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章程规章制度

制度和办法的区别(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7 09:00:56 来源:章程规章制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帮扶制度和办法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平凉市总工会信息网·(2009-5-12 10:22:09)·法规文件

第一条为支持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向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更好地实施向困难职工“送温暖工程”,中央财政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帮扶资金)。

第二条帮扶资金补助对象为困难职工群体。困难职工群体包括: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政府救济后生活仍十分困难的职工;家庭人均收入虽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难等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职工;因各类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

第三条帮扶资金用于支持各级工会组织困难帮扶中心开展的各种帮扶活动。资金使用范围包括:临时性生活帮扶;就医、子女教育、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扶等。帮扶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支付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工资或办公经费;发放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购买车辆、手机等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帮扶中心基本建设投资;其他与困难职工群体帮扶无关的支出。

第四条帮扶资金的预算、决算应纳人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

全总)部门预算、决算统一管理,按照有关部门预算、决算管理要求执

行。

第五条全总应根据每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以下简

称省级总工会)上报情况,确定各省级总工会帮扶资金具体分配方案,

并报财政部审批。

第六条帮扶资金预算下达后,全总应按财政部批准的分配方案和

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办理帮扶资金的支付手续,确保帮扶资金及时

发放给相关困难职工。年度终了2个月内,全总应将帮扶资金使用及配

套资金落实具体情况以省级总工会为单位汇总报财政部备案。

第七条帮扶资金必须在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适用范围内使用,任

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冒领或随意扩大帮扶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八条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遵守国家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

严格审批、严格管理,接受国家审计、财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第九条工会组织应积极多渠道筹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除上述中

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外,还要采取从工会经费中安排、争取社会捐赠、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第十条全总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

总工发[2009]3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帮扶资金)管理,确保帮扶资金使用安全,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

[2006]46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帮扶中心)用于帮扶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下同)的资金。

第二章 帮扶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和帮扶对象

第三条 帮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中央财政拨付帮扶中心的专项资金;

(二)各级地方财政配套的专项用于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资金;

(三)各级工会从本级留成经费中安排的帮扶资金;

(四)接受社会各界捐助的帮扶资金;

(五)设立帮扶资金专户的利息收入;

(六)其他合法来源。

第四条 帮扶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中央财政拨付帮扶中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各级帮扶中心在日常和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中,对困难职工开展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教育、法律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帮扶。

(二)各级地方财政配套的专项帮扶资金、各级工会从本级留成经费中安排的帮扶资金、社会各界捐助的帮扶资金等项资金,除第四条第

(一)款规定的使用范围外,可以按照地方财政、工会的有关制度、政策规定及捐款单位(人)的意愿,确定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 帮扶资金帮扶对象包括:

(一)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政府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职工。

(二)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难等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职工。

(三)因各类自然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困难职工。

(四)因劳动经济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援助的困难职工。

第三章 帮扶资金的管理

第六条 各级工会帮扶中心的帮扶资金使用发放,要坚持依档帮扶、因困施助的原则,建立健全并动态化管理困难职工档案,根据本地区困难职工群体的数量、分布、成因及困难程度,制定帮扶措施,确定帮扶标准。

第七条 帮扶资金纳入县以上各级工会预算、决算统一管理,执行全国总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省级工会每年按照全国总工会下发的年度预算、决算编报通知要求,编制帮扶资金收支预算、决算,上报全国总工会。

第八条 帮扶资金按照《工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第九条 帮扶资金分配方案由同级工会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决定。

第十条 帮扶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不得改变资金用途,不得扩大开支范围。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根据预算于当年使用,不得结转下年。地方财政配套帮扶资金,根据当地财政批复执行。

第十一条 各级工会要按照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帮扶资金使用、发放和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审计制度,完善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和报帐手续,严格审核,规范使用和发放。

第十二条 帮扶资金的发放使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账账、账款、账物相符。

第四章 帮扶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各级工会保障、财务和经审部门要加强对帮扶资金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对有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核减或取消帮扶资金分配额度,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纪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各级工会经费审查监督部门要把对帮扶资金管理使用的审计监督纳入审计范围。同时,要接受国家和地方审计部门审计监督,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全国总工会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中央财政拨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总工办发[2006]34号)自行废止。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全国总工会负责解释。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推荐第2篇: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都属于代议制度范畴,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比较,是更先进的民主制度,后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前者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体表现在:

(1)性质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这一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掌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代议制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西方国家议会虽然打着“全民的”、“普遍的”、“平等的”、“超阶级的”选举制度招牌,其实选出的议员多数是有产者,或者是有产阶级的代理人和辩护士。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则都是根据人民意志选举出来的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行使国家权力。

(3)职权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今世界最民主的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作用,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总统(政府)、议会、司法三权分立,矛盾很多,难以统一。现在西方有些国家三权分立也有名无实。

(4)与选民关系不同。西方国家议会议员一经选出后,选民无权罢免。这说明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和不彻底性。而我国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5)政党制度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它是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才能得以正确、有效的发挥。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在西方国家,实行的是两党制或多党制,议员的选举,议会以及政府的组成、活动都受政党操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受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已失去了它在反封建中的作用,成了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御用工具。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制度,它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的国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包括西方国家议会制的精华,建立起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虽然历史很短,还不完善,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推荐第3篇:小企业准则和制度资产区别

1、现金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少了待处理财产损益这个过程。即会计入账不经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这个科目,短缺直接计入其他应收款、现金或管理费用,溢余直接计入其他应付款或营业外收入。

2、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收到的股利、利息等,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确认投资收益,作为冲减投资成本处理。而准则中说明,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3、应收及预付款项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应收票据科目,在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入账。

小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待到期不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准则中规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

4、存货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外购存货过程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不计入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的营业费用。

准则中规定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应当在领用时按其成本计入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说明,一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而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分次摊销有关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经发生毁损、遗失等,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出租或出借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不需要结转其成本,但应当进行备查登记。但在制度中则规定,出租、出借包装物,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应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出租包装物),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5、长期股权投资

准则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制度中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

6、固定资产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相关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等,但不包括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制度中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等税金、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的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推荐第4篇:网吧制度和奖励办法

网吧制度和奖励办法

本网吧为了规范日常工作标准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特定此新制度和奖励办法和员工分工

一、工作要求:

⑴.网管分工为当班每10-20分钟巡场一次,清理下机桌面清理(饮料瓶 烟灰 烟头等垃圾)。桌面摆放(键盘 鼠标 耳麦 显示器)每个班次交班接班人考核上一班的桌面摆放和是否清洁,并登记在册以作当月工资考核,显示器亮的不纳入考核。

⑵.当班员工要及时将无法顺利启动的机器关掉电源,(如主机箱电源灯亮而显示器无画面显示、或者显示器画面有英文提示但无法启动系统)。若网管本身无法处理,要立刻通知技术人员处理。此行为列入考核,考核时间为不定期抽查。 ⑶.收银员分工每班交接班清洁收银台卫生桌面商品摆放是否整齐干净,交班前把冰箱商品补齐好给接班收银点货快速交班,接班人考核交班人收银台卫生桌面商品摆放是否整齐干净,冰箱商品是否补齐,并登记在册以作当月工资考核。 ⑷.每个晚班19点-19:30分开灯,上座率达到一半负责开空调,通宵班负责早上7:30分关灯,通宵下机负责关空调,此行为列入考核条列,考核时间为不定期抽查。

二、工作禁止行为及注意事项:

⑴.不是网吧工作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吧台。收银员不能和当

班其他员工二人同时在吧台内闲聊,看电影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发现每次扣除工资50元。

