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习报告

gis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8 08:35:35 来源:实习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GIS实习报告

gis课程软件的实习应用与二次开发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韩雪培 10101710206 丁雅楠

2012年6月 gis课程软件的实习应用与二次开发

摘要:如今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各专业的同学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和便捷的探索与研究领域。对于我们地理专业的同学来讲,gis课程是一门必修课,gis系统的学习成为现代地学人的必须,同时这也成为地学人进行地理学各课题应用、分析、研究、开发的必要修养。大学的gis课程旨在全面加强地学人在此方面的修养。

关键词:gis 软件 数据库 实习应用 二次开发 mapinfo

一、课程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是最新的地理科学研究工具,而gis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系的必修课程。gis学科是地理科学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学科。运用gis系统则需必备的基础地理修养和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gis课程旨在全面开发地理系同学的技术与才华。使得同学们能够将所学所用,运用gis各种软件出色而全面的展现出来。 在gis课程上老师像我们介绍了几种gis软件,例如arcgis、mapinfo等。但是考虑到未来我们师范生专业的应用领域,就选择了mapinfo软件这种可以提供通用的数据处理、分析、制图等功能且较简单和易操作gis操作平台。在课程中共进行了八次实习,每一次都是操作的一个新的环节。在不同环节任务不同,深度也不同。在本学期的gis实习过程中,班级共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相互协作收集资料、共同研究,通过先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最终进行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我组我为组长,其他成员有曹瑞迪、许柔嘉、苏叶、刘颖华。我们组确定的主题是中国的气候分类。通过我们自己收集的资料与老师给的资料,经分析探讨,我们我组成员进行了任务分工。此为最早前三节课的分工情况:

丁雅楠---中国区等降雨量线图的配准 ---中国区等降雨量线图地图矢量化

曹瑞迪---中国区河川径流带图的配准 ---中国区河川径流带图地图矢量化

刘颖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配准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图矢量化

苏叶------中国区温度带图的配准 ---中国区温度带图地图矢量化

许柔嘉---中国区干湿分布图的配准 ---中国区干湿分布图地图矢量化

此后我组的进一步实习都基于我小组成员的成果与老师提供的其他小组的成果。

二、mapinfo软件介绍 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它依据地图及其应用的概念、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集成多种数据库数据、融合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形成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可以为各行各业所用的大众化小型软件系统。mapinfo 含义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图+信息)”即:地图对象+属性数据。

三、软件实习环节

1) 熟悉gis的软硬件支持 gis硬件主要有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例如

扫描仪、数字化仪、绘图仪、打印机等。同时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也可作为输入设备,全站仪也是使用广泛的获取数据的仪器设备。而且通常gps与遥感也可为gis提供一定的支持。因此gis的硬件设施还是较广泛的且设备普遍要求也要是高级的。 gis的软件通用的有acrgis、mapinfo、geostar和mapgis等。gis 软件通常都具有管理、分析、显示与用户通信接口等功能。我们所实习的mapinfo就具有这些功能。

2) gis数据采集

1、相关原理、原则

数据的采集是为了后面各个环节的基础。 通常,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的获取主要来自地面测量与调查、

摄影测量、遥感信息提取等。

同时

2、实习完成情况

根据我们的经验,最初我们收集资料主要是在网上,当时并未考

虑太多,只是觉得使用便将数据图片都下载了,在以后的应用中才知道,数据收集是要 有一定的原则的。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因此采集的空间数据要具有可用性,我认为可用性的衡量指标主要可以有数据提供的可用信息的程度与空间数据质量。因此,采集时也要进行数据的筛选。如果数据不是很饱满就要剔除。

3、体会

空间数据的采集不是一个单一的环节,数据的采集要考虑到后续

工作的进行。通常数据可以一次性采集完,然后进行数据筛选。也可以边进行系统的设计一边进行采集。大多时候我们需要两者进行结合,前期采集大量数据,在工作进行中有进行数据的补充。

3) gis数据管理

1、相关理论、原理

在数据的管理环节我们主要对空间数据进行了配准、矢量化与属性

数据的录入。矢量数据结构中的坐标可以精确地表达点、线、面。栅格数据结构是一种行列组成的规则图像阵列。我对它的理解是,栅格数据阵列就如一幅拼图,这组拼图的好处就是在用时可以方便的对不同区域进行划分与重组。栅格数据适合计算机的存储与处理。

2、实习完成情况:

当初,老师给了我们mapinfo后回去进行装载,之后的实习,发现

没有进行误差系数的矫正,导致做出来的图不是很准确,进行配置的图无误差如(图一)。由此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因此在装载是一定先要按照步骤进行数据矫正。

(图一)

而在进行数据矢量化的时候往往难以掌握数据应该是要点还是线还是面。如我组采集的降水量图,当时我们很难确定是要进行线的矢量化还是面

的矢量化。

(图二) (图三)

如我们做出来的效果如图二,但真正采集数据时是从面要素的图三(注:元图片找不到了,就找了一张十分接近的来说明问题)收集到的。由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降水是面要素。我一度挣扎要选择什么类型的要素,后来经老师课堂讲解,就选择了线要素进行矢量化。

属性数据的录入则尤其要注意录入时文字与数据的对应性。

4、体会 由于初次进行,因此不免对mapinfo的很多界面情况都不是很熟

悉,在宿舍进行配准与矢量化时往往要重复很多次才会记住步骤。

而 篇2: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2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任务 ........................................................................................................2

二、实习安排 ....................................................................................2

(一)、时间安排 ........................................................................................................2

(二)、上交资料 ........................................................................................................3

三、实习内容 ....................................................................................3

(一)、地图数字化 ....................................................................................................3

(二)空间数据分析 ....................................................................................................7

四、实习心得 ..................................................................................11

五、附录一 .............................................11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地理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认识日益加深,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们科研,生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们对地理信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次实习就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果。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实习,更加熟练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学生达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运用的目的。

3、通过运用mapinfo,arcview软件,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二)、实习任务

1、利用原有的地图地图,运用mapinfo 软件进行地图数字化。

2、运用mapinfo软件对地图数字化后的成果制作专题地图。

3、运用arcview软件对已知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二、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两班共分为六组,每班三组。实习时间为两周,主要运用软件为mapinfo和arcview。本组实习老师为李泽老师。

(一)、时间安排

(二)、上交资料

1、已完成的数字化地图一份;

2、空间分析成果图;

3、实习报告与实习日记。

三、实习内容

(一)、地图数字化

地图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8月27日,我们开始地图数字化的工作,并且有指导老师每天在机房为我们进行指导。

地图数字化包括配准和制图两部分,下面就这两方面对mapinfo软件的应用作一些介绍:

1、利用mapinfo软件进行配准

(1)、将栅格地图导入mapinfo软件中; (2)、弹出图像配准询问对话框(如图)

(3)查看坐标,对图像进行配准

(4)增加控制点

(5)、每幅图选择不少于三个控制点,配准完成后,查看配准后的任意一点坐标,如有坐标与图上坐标不符,则重新配准。

2、地图数字化 (1)、新建表 a.在文件菜单,单击新建表。此时将显示“新建表”对话框。 b.确定如何显示新表并从以下复选框中选择。 您可以作出多种选择, mapinfo将添加相应的新窗口。 ? 打开新的浏览窗口 - 选中此复选框可将新表显示为新浏览窗口。 ? 打开新的地图窗口 - 选中此复选框可将新表显示为新地图窗口。 ? 添加到当前地图窗口 - 选中此复选框可将新表添加到当前地图窗口。 c.确定要用于新的表的表结构。选择以下选项之一: ? 创建新的 - 选择此按钮以创建新的表结构。 ? 使用表 - 选择此单选按钮以便基于现有表的结构创建新的表。 从下拉列表中选择要复制的表。

d.在作出这些选择之后,单击创建。此时将显示“新表结构”对话框。

注: 如果在此前步骤中选择了使用表按钮,则您所复制的表中字段将显示在“新表结构”列表中。

e.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 如果正在添加全新的表,可单击增加字段按钮,然后添加要在此表中包含的字段。 继续添加字段直至完成表。 ? 如果是复制现有的表,可单击增加字段按钮以添加字段,或者突出显示要删除的字段,然后在适当之处单击删除字段。 f.使用向上和向下按钮,对字段重新排序。 切记此对话框中的字段顺序(自上而下)

将在浏览窗口中实际显示为的列(从左至右) g.在完成表的结构之后,单击创建以创建该表。此时将显示“创建新表”对话框。 h.在保存在字段,指定用于创建文件的 mapinfo profeional 表定义的位置。mapinfo表定义为 .tab 文件。 i.为“文件名”框中输入用于表的名称。 j.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中指定文件类型。 (2)、利用绘图工具描绘地图篇3:gis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对空间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且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包括位置、地物属性等重要信息,为地理研究乃至人类生活工作管理和决策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区别于其它系统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其他系统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按照gis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和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两大类,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五个核心问题,正因如此,才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得诸多功能得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多学科交互科学,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并且广泛运用到各方面,所以作为该专业的我们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很重要的,实习是对我们所学课程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通过实习,要求我们对目前社会的前沿知识或技术有所了解,明确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方向,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在实践中也会得到全面提高。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本次实习主要是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习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做铺垫,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学会实践与理论结合。

通过这次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和运用gis软件, 通过运用arcgis绘制一幅数字地图,从而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数据库以及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显示输出等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实习,要求我们了解arcgis10.0和mapgis6.7的基本组成,会使用并且熟悉一些常用的功能。例如:mapgis6.7中的整图变换、

区编辑、图像分析、图像转换;arcgis10.0中的属性连接、图形裁剪、空间校正,矢量化等。

2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分为三部分mapgis6.7影像裁图、arcgis10.0数据建库、数据处理。 mapgis6.7影像裁图是使用的是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使用区文件影像裁剪功能进行裁剪。

arcgis数据建库及空间分析是将所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文件,使用所学arcgis的属性查询、属性编辑、空间查询、数据输入、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3实习过程

一、遥感影像的判读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

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遥感影像主要解译方法

1)先图外后图内:先了解影像图框外提供的各种信息。 2)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观察,综合分析目标地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勤对比,多分析:多个波段对比;不同时相对比;不同地物对比。

二、影像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地理配准工具

所有影像图都必须经过地理配准,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1.打开arcmap,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栏。 2.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图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地理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3.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制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4.在”地理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5.使用该工具在影像图上精确的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 6.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4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值,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7、在“地理配准”工具栏中单击“更新地理配准”,这样坐标就变成了真实的坐标了。

注意:我们这次实习用的方法是用正确的图框去矫正影像图。

三、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

1、打开arcmap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个人地理数据库。自己命名数据库的名称。

2、新建“要素数据集”,也是自己命名。

3、新建“要素类”,我新建了“dltb、xzdw、dljx、xzqjx、xzq”等几个图层,并且在每个图层里创建了不同的字段。并且要进行坐标系的匹配,我们这次实习用的是西安1980,35度带的坐标系。

四、影像图的矢量化:矢量化时要分层进行。矢量化的内容有:地类界线、现状地物等。

五、影像图的属性录入:录入数据前,我们要清楚各种数据录入的命名规则,和软件当中那些数据是需要填写的。把所有数据的属性都录入完整。例如:xzqmc、xzqdm、ysdm,地类名称,权属单位等等。

六、接边:把和自己的图相邻的四幅图拼接在一起,把现状地物、地类界线、地类图斑接在一起,并且把属性录入完整。

七、图面整饰:把图面整饰完美

八、出图:把矢量化好的图转换成jpg格式的,并且把它打印出来 4总结与体会 通过本次为期两周的实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熟悉了mapgis6.7、arcgis10.0软件的基本操作,还掌握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方法、数据编辑方法;掌握了影像匹配、坐标变换的基本方法;掌握了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了数据显示的基本方法以及布局地图的制作和输出方法。另外,我还学会了用 gis 软件设计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通过本次实习,我还认识到了很多问题。这次综合性实习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刚拿到图时都不知道怎么动手,但后来通过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和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完成了这次实训,并且也对 gis 软件有了更好的掌握与了解。如今,理论联系实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如何才可以很好的联系到实际生活,如何才可以将课堂里的知识带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些都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更好的将课堂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很多大学生都纷纷走出校门,参加到各行各业的实践当中去,用自己在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为地方服务,让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只有在学校把知识真正的学好了,这样以后走出学校后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短短两周的实训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用软件进行了矢量化,包括了对公路、铁路、河流等的矢量化。而且,还进行了建库、建要素类等的内容。在两周里,我基本完成了任务,并且加深了对arcgis10.0的认识。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数据库、要素类、要素集的创建,在arcmap10中进行的创建,选择给定的坐标系统,并根据图上的地物要素创建要素,比如河流、公路、铁路等。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影像的地理配准,根据已知的图框来矫正影像图。

接着就是矢量化,在这个的过程当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现状地物要素的属性进行了完善。接下来,我还进行了其他地物要素的矢量化,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会的东西,在老师的指点下,我度过了难关,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两周的实训虽然很短,但是,这对我来说是来之不易的一次体验,它不仅使我对arcgis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亲身实践,也基本学会了图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而且,让我体会到了内业工作的艰辛与繁琐 ,更清楚的知道了所选专业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等。最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耐心的重要性,这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耐心,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这次的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珍惜,虽然自己的任务完成的不是特别的好,但是这次实训让我把课本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更好的灵活运用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要继续努力的学习,往更高的方向发展。

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认真尽责、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注重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习质量。不断提升实习效率、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习的规章制度,踏实肯干,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实习期间的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交流融洽,能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精神。此次实习受益匪浅,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多,至少对mapgis和arcgis的功能有了更深的领会,对gis与其他领域知识的结合进行相关分析有了很好的体会。同时,也懂得了一些在社会工作中为人处事的道理。

通过这段实习时间使我深刻的了解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课堂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我们实习以后,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团结协作,善于沟通,是我们从事工作的基本。一个部门肯定不只你一个人,作为部门一分子,你若想把本部门的事做的出色,那你必须把部门成员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那样才能事半功倍!而沟通是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打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才能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这次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能够接触新的事物,一点一点的吸收进去。

人人都说,想在社会获得一个立足之地,就要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能得到很多的好处,如职位进升;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让你在领导人眼中闪闪发光。当然也要工作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现,如果仅工作能力上很好,但是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领导也不会看到你这个闪闪发光的星星,基本永远埋没在这个低层,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具备良好的工作篇4:gis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孔令周

学 号: 20101002021 班 级: 116102 指导教师: 罗显刚、黄鹰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 9 月 9日

实习总结与心得

这次实习虽然排课比较多,但是大多数的实习还是在课下完成的,并不是因为这次实习有多难必须在课下赶工而是因为现在大三了多了一些紧张感,总想把东西今早做完,在多做一些。在机房的时候可以跟同学讨论一些在课下卡住的问题,而在课下又可以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自己消化知识,这两者结合起来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这样自己的时间就会被大多的实习挤占。因此渐渐的觉得人在大三身不由己啊。此次实习的题目不难,比起写程序来说可以说是不用动脑子,但是他有非常的重要,必须要我们亲自去操作这些数据,就是这种亲自操作的实习也让我们有了一点做实事的感觉,而不是说做一个计算器那样的程序一样的感到无聊。我们需要更多的锻炼,但是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

这次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用k9软件,学会了如何处理数据,学会了如何用卫星,仪器测量得到的数据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这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个行业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做一些小软件而已。我们不生产数据,但是我们是数据的美容师,数据是沙,错综复杂,我们是水,必须大浪淘沙,从中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这也是我们专业存在之本,我想继续从事这样的学习,让我学会更多的东西。

第一题

【实习目的】

第一题实验题目为空间分析,矢量化,数据管理和投影转换。数据输入是地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就不能建立一个数据实体。因此数据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是十分必要掌握的技术。矢量化这个题目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掌握基本的矢量化操作。mapgisk9是一种全新的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完整一致的表达了被描述区域的地理环境,为了满足不同领域应用对不同专题数据的组织和管理需要我们需要掌握数据管理的基本操作,所以第二题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熟悉与掌握数据管理而准备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自各种类型的地图资料,不同的地图根据其成图的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为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投影保持一致,需要将不同的投影类型化为同一类型进行操作,这一划归过程就是投影转换。所以投影转换这一题是为了让我们熟悉与掌握投影转换这一重要操作方法。空间分析的内容包含方方面面,包括矢量分析,统计分析,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栅格分析课应用于测定距离,邻近制图,计算密度,和邻域分析。矢量分析课根据已有的数据推断出潜在的信息。网络分析对现实生活的建模十分有用,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建设网络(网线,电力线,电话线,排水管线等)。统计分析是对属性数据库中的某一字段统计总和,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记录数等用折线图,直方图,立体直方图等各类统计表示。

【实习内容】

1.矢量化:vector.hdf 2.投影转换:drill.hdf, geomap.hdf 3.数据管理:parcel.hdf, mydatabase.hdf, cell.hdf 4.1空间分析-矢量分析:flood.hdf , labdb.hdf , shoppers.hdf 4.2空间分析-栅格分析:agriculture.hdf , mauritania.hdf , population.hdf , wells.hdf 4.3空间分析-网络分析:network2.hdf , network3.hdf , network4.hdf , network5.hdf , network6.hdf 4.4空间分析-统计分析:census.hdf , mine.hdf , parcel.hdf , soilsample.hdf 【实习设备与环境】 电脑型号:acer aspire4752g i5双核

内存:2g 主频: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xpsp2 运行软件:mapgisk9sp1学习版和mapgisk9sp2学习版

【实习过程记录与实验结果】

由于实验中有大部分是在可课下完成的,所以不与实验课的时间为准,在此没有具体的实验安排与对应,此处只呈现实验的步骤记录与实验结果(如下)。

矢量化:

创建名为vector.hdf 的地理数据库添加map.tif栅格图片在进行光栅求反然后在进行矢量化

投影转换:

打开并保存drill.xls为drill.txt创建drill.hdf 然后附加数据修改投影参数,最后进行投影

这个例子与上面方法基本一致,原图的比例尺与结果的不一样。可放大图片观察。

数据管理:

第一张图为geomap的原始图,后一张图为将counter.shp文件转换成线文件。篇5:gis武大实习报告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08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专业技能(生产)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 学 号: 20080580... 班 级: 08地信...班

组 号: ...组

指导教师:张成才 田智慧 王金鑫 2011年 10 月 12 日

主要内容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本次实习主要是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习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做铺垫,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学会实践与理论结合。本次实习主要是对我们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考研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实习的过程与内容

我们是8月30日走学校出发的,30日下午到达居住的地方,由于到的时间比较晚了,第一天就没安排实习,处于自由活动阶段。不过由于天气原因加上坐车的劳累,当晚吃过饭就睡觉了。 8月31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的实习第一个目的地—武汉测绘学院。由郑顺义教授给我们做了《视觉测量与检测技术应用研究的报告》接着由柯涛教授给我们做了《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报告。第一天有点累,听讲座其间都有点犯困,不过还是坚持没睡觉。

下午参观modis实验室 9月1日上午参观全国唯一的一所测绘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接着又听了一场由朱庆教授带来的《智慧地球》的报告,报告很精彩也很生动,但是我还是有点困,也没睡。

下午virtuozo上机 9月2上午继续听讲座。秦昆教授的《地球空间分析与智能化处理》。

下午virtuozo上机 9月3日这天上午我们到达一个令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地方—中地数码公司。参观了他们的整个公司,有专门人员给我们讲解,参观了他们的办公楼,最后我们在他们的一个大型会议室有他们的专门人员给我们进行现场问答,我们大家都很活跃。

下午和一班互换我们arcgis上机,他们virtuozo上机。 9月4日上午还是听讲座,不过这次不同的是,这次我一点都不犯困,主要是主讲熊立华教授讲解的《3s技术、数字流域与水文模型》生动而不乏幽默。

下午和3日一样virtuozo上机上机结束时我们的武汉实习也就结束了。 9月5日这天实习已经结束,车票买的是下午的,于是乎我们有半天的时间出去转转。忽忽悠悠的转到长江边,第一次坐船。不过这天真的很累,因为走了很多很多的路,不过今天挺高兴的,难得的旅游的一天。

三、实习收获

8月31日上午听了郑顺义教授的报告了解到—视觉测量在近景方向上运用的特点:

1、非接触

2、处理影像等电子信号

3、速度快

涉及到:

1、摄影测量

2、计算机视觉

3、图像处理、模型识别、工业测量等等

视觉测量的运用方向:

1、基于dps技术的电力线测距

2、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扫描测量

3、砖石切工测量

4、连接器测量

5、基于轮廓的高大烟囱变形监测

6、药片包装中的缺失和破碎检测

7、机载航空影像实时的摄影测量处理等

听了柯涛教授的报告,粗略认识了dpgrid dpgrid的和常规的dps的区别

1、大地区域自动空三

2、dom与自动镶嵌

3、ads40处理

4、dpgrid的若干应用也不同于常规的dps 9月1日上午参观全国唯一的一所测绘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异常的震撼,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跑这么遥远到武汉来实习,也从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知道了我们学校我们

专业和武测的差距。 9月2上午听了秦昆教授的《地球空间分析与智能化处理》。了解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geosaips 智能gis:

采集、分析、管理、描述和存储。分析是最重要的。 gisyselm—giscience—giservice,gis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地球空间分析与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依据:

1、空间关系

2、空间认知

3、空间推理

4、空间数据的不确定分析

5、云计算 9月3日通过参观了中地公司,切身认识了我们专业的在那些方面有所运用,也了解了一些工作后的基本常识。 9月4日上午听取了来自武汉大学水文水资源系的熊立华教授的报告,他的报告共分为两个专题。专题一:3s技术及应用。内容包括:

1、rs优点;

2、gis与gps;

3、3s技术。专题二:dem技术,内容包括:

1、dem是地理数据库的核心数据

2、数字河网水系提取。其中3s技术及应用详细讲解了gis、rs和gps如何在一个系统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的发挥自己的功能。

这次实习可以说收获颇丰,对我极具震撼性,感觉到以前自己就如同井底之蛙,了解到的只是很小的内容,还自以为全通了,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自己还得再诸多方面更加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这个专业,对gis有更好的把握,对于未来无论是从事科研事业,还是工作实践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纠正了以前关于gis只是编程的错误认识,原以为只有编程学好了,就是一切了,现在才感觉到,编程也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必须得先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对编程有更大的认识和提升,否则gis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还有什么区别,自己还有什么优势可言,我们这个专业和他们相比就是因为立足于gis,理论知识雄厚,最开始从事gis的专家,要么是从传统的地理行业过来的,要么是从计算机方面过来的,我们现在就是同时结合这两方面的知识,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同时进步,才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很多的帮助。

对于实习的建议就是,希望老师能够尽量提前实习,如果把这次实习放在大二乃至大一的话,可能对于我们的帮助就更大,因为那样就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理论知识如摄影测量是否重要,也不像我们那时候学摄影测量的时候,都以为课本学习基本没有什么用,只有会实践就行了误区里面。同时希望多参观一些公司,那样对我们更有帮助,并且在参观公司的时候,能够了解更多的实际内容,如他们的工作流程,也能够帮助我们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工作,以及自己在学习应该有哪些准备。另外,希望老师们尽量在通知我们到校的时间的那几天就把实习安排好,以便我们到校后

1、2天九能去实习,也不至于我们大家在学校干等10来天。

四、思考题(任选五题,

1、8题必做)

1、目前你所知道的,建立立体场景都有哪些方法?

