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食品品质检测员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9 07:40:53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检测员岗位职责

检测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熟练掌握各试验操作规程,及时、准

确完成试验数据处理。

二、严格按照试验规范及各项试验操作规程作好各项试验,配合

工程师的工作。

三、清楚、准确地填写试验记录,不得任意涂改,试验报告实

行检测员签字负责制度。

四、爱护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保持设

备整洁。

五、试验结束后,必须将各仪器、设备、样品整理归位。做到

并保持试验室的清洁、整齐井然有序。

六、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向任何人转借仪器、设备等试验室装

备。

七、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按工作制度履行责任,坚守岗

位,遵守劳动纪律,提高职业道德,服从各级领导,作好本职工作。

推荐第2篇: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

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

(1)在试验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试验操作规程操作,正确完成试验检测项目;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试验检测技术,不断提高试验检测水平;

(3)严格执行各项试验规章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有关试验规程和试验方法做好各项试验;

(4)按技术要求实事求是填写试验检测记录,对原始记录数据负责;试验人员应详细观察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或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向主任报告;

(5)及时地对进场各项原材料进行检测,保证检测频率。对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进场,并报告上级领导;

(6)负责工程施工的配比开具、检查。对半成品、成品质量进行检测;

(7)及时打扫试验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时对试验检测设备清理、保养; 完成试验室主任临时交办的工作;

(8)协助本部门其他人员做好其它检测工作;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推荐第3篇:检测员岗位职责(新)

检测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严格执行果品农药残留检测操作规程,正确、及时反映检测数据,确保果品安全进出市场。

三、将检测结果及时正确地进行登记汇总,并记录在册。

四、对检测结果出现超标的果品,应及时通知该批发部,发出禁止销售的通知,等待处理。

五、保存好各种试剂,对各种试剂的保存温度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存放,以免使试剂产生反应失效。

五、对检测仪及各类仪器工作时,须提前10分钟开机,工作结束后及时关机。检测器皿应及时清洗,确保检测室安全与清洁卫生。

检测分析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检测数量质量。

2、填报各种原始记录,检测分析结果,主要做到清晰完善,实事求是。

3、负责实验室的清理工作,做到安全卫生符合要求。

4、遵守劳动纪律和实验室各项制度。

检测室职责范围

1、承担本市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药残毒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2、负责制定本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3、参与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技术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参与检测仪器的采购,检收和查档工作。

4、按要求完成交易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4篇: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

一、岗位描述

该岗位主要是协助试验室主管完成各种试验和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并提供试验检测相关数据和资料。

二、职务

1.负责室内种试验和工程外业检测工作。2.负责整理收集各种试验检测资料的工作。 3.负责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协助分包商工地试验室开展工作。

三、职权

1.有权抽检辖内的工程使用材料质量情况;2.有权纠正辖内的工程施工的违规行为; 3.有权督促公包商做好质量自检工作;

4.有权监督项目部制订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职责

1.对试验、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2.对工程材料检验失职负责;

3.对施工中出现的陷患或情况没有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而造成重大损失负责。4.对因不遵守试验规程、操作不当造成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损毁负责。

推荐第5篇:食品品管员岗位职责(共)

篇1:品管员岗位职责 品管员岗位职责

一、概述

岗位名称:品管员

直接上级:质量过程控制主管

下属岗位:班组长、操作工和设备科科长

岗位性质:负责生产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分析、改善和计量管理,控制和预防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管理权限:受质量过程控制主管委托,行使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和分析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工艺、质

量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管理职能:对生产现场全面质量监督检查。包括:监督检查人员质量素质,监督检查设备质量异常事故,监督检

查材料、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物和各类药剂质量规格,监督检查班报正确执行情况、工艺程序异常情况,监督检查生产现场的整洁有序,监督检查计量标准的准确性

岗位要求:

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质量管理专业知识;

2、热爱公司,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4、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5、熟悉本公司产品工艺流程,具备丰富的5s现场管理经验,了解和掌握生产质量管理基本内容。

二、工作内容:

1、根据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和规定,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抽样检验、产品最终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等任务。

2、明确质量控制点的各类质量检验标准(ph值、颜色、杂质点种类数量、温度和粒度分布等),掌握各类质量标准的关键控制因素和方法,指导操作工正确操作,实现质量控制标准。

3、对于来料的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找出相应的质量缺陷,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转下工序,不流转其他车间。

4、做好不合格产品的标识、隔离、记录和集中及时处理等工作,并有效的分析和改善问题,及时向主管提交不合格品质量分析调查报告。

5、若因领用的前道生产的半成品不良导致品质异常,品管员应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至前道制程,以防前道制程品质问题的延续发生。

6、对于待入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品管员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在入库单、或入库登记表上写明种类、批号和合格字样,并签字。

7、成品出库时,核对发货产品批号和合格标志,核对无误后,在出库单上签字。

8、按照部门制定的质量统计分析要求和方法,准确的完成部门主管交待的质量统计任务,按要求在质量统计表上记录,上交至部门主管。

9、按照部门主管制定的取样要求和方法进行取样,按规定对样品进行处理分析后,正确分类整理保存样品,并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相应台账上。

10、正确使用计量器来检验产品质量问题,定期对计量器进行校准、清洁和保养工作。

11、执行部门主管制定的5s现场检查整改计划,确保生产现场干净、整齐、舒适和合理。

12、生产过程中应督促操作人员按操作规范(班报表)及设备使用说明进行作业,检查班报表记录是否规范。

工人的违规及野蛮操作,应给予制止,并上报部门主管处理。

13、积极参与和协助部门主管开展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了解和掌握新产品的检验手段和方法。学习

实现新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关键控制因素和方法。

14、上下班前做好工作交接

15、工作纪律:品管员必须统一穿工作服上班,且工作时间内,不可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与他人喧闹、闲

聊,应严肃纪律,树立品管员的形象与威信。

16、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三、行使权限

1、对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全面负责监督检查

2、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上报部门主管处理

3、对于半成品或库存品,有权进行抽样检查,并要求返工

4、对于不合格的矿石原料、材料配件、酸碱药剂、包装标识,有权要求整改退换。

5、对于生产现场设备、工具、物料和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权要求相关班组按要求整改。

四、参加会议:

1、参加部门召开的周度和月度质量管理问题分析改善会议;

2、参加部门主管临时召开的qc工作小组会议

3、参加部门召开的月度对车间、机修的质量考核会议

五、工作绩效标准

1、部门主管安排的质量监督检查和统计任务完成情况

2、生产质量事故漏检率

3、重复质量事故发生率

4、有关质量记录、报表的整理归档

5、公司领导委托交办的其他工作完成情况

篇2:品管员岗位说明书

篇3:品管员工作职责 品管员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公司日常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按照要求着装,佩带厂牌。安排加班时应服从安排,不得无故缺岗。

2.认真做好巡检工作,并做好数据记录。

3.根据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厂标、国标、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4.认真做好首件确认工作并做好详细的数据记录。 5.监督各工序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6 产品出现不良问题及时反映,做好不良品的标识和记录工作,不可包庇隐瞒。 如发现知情不报,情节严重者报部门主管处理。

7.发现原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影响产品性能,影响产品使用,应及时退还仓库

8.对各工段出现的不良做好记录,要求生产部进行整改,追踪不良品处理及预 防纠正措施改进的结果。

9.细心认真对待工作,增加自身职业技能和产品知识的培养。 10.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篇4:品管员工作职责 品管员工作职责 1 产前准备

1.1 qc应提前20分钟上班,以便做好产前准备。

1.2 每周应至少有3次参加班组产前会议宣导品质事项。 1.3 了解当班生产的产品名称、客户名称、生产数量。

1.4 准备好相关的产品图纸、检验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标准、检验工具(千分尺、游标卡尺、卷尺、电子秤等)、检验报表、抽检计划表和标准色板。

1.5 准备供生产线操作人员使用的样品,包括合格和不合格样品。 1.6 熟悉掌握产品的品质管控点和常出现的品质问题。

1.7 生产领用的物料或前道工序生产的半成品工件的品质状况抽检。 2 检验作业:

2.1 首件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品管员应对首5件产品进行全检,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报表上。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生产单位量产,同时合格首件样品须在现场留样,直至生产完成后同产品进仓。