⑵.当班员工一律不准上机、不准睡觉、看小说、发现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发现每次扣除工资50元以此类推。有人举报的,举报者得处罚一半金额,其余金额全体员工平分,考核时间为不定期抽查。

⑶.交接班迟到处罚,接班迟到10-30分钟每次扣除30元。超过30分钟扣除50元及当月全勤奖,交接班时间以收银机电脑为准,迟到第一次口头警告,迟到第二次开始以此类推,交接班时间到因事会不到班的要提前通知上一班人员顶班,双方同意可不在处罚制度内,交接班时间后10分钟为正常时间不在处罚制度条例中。

⑷.所有工作人员,禁止利用网吧收费软件存在漏洞谋取非法利益,造成网吧营业损失。若发现且核查属实。扣除所有奖金及当月工资,现场辞退,同个班的员工知情隐瞒或是与其共同操作,一并处罚。情节严重者报警追究相关责任。 ⑸.所有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克扣网吧内会员或是临时卡上机费用。不得擅自将挂机且卡内有余额的机器结帐下机。如若发现,核查属实。扣除当月工资200元。

三、考核奖励及工资:

⑴.员工底薪800元+全勤奖100元。试用期员工底薪600+全勤奖100元。员工每月网费150元从工资扣除100元,不

冲网费的不扣除。

⑵.在职员工若要辞职,必须提前20天向管理员提交申请。未提交报告、或者提交报告20天内未得到辞职许可,强行离职,扣除当月奖金以及十天工资。

⑶.考核奖励办法为:每月发工资前一天把全月考核制度登记本按考核次数少排名1.2.3名排列。第一名奖励700元第二名奖励500元第三名无奖励只领底薪和全勤奖。(同名次每班各领400元)

⑷.每月10号为工资统一发放日。(详细细节咨询网吧管理员)

签名: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工作人员签名即为同意上述条例,并认真严格执行)

推荐第5篇:区别考评制度

一、什么是区别考评制度?

区别考评制度作为一种绩效考评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它是按照一定考评标准和比例,对员工分别进行的一种考评制度,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比例是“20-70 -10”的区分比例。即组织中排名前20%的员工是表现好的,后10%是表现最差的,中间的70%为表现中等的。

二、实施区别考评制度的具体方法步骤:

1、参与同一组考评的员工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区别考评制度中之所以按“20-70-10”比例来区分员工,是因为它认为,组织中的员工绝大多数是表现一般的,表现优秀和特别差的占很少的一部分。一般来讲,参与考评的一组员工人数要大于10人,不足的可以将业务相似的部门合并在一起考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但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不同岗位员工的考评标准的一致性。

2、有效的职位替补机制。

在每隔一个考评周期后,企业要淘汰一部分人员,因此就要有一套有效的职位补充机制,以保证及时找到更合适的人员。如果新员工补充在数量、质量和及时性方面得不到保证,则很可能还不如不淘汰原有职工。

3、一套严格而科学的考评体系。

如果考评体系本身存在问题,如流程不合理,考核指标不明确等,则最终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家的业绩趋同,不能得到有效的区分;另一种是由于得不到员工的认同,考评半途而废。很显然,这些都违背了实行区分考评制度的初衷。

4、让员工心服口服。

绩效业绩考评较好的员工,等待他们的大多是奖赏、晋升等等,所以一般都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是末位的10%那部分员工就不那么好过了,等待他们的将是减薪、降职、调岗、甚至被辞退。此时的员工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显得格外关注、格外敏感,也最容易产生茅盾。怎么才能得到员工尤其是那些末位员工的认同,让他们心服口服呢?除了实施前的思想动员和培训等常规方法外,需要着重关注两点:

一是在考评实施前,注意考评指标的设定。

一定要尽可能量化、客观、明确。这是决定员工对考评结果是否满意的首要因素。

二是在考评实施过程中,注意绩效信息资料的收集。

必须注意收集员工平时的绩效数据资料,在考核时大家都用事实说话,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考评双方对考评结果的争执,从而增进员工的认同。因此,这就要求部门主管平时要不断收集有关员工成长的资料,这样给员工考核时有充分的理由,不管员工离开或者换岗都可以接受。

5、末位员工的管理。

排在末位员工,一般都是那些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他们还有可能会影响其他人。对于这类员工,需要尽快地采取有效行动。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张久顺推荐

合易管理咨询知道合伙人

2010-06-02

展开全部

区别考评制度作为一种绩效考评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它是按照一定考评标准和比例,对员工分别进行的一种考评制度,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比例是“20-70 -10”的区分比例。即组织中排名前20%的员工是表现好的,后10%是表现最差的,中间的70%为表现中等的。

实施区别考评制度,下面的一些条件是必须具备的:

1、参与同一组考评的员工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区别考评制度中之所以按“20-70-10”比例来区分员工,是因为它认为,组织中的员工绝大多数是表现一般的,表现优秀和特别差的占很少的一部分。一般来讲,参与考评的一组员工人数要大于10人,不足的可以将业务相似的部门合并在一起考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但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不同岗位员工的考评标准的一致性。

2、有效的职位替补机制。在每隔一个考评周期后,企业要淘汰一部分人员,因此就要有一套有效的职位补充机制,以保证及时找到更合适的人员。如果新员工补充在数量、质量和及时性方面得不到保证,则很可能还不如不淘汰原有职工。

3、一套严格而科学的考评体系。如果考评体系本身存在问题,如流程不合理,考核指标不明确等,则最终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家的业绩趋同,不能得到有效的区分;另一种是由于得不到员工的认同,考评半途而废。很显然,这些都违背了实行区分考评制度的初衷。

让员工心服口服

绩效业绩考评较好的员工,等待他们的大多是奖赏、晋升等等,所以一般都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是末位的10%那部分员工就不那么好过了,等待他们的将是减薪、降职、调岗、甚至被辞退。此时的员工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显得格外关注、格外敏感,也最容易产生茅盾。怎么才能得到员工尤其是那些末位员工的认同,让他们心服口服呢?除了实施前的思想动员和培训等常规方法外,需要着重关注两点:一是在考评实施前,注意考评指标的设定。一定要尽可能量化、客观、明确。这是决定员工对考评结果是否满意的首要因素。二是在考评实施过程中,注意绩效信息资料的收集。必须注意收集员工平时的绩效数据资料,在考核时大家都用事实说话,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考评双方对考评结果的争执,从而增进员工的认同。因此,这就要求部门主管平时要不断收集有关员工成长的资料,这样给员工考核时有充分的理由,不管员工离开或者换岗都可以接受。

末位员工的管理

排在末位员工,一般都是那些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他们还有可能会影响其他人。对于这类员工,需要尽快地采取有效行动。

总的来说,有三种处理手段:一是调岗。当员工绩效不好是由于工作本身与员工个人的专长不符造成的时候,一般可以考虑调换部门。二是辅导。这种办法一般只是针对刚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员工,并且公司认为他还有很大的潜力。这时,公司会在一定时期内(如半个月内)对员工进行辅导,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做一次绩效考核,如果两次考核的成绩都在后十名之内,就会被淘汰;三是直接淘汰。根据考核结果找出排在末位的10%,直接辞退。

