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自动化控制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7 08:36:04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械手自动化控制

毕业设计(论文)

1、机械手发展经历及主要构成

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

1.1发展历史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铆接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原子能和制药等行业。

1.2构成部分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控制系统是通过对机械手每个自由度的电机的控制,

• 1 •

毕业设计(论文)

来完成特定动作。同时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形成稳定的闭环控制。控制系统的核心通常是由单片机或dsp等微控制芯片构成,通过对其编程实现所要功能。

1.3机械手分类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1.4多关节机械手的优势

多关节机械手的优点是:动作灵活、运动惯性小、通用性强、能抓取靠近机座的工件,并能绕过机体和工作机械之间的障碍物进行工作。随着生产的需要,对多关节手臂的灵活性,定位精度及作业空间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关节手臂也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其关节数量可以从三个到十几个甚至更多,其外形也不局限于像人的手臂,而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所变化,多关节手臂的优良性能是单关节机械手所不能比拟的。

1.5机械手发展大事记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电磁铁工件抓放机构)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

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 2 •

毕业设计(论文)

2、基于S7-200的机械手PLC控制程序

S7-200 PLC(Program Logic Controler)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价格低廉、指令功能强大, 十分适合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应用。但一般在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械手机构多为形状简单的夹钳式、托持式、吸附式等结构,其结构和抓握目标物的原理决定了其有限的抓握功能。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和向智能化、拟人化方向的发展, 其手部也有多指多关节的拟人化要求;另外在工伤、事故中断手的残疾人也需要功能价格比高的多关节机械手。为此我们研制出一套新的基于S7-200 PLC的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该系统动作简便、线路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PLC控制受环境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抗干扰措施,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西门子公司及S7-200主要参数功能介绍

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 FWB:SIE, NYSE:SI)是世界最大的机电类公司之一,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建立。如今,它的国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5年,西门子全集团在190个国家和地区雇用员工460,800人,全球收入为754.45亿欧元(2004年为702.37亿欧元),税后利润较2004年的36.6亿欧元降至24.2亿欧元。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西门子的全球业务运营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其中包括西门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房地资产管理集团。此外,西门子还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博士-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和富士通计算机(控股)公司。

• 3 •

毕业设计(论文)

S7-200 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3.1适用范围

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如:冲压机床,磨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中央空调,电梯控制,运动系统。

S7-200系列PLC可提供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的8种CPU可供选择使用。

3.2模拟电位器

CPU 221/222 1个 CPU 224/224XP/226 2个

3.3脉冲输出

2路高频率脉冲输出(最大20KHz),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定位任务。

3.4电池模块

用于长时间数据后备。用户数据(如标志位状态,数据块,定时器,计数器)可通过内部的超级电容存贮大约5天。选用电池模块能延长存贮时间到200天(10年寿命)。电池模块插在存储器模块的卡槽中。

• 4 •

毕业设计(论文)

3.5各型号的优点

CPU221

本机集成6输入/4输出共10个数字量I/O点。无I/O扩展能力。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4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非常适合于小点数控制的微型控制器。

CPU222

本机集成8输入/6输出共14个数字量I/O点。可连接2个扩展模块。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4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非常适合于小点数控制的微型控制器。

CPU224

本机集成14输入/10输出共24个数字量I/O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168路数字量I/O点或35路模拟量I/O 点。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是具有较强控制能力的控制器。

CPU224XP 本机集成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 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248路数字量I/O 点或35路模拟量I/O 点。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用于较高要求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多的输入/输出点,更强的模块扩展能力,更快的运行速度和功能更强的内部集成特殊功能。可完全适应于一些复杂的中小型控制系统。

• 5 •

毕业设计(论文)

4、机械手设计要求及功能

图3.1

机械手模拟控制窗口如图所示。图中机械手可抓紧、放送工件,可上下、左右移动,模拟界面的右侧为按控制要求设计的操作台。

4.1控制要求

机械手设有调整、连续、单周及步进四种工作方式,工作时要首先选择工作方式,然后操作对应按钮。

4.2机械手运行方式

4.2.1调整工作方式

可按相应按钮实现左移、右移、上移、下移、加紧、放松各个动作的单独调整。

4.2.2连续工作方式

按下起动按钮,机械手按下降→加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

• 6 •

毕业设计(论文)

移的顺序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将自动结束本周期的工作,回到原位后停止。按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即停车。

4.2.3单周工作方式

按下起动按钮后,机械手按下降→加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的顺序自动工作一个周期停止。若要再工作一个周期,可再次按下起动按钮。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将自动结束本周期的工作,回到原位后停止。按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即停车。

4.2.4步进工作方式

每按一次起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步动作后自动停止。按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即停车。

4.3程序设计要点

由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顺序控制系统。为此,可从机械手的连续工作方式入手编写程序。首先应绘出连续工作时的功能表图,然后直接列写逻辑表达式,用触点线圈指令编程,也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或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来完成。为了将每一步的工作状态显示出来,动画模拟软件使用了内部存储器位M

51、M

52、M

53、M

54、M

55、M

56、M

57、M40、M41来分别表示①~⑧的运行状态。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特别处理的问题是①、⑤和③、⑦步的动作问题,虽然①、⑤步都是下降操作,但却具有不同的意义,①步下降是空钩下降,而⑤步下降则是夹着工件下降。③、⑦步的上升操作也是这样。

单周期操作的程序实现可在连续工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经验修改实现。其要点是是设法阻止机械手在一个周期工作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周期,一般在下降的启动回路想办法。

单步操作的实现与单周期工作的实现是相似的。即设法在每一步工作结束后,不是直接启动下一步的工作,而是等待启动按钮的命令后再工作。

• 7 •

毕业设计(论文)

4.4程序结构框图

图3.4.1

• 8 •

毕业设计(论文)

5、结论

该设计方式初步满足了设计要求,实验证明能够按照设定的工作方式稳定运行。以上是在同一个顺序控制程序中完成的连续工作、单周期工作和单步工作的程序编制思路,实际上也可以采用分段跳转的办法来完成这三种操作。这种方法编制的程序结构清晰,但程序数量长于前一种方法。

机械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剧。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高智能的机械手是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这样看来,推广中国的高效率、高智能机械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去维护好,其影响可见一斑。本文着重从机械手的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系统等进行了初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正在或即将从事机械手工作的人士一些帮助。

• 9 •

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资料

[1] 林伟.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远玲、黎亚元、富国强 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3] 王承义 机械手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王建明 自动线与工业机械手技术[M] 天津大学出版社

[5] 杨后川、高建设 西门子S7-200PLC应用100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6] 肖峰、贺哲荣 PLC编程100例[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10 •

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多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多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指导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这些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 11 •

推荐第2篇:自动化工程师岗位职责

自动化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各仪

表设备的稳定运行。

2、负责公司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年度检修工作。

3、负责公司自动化仪表设备硬件、软件的改造与更新工作。

4、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修改自动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控制方案。

5、定期组织自动化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动化

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素质。

6、加强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7、协助采购部寻找合适的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

8、确定电子和控制系统损件名称型号,并根据实际情况储备易

损部件。

9、有针对项目仪表设备、控制系统技术革新、改造提出合理化

建议的责任。

10、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推荐第3篇:自动化控制专业简历

周拉拉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9岁(1981年4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Zhou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 1 年10个月]

公 司: 德国XX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

行 业: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职 位: 自动控制工程师/技术员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

自我评价

多年电气控制工程师及软件开发经验;精通Twincat PLC,Motion Control,伺服驱动 Servo Drive,ISG CNC,能够独立完成比较复杂机器的控制程序的开发工作;自动控制基础扎实,熟悉常用的控制算法,并能用Simulink仿真和编写 Matlab S函数。熟悉PLC(IEC6113)编写,有将控制算法写成PLC代码并应用于实际系统的经验;VB,C++和C#技术扎实,熟练掌握常用算法。有VC++(MFC/ATL)和linux下QT开发经验;期望从事控制系统相关的设计研发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10000-14999/月

目标职能: 高级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自动控制工程师/技术员,电气工程师/技术员,嵌入式软件开发(Linux/单片机/DLC/DSP…)

工作经验

2008 /12--至今:德国XX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1 年10个月]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电气控制应用开发部 自动控制工程师/技术员

我作为一名应用工程师,主要为客户提供完成的基于TwinCat的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解决方案,独立编写机器控制PLC程序(IEC61131-3),并完成调试,非常熟悉常见伺服驱动(Servo Drive)的调试和应用,有基于Twincat的CNC系统的开发经验,精通G代码的编写。有高级语言C#.net开发上位软件(HMI)的经验。

------------------

2006 /10--2008 /12:XX注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2 年2个月]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软件开发部 电气控制工程师

1.注塑机的控制软件开发,利用PLC从事注塑机控制系统开发。

2.注塑机人机界面开发,开发注塑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HMI)。主要技术是C#.net和VC++

(ATL)编程。同时还维护前一版本用VB6编写的HMI。

3.热流道温度控制器开发,Matrix温度控制器是个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误差在

0.1摄氏度以内。主要技术是Linux下C++编程。

教育经历

2004 /9--2006 /12 华东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硕士

在研究生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从事先进控制算法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的主要课程是:控制系统设计,先进控制理论,模式识别,过程控制系统,电机及电力拖动

------------------

2000 /9--2004 /6 华东理工大学 自动化 本科

在大学阶段,我的专业是自动化,因成绩优秀(5/120),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主要课程是:自控原理,电路原理,数字/模拟电路,电机学,PLC程序设计,集散控制系统,汇编语言,C/C++语言,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和算法。

语言能力

英语(精通)

推荐第4篇:仪表控制自动化总结

仪表控制自动化总结

自动化就是工业自动控制,是化工厂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前成为仪表专业,大家都说仪表是工厂的眼睛,实际上,现代自动控制系统不仅仅是工业生成的眼睛,同时还是工业生产的大脑。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从以前气动仪表、电动仪表发展到目前的集散系统,把单回路的控制集成到了对整个生产装置的所有控制系统的控制,操作可以在中央控制室足不出户就可以控制现场的阀门,能够及时通过对工艺设备里面的温度、压力、流量或液位进行控制,达到稳准快的控制效果。如果自动化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就会给工艺生产带来极大的伤害,特别是会对工艺产品的质量、产量甚至是安全带来极大的麻烦。仪表联锁涉及的安全系统对化工工艺生产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一个误操作可能会引起整个工厂的爆炸发生。在线分析仪表对工艺产品的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产品的质量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随着DCS控制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还在紧急停车方面也有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工厂的核心机组的安全控制具有保护功能,可以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作为自控专业的同学,还是建议你好好地整理一下思路,把文章写好,我写的算是抛砖引玉了。

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是利用自动控制器仪表学科,以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的。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农业、轻工、纺织、国防、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之

一。化工生产过程,往往是在密闭的容器和设备中,在高压、真空、高温、深冷的情况下连续进行的。

此外,不少介质还具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的性质。因此,为使化工生产正常地、高效地进行,就必须把各项工艺参数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之内,并尽量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现代化。

所谓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就是在化工设备上,配置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方式,就称为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简称化工自动化。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不仅可以使生产保持在最佳状况下,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同时,能充分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更有意义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能够获得最高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并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动化仪表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原则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类。例如按仪表所使用的能源分类,可以分为气动仪表、电动仪表和液动仪表(很少见);按仪表组合形式,可以分为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仪表和综合控制装置;按仪表安装形式,可以分为现场仪表、盘装仪表和架装仪表;随着微处理机的蓬勃发展,根据仪表有否引入微处理机(器)又可分为自动化仪表与非自动化仪表。根据仪表信号的形式可分为模拟仪表和数字仪表等等。仪表覆盖面比较广,任何一种分类方法均不能将所有仪表分门别类地划分得井井有序,它们中间互有渗透,彼此沟通。例如变送器具有多种功能,温度变送器可以划归温度检测仪表,差压变送器可以划归流量检测仪表,压力变送器可以划归压检测仪表,若用兀压法测液位可以划归物位检测仪表,很难确切划归哪一类, 中外单元组合仪表中的计算和辅助单元也很难归并。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的功能开发:

(一)仪表的测量精度高了

由于自动化仪表的中心控制系统是微型计算机,可以进行快速多次重复测量,然后求平均值。这样就可以排除一些偶然的误差与干扰。

(二)仪表具有修正误差的能力

实时地修正测量值误差是较为复杂的功能。装有微处理器的仪表可以减少误差,依靠限制干扰来提高精度。

(三)仪表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

实现自动化以后,一些常规仪表不易实现的功能,在自动化仪表中就很容易实现。比如一台气相或液相色普仪,这种仪器利用对于复杂化学混合物进行色层分离的方法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每一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在我国,解放前根本谈不上有仪表制造业,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仪表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向着标准化的方向迅速前进。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最早出现在四十年代,那时的仪表体积大,精度低。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五十年代就出现采用0.2~1.0kg f/cm2统一气压信号的气动仪表,接着,又出现了采用4-20cm的直流信号的电动仪表,从而实现了集中控制,并使仪表体积大为缩小,可靠性和精度也有很大提高。

五、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六十年后半期,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仪表便向着小体积、高性能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实现了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的各种自动化方案。化工生产向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需要一类不仅能迅速、准确地监视工艺参数,而且能迅速地进行工况分析、判断、作出操作决策的自控装置,人工的操作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必须有更有效地执行机构来操作生产。于是一大批的自动化装置应运而生,它们就是各种检测元件、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装置等。

