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31 07:42:43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康川学校 马明德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康川学校 马明德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三、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内探究。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2、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要鼓励全体学生猜想,不能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励,激发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问题为核心开展进行猜测,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计划是实验教学的依据。开学初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实验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一学期的实验计划。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小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同时作好科学课的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的落实。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2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工作总结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白云小学

郑若曦

一、任教班级概况及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科学课。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

四、主要材料清单:

1、“天气”单元 测温器材:温度计; 制作雨量器器材:高于15厘米的直筒透明杯子。 其他器材:放大镜、搅拌棒。

2、“溶解”单元

过滤器材: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 气体溶解器材:带有橡皮帽的注射器; 蒸发器材: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3、“声音”单元

发声器材: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铁钉、锣、鼓、钢尺; 传声器材:铝箔(能折叠成1米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尼龙绳。

4、“我们的身体”单元

模型:人体结构模型、人体骨骼模型、心脏模型; 其他器材:哑铃、吸耳球、大约1米长的塑料管。

推荐第3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

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推荐第4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龙场营中心校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詹绍辅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坚持组织学生完成科学实验,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意识,教学中认真挖掘法制教育并适时适度渗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会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现将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作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渗透爱国教育和法制教学思想。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完成的工作

1、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用新的教学理念作教学导向,在科学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新理念。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理念,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做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究精神,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习惯,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同时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知识。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一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二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三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我争取在今后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2年元月5日

龙场营中心校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及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执教:詹绍辅

推荐第5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课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水槽1、装水烧杯

4、搅拌棒

1、高锰酸钾

1、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学生生可以动手做做。

2.教师引导: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实验报告单。

板书设计: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后记:

推荐第6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黎俊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习惯,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

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推荐第7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草》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草》教学设计

青冈县柞岗中心小学 王慧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3.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德赞美之情。 教具:《小草》课件。

教学方法:以读代教,“读议”结合和“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

请看大屏幕,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二、看题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三、和学生共同探讨课文。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请画在书上,画好后看大屏幕,你找到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齐读。

3.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

4.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请快速浏览着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2)思考: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指名读------指导朗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6.合作探究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

1)幻灯片出示自学---合作探究提示: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患的自然段。

B.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

2 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D.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进一步生动、形象的突出小草的特点?

2)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

3)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

7.引导学生学习

6、7自然段:

1)自由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你敬佩小草的什么?它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四、谈感想收获。

再次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纵观全文,你有哪些收获呢?(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结构,及写作特色来谈一谈。)1.学生谈收获。2.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

满载而归:

1)语言如诗,简洁优美;

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3)写作手法:对比;

4)构段方式: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想好的同学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争取百花齐放。)

推荐第8篇: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做好科学教学工作,现将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新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用先进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现在的新课程,很多老师都感觉到处理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内容形式多样,活动性、操作性的内容占教材绝大部分比例。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是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学习相结合形式学习新课程理论,充实头脑,深刻把握课标精神内涵;二是通过网络收看新课程解读、新课程讲座等专题影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三是提高网络研修、个人自省的方式,在网络上与教材交流群中的教师商讨每课中的疑问和教学设计,利用读科学课杂志的机会,了解同行们对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策略,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学各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2)抓好教学 认真工作,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本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去钻研教材,了解学情,解决教法、学法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课一定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了。为了保持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一方面我努力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另一方面,力求以最优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了寻求最好的教学设计,我一是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差异,在课堂提问、布置练习时留有不同层次的问题,再次就是把握每课的重难点,力求人人掌握重点知识,绝大部分能突破难点,让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知识。为了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刻认识科学知识,认识科学事物变化中的规律,在开学初就开始发动学生找备用实验器材、材料,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掌握知识效果也较好。

(3)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与他人交流,以适应新时期课改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研讨,明白了科学知识和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科学老师是需要全面的素质作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诸如:对学生分析不透彻,实验分组麻烦,课堂纪律难以调控维持等现象,今后还要多多与同班老师多沟通,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切实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尽心尽力!

推荐第9篇: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 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 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 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的传播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4、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推荐第10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 莫莉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

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五、教学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8.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六、培优辅差措施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他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

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尽可能的弄懂所学的知识。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7.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七、本学期教学研究主题

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这册是起始册,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第11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一、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三个班,平均分四年一和四年三89分,四年二91分。从成绩看这学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还算不错,三个班级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上课积极性很高,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致很高,这一学期有了很好的进展。但也有问题出现,如学生做完实验后,只有一个班级进行了后期观察,另两个班级没有。

二、各类目标达到程度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态进行判断;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和时间的变化,并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解释物体位置与运动的关系;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卡片。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运动的现象、形式、状态等感受兴趣;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设计科技产品。

3、能发现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能说出常见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能举例说明各种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能概述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史;能说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运动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从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屜在定位系统、交通与运输等日常生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工作的体会与心得

1、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 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影响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课堂氛围的活跃、积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操作,让学生感到科学其实离他们很近,他们也就更有兴趣去学习科学。

2、重视加强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显着特点。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教学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观察、实验等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在观察和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习惯。

四、下学期教学的初步设想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张艳丽

2016年12月18日

第12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观察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2.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3.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4.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5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6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 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7.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 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8,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步骤:

1、打开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 次.观察

实验结果: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9.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食盐溶解的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实验步骤: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看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

2、将剩余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 看哪一杯中 食盐溶解的更快。实验结果: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

10.实验名称: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实验目的:搅拌能否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实验器材:.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4.观察

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11.实验名称: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每份2克食盐

实验步骤:

1、取一份食盐加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目的: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器材:装有食盐水的烧杯1个。

实验步骤:

1、观察放在窗台上装有食盐水的烧杯,你发现了什么?

2、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结果: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14.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目的: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器材:大、小音叉各一个,音叉锤一个。

实验步骤:

1、取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轻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低音;重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低音。用同样 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15.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

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步骤: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然后轻轻击打看能不能发出声音?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然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吗?

3、用力拉伸橡皮筋然后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能发出声音吗?

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16.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2.观察水面变化。实验结果: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

17.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

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 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18.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盛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烧杯4个且标有编号、筷子。 实验步骤: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观察 实验结果: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19.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一把。

实验步骤:

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

2、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的顶端。

实验结果:尺子越短,发出的音越高;尺子越长,发出的音越低

20.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

实验目的:振动物体与声波的联系

实验器材: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槽、水、土电话

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2、拉直土电话“电线” ,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 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听。实验结果: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水时,会使水产生振动。

21.实验名称: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器材:1米长的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

实验步骤: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实验结果: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23实验名称: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塑料杯子、气球皮、扎线、音叉、小沙粒

实验步骤:

1、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子口上, 用扎线扎紧。

2、在模拟的“鼓膜”上,放几粒沙。

3、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

4、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

实验结果:当声音大时或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声音远时, “鼓膜”振动微弱

24.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目的:如何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器材:塑料罐、纸、毛巾、棉花、豆子。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

2、用手、纸、毛巾、棉花分别捂住罐口,声音各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来减小噪音

25.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6.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29.实验名称:上肢的运动

实验器材:哑铃。

实验目的:观察上肢的运动

实验步骤:

1、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体会在这一动作的全过程中, 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2、反复做上述动作,感受骨骼、关节 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实验结果: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协调配合的

31.实验名称: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目的:探索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器材:塑料袋

实验步骤: 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过一会,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果:在反复的呼吸中,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32.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器材:洗耳球一个、水槽一个、水

实验步骤:

1、捏住洗耳球,松手时水被吸入塑料管中,这时要马上移开洗耳球,让吸上来的 水流进水盆里。

2、用洗耳球将低处水盆里的水输送到高处的水盆里,看一分钟能吸多少次?输送多少水?