2.1.1 生产设备每天首次开机时; 2.1.2 工模治具安装调试完成后; 2.1.3 设备故障调整后; 2.1.4 人员或材料更换时; 2.1.5 制程异常处理后。 2.2 巡回检验:原则上品管员以每1小时10pcs的频率对生产各工序的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验确认,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报表上。

2.3 成品抽检:对完成生产待入库的产品,品管员按《抽样计划表》规定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制程抽检记录表》。

2.4 库存品抽检:对于部分已经入库的产品,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在下道工序使用前须再次抽检成品的品质状况,如有异常必须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联络生产部门对库存品进行返修。

3 产品标识:品管员应要求并监督操作人员及时将填写完整的“物料标识卡”粘贴于完成生产的产品上,且经检验的产品应贴上检验状态标识,合格的产品贴上绿色的“合格品”标签,不合格的产品贴上红色的“不合格品”标签。 4 品质异常的处理

4.1 品管员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生产制程品质异常或品质不良时,可先口头要求责任人员处理,必要时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联络责任单位/人员处理;

4.2 若因领用的前道生产的半成品工件不良导致品质异常,品管员应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至前道制程,以防前道制程品质问题的延续发生;

4.3 若因领用的外协加工件或原材料不良导致品质异常,品管员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反馈至品管部iqc解决;

4.4 品管员应追踪责任单位对品质异常的处理情况,并于处理后会同生产人员对处理效果进行验证。

5 不良品的管制:为避免不良品与合格品混放、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误取误用,品管员应对不良品进行管制。

5.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品管员要求并监督操作人员隔离,同时贴上红色的“不合格品”标签进行标识,并开出《不良品返修通知单》通知责任操作人员及时对不良品进行处理。若当班生产结束后,不良品尚未处理,品管员应要求并监督转运工将不良品统一转移至不良品区隔离管制。

5.2 原则上当班产生的不良品应于当班处理完毕,后道退回的不良品应于次日下班前处理完毕。如不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的,品管员在《不良品返修通知单》注明“未按规定处理”,并上报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且须继续追踪不良品的处理情况。 5.3 不良品区的管理:品管员应保持不良品区的区域标识,禁止他人未经同意无故占用或在不良品区内放置其它物件,不良品区内放置的不良品均应贴有标识,且整齐的分类堆放。 6 废品的管制:当班产生的废品,品管员应要求责任操作工捆扎整齐,且对废品数量及报废原因进行标识后,要求其统一放置于当班废品框内。同时品管员

如实将确认的废品数量、报废原因及责任人登记于《_____车间废品汇总表》,并于下班后,要求并监督转运工将废品统一转移至废品区。

7 工作交接:品管员应于下班前将当班生产发生的品质问题、生产状况及其它注意事项记录于“工作交接本”,与接班品管进行工作交接,以避免同样品质问题的重复发生。 8 报表管理:

8.1 品管员应按要求填写检验报表,报表填写应真实,严禁弄虚作假,且应尽量避免涂改,保持报表的清晰易读,并于下班后交检验组长审核。

8.2 检验组长应统一将审核后的检验报表于第二天上午9:00前交品管部统计分析。 9 设备日常保养的监督:品管员应监督操作人员产前是否按设备保养规定对机台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 10 生产过程中,品管员应督促操作人员按操作规范及设备使用说明进行作业,对工人的违规及野蛮操作,应给予制止并上报处理。

11 工件叠放、防护的监督:品管员应监督操作人员按规定轻拿轻放工件,待转运的工件应按规定叠放整齐并进行适当的包装防护,避免工件因操作人员及转运人员野蛮操作造成损坏。

12 品管员应监督生产线各工序的操作人员是否按定员定岗规定安排上岗,制止随意调动操作人员岗位(特别是特殊岗位人员)。 13 文件的管理:品管员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依据文件均应为文管中心管控发行的最新版本,盖有红色的“文件发行章”,品管员应对文件进行妥善保管,若有破损或遗失,应及时向文管中心申请补发。

14 样板的管理:对于较难用文字说明的品质限度标准,品管员可取样送至品管部,由品管部会同营业部制定标准样板,以供品管员作为检验基准参照。品管员使用的标准样板应有客户代表或品管部经理的确认签名,且在使用期限内。标准样板应妥善保管,若有破损或遗失,应及时向品管部申请补发。

15 检测仪器管理:品管员使用的检测仪器须经公司检测室计量员确认符合使用要求,且贴有“合格证”、“准用证” ,并在有效期内。品管员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检测仪器失效或损坏,应及时向检测室申请校正或修理。 16 量具管理:品管员应加强生产使用量具的管理,按量具清单定期对量具的完好性及有效性进行查核,若发现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报告品管部处理。

17 工作纪律:品管员必须统一穿黄色的qc工作服上班,且工作时间内,不可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与他人喧闹、闲聊,应严肃纪律,树立品管员的形象与威信。

篇5:品管员的职责

品管的职责

职责: 1.熟悉被检验产品的国家标准.工艺规程.技术标准.了解技术要求。

2.对自己所负责的检验范围内的各种产品.严格执行技术要求.工艺规程等技术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3.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认真研究.按有关规定处理,及时隔离不良品。 4.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及各种统计报表。

权限:

1.对所负责范围内的检验任务,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有权做出检验结论。 2..对不符合产品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产品,有权及时隔离。

3.有权向主管质量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如实反映产品的质量情况。责任: 1.对经自己所检验并做出检验结论的结果应负责。 2..对错.漏.误检负责。

3.对所负责检验范围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或质量事故,不反映.不汇报.致使情况进一步恶化负责。

篇6:品管员岗位职责说明书(定稿)

篇7:饲料企业品管员岗位职责

饲料企业品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1.1 根据检验规程和检验标准对大宗原料、辅料、成品进行外在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入库原料的合格。

对库存原料进行定期监测,保证生产使用原料的合格。

对入厂、卸货和库存发现的不合格原料进行退货、兑用等处理。 2.2 根据主管下发的生产用配方与中控室配方进行核对,保证配方无误。 按照过程质量控制规程对生产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半成品和成品质量。

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对不合格品标识、隔离、评审、处置,对使用情况作好相关记录。 3.3 对即将打包的成品进行感官、气味、粒度及包装质量检测。

对库存成品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发货成品的质量。

监督出库产品的质量,确保质量。

协助主管对退货产品进行质量鉴定,并做出处理方案。 4.4 将原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中发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采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提供给主管决策参考;协助对发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和验证。 5.5 在原料和产品质量控制中始终要贯穿质量成本意识。 6.6 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习和同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 7.7 与原料供应商和养殖户关系的协调。

推荐第6篇: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wya

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

(1)在试验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试验操作规程操作,正确完成试验检测项目;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试验检测技术,不断提高试验检测水平;

(3)严格执行各项试验规章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有关试验规程和试验方法做好各项试验;

(4)按技术要求实事求是填写试验检测记录,对原始记录数据负责;试验人员应详细观察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或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向主任报告;

(5)及时地对进场各项原材料进行检测,保证检测频率。对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进场,并报告上级领导;

(6)负责工程施工的配比开具、检查。对半成品、成品质量进行检测;

(7)接到现场试验任务后应积极行动,优质、高效完成,不得拖拉延误;

(8)及时打扫试验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时对试验检测设备清理、保养; 完成试验室主任临时交办的工作。

(9)全面履行ISO9001质量体系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相关责任条款,做好程序文件的符合性运行;同时落实检测中心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

(10)协助本部门其他人员做好其它检测工作;

(11)配合监理、业主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

(12)严守企业秘密,不得将试验技术资料随意外传;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推荐第7篇:品质岗位职责

