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儒释道 企业文化建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09:55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的脉络,以及三家之间的纠葛--矛盾斗争与调和融合

一、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步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他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他认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总之,道家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但接着他又说,十家中"可观者九家而已",而各家则都

是"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他同样也引用了上述《系辞》的话,不仅认为各家学说都有其所长和所短,而且还强调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由于当时社会已以儒学为上,所以班固也竭力推崇儒家,认为儒学"于道最为高"。

这二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一位论六家,以道家为统;一位明九家,以儒家为高。他们观点的不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学术风尚和他们个人不同的学术师承背景。而他们之所以分别揭橥出道家和儒家为诸子百家的统摄者,如果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正是反映了在诸子百家众多的学派中,儒、道二家思想是最为丰富的。不仅如此,儒、道二家还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所以逐渐成了诸子百家众多学派的代表者。

两汉是儒、道二家广泛吸收诸子百家,充分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并确立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学派地位的时期。儒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者。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如同汉初的道家黄老之学一样,也是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同样也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不仅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代表者之一。

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以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也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融摄的。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张。其实,这是很不全面,也不十分准确的。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他强调的是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一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

草不殖"。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三、力图把儒、道两家思想融通为一,而且获得相当成功的,是魏晋时代的玄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性和实践性性格的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所讨论的理论问题,主要是那些与现实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原则。即使象被人们称之为"清谈"、"玄远"的玄学,也不例外。人们所熟知的,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一多、动静等抽象理论问题,其实无一不与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有关。

儒家认为,社会的人重于个体的人,个人服从社会是天经地义的事,因而着重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把重新确定社会成员的名分问题,作为"为政"的第一大事。儒家名教理论产生于封建时代,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所以,在近代反封建的革命中受到激烈的抨击是完全理所应当的,毫不奇怪的。不过我们说,把社会的某一个成员定死在某一固定的名分地位上,不许其变动,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在实际上做不到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又必定是处于某一确定的名分地位之中的。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如果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各安其名位,各尽其职责,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不会安宁的,也是不可能发展的。从这一角度讲,儒家的名教理论也还是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的。此外,还需说明一点的是,儒家名教理论也不是绝对排斥个人作用的。就其强调调动每个人的道德自觉性这一点来说,儒家比任何其他学派更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儒家名教是轻视个人利益,抑制个人意志自由发展的。

道家,尤其是庄子学派,认为个体的人高于社会的人。他们主张顺自然而因物性,也就是说应当由着个人的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而不应当以社会礼法等种种规范去干预和束缚个人的行为。而当他的向往在现实社会中行不通时,他就教人们以"齐物论"--相对主义的方法,从认识上去摆脱一切由于分别善恶、是非、利害等等而带来的种种纠葛和苦恼,然后借以获得主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道家的自然理论,在重视个人性格和意志方面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他过分夸大个人意志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对立,想把个人从社会中脱离出来,则又显然走向了另一个片面。

玄学在理论上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名教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谐地统一起来。玄学的开创人之一,汉魏的王弼认为,喜怒哀乐等是人人都具有的自然本性,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例外。社会的一切名教规范都应当是体现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只有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才能更好地发挥名教的社会作用。

以融合儒、道两家思想为基本特征的玄学理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基本性格与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是治中国哲学或中国文化者不可不知的。

四、佛教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当其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把它看成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相类似的学说。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接着,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虽然也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但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盘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而从理论方面讲,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

后来佛教为了在中国扎下根来,则进行了自觉的、主动的融合。东晋名僧僧肇,深通老庄和玄学,他的着作《肇论》,借老庄玄学的词语、风格来论说般若性空中观思想。在使用中国传统名词和文辞来表达佛教理论方面,达到了相当高妙的境地,深契忘言得意之旨。所以说,玄学对于佛教的影响是很深的,它在连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当然,反过来佛教对于玄学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两晋之际,玄学家以佛教义理为清谈之言助,已在在皆是,所以玄佛融合成为东晋玄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五、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生根和发展,对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

由于汉末道教的创立和发展,此后道家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道教是在杂糅原始宗教、神仙方术、民间信仰等基础上,附会以道家老子思想为理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后来又受到佛教的影响,仿效佛教的戒律仪轨、经典组织等,使自己不断地完善起来。道教尊奉老子为其教主,以老、庄、文、列诸子的着作作为最根本的经典。所以,道教与道家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人们平时所称的儒、释、道中的道,一般都是含混的,并不严格限定它是专指道家还是道教。在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下,道教理论从广度上和深度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少道教着作在一些方面对道家思想有很多的丰富和发展,有的甚至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总之,所谓儒、释、道中的道,包括了道家和道教。

儒家思想理论在佛教的冲击和影响下,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佛教对儒家最主要的影响是在于它促使儒家对发展和建立形上理论的深入探讨。与佛教相比,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更注意于实践原则的探讨与确立,其中虽也有一些形上学的命题,但并没有着意去加以发挥。所以在形上理论方面,原始儒家甚至还不如道家。佛教传入后,它那丰富深奥的形上理论,给儒家以极大的冲击和刺激,一度还吸引了大批的优秀知识分子深入佛门,去探其奥秘。而且,确实也由此而涌现出一批积极探讨形上理论的儒家学者。

六、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在相互的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在保持各自的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家的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融合精神。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文化一直延续着儒、释、道三家共存并进的格局。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绝大多数时期也都强调三教并用。所以,当人们随口而说: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了还有佛、道二家的文化,在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推荐第2篇:儒释道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哲学

【前言】

“儒释道”一词是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滥觞于南梁,在元明清时期发扬,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儒教,世界三道宗教之一的佛教和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演变创立的道教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文化圈的初次融合。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处于一个儒释道三源慢慢走向融合的特殊时期。再加之苏轼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就了苏轼诗词中独特的三种思想的韵味。研究苏轼人生中的儒释道哲学,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这一家文豪的文风笔触有更深的理解,从大层面上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启示。

【关键词】儒家 佛家 道家 苏轼 文化融合

【正文】

一、作为治世之具的儒家

儒家作为统治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愿。所以儒家所代表的“用世”、“建功立业”或是“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苏轼也毫不例外。

苏轼出生于儒学浓厚的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对苏轼从小寄予厚望,亲授史书,论古今成败,所以苏轼从小就有着高远的抱负。并且仁宗时代人才辈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普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自强的儒家用世的精神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轼26岁便踏上仕途,一番豪言壮语“致君尧舜,此事何难2!”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人;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与忍人。”苏轼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儒家“入世”精神。

以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的前后赤壁赋来看,《前赤壁赋》中有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面上像是一首求取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曲,其实言下之意是指美人就是苏轼想要报效的朝廷,宛转地表达出自己身怀大志,却不受朝廷重用的郁结。再如《后赤壁赋》中有写入睡的苏子梦中得见化作孤鹤的道士,在“不答”、“揖予”中表露了作者虽有着入世思想却在政治上屡屡失意,结尾一句南柯一梦“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是将苏子的茫然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诗词中,带有这种思想的诗句并不少见,都深深浸透着儒家的“用世”思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虽有自慰、超脱之意,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伤感与无奈,壮志未酬引发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他迷茫,“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都是心中仍然有着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的表现。

二、作为修身之术的道家 12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3 《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在年轻时就已拜读《庄子》,有言“喟然叹曰:‘吾昔又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5”特别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时,仕途受挫,生活落魄,满腔壮志无法宣泄于是向内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个时候的苏轼就天然地染上了老庄的“自然洒脱”的情怀。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6”体现了道家十足的寻仙访道的思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从庄子的相对主义阐述了水月之间的变与不变,“则物与我皆无尽也。8”隐隐透露出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超然达观之念,正是庄老哲学中的无限宇宙体验人生观照自然之理。

“乌台诗案”使苏轼更加体会到了宦海沉浮,人生多舛,在追逐功名利禄之中丢失了自我,于是他在《临江仙·夜归林皋》中便抒发了这种感概:“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是与其他文人墨客不同,他产生的强烈内心冲动是老庄带给他的返璞归真思想:“小舟从9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追求的是回归本真与天地同化,从大自然中寻回失落的自我。这种寻找自我的强烈愿望表达了苏轼诗词中老庄思想的融入。苏轼接受了消极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彻底地否定人生,彻底“避世”。他将老庄哲学与儒学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他练就了旷达超脱、玲珑圆通、进退自如的超然心境与人生大智慧,超脱了世俗的功名利禄穷达成败到达了人生的更高境界。正如他著名的一诗中有言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10一诗读起来直教人畅快淋漓,“风雨”也好,“斜阳”也罢,不过都是人生的“也不风雨也无晴”。如此超脱,如此顿悟,仿若酒醉又仿若独醒,正是忧乐两忘的老庄大境界。

三、作为安身之法的佛家

苏轼在贬居黄州之时,曾经写过:“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为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11他不仅研习佛理,更是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南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最够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饰然,无所附丽。”12

在他给朋友毕仲举的信中曾经以龙肉与猪肉作比,“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13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学佛更是在于将佛中玄妙归于使用,从而应用于现世之况,而不是沉溺于超然玄讳的佛理、出生死超三乘作佛。苏轼潜心佛学的目的正是“期于静而达”,即一种对人生有豁然洞达的认识和一种不萦于外物的独立宁静的心境。

佛家中讲究静达圆通,不外乎是强调在一切变故前都要保持着平常心,于是苏轼在这种佛理中汲取安慰自身的力量,将仕途生活上的种种不幸都视作万物流转中的短暂现象,是对佛心的次次磨练,对它们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

四、三教通融的哲学思维

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有说道,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胜读 56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宋】苏辙

《前赤壁赋》 7 《前赤壁赋》 8 《前赤壁赋》 9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0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11 《乌台诗案》 12 《安国寺记》 13 《答毕仲举书》 南华一部。”14而这两赋也最能体现苏轼诗词中儒释道三教融合贯通的思想,苏轼清楚地明白在政治上退避是有可能的,但是对社会的退隐是不可能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终是一缕美好的幻想,是极端理想主义“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妄想。他将儒释道三者融合互补,有吸收也有批判,从儒学中他获得了继续政治奋斗的动力与勇气,在佛道死啊相中,他找到了立身修行的心灵解脱,展现了他高妙的处世之道。

一方面,苏轼对现世还是有所希冀与希望,蕴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他还是极想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为,然而另一方面,他的人生志愿并未能得到实现,所以他研习佛老思想,并不是消极的避世思想,也不是精神的幻灭,而是从中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构建一种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境界。“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15。”人生种种,荣辱、功名、利禄、穷达、得失、忧喜不过是枷锁与羁绊,静与达可以将他从这种沉重的俗世牵扯中解放出来。

