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路基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7 08:37:47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8、路基工程师岗位职责

路基工程师岗位职责

1、在项目总工、工程科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施工现场进行直接管理,复核工程数量,做好施工日记。

2、负责指导和监督施工队伍的具体施工工作,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计划。

3、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参加现场调查核对,提出建议并负责基础资料的收集。

4、负责绘制必要的细部大样图和辅助工程施工图纸。

5、负责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6、负责配合做好各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7、配合施工队伍做好现场生产管理工作。

8、配合监理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9、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配合安全部门作好安全管理工作;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应及时纠正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0、配合行政部门作好文明施工宣传;督促施工队及时完善施工原始资料的收集、签认工作,协助计量工程师作好工程计量工作;配合计划统计员作好计划统计工作;参加技术交底会,并作好相关记录。

10、参与工程验收、竣工资料、竣工决算以及施工队伍的结算、决算工作。

1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接受公司绩效考核,完成项目部分解落实的目标任务。

12、完成项目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推荐第2篇:路基监理工程师安全岗位职责

路基监理工程师安全岗位职责

(1)协助安全监理工程师编写道路工程专业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2)道路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审查道路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时,对技术方案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审查,并在审查涉及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时与安全监理工程师共同审查。

(3)熟悉道路工程专业施工中的安全监理要点,以及安全保护措施和要求,监督承包人落实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

(4)检查道路工程专业施工安全状况,对关键施工环节和事故易发、多发工序实施重点巡视,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向安全监理工程师通报和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5)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个人监理日记、检查记录、安全隐患通知等,并定期将资料报送安全监理工程师汇总。

(6)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河北华达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 XHJL-5 驻地办

二零一一年六月

推荐第3篇:路基规范

路基规范.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前 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经验,补充完善了路基压实度和CBR强度要求,在第3章“一般路基”中增加了路堤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处理、路基填挖交界处理、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填石路堤和粉煤灰路基等设计技术规定;

2.对高边坡、地基处理、路基病害整治等设计,提出了有关施工监测与动态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完善了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补充了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仰斜式排水孔、支撑渗沟等排水设施,强化路基排水与边坡防护的综合设计。取消了有关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4.将第5章“路基防护”改为“路基防护与支挡”,新增加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和抗滑桩等支挡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5.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

6.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在该章中新增加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及沙漠、雪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规范颁布后,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规范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编:430052),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楼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吴万平廖朝华 汪继泉 丁小军 张留俊 王秉纲 王选仓 胡长顺

邓卫东 唐树名 陈晓光 傅应华 王家强 袁光宇 张嘉翔 周相略 台电仓 胡 炜 李 萍 祝海燕 郑 治 席元伟 马 磊 刘 健 刘亚楼 李 浩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 2 3 一般路基 4 3.1一般规定 4 3.2路床 4 3.3填方路基 4 3.4挖方路基 7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8 3.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8 3.7挖方高边坡 12 3.8填石路堤 15 3.9粉煤灰路堤 17 3.10路基取土 17 3.11路基弃土 18 4路基排水 19 4.1 一般规定 19 4.2 地表排水 19 4.3 地下排水 20 5 路基防护与支挡 22 5.1一般规定 22 5.2坡面防护 22 5.3沿河路基防护 24 5.4挡土墙 26 5.5边坡锚固 45 5.6土钉支护 51 5.7抗滑桩 52 6 路基拓宽改建 54 6.1 一般规定 54 6.2 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54 6.3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 55 6.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原有路基的拓宽改建 56 7 特殊路基 57 7.1一般规定 57 7.2滑坡地段路基 57 7.3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 60 7.4泥石流地区路基 61 7.5岩溶地区路基 63 7.6软土地区路基 64 7.7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 69 7.8膨胀土地区路基 70 7.9黄土地区路基 73 7.10盐渍土地区路基 76 7.1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78 7.12风沙地区路基 80 7.13雪害地段路基 82 7.14涎流冰地段路基 85 7.15 采空区路基 86 7.16滨海路基 88 7.17 水库地区路基 89 附录A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91 附录B 监测内容与项目 92 附录C 多年冻土公路工程分类 93 附录D 黄土分区图 94 本规范用词说明 95 附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96 1总则 97 3一般路基 98 4路基排水 109 5路基防护与支挡 113 6路基拓宽改建 125 7特殊路基 126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路基设计。

1.0.3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5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0.6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0.7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 1.0.8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1.0.8规定。 表1.0.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1.0.9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1.0.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3楼

1.0.11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2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路基 subgrade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2.0.2 路床 roadbed 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及下路床(0.30m~0.80m)两层。

2.0.3 路堤 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0.4 路堑 cutting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0.5 填石路堤 rockfill embankment 用粒径大于40㎜、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2.0.6 CBR(加州承载比)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0.7 压实度 degree of compaction 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0.8 路基设计标高 height for design of subgrade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可与新建公路相同,也可采用路中线标高。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2.0.9 特殊路基 special subgrade 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2.0.10 湿陷性黄土 collapsibility loe 在自重或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现象的黄土。 2.0.11 红粘土 laterite 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粉土或粘性土。 2.0.12 高液限土 high liquid limit soil 液限(100g锥试验)超过50%的细粒土。

2.0.13 膨胀土 expansive soil 含亲水性矿物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粘土。 2.0.14 盐渍土 saline soil 易溶盐含量大于规定值的土。

2.0.15 多年冻土 perennially frozen soil 冻结状态连续多年的温度低于0℃且含冰的土。 2.0.16 滑坡 landslide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 2.0.17 崩塌 rock fall 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 2.0.18 泥石流 debris flow 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的间歇性洪流。 2.0.19 岩溶 karst 可溶性岩层被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和形态。 2.0.20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 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2.0.21 抗滑桩 slide-resistant pile 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

2.0.22 土钉 soil nailing 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

2.0.23 预应力锚杆(索) prestreed anchor 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定状态的支护结构。

3 一般路基

3.1一般规定

3.1.1 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改建公路设计时,还应收集历年路况资料及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

3.1.2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3.1.3 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路台等构造物;

三、四级公路的悬崖陡壁地段,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4楼

3.1.4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沿河路基废方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不良后果。

3.2路床

3.2.1 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表3.2.1 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

分类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

三、四级 公 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 路 填方

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94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当

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3.2.2 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3.2.3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经比选采用就地碾压、换土或土质改良、加强地下排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

3.3填方路基

3.3.1填料选择

1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 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3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 填料最小强度(CBR)(%)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

三、四级 公 路

上路堤 0.8~1.5 4 3 3 下路堤 1.5以下 3 2 2 注:1)当路基填料CBR值达不到表列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 2)当

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4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5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

6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 3.3.2压实度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路邸压实度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 压

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

三、四级 公 路

上路堤 0.80~1.50 ≥94 ≥94 ≥93 下路堤 1.50以下 ≥93 ≥92 ≥90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当

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3)路堤采用特殊填料或处于特殊气候地区时,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路在保证路基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

3.3.3 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3.3.4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1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4规定。 表3.3.4 路堤边坡坡率 填料类别 边坡坡率 上部高度

(H≤8m) 下部高度 (H≤12m)

细粒土 1∶1.5 1∶1.75 粗粒土 1:1.5 1∶1.75 巨粒土 1∶1.3 1∶1.5

2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第3.6节的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

3 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 3.3.5 地基表层处理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5楼

1 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2) 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2 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3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4 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三、四公路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5 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第7.6节规定。

3.3.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倍~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3.3.7护肩路基

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3.3.8砌石路基

1 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

2 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表3.3.8规定。

表3.3.8 砌石边坡坡率

序号 砌石高度(m) 内坡坡率 外坡坡率 1 ≤5 1∶0.3 1∶0.5 2 ≤10 1∶0.5 1∶0.67 3 ≤15 1∶0.6 1∶0.75 3.3.9护脚路基

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3.4挖方路基

3.4.1土质路堑

1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规定。 表3.4.1 土质路堑边坡坡率

土的类别 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 1∶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1.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 1∶0.75 中 密 1∶1 注: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7章有关规定确定。

2 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3.7节确定。 3.4.2岩质路堑

1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

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A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3.4.2确定。

表3.4.2 岩质路堑边坡坡率 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边坡坡率

H<15m 15m≤H<30m Ⅰ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1~1∶0.3 弱风化 1∶0.1~1∶0.3 1∶0.3~1∶0.5 Ⅱ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3~1∶0.5 弱风化 1∶0.3~1∶0.5 1∶0.5~1∶0.75 Ⅲ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3~1∶0.5 弱风化 1∶0.5~1∶0.75 Ⅳ类 弱风化 1∶0.5~1∶1 强风化 1∶0.75~1∶1 注:1)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2)Ⅳ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 2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3.4.2范围的边坡等,边坡坡率应按第3.7节有关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6楼

3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

4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3.4.3 当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

3.4.4 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节确定。

3.4.5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边坡渗沟或仰斜式排水孔,或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隧洞以拦截地下水等排导设施。

3.4.6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

3.4.7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应按第3.7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5.1 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第3.3节、3.6节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3.5.2 半填半挖路基中挖方区应符合第3.4节、3.7节有关规定。

3.5.3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

3.5.4 当地表斜坡陡于1:2.5时,应进行填挖间路基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当路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方设置支挡工程。 3.5.5 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应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

3.5.6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石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堤。

3.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3.6.1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应贯彻综合设计和动态设计的原则。应在充分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综合进行路堤断面、排水设施、边坡防护、地基及堤身处治等的设计。当实际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设计,确保路堤稳定。

3.6.2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

3.6.3高边坡路堤与陡斜坡路堤的地基勘察应查明地基土的土质类别、层位、厚度、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下水埋深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获取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指标。其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

3.6.4路基填料应满足第3.2.1、3.3.1 条规定,路堤压实度应满足第3.2.

1、3.3.2 条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高路堤的差异变形。 3.6.5高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车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分析计算确定。高路堤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

3.6.6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

1 路堤填土的强度参数、值,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试验获得。试样的制备要求及稳定分析各阶段采用的试验方法详见表3.6.6。当路堤填料为粗粒土或填石料时,应采用大型三轴试验仪进行试验。

2 分析高路堤的稳定性时,地基的强度参数、值,宜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获得。

3 分析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时,应结合场地条件,选择控制性层面的土层试验获得强度参数、值。可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剪的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当可能存在地下水时,应采用饱水试件进行试验。

表3.6.6 路堤填土采用的强度指标 控制稳定

的时期 强度计算方法 土 类 试验方法 采用的 强度指标 试样起始状态 备 注 施工期 总应 力法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

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当难以获得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时,或进行初步稳定分析时,密度采用要求达到的密度,含水量按击实曲线上要求密度对应的较大含水量。 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运营期 总应

力法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固结快剪

同上 用于新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固结 不排水剪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

同上,但要预先饱和。

用于新建路堤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 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

取路堤原状土 用于已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3.6.7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 1 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Fs按式(3.6.7-1)计算。 (3.6.7-1)

图3.6.7-1 简化Bishop法计算图示 式中: —第 土条重力;

—第 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土条垂直方向外力;

Ki依土条滑弧所在位置分别按(3.6.7-2)和(3.6.7-3)计算。 当土条 滑弧位于地基中时

(3.6.7-2) 式中: —土条 地基部分的重力;

—土条 路堤部分的重力;

—第 土条宽度;

—地基固结度;

、—第 土条滑弧所在地基土层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当土条 滑弧位于路堤中时

(3.6.7-3) 式中:、—土条 滑弧所在路堤土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其余符号同前。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7楼

(3.6.7-4)

式中: —第土条 滑弧所在土层的内摩擦角。滑弧位于地基中取地基土的内摩擦角,位于路堤中时取路堤土的内摩擦角。

2 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Fs按以下方法计算。

(3.6.7-5)

(3.6.7-6)

图3.6.7-2 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图示

用式(3.6.7-5)和(3.6.7-6)逐条计算,直到第n条的剩余推力为零,由此确定稳定系数 。 式中: —第 个土条的重力与外加竖向荷载之和;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个土条底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长度;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个土条传递给第 个土条的下滑力。

3.6.8路堤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到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所列稳定安全系数。

表3.6.8 推荐的稳定安全系数

分析内容 计算方法 地基情况 计算采用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及强度指标 安全系数 路堤的堤身稳定性 简化Bishop法 (式3.6.7-1) 按表3.6.6确定 1.35 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简化Bishop法

(式3.6.7-1) 地基土渗透性较差、排水条件不好 取U=0,地基土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 1.20 按实际固结度,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 1.40 地基土渗透性较好、排水条件良好 取U=1,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 1.45 取U=1,地基土采用快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 1.35 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 不平衡推力法

(式3.6.7-5) 采用直剪的快剪或三轴剪的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 1.30

3.6.9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第3.3.5条规定,当地基分布有软弱土层时,应按第7.6节规定,做好地基加固设计。当路堤稳定系数小于表3.6.8的稳定安全系数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措施。 3.6.10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

1 路堤施工应注意观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监控,观测的项目参照附表B—2选定。

2 设计应明确观测的路堤段落、观测项目、观测点的数量及位置等,确定稳定性观测控制标准,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7挖方高边坡

3.7.1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3.7.2边坡工程勘探宜采用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硐探。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并应查明下列内容: 1 地形地貌特征;

2 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分层厚度; 3 岩土体天然和饱水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能(如重度、强度参数、等); 4 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特征、组合关系、力学属性、与临空面关系; 5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6 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和分布规律;

7 坡顶邻近建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埋深及稳定状态。 3.7.3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

1 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的规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可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及表3.7.3-1和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 表3.7.3 -1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结构面类型 结构面结合程度 内摩擦角 (?) 粘聚力 (MPa)

硬性结构面

1 结合好 >35 >0.13 2 结合一般 35~27 0.13~0.09 3 结合差 27~18 0.09~0.05

软弱结构面 4 结合很差 18~12 0.05~0.02 5 结合极差(泥化层) 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注:1)表中数值已考虑结构面的时间效应。 2) 极软岩、软岩取表中低值;

3) 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差取表中的高值;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8楼

4) 岩体结构面浸水时取表中的低值;

2 岩体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可按表3.7.3-2确定。 表3.7.3-2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结合程度 结构面特征

结合好 张开度小于1mm,胶结良好,无充填;张开度1~3mm,硅质或铁质胶结 结合一般 张开度1~3mm,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表面粗糙,钙质胶结 结合差 张开度1~3mm,表面平直,无胶结;张开度大于3mm,岩屑充填或岩屑夹泥质充填 结合很差、

结合极差(泥化层) 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泥质充填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于起伏差;

分布连续的泥化夹层;未胶结的或强风化的小型断层破碎带

3 边坡岩体性能指标标准值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重要边坡应通过试验确定。

4 岩体内摩擦角可由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按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乘以表3.7.3-3所列的折减系数确定。

表3.7.3-3 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 裂隙不发育 0.90~0.95 裂隙发育 0.80~0.85 裂隙较发育 0.85~0.90 碎裂结构 0.75~0.80 5 土体力学参数宜采用原位剪切试验、原状土样室内剪切试验及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 6 土质边坡按水土合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三轴试验土的自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土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3.7.4边坡稳定性评价

1 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 2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应考虑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 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宜采用简化Bishop计算; 2) 对可能产生直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面解析法进行计算; 3) 对可能产生折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

4) 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分析及锲形滑动面法进行计算;

5) 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分析。 3 边坡稳定性计算应分成以下三种工况:

1) 正常工况: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工况;

2) 非正常工况Ⅰ: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

3) 非正常工况Ⅱ:边坡处于地震等荷载作用状态下的工况。

4 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其稳定系数应满足表3.7.4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否则应对边坡进行支护。

表3.7.4 路堑边坡安全系数 公路等级 路堑边坡安全系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正常工况 1.20~1.30 非正常工况Ⅰ 1.10~1.20 非正常工况Ⅱ 1.05~1.10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正常工况 1.15~1.25 非正常工况Ⅰ 1.05~1.15 非正常工况Ⅱ 1.02~1.05 注:表中安全系数取值应与计算方法对应。

3.7.5根据不同的岩土性质和稳定要求应将边坡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坚硬岩石地段边坡可不设平台,其边坡坡率可调查附近已建工程的人工边坡及自然山坡情况,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综合确定。

3.7.6边坡防护设计应根据边坡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及公路等级,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3.7.7应设置完善的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引排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应符合第3.4节的规定,各种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4.3节确定。

3.7.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挖方高边坡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

1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

2 监测的内容包括:对边坡不稳定的范围、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地下水、爆破振动等取得定量数据,供设计分析;对锚固系统、挡土墙等加固措施的受力、变形等进行量测,验证其是否达到预期的作用,如未达到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9楼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和变形控制要求、地质条件,根据附表B—

1、附表B—3选定。

3 监测周期应根据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地质条件确定,对于高速公路重点高边坡,监测周期应为公路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一年。

3.8填石路堤 3.8.1一般规定

1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

2 用填石料修筑公路路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填石路堤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具有可供铺筑路面的坚实基础。 3 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

4 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石路堤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5 采用强夯或冲击式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填石路堤,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或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 3.8.2填石料的分类

根据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按表3.8.2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软质岩石。 表 3.8.2 岩石分类表 岩石类型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60 1. 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

2. 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 3. 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 中硬岩石 30~60 软质岩石 5~30 1. 凝灰岩等喷出岩类;

2. 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 3. 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

3.8.3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表3.8.3-1~3.8.3-3要求。 表3.8.3-1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 孔隙率 (%) 上 路 堤 0.80 ~1.50 1.50

表3.8.3-2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 孔隙率 (%) 上 路 堤 0.80 ~1.50 1.50

表3.8.3-3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 孔隙率

(%) 上 路 堤 0.80 ~1.50 1.50

3.8.4 填石路堤的质量控制

1.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

2填石路堤压实质量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 3.8.5 在填石料表面填筑土、粉煤灰等其它材料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其它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不大于400㎜,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其中小于0.05㎜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在必要时,宜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 3.8.6 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型式,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应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土质路堤边坡设计。在路堤基底良好时,填石路堤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8.6规定。 表3.8.6 填石路堤边坡坡率

填石料种类 边坡高度 边坡坡率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硬质岩石 20 8 12 1:1.1 1:1.3 中硬岩石 20 8 12 1:1.3 1:1.5 软质岩石 20 8 12 1:1.5 1:1.75

1 填方边坡较高时,可在边坡中部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1m~3m。

2 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0楼

3 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m~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12m以上填高的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

3.8.7 填石路堤稳定性验算与沉降计算

1 对于软弱地基上的填石路堤,其设计结构形式应与软土地基处治设计综合考虑,并应进行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

2 填筑路堤在采用风化岩石和软质岩石时,应考虑浸水后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等不利情况。

3.9粉煤灰路堤 3.9.1一般规定

1 粉煤灰路堤系指全部采用粉煤灰(纯灰)或部分采用粉煤灰(灰土间隔)填筑的公路路堤。 2 用粉煤灰修筑公路路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粉煤灰路堤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取换填或其他固化措施。

4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05g地区的粉煤灰路堤,应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防。 3.9.2粉煤灰

1 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堤的粉煤灰烧失量宜小于20%,烧失量超过标准的粉煤灰应作对比试验,分析论证后采用。

2 设计粉煤灰路堤应预先调查料源并作好必要的室内试验,掌握粉煤灰材料的工程特性。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执行。 3.9.3 设计参数

1 粉煤灰使用前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 应通过试验测定粉煤灰的内摩擦角 和粘结强度 。

3 粉煤灰的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毛细水上升高度宜通过试验确定。 3.9.4路堤横断面设计

1 粉煤灰路堤的边坡和路肩应采取土质护坡保护措施。

2 应根据施工季节和当地降雨量的大小,决定是否在土质护坡中设置排水渗沟,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渗沟淤塞。

3 粉煤灰路堤上路床范围应采用土质填筑,也可与路面结构层相结合,采用石灰土、二灰土等路面底基层材料作封顶层。

4 粉煤灰路堤底部应离开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500mm以上,否则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隔离层横坡不宜小于3%。

5 粉煤灰路堤的挡墙结构,应按第5.4节设计,并在墙体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反滤层。 3.9.5 对于高度在5.0m以上的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其抗滑安全系数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9.6 压实度标准应在表3.2.1、表3.3.2基础上通过试验规定。

3.10路基取土

3.10.1 路线外集中取土坑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所需取土数量,并结合路基排水、地形、土质、施工方法等,作出统一设计。

3.10.2取土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土坑至路基之间的距离不得影响路基边坡稳定。 2.桥头引道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坑。

3.兼作排水的取土坑,应确保水流通畅排泄,其深度不宜超过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并应与桥涵进口高程相衔接;其纵坡不应小于0.2%,平坦地段亦不应小于0.1%。

3.10.3对取土坑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3.11路基弃土

3.11.1 路基弃土堆设计应与当地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并注意保护林木、农田、房屋及其它工程设施。

3.11.2 应合理设置弃土堆,不得影响路基稳定及斜坡稳定。

3.11.3 弃土堆应堆放规则,进行适当碾压,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 3.11.4沿河弃土时,应防止加剧下游路基与河岸的冲刷,避免弃土阻塞、污染河道,必要时应设置防护支挡工程。桥头弃土不得挤压桥墩,阻塞桥孔。

4路基排水

4.1 一般规定

4.1.1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段)的其它处治措施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4.1.2 路基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

4.1.3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4.1.4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1楼

4.2 地表排水

4.2.1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计降雨的重现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15年,其它等级公路应采用10年。各类地表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m以上。

4.2.2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和处理,防止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

4.2.3 地表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养殖池。 4.2.4 边沟

1 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汇水面积等确定。

2 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3%。困难情况下,可减小至0.1%。 3 路堑边沟的水流,不应流经隧道排出。 4 边沟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进行防护。

4.2.5 截水沟

1 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

2 截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及边坡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

3 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不宜引入路堑边沟。 4 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

4.2.6 排水沟

1 将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应设置排水沟。

2 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与其它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4.2.7 跌水与急流槽

1 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

2 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施,防止冲刷。

3 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 4.2.8 蒸发池

1 气候干旱且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汇集地表水。

2 蒸发池边缘距路基边沟距离应以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为原则,并不应小于5m,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得小于湿陷半径。池中设计水位应低于排水沟的沟底。

3 蒸发池的容量应以一个月内路基汇流入池中的雨水能及时完成渗透与蒸发作为设计依据。每个蒸发池的容水量应根据蒸发池的纵向间距经水力、水文计算后确定。 4 蒸发池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加固措施,蒸发池的设置不应使附近地面形成盐渍化或沼泽化。

4.2.9 油水分离池

1 路基排水沟出口位于水质特别敏感区,且所排污水水质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所规定时,可设置油水分离池。

2 油水分离宜采用沉淀法处理。污水进入油水分离池前,应先通过格栅和沉砂池。

3 油水分离池的大小应根据所在路段排水沟汇入水量确定,并保证流入分离池的油水能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或过滤净化。 4.2.10 排水泵站

1 路基汇水无法自流排出时,可设置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包括集水池和泵房。 2 集水池的容积,应根据汇水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 3 水泵抽出的水,应排至路界之外。

4.3 地下排水

4.3.1 进行地下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获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4.3.2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水隧洞、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等。地下排水设施的类型、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与地表排水设施相协调。

4.3.3 暗沟(管)

1 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2 暗沟的纵坡不宜小于1%,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0.5%,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以上。寒冷地区的暗沟,应作防冻保温处理或将暗沟设在冻结深度以下。 4.3.4 渗沟(井)

1 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水隧洞、渗井。

2 渗沟的埋置深度按地下水位的高程、地下水位需下降的深度以及含水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等因素考虑确定。 渗沟的排水孔(管),应设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处。截水渗沟的基底宜埋入隔水层内不小于0.5m。边坡渗沟、支撑渗沟的基底,宜设置在含水层以下较坚实的土层上。 寒冷地区的渗沟出口,应采取防冻措施。

