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落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43:49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

第一讲:“修道”——企业内圣外王之道

追本朔源:企业文化的定性、来源与分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外部环境/战略思考与现实背景/企业变革与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的六项功能//企业竞争——实力和智慧的较量/企业家:设计师、牧师和教练/践行: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企业文化路在何方

第二讲“找魂”——企业安身立命之魂

核心:企业价值观(塑造价值观、创新价值观、共享价值观)/灵魂:企业精神(企业之精、气、神、企业家精神、气质性格)/律尺:企业道德(商业伦理、行为方式)/标志:企业形象(企业形象集成、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形象维护)/统帅:企业哲学(企业哲学素养、企业哲学提炼)

第三讲:“趋势”——企业文化聚焦与走势

变革文化/人本文化/整合文化/智慧文化/学习文化/和谐文化/信誉文化/自然文化/

第四讲:“途径”——企业文化基本架构

一个根本/两项原则/三个作之/四个阶段/五行相生/六大重点/七种方法/八大步骤

第五讲:“融合”——母子文化相生之道

集团公司文化与子公司文化的关系:坚持三个统一/避免三个误区/把握两个特性/

企业文化融合的五大原则:

(一)引领发展原则

(二)循序渐进原则

(三)协调统一原则

(四)求同存异原则

(五)持续创新原则

企业文化融合方式:一是选择复制方式/二是选择渗透模式/三是选择先并存后融合方式

第六讲:“落地”——企业文化建设重点

五大系统:

(一)培训宣贯系统:企业文化策略研讨营/企业文化大讨论/企业文化先导师(催化师)培训/骨干员工培训

(二)组织管理系统:企业文化推委会/企业文化职能管理部门/母子公司的分工管理/企业文化战略规划/企业文化评估

(三)制度匹配系统: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对接/制度文化匹配性审查报告/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规范

(四)文化传播系统:企业报刊/企业画册/宣传片/文化展墙/优秀使命故事集/局域网/短信平台/广告宣传

(五)活动载体系统:重大仪式/主题活动/班前班后会/文体活动 汇师经纪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国化落地

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国化落地

“企业文化建设传入我国已经三十多年,但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迷茫探索的阶段。在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真正把文化融于管理、融入员工行为的企业凤毛麟角。”谈到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段俊平如是说。

为什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流于口号、流于雷同和流于文字游戏,这跟我们的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建设时,太注重西方的一些价值和文化理念有关,咨询公司和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经常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东西给丢掉了。当然,这也与我们的社会一度崇尚西方文明和反传统有关,把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文化体系给否定了,又没有建立新的并被大家认可的文化道德体系。在企业管理上,就反映在过度夸大西方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的壮大和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怎么走?段俊平认为,在企业文化管理上,我们要秉承中国化的思想和理念,中国的企业文化管理必须走中国化道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企业文化管理源自日本,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让日本经济一跃而起,美国企业家们发现日本是靠企业文化管理后来居上的,于是乎,关于企业文化的探索在美国展开并很快扩展到欧洲各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西方企业界已把企业文化管理看成管理的最高境界。1980年代,当企业文化在全球形成探索高潮时,企业文化管理也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我国。

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后,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界也发展出了群众派、学院派、领导力派、解构派、集纳派、实战派等诸多流派。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同时进入了繁荣期,国内开始出现了企业文化咨询的专业公司,一些具备超前意识、管理思维敏锐的企业家也主动聘请专业公司和具备职业素养的企业管理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用文化管理企业。

九十年代,爱维龙媒咨询集团成立,至今已有十多年。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爱维龙媒始终高举中国化管理的大旗,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模式相结合。段俊平解释,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是开放的管理模式,它不是要摒弃西方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把中国优秀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哲学思维模式加入到企业管理中去,是对西方科学模式的完善与补充,它使管理更有技巧性和艺术性,是中国的人文情怀“情、理、法”的完美体现。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所言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的完美诠释。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本土化

段俊平认为,外来的文化看着虽好,但必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你看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通过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才具有了更强劲的生命力。佛教传入中国后,那些不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教派都逐渐消失了,最后传承发展下来的只有本土化了的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特别是禅宗,吸收了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性善论之说,提出了人人皆有佛性的“佛性本有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因此,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的企业文化,必须把它与本土化的思想结合起来,必须是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黑格尔曾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黑格尔讲的历史,就是传统。

说到这,段俊平强调,我们说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否认西方文化,而是不能一味地推崇西方文化,丢掉自己的传统。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把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发挥“定天下之业”和“断天下之疑”的作用,才能把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企业回归良知的途径

国内的成功企业,很多都是企业文化管理中国化的典范。被大家争相学习的华为,虽然有著名的《华为基本法》,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华为的奇迹,源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文化理念结合。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所以会成功,他的秘诀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科学化的企业文化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企业管理中。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是制度流程与人的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段俊平认为,当下中国企业的制度建设已不是最大问题,制度建立以后如何用人性的道德力量去执行它,却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教大家怎么做人,只有懂得怎么做人,才能主动去遵守管理制度,否则制度永远都是写在纸面上的。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回归传统,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的忠、义、仁、善、信等精华的传承,这正是现在很多企业缺乏的,因此,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可以使企业回归良知,避免因没有道德标准而出现危机。一个有良知的企业会得到员工、社会和生存环境的长久忠诚和信任,使企业利益长久化,使企业基业长青。这样的企业,就能避免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等因企业丧失良知而酿成的后果,是挽救中国企业的一剂良药。

推荐第3篇:战略落地文化生根——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战略落地文化生根——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1日 文章来源:和君咨询

项目组撰写娄亚宁整理

浙江移动通信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展望未来,浙江移动面临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剧烈变化,这将构成对浙江移动的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浙江移动的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命题;这对于浙江移动统一内部思想,形成理念指导下的“系统做事的原则”,激活组织与队伍,实现系统变革,迅速形成整体竞争优势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浙江移动不断的致力于“战略落地、文化生根”,使整个组织一直处于战略管理状态。秉承“追求卓越、志在成功”的浙江移动公司通过明确“系统做事原则”,使浙江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接,尤其要与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制度实现对接,形成强有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文化或“系统做事原则”,转化为强有力的“管理行为”或“管理活动”,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组织成员调整各自的行为方式与做事习惯,按整体战略目标的要求行事。使全体浙江移动的全体成员成为自觉的战士,主动地、积极地向企业的目标去努力。

一、浙江移动发展概况

截止2000年底,浙江移动的用户已超过500万,居全国第二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持续高速增长;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结构日趋合理。在业务拓展的同时,浙江移动实施了发展课题和科学管理两大工程,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中国加入WTO后,在竞争方面,国外各类运营商、功能服务商,携丰厚资源、商战经验以及强势经营的模式,日益逼近中国通信领域,参与瓜分通信行业价值链;特别对新业务、增值服务及大客户争夺虎视眈眈,蓄势待发。与此同时,政府监管有所增强且监管的方式已经改变,消费者地位将继续提升等等,这些都将构成对浙江移动的严峻挑战。

面对生存和竞争环境的“大变局”,浙江移动领导人从文化的高度看待市场竞争,着力推动新文化建设。

二、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历程

浙江移动作为中国移动的优秀代表,自成立以来历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由原来的完全垄断移动市场到现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浙江移动自身也由单一的技术部门迅速扩张为功能齐全、多种员工成分并存的大型企业。回顾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主要有三个阶段:形成期、建设期、提升期。

1、浙江移动企业文化的形成期(邮电剥离----1999年初)

1997年,浙江移动刚刚从电信分离出来,有一种被“剥离”的感觉,本着争口气、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谋求快速发展、尽早摆脱对电信的依附等等,广大员工自觉工作,拼命开拓,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恶劣的外部经营环境,强大的工作压力,诸如从建基站、建代销网点,到租传输网等等,每一个过程与环节可谓困难重重,从而促进了内部凝聚力的提高,发育出可贵的“艰苦创业”与“报团打天下”等初始的共同价值立场、共同认同的做事原则与工作精神。

这些价值立场、原则与精神,为浙江移动生存与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目标的实现、企业组织氛围的维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一个尚未建立健全管理流程与规范的浙江移动公司,得以有效运行。

由于当时浙江移动的组织化与职业化程度不高,加之制度性规范较少,基本上沿用老电信的制度;从结构到流程不清晰,分工不太严格,有活大家一起干,有困难大家一起上。所以,整个企业没有处于战略状态与组织状态,尚未形成“系统一致”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使命、最高目标、价值标准与系统做事原则都没有成形。

2、浙江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期(1999年----2001年初)

随着新任领导团队的到位,浙江移动开始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期。当时,浙江移动市场与业务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在这背景下,浙江移动围绕着提高网络覆盖率及网络稳定性,以及快速占领市场的战略方针,强化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使企业运作实现了系统化、程序化与规范化;启动了“企业理性”建设工程,以及等级结构条件下的秩序,确保企业经营系统的有效运行,确保企业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

为了“企业理性”的健康发育,浙江移动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大规模地引进优秀人才,提升人才结构,从而把企业文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浙江移动形成了一套以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公司的核心理念,即“速度、学习、创新+廉政”;明确各级组织要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创建学习性组织;以及加快技术、业务、制度方面的创新。并通过廉政建设,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3、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期(2001年初----现在)

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成长,逐渐对浙江移动形成强大的“价格竞争”压力。浙江移动公司高层充分认识到,要想摆脱低层次价格战的漩涡、赢得未来,必须依靠独特的企业文化,正如徐龙总经理所说:“企业文化是最高的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重点,将历史性地从网络转向服务,仅靠网络创造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路就是:“实施网络和服务双优工程,通过优质、精细的服务来巩固和提升客户占有率,引导服务创新,建设以客户感知为标准的服务解决方案,通过BPR,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通过CRM项目,形成核心能力”。

企业文化提升期的重点是,围绕着整体发展战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牵引下,强化浙江移动企业文化的一些关键性的特征量,引导组织成员在现有的运行体系架构内,进行持续的自我变革与创新,发育新的组织功能,谋求在更高的职业化理性层面上激活员工队伍。尤其要引导各级管理者向复合型职业经理人转变,懂得运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展开经营与管理,推动战略落地、文化生根。

三、浙江移动企业文化体系

中国移动的企业理念体系是浙江移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衡量标准,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理念体系来进行。

1、中国移动企业理念体系诠释

中国移动通信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产业社会的发展趋势,确立自己的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这一使命是在更高的学理上把握了通信社会大势,足以引导企业进入快速成长的轨道;足以激发全体员工的使命感与创业热情。

中国移动的企业价值观就是:“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必须遵循自己的价值承诺,处理好各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或职务关系,持续贡献、创造价值。

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必须落实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去。把市场作为整个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力,在争夺市场和追求客户满意的过程中,寻找到服务顾客、创造价值的机会,使整个企业的经营宗旨统一于“追求客户满意服务”。

任何企业都必然受到各种资源与条件的限制,如何持续地保持价值创造的能力,最终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精神,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运用文化的力量,能否把企业文化作为最高层次的管理,完成精神到物质的转化。中国移动通信信奉的企业精神就是“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形成共同的信念,产生普遍的协同行为,持续地创造价值,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共同的价值创造经历,使我们以及顾客心心相印,有了共同的语言与信念,为沟通的有效性建立基础;这就是企业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

2、浙江移动企业理念体系诠释

浙江移动的领导层认识到已经到来的和即将到来的竞争是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竞争,只有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并真正转化为组织成员的行为,企业才能拥有综合优势并在竞争中不断的保持这种优势。只有深入进行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整合系统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焕发公司的精神面貌。

经过总结和提炼,我们认为浙江移动的企业文化现状与中国移动集团理念体系契合程度很高,并具有鲜明特色。浙江移动的文化理念体系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使命

浙江移动的领导层对浙江移动的使命有着深刻理解,作为一个新行业的开拓者、一个行业早期的唯一代表,浙江移动上上下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一种与行业、与社会共同成长的感觉。这种感觉深刻地体现于电信时代嘉兴公司参加亚洲第一个GSM实验网建设的员工,体现于中国第一个移动电话村的建设开始,体现于浙江移动所开创的无数个行业第一。

环境的突变,竞争对手的加入,各种各样替代产品出现并没有冲淡早先形成的这种使命感,相反,竞争的加剧使浙江移动员工的使命感得到前所未有的迸发,中国移动集团对自身使命的明确表达更加激励了员工。对于“创无线通讯世界,作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浙江移动内部已经有了生动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浙江移动G

8、G9工程的实施让每一个员工体会到了“作信息社会栋梁”的感觉,让浙江移动与浙江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所未有的联系起来;温州正泰集团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宁波海关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施、GPRS的推出让浙江移动再次走在行业的最前列;浙江移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提倡用优质创新服务参与竞争,而非低层次的价格战,从行业大局的角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长期为社会作最大贡献的角度考虑问题,已经成为浙江移动不言而喻发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无不体现着浙江移动作为行业、社会栋梁的企业的使命感。

2)价值观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价值观是“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评价标准和对行为价值的选择标准。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价值观还包括对于企业内部价值信念的要求,强调企业员工秉持敬业、诚信、共同发展的信念。

浙江移动不仅注重自身企业的利益,更加注重服务社会、持续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采职保护和增加社会利益的行为。浙江移动担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无线通讯服务的责任,通过营利来繁荣社会的物质生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浙江移动通过攻“一区”(话务稠密地区)、抓“两头”(地下室和八层以下建筑物)、铺“三路”(公路、铁路、水路)、扩“四场”(商场、市场、娱乐场、游乐场),克服了浙江省地形复杂(多山、多隧道、多涵洞、多风景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条件,在风景点、贫穷地区、文化节和一次性重点工程建设时期,浙江移动不计产出,投入巨资建立基站,基本做到信号的全省覆盖,做到用户随时随地,一拨就通。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精品网络”,树立了市场竞争中不可动摇的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浙江全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3)经营宗旨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经营宗旨是“追求客户满意服务”,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以客户满意为永恒追求和以客户需要为导向的经营思想。中国移动通信身处服务行业,我们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通信业务,更强调细致、体贴和以人为本的客户服务。

