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评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评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8 08:34:45 来源:教学评语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滦阳中学—党艳东

本学期,我有幸接触了新教材七上《道德与法治》,在教学过程中,新教材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诸多感受,使我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下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具体如下:

第一、根据教材中每一课的六个板块,即“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连接”、“拓展空间”、“方法与技能”,灵活机动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体验、领会、探究学习内容,探索学习方法。并让课堂的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如学生自评、他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尝试探索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式。

二、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从中获得感悟,得到结论的教学方式;同时将讲台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制作课件,课堂上台演示讲解,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也尝试用音乐和视频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第三、《道德与法治》这本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事实证明课堂上,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第四、新教材是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基于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实践,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课堂的小故事、小品、情景研讨,课后的社会调查、写感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有老师说犹如“放风筝”,要求教师既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又要在学生将要失控时把学生“拢”回来,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一个学期以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教学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力争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有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

推荐第2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罗四举

不知不觉中,已是18年过去。在过去的18年中,我勉力耕耘、不断进取,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科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工作中,我主要作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推荐第3篇:道德与法治教学经验交流

初中政治教学经验交流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罗四举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十几年的政治教学,十几年的教学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 首先温政治之“故”而知新。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 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推荐第4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上课、做练习题,发现大部分的学生的理解、总结归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在某些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如“情景剧”“辩论课”“讨论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真正实施时,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学生只把它当做娱乐了,没有严肃对待这些小活动,这与课前没有准备工作有很大关系,临场发挥对他们而言还有点困难。今后再设计这些活动,课前一定组织好人,准备一下。让学生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心理品格等方面的问题。

(二)讲习题,我原来采用的方式就是抽一列学生来回答,有错误的同学用手指出示他们错误的答案(选择题),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解。原来讲习题方式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不是现在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解说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琢磨着讲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和同学一起分享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即我就说,好吧,你们说!虽然刚开始他们说得磕磕巴巴,甚至说不出来,但几次讲解之后,他们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利用“感性认识能力”到“深层领悟能力”的过程与发展,以座位相邻的几位同学为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三,将探究的问题,策略条件开放,使学生开阔了探究,设计的空间,并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资料分析、演讲、讨论、谈生命价值的体现感受,写箴言、诗歌欣赏等,调动了学生全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和感悟,真正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5篇:道德与法治教学经验总结

本人担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科教学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是新教材,教学思想与教材内容都改变很多。我积极参加新课程教材教法培训,作好笔记。培训后认真思考,理解教材的精髓。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课件,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向40分钟要质量。课前,学生根据我制作的微课掌握基本的知识,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间互相提问,共同讨论,辩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道德法治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不是说情商远比智商重要吗,我认为道德法治课不是简单地教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应该放到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这个高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做好对学生学习和思想工作的课后辅导。在学习上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多鼓励,多帮助,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真心的进行夸赞。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能够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取得的成绩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在本人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下,本人所教学生及班级德育智育全面发展,多年的学生测评成绩在全镇第一,在全县也名列前茅,多次受到镇中心校领导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西华县东夏镇初级中学

李悦莉 2018年4月20日

教 学 经 验 总 结

西华县东夏镇初级中学 2016年4月16日

李悦莉

推荐第6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在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的反思如下:

一、指导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预习是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重点是什么,疑难有哪些,问题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进入课堂。

首先,教师必须在讲授新课前,预留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统一进行预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的主要内容,直接指出这节课的页码和段落。

最后,预习将就的是指导方法,先给学生指出这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书中要求的问题浏览通读全文,梳理点出问题的答案,勾画重点,并将问题与答案做读书笔记。

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

(一)生动的引出教学主题。

第一、用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第

二、用周围的新鲜事导入,贴近生活;第

三、用时事导入,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

四、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

五、用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多读课外书,多看新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生动。

(二)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播放声像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七年级的学生的所见的东西很少,有些东西说了以后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亲眼所见,这样就有必要让我们借助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来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如果在教学中再创设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妙趣的益智游戏等,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其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第

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

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四)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以及背诵。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节课内容后,都给学生留五分钟,让他们对本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在下节课的时候再给予复习巩固。

学生最怕的就是背诵,枯燥无味,背了就忘。教师也可以让背诵形式变的多样。可以采用填空法,把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挖空”,让学生当堂训练和竞赛。也可采用列知识树的方法,让学生创新思维,整合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名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符合学生的实际,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五月份《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付书艾

通过这三个月的上课、做练习题,发现大部分的学生的理解、总结归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在某些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如“情景剧”“辩论课”“讨论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真正实施时,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学生只把它当做娱乐了,没有严肃对待这些小活动,这与课前没有准备工作有很大关系,临场发挥对他们而言还有点困难。今后再设计这些活动,课前一定组织好人,准备一下。让学生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心理品格等方面的问题。

(二)讲习题,我原来采用的方式就是抽一列学生来回答,有错误的同学用手指出示他们错误的答案(选择题),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解。原来讲习题方式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不是现在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解说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琢磨着讲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和同学一起分享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即我就说,好吧,你们说!虽然刚开始他们说得磕磕巴巴,甚至说不出来,但几次讲解之后,他们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利用“感性认识能力”到“深层领悟能力”的过程与发展,以座位相邻的几位同学为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三、将探究的问题,策略条件开放,使学生开阔了探究,设计的空间,并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资料分析、演讲、讨论、谈生命价值的体现感受,写箴言、诗歌欣赏等,调动了学生全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和感悟,真正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7篇: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勇于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实践证明,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向他人学习,研究他人的教学方法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自我认识,自我监督,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认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自我完善,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一堂课后,如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教学过程和自己课堂教学的表现,如教态如何,板书怎样,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教学气氛是否活泼等,这样边回忆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你会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机智应变等可取之处,会心地点头微笑;你也会因自己在课堂中的小小缺憾和不足之处,而面带愧色。经常这样认真的“推敲”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就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磨练敲打,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增强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一条是坚持执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普遍问题。课堂反馈、课后练习、形成测验,要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暴露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练就一双慧眼,那么自己教学中乃至身边的种种现象,都值得反思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对心理偏差学生的教育方法,可以反思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据问题去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能不断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只要坚持每天写一点教学笔记或心得,十年以后也许你就是一个教育家了。实践表明,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提炼反思,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总结,可以把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联系起来,进行经验的归纳提炼,形成有见地的论文;可以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更大成效,以更好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思考的大脑,同时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

推荐第8篇: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目,教师讲起来抽象,学生听起来感觉枯燥无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有趣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教学的效果就好,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性。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

微笑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表情是精神的外在体现,精神愉快是教态积极的一面,微笑是精神愉快的外部表现。若春风拂面,带给学生的是亲切、融洽的学习氛围,因为良好的表情始终是用微笑来赢得的。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可作出凝视皱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动嘴唇想说而未说等来提示学生注意;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必要时用冷静的默不作声的方法来制止,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养成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新知识的状态,就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之中,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理想环境。教学中要重视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的构建,关键在教师,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要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惟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创造条件。

