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2:14:12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方案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方案《小老鼠奇遇记》

活动名称:故事欣赏《小老鼠奇遇记》

活动目标:1.尝试通过特定的故事线索大胆的推测小老鼠都去到了那里,遇见了什么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2.在故事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认真的倾听,感受到小老鼠的可爱、勇敢,愿意像小老鼠一样不怕困难。

活动准备:1.故事《小老鼠奇遇记》的课件及ppt

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初步理解什么是困难。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快看它是谁? 2.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和这只小老鼠的奶奶是很要好的朋友,今天,老鼠奶奶带来了小老鼠小时候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进行部分:

1.出示单张故事图片作为线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小老鼠的表情,动作,和小老鼠看到的事物,鼓励幼儿尝试大胆的猜测小老鼠的心情和小老鼠都遇到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提问: (1)小老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你怎么看出来的?

(3)你觉得小老鼠遇到了什么事? (4)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5)小老鼠为什么会哭?

2.播放故事课件,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后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 小老鼠遇到了几件事?都是什么?

(2) 小老鼠说他游过了大海,跳过了高山,一下子冲散了正在打架的

两只熊,这是真的么?那么他遇到的大海,高山和两只熊到底是什么啊?

(3) 为什么小老鼠哭了?

(4) 奶奶对小老鼠说了什么小老鼠笑了?

3.教师再一次讲故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

师:我们在听一听故事,这次请小朋友仔细的听听奶奶到底对小老鼠说了什么让小老鼠笑了。

4.集体讨论,当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师: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对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像小老鼠一样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机灵、有力量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将故事录下来,在过渡环节时供幼儿欣赏。

2.将故事做成一本书投放到图书区。

3.户外活动时,以《小老鼠奇遇记》的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户外体育锻炼。

附:故事《小老鼠奇遇记》

一天,有一只小老鼠要外出旅行。他把想法告诉奶奶,鼠奶奶为小老鼠准备好了路上吃的烧饼,还把小老鼠从洞口一直送到了大路上。

到了晚上,小老鼠旅行回来了。小老鼠很兴奋,他刚刚钻进洞口就大声嚷嚷起来:“奶奶,你知道么?在整个草原上我是最有力量,最最机灵最最勇敢,可惜在这之前,我还一直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那你今天是怎么知道的呀?”奶奶问。 “今天的日子真的是太不平常了!”小老鼠喜滋滋的说:“早上,我从洞里出去走啊走,一直走到大海边上,大海啊可大了海面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开始我看着大海,心里还有些害怕,不过,我心一横,还是勇敢地跳进大海里面了。我在海里游啊游,不知游了多长时间终于又到了海的那边,等我渡过大海以后,我都为自己感到惊讶。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和本事呢?”

“你说的大海在哪儿啊?”奶奶问。 “在我们洞的东边”

“哦,我知道了,孩子!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大海了”奶奶呵呵的笑了起来“那是不久前鹿从那儿的时候,用脚踩下的水坑”

“那你在听我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要了不得呢~”小老鼠继续说“我在太阳底下把身子晒干后有往前面走,走着走着,我看见一座高山,这山那个高啊!山上的大树都挨上天上的云彩了,从山的这边绕道山的那边,要很多时间,我不愿走那么多的冤枉路,就索性一股做气往前飞跑了几步,再使劲儿一跳,竟然从山顶跳过去了,那一刻我惊讶极了!我以前怎么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小老鼠说这话是,脸红彤彤的看的出他在为自己而感动。

“我知道了!知道你说的那座高山了。”奶奶说“在那个水坑的边上是有个小土堆儿,土遁上面还长了几棵草。”

小老鼠不乐意的白了奶奶一眼,继续说:“我又往前走,发现路上有两头雄在打架,两头熊一头白色的一头褐色的,他们吼叫着,先是头低着头,谁也不让谁,后来就扭打在一起,差些把骨头打断了,看到这种场面,我没害怕。我在他们中间一站,竟然把这两头熊冲散分开到两遍了,那时候我吃惊的问自己,我究竟靠什么力量而战胜了两头熊啊?”

奶奶听后,想了想说:“你所说的雄,不过是一只白蛾和一只苍蝇罢了。” 这时候,小老鼠哭了,哭的很伤心。“说了半天,我不是最有力量最激灵最最勇敢地小老鼠,我游过的大海不过是鹿的脚印,我跳过的,只不过是个土墩子,我冲散的两个大家伙只不过是白蛾和苍蝇,我怎么就这丁点儿本事啊?像我这样无能的老鼠活在世上还能干什么?”

但奶奶不这么认为:“对你这样的小老鼠来说鹿的脚印就是大海,土墩子就是高山,白蛾和苍蝇就是两头熊,如果这一切你都不怕,也可以这么说,你就是这片草原上最有力量,最激灵,最最勇敢地老鼠了”奶奶的话让小老鼠很感动,小老鼠全身热血沸腾,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

张坊中心幼儿园

吕雪明

推荐第2篇: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数字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感受10以内数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与人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认识相邻数。

三、活动难点:理解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活动准备:

1、红圆点1个,绿圆点2个,蓝圆点3个;1-9的竖长条点卡1套。数卡2套。

2、幼儿人手一份《找朋友》题卡,贴画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五、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序。

1、出示点卡幼儿读出数。

2、看数拍手。

3、问答歌:复习数的形成。

(二)、认识2的相邻数。

1、将圆点散放到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颜色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还要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2、用数字表示圆点数目,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关系。提问:圆点是怎样排队的?2个绿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2个绿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怎样?

4、小结:2比1多1,所以2应排在1的后面,2比3少1,2应排在3的前面,2的好朋友是1和3。

(三)、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9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2、教师出示4的点卡:卡片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引导幼儿找数字8的朋友。提问:8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5、小结: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游戏

1、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张题卡(如图一),请幼儿按老师提供的图形的数目,用贴画贴出相邻数。对找的快又好的幼儿贴“红花”以资鼓励。

2、数字找朋友

老师将1-9的数卡发给幼儿,老师举起2-8任意数卡说: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邻数的幼儿答: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游戏反复进行。

推荐第3篇:科学领域教研活动总结

2017年硚口区电源村幼儿园 科学领域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互相探究,共同提高,按照计划安排,我园于11月19日—24日,一周时间进行了“硚口区电源村幼儿园公开课评教”活动,各位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备课、准备教具件,认真上课,使听课老师学到了不少经验。评课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教学基本功较扎实,课堂能注重一个“实”字,年轻教师课改理念比较新,教学手段新颖,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学突出一个“活”字。这次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平台,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堂,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以下是经教研组交流,提炼后,对本次科学组公开课教学的小结:

一、活动中的亮点。

1、教学思路明晰,教学环节有序。

大部分教师都能把握好科学活动的组织框架,按照组织主线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流程,活动完整,有始有终。

2、注重活动情境的创设,为幼儿营造新奇、有趣的活动氛围。

教师们精心设计、准备、活动引入新奇、有趣,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幼儿更乐于接受。如余怡老师的《身体里的洞》

3、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制作的课件直观、形象,有效服务教学。改变以往运用枯燥乏味的科学图片进行说教的现象。本次开课中,有的教师能大胆使用课件、适时地引用自己拍摄的本班幼儿的视频,展示相对而言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杨莹老师的《神奇的熔岩灯》

4、教师在评课中富有针对性,在本次教研组开展的评课中,教师们善于指出活动组织中存在的教学策略问题,同时也指出一些有效的建议、要求。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师在备课中对幼儿的分析、研究还不够深入,以致在教学过程中不会灵活应对幼儿的课堂表现。对活动设计的书面表达应规范化,让活动环节设计有主细之分,做到条理性强。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合理把握教学内容,正确定位活动目标。避免活动内容容量过大,偏离目标。

3、课前多预想活动中幼儿有可能出现的观点和表现,从而让自己在活动中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自如,能灵活把握教育契机

4、平时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教学中努力达到科学活动“活而不乱,静而不死”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全方位的重视和培养,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过程。对教师,对幼儿,对幼儿园都是一个挑战。本次的教研观摩活动是一个契机,它让教师们知此知彼,了解了科学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也知道了自己今后该改进,该努力的方向。

2017年11月24日

推荐第4篇: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四季

活动名称:四季

教学理论依据:

四季对于我们农村的幼儿来说,他的每一个特征几乎都在我们身边一个个的走过,并且从小班到大班的日积月累,已经对四季有了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著名的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我们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我们的活教材。:创设本次活动,我们就是要帮助幼儿将原有的经验聚集起来、明晰起来,形成对四季更替的初步熟悉,提升了幼儿的经验,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感慨到大自然的神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2、让幼儿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四季的特征。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体验同伴相互交流的快乐。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对四季轮换变化的兴趣。

活动难点:

正确认识四季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象形挂图春夏秋冬一幅,汉字:春、夏、秋、冬。

2、春夏秋冬特征的小卡片若干(多于幼儿的数量)。

3、红、黄、绿、蓝小纸片各一张。

4、彩色的大转盘,木偶:四季妈妈。

活动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以四季妈妈来做客引出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长的特别漂亮,小朋友猜

猜它是谁?