人力资源管理者(HR)的角色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可以概括为:研发者,推销员,培训者。也就是说,各种绩效管理制度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研发出的“产品”,比如区别考评制度。产品出来后还要推而广之,这时候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身份就是推销员,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法来宣传所开发出的产品,让在家认识它、了解它、接受它,从而为该制度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毕竟在考评的过程中,各级主管和员工是考评主体,因此仅有对各种制度表面上的了解是不够的,所以此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就要扮演培训者的角色,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具体操作,哪些地方有回旋余地,哪些地方是原则问题不能改变。在扮演着三种角色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注意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包括存在问题、难点、批评与建议等,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虽然实施区别考评制度的原因还有很多,当然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也会各不相同。其实在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共性的原因,那就是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公司只有这么多资金和精力,负责人必须将资金投放到回报最丰厚的地方,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很明显,归根到底,所谓的区别考评制度不过是资源配置而已。通过区别考评制度,把其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在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身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相信各种不同期望效果的实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推荐第6篇:职工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

职工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

为了加强劳动纪律,严明院规院纪,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长人(薪)(99)29号及温医(95)11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职工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

一、考勤办法:

各科室考勤工作由科主任主管或指定专人负责,考勤要求做到缺勤和请假单相符,并在月终由科主任审核签名后,于次月1日前报人事科.虚报考勤情况的,一经查实,追究考勤员及科室负责人责任。

二、请假制度:

1、事假:

事假一般从严掌握.职工若因个人或家庭特殊情况,必须要在工作时间处理,须事前办理请假手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者,按旷工论处。

①职工请事假必须由本人书面申请,三天内由科室批准,三至六天报主管部门批准,六天以上报分管院长批准然后报人事科备案。

②职能科长和各科主任、护士长本人请事假需经主管部门同意报分管院长审批。

③当年事假累计30天以下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的50%(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职务工资+40%津贴+岗位津贴)÷21天);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基本工资。

当月请事假在半个月以上,除基本工资按上述规定比例扣外,其他保留部分不扣;事假期间按天扣奖金、劳务费等。

2、病假:

①职工因病不能坚持工作需要请病假,必须由本院保健科医师出具病假证明,保健科盖章,经科室同意,主管部门批准,然后报人事科方可有效。

②凡已享受病假期间生活待遇(劳保待遇)的职工,如需要恢复工作,须经本院保健科医师证明,人事科核准备案,按规定办理复工后三个月内不能再请该疾病假(其他急性病除外)方可享受工作期间生活待遇,否则按连续病假处

理。

③职工探亲期间因患病不能按时返回工作岗位,要及时电告医院要求续假(电告费自负)。假满回院时要上交当地医院疾病证明书,并出示病历记载、药费收据.慢性病疾必须回院治疗,不能作为续假理由,否则超假期间按旷工处理。

④新分配来院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实际工作时间(扣病、事、婚、产假等)不满一年者不予定级。

⑤职工因病住院期间不允许用公休或补休时间来替补考勤,病假单由保健科盖章后送人事科统一按病假考勤。

⑥按浙人薪(94)64号文件规定,病假期间的工资按下列标准计求:

(1)凡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连续病假满二个月,自第三个月开始发给本人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的90%,津贴的80%。自第七个月开始发给本人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的70%,津贴的60%。

(2)凡工作年限满十年的,连续病假满二个月,自第三个月开始发给本人职务工资+岗位津贴全额,津贴80%.自第七个月开始发给本人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的80%,津贴的70%。病假期间按天扣奖金、劳务费等。

⑦凡本院在职职工因工(公)负伤需经保健科审核、院务会批准报人事科备案后,方可享受工(公)伤待遇,疗养期间工资、劳务费照发,医疗费用按公费医疗有关规定执行。因肇事(交通或打架斗殴等)受伤者,在休息养病期间应扣发工资、奖金等;被伤人的工资、奖金、医疗费、营养费等经公安、保卫部门裁定后由肇事者负担。

3、产育假:

如职工在妊娠、生育、哺乳等假期均按省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①女职工产假:正常分娩假90天,难产和双生以上加15天。计划生育一胎女职工产假期间基本工资、奖金照发。

②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可请六个月哺乳假。哺乳假的工资均按

本人基本工资的80%计发。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二胎的女职工,可享受90天产假,其余不可享受。以上人员请假期间,奖金停发,但不影响调资晋级,并计算工龄。

③女职工计划生育产假满后,上班期间(一年内)可享受每天一小时的哺育时间。

④女职工怀孕流产的,须有妇产科证明并经保健科审核报人事科备案。妖嫌不满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可休息15天;人流后放节育环的可休息18天,娃妮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的人工流产的可休息、50天;娃娱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一年一次的人工流产假,工资、奖金照发,一年二次以上按病假处理。

⑤放节育环和更年期需取环女职工,术后可休息三天,工资、奖金照发。 ⑥夫妻双方均属晚育年龄,女方产假期间,男方可享受七天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

⑦未婚人工流产、未婚生育期间的工资、奖金全部停发。

4、婚丧假

婚假:3天。晚婚者(男方25周岁,女方23周岁以上)可享受婚假15天。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丧假:职工的直系亲属、抚养者以及公婆、岳父母去世,可给予丧假3天(外地路程假根据实际需要另外加算)。

婚丧假由本人申请,科室负责人同意,婚假还须段院计划生育负责人签署意见,人事科核准后方可使用。

在婚丧假和批准的路程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途中车船费自理。

5、探亲假:

职工工作满一年后第二年起,已婚职工与其配偶或未婚职工与其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节假日内团聚的,其假期规定如下:

① 探望配偶,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假期30天(不包括路程下同); ②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假期20天;

③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20天。

上述探亲假只能享受一方(配偶在军队除外),有下列情况者不再享受当年探亲假待遇:

①职工当年结婚;

②职工当年离婚或丧偶;

③六个月(累计)以上长期病假者;

④享受产假与家属团聚一个月以上者;

⑤编外人员;

⑥配偶或父母不论用何种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团聚过的。

符合享受探亲假条件的职工,在探亲假和路程假期的,基本工资和工改保留部分、奖金照发.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以本人基本工资额为计算基数,在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医院负担。

6、公休假:

①凡属本院在编职工(包括后期老师),按工龄年限计算,享受公休假。 工龄在6一l0年者每人每年给公休假7天;

工龄在门-20年者每人每年给公休假10天;

工龄在21-30年者每人每年给公休假15天;

工龄在31年以上者每人每年给公休假20天;

②上半年调入者享受公休假一半,下半年调入者下年度开始享受公休假。 ③符合享受公休假条件者,如当年享受探亲假的,其公休假时间减半。 ④职工当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再享受公休假:

当年病假累计45天(含45天,下同)以上者;当年事假累计20天;当年产假90天;

当年病事假累计相加50天以上者;

当年享受公休假后再请病事假其累计数超过上述规定者,下年度不再享受公休假。

7、放射假:

①凡从事放射工作的正式职工每年可享受放射假一个月。

②假期当年可分开使用,跨年度作废。

③请放射假由本人申请,科室负责人同意,报人事科备案,待遇同公休假。

8、旷工:

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l)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2)要求请假未经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或长期叫人顶班者;

(3)准假期满(包括事、病、探亲、婚丧、产育假等),未有正当申请理由或申请续假未经批准而未按时到职者。

(4)请假理由经查明是编造情况欺骗组织的;

(5)不服从组织调动,拒不到新岗位工作的,或无理拖延超过报到日期者(包括院内调动)。

②旷工期间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旷工一天以上(包括一天),停发月奖金和劳务

费,旷工半天扣月奖金和劳务费一半,超过4天者停发年终全部奖金。

③职工旷工连续超过15天,或者当年内累计超过30天者,医院予以除名。

9、以上不论何种假期,本人回院上岗工作后,都要及时向所在科室和院人事科办理销假手续。当年请假累计满六个月以上者,当年不能计算工龄和正常晋升工资的考核年限,但前后工龄均可连续计算。