二、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课是具有情感性、抽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诉诸于学生,使之入心入脑。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情绪和教态艺术,调动学生兴趣和随机应变的艺术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也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的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体态语言的运用,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容的。当口头语言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时,教师若能将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这样,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进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以一种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教学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一节好课还与教师良好的教态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可分开来的,教态是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的结合体,所以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油然而生责任感、自豪感,会在教学中表现出和蔼可亲、严中有爱、微笑始终的良好教态。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师生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始终 处于教师预定的效果。

一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淘气,把一只刚会飞的小鸟或一只大青蛙带来不小心发出的鸣叫声,因而影响到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作为教师就要适应这种突发事件,掌握好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迅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控制好课堂秩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善于学习,潜心探索,深入研究,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用新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教学艺术充实自己。逐步提高教师课堂艺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善于反思教学得失,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注意总结点滴的教学经验并善于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学,立足于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搞好政法综治各项工作

潘云才(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跨时代的重

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

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是

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新

时代呼唤大作为,新使命需要大担当。安顺市政法系统将认真学习、准确

把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平安安顺、法治安顺、

政法队伍建设,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

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报告始终的红线和灵魂,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旗帜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机关,是党和

人民掌握的刀把子,更要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安顺政法系

统将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 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

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拥护、维护和捍卫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

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

我们将切实履行好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

法队伍、督促依法办事、创造执法环境的职责。认真落实中办《政法机关

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

,严格执行政法委员会季度例会制

度、在执法司法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制度、各部门依照工作程序参与重要

业务和重要决策制度,确保政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人民群众

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是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更是检验政法工作的第一标准。我们将

坚持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一手抓打基础、谋长远,把专项治理和系统

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

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围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健全完善立

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综合治理,落实源头防范,确保社会

面持续稳定。我们把安保维稳指挥部机制延长十天,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将已经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集中化解整改,一鼓作气做好十九

大安保维稳的后续工作。紧紧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

联网应用重点支持城市”这一契机,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提升联

网应用、资源共享水平。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

严格落实网格员待遇,优化网格员结构,使之真正发挥基座优势,实现政

府治理和社会调节、

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在乡镇综治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

全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大力提升全市综治工作能力

推荐第9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可爱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资料、观看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儿童体验到动植物生命的神奇和顽强,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植物与人作为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植物在生长

1.师:前几天,老师和几个朋友去爬山,在山上看到了许多的菊花,非常漂亮。(展示菊花的图片)

师:好看吗?那么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讨论之后并由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2、教师播放菊花生长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看完后,学生自由谈谈各自看视频后的感想。

3、教师出示一些其他植物的照片,并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之间讨论它们的生长过程。懂得的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

4、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呀!大自然中的植物都是一个个可爱的生命,它们在大自然中顽强的生长着,我们要爱护它们,不能乱摘乱折花草树木。活动二 动物在生长

1.师:大自然中不仅植物每天在生长,动物们也在生长。那么同学们了解哪些动物呢?学生各自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动,说说它们的生活情况,怎样长大的,自己是怎样喂养的?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小鸡的具体成长过程吗? 播放课件(小鸡的孵化、生长过程) 师:说一说,小鸡是怎样长大的?

2.师:鸡妈妈为了抚养小鸡的出生、长大,可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它们,它真是一个好妈妈。动物中还有许多像鸡妈妈一样的好妈妈。

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动物之间相亲相爱、互相照顾。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它们的妈妈,你会怎样去照顾它们长大呢?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之间相亲相爱、互相照顾的故事吗? 了解过的学生可上台和大家一起分享。

3.播放课件(动物哺养子女的片段)师:你想对这些动物妈妈们说些什么? 师:动物妈妈们为了小宝宝健康长大, 不怕辛苦、不怕牺牲,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像动物妈妈一样照顾你们的?

师:在大自然中,不仅动物妈妈会照顾好它的子女,小动物们也会爱护妈妈。 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师:说一说,这首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爱护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伙伴。我们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抚养长大的,你准备向小乌鸦学习什么?

4、小结:同学们,生命是那样的美丽,有了这么多生命,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动物、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着美丽的生命,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是朋友,世界因为我们能和谐相处而更温暖、更可爱、更美丽!让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一切生命! 活动三 活动拓展

要求学生课后在家种植一些大蒜、绿豆等植物或养小动物,并记好记录。

板书设计:

11.可爱的生命 珍惜、爱护动植物

推荐第10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

陈鑫鑫

一 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二.内容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名称 主题内容

1.单元一《新学期,你好》

主题一 《寒假生活交流会》 主题二 《春节知多少》 主题三 《新的学期新的我》

2.单元二《春天来了》 主题一 《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 《我们播种春天》 主题三 《和春风一起玩》 主题四 《春天的盛会》 3.单元三《欢乐总动员》 主题一 《“六一”大策划》 主题二 《“六一”大行动》 主题三 《开心“六一”》 4.单元四 《我要上二年级了》 主题一 《我的这一年》 主题二 《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5.单元五 《暑假来了》 主题一 《怎样过暑假》 主题二 《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 《废旧物品用处大》 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废纸盒等的利用

四、班级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五、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第11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临潼区教研室 王仙爱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和挑战,珍视当下。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激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白中学时代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刚刚步入初中生活,对于初中的学习情况还不太了解,因此,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初中与小学的不同,积极适应新环境,新生活,重视对本学科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初中与小学的不同,进而积极适应初中新环境,新生活,重塑自我新形象,起着积极的引领导向作用。

四、教学重点: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教学难点:中学生活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五、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中学时代》。

教师小结:正如歌中所唱的今天在坐的各位同学们,我们进入了新的中学时代,现在就让我带着大家共同走进它,进入我们的第一课《中学序曲》

活动一:幻灯片展示新学校的各种图片。

思考:

1、这些图片你见过吗?他们分别是校园的那些角落?

