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习报告

福利院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16 08:33:57 来源:实习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福利院实习报告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福利院实习报告

所谓白驹过隙,所谓时光飞逝,实习的三周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快的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快的甚至像是还来不及去告别,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工作的地方。三个星期,说长不长,毕竟这些日子真的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背景、环境甚至发展;当然了,也说短不短,我们利用这些时间已经足够接触这个环境下的不同人群,而且我觉得我们也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时间,去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建立一份深厚的感情。我被分到了胶州张应镇的儿童福利院实习。说实话,我起初是不喜欢小孩的,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没错,我也相信孩子的世界单纯,孩子的心灵纯净,但是在我心里觉得与这样的人群接触需要太大的耐心,我不认为自己拥有这样难得的品质。然而,慢慢的接触下来,我发现自己也可以做的很好。我完全能够融入其中,与这里的工作人员以及孩子们融洽相处。

我想借写这样的一份作业,来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

1.有关福利院的环境。第一天到达目的地时,的确是被它的环境所惊讶。这里是真的绿树成荫,草木繁盛。院里的绿化环境十分优美,而且有自己打理的蔬菜大棚等等。工作人员吃的食堂中的饭菜都是出自自己之手,绝对环保无害。毫无疑问,这样的大环境一定给孩子们很好的成长平台。即使他们不像正常孩子那般灵活,但是凡事亲自动手却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接下来的那些时间,我也曾观察过孩子们这方面的表现。我暂且不说他们的努力有了多大的收获,然而他们不懈的坚持与奋斗,确实取得了让我们这些正常人都自惭形秽的结果。在院里有将近一栋楼的空间是有特殊作用的,在这里面有一些“新合家庭”,都是镇上的一些夫妻住在里面,然后负责抚养院里的孩子,进去参观的时候家里那种温馨干净的环境真的深深触动了我们这些实习生。而且,有些孩子是被放到镇上的寄养家庭生活的,有机会下户走访的时候,大家会不停感慨这艳羡我们的环境。几乎家家户户的门旁或院子里都有开的正艳的花朵。我总在想,有这样让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孩子们又怎么不会健康茁壮得成长呢。

2.有关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最开始的一周我在半边天项目的“祖母”科室。在这里工作的阿姨大都跟我们的父母差不多年纪,见到她们第一眼就感觉很亲切,觉得一定特别好相处。果然如我们所想,她们总是很详细、不厌其烦得回答我们的问题,平时也会跟我们聊天,非常和蔼可亲。看到她们对待孩子的认真与负责,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身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专制大家都觉得很开心也很感动,工作效率自然就高。当然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会平坦。第二周我在“康复”科室。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年纪稍轻,他们有的当妈妈不久,有的还没有结婚,在这里工作感觉挺压抑的。我所在的活动室,有两个老师五个孩子,平常大多数时间老师只是给孩子分配好任务,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们,去做自己的事情。我问他们有关孩子的情况,也并不能得到很有价值的答案。如若我跟他们接触,也总是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这让我有很强的挫败感。第三周在“寄养科”办公室。平时都是看看资料或是帮帮大家的忙。跟工作人员接触的并不是很多。然而,他能给我的印象却是及其不错的。他们的工作较老师而言可能轻松不少,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认真程度却给了我很深的启发。这对于还未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意义颇深。他们身体力行,给上了很值得回味的一堂课。

3.有关福利院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不相同。全院一二百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孤儿,大部分都是脑瘫。有的智力低下,有的肢体不灵活,有的甚至意识不清。以前,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只能在媒体或电视剧中出现,他们离我异常遥远。然而,真正跟他们接触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这样的孩子跟我真的咫尺之遥。第一次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离得远远的,一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恐惧陌生人的到来,一是害怕自己的某些下意识的举动会伤害到他们。所以我就选择了敬而远之的方法。后来,看到两个学姐与他们相处无障碍时,我也试着跟他们交流。由刚开始的小心翼翼甚至谨言慎行到后来的打成一片,这的确经历了一定的磨合过程。在与这样的孩子相处时,我发现,他们有很强的“专制”心理,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开始跟一个孩子呆在一起意味着我只能跟他一起。不然他们会生气继而再不理你。后来可能是我们频繁得触犯他们的“禁忌”,以至于他们已然习惯了我们这些不受自己待见的行为。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终于能与他们正常得相处下去。在这里有一个孩子非常淘气,他是最坏的孩子,总是肆无忌惮得欺负其他老实的小孩,甚至毫无顾忌得攻击我们这些实习生。然而在我眼里他是十分可爱的,我最喜欢跟他玩,以至于到后来我分到其他科室时,也总是抽时间跑去看他。当然了,他也对我很友好,总是拉着我的手,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要了。一旦要受惩罚时总是让我抱着,我一跟他说再见,他就大喊大叫。我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这个顽皮又十分可爱的小男孩。