2、请出四季妈妈和小朋友打招呼。

3、客人有好多话和小朋友说,小朋友要认真听,一会才能和四季妈妈做游

戏。

二、引导幼儿回忆四季的特征。

1、提问:四季妈妈的四个宝宝叫什么名字?都长什么样?

2、根据图片一起观察四季特征。

3、根据图片是汉字:春、夏、秋、冬。

(1)、出示四个汉字,请幼儿将汉字与图片进行匹配。

(2)、认识汉字:春、夏、秋、冬。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三|、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四季的特征。

1、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特别爱他们的妈妈,他们准备为妈妈做一件漂亮的裙子,于是,他们就去选布料了,小朋友猜猜他们各自会选什么颜色的布料?为什么?

(1)、请幼儿进行讨论发言,教师要求幼儿说出为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春天——绿夏天——红

秋天——黄冬天——蓝

2、出示裙子,为裙子添上图片。

(1)、出示四种颜色制作的裙子,引导幼儿说出往裙子上添上图片更漂亮。

(2)、每一位幼儿选一张图片进行讨论:自己拿得是哪一个季节的图片?应该贴在什么颜色里?

(3)、幼儿贴图片,教师小结。

四、游戏:四季的轮回。

1、利用园裙子,给幼儿讲四季的轮回。

2、游戏:四季的轮回。

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手里拿着季节特征卡片念儿歌做游戏:

春天来,春天来,春天走了夏天来。

夏天来,夏天来,夏天走了秋天来……

4、幼儿分组游戏。

活动评析:

整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的发展了幼儿的能动行,以幼儿为主体,主导幼儿自己在游戏的过程中去探索,去感知,教师利用了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学:蜡笔画教具,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也展示了我们农村幼儿教育所特有的教学手段,整节活动紧紧围绕着四季,让幼儿动脑、动嘴、动手去探索、去操作,去获取知识,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让幼儿在游戏中活动,不枯燥,特别是在幼儿讨论发言的时候,更是激起了幼儿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议论的热点。

推荐第5篇: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一、清楚知道科学领域的总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清楚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领域的目标 自己看书《纲要》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发展性 趣味性 开放性 活动性 整合性

 发展性包含:①活动应适应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应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度为基础;②活动应促进学前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 趣味性是指在指导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能激发儿童学科学的兴趣。

 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活动应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给予探索的线索、鼓励幼儿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活动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 整合性表现为: •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整合 • 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 • 科学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

四、活动设计的步骤

1.教材分析:幼儿情况分析(亦可是设计思路或设计意图),体现的教育理念:“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可达到的目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设计:

(一)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二)确定合适的目标 确定适合的目标:

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终期目标相一致

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括括认知、、能力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可突出重点。

认知目标:(掌握、学会、了解、感知、学习、知道) 能力与技能目标:(尝试、运用、发展)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乐于、主动、大胆、敢于) 活动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  小班科学目标: 

1、情感方面

 (1) 激发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 (2) 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 (3) 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

2、方法技能方面

 (1)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  (2)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 (3)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 (4) 引导学前儿童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

3、知识方面

 (1)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学前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 (2)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学前儿童生活的关系;  (3)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 (4)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有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

 (5) 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形成早、晚的时间概念。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

1、情感方面

 (1) 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学前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 (2) 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2、方法技能方面

 (1) 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 (2) 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 (3) 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

 (4) 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

 (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

3、知识方面

 (1) 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2) 帮助学前儿童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 (3) 引导学前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 (4) 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 (5) 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形成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

1、情感方面

 (1) 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 (2) 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 (3) 使学前儿童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 (4) 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

2、方法技能方面

 (1) 学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

 (2) 学会实验操作验证推论和预测,并能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调整和修正;

 (3) 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 (4) 学会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

 (5) 引导学前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 

3、知识方面

 (1) 帮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2) 向学前儿童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 (3) 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

 (4) 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 (5) 能对10以内的数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能做简单的计算;

 (6) 逐渐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形成星期几和一年四季的初步概念。

重难点:幼儿难以掌握和本节课要必须达到的目标为重点。幼儿难以掌握的内容为难点

3.活动准备(从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着手) 4.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的目的要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习积极

性,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活动。

利用多种物质材料 利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 利用情境表演 利用环境布置 利用直接指令或提问 通过幼儿直接操作材料 活动结尾设计:

(1)和幼儿一起总结评价这次活动。

(2)提出要求或建议,让幼儿在活动结束以后继续探索,使活动继续延伸。

(3)制作活动,以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制作成品结束。 (4)以艺术的方式结束。

(5)迁移。可由教师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情境,让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活动延伸:设计出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如:其他领域中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家园配合等

6.反思: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改进,在研在上) 案例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 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比较、观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树落叶和枯黄的原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搜集各种树叶;

2、有关常绿和落叶树的课件;

3、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干各一棵。 活动重点: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 活动难点: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儿看录像)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许多大树,许多黄黄的叶子,有的落到地上,还在空中飞舞)

二、探索感知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树叶,请你们打开看一看吧。(引导幼儿给树叶分类)

师:请小朋友摸一摸两种颜色的叶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幼儿通过触摸得出: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表面粗造。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表面光滑。

三、总结点题

请幼儿观看短片,再现树叶飘落的景象,并告诉幼儿:像这些秋天到来树叶飘落的大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落叶树。像松树、柏树这些树叶常年绿绿的大树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常绿树。

四、师幼互动、做《树叶找家》游戏

1、教师出示一棵落叶树的树干,模仿落叶树妈妈的口吻说……

2、老师出示一棵常绿树的树干,模仿常绿树妈妈的口吻说……

 活动延伸

让幼儿做着树叶飘落的动作走出活动室,去寻找院子里的常绿树和落叶树。

推荐第6篇: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5月8日,在固东镇新河幼儿园,全镇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并有幸听到了腾冲市第二幼儿园老师的送教下乡活动。一天下来,虽然略有疲惫,但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送教下乡活动以来,它成为全镇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二幼老师们的讲解,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二幼老师设计的活动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们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给幼儿提供空间、材料、时间和机会,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利于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有利于幼儿真正的认识科学、热爱科学,让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小甸幼儿园 杜建菊 2017年5月22日

推荐第7篇: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一: 幼儿教师 纲要《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如何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创造宽松和条件?

1、正确对待幼儿园在活动中和成功与失败。

2、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提供充分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在操作。

3、在科学活动中,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幼儿,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在植物饲养中,让幼儿掌握各种知识的技能。

5、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6、探索活动中鼓励幼儿既有自已的主张,又能与同伴相互分享和合作。

教师要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处处为幼儿考虑,做一个有心人,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获得认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的身心在探索和操作活动中得以发展。

通过科学领域的学会,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对科学领域感到很盲目。从这次的研讨让我知道了科学活动有四个步骤分别是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表达。这四个步骤才是组织科学活动成不成功的关键。但是科学活动也重在老师的指导和幼儿自己的操作。幼儿不操作不探索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这样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才是最重要的。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二:《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1129字)

7月7日,在岳麓二幼的音乐厅中,全区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并有幸请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杨莉君教授为我们讲解。一天下来,虽然略有疲惫,但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指南》发布以来,它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对《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指南》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会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中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三: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1557字)

科学并不神秘,对于孩子来说,科学不是公式,不是原理法则,它是身边的花草鱼虫,是常见的,是有趣的活动,是欢乐的游戏,孩子们在尽情的游戏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听了李岩老师的讲解知道了创设适合幼儿探索必需要有物质环境,营造宽松、愉悦的科学氛围,给幼儿进行探究活动提供支持。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同样,幼儿的科学兴趣也必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为此,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激发幼儿探索的激情,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开展多种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促使幼儿观察身边事物,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成果或查到的答案大胆的表达出来。在开展各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科学的环境。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条件,只有提供合适的幼儿材料,才能保证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的特性,利用手、脑、口等感官来充分认识和探究,也就是要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幼儿处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现科学发现活动中的乐趣。

