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电站无人值守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0 08:35:33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趋势

第5章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趋势

5.1转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方法

5.1.1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在之前无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方式里,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担任使用调整自动化来对变电站的多种数据信息展开自动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担任远距离的遥控管理工作。此外,管理人员还必须在对电网运载能力、工作稳定以及相关模式等方面进行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装置管理控制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对电网的正常稳定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变电站就必须对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改革,使用局域网将体征自动化体系应用在操作部门,不仅让他们监管数据信息、载电负荷以及各种装置,同时还需要对变电站开展远距离遥控工作。

5.1.2操作队运行管理方法

通常把将操作部门划分为两大组,一组是电站运行巡视管理班,负责检查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此同时还负责变电站的远距离遥控工作;二组是电站巡视操作班,负责检查无人变电站的工作现场以及刀闸开启等工作,在执行具体的控制命令的时候,调度班对运行检测班下达指令,运行检测班必须严格按照调度班的指示来执行工作,远距离控制工作是由运行检测班负责,在开展现场控制工作的时候,巡视操作班必须严格按照运行巡视管理班的指示开展工作并进行汇报。

5.2重新划分通信远动系统主要职责

为了符合调度工作的主要规定,同时完成调度体系的自动化,成立起了通信以及远动控制体系,它们是调度体系的辅助装置,最初是由调度室负责检测维护工作,对主体系的正常工作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无人变电站的逐渐发展完善,

1

在控制体系里的通信以及远动装置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发展成为远距离检测以及控制管理的关键方式,它的工作状况以及运行效果是否正常对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作用。变电站的远距离信息资料收集装置通常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也就是最初的RTU装置以及系统自动化装置,前者主要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展开处理、传送与接收工作,功能比较单一,与其他维护设备具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通常是由远动控制班负责维护管理工作。而在使用了完全自动化装置之后,可以及时的检测各种装置的工作情况,不仅令装置的自动保护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同时也达到了电力体系的“四遥”作用,结合了许多功能特点。收集信息资料以及传送接收和保护设施集合在一起,远动检测与保护管理班之间的装置维护分界点也逐渐模糊起来。所以,可以把变电站的信息资料收集、四遥控制都放置在保护检测班中,调整主站的检测工作由远动班担任,变电站信息资料的传送方式使用了光纤传送,同时在电力体系的光缆中都使用了电力线路架设的方式,令光缆与线路安置在一个通道中。

5.3重新建立并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变电站想要正常、高效的工作,就需要由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在上述规章制度制定的时候,各个管理部门都需要参与进来,进行交流沟通。无人变电站的专业性比较强,只有成立起一系列综合完善的运营管理模式才可以确保变电站的有效工作,才可以让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达到协调统一。通常使用的是岗位责任制,这种方式必须确定变电站中每一位工作者的具体工作范围,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实现相互合作,认真依据变电站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每一位工作者必须明白自己的工作责任,提高责任意识,即使无人看守,但必须有专门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里,必须提高装置管理力度,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装置管理制度,所有的装置、通讯以及

2

远距离装置都需要由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检修,实施记录下工作运转情况,在检修装置的时候,必须留意检测工作票与控制票。

5.4提高变电运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站想要正常、高效的工作,第一步要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从多个方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变电站装置的有效工作和广大使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所有的电站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充足的责任意识,不仅要系统的掌握了解有关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十分熟悉远程检测体系的工作状况,充分掌握信息资料的传送技术。同时,工作人员要重视交接班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的规章制度,假如接班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接班,上一工作人员就不可以离开岗位,从而保证变电站系统可以正常有效的运行工作下去。在变电站的运行工作中,通常都是提前定制一个季度的工作方案。要认真开展倒闸控制工作,管理人员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先制定出管理命令票的有关内容,在模拟处理工作之后,就可以向值班人员传送操作指示,在操作指示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调度所是电网运行工作的重要管理部门,下属班组重要有调度班、操作队、运动组以及通讯组。每个班组的工作职能依次是:调度班负责管理电网的正常工作、载荷检测、管理控制,包括调度形式等;操作队,负责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对各种装置的控制操作,主要是由检测班与巡视控制班构成,使用各种的管理体系对变电站的进行实时检测与设备的远程控制。而巡视控制班主要负责对变电站的巡视和就地管理;而远动班负责电站的检测维修工作;通讯班负责维修保护变电站的光端机以及负责管理调度室的通讯工作。

无人电站在对自身的管理方式展开调整改革之后,对现有的先进的科技手段展

3

开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令所有的检测管理系统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时也使得装置巡视检查效果得到巨大的提升。第一时间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实现预先防范、尽可能避免装置产生事故问题。保证变电站装置能够稳定、高效、正常的运行工作,不仅节约了装置的检修维护投入,同时还降低了排查问题的工作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让变电站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

第6章结论

本次论文中,针对无人变电站的建设工作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研究了其基本特征,根据目前先进的科技手段,描述了无人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对重要的输变电装置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出于输变电装置的关键性以及效益性,上述装置产生事故之后形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十分巨大,为了确保它可以安全、有效、正常的工作下去,开展装置的实时监测工作以及定期维修检测都是十分必要。大力施行各种监测维修技术手段,除此之外,还必须结合最新高科技的、安全有效的装置工作情况检测方式,根据实时的检测数据,分析装置的工作情况,实时、有效地进行检测维修工作,充分提升装置的使用工作效率,从而完成定期检测维修的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借用最新的自动检测技术,保证装置可以安全、有效、正常的工作。

5

致谢

本次论文是在老师的耐心辅导和各种帮助下顺利完成的,无论从开始的选

题、立项到最终的定稿,都包含着导师的付出;导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令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表示由衷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望子成龙、不图回报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给予我的爱和支持让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在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7

参考文献

[1] 刘笙•电气工程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2.[2] 戈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 孟祥萍•电力系统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刘吉来,黄瑞梅,高电压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5] 陈庆红•变电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6] 江西省电力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M]•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7] 姜全华,姜全宏,金正军•浅析数字化变电站技术[M]•科技信息,2008(8):315-327.[8] 李德刚•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J]•农村电气化,2009(11):22-24.[9]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征求意见稿)[M]•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部•2010(2).[10] 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王峰,蔡卫锋•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8):59-79.[11] 方磊,翁周波,张海梁•智能电网中智能一次设备实现方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253-255.[12] 李九虎,须雷,罗苏南,王邦惠•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07.26増刊:44-47.[13] Q/GDW393-2009.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M]•国家电网公司,2010(2).[14] 刘有为,李光范,高克利等•《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导则》的原则框架[J]•电网技术,2003(6):64-76 [15] 张剑光•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6] 鲁丽娟•数字化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技术及其发展[M]•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6).[17] 陈绍光•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探讨[J]•云南水力发电•2005(5).[18] 段秦刚•余南华数字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模式的研究[J]•广东电力,2009.22(10):46-48.[19] 江慧,姜衍君,丁泉,朱杰媛•电力系统程序化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电气专刊,电气应用,2007:S32-S35.[20] 严胜•智能电网变电站集中监控告警专家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25-27.[21] 陈理,孟慧,陶骞•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选型研究[J]•湖北电力,2011-12-28.[22] 周和•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1-06-01.[23] 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D].《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0-10-28.[24] 赵亚强•变电站采用监控五防一体化系统的深入探讨[D]•《信息安全与技8 术》,2010-12-10.[25]

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6. [26] 田成风•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11—01.[27] 吴忆,连经斌,李晨•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及原理研究[J]•华中电力,2011—06—20.[28] 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M]•国家电网公司,2009.12.[29] 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M]•国家电网公司,2010.04.[30] 王璐,王步华,宋丽军,郭志红•基于IEC618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24).[31] 徐大可,赵建宁,张爱祥等•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7.33(1):78—82.[32]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分析报告•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M].2009.11.[33] 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3(2):12—15.[34]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2.[35] FiberOpticSensorsWorkingGroup,Opticalcurrenttransducersforpowersystem:areview[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4,9(4):1778-1788.[36] AczkowskiA,KnothW.CombinedsensorsforcurrentandvoltagearereadyforapplicationinGIS[C].CIGRE.Paris.France.1998.Rep.12-106.[37] GaneshK,Venayagamoorthy.PotentialsandPromisesofComputationallntelligenceforSmartGrids,Power&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J].July26.2009.[38] StevenE,CollierTenStepstoaSmartGrid[J].IEEEPower&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July26.2009.[39] SchettQEnglerF,PetteronKetal.TheintegrationofsecondarytechnologyandnovelsensorsintoGIS[C].CIGRE.Paris.France.l994,Rep.23/13-01

9

推荐第2篇:风机无人值守系统

(1)供电系统监测

系统具有供电系统各开关分合状态实时指示,供电数据实时监测显示,供电系统可以远程控制各开关分闸、合闸等功能。 (2)通讯网络监测

对监控系统通信网中各种子网络、系统、设备、光缆、动力环境等进行综合监测、控制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可为电力通信网络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系统以其组网性能好、运行效率高、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等优点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3)控制设备监测

系统实时监测现场各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后台电子台账,各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记录监测,重点监测设备的跑闹地漏等问题。同时控制系统具有远程单机、联机控制设备的启停等功能。 (4)驱动装置监测

系统可以在多种方式下运行(手动、自动、就地)。设显示仪表、操作按钮、计算机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上位机操作实现程序自动运行,也可以通过操作台的按钮实现手动运行,还可以通过开关柜实现就地控制。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节电效果显著。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对电网的冲击。电机将在低于额定转速的状态下运行,减少了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过载、过压、过流、欠压、电源缺相等自动保护功能。运转状态灵活多样,可手动控制也可完全实现自动控制,且可与其它自控装置进行电气连锁,实现系统的自动保护及计算机控制,不会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优化了电机起停性能,减少了风机切换过程的停车时间。操作简单、直观、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5)风机设备及辅助设备运行工况监测:运行状态、振动监测、喘振监;

系统具有在线监测通风机的喘振状态,能动态显示通风机的运行工况点、喘振裕度,并具有喘振预报功能,当风机在接近喘振区时能够及时报警。 (6)通风运行工况监测:瓦斯、温度、负压、风量 ;

系统通过I/O接口采集与实时监测风机的各项参数。风量、负压、风速、瓦斯、一氧化碳、风机振动等风机运行实时数据,根据运行情况可实时输出各种特性曲线,能够将监测系统的各项参数、数据传输通过我矿环网,实现矿方对风机运行状况的实时远程监视,并通过互联网将风机运行状态及故障实时传送到供货方物联数据平台,及时发现并对风机控制系统故障进行远程分析判断及维护。 (7)人员行为操作监测与记忆。

上位机系统具有操作人员登录记忆功能,做到有据可查,操作时只能是系统规定的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准确记录每一次的操作和时间等功能。 (8)在线监测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分析,设备检测环节与执行机构要准确可靠.系统应具有在线振动故障分析和判断功能,能自动分析判断振动类型、振动部件、发展趋势、处理建议等内容。具有监测数据自动存储、记录报表生成、故障记录查询、在线打印等功能。控制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故障自检、诊断”功能,当风机在运行或启动过程中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通过主控台上触摸屏的人、机对话功能显示出报警指示内容。通过“故障自检、诊断”功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报警。

(9)要研究关键参数在线检测、声音分析、振动分析、图像分析等,软件要有诊断分析,分析出来要有措施,要有执行策略;

推荐第3篇:无人值守变电站解决方案

无人值守变电站解决方案

随着国家电网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SDH、PDH、微波等传输方式的电力专用通信网已经逐步完善,为各项网络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以该通信网为基础,建立无人值守变电站已经成为近几年国家电网的工作重点。

变电站(所)是电网的枢纽,也是当前电网现代化改造的核心,而无人值守变电站(所)则能够帮助电力部门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目前,变电站(所)都有“三遥”(遥控、遥测、遥信)系统,基本可实现调度中心集中调度、变电站(所)设备无人值守。但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所)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员入侵、火灾、水浸、自然灾害、站内设备安全等。

随着电力部门信息通信网络的完善以及远程图像监控技术的发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所)已成为可能。科达(KEDACOM)基于多年服务电力行业的经验,结合自身网络监控产品的优势推出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解决方案:通过在各变电站(所)设置监控点,在调度中心设立监控中心,调动员可及时掌握各变电站(所)图像、数据、参量等信息,及时直接地掌握各站点情况,快速处理各类问题。我们可以把远程图像监控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称作“遥视”,与前“三遥”合称“四遥”。“四遥”的应用将积极推动电力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的管理。

需求分析

对于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把变电站(所)内外图像信息实时上传到调度中心,便于调度中心随时查看变电站情况;

2、提供数据采集功能,及时把变电站内一些设备数据上传到调度中心,便于管理员对系统设备情况进行掌控;

3、提供报警联动应用,及时上传站内非正常信息(如火灾、人员入侵等),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便于调度中心及时处理紧急问题;

4、提供远程维护功能,对于现场维护人员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专家可通过音频系统给予指点,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

5、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与电力部门原有自动化系统整合。

根据以上主要需求,结合电力网络现状,下面我们具体阐述“遥视”系统解决方案。

组网方案与组网说明

在各变电站(所)设立监控点,在市、县调度中心设立监控中心,通过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组建视频监控系统。组网示意图如下:

如上图所示,在变电站(所)设立监控点,部署编码器、摄像机、报警设备等,构成监控前端系统,所有信号通过编码器经电力信息通信网上传到调度中心;在调度中心设立监控中心,部署监控中心平台、存储系统、电视墙系统、调度坐席,接收前端数据,进行解码输出显示、集中存储、管理控制;领导可以使用电脑通过网络登陆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和应急指挥。

1、调度中心 在调度中心部署KDM2800系列监控中心平台、VS系列存储系统、KDM系列解码器以及管理电脑,构建监控中心,实现统一管理。

KDM2800系列监控中心平台主要负责全网监控设备的注册、管理、码流的转发、切换、录像等功能。KDM2800系列监控中心平台可提供CU客户端,方便用户浏览监控图像,进行图像抓拍、录像、切换、配置等功能。

VS系列磁盘阵列主要完成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存储,实现存储备份方便后期查阅;VS 系列存储系统可分为USB磁盘阵列柜和IP SAN磁盘阵列柜,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

KDM系列解码器主要实现数字码流解码输出上电视墙,科达提供单路和多路集中的解码器,可根据实际应用选配。

其他可根据需要配置麦克风、音箱等设备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2、变电站(所)

变电站作为系统前端点,主要部署视频编码器、摄像机、报警设备、门禁系统以及其他设备。

视频编码器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主要完成监控点图像的编码和上传。科达KDM系列视频编码器采用MPEG-4编码协议,能够实现CIF、4CIF/D1格式的图像,同时具备双向音频对讲功能,具备报警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RS485控制接口,能够接入门磁、红外、烟感、拾音器扩音器等报警设备,同时可以通过RS485控制口完成对前端摄像机的控制。

摄像机为监控图像采集设备。一般摄像机可分为球机和枪机,根据应用场合可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具体如何选择可根据现场情况配置。对重点设备的监控可采用定向式枪机,在变电站周界等可配置球机。对于变电站的应用来说,一般有夜间监控的需求,因此摄像机需要支持彩转黑,必要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置红外灯和补偿光源。

门禁系统部署在变电站,可对内部员工出入进行登记,当有人非法入侵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输出到视频编码器,并通过监控系统上传到监控中心。

烟感、温感设备主要检测环境温度和烟尘,预防火灾发生。当有警情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输出到视频编码器并上传到监控中心,及时反馈变电站内情况。

红外对射报警器主要部署在变电站周遭围墙等处,当有人翻越围墙进入到站内时,就会隔断红外线触发报警。报警信号经编码器和监控系统后及时在监控中心反馈,提供现场警情。

拾音器和扩音器为音频对讲设备,可以通过编码器音频接口接入监控系统,实现监控中心管理员和监控现场的语音对讲。

系统功能

1、图像与信息实时上传

图像的采集和上传是本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通过监控现场摄像机和编码器可把图像信息通过IP网络上传到调度中心,调度员使用电脑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浏览,同时可通过解码器解码输出到电视墙显示,便于调度中心随时掌握变电站情况。管理员可通过控制软件或键盘对前端摄像机进行遥控、抓拍等操作,更细致地了解变电站情况。领导在办公室也可以通过电脑随时了解变电站情况。

2、报警联动与应急处理

在变电站内部署报警设备,如烟感、温感、红外等,当有警情出现时,系统可立即触发报警联动:1)在调度中心管理员监控电脑上进行文字、声音提示警情;2)自动把现场图像切换到电视墙上显示;3)对相关监控点进行图像录像存储,供事后查阅并可作为警情处理依据。调度中心管理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马上采取紧急预案解决现场问题。

3、远程系统维护指导

对于某些变电站设备故障,到现场的一般维护人员可能无法解决,如果再让专家到现场解决问题则会带来人力、时间、费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紧急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更不能拖延时间。此时,通过该系统,专家可在调度中心直接通过图像浏览现场问题,并通过双向音频对讲功能给现场维护人员指点,远程指导现场维护人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缩短问题解决时间,减少人力、时间以及费用成本。

4、信息实时存储与查阅

在调度中心可部署存储中心,把所有变电站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存储数据可随时调看、导出,方便事发后及时排查故障原因,帮助准确定位故障。存储部署方式可采用集中存储或集中存储+前端存储的方式,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存储解决方案。

5、其他功能

除了上述基本业务外,系统还具备电子地图、智能监控等扩展应用功能,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充分体现无人值守的意义。

推荐第4篇:无人值守变电站题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规定通用制度题库

一、填空题

1、变电运维班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各项( )、技术标准和( )。

2、运维班值班方式应满足( )和应急工作的需要,运维班( )小时应有人应急值班。

3、运维班运维人员与调控部门业务联系(包括操作联系、开收工、异常和故障处理等)均应( )并做好( )。

4、运维人员应按照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 )。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不得( )。

5、交班负责人按交接班内容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接班人员确认无误后,由交接班( )后,交接班工作方告结束。

6、运维分析分为( )和( ),主要是针对设备运行、操作和异常情况及运维人员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订防范措施,提高运维工作质量和运维管理水平。

7、对于不具备可靠的( )和( )的设备,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8、熄灯巡视指夜间熄灯开展的巡视,重点检查设备有无电晕、( ),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9、运维班接到工作票后,应根据工作任务和无人值守变电站( ),认真审核工作票上所填( )是否正确、完善并符合现场条件。

10、危急缺陷处理时限不超过( )小时;严重缺陷处理时限一般不超过( )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11、运维班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 ),并做好( ),提高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12、在每年汛前应对防汛设备进行全面的( )、( ),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13、每月应检查( )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 )并做好记录。

14、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不得随意( ),停用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

15、无单独巡视设备资格的人员到无人值守变电站( ),应在运维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 )。

16、运维记录台帐的填写应( )、准确和( ),便于查询。

17、雨季来临前对可能积水的地下室、电缆沟、( )及场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做好防进水和排水措施;

18、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 ),并向发令人汇报。待发令人( )后,方可进行操作。

19、第一种工作票应至少在工作前( )送达(或传真、局域网传送)运维班,第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可在进行工作的( )预先交给工作许可人。

20、操作预令应由调控中心下达至相应的运维班。运维人员对预令发生疑问时应及时与( )联系。倒闸操作时应以正式的( )为准。

二、单选题

1、运维班运维人员外出工作时,应保持()畅通。A、通讯B、车辆C、设备D、工具

2、运维班班长、技术员应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监督、考核巡视检查质量。A、检查B、巡视C、培训D、讨论

3、运维班当值人员接到工作负责人的电话申请,需核对工作内容并再次确定现场无需布置安全措施后,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并许可开工,()应在相关记录簿上做好记录。

A、工作负责人B、值班长C、工作许可人D、工作票签发人

4、工作票终结后,()及时向运维班和调控中心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A、值班长B、值班员C、验收人员D、工作许可人

5、大风(台风)前后,应重点检查设备()、设备防雨罩等是否存在异常。A、引流线B、导线C、刀闸D、地线

6、对于进入无人值守变电站工作的临时工、外来施工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经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在()的带领下,方可进入无人值守变电站。

A、工作负责人B、值班长C、工作许可人D、运维人员

7、使用过的操作票由运维班专人统一整理、保存,保存期至少()。

A、2年B、半年C、1年D、3个月

8、()负责审批工程生产准备费用。

A、国网基建部B、国网运检部C、国网发展部D、国网营销部

9、()负责组织、指导、监督生产准备物资的招投标工作。A、国网基建部B、国网运检部C、国网物资部D、国网发展部

10、各级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为生产准备的()单位。A、项目监督B、技术实施C、技术支撑D、检修监督

11、运检单位所属班组为生产准备的具体()。

A、执行班组B、实施主体C、归口部门D、管辖部门

12、工程交接验收工作组组长由()担任。

A、基建管理部门B、运检管理部门C、物资管理部门D、发展管理部门

13、()应按照公司及省公司要求,及时配备必需的生产及管理人员。A、运检班组B、运检单位C、检修分公司D、地市公司

14、各级运检部(检修公司)根据工程概算向对口()上报工程生产准备费用结算资料。A、发策部门B、基建部门C、物资部门D、运维部门

15、各()单位负责依规计列工程生产准备费用。A、项目法人B、监理单位C、建设单位D、运维单位

16、工程投运后,由各级()及时组织开展新设备投运后首次设备状态评价工作。A、运检单位B、项目建设单位C、设备状态评价中心D、项目管理单位

17、验收组逐项核实工程满足竣工移交投产条件后,按()的原则,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A、归口管理、分级负责B、谁验收、谁负责 C、规范管理、无缝交接D、严格控制、定期考核