关于自己的实习地点,想简述的就这么多。它必定是不完美的,却包含了我这段时间以来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东西。关于未来,我们很多人都是迷茫的,彷徨的。甚至到现在还根本看不到一点方向。我们现在不晓得以后的生活怎样,也不知道会拥有一份怎样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不是与自己的专业对口,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所长久以来梦想得到的。实习,顾名思义,是指在实践中学习。词典中如此解释:实习就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 ,以锻炼工作能力。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就有机会去实习,而且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三次这样的,到实践去学习的机会。无疑,我们是幸运的。在现如今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还有幸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关于这第一次实习,我感受的或许不够深刻不够深厚,然而我用最诚实的一份态度去完成这样一份工作。这对我而言,是难得的,是值得纪念的。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实习机会,我期待与新的人群去认识去接触去相处。我期待这样给自己不断锻炼的时机,去成长,去练就一套足够强的本领,面对以后的所有困难与挑战。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推荐第2篇: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告

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告

集体性的实习结束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始于我们个人的实习。经过我们同学的集体商讨后决定于XX年1月5日开始我们的个人实习。第一天我们广泛搜索有关资料,最后决定前往株洲儿童福利院。

第二天,也就是07年的1月6日来到了目的地。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与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气息。首先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坐落在著名的湘江河畔,背靠风景如画的庆云山,距离市中心仅1公里,所在城市株洲是中国南方交通枢纽之一,飞机、铁路、高速公路、水路都很方便。多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建成办公楼、儿童公寓、残儿康复楼、职工生活楼。同时美化了环境,院内草园草甸,绿树环绕,鲜花烂漫,使儿童福利院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档次达到了全国先进行列。

根据儿童的需要,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在服务设施上设有儿童公寓、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露天娱乐场、洗衣房、食堂和浴室等,并配有专业特教老师、保教员、医疗人员和精干的后勤队伍。我院现有孤儿260余名,其中孤残儿童190多名。1960年以来,我院累计收养孤残儿童1500多人次。

全院80余名员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坚持对孩子实行“养、治、教、康”相结合的服务方针,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工作,努力给孩子创造“一流的生活条件,一流的教育康复环境”。同时我们也期盼社会各界富有爱心的人士一如既往对我院给予关注,我们将肩负您们的重托,以深厚的感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经过和福利院的成员们直接接触还是让我们备受感动,他们在那么不一样的环境下生活着,他们所走的道路对我们而言不知坎坷多少倍。这次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对我们这次实习真是产生了久远和深刻的影响。

首先,对自己的再认识。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并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我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再次,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处境;以社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问题。那时侯我们理解到社会工作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最后,关于专业价值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价值是灵魂,技能是主导。

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威力——它是一个“缓冲坡”。面对他们突发的情绪转变、不愿对我们说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时,当他们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来以前,我们给予的是毫不迟疑的付出真诚的爱、无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

推荐第3篇: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告

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并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哈尔滨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2。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3。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三:实习体会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习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我们的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能够这样下去了,即使是残疾儿童,也是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生活下去。我已经是这样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进步。这次实习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记住这一次实习,在我毕业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4篇:郑州社会福利院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

201016410张春阳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我们的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实际操作等能力。感谢学院领导给予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抱着感恩的心,凝聚所有组员的辛勤努力,不仅仅为了得到 老师和领导的肯定,更多的是我们思想的熏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我们了解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方面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一些实际的问题,针对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报告形式,结合理论与实际,通过组员之间的认真讨论,做出此报告。