答:①利用立体像对的原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物体拍摄两张相片,并具有一定的

重叠区域,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两张相片上的物体重叠在一起即可;

②通过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在计算机中就行模拟,获得立体场景;

③借助计算机视觉的原理模拟人的视觉,建立立体场景。

3、“刀片机”是什么?摄影测量网格与网格计算的网格是一回事吗?

答:刀片机是集群计算机和磁盘阵列的结合体,它和摄影测量网格与网格计算的网格不是一回事。

5、mo、ao和ae各指什么?如果让你选择gis二次开发方法,你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答:mo、ao、ae都可以进行gis的二次开发,mapobjects(简称mo),是一个进行gis开发的功能组件,他不是为最终用户而是专门为开发人员提供的。arcobjects(简称ao)包含各类组件库,但必须在安装了arcdesktop后才能进行gis开发;acrengine简称ae,功能同ae,但无须安装arcdesktop就能进行gis开发。 我会选择ae的方法,因为mo相对来说需要大量的编程等专业的开发知识,而ao需要安装arcdesktop,因而ae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6、什么是地理国情,它都包括哪些学科? 答: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国情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地理方面的基本情况,它是这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本上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科。

推荐第2篇:GIS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目录

 第一节:实习目的 ......................................................................................1  第二节:实习要求 ......................................................................................1  第三节:实习内容 ......................................................................................1

3.1 初识ArcGIS ......................................................................................................1 3.2 农田保护区域分析 ..........................................................................................2 3.3 度假村选址 ......................................................................................................4 3.4 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 ..................................................................................6 3.5 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 ........................................................................................7 3.6 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 ..................................................................................8 3.7 燕麦试验田选址 ..............................................................................................9 3.8 商店选址评价 ................................................................................................11 3.9 土壤肥沃度分析 ..............................................................................................12 3.10 统计图表 ........................................................................................................14 3.11 网络分析 ........................................................................................................15 3.12 ArcGIS中DEM的应用 ...................................................................................17  第四节:结束语 ..........................................................................................21

0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 第一节: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城市规划设计、资源环境管理等领域。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认识的加深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们科研、生产、学习直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其运用,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提过和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学以自用的目的而展开的。

 第二节:实习要求

按要求完成3.0---3.12的实践操作;熟悉软件运行环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 第三节:实习内容

3.1 初识ArcGIS

ArcMap中的栅格数据操作

这一小节中主要学习了有关ArcMap的启动,加载数据以及对图层的一些添加、扩大、缩小、改变颜色等操作。得到的最终图层3.1-1.

图3.1-1 改变显示方式后的dsoils图层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ArcMap中的矢量数据操作

这一小节中我们学会对矢量数据利用ArcCatalog选中打开数据、更改地图显示比例添加图层,以及设置图层属性中的地图符号参数等操作。下图3.1-2是按水管直径显示的watermain_arc图层。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着改变地图符号的颜色、分类数据、分类标准等操作。

图3.1-2按水管直径显示的watermain_arc图

通过具体实践,对比栅格与矢量数据的操作,其基本操作大致相同。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栅格和矢量的认识。

3.2 农田保护区域分析

这一节在通过找出水坝保护的农田范围圈定这一实例,我们学会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重分类、多个图层叠加相交处理来进行简单的GIS分析。主要思路为:

1.首先找出洪水淹没的区域;2.找出适合耕种的土质; 3.面积达到一定公顷的;

4.对这三个图层进行叠加相交,得到一个新图层;5.最后进行重分类增加农田保护区域

首先连接并添加数据加载Spatial Analyst工具栏,设置工具目录,最后从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Raster Calculator激活栅格计算器,并在弹出的Raster Calculator对话框中输入表达式:“【drelief】

(注:在Calculation图层中,栅格中只有两个值:0和1,其中1表示满足上一条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件的栅格,即高程小于8的栅格区域,其他区域为零。)

图3.2-1 提取高程低于8米的区域

再者利用栅格转换器,确定水坝保护的可耕区域为高程低于8米的粘土土质分布区域, 用布尔操作“&”就可以给出在两个层都为“真”的区域。在Raster Calculator对话框中输入表达式: “【Calculation】&【Calculation2】”。然后将栅格转为矢量图层bestarea,设置地图单位,打开bestarea图层的属性表,并为其添加area字段,最后激活ArcToolbox, 计算可耕区域的面积。选取面积大于1公顷的区域,最后矢量转栅格化,重分类得到最终结果如图所示:

图3.2-2 最终效果图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在栅格转为矢量时,改动了存储位置,导致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栅格—矢量数据转换结果出不来;其次,由于粗心,在为其area字段赋值的对话框中将大写的“I”看成是小写的“l”输入,以至于出现错误。由此,任何学习都必须认真仔细,切不可浮躁马虎。其中对于栅格转换器,操作相当便捷,只需简单的指令即可得到所需的图层。

3.3 度假村选址

分析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熟悉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操作,对度假村进行选址分析。

首先利用距离计算公式(istance tool),选取水源大于200m的地区,重分类后建立缓冲区结果如图所示。

图3.3-1hydro2的缓冲区hydrobuff 接着确定Kerri森林以外的区域,添加图层,利用reclaify项重分类;利用Surface Analysis→Slope项,在弹出的Slope对话框中,设置坡度参数,在Raster Calculator 对话框中输入表达式:“【slope】

图3.3-2 slope图层的柱状统计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3-3slope图层的栅格计算结果slope2 利用回归方程求取平均温度分布,提取年平均温度高于16.5’C的区域,

图3.3-4 temperature图层的提取结果temperature2 在弹出的Raster Calculator对话框中输入表达式:“【hydro3】&【forest2】&【slope2】&【temperature2】”,确定满足所有4个条件的区域,,将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形式的特征数据,面积在30~40公顷的区域添加标识。最后将特征图层转换为栅格图层,再确定其属性值,得到最终的度假村的选址结果,如图3.3-5所示。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3-5 度假村的选址结果

3.4 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

这一小节主要如何进行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首先在工具栏中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图3.4-1选择控制点

添加Editer菜单栏,将CropLine图层设定为编辑状态.确定编辑任务,最后进行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化多边形线.最终保存数字化结果如图3.4-2.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 3.4-2数字化结果 在Arccatalog中建立拓扑构建,结果如图。

图 3.4-3生成多边形要素类的CropPoly

在此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生成过头线数字化时,系统才会自动建立拓扑,也就是老师上课常说的,必须保证多边形闭合。

3.5 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

投影转换,坐标系转换;设定图层的外边界,完成图形裁剪结果如下;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5-1 查看CropPloy_1和 soils_polygon

如图3.5-2 剪裁结果CropCov

3.6 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

这一小节主要是学习新建纯属性表、连接属性、修改属性等操作。最终结果如下: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6-1添加注记后的CropCov图层

3.7 燕麦试验田选址

这一节给出了一个选址的空间分析问题,选址的目的是找到一块试验田进行提高燕麦产量的实验。选址确定后还要根据该地块的价格制定预算。为了完成选址,进一步熟悉检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操作。

首先转化数据格式,设置空间参考,然后利用缓冲分析确定公路周围100m以及河流周围100m的区域,结果如图

图3.7—1道路缓冲区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利用叠加分析的7种工具进行叠加分析,分别是:erase,identify、intersect、spatial、symmetrical、difference、union、update,各种工具结果各有千秋,根据要求具体操作结果如图所示。

图3.7—2 叠置分析结果

最后对地址进行价格预算、确定适合燕麦生长的区域,先对之前的数据进行备份后,最后得到的选址结果如图所示:

图3.7—3最终选址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3.8 商店选址评价

本节运用属性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综合分析,对商业选址的优劣进行分析评价。 首先选取盈利商店,如图:

图3.8-1盈利商店距离栅格图

利用reclaify工具设置重分类结果如图:

3.8-2置重分类边界值

分析消费者特征,对lifestyle图层重新设定显示图例,利用矢量转栅格数据,得到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结果为:

图3.8-3liferast图层

浏览recldist栅格数据层区域范围内的value值分布。在Arcmap的下拉菜单中选择Zonal statistics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recldist,,Z值设为VALUE,取值栅格设定为 liferast等,完成recldist图层的Z值统计图,确定盈利商店服务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数。

3.9 土壤肥沃度分析

本节利用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扩展分析功能对某牧场的一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钾元素含量和土壤废物程度之间的大致关系。

首先,在View菜单下Data Frame Properties菜单项设置地图单位,通过设置potaium 图层的显示图例来实现查看钾元素的分布

图3.9-1 改变potasiium图层的显示图例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以单值符号的形式显示soil图层的土壤类型属性,再将potaium 图层的显示图例还原,利用Geostatistical Analyst工具对potaium图层的K_PPM属性值进行统计,得到结果:

图3.9-2频率统计图

通过对potaium 图层的K_PPM属性做分布统计图,重复在soil图层选出土壤类型为6的区域再找出potaium图层落入soil图层为6的区域的数据点步骤,在计算potaium图层的空间平均中心,在建立标准差圆。最终结果图如下:

图3.9-3 最终效果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3.10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图形化对比分析的信息表达方式,可以比属性表格更加直观显示空间要素的统计特征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ArcGIS提供了饼状图、线状图、柱状图、曲线图、冒泡图、玫瑰图、散点图、面状图等形式形象表达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本节利用ArcGIS提供的散点图来形象表达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

利用Tool中的Graphs工具制作散点图,如下图:

图3.10-1散点图

单击统计图的偏差点,查看统计偏差点,如下图:

图3.10-2统计偏差点

利用ArcMAp制作最佳匹配图来找出相关变量的最佳匹配关系,最终得到如下趋势线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10-3趋势线

统计图表依赖于属性表,无论是外部数据文件、还是主题数据表,都可以建立相应的统计图表。ArcGIS提供多种类型的图表来表达数据间对比关系。另外由性表制作的图表可以加载到输出地图模板,是输出地图更加完整。本案例中,由于ArcGIS不具备回归分析的功能,所以可以利用ArcMAP制作最佳匹配图来找到相关变量的最近匹配关系。

3.11 网络分析

本节利用ArcMAP完成常规的网络分析功能,如流向分析、追踪分析等,且完成最短路径分析。

利用ArcCatalog中地理数据库NewGeodatabase工具创建一个几何网络,最终可见Catalog目录树中显示结果:

图3.11-1在Catalog目录树中的显示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打开几何网络,创建源结点和终结点;利用Set Flow Direction按钮设置网络的流向。选择属性项设置不同流向的符号表示。最后单击 utility network analyst 的flow下拉菜单,选择display arrows 项,这样就得到下图:

图3.11-2在地图中显示流向箭头

单击utility network analyst 工具栏的tool选项,选择要放置的flag类型,选择weights选项卡设置连接点的权,设置相关的网络边的权和反向权。单击slove按钮,系统标识出最短路径,结果如下图:

图3.11-3最短路径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3.12 ArcGIS中DEM的应用

在ArcGIS中利用Spatial Analyst 和Analyst 工具栏可以进行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除了显示空间位置的X,Y坐标外还是显示第三维的数据,通常第三维为高程,可以是温度、湿度等。这一节主要学习ArcGIS中Spatial Analyst 和Analyst 工具栏的三维应用。 利用ArcGIS中的3D Analyst 项,选择Interpolate to Raster的spline项设置,最终完成网格DEM生成,得到如下图:

图3.12-1离散点生成的DEM 利用ArcGIS中的3D Analyst 项,选择Create/Modify TIN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 项进行设置,可生成离散点生成TIN或者等高线生成TIN,可见等高线生成的TIN的图如下:

图3.12-2等高线生成TIN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利用3D Analyst的Raster to TIN将GRID 转化为TIN,最终效果如下:

图3.12-3栅网生成TIN

利用ArcMAP的Create Contours 选项单击DEM数据的任何点,立即产生一条过该点的等高线,如图所示:

图3.12-4 单条等高线

利用ArcMAP中Profile Graph ,绘制剖面图,可得下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12-5 剖面图

通过对Slope 对话框进行设置参数,可得到坡度图,在其基础上再求一次坡度,便可以得到如下的曲率图:

图3.12-6 曲率图

利用Aspect项进行参数设置,可得到下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12-7 坡向图

通过对Hillshade设置参数,可生成山体阴影图,如下图所示:

图3.12-8山体阴影图

在ArcMAp中打开TIN 或Raster 文件,利用Create Line of Sight进行可视性分析,利用Viewshed项进行可视域分析,可见进行可视域结果图如下: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图3.12-9 可视域图效果显示

 第四节:结束语

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获得空前发展,信息资源得到爆炸式扩张。信息时代人类对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分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形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卫星遥感等空间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不仅为地理信息现代化管理提供契机,而且有利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GIS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交通、能源、农林、水利、测绘、地矿、环境、航空、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等等,而且与国防安全密切相关。在未来“数字地球”的建设中,GIS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GIS的理论与技术,开发GIS软件产品以及推进和深化GIS各类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一大热点,意义十分重大。GIS在地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好这门课成为我们必要。

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获得空前发展,信息资源得到爆炸式扩张。信息时代人类对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分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形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卫星遥感等空间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不仅为地理信息现代化管理提供契机,而且有利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GIS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交通、能源、农林、水利、测绘、地矿、环境、航空、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等等,而且与国防安全密切相关。在未来“数字地球”的建设中,GIS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GIS的理论与技术,开发GIS软件产品以及推进和深化GIS各类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一大热点,意义十分重大。GIS在地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好这门课成为我们

21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必要。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GIS的入门知识。虽然学习的过程中困难不少,但通过咨询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探讨,把问题一一解决了。GIS在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我们学好了GIS必定会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在此非常感谢杨乃老师,感谢您不辞辛苦的奔波于公司与学校之间为我们授课!

22

推荐第3篇:GIS实习报告

《GIS软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R2V与ARCGIS制作中国政区图 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0902班 姓 名:吕婷婷 学 号:0910010214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1.重要概念

矢量数据模型:(网络查询得到)它是利用欧里几得几何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的逼近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冗余低,便于进行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用点及其x,y坐标构造空间要素的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在GIS中也称格网,栅格地图,表面覆盖或影像。它由行,列,格网组成。行,列由格网左上角起始。在二维坐标系统中,行作为y坐标,列作为x坐标。网格单元由其行,列定义。 地理坐标:是指用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图:是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综合概括,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空间信息。

地图投影:是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上的经纬网转化到平面上,使地面点的地理坐标与图上相应点的直角坐标建立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并研究其变形问题。

投影变换:是指当系统使用来自不同的地球投影的图形数据时,需要将该投影的数据转换为所需要的坐标数据。

投影变形:是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拓扑:研究在拉伸或弯曲等适当变换下仍维持不变的几何对象性质的数学分支。 2.实验目的 掌握R2V地图矢量化方法,掌握.shp格式数据的创建,掌握利用ARCGIS进行定义投影及投影变化,掌握利用ARCGIS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掌握对属性表的相关操作(添加字段,按属性值查询,计算面积等),掌握地图的编制、整饰及输出。 3.数据来源

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jpg格式、含地理坐标),如图1所示。 4.要求

(1)利用R2V矢量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分别建立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首都、省会(首府)、岛屿、主要河流6个图层,分别进行矢量化。

(2)在图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添加4个控制点,并将屏幕坐标改为地理坐标。

(3)利用R2V的矢量输出功能输出矢量,生成.shp格式数据。 (4)在ARCMAP中添加.shp格式数据,进行定义投影、投影转换(转换成ALBERS等面积投影);建立拓扑关系,添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首府)名称及河流名称,添加面积字段并计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

(5)在ARCMAP中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的编制、整饰(自动标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首府)名称,手动标注主要河流,地图需包含图名、图例、指北针、经纬网、比例尺、制图人、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及输出。 5.步骤

(1) 打开R2V并添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2)在R2V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行政图进行矢量化,添加guojie,shengshijie,shoudu,shengjishi,daoyu,heliu,6个图层,在相应的图层对各要素进行绘制(注:guojie,shengshijie,daoyu,heliu为线性要素;shoudu,shengjishi为点状要素)

(3)对矢量图添加4个控制点

(4)对绘制好的图形进行矢量输出,分别记作:城市.shp,边界.shp,河流.shp(注:输出文件格式为.shp;guojie,shengshijie,daoyu,heliu为线性要素;shoudu,shengjishi为点状要素) 输出线状要素的时候:

输出点状要素的时候:

(5)在ArcGIS中添加图层:城市.shp,边界.shp,河流.shp

(6)对图形进行投影变换

第一步定义投影:打开ArcToolbox→单击数据管理工具→单击投影 和变换→选择定义投影(分别对边界,河流,城市进行定义投影,选择合适的地理坐标系)

第二步投影:打开ArcToolbox→单击数据管理工具→单击投影变换→单击要素→选择投影(分别对边界,河流,城市进行投影)

第三步要素转面:打开ArcToolbox→单击数据管理工具→单击要素→选择要素转面(对边界进行要素转面操作,保存文件名为bianjie1),得到投影图形如下:

(7)对要素属性表进行编辑

第一步:(计算ID值)添加图层bianjie1→打开图层bianjie1的属性表→选择ID字段计算器→选择FID进行计算得到ID值

(name字段添加)打开图层bianjie1的属性表→在属性表的菜单栏中选择添加字段(添加字段name,文本型)→选择name计算器→选择name=\" \"(将对应的省市名称输入双引号中)

(面积计算)在属性表的菜单栏中选择添加字段(添加字段area,文本型)→选择计算几何(对面积进行计算,单位为平方千米)

第二步:再打开bianjie1的属性→选择符号系统→选择唯一值(值字段为ID,选择添加所有值)

第三步:对城市进行要素标记(同上)(在chengshi图层点击右键点击标注要素就可以显示在地图上,如果显示的不是名称,则在chengshi图层点击右键→选择属性打开标注→将标注此图层中的要素选中并将标注字段选择为name→最后再标注要素)得到如下图

(8)河流的合并:选择图层heliu编辑要素→开始编辑→使用Ctrl+Shift键选中同一段河流→在编辑器菜单栏中选择合并(注:合并结束后停止编辑)

(9)河流的标注:右键单击右上角空白处→选择自定义中的绘图→在绘图菜单栏里选择新建文本中的样条化文本→沿河流绘制曲线并添加文本(长江,黄河)

(10)对地图进行布局标注

第一步添加标注:在ArcMap的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菜单→插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例的修改:鼠标放在图例上,点击右键,选择转换为图形→再点击右键选择取消分组,然后分别对每一个图例进行属性修改→最后将图例全部选中,点击右键选择组,将其合并)及文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再插入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行政图)

第二步添加经纬网:右键单击图层→选择属性→选择格网→新建一个格网(经纬网)(根据需要对网格的属性进行修改)

(11)导出地图:在ArcMap的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菜单→选择导出地图(注:保存输出格式为.JPEG)

6.附图

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行政图

图2:白水县DEM

图3:白水县等值线分布图

图4:白水县坡度等级图

图5:白水县坡向等级图

图6:西安市住房等级分布图

图7:学校选址图

推荐第4篇:gis实习报告

介绍一种资源--------土地资源

---------以中国为例

0907070066梁晶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一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但在已具备治理和开发技术条件的今天,即为农业土地资源。由此,有的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二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奉、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

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

三土地本身的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

2.土地资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3.土地资源的区位存在差异性;

4.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5.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6.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具有稀缺性;

7.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具有困难性。

四 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中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中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中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已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中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平底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中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

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

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五 中国的土地资源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首先 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扩展到180万平方公里,几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平均每年增加流失面积500~600万亩。全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超过6亿亩,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3。据估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其中注入海洋的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每年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的1/12。比较肥沃的表土及其所含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均随之流失。情况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区、华南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高原总面积的70%,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16.3亿吨,其中在侵蚀最严重的沟壑区的侵蚀模数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近十多年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有所缓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50年代为36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扩展达7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创年侵蚀量达30亿吨的惊人记录。所以益趋严重的原因,一是开垦陡坡,二是超量伐木,三是过度放牧,四是大型基本建设缺乏水保措施。现已引起注意,加强了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

其次 是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人类史前早已存在的沙漠化土地约占12万平方公里,近50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有5万平方公里,还有潜在沙化危险的土地约16万平方公里。若和沙漠、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5.9%。至今,沙漠化危害在继续发展之中,50~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平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在西北、华北和东北11个省区有5900万亩耕地和7395万亩草场经常处在沙漠化威胁之下。沙漠化之形成,自然因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组成物质松散等)只是提供了可能,而人为的强度活动和不合理利用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