18、对验收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消缺,整改完成后组织()。A、复查B、复核C、抽查D、检查

19、验收复核完成后,验收组向()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报告明确是否具备投运条件。A、运检部B、基建部C、启委会D、检修分公司

20、四类变电站是指除

一、

二、三类以外的()及以上变电站。A、66kVB、220kVC、110kVD、35kV

三、多选题

1、运维班运维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定和制度,完成所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现场()及事故处理等工作。A、倒闸操作B、设备巡视C、定期轮换试验D、消缺维护

2、接班后,接班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召开本班班前会,根据()情况等,布置安排本值工作,交待注意事项,做好事故预想。

A、天气B、运行方式C、工作情况D、设备

3、()时,运维人员应持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卡)开展设备巡视,巡视项目和标准按照各单位审定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卡)执行。

A、例行巡视B、正常巡视C、全面巡视D、专业巡视

4、()名单每年应由安全监察部门审查并书面公布

A、工作票签发人B、技术员C、工作负责人D、工作许可人

5、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包括()。

A、设备定期评价B、临时评价C、设备评价D、设备动态评价

6、定期检查()等设备的防雨罩是否完好,端子箱、机构箱等室外设备箱门是否关闭并密封良好。A、刀闸B、电流互感器C、开关D、瓦斯继电器

7、运维人员负责变电站防误装置的管理,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等工作。A、巡视B、维护C、更换D、检修

8、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辅助设施主要指为保证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而配备的()、通风、制冷、采暖、除湿、生活水系统、照明系统、道路、建筑物等。

A、消防B、排水C、安防D、工业视频

9、运维班每月应结合()维护等工作制定巡视计划,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A、停电检测B、停电检修计划C、带电检测D、设备消缺

10、各开关柜、端子箱和机构箱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设备室、()、控制楼、设备间、保护小室等出入门应设置防鼠挡板。

A、主控室B、通信机房C、高压室D、蓄电池室

11、生产准备工作坚持的原则有()。

A、精益管理B、规范验收C、提前介入D、归口管理E、无缝交接

12、生产准备管理实施()管理模式。

A、分级负责B、统筹安排C、逐级落实D、归口管理E、无缝交接

13、本规定所称的生产准备及验收是指输变电工程从()及投运后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生产管理工作。A、可研B、设计C、建设D、验收E、启动

14、本规定主要包括运检责任划分()、检查考核等内容。A、工程前期介入B、生产前期准备C、工程启动验收投运 D、工程交接管理E、投运后续管理F、生产准备费用管理

15、国网运检部履行的职责有()。

A、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 B、根据行业标准和公司相关制度要求,组织制定生产准备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C、指导、监督和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生产准备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生产准备执行情况的检查。

D、负责总部直接投资的输变电工程生产准备工作,组织开展跨区电网工程生产准备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

E、组织国网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开展跨区电网工程生产准备技术监督工作。

16、国网发展部组织进行()工作。

A、选线B、选址C、可研评审D、可研批复

17、工程启动验收组织机构包括()等若干专业小组。A、变电一次组B、变电二次组C、监理组D、土建组

18、各专业验收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现场验收。()派专人全程配合各验收小组工作。 A、施工单位B、设计单位C、基建单位D、监理单位

19、带电检测的设备范围主要包括变压器、组合电器、断路器、()、穿墙套管、高压电缆、开关柜、电容器、电抗器及其他相关二次设备等。

A、隔离开关B、互感器C、耦合电容器D、避雷器 20、动态评价主要包括新设备投运后的()、不良工况评价、检修评价、新发布家族缺陷后的评价等。 A、开关评价B、首次评价C、缺陷评价D、带电检测评价

四、简答题

(一)危险品管理有哪些规定?

(二)什么情况下应进行特殊巡视?

(三)什么是例行巡视?例行巡视的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四)巡视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五)带电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那些?

(六)日常维护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七)交接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八)根据重要程度,将变电站分为哪类,都是如何定义的?

(九)倒闸操作的规定?

(十)防误装置管理的规定?

推荐第5篇: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暖中暖-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一、综述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城镇集中供热,各地供热公司新建换热站大多都是无人值守换热站,同时对老的换热站的改造也在向无人值守换热站靠拢。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ZN-HRZ型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测控技术于一体,并针对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终端用户三个部分,提出三个主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监控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可对热网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进行信号采集测量、控制、远传,实时监控一次网、二次网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运行状态,及水箱液位等各个参数状态,进而对供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在供热期间可按室外温度调节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可手动、自动切换),达到按需供热,实现气候补偿节能控制,也可以进行分时分区节能控制,可以实现供热全网热量平衡及节约能源。

二、控制目的

1、宏观掌握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

2、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

3、以节省总供热量为目标,在满足热网用户基本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总供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更好地进行供热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及时检测报告供热系统故障,作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5、为热网如何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分析基础和分析依据。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主要能耗来源,为今后的节能挖潜改造提供条件。

三、系统组成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由上位机—通讯—下位机构成;

(一)上位机由工控机、系统软件、彩色液晶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构成;上位机即为监控中心的监控系统。上位机既是底层下位机数据传输的接受者,也是管理者对整个热网系统进行调控并将命令下发到下位机的施令者。上位机监测界面直观、方便的把当前所有数据显示出来,并将完成各个监测点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开关量等参数的采集、整理、存储,具有数据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功能;且在上位机可操控底层设备的启动、停止等功能。可调控补水泵、循环泵的启动、停止及频率参数设定。

为了解决供热系统中热量的生产和系统热网所需的热量经常不相匹配的供热问题,本公司专门研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供热系统锅炉的监控系统软件。本系统软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高可靠的PLC设备开发而成。软件可根据室外温度和整个热网所需热量的对应表关系自动完成锅炉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工作(如炉排、鼓风机、引风机等的转速),使得锅炉输出的热量既不因过剩而浪费,又能满足整个热网所需的热量,实现了热源和热网的联动运行,有效地使热量的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在一起。本系统软件主界面采用Flash制作,美观、直观、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二)通讯的方式主要有市话网、宽带网、专用网和GPRS、ZigBee(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几种方式,数据的传输具有高效、实时、准确等优点。可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选取合适的通讯手段。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远程通讯功能可以分为远程采集、远程控制、远程调节。

 远程采集:可以定时采集,也可以实时采集;  远程控制:对电动阀、循环泵、补水泵进行控制,实现策略性及定向自动控制;  远程调节:可以实现现场控制器的远程调控,修改控制策略,修改报警参数值等。

(三)下位机由PLC控制器、触摸屏、变送器、传感器等组成。下位机是上位机命令的执行者,同时兼具把底层设备的数据上传。同时也可利用触摸屏在下位机进行操作设置,并可实现气候补偿供热、分时分区供热等。

四、系统特点

1、监测界面直观、简洁,可方便操作、性能稳定,功能可按需二次开发,数据传输率高;

2、下位机操作采用触摸屏方式,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数据显示简洁明了;

3、监控系统对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从而避免了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系统故障;

4、监控中心软件具备报警管理功能,每条报警信息应该包含报警站点、报警发生时间、报警参数及当前值等详细信息;

5、操作人员可通过上位机控制底层设备,无须去现场操作,可靠性高,节省人力物力。

五、自动控制实现

(一)数据采集

中暖(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设计制造无人值守换热站5座,换热站为双环路系统,控制器点数均以双环路点数标准设计。另外循环泵和补水泵均采用变频,变频和控制器安装在各自的配电柜中。在供热公司建立一个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和各个换热站的通讯采用的GPRS无线方式,现场控制器采用s200控制器。要达到自动控制首先要了解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所以数据采集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大前提。

供热系统的参数模拟量居多,开关量相对较少。另外,供热系统的参数相对变化较慢,所以对提供数据采集的控制器要求为:

1、数据稳定可靠,并不要求过高的采集频率。

2、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例如计算瞬时流量、计算供回水压差、温差等。

3、有一定数据存储能力,提供给远程的上位机管理软件。

4、工作方式切换功能

5、参数设定功能。可接受监控中心的远程参数设定,也可接受现场触摸屏的参数设定;

6、温度、压力、流量信号的采集功能;

7、通讯功能。内置通讯连接接口,作为被叫方,接受监控中心的访问命令、控制命令;

8、连网全系统自动控制功能。根据监控中心下载的局部控制目标参数实现自动控制。采用专家PID调节算法、滞后调节等算法,调节换热器的一次管网高温水流量(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实现),从而控制二次网的供/回水温度;

9、独立自动控制功能。根据运行人员通过现场触摸屏设定的参数,独立完成控制任务。

10、手动控制功能。运行人员通过对现场触摸屏直接设定电动调节阀开度,直接调整换热站一次管网高温水流量。

(二)远程通讯

通讯网络承担工作站与各个现场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是整个监控项目的桥梁,是保证热网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监控系统采用的通讯方式有多种形式。应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何种通讯方式。

热网监控系统的通讯从通讯方式可以分为:市话网、宽带网、专用网和GPRS网。

1、市话网通讯方式的特点:

(1)供热管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须实时在线。所以,通讯方式采用拨号方式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2)有线通信时,要先拨号以后才能通信,速度比较慢。运行费用较低。

(3)维护均由电信部门负责。

(4)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5)覆盖面广,信号稳定。

2、宽带网通讯的特点:

(1)用于已完供热管网,无须土方开挖。

(2)申请ADSL方式通讯,只须按月交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实现网上通讯,无自维护量。

(3)永远在线: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4)每次登录Internet只需要一个激活的过程,一般仅需要1到3秒钟。

(5)高速传输:由于ADSL采用了先进的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快。 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申请加密机制,数据可以在公网上安全地传输。

(6)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7)系统依托相应的软件,可以灵活实现点~点、点~多点、中心~多点的对等数据传输。

3、专用线路的特点:

(1)敷设专用通讯光缆,特别适用于新建供热管网,可与供热管道一同敷 设,减少土方开挖量,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费用,但维护量大,维修费用多。

(2)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3)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4、GPRS无线通信的特点

(1)永远在线:通信时,不需要象PSTN那样要先拨号以后才能通信。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2)快速登录:GPRS无线终端一开机,即已经与GPRS网络建立了连接。每次登录Internet只需要一个激活的过程,一般仅需要1到3秒钟。

(3)高速传输:由于GPRS采用了先进的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的最高理论值可达171.2kb/s。

(4)按量计费:GPRS网络按照用户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没有数据流量传输时,用户即使在线,也不收费。

(5)覆盖面广:目前,GPRS网络已基本覆盖了所有GSM网络,偏远地区不再是数据传输的盲区。

(6)可移动性:企业对系统所有设备有自主权,无需与运营商交涉,可以自由分配。

(7)可靠性强:系统具有纠错、重发机制,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其次,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在GPRS网络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稳定工作,而无需人工干预。

(8)安全性高: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入了加密机制,数据可以在公网上安全地传输。

(9)无人职守: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10)灵活方便:系统依托相应的软件,可以灵活实现点~点、点~多点、中心~多点的对等数据传输。

热网监控系统远程通讯从功能可以分为三部分,远程采集、远程控制、远程调试。

1、远程采集

远程数据采集可以定时采集,也可以循环采集,即可以采集当前的实时数据,也可以采集过去的历史数据(要求数据采集设备能存储至少一周的历史数据,已备通讯设备故障时数据不会丢失)。

2、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是无人值守换热站的重要环节,包括对阀门的控制(手动开关阀门)、控制策略的选择(经验调节、定温调节、手动调节等)供水温度值的设定、循环泵的起停、补水泵的起停等。

3、远程调试

理想的通讯方式不但解决了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控制,还可以实现现场控制器的远程维护,修改控制策略,修改报警参数值,等等。可以减少去现场的次数,并且可以迅速的了解现场控制器的工作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温度控制

要使用户家里温度更加舒适,必须保证换热站供出的温度(热量)合适,这样我们就根据不同情况对换热站的二次出水温度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大致分为,经验调节、定温调节、分时段调节三种。

1、经验调节

即根据以往的供热经验,在不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保证不同的二次网供水温度。各个控制器输入二次供水温度调节曲线,系统通过检测二次网供水温度和室外温度,自动调节一次网的阀门开度从而达到二次网的设定供水温度值,实现换热站的质调节。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曲线进行修改。曲线如图:

2、定温调节

用户可任意设定供水温度值,系统将自动调节一次网的流量从而使二次网供水温度稳定在此设定值。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设定值进行修改。

3、分时段调节

在不同的时间段设定不同的二次网供水温度,本方式支持在不同的时间段修正固定的供水温度设定值(经验调节曲线或固定供水温度),这样可生成一条更经济的运行曲线。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曲线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固定供水温度运行(红色)+分时段修正运行时的实际供水温度(黑色)曲线:

(四)压力控制

无人值守换热站中压力控制主要是二次供水压力(或者是二次供回水压差)和二次回水压力的控制。分别通过调整循环泵变频频率和补水泵变频频率实现。变频恒压供水已经用得到很多,这里就不再说明。需要强调的是几种故障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1.二次供水压力过高,供热系统中,此故障是个比较严重的故障,需要系统停止运行进行检查,否则有可能会造成用户家里暖气片的损坏。

2.二次回水压力过高,系统设置超压泄水电磁阀,报警发生时自动打开电磁阀泄水。

3.二次回水压力过低,为了保护循环泵,此报警发生时系统应该停止运行并报警。

4.补水箱水位过低,应该停止补水,避免补水泵长期无水运行造成损坏。

5.补水箱水位过高,应该关闭自来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6.有些换热站生水压力不足或防止短时间停水,应该设置生水箱。

另外,控制器和变频器进行通讯,设定和读取变频器的参数如: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电流等,以便了解水泵电机的运行情况。通讯方式可以通过一根通讯电缆实现。

(五)报警管理

无人值守换热站的监控中心软件具备报警管理功能,每条报警信息应该包含报警站点、报警发生时间、报警参数及当前值等详细信息。软件对过去的报警可以按站点或按时间进行查询,并记录报警的处理人和处理时间。

(六)权限设置

监控系统对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从而避免了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系统故障。

六、结论

监控系统还可以设置巡检记录,巡检人员每到一个站点检查完毕,到控制器上按一下,控制器就记录了当前巡检的时间,和当天已经巡检的次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运行人员的管理。

总之,无人值守换热站很好的实现了对换热站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了供热质量。满足了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个换热站的运行数据,使管理更加有地放矢,有效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提高公司效益。通过热网智能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个换热站的运行数据,使管理更加有地放矢,有效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大大提高公司效益。典型案例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包头市供热公司、京煤供热集团等。

推荐第6篇:变电所无人值守设计[推荐]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

设计资料 设 计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2月19日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1.项目简介................................................................................................3 2.供电系统设备组成 ...............................................................................3 3.供电系统无人值守系统设计 ...............................................................4

3.1控制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5 3.2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5 3.3 主控室子系统 .............................................................................5 4.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的功能 ...................................................................5

设计资料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1项目简介

大冶铁矿开关站和牵引变电所是保证全矿生产及生活用电的一个重要生产岗位。目前,供电车间采用本地、人工操作为主的控制方式,主要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是一个构筑在网络基础之上的时代,基于IP上的各种新应用也迅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如视频应用)需占用较大带宽,以前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应用不多,现在由于高带宽的迅速普及,网络多媒体应用已逐渐普遍。基于IP技术的各种视频通讯应用,如网络远程视频监控也应运而生。

现在电力部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准备在变电站、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随着电力部门网络的全面改造,各变电站、变电所都有了相应 的通讯网络,使远程监控成为可能。在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可以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变电站、所有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反应。

变电站现在一般都有“三遥”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遥视系统,将变电站、所得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所前端的设备、服务器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并进行监控、存储和管理。电力遥视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武汉迪赛威有限责任公司积累了多年视频领域的开发研究经验,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H264变电站遥视监控系统,正适应了电力部门变电站遥视系统的需要。该系统能够对变电站、所的有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变电站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反应,能够切实提高无人或少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水平。

设计资料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2开关站、牵引变电所设备组成

开关站共有高压配电盘23个(2个进线盘,2个PT盘,2个所变盘,1个电容盘,1个联络盘和15个馈电盘)。牵引变电所包括交流和直流配电盘,其中交流高压配电盘17个(2个进线盘,2个PT盘,2个所变盘,1个联络盘和10个馈电盘),直流部分共13个直流盘和2个硅整流盘。

3供电系统无人值守系统设计

无人值守控制系统可分为三个个子系统,分别是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和主控室子系统。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1 无人值守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设计资料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3.1控制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由PLC、VS3000系列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综合操作台、各类互感器、以太网交换机、单模光纤收发器、嵌入式模块等设备和软件组成。主要完成各类参数采集、运行监控和保护等功能。具体配置如下:

(1)牵引变电所PLC:采用西门子 S7-300系列PLC,DI量为60点;控制输出DO 为60点;采样输入AI为2路;控制输出AO 为2 路;以太网模块1个。

(2)互感器:电压变送器17 只

,电流变送器17只。 (3)牵引站电缆沟、泵房水位测量:液位计2个。 (4)牵引站明火传感器3个,温湿度传感器3个。

(4)以太网交换机2台、显示器1台、MODBUS-TCP通讯线等辅材1批。

3.2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工业网络摄像机:包括枪机、球机、支架等设备组成,带云台功能。牵引变电所1套。负责把牵引变电所内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光纤网络传输给开关站和相关科室,保障无人值守功能的实现。

3.3 主控室子系统

由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报警器、综合操作台、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组态软件等组成。主要完成对牵引变电所内站所设备控制、监视及报警功能。视频硬盘录像机接收各摄像机的视频信息并录像,通过网络控制各摄像设备的云台动作。视频信息和控制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给连接在矿局域网里面的各科室计算机,以实现多维监控。

4无人值守系统的功能

(1)使开关站站所人员能通过人机界面观察牵引变电所内环境、设备运行情况,计量显示等。

设计资料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大冶铁矿开关站无人值守系统设计方案

(2)实时监测功能。可实现监测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各盘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跳闸报警,各盘的计量参数等,当牵引变电所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或需要检修时,系统警报。

(3)系统保护功能齐全。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故障警报和火灾预警等。 (4)远控及通讯组网功能。通过MODBUS-TCP通讯系统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及监测,同时具备通讯组网及扩展功能。

(5)全天候24小时视频监控变电所及周围环境功能。

设计资料 武汉迪赛威工控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第7篇:水井无人值守系统[材料]

水井无人值守系统

一、概述

水井无人值守系统适用于供水企业远程控制管理自备水源井,水厂操作人员可以在水厂控制室远程监测所辖水源井的工作情况,可以远程控制水源井水泵的启停;水司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及公司主管领导可以远程监测水源井的工作情况及水厂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

水井无人值守系统也适用于电厂、钢厂等大型企业远程控制管理自备水源井。

二、系统组成

水井无人值守系统是水司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由水司调度中心、水厂监控中心、通信平台、泵房测控设备组成。

三、通信平台

水司调度中心、各水厂、各职能部门之间数据通信在局域网内完成;水厂与调度中心之间一般租用或铺设光纤;水源井与水司调度中心之间采用GPRS无线通信。

四、水源井远程测控终端的功能特点

◆ 采集水井水位、出口压力、出水流量、阀门开度、安防报警等信息。

◆ 采集水泵启停状态、运行时间、工作电流、工作电压、电能等电参数。

◆ 支持水泵启动柜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水泵的启停,控制模式可转换。

◆ 电流过大、缺相、水位过低、控制柜保护、井房停电、闲人进入等状况发生时,立即上报告警信息。

◆ 支持GPRS、短消息等无线通信方式。

◆ 存储、显示、查询井房监测数据及工作参数。

◆ 支持就地、远程设备维护。

◆ 支持自动拍照、远程拍照功能,照片可就地下载、可上传。

◆ 光纤通讯时,支持实时视频监控。

五、监控中心主要功能

◆ 主界面以地图图片为背景,显示所有水源井位置和运行状态。

◆ 远程监测所辖水源井的安防情况、运行状态;远程控制所辖水源井水泵的启停。

电话:0315-7872693

◆ 远程设置各水源井监测点水位计、压力变送器量程;远程设置水源井测控终端运行参数。

◆ 具备历史记录、报警信息的存储、查询、输出管理功能。

◆ 可以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并支持报表输出、打印功能。

六、软件界面展示

电话:0315-7872693

推荐第8篇: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规定

动力分公司变电所(站)管理细则

一、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职责是:

1.依据调度指令正确地进行倒闸操作。

2.对全站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按时进行巡视检查,抄表和计算电量,发现缺陷和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

3.当发生事故、障碍时,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汇报。

4.完成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5.当运行方式改变、恶劣天气、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和缺陷有发展时,认真做好事故预想。

6.完成电器设备工作的安全措施,办理工作票的开工和完工手续,并对设备进行完工验收。

7.按规定进行故障处理。

8.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报表。

9.做好变电站保卫、保密、消防和环境卫生工作。

二、各供电队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管理要求:

1.各供电队变电人员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熟悉掌握高压供电方式,变电所的运行方式。

2.必须熟悉掌握高、低压开关及各种开关的手动和电动操作方法。

3.熟悉变电所的各开关的停运情况及供电范围。

4.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填写有关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

5.熟悉公司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湛江港电力调度规程》。

6.认真执行倒闸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

7.应有查找一般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巡视检查:

1.无人值班变电所按《变电所巡回检查制度》,规定的检查内容对供电设备,设施进行巡视检查。每天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力调度及中队领导,按《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解决处理。

2.无人值班变电所按《电气设备保养制度》的内容对设备做好日常保养,每月1~~2次保养。保养时,所属的部门领导及技术人员要参与保养督促工作,发现设备问题及时处理。

3.认真执行变电所倒闸操作制度,变电所交接班制度,变电所进出所制度,变电所设备检修安全制度;变电所巡回检查制度,和按时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四、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检修及故障处理

1.变电人员对无人值班变电所进行巡视检查对发现故障或设备出现异常,应两人进行报告电力调度解决处理。解决不了的,应及时向电力调度报告,对处理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电力调度根据故障情况,安排维修队人员检修。

2.对无人值班变电所进行检修。预防性试验,工程施工时,值班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做好停电,检查,送电工作,恢复送电后,报告调度。在设备无异常情况下方可离开变电所。

3.调度在得知无人值班变电所停电时。通知所属供电队变电人员应立即到变电所进行检查处理。

4.无人值班变电所,巡视设备时要搞好变电所的清洁卫生工作,认真填写好相关的记录。

推荐第9篇:无人值守门禁系统解决方案

概述 该门禁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自带的TCP/IP 接口 和 比较便宜的普及型路由器 ADSL上网设备, 充分利用电信基站自有的ADSL宽带上网资源,利用免费的虚拟动态域名的先进方式,通过Internet互联网 联网到电信中央控制室,以最佳的性价比实现对全市 全地区的所有数千甚至上万个无人值守基站的出入管理进行实时的 安全的 稳定的 全面的集中管理和调度.