2、你发现初中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

(一)、新的起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二)、新的阶段。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变化在于:学习科目多,难度大,老师更严厉了,课外活动更丰富,对自己的要求更高,集体生活更浓等。 活动二:课本第3页探究与分享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当我第一次走进初中的校园▁▁▁▁▁▁▁▁ 当我第一次拿到新书▁▁▁▁▁▁▁▁▁▁▁ 当我认识第一个新同学▁▁▁▁▁▁▁▁▁▁ 我第一天上课时的心情▁▁▁▁▁▁▁▁▁▁

学生发言:新奇、兴奋、紧张、喜悦、害怕、快乐、新鲜、恐惧等。 教师小结:

(三)成长的礼物。①中学生活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活动二:课本第5页探究与分享

① 你最想挑选哪样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② 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新的目标是对自我的超越;新的挑战要求激发自己的潜能;新的可能是重新塑造自我;新的要求把握各种机会。 教师小结:②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新的课程,引领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社团活动,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社会实践,打开认识世界之门。 活动三:课本第6页探究与分享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这些遗憾?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课余生活、共同学习等方面谈谈自己的遗憾和中学时代的新打算。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 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消除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自我。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粒种子,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小学时光是我们在泥土里蛰伏,中学时代意味着我们破土而出,意味着机会和可能。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宝贵的中学时代,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板书设计:

一、新的起点

1、初中生活新变化

2、初中生活的意义

二、成长的礼物

3、初中生活意味着什么

4、怎样应对初中生活新挑战

作业布置,拓展空间

结合实际,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与父母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完成的事。

思考:那些事情必须现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将来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

第12篇:道德与法治

.:..号..考......... ....... ......:订.名..姓.......... ....... ....装.:..级..班.......... ....... ........:校学合江县2018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A.用水浇 B.用锅盖盖灭 C.赶快把油锅端走 8.下列()行为可以预防溺水的悲剧发生,。

A.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B.擅自下水营救他人C.在家长的带领下游泳 9.下水游泳时,我们不可以()。

A.先做好热身运动 B.先在浅水处适应水温 C.从高台上跳下入水 10.学校定期组织我们进行安全逃生疏散演练,我们在演练过程中应该()。

A.把演练当做游戏对待 B.争取最先逃出 C.听从老师安排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说法打√,错误说法打×;每题2分,共30分。)

11.妈妈是孕育我们的大功臣。() 12.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都很着急。()

13.我看见动画片上钻木取火的情节很有意思,我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

14.过新年时,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

15.经常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16.挑食对身体不好,一定要改正。()

17.能拥有健全、健康的身体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18.我家离学校远,我和妈妈经常坐别人的摩托车上学。()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要珍惜。的平地或河流躲避。 19.在有红绿灯的路口,只要看见没有车经过就可以通过。() 20.饮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

21.即使夏天天气炎热,我们也不能到池塘戏水。() 22.高楼发生火灾时,我们不能乘坐电梯。() 23.有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乐意帮助他,为他带路。() 24.我们要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终于可以到马路上去骑车了。()

三、我会连(每小题3分,共12分。

游泳时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请选择一个能解决意外情况的做法连

26.发现有人溺水 A.立即使身体平卧水面 27.卷入漩涡 B.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

28.游泳时抽筋 C.在水面闭气,再把头抬起来,调节呼吸动作 29.不慎呛水 D.立即大声呼救

四、我能根据情境,做出最好的选择(每空2分,共8分。) 30.周末,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家。

有位自称是送快递的伯伯敲门,你准备(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有位自称是妈妈的好朋友,而你却不认识的阿姨敲门,你准备( )

A.开门。 B.不开门。

31.公交车上,如果有位陌生的阿姨想送饮料给你喝,你会( )。 放学后,如果你独自走在路上,一位陌生的叔叔拿出平板电脑请你玩游戏,你会( )。

A.接受 B.拒绝

五、我会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32.在爱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方面,我做得好的地方有

做的不好的地方有

33.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你知道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识呢?请举例说一说。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定的警惕性。起来。

第13篇: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俞术华

2018年10月24日。我很幸运来到实验小学参加小学名师工作室推进会-道德与法治部编载舟教材培训。期间,聆听了工作室老师精彩讲座,他在多方面来阐述,教学语言幽默,问题剖析深入。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国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教育主题、整体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以下是本人这次《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的几点体:

一、指导思想明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养,以反映人类文化成果为核心。编写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写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教育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奠基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追求创新生活。

首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引起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新教材的改编是为了培养儿童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其次,儿童在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最后,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新活动,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它应当回归生活,走进生活,成为生活的常态。新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追求创新生活。

二、教育理念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首次提出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生活,语言是儿童语言,他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倡导学生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教材中所呈现的材料都是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件,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典型的生活事件中发现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去,与教材中的儿童生活发生交流和对话。教材还遵循孩子生活经验中的感受,依据现实理性发展的可能,帮助孩子在行动中实现对生活的内在意义与内涵的理解与超越,通过行动将自己对情感的新体验,对生活的新理解。改变生活状态,回归儿童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最近十年来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部编新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思想,以儿童为主体,对生活德育论进行创造新运用,使孩子改变他原有的经验性的生活。养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书面试卷。教材是依据儿童多层次的生活结构,以及在其成长中逐步拓展和递进的生活延展而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新教材还在时间、空间上向老师和学生开放。让学生回望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同时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新教材体现多学科话题的融合。而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新教材还体现人与世界的融合,人与自然、家庭、社区、国家的一体化,多元素质的深度融合。教材面向不同生活、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儿童,力求适合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学习的张力。最终达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与特殊群体的融合。

三、教学方式合理。

1、新教材采用绘本故事的形式编写,使学生更好地走出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向生活学习,学习做人。

2、新教材主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在活动中领悟书本的意义与智慧,积累更多的经验。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是新教材教学方式的又一特点。

3、向榜样学习。新教材增强了榜样故事的宣传,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活动,为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地树立了更好榜样。

4、新教材中有大部分的留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辨析与反思。这是之前的教材里从来没出现过的,意在引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天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工作室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在多位老师的做课,与学员们的积极讨论中,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脑海中植根,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即开拓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运用本次培训所学,更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第14篇:道德与法治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活动过程 活动

(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

2、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好伙伴,他们是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和创创鼠,听说你们上学了,他们也想和大家成为新朋友。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大家欢迎! (4个学生戴着头饰上场,作自我介绍,向各小组问好)

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们看我多健康,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乐乐猴: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非常快乐,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爱爱鸽:大家好!我是爱爱鸽,我很有爱心,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创创鼠:大家好!我是创创鼠,我很爱动脑筋,也喜欢搞创造,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

同学们分别说一说4个小动物的名字,和小动物们问好。

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倪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4、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适时点评)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换名片,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 (3)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5、唱儿歌

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

(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教唱网小鱼的儿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也加入游戏中。

第3课我认识您了

目标导航: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我介绍,能熟悉新老师,适应新环境。

2、培养学生乐于和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成长乐园:

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基础训练:

一、填一填。早上遇见老师,我会说:“!”早上遇见同学,我会说:“!” 老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下课,同学们再见!学生: 能力提升

二、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老师,请好朋友猜一猜。这是我们的()老师。

三、我要学着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最美的语言,祝福我最喜欢的老师。

4上学路上

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1、我和妈妈走路来学校、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我们上学路上要过一条小河??

2、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

二、这样安全吗?动画视频。讨论:怎样才安全呢?

二、路上的温暖

1、姥姥,你也别淋着

2、交警叔叔指挥路

3、姐姐带我上学校

4、爸爸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

5、路上有温暖,我也发现了??

