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研究生院 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7 08:32:34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研究生院副院长岗位职责

1.在院长主持下,负责全院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执行上级有关研究生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任务。2.组织制订全院培养研究生的发展规划及招收研究生计划,做好组织教师命题、评卷、复试、录取等工作。3.组织并督促方向负责人制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计划,督促、检查研究生教学工作。4.组织做好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开题、答辩工作,做好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毕业环节及硕士学位的授予工作。5.协助院长做好学位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具体提出学位点申报计划和方案。制订学位点发展与建设计划,组织申报各类学位点。6.做好导师队伍管理与建设工作,组织申报研究生导师的申报、考核工作。7.指导研究生教学秘书做好研究生学籍管理、答辩、奖惩、学业资料以及教学工作量计算、统计和上报等日常管理工作。8.完成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2篇:研究生院

研究生發佈系統

北師大心理學

考研綜合信息http:///kaoyan/zhinan/College/

招生簡章專題http://examda.com/kaoyan/2011kyzsjz/

北大研究生院

http://yjsy.pku.edu.cn/

清華

http://tsinghua.cpge.cn/

人大

http://grs.ruc.edu.cn/

************************************************************************* 法學哲學教育

北大

心理學系: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哲學系:外國哲學7http:///group/topic/18256758/

國際關係學院: 外交學 9

社會學系: 社會學(女性學)3

社會學 57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漢語言文學學 9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30

人大

考研書籍

********************************************************************************

030208-外交学

00-无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04-政治学原理

809-国际类综合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

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

複試的題目

*************************************************************************************

010103-外国哲学

00-无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01-中西哲学史

801-哲学专业综合哲学专题,外语

哲学专业综合科目包括除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外的七个专业单元,考生选择其中两个单元答题。详细说明见哲学院网站

哲學研究生2年書目

http:///note/63309752/

參考書目http://bbs.kaoyan.com/t2459202p

1书的话,西哲入门看赵惇华的吧,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

一、打算看的几本书有:

1.刘放桐人民出版社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2.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3.苗力田、李毓章 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学史新编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商务印书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下

5.最老版本的中国哲学史 中华书局中国哲学史

6.杨祖陶的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

二、另外还想看的有

1.黑格尔的小逻辑

2.邓晓芒的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

3.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简史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5.江怡北京大学出版分析哲学

外国哲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

smart(577873555) 2011/5/26 1:57:44

西哲十五讲和郭启勇中哲各是哪个出版社的

Оo蛋メ(125931641) 2011/5/26 1:58:20

前者是人大好像,反正是个蓝皮的,后者不知道,只知道是个棕色的

之(156691421) 2011/5/26 1:58:26

难怪研究哲学的都研究语言去了....

Оo蛋メ(125931641) 2011/5/26 1:58:45

冯达文和郭启勇合著的那个是蓝皮,人民教育出版社

****************************************************************************************

我来说几句个人意见,打击一下京城朋友的积极性~

第一阵营:

第一名:中山大学哲学系(各学科超级齐整,每个学科都有超牛之人,评第一应无愧矣!)

第二名:武汉大学哲学系(各学科齐整,牛人很多,发展前景好~)

第三名:北京大学哲学系(各学科比较齐整,牛人很多,但内耗太厉害)

第二阵营:

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资格老、实力强,各学科牛人尚在、新人可喜,但发展方向不明)

第二名:复旦大学哲学系(各学科不平衡,某些专业很牛)

第三名:南京大学哲学系(各学科很不平衡,某些专业很牛)

第三阵营:

第一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中国哲学都很牛叉,但各学科实力太不平均)

第二名:同济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很强,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第三名:吉林大学哲学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第四阵营:

第一名:浙江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比较强)

第二名:南开大学哲学系(马哲比较强,外国哲学尚可)

第三名:四川大学哲学系(太差了!不过宗教学还是很强)

并列第三名:山西大学哲学系(太差了!不过科技哲学还是很强)

第五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垃圾啊~垃圾~ )

我在两个学校呆过,也和个别院校哲学系的学生比较熟悉。我的直观印象是:

北大如今最大的优点不在于师资,我的一位老师曾这样形容北大的师生关系,“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很是精辟。一位师兄问我是否考虑读博时,我说导师要能两周和我谈一次论文,我就读,两个月才见面谈一会儿,就不读。

传统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往又难以言说,不过今不如昔的北大依旧有着全国任何一所高校哲学系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图书馆。

在中国古籍收藏方面,窥一斑而知全豹。北大牵头的《儒藏》大约有7成的底本来自本校收藏,而同样编修儒藏的其他单位可能在版本上要多多借助外力。

在外文书籍收藏方面,由于北大和国图是国家两个外文书籍的储备基地,所以外文书籍相对丰富。在一些专业书籍方面,由于老师们经常出国,所以按照科研需要往往大量购进书目。比如现象学馆的文献可能是国内较为丰富的,据馆藏人员说倪梁康老师对此也颇为羡慕。

虽然北大的学生容易给人好高骛远的感觉,但是在院系内,扎根原典,避免空谈,一贯是北大的传统。对于喜欢读书的人而言,这样的图书馆,永远是最好的良师益友。至少我们这一届离开北大的时候,很多人在表示对现今教育体制失望的同时,仍然对图书馆有着深深的不舍。

人大的哲学系,让我印象最深是教师的年龄结构很合理,正是有足够精力和热情指导学生的时候。而且人大的老师相对比较低调。像李秋零老师基本就是年复一年的翻译,以至于我很好奇李秋零老师的原创性著作会是什么样。印象中就看过李秋零老师写的关于德国历史哲学的一本书,是年代相当久远的比较规矩的概论性著作。

我深信这样的收敛积聚状态对于学者本人和学生都是极有益处的。当我和同学在书店看到张旭老师的卡尔巴特时,只是翻了翻参考书目,就大抵可以想见其研究态度,考虑到在国内找寻这些文献的不易,更是让人叹服,虽然我看完该书后仍然稍觉絮叨。

不过我一直很好奇,人大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让老师们满意。不知道李秋零老师的拉丁语和聂明理老师的古希腊语课程是否有人坚持下来,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准。

武大哲学系的老师我不太熟悉,也极少拜读他们著作。但是武大的学生确实让人赞不绝口。学风异常踏实,尤其是基于原典,言必有据的态度和北大异常符合,武大的学生来北大读研或是读博的,大多能够如鱼得水。而且武大的学生还有其他高校学生难以企及的一项优势,就是他们大多在大二就开始系统的学习古希腊语、拉丁语、德语以及法语。虽然坚持下来的

是少数,但是哪怕有一成的学生坚持下来也属难得。

复旦的哲学系,有着海派的特点,一位在复旦读研北大读博的师兄这样评点,复旦学生是看一本书,写十本书,北大学生是看十本书,写一本书。可能稍显夸张,聊备一说吧。

推荐第3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研究生院2013年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2013年的工作目标

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学校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学校“内涵建设年”为契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保障监督体系与奖助体系,继续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努力开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二部分 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为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各培养单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确立了化学学院等1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我校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制定了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对2013年拟获硕博连读和直博生资格的研究生,首次进行了外语能力测试并采用外语上机考试方式,考核通过并最终定硕博连读研究生468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87人,获得直博生资格的研究生将获国家奖学金。

2.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努力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完成了“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工作,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三个单位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组织了“吉林省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成为吉林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完成了“吉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工作。2011年我校确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和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等六个专业学位种类(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部顺利通过项目验收。为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全校已建设72个研究生实践基地。

3.加强课程建设

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继续实施了“吉林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吉林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和“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出版资助计划”。对2011年确立的“吉林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课程建设共完成课程课件214门,授课视频36部,组建教学团队34个,出版教材13部,教改论文83篇;充分利用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对英国专家Susan Fernie讲授的《人力资源管理》等15门引进的海外课程进行了资助;对通信工程学院赵晓晖教授主编的《现代信号处理》等11部高质量研究生教材的出版进行了资助。

4.继续实施研究生创新激励计划

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为支持研究生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完成高水平研究,继续实施“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计划”,经各培养单位推荐,专家组审核,2013年共有7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入选该计划,此项工作对鼓励博士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继续实施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交叉学科科研资助计划”等资助计划。资助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81篇,EI论文71篇, CSSCI论文62篇,核心期刊论文43篇,会议论文56篇,发明专利61项,其他期刊论文6篇,研究报告7篇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2013年,我校有27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调整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学位)学术成果要求

根据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比照与我校处于同一水平的其它高校的博士学位申请成果要求,并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论文发表的周期等客观条件,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的学术成果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提高。新的成果要求从2013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希望通过该项措施,进一步促进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1.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起草了《关于加强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的若干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考核流程,明确考核要求;

2.强化质量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博士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发司[2012]208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成了我校2014年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生招生基准规模测算工作。

3.加强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和管理

根据2011年对1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校内自评估和2012年我校43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成了《吉林大学学科自评估分析报告》和《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吉林大学参评学科分析报告》(上、下册)。报告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从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对我校相关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与相关院校的对比,明晰了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求达到以评促建和明确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目的。报告已向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汇报,并分发到全校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4.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跟踪评估制度

建立了对已授予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跟踪评估的制度。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对我校2012学年度获得学位的200篇博士学位论文和380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加强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客观地反映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初步完成《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修订

初步完成了《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和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待学校审议通过后,将按照新修订的《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完成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工作,成立吉林大学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三、完善奖助体系

1.调整建立新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根据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按照强化奖助学金的激励和资助作用,发挥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的原则,初步研究制定了我校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实施办法。

2.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组织机制

为发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作用,逐步加大对优秀学科和优秀生源的支持和吸引力度,制定和完善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机制,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成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按照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顺利完成了2012和2013年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两个年度共评选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539人,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914人。

3.加强对研究生“三助”岗位的管理

进一步细化“助管”和“助教”岗位的设置要求,提高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围绕本科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领导力的提升三个方面,开展了“助教”和“助管”岗位人员岗位认知培训,以增强工作能力。2013-2014学年聘任助教81人、助管221人、助研16044 人。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完成2014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查工作

在本年度的审查工作中,对“免审”导师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加强了学校的审查力度。经审查,共有959名校内导师获得了2014年招生资格。

2.完成2013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选聘工作

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查推荐,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及各学科、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经吉林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通过,新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51人;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查推荐,校直聘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小组审核通过,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24人。

3.支持导师参加学术交流和访学

2013年选聘6位博士生导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的研究生导师学术交流和访学计划,到国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交流访学。

五、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1.圆满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计划 2013年圆满完成了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派出计划,我校共有107人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其中联合培养62人,攻读学位45人,鉴于我校近年来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表现突出,国家留学基金委已经将我校2014年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的名额由60名提高到113名。

2.继续实施“资助研究生赴国(境)外学术交流活动计划”。本年度资助博士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25人,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2人。2013年选拔了25名优秀研究生参加德国耶拿大学暑期班,组织19名研究生参加寒假赴美国文化交流项目,组织15名优秀研究生参加赴韩国短期学术文化交流与培训。

六、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

1.修订《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办法》 按照教育部令第34号文件的要求,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依法治校的理念和程序,在广泛征求校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师生意见的基础上,颁布实施《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处理办法》(校发〔2013〕229号)。为处理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提供了依据,体现了学校严厉惩处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决心,对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

把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覆盖全校师生。2013年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5场面向全体新入学研究生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聘请宣讲专家13人次,累计7500余名研究生听取宣讲报告。发放《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参考大纲》和《研究生学风教育宣传手册》各7600余册。

3.加强学风监察工作,严厉惩治违反学术规范行为

加强对研究生学风问题的监督与防范。利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共检测学位论文10345篇次,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遵守学术规范情况的审查提供了辅助性的检测工具及审查依据。

- 7报告会、“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做一名合格的博士生”主题报告会,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毕业季”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和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增强研究生的爱校和荣校意识。开展“塑造诚信品质、建设节约校园”主题教育,发出考试诚信倡议,增强研究生的诚信意识和节约意识。

5.继续开展学术交流奖励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举办了第27届研究生“精英杯”学术成果大奖赛,评选出优秀成果1496项。举办了第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评出优秀论文325篇。在论坛期间,通过举办跨校区学术和文化交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开展2013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共有来自31家培养单位的200支团队申报,最终89个项目获得资助。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评比中,64个项目通过评审,其中 14个项目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被评选为一等奖,15个项目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被评选为二等奖。

八、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环节工作流程。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特点,在保密工作、考务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在学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细则及工作流程,确保报名、复试、录取和入学管理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组织完成了软件工程硕士和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考试录取工作和其他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复试录取工作,完成了2013年度兽医博士报名、考试及录取工作,共录取22人。

九、认真做好学科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开展新疆医科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按照“质量工程”任务计划,接收新疆医科大学2名管理干部、8名教师到我校进行挂职锻炼、进修学习;申报并开展了两校定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工作,招收3名新疆医科大学教师攻读我校博士研究生;开展七年制联合培养学生工作,本年度共接收8人到我校第一临床医院就读。选派专家指导受援高校校园建设。从计算机学院和网络中心选派两名专家赴新疆医科大学协助指导校园信息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科间互访,推进校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组织6人次专家学者到受援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两校共同出资设立科研基金,在基础医学及人文社科领域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继续做好学科援建新疆昌吉学院工作。分别从化学和英语两个学科选派2名教师到昌吉学院支教。接收1名昌吉学院教师到我校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进修。

十、完成研究生院院庆三十周年筹备工作

为做好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创建30周年工作,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制定了纪念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立30周年工作草案,并着手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2.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的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3.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的人数占研究生群体的比例还比较低。

4.研究生思想教育和文化育人工作还不够有力,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5.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提高,需积极协调培养单位,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

第四部分 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研究生院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和学校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文件精神,完善《吉林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与监督体系,通过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与激励机制,全面促进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推荐第4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3年度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要点

一、2003年工作总结2003年是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走上正规化办学道路的第一年。根据建院三步走的发展建设战略以及年度工作计划,2003年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初期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建立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一个初步的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院师生员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显示度的成果。使学院的发展全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校园;我们有了初具规模的学生队伍和教