在生产的工艺设备上和操作中,起到“眼”、“脑”、“手”的作用,它们与生产设备一起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七十年代以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又有了迅猛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气动Ⅱ型、Ⅲ型仪表、电动Ⅱ型、Ⅲ型仪表相继投入使用,多功能组装式仪表也投入运行,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在化工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75年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过程控制仪表———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把自动化技术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常规仪表的发展,新型的数字仪表,智能化仪表,程序控制器,调节器等也不断投入使用。现在我国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广大乡、镇企业依据不同的生产实际和需求,气动仪表、电动仪表、模拟仪表、数字仪表以及各种智能化仪表,计算机等都在进行使用,形成了气电结合、模数共存、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局面。它们构成的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极大地推动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是利用自动控制学科仪器、仪表学科,以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的。在企业里化工工艺及设备与自动化装置已经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没有现代化的自动化装置,也就没有现代化的化工生产。

随着化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日益深入及应用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仪表实现高速、高效、多功能、高机动灵活等性能,我国的化工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水平必将快速迈向更高阶段,而化工自动化仪表的应用也将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推荐第5篇:史志材料 自动化控制

第五节 自动化控制

一、自动化建设概况

2002年3月安装投用KJ70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 2006年10月增加双机热备转换功能,以生产监测系统为基础,于2008年12月进行了调度大屏与监测监控改造,利用光缆传输、AV矩阵、VGA矩阵互切等手段实现对地面和井下部分生产系统、通风监测系统的集中网络监控。

2008年5月对矿井主运系统进行了改造,在地面钢缆机房安装主运集控系统,集中控制两级钢缆机及煤楼运煤系统。2009年2月对11509采区皮带进行集中控制改造,使各部皮带之间实现了语言通信、顺煤流控制、故障停车报警等功能。

为深刻接受华源淹井事故教训,自2008年6月开始公司对井下水平泵房进行排水自动化改造,至2009年3月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排水自动化系统共有三个部分组成:地面监控系统、井下监控分站和开关监控保护装置。地面工控机可控制操作各类信息和图像,显示排水流量、水泵出口压力、吸水管真空度、电机电流、电压、水仓水位、电机轴承温度、闸阀开关参数,可自动汉字显示故障名称和系统有关信息,并能显示泵房及中央变电所的视频画面、可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2009年3月完成了1#副井、2#副井、-650管子井、-650矸石井绞车转子变频改造,实现了plc控制绞车自动调速,主控屏能显示电流、速度、深度、开钩数及运行图像,并具有故障报警功能。

2009年7月完成了地面降压站供电自动化系统改造,2010年2月完成了北风井降压站供电自动化系统改造。35kv、6kv设备可在监控室内实行远控操作,具备高压供电运行管理的数据实时采集、各种报警处理、顺序事件记录、故障记录、制表等功能,实现了地面供电自动化监测监控。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我们发现不能只考虑单个系统自动化改造,而应将整个矿井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软硬件集成、构成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现场控制平台。经过半年的调

研和可行性方案研究,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于2010年7月1日建成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该系统是以千兆环网为基础,以自动化控制中心为核心,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矿山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信息的有机集成。系统集成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主运系统、副提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采区原煤运输系统、水文及雨量监测系统、通防监测系统、主通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语音广播系统等十二个子系统的综合自动化。

◆图为自动化控制中心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构建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控制平台,形成一个从地面到井下的环形网络,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矿井各种监控、监测信息的共享、集成、融合和信息综合利用。自动化控制中心能实时、准确的采集到子系统的工况及环境参数,实现信息高度集成(自动化信息、管理信息、视频集成信息),通过综合历史数据库,实时写入数据,为统计分析提供依据。自动化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现代化的显示手段,通过网络实现了对矿区环境、井下生产、员工行为、设备设施的全方位监测与控制操作,为调度、操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现场信息。通过Web 服务器与办公网连接,对综合自动化各系统信息进行数据的发布,实现全矿井的数据共享与统一管理的目的。

㈠该系统有四大特点:

一是人防变机防的科技管理模式,从而使公司员工也像白领一样拥有了节假日:重要、偏远岗位实现无人值守,泵房排水系统、井下供电系统、采区排水系统、采区运输系统,采区通风系统全部实现远距离控制,节假日期间井下可以不留人,真正实现无人值守。

二是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救灾能力:井下的排水、供电、运输,甚至是采区的局部风机、配电点的设备运行参数、设施状态,都能在地面进行集中监测控制;雨量、涌水量、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监测数据情况更是在此一目了然,数像俱现,实现了矿井灾害预防的数字化、影像化,切实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1、每名下井人员都配备了“人员定位卡”,能够全程记录每名井下人员的具体位置和路线,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详实分布情况。系统同时具备考勤功能、呼叫功能、呼救功能,遇有紧急情况在3分钟内就可以对井下所有人员进行呼叫;井下员工遇到问题时也可向控制中心呼救。

2、语音广播系统: 是一套基于以太网为基础的网路广播系统,在遭遇紧急突发事件时,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广播对相应的地区进行信息发布、指挥和协调,可以精准的对不同区域不同地段进行广播指挥,组织疏导紧急调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及损失。

3、无线通讯系统:建立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在井下网络覆盖的任何一个地点,职工通过小灵通,可以随时与地面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实时通话。

4、远程诊断系统:在全国煤矿首家运用无线视频技术,由井下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实时地将现场的视频信息以无线方式传到基站,通过以太网将全部信号传到地面自动化控制中心,解决了目前采掘工作面的可视化的需要,满足井下各种场合对移动通信的要求。能够实时反应现场实际情况,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上级领导和专家可以在井上随时了解采场情况,为各级领导在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监测管理及紧急事件处理等多方面的指挥、决策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该系统目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是经济效益高

1、投资效益:节省传输通道(光纤、通讯设备等)的重复投资费用和维护费用,按每套系统使用6千米通讯线缆计算,12个系统可节约84万元;节省数据库、组态软件、软件开发等重复投资费用,按每套系统20万元计算,12个系统可节约240万元;搭建传输平台、数据平台和监控平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2、安全效益:在地面集中监测监控,井下减员,减少井下人员占有量,实现井下无人本安;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系数,保障职工人身安全;数据共享,报警联动,减少由于矿井灾难所造成的损失。

3、生产效益: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对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判断能力,减少事故;加强对运输的调度和管理,提高运输能力;由人防变机防。

4、管理效益:为矿井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管理平台;提高整体集成水平,在地面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建立起了覆盖全矿的无纸化办公管理系统,实现了井上、井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整个矿井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集约化,达到了全省同类型矿井的先进水平。

四是可靠性强

1、建立自动化控制中心可靠的供电电源,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来自降压站变电所,一路来自综合变电所,使用稳压电源稳压、UPS不间断电源保证控制 系统供电安全可靠。配电柜中安装了防雷装置,保证了遇到雷击等特殊状况时设备不被损坏。为每台交换机配置UPS不间断电源,支持2小时延迟。形成一个从地面到井下的不间断环形网络。

2、所有用户终端工控机全部集中安置于机房内,有效控制操作人员插入移动存储设备的几率;在每台工控机和服务器都安装了诺顿防毒软件;综合自动化工业以太网与办公网连接通过防火墙,大大降低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3、整个工业以太网是独立的单环网,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并安装网络维护软件,实时监测整个环网的运行情况,无论网络中哪台设备及线路出现故障都能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并及时处理。

推荐第6篇:自动化控制工作职责

1.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管理。2.完成工程施工设计,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竣工资料。3.负责现场安装调试及项目的维护保修。

推荐第7篇: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说明

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2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

(1) 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 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 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 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

在空调房间送风口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三次加热器。三次空气加热器主要起调节空调房间内温度的作用,常用的热媒为热水或电加热。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低温冷水或制冷剂的称为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也有采用喷淋冷水或热水的喷水室,此外也有采用直接喷水蒸汽的处理方法来实现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4) 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

空调系统中的风机和送、回风管道称为空气的输送部分。风管中的调节风阀、蝶阀、防火阀、启动阀及风口等称为空气的分配、控制部分。根据空调系统中空气阻力的不同,设置风机的数量也不同,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一台风机,该风机既起送风作用,又起回风作用的称为单风机系统;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两台风机,一台为送风机,另一台为回风机,则称为双风机系统。

(5)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冷源一般分为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一般指地下深井水,人工冷源一般是指利用人工制冷方式来获得的,它包括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以及蒸汽喷射式制冷等多种形式。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通常都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这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通过循环方式把室内的热量带走,以使室内温度维持于一定值。当循环空气通过风机盘管时,高温空气经过冷却盘管的铝金属先进行热交换,盘管的铝片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然后再将冷冻后的循环空气送入室内。冷却盘管的冷冻水由冷却机提供,冷却机由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经压缩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变成液体,析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并在冷却塔里排入大气。液体制冷剂由冷凝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使冷冻水降温,然后冷冻水进入水冷风机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把室内热量带走。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需要以热水进入风机盘管,和上述原理一样,空气加热后送入室内。空气经过冷却后,有水分析出,空气相对湿度减少,变的干燥,所以需增加湿度,这就要加装加湿器,进行喷水或喷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用这样的湿空气去补充室内水汽量的不足。

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3.1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内容与被控参数

中央空调系统由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空气净化、风量调节设备以及空调用冷、热源等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容量是设计容量,但在日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部分负荷,不会达到设计容量。所以,为了舒适和节能,必须对上述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使其实际输出量与实际负荷相适应。目前,对其容量控制已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其内容也日渐丰富。被控参数主要有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压差)以及空气清新度、气流方向等,在冷、热源方面主要是冷、热水温度,蒸汽压力。有时还需要测量、控制供回水干管的压力差,测量供回水温度以及回水流量等。在对这些参数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对主要参数进行指示、记录、打印,并监测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事故状态、报警。

中央空调设备主要具有以下自控系统:风机盘管控制系统、新风机组控制系统、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冷冻站控制系统、热交换站控制系统以及有关给排水控制系统等。

3.2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功能 (1) 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对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清新度等加以自动控制,保持空气的最佳品质;

·具有防噪音措施(采用低噪音机器设备); ·可以在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中开放背景轻音乐等。

通过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人们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对工艺性空调而言,可提供生产工艺所需的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条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节约能源

在建筑物的电器设备中,中央空调的能耗是最大的,因此需要对这类电器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中央空调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后,能够大大节约能源。

(3) 创造了安全可靠的生产条件

自动监测与安全系统,使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发现故障时能及时报警并进行事故处理。

3.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2[4]为一室温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由恒温室、热水加热器、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机构和(调节阀)调节机构组成。其中恒温室和热水加热器组成调节对象(简称对象),所谓调节对象是指被调参数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的房间、设备、器械、容器等。图2所示的室温自动调节系统也可以用图3所示的方块图来表示。室温就是室内要求的温度参数,在自动调节系统中称为被调参数(或被调量),用θa

表示。在室温调节系统中,被调参数就是对象的输出信号。被调参数规定的数值称为给定值(或设定值),用θg表示。室外温度的变化,室内热源的变化,加热器送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会使室内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室内温度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产生偏差。这些引起室内温度偏差的外界因素,在调节系统中称为干扰(或称为扰动),用f表示。在该系统中,导致室温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加热器内热水流量的变化,这一变化往往是热水温度或热水流量的变化引起的,热水流量的变化是由于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调节阀的开度变化所引起的,是自动调节系统用于补偿干扰的作用使被调量保持在给定值上的调节参数,或称调节量q。调节量q和干扰f对对象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图2 室温自动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3 室温自动调节系统的方块图 4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 被控对象的特点

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多属热工对象,从控制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3]: (1) 多干扰性

例如,通过窗户进来的太阳辐射热是时间的函数,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围护结构对室温产生影响;通过门、窗、建筑缝隙侵入的室外空气对室温产生影响;为了换气(或保持室内一定正压)所采用的新风,其温度变化对室温有直接影响。此外,电加热器(空气加热器)电源电压的波动以及热水加热器热水压力、温度、蒸汽压力的波动等,都将影响室温。

如此多的干扰,使空调负荷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而它们进入系统的位置、形式、幅值大小和频繁程度等,均随建筑的构造(建筑热工性能)、用途的不同而异,更与空调技术本身有关。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干扰或采取抗干扰措施。因此,可以说空调工程是建立在建筑热工、空调技术和自控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工程技术。

(2) 多工况性

空调技术中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年中,至少要分为冬季、过渡季和夏季。近年来,由于集散型系统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多工况的空调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空调运行制度的多样化,使运行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趋于复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包括节能技术措施在内的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不得随意改变运行程序和拆改系统中的设备。

(3) 温、湿度相关性

描述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为温度和湿度,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当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加湿(或减湿)动作,其结果将引起室温波动;而室温变化时,使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压力变化,在绝对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就直接改变了相对湿度(温度增高相对湿度减少,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这种相对关联着的参数称为相关参数。显然,在对温、湿度都有要求的空调系统中,组成自控系统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特性。

4.2 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的控制方式是PID控制,即采用测温元件(温感器)+PID温度调节器+电动二通调节阀的PID调节方式。夏季调节表冷器冷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冬季调节加热器热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由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实现冷(热)水量的调节,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为方便管理,简化控制过程,把温度传感器设于空调机组的总回风管道中,由于回风温度与室温有所差别,其回风控制