采等),则是主要促成因素。近年来着力营造“三北”防护林,开始调整半农半牧地带的产业结构和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以求遏制沙漠化的恶性蔓延。 盐碱化也是影响土质的重要问题。全国盐渍化土地约有14.87亿亩(包括现代盐渍土壤5.54亿亩和潜在盐渍化土壤2.6亿亩)。全国耕地中受盐渍化制约的有1亿多亩,占5%强。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大量施用农药等原因,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估计,全国受大工矿业“三废”物质污染的耕地达6000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有2800万亩,受农药严重污染的农田有2.4亿亩,三者合计达3.28亿亩。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土地污染问题将造成严重后果。

(2)耕地严重流失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自古以来有“惜土如金”的传统,这是因为“有土斯有粮”,要满足人民吃粮,必须爱惜耕地。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在这股洪流冲击下,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据调查,1980~1985年间平均每年减少738万亩;1986~1990年间平均每年流失耕地353万亩;1990年以后由于土地审批权层层下放,多头批地,造成管理失控,以致1991~1995年间每年流失量上升到500万亩,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市。总计,自1980~1995年间共流失耕地约8100万亩,如按75%的耕地用于种粮,亩产以400公斤计,则相当于每年削减粮食生产能力250亿公斤之多。

(3)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而耕地占世界7%,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非农业用地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推荐第5篇:GIS基础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长沙市数据采集、处理与制图

1 概述 ..............................................................................................................................................2 1.1 实验目的 ..............................................................................................................................2 1.2 实验任务 ..............................................................................................................................2 1.3 实验要求 ..............................................................................................................................2 1.4 工作过程 ..............................................................................................................................3 1.5 实验进度安排 ......................................................................................................................3 1.6 实验任务与分配 ..................................................................................................................3 1.6.1 实验任务 .................................................................................................................3 1.6.2 任务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过程与方法 ..........................................................................................................................3 2.1 总体流程 ..............................................................................................................................3 2.2地图配准 ...............................................................................................................................3 2.3 新建图层 ..............................................................................................................................6 2.4 矢量化 ..................................................................................................................................7 2.5 地图拼接 ..............................................................................................................................9 3 专题图制作 ................................................................................................................................12 3.1长沙市各地学校在校学生专题图 .....................................................................................12 3.1.1 建立表 ........................................................................................................................12 3.1.2 制作专题图 ................................................................................................................14 3.1.3 加入其他地图要素 ....................................................................................................15 4 实验总结 ....................................................................................................................................23 4.1 实验成果图 ........................................................................................................................23 4.2 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24 4.2.1 地图的配准 ................................................................................................................24 4.2.2 矢量化过程 ................................................................................................................24 4.2.3 全要素图形 ................................................................................................................25 4.2.4 专题图制作 ................................................................................................................25 4.3 实验心得 ............................................................................................................................26 4.4 个人总结 ............................................................................................................................26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地图矢量化及专题图制作

实验时间: 2009年12月31日—2006年1月13日 实验地点: 测绘楼实验中心 指导老师: 贾泽露

1 概述

1.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地图投影、GIS制图等课程的相关知识,通过应用GIS专业软件ArcGIS制作湖南省长沙市的电子地图及各种专题图.通过两个星期的实验,达到熟练掌握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和制作的基本步骤、方法的目的,并熟练专题图的制作方法,加深对GIS专业软件的理解并做到对其的熟练运用,培养团体分工协作的能力。

1.2 实验任务

数据采集、录入、编辑、处理、分析、应用.体表现为, 采 用ArcGIS分层数字化扫描工作地图,并录入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地图和各种专题地图的制作;

1.3 实验要求

通过运用本学期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软件,熟悉电子地图制作的数据采集、成图的基本流程,并熟练掌握查找相关资料并运用的方法。

对栅格图像的配准,要求达到一定的精度(误差

矢量图层包括县界、道路、铁路、水系、政府驻地等。

属性数据参照《湖南省2005年统计年鉴》、湖南统计信息网以及长沙市政府网站。

上交成果数据包括实验日志,数字化的图形数据及收集录入的属性数据,长沙市的综合(全要素地图)电子地图,长沙市的专题地图实验总结报告及个人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1.4 工作过程

纸图扫描 —→栅格图像配准 —→ 建立图层 —→ 矢量化图层—→ 专题地图的数据资料收集 —→ 建立专题图 —→ 实验总结报告

1.5 实验进度安排

前3天完成地图的矢量化;第4天完成全要素综合地图;第5天查找制作专题图的相关资料;第6天外出参观;第7天确定所要制作的专题图并输入相关数据;第8天制作专题图并对其进行整饰;第9天完成个人小结与实验报告.1.6 实验任务与分配

1.6.1 实验任务

完成对湖南省长沙市地形图的矢量化(包括县界、道路、铁路、水系、政府驻地等); 拼接和裁剪地图形成长沙市全要素图; 查找长沙市相关资料; 制作长沙市的专题地图

2 实验过程与方法

2.1 总体流程

地图扫描——选择投影——底图配准——地物分类——新建图层——矢量化——拼接地图——图层叠加——完整的长沙市地图——输入属性数据——制作专题图——实验总结

2.2地图配准

打开ArcGIS/ArcMap,在新工作空间的Layer的属性中设置投影——高斯克吕格6度分带和北京54坐标系: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确定后,投影就确定了。然后加入我的地图——changsha.jpg,并新建图象金字塔。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条进行配准。配准的时候,选择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下的底图四角的四个点作为控制点,在地图上单击2次,在表中输入它的坐标,最后将控制点文件保存。

以后,每次在地图上进行矢量化之前,都需要将控制点文件“load”进来。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2.3 新建图层

打开ArcCatalog,在文件夹上点右键,选择new->shapefile,新建适当类型的图层。比如一个区域的边界,选择类型为线状,并设置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我可以修改shapefile中的字段。比如需要为面状图层area_p添加一个字段:name,在area_p的属性中进行修改,输入字段名和相应类型。

2.4 矢量化

打开ArcMap,选择Add Data,将changsha.jpg添加进来并加载控制点,同时把建立好的图层也添加进来,以扫描得到的图作为底图在ArcMap中对各个图层进行矢量化。首先添加Editor工具条:在非工作区中点击右键,选择Editor。点击Editor中Start Editing,然后在Target中选择需要矢量化的图层,在Task中选择Create New Features,利用sketch工具就可以开始矢量化了。矢量化过程中,打开SNAPING工具当光标在一定范围时,会自动落在顶点上,使两条线的端点重合,线段连续。

我得到的图层有点状的,如图为政府驻地图层: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线状图层有道路、铁路、区划线、水系:

面状图层有行政区、水域: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当我完成线状图层的矢量化后,绘制面状图层的时候利用自动跟踪,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比如利用县界绘制面状的县。Target中选择area_p,将要跟踪的线段选中,选择Trace Tool开始跟踪,最后回到起点的时候双击鼠标,就会得到闭合多边形。

接着打开属性表,为每一个对象输入相应的属性值。

选择标注字段为“name”,并在area_p上点右键,在Lable features前打勾,县名就标注了:

2.5 地图拼接

因为每个组的地图都是规则的长方形,难免有些需要的县在别人的地图上,而自己图上的不一定是需要的。这使地图的拼接成为必要。我组需要将张家界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怀化地图的一部分拼接在一起。在各组矢量化完成后,从别的组的图层上选择我组需要的部分,粘贴到相应图层上;同时把图层中不需要的部分删除掉,得到完整的长沙市的各个图层。最后将各图层叠加,添加图名、图例,得到全要素地图。

步骤如下:

1.新建长沙市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建立需要的shapefile图层,并添加相应的属性和投影。

2.将长沙市、张家界和怀化地区的县界图层信息添加到ArcMap中,然后将所有信息复制到已经建立好的长沙市的shapefile图层中。

3.在新建的长沙市shapefile图层中修改信息,将属于长沙市的区域保留,将不属于长沙市的区域删除。在县界图层上,修改节点位置、添加删除节点,使各条线段连续。在面状图层上,重新自动跟踪原图上不完整的部分。

4.将其他图层按照以上步骤添加到益阳市相应的shapefile图层中,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5.将各图层叠加在一起,在ArcMap layout view中对其进行全要素制图。如添加边框、底色、标题、比例尺、图例、指北针、经纬网等。边框、底色的添加是在工作区单击右键,选择Properties,在Frame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边框和底色。

标题、比例尺、图例、指北针的添加分别为点击工具条上的Insert->Text ,Insert->Scale Bar , Insert->Legend ,Insert->North Arrow,添加工作便完成。

经过图幅整饰,效果图如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3 专题图制作

的地图全部绘制完毕,我就开始了新的实验任务——专题图的制作,首先先确定了八个题目。每个人负责两个,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农林牧渔产量、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在校学生、年末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耕地面积、消费额。我用的资料是湖南省2005年年鉴。

下面就其中一个专题图来做说明:

3.1长沙市各地学校在校学生专题图

3.1.1 建立表

首先,在中选择需要输入属性信息的图层,在这里也就是在上面点右键,选择属性:

打开的菜单如下图所示,在其中添加相应字段:普通高等学校(college),中等学校(Secondary)中等职业教育(Vocational),普通中学(Regular_Se)高中(Senior),初中(Junior),普通小学(Primqry)。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添加完,点击确定,打开打开,现在开始添加具体的属性信息;

先将地图显示在页面里打开下面的工具栏:

选择开始编辑,然后选中其中的一块区域,点击属性框然后将年鉴中的相应信息输入:

可以查看信息,

,选择的是A4的纸,

将刚才添加属性字段的图层

将所有的县市地区的信息全部输入,为了让图较为好看,将每一个县都绘制了不同的颜色,

选择 ,点右键,选择属性,按照县名来填充。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点击确定后就比较好看了。

3.1.2 制作专题图

在右边的图层框中重新加入数据选择在上面点右键,选择属性。

,将其改名为在校学生,

弹开下面的对话框我就中等职业教育(Vocational),高中(Senior),初中(Junior),普通小学(Primqry)四个字段来制作专题图,选择的是柱状图。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点击确定就可以显示,这时的地图并不完整,所以要加入其他要素。

3.1.3 加入其他地图要素

首先是加入网格线,在图层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弹出下面的对话框,然后选择新建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因为我选择为北京54坐标系,所以要选择第二种网格。

一直选择下一步,然后点击确定。网格线就加好了。

第二步要添加地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制图人。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选择菜单中的添加(Insert) 第一个是加入图名

第二个加入指北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第三个添加图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第四个添加比例尺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第五个添加制图人信息

改变其他的边框等格式就可以出图了,下面是完成图: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4 实验总结

4.1 实验成果图

第一阶段出图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全要素图:

4.2 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4.2.1 地图的配准

1) 地图出现扭曲,要注意的有两点: a.应该先选择投影坐标系, 再选择控制点进行配准.坐标系选择为:高斯克里格下的北京54坐标系,根据地图所在经纬度,选择19度带; b.配准的工具条Georeferencing中应该使Auto Adjust为未选中状态.2) 误差较大,我就配准了很多次,从中选择误差最小的作为矢量化底图.3) 保存配准后图形为rectify文件,图形显示效果会变暗变黑,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或者通过改变其属性中的灰阶级别来改变显示效果,减少矢量化中因为原图不清楚而可能导致的误差.如果没有保存为rectify文件,则每次打开原图时需要加载控制点信息和坐标系信息.4.2.2 矢量化过程

1) 各个图层要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下进行矢量化,否则会出现图层不能叠加到一起的情况,这时在窗口中显示的就是左右两边各有一部分图层,且显示的图形很小,调整图层使用菜单工具条Spatial Adjustment,使用工具New Displacement Link,在两边不同图层中寻找四个以上的相应点,然后使用Spatial Adjustment的下拉菜单中的Set Adjust Data„选择要叠加的图层,再Adjust就可以把图层叠加在一起,全图显示时所有图层在正中显示,这样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才正确.2) 矢量化图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面状湖泊或河流中存在岛屿或者沙洲,可以根据岛屿或沙洲的轮廓矢量化岛屿或沙洲的两边图形要素,再合并.我学会了一种更方便的方法,简称为“挖洞”,可以先不考虑沙洲或者岛屿,直接矢量化出河流或者湖泊的轮廓,然后选中该河流或湖泊,使用工具条Editor,画出沙洲或岛屿的多边形(即要挖出的洞),选中该多边形,选择Editor中的Clip,确定后删除该多边形,就挖好洞了,即得到了岛屿和沙洲的轮廓图.(2)矢量化过程中由于缩放比例不同,精度有欠缺,最后在放大到能看见栅格图形的程度来调整结点等的细节工作,提高矢量化精度.(3)要保证同一内容的不同类型的图层的对应.如县界的线状边界和县界面状图的边界应该一样,则需要使用自动跟踪,根据线画面,或者根据面画线,使用Editor中工具Trace Tool,从某一结点开始,可以自动跟踪结点,最后双击成图.这样就不会产生边界不重合,出现碎屑多边形等情况.(4)所有图层叠加到一起,图层内容有冲突,比如小支流河流穿过了面状河流,或者部分结点出现冗余或者不到位,还有面与面的合并可能会出现碎屑多边形或者间隙,都需要调整结点,提高精确度.4.2.3 全要素图形

图形的拼接.(1)对Merge图形的处理,由于水系网、公路网或者多个单独的面被合并为一个图形要素,但是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这时需要还原其到没有合并之前的情况,选中需要拆分线段结点的图层内容,使用工具菜单Advanced Editor中的工具Explore Multi-Part Feature,就可以恢复到其没有合并之前,可以选择需要的内容了,而不需要手动去截断线或者面,其中,多个合并单独面的分割也可以使用“挖洞”的办法去除多余的面.(2)两个图层内容的合并,可使一个图层可视,另一个不可视,复制当前可视图层内容,再使当前可视图层不可视,当前不可视图层可视,粘贴复制内容,则当前可视图层就包括了两个图层的内容,一般当前图层为我的工作图层.4.2.4 专题图制作

1) 专题图制作要注意数据的输入和保存,有时候稍有改动,就有可能丢失数据或者改变已编辑内容,需要重新编辑.2) 专题图或者其它的工作空间保存,即使设置了相对路径后,在其他的机子上还是无法打开相应的图层,只得重新导入数据.点击图层右键,选择属性中的source或者Data->Set Data Source将数据直接导入.3) 放大专题图,在专题信息显示处会有线段出现,而且线段会随着图层放大与缩小改变方向。这是引导线的问题,需要在图层属性中的Symbology中的按钮Properties„弹出菜单中,使Leader Lines中的Show为未选中状态。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级 《GIS原理与应用》 课堂实验报告

4.3 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基础实验中,极大地巩固了我平时GIS导论实验课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次的实验给了我一个具体的操作对象和目标,用到了很多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地图投影,GIS导论,GIS制图,加深了我对GIS的理解,学会了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和制作,以及专题图的制作,以及这些具体实践的思想,让我懂得了很多东西老师都不一定能给你,但是自己不要总是靠老师来帮忙解决,要学会自己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的成绩。

本次实习的主要问题有:

1、

2、面状河流的矢量化过程中,因为面状河流中间存在沙洲等非水体,并不是一个完完整整没有孔洞的面,

专题图制作中,在专题信息显示处会有线段出现,这个问题我最初并没有多加注意,在对比别人的专题图时才发现自己的不完善之处,这是引导线的问题,而且线段会随着图层放大与缩小改变方向,需要在图层属性中的Symbology中的按钮Properties„弹出菜单中,使Leader Lines中的Show为未选中状态。

4.4 个人总结

通过本次基础实验,我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软件操作的熟练度,巩固了我平时所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操作,特别是对ArcGis软件的具体应用到电子地图的制作上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学习了电子地图制作和专题图制作的思想,这些对我以后的基于软件操作上的更深一层次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我成功地完成了此次基础实验的任务,学习别人的长处,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中又提高了自己,不仅仅是知识方面,也学习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大家都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具体操作,我都很高兴有这么一次基础实验,真真正正提高了我的能力。

推荐第6篇:GIS实习报告[优秀]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实习报告

题目:基于

ArcGIS10.0的基础操作

姓名: 班级: 学号: 授课教师:

**年 *** 月 ***日

目录

一、使用ArcGIS浏览地理数据

二、数字化及属性数据的输入

三、空间数据转换与处理

四、TIN及DEM生成和应用

4.1 TIN及DEM的形成,TIN的显示 4.2 DEM 的应用

五、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六、寻找某市建立工业区最适宜地段

七、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一 .使用ArcGIS浏览地理数据

【实验目的】

了解ArcMAP基本操作;了解到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学会检查拓扑关系, (比如,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内容】

ArcMAP的启动与关闭,添加要素,检查要素,查询属性,设置显示信息,改变渲染样式,查找符合要求的要素等。

【具体实验步骤】 第1步 启动 ArcMap 程序→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10→newmap→blankmap(选择输出路径)→ok

第2步 显示并检查要素图层 file→open→Redlands.mxd→打开

试点击图层列表(table of contends)中不同要素前的小对号,检查各个图层,了解TOC 作用。

第3步 查询地理要素

为了查询要素属性,必须使用一个先前创建的书签,这个书签存储着包含ESRI和附近街道的地理区域。 Bookmarks→ESRI→

→new york(要素闪现),此时显示此街道的属性。

在indentity中选择all layers,再次点击new york,可以看到与newtork相交的地块,选择不同地块,地图上也会闪现,地块属性显示出来。

Bookmarks→original。地图书签是为了防止地图显示变得混乱,可以通过书签恢复到原来的显示区域和显示风格。

第4步 检查其他属性信息

以查询stre为例,在TOC 中右击stre,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 (打开属性表),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字段。

第5步 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地图提示以文本方式显示某个要素的某一属性,将鼠标放在某个要素之上时,将会显示地图提示。使用地图提示是获取指定要素属性信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

例如,对于donut shops,默认情况下,ArcGIS使用字段“Name”作为地图提示字段,下面,改变为其它的字段。

TOC中右击 donut shops→properties(属性)→dispiay→将主显示字段name改为addre→确定,此时将鼠标放在任意一donut shop上,将显示其地址而不是名字。

第6步 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现在,图层-Streets 是以单一符号进行浸染,每个要素都是同一种符号。你可以根据要素的属性来设置不同的渲染方式。

关闭land use显示, TOC中右击 strees→properties(属性)→ symbology(符号)→ categories(类别)→ unique values(唯一值)→ 值字段选择cla→ add all values→ 应用。

在图层渲染方式列表中,选择features,确定,恢复为原来的显示风格。

第7步 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以选择和定位第10 洲际公路为例。

首先关闭raidroad 图层,selection→select by attributes→图层选择streets→create a new selection→双击STR NAME,点击“=”,并双击I 10→apply,此时,第10号洲际公路高亮显示,关闭属性对话框。

第8步 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以选择第10号洲际公路周围200米范围内的油炸圈饼店为例。

selection→select by location→从donut shops中选择要素→缓冲区操作,距离streets200米范围内→应用。符合条件的要素显示出来。打开属性表,也可以看到被选出的要素被标示出来,关闭属性表。

第9步 退出 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File →Exit 关闭 ArcMap。是否保存修改,点击 No。 也可以直接点击“X”关闭。

二.地图数字化及属性数据的输入

【实验目的】

将现有地图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属于空间数据采集的一种。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应更加理解空间数据,学会简单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采集。 【实验内容】

地图(点、线、面等空间数据)的在屏数字化;属性数据的输入。 【具体实验步骤】

第1步 设置数字化及编辑环境

激活Arcscan :customize自定义→extensions激活→arcscan→close

在工具栏空白区域右击,打开arcscan和editor工具栏。

第2 步

矢量图层创建与新要素坐标系统的确定

矢量化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要素类。在ArcCatalog中创建新的shapefile,并定义它所包含的数据类型,此类型不可修改。具体如下:

打开ArcCatalog,在catalog tree 中选择存储路径,空白部分右击,new→shapefile

本次实验用地图有3类空间数据,点:城市,线:铁路,面:行政单元。因此,要建立点、线、面3类矢量(shape格式)文件,分别进行数字化相应的要素类型。

本次实验操作中,建立4个shp文件:一个点状【City】,用于保存城市;2个线状【Boundary】和【Railway】,分别用于保存县市行政边界和铁路线;1个面状【HuBei province】,用于保存湖北省。在“编辑”中可以定义坐标系统,定义前均为unknown,可以直接导入图形文件(底图)的坐标系统做为新要素的坐标系统。 editor→import→选择底图→add→确定→ok

第3步

加载图层及数字化

将新建的要素文件(点、线或面的shp格式文件)和底图分别加载到ArcMap窗口,准备进行数字化。每次加载一个矢量图层(点线面),数字化该图层;数字化完后再数字化另一个要素图层。

点状要素数字化。加载点状矢量图层City(shp格式),然后进入编辑状态(editor/starting edits),如图选择点状绘制工具,在表示城市的点上点击左键直接数字化,最后在editor下选择save edits。

线状要素数字化。加载线状文件(shapefile),然后进入编辑状态(editor/starting edits)

方法1—手动跟踪法:与上一步骤中类似,选择line 画线工具。

数字化时,系统会自动连接两个相邻点之间的线段(如下图),双击鼠标可以结束一条弧段的数字化。完成后注意保存,aditor→save adits。

方法2—自动跟踪法:和上一步中相同,在editor工具条中选择“start editor”,并选择“line ”,在ArcScan选择工具条中“Vectorization Trace”(下图中绿色图标)后,在底图上分别点击某条线上的两个点,系统就会自动跟踪矢量化这两点之间的这段线。同样,双击鼠标可以结束一条弧段。如果出现警告,按提示处理即可。完成后注意保存。如下图:

面状要素数字化。 面状要素数字化方式和线状类似,也可以采用手动跟踪和自动跟踪两种数字化方法。过程中根据图形特征选择绘图工具,此次中选择freehand。完成后注意保存。