师队伍;我们有了精干的管理队伍;我们有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践了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我们有了初步完整的管理体系;我们经受了办学初期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严峻考验;我们满怀信心开始迈上了正规化办学的道路。1.学生培养喜获丰收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本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了责任教师的作用,加强了中后期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同企业副导师的合作指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深圳研究生院发扬光大。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前校领导,两位院士,两位长江学者和一批校本部的知名教授参加,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认真把好最后一关。学生们的论文工作内容、实践能力、对课

题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以及答辩表现等受到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27名第一批参加答辩的2001级同学顺利通过了答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这标志着我们所探索的新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我们在深圳办学的最大的成果之一。在学生工作方面克服了人员缺乏等困难,针对学生刚到学院以及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深初期的思想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并负责任地解决好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共同建设新校园的主人翁责任感。组建了学生党支部和02级学生会分会。同时针对2001级就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开辟信息及对接渠道,主动为同学做好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师资队伍发展壮大2003年是我们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年,我们本着做好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要和

在校学生规模,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外招聘了一批教师。他们当中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或一年以上国外工作经历。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的到来全面促进了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学生培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发展。3.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以几个合作项目和大型活动为重点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克服了非典影响,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在建院初期就明确意识到通过国际化来整合世界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同日本、美国和英国著名大学合作,创建了“创业工程学”专业,并且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国际论坛、一次国际视频会议。邀请国际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交流,赴日本讲学,扩大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创建了“深圳创业工程研究会”和“高科技创业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动了国内创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推进深圳营造创业家乐园的大环境做出了贡献。通过与美国大学与公司以及著名软件专家合作,创建深圳国际软件学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正在准备进入申报程序。此项目对引进国外软件教育体系和先进的软件研发技术与管理,培育我国高级软件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同英国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国际制造基地的特点,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筹备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从而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转移、核心技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做出贡献。通过到英国、日本访问讲学,接待各国大学来访等活动同国外一批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了多位国外知名教育界人士作为院长顾问,借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提高我们

的办学水平。一批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进行,有的正在积极推进落实。4.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对于教师还确定了聘任考核与永久职位这一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教师聘任与考核条例。规划并准备调整管理机构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设置为:学院下设学生培养处、科技发展处、资源管理处、院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学院的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各学

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推荐第5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3年度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要点

一、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是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走上正规化办学道路的第一年。根据建院三步走的发展建设战略以及年度工作计划,2003年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初期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建立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一个初步的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院师生员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显示度的成果。使学院的发展全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校园;我们有了初具规模的学生队伍和教师队伍;我们有了精干的管理队伍;我们有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践了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我们有了初步完整的管理体系;我们经受了办学初期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严峻考验;我们满怀信心开始迈上了正规化办学的道路。 1.学生培养喜获丰收 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本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了责任教师的作用,加强了中后期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同企业副导师的合作指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深圳研究生院发扬光大。 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前校领导,两位院士,两位长江学者和一批校本部的知名教授参加,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认真把好最后一关。学生们的论文工作内容、实践能力、对课题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以及答辩表现等受到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27名第一批参加答辩的2001级同学顺利通过了答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这标志着我们所探索的新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我们在深圳办学的最大的成果之一。 在学生工作方面克服了人员缺乏等困难,针对学生刚到学院以及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深初期的思想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并负责任地解决好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共同建设新校园的主人翁责任感。组建了学生党支部和02级学生会分会。同时针对2001级就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开辟信息及对接渠道,主动为同学做好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师资队伍发展壮大 2003年是我们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年,我们本着做好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在校学生规模,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外招聘了一批教师。他们当中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或一年以上国外工作经历。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的到来全面促进了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学生培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3.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以几个合作项目和大型活动为重点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克服了非典影响,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在建院初期就明确意识到通过国际化来整合世界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同日本、美国和英国著名大学合作,创建了“创业工程学”专业,并且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国际论坛、一次国际视频会议。邀请国际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交流,赴日本讲学,扩大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创建了“深圳创业工程研究会”和“高科技创业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动了国内创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推进深圳营造创业家乐园的大环境做出了贡献。 通过与美国大学与公司以及著名软件专家合作,创建深圳国际软件学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正在准备进入申报程序。此项目对引进国外软件教育体系和先进的软件研发技术与管理,培育我国高级软件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英国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国际制造基地的特点,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筹备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从而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转移、核心技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做出贡献。 通过到英国、日本访问讲学,接待各国大学来访等活动同国外一批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了多位国外知名教育界人士作为院长顾问,借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一批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进行,有的正在积极推进落实。 4.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对于教师还确定了聘任考核与永久职位这一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教师聘任与考核条例。规划并准备调整管理机构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设置为:学院下设学生培养处、科技发展处、资源管理处、院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 学院的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各学科群的研究中心与研究所只负责学术,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各处室直接对全院师生实施高效的服务。确定将来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比例为3000:300:30。管理人员实行一专多能。一般性行政事务岗位采用人才派遣方式或人才代理方式聘用,尽量压缩不必要的行政人员编制。 2003年我们建立健全了大量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使得学院日常工作有序进行,办事有章可循。在工作极端繁忙的情况下,学院管理人员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国际视频会议、国际论坛、新生入学仪式、新校园启用仪式等大型活动展示了学院师生员工的才能,也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管理好学院。 5.校园建设初步建成 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及设计、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校园已经初步建成。除部分内部工程及运动场、围墙等施工尚需继续推进而外,已经初步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我们与9月8日正式进驻新校园;9月16日召开了2002级开学仪式;10月12日举行了新校园启用仪式。后勤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各项服务正逐步走向正轨。一个良好的办学条件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 6.学科建设开始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首先启动了研究生培养基础平台的建设,市政府的有关资金已经到位,设备采购已经开始进行。各研究所、研究中心的建设随着教师的逐步到位,也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过程。随着实验室大楼建设的进展,为各学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为了合理使用资源,同时根据各学科的长远发展和近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实验室面积的分期启用的管理办法,从而保证并促进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实验室的计算机及办公家具已经采购到位并投入使用。为已经进入新校园的师生装备了基本的工作空间。 7.科研工作初战告捷 科研工作对于研究型大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也是研究生教学和全院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支柱。在学院刚刚建立,学科、教师和实验室条件尚不够完备的情况下,我们仍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我们在各个科研经费渠道都有斩获,特别是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重点实验室、市科技攻关、省重点攻关、国防基础预言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方面所申报的课题均有教师获得了资助。打开了一个较好的局面。2003年科研经费到款额接近700万元。在科研管理方面出台了科研经费及实验室管理等规章制度。为今后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是我们全院师生的同心同德奋斗进取的结果,也是深圳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所分不开的。也是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也是我们在正确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探索新的办学道路的结果。 由于我们还处于成长阶段,整体上还缺乏经验,体系尚不够健全、健壮,因此也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职责尚不够分明,部门相互间的协调还不够顺畅,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等。这些都是今年要重点改进的。

二、2004年工作要点 根据理事会确定的建院发展战略,今明两年是建院的第三个阶段即“深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内涵建设,其中包括建设好以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为核心的学科实验室,壮大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初具特色的学科布局。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办学格局。在科研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局面。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校生和教师达到计划规模,形成完整并较为完善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建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先进高效的管理体系。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深化内涵,注重水平,初步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学科方向。 今明两年是建院发展战略的最关键的两年,也是攻坚的两年。2004年的主题是“学科建设年”,重点抓好个研究中心、研究所的建设,特别是做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的论证和启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工作。以学科建设带动并促进全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2004年的几项关键工作如下: 1.学科建设 全面启动并抓好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的论证与建设工作。以此项工作全面推动各学科研究中心、所的建设。院里组织好学术行政两套体系,抓好顶层设计和学科布局,全面论证与启动实施工作。此项工作关系到学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要倾全院之力做好,还要充分依靠校本部各学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下大力气引进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学术队伍建设的关键。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科规划,落实好引进工作,同时要为他们配备必要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尽快发挥作用。 要大力推进博士后的引进工作,从而带动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各学科都要重视并落实好博士后的工作条件。并发挥好他们在各方面工作中的作用。 2.教学工作 为实现从2005年起,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全过程都在深圳完成的目标,我们必须加快教学体系的建设步伐。首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专门队伍,借鉴国外经验,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同时和清华、北大协调在课程建设特别是基础课建设方面实现学分互认,教学资源共享。 基本设想是:加强基础教学,拓宽知识结构,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课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计算机编程语言,DSP、单片机等)采取少上课多实践的方式。避免设立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课程。尽量选用国外优秀原文教材。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编制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没有正式讲课经历的教师要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过好教学关。加强培养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扬光大我校的学风与传统,严把教学质量关。 继续加强对毕业生论文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严把质量关,使2001级同学都能以高质量的论文与出色的答辩表现获得硕士学位。利用学位授予仪式,营造神圣的学术氛围,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召开大型座谈会、研讨会,认真总结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制定出完整的与新的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培养规范文件,使这种模式更加完善,并形成新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 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一些政策,鼓励教师尽快吸收一些博士生来深圳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发挥好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动我们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 要根据我们学院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有效地发挥教师和管理人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招生与分配工作方面打开新的局面。要加大力度主动到一些教育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优秀学生来源,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要拓展就业渠道,尽可能使我们的学生找到好的工作。这是我们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好生源。 3.科研工作 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深入,科研的基本条件建设到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科研工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要积极组织引导好国家计划项目的申报,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国防科研,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取得突破。 教师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去了解企业对未来科技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同企业相结合,把培养人和科研相结合。争取能在外协项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国际合作 继续抓好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实工作,争取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在深圳大学城实体办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今年国际交流的重点是建立同北美著名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继续寻求一些好的合作项目,扩大教师间的实质性国际交流。 抓好同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中心的工作,做好内部组织与规划工作,争取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中心成立挂牌。为促进双赢战略,还要积极落实好IGDS、IMDS以及“2+2”等合作培训项目。 5.校企合作 我院要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牢牢在深圳及珠江三角洲扎根,汲取营养,开花结果。因此采取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加强同企业的全面合作非常重要。 今年的校企合作重点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起紧密合作的网络与联盟,在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教育培训、学生就业、技术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我们将以更好的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联盟,同时我们也要筛选、审核一些与我们合作企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资质,为一些具备资质的企业授牌。定期通报信息,年度要有一次以上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我院全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6.深化管理 创建一流大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而体制和机制的具体体现是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文件体系,做到办事有章可循,工作紧张有序。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宏观上要把握发展机遇,创造条件快速发展;微观上要精细严密,准确到位,快捷高效,为学院的发展服务,让教师和学生满意。充分体现出哈工大的水平与境界。 做好机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明晰各部门的职能,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起完整高效严谨的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和必要的服务承诺制。 要做好在岗位培训工作,从制度上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的培训。全面提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的政府部门办事流程与政策法规,掌握个人分管业务的全部管理文件精神。真正做到终生学习,训练有素,跟上学院及社会发展的步伐。 7.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有了一个秀美的校园,在好的硬件条件基础上,积极营造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显得格外重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精髓,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知名大学的优秀校园文化是几代人努力营造的结果。我们不仅要继承哈工大的校园文化,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营造好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独特的优秀校园文化。 通过学术活动,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营造出神圣学术殿堂的氛围。通过秀美校园的建设与维护,创造一个提倡并维护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环境。通过宣传报道工作扩大我院在全社会的影响,弘扬正气。 通过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大家的自豪感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大家的文化品位。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共同为校园文化的营造添砖加瓦。提倡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得合力。

三、结语 2003年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创办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必须用国际化的视野,超前的意识,改革的头脑,创业的精神来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只要我们坚持学校和市政府为我们制定的一流的办学目标不动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实事,在新的体制机制下继续团结奋斗,就一定能不断取得进展,并最终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和理想。 二OO四年元月

推荐第6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研究生院2006年度工作总结

在校领导和学校各院系、各职能处室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生院圆满完成了2006年目标任务书中的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对我校试办研究生院的转正评估,本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研究生院转正评估工作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精心筹划,做好研究生院转正评估自评报告的撰写和多媒体汇报工作,顺利完成国家对我校试办研究生院的转正评估工作任务。

2.“211工程”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我校“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研究和2005年“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及时上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一五”“211工程”建设方案建议》和《2005年“211工程”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为争取国家重点支持奠定基础。

3.编制规划

以试办研究生院转正评估为契机,全面回顾我校研究生教育历史,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谋划未来,制定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

4.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1 完成我校2005年27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西部农科类高校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的季度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组织实施2006年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西部农林高校博士生访学研究基地”项目,接受来自西部6所高校、9个学科专业的11名在读博士生来校作访学研究;完成教育部200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西部农林高校生命科学类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项目的申报工作。

5.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

组织专家,完成21个新增博士点、27个新增硕士点、49个新批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完成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完成9个农业推广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6.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

完成2006年招生计划,全年招收录取各类研究生2186名。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25名(统考生1497名、单考生16名、援藏计划9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3名),博士研究生289名(统考145人,选拔提前攻博144人),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372名(农业推广223人,兽医11人,工程硕士47人,高校教师65人,风景园林26人)。

经过一月份和六月份的两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核,共授予145名研究生博士学位、授予714名学历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34名同等学力硕士学位,同意授予189名硕士专业学位(12名中职教师硕士学位、173名农业推广硕士学位、3名兽医硕士学位、1名工程硕士学位)。

7.制度建设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新制定“硕士学位授予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复试录取”、“选拔培养硕博连读生”、“选聘副高职称人员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等有关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18个,并即将汇编成册。

2 8.学风建设及素质教育

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3月26日,组织40名研究生赴陕西秦岭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实践活动;7月7日-13日联合全国主要农业大学共100多名博士生赴延安地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月20日组织博士生参加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28场。为鼓励研究生用外文撰写科研论文,组织6名专家开展了“英文科技论文规范化写作”系列专题讲座,促使我校导师和研究生踊跃向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

加强学风与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各学院分别进行了学术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弘扬我校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提高研究生新生学术道德素质,杜绝学术不端、学风不正等不良现象发生。博士生学位论文全部实行“双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抽查“双盲”评审制度,确保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合理性,端正了研究生的学术风气。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育人环境,5月14日我校研究生会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会举行“研究生社团工作经验交流会”; 11月28日,举行了题为“创新性国家与创新性人才”英语演讲比赛;12月13日,举行了题为“博学明理 求实创新”演讲赛;全年举行研究生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越野比赛活动20多场次。