3 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构造类型、埋设位置、渗水量、施工和维修条件等确定。渗沟顶部和底部应设置封闭层。渗水隧洞衬砌结构尺寸由计算确定。

4 填石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1%,无砂混凝土渗沟、管式及洞式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5%。渗沟出口段宜加大纵坡,出口处宜设置栅板或端墙,出水口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槽常水位0.2m以上。

5 渗沟及渗水隧洞迎水侧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渗水土工织物作反滤层。

6 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坡体,其平面形状宜采用条带形布置;对于范围较大的潮湿坡体,可采用增设支沟的分岔形布置或拱形布置。

7 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的填挖交界路段和低填方路段应设置渗沟,保证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4.3.5 检查、疏通井 深而长的暗沟(管)、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疏通井。

检查井内应设检查梯,井口应设井盖,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设置反滤层。 4.3.6 仰斜式排水孔

1 仰斜式排水孔用于引排边坡内的地下水。

2 仰斜式排水孔的仰角不宜小于6°,长度应伸至地下水富集部位或潜在滑动面,并宜根据边坡渗水情况成群分布。

3 仰斜式排水孔排出的水宜引入路堑边沟排除。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2楼

5 路基防护与支挡 5.1一般规定

5.1.1 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1.2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

5.1.3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

5.1.4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筑的路堤,应采取坡面防护与截排水的综合措施,防止边坡冲刷破坏。

5.1.5 防护支挡结构应与桥台、隧道洞门、既有支挡结构物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5.1.6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边坡临时防护工程宜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

5.2坡面防护 5.2.1 植物防护 1 植被防护

1) 选用草种应根据防护目的、气候、土质、施工季节等确定,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2) 种子的配合、播种量等的设计应根据选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防护地点及施工方法确定。 3) 铺草皮适用于需要快速绿化的边坡,且坡率缓于1:1的土质边坡和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草皮应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耐旱草种,不宜采用喜水草种,严禁采用生长在泥沼地的草皮。

4) 植树适用于坡率缓于1:1.5的边坡,或在边坡以外的河岸及漫滩外。树种应选用能迅速生长且根深枝密的低矮灌木类。公路弯道内侧边坡严禁栽植高大树木。 2 三维植被网防护

三维植被网适用于砂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且坡率缓于1:0.75边坡防护;三维植被网中的回填土采用客土或土、肥料及含腐殖质土的混合物。

3 湿法喷播

湿法喷播适用于土质边坡、土夹石边坡、严重风化岩石的坡率缓于1:0.5的路堑和路堤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立交区、服务区及弃土堆绿化防护。 4 客土喷播

1) 客土喷播适用于风化岩、土壤较少的软岩、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

2) 当坡度陡于1:1.0时,宜设置挂网或混凝土框架。 5.2.2骨架植物防护

1 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

1) 适用于缓于1:0.75土质和全风化的岩石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1:1。

2) 应视边坡坡度、土质和当地情况确定骨架形式,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框架内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3) 当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宜做成截水沟型。截水沟断面尺寸由降雨强度计算确定。

2 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护坡

1) 适用于坡度缓于1:0.75的土质边坡和全风化、强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并视需要设置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

2) 多边形空心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150mm。空心预制块内应填充种植土,喷播植草。

3 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

1) 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

2) 锚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锚杆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而定。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3) 框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框架几何尺寸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地层情况等确定,框架内宜植草。

5.2.3 圬工防护 1 喷护

1) 适用于坡度缓于1:0.5、易风化但未遭强风化的岩石边坡。 2) 喷浆防护厚度不宜小于50mm,采用的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10。 3) 喷射混凝土防护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 4) 喷护坡面应设置泄水孔和伸缩缝。 2 锚杆挂网喷浆(混凝土)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3楼

1) 适用于坡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开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2) 锚杆应嵌入稳固基岩内,锚固深度应根据岩体性质确定。

3)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不应小于100mm,亦不应大于25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 mm。 3 护坡

1) 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1.25的土(石)质路堑边坡。干砌片石护坡厚度不宜小于250mm。

2) 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1的易风化的岩石和土质路堑边坡。浆砌片(卵)石护坡的厚度不宜小于250mm,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护坡应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 3)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的路基边坡防护。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C20。

4) 铺砌层下应设置碎石或砂砾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 4 护面墙

1) 护面墙适用于防护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或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边坡不宜陡于1:0.5。护面墙类型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确定,窗孔式护面墙防护的边坡不应陡于1:0.75;拱式护面墙适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上部需防护路段,边坡应缓于1:0.5。

2) 单级护面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0m,并应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

3) 护面墙基础应设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冰冻地区,应埋置在冰冻深度以下不小于250mm。护面墙前趾应低于边沟铺砌的底面。 5.2.4 封面、捶面 1 封面

1) 封面适用于坡面较干燥、未经严重风化的各种易风化岩石边坡,但不适用于由煤系岩层及成岩作用很差的红色粘土岩组成的边坡。抹面防护使用年限为8~10年,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不宜采用抹面防护。

2) 抹封面厚度不宜小于30mm,表层可涂软化点稍高于当地气温的沥青保护层。

2 捶面

1) 捶面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0.5、易受冲刷的土质边坡或易风化剥落的岩石边坡。使用年限为10~15年,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不宜采用捶面防护。 2) 捶面宜采用等厚截面,其厚度不宜小于100mm。

5.3沿河路基防护 5.3.1一般规定

1 沿河地段路基当受水流冲刷时,应根据河流特性、水流性质、河道地貌、地质等因素,结合路基位置,选用适宜的防护工程类型、导流或改河工程。

2 冲刷防护工程顶面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上波浪侵袭、壅水高度及安全高度。基底埋设在冲刷深度以下不小于1m或嵌入基岩内。当冲刷深度较深、水下施工困难时,可采用桩基、沉井基础或适宜的平面防护。

3 设置导流建筑物时,应根据河道地貌、地质、水流特性、河道演变规律和防护要求等设计导治线,并应避免农田、村庄、公路和下游路基的冲刷加剧。在山区河谷地段,不宜设置挑水导流建筑物。 5.3.2植物防护

1 植物防护适用于允许流速小于1.2 m/s~1.8m/s的季节性水流冲刷,用于冲刷防护的植物防护应符合第5.2.1条的有关规定。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不宜采用种草防护。 2 在沿河路基外的河滩上植造防护林带,树种应具有喜水性。 5.3.3砌石或混凝土护坡

1 砌石或混凝土护坡适用于允许流速2 m/s~8m/s的路堤边坡。用于冲刷防护的干(浆)砌片石(混凝土块)护坡应符合第5.2.3条的有关规定。

2 浆砌片(卵)石护坡厚度应按流速及波浪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并不应小于350mm。护坡底面应设厚度不小于100mm反滤层。

5.3.4 护坦防护适用于沿河路基挡土墙或护坡的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深基础施工不便的路段。 5.3.5 抛石

1 抛石适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抛石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

2 抛石边坡坡度和选用石料块径应根据水深、流速和波浪情况确定,石料块径应大于300mm,坡度不应陡于所抛石料浸水后的天然休止角,厚度不应小于所用最小石料块径的两倍。 5.3.6 石笼

1 石笼防护适用于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护坡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的沿河路堤坡脚或河岸。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4楼

2 石笼内所填石料,应采用重度大、浸水不崩解、坚硬且未风化石块,块径应大于石笼的网孔。

5.3.7浸水挡土墙

1 浸水挡土墙适用于允许流速5 m/s~8m/s的峡谷急流和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

2 浸水挡土墙设计应符合第5.4节的有关规定,并应注意浸水挡土墙和岸坡的衔接。 5.3.8土工膜袋

1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膜袋适用于流速为2 m/s~3m/s的沿河路基冲刷防护。

2 土工膜袋可用于替代干砌块石、砂浆块石等修建堤坡堤脚,构筑丁坝、堤坝主体,还可以用于堤坝崩塌、江河崩岸险情的抢护。 5.3.9丁坝

1 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用以挑流或减低流速,减轻水流对河岸或路基的冲刷。 2 丁坝长度应根据防护长度、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河段地形、水文条件及河床地质情况等确定,垂直于水流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不宜超过稳定河床宽度的l/4。

3 用于路基防护的丁坝宜采用漫水坝或潜坝,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以小于或等于90°为宜。

4 当设置群坝时,坝间距离不应大于前坝的防护长度。丁坝间的河岸或路基边坡所能承受的容许流速小于水流靠岸回流流速时,应缩短坝距,或对河岸及路基边坡采取防护措施。 5 丁坝的横断面形式和尺寸应根据材料种类、河流的水文特性等确定,坝顶宽度根据稳定计算确定。

5.3.10 顺坝

1 顺坝适用于河床断面较窄、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河岸或沿河路基防护,调整流水曲度和改善流态。 2 顺坝与上、下游河岸的衔接,应使水流顺畅,起点应选择在水流匀顺的过渡段,坝根位置宜设在主流转向点的上方。

3 坝顶宽度应根据稳定计算确定,坝根应嵌入稳定河岸内不小于3m。漫溢式顺坝,应在坝后设置格坝。

5.3.11改移河道

1 沿河路基受水流冲刷严重,或防护工程艰巨,以及路线在短距离内多次跨越弯曲河道时可改移河道。主河槽改动频繁的变迁性河流或支流较多的河段不宜改河。

2 改河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应与原河床顺接。为防止水流重归故道,宜在改河入口处加陡纵坡并设置拦河坝或顺坝。新河槽断面应按设计洪水频率的流量设计。 3 改河河段的防护设计应参照第5章有关规定进行。

5.4挡土墙

5.4.1一般规定

1 挡土墙类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冲刷深度、荷载作用情况、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按表5.4.1规定选用。

表5.4.1各类挡土墙适用条件 挡墙类型 适用条件

重力式挡土墙 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肩、路堤和路堑等支挡工程。墙高不宜超过12m,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不宜超过6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应采用干砌挡土墙。 半重力式挡土墙 适用于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的地下水位较高或较软弱的地基上。墙高不宜超过8m。

悬臂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5m。 扶壁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15m。 锚杆挡土墙 宜用于墙高较大的岩质路堑地段。可用作抗滑挡土墙。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单级墙或多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8m,多级墙的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

锚定板挡土墙 宜使用在缺少石料地区的路肩墙或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建筑于滑坡、坍塌、软土及膨胀土地区。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墙高不宜超过10m。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可采用单级墙或双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6m,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上下两级墙的肋柱宜交错布置。

加筋土挡土墙 用于一般地区的路肩式挡土墙、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修建在滑坡、水流冲刷、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墙高不宜大于12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大于20m。当采用多级墙时,每级墙高不宜大于10m,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

桩板式挡土墙 用于表土及强风化层较薄的均质岩石地基、挡土墙高度可较大,也可用于地震区的路堑或路堤支挡或滑坡等特殊地段的治理。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5楼

2 在勘测设计阶段,应对挡土墙地基基础进行综合地质勘察,查明地基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能力。设计中应分析预测挡土墙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植物措施;在施工阶段应采用合理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相邻路基段的不利影响。 3 挡土墙可采用锥坡与路堤连接,墙端应伸入路堤内不应小于0.75m,锥坡坡率宜与路堤边坡一致,并宜采用植草防护措施。挡土墙端部嵌入路堑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地层不应小于1.5m;风化软质岩层不应小于1.0m;微风化岩层不应小于0.5m。

4 应根据挡土墙墙背渗水量合理布置排水构造。具有整体式墙面的挡土墙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

5 挡土墙墙背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严禁采用淤泥、腐殖土、膨胀土,不宜采用粘土作为填料。在季节性冻土区,不应采用冻胀性材料做填料。

6 路肩式挡土墙的顶面宽度不应占据硬路肩、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基宽度范围,并应设置护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护栏设计应符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5.4.2荷载

1 本规范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的分项系数法为主的设计方法。 2 挡土墙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的一般表达式:

(5.4.2-1)

(5.4.2-2)

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表5.4.2-1的规定采用;

——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挡土墙结构抗力函数;

――抗力材料的强度标准值;

――结构材料、岩土性能的分项系数;

――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 表5.4.2-1 结构重要性系数 墙高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 ≤5.0m 1.0 0.95 >5.0m 1.05 1.0

3 施加于挡土墙的作用(或荷载),按性质分列于表5.4.2-2。

表5.4.2-2 荷载分类

作用(或荷载)分类 作用(或荷载)名称 永久作用(或荷载) 挡土墙结构重力 填土(包括基础襟边以上土)重力 填土侧压力

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

墙顶与第二破裂面之间的有效荷载 计算水位的浮力及静水压力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 基础变位影响力

可变作用(或荷载) 基本可变作用 (或荷载)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人群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其他可变作用

(或荷载) 水位退落时的动水压力 流水压力 波浪压力

冻胀压力和冰压力 温度影响力

施工荷载 与各类型挡土墙施工有关的临时荷载 偶然作用(或荷载) 地震作用力 滑坡、泥石流作用力

作用于墙顶护栏上的车辆碰撞力

4 荷载效应组合

作用在一般地区挡土墙上的力,可只计算永久作用(或荷载)和基本可变作用(或荷载),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g及以上的地区、产生冻胀力的地区等,尚应计算其它可变作用(或荷载)和偶然作用(或荷载),作用(或荷载)组合可按表5.4.2-3进行。 组合 作用(或荷载)名称

I 挡土墙结构重力、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重力、填土侧压力及其他永久荷载组合 II 组合I与基本可变荷载相组合

III 组合II与其他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相组合 表5.4.2-3 常用作用(或荷载)组合表

注:1)洪水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

2)冻胀力、冰压力不与流水压力或波浪压力同时考虑;

3)车辆荷载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

5 挡土墙上受地震力作用时,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6 用于具有明显滑动面的抗滑挡土墙,荷载计算应符合第5.7、7.2节的有关规定。泥石流地段的路基挡土墙,应符合第7.4节的规定。

7 浸水挡土墙墙背为岩块和粗粒土(粉砂除外)时,可不计墙身两侧静水压力和墙背动水压力。

8 墙身所受浮力,应根据地基地层的浸水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

1) 砂类土、碎石类土和节理很发育的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100%计算。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6楼

2) 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50%计算。

9 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可按库仑理论计算。应进行墙后填料的土质试验,确定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当缺乏可靠试验数据时,填料内摩擦角 可参照表5.4.2-4选用。 表5.4.2-4填料内摩擦角或综合内摩擦角(°) 填料种类 综合内摩擦角 φ0 内摩擦角 φ 重度

kN/m3 粘性土 墙高H≤6m 35~40 ―― 17~18 墙高H>6m 30~35 ――

碎石、不易风化的块石 ―― 45~50 18~19 大卵石、碎石类土、不易风化的岩石碎块 ―― 40~45 18~19 小卵石、砾石、粗砂、石屑 ―― 35~40 18~19 中砂、细砂、砂质土 ―― 30~35 17~18 注:填料重度可根据实测资料作适当修正,计算水位以下的填料重度采用浮重度。 10 挡土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可不计算,当基础埋置较深且地层稳定、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可计入被动土压力,但应按表5.4.2-5的规定计入作用分项系数。

11 车辆荷载作用在挡土墙墙背填土上所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可按式(5.4.2—3)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5.4.2—3)

式中: ——换算土层厚度(m);

——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 m,取20kN/m2;墙高大于10 m,取10kN/m2;墙高在2m~10m之内时,附加荷载强度用直线内插法计算。

作用于墙顶或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强度规定为3kN/m2;作用于挡墙栏杆顶的水平推力采用0.75kN/m,作用于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采用1kN/m。

——墙背填土的重度(kN/m3)。

12 挡土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除另有规定外,常用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5.4.2-5的规定采用。

表5.4.2-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

情况 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起有利作用时 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起不利作用时 组合 I,II III I,II III 垂直恒载

0.90 1.20 恒载或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的主动土压力 1.00 0.95 1.40 1.30 被动土压力 0.30 0.50 水浮力 0.95 1.10 静水压力 0.95 1.05 动水压力 0.95 1.20

5.4.3 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

1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e0可按下式计算:

(5.4.3-1)

式中:Nd——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组合设计值(kN/m);

Μd——作用于基底形心的弯矩组合设计值(MPa)。

2 挡土墙地基计算时,各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式中的作用分项系数,除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 外,其余作用(或荷载)的分项系数规定均等于1。 3 基底压应力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时,

(5.4.3-2)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

时, ,

(5.4.3-3)

(5.4.3-4) 式中: ――挡土墙趾部的压应力( );

――挡土墙踵部的压应力( );

――基底宽度(m),倾斜基底为其斜宽;

――基础底面每延米的面积,矩形基础为基础宽度B×1(m2)。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 ,对土质地基不应大于B/6;岩石地基不应大于B/4。基底压应力不应大于基底的容许承载力 ;基底容许承载力值可按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当为作用(或荷载)组合Ⅲ及施工荷载时,且 >150kPa时,可提高25%。 4 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基底建筑在大于5%纵向斜坡上的挡土墙,基底应设计为台阶式。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表5.4.3-1的要求。

表5.4.3-1斜坡地面基础埋置条件

土层类别 最小埋入深度h(m) 距地表水平距离L(m) 较完整的硬质岩石 0.25 0.25~0.50 一般硬质岩石 0.60 0.60~1.50 软质岩石 1.00 1.00~2.00 土质 ≥1.00 1.50~2.50

5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m时,基底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并应符合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的要求。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7楼

2) 当冻结深度超过1m时,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线以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材料。 3) 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4) 路堑式挡土墙基础顶面应低于路堑边沟底面不小于0.5m。 5) 在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上,基底一般应置于基岩表面风化层以下;在软质岩石地基,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

6 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方程与抗滑稳定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滑动稳定方程:

(5.4.3-5)

式中: ——作用于基底以上的重力(kN),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kN);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kN);

――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kN),当为浸水挡土墙时, =0;

——基底倾斜角(°),基底为水平时, =0;

――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墙前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可按表5.4.2-5的规定采用; ――基底与地基间的摩擦系数,当缺乏可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5.4.3-2的规定采用;

表5.4.3-2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μ 地基土的分类 摩擦系数μ 软塑粘土 0.25 硬塑粘土 0.30 砂类土、粘砂土、半干硬的粘土 0.30~0.40 砂类土 0.40 碎石类土 0.50 软质岩石 0.40~0.60 硬质岩石 0.60~0.70 2) 抗滑动稳定系数 按下式计算:

(5.4.3-6)

式中: ――作用于基底上合力的竖向分力(kN),浸水挡土墙应计浸水部分的浮力;

――墙前被动土压力水平分量的0.3倍(kN)。 7 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方程与抗倾覆稳定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倾覆稳定方程:

(5.4.3-7)

式中: ――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它荷载的竖向力合力重心到墙趾的距离(m);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2) 抗倾覆稳定系数 按下式计算:

(5.4.3-8)

8 在本规范规定的墙高范围内,验算挡土墙的抗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时,稳定系数不宜小于表5.4.3-3的规定。

表5.4.3-3抗滑动和抗倾覆的稳定系数 荷载情况 验算项目 稳定系数 荷载组合I、II 抗滑动 1.3 抗倾覆 1.5 荷载组合III 抗滑动 1.3 抗倾覆

1.3 施工阶段验算 抗滑动 1.2 抗倾覆 1.2

9 设置于不良土质地基、表土下为倾斜基岩地基及斜坡上的挡土墙,应对挡土墙地基及填土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其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25。 5.4.4重力、半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1 构造要求

1) 墙顶宽度,当墙身为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小于0.4m;当为浆砌时,不应小于0.5m;当为干砌圬工时,不应小于0.6m。 2) 应根据墙趾处地形情况及经济比较,合理选择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坡度。

3) 衡重式路肩挡土墙的衡重台与上墙背相交处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提高该处墙身截面的抗剪能力。

4) 半重力式挡土墙应按弯曲抗拉强度和刚度计算要求,确定立壁与底板之间的转折点数。端部厚度不应小于0.4m,底板的前趾扩展长度不宜大于1.5m。

2 设计计算

1) 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墙的作用(或荷载)计算,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2) 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墙应满足第5.4.3条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的规定。

3) 重力式挡土墙、半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身材料强度可按现行《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必要时应做墙身的剪应力检算。

4) 重力式挡土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在某一类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下,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可按公式(5.4.4—1)计算。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 ,按表5.4.4-1采用。

( 5.4.4—1)

式中 ——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8楼

——作用(或荷载)的分项系数,按表5.4.2—5采用;

——第i个垂直恒载的标准值效应;

——土侧压力、水浮力、静水压力、其他可变作用(或荷载)的标准值效应。

——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表5.4.4-1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 圬工种类 受力情况 受压 受弯、剪、拉

石料 1.85 2.31 片石砌体、片石混凝土砌体 2.31 2.31 块石、粗料石、混凝土预制块、砖砌体 1.92 2.31 混凝土 1.54 2.31 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按表5.4.4-2采用。 表5.4.4-2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值 荷载组合 ΨZL I、II 1.0 III 0.8 施工荷载 0.7

5) 挡土墙构件轴心或偏心受压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计算强度时:

(5.4.4-2)

计算稳定时:

(5.4.4-3) 式中: ――验算截面上的轴向力组合设计值(kN);

――重要性系数,按第5.4.2条采用;

――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按表5.4.4-1取用; ――材料抗压极限强度(kN);

――挡土墙构件的计算截面面积(m2);

――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按公式(5.4.4-4)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在弯曲平面内的纵向弯曲系数,按公式(5.4.4-6)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可采用表5.4.4—4的规定。

(5.4.4-4)

式中: ――轴向力的偏心距(m),按公式(5.4.4-5)采用;

――挡土墙计算截面宽度(m);

挡土墙墙身或基础为圬工截面时,其轴向力的偏心距 应符合表5.4.4-5的规定。

(5.4.4-5)

式中 ――在某一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或荷载)对计算截面形心的总力矩 ;

――某一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于计算截面上的轴向力的合力( )。

(5.4.4-6) 式中: ;

――墙高(m);

――与材料有关的系数,按表5.4.4-3采用。 表5.4.4—3 取值表

圬工名称 浆砌砌体采用以下砂浆强度等级 混凝土 M

10、M7.5、M5 M2.5 M1 值

0.002 0.0025 0.004 0.002

表5.4.4—4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ΨK 2H/B 混凝土构件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 M

10、M7.5、M5 M2.5 ≤3 1.00 1.00 1.00 4 0.99 0.99 0.99 6 0.96 0.96 0.96 8 0.93 0.93 0.91 10 0.88 0.88 0.85 12 0.82 0.82 0.79 14 0.76 0.76 0.72 16 0.71 0.71 0.66 18 0.65 0.65 0.60 20 0.60 0.60 0.54 22 0.54 0.54 0.49 24 0.50 0.50 0.44 26 0.46 0.46 0.40 28 0.42 0.42 0.36 30 0.38 0.38 0.33

偏心受压构件除验算弯曲平面内的纵向稳定外,还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非弯曲平面内的稳定。

6) 重力式挡土墙轴向力的偏心距e0应符合表5.4.4-5的规定。 表5.4.4-5圬工结构轴向力合力的容许偏心距e0 荷载组合 容许偏心距 I、II 0.25B III 0.3B 施工荷载 0.33B 注:B为沿力矩转动方向的矩形计算截面宽度。

7) 混凝土截面在受拉一侧配有不小于截面面积0.05%的纵向钢筋时,表5.4.4-5中的容许规定值可增加0.05B;当截面配筋率大于表5.4.4-6的规定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偏心距不受限制。