实验结果:

1、发现一分钟能吸55次左右,输送了大约10千克的水。

2、这里的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和心脏的工作相似,只是慢了些。

第13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第14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各单元内容在科学整体框架中的位置为:

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4.我们的身体》

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2.溶解》

物质科学——光、热、电、磁——《3.声音》

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1.天气》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有些班级学生思维较活跃,一些学生课外知识较多,大部分同学实验习惯较好。但个别男同学注意力不太集中,上课不能很好遵守纪律,在课堂中多关注学生倾听习惯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有些班级学生课堂纪律较好,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课外知识还不丰富。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进度表

·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始业教育;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国庆放假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

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

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机动

复习

考试

第15篇: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今年起,科学课程从一年级开课,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科学教学工作,作为兼职教科学的我,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科学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尽管我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面对新教材,我还是积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杂志,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各种各种能力。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为工作指明方向。有人觉得教学计划是花架子,是让学校领导看的,我还是不太同意。如果随随便便写一个计划,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是悉心制定的计划,价值就太多了。有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我觉得有的放矢。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己对全册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重、难点比较清楚,对学生上学期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在教学中能把握先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事事有人做,孩子在中央。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介绍科技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等;有的课以活动为主,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有的课要以学生搜集资料为主,在课上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能做实验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评价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又要关注学生课上表现,如回答问题流利、简明,能用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课上听讲、做笔记情况等,特别关注学生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动手实验等。

五、继续搞好实验工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实验前进行安全和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扦插、种种子和水泡的花卉,我拍照下来,发布在我的博客上,让全体学生欣赏和学习借鉴,达到带动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家校共育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环境的的变化、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和新成果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资源,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丰富学习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七、继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鬼魂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下一学期,我将继续钻研科学理论,继续学习教学方法,及时总结,认真反思珍惜当前良好局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

第16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科教版五年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科学课上完,真的惊叹于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感动于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说自信、虚心、务实、反思是我前进的根本动力,那么前辈们、同事们的无私、热情则是让我坚定、勇敢走到今天的定心之石。又经历了一学期的锤炼,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教学思想上 ,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到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新课程中上的教育理念相对比和相结合,取其先进的,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的用这些理念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大脑,以求自己以更新,更丰富的教育思想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当中,我对教材的各单元各课之间的构架、联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方便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虚心听取教研室有经验的老师们给我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取通过我的课堂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再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我爱孩子们,想给他们每个人最好的教育。在日常教学当中,我尽量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对某些孩子“特殊”的教育,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兴趣反过来就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组织教学方面,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我经常虚心向学校里有经验的老师们、班主任们请教管理学生的好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评价体制,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及时的了解情况,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向班主任请教,共同管理好班级。

另外小组建设方面。这是科学组沿袭的传统,但是却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由于之前对小组建设了解的很少,所以就没有太多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才发现,是我的失误了。忽视了小组建设,使我缺少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制胜法宝。我想这将是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是完成的比较好,孩子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都还不错。但是通过反思,我还是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都是有待我下学期甚至以后的教学生活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希望我的教学之路走得越来越平坦。

梓棉小学

第17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一课。从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是让学生首先用自己的感官——耳朵去倾听周围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有适当的了解。

本课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教学难点: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我将本节课设计了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活动材料也来源于生活。像今天这节课有些学生准备了气球、矿泉水瓶、石头……等之类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孩子们身边比较容易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这些物品都可以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另外我关注学生,注重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学生在研究固体、液体、气体会不会发出声音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使用自己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实验。学生们都很大胆地进行实验,都想方设法地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投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到:固体、液体、气体是可以发出声音的。也让学生掌握了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界奥秘的本领。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无论哪一门学科,教师都不仅仅是为了教书而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对比有声的世界和无声的世界,让他们说说,对待我们身边那些听不到声音的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学生的说,使学生们明白了他们是幸福的,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学习。更是希望他们对待那些残疾朋友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三、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课,大多以探究活动为主,学生只有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能真正领悟、感受到所学的科学知识。基于这一点,在分辨声音的变化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个小游戏,以这些小游戏来感知声音在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变化。通过这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声音知识更深的了解。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拓展迁移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因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变得更丰厚些,让学生综合性地学习科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拓展迁移的情境:我让学生说说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确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声音的世界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第18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1要求认的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懂得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种树的原因。 教学准备: 傣族村寨风光片、城市绿地展示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为什么紧靠森林,还要种树吗?此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寻找答案,解开这个谜团吧!

二、自主读书,初步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2.检查读书情况,可采用指名分段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好。

三、创设情景,读书明理。

这篇课文以橄榄坝人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事为例,阐述了一个基本的自然规律。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悟“自然规律不能随意违背,生态平衡不可随意破坏”的道理。

1.课件展示傣族村寨的优美风光,指导读好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轻快舒缓地读好这一段,体会傣族村寨的优美风光。

2.品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展示热带雨林景观,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

极性。

(2)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橄榄坝的人为什么不去原始热带雨林中去砍伐树木、利用现成的资源,而是要辛辛苦苦地自己动手栽种果树,改造农田,养鱼、养猪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议一议。)

(3)读重点语句“百宝园”“绿色蓄水库”“森林是一切动植物资源的基地”充分理解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大量种树的原因。

(4)品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橄榄坝人爱护森林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3.读课文最后一段,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1)自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找出关联词语:只有„„才能

①用“只有„„才能”说说环保的重要性。

②用“只有„„才能”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小结

也正是因为有了今天这样的生活,橄榄坝的人们才更加懂得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好处,他们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第八单元

15、《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保护森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懂得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1、得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大量种植树木的原因。

2、理解课文最后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书写13个生字。

教学准备:傣族村寨风光片、城市绿地展示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采用默读、指名读等方式,再次走进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课前搜集的破坏生态平衡给人们造成危害的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积累内化。

1.学生独立填写课后的“自选词语”,然后用自己选出的词语说一段话。

2.说说课后第3题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引号的作用。

四、认字、写字

1.认读生字。

(1)全班开火车读,巩固要求认的字。

(2)小组内互问互考,都会了的奖励一颗识字星。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

(1)重点指导形近字:族—旅 雀—省 牧—放 稻—滔 编—偏

(2)提醒注意:

“律”左边的“彳”不能丢掉一撇。

“印”左边偏旁不要丢掉里面一横。

四、综合实践活动。

1.利用网络、图书等有关资料查找不爱护森林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

2.结合家乡自然环境,提出保护森林和城市绿地的建议。

第八单元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3个生字。

教学准备:食物链学挂图或课件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预习指导。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工具收理解不懂的词语。查找有关沙尘暴的文字或图片、影视资料。

2、阅读指导。

本课语言简单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按“自主读书知环保,合作交流环保,探究升华做环保,发

出倡议唤环保”的学习板块进行教学。

观看资料,引出 课题。

播放“沙尘暴”有关影视资料或图片资料。看后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课题“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让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对“大自然的报复”有个较清楚的概念,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带着激情走入学习的课文的氛围之中。 (2)自由读书,自主思考。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所查资料读通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读明白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时与他人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①小组合作交流。组长主持,以课后的三个问题为重点,解决本组成员在学习中的问题,如不能解决,做好记录,以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探讨。 ②小组汇报,全班交流。重点解决课后讨论、说、练的三个问题,这是课文的阅读重点,然后再解决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问,并结合学生汇报指导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第八单元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3个生字。

教学准备:食物链学挂图或课件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积累成语

自选成语,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成语来填写。 (2)仿照例子写话

兔子吃草,它的生存取决于草原上草料的多少。(),取决于()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注意“肴”的读音,“涸”的读音,“裸”的读音。

(2)指导书写13个字。注意不要少“点”。

写字时要注意结构,写匀称,不要太大。

三、实践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快乐读书屋八《地球只有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3.理解诗句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2.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学准备

分小组分主题搜集有关环保图片和资料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诵本诗: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妈妈)

3.小结导入: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我们共同的妈妈。对于每一个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来说,它只有一个,(板书:只有一个)让我们大家都来好好地爱它。

4.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地球只有一个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

(1)结合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和煦xù开辟pì赋予fùyǔ

(2)写字。

你认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它?