这种儒释道融合的精神体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诗词,并不简单是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道法自然”、佛禅的大境界超脱,而是三种兼而有之,不是腐儒、玄道或是虚佛,他智慧地选择了其中精妙的部分构建了他自己的人生境界,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总而言之,苏轼的政治理想与抱负,甚至于生活之趣都来自于儒家;然而他的思维方式与处世之道,更来自于佛老两家。他以儒家治世,以道家修身,以佛家安身,开放兼容,融合互汇,创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博大的思想文学体系,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也是中华文化圈不断慢慢相触印度文化的一次鉴证,对于我们研究现代思想文化世界性融合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选》【宋】苏轼 上海古籍出版社 2.《苏轼诗词文选评》王水照 上海古籍出版社 3.《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翟晴 4.《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阮延俊 5.《关于儒释道三教融合之管见》徐建勇

6.《苏轼研究——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王水照 中华书局

7.“中国苏轼研究学会”http://www.daodoc.com/ebook/3f8028ca04a1b0717fd5dda4?fr=aladdin&key=%E5%8F%A4%E6%96%87%E8%A7%82%E6%AD%A2 15 《答毕仲书举》

推荐第3篇:儒释道合流

儒释道三合流

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三种诞生于同一个时代的思想,经过近两千年的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儒释道三教从三个方面满足了中华文化或者中国人生活三个方面的要求,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特殊功用。儒家思想提供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家思想提供了中国人思维的哲学方法,释家思想提供了对中国人的宗教关怀。

儒家思想是基于伦理学沃土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在于规范人在家庭社会中的伦理角色,以达到整饬社会的目的。儒家思想极其重视以家庭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将其作为讨论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夫妻父子君臣,这是纲,其它的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社会要稳定就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并且将这种伦理观点推而广之,演化为社会政治理论,由人的“仁”而推演出政治的

《老子》五千言是与《论语》一样伟大的著作。老子是和孔子同等的思想巨人。在道家思想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最高准则,成为研究的对象,老子勉强把这种最高准则称为“道”,并且对“道”的特性进行了描述。道家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充满了思辩哲学的魅力。中国自古以来形式逻辑并不发达,但辨证法却很早就非常成熟。中国人的生活带有深深的道家思想的烙印,包括我们的中医中药、住宅风水。

但是道家和儒家一样,似乎对人的灵魂,对于人的生前死后,似乎并不关心,他们采取了一种“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未能知人焉能知鬼?对于那些虚无飘渺的世界,他们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但是人一出生,痛苦和烦恼就是伴随而来的。生老病死,没有人能够避免。人到底有没有灵魂?

人死了,肉体消失了,灵魂到哪里去?人还会有来生吗?怎么才能消除人的种种精神痛苦?这是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佛教思想则给予了中国人这种宗教关怀。释尊花了五十年来为世人说法,就是为了了断生死大事,让人弃恶从善、离苦得乐。在佛法指引下,死亡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今生为善,来生就很值得期待。

儒释道三教正是从道德、哲学和宗教三个层面满足了中国人精神世界得要求,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推荐第4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推荐第5篇:儒释道影响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

美学是人的美学, 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之前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美学则主要体现在儒释道文化的审美上,而三家思想即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释、道三家,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圣、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儒、释、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释、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家学说分别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先秦开阔,后世得意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学术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精神,其基础是对于心性的体认。儒学的人性论、人生论、修养论、工夫论等都以心性为依据,心既是能思能知的器官,又是人身的主宰和万物的根据,性是天赋的,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本性。孔子无心性对偶范畴,而只论及“性相近也”,却没有展开。孟子和荀子把性打开,与心相联系,但两人有异。孟子以心为主体道德意识、情感,荀子以心为认知功能和情感意志;孟子以性为内在的仁义道德理性,荀子则与孟子所批判的告子“生之谓性”相近,而发展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所以然”即生的追根究底的原因或根据。荀子心性的理蕴,在于心对性起选择作用,人的恶、喜、好、怒、哀、乐的情感则是性的流出,而心对性之情的选择,则蕴含着价值判断。《中庸》心性论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时,逐渐从主体中走出来,走向形而上学道德论;董仲舒则试图和合两者,把性提升为仁义道德理性,又把性与政治教化相联系。 儒家美学基本特征同时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点: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儒家美学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对中国艺术和人生有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 “明道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基本上都具有美善统一的风格。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又一影响。华夏民族的文化风采,更有着儒家美学的深刻印记。

一种宗教学说

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了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佛教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即禅宗。它认为“一切皆由心生”,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个性是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

对于国人而言,不论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等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然而,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佛教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舞蹈、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

先秦原创的固有宗教

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思想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从审美理想的角度说,道教的宗教理想和宗教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富于民族特点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追求,它甚至更多地保持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原生态形式。比如,尚“朴素”的美学爱好,尊“神仙”的美学境界,求“虚静”的审美心态,崇“逍遥”的美学风度,“文非余事”的尚文艺术美观点,“今必胜古”的文艺美学发展论。另外,道教美学思想十分强调生命之美,也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道教美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和思想变化中,浸透了中华民族伦理主义传统、,强调着人与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伦理原则。因此,道教美学思想中出现将“至善”等于“至美”的观点,出现将“善”、“忠”、“孝”、“仁”、“慈”、“爱”等世俗化伦理标准等同于道教“宗教的”审美判断标准的观点。 综上所述, 儒家美学偏重个性与社会的和谐,禅宗美学偏重个体与自我的统一,道教美学偏重个体与自然的融合。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今天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儒释道“为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挖掘我们自己的美学思想以及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学院09级13班

徐一峰

2011年11月1日

推荐第6篇:儒释道有感

浅谈《儒释道》

一直觉得这样的命题太大了,以自己的格局写这样的随笔,说这样的大话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是前辈的不尊敬,童言无忌吧,莫怪莫怪!!!只当取乐就好,莫要当真。

说到这些不免我又要愤青一下了,其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有能力有德行的大哲人一般都是述而不作的,比如老子,比如孔子,再比如释迦摩尼。道德经据说是老子化胡,西出函谷关时路遇尹喜,尹喜见老子虽然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朝霞身后照,如此背景画面中的老子,沉静如水,清气扑面,仿若神仙一般。尹喜大喜!他知道当今世上的智者来了!他要留住老子,让他教授自己学问。但他到了老子跟前,却一时说不出话来。那老子,笑眯眯地看着他,自然如风,沉静如水,他顿觉得自己的这团躁气,遇到老子这股清气,悬殊太大,不觉自惭形秽。《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当然道德经是不是尹喜逼着写的就不得而知了,野史嘛,没有文字记录没有文物记载。

释迦摩尼是释迦族部落出身的王子三十五岁菩提树下感悟佛法成就无上菩提,八十岁入涅槃,四十年传播佛法,普度众生。(佛把人分为几等,佛是最高级的,下面是菩萨,罗汉,罗汉分缘觉罗汉和声闻罗汉,缘觉罗汉就是因缘际会成文罗汉,声闻罗汉就是听佛讲法成为罗汉然后夜叉畜生恶鬼最后是地狱,所以佛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畜生恶鬼地狱三苦)所以说释迦摩尼的著作基本上也是后人记录其生前的言行,不是他自己写的。论语那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后整理的,不是孔子自己写的。所以说像这些圣人,他们不是自己写书,是他们不能写吗?非也,是不敢写!老子也曾说过,一曰慈二月捡三月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说现在的一些动不动就出书,写篇文章动不动就发表的人我们真应该反省一下,俗话说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动不动有点成就就急不可耐的像让人家知道并不是什么好事。

言归正传,我简单的报告一下神马事儒释道,贻笑大方哈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角原来是一家

如果把道家比喻成莲藕的话,佛家就是莲花,儒家就是荷叶

道家跟道教是有区别的,道教我们暂且不说。道家的始祖是老子,不是传说,确有其人。道家主张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小国寡民。他们认为万物生育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无才是最大的,城中有三大,道大天大人大。

“他们”主张宇宙是一个循环的,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你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了解的越多,说明这个世界越接近灭亡,就像人生一样,你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说明你还是一个孩子,那你离命运的结束还有大把的时间,当你逐渐的长大,逐渐的熟悉这个环境,逐渐的理解人生,理解世界,理解自己,那说明你里死亡也是越来越近了。

所以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许有人会问,这既然只是一个过程,那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当然肯定不是钱。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是被钱累死的呢)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这句话理解了,我们什么时候或许就会明白了。但是现在的社会是空前的烦躁,盲目的追求发展追求物质享受缺少了向内关照的时间,其实不是缺少时间去开智去修心是根本没有那个想法!!!不断地求进步,不断的求发展,缺少了思考缺少了向内关照,华丽的外表空虚的内心,每天固定的上下班,固定的生活模式使人们无暇去修身养性,无法去思考,成为了傀儡,成为了行

尸走肉!!!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知其身其德乃真。不断去修身不断地去充实自己人生才会有意义,可是现在有多少人都活反了,活着就是为了钱,钱是什么??钱是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说白了就是纸,天天为了纸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没有花出去的钱指不定是谁的,钱少了是自己的钱多了是大家的,再多了肯定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最笨的人就是天天赚钱最后把钱存在银行的人,银行就是把有钱的人钱存起来给没钱的人拿出去花!!

我没说钱不重要,钱是我们实用的工具,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钱而活着,以前的科学家预测二十一世纪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会有大量的时间去修身养性,有大量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精神可是现在呢,恰恰相反,社会空前烦躁,空前的混乱,压力也是空前的大!!房地产开发的越来越大,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住不起房子!!!你们去看看现在哪一座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没有百分之五六十??以道驭术,德行跟不上你技术再发达,科技在进步那祸害的只会越来越大!德行跟上了,你不会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这个社会能不和谐吗??而现在呢??科技是进步了,损害的却是越来越大了。没几年估计地球就完了!!

大学里面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内圣,修身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外王!!!之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我们真应该好好理解这句话!!德行不修无知有也,修身修不好的人给你一个国家你会祸国殃民,给你一个企业你会万劫不复,自己修身修不好的人怎么能去带好别人呢。国家领导人个个都是孔圣人,会有贪污吗,会有砸垃圾桶吗?会有没事偷井盖的吗??修身是根本啊!!!