属性数据的编辑:数字化完成后,结束编辑(Stopping Edits)。

以点状要素为例,首先打开属性表,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包含的字段有FID,shape ,Id。选中某一点,例如0,此刻在地图中显示为“十堰”,在table opptions中选择add field,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增加新的字段,注意字段类型(数值、字符等),最后点击ok。

增加字段结束后,再次进入编辑模式(Editor/Starting edit)后,再打开属性表,双击,出现光标,便可以对新增加的属性值进行修改。点击前面的小三角,可以看出点在地图中所在位置(浅蓝色标出)。完成后注意保存(save adits)。

三.空间数据转换与处理

【实验目的】

进一步了解自动数字化;转换与处理原始数据,使其满足用户需求。 【实验内容】

复习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空间坐标转换;空间投影变换;空间数据类型转换。

【实验步骤】

一、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

同实验2相同,先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状sha文件line ;在Arcmap中加入底图(wuhan1.bmp)和线状要素图层line,现在自动生成边界,加载Editor工具条和ArcScan工具条,开始编辑,选择freehand工具,ArcScan工具条中选择Vectorization下的Generate Featur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仔细阅读,点击ok。效果如图:

将数据放大,发现有错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编辑。Editor→snapping→snapping toolbar,观察出现对话框中的选项。捕捉功能是在编辑过程中在线上可以显示顶点,端点等,这样可以将箭头沿着要素检查,观看有没有未连接的部分并连接。也可以删除一些多余小边界,比如下图错误,用

进行选择,右击选择delete,即可。编辑后注意保存。底图不复杂,所以自动化错误不多,反之,后期需要大量修改,也就是说,自动不一定比手动简单。完成后注意保存。途中错误一定要全部修正,否则下面步骤不能进行。

由线状要素得到面状要素。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Features To Polygon,填写输入和输出文件。

生成面状要素后,编辑属性,增加“城市”字段,并参考底图中城市名字分别给各个多边形赋值。(注:增加字段必须要stopping edit状态下才可以,而赋值则需要start editing)

二、

坐标变换

屏幕坐标和实际坐标不同,需要进行坐标变换。 在变换之前在工作目录下先建立一个控制点文件,分别填写控制点的屏幕坐标和实际坐标(数值用“Tab”键隔开)。

打开spacial adjustment工具条和editor工具条,并开始编辑,在spacial adjustmemt 下选择links,先选择open再选择view,除去一些误差较大的点,使整体误差降到最小。

执行Spatial Adjustment/Set Adjust Data,选择要进行坐标变换的要素。执行Spatial Adjustment/Adjust,即可以实现坐标变换。

三、

投影变换

当数据的空间参考系统与用户要求不一致时就要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投影就是将地理坐标系统变换到平面坐标系统中。实验借助ArcToobox中的投影和变换工具进行。

第一步定义投影(定义坐标系统)。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formations→Define Projection。

点击Corrdinate System边的按钮来定义坐标系统。定义投影有三种方法,一是选择,二是导入,三是新建。试想之前的实验,在创建shapefile时我们使用过导入的方法。本次我们单击Select按钮选择地理坐标(Geographical coordinate system/Asia/ Beijing 1954.prj),如图:

完成后通过查看图层属性确定选择的地理坐标。

第二步投影变换。投影变换就是将一种地图投影转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ArcToolbox中包括栅格和矢量两种类型的投影变换。 矢量: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formations→Feature →Project。

栅格: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formations→Raster→raster Project。

四、矢量转栅格,栅格转矢量

首先激活空间分析模块。Custormize →extension →spacial analyst。

使用feature to raster工具可以进行矢量转栅格。使用feature to line(point、polygon)可以进行栅格转矢量。界面如图。

这些工具均可以在ArcToolBox window 中找到。当我们不清楚一个工具在何处时,可以在自定义中寻找。Customize→ customize mod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就可以找到需要的工具。可以将此工具拖拽到某工具条中以便使用。如图:

四.TIN及DEM生成和应用

4.1 TIN及DEM的形成,TIN的显示

【实验目的】

加深对不规则三角网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三角网和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方法。 【实验内容】

TIN及DEM的生成;TIN的显示 【具体实验步骤】

第1步

启动ArcMAP,新建地图文档,并添加如图矢量数据。

第2 步 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

Customize(自定义)→extension(扩展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3D analyst,点击关闭,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工具栏。

第3步 创建TIN

点击ArcToolbox window→3D Analys tools →TIN managemen→creat TIN;

在对话框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create tin及其路径。

在TOC中关闭除create 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设置TIN的图层(符号)。

第4步 TIN转栅格

3D Analyst tools→convertion→fromTIN→TIN to raster,指定相关参数:采样距离 CELLSIZE 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tingrid。

#此过程中出现TIN to Raster失败,修改方案将输出路径修改。#

确定后得到DEM 数据:tingrid, 其中,每个栅格单元表示50m×50m的区域。

第5 步 TIN的显示及应用

在TOC中关闭除create tin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编辑其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ymbology,将edge types(边类型)和elevation(高程)前面的对勾去掉,点击add。 在add renderer(添加渲染)对话框中,分别选择如图两项(具有相同符号的边和具有相同符号的节点),点击add,最后点击确定。

将create TIN层局部放大,理解不规则三角网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TIN 转换为 坡度多边形,新建地图文档,添加要素create 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 [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进行渲染] 和 [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 这两项添加到TIN 的显示列表中。

4.2 DEM的应用

【实验目的】

掌握根据DEM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提取等高线,计算阴影图的基本方法;理解可视化的概念;学会地形剖面应用。 【实验内容】

坡度:Slope、坡向:Aspect、提取等高线、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可视性分析、地形剖面 【具体实验步骤】 第1步

坡度:Slope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slope→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slope→ok;

执行后,得到坡度栅格slope,栅格单元的值在[0 -81] 度间变化;

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symbology,重新调整坡度分级。将类别调整为5,点claify按钮,用手动分级法,将中断值调整为:8,15,25,35,90。

下面计算剖面曲率,可以理解为得到坡度后再求导。

在【ArcToolbox】中,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ce→slope。按图所示,得到剖面曲率栅格slope_slope 。如图:

第2 步

坡向:Aspect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aspect→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aspect→ok;

执行结果为得到坡向栅格aspect;

以下计算平面曲率:

在【ArcToolbox】中,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ce→aspect。按图所示,得到平面曲率栅格aspect_aspect 。如图:

第3步

提取等高线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contour→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contour,设置等值线间距50→ok。

执行后生成等高线矢量图层:Contour_tingrid.

第4 步

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hillshade→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HillSha_ting1,方位角和高度角默认 →ok;

生成阴影图可以在属性对话框中,改变渲染方式,如图:

为了出现阴影立体效果,在工具栏空白处右键,打开工具栏effects,如下图所示,自己试着设置设置栅格图层的参数,观看效果变化。

第5步 可视化分析 (1)通视性分析

打开[3D Analyst] 工具栏,从工具栏选择[创建通视线]( createLine of sight)工具,如图:

在出现的[通视分析]对话框中输入[观察者偏移量] 和 [目标偏移量], 即距地面的距离,如图:

在地图显示区中从某点[A]沿不同方向绘制多条直线,可以得到观察点[A]到不同目标点的通视性,绿色代表可视,红色代表不可视。

(2)可视区分析:移动发射基站信号覆盖分析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TOC中关闭除[tingrid]之外的所有图层,加载移动基站数据-矢量图层:[移动基站.shp]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viewshed→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ok;

其中绿色表示现有发射基站信号已覆盖的区域,淡红色表示,无法接收到手机信号的区域。

第6 步

地形剖面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打开[3D Analyst]工具栏,点击[线插值]工具,跟踪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可以从DEM:[TINGRID] 中得到高程值;点击[ 创建剖面图] 按钮,得到此剖面所生成的3D线段的剖面图:

五 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缓冲区是对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这组要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 【实验目的】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创建缓冲区;缓冲区分析应用实例。 【具体实验步骤】

一、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按照实验指导,选择欧几里得距离时出现如果以下对话框,则说明spacial analyst未激活。

激活后,对于点状,线状,面状要素有相似的建立缓冲区过程,都为Arctoolbox→Spac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Euclidern Distanc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建立缓冲区的要素,并选择输出路径和名称;

在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对元素进行选择性缓冲,比如对所给的线状要素,分别缓冲分析和整体缓冲分析是不同的,分别缓冲,两个图层并不能合到一起显示,整体缓冲,则只生成一个图层。

结果如下图所示:

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直接使用此工具mode,将图标

,在自定义中,customize→customize 拖拽到你喜欢的工具栏中,过程如图所示:

二、

综合应用实验

水源污染防治。利用点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生成后在属性对话框中符号系统下重新分级,比如7级,并选择合适颜色,应用后红色代表污染严重,蓝色代表不很严重。然后进行栅格计算,将严重区域提取出来。打开spacial analyst 工具栏,自定义,出现cuetomize mode 对话框,在commend下找到spacial analyst tools 中的raster calculater并拖拽到工具栏中。点击后,出现如下对话框,按照要求,距各个水井0.1以内的区域对水质的影响和污染最大,将距离≤0.1以内的区域提取出作为缓冲区进行专项的污染防治。(如下图)。注意选择输出范围和存储路径。

污染区域分级。距离污染源越近,污染级别越高,上一步只是提取了中度污染区,这次我们将污染区域分为3级,1代表重度污染,2代表中度污染,3代表轻度污染。和上一步相同,主要是利用栅格计算器。原理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用栅格计算器得到第一个栅格数据“重度污染区”,再得到第二个数据“中度污染区”,并对其重分类,两个数据相加便得到“污染区分级”,并重分类。

重分类操作:Arc Toolbox→Spacial Analyst Tools→Recla→Reclafy;得到如下对话框,重新设置数据即可,并不一定是0 1 2 ,你可以有自己的分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得到中度污染区时,对于计算公式要加上“()”,否则会出现错误,ERROR 000539:Error running expreion:rcexec():The true value of a raster is ambiguous。

最终结果如图:

我们也可以对点的缓冲区直接进行重分类,在对话框中不仅可以改数值,还可以对分类个数和类别界限进行直接设置,如图:

城市化影响范围。工业小城镇的城市化会有一定的影响范围,本次设为0.06。这些小城镇中有一个自然保护区,规定其周围0.05范围内不许受影响。求取城市化影响范围。

由上一步操作我们很容易想到应该对两个不同区域分别进行缓冲,再重新分级,并进行栅格计算。考虑到最后结果应该是分为两级,简单相加便不能实现,因此,我们使用乘法,利用乘法中0和1的性质来操作。将自然保护区影响范围设为0,城镇影响范围设为1,相乘后,重叠部分变为0,1即为城市化影响范围。

加载数据后,在面状元素中我们选取一个作为自然保护区,其他均为小城镇,此次操作过程中还涉及到元素的选择问题多边形等。

结果如下:

,应该据情况使用不同的选择工具,比如,折线或者

六.寻找某市建立工业区最适宜地段

某市要建立工业区,为评价最适宜地段,有如下要求:(a)地形坡度小于5度;(b)距离交通干线(国道,省道,铁路,公路)2公里以内.

从要求上我们可以判断出本次实验需要生成TIN和DEM,并应用坡度,提取坡度小于5度的部分;对通干线进行缓冲分析,分级处理;图层叠加,提取符合要求的部分。 【实验目的】

从实例中了解DEM和缓冲分析的应用;学会分析现实问题并将所学的基础操作结合起来。 【实验内容】

TIN和DEM的生成;DEM应用—坡度 【具体实验步骤】

第1 步

建立TIN,生成DEM

在实验四中,在Arc Tool boxs window中使用工具,这次,按照提示,用Customize mode将我们所需的工具(找不到时可以使用里面的查询功能)均拉拽到在3D Analyst工具栏中以便我们使用,或者可以拖拽到任何你喜欢的部位,其中包括Create TIN from Feature,TIN to Raster。

建立空白地图,首先加载本次使用的数据“等高线”。

打开3D Analyst的3D Analyst下拉菜单,Create TIN from Feature,弹出对话框,在Layers中选中等高线,在右边Height source中选择高程值,输文件名tin2。成功后可以在TOC中改变它的渲染方式。

接下来,生成DEM,与上一步相同,使用TIN to Raster,弹出convert IN to Raster对话框,改变Cell size为50,其它不变。

生成后,在属性对话框中改变它的渲染方式,使颜色越深的地方代表高度越高,符合平常思维,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设置颜色。结果如图:

第2 步

坡度分析

在Arctoolbox window,3D Analyst中找到Raster Surface,使用slope工具(和实验四相同,当然也可以用customize mode中将slope工具拖拽出来),按照以下参数设置input surface: slope_tingri ;Output measurement:Degree;Z factor:1;Output cell size:50。

我们明显看到生成数据中,角度被分为多个等级,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提取小于5度的部分,将其值设为1,其他部分均为0;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个是对slope_tingri 进行栅格计算,使用栅格计算器,第二个直接对其进行重分类,0到5 度的部分设为1,其他均为0。此过程在实验五缓冲分析中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做详解。

第3步

建立缓冲区

加载数据,“公路”,其为矢量数据。 按照提示,本次使用buffer wizard 工具

,在三种缓冲模式中选择第一种,制定距离2km。输出名称:buffer of 公路。

矢量转栅格,打开Spatial Analyst的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convert->Features to raster。弹出Features to raster对话框在input features中选择buffer_of_公路,field选择bufferdist,cellsize输入100,output raster输入buffer。

我们依次查看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将图层放大时,我们便感受到两种数据形式的差异。选取相同部分,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差异:

第3步

栅格叠加运算

使用栅格计算器,使重分类后的slope和刚生成的栅格数据相乘,即栅格叠加运算。我们可以想到,只有值均为1的部分叠加才会保持1 值,其他均变为0。值为1 的部分恰恰是坡度小于5和距离公路两千米的部分的叠加,即两个条件均满足的适宜区。结果如下:

在做这一步时,我想到在实验五中,用欧几里得距离得到缓冲区时,并没有进行矢量转栅格这个过程就可以直接进行栅格运算。经过重新试探,我发现,用这个方法时,本身得到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因此不需要进行转化。

我想,矢量数据用工具缓冲时得到矢量数据,那栅格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效果。结果我发先栅格数据并不能进行缓冲。 “缓冲区是对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这组要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缓冲区概念中明确指出进行缓冲的是点线面等要素。

八、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实验目的】

学会简单地图编制,包括布局设计、地图渲染、地图标注、地图整饰、地图输出等。 【实验内容】

设置地图符号-各种渲染方式的使用;使用ArcMap Layout(布局)界面制作专题地图;将各种地图元素添加到地图版面中。

【具体实验步骤】

1、渲染图层要素。本次使用实验包括唯一值渲染、分类渲染、点密度渲染、图标渲染。

唯一值渲染,分类渲染前面的实验已经做过详细步骤解说,此处值展示结果。我们也可以对各个图层要素进行符号化显示并试验一下符号大小对地图制作的效果影响。在Display选显卡中选择透明度为50%。

伪三维效果的省级行政区使用“name”字段进行唯一值渲染:

国界和地级市驻地的符号化显示:

分类渲染分类方法选择:

自然分隔法展示效果:

等间隔法展示效果:

标准差法展示效果:

点密度渲染:“省级行政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symbology选项卡,在Quantities下选择Dot densty。本次实验选择对94年的人口统计进行点密度表示,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背景颜色,点的渲染方式,点的大小,点值等。展示如下:

图表渲染:“省级行政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symbology选项卡,在Charts下选择Bar/Column。本次实验选择对9

8、9

9、00年的GDP进行长条表示,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背景颜色,渲染方式等。展示如下:

2、地图标注

地图标注包括自动标注和手动标注。

自动标注均在图层属性中的labels标签项中选择,包括要素选择,输出字段,输出位置,输出字体和大小,掩膜大小,掩膜类型等。按照各个标注要求设置即可。

手动标注,打开绘图工具栏,选择splined text,我们可以在里面设置字体,字号、习题颜色等。

3、布局设计

ArcMap窗口包括数据视图和布局视图,我们应该按照数据视图来设计布局尺寸。

View→ layout view ,或者点击左下角的布局视图,界面出现整体布局,并出现latout 工具栏。如果布局不适合,就通过页面设计来设置。右击,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这里面可以设置纸张大小和方向,横向或纵向,试着改变数据找到最合适的大小。也可以使用layout工具栏里的change layout来设置。除了纸张大小,数据框也是可以设置的,在数据框上右击,选择属性,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网格,设置数据框大小、设置数据框样式等。

通过标准工具栏上的[放大、缩小、平移]按钮,可以调整地图版面中数据框的显示比例、范围,如下图所示:适当调整使数据只显示东北部分。

4地图整饰

点击主菜单上的insert,我们看见可以插入title(标题),text(文字),north arrow(指北针)、scale bar(比例尺)、legend(图例)、picture(图片)等,在options中还可以选择更多的东西。 标题:

图例:

指北针和比例尺:

结果展示:

5地图打印输出

File→Print(Export Map)。

推荐第7篇: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10海洋技术一班

第三小组

组长:安大略

组员:程天宇、徐涵

2013年1月12日

第 1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标

经过为期一周的GIS实习,每天上、下午和晚上在学院机房练习,小组成员掌握了Arcmap软件的功能原理和基本操作要领。

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要素及其属性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维护、空间链接、栅格生成显示、距离计算和栅格叠合、临近区域查询、多边形合并

二、数据说明

小组使用的Data03数据是美国全境的城市、高速公路、洲和县的数据,如下:

1)城市“Cities.shp”;

2)高速公路“Highways.shp”;

3)洲“States.shp”; 第 2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三、实施过程

(一)、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

对美国全境的高速公路、城市等点、线进行缓冲区分析,在飓风发生时,能够及时对全境缓冲区人员财产进行撤出搬离警告等,以使救灾团队最快地进行救援行动。

步骤:打开ArcMap,单击File|Add Data,把以上四个数据中的“Cities.shp”、“Highways.shp”和“States.shp”三个数据加载进来。加载缓冲区工具:选择Tools菜单下的Customize命令,进入Command标签、在Command对话框中(如下图):

选中Categorie框中的Tools,然后在右边的Commands框中选择Buffer Wizard,将其拖动到工具栏上的空处,出现缓冲区按钮

1、

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设置参数如下:

A、The features of a layer: Highways 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Kilometers C、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50 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Diolve barriers between):YES E、选择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 显示图如下:

第 3 页

高速公路(Highways)缓冲区的建立。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2、城市(Cities)缓冲区的建立。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设置参数如下: A、The features of a layer:Cities

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Kilometers C、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50 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Diolve barriers between):YES E、选择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 显示图如下:

3、

洲(States)缓冲区的建立。

第 4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设置参数如下:

A、The features of a layer: States 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Kilometers C、选择第三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s multiple buffer rings): Number of:

3、Distance between:75 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Diolve barriers between):YES E、选择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 显示图如下:

4、进行叠置分析,求出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区域。

A、打开ArcToolbox,选择Analysis|Overlay|Erase命令,打开图层擦除操作对话框。

第 5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B、在Input Features文本中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数据。 C、在Erase Features文本框中选择高速公路缓冲区数据。 D、指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 满足以上条件的区域显示如下:

5、对美国全境的高速公路、城市、州缓冲区进行区域叠加。A、打开Arctoolbox,选择Analyst Tools|Overlay|Union命令,打 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 B、依次添加3个缓冲区图层。 C、设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 D、在JoinAttributes文本框中选择ALL。 三个区域的叠加的叠加合并显示结果如图:

在美国当前情况下,影响其遭受外来灾害破坏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

第 6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对这些缓冲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二)、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1、最佳路径生成。美国东西跨度大,在这里我们就选择两个东西两端比较出名的两个城市——波斯顿和洛杉矶来完成本次最佳路径生成实习操作。

A、启动ArcMap,打开数据层,加载Highways_ND_Junctions.shp数据项。

Highways_ND.nd

和B、选择Analysis|Options命令,打开Analysis Options对话框, 确认Weights和Weight Filter标签全部是None。

C、

在arccatalog中右击左侧目录中highway,选用快捷菜单新网络数据集,弹出提示选下一步,点击按钮connectivity,然后按下一步,选no。直到最后看到和Highways同一路径下出现Highways_ND.nd和Highways_ND_Junctions.shp数据项。 生成的最佳路径图显示如下:

2、新的最佳路径生成。开始这个任务之前,我们首先得考虑阻强问题。这里的阻强是指高速公路地段中某个点状元素或线状元素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不可运行时,原来获取的最佳路径就需要进行修正。具体操作如下:选中barriers在网络分析工具条中选择create network location tool,在North Platte市上点击鼠标左键,设置障碍( 在这里我们假设美国的North Platte市正在修路,在这一点状元素高速公路路段不可运行,必须绕道而行。)

用上述1最佳路劲生成方法根据阻强点位置,生成与阻强点相应初步绕道路径如图所示:

第 7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A、B、C、D、E、F、G、H、I、J、K、L、M、N、O、P、选择Analysis|Options命令。

进入Results选项卡,在Results format框中选中Selection,将追踪工具的结果传回作为选择结果;单击确定按钮。 在图形框口选择一个终点,放置旗标。

选择Track Task下拉菜单中Find Path Upstream.单击Solve按钮。

现在Analysis|Clear Flags命令。

在ArcMap主菜单上,选择Selection|Interactive Seletion Method|Add to Current Selection命令。

在图形窗口选择一个起点——波斯顿,放置旗标。 现在Track Task文本框中Find Downstream.单击Solve按钮。

选择Analysis|Options命令。

进入General选项卡,选中Unselected features;单击确定按钮。

在ArcMap主菜单上,选择Selection|Interactive Selection Method|Create New Selection命令。

在图形窗口选择一个终点——洛杉矶,放置旗标。 选择Track Task下拉菜单中的Find Path。 单击Solve按钮。 生成的新的最佳路径如下:

第 8 页

上海海洋大学 GIS实习报告

从上可以看出路段的故障使最佳路径产生了改变,同时最近距离也随之发生改变。

四、实习小结

1.

