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评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评价评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03 08:37:39 来源:教学评语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

万金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 万金丽

《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应逐步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表扬被更多地运用于教学评价,其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

在一些公开课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总是:“表扬他。”生(啪啪啪)。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大行表扬之道,一时间,课堂上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聪明”„„这样既空又泛的放之四海皆管用的评价,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概予以充分的肯定,教师成了表扬廉价的批发商。这样一来表扬便失去了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取的作用。此外,长期经受表扬的学生其耐挫力会显著下降,不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有些课堂,只有教师的评价,好像在课堂上,学习是学生的事,而评价则是教师的专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缺乏互动,缺少多元互动式的综合评价。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而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扬方式,师生之间就像动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毫无情感。

还有一些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便发给学生一些小奖品,如小贴画、小红花、小星星、小玩具等。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即使面对表扬,其快乐程度也会下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经常采用发奖品的评价方式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个误区,课堂评价变成了一种物质诱惑,学生注重的只是教师的奖品,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实质上学生缺少了有深度的思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鼓励和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它们对于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的发展。

一代名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教学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他发现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对学生的精彩的发言,老师们这样评价:“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的权利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学生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在我们平时的听课活动或教学中,老师也经常这样做:让学生采用同桌相互检查朗读的方式读课文;当一个同学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后,教师让其他同学评价优劣;当听写完词语或一段话以后,老师让同桌互改;一节课快要结束了,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如何?等等,这些做法都注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同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当好评价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避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流于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要恰如其分。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那种一味地“鼓励、表扬”,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为什么好。因此,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恰当肯定学生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反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请你再读一遍!”“你模仿他的样子说一说。”“你的意思是对的,你能把话说明白一些吗?”这样,有助于学生修正错误,树立信心,从而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流水淌过无痕,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就是美妙的“地下长河”,你看不到,却能明明白白地感觉到。细细品味,经他们的语言之河流过后,学生心中的谬误得到有效纠正,理解得到升华。留给我们的,没有学生出现错误时的尴尬和自信心的丧失,而是师生交流时感情的融洽,自信的洋溢,智慧的点燃,趣味的激发和学生成长的喜悦。总之,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推荐第2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摘要: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课堂评价语 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包括表扬、赞赏的正面评价和指正、否定的反面评价。如何使评价语言人性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让评价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是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极为关注的课题。为了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我选取了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评价 学生 准确 丰富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给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激发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现和培养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评价的目的。”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

我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含义的界定是:专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定、评议、评析、评点 1 的过程。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

二、当今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评价新理念已走进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令人深受鼓舞。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评价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语言越来越具有人文性,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气氛。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评价语言的误区,值得我们去反思。

1.滥用表扬,语言单调空洞,导致学生心理饱和

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人性关怀,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我们的老师都慷慨拿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头就未必好。在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既含糊又夸张的表扬声十分盛行。我们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口头禅式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也会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只要有发言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使学生忽视了对问题的思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面对同样的表扬,其快乐程度下

2 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2.评价不公 ,造成课堂两极分化

对“优生”的喜爱和对“差生”的歧视是教师在教学中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能“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愿意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目光,似乎都是有方向的,一旦他们有较好的表现,就会大加赞赏。而“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冷落,使他们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难以得到鼓励和心理满足,这种挫折只能加剧其内心的自卑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差生成了不举手的一族和被遗忘的群体。 3.评价目标单一,重知识评价,忽视语文综合素养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领域目标倍受关注,往往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单一的现象更加突出。在评价中,教师往往重学科知识系统评价,轻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重智力素质的评价,轻态度、习惯的评价。评价时我们教师往往关注知识评价,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品质以及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评价。这是因为一方面受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老师没有真正从关注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向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转变。

4.评价流于形式,主体单一

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总是:“表扬他。”生(啪啪啪)。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而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扬方式,师生之间就像 3 动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毫无情感。而有些课堂则完全相反,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有物质评价,有奖励小玩具,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还有多媒体评价等,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评价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其次,现在许多语文课堂评价主体单一,几乎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堂评价的主要目标依然指向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课堂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评老师等十分少见,评价主体多元化未能得到普遍落实。同时,评价缺少层次性,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的评价是相同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人员多方化原则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的权利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 4 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学生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2.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原则

在评价时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过程和方法之中,他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没有主次、轻重之分。所以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中应多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避免厚此薄彼。美国发展心理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显现着多元的不均衡,其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特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就一个人自身而言也存在着发展的方向问题,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进程和轨迹各不相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个性化特征。如果我们以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会使后进生难以接受,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及自尊心、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另外,《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差别,这就要求评价标准和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才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3.公平性评价原则

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 5 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公平、公正。教师的评价如一杆标尺,是衡量学生课堂表现的依据,他不仅能够影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公平、公正,不能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应该时刻关注到所有的学生,通过正确的评价方法来激励他们扬长避短,促进不同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即时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两种评价方式,用即时评价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通过延时性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课堂即时评价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可以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两种评价方式,用即时评价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同时,又注意学生的差异和问题的难度,实行延时性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两种评价方式的相互配合,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 5.评价语言准确性、恰当性原则

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恰当肯定学生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评价要恰如其分。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那种一味地“鼓励、表扬”,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为什么好。因此,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恰当肯定学生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课堂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必须科学,正确把握评价尺度。 1.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时,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师生平等。教师的语气、态度、表情等要和蔼可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发展性和鼓励性,要引导学生间的评价也要体现“宽容”和“鼓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7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己内心的赞赏。由于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颇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充满激情,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要和谐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要融入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但是教学评价不能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更不能为了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应该追求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 3.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雪中送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轨迹。对不同的学生有些评价的要求可以不同,评价的方式也可不同。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8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当课堂上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更需要老师对其心灵的呵护,人格尊严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很多老师喜欢用华丽的评价语给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其实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4.要注意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用语

教学常用语,特别是评价用语,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内外要经常多用一些赏识性用语、激励性用语、反思性用语等来对学生作即时的激励性评价。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评价应尽量少用物质奖励,避免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5.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

9 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其实,批评无禁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遵循一个基本标准:在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的独特体验时,切记文本是语文教学价值观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主流价值观时,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所以,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如果我们能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办法、措施,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 6.评价要共同参与,多元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

10 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总之,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愿每位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展示评价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那么,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必将起到应有的导航、护航作用。

11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推荐第3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就是指在语文教学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作出的及时而又恰当的评价。上课时,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动力,明确努力的方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够及时改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创造性及潜能的发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持续的发展。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过程更应该充满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语文课堂评价应该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语文课堂评价真正精彩起来,成为学生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一个永恒的瞬间”。要做好语文课堂上的评价,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一下:

一、课堂评价应讲究策略

1、评价要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所以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的多元性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问的相互评价和家长的评价。这种多元的评价,可以确保语文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提高评价的实效性,但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改变传统评价内容的单调性

传统评价内容单调,以往的课程评价在评价功能上过分强调选拔,淡化导向与激励的作用,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现行的评价就要特别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参与程度及合作态度:关注学生能否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自己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这样通过全而的评价内容,才能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评价要饱含情感

激励的话语可以化作流进孩子心田的甘露,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如在孩子读完课文后一句 “你读得真好听!”就可以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被肯定的快乐,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缺点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在不挫伤学生的自尊的同时,让他们听着顺耳,易于接爱。“不信,你试一试”,更是激发起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功。

二、把握评价时机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会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这就需要运用迟延性评价,它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也能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三、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对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多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其实教师的评价方式 还可以有很多,,爱抚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深情的抱一抱,由衷的鼓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提出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就精于此道。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适时的评价语言下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关注着其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着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极力争取学生更大的进步。我认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教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对学生的赞赏不仅限于一句简单的“真好”、“读得很美”、“你真聪明”等等。其实教师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拍一拍学生肩膀的动作,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如果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美丽的图画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幅图画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符号。在一节和谐课堂中,能起点睛之笔的莫过于教师的课堂评价。我想,评价有了爱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补,一定会成为教育这门艺术中更绚丽的花朵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定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评价体系的局限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所有这一切,给当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给迷茫、困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细细品味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

第一,语文味缺失。之所以有些课语文味不浓,失落了语文本体,其深层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学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而轻文本的研读。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有机统一,文本学习成了一种浅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蕴意,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也就难以落实《新课标》“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所以,许多小语专家呼吁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第二,双基训练淡化。一是不够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轻视讲解、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对立起来。新修订课标明确提出:“不应完全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这就说明部分的分析、讲解还是必要的,适时的分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落实“双基”。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文本蕴意。二是忽视能力培养,大多课堂阅读只是走过场,没有明确的阅读能力训练目的,也不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时机,方法上就是老一套,没有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往往造成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效率不高。

第三,语言训练不落实。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练的不练,该积累的不积累,该应用的不应用,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甚至脱离文本进行教学,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有的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第四,过于追求热闹。有些课堂表面看来热热闹闹,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教育背后的空虚乏力。课堂中众声喧哗,异口同声,缺少另类的声音,缺少独特的感悟,缺少多元的结论,缺少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第五,教学内容杂乱。教学目标模糊,贴标签式,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不突破,教学内容繁杂,不能合理取舍,课件杂又多。甚至有些是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老师也塞进了课堂,耽误了教学时间,又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缺乏整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脱离单元训练整体;二是脱离文本整体,当前有些课随意宰割、支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严重脱离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三是就教材而教教材,脱离读写结合,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还不知道作者表达的顺序、表达方法、表达效果以及表达最终目的。

语文课程改革的原点是课堂教学,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这确实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以及每位学生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独特性。就课堂教学评价而言,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许多是生搬硬套,大同小异,脱离语文课程观,脱离新时期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等,脱离《课标》的要求,缺乏时代性、诊断性、针对性、随意性、可操作性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等,有的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确立新课程、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确定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主要途径,是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场所,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积极而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着力点,是确保新课程顺利推进的必然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键在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评价依据,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品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通过诊断性、定量性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更具有促进意义。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实际上是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马杰指出:“假如你不清楚你要去的目的地,那么,很可能你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还不清楚已经走错了地方„„除非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否则你就无法选择通向目的地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就是在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的期望。“三维目标”有机整合,才能较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指的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关注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文性”指的是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两者密不可分。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制约着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评价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具体要求; 2.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3.课时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本课时目标组织教学。

(二)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全部都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就存在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的问题。虽然不能说教材文本资源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但教学内容的确定却必须依据教材文本资源,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只有依据教材文本资源才能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离开了教材文本资源,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要考虑“教师应该教什么”,更要思考“学生需要我们教什么”和“用什么去教最好”。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评价一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

1.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文本 2.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恰当取舍,容量适当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点 4.合理利用资源,适当延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三)教师主导

进入新课改,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发挥,但是,由于师生的双边关系处理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随之淡化。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新编本)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如下论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对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看教师是否导其得法,导其有效,对教师的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诊断:

1.教学环节合理清晰、简约、紧凑,紧扣重难点;

2.遵循教育规律,教学方法灵活,以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讲,学,练有机结合,重视语文学法的指导;

3.评价有利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4.提问富有启发性,激活学生思维;关注个性差异; 5.民主和谐,平等交往,较好发挥主导作用。