2005-2006年度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共评选出先进班集体 9个,优秀研究生193人,优秀研究生干部96人,优秀论文奖22人,科研成果奖2人,英语学习奖15人,文体活动奖5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人。

9.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评选并推荐我校4篇(龚道枝、高克祥、戴武、杨学义)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经陕西省评选,杨学义和龚道枝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推

3 荐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10.导师遴选及培训

在“关于做好2006年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指导下,经个人申请、资格审查、学院推荐、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学科组答辩评审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核等程序,遴选出28位博士生指导教师,59位硕士生指导教师,11位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

组织2005年新当选各类研究生指导教师(98人),系统学习有关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研究生创新培养、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等;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关于研究生创新培养为主题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报告会,参加会议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达180多人。

二、重要改革进展

1.全面推进硕士学位授予校院两级管理工作

稳步推进硕士学位授予“校院两级管理”工作。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校院两级管理的暂行规定》,2006年上半年起,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开始推行校院两级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抽查盲审,研究生毕业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和质量监控。

2.英语分级教学改革

为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改善教学效果,从2006级硕士研究生开始进行英语分级教学的改革探索。在研究生入学后组织分级考试,根据研究生英语水平,按照A、B两级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

3.改革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根据教学[2006]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办研发[2006]15号)及“关于做好2006年硕

4 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办(研)发[2006]16号文件,提出了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4.开展硕博连读试点工作

为了改善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培养暂行办法》(校研发[2006]318号),开始启动实施硕博连读试点工作。

5.尝试破格从具有副高职称的青年学术骨干中选聘博士生导师 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暂行办法》,开始尝试实行打破博导任职限制,从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中选聘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

6.在部分学院探索学科建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水建学院、生命学院、资环学院和林学院的指导教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在学研究生进行调研,对学科建设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思路。

三、内部管理

积极贯彻落实党委安排布置的“省级文明校园”、“法制教育宣传”等各项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坚持每月召开学习会议,坚持正常民主生活会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勤政、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加强安全、稳定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工作,加强研究生教育信息软件管理和数据库建设,按时完成统计任务。按要求完成档案立卷归档工作。落实纪委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加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全年集中组织全体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会议1次,专项业务培训会议8场次,确保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顺利地推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教育的校院两级管理的体制和模式有待进一步在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得到落实和完善。各学位分委员会已经建立,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已经下放。但相应各分委员会秘书处的岗位与职责没有明确,运行经费没有配套解决,对二级管理效率有一定影响。

2.全校经费大包干政策下,研究生课程运行费与实验经费的划拨需要进一步明确。经费概念模糊,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学与实验的正常运行与管理。

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急需引进或开发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

4.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待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需要正常经费预算支持。

5.初试科目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6.学科建设需要实体性管理责任制,具体工作(如评估、申报、规划等)需要专人负责、专人落实。学科建设的协调力度不够 ;学科建设缺乏校内考核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学科数偏少,新兴学科建设力度不够;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7.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法制意识不强。

五、2007年工作计划要点

1.加大加快做好从研究生中选派出国攻读学位或联合培养工作。2.完成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审核工作。

3.遴选我校重点学科,下大力气做好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4.组织实施“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

6 5.组织第十一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 6.继续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7.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与考核工作。

8.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管理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

9.做好招生宣传,扩大影响,不断提高招收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10.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11.深化学位授予校院二级管理工作改革。

12.做好博士学位论文校内抽查评审与质量分析工作。13.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 14.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 15.制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6.举办全校性研究生学术报告活动。

17.加强研究生和研究生管理队伍的素质教育与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

18.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推荐第7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3年度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要点

一、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是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走上正规化办学道路的第一年。根据建院三步走的发展建设战略以及年度工作计划,2003年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初期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建立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一个初步的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院师生员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显示度的成果。使学院的发展全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校园;我们有了初具规模的学生队伍和教师队伍;我们有了精干的管理队伍;我们有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践了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我们有了初步完整的管理体系;我们经受了办学初期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严峻考验;我们满怀信心开始迈上了正规化办学的道路。

1.学生培养喜获丰收

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本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了责任教师的作用,加强了中后期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同企业副导师的合作指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深圳研究生院发扬光大。

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前校领导,两位院士,两位长江学者和一批校本部的知名教授参加,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认真把好最后一关。学生们的论文工作内容、实践能力、对课题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以及答辩表现等受到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27名第一批参加答辩的2001级同学顺利通过了答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这标志着我们所探索的新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我们在深圳办学的最大的成果之一。

在学生工作方面克服了人员缺乏等困难,针对学生刚到学院以及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深初期的思想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并负责任地解决好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共同建设新校园的主人翁责任感。组建了学生党支部和02级学生会分会。同时针对2001级就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开辟信息及对接渠道,主动为同学做好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师资队伍发展壮大

2003年是我们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年,我们本着做好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在校学生规模,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外招聘了一批教师。他们当中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或一年以上国外工作经历。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的到来全面促进了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学生培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3.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以几个合作项目和大型活动为重点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克服了非典影响,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在建院初期就明确意识到通过国际化来整合世界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同日本、美国和英国著名大学合作,创建了“创业工程学”专业,并且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国际论坛、一次国际视频会议。邀请国际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交流,赴日本讲学,扩大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创建了“深圳创业工程研究会”和“高科技创业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动了国内创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推进深圳营造创业家乐园的大环境做出了贡献。

通过与美国大学与公司以及著名软件专家合作,创建深圳国际软件学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正在准备进入申报程序。此项目对引进国外软件教育体系和先进的软件研发技术与管理,培育我国高级软件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英国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国际制造基地的特点,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筹备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从而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转移、核心技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做出贡献。

通过到英国、日本访问讲学,接待各国大学来访等活动同国外一批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了多位国外知名教育界人士作为院长顾问,借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一批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进行,有的正在积极推进落实。

4.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对于教师还确定了聘任考核与永久职位这一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教师聘任与考核条例。规划并准备调整管理机构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设置为:学院下设学生培养处、科技发展处、资源管理处、院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

学院的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各学科群的研究中心与研究所只负责学术,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各处室直接对全院师生实施高效的服务。确定将来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比例为3000:300:30。管理人员实行一专多能。一般性行政事务岗位采用人才派遣方式或人才代理方式聘用,尽量压缩不必要的行政人员编制。

2003年我们建立健全了大量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使得学院日常工作有序进行,办事有章可循。在工作极端繁忙的情况下,学院管理人员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国际视频会议、国

相对应的培养规范文件,使这种模式更加完善,并形成新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

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一些政策,鼓励教师尽快吸收一些博士生来深圳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发挥好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动我们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

要根据我们学院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有效地发挥教师和管理人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招生与分配工作方面打开新的局面。要加大力度主动到一些教育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优秀学生来源,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要拓展就业渠道,尽可能使我们的学生找到好的工作。这是我们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好生源。

3.科研工作

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深入,科研的基本条件建设到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科研工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要积极组织引导好国家计划项目的申报,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国防科研,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取得突破。

教师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去了解企业对未来科技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同企业相结合,把培养人和科研相结合。争取能在外协项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国际合作

继续抓好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实工作,争取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在深圳大学城实体办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今年国际交流的重点是建立同北美著名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继续寻求一些好的合作项目,扩大教师间的实质性国际交流。

抓好同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中心的工作,做好内部组织与规划工作,争取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中心成立挂牌。为促进双赢战略,还要积极落实好IGDS、IMDS以及“2+2”等合作培训项目。

5.校企合作

我院要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牢牢在深圳及珠江三角洲扎根,汲取营养,开花结果。因此采取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加强同企业的全面合作非常重要。

今年的校企合作重点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起紧密合作的网络与联盟,在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教育培训、学生就业、技术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我们将以更好的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联盟,同时我们也要筛癣审核一些与我们合作企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资质,为一些具备资质的企业授牌。定期通报信息,年度要有一次以上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我院全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6.深化管理

创建一流大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而体制和机制的具体体现是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文件体系,做到办事有章可循,工作紧张有序。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宏观上要把握发展机遇,创造条件快速发展;微观上要精细严密,准确到位,快捷高效,为学院的发展服务,让教师和学生满意。充分体现出哈工大的水平与境界。

做好机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明晰各部门的职能,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起完整高效严谨的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和必要的服务承诺制。

要做好在岗位培训工作,从制度上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的培训。全面提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的政府部门办事流程与政策法规,掌握个人分管业务的全部管理文件精神。真正做到终生学习,训练有素,跟上学院及社会发展的步伐。

7.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有了一个秀美的校园,在好的硬件条件基础上,积极营造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显得格外重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精髓,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知名大学的优秀校园文化是几代人努力营造的结果。我们不仅要继承哈工大的校园文化,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营造好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独特的优秀校园文化。

通过学术活动,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营造出神圣学术殿堂的氛围。通过秀美校园的建设与维护,创造一个提倡并维护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环境。通过宣传报道工作扩大我院在全社会的影响,弘扬正气。

通过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大家的自豪感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大家的文化品位。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共同为校园文化的营造添砖加瓦。提倡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得合力。

三、结语

2003年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然而创办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必须用国际化的视野,超前的意识,改革的头脑,创业的精神来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只要我们坚持学校和市政府为我们制定的一流的办学目标不动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实事,在新的体制机制下继续团结奋斗,就一定能不断取得进展,并最终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和理想。

二OO四年元月

推荐第8篇: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3年度工作总结及2004年工作要点

一、2003年工作总结2003年是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走上正规化办学道路的第一年。根据建院三步走的发展建设战略以及年度工作计划,2003年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初期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建立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提供一个初步的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院师生员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显示度的成果。使学院的发展全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校园;我们有了初具规模的学生队伍和教师队伍;我们有了精干的管理队伍;我们有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践了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我们有了初步完整的管理体系;我们经受了办学初期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严峻考验;我们满怀信心开始迈上了正规化办学的道路。1.学生培养喜获丰收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本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了责任教师的作用,加强了中后期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同企业副导师的合作指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深圳研究生院发扬光大。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前校领导,两位院士,两位长江学者和一批校本部的知名教授参加,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认真把好最后一关。学生们的论文工作内容、实践能力、对课题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以及答辩表现等受到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27名第一批参加答辩的2001级同学顺利通过了答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这标志着我们所探索的新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我们在深圳办学的最大的成果之一。在学生工作方面克服了人员缺乏等困难,针对学生刚到学院以及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深初期的思想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并负责任地解决好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共同建设新校园的主人翁责任感。组建了学生党支部和02级学生会分会。同时针对2001级就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开辟信息及对接渠道,主动为同学做好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师资队伍发展壮大2003年是我们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年,我们本着做好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在校学生规模,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外招聘了一批教师。他们当中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或一年以上国外工作经历。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的到来全面促进了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学生培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发展。3.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以几个合作项目和大型活动为重点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克服了非典影响,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在建院初期就明确意识到通过国际化来整合世界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同日本、美国和英国著名大学合作,创建了“创业工程学”专业,并且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国际论坛、一次国际视频会议。邀请国际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交流,赴日本讲学,扩大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创建了“深圳创业工程研究会”和“高科技创业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动了国内创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推进深圳营造创业家乐园的大环境做出了贡献。通过与美国大学与公司以及著名软件专家合作,创建深圳国际软件学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正在准备进入申报程序。此项目对引进国外软件教育体系和先进的软件研发技术与管理,培育我国高级软件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同英国Warwick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国际制造基地的特点,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筹备成立“国际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从而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转移、核心技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做出贡献。通过到英国、日本访问讲学,接待各国大学来访等活动同国外一批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了多位国外知名教育界人士作为院长顾问,借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一批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进行,有的正在积极推进落实。4.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对于教师还确定了聘任考核与永久职位这一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教师聘任与考核条例。规划并准备调整管理机构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设置为:学院下设学生培养处、科技发展处、资源管理处、院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学院的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各学科

推荐第9篇: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今天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百年,她见证和经历了中国研究生教育从诞生到发展、调整、规范、壮大的整个过程。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初。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全面的发展。

目前,北京大学共有4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2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北京大学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约1700人。其中有两院院士58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2人,长江学者136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6人,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导师群体。

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学有在校研究生26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

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学共授予11678人博士学位,47012人硕士学位。

从1999年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至2010年,北京大学共有76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改革、开拓进取。以改进博士生、留学生的选拔方式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分类指导和弹性学制,激励学术创新,规范学术行为;改革导师遴选机制,允许多种遴选方式并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迅速发展。北京大学正在通过多种举措,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打造和建立起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中进入了稳步提高时期。展望未来,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将继续以“理顺体制、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确保质量”为基本思路,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发展目标,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拔尖人才。

北大是常为新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推荐第10篇:大学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湖南大学“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纲要的第三个年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院、各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研究生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

组织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加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对于找准学科的优势和差距,推动学科自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步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库,分析了近三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学术状况,全面总结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博士生导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博士论文的双盲评阅制度和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硕士论文抽查制度,强化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学位授予质量。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25名,新增硕士生导师75人,形成了一支与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相匹配、整体学术实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完成了新一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职业型科学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了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健全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保障体系,增加了25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统一排课,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处理了两起教学事故,实行了网上排课、制定培养计划和选课等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全面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变了旧的研究生分类,施行了完全学分制,健全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资助制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覆盖75%博士生和70%的硕士生,优秀博士生在学期间获得的最高奖学助学金可达10万元。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热烈反响,在省内几家大报的重要版面或头版头条、经视卫视台的黄金时段均有报道,《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新浪网等纷纷刊载了专题新闻。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招生报名、初试、复试和录取各个关键环节的程序保障,促进了我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标准化保密室、考场和考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研究生考试保密室,配置了先进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为保障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加大了推免生复试权重,革新了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了校内跨学科、跨学院交流的通道,促进了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的创新。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基本做法在今年《教育部简报》第79期专题刊载,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

四、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研究生院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对部门结构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院管理职能,优化了管理队伍的结构。

制定了学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标准,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编制了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工作计划,并将各项计划和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保障了研究生院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

定期制订了研究生院重点工作日程安排,健全完善了研究生院院务会制度,推动了研究生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11篇: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小编整理的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供参考!

