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19:14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提升战斗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对发展企业,造福员工有重大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管理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建设或提升企业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和最全面的手段,更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在新形式下,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人才、技术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素质和企业文化实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不仅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可能阻碍企业的生产经管和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们没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企业文化与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多数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追求的是企业短期的利益和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增长或发展往往表现为隐性的、长期的推动作用,因此,部分企业没有耐心去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从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中引进来的。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搞清楚企业文化真正的涵义和作用,不懂得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独特性,也不懂得企业文化应该符合时代特点和背景,就依葫芦画瓢地把国外或其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搬来,不进行任何调整和创新,结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水土不服”而导致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业绩起推动作用,反而起了阻碍作用。

2、企业文化只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

普遍企业存在这个问题,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认识到,只体现少数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要消亡的,而只有企业全体员工上下共同执行才能真正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之所以难以在企业内开展和传播主要涉及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有效执行和下属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准确理解,企业文化没有落实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低层员工工作行为,甚至是生活习惯的企业文化只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要使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执行,必须寻找文化载体,从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处处、时时的体现企业文化,这一点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由于下属职工的素质水平有限,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更不要说能有效的执行。真正出色的企业家必定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旗手,企业领导人要义不容辞地当好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教者,因此,除了企业领导要正确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之外,还要指引员工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

3、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如果不全面地对它进行认识和理解,不仅不能正常发挥它在企业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造成一些误导。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对企业文化认识片面甚至错误。如: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也一样地生产经营,甚至还批判那些对企业文化持肯定态度的人,说他们是虚张声势;也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领导的文化,他们或者认为企业文化只需要领导去运用,或者认为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搞一些文娱活动,与其他的生产经营没有任何关系等等,这都是对企业文化本身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的表现,所以在很多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4、企业文化缺乏与时俱进

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求变成为众多企业寻求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企业文化的一些最本质、灵魂性的东西是不宜随便更改的,除非出现严重的问题。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变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文化理念、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执行方式等。不少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为了眼前利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赶个“时髦”建立了比较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建设完之后,就把精力做①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 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 1990 年提出的。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就企业和品牌而言,同样有软实力和硬实力。到其他的生产经营方面了,忽视企业文化要随着周围的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作一定程度的修正这些后期的维护工作了,企业文化就变得僵化了。

5、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战略系统性

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没有系统地战略地进行,而是非常随意地根据临时需要来建设,致使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只表现在制度上,没有理念的灌输;有的企业文化只重视物质层次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层次的需求;还有的企业只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轻视人本管理等等,如此这样,让企业文化缺乏统一协调和系统管理。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议的思考

1、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经营文化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是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手段,对企业经营的方向、价值、目的、方式等所作的原则性指导,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高格调的经营哲学、经营观念、经营手段。企业的领导都要抓好经营文化建设,要树立经营的本质是造福社会,利润是对企业造福社会的报酬,经营是为了大家,企业经营是大家的事这样一种经营哲学思想,积极探索增加企业经营方法的文化因素,运用文化手段,以大众为经营对象,坚持保持经营服务的适销对路,注重规模效益,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优质的服务,关注政治、社会环境对经营的影响,借助新闻媒介开辟经营道路。企业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的好坏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要以优质环境为条件,以提高信誉为根本,认真组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要注重规范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成立业务发展研究机构,具体研究市场开发、业务宣传、产品包装、如何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问题,为领导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为基层研究营销对策当好参谋。企业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内外环境,每个企业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和经管目标,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形似”效仿,而应该是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因素,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企业文化。

2、培育企业精神,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员工群体所共有的价值信条、精神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体现着企业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企业要按照自己行业的特点,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提出本公司的企业精神,并进行提炼、培育,使之成为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使命和各项目标创造辉煌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源泉。要采取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宣传先进典型与鞭策批评后进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方法,对员工进行“三个代表”和科学文化、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期望和追求、传统习惯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伦理、习俗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反过来,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建设与该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广泛宣传,不仅要企业的每个员工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所有内涵,正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4、对企业文化作长远规划并动态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直理念和行为准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订的。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打破稳定性所导致的“习惯陷阱”以创新应对变化,以创新促进发展。否则,企业文化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

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相应地修订不同的企业文化。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紧跟这个发展主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断延伸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灵魂人的情感、人的要求、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精神、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协调等等。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科学发展观的路径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现代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至生态文明更高阶段的历史步伐的准确反映,所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生态化的转向,即要使生态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主题、新内容,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责任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加快,科技日新月异。所以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个人需要终身学习,企业要转化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学习灌输、日常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同时通过学习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激发其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

5、准确企业文化定位

准确定位是成功构建优秀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做到准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企业文化应该为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而构建的,所以应该为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文化,同时也不能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然而不管目标还是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时,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才能确保 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2)寻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可以从公司的使命、远景、价值观、企业的传统、名人等方面寻找切入点。这些也是企业定位的方向。下面几个从价值观寻找企业文化切入点的实例:同样是沐浴露,舒肤佳能“有效去除细菌”,六神代表的是“草本精华,凉爽、夏天使用最好”;同样是名车,宝马是“驾驶的乐趣”,沃尔沃定位于“安全”。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与个性,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最高的份额。

(3) 明确企业文化的主题。 品牌切入点找到以后,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用什么主题来表达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个主题要与品牌属性相兼容,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如万宝路香烟的口味属于浓烈刺激型,所以选择采用西部牛仔的主题来表达其粗犷、男子汉气概的企业文化内涵。

四、结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因素,集合多方资源,注入多方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延伸与扩展,带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一种美的愉悦与享受。而且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来适应这些变化,因循守旧的文化也不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占有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就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推荐第2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家力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家力量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2年第12期

民营企业家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企业发展的核心与主导,憧憬着以自己的商业智慧带领企业不断应对外部环境的变量,走向基业长青;渴望着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和激荡“创造性强、独立性强、成就欲强、自我完善欲望强”的员工心灵,使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耦合成长。

上个月,笔者与一位上海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交流,他在畅谈企业未来时踌躇满志,但被问到有何烦恼时,他又不无忧虑的说,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使身边的高管、企业的干部和员工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如何使以民营企业家个人理想为轴心的抱负,在企业中得到全体员工的共鸣,转化为企业的共同意志?如何让企业家的商业智慧升华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契合员工的群体思维、具有良好竞争力和内生力量的文化理念?最近,笔者跟随市工商联领导考察的两家企业的案例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家是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民营独资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廉价航空公司),企业施行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差异化战略,创立伊始就将春秋航空定位为“草根航空”,提出“让更多普通大众坐得起飞机”的使命和“奋斗、远虑、节俭、感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低成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低成本文化构筑起的核心竞争优势。董事长王正华率先垂范,办公室小而简单,平时坐金杯面包车,出差住低星级双标房酒店(与同性合住),吃饭找平民餐馆,他一直说“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未富先富必不富、未穷先穷必不穷”。在春秋航空公司,全体领导不备专车,倡导合用,经理与员工合署办公,纸张全部双面打印,城市出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地主要分公司内设简易宿舍,总之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成本。

王正华曾经对笔者说,在“草根航空”战略定位下形成的全公司从上到下的节俭意识是我们开办廉价航空的最主要优势,也是其他航空公司最难做到的,因此我们的一张机票可以卖到99元。