(四)学生主体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积极地智能活动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智能,促使他们主动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学生学习的形式、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形式方面,看学生是否都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否能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师生、生生交流活动、质疑探究答疑活动、边学边思学思结合活动等。在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重点从兴趣、思维、探索、个性、协作、习惯几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主体评价可参照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和自主、主动学习习惯; 2.具有良好的倾听、思考、质疑、交流等学习品质; 3.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在读中学,学中练,练中思;

5.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全员参与,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勤于实践。

(五)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相关挂图和实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学科教学领域,它的出现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然而,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当,也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如,课件内容形式化,课件使用不当替代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独立思考,替代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品读、理解、感悟、积累与应用等。如何发挥教学手段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评价可关注以下几方面:

1.注重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多元手段有机结合,操作熟练,产生最佳效果; 3.使用适时、适当,用在重难点的关键处;

4.遵循语文学科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着力点。

(六)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与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最终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主要从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评价。首先看知识是否增长,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再看能力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情感方面,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健康人格和审美情趣是否得到培养。评价指标可参考如下:

1.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三维目标达成度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训练扎实,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和提高。

(七)教师素质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质。”新课标更注重了学习对人的提升功能。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优秀人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表现为:

1.教态亲切自然,情感丰富,亲和力强;

2.语言简练、准确、流畅,富有激励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普通话标准,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

3.语文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调控课堂教学能力强; 4.具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大军: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严先元:教师如何备好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5.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二0一三年九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 时间:年级:课题:授课人: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得分

A B C D

教学目标 (10)

1.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年段教学目标与要求 2.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3.课时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目标组织教学

10 8 6 4

教学内容 (10)

1.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文本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恰当取舍,容量适当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点 4.合理利用资源,适当延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10 8 6 4

教师主导 (20)

1.教学环节合理清晰、简约、紧凑,紧扣重难点

2.遵循教育规律,教学方法灵活,以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讲,学,练有机结合,重视语文学法指导

3.评价有利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4.提问富有启发性,激活学生思维;关注个性差异 5.民主和谐,平等交往,较好发挥主导作用

20 16 12 8

学生主体 (25)

1.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和自主、主动学习习惯 2.具有良好的倾听、思考、质疑、交流等学习品质 3.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在读中学,学中练,练中思

5.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全员参与,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勤于实践

25 20 15 10

教学手段 (10)

1.注重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多元手段有机结合,操作熟练,产生最佳效果 3.使用适时、适当,用在重难点的关键处 4.遵循语文学科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着力点

10 8 6 4

教学效果 (15)

1.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三维目标达成度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训练扎实,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和提高

15 13 11 9

教师素质 (10)

1.教态亲切自然,情感丰富,亲和力强

2.语言简练准确,富有激励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普通话标准,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

3.语文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调控课堂教学能力强 4.具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技术操作熟练,运用适时、适当,产生最佳效果。

10 8 6 4

总 评

总分

评语

评课人:

推荐第5篇: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富有诗情的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诗意追寻。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

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提升评价质量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说: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觉得爱听好话不好,容易上当。教师评价:你说得真好。有的说:我觉得乌鸦自不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得什么样,还得意极了!(哄堂大笑)教师较尴尬,但为了不打击发言积极性,还是鼓励道:你说得有道理。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而且我懂得了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给时,你要多动脑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教师夸奖: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实际,真聪明。

反思:无原则的激励评价,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教师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挖苦少了,冷面孔少了,而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经验,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课堂中出现的情景,在某些公开课中尤其多见,教师试图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恐一句否定便使课堂出现冷场。学生也没有了以往怕被老师批评的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说了就能得到表扬,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而此时,我们教师的评价语是“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你的想法有创意!”“你真聪明!”一味地激励。简单的肯定,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生活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例如该例中的学生的“体验”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产生投机取巧的思想。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很多时候,这种缺乏准确性的流行评价语,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误区。教师眼里只盯着答案的“多元”“独特”,没有启发引导的意识,虽然体验是独特新奇了,课堂是民主、开放了,可“狐狸”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在学生的思想上必然造成混乱,如果十几年后,这个班的学生中真的出现几个“聪明、机智”的狐狸,这种只顾“独特”体验,不问“价值取向”的课堂评价,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呢?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只为这节课,还要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根基。因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重视这方面的导向。

语文学习是生成性的,建构理论强调学习的生成性,语文课程建构性评价中的“建构“是一种生长性的“建构”,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既是已有知识的建构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又是一种生长,它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现学习者的闪光点,“照亮”他们认识上的模糊与误区,让他们在主动建构中,使认知情感趋于成熟。在该例中,教师既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与众不同,更应通过评价“照亮”他认识上的误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时,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教师可如此评价: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赏,但你打不打算学习课文中的狐狸呢?这样的评价肯定了该生多元思维的优点,又引导他重新思考其体验,促使他在再度审视自己的思路时,主动建构正确的认识。他会想:我要是像狐狸那样,那不是要成为人人都讨厌,没有朋友的坏家伙吗?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用这样的办法只能骗一次,而且别人都会讨厌它,不信任它。我才不会向它学习呢。”此时,他心里已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要做个诚信的人。认识与感情也逐渐趋向成熟。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生长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评价,是有高质量的评价。

二、发挥评价的建构功能,关注学习过程

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课文《浅水洼的小鱼》,看谁读得好!第一个学生拿着书读了一遍,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小青蛙表扬他”(示意学生表扬)。学生机械地齐声喊道:”呱,呱,顶呱呱。”第二次叫了一位朗读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他有点紧张,读得没有激情。教师随即说:“你要继续努力,谁还来试试。”于是此生低着头坐下。第三位是女生,声音清脆,教师给她的评价是:“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她学习。”于是学生齐声呼喊:“向你学习。”

反思:“雾里看花”的模糊评价,引导价值有几何?

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顶呱呱”“真有感情”交相辉映,课堂气氛热烈,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立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我们也应理智地看到这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的引导价值有几何?原来低沉的课文格调也被激扬的表扬声淹没,课文朗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真棒”学生真棒在哪里,不知道,“真有感情”,学生朗读何处感情处理得好,没点出,充满怎样的感情,弄不明白,只能是“雾里看花”。此时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单纯的肯定作用,而那些被表扬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深化,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却自鸣得意;有些因得到表扬,而不时地眉飞色舞,却不知下次应如何适用朗读技巧。再看那位读得不怎么样,令教师不太满意的学生,他更会因此而摸不着方向。原本朗读技巧没有掌握好的他,在当众“献丑”后,没有得到老师的点化,让他朝哪个方向”继续努力”。难道我们的教师只听得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表演,却不能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给予点拨吗?这些判断式的模糊评价,没有起到提升和延伸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这样的评价是肤浅的,与学生学习发展无多大引导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时,不应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还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建构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

这里的判断,不只是好不好,对不对式的简单判定,而是在辨是非中帮助学生总结、反思经验。如果教师对第一位学生评价:“从你低沉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你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过。”相信此生会主动建构起朗读此类情感基调句子的经验,并巩固下来,对以后的朗读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建构知识和经验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方法,发挥评价的提升作用,如“你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中,把自己当做那条小鱼,所以读得那么有感情””你真会思考,善于用xx的方式思考问题”“你能联系课文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来思考,真不错””你的回答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

建构性评价以建构为目的,评价过程中寻觅帮助学生建构的路径,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延伸思考的空间,如教师叫几位学生朗读后,可先肯定他个性化的理解与表现,再把他们的思维性向深度引——如果你就是这条鱼,你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向广度上引——你(小鱼)面临这样的处境,想到了什么?向长度上引——故事会怎样发展。这样的评价和诱导,就是建构性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只是表扬读得好,就只能让学生在原地踏步,不利于他们进入故事的情感世界中去体验,不利于他们主动推进学习过程。

三、顾及对象的心理感受,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请了一位看来是榜样的学生说:“下面我们请xx同学为大家做示范读课文。”读后,让大家评评。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她的声音洪亮。有的说:她注意重音。有的说:她有感情。一片赞扬声,教师请大家学着她的样子,练习一遍后,检查效果,一位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孩举手,教师指名请他读一遍,原本这个学生课前在家长的指导下已经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但由于紧张,漏读了一个“了”字,可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教师也请大家评一评。有的说:他连句子都读错了,少了一个字。有的说:他声音太轻。有人说:他读得没感情,被评的一无是处。教师接着说:“谁比他读得更好。”于是,这位学生低着头坐下,再也没有主动发过言。

反思:思维定势与“明星学生”主宰了评价,谈何个性发展?

虽然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掀起,教师从思想上也己认识到了学习主体参与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课堂评价中十分注意让学生多参与评价。但过去师评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头脑中的优生说的看法都有道理,中等生一般都还差点儿,差生肯定是漏洞百出的思维定势,教师点头的我们同意,教师皱眉的就说不好的唯师心态时刻左右着学生的评价标准,造成了课堂互动式评价的名存实无,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只有形式而没有效果。

无论哪个班级,都有几位能说会道、积极自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与能力比较强,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也多,相比更能取得教师的“芳心”,经常激励与肯定,更使他们在班级中鹤立鸡群,成了“明星学生”。与之相对的则是一大批普通的“百姓学生”。在这些学生心里,“明星学生”不管何时、何事都高出他们一筹,他们总怀着仰望的心态去打量他们。于是,我们的课堂有一种怪现象:”明星学生”发表看法,其余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附和赞同;而“百姓学生”的观点即使很有价值,也容易被忽视甚至否定。正如该例中的好学生,他的朗读总是被认为很有感情,而后进生,他虽然先在家长的帮助下,读得很流利,而且读得也较有表现力。可还是被同学们鸡蛋里挑骨头,自信又一次遭到打击,垂头丧气地坐下了,以至于本节课再也没有举过手,而一句“谁比他读得更好”让更多的“百姓学生”望而却步,知难而退,这真是顾及一二个,打击一大片,课堂成了个别优生表现的舞台。这种互动评价,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习主体,不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能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感受,至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无从谈起。

为什么新课程的课堂评价始终摆脱不了“甄别与选拔”的标准,是我们的老师没有从观念上基本改变,评价前教师与学生在头脑中早已构了一幅“正态分布图”:在一个班级集体中,只有极个别个体是优秀者,大多数学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还有极个别的个体属于下等水平。大家心目中只有一把尺、一个标准。以班级中的优生为参照,那么大多数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只是背景,他们成了陪衬优等生的失败者。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从转移“参照”开始,软化“班级参照”,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淡化学生们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强化“自我参照”,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如课堂中,面对学生对该生批斗式的否定评价,教师能否顾及对象的心理感受,换一个角度引导:“可他比上一次少错了一个字呀!这说明他在进步。”“谁比他读得更好”用“我们再耐心地听一遍,相信你们会发现他有进步”取而代之,效果又如何呢?该生会在教师相信的目光中,大家的期盼中,很努力地读好。而其他学生在教师宽厚的评价引导下,不再只盯着他成绩平平、寡言少语等缺点,而将眼光转移到去发现他的进步上来。以该生的原有经验、原有水平为参照,肯定他今天的进步,且相信其一次比一次进步大。变“纠错”为“觅优”,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形成独立评价心理,不唯师,不从众,不受思维定势的限制,不奉承“明星学生”,不贬低“百姓学生”,大家都是有自己看法的、独立的评价者,都是力求上进并始终进步着的被评价者。