三、交通信号要知道Ppt图片演示了解交通标志。

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手段,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课时安排: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导入谈话: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2、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

3、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准备

(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

1、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示范小学、绿色学校)从哪里知道的?(家长、伙伴、邻居)

3、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播放学校环境录象)

4、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

5、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

(二)分类

1、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的场所,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办法,给它们分个类,好吗?

2、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

上课场所: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 下课场所:操场、厕所、医务室 老师场所:办公室、会议室

3、这样看起来既清楚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4、注意事项: 说话轻轻、走路轻轻。不影响别班上课。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询问老师。

三、参观校园

1、老师会带大家参观黑板上贴的每一个地方,小朋友们要认真观察,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心记一记它在哪里?再想一想它的作用是什么?

2、参观校园。

四、分组汇报

1、你最喜欢校园的哪个地方呢?请你说一说。

2、按照学生的发言分成三组,下课场所、上课场所、老师场所。插上不同的旗子。

3、请和组内的小伙伴商量: ⑴这个地方在学校的哪儿? ⑵它有什么作用? ⑶需要注意些什么?

4、分组汇报

方位如:厕所在教学楼和科技楼中间,男厕所在三楼,女厕所在四楼;医务室在教学楼二楼中间;老师办公室在一楼。

注意事项如:上厕所要注意不拥挤,大便小便入槽,便后冲洗、洗手。接开水时排队,小心烫水。

5、评选介绍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的同学为家长会引导员。

6、家长会时还要贴出介绍校园美景的图画,能把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吗?

7、交流优秀“创意作品”

8、老师小结:孩子们,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不仅了解了我们的学校,还准备好了向我们的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学校。不过,我们的学校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周围的事物也在不断地变化。

6、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知识与技能: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十分钟游戏活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上下课铃声的录音,准备上课和课间活动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会听

1.谈话: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校园里的铃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板书:校园铃声)

2.提问:校园的铃声表示什么意思? 3.学生讨论,教师随机追问: (1)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铃声告诉我们什么?(板书:上课了)

(3)听到这样的铃声,你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来演一演吧。 学生演练(让学生来到室外,演练上课铃响后怎么做):快步走进教室,拿出书本,摆放在课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看着老师,专心听老师上课。 (4)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小结:上课铃响后,我们要赶快走进教室,把书本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专心上课。 活动二我会做

1.老师讲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过渡:现在,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要讲课了。老师讲课时我们该怎么做?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进行板书:眼睛仔细看,耳朵注意听。

(3)小结:老师讲课时,我们要眼睛仔细看书或看黑板,耳朵注意听老师讲或同学发言。 2.老师提问时,应该怎么做。

(1)提问:老师提出问题时,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老师提问时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教师进行板书:脑子认真想,发言声响亮。

(2)提问: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看看。 [播放视频:上课发言] (3)提问:你愿意向哪位小朋友学习呢,说说为什么?

(4)学生模拟演练。教师请举手规范不喊叫的同学回答问题,并提醒声音较小的同学大声回答。

3.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1)过渡:刚才这些同学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声音很响亮,可真棒!

(2)提问:在这些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该干什么呢?(认真听同学发言,思考别人说得对不对。)

(3)谈话:老师发现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有这样一些现象: 出示图片:上课] (4)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要提醒照片中同学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5)小结:老师看到刚才这几个同学发言时大家都能做到认真倾听,不插嘴,不分心,多么会听讲啊!

活动三我会想游戏:猜字谜。[播放动画:猜字谜] 7.课间十分钟

教学目标: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重难点:1.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教学准备:了解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合理安排

1.(CAI录像:同学们课间休息活动的情景。上课铃响,同学们全都回到了教室。维尼熊在操场上纳闷,小朋友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创设情境:

维尼熊:你们怎么全都回教室来了?上课铃是提醒我们干什么的呀?你们怎么知道要拿出《品德与生活》书呢?课程表有什么用呀?

师:我们学校有一首行规三字歌就提醒大家要做好学具准备。生齐背行规三字歌。(板书:学具准备) 2.创设情境:维尼熊上课要上厕所。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提醒维尼熊的吗?和小伙伴商量一下吧。 生提醒维尼熊不要在上课时间去上厕所。

维尼熊:我明白了,上厕所和喝水都是在课间完成的。(板书:上厕所、喝水) 3.师小结:课间一定别忘了做好这些课前准备。(板书:课前准备) 活动二:快乐游戏

1.师:同学们课间除了做这些课前准备,还做了什么呀?(板书:玩游戏课间活动) 维尼: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呢?你们会玩什么游戏呀?可我一个游戏也不会玩。 师:同学们来教教维尼好吗? 每个小组教维尼熊一个游戏。

2.维尼熊:谢谢你们教我玩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学生尽情玩游戏。

3.师:刚才同学们玩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师在学生游戏时观察学生中不遵守游戏规则、打闹、摔倒、拉扯等问题,指出其一)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应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与同伴和睦相处) 维尼熊:是呀,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自己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维尼熊:我明白了,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4.师小结:同学们如果能这样开展课间活动,并做好这些课前准备,课间十分钟一定能过得轻松快乐。

8、上课了

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

教学难点: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2.小结:

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图三。 1.讨论:(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2.小结: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

三、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危害。)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第15篇: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教学,学生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

1、寻求新课程的改革。

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3、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4、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通过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第16篇: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00年开始,小学基础教育德育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三~六年级)。2013年起江苏省教研室对已经使用十余年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进行全面修订,2014年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落实到教材中,1至9年级品德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处在中西文化交融地带的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拓展德育平台,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烹饪“德育大餐”,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园区的窗口学校,星海小学有着良好的区位、人才和环境优势,具有超前教育思想和多元文化生活背景的学生和家长,给我校开展德育创新活动带来契机和挑战,而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定位小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更成为重中之重。

其研究价值是: (1)理论价值 彰显“立德树人”,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以适应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富有个性特质的发展。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出发,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呈现和创造性的渗透,为每个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正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应有的基本命题。

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基础教育改革的儿童本位,反思并克服当前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增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整合“三维目标”,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和主题,从而使德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化和深入化。 (2)实践价值

学科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养结构,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从实际教学课例出发,其一,立足苏州园区多元文化背景教育现状的现实,重新审视德育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思维方式,提出适应区域教育发展的德育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变革。其二,关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三,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尝试,开发适合的德育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课例范本。

二、概念界定

1.《道德与法治》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本学科将三条主线、四个方面课程框架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本课题所指的“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在本学科中推动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3.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循环过程的一种行动研究。特点是:①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②教师为课例研究的主导;③以教师集体合作为主要特征;④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⑤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⑥具体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⑦课例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本课题中所指的“课例研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落实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自主成长过程,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出发,辨析并梳理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有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并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结构与框架。