2、以“玩”贯穿各活动,培养幼儿探索兴趣。“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通过“玩”来探索,游戏气氛会浓烈。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时间,能和同伴、老师自由交流,这样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无压力,能自如地进行探索。对于幼儿来说,唯有玩,在玩中才能进行创造。所以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地玩,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发现等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质疑,提出问题,才会去探索,去尝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验活动课中,幼儿对相同外形的两辆汽车,一辆会自己跑,边跑边响音乐,而另一辆必须自己用手推着跑。孩子们对此眼睛里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对幼儿:“找一找两辆汽车有什么不同?”幼儿仔细的观察比较着两辆汽车。此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一辆汽车底下有开关,盖子里面有电池;而另一辆汽车没有。”“有电池的一辆会自己跑,没有电池的不会自己跑。”孩子们发现这个秘密高兴极了。接着,他们有尝试着安放电池,试着怎样放才会接通电源,在这些尝试活动中,幼儿养成了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的好习惯。而且,孩子们看得都那么认真仔细,每当有不懂的地方,他们便会大胆的来问我,我总是耐心、热情地回答,帮助幼儿共同寻找答案。培养幼儿不怕说错、做错,没有顾忌地展开思维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的状态。孩子们与老师没有顾忌,相当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敢说敢表达自己心中想法的习惯。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要经常给予恰当的引导,即使他讲得不符合实际,老师也不能嘲笑和否定,采取积极引导的态度。常常送给孩子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和激励的话语促进孩子去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生来具有的好奇心是柔弱的,容易受到不恰当的教育压制,一旦受到压制,幼儿就会失去科学的兴趣。

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其中、并鼓励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情景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将幼儿愉快地引进科学的殿堂。总之,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四:科学领域心得体会>>(557字)

丰富多彩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结束了。这次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其宗旨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科学教育列为幼儿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要强调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并赋予观察以意义,要对信息进行联系和比较,要对现象作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纲要》也把思维能力列为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能力。

二、要强调科学技能的培养。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仅仅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够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方法和技能常常被比喻为“点金术”。因为,教师所能给予幼儿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给予幼儿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幼儿可以自行获得更多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活动虽然简单,却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过程。这些基本的科学技能,正是幼儿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最初把握。只有当幼儿掌握了必备的技能时,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动的学习者。

推荐第8篇:科学领域(优秀)

四、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智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小班 科学:

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 3认识两种常见的花草、树木、野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4初步了解春、夏季最明显特征及人们的活动。 5认识1—2种生活用品,知道其特征及用途。

6引导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小班教学:

1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个特征对物体分类。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三个物体间量(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显著差异,并按某个特征进行“3”以内物体的排序。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

5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中班 科学:

(一)发展目标

1、尝试探索动、植物和人的特征,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环境及现象。喜爱提问,愿意收集感兴趣的信息。

2、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3、形成一定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4、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点数“7”以内的物体,正确说出总数。

2、帮助幼儿认识“7”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差异,初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规律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4、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5.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区别物体间5个量的差异(长短、高矮、厚薄、粗细等)

6、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7、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并关注自己的活动成果,体验到活动过程的乐趣。

8、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内外方位。

9、丰富自然角,按季节变化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其明显特征,学会保护小动物,培养爱心;

10、通过玩沙、玩水活动,对沙、水等自然现象感兴趣。

11、通过散步观察果园的变化,发现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感知天气和季节的突出特征;

12、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大班 科学

1、能积极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①认识与人们生活有关自然环境和创造环境的变化,以及商店和公共场所。 ②尊敬这里工作的成人劳动,爱护这里的自然环境。

③认识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如小学作准备。

2、在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动手操作,爱思考、爱提问,尝试去探索答案并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合作。

①认识4~5种材料制成日用品,知道这些材料的名称、特性和用途,并进行分类。 ②认识几种海、陆、空交通工具,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③认识常见的安全、交通标记。

④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农作物各

二、三种,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⑤认识家禽、家畜、鸟、昆虫和野生动物书种,从他们的外型特征、习性、功用与危害比较起异同,并进行分类。辨别几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保护对人们有益的动物,消灭有害的昆虫。

⑥善于贯彻孔雀园里小动物的变化,知道起生活习性。

3、有初步的数学概念,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①学习十以内数的组成,并迅速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会解答应用题。

②掌握1—10的倒数、相邻数,学习正确书写啊拉伯数字1—10,区别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③从自身出发区别左右,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轻重、远近、厚薄等。 ④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根据形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⑤学习将一个实物或形体等分成

2、4份,知道原实物或形体比每一份大,没一份都比整体小。

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星期几。

4、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科学活动的感受和发现,并积极与同伴交流。

5、主动关心和爱护动植物及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乐意参加环保活动。

五、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小班 美术:

1、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

2、引导幼儿学习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物及立体物。

4、引导幼儿体验折纸的乐趣,学习用撕、贴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形象。音乐:

1、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 的反应。

2、用自然音唱歌,吐字清楚,学会唱5—6首歌曲。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

4、能随简单的音乐节拍做拍手动作。

5、学会歌表演,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选择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中班 艺术:

(一)发展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有表情的唱歌(合唱和独唱),喜欢模仿创编歌曲和动作。喜欢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做模仿动作、跳舞和游戏。

2、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喜欢欣赏美并尝试自己创造美,学会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安排画面。学习集体艺术 活动的规则,体验集体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具体措施

1、创设音乐表演区,摆放乐器和幼儿自制的沙球,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唱歌、跳舞来激发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

2、利用零星时间(晨间、饭前、进餐时、午睡起床时)给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初步能借助动作、表情、语言等,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3、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对画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在绘画技能技巧的培养基础上,继续尝试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如印章、手掌、颜色、纸团、积木等,通过画、折、粘帖等方法来完成美术作品。

4、充分利用幼儿的作品布置教室环境,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

5、创设美工区和创意区,让幼儿大胆想象、选择和创造。

6、创建建筑区,让幼儿利用积塑、积木等材料表现日常观察到的美。中班 美术:

(一)发展目标

1、关注、发现并喜爱自然环境和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

2、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感受并初步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美。

3、在美术作品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能初步感知并理解美术作品的情感和意义,能初步运用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创造性地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5、能使用较丰富的色彩作画,进行简单的布局,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塑造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6、初步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引导幼儿寻找并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参与美术活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其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3、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欣赏形象鲜明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及四季景色中的美,并鼓励幼儿用绘画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4、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

5、在小班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6、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

7、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乐于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取放、收拾整理的习惯。

8、引导幼儿学习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综合体。

9、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地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

大班 艺术

1、能积极、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①根据歌曲内容和性质、正确地、较有表情地演唱,学会10—12首歌曲。

②舞蹈和音乐游戏A在音乐伴奏下,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基本律动和基本步伐(跑跳步、进退步、交替步)B在音乐伴奏下学会变换几种队形(圆圈扩大或缩小、横排、纵列);C学会4—6个舞蹈,

三、四个音乐游戏,会根据歌曲或器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整齐地、有表情地跳简单的舞蹈,能按音乐游戏的要求,在创造性地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③音乐欣赏,欣赏6—8首歌曲,能根据音乐的片断辨认出相关的歌曲和器乐曲,并感知他们的旋律变化和情感体验。

④打击乐,学习几种打击乐器,在音乐伴奏下齐奏、轮奏。

2、能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体验创造活动的快乐,大胆地在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

3、能控制、调节自己的声音和音调进行演唱,节奏准确;知道保护自己的嗓音;较自然地运用各种动作进行韵律活动和演奏常见的打击乐器。

4、能自然的运用动作、表情与他人交流合作,并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表演与音乐、与集体协调一致。

5、在音乐活动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有初步的审美情趣。

6、绘画: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① 用各种几何图形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节,并会描绘出人物和动物的不同姿态(侧面、背面、有简单动作的四肢)

②能根据自己生活印象和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的情节画,初步学会恰当的安排画面。 ③在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纸的中心、边缘、角上,用学过的花纹和简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色的3—5种花纹,有规律的画图案画。会在生活用品的纸型上用花纹或物象进行装饰。

④根据图画内容,会使用各种颜色,色彩鲜明。

7、泥工:学习在整块泥中捏出物体的各部分,并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表现简单的情节。

8、纸工:

①巩固中班折纸技能,学习用两张纸以上的纸折成简单的组合玩具。 ②能按轮郭或用目测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图形和窗花。③④⑤