强调:“翅”字注意“支”字的变形,捺要长一些,把“羽”字托起来;左右结构的字“膀、辟、谊”写时注意左右的宽窄;“荒”字与“流”进行比较,“荒”字不要多写了一个点。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鼓励学生针对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情况,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

三、教师评价总结。

(1) 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并适时小结: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废旧电池不乱丢弃节约水电

减少白色污染重复使用教科书

„„„„„„„„

(2)过渡:如果我们人类真的这样去做了,那我们的梦想就成真了。下面让我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感情读第

三、四节,进一步感悟地球的美好、可爱。(3)多美的世界、多美的地球啊!谁能找出最能概括我们为地球妈妈所做的一切的诗句来读读?(第2节和第5节)(4)细读这两节,同桌讨论,说说这两节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怎么理解“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和平的白鸽,友谊的长河”?

(在整个宇宙中、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没有时间与地域的界限,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只有和平与友谊,没有战争、没有虐杀、没有破坏。)板书:美爱和平友谊(6)借第6节小结:到那时,就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将过去和未来诉说。人与动物、植物,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是最好最好的朋友。(7)指名分节读第2—6节。

(在整个宇宙中、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没有时间与地域的界限,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只有和平与友谊,没有战争、没有虐杀、没有破坏。)

板书:美爱和平友谊

(2)借第6节小结:到那时,就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将过去和未来诉说。人与动物、植物,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3)指名分节读第2—6节。

3.学习第三部分(最后一节)。

(1)齐读。

(2)简要说说这节诗的意思。

(这一节主要阐明人是自然的,是自然赋予人类一切,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共同享受自然美好的灵光,把地球变成美丽的童话王国。)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儿女,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地球妈妈——森林是我身体的肺,没有它我就不能呼吸。

地球儿女——我爱地球妈妈,爱你就是爱自己。

四、课后练笔。

大标题:《人与自然》

小标题:自拟

要求:侧重战争、人口、环境、能源、疾病等其中的一方面从忧虑或希望的角度来疾呼或憧憬,具体内容和体裁不限。

快乐读书屋八《保护地球,我们能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2.板书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

因为(1)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

(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

(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指名练习填空,并齐读这段话。

3.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人类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

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我们马上就要跟随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叔叔去遨游太空了到了,快睁开眼睛看,我们的家在哪儿?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自悟

一、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

3.交流画出的语句,课件出示以下重点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①.......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

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4.指导朗读交流的句子,读出对地球母亲的感激,读出自己独特的 感受。

过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学习

三、四自然段

1.自读自悟

三、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交流。课件出示重点句段,加以点拨。

①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下人类的愚蠢行为吧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

内容:地球遭到破坏的情景。如森林被毁、大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湾战争的破坏以及沙尘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画面。

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4.练习填空

我是( )资源,( )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态灾害,如( )。

(任选一种资源来填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体会资源的有限、宝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

5.指导朗读

三、四自然段,读出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焦虑、痛心,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渡: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

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三)学习

五、

六、七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怎样说明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领悟第七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展开小小的辩论(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

人类是否能移居别的星球

小结: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我们就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向学生展示一篇相关的文章《地球万岁》学生自读感悟。

意图:这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

2.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手写下来。

五、作业

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保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能说会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表达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2、说话态度要认真诚恳,举止要端庄大方,语言要清楚简练;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1、在发言中要清楚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做法,让别人听明白。

2、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认识做法。教学准备:

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的短片。 教学过程:

1、观看短片,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打开学生的思路:是啊,同学们,保护环境似乎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到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环保做些什么呢?

2、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语言表达要清楚,让人听明白你保护环境的具体打算。 (2)声音洪亮,举止大方。 (3)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礼貌。

3、小组间互说互评。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互说互评。并且把本组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分工,每人负责一类,组织语言,选出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5、讨论小结,行动落实。

教师从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两方面来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要求学生把打算变成具体的行动,真正去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能说会写《建议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什么叫建议书,了解建议书格式及一般写法。

2、能根据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掌握建议书的写法

2、建议切实可行。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活环境短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短片,引起思考

1、出示一段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的短片,看后提出问题:你周围的环境有这样的情况吗?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2、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

4、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提问:建议书的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说说书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

提出来大家交流。

5.大家觉得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1、四人小组练说:围绕打算给谁提建议,是什么建议,提建议的原因,自己的情感态度等。

2、听的同学把自己作为接受建议单位的人,对建议进行评价,主要从建议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态度方面进行评点。

三、试写初稿。

1、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二、小组内交换互改

1、明确评议标准:建议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条理清楚,格式是否正确,是否使用了礼貌用语等。

2、在伙伴的习作后写下自己的评改意见:肯定优点;对于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伙伴的修改建议,对自己的习作再次进行修改。

三、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1、小组内推选优秀习作,向全班展示。

2、师生共同评议,评选出“最佳建议奖”“热心公益奖”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建议书送到或寄到有关单位。

四、最后定稿,誊写清楚

五、总结

《语文七色光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正确用字组词;了解引号的几种用法。

2、积累环保格言警句。

3、阅读知识短文,了解世界环境日的相关知识。

4、了解策划一次讨论会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正确运用;掌握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学习策划一次讨论会。

教学准备:世界环境日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练。

(1)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

教材出示的两组字分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讨论交流。交流时应指导学生从意义上业区别这两组字,并教会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辨别字形的方法。 参考答案:

(需)要 军(需) 胡(须) 根(须) 必(须) (须)知 按(需)分配

(歉)收 (谦)让 抱(歉) (谦)虚 道(歉) (2)说说下面三句话中引号的作用。

这是帮助学生认识引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引号的一道训练题目。先让学生读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能结合句子的意思说出引号的作用即可。教师小结时可强调引号的使用:引号一般是在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是文章的原文时使用。但是有时在需要特别强调或具有讽刺或反面提示的作用时也使用引号,从而能够使文章更生动,增添文章的色彩。 参考答案:

(1)句中引号表示特殊的意义; (2)句中的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的称谓; (3)句中的引号表示需要特别强调的作用。

《语文七色光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正确用字组词;了解引号的几种用法。

2、积累环保格言警句。

3、阅读知识短文,了解世界环境日的相关知识。

4、了解策划一次讨论会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重、难点:

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正确运用;掌握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学习策划一次讨论会。

教学准备:世界环境日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2、日积月累。

本栏目安排了三条环保格言警句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搜集撰写格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得到保护环境的启示和教育。

3、知识窗。

这是一篇介绍世界环境日的知识短文。

(1)课前可让学生查阅世界环境日的相关资料,了解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2)阅读短文,了解世界环境日的时间、来历、意义。 (3)查找资料,说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4、大家一起来。