3012年1月7日下午,汤老师和刘老师主持召开了这次实习的动员大会,会上确定了我们实习的时间、地点、计划、流程、目的、任务,明确了小组分工、负责人、带队老师,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确定了实习地点是郑州市社会福利院之后,组里便分工搜集资料,包括对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管理范围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及对残疾人救助的内容、特点、实施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我们组根据我们需要调查的问题,拟定了两个问题,便于对社会福利院领导进行访问。

去之前,我们了解到,郑州市社会福利院是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兴建的一所综合性福利事业单位,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电厂北路一号,始建于1948年,规格为副县级,隶属于郑州市民政局。全院占地面积

共62亩,内设一室六科:即办公室、收养管理科、医疗康复科、生活护理科、财务科、总务科、社工科。

郑州社会福利院目前共收养郑州市辖区内“三无”人员338人,其中老人105人,儿童64人,中青年残疾人169人。在党的民政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孤老残幼人员服务”为办院宗旨,以“爱心、耐心、细心”的“三心标准”为服务理念,同时大力加强硬件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院内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逐年改善。如今,收养人员居室内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电扇,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随着郑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城市框架迅速拉大,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更好的改善“三无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改扩建项目顺利启动。总建筑面积50758.82平方米,设计1200张床位,其中用于收养‘三无人员’的床位700张,用于面向社会中低收入群体养老服务的老年养护床位500张,另有行政办公楼和后勤服务楼等。建成后的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将是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科学、服务一流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能够基本满足郑州市“三无人员”生活照料、护理康复、情感关怀、紧急救护等需要,同时面向郑州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承载郑州市妇女儿童打拐安置和社工培训实践等任务。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近年来,先后获

得首届“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一级福利机构”、“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市先进工会”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到社会福利院参观,感觉福利院的救助措施也是比较完善的,在生活方面,福利院包吃包住包穿,完全有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我们去的时候他们身上穿的就是福利院刚为他们购买的新棉衣。他们每顿饭吃多少都有记录,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根据记录给他们盛好饭。他们一般是两个人住一间屋子,屋里有独立卫生间和暖气,居住条件还是不错的。并且工作人员还定期给他们洗澡。在行为方面,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人,工作人员会亲自给他们穿好衣服,把饭给他们端到跟前甚至是亲自喂他们吃饭,连上厕所也是工作人员负责的。,医护人员会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对于那些比较严重的残疾人员,福利院会出钱把他们送到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专业的治疗。在教育方面,福利院会把那些聋哑儿童和智障儿童送到聋哑学校或智障学校;把那些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送到职业培训机构学一技之长,由于他们身体有某方面的缺陷,无法和正常人有同样的竞争能力,他们在外面工作后遇到什么困难还可以再回到福利院获得帮助。

这次去实习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认为国家的政策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同时我也认识到残疾人救助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补充。

1、残疾人救助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次福利院之行让我感觉到国家多残疾人救助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收效是有的,在这里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比较不错的待遇,值得肯定。

2、残疾人贫困问题仍然严重。残疾人因为其身体的特殊性,在社会竞争力上明显低于健全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缺乏竞争力的个体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因此残疾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方面通常随着身体的残缺也会陷入弱势地位。

3、残疾人有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通过我在福利院的咨询了解,很多残疾人都有希望在社会上工作的意向,残疾人不是一个主观想要不劳而获的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观,希望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现状。

通过对福利院的残疾人咨询和交流,可以发现,目前的社会救助不论在力度还是广度上对残疾人救助的供求缺口都较大,残疾人社会救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教育救助。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人的社会竞争力。只有残疾人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弱化其身体残障的影响,因此发展残疾人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改变残疾人弱势地位的关键。

2、医疗救助。在医疗保障的制定中,较多的考虑了共性而忽视了残疾人的特殊性。所以应当a、降低残疾人医保救治“门槛费”。b、对残疾儿童实行专项救助。c、以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出发点,在医保制度内增加有关残疾人的康复项目,开展专项救助,设立专项救助金。

3就业扶助。在残疾人就业方面为有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开展残疾人创业行动,帮助他们开办小饭店、理发馆等;对于不具备创业条件

的残疾人,开展残疾人便民服务点,使其可以从事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经营。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一部分残疾人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生活。

我们作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祖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我们去补充完善和发展,这次实习使我感慨良多,我要好好学习这方面的文化知识,也要积极参加这种实地实习,这样才能是我们的知识更充实,更准确。我相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明天一定更好,也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推荐第5篇: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实习报告