春秋航空的节俭文化在企业家力量的强大推动和践行下,已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意志,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成立8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平稳发展,是中国唯一没有亏损纪录的航空公司,2011 年净利润逾4.7 亿元。机队规模已达到33架空客A320飞机(16架为自购,17架为租赁),开通了上海至日本、泰国、香港、澳门、北京、广州、重庆等国际、国内航线60余条,平均客座率95%,是世界上平均客座率最高的航空公司。

另一家企业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凯文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企业家,创业之初,就志存高远,要成为中国泵业领军企业,如今凯泉泵业早已成为中国泵业无可争议的行业龙头。2005年,他又提出要“成为世界泵业十强”的愿景,确立了以泵业为核心业务、以相关流体机械为辅业的业务体系,通过兼并扩张、同心多元化发展,全力振兴民族泵业,打造民族品牌。

凯泉集团特别注重塑造积极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形成了“泵·水·人”三位一体的凯泉文化。即以“泵”言志,泵业报国,永续发展。在凯泉人眼中,泵把水送往高处,滋养万物,造福人类,是奋发向上、动力、迅捷、激情与奉献的象征。凯泉以“水”传情,追求与客户、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凯泉的地方就有水”,水是凯泉联系客户、社会、自然的纽带,是凯泉服务客户、回馈社会、美化自然的媒介;以“人”为本,造就具有泵的特质、水的情怀的人,营造和谐的“凯泉之家”,实施了“筑巢引凤”工程,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实施产学研合作,集聚了中国水泵界的高端研发与技能人才,并将产品研发、技术攀登作为企业创新驱动的涡轮增压动力。

当我们参观凯泉集团耗资达到2亿元新建的3个测试平台时,看着那场面巨大、结构复杂的大型泵试验台,特别令人震撼。据林凯文介绍,该平台可对核二级泵、核三级泵进行试验测试,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凯泉还将累计投资6.5亿元用于研发。这一切都反映了一个以怀揣“泵业报国,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成为世界泵业十强”的愿景的企业家,通过几十年的行业领军、专注和不懈投入巨资开展前沿研发的大手笔,展示了强劲的企业家力量,从而将企业家意志激荡和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灵中。

上面两个案例让我们清晰感受到民营企业中的企业家直接影响着本企业的文化塑造、发展和变革,并带给我们三点深刻的启迪。

首先,民营企业家是本单位企业文化的缔造者。由于企业家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导航者,导航者的力量是难以逾越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思想的人格化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事业追求、道德品质以及知识才干等人格要素都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决定着企业的文化气质和风格。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埃德加·H·沙因在其名著《企业文化与领导》中指出,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高度统一的。

其次,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家不仅要善于运用由产权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构成的以权力为中心的强制性的影响力,更要善于运用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情商因素构成的以威望为中心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仅是善于把握高度思维逻辑的思想大师,希望通过自己强大的人格力量和首领魅力,把企业家个人的抱负提升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同时又是善于领军践行价值追求的行动大师。企业家不仅要做企业文化的谛造者、推动者,更要做企业文化的模范执行者,从某种角度说,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度最终取决于企业家的表率及示范效应,从而使企业家个人提倡和崇尚的价值理念,最终深植成为企业的卓越文化。

第三,企业家力量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走进“企业家文化”建设的误区,更不能成为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简单的算术命题,一定要防止“老板一头热,员工则仍然各说各话,各想各事,各诉各求”的状态产生。文化气质是一个群体觉醒和群体行为转化的渐进过程,需要系统导入、深度培植、持之以恒,从而逐步成为企业的管理哲学、行为准则和群体逻辑。所以,企业家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善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企业中大力倡导愿景激励、团队分享、持续创新,才可能使新时代的企业员工逐步认同所在企业价值,融入企业价值,追随企业价值,以达到员工与企业共融共生的效应。

从春秋航空和凯泉泵业两家企业的案例研究中,还带给我们一个共识,即伴随着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企业家、员工、社会已经越来越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其他企业难以逾越的核心竞争力,其深深地刻画了企业的战略发展路径、引领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塑造的能量,品牌凸现的内核,更是企业家力量和肌肉的展示。

推荐第3篇: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第三,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和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第四,提升企业文化中的公益思想。笔者在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美国哈佛大学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企业环境,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因素;英雄人物,他们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为员工提供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即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向员工们表明了所期望他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网络,即企业内部主要的“非正式”的联系手段,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媒介” 西方学者们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形式。对企业的价值与理念缺乏有效的认识的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长久推动力。第三,企业的建设脱离企业实际管理,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现实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相对偏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现实管理。第四,过于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如有企业家喜欢孔子、老子、荀子、曾国藩等思想来管理企业,直接简单应用于企业,出现种种不适当。应该讲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直接应用不妥,因为环境毕竟发生了很大变化,况且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还较少,研究的成果多处于不成熟阶段。

推荐第4篇: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全球经贸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打击,许多的企业在这场危机中破产,还有些企业也是岌岌可危。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只有拥有健康向上、方向明确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拥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对我国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关键字: 企业文化 建设 问题 现状 对策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定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从内涵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具备一定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以人为本,以制度为约束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集经营理念、经营战略、道德规范、品牌建设、发展目标等为一体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本文只讨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第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带动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发展;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效应;第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强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几十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注重树立和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许多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名人名言挂在企业的某个地方,当作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一种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表面化和形式化的,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寸步难行。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管理充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来看,企业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重头戏,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但是,在国内很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使得一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例如,近期国内出现的“毒胶囊”事件,一些黑心的医药企业至人们的生死与不顾,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给予企业员工人本关怀,企业员工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生产者,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人本关怀,那么他们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而且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使人发挥出其最大的潜能,也能够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但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管理者单纯为了企业的利益,让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却又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有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使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三、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对策:

(一)、积极树立和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例如,Intel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是五到六条。树立和培养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但也是企业管理最根本的要求。国内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大发展。

(三)、企业要以人为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就是这种水与舟的关系。所以说,企业需要依靠员工来为其创造财富,需要员工来帮助企业发展,就必须要给员工更多的人本关怀,让他们愿意为企业做出一份贡献。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帮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找准方向,放眼未来,全心全力的建设出适合自身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丽,宁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1.[2]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3] 阳礼泉,等.企业文化的力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推荐第5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推荐第6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短缺。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新村建设的老问题。尽管中央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但是同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然很小,支农投入渠道不宽、投入结构不合理、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比较突出。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加之普遍背着历史债务,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乡(镇)、村机构的正常运转,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突破靠大量资金投入单一带动的模式,但现阶段资金投入的确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农村造血功能差。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只是追求数量的增加,未形成规模生产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发展有不小的差距,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观念逐渐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广西一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无钱送子女读书、无钱看病等现象还比较多地存在,科技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低,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缺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或尚未健全。更为突出的是,农村中有活力的人大多外出谋生了,试点农村普遍缺少观念新、有知识、有魄力的干部,现有的干部总体上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尚比较欠缺,村干部的凝聚力差、号召力弱,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人才建设打造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是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资金投入问题通过多渠道筹集将逐步得到解决,但新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人。记者在一些试点村了解到,部分村容村貌改善较快、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的试点村,往往依赖于一批服务于新农村各方面建设的外来专业人才,同时也依赖于当地头脑灵活、敢闯敢干,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的干部或带头人。