三、本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由人事科负责解释,自一九九六年十月一日起执行。

推荐第7篇:2001和区别

新标准GB14048.2-2008与GB14048.2-2001的

主要差异

(1)明确提出断路器须公布冲击耐受电压Uimp;

(2)明确对绝缘材料耐非正常热和火的要求;

在主回路中固定导体的绝缘材料 960℃;

其他绝缘材料650℃;

(3)对复位时间t进一步明确;

t不小于3min,实际值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最大复位时间为15min或制造商规定的较长时间,但不超过1h,在此时间内断路器不应被移动,在复位时间内试合闸至少应隔1min;

(4)对电磁兼容提出更高要求;

除电子式过电流保护断路器外,对其辅助元件,如:欠电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闭合线圈、远程状态指示器等规定了电磁兼容要求,规定在附录N中;

(5)在型式试验中,电磁式和电子式脱扣器验证区别对待(见8.3.3.1.2);

(6)增加附录L、附录M、附录O

附录L、附录M、附录O规定了三种新产品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附录L 无过电流保护要求的断路器,简称CBI;

附录M 剩余电流装置模块(无内部电流分断装置),简称MRCD; 附录O 瞬时脱口断路器,简称ICB;

附录N 电磁兼容——不包括在附录B、附录F和附录M中附件的附加要求和试验。

推荐第8篇:区别one that和it

高考中常常考查one和that作为普通代词的区别,还常与it进行区别。主要用法如下:

it/one /that三者均可用作代词, 指代前面提到的名词。一般说来, it指代同名同物; one与that则指代同名异物。

I have lost my umbrella; I\'m looking for it.(该句中it就是指前面的my umbrella)

I have lost my umbrella; I think I must buy one.(one在该句中表泛指, 因为my umbrella已经丢了)

The umbrella you bought is cheaper than that I bought.(替代词that在该句中特指“the umbrella I bought”, 以区别“the umbrella you bought”)

II.one与that虽可用来指代同名异物, 但one为泛指, 相当于a/an+名词; that为特指, 相当于the +名词。所以one所指代的名词的修饰语一般为 a/an /some /any; that所指代的名词的修饰语往往是the /this /that。

A chair made of steel is stronger than one made of wood.(该句中one可以换成a chair) The water in the cup is hotter than that in the pot.(该句中that可以换成 the water)

III.one只能代替可数名词单数, 代替可数名词复数时用ones; that既可以代替不可数名词也可以代替可数名词单数, 代替可数名词复数时用 those。

I like this pen more than that one.(one代替可数名词单数pen)

There were a few young people and some older ones in the house.(ones代替可数名词复数people)

Mary\'s handwriting is far better than that of Peter.(that代替不可数名词 handwriting) These pictures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those.(those代替可数名词复数 pictures)

IV.one既可代替事物, 也可代替人, that只能代替事物而不能代替人。有时可以用the one或the ones代替that或those。

The one /That on the table is mine.(该句中The one代替事物, 并且也可以用That)

He is the teacher, the one who is loved by the students.(该句中the one代替人, 不能用that) He advised the farmers to choose the best seed-heads, the ones /those that had the best color.(该句中the ones代替事物, 并且也可以用those)

V.one一般有前置修饰语, 有时也可有后置修饰语或不用修饰语。而 that不能有前置修饰语, 但可有后置修饰语。

Cook was a strict but good captain, one who took good care of his sailors. The water in the well is cleaner than that in the river.

VI.it可以替代句中的不定式或从句等, 充当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one与that均无此用法。 It is known to everybody that the moon travels a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I found it hard to get on with her.

VII.it与that均可以替代上文全句的内容或部分内容, 而one /ones则不可以。 He has saved my life; I\'ll never forget it.(it代替第一分句)

Tom is painting his house.I am told he does it every four years.(it代替前面分句的部分内容painting his house) Let\'s say we meet here at three o\'clock.That ought to give you time to buy everything.(That代替前面表述的内容

推荐第9篇:中西政党制度区别

中西政党制度区别

中西方党制度的根本区别:

《中国政党的制度》白皮书提出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有三点:

1、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相互反对;

3、中国政党制度是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而不是政党相互倾轧、政权更迭。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1、政权取得方式:政党的执政权主要通过竞选方式取得,通过竞争轮流执政;

2、执政党主要是资本主义体制内的政党,通过政党分肥制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

3、政党的政治行为和权力运作主要是竞选、议会活动、组阁和施政;

4、执政党与政权及社会的关系: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和控制主要采取间接和隐形的方式;

5、政党制度类型:大多采取两党制和多党制;

6、党际关系:政党之间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在朝党与在野党之间既平等又相互竞争对峙的关系。

7、竞争性政党政治是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1、政权取得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取得;1954年后通过“两会”得到确认和拥护。

2、中国共产党是宪法确定的长期稳定的执政党;

3、执政党的政治行为和权力运作主要是全面执掌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并组织政府;

4、执政党与政权及社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并对全社会实行政治领导;

5、党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长期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6、中国政党制度是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实质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中西政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不同

2、中西政党与政党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3、中西政党的产生与政党政治的发展路径不同

4、政党的利益取向和目标指向不同

5、政党在国家政治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6、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范围不同

7、民主的表现形式不同

推荐第10篇:制度、规定、条例及办法的区别(小编推荐)

制度的含义较为广泛,具体应用的时候可大可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体到一个企业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章程之类的。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

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令作辅助性、阐释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某机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务权利、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第11篇: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

流峪镇中心校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

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以下简称“辅导室”)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主要职责

1、向本社区内的未成年人、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本社区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对本社区内产生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其他相关人员提供电话辅导,以及预约的当面个别与家庭辅导服务。

3、与高一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机构和精神医疗机构建立转介机制,初步鉴别中、重度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室或精神医疗机构。

4、对本社区内遭遇心理危机的未成年人,能及时识别,并协助专业危机干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保护当事人的安全。

二、基本设施

1、设置相对独立的场所,有专用电脑、咨询电话、沙发、专用档案柜等设备。

2、内部环境应舒适、温馨、宁静、保密和安全。

3、配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资料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阅读资料、心理测验工具等。

三、队伍建设

1、“辅导室”有1名以上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二级以上心理咨询员资格证书或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专业志愿者。

2、专业志愿者必须具有工艺精神和专业精神,并严格按照职业要求开展工作,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做到尊重、真诚、保密、耐心等,并做好情况记录和资料保存。

3、专业志愿者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4、聘有若干名“五老”、大学生志愿者,协助专业志愿者做好电话预约等相关工作。

四、管理要求

1、“辅导室”的工作必须有1名社区领导分工负责。

2、工作经费纳入本区县政府、街道的年度财政预算。

3、有关资料须按照心理辅导专业准则实行保密存放、管理和使用。

4、建立内部考核和评估机制,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水平。

五、其他

“辅导室”的具体评估方案和细则将根据以上要求另行制定。

第12篇: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

关于转发《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和请假制度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同人【2002】207号

各单位:

《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和请假制度的暂行规定》业经10月14日第4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和请假制度的暂行规定

校长办公室

二〇〇二年十月三十日

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和请假制度的暂行规定

(2002年10月14日经校长办公会议同意)

为加强劳动纪律,严明校纪校规,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

一、各学院、各部门考勤工作由分管人事的领导主管,同时要有一人兼管考勤工作,及时做好教职工考勤统计、登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资、津贴分配及学年度考核的依据。

