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学校工作总结

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27 08:34:14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

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

一、学校自然情况

朝阳三中始建于1968年11月,占地面积22390.5㎡、建筑面积9309.76㎡。现有27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142名在岗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创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力打造人文、绿色、和谐的文明校园。先后荣获平安创建先进单位、教育系统软环境及行风评议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和谐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是环境教育的活教材,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树立爱护地球从身边做起的环境观。本着这一宗旨,学校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绿色生态打造有机结合起来。几年来学校在环境建设方面,注入大量资金用于美化、绿化、人文化校园建设。建成240平方米的水冲厕所,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栽植各种树木180棵,硬化地面达9580平方米,放置景观石2块,修建田径场地一块,篮球场地4块。

三、文化育人氛围

学校着力构建以办学宗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全力打造以三年任期规划为目标的人文环境。校门口红色的大理石,镶嵌着熠熠生辉的“朝阳市第三中学”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校园内一尊镌刻着“博文约礼”高大景观石巍然屹立,四周分布着错落有致的苍松、云杉,甬路两旁有精致的宣传橱窗,还有精心设计的草坪、花坛、树木。教学楼顶矗立着“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雨达正前方悬挂“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谋发展,务实创新,和谐进取创名校”的三年规划目标。进入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艺术雕塑,其他楼层正面布置的是艺术版画。一楼中厅东侧墙面张贴着学校的校训、校歌、干部行为准则,西侧墙张贴着中学生守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侧墙面底部还摆放着学校常年进行、定期更换,以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四块宣传板,让来者首先感觉到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楼梯缓步台墙面镶嵌着明亮的墙镜,专门为方便师生整理衣着而设计,走廊里到处悬挂着教育警言、名人画像、学习指导、心理疏导方法、教育名句等。二楼中厅是学校多年来办学取得的各项荣誉展厅,东侧厅是朝阳城市经济发展成果展示。三楼中厅两侧墙面是古代教育家的文章板雕,正中间摆放着艺术鱼缸,游动的金鱼象征着生命不息、勃勃生机,东侧厅是朝阳四大文化的张贴画。教学楼走廊窗台上摆着盛开的鲜花,两侧镶嵌着国家领导人教育语录和名人教育真言,真正达到了让每一面墙说话,发挥文化育人的教育作用。

四、创建主要工作

1、学校高度重视环境友好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长:黄桂华(校长)王守权(书记)

副组长:唐宏伟 于清泽 贾文军 刘凤杰

组员:冉海清 王树文 吕永芳 刘铁钧 侯艳华 赵玉革 于海江韩继卓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环境友好学校创建工作。各部门按照友好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负责落实本部门应承担的工作。

2、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安排,开展一系列综合整治工作。学校生态环境基本达到控制标准,污水排放全部入市政管网,无烟尘排放,垃圾集中回收并分类投放,校园内无噪声现象,所有教学过程产生的危险污染物一律统一由专人处理,水房、厕所等主要用水处均采用节能器具,学校有明确的用电规章制度,水电节能器具应用率超过30%,基础公共设施得到基本完善,生态绿化实现率超过90%。

3、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严格按照制定的建设规划执行。环境友好学校建设资料档案齐全,生态建设立项项目评估实现率达100%师生和公众对学校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8%以上,环保志愿团队组建率、科普宣传普及率、技能教师资格培训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出规定标准。

五、工作目标实施途径

中学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学校教育,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进行。主要形式有:

1、立足环境教育课

环境教育课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简单关系;二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日常行为;三是使中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环境伦理,培养中学生“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环境道德观念;四是使学生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一些爱护环境的行为,对一些有害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积极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

2、强化学科教学渗透

中学各学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学校要求学科教师要做到充分重视,要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进行补充和扩展,把学科知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目标、确定环境教育渗透内容、制订教育计划、灵活实施环境教育。

3、创设环境教育情境

一是倡导学生群体阅读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组织学生参加以各类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德育基地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三是通过共青团组织科普环保特色教育活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都由共青团牵头组织有关环保绿色行动,通过实践体验,激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提高人人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环保行为。

4、抓好主题班团教育

坚持开展“绿色与生命”、“绿色与健康坚持”为主题的环保教育班团会,强化校内的宣传行为。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评比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群体环保知晓率。

5、拓展实践体验渠道

学校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课和校园清理整洁活动,以及感恩社会体验活动,改变说教的形式,采用直观的教育方式,加大学生对环保的参与和渗透力度,创设情境,强化在环境中教育效果。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展示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成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亲近绿色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学校生态公共安全状况良好,无环境危害事故发生,无一起投诉现象。学校美化、绿化、彩化、香化及文化建设得到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校园园林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和表奖,被授予朝阳市绿色学校,2004年被辽宁省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05年获得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先进学校、2005年被授予朝阳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平安和谐校园、2009年在辽宁省举办的“千校万人大会操”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教育系统软环境及行风评比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被授予心理健康先进单位、2011年被授予朝阳市内保先进单位。

现在学校的绿色教育活动正在向着序列化、经常化、制度化方向良好地发展,学生的绿色情感体会也在不断的地加深,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融入到德育活动当中,环保理念正在植入人心,环保文化正在逐步形成,绿色环境已初成规模,一所校园环境清洁、优美,环境教育规范、有特色的学校,正在向着环境友好学校目标和谐地迈进。

朝阳市第三中学

2012年3月5日

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

朝阳市第三初级中学

推荐第2篇:环境友好型学校方案

节约资源 美化环境 担起你我共同的责任 重庆市酉

阳县桃花源中学校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实施方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校坚持引导师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保证我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委、环保局统一部署,特制定我校“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为中心,以节水、节电、节粮、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强化节约意识,规范节约制度,培育节约行为。积极创建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并用以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师生在社区和个人生活中自觉注重环保实践,自觉遵守公民环保规范。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陈德和 副组长:龚万达 陈强 组 员:徐顺河 白 倍 黄 臣 高 丹 庹汉元 田 文 田 苇 李王明

2、工作小组:

办公室:全面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指导工作,红头文件。

教导处:具体负责环境友好型教育课程的安排工作和师生环境友好型教育工作。

教科室:主要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科研课题工作,教师的资源、环保知识培训工作。

体艺卫:主要负责制定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方案、计划、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组织领导。

工会、少先队 :主要负责开展校内外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校园环保、美化和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的宣传工作。

总务处: 主要负责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及各种环保设备等硬件的配备工作及各项办公用品的发放与回收。

三、工作内容

(一)节约资源方面

1、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宿舍都要做到晴天时不开灯,人少时少开灯,人走时随手关灯;调整各处办公桌位置,尽量靠窗户,采用自然光,少开照明灯;做到公共场所有专人负责在必要时开灯、关灯。 (2)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尽可能地更换、使用节能灯具。 (3)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

(4)杜绝在宿舍、办公室等处私自使用电炉子、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2、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倡导用容器盛水涮洗拖布等,尽量避免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

(3)校园绿化用水要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

3、节约办公用品(1)积极推进校园办公系统,尽快实现无纸化办公。

(2)节约印刷、复印以及宣传用品的印制费用。印刷、复印材料,校务办公室必须严格把关,专人管理,校园内部传送的纸质材料,一律实行双面打印,防止重印、多印,避免浪费。 (3)节约通讯费用。接打外线电话做到言简意赅,不打聊天电话,减少通话时间。办公室尽量减少长途电话。

(4)把好采购关,一方面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设备购入,另一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尽量使用陶瓷、玻璃茶杯,逐步淘汰一次性纸杯的使用。 (5)及时改造、淘汰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妥善处理报损与报废设备,可修可用的决不报废,可用的零部件决不出售,报废出售力争最高价格。

4、节约粮食

(1)教职工特别是学生在食堂就餐时,要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

(2)食堂工作人员要强化节约意识,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5、综合利用资源

(1)科学地管理、调整、调配各种仪器设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闲置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使用。 (2)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坚持人尽其才,增强用人的计划性,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提高工作效率,提倡一专多能,压缩临时工使用。

(二)美化环境方面

1、建立健全关于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绿化、美化工作。

3、进一步完善配置校园绿化环保警示标牌及名人名言。

推荐第3篇: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实施方案

节约资源 美化环境 担起你我共同的责任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实施方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校坚持引导师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保证我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区教委、区环保局统一部署,特制定我校“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为中心,以节水、节电、节粮、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强化节约意识,规范节约制度,培育节约行为。积极创建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并用以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师生在社区和个人生活中自觉注重环保实践,自觉遵守公民环保规范。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李朝坤 副组长:陈隆平

组 员: 张仁华 黄洪华 张茜 尤雪梅 韦延芬

2、工作小组:

校长办公室:全面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指导工作。

教导处:主要负责制定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方案、计划、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环境友好型教育课程的安排工作和师生环境友好型教育工作。

教科室:主要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科研课题工作,教师的资源、环保知识培训工作。

工会、少先队 :主要负责开展校内外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校园环保、美化和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的宣传工作。

总务处: 主要负责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及各种环保设备等硬件的配备工作及各项办公用品的发放与回收。

三、工作内容

(一)节约资源方面

1、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宿舍都要做到晴天时不开灯,人少时少开灯,人走时随手关灯;调整各处办公桌位置,尽量靠窗户,采用自然光,少开照明灯;做到公共场所有专人负责在必要时开灯、关灯。

(2)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尽可能地更换、使用节能灯具。 (3)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

(4)杜绝在宿舍、办公室等处私自使用电炉子、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2、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倡导用容器盛水涮洗拖布等,尽量避免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

(3)校园绿化用水要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

3、节约办公用品 (1)积极推进校园办公系统,尽快实现无纸化办公。

(2)节约印刷、复印以及宣传用品的印制费用。印刷、复印材料,校务办公室必须严格把关,专人管理,校园内部传送的纸质材料,一律实行双面打印,防止重印、多印,避免浪费。

(3)节约通讯费用。接打外线电话做到言简意赅,不打聊天电话,减少通话时间。办公室尽量减少长途电话。

(4)把好采购关,一方面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设备购入,另一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尽量使用陶瓷、玻璃茶杯,逐步淘汰一次性纸杯的使用。

(5)及时改造、淘汰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妥善处理报损与报废设备,可修可用的决不报废,可用的零部件决不出售,报废出售力争最高价格。

4、节约粮食

(1)教职工特别是学生在食堂就餐时,要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

(2)食堂工作人员要强化节约意识,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5、综合利用资源

(1)科学地管理、调整、调配各种仪器设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闲置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使用。

(2)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坚持人尽其才,增强用人的计划性,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提高工作效率,提倡一专多能,压缩临时工使用。

(二)美化环境方面

1、建立健全关于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绿化、美化工作。

3、进一步完善配置校园绿化环保警示标牌及名人名言。

4、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育宣传发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1)组织全体教师、学生学习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有关文件及评价标准。