首先,医疗卫生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农村发展的短腿,这方面的人才匮乏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切实予以解决。为有效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可考虑把市(县)农村乡镇卫生院归属市区各大医院分别管理,医务人员轮流派往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采取“上、聘、下、召”的办法:“上”是送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聘”是聘用离退休专家,“下”是下派上级医疗机构骨干到卫生院服务,“召”是召回卫生院已经离岗“单干”的技术人才。

此外,在教育人才方面,可考虑市县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对口帮扶,组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设主要课程的示范课,一对一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可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选派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教师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支教活动,参加支教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优待。可分期分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到中、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深造。

其次,要积极推动和支持城市公务员和各方面人才轮流到农村工作。通过从高校选拔自愿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合理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此外,要继续从每年招录的公务员中选拔一部分人到农村先行锻炼,通过安排中青年后备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力度。同时制定和完善农村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以高薪、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优惠待遇,促使各方面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和创业发展。

第三,重视发挥本地乡土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给本土人才提供机会和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传播最新农科知识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要重用本土人才。一要摸清底数,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的服务机制,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把具有开发潜力的转业退伍军人、高中以上毕业生、外出务工回村有一技之长人员、企业下岗人员等作为乡土人才培养对象。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校等形式,培养懂经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政府要对乡土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服务指导,提供科学指导和致富信息。

村干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优秀的乡土人才可以成为村级后备干部。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可以考虑到他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列,让一些“田间秀才”“种植能手”“养殖专家”发挥特长,进而带动和推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培养村干部的有效途经。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在坚持用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民主推选出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年龄适中、能热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青年骨干,充实到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去,使其发挥更大的组织带动作用。

推荐第7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少数试点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资金筹措难,因资金不到位,大多数村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而负债,有的村负债达20多万元,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旧房拆迁难。由于“祖业不可废、存下一片瓦、留与子孙用”,以及宅基地是祖业等传统思想作怪,加上补偿费不多,即使是旧房、烂房,有些村民也不愿拆除,还有一些破旧房房主在外打工,难以联系到人,拆迁也很难进行。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但许多试点村的特色产业,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缺乏规模效应,加上一些试点村存在重“三清三改”轻“生产发展”现象,导致产业培植难,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使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群众集体主义思想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以及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由于资金短缺,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空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一些村刚修好的整洁巷道、广场由于缺少专人负责,一年半载后,人畜粪、杂草、垃圾又到处都是。二是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三是规划坚持难。少数试点村没有按“五先五后”的程序建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过后,一些村民仗着家(宗)族势力,批地建房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未批先建、随心所欲,新农村规划意图难以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正确解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问题。一要着力处理好生产发展和村庄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优先;二要着力处理好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关系,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做起;三要着力处理好干部引导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四要着力处理好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的关系,农民参与是主体;五要着力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增强群众民主管理意识;六要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短期见效和长效机制的关系。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长效投入机制,设立新农村建设基金,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避免因搞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负担、让村民背上新的债务。

(三)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的乡村规划审批办法,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总体规划,要经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法律文本形式确定下来。村庄规划一旦经过批准,就要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引导干部群众围绕规划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用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产业。一是要找准产业定位,培育和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向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紧紧依托“红、古、绿”优势,开发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促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旅游文化村、民族生态村,培育富民强村的新亮点。二要依靠龙头带动,扩大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各县(市、区)要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出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政策,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担保机构,推动农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三要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抓好试点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研究制定,让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掌握大量土地,带动产业规模扩张,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要切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力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为主的品牌产业链;要加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文化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地要在调动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村长效机制建设,如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合理流动,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让新文化、新观念规范农民行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荐第8篇: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由于我公司小,部门设置少,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党群办公室,而只是在综合管理部下设了一个岗位。

二、认识不到位:有些同志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

1、从部门来看,有些同志认为抓党风廉政是党委的事,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于己无关,把党风廉政建设看成额外负担;

2、有的同志认为抓项目,抓经济是实物,抓党风廉政是务虚,抓不抓无所谓。

3、有的同志认为党风廉政和一般的单项责任制没有区别,有的认为抓责任制工作,特别是对责任追究会得罪人,落实不够。

三、制度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相配套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责任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廉政档案制度等有待于制定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加强领导和完善配套制度,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贯彻执行。

四、考核和追究不到位:一是公司目前对党风廉政建设好与坏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没有形成一套客观、可靠、公正的评价机制。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还没有完全与个人报酬挂钩、对其没有压力。三是追究不够严肃、这里表现在不愿追究、不敢追究和混淆概念。

推荐第9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

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

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

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

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

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

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推荐第10篇:民营企业文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焦点问题,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成败,甚至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只有切实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维持其成长的灵魂支柱,从企业内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无穷的力量。本文将就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供同仁商榷。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三)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四)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五)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毕竟民营企业存在时间短,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时间更短,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使得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从产生开始就存在指导企业经营的理念和精神,没有把握创建企业文化的最好时机。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企业文化,因此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经营理念落后,机制僵化。还有的企业认为只有大的企业存在企业文化,而一般企业没有,因此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文化建设。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漠视态度,容易导致企业战略管理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内部效率和正常运作,企业出现潜伏危机症状。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功利性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性化的色彩,使得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功利性。一些企业主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己及家族聚敛财富当作惟一的目的。民营企业家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民营企业家应该要重新思考企业的使命、宗旨、目标,以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为目标。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保守性的特点

许多民营企业受家族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如表现在用人上的保守,非宗族人员难以融入到企业,极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民营企业发展往往由一两个人说了算,决策者缺乏制约。一些民营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开放的文化体系。虽然这些企业中己经形成激

励员工努力工作和具有较强凝聚力、发展力的内部文化,但仅仅局限于实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上,却远未实现利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没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来发展文化。

(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物质化

有的企业注重以口号的形式来宣传企业文化,但有了这些口号,企业文化建设未必就很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创造和发展,不是几句口号就可以简单的概括。有的企业非常注重厂容厂貌、员工言行举止,注重会议、内部报刊等,但可能企业员工并没有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却将表层看作是摆设和负担。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要有内涵、有根基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实质。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再规范的企业也都会很快陷入困境。

(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历程,这也决定不同的企业应该要形成不同的文化。但是现在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都是“团结、开拓、创新、求实、奋进、拼搏”等一类词汇,这虽然反映了当前时代的精神风貌,但是过于普遍化,没有将民营企业特色融合进去。民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个性特征具体生动的反映,如此缺乏个性的“雷同化”企业精神及企业价值观就等于抹煞了民营企业的个性和特色,很难起到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来说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加强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

加强民营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主动积极的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必然选择,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方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必然选择。当然,民营企业家自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需要一个过程,除了靠经营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外,还要从多

方面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认识高度。企业家要善于吸取新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报刊和杂志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思维,把自己从纯粹追求利益的角度转向更加关注员工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壮大。企业家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接受专业的管理文化的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公司的实践结合起来,制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企业家还要善于比较,能从失败的民营企业案例中吸取教训,并对照自己企业,及时改正缺点。总之,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军任务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主要要从提高文化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向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在向员工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逐步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等陈旧观念,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现代生产管理理念。