附送的“考勤系统”可以帮助统计全城的维护人员考勤情况,维护人员可以不用来总部考勤,自己到自己的今天的基站工作地点考勤即可,提高了效率,也加强了管理。 附送的“在线巡检”系统,可以管理和监督维护人员自觉按时高质量地巡检工作。

附送的“防盗报警”功能,可以帮助做好无人值守基站的防盗窃工作。驱动警笛可以威慑现场作案人员,总部也会实时获得报警信息。

本解决方案相对于其他无人值守门禁系统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门禁系统对于基站无人值守门禁功能上没有太大区别,主要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联网通讯模式上,市面上常见的通讯模式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 通过 485-TCP/IP 转换器,将普通的RS485或者RS232控制器转换成可以支持TCP/IP的方式进行联网.

这种通讯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假的TCP/IP通讯模式, 这种方式从原理上好像是可以实现的,测试一下好像也能通,实际存在以下隐患.这种转换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存在一定的延时,对于通讯速度要求高,或者门禁指令长的情况,就有可能通讯不上.这种通讯质量和通讯延时,更不适合internet广域网的数据通讯.如果加载的门禁控制器设备超过几十台,就有可能不堪负担,即存在负载数量少的问题,在较大的门禁系统中根本无法实施.这种方案很多厂家是采用虚拟串口的方式,将IP地址虚拟为本机的一个串口,虚拟串口是个很不稳定的软件状态,一旦后台的虚拟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或者无意中没有运行,门禁软件就无法和门禁系统进行通讯.TCP/IP转换器是通用型设备,而每家门禁厂家的通讯格式都有不同,这样就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同样一个TCP/IP转换器对某家门禁系统没有大问题,但有可能对另外一家门禁系统就存在兼容性问题.转换器公司也绝不会单独为某家门禁公司产品做个性化的设计.同时,门禁公司一般大致测试一下,觉得可以用,就推给客户了,这样是很不负责的.两个产品之间好的兼容特性,必须通过大量的测试,局部的修改和调整,大量的市场反馈才能够获得的.所以这种实施方式,只适合原有的485/232门禁系统要简易改造成局域网门禁,而且门禁点的数量不能太多,笔者不建议您这样做,因为因此带来的不稳定性会增加更多的麻烦.这个方式的优点有两个:其一 门禁开发商方便了,任何普通的门禁系统加上个转换器就可以实现TCP通讯了,免去了开发新设备的麻烦,或者在真正TCP控制器开发出来之前先对付一下销售,但这个有点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只是对厂家有利.其二:可以多台控制器共用一个转换器,可以节约一点成本,但是其实意义不大,一般无人值守基站就一两个门需要门禁控制,况且我方的方案可以有八个端口可以使用,每个端口可以接一台单门 双门 或者 四门控制器,最多可以控制一个基站的32道门,如果还需加大还有解决方案.

而我方的方案采用了自带TCP/IP接口(注意:不是TCP/IP模块,有些产品带了一个TCP模块,TCP模块多半是第三方的产品,核心技术在模块供应商,出现兼容性问题,门禁设备的开发商无法彻底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好像自带了网卡一台计算机一样,通讯数据直接通过中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就行数据处理和交换存储,没有转换延时.确保通讯数据处理的直接 快速 稳定.

方式二: 通过GPRS或者短信 进行联网

这个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可以免布线,通过无线传输,只要手机信号可以覆盖到的地区都可以进行联网.这个优点对其他行业的无人值守门禁有意义,但对电信无人值守基站意义不大,因为电信基站电话网络线是肯定有且很富裕的.电信基站不太关注是否需要无线来联网.但同时无线联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是值得三思的,无线相对于有线毕竟是不稳定的,无线的信号经常会收到干扰甚至屏蔽,例如我们的手机经常会出现通讯质量不好,或者收不到信号的情况,如果通讯不稳定,如果临时要派人去某个基站,但无法进行授权,工作人员就无法顺利进入基站,耽误工作和处理故障的时间.如果某个基站被非法闯入,如果这个时候通讯不通,总部就无法实时获得报警信息,而无法采取措施.如果非法进入者进入后 掐断或者 断电 GPRS或者短信通讯设备,总部更是永远无法获得报警信息,犯罪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从容作案.此外,GPRS和短信模式是通过流量计费的,如果要实时进行通讯,费用巨大,如果不实时处理,就会无法判断是通讯是否中断,刷卡信息和报警信息就无法及时传到总部,有些厂家采用了变通的做法,就是基站有刷卡或者报警的时候才发出信息给总部以节约流量费用,这个模式存在三个缺点:其一 如果无线通讯被干扰或者中断,信息无法及时传到总部, 其二 如果多个地点同时发生信息,总部未必可以处理好大量数据并发的情况.可能会因为数据拥挤丢失数据.其三:通讯接通速度慢,操作员等待行累,数据信息获取流量小而有限.而我方采用的ADSL或者其他宽带上网,采用的ADSL月租上网,而且是电信自有资源,费用不高,且可控制,信息流通量大,且可以实时监控所有门禁,所有刷卡信息和报警信息几乎可以实时传达到总部,操作员操作方便轻松快捷,系统通讯稳定可靠,随时可以发现被中断的线路,且门禁系统具备自动拨号功能,如果停电后来电等都可以自动拨号上网.

方式三: 通过电话线MODEN拨号联网.

这个是TCP/IP方式流行前,普遍采用的远程通讯模式,优点是 也是利用电信资源电话线,缺点是: MODEN拨号方式不稳定,经常中断,接入联通速度慢,操作员操作等待时间长,传输数据信息量不大,该通讯模式已经趋于淘汰,不适合产品以后的升级和扩展.如果长期联通,电话费用高,如果不长期联通,缺乏信息反馈和报警反馈的实时性.

方式四: 通过可读可写卡存储门禁信息进行联网

这个实现方式是,员工如果要派去某个基站执行工作任务,在总部通过发卡机将这个员工的权限(何时可以合法进入那些基站)写在卡里,该员工持该卡到相应的基站进门工作.进入的时间记录存贮在卡里,下次拿回时将进门信息(时间和地点记录)提取到电脑里备查.优点是:无需联网,无其他任何通讯费用.缺点是: 不方便临时调度,员工只有回到总部重新授权后,才能去临时要去的基站.信息没有实时性,无报警功能,挂失不方便,不及时,挂失麻烦,需要将该卡号到所有点就行挂失,不能在总部统一挂失.

而我方采用的方案,可以实时处理报警信息,授权和挂失卡权限.如果基站有非法闯入,报警信息会第一时间反馈到总部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并驱动电脑音响提醒值班人注意,采取措施,通知附近的公安执勤人员迅速看到现场,捉拿罪犯.也可以驱动现场的警报器,威吓犯罪人员.可以灵活机动快速地处理临时调度,例如 工作人员现在正在A基站工作,总部得到通知,需要其马上赶往B基站,这样总部管理人员就可以通知其马上赶往B基站,并通过系统对其授权其可以进入B基站,并随时可以监控 该人员是否及时赶到了B基站.

方式五: 通过固定IP,用TCP/IP 互联网进行通讯

该方式和我们的方案的模式是类似的,缺点是 固定IP的电信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即使固定IP是电信的自有资源,也会舍不得用,一个固定IP的年租金达数千元.如果门禁系统每个点都占用一个固定IP费用太高,如果只是总部占用一个固定IP,分部采用主动上报的方式进行通讯,这信息如果并发的话容易引起冲突,使得出现通讯故障.我方提供的方案无需固定IP, 国内 国外 有许多网络服务商提供免费的动态域名,如果一家停止服务了,也可以方便地换另外一家.而且这些网络服务商都是知名的网络公司,运营相当稳定.

电信基站门禁管理的特点

通常无人值守,需要维修的时候才派技术人员过去。

数量多,一般一个城市的电信基站少则数百个,多则数千个。

分布范围广,各基站很分散,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每个基站需要的门禁数量少。 每个基站有价值昂贵的电信设备。

电信单位对无人值守基站门禁管理的需求

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机械钥匙来管理各个基站。机械锁和钥匙不适合基站这样的对安全、稳定、可靠要求高的场合。

由于分布范围广,专门为门禁系统布线是不可能的。单独布线不仅成本极度高昂,而且施工有难度。而采用无线设备用于门禁,性能会相当不稳定。

ADSL设备是电信基站得天独厚的资源,成本较低,是电信部门的自有资源。所以可以优先考虑使用ADSL进行组网控制门禁系统。

虽然已经有了专门的基站监控系统,但是由于在门禁方面不够专业,还是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功能缺陷。

要有灵活的权限管理,能及时且灵活地对基站的进出人员进行授权。授权指定人员对指定门有进出权限。因为基站往往是在派遣工作人员前才对工作人员对该门授权的。所以,电信管理部门 今天打算派 张三和李四去 某个基站,就当天授权他们可以通过该基站的门,张三和李四就可以前往维护,其他时间他们是不能随便出入该基站的门的。电信管理部门只可能在管理中心授权,不可能到基站现场授权,所以必须远程控制。有的门禁系统采用将权限写在卡上面,这样虽然也可以实现管理中心集中临时授权,但无法解决及时挂失问题。

能实时监控各基站门的状况,当有意外发生时,能及时报警。因为电信基站无人值守,里面陈列了价值数十万的甚至数百万的电信设备,所以管理中心一定要能及时了解各基站门的开启情况,当有意外发生时,根据报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采用联网型门禁系统后,有问题的离职人员利用套配的钥匙或者未来得及注销的当地的卡,或者私自授权的卡 盗取或者破坏电信设备或其他不法分子破门而入盗取电信设备的事情发生时,管理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到这些信息,对非法闯入予以报警,可以实时通知公安部门擒拿罪犯。

填表单位:河南塔王实业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太阳能移动通信无人值守基站设备系统

联系电话

5698154

手机

13803995216 技术负责人 王天棋

E-mail地址 Tawang84827@sina.com 单位地址 任务来源A.政府计划 B.自选 C.社会委托 D.其他

(B) 成获奖情况果(A) 情

A.国况 获得专利申请专利

内专B.国外专利 C.发明专利

情况 情况(D)

专利 D.实用新型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郑州市金水区北环张家村东 邮编

450045 专利状态

A.已授权 B.未授权

(B) 技术成熟情况(C) A.小试 成果转化方式(B)

行转化

成果内容简介

运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解决移动通信无人值守基站的用电、传输、交换、监控等问题,并以风电、油机配合组成一个新能源的供电系统。为边远山区和城乡农村缺电少能地区的移动通信提供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市场前景无限广阔。

B.中试

C.成熟

A.技术转让许可 B.联合开发 C.技术服务 D.自

推荐第10篇: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制度专题

无人值守智能化变电所管理制度

我队现有西一整流室、二号整流室、西十二整流室、南二变电所、304变电所五个智能化变电所,为了保证智能化变电所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规范西铭矿井下6KV及以下无人值守智能化变电所运行管理模式和变电运行班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培训管理及队务管理工作,达到一体化、规范化的目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西铭矿井下6KV及以下无人值守智能化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工作。

3.在西铭矿从事井下变电运行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并遵守本制度。

4.在西铭矿从事井下变电所生产维护工作的人员应遵守本制度。

二、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1.水电队智能化变电所运行管理模式采用“监控中心+操作站”模式,即调控一体、集中监控、分散操作、变电所无人或盘区值守模式。2.对所管辖的6kV 智能化变电所,应以操作人员在1小时内能到达最远的无人值班变电所为限。

3.操作站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电网《无人值班变电所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运行值班方式

1.操作站采取不间断轮换值班方式,早班8:00——20:00,夜班20:00——8:00。

2.采取井下盘区1人巡视值班方式,早班至少巡视检查2次,上午10:

00、下午15:00,夜班巡查至少巡查1次,时间23:00。工作职责

1.水电队值班室操作站负责6kV智能化变电所的运行监视和远方遥

控、遥调操作。

2.水电队值班室操作站负责执行机电调度指挥命令,负责所管辖变

电所的倒闸操作,工作许可、终结,设备巡视检查、定期轮换试验等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负责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3.盘区留守人员负责本盘区变电所现场的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

理、工作许可(终结、验收)、设备巡视等。 4.机电调度员除大范围停电外只有指挥停送电权限,如遇大范围停

电,为了尽快回复供电,可以指挥水电队协同送电。

5.机电调度员没有调整整定值的权限,整定值由电气组向水电队下

发整定值,水电队进行调整。

三、运行管理

1.操作站采取二级操作方式,分为操作人和监护人,操作必须2人

同时进行。

2.水电队操作站共设一组监护员公共密码和十一组操作人密码,二

组管理员密码。

3.水电队操作站操作密码由六个队干部、三个小班工长和两个队级

助理持有,监护密码为公共持有,操作站值班人员负责智能化变电所的停送电工作。

4.管理员密码由技术队长和电气管理员持有,负责整定调整、修改

供电系统图等。

5.机电调度操作站共设一组监护员公共密码和六组操作人密码,用 于特殊操作时使用。(如:大停电等)

6.如遇极端天气或特殊原因(如变电站单回路等)时,必须全部安

排值班人员。

四、交接班管理

1.交接班工作必须严肃认真进行,当班人员在接班前和值班期间内严禁饮酒,并应提前到班组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交接班时交、接双方人员应全部到场参加。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不得擅离职守。

2.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值班轮值表进行交接班,不得擅自调班。到交接班时,如接班人员尚未来接班,交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并立即报告值班队长做好安排。个别因特殊情况而迟到的接班人员,同样应履行接班手续。

3.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和工作许可。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工作。

4.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操作站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a) 所辖各变电所的运行方式及设备状态;

b) 系统的事故、异常、缺陷及处理情况和意见,本班内遗留的问题和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c) 倒闸操作任务执行情况,工作票的许可、终结验收情况; d) 待执行的工作票和操作预令票; e) 定期切换试验完成情况; f) 各变电所接地线的装设情况;

g) 设备缺陷的发现、记录、汇报和处理意见及消缺情况;紧急缺陷督促有关部门反馈情况;

h) 设备接线变更与继电保护方式和定值更改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操作站后台及各变电所当地后台的运行情况; i) 各种记录及运行报表、信息打印情况,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试验报告、保护整定单等情况;

j) 上级和调度的指示、通知、文件、资料;

k) 安全工器具和通讯、录音设备及其它工器具的完好情况; l) 各变电所钥匙、防误闭锁装置钥匙的完整性和使用情况。 盘区留守人员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a) 运行方式及负荷分配情况;

b) 当班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未完的操作任务及调度的操作予令; c) 使用中的和已收到的工作票;

d) 使用中的接地线号数及装设地点; e) 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

f)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 g) 事故异常处理情况及交代有关事宜; h) 上级指令、指示内容和执行情况;

i) 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和设备缺陷及消缺情况; j) 设备巡视检查、维护工作情况; k) 环境卫生。

5.对操作站所管辖的盘区留守值班变电所,其交接班时间,原则上应与操作站同步,并履行交接手续。交接班结束后,接班人员应及时与操作站汇报联系。

6.对当值期间值班员中途下班、中途换人的情况必须做好相关交接手续,并在“运行日志”记录并签名。值长不宜中途下班或调换,特殊情况可由同级人员接替,履行相同手续。

五、异常及事故处理

1.当智能化变电所发生事故时,水电队监控中心应首先根据开关变

位情况、电流、电压、主保护动作等信息及时向机电调度简要汇报事故情况,并同时由机电调度联系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及现场设备检查。

2.单个变电所发生事故后,操作站值班负责人在接到调度命令后应

派人至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时,则应通知盘区留守当值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

3.多个变电所发生事故后,操作站值班负责人在接到调度命令后应

派队干部和抢修人员分别亲临各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 4.事故发生后,在经过现场检查后必须立即向机电调度汇报事故简 要情况,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做详细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5.如遇操作站无法操控时,应立即派盘区留守人员赶赴现场跟班,

然后组织人员检查处理。

6.操作站如遇特殊事故时(如变电所火灾等),可以先行操作停电

事宜,然后汇报机电调度,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7.事故处理完毕后,调度员还应与操作站人员核对相关信号、确认

已复归并做好有关记录。

8.事故处理结束后,操作站人员必须及时收集、整理保护动作记录

和录波等资料,并填写记录。必要时向上级部门填写书面事故报 告。

六、日常记录管理

1.变电所、操作站应具备各类完整的记录。微机管理系统内能实现

自动转换的记录格式可替代现场记录使用,但记录格式、内容应与纸质记录一致;必须使用手工记录的各种记录簿册格式和保存年限。

2.各种簿册记录必须保证清晰、准确、无遗漏。无人值守智能化变电所 管理制度

西铭矿机电科水电队 执行日期:2012年7月1日 无人值守智能化变电所 管理制度 机 电 副总: 机电科主任工程师: 水 电 队 队 长: 编制:

执行日期:2012石 晓涛2012.6.22 年7月1日

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制度2016-07-10 21:26:10 | #2楼回目录 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制度 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

1、我队负责所属区域内东风井无人值守配电室的日常卫生工作。

2、东风井无人值守配电室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有我队地面电工负责。

3、我队应加强对无人值守变电所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配电室内安全、消防责任,配电室门窗要关好,挡鼠板要插堵好,以及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警惕,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

4、配电室的钥匙要妥善保管,进出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后必须上锁,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并做好记录。

5、配电室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在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出发到现场进行处理。

6、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或停送电时必须按操作规程和停送的程序进行。

7、负责维护人员应每周对配电室巡视一遍,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对值班室值班人员。

8、我队检修时的停送电操作,由我队按停送电制度办理好工作票后,方可进行。

设备包机制度

1、包机人负责管辖内的电气设备的检查检修,如遇重大问题处理不了,应立即告知本队,同时采取措施。

2、包机人坚持每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包机人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① 检查电气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② 检查电气设备电压、电流、温度、绝缘和各种仪表信号指示是否正常。

③ 电气设备是否有缺陷。 ④ 操作机构是否完好。

3、包机人必须将所检查内容详细记录。

4、凡包机人对所处理的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的要求。机电设备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1、当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应严格执行井下电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停电操作规程。

2、高压绝缘手套,绝缘台或绝缘靴,每年做一次试验。

3、无压释放装置动作可靠,每年校对一次。

4、过流保护整定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动作电流值每年校对一次。

5、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材质断面连接及接电阻每年度检修一次。

6、高压开关,每半年至少检修一次。

7、凡检修时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并做好记录。

8、根据巡视检查巡视的问题,当时处理不了的,可以安排计划检修。

操作联络开关制度

1、联络开关的容量必须与

一、二回路高压总开关的容量相等。

2、联络开关必须甩掉失压保护,其它保护整定值与高压总开关保护整定相同。

3、高压联络开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联络开关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保持双回路分列运行。

4、配电工未经允许严禁操作双回路联络开关,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需要合联络开关时,现场有电工、配电工先检查高压

一、二回路电流之和不超过额定电流的50%,必须向机电矿长请示,经同意后,有主管供电科长下令或供电队队长下令,电工在现场监护,由值班配电工合联络操作。

5、检修需合联络开关要制定检修安全措施,经审批后要提前一天报矿调、电调。

6、若确定为本所的线路电源故障,本变电所配电工应立即将本变电所的故障开关断开并拉出隔离小车,然后依次将该故障线路上的负荷开关断开,经机电科主管供电的科长向张庄110KV降压站汇报,经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络开关。

7、严禁在故障点未切除的情况下合联络开关。电气试验制度

1、凡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安装前,必须经过试验达到合格后方可安装。

2、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按“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程”,每年进行试验一次,并把试验结果详细记录存档。

3、对变电所的过流和无压保护,每年进行一次校对,由于目前条件有限,高压开关的过流保护只校对二次侧,低压开关的过流保护一年试验一次。

4、对变电所内的防护用具,包括高压靴,绝缘手套等每年按计划试验,并编号记录。

5、对6KV供电线路的每根电缆系统测试一次,并把摇测数值,电缆绝缘吸入比记入档案。

停送电制度和操作规程

1、停送电操作,由专职电工凭检修工作票和施工措施,经调度室(电调)同意后,方可操作,非专职电工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操作前必须填写操作票,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操作。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或站在绝缘台上进行操作。