制作: 审核:篇2:品质部部门职责

品质部部门职责

1.职责制定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及相应的实施方案; 2.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的考核工作; 3.负责产品生产所需物料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及出货检验; 4.负责对内,对外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反馈工作; 5.负责客户投诉,客户抱怨的处理; 6.负责对公司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跟踪,处理,结果呈报及资料存档; 7.负责对公司品质持续改进工作的发展; 8.负责所有供应商的考核和评估; 9.负责组织陪同客户进行成品验货工作; 10.负责组织成品,原材料的型式试验,寿命测试工作; 11.负责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管理,计量工作; 12.负责组织公司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的支持与陪同工作; 13.负责对公司员工品质意识的培训与教育; 14.负责对生产过程中首件的确认; 15.负责与驻厂的客户品质代表进行沟通有关品质标准; 16.负责参与市场部进行订单审查工作; 17.负责公司产品认证之关键件进料管理; 18.负责公司产品各阶段的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发放; 19.负责公司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以及每月品质例会的召开; 20.进料检验主管工作职责; a.做好下属的劳动纪律管理 b.及时做好来料的质量状态判定与审核工作,组织评审处置意见,及时通告有关损耗的技术规格不符信息;

c.做好供应商考评工作,供应商改善的进度跟踪; d.依计划做好来料的型号测试; e.制定来料检验标准;

f.负责质量信息,质量成本计算以及统计与分析的工作; g.全厂检测仪器的校验与管理工作; h.负责跟踪车间的纺织品全数的质量状况,统计反馈,做为供应商考评的依据; 21.过程检验主管工作职责; a. 负责ipqc员,oqc员(sb,pfi,hp)的人员管理及工作安排; b.pfi及hp两项目制程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监督; c. 协助生产线的品质工作; d.关键工位员工品质管理的培训,能力确认工作; e. sb首件,巡检,终检的执行; f. pfi及hp终检的执行,不良品返工的跟踪; g.sb项目工艺纪律的巡查及纠正; h.质量事故的处理,不良品的判定,质量争议的裁定; i. 质量事故的考核;

j. 验货信息的传递,归口管理; k.过程质量信息报表的统计分析; l. 质量改善的实施及效果的确认; m. 负责客户签版样品管理工作; n.负责品质人员的管理工作; o.负责上级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篇3:品质部岗位职责 鹤山市摩迪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

使用部门: 页码:10/10 文件编号:wi-pz-xxx 版本:a/0 盖受控文件印章 生效日期: 受控文件 复印无效 篇4:品质部各岗位职责

1、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品质部各岗位工作职责,权限,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品质部各岗位。包括主管、文员、工程师、技术员、科文、组长、助拉、ipqc、qa、qc、iqc。 3.部门架构: 4.各岗位职责 iqc部 pqc部

品质主管

文员

oqc部

品质工程师

品质部主管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一、负责部门各项工作及各部门沟通协调,外部联络。

二、检查各项工作状况,下达各项工作任务。

三、负责客户抱怨的分析,督导各部门品质改善事宜,跟踪、反馈,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品

质问题。

四、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部门日常工作。

五、品质异常分析,重大事件处理及上报。

六、每日对报表的审核,不定时抽查各工位进度及品质状况。

七、培训员工及5s监督,各班、组长工作。

八、每月品质会议召开,品质作业程序与规范的制定、推行。

九、品质培训计划之执行,所属人员工作督导、评价。

十、品质签定与制定意见签署,日常品质工作检查。

品质部文员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一、负责品质部各种日报、周报、月报表的制作,整理,保存。

二、对品质部的考勤的记录。

三、部门文具、辅料的申请,领取,发放。

四、对部门各种文件的接收,发放,保存。

五、协助上司,处理日常文职工作。

六、认真完成上司安排的其它任务。

品质部工程师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一、品质部所有的技术支持。

二、各类检验标准、程序文件的制订,评估。

三、品质异常分析,重大事件处理。

四、负责部门技术性,电子方面的培训及各部门技术的沟通,交流。

五、对客户投述的分析,处理,以及后续工作的安排。

六、相关品质会议的召开,品质程序的审核、评估、跟进。

八、公司品质体系的维护,推行。

九、新机种导入的跟进。

十、纠正措施的填表写,确认及跟进。

一、测试相关设备、仪器的保养、调试。

二、认真完成上传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篇5:品质部各岗位工作职责

品质部经理工作职责:

1、品检计划的制定;

2、品检体系的设计及表单程序的拟定;

3、品质鉴定与制定意见的签署;

4、分析研究生产中控制质量的职能;

5、保存工序检验的检验,测试报告;

6、分析工序检验的每日、每周、每月报告;

7、在工序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事项得到纠正之前,控制不合格品的转序;

8、所属人员工作的督导、评价;

9、向总经理提出有关控制质量的多方需求及总体要求;

10、制定《质量手册》,使全公司、全体职员共同参与品质管理。 qe工作职责(品质工程师):

1、新产品开发进度跟进;

2、在制品品质控制能力分析与品质改良;

3、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检测规范的制定;

4、品管手法与统计技术的设计与督导执行;

5、协力厂的辅导;

6、品质异常的研究;

7、品检样品的制作;

8、客户抱怨的品质原因调查、分析、改善;

9、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控制;

10、产品试验报告。

iqc组长职责:

1、对外来五金产品质量标准规格控制;

2、对外来原料、材料检验;

3、外包、外发产品质量之全面控制;

4、外购的彩卡、条码、opp袋、纸箱、纸盒等辅料的质量控制;

5、发现来料异常的处理及跟踪;

6、协助品质部经理处理生产中来料之异常;

7、对属下qc人员进行相关的检验量测手法之培训;

8、对标准样品建立完善(包括五金、塑胶、辅料及色样等等);

9、该组织所涉及的文件、报表之落实、执行;

10、相关的试验试制品与qe共同测试及落实。

qc组长职责:

1、对制程品质的全面控制;

2、对在制品品质异常的处理及产品判定意见签署;

3、每日qc报表审核签署,异常之追踪;

4、各qc工作绩效考评;

5、返工产品的追踪;

6、检验标准文件的执行与落实; 7、标准样品、产品、色板的建立与保管;

8、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与追溯; 9、持续改善报告的执行与落实。 qc职能介绍 iqc: 对于所有原材料进行来料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确保不合格材料不投入到生产中。 ipqc: 对于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关键性工序采用x—r图等质量控制手段控制,每批玩具均有详细的质量记录。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到下道工序。 qe: 玩具最终产品的测试以发现生产过程中隐藏的缺陷,为qa提供数据。 qa: 按照iec标准/企业标准及客户的需求对于玩具的性能进行测试,如每个玩具的容量/开压/内阻全部进行检测,每批玩具抽检其他性能如寿命/自放电/储存性能/温度特性/安全性能等等。

客户服务:对于客户投诉当天回复,一天内提出解决方案,3天内实施方案。

推荐第8篇:食品库管员岗位职责(共)

篇1:餐饮企业库管员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餐厅库管员岗位职责 1.岗位职责: 1.1台账管理

1.1.1根据公司财务部门要求合理设置各类原材料和物资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对于自采物品需记录清楚采购价格和地点。

1.1.2日常工作中,库管员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及时逐笔登记账簿,做到日清月结,数据准确无误,帐物相符。

1.1.3做好各种物料的日常核查盘点工作,做到帐物一致,如有差错及时上报相关领导,以便及时调整。 1.2订货

1.2.1库管员要根据库存情况和餐厅需求进行订货,在规定的时间向总仓发送订单。 1.2.2订货单在录入系统时要认真核对,避免输入错误,录入完毕的订单经店长或厨师长审核后才能发送至总仓。

1.2.3订货前务必核实库存情况,避免出现积压或断货情况。 1.3入库管理

1.3.1每天安排好卸货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卸货工作。

1.3.2物料入库时,库管员必须凭送货单办理入库手续,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对于不合格的或手续不齐全的物料拒绝入库,并上报相关领导。

1.3.3库管员对入库物料要做好核对检查工作,包括核对检查物料的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污染、物料质量状态有无异常变化、型号规格、单价、金额等,发现异常情况拒绝入库并上报领导解决。

1.3.4物料入库时按照来货先后和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先后顺序分类存放,做到先入先出,先到期先出。入库物料在摆放时还要注意遵循重低轻高,大低小高的原则合理利用空间。 1.3.5每天做好来货的登记,对与供应商配送的物料,入库登记时必须填写供应商全称,并有部门领导和库管员或收货人签字。供应商要在入库单上签名以表确认货物已送到,保证字迹清楚。(入库单为三联,其中第一联仓库留存和记账依据、第二联附送货单交财务记账、第三联给送货单位作为结算货款凭证)。保存好送货单等相关单据,以月为单位装订并保存,以便以后查验。 1.4出库管理

1.4.1各部门领料时间集中在上午10:00分之前和下午16:30分之前完成领料,领料时需提前填写好领料单,写清领用部门、领用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和领用人。