浙江移动把“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作为公司管理哲学的核心之一,强调没有客户就没有公司自下而上的价值。强调对市场的把握,根据客户需求、期望以及市场状况,不断推出创新的移动通信新业务,力争获得顾客的尊重、依赖和忠诚,并领导地区移动通信市场的消费潮流。客户服务如此重要,必须将它提升到战略重心的高度来对待。因此2002年被确定为浙江移动的“客户满意”年,2002年,浙江移动的目标是——实施网络和服务双优工程,实现两个领先。通过优质、精细的服务来巩固和提升客户占有率,引导服务创新,建设以客户感知为标准的服务解决方案,通过BPR,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通过CRM项目,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4)企业精神

浙江移动的员工身上,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精神。

(一)改革创新精神 浙江移动的管理层对创新曾有过独到的阐述:创新就是在以客户为导向主旨下进行体制的、管理的、技术的、营销服务的创新活动,也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作为一个现代通信企业,浙江移动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企业内部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尤其是“活力2000”、“活力新世纪”等活动的开展将浙江移动内部的创新推上高潮,大量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00年,有80%以上员工参加了创新活动,全公司共收到创新提案560多个,具体落实达200多个,146个创新提案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2001年,浙江移动又进一步推出“活力新世纪”创新活动,仅一季度提交的创新提案就超过了2000年的总和。创新,已经成为浙江移动管理的组成部分。公司已构建起纵横交错、统筹安排的创新活动管理体系:成立了创新评审委员会,界定了创新活动的定义、内容和范围,对创新课题的申报、评估、认定、实施,成果管理及评审奖励办法的流程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建立了各部门,分公司内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渠道以及各级分公司横向的管理渠道,在对一些有价值的创新点子进行推荐、评估、认定后,再通过上述各种渠道对其整合、深发、统筹安排,已形成一个系统。

(二)只争朝夕精神

对于危机意识,浙江移动的领导层自从徐总上任伊始就从世界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视角很早就明确提出过,并将“速度”作为浙江移动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那时外部竞争没有现在这样激烈,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其他“只争朝夕”对于员工来说并没有真切的感受。竞争的来临和不断升级使这种公司早已倡导的理念很快就深入人心,特别是一线业务主办群体和一线承担经营责任的基层管理者。他们认识到速度就是一切,就是要比竞争对手更快更迅捷,工作中主要抓住速度的四个方面:网络接通速度,网络运行速度,市场响应速度,工程建设速度,从而保持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三)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创业可以说是浙江移动最为久远的文化传统,未剥离时从事移动业务的人就是在一个传统的企业中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事业,剥离后又增加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恶劣的外部经营环境,强大的工作压力,诸如从建基站、建代销网点,到租传输网等等,每一个过程与环节可谓困难重重,不愿服输的浙江移动人油然而生一种艰苦创业的豪情,这种感觉在每一位老移动心中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湖州运建部门的老工程师刘工为寻造合适的基站站点拿着仪表罗盘走遍了德清的山山水水,被当地人称作“风水先生”,丽水的陈国民四个月爬了一千座山,衢州的金经理等等,不胜枚举。这里有老工程师,也有年轻的业务骨干,可以说艰苦创业的传统已成薪火相传之势。直到现在,相当一部分内部凝聚力还来源于对创业时期的传统继承。

(四)团队合作精神

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消除了部门间壁垒的公司。它们的职员像团队一样协同工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浙江移动认为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的协作高于独立单干,提出了内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概念,员工们试图使他们的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都感到满意。浙江移动从邮电分离之时就自生出一种抱团打天下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精神伴随着浙江移动渡过了创业期,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后虽然有所削弱,但得到管理层倡导和保护,延续至今。

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位于战场最前端地干部员工进一步感到团队协作的需求,自发而广泛的协作随处可见,班组、基层员工团队意识较强,社会化用工的归属感比较强,各级管理者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进一步弘扬团队协作精神的需要,在内部宣传和制度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安排。

360度闭环考核使得每一位员工必须重视与公司内部各有关部门和同时的关系及合作,而最终客户满意度考指标的引入则迫使各部门之间打破原来的科层障碍,为了大家共同的客户而主动的寻求合作。此类制度还有许多,制度的保障使得团队精神在浙江移动已又较深根基。

5)服务理念

浙江移动在公司内部贯彻“沟通从心开始”的理念,加强了员工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在浙江移动,管理层对员工的生活待遇普遍比较关心。他们深知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员工的满意给企业带来绩效。具体而言员工的满意为企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表现——出勤率、生产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员工把这种满意的情感带到工作中去,长远影响自己的工作行为,最终决定了企业良好的绩效。

在外部,加强了浙江移动员工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浙江移动的客户服务强调以客户感知为标准,这就决定外部与客户的沟通对于浙江移动十分重要。整个公司上上下下以各种形式强化与客户的沟通,“全球通俱乐部”、“金华手机节”、“四个一工程”公司统一的政策与各地特色相结合构成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的立体沟通体系。

四、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

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浙江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随着公司战略转移和经营模式的转型或提升,浙江移动在原来变化较少的环境中形成的企业文化也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6个方面,浙江移动要实现“公司战略落地、组织发育与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的目标,必须系统解决这6个方面的矛盾:

1、高层战略与基层执行的矛盾

现有浙江移动省公司的整体组织结构,属于“直线职能制”,强调直线管控。随着经营业务的迅速发展,为了加强纵向指导与管理,每年出台一系列管理举措;为了检查落实,省公司职能机构不断下达文件以及索要报告与资料。这就推动着分支机构不断增加管理层次,上下对口、职能雷同。导致组织结构单一,单纯外延扩张,所谓“肥胖而不是强壮”。

规范化、制度化与程序化的命令指挥线路不断变得漫长,导致一方面公司高层的战略意图难以得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公司基层因得不到系统有效的支持,而陷入区域市场繁杂的业务或事务之中。丰富的“官僚层级”,不能有效地面向市场,把资源配置在产生成果的方向上,只是简单传递省公司决策性文件;形成庞大的“文件收发”体系,上情难以下达,执行不免走样。

2、理性规范与变革创新的矛盾

浙江移动组织的规范化影响到成员的受控程度。每个成员必须按规范以及事先制定的计划行动,看似很活跃的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如“创新提案制”,其受控程度是很高的,必须按事先规定,由省公司企划部收集创新提案,转交相应部门评比,由市公司具体执行,这种活动很难转化为有组织的大规模创新,很容易流于形式。

3、等级秩序与员工成就的矛盾

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员工成就问题在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员工个性成熟客观上存在一种倾向,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单一能力到多种才干、从兴趣多变到专心致志、从服从到支配;随之内在需求特征越趋明显,强调个人增值、贡献被承认、参与决策、有作为、有成就、有自由创造的机会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合理的管理体系,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与技巧。

然而,浙江移动的管理者队伍主体上来自电信部门,多数属于技术人员,知识与经验相似,难以形成复合型人才结构。加上严格的流程、结构化了的组织,以及目标导向的纵向管控体系,使管理者的思维被局限在本职岗位上,被限制在具体工作中与绩效指标上,妨碍了管理者的全局观与发展观;进而,也妨碍了管理人才跨部门流动,以及复合型管理团队的培育。组织成员普遍的成就感问题日显突出。

4、长远目标与当期业绩的矛盾

由于公司强调对当期业绩的考核,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级经营者将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当期业绩的完成,而无暇考虑公司的长远目标;加上,上述的缺乏组织柔性、复合型管理团队、职务的自由创新空间与员工队伍的心理默契等等,使全体员工难以做到依靠单项或系统的“组织创新能力”,在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有效处理长远目标与当期业绩的关系。

5、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估的矛盾

随着市场竞争从网络历史性地转向服务企业内部价值创造重点也开始从网络建设、运营维护转向客户服务:谁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谁就能够赢得竞争,一线人员的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将决定能为客户、为企业本身创造多少价值。

虽然浙江移动省公司人力资源部、各地分公司对公司以往的人力资源政策已开始进行反思,但到目前为止上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出台,现行的价值评估标准与企业实际价值创造已有脱节。如果能够将对公司的评价和人力资源系统与内部精神相关联,那么就获得了创造与公司的外部系统相和谐一致的强大而统一的公司文化的机会和条件。

新的竞争形势要求浙江移动将大量的优秀人才配置到一线参与竞争,但现有的绩效和薪酬体系不能有效地将市场所急需的优秀人才牵引到市场一线,而且知识需求与培训效果的矛盾也较突出,这已经影响到企业现在的竞争力,并且将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6、程序规章与反应速度的矛盾

经过几年的建章建制,浙江移动在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理可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日常经营的计划性、可控性增强,但以往的速度和灵活性却因此减弱。

新的市场形势对速度的要求极为苛刻,没有基本的反应速度根本不可能在市场中立足,这就要求为了赢得竞争必须随着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变换做事方法,严格的制度、程序虽然保证行为的质量,但有时候却极大的影响反应速度,从而影响竞争力。在多变时代的生存法则是对环境的反应要快于环境自身的变化。

如何使现有的大量制度规范促进竞争而不是妨碍竞争,如何在大量规章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保持原来创业时候的灵活是浙江移动面临的崭新却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制度化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走过的一段路,但制度化的同时却要谨防制度本身所带来的弊端--过分的机械化。

五、浙江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提升

1、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理性规范与变革创新、等级秩序与员工成就、程序化与反应速度三对矛盾的根源,归纳到一点,都是由于文化管理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指导具体行为的系统做事原则,造成制度和规范的刚性与管理现实的灵活性的矛盾。

高层战略与基层执行、长远目标与当期业绩、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价三对矛盾也可以归结到文化建设的原因:企业文化的宣传与贯彻不到位,组织成员未能形成统一的思想,没有达成共同的心理契约,使得企业理念的理想和企业管理的现实脱节。

浙江移动存在的六大问题,都可以找到其文化建设上的根源,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不到位,造成了高层战略与基层执行、长远目标与当期业绩、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价之间的矛盾,缺乏衔接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系统做事原则,造成制度刚性和管理现实的灵活性的冲突,造成了理性规范与变革创新、等级秩序与员工成就、程序化与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最终的结果都是组织中的成员未能达成指向企业共同目标的基本心理契约,各级管理者没有完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员工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成就,难以从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

2、引出文化提升的思路

浙江移动问题是现行的组织不能有效地支持既定的战略落地,或背离总体战略意图。但是又不能直接去调整正在运行之中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而只能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去内生一种自我变革与创新的力量,在现有的组织形态下或组织框架内,按“现实见利见效,未来有战略意义”的原则,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入手,发育新的组织功能或组织能力;逐渐推动组织的进步,逐渐强化组织对战略的支持力度。企业如水,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谋求出路。

浙江移动经过规范化、程序化与系统化,完成了组织化的过程,使整个组织处于管理状态,这是一种进步。引用西蒙的话说,管理良好的组织,对达到重要社会目标是有利的工具。进一步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理性”,使组织成员超越组织的“制度化理性”,使现有的企业的外在制度内化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的骨子里,使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获得“组织人格”,以其内在的职业操守替代外在的规章制度,从而成为自觉的战士;在于简化和提炼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公理体系”或“企业理念体系”,进而诠释并演绎出一套“系统做事原则”,并以此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组织行为”,使其能够做到按战略要求展开自觉地、有效地协同。以制度背后的原则替代制度本身来指导员工日常工作。

浙江移动现有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特征,这就是注重规范、业绩目标、秩序、管理权威与人文情怀等。面向未来以及现实竞争,浙江移动需要强化一些重要的企业文化因素,使组织创新、自我变革、管理者责任、员工成就与团队合作等特征量更加显著起来;尤其要使每一个管理者懂得运用企业文化的力量,营造浙江移动新的企业文化“重力场”,提高组织的柔性。

3、明确文化提升的内容

1)强化企业理念宣贯,使之真正深入人心

浙江移动提升企业文化的首要工作是进一步诠释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并在实际中强化宣传与贯彻,使之真正深入人心。

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宣传贯彻中国移动的企业理念体系。比如在地市公司的中高层的访谈中进行思想渗透,呼唤出管理者的文化需求;结合中国移动核心理念体系的诠释宣贯讲座中讲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联系浙江移动的具体情况和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对中国移动的使命、价值观、宗旨、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说明,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举办员工座谈会,并通过发动大家基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讲出身边发生的故事,使大家感觉企业文化并不遥远,它们就是浸透于身边的具体而微的点点滴滴之中。这些工作都可以引发浙江移动上上下下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思考和讨论,为创造良好组织文化氛围,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贯彻企业理念体系,制定系统做事原则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理念体系”,系统回答了我们何以存在,我们如何存在的哲学命题。这就为浙江移动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公理”,使我们能够并且必须演绎出一套系统做事的原则,以指导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的展开;确保分散状态下的各项决策具有内在一致性,确保分散状态下的各项行动都能有效指向既定的共同的战略目标。使战略落地、文化生根。

电信业的垄断格局已经打破,企业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未来,依靠双赢原则,在更高的价值创造基础上,与产业相关者展开真诚的合作,激活组织的各项要素资源,使顾客的需求及时转化为商业价值。

企业还将通过提高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或净值报酬率,实现对股东的高回报,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只有凭借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以及资本运作的杠杆,才能确保资金来源,持续不断地强化企业的组织过程。