本次实习长达半学期,在学习GIS理论的同时开展,这样既有助于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又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针对地图矢量化的实际问题请教老师,使我们的学习更有主动性,也为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3.

在实习的全过程中,同学们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相邻图幅的接边,更体现了合作的精神。

4.

我们实现了实习目的,对ArcGIS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图的完成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成就感,还使我们提高了学习GIS的兴趣。 总之,学习理论推动了实习作业,实习作业又使我们加深了理论的学习。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同时,我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学习。

第 9 页

推荐第8篇:GIS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GIS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3 1.2实习任务要求.....................................................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5 3.2适应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工作。..............................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

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地理信息系统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

产品,企业特聘请地理信

息系统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岗位发展规划和年

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

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

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上实习,要不断学习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教给我们专业技能。但是,这些都来自课本,源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东西,没有经过实践,不易理解把握。有句名言“大学老师给予我们的仅是一棵鱼竿,如何钓到鱼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的确,在知识经济迅猛腾飞的今天,在终身教育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一个人要想在走出象牙塔、跨入社会后有所作为,那么现在就得学会求知,自觉主动去求知,敢于去探索钻研,特别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胸无大志,注定要在转眼间被时代淘汰。反之,与时俱进,自主探索,自觉学习,不断创新,才是成功必由之路。为了能够融入到职场、融入到社会,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敢于去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挑战自己,造就自己。

在实习过程,实习单位安排的了技术指导杜老师,杜老师傅是个和蔼亲切的人,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本部门的工作性质,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同事以及我们的未来的工作安排,同时带领我们认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四、实习心得体会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如果大学比作象牙塔,那么社会就竞技场,而毕业实习便是大学生从象牙塔走进竞技场的预热阶段,通过这次毕业实习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职场,带给我很多难得的社会经验。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提供的社会实践锻炼大舞台,上演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的舞台剧,在这场舞台剧中我学会了如何转变角色、如何为人处事,而我学到的这些经验,相信会让我终生受益,并使我在大学毕业后更好更快的融进新的社会环境做好了强有力铺垫。

通过这段实习时间使我深刻的了解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课堂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我们实习以后,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团结协作,善于沟通,是我们从事工作的基本。一个部门肯定不只你一个人,作为部门一分子,你若想把本部门的事做的出色,那你必须把部门成员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那样才能事半功倍!而沟通是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打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才能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这次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能够接触新的事物,一点一点的吸收进去。 人人都说,想在社会获得一个立足之地,就要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能得到很多的好处,如职位进升;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让你在领导人眼中闪闪发光。当然也要工作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现,如果仅工作能力上很好,但是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领导也不会看到你这个闪闪发光的星星,基本永远埋没在这个低层,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后也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没有人知到你这个会发光的星星。 我深信只要用心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实现,只要努力了,自己的梦想就会成真。

在这一学期我深深的爱上了这门课,我决心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己都会去了解它,争取以后能在这个崭新的领域有所发展,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推荐第9篇:GIS课程实习报告2

实验二 实习报告

1) 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要素类(feature cla):在arcgis中是指具有相同的几何特征的要素集合,比如点的集合,表现为shapefile或者是Geodatabase中的feature cla。

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在arcgis中表现为geodatabase中的feature dataset,在一个数据集中所有的feature cla都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一般也是在相同的区域。

2) 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1* 空间参考。Geodatabse在要素类和数据集中对空间参考信息进行了完整的定义。 2* 表定义。Geodatabse空间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保存在同一个表(要素类)中。 3* 拓扑规则。Geodatabse的拓扑关系管理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1) 用户可以自行定义哪些要素类将手拓扑关系规则约束。

2) 多个点、线、面要素类(层)可以同时受同一组拓扑关系规则约束。

3) 提供了大量的拓扑关系规则。

4) 用户为自己的数据可以自行指定必要的拓扑关系约束规则。

5) 拓扑关系及规则是在符合工业标准的DMBS(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的,可以多用户并发处理。

6) 用户可以局部建立或检查拓扑关系,以提高生产率。

4* 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

3) 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 1*选择已经建好的数据库,Yunnan.mdb,在其中新建关系类;

2*输入名称,和选择公交站和公交线路,下一步;

3*选择1---M(一对多)

4*均选择公交站编号

5*点击完成,则建立了公交站到公交路线的1---M的关系。

4)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区别:

连接:连接可以添加额外的属性数据到当前图层,也可以使用这些额外的属性数据进行标注。

关联:管理可以使数据关联到当前图层关联的数据并不像连接那样添加图层的属性列表中,而是在处理图层的属性数据的时候可以获取关联的数据。

应用:

连接:生成虚拟连接(并不修改数据源)虚拟表,适用:一对多,多对一。

关联:在表A中选择一个记录,可以关联并同时选择表中多跳记录,适用:一对多。 将元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这里我们选择为“HTML”格式,

推荐第10篇:GIS实习心得体会

篇1:gis实习总结

gis实习总结

姓名:朱虹 学号:110313356 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arcgis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

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篇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实习总结

实习总 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且与it技术不断走向融合,所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习是对该专业学生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借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机会,我们参加了衡阳师范学院第二次土地调查内业组,主要是针对xx市农村土地调查。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mapgis软件的使用,如将栅格图矢量化。图形输入,图形编辑,拓扑处理及实用工具, 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 图型裁剪。 数字高程模型(dtm分析),坡度分析, 图形输出, 数据接口转换等。运用mapgis软件的功能对xx市基本农田做调查。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规程的规定,农村土地调查任务有:1.土地权属调查。2.地类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5.统计汇总。6.文字报告编写。 内业阶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项是整理外业调查成果,形成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本次调查区域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主要包括:xx市原始调查底图,xx市《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xx市土地权属界线图,xx市以往调查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xx市建设用地审批文件等资料,xx市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资料,其它相关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内业阶段第三项是编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等。xx市文字报告主要包括: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验收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报告。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基本农田这方面。基本农田要素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要素,针对已有的数据就涉及到基本农田图斑层的提取和面积计算。这次实习不仅是让我们学以致用,而且还拓展了我们gis的专业知识。也让我们知道了解了二调内业组的基本流程,如二调系统中基本农田数据处理的整体流程:提取基本农田图斑?生成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基本农田图斑面积重算?基本农田保护块面积重算。因此,这次实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平台。

实习了两个月,在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这次二调内业组的流程还不是很熟悉,map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内业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篇3:gis实习报告

gis 实习报 告

一、实习目标

强化arcgis的各种功能意义,掌握arcgis软件的使用和应用;理解arcgis在gis技术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技能,并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勤于动手、热爱本专业的思想。

在arcgis系统中,arcmap、arccatalog与arctoolbox是arcgis最核心的三大基础模块。其中尤其以arcmap最为重要。

arcmap作为构成arcinfo桌面平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把传统的空间数据编辑、查询、显示、分析、报表和制图等gis功能集成到一个简单的可扩展应用框架上,它在arcgis中承担以“地图为核心”的应用。arcmap既具有arcview的易用性,有拥有arcinfo的全部功能。此外,arcmap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它既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辑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报表生成器。

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综合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重视实习环节实习是arcgis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gis实习采用上机与讲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实习要求

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做好实习日记、以及通过网络搜索一些有用资料。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并有实习作品。实习报告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实习的最终结果,指导老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所有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审核、答辩,当场给出实习成绩。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一)通过网络上的搜索引擎,获取arcgis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常用地图软件的功能、地图制图的流程等知识,并列举出至少十个与地图知识关联密切的网站地址。

(二)arcgis软件常用功能的操作练习。其中包括:

(1)了解如何启动arcmap,认识基本工具栏、两种视图、armap的各类窗口要素。

(2)了解打开地图与使用内容表的基本操作步骤。 (3)了解创建地图的基本操作步骤。

(4)了解arcmap中编辑地图的基本操作步骤。(5)了解图层管理与地图显示的基本操作步骤。

(6)了解数据符号化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包括使用样式和符号 (7)了解文字标注和图形标注的基本操作步骤 (8)了解地图查询的基本操作步骤。

(9)了解使用arccatalog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步骤。 (10)了解使用arctoolbox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步骤。 (11)了解使用3d分析模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步骤。 (12)了解使用地图制板和打印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步骤。 (13)了解使用拓扑关系的建立。 (14)了解几何网络的建立。

(15)了解model builder创建模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三)使用arcgis软件,实现一幅电子地图的生成。

视频/图形适配器:具有 24 位处理能力的图形加速器,显卡必须能够兼容 opengl 2.0 或更高版本,其显存至少应为 128 mb,但推荐使用 512 mb 或更大的显存。软件:windows 2000/windows nt, arcgis10(desktop, workstation)

3、消耗性器材:无

六、实习具体内实验一:

一、背景

大熊猫是我国国家计珍稀保护动物,熊猫的生存必须满足一定槽域(独占的猎食与活动范围)条件。因此,科学准确地分析熊猫的分布情况,对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和评价保护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

通过练习,熟悉arcgis密度分布制图函数的原理及差异性,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采样数据特点,结合arcgis提供的密度制图功能和其他空间分析,制作符合要去的密度图。

三、数据

xmpoint.shp为野外实采的熊猫活动足迹数据,一个足迹代表一个熊猫曾在此处活动过,相同足迹只记录一次。

四、要求

1、熊猫活动具有一定的槽域范围,一个槽域范围只有一个或一对熊猫,在

此练习中,假设熊猫槽域半径为5公里。

2、虽然一个采样点代表一个熊猫,但由于熊猫的生存具有确定槽域特征,

不同的采样点具有不同的空间空置面积。假定熊猫活动范围满足以采样点为中心的泰森多边形,如何将这一信息加入密度分布图是本练习的重点。

3、在野外实采的熊猫活动组及数据的基础上,以每个熊猫槽域为权重,运

用arcgis中的区域分配功能和密度制图功能制作该地区分布密度图。

五、计算原理

首先利用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模块提供的区域分配功能提取熊猫的槽域范围,然后理论最大槽域面积(假定是半径为五公里的圆,面积为3.1415927*5*5公里2)除以所提取的熊猫世纪槽域面积,作为采样点的加权值(记为power字段),生成熊猫分布密度图。

六、操作步骤

1、添加数据:

右击图层→添加数据

2、为数据添加坐标

视图→数据框属性→坐标系→预定义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 →asia→beijing_1954→应用

3、更改单位:视图→数据框属性→常规→显示→米

4、生成活动范围: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分配

5、导出属性表:右击eucallo→打开属性表→点击表的第一个选项→导出数据→更改数据名称

第11篇:GIS实习总结

GIS实习总结

姓名:朱虹学号:110313356

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ARCGIS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

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

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第12篇:学习心得报告(GIS)

参加GIS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参加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举办的 “GIS培训班”的机会,虽然只有5天的培训,但让我从中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不仅扩展我的知识面,而且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知识的浅薄,进一步地增强了我的求识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让实际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的完善”的态度面对工作。这次学习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了六个方面知识面,现将所学的知识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GIS产品的定义:

在电力工业中,GIS是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它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切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GIS全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主要把母线、断路器、CT、PT、隔离开关、避雷器都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开关站,也叫高压配电装置。

高压配电装置的型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空气绝缘的常规配电装置,简称AIS。其母线裸露直接与空气接触,断路器可用瓷柱式或罐式。葛洲坝电厂采用的即是这种型式。 第二种是混合式配电装置,简称H-GIS。母线采用开敞式,其它均为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第三种是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全封闭配电装置。其英文全称GAS—INST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

二、公司简介: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原为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创立于2001年3月,是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企业。其前身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西安高压开关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西开电气在继承和发展西安高压开关厂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技术、检测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产品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2006年、2007年“XD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和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GCB)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西开电气是国家特高压、超高压及高压开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电压等级覆盖72.5-1100kV,为中国电力工业和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大量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高压开关设备,已累计生产GIS 12000多间隔,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14000台。西开电气制造的550kV GIS成功应用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并持续安全运行,800kV罐式断路器、800kV GIS和1100kV GIS将在国家750/1000kV线路中运行。

西开电气坚持自主研发、规模化制造,自有技术和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完善的专业加工生产线及工艺保证能力、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断填补市场空白,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的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企业研发能力和规模化制造的水平不断提高。

西开电气创始以来,规模最大,总投资近12亿元的技术改造工程将于年内全面完成,产能较原有增长50%以上,将更有效的保证开关品质和交付周期。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高可靠性的产品;以严密的管理制度,保证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西开电气职工群体,努力创建国际一流企业,这是西开电气孜孜以求的经营宗旨。

三、GIS结构组成中的定义与功能:

1、CB(circuit-breaker)——断路器

定义——能开断、关合、承载运行线路正常电流,也能在规定时间内承载、关合开断规定的异常电流(如短路电流)的开关,称断路器。

功能—— 利用CB的操作功能改变电网运行方式、给某条线路送电或停电;利用CB的快速切除故障电流的功能来保护电网中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免遭短路电流的损害。

2、DS(disconnector)——隔离开关

定义——在分闸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闸位置时,能承载正常线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电流)下的电流的开关,叫隔离开关。

功能——首要功能是隔离,通过断开的DS(并将两端或一般接地开关接地),使CB与电源隔离、确保CB检修区处于安全的地电位。DS的第二个功能是操作,在改变电网主接线方式时,先断开CB,再操作DS,要求这类DS具有切母线环流的功能;在电压互感器等元件需从电网上脱离检修时,通过要操作的DS具有可靠的切小电容电流的功能。

3、ES(earthing switch)——接地开关

定义——用于回路接地的一种机械式开关装置,在异常条件(如短路)下,可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规定异常的电流,在正常回路条件下,不要求承载电流。

功能——布置在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旁边,在高压设备和线路检修时将设备接地,保护人身安全。

4、FES——快速接地开关

定义——一种具有关合短路电流能力的特殊用途的接地开关。布置在出线隔离开关靠线路侧。

功能——开断平行架空线路由于静电感应产生的电容电流和电磁感应产生电感电流;当外壳内部绝缘子出现爬电或外壳内部燃弧时,快速接地开关将导电主回路快速接地,利用断路器切除故障电流。

操作步骤——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发生,产生一次电弧;故障相两端断路器跳闸,一次电弧熄灭,潜供电弧(二次电弧)产生;快速接地开关接地,熄灭潜供电弧;断开快速接地开关,断路器重合。

5、CT——电流互感器

定义——用以传递电流信息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保护或控制装置的电器,称为电流互感器。

功能——通过它将高压大电流变换成低压小电流,进行线路工作电流测量,并且当电网发生断路故障时由它向二次保护系统、CB发布分闸信号。

6、PT——电压互感器

定义——它是一种传递电压信息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保护或控制装置的变压器。

功能——通过它将电网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供电网测量电压与电网保护用。

7、LA——避雷器

定义——它是一种过电压限制器。

功能——当电网因受雷击或操作而出现过电压时,避雷器两端子的电压不超过规定值,使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过电压作用后,又能使系统恢复正常状况。

四、本单位几种产品介绍:

1、ZF7G-126/145/T3150-40小型化GIS 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占地面积更小、元件集成度更高、免维护、无人值守等要求,其在ZF7A-126145/T3150-40型GIS诸多优点的基础上,进行紧凑化设计,其继承了ZF7A-126145/T3150-40开断强、通流高、绝缘好、机械寿命长、标准程度高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更小的间隔距等优点。该产品与ZF7A-126145/T3150-40采用相同的灭弧室和断路器操作机构,在内部电场设计、绝缘子的绝缘性能、设计壳体强度设计均与ZF7A-126/145/T3150-40保持一致。ZF7G-126/T3150-40小型化GIS中使用的三工位隔离开关是我司根据当前国际先进技术研究设计的GIS用元件,它实现了隔离和接地的机械连锁。同时在间隔布置方面,ZF7G-126145/T3150-40采用紧凑型布置结构,单间隔间距仅为950mm。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整间隔运输,现场安装、调试周期短。 1.1产品特点

1.1.1绝缘性能可靠,载流能力强

绝缘件及导体表面的设计电场强度低,绝缘能力达到145kV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绝缘性能可靠;导体通流能力强,额定电流315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额定短路持续时间4 s。

1.1.2 开关元件机械操作寿命长

断路器10000次,三工位隔离开关10000(隔离侧和接地侧各5000次)次,快速接地开关5000次。 1.1.3 断路器开断性能卓越

灭弧室采用了当今自能熄弧研究的最新成果—气吹压力与开断电流自适应的灭弧原理,能可靠开断各种故障电流及负载电流。 1.1.4 产品结构设计先进

采用全三相共箱结构,元件复合化,占地面积小、重量轻、涡流损耗降低到很小;三工位隔离开关实现了隔离与接地开关间的机械联锁,防误操作能力强。同时所有外壳可采用铝材,其中GIS的主要元件均采用铸铝合金,提高了整套GIS的抗腐蚀性能。 1.1.5优良的抗震性能

GIS各元件结构设计简单、重量轻、重心低,增强了GIS整体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1.1.6 优异的密封性能

GIS的SF6系统采用分散监控方式,并使用了自封接头和SF6密度计,减少了气体泄漏的环节,其泄漏率很低。 1.1.7 智能化、数字化控制

采用智能化、数字化控制方式,取代原先的电磁式继电器控制,并且通过组态软件灵活、便捷的实现联锁功能。 1.1.8 少维护免检修

由于GIS中开关元件全部采用电动弹簧和电动操动机构,运行可靠,操作噪音极低,更适用于居民区使用。并且由于SF6气体性能稳定和因电弧开断引起的弧触头烧损很小,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元件只需很少维护,寿命期内基本不需要检修。 1.1.9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生产

西开 GIS经过三十余年两千多个间隔的设计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西开厂 GIS的工程设计生产均结合各工程特点按已成熟的标准功能单元及间隔模块进行。真正达到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生产。

1.1.10具有145kV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与国外厂家相同,高于国内生产厂家。

具有40kA的短路开断能力,与国外厂家相同,高于国内生产厂家。 SF6气体额定压力为国内外各厂家中最低,因此具有最为优良的电场设计。 断路器同时具备C2级的开断能力和M2级的机械操作次数,为国内外各生产厂家独有的特点。

2、ZF9-252 GIS产品

ZF9—252型GIS 产品成熟可靠,技术参数先进,性能优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水电站、电厂等领域。经过长期运行表明,产品操作方便,少维修,具有高可靠性。63kA,4000A的252kV GIS(配液压机构)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 GIS主母线三相共箱,落地布置,采用铝合金材料,涡流损耗小,重量轻,防腐蚀能力强。所有的机构均布置在方便操作维护的位置;其余分相式布置结构为主,也可按照用户要求全分相布置,布置结构灵活方便,可满足各种主接线和用户的需求。

2.1产品特点

2.1.1 252kVGIS断路器开断能力强,开断短路电流可达63kA,切容性电流试验在荷兰KEMA国际试验站按C2级成功完成。在荷兰KEMA试验站顺利完成全套型式试验。

2.1.2 断路器机构多元化,可采用液压碟簧操动机构和弹簧操动机构。即可单项操作。满足了用户不同需求,具有稳定的动作特性和高度的可靠性。

2.1.3 产品采用了较先进的带有金属环盆式绝缘子技术,避免了绝缘材料直接承载机械力的老设计理念。从而大大提高了GIS中最重要的绝缘件盆式绝缘子的运行安全、可靠性,使产品更加美观(无需跨接接地线)。

2.1.4 额定电流可达4000A,主母线可达5000A。短时耐受电流时间可达3秒。 虽然这次学习已经结束,但我会认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和分析,让自己能够真正的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伊河水电的明天添砖加瓦。

第13篇: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二是在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处理,结合数据的类型、数量与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库。

2.掌握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方法,运用GIS软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并运用GIS软件输出设计成果。

3.掌握GIS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专题图制作方法,运用GIS软件设计一幅专题地图,并进行排版输出。

4.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运用GIS软件实现三维景观图的制作。与专题图的制作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5.任选任务进行GIS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提交电子版成果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

(一).专题图制作

1.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

2.详细设计:

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 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

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 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3.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完整,图表清晰、编号一致,心得体会较深。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分析问题,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设计解决方案;2.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编辑与重分类;

3.依据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各项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查询与分类、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分级分析等。

4.输出地图、图例及图表等可视化成果;5.不同分析模型间的成果分析与比较;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技术设计方案

(一).专题图的制作

1.设计来源:考虑到现在雾霾对大家的生活影响很大,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因此想做一个关于河北省各个市雾霾污染程度的专题图,来让大家了解所在的廊坊和河北其他地区的对比,更好的了解现在环境问题,提倡保护环境。

2.设计思路:首先要找到河北省的比较完整清晰的栅格格式的地图图片,以及河北各个市的经纬坐标,用来配准。然后到河北环保厅里搜索有关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最后利用supermap进行专题图的制作,包括地图的修饰等。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设计来源:上海的小李要在上海购买一套房子,在选择时遇到了很多限制因素,需要方便快捷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求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 (按优先级排序):

1).离主要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之内,方便出行。 2).离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

3).距离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点属性:Tour_P) 500m以外,避免人多嘈杂。 4).离公园(面属性:Park_R)500m。

5).喜欢看电影,距离影院(点属性:Cinema_P) 500m以内。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6).在找到的区域任意选一点求到附近1000m内的景点(点属性:Tour_P)的最佳旅行商分析。

2.设计思路:首先找到上海市的地图数据,然后利用supermap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析。需要对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距离查询和网络分析中的旅行商分析。最后便得到预期的结果。

四、设计过程和成果

(一).专题图的制作

1.收集有关信息

包括河北省比较清晰的地图图片,河北省各个市的经纬坐标已经河北省各个市的一月份以来雾霾天气指数。

2.导入、转换数据

1).在supermap中建立工作空间和数据源。选择导入数据集,将栅格图片和excel表格数据转换并导入到数据源中。

2).选择文件---通过更改文件类型的选择来选择图片格式文件和excel格式文件。

3).导入数据集完成后,右击数据源名称,选择属性,弹出属性对话框,选择投影信息标签。点击“重新设定投影”,选择经度纬系,并选择China-2000坐标系。设定坐标系。