1.4.2库管员根据领料单发放物料,同时将当天的领料单统一装订在一起保存。1.5盘点

1.5.1库管员在月末要对库内各种物料进行盘点,应做到账帐相符,账实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1.5.2对于酒水饮料等高价值产品和浆制的肉类等易变质产品每天进行盘点,保证帐实相符和使用物料新鲜、安全。

1.5.3配合公司财务部和营运部的清点检查工作。 1.6库内卫生管理

1.6.2存放的食品应与地面保持不少于15厘米分的距离,建议与墙壁之间留有不少于5厘米的缝隙,以利于通风换气;货架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中间留有运输货物的通道。 1.6.3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验制度,对库存食品,随时掌握所贮存食品的保质期,最接近保质期的产品放在货架的最外侧,防止发生霉烂、发软、发臭。 1.6.4仓库要定期打扫,清库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禁止用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餐厅使用的洗涤灵、清洗剂等化学品需在库房内单设区域存放。

1.6.5食品贮存库内不得存放农药等有毒有害物,不能继续使用或销售的食品应及时处理。

1.6.6库管员要关注库房内的虫鼠害情况,防止库内物料发生虫蛀、鼠咬。 1.7安全管理

1.7.1做好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天检查库房的防火防盗措施,做到人走门锁。 1.7.2库内物料码放时注意合理分配位置及叠放高度,避免出现坍塌、掉落等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物料损坏。 1.8其他工作

1.8.1在用餐高峰时间,库管员必须在前厅为用餐的客人服务,不可在办公室或库房内逗留。

1.8.2服从餐厅管理组安排,完成管理组临时安排的工作。 2.能力要求

2.1学历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品。

2.2计算机技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会使用word文档、excel等office软件,进行简单的制表、计算。库管员工作流程

篇2:餐厅库管员岗位职责 餐厅库管员岗位职责

一、目的

为调动仓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进而调动个人工作动力,指导

仓库工作人员有计划的改进工作,以保证仓务工作持续、健康、稳定、

有序进行。

二、岗位制度:

1、熟悉业务,实行科学管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对库存物品要分门别

类存放整齐,经常检查库存物品,通风到架,保持库房干净,防止物品变质霉烂;

杜绝火种、火源进入库房,保证库房物品安全完整。

2、入库验收:接到购进物料,要求根据计划进行检查点数,检查规格和

质量,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入账。

3、库存管理办理正常入库手续后,按照物料性质种类分别存入库房,物

品存放要合理科学,清洁整齐,防止积压损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出库管理 :在领用物品时,要填写领料单并由经理(厨师师)批准,方

可到库房领取。

5、掌握物品的存量,制定最高最低存量,达到最高存量时,通知停止进

货;最低存量时通知及时进货。要经常向店长以及采购员报告库存物资情况,合

理调整采购计划,加速资金周转,避免库内物资长期积压造成浪费。

6、做好餐厅的各种主、副食品原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过秤、点数工

作,并达到质量管理标准。

7、库房收料须开收料单入账,要做到记账及时,手续清楚;发料时须以领料

人签认的发料单作为依据入账;月末于会计一同盘点核对库房实物。

8、严格把好验收关,对质次价高或分量不足,不卫生,不合格的物品要坚

决拒收;入库开入库单,记账及时,手续清楚。

9、库房盘点:每月28日进行盘点,严格按照账目核实出入库单及现货库存,

并列出详细的物料库存表,经审核后上报。如盘点与实际库存相符,应签名备查,

如出现误差,要经调查落实后书面报告总经理。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

三、库管员岗位职责

1、仓库保管人员必需定员和指定专人专职负责。

2、每天按指定时间完成填写库存报表及入库登记表,要求标明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规格、库存量、申购量等内容。

3、根据各档口需要量及物料性质,选择适当的摆放方式,轻拿轻放,分类明细,避免人为损坏及堆放杂乱带来的不便,科学安排库房物品布局,做到整齐、美观、方便。

4、物品出库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不全不得发货。有特殊情况,需店经理或厨师长签字批准。发货时按出库单办理出库手续,削减账卡。

5、仓库帐簿的记帐原则是:简单、清楚、及时、准确。为便于记帐和便于查找,应按总帐、分类帐的记帐顺序,分别对不同种类、品名、规格、单价的所存物品按不同日期依次进行入库登记。

6、仓库保管员应对所管物品的完好负责。凡因保管不善或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损失,由保管员负责。

篇3: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人员职责

(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职责: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

1、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食品经营过程的卫生状况并记录,严防食物中毒,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加强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台账登记、贮存的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

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6、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7、接受和配合食品监督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对提出的整改意见负责落实,并及时向企业领导报告。

(三)进货管理员职责

一、

采购员购进的食品

二、各类食品分开存放

三、定期检验库存食品

四、不使用腐败变质

五、搞好仓库卫生

六、每月及时报当月进货清单

(四)发货管理员职责

1、熟悉公司商品流转流程和商品规格、堆放位置。

2、学会统筹安排,按照发货单后合理安排发货顺序以及发货时间,做好调车计划,保证车辆满载,行驶路线合理,及时把订单所需货物发出。发货时与物流配送中心约定货物到达时间和,做下记录或记在送货凭证上。

3、发货时认真核对发货清单,核实商品名称、规格及数量,客户收货人电话及地址,不得发错货,漏发、多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每次发货完毕后,需在发货单上签字认可。

4、落实外租车运输价格、车辆调配和服务管理,确保成本、服务两不误。详细记录每天短途用车情况,包括车主姓名、时间、价格、发货起止地、发货明细等,与车主核实无误后签字确认。

5、及时把发货凭证交到财务处,以免丢失。没有发货凭证的(如客车),把客车车牌好、随车电话记录下来交给销售内勤。

6、如有退货时,凭退货申请单联系车辆接货,认真核实数量。

7、负责与物流配送中心协调双方出现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如货物丢失、破损、代收款等)

8、与库管共同协商库房商品的摆放位置。

9、经常联系物流配送中心,熟悉物流的配货时间、配货路程、物流的收费标准及代收款到账时长。选择信誉好、配送快价格低的物流中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物流,确保货物及代收款的安全及稳定。

10、严格遵守本公司规章制度和纪律,要忠于职守,保证做到不接受来货单位与人员的贿赂

篇4:食品药品协管员工作职责 食品药品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乡(镇)协管员由本乡(镇)“两网”建设协管小组推荐,县药监分局审查后报县政府聘任,必须在乡(镇)“两网”建设协管小组和县药监分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熟悉本(镇)药品经营和使用的实际情况,为乡镇“两网”建设协管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三、主动和村级食品药品信息员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全乡药品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收集各类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捕捉假劣药品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线索,为净化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献计献策。

四、不断学习药品管理的工作职责各项法律法规,带头遵守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公道正派,依法办事。

五、做好涉药人员及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协调处理本乡(镇)药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涉药单位从业人员的法规政策培训,指导、帮助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营、使用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六、组织开展争创“放心药店”、“示范性药店”等活动,抓点带面,推动全乡。

七、及时向县药监分局上报信息,积极完成乡(镇)协管小组和县药监分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推荐第9篇:砂、石检测试验员岗位职责

砂、石检测试验员岗位职责

1、砂、石检测试验员主要负责砂、石试样的检测工作,并将数据输入到电脑中。

2、砂、石检测试验员每天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检测准备工作。

3、砂、石检测试验员每天负责收集保存《原材料抽样单》,并对照《原材料抽样单》将所取的砂、石试样进行检测。

4、砂、石的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及《试验室管理手册》中的“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实施细则”及“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实施细则”进行操作,试验结果记录到《砂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或《石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中。

5、砂、石检测试验员在检测完成后应关闭所有仪器设备的电源,将所有仪器设备归回原状态,并将仪器设备及试验残渣打扫干净。

6、检测完毕后应将各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记录到《设备使用记录表》中。

7、砂、石检测试验员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处理数据,严禁弄虚作假或伪造数据。

8、砂、石检测试验员处理完数据并签名后将《砂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或《石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交到试验室副主任处校核签名。试验室副主任校核并签名后砂、石检测试验员应将检测结果输入到电脑中。

9、检测过程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砂、石检测试验员应及时上报到试配组长、生产控制组组长及试验室副主任处。

10、砂、石检测试验员每天至少三次目测现场所有砂、石的质量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生产控制组组长、试配组组长及试验室副主任处。