(2)利用橱窗积极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4)各班以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为主题开好主题班会、出好黑板报。 (5)开展签名活动,各班确定承诺口号及宣传标语。 (6)开展有关征文活动。

5、做好自查与自评工作

四、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1)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节能环境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内含和创建意义。

(2)加强节能环保知识培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理论水平。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教育作用,全力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创造力。

(3)要充分发挥学校整体德育功能,利用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载体的广泛宣传和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参与节能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师生节能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积极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引导师生在社区和个人生活中自觉注重节能环保实践。

2、健全制度,责任到位,加强“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管理 (1)学校各项管理措施有力,要体现环境保护概念,节约和回收资源,节能等环保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力求与德育工作结合,与素质教育结合,与创文明学校结合。努力做到行政工作有措施体现,学科教学有内容体现,社会活动有收获体现。

(2)建立督查制度,领导小组不定期督查,每次督查、检查都要做好详细记录,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环境友好型学校公开电话和电子信箱,随时接受群众对浪费现象的举报,对每次举报都要如实记载,反馈相关情况,并责令其整改。建立舆论监督制度,及时曝光浪费现象和管理漏洞,及时宣传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好人好事。

(3)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环境友好型学校档案工作,长期积累,分类清楚,形式多样,文件完整。

3、认真组织,开展活动,丰富节能环保内容

(1)组织观看环境教育的电影,开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

(2)开展环保节能环保征文等活动。

(3)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签名活动,各班确定承诺口号及宣传标语。

(4)开设环境教育公开课,开展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评选、环保知识测试、环保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4、多方辐射,争取支持,壮大节能环保队伍

(1)转变观念,把节能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在创建活动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学生节能环保小组,做到全员参与。

(2)在培养全体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要利用学生与家庭的密切关系,通过学生将节能环保意识带入家庭,培养家庭成员的节能意识和环保行为,逐步壮大节能环保队伍。

(3)积极与有关环保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区力量,争取指导与支持。

5、生态环境教育走进校园,生态环保深入人心。要以课堂为环保教育主阵地,其它学科有机渗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好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广大师生要深刻认识“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环境建设无小事的思想,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丁家嘴小学形象的观念。

2、坚持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加强环保宣传,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 (2)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3)重视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3、坚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2)以综合实践课为依托,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

4、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 (1)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 (2)从环保自愿者做起。 (3)从学生的寒暑假做起。

5、坚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创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6、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指导、协调、督查、通报等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靠实工作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在开展整治过程中,要注重制度建设,力求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7、健全机制,务求实效。对班级管理工作及教学工作期末考核中加上以生态环境教育考核的相关内容,并以量化统计,纳入到各项考核之中去。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2013年9月26日

推荐第4篇:(新)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

和谐校园 绿色友好

——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

盘山县高级中学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和谐校园 绿色友好

——盘山县高级中学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近年来,盘山县高中以“辽宁省绿色学校”为主要依托,围绕“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各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建立起一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学校的环境教育运行机制。

一、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环境教育

盘山县高级中学于2006年8月15日正式迁入新校址,学校占地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整齐、气派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彰显着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现代化学校的育人优势,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为学校提供了天然的绿化优势。

校园内十三栋大楼拔地而起,错落参差,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校园分为行政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四大部分,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三栋、行政办公楼、科技艺术楼、电教信息楼、实验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楼两栋、家长陪读楼两栋、教工食堂、学生食堂、浴池、超市等设施。这其中有10个高标准现代化的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及设备先进的4个学生微机教室、2个多媒体阶梯教室等设施,实现办公环境现代化,办公设备数字化,备课内容网络化。每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每个教室配有一套功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4小时联网。办公室一律采用隔断化设计、美化装饰,大大提高教

1 师教学效率。

校园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26000平方米的绿色运动场,400米的标准塑胶跑道,可容纳2500人的体育看台,标准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场地设施,丰富的体育活动,扩大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师生的体魄。宽敞的操场四周,安装了健身器材。2008年,学校新增了15副乒乓球案子,建立了面积26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 60 人同时训练的学生乒乓球馆。

三栋学生公寓,两栋家长陪读楼,学生人均居住2.45平方米,学生公寓配备了专用储物柜;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大楼、快餐店,保证了学生卫生健康的饮食需求,遮雨的自行车棚、淋浴室、热水房、超市、书店,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二、育人环境美好,深化环境教育

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新举措,不再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并把环境教育纳入中考、高考内容,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

学校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艺术化,学校内建有水上公园,这些都给学生创造一个情趣高雅、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感受校园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吸取营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激发斗志。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绿化工作,我校聘请专业绿化设计师对校园的有限空间,紧密结合教学活动,进行了科学、合理、实用

2 的设计。校园内外共栽植树木3800棵;藤本草木100万株。树木、藤草等植物与楼房、红墙交相辉映,保证了校园的优美、和谐、清净,构成了莘莘学子成人成才的理想园地,形成了处处皆绿色、无处不环保的清新环境。

从建校以来,绿化管理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按计划、分类别的实行了精心的管理。由于管理人员的勤修锄、勤施肥、勤修剪,使校园绿地花木生长旺盛,达到了树木、花草培植合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香的情景。为增加学校绿地文化氛围,建立花木生长档案,严密注视,对于花木变化记录下来,并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

我校的体育课更是有规模有特色。自2009年起,高一学生实行体育选修走班制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中任选一项,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分制教学。这种体育授课学分制方式的改革,是新课改精神下的实质性改革措施,这一改革,在盘锦市乃至辽宁省尚属首例,可谓一花独秀。

每天上下午的两个大课间,是学生们最开心最活跃的时候。课间操成为我校展示学生风采的窗口。课间操随季节变化而形式多样,有长跑、国颁新广播操、校操和太极拳等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感受到了操场上、阳光下的锻炼快乐。美丽的大课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动人的旋律,让岁月在青春中飞扬。

独立的艺术教学大楼,设施齐全的艺术教室,专职的音乐、

3 美术教师,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了我校体育特长教育的发展。2010年投资建立了的学生健美操馆,馆内组合音响、电视齐全,功能先进,可容纳60多人同时训练。宽敞明亮的大厅,舒缓悠扬的音乐,在这里学生尽情释放青春的活力。

新建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总面积达6100平方米,能满足600人同时阅读的需要。馆藏图书83400册,各类资料档案530种,音像资料210种,还有大量电子图书。

校园布局合理,一条设计独特的连廊,通行便利,使十三栋大楼连成一体;连廊之下,直栏横槛,小桥流水,波光粼粼,荷花竞放,千尾鲤鱼畅游其中。环境优雅,一年三季银杏挺拔,杨柳依依,草坪碧绿,百花争艳。连廊缦回,曲径通幽,池水泛波,游鱼嬉戏。红白相间的教学楼掩映其中,优美的环境,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和谐统一,景观建设和育人功能相辅相成。

校园内不仅处处有景点有特色,而且处处有品味有内涵。三个教学楼的内部都很注重环境文化的布臵。每个教室里都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班级墙报。每个教室门口都有本班班主任介绍和班级奋斗目标。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彰显着自己的特色。从二楼到五楼的走廊墙壁分别是“知识百科”“班级量化考核表”“年部组织机构及双周工作计划”“年部誓言”。走廊里装饰着感动中国、中外名校、科技之光等专栏,这些都营造出

4 处处有哲思,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处处是经典的人文校园特色。

橱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一到高三,各个楼门口橱窗的内容不一。有“阅读栏”,主要张贴定期更换的报纸,这是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动态;有“师生作品展”,主要张贴师生的作品,有图画、书法、工艺作品等,激励学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还有“风采栏”。展示高考状元榜、优秀教师风采等。这些有特色的橱窗文化,起到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有利地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将文化理念化为格言警句,在校园各处展现,于潜移默化中育人。例如行政楼厅墙上镌刻着“笃行、励志、崇德、尚学 ”八个浑厚有力的大字。年部走廊上张贴着温馨的标语:“走廊上尽量文雅,操场上展示雄姿。”“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舒心笑容多一点。”“勤奋学习是精神,互助友爱是美德。”等等。 图文并茂的墙壁语言,使学生能够在课间休闲娱乐的同时得到心灵、思维上的启迪,同时精美图片、精辟文字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更能体现学校独到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组织制度健全,增强环境意识

盘山县高中全体师生更新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环境教育问题上认识一致,行动上同步,把环境教育

5 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成立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环境教育工作小组。环境教育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多个方面,为防止环境教育一阵风,流于形式,学校以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为主导、环保协会为主体、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机制。

学校为此专门召开师生大会,王远贺校长在讲话中提出: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是能源消耗大户,节约潜力巨大,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倡导和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培养有环境意识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会上,校长对全校师生提出要求,一是进一步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二是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节能环保理念,使节能减排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人人争做节能标兵、减排楷模。三是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要树立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争取做到“一物多用”,垃圾分类投放,合理回收处理废纸、饮料瓶等废弃物。四是围绕节能减排, 6 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为节能减排、创建生态学校献计献策。

四、校园呈现和谐,育人成效显著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成绩斐然,与2010年相比,全年节约用电19%、节约用水17%,节约印刷纸张15%,不仅节约了办学经费,也为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

同时,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业绩,高考和各科学竞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新进展,教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达50人次以上;学生素质教育有了新发展,我校艺术教育品位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获得“盘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盘锦市中小学大课间示范校”、“辽宁省千校万人大会操示范学校”、“辽宁省示范高中”、“辽宁省精神文明雷锋号”、“ 辽宁省绿化先进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等奖”、“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10几项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盘山县高中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盘锦市教育系统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推荐第5篇:环境友好型矿山

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

——晋城市三八煤矿

二○○五我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长远目标出发,拓展思路、锐意改革、实现了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一定成绩。

一、强化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进程中,我们从设备投入、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认真整改、狠抓落实。首先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采煤、选煤、运输等设备的更新,组建了装备先进的综掘队和机采队,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资源回采率也由原先的37%逐步达到了85%,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其次是完善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控制生产成本,节能降耗,确保单位成本持续降低,重点加强对煤场、各厂队材料、配件费用以及全矿燃料的考核控制。在增收创优上,我矿加大回收复用,修旧利废以及设备的自制自修力度,切实减少了大量材料的投入。另外我矿投资300余万元对机电主变增容改造,实现电脑操作以来,我矿吨煤用电仅为6度,跨入全市吨煤电费消耗最低企业行列;第三,培养职工节约意识,教育广大职工树立“以矿为家”、“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企业理念,使人人认识到了标准化矿井建设与 1