十周感谈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实习报告

中文摘要 社会连结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时,他就与社会有了一种连结。要想让残疾少年适应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使他们与社会发生连结。家的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以家的形式,赋予生命一种顽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废墟中挺立。

关键字:偏差行为 社会连结理论 自我认知

(一)实习情况综述

XX年3月5日至5月21 日,我们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区开展了为期十周,每周

五、

六、日分别由一个小组负责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在这里作义工,与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另外,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即那里十位年龄在13——18岁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学三五年级之间的残障少年,无人授课、无处求学;同时,他们在自我认知、文化知识、社会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注:除了这些智力正常的残疾少年,康复区还有成年人和弱智青少年,鉴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我们和他们只作简单的交流,未建立专业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定了总体实习计划:先联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长,动员小学生捐课本、习题集、工具书、课外读物等一百余本。然后,以作义务老师的方式,,与他们顺利地建立专业关系。工作方法上,以小组活动与个案工作结合、辅导与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为得以纠正,在协助他们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即他们自觉、自动和自主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实习的意义

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和理论知识的欠缺,“实习”解决问题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突出体现的是“实习”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专业认同方面:

与案主的正式接触中,我们认识到专业工作与一般助人活动的实质区别,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一般助人活动的随意性,决定了它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前后相继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它是一种插入式的人文关怀。对于“义工”来说,志愿活动疏导了自己助人的意愿,满足自己了解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需要。对于受助者来说,他们享受了一种探望式的关怀。活动结束之后,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状态中,对改变他们的弱势群体地位没有本质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组织性、系统性和彻底性相统一。如果说“志愿活动”是可以随便排列的卡通画面,那么“社会工作”就是设计动画片;如果“义工”过年的时候送给小白兔成筐萝卜,“社工”既要送给他们萝卜籽,还要教会他们种萝卜的技术;如果说“志愿活动”传达了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信号,表达了社会接纳他们的至诚意愿,那么,“社会工作”要做的是把这种美好的意愿落到实处。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渗透,是一种要为案主的未来长久的幸福负责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意味着在付出的同时寻求接纳,在相互接纳中承担责任。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对案主生存状态的神入,从一开始就决定社会工作没有轻松和真正的开心可言——在案主的问题解决以前。

第二,对自己的再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 “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

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病、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对穷人的态度即可;我认为,从一个社会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

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幼时被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收养,长到12岁时分别被领养、寄养、资助继续求学等。而其余的,就暂时滞留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一年前,他们的老师辞职。他们就过着这种生活:白天吃饭、看电视、作卫生,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开始同样的循环。这只是让单调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复制到不同的日子里而已。

被遗弃的日子里,福利院为他们提供了细数生命尊严的空间。在成长的过程中,封闭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着排斥与压抑。从本质上说,这是对他们尊严的一种漠视。

第五: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

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处境;以社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问题。那时侯我们理解到社会工作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第四,关于专业价值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价值是灵魂,技能是主导

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威力——它是一个“缓冲坡”。面对他们突发的情绪转变、不愿对我们说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时,当他们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来以前,我们给予的是毫不迟疑的付出真诚的爱、无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这样问题不会恶化,许多小问题会在这个过程中化解。然而,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熟练地运用各种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重于技能。只重技能而轻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显然是舍本逐末、事倍功没;只重价值而忽略技能,只能伤了“爱心”又无功而返。我们应该让 “关爱的心”成为一种本能,本能意味着瞬间作出真实的反映,它省去了在不同态度之间反复权衡的徘徊。这不只是道德需要、不是空中楼阁的说教、而是价值和技能相融的便捷途径。

(三)案主的问题

在十周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身体的缺陷、社会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们产生很深的自卑感,这是他们产生性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院方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自私、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关心人等等。这些为一个成人定性的词语,却用在孩子身上。环境在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的情况下,丝毫没有降低对他们的苛刻要求。的确,他们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和对外界的防备心理,这造成他们不会交往、不会关心他人。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很少受到来自道德、宽容、励志等方面的关怀和教育;这是他们在自我照顾过程中被迫形成的一种求生本能。

有一个女孩樱:清瘦、娇小、总是面含微笑。每次,她会指着我们身上蚊虫叮咬处、结疤的伤口等温柔地比划一番;走路时,她喜欢拽着我的手贴着我走;我们坐下来时,她就站在身后给我们辫上各种可爱的发辫,然后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几周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她说一句话。

一天,在她们宿舍玩了好久之后,我对她说:“你给我辫辫子好吗”

她重重点头,然后要往我身后走,我拉住了她:“不要点头,告诉姐姐,说‘好’好吗?”