(三)建立规章制度,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开展

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使企业全体员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积淀。在建立企业文化制度保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合法性。企业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不能自行其事;二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要求都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三是坚持机制可操作性;四是坚持公平性。在制订制度时不能对人不对事,要体现公平,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要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员工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如何处理好制度和文化的关系上,要把握住三点:一是制度不能代替思想教育,不能忽视文化灌输和文化传播;二是制度要人性化。企业要树立起“制度关心人”的理念,制定的制度要体现“人性化”,人性化的

制度容易被接受,执行起来也会顺利得多。三是制度化不必奢求一步到位,企业成长期管理还不成熟,各个方面发展变化较快,制度建设也应有留有余地,随着企业的成长而逐步改进与完善,过早的追求制度理想化,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四)培育民营企业的特色文化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盲目模仿。但是,企业文化若无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既不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也不能给职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起不到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民营企业要创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反映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如同仁堂的精神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既体现了中药行业制作程序的特点,又折射出同仁堂人兢兢业业、严格质量管理、以诚信对待患者和顾客的观念。即使同处于一个行业,不同企业实施差别化战略不同,其企业文化所强调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杭州胡庆余堂是医药制造企业,然而其提炼的价值理念不同于同仁堂,它强调的是“戒欺”,“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不可欺”,“采办务真,修正务精”。而这个“戒欺”二字,也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钦誉130年的立业之本。而唐山曙光集团结合产品提炼或宣传企业文化,也容易得到认同。唐山曙光集团以生产水泥为主,他们提出了企业的“水泥精神”:“躺下是公路,竖起是高楼”。一者借水泥的功用说明企业的奉献精神,二者以水泥特性阐述企业的团结凝聚精神,既形象,又容易理解。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名称, 是通过商标、品牌这些企业文化的表层来反映企业的深层文化,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奋发有为的中国人”,正好与该公司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和爱事业”的企业精神契合。总之,民营企业应大胆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追求自己的个性,善于挖掘本企业特殊的精神,使企业文化独具特色。

(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

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六)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

参考文献:

[1]黄静: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圈,2007年第10期

[2]王妍: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4年12期

[3]赵广杰: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特区经济,2004年11期

[4]马树林: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2期

[5]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第11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初探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突出了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方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经营观、信誉、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的 总和。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在长时间企业经营管理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开展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企业文化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表层的即物质上的,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物质设施以及组织员工所创造的产品等;

2、制度文化,它主要以人的行为为组织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

3、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组织的精神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等。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地,但对企业的发展却是巨大的。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尽管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

一些企业热衷于“搞装演、置服装、喊口号”等形式文化的建设,对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内化却不重视,不能真正的从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共同积极性。不少企业管理者只注重制度、纪律、营业额、利润等硬项目,认为只要员工遵守厂纪厂规,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而对于以人为核心,以理性为特点的企业文化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可有可无。因而这些

1 管理者不注重从人的思想深处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丧失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良机。

2、重视领导者个人意志,轻视员工参与。

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决定的。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是在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员工只能全盘接受,没有权利参与企业文化的制定。因此不可能发自内心自觉遵守。

3、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不少企业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忽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大搞企业文化,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于是大张旗鼓的搞企业文化,抄袭成风,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没有结合企业的历史演变,改革发展,没有仔细研究主要领导者的经营策略、管理模式、领导风格以及员工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请一些管理专家来指导一番,就提出了与自己企业的宗旨、目标、大相径庭的口号,动辄“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最精、最优、最大、最强”。这些口号严重脱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仅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二)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1、企业文化政治化

有的企业完全以贯彻和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与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大多由政工部门负责。这就给广大员工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搞企业文化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他们的进一步管制。使员工对企业文化一开始就产生抵触情绪。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起到了很重要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少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但同时又夸大了这一点。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企业文化就建设成功了。

2、企业文化口头话

一些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到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辞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取到凝聚力和向心力。

3、企业文化建设突击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中慢慢熏陶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是临时抱佛脚。通过求助专门的企划机构,短时间内就提出了很响亮的文化理念、口号,印出了很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看似效率很高,但这些理念、口号在员工看来都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能被认同。这对

2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很好的处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不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或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或功利目的极强,企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4、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等,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当做硬性指标来完成。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很多管理者看到了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于是便片面的以开展企业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来代替企业文化的建设。

5、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严重脱离实际

有的企业经营者没有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草拟一个规划,提几句标语口号,在报刊中开辟企业文化大家谈专栏,在电视上再搞企业文化知识大赛,就宣布自己的企业文化建成了,其实这都是一些形式而已。

6、热衷于制造公关事件

具体表现为人为策划有影响的事件,制造轰动效应,比如花钱请记者、作家写企业新闻,花钱请专家学者挖掘企业新闻事件,把平常的一件事非要找出特色来,弄到社会上去制造动静形成影响,进而大肆自我宣传,自我表扬。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

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不研究市场的变化规律,不主动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功夫。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似乎只是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立刻攀升。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看驱动的。

(四)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个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企业的天生的弱点和缺陷。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是“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的共同价值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1、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行动上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标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2、通过引进企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家素质

借鉴西方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专业人士的注入势必给企业带来活力,打破企业承袭的家族式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构架,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企业领导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因此企业领导着要深化对企业文化的重要认识,只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想提高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育机制,成立专门权威的企业文化培训机构。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保障,培训机构要从精神的层面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促进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创造企业新的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同度,营造企业文化气氛。此外企业领导者还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三)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的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价值观, 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要提炼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的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要宣传企业价值观。如果企业所培育的价值观不能为员工所熟悉、接受和认可,那么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四)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经营中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种价值观念。这是一个长久互动的过程。任何突击式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只能使企业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

4 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如何才能加强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之间的联系呢?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考虑其目标的统一性,即将企业文化的目标统一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之中,紧紧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例如: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出发点,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名牌产品的创造的过程中。以高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

(五)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推动管理创新的一切动力。某种意义上他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和约束功能。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就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企业内外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不能将企业文化孤立的进行。同时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积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的企业相应阶段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要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误区,不断积累床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出底蕴十足,魅力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推出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适合发展需要。任何企业 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企业现状、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理念都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企 业文化必须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很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出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经营理念和目标,进而形成口号。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企业保持活力,才能发挥企业文化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外在形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究企业历史,找出自己特色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使企业文化建设深深的扎根于这种传统之中。

2、要弄清企业现状,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找出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3、要标新立异,精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包括确立独具特色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形象等。

企业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实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突出企业文化的独具个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宣传和实践的全过程。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在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企业要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的适应发展需要,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他需要几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陈霞,《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马莉,《河北企业》,2010年9期 3.《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陈红玉 ,《经济与管理》,2006年9期 4.《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汪晓民, 《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西方企业文化》,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7 毕 业 论 文 成 绩 评 定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初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总成绩 等级 答辩委员会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复审意见: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第12篇: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徐翎60931P60931P2

2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管理已被认为是最高层立次产管理,企业文化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当企业文化演变成一种口号的时候,它已经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了。如果没有清晰的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最好不要搞,否则只是白白浪费精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异常困难的,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钳制落后的文化,必须用先进的管理来消灭落后的管理,必须用先进的观念来击垮落后的观念。了解员工的思想问题点都发生在哪里,企业进入市场的落脚点应该布局在哪里,据此才能够设计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作用,建设企业文化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调研的目的:通过了解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个人见解,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的分析、诊断,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公司未来的方向。 方法:分层抽样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分析如下:

1.你的教育程度:

A.高中及以下B大专及本科C本科以上

63%的员工是大专和本科学历,说明本公司的员工受教育水平较高。

2.你所担任的职位: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基层员工 67%的被调查者属于D

3.您的年龄:()

A 20-29B 30-39C 40-49D 50-59

39%的处于A阶段, 26%的处于B阶段,说明该公司的员工比较年轻化。

4.您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

A 1年以下B 1-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

处于B的员工占29%,处于C的员工占33%说明本公司比较能够留住员工。

5.您是否参加过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

A是B否

6.你如何评价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文化氛围如何?