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关系,增强了职工的成本意识和算账意识,使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多方面入手严控成本支出。为我矿顺利通过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初验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二、积极开拓接续产业,实现煤矿多元化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依托煤炭而不能依赖煤炭,应从挖煤、销煤的单一思维中解放出来,积极开拓接续产业、朝阳产业,促进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煤炭附加值。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我们进行了60万吨洗煤厂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煤炭入洗率,增加煤炭附加值,为实现年产煤炭60万吨、利税6000万元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非煤产业,拉动综合经济质量高效运行。在不断壮大煤炭主业的基础上,着重实施“以煤为本,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依托煤炭主业,适应市场变化,稳步发展壮大,逐步实现由单一生产安置型向多结构联动经营型转变”的经营思路,总投资1.45亿元进行了珏山旅游景区开发,开始了向非煤产业转变的进程。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公园式矿山。

在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把矿山环境美化作为企业全方位建设的一个主要环节来抓,全面实施煤泥,矿井水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绿化工程,我们洗煤产出的煤

泥出售给煤球厂,在减少浪费的同时为企业年增加二十余万元利润;在降低矿山粉尘污染方面,我们投资310万元,购进了喷淋降尘设备,将废弃的矿井水进行过滤后重新利用,改变了煤场过去煤尘飞扬的状况;另外,按照“绿色三八”的要求,我矿先后投资了46万元对矿区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由原先的12%提高到现在的35%,硬化美化了矿门口停车场,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和环境整治,我矿区呈现出了环境优雅,景色怡人的美丽画卷。

今后,我们仍将立足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方向,从井下技术装备、珏山景区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职工住宅等方面不断深入工作,为泽州县创建“两型”社会再立新功。

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推荐第6篇: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工作总结

环境友好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南村镇亭兰小学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00名,教职工27名。近几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为契机,遵照“绿色理念、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的绿色办学理念,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和谐校园建设步伐。

2009年以来,我校制定了《亭兰小学创建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工作规划》,认真抓好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由于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我校的创建工作成绩显著。

一、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形成环保氛围

1、领导重视,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友好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的环境教育逐步向上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校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尤其是今年,学校把“创建环境友好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2009年9月,我校成立了学校“创建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及各处室组、年级组的工作计划都将创建环境友好学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教师、学生、职工等诸群体进行责任分工,以期促进环境教育合力和环境教育整体效应场的形成。

第一,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在有关政策上(如活动经费、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环境教育及创建工作的倾斜度。

第二,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1 第三,环境教育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学期开学之初的校行政会,学校领导均要研究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各相关教师进行了环境教育课程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各教研组都重视在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并开设渗透环保教育的公开课进行全校交流,各年级各备课组均制定了环境教育渗透计划及共享资料;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将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课课程中,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活动,并进行了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等活动,环境教育己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二、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绿色校园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学校的环境建设根据“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整个校园布局紧凑,引人入胜。各种各样的教学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体育锻炼空间、阅读和实验空间中,在看似不经意中体现各种环境教育的设计,同时利用宣传栏等开放空间,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环境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2 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校园一年四季绿意浓浓。对每一个的绿化区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每天两次,负责校园卫生的值周班学生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的杂物、拔除其间的杂草。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食堂方便学生随时喝上卫生洁净的开水。厕所均有专人清洁,空气流通,干净而无臭味。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按时处理、清运。实验室装有良好的排风系统,保证及时地排除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学校排水道经常清理,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顺畅排出。学校地面部分硬化,以确保无扬尘现象。通过在各班中设立节电员等措施,使全校的节水、节电工作卓有成效。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放养家禽,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三、加强环境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讲求方法,注重全方位参与,注重潜移默化。因为环境教育的情感色彩很强,要尽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切忌空洞的说教。学校要求渗透必须达到三个要求的统一:一是全员渗透,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校长到任课教师,职工,都要心存环境教育;二是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全过程,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而分工明确;三是实行全面渗透,学校首先本身给学生营造成一所“环境友好学校”,这样给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才能事半而功倍。

为了使学校环保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学校在此方面加强管理,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环保教育工作,制订了近期规划和每学年落实计划,定期召开环境教育会议,研究检查环保工作落实情况。以校长为主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校的环境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要求保护环境必须人人参加。通过学习,明确环境教育是

3 打基础,最基本的就是要打好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这个基础,养成他们自发自愿参与环境改造的习惯。为此,我们重点注意抓:一是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三是环境教育道德培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四是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并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制订了“几个结合”的做法,订出了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教育序列。该序列从四个方面: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环境包涵行为的养成,环境保护的实践,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来规定了教育与实践的内容。

一、二年级环保意识的培养序列要求是:“初步获得环境的感性认识,懂得环境与自己健康的关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具有保护绿化,爱护有益动物,保护水源的意识。

三、四年级序列的要求是:“开始了解有关环境污染,治理,优化的理性认识,初步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五、六年级学生序列的要求是:“开始懂得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本地区的环境状况,以及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环保的法制观念。整个序列体现了环境具有的普及性,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使环境保护教育不超越学生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各个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同时,我们有专人负责环境教育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学校环境教育协调小组每年根据实际制定环境教育工作计划,重视档案工作的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档案材料包括文书、图片、照片、教案等,所有的这些档案材料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分类、整理、归档的,为学校的工作提供了真实有力的依据。如在环境培训方面:教务处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通过学习,全体教职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创建环境友好学校的重大意义,相关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我们还抓住重大环境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

4 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观念和意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从而达到“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的培养目标。所以我校始终把广大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此外,学校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世界水日”、校“科技节”等活动日时期,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各班级以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刊出了多期“创建友好学校”黑板报、宣传专栏及倡议书,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此外,各班级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采用多种形式,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在每年的重大环境日,少先队组织学生进行了“环保杯”征文比赛、环境保护漫画作品征集、班级环境小报征集等活动;举办了多次创绿专栏、爱绿护绿及各项主题活动,印发了环保知识宣传小报、环保调查以及环保意识分值测验,意在检验一下,这几年环境教育活动是否有效。我们可喜地看到调查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同学们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拓宽环境教育渠道,培育绿色意识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利用课程教材改革的机遇,大力加强环保课程的渗透、开设选修和研究型活动课。我校的做法是:

首先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引进教育指导思想,构筑了渗透型的环保教学模式。在全校开设环保兴趣小组,每月在研究性课程中固定活动一次,另根据课题需要,增加课时,灵活安排。我们把环保兴趣小组活动同其他学科一样看待,作为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读本,在具体过程中要求有教学进度,教案等教学常规。教学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科目、定教员、定年级和定制度,平时加强检查,及时反馈评估。

5 其次,在学科教材中力求透“绿”。科学、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将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内容凸现出来,内容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讲解,而是通过补充有关内容,突出“自然也是有生命力”的思想,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就必须维护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是愚昧无知的,而且也是唯心主义的,到头来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另外,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各教研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注意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有时间、有措施,很多老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的环境现状及其保护措施,将环境教育的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教师注意国内外有关环境的大事,如沙尘暴、臭氧层保护会议;体育课教师则重视环境、气候和场所对训练以及比赛成绩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师收集有关环保的大量图片、网上资料;语文组则积极开展有关环保的主题班会或知识讲座,积极宣传环保意识。例如提出了“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空气,把纯净还给自然”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的班会课。这些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环保班会,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组织多种形式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学校的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我们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精心、注重实效、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社会反响强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学校举办环保知识竞赛,把科学教学与

6 环境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2、呼唤绿色主题教育。为了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我校多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呼唤绿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分年级组织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班会,让全体师生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语文教研组组织了保护环境课题征文活动。

3、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根据环境教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是搞好环境教育的关键。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走近大自然,并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我们认为,环境教育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具有“绿色头脑”,故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创设环境情境教育,制定系列环境行为准则、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少先队经常组织环保志愿者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和社区环保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重视环境教育作用,谱写绿色文明新曲

环境教育给学校教改不断带来新的成果。在环境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坚持环境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丰硕的,在育人中的作用也是积极的。

1、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我们认为环境教育无疑提高了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而且通过他们来促进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意识的提高。现在的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主力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环境知识水平的高低和环境意识的强弱。同时,环境教育还锻炼了学生的工作意志和科学态度。通过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

7 识。全体学生在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自觉节约、回收资源;能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耗能高的商品。全校师生都具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响应各种环保行为,对社区、家庭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从而为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促进了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因素,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则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在学校环境教育的推动下,我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校内的文化生活如课余文化活动、兴趣小组都蓬勃发展,黑板报、宣传栏、讲座等使学校增添了教育气氛,这些都使学生在学校特有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带来了机遇,并为他们成才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我校不少学生对环境教育感兴趣,每个年级均有学生参加校环保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刻苦钻研,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4、绿色教育还有效推动了我校的教改,促进了环境教育的教育科研。绿色教育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中营造的师生间民主平等的气氛,即民主化教学思想大大推动了我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落实了素质数育。在全校,绝大部分教师都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质疑问难、师生互学互助、重视动手实践等形式和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较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8

七、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我们虽然在环境教育上作了一些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距离,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环境教育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还要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在环境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上,要吸收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引进和借鉴各种优秀环境教材,建设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与我校教育相结合的特色教材。同时,我们希望在走出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接触环保实际,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全面理解“绿色学校”的实质与内涵,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环保活动,不断加强、巩固环保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力图按照“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的原则将绿色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纵向深化”是指学校在取得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将以学校的具体实际为着眼点,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横向拓展”是利用一些途径与方法,继续对周边学校及社区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绿色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绿色教育中受益。

推荐第7篇:6月中学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

免费

分享

创新

6月中学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

创建坏境友好型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提高青少年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校根据《福建省环保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XX年度福建省坏境友好型学校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呈上创建福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材料,请予审定。

一、学校自然情况

晋江市英林中学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晋南名校,地处晋江市英林镇镇区英龙北路东区。英林中学创办于1960年秋,1997年秋复办高中部,并经省教委同意注册登记,成为英林地区唯一所完全中学。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品位不断提升。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188人。XX年被评为省三级达标中学,XX年又通过了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学校占地71398平方米,布局合理;校园生均面积2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392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东西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住宅楼和运动场,建有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电脑、语言、网络中心等功能室,地理、历史、音乐、美术、音乐等多媒体课室,图书馆、阅览室藏书刊物丰富,绿色小区和校内花园相映生辉。建校50多年来,学校进行了三次艰苦创业,实现了从复办高中、省三级达标中学、省二级达标中学的大跨越。

英林中学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严谨治学,普及大众,雕琢英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管理方针,明确提出了“人文、科学、绿色”的口号,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几年来,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扶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针划,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面渗透环保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大力开展绿色教育,师生员工的环保素养不断提高,“从我做起,爱我家园,保护地球”的呼声和行为蔚然成风;实行环境育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