表5.4.4-6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钢筋牌号(种类) 钢筋最小配筋率(%) 截面一侧钢筋 全截面钢筋 Q235钢筋(Ⅰ级) 0.20 0.50 HRB3

35、HRB400钢筋(Ⅱ、Ⅲ级) 0.20 0.50 注:钢筋最小配筋率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 5.4.5悬臂、扶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1 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构造要求

1) 立壁的顶宽不得小于0.2m,底板厚度不应小于0.3m。

2) 扶壁式挡土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配置于墙中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9楼

3) 扶壁式挡土墙分段长度不宜超过20m。每一分段宜设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扶壁。 3 设计计算

1) 悬臂、扶臂式挡土墙应满足第5.4.3条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的规定。

2) 挡墙作用(或荷载)的计算应满足第5.4.2条的要求,计算挡土墙实际墙背和墙踵板的土压力时,可不计填料与板间的摩擦力。

3) 计算挡土墙整体稳定和墙面板时,可不计墙前土的作用;计算墙趾板内力时,应计底板以上的填土重力。

4) 悬臂式挡土墙各部分均应按悬臂梁计算,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应按第5.4.2条的规定采用,基底应力作为竖向荷载时,可采用竖向恒载的分项系数。 5) 扶壁式挡土墙的前趾板可按悬臂梁计算,后踵板可按支承在扶壁上的连续板计算,不计立壁对底板的约束作用;扶壁可按悬臂的T形梁计算;顺路线方向立壁的弯矩,可按以扶壁为支点的连续梁计算。

6) 作用于扶壁式挡土墙立壁上的作用(或荷载),可按沿墙高呈梯形分布(见图5.4.5a),立壁竖向弯矩,沿墙高分布(见图5.4.5b),竖向弯矩沿线路方向呈台阶形分布(见图5.4.5c)。面板沿线路方向的弯矩,可按以扶壁为支点的连续梁计算。

(a) (b) ? 图5.4.5 荷载及弯矩分布 5.4.6锚杆挡土墙设计计算

1 锚杆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锚杆应符合第5.5节的规定,锚固所采用的紧固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构造要求。

1) 肋柱和墙面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肋柱式锚杆挡土墙的肋柱间距,宜为2.0m~3.0m。肋柱宜垂直布置或向填土一侧仰斜,但仰斜度不应大于1:0.05。 3) 每级肋柱上的锚杆层数,可设计为双层或多层。锚杆可按弯矩相等或支点反力相等的原则布置,向下倾斜。每层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宜控制在15°~20°之间,锚杆层间距不小于2.0m。

4) 肋柱受力方向的前后侧面内应配置通长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5) 多级肋柱式锚杆挡土墙的平台,宜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封闭,并设置向墙外倾斜2%的横坡度。

6) 墙面板宜采用等厚度板,板厚不得小于0.3m。预制墙面板应预留锚杆的锚锭孔。 3 设计计算

1) 作用于锚杆式挡土墙上的作用(或荷载),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2) 当为多级墙时,可按延长墙背法分别计算各级墙后的主动土压力。 3) 肋柱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用于肋柱上的作用(或荷载),应取相邻两跨面板跨中至跨中长度上的作用(或荷载); (2)视肋柱基底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大小和埋置深度,肋柱与基底联接可设计为自由端或铰支端,肋柱应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其内力值及锚杆处的支承反力值。

(3)肋柱截面强度验算和配置钢筋时应采用内力组合设计值,其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4)采用预制肋柱时,还应作运输、吊装及施工过程中锚杆不均匀受力等荷载下肋柱截面强度验算。

4) 装配式挡土板可按以肋柱为支点的简支板计算,计算跨径为肋柱间的净距加板两端的搭接长度。

5) 现浇板壁式锚杆挡土墙,其墙面板的内力计算,可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取单位宽度,按连续梁计算。竖直单宽梁的计算荷载为作用于墙面板上的土压力;水平单宽梁的计算荷载为该段墙面板所在位置土压力的最大值。

5.4.7锚定板挡土墙设计计算

1 锚定板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钢拉杆锚固所用的紧固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构造要求

1) 肋柱、挡土板、墙面板、锚定板、肋柱分离式垫块基础及肋柱杯座式基础、板壁式锚定板挡土墙帽石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肋柱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2)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的肋柱间距,宜为1.5m~2.5m,每级肋柱高度宜采用3m~5m。肋柱应采用垂直或向填土侧后仰布置,仰斜度宜为1:0.05,严禁肋柱前倾布置。肋柱须预留圆形或椭圆形拉杆孔道,孔道直径或短轴长度应大于拉杆直径。 3)肋柱下端应设置混凝土条形基础、分离式垫块基础或杯座式基础,基础厚度不宜小于0.5m,襟边宽度不宜小于0.1m。

4)肋柱受力方向的前后侧面内应配置通长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5)多级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的平台,宜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封闭,并设置向墙外倾斜的2%的横坡度。采用细粒土作填料时,路基顶面也宜设置封闭层。

6) 壁式挡土墙的每块墙面板至少连接一根拉杆,拉杆直径宜为22mm~32mm。 7) 锚定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板,肋柱式锚定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无肋柱式锚定板面积不应小于0.2m2。锚定板需双向配筋。

8) 拉杆、拉杆与肋柱及拉杆与锚定板连处,必须做好防锈处理。 3 设计计算 1)锚定板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时,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中,应按照第5.4.2条的规定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 。 2)作用于锚定板挡土墙挡土板或墙面板上的恒载土压力按图5.4.7分布,其水平土压应力按公式(5.4.7-1)计算。

(5.4.7-1)

式中: ――恒载作用下墙底的水平土压应力(kPa);

――按库伦理论计算的单位墙长上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kN/m); ――墙高,当为两级墙时,为上、下级墙高之和(m);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0楼

――土压力增大系数,采用1.2~1.4。车辆荷载产生的土压力不计增大系数。

图5.4.7 恒载土压力分布图

3)锚定板挡土墙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可采用“折线滑面分析法”或“整体土墙法”计算,滑动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8。稳定计算时,应按墙顶有、无附加荷载,土压力计入或不计入增大系数的最不利组合,作为计算采用值。

4)肋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用于肋柱上的作用(或荷载),应取两侧挡土板跨中至跨中长度上的作用(或荷载); (2)肋柱承受由挡土板传递的土压力,根据肋柱上拉杆的层数及肋柱与肋柱基础的连接方式,可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5)拉杆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上一排拉杆至填料顶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m。当锚定板埋置深度不足时,可采用向下倾斜的拉杆,其水平倾角 宜为10°~15°。

(2)拉杆长度应满足挡土墙整体滑动稳定性的要求,且最下一层拉杆在主动土压力计算破裂面之后的长度,不得小于锚定板高度的3.5倍;最上一层拉杆长度不应小于5m。

(3)未计锈蚀留量的单根钢拉杆计算直径按式(5.4.7—2)计算。

(5.4.7—2) 式中: ――单根钢拉杆的直径(mm);

――拉杆的轴向拉力(kN);

――钢筋的设计强度(MPa);可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结构重要性系数。应符合表5.4.2-5的规定;

――主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表5.4.2-5的规定;

――材料的分项系数, =1.4。

6)锚定板面积应根据拉杆设计拉力及锚定板容许抗拔力,按式(5.4.7—3)计算:

(5.4.7—3) 式中 ――锚定板的设计面积(m2);

――锚定板单位面积的容许抗拔力(kPa);应根据现场拉拔试验确定。当无条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时,可根据工点具体条件,参照经验数据确定。

7)挡土板的设计计算可按照第5.4.6条中挡土板的设计执行。

8)墙面板按支承在拉杆上的受弯构件计算,如一块墙面板上连接一根拉杆时可按单支点双向悬臂板计算及配置钢筋。

5.4.8加筋土挡土墙设计计算

1 构造要求

1) 加筋土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面板宜采用预制件,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80mm。

2) 筋带与面板的连接必需坚固可靠,应与筋带有相同的耐腐蚀性能。

3) 加筋土墙面的平面线形可采用直线、折线和曲线。相邻墙面间的内夹角不宜小于70°。 4) 加筋体的墙面若不是砌筑在石砌圬工、混凝土构件上或地基为基岩时,均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40m,厚度不小于0.20m的混凝土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对于土质地基不应小于0.60m。 5) 对可能危害加筋土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或防水措施。设计水位以下宜做成石砌或混凝土实体墙。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加筋体应采取防冻胀措施。

6) 斜坡上的加筋体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护脚,加筋体面板基础埋置深度从护脚顶面算起。 7) 非浸水加筋土挡土墙,当基础埋深小于1.25m时,宜在墙面地表处设置宽度为1.0m,厚度大于0.25m的混凝土预制块或浆砌片石防护层,其表面宜做成向外倾斜3%~5%的排水横坡。

8) 加筋土挡土地墙的基底不宜设置纵坡,可做成水平或结合地形做成台阶形。

9) 多级加筋土挡土墙的平台顶部应设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并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板防护;当采用细粒填料时,上级墙的面板基础下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厚度不小于0.50m的砂砾或灰土垫层。(见图5.4.8-1)。

图5.4.8-1平台与垫层横断面图

10) 在满足抗拔稳定的前提下,采用的拉筋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高大于3.0m时,拉筋最小长度宜大于0.8倍墙高,且不小于5m。当采用不等长的拉筋时,同等长度拉筋的墙段高度,应大于3.0m。相邻不等长拉筋的长度差不宜小于1.0m;

(2)墙高小于3.0m时,拉筋长度不应小于3.0m,且应采用等长拉筋;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1楼

(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带时,每节长度不宜大于2.0m; 11) 双面加筋土挡土墙的筋带相互插入时,应错开铺设,避免重叠。 12) 加筋土挡土墙顶面,宜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帽石。 2 设计计算

1)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应进行内部稳定计算和外部稳定计算。外部稳定验算应符合第5.4.3条的规定。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加筋体应作地基沉降计算。地基下可能存在深层滑动时,应作加筋体与地基整体滑动稳定验算。

2)浸水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应按下列规定考虑水的浮力:

(1)拉筋断面设计采用低水位浮力;

(2)地基应力验算采用低水位浮力或不考虑浮力;加筋体的滑动稳定验算、倾覆稳定验算采用设计水位浮力;

(3)其他情况采用最不利水位浮力。

3)筋带截面计算时,应考虑车辆、人群附加荷载引起的拉力。筋带锚固长度计算时,不计附加荷载引起的抗拔力。

4)加筋体内部稳定验算时,土压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当 时

(5.4.8-1)

当 时

(5.4.8-2)

(5.4.8-3)

(5.4.8-4) 式中: ――加筋体内深度 处土压力系数;

静止土压力系数;

――主动土压力系数;

――第i单元筋带结点至加筋体顶面的垂直距离(m); 5) 作用于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按下式计算:

(5.4.8—5)

式中: ――加筋土填料作用于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车辆(或人群)附加荷载作用于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加筋体顶面以上填土重力换算均布土厚所引起的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6) 加筋体活动区与稳定区的分界面可采用简化破裂面,简化破裂面的垂直部分与墙面板背面的距离 为0.3H,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 为 。见图5.4.8—2。

图5.4.8-2简化破裂面图

7) 附加荷载作用下,可按沿深度以1:0.5的扩散坡率计算扩散宽度。加筋体深度 处的附加竖直压应力 ,当扩散线的内边缘点未进入活动区时, ;当扩散线的内边缘点进入活动区时,按式(5.4.8-6)计算。

(5.4.8-6) 式中 ――车辆或人群附加荷载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加筋体计算时采用的荷载布置宽度(m),取路基全宽;

――加筋体深度 处的荷载扩散宽度(m)。

――加筋体的重度 ,当为浸水挡土墙时,应按最不利水位上下的不同分别计入; 8) 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拉筋所在位置的竖直压力按式(5.4.8—7)计算。

(5.4.8—7)

式中 ――在 层深度处,作用于筋带上的竖直压应力 ;

——加筋体上坡面填土换算等代均布土厚度(m)。 9) 一个筋带结点的抗拔稳定性按公式(5.4.8—8)验算。

(5.4.8—8)

计算筋带抗拔力时,不计基本可变荷载的作用效应。 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表5.4.2-1采用; ―― 层深度处的筋带所承受的水平拉力设计值(kN);

―― 层深度处的筋带所承受的水平拉力;

――在 层深度处,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加筋体及墙顶填土主动土压力或附加荷载土压力的分项系数,按表5.4.2-5采用;

――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 层深度处,筋带有效长度所提供的抗拔力(KN);

――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按表5.4.8—1采用;

――筋带结点水平间距(m);

――筋带结点垂直间距(m);

――填料与筋带间的似摩擦系数,由试验确定,无可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表5.4.8-2采用;

――结点上的筋带总宽度(m);

――筋带在稳定区的有效锚固长度(m)。 表5.4.8—1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 表 荷载组合 I、II III 施工荷载

1.4 1.3 1.2

表5.4.8-2填料与筋带之间的似摩擦系数 填料类型 粘性土 砂类土 砾碎石类土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2楼

似摩擦系数 0.25-0.40 0.35-0.45 0.40-0.50 注:1)有肋钢带的似摩擦系数可提高0.1;

2)墙高大于12m的高挡土墙似摩擦系数取低值。

10) 筋带截面的抗拉强度验算应符合式(5.4.8-9)的规定:

(5.4.8-9)

式中A――筋带截面的有效净截面积(mm2);

――筋带材料强度标准值(MPa),按表5.4.8-3采用;

――筋带材料抗拉性能的分项系数,各类筋带均取1.25;

――拉筋材料抗拉计算调节系数,可按表5.4.8-3采用;

表5.4.8-3 筋带材料强度标准值 及抗拉计算调节系数 材料类型 (MPa)

Q235扁钢带 240 1.0 I级钢筋混凝土板带 240 1.05 钢塑复合带 试验断裂拉力 1.55~2.0 土工格栅 试验断裂拉力 1.8~2.5 聚丙烯土工带 试验断裂拉力 2.7~3.4 注:1)土工合成材料筋带的 ,在施工条件差、材料蠕变大时,取大值;材料蠕变小或施工荷载验算时,可取较小值。

2)当为钢筋混凝土带时,受拉钢筋的含筋率应小于2.0%; 3)试验断裂拉力相应延伸率不得大于10%。 11) 筋带有效净截面面积A的规定:

(1)扁钢带。设计厚度为扣除预留腐蚀厚度并扣除螺栓孔后的计算净截面积。

(2)钢筋混凝土带。不计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筋有效净面积为扣除钢筋直径预留腐蚀量后的主钢筋截面积的总和;

(3)钢塑复合带、塑料土工格栅、聚丙烯土工带。由供货厂家提供尺寸,经严格检验延伸率和断裂应力后,按统计原理确定其设计截面积和极限强度,保证率为98%。 12)墙面板应按下列规定设计计算:

(1)作用于单板上的土压力视为均匀分布;

(2)面板作为两端外伸的简支板,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计算内力; (3)墙面板与筋带的联结部分宜适当加强;

13)全墙抗拔稳定性验算应符合式(5.4.8-10)的规定。

(5.4.8-10) 式中 ――全墙抗拔稳定系数;

――各层拉筋所产生的摩擦力总和;

――各层拉筋承担的水平拉力总和; 本计算公式中的分项系数均取1.0。

5.4.9 桩板式挡土墙

1 桩板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构造要求 1) 桩板式挡土墙的锚固桩必须锚固在稳定的地基中,桩的悬臂长度不宜大于15m.锚固桩和挡土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桩的构造可根据第5.7节的相关规定执行。

3) 挡土板与桩搭接,其搭接长度每端不得小于1倍板厚。若为圆形桩,则应在桩后设置搭接用的凸形平台。平台宽度应比搭接长度宽20mm~30mm。

4) 挡土板外侧墙面的钢筋保护厚度应大于35mm,板内侧墙面保护厚度应大于50mm;桩的受力钢筋应沿桩长方向通长布置,直径不应小于12mm。桩的钢筋保护层净距不小于50mm。

5) 当采用拱型挡土板时,不宜用混凝土灌筑,而应当沿径向和环向配置一定数量的构造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0mm。

6) 加锚杆的锚固桩应保证桩与锚杆的变形协调。 3 设计计算

1) 桩板式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中,应按照第5.4.2条规定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 。

2) 滑坡路基上的桩板式挡土墙按滑坡推力和土压力的最不利者作为计算荷载,桩的重力可不计入。

3) 作用在桩上的荷载宽度可按其左右两相邻桩之间距离的一半计算,作用在挡土板的荷载宽度可按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4) 桩的内力应按第5.7.3条的规定,采用地基系数法计算。

5) 桩在前地基岩层结构面的产状、倾角为向坡外倾斜时,应按顺层滑坡验算地基的稳定性及整体稳定性。

6) 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可按支承在桩上的简支板计算,其计算跨径 为: 圆形桩 (5.4.9—1) 矩形桩 (5.4.9—2)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3楼

式中: ——圆形桩的桩中心距离(m);

——矩形桩间的净距(m);

——挡土板的板厚(m);

7) 路堤中的锚杆桩板式挡土墙,应避免填料下沉所产生的锚杆次应力。锚杆的设计应符合第5.5节的规定。

5.5边坡锚固 5.5.1 一般规定

1 边坡锚固设计时,应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资料,鉴别边坡的破坏模式,确定边坡不稳定程度及范围,对锚固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锚固的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体类型、工程特征、锚承载力大小、锚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确定。 2 边坡锚固设计应具备如下资料:

1) 与锚固工程有关地形、地貌及边坡总体布置设计;

2) 岩土体类别、主要构造的产状、各种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及地下水发育程度; 3) 锚固工程所涉及部位岩土体的抗压强度、岩土体的、值,以及可能失稳的结构面的、值和胶结材料与被锚固介质的粘结强度;

3 锚杆材料可根据锚固工程性质、锚固部位、工程规模选择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精扎螺纹钢筋或普通预应力钢筋。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无粘结钢绞线。 4 锚固边坡排水设计应符合第3.7.7条的规定。 5.5.2锚固边坡稳定性评价

1 锚固边坡稳定性评价应符合第3.7.4条的规定。 2 边坡锚固前后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应相对应。

3 对锚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时,锚作用力可简化为作用于坡面上的一个集中力,也可简化为作用于滑面上的一个集中力(见图5.5.2),并取二者计算的锚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小值作为锚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图5.5.2 锚作用力的简化

5.5.3设计锚固力应根据边坡不稳定力(下滑力)确定,按式(5.5.3-1)计算。

式中: —设计锚固力(kN);

—下滑力(kN);

—滑动面内摩擦角(°);

—锚杆与滑动面相交处滑动面倾角(°);

—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5.5.4预应力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锚杆可用于土质、岩质边坡加固,其锚固段应置于稳定地层中。 2 硬质岩锚固宜采用拉力型锚杆,土质及软质岩锚固宜采用分散型锚杆。 3 锚杆体截面积应按式(5.5.4-1)计算。

式中: ——锚杆体截面积(m2);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体材料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4 锚固体的承载能力由注浆体与锚孔壁的粘结强度、锚杆与注浆体的粘结强度及锚杆强度等三部分控制,设计时取其小值。

1) 预应力锚杆宜采用粘结型锚固体,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长度应按式(5.5.4-2)计算。

式中 :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长度(m);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设计锚固力(kN);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1.00,对临时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1.33;

——锚固段钻孔直径(m);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强度(kPa)。 粘结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考表5.5.4-

1、表5.5.4-2选用。表5.5.4-1 岩体与注浆体界面粘结强度特征值 岩体类型 粘结强度frb(kPa) 极软岩 135~180 软岩 180~380 较软岩 380~550 较硬岩 550~900 坚硬岩 900~1300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

2 )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3 )岩体结构面发育时,取表中下限值;

4 )表中岩体类型根据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划分:fr

表5.5.4-2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土体类型 土的状态 粘结强度frb(kPa) 粘性土 坚硬 32~40 硬塑 25~32 软塑 15~20 砂土 松散 30~50 稍密 50~70 中密 70~105 密实 105~140 碎石土 稍密 60~90 中密 80~110 密实 110~150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 2)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 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4楼

2) 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长度应满足式(5.5.4-3)要求。

式中: ——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长度(m);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体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0.60,对临时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0.72;

——锚杆体材料直径(m);

——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强度(kPa);

——锚杆体根数(根)。

粘结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考表5.5.4-3选用。 表5.5.4-3 钢筋、钢绞线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b(MPa) 锚类型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M25 M30 M35 水泥砂浆与螺纹钢筋间 2.10 2.40 2.70 水泥砂浆与钢绞线、高强钢丝间 2.75 2.95 3.40 注:1 )当采用二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85折减系数; 2)当采用三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7折减系数;

5 锚杆总长度由锚固段长度、自由段长度及外露段长度组成,各部分长度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在确定锚杆锚固段长度时,应分别对锚杆粘结长度Lr和Lg进行计算,实际锚固段长度应取Lr和Lg中的大值,且不应小于3m,也不宜大于10m; 2) 锚杆自由段长度受稳定地层界面控制,在设计中应考虑自由段伸入滑动面或潜在滑动面的长度不小于1m,且自由段长度不得小于5m;

6 锚杆设计时安全系数的取值应符合表5.5.4-4的规定。 表5.5.4-4 预应力锚杆锚固体设计安全系数 锚杆破坏后危害程度 安全系数

锚杆服务年限≤2年(临时性锚杆) 锚杆服务年限>2年(永久性锚杆) 危害轻微,不会构成公共安全问题 1.4~1.6 1.6~1.8 危害较大,但公共安全无问题 1.6~1.8 1.8~2.0 危害大,会出现公共安全问题 1.8~2.0 2.0~2.2 注:1)如果在土体或全风化岩中,应取表中较高值。

5.5.5预应力锚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应力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构成,锚头由垫墩、钢垫板和锚具组成。 2 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每隔1.5m~2.0m应设置隔离架。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临时性锚杆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5.5.6防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对锚杆腐蚀环境的调查试验,选择适当的防腐方法; 2) 永久性锚杆宜进行双层防腐;

3) 不处在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和临时性锚杆可采用简单的防腐方法;

4) 锚固段、自由段及锚头的防腐方法应考虑在锚杆施工及使用期都不会损伤其防腐功能。 5.5.7全长粘结型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锚杆应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其所需锚筋面积,应按式(5.5.7-1)计算: (5.5.7-1) 式中: ——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m2);

——荷载安全系数,可采用2.0;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普通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kPa)。

2 锚杆长度包括非锚固长度和有效锚固长度。非锚固长度应根据边坡滑裂面的实际距离确定。有效锚固长度应根据锚杆的拉力,按公式(5.5.7-2)计算,对采用粘结料的粘结型锚杆,还应按公式(5.5.7-3)验算锚杆与粘结料间的容许粘结力。有效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0m,也不宜大于10.0m。 (5.5.7-2) 式中: ——锚杆有效锚固长度(m);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锚孔直径(m);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强度(kPa);

——安全系数,可采用2.5。 (5.5.7-3) 式中 ——锚杆钢筋根数;

——锚杆钢筋直径(m);

——注浆体与锚杆间粘结强度(kPa);

——考虑成束钢筋系数,对单根钢筋β=1.0,两根一束β=0.85,三根一束β=0.7。 3 杆体材料宜采用Ⅱ、Ⅲ级钢筋,杆体钢筋直径宜为16~32mm; 4 钻孔直径不宜小于42mm,也不宜大于100mm;

5 杆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时不应小于8mm,采用树脂时不应小于4mm; 6 长度大于4m或杆体直径大于32mm的锚杆,应采取杆体居中的构造措施; 5.5.8锚固边坡坡面结构设计

1 锚固边坡坡面结构形式应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性、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风化程度和地貌形态以及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坡面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宜按表5.5.8的规定选用。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5楼