二、请假类别与范围

本办法所规定的请假制度与涵盖范围为各类与个人事务相关的休假,包括事假、病假、产育假、哺乳假、婚丧假、探亲假等。

因公出国(境)应按学校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办理报批手续。出国(境)时间在三个月(不含三个月)以上者,还需与学校签定相关协议,并明确社会保险金的支付办法。因公国内出差应向本单位办理请假手续,在批准时间内视作工作时间。

三、事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正处职干部(含正处职)请假,须报请主管校领导批准。副处职干部请事假七天以下者,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七天以上者,需报请主管校领导审批。

(二)、处职以下干部、教师、工人等各类人员请事假的批准权限:

1、实行坐班制的工作人员请事假七天以下(含七天)的,由所在部门领导审批;七天以上的,经本部门同意后,报学校人事处审批。

2、不实行坐班制的人员,因私事离沪外出,也须向本部门办理请假手续并说明外出时间。

3、因私出国(境)请事假的,经本部门同意后报学校人事处及主管校长审批。因私出国(境)期间,其本人的工资、福利待遇按《同济大学出国(境)人员工资、津贴、社会保险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处理。

4、若因配偶、直系亲属病重、病危住院,确需本人陪住的,经批准,在七天以内(含七天)可不计为连续事假和累积事假,但要计入考勤,以便考核。

(三)、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1、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沪人(1992)24号文、沪人(1994)46号文处理。

2、当月事假累计五天以上(不含五天)的,扣发本人当月校内岗位基础津贴,并按比例扣发当学期的业绩津贴。

四、病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教职工请病假,须向所在部门提交就诊医院开出的病假诊断书,在得到认可后方可休假。病假第七个月起为长病假,凡休长病假的经所在部门认可后,还应将相关材料报人事处劳资科备案。对长期病休后要求恢复工作者,须提供就诊医院签发的复工证明书,经本部门认可,报人事处审批后,方可复工。

(二)、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沪人(1994)46号文、国发(1981)52号文处理,具体规定如下:

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者,连续病假满两个月,从第三个月开始发给本人工资的90%;连续病假满六个月,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70%。

2、工作年限满十年及以上者,连续病假满六个月,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80%。

3、因工负伤者,医疗期间工资照发。因肇事(交通或打架等)受伤者,在休养期间停发工资。被伤人的工资、医疗费经公安、保卫部门裁定后按裁定意见处理。

4、当月病假累计五天以上(不含五天),十天以内(含十天)的,扣发本人当月校内岗位基础津贴50%;当月病假累计十天以上的,扣发本人当月校内岗位基础津贴,同时按比例扣发当学期的业绩津贴。

五、产育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教职工请产育假,须向本部门提交就诊医院开出的产育证明书,并将相关材料报人事处劳资科备案。

(二)、女职工产假、节育、绝育、人工流产、哺乳假等假期均按上海市政府1990年36号令、1996年第34号令、沪府发(1981) 64号文、沪计生委办(92)字第21号文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1、女职工产假:顺产假三个月,其中产前假十五天。难产增加产假十五天;晚育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若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产假分别顺延。

2、女职工做绝育手术的,可休假三十天;男职工做绝育手术的可休假十五天。

3、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可休假二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人工流产的,可休假一

个月;妊娠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4、人工流产术后放节育环的可休假二十五天;因各种原因取节育环的女教职工,术后可休假五天。

5、晚育妇女,从确诊怀孕之日起,怀孕期间可根据医院有关规定进行门诊定期检查,检查时间视作工作时间。

6、对抚育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哺乳时间为三十分钟;多胎生育者,每多一个婴儿,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两次哺乳时间也可合并使用。

7、未婚人工流产,非婚或计划外生育期间均不得享受生育假待遇。

8、符合计划生育的妇女分娩后,配偶可享受三天护理假。

(三)、产育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产育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同人(2002)203号文处理;放、取节育环、班内哺乳及配偶护理休假期间按公假处理,工资照发。

六、哺乳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的,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哺乳假为六个半月;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哺乳假为三个月。确因有特殊困难,要求继续请长产假的,如条件允许,可酌情延长,但不得超过一年。

(二)、哺乳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正常哺乳假期间工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长产假期间工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长产假期间视作事假处理,不作为考核期。

七、婚丧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教职工请婚丧假,须向本部门提出申请,由本部门领导审批。婚丧假期按(1980)劳总薪29号文、沪府办发(1987)17号文、沪劳资发(1987)130号文处理,具体规定如下:

1、婚假:给假三天。晚婚者(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可享受婚假十天(连续使用)。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2、丧假: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养父母及公婆、岳父母去世,办理丧事可请假三天。外埠路程根据实际需要,另外加算。

(二)、婚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丧假和批准的路程假期间,视作工作时间,途中车船费自理。

八、探亲假批准权限及请假程序

(一)、教职工需请国内探亲假的,须报校人事处劳动工资科备案。根据沪府发(1981)30号文、沪府发(1981)32号文、沪人(1994)31号文规定,学校教职工应利用学校寒暑假期间探亲。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

(二)、教职工出国(境)探亲访友

1、凡系归侨侨眷、台胞台属、港澳同胞眷属的教职工,其探亲会亲待遇均按劳人险(1993)16号、侨政字(1983)第066号、劳人险(1984)13号、(1982)侨政会字第011号、(1983)侨政会字第007号文规定执行。

2、公派出国(境)留学的教职工在国外留学(攻读学位)期限满一年以上者,其配偶出国探亲,探亲假一般为三个月(含寒暑假)。期间待遇按国发(1986)107号文件规定执行。

3、公派出国(境)留学的教职工字国外留学期限未满一年者以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其配偶出国探亲不享受探亲假待遇。需出国(境)探亲须以事假处理,假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续假一次,续假时间不超过原请假时限。

九、关于旷工的处理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1、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2、要求请假未经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3、准假期满(包括事假、病假、探亲假、婚丧假、产育假等),无申请理由或申请续假未经批准而未按时到职者;

4、请假理由经查明是编造假情况欺骗组织的;

5、经教育仍不服从组织调动,拒不到新岗位工作的,或无理拖延超过报到日期者(包括校内调动);

6、未经学校批准,擅自与部门签订留职停薪等各种协议而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一个月旷工三天及以上者停发当月工资。

(三)、教职工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超过三十天者,学校予以除名。

十、各单位的考勤和请假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学校人事部门对各单位的考勤和请假制度执行情况负有监管责任。若因单位或部门未能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管理规定造成学校及国家利益损失者,将追究有关单位或部门直接责任及主管领导的相关责任。

十一、附则

(一)本考勤办法和请假制度自二OO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执行。

(二)、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13篇:代销和分销区别

代销是分销的一种,分销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的总称,其中代销指卖出去再给你钱,经销是经销商买你的货再卖,其它还分很多种,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西方经济学中,分销的含义是建立销售渠道的意思,即产品通过一定渠道销售给消费者。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种销售方式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之为称为分销。亦即分销是产品由生产地点向销售地点运动的过程,产品必须通过某一种分销方式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销渠道是由处于渠道起点的制造商,处于渠道终点的消费者,以及处于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人中间商(因为他们取得了商品的所有权)和代理商(因为他们帮助所有权的转移)等营销中介构成。分销渠道对产品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对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销,大多数渠道不仅仅起到销售的作用,还兼具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等职责。先有成熟厂商,才有成熟运作的渠道,也才有成熟健康的市场环境。一旦规范好了渠道,就可以通过渠道去建设这个市场,从而最终赢得市场;凭借良好的市场环境,厂商会进一步做好渠道的建设,这样就形成了市场的良性循环。