其实以我们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看道德经,你就会发现老子的格局是很难想象的。天地不仁以我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大格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理解的人都会说老子多么的无情把老百姓看成狗,真是,,,有些人没事还扁扁孔子扁扁毛泽东,扁扁圣人,你跟人家根本就不在一个格局上面你怎么扁人家!!!人要有敬畏之心,要敬天命,敬大人,畏圣人之言。不要没事总说人家怎么落后怎么原始,这个社会永远都是的倒退的,文化肯定是越来越退步的,最原始的文化一定是最天人合一的。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有些人会想这是偏安一隅,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天河有多大。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想井底之蛙有井底之蛙的幸福,你不断的去开发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去创新除了能够得到物质的满足,你精神得到了什么??大方无隅大道无形,精神是没有限制的!!人家那是得到极致后的感悟,想想也是,圣人有那么低级么?是你自己理解的低级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城市有多少是本地人呢,全是外地人,是本地不好吗??错了,外面的世界总是美好的。这是人的劣根性,总喜欢向外面发展。可是这样造成的结果呢,老无所养老无所依,跟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有什么区别?一家人一年不团聚几次这还是家吗?这个家字怎么写的?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和和睦睦团团圆圆然后为家,可是现在呢好多人还美名其曰求发展求进步!有多少人是客死异乡,有多少人老了都没着没落的,这个华丽的城市里面有多么的肮脏谁又能知道?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有的话就是一个是主动的背井离乡,一个是被动的背井离乡,很可笑不是吗??人就是那么的贱!!!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信仰,我见过好多人,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无神主义者,其实他们不知道,没有信仰的人其实是最可怜的。无论是释迦摩尼还是老子,亦或者是穆罕默德耶稣基督,再或者是上帝,其实信仰就是那么个东西,世界上没有信仰是教人坏的,所有的信仰都是教人向善的,所以信什么不重要,最主要的是你有那个敬畏圣人之心!没有了这种敬畏之心你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使命,也就没有了意义,当然也就失去生活的乐趣!!!

影响全世界的十大人物里面第一是穆罕默德,第二是耶稣基督,第三十释迦摩尼,第四才是

爱因斯坦啊朋友们!!!由此可见,信仰,精神么的世界永远比物质科技给人的影响要大的多。为什么牛顿研究了一辈子反而去相信神学了呢,是他迷信吗?因为他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很空虚,精神世界得不到安慰,他没有自己的信仰

我们平时老说礼拜礼拜,可是又多少人知道礼拜是什么意思呢??礼拜礼拜其实就是顶礼膜拜,往简单的说就是明心见性,认清自己,就是要抛弃外物,修身养性!!!往大了说就是你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物质世界更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是现在呢??可笑可笑!!! 不说了,说的有点多了,下面我简单的说说儒家和佛家就结束了哈

佛家的思想其实和道家的思想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不同在于道家是无为,佛家讲出世,当然儒家讲的是入世,这个后面再说!!佛家讲轮回,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五阴炽盛!!!所以佛说善念起,立地成佛。身体是出世的宝筏以让我们脱离苦海到达西方极乐!!一念善念起便是佛,一念恶念起便是魔,所以我们要明心见性,时时勤佛试不使惹尘埃。这个勤拂拭不仅仅是明镜台,同样是自己的内心,不要起恶念!!揭语有云佛看凡夫凡夫亦佛,凡夫看佛佛亦凡夫!!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儒家讲的是入世的修身,他讲大隐于市,小隐于林。儒家讲中庸之为德也,凡是不能太过,过犹不及不如守中。凡是不要强求,尽力就好了。典型的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大学里面常说的话

好了,到此为止吧,有些话说多了就没意思了,修心修身最主要是这个修字,其实生活中处处可以修身,不迁怒,不妄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通俗点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毛泽东就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很简单的话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中国人中国文化有大乘气象,佛教诞生于印度昌盛于华夏最后闻名于四海,所以达摩的老师告诉大漠哪也别去到中土去到中原去。所谓的中原是指当年周文王在河南少林寺那边丢的一块石头,有了那块石头才有了中州有了中州才有中原有了中原才有了中国。我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少林寺看看那块石头。有很长的历史了

中国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他的包容性是很强的。我们历史上有很多次被少数民族更替的朝代,可是最后这些朝代最后都被我们同化了,所以我们最厉害的是文化。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所以说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好好学习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比学习那些雅思托福要好得多。现在全世界已经国学热了,好多外国人读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都厉害的多,所以我感觉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先骄傲一下,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它存在自有他存在的道理,所以各位朋友好好修身吧!!

拜谢

叩首

推荐第7篇:儒释道区别

道 释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 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 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推荐第8篇: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它们对大千世界的的认识的不同。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有悲观的态度,相形之下,东方关于生命的理念则明显乐观,它牢牢掌握因循自然的原则,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从来都不尝有过地狱的概念,至多是鬼界,在那里有阎王或恶鬼,但也有栩栩如生、娇媚如常人的好鬼。道教索性另造仙界,生命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变形。释家更为博大精深,死亡之学更为圆融,甚至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学问,在那里,死亡也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具体的经验,是"活的艺术"或"生的艺术"的补充与圆成。

一、儒家 对痛苦的人生而言,死亡不啻为一种解脱,但人性的贪痴还要为灵魂找到一个归宿。"灵魂"两个字可以说是人类尊严与梦想的一种体现。它使人类有别于处于生物链上的可悲的动物,它使人类不再局限于四季与风花雪月的轮换中,而是去思索永恒,时空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伸展与延续,它关涉到人的生命理念的日益成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人类文明的历史始终饱含如此这般的焦渴。人们寻寻觅觅,上下求索,肉身与灵魂,现世与来世,人们试图超越和战胜那个令人痛苦的死亡的界定,优游于此岸,如同太阳每日照常升起,我们能够不断地逃脱、进入,而不是死亡那没有时间的永恒死寂。

二、道家 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究其深处我们还是感到其乐观的背后刮着对人生悲观、无奈的风。

三、佛家 公元前六世纪,印度一位得道的王子宣称:"我将在此世间的黑暗之中,打击永生之鼓"。从那以后,人生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阴影,因果学说将是说明今生及以后一切生中的普遍性原则,"轮回"一词美丽得令人晕眩,不死的灵魂可以迁往另一肉体不断再生,而"业"就是决定再生的出现和性质的法则,更确切地说,并没有可以转生的灵魂,除业以外,一无所有。生命告终之时,其行为的总和____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并且决定另外一群"蕴"____一个再生者的性质。即每一个生命的性质及境遇都是今生或前世预先所作行为的结果,由此,在一切有机与无机世界中,没有单纯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都是合成的、相对的、暂时的,人的存在亦如是,虽有幼年、中年、老年这一相对稳定的流程,但死亡并不一定就是这个存在的终点,如果不能证得涅槃,诸蕴仍能集合,死亡不过像割除野草,而草根依然存在,仍会重新生长。 就这样,儒释道三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关于生与死的界定。即便是现代的生物学也还无法肯定死亡究竟是一切生物不可逃避的命运,还是仅仅是一生之中规律性的、然而却可以避免的事件。但无论如何,此身难得,真法难闻,只要我们珍爱此生,上下求索,即便生与死的荫影无处不在,人类也会有某种解脱。

推荐第9篇: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就是茶道。

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是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尝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在《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推荐第10篇:红楼梦与儒释道

红楼梦与儒释道

目录

一、红楼梦与儒家 ...........................................................................................................................2

1、儒家思想作为背景思想: ----------------- 2

2、儒家历史观: -- 2

3、具体体现: ----- 2

(1)通过贾氏宗祠的匾联及祭祀活动来体现的: .....................................................2 (2)儒家孝道: .............................................................................................................2 (3)所读书籍为儒家经典: .........................................................................................3 (4)其他方面: .............................................................................................................3

1、《红楼梦》作者反感的是对儒家圣贤之言的篡改和架空。---- 3

2、一定程度上“非儒”倾向。-------------- 3

3、但是,笼统地说《红楼梦》反对儒家道德和反对儒家哲学,就显得过于简单了。5

三、红楼梦与佛家 ...........................................................................................................................5

1、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 5

2、色“空”循环理论的应用:-------------- 6

3、《金刚经》: ----- 6

4、禅宗中的“中观”视角和“不二哲学”: --------------------------- 6

(1)所谓中观视角,乃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学派——中观学派的一种哲学观。...........................................................................................................................................6 (2)不二哲学: .............................................................................................................6 曹雪芹对儒的态度非单一化,对庄对佛的态度也不是简单化。 - 7

四、儒释道.......................................................................................................................................7

1、三教一体: -------- 7

(1)诗词: .....................................................................................................................7 (2)建筑: .....................................................................................................................7 (3)三样饰物: .............................................................................................................7

2、佛道文化 -------- 8

(1)在《红楼梦》中,佛道二教融台归一甚至混而不分是非常明显的。 .............8 (2)一僧一道: .............................................................................................................8

3、儒道文化 -------- 8

(1)仕与隐 .....................................................................................................................8 (2)甄士隐和贾雨村 .....................................................................................................9

五、综合评述 ...................................................................................................................................9

1、传承和发展: -- 9

1

2、反映思想但并不表现作者完全的虚无,需要辩证看待: ------ 9 我们需要联系社会背景来考虑《红楼梦》的写作: --------------- 10 (1)盛世危言: ...........................................................................................................10 (2)“满纸荒唐言”: ...................................................................................................10

一、红楼梦与儒家

阐述:

1、儒家思想作为背景思想:

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封建大家族——贾府,用冷子兴的话说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这一句话就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小说中所要重点描述的贾府,必然是以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作为其整个家族的行为准则。

2、儒家历史观:

红楼梦虽然反纲常礼教、反道德文章、反经世济用、反读圣贤书、反儒家的女性观,但整个作品的发展逻辑,却没有逃脱儒家那一套道德历史观,荣宁二府的败落,全是淫乱造成的。

3、具体体现:

(1)通过贾氏宗祠的匾联及祭祀活动来体现的:

《礼记·曲礼》中就有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由此可见,建立宗祠和祭祀活动应该是儒家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

——《红楼梦》中对贾府宗祠和祭祀活动的描述,主要是在第五十三回,曹雪芹借助薛宝琴的眼睛展现给读者的。“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首先印入薛宝琴和读者眼帘的是一块写着“贾氏宗祠”的大匾,旁边写着“衍圣公孔继宗书”,两边有一幅长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是衍圣公写的。孔继宗是孔子后裔,衍圣公是孔子后裔世袭的封号。仅从这样一种格局设置,我们就已经能深深感受到贾府的儒家思想根基了,那么在接下来的除夕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礼器、祭品,以及礼仪、礼乐等,其整个过程无一不是按《礼记》中有关规定执行的。 (2)儒家孝道:

胡适先生就认为:“孔子一系的思想演成“孝”的宗教”(《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儒家的孝道,可以说是大观园秩序的一块基石。无论是贾母在贾府的权威,还是元妃省亲,或者是宝玉等小辈对贾母、王夫人等的完全服从,彰显的都是儒家的一个孝字。比如第十六回