企业经营活动的系统做事原则要求企业深刻地认知市场。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是和相关者的利益直接相连的,浙江移动为利益相关者贡献价值必须落实到各项经营活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创造经营业绩、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市场地位活动中去。必须明确这几方面的系统做事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目标。

整体业绩或“最终经济成果”,集中体现在“利润”或“净值报酬率”指标上。整体业绩的系统做事原则从根本上指导我们以往经营与管理的各项具体举措是否正确得当,保证我们是否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

提高效率是产业社会唯一“绝对正确”的原则,产业社会有效性的本质命题是“决策与协同”;效率的系统做事原则就是按照共同的价值立场,进行系统的决策;按照共同的决策,展开整体的协同。我们要本着“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精神,去提高“决策与协同”的有效性。

市场地位是产业社会中的立身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获取社会资源或收入来源的基础;丢掉市场地位,等于失去未来生存与发展空间。这方面的系统做事原则就是:在未来的竞争中,浙江移动必须以市场占有率与顾客占有率为导向,与对手展开竞争或合作;必须聚集组织内在的力量,去聚集与发展顾客,深化与顾客群的联系。

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做事原则则是企业内视的结果。仅仅明确对外的经营活动系统做事原则是不够的,要实现“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就必须把企业的价值理念真正转化为组织成员的行为。必须使浙江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接,尤其要与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制度实现对接,形成强有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强有力的“管理行为”或“管理活动”,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组织成员调整各自的行为方式与做事习惯,按整体战略目标的要求行事。企业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要将企业的核心理念贯彻到日常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中去,必须从这几个角度入手,形成制定与实施战略、组织设计与变革、人力资源激活与考评各方面的系统做事原则。

某种程度上,战略就是系统的做事原则;对于浙江移动来说,竞争战略就是参与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竞争的“系统做事原则”;就是明确如何选择客户群、如何有效地创造并获取价值、如何控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确定经营业务范围等原则。

组织方面的系统做事原则就是按战略实施的要求,把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结合起来;同时,按“整体有效”的要求,确定基本的组织方式,确定各部门的基本职责与目标任务,以及相对价值或贡献排序;进而调整组织内部的行为关系,使新机制在组织形态上找到落脚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做事原则就是激活人力资源,就是按生存竞争的“公理”,并在组织与制度上作出安排,促使各级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不断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激活就是要确定各部门与各职务的价值,尤其要确定各部门主管及要职要员所作的实际贡献,以此来确定价值分配;激活就是要释放每一个员工“人格”上的内在力量,包括抵御竞争压力与感受成功喜悦的能力。

3)达成共同价值承诺,形成基本心理契约

文化提升,强化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让各级管理者承担起责任,让员工富有成就感。只有真心认同了企业的核心理念,真正奉行了组织的系统做事原则,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才会形成基本的心理契约,我们才能提升有组织的管理能力,获取企业文化上的核心竞争力,支持未来的发展战略。

管理者责任:进行文化提升,必须要让各级管理者承担起责任,各级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力量。管理者既是企业文化的宣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贯彻者,作为宣传者,管理者首先自己要理解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等核心理念,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工作的价值,然后向员工宣传企业的核心理念,帮助他们明确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作为企业文化的贯彻者,管理者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以身作则地在日常管理中贯彻企业的核心理念。管理者自身的行为对员工来说,就是企业文化最好的宣传和贯彻。

浙江移动的未来系于管理者队伍的激活,系于管理者承担责任的意愿与承担责任的能力,系于复合型管理团队的发育。每个管理者必须以更高的绩效目标与创造价值的能力,并经过系统的评价获取对等的报偿,包括经营管理上的成就,利益分配与晋升等人事待遇上的好处;以此避免管理阶层的平庸,以及管理职位的过度膨胀与管理阶层对权利的掠夺。要在制度上明确各级管理阶层行使权力的基准,确保各级管理者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确保权力行使的结果合乎公正;以此形成相应的社会机能,防止权力的截留与滥用,防止政治机能的恶化。

员工成就:强化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让员工从企业文化中获得使命感和成就感,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成为自觉的战士,心甘情愿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组织的活力或生命力,存在于组织起来的员工队伍之中,存在于员工队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普遍意愿之中,存在于每个员工天然人格上的潜能之中。有组织的努力,目的就是要激发这种意愿,获取这种人格上的内在力量。组织有效的员工队伍,是浙江移动的财富,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要创造机会,让每个员工都能在有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成就共同的事业,实现个人的价值;都能依靠不断发展的共同事业,追求个人职业生涯的高深境界。

组织的全体成员达成了共同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契约,企业有了愿意承担责任的管理者和拥有成就感的员工,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就有了真正的载体,“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价值观才不会落空,“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宗旨才不会成为口号,“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企业精神才有人去发扬光大,才能够真正履行我们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最终文化才能够真正生根,战略才能够真正落地。

推荐第4篇: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工作半年度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工作半年度总结

企业文化作为凝聚一个组织的力量,它能提供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使团队中的人们能够求同存异,进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这是对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北仑分公司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分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把企业文化传递给每位员工。

北仑分公司对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进行区分,进一步细化企业文化对他们各自的要求。根据企业文化的四大品性,就诚实正直而言,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公平公正、诚实守信,而对员工则强调言实守诺、尽职尽责。就谦逊自律而言,对管理者的要求是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尊重下属,而对员工则强调持续学习、人际和谐。就积极进取而言,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寓教于人、团队卓越,对员工则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就奉献精神而言,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克己奉公、有公仆情怀,对员工则强调岗位奉献、帮助他人和保护公司资源。凭借思想与目标的明确性,我们以共创文化、服务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关爱文化、绩效文化、精细文化等八项文化工程为具体依托。

北仑分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过程,在建设特色企业文化中,注重贴近实际,找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注重塑形象,育精神,抓经营。

一、结合实际,加强宣贯

北仑分公司根据公司的特色每月制作企业文化之窗,目前为止已经制作企业文化之窗7期。从纪要策问、市场攻略、员工风貌、品质服务、卓越网络、社会责任、精神文明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上墙。定期对公司本部和支局进行更新,使一线员工能及时了解公司的情况。

加强企业文化内部的宣传,利用OA、公司内部环境宣传物的悬挂,员工大会、员工代表大会、支部会议、早会加强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宣贯。加强对新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使员工不仅仅知道我们企业的文化,而且能从这个环境中体验到我们的企业文化。

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线员工的心理管理墙,在心情管理墙上留出一部分空白供员工写出心情感悟,让员工之间相互激励,同时根据心情管理墙能让店长、支局长能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不让员工不好的心理情绪积累。对员工进行心理谈话记录,及时排解员工的不良情绪。

开展管理人员谈企业文化,员工谈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小故事征文工作,从3月5日开始的企业文化小故事的征文活动,截至6月底已经上报市公司企业文化小故事28篇。在6月份进行的企业文化展板PK活动,北仑分公司根据公司前期开展的活动对有针对性、能反映地方特色的企业文进行了整理,制作了企业文化展板交市公司,经过激烈的评选,北仑分公司的制作版在PK中获得了二等奖。组织员工参与企业文化阶段性测试,组织员工参加满意度问卷调查,参与人员达到了100%。

二、内修外显,彰显社会形象

全体员工在支局长的带领下于2月2日一早便清除了门前的积雪,并在台阶上铺上纸板防滑,在一番奋力除雪后,我们移动营业厅门前便成为整条闹市街上最整洁、行走最安全地段,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深深的移动蓝成为街上的一道亮点,款款的移动情也点燃了路人、客户心中的一片温暖。

(2)新春佳节即将到来,2月4日上午,北仑支部的部分党员看望了与

支部结对的“空巢老人”於福利老人,送上了节日的慰问品,同时也转达了北仑公司党支部全体成员对她的美好祝愿。

(3)3月12日参加计委和新矸街道妇联的植树节活动,为建设北仑美好

的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4)3.15组织各支局深入当地街道开展宣传活动

(5)4月15日到余姚分公司汇报企业文化落地情况,并做好汇报材料,

携带好创建成功的台帐。

(6)4月25日参加新矸街道巾帼文明岗会议,听取文明岗下步工作安排,

积极配合街道妇联的工作。

(7)参加4月30日新矸街道组织的“迎接奥运 传递文明”活动,在距离

奥运会开幕100天之际,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奥运会的召开增添色彩。

(8)在5.12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北仑分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员工了解地

震情况16日完成捐款17475元,有167人参加捐款活动。在捐款的同时,给员工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教育课。

的示范作用,使我们公司的巾帼文明岗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10)6月份,为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的检查,作为北仑区服务业的“窗口”单

位,北仑分公司积极配合,做好迎检工作。把文明城市检查的几个问题再次重申,强化窗口服务,严防明查暗访,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为宁波创建工作尽心尽力。

(11)为严厉打击破坏通信设施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宣传保护通信设施

相关知识。6月13日上午,我们中国移动北仑分公司派专人在北仑大润发超市门口设摊,积极参与宁波市军警民联合开展保护通信设施宣传活动。

三、找准切入点,凸显业绩

在北仑分公司的各支局、各部门经常召开圆桌会议,用一串数字让员工看清了自己一段时间的经营业绩,认清了目前的形势,并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危机,加强了每位员工的危机意识。接下来,会让每位员工依次进行发言,对个人一段时间的工作做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做计划、表决心,部门、支局负责人会分别给予了点评与鼓励。

同时北仑分公司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室内拓展,通过小游戏,发现大问题,然后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深刻了解协作精神和多赢,打破惯性思维和做法。在员工齐心协力下北仑分公

司上班年取得了888劳动竞赛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业务收入18170万元,超过预算计划进度.四、企业文化建设尚存在问题

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北仑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部分员工存在一定的惰性没能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经营与管理

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员工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搞文体活动;也有人想当然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职工的娱乐文化。

2、企业文化建设难形成合力。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

的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

源于其自身独创性,但是由于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不够,往往会缺乏创新。

五、下一步计划

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努力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找准北仑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动员员工集思广益,鼓励各部门、支局把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报给分公司综合办,综合办根据实际可执行性来加以运用,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

2、继续定期利用多媒体抽测企业文化的知识,巩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

3、加强综合办和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利用周会进行交流,使企业文化的各项措施能有效地执行。

4、从公司一线发掘能反映企业文化的人物进行宣传,以生动的事实教育员工。

推荐第5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及落地实施方案[材料]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及落地实施方案

一、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做公司的目的是企业基业长青,追求可持续增长;不断创造客户价值的,形成一个强组织、强执行力、法治管理,效益第一的团队。**作为**行业新秀,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公司所有员工对待工作较为积极主动,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制定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有利于公司有组织、有系统地建设公司文化,落实公司文化理念并进行持续提升。实施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是建设**新秀**,使之成为**受尊重**的保证之一。

在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行政计划中心对各活动方案进行总结整理,形成完善的实施细则,作为公司长足发展重要依据。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企业文化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不断强化、反复灌输、考核评估与动态完善的过程。因此,**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 二)一致性原则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建设实施的主题是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组织行为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从而确保文化理念在公司中生根。 三)系统性原则

**文化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传播、评估、持续改进的系统,同时在建设手段上也是一个包含如培训、典型示范、文化活动、**网站、**月刊及外部媒体渠道的相互协调的多样化系统。

三、文化建设中不同员工的角色定位

一)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是**文化理念的倡导者,文化实施的发起者、推动者和第一执行者。高层领导班子对**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强力推动和身体力行是**文化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 二)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是**文化的主要推动者,是本部门文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承担起**文化的日常宣贯、培训、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三) 基层员工

基层员工是**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应主动学习和领会付琳娜文化的内涵,认同**文化,融入**文化,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文化。

四、文化建设实施的阶段性目标

一)第一阶段(**年*月至*月):

(一)行动计划

1、针对新进员工及现有员工,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宣贯,强调商业人格、结果交换、职业心态等工作价值观。完成**文化理念的学习与培训,使全体员工熟知**的文化理念。

2、建立**网站,使之符合**文化理念。

3、*月底前由营销策划中心策划,行政计划中心牵头组织公司全员进行“**之星”评比活动(详见活动细则)。

(二)行动计划注意事项:

通过**文化理念的宣讲,全员做学习心得,使**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以达到统一员工理念为目标。

(三)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责任人:人力资源主管。

二)第二阶段(****年*月至*月):

(一)行动计划:

1、建立健全公司各种文化管理制度及流程。

2、积累**文化管理的培训、传播、考核、评估、提升系统和人才队伍。

3、结合公司实际运作需要,进一步梳理文化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4、各项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为广大员工所认可,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5、每月集中进行一次中、高层文化讨论分享会,分享会主要讨论公司内外部文化落地实际情况和解决办法。再由中层管理分别对基层员工进行宣贯。

(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责任人:人力资源主管。

三)第三阶段(**年*月至**年*月 ):

(一)行动计划

1、行政计划中心必须具备规范、有效的**文化管理的组织和能力。

2、通过对公司企业文化宣贯,使企业文化成为中高层管理者最主要的管理语言和管理手段。

3、各部门培养一名企业文化培训讲师,使新员工能够很快被优秀的文化所同化,并成为**文化坚定的信仰者和传播者。

(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责任人:人力资源主管。

五、文化传播

一)文化培训和交流

(一)新员工的文化培训 主要对象:新员工 主要内容:《公司员工手册》、《文化故事集萃》 主要方式: 讲授(《公司员工手册》) 自学(《文化故事集萃》) 主要讲授人:文化培训讲师 组织者:行政计划中心

(二)主题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的主题,分为问题性和经验性两大类。

1、活动主题的确定

1)问题性活动:对公司反映较为集中的经营管理问题,要分析问题来龙去脉和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原则,根据问题的典型性和重要性筛选出研讨主题。