免费

分享

创新

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先后被省、市、县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绿色学校”、“ 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创安先进单位”、“晋江市体育先进校”、“晋江市教育先进单位”、“晋江市文明学校”、“晋江市水土保持先进校”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二、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主要工作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认真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环境教育水平,增强广大师生的环境素养,广泛开展一系列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一)成立管理组织,加强创建力度

绿色象征生命,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为实现“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的目标,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环境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抓成效、抓特色,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创建友好型学校”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中、长期创建规划和环境教育计划与活动主题。学校把“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列入我校《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力争创建“花园式”绿色学校。制定《英林中学“绿色工程”三年计划》,把环境教育纳入各处室工作计划,融入学科教育、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sbcl/

推荐第8篇:3.环境教育暨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坚持“四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环境教育暨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丁家嘴小学座落在金佛灵峰西麓,是一座绿树环抱,春意盎然的书香校园在“打造渝南黔北基础教育高地”目标指引下,丁小人直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动力和挑战,以“尊重他人、成就自己”为校训,全力打造“团结勤奋、不甘人后”的校风,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十年时光荏苒弹指间,丁小处处旧貌换新颜。学校占地面积5487㎡,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423人、教职工34名,学校先后获教育部关工委学生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南川区文明单位、南川区卫生单位、南川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南川区学校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南川区卫生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南川区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南川区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南川区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活动先进集体。

扎根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丁小人响亮提出实施“尊重教育”,秉承“学会尊重,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追求“勤奋团结,不甘人后”的工作作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严谨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争优”的优良学风。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感召下,丁小人围绕教育教学这项中心工作,以构建“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的课堂文化为理想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时代公民”为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与校园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结合,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坚持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环保教育是我校“生活德育”的三大支撑点。感恩教育是为了培养怎样学生做人,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怎样待人。我们之所以把环保教育作为学校“生活德育”的一大支撑点,就是要以环保教育活动为抓手,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环保教育活动与校风建设之中,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链。

1.加强环保宣传,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国人环保意识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教师也不例外。为了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从宣传入手,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栏(宣传板)、电子屏幕、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师生宣传环保意义,普及环保知识。“世界环境日”前夕,丁家嘴小学举办以“回收一块电池、守护一片绿地”为主题教育,呼吁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在活动现场,各班学生纷纷拿出自家的废旧电池参与到活动中,现场共回收各种废旧电池185节,由学校统一交到区环保局按照环保处置要求,进行集中回收处置。学校以开展本次活动为契机,制定相应制度,要求学生对废旧电池实现分类投放,加强对废旧电池回收箱的管理,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珍爱人类明天,倡导绿色节能,保护生态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2.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为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以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地球一小时”,学校举行“‘地球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活动启动仪式,由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宣讲“地球一小时”的来历、意义、做法,倡议师生在“地球一小时”当天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倡议,自觉做到熄灯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举办了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全校学生踊跃参加,提交手抄报50余幅,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表奖仪式。世界无烟日,在教师中举行了“不在校园内吸烟,自觉清洁校园环境”、在学生中举行了“拒绝第一支烟,誓做不吸烟的新一代”

的签字仪式;世界环境日,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师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指数自测、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废物利用巧制作民族房屋模型等活动。寓环境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重视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我们将环保的有关要求编入学生的《养成教育训练内容》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纳入到“小绅士、小淑女”和“文明礼仪风范班级”评比之中。新生一进校,我们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学校通过值周管理、学生会监督岗等形式,加强对全校各个班级环保习惯养成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做到日检查、日公布、周总结、周评比。

(二)坚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坚持环保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对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环保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中,始终坚持与教学工作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每学期初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要求以年级组的备课组为单位,通览教材,从教材的各章节中找出环保教育的内容或或可挖掘的环保教育因素,并填写《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列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的知识结合点,结合当前的环保形势,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评课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对能涉及到环保教育的课堂教学还要进行点评。一些学科还结合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2以综合实践课为依托,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在注重学科教学的

环保教育渗透的同时,我们还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了以环保小课题为内容的研究活动。

(三)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

环保活动,重在参与,贵在践行。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三个方面做起,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将环保转化为环保行动。

1.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以往我们只是从校园净化的角度加强校园的卫生管理,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回收。环保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这种垃圾管理的做法是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本学期,我们将不分类的垃圾桶更换成能体现环保的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垃圾车和垃圾房,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我们通过各种培训和宣传,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意义的认识,指导师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尽管垃圾分类回收在我校刚刚兴起,但广大师生已经积极投入到这个行动中来了。

2.从“环保自愿者”做起。学校积极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先后成立了5个环保小组,认领校园内的花坛、草坪和环保死角,专门负责认领区域的护绿和保洁。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如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到石钟溪捡垃圾、走进社区清理白色污染和野广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参与意识,而且也为环保事业尽了一份力。

3.从学生的寒暑假做起。为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安排一些以环保活动为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2012的寒假,我们开展了“家庭绿色环保生活小调查”、“社区生活垃圾处理小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家庭、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小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和危害,并提出建议。全

(四)坚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创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

校园环境建设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本着“总体规划,合理设计,环境育人,体现特色”的原则,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在内部建设上,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使每一面墙壁都寓于启迪,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教育。我们在楼道里,写着——“给蓝天一对翅膀,给大地一行脚印,给世界一片微笑,给心灵一份感激”; “十点”亮丽你的人生: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少一点;说话轻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嘴巴甜一点;效率高一点,行动快一点”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班级文化也各有个性,异彩纷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濡染着师生的心灵。

在校园的建设上,致力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打造清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在校舍落成后,学校开始绿化工作,在可绿化的区域,建花坛,铺草坪,栽种花草树木。学校强化校园净化,确保在校园内见不到“八个一”。(见不到一张纸,一根雪糕棍、一根竹签,一点口香糖污渍,一个饮料瓶,一个食品袋,一个果皮核,一粒食物残渣)。

总之,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既体现了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创设了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而且成为我们丁家嘴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今后打算

我校今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全员参与,挖掘资源,搞好共建,强化践行,注重实效,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1.整体规划,加强领导

在总结近年来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创建工作小组要对今后的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高端设计,用高屋建瓴式的规划开展创建工作,克服想一步干

一步和零打碎敲的做法。创建工作小组要根据规划,要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切实把规划落实到学校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当中。

2.落实制度,全员参与

要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如:班级及学生良好环保习惯养成培训、检查、评价制度,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计划及课堂教学渗透交流制度、环保纪念日活动制度,“环保小卫士”评选及表彰制度,环保教育先进班集体、先进年级组、优秀备课组评选及表彰制度等。通过制度落实,形成生生参与创建、师师参与创建的全员参与的局面。

3.挖掘资源,搞好共建

挖掘三个资源。一是当地环保部门资源,争取其指导和支持;二是社区资源,与石林、三汇两个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学生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4.强化践行,注重实效

在各个班级成立环保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通过环保志愿者的行动,引领全校师生自觉宣传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

5.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一是加大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学校教学楼内墙壁布置、校园建设更能体现环保教育的特色,体现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二是加大设施建设,为学校的绿色环保提供有利条件;三是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为环保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2013年10月24日

推荐第9篇: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亭江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553名,教职工45名。近几年,自2009年被确认为福州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福州市环境友好学校为契机,遵照“绿色理念、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的绿色办学理念,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和谐校园建设步伐。

制定了《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规划》,认真抓好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由于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我校的创建工作成绩显著。

一、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形成环保氛围

1、领导重视,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友好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的环境教育逐步向上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校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尤其是今年,学校把“创建环境友好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学校成立了 “创建福州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及各处室组、年级组的工作计划都将创建环境友好学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教师、学生、职工等诸群体进行责任分工,以期促进环境教育合力和环境教育整体效应场的形成。

第一,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在有关政策上(如活动经费、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环境教育及创建工作的倾斜度。

1 福 州 市 亭 江 中 心 小 学 第二,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环境教育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学期开学之初的校行政会,学校领导均要研究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各相关教师进行了环境教育课程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各教研组都重视在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并开设渗透环保教育的公开课进行全校交流,各年级各备课组均制定了环境教育渗透计划及共享资料;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将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课课程中,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活动,并进行了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等活动,环境教育己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二、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绿色校园

学校绿树成荫,现有百年古榕树5株,其它大树40多株,目前学校处于校安工程建设阶段,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就把“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重点考虑,注重对古榕树的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利用宣传栏等开放空间,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环境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校园一年四季绿意浓浓。对每一个的绿化区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每天两次,负责校园卫生的值周班学生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的杂物、拔除其间的杂草。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

2 新、光线明亮。食堂方便学生随时喝上卫生洁净的开水。厕所均有专人清洁,空气流通,干净而无臭味。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按时处理、清运。实验室装有良好的排风系统,保证及时地排除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学校排水道经常清理,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顺畅排出。学校地面部分硬化,以确保无扬尘现象。通过在各班中设立节电员等措施,使全校的节水、节电工作卓有成效。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放养家禽,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三、加强环境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1、统一认识,树立环保理念。

通过全校动员大会、培训活动、环保知识讲座、班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教育教研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讨论,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创建绿色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快学校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绿色学校是持续发展的学校,绿色学校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近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入人心。

2、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多年来 ,我校在环境教育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做到环境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初步形成了环境教育体系。具体说做到了三个渗透,二个结合。

“三个渗透”: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我校有环境教育课,同时语文、数学、思品、英语等主要学科始终将课本内有关环保进行有机整合,寻找教材中的结合点。如:语文学科找到结合点30多处,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很自然地将环境内容渗透到各个知识点上。学校每学期安排相关学科进行环境教育公开课、示范课,提高环境渗透效果已成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教务处不定期检查,要求做到有教案、有考查。

(2)在第二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仅在课内有机渗透,而且发挥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学到课内学不到的

3 一些实践本领与基本技能知识。我们在校内开辟了“绿色花圃”,强调共同参与,从自身作起,从小事做起并多次组织了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3)在教育科研中渗透环境教育。为了深化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教育水平,我们积极发动师生平时多观察、多总结、撰写环保论文。

两个结合:

(1)环境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通过环境教育开展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自觉遵守“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保护校园环境的整洁。通过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全体学生在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自觉节约、回收资源;能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耗能高的商品。全校师生都具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响应各种环保行为,对社区、家庭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从而为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我校在环境教育实践中依靠社会力量,建立环境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使我校环境教育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做到学有基地,看有地方,做有场所,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保证我校环境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3、抓住重大环境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观念和意识。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从而达到“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的培养目标。所以我校始终把广大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此外,学校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世界水日”、校“科技节”等活动日时期,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各班级以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刊出了多期“创建友好学校”黑板报、宣传专栏及倡议书,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此外,各班级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采用多种形式,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