11、砂、石检测试验员负责所有砂、石检测仪器及设备的卫生及保养工作(如日常清洁、添加润滑油等)。

12、砂、石检测试验员负责砂、石检测室的卫生工作,每星期打扫两次。

13、由于生产需要,砂、石检测试验员负责砼抗渗检测及8:00-18:00的粉煤灰检测工作。

14、根据生产需要,协助其他组长、组员检测砂、石含水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生产试验员。

15、砂、石检测试验员应积极学习最新国家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16、砂、石检测试验员在每月5号以前对上个月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绘图,统计完毕后交到试配组长处,试配组长应会同生产组长对统计图进行检查、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给试验室副主任、副总经理处,然后由质检组长交到试验室副主任校核签名后由资料室归档保存。

推荐第10篇:检测员

检 测 员

职位概要:

按照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编写与实施检测工作。 工作内容:

1、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要求开展本专业的检测工作;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认真复验核对检测数据,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3、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和维修、保养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检测、使用仪器设备;

4、配合有关部门编制检测、试验仪器设备的维修、购置、更新和报废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5、检测过程中出现事故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报告,并按要求进行处理;编写并提交“检测质量事故报告”;

6、认真填写工作记实记录,按时提交岗位工作总结;

7、完成上级和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1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员岗位职责

1.学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协助上级部门对本镇范围内种植业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管。2.负责本乡镇农业标准的宣传、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投人品、农产品检验档案的管理等工作。3.严格遵守检测制度,正确使用计量器具,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和检测档案,按时上报检测结果;检测过程中,如发生检测意外,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处置,并立即上报;做好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确保检测仪器及场所安全、清洁,不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进行检测。4.遵守职业道德,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5.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协作交流。6.做好各种检测用品的准备工作,确保检测正常开展。7.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向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8.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12篇:食品品质评价论文

食品品质评价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前言................................................................................................................................1 1.质构仪及其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综述............................................................1

1.1质构仪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 1.2 质构仪在不同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1

1.2.1 在面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1 1.2.2 质构仪在酸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1

1.3总结及展望.....................................................................................................2 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 ..................................................................................................2

2.1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2 2.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不同食品品质评价中的作用.....................................2

2.2.1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香精香料的鉴定.............................................3 2.2.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酒类风味的评价 ...........................................3 2.3总结与展望.....................................................................................................3 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3

3.1原理.................................................................................................................3 3.2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评价的应用................................4

3.2.1 营养成分分析....................................................................................4

3.2.2物理特性预测.....................................................................................4

3.2.3 感官指标评定....................................................................................

43.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5 4.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在食品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5

4.1计算机视觉技术.............................................................................................5 4.2高光谱成像技术.............................................................................................5 4.3发展趋势.........................................................................................................6 5.色差计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6

5.1色差计原理.....................................................................................................7 5.2发展趋势.........................................................................................................7 6.食品品质评价的作用................................................................................................8 7.食品品质评价的现状................................................................................................9 参考文献 ....................................................................................................................10 结束语..........................................................................................................................1

1 前言:

食品品质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能直接反映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但人为因素较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较差。而客观评价是基于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借助于客观手段对食品品质进行分析评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期望通过一套准确的量值表述来改变食品行业中现存的大量模糊感官概念,真正实现对传统食品行业的数值化科技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品质评价的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出。这对我们在食品品质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也对食品的感官评价提供了参考。接下来将介绍几种食品感官评价的新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和食品品质评价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1.质构仪及其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综述

1.1质构仪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质构仪主要包括主机、专用软件、备用探头以 及附件。其基本结构一般是由一个能对样品产生变形 作用的机械装置,一个用于盛装样品的容器和一个对力,时间和变形率进行记录的记录系统组成。质构仪的主机与微机相连,主机上的机械臂可以随着凹槽上下移动,探头与机械臂远端相接,与探头相对应的是主机的底座,探头和底座有10几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分别适用于各种标本。测试围绕着距离(distance)、时间(time)、作用力(force)三者进行测试和结果分析,也就是说,质构仪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客观性,并可通过配备的专用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 质构仪在不同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1.2.1 在面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小麦面粉是制作各种面制品的主要成分,面粉品质直接影响面制品的质量。面团是面包烘烤及其他发酵制品的基础物质,面团的某些物理品质虽然与面筋蛋白质的特性紧密相联,但是仅凭蛋白质、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来评价面粉的品质是不够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李卓瓦等认为,质构仪拉伸试验参数中的拉伸距离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拉断力与拉断应力能较好地反映面粉吸水率的大小,拉伸距离对反映面粉筋力强弱有很好的预测性,质构仪拉伸试验参数中的拉断力与拉断应力与面粉粘度特性指标有密切关系。 张华文等认为,虽然质构仪和拉伸仪这两种拉伸方法所测指标的数值大小和单位不相同,但用其评价面筋筋力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质构仪的测定结果可以代替拉伸仪的测定结果用于品质评价,质构仪测定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比例可用于评价面团的强度、弹性和延伸性,可以较全面地评价和确定面粉的品质和适用范围。

1.2.2 质构仪在酸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郑红莉认为通过质构仪A/BE反挤压装置测定 的一系列力的变化可以反应出酸奶的不同特性。正的力值和面积越大,说明酸奶越稠厚、内聚力越大,对活塞下压时的抵抗力越大,也说明酸奶爽滑性、细腻度越差;负的力值说明酸奶对活塞的附着性,即力的绝对值越大,奶粘性越大,活塞上提时粘在其上的越多,一般较稠的酸奶粘性较大。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口感越粘稠的,正的峰值力越大,样品越易粘探头,这样能很好的把酸奶的口感品尝结果进行量化。 1.3总结及展望 传统的感官鉴定方法一直是食品品质评价的主要手段,虽然该方法最具权威性,但是该方法不易标准化,而且在评价中易受评价员的嗜好、品味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差,采用质构仪,可以克服感官鉴定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质构仪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除上述食品外,还可用于蜂蜜、果酱、米线、饺子等多种食品品质的评价,其测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客观性,但应注意的是:质构仪毕竟只是仪器,其测 定结果与口感品尝会有一定得差距,所以在进行食品品质测定时,应采用质构仪测定与感官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总的来说,质构仪的开发前景是很广阔的,只要把其运行机理和对样品的检测要求充分结合,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

2.1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基础在于模拟动物和人的嗅觉系统,其构造有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单 元、模式识别单元3个层次组成。 2.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不同食品品质评价中的作用 2.2.1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香精香料的鉴定

目前,香精香料香气香味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人工嗅觉来完成,人工评价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不易作出客观的判断。人工对一些嗅香比较接近的香精香料,往往由于得不到仔细的品闻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判定。另外,用嗅觉鉴别是一种吸入的过程,人工鉴别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嗅觉敏感度易减退,长期工作在不良气味环境下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电子鼻可以检测各种不同种类的试样,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并且能避免人为误差,重复性好,还能检测评价一些人鼻不能够评价的气体。电子鼻不仅可以对不同样品的气味信息进行简单的比对分析,而且可以通过采集标样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化学计量学的 统计分析方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电子鼻对香气香味很接近并且类型未知的烟用香精香料进行检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PCA和SQC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对人工难以识别的烟用香精香料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并且以图形的形式得到直观、易懂的分析结果。可作为烟用香精香料的品质控制的一种客观、可靠的重要手段。 王蓓等[36]通过利用电子鼻对不同类型的奶酪制品、奶粉样品、商品天然奶味香精与自制天然奶味香精样品的总体香气组分进行采集得到传感器响应值,并通过PCA和SQC的两种方法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方便、客观地确 定自制奶味香精与其他香精样品的风味相似程度,并能够迅速地对自制奶味香精样品的香气品质进行评价,从而为电子鼻在香精香料领域内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朱丽云等为评价不同反应工艺对天然香料风味的影响,研究以香菇提取液为基料,结合其他前体物质进行Maillard反应制备新型风味调料,再通过电子鼻采集9组不同香料芳香成分,得到电子鼻的响应值,采用PCA、LDA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配方条件下,添加赖氨酸、木糖和甘油,在110℃条件下热反应120min,可制得风味浓郁的新型风味调料,利用电子鼻能够无损检测并区分不同处理工艺的热反应香料。