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1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学院的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工和全体研究生的参与配合下,20**年研究生处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学科梯队,深入实施“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现将20**年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

紧密围绕学校20**年工作重点,明确20**年“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总体工作思路。根据《中共重庆科技学院委员会重庆科技学院20**年工作要点》,研究生处制定并发布了《重庆科技学院20**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点》,并就加强学科建设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任务进行梳理,提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程安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紧抓学科龙头,推进学科建设

(一)完善学科制度,组建学科队伍

一是经过半年的筹备,于20**年3月26日正式印发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管理办法》。二是开展了首批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工作。经个人申请、学院初审、部门审核、材料公示、专家评审,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和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审定,确定首批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6人。三是根据学校第三届学术委员会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在认真总结分析学校首批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二)重视绩效考核,建设重点学科

一是加强重点(建设)学科的年度建设计划管理。组织各学院和各重点(建设)学科制订年度建设计划,对本年度的建设任务、建设目标以及经费使用等进行了细化。二是落实配套资助,4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配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三是组织开展了各学科年度绩效考核,各学科均完成了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经费使用较为规范。

(三)拓展培养方向,优化布局结构

为适应行业产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特殊需求,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提速提质,经过反复调研和充分论证,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增设油气材料工程、钻采输新工艺与装备技术、油气在线分析与控制工程等3个培养方向,在安全工程领域增设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建筑安全工程等2个培养方向。5个培养方向20**年全部招收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培养学院由原来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和安全工程学院辐射到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实现了工科学院的全覆盖。

三、开展中期考核,认真自评自查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进行中期考核的通知》(学位办〔20**〕30号)的文件精神,在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研究生牵头制定《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中期考核实施方案》,分领域自评自查、学校全面检查、专家抽查评议三个阶段,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学习讨论、企业调研等形式,全面开展了研究生教育自评自查工作,总结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剖析试点工作成效与不足,形成自评自查总结报告。

12月18日,重庆市学位办组织专家到我校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工程硕士培养项目中期检查工作。经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考察、质询交流等环节,专家组认为:我校正确把握了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精心组织、实施落实,措施有力,投入到位,成效明显,形成了与项目匹配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完成了上一阶段的试点工作及计划任务,达到了预期要求,同意我校通过中期考核。与会专家还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平台建设、评估及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我校进一步完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工程硕士培养项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培养体系

(一)新增规章制度,健全制度体系

一是制定管理办法。根据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工程硕士培养项目试点的精神和学校加强学科建设的需要,制定并发布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国(境)外学习交流实施办法》、《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管理暂行办法》、《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荣誉称号授予实施办法》和《重庆科技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管理办法》等7个管理制度。二是梳理管理流程。梳理完善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管理流程12个,制定各类管理表格59个。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制度体系,健全学科建设运行管理制度体系,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二)成立督导团队,强化监督评价

20**年6月,根据《重庆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经学院推荐、学校审定,成立重庆科技学院第一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委员会。督导专家委员会由9名高校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这是学校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五、重视思政教育,加强日常管理

(一)加强学习指导,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多次组织全体研究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积极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完善研究生党支部建制,加强对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等环节的指导和管理。在校三届研究生中,现有中共党员64人。其中20**级24人,党员人数占该级研究生人数的80%,其余年级研究生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党课学习,并按照党章要求稳步发展。

(二)突出工程特色,开展入学教育

20**年9月,研究生处与培养学院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鼎力协助下,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了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和系列入学教育专题活动。其中,企业现场专业教育、特色行业文化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等板块,特别是企业现场专业教育,得到了研究生的充分认同。

(三)精心宣传策划,组织交流活动

20**年3月,开展了“家乡美”文化展活动,增进研究生对家乡的热爱,丰富研究生的课余文化生活。5月和10月,分别完成了第二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换届工作和研究生会招新工作,研究生会干部的队伍日益壮大。6月,成立了“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会铁人青年学术会”,使其成为研究生浓厚学术氛围和促进学风及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研工部的指导下,研究生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交流会、青年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年10月至11月,组织研究生赴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进行交流和篮(足)球比赛。先后发行研究生工作简报4期。

(四)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奖助激励

一是以不同形式组织20**级、20**级和20**级研究生召开了5次座谈会,围绕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科研等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研究生反映的各类问题。二是制订了《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工作日志》,记录导师与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交流沟通情况,加强培养过程监控。三是

根据国家20**年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研究生奖助体系。

六、完善招生政策,确保生源质量

(一)创新选拔方式,严格录取程序

20**年,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和教育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管下,我校20**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在全国理工类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共录取57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1名刚果(布)留学生。一是坚持校企共同招生制度。二是建立了招生复试环节工程实践能力测试项目库,加强了对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

(二)拓展宣传途径,筹备招生考试

面对20**年竞争更加激烈的招生形势,研究生处和培养学院协同配合,组织开展了20**级招生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精心制作宣传材料,充分利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校和部门网站、校内宣讲会等方式,多方位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积极拓宽生源渠道,研究生报名人数比去年同期较大幅度增涨。二是积极筹备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现场确认,共1703名考生将在我校参考。目前,各项考务工作正有序推进,将于1月中旬全部完成初试环节的招生考试工作。

七、严格遴选考核,建设导师队伍

(一)加强管理监督,完成年度考核

20**年1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和安全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照规定的考核程序,对20**年度已经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进行了考核和公示。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年第一次会议审议,同意戚志林等97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年度考核合格。

(二)遴选指导教师,充实培养队伍

20**年3月至6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安全工程学院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别对自愿申请20**年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了遴选及答辩评议。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年第一次会议审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9名校内导师,34名校外导师;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全工程5名校内导师,6名校外导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7名校内导师,3名校外导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6名校内导师,4名校外导师;化学化工学院6名校内导师,8名校外导师;建筑工程学院6名校内导师,12名校外导师;安全工程学院5名校内导师,8名校外导师获得我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目前,我校共有硕士生导师277名,其中校内导师95名,校外导师182名。

八、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一)依托教改项目,推进改革探索

20**年,研究生处组织开展了学校和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在教师申请、学院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20**年立项校级项目12项,获批重庆市教改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完成市级8项、校级25项在研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部分改革成果已经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践。

(二)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方式方法

一是坚持实施“说课”制度。二是继续开展优质课程建设。研究生处组织《岩石力学》、《数值分析》等2门市级和《油气开采新技术》等7门校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所属学院,在20**年立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规划及课程大纲。三是推进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企业专家上讲台计划。目前,已有26门课程实行校企共同授课,15门课程全部实行案例教学,5门专业课程在生产现场教学。四是继续坚持实施研究生课程结业考核 “双及格”制。

(三)多样创新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为增强研究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级各项创新实践活动。经过导师们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成效初显。研究生参加第四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全国鼓励奖5项;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参加首届全国“杰瑞杯”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首次参加重庆市“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获特等资助1项(全市共4项)、一等资助1项、二等资助2项、三等资助5项,并最终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秀成绩;参加第五届重庆市“创新实践杯”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共60个项目申报20**年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经专家评审,47个项目获批立项;获批立项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20**年立项的24个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全部通过了中期检查,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营造多元环境,开拓国际视野

学校一直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致力于加强与国(境)外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进国际交流培养。20**年6月,4名研究生赴俄罗斯参加中俄青年论坛,为期10天; 8月,19名研究生赴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进行为期三周的访学交流; 9月,1名研究生赴台湾中央大学研学,为期1年。

九、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应用能力

(一)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应用能力

20**年学校在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中海油发展天津培训分公司、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等新建研究生工作站5 个。目前,我校已建成研究生工作站15个。20**年,先后有28人次进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紧扣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20**年4月起,研究生处组织两个领域7个培养学院认真学习领会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的相关文件精神,在深入剖析2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20**级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企业专家全程参与。

(三)校企协同合作,承担培养任务

校外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招生复试、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授课、讲座等工作。目前,已有62名校外导师实际指导研究生,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6门(8人次),为研究生开设讲座20余人次。

十、强调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

(一)强化过程监控,严把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和20**级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体安排,研究生处于20**年11月启动了20**级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截至20**年3月,30名研究生全部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环节;20**年7月启动了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20**级30名研究生全部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二)开设专题讲座,严守学术道德

20**年,组织研究生参加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教委和重庆社科院共同举办的重庆市20**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以及校外专家来校开设的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共154人次。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十一、加强部门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一)加强平台建设,推进管理信息化

一是新建部门网站。20**年1月以来,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计划,研究生处提出了部门网站建设方案,新建部门网站并完成新老网站数据迁移。二是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以现有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研究生处提出研究生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升级方案,以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不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

(二)坚持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处内每周例会安排1小时的业务学习,重点学习与各科业务相关的上位法规、校内相关制度。二是组织订阅研究生教育相关书籍,明确学习任务,定期检查学习进度。三是积极开展工作研究。本年度部门工作人员主持研究生教改项目4项,其中市级项目2项,发表研究论文4篇。

(三)建立内控机制,切实转变作风

将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规定作为加强部门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例会、部门行文、公务接待、公车使用、请销假、财务管理等常规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廉洁高效。

(四)强化服务监督,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严格执行首接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作风投诉制。根据研究生处工作人员少的特点,实行管理岗位AB角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二是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强化了服务监督。三是利用每周一处务会进行工作梳理总结,及时查找不足,限期整改。

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2本学年,权益部将以研工部的指导思想为中心,以维护研究生权益为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解决现实问题,建设、维护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为了使权益部的工作更加深入同学的生活,更加有效率地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制定全年的工作计划。

一、维护权益

**大学研究生会权益部虽是一个新生部门,但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权益,将会深受研工部和研究生会的重视。我们也将竭尽全力,担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尽全力服务同学,维护同学多方面的权益。发挥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坚持服务意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同学的权益问题,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帮助解决能力范围之内的各种问题。如若是不在权限范围以及经验不足,不能解决的权益问题,将及时有效的反应给研工部学校、校团委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他们的力量与相关人员协商促进解决。

二、部门建设

**大学第*届研究生会换届工作已经完成,为了权益部以后能更好的发展,权益部分成为权益普及和权益维护小组。两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更好的进行权益维护工作的开展。

权益普及小组主要工作方向是在宣传部和网络部的配合下,通过“权益日主题活动”和权益网上咨询会等方式,更好的普及维权知识,解答同学们权益方面的疑惑;广泛搜集校园建设意见,并整理其中有益部分上报研工部,更好的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献言献策;把握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思想动向,在权益方面做好有利引导,通过协调的方式将侵权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权益维护小组主要负责投诉等问题的处理,在权利范围内对侵权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不在工作范围内的问题需及时上报研究生会和研工会,由研工会来出面解决。

我们权益部重视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凝聚更多人的智慧,通过集体探讨,共同决议,产生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权益部将会针对不同问的题来明确职责内容与细化分工来提高办事效率。

三、活动方案

1、内部整理

在分管副主席的指导下,进行权益部内部整理,让每一位部门成员熟悉权益部工作流程。

(1)能力培养。第一,交流能力。大学生要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不仅是现在学校内交流,还要学会以后在社会上交流。第二,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分书面和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报告的形式,例如例会上的总结,部门活动上的主持,发通知等;书面能力也通过写总结,策划活动方案等来锻炼。我们希望能够和校党委信访办和校团委、校学生会等部门做好协商,让我们的成员到这些部门协助事务处理,熟悉权益信访工作的流程,更好的和学校职能部门做好联络沟通。

(2)树立团队意识。研究生会权益部是以服务同学为宗旨的,因此团结起来,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才能更广泛的搜集意见和建议,才能切实的为同学解决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来做好团结:一是本部门的团结,二是各部门的协调团结,三是和广大研究生之间的团结。

2、普权和维权系列活动

维护自身权益,不仅是大学校园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接触社会必备的基本功。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维权意识,了解维权内容,刻不容缓。普及维权知识,增强研究生的维权意识,便是我部的首要工作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本学期将会时常调查同学们生活中的权益状况,并且开展维权讲座和校园建设意见征集和调研等活动。

在12.4普法和3.15权益日前后,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加强同学们的维权意识,在主动争取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呼吁同学们积极维护他人的利益。

筹划研究生权益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向同学们普及权益知识,激励他们增强维权意识。

3、设立维权反映和反馈渠道

为了充分保证学校和学生的及时沟通,相互理解,我们计划在各个学院研究生会设立联络人,建立权益邮箱和权益电话,定期整理同学们的反映意见。设立每月七号为权益信访日,专人接待和受理权益问题咨询。计划开设研究生会权益博客,或者在研究生之家上设立权益专栏,定期将同学们反映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情况公示于众,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监督我部工作,从而促进维权工作的发展。

4、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在保证本部门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会积极协助其他部门进行工作。通过帮助其他部门既能在特殊情况下减轻兄弟部门的工作压力,也能在其他方面完善我们部门成员的工作能力。

权益部虽然年轻,却充满着朝气。本学年度我部将践行以上工作目标与具体方案。研究生维权工作将在校研工部的带领下,与学校相关部门架起双赢的桥梁,保证学生与学校的及时沟通、相互理解。解决学生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协助研究生院领导、老师加强我院工作建设,维护好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谏言献策!