2)经验性活动:对公司表现出的优秀经验,可以提炼为公司内部学习标杆,根据经验典型性和类别,以及公司管理活动的主题和热点,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活动内容

1)问题性活动:汇综对问题现象的描述、交流不同部门对问题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观点、研讨问题解决思路,逐步形成标准化地处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验性活动:介绍标杆行为的内涵、成功经验,交流对其它部门或业务的借鉴意义,研讨推广经验的举措。

3、主要方式:讲授、研讨、现场会

主要讲授人:问题性活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经验性活动:标杆行为的优秀员工代表

4、参加活动人员

相关部门负责人、主管及核心员工

5、关键点

1、主题活动前要征集建议,必要时候组织调研,以确定对公司管理有典型意义的主题,并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交流准备;

2、主题交流由行政计划中心专人进行后续工作跟踪与反馈,注重对研讨成果的落实。

(三)成果固化

由行政计划中心将培训和交流内容整理成规范、简明的书面材料,交公司资料室统一管理存档。

(四)实施时间

1、新员工入职当天,由文化培训讲师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培训,新员工写学习心得。

2、主题交流,每季度进行一次。二)典型示范

(一)典型塑造的原则

典型体现公司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典型在特定方面具有突出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感人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可模仿性

(二)典型的类型

个人典型 团队典型

(三)典型的主题

根据公司管理需要,选择若干主题树立典型,例如:“**之星”全员参与,业绩评比“服不服冠军榜”“明星员工”等。

(四)典型的推广

通过网站、月刊、会议、文化墙公示等宣传典型个人和典型团队的事迹。对典型个人的宣传要深入挖掘成功内因,应通过事迹和绩效,重在对精神和品德的宣传。对典型团队的宣传要淡化团队领导的影响,应通过对事迹过程的分析,重在对团队合作方法的推广。

(五)典型的奖励

“**之星” 每两月获得明星榜荣誉的两名明星员工,将得到总经理奖励价值++++元的明星礼品一份和**之星奖状一张;“服不服冠军榜” 每月月销售冠军将获得价值++++元奖品一份 + 销冠奖状一张,并给予月刊、网站介绍成绩和培训机会。

三)典礼仪式

(一)典礼和仪式的作用

营造喜庆气氛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增强员工自豪感 向社会展示公司形象

(二)典礼和仪式的主要形式

1、新员工欢迎仪式——体现公司的以人为本和用人理念,使新员工在进入公司时就感受到公司文化的魅力。

2、年会——突出喜庆气氛,组织周密,运作高效,使大家体会到大家庭的欢乐,人际关系的协调。

3、开工、开盘仪式——使员工看到公司的不断发展,树立员工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四)文化故事编辑

(一)故事更新的周期:每年一次。

(二)故事编辑:行政计划中心。

(三)故事编辑的主要工作:设计故事撰写规范及事例,下发文化故事征集通知,收集故事并整理。

(四)选择若干故事在月刊发表,更新**公司《文化故事集萃》。五)文体活动

(一)文体活动的原则

1、针对公司员工的特长和爱好

2、严密组织,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3、做到广泛参与、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员工

4、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和荣誉

(二)文体活动的类型

1、健身娱乐活动:爬山、郊游

2、大型集体活动:年终晚会、集体旅游、拓展训练等

(三)活动时间

以不影响业务工作为原则,每年*月和*月展开。

六)员工沟通

(一)总经理信箱

1、对象

总经理信箱面向公司的任何一位员工。

2、意义

鼓励大家勇于反映重大问题、积极提出重要建议,也便于总经理掌握员工最真切的工作体会与文化感受。

3、信箱管理

信箱由行政计划中心指定专人管理。

4、信箱管理员的职责 1)每天收取信件。

2)信件分类整理。将信件按轻重缓急分类,建立目录,篇幅大的信件要做出摘要。 3)信件转发:每周转交一次

4)信件的反馈:信件必须在一周内给予反馈,由总经理直接反馈,或由行政中心经理反馈。反馈的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也可以面谈或电话。

5)负责监督信件处理意见的执行。

七)中层管理分享会

(一)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以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形成公司内部学习分享成功经验的机制为目的,每季度一次。

(二)活动流程

确定主题——会前准备——与会代表典型发言——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形成纪要——推广经验

六、保证措施

一)认识到位 二十一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对公司经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创建企业文化形成的文化力如凝聚力、创造力等,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新的世纪,拥有这种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 二)制度到位

任何工作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创建企业文化必须狠抓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考核制度。加强考核是企业文化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的重要手段。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年终有验收,考核结果纳入部门薪资体系,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层次清楚的格局。 三)教育到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员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则是培训。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员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应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公司总体情况和员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典型标杆引导群体行为。通过营销评比、全员评比、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等形式将企业文化引向深入。

七、总结

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强大力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国内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通过深入地进行企业现状分析,只有使企业文化方案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理念层、制度层、器物层三个层次,由内及外、由内涵到表现,分层次、有步骤进行企业文化以及亚文化的宣贯,从而才能较为全面地形成企业文化系统。使企业文化能够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被更多的企业员工认可,成为指导成员行动的软规则,才能切实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推荐第6篇:战略落地,文化生根――重庆邮政万州区邮政局企业文化建设纪实_讲解

战略落地,文化生根

——重庆邮政万州区邮政局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采天地之精华,铸万邮之文化。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依高峡,傍长江,怀平湖,孕育出雄胆智谋、开放包容、勤劳团结的人文文化。万州邮政吸收地方文化精髓,着力发扬万州人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一面,顺利完成了机制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同时还形成了独具万州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10年,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交通行业优秀企业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联合授予“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年度优秀单位”的光荣称号。

从2009年开始酝酿、2010年形成的《万州区邮政局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对万邮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以企业发展战略为舵,进一步摸索出了促进企业文化生根、提升管理能力、培养管理人才的系列办法,有了明确的建设纲要和目标,形成了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一、鼓励创新的文化 ——增强开拓进取的动力

万州邮政一直秉承“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别人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别人想到了,我们要做得更好”的创新理念。随时随地不断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反复强调大局与强局的差距,指出企业必须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不断增强开拓进取的动力。万州邮政屈光明局长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动态,对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超前的思考,早在09年,就提出了“十二个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地指出万邮发展要注重农村向注重城乡转变、注重金融向注重全面转变、注重规模向注重结构转变、注重结构向注重收入转变、注重收入向注重效益转变、注重效益向注重利

润转变,经营业务向经营客户转变、经营客户向经营人心转变、全员营销向团队营销转变、产品营销向方案营销转变。这“十二个转变”,在全重庆市是比较新颖

先进的,在当时万邮的思想理念中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对万邮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0年被纳入本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理论的创新为实际行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2009年,万州邮政敏锐抓住农村田间地头“院坝会”这一民俗,探索了邮政农资分销新模式,在院坝会上开展农资促销、种养殖技术讲解、国家服务“三农”政策和邮政业务宣传等活动,深受百姓欢迎,使邮政“院坝会”在农村地区更加深入人心,带动了邮政多项业务的发展。

“复制”也是创新,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借鉴别局的优秀做法,以其为蓝本进行再创新,并要比蓝本做得更好。09年,万州邮政学习天津经验,在重庆市率先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和信报箱建设,在全市第一个被纳入区委、区政府十大“民心工程”,之后,万邮拓展思路,积极争取到将村邮站、报刊亭建设与社区服务中心、信报箱建设一并纳入区委、区府十大“民生工程”,统称“邮政便民服务工程”。“邮政便民服务工程”深受百姓信任和拥护,得到了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的亲笔批示肯定。万邮还创新借鉴了江西邮政“两新三好”经验,将“团队面貌新、局容所貌新、服务好、管理好、发展好”细化出各项标准要求,步步推进城乡邮政网点软、硬件的建设,并推广到万州片区局,目前片区已经建成7个“两新三好”示范网点,成功验收48个第一批达标建设网点,初效显现。

二、崇尚学习的文化 ——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

万邮充分贯彻“人才强邮”战略,以“建优秀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价值观,将打造一支“重发展、善经营、懂管理”的员工队伍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领导带头、教育培训和考察学习为切入点,深化“建学习型企业,育知识型员工”理念,逐渐在企业形成重视学习、热爱学习、竞相学习的风气。

万州邮政在全市率先建设视频会议系统,长期坚持对全局员工开展业务技能、从业素养、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周学习、月学习及学习感言交流活动。万邮非常注重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先进理念知识的培训,常组织员

工学习余世维、曾国平等著名学者、专家现场讲解的《当好部下的艺术》、《领导商数》、《从责任走向优秀》、《中国式管理》等优秀课程,开拓员工视野,解放员工僵化思维,帮助扭转落后职场行为,努力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2010年举办了12期计1108人次的员工技能培训鉴定;送培各专业管理人员、支局长参加市公司和石家庄的各类培训达89人/次;组织了6次166人/次的管理人员参加名仕学院余世维等教授和恒锐达职业经理人培训曾国平等教授的管理课程培训。

在“学习型企业建设”中,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带头学习,起到了模范作用,屈光明局长是一名复合型知识型人才的突出代表,曾荣获“重庆知识型职工”称号,不仅自己热爱学习、广泛涉猎各科知识,还亲自对员工上课,他善于从自己所学中总结归纳出脍炙人口、一针见血、有深厚启迪意义的短句,如“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等,好记又易懂,在企业内部广为流传。他常向大家推荐好书,甚至将一些经典文段摘抄下来,如《支局(所、班组管理要“三多三少”》、《变中求索》,挂在办公网上与大家分享,在员工中产生热烈、积极的反响。万邮还强调放宽眼界,跳出重庆看万州,跳出邮政看邮政,积极组织员工出外省学习考察,如学湖北恩施,学江西赣州、上饶,学河南的新乡,向竞争对手学,向同行学,在现场对比中,进行深刻的“找差距、谋发展”大讨论活动,为万邮解放思想、攻克发展瓶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秩序活力的文化 ——凝聚团队协作的战斗力

万州邮政将“规矩人性、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秩序活力”作为万邮企业氛围的核心来建树,一方面,要求规制必须严格,秩序必须整肃,一切企业行为都要有章可循,如此以保证庞大结构的协同和安全稳定;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做到刚性、柔性、人性的统一。

近年来,万邮紧锣密鼓开展了“双定”工作,对岗位高标准、严要求地定额、定员,并开展流程优化工作,加强了工时精细化管理。2009年,万州邮政在全片区率先实行分局制,打破原网点管理体系,对全区116个网点、24个支局划片分成6个分局进行管理,形成“分局—支局—所”的

管理模式,层次清楚、责任明确、逐级把关,使管理重心向生产一线纵深推进。在机关内部的整合上,根据商函和集邮在人员配置上、业务属性上等的部分共性,将商函公司和集邮公司合二为一进行管理,有效加强了两项传统邮政业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随着邮储银行的成立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分营,万邮较早建立了有利三方协作的协调机制和联动发展机制,理顺了管理关系,完善了监督体系,明确了双方在业务发展中主抓、共同抓、协作抓的发展模式,促使三大板块分而不离、合而不乱、和谐相济,得到了市、区银监局及市邮政公司的高度肯定。万州邮政还制定了《经营管理者管理实施细则》对二级机构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原则、管理权限、选拔任用、考核培训、激励约束、交流、免降辞职、后备人员等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有束有放的用人机制来推动企业秩序活力氛围的建设。企业开展的“劳动竞赛”、“结对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了全员比、学、赶、超的活力,掀起了企业敢拼敢闯、勇争第一的劲头。同时,万邮还通过“手拉手帮扶”活动,不断加强机关与基层、领导与员工、不同部门之间的对话,激发创意。在万邮,领导层的发展难题研讨会上,也会有最基层的客户经理参加,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现出对企业发展的一份己任。

在2010年万州邮政成功承办的市公司第七届职工运动会乒乓球、中长跑比赛及闭幕式上,万邮人的善于组织、统筹协调、团队合作、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和团队面貌,给在场领导和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正是万邮人在企业秩序活力的氛围中长期熏陶培育的成果。

四、感恩包容的文化 ——培育和谐企业的向心力

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家庭、爱事业、爱生活是万邮凝聚力的最真实源泉。万州邮政主动开展、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唱红歌、诵经典”活动,将万邮人干事业的激情在斗志昂扬、士气振奋的歌声中点燃,将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转化成工作中的强大凝聚力。除了唱红歌之外,企业领导与员工常同唱《父亲》、《母亲》

和《人间第一情》三首歌,歌声凝聚了万邮人对亲人的深爱和感激,这种重情重义、质朴深邃的情感,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被发扬,转化为一份忠诚敬业的责任心。

“感恩”与“责任”,是万邮文化最深厚的主题。万州邮政早已退休多年的老职工,近90岁了,却仍然时刻关注着万邮的发展,口述万邮的奋斗历程,由子女记录,自己反复校对,为邮政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份严谨的责任令人由衷敬佩和感动,这既是一份退休职工对邮政的感恩回报,更是一份对邮政事业的深深热爱。对于新入职员工,“感恩”是他们要学习的第一堂课,要珍惜自己的工作,珍惜企业提供的机遇和福利,教导他们要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善于理解领导、包容长辈、尊重同事。万邮将“领导与下属之间要多肯定、少责怪;重鼓励,轻处罚;有活力、无怨气;常沟通、不猜忌”作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将这种感恩包容的心态渗入到文化的最深层。在万邮,“快乐万邮、亲情万邮、品味万邮、和谐万邮”是全体员工的企业愿景,企业关心员工,领导关心下属,员工相互关心,关心企业,关心客户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包容的关怀文化使企业呈现出一种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2010年,市委、市府出台《加快建设万州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为万邮人注入了一股强劲发展的动力和向心力,“服务家乡、发展万邮”、“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加快邮政通信事业发展”成为万邮人的共同心声。就像万州邮政自己填词、作曲、演唱,荣获“重庆邮政系统企业文化原创歌曲金奖”的企业之歌——《万邮人之歌》中所唱,“这一方热土就是我们的家园,镶嵌在高峡平湖美丽璀璨,万邮人默默无闻奉献在这个地方,让邮政的旗帜更加鲜艳”。

正如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任正非所言,“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只有让这条无形的、冷静客观的、不断升华不断完善并生生不息的的文化线,生根于企业,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促使万邮企业战略真正落地,牵引着万邮人走向更加成熟的未来。

推荐第7篇: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有效塑造企业文化(材料)

1.紧跟策略要求企业采用哪种管理体制?