3、停电时先停负荷开关(真空开关),后停隔离开关,送电时相反。

4、停电检修电气设备时,线路要验电(验电前试用电笔要在带电体校验),放电(先对地放电,再对相间放电),挂短路接地线(先挂地线端再挂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停电的电气设备必须闭锁,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并发出停电作业牌和设备所挂停电牌对号。

5、双回路或环形供电网络,与检修电气设备(线路)相联系的地方都要可靠停电。

6、送电时,收回停电作业牌,拆除短路接地线,摇测绝缘确认无误方可送电。

7、因接地跳闸,要先分析原因,并立即处理,试送三次仍送不 上的,应报告队值班室,并派相关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严禁甩掉保护强行送电。

8、严禁用电话联系停送电,必须用电话联系时要指派专人,通话时双方要有监听人并复诵两遍停送电指令,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9、停送电记录要认真、详细、规范填写。干部上岗管理制度

1、队领导干部必须按期进行上岗查岗,上岗人员要深入各变电所现场检查问题,解决问题。

2、查岗的内容:设备状态,文明生产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查出的问题应迅速组织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要列入处理计划。

3、上岗人员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干部上岗记录。

4、上岗人员对变电所内的各种记录要认真检查,对不认真填写记录的要进行批评教育。

5、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安全生产的带头人。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制度2016-07-10 21:26:06 | #3楼回目录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制度

实施变电所无人值班是电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电网安全运行和生产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管理,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无人值班工作中的职责,完善无人值班管理制度,特对以下制度进行了修订,请各单位认真学习并执行。附件1: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制度

附件2:无人值班变电所调度管理制度 附件3:变电运行操作站管理制度 附件: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制度 一.总 则

1.实施变电所无人值班是电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电网安全运行和生产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为了加强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管理,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无人值班工作中的职责,特制订本制度。

2.变电所无人值班管理的原则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积极、稳妥、安全、效益”。

3.本制度根据国调中心(1996)9号文件《规范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若干意见》、浙电供用[1996]0468号文件,浙电供用[1998]0499号文件,浙电地[1996]0517号文件及杭电生[1999]生0244#、杭电生[2001]生005#文件,并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而编制。

4.本制度适用于**市供电局所属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和管理。

5.本制度的解释权为局生技科。

6.本制度如与原有的规章制度不符,按本制度执行。执行时如遇到问题,应及时与生技科联系。

二.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

1.明确生技科为无人值班专业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2.局办公室、劳动人事科、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调度所等有关部门对变电运行操作站的安全生产、设备管理、运行操作及维护、培训等工作实行专业管理。3.局调度所当值调度负责**电网的安全、经济、合理运行。监控人员负责监视系统运行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变电所电压和无功,以保证系统的电能质量。若电厂无功需进行调整,监控人员应及时汇报调度,由当值调度指令电厂进行调整。

4.变电运行管理所设立的**、昌化操作站属班组建制,负责对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进行巡视,现场操作和运行维护管理,业务上执行当值调度员的命令。

5.调度部门、运行主管单位、操作站应建立适应变电所无人值班的规程制度和管理台帐。

三.变电所无人值班的基本条件

1.必须具备运行稳定可靠且通过实用化验收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并具备可靠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数据自动打印功能。

2.变电所

一、二次设备和所用变、直流设备应选符合国标、部标要求,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检修和校验周期较长的设备。主变要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变电所内应具有自动控制的直流设备,中央信号、继电保护信号应具有远方复归功能。

3.防误操作装置必须完善、可靠。

4.通道可靠且必须一主一备,或采用光纤环网的可靠通道。5.变电所内通讯、远动设备必须配置主、备电源。宜采用交流供电,变电所直流电源为备用。

6.操作站地点设置以操作人员一小时内能到达最远无人值班变电所为原则。操作站应配备必需的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 7.操作站应配置变电所的运行监视系统,并协助监视所辖变电所的运行情况,变电所应配置有当地功能的监视系统。

8.无人值班变电所控制室、开关室内等应装设消防灭火设施和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确保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9.变电所内需设安全保卫值守,并建立相应的出入管理制度。10.若无人值班变电所装设了图像监控系统,变电所设备的现场运行环境由操作站负责巡视。

四.各部门职责 1.局办公室的职责

(1)是操作站班组建设的职能部门。负责操作站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创一流,管理达标、班组定级及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资料收集等工作;

(2)负责无人值班变电所设备等资料档案工作。 2.行政科职责

(1)负责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生产、生活用水、电设施的维修工作。

3.劳动人事科的职责

(1)是操作站职工教育、劳动合同、劳动人事管理的职能部门; (2)掌握操作站人员配备情况,按照定员标准测算提出人员配备方案,提出人员合理使用意见。

(3)负责操作站考工和技术职称评定和培训、教育工作; 4.安全监察科的职责 (1)是操作站安全生产、车辆安全、消防、保卫的管理职能科室;

5.生技部门的职责

(1)生技部门是主管变电所无人值班工作的专业职能部门,在分管局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局属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管理工作。

(2)负责变电所无人值班工作中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3)组织制订变电所无人值班的各种规章制度。

(4)组织变电所无人值班工作的落实、考核和检查验收工作。 (5)负责制订和修改无人值班变电所一次设备及直流系统的技术规范选型和老变电所一次设备及直流系统改造设计。

6.调度所的职责

(1)负责制订和修改局属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二次设备、自动化和通道的技术原则。

(2)负责局属无人值班变电所内二次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专业管理工作。

(3)确保调度自动化主站及通信、通道的可靠、正常运行。 (4)监视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各种有效控制手段(指令电厂调整有、无功,拉、合变电所电容器、调整变电所主变分接头等措施)以保证电压、功率因素、频率在合格有效范围,以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

(5)负责遥控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6)当无人值班变电所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监控人员应及时向当值调度员汇报接地情况,并由当值调度指令,监控人员进行遥控试拉开关来判断接地线路;当发生35kV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对空载或不重要线路进行试拉开关,监控人员和当值调度的职责划分同上,若接地状况依然存在,调度应再通知操作站或其它人员到变电所等现场进行接地查找。待确定接地点后,根据有关规定指令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7)当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当值监控人员应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当值调度应根据调度规程和有关事故处理规定,及时汇报有关领导或通知操作站去现场检查处理,并负责异常及事故处理的调度指挥职责。当值监控人员应在值班记录内详细记录好事故或异常情况,当值调度人员应在值班记录内详细记录好事故或异常情况的处理过程。

(8)当调度所监控人员初步判断“四遥”与变电所现场不相符后,首先应通知调度通讯运动班进行核对,若确定故障原因在主站,则由监控人员填报缺陷单,并汇报当值调度和专业管理人员后,自动化维护人员进行消缺;若确定故障原因不在主站,则由监控人员汇报当值调度,由调度通知操作站人员后,操作站人员进行变电所现场核对,确认为现场设备缺陷后,操作站人员应汇报调度,并完成缺陷单填报工作。

(9)调度所负责无人值班变电所电容器投切、负荷、关口电量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10)调度所监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所开关故障跳闸次数的统计上报工作,同时调度在变电所开关跳闸后,应及时将情况通知操作站人员。

(11)负责修订调度规程以适应变电所无人值班的需要。 7.变电运行管理所职责

(1)负责制订和修改《操作站管理制度》。

(2)负责制订和修订无人值班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35 kV变电所运规及典票由运管所审核;110kV变电所运规及典票由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3)负责制定留守人员职责。

(4)负责检查无人值班变电所的防火、防盗装置,

一、二次、远动及通讯装置,管理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值守保卫工作。

(5)做好变电所的日巡、夜巡和特巡工作。 (6)负责操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7)负责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及操作站通讯、交通工具的管理。 (8)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参加新设备验收,及时办理新设备的投运申请工作。

(9)负责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现场设备缺陷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及时做好设备定级汇总上报工作;做好主变有载开关动作次数的统计上报工作。

(10)收集、汇总、上报各种月报表和日常报表。 (11)结合实际进行每月一次的运行分析工作。 8.变电检修管理所职责

(1)负责处理与“无人值班变电所二次、三次设备缺陷,确保“四遥”的准确性,并完成缺陷的消缺闭环工作。

(2)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装、调试和日常检修维护工作。 (3)收集、汇总、上报各种月报表和日常报表。 五.工作票履行的规定

1.月度停役检修计划和周停役检修计划应送一份给操作站,以便于操作站安排工作。

2.操作站所辖的无人值班变电所宜采取集中检修的方式,一般不宜安排2个以上的同一个操作站管辖的无人值班变电所同时进行操作。

3.无人值班变电所检修工作的工作票应遵照局工作票制度履行。4.检修单位的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前一天送到操作站,经审核无误后,登记受理。操作站应做好许可准备工作,如发现工作票票面签发不会格,应及时与工作票签发人联系,由签发人重新签发。工作票在工作当天由工作许可人带往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结束后检修和运行人员应共同在现场办理验收和工作终结手续,向调度汇报,然后离开现常

5.第二种工作票可在工作当天提前通知操作站。操作站接到通知后,指派人员前往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许可人先于工作班到达现场,工作结束后,由操作站人员办理验收和工作终

结手续,向调度汇报,然后离开现常 6.工作票终结后,由工作许可人将工作票带回操作站审阅、保存。 7.检修负责人严禁用电话或口头命令方式要求操作站允许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操作站不许用电话方式许可工作,必须现场许可工作。

8.对当天收工、次日继续的工作,在变电所系统接线、运行方式、安全措施等均不变的情况下,工作负责人在当天收工后和次日开工前向工作许可人(当班负责人)进行汇报、联系,允许工作许可人(当班负责人)向工作负责人进行电话许可;允许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当班负责人)进行电话汇报当日工作间断。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保存。电话许可、联系、汇报,双方均须作好记录并录音。

9.其余的工作许可和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安全组织措施执行。

五.倒闸操作等的规定

1.属于*调遥控操作的设备,在运行改热备用或热备用改运行时,由*调委托临调发令,由当值监控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现场操作时直接与*调联系。

2.操作站当班人员接到调度预令后,应按调度要求及时派员前往。到达现场后,对变电所的系统接线、运行方式和设备运行状况核对无误后,应立即和当班调度员取得联系,当班调度员方可下达正式倒闸操作命令。

3.开关和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等既可远方遥控操作也可就地操作的设备的操作的原则规定;就地操作,就地复役;远方操

作,远方复役。 4.需要操作站到现场的所有操作任务,均由当值调度员下达操作命令,操作站人员就地进行操作(包括保护及备用电源的投入或停用等的操作)。复役时亦然。

5.操作人员执行操作任务,到达变电所准备开始操作前和完成操作离开变电所时,必须汇报当班调度。

6.操作站人员执行调度命令的出发途中发生意外,有延误执行任务的可能时,应立即汇报调度和本班留守人员或班长,设法继续执行调度命令。

7.操作站在巡视所辖变电所中,发现*调设备发生异常运行时,操作站当值应立即和*调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8.运管所操作站和调度所监控中心必须有完善的交接班制度。9.凡调度、检修等各有关部门,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工作,应与操作站进行联系并办理工作手续。

10.如果发生远动、自动化装置瘫痪,造成变电所无法实行无人值班的情况下,运管所操作站应恢复有人值班,同时各部门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附录

一、无人值班变电所应具有的图表、图板、图纸: 1.一次主接线模拟图; 2.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图; 3.设备定级图表;

4.开关跳闸次数及设备限额表;5.电气

一、二次图纸各一套;6.防雷接地图纸; 7.直流系统图纸; 8.所用电系统图; 9.远动、通讯图纸。

11.有权发布调度操作命令、有权签发工作票,有权担任工作票负责人及许可人的人员名单

二、操作站应具备的规程、资料、记录、图表、报表: 1.规程与条例

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部颁); 2).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 3).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制度; 4).各级电网调度规程;

5).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部颁); 6).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部颁); 7).华东电网供电设备评级标准; 8).电气事故处理规程(部颁); 9).电气设备绝缘定级办法;

10).电气变压器运行规程(部颁-通用); 11).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部颁); 12).蓄电池运行规程;

1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部颁); 14).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部颁); 15).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部颁); 16).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规程); 17).电气操作票和工作票合格率统计方法; 18).有关“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19).省颁“班组安全工作条例”。 2.操作站应具有的制度: 1).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巡回检查制度; 4).定期试验切换制度; 5).缺陷管理制度; 6).设备验收制度; 7).运行分析制度; 8).现场培训制度;

9).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0).消防保卫制度; 11).两票管理制度; 3.资料、运行文件:

1)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典型操作票; 2)操作站安全日;

3)开关跳闸次数及设备限额文件; 4)雷季变电所运行方式规定文件; 5)年安全反措工作计划文件; 6)年度大修工作文件;

7)各变电所电气

一、二次图纸各一套;; 8)各变电所继电保护整定单; 9)所辖无人值班变电所设备台帐; 10)设备绝缘和定级资料;

11)有权发布调度操作命令、有权签发工作票、有权担任工作票负责人及许可人有权接受调度命令的人员名单;

12)操作站每月运行工作计划和执行表。 4.记录: 1)值班日志; 2)巡视检查卡; 3)反事故演习记录簿; 4)设备缺陷记录簿; 5)开关跳闸记录卡; 6)变电所检修工作记录; 7)安全活动记录本; 8).安全管理记录本; 9)运行分析记录簿; 10)避雷器动作记录簿; 11)蓄电池测量记录簿; 12)班组会议记录; 13)班组经济责任记录; 14)科技活动记录; 15)技术培训记录; 16)班长工作日志

三、调度班应具备的规程、资料、记录: 1)各无人值班变电所运行规程; 2)各无人值班变电所典票; 3)监控值班记录; 4)缺陷记录; 5)开关故障跳闸记录; 6)调度值班记录; 7)班长工作日志 8)运行分析 9)科技活动记录; 10)技术培训记录; 11)班组会议记录; 12)班组经济责任记录; 13)安全活动记录本; 14)安全管理记录本;

四、其它 所辖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有关记录簿册根据需要有合订或分开加以管理、统计,操作站制度中应明确办法,加以规范。

附件:

无人值班变电所调度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适应变电所无人值班和实行远方监控的需要,确保无人值班变电所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制度根据有关部颁标准,盛市局有关规程及文件,并结合**供电局电网调度实际情况制定。

3、本制度适用于调度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操作、检修和事故处理。

4、本制度与上级颁布的有关无人值班方面的规程制度相抵触时,按上级规程制度执行。执行本制度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调度所提出。

5、制度解释权属**市供电局调度所。

二、调度值班人员的职责 正值调度员职责:

1、在系统发生异常或事故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为事故处理的直接责任者。

2、根据系统运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3、负责完成当值的停复役操作、工作许可和终结以及事故处理等日常调度业务工作。

4、为下值工作做好准备,对已拟操作命令票进行审核,保证其正确性,并及时发布操作预令。

5、对设备的遥控操作进行认真的监护,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6、做好调度运行记录,保证有关记录的完整性。

7、开展岗位培训,定期进行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定期熟悉现场设备。

8、及时更正CRT画面,保证其设备状态与实际相符。

9、发布操作命令应使用操作术语,操作命令和重要通话均应录音。

10、总结和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做好交接班记录,做好交接班各项工作。

监控人员职责:

1、负责调整系统负荷、无功、电压,监视VQC运行情况,及时投切电容器和调整主变档位。保证10kVA类母线电压、系统功率因数、电力市场负荷曲线等运行指标符合要求。

2、对无人值班变电所进行远方监视,每隔一小时巡视一次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一次主接线图、变位库、运行工况、光字牌、运行监视图及功率平衡表等,高峰高温及气候恶劣时,应增加巡视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员。

3、系统发生各类信号、信息,应根据性质、现象等及时作出处理。

4、做好监控值班记录、统计开关跳闸次数并上报、及时填写缺陷单等,保证有关记录的完整性,在交接班时应对系统异常情况交待清楚。

5、在当值调度员的监护下,对设备实施正确的遥控操作。

6、检查调度自动化系统动作的正确性,督促有关人员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副值调度员职责:

1、完成监控人员的各项责职。

2、拟订调度员操作命令票,并对操作命令票进行审核,保证其正确性。

3、协助正值进行正常的操作和事故处理。与正值密切配合,共同保证系统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

三、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管理

1、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电容器、主变调档的遥控、遥调操作由监控人员负责执行,其它所有设备的遥控操作必须在当值调度员的监护由监控人员操作执行。

2、交接班时应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情况逐一进行交接,需特别提醒异常运行情况,同时还须对监控装置的信号、数据、状态进行检查、核对。监控装置的信号、数据、状态应作为交接班的一项主要内容。

3、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计划检修工作,检修单位必须按规定提前向调度所填报设备停役申请书。检修计划因故变更时,因及时通知运方。调度运方在安排变电设备及线路停役时,

应尽量避免同一操作班所属的两个及以上的变电所同时进行。

4、无人值班变电所工作票由当值调度员许可给操作班人员。工作结束后,由操作班人员办理验收和终结手续后,再向当值调度员汇报。

5、当无人值班变电所自动化装置因故退出运行,应立即派人到现场值班。

四、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操作管理

由当值调度员进行遥控、遥调操作的项目为:

1)变电所的开关由运行改热备用及热备用改运行的操作。 2)主变有载调压开关档位的调整操作;且连续遥调必须间隔3~5分钟;

3)10KV线路开关跳闸重合成功的信号由当值调度员遥控操作复归的操作。

4)有遥控操作功能且允许进行远方操作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VQC的投、停及自动方式的切换操作;

5)运行规程规定的允许调度员远方操作的其他操作;

1、无人值班变电所内任何一只开关在遥控操作前后,调度员都必须进行“四核对”,既核对变电所名称、核对设备名称、核对设备编号、核对设备状态;而且同一开关连续操作两次及以上,则间隔时间不少于3分钟。

2、当值调度员在操作前后均应核对调度盘及CRT的接线图,操作完毕应及时改正调度盘和CRT画面,应始终保持调度盘与CRT画面的标志与现场实际相符。

3、调度员进行遥控操作时(除电容器外),必须由正值调度员唱票和监护,副值调度员复诵无误后操作键盘执行,操作完毕后,应核对设备变位信息,并做好相应记录。

4、属于*调遥控操作的县局设备,在运行改热备用或热备用改运行时,由*调委托县调代操作。操作班人员的现场操作直接与*调联系。

5、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操作,应就地停役,就地复役;远方停役,远方复役;

6、计划检修工作,当值调度员应将倒闸操作预令提前一天下达给操作班当值。非计划检修工作,当值也应及时下达操作预令。待操作班人员到达操作现场后,当值调度员方可下达正式操作命令。

7、操作班当值人员接到调度预令后,应按当值调度员要求做好第二天的操作准备。如是临时操作,当值调度员应填写临时操作单(除单一的辐射线路操作外),操作班应按当值调度员要求及时派员到现场接受操作命令。

8、需操作班人员到现场的所有操作任务,均由当值调度员下达操作命令,操作班人员就地进行操作(包括保护、备用电源、VQC的投入或停用等操作)。复役时亦然。

9、操作人员在执行调度命令的途中发生意外,有延误执行命令时,应立即与当值调度员或操作班留守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设法使调度命令继续执行。

10、操作班人员执行操作任务到达操作现场后,应及时与当值调度员联系;操作任务完成后,必须经当值调度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11、运用中的设备进行现场调试,需经当值调度同意。当值调度(监控人员)需对设备远方操作时,应

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

12、新设备投运或有关远方操作设备变更后,当值调度只有在接到自动化人员的书面移交后,方可对设备进行遥控、遥调操作。

五、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事故处理和缺陷管理

1、无人值班变电所发出事故信号、预告信号,监控人员应检查相应变电所的主接线图、光字牌、变位库等相关信息,并将异常情况汇报当值调度,当值调度应根据现象、性质分析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2、当值调度(监控人员)对无人值班变电所进行遥控、遥调操作时,发现遥信、遥测

及记录不正确或有疑问时,应通知自动化专业人员,若确定非自动化问题,则应及时通知操作班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情况。当值调度员必须待操作班人员汇报检查情况,设备正常后,再进行遥控、遥调操作。

3、当无人值班变电所发生10KV单相接地故障时,当值调度员发令给监控人员,并由监控人员在调度的监护下通过遥控试拉开关来判断接地线路;当发生35KV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对空载或不重要线路进行试拉开关,若接地状况仍存在,再通知操作班人员到现场进行接地查找。待确定接地点后,应根据有关规定,指令有关单位处理,并尽量使设备继续运行2小时。

4、当无人值班变电所10KV线路开关事故跳闸,重合成功,恢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可由远方操作复归信号。其他所有信号均必须通知操作站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情况,由操作站人员现场复归信号。

5、遥控、遥调功能出现故障或远动退出时,若不能短时恢复,当值调度员应及时通知远动专业人员,并派操作班人员改为就地操作,由操作班人员检查设备情况。若远动退出,则必须派操作班人员到现场值班,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6、监控人员发现系统运行存在缺陷,初步判断系统运行故障应汇报当值调度并通知操作站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系现场设备故障,则由操作站人员汇报当值调度并填写缺陷单。当值调度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若系自动化故障,则通知自动化人员处理并由调度监控人员填写缺陷单。

7、对设备重要或紧急缺陷,应立即报告生产局长、主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并尽快消除缺陷,设备若因系统运行需要,不能及时停役处理而带缺陷继续运行的,应按规程及运行规章制度的规定,得到当值调度员许可并经生产局长或主任工程师批准,方可继续运行。