第12篇: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东北大学创办于1923年4月。坐落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沈阳。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

东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2年,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1986年4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是首批33所试办研究生院大学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层次、招生、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校从1986年起,经国家授权进行单独考试,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同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试行在职学位进修的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开始实施博士导师自选审定工作。目前学校还在工程、工商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三方面开展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已成为我国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造就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设有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资源与土木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工商管理、艺术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学院。校本部设有49个专业,有56个学科有权授予硕士学位,29个学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另有三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全校共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设在东北大学,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造就了有利条件。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1800多位教师中,教授270人,副教授615人;在160位博士导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现在校各类学生3259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75人,硕士研究生4191人。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培养质量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始终以教学为主旋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近年来,我院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已逐步走上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已先后同美国、英国、日本、瑞典、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关系。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和科研合作,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并致力于健全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选拔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将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创新、科教兴国的号召的基础上为力争在21世纪初建成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化的现代化研究生院而奋斗。

第13篇: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山 东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工 作 简 报

2007年第三期(总第8期)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编印 2008年1月18日

目 录 ■特别报道

山东大学两篇学位论文荣获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 山东大学举行2007年冬季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1 [科技日报]山大新模式:一个学生 两个导师 三种经历 ................................................4 ■工作动态

学校审核通过2007年度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7 我校启动博士质量调查工作 .............................................................................................8 山大组织收看教育部公派研究生项目视频会 .....................................................................9 研究生院举办2008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介绍会 .............................................10 山大考点2347人参加在职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10 2008年山东大学报考点硕士生报名工作顺利完成 ............................................................11 山东大学举行学生高层公寓大型消防演习…………………………………………………….11 ■学者讲坛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副校长为我校学生作研究生教育报告…………………………………..12 “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百期纪念系列讲座开讲 .........................................................13 钟世镇院士做客“稷下风” ..................................................................…………………14 ■合作交流

山东大学“海右”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领域)成功举行…………………………..14 “海右”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工学分论坛举行………………………………………………..15 山大博士生参加2007年全国博士生论坛 ....................................................................….16 ■实践创新

我校在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上再创佳绩…………………………………………..17 山大福瑞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挂牌 ..............................................................................18 山大与省疾控中心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19 山大在中信银行济南分行设研究生实践基地 ....................................................................20 ■奖学金专题

浦发奖学金颁奖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20 山大265名本科生研究生获2007光华奖学金…………………………………………………21 ■聚焦十七大

研究生院举行十七大精神学习讨论会………………………………………………………….24 ■竞技风采……………………………………………………………………………………...26 ■回顾与展望

[专稿]2007研究生教育——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28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 特别报道

山东大学两篇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日前,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07

第14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办: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承办:

学生工作处

2006年

第4期

出版日期 2006.10.1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简报

入学教育专辑

目 录

学工动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隆重举行2006年开学典礼………………………………………………………………(1) 林钧敬院长为06级新生作校情报告……………………(2) 海闻副校长为06级新生讲解“北京大学历史与传统”……………………………………………………………(3) 新学期第一次学工系统会议召开………………………(4) 团总支召开社团工作会议…………………………………(5) 学生工作处联系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开展新生赠卡活动………………………………………………………………(6) 奉献南燕师生运动大餐——我院举办迎新羽毛球团体赛………………………………………………………………(6) 学生工作处邀请一线警官为新生作安全教育讲座…(8) 电影迎新 备受欢迎………………………………………(9)

2006级新生开展“深圳一日游”活动……………………………(9) “相亲相爱南燕人”——我院国庆中秋迎新晚会的台前幕后…………………………………………………………………………(10)

院系风采

法学院入学教育系列

系列之一——“法律职业畅想曲”……………………………(11) 系列之二——2006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12) 系列之三——“麻辣教师”论真道………………………………(13) 系列之四——凌斌博士鼓励新生描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13)

系列之五——“如何检索和利用法律文件”…………………(14)系列之六——“法律硕士教育培养与就业现状”……………(15) 系列之七——著名刑法学者克劳斯·罗克辛教授与法硕新生座谈…………………………………………………………………………(16) 商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举行迎新见面会…………………(16)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行迎新生交流会……………………………(17)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举行导师与新生见面会……………………(18) 商学院举行迎新交流会……………………………………………(18) 信息工程学院举行开学典礼………………………………………(19)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软件与微电子学科大学生成长与就业认知”研讨会…………………………………………………………………(19)

工作简讯………………………………………………………… (21)

学工动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隆重举行2006年开学典礼

9月5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200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典礼由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史守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林钧敬教授到会并发表讲话。

林院长受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和校长许智宏院士的委托,代表北京大学党政领导,代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全体师生对2006级新生能够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并来到南国燕园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林院长简要回顾了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学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深圳市政府及大学城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和帮助。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招生规模和教育质量上,更体现在积极进取和锐意改革方面,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正是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成功探索。林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五年来我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并提出了要将我院“建设成为与学校本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基地”。

林院长讲话结束后,信息工程学院朱跃生教授,商学院05级研究生杨慕云和法学院06级新生黄婷婷分别代表教师和学生发言。深圳研究生院部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也与同学们见面并介绍了各自部门的具体分工和工作情况。

出席开学典礼的领导还有: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海闻教授,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栾胜基教授,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虹教授,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李贵才教授,各院系主要负责人及大学

- 1

中共同成长进步。

会后,同学们表示,林院长的报告让自己加深了对北大精神的理解,同时也促使自己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北京大学的资源,更加有意义地度过研究生生活。

(院办)

海闻副校长为06级新生讲解“北京大学历史与传统”

9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海闻教授在国际会议中心为06级新生作题为“北京大学的历史与传统”的大型报告会。

海闻教授在演讲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历数自北大成立以来经历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的风云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纵横交错地为同学们勾勒了北大沧桑而又辉煌的百年历史,体现了北大历史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特点,北大人忧国如家的北大爱国精神和勤奋、博学、严谨、民主的学术传统。

海闻教授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阐述了北大的精神内涵。海教授认为北大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振兴中华、忧国如家的社会责任感;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民主精神;好学深思、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一直传承的“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特点。海教授对新同学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确北大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继承北大传统,使北大精神薪火相传,把北大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报告中,现场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海闻校长对北大历史的介绍让同学们加深了对北大的了解,更加感到身为“北大人”的自豪。

(周献德)

- 3

体检,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办理商业助学贷款,办理暂住证等常规工作。希望各院系要按照《深圳研究生院06级新生入学教育日程表》的规定,组织新生参加,对于各项活动,学院要求各院系组织有力,确保教育效果。

最后,罗绍光处长强调,随着本学期我院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具体问题会增多,从入学起就要对学生管理紧抓不懈,使学生管理工作走上更加规范有序的道路,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学工处)

团总支召开社团工作会议

9月12日晚,我院新学期的社团工作会议在H栋三楼会议室举行,全院将近20个社团的负责人集聚一堂,商讨新学年的社团工作计划。此次会议由学工处副处长、团总支书记牛宏伟主持。

会议首先讨论了社团的纳新问题,决定在九月末十月初这段时间内,在各社团制作展板向新生充分展示本社团风采的同时启动新学年的纳新活动,团总支将对此进行资金支持。接着,牛宏伟老师就新学年社团工作“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活动主题作了介绍,并要求各社团围绕主题做好学期计划,真正能使社团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增添学生生活色彩、弘扬精神文明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随即,牛宏伟老师以如何通过开展的社团活动来扩大我院在深圳的影响力为题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各社团纷纷献计献策,也纷纷表示希望在新学期能为南燕不断奉献出高质量的有影响的社团活动,加强我院与深圳社会的融合。

(杨巨帅)

学生工作处联系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

开展新生赠卡活动

9月4日,我院联手中国移动广东深圳分公司,在深圳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举行了新生赠卡活动,为06级新生送上了一份实惠的礼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各院系的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赠卡活动在模拟法庭有序进行,没有领到卡的同学还可以补领。SIM卡中有移动公司免费赠送的50元话费。和SIM卡同时派发的还有使用说明书和资费标准。中国移动广东深圳分公司西丽服务厅客户经理李朋介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有811名2006级新生,其中634人领到了免费的移动动感地带SIM卡。领到卡的2006级新生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无疑给刚到深圳、急于和亲朋好友联系的他们提供了便利。

我院学工处牛宏伟老师说,此次赠卡活动是学校利用深圳特有的经济发达、经商方法灵活的特点,携手企业,为新生提供的便利。本次活动也是今年深圳研究生院迎新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焦志)

奉献南燕师生运动大餐

——我院举办迎新羽毛球团体赛

9月24日,“创维杯”2006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迎新羽毛球团体赛顺利结束。本次比赛由我院团总支主办、院羽毛球队承办,参赛选手主要为2006级新生。

据了解,共有12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其中教工和创维也组队参加比赛,每队有10名队员。从9月17日开始,参赛队伍分为3个小组比赛,比赛于24日晚结束,由06法硕新生组成的法硕二队摘得了桂冠,教工队夺得第二名。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羽毛球队队员王磊介绍,本次为我院举办的第三届以“迎新”为主题的羽毛球比赛,其目的为促进同学与老师之间、新老同学之间、院系之间的交流。同时,比赛还有助于羽毛球队发现新同学中的实力选手,选拔新的球队成员。

深圳研究生院各院系的新生踊跃报名,很多院系还在赛前组织了内部比赛,以选拔参赛选手。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学院的同学自发组织了拉拉队,为己方选手站脚助威。随着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起落,人群中不时迸发出欢呼声和鼓掌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本次比赛的冠军队队员法学院06级新生李永刚高兴地说:“比赛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让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据学工处老师介绍,本届羽毛球比赛是深圳研究生院迎接06级新生的第一项全院性文体运动,开学的一个月中,我院的校园活动将围绕迎新主题,除迎新羽毛球赛外,还将举办迎新排球赛、迎新文艺汇演、以及各社团招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给同学们提供认识新朋友,展示才艺的舞台,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南国燕园的大家庭中。

比赛还得到了一些企业的大力支持。创维集团等企业不仅提供了赞助资金和奖品,还专门组队参加了比赛。

(焦志)

学生工作处邀请一线警官为新生作安全教育讲座

9月21日晚19点,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机训大队四中队队长邓震警官受学工处邀请,来到我院,为2006级新生作了安全教育讲座。邓震警官从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到提高防范意识,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邓震警官首先介绍了深圳市的治安状况。他提醒同学们,深圳作为典型“移民城市”,社会治安问题严峻。而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群体,社会经验的缺乏以及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单薄使学生经常成为犯罪分子实施不法行为的受害者。针对于大学生的犯罪主要有抢夺、诈骗、盗窃、恐吓勒索等。当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大学生要有评估风险的能力:“知难而进是勇者的作风,审时度势是智者的选择。逃避不是懦弱,而是避免更大的伤害。”

讲座后,同学们向邓震警官提出了“是否有迷魂药的存在”、“大学城周围哪里较为危险”等问题。邓震警官都一一给予了生动而具体回答。

本次讲座由我院学工处主办。学工处罗绍光处长、牛宏伟副处长和2006级新生一起聆听讲座。牛宏伟老师说:“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安全教育讲座,使同学们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给同学们提供防止不法侵害、冷静应对犯罪分子的知识和经验。”

(焦志)

电影迎新 备受欢迎

9月14日晚,院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国产优秀电影《东京审判》和在当晚全国首映的《夜宴》在此放映。

《东京审判》真实地再现了日本战败后东京审判的历史,通过对中国法官梅汝璈为代表的官员和学者为了祖国主权和利益不畏强权、据理力争,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中国有识之士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和民族大义。同学们深深地被电影所吸引,梅法官每一次为祖国权利的辩论的言辞和行动都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同学们,掌声雷动、引起了强烈的民族情结的共鸣。

据学工处老师介绍,作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惯例,本次电影迎新特地挑选了爱国主义题材的《东京审判》和时下大片《夜宴》,主要的考虑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新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也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为满足我院师生要求,此次迎新电影连续放映了两场。

(周献德)

2006级新生开展“深圳一日游”活动

入学伊始,作为学院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我院各个院系先后组织新生参加“深圳一日游”活动。各院系新生先后游览了莲花山、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大梅沙海滩、大芬油画村等景点。通过游览,原本陌生的同学们相互加深了了解,同时也对深圳这个年轻城市的活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焦志)

- 9

紊地调制音响、灯光,并做好拍摄、录像等工作。同学们退场后,研究生会的同学们却还留在现场收拾会场、打扫卫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王恶说:“研究生会是研究生同学的自治组织,代表同学们的利益。这次晚会的主题是‘相亲相爱南燕人’,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生活中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半个多月的筹备工作中,研究生会05级的同学做了大量组织工作,而很多具体工作则是由刚刚加入研究生会的06级新同学完成的。06级同学工作热情高、能力强,这保证了我们研究生会工作的顺利衔接。”“同时,也感谢对晚会给予支持的老师和广大同学。”

(焦志)

院系风采

法学院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系列之一——

“法律职业畅想曲”

9月5日晚,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徐家力大律师、赖向东律师和陈海涛律师来我院作讲座,揭开了法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序幕,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梁根林教授主持了讲座。

讲座中,徐律师向我们展示了律师行业独特而精彩的职业生涯,鼓励大家一定要打好扎实的法律基础,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学会合理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在众多的法律职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将会幸福一生!” 徐家力律师为

- 11

系列之三——

“麻辣教师”论真道

9月6日晚19点,“麻辣教师”孙东东在国际会议中心给06级法硕新生们作了一次题为“大学精神”的演讲,并针对法硕新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期望和要求。

孙教授说,大学生应具有一个追求,两个精神与三种能力。一个追求即追求社会的进步与自身完美的发展。要努力培养自我在求知与实践中的目的性、自觉性与坚强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学会从本质去看问题,并从多侧面去论证相关的结论。两个精神则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时时牢记以人为本,要有良好的包容精神。而科学精神则是指,要遵循事实,承认事实,面对事实,以实际为准绳,借鉴科学领域中的动手实践精神,运用复合技能去解决法律领域中的问题。三种能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培养这三方面的能力,孙教授借胡适先生的话为大家开出相应的“药方”,即“兴趣丸、问题丹、理论散、实践汤”,并以此与法硕新生同学们共勉。

(智勇)

系列之四——

凌斌博士鼓励新生描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9月12日晚19点,在国际会议中心,06级法律硕士新生聆听了法学博士凌斌老师的精彩演讲。

- 13

最后,叶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到网络中心上机操作,现场指导同学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问题。

(段丽)

系列之六——

“法律硕士教育培养与就业现状”

9月18日晚19点30分,法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三位老师与06级法硕新生,在国际会议中心欢聚一堂。法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乔玉君老师、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粘怡佳老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朴文丹老师就同学关注的法硕培养与就业情况先后发言。

乔玉君老师回顾了北大法硕的教改情况,向新生介绍了北大现今对法硕设置的十个专业方向,详细描述了三年的课程设置及学院对法硕培养的要求,使同学们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安排好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粘怡佳以图表、数据的形式分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就业现状,鼓励同学们积极做好工作准备,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最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朴文丹老师叙述了北大法学院的发展历史,从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学习与就业的联系。

(段丽)

系列之七——

著名刑法学者克劳斯·罗克辛教授与法硕新生座谈

9月23日下午,在我院模拟法庭,德国慕尼黑大学刑法、刑事诉讼法和一般法原理教授、全体刑法学研究所学术所长克劳斯·罗克辛教授与2006级法律硕士新生亲切座谈。

罗克辛教授此行携夫人来参加“第3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究会暨‘犯罪论体系’高级论坛”。法学院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特意安排2006级法律硕士新生和世界著名的刑法学者进行座谈,为同学们创造了一次和大师“亲切交流”的机会。