4 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在每年的重大环境日,少先队组织学生进行了“环保杯”征文比赛、环境保护漫画作品征集、班级环境小报征集等活动;举办了多次创绿专栏、爱绿护绿及各项主题活动,印发了环保知识宣传小报、环保调查以及环保意识分值测验,意在检验一下,这几年环境教育活动是否有效。我们可喜地看到调查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同学们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4、重视环境教育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学校环境教育协调小组每年根据实际制定环境教育工作计划,重视档案工作的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档案材料包括文书、图片、照片、教案等,所有的这些档案材料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分类、整理、归档的,为学校的工作提供了真实有力的依据。如在环境培训方面:教务处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通过学习,全体教职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创建环境友好学校的重大意义,相关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四、拓宽环境教育渠道,组织多种形式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培育绿色意识。

学校的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我们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精心、注重实效、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社会反响强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学校举办环保知识竞赛,把科学教学与环境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2、呼唤绿色主题教育。为了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我校多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呼唤绿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分年级组织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班会,让全体师生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语文教研组组织了保护环境课题征文活动。

3、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根据环境教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是搞好环境教育的关键。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走近大自然,并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我们认为,环境教育当务之急是使学

5 生具有“绿色头脑”,故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创设环境情境教育,制定系列环境行为准则、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少先队经常组织环保志愿者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和社区环保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自评要点。

1、学校加强对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学科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环境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人文校园、绿色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指向。学校制定和实施了环境教育的检查、督导制度,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语文、数学、思品、英语等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就环境教育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学习研讨和教学研究。学校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橱窗,定期轮换宣传内容,德育口每学年配合地球日、植树节等活动至少安排各班举办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学校在宽敞、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大楼上均布置有校训、办学理念、学校承诺等固定用语。学校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手抄小报、环保征文等形式开展了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学校环境教育的资料较为齐全。

2、大力加强课内教育

学校对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有明确的规定,我们不仅在开设了环境教育课,而且注重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语文、数学、思品、英语等学科做到了学年有1—2次环境教育研究课。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贴切、自然,教育效果好,普遍受到学生喜欢。每学年各班至少有环境教育主题班会。

3、形式多样地开展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6 学校多年来 坚持实施“学生全员管理校园”办法,校园内辟有红领巾绿化区等,全校师生参与了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活动。学生通过环保手抄小报、环境征文、环保黑板报等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98%以上。学校环境教育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师市、区的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性环保活动,有学科环境教育的渗透,有环保主题班会等,均有活动方案,活动效果良好。

六、收获、体会、设想。

(1)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花了大气力,下了大功夫,相应地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学生和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2)体会: 我校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渴求相比,与素质教育的形势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决心作更深入、艰苦的探索,把我校环境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3)设想: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全面理解“绿色学校”的实质与内涵,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环保活动,不断加强、巩固环保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力图按照“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的原则将绿色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纵向深化”是指学校在取得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将以学校的具体实际为着眼点,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横向拓展”是利用一些途径与方法,继续对周边学校及社区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绿色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绿色教育中受益。

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 2012年9月28日

推荐第10篇: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

树立环保人文理念,创建环境友好校园

——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创建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

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位于阜新市细河区北新路58号,座落在美丽的玉龙新城中心,是阜新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学校以“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为办学理念,形成“勤奋创新,文明进取”的人文校风。学校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学校严谨治学,励精图治,不倦追求,焕发出勃勃生机,教育教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2009年9月在细河区政府和区教文体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喜迁新址,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新建的教学楼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14个教学班,配备了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微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教室,蒙文教师。楼外美观绿化带

多平方米,树种多样,四季长青。绿化面积达可绿化面积40%以上。 新修建的塑胶田径场地

平方米、沥青篮球场地

多平方米,宽阔平坦,实用漂亮。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的乐园。近年来,学校依据省《环境友好学校评估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把环境教育环保理念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一,提高了我校师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现将我校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树立环保人文理念

学校一直把如何开展环保教育列入重点,自学校开展省级环境友好学校创建以来,十分注重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分管领

导任副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实施工作,由党支部、工会、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组成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学校”工作;二是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环境保护及校园美化和绿化工作,制定了《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内涵;三是更新观念,树立环保人文理念。我校认为,创建环境友好学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花红柳绿、风光旖旎、赏心悦目、窗明几净的校园环境,更是创生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情趣高雅、和谐文明的教育氛围,达到“无处不教育,无处不管理,事事有章法,人人有职责”的局面;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加大创建力度。建立了环境保护制度、学校安全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在总结创建“市环境友好学校”的经验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创建“省环境友好学校”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人员分工和职责。把环境友好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扎实的开展下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例如教导处负责教学,落实学科渗透和环境教育科研;德育处、少先队负责开展环境友好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校园环境卫生,以及环境友好班级的评选;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和环境教育所必须的经费、设施等等。五是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使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形成全员参与环保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课内渗透课外实践,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环境友好学校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建设生态学习环境,而是融合了人与自然、人与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共同发展。对学生持久地进行保护环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教育中力求做到让“人文环保”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

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会显示出生命力,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素养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贴切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要注重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同时让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人文素养。例如:在语文课中注重热爱自然教育,通过《大自然的语言》、《向沙漠进军》、《喂——出来》、《死海不死》等课,使学生懂得要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否则人类将遭到毁灭性的报复;在地理课教学中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结合人口、资源、土地、粮食等知识讲明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思品课教学中注重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二是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依据教材和环境实际,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教育。学校每年制定环境保护教育计划,将环境保护教育内容纳入课程表,每班每学期10课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确定不同的要求,做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在改革课程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更有益于学生接受;只有各学科形成全力,才能使学生的环境意识植根于心灵深处。

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优质环保课评选活动,白楠楠、王香静等老师的课被评为“环境教育优质课”,为了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渗透,学校开展了“绿色班级”和“绿色教研组”的评选活动,评价标准里将课堂渗透作为重要指标,绿色教研组还明确要求组内教师必须有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加强了环境教育,促进了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

2、课外活动是提高环境教育实效性、增强师生环保素养的有效形式。(1)学校举办环保活动月活动。宣传环保法规,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以此提升师 生的环境意识,提高遵守环保法规的自觉性和开展环境教学、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2)坚持开展环境纪念日宣传活动。每年在世界环境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戒烟日等环境纪念日,学校开展讲座、征文等形式的纪念活动,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知识渗透到国旗教育当中,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开展诸如“和小鸟做朋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的歌”、“我为环保做贡献”、“保护环境”等主题班会,“爱动物等于爱自己”、“保护地球家园,争当环保小卫士”主题中队会,“变废为宝,争做环保小卫士”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了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知识问答活动,寓教于乐,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结合“

3、12”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善待我们的地球’征文活动”;环境日组织了全体同学在校园周边进行白色垃圾清扫活动;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办公室里都摆放几盆鲜花,令人神清气爽,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3)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入环保行列。

各班级坚持“一天四小扫,每周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不随地烧垃圾、树叶和杂草,垃圾要分类装袋集中存放,楼内有垃圾筒,校园内有垃圾箱,使

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就餐前后,洗手、接水、清洗餐具时水龙头不易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让每位学生都树立水资源忧患的意识,节约用水。学生课间在楼内要求轻声慢语上下楼,让学生明白噪声污染危害身体健康,宁静的环境应人人尽力。学校为保护花草树木,在对学生爱花草树木教育的同时,让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打支架、修枝条,自觉护理校园里的花木,并设置了物种介绍标牌。“文明班级”、“环保小卫士”、“节能小标兵”等评比,激发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净化学生美好心灵,评选活动中,同学自觉地掀起了把“绿色带入教室”的活动,栽上一盆花,种上棵草,装扮自己美好生活,节水节电、节约能源等行动也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坚持开展拒绝白色垃圾进校园活动。特别是2008年6月1日 “限塑令”公布后,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宣传片《限塑令》教育学生禁止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进校园,禁止商店使用方便袋兜售商品,禁止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减少白色垃圾对学校的污染。开展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信中提到要去上街购物,自带多次使用的购物袋、菜篮子;少用或不用不可分解的塑料包装袋,多用可再生或可分解的包装材料,如玻璃或纸制品等。在信发出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家庭监督员,并每周反馈一次信息。2013年环境日学校又向家长发放了以节水、限塑等为主题的倡议书,在家长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5)举办环保知识测试、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6)开展教师环保教育论文征集活动,教师撰写环保论文25篇。极大促进了教师对环保教育的研究。

3、实践体验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外化为具体的行为,而实践体验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环境教育中,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联合行动,开展了“五个一”环保节能活动(即种一棵树,栽一盆花,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五不”习惯养成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刻划桌凳,不污染环境)。通过上述活动,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组织了 “争当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回收”、“节水节电”、“废旧电池回收”、“环保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绿色情感体会,逐渐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地球、关爱生命、节约能源、尊重自然的环境意识,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生活习惯,使学生能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评价机制是确保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环境教育作为教育评价的指标之一,引导教师注重环境教育,参与环境建设。在“优秀班级”评比考核中,同样注重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评价,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是很重要的评价指标,教育、监督、评价,保证了我校环境教育的贯彻实施,也确保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一)、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教育中,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我校强化绿色人文理念,从建立生态型、学习型校园的高度,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硬件建设方面,“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

(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校园环境。根据我校创建省“环境友好学校”建设总体目标,整体规划、分步落实,分三个阶段对学校生态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优化了校园整体景观,增加了学校人文内涵标志,逐步形成了一

个富有人文环保特色的理想校园。

第一阶段(2009年):总投入700余万元。细河区政府投资600万元建起3717.68平方米教学楼,解决了小学教室用房;铺设了塑胶操场。四合镇六家子村投资人民币100万元,购置学生、教师桌椅,各功能教室、学生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装备了会议室。

第二阶段:(2011年)投资约18万元,绿化校园,栽种了十几种树木,修建标致新雕塑。投资20余万,美化育人环境:亭廊文化,外部环境建设。 第二阶段(2012年):投资约19万元,班班通工程进入每个教室,装备全新的教室现代、高效。投资40万,改造供暖设施,更换保暖门窗;投资15万,装备新微机室(42台电脑);建新升旗台;修建了厕所。

通过三个阶段的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和改造,目前我校配套设施齐全,有完整的校门、校牌、甬路、自来水、节能锅炉等,有操场、升旗台杆、宣传橱窗、师生厕所、和较全面的体育设施。有固定的校内垃圾存放点,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学校每两天清运一次。校园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真正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让墙壁说话,让草木吐语”,环保育人的功效进一步凸现。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科学发展意识、良好环境行为习惯和环境道德品质及环保实践技能都不断提升,我校正迈入环境友好学校行列。

四、校园呈现和谐景象,环境育人成效显著。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成绩斐然,与2010年相比,全年节约用电19%、节约用水17%,节约印刷纸张15%,不仅节约了办学经费,也为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

同时,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获得辽宁省“绿色学校”、辽宁省图书馆工作“示范校”、辽宁省“青蓝工程示范校”、阜新市“环境友好学校”、阜新市“语言文字示范校”、阜新市“德育工作先进校”、阜新市“和谐学校”、阜新市“教育网站建设先进校 ”、阜新市“校本研训先进校”、阜新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阜新市“民族团结工作先进校”阜新市“卫生保健先进集体”、阜新市少先大队“红旗大队”等十几项集体荣誉称号。

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全面理解“绿色学校”的实质与内涵,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环保活动,不断加强、巩固环保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力图按照“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的原则将绿色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纵向深化”是指学校在取得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将以学校的具体实际为着眼点,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横向拓展”是利用一些途径与方法,继续对周边学校及社区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绿色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绿色教育中受益。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玉龙小学的校园永远都会是一片绿的海洋,总会泛起一波波绿色的希望!