A.优良B.一般C.落后D.不清楚

65%的被调查者接受了培训,5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现有文化一般。说明本公司还是比较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的但要改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7.你对公司的远景规划与战略目标了解吗?

A.很了解有规划B.部份了解没规划C.公司有自己没想过D.公司没有这东西

8.你认为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对员工的工作信心、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是否有帮助。

A.很有积极作用B.有些积极作用C.作用不明显,时间不长D.根本没作 79%的员工认为应该让每位员工了解公司战略,其中65%的员工了解公司战略,

说明员工关心公司未来发展

9.你认为公司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什么因素最重要?

A 公司凝聚力 B与政府关系 C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 D公司规范化

公司凝聚力强、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因素

10.上下级是否经常交流意见

A很难沟通B沟通,但不充分C常常充分沟通

认为能够常常充分流通的员工占48.3%,说明上下级之间沟通还应加强

11.部门间的配合情况

A 部门间能够积极配合B部门间不是积极的配合

63%员工认为部门间能够积极配合

12.哪种人容易受到领导赏识

A工作能力强 B具有实干精神 C 严格执行领导指令 D投领导所好的人 E善于表现自己的人

工作能力强和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最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说明公司领导是任人唯贤的

13.周围同事的工作积极性

A 很高 B 一般

员工认为周围同事都有积极性,而且65.5%的有很高的积极性,说明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是高的

14.你认为自己是否得到公司的信任

A得到充分的信任 B基本得到信任C没有得到信任

93.1%的员工认为自己得到公司信任

15.员工在目前在岗位的才能发挥

A充分发挥 B基本得到发挥 C只是部分发挥 D没有得到发挥

只有31%的人在目前岗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员工的潜能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16.员工对接受挑战的态度

A希望并且有信心 B 希望但没信心 C 无所谓

大部分员工非常希望接受更高的工作挑战且充满信心

17.您对公司建设企业文化有何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企业文化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4、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6、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强化以人为中心。

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

2.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

3.注重个异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4.不能忽视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第一步: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并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

第二步: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

第三步:科学性、艺术性归纳总结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第四步;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企业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

第五步: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一般要请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第13篇: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开始参与学院管理系统的建设,到2013年实地参观多个省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几年来在中关村参观了多个企业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发现中小企业在借助3G互联的力量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新业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3年参观中国联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其系统除发挥在线办公与信息共享的作用外,还为投资管理与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依据。而与之对比的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本应走在技术前沿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担当其应有的责任,却还在办公自动化的时代里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总结了如下五点主要内容:

 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育更应发挥它先进性的一面。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技术不断出现,而随之的应用更是能被快速推广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借助移动智能手机快速分享新技术和新内容,而教师队伍中还在使用着旧式功能机(非智能机);移动办公已被企业大规模应用,而高校教师查看个人工资还要去财务领工资条;在校园中更是难于出现新的创新技术,这些问题的出现,集中在不对称的信息分享模式上,同时也体现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还相对滞后的现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和年青教师越来越喜欢使用新媒体分享和学习;另一方面是院校领导并没有足够认识,采购一些电子教学设备,建一个校园网就认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平台。

 缺乏对高校信息建设的有效规划和管理

在参观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后发现,在各个信息平台建设上仍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各院校各建各的模块或平台,没有从整体上统一规范标准,这为以后的各个平台数据连通和接口兼容留下隐患;造成目前分散建设严重,未来整体融合困难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和合作。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这一战略一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发展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提出要求,而实际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协调。因为信息化需要在整合资源释放人力方面提出有效的执行方式,同时也需要规范流程和管理标准,所以要去整合资源就需要去从整体上协调和利用资源,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更需要有实际数据支撑。建立和发展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这是需要执行部门从宏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高度和长远的认识,并具有一定执行效果的推动力度。

 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实现高校信息化会带来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会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同时也会带来各高校间的办学利益冲突;第二,信息化会打破各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如何整体协调和调动人力和硬件资源需要统一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实现办公自动化那样采购几台电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能建立庞大的系统信息平台,不但需要政策的支

持,同时也需要有长期资金的投入。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除少数列入高校外,大部分高校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较大的经费投入,这些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配套政策和协作机制也是造成目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在整个建立过程中对参与其中的教师员工的有效的工作认可和奖励也不足,没形成一个良性的鼓励机制,影响着人才的增长量和平台建设的长期建设。

 缺乏专业的建设方案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购成熟的软件产品;另一种是将任务下发给计算机院系,作为课题实现;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采购的软件产品技术实现较好,但需求与工作吻合度差,而相比之下自身院系开发实现的软件产品更适合本院实际工作,但产品设计与质量没有保障,所以造成建设利用率低,这种状况在高校中普通存在。

 缺乏高质量的团队

高校教师培训长期以来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计划,在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年青教师教学水平上有很大的成绩,但相比基础学科教育不同,一些高新技术学科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很高,需要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而在实际中教师是按传统的职称体系进行工资调整,多年未变,未适合现在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没有好的薪资体系就易将优秀的年青教师推到企业,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高校在高新技术上缺少专利和创新技术,而企业一直在这些方面走在高校前,本应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现在已是一个新技术能被快速应用的时代,大数据和云存储在各行各业已被广泛应用,而在高校这些技术了解和掌握的人非常的少。这时就应去反思一下教师培训体系,这些知识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体系的变化。

第14篇: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及强化执行力建设的途径

执行力是我们基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人和制度的融合,没有制度保证的执行是很难的,同样没有执行人去保证的执行,再好的战略目标和管理也将是空洞的。

一、调查发现存在问题

在调研工作中发现影响我们执行力的主要弊端表现形成有:

1、贯彻执行力简单盲目。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看作是贯彻执行,只讲执行的形式,不讲执行的结果,根本达不到贯彻落实的目的。或者脱离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教条式的执行。不带头做表率,不深入工作调查研究,做事草率马虎,热一阵冷一阵,或甩手不管。把岗位职责的执行力歪曲的理解为权威或权力,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没有落实好上级的精神实质,反映迟缓,不能有效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议而不决,执而不行。

2、执行力未从一而终。执行力建设没有有效地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有布置没检查,或有检查无结论。对已经形成的、现有的、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不重视执行,流于口号式的管理。决策不够审慎严谨,常常对决策未经过充分的调研和