8、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缺陷管理、事故处理应遵照局颁有关规章制度及调度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附件:

变电运行操作站管理制度(修订稿) 1.总则:

1.1 为确保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经济运行,实现操作站的标准化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1.2 制订本规范的依据:

(1)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所部分)。 (2) 国调中心关于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有关文件。 (3) 省局《规范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若干意见》。 (4) 省局《关于农电35kV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若干意见》。 (5) 省局《变电所运行管理规范》。

(6) 省局《无人值班变电所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7) 各级调度规程。

(8) 《杭州市电力局无人值班变电所操作站管理规范》。 (9) 《杭州市电力局无人值班变电所操作站(监控操作站)记录簿册规范》。

(10) **市供电局相关文件。

1.3 本规范选用于全所各无人值班变电所操作站的运行、操作、检修和事故处理。 1.4 规范与上级有关规程、制度不符时,应按上级规程、制度执行;

1.5 本规程在实际执行中遇到问题时,由变电运行管理所负责解释。

2.操作站的成立:

2.1变电所的无人值班或按无人值班方式运行的少人值守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行。

2.2变电所实行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后,其日常运行工作须有相应的操作站负责管理。

2.3操作站所管辖的变电所数量、地点须经变电运行管理所批准认可,以便于统一规划、管理。

2.4操作站的行政管理属变电运行管理所。

2.5操作站在对各变电所进行操作及事故处理时,应服从各级相应调度的管理。

3.操作站的基本任务:

3.1负责所属变电所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3.2负责所属变电所的正常巡视、夜间巡视和特殊巡视。3.3负责所属变电所有关设备的定期维护、切换试验工作。 3.4参加所属新建变电所、新增设备、扩建、改建设备的验收投运工作。

3.5掌握所属变电所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负责所属变电所设备缺陷的核实、分类、定性及上报工作。3.6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对所属变电所的消缺工作。 3.7负责所属变电所的设备评级工作。

3.8负责所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的编订、完善工作。

3.9负责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种运行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3.10负责从运行管理角度,制订并完成所属变电所的年度“两措”工作。

3.11负责监督有关部门对所属变电所检修计划的完成情况。3.12负责结合所属变电所的实际,定期进行技术培训、运行分析、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工作。

3.13负责履行工作票手续,完成所属变电所的现场施工安全措施布置、工作许可、终结和验收工作。

3.14负责操作站及所属各变电所内的有关图板、资料、记录的建立、更新、完善工作。

3.15负责本操作站内有关器材、备品备件的领娶配置保管工作,以及车辆的保养工作。

3.16在自动化系统出现障碍情况下,完成所属相关变电所的现场主变调压、电容器投切、有关断路器、主变中性点闸刀等的操作;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负责所属相关变电所的现场监视工作。

3.17负责所属少人值守变电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所属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3.18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所属变电所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3.19负责所属变电所的文明生产工作。 4.操作站的人员配置及值班方式:

4.1 操作站的人员力量依据所辖变电所的规模确定。

4.2 “操作站”应按值班排班表分组轮流值班,每组设正值、付值各一人,每天由当班正值带队(包括备班)进行交接班。

4.3 各操作站正常情况下,应配备两组操作人员(第一备班,第二备班)同时在不同的变电所进行操作。

4.4操作站正常情况下,应设当班负责人一名,并且每天24小时至少应有一人在操作站值班,当班值班人员21:00至次日7:00可在操作站休息室休息。

4.5操作站正班(当班负责人)负责操作站的日常工作及操作站所在变电所的运行维护等工作。

4.6备班(分第一备班,第二备班)人员,应服从班长或当班负责人的工作安排,负责

操作站外出的相关工作任务,并对其工作负责,外出后应回操作站将工作票、巡视卡等工作资料归档记录完毕。备班上班时间与运管所上班时间相同。

4.7操作站当班负责人在遇到操作、事故等情况时,应负责召集其他操作人员,被召集人员收到召集信息(传呼机信号)后,应在15分钟内赶回操作站待命。正班及备班人员均为被召集人员,其间不得离开本镇范围,如需外出,应经操作站站长批准。

5.人员的职责: 5.1操作站站长职责: 5.1.1站长必须具备正值资格。

5.1.2站长是本操作站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全站的安全生产负有领导责任。

5.1.3领导全站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全站开展各项运行管理工作。

5.1.4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操作站实际,及时制订本站年度、月度和周运行工作计划及上阶段的工作总结上报所办。

5.1.5对于新、改、扩建设备的设运,大型的停、复役操作,重大的事故处理,大型检修工作的许可、验收等,应亲自组织、指挥、参与,以确保安全运行。

5.1.6对于本站管辖范围内的新建变电所投产工程,应组织落实投运准备工作。

5.1.7组织本站人员制订并完善本站的经济责任考核制度,每月一次定期进行考核。

5.1.8负责从本站运行管理角度制订本站的年度安全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5.1.9组织至少每月一次的全站人员会议,内容为运行分析、安全活动、本月经济责任考核、技术培训以及工作布置等。

5.1.10对于本站范围内的变电所,每所每月至少全面巡视检查一次。5.1.11负责检查本站的交接班情况,每天查阅本站值班日志,检查“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

5.1.12做好缺陷管理工作,对上报缺陷的准确性全面负责。负责做好缺陷的审核、等级定性,必要时应赴现场进行核实,并有责任督促缺陷的处理。

5.1.13负责本站每月一次的工作票、操作票考核。

5.1.14负责本站车辆、通讯工具、办公家具、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的管理工作。

5.1.15组织本站人员做好所属各变电所的文明生产、防小动物、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查工作。

5.2操作站技术员职责: 5.2.1技术员必须具备正值资格。

5.2.2技术员是本站的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站的设备管理、运行技术管理及人员培训工作,协助站长开展本站的其他运行管理工作。

5.2.3负责编订并及时修改完善本站所属各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

5.2.4负责管理本站所属各变电所的图纸、设备台帐、有关设备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并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

5.2.5负责本站电压合格率报表、电能平衡报表、设备定级报表以及其他上级部门提出的专业技术报表的填写、分析及上报工作。

5.2.6负责制订本站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5.2.7组织本站人员,每年一次业务技术考试,每季一次反事故演习,每月一次事故预想、一组技术问答。

5.2.8协助站长做好本站工作票、操作票审核、考核工作。5.2.9协助站长搞好缺陷管理工作,做好月度缺陷的审核、等级定性、统计上报工作,必要时应赴现场进行核实,并有责任督促缺陷的处理。

5.2.10查阅每天本站的运行日志、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及时发现、分析、处理问题。

5.2.11对于新、改、扩建设备的投运,大型的停、复役操作,重大事故处理,大型检修工作的许可、验收等,应协助站长组织、参与,对该类工作的技术管理负全面责任,以确保安全运行。

5.2.12对于本站管辖范围内的新建变电所投产工程,应协助站长组织、参与投运准备工作,对该类工作的技术管理负全面责任。

5.2.13对于本站范围内的变电所,每所每月至少到现场全面巡视检查一次。

5.2.14负责每季一次检查本站各变电所的防误装置、所用电系统、直流充电装置及蓄电池、消防设备、主变室、开关室的通风装置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上报。

5.3操作站安全员职责:

5.3.1在操作站站长及上级安全员领导下,组织参与并搞好班组安全工作。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3.2协助操作站站长搞好安全教育,协助操作站站长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和文件规定,组织和参加本单位进行的安全活动。定期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和学习,并做好记录。了解班组成员安全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操作站站长和本单位领导 反映。

5.3.3督促班组人员认真参加安全活动,根据平时掌握情况,向站长提出考核意见。

5.3.4对于新、改、扩建设备的投运,大型的停、复役操作,重大事故处理,大型检修工作的许可、验收等,应协助站长组织、参与,对该类工作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以确保安全运行。

5.3.5认真组织本站“二措”计划的讨论和制订,并督促“二措”计划的如期实施。

5.3.6配合操作站站长认真进行班组安全检查。负责检查工作现场安全措施及安全用具的认真执行和正确使用,督促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安规,对各类违反规章制度和习惯性违章现象有权批评制止,对可能造成事故的违章作业,有权停止其工作并通知其工作负责人或班组长。

5.3.7对本班组所辖变电所、设备及人员发生事故或障碍等不安全情况,应按“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教训,及时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执行。配合站长及时迅速组织事故抢修,并督促事故抢修时安全措施的落实。

5.3.8负责做好操作站安全台帐的健全完善和记录工作,以及班组安监MIS记录的维护工作。5.3.9负责组织对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检查(包括安全工器具检查、防小动物检查、消防设施检查等)。

5.3.10负责操作站所辖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督促检查无人值班变电所门卫、值守人员做好其本职工作。

5.3.11协助站长做好本站工作票、操作票审核、考核工作。5.3.12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安全生产其它工作任务。 5.4操作站当班负责人职责:

5.4.1是本站当值时间内运行、操作、事故处理的负责人。负责根据有关规程制度组织本值人员完成当值期间的各项工作。

5.4.2负责做好交接班工作。

5.4.3必须掌握本站各变电所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值期间的运行方式。

5.4.4组织本值人员做好有关记录。

5.4.5负责接受调度对操作站所发布的操作予令、受到工作票。并按调度予令填写操作票、工作票。

5.4.6负责操作站所在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工作许可、事故处理工作等。

5.4.7负责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消防、防盗及图象监控装置运行情况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查。

5.4.8负责当值期间,根据变电所工作需要进行操作站车辆的调度。并签发《**市供电局机动车日安全操作程序标准执行卡》。

负责带领本值人员完成培训计划。 5.4.9组织本值做好文明生产工作。 5.5操作站正值职责:

5.5.1正值在值班负责人领导下进行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工作。随车正值同时也是出车期间变电所现场工作的第一安全责任人。

5.5.2审核倒闸操作票,担任倒闸操作时的监护工作。5.5.3负责做好工作票的审核以及许可、验收、终结工作。 5.5.4负责做好设备巡视、定期切换试验、维护测试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情况和异常运行情况。

5.5.5负责随车记录以及其他专业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5.5.6负责检查、督促、指导留守人员完成有关工作。 5.5.7做好文明生产工作。 5.6操作站付值职责:

5.6.1在正值领导下进行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工作。5.6.2根据调度命令填写倒闸操作票,在倒闸操作中担任操作人。 5.6.3协助正值办理工作许可、验收、终结工作。 5.6.4做好设备巡视、定期切换试验、维护测试工作。 5.6.5做好各专业记录,按时抄录有关数据。 5.6.6做好文明生产工作。 5.7操作站驾驶员职责:

5.7.1在操作站站长领导下工作。是每次出车用车过程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严格执行交通法规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 5.7.2自觉参加车辆小组及本单位的安全活动。认真学习上级安全生产指示和文件要求,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条例和有关法规。并每月一次参加操作站安全活动。

5.7.3切实执行《**市供电局机动车日安全操作程序标准执行卡》,凭该“执行卡”出车,做到出车前检查,途中检查和返回单位的检查。

5.7.4作为出车在用车过程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驾驶员有权拒绝用车人员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违章超载,有权制止车内其他人员的危及安全行车的言行。

5.7.5掌握所驾车辆的性能和安全状况,及时提出和处理车辆各类故障,不开带病车。

5.7.6认真做好车辆的保养工作,学会使用车用消防器材,并每6个月检查一次。

5.7.7操作站车辆是确保无人值班变电所安全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的重要交通工具。驾驶员应确保操作站的用车要求,按排班表上班,不准私自出车。

5.8无人值班变电所留守人员(门卫)职责:

5.8.1负责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及草坪绿化的管理工作。

5.8.2接受安全教育,学习并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接受操作站的工作指导。接受操作站、所、局有关部门的安全和工作考核。 5.8.3关心变电所安全。负责对进出变电所人员的审核和登记。严格执行变电所出入管理制度。非本局人员进入变电所应得到操作站、所及局有关科室的同意。

5.8.4严禁在变电所进行违法活动,防止变电所设备、财物遭他人破外或失窃。

5.8.5在操作站人员的指导下,做好防小动物相关工作,定期更换鼠药、诱饵,放置捕鼠工具。生活食品用储物罐(桶)加盖(罩)定置存放,保持变电所场地环境整洁,不留食物残渣、碎屑。严禁在变电站内喂养家禽、家畜、种植粮食植物。

5.8.6除高压设备室不得进入外,负责搞好其余场所环境卫生、绿化管理。

5.8.7如遇起火、偷盗、雷击损坏设备、厂房漏水等突发情况应立即报告运行操作站、调度当班者及局安监科。

5.8.8在操作站人员指导下,对控制室、远动室、开关室的空调、除湿器的适时开启关闭。

5.8.9原变电运行留任留守人员还应担任非电气类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并执行局或所(运行操作站)临时委托的其他任务,

5.8.10每天进行三次巡查,做好巡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操作站汇报。

5.8.11遇有特殊情况外出应向操作站当班负责人、站长请假,并得到准许。

5.8.12及时完成操作站交予的指令性工作。5.8.13年度予试、大修等计划工作应主动到场配合。 6.操作站日常运行工作规范: 6.1交接班:

6.1.1交班值与接班值的责任界线以值班日志上接班值值班负责人的签名为准。

6.1.2如遇到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事故及异常情况,由交班值负责处理,接班值配合。

6.1.3在事故处理、倒闸操作、工作的许可、验收、终结过程中,不进行交接班。

6.1.4交接班时,交班值与接班值的人员必须到齐,交接班过程应站队进行。

6.1.5交班前,交班负责人必须检查本值的各项运行工作均已告一段落,各种簿册均已记录齐全正确,钥匙、工器具、图纸资料均齐全到位。

6.1.6交接班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交班值必须交清接班值上次下班后至本次接班期间,本站系统中发生的倒闸操作情况、工作票的许可执行情况、继电保护定值变动情况、系统事故及异常情况、设备缺陷的发现及处理情况。

(2)当前时刻本站系统的运行方式。特别应交清当前本站系统中的接地线、接地闸刀的装合情况。

(3)正在执行中的工作票情况。

(4)当前未完成的操作任务及调度予令情况。 (5)各项定期切换、维护测试工作的完成情况。 (6)各种簿册的记录情况。

(7)各种图纸、资料、钥匙、安全工器具、备品备件、车辆、通讯工具的使用完好情况。

(8)上级命令、指示、通知情况。 6.2.设备巡回检查: 6.2.1巡视周期:

(1)正常日间巡视,站内每变电所每周至少一次;正常夜间(熄 灯)巡视,每变电所每月至少一次。 (2)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特殊巡视:

* 恶劣天气下,如大风、雷雨、大雪、潮湿天气、高温等。 * 设备过负荷运行时。

* 设备带重大缺陷或异常运行时。 * 设备新安装投运或大型检修工作结束后。

(3)除上述以外,平时在变电所执行倒闸操作或进行工作许可、验收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对现场设备进行巡视。 (4)因操作站所在变电所均为重要变电所,故对操作站所在变电所每日交接班时应进行一次巡视。

6.2.2在巡视时,应按要求填好“巡视检查卡”。

6.2.3巡视中发现设备缺陷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在随车运行记录簿上做好记录,回操作站后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并填写好缺陷报告单、缺陷记录簿,并及时上报运行主管部门。6.2.4在巡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规”的规定。 6.2.5变电所巡视卡必须在操作站内存档,保存期为一年。 6.3定期切换试验:

6.3.1每月一次进行定期切换试验。

6.3.2对于调度管辖设备的切换试验,事先必须经过调度同意。6.3.3每月必须进行定期切换试验的装置、设备、回路如下: (1)重合闸装置。

(2)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 (3)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

(4)主变冷却器备用电源切换回路,备用冷却器自投回路。 (5)事故照明系统。

(6)备用所用变自投切换回路。 (7)蓄电池组测量(包括免维护电池)。 (8)蓄电池级备用充电装置。 (9)触电保安器。 (10)电磁锁。

6.3.4试验时发现的问题,应在随车记录上做好记录,回操作站后应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必要时填写好缺陷单及缺陷簿,并及时上报运行主管部门。

6.3.5蓄电池组的测量应另行记入“蓄电池测量记录簿”。6.4缺陷管理: 6.4.1操作站应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有责任督促处理。

6.4.2设备缺陷以缺陷报告单形式采用MIS方式,由发现现场正值填写,由操作站站长负责核实。操作站站长应对所报缺陷的准确性负责。

6.4.3缺陷报告单的填写应准确说明缺陷设备、缺陷部位、缺陷现象及缺陷性质。

6.4.4对于紧急缺陷,运行人员应就地立即向相应调度及运行主管部门汇报,并严密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由值班负责人即可填报缺陷单。

6.4.5对于重要缺陷,24小时内,由发现人值在交班前填报缺陷单。

6.4.6对于一般缺陷,由发现人值在交班前填报缺陷单。6.4.7操作站技术员每月应将全部设备缺陷整理一次,将设备现存缺陷汇总和本月消缺情况汇总,上报变电运行管理所。

6.4.8操作站应设立缺陷记录簿册,由缺陷发现人及时填写缺陷内容,由消缺现场当值人员及时填写消缺情况。

6.4.9当调度所监控人员初步判断“四遥”与变电所现场不相符后,若确定故障原因不在主站,操作站人员在接到当值调度通知后,到变电所进行现场核对,若确定缺陷在变电所现场,则按缺陷管理制度上报、处理,并完成缺陷单填报工作。

6.5工作票的执行: 6.5.1第一种工作票原则上应由签发单位提前一天送达操作站,如有特殊情

况无法办到,则应至少提前一天将工作内容电话通知操作站。操作站当值负责人在接到第二天的操作予令后,应检查MIS是否有其相关工作票。

6.5.2当班负责人在收到工作票后,应负责对工作票的内容进行审核,无误后填写收到工作票时间并签名,并填写工作票有关内容。按值移交给下一值。工作当日由正值携工作票赴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6.5.3如有特殊情况工作票无法提前送到,可由正值在现场代行负责人职责进行审核,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6.5.4第二种工作票,应于前一天电话通知操作站,工作当日由操作站人员直接赴现场办理许可手续。

6.5.5对于连续停电的检修工作,每日收工及次日复工,由工作负责人电话告知操作站当班负责人,并经当班负责人许可同意,由当班负责人记入运行日志。

6.5.6遇到工作负责人变动、工作票延期,检修单位应持工作票到操作站,根据“安规”要求办理相应手续,并由当班负责人汇报调度。

6.5.7检修工作结束,工作负责人应提前通知操作站,由当班负责人安排本值人员赴现场验收、履行工作终结手续。

第11篇:燃气无人值守站方案

__公司无人值守站点技术方案

目 录

1.管网监测点.................................................................................1.1 管网监测点功能................................................................... 1.2 管网监测点组成................................................................... 2.通讯系统.....................................................................................3.视频监控系统..............................................................................