这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策划一次讨论会”。教学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策划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先明白策划的主题与注意事项,然后人人进行策划,最后大家评比出最可行的策划方案,按这个方案组织讨论会的开展。讨论会可结合班、队会活动进行。

第八单元测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违背(wãi wãn) 佳肴(yáo yǒu)

捕杀(bǔ pǔ) 啄木鸟(zuó zhuó)

傣族(tài dǎi) 村寨(zài zhài) 甘蔗(zhã zhâ) 菌类(jūn jǔn)

二、读读写写。

biān zhī(

) fàng mù(

) mù chái(

)

rãn yì(

) zhí wù(

) lǜ shī(

)

jǐng tì(

) piāo fú(

) yuán dàn(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生存—(

) 愚蠢—(

)

平衡—(

) 清新—(

)

洁净—(

) 过去—(

)

香甜—(

) 温馨—(

)

2.反义词。

神圣—(

) 洁白—(

)

制约—(

) 遥远—(

)

必然—(

) 荒芜—(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入相应的词语。

1.大自然是美丽的,鸟语花香,

2.我们一定要

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成为

,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3.但这绝不是说,人类只能一味地

自然,而是要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

自然。

4.

,创建绿色家园。

五、句子加工厂。

1.大片土地失去了绿色植物的保护,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底下。(缩句)

2.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改为反问句)

六、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橄榄坝村寨旁边就是原始热带雨林,大森林里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守着这样大的森林,村民们却从不去破坏它,而是自己栽种速生树木,用以解决烧柴(

)、盖房及做家具等需求。因为他们知道,原始热带雨林是个“百宝园”。林中有各种珍贵的乔木,树叶密集的林下阴暗处生长着砂仁(

)等贵重的药材,腐朽的树干上长满了蘑菇、木耳等美味菌类,还有亚洲象、野牛、野猪、水鹿、犀鸟、孔雀(

)等珍贵的动物。长期生活实践使他们懂(

)得,森林是一切动、植物资源的基地,如果森林被砍伐,不仅动、植物资源没有了,连水源也会遭到破坏。因为森林是“绿色蓄水库”,雨水落在森林里,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一样,可以整存零取,细水长流。因此,他们十分爱护森林,自觉地保护这个天然宝库,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为什么橄榄坝村寨的村民认为热带雨林是“百宝园”呢?

3.为什么称森林为“绿色蓄水库”?

4.橄榄坝村寨紧靠原始热带森林,村民们为什么还要种树呢?

5.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家乡的自然情况,保护森林、草原和城市绿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二)课外阅读。

绿色记事本(节选)

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儿特别的绿色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用的练习本,也不是一本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老师还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着耗费大量木材——而

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一个星期下来,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记录:

星期一: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星期三: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老师说,造一吨纸(

)要消耗木材,(

)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

星期四: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浪费了水电。我建议她等衣服积得多些再洗。

星期五:„„

老师向全班同学朗读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又说所有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因而要求大家在课后互相传阅。(

)小奥茨开始时有点儿扬扬得意,(

)在传阅了其他同学的“环保周记”后,便再也不敢翘尾巴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德国小学生的“绿色记事本”有哪些特点?

3.老师给学生“绿色记事本”的目的是。

第19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教科版

品德与社会

教案

四年级上册

执教人: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 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4、教师小结。[教学后记]:

主题二 成功一定有方法

教学内容:

1、为自己喝彩;

2、我坚持,我成功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自信,从而通过积极的努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勇敢地追求理想。

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指导孩子们从自信做起,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自己能成功,充满信心地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努力做一个自信的、积极向上的

人。 教学准备:

1、两套活动表格、书法条幅、学生照片。

2、搜集有关坚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资料。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为自己喝彩

一、谈话导入

1、师:如果别人现在碰到困难,最需要你的鼓励,你对他说什么?

2、假设你碰到了同样的情况,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

3、谈谈听了自我鼓励的话之后的感受。

4、师小结:经常鼓励自己能使自己变得自信。

二、引导寻找自信的方法

方法一:

1、提问:我们还有什么方法使自己变得自信,不怕困难了?

2、出示男孩想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的图片,问:他是想什么办法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的?

3、总结方法一,自信从点滴做起。

4、出示表格范例,指名读一读。

5、提要求:孩子们,你们能像男孩一样定下自己改掉缺点的目标吗?做得怎样呢?

6、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7、学生汇报。

8、老师的奖励:把有进步的同学的名字照片贴在“队角”的“我进步了”栏目中。

方法二:

1、演示情境故事,提出面对山的难题,想一想,一休会怎么做?

2、出示父子情境对话,想一想,孩子该怎么做?

3、讨论回答,说方法。

小结:如果事情本身难以改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4、总结方法二,自信就是勇于改变自己。

5、活动:列出自己面对面的问题,谈谈你曾经想过什么办法进行改变,效果怎么样?

方法三:

1、师讲述情境故事,贴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横幅,解释意思。

2、打出小珊的“计划书”,提问:小珊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3、实践:我们也像小珊一样写下自己的计划,为自己的计划和梦想去奋斗。

4、学生写计划书。

5、总结方法三,自信就是相信梦想,马上行动,尽力做好每件事。

三、教师小结:出示结语:为自己喝彩吧!成功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实践拓展

继续按照三个表格的内容完成对自己的反省、总结,把它们收集到自己的“成长档案”里面去。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我坚持,我成功

一、故事导入

出示《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1、提问: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王献之父亲的诀窍是什么吗?

2、小结:坚持就是成功。

二、找榜样

1、师出示资料,包括曹雪芹、李时珍、徐霞客、司马迁等著名人士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背景故事。

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生补充资料。

2、说说我们身边坚持做事的榜样(比如坚持学骑自行车、学习乐器、绘画、书法、体育项目等。

师采访学生:你在坚持做这件事的时候,有没有过因为太苦了,

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出示一组记者采访运动员、杂技演员的谈话。画外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坚持就是胜利。

3、总结:有时候,成功就是再坚持一下,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4、

4、学生谈体会,师出示有关图片。

有时候,朋友、老师家长的鼓励也很重要,对不对?说说在你坚持做事的时候得到过谁的鼓励?

三、立刻动起来

1、参加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如体育锻炼、写日记、参加公益劳动等,锻炼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

2、邀请几个同学,大家一起去做,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3、请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伙伴,大家一起制订好计划。

4、分组写活动计划,读给大家听。

5、出示学校四(甲)班“爱心小队”四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奶奶的录像带,发出向他们学习的号召。

四、总结活动

1、给自己建立个“成功档案”,出示表格式样。

2、要求每实现一个目标,就把它记下来,把我们的成功积累起来,这样,我们可克服做事“三分钟热”的毛病。

五、思考:如果我们尽力去做了一件事,仍然没有成功,那该怎么办? [教学后记]:

主题三 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昼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学习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保持一份好心情。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保持一份好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对自己说“不要紧”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冲突、压力和挫折。

2、学习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调节自己,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活动准备

一面小镜子、万花筒、脸谱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出示京剧的脸谱图(怒发冲冠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心情?

学生说说令自己生气的事。

教师: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磕磕碰碰的事,我们常说“牙齿碰到舌头,锅碗碰着勺”,如果我们为此生气,每天都不会有好心情,实在是太难受了。

二、学说“对不起”

1、我们可以尝试面带笑容地面对这些令人生气的事,你能有什么办法?