落实课堂教学,提供学科研究平台,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典型案例中提取研究素材,并结合理论研究,以点带面,整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辐射一线教师,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研究特别关注苏州园区经济发达地区这个环境中,处在中西文化交融地带的我们,如何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着重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定位,并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以落实。 1.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性研究

本子课题着重探讨小学生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的相关性,即通过对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归纳总结,了解哪些核心素养适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提炼出相关的理性认识,并力争形成相对独立与完善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结构与框架。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具体课例目标及课程标准的研究,探讨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具体化。 2.围绕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与内容的适用性研究

结合小学生核心素养相关内容,着眼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征与目标,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优化与整合学科相关主题与内容,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融入《道德与法治》现有教材内容,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有效推进学科教学的开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3.聚焦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型与要求的创新性研究

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尝试开发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型,例如事例明理课、行为体验课、观点辩论课、常识教育课、绘本阅读课等,探究不同课型对于不同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适应性。对于有效的课型加以整合,整理出相关课型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加以推广。

4.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与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深入贯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反思过程,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喻理法、情境渲染法、讨论研究法、角色体验法等不同方法的有效性,结合课例,研究不同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操作方法与过程。为课程教学策略提供帮助。

四、研究过程及操作举措 研究过程:

首先,回顾梳理在品德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重点提炼在“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的有效策略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可提升的空间,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意义上的支撑。

其次,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与认知,结合本学科创新性课型与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意义的支撑。

第三,在建构主义理论引领下,借助多样的活动型课程的课程理念、主要内容、大致结构、操作路径、资源保障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道德与法治》课例研究框架与教学策略操作指南。

最后,以协作为基础,分层并进,根据各校研究的侧重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区域性研究与专题研究、典型个案研究相结合,整合多方资源,协调有序地进行研究。 操作举措:

第一阶段:课题论证、申报、培训与开题(2016.9∼2017.1) 收集课题参考资料,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申报立项;全面组建研究团队,借鉴最新成果,汇编成册,开展课题研究前期培训;制定课题组研究制度和计划,组织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深入研究和中期汇报(2017.2∼2019.6)

启动子课题研究,通过文献研读、专题讲座、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学力内涵研究;通过文献比较、教学展示、观摩研讨、课例评析等,积极提出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的提升;通过行动研究、课例研究,展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公开课、案例、研究论文等成果,递交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提高完善及课题结题(2019.7∼2019.9)

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优化、提炼、充实和完善,推出道德与法治课型与设计实施策略的提升体系,展示系列公开课、案例、研究论文和课程资源等成果,对课题研究中教师所撰写的优秀论文及优秀案例进行汇编。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汇报,迎接专家审核评估。通过结题汇报、经验交流、网络交流等形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五、初步研究结果

本课题自2017年3月立项以来,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1.理论学习:

早在课题设计申报阶段,我们就认真关注学习了《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钟启泉)《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品德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胡春娜)等一批专家学者论文,而在课题正式立项以来,我们又认真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鲁洁德育论著精要》《学校见闻录——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等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着重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定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以落实。 2.细化推进

为使课题研究走向务实、深入,本课题在研究中强调阶段性,确定重点攻关;强调过程性,细化落实研究;强调实效性,及时计划总结。

自立项以来,总课题组首先将园区各校子课题成员配备到位,合理分工,各子课题相对独立但又有横向联系与关照,研究的力量得到了保证,研究的触角指向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其次,分子课题,依托区域各个学校教学特色,整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分别进行有重点地探索与研究,如,以星海小学、金鸡湖学校为主的子课题一的研究,重点探索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性研究。

再次,要求各子课题将每学期的基础研究规范为开学初计划、此后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或是专门的研究会议,或是有特色的活动进展,学期末及时总结研究收获。在此基础上,探索有个性的研究。 3.实践探索

本课题在准备与实施阶段,按计划推进研究,每一阶段确立不同的研究重点,进行现场展示交流课的观摩研讨活动,聚焦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效果。如,赴上海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开展江浙沪名师展示研讨活动等,在实践中进行课题内容的深入研究。

六、初步研究结论

教育目标的确定基于本学科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强化“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的启蒙。

教学课型遵循儿童视角,营造儿童文化,强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教学方法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导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一种教学理念的引领。整合“三维目标”,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以培养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提炼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儿童心灵的罗盘。

一种课堂文化的建构。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关注课堂,整合课例,从课堂内容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完整性的分析与研究,更扎实地了解如何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和成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儿童自我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让法治教育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支点。

一种德育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实现多元课程的综合,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并从教材走向儿童生活,让生活德育真正成为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

七、研究思考 目前为止,我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了尝试,探究培养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操作策略,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形成操作策略:

1.把握好课的核心素养目标 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首先就要打造有效课堂,把握好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那么应该怎样确定《道德与法治》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呢?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二年级下册《和诚实交朋友》,依据相关内容,教学目标可以定为:做诚实孩子,不说谎话不骗人,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核心目标即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核心素养即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

2.指导好课中的体验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规定:“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学会做人,就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就能拥有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部分技能。教育家顾明远认为,让学生真正梳理做人的品德,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鼓励学生多交往,让他们在遇到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人际关系和体验如何做人。因此课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悟,践行道德践行法律,提高能力,体验“做人”。 研究的方向思考:

1.进一步加强学习,特别是选取几部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理论著作与重要文章学习,并做好理论研究的综述工作。

2.进一步做好课题的有关测量与调查工作,对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进行研究。

3.进行几次重点研讨,进一步找到课题研究的抓手、突破口,调整研究思路和内容。4.为该课题聘请专家指导,点拨课题研究的重点等。 5.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库,方便查找核心期刊文献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

第17篇: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软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术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没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项学利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财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音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见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种村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面的生活经验儿重座兴理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未现方式,未增虽教村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字中应将学习内管和学习活动福力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巴社会中新的信个教育的质量。早,科的技术动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中观象手吸性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数学的开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出还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的公共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力。

2.通过各种有理的机械换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第18篇:道德与法治

二0一七学年 道德与法治 学科(简案)

第一单元 快乐的创意生活

1、创造改变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了解几个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大师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认识大师:教师出示大师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 2小赛台:“大师知多少”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争活动。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活动中一般只要求说出大师的名字即可,对大多数同学不熟悉的大师,可请知道的同学做一个简要介绍。

总结:大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们中既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民族英雄,也有从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3大师的风采

学生交流收集的大师资料,老师补充资料。

4、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教学准备:准备讲一个大师童年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大师童年故事会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师童年故事会。选取一个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学生讲故事、听故事,教师指导学生讲清、听清故事的主人公名字,事情发展的经过,培养初步的叙述能力。

2“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辩论赛

注意对辩论方法和过程的指导:1.语言要文明;2.认真听对方的叙述并动脑筋反驳;3.不打断别人的话;4.引导学生以事实说服对方。

3、课外延伸:

1.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大师传记类书籍。 2.推存故事讲得好的同学到校广播站、电视台演讲。