2.2.2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酒类风味的评价

酒类的生产和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酒类品种多样、成分复杂,其品质并不能通过某种成分的量化来表达,它是各种成分的综合反映。国内对于酒类的质量鉴别,除了检测卫生、理化指标外,主要是依靠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家的感觉器官,即从视觉、嗅觉、味觉,依据产品的 色、香、味、格进行观察、分析、描述、定级,作出综合 评价,作为确定名、优质酒等级的主要依据。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且评价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优点。然而,传统的酒类品评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人的感觉器官的灵敏度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评定的准确性,因此感官评价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随着社会对无损快速、智能检测技术的需求,为了使酒类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有一个严格、一致的评价标准,进一步体现酒类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采用仪器测定酒的品质,用科学计量上的品质 指标来评价酒类品质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目前,国外专家对电子鼻在酒类中的应用已有 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殷勇等将Wilks准则引人PCA分析中,解决了酒类鉴别中主成分主轴向量的选择问题,实现了3种不同种类酒的正确鉴别,突破了纯粹的主成分分析模式,并指出了在用电子鼻鉴别多组分物品的种类时,主成分主轴的选择并非完全按照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来确定,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高永梅等对3种香型(浓香、清香、酱香)白酒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得到的PCA指纹图谱可以直观地看出3种香型酒分别分布在3个独立的区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是色谱图中的12个峰决定的第一主成分,在此实验研究中第一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9.436%。江涛等 使用Flash GC型电子鼻代替人工感官品评对绍兴黄酒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LS模型对所选黄酒的酒龄预测结果平行性好,定量准确,其结果适用于大量酒样酒龄的批量判别,结果可信度高。

2.3总结与展望

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实验方法将电子鼻与其 他一些分析仪器或技术相结合:一种新研究方法将电子鼻与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并联成为 一个耦合系统后,不仅可检测食品中复杂香气成分中各有效物质,还可得出各有效物质对电子鼻所测得总体香气所作出贡献大小。将UV-Vis、FTIR、NMR、SEC、LC-MS/MS和电子鼻等联用,使各种检测结果因互相补充而得以完善,将有利于深入研究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在电子鼻分析技术优势基础上,联合利用其他分析技术可取得更加详尽分析结果,这种耦合技术将会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气味指纹分析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必将给众多领域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也将使其逐步走向实用。

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3.1原理

美国材料与实验检测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eterials,ASTM) 对近红外区的定义是波 长介于780和 2526nm 之间的电磁波,将近红外区划分为短波近红外区( 780~1100nm) 和长波近红外 区( 1100~2526nm)。有机物分子中含氢基团对近红外光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会产生近红外光谱。当近红外光照射到有机物时,一些官能团( C- H、N- H、O-H 等) 就会吸收与各自分子振动频率相同的近红外光,通过检测吸收光或反射光可以得到复杂的近红外光谱图,再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将光谱数据和标准方法测定的理化数据相关联,建立校正模型,最后用已知理化数据的验证集样品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 3.2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评价的应用

食品的品质评价是食品综合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提供保障依据,还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各种要求。而人们往往希望对食品的品质评价是客观且准确的,很多客观、快速的品质评价技术应运而生,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3.2.1 营养成分分析

自20 世纪60~70 年代就有了近红外反射光谱与水分、蛋白质、脂肪以及热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这为深入挖掘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市面上也有了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丹麦 FOSS 公司的肉类食品成分快速分析仪,采用近红外全光栅透射技术,可以检测蛋白质、脂肪、水份和胶原蛋白等指标。已有论文列举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要求近红外法的样品质地均匀,所以利用该技术检测肉品品质时,一般需将样品磨碎至糜状,方可准确测定其中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等的含量,经过此处理后准确度较高。这对于装样过程要求较高,但相比于传统测定方法,仍具有明显的优势。

3.2.2物理特性预测

对动物源性食品物理特性的检测主要包括持水性,剪切力,肉色,pH 以及弹性等。Gamal 等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预测了牛肉的持水能力,由 PCA 和 PLS 方法组建的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为 0.98; 交叉验证所得的标准误差为 0.26% 。罗阳等人对草鱼制成鱼丸的弹性进行了预测。另外,Giunchi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生鸡蛋的新鲜度,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作者分别照射鸡蛋的赤道面和钝面,再测定其气室高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建模方法为 PCA、PLS 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其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0.722,0.789 和0.676,并且按照贮藏时间进行分类的正确率为100% 。 3.2.3 感官指标评定

大多数食品感官性状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特性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因此研究人员试图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感 官指标进行间接预测。Andrés 等人利用近红外光谱对羔羊肉的感官指标( 大理石花纹、多汁性、香味 强度、异味强度及整体偏好) 进行了预测,感官评价小组使用八点强度法对以上五项指标进行评定。但是预测结果并不理想: 相关系数均在 0.130~0.380 之间。Gonzlez 等人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预测不同奶酪( 冬天和夏天奶源制成的奶酪、成熟期为 4 个月和 6个月制成的奶酪) 的感官特性。由具备经验的6 女 2 男( 年龄在 23~42 岁之间) 组成的感官评价小组进行包括: 孔洞、硬度、咀嚼度、粘稠度、咸度、黄油香味、腐败气味、辛辣味以及鼻后嗅觉等 9 项指 标在内的感官评定。光谱进行MSC、SNV- DT 等预处理。64 个样品中,选择 50 个做定标集,其余14 个 做验证集,采用 MPLS 建模。这 9 项感官指标的定标集相关系数分别为 0.79

6、0.890、0.8

38、0.530、0.56

8、0.7

26、0.76

8、0.820、0.824。

3.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该技术应用于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已经较为成熟,其快速、无损、多指标同时检测等优点在未来会有进一步地发展; 测定质地均匀样品的物理特性,该法可靠,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动物源性食品的质构特性。而对于非均匀样品,通常需进行必要的前处理,以获得较好的模型; 以单一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感官评定, 效果不佳。联合多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评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在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安全评价,特别是溯源和掺假方面,近红外光谱法拥有一定的优 势,将成为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目前已在农产品、食品、化 工产品、药品等诸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并逐渐扩大其研究广度和深度,相信这一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将拥有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4.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在食品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4.1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原理介绍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一门由光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交叉产生的新智能化快速无损检测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食品质量客观评估方法。其通过光学成像传感器代替人眼的视觉功能客观获取被检食品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挖掘图像中包含的食品品质特征信息,采用模式识别算法建立品质信息的定性或定量检测模型,为食品品质检测、分级、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 4.2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比萨品质检测

比萨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的快餐食品,顾客对外观品质尤为重视。但目前通用的外观品质检测手段仍然采用费时和客观性差的肉眼观察方法,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因此其质量和属性的自动检测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孙大文等在对比萨的图像信息的分割、边界确定、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品质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模型,建立了比萨饼品质与图像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工作以计算机的自动化和高速处理代替了以往的人工方法,解决了复杂的图像信息和种类繁多的比萨饼导致分割工作十分困难这一难题,开创了对复杂的比萨饼的生产质量和属性进行自动检测的应用先例,实现了对比萨品质的无损快速检测. 2000 年,孙大文提出将阈值分割、边界分割和区域分割三者相结合,对 3 种比萨的面积比和分布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总体正确检测率可达90%以上.

4.2高光谱成像技术

4.2.1 高光谱成像技术原理介绍

高光谱成像技术( Hyperspectral Imaging) 结合了传统的光谱和图像学技术,能够同时获得研究对象的光谱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是近年来在食品品质检测应用中逐渐新兴起来的快速无损获取方法。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多指标同时测定,是一种可实现快速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检测过程无损、无污染、无需预处理的绿色分析技术。在获得样品图像的同时,高光谱成像技术还为图像上每个像素点提供上千个波长点的光谱信息,实现了“图谱合一”,因此它包含了样品内部丰富的成分含量信息,能实现对样品的成分、含量、存在状态、空间分布进行快速、无损、精确测量。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对检测对象的品质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具有光谱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双重优势. 4.2.2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牛肉品质检测

孙大文等探索了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用牛肉汁液流失( Drip Lo) 来衡量牛肉持水力( Water-Holding Capacity) 检测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 PCA) 进行了总体光谱变化的趋势分析,然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 PLSR) 建立了光谱信息和持水力之间的点亮回归关系模型,获得了0. 89 的确定系数( R2) ,进一步采用回归系数法获得了 6 个最优光谱变量( 940、99

7、11

44、1

214、1342 和 1443 nm) ,并建立了优化后的 PLSR 预测模型( R2 = 0. 87) ,模型结果基本与全波 段模型效果一样,但变量个数却大幅度减少,最后,基于优化的 PLSR 预测模型,将每个像素点的光谱转化成持水力分布图,获得了直观的可视化观测图; 该研究显示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牛肉品质的无损检测方面存在很大发展潜力。2012 年,孙大文进一步拓展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牛肉中的应用范围,建立了牛肉的颜色、pH 值和嫩度的 PLSR 数学模 型;L*、b*、pH 值和嫩度的交叉验证确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8

8、08

1、0.73 和 0.83,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 RMSECV) 分别为 1.