2、学生讨论

3、教师出示情境,学生学着处理不愉快的事。组图一:女孩的裙子被男孩弄湿了。 组图二:小美指责琦琦弄丢了她的广播稿。 学生按照情境表演对话,化解矛盾。

4、你们的秘密武器是——先让我说“对不起”。

5、学生自由说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三、把生气丢在一边

1、出示小美与爸爸的对话,和好朋友闹了矛盾,小美十分生气。

2、录音播放快乐宝贝的话:“你想和我一样快乐吗?那就把自己变成对方,换换位置,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吧。”动画演示小美变成琦琦,她受了委屈的样子:“每次小美性子急,找不到东西,其实我也为她着急呀。”小美觉得很后悔,她会怎么想?

3、学生代小美反省自己。

4、快乐宝贝赞扬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试试自己的忍耐力:弟弟又把你的书弄坏了,你怎么办?

是生弟弟的气,不理他?可是他还小,不懂事。或是批评弟弟,他能听懂吗?

还是做完作业就把作业本收好,让小弟弟找不到,他想乱涂鸦,我给他找个草稿本吧。

6、用你的经验告诉同学: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如不生气,心平气和地想办法。

四、听故事,悟事理

1、教师讲故事《钉子》。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当我们对别人发脾气的时候,就是往别人心里钉钉子,多疼!

五、当当小医生

生气的时候怎么办?请你当小医生,给“生气”这个病开个处方吧!

学生开处方。 按照处方做一做。

如看万花筒,把不高兴的事抛开。 对着镜子说话,把生气的事说出来,等等。 [教学后记]:

我的开心日历

活动目标

1、找到使自己开心、快乐的办法。

2、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对待一些问题。

3、知道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定对成功有帮助。活动准备

小笔记本、笑的脸谱图、一枚红色戒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漫画出现愁眉苦脸的夫妇俩: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布鞋。他们下雨天为卖布鞋的小女儿犯愁,晴天为卖雨伞的大女儿犯愁,没有一天有好心情,没过上一天的安稳日子。

2、你有办法让老夫妇快乐起来吗?

3、学生发言(换种想法,他们就会高高兴兴的了)。

二、培育心中快乐的小花

1、教师:你能用快乐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兴的事吗?试试看。

2、课件出现三组活动图:我们换换想法,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秋游时,还没到目的地,我的水只有半瓶了。 我的纽扣扣错了,多难为情呀! 我参加长跑得了第二名。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三组课件总结: 换个想法,就会高兴起来。

作了傻事,和大家笑一笑,就不会难为情了。

只要努力了,我就很高兴,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说:下次继续努力!

三、给自己找个快乐理由

1、不是每个人可以成为冠军,如果你战胜了冠军,固然值得高兴,如果你输了,该怎么安慰自己?(我如果和游泳冠军比象棋,我会赢)

2、每次教科文和比赛前,我就觉得很紧张。(我能发挥得好)

3、同学们都有新衣服穿,我却没有。(我的衣服是自己洗的,很干净)

四、给自己定做一枚情绪戒指

教师拿出一枚红色戒指:老师这儿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叫“情绪戒指”,它能够随着人的情绪而改变颜色,心情高兴,就是红色,不高兴就变成蓝色,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试戴戒指,都呈现红色。

你发现其中的秘密吗?(情绪控制在自己心中) 教师提要求:让我们把这枚快乐的戒指戴在心中!

五、交流

1、画一张自己开心的笑脸。

2、写下鼓励自己的话。

3、记下令自己高兴的事。

4、把以上的内容或更多的内容做成“开心卡片”,数量多了,开心多了,我们还把它编成一本“开心日历”。

5、开心作业。

做一本“开心日历”,把它挂起来,常常看一看。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主题一 成长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2、通过交流,感受同学一起发现快乐,感受集体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情感。

3、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同学生分享苦与乐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通过让孩子体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改变只知自己优点和他人缺点,不知欣赏他人的不良思维方式,形成同学之间相帮相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好风气。 教学准备

学生的集体照、漫画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照片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1、出示书中的集体照片和漫画人物的表情,让学生观察。

2、把本班同学的集体照片拿出来让学生观察,让他们知道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回忆在过去集体活动中大家的开心事。

3、指着本班同学的照片说说同学的优点,说说自己和同学之间有趣的经历和体验。

二、安排一次“我让你快乐吗?”的采访。

1、自由采访学校的老师、同学,真切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2、引发学生对自己行动的思考,体会怎样善友乐群、欣赏别人。

三、安排一次“我快乐吗?我让你快乐吗?”的交流会。

1、在学习中、游戏中、集体活动中,同学之间是怎样分享快乐的?

2、回忆你还和同学分享了什么快乐?

3、组织学生思考:别人带给我什么快乐,我又带给别人快乐了吗?

四、“我的收获”展示会。

1、让学生结合黄诺舟同学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收获。

2、学生展示和同学在一起游戏的照片、共同制作的手抄报、共同获得的奖状、共同采集的标本。

五、开展“送一个微笑”活动

1、创设情境,事先安排几个同学饰演苏晴和持两种不同态度的同学,现理故事场面。

2、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态度,苏晴会想什么,会说什么?如果处于苏晴的处境,你想面对怎样的态度?

3、结合后面的三幅图画,想一想,当同学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

4、制作“送你一个微笑”的卡片,剪成漂亮的图画,画上笑脸,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写下来,送给遇到困难的人,告诉他:“有困难,来找我。

5、拓展活动,让学生自发组成小队,帮助在生活、学生中有困难的人,而且轮流把活动日记写下来。[教学后记]:

主题二“我”和“我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组织读者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集体的事,知道意见分歧时,能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决小我服从大我。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 教学准备

表格、奖状、流动红旗,《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寻找

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通过张扬这个典型,说说自己对“香香的芝麻”的理解。

2、寻找班上“香香的芝麻”,夸夸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在夸别人的同时,思考自己是否也是被夸的人,填好表格。

二、引导引导观察、采访在班上、身边,还有哪些该做却被忽视的事,哪些事别的班同学做得很好,而我们却忽略了。

1、提示学生去观察别的班级,请教学校的老师同学,我们班可以做些什么

2、提醒学生做好采访记录,整理好材料。

三、交流采访结果,列表格看行动。

1、把同学们采访得来的,大家都认为该做的工作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列出一个行动表格让其尽自己所能,为班级做好事。

2、选出专门的登记员,把学生为集体做的事登记下来,看大家

为集体做得怎样,作为评选“优秀小主人”的依据。

四、开展评选“优秀小主人”的活动。

1、了解和制定评选“优秀小主人”的条件,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优秀小主人”的故事,在组上和班上讲讲。

2、评选班上“优秀小主人”。

3、设计“优秀小主人”评比栏,定期评选,让活动持之以恒。

五、由教材插图引入讨论

讨论一:出黑板报时,当同学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怎样解决问题?请你帮他们出主意。

1、在学生讨论以后,再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与同学合作。

2、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体会感受“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明白一切都是为了集体,在自己的意见并不正确的情况下,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好的意见。

3、引导同学之间遇到分歧能够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表达各自的愿望,能够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根据各自的实践想办法解决问题。

讨论二:让学生看教室里的奖状、流动红旗,说说本班历次获奖的经历,讨论这些奖状、锦旗是怎样通过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得来的。

1、让学生举一些通过合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事例。

2、引导学生发现班中为集体争光而努力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事例。

3、欣赏或唱一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团结的歌声中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获得成功,增强集体凝聚力。[教学后记]:

主题三 我们要做最棒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班级,给集体制定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

2、通过给班级制作手册,增强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畅所欲言,设想自己向往的理想班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引起共鸣。 活动准备

采访各科老师、别班同学,写下采访记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用一种或多种色彩形容自己的集体,涂上颜色,说说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

2、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班集体是怎样的集体,可记下体现班风的

一个小故事或同学们的一句共同格言,认识班级的优点和不足,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交流采访稿。

请学生汇报各自的采访结果,听听在老师、同学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心中,我们的班级是怎样的?