她迟疑地张了一下嘴,还是羞涩的点头。

“不能说‘好’吗?”我假装生气地嗔怪她。

“好——”那个字拉了好长的音,声音如被卡了的磁带一样,时高时低地在空中打颤。她不喜欢在生人面前说话,是因为声带的缺陷。后来她还是怯生生到不敢开口,经过几次强化训练,我们可以顺畅地开玩笑。经过了解,他们中另外两个孩子,也是因为相同原因不爱说话。显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隐性的自卑,来源于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正常孩子该有的一切。这是他们产生性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2:对外界的向往与缺乏“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

他们需要自由的空间,让生命沿着自己的纹路延伸。因为青少年期,是自我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决定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当我们问他们今天想干什么时,竟然都说“没想过”和“不知道”。从他们为难的神色中,我知道这是事实。他们的理由是,院里领导不让他们瞎想,想也没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除了电视报纸,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教他们写短文时,我让他们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觉,他们都在摇头。“有过这 种体会吗?”“没有。”“看过雨吗?”“没有。”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下雨更加不允许在外面。对于自然现象都生疏若此,何况社会?

我告诉他们你怎么想,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话,即使现在就把你们放出去,又能干什么呢?我们给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大胆设想,下一周去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答案,这是作业。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美丽的,比如唱歌、画画、学古筝、厨师等。更主要的是,许多人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我意识,至少让他们明白他们是独立的人。

3:“半隔离”状态的生存状态,使他们处于“心理无依”的状态。

他们每人都有用作业本自制的通讯录,上面有:姓名、地址、电话三栏。我们要逐一填写。他们会说出一些陌生的名字,问我们是否认识,那些都是曾经去看望过他们的大学生。难为他们还那么“念念不忘”。女孩小昕,经常让我们带信给我们学校的一个女生,还会送漂亮地风铃给她(他们一个月只有10元零花钱,这些钱要用来没生活用品,买一件新衣服意味着省吃俭用几个月,那个风铃是别人送她的)。后来我们问她:“你是不是很喜欢XX姐姐啊,怎么每次都问她啊?”她说:“是啊,因为我写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给我回信了。”

只要有电话响起,教室里就会出活跃起来。离电话最近的人跑慢一点,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谁的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他们都自觉地保持安静,是谁的电话,谁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幸福接听。谈话的内容大家共享的,原来他们的快乐来地那么简单!

(四)开展残疾少年社会工作的构想

目前,我们的社会缺少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去接纳残疾人。我们的同情和怜悯,从某种程度上隐含着排斥——似乎他们生来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参与创造和分享 “正常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也在“我是残疾人”的自我认知下,躲避着外面的世界。这种成长环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会使之支离破碎,个人的才智也会在废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内根除社会偏见是不可能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他们正视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树立“意志不残”的信念,以客观平和的心态迎接异样的目光、适应环境。

社会连结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时,他就与社会有了一种连结。同时,要想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适应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使他们与社会发生连结。家的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以家的形式,赋予生命一种顽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废墟中挺立。

1.童话——安置心灵之家的“宅基”

小时侯,童话的缺席是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它扼杀了孩子没有负担的期望,也关闭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维来创造世界的窗口,那样的童年往往残疾。以后的补偿最多是借尸还魂式的徒劳,终不得精髓。因此,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他们回忆自己听过的童话故事。我们也挑合适的童话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

2.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分工明确地一帮一或一帮几——小屋的基本“架构”

生活在公共环境中,心灵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们通过某种拥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孩子独有的私有财产。我们根据文化程度,把他们分成3个小组,每周

五、

六、日,分别去三个人,一人负责一个小组,为他们上课、解答问题等。当其中个体有问题时,我们就进行单独谈话。我们经常问他们一些漂亮饰物和照片的来历,他们就自豪地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忆与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的经历。爽朗的笑声溶解为灿烂面孔的旁白,那种神态驰骋球场的体育健儿拿着奖杯奔向球迷。这时他们会感到有人是专门为他们而去的。