9、自制教玩具:用纸、布针、线或自然材料和无毒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10、欣赏:欣赏幼儿可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养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

推荐第9篇: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案

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案

活动内容:水果宝宝 活动目标: 认知: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情感: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西瓜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提问引入:出示西瓜图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基本部分:

一、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师: 请手中是红色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2.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

二、说一说 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三、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大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组织交流。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 活动延伸:回到家后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上颜色

推荐第10篇:小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推荐)

小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

【苹果乐园】

活动来源:幼儿经常都吃苹果,但却不太注意苹果的特征,我就想可以用幼儿熟悉的苹果来组织一个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运用观察法比较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3、在游戏中能礼貌待人、乐于助人。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N个;小的红苹果N个;大的绿苹果N个;小的绿苹果N个;(苹果树布景)大箩筐1个;小箩筐1个;

2、情景表演

3、小刺猬胸饰1个、音乐磁带、投影机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感知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开汽车)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刺猬),有礼貌地和刺猬打招呼。苹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想邀请你们去采果子。好,那我们就开着汽车出发吧。(音乐起)

2、摘苹果练习数数

小朋友,苹果园到了,瞧!好多的苹果挂在树上呀,闻起来好香啊,你们想不想摘下来尝一尝呢?

(一)教师示范摘果子,念儿歌:苹果园里苹果多,一个一个轻轻摘

(二)请幼儿摘苹果(按老师的口令摘,摘完后放在自己的操作板上点数,说出总数)要求幼儿用食指从左到右有顺序的点数

(三)个别幼儿学习点数(纠正数错的幼儿)

3、区别苹果颜色、大小并分类摆放

你们看,老师这里也有四个苹果,他们哪里找的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小刺猬为小朋友准备了两个筐,我们把颜色一样的放在一个筐,该怎么放呢

(1)请小朋友说一说。(操作)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个别幼儿操作错误的,教师加以纠正。

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是按颜色分,还可以按什么方法放呢?

(1)引导大小不同,幼儿操作。

(2)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拿上来看一看,再进行纠正。

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帮小刺猬摘了苹果,还帮它分好类。

看,小刺猬搬来了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你觉得苹果要怎么放了?(大苹果放在大筐里,小苹果放小筐里)。

(1) 分组放苹果

(2) 教师检查

3、游戏结束:苹果送刺猬

听到小刺猬的哭声:妈妈生病了,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启发小朋友送苹果给刺猬。一起开着小汽车把苹果运到刺猬的家里。 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回家数不同的水果,分辨不同水果的特征。

活动建议:

注意幼儿上黑板贴苹果的时候的秩序。

【苹果乐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苹果的颜色、大小等特征,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

明显特征。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幼儿能分辨苹果的特征,通过此活动幼儿能养成留心观察以及探索事物的精神。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1、大的红苹果N个;小的红苹果N个;大的绿苹果N个;小的绿苹果N个;(苹果树布景)大箩筐1个;小箩筐1个;

2、小刺猬胸饰1个、音乐磁带、投影机 知识准备:情景表演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刺猬来摘果子、以及幼儿一起在苹果园摘苹果等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摘苹果的数目以及特征。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刺猬妈妈生病了,送小刺猬苹果”中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幼儿学会自觉摘苹果获取劳动果实,并且乐于助人。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情景表演,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刺猬),有礼貌地和刺猬打招呼,激发幼儿兴趣

2、认识苹果的特征。

在活动中,我先帮幼儿认识摘苹果的数目,再从颜色、大小上面分辨苹果。

3、送苹果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刺猬妈妈生病”的情景,让

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教育。

六、感悟与反思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我想好的数学不仅是课堂上的加减,而是生活中的运用。我院在以后的成长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第11篇: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一、教学内容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2)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跟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讨论指纹的形状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漩涡状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教师: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会不会留下指纹呢?)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3)归纳总结: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第12篇: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 大班学习2—9 的相邻数

教学目标 : 1、让幼儿说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熟练的找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教学重点 : 通过游戏让幼儿熟练的找出 2-9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 : 使幼儿能够快速并准确说出2-9的相邻数来

教学准备 :教会音乐律动《手指运动》

教会儿歌《找朋友》

教具准备: 1-10 的数字卡四套(一套是彩色的)三种颜色的彩球各三个 教学过程 :

一、开始部分

师生全体音乐律动《手指运动》

导语 :小朋友,我们一起伴随音乐来做手指运动 , 在做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数字要告诉老师哦 . 师:小朋友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数字?( 1、2、3、4、5、6、7、8、9、10 )说明:幼儿说到了什么数字,教师随即出示该数字的卡片

二、基本部分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你们看这十个数字都按 顺序排好了,每个数的旁边的两个数都是它的邻居,这就是数字的相邻数,你们看,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 , 3 的相邻数是 2 和4······

提问幼儿 9 的相邻数是 几和 几 ?

师:这其中有一个规律,相邻数就是比它小 1 或大1的数。

出示彩球图片让幼儿来操作, 3 的相邻数是 2 和 4 , 2 比 3 小 1 , 4 比 3 大 1 。

师: 小朋友真棒。 10 以内的自然数除了 1 以外,任何一个数比它前面的数大 1, 比它后面的数小 1 ,自然数就是按这样的大小顺序排列的。

三、游戏活动

1、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邻居是几就拍拍几下手

请十名幼儿任意选一张 1-10 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

师:请数字5 的邻居拍拍手,这时数字 4 的幼儿就拍 4 下手,数字 6 的幼儿就拍 6 下手。

问:你为什么是邻居,启发幼儿说出 因为 4 比 5 少 1 , 6 比 5 多 1 ,所以 我是 5 的邻居。

2、《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 1-10 的数字卡贴在衣服上 , 教师请数字 3 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 2 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再找其他数的相邻数的小朋友。(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试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说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通过音乐律动《手指运动》导入1—10的数字,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紧接着引入新课相邻数。然后让幼儿操作彩球数字图片,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3的相邻数。再通过找相邻数的数学活动,调动全体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中找相邻数小朋友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情感。

第13篇:中班科学领域目标

1、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同时根据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粗细、高矮、厚薄等)分类。

2、学习按物体的粗细、高矮等差异和一定规律对5个物体进行正排序和逆排序。

3、能目测出5以内物体的多少。

4、能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扰正确判断物体的数量。

5、学习按物体的粗细、高矮等差异和一定规律对7个物体进行正排序和逆排序。

6、认识数字

6、

7、

8、

9、10,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7、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数字排序。

8、能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9、理解数字代表的序数意义,会用序数表示生活中物体排列的位置。

10、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多1和少1关系。

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梯形、椭圆形。

12、以某一物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第14篇:学习科学领域心得

纲要《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杨昌珍

如何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创造宽松和条件?

1、正确对待幼儿园在活动中和成功与失败。

2、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提供充分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在操作。

3、在科学活动中,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幼儿,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在植物饲养中,让幼儿掌握各种知识的技能。

5、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6、探索活动中鼓励幼儿既有自已的主张,又能与同伴相互分享和合作。

教师要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处处为幼儿考虑,做一个有心人,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获得认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的身心在探索和操作活动中得以发展。

通过科学领域的学会,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对科学领域感到很盲目。从这次的研讨让我知道了科学活动有四个步骤分别是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表达。这四个步骤才是组织科学活动成不成功的关键。但是科学活动也重在老师的指导和幼儿自己的操作。幼儿不操作不探索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这样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才是最重要的。

纲要《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唐晓蓉

5月7日,在简阳红塔职高,全区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一天下来,虽然略有疲惫,但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指南》发布以来,它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对《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指南》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会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中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唐晓蓉

科学并不神秘,对于孩子来说,科学不是公式,不是原理法则,它是身边的花草鱼虫,是常见的,是有趣的活动,是欢乐的游戏,孩子们在尽情的游戏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听了李岩老师的讲解知道了创设适合幼儿探索必需要有物质环境,营造宽松、愉悦的科学氛围,给幼儿进行探究活动提供支持。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同样,幼儿的科学兴趣也必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为此,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激发幼儿探索的激情,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开展多种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促使幼儿观察身边事物,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成果或查到的答案大胆的表达出来。在开展各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科学的环境。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条件,只有提供合适的幼儿材料,才能保证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的特性,利用手、脑、口等感官来充分认识和探究,也就是要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幼儿处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现科学发现活动中的乐趣。