所谓代销,就是指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家把产品让给批发商或零售商销售,在规定时间或者在批发商、零售商销售该产品后才收取货款的销售方式。它实际上是厂家(代理商)把产品让给商家的“试用”过程,若“试用”成功,商家就会经销该产品。代销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厂家代销出去的产品既收不到贷款也取不回货。

销售或经销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你供货他出卖你的产品,双方要对相关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

代理要约定清楚代理什麽,有代销产品,还有代理某方面的知识产权。代理销售含义也有不同,在市场中,销售者有的是买断进货自己销售自负盈亏;但有不少是代销,销售的产品与进货的制造商并不脱离,如果卖不出去,不都是由销售商负担,被代理的制造商也承担后果。如何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都看双方所订立的合同了。

第14篇:a little和little的区别

a little和little的区别

首先要明白,要区分的是a little和a little(of),都是„一点‟的意思,但是a little of sth,of表示所属关系,指某物中的一点的时候,of是属于名词所有格中\"...的\" ,不可省略

前者后加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或比较级,或者修饰谓语动词。不表示数量也就是表示程度的时候和a bit同样用法后者加不可数名词或者代词,加代词(例如mine)就相当于of表示所属(比如a little of mine,我的某些东西中的一部分),不可省略of,加不可数名词时of通常省略,和a bit of同样用法,但a bit of的of不可省略

例如:Hurry up!We have only a little(of)time left.快点!我们只剩下一点点时间了。

He usually arrives there a little earlier.他通常早一点到

Iam a little tired.我有点累了。属于修饰谓语动词(like)的用法,形容喜欢的程度。

还有一点区别,not a little表示不是一点点,相当于very much和a lot,而not a bit表示根本不,相当于not...at all

例如 I like it not a little.=I like it very much.=I like it a lot.

I like it not a bit.= I do not like it at all.

最后一点,a little加不可数名词表示肯定意义的“有一点”,单独的little加不可数名词表示否定含义,是“几乎没有”的意思。与a few(加可数名词复数表示有一些)和few(加可数名词复数表示没几个,否定)相对 ,表示否定含义在反义疑问句中,反义疑问的部分不用否定。

例如 I have little time,do I?反义疑问部分提前的助动词要与逗号前部分的谓语动词相对

I have a little time,don\'t I?

few的用法一样,凡是有a的都表示肯定,变成反义疑问句的时候反义疑问部分都是否定,没有a的都是肯定,如上例

最近几年还有一种新题,可以迷惑你,是这样的。

There is_____sheep on the mountain.A little B a little C fewD a few 首先要弄清楚,sheep并不是不可数,而是单复数同形,所以要是修饰sheep的数量,显然应该用修饰可数名词的few或a few,但是前面的is表示单数,few表的是没有几个,a few表达有几个,都是要用are的,所以说这道题考的不是修饰名词表示数量。l转向little系列,little显然不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表否,a little单看不可以,但是放进句中就奇妙了,意思不是羊的数量,而是“山上有一只\"小绵羊\"”a little sheep一只小绵羊

这可能也是在提醒我们在记住考点的同时不要忘记最基本的用法,little可以做形容词表示“小,年幼的”

第15篇:诗和词区别

诗和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从时间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

【二】从题目方面:

诗是自由取题目的,词必须有词牌名

【三】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

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四】从形式方面:

1、句式不同:

诗有律诗和绝句,有七言和五言之分,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 如柳宗元的《渔翁》为七言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王维的《送别》为五言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并且词有词牌,词在每种词牌名下有固定格式,每句几个字都有要求。

如《南歌子》的一种词牌格式为:(例词:温庭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如梦令》的词牌格式(例词:李清照)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同:

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 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3、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

格律诗第

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这两点可以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从题材内容方面:“诗言志”(多写家国之事、人生沉浮);“词言情”(多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如谭嗣同《狱中题壁》一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五】从语言特色方面:

从语言来区分诗的语言偏于自然清新,词的语言偏于精工华美。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纤柔香艳。

【六】从风格和意境方面:

诗庄词媚。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庄重;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妩媚。“诗显词隐”诗的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含蓄蕴藉。“诗刚词柔”: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刚劲明快,词的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的境界开阔,词的境界狭深。 例如: 唐诗:(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在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

第16篇:会计和财务管理区别

一、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

二、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

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三、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财务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因此,管理会计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四、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五、信息的特征、载体不同

财务会计能定期地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和综合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是有统一格式的凭证系统、账簿系统和报表系统,统一规定财务报告的种类。

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为满足内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大多为没有统一格式的各种内部报告,而且对报告的种类也没有统一规定。

六、方法体系不同

财务会计的方法比较稳定,核算时往往只需要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

而管理会计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对相同的问题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信息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

七、工作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无论从制作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报财务报告,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不得随意变更其工作内容或颠倒工作顺序。同类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异的。

会计与财务管理区别:而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企业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管理会计工作的流程。这样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管理会计工作的较大差异。

八、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财务会计就其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而管理会计体系尚不够完整,正处于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九、观念和取向不同

财务会计将其着重点放在如何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要素在供、产、销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况上,十分重视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

而现代的管理会计不仅着重实施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且更为关注管理的过程。

十、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鉴于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会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会计工作则需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才来承担。

参考资料:你们知道会计与财务有区别吗?这是笔者经常问别人的问题。

每个公司都有财务部门,但专门设立会计部的公司却不太常见。人们通常认为财务与会计是没有区别的。实际上财务与会计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简单地讲,会计偏重核算,财务偏重管理。

笔者在为职业经理人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时,常作这样的比喻:

1、会计核算就是把货物整理分类后放到不同的货架上。

2、会计科目就是货架编号。

3、会计报表就是货物分类的汇总表。

4、做假帐就是把货物放到自己能找到而别人找不到的地方。但只要仔细找,总会被人找到,所以别轻易地做假帐。

5、财务负责制订怎样进行货物整理分类的方法,检查方法的执行情况,并对汇总表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会计与财务区别的规范描述:

1、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

财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

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

财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3、作用时效不同

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财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会计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财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因此,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4、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财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5、信息的特征、载体不同

会计能定期地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和综合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是有统一格式的凭证系统、账簿系统和报表系统,统一规定财务报告的种类。

财务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为满足内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财务的信息载体大多为没有统一格式的各种内部报告,而且对报告的种类也没有统一规定。

6、方法体系不同

会计的方法比较稳定,核算时往往只需要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

财务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对相同的问题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信息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

7、工作程序不同

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无论从制作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报财务报告,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不得随意变更其工作内容或颠倒工作顺序。同类企业的会计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异的。

财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企业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财务工作的流程。因此,导致不同企业间财务工作有较大差异。

8、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会计就其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财务体系尚不够完整,正处于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9、观念和取向不同

会计将其着重点放在如何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要素在供、产、销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况上,十分重视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

财务不仅着重实施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且更为关注管理的过程。

10、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鉴于财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财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财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

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工作则需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才来承担。

12对就业而言,都差不多,但是会计更加广泛,大中小公司都需要,而财务管理只有大公司才需要,中小公司只需要会计,财务管理是老板或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做,只是财务管理容易进证券公司分析部门而已。同时会计在公司也比财务管理更容易升职。领导都喜欢做事情的人而不是指手画脚的人。

规范描述就是严谨、全面,但在看了我通俗地比喻,你可能就会容易理解了。

第17篇:CEO和总裁区别

CEO和总裁

这是最容易产生混淆的一对概念,有关的论述也有很多,但看来看去,晕乎的时候多,明白的时候少。CEO是英文Chief Executive Offer的简称,中文译为首席执行官,有时也称行政总裁。在早年间其实没有这样一个头衔,这是伴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化,业务复杂化和经营全球化而出现的一个较新的称谓,基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企业的老大,握有大部分的最终决策权力。