3.赞美和鼓励——进入小屋的“门”

如果说可爱的赞美字眼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么在一个人的人生之始尤为重要。我们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发辫、条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维等进行赞美,以此 逐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当我们要求他们写日记、保持安静、不打架时往往以奖励为借口,每每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每次许诺之后,我们都在同学中收集适合的衣物带过去。

4.以宽容和教育做保证的自由犯错的空间——小屋的“床”

成长意味着犯错,成长渴求着自由与宽容。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力量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去嫁接一些、舍弃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有的时候,他们会把分给小伙伴的食物拒为己有、把作业做的乱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碍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做错事后,还蛮横地摔门而去,而每次妈妈都会默默地做好我喜欢的饭菜等着我迷途知返啊。一个人犯一次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一次也不肯原谅他。理请自己的头绪以后,我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值的庆幸的是他们很听话。有了床之后,即使屋子没有建好也可暂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与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说童话给了孩子们自由幻想的空间,那么我们该为小屋装上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与失望。他们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争取童话唤醒的梦想;即使我们满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绝的空间里慢慢融入现实。

6集体的监督与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发的助人活动很难长期坚持,因为自觉性的养成,离不开初始阶段集体的监督与鼓励。我们该有这么一种集体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诞生,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有高校学生、社会慈善人士去参观,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志愿者,使志愿活动成系统、成规模,将会受益无穷。

(五)实习实录

第一:他们的在乎让我惭愧

我们的实习受到少年、院领导的热情接待和真诚配合。刚去的时候,康复区宛若一张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边的行道木,溶为一体似地一动不动。干净的庭院内无人走动,走道两边的长椅上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他们都保持着固定的姿势:翘腿的、低头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我们刚一进门,他们立即都站起来,同时几乎把眼睛和嘴张到最大,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态。然后纷纷跑开了——不是跑向我们,而是边跑边向屋里没有出来的人大喊,然后一起站在屋檐下看着我们。

我们主动走上前和他们聊天、发书、作游戏,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了。他们送了我们一串串漂亮的纸鹤和纸心。走的时候,我把东西放在所长的办公室里,忘记拿出来了。我很为难地对小鱼(一个15岁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间抓住人们的视线。沉默淤积的忧郁气质,丝毫掩盖不了骨子里的宁静与自信;清秀的脸始终舒展着浅笑,真诚而不招摇.;只是,走动的时候原本平整的路变地不平了)说:“这样好吧,一会你帮我把东西拿出来,下次来我再带回去好吗?”

同伴也应和着说:“算了,算了,下次再说吧,我们还要赶时间。”

小鱼说:“不能算的,不能算的。”说话时会笑的眼睛在声音沉寂的一刹那归于忧郁,深邃的眸子在我和同伴之间游移。她舒展的眉头始终漾着的笑意,也被紧张俘虏了。

似乎如果我们不回去拿的话,她就会哭。一直不喜欢说话的女孩樱,一直摇着我的手,并且目光扫向一个工作人员(办公室钥匙在她那),然后再定定地盯着我。后来她陪我要来钥匙的时候,围着我们的几个少年,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实习要结束的时候,我和同伴在他们中一部分人中作了一个小实验。即让他们写下自己最舍不得的六个人,在一一删除之后留下一个人。我们想通过这种方法,粗略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以及他们现在的渴望。结果,出现每条纸上都写着伙伴的名字,其中三张纸上有我和同伴的名字。后来那些纸被我带回来了。其实,我们有什么资格 出现在那些纸上呢?我们是去实习的,我们做的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啊!

面对他们的信任与期盼,我感觉自己必须给他们某种保证,那种实质性的,同时又对自己的能力心存怀疑。回来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害怕他们靠着我们,我们转身离开他们跌倒在地的伤痛,害怕我们没有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自立。

二, 错误地为他们定位“遭冷遇”

他们比我们文化程度停留在小学阶段,并且普遍比我们小,更加由于对“人生发展的阶段”了解欠缺,我们就下意识里把他们定位为脆弱的“儿童”。

首次去的时候,我专门买了一本《幼儿折纸》在宿舍里学折纸技术;同伴专门补习了童话,试图用“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之进行熏陶,企图用“小二郎”对之进行感染,从而拉近距离。而那天,他们的折纸技术令我乖乖地当起了小学生;我们的故事却令他们乏味,他们甚至没有表现出最起码的好奇——鼓励我们把故事讲下去。