A B C D 金字塔结构 扁平化

科层式

三点式

正确答案: B 2.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要素? × A B C D 有意愿

有能力

有机会

有资源

正确答案: D 3.EAP计划指的是什么? √

A B C D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员工家庭关怀计划

员工身体关注计划

员工心理资助计划

正确答案: A 4.下列关于用头脑风暴法提炼企业文化这一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重数量

重质量

主题关联性

正确性

正确答案: B 5.用塑造未来法提炼企业文化适合哪种类型的企业? √

A B 正在发生变革的企业

刚成立的新型企业 C D 需要突破和革新的企业

行业头部大企业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6.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的市场策略有哪些? √ A B C D 紧跟策略

优质策略

学习策略

创新策略

正确答案: A B D 7.紧跟对手的竞争策略强调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

A B C D 快速应对

执行能力

拥抱变化

稳健沉着

正确答案: A B C 8.创新型策略对企业文化的要求是什么? √

A B C D 激励创新

建立容错试错机制

帮助员工创新

惩罚创新失败的员工

正确答案: A B C 9.企业文化在精神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A B C D 企业的精神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梦想

企业的目标 正确答案: A B 10.企业的牵引机制包含哪些方面的制度建设? √ A B C D 岗位职责

绩效指标

工资奖金

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 A B D

推荐第8篇:孝道文化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

孝道文化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也在有意无意间陌生或淡化了人际间的亲情交往。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每个人、每家企业压力都不小。作为有远见的企业家,逐渐意识到变革创新企业文化是当务之急。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道德滑坡为全球的人们平添了无尽的困扰,和谐社会要求的公民品德也似乎成了一种传说,于是,维持道德平衡就成了企业的责任,于是,孝道美德日益受到推崇。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公德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对中国的孝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在其名著《法的精神》里写到:“中国的立法者们认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帝国的太平。在他们看来,服从是维持太平最适宜的办法。从这种思想出发,他们认为应该激励人们孝敬父母;并且他们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守孝道。他们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使人对双亲在他们的生前和死后,都能恪尽人子的孝道。尊敬父亲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物,如老人、师傅、官吏、皇帝等联系着。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青年人;官吏也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要以爱还报其子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而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种精神。”其实,能够将孝道作为核心信条的人们一定能够将此精神移植到对企业的敬业上来。

1、对“孝”的定义

首先我们从这一个字下手,“孝”这个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这两字合起来,让我们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这在中国古代制作文字的原则里面,称之为会意。父子,一般人认为这是两代,上一代跟下一代。在孝道里面,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不是二,一体这就是孝的意思。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家,这个孝就没有了,就不孝了。从这个意思再去引伸,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就空间上讲,没有内外;就时间上讲,无有始终。这才是自己真正生命的本体。诚然,孝的定义可谓多多,也可以包含人们的种种言行,但世人所认可的“只有孝子才能对得起朋友,才可深交、信任;

才能对得起企业和社会”,不能不说是对“孝”的最好的定义了。

2、孝的表现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黄河流域所孕育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究其根本,朔其本源,宝德龙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就是“孝”,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诚、信、礼、义、敬。

诚,就是真诚坦率、直言相向

信,就是言出必践,信守承诺

礼,就是爱己爱人,大家风范

义,就是如果玉碎,青山亦留

敬,就是不耻下问,敬人敬岗

3、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也是企业文化独特的生命力。

作为现代企业,如果能大力提倡亲情教育、孝道文化,无疑对员工是巨大的心灵塑造和情感凝聚。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知父母恩是尊敬父母的前提,也是爱岗敬业、真正善待消费者的情感动力。提倡诵读如《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使人们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无形中会增加团队善良美好的力量。

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从建构全新企业文化开始。

张敏

2014年7月9日

推荐第9篇:文化误区和落地

不少企业走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政治化、表象化、空泛化、趋同化、文体化、僵化。只有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机制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导向机制、调适机制、凝聚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辐射机制,才能走出误区,使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这一认识已越来越被现代企业所认同,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却走进了误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机制体系,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企业文化政治化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建立起了好的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片面强调政治学习而忽视企业价值的塑造,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委或党支部的事,这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应该承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确存在着联系,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载体,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但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以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表象化

一些企业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是在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情况卞总结的一套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由于这些理念或精神根本不被认可,因此这种企业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脱离企业实际的空谈,虽然对于外部环境的不知情者可能会起到一时的“包装”功效,但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纯属一个漂亮的“花瓶”,其作用可想而知。还有少数企业更加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就是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厂房设备的造型优美,等等。

(三)企业文化空泛化

有的企业,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是”、“拼搏”、“奉献”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起到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

(四)企业文化趋同化

企业文化的旋风使很多企业认识到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一些企业也赶时髦,在企业内部大搞企业文化建设,它们或者借鉴别的企业的文化理念,或者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如此一来,使得很多企业文化千篇1律,缺乏个性,重视表述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或加上拼搏这些词语来概括。应当说这些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标准件的组合,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

(五)企业文化文体化

某企业在一次与外商洽谈时,谈及企业文化时说:“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年我们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比如足球、篮球、音乐小组等。”结果是:洽谈不成功!原因就是该企业误解了企业文化的含义,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球等。客观来说,这些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但这些可能是部分文体爱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和留住人才,因为企业毕竟不是专业文体团体,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六)企业文化僵化

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一经建立便可长治久安,忽视了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

进行“创新”,从而使对企业发展本来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实际上,企业文化同样有好与不好之分,当一种企业文化由于惰性而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时,它可能会扼杀企业的创造精神,从而排斥外来的人才加盟和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企业文化机制体系构建

系统观的整体效应,要求我们对企业文化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两个层面纵深把握。企业文化机制体系的构建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高效地运作与发展。

(一)构建企业文化导向机制

企业文化导向机制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对企业领导和职工个体行为以及企业的整体行为有导向作用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1.确立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共识的企业价值观,不但能引导企业领导努力去改善管理行为,而且能使职工在其导向下自觉地矫正自己的行为,使其与企业目标一致。

2.确定企业的行动目标。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给出了企业行为近期和长期的目标,通过统一思想认识与激励员工责任与荣誉感,来防止人心涣散、企业乏力的不利局面出现。

3.确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中抽象的最高目标、宗旨、价值观,只有具体化为一些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才能让职工明晓企业对其日常行为的期望,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

(二)构建企业文化调适机制

企业文化调适机制是指为职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用、能力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调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从文化视角帮助职工突破传统心理定势,使其更加理性地面对社会转型与改革,从而形成良好、健康、积极适宜的心态。

2.人际调适。其基本内容是对企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整与适应。它可通过目标一致化、认识接近化、动作协调化、相互信任化等途径来实现。

3.环境调适。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还能最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搞好厂区厂房美化的同时,还应举办些经常性的有实效的文体活动。

4.文化氛围调适。企业上下要洋溢挥发出一种蓬勃进取、健康文明、务真求实的气氛,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

(三)构建企业文化凝聚机制

企业文化凝聚机制是指把企业的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力拼搏、开拓前进的一种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企业目标为企业确立凝聚点。事物凝聚要有一个极核,以使其系统内的子因素向其聚拢。企业的极核即是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及其直接体现的企业目标。科学、合理的企业目标是一种凝聚化了的企业未来行为

2.团队意识的不断强化为企业提供凝聚力。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中生长发育起来的企业团队意识,能使职工行为发生良性趋同,迸发强大聚合力。

3.共同理想的不断强化为企业提供凝聚剂。成为企业职工精神支柱的企业共同理想,能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将企业命运与个人命运挂钩,在无形中能激发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铸就一种同舟共济态势和向心力。

(四)构建企业文化约束机制

企业文化约束机制是指通过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应做到:

1.制度文化的约束。含有警告、违纪、违章和违法处分的硬性制度是企业约束机制中最

重要的层面。健全、完善的制度能使职工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2.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企业的伦理之一便是指包括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的职业道德。企业应根据实际提出可供本企业职工参加和规范的职业道德。

3.社会公德的约束。以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为内容的社会公德也应成为企业职工的一种素质。职工的外在言行,不仅是其自身素质,也更是企业文化底蕴的折射,它关系到企业被社会大众的认同感。

(五)构建企业文化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激励机制是指企业文化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满足职工精神需要,从而使其振奋精神,奋发向上,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利益奉献能力和智慧的机制。

1.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企业除以奖金、分红等经济形式调动职工积极性外,还要以更高的精神层面培养、激励职工形成“共存亡”意识、“集体”观念和“忠诚”、“创新”等精神。

2.参与激励。倡导企业对职工的信任,重视企业民主和职工参与,让职工自己掌握工作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其主人翁责任感。

3.教育激励。通过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与业务水平,通过管理者与职工建立双向沟通体制,端正工作态度,引导员工追求高层次需求。

4.关怀激励。管理者应与下层保持密切接触,与广大员工对话交流,疏导困难,注人人情味的感情投资,从而激发职工活力,努力为本企业贡献力量。

5.榜样激励。从企业内部,从职工身边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会以近距离的思想言行来有效拉动职工向其靠拢、学习。

(六)构建企业文化辐射机制

企业文化辐射机制是指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或为社会大文化做贡献的机制。

1.“软件”—企业精神、价值、哲学、伦理道德规范的辐射。一些具有高度时代精神,又鲜明地体现个性特色,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良好作用的企业文化要素,常常会被人们欣赏、认同和接纳,并产生广泛影响。

2.产品的辐射。企业把创新、拼搏、优质、艰苦创业等优秀思想和文化精神凝结在产品中,影响消费者和其他企业,使得他们通过使用或检验产品,而对该企业形成一定的文化认识或美誉度,因为产品是企业文化的脉搏。

3.人员的辐射。职工的素质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外界据此可感知企业文化内蕴,并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企业应形成一个以领导牵头、企业为中心、职工为媒介、面向社会的企业文化辐射网。

4.宣传—公关、广告的辐射。一是通过公关活动,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活动识别、视觉识别等传播给大众,为大众所熟知;二是采取多种切实有效形式,如电视、广播、报刊,宣传企业精神、价值观、产品等,使企业文化广泛地向社会辐射,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总之,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形式,其特点是将企业的“硬”管理和“软”管理结合起来。面对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机制体系,这是一个动态的有机过程,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促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荐第10篇:文化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免费

分享

创新

文化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新泰公司,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企业”、“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等荣誉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荣耀。如果你问该公司的职工们,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是如何驶上快车道?他们一定会自豪的告诉你,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用文化凝聚企业合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要形成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依靠人的氛围,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该公司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企业是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企业造人”的管理思想,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用企业文化这一只无形的手来引导职工,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拼上、豁上、靠上。”这是新泰公司职工耳熟能详的两句话,也是最能反映公司文化理念和员工精神风貌的两句话。公司完善、优化了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相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推行“

一、

二、三线”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上上下下形成合力。列入公司职工自主创新成绩单的有:2个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4项全国优秀qc成果、8项山东省优秀qc成果、8项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31篇省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4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开展全员性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可喜成果。

目前,该公司各类群众性技术攻关小组已全面渗透到生产、营销、农电管理的各个环节,有近百项成果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通过参与群众性创新活动,不仅创造了效益,更主要的是创新了思维,开拓了视野,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生技部亮剑qc小组成员说。“学习榜样、尊重榜样、崇尚榜样”在很多员工办公桌上都有一本《榜样》画册,里面记录着员工的优秀事迹,是公司“我们是一家人”系列文化丛书之一,目前已出版12册。每一册,通过“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不同主题把员工的优秀表现记录下来,通过有形的文化宣传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创新文化理念用文化提升发展动力“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赋予了新电

免费

分享

创新

人干事创业的执著和闯劲;巍巍泰山,汤汤汶水,孕育了新泰电力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气质。新泰电力“企业发展巍如泰山、安全生产重如泰山、电网建设坚如泰山、优质服务美如泰山、企业文化厚如泰山”的“和谐五观、稳如泰山”企业文化成果,是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塑造、传播和深植,该成果荣获“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奖。“我们县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国网公司“四统一”文化要求的工作机制,并融入到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等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中,强化文化执行力,让文化沉下去”。对企业文化建设,党委书记刘国红有着深刻理解与感悟。“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没了顶梁柱,俺娘们这日子还好过吗?家里遭了灾,公司也损害,孩儿他爹,这些事你想过没有......”这是该公司高洪军与妻子“联袂”打造的“家庭安全二人转”《生日之爱》。因其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在社区家庭巡回演出时很受广大电嫂的欢迎。安全情景剧的推出,是该公司“安全文化”活动的又一重头戏。公司在“泰山石”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红灯笼”系列载体活动,将国网公司“安全文化”做到家,既能让电力职工接受铁的管理,又能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服务真情如泰山深厚,服务环境如泰山优美,服务品质如泰山高尚,服务品牌如泰山响亮”文化理念是该公司对“服务真诚、共谋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延伸,并相继开展“95598天使行”活动,制定了“感恩”服务活动载体。此外,创新廉洁文化理念,在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用妻儿句句叮咛、父母殷殷教诲、家人丝丝牵挂,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做成廉洁“家”文化。