总裁是一个相对古老的职位,在CEO没有出现之前,企业日常事务基本是由总裁说了算,重大战略决策是董事会说了算。但当在一个公司里两者并存的时候,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简单来讲,就像在一个家庭里,所谓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如是不是该买房、添置什么样的车子、投资理财、孩子的教育问题等,这是CEO的决策范畴;而像今天该吃什么、请小时工打扫房间、家里的被子是不是该晒一晒了,则属于日常事务,是总裁的职责。如果一张名片上印着“CEO兼总裁”,那么就意味着这位老大是大事小事一把抓,精力极其充沛。在两个职位由不同的人来担任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总裁是要向CEO汇报的。再直观一点,CEO是总书记,总裁就相当于总理。

COO

COO 是Chief Operation Offer的简写,我认为正确的译法应该是首席运营官。有的公司把其叫做运营总监,或者把运营总监译为COO,我觉得是不准确的,毕竟从职位定位上来看,COO肯定是核心高管之一,而总监的称谓则是低一个层级了。在一个企业中,有COO则一般也会有CEO,两者之间的分工和上面提到的CEO和总裁差不多,一个负责重大决策,一个负责日常管理,所以有的大公司不设总裁,而设COO,也有COO兼任总裁的,意思也都差不多。COO一般在CEO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向CEO负责。

董事长

董事长英文译为Chairman of Board。在中西方的企业实践中,董事长的职能有很大的不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企业一般还都由第一代创业老板来实际掌控,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还处于合二为一的状态,所以不管公司中有CEO也好,还是总裁也好,企业的最终话语权大多都在董事长手中。而在西方,很多的老牌企业都经过了几代的权力交接,第一代创业者的子孙们基本上都已经淡出了实际经营,而作为企业的股东独立存在。企业的具体运营都是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来打理,所以我们才会说在那样的公司中,CEO的权力是很大的。董事长更像英国女王,一个权力的象征,而不过问具体的事务。 就像在黄光裕和陈晓的交锋中,是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争夺。陈晓的职务虽然是国美董事局主席,其角色更像是CEO,总裁是向以他为首的董事会汇报的,也因为他的股权比例很低,其职业经理人的色彩就会更浓一点。而黄光裕虽然是第一大股东,因为身在狱中,不得担任公众职务,也无法干预企业的日常运营,所以只能通过往董事会中安插自己的代言人来完成对企业的控制,其角色更像是西方现代企业意义上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前几年退出微软的具体管理职能后,仍保留了董事长的职位,这是一个明确的退居二线的举动,从具体的分工上,他不再插手实际的运营。如果他对现有微软的发展不满,只能是通过正常的董事会程序罢免CEO,换上自己中意的人选来执行自己的意志。但因为比尔盖茨是第一代创业者,其对企业的影响力和那些经过了几代权力交接后产生的董事长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FO、CTO以及其他C某O

CFO 是Chief Finance Offer的简称,译为首席财务官,CTO是Chief Technology Offer,俗称首席技术官,其他如CMO、CIO等,都是指在某一领域的主要负责人。CFO是财务方面的老大,直接向CEO汇报,CTO是技术方面的老大,也向CEO汇报。这些职位都是企业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产物。以CFO为例,如果一家企业的业务遍布全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那么按照垂直管理的原则,这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首先要向总部的CFO负责,在有关财务领域的决策权,CFO是要高于分公司的总经理或总裁的。CFO在很多的公司中都位高权重,在CEO退位后,CFO在不少的案例中都是当然的接替者。

有些时候我们还会看到CFO兼执行副总裁,或CTO兼高级副总裁,为了不至于混淆,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一个是职能属性,一个是级别属性。就像我们在明清两代,巡抚一般都授侍郎衔,总督授尚书衔,如钦赐某某江苏巡抚授户部侍郎衔,钦赐某某四川总督授兵部尚书衔等。

EVP、SVP和VP

EVP 等于Executive Vice President,执行副总裁,或常务副总裁也说得过去,SVP等于Senior Vice President,高级副总裁或资深副总裁,VP就是Vice President,副总裁。同是副总裁,其中的说道还是不少的。在小公司中,一般没有这么多所谓VP、SVP或EVP的,统称副总裁就是了,但在大公司中,人多业务多,所以层级也多。通常情况下,我们记住EVP>SVP>VP就行了,很多VP并不直接向CEO或总裁汇报,他的直属上级可以是 SVP或是EVP。也就是说,你干到了VP,还仅仅就是登堂入室,慢慢混,年头够了,功劳够了,升SVP,再努力点,升EVP,才算是政治局常委了。早年间曾经有个朋友,原本是诺基亚中国区的SVP,后来跳到爱立信中国做EVP,算是升了半格。

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

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都是董事会成员,只不过一个参与公司日常事务,一个不在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只是提提建议,表个决什么的,不算是公司的正式成员。有时我们看到一个业界比较资深的人士可能会在几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大致相当于是一个战略顾问的角色。执行董事有时会翻译为Managing Director,在公司规模不大时,可能就是公司的一把手。

总经理、总裁和总监

这几个概念就像抗生素一样,是经常被滥用的。一个十几个人的公司,名片上印着个总裁的职务;一个小年轻,下面总共带了2个兵,头衔也是总监,未免有点贻笑大方。头衔就像学历一样,总是那么不值钱。应该说,各种职位的名称不同,是为了方便工作,但在我们“官本位”的土壤中,谁都怕因为头衔不够显赫而引不起别人的重视,也会有公司怕头衔不够无法吸引人才,把总监啊副总啊什么的打包批发,让我们的浮躁无孔不入地变本加厉起来。 其实职位可以很简单,如果是单一公司,公司老大就是总经理,下属部门老大就是部门经理。只有规模扩大,变成了集团公司,下面有若干分公司,为了区别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的不同称谓,那么这时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称总经理,而集团主要负责人称总裁,集团职能部门首脑是总监,下属分公司的部门领导是部门经理。就像我们的政府机构,省一级的叫公安厅,老大是厅长,国家级就是公安部,首脑叫部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的部长也是满天飞,那么就一定要仔细问问到底是公安部部长,还是小卖部部长了。

第18篇:区别TOPIK 和KLPT

区别TOPIK 和KLPT 韩国政府给予认证的韩国语考试叫做kpt(KoreanProficiencyTest)。

考试内容有四项,读(100分)、写(100分)、听(100分)、词语和语法(100分),共计400分。考试时间是四个小时,有六个等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报名参加相应一级的考试。

初级(

一、二级),总分60%以上;

中级(

三、四级),总分60%以上,单项30%以上;

高级(

五、六级),总分60%以上,单项30%以上。

没有达到韩语三级可先选择在韩国大学内进行语言研修。韩语研修不用考试,高中毕业生即可申请入学。语言研修后,可根据国内学历申请大学本科、续本、研究生、博士生专业课程。一些大学还设有全英语教学的硕博专业,直接招收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自从第9届开始, 韩国语能力考试英文名称改为 TOPIK(Test of Proficiency In Korean)

世界韩国语认证考试(Korean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简称KLPT ,是由韩国语最高权威机关韩语学会主管,韩国法务部、劳动部协办的大规模的甄别韩国语能力的考试。韩国法务部规定2004年11月1日起,到韩国研修和就业的人员签证时必须提交世界韩国语认证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基础韩国语认证考试资格证书》。通过该考试者就职于韩国企业和中国的韩资企业,可享受医疗、保险和其他各方面的优厚待遇。