2 贾琏道:“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虽然在史料中并没有妃子省亲的正式记载,但从这段描述我们能看出曹雪芹制作了一个“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的光环,在这样的光环之下,整个小说处处都闪耀着孝的光芒。大观园中因孝而表现出的家庭温暖、和睦的气象,说明作者对儒家主导价值“孝”是完全认同的。都说《红楼梦》是一部情痴之书,而书中最着力表现的即是亲情,这与儒家的孝道是分不开的。 (3)所读书籍为儒家经典:

例一:贾府的家塾所教之书无非《论语》、《孟子》,贾宝玉平时所读之书也是以《四书》、《诗经》、《礼记》等。

例二:贾母问林黛玉读什么书,答曰:“只刚念了《四书》。” 例三:李纨:“„„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等等,这些都是儒学之经典。 (4)其他方面:

例一:作者在薛宝钗等人身上,也设置了很多儒家元素,在第八回,作者写到宝钗,称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种藏愚守拙的行为背后,也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例二:连许多人物姓名的设计,如甄士隐、贾宝玉等,也是出自儒学之典籍。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取之《中庸》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贾宝玉的“贾”取之孔子的“待贾而沽”,“宝玉”取之儒家经典《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

辩证地看:

1、《红楼梦》作者反感的是对儒家圣贤之言的篡改和架空。

对小说稍加分析就能发现,书中处处浸润着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例一:从最早冷子兴在分析钟鸣鼎食之家衰落破败的原因,到对王熙凤和探春两位女性的塑造,特别是探春兴利别弊的改革,表达的均是儒家经世济用的理念,所谓“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例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惯养娇生笑你痴”“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2、一定程度上“非儒”倾向。

儒、道、释三家,曹雪芹哲学观的重心在于释,尤其是禅宗。而对于儒则有许多嘲讽。但能否就做出本质化判断,说《红楼梦》是绝对反孔反儒反封建,恐怕不能。

例一:《红楼梦》确实有非儒倾向,第5回让警幻仙子教示贾宝玉应当改悔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是一个象征性的反讽隐喻。

3 例二:全书的确有一种对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济世主旨的质疑。因此,其主人公贾宝玉对一切关于走仕途经济之路的劝诫才深恶痛绝。宝玉认为儒家传统的“文死谏,武死战”“皆非正死”,而为儒者视为“正事”的“功名”在“生命无常”这种情形下不值一提,在红楼十二支曲的[晚韶华]中就有这样的感叹“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李纨)”

3、但是,笼统地说《红楼梦》反对儒家道德和反对儒家哲学,就显得过于简单了。(1)深层文化心理上的“儒”:

佛教看破红尘,死亡也失去锋芒;庄子鼓吹破对待,齐生死,认定“万物一府”、“生死同状”,死亡更是失去锋芒,难怪妻子死了他要鼓盆而歌。中国的挽歌特别发达,就因为有儒家的影响在。

——浸透于《红楼梦》之中的大情感,即那种对情的执著,对丧失美好生命的大悲哀与大痛苦,不是庄,不是禅,是儒。如果说,贾宝玉是百分百的禅,百分百的庄,他会对秦可卿之死、晴雯之死、鸳鸯之死,如此悲伤,如此痛哭吗?恐怕不会,因为贾宝玉在意识形态上虽然非儒,但在深层文化心理上还是儒,至少是还有他自身未能察觉到的儒潜意识(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年7 第37卷第4期)。 (2)李泽厚先生关于儒家双重结构的学说:

他在《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一文中把儒家分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而更重要的是所谓“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及理性、理智与情感的交融、贯通、统一。我以为,这就是由儒学所建造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只是一种理论学说,而已成为实践的现实存在”(李泽厚.波齐新说[J].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9:177—178)。 ——贾宝玉对儒家的表层结构,即儒的政教体系、典章制度、伦理纲常、意识形态等等,确实是格格不入的,尤其是这套体系、秩序、意识形态所派生出来的知识者的仕途经济之路和变形变态的谋取功名利禄之思,更是深恶痛绝。

然而,在儒家的深层上,即儒对人际温馨、日常情感、世事沧桑的注重以及赋予人和宇宙以巨大情感色彩的文化心理特征,却也进入贾宝玉的生命与日常生活之中,进入伦理态度中。

二、红楼梦与道家

《红楼梦》中关于佛、道、老庄的语言确实不少。笔者初步概略统计,仅书中前八十回,涉及到的佛学名词、用语、佛家人物等,多达一百五十余个(条)。老庄哲学和道家的三十余个(条)。这些多是通过人物语言、对话表现出来。

阐述:

1、“归隐”“避世”:

林黛玉外在的“自然的风流态度”(第三回)与内在的以清高自许。黛玉的诗中亦可见她如竹林隐士般的清新飘逸,如她替宝玉代笔所写的《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一派自

4 然清新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中也隐约透露出“避世”、“归隐”的心态。以及淡泊自然、返朴归真的闲雅情致。

2、古朴的辩证法思想:

张兴德先生在他的《文学的哲学》一文中对《红楼梦》的辩证法思想做了高度了概括,他认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的思想“核心”和“精华”。

例一:太虚幻境门前的那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理解,才能将其作为解开《红楼梦》之谜的钥匙;“大观园”的设计构思,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才能将庄子的六种大观视角作为解读《红楼梦》的方法;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我们同样要用辩证法来分析,才能追踪蹑迹找出影响人物最终命运的主观、客观因素。

例二:在小说中通过贾雨村之口所说的“正邪两气论”,他这篇论述总共用了六百五十个字,通过人物的语言来阐述某种观点,并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完成,这在小说中是比较罕见的(《中国红学概论》244页)。而冷子兴仅用“成则王侯败则贼”这七个字,就对贾雨村的长篇大论作出了高度总结:所谓的正与邪,都是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成功了那就是正的封王拜候,如果你失败了那就是邪的成为贼寇。这就是正与邪的辩证关系。

辩证地看:

曹雪芹对儒的态度非单一化,对庄对佛的态度也不是简单化。

我们试以《好了歌》及其解为例:“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从字面上解读,《好了歌》和解确有些话语给人以有空虚思想的感觉,但如果把它放在全篇中理解,则是“它全面的否定了诗礼簪缨之族的人生价值观念,揭示了地主阶级人伦思想和人生追求的虚妄。”(张锦池,《中国古典小说心解》,第421页)。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冷静而看似消极的批判,实际上有它的真正价值。

三、红楼梦与佛家

阐述:

1、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对于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刘遗民在《发愿文》中表述得较为充分。他认为,由于对于佛教道理无知等因缘,必定会引出下一世的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生死流转之理也就清楚了。由业感果,善业招乐果,恶业招苦果。众生由此而在六道中迁转轮回,不得解脱。(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这种六道轮回的思想体现在《红楼梦》中,就是前世、现世、来世,生死流转,多次轮回,不能逃脱。

5 例一:作者借甄士隐的梦,记述了神瑛侍者(指代贾宝玉)和绛珠草(指林黛玉)的轮回。绛珠草修炼成绛珠仙子以后,“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为了报恩,她也跟着神瑛侍者下凡绛珠草以恩报恩,就是典型的“因果报应”。

例二:又“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中的“三生石”,暗示出前世、现世、来世的生死轮回。

2、色“空”循环理论的应用:

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无自性,称无自性为“空”。“空”并不是绝对的没有,而是“假有”,即因缘而有。还事物以本来面目,觉悟到实相,也就可以进一步与实相契合为一,达到涅槃境界。(曹雪芹、高鹗:《脂砚斋评·红楼梦》(下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体现在《红楼梦》中,就是世上的事物是假有,不是真有,也就是“空”。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是假托,而不是真有,富贵荣华也是“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星云长老为我们开释时说:空与色就象是我们的拳头,当你握紧时便为色,松开后也就成了空。一句话就道破了色空的真谛。

——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已经悟到了佛的色空真谛。正如一僧一道所言:“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这部小说的故事起源于空,经过一番色的历幻之后,又复归于空。

3、《金刚经》:

《金刚经》把眼睛分为天眼、佛眼、法眼、慧眼、肉眼五种,其中的天眼、佛眼、法眼、慧眼都属大观眼睛。

——《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人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年7 第37卷第4期)

4、禅宗中的“中观”视角和“不二哲学”:

(1)所谓中观视角,乃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学派——中观学派的一种哲学观。

在公元2—3世纪,佛教大师龙树及其弟子提婆就创立了中观学派,龙树自著《中论》阐释了中观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万物“自性空”而又“假名有”,这两者是统一的。“白性空”就存在于“假名有”之中,两者相互依存,这种关系便是“中道”。用假有性空的道观点作为观察世间万物的视角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原则,就是“中观”。“中观”的核心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的空与有,无常与常,各是矛盾的一边,观照主体不应落入一边,偏执一方。这一中观学说后来与大乘如来藏、般若智慧,成为禅宗三大思想来源。慧能的“不二法门”,其源头之一便是“中观”视角。

——曹雪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便是打破两极对峙的中观视角。中观与大观相通,只有在大观的眼睛下,才有处理现实问题的中观态度。 (2)不二哲学:

鲁迅说,《红楼梦》没有把好人写的绝对好,把坏人写的绝对坏,从而打破了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格局。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论断。《红楼梦》这一成就,也是来自禅宗的不二哲学。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其人物的命运才有多重的暗示,才不是一种命运暗示一种道德原则。 ——《红楼梦》中的两个女主角虽然有冲突,但这不是善恶之争、好坏之争。从精神上说,一者投射重生命、重自然、重自由的文化(林黛玉);一者投射重秩序、重伦理、重教化的文化(薛宝钗)。

6 辩证地看:

曹雪芹对儒的态度非单一化,对庄对佛的态度也不是简单化。

例一: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荣”的思想,才有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第26回)。

例二:作者曹雪芹还通过宝玉的嘴多次批判否定神佛宗教。书中虽然写他多次说“将来当和尚去”的话,但他平时却“毁僧谤道”。甚至他在梦中都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例三:贾宝玉的最后出家,并不是作者(或宝玉)“崇尚虚无”。实则也是一种“逼上粱山”,是不得不作的选择。正如台湾学者萨孟武所说:“宝玉不是看破红尘而出家,而是伤心之极而出家。”(《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萨盂武著,岳麓书社,146页)

惨遭意外变故的他不得不在形式上离开儒家,皈佛入道,枯寂坐禅。“逃儒归释乃其迹非其心。”——钱穆

四、儒释道

1、三教一体: 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 (1)诗词:

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 无可大师(方以智)„„每语人曰:‘教无所谓三也。一而三,三而一者也。譬之大宅然,虽有堂奥楼阁之分,其实一也,门径相殊,而通相为用者也。’”(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九《无可大师六十序》) (2)建筑:

《红楼梦》全书描写的主阵地——贾府,不仅有贾氏宗祠,而且还有铁槛寺、清虚观,族氏宗祠是儒教的象征意符,铁槛寺是佛教活动的场所,清虚观是道教的指代,这三者的共同存在绝非偶然,而是那个时代现实景象的再现。 (3)三样饰物:

宝玉的玉、宝钗的项圈(璎珞),以及与湘云的麒麟配对的那个“文采辉煌”的大麒麟。 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 如上所引,就可明显地看出此三样礼物分别来自儒、释、道三家。 分别说明:

7 A、“玉”代表儒家。

因之在儒家思想,“以玉比德”是极为重要的观念,儒家拟“玉有五德”。宝玉天生含玉而诞,表明他出身在儒家,这是他生世之渊源。 《礼记》中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B、“项圈(璎珞)”在《红楼梦》中代表释家,即佛家。

璎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其与佛教本就有关联:“密持璎珞縻之于颈。”——《佛祖历代通载第二十二卷》;“大士心存普济,方且捐璎珞以奉浮屠„„” ——《青原志略》卷七《题重修七祖塔殿并待月桥》; C、“麒麟”在《红楼梦》中代表道家。

麒麟有一喻为:才能杰出的人。 玉、项圈(璎珞)、麒麟这三种象征物在红楼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有钗为宝玉之正妻、湘云为宝玉之继妻之传言,此观点尚不敢断定,但循此三物代表三教,而又取三教合一之意,又似乎可玉成此论。

2、佛道文化

(1)在《红楼梦》中,佛道二教融台归一甚至混而不分是非常明显的。

例一:在第一回写道:“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先由道入,后由僧出,这显然为释道合一的明示。 (2)一僧一道: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僧一道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着墨并不是很多,在小说中只是偶尔露面,但对小说的主题却有着非常重要的衬托作用。首先用“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对一僧一道进行定位。第一回中那块被女娲娘娘丢弃的顽石,口吐人言,对一僧一道说:“„„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3、儒道文化

《红楼梦》中多有借名字谐音蕴含深意的情况,而这两个人名字最为突出。他们不仅仅是作者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简单叙事上的交代,更蕴含着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的曹雪芹对中国传统士人人生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于是甄士隐和贾雨村便成了一个蕴含着作者对儒道文化思考的文化符号。

(1)仕与隐

儒道文化在士人心态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一种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甄士隐和贾雨村二人的人生轨迹正体现了古代士人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仕与隐的矛盾互补。

夏麟书和关西平在《论贾雨村的形象在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一文中说“甄、贾二人,一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一以儒家思想为指归;一超脱出世,一汲汲入世;一仰慕仙道,一痴迷仕途;一清高自洁,一势力鄙俗。二者的鲜明对比,正典型地概括了封建士人的两种人生

8 观与两种人生道路。” (2)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原是姑苏城仁清巷一个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的乡宦,书中称他“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具有典型的道家型人生价值追求。他在经历了丢失女儿,家业凋零的世间劫难之后,得疯道人指引,了悟人间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遂与道人飘然隐去。

贾雨村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代表,从他的表字“时飞”,便可看出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汲汲功名之心。他渴望实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飞黄腾达的抱负。受到甄士隐的接济后,他竟因为急功名不辞而别,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其实,这个时候的贾雨村虽然汲汲于功名,但仍然是想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人物的。在续书中,贾雨村的结局安排的甚好,写他“犯了贪索的案子,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遇见早已是仙长的甄士隐,在与士隐叙说一番后,“心中恍恍惚惚,就在急流津觉迷渡口的草庵中沉沉睡去”,空空道人“再叫不醒”。贾雨村和甄士隐殊途同归,最终彻底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还原了生命的本真。

而曹雪芹的这种隐不仅是回归生命的本原,而且还带着一种虚无悲观的调子,这在一开始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中便可看出来,这两首诗表现出来一种悲剧式的虚无感,不论功名富贵,妻室子女,到头来终归一场空幻,因此又带上了释家的悲观色彩。在《红楼梦》中佛道似乎是一致的,一僧一道几乎总是相携出现,劝人出世。 传承思想:《红楼梦》的最精彩处,就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者合而为一的价值体系。书中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思想,也有渴望心灵自由、空灵的释道思想。而大观园这种私人空间,正好成为展现这一复杂思想的最好领地。作者真正质疑和批判的是功利主义的儒家,对真正的儒家思想并没有颠覆,他期望实现一种儒释道融合的思想境界。

五、综合评述

1、传承和发展:

传承了这三家思想,又同时给予了否定、进行了扬弃、实现了超越,并构建起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体现在如对释道的客观反映上: 释道这两大思想体系,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大起大落,既被统治当局大力弘扬过,也曾经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这种现象也作了比较客观的反映。 例一:比如小说中的贾敬,此人一味好道,但对道的真正内涵缺乏了解,他好道的目的不是为了修身,而是为了成仙。 例二:葫芦庙的小和尚出家多年,没有学会修身济世,到了衙门之后却学会了怎么草菅人命;

2、反映思想但并不表现作者完全的虚无,需要辩证看待:

是不是书中使用了这些语言,就可证明作者有佛老的虚无思想或者是有意宣扬虚无思想呢?

9 不能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要纵观全书(前八十回),作具体的辨证地分析。曹雪芹是纯熟地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和思想材料,在谈佛论道的烟幕下,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伪衣”,我们要透过这层“外衣”去认识《红楼梦》的真面目。 我们需要联系社会背景来考虑《红楼梦》的写作: (1)盛世危言:

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的“康乾盛世”,《红楼梦》其实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危言”,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全书充满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2)“满纸荒唐言”:

清朝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文字狱,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其主观意图是“清肃”反满思想,维护和巩固满族对中原大地的统治。但是在客观上,程度不同的压抑了文化思想的活跃和发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的“荒唐言”用的也是同这些李贽等思想家相类似的手法。 ——特别是他还经常处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难情况下,这点正如周汝昌先生说的:“其实,无论批书(指脂砚斋一一引者)还是作书者,如果他们真是这样看法,就不会去批书、作书了。”(参见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第一章,北京出版社。)

10

第11篇:儒释道的含义

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12篇: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历史悠久。

一. 儒释道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

儒学之起源,史无定论。或为术士说,或为殷遗民说,或为保师说,不一而足。唯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述较为确切。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道教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将中华民族的祖宗——黄帝作为其源头。 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天竺、身毒),距今2600多年。当时印度有八个小国,其中一国王名净饭王,有太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见众生轮回生老病死,生起大悲心,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为了寻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烦恼的办法,苦行六年,而后圆满究竟觉悟人生真谛宇宙真相,是名为佛陀,意为觉者。后来佛陀应周围的弟子、国王、大臣、人民百姓的请问,而为阐明人生真谛宇宙真相,为说解脱生老病死苦烦的办法,后来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是为经典。

佛陀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佛法经典约三千部,小乘经典约二千部。佛陀于八十岁时,度缘已尽,即入涅盘。

之后约600年,于汉明帝时,佛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历朝皆有人往印度取经。流传入中国的多数为大乘经典,流传入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多为小乘经典。随后中国又将佛经传往日本朝鲜等国。现在全世界的大乘佛法主要集中在中国。 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参与政治、军事的宗教,是世界上唯一不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地区和国家发生冲突和争端及战争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修行成佛的宗教。

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在中国这块本土之上产生的文化。佛家文化起先是外来的文化,后经不断与中土文化融合,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古人多有论述。

一曰不治儒家不能“入世”(经世、治世、济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因而具有“现实”的特点。

二曰不治道家就不能“超世”(避世、忘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三曰不治佛家就不能“出世”,她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

总之,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空无分别体现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各自特征。

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所谓的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主要指中国人的内在的和本质的“根性”的那种存在性。换句话说,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不同方面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她们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们实现和践履这种人性,提升人的存在方式,并最终过上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

儒家着力挖掘人性中的道德本质和社会本质。至圣先师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亚圣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荀子的“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宋明理学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论述,都是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在于她有爱心,有同情心,有道德性和社会性。儒家的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存理复性、格物致知正是要人们发现、培植、扩充人性中的“良性”的一面,从而成贤成圣。由此可见,儒家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她强调了人的价值,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应当相爱;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应敬畏、和谐;人与天道的关系是相互贯通。正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道家深切洞明人性中的自然本质。力倡“道法自然”、“法天贵真”、“回真返朴”。道家所谓“自然”是本然、天然之意,并不单指大自然,即“牛马四足”、“无为为之”之谓也。道家所谓的人的自然性是指超越了人的现实善恶、美丑、是非的那种“本然”的“圣德”。清静、无为、素朴、玄同是这“圣德”的表现形式。道家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成为至人真人。

道家人生智慧:身重于物;知足知止。

道家论为君之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柔弱之道以及“四不”之道。

道家论为臣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

佛教一言以蔽之:“空”。所谓“空”是指缘起性空,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万事万物就其本性来说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即假即不真即空,此之谓也。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 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佛家深刻明见人性中的本心本性。也即佛性,而“佛性”即人之心性,即清净,即平等不二,即慈悲欢喜。佛教之本怀乃在于“离苦得乐”。佛家所要明见的本心本性乃是指蕴藏在人性中那光辉的一面,是人性中的慈悲、和平、良善等本质属性。佛家通过“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修行要使人们达到圆融不二的境界,从而觉悟成佛。

总之,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终的是要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使人们获得符合人性的对待生活方式,以突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13篇: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 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 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 是当时政府实施的“ 盐法” 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 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的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

二、佛道的超然出世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

首先他是用佛道的思想消解痛苦,但苏轼还有进一步的追求,即通过对自己心灵的感化,达到更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黄州安国寺记》所云:“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其次,苏轼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理智,他没有坠入佛门,只是借助佛教思维,对人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便在相互对比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理念。苏轼对佛道采取慎重的态度,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从而构建自己的人生准则。苏轼在《论修养帖寄子由》中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子,待饱食睡,腹摇鼻息,如土木同⋯⋯岂可谓猫儿狗子已入佛地?”苏轼能够辩证的对待,在批判的同时,他吸收了“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自由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追求。正如苏辙所言:“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借助佛道的思辨方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超越,从而进一步导向了他对现实的超越。