玉龙小学 2014.9

树立环保人文理念,创建环境友好校园

——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创建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

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

2014.9

第11篇:罗渡苗族乡中心学校创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总结

罗渡苗族乡中心学校 创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总结

一、学校自然情况

罗渡苗族乡中心学校地处珙县中部,始建于1924年。位于南广河畔,居僰人故里,四面山清水秀。A区校园树木挺拔,B区乡村少年宫校园绿树成荫。学校占地总面积11707㎡,建筑面积6029㎡,绿地面积2794㎡,校园内有AB教学区、住宅区、生活区、运动区、教学辅助区、绿化区分布合理,整体布局设计科学。设有60米直道、篮球场、排球场等活动场地。

学校属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完小1个,村小4个,全乡中小学生1045人[其中寄宿生122人]。初中6个教学班,人数292人;小学8个教学班,人数434人;所辖4个村小,有16个教学班,人数319人。学校现有教师66人,具有本科学历23人,专科学历37人,中师6人 [其中苗族教师12人,中共党员20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创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力打造人文、绿色、和谐的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规范化管理年年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乡”‘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县依法治理模范单位”、“乡先进基层党组织”、“县‘两基’工作先进集体”、“乡农村人才开发先进集体”、“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县校风示范校”、“县青少年科技示范校”、“县绿色学校”、“县卫生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县依法治理模范单位”、“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在同类地区名列前茅,多年被县教育局年度考核为同类地区“一等奖”。

二、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宜宾市环境友好学校为契机,遵照“绿色理念、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的绿色办学理念,制定了《罗渡苗族乡中心学校创宜宾市环境友好学校工作规划》,认真落实创建“环境友好学校”各项任务,随着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活动和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促进了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工作,提高了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崭新的气象。由于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我校的创建工作成绩显著。

三、文化育人氛围

2012年初,我校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学生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校园绿化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都分别划到了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我校认真学习市、县教育局,市、县环保局等部门关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其他各地学校创“环境友好型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环境友好型学校”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它将有利于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二是明确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创建工作也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创建工作对于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通过创建工作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保证。四是明确自己在创建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到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人人有责。

为切实加强环保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争创成功,学校专门成立“创宜宾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创建和申报工作。

组 长:马建锋(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环境建设全面工作 副 组 长:方正伟(副校长)负责全面创建工作

刘光兴 (副校长)负责宣传工作

成 员:牟玉奎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学生环保行为教育

宋泽雄 (团支部书记)活动安排及档案资料收集

范玉芳 (会计)、王远钊(出纳)负责经费保障

范玉举、王永术 环保宣传用语,食堂卫生 各班班主任负责活动开展

五、工作目标实施途径

环境友好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教育,学校在环境友好教育方面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进行。主要形式有:

1、立足环境教育课

环境教育课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日常行为;三是使中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环境伦理,培养中学生“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环境道德观念;四是使学生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一些爱护环境的行为,对一些有害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积极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

2、强化学科教学渗透

中学各学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学校要求学科教师要做到充分重视,要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进行补充和扩展,把学科知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目标、确定环境教育渗透内容、制订教育计划、灵活实施环境教育。

3、创设环境教育情境

一是倡导学生群体阅读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组织学生参加以各类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德育基地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三是通过共青团、少年宫组织科普环保特色教育活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都由共青团牵头组织有关环保绿色行动,通过实践体验,激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提高人人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环保行为。

4、抓好主题班团教育

坚持开展“绿色与生命”、“绿色与健康坚持”、“绿化家乡、美化家乡”为主题的环保教育班队主题活动,强化校内的宣传行为。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评比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群体环保知晓率。

5、拓展实践体验渠道

一是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清理整洁活动,以及感恩社会体验活动,改变说教的形式,采用直观的教育方式,加大学生对环保的参与和渗透力度,创设情境,强化在环境中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

二是学校把环境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国旗教育有机结合,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绿化校园,美化家乡”、“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宿舍”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结合有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学校结合“3月12日的植树节”、“ 3月22日的节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植树节”里发动学生为学校种植一颗“纪念树”,“节水日”中组织学生开展“节约一杯水”活动,“无烟日”里组织学生“给吸烟爸爸的一份信”,“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蓝天•碧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四是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节假日有专人负责”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师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持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无卫生死角。

其次,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展示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成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亲近绿色的浓厚氛围。

六、寻找创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我们虽然在环境教育上作了一些工作,但离创建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环境教育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还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全面理解“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实质与内涵,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环保活动,不断加强、巩固环保成果,使我校的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

罗渡苗族乡中心学校 2014年11月16日

第12篇: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定稿)

坚持‚四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大连市一一八中学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们大连市一一八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金州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1996年从企业剥离。2005年学校在原校址新建教学楼,使这所具有50余年历史的老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占地面积23331平方米,建筑面积11423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近1100余名学生,100教职工。近年来,学校积极倡导‚尊重——激发‛的教育管理思想,树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追求‚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的教育理想,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学校荣获‚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学校‛、‚大连市文明学校‛、‚大连市三八红旗集体‛、‚大连市中小学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先进学校‛、‚大连市无吸烟学校‛、‚大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先进学校‛、‚大连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金州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时代公民‛为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与校园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结合,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

(一)坚持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环保教育是我校‚生活德育‛的三大支撑点。感恩教育是为了培养怎样学生做人,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怎样待人。我们之所以把环保教育作为学校‚生活德育‛的一大支撑点,就是要以环保教育活动为抓手,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环保教育

活动与校风建设之中,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链。

1.加强环保宣传,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国人环保意识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教师也不例外。为了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从宣传入手,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栏(宣传板)、电子屏幕、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师生宣传环保意义,普及环保知识。2010年11月,我们和大连大学环化学院合作,多次邀请该院的环保小组——‚绿之梦幻‛的大学生来校为师生做环保知识讲座,介绍当今世界的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环保小常识的宣传。这些宣传活动,不仅营造了学校环境教育浓郁的氛围,而且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2.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为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以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地球一小时‛,学校举行‚‘地球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活动启动仪式,由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宣讲‚地球一小时‛的来历、意义、做法,倡议师生在‚地球一小时‛当天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倡议,自觉做到熄灯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举办了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征文〃绘画活动,全校学生踊跃参加,提交征文400余篇,绘画作品100余幅,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表奖仪式,优秀征文和绘画作品在学校正厅展出。世界无烟日,在教师中举行了‚不在校园内吸烟,自觉清洁校园环境‛、在学生中举行了‚拒绝第一支烟,誓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签字仪式;世界环境日,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师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指数自测、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废物利用巧制作民族房屋模型等活动。寓环境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环

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重视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我们将环保的有关要求编入学生的《养成教育训练内容》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纳入到‚小绅士、小淑女‛和‚文明礼仪风范班级‛评比之中。初一新生一进校,我们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学校通过值周管理、学生会监督岗等形式,加强对全校各个班级环保习惯养成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做到日检查、日公布、周总结、周评比。特别是在每次外出的大型活动前,如参加金州区百花会、春游、秋游等,我们把环保教育作为活动教育的重要一环,以发达国家大型活动后地面没有一片纸张、没有一点垃圾的生动事例,提醒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怎样做到环保,使活动显现出学生的环保素养。可以说,通过这些教育、指导,我校学生在外出的大型活动中,已经显现出学校环保教育的成果。参加‚百花会‛离场后,我们学生坐席区域,没有一张纸和一块垃圾,不仅令捡废纸的人大失所望,更让会场管理人员大加赞许。不论到老虎滩乐园、星海公园、劳动公园,还是到冰峪沟、金石发现王国春秋游学生不仅做到了在沿途不向车外扔一片垃圾,在车上不留一点垃圾,而且在景区见到垃圾能主动拾起放在垃圾箱内、并把自己活动区域收拾的干干净净,深受司机、导游和景区管理人员的好评。

(二)坚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坚持环保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对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环保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中,始终坚持与教学工作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每学期初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要求以年级组的备课组为单位,通览教材,从教材的各章节中找出环保教育的内容或或可挖掘的环保教育因素,并填写《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列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的知识结合点,结合当前的环保形势,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评课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对能涉及到环保教育的课堂教学还要进行点评。一些学科还结合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英语学科,参加了国家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以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爱护地球等话题的英语叙事大赛,开展了英语作文、英语演讲、办手抄报等系列活动,有30余名学生获优秀奖,学校获国家级‚优秀合作学校奖‛。

2以综合实践课为依托,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在注重学科教学的环保教育渗透的同时,我们还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了以环保小课题为内容的研究活动。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两个环保小课题,如上学期,初一的《废旧电池的危害》、初二的《白色污染的危害》,本学期初一的《生活中的声音》、初二的《水资源的保护》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最后以PPT文稿的形式呈现、交流。这项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环保热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环保问题研究兴趣和能力。在大连市‚础润奖伴我成长的地球环境‛征文比赛中,孟令

一、李帅兵、高轩同学撰写的《浅谈初中生吃小食品现象》和刘文、荆泊涵、曲翔宇同学撰写的《浅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研究报告被评为一等奖。

(三)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

环保活动,重在参与,贵在践行。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三个方面做起,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将环保转化为环保行动。

1.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以往我们只是从校园净化的角度加强校园的卫生管理,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回收。环保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这种垃圾管理的做法是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本学期,我们将不分类的垃圾桶更换成能体现环保的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垃圾车和垃圾房,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我们通过各种培训和宣传,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意义的认识,指导师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尽管垃圾分类回收在我校刚刚兴起,但广大师生已经积极投入到这个行动中来了。

2.从‚环保自愿者‛做起。学校积极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先后成立了10多个环保小组,认领校园内的花坛、草坪和环保死角,专门负责认领区域的护绿和保洁。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如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到大黑山旅游区捡垃圾、走进社区清理白色污染和野广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参与意识,而且也为环保事业尽了一份力。