3.地图配准

1).依次从菜单选择 数据处理-----配准-----新建配准窗口(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数据源都选择自己的数据源名称,配准图层选择要配准的图层,参考图层选择空白,输入一个配准后的图片名称,然后点击确定即可进入配置窗口。)

2).在配准工具栏里面选择“线性配准(至少4个控制点)”然后在图上合理地选择四个基准点。

3).双击绘图区下面的选择数据,弹出控制点修改,在下面的空格里输入正确的经纬度坐标,坐标应该转换为以度为单位。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4).输完四个坐标信息后,点击配准工具栏里的误差,计算出配准误差,若不大于1.5,则满足精度要求,点击配准按钮,便生成配准后的图型,如图1-1。

图1- 1 4.地图矢量化

1).右击数据源,选择新建数据集,新建一个线数据集(边界)。

2).打开配准后的图形,并利用拖动把新建的线数据集拖入,并选择编辑图层为线数据集图层,便可以编辑。

3).选择菜单栏里“对象----绘制对象------自由曲线”,利用此工具按照图上的行政区划轮廓绘制线矢量化。线必须要连接起来。矢量化过程中注意边界位置以及碎屑多边形。矢量化后结果如图1-2。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图1- 2

4)绘制完线数据集后,选择“数据处理----线数据集拓扑构面”,设置相关的参数后单击确定,便可输出面数据集,另存为一个新的面状数据集,如图1-3。

图1- 3 由此,便完成了地理底图的编制。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5.制作标签专题图

1).选择菜单里“数据集----数据集追加列”,正确的选择对应的参数(目标数据选择面状数据集,数据源来自导入的excel表),在右侧选择要追加的数据。便将导入的excel文件的数据追加到面状数据集里面。

2).菜单栏里选择“地图---专题图”---在对话框里面选择新建专题图,选择标签地图,字段表达式选择导入的省名的表达式。单击确定,便出现各个市名在面状图上。

3).在图例上右击选择“关联浏览属性数据,出现两个窗口。将各个省与其对应的SmID一一对应修改,如图1-4。

图1- 4 由此便完成了标签专题图的制作,图1-5。

图1- 5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6.制作统计专题图

选择“地图---专题图”在对话框里面选择新建专题图,选择“单值专题图”地图,字段表达式选择对应的数据表达式选择合理的配色方案。单击确定,便出现不同颜色的深度在面状图上体现不同的数值大小。便制作出统计专题图。如图1-6。

图1- 6 3)保存地图。

7.专题图修饰

1)新建布局。

在布局菜单新建一个布局,出现布局编辑界面。界面右击,选择设定布局,对布局大小等参数设置。

2)添加布局元素。

①在菜单选择布局----元素----地图,插入完成的专题图。合理的调整地图的大小及位置,使其与布局相协调。

②再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插入比例尺、图例、北方向、标题等内容。 ③处理好各个地图要素的位置,方式后,保存布局就完成了整个制图过程。

8.输出图片。

选择“布局---输出为图片”便可将制作好的地图以图片格式输出。图1-7。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打开分析区域的工作空间

打开要分析的工作空间(包括上海的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和南市区)。如图2-1。

图2- 1

2.缓冲区分析

选择菜单中的分析功能,选择缓冲区分析。如图2-2

图2- 2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依次进行

1).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2).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3).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点属性:Tour_P) 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4).公园(面属性:Park_R)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5).影院(点属性:Cinema_P) 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图2- 3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3.叠置分析

选择菜单中分析—叠置分析,设置相应参数,如对

1、2分析位求交;而对3分析是擦除,如图2-4。

图2- 4

按重要性及关系依次叠置分析,即条件

1、

2、

3、

4、5依次叠置分析。

图2- 5该图为

1、2求交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最后得到叠置分析后的区域,便是预期的区域。结果为图2-6。

图2- 6 因此,小李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这些区域的楼盘,都是符合他的要求的。

4.空间分析数据准备

1).新建一个点数据集,作为选定起点的图层。如图2-7。

图2- 7

将新建的点图层拖进结果的图层,选择编辑图层为点图层,在3得到的区域中选择一点,作为起点分析。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2).打开Tour的图层,将新建点图层拖进来,选中起始点。选择菜单中查询—距离查询,设置相应参数,得到在起始点附近1000m的景点位置。保存为新的数据集。如图2-8。

图2- 8

3).构建网络数据集。选择菜单中数据处理—线数据集拓扑处理,如图2-9。

图2- 9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然后线数据集构建网络数据集。图2-

10、11。

图2- 10

图2- 11

这样便得到了可以进行网络分析的网络数据集。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5.旅行商分析

1).将起始点图层和筛选出的景点图层拖进新建的网络数据集中。

图2- 12

2).选择菜单中分析—网络分析—旅行商分析,选择第一点为起始点,选中全部景点点,点击开始分析,软件便会给出一个最佳的旅行路线。见图2-

13、

14、15。

图2- 13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图2- 14

图2- 15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五、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GIS地理信息系统后进行的,大家对supermap软件的操作都比较熟悉,又从另一方面巩固了对软件的使用技巧。

课程设计是对软件操作的综合考量,对理解课本概念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在上机实验中的作业联系,对软件功能基本了解。较之以往的上机实验,感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挺有意思,培养了兴趣,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超图的使用方法。

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别的学校的设计成果,通过查阅了网络资料以及电子图书,并向任课老师请教,得到了很多不曾知道的知识,很感激有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习了这么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基本掌握了supermap软件的应用,提高了GIS软件应用技能。本次课程设计我做了两个问题的分析,一个是专题图,一个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涉及空间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分析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通过实习我熟练掌握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步骤和基本方法。也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都会了,那么这次课设也就没多大意义了。遇到的问题通过请教同学,上网查询,图书馆查阅图书等逐渐将这些问题解决。其实我感觉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老师安排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因此我特别珍惜这些机会,努力去学习以前不会的东西,争取学的更多,做的更好。

这次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像对两个对象如何实现同一个id,如何关联属性表,如何构建网络数据集等,使我受益匪浅。

第14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实习总结

实习总 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且与IT技术不断走向融合,所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习是对该专业学生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借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机会,我们参加了衡阳师范学院第二次土地调查内业组,主要是针对xx市农村土地调查。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MAPGIS软件的使用,如将栅格图矢量化。图形输入,图形编辑,拓扑处理及实用工具, 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 图型裁剪。 数字高程模型(DTM分析),坡度分析, 图形输出, 数据接口转换等。运用MAPGIS软件的功能对xx市基本农田做调查。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规程的规定,农村土地调查任务有:1.土地权属调查。2.地类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5.统计汇总。6.文字报告编写。

内业阶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项是整理外业调查成果,形成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本次调查区域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主要包括:xx市原始调查底图,xx市《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xx市土地权属界线图,xx市以往调查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xx市建设用地审批文件等资料,xx市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资料,其它相关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内业阶段第二项主要工作是依据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建设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汇总输出土地利用图件和土地统计表;其中xx市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xx市数字正影像图(DOM),xx市扫描图件,xx市矢量数据。xx市土地利用图件包括:xx市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xx市土地利用挂图,xx市基本农田分布图,xx市耕地坡度分等定级专题图,xx市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xx市土地统计表主要包括:xx市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xx市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xx市基本农田面积数据,xx市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

内业阶段第三项是编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等。xx市文字报告主要包括: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验收报告,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报告。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基本农田这方面。基本农田要素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要素,针对已有的数据就涉及到基本农田图斑层的提取和面积计算。这次实习不仅是让我们学以致用,而且还拓展了我们GIS的专业知识。也让我们知道了解了二调内业组的基本流程,如二调系统中基本农田数据处理的整体

流程:提取基本农田图斑生成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基本农田图斑面积重算基本农田保护块面积重算。因此,这次实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平台。

实习了两个月,在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这次二调内业组的流程还不是很熟悉,MAP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内业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第15篇:GIS专业软件实习安排

2013年软件综合实习安排

GIS专业三大实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软件综合),而软件综合实习最具专业特点。

一、时间与分组安排

(1) 6.28-7.7号共10天时间,其中最后一天上交实习报告。

(2) 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3:00——6:00为上机实习时间。其中,第一天上午(第一组),下午(第二组)。第二天上午(第三组),下午(第一组)。以此循环至第九天。

(3)分组安排

第一组(61人)组长:地信专业班长张永宁13938889128地学实验班班长徐媛媛18236585206 (其中,地信41人,实验班20人)

第二组(71人)组长:网工行一班班长赵亮15515222569网工行政二班班长汪博 18236592701 第三组(72人)组长:网工行政三班班长马亚飞182365926

51网工行政四班班长张伟真18236592699

注:

1、因为实习内容较多,个别实习可能时间比计划稍长。

2、每组每天最多为半天实习,其余时间撰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与计划

强调综合性、实用性,旨在综合应用GIS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

(1)6.28张喜旺:遥感信息提取

(上午第一组,下午第二组)

(2)6.29上午 张喜旺:遥感信息提取(第三组)

下午 赵永(副队长):ArcGIS地统计分析(第一组)

(3)6.30赵永(副队长):ArcGIS地统计分析

(上午第二组,下午第三组)

(4)7.1陈锋锐:遥感地学分析应用

(上午第一组,下午第二组)

(5)7.2上午 陈锋锐:遥感地学分析应用(第三组)

下午 韩志刚:GIS二次开发(第一组)

(6)7.3韩志刚:GIS二次开发

(上午第二组,下午第三组)

(7)7.4陈郁:WebGIS开发

(上午第一组,下午第二组)

(8)7.5上午 陈郁:WebGIS开发(第三组)

下午 闫卫阳(队长):DEM水文分析(第一组)

(9)7.6闫卫阳(队长):DEM水文分析

(上午第二组,下午第三组)

三、考核和评优

(1)每位实习指导老师根据每位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综合评议,最终给出总成绩,满分100分;

(3)根据总成绩,参考出勤和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实习生。比例

为8%。优秀生总人数按17人申报,其中地信专业3人,地学实验班2人,网工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各为3人。

四、纪律和要求

(1)每次实习结束,由班长安排人员,打扫室内卫生,并将电源、门窗关闭。

(2)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实习,确有特殊情况者,需个人书面提交请假申请,班长签字,而后交由实习队长或副队长审批;

(3)实习空闲期间(尤其中午、晚上)不得单独外出(指离开校园),至少有两名同学结伴办理个人事务,并及时报告班长去向,自始至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4)每天实习结束,按照统一格式(由赵永老师制定),及时总结实习内容。在7月7号前由6位班长负责统一收齐,全部提交6项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每位同学6项实习报告各自按顺序装订一起),交实习队长,然后方可离校。

注:动员会和开课均放在28号上午进行,8:00第一组,8:30第二组, 9:00第三组。学院二楼报告厅。

第16篇: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指导教师:班

级:学

号:姓

名:

课堂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2017—2018第二学期

批阅日期:

实验报告一

ArcGIS软件认识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认识ArcMap软件,熟悉其中工具箱、菜单栏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理解图层、属性数据的含义与操作方法。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

2.认识ArcMap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 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GIS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步骤

1.启动 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当出现ArcMap对话框时,点击“A new empty map”单选按钮,然后点击OK,将出现一个空白地图操作界面。

在ArcMap中进行各种操作时,操作对象是一个地图文档。一个地图文档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框架,根据数据集依次形成数据框架。一个地图文档是存储在扩展名为.mxd文件中。

2.检查要素图层

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打开用于练习的文件夹,打开.max文件,在ArcMap窗口的左边区域称为图层控制面板,地图显示以图层表示的几种地理要素,一个图层表示某种专题信息。图层控制面板右侧区域是地图显示区,显示的是图层控制面板中各图层的图形内容。

3.显示其他图层

显示图层中其他地图信息时,选中想要显示的信息的检查框,就会在地图显示区显示其内容。若要显示其他图层,右键点击目标图层,选择“激活”,即可显示该图层。

4.查询地理要素

在ArcMap中,通过在地图显示区点击某个要素就可以查询其属性。首先,应放大地图,这样可以更清楚地查看单个的要素,可以使用一个先前创建的书签,这个书签存储着包含某些地图信息的地理区域。

在工具栏上,点击查询按钮,在要查询的线要素上点击,即可打开其所有属性。通过在显示区内点击,可以继续查询其他的要素,点击“查询结果窗口”右上角的“X”结束查询。

5.检查其他属性信息

在浏览显示在图层列表(TOC)中某些图层的属性信息之前,要重置ArcMap地图文档的显示区域为原来的显示区域。地图显示区域可以通过地图书签来定义。地图书签是为了防止地图显示变得混乱,可以通过书签恢复到原来的显示区域和显示风格。在图层列表中,选中某个图层分项,然后右键点击,选择“打开属性表”,即可查看其属性。

6.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地图提示以文本方式显示某个要素的某一属性,当保持将鼠标放在某个要素之上时,将会显示地图提示。使用地图提示是获取指定要素属性信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地图提示信息来自于数据表中的哪一个字段。在图层列表中,右键点击某个图层的名字,然后点击“属性”,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显示”选项,通过设置主显示字段来设定地图提示信息的对应字段。可以指定任一个属性字段作为地图提示字段。默认情况下,ArcGIS使用字段“Name”作为地图提示字段。可以改变为其它的字段。

7.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有时,可能需要显示满足特定条件的哪些要素。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属性选择”。

在属性选择对话框中,可以构造一个查询条件。通过构造表达式,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出要显示的要素,选中的要素将会在属性表及地图中高亮显示。

8.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位置选择”,在“位置选择”对话框中,进行一个选择操作,形成一个表达式,选中检查框“对要素进行缓冲区操作”,点“应用”按钮,再点“关闭”按钮。可在地图显示区中高亮显示符合表达式的内容。

9.退出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File→Exit 关闭 ArcMap。点击 No ,如果系统提示保存修改(save changes)。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了解了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显示的,初步了解了ArcMap软件的界面构成,例如其工具栏、菜单栏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了解并熟悉GIS中两种基本查询操作。

ArcMap软件非常强大,功能非常多,仅仅通过一次上机实验很难理解并掌握本次实验所学功能,因此,要在课下多多上机实践操作,以加深对其理解与掌握。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报告二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了解建立地理数据库方法(GeoDataBase)、加载空间数据方法并进行浏览(ArcMap),掌握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 2.要求

 针对焦作道路信息设计一个Geodatabase数据库  以教师提供的数据实现数据加载  实现空间数据浏览及元数据浏览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rcCatalog 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Catalog。

2、连接到文件夹 点击“连接到文件夹”,选择“实验二”。

3、新建数据库

右键点击连接到的文件夹,选择“新建”,点击“个人地理数据库”,新建一个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为“焦作道路”。

4、新建要素数据集

右键点击新建的数据库,选择“新建”,点击“要素数据集”,命名为“山阳区”。按此方式新建多个要素数据集。

5、新建要素类

右键点击新建的要素数据集,选择新建,要素类。命名为“高速公路”,选择“线 要素”,点击“下一步”直至“确定”。按此方式新建多个要素类,分别命名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6、添加数据

右键点击“一级公路”,选择“加载”,加载数据。点击“下一步”,选中数据后,点击“添加”,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掌握了使用ArcCatalog查看与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使得数据库看起来简易,数据不冗余,添加或删除数据时不会发生连带错误,因此,在本学习之外,还要对数据库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总之,创建数据库操作较为简单,但若要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在课下,还要多多学习数据库相关知识,以此学习创建更好的个人地理数据库。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报告三

图形矢量化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配准(Georeferencing)、自动矢量化(ArcScan)、手动矢量化以及基本数据编辑方法。 2.要求

每位学生要掌握矢量化流程及基本数据编辑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利用地理配准(Georeferencing)实现栅格图像校正; (2)利用自动矢量化(ArcScan)完成等高线提取; (3)利用图形编辑完成部分等高线的手动矢量化; (4)掌握图形编辑、属性编辑、拓扑编辑的方法。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影像数据地理配准。

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rcGIS:开始→程序→ArcGIS→ArcMap。

2、点击ArcMap主菜单View→Toolbars→Georeferencing,添加“Georeferencing”工具栏。

3、把本次实验的数据增加到ArcMap中,将“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中的Auto Adjust前对勾取消。

4、利用Tools中的放大、缩小、Pan等工具,放大拖放地图到合适位置,读取公里网格的交点坐标。

5、在“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

6、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输入X、Y坐标值。

7、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点击“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的“View Link Table”按钮。

8、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总体均方差(RMS)后,在” 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Update Display”。

9、执行菜单命令“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设定数据框属性。

10、出现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后,点击“General”选项,设置图像实际单位为“Meters”和显示单位为“Meters”。

11、在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中,点击“Coordinate System”选项,设置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的实际坐标系统。

12、点击“确定”后,更新为真实的坐标。

13、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Rectify”,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14、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

15、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New”中,选择“shape file”。

16、在弹出的“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中,修改文件名“Name”,设置要素类型“Feature Type”为polyline。

17、设置新建Shape文件坐标系统,在“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中点击“Edit”,在弹出的“XY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中点击“Select”,选择与校正后底图一样的坐标系统。

18、切换到ArcMap中,将新建的线要素图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

19、如果工作底图为彩色图,无需改变图例,直接数字化。

20、打开“Editer”工具栏,在“Editer”下拉菜单中执行“Start Editing”。

21、选择前面创建的要编辑的“Shape file”,设置Target图层为新创建文件。

22、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沿着线段中心跟踪一条图斑边框线,当完成段线的矢量化操作后,在图层任意一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Finish Sketch”提交。

23、当需要接着编辑上一条线段时,移动数字化根据到准备连接线段的位置,点击鼠标右键,选择“Snap To Feature”。

24、配合使用Arcmap提供的编辑快捷键完成全图。

25、确定图层处在非编辑状态,在图层列表区右键点击文件名,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属性表。

26、在弹出的属性表下部点击“Options”,选择“Add Field”,添加相应的属性列。

27、进入编辑状态,选择目标图斑,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Attributes”,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文本栏,输入属性值。

28、输入完属性值后,点击“确定”保存,完成编辑,若要保存成果,点击“文件”→“保存”。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进行了地理配准,自动矢量化,手动矢量化以及基本数据编辑等操作,都是平常会经常用到的操作,因此,本次实验意义很大,平常,我们获得的地图并不是全部都会带有坐标数据,这时,就要用到地理配准的功能,在地理配准时,要适当选取多个控制点,精确选取,控制好残差的大小,如果误差较大,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学会编辑器的使用也具有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地图处理过程中,为了使地图更加精准,更加美观。总之,学习这些重要功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应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更要注重课下的学习,在平常勤加练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报告四

选址分析与距离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4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ArcGIS栅格数据的欧氏距离制图、数据重分类等空间分析功能,能够解决类似选址等实际问题。欧氏距离根据直线距离描述每个像元与一个源(分析目标)或一组源的关系。

新学校选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选择人口密集,距离现有学校较远的地址。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MAP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启动地图文档\\ex12\\ex12.mxd,激活 data frame1。

2、鼠标双击data frame1,在弹出的“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的“General”标签中将“Map Unites”和“Display Units”改为 Meters,然后点击“确定”键关闭。

3、在主菜单中选用“地理处理-环境”,进行环境设置: 工作空间-当前工作空间:\\ex12\\temp 工作空间-临时工作空间:\\ex12\\temp 输出坐标系:与输入相同 处理范围:与图层道路相同

栅格分析/像元大小/如下面的指定:50 确定返回,完成初始设置。

4、选用菜单 Customize / Extension…,加载 Spatial Analyst,在菜单 Customize / Toolbars 下勾选 Spatial Analyst,调出空间分析工具条。

5、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 Spatial Analyst Tools / Distance /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出现 Euclidean,distance参数设置对话框:

Distance to:现有中学 下拉选择图层名,消防站为距离的参照点

Output raster:school 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存放路径为初始化设置 Maximum distance: 不限定最大的计算范围,保持空白 Output cell size:50 默认,使用初始化设置 按 OK 键,产生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分布图。

6、选点击图层名 school,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 Spatial Analysis Tools / Recla / 重分类Reclaify…,系统出现 Reclaify 对话框,点击 Claify…按钮, 出现 Claification 对话框:

Method: Equal Interval 按等间距方式分类 Claes:4 共分 4 类

按 OK 键,返回 Reclaify 对话框,栅格数据被分为 4 类,还要按分析之前 确定的要求修改分类的间距:

Old Values(原来值) New Value(修改值) 0 – 500 0 500 – 1000 1 1000 – 1500 2 1500 – 2200 3 在 Output raster 中规定文件名及输出路径,这里为 R_school,按 OK 键返回, 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school

7、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is Tools- 密度分析Density – 核密度分析Kernel Density,继续设置:Input data:人口调查 选择图层名,得到人口调查样本点 Population Field:POPU 选择,该字段在“人口调查”要素属性表中

Output raster:\\GIS\\ex12\\temp\\popu_den 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化设置

Output cell size:50 已经在初始化时设定,默认 Search Radius:800 计算密度时的搜寻半径

Area Units: SQUARE_MAP_UNITS 面积单位用地图单位的平方 按 OK 键,产生估计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popu_den。

8、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 Spatial Analysis Tools / Recla /Reclaify…,出现 Reclaify 对话框,在 Input raster 下拉菜单中选择 popu_den,点击 Claify…按钮,出现Claification 对话框:Method: Equal Interval,Claes:4 按 OK 键后,返回 Reclaify 对话框,栅格数据被自动分为 4 类,再按要求 修改:

Old Values(原来值) New Value(修改值) 0 – 0.005 0 0.005 – 0.01 1 0.01 – 0.02 2 0.02 – 0.03 3 在 Output raster 中指定产生栅格数据的名称及路径,这里名称为 R_popu,路径按初始设定,按 OK 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popu”。