三、儒道佛的相互参透

古代的许多士大夫,诸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无论穷达既能兼济,又能独善。这是由于苏轼能够以豁达的心境面对穷与达,从不计较得与失,苏轼不再从外在的社会准则来评判自己,更多的通过内心来解决。这与苏轼以儒为本,以佛道为用的思想不无关系。苏轼一生遵循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抛弃了孔子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迂腐方式;苏轼吸取了庄子追求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独立的个性,否定了其厌恶社会的悲观情调。苏轼学习佛家的达观的处事精神,却没有深陷难懂的教义之中。苏轼能够将政治和生活区别对待,因而当他从政时,总会用儒家思想来作为己的行动准则。当被贬时,他又在佛道思想中得到解脱,并借此作形而上的思考,以开阔自己的心境。“乌台诗案”后的大都作品,词人更多在心灵深处开拓。如《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这首被世人称为“珠穆朗玛峰”的词中,词人把自己塑造矛盾性格人物。词上片写赤壁气贯长虹的场面,时空背景极度开阔,为下文抒怀奠定基调;词的下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矛盾心态。词人用超脱的态度对人生和自我采取自相矛盾的态度,并且折衷于两者之间。江山,美女,功业有历史价值吗?有即没有。世人值得为之努力吗?值得又不值得。周瑜年少建功,而自己却老大无成,难道是词人没有为之奋斗吗?不是,朝廷才是其罪魁祸首。词人在解嘲自己中不动声色地对社会进行了批判。词人并没有因老大无成而绝望,他把自己放到浩瀚的历史时空中拷问自己,很快在历史与现实的互照中,找到了释然自己苦闷心情的答案。总之,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这使得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苏轼之所以能够对儒道佛三家融会贯通,关键是苏轼在它们当中找到了相同之处,从而能够灵活运用,这相同之处就是“自由的心理主义原则”。苏轼一生中所体现的生存智慧,在不同的时代都折射着永恒的魅力下。

第14篇:儒释道文化一瞥

儒释道文化一瞥

我读国学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华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尤其对老师讲的儒释道的文化很感兴趣。现在想来,儒释道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但同时它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本土学派和文化,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毕竟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

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步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 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德家。司马谈引用《系辞》“ 天下同归而殊途, 一致而百虑” 的说法, 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 他

们各有所见, 也各有所偏。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 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他认为, 道家“ 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 , 所以能“ 与时迁移, 应物变化, 立俗施事, 无所不宜。”总之, 道家是“ 指约而易操, 事少而功多。”(《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 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但接着他又说, 十家中“ 可观者九家而已” 即除去小说家, 而各家则都是“ 各引一端, 崇其所善” 。他同样也引用了上述《系辞》的话, 不仅认为各家学说都有其所长和所短, 而且还强调说“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 相灭亦相生也” , “ 相反而皆相成也” 。由于当时社会已以儒学为上, 所以班固也竭力推崇儒家, 认为儒学“ 于道最为高。”(《汉书》卷三十, 《艺文志》)

这二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一位论六家, 以道

家为统;一位明九家, 以儒家为高。他们观点的不同, 如前所说, 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学术风尚和他们个人不同的学术师承背景。而他们之所以分别提出道家和儒家为诸子百家的统摄者, 如果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 正是反映了在诸子百家众多的学派中, 儒、道二家思想是最为丰富的。不仅如此, 儒、道二家还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所以逐渐成了诸子百家众多学派的代表者。

事实上, 自战国中期以后, 学术界就呈现一种纷纭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是各学派内部的大分化, 另一方面,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各学派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就是在这诸子百家的学派分合之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说起道家,我们都知道其创始人是老子,包括后来的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也都以老子为其始祖,而将其神化后的人物即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太上老君。道家的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道家学说的其他部分都是围绕着“道”而逐层展开的。“道”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合于道”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追求一种天、地、人的和谐,万物共生的一种状态。

道家思想的主题便是“无为”,主张道法自然,因物性。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避世,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张。其实,这是很不全面,也不准确的。应当一提的是,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有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也是有不同的,有的追求一种个人的自我陶醉,不问世事的精神境界;而有的是“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认为任何事物都应顺其自然,不应参入外界意志去制约它。因为天道“自然”,所以人道就要“无为”。

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还是“无为而治”,认为帝王治理天下不要什么都去做,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采取合适的方式来治理。不要以为自己是帝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殊不知“物极必反”,如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而他后来实行的种种暴政,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落得个“二世而亡”的悲惨下场。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自孔子以来,儒家思想学说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比如西汉的大儒董仲舒,宋代的朱熹等都是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的大儒。

儒家思想算是影响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最深的,特别是从朱熹的《四书集注》出版之后,成为所有读书应试的的读书人都必须学习的经典。儒家强调君子应当刚健有为,不断去奋进,当然这也是后来的士人们追求功名的一个原因。即在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当然这一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覆灭。

可能大家都知道最能概括儒家思想的一句话就是:“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前面部分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人都应该这样去做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再往上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也说明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当自身的格局、修养、学识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当然,这一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而释家即为佛家,佛教是在两汉之际,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东汉末年由印度传来的外来文化。当其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少,把它看成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相类似的学说,后来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及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便形成了有中国文化的佛教。其中把印度佛教变为中国文化最杰出的一个人便是六祖慧能。相信大家都对他的一首偈诵印象深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也许也就是佛家的要旨之所在吧。

其实,儒释道的文化是合一的文化,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用不着有过多的局限,而应该以一种融合的心态来看待,正如:

儒门释户道相通,

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青荷叶,

三教本来是一家。

在此衷心希望我们的国学不仅能在国内发扬光大,也能走

6 出国门,扬名于四海!

第15篇:儒释道中原论坛

一、论坛背景:

登封地处华夏腹地,中原之中,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依中岳南麓,傍黄河之畔,中原黄金旅游之中心,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都之地。全市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63万。

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历嵩山,划嵩山脚下300户人家为“崇高邑”。公元696年,武则天登临嵩山,封禅中岳,大功告成,御赐 “登封”之名。

登封四季分明,景色秀丽,是闻名世界的“少林功夫之乡”、“中华文物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岳嵩山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各类文物遗迹多达1127处,已发掘的各类文物珍品6700余件。著名的景点有禅宗祖庭、功夫摇篮——少林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道教洞天——中岳庙,华夏第一塔——嵩岳寺塔,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建筑——元代观星台,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塔群——少林寺塔林,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尼僧寺院——永泰寺,以及奇险峻秀的太室山、三皇寨景区等。登封,堪称中国第一旅游资源大县(市)。

为加快登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按照《登封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方针,为实现登封市旅游经济的二次革命,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核心—儒释道智慧,以嵩阳书院、少林寺、中岳庙为核心代表开展儒释道传统文化机锋论坛。

登封最大的经济优势就是旅游,拥有厚重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选择旅游业作为登封经济发展的接续产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是登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编制《登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就是解决登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促进登封旅游产业升级,使登封顺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登封经济发展。

二、论坛名称:儒释道中原论坛

三、提炼传播登封历史文化及嵩山佛、儒、道三教文化;汇集各方面专家包括旅游策划、旅游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历史文化研究、地理地貌学、经济学、知名旅行商、酒店管理和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经理人。为登峰市旅游经济做出贡献

四、论坛宗旨: 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健康产业 构建和谐社会

五、论坛目的:建立一个专家、学者、教授、企业与推广人员交流的平台,加速民族文化的弘杨、继承、推广、复兴、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六、论坛内容:

1.中国儒家文化在企业中的运用 2.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道教文化与自然的生态智慧 4.用周易智慧化解人生潜在危机

5.佛教文化与登封当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的开发

七、举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

(二)承办单位:中原智慧联盟

(三)支持单位:

八、时间安排

论坛为一年一次,本次论坛定于 日

九、儒释道专题征文、征稿要求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儒释道文化中“和”的思想及圆融无碍的智慧,加强海内外华人书画艺术交流,展示名家名作,推荐新人新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落实胡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文精神、艺术情思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我们组委会再次精心策划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书画展览活动,组委会向学术界征集儒学论文、佛教文化论文、道教文化论文,易学文化论文评选活动,参会嘉宾,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代表家均可选送自己作品和论文。届时,我们将盛邀国家政府领导、文化名人以及著名书画艺术家,共同出席本次大会,除了借此机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向世界做推广,同时也是将儒释道文化和书画艺术及书画艺术家的友谊交流盛会得以延续,共享并奏响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及文化艺术的和谐乐章。

理论探讨性文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术性和研究性,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以3000至5000字为宜。

参加本次大会的书画艺术的企业家、参会嘉宾,专家、学者,书画展位共100个,书法50个,书画50个,面积(2m×2m):1000元。

参加传统文化论文评选的代表请于 月 日前将论文邮件至组委会,组委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对来稿进行审阅和评选,参加论文评选将获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论文奖”,对获奖论文将在会议期间颁发论文奖证书。 论文类由评审团评出:

儒学文化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佛教文化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道教文化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易学文化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佛教分会场论坛议程

(一)佛教论坛

1、主题:文殊智慧学术研讨会

2、内容:探讨文殊智慧起源、历史、定义、价值、意义及对当今时代及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3、形式:论文提交、现场讨论

4、对象:五台山佛教界高僧大德,文殊智慧研究专家学者

(二)佛教论坛

1、主题:祈福法会

2、内容:祈福国泰民安、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兵戈止息、灾难消除、事业兴旺、家庭幸福、身心康泰…..