表5.5.8 坡面结构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结构形式 适用条件 备注

格子(框架)梁 风化较严重、地下水丰富、软质岩、土质边坡 多雨地区梁宜作成截流沟式 地梁 软硬岩体相间、土质边坡

单锚墩 硬质岩、块状或整体性好的岩体 2 格子(框架)梁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梁截面可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宽度不得小于0.30m;

2) 梁单元形状可采用矩形或菱形。当采用矩形时,梁单元尺寸不宜小于3m×3m;当采用菱形时,梁单元尺寸不宜小于5m×3m; 3) 梁的设计宜分单元进行;梁内弯矩、剪力按框架梁或连续梁计算。梁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计算,荷载分项系数为1.3,附加安全系数为1.23; 4) 梁内主筋应分单元配置通长钢筋;

5) 梁底嵌入坡面岩体内深度不宜小于0.20m;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3 地梁与单锚墩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作用于地梁与单锚墩的荷载,应按两地梁或两单锚墩中至中的距离计算; 2) 地梁与单锚墩截面可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厚度不得小于0.30m;

3) 地梁弯短、剪力应根据梁上锚的根数,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地梁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计算,荷载分项系数为1.3,附加安全系数为1.23; 4) 单锚墩设计应根据锚力大小,满足岩体承载要求,并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

5) 地梁与单锚墩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地梁宜嵌入坡面岩体内不小于0.20m。 5.5.9锚杆试验与监测设计

1 在锚固工程施工初期,应进行预应力锚杆锚固试验。锚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锚杆验收试验的数量可按工作锚杆的5%控制,当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增加。

2 锚杆试验内容及要求应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规定。

3 预应力锚固工程应根据对于边坡工程和滑坡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条件,对预应力锚杆的工作状况和锚固效果进行施工期和永久运行期的原位监测。

1) 施工期监测,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目的。可按附录B—3选择监测项目,施工期监测的断面,应设置在锚固区的关键部位;有条件时,宜同永久监测相结合。

2) 长期监测应以锚固区域的整体稳定和锚杆预应力保持为目的。可按附录B—3选择监测项目,长期监测至少应设一个观测断面,一个观测断面上至少应设置三个观测部位,长期监测宜从锚杆施工期开始。

5.6土钉支护 5.6.1一般规定

1 土钉支护适用于硬塑或坚硬的粘性土、胶结或弱胶结的粉土、砂土、砾石、软岩和风化岩层等挖方边坡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但在下列土体中,不宜设置永久土钉支护: 1) 标贯击数N

9、相对密度Dr

3) 含有大量有机物或工业废料的低强度回填土,新填土以及强腐蚀性土。

4) 在塑性指数大于20和液限大于50%且无侧限抗压强度

2 土钉支护的设计应特别重视水的作用与影响,必须在地表和支护内部设置适宜的排水系统以疏导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对于永久性土钉支护的设计,应考虑长期使用过程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对土体抗剪强度的不利影响。边坡地下水较发育的挖方边坡不宜设置永久土钉支护。 3 土钉支护设计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工程调查,收集场地周围已建工程及本项公路建设工程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查明支护周围已有构造物、埋设物(管线等)和道路交通等周边环境条件与施工场地条件,当地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与周围地表水体的给与排泄关系,地层、地质、构造和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潜在腐蚀性。

4 土钉支护工程应进行土钉的基本抗拔力试验,试验数为工作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5 塑性指数 和液限 的粘土中的永久土钉支护应进行蠕变试验,试验数不少于3根。 6 应根据边坡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条件,对土钉的工作状况和支护效果进行施工期和永久运行期的原位监测,监测项目可按附录B选定。土钉支护边坡的水平位移不得超过0.3%H(边坡高度)。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6楼

5.6.2结构构造

1 土钉支护宜用于高度不大于18m的边坡防护 ,当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边坡高度可增加。边坡较高时宜设多级土钉支护。多级边坡的上下级之间应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2.0m,每级坡高不宜大于10m。

2 土钉长度包括非锚固长度和有效锚固长度,非锚固长度应根据墙面与土钉潜在破裂面的实际距离确定。有效锚固长度由土钉内部稳定检算确定。土钉间距0.75m~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5゜。

3 土钉钉材宜采用Ⅱ、Ⅲ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8 mm~32mm,钻孔直径宜为70mm~100mm。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支架。

4 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临时支护不宜小于60mm,永久支护不宜小于8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5 喷射混凝土面层应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 mm,间距宜为150 mm~250mm。 6 钻孔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20 MPa。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压力宜为0.4 MPa~1.0 MPa。

7 土钉必须与面层有效连接,可采用外端设钢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 8 面层应设泄水孔,泄水孔后应设无砂混凝土板滤层。边坡渗水严重时应设置仰斜式排水孔,角度宜仰斜5゜~10゜,长度比土钉略长。混凝土面层在长度方向应设伸缩缝。

9 永久支护的面层底端应插入地表以下200mm-400mm。如面层由预制混凝土件构筑,则需设置专门的基础。

10 当土钉被用于腐蚀性土质、雨水较多的地区边坡支护,或土钉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对土钉进行防锈处理。可根据情况选用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波纹套管或环氧涂层钢筋。

5.6.3设计计算

1 土钉支护的结构计算包括支护的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外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和支护面层以及面层与土钉的连接计算。

2 土钉支护外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可按第3.6.7、3.7.4条的方法计算,对于土钉挡土结构,可按重力式挡土墙第5.4.3条的要求,进行土钉加固土体的整体滑动、倾覆和基底土承载力的验算。

3 土钉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可采用圆弧法,假定破坏面上所有的土钉只承受拉力且均分别达到最大设计拉力值。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可取1.25~1.30,考虑地震作用,安全系数可折减0.1。

4 混凝土面层可按以土钉为点支承的连续板进行验算;土钉钉头与混凝土面层的连接,应按钉头作为面层的支点,将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支点反力作为钉头应能承受的拉力。面层与钉头的连接处尚应验算混凝土的局部承压能力。

5.7抗滑桩

5.7.1一般规定

1 抗滑桩设计之前,应对边坡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确定主滑方向、滑面位置、边界条件、岩土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 抗滑桩的设置必须保证滑坡体不越过桩顶或从桩间滑动,不产生新的滑坡。

3 抗滑桩宜设置在滑坡厚度较薄、推力较小、锚固段地基强度较高的地段,确定桩的平面布置、桩间距、桩长和截面尺寸时,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4 可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或抗滑桩与明洞、排桩等组合使用。 5.7.2结构构造

1 抗滑桩截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桩的截面尺寸应根据滑坡推力大小、桩间距、锚固段地基横向容许强度等因素确定,桩最小边宽度不应小于1.25m。在主滑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圆形截面。

2 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水泥应按有关规定选用。 3 抗滑桩井口应设置锁口,桩井位于土和风化破碎的岩层时宜设置护壁 ,锁口和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4 抗滑桩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净距不宜小于120mm,困难情况下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80mm。当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3根。当配置单排钢筋有困难时,可设置2排或3排。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不应小于60mm。

5 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点应按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计算。 6 抗滑桩内不宜设置斜筋,可采用调整箍筋的直径、间距和桩身截面尺寸等措施,满足斜截面的抗剪强度。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7楼

7 箍筋宜采用封闭式,直径不宜小于14mm,间距不应大于500mm。

8 抗滑桩的两侧和受压边,应适当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宜为400mm~500mm,直径不宜小于12mm。桩的受压边两侧,应配置架立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6mm。当桩身较长时,纵向构造钢筋和架立筋的直径应加粗。 5.7.3设计计算

1 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有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聚力以及桩身重力和桩底反力可不计算。滑坡推力按7.2节规定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确定。 2 桩前抗力可按桩前滑体处于极限平衡时的滑坡推力或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取小值。 3 抗滑桩上滑坡推力可采用矩形分布或梯形分布,当滑体为极松散的土体,可采用三角形分布。

4 桩底支承选用自由端,嵌入岩石较深可选用自由端或铰支。

5 抗滑桩的锚固段长度应满足桩侧最大压应力不大于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的要求。 6 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变位和内力,应根据滑动面处的弯矩和剪力,采用地基系数法进行计算,根据岩土条件可选用“K法”或“m法”。地基系数K、m可根据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 7 抗滑桩的混凝土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进行计算,其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抗滑桩桩身按受弯构件设计,当无特殊要求时,可不做变形、抗裂、挠度等项验算。

6 路基拓宽改建

6.1 一般规定

6.1.1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根据原有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拓宽改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6.1.2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前,应搜集原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拟拓宽改建公路目前路基的稳定情况,并对原有路基和拓宽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查明原有路基的填料性质、含水量、密度、压实度、强度和稠度状态,查明原有路堑边坡地质情况、现有防护排水措施及边坡稳定状态,查明拟拓宽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新拼接路基或增建路基对原有路基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

6.1.3公路路基改建设计,应注意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拓宽的路基与原有公路路基之间保持良好地衔接,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减小拓宽路基与原有公路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防止产生路基纵向裂缝。

6.2 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6.2.1 原有公路路基调查应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勘探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 在搜集原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原有路基现场调查测量,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进行分段,并应选择代表性断面,对路面各结构层、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及地基土进行勘探试验,钻孔深度和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规定。

2 按照新建路基的要求,进行拓宽改建路基范围的地基勘察。原有路基勘探孔与拓宽改建路基勘探孔宜布设在同一路基横断面上。

3 调查原有路基支挡工程基础形式、地基地质条件和使用状况,必要时,应对支挡工程地基进行勘探试验。

6.2.2 原有路基填料试验项目

1 原有填方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进行下列试验:

物理性质试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土粒相对密度、粒径组成、液限、塑限等; 力学性质试验:重型击实、CBR、固结试验、直接快剪等;

2 原有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计算出下列指标: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平均稠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

6.2.3 原有路基现场测试

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老路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弯沉、承载板测试,确定其回弹模量。各项测试均应符合《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的有关规定。 6.2.4 原有路基分析评价

1 根据调查、测量、试验和水文分析资料,确定原有路基高程能否满足第1.0.8条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规定。

推荐第4篇:路基总结

路基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程共计长度3.78公里,本段路基地基软土、水塘较多,填方数量大于路堑挖方,借用土石方20余万方;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类型有:抛填片石、骨架护坡喷播植草、浆砌片石护墙、路肩挡土墙、路堑挡土墙、预制板护坡等。

二、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总量不大,但高填深挖较多,工程数量较为集中。施工中,采用路堑开挖与路堤填筑相结合方式进行施工,就近填筑,减少运距。

路基工程施工前,采用钻探、物探和挖探等方法做好补充地质勘察工作,与设计资料核对,并将勘察结果及时反馈给监理、设计单位。

1.路堤施工 1.1.路堤基底处理

1.1.1.一般路堤基底处理:拆除建筑物地基将建筑垃圾清理外运,旱地、荒坡地基将表层地表植物、腐植土清理外运。然后整平路基碾压密实并做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表层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

1.1.2水塘、水田地基抛填片石处理

路堤填筑部位大部分处于水田和水塘地带,由于施工时雨天较多,水田中挖沟内积水无法排除疏干,为了保证工期要求,变更采用抛填片石进行处理。 抛填片石所用石料选用不易风化、尺寸大于0.3m的片石。抛填片石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渐进行,当软土底部横坡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片石抛至高出水面0.5m后,采用推土机整平,在其顶面用较小石块填塞空隙,重型振动压路机反复振动碾压。根据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要求的地基系数。按设计要求,在抛填片石面上,铺设碎石垫层、砂垫层并压实。水塘部位抛填片石路基外侧按设计要求设置墁石基础、边坡干砌片石。

1.2.路堤填筑 1.2.1.填土路基

路基填筑压实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密实、检测签证、路基修整。

路基填筑前,根据设计要求,由主管技术人员与试验人员现场勘察取土(包括取土场、利用方等),按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提供检验数据,选择确定取土场地。将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路堤地基处理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检查签证合格后,进行路堤填筑。

路堤填筑之前,首先结合施工路段选择30~50米长的试验段,按不同种类填料选用压实机械进行压实试验,确定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工序、松铺厚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等技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据此进行全面施工。

分层填筑时,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每层采用一种填料,不将两种及以上填料混填。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向两侧做成4%横向排水坡。

地形起伏、高低不平时,进行挖台处理并碾压密实。从低处分层,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为保证路基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0.2~0.3m,竣工时刷坡整平。填料的挖、运、铺、压连续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0.3m。

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设计及规范规定压实标准进行。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的不同部位,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从内侧向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程序进行。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米,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4米。

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

填土的含水率,不超过最佳含水率的2%,不低于最佳含水率的3%。当土壤含水率超过容许范围时,洒水搅拌或摊平晾晒后再进行碾压,摊铺厚度适当减薄。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对填料质量、填筑分层厚度、每层的宽度和平整度、标高及压实度等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达不到时返工处理。

路堤填筑到设计路肩标高后,做好路拱、路肩的整形、压实。按设计坡度进行刷坡。

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线路两侧地表植被。 施工体会:

1.多雨地区,挖土填筑路堤要随挖随填,并及时碾压密实。同时做好路堑及取土场排水沟、路堤填层表面双向排水坡,严禁积水。避免造成填料淋雨,进行凉晒,延误工期。

2.路基边坡部位一定要同路基一起进行碾压密实,并及时进行边坡夯实,避免松填受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冲沟。

3.路基地基处理一定要处理到位,有淤泥、受雨水浸泡软弱部位一定要挖除翻晒达到设计含水量后碾压密实,避免以后路基填筑因弹簧土影响无法压实,表面出现裂纹,造成返工处理。

1.2.2.填石路基

石方填筑的施工工艺与土方填筑大致相同,只是在具体操作上根据石方施工的特点,选用级配较好的填料,保证填层密实。块石最大尺寸不超过0.3m,每层填料虚铺厚度不大于0.5m,基床表层以下0.6m范围内填石粒径不大于15cm,每层石碴料虚铺厚度不大于0.3m。路堑或取土场石方做填料时,保证其达到大型击实试验标准的100%。

采用8~15t自卸汽车运输,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厚度由试验确定。填筑时安排好运行路线,由专人指挥卸碴,按照先低后高,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卸料。

采用T-140推土机整平填层,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填筑区纵向和横向均铺,厚度保持一致。填料中大于0.3m石块改小或拣出,以保证填层密实。不平处用人工填铺细粒砂石找平。

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实施。碾压按照先两侧(靠路肩部位,连同码砌坡面在内)后中间的顺序进行,两次碾压轮迹重叠大于0.4m,段与段间的纵向重叠大于1.0m,同时做到不漏压,无死角,碾压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

1.3.路堑开挖 1.3.1土质路堑

土方开挖根据地形情况、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测设放出开挖边线,砍伐路堑范围内的树木,挖除树墩及主根,做好天沟,挡水土埂。

开挖时,自上而下逐层纵向进行。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保持坡面平顺且无明显的局部凹凸。双壁路堑开挖从两侧边坡开始,先挖边后挖心。半壁路堑开挖由外侧边坡上向线路中部逐层开挖。

防护工程紧跟开挖进行,当防护工程不能紧跟开挖施工时,暂时留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防护工程施工时,再按设计刷坡。

土方路堑施工接近设计标高时,按设计测量放线,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修整成型。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推土机配合8~15t自卸汽车运输。 1.3.2石质路堑

为保证边坡的设计尺寸及稳定性,浅挖路堑石方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空压机供风,手持风钻钻眼,电雷管起爆。深挖路堑石方采用深孔控制爆破,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机钻孔,毫秒雷管微差起爆。爆破后的石方弃置,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8~15t自卸汽车外运。 施工过程中,深孔爆破孔网参数根据岩石地质情况,通过试爆确定。根据实际地形和施工断面情况,按照试爆确定的孔网参数布孔、钻孔。

双壁路堑采用直孔、斜孔结合,横向临空爆破,中间拉槽,边坡光爆;半壁路堑采用斜孔、边孔结合,纵向临空爆破,边坡光爆。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好钻孔深度及钻孔精度。钻孔深度误差不超过5%,钻孔角度误差不超过1°或方向误差不超过2%。钻孔结束后由技术人员使用专用的炮孔测深仪及炮孔角度测试仪进行检查并填表记录,超过允许误差的重新钻孔。检查合格的炮孔用木塞进行封口标记,以防异物落入孔内。

装药结构根据孔深和用途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形式。

孔深≤8米时,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孔深>8米时,采用间隔装药结构;边坡光爆孔采用间隔不偶合装药,药卷绑扎在导爆索上。

堵塞采用粘土或砂加粘土,堵塞长度满足L≥30d,堵塞时每填入0.3m时用木棍逐层捣固密实。

起爆网路采用孔内微差网路。 1.4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严格按设计的长度和范围施工,确保填筑材料符合设计标准,压实密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

过渡段表层以下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达到设计要求。 基底处理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级配碎石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的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按设计施工。

过渡段两侧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沟,以免雨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

级配碎石拌和采用路拌法。选择经试验符合技术要求的原材料,经摊铺、洒水达到合适的含水量后就地进行拌和、整型、碾压。

自两边向中间碾压,前后轮迹重叠三分之一。碾压后测密实度,如不合格,继续碾压,直至合格。

重型压路机不易压到的地方,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过渡段每侧填筑宽度大于设计宽度0.3m,压实宽度大于设计宽度,最后刷坡修整。

2.路基附属、加固及防护工程施工 2.1基床加固(复合土工布)

路堤填至基床加固底标高后,恢复中线,钉设边桩,整修路基面成4%横坡,以利排水。检查合格后干砌片石路肩,并用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5米设一道伸缩缝。待圬工达到规定强度时,开始摊铺中粗砂及土工织物。铺设时,先在片石垛内侧铺碎石反滤层,再按基床加固设计要求,人工运砂摊铺土工布下部砂垫层并碾压平整,然后铺设二布一膜土工织物。土工织物绷紧,无褶皱,铺设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搭接宽度不小于0.5m,搭接部位高端压在低端上。铺设平整后,运送中粗砂,从两侧向中间分层摊铺压实。 路堑挖至基床加固底标高后,测量恢复中线,检查边坡、整修路面路拱。合格后,人工挤浆法砌筑侧沟,并按设计施做反滤层和泄水孔。待砌筑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换填中粗砂,铺设两布一膜土工织物。铺设方法同路堤,但基床加固宽度、厚度按设计进行。

2.2浆砌片石护墙、挡土墙

浆砌片石护墙、挡墙基础施工根据地质、气候条件进行分段跳槽施工,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浸水地段的挡土墙安排在旱季施工,并按结构要求集中力量分段施工。路堑护墙施工前先清除坡面浮土、石块、填平坑洼。

基坑开挖后,基底松软土层清除干净,墙底坡率满足设计要求。 对基底地质尺寸标高隐蔽检查合格后立即封闭。

浆砌片石砌体选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挤浆法施工。做到砂浆饱满,灰缝宽度不超过4cm,错缝大于8cm,并按设计设置泄水孔。

护墙、挡土墙施工边开挖、边下基、边砌筑墙身。墙身砌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基坑和墙背并夯实,做好最底部泄水孔以下0.3m及墙顶以下0.5m夯填防渗层。伸缩缝做到两侧竖直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按设计要求塞填紧密。泄水孔和反滤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随墙身同时施工。分段砌完后进行勾缝(勾凹缝),及时养生。挡土墙栏杆、检查梯或台阶连接牢固,钢铁杆件安装后立即涂漆。

2.3片石混凝土路肩、路堑挡土墙

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助,分段进行。石方开挖采用浅孔松动爆破,风镐清除到位。基坑四周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基底处理,经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片石混凝土施工。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采用滚筒式搅拌机现场拌制,吊车吊斗吊送,采用分层灌筑,分层摆放片石,片石间净距大于15cm,片石距模板间距大于25cm,片石用量不超过灌筑混凝土体积的15%,最上层片石顶面覆盖25cm以上混凝土层。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泄水孔。

采用墙身里外砌筑预制块中间施工片石混凝土挡墙,要先制作好定型钢模板,提前进行预制混凝土块。在预制块中根据泄水孔设置预制时将PVC管预埋混凝土中。砌筑预制块分节分段施工,待砌体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浇筑中间片石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设专人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养生,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墙背回填。墙背后填料与填筑压实严格执行规范和设计的有关规定。

2.4干砌片石墁石基础、护坡

路堤填土沉降已趋稳定后,按设计断面刷坡,拍实坡面。然后按设计要求放样开挖墁石基坑,挂线、支立样架修整坡面。坡面挂线人工码砌,砌筑同时做好碎石垫层。干砌片石要做到每层片石纵、横向搭叠压缝、间隙塞满,砌体稳固。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拌合机拌制砂浆,砂浆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浆砌砌体坚实牢固,坡面保持平整、色泽一致,砂浆饱满,勾缝均匀。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设专人采用覆盖草袋法养生。

2.5混凝土骨架护坡 路基填土沉降已趋稳定、路堑开挖成型后,按设计断面坡面挂线刷坡,拍实坡面,进行放样骨架护坡开挖基础、骨架沟槽。预制板集中预制,汽车运送至各施工点。坡脚基础按设计采用浆砌片石。由于片石短缺,边坡采用混凝土及预制板施工。直线地段统一挂线,保证边坡线条横竖一致,曲线地段布置合理,线条圆顺流畅。保证边坡骨架镶嵌稳固。

2.6液压喷播植草

采用汽油泵及罐容量为220升的喷播机施工。施工前,根据播植地点的土质、边坡选用草籽并确定各种草籽的配合比,同时计算好粘合剂、保水剂、木质纤维素、生命肥的每盘用量。

施工前在喷播范围内铲除杂草并除根,平整边坡,根据喷播机容罐容量计算坡面积,并进行现场量测,做好标记。

在土质路堑、填方路堤边坡长度不大,但土质易冲刷部位,先进行土工网垫铺设,用竹钉钉设牢固。土工网垫搭界不小于10cm.施工时,首先用汽油泵抽水至喷播机容罐内,然后将预先配置好的草籽、生命肥、粘合剂、保水剂、木质纤维素依次加入,搅拌约30分钟,打开喷枪,将罐内搅拌好的悬浊浆液按着色度均匀喷播至路堤坡面上。为保证喷播均匀,在标记好的坡面上先喷播容罐内的2/3浆液,余下部分重新添水加满后复喷一次至着色均匀。最后,将无纺布斜铺在坡面上, 用铁丝或竹钉固定,坡脚及坡顶用土压好,防止被风吹开。

在草籽萌发前期,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及时浇水,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在种子萌发以后,根据种子发芽情况,适当浇水以便让同一天喷播的草籽均匀发芽、生长。苗高5cm以后适当减少浇水直至其自然生长,形成自己的生物种群。

2.7排水工程

天沟、吊沟、排水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按设计绘出详图,放样施工,并符合下列规定:沟基稳固,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排水沟杜绝设在未做处理的虚碴、弃土上,水沟排水不对路基产生危害。

天沟、吊沟挖在原地面以下,不在地面坑凹处通过;当需要通过时,按照路堤填筑压实的要求将坑凹填平,然后挖沟,并防止填土沉降变形。

盲沟、渗沟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确保达设计功能。 水沟基础人工开挖,人工整型。浆砌侧沟在基床加固区段按设计做好泄水孔,标高严格控制。浆砌片石按照设计图纸及《砌石规范》施工。

3.路基工程检测 3.1.路堤施工检测

路堤施工选用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填筑时对运到现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填料检验数量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

路堤分层摊铺压实厚度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采用尺量和观察的方法,基床及以下路堤每100m检查3处,路桥过渡段每个桥台每检测层检查2点。

路堤压实质量检测按验标和试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

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偏差符合验收标准要求,顶面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其它采用尺量的方法进行检验。