2、以“玩”贯穿各活动,培养幼儿探索兴趣。“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通过“玩”来探索,游戏气氛会浓烈。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时间,能和同伴、老师自由交流,这样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无压力,能自如地进行探索。对于幼儿来说,唯有玩,在玩中才能进行创造。所以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地玩,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发现等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质疑,提出问题,才会去探索,去尝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验活动课中,幼儿对相同外形的两辆汽车,一辆会自己跑,边跑边响音乐,而另一辆必须自己用手推着跑。孩子们对此眼睛里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对幼儿:“找一找两辆汽车有什么不同?”幼儿仔细的观察比较着两辆汽车。此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一辆汽车底下有开关,盖子里面有电池;而另一辆汽车没有。”“有电池的一辆会自己跑,没有电池的不会自己跑。”孩子们发现这个秘密高兴极了。接着,他们有尝试着安放电池,试着怎样放才会接通电源,在这些尝试活动中,幼儿养成了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的好习惯。而且,孩子们看得都那么认真仔细,每当有不懂的地方,他们便会大胆的来问我,我总是耐心、热情地回答,帮助幼儿共同寻找答案。培养幼儿不怕说错、做错,没有顾忌地展开思维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的状态。孩子们与老师没有顾忌,相当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敢说敢表达自己心中想法的习惯。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要经常给予恰当的引导,即使他讲得不符合实际,老师也不能嘲笑和否定,采取积极引导的态度。常常送给孩子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和激励的话语促进孩子去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生来具有的好奇心是柔弱的,容易受到不恰当的教育压制,一旦受到压制,幼儿就会失去科学的兴趣。

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其中、并鼓励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情景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将幼儿愉快地引进科学的殿堂。总之,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科学领域心得体会

佶慧幼儿园:高婷婷 丰富多彩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结束了。这次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其宗旨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科学教育列为幼儿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要强调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并赋予观察以意义,要对信息进行联系和比较,要对现象作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纲要》也把思维能力列为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能力。

二、要强调科学技能的培养。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仅仅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够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方法和技能常常被比喻为“点金术”。因为,教师所能给予幼儿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给予幼儿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幼儿可以自行获得更多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活动虽然简单,却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过程。这些基本的科学技能,正是幼儿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最初把握。只有当幼儿掌握了必备的技能时,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动的学习者。

《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5月7日,在简阳红塔职高,全区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指南》发布以来,它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对《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指南》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会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中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高婷婷 本学期我们第一次的读书活动于3月5日开始了,今天我们杨昌珍老师的组织下又一次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了学习了健康领域外我们还学习了科学领域,在学习科学领域内容后,我发现在《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多次出现,与《纲要》十分贴近。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与开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

一、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那么何为物质环境呢?就是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并能将不同的观察试验结果进行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从而让幼儿体验到试验的乐趣。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科学活动。

小班、中班、大班年龄阶段的目标各不相同。小班最简单,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中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大班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目标层次逐渐递进,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突出各年龄班的培养重点,使我们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目的更明确,同时也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总之,学习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我会根据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主观上的行动,努力改善客观环境,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支持并鼓励幼儿探索科学、学习科学。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他们的实际感受、探索欲望和兴趣非常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根据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主观上的行动,努力改善客观环境,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杨昌珍

通过假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频多。让我重新对幼儿教育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指标可以依照,心中更加有数,同时也为我们幼儿教师点亮了盏盏明灯,照耀了彼此的成长之路。

翻开《指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说明”中的一句话,呈现的是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关注细节、尊重个体差异、丰富的保教经验。边看着边在思考:孩子不就像阶梯吗?一层层地往上,再优秀的孩子若要到达顶端不都是要先走在最低最矮的台阶上吗?只是有些孩子起步比较慢,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越来越多的鼓励和表扬,“蜗牛”也会走上阶梯到达最高的顶点。

科学是什么?是知识、是过程、是世界观。儿童的科学是什么?儿童科学不同于成人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学习了科学领域《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后,我发现在《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关键词是多次出现的,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其中的关键。

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上应该以幼儿为主,让幼儿能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比如:在班级种植区域中,应该让幼儿充分的参与进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带来的瓶瓶罐罐,种子等,和老师一起体验种植的乐趣,种植结束后孩子们会关注到自己种的小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探讨,也能关心自己的种植结果,与同伴交流,和老师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等,如果是老师代替幼儿进行种植活动,那么幼儿就失去了体验种植的乐趣,没有亲自进行种植怎么能对自己的小植物关注和关心呢。记得王祎真小朋友,他就几乎每天都去观察自己的小植物,长高了没有,叶子长得是什么样子,同时也关注其他小朋友的植物,与自己的植物进行比较,还做了记录,他的行为也带动了其他的小朋友;施泽也是对自己种植的小植物很伤心,他看着自己的芸豆发芽了,慢慢的长高了,而且在求助老师的帮忙下,让小植物可以沿着一个“路线”往上爬,施泽也是很兴奋的。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应该经常给予幼儿“试试看”“你能行”等鼓励,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敢于尝试不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得以呵护和培植,使孩子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一些科学探索活动中,有的孩子总是不愿意自己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依赖老师情况严重,每次到实际操作时总是说老师我不会。《指南》中也提到了该如何去解决,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在孩子在寻找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者方向错误时,教师应该进行适量的引导,而不是急于将答案告诉幼儿,自己寻找出来的答案会远比你告诉他来的有意义的多。

二、活动的过程设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关键。

要让孩子在“做”中产生思考和真正的探索,关键是活动的设计。只有活动过程设计得当,才能支持幼儿持续探究的过程,深入地探究某个问题,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真正实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科学探究。

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适宜的科学探究活动。

内容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幼儿探究学习的能力、方法正是在与一定的内容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探索内容的适宜性是幼儿有效探究的保障。因此,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是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能成为幼儿需要的、能为幼儿直观地感知和操作的。

在《指南》中,我发现小班最简单,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中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大班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目标层次逐渐递进,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突出各年龄班的培养重点,使我们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目的更明确,同时也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四、材料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基石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任何的科学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材料来支持,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中介和桥梁。要实现幼儿主动探究,就必须为幼儿探究活动准备物化着教育目标的材料,使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教育所期望的经验。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将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具体内容物化为幼儿可操作、可探究的活动?活动材料准备要注意什么?要达成该活动教育目标需要哪些材料?什么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探究?为什么要提供这些材料?材料的形状、大小不同是否阻碍幼儿的探究,有何影响? 通过这次的翻阅与学习,幼儿园的活动就是课程,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程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科学交往环境,鼓励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突破传统的师问、幼答方式,要鼓励幼儿提问,开展幼问、师答式的互动、动手操作、体验操作的成就感与乐趣。总之既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善于发现数学问题,能用自己所学解答和帮助自己所碰到的问题。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顺应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老师应该是大树,一边是果实累累,一边是根深叶茂。”我想,我愿做这样的一棵大树,培育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苗苗。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唐晓蓉

本学期我们第一次的读书活动于3月5日开始了,今天我们杨昌珍老师的组织下又一次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了学习了健康领域外我们还学习了科学领域,在学习科学领域内容后,我发现在《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多次出现,与《纲要》十分贴近。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与开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

一、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那么何为物质环境呢?就是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并能将不同的观察试验结果进行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从而让幼儿体验到试验的乐趣。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科学活动。

小班、中班、大班年龄阶段的目标各不相同。小班最简单,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中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大班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目标层次逐渐递进,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突出各年龄班的培养重点,使我们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目的更明确,同时也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总之,学习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我会根据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主观上的行动,努力改善客观环境,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支持并鼓励幼儿探索科学、学习科学。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他们的实际感受、探索欲望和兴趣非常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根据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主观上的行动,努力改善客观环境,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杨昌珍

在幼儿园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让我们老师最为头疼的是组织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李姝静老师的专题讲座,就好像送了我们一盏指路明灯,给我们摸索、前进照亮了方向。老师在讲座中列举出几个生动有趣的活动案例,逐步分析作为教师在选材与活动组织中,应该怎样捉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主的学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那我们以后怎样才能组织一个科学活动呢?