的温度设定值,在夏季应比要求的室温高(0.5~1.0)℃,在冬季应比要求的室温低(0.5~1.0)℃。

PID调节的实质就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将其运算结果用于控制输出。现场监控站监测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对象有:过滤器阻塞(压力差),过滤器阻塞时报警,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送风机与回风机启/停;调节新风、回风与排风阀的开度,改变新风、回风比例,在保证卫生度要求下降低能耗,以节约运行费用;检测回风机和送风机两侧的压差,以便得知风机的工作状态;检测新风、回风与送风的温度、湿度,由于回风能近似反映被调对象的平均状态,故以回风温湿度为控制参数。根据设定的空调机组工作参数与上述监测的状态数据,现场控制站控制送、回风机的启/停,新风与回风的比例调节,盘管冷、热水的流量,以保证空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既能在设定范围内满足舒适性要求,同时也能使空调机组以较低的能量消耗方式运行。PID调节能满足对环境要求不高的一般场所,但是PID调节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控制容易产生超调,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对于环境要求较高或者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PID调节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对于像中央空调系统这样的大型复杂过程(或对象)的控制实现,一般是按某种准则在低层把其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实施控制,在上

层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性能指标,使得集成后的整个系统处于某种意义下的优化状态。在控制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不确定性

传统控制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即认为控制、对象和干扰的模型是已知的或者通过辩识可以得到的。但复杂系统中的很多控制问题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会发生突变。对于“未知”、不确定、或者知之甚少的控制问题,用传统方法难以建模,因而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

(2) 高度非线性

传统控制理论中,对于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虽然也有一些非线性方法可以利用,但总体上看,非线性理论远不如线性理论成熟,因方法过分复杂在工程上难以广泛应用,而在复杂的系统中有大量的非线性问题存在。

(3) 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传统控制理论主要采用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以及各种数学变换作为研究工具,其本质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属定量控制范畴,要求控制问题结构化程度高,易于用定量数学方法进行描述或建模。而复杂系统中最关注的和需要支持的,有时恰恰是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

(4) 系统复杂性

按系统工程观点,广义的对象应包括通常意义下的操作对象和所处的环境。而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要素间高度耦合,互相制约,外部环境又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变化莫测。传统控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

(5) 可靠性

常规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倾向于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尽管基于这种方法的系统经常存在鲁棒性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但简单系统的控制可靠性问题并不突出。而对复杂系统,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则可能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得整个控制系统崩溃。

归纳上述问题,复杂对象(过程)表现出如下的特性: ·系统参数的未知性、时变性、随机性和分散性; ·系统时滞的未知性和时变性; ·系统严重的非线性; ·系统各变量间的关联性; ·环境干扰的未知性、多样性和随机性。

面对上述空调系统的特性,因其属于不确定性复杂对象(或过程)的控制范畴,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对这类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探索更有效的控制策略。

5 控制策略的选取

对于复杂的不确定性系统而言,由于被控对象(过程)的特性难于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用传统的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和基于状态空间描述的近代控制理论方法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高动静态品质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一般都采用黑箱法,即输入输出描述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大量引入人的能量与智慧、经验与技巧。控制器是用基于数学模型和知识系统相结合的广义模型进行设计的,也就是说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一般采用智能控制策略[5]。这类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 (2) 是能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描述表示的混合过程,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及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 (3) 具有变结构特点,能总体自寻优,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 (4) 具有补偿和自修复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高度的可靠性。 智能控制策略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人的控制性能,信息获取、传递、处理性能的研究结果和心理、生理测试数据,建立控制者—“人”环节的模型,以便与被控制对象—机器的模型相互配合,设计人机系统,为系统分析设计提供灵活性。例如,当建立被控制对象模型很困难时,可以建立控制者模型,如建立控制专家模型、设计专家控制器等;当建立控制者模型很困难时,可以建立被控制对象模型;

而设计被控对象模型有困难时,又可建立“控制者—被控制对象”的联合模型,即控制论系统模型,如“人—人”控制论系统的对策论模型。由于现代传感变换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相关技术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妥善地解决了控制系统中的硬件问题,难点在于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流的控制,因此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和控制功能的完成往往采用全软件方式。不同的控制策略所构造出的算法其复杂程度、鲁棒性、解耦性能等差别是很大的,在技术实现上软硬件资源成本也不同,人们期待的是成本最低的控制策略,在这方面仿人智能控制[6]策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仿人智能控制是总结、模仿人的控制经验和行为,以产生式规则描述人在控制方面的启发与直觉推理行为,其基本特点是模仿控制专家的控制行为,控制算法是多模态的和多模态控制间的交替使用,并具有较好的解耦性能和很强的鲁棒性。从复杂系统控制工程实践的经验看,选取仿人智能控制策略还是明智之举。除了仿人智能控制策略,还有模糊控制策略、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等。

6 工程实现与监控信息平台的选择

大型复杂系统控制的工程实现中除了低层的DDC控制外,由于各子系统需要结集协调,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实时处理和存储。从控制论层次考虑,无论管理信息还是控制信息,控制的本质都是对信息流的控制和信息的处理,因此信息平台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应从系统工程角度妥善处理工程实现问题,既要使建设系统的软硬件成本最低,又要考虑系统运行维护升级换代及扩展与发展的长期效益,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硬件固然是控制系

统实现的基础,但在大型复杂系统控制中强调的应不再是硬件,如传感装置、仪器仪表、传动装置、执行机构等,应改变某些由于技术背景等原因造成的轻视软件重硬件的倾向,避免因信息平台选取不当而形成大量的自动化“孤岛”,给企业的信息化留下隐患,使大量的宝贵信息资源沉淀、流失。目前市场上可供使用的国内外工业控制组态软件不少,但用于大型复杂系统未必都那么合适。事实上,各软件厂商在设计系统时各有侧重,实现技术与设计方案也各有自己的鲜明特点,都是为了解决自动化控制问题提供手段与方案,但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有较大差别的,这正是设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7 结束语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中占据的特殊地位,显示出了对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模式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该系统温、湿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介绍了智能控制策略的突出优点,为同类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当热泵型空调器运行于制冷工况时,四通阀换向使图中实线接通。这时,室内换热器成为蒸发器,而室外换热器成为冷凝器。从室内换热器来的低温低压过热气经四通阀和消声器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液体后,干过热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徘出,气体经四通阀进入室外换热器放热冷凝,成为过冷液。过冷液经毛细管阻力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内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室内空气被降温),再一次经四通阀和气液分离器进入下一循环:图中过滤器主要用于制冷剂与压缩机油的分离,以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当热泵型空调机运行于制热工况时,四通阀换向使图中虚线接通。这时、室内换热器成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成为蒸发器。从室外换热器来的低温低压过热气经四通阀和消声器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液体后,干过热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徘出,气体经四通阀进入室内换热器放热冷凝(此时,室内空气被加热).成为过冷液,过冷液经毛细管阻力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流体.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随后过热气经四通阀和气液分离器进入下一循环。

推荐第8篇: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二)

灌溉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二)

第二节、喷微灌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方式多种多样,这就使得喷微灌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设计会有许多方案,造成的喷微灌系统自动控制设计不可能由单一方案组成。设计方案应当根据客户的需要,现场的情况,以及现有的资源,包括厂家提供的产品来进行设计。

这里只能介绍一种成熟的,为广大用户接受的通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下不特别说明的控制系统组成产品均来自美国灌溉专业产品生产厂家,亨特实业公司。

自动化控制是一个先进的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喷头的选择是解决灌水的空间分布,那么自动化控制就是解决灌水的时间分布;如果说喷头是系统的最终执行机构,那么自动化控制就是它的管理机构,它负责给整个系统下达工作指令,以及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

自动化控制设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精准性: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实现整个系统每组灌水单元精确的启闭时间控制,从时间上保证了整个区域的灌水均匀性和时间的准确控制,同时它也可以实现不间断的灌水,只要预先设定好灌水的程序,无论是否有人去操作或是在多么恶劣的天气,它都会按照设定好的时间不间断的执行下去,也许人工会偷懒,但机器绝对不会偷懒,甚至是可以在夜晚进行灌溉,例如,园林灌溉需要错开的城市用水高峰进行灌溉。

高效性:对于一个大型的灌水区域,由于区域跨度大,人工管理效率低,要满足整个区域的灌水,需要大量的人工协作劳动开启灌水。而如果采用自动化控制,不仅不需要每天大量人工去手动启闭阀门,可通过田间控制器对一定区域下的所有灌水单元进行操作,或者可以让所有灌水单元在设定好的程序下自动运行,甚至是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实现整个区域或者更大区域的灌水管理和监控,大大节省了人力的开支。

节水性:自动化控制不仅体现在时间的精准控制上,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连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不仅可以保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大风或是降雨的时候,自动停止灌溉,避免无效喷洒所造成水的浪费。另外他也可以连接智能型的传感器,可完全根据当天的气象条件计算蒸发蒸腾量或是直接感知土壤的含水量,自动生成灌水程序,不需要人工再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每天灌水的时间。而且这个灌水时间完全依赖于当天的蒸发蒸腾量,真正的做到作物或植物需要多少水就灌多少水,大大节约了灌水量。

方便性:田间控制器管理一定区域下的灌水操作,只需进行简单的编程或是一键开启操作等等就可以完成这个区域的日常灌水,这种集约化管理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了方便。而且有些控制器支持加装手持无线遥控装置,可通过手持遥控器在现场任意地点开启或关闭指定阀门,大大方便了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智能性:智能性传感器所带来的科学化管理,即完全根据当天的气象条件或土壤含水条件实现日常灌水。同时,管理人员也可简单的从控制器或中央计算机上获取需要的管理资料,如灌水制度、工作日志、日/季度/年用水量、气象资料等。另外,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控制系统还支持远程遥控技术,如利用现有的手机网络、电脑局域网等实现远程的管理和监控,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

安全性:人工管理的方式存在着大量的人工管理活动,像一些道路隔离带,人工的灌水操作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人工灌水时常会忘记盖阀门井盖,如果是在游客较多的公园或广场,游客一不注意就会出现危险。对于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所有管路设施以及控制设施全部安装隐蔽在地下,而且不会有什么人工的管理活动。

由此看来,自动化控制有着多方面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费用越来越贵,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采取自动化也许初期投入较高,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节水性,还是从节省人工等方面,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一、自动控制组件、材料(种类、结构原理、技术规格、参数) 自动控制系统应当有以下基本组件。 1.电磁阀; 2.控制器;

3.可选配的中央控制器(或计算机控制软件);4.通讯或控制线路; 5.手持控制(遥控)器。

电磁阀:

结构原理:电磁阀采用先导式电磁阀结构。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橡胶隔膜)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到达上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门。

图 1.PGV电磁阀

图 2.电磁阀内部结构

控制器:

控制器是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没有它就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多数控制器都是时间控制器,它只会按照人们设定要的灌溉开始时间和灌水延迟时间自动开启电磁阀进行灌溉。亨特公司的控制器有许多类型,主要是为了让客户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灌溉系统的情况能够自由地选择合适的控制器。

为更好的适应不同项目的控制方式,亨特公司的喷微灌系统的控制方式也发展的多种多样,有简单的干电池控制,也有复杂的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具体控制类型如下: 1.干电池控制系统

干电池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控制系统。仅需在每个电磁阀上安装一个简易的时间定时控制设备(或接收器)。无需另外铺设电缆,仅通过对每个时间控制器的编程,即可实现灌溉系统的简单自动化控制。这种安装方式不仅给施工带来了便捷,在后期维护上也非常的方便,不用担心线缆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老旧的手动控制的灌溉系统改造,使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非常方便的将原来的系统升级成为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

这种设备都不需要外接220V交流电源,仅需安装一块9V碱性电池,就可满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安装也无需更多的安装空间或载体,安装时直接将设备卡在电磁阀的电磁头上 连接一些简单的开关式传感器,如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霜冻传感器,或是土壤湿度等开关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系统会自动关闭。

2.有线控制系统

有线控制系统是通过控制器对多个电磁阀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方式。可通过控制器对每个电磁阀进行日常灌水程序的编程,实现自动灌溉。也可在控制器上操作进行手动开启指定站点。控制器到每个电磁阀均需埋设信号线,通过控制器给电磁阀传输低压电信号,实现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安装控制器的位置需接入220V交流电源。对于部分采用干电池和交流电两种电源作为控制器电源的,交流电只是备用或有条件才使用。它方便安装在没有交流电电源的地方,使用电池供电即可正常使用。

有线的控制器种类繁多,有小到2站的控制器,也有大到四十几站的控制器;有固定站点的控制器,也有模块式的控制器,根据实际需要加装站点模块。当然他们的区别还不仅是在连接站点的数量上,更多是在于内部灌水程序的复杂程度上。可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一款 最适合的控制器。像这样集中的控制方式可以给管理者日常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仅在安装控制器的位置就可以对全局进行统筹安排或执行灌水操作,避免了以前管理人员在各个控制阀门之间的来回奔波,大大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控制器不仅可以精确的控制灌水的制度,合理准确的安排每一组阀门的每一次灌水,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冬寒夏暑还是因各种原因管理人员不能正常到岗,只要控制器电源不掉电,他就会每天毫无间断的将灌水程序执行下去。有线控制器与电磁阀的连接方式有2种,一种是较为传统的连接方式,即控制器到每个电磁阀均需一根信号线;另外一种是解码器的连接方式,控制器与所有电磁阀仅需一根2芯双绞线,电磁阀与双绞线之间需另外增加为电磁阀分配地址码的解码器。解码器控制系统相对于原有的有线控制系统有着更大的站点数,更远的铺设距离。为方便有线控制系统的日常管理,可在原有的有线控制器上增加无线遥控装置。在日常管理当中,如果现场发现有些区域需要补充灌水或是有特殊需要,无需再走到控制器处开启阀门,直接拿遥控就可直接开启指定阀门或阀门组,管理更加方便灵活。为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特点,控制器的精准性