路堤边坡肩棱整齐、曲线圆顺、坡面平整、无浮碴。边坡压实度,边坡坡率、变坡点位置、平台高程及宽度偏差符合标准要求。

3.2.路堑施工检测

路堑开挖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保证不小于4%,采用观察和水准测量的方法,每开挖层每100m检查3点。

边坡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无危石、浮石、碴堆、杂物。边坡坡率、变坡点、平台位置、宽度、侧沟排水坡度及误差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

路堑基床换填施工时,填料、压实及地基表层处理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有关规定检查。

路堑路基面平顺、无积水、路肩肩棱整齐,曲线圆顺。石质路堑路基面超爆坑穴超过30cm时,用浆砌片石填平。

路堑基床表层中线标高、路肩标高、中线至路堑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偏差符合标准要求。

4.路基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4.1.保证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工后沉降标准的技术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路桥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填料控制、压实控制和工后沉降控制,为达到现行规范等要求,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4.1.1.保证路基填料标准的技术措施

路基填料的选用满足现行规范和试验规程规定要求。

严格采用设计指定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路基填料料源进行施工,填筑前做好料源的取样检验工作,填筑时对运到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料源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检验。检验不满足要求的填料不用于路基填筑施工中。

填料检验数量及检验项目满足验标要求,检验方法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

4.1.2.保证路基压实标准的技术措施

施工中按照填筑前试验段确定的摊铺压实工艺参数进行施工,并做到挖、运、摊、碾、试验机械设备配套。

摊铺压实按四区段八流程分区控制,各区段交接处重叠压实。 填土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时进行晾晒或洒水。

填石路基严格控制填料粒径大小及级配,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 加强路基基床、过渡段路基的碾压遍数及碾压质量控制,满足特殊部位压实质量要求。

加强检测手段,根据不同填料采用相应试验仪器对压实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数量按照标准要求,合格后填筑下一层。

4.1.3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其它技术措施 高填路基施工,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确保压实质量。适当加宽填筑宽度,确保刷坡后边坡的密实度,并按设计位置予留稳定台阶。

挡土墙施工时,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作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基。开挖时视墙背土质情况,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跳槽开挖,集中施工。

混凝土灌注前,准备充足的水泥、砂、碎石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

路堑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标高和断面进行开挖,避免超挖,并做好土石方调配。

路堑施工前先作好堑顶截、排水设施,并随时检查。开挖区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保证边坡稳定。

路堑石方爆破采用梯级浅孔或深孔爆破,堑坡面预留0.3m厚整修层,光面爆破至设计位置。路堑土方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开挖,人工刷坡至设计位置。

路堑基床施工,在开挖接近堑底时,鉴别核对土质,然后对核对的基床按设计断面开挖修整。

路基加固严格按抛填片石、土工布等施工工艺实施,保证加固措施。

液压喷播植草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植草存活。

路基边坡和路堑施工及时按设计做好排水工程及边坡防护。

推荐第5篇:路基验收报告

西藏自治区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三通一平场

内道路三标段

K0+000~ K2+673.228 路基验收申请报告

西藏正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路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11日

一、工程概况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三通一平场内道路工程,地处萨迦县雄玛乡,距日喀则市95公里。海拔高程在4040m~4054m,本期施工单位三个,总投资 5929732.21万元,完成道路里程 2.673 公里。

场内9#道路,起点位于对外交通与场内交通衔接点-德罗,沿线经过厂区施工管理生活营地、业主基地、厂区施工区,终点位于德罗电站,路基宽9.8m,干压碎石4113.34m3宽7.7m,厚0.2m,水稳层2844.615 m3宽7.1m,厚0.15m。水泥路面4340.315 m3 宽6.5m,厚0.25m,全长2.673KM。

本开工程开工日期为:2013年4月28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0月28日,总工期180日历天。

二、此次验收部位

9#道路工程三标段K0+000~ K2+673.228段路基。

三、执行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0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四、施工及监理情况

1、路基基底处理过程

(1) 路基经过水塘和水田地段,根据规范和施工的需要,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

殖土,压实基底后进行填筑。

(2)经过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的部分,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片、块石排淤层高于水面或淤泥层1m,且经碾压密实;抛投片石的最短边尺寸大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50cm,再行填土分层碾压。

2、本次验收的K0+000~K2+673.228段机为动车行驶路段,幅宽9.8米。

五、路基质量检验情况

主控项目

1、K0+000~K2+673.228段上路床铺装找平,基底岩质为页岩,粗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铺装找平,其自检压实度和弯沉结果如下。

该段路基压实度应检测一区12点,实际检测12点,合格12点,合格率100%; 该段路基弯沉值应检测一区5点,实际检测5点,合格5点,合格率100%; 一般项目

1、K0+000~K2+673.228段

平整度应检测一区6点,实际检测6点,合格5点,合格率90% 纵断面高程应检测一区10点,实际检测10点,合格10点,合格率100% 路基宽度应检测一区10点,实际检测10点,合格9点,合格率95% 横坡应检测一区10点,实际检测10点,合格8点,合格率88% 中线偏位应检测2点,实际检测2点,合格2点,合格率100%

西藏正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 江苏路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三标段

2013.年 9月 11 日.

推荐第6篇:路基环保

路基施工环保水保交底

第一、临时工程环保水保措施

临时工程与设施是永久性工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移去、拆除,其所占用的区域应进行清理、复耕恢复原貌。

鉴于临时工程多数位于路线范围以外,工程完工后易出现匆忙撤场,对所占用区域的清理不够彻底,恢复原貌较难,对周边环境影响和破坏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必须从严控制。

1、应按不同的类型和需要,对临时工程与施进行优化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批,不得在现场开始进行任何临时工程的施工。

2、各种临时工程开工前,应取得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及其他当事人的同意,并取得书面协议。并按监理程序要求。

3、在林区(景区)修建筑进入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应注意生态保护,尽可能并不砍或少砍树木。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对临时道路进行清理,通过植树等措施恢复原貌。

4、在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工棚等,除应满足安全要求外,应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且容易恢复原貌的地点。

5、弃土场应进行详细设计,设置必要的防护、环保设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先施工防护设施,然后才能弃土。弃土完后,应进行地表绿化美化,力争与原地貌保持一致。

6、取土场应尽可能设在视线以外的隐蔽处,以减少工程完工后因植被差异或裸露而带来的不和谐。

7、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要求施工班组移去、拆除和处理好全部临时工程与设施,并将临时工程所占用的区域进行清理、复耕和恢复原地貌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如临时工程所占用区域的清理或恢复原貌工作不能令监理工程师满意,项目部应当无条件按要求执行。

一、便道工程环保措施

考虑到环境保护,为保护既有耕地,没有在线外进行临时征地。便道的设计原则为:少占农田、碎石铺面、洒水降尘。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便道宽4.5m,

- 1234567 -

推荐第7篇:路基安全措施

路基施工确保安全的措施

一、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做好安全生产,保证行车安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保证施工生产有序进行。我公司确定本标段的安全目标是:

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年负伤频率低于12‰; 无等级火警事故; 无机械及交通事故。

二、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安全质量检查部,经理部设安全质量检查室,工程队成立以队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下设安检室。安检室设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检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

三、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作业队每旬由安全生产领导组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开展安全教育,上岗前,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工班每日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各施工队与指挥部签订安全责任状,每个施工人员与工程队签订安全责任状。

4、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施工便道边坡稳定,并做必要防护。

5、施工用脚手架、模板、钢架、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检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6、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铺架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过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7、双层及高空作业特别是架梁施工,按规定配戴安全帽、栓系安全带、挂安全网,脚手架搭设牢固稳定。提升设备严禁乘人。

8、施工中,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

9、路基工程 (1)路基施工地段既有电缆在未改移前,标志5m范围内不进行开挖。地下发现不明管道、线缆时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确认作好临时防护后再继续施工。

(2)地下管、线路、电缆处施工时,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取得配合后,备齐备足必要的抢修材料,制定出应急方案后再行施工。

(3)所有施工车辆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所有驾驶人员进行操作训练,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4)石方开挖爆破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爆破作业。作业前确定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警卫防护。严格按设计的装药量装药,切实保证成型地段的稳固和施工安全。严格爆破器材的使用管理,建立台帐,严格执行领发制度,杜绝被盗和流失。火工品的采购、运输、存放,要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方能进行,由专人看管、保卫。工地油库、炸药库远离居民区、工业及民用建筑设施,并符合有关规定。

(5)在居民区或既有设施附近实施爆破施工作业纳入计划施工,施工前按规定向有关单位和部门申报施工计划,并在爆破前负责通知公安等有关部门,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再实施爆破。

(6)路堑开挖按设计位置堆弃,并做必要防护,防止弃方堵塞河道,保证排水畅通。

(7)顺层工点清方按照设计坡率开挖,自上而下、由表及里进行。挖孔过程中,及时设置锁口护壁,桩身混凝土连续灌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进行桩前及桩间岩体开挖,施作桩间挡土墙。

(8)在既有线和施工作业面之间按规定设置防护隔离带。 (9)对既有线必须足够的防护人员确保机械、车辆、材料、人员不侵限。

四、治安消防措施

1、治安措施

(1)在项目部设治安点,专门负责施工区域内的治安保卫工作,在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联系、配合,解决好路地纠纷、施工干扰等具体事件,及时处理在施工区域内发生的各类事件。

(2)每月定期进行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消防措施

(1)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2)定期开展安全防火检查, 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遵守消防法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

1、认真贯彻《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以“预防为主,以消为辅”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部署、落实好各施工项目的防汛安全工作,制定防汛计划,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

2、项目部成立防洪领导组,工程队成立防洪抗洪抢险小分队,负责本单位的防洪工作。

3、汛期之前,对本单位驻地、工地、料库、料场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水害隐患。对于破坏路基原有植被、护坡、挡墙和排水系统等影响路基稳定和侵占河道、阻碍排洪的工程,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联合检查,共同确定必须处理的项目,发现易受水害的隐患,限期解决。

4、在汛期中,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必须设在河滩和低凹地时,采取措施防止被水淹和洪水冲走。

5、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有灾害性天气和水情,及时作出部

6、防汛期间,领导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防汛重点施工项目设专用通讯工具,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汛期准备充足的器材、运输工具及劳力等,以备应急抢险。

7、结合地质情况,建点及施工场地布置在远离山体松散地带及洪水易冲地带。

六、地下、地上管线和周围建筑物及文物保护措施

1、施工前, 先对施工区域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维护单位共同确认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并划定需要施工防护的范围,需要拆迁的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及时与产权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并尽早拆迁。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与产权单位商定加固防护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及以后的使用维修。

2、开挖施工前,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或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地下管线路径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开挖,人工作业时,禁止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同时请产权单位或维护单位人员到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挖出的电缆、管线按监护人员的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

3、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保证其安全使用。管线及建筑物附近严禁爆破作业,施工必须爆破时采用松动爆破。

4、开展学习和教育, 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停工封闭现场,在派专人保护现场的同时,派人迅速通知建设单位和当地文物部门。经过文物部门处理后,再进行施工,确保祖国文化遗产不受侵害。严禁对发现文物私自占有或非法转卖。

七、施工配合措施

1、施工期间,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有关安全交通、质量监督、环保等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争取沿线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地方政府作好施工区域内的治安、环保等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积极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的联系,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与检查,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施工优质高速的进行;积极配合有关单位作好施工期间的科研和试验工作。

3、积极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联系,作好施工配合,减少施工干扰;配合相邻标段作好线路中线、标高的贯通测量工作;作好本标段内大临维修养护,以保证相临标段及有关单位的正常使用。

4、及时作好已完线下工程的技术总结工作,为铺架及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各方面支持,配合铺架及有关单位进行相关作业。

推荐第8篇:路基会议纪要

关于开展集团公司管内隧道、路基工程质量

专项整治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开展铁路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的通知》(铁总办函[2013]11号)、《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关于开展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的通知》(内集铁办函[2013]107号)有关工作要求,6月9日,总经理助理刘三俊组织工务处、建管处,白旗、大板、锡林浩特工务段,锡多公司,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以及正蓝旗至多伦铁路,白浩线,锡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白段和白桑段,集通线扩能改造工程二兴段、商二段和开金段的路基工程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在白旗工务段就已开通运营铁路涉及排水系统功能不完善、支挡结构、高陡边坡状态不良、翻浆冒泥和路基不均匀沉降、冻胀变形超标等路基工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各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机构对前期工务处组织各工务段进行排查以及根据日常维修养护掌握的145个路基病害问题均无异议,其中集通线二兴段、商二段82个,集通线开金段5个,桑锡线锡白段、白桑段25个,桑多线5个,白浩线28个。涉及路基排水问题55个,边坡状态不良12个,冻害5个,翻浆冒泥1个,路肩宽度不足6个,路基不均匀下沉63个,沙害3个。具体见附表。

二、由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锡多公司具体负责组织相关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设备管理单位负责监管,工务处、建管处督办。

三、整治原则

1.对各工务段排查出的路基排水、冻害、翻浆冒泥、边坡施工质量和缺陷等问题(具体见附表),由各施工单位负责于7月15日前完成整治。

2.对符合工后沉降标准的路基下沉地段,由各工务段负责进一步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治。

3.对超出工后沉降标准的路基下沉问题,由各项目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四、路基下沉问题整治事宜

(一)集通线扩能改造工程二兴段、商二段和开金段路基下沉问题整治事宜。

1.二兴段、商二段:由建管处、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中铁二十一局进行整治,天津路安电气化监理公司负责监理,白旗工务段负责监管。

(1)针对曹不汗站K5+59

3、K6+6

10、K6+7

37、K7+854四座涵洞路桥过渡段路基下沉问题,由建管处负责组织中铁二十一局对其进行注浆整治,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负责设计工作,7月20日前完成整治。

(2)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中铁二十一局对化德站k109+383涵路桥过渡段岔区路基进行注浆处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负责设计工作,8月30日前完成整治。

(3)对K75+000、K85+0

49、K110+890、K132+28

7、K139+081涵路桥过渡段下沉量超出工后沉降标准的问题,由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和中铁二十一局委托白旗工务段采取抬道的方式进行整治,并承担相应费用。

2.开金段:由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中铁四局、六局、十六局进行整治,甘肃铁一院工程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大板工务段负责监管,7月15日前完成。

(二)正蓝旗至多伦铁路,白浩线,锡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白段和白桑段,锡东联络线,煤化工专用线路基下沉问题整治事宜。

1.由锡多公司负责,组织中铁十三局对锡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白段和白桑段,中铁十六局对K73+000至K75+575段,中水十四局、中铁十八局对白浩线路基工程问题进行整治,沁原监理公司、华铁工程公司负责监理,锡林浩特工务段负责监管,7月15日前完成。

2.针对白音库伦站场下沉问题,由锡多公司负责组织中铁十三局、设计单位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沁原监理公司以及设备管理单位锡林浩特工务段共同确定整治方案,必 3

保9月30日前完成整治。

五、整治相关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严格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的要求,严格卡控安全关键环节,对确认的问题项目认真彻底整治,不走过场,不留隐患,相互积极配合,抓紧实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按期完成。

2.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质量安全。对因整治不彻底,质量不高而造成安全隐患影响运营安全的,将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员责任。

3.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集通铁路集团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内集铁运[2013]56号)以及《集团公司临近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组织施工,各工务段要加强监管,确保施工安全。

4.对影响度汛安全的病害优先组织整治,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

5.专项整治期间,设备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发现新的路基工程问题,须及时上报工务处、项目管理单位研究解决。

6.整治费用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开展铁路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的通知》(铁总办函[2013]11号)文件精 4

神以及要求办理。

7.由工务处、建管处负责,按照各项整治工程时间节点,届时组织项目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以及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8.各项目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负责收集整治情况,按‘内集铁办函[2013]107号’附件2要求填写,每月22日10时前报集团公司工务处。

附: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活动记录台帐表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工务处:李瑞峰 王志宇 建管处:郝军 白旗工务段:刘国锋 大板工务段:沈润峰 锡林浩特工务段:孙国东

集通复线项目部:魏国彦 马孝波 杨志红 锡多公司:张舜 工程公司:赵玉才

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张广乾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任庆昌 刘磊

锦州设计院:马希田

内蒙古沁园监理公司:侯韶军 铁一院监理公司:郭永明

天津路安监理公司:曹晓斌 甘信勇 华铁工程监理公司:张洪志 中铁六局:刘国俊 中铁十三局:王保良 中水十四局:夏精平中铁十六局:史善超 中铁十八局 :姜金尧 中铁十九局:赵岳

中铁二十一局:游新生 田亮亮 赵峰 徐国利 张军

葛志远 6

陈世海

推荐第9篇:路基验收报告

重庆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

K0+260~ K0+360 路基验收报告

重庆XXXX监理公司 第XXXXX项目部 20XX-XX-XX

一、工程概况

重庆XXXXXXX道路工程为大学城南北走向的一条重要干道,起点位于XXXX南线与连接线的交叉口,向南与重大南路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本标施工段为重庆XX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即为XXXXXXXX设计研究院20XX年XX月编制的重庆XXXXXX道路及排水工程-XXXXX施工图设计

道路设计标准为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7米,全线共有港湾式公交停车港2对。设计行车速度: V=50Km/h

二、此次验收部位

XXXXXXXX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K0+260~ K0+360段路基路床。

三、执行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0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四、施工及监理情况

1、路基基底处理过程

(1) 路基经过水塘和水田地段,根据规范和施工的需要,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进行填筑。

(2)经过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的部分,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片、块石排淤层高于水面或淤泥层1m,且经碾压密实;抛投片石的最

短边尺寸大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50cm,再行填土分层碾压。

2、本次验收的K0+260~K0+360段机为动车行驶的挖方路段,幅宽27米。

五、路基质量检验情况

主控项目

1、K0+260~K0+360段上路床铺装找平,基底岩质为页岩,粗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铺装找平,其自检压实度和弯沉结果如下。

该段路基压实度应检测6点,实际检测6点,合格6点,合格率100%; 该段路基弯沉值应检测5点,实际检测5点,合格5点,合格率100%; 一般项目

1、K0+260~K0+360段

平整度应检测10点,实际检测10点,合格9点,合格率90% 纵断面高程应检测5点,实际检测5点,合格5点,合格率100% 路基宽度应检测4点,实际检测4点,合格3点,合格率75% 横坡应检测20点,实际检测30点,合格25点,合格率80% 中线偏位应检测2点,实际检测2点,合格2点,合格率100%

六、K0+260-K0+360段路基质量评定

经重庆XXXXX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西部检查所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合格(资料后送),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平均值达到89%,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规定及质量评定标准,K0+260~K0+360段路基评为:合格。

重庆XXXX监理公司

第XXXX项目部

20XX.XX.XX

推荐第10篇:路基路面实习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专门在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安排了施工现场实习。通过对公路施工现场的学习,增进了对公路基层、面层、沥青拌合料现场施工的理解;通过老师以及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对具体仪器的认识,具体的施工步骤,土木沥青材料的辨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补充丰富课堂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本次课外实习增进了同学们对道桥专业的认知,使同学们对该专业产生很大的热情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

二、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共分三项内容,静海外环沥青路面面层的铺设,沥青路面基层的铺设,以及沥青拌合料的认知,在这些项目中我们需要了解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各种机械的使用,材料的铺设顺序,以及工作人员的艰辛。

(一)沥青路面面层的铺设

1、机械设备的认识

沥青摊铺机作业的工序如下:

⑴根据施工要求设定摊铺宽度、摊铺厚度、摊铺速度及振捣振动等相关参数。 ⑵摊铺开始后,摊铺机顶推料车,在基层路面上一边行驶一边将料车上的混合料接收到料斗内。

⑶接收到料斗中的混合料经刮板输料器输送到主机的后方。

⑷输送到主机后方的混合料经螺旋输料器向两侧输送到整个熨平装置的前边。

⑸熨平装置在主机牵引下向前行进,将混合料熨平夯实,形成平整密实的摊铺层,供压路机进一步压实成形。

⑹在摊铺作业过程中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确保摊铺层达到施工要求的宽度、厚度、横坡度和压实度。 钢轮和胶轮沥青碾压机:

⑴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1996)要求,应该使用胶轮碾压。 ⑵胶轮的碾压原理与钢轮不同,用胶轮能更好地提高密实度。

⑶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施工方应采取各种有效的设备设施提高工程质量。 ⑷只有SMA禁止使用胶轮碾压,因为,胶轮会破坏SMA的结构。 ⑸施工方说胶轮很少用是借口,正常情况下,除了SMA都要使用胶轮。

2、沥青摊铺的碾压

①.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②.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根据生产现场决定。

③.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

④.沥青混合料的初压符合下列要求

a.初压采用英格索莱DD-110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b.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档时,应紧靠支档碾压。当边缘无支档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

c.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能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⑤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复压采用轮胎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少于4-6遍,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⑥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符合J032-94表7.2.4的要求。采用钢筒式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⑦压路机碾压注意事项: a.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随意停顿。

b.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

c.压路机不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关闭振动。

d.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e.在当天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停放任何机械备或车辆,严禁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3、接缝、修边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a.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错开0.5m,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留在车道的画线位置上。

b.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错位5m以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c.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 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平整度或层厚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d.从接缝处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 m立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摊铺时应控制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e.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f.做完的摊铺层外露边缘应准确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从路上清除。

4、气候条件

a.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暂停施工。 b.施工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摊铺。

c.未经压实即贮藏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5、沥青摊铺中注意事项

摊铺机驾驶台及作业现场要视野开阔,清除一切有碍工作的障碍物。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应协调动作,同步进行,防止互撞;摊铺机在摊铺之前熨平板要预热,预热时,应控制热量,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变形。加热过程中,必须设专人看管。摊铺过程中要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和松铺厚度。压实过程中压实机械要匹配,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不能掉头、转向,要慢速匀速碾压。

a.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b.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设档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⑴下封层施工 A、认真按验收规范对基层严格验收,如有不合要求地段要求进行处理,认真对基层进行清扫,并用森林灭火器吹干净。

B、在摊铺前对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每个施工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

C、采用汽车式洒布机进行下封层施工

(二)沥青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在上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用全站仪放出控制中桩,用水准仪测设标高控制点。水泥碎石稳定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车。车辆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并根据试验结果均匀堆放在场地。混合料上覆盖彩条布防止水分蒸发。

水泥碎石稳定混合料摊铺采用摊铺机,辅以人工绑线精密整平。水泥碎石基层施工安排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摊铺前先测定松铺系数,以控制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均匀,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和碾压时的水分损失。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摊铺后的混合料及时碾压完毕,混合料加水拌和至碾压完毕的时间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碾压时间掌握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跟在平地机后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碾压过程中,水泥碎石稳定层表面要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及时补洒少量水,严禁洒大水碾压。

水泥碎石稳定层碾压完成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要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在整个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砂处于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养生期间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得轻易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需设置横向接逢,机械要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要与混合料的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石回填约3m,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碎石垫层顶面清扫干净。平地机返回到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平地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要避免纵向接逢,如不能避免纵向接逢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做支撑,方木的高度要与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方木。

(三)沥青材料的拌合 沥青的检测仪器: 沥青检测主要有马歇尔稳定度仪(仪器以交通部《公路工程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L052-2000为准,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手动脱模器(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稳定土等圆柱体试件的无损脱模)、沥青抽提仪(主要用于离心分离法测定粘稠石油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或石油比),以评定路面施工时商品沥青的质量。)、油毡仪器(主要用于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油毡以及允许采用本标准的其他防水材料的质量验收和仲裁试验)、沥青测定仪(乳化沥青粘结力测定仪本仪器适用于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的试验)、沥青烘箱(主要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旋转薄)、沥青拌和机(主要用于按规定的配比和温度拌和沥青混合料)、沥青粘度计(用于测定沥青在规定温度环境条件下软化且下坠达25mm时的温度,同时适用于松香、树脂、热溶胶等化工产品的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主要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破乳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沥青延伸仪(适用于测定各种型号沥青及液体沥青蒸馏后残留物和沥青乳液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伸度,)、沥青水槽(给需恒温下养护的试件提供所需的工作环境)、沥青击实仪(仪器是沥青混合料试验中试样成型设备,适用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JTL052-2000)标准)、沥青稳定仪(高低温恒温水浴本水浴适用于各种试件,需要控温范围在常温条件以下使用的仪器)、沥青针入度仪(适用做各种沥青的试验。仪器自动控温,控时,针入度采用位移计测定)等等。