21、0.

57、0.06 和 40.75;进一步地,通过权重回归系数获得了最优光谱变量,并建立了相关 PLSR 模型,最后获得了上述品质指 标的空间分布图。上述研究成果对牛肉质量的分类和分级以及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4.3发展趋势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降低,以及系统数据处理性能的提升,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食品品质信息的快速、高效、可靠、无损检测,以代替传统人工或仪器检测方法。现代光学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无损同时获取食品多种品质信息,还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定量化描述和可视化表达,以满足现代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品质在线检测、过程控制和分级定价系统的 要求。笔者领导的 FRCFT 研究所在基于现代光学成像技术的食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应用可以提高食品品质,节约劳动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在食品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在精细化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研究和工业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5.色差计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5.1色差计原理

色差计是一种常见的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它利用仪器内部的标准光源照射被测物体,在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进行一次积分测量,得到透射或反射物体色的三刺激值和色坐标,并通过专用微机系统给出两个被测样品之间的色差值。它可以用来测量食品的颜色。 5.2发展趋势

色差计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被国内外很多实验室和企业所采用。国内的食品研究方面,色差计的运用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涉及的食品品种还比较少,同时色差计在食品色彩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少而又少。建立一套客观的判断果汁、果酱、饮料、牛奶等色彩的方法,特别是能用于生产实践的在线品质检测体系,将能更好促使行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整个食品工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当然,应用色差计测定色泽还需要避免取样影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范测定方法。

2.食品品质评价的作用

食品品质评价是指依据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食品外在和内在的特征进行检验分析,并与特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评价。食品的质量对于食品工业和消费者同样重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是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食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在食品投入市场前都要对食品的品质进行评价。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食品生产商提供参考,通过对某种食品品质的评价包括外观、质地、色、香、味等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口感的优良高质量的产品可以确保在整个链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获得利益,保证企业的收益。2.2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现代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要求是安全、卫生和优质具有,良好的综合品质的食品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趋势。

2.3为新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提供依据与保障,通过主观与客观的品质评价,对食品的优质程度包括风味、表观和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判,确定食品的市场可接受性和发展潜力,减少投资风险。

2.4能够辅助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通过人的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综合分析,评价食品的卫生情况、营养成分和质构特征来控制食品的品质与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

3.食品品质评价的现状

食品品质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能直接反映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但人为因素较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较差。而客观评价是基于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借助于客观手段对食品品质进行分析评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期望通过一套准确的量值表述来改变食品行业中现存的大量模糊感官概念。真正实现对传统食品行业的数值化科技变革主观评价中最主要的就是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通过人体的感觉评价食品的各心理学、生理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和设计的一套感官分析方法。它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的特征和品质进行检测,以便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客观评价是采用仪器进行科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产品品质分析评价的方法。由于感官评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在信息交流、定量表达、科学再现性等方面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以仪器测定的指标表现食品的品质,成为当前食品开发技术的重要方面。而质构仪是用于客观评价食品品质的主要仪器,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其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客观性,并可对结果进行准确的数量化处理,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对食品品质评价结果的主观影响。 3.1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感官评价起步比国外晚,从1975年起开始有学者研究香气和组织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感官评价”被大量地应用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包括有: ①评估餐饮业的清洗效果(以目视法进行)②生鲜产肉品、水产品、蛋品、乳品等③中药药材④香水材料⑤嗜好性产品,如酒、茶叶⑥育种开发,如园艺产品、农畜产品⑦环保检(以目视及嗅觉进行)⑧纺织品⑨设计学、媒体传播方面⑩食品加工等方面。其中以食品方面的应用最多研究食品感官评价方面的学术文章也在不断增加。如周亚琳等研究了风味在口腔释放的研究进程,讲述了风味在口腔释放中的研究概况,风味在口腔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景。霍红对食品感官质量满意体系的模型研究,论述了影响感观质量体系的影响因素等。 3.2国外现状

欧美在感官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已发展很成熟,研究范围也非常广泛。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陆军以系统化的方式收集士兵们对食品接受程度的数据,进而决定供应的补给食品。许多科学家开始思索如何收集人们对物品的感官反应以及形成这些反应的生理现象,但整个感官品鉴技术则一直到了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才因为食品加工工业的起飞而开始迅速发展,在这段期间各种方法、标示方法、评价观念、评价结果的表现方式等等不断被提出、被讨论及被验证,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评价部门,各大学纷纷成立研究单位并纳入高等教育课程。美国标准检验( ASTM)方法也制定了感官品鉴实施的建议标准(Commit teeE-1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国际商业活动频繁以及全球化概念的影响,感官评价界开始了国际交流以及讨论跨国文化与人种对感官反应的影响。目前感官评价已在各国发展很快[4],在美国,各大食品公司(可口可乐、雀巢、芬美意等)都已拥有庞大的感官评价部门,各大学食品科学系皆设立感官品鉴研究领域外,美国业界甚至出现了很多感官品鉴的专业顾问公司,替中小企业提供品鉴的服务。 3.3发展趋势

感官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食品感官评价的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发展更符合人类感官系统机制的仪器;

(2)在气味或风味研究的部分,气相层析嗅闻技术的应用有普遍化的趋势; (3)研究不同的分析仪器与感官特性之间的各种相关性;

(4)在香气、香味与风味的研究中, 时间、感受强度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感官评价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的工作, 是延续一个企业组织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化的感官评价工作可以缩短食品的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及提升产品开发成功率。也能建立为研发工作提供营销诉求及品质控制的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食品感官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没有哪一项设备可以代替人的大脑与感官。因此感观检验是食品、烟草、日化等行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检验手段。感官检验为质量控制提供了信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项功能完善的感官检验计划对一个公司确保市场竞争力是很重要的。产品质量的感官标准己经成为质量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过去高品质食品的生产经常取决于某专家感官的敏锐性,然而简单的依靠感官评价中一些传统的检验方法,并不能为工厂提供很好的质量控制工

这些单一的权威方法,即评价小组参与的采用预定试验方式的特定的检验方法感官评价常能够察觉其它检验方法所无法鉴别的产品质量特殊性污染或微量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地鉴别出产品质量有无异常,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生产损失,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国家在对食品感官检验方面已经制定颁布了食品感官分析方法、观感分析术语等多项国家标

但是感官评价得到的是一个综合性状,其评价也多属于偏爱型感官分析,易受到评价人员的嗜好、品味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做出准确评价,导致主观评价的人为误差较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差。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客观、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度高的鉴定食用品质的方法,以确保感官评价不受人员组成变化和嗜好的影响,最终以统一的测试方法,精确的量化测量仪器正确地量化食品的质构特性指标来获得对物性概念的准确表述,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质构仪就引入了食品品质评价中质构仪(TextureAnalyser)又叫物性测试仪,可对样品的物性概念作出数据化的表述,仪器设计有多种探头可供选择在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仪器和研究手段,是业内公认的物性(质构)标准检测仪器,尤其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质构仪这种客观性强,操作性强的仪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已开发出可用于粮油食品、面制品、米制品、谷物、糖果、肉制品、凝胶、休闲食品、宠物食品、果蔬等产品的测试研究的多种探头和拉伸、黏度、压缩、剪切、穿刺、断裂弯曲、挤出等多种测试模式,拥有AACC,AOAC, AIB, ASTM, FINAT, PSTC, AFERA,AEN/ISO, GMIA等多家机构认证的食品,尤其在食品分析上可分析食品的嫩度、硬度、脆性、黏性、弹性、咀嚼性、拉伸强度、抗压强度、穿透强度、内聚性、黏附性松弛性、果蔬新鲜度、食物加工法、恢复度、破坏强度、张力、断裂强度、破裂点、剥离强度、铺展性等等,也可用于检测包装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弹性、抗拉伸强度、穿透强度等多种参数。而在质构仪的多种测试模式中, 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无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试模式,研究者可根据测试样品的不同,准备合适的样品,设计最佳测试条件,得到研究所需的结果,近年来,在各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林芳栋,蒋珍菊,廖珊,游娟,李朝学,质构仪及其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综述,生命科学仪器 2009 第7卷/ 5月刊