9、鼠标右键打开 “Attribute of 土地使用” ,可以看到该要素属性表有字段 LANDUSE,为每个多边形地块的规划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规划专业习惯,土地使用分类编码的意义为:C:商业,G:绿地,M:工业,R1:一类居住,R2: 二类居住。选用菜单 ArcToolbox/转换工具Conversion Tools/ 转为栅格To Raster / Polygon to Raster…(矢量要素转换为栅格),系统出现 Polygon to Raster 参数设置对话框:

Input features:土地使用 选择图层名 Value Field:LANDUSE 选择字段名,该字段在“土地使用”要素属性表中, 决定栅格单元取值

Output raster:/temp/ld_use 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设置 Cell aigment type:CELL_CENTER Cellsize:50 按 OK 键后,产生栅格状土地使用图层 ld_use。

10、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Tools / Recla/Reclaify…,系统出现 Reclaify 对话框,在 Input raster 下拉菜单中选择 ld_use,在 Recla field中下拉选择 landuse,表示对 landuse 字段进行重新赋值。注意,这里应直接修改New Values,具体操作如下:

Old Values(原来值) New Value(修改值) C (商业) 1 G (绿地) 0 M (工业) 0 R1(一类居住) 2 R2(二类居住) 2 在 Output raster 中指定栅格数据名为 R_ld_use,按 OK 键,产生新的栅格图层 R_ld_use。

11、选用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is Tools / 地图代数Map Algebra/栅格计算器 Raster Calculator,双击鼠标实现以下操作:\"R_popu\" * \"R_ld_use\" * \"R_school\"。

输出栅格:/GIS/ex12/temp/calc01,确定,产生栅格数据集calc01,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Tools/ Recla /Reclaify…,继续设置: 输入栅格:calc01 重分类字段:Value 点击 Claify…按钮,出现 Claification 对话框: Method: Equal Interval Claes:2 按 OK 键后,返回 Reclaify 对话框,栅格数据被自动分为 2类,再按要求修改: Old Values(原来值) New Value(修改值) 0 0 1 – 12 1 在 Output raster 中指定产生栅格数据的名称及路径,这里名称为 r_calcu,路径按初始设定,按 OK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calcu”。

12、选用菜单 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is Tools / 地图代数Map Algebra/ Raster Calculator,出现 Raster Calculator 对话框, 可供计算的图层名列在左侧图层选择框内,双击鼠标实现如下操作: \"R_popu\" + \"R_ld_use\" + \"R_school\" 输出栅格:/GIS/ex12/temp/calc02,确定,产生综合评价栅格数据集calc02。

13、选用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is Tools / Map Algebra/ Raster Calculator,双击鼠标实现如下操作:“calc02” * “r_ccalcu”

输出栅格:/GIS/ex12/temp/calculation,确定,产生综合评价栅格calculation,调出calculation图层属性,进入Symbology,调整符号如下: 显示:Unique values Value field:value 确定,除道路、现有中学、calculation外,关闭其他图层。

14、栅格单元为整数时,自动产生栅格取值属性表,打开 Attribute of Calculation, 可以看到栅格单元的汇总情况,table options/ Add Field, 名称:SUM_AREA 类型:长整型 精度:8 OK,右击 SUM_AREA,选择Field Calculator,用鼠标和键盘在文本框内输入:[COUNT] *50 *50,OK返回,得到评价值的汇总结果。

15、方便下次练习使用,可以不选择保存,直接关闭退出即可。结果如图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是进行新建中学的选址分析,在进行选址分析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恰恰反映出ArcMap软件的强大功能,在进行距离分析时,主要用到“欧式距离”,分类时用到“重分类”,分类数目与色彩搭配对于制出的图形的美观非常重要,因此,要考虑好分类数目与色彩搭配,本次实验大多数是分为四类,色彩方面主要选用较为柔和的色带。在以后实际生活或工作中,不仅仅是做学校选址分析,还会接触到各种待建物的位置分析,所以,我们要在课下多多花费时间练习,学好选址分析,举一反三,掌握各种待建物的选址分析操作。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五 网络分析与空间查询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理解网络分析的原理;熟练掌握网络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网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空间查询方法。

1.加深对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ArcMap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加深对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ArcMap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打开ArcCatalog 在开始菜单中,点击“ArcGis”→“ ArcCatalog”

2、点击“连接到文件夹”,选中目标文件。

3、打开文件夹,点击“road.shp”,再点击“预览”,即可查看。

4、在预览中选择表,即可查看相关信息。

5、鼠标右键点击“road.shp”,选择“新建网络数据集”,点击“下一步”,直至点击“完成”。

6、打开ArcMap,打开刚刚的文件,双击“Data frame1”,在“常规”选项卡中,将“地图”与“显示”的单位改为“米”,点击“确定”,完成设置。

7、点击“自定义”→“扩展模块”,在“Network Analyst”前的框中打上对勾,点击“关闭”完成设置。

8、点击“自定义”→“工具条”,选择“Network Analyst”,调出Network Analyst工具条。

9、点击“添加数据”,选择刚刚新建的网络数据集“road-ND.nd”,点击“添加”,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是”,然后点击“确定”,完成添加。

10、在“Network Analyst工具条”上选择“新建路径”,然后点击“创建网络位置工具”,用鼠标左键选择两个点,点击“求解”,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最佳路径。

11、点击“Network Analyst窗口”,调出窗口栏,点击“点障碍”,即可添加障碍,再次点击“求解”,即可求得最新的最佳路径。

12、类似上一步,点击“线障碍”,即可添加线障碍,点击“面障碍”,即可添加面障碍,再次点击“求解”,便可得到最新的最佳路径。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是做最佳路径分析,在平常的一些实践中,获得到数据后,经常会做一些分析操作,如选址分析,最佳路径分析等等,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利用ArcMap与ArcCatalog软件做最佳路径分析,做最佳路径分析时,要新建一个网络数据集,否则,将无法进行分析操作,路径分析作为分析操作的一种,有着很广泛的用途,因此,要多多练习,以熟练掌握。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六 DEM空间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加深对DEM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Map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1.Grid及TIN的建立

2.DEM的应用:地形指标的提取、提取等高线、地形表面的阴影图、可视性分析、水文分析。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Grid及TIN的建立

2.DEM的应用:地形指标的提取、提取等高线、地形表面的阴影图、可视性分析、水文分析。

(二)、实验步骤

1、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并激活采样点层面feapt-clip1.shp。

2、执行ArcToolbox-3D Analyst Tools- Data management-TIN- Create TIN

3、在“Create TIN”对话框中,添加构造TIN的数据层,指定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Height Source),设定三角网特征输入(Input as)方式。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图层tin。

4、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的等高线 ,在表面三角化中选择表面等值线,在图中出现相应的等值线。

5、在实际操作中要设置好等值线差距,在插值分析中选择反距离权重法,之后进行重分类,便可得到相应的结果。

6、在打开的3D分析的工具栏中,点击打开ArcSence,可以在上面进行三维显示,生成三维动画。

7、在属性中一定要进行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的设置,在基本高度中,对楼房进行拉伸设置,即可实现快速三维建模。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初次学习了建立DEM,TIN, 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由点、线数据生成TIN转为GRID,其中,在设置好等值线差距后,在插值分析中选择反距离权重法之后才可以进行重分类,这一步在操作中极易出错,实际操作中要设置好等值线差距,否则结果中便可能找不到几条等值线,在ArcSence中,一定要定义在自定义表面浮动,否则图形在图层的下方,不会起伏,本次实验细节部分还是较多的,因此,课下要多加练习以熟练操作。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实验七 缓冲区分析与叠加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理解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地理学意义,掌握使用ArcGIS完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方法。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MAP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MAP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点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打开ArcMap

2、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point, StudyArea

3、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Euclidean Distance”,设置“Output distance raster”从而设置缓冲区栅格存放位置,并命名为“EDP”。

4、设置“Environment Settings”中“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为“Same As layer StudyArea”。点击“OK”。 2)、线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将地图适当缩小。

2、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

3、设置“Output distance raster”从而设置缓冲区栅格存放位置,并命名为“EDL”。

4、设置“Environment Settings”中“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为“Same As Display”。

5、取消选定,对整个line层面进行缓冲区分析。3)、面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图层:polygon,进行缓冲区分析。

2、与创建线的缓冲区相同,先将地图适当缩小。

3、将设置“Environment Settings”中“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设为“Same As Display”。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进行缓冲区分析,在ArcMap中的众多分析工具中,缓冲区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实验还是平常的练习中,经常会用到缓冲区分析,例如,做一些水源污染防治,城市化影响范围,就需要用到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又分为三大类,点数据缓冲区分析,线数据缓冲区分析与面数据缓冲区分析,三者既相互联系,又有着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三者叠加使用,因此,课下要熟练掌握三种操作方法,切不可只了解其中一二。

上机前准备:充分

不充分

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

次 上机操作:

认真

不认真

实验计划:完成

部分完成 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 较好

差 其它:

综合评分:优

及格

不及格

第17篇:gis k9培训报告感受

关于参加MAPGIS K9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流程的培训报告

12月25日我参加了国土局地籍科举办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流程的培训班,来自中地公司的培训老师讲解了以下内容:

1.系统安装与配置;

2.系统基本功能简单介绍;

3.数据准备包括权属数据格式的转换(主要是CASS数据与MAPGIS数据之间的转换)

4.权属专题数据之间拓扑关系的处理;

5.新建工程(主要是几种新建工程方式的介绍);

6.工程升级;

7.数据结构升级、数据入库;

8.数据检查(主要是权属专题数据的图层完整性检查、属性检查、图形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

9.属性处理(主要是对权属专题数据的属性结构中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动维护的属性字段的处理);

10.成果管理(包括统计输出,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汇总、报表输出。图件输出,主要是宗地图、地籍图的输出。扫描资料挂接)

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是对于最新版本的mapgis k9理解可以是这样的,mapgis k9≈mapgis6.7版本升级、优化、添加新功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系统+发证系统。软件的三个模块互相独立分为三个快捷方式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功能模块当中,为横向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

上文中提到的3-10都是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系统讲解到的内容。三市一区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使用这套系统来完成市局部署的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我们公司是没有这部分业务的,但是没有我们的业务不代表我们就不用不了解新的知识,毕竟知识就是生产力,谁懂得多会得多,谁就有可能创造更高的效益。我相信随着嵌入式GIS应用产品的大量开发并应用的实际当中,得到很好的运用,MapGIS k9将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中跳动的中国芯。随着我国GIS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威海地理信息的建设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理信息服务将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突出了地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构建数字中国”就是要大力发展基础测绘,推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整合,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加快建设“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乡镇”,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内部纵向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目前,已有几百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得力帮手、社会综合管理的有效载体、企业产品推介宣传的平台和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数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相信我的内容当中很多是套话,但是我们还不具备与其他兄弟公司竞争的能力,我们应该已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地理信息与测绘的深度交融是未来的趋

势,国家不惜重金造北斗导航系统、建天地图等一系列的举措表明谷歌地图终究是要被我们赶出中国,我们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摆脱别人的封锁,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我们公司也是这样。

第18篇:GIS消防

1、前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人口居住得越来越密集,各种燃烧物的种类与性质日趋复杂,建筑结构、道路布局、水源分布等要素中的不定因素大大增多,这些都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活动增加了难度。现代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则是基于(GIS、GPS)以及手机移动定位等技术,根据城市当日灾害事故形势和应急救援需求以及现场动态,实施总体指挥和控制,以协调有限的消防力量和本地其他救灾力量,或争取和协调异地消防资源和力量的增援,防止人为扩大灾害事故的社会经济影响。

2、GIS技术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将这两种技术综合应用于地理科学,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一术语。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传输、检索、分析和显示,以提供对空间对象进行决策和研究的人——机系统。在这种方法原理的引导下,加拿大测量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由于GIS技术的显著成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新概念,更掀起了应用研究的新高潮。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地理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以来,GIS技术已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GIS已经在地形图与专题制图、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世界发展银行的初步估算,目前全球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产业值超过100亿美元,我国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迅猛,估计已超过3000万美元。

3、当前消防通信指挥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火场上的指挥员主要靠经验和直觉指挥部队实施抢险救援活动,火场指挥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临场指挥的科技依据,因此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较低。为了把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消防部队具有高效的指挥系统和科学的决策系统。最近,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引进了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消防通信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且成果显著的系统如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开发的“基于GIS化学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上海消防总队、南京消防支队、成都消防支队等都建立的“119消防力量调集辅助决策系统”。

不过,基于GIS技术的消防指挥调度系统大多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多、系统大、十分昂贵等特点,对于遍布全国各地的许多区县级消防部队来说,他们人员紧张、消防资金有限、火灾起数较小且火灾数据量相对不大,如果也应用上述的大系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符合地方建设和部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兼顾通信指挥系统功能的完善性和前瞻性,又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是当前消防指挥系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4、基于GIS技术的新型通信指挥系统

基于GIS技术构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首要因素是具备消防电子地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购买了城市电子地图,但这些地图并不包括或包括很少消防信息,因此,必须按照消防通信指挥的要求对地图重新组织和不断修订,才能为灭火救援所用。目前普遍采用世界标准信息可视化系统MapInfo技术作为GIS系统平台,并结合MapBasic、OLE自动化和MapX等开发GIS应用系统。

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1986年推出的桌面地图信息系统,至今已从最初的MapinfoforDos1.0发展到了MapinfoProfeional6.0。

Mapinfo产品定位在桌面地图信息系统上,与Arc/Info等大型GIS系统相比,因Mapinfo图元数据不含拓扑结构,它的制图及空间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但对大众化的PC桌面数据可视及信息地图化应用来说,Mapinfo易学易用,价位较低,是一个优选GIS产品。Mapinfo提供了自己的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各自的GIS应用。二次开发方法归结起来有三种,它们是基于MapBasic的开发、基于OLE自动化的开发及利用MapX控件的开发。

在制作消防地图时,可以在MapInfo环境下直接标绘所需要的信息,绘制的地图信息,可以将每一种信息直接转换成一个MapInfo表,以便修改更新。GIS常用的地图数据结构主要有两种: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在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实体使用网格单元的行和列作为位置标识符,常用于描述面状分布的地理要素;在矢量数据结构中,地理实体用一系列X、Y坐标作为位置标识符,常用于描述线状分布的地理要素。

为使消防指挥员可以更方便的在电子地图上了解一些专题情况,如市区的建筑位置、道路布局、消防水源(消火栓)的分布情况等,可以利用MapX控件制作专门的消防专题地图。与传统GIS专业性开发环境相比,像MapX这类组件式GIS系统具有小巧灵活、开发简捷、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众化。用MapX开发的GIS系统运行速度快,但MapX并没能实现所有的Mapinfo功能(据称95%以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生成或编辑地图能力及地理分析能力不足等缺陷。

为帮助消防指挥员建立灭火救援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必须建立储存、管理各种基础数据的数据库系统,oracle数据库是满足大型工程要求的数据库系统,并且可以与MapInfo系统方便的链接。针对小型系统可以采用微软的Acce数据库更为方便。

在力量调集模型中,消防中队和消防车在奔赴灾害现场的过程中是动态的,其位置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为使消防指挥员随时掌握消防力量状态,地图中表示消防力量的图元需要不断更新。在基于GIS的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中,可以利用VC++或VB等面向对象语言,调用MapX控件的动态(Animation)图层功能,最初将AnimationLayer设置为null。向Layer对象分派属性以使图层成为动态图层,当消防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GPS卫星定位技术,将消防车的动态坐标不断传输到系统接受装置,系统根据消防车的位置,如果将表示消防车的图元储存在动态图层而不是常规图层,地图对经常改变的地方,将更快的重新绘制。

5、结论

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建立在GIS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多种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相互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要确保系统流畅运行,还得进一步增强GIS技术的实用性,建立并完备系统的智能化模式结构、基础数据库、操作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内容。为提高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减少社会承受的灾害损失,大力建设合理科学的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于从理论体系、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 要:GIS作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功能的主要支持模块,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辅助系统,可实现消防地理信息的查询。利用GIS,配合其他系统模块,在灭火救援现场就可以得到大量有用信息,为现场指挥员临机指挥、定下决心等环节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GIS 消防通信 灭火救援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各种燃烧物的种类与性质日趋复杂,建筑结构、道路布局、水源分布等要素中的不定因素大大增多,这些都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消防部门担负着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但其可利用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可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消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GIS恰恰为消防部门提供了宝贵信息。

二、GIS技术简介

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传输、检索、分析和显示,以提供对空间对象进行决策和研究的人—机系统。在这种方法原理的引导下,加拿大测量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由于GIS技术的显著成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新概念,更掀起了应用研究的新高潮。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地理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以来,GIS技术已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GIS已经在地形图与专题制图、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当前消防通信指挥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灾害现场的指挥员主要靠经验和直觉指挥部队实施灭火救援活动,现场指挥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临场指挥的科技依据。因此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较低。为了把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消防部队具有高效的指挥系统和科学的决策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建设了GIS和GPS,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消防通信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简单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 GIS技术为消防工作提供强大的功能。因此,GIS技术可以被非 GIS 专业人士使用,用于完成火情分析,行动计划制定和快速行动实施。这些工具使指挥人员迅速准确地得到相关信息,如:抢险救援防护设备,消防实力,车辆状态,行动路线等。

不过,基于GIS技术的消防指挥调度系统大多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多、系统大、十分昂贵等特点,对于遍布全国各地的许多区县级消防部队来说,人员紧张、经费有限、火灾起数较少且火灾数据量相对不大,如果也应用上述系统,会造成一定浪费,不符合地方建设和部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兼顾通信指挥系统功能的完善性和前瞻性,又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是当前消防指挥系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基于GIS技术的新型通信指挥系统

基于GIS技术构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首要因素是具备消防电子地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购买了城市电子地图,但这些地图并不包括或包括很少消防信息,因此,必须按照消防通信指挥的要求对地图重新组织和不断修订,才能为灭火救援所用。目前普遍采用世界标准信息可视化系统MapInfo技术作为 GIS系统平台,并结合MapBasic、OLE自动化和MapX等开发GIS应用系统。

Mapinfo产品定位在桌面地图信息系统上,与Arc/Info等大型GIS系统相比,因Mapinfo图元数据不含拓扑结构,它的制图及空间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但对大众化的PC桌面数据可视及信息地图化应用来说,Mapinfo易学易用,价位较低,是一个优选GIS产品。Mapinfo提供了自己的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各自的GIS应用。二次开发方法归结起来有三种,它们是基于MapBasic的开发、基于OLE自动化的开发及利用 MapX控件的开发。

为使消防指挥员可以更方便的在电子地图上了解一些专题情况,如市区的建筑位置、道路布局、消防水源(消火栓)的分布情况等,可以利用MapX控件制作专门的消防专题地图。目前消防部队推广使用的《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就是运用此控件维护电子地图信息,效果很好。与传统GIS专业性开发环境相比,像MapX这类组件式GIS系统具有小巧灵活、开发简捷、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众化。用MapX开发的GIS系统运行速度快,但MapX并没能实现所有的Mapinfo功能(据称95%以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生成或编辑地图能力及地理分析能力不足等缺陷。

五、GIS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

(1)在119接处警中的应用。

GIS作为在119中运用的最早也是最能体现成果的技术,目前运用得比较成熟。GIS作为火警受理和智能决策系统有力的辅 助手段,主要完成报警信息定位、GPS定位、信息查询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能够利用GIS系统准确、迅速确定报警人的地点及火灾位置,通过优化择选和计算能确定最佳行车路线,另外通过车辆GPS定位系统,能够在地图上实时观察车辆的行车轨迹,以判断车辆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

(2)在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由于GIS基于图形方式,相关信息内容比较详细、精确,并且在计算机上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种数据实图,可以及时进行各种消防重点单位的选址、规划、建设,消防站点的规划,以及消防水源的建设规划。通过将各种规范数据输入计算机,GIS系统将自动判断出规划的合理性及计算间距。以改变传统人为判断的失误和不准确。

(3)在分析消防信息数据中的应用。

利用GIS可以在地图上直观地反映区域、行业火灾分布情况统计分析火灾数据,以便于制定科学的措施和对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基于GIS的火灾隐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火灾隐患分析,既能形象地反映情况,又能便于动态管理,通过一些信息查询、分析评价与科学决策,能够对于城市突发性事件进行科学预测,便于消防、安监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督查工作。

(4)制定灭火预案中的应用。

由于GIS内容丰富,目前许多系统采用的是影像甚至立体图形,便于指挥人员从空中了解观察周围情况。对于指挥员综合各种因素,制定有效的灭火预案有极大的帮助。

(5)GIS正朝着网络化、虚拟现实、多媒体及三维方向发展,开发网络模拟演练系统将是不远的现实,通过网上各种综合数据,实现对火灾的判断、力量调度、车辆布置以及进攻方向等战术措施,可以测出火灾扑救成功与否。

六、结论

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建立在GIS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多种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相互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要确保系统流畅运行,还得进一步增强GIS 技术的实用性,建立并完备系统的智能化模式结构、基础数据库、操作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内容。为提高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减少社会承受的灾害损失,大力建设合理科学的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于从理论体系、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阐述GIS技术的构成、发展情况,分析消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GIS技术的必然性,以及GIS技术在消防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消防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日常决策数据90%以上具有其空间特性,如何有效利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采集的数据,更有效地对监管单位进行管理和在灾情发生后消防部队处置灾情时的决策指挥,GIS比其它技术有着许多优势。目前,虽然GIS系统在消防119通信指挥等系统中有所应用,但GIS的许多深层次的功能没有被开发,运用GIS技术来实现决策支持应该认真研究,并加以更好的应用。

1 什么是GIS?