在两个多小时的提问中,同学们相继提了德国辩诉交易、德国法律职业考试制度、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等专业问题,罗克辛教授一一耐心做了解答。最后,教授夫妇还以身说法对事业和爱情的关系这一“非专业”问题对年轻人提出建议。”

(焦志)

商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举行迎新见面会

9月4日晚,商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在D栋阶梯教室联合举行迎接06级新生见面会。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商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在见面会上发表欢迎致辞并讲话。海闻教授指出商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联合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并向06级新生详细介绍了商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在学科交叉、知识交流以及不

- 16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举行导师与新生见面会

9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世定老师飞抵南国燕园,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E栋105教室,与06级33名社会学系新生集聚一堂,亲切交流。

交流会上,刘世定老师和蔼、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最关心的导师选择问题,并建议同学们与多个导师好好切磋琢磨,真正选到适合自己的导师;针对新生初到南国燕园对于深圳研究生院与本部教学资源的差距所表现出来的担心,刘老师以其亲身体会赞叹了深圳研究生院适宜潜心做研究的清幽环境,鼓励同学们适合把握机遇、克服劣势,潜心学习。刘老师还就新生们提出的初入学以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作了详细解答。

(杨巨帅)

商学院举行迎新交流会

9月15日晚,商学院0

5、06级共140多名同学相聚一堂,举办 迎新交流会。

交流会上由06级新生逐一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以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香港大学肖耿博士、宋敏博士、张近博士以及深圳金融机构的一些校友都出席了本次交流会,整个交流会气氛热烈,达到了增进师生感情,增强老生新生沟通交流的目的。

(周献德)

信息工程学院举行开学典礼

9月5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06级新生开学典礼在E栋104召开。王新安副院长、杭诚方副院长出席参加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杭诚方副院长主持。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教师与新生参加了此次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王新安副院长向在座的新生详细介绍了信息工程学院近几年来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信息学院从02年的10名学生发展到06年在校生370多人,无论在学生管理还是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随后,教师代表邹月娴副教授发言,鼓励同学们在新环境中努力学习,尽快适应并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06级新生代表宋雨同学在接下来的发言中表达了初来深圳研究生院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表示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尽快适应,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北大人。最后,06级新生与在座的老师进行了交流。

(李震)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

“软件与微电子学科大学生成长与就业认知”研讨会

9月21日,由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软件与微电子学科大学生成长与就业认知研讨会”在A203会议室召开。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10余名学工负责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院学生工作处罗绍光处长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新安主持。会上首先由王新安副院长

- 19202122 -

第15篇:研究生院体育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体育部工作计划

体育部要正确了解我院情况,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组织全院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认真完成院领导所布置的任务,虚心接受院领导的考核.检查和批评,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充分开展我院的各项体育活动。在协调部与部之间的关系时做到: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相互体谅,相互学习,有事相互商量处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一、工作目标:为全院学生服务,丰富我院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努力为我部创造更好的成绩,并协助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二、工作要求:

1、以维护学生为利益,坚持团结,拼搏,奉献,向上的工作精

神。

2、加强学生会的自身建设,学生干部要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

并且严格要求自我。

3、积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从中发

掘人才,培养人才,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其体育和学习同时进步。

三、具体工作计划:

体育部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安排和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来加强同学、学生会和老师三方面的关系,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我部的工作奠定基础。开拓合作途径,加强本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的工作可

以更好的展开。

具体的工作计划是“拔河比赛”和“篮球比赛”。

、拔河比赛:

1、活动地点时间:新疆医科大学基础楼前,时间待定。

2、比赛时有两名体育部人员做裁判员,两名计分员,其余的人维持现场秩序。

3、比赛规则:比赛分为淘汰赛和循环赛,选出第一二三名,并给予奖励。

3、活动经费:待定。

、篮球比赛:

1、向学校领导提出赛事申请,保证比赛开销资金到位,比赛能够

合理、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2、向学校提出场地申请,保证有空余场地进行比赛,并邀请几名

有能力、负责的学生作为比赛裁判。

3、向各班下发比赛通知,说明比赛要求、比赛规则、比赛时间及

比赛地点。并同时组织各班体育委员进行分组抽签。

4、我部将根据分组抽签情况进行合理的赛程安排。并及时下发赛

场表,保证比赛按计划开展。提前纠改赛程有不到位的地方。使各班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达到预期比赛成效!

5、比赛的开展:我部将按赛程表安排,提前到场组织赛前准备,

使比赛双方迅速到位进行比赛。

6、比赛奖励:对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物质奖励和颁

发证书。做好赛后工作总结,向院公布比赛成绩和汇报比赛成果。

7、在学院男子篮球比赛,我部主要负责安排运动员及时到场,

提前做好比赛准备。做到不在通知运动员时出现差错,影响我院各班级代表队的成绩。

8、在这期间,体育部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加以收集、

整理;同时,主动联系各班级主要负责人保持联系,开展座谈会,对他们的建议与要求有大致了解。

研究生学院体育部 2013年11月3日

第16篇: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山 东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工 作 简 报

2008年第二期(总第9期)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编印 2008年4月18日

目 录 ■特别报道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部署2008年重点工作……………………………………1 山东大学召开专题会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2 ■工作动态

山东大学首届在职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开学典礼举行……………………………….…...……..3 2008级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开学典礼举行………………………………………….………4 山东大学2008级在职攻读MBA新生开学典礼…………………………………………………….5 2008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报名结束…………………………………………...……..6 山东大学举行第三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7 ■学者讲坛

吴振武教授做客“稷下风”解读古文字魅力………………………………………….……………….8 杜泽逊教授做客“稷下风”学者系列讲座……………………………………….….………………9 傅永军教授做客“稷下风”院长讲坛,畅谈“台湾民主”………………….…….……………..10 关注两会,感悟民生………………………………………………………….………….…………..12 全国模范教师戴世强教授做客“稷下风”讲坛,畅谈科研方法……………………………………13 “艳照门”事件的法律思考…………………………………..……………………………………..15 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第三十期成功举行………………………………………………….17 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第三十一期成功举行…………………………….…………………18 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第三十二期成功举行……………………………………………….19 ■合作交流

我校与桓台县卫生局开展卫生技术人才培训…………………………………………...………….20 ■实践创新

山东大学建立研究生迅华传媒实践基地……………………………………………………………21 ■研院时讯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特别报道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部署2008年重点工作

2月26日下午,陈炎副校长在办公楼一层会议厅主持召开全校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重点工作。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长(主任)、研究生院科级以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陈炎副校长系统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意义和我校实施的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他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各单位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把好研究生的入口、出口关,严格掌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论文答辩等工作程序,要做到严肃认真、严格掌握政策,维护学校的声誉。陈炎副校长还就我校今年公派研究生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单位认真做好今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安排的工作,总结经验,加强沟通,从学校利益和学生发展上看待和处理问题,争取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

会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向与会人员部署了《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2008--2011)(征求意见稿)》、《山东大学跨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

以及研究生院2008年工作计划,着重指出在2008—2011年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资助制,构筑较为完善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思路是: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导师和研究生为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继续

- 1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作用。

四、大力拓展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工作,加强与地方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努力使所有的研究生具有社会实践经历。

五、努力落实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大力推进双导师合作培养,使双导师制要成为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双导师制可以达到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双赢效果,校内跨学科合作培养模式旨在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研究生的创力。

六、鼓励、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与学术创新活动,将科研实力的提高与研究生的培养结合起来。

最后,展涛强调,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他希望学校各职能部门建立起相互联络、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理念与机制,列出与自己工作上相关联的部门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工作,各个职能部门在召开“办公会”的时候,可以根据议题需要邀请相关部门的同事来共同协商。 展涛着重指出,研究型大学的管理部门要“研究”工作,在管理上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研究,需要创新,要形成一种“研究氛围”,集中大家的智慧,激发大家的创造激情,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风尚。

★工作动态

山东大学首届在职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开学典礼举行

4月11日,山东大学首届在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在山东大学开始了专业学习的生活。

典礼上,研究生院副院长谭好哲向学生介绍了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热爱专业,全面培养自身素质,为将来奠定扎实的

- 34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教授、管理学院书记左金朝研究员、研究生在职教育中心王晓黎主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陈志军教授出席会议,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洪渭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刘树伟介绍了研究生院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包括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研究生招生规模和质量,积极推进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学位授予,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等。其次,刘院长回顾了山东大学MBA教育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山大MBA教育取得的成绩,强调了MBA教育的培养方向。最后,刘院长对MBA新生提出了三点要求:

1、要志存高远;

2、要端正学风;

3、要远离应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接着徐向艺发言,他首先回顾了山东大学的建校历史、校区分布、学生和教工数量、学科的设置和发展、管理学院和MBA教育中心的基本情况。徐院长指出MBA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MBA教育主要培养三类人才:

1、培养投资家;

2、培养职业经理人;

3、培养管理咨询人员。徐院长还指出新学员的学习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理论学习与工作时间相结合的关系。

2、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的关系。

3、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的关系。

最后左金朝介绍了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求新生了解山大、敬仰山大、融入山大、成长山大。

会后,陈志军为新生进行了题为“认识管理”的专题讲座。

2008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报名结束

日前,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报名工作结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山东考区现场报名时间为3月30日至31日。我校作为报名点之一,共接受报名考生1067人,其中报考外国语836人次,报考学科综合580人次。

今年国务院学位办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有变动,要求考生

- 6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此次培训共分三个阶段,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在完成前两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将在今后的一个月中通过自学和征文的形式完成第三阶段培训。研工部将为考核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发放培训结业证书。

★学者讲坛

吴振武教授做客“稷下风”解读古文字魅力

2008年3月19日晚,山东大学“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第106期在东区邵馆报告厅举行。吉林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古文字专家吴振武教授做客“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为大家带来题为《古文字是怎样释读出来的》的专题报告。报告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教授主持。

作为古文字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吴振武教授的精彩讲解使在场师生对历史悠久、千奇百怪的古文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我国的灿烂文化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吴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

吴教授首先对古文字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释。吴教授解释说,古文字不是笼统的现代以前的文字,而是专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文字。中国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钟鼎文以及竹简三类。

然后,吴教授详细讲述了如何释读古文字的三种方法: 一种是反推法, 即从后来学者的著述中得到一些信息然后反推得出古文字的真实面貌;另一种是学者自己总结规律,即从古文字的排列规律,字形等特点来判断它的意思;最后一种是通过破解通假字的读音来解读。

最后,吴教授阐释了研究古文字的意义。他认为,研究古文字的学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坚韧的性格,勇于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去挑战人类的智慧,让解读出来的实物证据与古文文献相互印证,从而确定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吴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听众,整场报告会座无虚席,气氛活跃,反响热烈。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教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对吴教授治学和为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我校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和挑战。

- 89101112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心得为广大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做了一场题为《关于科研方法的思考》的精彩报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国祥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讲座分四部分讲解了科研方法的思考过程,首先戴教授介绍了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科研工作者所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目标以及要以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接着戴教授给大家讲解了科研工作都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成功的可能性才大,然后戴教授一一为大家分析了科研工作方法的要点和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各个部分互相连接,循序渐进地把我们引领进了一个科研的世界,让我们对科研这个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启迪我们如何去打开科研之门。

在第一部分中,戴教授首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大家有谁知道科研工作者所必须的素质?大家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戴教授说其实大家说的都很对,思想很活跃,但是还不是很全面,引用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明言“夫才须质是什么?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不识,是为不才。”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德识才学,既道德,胆识,才干和学问,接着为大家讲解了德识才学的关系:“德”是指挥部,做出正确的战略指导;“识”是参谋部,指引正确的主攻方向;“才”是战斗队,开展有效的战术行动;“学”是后勤部;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最后给戴教授给出了一个德识才学的标准,希望大家能够以这个标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戴教授介绍了科研工作需要的准备,科研工作分为六大环节:学习——选题——调研——立题——运作——总结,戴教授强调,这个环节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是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认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是后面5个环节的基础,是后期成功的准备,郭永怀先生曾说过“要有知识积累,才能无往而不胜。”然后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实践和心得,总结了科研工作方法要点:实验,机遇,想象,顿捂,推理,攻关,总结和科研组织的要点:整合课题组人力;人尽其用,各得其所;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定期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绝不把组员当作廉价劳动力;身先士卒,率领大家冲锋陷阵。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戴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翔实,语言生动幽默,高潮迭起。同学们的一致感受是:大师就是大师,确实不同凡响。他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短短的三个小时,让大家对科研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做人和做事也有了新的感悟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必将对我们将来的科研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戴世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论力学和力学中教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史和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兼职研究员。并任七种学术刊物编委。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曾主持或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1994年以来主要学术兴趣转向交通科学的研究,主持了有关的基金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同时还主持了973子课题“道路交通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以及编著10余种;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评论、文摘刊物和同行引用几百次。曾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3年获上海大学名师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曾赴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作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

“艳照门”事件的法律思考

2008年4月17日晚,“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第110期在法学院101报告厅如期举行。法学院范进学、王德志、秦伟、柳忠卫和柳砚涛五位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艳照门’事件法律思考”的精彩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热烈,许多同学站在过道中聆听讲座。

针对前段时间影响范围广泛的“艳照门”事件,五位教授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对该问题的看法。首先发言的是秦伟教授,秦教授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艳照门”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事件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权,但是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隐私权应该受到限制,同时名人的言行也应当受到一定的规制。对于责任承担问题,秦教授认为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如果陈冠希私下对照片欣赏并不涉及到公共利益则法律不应对其进行评价,如果为其上传至网络,则不仅应当受到道德谴责,更应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为第三人上传并传播,那么其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具体为隐私权分类下的生理隐私或者生活隐私。此外,秦教授认为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规范名人的行为。

柳砚涛教授认为,该事件并非仅仅是民事事件,同时涉及到国家权利和国家义务问题。他认为我国法律关于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并不到位,对于责任承担方式仅仅规定了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方式。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承担不作为的责任。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当出现侵权时候国家应当提供救济途径,但是现行规定存在维权障碍,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