思考自己心目中和别人心目中的我们班集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候不同?

4、有条件可以进行现场采访,听听其他人的评价,也可请教在场的其他人,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有哪些不足需改正?

5、想一想:我们的不足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准备怎样克服困难?

6、制定约定。把各种意见收集起来,制定出全班共同的约定。

7、宣读约定。

8、“制作班级手册”。

(1)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班级的祝愿和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为班级选择吉祥物,起个名字。

(2)组织大家讨论,哪些内容可以收入班级手册当中:如班级的所有成员名单、同学的活动、老师的话、取得的荣誉和奖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事例、感人的事迹、大家共同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制定的约定,等等。

(3)组织学生合作完成。 [教学后记]:

21

购物有学问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独立的购买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价格的秘密

一、导入

1、师出示图片

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

2、自己在生活中碰到过价格变化的情况吗?讨论:商品的价格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

二、深入探究

1、制作一个调查表,可以根据调查的内容,把“商场”一栏换成“时间”“品牌”等。

2、按照表格所列的方法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

22

让学生明白价格是变化的,购物场所不同,时间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就能买到比较实惠的商品。

三、拓展

小小辩论会,你赞成哪种观点?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

四、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买东西看什么 社会实践

一、成立小分队,自取队名,自设队标,自定调查项目。

1、访问:访问家长或其他人,请他们谈谈辨别物品的经验,要访问那些买到过假货的人,他们在买到假货后采取的行动。

2、查询:可到图书馆、资料室查询相关书籍、资料,摘录其中的相关内容,也可直接利用电脑上网搜索,获取更新、更全的信息。

3、讨论:在小队中间组织讨论购物经验,筛选出其中的好点子。

二、邀请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社区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工作人员或家长担任顾问,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有针对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三、组织学生进行辨别真伪的活动,针对一些常用商品,或当地可能有的假冒伪劣产品,收集有关信息、知识。通过对商品“看一看、闻一闻、认一认、摸一摸、尝一尝”等手段,让学生去实地辨别商品,

23

懂得甄别“三无”产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各小组分别侦察不同市场或不同商品,记录下活动过程和调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商品,写出报告,上交有关部门,要求予以取缔。

四、举行“假货就在你身边”展览会,通过照片、实物标本、数据等资料向大家展示假货的危害,教会大家一些辨别假货的方法。

五、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每个小组应派1~2名指导老师,并且事先要选好活动地点;在收集辨别商品知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开拓多种渠道;活动中,学生要带齐各种记录工具,以便如实、详细记录下活动过程;要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报告,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公共生活讲道德 主题一 无声的朋友 听听它们的诉说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公用设施及其重要性,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及其危害。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设施。 活动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让他们认识大量公用设施,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活动准备

绘画用白纸,多媒体课件。

24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公用设施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公用设施?

2、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要求每位学生画出一种公用设施的简笔车,并写写它的用途。

3、把自己画的公用设施简笔画贴到黑板上,使同学们认识更多的公用设施。

4、你感受到了这些设施的方便吗?

二、听听它们的诉说

1、出示课件(教科书上的卡通动画)。

2、看了这些公用设施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课件,展示公用设施的重要意义以及破坏公用设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4、小品表演:让一位学生扮演“电话亭”,让几位学生在他身上乱涂乱画,还使劲地摇动,“电话亭”痛苦地呻吟着:“哎呀,我受不了啦,我疼死了„„”让学生参与其中,从情感上对电话亭的遭遇产生共鸣,加深体验。

5、讨论:在你的身边,有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吗?你做过这样的事吗?现在有什么感想?

三、拓展活动

讨论:如果大家都不爱护公用设施,社会变成什么样?试想一下,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25

[教学后记]:

(二)关注身边的公用设施

活动目标

1、对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学会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2、提出改进建议,开展力所能及的保护公用设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活动重难点

关注身边的公用设施,爱护公物。 活动准备

调查表,劳动工具或修理工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讨论: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用设施提供的各种方便。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爱护它们,同时也要认真想想,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2、动员:我们首先要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然后再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公用设施的活动。

二、看看周围的公用设施

1、布置活动任务: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用设施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看看有没有被损坏。

2、分小组讨论调查路线,制订调查计划,填写调查记录表。

26

3、分组调查(注意安全教育)。

4、班级交流调查结果。讨论:看了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三、说说我们的好点子

1、读读书上的小组建议的范例:我们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提建议。

2、分组讨论:通过对公用设施的调查,你有什么好建议?

3、全班交流。评评最佳点子,总结好点子并投递给有关部门。

四、我给公用设施“洗洗澡”

1、分组讨论:除了提建议,我们还能开展些什么具体活动吗?

2、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并做好活动准备。

3、分小组活动。

4、活动总结,写活动日记。

五、拓展活动

组织“督察小队”,开展一些假日活动,比如双休日上街作宣传,检查公共设施的情况,发现问题可向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反映。 [教学后记]:

主题二 大家生活在一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政党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2、激发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以集

27

体利益为重,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3、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教养的人。教学重难点

以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政党进行的需要。以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遵守社会秩序是社会公告的基本要求。 活动准备

收集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细绳” 学习主题故事《在一根细绳面前》

1、讨论:

(1)警卫员为什么想和任老从小门进公园? (2)任弼时为什么不肯从小门进公园?说明了什么?

2、交流

讲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故事。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3、讨论

在生活中的许多“细绳”面前,我们将如何面对„„

二、寻找身边的“细绳”

1、观察教科书中的图

28

思考:这三幅图中的“细绳”指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

2、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细绳”吗?把你收集的公共秩序记录焉,贴在班上的宣传栏中。

三、社会调查活动

1、明确调查内容:去附近的广场、路中、集市„„看看哪里秩序好,哪里秩序不好,对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维护公共场所的良好秩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注意事项:

分组选择不同的调查路线和地点,并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录。 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注意安全。

3、开展调查活动

4、调查结束,交流调查结果。

5、讨论:对于维护公共秩序,你有什么好想法?

四、拓展活动

1、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看待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倡议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卡,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教学后记]:

主题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2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守公共安全。教学重难点:

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2、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守公共安全。活动准备:

1、“公共安全宣传员”标志60份 2、安全用语设计纸16张 3、表格60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小朋友,真高兴认识你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要干什么吗?今天我有特殊任务在身,我呀,是受鲤城区安全部门委托,来招聘“公共安全宣传员”的。瞧,这就是我的委任书。

课件出示:委任书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公共安全,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呼吁社会形成文明健康风气,

30

特委托XXX老师招聘“公共安全宣传员”若干名。

鲤城区安全部 2004年10月27日

师:谁来念念这则委任书?(请一生读)想不想当这小小宣传员?哇,这么多小朋友踊跃报名,哪些才是合格的呢?真让人为难呀!我受人之托,自然就要忠人之事,这样吧,我这儿设有三关,只要你连闯三关,获得的红星积数达到10颗以上,你就能被聘用。敢不敢接受挑战?有没有信心?