1 论证就出台,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缺乏可行性而无法执行,降低了决策者的权威性,给执行力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部分人员对现有制度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有关系撑腰,二是不求上进,三是安于现状,四是害怕变革。没有落实好上级的精神实质,反映迟缓,不能有效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议而不决,执而不行。

3、通力合作精神不强。机关各部门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未能有效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部门协调沟通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影响了党委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

执行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全系统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抓紧、抓严、抓细。只有不断提高执行力,才能使企业的各项大政方针和决策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强化执行力建设的途径

1、领导干部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执行力的建设,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本级各项决策、任务的制定者,是整个执行活动的组织者和督促者,其执行情况如何,落实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就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执行的力度和决心。要提高党委政府的执行力,领

2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决定的精神实质,吃透上情,同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的贯彻执行;二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因决策失误或不慎而难以执行;三要建立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督促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的顺利贯彻执行。

执行者也是基层各级领导者,首先要贯彻执行好公司战略目标及各项工作任务,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成为带动全局的发动机,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认真研究现状、制度的执行、员工的状态。运用本身对工作的了解,不断探索找出弱点集职工之力共同改善。其次明确领导层及岗位责权利,权利、利益应与其承担的责任挂钩。强化监督机制,第三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形成规范、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增强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易制毒为准绳,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目标,从而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2、职工队伍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主体

3 人是执行力的决定因素,政府的发展目标最终必须通过职工的执行能力来实现。执行力是职工素质的综合反映,职工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弱。加强执行力建设,就必须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我镇的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因此,必须把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有计划、分层次的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科学、长效的培训体系。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培训,使职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培养敬业、负责、服从、诚实的精神,不断提高执行决策、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作风建设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根本

作风的转变决定着执行的效果。加强执行力建设,首要的是领导干部和机关各部门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提倡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反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不良行为;要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要提倡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员工、深入用户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抓检查督促,抓工作落实,要坚决纠正蹲在机关多、深入基层少,会议布置多、检查督促少 ,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的不良倾向。

4 要提倡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机关各部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任务、决策的执行。因此,提高执行力,机关必须按照“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以转变作风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理顺工作关系,规范岗位标准,加强内部检查和考核,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切实改变机关作风和机关形象,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建设一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流畅、工作高效的管理机关。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建立科学发展机制和增强基层执行力上下功夫。增强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加强自身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15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秀]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长安区西崔村为例

当代中国新农村的发展,使中国的农村面貌的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下面以长安区西崔村为例,浅谈如今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逛西崔村,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想就是基础设施都哪里去了?虽然到处都是小店,但是我们很难见到路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路灯。走了很长时间,我们才发现了一座学校,而且很小,这应该是在西崔和东崔村发现的唯一一所小学了。沿路的小孩子很多,应该都集中在这所小学上学。其次,西崔村周遭都是泥泞的小路,一道下雨天,都是烂泥巴,走起路来十分不方便。第三,西崔村根本就没有公用娱乐设施。譬如公园或者公众免费休闲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公路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屯屯通公路。同时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教育方面,应当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同时充实学校图书馆,提高小学生教育水平,增加教育设施等,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设施良好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素质。

二、规划不合理

西崔村各个房子之间建设的十分密集,大多数地方冬天都很难见到阳光我们询问租户的大妈,她冬天楼顶才能见到太阳。另外房间周围的陈设十分杂乱。这种住房规划不合理不仅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对住房的合理规划,做到统一规划,节省经费,使其规范化,城镇化,杜绝土地资源浪费、农村房屋乱建及房屋密集化。在住房建设中,应当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乱建现象。

三、环境脏乱差

走到周围不难发现,从来没见到公用垃圾桶,也没有见到集中的垃圾处理厂,有垃圾大家都是随手扔。房子周边都是随处可见的垃圾。居民的环境意识有待增强。西崔街临近西北政法大学,因此小商小贩及饭馆居多,造成地面脏乱,垃圾无人清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商贩的环境意识差,缺乏营造优美环境的习惯。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生产、生活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形成讲卫生、讲文明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第二,缺乏统一规划,一些村屯房屋布局不合理,样式不美观,视觉效果不好。第三,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缺乏带有约束性的规范性文件作为支撑,难以推进工作开展。第四,管理不到位,领导缺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如何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缺乏管理手段,没能实现有效管理,严重存在领导缺位问题。在农村

工作中,偏重经济工作,而对农村社会性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追求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大力整治,同时培养农民及商贩的环境意识,使其明白只有环境良好,其经济才可持续发展。

四、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受创。

走完西崔村发现西崔村没有一点耕地,这或许也与西崔位于长安近郊有一定的关系。但纵观中国新农村这几年的发展,不难发现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经济效益偏低,许多土地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而造成农业的发展遭受一定的打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先征用耕地,后旧村复耕,前提条件是只有新型社区达到入住的条件后,旧村址土地的复耕工作才能开始。而且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确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这就造成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间内,在原来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再次削减遭遇雪上加霜的困局。中间的这一空档导致在原有农村人口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减少,这一时期更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的制度和法规 ,保障耕地面积。

五、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虽然新农村发展使农村的生活条件的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因而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会选择去较发达地区打工,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这其中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他们受教育低,常年见不到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一部分群体就是空巢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定居大城市,只剩下他们自己在农村生活。这两个群体造成了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特有的现象,他们孤独无助,缺乏关爱。因为也成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大多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看病就医难、办事困难、难以得到心理慰藉;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同时失管失教失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建设中,应当加强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加强相关部门为空巢老人的服务延伸与转

变,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强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所建设。只有强化农村建设,才能使农村更稳步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第16篇: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医疗信息化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又一路走得很艰难。与金融、税务等行业如火如荼的信息化相比,医疗信息化显得有点不愠不火。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市场前景广阔,每年有高达40亿元的市场;另一方面大部分从事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又未实现显著赢利,这是一个相当矛盾而又长期存在的现实。

一般说来,医院信息化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3个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第1个阶段,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很少。大部分医院还只能在财务、人事、划价、收费等环节实现计算机管理,局限于模仿和替代入工作业流程,而极少涉及临床信息,并缺乏对医疗临床功能的直接支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认为,现在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

1 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1)造成医疗信息化步履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体制的难题。据专家估计,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实施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减少,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另一方面,医院本身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赢利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医院很难一下子投入巨资用于信息化建设。据卫生部的官员介绍,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都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所以,有业内人士表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个过程,而不是项目。但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2)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由于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不做医疗信息化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艰辛,仅验血一项就有几十个指标,要实现化验信息化,就必须把机器化验出来的结果全部数字化,还要做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谈何容易。可以说,目前所有最尖端、复杂的信息技术都已经在医疗信息化中得到应用,但全球仍然没有哪一家医院能算得上已经实现了医疗信息化,由于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复杂度估计不足而导致系统失败是很多见的。例如IBM在20世纪 60年代就尝试过开发和在医院中实施HIS系统,原以为把政府和其他行业用得好的财务管理系统照搬过来就行,结果由于忽视和轻视了医疗环境的复杂性而失败。

(3)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4)现有的HIS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医院对信息化管理软件选择存在概念不清,软件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升级后长时间死机,中、西药剂科盘存不准确,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医院管理需求。特别是长时间死机造成了工作被动,病员不满,对医院工作影响很大。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的王继中教授认为,当前国内HIS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瓶颈有3个:第一是所选择的数据库平台不当;第二是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第三是在如何建设中大型HIS系统上还缺乏经验。