3.从学生的寒暑假做起。为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安排一些以环保活动为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2010的寒假,我们开展了‚家庭绿色环保生活小调查‛、‚社区、村屯生活垃圾处理小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

入家庭、深入社区、深入村屯,开展社会小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和危害,并提出建议。全校共写出小调查报告400余份,其中以PPT文稿呈现的有18份。

(四)坚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创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本着‚总体规划,合理设计,环境育人,体现特色‛的原则,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在内部建设上,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使每一面墙壁都寓于启迪,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教育。一楼正厅是充满深刻寓意、体现古代文明、现代文明的两幅浮雕。二楼的天井处设有学生的诚信书吧,对面的墙壁是刻有《少年中国说》《学记〃礼记》的木简。每个楼层有不同的主题设计。一楼是是世界文化遗产简介,二楼是古诗词欣赏,三楼是世界名校简介,四楼是教育箴言集锦,五楼是师生书画展等。每一楼层的显著位置,都设置了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提示台,如二楼的天井处,提示的内容为‚谭深波涛静,学广语声低‛等。

在校园的建设上,致力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打造清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在校舍落成后,学校开始绿化工作,在可绿化的区域,建花坛,铺草坪,栽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到平方米。2007年,在金州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怀和大力之下,学校对操场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了改建,建成了塑胶操场,操场四周安装上了路灯塑胶操场落成后,学校强化校园净化,确保在校园内见不到‚八个一‛。(见不到一张纸,一根雪糕棍、一

根竹签,一点口香糖污渍,一个饮料瓶,一个食品袋,一个果皮核,一粒食物残渣)。

总之,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既体现了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创设了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而且成为我们金纺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今后打算

我校今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全员参与,挖掘资源,搞好共建,强化践行,注重实效,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1.整体规划,加强领导

在总结近年来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创建工作小组要对今后的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高端设计,用高屋建瓴式的规划开展创建工作,克服想一步干一步和零打碎敲的做法。创建工作小组要根据规划,要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切实把规划落实到学校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当中。

2.落实制度,全员参与

要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如:班级及学生良好环保习惯养成培训、检查、评价制度,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计划及课堂教学渗透交流制度、环保纪念日活动制度,‚环保小卫士‛评选及表彰制度,环保教育先进班集体、先进年级组、优秀备课组评选及表彰制度等。通过制度落实,形成生生参与创建、师师参与创建的全员参与的局面。

3.挖掘资源,搞好共建

挖掘三个资源。一是当地环保部门资源,争取其指导和支持;二是高校

资源,与大连大学环化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大手拉小手,环保伴我行活动‛;三是社区资源,与响泉、渤海两个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学生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4.强化践行,注重实效

在各个班级成立环保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通过环保志愿者的行动,引领全校师生自觉宣传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

5.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一是加大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学校教学楼内墙壁布置、校园建设更能体现环保教育的特色,体现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二是加大设施建设,为学校的绿色环保提供有利条件;三是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为环保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课件)坚持‚四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大连市一一八中学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课件)

我们大连市一一八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金州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1996年从企业剥离。2005年学校在原校址新建教学楼,使这所具有50余年历史的老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占地面积23331平方米,建筑面积11423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近1100余名学生,100教职工。近年来,学校积极倡导‚尊重——激发‛的教育管理思想,树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追求‚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的教育理想,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学校荣获(课件)‚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学校‛、‚大连市文明学校‛、‚大连市三八红旗集体‛、‚大连市中小学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先进学校‛、‚大连市无吸烟学校‛、‚大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先进学校‛、‚大连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金州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课件)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时代公民‛为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与校园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结合,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

(一)坚持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课件)

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环保教育是我校‚生活德育‛的三大支撑点。感恩教育是为了培养怎样学生做人,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怎样待人。我们之所以把环保教育作为学校‚生活德育‛的一大支撑点,就是要以环保教育活

动为抓手,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环保教育活动与校风建设之中,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链。

1.加强环保宣传,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课件)环保意识缺失、淡薄是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教师也不例外。为了唤醒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从宣传入手,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栏(宣传板)、电子屏幕、黑板报、手抄报、师生会议、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师生宣传环保意义,普及环保知识。2010年11月,我们和大连大学环化学院合作,多次邀请该院的环保小组——‚绿之梦幻‛的大学生来校为师生做环保知识讲座,介绍当今世界的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环保小常识的宣传。这些宣传活动,不仅营造了学校环境教育浓郁的氛围,而且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照片:大连大学制作的两块宣传板、环保100件小事宣传板、学校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本学期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王维东国旗下讲话、3——4张大连大学学生来校讲座)

2.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为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以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地球一小时‛,学校举行‚‘地球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活动启动仪式,(王卫东讲话)由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宣讲‚地球一小时‛的来历、意义、做法,倡议师生在‚地球一小时‛当天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自觉为环保做贡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倡议,自觉做到熄灯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活动反馈表)。世界地球日,举办了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征文〃绘画活动(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征文〃绘画活动启示),全校学生踊跃参加,提交征文400余篇,绘画作品100余幅,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表奖仪式(表奖仪

式照片4张),优秀征文和绘画作品在学校正厅展出(绘画作品在学校正厅展出照片),并并汇编成集(绘画作品、征文作品汇编成集各一幅照片)。世界无烟日,在教师中举行了‚不在校园内吸烟,自觉清洁校园环境‛(书记主持、教师签字照片)、在学生中举行了‚拒绝第一支烟,誓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签字仪式(学生签字照片);世界环境日,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师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指数自测(成本的学生低碳生活指数自测表)、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低碳生活金点子‛宣传板)、废物利用巧制作民族房屋模型等活动(5——6张废物利用巧制作民族房屋模型照片)。寓环境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重视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我们将环保的有关要求编入学生的《养成教育训练内容》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纳入到‚小绅士、小淑女‛和‚文明礼仪风范班级‛评比之中。(《养成教育训练内容》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小绅士、小淑女‛评选条件照片)初一新生一进校,我们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初一新生培训场面照片)。学校通过值周管理、学生会监督岗等形式,加强对全校各个班级环保习惯养成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做到日检查、日公布、周总结、周评比(文明礼仪风范班级‛评比栏、值周总结场面)。特别是在每次外出的大型活动前,我们把环保教育作为活动教育的重要一环,以发达国家大型活动后地面没有一片纸张、没有一点垃圾的生动事例,提醒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怎样做到环保,使活动显现出学生的环保素养。(到金石滩出发前在操场王维东、王雪洁教

育照片)可以说,通过这些教育、指导,我校学生在外出的大型活动中,已经显现出学校环保教育的成果。参加‚百花会‛离场后,我们学生坐席区域,没有一张纸和一块垃圾,不仅令捡废纸的人大失所望,更让会场管理人员大加赞许。不论到老虎滩乐园、星海公园、劳动公园,还是到冰峪沟、金石发现王国春秋游学生不仅做到了在沿途不向车外扔一片垃圾,在车上不留一点垃圾,而且在景区见到垃圾能主动拾起放在垃圾箱内、(在景区捡垃圾照片、收拾活动区域卫生等照片)并把自己活动区域收拾的干干净净,深受司机、导游和景区管理人员的好评。

(二)坚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坚持环保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对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环保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中,始终坚持与教学工作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每学期初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要求以年级组的备课组为单位,通览教材,从教材的各章节中找出环保教育的内容或或可挖掘的环保教育因素,并填写《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列表》。(《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列表》照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的知识结合点,结合当前的环保形势,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评课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对能涉及到环保教育的课堂教学还要进行点评。一些学科还结合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英语学科,参加了国家中

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以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爱护地球等话题的英语叙事大赛,开展了英语作文、英语演讲、办手抄报等系列活动,有30余名学生获优秀奖,学校获国家级‚优秀合作学校奖‛。( 英语作文、英语演讲、办手抄报学生获优秀奖,学校获国家级‚优秀合作学校奖‛证书照片)

2以综合实践课为依托,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在注重学科教学的环保教育渗透的同时,我们还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了以环保小课题为内容的研究活动。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两个环保小课题,如上学期,初一的《废旧电池的危害》、初二的《白色污染的危害》,本学期初一的《生活中的声音》、初二的《水资源的保护》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最后以PPT文稿的形式呈现、交流。(张启文组织学生回报研究成果场面)这项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环保热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环保问题研究兴趣和能力。(播放学生研究废电池小研究报告)在大连市‚础润奖伴我成长的地球环境‛征文比赛中,孟令

一、李帅兵、高轩同学撰写的《浅谈初中生吃小食品现象》和刘文、荆泊涵、曲翔宇同学撰写的《浅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研究报告被评为一等奖。(2009年础润奖学校颁奖孟令

一、李帅兵、高轩刘文、荆泊涵、曲翔宇照片)

(三)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

环保活动,重在参与,贵在践行。因此,我们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坚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三个方面做起,引领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将环保转化为环保行动。

1.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以往我们只是从校园净化的角度加强校园的卫

生管理,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回收。环保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这种垃圾管理的做法是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本学期,我们将不分类的垃圾桶更换成能体现环保的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垃圾车和垃圾房,(校园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垃圾车和垃圾房照片)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我们通过各种培训和宣传,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意义的认识,指导师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尽管垃圾分类回收在我校刚刚兴起,但广大师生已经积极投入到这个行动中来了。

2.从‚环保自愿者‛做起。学校积极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先后成立了10多个环保小组,认领校园内的花坛、草坪和环保死角,专门负责认领区域的护绿和保洁。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如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2张‚我为家乡栽棵树‛照片)、到大黑山旅游区捡垃圾(学生、青年教师大大黑山捡垃圾照片)、走进社区清理白色污染和野广告等(学生在社区清理白色污染照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参与意识,而且也为环保事业尽了一份力。

3.从学生的寒暑假做起。为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安排一些以环保活动为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2010的寒假,我们开展了‚家庭绿色环保生活小调查‛、‚社区、村屯生活垃圾处理小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家庭、深入社区、深入村屯,开展社会小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和危害,并提出建议。全校共写出小调查报告400余份,其中以PPT文稿呈现的有18份。(节约用水PPT文稿演示、社区、村屯生活垃圾处理PPT文稿演示)

(四)坚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创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课件)

校园环境建设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本着‚总体规划,合理设计,环境育人,体现特色‛的原则,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在内部建设上,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使每一面墙壁都寓于启迪,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教育。一楼正厅是充满深刻寓意、体现古代文明、现代文明的两幅浮雕。二楼的天井处设有学生的诚信书吧,对面的墙壁是刻有《少年中国说》《学记〃礼记》的木简。每个楼层有不同的主题设计。一楼是是世界文化遗产简介,二楼是古诗词欣赏,三楼是世界名校简介,四楼是教育箴言集锦,五楼是师生书画展等。每一楼层的显著位置,都设置了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提示台,如二楼的天井处,提示的内容为‚谭深波涛静,学广语声低‛等。(按上述顺序出照片)