3.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一个师童年的故事,并请打分。

2.创造有秘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大师和他(她)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的故事。激发儿童崇敬大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收集并大师成就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小实验——“玩镜片”

从猜谜语引入。准备一组近视镜片、老花镜片,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镜片的奥秘。老师可以讲解望远镜及其发明者的故事。

2.“伟大的成就”故事会

请学生或学生小组事先选择一个大师发明或成才的故事,做好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教材上的故事有“钱学森和中国技术”、“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齐白石和他的四绝”、“马克思和《资本论》”等,学生也可讲搜集到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通过大师的成长经历,探索大师成才的奥秘。使学生心中有榜样,初步培养儿童有向往、有追求、有憧憬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收集大师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材料。 教学过程 1“寻找成才的秘诀” 2大师成才秘诀讨论会

先个人总结大师成才秘诀,参加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理由。同时,汇总小组的“秘诀”向全班汇报。

3“大师对我说”

化装表演大师,以大师的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成才的体会和秘诀。请全班同学结合大师成才的故事进行评判:讲述的内容和大师成才的经历是否一致,概括得是否准确、恰当。

4、课外延伸:

1.上网寻找大师成才的故事,扩大知识面。 2.了解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发明及其发明家。

3.找出关于家乡备界古今大师的资料,布置画廊讲给大家听。

3.动动手,动动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憧憬未来、积极进取,同时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准备: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1.“联想1+1”——动脑筋、有创意

放录像片断,一小孩在雨披里哇哇直叫,911事件镜头,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介绍学生的发明:袋鼠雨披、消防滑梯。小结方法:创造并不难,联想很重要,多留意生活,勤动手改造。

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要改进的,怎么改。 2.“小伙伴工作室”——小实验 在自由、自愿组合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生活中的课题进行研究,策划创意,计划操作步骤,记录实施过程,试写实验报告。也可以用别的形式加以汇报。

3.“理想的种子”小报展、诗诵会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师的名言、格言,并摘录。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参观小报展,交流最喜爱的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准备制作书签、座右铭的材料 教学过程:

1“理想的种子”小报展、诗诵会

结合班级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教材中出现的一组图片进行评判活动。 2“我的座右铭”——小制作

选择自己喜爱的名言,制作成小书签、小卡片,作为座右铭。

3、小制作评比。

4、课后延伸:

参观科技馆,观看反映大师事迹的电影电视。

可鼓励有兴趣的孩子利用课余找找生活中的不方便、不顺利,引导学生展开创意设计活动。

第二单元 班级风景线

1、班级形象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班级美化能给同学带来的愉悦,乐意为班级美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能为班级美化出点子,根据班级特点发表自己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前参观其他班级的布置。 教学过程:

1、寻找风景——我们去采风(课前活动)

引导儿童自由组合,参观校园内布置整洁有序、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班级。了解布置班级的一般要求,寻找发现其他班级布置得漂亮、实用、独特的地方。完成表格

我欣赏的班级

我最欣赏他们教室的什么布置: 为什么

2、交流调查的情况

(1)以组的方式交流调查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心得和受到的启发。 (2)结合自己班级的布置,说说自己最满意的布置,以及这些布置所带给自己的乐趣。

3、为班级美化出金点子

(1)说说布置教室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讲究漂亮、独特,又要讲究实用) (2)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更漂亮呢?出出金点子。

4、课后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布置教室的方案,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班级情况,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班级整洁美观。 教学准备;准备布置教室的材料。 教学过程:

1、让我们一起来美化教室。

(1) 交流设计的方案,评一评每个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和可取性。 (2) 分组布置教室。对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小组加以评比如“小小设计师、小巧手、金点子奖等”

2、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美丽的班级

这么美的班级怎样保持它的美观与整洁呢?

3、小结活动。

2、班级风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运动会的基本程序,能为运动会做一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准备。

能在教师指导下为班级做一些事,为集体荣誉的获得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准备:了解运动会的有关事宜。以及班中学生在以往运动会中的表现。 教学过程:

1、出示班中学生在运动会中振奋人心的场面。(颁奖、拉拉队、运动员的拼搏等画面)(歌曲《站在世界领奖台》)

2、这个学期的运动会即将到来了,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3、讨论;要开好运动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分四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了解比赛项目、报名、训练)

4、“我为集体争光”报名活动

报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同时要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教育学生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不参加比赛的同学,怎样为集体争光呢?

5、大家一起来训练。

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班级在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呢? 训练时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来制订训练计划)

6、交流训练计划,制订出运动会的约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运动会,爱护班级荣誉,关心爱护同伴。 教学准备:准备比赛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

1、运动会前的小比赛(分项目进行)

2、小评判;这样做对吗?(结合班中事例)

3、我们的班级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积极参加班级报的制作,初步了解出班级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了解班中平时出板报时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1、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全校师生、家长了解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呢?

2、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应该怎么办?

3、成立小小报社

根据个人特长自由组合成小组,按总编、责任编辑、美工、文字、排版等不同岗位进行分工。共同确定所编报纸的大小和报纸名称,成立小小报社。

4、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可以设立哪些栏目?

5、各小组在总编的安排下,确定每个栏目的具体负责人。

6、课后分工收集或撰写资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评判班级报,掌握班级报制作的一些基本要点。 交流编报体会,感受班级的美好。 教学准备:准备编报的资料材料。 教学过程:

1、动手编写小报(可以是手抄、也可电脑制作)(这个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2、交流展出。(1) 分组进行评价,说说评价的理由?

(2) 讨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评判标准去评价同学们的班级报呢? (3) 学生自己设奖评比班级报

3、编报感受交流

明确同学间要学会团结协作,引导学生要关心班级,爱护班级。

第三单元 家在自然中

1、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动用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会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利用双休日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教学过程:

1、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2、上课:

(1)大自然欣赏会:以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大自然的照片、图片等,谈谈感受。

(2)校园植物小调查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队调查校园植物有多少种颜色。每队推选一个小朋友负责安全和纪律。

教师可通过谈话、提问: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大自然在我们的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

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方法、统计调查结果方法。 (3)交流调查结果,相互交流感受,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和活动的乐趣,喜爱大自然。

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一年四季的户外活动。 教学过程:

1、小组学生交流课前收集以前外出游玩的照片后录象带,谈感受。

2、派代表说说这个户外活动是怎么开展的,什么时间?哪些人到什么地方去开展了那些户外活动?有什么有趣的事?大自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收获是什么?等等。

3、小结归类:这些活动按一年四季可以怎样归类?