2 解决的方法

(1)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成立暨全国及广东卫生信息技术学术交流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今后3年,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而在以往,这一投资不过10个亿左右。其中,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卫生部的信息化规范中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针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内资深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研究员提出了,扭转信息化和管理之间的脱节局面。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变信息化推动管理为管理带动信息化。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医院的发展的重要性,参与到医疗信息化改革中来。医院HIS的建设是一种基础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硬件设施,是医院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有力手段,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次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评价一所医院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指标。

(2)在处理信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问题上,医院管理者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医院信息部门与其它临床科室一样,是一个现代化医院必备的后勤科室。一旦医院中心交换机出现问题,将造成全院各系统的瘫痪。将造成上10万元的损失。对于默默工作在医生光环后的英雄,对于人才引进,工资福利问题,要提到医院的日常事务上来。从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3)在HIS产品方面,医院和软件开发厂商之间关系建立的基础和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不同数据平台软件之间的整合具有巨大的影响,关系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说,应紧密围绕医院管理目标,体现管理思想,任何软件都不是“万能”的软件,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针对具体情况,本着“优质、高效、低能”的管理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其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根据网络系统的相应时间、事物处理实时性要求解决存储、通信容量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医院对网络操作的具体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汉字系统,应用软件等网络运行环境;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维护性,以及先进性要求,为医院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以及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问题。总之要在充分调查医院的基本要求后,编写可行性报告与需求分析报告,与使用科室充分交换意见后同软件提供者充分协商后实施。并编写实施规划,按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从IT企业来说要是想从事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一定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要投入,多和医院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为医院解决问题。而从医院方面来说,一方面要全力配合软件开发人员好技术调研和系统应用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来说既不是简单购买一台大型设备的概念,也不是做一个2-3年能完成的课题项目的概念。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和涉及了太多的学科内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江门市人民医院,采用“没有接口的大集成”方法,医院全部应用系统由一家公司完成,系统间没有无缝连接,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 (CL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体检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有机融合,使之

一体化,实现了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高度共享。

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包括以质量为中心和病人为中心)和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构架和操作手段系统是医疗服务体系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性发展模式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必由之路。这便决定了医院要在优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医院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医院信息化建成后,将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因此,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有理性的目标定位,有充分的论证、统筹和组织协调,真正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阶段见效,持续发展。”

第17篇: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有效表现形式,它不仅重视先进的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更要求管理在理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学校的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辅助学校管理,支持学校管理职能,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从而减轻学校管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这种新的社会变革给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也给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我们共同关注,解决好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管理建设重硬轻软,对网络硬件建设重视有加,对软件投入兴趣不大,造成设备的应用率较低。

缺少统一的组织管理,在信息建设和组织管理上,缺少统一协调规划,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建设步调、建设标准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沟通。

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注重前期的资金投入,对后期维护、信息资源建设、数据更新及深度加工投入不足。

解决方案的实用性不强,集成商服务能力弱。针对学校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多是一些系统集成商基于硬件设备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校今后的应用问题,应用软件开发商开发出的产品不实用。解决方案中的应用软件针对性差,无法满足学校特定情况的需求,系统集成商的服务能力弱,培训和后续维护能力差。

安全保障不足。学校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对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技术人员不足与员工专业素质不高并存。

上述问题的存在产生的原因,整体上看有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具体管理人员在管理职能上的偏差,同时也有在校园建设上应用定位上的偏差。

第18篇: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的专门机构,不仅承担着反腐败工作的重大职责,而且也面临着对自身反腐败工作的巨大挑战,其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检察院和检察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检察工作服务大局职能作用的发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院衡量全部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公生明、廉生威”,一个清正廉洁的检察官,能促进法律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反之,如果检察官不廉洁执法、贪赃枉法,必然没有公平正义而言。同时,也会损害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其次,检察机关只有自身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才能具有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执行力,才有资格去监督别人,才能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全面、正确、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一、检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检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主观问题。

从全国总体上看,检察队伍建设是健康发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务犯罪呈现出高智能、低年龄、集体化的特点,大案、要案、串案上升;个别检察人员“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得还不牢,在执法活动中不公正,不严格,不廉洁,不文明的问题仍然存在,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依然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力度不大;制度执行监督力度还不够深入。

(二)检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客观时代背景。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开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担当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新提高,束缚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突破阻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是我们检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指针。

二、新形势下,检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业务,轻廉政,思想认识不深

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强化办案措施,加大办案力度,检察业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对来说较为突出。少数部门及干警包括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工作上,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没有把廉政文化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思想教育工作不深入,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不强,放松自我约束,忽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在消极腐朽思想面前经不起考验。有的中层干部和干警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党员干部,既无人事权又无财权,更无决策权,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不放在心上,对错误的思想倾向教育、批评、制止不够及时。

(二)针对性不强。长期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更多强调的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检教育,而忽视了对一般干警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从检行为的培养。 2 基层检察干警工作繁杂又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实际工作做得多,而静下心、坐下来参加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一般干警从思想上认为廉洁从检是领导干部的事,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甚至出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形式主义”、“无用论”等错误观念,无形中产生了“思想意识腐败”。

(三)氛围不浓厚。党风廉政建设互动不够,宣传不力,参与性不强。除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外,一般干警很少主动参与到廉政建设活动中来。对廉政建设严肃有余,方法不活,创新不够。有的一提到廉政建设,首先想到的是“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等“老三篇”,学习内容仅仅停留于看看教育视频,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实际灵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制度落实与监督不力。一方面,当前已经出台的一些制度的弹性较大,在具体操作上有较大的浮动幅度;有的制度存在相互矛盾、重叠的现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客观上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纪检监察部门对制度的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研究探索落实的方法不够深入,监督检查不到位,使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使得一些不廉洁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监督意识不强,还没有在思想上确立起勇于监督、善于监督、积极监督、主动监督的思想观念。此外,没有充分运用各种监督力量开展监督,如对如何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研究得不够;媒体等领域参与监督的方式、方法匮乏;民主监督,往往是事后表态拥护的多,而事前参与的少;群众监督往往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而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三、新形势下检察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途径

3 面对检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廉政体系,从源头上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升检察形象和威信。

(一)抓好教育,夯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为帮助广大干警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兴亡的高度来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坚定全体干警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筑牢全体干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检察机关必须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加强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并行的思想教育,着力解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上与检察机关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保持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

一是要紧抓经常性廉政教育。结合每年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全院干警全面系统地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纪政纪条例条规,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了解违反纪律将会受到什么处理,营造“学纪、懂纪、守纪”的良好氛围,增强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下,不被利所惑、不受情所困、不为私所动,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钱与法”的关系,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侵蚀的能力,使廉洁从政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4 二是要把正面引导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要注重发现和培植身边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遵纪守法、廉洁勤政、秉公执法的好典型,弘扬正气,尽力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说服身边人,同时,抓住系统有代表性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剖析其踏破道德防线、僭越党纪国法界限的演变过程以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严重后果,使全体干警从中吸取教训,起到“廉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

(二)健全机制、从严治检、强化责任,夯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党中央在针对反腐倡廉的指示中曾经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一个坚决,二个更加注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抓好这个重点,必须抓住源头,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