有的趴着睡觉,有的哈欠连连,问到他们是否故事,他们只是不置可否地笑。显然,他们还不习惯撒谎。更有甚者,他们干脆以点头、摇头回答我们的问话,也许他们以为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了。

接下来的几次实习,我们就接受了来自他们的各种挑战。除了几个爱说话的之外,其他孩子不喜欢用言语表达感情,而后来爱说话的孩子也总是若有所思地点头、摇头、或者上课的时候睡觉、打闹。后来他们干脆用哑语进行交流。

后来,看到他们谈论偶像剧的投入、唱流行歌曲的认真;看到小姑娘在高校某男生走后,冒雨跑到大门口傻傻站立的表情;看到小男孩与“外来小女孩”(福利院有老人公寓,这些小孩一般是老人们的孙辈,周末的时候来看望他们)搭讪时的调皮;听到午饭后,小女孩在宿舍里打着、闹着、叫喊着“XX是XX的”,当然,说的是我们都知道的名字。我们明白了自己犯了多么可笑的错误——他们是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而不是儿童!于是,我们开始毫不避讳地聊偶像剧,讲校园里的事。

如果下肢不残的话,小昕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在意识到自己漂亮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残疾,这令早熟的她极其敏感切且有一种破坏倾向。一次,某公司的人给他们带了好多食物,每人还有几枝康乃馨,几个小孩接过之后就把它们丢在一边。而小昕则把花瓣一个一个撕下来,一枝接一枝。我把其余的几枝也拿给她,后来她笑着撕完了。当我问到她以后想干什么的时候,她一副无所谓的神态对我说:“嫁人呗!”

课外时间,我们让他们带我们逛整个福利院、陪他们打篮球、在他们宿舍瞎侃等等。我们努力以这种方式营造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让他们在相互了解与沟通中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第三:不只是震撼

1:病痛的时候我想到了死

小羊是一个很懂事,甚至有一点早熟地孩子,她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粗短的直发丝毫掩盖不了头顶的疮疤,大片的红点点从脸脸一直覆盖到后背,许多红点上隐约有白色的脓包。

一次某高校的学生看她们的时候,她一首歌唱过之后教室里有短暂的沉静,那是在咀嚼伤悲、是在酝酿眼泪。后来,在一个同学在带动下,我们欢呼雀跃地笑了,泪水才没有流出。

一天,我们看见她闷闷不乐,在我们再三地询问下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泪。原因是她怕疼,她的皮肤病要用激光治疗。她说:“每次我一进去他们就按住我,我就哭,我怕啊!”

那时我们静静地听她说,边安慰边为她擦眼泪。后来她说自己曾经都想过死,因为生活没有意思。女孩!一个外表“丑陋”而歌声甜美的女孩,想到了死!

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在闲谈的时候也会去揭她的“伤疤”。

“你脸上的伤是什么时候长的?”

“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把我扔进一个比较脏的地方”语气平静地像是在讲述别人的事。

“哦,”我们准备给她一个发泄怨气的机会然后心理疏导“那你是不是很怨他们啊?”

“开始的时候是的,”说着她把头转向一边,“不过现在我想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听完这句话,准备好的话一句都说不出。从她的眼神和语气里我知道,她的话像外交辞令而不是肺腑之言。一个14岁的女孩凭什么承担这样的责任——要合理化社会的不公平待遇,要给父母这样的宽容?实质上这种宽容是一种更深层的自我压抑,那是多少次疑问、多少次期盼、多少次无奈之后而无奈地自我解脱呢?许多时候最难过的是,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一种理论,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又接受不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尴尬。

2,我省下肉来喂猫

男孩小苏——一个养猫的男孩。开始去的时候,他也把我们看成参观的人了,非常不配合。每次都是把他硬拖到课堂上,后来他明白我们工作性质后,还经常介绍书让我们带回去看,比如漫画版水浒传、黑色幽默、科幻故事等;天热的时候,他一边拿着我的水杯找有水的热水壶,一边说“灌满了,路上喝。”;更有甚者,他还送小猫给我们。那是幸福的猫——一只母猫和四只小猫的毛永远都是干净整齐。而且,小苏还把自己伙食里的肉挑出来喂猫;门口一直挂着小干鱼,小苏说那是托别人买的(他们每个月可是只有10块钱的生活费啊,一日三餐免费)。当然我们没有要,我们还是不自信自己可以养活一只小猫。实习结束那天,我们看见一群人围着一只受伤的鸟,才发现另外一个秘密:老猫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抓到鸟,其他人说它玩了一会就把它吃掉,S没有否认。我想那只被众人围着的鸟应该不会被吃掉吧!