这样评价心理指导下的评价,没有一个僵硬不变的参照标准,它因人而异,可以给表现好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如对第一位学生的评价,学生们可能评“我觉得她的表情应该是皱着眉头,小鱼才会难过”。这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作出的独立评价,它让优秀者追求更好,永无止境;也可以为表现不好的学生再提供一点帮助,给予一次机会,让他们不感到自卑,鼓起自信的风帆,再作一次努力,促使他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加自信,发挥其潜能。如对第二位学生的评价,学生们也许会说:“如果他能大声些,肯定很不错。”这样的互评,对评价者是一种利用语文时空进行施爱的语文教育,于被评价者是语文课堂中一种无声的爱的滋润,它关爱着每个评价主体,每个学习主体,让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用真诚的语言和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乏味、评价形式陈旧、评价主体单一等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

1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1 课堂教学评价贫乏空洞,缺乏启迪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更多是 “你真行!”“真了不起!”等模糊的溢美之辞。问题产生的情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回答问题所显现的价值就不同,并非一句“太棒了!”“好极了!”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果一味“太好”、“太棒”,反而会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课堂教学评价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性。课堂中“你读得很有感情,老师都被陶醉了!”“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的话感动!”等评价不胜枚举。但看看老师的表情,哪里能看得出陶醉与感动呢?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交融,任何“演戏”的成份,都会成为其中不谐和的音符。 1.3 课堂教学评价草率武断,缺乏延时性。小学生年龄小,爱表现,可往往越着急越表达不清。教师或是“越俎代庖”替他发言,或是环顾左右,让别的同学发言。在学生没有表达完意见之前,教师过早干预,势必打消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1.4 课堂教学评价敷衍应付,缺乏客观性。课堂上教师千篇1律“赞赏”、“尊重”学生的发言,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实则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

2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交际、阅读、书写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1 多一点变化,少一点雷同,坚持多元化评价。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个体价值。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一位同学读完课文后,我并没有首先发表意见,而是笑眯眯地问他:“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他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有几个词语读错了,再就是读得没有感情。”我又问其他同学:“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一只只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举起来:“我觉得他已经读得很好了,非常流利,我要向他学习”、“隐隐约约、树木茂盛、一片朦胧这些词语不太好读,以后我读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他读的语速再慢一点,轻柔一点,会更有感情”。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信心百倍。教师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自己究竟“棒”在何处,“好”在何方,激发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由和谐地发展。

2.2 多一点真情,少一点指责,倡导鼓励性评价。 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肯定和赏识,少一些打击和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回答正确,但由于胆小,声音很轻。我没有指责她,而是微笑着对她说:“你说得真好,但这么好的回答只有我们两人听见多可惜呀!你能再大声地说一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吗?”她马上自信地点点头,这一次的回答声音洪亮,用词确切,完全没了刚才的紧张、胆怯。

2.3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武断,注重延时性评价。 延时性评价是一种是一种期待和信任,是一种点拨和启发,不但会缓解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家的柳树正在开花呢。”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赏的目光鼓励这位学生继续说下去。他振振有词地说:“春风把我家柳树上的柳絮吹得满地都是,这些柳絮不就是柳树开的花吗?”他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2.4 多一点商讨,少一点独断,倡导民主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交流。当然,教师并不是要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而是要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在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后,我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的说:“大人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只有动手做做看看在知道。”有的说:“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要亲自动动手试一试。”这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他说:“以后我也要想科学家郎志万学习,去哄骗其他的同学。”对于这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立即肯定,而是问其他的同学:“大家认为他说的对吗?”同学们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郎志万并没有哄骗小朋友,他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做做看。我们小朋友不能去哄骗别人。” 有的说:“郎志万是善意的哄骗,我们哄骗同学就是恶意的了。”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去哄骗坏人,不让他们伤害我们。”“就是嘛,我们不能哄骗好人,但是对于坏人我们就要去哄骗他们”……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这位“哄骗大家”的同学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推荐第7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学习资料 第六辑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评什么

倪文锦

倪文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我国语文教育方向首位博导(即王荣生教授的导师),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正道语文”活动学术顾问。

就像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假语文”一样,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存在“假评价”的现象。所谓假评价,有两类典型的表征。一类是“虚”——评价浮夸,言过其实。评价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水分很多,空话连篇,报喜不报忧,而且故意拔高,夸大其词。另一类是“伪”——伪评价就是假评价。这类评价往往千篇1律,以不变应万变,缺乏针对性,可以“适用”于对任何一堂语文课的评价。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脱离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脱离语文课堂实践,脱离教学文本,不接课堂教学的地气,与实事求是的原则背道而驰。这两类评价的语言,相信多数教师都已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加赘述。“假评价”与“假语文”是评与被评的关系,看似不属同一系统,实际上两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一方面,“假语文”是“假评价”的基础,是“假语文”的繁衍不断催生了“假评价”;另一方面,“假评价”是“假语文”的推手,“假语文”的蔓延也离不开“假评价”的推波助澜,它们对语文教学绝对不是正能量。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究竟评什么?对语文教师上课的基本评价而言,我们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事实出发,着重考察教师施教的三个方面: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

一、教了什么

教了什么——即通过观察教师在语文课上的所作所为,探讨其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里的教学内容不等于课文内容,而是指教师所教的东西)。透过这些东西,考察教师施教的内容是否立足语言,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即所谓“吃透”学生和教材),所教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指向,并帮助学生为实现该目标服务;拓展的内容能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等。

上语文课,教师在教什么,学生在学什么?通常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教(学)教材,教(学)课文,教(学)知识等。从现象上看,这样的回答并不错,上语文课当然离不开这些,但大家知道,教材也好,课文也好,都只是教学的凭借,它们无非是教学的例子。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虽然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本,但例子是可以变换的,因此语文课似乎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在教学这些可变的课文内容背后,不同文本的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载道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因此,从根本上说,语文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从中获得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熏陶和情意的感染,同时学以致用,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不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因此,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什么”?答案十分简明:凭借言语作品学习语言。“语言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评价教师“教了什么”的主要标准,语文课的其他功能都应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发挥。这也符合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初衷: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课就是关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与学。

语文课既然是语言教学,那么文本解读,即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把握就是关键。王富仁老师有一个观点:阅读教学要坚持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性”的统一。所谓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是指文本作者有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的权利,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这就规定了读者的主体性是有限度的,发挥的空间并不是无限的。正确的文本解读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不能脱离文本本身而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以及自己希望学生具有的思想和感情。反观当下,有些语文课却“跑偏”了。例如,巴金《灯》的结尾是:“想着,想着,我不觉朝着山的那一边笑了。”有的教师教学时望文生义,把“山的那一边”演绎成“解放区”和“延安”,这就是不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因为这种解释在文本中并没有根据,作者在其他场合也没有做过类似的说明。有的教师教《背影》,认为《背影》的主旨反映的不是一个亲情故事,而是表达“生命脆弱,生命短暂”的人生哲学,这显然也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因为朱自清先生说得很清楚:“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

当然,这里的文本解读对语文教师而言,实际上指的是文本的教学解读。什么是“教学解读”?钱梦龙老师说得很明白:目中有对象——学生;教师是文本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中介人”,教师的职责是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力求准确地介绍给学生„„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首先应过关。

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学目标的正与偏、虚与实、高与低,都与教师的教学解读有关。例如,《咕咚》是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课文,“咕咚”只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但为什么会引发森林里的动物大逃亡呢?弄清其中的原因理应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有的教师却将目标确定为理解并扩展“拟声词”。教师讲完文题之后,一下子补充了八个与课文无关的拟声词,理由为“咕咚”是拟声词,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是以字词为主。这就“偏”了。《纪昌学射》也是小学课文,大多数教师把“认识纪昌学射成功的秘诀”确定为该文的教学目标,并把“秘诀”归结为两条:一是名师指点,二是勤学苦练。其实,这一目标的内涵已被这些教师明显缩小了,因为文本中有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等表现自满思想的语言,教师完全忽略了;而不断克服自满、战胜自我,恰恰是纪昌学射成功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教学《祝福》,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直接定位于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是直接从主题出发,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把握,目标显然“虚”了;有的教师则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探究祥林嫂之死的根本原因,于是用一个问题总领教学: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样的目标就非常“实”——不仅符合故事发展的实际(《祝福》讲述的就是关于祥林嫂的故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从具体到抽象),也能为教学提供切实的抓手(教学可避免凌空蹈虚)。

扩展阅读是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扩展阅读也是教师“教了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解读不到位,扩展阅读走样、跑偏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许多扩展阅读已蜕变为学生在教师带领之下低层次的大批判。他们批判《坐井观天》中的青蛙多么愚蠢;批判武松打虎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批判《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批判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破坏绿化;批判愚公移山是愚不可及,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也有教学《行道树》,师生共同批判农民工就像行道树,他们本该在广阔天地,从农村来到城市是为了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是一种“悲哀”„„这种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这种离开文本本身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使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地位,而是“评判者”的位置。阅读教学中这种脱离“语言教学”的大批判,已如此走火入魔,可许多教师还以为这是“创造性阅读”,是“教学创新”。

由此不难看出,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上好语文课,语言教学是基点。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进“语言”,切忌脱离文本进行灌输,架空文本大肆宣讲。

二、怎么教的

怎么教的——主要看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重视语言运用,通过开展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其教学方法是否多元,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基本训练是否合宜,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否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熏陶等是否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语言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我们平日说的话、写的文章,就包含话语形式(怎么说、怎么写)和话语内容(说什么、写什么)两个方面。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所以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就是话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没有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形式之前,其内容就不可能获得真正透彻的理解。正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所以好的语文课,教师必然会抓语言因素,并从语言形式入手,引导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这也为我们古人的经验早已证明了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一个人如果不能“披文”,即不能掌握语言形式,那就不可能真正“入情”,即理解其作为内核的思想情感。当然,这里的语言形式并非仅指语法修辞之类,它同时包括词语在上下文中的语境意义等。

例如,有的教师教《司马光砸缸》,大夸特夸司马光机智勇敢,但就是不抓司马光是怎样砸缸的(老师认为,这几个字学生都懂,也能识会写,不用教)。实际上司马光的勇敢精神正是体现在文本中的“使劲砸”上。司马光为什么要“使劲砸”?一是势单:别的孩子吓蒙了,哭的哭,找大人的找人,只有他一个人砸。二是力薄:一个小孩,个子还不及大水缸高,不使劲砸怎么砸得破?三是时间紧迫:如不立即砸破缸,及时放掉里面的水,砸缸的点子再好,落水的孩子还是会被淹死。不抓住关键词语“使劲砸”进行重锤敲击,进行语言品味,司马光的勇敢精神何以显示?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必须落实于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之中。

再如,有的教师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认为这是歌颂母爱的文章,应该对学生进行母爱的教育,所以把教学目标放在宣讲母爱的伟大上,并且通过网络搜索了国际上许多名人关于母爱伟大的名言,配上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录音。在这位老师看来,母爱的伟大是讲出来的,学生无须探究文本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表达。这就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了。