3、形式:礼请五台山高僧大德主持法会

4、对象:所有论坛参会人员

(三)佛商论坛

1、主题:佛道、商道、人道

2、内容:佛法智慧与商业经营的专题研讨,企业家学佛专题研讨,佛教文化产业商机专题研讨,企业家联谊社交。

3、形式:高僧大德结缘开示、企业家问答、自由讨论

4、对象:企业家

第16篇:儒释道的终极境界

儒释道的终极境界

儒家的境界

儒家的《大学》和《中庸》,道家的《道德经》,佛家的《金刚经》,三家思想范围都很广博,分析主要的几个问题来看各自境界。

儒家的《中庸》里面,有重要的一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句话学习明白了,中庸的道理也就理解的差不多了。

那么,这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说的什么东西要不发,为什么要不发呢?“发而皆中节”的这个节,指的是什么?怎么来“中”这个节?做到不发和中节,怎么就做到天地位,怎么可以就“育万物”了呢?这些问题弄明白,对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不会出问题。

每个人都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假如不被其他的东西吸,引很难做不到的,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老是用过去的经验和办法来应对问题,这么一来,自己的本心不就没有思考。自己的本心也就没有精气神的凝聚,心被别的东西裹夹着走,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这样人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不发”的道理。

当自己用过去的方式和经验来处理外界感应和变化的时候,就不要急于表现出个人的喜怒哀乐来,而应该尽快返回自己内心感应到的本质问题上,并且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神气就会凝聚而增强。当返回到事情的本身来看所处的环境,来做出合乎事情本身节奏的判断,通过思考,就能达到“中节”。节就是事情的节奏,本身的规律。怎么来做到合乎事情的节奏呢,就是感应到问题的存在,结合过去的方式,停下来,思考明白,看是不是用以前的方式可以解决,含而未发、发而中节,合起来解释就是内心遇到问题,要停止住,返回事情本身和当时的环境,再去审视明白,事情是啥样就啥样,做出适当的认识和判断。认识和判断天地间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恰当位臵,找到万事万物的恰当位臵,天地也就有位臵了,也就是把事物个性能认知明白了,也就是找到这个事物的位臵了,各自做各自该做的事情,天地位,就是位臵的意思。

含而不发、发而中节,就是中庸所说的“致中和”,致中和是内心活动。也就是思考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来干扰自己对外界的认识。这样,心就不会跟着别的东西跑掉,时刻保持自己本心。天地可以位,万物可以育。神气不能凝聚到自己的身上,自己实质上没有得到发展。好像知道的很多,自身又没什么实质的进步,这样搞得很多学儒家的人,大多都是在夸夸其谈。这究竟是在说实话,还是在说笑话呢!这是这么一个事实,这么一个说法,也不知道害苦或害死多少人呢!

如果要专心学儒,第一必须先要明白儒家要求我们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这样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儒家的《大学》大学里面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民要更新的是什么呢。如果新的是什么搞不清楚,那《大学》不就白读了。“新民”就是带着一个善念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人的心境就会不断开阔,对自然的认识也就会不断的清楚明了,逐步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以至于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 道的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的道的境界,就是自己内心意识范围的那个境界。道的境界和现实中看到的境界,应该是不同的境界,现实中的人不了解道,相当于没入行。只有入行的这个道,才可以去参悟和了解,即可道、可名。

如果从《道德经》上讲,人们先看到的都是未知的,是无名的,等看到点门道了,叙说出来就是有名的。人的道的增长,就是心的拓广,道是可以做到的,道的境界也是有方式来表达的,但通常不是现实中眼睛所看到的那样的,是要用意念来琢磨体会的。在意念之中来考察一个问题,开始都是未知的,随着观察的深刻就能表达和运用。

如果能运用道的意念就能把相关的事情处理完善好。怎样来做到这样的运用呢?就是一开始遇到问题,要“心”保持“无欲”的状态来考察问题。不要受到自己原有的意识来干扰自己的判断。待到观察到一定的意念下的结果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使之怎么适合自己的道的意念的发展。这就是不断的做到有欲和无欲的道的意念,才可以看到和明白“玄之又玄”的事理。

佛家的《金刚经》

金刚经第七品说到:“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讲只要是圣贤都在讲无为,讲着讲着就有点差别了。从无为而有为,大概是金刚经的境界吧!先看金刚经第一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话,从现实中来理解就象很多人来问道,可是佛呢,要吃饭,穿好衣服,拿着钵,到城里面去乞讨,还一家家的讨,讨回来,吃完,再把衣钵放好,再把脚洗好,之后再铺好座位,自己坐上,这时候才等着大家的提问。要是现实中这么待人,就傲慢无礼了。

佛这么跑一趟不要好几个小时啊,《金刚经》为什么这么说开头一段呢!先不来解释,先看下文再回头来解释这段话。看金刚经第二品,长老须菩提问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真正平等的觉知一切真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从哪下手做到这点,心思该怎么运用。

这都是从道上来提的问题,儒家做到含而不发,道家讲玄之又玄,佛家怎么来做到正当的认识问题呢。看金刚经第三品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家这一段要我们正当地认识事物,开始就要做到让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就是达到无所不知的佛的境界。先入这个境界再度,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正当的认识问题,先要做到,引导大家知道并了解佛的境界,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帮助和引导一切众生来做到这一点。做任何事情,首先第一步是自己为什么做,用什么方式做。佛家的意思就是讲,如果要正当的认知一切真理,首先第一步要有灭度一切众生的心。金刚经第二品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讲有了救度众生的心之后,再以佛的境界为标准来认识问题。

这就应该注意“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按照佛家的话说,什么人度到西方去了,去就是去了,没去就是没去。金刚经第七品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在告知人们,生活中处处可以修炼。儒佛道都是在讲做人。人要做到对事物清楚明了,必须信念坚定,过的逍遥自在,这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幸福美满,发大财等等凡人追求的日子。如果能对事物清楚明了,自然就幸福美满。所以,做到信念坚定,过的逍遥,活的自在!这就是儒释道所谓的境界,也是所悟的境界!

第17篇: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雌柔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第18篇:试论儒释道的共同点

途 迹 各 异

理 会 同 一

——试论儒释道的共同点

姓名:仇小梅

学号:040620010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摘要:东汉末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儒、释、道三家优劣之论争,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而发生。研究三家异同的学者也日渐增多,他们认为儒释道三家尽管迥异,但也存在着许多相通融合之处,以至在唐宋之际,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三家服务对象、伦理规范和生死观念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儒释道的共同点,以便对三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儒

佛教

王权

尊生惜命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刚传入异国时,由于各国在民族性格、政治伦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本土文化必然会与异国文化发生摩擦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以便本土文化能够在异国得以生存发展,传入者必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迎合异国文化,在文化冲突中寻找彼此之间的融合,寻找与异国文化之间的某些契合点,以便其传入与发展。佛教也不例外。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初始,便是以道术的方式传入的。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又依附玄学。为了求得生存,佛教总是不断调和自身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有关儒、释、道三家优劣之论争也产生了,研究三家异同的学者也日渐增多。通过批评研究,学者们认为儒、释、道三家并不相违背,而是有许多互通融合的地方。

汉代末年的牟子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他在其著作《牟子理惑论》中指出,反对佛教者认为佛教是“背五经而向异道”,殊不知五经之道也可以“拱而诵、履而行”的。他还认为道,既可以治国,也可以修身。因此,儒释道三家并非互不相融,而是相互联系,互通融合的。北朝名僧道安在其《二教论》中也说道:“然三教虽殊,劝善义一。途迹诚异,理会则同。”东晋、南朝之际的宗炳也认为三教“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明佛论》)可见,道安、宗炳都认为儒释道三教是同一性质的存在,所不同的,仅仅是“殊迹”。唐宋之际,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三教的融合性。明代的大师德清禅师也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1]在这里,德清大师调和了三教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了三教之间所存在的深层联系。他在前人三教合一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教一源论。他以一心统三教,以三乘分三教,以工夫、体用圆融三教。指出了三家在以“无我”与“利生”之体、用上不二,所以三家的理论本身就是圆融的、一体的。[2]由此可见,儒释道三教尽管“途迹”,彼此却融通无碍。为什么三教会互通融合呢?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们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我们认为,儒释道三教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都维护了王权统治

主张入世的儒家学说最终是为君主集权的专制政治服务的,它代表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孔子创立的儒学即孔子之道为中国君主制社会树立了一面意识形态的旗帜。春秋末年,社会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十分向往古代的礼乐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孔子希望以“礼”建立一个国民安的理想社会,因此,他提出了“为国以礼”的治国方案和“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主张“克己复礼”,希望通过强化伦理,施行教化,提升人的内在道德,来恢复并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他的这种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包含着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国的要求。 在“仁”的系统中,儒家倡导的“仁”是遵从王权的,在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王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有“舍身取义”之说。这就是“仁”所要求的最高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战争年代,这种“杀身成仁”的思想被发挥到了极致,它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敢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的英勇主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了加强这种道德修养,儒家又倡导向先贤圣哲学习。孔子把尧、舜、禹看成是理想的圣人。孟子也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为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儒学进行了改造,进一步突出了“外王”的政治理想,并提出了“三纲”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说是儒家的礼教具有了绝对的权威性和束缚性。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专制政治制度。董仲舒还将儒家理论神圣化,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进一步强化了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巩固了封建专制王权。

在“礼”的系统中,“忠孝”是其核心观念。其中,“忠”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直接关系是显而易见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荀子∙臣道》这把臣民对君王的敬畏尽心,绝对保持一致作为一般国民的当然义务。这种道德信仰加强了专制政治的绝对权力。同时道德观念的“愚忠”必然培养和助长政治统治上的独裁。儒家的孝道也被赋予了一种绝对权威,它建立在父辈对子辈终身享有绝对权力之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这种对“孝”的强调依然是与专制政治紧密相关的。诚如李大钊曾说:“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孝’的放大体,因为君主专制制度完全是父权中心的大家族制度的发达体。”(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4]由此可见,儒家理论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伦理道德,都是与专制王权紧密联系的,其伦理也是为王权政治服务的,在本质上成了统治者的政治意志。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采取了与儒家不同的应对态度,为了抨击仁义有为而提出了自然之道。老子道家理论的核心是本性自然的“道”。道家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巩固封建王朝而创建的,只是在治国为政方面,道家有着不同于儒家的独到的见解。针对儒家的有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政治突出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5]道家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

[6]一种至上的为,绝对的为,纯粹的为。它通过无为之手段和途径以达天下无不为。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第二十九章)这里,老子提出了妄为强作之有为的危害,强调了无为的必要性。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在这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告诫:为政者应顺应万物之理和人类的本性自然而不恣意妄为,应尊重天下人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才能使便民“自化”,“自正”,“自朴”。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体现,王弼将这种治国之法称之为“以道治国”。庄子也十分推崇无为而治,他说:“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 《庄子∙天地》)“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庄子∙知北游》)老庄的这种无为政治,为统治者维护封建王权提供了一套治国为政的新方案,即只有因任自然,尊重、顺应和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无不为”或“无不治”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王权。道教自它创立之始,便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儒家忠君孝亲的思想,提出了“为子当孝,为臣当忠”的主张,又说:“子不孝,则不能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道教是道家理论的宗教化发展,二者的根本精神是相通的。 [7]对父亲的“孝”,也必然要求对君王的“忠”。道教强调臣民事奉君王应该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应时刻关心着君王社稷的安危。一些方士甚至还到处为君王求奇方觅殊术,以便君王能够延年益寿,以更多的精力治理国家。道教的这种忠君孝亲思想显然是与封建专制政治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为反对婆罗门教而创立的佛教,宣扬“出世”的人生哲学。表面看来,它似乎与统治阶级无关,但实际上却为封建王权提供了服务。佛教宣扬的许多教义都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例如,佛教的人生皆苦观、业报轮回学说、缘起观等理论曾被统治阶级大加宣扬与利用。佛教认为,人生皆苦,并将人生之苦分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8]在佛家看来,人生的本质是“苦”,人们所面对的世界也是苦。这是一种典型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底层被压迫被剥削阶层的思想情绪。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们对造成自身痛苦的原因也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一切苦痛正是统治者长期剥削和压制造成的,反而相信统治者大肆宣扬鼓吹的佛教人生皆苦、业报轮回之说。认为自己今生受苦,是对前世作恶多端的惩罚,是罪有应得的。只有忍受这种苦痛,修善行,才能修得善果,达到彼岸世界。由于人们寄希望于来世,渴望来世有一个好的处境,因此,面对现实的一切苦痛,他们只能无可奈何地默默忍受。统治阶级正是利用这一点,从而大大消磨了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意志,使他们变得逆来顺受,毫无斗志,苟且偷生。这样,无形之中就巩固了统治者的执政地位,维护了封建王权。