不只是体现在时间和程序设置的精准 性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传感器的智能控制上,尽量缩小人为主观判断的误差,以真实的测量数据指挥控制器的工作。有线控制器支持连接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无论是简单的开关式传感器,还是带有数据的智能型传感器,他们可以将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指导最终的灌溉程序。比如ET气象传感器,实时监测当天的气象资料,如降雨、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和风力,然后再结合每个电磁阀控制灌溉区域内的植物类型、灌水强度、土壤类型、植物生长成熟度、遮阴状况等等因素,自动生成当天的灌水制度,在人为设定好的时间段内进行灌溉。这样,灌水完全是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水,由控制器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再对其操作,充分缩减了人力资源也节约了水资源。

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

对于较大的系统来说,可能会有多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都是相互独立的。在日常管理当中就算不进行灌水检查或补水工作,管理人员每天轮流走一遍控制器也会花费很长时间。这样,如果所有控制器由一台计算机统一管理起来,不仅是管理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有效的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劳动力和经济成本开支。一套中央计算机系统最大支持连接上万台田间控制器。

对于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灌溉系统,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计算机不仅可以编制每个控制器站点(电磁阀)的灌水时间、灌水日期以及如何运行等多方面应用程序,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灌水管理窗口监视每个控制器正在运行的站点(电磁阀),实现实时监测,也可通过管理窗口查询过去每天的灌水制度或是进行每天或每个季度用水量分析,真正的做到足不出户,运筹帷幄。同时,系统也可连接气象站等传感装置,实时监测当地的各项气象资料,反馈给计算机后,结合站点的植物类型、土壤类型等由计算机指导各个站点的灌水程序,也可通过计算机轻松的获取每天的各项气象数据。

计算机与田间控制器有多种多样的通讯方式,实现在各种现场的正常通讯,常用的通讯方式由信号电缆通讯、无线电通讯、固定电话通讯、手机网络通讯和计算机局域网通讯。

中央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的实现采用中央计算机管理、田间分控箱管理和无线遥控系统管理结合的形式,管理层次明显,灵活性高。简单的来说就是在灌区中安装灌溉控制分控箱。日常管理中通过中央计算机操作是主要的管理方式,也可直接通过控制器或手持遥控器进行现场的辅助操作管理。即使是在计算机出现故障或是控制器与计算机的通讯出现故障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田间的控制器和手持无线遥控器执行灌水作业。像这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需要计算机24小时运行着灌溉软件,而且离开了计算机系统也会正常进行灌水工作,仅仅需要定期的同步数据。 通讯或控制线路:

通讯电缆和信号导线均推荐使用铜质导线。其中两线制的“双绞线”推荐使用专用电缆。

手持控制(遥控)器:

许多情况下,在现场因紧急情况需要处理,要求开关电磁阀,在采用了自动控制器的灌溉系统,这种要求十分急迫的手动控制,也不容易实现。有了遥控器(或智能手机)这种要求会方便地实现了。

二、自动控制方案选择原则

自动控制方案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适合灌溉系统控制的需要。除了留足今后可能的扩展要求以外,不应当增加不必要的站点接线数量。灌溉控制功能达到控制需要就行,不需要一些花梢的,不必要的功能。 2.要性价比好。就是性能要好,同时控制器及其配件的价格要合理。

3.在满足性价比好条件下,要做到精确灌溉和智能灌溉,这样都能发挥控制器更大的效能,节省更多的水资源。

4.最后一个要求就是要满足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方案的技术指标要求就是技术方案要合理,技术上要有可以实施的可能。方案经济指标的要求就是不应当超越现行的、当地的和用户的现实经济条件,追求过高的、过度的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

三、设计方法步骤

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第一个就是根据实际需要,用户提出的要求选择一个先进的、同时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

1.确定站点数量。这一步主要是通过了解用户灌溉系统上的站点数量,选择确定一个有合适站点数量的控制器。

2.根据选择好的控制器所需要的接线方式,选择控制线类型,是传统的布线方式还是两线制的“双绞线”布置方式。根据布置的控制线长度选择控制线的线径。 3.根据灌溉系统的管道布置图,绘出控制器的布线电路图。

推荐第9篇:关于自动化控制的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自动化控制的论文,请参考!

关于自动化控制的论文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摘要:智能化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无人控制,不需要控制模块,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时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文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电气中将会融入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电气产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将会快速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气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电气工程中所使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成为电气工程的关键,改变了传统自动化控制效率低下的弊端,运用计算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的控制效率。

1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主要由计算机、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形成,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用智能化技术的生产设备可以大大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设备的安全性;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实现对设备的早期诊断等。电气工程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气产品的性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呈现出高速高精确度、柔性化、工艺复合型和多轴化、实时智能化的特点。

1.1高速高精度高效化

通过采用高速芯片组成的控制系统,配合高分辨率检测元件,能够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速度。精确度和速度是电气设备的重要指标,精确度和速度的提升是提升设备性能的基础。

1.2柔性化

设备的柔性化可以减少设备运行的故障,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发挥系统的性能非常重要。现代电气系统涉及设备对象多,控制要求高,柔性化满足了发挥系统最小性能的要求。

1.3实时智能化

随着传感器和系统处理能力的提升,系统能够在瞬时处理大量信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可以模拟人的行为,对系统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正朝着实用性发展,越来越接近实际生产生活。实时系统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能够使系统更加智能化,对复杂问题进行快速反映。实时智能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设备中,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进入了智能化阶段。控制器与传统的控制器有了较大改变,控制器的各种智能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2.1智能化控制器可实现无人化超控

智能化控制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大大减少人力,动作响应时间快,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电力系统使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系统自动调节,减少了对人员的依赖。并且电气系统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在无人的条件下对设备进行控制,这对电气技术的一大进步。现代出现了大量无人工厂,通过远程控制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监控人员通过屏幕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这些电气设备是实现无人化控制的关键。

2.2智能化控制器无需控制模型

智能化控制器有着比传统控制器更显著的优势,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自动控制器的紧密系数,传统的控制器对控制对象模型设计有较强的依赖,出现复杂动态方程时,控制器就无法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在智能控制中,可以对被控制对象模型设计部分进行删除,减少了模型的不可预测性。

2.3智能化控制器处理不同数据时具备较高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器能够在任何输入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估计,一些不可应用的数据控制器也可以进行评估。对象有着较强的变更性,在控制器呈现不同的控制效果,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控制对象,智能化技术也不能完全进行全面控制。在全面控制中不能做到对任何控制对象不采取任何行动,这是智能化技术日后应研究的不足。在进行智能化技术发展时,应注意对不同控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保证系统的控制效果。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许多成果被成功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人工智能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在进行远程控制、非故障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网络系统和模糊逻辑控制的应用,使自动化控制的性能更加出色。如图1所示,在供水系统中,通过人工智能控制,当出现一台水泵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另一台水泵,并实现变频控制.3.1神经网络系统

形成定子电流的辨别控制进行电气动态参数识别和转子速度辨别的电气动态参数两个子系统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前馈性,使用反向学习算法等算法对电气的驱动系统和交流电机进行监测。智能化的网络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在没有控制模型的情况下,进行信号识别和处理。神经网络提高了诊断系统的可靠性,多个传感器能够同时作用。神经网络出现映射时,激励函数、隐藏层、最优隐藏层存在于网络中,通过神经学习反向误差技术进行处理。

3.2模糊逻辑控制

模糊控制器很好地代替了PID控制器,模糊控制经常被用于数字动态系统。M型控制器能够在调速控制中应用,M型和S型都有规则库。当出现模糊控制时,推理机可以进行推理,并作出决定。数据库和语言控制库是知识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网络推理机和模糊控制器推理机建模后进行操作,并加入专家经历和知识。

3.3PLC系统

PLC技术是电力生产的辅助系统,满足了对电力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逐步将会取代继电器。集控室中既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自动进行控制,通过现场传感器和远程I/O站进行显示屏监控,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运行效率。PLC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让供电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还可以提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度。

3.4故障诊断及优化操作

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革新速度不断加快,满足了人们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一些陈旧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渐被淘汰,CAD设计逐步取代传统手工设计。根据电磁、电路、电机的相关知识规则,进行CAD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的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大量产品。许多高校在电气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专家系统将会逐步被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能够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监控,根据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处理,对故障及时进行诊断,进一步优化操作。智能诊断技术在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上有重要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变压器是否漏油对变压器渗漏油的气体进行检测,能够很好地发现变压器存在的可能故障,从而能够很快缩小检查范围,方便了检修。智能化诊断技术不仅能够加快设备的诊断速度,还能提前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减少了故障可能带来的损失,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经济性能。

4结语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通过远程进行系统控制和故障诊断。冗杂的体力劳动将会逐步被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取代,这对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运营水平,节约开支,增加企业效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胡心,郑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1:183.

[2]张雪,马青强,高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05:94.

[3]张桂昌.探究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5,19:247~248.

[4]张永,崔明洋,李昕.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6,02:56~57.

推荐第10篇:风险控制岗位职责

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能

负责公司业务风险控制工作,从完整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担保项目进行组织评审,修订和完善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组织公司保后跟踪管理和追偿。具体为:

1.对申请担保项目的报审资料重点从合法合规角度加以审核;

2.对申请担保项目从整体风险进行评定;

3.对申请担保项目的反担保抵押措施从法律风险角度提出意见,审核确定相关合同及法律文本;

4.完善风险评审办法及合理化风险评审相关各项操作规程,业务规程;

5.跟踪公司各项业务进展,协调部门相关人员和公司相关部门保持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转;

6.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7.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二、风险控制部岗位工作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研究风险政策,草拟风险政策,设计风险评审岗位的工作指引和运作流程;

2.建设风控系统,参与建立投资风险审批系统;

3.合规风险评审:负责组织事前风险审核、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检查;

4.定期出具风险评估常规报告,针对即时风险问题,评估风险状态与风险程度,分析风险来源和影响,提供解决方案。

(二)风险控制部副部长岗位职责

1.协助风险控制部部长完成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草拟各项风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2.参与并指导风险审查员对业务部报送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审查意见;对需要现场核实的情况进行实地现场考察;

3.参与业务项目的风险评审,汇总评审意见;

4.督促业务部门落实项目审批意见、反担保措施和风险控制方案;

5.组织实施担保项目的尽职调查和反担保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

6.组织实施业务人员及风控人员的离任审计工作;

7.参与有问题担保的风险处置方案的制订,并督促、指导实施风险处置方案,参与追偿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8.组织实施担保项目成立后的档案移交工作;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风险控制部评审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投资项目的风险审核;

2.负责对业务发展部上报的调查报告及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和检查;

3.负责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向部门领导提供参考意见;

4.负责对业务发展部风险评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5.负责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充分揭示项目风险,设计实施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6.协助业务发展部完善风险控制相关手续;

7.协助法务部门进行法律诉讼、处置反担保资产。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计划及要点

1.按照公司《关于深入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活动的通知》精神,合理安排时间,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组织实施担保项目档案移交工作,完善工作职责范围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3.跟踪公司各项业务进展,积极协助业务发展部拓展业务;同时,加强保后管理,督促落实保后调查报告,发现风险,及时协助业务发展部完善风险控制相关手续。

4.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风险评审办法及合理化风险评审相关各项操作规程、业务规程。

第11篇:控制员岗位职责

1.控制工厂、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编制年度商务计划,参与战略目标的制定、产品定价、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投资分析及物流监控的工作。2.提交财务报表、商务计划和管理报告,为管理提供财务、税务、内控和报表事项的建议。

第12篇:成本控制岗位职责

成本控制岗位职责

一、财务部成本主管

1、负责营业部门的经济核算业务及物价的检查、监督,促使合理使用原材料,减少浪费。

2、及时填制营业部门会计凭证,记好收入、支出费用的明细。月底正确编制营业部门的成

本费用盈亏报表。

3、负责营业部门的成本核算,并根据采购部和仓库转入的各种单据和票证,编制结算成本、

记账凭证及登记帐簿。

4、根据各部门的经营状况,提出改进意见,设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采购部经理或主管

1、完善采购申请审批制度,杜绝不和理、不必要的盲目采购。

2、设立由采购部、财务部、使用单位三部门组成的定价小组,不定期对酒店所需各种物品

进行市场调查,定期会同供货商制定报价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把价格压到最低。

3、尽可能地开发供应商,做到货比三家,保证物品质量,降低采购价格。

三、餐饮经理、行政总厨

1、负责编制成本报表,分析成本的合理性。

2、随时与餐厅主管、餐饮总厨沟通对成本中出现的异常,用料的不合理提出建议。

3、随时到厨房进行检查,对厨师操作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及时指出。如食品边角料是否充分

利用,提高产出率;检查垃圾箱,看是否有浪费,调料有无过期现象等。

4、对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过程进行控制,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尽可能提

高产出率,减少浪费。

5、不定期对厨房、吧台进行抽查,严厉查处浪费原材料现象,坚决杜绝浪费、偷窃。

6、制定专人对酒水,厨房的高价食品,不定期进行盘存,若有盘亏责令有关责任人赔偿。

四、人事部经理

1、全面考虑酒店各部位的组织结构、工作量、劳动定额等各种因素,结合比例、岗位,综

合定员方法等合理定编员工,从人员数量角度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合理招聘、适当培训、适时激励、公正评估等环节提高员工素质、质量,从质量方

面控制人工成本。

五、各部门经理

1、指定专人控制办公用品的领用。

2、对非公事通话时间过长的电话由其自行付费。

3、每月对各部门费用进行分析,对异常的费用要找出原因,及时修改。

第13篇:电气与仪表自动化岗位职责

电气仪表自动化岗位职责

1、工段长岗位职责

1)负责自动化仪表工段的维修组织、人员调配和可控费用的管理使用。 2)主持自动化仪表工段每日例会,听取汇报,传达上级指示,布置任务。

3)服从上级领导指挥,按照分厂日生产经营计划制定详细落实方案、措施,组织全体职工完成分厂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负主要责任。