其实,这位老师对课文并没有完全读懂,文本当然有写母爱,但不全是。首先,她没有读懂文题。秋天的怀念,这是谁的怀念?是儿女的怀念,是史铁生与妹妹对母亲的怀念。因此文本抒写的是母子情,这是双向的感情,而非单一的母爱。其次,为什么怀念是秋天的,而不是冬天的或其他季节的?因为文本所写的故事都发生在秋天,母亲也是在秋天去世的。最后,儿子是如何表达怀念之情的?从“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再到“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这逐层深入的三个“没想到”,表达了儿子内心无限的追悔、愧疚之意和无比的悲痛之情,而且,作者的这种感情也经历了从开始的“没想到”到后来才“想到”,对母亲的话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这种情感的转变、发展过程,正是源于母亲心中只有儿女,而唯独没有自己的那种朴素、无私、执着、体贴入微的母爱。这样的母爱在文本中是具体的,体现于诸多细节之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一起去发现,去思考,去体验,去品味:当脾气暴怒无常的儿子砸、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面对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的自暴自弃的儿子,母亲扑过来抓住儿子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当儿子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还有儿子答应赏菊后母亲喜出望外的神情,言语中不说关于“跑”和“踩”一类敏感的字眼儿,以及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些语言因素引导学生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母爱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融进孩子的心灵,学生才能理解什么叫母爱,懂得什么是母爱。原来母爱就是那些看似不经意,不起眼,十分琐碎、细小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对生活重担的担当和对生活信心的坚守;就是对儿女无微不至的体贴和朴实无华的关爱;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和不言放弃的执着;就是心中只有儿女,唯独没有自己„„如果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写一写“寻找生活中的母爱”,我们相信,学生所接受的“母爱”教育一定会更具体,更深刻;而灌输名人名言的结果,学生只能获得抽象的教条。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它们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知识性总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也决定了好的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熏陶等必须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来完成。这是语文课区别于政治、历史等其他人文学科的最大特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正是语文教育最理想的境界。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语言是需要训练的,语文能力是“练”出来的,这是常识。语言训练的重要,不仅因为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训练,更在于人的思维主要是依靠语言进行的,因此语言训练也即思维训练。这里的训练,就是语文课上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现在有些人把训练与感悟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阅读同样的语言材料,有的人能够感悟,有的人却不能感悟,或只能部分感悟,这与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关。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凭空去感悟,拍拍脑袋就会感悟;恰恰相反,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感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仍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只要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语文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本分。

三、教得怎样

教得怎样——这是从教学结果的层面,主要通过考察学生的表现,分析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要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师呢?因为学生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对象,更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常识告诉我们,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语文教学的全部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要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发展学生。评课也不例外,要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评价基准。换句话说,语文课能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获得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有效的,否则便是低效或无效的。

语文学习是学生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他们是“活”的思想者而非“死”的模仿者。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配合者。比如阅读教学,无论是教学文本还是教师的讲解,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和探索,文本的文字就仍然是一堆死的文字,教师的教学语言仍都是外在于学生心灵的话语系统,它们都不会转化为学生的语言,也就不可能丰富他们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好的语文课,教师必然会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并调动他们的参与精神,使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感到自己是自主的、积极的;而教师为教而教的语文课就不是好课。

“学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按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特点设计、组织教学内容。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科学化要求。众所周知,教育的科学性不光指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同时也包括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心理规律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的组织更多地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的原理,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因此,追求科学化是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一切教育的必然要求,否则现代教育的合理性就失去依据。

当然,语文教学评价还经常涉及一个教学创新的问题。其实,创新必须以有效为前提,好的语文课拒绝缺乏教学有效性的任何“创新”。这诚如钱梦龙老师在《创新与守正——语文课堂教学例谈》学术讲座中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堂必须创新,创新的语文课堂才有生命活力;但语文课堂的创新必须受课程性质、特点的制约,而不是凡是‘新的’必然都是‘好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认真处理好‘创新’和‘守正’的关系,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时守正。”

总之,从质性评价的视角看,“教了什么”重在考察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立足语言教学,引领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语言;“怎样教的”是看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开展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带动知识教学、文学教学和思想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得怎样”是对教学有效性的检验,通过考察学生在语言积累、理解、鉴赏和运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

(摘自《语文建设》微信公众号)

什么样的语文是假语文?

苏州中学

黄厚江

注:

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是一个在“语文教学实践理论化”方面做得很好的一线名师。5月天津会议,他上课,我讲座、评课。在课后说课中,黄老师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说了一句令我十分赞同的话:有些人的语文课“装神弄鬼”。我读过黄老师的不少文章,研究过他的不少教学实录,他的实践确实体现了他的“本色”主张,不搞装神弄鬼。我打心底里欣赏……本色语文就是正道语文。

于是,我邀请黄老师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正道语文”高端论坛上执教示范课,黄老师欣然同意。考虑到他很忙,我并没有指定篇目;今日中午,黄老师告诉我,他将执教朱自清散文《背影》。

今晚,看到黄老师的文章《什么样的语文是假语文》,甚是高兴。故转此学习。

九天后,10月19日,重庆永川,黄老师将会给我们呈现一堂什么样的《背影》课?

期待!

什么样的语文是假语文?我曾经用过一个概念,很典型的就是“装神弄鬼”的语文。很多老师只要上公开课,就把自己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平时上课活脱脱的魔鬼一个,这就是装神弄鬼。这个问题我在有关文章中说过,用了一个词叫“异化”。什么叫异化?就是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异化”这个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说的是人的异化,语文的异化比人的异化更快。我们有很多进步和可喜的现象,但是在一些伪专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在一些外行领导的强力限制下,语文教学异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语文课被架空了。在这种架空的语文课上,老师就喜欢跟同学们讲人生道理,讲生命多宝贵,要么就是环境的保护,我把这称之为“交代后事”。很多老师讲课都是这样几句话:同学们,人生多宝贵;孩子们友谊多重要。要么是所谓文化,要么是所谓对话,要么是人生道理,要么是空洞分析。语文课如果开始说教了,就不是语文课了。我们现在这种空洞、虚假的人生说教太多,把语文课拔高了。

第二种,更普遍的是,语文课形式化。大家的感受肯定跟我一样,甚至比我还深。语文老师备课不好好读书,不好好读文本,挖空心思做课件。到网上拷贝下来各种课件,东拼西凑最后做成一个自以为天下第一的课件,充满信心地上课了。自己都没有读懂,这个课怎么上得好呢?

这里有两个最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课堂朗读,尤其是上公开课,只要读课文就是听音乐,配乐朗读,你们现在还听得到朗读吗?听不到,还说得头头是道,说这是营造情景整体感知走进文本。学生进了考场难道说,老师我要做阅读题了,我要走进文本了,请您放音乐?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上课自己不读课文,为什么不读呢?他说还是人家录音读得好,我自己读得不好。我说自己为什么读得不好呢?他说普通话不好。普通话才有多少年的历史?普通话才有100年的历史,100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宗读书吗?孔子说的是普通话吗?鲁迅的老师都是说普通话吗?普通话跟课文朗读没有多大的关系,老师不读书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小学老师普通话准一点对孩子有影响,到了初中生普通话好就好,不好也好不了了。我们一定要区别语文课堂的朗读和艺术形式的朗读。很多人把艺术形式的朗读跟课文的朗读混为一谈,所以就变成形式主义了。语文的朗读是为了文本的理解,艺术形式的朗读是为了感染。

除了朗读形式化,另一个问题就是小组讨论形式化。现在老师上课动不动就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有三个大的要素:一是选择适当的内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小组讨论的。这个问题要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复杂性。二是小组讨论的过程组织。平时观察就会发现,小组讨论总是只有一两个人说话,其他人都不说话,那要这个讨论干什么呢?三是小组讨论以后和不讨论的教学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小组讨论以后结果还是赵、钱、孙、李一个一个说,那就不要讨论了。课堂是需要沉静的,而我们的老师就怕课堂不热闹,怎么热闹怎么玩儿。

第三种,语文课不教语文。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上语文课是不教语文的,我倡导所谓本色语文,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个比喻来说,就是在自己的地里种自己的庄稼,不要跑到人家的地里种庄稼。最普遍的做法是课文写什么他就教什么,比如说有一篇课文,介绍基因的,我们的老师上一节课什么叫基因,基因有哪几个类型?下课之前还要做一个练习“PPT”,让同学们抢答。大家想想这节课是什么课?生物课。生物老师很开心,你帮人家上了一节课。

最理想的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来展开。

(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评语及教师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经典评课用语及课堂评价语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教学点评常用话语集锦

1

教师如何写教学案例点评呢?

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教案中间做点评,一种是在终了做点评。

教材简单评析

第二,引用名言或课标要求(一两句)

第三,总体概括教学案例突出的特点,与前面的理论要契合(三四句)

第四,分点阐述其特点(一两句理论阐述,两三句亮点分析,结合教学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谈,注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评价客观,不说过激词语,最好能体现归纳能力)

第五,如有可能,提几点建议,一两点即可。如有困难,与开头照应,收尾漂亮。

二、教学案例评析常用话语集锦

1、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评价师生关系的平等:

(1)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逐步形成。

(2)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 。

(3)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4)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体现的是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5)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关于尊重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评价:

(1)新课程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浓烈。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3)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教与学的精彩,就源于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在这里观察谁不由教师决定,而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由他们自己来选择,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质疑问难。最后,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去探究解决问题。

(4)自由组合的学习方式,打通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自由组合的学习方式的评价)

(5)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

小学语文教师经典评课用语及课堂评价语

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教室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赏、共享的“实验室”“小社会”。(这是活动课常有的评价)

3、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放手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是的,学生需要研究学习,他们渴望开放与挑战,他们需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读书空间,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去研究、去发现,让他们潜心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好!

(2)新课标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堂课能够体现教师真正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再教学中,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敢于想、敢于说。“ 一石击起千层浪 ” 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教学中教师努力提供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到,教师从课文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教师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注重学法渗透,学以致用

尤其是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不靠一朝一夕,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理念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5、教师对激励学生的评价: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倾注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种信息处于良性的动态交流之中。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6、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

2

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例中,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成功喜悦。

7、对创新作业的评价:

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8、课前收集资料的评价:

课前让学生收集歌曲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收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让学生课前先了解要学的歌曲,为学习新歌做好准备。并通过小组汇报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

9、口语交际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一点向我们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也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努力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10、表演的作用:

教学实践来看,表演是比较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的,这样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教学情境,才能做进一步体验。

通过学生多形式的表演,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

11、关于想象的名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

12、课堂内外的延伸评价:

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汲取学生亲身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富于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

13、配乐等创设意境的评价: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14、关于优美课件的评价:

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它能创设生动的情境,形象直观并能获得审美愉悦,扩充了课堂资源。合理的课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还是课堂的设置,教师的调控,学生的参与程度。

15、开课艺术的评价: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特别是运用精彩的导入语,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开课妙在不径直点明主题,却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此开课体现了教师精心安排又不着痕迹的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用语

听:

⒈ 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⒉ 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小学语文教师经典评课用语及课堂评价语

⒊ ⒋ ⒌ ⒍ ⒎ 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我不知我 问: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⒈ 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⒏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⒉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我再说一遍?

⒊ 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⒐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有答案。

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⒋ 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⒑ 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问。

⒌ 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和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说: ⒍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⒈ 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

准确。

⒉ 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今天我们的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⒊ 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⒋ ╳╳说的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⒏ 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⒌ 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嘴上还说不出,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学说一遍。

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⒍ 说,是用嘴来写作,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⒐ 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请大家来帮我解决。

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⒑ 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灿烂,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⒎ 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

你能说得这么好!

写: ⒏ 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

⒈ 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⒐ 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⒉ 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说时要想想,别人能听得明白吗?