沥青路面的原材料有沥青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材料又分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粗集料是指集料中粒径大于4.75mm的那部分材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细集料就是指那些粒径小于4.75mm的那部分材料;填料的粒径小于0.6mm,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的矿粉。

A、汽车从拌和楼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B、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应在摊铺机前方30cm处停车,不能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的推进前进。 C、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快捷、安全,使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在145℃-165℃之间,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检查,当来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料仓结团,遭雨淋湿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三、实习心得

通过对路基路面现场的实习,使自己对土木现场施工这行专业有了简单的认识,经过自己对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施工的现场调查分析,使自己明白了许多概念,仪器的含义,材料的应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土木行业一向都把人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在土木工程施工当中,危险系数极高,人的生命财产就被看得格外重要,要是能实现各项工程都能人性化设计,将大为减少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人性化的现场施工是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方向,我认为现今的科技在飞速发展,公路施工有着悠久的历史,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使施工走向安全,走向舒适。沥青技术是一门非常先进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一门科学是广阔的,要想对一门科学有比较深的了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现在的自己所学习的只是一点皮毛,但是身为土木人,就应当拥有土木精神,不怕吃苦,工作认真,开拓创新,办事机谨,为祖国的土木事业而奉献终身。通过自己对土木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的学习,使自己对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有了皮毛的认识,我们的祖国发展离不开土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无论何时都很重要,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自己有机会多去现场经历实践的磨砺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我们要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奉献终身。

第11篇:路基施工队承包合同

路基施工队承包合同

甲方(发包方):中国中铁临策铁路第二项目部 乙方(承包方):贾林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制定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2、工程地点:

二、工程期限

1、本合同段总工期为天(日历天从开工之日算起)。

2、本合同开工日期年月年月

3、如遇以下情况,经发包方工程师代表签证后,并用书面形式确定工期顺延。

(1)发包方在合同规定开工日期前工场地、进场道路等,影响承包方进场施工者。

(2)不属于包干系数范围内的重大设计变更,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不准,施工方法与设计规定不符而增加工程量影响进度者。

(3)因遇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影响工程进度者。

三、工程合同总价

1、本工程合同总价为人民币

2、如遇下列情况,合同总价做相应调整。

(1)合同总价内经双方确认的暂估价变化;

(2)在合同工期内政策性调整所发生的材料差价及人工工资等费用的变化;

(3)重大设计发生变更引起工程量的变化;

(4)施工中新增工程项目。

四、工程质量和检查验收

1、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说明文件和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规程进行施工,并接受发包方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的监督检查。

2、承包方确定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专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以书面形式将其姓名、身份、所担任的工作通知监理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

3、承包方应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供关于工程质量的技术资料。

4、工程竣工验收,应以施工图纸、图说、技术交底纪要、设计变更以及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为依据。

5、工程竣工后,承包方按规定整理提供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并发出竣工通知书,经双方协商确定验收时间,由发包

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交工验收证书,并将工程移交给发包方管理,如发包方拖延接受,其保管费用和造成的损失由发包方承担。

6、已竣工未验收工程,在交工前由承包方负责保管,发包方不得动用,若发包方已经使用,视同交验。

7、工程交工验收后,缺陷责任期为

五、施工设计变更

1、发包方交付的设计图纸、说明和有关技术资料,均为施工的有效依据,发包方、承包方不得擅自修改。

2、施工图的重大修改变更,必须经原批准、设计单位同意,设计修改议定单经发包方签证后,承包方才予以实施。

3、承包方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降低设计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修改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经发包方、设计单位或有关技术部门同意后实施。

五、双方负责事项

1、发包方

(1)办理土地征用、青苗、树木的赔偿,坟地迁移、房屋拆迁、障碍物得拆除,并提供有关隐蔽、障碍物的位置;

(2)合同签订后天内向承包方提供完整的施工技术图纸及资料1套;

(3)提供路线的中桩以及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4)组织承包方技术人员参加设计单位举办的施工图交底会议。

(5)对承包方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费用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图纸问题的处理,设计变更的签证,工程款得拨付。

(6)组织对工程的竣工验收,并按合同规定日期给予承包人结算。

(7)未能按照承包合同规定履行自己应付的责任,除竣工日期顺延外,赔偿承包方因此发生的实际损失;

(8)工程未经过验收,发包方提请使用或擅自使用,由此发生的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发包方承担责任。

2、承包方

(1)施工场地的平整、施工用电及用水和临时道路的整修;

(2)、编制工程施工开工报告及施工组织设计;

(3)、按月向发包方报送月进度计划及上月完成情况;

(4)、严格按照施工图与说明书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如期完工和交付;

(5)、对已完工程进行整修和维护;

(6)、提供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参加竣工验收工作,在合同规定保修期内,对属于承包方负责的工作质量问题,负责无偿修理;

(7)、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负责无偿修理或返工,

由于修理返工造成的逾期交付的,按合同总价的35%补偿违约金。

六、工程价款的支付与结算

1、本合同签订后日内,发包方支付不少于合同总价的的预付款。

2、发包方收到承包方工程进度报告后,必须在日内核实工程进度并且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进度款支付达到合同总价的95%时,逐步按比例扣回预付款。

3、工程进度款支付达到工验收后的价款,留保金。

4、本工程造价结算方式按下列情况办理

(1)以审查后的施工图加变更签证进行结算;

(2)按施工图预算加包干系数确定的包干造价结算,包干范围内的费用,按合同等的有关规定结算;

(3)对于合同中未规定单价的项目,结算时单价共同协商,另定单价进行结算。

七、争议的解决方式

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如属同一部门,由上级主管领导调解,调解不成,任何一方可向当地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特殊条款

本合同条款如对特殊情况有未尽事宜,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有关规定议定特殊条款。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至工程竣工验收,结清工程尾款,保修期满后自然失效。

本合同一式份,其中发包方份,报送业务主管部门

发包方(盖章):承包方(盖章):

地址:地址:

法定代理人(签名):法定代理人(签名):

委托代理人(签名):委托代理人(签名):

日期:日期:

第12篇:季节性路基施工

10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路基的冬季施工

10.1.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0℃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季施工。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0℃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10.1.2路基冬季施工可进行以下工程项目:

10.1.2.1泥沼地带河湖冻结到一定深度后,可利用冻结后的一定承载力修筑施工便道,运输所需的机具、设备和材料,如需换土时可趁冻结期挖去原地面的软土、淤泥层换填合格的其他填料。

10.1.2.2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可利用冻结期开挖。

10.1.2.3河滩地段可利用冬季水位低,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注意养护。

10.1.2.4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可进行开挖作业。

10.1.2.5其他情况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基可在冬季施工,但融冻后必须按规定重新整理边坡,对填方路堤应进行补充压实达到规范要求。

10.1.2.6砍伐用地界内不需刨根的树木,清除用地界内的杂物。

10.1.3路基工程不宜冬季施工的项目如下:

10.1.3.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二级以下公路路堤。10.1.3.2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10.1.3.3整修路基边坡。

10.1.3.4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10.1.4路基冬季施工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0.1.4.1对冬季施工项目按次排队,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

10.1.4.2冬季施工项目在冰冻前应进行现场放样,保护好控制桩并树立明显的标志,防止被冰雪掩埋。

10.1.4.3冰冻之前全部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和杂物;修通现场的施工便道。 10.1.4.4冰冻前应挖好坡地上填方的台阶,清除石方挖方的表面覆盖层、裸露岩体。 10.1.4.5维修保养冬季施工需用的车辆、机具设备,充分备足冬季施工期间的工程材料。

10.1.4.6准备施工队伍的生活设施、取暖照明设备、燃料和其他越冬所需的物资。10.1.5冬季施工的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土。禁用含水量过大的粘性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禁止用冻结填料路堤,其他公路可用含有部分冻土的土填筑路堤,但其中的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5cm,冻土块含量不宜超过30%,而且,冻土块应分散于填土中,不得把冻土块集中填于一外。

10.1.6冬季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应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且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10.1.7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在上面铺一层雪或松土保温等冬季过后整理复压,再分层填至设计标高。

10.1.8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1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季填筑。

10.1.9冬季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如条件限制需要在路堤附近取土时,取土坑内侧到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得小于正常施工护坡道的1.5倍。

10.1.10冬季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按5.2.3条的规定超填并压实。待冬季过后修整边直削去多余部分并拍打密实或加固。

10.1.11冬季施工开挖路堑表层冻土时,可根据气温,冻土深度、机械设备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0.1.11.1爆破冻土法。当冰冻深度达1m以上时可用此法炸开冻土层。炮眼深度取冻土深度的0.75~0.9倍,炮眼间距取冰冻深度的1~1.3倍并按梅花形交错布置。

10.1.11.2机械破冻法。1m以下的冻土层可选用专用破冰机械如冻土犁、冻土劈、冻土锯和冻土铲等,予以破碎清出。

10.1.11.3人工破冻法。当冰冻层较薄,破冻面积不大,可用暴晒法、火烧法、热水开冻法,、水针开冻法、蒸汽放热解冻法和电热法等方法胀开或融化冰冻层,并铺以人工撬挖。 10.1.12冬季开挖路堑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12.1当冻土层破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应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重复被冻。

10.1.12.2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30cm厚台阶,等到正常施工季节再削去预留台阶,整理达到设计边坡。

10.1.12.3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1m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等至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

10.1.12.4冬季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挖“神仙土”。

10.1.12.5每日开工时选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如开挖时遇地下水源,应及时挖沟排水。

10.1.13冬季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高路堑边坡坡顶堆放,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优质5m以上,弃土堆应摊开整平,严禁把弃土堆于路堑边坡顶上。

10.2路基的雨季施工

10.2.1雨季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土和岩石地段和路堑的弃方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重粘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季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困难,不宜安排雨季施工。

10.2.2雨季施工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0.2.2.1对选择的雨季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10.2.2.2修建施工便道保持晴雨畅通。

10.2.2.3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

10.2.2.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10.2.2.5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10.2.3雨季填筑路堤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0.2.3.1符合10.2.1条的规定的地段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等措施。

10.2.3.2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随挖随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

10.2.3.3路堤应分层填筑。每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10.2.3.4雨季填筑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顺路基纵向

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10.2.4雨季开挖路堑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0.2.4.1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按8.2.3条规定,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10.2.4.2雨季开挖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整修到设计坡度,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10.2.4.3雨季开挖路堑挖至路床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则挖排水沟。待雨季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后压实。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如土的强度低于5.1.4条规定时应超挖50cm,其他公路超挖30cm,用粒料分层回填并按路床要求压实。

10.2.4.4雨季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并应随时核对其坡度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应尽量利用挖出的石渣,石渣必须废弃时应按10.1.13条办理。

第13篇:路基防护排水工程

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施工说明

一、路基人字形骨架边坡防护

人字形骨架边坡防护由护脚、主骨架、支骨架、截水沿组成。本施工段属低填方地段,平均路基高度4.7m,总工程量约1万方。

人字形骨架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开挖沟槽现浇混凝土逐次逐级施工的次序。班组施工内容包括:

1、项目部测量定位完成后的,施工线设置。

2、淸刷坡面浮土,骨架基础开挖(用小型挖机开挖骨架,不能用挖机施工的部分,进行人工开挖,进行槽底密实平整。

3、支模、混凝土施工(甲方负责混凝土到场,预制构件的场内转运,剩余工序全由乙方负责)、养护,缺陷修复。

4、施工完成后坑槽的回填。

5、回填种植土。

二、路基边沟

路基排水沟为0.6*0.6*0.08梯形沟,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拼

装,水沟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总长度4000m。班组施工内容包括:

1、项目部测量定位完成后的,施工线设置。

2、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后的水沟基底调平,整平,整形,夯实,达到水沟施工标准。

3、现场砌筑砂浆拌制。

4、水沟施工,预制构件的场内转运。

第14篇:公路路基施工

公路路基施工遵守条理

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保护有植被地貌,防止噪声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公路路基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路基施工,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特殊路段施工,宜进行动态施工。

公路路基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定。

第15篇:路基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路基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措施

1.交验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行业质量验收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杜绝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杜绝发生的严重不良行为影响企业信誉。 3.确保工期满足合同要求,并争取提前0.5~1.0个月完成施工任务。

二、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在职工中牢固树立“优良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质量工作的好坏与企业、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中,深入到企业的每个人,形成每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照工地实际复核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待设计明确后方可进行施工。

3.严格按照本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公路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4.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对重大技术问题组织QC小组攻关,科学指导施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创质量全优的目标共同努力。

5.严格执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对作业人员坚持进行定期质量教育和考核。对关键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6.项目经理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全力支持和充分发挥质检机构人员的作用。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帮助,积极为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和便利条件。

三、严把主要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关

1.进入工程主体的材料要严格从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厂制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和必要的检验,化验单据,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每批进场水泥、外加剂、钢材等主要材料,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货附件,明确厂家、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出厂日期及出厂合格证,检验、化验单据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材料使用要求,分项进行抽样检查和试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确定使用与否的依据。

3.粗细骨料应按规定作相关试验,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试验结果同时报监理工程师。

四、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路基工程

a.线路所经地段为三等四级草地,开挖前按规定作好地表的清理工作,并按设计中线、坡率放线。

b.路基填筑,严格按照试验路段及结果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数据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保证压实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c.施工作到随时掌握天气、气温变化情况,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并分层作好路面排水横坡,避免积水浸泡形成病害。否则,应作翻修晾晒,重新整平,压实处理。每层压实完毕,按规定进行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d.严格按照《测量双检复核制》的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并对中线、水平实行定期、不定人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e.高度重视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路基完工后及时施作,真正起到防护路基的作用。

2.路面工程

a.施工中按工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

b.路面底基层的填筑,选用优质填料。混合料拌合采用机械进行,分层摊铺、压实,并严格质量检测工作。

c.沥青混凝土施工按设计尺寸放样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测量和复测。沥青混合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合。

d.沥青混凝土使用的骨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e.开展群众性的活动,对关键工序组织技术攻关。

3.排水及防护工程

a.施工准备期内按设计图纸要求并根据实际地形作好路基及施工驻地的防排水设施,为后序工程施工做好准备。

b.排水及防护砌体所使用的材料按图纸及规范要求采购,到工地应加强检验工作,不合格的坚决不准使用;其基础的埋置深度和砌筑尺寸严格按图纸要求办理,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砂浆配合比符合要求,块石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

c.对易受水冲刷的护坡基础,按图纸要求办理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 d.砌体分层挤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e.砌体必须砌成直线,砌筑时,每层应大致找平,底层或基层采用较大的精选石块,所有层次的铺筑都应使承重面和石块的天然层面平行。

f.护坡、导流坝的沉降缝、泄水孔,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墙背反滤层按施工规范切实做好。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6日

第16篇:路基实习日记

7月11日 星期二

上午:晴 下午:晴

平均温度:27℃~37℃

由于进出手续还未办理清楚,还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上午由施工员安排做一些简单的内业,我实习的第一个任务是用CAD绘制3#监舍扩建的各层柱网平面图。图纸看上去比较简单,我就一口答应了。但由于学校没开CAD这门课程,一些基本的CAD知识都是自学得来,平时用CAD制图的机会比较少,所以绘制得比较慢,但总算在中午之前画好,经施工员核对之后,发现有许多错误,有些符号不明白什么意思就依样画葫芦,但都是错的。比如柱子符号21(21A),图中设计说明有说明括号里代表3~6层的柱括号外的表示1~2层的柱。我画的时候每一层都用21(21A)表示。经过一个下午的修改重画后,终于画出了符合施工员要求的图。

7月12日

星期三

上午:晴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7℃~36℃

今天跟施工员到该施工单位的另一个工地,这个工地已经基本竣工,这次去是完成一些验收材料,这些材料是施工过程中完成的各种材料。我们要把这些材料编册归档。一般工程的内业材料都要一式三份,一份给建筑单位,一份给监理单位,一份留在施工单位存档。由于文件数量很多,整理起来相当麻烦,所以施工员说在今后的几天都可能要做这方面的事。今天主要学习了一些工程中的术语,如:建设工程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建筑工程指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物及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规划,勘查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单位工程指具备独立的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子单位工程指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列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7月13日星期四 上午:阵雨 下午:阵雨平均温度:27℃~34℃

今天学习《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规程》(施工分册),原以为一个工程只要把该建的建好就可以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文件管理程序!在学习《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规程》的过程中我大体了解了一些关于建筑工程文件管理方面的知识。

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文件大体上有:①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②建筑工程安全与功能检测资料③建筑工程施工准备文件④建筑工程竣工文件。

其中前两个最主要的里面包括许多小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①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②建筑工程安全与功能检测资料中又分为:①建筑与机构②非排水与采暖工程③建筑电气④智能建筑⑤通风与空调⑥电梯几个部分。

7月15日 星期六 上午:大雨 下午:暴雨

平均温度:24℃~28℃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资料,绘制沉降观测点平面分点图和绘制各点沉降观测曲线图。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点图由建筑物的主要轮廓和沉降观测点以及仪器简图组成。本图主要有8个观测点。

各点沉降观测曲线图,就是将第i次的观测的累计沉降量在坐标上表示出来 沉降量是根据定时测得标高再计算得来。 7月16日

星期天 上午:暴雨 下午:暴雨平均温度:25℃~29℃

今天主要学习如何整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中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这些资料按分部工程主要可以分为①地基与基础②主体结构③建筑装饰装修④建筑屋面四个分部工程,各个分部又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检验批。

这些资料就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工序的验收记录。

(分部)

(子分部)

地基与基础:无支护土方,有支护土方,地基处理,桩基地下防水,混凝土础,劲钢(管)混凝土砌体基础,钢结构。

主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劲钢(管)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木结构, 网架和索膜结构。

装饰装修: 地面,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幕墙,涂饰,裱糊与软包,细部。

屋面:

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瓦屋面,隔热屋面。 当然,每一个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子分部工程都有,而是有其中的若干个。

7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中雨

下午:阴

平均温度:25℃~30℃

今天主要是整理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这份资料也可分为①建筑与结构②给排水和采暖③建筑电气④智能建筑⑤通风与空调⑥电梯六个部分。今天主要是整理建筑与结构部分的资料,这份资料都是一些试验记录,测量记录等。如:①屋面淋雨(蓄水)试验记录②地下水防水效果检查记录③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④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⑤烟道,抽气风道检查记录⑥幕墙和外窗的物理性能检测报告⑦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⑧节能保温测量记录⑨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7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6℃~35℃

今天主要学习工地的图纸,这些图纸一般按专业类别可分为①建筑②结构③给排水④电气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图纸又由目录,设计总说明,各种图纸和修改通知书组成。设计总说明是图纸设计进行必要的说明。如:

建筑设计总说明中有: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各个分项工程的做法(墙体,楼地面,顶棚,屋面,室外工程,门窗,油漆等做法和一些必要的说明门窗表等)。

建筑部分图纸主要由平,立,剖面组成。

结构部分图纸主要由基础,柱网,各层结构以及屋面平面图,梁板配筋图,屋面层配筋图,楼梯等大样图组成,电气和给排水施工图由于学得较少,有很多地方不懂所以也比较少看。

7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6℃

本工程有四幢扩建楼,其中有一幢已经封顶了,明天要进行建筑电气的隐蔽工程验收。电气安装工程的隐蔽工程指电气专业的某一道施工工序将被本专业下一道施工工序或其他专业的施工工序所掩盖,而正常情况下不能再检查的工程项目电气隐蔽工程的主要检查内容有:①品种,规格数量②部位,位置,标高,坐标③质量标准要求④安装工艺质量状况。

施工单位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好电器安装工程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要时应附图,并经专业监理人员(建设单位专业人员)检查符合要求,明确可予隐蔽的意见,签证确定后方可隐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填写应清楚、具体、完整,结论应准确,有关人员签证应齐全。

7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6℃

由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手续未能办理清楚,为了多学一些现场的知识,经同学介绍到了另一个工地。该工地是省农科院高新技术试验中心大楼,正处于地基基础施工阶段。今天是第一次来到施工现场,看到的基坑和支护结构,这些从前在路过工地附近的时候也都有看到过,但都部认识那些是什么?以前看到那些砖砌的基础梁和承台的模,都还以为是水池什么的,看到支护结构上钢管还以为是市政管道,现在终于知道那些东西的名称了。支护结构是用来支承四周的土方的,由工字钢和钢管组成,工字钢立在四周,钢管用来支承。桩都采用灌柱桩,直径为一米,承台尺寸因桩根数的不同而不同,高度都在一米左右,大的承台也有在两米以上的。

7月22日 星期六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8℃~38℃

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挺,工地上的工人主要在挖承台的坑和砍桩,由于承台的体积比较大,土方数量较多量也很大,所以挖承台也要好几天时间,砍桩也是很费时的工作,一个桩就要砍上大半天时间,砍桩并不是把桩头全都砍掉,是看到设计要求的地方,一般为承台底部100mm。而且桩中的钢筋要伸入承台1M,起锚固作用。由于工地还未大规模开工,工人也相对较少。今后几天工地上差不多都要进行这些工作,有些承台坑已经挖好开始砌砖了,砌砖是为了建模,由于模是在地下的,所以不能像通常的模一样用模板搭筑。同时承台的高度较大土压力较大,采用24mm厚,一顺一丁式的砌法,基础梁高度较小,只采用12mm厚,也用一顺一丁式砌法。

7月23日 星期日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8℃~38℃

工地上依旧是在进行砍桩,挖承台坑和砌砖胎模,和前几天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今天主要学习施工图,了解一些该工程的基本情况,具体如下:

该工程为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实验中心大楼,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由中国建筑七局三公司施工。①本工程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十八~二十二层主楼及四层裙楼组成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桩基础安全等极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机构抗震等级:a,地下室框架抗震登记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b,地上部分、主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③地下一层局部为六级防空地下室④基础采用冲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

7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睛

下午:多云

平均温度:27℃~35℃

今天主要参加积水坑放线,施工员为了放线的方便,在支护结构做好以后放各轴线标到支护结构的水平支撑钢管上,这样在以后的放线过程中就可以直接根据钢管上已经标注的轴线量取。

放线就是把图上的放到施工工地现场,根据各点到轴线的距离直接量取,但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还可能要做一些调整,放出来的线可能和图上不完全一样。这次积水坑就和图纸上不一样,设计上其中一个积水坑尺寸为1500×1500×1300,但实际上为做垫层,防水层等,就得扩大尺寸,而且积水坑开挖的形状也不是图纸上的长方体,实际上是上下底不一样的,上底大于下底,以后再立模和地下室底板一起浇筑混凝土。最终才形成图纸上的长方体,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应力集中。

7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暴雨 下午:大雨

平均温度:26℃~31℃

今天雨下很大,工地不能实施,所以今天主要在办公室学习图纸和一些规范等的资料。由于看不到工地最初的线是怎么放的,所以就学习建筑物最初是怎么定位的。

建筑物都是由若干条轴线组成的,其中有一条主轴线,只要定出主轴线的位置就可以根据主轴线定出其他的轴线。

主轴线的测设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而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限制建筑物边界位置的界线称为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一般与道路中心线相平行。

②根据道路中心线测设主轴线。

③根据原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这种方法多用在现有建筑群内新建或扩建。

④根据控制点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建筑场地上已布设有控制点,又知道了拟建建筑物轴线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控制点测设建筑物主轴线。

7月26日 星期日 上午:大雨 下午:大雨

平均温度:24℃~27℃

由于下大雨工地还是停工,今天还是学习一些规范资料,主要学建筑的放线。建筑物的放线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主轴线控制点或其他控制点,首先将建筑物的外墙轴线交点测设到实地上,并用木桩固定,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然后测设其他各轴线交点位置,再根据基础宽度和放坡标出基槽干挖线边界。在建筑的外墙轴线基础上,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建筑物其他轴线测出来,测设的方法如图所示:

在角点(外墙轴线交点)上设站,用经纬仪定向,用钢尺量矩,依次定出②③…各轴线与A轴线和D轴线的交点,然后定出B轴线和C轴线与①轴和⑥轴的交点,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用经纬仪定向时,最好用倒镜检查一下,用钢尺量矩时,钢尺零端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切忌测量一段距离钢尺的零端移动一次。

7月27日 星期日 上午:大雨

下午:大雨平均温度:25℃~30℃

今天主要学习一些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的知识。

一、

基槽开挖深度的控制,就是在基槽开挖到一定深度时,要适时地测设一些高程控制桩,以指导施工。具体做法是: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木桩,使各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准为一固定值。

二、

基础垫层弹线,垫层打好以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或者龙门板上的中心钉,墙边或基础边线等标志,用经纬仪把上述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也可通过吊线锤拉线投测,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墙边线和基础边线,由于这些线使基础施工的基准线,此项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又半点差错,弹线后要严格进行校核。

三、

基础标高控制。建筑物基础的高程控制使用基础皮杆来控制的。基础皮数杆使一根木制的杆子,在杆上事先按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防潮层等的标高位置。

四、

基础面标高检查。基础施工结束以后,一定要检查基础面是否水平,其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是在基础上适当位置安置水准仪,分别在基础的四角和其他轴线交点竖立水准尺,若水准仪的各处水准标尺的续数一样,则说明基础面水平,否则哪处标尺读数小就说明哪处高,说明基础面低。

五、

基础面直角的检查。因为一般的建筑物都呈矩形,所以基四角应为直角。具体检查方法:在轴线(或墙边线)四周交点上安置经纬仪,以一个边的轴线(或墙线)定向,测定另一个边上的轴线(或墙边线)之间的夹角。

7月28日 星期五 上午:阴 下午:雷阵雨平均温度:28℃~38℃

今天雨已经转小,工地的承台坑集了很多水,还不能施工,主要都是在抽水,有些承台坑还没有挖的还可以挖,砍桩也在继续。

今天主要学习一些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 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给出方案用级配砂石回填。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 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7月29日 星期六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

平均温度:26℃~35℃

经过几天的雨天之后,终于晴天了。基坑中的水也基本抽干了,工地施工也进入正常状态。由于过去几天的大雨,而且基坑下的土大多为淤泥质土,吸水性较强,有较多的水份进入承台坑旁边的土中,使侧土压力增大,而且砖胎模还未达到足够的强度,使砖胎模产生较开裂,所以不得使用监时做加固措施。加固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用几根木头顶住。趁此机会就学习一些有关塌方的知识。

造成土壁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边坡过陡,使土体稳定性不够,而引起塌方现象。

2.