4)负责本工段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定经济责任制,细化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制定工段内部管理制度。

5)负责电器与仪表自动化工段的备品备件计划报表审批工作。 6)负责本工段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按照公司和分厂指示要求,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8)负责本工段的奖金分配、劳动纪律检查、考核工作。

9)负责检修预案、设备改进、修旧利废、设备故障诊析、事故原因分析、处理方案、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

10)负责电器与自动化仪表工段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收集、整理和落实工作。 11)负责本工段各类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上报工作。 12)负责本工段的环境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工作。

2、仪表班长

1)负责组织召开班前、班后会议,传达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搞好交换班确认工作并合理安排本班的检修、维修、维护任务。

3)负责炼铁高炉、烧结所有仪表、PLC、计算机的维护、校验及临时性工作任务。 4)随时听取分厂领导安排的公司精神和各项公司活动,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组织抢救。 5)做好设备点巡检和数据记录工作。 6)负责抓好本班组的各项检查工作。

7)负责本班组安全、管理及卫生,劳动纪律的监督和管理。 8)负责本班组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9)实行清洁生产,搞好定位摆放。

10)负责班组成员的考勤,违反劳动纪律考核和奖金分配建议。

3、仪表班组员工

1)按时参加班前班后会议,听取安全注意事项,服从工作安排。 2)搞好交接班检查确认工作。

3)负责炼铁厂所有仪表设备的维护与检验。 4)做好设备点巡检和生产记录工作。

5)负责做对计量仪表设备周期和临时性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和上报工作。 7)认真做好节能降耗、修旧利废工作。 8)实行清洁生产,搞好定位摆放。

4、电工班长 1)负责班组《三大规程》的贯彻执行与监督工作,负责新上岗人员的安全教育。

2)负责组织召开班前、班后会议,传达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负责组织班组生产,达到电器设备完好率98%以上的要求。 4)搞好交接班确认工作并合理安排本班的生产。

5)负责班组人员的调配,经济责任制考核和基础管理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

6)负责组织班组设备巡检与维护保养,负责组织处理突发性设备故障及检修项目的提前和检查验收。

7)负责制定实施设备检修方案及设备检修后的试车,验收工作。 8)负责指导岗位人员了解设备性能,工作原理及操作要求。

9)负责上级文件的传达贯彻,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任务及部门的联系工作。 10)参加并担负设备大、中修,改造及事故抢修任务。

11)负责班组人员的考勤,违反劳动纪律的考核和奖金分配的建议。

5、电工

1)按时参加班前班后会议,听取安全注意事项,服从工作安排。 2)搞好交接班确认工作。

3)协助班组搞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现场电器维修工作。 4)爱护好自己所用个人工具,维护保养所使用的设备电器。 5)按时保质完成工段、班组、车间交给的一切其它任务。 6)搞好电器维护后的清洁卫生,搞好定置摆放。

第14篇:质检员岗位职责(自动化设备公司)

♦质量控制1.负责外购、外协件的来料检验。2.负责装备过程质量检查。3.统计分析质量数据。♦供应商质量管理协助科长做好供应商选择、质量评估、质量辅导、奖罚和淘汰机制、方法。♦质量改进1.不合格品的控制,并协助科长制定不合格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2.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议。

第15篇:设备工程师岗位职责(自动化设备公司)

1.负责公司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包括对生产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以及突发损坏后的维修工作。2.负责各方面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制度建设、设备技术指导。3.负责设备招标、评标、设备检査、组织设备维修以及设备厂商直接销售的技术人员。

第16篇:安全工程师岗位职责(自动化公司)

1.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专业服务的工作。2.进行伤亡事故的分析与评价。3.研究和开发防止意外事故与损失的控制方法、程序和计划。4.进行事故预防及控制的测定与评价。

第17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列车控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冯教授的实验室,了解列车运行的时序与牵引传动的原理及其仿真平台系统的组成,对牵引传动系统形成整体认识。

二、实验内容

1.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分布式综合仿真平台系统的组成

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分布式综合仿真平台如图1所示,以“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为核心,基于HLA技术创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包含总控台、牵引供电系统、地面信号系统、列车运行三维视景、故障诊断、司控台、车载DMI 、车载MMI 、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子系统。

图1系统的组成

2.HLA技术的认识与各子系统的介绍

HLA(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新型分布式仿真框架。通过提供通用的、相对独立的运行支撑框架(RTI,Run Time Infrastructure),将应用层与其底层支撑环境功能分离,隐蔽各自的实现细节。使用户不需要关注底层通信的细节,只专注于专业方面的应用开发。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2HLA平台

1)系统数据流图

系统各子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如图3所示,总控台负责发送仿真控制指令、管理系统时间推进、监控子系统的仿真运行状态,司控台、车载DMI、车载MMI、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作为车载运行子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进行交互。

图3 2)总控台

总控台软件如图4所示,主要负责列车运行综合仿真平台的仿真过程控制,发送仿真同步并开始、仿真结束等指令,监控各个子系统与RTI的连接状态,并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向各个子系统发送仿真系统时间校对信号。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4总控台

3)车载CCU 车载CCU(中央控制单元)如图5所示,负责整车级逻辑控制、牵引/制动力分配,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记录等工作,是高速列车的中枢神经。因而,针对CCU的功能细致分析,研究CCU的工作机制,数据/指令接口,设计相应的仿真模块,在对列车开展实验室环境下的仿真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车载CCU接收司机操纵指令(或ATO指令)、ATP指令,通过逻辑控制进行对列车牵引和制动指令的分配,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图5车载CCU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6车载CCU逻辑控制部分仿真图

CCU诊断单元主要包括故障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故障警报模块、故障记录模块以及故障处理措施模块。通过接收外部监测的信息,该单元能够实现故障的实时分析、预警,提供解决方案,是列车故障诊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司控台

高速动车组司机控制台如图7所示,是司机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人工驾驶时的列车操纵器。司机通过点击相应按钮与改变相关手柄级位,向综合仿真系统的其他子部(如CCU)发送驾驶指令。

图7司控台

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5)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动车组的各级制动效果,并提供与综合仿真平台其他子系统额信息和指令交互接口。

制动系统接收司控台制动手柄级位或ATP/ATO装置发出的制动指令,通过制动控制计算,与牵引传动系统交互再生制动指令和反馈信息,确定列车各项制动参数。

6)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分别与综合仿真平台中的总控台、传动系统与车线耦合解算三大子系统产生数据交互。总控台向本模块发布仿真启动、暂停与终止指令;传动系统与车线耦合解算模块向本模块发布线路中运行列车的车型、车次、需求功率、位置、时间与速度;本模块综合以上信息对列车供电电压与实际发挥功率进行解算,并反馈给传动系统子模块。

图8牵引供电系统

7)牵引传动系统

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牵引传动系统在牵引工况时实现从受电弓获得电能,最后转化为牵引电机的机械能;再生制动工况时,实现牵引电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经牵引变流器变换,输出电能质量合格的电能,回馈牵引供电网。

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9牵引传动系统

8)地面信号系统

地面设备主要功能是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数据支持和调度运行指令。车站列控中心负责控制轨道电路编码、信号机显示、有源应答器报文的存储和调用以及相邻车站列控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传输等。车站联锁根据列车进路信息,控制信号机、道岔等站内信号设备,使之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确保列车在站内的行车安全。轨道电路负责检查列车是否完全进入轨道区段以及区段的空闲/占用情况,并不间断向列车传输前方空闲闭塞分区数量等信息。应答器向列车发送前方线路参数、限速及定位等数据。

9)车载ATP 车载ATP,即自动列车防护。主要接收来自地面信号系统的轨道电路信息、应答器信息。车载ATP根据地面应答器发送的信息实时绘制出前方两个应答器范围内的紧急制动曲线,最大常用制动曲线,和报警曲线。车载ATP将从列车解算模块接收到的车速信息与列车的防护曲线进行比较,如果列车速度超过W曲线,列车会发出警告,提示司机注意车速;若列车速度超过SBI曲线,会触发列车最大常用制动;若列车速度超过EBI曲线,则会触发列车紧急制动,迫使列车制动停车。

10)车载DMI、MMI 司机控制台人机交互界面(DMI)如图10(左一),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实时监视列车运行各项指标的重要接口。司机根据DMI所显示的各项机车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向正在运行中的列车下达各项控制指令。

6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列车人机交互界面(MMI)如图10(右一,右二),是司机监视和控制列车空调、车门等各种部件状态的重要接口,司机可以实时获取列车当前网压、网流、列车工况等信息。

图10车载DMI、MMI

11)三维视景及其驱动程序

三维视景可实现列车实时运行环境的模拟,给司机以真实驾驶体验,是列车运行模拟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视景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列车解算模块的列车位置和速度信息,以动态的视景形式展现出来。

视景驱动程序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作用是驱动程序接收HLA平台的计算结果,如列车速度、列车位置等信息,第二部分的作用是处理从HLA平台接收到的数据,第三部分的作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UDP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给视景,驱动视景往前推进。

3.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简介

高速动车组诊断是指对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偏差的判定。高速动车组诊断过程图11所示:

图11牵引传动系统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含: 1)诊断事件

当发生故障时,引发一个诊断事件。诊断事件从故障产生原因来看,可分为如下三类:技术缺陷,操作失误,操作记录。

2)诊断文件系统

诊断文件系统是记录高速动车组故障信息及故障处理方案的知识管理系统,

7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借助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动车组的诊断数据评估和输出目标定位。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实验,对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系统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王青云老师的细心讲解,我获益匪浅。

首先,通过对整个系统的了解,我知道该仿真平台是基于HLA技术创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包含总控台、牵引供电系统、地面信号系统、列车运行三维视景、故障诊断、司控台、车载DMI 、车载MMI 、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子系统。虽然对里面的具体实现还是不太明白,但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概念模型。同时,老师的耐心讲解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了解到系统的作用,解决了我的一些认识误差,如牵引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区别等。

最后,在实验平台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仿真运行的各种有趣之处。王老师给我们运行了程序,我觉得像在玩游戏似的,在看的同时我会想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产生对这仿真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地思考要怎么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提供我们这样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的认识相结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8

第18篇:自动化控制施工组织计划.(DOC)

阳城县顺安集输管道有限公司增压站自动化升级控制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南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

2016年5月10日

一、工程内容及工期

1,阳城县顺安集输管道有限公司武甲增压站、吕庄增压站、中心增压站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内容:

1.1,武甲站新设控制室一座(原有房间改造),实现压缩机PLC控制系统、600KW发电机PLC控制系统、干燥器PLC控制系统在控制室可监控效果;安装工艺区PLC控制系统一套,在控制室可直接控制/读取/累集工艺区及计量贸易区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数据;可显示/接收/报警新增设的工艺区两台、计量贸易区两台可燃气体报警器,新设四台(三进一出)电动阀、控制室可直接操控启停,控制室加装压缩机、发电机、干燥器的紧急停车按钮,新设火炬点火装置,在紧急放空情况下可直接点燃火炬。

1.2,吕庄站新设控制室一座(原有房间改造),实现压缩机PLC控制系统、600KW发电机PLC控制系统、干燥器PLC控制系统在控制室可监控效果;安装工艺区PLC控制系统一套,在控制室可直接控制/读取/累集工艺区及计量贸易区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数据;可显示/接收/报警新增设的工艺区两台、计量贸易区两台可燃气体报警器,新设三台(二进一出)电动阀、控制室可直接操控启停,控制室加装压缩机、发电机、干燥器的紧急停车按钮,新设火炬点火装置,在紧急放空情况下可直接点燃火炬。

1.3,中心站新设火炬点火装置,在紧急放空情况下可直接点燃火炬。

2,施工控制工期为1个月,计划2016年5月20号开工。 二,编制依据

1、由业主方提供的相关的资料文件。

2、我公司的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资料。

3、我单位《质量保证手册》和有关文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安装工程施工的有关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所执行规范主要目录如下: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98 三,施工方案、计划

3、1增压站数据传输工程方案

3、

1、1武甲增压站数据传输方案

本次方案增设计算机监控系统一套,安装德国SIEMENS 监控软件,同时该系统增设以太网、PCI-MODBUS通讯接口和通讯软件。所有通讯设备通过光纤或者屏蔽通讯电缆进入系统。

增设操作站(操作台)一面,盘面放置显示器、急停按钮、操作按钮、指示灯。台内放置监控主机、UPS、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等设备。 监控主机采用UPS供电(利旧)。 通过实际现场勘查确定具体方案如下:

1.压缩机PLC3台分别增设以太网通讯接口,数据光纤通讯进入监控系统。包含网线、光纤、光电交换机,供电通讯所需的所有器材。 2.600KW发电机PLC1台,数据光纤通讯进入监控系统,以太网 3.干燥器PLC 1台增设以太网通讯接口,通过网线通讯进入监控系统

4.电动阀4台(3个进站、1个出站,缺电动执行机构2台),四台电动阀门可以在控制室通过按钮控制

5.工艺区加装1台固定式可燃气探测器,新增,防爆 6.干燥器边加装1台固定式可燃气探测器,新增,防爆

7.增压站内流量计2台 通过MODBUS通讯到监控系统。包含MODBUS通讯电缆,通讯卡,供电等所有材料。

8.增压站外流量计3台(预留3台)通过MODBUS通讯到监控系统。包含MODBUS通讯电缆,通讯卡,通讯然间,供电等所有材料。 9.紧急停车按钮3个,安装在新增操作台上面 10.贸易计量撬内设备(流量计2台、电动阀2台、可燃气探测器2台、温度变送器1台、压力变送器1台)需预留。其中流量计通过MODBUS通讯到监控系统。包含MODBUS通讯电缆,通讯卡,供电等所有材料。