打造知行合一企业文化“四统一”完美落地当前,“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企业文化“四统一”精神,在每个新电人中落地生根。“《员工守则》是国网公司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10月9日,新泰公司参赛选手在企业文化“四统一”知识竞赛中的精彩表现,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多数文化宣贯不同的是,他们在竞赛中采用了小品加现场情景剧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新泰公司坚持载体推进、全员参与,在充分解读和对接的基础上,于10月份举行了3次企业文化建设研修会,开展知识竞赛、调考和征文等载体宣贯活动,从理念文化、视觉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谋划共性与个性的融合,打造企业文化“四统一”认知力、执行力。“为了全运会的顺利进行,为了国电铁军荣耀,我

免费

分享

创新

们全力以赴,确保全运会的用电安全!”10月10日,新泰公司驻济11名保电队员们庄严宣誓,20天,两条110千伏特级线路,昼夜蹲守,他们用艰苦的劳作,用实际行动,以“零缺陷、零事故”的工作佳绩,圆满实现了保障全运电力任务。“我们是国家电网人,能为全运保电,非常的激动!”队长李雷自豪地说。全运保电、奉献社会,是诠释企业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印证。“树立开拓进取意识,为推进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树立统一发展目标,为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统一行动指南;树立统一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为提升企业生命力提供文化支撑。”这是新泰公司在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进程中,形成的“三树三为”精神。目前,公司上下正以全员的继承精神,统一塑造的企业品质,发挥“四统一”优秀文化力的引领、推动和激励作用,实现了企业文化“四统一”的的完美落地。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第11篇:从海尔文化谈企业文化建设

公共关系学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

建设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文化

领导文化

一:服务的文化。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是仅仅体现在一般企业关注的售后服务上,而是贯穿到产前设计到产后销售的整个过程,融入到海尔文化的血液里。

从生产环节来看,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 ,“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不少企业将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而且这些产品最终都让它出厂。但是,海尔人却把质量当作生命来看。1985年,76台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至今,在海尔科技馆里,那把“闻名遐迩”

的大铁锤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而且他们开展的“假如我是用户”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中 。

从售后服务环节来看,海尔人的文化理念是“海尔卖的是信誉,而不是产品”;“售后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永远是对的,解除用户烦恼到零,海尔真诚到永远”。在售后服务领域内,海尔集团已将接待设施、标准用语、维修程度、管理程度等许多方面的CI指导思想制订了统一标准模式,并已在各售后服务部门实施。 海尔的服务理念和海服务文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但是很少有企业像海尔那样,从产前设计和生产环节就植入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有的企业甚至无视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捉迷藏”、“兜圈子”,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 二:创新的文化。 因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而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国内企业也有不少,海尔集团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

海尔提出,在海尔人人是人才;只有给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才能满足外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海尔以员工姓名命名发明创造。多少年来,不仅是科研部门,生产线上员工们的小创新、小发明也比比皆是。海尔平均每天都有专利申报;平均每天都有新开发的产品。

最大的敌人是“创新的惰性”。海尔在成长了20年多后,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张瑞敏却从那些凭借创新而领先的公司,比如

英特尔、戴尔、柯达等都在遭遇困境的情形中真正感到,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创新的惰性”这个“内部敌人”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海尔从此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价值创新等方面,对付大企业病、官僚主义等,消除惰性这个创新的隐性伴侣。海尔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自我战胜中前进和发展的。 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他的《管理大未来》书里说过:“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人类缺乏创造力。”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学海尔,就要学海尔的创新。”海尔创新文化已成为众多企业家倾心向往的管理境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主要原因是企业的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等。我们应该从海尔的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为、市场创新里面学习、借鉴、吸收一些精髓的东西,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的文化。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 许多企业家和专家

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就领导文化来说,张瑞敏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也是海尔那么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公司CEO就必须着手创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一些地区组织的不同要求。

仔细研究《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套培养新员工的企业管理文化手册,通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法宝之一。作为本届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导师之一,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华生(John Watson)将主要讨论企业管理文化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虽然内容空洞,但关键时刻也足以导致一家公司破产。约翰。华生说:“在今年天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我被邀请去讨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一议题。我比较了雪佛龙和世界其他地区成功公司的企业文化后发现,如今不管是客户、供应商、政府还是一些地区组织,他们的期望值在持续升高,作为公司CEO必须要适时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不同要求。”

世界经济论坛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它也正吸引着全球无数最具活力的成长型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是创造新就业岗位、开发新技术并建立新商业模式的最佳企业代表。约翰。华生说:“许多刚成立的公司,最初只会把精力全部投在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以及如何融资等外部因素方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若没有企业文化,就会失去社会竞争力,而创立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历史的培育和堆积。作为全球第五大综合性能源公司,雪佛龙公司制定了一份“雪佛龙方式”(The Chevron way)企业管理文化宣传册。约翰。华生解释说:“这本宣传文件会详细描述公司的战略目标、国际视野、商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包括很多条,但本届亚洲达沃斯的主要议题是推动可持续增长。近几年来,在各国能源战略相继出台的情况下,企业海外兼并现象普遍,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人认为,英国石油公司(BP)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事件与其企业管理文化缺失不无关系。BP公司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企业兼并,其中包括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以及欧洲的一些石油公司等,巧合的是,自从完成并购后,安全事故就频繁发生,很多人认为这是“蛇吞象”后消化不良的后遗症。企业规模膨胀,经营范围扩大,但兼并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生态破坏。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良好的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协调性和企业整体思想的统一对外弘扬企业面貌,增加企业知名度。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健康发展保证方向。

第12篇:文化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新泰公司,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企业”、“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等荣誉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荣耀。如果你问该公司的职工们,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是如何驶上快车道?他们一定会自豪的告诉你,这些成绩

的取得,得益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用文化凝聚企业合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要形成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依靠人的氛围,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该公司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企业是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企业造人”的管理思想,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用企业文化这一只无形的手来引导职工,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拼上、豁上、靠上。”这是新泰公司职工耳熟能详的两句话,也是最能反映公司文化理念和员工精神风貌的两句话。公司完善、优化了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相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推行“

一、

二、三线”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上上下下形成合力。列入公司职工自主创新成绩单的有:2个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4项全国优秀qc成果、8项山东省优秀qc成果、8项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31篇省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4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开展全员性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可喜成果。

目前,该公司各类群众性技术攻关小组已全面渗透到生产、营销、农电管理的各个环节,有近百项成果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通过参与群众性创新活动,不仅创造了效益,更主要的是创新了思维,开拓了视野,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生技部亮剑qc小组成员说。“学习榜样、尊重榜样、崇尚榜样”在很多员工办公桌上都有一本《榜样》画册,里面记录着员工的优秀事迹,是公司“我们是一家人”系列文化丛书之一,目前已出版12册。每一册,通过“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不同主题把员工的优秀表现记录下来,通过有形的文化宣传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创新文化理念用文化提升发展动力“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赋予了新电人干事创业的执著和闯劲;巍巍泰山,汤汤汶水,孕育了新泰电力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气质。新泰电力“企业发展巍如泰山、安全生产重如泰山、电网建设坚如泰山、优质服务美如泰山、企业文化厚如泰山”的“和谐五观、稳如泰山”企业文化成果,是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塑造、传播和深植,该成果荣获“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奖。“我们县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国网公司“四统一”文化要求的工作机制,并融入到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等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中,强化文化执行力,让文化沉下去”。对企业文化建设,党委书记刘国红有着深刻理解与感悟。“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没了顶梁柱,俺娘们这日子还好过吗?家里遭了灾,公司也损害,孩儿他爹,这些事你想过没有......”这是该公司高洪军与妻子“联袂”打造的“家庭安全二人转”《生日之爱》。因其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在社区家庭巡回演出时很受广大电嫂的欢迎。安全情景剧的推出,是该公司“安全文化”活动的又一重头戏。公司在“泰山石”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红灯笼”系列载体活动,将国网公司“安全文化”做到家,既能让电力职工接受铁的管理,又能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服务真情如泰山深厚,服务环境如泰山优美,服务品质如泰山高尚,服务品牌如泰山响亮”文化理念是该公司对“服务真诚、共谋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延伸,并相继开展“95598天使行”活动,制定了“感恩”服务活动载体。此外,创新廉洁文化理念,在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用妻儿句句叮咛、父母殷殷教诲、家人丝丝牵挂,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做成廉洁“家”文化。

打造知行合一企业文化“四统一”完美落地当前,“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企业文化“四统一”精神,在每个新电人中落地生根。“《员工守则》是国网公司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10月9日,新泰公司参赛选手在企业文化“四统一”知识竞赛中的精彩表现,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多数文化宣贯不同的是,他们在竞赛中采用了小品加现场情景剧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新泰公司坚持载体推进、全员参与,在充分解读和对接的基础上,于10月份举行了3次企业文化建设研修会,开展知识竞赛、调考和征文等载体宣贯活动,从理念文化、视觉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谋划共性与个性的融合,打造企业文化“四统一”认知力、执行力。“为了全运会的顺利进行,为了国电铁军荣耀,我们全力以赴,确保全运

第13篇:强化文化引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强化文化引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凝聚人心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它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员工目的明确、步调一致。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大体由三部分组成,即精神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这三块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扶持。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

概括地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硬件和软件相结合

这里硬件指的是制度文化,企业文化最终是要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来产生作用。在现代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成为一种为管理者广泛认可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在企业管理中将强制性管理与非强制性管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软硬结合,已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每个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时,除了要从本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不断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供借鉴的内容。这也是时代的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

心理与行为方式带来变化所导致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民族文化,都要抱着扬弃的眼光来看,取其精华,去期糟粕,发扬本企业的优秀传统,结合时代精神,积极创新,让企业文化成为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体。

(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它与企业的独立发展过程、领导者管理风格密切相关,是属于本企业自身独有的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其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借鉴、学习成功的企业文化,发展出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极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结合

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为了配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企业文化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在能够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企业的管理与员工的行为产生不间断的影响,树立与巩固企业精神。

三、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企业强化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与企业中的物质设施所组成的器物文化,这是一种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的表层文化。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及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出的成果。

(二)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指的是企业员工在进行生产、经营、文娱、学习、宣传、交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了企业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规范、公共关系规范等。它所指的范围包含了企业与政府间的行为、企业与顾客间的行为、企业间的行为、企业与社会间的行为。

1、企业的行为规范,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承担社会责任、保护顾客利益而形成的基本行为规范。从人员层面来看,企业行为规范可以分为企业家行为、模范人物行为与普通员工行为三个部分。

2、企业人际交往规范可分为对内与对外两个部分。对外部分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处理与各个社会阶层、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媒体、顾客、经销商、股东、银行、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所时形成的行为规范。

3、企业公共关系策划及规范。

4、服务行为规范指的是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与树立在消费者中口碑的重要保障。

(三)制度文化

制度规范着企业中的每一名成员,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三部分,细化来看,还包括企业生产操作流程、经济责任制、纪律规章、效能考核、奖励惩罚等具体内容。企业的制度文化是行为文化得到落实的有力保

障。

1、企业领导体制包括了企业领导的结构、领导模式、领导制度等一系列的内容。

2、企业组织结构指的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各个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要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3、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最优的效益,在生产经营等环节中制定的带有强制性要求与保障的规定与条例的总和,它包括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多种规章制度。

(四)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指的是企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某种意识形态的熏陶,长期发展而成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成果。它包含了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精神口号、价值体系、员工风貌等多项内容,是企业中意识形态的整合。

1、“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这是企业个性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共识,也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信奉原则的具体化,经常通过企业的标识、口号、规定等外在形象呈现出来。

2、“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这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总结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时形成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它和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文化积淀密切相关。

第14篇:用儒商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用儒商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商人】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是西方社会的文明产物,我们的传统文明本身没有这个概念。所谓的企业文化,无非就是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人的诚信度,提高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事业心。这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中,是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教育,一直都很强调的这一点,尤其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几千年都讲一个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修齐治平”。但现在学西方,早把这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完全忽视。几代人的应试考试,注重的都是数、理、化;语文教育,华而不实,内容西化;所谓的德育,讲的又十分空洞和虚假。因此,传统道德的灵魂构建,几代人从儿童时代就开始荒漠,久而久之,人们的头脑中就只有竞争和斗争。到了成人和成材之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好职业,能够赚大钱,因此,灵魂上出现的空洞全被金钱所填塞,这就是现代社会人们都迫切盼望传统道德回归的根本原因。

西方文明中,几千年来都只讲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竞争和斗争,所以他们也活得很吃力,他们的祖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精神道德上的支撑,于是,就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规范做人的心理底线,这就是西方人头脑中的“上帝”观念。

今天,我们引进西方文明,西方技术上的东西一学就会,可是,西方道德价值观的东西,就跟A型血配B型血一样,是根本没办法融合的。所以,技术上的东西可以借过来用,灵魂上的东西却格格不入。这就是今天社会不诚信、不和谐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我们丢掉了传统道德的价值观。表面上看,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丰裕,可精神却十分空虚,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算计、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芸芸众生都活得实在吃力。