柳忠卫教授从刑法角度进行了解析。他认为“艳照门”事件涉及到刑法第363条第一款规定的传播淫秽物品罪,但是对淫秽物品的定义存在难度。我国法律对淫秽物品的规定是包括具体描述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淫秽性的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电子终端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柳忠卫老师还论述了刑法和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应当区分为四种不同情况,刑法不可介入的道德领域;刑法不可一般介入的道德领域;刑法可介入的道德领域;刑法不需要介入的道德领域。

王德志教授认为“艳照门”事件和宪法存在间接关系,因为隐私权首先是从美国宪法解释中产生出来的,此外“艳照门”事件的余波可能会涉及到宪法问题。他认为在法律层面,陈冠希是受害者,照片等为隐私权的范围,仅仅个人观赏并不违法。他同时认为网络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艳照门”事件的发展,现代高科技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时候,也可能造成更加容易的侵权。

- 16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Materials and Study On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她详细介绍了纳米多孔金的形成与制备,以及作为CO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对自己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总结,提出鉴于金的成本太高,打算对成本相对较低的纳米多孔铜作下一步的性状研究及表面改性修饰。李洪光博士接着做了关于“表面活性剂在富勒烯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从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方面介绍了自己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无盐体系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在无盐体系增溶和分散效应,水溶性C60衍生物的制备。两位博士的发言深入简出,赢得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积极提出心里的疑问,大家共同讨论,解除疑惑。

最后,郝京诚教授做了详细点评,对两位博士的发言及研究工作做了肯定,指出勤奋、思考、总结、开拓是两位的共同优点。并语重心长的对在场研究生们说,一定要端正科研态度,对课题独到的见解加上勤奋专研才能做好科研工作。大家认真聆听,深感受益匪浅。论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第三十一期成功举行

2008年4月10日中午12:30,山东大学第三十一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东区新校数学楼309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期论坛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承办。 邀请到了计算数学专业优秀的博士生王凯欣做报告,并且特别邀请了数学学院计算数学专业的孙同军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此次论坛。

首先主持人穆允军老师简要的给同学们介绍了博士生王凯欣:2006级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生,中共党员。任班长职务,兼任辅导员。该同学2000年入山东大学数学院读本科,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山东大学三好学生”,04年获“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以硕博连续的方式被保送为研究生。她专心科研,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先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5篇,07年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并

- 18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及其应用,然后,从理论方面展开了自己的研究,她以环状碳酸酯,及有名的传统的D-A反应、手性物质的麦克尔加成反应为对象,推导了上述反应在离子液体为溶剂的体系中的催化反应机理。孙慧的报告条理清楚,内容言简意赅,很容易让同学们理解了离子液体在各种传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及优越特性。

最后,丁轶教授先做了点评,他认为,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研究课题的那份兴趣,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激情,然后就是勤奋踏实的工作,两位博士恰恰都做到了这两点。张东菊教授对丁教授的总结十分认同,她讲到成果和付出是成一定比例的,她为自己的学生获得的优异的研究成果而倍感骄傲,希望大家都能以两位优秀的研究生为楷模,专研知识,努力工作。

★学术交流

我校与桓台县卫生局开展卫生技术人才培训

2008年3月6日 ,研究生院、医学院、省立医院研究生在职教育的负责人一行6人到山东省桓台县,与桓台县卫生局及下属医院的有关部门领导、研究生进修班学员代表进行座谈,就卫生系统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行座谈,共同探讨推进桓台县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工程方案。桓台县卫生局金树会局长介绍,县政府计划在5年内每年拿出100万作为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分别对该县、乡镇、村不同层次卫生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为老百姓解决就医难的实际困难,希望得到我校的支持。我校研究生院王志明副院长、在职中心王晓黎主任、医学院马春红副院长、省立医院教育处郝宗山处长分别介绍了我校的相关情况及对人才培养的思路,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该县的人才培训工作,为提升农村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做出我们的贡献,落实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我校与该县医院联合举办的首期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与2007年下半年顺利开班,30余名学员参加了课程进修班的学习。座谈会上我们还听取了课程进修班学员对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实践创新

山东大学建立研究生迅华传媒实践基地

1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研究生迅华传媒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迅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举行。山东迅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凯、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出席仪式并致辞。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为迅华公司董事长杨凯颁发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书。山东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桑晓旻与迅华公司董事长杨凯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谭好哲与迅华公司董事长杨凯为实践基地揭牌。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仪式上,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介绍了近年来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大力推行的“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取得的经验成绩。杨凯简要介绍了山东迅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以及管理经营理念,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双方在科研项目上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课题和深入企业、深入社会的机会。

仪式由山东迅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毕然主持。山东迅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冰南、副总经理蔡军,山东省工商局广告处副处长兼山东省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季胜利,

济南市工商局商标广告处处长张洁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研院时讯

1、根据鲁学位办〔2008〕2号《关于做好2008年全省优秀学位论文和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月20日-3月15日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2008年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经严格审核,我校推荐44项科技创新成果参加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

2、2008年,山东大学推出了“人才年”计划,继续推进“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对此,广大研究生是如何理解“人才年”和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人才年”的期待和关注是什么,责任和使命是什么?为了有效推动“人才年”计划的宣传和实施,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4月1日—5月15日,面向全校举办研究生教育“人才年”主题征文活动。

3、为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好全校研究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营造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氛围,进一步开创我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经研究决定,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4月5日-5月20日,面向全校开展“贯彻十七大精神,创新研究生基层党建”征文活动。

4、4月11日下午,我校2008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新生在南区举行了外语分级考试,300余名新生参加了考试。

5、4月12日,2008级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公共课在南区和东区新校同时开课。今年通过全国联考入学的600余名新生参加了全校统一组织的公共课学习。

6、2008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已经下达,我校报名考生216人,缺考10人,共有116人考试成绩通过了国家要求,通过率为54%,这是我校报名人数和通过率最高的一年。

7、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三种经历”工作的开展,锻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积极促进研究生培养更加紧密地与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2008年学校继续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金”,重点建设10个左右新的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并于4月底对已建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考核。

8、为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与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围绕学校“人才年”这一重要战略步骤,研究生工作部与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开展“超越梦想 传承希望——山东大学第二届‘听学长谈就业’就业经验交流”活动。

9、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省委高校工委与齐鲁晚

- 2324 -

第17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研究生工作简报

二00八年第三期(总第二十二期)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印

2008年7月17日

特别报道

逝者长安息,生者当自强 —— 我院师生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 我院举行“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升旗、降半旗仪式

5月21日上午,我院500余名师生参加了“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升旗、降半旗仪式,以及向灾区人民寄语祈福活动。

九点哀悼活动正式开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集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当国旗升到顶端,升旗手一声“降半旗”,国旗在无声的哀愁中缓缓下落。在场师生为震灾中的遇难者默哀三分钟。07级法硕同学邓小淋代表来自地震灾区的川籍学生发言,感谢清华师生以及全国人民对受灾同胞的倾情援助和无私关爱。研团总支书记张驰宣读了致全院同学的倡议书,号召清华学子践行清华人“行胜于言”的校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帮助祖国和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最后,师生顺序将手中的黄菊花轻轻摆放进白色玫瑰围成的心形花圈中,以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大家还将自己对灾区人民的祝福寄语写在一张张祈福卡片上,做成“爱心墙”,卡片虽小,却浓缩了广大师生的无限祝福和温暖。

此次活动是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组织举办的。院长关志成、党委书记刘文煌、副院长马辉、党委副书记杨瑞东、院长助理李晓燕等院领导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研团总支宣传部 郑爱静)  众志成城,共抗震灾——我院学生举行两次赈灾募捐活动

5月14日中午,由我院研团总支和研究生会联合倡议发起、深管研一班和文管支部共同承办的“众志成城,共抗震灾”——赈灾募捐活动在清华食堂门口举行。没有动员,仅是几张毛笔书写的募捐倡议书和简易的捐款箱,就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经过的

1

2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同学纷纷驻足解囊,很多人没有在捐款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便悄悄离开;物流中心一位在新加坡交流访问的同学,得知募捐活动时,立即请同学代捐500元;法硕75班几位四川籍同学,除了自己捐款,还积极联系院内的四川籍同学,通过志愿者服务团与深圳市红十字会沟通在市内设立捐助点,为家乡募集更多的赈灾资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清华学子的爱心和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的决心。14日当天,我院学生捐款2万3千余元。

响应同学要求,研团总支、研究生会于5月17日、18日组织了第二次赈灾募捐活动,募集到7300余元。捐款已直接转账到深圳市红十字会赈灾专款账户。(张强)

 我院抗震救灾活动之——“爱心书包”募捐活动顺利完成

6月12日、13日,由我院研究生常代会发起了为灾区儿童捐“爱心书包”活动。此次活动是向在地震中受灾的小学生捐赠书包,旨在争取建立更为长期的帮扶关系,帮助灾区的小朋友尽快恢复学习。活动得到了我院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共募得53套爱心书包(其中还装有文具、玩具、励志书籍和寄语等)。

6月21日上午,研究生会主席肖卫波作为我院志愿者代表,带着我院同学捐赠的“爱心书包”,随同大学城首批志愿团从深圳出发,奔赴对口支援的甘肃陇南文县碧口镇李子坝小学,他们用一周时间援建李子坝小学“爱心图书馆”并与82名学生建立了对口帮扶。(常代会 赵勇)

简 讯

我院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召开纳新会议

为全力推动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我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辐射面,在各学部辅导员以及同学的建议和推荐下,班级朋辈辅导员本学期积极接纳新成员。5月14日,心理咨询中心召开了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纳新会议,党委副书记杨瑞东、研工办主任高朝阳、心理中心副主任张华以及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新老成员出席。

杨瑞东老师首先以美国校园枪杀案中赵承熙为案例说明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希望担任班级朋辈辅导员的同学积极助人与自助,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与老师一起做好我院的心理健康工作。随后,同学轮流进行自我介绍,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最后,张华老师与同学一起回顾与总结了07年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及心理协会的工作,并对近期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中心 张华)

2

3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预防“心灵余震”,切实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举国哀恸。面对灾后同学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如:易疲劳、体能下降、过度为受害者悲伤、抑郁等,5月22日下午,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召开全体会议,共同商讨如何预防同学灾后心灵余震问题,帮助家庭受灾同学早日走出灾后压抑的心理阴影,尽快恢复平日健康状态。心理中心张华老师主持会议。

会上,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华老师以来自媒体的创伤为切入口,介绍了“灾后研究生心理问题及工作对策”,以及同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心理困扰,强调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不仅现场受灾群众需要心理危机干预,而且大量观看现场新闻媒体报道的受众群体,包括我院同学,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培训,也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危难中成长,从而不断提高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张华老师希望班级朋辈辅导员的同学主动关注班级、实验室同学的心理需要,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与老师一起共同做好预防我院同学灾后心理余震工作。(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中心 张华)

深圳桑达电子集团代表访问我院

5月15日下午,来自深圳桑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桑达百利电器有限公司、深圳桑达龙金商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桑达国际电子器件有限公司的代表团一行14人,在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卫的带领下,到我院参观访问。双方就可能进行的合作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研工办和科技处的同志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在我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的陪同下,代表团成员参观了我院电力系统实验室、新材料研究所、半导体照明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和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随后,代表团成员与我院教师代表进行座谈,林卫和我院研工办主任高朝阳分别介绍了桑达集团的情况和我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情况,双方还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进行了交流,并围绕今后进一步的合作方向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这是桑达集团5月8日与我院签署合作协议后,对我院的第一次访问。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本次来访初步规划了我院教师对桑达集团的回访事宜。(研工办 张险峰 科技处 张巍)

我院同学参加KPMG办公室开放日活动

5月22日下午,我院部分同学代表应邀参加了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KPMG)深圳分所办公室开放日活动。这是KPMG深圳分所首次组织此类活动。活动期间,同学参观了KPMG的办公室和工作区,观看了KPMG的介绍短片,详细了解了KPMG的企业文化及发

3

4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展规划;还与来自审计、税务和投资咨询部的三位高级经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对KPMG的了解。此次活动也是我院职业辅导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类似的活动帮助同学深入了解职业环境,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研工办就业学生助理 柏林甫 贺婷)

我院组织同学参加校外就业培训

5月31日,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织了24名同学参加“第十期留学人员就业培训”,此次培训由深圳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与南山区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南山海外归国人员联谊会承办。广东深圳职业技能训练学院高级职业指导师费秋萍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内容涉及职场礼仪、求职技巧、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实现自我职场增值等;海派律师事务所高永建律师作了新《劳动合同法》的重点解析。此外,培训还包括了创业理财和社保方面的内容。

这是我院第一次组织同学参加校外就业培训。(研工办就业学生助理 柏林甫)

我院教师代表回访桑达实业股份公司

6月30日下午,在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的带领下,来自我院信息学部、工程学部、物流与管理学部、生命学部8名教师以及科技处、研工办相关人员一行10余人,应邀对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访问,双方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

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林卫及相关部门人员,接待了我院教师。林卫对深圳桑达电子有限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作简短介绍后,带领我院教师分别参观了桑达实业股份公司的系统集成部、深圳桑菲消费通讯有限公司、深圳桑达国际电子器件公司。期间,我院教师还与桑达公司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访问是继5月我院与深圳桑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深圳桑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代表团访问我院之后,我院对桑达的首次回访,以期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增进合作。(研工办 张险峰)

学生楼层长召开本学期工作总结会

日前由06级法硕楼层长徐恒山主持的最后一次楼层长会议在A411召开,研工办高春萍老师参加了会议。徐恒山首先就本学期楼层长队伍的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及组织活动情况向大家作了简要汇报,并勉励各位楼层长在学期末的最后一个阶段,站好最后一般岗,出色的完成本学期楼层长的工作。会上楼层长还通过自评及互评进行了优秀楼层长的评选工作。高春萍老师对本学期楼层长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希望在不断完善工作

4

5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制度的前提下,楼层长的工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徐恒山)

研团、研会信息

第二届学术新秀评选圆满结束

5月16日下午,我院举行第二届学术新秀评选现场答辩,评选出5名学术新秀和5名学术新秀提名奖。生命学部蔡国平,光学检测与成像实验室何永红,工程学部黎维彬、张若兵、程雪岷,法学院李旭和李小武等7位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担任此次现场答辩的评委,副院长林孝康作为特邀嘉宾在活动现场进行指导,全程听取了选手们的答辩。