在校园的建设上,致力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打造清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在校舍落成后,学校开始绿化工作,在可绿化的区域,建花坛,铺草坪,栽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到平方米。2007年,(塑胶操场落成典礼照片)在金州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怀和大力之下,学校对操场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了改建,建成了塑胶操场,操场四周安装上了路灯塑胶操场落成后,学校强化校园净化,确保在校园内见不到‚八个一‛。(见不到一张纸,一根雪糕棍、一根竹签,一点口香糖污渍,一个饮料瓶,一个食品袋,一个果皮核,一粒食物残渣)。()

总之,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既体现了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又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创设了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而且成为我们金纺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今后打算(课件)

我校今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全员参与,挖掘资源,搞好共建,强化践行,注重实效,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加大投入。(课件)

1.整体规划,加强领导

在总结近年来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创建工作小组要对今后的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高端设计,用高屋建瓴式的规划开展创建工作,克服想一步干一步和零打碎敲的做法。创建工作小组要根据规划,要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切实把规划落实到学校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当中。

2.落实制度,全员参与

要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如:班级及学生良好环保习惯养成培训、检查、评价制度,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整合计划及课堂教学渗透交流制度、环保纪念日活动制度,‚环保小卫士‛评选及表彰制度,环保教育先进班集体、先进年级组、优秀备课组评选及表彰制度等。通过制度落实,形成生生参与创建、师师参与创建的全员参与的局面。

3.挖掘资源,搞好共建

挖掘三个资源。一是当地环保部门资源,争取其指导和支持;二是高校资源,与大连大学环化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大手拉小手,环保伴我行活动‛;三是社区资源,与响泉、渤海两个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学生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4.强化践行,注重实效

在各个班级成立环保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由团员青年和学生为主题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通过环保志愿者的行动,引领全校师生自觉宣传环保、参与环保组、践行环保。

5.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一是加大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学校教学楼内墙壁布置、校园建设更能体现环保教育的特色,体现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二是加大设施建设,为学校的绿色环保提供有利条件;三是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为环保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第13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即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少越好,前者就是资源节约,后者就是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有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第二,对重点领域制定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比如,对建筑物应该在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规范上有严格的要求,设置一些新的技术标准,保证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节约的指标和相关的建筑规范,应该逐年改进。又如对汽车,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对国内生产和进口汽车每公里消费的燃料规定上限,超过这个标准的,一律不允许生产或者进口。与此同时,作为推动节约燃油的措施,还应该考虑增收累进制的汽车燃油消费,由消费者承担。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全民一起动手才能取得成效。为此,开展对全民的宣传,树立节约观念,实在是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要使大家认识到,我们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所以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唾弃浪费的行为,才能建设文明节约的社会。在立法执法方面,国务院各级政府应该对公款请客送礼、购买豪华车辆、超标准建立办公楼等问题加大治理力度,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同时,还应该考虑严格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

第14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依据有哪些?答: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2)当前,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5)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6)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7)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8)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9)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请你就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答:国家、社会: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

③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公民:①提高自身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积极同浪费的行为作斗争;

②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两面用纸处处省;③灯泡换成节能灯;

④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15篇: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 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因此, “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 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 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 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总体性的目 标,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 不断推进, 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城市化步伐加快, 资源需求持续增加, 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 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 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 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 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 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 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 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反映了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之 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 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 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 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 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

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 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 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 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它也是国家安全 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尤其是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的生命 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 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的生 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 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作:? 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建立一批一流的科技研发机构; 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原始性创新,着力提高国家和企业选择研发主攻方向、配置研发资源的能 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现有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科技 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 创新的基础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抓 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 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评估和风险投资中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中 介机构,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整合科技资源,实施重点突破。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全面发展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资金、技术和人 才,但如果选准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在某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就能形成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2.以转换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换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社会经济体制。当前建立和完 善促进循环经济需要着重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第一, 抓好规划编制和宏观指导, 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总 体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明确战略目标、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各阶段分步实施的计划。规划先行,政策和制度配套,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机制。? 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立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节约。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价格、财税、投资及政府采购目录等方面的激励政 策体系,抓紧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规章,使节约资源有法可依。如,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包括利用 “三废’ ’等取得的收人,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等等。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和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地 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并制定配套政策、制度和措施。? 第三,实行宏观和微观控制,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的浪费、流失。能源、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占有 体制和不科学的使用方式有关。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晰资源占有、开发、使用的权限。同时,建立健全资 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节能执法工作。实施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依法监督,严肃查处 各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和行为。建立严格的资源使用效率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奖惩手

段,让当事人承担使用成本 来集约合理地使用资源。? 3.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 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 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 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循环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十一五”时期,我国要积极做好开源工作,又优先做好节约工作,应该成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基本 思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探讨我国的能 源安全战略, “十一五”时期主要思考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坚持把开源与节流结合、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将 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 要求,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 ,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工程,推广使用先进、高效 的节能设备和器具,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 2.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 开发替代能源, 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 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 3.坚持把立足国内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国既是资源消费大国,也是资源生产大国。从能源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未来 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潜力仍然很大。从重要矿产资源看,中国资源比较丰富,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 基础储量分别居世界第 4 位与第 12 位之间。因此,我们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资源供给。我们采取综合措 施,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断增加资源有效供给,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 4.坚持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能源看,中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仅经济可开发水电资源就达 4 亿千瓦,我们将在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水电。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宝库,可开发利用的风 能约 10 亿千瓦,我们要加快发展风电。中国有良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2/3 的国土面积每年日照时间超过 2000 小时, 我们要加快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步伐。 中国是世界沼气生产和利用大国, 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沼气建设。 总之, “十一五”时期努力为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开发、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提高优质清 洁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 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 宏伟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 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 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

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 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要做好综 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在国家确定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的基础上,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 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西部地区各级政府 和有关部门要把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确保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 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 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 ? 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五、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 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人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 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 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 用。? 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 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电动机、汽车、计算机、家电等机械制造企业,要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 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包装行业要大力 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 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 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 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 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 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 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 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严格控制“洋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废物进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 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发挥 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 总之,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 社会的良好氛围,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 费方式。?

第16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文章标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

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军队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我军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保护环境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重大问题。同时,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不仅是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军事斗争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只要我们自觉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作军队义不容辞的职责,增强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17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重点探讨了建设两型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几方面重点工作。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生态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5年3月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及系列相关举措,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完整结合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二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完整地涵盖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废弃物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

1.2 坚持发展的第一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要放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要求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把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联系起来,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等方式来提高发展的质量。

1.3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某个方面的节约,而是从原料开采、商品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节约。同时,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要求在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行政等各个方面都追求环境友好,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行为观念。

1.4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政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和理解。

2.1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决于我们的国情:第一,资源总量很大,很多资源列世界前几名,如水、能源总量等等,总量上是大国;第二,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小,如水资源人均仅2200毫米左右,煤炭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70%左右,石油、天然气大概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第三,资源利用效率相对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总体上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第四,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我国资源利用状况,要真正树立起节约资源的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资源问题,是我们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增大,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大了资源消耗上升的趋势。从国外资源进口情况看,面临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甚至是整个军事政治的风险,如果对国外资源依赖度过高,风险是不断上升的。从国内资源

的供给能力来看,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包括近年来出现的拉闸限电、煤炭库存下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非常严峻,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环境隐患增加,环境状况离群众的期望、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一个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生产的全过程,从源头抓起,加大节约资源的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4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2.5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和明显成效。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等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首先,加强企业内部“小循环”。坚持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入手,加大企业清洁生产的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小循环”;其次,发展产业层面“中循环”。要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构建社会层面“大循环”。在全社会推广宣传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第四,加快循环经济法规及政策建设。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循环经济型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首先,应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其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和城市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检测标准,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中小企业;第三,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并尽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为突破瓶颈制约清除障碍。

3.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1)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强化对主要河流和湖泊排污的管制,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的直接排污口,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污水。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燃煤电厂必须根据排放标准安装脱硫装置,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

(3)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城

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

(4)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修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荒漠化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健全法制、落实主体、分清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3 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水、土地、矿产、海洋、气候等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4)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环境,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开采海砂。有重点地勘探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

(5)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等的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气象事业,加强气象卫星应用、天气雷达等综合监测,建立先进的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增强气象为农业等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和气候变化监测、预测、评估工作。

3.4 转变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需要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必然要求调

整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消费方式来实现。

(1)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是从实践出发的。从传统的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再到目前的可持续消费,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转变消费观念不是要求人们不消费或少消费,而是引导人们转变消费方式。政府应该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制度性浪费、炫耀性浪费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一是要建立全面的政绩内容考评机制,从单纯考评经济增长转变为对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进行考评。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而且对区域内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测算,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建立发展与环境综合核算制度;二是要从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转变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节约意识。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坚持政府带头、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斤粮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刘海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D], 2006, 山东师范大学.

[2].孔欣欣, 王奋宇.科技创新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08(4): 第25-29页.

[3].宁淼, 王彤, 徐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4): 第134-138页.

[4].刘江宜, 余瑞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22(2): 第31-33页.

[5].张瑞珍, 何永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以资源型工矿城市乌海市为例[J].经济论坛, 2010(6): 第81-83页.

[6].匡远配, 曾福生.论两型社会: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互动的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5(3): 第32-37页.

第18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

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企划部刘赟男

2010年6月12日

第19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系统的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

六年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更何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把环境问题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生命。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完善环保的投入机制和环境经济的政策,加大政府、社会、企业对环保的投资力度,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

策。国家和社会还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全国人民达成一致的共识,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第20篇: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四班 B10011403 王域琴 摘要:我国虽然整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

一、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概要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它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一方面,它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一)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际上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长此下去,地球很可能成为不再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二)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环境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资源已经开始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五)这是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于人类生命的延长;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日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三、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和明显成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

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一)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二)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四)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议

(一)宣传教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个公民的脑海中,体现于每位公民的一言一行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更多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增强全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环保,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一种习惯,一种民族品格。

(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过去,我国“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我国的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的同时严重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染了生存环境。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成-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清洁生产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多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废旧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三)完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向环境治理良好的国家学习,加强产业单位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通过法律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盲目发展,鼓励发展清洁高新技术产业,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技术还不够先进,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学习,尤其现在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需要科技。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环境的保护也必须这样。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给保护环境提供一个可循的依据。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和落实到制度层面,从法律上制裁,从经济杠杆上制约浪费资源的行为。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

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总结
《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