KLPT考试

考试目的:为促进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淄博市国际劳务输出的进一步发展,满足韩国企业和韩资企业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按照标准化考试制度的要求,使学员通过韩国语能力的测试,达到留学、就业等目的。

考试对象:韩国语学习者,希望到韩国留学或到韩国企业、韩资企业及韩国公共机关就业者。年龄在18岁以上(有专业特长者可放宽到30岁),初中以上学历,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0cm以上的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均可报名学习

KPT和KLPT考试都是以考察韩国语能力为目的,但是两者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考试对象

KPT:韩语爱好者,希望在韩国留学者,希望在韩国就业者

KLPT:想在韩国找工作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福利待遇(医疗、保险及其它)的海外人士

考试主管方

KPT:韩国教育过程评价院

KLPT:韩语学会

考试具体施行机关

KPT:驻各国的韩国大使馆,韩国教育院及韩国语能力考试委员会

最近考试时间

KPT:考试报名:6月24日-8月3日,考试时间:2004年9月12日,考试结果:11月1日,个别通知并在本院可以网站查询

KLPT: Basic KLPT注册开始日为2004年6月1日,考试开始日为2004年8月2日。

考试国家及地区

KPT:13个国家41个地区,其中中国考点为北京,上海,青岛。

KLPT:北京、大连、济南、南京、上海、厦门、广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哈尔滨和昆明考试等级

KPT: 初级(1,2级),中级(3,4级),高级 (5,6级)

KLPT: 基础KLPT 和 KLPT

考试内容

KPT:词汇,语法,书写,听力,朗读

KLPT: 听力,词汇,语法,朗读,谈话

费用

KLPT :294元人民币

青年人韩国语考试学习网:http:///waiyu/xyz/hy/

第19篇:if和whether的区别

英语教师网

if和whether的区别

1.if和whether都可以引导宾语从句,常常可以互换,表示“是否”。如:I don’t know whether(=if)I should tell him.

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告诉他。

2。差别:

1whether可与or not连用,而if不可以 ○

I don’t know whether he will come or not.

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2在句首时用whether,而不用if; ○

Whether you take part in or not the result will be the same.

你参不参加结果都是一样的。

Whether he will come is still a question.

他是否会来还是一个疑问。

3在介词后用whether,而不用if; ○

It depends on whether he can solve the problem.

那取决于他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4可以与动词不定式连用 ○

He can’t decide whether to visit her or not.

他决定不出是否去看她。

5表示“如果”时用if,而不用whether。如: ○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I will go to Chongqing.

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盟合作!Tel: 0351-6378335

第20篇:管理者和领导者区别

领导学作业

关于“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异同”问题的阐述

关于“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异同”问题的阐述

课堂上老师提到了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问题,不由引发了我的思考。现今社会各界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认识存在各种误区,导致领导者和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定位模糊,结果降低了组织的管理水平。因此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澄清认识,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给予正确定位,能够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一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何区别,其次,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何相同点。

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

1.从含义上看:领导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领导者主要就是创造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来自组织中正式的管理职位,也可能来自组织的正式结构之外。管理者主要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行为以达到工作目标。管理者在组织中

正式管理职位上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监督别人的活动,并对达到组 织目标负有责任。领导者的核心就是“影响”,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影响组织中的其他人。管理者的核心就是“指导和监督”,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达到组织的目标。

2.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以企业为例,企业的组织结构从纵向结构看划分为经营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三个层次。每个管理层次都有领导者,他们具有共同的企业目标,但其领导责任和工作内容又有很大区别。我们所说的企业领导者则专指企业的最高层次的领导而言。他们是整个企业总的领导者,他们承担的工作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决策性和超前性等特点。而管理者则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管理层和执行层的领导者,他们承担的工作具有战术性、具体性、执行性和现实性的特点。

3.从管理的主题上看:管理的主题就是提高效率和效果。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并且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就是正确地做事。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就是做正确的事。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工作行为上看,领导者是在“做正确的事”,实现的是管理的效果问题;管理者是在“正确地做事”,实现的是管理的效率问题。

4.从管理人才的地位和任务上看:领导者的任务就是“领”。领导者要有远见,要判断出什么事可能发生,下一步可走什么方向;而管理者的任务则主要是控制和管理,辅佐领导者。如果只有“领”,而无强有力的“控”和“管”,则组织多有动荡,甚至相互牵制;如果

只有“控”和“管”,而元“领”,则组织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发展的机会,组织会逐渐地衰落下去。

5.从管理人才获得地位的方式上看:领导者的地位必须是赢得的,要想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追随者。这种追随不能强迫人们跟着走,而是使他们主动跟着走。领导者要赢得领导地位,必须要有一定的成就,要有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权力”,即一个人有某种地位或素质而获得的一种力量,可用来影响别人根据他的劝告、建议或命令办事。领导者的权力有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管理者的地位,则主要来源于正式的组织结构所赋予的权力,即“权威”。管理者的权力仅指组织中正式的地位权力,包括法定性的权力、奖赏性的权力和惩戒性的权力。

6.从管理的职能上看:管理是用于应对复杂性的,而领导则是为了应对变革。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组织的工作秩序就会被打乱,复杂的组织系统将缺乏效率和井然有序的责权利体系。如果没有有效的领导,组织就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组织体系会在变革中墨守成 规,失去发展机会。因此,组织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有有效的 领导和良好的管理。首先,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有:(1)确定组织发展方向与道路,并为实现远景规划而制定经营战略,改革创新(2)进行组织设计,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对组织体制和机构进行调整与改革。(3)组织队伍,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然后通过授权等方法,使骨干核心成员积极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4)激励和引导下属,形成组织价值文化,并培育积极向上的变革潜力和核心竞争力。(5)处理重

要社会关系,参加重大的社交活动。(6)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沉着指挥。其次,我们从管理者的主要职能看:(1)计划和预算:设立 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实施方案,安排达成目标的时间预算、财务预算和其他资源分布。(2)为达成组织的中期目标,分配工作任务,配置合适的人员,建立必要的监控体系。(3)指导和协调组织下属的活动。(4)控制计划实现过程;对计划执行情况随时收集反馈信息,使 中期计划得以完成。

管理工作解决的多是规范性问题,有章法可以遵循,调整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适应新情况,使工作按一定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领导工作解决的多是非常规性、战略性、重大变革性问题;领导最核心的管理活动是在形成某种发展的想法和战略之后,操纵这一设想的实现过程。而管理者则在实现过程中管人,以保证过程的顺利实施。 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相同点:

虽然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领导者与管理者进行清晰的划分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还存在着一些共性。

首先,二者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在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为了确定和达成目标,领导者和管理者都需计划和决策。只是领导者进行组织的长远规划,宏观决策,对管理者进行人员的安排。而管理者进行组织的具体的中短期计划,微观决策,对下属的员工进行人员的安排。但二者总的目的是实现组织长远的整体目

标。

其次,领导者与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他们都从事四类管理活动,即传统的管理、沟通活动、人力资源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只是相对而言,领导者在处理组织中的大事、把握全局性的事情。而管理者在处理日常琐碎的小事,需要掌握战术上的技巧。

再次,领导者和管理者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基本相同,二者都在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即人际角色、信息传递的角色和决策的角色,只是各有侧重。领导者更加侧重人际角色和决策的角色,而管理者更加侧重信息传递的角色。

最后,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掌握的技能是基本相同的,二者 都应该掌握三种基本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总之,只有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正确定位,才能使领导者和理者各司其职,各主其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号施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还组织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充分发挥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聪明才干,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而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管理。

制度和办法的区别
《制度和办法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