2、

1、2吕庄增压站数据传输方案 11.本次方案增设计算机监控系统一套,安装德国SIEMENS 监控软件,同时该系统增设以太网、PCI-MODBUS通讯接口和通讯软件。所有通讯设备通过光纤或者屏蔽通讯电缆进入系统。 12.增设操作站(操作台)一面,盘面放置显示器、急停按钮、操作按钮、指示灯。台内放置监控主机、UPS、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等设备。 13.14.15.监控主机采用UPS供电(新增 1KVA)。 通过实际现场勘查确定具体方案如下:

压缩机PLC 1台(预留1台PLC数据通道)分别增设以太网通讯接口,数据光纤通讯进入监控系统。包含网线、光纤、光电交换机,供电通讯所需的所有材料。 16.工艺区流量计3台,通过MODBUS通讯到监控系统。包含MODBUS通讯电缆,通讯卡,供电等所有材料。 17.电动阀3台(2个进站、1个出站),电动阀门可以在控制室通过按钮控制 18.19.20.工艺区加装1台固定式可燃气探测器,新增

紧急停车按钮1个(预留1个),安装在新增操作台上面 贸易计量撬内设备(流量计2台、电动阀2台、可燃气探测器2台、温度变送器1台、压力变送器1台)。其中流量计通过MODBUS通讯到监控系统。包含MODBUS通讯电缆,通讯卡,供电等所有材料。

3、2现场施工方案

3、

2、1武甲增压站:电动阀动力电缆沿增压站内原机柜间电缆沟直接铺设至工艺区旁边加防爆挠性软管接线到一进四出的防爆动力箱内,然后分四支加防爆挠性软管至四个电动阀作为电动阀动力线;电动阀控制线加防爆挠性软管穿镀锌管至原工艺区预留管沟/通道跟随干燥器五类双绞线、各流量计通讯线一起穿至增压站外出口,然后破除原砼路面直接配管到控制室静电地板下;压缩机、发电机通讯光缆及控制室机柜电源线从原机柜间后出口,破除砼路面穿管沿围墙直接从控制室后开口入户至静电地板下;贸易计量区通讯线/屏蔽线直接在计量撬开口加护口全程配管到控制室后开口入户至静电地板下;火炬点火器直接安装在火炬上端,点火线配镀锌管接至火炬下端可移动点火装置控制箱内。

3、

2、2吕庄增压站:电动阀动力电缆沿增压站内原机柜间电缆沟铺设至围墙边然后沿围墙配明管铺设至工艺区外消防通道外,破除砼路面铺设到工艺区,加防爆挠性软管接线到一进三出的防爆动力箱内,然后分三支加防爆挠性软管至三个电动阀作为电动阀动力线;电动阀控制线加防爆挠性软管穿镀锌管沿破除的砼路面穿管到围墙边明管配至控制室后入口穿至静电地板下;压缩机、发电机、干燥器PLC通讯光缆沿原电缆沟到围墙边后明管配至控制室后入口穿至静电地板下;贸易计量区通讯线/屏蔽线直接在计量撬开口加护口全程配管到控制室后开口入户至静电地板下;火炬点火器直接安装在火炬上端,点火线配镀锌管接至火炬下端可移动点火装置控制箱内。

3、

2、3中心站火炬点火器直接安装在火炬上端,点火线配镀锌管接至火炬下端可移动点火装置控制箱内。

3、

2、4武甲站、吕庄站各做一套接地阻值不大于1欧姆的接地系统接至控制室接地母排处作为机柜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四、施工准备、顺序、流向: 4.1 施工准备:

4.1.1 配合建设单位搞好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建好仓库及职工生活基地等临时设施,准备好工程各项办公用房。

4.1.2 熟悉图纸资料,对施工图进行自审,并积极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弄清设计图的设计意图及工艺,对图中选用的主要设备及材料等进行统计,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4.1.3 组织各专业施工员编制施工方案及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质检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措施及质量控制程序,对进场职工进行技术、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书面交底,讲解各专业的施工难点、重点。 4.1.4 编制详细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材料计划、施工机具计划,确定各项材料、机械及人员的进场时间和使用安排,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4.1.5 准备好各相关专业的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标准,备齐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文件资料及施工表格,随时作好施工记录。 4.1.6 搞好与业主、监理、土建、各承包商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尤其在预埋预留阶段及二次配管阶段,做好预埋前的准备工作及配管后的保护工作,充分保护已安装的成品及半成品。

4.2 施工顺序:

遵循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根据土建的施工顺序,设备安装的施工顺序基本确定如下:基础接地焊接、配合主体施工进行电气管、管道预埋、设备孔洞预留、避雷引下线焊接→电缆桥架、槽盒安装→配电室电气设备安装→配线、电缆敷设→灯具风机安装接线→单机试运行→系统试运行。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绝缘测试、系统测试等,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按时验收。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1 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

5.1.1 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工艺流程: ①准备阶段:

图纸会审→设备、材料、加工件计划→设备、材料验收→编制技术方案→施工机具配置。

②施工阶段:

技术安全交底→配合土建预埋预留→支吊架制作安装→二次配管→电缆电线敷设→动力箱/机柜安装→防雷接地安装。

③调试验收阶段

线路检查测试、记录→系统试送电→系统检查评审整改→系统送电→验收交工。

5.1.2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2.1 材料检查

材料的外观应无损伤、裂纹,镀锌制品的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各种导线及电气器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属强制性管理的电工产品还必须取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安全认证的证书,产品上应有安全认证标志(长城标志)。

5.1.2.2 配电柜(箱)、控制箱安装

①设备在订货前提交订货计划给业主和监理单位,并接受招标文件要求的工厂监造与测试,成品包装发运前应通知业主工厂验收,并做好记录。

②设备进入现场后,会同甲方现场施工代表作好开箱检查记录,检查箱柜内的主器件是否与设计型号相同,容量是否一致;箱柜应外观完好,附件齐全,箱柜落地式要安装在基础槽钢上,基础槽钢内侧要焊接M10×35的螺栓作为接地螺栓,与总等电位箱用-40×4镀锌扁钢相连,同时做好基础槽钢的除锈刷漆工作。原则上产品不安装之前不要找开原包装,并保存在合适的位置,以免被雨水侵蚀。

③配电箱柜应固定、牢固,其安装垂直度应小于1.5mm/m。配电箱内配线应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压头牢固可靠,箱上的电气器具应牢固、平整、间距均匀、启闭灵活,接线端子无松动,零部件齐全;箱内用电回路应标识清楚。并做良好接地。

5.1.2.3 电缆敷设

①电缆敷设前应进行检查,各种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绝缘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②电缆敷设施工前必须将电缆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并挂标识,施工完毕时要达到排列整齐,标志牌设置正确,及时做好安装记录和自检记录。

5.1.2.4 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

①明配镀锌钢管应采用丝接,金属管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路,并不得作为接地干线使用。管材与线盒应为同一材质。管口应的密封措施。

②当土建主体工程开始后,安装便开始集中力量配合土建进行电管、接线盒、灯头盒等预埋预留;土建筑砌砖墙时进行二次配管;当土建主体结构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后即可开始穿线。

③暗配钢管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处在套管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平整、密实;管子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能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其它位置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能小于管外径的6倍。

④明配管及支架应平整牢固,弯曲半径为4倍管外径,固定卡的距离为1.5mm,在终端转弯处,离边缘150mm做固定支架。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⑤硬PVC管应使用套管粘胶连接,进盒连接须用粘胶螺头连接,并用扎丝扎牢,严防震动损坏管和盒,伸出地面时应加临时保护;弯管时采用弹簧弯管,并检查管内有无杂物。

⑥管子进入箱柜时管口位置要准确,排列要整齐,在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

⑦暗敷的电管宜沿最近线路敷设,并减少弯头;浇砼时应派人跟班监护,施工完毕后请甲方代表检查验收,及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⑧导线穿入钢管后,在导线的进出口处要加装护线套保护导线,穿管导线不准在管内有接头,导线出口长度按不同情况相应预留。

⑨在进行导线绝缘测试时,应按摇表的说明书操作,采用500V摇表,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兆欧。电缆应采用1000V摇表,导体间和导体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兆欧,并及时填写绝缘测试记录。

5.1.2.6 接地系统施工

①本工程接地体为利用自然接地体,应检查土建单位预留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不满足增加人工接地体,设计中要求做重复接地的部位要做好重复接地并作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利用基础主筋焊接,以形成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接地为一体的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②接地线均采用焊接,敷设平直牢固,固定点均匀牢固,跨越建筑物伸缩缝要加补偿装置,穿墙有保护套管,焊接焊缝平整饱满、无气孔,防腐油漆涂刷均匀,引下线保护管固定牢靠。

③接地系统接入电气设备和其它可拆卸金属部件接地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④接地线焊接后应进行防腐,并及时进行技术复核和自评自检,合格后报请有关部门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土建回填后抓紧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如达不到要求,及时报请有关部门,采取补强措施。

5.1.2.8 系统调试验收 ①送电线路的试验

根据送电系统的回路编号,切断所有受电器的开关,检查回路绝缘达到规范要求,各岗位人员均已到位后,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令下,分别对各回路送电,送电后各岗位人员检查受电设备进线端的上端头电压须与送电部位的电压值相同,且回路无其它异常现象。

②配电盘、配电柜的试验

配电盘、配电柜的试验,在该回路送电正常后即可进行,试验前,应先检查盘柜内的电器元件,接线正常,无松动、脱落现象,接线端子标记清晰,电力线路的相序正确,切断所有的出线开关或拆除出线端的动力设备接线,合上进线开关,对盘柜内的各元件,开关的性能及工作顺序状况进行检查须符合设计要求,各元器件的工作须正常指示、显示的部件数值符合设计的位号。

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机构,以保证和提高质量目标,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层层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本项目质量体系是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管理工作须认真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直接控制质量检查的管理系统。并接受业主和监理的监督检查。

质量管理体系如下:

项目经理→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工程的质量总负责人)→各专业工程师(专业质量负责人)→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员(直接责任人)→施工班组。质检员的工作贯穿始终,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过程检验,并可直接监督检查以上各人员的工作情况,必要时报告项目经理处理。

6.2 在职工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6.3 认真熟悉设计图和施工规范,搞好图纸会审,优化施工方案,提出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重点控制工序的关键点。

6.4 认真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严格按设计图和规范施工。每道工序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并有书面签字资料。

6.5 施工中严格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通知专检和质量监督部的核验,待核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6.6 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字手续,保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做好施工日记,加强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

6.7 所有进场的原材料、成品、设备应具有材质证明书、检验报告,消防产品应具有消防部分的批准书。不合格、等级不明产品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6.8 对新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采用新工艺时,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6.9 加强质量检查,进行质量监督,召开质量例会,执行质量奖罚。

6.10 进行工程质量回访,听取质量意见,整理质量问题,开展技术服务。

七、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7.1 建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按项目法的模式落实好责、权、利的挂钩全额承包,强化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总工期。

7.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图反复审阅,各专业施工人员要细致地对作业人员作技术交底,下施工任务单,让作业人员熟悉图纸,对每个系统如何安装做到心中有数,实行有序作业,确保优质高效。

7.3 在土建施工阶段,安装专业要尽力配合土建施工,土建钢筋绑扎完,安装的预留孔洞,预埋管件也要施工完成,不能影响土建施工进度。

7.4 电气、管道的大量支吊架要在施工初期不具备条件时投入人力和机具抓紧预制,以便具备安装条件时及时组对安装。

7.5 在具备大面积施工条件下,必须合理组织充足的劳动力,材料、机具供应及时,后勤保障条件充分,对各方面考虑周全,力争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八、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8.1 切实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管结合,加强预控预测,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安全措施。

8.2 建立由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员、班长组成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在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采取安全措施。

8.3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切实贯彻落实。

8.4 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周组织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并结合当周的工作安全重点,强调进场员工安全教育和施工班前教育制度,并做好记录。

8.5 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8.6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线路的架设必须符合要求并设专人负责管理维护。

8.7 所有机电设备设专人挂牌管理,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保险丝要采用合格的保险丝,不得使用代用品代替,设备外壳接地要可靠并经常检查。

8.8 正确使用“三宝”,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 8.9 针对施工项目,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进行班前安全交底,并要有书面交底记录和交接签字。

8.10 各级领导坚持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加强安全巡回检查,严格按有关安全标准规定对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落实到人,对违规违制人员,采取一查、二帮、三劝、四罚的原则办。

8.11 严格贯彻执行“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搞清不放过,群众在事故中没有受到教育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及时上报和组织分析处理事故原因,避免事故重复性发生。

8.12 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布点要合理,氧气、乙炔瓶、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要分类,隔离妥善存放。

8.13 配备现场保卫人员,加强施工现场的保卫工作。 8.14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严防机械事故发生。 8.15 施工现场要设立“一图五牌”和安全警告标牌。

九、文明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9.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建设单位对文明生产、文明施工作出的有关规定。切实搞好现场文明施工、不扰民、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9.2 制定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和奖罚制度,制成广告牌置于现场,以利广大职工严格执行。

9.3 现场办公室和住房要按规划地点的要求搭设和布置。 9.4 所有设备、材料运到工地后要按规划地点堆放,做到标识清楚,堆放整齐。

9.5 施工中的垃圾、废料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市容,凡能夜间运输的尽量安排夜间运输,天亮之前打扫干净。