作为教师,要选择适宜的内容,要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因为强烈的好奇心是驱使儿童主动探究的动力,兴趣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没有兴趣,幼儿缺乏真正的学习动机。所以,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机。

科学活动内容应从幼儿生活中选择,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因为幼儿的生活中蕴含许多有趣的科学内容。孩子们经常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物感兴趣,愿意去探究。从幼儿身边的事物,生活的体验中选择具体、可观察的内容,使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科学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保持长久的好奇心。在科学活动中,要真正让幼儿成为真正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应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让幼儿充分参与,体验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科学领域学习心得

佶慧幼儿园:高婷婷

本周园里进行了一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科学领域的一次学习,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本次的阅读,使我深深得感悟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教育做出表率。老师的言行都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范例,老师平常都是给孩子们准备教具和学具,让幼儿每一节数学活动都能体验操作的乐趣,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数学课堂的就会出现孩子们喜欢探究与发现,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引起来幼儿的状态专注,建立很好的活动常规。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而不是在技能方面对他们有所要求。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对什么事物都有兴趣,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入手,不断引导他们去探索一些有趣的东西,至于探索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以及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我们要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幼儿所需要获得的是根据他的能力以上的进步,而不是将他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多多观察、分析、总结幼儿较上一次探究的进步,多多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进步,让他们在科学中自由探索,快乐成长。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根据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主观上的行动,努力改善客观环境,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第15篇:科学领域心得体会岳

心得体会

丰富多彩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结束了。这次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其宗旨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科学教育列为幼儿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要强调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并赋予观察以意义,要对信息进行联系和比较,要对现象作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纲要》也把思维能力列为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能力。

二、要强调科学技能的培养。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仅仅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够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方法和技能常常被比喻为“点金术”。因为,教师所能

给予幼儿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给予幼儿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幼儿可以自行获得更多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活动虽然简单,却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过程。这些基本的科学技能,正是幼儿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最初把握。只有当幼儿掌握了必备的技能时,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动的学习者。

第16篇:科学领域观察记录

数学活动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情景描述:今天是数学课,当我出示一个由三角形组成的树时,大多数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数了起来,有的说9个三角形,有的说10个三角形,于是我和小朋友一起点数验证,小C也跟着我的点数在数数:

1、

2、3„„,最后当数到10个三角形时,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告诉我,一共有10个三角形。小C也兴奋地一起喊:10个三角形!我请他站起来再大声地说一遍,虽然他的口齿不是特别清楚,但在我的要求下重复了3次之后说话逐渐地清楚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与措施:之前的小C在活动的时候经常是神游天外,他不知道上课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上课的时候小朋友要怎么样。有时还坐不住,转来转去,去碰碰边上的小朋友,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学习;有时坐着坐着就趴到了地上;有时虽然人是坐在小椅子上,但思想一直是不集中的,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更别说跟着你一起说或者回答问题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提醒和教育,总是想方设法地引导他。首先我们把他的座位放在第一个,这样我们看得更清楚了,他也能清楚地看到我们,当他不集中时,我们可以及时地提醒他。接下来,在活动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让他重复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或者把我的话再说一遍。之后再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对他的回答和表现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发给他小贴纸。针对他口齿不清的问题,我们在平时也让他多重复我们说的话,及时地纠正他的发音。慢慢地,孩子上课比以前认真了,也愿意跟着我们一起说了。发生矛盾或者有事情的时候懂得告诉我们,寻求我们的帮助。虽然小C在自己操作练习的时候还是不太会,在上课的时候还不会举手发言,但他已逐渐有了上课的意识,知道要跟着别人一起说,一起学,知道有事情要告诉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也越来越清楚了。我想孩子的进步还需要我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和耐心,相信孩子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数学区”观察记录

情境描述:

数字拼板自投放以来一直静静地躺在玩具柜中,幼儿似乎不太喜欢这一颜色、形状都比较单一的玩具,而更愿意玩其他有趣的玩具。这样的情形足足持续了一周;是因为新玩具太多,还是其他原因? 今天,明明从玩具柜中拿出数字拼板玩了起来。第一次,他拼出了一个长方形,第二次,他摆弄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拼成,最后选择了放弃,持续了4分钟。我走过去问:“明明,你成功了吗?”“没。”“那为什么走了呢?”明明无语,过了一会儿轻轻地问了我一句:“这是怎么玩的?”于是,我把底座上的字读了一遍,又用材料在底座上拼搭了一个数字。这时,明明有点腼腆又有点兴奋,重新拿起材料玩了起来,持续了9分钟,拼了“88”等好几组数字。

分析与对策:

刚开学时,琳琅满目的新玩具给了幼儿较多的选择,他们享受着玩具带来的快乐,但幼儿对数字拼板很冷淡,为什么呢?我从明明的行为中分析、总结出以下原因:(1)幼儿不清楚数字拼板的玩法。(2)幼儿可能更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数字拼板看上去玩法单

一、色彩又不是很鲜艳,所以很难被幼儿接受。

于是,我重新研究这一材料。这是一套成品玩具,外形已不可能作很大的改变。怎样改动才能让幼儿明白它的玩法?只有通过介绍才能让幼儿了解它的玩法吗?幼儿已有的数经验和材料之间要建立起怎样的联系才能让幼儿明白它的玩法并尽快喜欢呢?这时,我想到了改变材料的摆放方式。原先我将所有长条板装在小筐里,与底板是分开放置的。现在我拿走了小筐,把所有长条板都拼在了底板上,出现数字组合“88”。我这样做的意图是凸现材料的作用,向幼儿暗示材料的玩法,希望幼儿通过发现材料摆放方式上的变化来理解玩具的玩法。

大班数学区活动观察记录表

案例描述:东东按着接龙卡(长方形的发片,每张卡片上有两种不同的图案)上的图案把接龙排得长长的。浩浩说:“ 东东,你排过去点,都排到我的位子了。” “ 可是不排过去,我就是短短的呀。” 浩浩理直气壮地说:“ 谁说的?你转个弯不就好了呀。” 说着就从东东的盒子里找到对应的卡片排给他看。

东东按着浩浩告诉他的方法继续有规律的排着接龙卡,而这次明显的发现接龙卡不再一股脑地往一个方向冲了。有了以螺旋的形式排列着;有的犹如一棵树有坚固的树干和整齐的树枝;有的就像太阳以一点为中心,其他的卡片向四周发散开来。每当排出不同形状时,东东总会推一下旁边的浩浩告诉他,他的成功,而浩浩有时也会加入到东东的接龙游戏里,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我的反思:

区域活动的特点是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在活动中东东与浩浩的冲突主出在桌面的使用面积上,最后在两人较和平的状态解决了。其中更以浩浩所掌握的对接龙游戏多变的玩法这一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中也可以发现两个孩子对接龙游戏规则掌握的还是较好的,只是东东主要以单一的直线接龙为主,缺少一定的发散性接龙方式,想法浩浩的思维较为活跃,能将接龙的规则换方位思考,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将直线式的接龙转换成了多方位的接龙。也正是浩浩这一引导式的一步使东东得到了启发,使接龙游戏的玩法变得丰富,摆脱了原先单一的直线排列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为了让孩子直观的发现接龙的规律常常以直线式的排列为主,但这也给了孩子一定的思维局限性。当内、外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与激发时,孩子固定的思维就会被打破,得到高一层次的发展,也就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者的互相融合与比较。

中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况。2.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

活动情况:今天朱俊楠、开心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己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朱俊楠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接着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原来,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对,那你们应该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朱俊楠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后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没有异议,才确定下来。

最后拼完的时候,我问他:“现在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

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

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原来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建议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可以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这类的集体活动,帮助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

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观察记录:当我刚说完:“现在我们开始玩区域游戏。”这句话时,孩子们马上就显得特别的兴奋,个个都想去“笑笑超市”、“理发店”、“乐乐家”扮演一下角色。在“笑笑”超市里。“营业员”殷慕月、陈畅忙的不可开交。“这个是三块钱的。”“这个贵一点,要5块钱。”“你付钱了吗?”而小顾客们,夏楠、刘洋、岳烨君、李毅等都在疯狂的购物。“我只有一张钱了。”“我要买这个口香糖,要多少钱?”“这个是什么啊?我要买一点这个葡萄。”

观察分析:

孩子们看似对买卖东西很明白,很了解,但是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首先,孩子们对钱的了解。比如说“小顾客”刘洋问“营业员”殷慕月:这个口香糖多少钱?营业员回答:这个两块钱。但是当刘洋付钱的时候,给营业员的却是一张5元的“纸币”。他们根本就没有看纸币上写的是多少钱。

指导策略:

在纠正孩子们对付钱的错误的认识的过程中,我觉得可以在每一样商品上写上价格,然后在孩子们付钱的时候,要求孩子对应相应的价格付钱,上面是什么数字就应该付相应数字的纸币。