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名⒑ 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

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

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容易纠正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⒊ 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 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读: 欢。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⒋ 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书时应“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了这个要求。

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

交换看。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⒉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

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

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

⒌ 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我很感动。

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⒊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

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再说明什么了。

创造者出出主意。

⒋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⒍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话,这一点很重要。我⒌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们班已有╳位同学做得较好,他们的作文虽然是这一句,请再读一 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遍。 ⒎ “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⒍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较大的阅读量。

同学的认识很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⒏ ╳╳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

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⒎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

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鲜、独到。

⒏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时的思考

⒐ 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心得交流一下。

就用“╳╳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好吗?

⒐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

⒑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一两遍,注意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有没有词语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3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邱馆小学 付明秀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一节课要教什么知识,进行什么训练,培养什么能力,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十分清楚,学生也要心领神会。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准确、鲜明、具体,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目标、重点、难点。

1.基础性。要符合语文课程结构和教材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文素养。目标的内容要求实,不说空话、套话、大话,要实实在在;目标的表述要求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具体、明确,体现基础性。

2.全面性。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重视学习过程,更要注重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

3.发展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梯度、有弹性。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不同差异,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结构化、问题化、经验化。

1.结构化。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正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基本概念,结构合理,联系紧密。内容的选择要有可操作性,体现操作过程的生成性与示范性。

2.问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展示知识的“再产生”,要体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的设计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具有启发性、思辨性;内容呈现要层次分明,激活思维的问题序列。

3.经验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情感体验、自身实践、联系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

(三)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教学程序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活动过程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新颖,富有情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设计的问题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教学场境宜人。

2.活动过程的运作。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态度适宜、活动方法得体,活动组织活泼生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合作交往渠道畅通,评点适宜、调控到位;教学过程快慢有节、动静有度、疏密有致、合开有方、训练有序、效果显著。

3.活动过程的效果。教学活动的过程要富有实效,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生成过程和达成率;活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方法灵活得当;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学相长,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4.活动过程的体验。课堂气氛融洽、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和谐、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精神愉快,学有所得,体验快乐与成功。

(四) 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教师的情感态度,师德修养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这是实现教学目标最基本的保证。

1.公平民主。教师要处以公心、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一视同仁;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发挥尖子学生的优势,展示他们的特长,更要关注弱者,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照(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公平竞争,和谐发展。

2.爱心诚心。这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反映,是上好语文课的灵魂。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爱心的驱动。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吃力、不爱学习、甚至厌学、淘气的孩子不舍、不弃,多给一些关爱。施教中表现出慈心、诚心,使不会的学会,让不感兴趣的感兴趣。

3.习惯品格。学生学习行为正确,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心理健康,学习意志品格坚强。学生学习主动、真动、全动。

主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既是学生自动的结果,也是教师调动的结果。学生应主动求解,弄懂自己所不懂的新知识,学会自己所把握不准的新技能;主动求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同教师、同学一起探究;主动求异,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展开争论,正确理解;主动求法,自觉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或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更扎实、更有效;主动求博,在学习中能够旁征博引,扩大学习的外延,使学习更深入。

真动。是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毫不虚浮,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操作。没有花架子,没有装腔作势,没有表演成分。学生为了自己的长进而实实在在地学,消除学习障碍。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会,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语惊四座的回答固然好,所答非所问也是正常的。课的真实性是实效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实效性。

全动。是指学生的全体参与,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的教学,不是只向少数尖子学生的教学。要尽量摒弃那些少数人读、多数人听,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训练方法。读与听,做与看的结合要巧妙,防止那些非操作者谋他务乃至溜号。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教师基本功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技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1.语言。语言规范精炼,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大方,仪表端庄。

2.板书。板书工整规范,美观大方,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3.手段。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方式选择适时、适当、适度,特色鲜明。

4.技能。教学的各种技能运用娴熟,课堂的应变和调控能力强,教学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

5.底蕴。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学中要导向、导思、导练、导趣、导博。

导向。引导学生瞄准本课的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去攻坚,使问题得解,技能有进;教学中渗透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如咬文嚼字、强化诵读、实践体验,拓展延伸,确保达标。

导思。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字的识记,新词的理解,难句的把握,课文内容的领悟,无一可以离开思考。而学生的思考不得法,不深入是常事,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导思也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思路,规范思维方法,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应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巧在点拨,妙在开窍。

导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学生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而学生最基本的生字识记,词语把握,句子理解及语文学习方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练习。不要老是讨论交流、议论纷纷,课堂上要给学生读读背背、写写练练的时间。

导趣。是加强语文学习效果,培养语文兴趣的重要方面。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极大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像磁石吸铁一样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拉向语文。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知识教育。

导博。是把语文教学引向深入,加深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大语文观的表现。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广泛涉猎,旁征博引。

(六)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堂伊始揭示目标,教学过程解析目标,教学终结回归目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看四个方面:

一是短期目标(本节课目标)是否得到实现。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一般发展的目标是否到位。

二是长期目标是否落实,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教学中是否注意渗透规律,是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品格是否得到培养。

三是学情。即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是否真的“三动”,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信息交流是否多向。

四是学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主动会学,教师感情充沛,学生个个奋进,互相取长补短、合作攻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尝试成功。

2.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信息量适度,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有方,学生负担合理,省时高效。

3.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好、中、差学生都各有所得,和谐发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抽问、抽测)好,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同评价,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就会有非一般的情绪体验。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推动教学达到高潮。

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准确。

当学生字迹工整时,教师除给他“优”外,再加上一句“老师真爱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站起来大声发言时,老师除了给他灿烂的笑脸外,还应鼓励他说:“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样,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同时,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评价还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神笔马良》一课时,有位学生在自学后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良为什么只给穷苦人画画,满足穷苦人的愿望,而不给大官画金山呢?”这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有见地的问题。遗憾的是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例行公事似地、像表扬其他提普通问题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这样的赞美显然没有把这个孩子学习时动了脑筋的优点挖掘出来,评价的针对性明显不强,如果教师此时表扬得具体一点,如:“你看书时动了脑筋,提的问题真精彩。”这样不仅可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动脑筋、爱钻研的好习惯。

因此,课堂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的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

“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

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使学生知道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也正是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一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会有进步。

二、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上学期,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我们班开展了“好词好句展示”活动。同学们纷纷活动起来,向家长请教,查阅资料,看课外书,查字典……多方面获取了大量词句信息。看着学生们摘抄本上的词语日渐丰富,看着他们争相发言举起的小手,我发自内心地鼓励到:“你们知道这么多好词语,好句子,真让人佩服!”,“这个词语组的多好呀!再说一遍,让每个同学都听清楚”,“你可真行!不管生字在前还是在后,都会组出很好的词语,可见下了不少功夫”,“你是怎样积累了这么多好词语?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这生动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对收集词语信息的兴趣更浓厚了。

词汇量丰富了,可这之中也存在着弊病。学生为了多组词语,常常只知其音,但对词语的意思一点都不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在学习“亡”字时,一个学生组词“亡羊补牢”,我一听,心想:还会组成语,真不错!随之高兴地问了一句:“知道什么意思吗?”“知道”。“羊死了,要把羊圈补牢固了,免得又让狼给吃了”。他说的意思只是从字面理解,很不准确,怎么办?否定他,说出正确答案,让他丢面子?不行,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笑着来到他的身边:“你可真了不起,还会组成语!”他听到了我的表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紧接着说:“知道吗,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愿意回家准备一下,明天讲给大家听吗?”这个学生一听,老师不仅表扬还委以重任,连忙点头,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要求为大家讲故事,我想他一定准备好了,就答应了。不出所料,他讲的绘声绘色。讲完后,没等我问,他自己说:“昨天我讲的意思不准确,应该是……”听着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纠正自身出现的错误,我的内心真是欣慰极了。我连忙评价到:“能够结合小故事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很好。希望你读更多的故事,去积累更多的词汇。你的头脑中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 这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励呢?学生高兴地坐下了。眼神中满是成功的喜悦。我想,他一定会以此为起点,去查找更多的词语信息,当然,也绝不会忘记这个词语的正确意思了。

这一系列充满爱心、巧妙的话语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评价语言要多样、亲切。

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我会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当学生拿来书写规范、美观的生字本让我批阅时,我会为他盖上“你真棒”的印章,让全班传阅;当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我会快步上前握手祝贺;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我会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

学生们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动力,这一切会推动学生永远向前、向前。

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评价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机动的评价,才能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譬如小组评价,要引导他们就组内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合理,表达是否简练,书写是否美观整洁等。还如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觉总结学习方法,构想各种解题的途径,判断自己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板演后,可心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的书写好不好?”如此帮助学生成为有正确自我意识的人,促进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四、评价语言要独特、创新

小学生在接受赞美时,极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认可,由此强化赞美的情绪体验,提高自身的群体地位和群体影响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之点,点滴进步予以赞美,而不能无原则地盲目表扬。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语文课“续说故事《小摄影师》”,老师简要复习课文内容后提出要求:想象小男孩上车回去后发生什么事。有些同学在后来反馈汇报时没有根据原文合理想象,没有说出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也没有认识到高尔基淡薄名利的高尚品德,只是流水帐似地把小男孩回去后做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繁琐事叙述了一遍,而教师在评价时不管学生的想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原文主旨,不分是非对错一律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评价。没有事实依据的表扬给学生以模模糊糊的感觉,分不清谁对谁错,谁的好谁的坏,被表扬的同学本人也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同,领略不到自身群体地位的提高,表扬教育效果甚微。

同时,我们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作为教师要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竹子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贴在黑板上的一段竹子正巧掉了下来,讲课的老师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说着,便把竹子递给了那个学生。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力争得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高潮。

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地进行学习。笔者认为,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努力提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用灿烂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第11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之我见

高县来复片区 刘友容 李 强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评价,缺少评价语言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精妙的评价语言如急风骤雨,能掀起波澜阵阵,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呢?