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

3.

基坑上边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由于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中的剪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4.

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因遵循“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7月30日 星期六 上午:多云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5℃

今天参加桩的沉降观测。施工员在工地开工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固定物上引入了标高基准点,施工现场的各种标高都是根据这个标高基准点来控制的,沉降量时根据测得桩顶到基准点的高差变化来确定的。基坑的四周已经根据设计定好的若干个沉降观测点,将水准仪中心对准沉降观测点,求其平均标高,再测得桩顶的相对标高,就可以求得桩顶到已知点的高度。将其与上次测的高度差比较就可以求出沉降量了。

7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5℃

由于裙楼只有3~4层,所以基础开挖深度也较少,桩数也比较少。由于承台较浅,挖方量也较少,所以都已经挖好。砂浆砖胎模也都已砌好。今天开始浇筑一部分垫层,先用原来开挖的土回填夯实,然后铺一层细砂,然后再铺一层鹅卵石,最后铺一层混凝土。填土时应先清楚基底的树根、积水、淤泥和有机杂质,并分层回填,压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类填料分层填筑时,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用大的。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的分层填筑,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筑,以防填土横向移动。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形,与辗连重叠0.5~1.0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米。

8月1日

星期二 上午:多云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3℃

今天裙楼基础还是在填方,浇筑垫层。主楼部分,承台体积较大,还在挖方,有的地方在砌筑砖胎模。由于前些天的大雨,有的砖胎模开裂比较严重,加固措施已不能满足其安全稳定性,所以把一些砖胎模及其临时加固结构拆除,重新砌筑。从这可以看出,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习了一些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如下:

集水坑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中,然后用水泵抽出。

井点降水,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

8月2日

星期三 上午:睛 下午:睛

平均温度:27℃~33℃

今天一部分场地还是在浇筑垫层,今天主要和施工员一起控制垫层的标高:首先找一个适当的位置放好水准仪,调平,再把爬尺位在原先就设好的水准点上,读取读书a,若水准点的高程位HA,需要控制标高的点B的设计高程为HB,则左B点水准仪读取的爬尺读书b应为b=HA+a+HB。这是读数人员通手势与立杆人员交流指挥,他将爬尺上下移动使读数刚好为计算所得的b为止,此时标记尺底面的位置。记录方法一般用水泥砂浆和砖块垫到尺底的高度,一直重复前述的几个过程,标出若干个点的高程,根据这些点就可以浇筑出平整的垫层。

8月3日 星期四 上午:多云 下午:阵雨平均温度:27℃~33℃

工地上还是进行前几天一样的工作,所以今天学习一些桩施工的知识,了解一些该工地的桩的情况。本工程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及强风化花岗岩,柱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各桩的具体情况而定。素混凝土垫层,C15钢筋:HPB235(φ),HRB335(φ),水地混凝土浇筑时应按有关规范执行,粗骨料料直径应不大于钢筋间距1/3和50mm,混凝土充盈系数>1·0,应采用连续浇筑桩身混凝土施工时应连续浇捣一次成型,不得出现施工缝,应注意控制最后一次浇注量,必需保证桩身强度设计值。桩身纵筋保护层厚50mm,纵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为A级,纵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积不得超过总截面的一半,箍筋采用螺旋箍筋。

8月4日

星期五 上午:多云 下午:阵雨平均温度:27℃~32℃

今天主要了解一些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先成孔,然后吊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而成。依据地质条件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和泥保护臂(湿作业)成孔两类。前者是成孔时若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基本上不影响工程施工时,称为干作业成孔。主要适用于北方地区和地下位低的土层,施工工艺流程为: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钻孔取土成孔→清楚孔底沉渣→成孔质量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孔内混凝土。泥浆护臂成孔灌注桩是利用泥浆护臂钻孔时通过循环泥浆将钻头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面成孔,而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成孔方式有正(反)循环回转钻成孔,正(反)循环潜水钻成孔,冲击钻成孔,抓锥成孔,钻头钻成孔等。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泥浆制备→成孔→清孔→吊放钢筋笼→水下浇筑混凝土。

8月5日

星期六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

平均温度:27℃~33℃

裙楼的基础的承台,地梁都已经挖好,砖胎模也已经砌好,垫层也已经打好,主楼由于承台较大,且由于前些日子大雨使已砌好的砖胎模塌了一部分要返工,所以主楼部分还没有弄好。今天起裙楼部分开始做防水层,今天主要现场看防水层施工。所看到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先将地面清扫干净,然后刷一层黑色的油类物质,请教施工员和工人得知那是冷底子油洁面济,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更好的清理基面的灰层或将灰层盖住,二是使防水卷材更好地与基面胶结,然后将沥青防水卷材背厚的沥青用煤气火烧至熔化均匀再贴在基面上,相邻的沥青防水卷材应对接,按铺设方向一张压着一张,接头不小于100mm,一般在有角的地方都避免有接头,卷材与基面粘接要紧密,中间不得有气泡,杂质等存在。

8月6日 星期日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7℃~34℃

今天还是在铺设防水层,做法还是和昨天一样,昨天看了一天,工序都比较清楚,所以今天主要学习一些防水设计材料,对防水层有进一步的了解。该工程的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设备用房防水层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采用以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为主,卷材防水为辅的防水方案,设备用房加设一道2mm厚聚胺脂肪水涂料,卷材防水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45度折角,圆弧R=10~20,在转角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粘贴1~2层附加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卷材防水由经有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施工缝后浇带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及铜板止水带四厚。施工的实际情况基本与要求相符合,只有阴阳角大都不满足要求,要求说阴阳角应做成圆弧45o度折角,但实际上都没有满足要求,所以防水层刚做好一天就有些开裂了。

8月7日 星期一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7℃~34℃

今天继续铺卷材防水层,所以就学习一些防水规范中的有关卷材的做法,防水卷材做法有两种,一是热熔法,二是冷粘法。现场施工用的热熔法,所以主要学习热熔法的做法,热熔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份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出卷材下面的空气,并碾压粘结牵固,不得有空气,被折,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需挤出沥青热熔胶,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紧密,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混凝土厚度应大于50mm,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和铺30mm厚水泥砂浆。

8月8日 星期二 上午:睛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7℃~34℃

今天主楼基础的垫层也已经铺好了,所以也开始做防水层了,主楼下的地下室有设备用房,其防水等级为一级,所以按设计要求要加设一层2mm厚的聚氨脂防水涂料。由于有铺一道聚氨脂防水涂料,所以基面就没有再铺一道冷底子油,因为聚氨脂防水涂料有厚度的要求,所以并不是一次性就能铺好的,而是分成几遍刷,直到达到厚度的要求为止,刷聚氨脂防水涂料的方向也是有要求的,上下层的方向应相互垂直,而且要等下层的防水涂料达到一定的干的程度时才能刷上面一层,等最厚一层防水涂料干后,再在上面铺一层沥青防水卷材,铺设的方法和没有加防水涂料时一样。

8月9日 星期三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6℃~33℃

今天工地上不再做防水层,所以就根据所看到的学习一些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具体如下: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每遍涂刷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应注意保护,搭接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除前应将其甩在表面处理干净。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上下层接缝应错1/3副宽。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平方米抽查一处,每处10平方米且不得少于3处。

保护层要求与卷材防水层一样。

8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多云 下午:多云平均温度:26℃~33℃

裙楼部分的沥青卷材防水都已经做好了。主楼部分还没有完全完成,裙楼基础的防水层上开始做保护层了,防水层的保护层细石混凝土和钢筋网组成有一定的厚度要求。这是在大的基面上的做法承台坑砖胎模侧面及地基梁的侧面及底水坑面的防水层保护层用加胶水的素混凝土做成。按设计要在保护层的上面再做一层,找平层,但在实际做法中只把保护层的标高做到找平层所要求的标高为止。没有另外再做找平层,保护层中的钢筋按构造配筋,配双向φ6@200的钢筋,在布筋过程工人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目测来控制挖制钢筋的间距,没有严格要求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8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6℃~34℃

今天工地上主要还是在做保护层,还有在支护结构的钢柱上焊接钢板,这些钢板时用来防水的,叫做正水片。原立柱是H350×350型钢桩,所焊的钢板采用原为6mm的钢板,其大样如图:

焊缝采用满焊,止水片的在立桩上的焊接高度,差不多在基础底板厚度的一半左右,这样可以使止水片位于底板的中间,对防水比较有利。

今天还是用水准仪控制保护层的标高,叫一个工人立爬尺测了一个大早上,后来发现保护层的厚度要做得相当厚,发现有些位置有明显的误差,后来发现爬尺有一节没有完全接起,导致严重的错误,所以下午不得不把早上的事重新做一次。由这件事让我明白施工过程要十分小心谨慎,否则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8月12日 星期六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7℃~35℃

当开挖大而深的基坑且地下水位高,土质较差时,采用基坑支护结构,它的作用是在基坑挖土期间既挡土又挡水,以保证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能安全顺利地进行,避免对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产生危害。支护结构包括高墙和支撑(拉锚)两部分,按受力不同可分重力式支护结构,非重力式支护结构,边坡稳定式支护。非重力或支护结构按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的不同又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内撑或支护结构和坑外锚拉式支护结构,按挡墙所选用的材料不同,支护结构分为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旋喷桩等。排柱挡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和旋喷桩幕墙属于重力或支护结构,其他均属于非重力或支护结构。

8月13日 星期日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7℃~35℃

该工程的支护结构采用非重力或支护墙,护墙由铜板桩和钢筋混凝土桩排桩墙组成,先做一排一字相连形的混凝土搅拌桩,直径为600mm,间距450mm,然后再打入一层H350×350型钢板桩,间距为1m,钢板桩与混凝土拌桩紧密相连,钢板桩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填充,图,然后再用H350×350型钢将钢板桩围起来,两端通过φ609型钢管支撑一端的钢管与H350×350型钢相连接直接采用焊接另一端则用内置千斤顶将两者顶住,达到一定的预应力要求后再用钢板将二者焊接,然后将内置千斤顶取出,由于基坑面积较大,为了支承撑住两端支护桩的Φ609钢管在基坑中还要设置竖向H350×350钢柱支承,钢柱位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基础的地梁,承台,柱等位置的影响,尽量不影响其他工序的实施。

8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6℃~34℃

防水层的保护层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今天有大量的钢筋进场,要开始地梁,底板,承台布筋了!工地上也进了许多拉钢筋,弯钢筋和制作机械连接接头的机器设备,做出各种所需的钢筋形状放到工地上使用。钢筋运到工地时,应有出厂质量说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质量热轧钢筋不超过60t,冷轧带肋钢筋为50t冷轧扭筋为10t,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进场后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根据品种,规格按批分别挂片堆放,并标明数量,钢筋加工一般集中在车间采用流水作业法进行,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和绑扎,钢筋加工过程包括调直,切断,镦头,弯曲,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等。

8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7℃~36℃

今天工地上开始布筋,主要布单桩和两桩承台的钢筋,各种形状的钢筋在基坑附近的场地预制好以后用塔钓钓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单桩承台的钢筋是做成一个钢筋笼,里面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都是做成箍筋的形状,然后把这些钢筋做成一个钢筋笼,因为单桩承台地面是正方形的所以两个方向的受力一样,所以可以做成双向对称的钢筋笼。这和我们上个学期所学的《基础工程》的承台配筋设计有较大的区别,我们所设计的承台只在承台的低部配受力钢筋没有配其他的钢筋,而在实际中却不是这样的。实际中为了承台更好的受力还要配一些辅助的钢筋。两桩承台也是做成钢筋笼,但并不是像单桩承台那样都是有箍筋做成的,因为两桩承台是一个长方体两个方向的受力不一样所以配不一样的钢筋,长方向用较大的钢筋,短方向的受力钢筋直接用箍筋代替。所以箍筋用六肢二级直径为14mm的箍筋。

8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睛 下午:晴平均温度:27℃~36℃

今天工地上还是在布钢筋单桩承台的钢筋笼在旁边做好以后直接放到承台坑里,两桩承台就在承台坑的里做,但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是为接下布地梁的钢筋会比较容易些,等地梁的钢筋通过承台后在把承台的钢筋放下去。地梁都是整个基础通长的,所以地梁的配筋也要通长,但是大直径的钢筋都是有一定长度规格的一般为9M和12M的,设计中要求直径在20mm以上的钢筋的连接都必须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就是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的里力传给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常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类型有很多,本工程用的是锥螺纹接头。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根据抗拉强度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可分为三个等级如下:

接头等级Ⅰ级Ⅱ级Ⅲ级

抗拉强度fmst≥fst或≥1.10fukfmst≥fukfmst≥1.35fyk 注:f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fs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f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8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睛 下午:雷阵雨平均温度:27℃~35℃

今天现在主要布地梁和承台的钢筋,地梁配筋设计时都不采用弯起钢筋,而采用上下都通长的配筋,由于基础的配筋的直径一般都比较大,所以钢筋的连接都采用机械连接,基础钢筋配的比较多,直径也比较大,为了满足钢筋间距的要求,都采用双层配筋,由于地梁的高度较大,在地梁中还配置了腰筋,这里配三根直径较小的钢筋。

经过这几天在现场看配筋发现很多尺寸相同的地方的配筋都一样的,比如单桩承台,尽管承台上的柱不一样,尺寸也不一样,但是配筋都一样的。其他的承台也一样只要桩数一样设计的承台和配筋都一样,设计是按受力最不利的那个设计,这样做是为了施工方便,减少钢筋的种类和形状,这种设计方法虽然比较浪费材料,但是施工的角度看,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可以节约一笔很可观人工费,所以从总体上看还是更为经济的。

8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睛 下午:睛平均温度:25℃~35℃

今天主要布几个大承台的钢筋和底板的钢筋。4桩以上的承台的配筋和桩数就少的承台的配筋有比较大的区别,小承台一般都做成钢筋笼,然后放到承台坑里,而大承台的钢筋一般做成凹形一根一根放入承台坑,这些钢筋还留有足够的长度伸入承台坑上的底板起锚固作用,为了固定承台的受力钢筋,中间还设几根构造钢筋。地梁的钢筋都是通长的,所以也要通过承台,有些大承台的尺寸很大,地梁的钢筋如果直接通过这样的承台,会产生很大的变形,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质量组特地召开一次小组会议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决定用角钢在承台坑里每隔一定的距离焊接成一个绗架起支撑作用。

底板的配筋也和我们在课程上所学的也有一些区别,我们在课程上所学的底板在地梁处的配筋是配在上方的,但在实际中没有那样做,只是在地梁处多配一些钢筋通过地梁的钢筋伸入底板一米左右,在底板和承台交界处也加陪这样的钢筋。

8月19日 星期六 上午:睛 下午:睛平均温度:25℃~36℃

今天钢筋基本上都绑好了,还剩一些边角的部分,主要是焊接钢筋接头和做集水坑的模板。明天就要浇筑混凝土了,由于承台体积很大,所以要制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震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大小、钢筋蔬密等具体情况,一般有三种方案可以选用:①全面分层; ②分段分层;③斜面分层。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水化热大,由此形成较大温度差,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a. 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b. 掺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也可掺入适量粉煤灰等2外加料;

c. 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

d.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e.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f. 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

g. 在浇注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

h. 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

第17篇:路基防护工程

⒉路基防护工程

⑴ 路基防护砌石工程,安排具有多年砌石经验和混凝土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⑵ 精选片石: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且其有较平整的表面,并要稍加粗凿,其强度不小于30Mpa,且能满足耐久要求。

⑶ 砂浆配合比通过现场试验而定,控制好水灰比,当所用材料变化时,配合比也要重新确定,确保砂浆标号。

⑷ 砂浆拌合必须用搅拌机拌和,严格计量制度,严禁人工拌和,且随拌随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适宜的稠度。

⑸ 在砌石前每块片石用净水洗净润湿,其垫层干净、湿润,所有石块均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要满浆。石块固定就位。

⑹ 本标段浆砌工程统一用凹缝或平缝压槽,既确保工程质量,又整体美观。施工中专门设计制作一简易控制器具,以确保砌缝的宽度、深度统一整齐,勾结坚固。

质量通病: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

产生原因有:石料粗糙,尺寸形状偏差过大;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造成混凝土结构物及构件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

①选用符合要求的料场的石材,进料前对料场进行调查。

②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加强石料验收工作。

③外形尺寸粗糙的石料重新进行加工修整。

④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拆模时间由试验确定,非承重模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后拆除。

⑤模板及支架拆除时方法正确。采用脱模剂,使脱模方便,不死拉硬撬。 ⑥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碰撞早龄期的混凝土。

第18篇:路基沉降观测

5.1.18.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轨道工程的施工时间。对所有路堤的地基沉降采用在地基表面埋设沉降板测试,路基面沉降采用在路基表面埋设观测桩测试,路堤和地基分层沉降采用钻孔埋设沉降磁环测试。松软土地基段路基观测断面按设计要求设置,施工中保护好埋设的观测器件。选择代表性断面采用测斜管进行地基水平位移观测、坡脚边桩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孔压计进行孔隙水压力观测。

路堤填筑后,应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评估,监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

路基工程施工期间成立沉降监测小组,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监测仪器及设施,沿线路连续系统地进行地基沉降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填筑速率和监测情况及时进行沉降分析,以便控制路堤填筑速度,保证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并根据监测情况分析确定路基面填筑标高,预测工后沉降量,为确定何时开始轨道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5.1.18.1.沉降监测项目

为达到满足动态设计需要、满足施工组织需要,以及满足作为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路基沉降监测的主要项目有: 5.1.18.1.1.地基面沉降监测

在地基处理结束或原地面处理后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的观测断面上设置沉降板、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剖面沉降管等,通过测量确定地基面的沉降量。并根据监测结果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地基变形发展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指导设计与施工。 5.1.18.1.2.路基面沉降监测

在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在设计规定的监测断面上,按设计要求打入钢钎桩,通过测量监测桩顶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5.1.18.1.3.地下水位监测 沿线路基段落设置水位井,以监测路基填土和堆载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5.1.18.2.监测方案与方法

5.1.18.2.1.路基沉降监测面布置方案

⑴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处设置Ⅱ型监测断面,在距离桥头15m处设置Ⅲ型监测断面,在距离桥头35m处设置Ⅰ型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⑵路堤均采用堆载预压

①路堤地段采用Ⅰ、Ⅱ、Ⅲ型监测断面,Ⅱ型断面仅在桥头布置,区间地段一般每间隔3个Ⅰ型断面设置一个Ⅲ型监测断面。

②Ⅰ型观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4.7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3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Ⅰ型监测断面见图5-1-22。

4.703.305.004.703.30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沉降板路基本体压缩变形层无压缩层

图5-1-22Ⅰ型监测断面示意图

③Ⅱ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埋设方法同I型监测断面;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

Ⅱ型监测断面见图5-1-23。

4.703.305.004.703.30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路基本体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C20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 0.5×0.5×0.95观测桩C20混凝土压缩变形层无压缩层

图5-1-23 Ⅱ型监测断面示意图

④Ⅲ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剖面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于线路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基床底层顶面上,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横剖面管埋设于路堤基底碎石垫层顶面处。

Ⅲ型监测断面见图5-1-24。

⑶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以观测过渡段及涵洞本身的总沉降及差异沉降。横向结构物两侧外边缘各2m处设置一个I型监测断面,该沉

降断面设计中是按照涵洞与线路正交考虑的,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图示要求调整。

3.305.00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3.30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基本体剖面沉降测管C20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 0.5×0.5×0.95观测桩C20混凝土压缩变形层无压缩层

图5-1-24 Ⅲ型监测断面示意图

Ⅳ型监测断面见图5-1-25。

⑷路堑地段采用堆载预压,采用Ⅴ型监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路基中心设沉降板,底板至于基床底层顶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4.305.004.30C20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 0.5×0.5×0.95C20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 0.5×0.5×0.95观测桩C20混凝土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横向结构物顶板剖面沉降管压缩变形层无压缩层Ⅰ型监测断面2.00Ⅰ型监测断面路基过渡段长度范围2.00横向结构物αα剖面沉降管2.002.00ⅡⅠ

图5-1-25 Ⅳ型监测断面示意图

Ⅴ型监测断面见图5-1-26。

3.305.00沉降板3.301:m1:沉降监测桩m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2.002.00基床表层挖除换填层 图5-1-26 Ⅴ型监测断面示意图