1.管网监测点

对于__公司**LNG瓶组供气站和**LNG临时气化站这类的无人值守的监测点,本方案采用一体化无线采集终端,对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通过无线GPRS /CDMA 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通讯,以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 一体化无线采集终端主要完成本地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接受和响应调度中心的命令,在本地参数报警时能主动上传数据,接受并执行调度控制中心下传的各种参数命令。主要参数如下: 压力 温度 瞬时流量 累积流量

阀门状态采集 阀门控制 泄漏报警 视频监控 声光报警 1.1 管网监测点功能

1) 无线采集终端作为无人值守站可将站点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在采集站点数据的同时,也可监控其工作状态,并记录、统计、存档。对于及时了解系统情况、维护系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 无线采集终端采用 GPRS/CDMA轮巡的通讯方式,管网运行正常情况下调度中心通讯处理机按顺序轮巡所有站点,每个站点接受轮巡并上传数据。

3) 无线采集终端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及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4) 无线采集终端配置完善的防雷系统和接地系统。

5) 无线采集终端可针对国内外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协议规格的流量计算机和体积修正仪进行稳定高效的通讯,为用户节约了成本和维护费用。 1.2 管网监测点组成

管网监测点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 RTU 完成站场的自动控制,连接测控仪表,上传参数数据,接收控制命令并下达执行。 无线路由器

作为通信信道,完成RTU与调度中心的无线通信接入。 防雷栅

电源和通讯的防雷击保护设备,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供电系统

包括 UPS供电系统和太阳能供电系统,保证系统的连续不间断运行。 压力、温度变送器、阀门、流量计算机等智能仪表。 视频监控设备

现场设置两个摄像头,一个用于监控储罐的标度,另一个用于现场的安防监 控。

5.3管网监测点拓扑结构

2.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是SCADA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度中心与终端站双向数据传输的任务。通讯网络的设计要考虑今后SCADA 系统的扩展,为系统增建终端站提供灵活、方便、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综合性价比,本方案在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是:调度中心与无人值守站采用ADSL宽带拨号进行视频信号传输、GPRS/CDMA无线作为SCADA现场采集和控制信号传输的通信方式。 通讯系统采用点对多点的工作方式。

GPRS/CDMA无线通信以其“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的特点充分地满足了SCADA系统实时性需要,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GPRS/CDMA无线通信避免了传统的无线电台通信设备投入花费大,易受人为、气候、建筑等因素干扰,不能多点同时相互通信等缺点,在SCADA系统得到了广泛和成熟的应用。调度中心的GPRS/CDMA通信处理软件负责通信平台上的数据集中和通信管理。监控数据由终端站通过DTU 发出,经过GPRS/CDMA无线通信服务网络进入调度中心的GPRS/CDMA无线通信处理软件中,经处理软件解析、计算、处理后最终进入数据库和工作站软件展现给生产调度人员。视频数据通过 ADSL 宽带拨号网络传输至调度中心,可通过摄像头分别实时监测现场的安防情况和储罐的标度。 3.视频监控系统

本方案对重要站点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是对天然气输配管网有人值守站及无人值守站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前端摄像机及报警探头采集现场图像和报警信号,将各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及报警信息传输到站控中心,在视频工作站上实时监视、控制现场的图像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视频监视系统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建成后必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在无人值守站配置2台一体化网络摄象机、以及视频防雷设备。

在调度中心设置视频工作站,对现场视频信号进行监控和数据存储。 系统功能

1) 各站点可以接受本地站控中心控制命令,实现对站点内图像调用及任意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2) 可以对指定的图像进行录像和报警录象,录象的路数受系统配置的限制。 3) 系统能回放所接入任一摄像机已记录的历史图像以及保存的报警录像。回放的检索方式灵活、多样,有时间检索方式、摄像机检索方式等。

4) 具有分层切换、显示功能,画面显示由总貌到设备细节按显示的详细程度分为多个级别,级间切换自然直观。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各种功能操作或切换均能以便捷的方式实现。

系统报价:

序号 名称 型号 品牌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合价(元) 1 SCADA 监控

1.1 无线通讯DTU 7118 宏电2 台

1.2 220VAC电源浪涌保护器MA10/D/2 MTL 2 块 1.3 24VDC 电源浪涌保护器ZB24580 MTL 2 块 …

2 视频监控

2.1 一体化网络高速摄像头(枪机) 海康威视4 套 2.2 8通道网络视频录像机海康威视2 台 … 3 仪表

3.1 温度变送器美国霍尼韦尔2 台 3.2 压力变送器美国霍尼韦尔2 台 3.3 浓度泄露探头深圳特安2 台 4 工程

4.1 终端站现场安装调试,以及其他土建施工 2 站 4.2 终端站视频监控安装调试4 台 4.3 终端站仪表安装调试6 台 4.4 终端站仪表通讯开发2 站 …

5 运输、保险1 套 6 税金1 套 总价(元)

第12篇: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一、综述

现在供暖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准备在换热站实现无人值守。在供暖调度通讯中心可以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换热站有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换热站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反应。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测控技术于一体,并针对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终端用户三个部分,提出三个主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监控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可对热网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进行信号采集测量、控制、远传,实时监控一次网、二次网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运行状态,及水箱液位等各个参数状态,进而对供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在供热期间可按室外温度调节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可手动、自动切换),达到按需供热,实现气候补偿节能控制,也可以进行分时分区节能控制,可以实现供热全网热量平衡及节约能源。

二、控制目的

1、宏观掌握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

2、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

3、以节省总供热量为目标,在满足热网用户基本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总供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更好地进行供热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及时检测报告供热系统故障,作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5、为热网如何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分析基础和分析依据。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主要能耗来源,为今后的节能挖潜改造提供条件。

三、系统组成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由上位机—通讯—下位机构成;

(一) 上位机由工控机、系统软件、彩色液晶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构成;上位机即为监控中心的监控系统。上位机既是底层下位机数据传输的接受者,也是管理者对整个热网系统进行调控并将命令下发到下位机的施令者。上位机监测界面直观、方便的把当前所有数据显示出来,并将完成各个监测点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开关量等参数的采集、整理、存储,具有数据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功能;且在上位机可操控底层设备的启动、停止等功能。可调控补水泵、循环泵的启动、停止及频率参数设定。

(二) 为了解决供热系统中热量的生产和系统热网所需的热量经常不相匹配的供热问题,本公司专门研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供热系统换热站的监控系统软件。本系统软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高可靠的PLC设备开发而成。软件可根据室外温度和整个热网所需热量的对应表关系自动完成换热站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工作,实现了热源和热网的联动运行,有效地使热量的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在一起。本系统软件主界面采用.net,美观、直观、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通讯的方式主要有专用网和GPRS方式,数据的传输具有高效、实时、准确等优点。可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选取合适的通讯手段。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远程通讯功能可以分为远程采集、远程控制、远程调节。 远程采集:可以定时采集,也可以实时采集;

 远程控制:对电动阀、循环泵、补水泵进行控制,实现策略性及定向自动控制;

 远程调节:可以实现现场控制器的远程调控,修改控制策略,修改报警参数值等。

(三)下位机由PLC控制器、触摸屏、变送器、传感器等组成。下位机是上位机命令的执行者,同时兼具把底层设备的数据上传。同时也可利用触摸屏在下位机进行操作设置,并可实现气候补偿供热、分时分区供热等。

四、系统特点

1、B/S结构的系统, WEB方式登陆,局域网及互联网里所有计算机均可以直接登陆本系统。监测界面直观、简洁,可方便操作、性能稳定,功能可按需二次开发,数据传输率高。

2、完善的分权分域管理 。每个操作人员具有独立的使用帐户和密码,权限不一样;分权管理:对换热站的操作用户,增加权限方面的控制,页面操作的权限;分域管理:对换热站的用户操作涉及到不同层次,对其能管理的层次进行控制。比如:平行换热站之间不能看到相互的数据,厂部用户能够看到各地数据。

3、监控中心软件具备报警管理功能,每条报警信息应该包含报警站点、报警发生时间、报警参数及当前值等详细信息;

报警画面

(一)

报警画面

(二)

历史报警查询

5、操作人员可通过上位机软件控制底层设备,无须去现场操作,可靠性高,节省人力物力。

6、系统还可以设置巡检记录,巡检人员每到一个站点检查完毕,到控制器上按一下,控制器就记录了当前巡检的时间,和当天已经巡检的次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运行人员的管理。

7、实现对住户温度的实时监控。

8、强大的自定义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在各模块均设有自定义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定数据分析期限、项目,即可获得温度、压力、频率等各项数据的结构分析、变化趋势分析。并且提供统计结果导出到EXCEL表的功能

五、自动控制实现

(一)数据采集

中暖(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设计制造无人值守换热站5座,换热站为双环路系统,控制器点数均以双环路点数标准设计。另外循环泵和补水泵均采用变频,变频和控制器安装在各自的配电柜中。在供热公司建立一个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和各个换热站的通讯采用的GPRS无线方式,现场控制器采用s200控制器。要达到自动控制首先要了解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所以数据采集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大前提。

供热系统的参数模拟量居多,开关量相对较少。另外,供热系统的参数相对变化较慢,所以对提供数据采集的控制器要求为:

1、数据稳定可靠,并不要求过高的采集频率。

2、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例如计算瞬时流量、计算供回水压差、温差等。

3、有一定数据存储能力,提供给远程的上位机管理软件。

4、工作方式切换功能

5、参数设定功能。可接受监控中心的远程参数设定,也可接受现场触摸屏的参数设定;

6、温度、压力、流量信号的采集功能;

7、通讯功能。内置通讯连接接口,作为被叫方,接受监控中心的访问命令、控制命令;

8、连网全系统自动控制功能。根据监控中心下载的局部控制目标参数实现自动控制。采用专家PID调节算法、滞后调节等算法,调节换热器的一次管网高温水流量(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实现),从而控制二次网的供/回水温度;

9、独立自动控制功能。根据运行人员通过现场触摸屏设定的参数,独立完成控制任务。

10、手动控制功能。运行人员通过对现场触摸屏直接设定电动调节阀开度,直接调整换热站一次管网高温水流量。

(二)远程通讯

通讯网络承担工作站与各个现场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是整个监控项目的桥梁,是保证热网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监控系统采用的通讯方式有多种形式。应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何种通讯方式。

热网监控系统的通讯从通讯方式可以分为:市话网、宽带网、专用网和GPRS网。

1、市话网通讯方式的特点:

(1)供热管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须实时在线。所以,通讯方式采用拨号方式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2)有线通信时,要先拨号以后才能通信,速度比较慢。运行费用较低。

(3)维护均由电信部门负责。

(4)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5)覆盖面广,信号稳定。

2、宽带网通讯的特点:

(1)用于已完供热管网,无须土方开挖。

(2)申请ADSL方式通讯,只须按月交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实现网上通讯,无自维护量。

(3)永远在线: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4)每次登录Internet只需要一个激活的过程,一般仅需要1到3秒钟。

(5)高速传输:由于ADSL采用了先进的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快。 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申请加密机制,数据可以在公网上安全地传输。

(6)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7)系统依托相应的软件,可以灵活实现点~点、点~多点、中心~多点的对等数据传输。

3、专用线路的特点:

(1)敷设专用通讯光缆,特别适用于新建供热管网,可与供热管道一同敷 设,减少土方开挖量,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费用,但维护量大,维修费用多。

(2)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3)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4、GPRS无线通信的特点

(1)永远在线:通信时,不需要象PSTN那样要先拨号以后才能通信。用户随时都与网络保持着联系,即使没有数据传输时,用户也仍然附着在网上与网络保持着联系。

(2)快速登录:GPRS无线终端一开机,即已经与GPRS网络建立了连接。每次登录Internet只需要一个激活的过程,一般仅需要1到3秒钟。

(3)高速传输:由于GPRS采用了先进的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的最高理论值可达171.2kb/s。

(4)按量计费:GPRS网络按照用户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没有数据流量传输时,用户即使在线,也不收费。

(5)覆盖面广:目前,GPRS网络已基本覆盖了所有GSM网络,偏远地区不再是数据传输的盲区。

(6)可移动性:企业对系统所有设备有自主权,无需与运营商交涉,可以自由分配。

(7)可靠性强:系统具有纠错、重发机制,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其次,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在GPRS网络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稳定工作,而无需人工干预。

(8)安全性高: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入了加密机制,数据可以在公网上安全地传输。

(9)无人职守:系统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无人职守。

(10)灵活方便:系统依托相应的软件,可以灵活实现点~点、点~多点、中心~多点的对等数据传输。

热网监控系统远程通讯从功能可以分为三部分,远程采集、远程控制、远程调试。

1、远程采集

远程数据采集可以定时采集,也可以循环采集,即可以采集当前的实时数据,也可以采集过去的历史数据(要求数据采集设备能存储至少一周的历史数据,已备通讯设备故障时数据不会丢失)。

2、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是无人值守换热站的重要环节,包括对阀门的控制(手动开关阀门)、控制策略的选择(经验调节、定温调节、手动调节等)供水温度值的设定、循环泵的起停、补水泵的起停等。

3、远程调试

理想的通讯方式不但解决了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控制,还可以实现现场控制器的远程维护,修改控制策略,修改报警参数值,等等。可以减少去现场的次数,并且可以迅速的了解现场控制器的工作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温度控制

要使用户家里温度更加舒适,必须保证换热站供出的温度(热量)合适,这样我们就根据不同情况对换热站的二次出水温度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大致分为,经验调节、定温调节、分时段调节三种。

1、经验调节

即根据以往的供热经验,在不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保证不同的二次网供水温度。各个控制器输入二次供水温度调节曲线,系统通过检测二次网供水温度和室外温度,自动调节一次网的阀门开度从而达到二次网的设定供水温度值,实现换热站的质调节。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曲线进行修改。曲线如图:

2、定温调节

用户可任意设定供水温度值,系统将自动调节一次网的流量从而使二次网供水温度稳定在此设定值。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设定值进行修改。

3、分时段调节

在不同的时间段设定不同的二次网供水温度,本方式支持在不同的时间段修正固定的供水温度设定值(经验调节曲线或固定供水温度),这样可生成一条更经济的运行曲线。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通过液晶键盘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远程对此曲线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固定供水温度运行(红色)+分时段修正运行时的实际供水温度(黑色)曲线:

(四)压力控制

无人值守换热站中压力控制主要是二次供水压力(或者是二次供回水压差)和二次回水压力的控制。分别通过调整循环泵变频频率和补水泵变频频率实现。变频恒压供水已经用得到很多,这里就不再说明。需要强调的是几种故障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1.二次供水压力过高,供热系统中,此故障是个比较严重的故障,需要系统停止运行进行检查,否则有可能会造成用户家里暖气片的损坏。

2.二次回水压力过高,系统设置超压泄水电磁阀,报警发生时自动打开电磁阀泄水。

3.二次回水压力过低,为了保护循环泵,此报警发生时系统应该停止运行并报警。

4.补水箱水位过低,应该停止补水,避免补水泵长期无水运行造成损坏。

5.补水箱水位过高,应该关闭自来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6.有些换热站生水压力不足或防止短时间停水,应该设置生水箱。

另外,控制器和变频器进行通讯,设定和读取变频器的参数如: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电流等,以便了解水泵电机的运行情况。通讯方式可以通过一根通讯电缆实现。

(五)报警管理

无人值守换热站的监控中心软件具备报警管理功能,每条报警信息应该包含报警站点、报警发生时间、报警参数及当前值等详细信息。软件对过去的报警可以按站点或按时间进行查询,并记录报警的处理人和处理时间。

(六)权限设置

监控系统对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从而避免了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系统故障。

六、结论

监控系统还可以设置巡检记录,巡检人员每到一个站点检查完毕,到控制器上按一下,控制器就记录了当前巡检的时间,和当天已经巡检的次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运行人员的管理。

总之,无人值守换热站很好的实现了对换热站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了供热质量。满足了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个换热站的运行数据,使管理更加有地放矢,有效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提高公司效益。通过热网智能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个换热站的运行数据,使管理更加有地放矢,有效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热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大大提高公司效益。典型案例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包头市供热公司、京煤供热集团等。

第13篇: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方案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方案

随着电力通讯专网的全面改造,各变电站(所)都有了相应的通讯网络,使远程监控成为可能。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可以增加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各变电站(所)图像、环境进行监控,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情况做出反应。为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该3onedata设计方案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变电站五遥(遥视、遥信、遥调、遥控、遥测)需求,同时将前端变电站内周界报警、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综自系统进行有效融合,做到多系统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 >需高带宽传输

>要求通信设备符合电力IEC61850规约,能与所有智能设备兼容 >通信设备能适应变电站恶劣的环境

>系统要求实现全数字化网络,方便远程管理 >网络设备种类多,接口形式不统一

方案优势>>

>骨干网络采用高带宽的千兆工业化交换机,以便传输大量数据及视频 >设备通过国网电科院对于IEC61850的检测 >IP30防护等级,具有良好抗EMI电磁干扰能力 >-40~75℃工作温度

>采用全数字化网络,与上级IP网络无缝连接

>1- 24光口灵活搭配,适应各变电站的各种需求 >

• 8路RS-232/RS-485/RS-422串口形式

• 过网关,跨路由通信

• 虚拟串口驱动访问模式和网络中断自动恢复连接功能

NP308系列

◎支持10Base-T/100Base-TX , 100BaseFX(SC或ST接口,单模或多模)

◎支持12~48VDC四位端子的电源输入,电源支持无极性

◎双电源输入,1路继电器输出告警 ◎无风扇、低功耗设计

◎IP40等级防护,波纹式高强度金属外壳,DIN导轨式安装

◎工作温度-40~75℃,存储温度-40~85℃

IES318-1F

第14篇:矿灯房无人值守经验交流

矿灯房无人值守经验交流

吾祠矿矿灯房无人值守于2013年9月27日开始运行,全矿共有4个矿灯充电架,可供408盏矿灯充电。无人值守管理办法是,每一盏矿灯及锁头(钥匙)与充电柜的编号一一对应进行编号,按照队伍的顺序给每一位工人安排固定的矿灯及充电位,并把相应的编号记在入井证上。上下班由工人自行开锁取灯、充电上锁,如矿灯有故障写在故障记录牌板上由专职人员负责维修,特殊原因无法正常取灯上班可到调度室申请领取备用灯。矿灯房内装有三个视频监控探头,公共卫生由专人负责,矿灯的档案管理、编排领取等日常管理由机电股负责。存在主要问题有:

1、采掘一线工人流动,钥匙未能及时返还或返还给队长队长又自行把钥匙分配给新工人,导致档案信息不准确、锁头更换频繁;

2、工人充电时手法不一导致充电柜充电位损坏。

3、矿灯房的文明卫生较差,存在许多工人矿灯没擦洗、矿灯带绑在矿灯上未取走。

4、矿灯领取情况考勤

矿车调度:当班下班前把下一个班的车皮送至井底提升车场,各个片盘车场打点硐室挂有各班次空重车提升情况记录牌板,当班重车拉空必须空车皮交接班。采掘队伍各工作面上班前把当班所需车皮报至各片盘信号把钩工,信号把钩工根据队伍车皮需求量合理安排给电瓶车司机。存在问题:

1、主平硐运输线路长,车皮周转慢。

2、队伍虚报车皮需求量,导致车皮积压,周转率低。

3、采区之间生产布局偏差大,二采区工作面过多,提升来不及。

坑木防腐;全年坑木总消耗1980立方,每月180立方,按11个月计。腰板1.3米和2米的每年约各200立方,木塞每年约各30立方。枕木25片/立方,每年约120立方。防腐腰板主要用于巷道维修,每年约96立方。

矿车清车底及满载率:矸石山矿车清车底实行承包制,由专人负责每月800元。煤台矿车清车底由煤台卡煤工负责薪酬包含在卡煤工资3.5元/车。车底清不干净10kg以下处罚10元/车,10kg以上处罚50元/车.。满载率由硐口调度室人员验煤时根据装载情况按系数考核。

存在主要问题,

1、清车底方式比较传统,人工用洋锹铲车底劳动强度大。

2、满载率过高在提升斜井中容易导致地轮卡塞。

第15篇:无人值守机房操作规范

无人值守机房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 总则 ........................................2 第二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的分区 ............................3 第三部分 安全规范 ......................................3 第四部分 设备监控规范 ..................................4 第五部分 环境监控规范 ..................................5 第六部分 装修规范 ......................................5 第七部分 布线规范 ....................................7 第八部分 机房照明规范 ..................................8 第九部分 器具配备规范 ..................................8 第十部分 配套设备规范 ................................9 第十一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管理规定 ........................10

2

第一部分

总则

第1.1条 为保证无人值守机房内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根据《中国移动机房安全管理规定》及《江苏移动机房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江苏移动机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1.2条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移动通信无人值守的交换、传输、数据等机房。

第1.3条 无人值守机房原则上不安排维护人员值班,但应配备少量巡视人员24小时定时巡视,以保证机房安全。

第1.4条 本规范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部。

第二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的分区

第2.1条 无人值守机房一般分为三个区域,即设备区、操作区和缓冲区。

第2.2条 设备区主要摆放各类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消防设备等。 第2.3条 操作区主要摆放各种操作终端、告警板、常用备品备件、机房原始记录、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等。

第2.4条 缓冲区主要摆放衣柜、鞋柜及防尘设备等。

第2.5条 操作区、设备区、缓冲区之间的隔断材料应符合消防要求,三个区域应用明显标志标明。

3

第三部分

安全规范

第3.1条 机房应配置消防报警系统,新建机房应配置符合消防安全的灭火系统。

第3.2条 机房内应根据设备数量和机房面积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必须安放在固定、醒目位置,方便拿取,人人会用。各种灭火器材应明确责任人,保证各种灭火器材的完好、有效。

第3.3条 机房内主要部位、通道、出入口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第3.4条 机房内无特殊需要,严禁使用明火。若确实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必须按照动火管理流程,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严密措施后,方可动用明火。

第3.5条 机房内禁止吸烟,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

第3.6条

机房内一旦发生火情,巡视人员应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

第3.7条

机房的防雷接地设备应定期检测。

第3.8条 机房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和安全可靠,不能有易燃易爆 物品堆放,杂物也应及时清除,以预防火灾发生,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第3.9条

机房内由于外接线缆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孔洞应及时用防 火泥完全封堵,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

4

第四部分

设备监控规范

第4.1条 集中操作维护中心能够对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实施远程操作维护。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的告警、统计报告、监控等信息要能迅速准确地传送到集中操作维护中心。

第4.2条 各种通信设备应具备两种以上远程接入手段,并定期检测,保证完好。

第4.3条 集中操作维护系统发生中断,维护人员必须立即到现场值守,直至系统恢复。

第五部分

环境监控规范

第5.1条 机房应安装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能观察到整个机房和通信设备的动态状况。

第5.2条 机房主要通道的门禁应与机房内摄像系统、照明、红外联动。

第5.3条 摄像系统具备告警图像联动功能,当机房内某些告警信号产生时,能自动进行视频切换,供监视或存储。

第5.4条

机房内应有温度、湿度、烟雾采集点并实时将信息传送 到监控中心。

第5.5条

机房空调、整流设备、UPS、油机等低压配电设备应 有智能接口,能实现集中监测、集中监控。

第5.6条

机房内监控点的选取应符合《中国移动机房动力环境监 控系统技术规范》的第三条“监控系统的对象及内容”的相关要求。

5

第六部分 装修规范

第6.1条 机房应有供人员正常出入的通道及供搬运设备出入的通道。供人员出入的通道口必须建有缓冲防尘区,供搬运设备的出入口应考虑防尘。

第6.2条 机房主要通道的门应安装钢制密闭性能较好的并带有电控锁的防盗门,防盗门一律为外开门。

第6.3条 防盗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语,同时可用不干胶张贴“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BILE”标志(该标准为可选项)。