二、认识各种安全标志

1、介绍规则

师:欢迎进入面试第一关:认识安全标志。(课件出示各种安全标志)这是一道抢答题。这儿有好多安全标志。你认识这些标志吗?在哪儿见过?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在最短时间内站起来并回答正确的,就在放在你们桌上的表格中画上1颗红星。如果答错了,其他同学仍可抢答。注意哦,不用举手就可直接站起来回答。听明白了吗?准备。

2、学生抢答。

3、四人小组认识安全标志

师:下面这4个安全标志比较简单,我们就以4人小组为单位,小组中每个小朋友回答一题,每1题中的3小题都答对了,就给自己打上3颗红星,好吗?开始! 4、交流

31

师出示答案:你答对了吗?

5、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安全标志

师:那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所见到的,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安全标志?每说出一个,你就可加上一颗红星。

三、了解怎样注意公共安全

1、出示图片1,组织讨论:有哪些行为可能伤害别人?

师:恭喜小朋友们,刚才你们表现相当出色,已经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欢迎进入第二关:实地考察!这一关中,只要你敢于说,大胆说,每说一次,你都能加1颗红星。来,上车!车子就要启动了,小朋友,你们坐好坐稳了吗?抓好扶手,出发喽!(出示图片)我们的车子在宽敞的马路上疾驶,打开车窗,凉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陶醉的桂花香味儿。哎呀,不好!(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几个小男孩在干什么呀?他们这么做对吗?那赶快停车!你是“安全宣传员”,看到这么危险的举动,你不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指名说)你们个个儿说得这么好,你瞧,这两个小男孩脸都红了,他们心服口服地走了,我们也该上车了!车子继续往前开,小朋友想想看,还有哪些行为可能伤害别人呢?我们整天在学校里学习,难道我们的身边没有危险的举动吗?(指名说)像小朋友们说的这些妨碍公共安全的事我们可都不能做!要记住(课件出示):我们不能伤害别人! 2、出示图片组织讨论:在什么地方容易被伤害?

师:咦,车速怎么突然减慢了?前面出什么事了?这样安全吗?司机先生,麻烦您停一下车子,让我们下去劝劝他们!谁先说?(指

32

名说)说服了这两个小朋友,你们的功劳可真不小!来,继续朝目的地前进!除了马路边,生活中你还知道我们在哪些地方容易被伤害呢?(指名说)所以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去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活动(课件出示):我们要防止自己被伤害!

3、出示图片组织讨论:见到有人在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活动,该怎么办?

师:再过几分钟,就到安全部了。哎呀,危险!瞧,两个小女孩在户外变压器旁跳橡皮筋。跳就跳呗,糟糕的是,橡皮筋的一端拴在电线杆上,另一端拴在消防栓上。这样安全吗?为什么?有个男生已经意识到危险,手指着标志牌正在劝他们离开,可是看样子,她们有没有改变主意?我们能袖手旁观吗?那怎么办?(指名说)好主意,赶快下车,让我们劝他们离开这儿吧!(指名说)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又避免了一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后,凡是见到有人在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活动,我们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上前提醒他们不被伤害! (课件出示)

四、设计安全用语 1、出示安全用语范例

师:停停走走,终于到了安全部了!今天留给大家的最后一关就是设计安全用语。看,墙上就有一些安全用语,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这安全用语有什么用呀?(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它有什么特点?(醒目、简洁)

2、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最需要安全用语,为什么?

33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最需要安全用语呢?能说说理由吗?

3、分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安全用语

师:现在就以4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给你们认为生活中最需要的地方设计一条安全用语,写在放在你们桌上的白纸上。(出示范例)最好像老师这样,4个字4个字上下对称,字写得稍微大一些,如果有时间,还可以配上一点简单的点缀。看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实用又别致,这一关的最高分为5颗星!不过时间也只有短短5分钟哦!5分钟后还没完成的小组就不能加星了。抓紧时间开始吧!

4、交流小组设计的安全用语

师:时间到,把你们组设计的安全用语派一个小朋友拿上台来,高高举起来,读给全体小朋友听一听,好不好?(挨个读)老师觉得呀,这几组设计得挺不错的,给他们组每人4颗星吧,好不好?这几组设计得更胜一筹,给他们组每人5颗星吧,同意吗?

五、总结

1、评比、颁奖、宣誓

师:经过这关关考验,现在数数你所得的红星数,得了10颗星以上的小朋友站起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恭喜你们,你们被录取了!现在已经是合格的“公共安全宣传员”了。请这些小朋友上台来,让我们有请你们的班主任老师,和我这个主考官一起为你们颁发宣传员标志。请你撕下后面的贴纸,把标志贴在自己的左胸前。来,举起右

34

拳,我们一块儿宣誓(课件出示):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呼吁社会形成文明健康风气,我志愿加入安全部宣传组,成为一名小小宣传员,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公共安全,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尽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宣誓人:XXX 师: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小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 2、总结

师:生活中有着太多的意外,我们不怕一万,我们就怕万一啊!这么多的安全标志、安全用语,还有我们这么多的小宣传员,都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但却不能保证一定不出意外。要想保证安全,其实还应该从自己做起(课件出示)。怎么做呢?我们一块儿来读读:把安全记在心上,时刻注意提醒自己注意安全,才是最安全的!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人吧! [教学后记]:

主题四

我们是邻居

教学目标

1、懂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利于大家文明、健康地生活,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

35

感。

3、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以礼待人,并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爱护家庭周边生活环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我们是邻居

活动目标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学会正确处理与邻居的关系。 活动准备

图片或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己的邻居。

1、问卷调查:你想有怎样的邻居?

2、交流、总结问卷结果。

3、看到全班的调查结果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4、小组交流:你有怎样的邻居?介绍自己熟悉的邻居。

5、联系实际讨论:

从你家与邻居的关系中,说一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36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了吗?

二、夸夸我的好邻居

1、出示图片(邻居互助),并提问:你家和邻居之间有这样的故事吗?

2、讨论: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3、将自家与邻居之间互助的事记录下来,在班上夸夸好邻居。

4、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三、拓展活动

1、通过调查了解,选择自己能为邻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选择一两项坚持做下去。在班内设壁报栏《我为邻居做好事》,自愿张贴。

2、和家长一起回顾自家和邻居曾经发生过的矛盾,找一找自家的原因,或做一次换位思考,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借节日之机与跟自己有矛盾的邻居伙伴通一次电话,表示节日的祝福。[教学后记]:

主题五

文明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开展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37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活动准备

写有活动内容的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展“我来做一回”的社会体验活动。

1、布置任务。

2、根据所抽任务结组。

3、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开展体验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分小组课处开展体验活动。

4、活动汇报

分组准备汇报内容和形式。

二、班级汇报,全班评价(说一说,演一演)。评选“文明使者”的经验。

三、举办“文明使者”经验墙报 总结“文明使者”的经验。

选取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品刊登出来,并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课外活动。

1、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小天使”;

2、写一写,夸一夸。

38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大自然在发怒的时候

主题一 天有不测风云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3、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可怕的自然灾害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2、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及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家乡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剪报。

2、磁带、录音机、投影仪、展示报。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害

39

1、播放台风袭卷大地时的各种声音:狂风呼啸声、大雨倾盆声、电闪雷鸣声、树枝断裂声、房屋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等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2、老师提问:听了录音,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请大家发挥想像,有可能出现怎样的情景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描绘出来吧。

