量时形成的价格是(A) A.均衡价格 B.需求价格 C.供给价格 D.市场价格

9.假设科学研究证明鸡蛋有抗癌功效,市场很可能的变化是(A) A.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鸡蛋的需求减少 D.鸡蛋的供给减少

10.“看不见的手”是指(B) A.市场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定理 D.市场失灵

三、综合题(每题11分,共55分) 1.请简要回答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价格 (2)消费者收入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偏好 (5)消费者预期 (6)广告推销

2.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的均衡价格是哪个?

答:PE是均衡价格

(2) 当价格是P1的时候,供给和需求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当价格是P1的时候,供给大于需求

(3) 当价格是P2时,市场价格有怎样的变动趋势?

答:当价格是P2时,市场价格会上升

3.案例分析:假设某人只能在养猪、养兔子和种大葱中选择一项从事,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兔子可以获得8万元,种大葱可以获得7万元,请问: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养兔子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种大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答:养猪的机会成本:8万元; 养兔子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 种大葱的机会成本:9万元。

4.案例分析:1990年夏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世界石油价格飞涨。有些城市的消费者不再使用石油而是天然气作为热源,并指望这一举措可以大量节约费用。但是,令这些消费者震惊的是,他们并没有省到什么钱,他们发现,像石油价格一样,天然气价格也猛涨了。这些消费者非常气愤并认为天然气公司搞“价格欺诈”。其理由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对天然气没有影响。因此,没有理由涨价。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1.石油价格为什么飞涨?2.为什么天然气价格也上涨?

答:伊拉克入侵并继续占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科威物,导致世界范围内对从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禁运,石油供给减少,这必将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天然气是石油的替代品。我们已经知道:某种物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种物品需求的增加。 因此,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加,天然气价格上升。

5.简答题:什么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缺乏弹性的商品有哪些?富有弹性的商品又有哪些?(各举1个例子) 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分析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缺乏弹性的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富有弹性的商品比如奢侈品。

第18篇:经济学基础2次作业答案

试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以及当经济呈现过热势头时央行应如何运用这些工具。答:

第一,调整准备金率

第二,提高利率

第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进入市场买卖债券和其他资产

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央行会倾向于先调整,准备金率,回收部分货币,如果还是

控制不了,提高利率,继续回收货币,或者是干脆直接进入市场公开卖出国债,

回收货币,反正经济过热就会实现回收货币的稳健或者从紧的货币政策

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答: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

首先,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例如,许多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像

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难以在GDP统计中反映出来。家务劳动由自己干改

为雇人干,GDP就会上升,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未增加。又如,不少地下交易,

只是为了逃避税收,在这里,经济活动发生了,GDP统计中却未得到反映。

其次,有些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例如,

GDP核算无法说明人们享受了多少闲暇(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一国成

员劳动十分紧张,一国成员享有许多闲暇,显然后者福利大于前者)。又如,GDP

无法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一国环境污

染了,另一国并未污染,显然,前一国人们不及后一国人们幸福)。

再次,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某地赌博和黄色活动盛行,也许GDP水平很高,但并

不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而只说明社会生活腐朽。

最后,由于GDP含劳务活动,两个国家可以拥有相同的GDP,但物质生产水

平大不一样。

第19篇:经济学基础考试要点(优秀)

考试要点:

一、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2、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经济效益最高的市场

4、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

5、需求价格弹性取值范围

6、内在经济

7、等成本曲线的移动

8、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

9、“搭便车” 现象

二、名词解释

1、需求

2、均衡价格

3、弹性

4、成本

5、国内生产总值

简答题

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2、消费者偏好的假设

3、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4、支出法计算GDP的构成因素

第20篇:经济学基础实训报告

经济学基础

班 级: 2014级电子商务一班 姓 名: 张林

学 号: 201410410065 系 部: 电子商务系 教 师: 胡 洁

2015-2016年第一学期 拥挤不是我的错,收费拥堵到底有没有用

据报道,2005年8月北京市规划委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北京旧城交通问题的十项策略。其中,“车辆进入旧城要缴拥堵费”赫然在列。

北京的交通拥堵是出了名的,这些年来,人们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想了很多招数。在市中心收取拥堵费,这个办法早有人提出,但一直颇有争议,赞成者很多,反对者也不少。此次市规划委有意将收取拥堵费由政策设想变成现实,确实需要几分勇气。

收取拥堵费到底有没有用?

“拥堵费”是个舶来品。2003年,伦敦市长列文思顿在人们的拥堵和非议声中,在伦敦市中心收取拥堵费:凡事在工作日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的车辆需要缴拥堵费,每天没车缴5英镑(2005年又涨到8英镑),违规者要受到重罚。有关调查显示,收取拥堵费后,伦敦市中心路面车流量减少了30%,70%多的伦敦市民认为拥堵费对改善交通发挥了作用。收取了拥堵费,说到底是政府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特定区域车流量的一种方式,其通过改变公告服务价格(使用道路中心道路的费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确实能发挥分流车辆、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

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下列问题:

1.叙述以上拥堵费是如何通过供求规律来调节交通的。2.你认为收取拥堵费能否根治北京的交通问题,并说明理由。

1、供给不变,但是增收拥堵费,提高了居民出行的成本,减少了交通的需求,缓解交通的压力。

2、拥挤费的确有用,但有限。在治理交通拥堵的大舞台上,拥挤费至多只能“暖暖场”,让它压大轴、当主唱是万万不可的。最重要的“治本”之策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在旧城收取拥挤费,旨在限制车流,但永远也无法限制“人流” 该进旧城的人还是要按时进去,一个也少不了。

收取拥挤费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但如果公交工具还继续保持目前少、慢、挤加服务态度差的状况,那最后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交通拥挤一时得到缓解,但以大家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代价;二是有车族不堪忍受,重新被逼回小车里,分流车辆的目标完全落空。因此,要根本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还必须从扩大公交容量、改善公交服务质量入手,只有公交才能担当“压轴”的角色。即使将来真的收取拥挤费,也要首先服务于改善公交状况的需要。还是以伦敦为例,每年征收的拥挤费约1亿英磅,政府将其用于伦敦地铁及公共汽车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优化了公交服务,才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乐于弃私车选公交。

目前,收取拥挤费,应当是缓解市中心等特定区域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之策。不过,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依靠综合治理,只有制定和执行好以改善公交服务为中心的“政策套餐”,公众出行才能舒心、省心、放心。

经济学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经济学基础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