第6.4条 机房墙面和顶棚的面层应采用光洁耐磨、耐久、不易起灰、非燃性、非粉质的材料。墙面和顶棚应保持整洁,无明显印记和脱落现象。墙面和顶棚颜色一般为白色。

第6.5条 机房一般为水磨石地面。已用防火、防静电地砖铺设的,应采取防止地砖缝隙水泥脱落或风化起尘的措施。已用防静电地板铺设的,应保持地板完好。

第6.6条 新建机房设备区一律为上走线,空调采用上送风。特殊情况需采用下走线方式,必须申报省公司批准。

第6.7条 老机房如下走线,应将电源线和信号线分设,做好标签工作,保持地板下清洁,无杂物。

6

第6.8条 机房屋面构造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等性能,屋面保温层应采用轻质、隔热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老机房应做好各项防漏工作,包括顶漏、墙漏、窗漏,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第6.9条 机房必须密闭环境,在不影响建筑物外观的前提下,机房窗户必须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如果窗外安装空调室外机组而无其它检修通道的,封窗时应留检修通道。底层机房的外门窗应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6.10条 机房的耐火等级应达到一级标准(原邮电部“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建筑物所用材料应采取符合上述要求的耐燃或阻燃材料。

第七部分

布线规范

第7.1条 新建机房设备区内、外所有传输线、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按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从规定的走线槽和配线架上走,禁止线缆乱拉乱挂。

第7.2条 设备区内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若电源线与信号线不可避免有交叉,电源线必须穿管。

第7.3条 机房内墙壁电源插座应带有保护接零措施,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机房内不得有插座复接的现象,照明和插座用电必须坚持一路一闸的原则。

7

第7.4条 机房内各种线路(包括电力、照明、弱电等布线)宜选用绝缘阻燃导线穿管敷设。室外导线的敷设宜采用电缆直埋式或在管道内敷设。

第7.5条 机房内的电话、监控、集中告警以及火灾报警和灭火控制系统等弱电电路宜采用暗设方式。

第7.6条 老机房内已废弃的插座、电源线和其他电缆线必须立即拆除,不能拆除的要封掉,并做好标签工作。维护人员应每半年检查一次,防止插座漏电和短路现象发生。

第八部分

机房照明规范

第8.1条 设备区应配置电子整流器的日光灯,机房亮度应满足机房照明的有关要求。

第8.2条 日光灯的排放应根据设备走向来定,一般为平行于设备,便于维护。

第8.3条 地下进线室应采用具有防潮性能的安全灯,灯开关装在门外。

第8.4条 机房应配置应急照明设备。

第九部分

器具配备规范

第9.1条 操作区内应根据监控终端的数量配置统一的防火操作台及工作椅。

8

第9.2条 操作区内应配置资料柜、备品备件柜、仪器仪表及常用工具柜。

第9.3条 设备区可配置便于移动的电脑桌、椅,供调测设备用。 第9.4条 缓冲区应配置鞋柜、衣柜、防尘等设备。

第9.5条 机房内至少应配置固定电话两部。其中一部有国内长权功能(加密)。

第9.6条 机房应配置常用工具、常用仪表、温、湿度计。

第十部分

配套设备规范

第10.1条 蓄电池应采用阀控式密闭电池,电池室的楼面、墙面、顶棚、门窗、温度等应按照机房的要求设计。

第10.2条 油机机房宜与主楼分开建设,必要时也可将柴油发电机安装在主楼内。油机房应采取隔声、隔震措施,应有较好的通风措施,出入口设置坡道。

第10.3条 市电电源供给通信设备、正常照明、电梯、采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用电设备等用电;油机保证通信设备、局部照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器、火灾灭火设备以及保证常年需要空调的机房的空调用电。

第10.4条

操作终端应配备专用UPS供电,UPS容量应根据操 作终端的数量决定。

第10.5条 建筑物的顶部应安装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在建筑物的各层中应有均压网。突出屋面的天线、铁塔等应安装避雷针。

9

第10.6条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二根,引下线应与各层均压网连通。室外的电缆、金属管道等进入建筑物之前应先进行接地。 第10.7条 建筑物的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系统应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连在一起。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电信各种设备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标准要求中的最小值设计。

第十一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管理规定

第11.1条 机房内必须挂有《火灾处理流程图》、《设备紧急故障处理流程图》、《机房平面布置图》以及相关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资料。在紧急情况时,值班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流程认真执行。

第11.2条 值班人员必须按机房平面布置图中所标的巡视路线对设备定时巡视,并作好记录。

第11.3条 严格执行机房安全进出制度,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机房,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机房,由分公司批准,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第11.4条 机房应防尘,门窗要严密,做到地面清洁、设备无尘、排列正规、布线整齐、仪表正常、工具就位、资料齐全、设备有序、使用方便。

第11.5条 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各种与工作无关的书刊、报纸和其它物品不准带入。

第11.6条 严禁在终端上运行游戏程序及其它与工作无关的程序;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10

第11.7条 各种图纸、资料、文件、工具、仪表未经允许不准擅自带出机房,使用后归还原处。

第11.8条 机房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棒、电热杯等电器,严禁随意拉接电源线,严禁移动式插座串接使用,严禁超负荷用电。

第16篇: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规

电力行业标准正文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

3 3 名词术语................................................................................................................................... 3 3.1 无人值班变电站.............................................................................................................. 3 3.2 集控站............................................................................................................................... 3 4 管理职能................................................................................................................................... 3 4.1 管理职能与分工..............................................................................................................3 4.2 管理责任与权限.............................................................................................................. 4 4.2.1 调度值班员的职责(由调度编写)........................................................................ 4 4.2.2 操作巡视队的职责...................................................................................................4 4.2.3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的职责....................................................................................4 4.2.4 留守人员的职责.......................................................................................................4 4.2.5 远动、通信岗位的职责............................................................................................

5 5.1 值班管理........................................................................................................................... 5 5.1.1 人员及工具的配备.................................................................................................... 5 5.1.2 值班纪律.................................................................................................................... 5 5.2 倒闸操作........................................................................................................................... 5 5.2.1 倒闸操作的一般原则................................................................................................5 5.2.2 遥控操作.................................................................................................................... 5 5.2.3 遥控操作的基本原则................................................................................................ 5 5.2.4 遥控操作的范围........................................................................................................ 6 5.2.5 操作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的管理................................................................ 6 5.2.6 现场操作.................................................................................................................... 6 5.2.7 现场操作的基本原则................................................................................................ 6 5.2.8 现场操作的范围........................................................................................................ 6 5.3 事故及异常处理..............................................................................................................7 5.4 交接班制度....................................................................................................................... 75.4.1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的交接班................................................................................ 75.4.2 操作巡视人员的交接班............................................................................................ 7 5.5 设备巡视制度.................................................................................................................. 7 5.6 设备的定期轮换切换...................................................................................................... 8 5.7 工作票制度....................................................................................................................... 8 5.7.1 总则............................................................................................................................ 8 5.7.2 第一种工作票的管理................................................................................................ 8 5.7.3 第二种工作票的管理................................................................................................ 8 5.8 设备缺陷管理.................................................................................................................. 8 5.9 运行维护工作制度.......................................................................................................... 8 5.10 运行分析制度................................................................................................................ 9 5.11 安全管理........................................................................................................................ 9 5.12 技术管理........................................................................................................................ 9 5.13 培训管理........................................................................................................................ 9 5.14 文明生产........................................................................................................................ 9 5.15 民主管理....................................................................................................................... 9 5.16 检查与考核.................................................................................................................. 10 6 调度运行.................................................................................................................................10 7 远动通信.................................................................................................................................10 附录 A...........................................................................................................................................11 1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11 2 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11 3 变电站应具备的图表.............................................................................................................11 4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规程.................................................................................................... 11 5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记录.................................................................................................... 12 6 变电站应具备的记录.............................................................................................................12 7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表格.................................................................................................... 13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规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电力公司 110kV 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550—1994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规范 DL/T5103—1999 35KV~11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

3 名词术语 3.1 无人值班变电站相对有人值班变电站而言,无人值班变电站是变电站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它是指不设专职人员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而是靠远方监控系统,实现远方操作和获取相关信息的变电站,也可以是依靠

一、二次设备就地完成自动操作和信息处理的变电站。分为以下二类: a) 完全无人值班变电站:一切信息的存储、传输和设备操作完全由监控系统来完成。b) 无人值班、有人职守变电站:仅有留守人员或指定的部门代管,主要负责辅助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治安保卫等工作。 3.2 集控站在电网管理范围内,因地理位置、供电区域和交通方面适宜对无人值班变电站更方便和有效的管理而设立的集中监视控制中心。集控站负责所辖范围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操作等管理工作。 4管理职能

4.1 管理职能与分工

4.1.1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模式为运行值班员(远方值班员)加操作巡视队(班)模式。 4.1.2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可以是调度值班员兼任,也可以单独配备。分为以下二类:

a) 调度员设第二付值调度员负责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职责,但在操作巡视队应设立监视装置,掌握各站现场运行工况。

b)操作巡视队设立集控站并配备专职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

4.1.3 操作巡视队(班)为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专职机构,一般根据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到达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时间不宜超过 1h。配备的专职人员可隶属于变电分局(工区)、生技股(科)或调度室,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隶属于周围几个无人值班变电站都较近的其他有人值班变电站(集控站)。

4.1.4 操作巡视队在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的处理上受当值调度员统一指挥。

4.1.5 操作巡视队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巡视和文明生产管理。

4.1.6 生技、安监、调度、计划、教培等有关部门对操作巡视队的安全生产、设备管理、运行操作及维护、培训等工作实行专业管理。 4.1.7 调度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调度管理。

4.1.8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四遥”及运行、操作等管理工作。 4.2 管理责任与权限

4.2.1 调度值班员的职责(由调度编写)

4.2.1.1 根据电网的潮流和各变电站负荷、无功、电压的实时信息及时向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下达操作命令,改变所辖电网运行方式,实现经济运行。

4.2.2 根据检修和事故处理的要求,下达操作命令,实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4.2.2 操作巡视队的职责

4.2.2.1 执行上级颁布的法规、规程、制度和条例,贯彻“安全第一”生产方针,确保各无人值班站的安全运行。

4.2.2.2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变电站设备、设施、工具等进行巡视、检查、记录、报告和定期试验轮换工作。 4.2.2.3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留守人员的管理。

4.2.2.4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计划停电及临时停电的检修票的申报工作、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的处理。

4.2.2.5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建、扩建、更改工程及大小修工作的验收、交接工作。 4.2.5.6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记录的填写,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4.2.2.6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资料的管理工作。 4.2.2.7 负责操巡队的月度生产计划和材料计划的制定。

4.2.2.8 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工器具、仪表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4.2.2.8 负责提报无人值班变电站房屋大修、保卫、消防、绿化、文明生产、操巡队车辆大修等建议计划。

4.2.2.9 负责提报无人值班站的两措建议计划。

4.2.2.10 做好操巡队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2.2.11 有权参加有关站现场运行规程的修编工作。 4.2.2.12 有权督促有关部门消除设备缺陷。

4.2.2.13 对进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权制止或劝阻。 4.2.2.14 做好其它运行管理工作。 4.2.3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的职责

4.2.3.1 按变电运行的要求,正确运用遥测、遥信信息,掌握(记录、分析等)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及其他异常情况(如防盗、外人翻墙人所及消防警报等)。 4.2.3.2 按 DL/T 550 的要求,正确运用遥控和遥调功能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遥控和遥调操作。

4.2.3.3 认真填写变电运行记录和事故异常处理记录。

4.2.3.4 合理安排操作巡视队的计划操作、临时操作、事故处理及生产用车。 4.2.4 留守人员的职责

4.2.4.1 留守人员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上班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脱岗。提高警惕,做好变电站防火防盗等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保持站内清洁卫生。

4.2.4.2 负责蓄电池测量、冷却装置的开启、停运,室内外照明的检查与更换,交直流系统的绝缘检查等辅助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 4.2.4.3 除

4.2.4.2 的规定外,留守人员不得擅自动变电站内设备,发现紧急情况或严重缺陷时应立即报告调度值班员及运行主管部门,可在操作巡视队现场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本站的简单操作。 4.2.4.4 当全站突然失电后,应及时将详细情况报告调度值班员及操作巡视队。 4.2.4.5 负责防止小动物事故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并搞好房屋维护和防汛排水工作。 4.2.4.6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2.4.7 经批准可以办理本站的第二种工作票。 4.2.4.8 值班期间至少对全站设备巡视一次。

4.2.5 远动、通信岗位的职责 5 变电运行 5.1 值班管理 5.1.1 人员及工具的配备

5.1.1.1 操作巡视队操作巡视人员按所辖变电站的数量配置,一般可按每站 2 人确定。其中队长一名,兼职技术负责人一名。

5.1.1.2 操作巡视队包括集控站时,则集控站远方运行值班员不得少于 8 人。 5.1.1.3 留守人员可按本站设备状态、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确定,但最多每站不得超过两人。 5.1.1.4 操作巡视队值班轮值表由队长编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备案后执行。

5.1.1.5 操作巡视队车辆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十站以下不得少于两辆,十站及以上不得少于三辆,所配车辆必须保证质量。每车可配备兼职司机一名,移动电话一部。 5.1.1.6 操作巡视队所有人员应配备通讯工具。 5.1.2 值班纪律

5.1.2.1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不得进行与本班本值无关的工作,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队长批准方可找人代值,履行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岗。

5.1.2.2 交通工具及按规定配备的通讯工具应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发生故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不得随意关闭通讯工具,不得随意将值班车辆调作他用。 5.1.2.3 当值人员应穿工作服、工作鞋、衣着整齐并佩戴值班标志。 5.1.2.4 严禁酒后上班或在工作时间饮酒。 5.1.2.5 特殊情况应增加留守值班人员。 5.1.2.6 发生较大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当班人手不够,非当班人员应无条件服从队长的安排。 5.2 倒闸操作

5.2.1 倒闸操作的一般原则

5.2.1.1 操作巡视队的倒闸操作按值班调度员的命令进行。一般操作当值监护,复杂操作队长或技术负责人监护,必要时分管领导或专工到场监督。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向调度值班员和远方运行值班员汇报。

5.2.1.2 涉及多个变电站的操作,调度应按规定以变电站为单位分别向操作巡视队值班人员下票。

5.2.1.3 计划内的倒闸操作由队长根据人员情况合理安排进行。操作人员可相对固定负责几个站的倒闸操作。

5.2.1.4 临时操作由当值人员进行。当值人员不足时,应汇报队长召集人员协助。

5.2.1.5 操作巡视队使用的操作票应填写工整,不得随意涂改。并按规定履行审核和批准手续。

5.2.1.6 操作票的填写应增加遥控操作的内容。

5.2.1.7 倒闸操作使用的安全工具正常存放在各站固定地点。

5.2.1.8 倒闸操作的其它规定和管理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5.2.2 遥控操作

5.2.3 遥控操作的基本原则

5.2.3.1 为了保证操作的正确性,操作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操作时对操作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遥控、遥调程序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分别输入各自的密码。操作前要填写遥控、遥调操作票,操作完毕后应检查遥信、遥测及负荷的正确性。

5.2.3.2 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禁止遥控、遥调操作,并填写运行记录。

5.2.3.3 连续二次遥控失败时,禁止再进行遥控操作,集控站值班员应立即汇报调度,同时通知操作巡视队到现场进行处理。

5.2.3.4 具备远方更改保护定值及保护停启用的变电站,正常操作由调度发令至集控站执行。集控站在操作完毕后,必须认真检查核对,确认更改是否成功,并向调度汇报,做好有关记录。

5.2.4 遥控操作的范围 a) 拉、合断路器;

b) 拉、合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

c) 主变有载调压开关及消弧线圈档位调整; d) 电容器组的投、切; e) 所用电源切换; f)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远方更改定值及保护停启用;

g) 微机直流屏浮充电流的调整。上述遥控操作完毕,集控站模拟图板应作相应变更。 5.2.5 操作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的管理 5.2.4.1 正常运行时,变电站所有运行或热备用状态的断路器,其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必须置于“遥控” ( 投入 ) 位置,有控制开关的应将其置规定位置。

5.2.4.2 开关转冷备用或检修状态时,断路器拉开后,操作人员应先将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切至”就地” ( 退出 ) 位置,控制开关切至“分闸后”位置,再操作刀闸,当断路器恢复至运行 { 或热备用 } 状态后,再将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切至“遥控” ( 投入 ) 位置。

5.2.4.3 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进行遥控操作试验时,应由集控站值班员通知现场运行人员,将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倒至“遥控” ( 投入 ) 位置。试验完毕后。由现场运行人员立即将其恢复原位。

5.2.4.4 事故处理和遥控操作失灵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先将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切至“就地” ( 退出 ) 位置后再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应根据设备运行方式,确定方式选择开关 ( 遥控压板 ) 的正确位置。 5.2.6 现场操作

5.2.7 现场操作的基本原则

5.2.7.1 在一般情况下,应在操作现场接到调度令后再填写操作票。若工作任务较多、操作复杂,可以提前一天准备好操作票,但是必须在当日接到调度命令后,在操作现场严格审核操作票的内容及顺序无误,方可进行操作。

5.2.7.2 单一的二次操作、辅助设备的投停、设备状态的监视可以由经批准担任操作工作的留守人员进行。

5.2.7.3 现场操作必须在现场进行模拟预演,核对操作票的正确性。

5.2.7.4 设备停电检修及恢复时,应考虑远动信号问题,将信号控制装置切换到相对应的位置。

5.2.8 现场操作的范围

5.2.8.1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现场操作工作由巡视操作班成员进行,现场操作的主要工作是: a)不能完全遥控实现运行方式变更的操作,如涉及不能遥控的隔离开关的推上、拉开,旁路设备倒换,进出线电源改变等。 b)跌落式熔断器的合闸与拉闸。

c)需要采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变电站设备检修或进出线路停电检修时的操作及其安全措施的装设与拆除。

d)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故障等必需的操作。 5.3 事故及异常处理

5.3.1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发现运行异常,应立即通知操作巡视队检查变电站的有关设备,操作人员如不在操巡队并将检查结果报告调度及运行主管部门。

5.3.2 若巡视检查中发现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异常时,巡视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及运行主管部门。

5.3.3 若调度自动化装置运行异常并且短期内不能恢复时,相应的变电站应恢复有人值班。 5.3.4 遇有天气恶劣以及其他情况时,可根据领导要求恢复有人值班。 5.3.5 事故处理时当值调度员有权直接遥合、遥分断路器。 5.4 交接班制度

5.4.1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的交接班

5.4.1.1 变电运行远方值班员必须严格按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实行模拟系统与值班记录交接,应交接清以下事项:

a) 所辖变电站运行方式变更和设备异常情况的处理; b) 倒闸操作情况及操作预告情况; c)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d) 许可和接受的工作票及处理情况,当班未完成的工作及装设接地线的编号及地点等; e) 模拟图板是否与设备实际相符;

f) 上级指示、各种记录及技术资料收管记录情况; g) 电网运行情况、负荷、指标情况; h) 检查通讯、交通工具处于良好状态;

i) 备用钥匙、工器具、仪表齐全,存放整齐; j) 双方认为交接清楚明白后,各自签字。

5.4.1.2 交接班时,交接双方应全部参加,接班人员应在交班前 15 分钟前进入值班室,听取交班人员的交待。

5.4.1.3 接班人员如发现现场情况与交班不符时,交接双方应停止交接,待交班人员将情况作出明确的说明后方可继续交接,接班人员并应将此情况向队长或技术负责人汇报。 5.4.1.3 事故处理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5.4.1.4 交接班时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可在交班值班长的指挥下协助处理。 5.4.2 操作巡视人员的交接班

5.4.2.1 操作巡视队的操作巡视人员可不进行交接班,但在每日上班前必须召开班前会,班前会的内容如下:

a) 所辖变电站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变动情况; b) 倒闸操作情况及操作预告情况;

c) 许可和接受的工作票及处理情况,当班未完成的工作及装设接地线的编号及地点等; d) 设备检修及设备异常情况;

e) 当日维护工作的安排及当日工作的注意事项。 5.5 设备巡视制度

5.5.1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现场巡视工作由操作巡视队负责。

5.5.2 设备巡视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和夜间巡视,巡视人员应将巡视时间、站名、巡视内容及发现的问题记入有关记录。 a)定期巡视:每周 1—2 次到所辖变电站定期巡视,巡视内容按照变电站现场运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b)特殊巡视:大风前后、雷雨后、冰雹、大雾、风沙、高温高负荷时、设备变更后、设备异常时、法定假日或者有重要供电任务时,适当增加巡视的次数。 c)夜间巡视:要求每月巡视不少于一次。

5.5.3 巡视检查设备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认真地按时巡视设备,发现设备异常要认真分析、正确处理,做好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5.5.4 操作巡视队应根据所辖变电站设备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巡视周期表,明确巡视内容,并在各站放置,按项巡视,保证巡视到位和巡视质量。 5.5.5 巡视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5.6 设备的定期轮换切换

5.6.1 操作巡视队应对所辖变电站的中央信号、交流直系统的绝缘检查、电压换相、主变温度、母差不平衡电流、蓄电池按规定的周期切换试验测量记录。

5.6.2 同期装置、备用冷却器、备用电源、事故照明、高频通道测量检查按规定周期进行。 5.6.3 正常照明、绝缘工具、登高工具、消防设施应按规定同期进行试验、检查,不合格及时更换。 5.6.4 长期备用的变压器每月进行一次带负荷运行倒换,投运时间不少于 48h。 5.6.5 防误闭锁装置结合停电每年检查一次。 5.7 工作票制度 5.7.1 总则

5.6.1.1 填用工作票的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

5.6.1.2 各变电站的第一种工作票由操作巡视队管理,第二种工作票可由留守人员管理。 5.7.2 第一种工作票的管理

5.6.3 .1 有计划的工作,检修单位应提前一天将工作票送往操作巡视队,工作当天检修单位可直接到工作地点办理许可手续。

5.6.3.2 当日调度批准的临时性工作,检修单位应将工作票直接带往变电站交给操作监护人办理。

5.6.3.3 操作巡视队许可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可以留在现场,继续进行本班其他工作,检修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传动试验由工作负责人全面负责。