科学探究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齐齐个爱动脑筋且好动的孩子智慧屋里最近投放了“杂音筒”孩子们都对个用胶卷盒子做成的小音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齐齐也对音筒产生了兴趣齐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的性非常强拿到音筒以后孩子开始来回的摇动着摇了一会以后孩子开始把音筒磊高很快变成了一座高楼变完后孩子叫上了我说:“老师你看我的高楼大厦多漂亮”“真不错除了变高楼你还可以变呢?”“恩我想想”很快孩子又开始摆弄着“齐齐你听里面有声音”孩子说:“我很早就知道了我觉得声音都不一样”“吗?宝贝你再仔细听听都不一样有一样的声音呢?”孩子点了点头很快孩子开始听音游戏孩子很聪明帮音筒都找到了朋友而且率非常高齐齐很外向很快找来了的好朋友一起在齐齐的带领下几个调皮的宝贝不再调皮了而沉浸在操作中大家快乐的操作着着很快吸引了更多的同伴

情况分析:齐齐个调皮而且聪明的孩子每次的科学游戏他总能够玩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齐齐肯动脑筋用杂音筒磊高做高楼我觉得也非常好齐齐的去玩这套材料一物多用本身非常好的孩子的创意想法教师的我并去否定而鼓励孩子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从中了更多的发展

措施策略:让孩子的到活动中我让孩子玩这套材料这孩子的特点而定的齐齐外向且聪明我相信孩子能够的我让孩子尝试自我和当孩子确实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暗示性的语言给了孩子孩子就能够顺着暗示性语言思考的孩子自身的本身自我学习的过程从孩子的活动来看非常好的

科学探究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最近,我在科学区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纸和一盆水,让孩子们自己玩。他们有的折纸,有的把纸放在盆里玩,放进盆里的纸湿了一张又一张,玩了一会儿就没有兴趣了。在今天的游戏中,我给小朋友出了一个问题,不同的纸放在水里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专心地操作起来。可是,我发现通过第一轮的操作,幼儿对每种纸的吸水性能都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餐巾纸的吸水性最强。过了新鲜劲后,幼儿操作活动的兴趣已不高。于是,我自言自语地说:“怎样改变餐巾纸的吸水性能,让它慢慢地沉下去呢?”并装模作样的拿了张餐巾纸在水面上摆动了几下,幼儿的活动兴趣再次被激活,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将餐巾纸双层叠,有的将纸折成小船,有的将餐巾纸放在牛皮纸的上面,有的将挂历纸折成小船,餐巾纸放在小船里„„

一个小小的问题,为幼儿创造了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气氛。通过孩子的努力,一个个新奇的方案产生了,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游戏结束后,他们还在思考新的方法呢。 观察反思:

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活动的过程却给我留下了一些启迪。幼儿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幼儿科学具有更多的直觉,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在幼儿心目中,科学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科学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本身。正因为幼儿科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注重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解放

>幼儿的手脚,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做中学”;另一方面更要解放幼儿的思维,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跟随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寻找某个问题的固定的唯一的答案,让他们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问题和讨论,对孩子多一些欣赏,使教师成为与孩子共同探索讨论的伙伴,从观察、了解到理解孩子,在真正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科学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我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今天,很多纽扣宝宝来我们小1班做客呢,现在请你们去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特点?”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各种纽扣,张文静说:“纽扣是圆圆的、上面还有小洞洞。”徐梦婷说:“纽扣的形状不一样,有圆行,还有正方形的。”(教师间接引导幼儿观察从大小、形状、颜色)“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下面请幼儿回到座位上,讨论一下:这些纽扣除了她们说的特点外,还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它们的形状不同,有的圆形,有的方形。)“那你们知道纽扣有什么用吗?”戴雨邑说:“可以缝在衣服上,使衣服不敞开来。”“钮扣怎么样才能缝到衣服上呢?”袁润泽说:“用线穿过小洞洞和布连接起来。”“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小洞洞有什么不同呢?”徐梦婷说:“有的四个洞,有的是两个洞,有的是一个洞。”(教师总结:钮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四个洞,有的两个洞,有的一个洞,它们的形状不同,有的圆形,有的椭圆形,有的方形。)

接下来,我组织幼儿看服装展:“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漂亮的服装,看看,各种服装上的纽扣有什么不同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钮扣的作用,大衣服用大钮扣,小衣服用小钮扣,有各种颜色钮扣,还有的纽扣是装饰用的。)

接下来的延伸活动,我和幼儿一起玩了游戏“会变魔术的钮扣”。“小朋友一定能把衣服的钮扣搭配得很漂亮,钮扣不但可以把衣服扣起来,有保暖作用,还会变魔术呢!看,老师用纽扣变出了什么?”“小树。”“你们想来变魔术吗?”“想。”(教师鼓励幼儿合作拼摆,肯定和接纳孩子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反思

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科技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潜能,以及对于他们将来学习科学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新《纲要》中一再强调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也是科学启蒙的关键所在。如果在幼儿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和培养起儿童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就使儿童具有了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将使他终身受益。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幼儿对事物的感知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进行,而且还可以运用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来加深认识。因此在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感知时,教师不仅要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而且还需要让他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幼儿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对有关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察记录——科学活动《有趣的陀螺》小班

观察活动记录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陀螺是他们并不陌生的一种玩具,怎样在小小的陀螺中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玩陀螺的时候,能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愉快,充分体现玩中学的教育原则,是我们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

活动前我请家长朋友们为孩子每人准备了一个陀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讨论,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长朋友们的密切配合下,我的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带来的陀螺可谓是多彩多样,让大家打开眼界。有简单的塑料陀螺、有抽拉式的陀螺,更有带来古老的木质陀螺。我们先从了解陀螺的样式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怎样玩?引导幼儿边演示边说一说。上来演示的幼儿更是兴趣盎然,因为他们感到自豪,这说明了自己带来的陀螺本领高。壮壮第一个上来,他大声说道:“我这个陀螺可贵了,是这样拉着玩的。”他边说边玩,当陀螺飞速旋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兴奋的响起了掌声。“这太好玩了,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飞飞自言自语说。接下来是棋棋的简易塑料陀螺,红颜色的用手一拧就能旋转。最好玩的要数木质的陀螺,冉冉拿着自己的陀螺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带的这个陀螺只有大人会玩。”我笑了笑,我当然知道掌握这个陀螺的玩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个陀螺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说:“这种陀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抽老牛。在以前没有这些先进玩具的时候,人们都用木头自己做一个这样的陀螺,再用一个绳子不停的抽着玩,所以就叫做抽老牛。”我接着给孩子们演示它的玩法,这次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都很好奇这个玩具怎样玩,纷纷站了起了睁大了眼睛看。当我把陀螺成功的抽起来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科学探究观察记录《温度测量》

观察记录:我在区角中投放了新的材料:一个体温计、一个气温计,这两样物品被进入科学区的杨子谐和杜润泽首先发现。

杜润泽:老师温度表怎么放到这儿了?这是给小朋友测体温的。 杨子谐:这是什么?说着拿起气温计来。 老师: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干什么用的吗? 杜润泽:温度表,给小朋友测体温的。

老师:不是,一个叫气温计、一个叫体温计。它们的作用不同,一种是测气温的,一种是测体温的。 杜润泽:我知道这是测体温的。

杜润泽拿起体温计仔细的观察起来。应该是根据老师日常测体温的样子在找刻度。

看杜润泽皱着额头,为找不到体温计上的刻度而焦虑。

经过老师的指导,杨子谐认识了气温计上的刻度。并进行室内气温的测量并做记录。

在老师的提醒之下,杨子谐到阳台上观察气温 计刻度的变化,并做记录。

下午杨子谐又做了一次测试并作了记录,她的举动引起了杜妮珂的关注。

这是杨子谐一天三个时间段的气温测试并做记录。上面是室内用房子表示,下面是阳台用长走廊表示。

杜妮珂在同伴的影响下,也对气温计感兴趣,但是自己不认识刻度,吕英楠当起了老师,告诉杜妮珂怎么看气温度数?