9.6 施工现场按规划地点搭设临时厕所,禁止在现场随地大便和乱扔杂物。

9.7 施工住地设立卫生所、搞好防疫医疗为现场服务。 9.8 各施工班组要分片负责卫生责任区。负责责任区卫生保洁,住地室内要整洁,填平积水洼地,清除杂物,保持地面无积水,无污物。

9.9 现场食堂要符合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做到无蚊蝇、无鼠害,无饮食中毒,使职工吃得好,吃得卫生。

9.10 炊事员要定期体检,持体检健康证上岗。

十、成品保护措施

1、搬运物体时不得砸伤管、盒。

2、储存照明器具、配电箱的仓库,必须满足照明器具、配电箱在仓库期间不受损伤的条件,搬运时轻拿轻放,以免碰坏。

3、照明器具、灯杆安装时,应注意整洁,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齐全

4、必须安排专人负责通电调试,调试完成后,未经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5、现场安装好的工程,应有专人值守,特别是灯具、线路、设备安装后,更应加强巡视,并配合业主和总包方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19篇:现代工业的智能控制和智能自动化

现代工业的智能控制和智

能自动化

【摘要】论述了智能科学在21世纪逐步成为中心科学技术,智能化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自动化工程、机械化工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现代工业智能控制形成的相关因素、功能、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智能自动化的特点和工业自动化在现代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控制 形成因素 系统功能 工业生产应用 智能自动化

发展趋势

每个时期都有该时期的中心科学技术,科学家预测21世纪中叶以前,信息科学技术是中心科学技术,从21世纪30年代开始,中心科学技术将逐渐转移到生物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技术),而到本世纪中叶以后,将会以智能科学技术为中心,把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系统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智能科学技术群。随着智能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将逐渐搞清人类智能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智能科学技术将会得到充分发展。用机器辅助和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早已实现了,但用机器辅助和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却困难得多,现在才仅仅是开始。如果后者真的实现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就会产生更大的飞跃,而人类文明也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近年来,智能控制已成为控制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智能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理论渊源、社会背景和坚实的技术基础,它的形成既蕴涵着控制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1.现代工业系统的特点与智能控制的形成

1.1 智能控制形成的工业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特别是复杂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综合自动化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它既是推动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对自动控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表现为:

(1)被控对象日益复杂被控对象往往是无穷维的复杂系统,表现出很强的分布特性,而利用有限参数模型设计的控制,其有效性不能保证。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被控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上,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缺乏先验知识,环境干扰具有多样性、时变性和随机性,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关联性相当强且复杂。

(2)高度的不确定性现代工业系统的结构、参数和环境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系统和环境有许多未知因素,如环境的动态变化、输入信息的多样化和数据量显著增加等,而且其信息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包括信息的不可预知性、不完全性等。

(3)多层次、多目标的控制要求现代工业控制所追求的已不仅仅是低层次上单一的品质,而是力求实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综合目标,包括协调、调度、管理及决策等。

(4)控制手段的经济性基于实时性、生产成本和操作工素质等因素的考虑,控制手段不允许过分复杂。现代工业生产为追求高质量、高可靠、高效益、高适应性的\"四高\"目标,一方面其生产规模越来越庞大,节奏越来越快,工艺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基于严格和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基础上的传统控制理论的分析、综合与设计技术与现代工业生产的控制实践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理论与应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性,面对复杂的工业对象,其数学模型很难精确建立。即使在很多前提条件下建立了模型,工程实用往往又需要对它进行简化,从而使模型的精确性难以保证。传统控制理论的控制算法往往很复杂,也为其实施设置了障碍。因此,以追求单一品质、系统局部控制为目标的传统控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呼唤,智能控制的产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1.2 智能控制形成的理论因素

智能控制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和挑战性的理论因素。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控制科学处理各种不确定性问题所蕴涵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事实上,从古典控制到现代控制,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在实现模拟人的有目的性的动作机制,所研究的控制律如闭环、反馈、优化、自适应、自组织等都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存过程中为解决对象的不确定性或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本能或能力,如果说基于传统控制论的自动控制装置模拟、代替的是人的劳动器官的功能,那么智能控制的目标则是制造出新型机器,模拟、代替人的思维器官的某些控制功能。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古典反馈控制最初的目标就是增加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线性反馈控制只能适用于较简单的线性系统,如果存在控制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只要这种变化很小,那么这种控制器还可以满足性能要求,否则随着控制对象的复杂化,这样的控制器将需要增加诸如状态估计器等机构;当系统受到的干扰噪声较大时,可能需要Kalman滤波器;如果控制过程还要满足某性能指标下的最优设计要求,最优控制便产生了;最优控制由于其数学上的完美及可利用计算机实现相关算法而得到广泛的接受,但要求系统结构比先前的要复杂。这样就遇到一类系统,其内涵的不确定性使信号出现不可预见性及参数的随机描述,这就要利用随机控制;而当系统的不确定性用状态方程描述时,可以考虑用变结构系统及二次型稳定方法;当这种不确定性是基于频域描述时,类似基于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便派上用场了。

随着研究的系统越来越复杂,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原先设计的控制系统性能降低,一个自然的想法是要保持控制系统的良好性能,应该重新认识被控对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控制器,这就是设计自校正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如果因对系统行为缺乏精确模型描述,即出现参数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系统性能降低,这就需要自适应控制来解决,这两种控制都模拟了人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体现了控制器的初级智能行为;而对于在确定的或随机环境中运行的系统,其动态特性完全或部分不能被人所知,则要利用自组织控制方法,通过观测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所获得的信息,逐渐减少系统的先验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从智能化程度来看,自组织控制要比自适应控制高一个层次,因此研究的难度要大得多;学习控制可看作是自组织控制的一部分,是K.S.Fu首次将直觉推理规则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了学习控制方法,它能对一个过程或其环境的未知特征所固有的信息进行学习,并基于所学到的信息来控制一个具有未知特征的过程,试图模拟在不确定的变化环境中的复杂决策能力,表现了系统控制的高级形式。所以,可以认为学习控制是传统控制走向智能控制所迈出的第一步。

而事实上,智能控制的概念最初就是在对基于模式识别的学习控制系统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1971年K.S.Fu从研究自学习控制系统入手,概括了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的交集;而1977年,Saridis以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为主要研究背景,从研究机器智能的角度提出了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及运筹学的交集,并提出了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的结构和方法;Astrom提出的专家智能控制则是将专家对被控对象和控制过程的知识、经验等融入控制器的设计与控制策略中,都对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看来,早期的智能控制研究仍然很受传统自动控制理论的影响,大部分着眼点仍然基于系统已有的先验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动获取知识,虽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领域对智能控制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方法和控制策略。智能控制一个最有生命力的思想就是将知识和智能控制器结构直接联系起来,而传统控制中知识隐含在控制器的结构和控制过程中。同时,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也都从不同角度为智能控制的诞生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因此,智能控制的产生也是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果。

2.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只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尚无标准化的定义,但是面对现代工业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对一个理想的智能控制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则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

(1)有丰富的关于人机环境的知识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的策略,包括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的动态特征及环境的变化特性。

(2)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的能力,也就是系统应具有能适应被控对象环境及控制过程变化的能力,能通过学习控制器和环境的信息而改善自身性能的能力。

(3)能满足多目标、多层次的高标准要求,有判断决策的能力。

(4)有容错性,即系统应具有对各类故障进行屏蔽和自修复的能力,以保持系统高度的可靠性。

(5)具有智能化的人机界面,也就是将知识工程融入人机界面,不但能通过文字、图形等模式,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姿态等模式进行交互,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使界面能主动与用户交互,对人考虑问题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智能控制所具有的这些功能特点决定了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所以尽管目前还不很成熟,但这并不妨碍智能控制的渐进应用,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前一些成功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也许功能并不是如上所述的完善,都是结合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的,并正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智能控制面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着各种形式和结构,如分层递阶智能控制、分布式智能控制、仿人智能控制、专家控制、智能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以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等,这里介绍三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2.1 专家控制

对于任何一个有效的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都不能由控制理论单独解决,它都隐含着人的重要启发式逻辑推理。基于此,专家控制将专家系统技术和控制理论相结合,吸收了专家的经验知识,将专家对被控对象的真知灼见、控制技巧和直觉逻辑推理融入了控制策略中。在这方面,日本、美国和欧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70年代开始,日本率先将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到80年代,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建立起了高炉控制专家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发了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特别是冶金工业的热潮,正如美国钢铁专家指出的,\"专家系统技术在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中大有用武之地\"。在英国,LINKman系统对水泥窑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显著,既提高了经济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实现商品化。可以说它是专家控制在工业上成功应用的典范。再如,美国的Foxboro公司在1987年时就已把PID专家自校正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体现了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过程知识在生产自动化应用方面的综合先进水平,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最合适的过程控制系统,标志着在美国智能控制系统已由研制、开发阶段转向应用阶段。

2.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基于模糊集理论,模拟人的近似推理和决策过程。自1974年Mamdani成功地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高炉和蒸汽机的控制以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它在工业生产,特别是在工业窑炉、石油化工等复杂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成果显著。1978年,丹麦学者Larsen首次为一条湿法水泥回转窑设计的一套模糊控制器取得了成功,由此开辟了应用模糊控制实现水泥回转窑自动控制的新途径,而1981年Holmblad等人研制的湿法水泥回转窑模糊控制器,使窑的运转率达到80~85%,燃料消耗减少4~5%,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国际上不少仪表制造公司已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DCS系统中。1995年,Fisher Rosemount公司设计的可在PROVOX和RS3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上运行的智能模糊逻辑控制器(IFLC)在英国获得制造业颁发的总体产品杰出奖和控制产品杰出奖。

2.3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试图模拟人的形象思维以及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它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不像前两者那样发展迅猛,这主要是因为神经网络控制高度依赖于生产现场所提供的大量训练样本,而这些样本的有效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而且训练算法的可实现性也是影响其实用化的重要因素。但尽管如此,神经网络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还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美国NEURAL公司1991年开发成功的“智能电弧炉”(IAF)就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控制电炉的新方法,已取得美国的专利。传统的电炉控制器是控制每一根电极的电阻、电极间及电极与废钢间的相对位置,而IAF则将传统控制方法与改善功率因素合并起来,使电能消耗减少8%,使电极消耗减少75%,而生产能力增加12%,到降低钢铁厂的生产成本。系统采用3个基本的神经网络分别实现电弧炉模拟器(用于预测电炉的情况)、控制器模拟器(用于开始接受训练时模仿旧的控制器)、神经电弧控制器(用于将前两个模拟器的输出信号合并,然后优化电弧炉运作)。它只需10分钟的时间去学习电炉的运作情况,监视电炉,观察旧控制器的控制行动,并评价这些控制行动的效果。当IAF安装在电炉上后,在第一周观察电炉的运作及收集基础资料,观察所得结果,一方面在IAF未开始控制电炉前用来直接训练IAF;另一方面这些资料又用来设置设定值。因此该系统具有自适应、自学习的功能,解决了长期困惑电炉控制系统的技术难题,即\"三相认识\"和\"闪烁\"问题,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被全美职业工程师协会授予杰出工程奖。目前该技术已进入我国。

此外,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新动向是:专家控制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

3.现代工业生产的智能自动化

3.1 智能自动化的特点

伴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此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也必然会走向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历史新阶段,即智能自动化阶段。它涉及的对象相当广泛,从单一设备、流程的局部控制到整套设备、整条生产线乃至整个企业的控制、协调、调度、管理和决策。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相比,智能自动化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1)强调人的参与。传统意义上的自动化技术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目标、目的或某种程序,经过逻辑推理判断而实现自动测量、操纵等的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工艺流程日益复杂及多层次、多目标的控制要求,要达到无人干预的完全自动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些工业生产能够实现这样的自动化,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及多样化、多层次的用户要求,它反而会成为工业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据报道,日本的汽车工业已遇到了这个问题。当然,强调人的参与并不是意味着智能自动化的发展为人增添新的负担,其目标是从总体上解放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2)强调信息处理问题。自动化实际上包含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问题。在自动化发展的初期,由于控制目标和品质的单

一、系统较简单、控制规律不太复杂等,这时控制问题一直是自动化的核心与主导。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正面临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多层次、高品质的控制要求,控制与信息处理越来越变得密不可分。正如Saridis所指出,智能控制系统中智能部分的学习、知识的获取、规划决策、联想记忆等诸多功能都与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有关。因此,信息处理问题就变得与控制同等重要,而且智能技术也日益渗透到信息处理中,使信息处理走向智能信息处理的新阶段,这也是智能自动化的需求。 3.2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当然,智能自动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工业生产,从工业自动化的角度,可将现代工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以人力操作为特点的劳动密集型工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这一阶段的自动化装置以开环控制和人力操作为基础,带有明显的\"工具\"痕迹,结构简单,精度不高,速度不快,控制容易,能对人手和体力劳动简单取代、延伸和放大。

(2)以单机设备自动化为主导的设备密集型工业(Equipment Intensive Industry)这一阶段的工业自动化按人对工业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特定的工艺流程而制定的机器间协调工作的系统。由于电力普及,机器复杂,功能增多,性能提高,速度大大加快,精度也有很大提高,控制也较复杂,其所依赖的控制理论是古典控制和现代控制。

(3)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密集型工业(Information Intensive Industry)这一阶段自动化的智能化已十分明显,机器已不再仅仅是代替人的“工具”,还要解放人类的一部分脑力劳动,它所依赖的控制理论是初级智能控制。