一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业务工作一同落到实处,实行从上至下,“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让每一位领导干部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哪个科局室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除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视情追究科局室负责人直至分管领导人的责任。同时,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晋职晋级直接挂钩,功过分明,奖惩分明。

二是要健全各项廉政制度,注重预防。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并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遵守 5 《检察人员廉洁从检“十项纪律”》、《四个一律》、《六个严禁》,减少并逐步杜绝管理上的漏洞,要千方百计扩大信息渠道,全面掌握干部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友情况,将监督范围向8小时外延伸扩展,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问题化解在“质变”之前。切实做到以制度规范人,以规章规范事,从严管理。

首页12尾页

扩展阅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纪检机关作为协助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机关,必须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

党的形象代表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认识、评价和信任。实践反复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好的党风,才能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优良作风贯穿在执政实践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 6 瞩目的巨大成就,始终保持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有了新的发展和内容,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新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党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也存在不适应形式、不符合人民意愿,甚至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共产党人理想道德准则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的工作长期搞不上去,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问题突出,突发性群众事件时有发生,党群干部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权的巩固,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大量事实说明,决不可小看党风问题,必须从事关推进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认识党风问题,把党风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来抓。

2、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人心向背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很多。在决定政权存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不少亡国之君的教训就在于得天下之后就骄横起来,不仅穷极奢华,而且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下台,尽管各自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党脱离了群众,丧失了民心。对这些历史和现实教训,我们一定要明鉴。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取得政权以后,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形势和任务多么不同,我们党都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会保持血肉联系。有了这一条,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衷心拥护。我们党 7 的奋斗历史证明,人心所向是决定党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要珍惜这个基础,巩固这个基础,扩大这个基础,这是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利大了,有些党员、干部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侵蚀,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的权利为人民服务,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这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对立的行为,必然为人民群众所不满,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决不可麻木不仁,掉以轻心。

3、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是否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会失败,一定会垮台,一定会亡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一些党员干部中间存在的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歪风屡禁不止。如果不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就会严重影响人心向背,影响群众的信任,这对执政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出发来关心党的作风建设,每个党员首先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树立好的作风而不懈努力。

4、党的作风是带动全社会形成和保持良好风气的根本保证

8 党风问题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思想理论、政治倾向、整体素质、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党的作风状态,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人民群众也往往根据党风的状况对党作出评价和评判,尤其是在执政的条件下,形成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各种因素中,党风属于核心地位。党风对民风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风决定民风,党风好社会风气就好,党风不好社会风气也会受影响。党风不好,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就会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是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以至败坏社会风气。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党必须在党风建设方面起表率作用。这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总而言之,党风是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党风建设,并且,必须要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内容 [学习心得体会]检察官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2014年9月11日)[慰问信]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检察机关教育工作者发慰问信(2011年12月11日)[工作心得]谈检察机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2011年12月8日)[心得体会]检察机关学习法治理念体会(2011年12月8日)[调研报告]关于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的思考(2011年12月3日)[先进事迹材料]检察机关反贪副局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11年12月2日)[财务工作总结]检察机关财务 9 工作总结(2011年11月26日)[工作总结范文]检察机关包村工作总结(2011年11月24日)

关键词搜索: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您还可以返回 党风廉政建设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2014年11月2日 责任编辑: )

ly736543811

第19篇:全区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区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郧阳区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相关精神,锁定关键环节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作风建设。制定《郧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刹风整纪监督检查方案》,成立6个督察暗访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督察和明察暗访153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件,立案查处4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9人,其中单位“一把手”13人;组织处理61人,其中免职4人,印发通报5期,点名到姓曝光典型案件49件。全区作风建设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一、认识进误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落实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经过两年多的具体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党员干部在改进不良作风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入了误区。有的认为“八项规定”之类的制度、条例、禁令等东西是形式,凭自己以往的经验, “八项规定”只是一阵风,抓一抓就过去了,等到风头一过,照样我行我素;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正常事,节俭了丢面子,多年的习惯也一时难改;还有的在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上心存侥幸,或多或少存在特权至上、生活腐化的现象,认为耍特权、抖威风,

比派头、比吃喝、比享乐不算什么。思想上根本就没有正确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更不用说主动去改进工作作风。2014年2月,县纪委监察局查处了柳陂镇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胜祥,南化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孔祥忠等7人公共场所“带彩”打麻将的案件,并及时召开大会公开通报曝光,形成了震慑、高压的态势,在全县形成了知止的氛围,但仍有极少数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心存侥幸,认为禁令离自己很遥远,不把制度当作一回事,踩上“高压线”。2014年10月,青曲镇林业站站长董发兵等人顶风违纪,在公共场所“带彩”打麻将,受到县纪委监察局的严肃查处。

二、行动绕禁区。在自上而下开展作风建设的同时,我区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详细措施和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作风管理,但还是有少数党员干部仍然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绞尽脑汁想对策、变着法子搞变通,依然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规避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也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以“对策”应对“政策”。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时就出现了新规出台等等看看、踏着红线不越线、绕着禁区边缘走的现象,更有甚者在执行过程中喊口号、走形式,知行不一,与“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说一套做一套,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2014年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正祥未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内容执行,在十堰某酒店大操大办其子婚宴,违规收受礼金,造成不良影响,县纪委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县委免去其职务,并公开通报曝光。刘洞镇刘洞村书记高天敏更

是顶风违纪,为了躲避监管,向镇纪委申报置办酒席15桌,却在实际操作时化整为零,将操办事宜分批次、分地点、分对象操办,躲避监督。

三、监管有盲区。为了规避“八项规定”精神的监督管理,少数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寻找出了各种“合规合法”的规避手段和方式,暴露出了制度的盲区。如我区在2014年中介领域专项治理行动中查处的多家协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认为协会等中介组织是民间团体,监察机关按照权限无法监督,而许多主管部门又监管不到位,这自然成了许多部门私设“小金库”、转嫁“三公”经费支出、乱发津补贴等行为的绝好之处。如公共资源监督局局长王华其监管的招投标协会将该局各种资金66万多元转至协会账户,私设“小金库”,以协会名义购买小轿车;房产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明勇在兼任房产协会理事长期间,擅自扩大范围,利用协会名义以学习、培训、研讨、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组织领导干部参与公费旅游,前后共有7名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2015年2月26日

第20篇: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

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 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通过我园上月的政治学习中,我发现我们当前教师的师德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现在教师的工作心态薄弱,从中也体现出了对幼儿缺乏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从而使家长对我们有时会失去信心。在从事幼教岗位我们有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不是太强,原本幼教是比较累和压力比较大的一个行业,所以她们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却在精神与回报中得到的不成比例,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这个问题中就会使教师的思想发生问题。使教师缺乏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从而更严重的是幼教教师的流动量特别大转行的也特别多。 对于解决的对策第一点:我觉得幼儿园本身就要对教师讲解清《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更明白幼儿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第二点: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抗压能力。对于情绪低弱的教师给予疏导的意见来缓和教师的情绪。第三点:对于教师工作中表现好的一面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的福利也因有所提高。应当对从事三年以上的教师购买三金。这样教师的流动量也不会太大,更能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为了幼儿美好的一天,我们因每时每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