[2] 朱丹实,励建荣,孟宪军,徐永霞,刘 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我国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

[3] 徐吉祥,楚炎沛, 色差计在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现代面粉工业 2012年第3期

[4] 吴浩,刘源,董若琰,顾赛麒,王锡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第5期

[5] 孙大文,吴迪,何鸿举,冯耀泽, 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在食品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40 卷 第10 期 [6] http://www.daodoc.com/

结束语:

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对食品品质评价的方法和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选择评价方法对食品进行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在所做的几个实验中我也做过实验员,对整个食品评价实验的流程和设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初选这门课程是希望学习一些评价食品的方法和如何对一个食品进行评价。当学完理论课和做完实验时,自己也已经对食品的各种评价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其中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总之,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13篇:品质管理员岗位职责

品质管理员岗位职责 原材料检验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制定进料检验标准,确实执行进料检验。

二、负责进料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

三、负责对原料规格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四、负责原料供应商,协作厂商交货质量实绩的整理与评价。

五、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

六、负责进料库存品的抽验,及报废品的鉴定工作。

七、资料回馈有关单位。

产品质检员岗位职责

一、检验员应熟悉并理解产品图纸、工艺文件,了解受检产品的结构,性能及使用要求。

二、按照技术标准对受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三、严格批量产品的检验工作,检验员有权根据受检产品的质量要求就生产条件、使用材料、检验设备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四、检验员有权拒检某些严重违反技术要求,不负责任、粗制滥造的产品,避免不良产品的大批量出现。

五、向有关部门领导及生产工人提供质量方面的反馈数据;根据产品或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的意见供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六、按照工艺流程卡,技术标准条件做好每个项目的检查记录,防止错检、漏检,及时发现产品中出现的不良品并打上标记,要求并监督制造方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管理,防止不良产品、不合格产品混入合格产品而埋下质量隐患。

七、签发产品或部件合格与否的质量证明。

八、指导和管理所属成员的检验工作。

九、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其他任务。

十、对检验结果负责。

第14篇:品质部岗位职责

品质部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产品检验规范,逐步完善和改进各种相关产品的检验指导书。

2.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工作,制定检验目录并及时更新;监督整个生产的全过程作业指导书项目的执行情况,对各种违规现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提高全体员员工质量意识,促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和实施。

4.负责计量和监测仪器的全面管理,建立和完善送检器具目录和台账,及时对到期检验器具进行送检。

5.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处置和分析,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监督。

6.参与对供方的评定和客户抱怨的处理工作。

7.收集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8.了解质量事故的真实全过程,出具公平事故处理报告,报请公司批准后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处罚。

9.制定相关加工设备的使用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潍坊博瑞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

2013年3月13日

第15篇:品质主管岗位职责

品质主管岗位职责

品质主管直接上级:总经理;

品质主管下属:品质部全体人员

品质主管管理权限: 受总经理委托,行使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权限。

品质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制订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设立质量控制点;

3、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及相关表格的完善。

4、指导检验员检验产品

5、与供应商检讨产品质量问题,并督促供应商提出改善措施,确认改善效果;

6、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7、进料质量状况数据统计分析,并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沟通确认

8、召集供应商质量会议,检讨其质量表现及改善对策.

9、建立、维护并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10、参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的审核工作,以确保其符合品质保证的要求和质量;

11、配合生产部门进行新产品试制及质量控制;

12、对制程产品的品质进行跟踪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13、组织人员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

14、组织相关人员对产品质量问题和客户意见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5、追踪国内外质量管理动态,对质量管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提出建议;

16、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并报送相关领导审阅;

17、组织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报告;

18、管理与维护内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19、负责审核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

20、考评供方的周期供货质量;

21、负责建立公司的质量考核体系;

22、给相关人员做系统专业培训。

23、品质会议的召开及分析品质异常及存在的品种隐患。

24、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16篇:品质主管岗位职责

1.按质量体系要求,负责生产过程监控、物料监控,并对相关记录审核。2.参与相关质量标准(原材料、包材、产品等)的制定。3.负责对退回的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分析,提出改善意见反馈相关部门。4.负责部门内员工的管理、监督考核及人员的调配。5.推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并协调、督促各部门执行ISO9000标准。6.负责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部门提交质量检查报告及建议并进行跟踪。7.负责对部门人员业务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第17篇:品质主管岗位职责

宁波帝洁卫浴有限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

品质主管岗位职责

直接上司:总经理

直接下属:品质部所有人员

工作职责:整体掌控公司所有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处理受控状态。

工作内容:

1、及时完成总经理所交品质部各项计划指标及公司上级交办其它事宜。

2、对品质部所属区域现场5S定置管理负责。

3、传达公司各项生产品质会议精神,及时制定本部门品质计划指标及质量目标。

4、积极做好本部门岗位的培训工作,如业务技能,管理流程及运作流程等。

5、负责制定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6、负责对供应商的调查,评估,评审与辅导工作.

7、负责质量改进活动的协调监督并确保有效实施。

8、负责生产过程的检验与检测工作,控制不合格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且做好所

有质量记录的统计工作。

9、协调处理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并协调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并跟踪记录其

执行情况。

10、负责全面贯彻推动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11、负责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与存档工作.

12、负责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管理维护工作.

13、对相部门绩效考核负责.

14、负责审核本部门所有上报报表工作.

15、负责改善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能耗,控制生产成本,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16、对下属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任何人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害公司利益。

第18篇:品质工程师岗位职责

1.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负责协调各部丨、j进行制定纠正措施和监督措施实施的结果。2.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原因制定措施。3.对IS09000质量体系进行维护和完善。

第19篇:品质经理岗位职责

1.建立、完善和维护品质管理体系、品质制度。2.负责所有QE程序、工作文件以及表单的设计、更改和完善。3.负责所有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变更。4.负责新供应商的开发和评估以及老供应商后续品质的管理和稽核。5.负责QE人员的工作安排和管理QE人员工作的绩效。6.负责提供技术支持。7.负责QE人员产品、工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8.负责品质记录的汇总、存档、分析。9.负责品质信息的传递和品质异常的处理。10.客户的品质抱怨、退货、投诉的处理。11.产品的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工程师)。12.样品、产前样品的承认(工程师)。13.记录和图片的整理、归档、传递(工程师)。14.产品不良缺陷的编制(工程师)。

第20篇:品质经理岗位职责

浙江和鸿电气有限公司

品质经理岗位职责

职位名称:品质经理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下属部门:检验、计量、试验

主要职责:

1. 坚持“质量第一”方针,健全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并严肃贯彻执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政策、公司的目标。

3.合理改进和规范工艺流程,及时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产品出现的品质问题,确保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4.负责公司质量队伍的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负责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5.负责本部门管理制度的制订、检查、监督、指导、考核等管理工作

6.负责对公司产品进行质量策划,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各部门质量考核指标制订及产品质量指标统计。

7. 负责对公司计量器具进行管制,建立健全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8、负责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标识和可追溯性管制工作;

9.参与对特殊合同之评审、合格供方评价、供方资格认可;不合格品评审,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10.负责进料、在制品,外发产品,成品检验规范制订与执行;统计技术制定和运用,各种质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11.负责对生产品质控制能力的分析和品质异常的改善;控制客户投诉与退货,并对此进行调查原因、分析及采取改善措施;对不合格品订立预防措施并执行

12.负责材料进料质量保证、过程质量控制、最终质量控制;设定公司整体质量控制方案

13、对各类品质报表、检查、记录、质量档案、信息及各类原始记录、凭证进行整理保存

14、组织并主持公司质量管理会议。

任职条件:

1.熟悉企业质量、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情况、国内外信息及发展动态等应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和具有理论技术知识。

2.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能较深入地了解本职范围内的产品关键技术,并能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3.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受过相关职业培训,并具备初级以上职称。

4.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会熟练使用电脑办公。

5.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

食品品质检测员岗位职责
《食品品质检测员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