4、还想参加哪些能亲近大自然的有趣的户外活动以及要注意哪些问题。

4、小评判:书37页

指出在公路上踢球、用树枝荡秋千等不安全、破坏大自然的活动是不正当的,应该开展一些能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有意社会的有意义的户外活动。

5、我是活动策划人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小组活动计划,要求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书,内容应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行程安排、自备物品、经费、注意事项等。策划时应特别强调计划的可行性,应可能考虑全面,能有效的帮助开展好的户外活动。

2、动物、植物和我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体验生命的奇妙神圣。 教学准备:观察、调查动植物的生命现象。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说说身边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有哪些生命现象,动物有那些生命现象。

2、四人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生命现象最多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对生命现象写的不一样的理由最后得出一些公认的动植物的生命特征,比较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评比。

4、朗诵诗歌《爸爸我很死你的猎枪》

教师先播放一些动物被枪杀的镜头,引发儿童心灵的震撼,对幼小心灵的怜爱,对捕杀者的痛恨,激情之后请学生自由读诗歌,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可示范朗诵,也可配上音乐和画画。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配上乱砍乱伐的镜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认识一些有特色的动植物,并能对其外形特点生命习性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学习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游戏:找朋友

让部分学生戴上狮子、熊猫、长颈鹿、老虎、小白兔的头饰,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具有相同喜好的同学结成一组,然后请学生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你多他有多少了解,这种游戏对植物同样适合。

2、小小研讨会

你想更加全面得了解这种动物吗?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得了解它?(电视、广播、网络等。)

推荐几本好书、精彩的电视节目、资料丰富的图书馆、相关的科普网站等等。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则要结合实地考查

3、资料交流会

(1)结合课内外收集的资料、图片开一个资料交流会。教师指导四人小组如何进行交流:每个队员先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不重复介绍有疑义进行商榷。 (2)讨论如何确定研究报告的内容:去粗取精,有针对性、侧重的选择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格式不要求统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一些动植物保护的规则和方法,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好动植物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1、将制作好的动植物的研究报告进行介绍、布展、评比。每个小组派代表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可播放《好朋友》作为背景音乐。

2、“我喜爱的动植物”知识大赛 教师补充有关我国濒危动植物的知识。

3、辨析:

4、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 (生物角、宣传等)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制定表达自己心愿的环保警示牌。

教学准备:准备制作警示牌的材料。 教学过程:

1、以组为单位,制作环保警示牌。

2、评比小结。

3、美好的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认识到大自然周围环境和人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培养儿童初步的生态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掌握一些保护生态环境和用自己行动美化环境的具体方法,激发儿童美化环境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环境污染状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关于“美好家园”的大讨论

先全班讨论:生活环境应包括那些方面:初步得出应包括:水、空气、周围环境、风景等等方面的结论,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还包括哪些方面?最后把讨论的公约写在书上。

2、说说我的家园 课件展示杭州美景。

你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感觉会怎样?

3、游戏场:下棋环保

这是一个模仿分行棋的游戏,再以下棋的方式在游戏中渗透各种环保规则。老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棋子,也可请学生自己制作。游戏时可请几个同学一组,先到终点者为胜。

5、交流:哪些大格要进步?哪些要退步?为什么?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扩充;垃圾分类的知识,课件杭州市的垃圾处理方法。 课件播放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谈感受。

6、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美好的家园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尽力创设美好的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收集世界各国或中国各地的一些环保措施。 教学过程:

1、想象画:我心中的家园 先请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美好的家园,学习并诵读《美好的家园——我的梦》,请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还可以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教师引导学生先有总体的设计再有具体的构想。

2、我是环保家园设计师

(1)讨论,怎样的家园才是最美好的?提出几条公认的标准。 (2)交流作品并评比。

请设计者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小组推选较出色的作品,请设计者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请老师和同学做评委。最后评出最佳家园奖和一些单项奖,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布置。

3、资料交流会

课前布置学生世界各国或中国各地的一些环保措施,环保规则资料和相关的法律然后进行交流谈体会,说说哪些条款我们可以借用,共同来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4、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美好的家园。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环保守则。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协助学生认识社区的环境、社区设施。 激发学生热爱社区、尊敬社区工作人员的情感。 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服务活动。 活动准备:在大人的带领下参观社区。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社区。

你住在哪个社区?平时你在社区进行哪些活动?

2、你发现社区有哪些设施?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小组交流,组长评价。

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设施最多。

3、双休日我们在社区的生活是怎样的?小组交流。

4、双休日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5、向社区的服务员表达谢意:方式自选(小诗、说一句感谢的话、送一张感谢卡等)

学生准备,交流。

6、如果让你来管理社区,你还想做些什么?

7、课后实践: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以小队活动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一项服务并记录在“社区服务卡上”。

2、社区的文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知道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卫生。

了解并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洁的方法。 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美化社区。

活动准备:课前观察并记录社区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

1、调查结果交流:社区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社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害处?

2、小评判:出示学生平时在社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辨析。

3、小组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使小区变得漂亮起来?

4、以居住地为一组,制定社区环保公约。交流公约。

这份公约采用怎样的方式向社区人们宣传呢?

5、课后实践:在社区宣传公约,为社区的整洁卫生做一件好事。

2、社区的文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辨析邻里相处时文明与否,愿意做社区的文明使者。 活动准备:收集邻里相处文明与不文明的事例。 教学过程:

1、说说你的邻居,平时你和邻居有什么交往。

2、在和邻居相处的过程中,有哪些愉快的回忆?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小组交流

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小评判:书上所提供的图片内容。

这样的行为是否文明?文明在哪?不文明在哪?

4、社区中还有哪些不文明邻里相处言行?以组为单位用小品的方式表演体验。

5、编写邻里相处小诗。

6、课后实践:给邻居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

2、社区的文明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收集、整理与社区文明相关的资料。 能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制作宣传卡。 活动准备:准备制作宣传卡的资料、材料。 教学过程:

1、交流前几次活动的感受,确立自己宣传卡的主题。

2、围绕主题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呢?

3、学生设计制作宣传卡。

4、评比宣传卡。

5、课后实践:发宣传卡

3、我的家乡真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风景等。 活动准备:分组收集家乡特产、风景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1、我来介绍我的家乡

分组汇报:美食组、风景组、传说组、人物组。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

3、小结:你是怎样收集到这些资料的?

4、课后实践:向远方的客人或家人介绍家乡的特产、风景等。

3、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发现家乡的变化。

活动准备:分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歌颂家乡的诗、歌曲。 教学过程:

1、以组汇报课前调查结果:说说家乡的变化。

2、《家乡有个魔术师》诗歌补充。小组填写、朗诵。

3、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

4、欣赏歌曲《人间天堂》

5、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赞颂呢?