有意思的是,吕英楠为了使气温计上的刻度有所变化,他把气温计放在阳台的玻璃上,只因为有太阳照在玻璃上,幼儿园活动还在继续······

观察反思:进入大班以后,作为老师很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求知欲望比以前大了很多如:有的孩子会对盥洗室内的水管发生“漏水”现象感兴趣,能坚持很长的时间去观察,就连老师不知道的总开关都知道其用途。所以当我把气温计和体温计投放到科学区,立即引起了孩子的关注。由于孩子的经验不同,这在同伴中引起了互相学习、互借经验,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同时《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正确运用感官认识事物,培养初步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这次幼儿园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尝试操作,在摆弄和实验中寻求答案,从而获得有关温度计的粗浅知识,知道气温的高低与水银柱的升降有关,发现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温会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也会不同;这些都激发了孩子对科学幼儿园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孩子的科学探索欲望。

第17篇: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科学指导下,根据新的纲要,以促进大班的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充分尊重大班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树立良好的健康教育观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动物及其事物链等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几大类。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事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愉快教学 七.教学措施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经历,经历,感受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八.课时安排

每周两次科学领域活动。

第18篇:幼儿园科学领域总结

篇1: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天竺山镇中心幼儿园 李佳

时间的流逝,分秒的飞逝,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具体体现在以几点:

一、科学领域内容:

1.幼儿初步能够对周围新奇事物感兴趣并经常提出简单问题,继续学着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欢观察、探究与生活相关的社会、自然现象。

2.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小动物,能够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并爱护动植物,关心劳动者。

3.幼儿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提醒下保持稳定注意,会动脑、动口、动手地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4.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3——4个特征分类、排序,区别前后、高矮等空间方位,知道白天、黑夜、早晚、今天,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认识5种以上基本图形。

5.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顺数100以内数字。

注意:

1、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2、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二、教育教学:

1.我们班两位老师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点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

3.坚持听课.注重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意见与教学模式。

4.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

5.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教幼儿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由于我们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使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学主要内容:

(一)、其一,针对幼儿品德进行教育

1、班内幼儿能尊敬师长,和同伴友好相处。在游戏中能做倒互相

谦让,不挣抢玩具。

2、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升旗时行注目礼。爱自己的国家,知道首都,以及国家的一些名胜古迹。

3、爱班级,爱集体,懂得爱护公共财物,有集体荣誉感。

(二)、其二,对幼儿健康方面的教育

1、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

2、教育幼儿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并保持仪表整洁。饭后不能剧烈运动。

(三)、其三,对幼儿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

1、能学会简单的儿歌,古诗,听懂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着讲故事,表演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掌握1-10以内数的组成,简单的加减法,并有一定的推理,思维能力。

3、积极参加游戏,在游戏中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和同伴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能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好问,有一定的求知欲,有探索的欲望。

5、认真上好兴趣班内容,幼儿基本能熟练掌握10以内3个及多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口头加减运算。

篇2: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杨娇娇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领域教育内容的“相互滲透”性,依据以上要求,我们把以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观念作为导向,把“以幼儿为本,一切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的人本特色作为我们教育的理念。为此,本学期,我们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积极安排了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将有探究空间和发展余地的内容引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通过主题开展活动 活动一:《认识交通标志》

随着幼儿的年龄不断增长,幼儿的活动性也越来越强,但是许多幼儿在活动中很难控制自己的言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认识交通标志》这一主题作为我们引导幼儿增强规则意识的主要手段,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共同探讨:“没有标志怎么办?我设计的标志”,同时还结合我们果果班大型主题活动《我是小小交通警察》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活动后幼儿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游戏中自己遵守游戏规则的饿幼儿也越来越多。

活动二:《大恐龙》 这次活动的生成来源于幼儿对恐龙的喜爱,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恐龙,无论哪个孩子都能说出好多种恐龙的名

称及生活习性,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提问、求助家长、看书、听故事、上网等手段围绕主题“恐龙”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增加对恐龙世界的认识。还主动将家里关于恐龙的图片、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们分享,幼儿通过自主选择、积极参与了解了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比如恐龙到目前为止发现了多少种,恐龙的生活习性以及人们对恐龙为什么灭绝的猜测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并组织幼儿参观神木县博物馆,给幼儿上了生动有趣的一课!

活动三:《新年新气象》

“元旦”到了,这是新年的开始,也是小朋友最快乐的节日,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动手打扮布置节日教室,挂彩球、做拉花、自制贺年片,我们还开辟了《新年心愿》栏目, 孩子们用稚嫩的话语表达了心中美好的祝愿,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元旦晚会,欢乐的同时又理解了这个节日的意义。

二、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保证区域活动的开展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了“幼儿园区域化教模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感兴趣,有探究空间和发展余地的内容引入课堂,“神奇的镜子”、“植物的根”、“各种各样的服装”等区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这些题材是幼儿熟悉的,且拥有较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孩子

的积极性也很高,而教师指导时也注意以引导幼儿自己探索发现为主,这样幼儿的探索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兴趣也较浓厚。

三、结合主题,适时注重品德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品德教育是我们一直注重对幼儿进行培养的,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逐步渗透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从不放松,活动时我们教会幼儿认真的倾听,鼓励幼儿不怕困难以及关心他人等好品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变得会关心他人、更有礼貌了。 一学期的工作就快结束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教育教学工作踏踏实实做好,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

篇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戴青霞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

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第19篇:科学领域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科学领域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焦桥镇中心幼儿园 曲萍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科学活动,但是最不敢放手做的活动也是科学活动,因为总是苦于选材的适宜性,苦于缺少专业知识与材料的支持,苦与课程内容深度的适宜性。其实一路走来很多问题在孩子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因为每一批孩子的特点都不尽相同,他们的兴趣点和需求也不尽一致,所以抓住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最好的选材途径。

好奇心是认识事物的原动力、内驱力。有了好奇心,幼儿才会对事物现象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求知的欲望,激发创造精神。每个幼儿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银杏树的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就会落?” “松树为什么就不落叶呢?” “为什么蜗牛没有了壳还能存活呢?”……都是孩子们日常关注的问题,教师应追随着孩子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给予保持与培养。

当然一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都需要相应的经验积累做基础,所以对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内容还要有序、有效的开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适宜的选材尤为重要。 首先,反映多方面的科学内容。包含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等。因此,为了拓展幼儿的见识,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小渗透科学意识,我们应善于挖掘适合孩子学习探究的科学教育内容。如:物理学中的光、电、磁、力、热;天文学中的四季的秘密、星球的运动;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生长与进化;地球科学的风云雷雨;人体科学的探索人体的奥秘等。

其次,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周围环境”、“身边常见的”、“生活中”这些字眼。由此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要让幼儿能够学以致用,让幼儿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健康成长。科学教育活动来自于生活,通过生活而最终为了生活。科学教育不仅是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养成的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再有,要做到相应的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目前,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多以正规性科学活动为主,而正规性科学活动又通常是集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就是要解决集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正规性科学活动的选材应该是适合集体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当然,很多经验的获得都是要经过亲自实验、观察得来,那么个别观察指导的内容也很重要,所以区域材料的准备,教师的指导,环境中物质的丰富可以给幼儿提供最直接的探索、学习的机会。

第20篇: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

旧宫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空气的秘密》

上课教师:王彩云

配课教师:李莲玉

活动时间:2016.5 活动来源:

一天下午户外,因为有一些风,我就让孩子们每人拿一个塑料袋玩,孩子们拿着塑料袋,在操场上开心的跑着,塑料袋变得鼓鼓的。他们就会说“你看,我捉到了好多的风”,孩子们,开心极了。根据《纲要》中对4—5岁幼儿科学领域的教育要求“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特性,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的了解空气的3种基本特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2、能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空气的秘密。

3、体验参与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难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火的燃烧是需要空气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蜡烛、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激疑诱趣

教师出示气球,并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瘪下去了,什么出来了?(引出空气的存在)

二、师幼探知:

(一)了解并感知空气的基本特征

1、提问:空气在哪里?请幼儿一起抓一抓,并出示宝贝“塑料袋”,提示幼儿用塑料袋来装空气

2、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每名幼儿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师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并在抓完后回到座位。

3、提问: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

旧宫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提问: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

5、小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二)游戏:身体需要空气

1、教师: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也没有味道,但是空气的作用可大了!很多东西都离不开它,你们相信吗?

2、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玩儿个游戏:闭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1)提问: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呼吸困难、很不舒服) (2)张开嘴巴、放开手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舒服一点)

3、小结: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

(三)实验: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1、提问:除了人需要空气,还有什么东西是需要空气的。

2、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请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观察蜡烛的变化?

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3、验证猜想:将三只蜡烛点燃,用大、中、小三个杯子扣在蜡烛上,观察哪只先灭?

实验小结:小的杯子先灭,因为里面的空气少。

4、小结:火的燃烧也需要空气。

(四)小结:空气的3个秘密

三、活动延伸: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但是空气污染情况严重,树立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
《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