一、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上,老师们都希望学生无论是读课文,还是回答问题,都能与自己所期待一样的顺利,但是有时学生读文或回答问题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与期待大相径庭。此时,教师很可能大动肝火,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打击,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随意性评价语言的危害,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善于从每位学生的回答中找出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则,就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燃起学生求知思维的欲望。有一次,我在一所中心校听课,执教老师讲的是《奇怪的大石头》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导入新课、板书完课题之后,教师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名同学站起来把课文完整地读了一遍,她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但是读漏了几个字,添加了几个字,还读错了两个地方。学生读完之后,教师是这样评价她的:“这位同学第一遍读课文就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可见她进行了较充分的预习。假如让她再读第二遍,她一定能克服添字、掉字的毛病,但有两个字的字音她读错了,即使让她再读第二遍,她还可能读错,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字吗?”这样的评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长处,也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乐于接受。

二、评价语言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语文课上,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去品读描写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句子,并从中感受人物特点。学生自由读文后,一个学生说:“我从廉颇每说一句话都称呼‘蔺大人’,可以体会到廉颇对蔺相如的尊重,也就体会了他是真诚的向蔺相如道歉的,知错就改的。”此时,我评价道:“ 啊!精彩!这是一种读懂课文的好方法——联系上下文,掌声在哪里? ”不难看出,在我的评价语言中渗透了“联系上下文”这种最常用的读懂课文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获得是在学生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时评价得到的。因此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的。

三、评价语言要结合文本内容

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应该从解读文本中自然产生。结合文本内容评价,可以深化学习效果,顺利推进教学进行。如:“你走进小女孩的心里了!”“你多像地震中顽强聪明的孩子呀!”这样的评价来自文本,无不透露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反,离开了教学内容的评价只能是空洞的、千篇1律的,让人生厌。如“你真棒”“你再想一想”等等。被表扬的学生确实得到极大鼓舞,但大多学生不明白“棒”在哪里;发言错误的学生知道自己说错了,却不知道怎样“再想一想”。这样的评价,可以通用于每一门学科,但缺乏了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满智慧的课堂评价语言,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只要我们充分并准确运用好评价语言,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12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 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教,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语文本体

评价,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以及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正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大家期待着一种能彰显教育本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的诞生。《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课堂上教师统一的表扬语“你真好”“你真了不起”,无不显示着评价语言的单一与乏味;那整齐划一的拍手声(啪啪啪),又使师生间的交流呆板而流于形式。评价语言冷漠无情,评价形式过于猎奇,评价主体单一等等,我们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评价弊端,以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

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的有兴趣”,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 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教,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所以我认为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语文本体。《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在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三是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

三是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

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程度和 2 对语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学生主体。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力,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筋,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的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味,(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是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意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的探究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四是评价自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必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机遇,就是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 3 切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程,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是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是教师主导。崔峦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会带来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很难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的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吸引力等。二是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三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的素质包括读、写、算、画。主要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亲切、有感染力;写画是否美观、实用,能否起启示、点精、梳理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看课堂调控能力,是否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恰当地引导自学,正确地处理突发情况等。

4 四是评价差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把握学生的差异,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上述评价内容,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宽泛的相容性。语文本体的确离不开学生主体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习的语文本体的内容,教师主导的作用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对语文本体的理解上。所以我们要充分领会新课程的评价精神,在教学中要认真做好这三方面的评价,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第13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清平小学丁禄芳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日趋完善。为了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改进课堂评价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日趋完善,大多数课堂教学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并能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未充分注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评价作用,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

1 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我们教师在请学生拼读生字词时,教师不单纯地评价学生,拼对了,拼错了。而是“三声读得准确”,“注意了平舌音”,“后鼻音读得准确”,“敢于举手发言,好,再看仔细一点,就更好了,谁来帮帮他”等等;我们教师在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我往往这样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个问题,思考的方向对了,再看看课文,再想想,肯定会更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导向性,即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要能引导学生怎样学习。

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的“智商”,他们的评价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最爱找的是别人的缺点,很少发现别人的优点。评价别人时,语言也很单一,如:ⅹⅹⅹ声音好听,ⅹⅹⅹ读得太快,ⅹⅹⅹ哪里读错了„„被评的学生,要么高兴,要么低落。这样的评价,意义不大。我们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的评价,真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还得从一年级开始,逐

2 步教会学生怎样去评价,教会学生怎样接受别人的评价。例如:笔者曾经听我校的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的课。学生读完生字词,请同学评价,“ⅹⅹⅹ声音响亮,每个字宝宝的音都读准确了。”被评的同学马上站起来望着评价自己的同学说:“谢谢你的评价,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只要我们教师坚持每一节课,每一次评价都落到实处,都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果。

另一方面,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师“会”评价,学生也“会”评价,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而是面对着被评价的同学。因为同学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保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

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应体现出平等对话、融洽相处。但是在传统教育中,存在着“师道尊严”,学生面对着老师往往存在着“畏惧”心里,他们不敢随意评价老师。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段,老师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完人”,他们对老师的评价,肯定是“赞扬”。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课堂上,先采取“对比”的方式,激励学生评

3 价老师,如:对一段课文,我读两遍,让学生说说:“喜欢老师读的哪一遍?为什么?”教学过程中,当有学生发现了老师的错误,提出来,我真诚地谢谢他,并告诉学生:“人无完人,老师也一样。希望你们以后多多给老师提建议。”经过多次激励,学生逐渐能与老师平等对话,融洽学习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语文了,与老师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更重要的是,激励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思考和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由此可见,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 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

四、学生的自我评价

泰戈尔说过:“你不能看见你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我们人是不可能完全明白自己的。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最难评价的还是自我评价。自信的人,乐观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过高;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过低。我班上很多学生,在我叫他们给自己的表现打分时,他们往往问我:“丁老师,我能得多少分呢?”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更多依赖老师和其他成人。怎样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从而激发学生“扬长避短”呢?教师就要学会引导学生,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逐步学会自我评价。例如:我在教完《海洋世界》这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画一幅《海洋世界》的画。学生作画时,

4 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在左边画海草,有的再右边画小鱼,有的在前面画大鱼,有的在后面画珊瑚„„由于分工明确,合作顺利,所以很快完成了合作学习的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每次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老师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要求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是组内的自我评价。

对于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自检”。每学习一个阶段,我都亲自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并让同桌检查,评价是否合理、恰当。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的客观性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评价体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具体,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定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必将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一个新天地。

第14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集锦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请听一听那富有感情的朗诵。

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 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读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其次是理解地读。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能给我们再读一遍吗? 默读时,贵在可以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就来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吆。

默读,要讲究速度,我希望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你朗读得真棒,比中央电台的播音员还出色。 你朗读得真棒,可以和中央电台的播音员相媲美了。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xx同学那富有表情的朗读吧!

这段话并不好读,也xx同学竟能读出激昂、自豪的语气,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读得真好!准确、流利,还很有感情!

这个自然段挺难读,你却出错少,真不简单!

1 果然不出所料,比老师读得还好呢!

瞧,xx同学读得多好呀!声音又响又脆,语气充分感情。谁也来试一试? 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好,你读得比以前好多了。要保持下去。 如果在诵读时不紧张,你的诵读是非常精彩的。

你读得很流利,声音也很响亮,如果能带着xx的语气来读,肯定很精彩,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虽然我们班男子汉居多,可巾帼不让须眉,对吧!女孩儿们,把你们的魄力展示出来,让男孩刮目相看!

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由你们自己去体会体会。

同学们读得真美,很有味,这就行了。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不就明白了吗?

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写完了,要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嘴。

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二节写得很美,大家读读,要读出感情来。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 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 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

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 2 要是你刚才认真预习了,你一定会读得更流利,你说呢? 很欣赏你读书时专注、入神的样子。

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 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 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

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 你能积极举手,勇气可嘉!

你真有毅力!虽然一次次读错,但你都能一次次克服,读得真不错! 后鼻音读得真准,请你带领大家读一遍好吗? 读读背背,我看谁的记忆力好。 问

“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思考的结果。你们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 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解决。 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了。

你们的思想变得很敏锐了,连这些问题都能想到。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回答,正确与否,你可以去验证。 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活跃。

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能解决的? 有一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谁能帮我解决?

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它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考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得真快。 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 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你提的问题很好!大家要向她学呀!

这句句子你读得真好啊!请你再读一读,让大家仔细听听。 老师听了你的朗读都被感动了!

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写

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你猜,这里会有你吗?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可以念吗?)

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鞭策、鼓励。

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好吗? 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这是对看你的文章的读者负责。

4 xx的字写得真好,这是她认真书写的结果。 这些练习你都做对了,说明这节课你听得很认真。

当你的数学作业第一天得优时,同学们钦佩的眼光就投向了你。 你太了不起了,小小的年龄毛笔字就写得这么工整,让人看后垂涎三尺。

生字听写,你是进步最快的,在课下一定下了很多功夫!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祝贺! 你课堂作业写得很认真,家庭作业也能这样就更棒了。

只要有恒心,你的字一定会写好。每次批改你的作业时,我总是要多看一会儿,欣赏你写的那漂亮的字体,棒极了!

书写如此工整,表达如此流畅,感受如此深刻,你的写作态度与语言基本功告诉老师、你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小作家。

你的作文很整洁,字又端正。我很高兴,谢谢你。 你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句子又通顺,进步很大。

你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字还不够端正,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你写作文的眼光很独到,真了不起! 写完之后,就和范字比较,这个习惯多好呀! 这是我看到的很不寻常的见解,可以展开写。

能恰到好处的模仿课文句式,学以致用,这也是创新的开端。 全文新颖的选材,巧妙的结构,看的出你真费了一番心思。 观察细致,勤于动脑,你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联系上下文,想想怎样过渡才行?

你的进步我们有目共睹,别自卑,昂起头,继续前进吧! 这么优美的语句配上工整的书写该多好啊! 自己读一读,觉得难写的字自己写一写。 想:

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你的思路非常准确。 奇思妙想,棒!

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一、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

(一)、听: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很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二)、说:

1、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4、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5、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6、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三)、想:

1、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2、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四)、做:

1、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2、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3、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4、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5、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6、你坐得端正!注意力也集中!

7、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8、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9、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我为你高兴!

10、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11、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鼓掌)

12、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五)、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

1、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3、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4、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5、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6、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7、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8、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9、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10、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11、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12、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3、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4、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5、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6、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7、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8、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9、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20、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21、××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22、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3、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4、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5、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6、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7、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8、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9、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30、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31、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

32、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学合作得非常好!

33、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34、你是一个很负责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

35、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36、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7、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38、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六)、研究成果评价激励语:

1、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发现!

2、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3、你完成得很好,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4、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

5、真是好样的,你的作品非常出色!

6、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7、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

8、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9、你研究的课题很有价值,请继续研究!

10、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七)、后续研究评价激励语:

1、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2、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3、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4、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油,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5、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6、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

7、你敢于向困难挑战,我要向你学习!

8、你已经很努力了,别急,自信点!

9、只要认真细心,什么也难不倒你!

10、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1、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12、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13、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

14、别放弃,再试几次!坚持下去准能行!

15、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

16、老师很佩服你的钻劲儿!

17、你很富有创造力,离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18、努力争取,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19、试一试,相信自己,老师知道你能行!

20、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

21、阳光总在风雨后,没经历挫折的风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虹?

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一)、对正确回答的评价

1、太棒了!你的回答很精彩!

2、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快比不过你。

3、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

4、你的进步真神速!大家向你学习!

5、你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

6、说得真不错,大家都要向你学习(请继续努力)!

7、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8、回答得真好!非常有创造性!

9、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科学家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认真、努力、积极、思考。

10、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你真行。

11、大家都喜欢你的回答,你的见解真独特。

12、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说明你动了番脑筋。

13、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完整,声音也响亮。

14、×××同学说得(读得)既„ 又„,我们一齐向他学一学。

15、从多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好吗?

16、他的表现真不错,大家给他一些鼓励!

17、你还行,不过还需努力。争取回答得更出色。

(二)、对错误回答的评价

1、你的回答较完整,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好吗?

2、你的脑筋动得可真快,要是在„„说得更清楚具体些,那该有多好呀!

3、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了好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不过回答问前要听清楚问题,行吗?

4、××同学虽然„„,但老师发觉他很有勇气,你们也要像他那样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5、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

6、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同学帮你补充,好吗?

7、再好好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行!

8、你能举手回答真好,不过,请你再想一想(再说一遍),好吗?

9、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会想出来!

10、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来听听其它同学的回答,好吗?

(三)、对小组讨论的评价

1、你们的建议很有特色,值得大家关注!

2、你们真是一群智多星!

3、你们的配合真默契。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瞧!困难的题目对你们来讲不再是一座大山了吧!

5、很好,小组内还有成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6、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真羡慕你们的小集体。

7、你们这一组同学说得(读得)非常„„,把„„理解得透彻。真羡慕你们这一小组的学习能力呀!