所以,企业不仅需要优秀的领导人,也需要心态平实的人才,需要吃苦耐劳的人才,需要能为企业增创效益和价值的人才,需要能与企业的壮大发展同心同德、共生共死的人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应用于商业,故有“儒商”的提法。早期儒商主要是指商人诚实经营,不把谋取利益作为唯一出发点,把“济世救民”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新时代的儒商,是不同于传统“儒商”的,它把儒家文化以及传统“儒商”思想创造性的应用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营销的经营理念。概括地说,新时代儒商的内涵包括:具有现代人文道德、具有竞争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中国作为21世纪人类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受到世界的尊重和敬佩。所有炎黄子孙都为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儒商群体在世界上也因国家强盛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豪,我也深感包括国内外儒商群体在“中国崛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儒商群体千百年形成的独特个性也受世人崇尚。“儒商之道”是儒商群体发财之道和商业道德的融合,也是儒商群体个性的集中体现。

儒商文化是以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来推动经贸领域的合作和经济体制的融合;儒商文化是一种讲究“诚信”、“中庸”、“仁爱”、“立人”、“达人”、“双赢”的哲学。在当代新形势下,儒学智慧创新和儒商文化如何贯穿经贸往来之中,增进文化交流、突出和谐诚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如今中国在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儒商文化是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儒家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现代无可取代的价值,儒商文化不仅没有过时,其中的一些观念与全球化伦理遥相呼应。

孔子的“义利之辩”、“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求同存异,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针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都与儒学思想一脉相传,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而根植于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的儒商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重铸道德长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推动民族素质全面提高。

儒商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儒商文化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儒商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今天的企业发展中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注重诚信,就是注重产品质量,信守合同,不逃废债务;重义,就是守法经营,注重环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仁爱”就是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行以人为本管理:“人和”就是对内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对外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十七大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倡导道德修养和智慧创新,树诚信新风。

诚信是生产经营的最高境界,没有诚信,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缺少道德没有和谐,社会便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商务诚信和商业智慧是诚信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打造商务诚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放眼世界,瞩目全国,企业活、经济活,企业兴、经济兴,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完善管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弘扬儒商文化,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对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事业的成功历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孟的中庸、忠恕、仁义礼智等思想,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华人、华侨的精神中。中华文化主张勤劳节俭而致富,许多华人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崇尚以礼为先、以诚信为准则,信誉第

一、义利并重。他们大都经历了拼搏、成功、奉献三个阶段,在逆境中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儒商的形成及其历史定位,我们可以看到儒商在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旨在寻求经济活动与文化精神间的沟通,推进商业和伦理的结合,借助儒家思想的价值效应,塑造商人的人格形象,以提高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总之,就其精神特质而言,儒商力图建构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观念体系。

就新形势下现代儒商如何成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诚信的中坚力量而展开论坛,突出“诚信”、“和谐”、“智慧”、“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古今中外历代仁人贤士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方向。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群体经营人材,优秀企业家群体的高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但基本的一条应具有德性和功利完美结合的人格属性。企业、商业经营当然需要有效益、出产值,实现经营上的功利目标,同时,企业、商业经营以及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还须遵循“生财有道”原则,达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全面、持久发展,这又要求优秀企业家群体具有德性的人格。德性和功利的完善结合,在儒商这里是通过“义利合一”的经营价值观念加以实现的,这对现代经营者来讲,同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只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商业经营的“义利合一”观念充实了新的内容。

可以相信,当新时期的德性与功利兼备的优秀企业家群体大批涌现之际,也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用之时。

第15篇:企业落地承诺书[材料]

上海互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企业落地承诺书

在思八达第 期《全员生发智慧系统》课程中,我 公司郑重承诺:

一、公司实现的具体财务指标是:

1.三个月内 ; 2.半年内 ; 3.一年内 ;

二、三个月完成的《推进表》(见附件)

三、奖罚承诺

1.若不能按期完成财务指标和《推进表》规定的内容,则处罚 万元交给公司(不能按期完成《推进表》三个月的内容,按每项对应金额处罚)。承担罚款人员名单及金额如下:

公司名称: ;

个人签名: ; ;

2.若按期完成财务指标和《推进表》规定内容,公司奖励 万元,具体奖励人员名单及金额如下:

; ; ;

四、承诺书签定后 天后,对赌金 万元交到公司财务处,收据复印件交给《全员生发智慧系统》小宇宙。

上海互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五、本承诺书一式两份,企业和本期《全员生发智慧系统》小宇宙各一份。

承诺人签名:按手印(现场公司全体员工): 发改委成员:

老 板:

监督人:本期《全员生发智慧系统》小宇宙

临时老板:

落地老师:

年 月 日

第16篇:企业价值观落地演讲稿

各位同事,大家好,通过三天《共建伟业——企业价值观落地》的学习,

我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中所有人都必

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的道德标准。它是一种深藏在员工心中的东西,

决定,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并通过员工日复一日的行为表现出来。核心价值观也

是用以判断企业行为和员工个体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本原则,它表明了企业要提倡

什么,反对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帮助我们为了共同的事业。梦想。

使命。价值观。用大白话告诉我们价值观是企业一把手工程,是统一思想的课程,

为了共同的事业而伟大,为了实现事业目标而有价值,真因为我们有了目标才有

更强的团队。 一个企业只有价值观统一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才不会拖后腿,才会

更有效率。每个员工要设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在完成目标的道路上不管大事小事

都要做到以事业心和使命的心态去完成它,我相信如果每个员工都这样去做了,

在公司成长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去克服它,成功的道路上并不

拥挤,只是坚持的人不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坚持,再坚持。人是为梦想而活着的,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梦想。 在完成企业梦想的道

路上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努力提升,敢于担当,在完成公司制定的各项目标的基

础上,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极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做了,公司的梦想完成了,

何愁不能完成自己的小梦想。共同的价值观是衡量一个团队的重要标识,一个

卓越的团队是一群有着共同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人,我相信我们前荣团队的每

一个人都在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第17篇:和顺县落地企业奠基

和顺县招商引资项目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隆重奠基

主持人现场 :12月6日,河北省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省粮食厅厅长杨随亭、副厅长牛银虎、晋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建忠、市人大副主任尚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卢润生、晋中市粮食局、农发行负责人,县委书记孙永胜、政府县长马海军、县委副书记赵成武、县人大主任宋有林、县政协主席杨治国及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县直相关单位及施工队代表参加奠基仪式。仪式由政府副县长李军主持。河北省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小健做项目介绍。

河北省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成立于2000年,目前公司总资产已达2.6亿元,年产值6亿元。是一家集面粉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甲麦元系列面粉、挂面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是中国2011年中国粮油榜“百佳企业”。企业计划在我县投资1.6亿元,建设日产500吨楼式专用面粉生产车间2座,日产60吨挂面生产线8条,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各种专用面粉24万吨,挂面12万吨,年产值6亿元。

政府县长马海军在仪式上讲话中指出,和顺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项目的胜利开工,是和顺县大招商、大引资的重要结果,是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地最快的一个项目,为全县引进和落地更多的项目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佰裕东面业公司要精心规划设计、科学安排工期,合理组织施工,加强资金保障,抢时间、抓质量、保安全、早达效力争在2012年底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成。马海军要求相关单位及职能部门积极服务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亲商、重商、护商、安商”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最及时、最贴心、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鼓励企业加快工程进度,达产和达效同步实现,及早谋划二期工程促进和顺的经济快速发展。

晋中市政协副主席卢润生在仪式上希望和顺县要为企业的初期、中期、后期的发展全程服务,创优发展环境,确保企业早日达产达效。同时和顺县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发展。

采访河北省佰裕东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小健

仪式最后,省、市、县领导共同为企业挥土奠基。

第18篇:企业文化落地(9)让文化落地

让文化“落地”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被广泛承认。多数管理者都知道企业文化与组织业绩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要达到组织的新目标,文化应该首先做出变革。但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情况下,企业推行的文化改革实践,却很可能蜕变成为与公司业绩毫无关系、不着边际的“演出”活动。

比如在不少企业中,所谓的公司文化不过只是老板带领员工呼喊一些听上去慷慨激昂的口号。

企业到底该如何将难以把握的文化从虚的、可有可无的企业附属物,变为可通过绩效考评、人事惯例、组织结构等塑造文化的工具,来强烈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继而影响公司最终业绩的实在事物?

要改变企业的行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除了单刀直入宣扬企业的信念和行为规范外,企业还应该学会通过影响文化的因素来改变文化的特征,做到“以迂为直”,让文化真正“落地”。在这一问题上,南方李锦记公司的做法足以提供一些借鉴。

“思利及人”

从2002年开始,南方李锦记公司开始大力推崇“思利及人”的文化价值观,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

“思利及人”是一个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事实上,南方李锦记的母公司,以酱料生产闻名于华人世界的李锦记集团,一直以来以传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为宗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烙印。李锦记几代以来一直坚守家族企业的定位,其10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渗透着一些看似与冷酷的现代商业文明格格不入的中国式温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李锦记有一个供应商,已经与之合作了一百多年,历经整整三代人。对一个像李锦记这种规模的大公司来说,与一个供应商维持了如此长久的合作关系,即便他们以往的合作再成功,也是很难想象的,而李锦记一直没有改弦易辙,除了用华人基于私人关系的商业文化来解释,显然也缺少其他更充分的理由。

这种深层的传统气质,是“思利及人”在李锦记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土壤。李惠森在谈到思利及人的渊源时说,自己小时候,有人将珍藏多年的一幅字画送给了父亲李文达,其中一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引发了李文达的共鸣,尤其是“作事惟思利及人”,李文达认为这句话与家族多年来的处世经商之道非常契合,因此便将“思利及人”四个字单独装裱起来挂在办公室。从此之后,这句话便成为李锦记家族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当李惠森成为南方李锦记的主事者之后,便对之作了前所未有的阐发与传播,使这句话几乎成为南方李锦记的标志。

何谓“思利及人”?抛开复杂的语义解释,南方李锦记以一个简单的小细节让人感受到这个口号的内在意义。出门在外,接到上司的电话是公司职员们都习以为常的事,更习惯的是上司一般都会直入主题,“你现在在哪里?”“事情进展如何”等等。但这不是南方李锦记的员工们所习惯的方式,不管是来自上司还是其他同事的电话,一般都会首先问:“你现在方不方便?”“打扰你吗?”等等。

这就是李锦记“思利及人”的内涵:做事要从对方的立场出发,首先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言之,为己为人,为人为己。李惠森对此作出的进一步解释是:人活着总是希望为自己争取利益,但是非常现实的是,这个利益不会自己走来,它的获得是有条件的,比如商人要赚钱,就必须先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获得好处;教师要成功,就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和学有所用;而在生活中,只有当你给别人带来好处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得利”。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就是客户价值的逻辑。在现代商业世界,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合作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行为方式,而要保证合作顺利,每个人、每个组织如果都能抛弃自身私利优先的做法,先考虑别人的利益,才可能促成双赢的合作关系。因此,“只有让别人当冠军,自己才能当冠军”,是李惠森向南方李锦记公司上下注入的核心理念。

然而,提一个口号也就是张一张嘴的事,如何保证它不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尤其是像“只有让别人当冠军,自己才能当冠军”这样的话,在利字为先的商业社会,看上去简直有悖人性常理。在公司中力求表现,力争上游,是每个职场人士的本能反应,你如何在一个公司中建立起这种“反人性”的公司文化?

化繁为简:简单标准的价值观传递

南方李锦记刚开始价值观传递的工作时,主要方式就是由李惠森和其它几位主要管理人员,利用会议或其它机会和其它同事分享,但后来他们发现,这样做的效果有限。领导人如果不讲,就根本没人提起这个话题,而且由于没有标准说法,听过的人也各有各的理解。这样一来,企业文化就变成了少数几个领导人口中的专业名词,与公司日常机制基本不发生联系。

之后,李惠森决定建立一个企业文化的传播系统,李惠森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应该简单而容易传播。在这种认知基础上,李惠森与管理层最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将“思利及人”的核心归纳为几个要素,而且一定要用简单、通俗、直白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要做到“三年级学生都能看懂”。经过多次讨论,他们提出了“思利及人”的三要素: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和直升机思维(意即站在高处看问题,有全局观)。

这个以“简单、标准”为基本特征的传播系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思利及人”价值观的传播有效性。事实上,几乎所有得到了成功传递的价值观和理念,其传播所遵循的都是这种原则:简单易懂,直达人心。2007年,李惠森甚至以“思利及人”为主题出版了一本著作《思利及人的力量》,这本书不仅仅对思利及人的内涵做了最为系统的阐释,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思利及人包含的那些“空中”原则,放在极其日常和生活化的环境中来解读,使员工和读者能够借助最浅显的表达形式来得到对价值观的透彻了解,对价值观的有效传递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据说,一些从南方李锦记离职后自创咨询公司的员工,都会将这本书当作自己授课的教材。

就像其他重视企业文化构建的企业一样,南方李锦记也将向新进员工传达企业文化视为重要事务。在新员工培训期间,关于这家公司的文化,领导人一般会花整整五个小时来讲理论,然后才是通过团队建设和拓展活动等将文化变成行动。在南方李锦记,传播企业文化不是某个部门独有的职责,而是整个公司所有部门的使命。专业的HR部门只负责搭建一个平台,做一些基础的工具性工作,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各个部门经理都去做的,可以说,虽然有全职的HR,但每个部门经理都是兼职的HR经理。

每个部门都有一个“文化大使”,这是部门中的一个虚拟职务,专门关注企业文化的实施情况。他们主要负责定期组织部门聚会与其他分享活动,在这种聚会上,员工的困惑在会前以匿名的方式释放出来,然后在会上由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每个季度,公司都会有文化大使的培训会议,由HR部门负责组织。文化大使都由部门中的员工自己推选,就像学生时代选一个班长或生活委员那样。这份工作没有额外的物质好处,但很多员工都很乐意在工余时间做,他们都认为,这份工作等于一门实践课程,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多种才能、为公司做贡献的机制,可以令公司看到自己在专业之外的组织能力,得到更多的事业机会。