3、学生汇报:台风过后会是一种什么情景,老师可出示教材中台风过后的情景照片。

4、教师小结:多么可怕的台风,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难一量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一瞬间就被毁灭,人的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5、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家乡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

6、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把自己了解的一些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表达出来,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也可以把它写下来或是画出来。

二、记者特别报道

1、教师过渡:课外我们已经搜集了许多自然灾害方面的资料,刚才我们又掌握了很多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由我们的小记者作特别报道。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剪报。

3、学生扮演小记者,现场汇报、展示作品和收集的资料,交流想法。

40

4、教师协助学生出示有关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

三、出版“自然灾害小剪报”

1、老师过渡: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自然灾害方面的资料,也作了一些详细的报道,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些资料来出一期“自然灾害报”吧。

2、教师指导学生用剪报、搜集的图文资料及课堂上的绘画、文字作品出一期“自然灾害报”。

3、学生分小组编辑剪报。

4、展评。小组汇报,展示成果,将自制的剪贴报贴在展示板可小黑板上,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教学后记]:

主题二 在这危急时刻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2、通过避险求生演练、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3、通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41

教给学生在灾难发生的危急时刻如何自护\\互救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演练形成一定的避险求生能力.

洪水来了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洪灾面前自护自救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能力。

2、去图书室、上网搜集或向家人了解洪灾时的自护自救办法。

3、准备白纸、水彩笔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全班分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国内外近年来发生洪灾的资料。

2、老师讲述故事。

3、学生自由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过渡:洪水是猛兽。一旦洪灾发生,人们的家园可能被毁灭,人的生命可能被吞噬,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我们生命的安全„„

二、看漫画,学经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漫画。自己看漫画。 和同桌分角色对话。

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读一读。

42

2、读课本上总结的两条经验。

读课本上总结的两条经验。 小组讨论从漫画中学到的经验。 各小组归纳整理经验。

评选出语言简洁、行之有效的经验,该小组获“智慧星”。

3、交流、拓展。

你还知道洪灾时哪些自救和互助的方法?

可以与小组的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自护自救和互助的方法。 可以模仿“丁丁历险记”创作漫画。

4、小结: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经验,收获可真大!如果你们真的处于危急时刻,能用上这些经验吗?下面我们来演一演。

三、演一演,谈一谈

1、小组合作选择下列情境之一排练。洪水来临时。 被卷入洪水后。 抢救落水者。 发求救信号。 解除饥饿寒冷的威胁。 有人受伤了。 „„

2、小组汇报表演。

3、评选出表演优秀的小组,颁发“表演星”奖状。

43

4、小记者采访:对刚才表演给你印象最深的小组或个人进行采访。

5、小结:在危急的时刻,我们要沉着、冷静;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要退缩;运用已有的经验,机智灵活地去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续编丁丁历险记

1、师:洪水退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传染病,发生疫情;住宅、学校等被毁,丁丁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麻烦,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接着编丁丁历险记。

2、交流汇报,评选出优秀者,颁发“才艺星”奖状。

3、总结。

五、课后实践。

收集在其他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办法的资料。 [教学后记];

(二)我们的生存手册

活动准备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关于自然灾害——特别是本地常见的自然灾害避险求生的方法、措施的资料。

白色卡片若干,供小组合作做生存卡片用。 活动过程

44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假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面对灾难,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地震避险演习。

2、利用录音机等模拟地震时的声响,营造紧张气氛。

3、演习完后学生自由发言,引发讨论。

4、出示卡片,导入主题。

二、分组合作,初步设计生存卡

1、学生将收集到的避险求生资料,采访记录进行分类,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对某种自然灾害感兴趣,并乐于进一步探究的同学组成一组。

3、每组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讨论总结出在这种灾难面前的正确避险方法,写在卡片上。

三、汇报合作成果,展示生存卡

师:各组的同学依据自己的探究内容给小组取名。

1、举行经验交流会。

2、再分组修订结果,制作生存卡。

3、展示生存卡。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生存卡装订成册。

四、室外避险演练

五、总结拓展

老师: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我们就利用“生存手册”,采用科

45

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愿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再退缩,想出更多的办法。行动起来! [教学后记]:

主题三 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实例,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准备

1、搜集、了解在危难中人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

2、搜集一些灾难中人们团结互助及灾后重建家园的图片、照片、故事等。

3、观看《惊涛骇浪》《龙卷风》《唐山大地震》《山崩地裂》等影片、纪录片,及抗灾救灾的新闻。

4、了解一些人们支援灾区所做的贡献。展示活动

46

1、举办“灾害无情人有情”的图片、照片展,包括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内容。

2、开展危难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演讲会,或请英雄人物做英雄事迹现场报告会。

3、一些感人的故事、事迹排练成小品演一演,唱一唱歌颂人间真情的歌曲。

4、举办抗灾救灾影片、新闻及故事的观后感、读后感征评活动。

5、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战胜灾难。

6、参加一次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或者与灾区小朋友结成“手拉手”好朋友。[教学后记]:

47

第20篇: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2018-2019学年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天气变化是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20、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21、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中午)的温度最高。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3、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4、、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6、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7、(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8、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9、(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

(大雨)或(雪)。

22、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3、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4、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

2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2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2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8、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29、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0、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

我们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风向来描述天气。

31、在云的观测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云千姿百态,并且不断地变化,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2、秋季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关吗?

秋季里,人们开始收获庄稼,开始穿秋衣、秋裤。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33、哪的气温可以反应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应当地的气温。

34、说一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 气象学家是根据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给云分类的。

第二单元

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3、通过(搅拌)、(研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4、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6、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7、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8、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离出来。

24、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26、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10、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1、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3、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14、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5、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17、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少数)溶解,大部分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1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9、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0、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2、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9、怎样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

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判断,经过过滤,如果滤纸上有这种物质,说明它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果没有,说明能溶解在水中。

30、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说明这种物质已经溶解了。反之,没有溶解。

四、问题解答

1、我们怎样来理解溶解,(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分离出来。

2、把食用油倒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再静置一会,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倒入洗涤剂,振荡后会怎样呢? 答:会出现油在上,水在下的分层现象;倒入洗涤剂振荡后,油水分层消失,油可以溶解在洗涤剂中。

3、先摇晃一下汽水瓶,再打开汽水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有气体从瓶中溢出。因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的方法溶解的。打开瓶后,条件变了,气体溢出了。

4、水果糖溶解的快与慢与什么有关?怎样使水果糖块溶解得快?

答:与糖块的大小、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有关,把糖块研碎放到热水里搅拌,溶解的快。

5、盐是否能任意多的溶于水?我们怎样做才能溶解更多的盐?

答:不能。用更大的杯,放更多的水才能溶解更多的盐。

6、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怎样呢?

当杯中的水完全蒸发后,原来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变成固

体,留在杯底。 第三单元

声音

1、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这说明(振动)是可以传播 。

20、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橡胶管)传播的。

21、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振动)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2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340) 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1450)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5000) 米。

2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4、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5、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7、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对声音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10、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

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4、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15、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与(音高)变化有关系。

16、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和(音量)之间的关系。

17、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真空)。。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 (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18、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振动的(物质),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19、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会引起水的(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

24、人的耳朵有一个(鼓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25、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2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得(慢)。

2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三部分。

28、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 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

2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30、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2、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33、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

34、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各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4、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5、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6、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

23、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2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5、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

26、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一下几种: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9、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0、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1、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2、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4、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1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

16、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17、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8、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9、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

20、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21、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22、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