8、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力量大无比。

9、你为你们一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

10、你们小组真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11、你们很会观察,非常了不起!这个问题,你们能再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吗?

12、你们这一组合作得真好。

三、学生之间的评价语言:

(一)、对正确回答的评价

1、×××回答得真好,我们要向他学习。

2、他的朗读很有感情,我也想试试(我可以比他更好、我被他的朗读感动了!)

3、我认为××同学的发言很„„,值得我学习。

4、同学说得和我不一样,听了他的话,我明白自己哪儿错了。

5、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发现了,你的听力真了不得。

6、×××用自己的话概括,真棒!

7、他讲得有道理。我再来补充一点。

8、×××答的真好,但如果那样回答我觉得会更好,你试试好吗?

(二)、对错误回答的评价

1、×××的回答基本正确,但我想补充一点„„

2、他读得很认真,也用了情去读,如果将„„用„„口气去读,那会有更好的效果

3、刚才×××的回答中„„地方说的很有道理,而„„地方改一改,这样就更切题了。

4、我有不同的意见„„我来作些补充„„

5、我认为他回答的不够正确(或不完整),我想补充。

6、×××同学虽然没有××同学„„(优点),但我觉得他进步很大,×××同学,加油!

7、你读得很流利,第一遍能读到这样不容易,如果再读几遍,你会读得更流利。

8、和你一起读吧再试试。请你来为我补充。

(三)、对小组讨论的评价

1、他们是很团结的小组。完成的作品质量好,有创新意识,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2、他们的优点(可取之处)有„„,但他们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是„„,如果改进一下的话,就更好了。

3、你们小组讨论的很好,不过我们小组还要补充。

4、这组讨论的气氛真热烈,每个同学参与了交流。

5、××小组刚才讨论过程中非常积极、热烈,现在我们就请他们发表一下意见

6、××小组的同学团结合作,第一个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祝贺他们。

7、发挥一下团队精神,再试试,别怕。

8、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动听,说明你们对课文很熟悉。

四、其他评价方式

(一)对正确回答的评价

1、掌声鼓励。

2、以星级作自我评价。

3、给一个赞赏的动作。(点头,微笑表示)

4、在小黑板上插小红旗。

5、打√(手势表示)。

6、教师可以用手抚摸,翘拇指。(手指语言)

7、把你的回答记在\"中队OK回答本\"上。

8、敲各种图章小奖品记录加分。

9、轻轻地拥抱一下(或互相对拍一下手。

10、给你一朵小红花。

(二)对错误回答的评价

1、打气的动作。

2、齐喊:\"加油!加油!\"

3、用手势表示。不同意的举左手,同意的举右手。

4、做出书面纠正。

5、歪一歪小脑袋,皱一下眉。

(三)对小组讨论的评价

1、争红旗的方式加以激励。

2、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通过实物投影仪来展示。

3、小组成员,互击双手以示庆祝。

4、你(们)回答得很好,课后请你为自己添上一颗星星

第15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在评价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很好”“真好”“真不错”,这样的评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很开心,但这种评语用得多了,学生就会变得麻木。这样的做法有很大的反作用,令学生难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恰当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中赞美。要从长远考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引导和企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2)使赞美更具体。一些老师在赞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的选用一些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时间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提不起兴致。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避免空洞乏味,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受用。

(3)赞美要恰如其分。善于区别赞美的广度和力度,避免夸夸其词、哗众取宠。如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使成绩有目共睹。这样既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避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另外,还要忌赞过多,让学生学会“惜赞如金”。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1)期待式批评。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并寄于希望,如“你读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试一试!” (2)关爱式批评。如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当场点名批评的方式,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促使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整学生的状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3)启发式批评。课堂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如教师所愿,教师不能简单以“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回答”这样的语言来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3、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想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就需要用幽默的评价艺术来做润滑剂。充满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这里的“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合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以获得情感评价的最大效益。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将“互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评价的始终,这里有三个策略: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参与”是互动的基础,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和“互动”构成了实现情感评价的有效落脚点。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感性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情感评价的效果也越明显。

2、变“失败”为“成功”,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表达出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的意愿,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握一握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3、生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采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评议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师评价相比,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容易让彼此接受。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采用同桌批改、四人小组互相批改的方式锻炼学生检查错误的能力,一些学生自己作业本上的错误检查不出来,但是对待他人的作业他们却不会放掉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查漏补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作业本上常常出现学生的评语:“你能把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而且很恰当,真棒!”“这个比喻句很美,我要读一读”“你积累了这么多名言、好词、好句我要向你学习”等。就这样,学生的优点在互评中不断得到了肯定。在评价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最多的现象是故意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甚至发生争吵,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我们先说他们的优点在哪儿,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他读书声音响亮。”“她读得很有感情,但是掉了一个字,希望她以后能读得更好。”被评价的学生也能高兴地接受其他学生的建议,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会注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去鼓励对方,帮助他树立自信。然后再为对方指出努力的方向。现在朗读结束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就更好了。”“你读得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有的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对方会说“让我来帮你。”慢慢地学生之间不仅学会了互相发现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赞扬鼓励对方,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

4、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每次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打分,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运用好这门课堂艺术,就让情感溶入课堂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从而使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作业,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学生分别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时。我指导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朗读的情况。经过一番引导,学生的评价,变得具体、贴切起来。如有的学生说:“戚钢南同学,你读得不错,让我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徐梦薇,你读得不错。不过,第三自然段正是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如果你能读得轻一些会更好。”慢慢地,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方面努推进了。

在初读课文时,我也经常让学生同桌之间互听互评。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边听边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对方的朗读,找出对方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又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反馈。

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16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课标准

1.学习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学习目标明确、恰当。 2.教学内容:

(1)教师能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教材,注意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2)积极开发和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教学中的作用。 3.教学方法。

(1)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策略和方法灵活多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3)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适时、适度,讲求实效。 (4)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4.教师素质。

(1)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2)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 (3)有较强的组织、调控及应变能力。 5.教学效果。

(1)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2)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要注意的问题。

(一)识字

1.改革识字的教学方法,打好识字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借助拼音、部件、熟字、工具书来独立识字 2.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1)在一节课的不同环节复习和巩固生字; (2)复习前面课文中学过的生字;

(3)复习、巩固生字的形式多样、活动有趣。 3.识字融入阅读教学中,在语言环境中加深印象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字指导。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雨点儿》。本课要会认的字有:点、数、清、彩、飘、落、空、问、回、答、方。教师在教学生认字的同时,还出示生词卡片认识了相关的生词,其中有:雨点、数不清、云彩、飘落。这时,教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前几个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读一读(个体读、小组读、全班齐读):“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样,就将识字融入到句子中,融入到课文中,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词语,发音准确,印象深刻。

4.相互交流课外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5.根据学生年龄不同,识字指导的重点应不同,有所侧重。加强范写,抓重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6.重视写字的讲评,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二)阅读 1.重视朗读的指导: (1)要体现朗读的层次性。读几遍,每遍要达到的朗读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太随意。

(2)朗读形式要多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3)发挥范读的作用。不主张全篇范读,要抓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长句子、难理解的句子、生字集中的句子。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学生读、演“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迫不及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意见,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所以读的语气和口吻不尽相同。通过反复读,学生体会出小猴子看到葡萄时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2.引导学生质疑,相互问答,适当讲解和点拨。引导学生说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自己的独到的内心体验。如广东湛江第二十五小学的李承思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小刺猬和小熊得到彼此的称赞后会怎样?这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积极举手说: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这样,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出独特的内心体验,都不同程度地体会到称赞的神奇力量,懂得与人相处要互相学习、谦虚有礼,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思考价值,激发学生的思维。 4.注意积累语言:课内外好的词语、句子、段篇。

(三)全国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研讨的课题怎样将识字教学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

三、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整体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可以引导学生猜谜识字、记字,“又字走进村子里——树”、“两个小人戴着帽子走进门——两”。可以通过“生字迷路——帮生字找家”,进行归类识字。学习了“葡萄”、“狐狸”这些词语后,让学生说说像葡萄这样两个字都是“草字头”的生词有哪些,像狐狸这样两个字都是“反犬旁”的生词有哪些,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

3.发挥汉语拼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工具作用,加强识字指导和训练,培养朗读能力。

4.注意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5.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以借助动作、表情理解词义,可以借助课件理解句子的意义。如学习“身”,教师面向学生,右手举过头顶指向左上方,右腿伸直右移指向右下方,整个身体的姿势就是一个“身”字,这是体态识字。在学习“看”时,帮助学生观察分析:上面是“手”、下面是“目”,手搭在眼睛上就是向远处“看”,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使学生观察、发现、表演、体验、习得、学会,掌握会意字的特点和识记方法。

6.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给予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识字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创新识字方法,探索识字规律。2.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识字情境,搭设字词和事物之间图文结合的桥梁,使生字和事物建立紧密的生活联系。如江苏南京天妃宫小学的史春妍上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一课,主要通过词串识字。共有四组词串: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授课教师出示了有关骏马、秋风、杏花、春雨、椰树、骄阳、牦牛、冰雪八幅图片,配乐让学生欣赏,同时对应的是这八个生词,把生词和图画美景相结合,又把生词贴在中国地图对应的位置上,使生词和塞北、江南、海岛、高原不同地方的风光、景色紧密联系,和其在祖国的地理位置联系,学生认识清楚、理解深刻,课件直观形象,精致实效。

3.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识字,体现识字的层次性,做到玩中学、学中玩。采取的形式和环节有:在课文中借助拼音读一读、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一读、去掉拼音读一读、通过猜谜等游戏活动记一记、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如天津市河东丽苑小学的王观戎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在巩固生字时,采用了“游戏大比拼”活动形式:一字开花、生字魔方、猜字游戏、拍字游戏、帮生字找朋友。全班学生分成五组选择其中一种游戏方法巩固练习并进行小组汇报,每组游戏形式不一样,但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生字巩固练习任务得以完成。

4.重视课堂教学的书写指导,教师示范要规范。给学生当堂书写的时间,培养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课堂识字和写字做到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外语实验小学的许婷在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日、月、明》一课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重正确坐姿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写字的同时配上中国古典乐曲,创设出优雅的书法艺术氛围,学生平心静气,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三)阅读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目标,实现低段阅读教学认认、读读、说说、背背、写写、画画的教学策略,进行人文教育。

2.阅读教学一定要熟读文本,可以要求学生读的浅一点、少一点、迟一点。3.以读为主,把讲放在难理解的地方,切忌把精力放在分析理解上。

4.朗读形式多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学生语言积累丰富,思维敏捷。

5.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边读边画,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变。

四、实施建议

1.课堂教学符合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和特点:姓语、姓低、姓小、姓细。2.倡简: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求真:识字、写字的指导、书写训练扎实,朗读面向大多数学生,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个人的认识、体会,哪怕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务实:完成和实现识字及阅读教学目标。

3.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尽可能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识字、记字。

4.教学设计要尽快转变“线性”的单一设计,改为“块状”的开放设计。基于本校和自己班级的实际,从常态课的教学中反思、总结、提高。 5.课件要少而精,应后置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基础上。课件文本尽量用楷体字或宋体字,且为黑色。课件色彩不宜绚丽,过多的画面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缺憾。 6.写字练习必须在课上当堂完成,与学生课下的减负紧密联系。