GIS(Geotaraphical lnformation Systems)即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又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在国际上虽然许多学者对GIS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概念是大体相同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处理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参数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和分类编码输入、处理、存贮及输出,以满足应用需要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它通过对多要素数据的操作和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把所需要的信息以图形、图像、数字等多种形式输出,满足各应用领域或研究工作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地域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管理、灾情预测、人口控制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GIS技术发展,基本反应了IT技术的总体发展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GIS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大型机与UNIX为平台的专业式ProfeionalGIS;二是以PC机为平台的桌面式Desktop GIS;三是以网络(Internet/Intranet)和Client/Server为技术平台的网络GIS、移动式或无线通讯式GIS。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GIS、移动式或无线通讯式GIS技术,已是空间信息整合技术的主导方向。主要由下列8个部分构成:

(1)空间数据库和信息(属性)数据库,构成GIS的核心;

(2)在核心的外围,有图形显示系统,即用数据库中所选元素,是形成图形基础,这是基础部分之一。

(3)地图数字化系统,实现所有图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部分之二。 (4)数据库管理系统,为GIS的逻辑部分,用来分析信息数据。 (5)地理分析系统,分析数据空间的位置关系。 (6)图像处理系统,这是遥感信息和统计分析部分。

(7)空间统计分析系统,也即是传统统计和空间数据统计分析。

(8)决策支持系统,这是GIS最重要的高级系统,包括决策、管理和跟踪,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2 消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GIS技术的必然性。

(1)消防数据的主要特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断增大,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不论是大到消防队(站)、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是小到消火栓等,共同的特点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性,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把各类信息置于空间分布中进行管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十分符合消防数据多样化、大空间的管理特点,尤其是空间数据库技术与WebGIS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海量数据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使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大众化。将这些信息化高新技术引入消防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地处理火灾报警,合理高效地利用消防资源,提高消防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2)目前消防三级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依托消防三级网络,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建立准确、全面和规范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使其与现有的消防业务有机结合,使消防资源信息与空间信息的管理融为一体,多层次、多方位直观地显示相关信息,提高各消防部队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消防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石是各类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空间地理信息,也包括大量与空间信息密不可分的属性信息。通过GIS技术可直观形象地管理和查询这些信息。

(4)通过GIS技术,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能与数值模型计算相结合,使防灾模型计算的结果能更形象直观的表达。

(5)GIS技术特有的网络分析、空间分析等功能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为消防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 GIS技术在消防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 提供形象直观的消防资源信息

地理信息基于图形方式可以管理各种消防资源信息:包括消火栓、天然水源、人工水源、消防码头、地下输水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信息;可以有效地、可视地管理消防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消防实力、化学危险品和抢险救援预案等数据库;能与当地电话号码信息库相关联,接警时能随时正确反映报警电话的位置、单位或名称,正确反映起火单位周围的客观情况,并能快速传输到中队终端,在出动命令单上,既包括起火单位名称、地址、燃烧物质等文字内容,还包括火灾单位所在位置的地图信息。

3.2 有效管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管理图形数据,还可以管理属性数据、多媒体数据,因此采用地理信息不仅可以反映重点消防单位的位置,而且可以与重点单位的方略图、平面图、立面图、作战图和视频图像等信息关联,利用地理信息可以图形化地制定灭火作战预案,预案就是针对重点消防单位而预先制订的消防方案。借助建筑设计的电子文档、设计图纸或后期人工绘制的图纸,把车间、仓库、房间和通道等管理起来,可以方便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丰富内容进行预案制作,预案由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两部分组成。文字信息描述预案的基本情况,包括预案的内容、处置方案、警力构成、装备、警力布置和联系方式等;图形信息用于描述保护对象的建筑平面图、警力布置图等。所有预案信息都存储于数据库中形成预案数据库。当发生火灾时可以快速调用这些信息资源,从而为灭火作战提供有力的行动指南,能做到系统、科学地处置灾情。

3.3 在灾情监视中的应用

目前,许多城市为了便于观察火情而增设了高空隙望系统,高空隙望因为瞭望点少而城市地域大,一般不能立即找到起火地址,仅靠人工搜索定位难、速度慢,影响指挥决策。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与高空隙望系统地关联,可以使高空隙望系统能具有自动搜索定位功能,在确认起火地点后,高空隙望摄像机就能自动搜索到起火地点,并加以定位,这样可使中心的指挥更加直观、更加具有针对性。

3.4 在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的应用

消防中队终端可以打印关于火灾的相关文字,起火单位周围的电子地图,通过在消防车上安装GPS,在指挥中心的地图上能及时观察到车辆行进路线和具体所在位置,并且可以随时指挥纠正。在中队指挥车上配备计算机,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在出动命令上显示,还能直接在计算机上显示,遇有消防重点地区、消防重点单位、消防重点部位火灾爆炸或化学灾害事故救援,能直接查阅处置预案和处置方法,高空隙望自动搜索到的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能传输到计算机上,这样,使消防中队在出动途中,指挥员就可以根据火势和消防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预先下达战斗车辆编成或灭火救人的命令。

3.5 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图形方式,相关信息内容比较详细、精确,并且在计算机上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种数据实图,可以及时进行各种消防重点单位的选址、规划、建设,消防站点的规划,以及消防水源的建设规划。通过将各种规范数据输入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将自动判断出规划的合理性及计算间距,以改变传统人为判断的失误和不准确。

3.6 在灾害预测方面的应用

一是统计分析火灾数据,基于以前的统计都是简单、枯燥的文字说明,不如图形的直观、醒目,利用GIS可以在地图上直观地反映区域、行业火灾分布情况,以便于制定科学的措施和对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分析火灾隐患,通过建立基于GIS的火灾隐患信息管理系统,既能形象地反映情况,又能便于动态管理,通过一些信息查询、分析评价与科学决策,能够对于城市突发性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可以产生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各级安全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督查工作。消防决策支持系统中利用GIS技术的趋势消防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软件系统,需要结合GI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值模型和专家系统等,怎么把这些技术方法无缝的结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消防决策支持系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到GIS技术方面,要考虑采用哪些GIS的新技术?GIS技术发展趋势如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GIS技术应用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桌面GIS,C/S结构的GIS,WEBGIS体系结构的对比分析。

(2)GIS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件管理地理数据到空间数据库的发展,以及新的基于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模型。

(3)GIS软件平台的开发新技术:传统的一体化开发技术到组件技术的发展,组件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使用户更加容易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4)GIS系统数据源获取的发展趋势:利用摄影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新成果来获取数据。

5 结束语

总之,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警力、信息、资源等,实现消防指挥和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提高消防作战能力,最大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19篇:GIS招聘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文件中信协[2011]4号

关于举办201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招聘会暨网络招聘会通知各会员及相关单位:为促进日益繁荣昌盛的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致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决定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召开期间的10月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1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招聘会。为扎实做好这项公益性事业,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就业招聘工作。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就业招聘会是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举办的一次高层次、大规模的招聘会,地理信息产业的各主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各企事业单位都应将此视作宣传自身,展示实力、选拔人才、推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并积极支持、参与招聘工作。

二、组织招聘工作主管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就业指导中心承办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委托3sNews泰伯传媒和3S招聘网(job.3snews.net)负责招聘组织工作。

三、时间、地点

1、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招聘会暨201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北京站时间:2011年10月25日10:00-17:00地址: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展览厅

2、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招聘会暨201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武汉站时间:2011年10月15日9:00-16:00地址:武汉光谷招聘中心(武昌光谷广场二楼)

3、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招聘会暨2012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12月15日 (全天24小时开放)

四、其他

1、有关活动开展事宜详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网站、3sNews、3S招聘网。

2、鉴于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及求职者不能及时到场,协会特开辟网络招聘专栏(201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型网络招聘会)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进行网上交流。网址:2011zhaopin.3snews.net 筹备处联系电话:010—62101808—609027-85559696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抄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招聘会参会回执

单位名称 参会地点 参会人数 姓名职位性别电话邮件需要标准展位数量备注:

1、确认参会后,将参会回执与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盖章。

2、根据展位数量付款,并将付款凭证与上述两样资料一同发送至筹备处。(北京现场招聘会标准展位2600元/个;武汉现场招聘会标准展位1500元/个、高级洽谈室2000元/间)

3、网络专场招聘会,报名费2500元,含logo广告推广服务。

4、在2011年9月25日前,将贵公司最终版本的招聘简章电子档发送给我们,以便我们投放广告。

5、参会时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即可。

6、筹备处联系电话:027-85559696汇款账户:户 名:北京盛世泰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户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大运村支行帐 号:110906717310201

第20篇:GIS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实验报告

姓名: 王 宁 班级:测绘1303 学号:130510317 指导教师:宋宏利

目录

一、实习目的 .....................................................................................................................................1

二、实验环境与数据准备 ..................................................................................................................1

三、实习内容与步骤 ..........................................................................................................................1

1、栅格图像扫描获取 ..................................................................................................................1

2、扫描栅格图像配准 ..................................................................................................................1 3.新建矢量数据文件 ..................................................................................................................4

4、空间数据采集输入 ..................................................................................................................5 4.1、多边形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5 4.2、线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6 4.3、点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7 4.4、图形要素编辑修改 ......................................................................................................8

5、属性数据采集输入 ..................................................................................................................8

6、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矢量化 ..................................................................................................9

7、基于互联网的数据获取 ..........................................................................................................9

8、成果图 ...................................................................................................................................10

四、实习心得 ...................................................................................................................................10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一、实习目的

掌握基于栅格数据(含遥感影像数据)生产矢量格式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初步了解互联网空间可以获取的多种数据来源。具体实习内容如下:

(1) 掌握建立shapefile文件的基本流程与方法,理解数据文件、要素数据集与要素类的关系。

(2) 利用给定的河北地图栅格图像,进行栅格图像配准,并通过鼠标手工跟踪栅格图像,生产矢量地图要素;掌握矢量数据捕捉环境的设置与使用方法。

(3) 掌握shapefile文件属性结构定义域修改方法,掌握两种属性数据采集方法。 (4) 熟悉常见的国内外免费数据提供网站,及其提供的数据格式。

二、实验环境与数据准备

(1) 软件准备:ArcMap、ArcCatalog或Catalog Window(ArcGISDesktop 10.2);

(2) 数据准备:河北地图栅格图像、某区域遥感卫星数据、河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数据。

三、实习内容与步骤

矢量数据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根据栅格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矢量化。栅格图像可以来自航空或航天遥感数据(未经分类、抽象和概括的原始地表影像或光谱反射结果),也可以是对已出版的纸质地图(经过要素分类、概括)等扫描获取。

矢量数据采集时,可以按照地理坐标(经纬度)进行采集,也可以按照投影之后的平面直角坐标进行采集,本练习采用地理坐标,等采集完成之后,再根据要求进行投影变换。

1、栅格图像扫描获取

图2-1缺少空间参考信息提示

通过工程扫描仪,将纸质的河北省行政区划简图扫描,以Tiff格式300dpi以上分辨率存储,文件名hbdt.tif。该文件是采集河北省地市级行政区划单元、铁路、水系、地级市等空间要素,和要素基本属性信息的基础底图。

2、扫描栅格图像配准

(1)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用【Standard】工具条上的(Add Data)工具加载待配准的河北政区图栅格影像(hbdt.tif),或者通过Catalog Window找到栅格数据文件直接拖拽至ArcMap地图视图窗口。加 载栅格数据时,系统提示缺少空间参考信息(图2-1),忽略即可;如果系统提示是否建立图像金字塔,可以选择建立金字塔,以提高栅格影像显示与访问效率。原始图像打开后的效果如图2-2所示,状态条中显示的坐标信息是扫描仪软件自定义坐标,没有地理意义;

第 1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图2-2添加的

原始栅格数据(未进行栅格配准)

(2) 在工具条或菜单栏区域点击右键,选择【Georeferencing】工具,启用图像配准功能。点击Georeferencing下拉菜单,去掉【Auto Adjust】选择项,并在Layer下拉框中选择新添加的影像图层(hbdt.tif)作为目标对象(图2-3左)。

(3) 选择【Georeferencing】工具条上的View Link Table命令,调出Link Table对话框(图2-3右),可以随时观察输入控制点的详细坐标信息。

图2-3Georeferencing工具条(左),尚未添加控制点的Link Table对话框(右)

(4) 利用Add Control Points工具添加控制点。在栅格底图上选择至少4个已知坐标的控制点用于图像配准。根据地图上的经纬网交叉点可以选择四个控制点,控制点最好分布在地图的四角。本实验中依次输入4个控制点:(114,42)、(119,42)、(114,36)、(117,36)。由于去掉了Auto Adjust功能,添加控制点时只保证原点位置准确即可,目标位置暂时可以任意放置,等待后续手工输入。输入控制点后,但未调整目标坐标值的图像如图2-4所示。

第 2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图2-4初步添加4个配准控制点后的地图,Link Table中的X Map、Y Map还未修改

(5) 手工修改每个Link的XMap、YMap坐标位置信息为理论上的地理坐标值,确认控制点Link添加无误后,勾选Link Table中的Auto Adjust选项,ArcMap自动计算配准误差。由于控制点目标坐标与原始坐标相距较远超出了当前视图窗口的坐标范围,因此纠正后的图像被移出当前窗口,通过【Standard】工具条上的(Full Extent)按钮,缩放地图到当前窗口即可看到配准结果。配准之后的栅格地图如图图2-5所示。点击OK按钮,关闭Link Table,初步配准完成。

(6) 确认配准成功后,可以选择【Georeferencing】工具中Georeferencing下拉菜单,选择【Update Georeferencing】,永久保存配准结果。

第 3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图2-5手工修改Link Table中的控制点信息,并自动校正后的地图结果

3.新建矢量数据文件

本实习以shapefile文件格式存储各类矢量数据要素。Shapefile格式是ArcGIS支持的简单矢量数据文件格式,包括点、线、面(多边形)等不同的文件类型,每个shapefile数据是由一组相同名称但扩展名不同的文件组成的,在Catalog Window中只显示主文件(*.shp)。根据地图资料和数据生产主题要求,将建立地市行政区多边形文件(hb_district)、交通线文件(hb_traffic)、水系线文件(hb_river)、城市点文件(hb_city)等相关数据文件。

图2-6新建shapefile数据文件

(1) 创建各个shapefile数据文件:在ArcCatalogWindow中,选择准备新建数据文件的文件夹点击右键,选择【New】【Shapefile】菜单项,弹出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为行政区多边形创建shapefile。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文件名称“hb_district”,选择要素类型(Feature Type)为Polygon, Spatial Reference暂时可不定义,点击OK按钮完成该文件的创建(图2-6)。

(2) 完善shapefile文件的属性结构。右键选择新生成的hb_district文件,选择【Properties】菜单项,弹出shapefile Properties对话框。选择Fields选项卡,为该文件定义属性字段:例如添加Name字段用于存储行政区名称,字段类型文本型(Text),字段长度20;添加PopNum字段用于存储人口数量,字段类型Long Integer,字段长度系统分配等(图2-7)。 (3) 其它shapefile文件的建立。按照上述流程,分别建立交通线文件(hb_traffic)、水系线文件(hb_river)、地级城市点文件(hb_city)。在建立其它文件的过程中,注意选择正确的点、线、面要素类型(Feature Type);

第 4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4) 按照实习数据中Word文档提供的的各地市和各城市的人口、生活消费、就业、市政公共事业等属性统计数据,逐一修改行政区和地级城市相关文件的属性结构,用于存储属性数据。图2-7完善shapefile文件的属性结构;

(5) 地图文档保存。在Catalog Window中新建的各shapefile文件可以自动添加到当前地图文档的焦点地图中,并按照点、线、面类型顺序排列。如果是在ArcCatalog中新建的数据文件,也可以通过添加图层的方法加到当前地图文档中。当前文档中的栅格和矢量图层都准备好后,可以点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选择菜单【File】【Save】,保存当前地图文档,命名为“河北政区图”。

按钮或

4、空间数据采集输入

4.1、多边形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1) 在工具条或菜单栏区域点击右键,选择启用Editor工具条,相关系统界面配置效果如图2-8。 (2) 启用捕捉环境。选择Editor工具中的【Editor】【Snapping】【Snapping Toobar】菜单项,弹出Snapping子工具条,用于设置当前文档中的编辑捕捉环境。启用Point Snapping、End Snapping、Vertex Snapping、Edge Snapping四种捕捉状态,必要时也可点击【Snapping】下拉菜单,设置Intersection Snapping、Midpoint Snapping和Tangent Snapping等精细化捕捉选项。 (3) 启用编辑状态。选择Editor工具条,【Editor】【Start Editing】,此时系统调出Creat Features窗口,列出当前可以编辑的图层,同时在Construction Tools栏目中列出对应不同要素类型的可用工具选项。 (4) 输入首个多边形。选择Creat Features窗口中的hb_district要素类,选择Construction Tools栏目中的Polygon工具,参照栅格底图上的地区边界,从任意位置开始通过鼠标左键点击取点方式,在该图层中输入第一个多边形要素,输入过程见图2-8,完成边界追踪后双击鼠标,或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Finish Sketch】菜单项,结束多边形绘制。

图2-8编辑工具条的启用、捕捉环境设置与独立多边形录入

(5) 公共边界多边形的输入。如果所输入多边形与已经输入的其它矢量多边形没有共边界,即仍为独立多边形,则可以按第一个多边形的输入方法采集。从输入第二个多边形开始,就有可能出现公共边界问题,例如采集邢

第 5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台地区多边形时,就涉及到与刚刚输入的邯郸地区多边形的公共边界。相邻多边形的公共边界不必再重复数字化,而是采用自动完成多边形工具进行采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选择Construction Tools栏目中的Auto-Complete Polygon工具;其次,在已经输入第一个多边形要素的公共边任意一个端点处由系统自动捕捉鼠标后点击左键确认第一个公共点;第三,开始采集非公共边部分的坐标点,当采集至公共边另一端时,再次由系统捕捉已有的公共点坐标;第四,捕捉成功后双击鼠标左键,系统自动按照公共边界完成新采集的多边形录入(图2-9)。

(6) 对于准备采集的多边形与多个已采集的多边形具有公共边界时,只需将多个公共边界按照一条边界对待,采用上述步骤进行采集即可。 (7) 重复以上多边形生产方法,把河北省所有的11个地区多边形全部矢量化,注意利用Editor工具条【Editor】【SaveEdits】,及时保存采集内容。

图2-9公共边界多边形要素的矢量化

4.2、线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线要素数据的采集(交通、河流要素),首先需要选择Creat Features窗口中相应的要素类,如hb_Traffic,然后选择Construction Tools栏目中的Line工具,参照栅格底图上的要素位置,从线要素的一端开始,通过鼠标左键点击取点方式输入线要素,一个线要素追踪完成后双击鼠标,或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Finish Sketch】菜单项,结束线要素绘制(图2-10)。完成后(或采集部分要素后)选择Editor工具条【Editor】【SaveEdits】,及时保存采集内容。

当多边形要素类的显示方式为颜色填充时,会遮盖栅格底图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点击ArcMap左侧内容表(Table Of Contents)中的多边形图层名称下面的符号图标,在弹出的Symbol Selector中将多边形渲染方式修改为透明的晕线填充或只有边界线的无填充模式,以方便其它要素的输入。

第 6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图2-10多边形渲

染方式的修改,线状要素的矢量化

4.3、点要素数据采集输入

点要素数据集采集(城市要素),首先选择Creat Features窗口中的相应的点要素类(如hb_City),然后选择Construction Tools栏目中的Point工具,参照栅格底图上的城市要素位置,通过鼠标左键点击取点方式输入点要素(图2-11)。完成后(或采集部分要素后)及时保存采集内容。点要素显示方式的修改:通过点击ArcMap左侧内容表中的点要素图层名称下面的符号,在弹出的Symbol Selector中将点要素的符号渲染方式修改为自己喜欢或项目要求的样式。

第 7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4.4、图形要素编辑修改

Edit Vertices (1) 线、多边形要素的形态编辑。点击Editor工具条上的按钮,双击需要编辑的多边形或线要素,即可进入图形整形状态,同时弹出Edit Vertices子工具条;在整形状态下可以移动节点位置、增加或删除节点等(图2-12)。

(2) 点要素坐标移动。点击Editor工具条上的的点要素即可进行坐标调整。

按钮,选择要移动

5、属性数据采集输入

属性数据可以采用两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单个要素属性窗口(Attributes)录入、多要素的浏览表方式录入。

(1) 单要素属性窗口(Attributes)录入。在可编辑状态下,点击Editor工具条上的属性按钮,调出Attributes对话框,然后用

或工具选择需要录入属性的空间要素,再点击Attributes对话框中该要素某个属性项的值域栏,即可进行属性值录入(图2-13)。 (2) 多要素的浏览表方式录入。在ArcMap左侧内容表中需要录入属性的图层名字上点击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菜单项,调出属性浏览表(图2-14),进行属性逐条批量录入。

(3) 属性添加过程中,注意利用Editor工具条【Editor】及时保存录入结果。

【SaveEdits】,

第 8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6、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矢量化

遥感影像是矢量数据生产的重要数据源,根据遥感影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可以实现对地表覆盖物的提取、分类,获得用户需要的专题矢量格式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矢量化之前,同样需要影像预处理,例如影像拼接和裁切,利用已知控制点进行影像配准纠正,定义坐标系统等。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矢量化与基于扫描栅格地图的矢量化方法相同,但

需要矢量化人员对采集要素的位置和边界等进行自主判断(图 2-15)。

图2- 15 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矢量化

7、基于互联网的数据获取

互联网空间中免费的数据源越来越多,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各种格式的免费数据并进行下载使用 (或申请)。请注册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用户,尝试下载石家庄西部山区的 30 米 DEM 数据,并通过 ArcGIS 进行初步访问与操作。 参考网站:

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daodoc.com/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http://cdc.cma.gov.cn/home.do

第 9 页

实习二 基于栅格图像的矢量数据生产与互联网数据获取

8.成果图

四、实习心得

通过这学期跟宋老师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了ARCGIS这个软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果可以精通掌握这个软件,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如鱼得水。虽然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但是有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也更加深了印象。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的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这类学科上的进步,也对自己将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知道自己只是掌握了一小部分知识,课余时间我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学习。

第 10 页

gis实习报告
《gis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