⑸沿线路基段落需设置水位井,观测路基填土和堆载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水位井一般每公里设置一处(每工点至少设一处),布设在距路基坡脚20m外。水位压力计直接采用便携式工程测试仪读取数据。PVC管地下水位以下部分打孔制成花管。水位井需设置保护盒保护。 水位井布置见图5-1-27。

4.305.004.30基床表层基床底层C20混凝土保护盒20.0路基本体PVC管地下水位10.0图5-1-27 水位井布置示意图

5.1.18.2.2.监测元件埋设

⑴沉降监测桩

桩体选择Φ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设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设深度0.3m,桩周0.15m用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⑵沉降板

由金属测杆(Ф40mm镀锌铁管)、保护套管(Ф75mmPVC管)及底板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5cm。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浆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螺丝套口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⑶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

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底板采用沉降板底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水平,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一小凹坑将压力计放入坑内,用细粒土将坑填平后,继续施工路基填土。埋设完成后,将压力计监测线沿水平方向甩到坡脚后,在坡脚处设C20素混凝土保护墩(0.5m×0.5m×0.95m),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⑷剖面沉降管

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及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与碾压面平齐。IV型断面中剖面管在涵顶填土0.6m厚开槽施工埋设,原则同基底剖面管埋设方法。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头设置0.5m×0.5m×0.95mC20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5.1.18.3.测量频度

变形监测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沉降以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第二阶段:路基填土施工完成后,自然沉降期及放置期的变形监测,该阶段对路基面沉降、路基填筑部分沉降以及路基基底沉降进行系统的监测,直到工后沉降评估可满足要求铺设轨道为止;第三阶段:铺设轨道施工期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试运营期的监测。

在路基填筑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应保证不少于3天观测一次。填土结束后1个月内至少每周观测一次,第

2、3个月后每2周监测一次,雨后加密监测,3个月后每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铺轨验交结束。轨道铺设后至试运营期间每月监测一次。同时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调整监测频度。 5.1.18.4.工后沉降的分析与评估

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后,根据设计及相关规定持续监测一段时间,根据监测数据,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关系曲线图,按实测沉降推算法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分析并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初步推测最终沉降完成时间,确定铺轨时间。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工期要求,验证、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当评估结果表明沉降还不能满足轨道的要求时,则研究确定是延长路基放置时间继续监测,还是采取(或调整)地基加固措施,即进行“监测-评估-调整”循环,直至工期要求的时间止、并满足轨道铺设要求。

5.1.18.5.过渡段差异沉降及低矮路堤不均匀沉降的监测与监控 5.1.18.5.1.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措施

由于过渡段采用了特殊的填料,如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的主要来源是地基的工后沉降。在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方面,可通过采用从桥台逐渐过渡到路堤段的地基处理方式变化来调节,这种变化包括, CFG桩加固处理、桩板结构加固处理,以及过渡段填筑碾压遍数从大到小等,这些措施的详细方案要在施工中经过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分析来确定。在全部过渡段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所有过渡段差异沉降的估算工作,为过渡段后期的沉降观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涵路过渡段工后沉降与桥路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措施相同。 5.1.18.5.2.低矮路堤不均匀沉降

对高度小于3.0m的低矮路堤,由于其地基土承受较大的动荷载,自身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当产生沉降特别是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对路基面、轨道的影响程度将远大于高路堤对地基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相应部位确保满足地基强度K30或压实系数K的要求。施工中,需要对低矮路堤地段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及时修改设计,变更地基补强或施工工艺。 5.1.19.确保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工后沉降标准措施 5.1.19.1.确保路基填料标准措施

⑴填料的挖、装、运、铺及压实连续进行。对填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土工试验,确保填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⑵按设计要求选择路堤本体填料。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⑶为了使A、B、C组填料级配尽可能良好,在填料装运过程中要控制粗料及细料的搭配。

⑷级配碎石采取“厂拌法”,同时配备足够的级配碎石运输、摊铺、整型、碾压和检测设备,保证级配碎石施工质量。 5.1.19.2.确保压实标准措施 5.1.19.2.1.试验段

路基在正式填筑前,先进行试验段压实工艺试验。根据选定的土源、摊铺和碾压机械,选择一段有代表性路基(长度不小于200m)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填层的摊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机械走行速度等经济合理的工艺参数。每种碾压方案、每种主要填料均进行填筑工艺试验。同时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度及强度、机械压实能力综合测定填料的含水量控制范围。 5.1.19.2.2.施工过程

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心填筑。

压路机压实顺序遵循从两边往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行使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km以内,强振时控制在每小时2.5km左右。横向轮迹重叠控制在40cm以上,各区段交接处搭接长度大于2m,上下层接头处要错开3m。当遇到有开挖的台阶时,顺台阶进行碾压,确保结合部位的密实。压实完毕后,根据恢复的桩位检查该层土的压实厚度和填筑高程,检查填土边线,人工清理边上多出的松土。 5.1.19.2.3.检测试验

按有关规定的检测标准及检测频率进行压实度的检测。 5.1.19.3.确保工后沉降标准措施

5.1.19.3.1.加强地质勘测,全面系统了解地基条件

在开工前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补勘,确保不因地质情况而造成路基大的变形。

5.1.19.3.2.开展全方位研究,优化和细化设计

在施工前期,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及有关科研单位,对所施工的路基工后沉降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估,并根据研究成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⑴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除最基本的地基重型碾压外,根据地基加固的设计及现场地质补勘情况,采用桩板结构、挖除换填、堆载预压等方式来减少地基总沉降、加快地基的沉降速度,以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

①地基加固处理

本标段中,软土和松软土地基是工后沉降最难控制的地段,设计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为挖除换填、桩板结构、CFG桩、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堆载预压等处理方法。

②试桩和现场荷载试验

在全面施工开始前,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试桩,主要研究不同设计方案(如桩强度、桩径、间距、垫层厚度等)和施工工艺对地基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及沉降观测,验证地基处理方案的可靠性,评价处理后地基工后沉降,并总结出系统的施工工艺指南。

③沉降分析 松软土地基按设计要求及地层或加固明显变化处设置观测断面,对每一个断面进行沉降分析。根据相邻两断面沉降差判定工后沉降的均匀性是否满足要求。

④选择典型断面和特殊断面进行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 在总沉降分析中,不能得出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较难推导出工后沉降量。因此,运用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对典型的断面和特殊断面作进一步研究,得出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不同设计方案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规律,评价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指导下一步施工。

⑵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采用A、B、C类填料或改良土填筑的路堤,其本体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工后沉降在竣工后半年时间基本完成。因此,路堤本体的沉降根据具体填料情况,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等方法进行研究,以指导下一步施工。

⑶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在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方面,通过采用逐渐过渡到一般路堤段的地基处理方法来调节,对于工后沉降可能较大的工点(如软土地基较深地段),优先安排施工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5.1.19.3.3.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路基工后沉降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所有施工在大规模施工前,均进行施工工艺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5.1.19.3.4.完善现场观测,运用信息技术,准确预测工后沉降

综合考虑路基填高的差异,地基土成因类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地基沉降估算精度的复杂性,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以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艰巨性,对本标段路堤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提出更为详细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5.1.19.3.5.动态分析与沉降观测

路堤施工期间,对沉降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根据沉降速率指导路堤填筑施工,若沉降速率过大,则调整路堤填土速率。利用工后观测资料对路基的最终沉降进行预测。一旦预测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第19篇:路基监测设计

路基监测设计

同一路段、不同观测项目的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横断面上。施工时,建议按监测仪器设置表不舍的断面、位置实施,监测项目应在填土前埋设完毕。具体事项可由监测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详细编制。

本次对以下路段设置监测断面:

① 软土深度较深及性质差的路段; ② 填土高度最高路段或填土高度较高且软土深度较深的危险路段; ③ 桥头搭板尾端; ④ 距桥头50m左右处; ⑤ 鱼塘等浸水路段; ⑥ 纵向软土分布变化较大的路段。

除上述路段外,连续、均匀分布的一般软土路段可根据处治措施和桥涵设置情况按100-300m左右间距设置监测断面。

1) 观测内容

(1)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和地基土体水平位移。

地面水平唯一采用位移边桩观测。位移边桩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脚处,其余位于边沟外侧。边桩采用10cm混凝土砼预制桩。边桩的埋入深度为1.5m,露出地面10cm。埋置时采用打入法,桩周应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泥土浇筑固定。在边桩顶部应预埋不易损坏的金属测头。此外,位移边桩应做好标记并编号。

地基上体水平位移采用测斜管的侧向位移观测。测斜管采用塑料管,其弯曲性能应适应被测土体的位移情况。测斜管内纵向的十字导槽应润滑顺直,管端接口密合。测斜管埋设于路堤边坡坡趾处。埋设时,应采用钻机导孔,导孔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测斜管底部应穿透软土层进入下卧硬土层中100cm,管内的十字导槽必须对准路基的纵横方向。测斜管应高出地面50cm,并注意加盖保护。

水平位移监测仪器须待软基处理施工完毕后、垫层顶填土前及时埋设。 (2)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主要为地表沉降观测和土体内部沉降观测。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在地面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沉降板采用钢板,底板尺寸为50*50*(0.6-0.8)cm;金属测杆宜为钢管,直径4cm,与沉降板焊接为一体;套管为朔料管,直径为10cmm,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也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50cm,为预防施工时损坏沉降板和测杆,在观测仪器周围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套管外侧面应涂一层醒目的颜色,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以作警戒。

土体内部沉降观测通过在土体内埋设沉降标进行观测。分析沉降标,由导管和套有感应线圈的波纹管组成。导管为硬塑料管,要求有一定的刚度,管杆直挺,两端配有接口装置;波纹管为朔料软管,要求横向能承受土体挤压不变形,纵向能自由伸缩。波纹管套在导杆外面,管上感应周围位置即为测点位置。采用钻孔埋设,钻孔垂直偏差率应不大于1.5%。埋设后波纹管露出地面15~20cm,并采用水泥混泥土固定。导管外露30~50cm,并随填土增高,接出导管并外加保护管。保护措施与沉降板相同。分层沉降测点间距为1m。

沉降监测仪器须待软基处理施工完毕后、垫层顶填土前及时埋设。 (3)孔隙水压力观测 孔隙水压力观测采用孔隙水压力计观测。

孔隙水压力计采用钻孔埋设法,埋设时,采用一孔单只孔压计埋设方法,并应注意封孔。孔压计从砂垫层或碎石垫层底部开始埋设,每隔2m埋设一只。钻孔埋设时,应做好钻孔的详细记录。每一只孔压计埋设后,应及时采用接收仪器检查钻孔是否正常。

待同一观测断面的全部孔压计埋设后,所有孔压计的外引电缆应编好测点号码,而后集中穿入硬塑料管埋入电缆沟,引出路基外进入观测箱内;在电缆沟旁应做好标记,以防施工时截断电缆线。

孔隙水压力计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 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② 读数稳定,测量延滞时间短; ③ 外形光滑平整,体积小; ④ 测量方便,精度符合观测要求。

孔压计须待软基处理施工完毕后、垫层顶填土前及时埋设。 (4)土压力观测

土压力观测采用土压力计观测。 土压力计水平埋设。

土压力计采用挖坑埋设法。挖槽底面应平整密实,埋设后的土压力计必须位置正确而稳固,上下四周约20cm范围用细砂填实。埋设时每只土压力计外引电缆均应编好测点号码,集中引入观测箱,同时记录各测点编号与其对应引线长度;每埋设完一只就应及时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或调换。外引线电缆均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以免遭受损坏。埋设后的土压力计在读数稳定后,才可以进行其上的填筑工作。

土压力计须待复合地基桩施工完毕后及时埋设。 2) 观测频率

(1)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各观测项目的观测时间和频率均相同。

(2)观测频率视不同时期而定,其中填土期为每日观测1~2次;预压期第1~4周隔日观测1次;预压期第四周至第三个月每周1次;预压期第三个月之后至上路面完毕每半月观测1次;从运营开始至设计观测期每半年观测1次。设计观测期为施工开始至运营期的头2年。

第20篇:路基路面简答题

1.路基土方挖运机械和压实机械各有哪些?

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平地机、装载机和工程运输车辆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凸块压路机、轮胎压路机、钢轮轮胎结合振动式、冲击式压路机、平板夯、蛙式夯

2.路基施工的技术准备有哪些?什么情况下进行试验段修筑?

3.填方和挖方的施工工艺分别有哪些?

(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得小于50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cm。

(2)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4)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5)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1)路堑开挖前及施工期间都要注意排水。

(2)废弃的土方应按设计要求运至指定位置,尽可能用于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平整土地开发,并修筑成规则形状的稳定弃土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由于自重荷载造成滑塌等病害。

(3)开挖过程一直伴随测量放样工作,指出挖方界限,检测开挖断面尺寸。为增加保证边坡宽度的可靠度,通常比理论计算值多宽0.5~0.8m。 (4)挖方最终都要采用人工修正边坡,用铲、锄削平光滑的坡面。 (5)对于稳定性差的边坡应及时设置必要的支挡设施。

(6)路堑开挖至路床顶面以后,应对路床土取样进行试验,判断路床表面以下30~80cm土质强度。若符合要求,对于高等级公路一般进行40~80cm超挖,再用路床填料或原状土进行回填压实;若不满足要求,一般要求换填80cm压实。对于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有特殊的开挖深度要求。 4.桥涵及结构物的回填部位应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5.路基压实作用?说明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土基压实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充分压实的路基可以发挥路基的承载强度,减少路基和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可增强路基的水稳性和强度稳定性,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内因(1)土质(2)含水率

2.外因(1)压实功(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2)压实机具(3)压实厚度

1、挡土墙定义和作用?

挡土墙是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结构物。 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 收缩坡脚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 防止水流冲刷路基 整治塌方和滑坡的等

2、挡土墙按位置和结构形式分的类型、使用条件?

 (1)按挡土墙位置分: 路堑挡墙              1)在山坡陡峻处,用以减少挖方量,降低边坡高度,避免山坡因开挖而失去稳定; 2)在地质不良地段,用以支挡可能滑塌的山坡土体。 路堤挡墙

1)在山坡陡峻处填筑路堤,用以支挡路堤下滑; 2)收缩坡脚,避免与其它建筑物相互干扰,减少填方量; 3)保证沿河路堤不受河水冲刷 路肩挡墙

1)支挡陡坡路堤下滑; 2)抬高公路;

3)收缩坡脚,减少占地,减少填方量; 山坡挡墙

支挡山坡覆盖层或滑坡下滑 (3)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 重力式(普通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加筋土式,锚定式(锚杆式,锚定板式),薄壁式(悬臂式,扶壁式),桩板式和垛式等。

3、挡土墙的构造? 1)墙身

  墙面(墙胸)

墙背(俯斜、仰斜、垂直) 有直线形墙背和折线形墙背之分  墙顶及护栏

2)基础(底面:墙趾、墙踵) 3)排水设施 4)沉降缝和伸缩缝

4、挡土墙纵向布置有哪些主要内容?

 ①横向布置

主要是在路基横断面图上选定挡土墙的位置,确定是路堑墙、路肩墙、路堤墙还是浸水挡墙?并确定断面形式及初步尺寸。  ②纵向布置

在墙趾纵断面图上进行墙的纵向布置,布置后绘成挡土墙正面图。包括:

1)分段,设伸缩缝与沉降缝;

2)考虑始、末位置在路基及其它结构处的衔接;

3)基础的纵向布置;

4)泄水孔布置。

 ③平面布置

对于个别复杂的挡土墙,例如高的、长的沿河挡墙和曲面挡墙;绕避建筑物挡墙,除了横、纵向布置外,还应作平面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7、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验算的内容有哪些? 沿基底的抗滑动稳定性, 绕墙趾转动的抗倾覆稳定性, 基底压应力及合力偏心距, 墙身截面强度。

如地基有软弱下卧层存在时,还应验算沿基底某一可能滑动面的滑动稳定性。

8、挡土墙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或基地承载力不足时,应分别采用哪些改进措施?当作用于挡墙基底合力偏心矩大于规定值时该怎办?

   (1)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1)设置倾斜基底2)采用凸榫形基础

(2)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方法1)展宽墙趾2)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3)改变墙身断面形式

3.提高地基承载力或减小基底应力的方法(1)采用人工基础通过换土或人工加固地基的办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2)采用扩大基础

扩大基础的目的是加大承压面积以减小基底应力。

9、加筋土和加筋土挡土墙的概念?

加筋土挡土墙是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一种轻型支挡结构物。

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拉筋的复合土,它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削减到土体中,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10、加筋土挡土墙体的材料(加筋体的材料)? 1.填料

  要求填料易于填筑与压实;能与拉筋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满足化学和电化学标准,从而保证加筋的长期使用品质和填料本身的稳定;且水稳定性好。 通常填料优先选择具有一定级配、透水性好的砂类土、碎(砾)石类土。粗粒料中不得含有尖锐的棱角,以免在压实过程中压坏拉筋。当采用黄土、粘性土及工业废渣时应作好防水、排水设施和确保压实质量等。墙背填料为黏砂土、砂粉土时,路基顶面宜采用封闭层。填料粒径不应大于10cm,填料必须分层压实(严禁采用羊足碾碾压),加筋体填料压实度要满足表6.28的规定。

2.拉筋

特性:(1)抗拉强度大,不易产生脆性破坏,拉伸变形和蠕变小;(2)与填料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3)耐腐蚀和耐久性能好;(4)具有一定的柔性,加工容易,接长及与墙面板连接简单;(5)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拉筋材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条或钢带,也可采用钢塑复合带及土工格栅 3.墙面板

 墙面板不仅要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拉筋端部土体的稳定;而且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预期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又应有足够的柔性,以适应加筋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容许沉降所带来的变形。   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面板宜采用预制件,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80mm。

面板上的筋带结点,可采用预埋钢拉环、钢板锚头或预留穿筋孔等形式。露于混凝土外部的钢拉环、钢板锚头应做防锈处理,聚丙烯土工带与钢拉环的接触面应做隔离处理。

11、加筋土挡土墙内部稳定性有关的破坏形式?内部稳定性分析的内容?

1.拉筋断裂造成的破坏强度不足,或拉筋因腐蚀而强度逐渐下降时,拉筋可能部分或全部被拉断,从而导致加筋体失去内部稳定性 2.填料与拉筋间的摩擦力不足造成的破坏拉筋与填料可能产生相对滑动使加筋土挡土墙发生严重变形 3.加筋体的外部稳定性破坏加筋体整体产生过大的沿基底的滑动变形或绕墙趾的倾覆变形

 加筋土挡土墙内部稳定性有关的破坏形式有两种:

(1)拉筋开裂(被拉断)造成的破坏a)(2)拉筋与填土之间结合力不足造成的破坏b)

   加筋土挡土墙的内部稳定性分析是确定拉筋拉力和验算抗拉强度和抗拔稳定性,与破裂面形状、拉筋与填土间摩擦作用及土压力等因素有关 (1)基本假定

(2)筋带拉力计算1)加筋体自重对第i层筋带产生的拉力(Tzi)2)加筋体上路堤填土对第i层筋带产生的拉力(TFi)3)附加荷载对第i层筋带产生的拉力   

1、一般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修筑的一般路基,设计内容:(1)路基横断面设计(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高度、边坡形状和坡度);(2)(3)拉筋拉力 (4)拉筋长度计算 (5)设计断面计算 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3)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4)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5)附属设施设计。对于特殊路基除上述内容外需针对特殊性进行专门设计。

2.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要求?

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型式:三种类型——路堤、路堑、填挖结合(半填半挖) 1)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0~1.5m 易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应注意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路基两侧均应设边沟。除填方路堤本身满足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外,路床范围内的天然地面也应按规定进行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必要时进行换土或加固处理,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2)高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 高路堤的填方数量大,占地多,易发生沉陷、滑塌等病害。尽量少用,需要论证和验算后使用。高路堤的边坡可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式,或台阶形式。为防止水流侵蚀和冲刷坡面,须采取适当的坡面防护和加固措施,如铺草皮、砌石等。 3)一般路堤,填土高度1.5m至18m

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断面图或设计规定

坡脚处必须设置边沟,上方设置截水沟。边坡坡面易风化时,在坡脚处设置碎落台。上路床(0~30cm)或路床(0~80或120cm)的天然地基,要人工压实至规定的密实度。

丘陵或山区公路。适用于天然地面横坡大,且路基较宽的情况。减少土石方数量,保持土石方数量横向平衡。若处理得当,路基稳定可靠,是比较经济的断面形式。满足填方和挖方的相关要求。

3.路基横断面尺寸要素有哪些?路基特征点是什么? 路基横断面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要素组成。

4.何为压实度?路基压实的意义和机理(作用)是什么?

压实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土压实,人为地使土的密度增大,从而使土的内摩阻力和粘聚力增加,使路基受水的影响减小,路基土的强度与水稳性相对地得到提高。 (1)提高路基的强度(2)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3)显著地降低土的渗透性和毛细作用(4)减少路基的塑性变形 (5)减小冻胀量,提高冻融稳定性

压实度是指路基土压实达到的干密度与标准的最大干密度比值,用K表示。

5.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土的计算参数有哪三个?对于路堑和路堤分别如何确定? 土的计算参数(、c、)

路堑或天然边坡(原状土): 宜采用原位剪切试验、原状土样室内剪切试验及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岩体抗剪强度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可参考规范推荐值,根据岩体裂隙发育程度进行折减。

路堤边坡(与现场压实度一致的压实土): 路堤土宜采用直剪快剪三轴不排水剪试验获得。地基的强度参数c、值,宜采用直剪固结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获得。

6.路基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哪些?规范的方法是什么?如何计算?

力学分析法:数解法、图解法、表解法工程地质法:类似条件,参照经验值

(1)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 (2)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

K100%01.公路自然区划原则是什么,共分为几个一级区划? 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的相似性 2)地表气候的差异性、地带性 3)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 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 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Ⅳ区——东南湿热区; Ⅴ区——西南潮暖区; Ⅵ区——西北干旱区; Ⅶ区——青藏高寒区。

2.理解并叙述公路路基常用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良好的材料。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密实程度好,强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除了填筑路基之外,可以用于铺筑中级路面,经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

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但粘结性小,易于松散压实困难 砂性土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干时虽有粘性,但易于破碎,浸水时容易成为流动状态。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属于不良的公路用土。

粘性土中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粘性土干燥时较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能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力小。 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

(如必须采用不良材料填筑路基,应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并加强排水、采取隔离水等措施。)

3.路基干湿类型有几种?新建公路的干湿类型要求是? 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尚未建成,用路基高度与临界高度比较判别。 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床顶面离地下水位 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4.路基土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有哪些?如何评价?

一般都采用一定应力级位下的抗变形能力来表征 1.土基回弹模量(动态回弹模量)2.地基反应模量3.加州承载比(CBR)

5.常见的路基病害有哪些,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1.路基沉陷2.边坡滑塌3.碎落和崩塌4.路基沿山坡滑动5.不良地质、水文条件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

1、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和性能要求?

带状构造物,公路沿线地形起伏、地质、地貌、气象特征多变 工程量大、投资规模大

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

稳定性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受力状态,从而造成路基失稳;大气降水、大气周期性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 耐久性道路工程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因此路基路面工程要求有很好的耐久性能 表面平整性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表面抗滑性保证车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2、与路基路面工程相关联的学科和课程?

3、路基路面工程的衍变、现存问题、发展趋势?

①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②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③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④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道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               (1)数量少、密度低 (2)质量差、标准低 (3)公路测设和施工水平落后 (4)交通运输管理技术落后

(5)公路建设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应 (6)公路发展水平不均衡

(7)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分散、不联网,规模效益低 (8)路网服务水平低、抵御灾害的能力弱 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不良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或路基对策)技术 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

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旧路面再生)技术 路基路面节能、绿色环保技术 实用快速养护技术

路基路面快速检测及评定技术

路基岗位职责
《路基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