7.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识字教学中知道哪些是会认的字,哪些是要求学会的字。

8.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平均用力。9.关注文本,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看着课本读。 10.学会倾听,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

1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如《称赞》一课,品读理解、指导评价小熊和小獾互相称赞的话语:“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对于个别朗读有困难的学生,读过一遍后读第二遍,当有进步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再让读一遍,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信心也一次比一次增强。 12.教学风格扎实有效。

13.课堂评价多提供展示学生识字和阅读成果的平台,评价语言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14.充分发挥单元导读、自学提示、课本插图插语、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习题的教材编排导向作用

第17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

李文倩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谈一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求教于方家。

一、善于倾听是正确评价的保证

教师要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有的放矢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倾听直接影响到课堂评价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老师评价的接受程度。

1、倾听学生求知的声音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倾听他们的问题,逐一进行评价和解释。

2、倾听课堂中出现的“小插曲”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师需要花些时间耐心地倾听和询问,作出正确、适当的评价。及时地肯定性评价,缓解了课堂气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倾听学生争论的声音

每一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而在课堂中,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适时作出公平的评价,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语文课堂运用情感评价的过程是引导、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用好“语言”这个工具,对于提高课堂评价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3、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想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就需要用幽默的评价艺术来做润滑剂。充满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将“互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评价的始终,这里有三个策略: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参与”是互动的基础,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和“互动”构成了实现情感评价的有效落脚点。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感性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情感评价的效果也越明显。

2、变“失败”为“成功”,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表达出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的意愿,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握一握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3、生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采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评议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师评价相比,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容易让彼此接受。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采用同桌批改、四人小组互相批改的方式锻炼学生检查错误的能力,一些学生自己作业本上的错误检查不出来,但是对待他人的作业他们却不会放掉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查漏补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慢慢地学生之间不仅学会了互相发现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赞扬鼓励对方,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

4、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每次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打分,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运用好这门课堂艺术,就让情感溶入课堂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第18篇: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张弛有度 收放自如——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动人的乐曲、美好的诗篇、精美的散文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张弛有度的节奏。节奏是通过其轻、重、缓、急来表现事物内在变化的转变过程的,节奏控制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一堂课其实就跟一首乐曲,一章诗篇,一篇散文一样,我们要努力把课上得有节奏而且富有诗意。

孙绍振教授曾对中学语文课堂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在中国的语文课上,教学双方浪费生命的程度可能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许多关注教育、对中学教育担忧的人都意识到了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问题。推动和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提出了“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一定要因势而变,顺势而改。”她也身体力行,不断地学习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近年来也逐步成为了热门的课题,大家也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吕叔湘(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的问题。

语文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部分,并非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就能讲清说透的,我想从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课堂”来谈谈,怎样把握好每一节课的节奏,充分发挥每一节课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主导地位的教师和主体学生的互动,是师生通过课堂教学对语文有共同的认识和对文本的解读,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节奏的调控中来。要能有效的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应该要从几个环节落到实处。

张弛有度 突出重点 奏好“过门”

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想要有效地做好课堂节奏的调控无疑是空中楼阁。课前师生两方面都要做足准备工作,教师要钻研教材,要能吃透教材。老师拿到一篇课文“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教者和学者——的位置”(陈日亮)不着急着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把自己当成传声器。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对课文要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解读,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在自己鉴赏的基础上再研读其他教师的教案,取精去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自己课堂的华服。

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工作是课堂高效的另一重要保障。陈日亮在语文教学《十如何》中就指出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一篇课文,不能对学生做面面俱到的要求,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造成处处蜻蜓点水泛泛带过的结果,不能突出重点,学生难以细致品读。该教什么,什么可以暂且放一放,在课前准备时就要明确。在自己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备好学生的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做到轻重缓急内容疏密的张弛有度,这样为课堂节奏的调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解读课文尽量不要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备课时要有主线,要有一个或几个能贯穿始终的问题作为整堂课的线索,准确把握文章的主线。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是一篇外国新闻,文章冗长,学生对课文背景不熟悉,对新闻体裁接触也不多,如何迅速有效的把握文章的关键,寻找有力的突破口就很重要。

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从标题入手,“既然没有新闻可供报道,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为什么仍然要写下这篇作品,并且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学生可以根据这个问题着手研读课文,去文中寻找答案,感受作者复杂的情感。另外布置预习要落到实处,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课前就应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就能较好的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怒,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内涵又能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

收放自如 驾驭课堂 演奏华章

在师生都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课堂上师生互动就更能有节奏感。做好充足准备后课堂上老师如何顺畅地驾驭整堂课,师生之间怎样良性互动就特别能考验一个教师的能力。有些教师盲目崇拜迷信别人“优秀”教学模式,生搬硬套,只注重形式却没有学到神韵。这样的课堂模式复制就没有办法奏出自己的乐章。“文无定法”,上课如同作文,千篇1律一成不变的上课模式只能让师生都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要做自己课堂的主人,相信自己,根据不同的课文备足教材,我们要有信心驾驭自己的课堂。

在备课时抓住了课文的关键突出了重点,就要引导学生找到解读文章的钥匙,开启感悟文章的门,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深入剖析文本。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应该体现在其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让学生有全局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到学生欲罢不能之时然后点拨,让学生能有醍醐灌顶之感。

重心把握好,还要兼顾课堂的其他环节,既不能没有尺度的灵活松散,也不要刻板的进行板块的分配。就如很多时候教师设置的“导入”环节,纯粹是为“导”而“导”,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形同虚设的板块就是无效的。课堂并非一定要严格遵循板块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巧妙的有价值的问题串起整条线,一线串珠,贯穿始终争取做到课堂节奏的流畅。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学习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段、每一个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钱梦龙)教无定法,课堂不是死板的程序复制,各个环节还可以互相渗透交叉,解读文本时也可以锻炼读写能力,读写结合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语文课堂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场所,大家都意识到教师满堂灌势必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现在教师也特别重视师生互动。比如有些活动课,整堂课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像个菜市场,但是往往意义不是特别大,大多流于形式。有的时候教师把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事先预设安排好,准备把学生往道上引,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生硬地把学生拽回自己预设的环节或答案。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情,不能起到真正的师生互动,课堂的节奏完全是控制在预设的范围内,这样的课堂永远是僵化死板的。

学生的课堂生成,是整堂课上最灵活最动人最有创造性的节奏。教师能有效引导和利用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步骤和环节,驾驭调控好整堂课的节奏,是教师走向成熟的过程。比如有个教师在上《故都的秋》一文中,正要分析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老师,‘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中的‘黄酒’、‘白干’、‘稀饭’、‘馍馍’怎么理解?”这个学生突然的提问让全班的空气都凝固了,问题不仅问住了所有的学生也问住了老师。在给学生鼓励的同时,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和教学步骤不吻合,但的确可以借此带动学生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品尝文章的语言特色,是个有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进一步提示学生对文中出现的事物进行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顿时活跃了起来。能把课堂生成利用好,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处理好课堂生成,是教师驾驭课堂节奏的强有力的体现。

此外课堂上我们要注意适当留白。掌握一点的留白技巧,可以做到课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有自己的感悟体会,这样更能让课堂这首乐章令人回味。

要想科学合理的控制把握好课堂节奏,奏出美好的课堂乐章,让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所得、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于漪教授说自己一辈子都在钻研学习,一辈子都在学做好老师,她以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我们也要向她学习,脚踏实地地上好每一堂课,站好自己的三尺讲台,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的效率,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技巧和艺术。

第19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力求科学、准确。

(三)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避免评价的繁琐化。

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由教师制定,也可由师生合作制定。

2.目标要明确、恰当、具体,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考虑。

3.目标可以通过导入新课或课堂小结等途径加以说明,教师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目标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

1.根据语文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重点、难点明确。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注意整合。另外,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时间性和综合性。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有效组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教法灵活得当,讲求教学艺术。教学环节合理,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安排适当。

4.提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正确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学素质

1.教态自然和蔼。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亲切,教学行为规范,热爱学生,作风民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

2.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有节奏感,有激情,富有启发性。普通话标准、流畅。

3.板书规范,字体美观,纲目清楚,设计合理。4.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宽广的学科视野,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教学效果

1.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多,学习效率高,学习质量好。

2.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主动参与教学,参与范围广、过程、程度深。

3.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空间大,思考时间充分,思维状态活跃,效果良好。

4.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有较高的达成度。既有近效,也有远效。

2008.04 2

第20篇:浅析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白沟新城第一中学 姚永成

课堂评价是课程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指导和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精到的评课应该让执教者从“浮云遮望眼”的困境中走出,有一种“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之感。

评课时,应在“一基点”上站稳脚,在“四原则”上把握方向,从“五要素”中掌握方法,用“一真实”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一、在“一基点”上站稳脚

“一基点”即《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执教者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而且是评课者评价一堂语文课的标准。评课者需对此胸有成竹,方能结出智慧之果。

二、在“四原则”上把握评课的方向

(1)科学性原则。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有内在规律。评课者应帮助执教者认识并掌握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要求和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工作。

(2)启发性原则。评课者要采用好的方式,启发执教者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通过评课,使执教者开启思路,悟出教学的真谛。

(3)民主性原则。评课就其本质而言,是评课者和执教者共同探讨教学规律的过程。在评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执教者,认真倾听执教者对上课的设想。不要以专家、权威自居,应平等地和执教者切磋琢磨,共同研究。

(4)因材施教原则。这是教学上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这一原则在评课中同样适用。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评课者要针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千篇1律,千人一法,难以奏效。

三、从“五要素”中掌握评课的内容、方法

第一要素——“看主体”,即看学生是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的主人,看课堂里的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是否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现成的问题是否有选择地接受,并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有的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有的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充分地合作交流、相互质疑、辩论补充,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参与,并在亲自参与中获得提高。学生全员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大家都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要素——“看主导”,即看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围绕着教师行为应当思考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选择是否真正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是否梳理清楚,抓住关键,处理得当;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恰当、有效;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是否自如、熟练,能否恰当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能否引导、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之中,教师能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课堂中关注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不同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我们看一堂课最关键的也是要看这一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发展了什么,语言上的、情感上的,不必要去进行测试,我们听课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就会察觉到。一堂课,学生有所得,是我们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三要素——“看成效”,即看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能否做到和谐统一。教师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有效地经历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与否和教学效果好坏,要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否已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语文课堂信息量是否适度,学生负担是否合理。

第四要素——“看容量”,即看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开放性。小小语文课堂是否体现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学校内外的融合和沟通。

第五要素——“看个性”,即看课堂教学是否具有特色。看语文教师是否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态、教师自身特点组织教学,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四、用“一真实”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色 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绚烂”, 特别是公开课、比赛课越来越像“表演课”,“本色”教学越来越失位,几乎无人问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曾强调:“不论是怎样的课型都应该完成语文课应该有的实实在在内容,如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因此,回归“本色”教学应从我们身边的每一节课做起,重视语文基础教学,锤炼自己的基本功。课堂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只有与学生真心交流,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真正的交流场所,老师才能真正地融入学生。哪怕你的教案不是那么精彩,哪怕你偏离了教案,但只要你与学生真心交流,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会让人感觉舒服,就会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真正学会学习。只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总之,评课活动应成为领导和教师真诚对话、心灵交流的平台,教学研讨、科学研究的园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课活动的导向作用、教研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天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评价评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评价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