6、分组准备朗诵诗歌。

7、小结

8、建议:在班队课时间开一次歌唱家乡的联欢会。

第五单元 长大真好

1、我长大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 。 行为与习惯:拥有自己喜爱的业余生活。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道长大的含义,了解自己的特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布置让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反映自己长大的照片或物品等。

2、布置学生了解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准备一张自制的心语卡。

3、布置学生收集从小到大的最开心的事和最自豪的事。

4、请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反映孩子成长情况。

5、有关课件。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猜猜他是谁

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娃娃,猜猜他是谁?(出示班中学生的宝宝照)

生1:我猜是张老师的儿子。 生2:我猜也是张老师的儿子。 师:再猜猜看。 生3:是老师小时候。 生4:是我们小时候。

师:你的意思是说可能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同学吧。 生5:可能是xxx(学生姓名)小时候。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继续播放幻灯片,出示反映孩子成长历程的几张照片。)

生:情不自禁地说出了班中同学的名字。

师:明明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为什么猜不出来了呢? 生6:因为我们变化很大。

生7:因为我们长大了,变得高了,相貌也变了。 师:是呀,我们长大了!(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点评:课的开始出示班中小朋友的宝宝照,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初步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活动体验:

1、算一算感悟长大

师:现在我们先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算一算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长高了多少,体重增加了多少?

小组交流计算结果。

师:请小组长介绍一下小组里身高、体重增加得最多的同学是谁?比一比全班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一比,算一算这种感性活动中,快乐地体验自己长大了。)

2、说一说成长乐趣

师 : 是啊,我们每个同学都长高了,长大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乐事。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还可以带上有关的照片或物品等。

生: (先分小组讲故事,并在组内展示自己小时侯的照片、玩具、衣服等。小组长对各位参与的同学进行评价,发“五角星”。)

师:(全班巡视,注意选取组内表达较好的同学)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小时侯的故事?全班交流,教师随机对学生有意义的生活给予鼓励与赞扬。

师:与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没有感到特别开心的事? 生说。

师:听了同学们快乐的事,我也想来说说我小时候的事,想不想听?(教师讲小时候怕拍照片的事)

师:小朋友有没有小时候不敢做的事,现在敢做了呢?

生:胆子变大了的事;敢一个人在家了的事;敢下去游泳了的事;不摔跤了;不会怕狗叫了等。 师:是呀,从小到大,我们有很多快乐的事,同学们有了很多喜欢的活动,有了很多的小伙伴,有许多同学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们真是长大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了有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乐事、趣事,已感受了成长的乐趣。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让照片、小物品等伴随着趣事、乐事把学生带回快乐的时光,再次感受成长的乐趣,而且增进学生之间的亲切感。教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交流自己小时侯的趣事,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尽情交流,分享成长的快乐。)

3、露一露我的本领

师:是啊,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无穷的快乐与乐趣。老师还知道,小朋友们从小到大还学会很多本领,想和大家交流吗?

学生交流,随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当场展示或出示相关证书) 生:有学会做一些家务事;有学会溜冰、跳绳等体育活动(现场比一比跳绳);有学会画画、书法(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学会弹电子琴(现场表演)……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活;有的小朋友学会了唱歌、弹琴、绘画等本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师祝贺你们,同时希望你们以后能掌握更多的本领。

(设计意图:长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身体上的长大,更多的是指知识的增多,生活技能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让学生感悟到长大的深刻含义,提升认识。)

4、读家长给自己的信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其实最了解我们的还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想知道从小到大的你在父母眼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学生读爸爸妈妈的信。

师经一学生同意,选读了信的片段。

师:读了父母的信,你知道还从小到大你还哪些变化呢? 个别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读父母的信,进一步感受自己的长大,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

三、活动总结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看到我们一天一天地长高、长大,一天一天地变得有礼貌、有文化,变得懂事,心里是多么高兴!同时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快快乐乐地长大,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师:那你们心中的愿望是什么呢?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心语卡上。也可以和好伙伴交流自己的心愿。(背景音乐)

学生写心语卡,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愿望。

师: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每个小朋友都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烦恼,但更多的是欢欣和喜悦。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说一声:我长大了! 最后,老师祝愿小朋友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1、我长大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有爱心的生活。

行为与习惯:能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关心体贴家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道要有爱心的生活,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自由组合,准备好“关心家人小短剧” 小调查:我的零用钱哪里来?

教师向家长、班主任了解班中生活自理能力、会关心家人的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1、关心家人小短剧表演。

学生自愿组合成组,表演。学生评价:你认为剧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同学的表演怎样?教师随机点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比最佳表演奖。

2、说说班中哪些学生平时在家是关心家人的。交流家长的反馈。

3、交流课前调查结果。

(1) 我的零用钱哪里来?说说调查活动的感受。 (2) 假如我有20元钱——最佳花钱方案设计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交流方案,评比最佳方案:最佳合理奖、最佳节约奖、最佳爱心奖、最佳创意奖等

6、小结。

7、课后实践:给父母一个惊喜。

2、成长档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和物品,了解制作成长档案的意义。

初步知道制作成长档案袋的方法,能仿照去制作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欣喜。

活动准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和物品。 了解班中是否有家长已经为孩子制作了档案袋。 教学过程:

1、“时光倒流”故事会。

交流令人留念、值得纪念或回忆的故事;展示代表自己成长的物品。

2、“我能留住什么”讨论会。

在档案中可收藏哪些东西最能代表成长的足迹。 学生说,引导学生分类。

3、怎样制作成长档案呢?学习加油站。确定放入档案袋的内容。 选择有代表性的物品。 对物品进行分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档案袋。

4、制作档案袋

2、成长的档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互相参观同学的档案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并为此高兴。

活动准备:做好展示档案袋的准备。 教学过程:

1、交流各自的档案袋,互相评价。体验成长的快乐。

2、小结:引导学生定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放入成长袋。

第19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我担任八(2)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就连以前极讨厌道德与法治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书店等地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教材挖掘不深入。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教学反思不够。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学习新教材,进一步研读新教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

第20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教学工作计划

朱集二中

宁文艳

万马奔腾迎春来,又是一年开学季,本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依然延续上学期采用人教版的新版本道德与法制课本,作为思品,教学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指导思想

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道德与法制教学应结合本省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二、学情简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面对学校,老师,同学都已经比较熟悉,对于本学科,虽然是新的版本,但是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对道德与法制的考试题型,考试答题技巧,知识点的把握,总结,上课师生之间的默契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通过期中测试以及期末考试同学的成绩来看,针对班里的学困生,老师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他们一定能有大步的提高。同时再度的培养同学们的学习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初一上册三单元共十课,主要讲:新的阶段,同学们面临新的环境以及在新阶段中如何做优秀的自己。

第一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

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

第三单元:一起成长

本册书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多审查自己,反思自己,重新给自己定位,把握好新的自己。

教学计划小结:针对学生要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为主,让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科。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切实做好这门科。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健康成长。

(三)知识目标:了解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要明白书中所讲的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运用知识点分析自身的情况。并在学习后使自己的思想意识有所转变,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以课本为基础,老师讲述与学生参与相结合。重点理解课本的知识点,解答课本中的问题。严格要求,调动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能力,多说、多练。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道德与法治教学评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