5.6.3.4 连续停电的检修工作,工作票分别由工作负责人与集控中心站收存,每日收工以及次日开工,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应电话通知工作许可人或值班负责人办理手续,并记入运行记录本。

5.6.3.5 工作负责人变动工作票延期,检修单位应持工作票向操作巡视队办理相应手续。 5.6.3.6 工作终结,检修工作当日完毕,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结束前 2h 通知许可人验收,多日工作提前一天通知验收后履行终结手续。

5.7.3 第二种工作票的管理 5.6.3.1 第二种工作票检修单位应提前通知有关人员,工作当天到现场办理许可手续,同时应通知集控站值班人员并作好记录。 5.8 设备缺陷管理

5.7.1 巡视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将详细情况填入运行值班记录和设备缺陷记录本,并报告当值负责人。严重缺陷应立即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当值人员应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处理。

5.7.2 操作巡视队队长及技术负责人应及时掌握设备缺陷消除情况,对设备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未消除的设备缺陷尽快安排处理。

5.7.3 修、校、试、化中发生或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做好记录,详细记入缺陷记录本中。 5.9 运行维护工作制度

5.8.1 操作巡视队应根据人员及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站运行维护专责人员。 5.8.2 运行维护工作应执行部颁《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中相应规定。 5.10 运行分析制度

5.9.1 运行分析工作由操作巡视队队长或技术负责人主持,主要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变电站运行设备、技术管理和资料管理等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分析设备严重缺陷、异常事故及两票使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5.9.2 运行分析活动,操作巡视队全体人员应全部参加,必要时分管领导及相关专责也应参加。

5.9.3 综合分析操作巡视队每月进行一次,并且有分析记录。 5.9.4 专题分析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并且有分析记录。 5.9.5 运行分析的内容要求应执行有关规定。 5.11 安全管理

5.10.1 操作巡视队安全活动每周一次,做到有内容、有分析、有措施、有记录。

5.10.2 控制室、高压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等主要部位应装设火灾报警装置并具有遥信接口。重要变电站可配置必要的自动灭火装置及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变电站门、控制室门、高压室门等应装设外人进入的报警装置。

5.10.3 操作巡视队应配置足够的合格的安全用具,要求摆放有序、有编号、定期试验。 5.10.4 操作巡视队安全管理应遵守其它有关规定。 5.12 技术管理

5.11.1 无人值班变电站及操作巡视队的技术资料由操作巡视队技术负责人管理。各站可设立一名技术管理专责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各站的技术管理工作。 5.11.2 无人值班变电站及操作巡视队的技术管理要求见附录 A。 5.13 培训管理

5.12.1 操作巡视队的培训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

5.12.2 培训工作应根据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特点,以现场为主,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5.12.3 培训形式应机动灵活,内容由浅入深。

5.12.3 每月应对现场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5.14 文明生产

5.13.1 无人值班变电站应保持站容站貌整洁、干净,场地平整、无杂乱物品、无烟头、无与运行无关的闲散器材;各类建筑物门窗完好无损,道路畅通,电缆沟无积水.杂物,排水系统畅通, 符合要求,盖板齐全平整,草坪场地绿化美观,无杂草。

5.13.2 主控室、高压室卫生整洁,不得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资料专柜存放有序,室内地面无油迹.烟头.杂物,卫生死角.清洁卫生责任到人,站内活动场所应整洁.干净.无垃圾,仪器.仪表有专柜存放有序,并建有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5.13.5 认真实行定置管理,各场所均有定置图且与实际相符,各处物品实行定置存放。

5.13.6 备班室被褥整齐,干净摆放有序;备餐室等地方清洁卫生,无杂物, 要有专门备餐室,不允许在主控室做饭、用餐,不准在备餐室外存放食品

5.13.7 站内围墙大门完好,门卫制度健全,与站内工作无关的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站内。

5.13.8 备品备件.材料.仪器仪表存放整齐有序,各种材料领取.发放手续齐全,帐卡物相符,保管完好规范,无损坏丢失.被盗现象。 5.15 民主管理

5.14.1 操作巡视队应加强民主管理工作,设立“五大员”即工会小组长、安全员、材料员、培训员、生活管理员,在队长领导下共同做好操作巡视队民主管理工作,并制定五大员的职责内容,充分发挥五大员的作用。

5.14.2 根据有关规定操作巡视队应建立相应的民主管理记录。 5.16 检查与考核

5.15.1 安监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检查安全工作规程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章违纪现象,除对有关人员批评教育外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5.15.2 操作巡视队的直接主管部门应对操作巡视队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对所属变电站进行月度检查,全面检查安全管理、文明生产、设备运行及生产状况、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按有关进行考核。 6 调度运行 7 远动通信

附录 A 1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1.一次系统接线图 2.制造厂使用说明书 3.设备台帐 4.个人技术档案

2 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1、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及展开图(包括“四遥”系统设计图纸及资料)

2、站用电系统图

3、直流系统图

4、正常及事故照明图

5、电缆敷设图(注明电缆的参数)、巡视路线图

7、接地装置布置图

8、全站平断面布置图

9、安全运行记录牌

10、设备修、校、试、化报告资料

11、变电站一次设备接线图(注明主要设备参数) 3 变电站应具备的图表

1、系统模拟图

2、设备定期巡视路线图 4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规程

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部分)

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5、变压器运行规程

6、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7、蓄电池运行规程

8、电气事故处理规程

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10、110KV─220KV 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试行)

11、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

12、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充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的试验导则(试行)

13、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14、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

15、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

16、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1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18、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1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20、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2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22、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各种反事故技术措施

25、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规程

26、调度规程(各级调度规程)

27、变电设备评级办法及评级标准 5 “五防”功能闭锁管理规定

1、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记录

2、值班运行日志

3、设备缺陷记录簿

4、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簿

5、事故预想记录簿

6、反事故演习记录簿

7、活动记录簿事故、

8、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簿

9、运行分析记录簿

10、培训记录簿

11、接地线登记簿

12、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调压记录簿

13、设备定期轮换记录操作票登记簿

14、工作票登记簿

15、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整定记录

16、生产知识考问

17、技术问答簿

6 变电站应具备的记录口头、电话命令记录簿

1、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记录簿

2、设备检修记录簿

3、设备预防性试验记录本

4、万能钥匙使用记录

5、故障录波动作登记簿

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整定记录

7、蓄电池调整及充放电记录簿

8、避雷器动作记录簿及避雷器泄漏电流记录簿

9、设备缺陷记录簿

10、设备巡视记录表

7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表格

1、修、校、试、化一览表

2、有权签发工作票人员名单表

3、有权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名单

4、有权担当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名单

5、有权发布调度操作命令人员名单表(各级调度)

6、事故处理紧急使用电话表

7、变电站定期维护周期表

8、变电站月份维护计划

9、设备专责分工图

10、卫生专责区分工图

11、操作巡视队成员通讯联系表

12、值班轮值班表

8 操作巡视队应具备的表格

1、修、校、试、化一览表

2、有权签发工作票人员名单表

3、有权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名单

4、有权担当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名单

5、有权发布调度操作命令人员名单表(各级调度)

6、事故处理紧急使用电话表

7、二次回路保险定值表

第17篇:无人值守嵌入式机房监控

无人值守嵌入式机房监控

无人值守海关机房综合环境监控系统按功能共分三个部分:前端信号采集处理部分、信号传输部分、后台控制(监控中心)部分。

前端信号采集处理部分

信号采集部分处于系统最前端,属于系统底层部分。由网络综合监控主机和各种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直接对设备进行信号采集。传感器采用精密元器件设计,能够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正常的运行。网络综合监控主机负责将各种变量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进行传输。

信号传输部分

前端采集到所有信号,全部基于网络进行传输,充分利用海关现有网络环境,无需进行重新布线,支持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

后台控制(监控中心)部分

在监控中心采用EASYCOVER综合软件平台,可以实现一套软件控制前端所有设备。

实现机房监控系统的音视频监控、温湿度实时监测,UPS工作状态实时监测,配电系统实时监测并且报警联动视频,漏水检测定位检测,空调运行状态监测,机房出入控制,门禁管理。机房防火、防盗报警能功能,还可以联动短信发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数字矩阵网络将前端各个机房的视频图像,逆向解码输出至电视墙,支持键盘操作管理,方便快捷。

四、系统主要优势

(1) 系统构建灵活。可利用已有光缆,可利用已有专线网络,更可利用公众宽带网和海关公安专网,将前端机房的音视频、控制、报警信号以及各种环境参数,以数字的方式传输到海关监控中心。

(2) 系统施工方便。全数字的网络监控系统,只需要考虑网络接入方式,无需考虑视频线缆、控制线缆的施工,不会存在干扰问题,方便系统施工、调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3) 设备优势。系统采用天地伟业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综合监控主机等设备。这些设备采用嵌入式设计,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易于集成,性价比高。同时天地伟业网络监控产品也通过了公安部安防产品的检测认证,并在全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4) 公司优势。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多项国家监控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具有丰富的系统分析设计、软硬设备生产制造、配套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安装调试及系统维护的能力。

第18篇:无人值守道口方案1(红外)

无人值守铁路道口 红外相机解决方案

实际需求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多,铁路与公路交车口交通越来越繁忙。但是由于安全教育滞后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驾驶人员与社会人员在通过铁路道口,特别是无人值守道口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状况日益险峻。

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来增强无人值守铁路道口的安全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

解决方案与设备选型

采用大华高清监控系统+太阳能供电方案

1摄像机:采用DH-IPC-HFW8231D-Z

 采用200万(1920×1080) CMOS图像传感器,达到高分辨率实时图像输出  可输出200万(1920x1080)@25fps,达到高分辨率实时或高帧率图像输出  支持H.265编码,压缩比高,超低码流

 感兴趣区域(ROI)编码,保证有用图像质量,节省存储空间  支持走廊模式,应用更灵活

 支持宽动态,3D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适用不同监控环境  支持数字水印加密,防止数据被篡改  支持手动聚焦

 ICR滤光片切换功能,实现24小时监控

 支持AC24V/POE、DC12V/POE供电方式,方便工程安装  支持丰富的网络协议,适用不同应用方案

 支持网络断开、IP冲突、移动检测、视频遮挡智能报警  IP67防护等级

 最大红外监控距离大于80米

2硬盘录像机:采用DH-NVR4104 并加装3T监控级硬盘

 可接驳众多主流厂商(SAMSUNG、Panasonic、SONY、Bosch、Arecont、AXIS、Honeywell、LG、Vivotek、SANYO、景阳等)网络摄像机;  支持断网续传ANR;  支持录像定向存储;

 支持600W像素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 支持1路语音对讲;

 支持最大16路视频实时同步回放及多路同步倒放;  支持P2P(私网穿透)功能;

 采用Dahua云台控制协议时,可以通过鼠标实现三维智能定位功能;  最大支持6路1080P解码能力;  最大支持16画面分割;

 支持预览图像与回放图像的电子放大;

 支持按事件查询、回放、备份录像文件,支持图片本地回放与查询;  支持数字水印校验;

 采用监控级3T硬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有3个月的有效存储时间 3太阳能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由太阳能板,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和保温箱等设备构成 组件的技术参数

S200W单晶硅光伏组件基本技术参数 电池板组件:采用单晶硅电池。

原材料来源:制造工艺成熟,不受材料限制。 发电性能要求:受恶劣天气(风沙、雨雪)的影响要小,具备弱光发电的性能。

组件转化率大于17%。

衰减率:一年内不大于5%,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组件参数:单晶硅

系统总功率:800W(200W*4) 组件功率:200W 工作电压:37.1V DC ; 工作电流:5.4 DC ; 开路电压:43.4V; 短路电流:5.95A。 生产标准:GB/T9535; 测试标准:IEC61215;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155±10)mV/℃;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6±0.01)%/℃; 最大功率温度系数:-(0.5±0.05)%/℃; NOCT:48±2℃; 旁路二级管:有; 边框接地电阻:<1Ω; 迎风压强:>2400pa; 绝缘电阻:50MΩ/2000V; 绝缘强度:DC 3500V, 1min。 寿命:不少于25年。 电池板与线缆的连接采用接插件,连接牢固、可靠,并能防潮、防水和抗老化能力,接插件使用寿命与电池主体相同。

组件、插接件替换方便;

蓄电池的技术参数

类型:密封阀控免维护胶体蓄电池; 单体蓄电池容量: 12V/200Ah; 节数:6节;

蓄电池组容量:24V/600Ah;

蓄电池低温工作性能:-2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80%;

蓄电池高温工作性能:4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95%;

蓄电池寿命要求: -20℃~40℃环境下免维护连续工作3年后蓄电池容量衰减不超过30%。正常使用寿命5年,免维护; 蓄电池采取恒温保温措施;

蓄电池的浮充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 80%放电深度的循环次数大于1200次;

太阳能控制器的技术参数

放电控制

主要功能:LCD显示,标准串口 工作温度:-10℃~65℃;

控制损耗:不超过额定充电电流的1%; 充放电回路压降: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额定电压(VDC):24V; 最大放电电流(A):40A;

允许太阳能最大开路电压(V):50V; 控制点设置:自由设置系统运行的节点电压; 控制器充满断开电压值:27.8~29.6V; 控制器亏电断开电压值:21~22V; 控制器恢复连接电压值:26~26.6V; 控制器温度补偿系数:-5~7mV/℃; 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间电压降落(V):≤0.5V; 蓄电池负载之间电压降落(V):≤0.2V; 使用环境温度:-40℃~+60℃; 使用海拔(m):≤5500;

通信功能:通过配置的标准通信接口和数据线,可将控制器与串口通信设备连接,实现数据远传;

保护功能:蓄电池过充、过放、输出过载、过压、温度过高等保护功能;

蓄电池保温箱的技术参数

保温箱体采用1.2mm冷轧钢板,坚固耐用;箱内保温层厚50mm。在-40℃~40℃条件下,能确保48小时内温度保持在0℃~30℃,考虑到电池放电时自身微量散热,更可持久确保保温箱内温度。

电池正常工作对环境温度要求最好在20℃~30℃,低温降低电池充放电容量,高温导致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在工作中易发生热失控,所以散热性能与保温性能同样重要,针对这一要求,在箱体出线孔设计有透气孔,保持与外界空气有细微的传递。

柜体采用表面光洁的冷轧钢板热镀锌,具有防腐、防潮、防酸、长期稳定的特点。 蓄电池保温箱底部有橡胶衬板,使蓄电池与箱体有效隔开,防止电池液偶然泄露对箱体的腐蚀。

太阳能供电系统整体质保3年,正常使用可达到5年以上有效寿命

方案分析

优点:架构简单,维护方便,性能可靠的同时保证经济成本较低,同时无需额外增加补光灯。

缺点:夜晚红外补光时,过往车辆车牌无法识别(所有红外相机都存在此现象)

第19篇:无人值守水泵的电气控制系统

摘要:矿井排水系统承担着排出井下涌水的重要任务,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排水系统各种设备能否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行,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与安全。传统的矿井排水方式普遍使用人工手动控制,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为了改变传统控制方式的缺点,结合煤矿行业中对于井下排水系统的实际需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水泵有效利用率,减少看护人员、延长水泵电机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停机时间,提高排水能力。建成无人值守和可以远程监控控制的排水系统,适应当代主流电器控制的潮流趋势。

关键词:水泵

无人值守

监测控制

1.无人值守水泵的电气控制系统

1.1无人值守水泵设备的控制要求

1.1.1水泵必须能够保证连续工作。当运转中的水泵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水泵能迅速启动。特别是涌水量较大使水仓水位上升到危险水位时,能使多台水泵及时启动投入运行。

1.1.2水泵控制系统应能根据水仓水位的高、低,自动按水泵的操作程序开、停水泵。开、停水泵的每个环节应按照程序自动完成。

1.1.3为了避免水泵拖动电动机和电控长期停用而受潮,并使各台水泵磨损均衡,在正常水位时,各台水泵应能自动轮换工作,以保证各台水泵都能得到正常维修。在危险水位时,应能使得必要数目的水泵自动投入运行。

1.1.4为了使矿井用电负荷均匀,在正常情况下,可根据水仓水位变化,按照移峰填谷的供电原则,确定各台水泵的工作时间。

1.1.5如果某台水泵在启动或运转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应使该泵立即停止,停车进行检修,并自动启动下一台水泵。在故障未清除之前,故障泵电路闭锁,退出正常工作。

1.1.6应具有尽可能完善的保护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1] 2.无人值守水泵排水的工作原理

随着PLC技术的成熟,运行非常可靠稳定。本文中特采用PLC电器控制方式。 自动运行状态时,控制器首先要检测所有的阀门是否关闭状态,如果阀门不处于关闭状态,PLC就会发出指令将阀门关闭,使装置处于初始状态。

液位传感器将水仓中的水位信息传送至控制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PLC检测到的水位信息后与预先设置的开启水位进行比较,当达到开启一台水泵的水位时就发出开泵指令。

开泵指令首先要开启真空泵对水泵的吸水管及叶轮腔体进行抽真空,只有当叶轮腔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并将水仓中的水吸入腔体,使叶轮完全浸入水中水泵才能自动开启。负压传感器可以对真空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信息传入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PLC检测到真空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后就会发出指令,通过真空磁力启动器开启排水泵。

排水泵启动后水泵出口的压力会上升,设置在水泵出口处的压力传感器会将压力通过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传送至PLC。当PLC检测到排水泵出水口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就会发出指令开启水泵出水口上方的排水电动阀。排水电动阀开到位后会将到位信息返回PLC进行动作确认。至此,整个开泵的过程就结束。

当排水泵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仓中的水位就会下降,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下降到停泵水位时,PLC就会发出停泵指令。停泵的程序与开泵相反,首先要关闭出水口的电动阀,这可以避免突然停泵后,主排水管理反冲,造成水锤现象。 3.水位保护原理

该设计中无人值守系统以水仓水位作为水泵停启条件。为了保证水位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采用了两套水位传感器,一用一备。 4.远程监测监控原理

该套系统中,由两套一用一备用的液位传感器感应水位变化的快慢,结合运行中的水泵台数和两趟排水管路出口的流量计读数判断矿井涌水量是否达到透水量级。PLC模拟量输入模块接受检测信息,通过矿用系统通讯总线将信息传递到矿井调度中心的总检测控制平台,作出预警。

结后语

目前很多矿井的水泵房都为有人值守控制检测、手动开泵的方式,涉及到开启闸阀,灌引水,开启电机等诸多步骤,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排水系统中的真空表、压力表等通过人为监测读数难免有谬误,日常检修人员只能依靠简单的电量参数和日常经验来判别水泵的故障所在,无法做到如系统般做出全面了解,使得井下排水设备系统故障无法做到早排除早处理。该系统可以使泵的本身使用状况达到良好并有效的延长水泵使用寿命,做到更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梁丁南.矿山固定电气设备电气控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昌佳自动化.井下泵房无人值守及远程监控系统.

排水系统附图:

第20篇: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材料)

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电力行业无人值守机房无线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设备运行的环境动力状态(环境温湿度、烟雾报警、水浸报警)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实现对电力机房远程遥控管理功能,使电力行业机房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的高效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为了使设备之间联动正常有效,必须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在这里介绍电厂各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传输布局方式。

传输网络系统布局

1、主干传输网络

目前,变电站视频数据传输到监控调度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输方式:

(1)以太网传输方式

各变电站到监控中心的信道直接为以太网接口,光纤或微波无线网络传输设备直接提供以太网接口,各变电站的图像数据信号经过各级交换机、路由器上传至监控中心。

微波无线网络传输设备一般采用高带宽远距离的11N系列室外无线网桥(WB5800MN

1、WB5800MN2),采取点对点的组网方式,确保整体链路通畅。

(2)2M-以太网传输方式

各变电站到监控中心的信道为2M专线,通讯设备仅提供2M接口,变电站的图像数据信号需要通过2M以太网桥转化为2M接口,上传到监控中心相应的2M以太网桥转化为网络信号,进入监控中心的网络。实际上相当于用2M以太网桥通过2M专线组网。

2、变电站内传输网络

在变电站室外场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2.4G或者5.8G室外无线网桥,采取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的组网方式,将需要监控的主变压器、大门等重要地方无线连接。

3、前端视频采集回传

在每个监控点,根据距离的远近,可以采用2.4G或者5.8G内置天线一体化室外无线网桥或者外接型室外无线网桥与变电站监控中心连接。

前端视频采集系统

前端视频采集系统: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或者网络摄像机、云台、探测报警器、警告喇叭、供电系统等组成。

调度监控中心系统

在电业局调度监控中心,主要由中心监控管理服务器、电视墙服务器、监控客户终端等组成。主要完成现场图像接收,用户登录管理,优先权的分配,控制信号的协调,图像的实时监控,录象的存储、检索、回放、备份、恢复、电视墙的显示切换等。

在电业局中心机房放置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安装变电站遥视系统中心服务器管理软件,中心服务器管理前端所有的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报警器等,管理后端所有的监控客户机。

在值班室安装一到数台监控客户机,IE用浏览器即可监控观看,同时可以安装配置多画面显示的电视墙,配合电视墙服务器,可以把前端摄像机的信号解码出来,送到电视墙上显示,利用电视墙软件的强大功能,任意切换显示前端摄像机图像。

电站无人值守岗位职责
《电站无人值守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