此次学术新秀评选分为博士、理工硕士和法律硕士三组,经过班级推荐、自主报名、材料评审、评委老师初评、现场答辩各环节后,评选出学术新秀和学术新秀提名奖各5名:张福增、张布卿被评为博士组学术新秀,彭翔、李伟获得学术新秀提名奖;方苏、叶文彬被评为理工硕士组学术新秀,彭菲、许志海获得学术新秀提名奖;朱晓阳被评为法律硕士组学术新秀,刘佳雪获学术新秀提名奖。

林孝康老师在答辩结束后的总结发言中,对选手的答辩表现给予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新秀评选活动,同时希望通过学术新秀评选在我院树立科研学术榜样,激发和鼓励同学们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

研究生会在评选结束后还对获奖选手及其成果进行了公开展示。(研究生会学术部)

优秀学生社团评选举行

5月28日,我院2007-2008学年度优秀学生社团评选答辩会举行,8个学生社团参加答辩。心理协会摘得学生社团评选桂冠,羽毛球协会和英语协会获优秀学生社团二等奖,读书之家、职业发展协会和水木话剧社分获最佳组织奖、最佳活动奖、最佳风采奖。

培养处处长廖庆敏、信息中心副主任常晓磊、生命学部黄来强、心理中心主任唐淑芸、研工办主任高朝阳等9位老师应邀担任本次答辩会的评委嘉宾。

首先出场的是水木话剧社,答辩代表诗朗诵般的陈述,犹如给大家现场奉上了一幕简短的话剧。随后,羽毛球协会、书法协会、读书之家、心理协会等社团纷纷上台答辩,将自己的组织架构、特色活动、社团风采表述得绘声绘色。答辩陈述结束后,廖庆敏老师代表评委进行点评,在充分肯定各个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的贡献的同时,也对各个社团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动向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研团总支 翟登云 )

5 6

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优秀班集体评选答辩会圆满落幕

5月29日下午,我院2007-2008学年度优秀班集体评选答辩会举行。本次评优答辩会由研团总支和研究生会组织,副院长林孝康、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研工办主任高朝阳、辅导员等老师参加了本次答辩会并担任评委嘉宾。

本次优秀班集体评选分为法硕班级与非法硕班级两个组。经过前期初评筛选,非法硕组与法硕组各有5个班级进入了答辩展示阶段。在答辩会上,各个班级纷纷派出精英答辩团队,采用多种新颖表现形式,精彩呈现了各自的班级风采和特色活动。生研一班的实话实说、管研一班的DV展示、法硕71班的东方时空、法硕73班的班歌合唱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班级的亲友团也为本次答辩活动增色不少,台上台下互动此起彼伏,口号响亮、情绪饱满,营造了现场热烈的气氛。提问环节,评委老师在肯定各班精彩表现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为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

最终,管研一班和法硕61班获得了2007-2008学年度优秀班级一等奖,另外还产生了四个优秀班级二等奖和四个单项奖。此次答辩会充分展示了上一年度各班集体在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各班也通过答辩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交流班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研团总支 刘健 )

第三届研究生会主席中期调整顺利结束

6月12日,第三届研究生代表大会常设代表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研工办主任高朝阳、研团总支书记会成员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常代会主任赵勇同学主持。

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第三届研究生会中期调整主席、副主席候选人产生办法》。随后听取并审议了第三届研究生会第一任主席肖卫波同学代表研究生会做的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对研究生会一年来的工作特别是在服务同学、维护同学权益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之后,会议进入研究生院第二任主席调整选举议程。根据此前各研究生工作组推荐及研团总支、研究生会现任干部自愿报名,并由第三届研究生会第一任主席团审议提名,深工研2班的刘嘉楠同学成为第三届研究生会第二任主席候选人。经常代会选举,刘嘉楠同学以全票当选为我院第三届研究生会第二任主席。

最后,高朝阳老师作总结发言,对刘嘉楠同学当选为我院研究生会主席表示祝贺,并希望调整后的研究生会主席团能齐心协力,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听取同学建议,推动研究生会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常代会 赵勇)

6 7

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力劲 · 挑战杯”我院喜捧二银三铜

深圳市第二届“力劲·挑战杯” 青年创业创意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6月17日下午在圣廷苑酒店举行,我院学生获得二银三铜的佳绩。深圳团市委领导现场向获奖的团队颁发了奖杯和奖金。

大赛从今年1月启动,经过高校巡回讲座、作品初评、专家指导、复赛等环节,在全市近百件参赛作品中精心选出10个作品进入决赛。作品题材新颖、涉及面广,从高科技电子、化工创业项目到日常生活的服饰搭配等项目,充分体现了青年的创新思维、创业激情。在研团总支学生科协的精心组织和参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进入复赛的7个参赛作品中有5个入围最后决赛,占决赛作品的一半。经过激烈角逐,“基于CDMA的无线智能监控平台”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两个作品获得银奖,“大功率LED照明光源系统”、“激智科技有限公司超宽带无线通信芯片”和“F101智能排队系统”获得铜奖。

深圳市“挑战杯”青年创业创意大赛由共青团深圳市委主办,是激发高校优秀青年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的重要举措,迄今已举办两届。(学生科协 李佩)

我院召开2008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6月23日,我院2008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召开,研工办高朝阳、高春萍、张华、张险峰四位老师出席,本次暑期实践的各支队队员到会。

在研工办的指导下,我院研团总支具体实施,确定了江西瑞金实践支队、贵州黔东南实践支队、山东微山实践支队、湖南湘西实践支队、深圳市科技局支队、博士生服务团等暑期实践队伍。另外,深圳桑达公司实践支队、山东泰光电气有限公司社会实践支队以及本部联合支队等实践支队也在紧张的组织中。

研团总支实践部部长张奕轩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今年我院暑期实践工作的方案和整体进展情况。张险峰老师强调了实践支队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高春萍老师对异地就医和保险以及报销等方面作了说明,张华老师介绍了实践过程中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的技巧,黄春雷同学代表实践队员发言,表达了顺利完成本次实践的决心。最后高朝阳老师对本次动员会进行总结发言,他肯定了同学们实践前期所做的准备,强调出行注意安全和团队合作,并预祝暑期实践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次大会为我院今年暑期实践拉开了序幕,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纷纷表示,要继续努力,在去年社会实践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力争再创辉煌。(研团总支实践部 张奕轩)

7 8

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深圳市高校共青团联席会议在我院召开

7月4日下午,2008年第二季度深圳市高校共青团联席会议在我院A415会议室召开。市委学少部、深圳市各高校团委书记、团委干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等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各高校第二季度团学工作和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交流,以及针对《深圳市学生联合会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草案)进行讨论。

会议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学少部副部长傅碧红主持。会上,来自各高校的代表就本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作了交流。我院研团总支干部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派出支队和参加人员情况。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深职院及新安学院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随后,由深圳市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罗剑谊主持针对《深圳市学生联合会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草案)进行讨论。各高校代表畅所欲言,就该草案的内容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学联能在各高校团学工作中真正发挥好整合资源和交流平台的作用。

会后,各高校的代表相互分发了第二季度团学工作成果书面材料,并合影留念。(研团总支 万如意)

香港大学研究生会代表团访问我院

5月11日,应我院研究生会邀请,香港大学研究生会代表团一行20余人到我院交流访问,我院研究生会干部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与之座谈。

我院研究生会主席肖卫波首先致辞,向来访的港大同学重点介绍了我院研会的组织机构、特色活动以及近年来开展学术、文体活动取得的成绩。香港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安慧颖向我院同学介绍了港大研会的情况及组织的活动。随后,肖卫波和安慧颖分别代表我院研究生会和香港大学研究生会交换了研究生会会旗并互赠礼物。座谈会还安排了两校同学分组自由交流,同学们就学习情况、社团协会、大型活动组织策划等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访问期间,港大研会代表团一行在我院同学陪同下参观了大学城图书馆。当日下午,我院学生篮球队还与港大同学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篮球友谊赛。

此次港大研会代表团来访,是2005年3月我院研会与港大研会签订友好合作交流意向书之后,两校研究生会之间组织的第四次互访交流活动。(研究生会 霍惠坚) 双休日社会实践——豪恩电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

5月15日,作为林功实教授“风险投资决策与技巧”课程的一部分以及“启航计划”系列活动之一,研团总支实践部组织同学赴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座谈。

8 9

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该公司董事长王丽先首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团队、客户分布及产品等,之后带领同学参观了公司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随后,王丽董事长讲述了自己从一名赛格日立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董事长期间所经历的甘苦酸甜,提出了创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如良好的体力、完善的团队构建和坚强勇毅的决心等。最后,同学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王丽董事长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研团总支实践部 王宣桦)

与爱同行----我院紫荆志愿者服务第四届文博会

5月16-19日,第四届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我院紫荆志愿者服务团在学校的支持下,协助深圳市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为大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广电集团领导的好评。

根据工作需要,志愿者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服务于作为文博会重要内容的“首届新媒体论坛”和会展中心的文博会主会场,本次志愿服务经历使志愿者们感受了会议的组织经验,了解了新媒体的含义及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认识了不同层面文化的广博内涵,收获了与嘉宾和广电集团工作人员的友谊。(志愿者团 李静宇)

我院接待本部少数民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7月9日至12日,本部少数民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深圳实践,我院研团总支进行了全程接待,并为他们安排了包括到企业参观、与深圳校友座谈和在市内浏览参观等丰富的实践活动。(研团总支)

班级信息

深管研一班举办首次学术沙龙自援会

5月17日,深管研一班学术沙龙自援会在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由管研一班班委组织,全体同学自愿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的目的在于丰富大家的知识面,提高演讲和沟通能力;改变一个人读书和钻研缺乏积极性且效率低下的问题,促使同学更多地关注他人在科研、素拓等方面的进展;在聆听和讨论中共同进步,为今后的科研活动和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学术沙龙计划每周三下午举行,每次安排三名同学以个人专题报告和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

15点,第一次沙龙活动在E楼201准时开始,由吴泳清同学主持,他首先阐述了这次活动的主旨和活动方式,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同学分享了面试经验、PPT制作经验,还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做了关于物流知识梳理的报告。随后,陈哲峰做了内容为

9 10

研究生工作简报

2008年第3期,总第22期

BPR(流程再造)的学习总结,惠雷介绍了自己对二战历史的研究心得,组织大家就大国崛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在活动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放松了心情。17点整,在安排好下次会议的演讲人和内容后,活动准时结束。(管研一班 马子健)

生研一班团支部抗震救灾主题团日——“大灾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5月25日,生研一班团支部召开了主题为“大灾之后我们能做什么”的支部生活会。 播放《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的视频时,很多同学眼中都闪着泪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大灾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对此,大家纷纷提出建议,比如组织探望转到深圳医院治疗的受伤的人,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关怀,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灾区的孩子结成互助对子,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地震阴霾,大家表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灾区人民,为灾区的重建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生研团支部 李丽娜)

07级法硕欢送06级法硕同学回京

6月中旬,06级法硕同学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两年的深研院,07级法硕同学用最真情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临别祝福。

在长廊,醒目的红色条幅“欢送法硕06级师兄师姐回京”,表达了07级法硕全体同学的共同心声;四张贴在立柱上的海报记载了一年来07级法硕同学在06级师兄师姐的帮助下一起走过的每一段历程,亲切真挚;悬挂在立柱间的小卡片,则表达了07级法硕同学的祝福,情真意切„„两年的时间,是一段不短的日子,在深研院留下的,无论是泪水,还是欢笑,都将凝成一幕幕清新隽永的回忆。

本次活动在研工办与研究生工作组指导下,由07级法硕各班班长负责组织,07级法硕全体同学参与完成,这再一次印证了深研院是一个温暖的、团结的大家庭。(赵勇)

报: 院务会成员、校研工部

送:院各处办、各学部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组 发:研团、研会、各班党支书

本期责编:张险峰

联系电话:26036177

E-mail:zhangxf2005@sz.tsinghua.eud.cn

第18篇: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根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的通知,经双方协商由乙方于2018年为甲方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招生录取工作

招生工作由乙方负责,按国家教育部当年录取基本要求及我校录取标准录取。正式录取前甲、乙双方签订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下称定向生)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于2018年6月21日前将协议书三份寄给乙方,乙方收到协议书后才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生学费标准及缴纳程序按乙方规定执行。

二、定向生的管理

1、定向生入校后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2、定向生的户口、人事档案、工资等关系均不转至乙方,党、团组织关系可转至乙方。

3、定向生入学三个月内由乙方进行政治、业务、健康复查,复查合格方可注册取得学籍;政治和业务复查不合格者退回甲方。健康复查不合格者按以下办法处理:

① 经本人申请,甲乙双方同意,可以保留学籍一年,一年内不能恢复健康,则取消学籍退回甲方。 ② 经本人申请,甲方不同意保留学籍的,退回甲方。

4、定向生在校学习期间,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行政处分,由乙方作出决定后通知甲方;受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或其他原因被取消学籍者,由乙方做出决定后甲方负责安排。

5、定向生中途要求退学需经甲方同意,乙方批准。

6、定向生毕业或结业后,甲方负责接收,乙方负责办理就业手续。

7、定向生毕业后如不回原单位,须经甲方同意,另行分配问题按国家教育部及辽宁省教育厅规定办理。

三、定向生的培养

1、学制: 全日制教育博士为4年,非全日制教育博士为5年。

定向生如延迟毕业,甲方需向乙方缴纳教育补偿费,具体数额另协商。

2、学位论文的选题若为甲方的课题,由甲乙双方通过具体协商,确定甲方提供课题经费的数额,签订课题合同。

四、定向生的待遇

根据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文件规定,定向生,学习期间工资关系不转到乙方,享受原工资及福利待遇。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定向生本人各保存壹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本人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签字):

2018年

2018年

2018年

第19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介绍信(证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煤田地质勘探队:

兹介绍我院人,到贵处联系野外地质调查、矿井地质调查及采样事宜。

请接洽并予协助!

此致

敬礼!

×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第20篇: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考题

2015年社科院考研真题

1、名词解释

五口通商 天津教案 赫德 保定军校 大公报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

2、简答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列强运动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新文化运动概论

论述总理衙门建立后中国近代外交体制转型

教会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乡村建设运动

3、论述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最具影响的思潮之原因

研究生院 岗位职责
《研究生院 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