对王权的遵从,也同样体现在佛教的一些伦理规范中,如佛教所宣扬的忠君思想,“奉佛以信,奉法以净,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这显然是与封建王道相符合的。佛教也有一些专门论述“孝”的经典,如《孟兰盆经》,其中所描述的“目连救母”的故事,体现了孝的精神。佛教认为:“凡以致孝为首,则仁被四海,释以大慈为务,则化为王道”。可见,这种孝义教化是与王道相统一的,因为伦理道德上的修养,有利于民政淳和,国家安定。由此可见,佛教并非与封建王道相悖,相反,它为统治阶级安抚民众、巩固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都体现了“为善弃恶”、“无我利生”的伦理道德

儒学即人学。[9]它主要研究人的本质、个性以及人的价值、理想人格等方面,充分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并认为:“惟人万物之灵”,“人者,天地之心也”。这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突显了人的主体精神。在理想人格的实现方面,儒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儒家提出了“仁”与“礼”的观念。“仁”与“礼”构成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儒家所倡导的“礼”,实际上是规范社会伦理道德和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儒家以仁爱、仪礼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及道德完善。儒家重人伦,讲“仁爱”;重群体,讲“无我利生”。这就要求人们应该为善弃恶,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执著于自我,而应该打破这种狭隘的个人主义,做到“无欲无我”,给众生以更多的关注。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强调了人们应该拥有一颗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倡导了一种博爱精神,有了这种仁慈博爱的精神,人们自然便会做到为善弃恶,无欲无我,从而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

道教吸收和发扬了儒家的伦理观,在追求长生成仙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德性修养,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信和顺仁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抱朴子∙对俗》)它强调了求仙应与德行并重,否则,便不能长生。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道教也教导了人们应该为善弃恶,加强道德修养。一方面以天地鬼神的“赏善罚恶”,给善人增寿,给恶人减年来说明为善弃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承负说”,强调了为善弃恶的必要性。“承负”是说先人的过失,成为一种影响后人的力量,而由后人负担,故前人对后人有所欠负。[10]这里的“后人”,指的就是后代子孙。道教以先人之善恶将由子孙后代承受报应的“承负说”来要求人们应当为子孙考虑,以免除子孙的“承负之厄”,所以人们应该多多行善,造福子孙。

道教也讲“无我”。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道教认为,要真正做到“无我”,首先得破我执,老子“专心破执立言,要人释智遗行,离欲清净”。他认为,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因,若是执著于贪欲,便是远离了清净,无益于终生。因此,人们应该破我执。只有做到了“无我”,才能真正“利生”。因为“无我”与“利生”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正所谓“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老子还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二十七章)这里的“救人”、“救物”,说的就是对众生的关心,实质上讲的就是“利生”。

以“慈悲为怀”的佛教,把“悲天悯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它告诫人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要求人们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三学,其中的戒,就是一种道德修养,佛教谈到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就是规范人类行为的五种要求。此外,佛教还讲究“因果报应”和“轮回转生”之说,认为人要受报应,人死后依据其生时所作业的善恶而转生为较高于或较低于今生的东西。这也就是轮回。这种“业报轮回”说告诫人们应从善弃恶,努力修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超出报应和轮回,求得永恒的解脱,获得永恒的幸福。

佛教以“救世”为目的,以“利生”为要务。它所解救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切众生”。佛教大乘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便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它提出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口号,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踏我上度去”。“若能使一众生发菩提心,宁使我身受地狱苦,亦不疲厌”。这反映了佛教救度众生的坚定决心。但如何才能真正普渡众生呢?对于这一点,佛教同道教一样,都主张破我执。佛教认为,人生有三毒:“贪”、“瞋”、“痴”。这三毒便是造成我执的主要原因。它使人执著于贪欲而变得自私自利,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所以,要实现利生,人们应该消除三毒,破我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我利生”。

三、都尊生惜命

儒家在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问,儒家文化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它尊重人的价值,爱惜人的生命。对生命的重视,在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话语中就已得到了清楚的表达。《论语·乡党》也有孔子关心人的例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自然应该问及马,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表明了孔子是十分尊重生命的。《孝经·圣治》中也提到:“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文化将天、地、人视为“三才”,认为“三才”中人处于崇高的地位,因此,不能被轻视。陆九渊也说:“天、地、人三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五)以上种种都充分表达了儒家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说到底也就是对生命的爱护。儒家的这种对生命的尊生惜命,也影响了儒家的政治观。儒家反对战争,主张施行仁政。这种以德治国的施政方案,就是儒家尊生惜命的表现。

道家也是十分重视生命的,充分肯定了一个生命的价值。老子针对社会“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这一俗人常情,便提醒人们思考:“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在老子看来,生命比名利更可贵,知有名利而不知有身,忽视生命价值去追名逐利,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庄子也赞同老子重视生命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生命重于名声、利禄,是高于一切的。他在《让王》篇中,引用了十五个寓言故事来阐述以生命为贵,以名利为轻的重生思想,呼吁人们要爱惜生命,“今世俗之君子,多舍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为了更好地爱惜生命,庄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养生保命的方案,“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近年。”(《庄子∙养生主》)关于如何养生,道教具有更多的方法。为了长生不老,道教注重炼丹、画符、修仙,以求延年益寿。显然,道家道教对生命是十分尊重爱惜的。

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对生命更是爱之有加,并以“大悲为首”,“慈悲喜舍”为其道德准则。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些都说明了生命的可贵。所以,人们应该爱惜生命,珍惜生命。佛家还宣扬“六道轮回”,即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在这六道轮回的长夜中,生于人间的机会是极为难得的,因此,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在人间的机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在佛教的“十重禁戒”和“五戒”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这里的“生”,既包括人,也指世间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若触犯了此戒即构成破门罪,就丧失了佛教的资格,这充分说明了佛家对生命的重视。佛家尊生惜命,也唤起了人们关心、重视生命的良知,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教虽殊”,却异中有同。除了上面所分析的三大共同点之外,许多学者还提到了另外一些共同点。有人认为儒释道都体现了相同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儒家的“尽心知天”,道家道教的“坐忘得道”,“形神合道”以及佛教的“得性体极”、“与道冥符”等都表现出了将天人视为一体的思维模式。有人认为三教都是关于心身性命的学说,它们在心性方面是一致的,儒家“正心诚意”,佛家“明心见性”,道家“澄其心则神自清”。这说明了三教语殊而心同。通过以上对儒释道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共同点,即三教虽途迹各异,然理会同一。

参考文献:

[1]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 [2]夏清瑕,《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佛学研究》,2002 [3]《论语∙八佾》,文中所有《论语》引文皆出自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此后不再作注。 [4]刘三富,《儒教道德体系与时代文化精神的价值错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第3期

[5]《老子》第2章,文中所有《老子》引文均出自刘富康撰,《老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此后不再作注。 [6]张松如,邵汉明著,《道家哲学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7]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 [8]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6 [9]徐远和,《儒学与东方文化》,人民出版社,1994 [10]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different way.same truth---discu the comon ground of Confucian doctrine summary: at the end of DONG HA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from India to China with the coming of Buddhism, the debate of Confucian,SHI,DAO doctrine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Buddhism

Since it s int roduction to China , Buddhism combined with Confucianism.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ao; syncretism of the three religions (三教合一)A Discuion of Confucianism, Tao ism and Buddhism in Notes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

价值,即个体价值,它主张顺应自然,反对刻意人 为,以自然、完美为满足,最终复归自然,这种人生 态度和价值取向如同《老子》所欣赏的水,悄然无 声地滋润着默默无闻者的心田,给他们以柔弱胜 刚强的精神支撑.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它主

张顺应自然,反对刻意人为,以自然、完美为满足,最终 复归自然

第19篇: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 杨晓兵 55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髓。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我们应该看到,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争合间,这三个文化流派相辅相成,相互吸纳与借鉴,呈多元互补的态势,是人类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个楷模。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诉你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诉你他讲过一些什么的话―――前两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一个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

虽然三家的思想或教义各有相同和不同,但中华文化主旨是中庸,即是“和”,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学说——儒家把人之常情,世之常理,当作人的道德,合情则为仁,合理则为义,事无大小,见微知著。由人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人类而自然,天人合一,又以人为本。这一学说是站在人的视角的学说,是建立在利人利己之上的学说,不高于人类本性,也不低于人类本性,起于无恶,达于至善。是人类哲学与信仰的极限,正是这种文化自信,使其有勇气与其它学说宗教合和相处,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特有文化,既合和文化。

第20篇: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的影响较深。最终茶文化是一种非儒,非释,非道,但又是一种即儒,即释,即道的文化。本文主要阐述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儒释道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儒家、释家、道家

1 儒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1.1 儒之“礼”对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茶礼就是在茶事活动中,长幼敬让,宾主谦和,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温馨的氛围。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礼节。所以儒家主张的“礼”与茶礼有着想通之处。

1.2儒之“中庸”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 《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2 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虚静恬淡的本性。道家不把“自然、物质、精神分离,认为是一个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讲究修炼与内省,追求清心寡欲,朴质自然,这与茶性十分贴近契合。道家思想渗入的茶文化更加接近普通的民众的思想境况。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3 释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发源于印度,汉代以来传入中国,佛教中禅宗对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禅宗主张坐禅修行,以打坐的防治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消除烦恼,使思想升华到一个极高的境界。长时间的打坐不能打瞌睡,茶可以驱除睡意。佛教除了坐禅修行,还有“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食素等,茶既符合佛教的教规,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之内在关联 赖功欧 【2】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 陈倩

【3】略论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思想 汪松能

【4】从儒释道三教的角度来看中韩茶文化 周琼琼

儒释道 企业文化建设
《儒释道 企业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