(4)以基于知识的自动化技术处理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工业(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y)。这是一个智能自动化的时代,它所依赖的控制理论是智能控制,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而对人类体力的解放到智力解放这一重点的转移是技术以至人类社会的巨大转变,是一场工业和技术革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由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由以硬件为主到以软件为主,发展到管理和决策层的智能自动化。事实上,人类已经朝这个目标努力了,在工业生产中起牵头作用的首先是制造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自动化(CIM),其次是基础流程工业的计算机集成生产自动化(CIP)。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和各种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将企业活动所需信息和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一个能适应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多变性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效益、高可靠性、高柔性的智能系统,向CIM和CIP进军,在一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中逐渐形成一种热潮。

总起而言,目前世界工业的技术水平大都处于第二阶段,并正迈向第三阶段。因此,知识密集型工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影响将是划时代的。

参 考 文 献

1.2.3.4.朱剑英,《现代制造系统模式》 ,机械工程学报 2000,36(8); Andrew Kusiak,《智能制造系统》 ,杨静宇、陆际联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罗忠植,《智能主体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2000; 李国杰,《我国信心领域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科学时报 2001-3-15。

第20篇:楼宇自动化控制论文plc电梯控制论文

楼宇自动化控制论文plc电梯控制论文.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 本文由fenkai22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楼宇自动化控制论文 plc 电梯控制论文

楼宇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楼宇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来阐述了楼宇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情况, 主要从自动化控制中的各建筑系统设备的控制情况及结果进行了一一说明,从 而突现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楼宇自动化;智能建筑;系统 设备 Application o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ntrol of building in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Dong Quan-yang ((ang(hou (he(iang 310000) 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a pro(ect example to elaborate the building automation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mainly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each building system equipment control and result one explanation, thus emphas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importancei 【Key words】 Automated control system;Electrical automation;Building automation;Intelligent building;aystem equipment. 1.前言 楼宇自动化是运用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 通讯技术及消防、安全防范、建筑电气、给水排水、通风与空调等系统专业知 识对现代化建筑及住宅小区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其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

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 气自动化系统控制又是楼宇自动化的核心内容。智能建筑中的空调系统、新风 机组、制冷机组、冷却塔、风机盘管、水箱水位、给排水、变配电、照明回路 等系统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的,进而实现了大厦设备管 理自动化,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能降耗的作用。 下面就浙江某一大厦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展示楼宇自动化控制的应 用 。 2.工程概况 浙江某大厦总建筑面积 51250m2,总投资为 6.15 亿元,楼宇自动控制投 资为 295 万元。 大厦地上 20 层, 地下 2 层。 其中, 地下 2 层为停车场, 地上 1~ 3 层为门市,4~9 层为办公及会议,10~20 层为高级写字间。 3.需要控制的机电设备情况  3.1 冷冻/冷却水系统。 冷冻站系统共有 5 台冷水机组、5 台冷却泵、5 台冷冻泵、1 个分水器、1 个集水器位于地下 2 层;还有 5 台冷却水塔(每台有 3 个风机)位于楼顶屋面。  3.2 换热站在地下 2 层,有 2 台平板式换热器,2 台空调热水循环泵。 3.3 给排水。 有 2 个生活水池,7 台生活水泵位于地下 2 层, 个积水坑 12 (每个积水坑有 2 个污水泵,一用一备),分布于地下 1 层和地下 2 层。

3.4 空调机组共 24 台,分布于 1~

9、15 层、16 层和地下 1 层。采用组合 式空调机,室内回风与新风混合,经过滤器加热(或冷却)、加湿后送入室内。  3.5 新风机组共 24 台, 分布于 9-20 层, 将新风经过滤器加热 (或冷却)、加湿后送人室内。 3.6 送风机组共 9 台,分布于地下 1 层和地下 2 层,夏天送自然风,冬天 送热风,将新风经过滤器加热(仅限于冬天)后送人室内。 3.7 风机盘管共有 363 个,分布于 9~20 层。 3.8 排风机共有 17 台,分布于地下 1 层和地下 2 层。 3.9 热风幕共 35 台,分布于地下 1 层、地 2 层和 4 层。 3.10 照明分为楼内照明和泛光照明,楼内照明控制 87 个回路,泛光照明 控制 21 个回路。 3.11 变配电。 变电所在地下 1 层,共有 4 台变压器。需要监测每台参数。 4.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具体情况 本工程选用了两台 MBC、28 台 MEC、22 台 DPU 及若干模块和前端设备。其 中 MBC 和模块分别用于冷站和变电所,每台 MEC 用来控制两台空调机组。DPU 用来控制排污泵、照明回路、排风机等。前端设备分别用于空调机、新风机、冷/热站、积水坑等处。为了便于对各种设备的集中管理,在楼宇控制中心安 装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 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完成布线和设备安装工作以后,就可以实施对各种设备 的监控了,下面分别说明各种设备的监控情况。

4.1 冷冻/冷却水系统的监控。 冷冻岭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分水器、集水器和冷冻 机组等组成。要监控的数据点数量多、类型复杂。我们利用一台 MEC-40、若干 模块、若干前端设备加上我们在 Insigh 基础上开发的软件完成这些设备的监控 工作,具体控制情况如下: 4.1.1 冷冻岭却水系统由软件控制,严格按规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启/停 各种设备,控制顺序如下: 开机:开冷却水阀门→开冷却塔风机→开冷却水泵→开冷冻水阀门→开冷 冻水循环泵→开冷冻机组; 关机:关冷冻机组→关冷冻水循环泵→关冷冻水阀门→关冷却塔风机→关 冷却水泵→关冷却水阀门。 4.1.2 冷冻机组运行时, 随时检测冷冻/冷却水的水流状态, 一旦有冷冻或 冷却水停止流动,立即停止冷冻机组运行,以免结冰,造成冷冻机组损坏的严 重后果。我们的程序不但可以控制每台冷冻机组的启停,而且还可以使整个冷 站达到最低能耗, 达到最低的主机折旧率。 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 以测量空调水供/回水温度,根据程序或管理的日程安排自动开关冷冻机组, 根据管理的要求自动切换 4 台机组的运行次序,累计每台机组运行时间,自动 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机组运行,使每台机组、运行时间基本相等,以延长机组 使用寿命。自动监测各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并按照实际情况自动 启动备用设备。根据总管水流量及供/回温度,计算系统总负荷来控制空调机 组的运行台数。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 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我们在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安装了旁通调节阀,并在供/回水管路上分别 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根据冷冻机组供/回水压力差来调节冷冻水旁通阀开度。 确保冷冻水系统供水压力稳定。 我们在冷却水的供/回水总管之间安装了旁通调节阀, 通过调整冷却塔风机 运行台数和冷却水供回旁通阀开度, 使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 补水泵的启停也是由程序控制的。监测膨胀水箱水位,当水位降到低限时 启动补水泵,当水位上升到标准水位时停补水泵。在实现自动控制的同时,在 中央控制计算机上显示膨胀水箱的水位和补水泵的运行状态,并可做到超低水 位报警。 4.2 热换站的监控。 热换站与冷冻系统共用一个 MBC-40,在管路的适当位置安装了温度传感器 和热水调节阀。监测热换器二次测的供水温度,程序将此温度和设定值进行比 较,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闭环调节换热器一次测的供水流量。在保证供热要 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能量。 4.3 给排水系统的监控。 用水位开关监测生活水池的水位,根据设定的高低水位控制供水阀的开/ 关。水位降到低水位时开阀,升到高水位时关阀。并做到超低水位(水池将无 水)和超高水位(水将溢出)报警。 根据供水管路的压力,控制供水泵的启停,监测供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 时报警。

用水位开关监测各积水坑的高/低水位, 当达到高水位时启动排污泵, 当水 位下降到低位时停泵。每个积水坑中有两个排污泵,程序每次都选择累计运行 时间少的泵运行,以确保设备使用均衡。为防止因排污泵等故障造成的污水溢 出,监测了超限报警水位,当达到此水位时,系统将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 处理。 4.4 空调机组的监控。 当空调机组工作时,控制程序将利用风道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GFM65 采集的 回风温度和湿度与设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比较, 利用先进的比例积分微分 (PID) 算法闭环调节盘管供水阀门的开度(按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分别调节)和加湿 器。由于算法先进,可使振荡最小,并保持精密的控制,始终使室内的温度和 湿度接近于设定值。因为室外新风温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与设定值相差较多, 无论升温还是降温,都要消耗能量,为此,我们根据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由 程序自行调节新风阀的开度, 既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又可避免几能量的浪费。 在春秋过渡季节,因无需温度调节,可将新风阀全开,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鲜 空气。 通过网络和软件, 可以实现在中央控制室对各空调机组进行控制和管理, 还可以将各空调机组的风机运行状态、风机故障报警、过滤阻塞报警、盘管低 温报警等传到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主机上,一旦有报警发生,程序将使现场控制 器发出关机和开水阀等保护动作,以免设备受损。 4.5 新风机组的监控。 因为新风机组和送风机组无回风,所以风道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GFM65 安装 在送风管道上。对新风机组和送风机组来说,只要机组工作,新风阀就得全开,

不需要调节,因此选用开关式风阀驱动器。因为进来的都是新风,所以不用监 测空气质量。 4.6 送风机组的监控。 送风机组工作情况与新风机组大体相同。区别只有两点:其一,送风机是 为地下车库送新风的,不需要调节湿度;其二,送风机组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必 须启动,当消防系统启动送风机时,新风阀必须随之全开。 4.7 风机盘管的监控。 由于风机盘管在空调系统中只起微调作用,各个房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统 一, 很难集中控制。 而且, 可通讯的风机盘管控制器的价格是普通型的数倍 (362 风机盘管控制器将增加相当多的投资),从性能价格比来看,现阶段采用连网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风机盘管方式的意义不大。所以在风机盘管所在房间安装了 手动风机盘管控制器,由各房间人员自行调节。但考虑到节能,我们将这些风 机盘管分为四组,每组由计算机来控制其电源和水阀。免得楼内无人时还有许 多风机盘管开着而造成浪费。 4.8 排风机系统的监控。 这些排风机平时用作排风,火灾时用作排烟。为了便于设备的集中管理, 在不影响消防系统的情况下,对每台排风机进行启停控制,使其按一定的时间 间隔,定时启/停。必要的时候,在现场和楼控计算机上都可让每一台风机进行 手动启/停。计算;机上可对每一台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进行监视,累计 运行时间。 4.9 热风幕的监控。

本大厦采用的是电热幕。这种电热幕要求电热器关闭后,风扇要继续工作 2~3min,以免余热散发不出来而造成损坏。厂家提供的电热幕有两个按键,分 别控制电热器和风扇,可在现场手动操作。 楼控系统若想控制热风幕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控制器分别控制电热器和 风扇。从技术上讲是很容易的,但要增加一倍的控制点,而控制器的价格很高, 每增加一个控制点,将增加一千元左右的投资,建设方难以接受;另一种方法 是将热风幕的供电回路分为主回路和辅助回路,主回为电热器供电,辅助回路 为风扇供电。重新设计一套控制回路,使主回路一接通,辅助回路随之立即接 通,而当主回路断开时,辅助回路延迟一段时间才断开。这样做既达到了控制 要求,也节省了投资,所以我们选择了这种方法,仅此一项,就为本大厦节省 了近四万元。在楼控中心计算机上,程序首先采集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 设定值(10℃)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表控制每台热风幕的启停,并显示热 风幕的工作状态。当有特殊情况时,在现场和楼控计算机上都可对热风幕进行 手动启动停。 4.10 照明系统的控制。 我们利用 MBC, DPU、计算机和软件配合,对每一回路按预先设定的时间表 进行控制。必要的时候,在现场和楼控计算机上都可对每一路灯进行手动开/ 关。对公共走廊和泛光照明也实现了光控制,即:当该处较亮时,不开灯。每 一路灯的状态可在计算机上显示,并可累计开灯时间。为防止突然灯灭,应用 数字输出点的常闭触点控制灯回路。 4.11 变配电的监控。

我们监测了全部四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和次级回路每 相电压、电流,并可按时间累计这些数值。当出现过压、欠压、过流等异常情 况时报警。所监测的各项参数均可在楼控计算机上显示。 5.自动化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中央控制管理。 楼控中央控制计算机上安装了楼控管理软件,在此软件基础上进行了二次 开发,使其和各控制器实现通讯,完成对各控制器的管理。各种机电设备都是 在现场控制器 MBC、MEC 的程序控制下工作的,但必要时,在楼控中央控制计算 机上可以随时改变任意设备的启停状态。在屏幕上可以实现三维图象显示每台 设备的系统图,如:冷水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现场控制器随时与楼控中 央控制计算机交换数据, 楼控中央控制计算机可显示所有测量点如温度、流量、压力、压差等动态趋势图;可监视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报警。一旦有报警 发生,现场控制器将做好保护动作,计算机发出声音,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报 警位置和性质,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可打印输出自动记录及空调系统负 荷,并可根据管理部门要求以不同时段累计负荷情况并打印。 6.实施自动化控制所取得的成果。 经过调研,与同等规模,但不采用楼宇自动化的大厦相比: (1)可节约电能 30%以上。 (2)可节约人力 60%。 (3)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4 可以更充分地满足用户需求。 7.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了方便,效率和节 约等, 因而自动化控制在现代社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就要求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和密度,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施工优 化情况也就显得很重要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不但要对相关专业 知识比较熟悉,对应用这些专业知识所产生的效果要更加熟悉,这样才能作出 更多优质工程!

自动化控制岗位职责
《自动化控制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