以迂为直:“及人”才能“得利”

文化的顺利传播尚不能保证文化的健康“落地”。要令一种价值观真正渗入企业的血管之中,制度和流程的架构是不可少的保障。

考核一个管理者,对其业务成绩的考核固然重要,但在南方李锦记,还有一个衡量指标也在考核之列,那就是“点将分”??比如李惠森要考核一个副总裁,就不会单纯看他本人的业绩,还要看他所管辖的部门总监的业绩:如果这个副总裁自己的业绩做到了90分,下属却只有50分,那他的“点将分”就很低;如果他自己的业绩做到80分,下属却高达90分,那他的“点将分”就很高,也证明他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得极为出色。由上而下,每一级的管理者对下属做考核时都要打出“点将分”,在这个循环中,作为总裁的李惠森本人也是被考核的对象,李锦记集团的家族委员会每年也会根据其下属的表现对其做出考评。

除了“点将分”之外,还有一个“教练指数”也是管理层绩效考核的特殊工具。如果说前者是上司对下属的考核工具,后者就是下属对上司的评分。李惠森常说,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体育教练的心态和技巧,比如提前做好战略部署、从容迎战、激发团队力量等等。每个员工都应该将自己看成一个教练,教练是通过运动员的胜利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胜利,只有运动员赢,教练才能赢。下属对上司“教练指数”的打分,事实上就是对其团队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

“点将分”和“教练指数”的考核机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管理者发挥出自己的团队的潜能,通过“及人”而“得利”。 考核分数体现了一个管理者对所辖组织的真正管理能力,只有组织的整体表现好,才能最终证明其管理的成功。南方李锦记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在管理层中的“落地”情况,每个经理人每年的年头报告中,都要包括“思利及人”的分数目标,从中层到高层,每年的考评指标里面有20%与企业文化相关。那些只重视自己的个人表现,习惯于命令式领导方式的高管,往往在南方李锦记感觉格格不入,如果不做调整,最后都会挂冠而去。

此外,“轮流做主持”也是贯彻“让别人当冠军”理念的一种有效做法。在公司的很多会议中,无论是部门内的例会,针对某一项目而成立的跨部门虚拟小组会议,还是公司内部的“汇集会”(一种跨部门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交流沟通的会议),都会让与会人员“轮流做主持”。这种形式最早来源于李锦记集团的家族会议,最近两年在南方李锦记公司也得到贯彻。每次会议由不同的人来做主持,对员工来说,意味着多了一个成长平台,从会议参加者到会议主持人,期间的角色转变,引发换位思考,将会对建立更有效的协作机制、培养和巩固合作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

除了相对硬性的制度和流程架构,一些极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也体现和巩固了其“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比如“爽指数”管理方式就是南方李锦记用来关注员工心理感受的一个温度计,一个工具。如果指数分低,就表示员工的状况需要引起公司的关注,指数分高,则意味着员工的工作状态比较愉悦。尽管这种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代表了员工在某一时段内的主观判断,从横向指标上有时可能并不具备太大意义,但是如果放到纵向指标上来看,则较真实和动态地反映了员工的心理状况,公司能否及时将员工由“不爽”变成“爽”,对整体工作绩效影响很大。

精神指数、健康指数和压力指数也是公司关注的指标之一,比如每个季度公司都要召开一些常规会议,有些会议持续好几天,议程很满,与会者都很疲劳,往往会还没开到一半,效率就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会让大家报一下精神指数,如果比较低,就考虑调整会议议程,在会议中安排一些游戏、体育等活动,释放大家的精神压力,保证再次开会时都能有一个好的吸收状态。

第19篇:如何将蒙牛文化落地到底?

如何将蒙牛文化落地到底?

仁慧特智业咨询公司董事长 李天田

年年应变刷新的文化

蒙牛发展得很快,处在高速成长期,所以蒙牛会根据每一年所遇到的机关报的情况、变化和问题,去不断地修订蒙牛企业文化。到目前为止,蒙牛的企业文化每年都要了一个版本。

从2004的起,牛根生开会必讲的是:“中国人的特点是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过去蒙牛创业过程中是弱者,很多人帮你,可以挑战很多事。今天蒙牛已经不是弱者了,是好汉了,那必须有示弱的精神,才能得到好的生存空间。”

在2004年之前,牛根生一直在谈挑战、超越,而当蒙牛变成领导型的企业时,却要回过头来强调更谦虚更低调地做人、做事。这是蒙牛文化一个特别典型的转变。

2002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2003年开始做宣传,在蒙牛企业内部搞大培训、大竞赛,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2004年又开始回炉再造,2005年又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宣导。

针对文化理念的持续不断地回炉再造,蒙牛同时还配合了几个重要的文化落地手段。

商学院的文化培训 2003年年初,蒙牛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宣传执行,牛根生亲自担任商学院的院长。2003年蒙牛商学院与我们合作,花了一年的时间搭建商学院的运作体系,培养蒙牛内部的讲师,并在蒙牛内部进行几十场企业文化专题培训。2004年蒙牛商学院开始实现自主运作。

现在,蒙牛商学院的讲师都是蒙牛内部素质比较优秀的年轻人,在基层工作过,然后考上来的。他们在企业文化培训师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成为内部各个业务单位特别抢手的储备干部,因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局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将会非常优异。

所有来蒙牛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商学院一个星期的全封闭入职培训,无一例外。如果试用期3个月内,你还没有接受企业文化培训,人力资源部会“跳闸”,你是没有办法脱离试用期正式进入该工作岗位的。

蒙牛商学院的企业文化培训不只是培训新员工,所有的员工每年都要“回炉再造”,每年都要去学习新的蒙牛企业文化课程。

蒙牛商学院除了对集团总公司进行培训,还接受基层单位的邀请进行培训,同时还肩负着基层培训师的培训。蒙牛有20多家工厂,商学院每年会要求每家工厂选派2-3名员工到总部,商学院要教会他们如何讲企业文化,再由他们回自己的工厂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

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也正在由纯内训扩展到对价值链上的合作者培训上来。比如,蒙牛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瑞典利乐公司,它是世界500强,比蒙牛大很多,而且自己也有一套跨国公司的工作理念和作风,但是利乐内所有为蒙牛服务的员工也必须接受蒙牛文化的培训。甚至对奶站、经销商等等,都通过文化培训来刺激理念共振,因为“道同,才能与之谋”。

总裁文章

牛根生很勤奋,他每个月都会写一篇杂文,在蒙牛内部的《蒙牛足迹报》上发表。这些文章也会成为蒙牛企业文化不断补充的内容之一,不断地下发。

它的意义在于,在蒙牛的不同阶段,以企业领导者的角度不断地重新解释企业文化。蒙牛人在遇到不同事件的时候,怎样运用企业文化去理解新的事情,牛根生的文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一个阶段,蒙牛开始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了,那原有的管理者们会不会有想法呢?这时,总裁专栏就会刊出一篇题为《带工具的人》的文章,引导人们去正确理解这种动向,下个月又会出一篇《有使命的人》,充分肯定老员工们的重要价值和贡献。

蒙牛人对此非常重视,包括一些蒙牛的经销商也不断地组织员工学习牛根生的文章。曾有一段时间牛根生由于工作繁忙停止了写作,经销商就给牛根生写信,强烈要求继续写下去,并且要月月发。

牛根生的文章形成了蒙牛企业文化新的演绎,因为他讲的是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最能反映当时蒙牛的现象和趋势。

客户满意度调研 现在,我们在帮助蒙牛进行客户满意度的研究。蒙牛把合作伙伴对蒙牛文化的评价和认知作为满意度的一个重要要素和指标进行调研。

这样一来,企业文化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单位客户满意度的好坏。客户满意度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蒙牛公司内的个人利益和业绩评价。

蒙牛的液态奶和冰淇淋事业本部每年都会请第三方公司做两次名为《客户之声》的满意度调查研究,最后会呈现一份报告。有时候分值会很高,大家都很满意,有时候分值很低,甚至有的部门会出现负数,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负责人的薪酬、威信等,那他就要全力以赴去改进。

前一段时间,在一个内部会议上,牛根生听了关于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的报告后,他讲了一段话:“看到没有,在我们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所有指标中,企业文化的得分是最高的,但是我们在企业文化上的投资是最少的。与硬件相比、与营销相比、与产品相比,企业文化占用的资源是最少的,但是带来了最高的满意度。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回报,这是特别值得所有的管理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而很多经销商都表示:已经用蒙牛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公司,与蒙牛合作得到的收获很多,排名第一的就是学会了用企业文化来建设团队、凝聚人心。在市场中的很多竞争者都很羡慕地发现,蒙牛的经销商从里到外都是蒙牛人,人人都有一颗“蒙牛心”。比如有的经销商下属的业务人员会写一首打油诗挂在宿舍里:“我是蒙牛一个兵,东西南北战不停。若君有何为难事,我愿为你去挺身。”想到他们与蒙牛实际上并没有隶属关系,这种归属感是很令人震撼的。

第20篇:理念文化落地重在体验

理念文化落地重在体验

近段时间,落地成了中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最抢眼的词。相对于视觉文化、行为文化,理念文化落地是核心。如何使理念文化在全体员工得到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笔者认为,必须让员工经历一个从看得见、感受到、自己做的体验过程。通过员工的“亲身体验”,让员工感觉文化就在身边,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更与企业发展、荣辱兴衰息息相连。《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的社长史秋秋说,企业文化的关键就在于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重在实践、文化落地。这句话不仅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目的,而且道出了落地的途径与方法,那就是体验与实践。

落地的理念文化就是要深深融入到每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深处,物化为每一个经营管理的细节,在每一个企业员工身上都有烙印,在企业每一角落链环上都能闪烁。结合中隧集团的实际,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理念文化的落地,可以采取“三步走”:看得见,感受到,自己做。

一、让员工“看得见”理念文化

“看得见”也就是将企业理念从抽象到具体,变成物化成果。中铁隧道股份公司非常重视理念文化的展示与宣传,注意在办公环境、建筑和设施悬挂企业理念,并通过宣传栏、

企业画册、手提袋、文化专题片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时时宣传和阐释公司的理念文化。在办公区制作“至精、至诚,更优、更新”企业精神形象墙;在会议室悬挂“精心打造中隧股份品牌”、“国内领先,世界著名”和“我们的进步来自企业与员工的不断学习”等理念;在作业区悬挂安全观、质量观和职责观。企业网首页设置了企业文化主栏目,下设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动态、文艺生活、理论新知等子栏目。同时股份公司认真按照集团公司文化部要求,在项目悬挂企业理念宣传画;窗口项目还制作户外T型宣传广告牌,统一宣传“国内领先,世界著名”的企业目标和“穿越时空隧道”广告语。这样通过理念的宣传与物化,就营造出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感觉到企业文化就在身边,并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思维与价值取向,规范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让员工“感受到”理念文化

我们知道,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老师的话对,看别人干的也挺好,自己说起来都对,可一到了我们具体工作,就是觉得无法入手,不能适用呢?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从内心深处去感悟这些理念。与员工工作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风格、权威倡导、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工作流程、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

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理念文化?前提是领导的风格和企业的倡导必须体现理念文化,企业理念必须渗透进各项规章制度中。然后通过一些体验活动,使员工感受理念文化。如集团的“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企业理念,如何让员工感受到?其实从员工接触公司的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个人起,就在感受公司的文化了。股份公司在每年一次迎接员新员工方面以人为本,落实细节,体现文化。安排专人负责新员工的入企相关手续办理、行李寄存、食宿安排,热情周到。公司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员工住宿宾馆,详细了解新员工思想动态。举办新老员工篮球赛、联欢晚会,让新员工在娱乐中更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感受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新老员工的融合,对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意义。要求各单位人事主任或相关负责人前来公司本部迎接新员工。制定新员工接收见习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统一为新员工购置被子、毛巾等生活用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新员工接收、培养、见习期管理工作。使新员工一到单位就真切感觉到家的温馨。当新员工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业务开始熟悉,就会深刻体会到公司的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激励机制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理念文化的表现形式,他会逐步产生对理念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并接受理念文化。

三、让员工“自己做”理念文化

经过深入的企业文化研究,我们会发现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念,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连续—贯符合理念的程度比理念的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企业的要求,改善员工的行为,自觉认同和遵从理念文化。这才是文化塑造的真谛。

理念文化塑造重要的是让员工改变观念,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行动起来。人都有惰性或惯性,都不愿意改变。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积极沟通和培训外,重要的是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建议在理念文化体验时,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那些生产型企在促销中的“尝一尝”。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其思维模式的体现。让员工“自己做”理念文化关键要让员工形成新的思维模式,然后产生顿悟,并能够结合理念文化要求,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改善的方案和策略,最后是形成属于理念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行为。

在理念文化的落地上,我们还必须注重把理念文化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如可以开展理念文化的研讨与辩论。让大家先结合每个员工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首先明确公司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接下来是我们每个人应

如何改变观念,提出如何进行改善和提高,包括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最后是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研讨,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文化,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此外还要注意将理念故事化,事迹理念化。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广泛的宣传和领导倡导,让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理念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最后,我想以阐释“文化”二字来结尾。文化就是要以“文”而“化”之。“文”,就是文字化的价值观、信仰、理念,“化”,就是教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教导、教育、实践、体验来达到统一思想和观念的目的。理念文化的落地其实就是一个以文化人的生动过程。我们要树立理念文化建设的持久战意识,通过不断地宣导,不断地强化,依靠领导始终如一地以身作则和全体员工的丰富体验,理念文化必将在集团管理和发展中彰显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落地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落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