现在还记得结束实习那天,照合影的时候同伴拉着他说:“小苏,过来!我们合一张,你是我的最爱啊!”想一想两个大男生这样暧昧都感觉好笑。小苏是儿童福利院里下肢手术做的最成功的一个,曾经他的右腿几乎整个拖在地上,如今只有一点点跛;他每天看报、喜欢篮球、羽毛球、院里还给他报名参加了湖北省残疾人运动会。曾有过多次机会出去上学,比如修理摩托、学习按摩等都遭拒绝,理由是不喜欢(这可是别人争取都很难争取到的),学电脑的机会自己不争取,理由是文化知识不够,学也没有用。他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有潜力的男孩,我们要他保证不再轻易放弃出去的机会,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来。

3,我讨厌他们打乱了课堂

小鱼是一个上劲的女孩,尽管她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但是她确切地知道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一个周六我们正上课的时候,某高校的学生前来参观,我们就动员他们去和大学生玩,许多人都矜持地坐着不动。当我宣布下课的时候,一直温顺的小鱼居然憋红了脸重重地收拾文具,然后悻悻地走开。原因是下午两点,她和老人公寓的老爷爷(院方帮忙联系的)约好了去练书法,下午不能上课了,而那些不速之客又打乱了上午的学习安排。

小鱼还经常去老年大学那边练电子琴,刚学两个星期,书法已经相当不错了。后来她主动申请外出上学,现在在武汉某电脑外语学校上学,该校已免费接受多位残疾人。走之前她给我看《圣经故事》,封面写着“何XX送给XX钊,X年X月X日”;下面还有图画——一把刀、一个箭头指向一条鱼、一个新日期。她说那是别人送给小钊的,小钊去那个电脑学校上学,就转送给她了。小钊是刀,她是鱼,她还说她看完的时候也会送给其他人的。

4,被辞以后,拒领工资

每次开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一袭白衣、五官端庄、20岁左右的女孩为他们打饭。我一直以为她是工作人员,后来才知道她是从那个电脑学校学成回来的。她向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件事。一次她去一家饭店应聘,因为没有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可第二天老板把她辞了,说:“这样的人,我不能要!”然后让会计给她一天的工资。她拒绝了那一天的工资,因为老板伤害了她的自尊。我们一直不知道她的缺点在哪,后来她去洗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她没有左手,但是看她为孩子们打饭时的娴熟与麻利,我们相信她完全可以胜任那份工作,然而老板在乎的不是这个。

注:每次有人来的时候,小鱼和小苏都是大家的重点关心对象。某部队女兵集体认“小鱼”作妹妹,即节假日接她过去;小苏是院里重点培养对象。因此他们就比较优秀。

(六)实习的不足之处和建议

初次实习时,工作安排上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点:

1,价值观的影响远大于专业技能的应用,理论知识的缺乏使我们的工作先天不足

2,朋友间的关怀大于专业关系的作用,

3, “随机应变”式的介入取代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安排。

4,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反映、解决

实习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套完整有序、有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式。从实质上说,我们的实习是时间较长的志愿活动,而没有表现出专业助人活动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常识性的试行:

1 建立校方和实习单位的简单联系,与负责人建立良好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之间要有定期的交流。

3实习时小组要制定工作的明确目标和粗计划,并定期作简单地评估。-

4教学中多涉及关于特殊群体的知识,比如残疾人、爱滋病人、吸毒者等。

推荐第6篇: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

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

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

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

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哈尔滨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

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

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推荐第7篇: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共2篇)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哈尔滨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2.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3.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共2页,当前第1页12 [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共2篇)]篇1: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共2篇)]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

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

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哈尔滨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2.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

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3.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

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三:实习体会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习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我们的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能够这样下去了,即使是残疾儿童,也是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生活下去。我已经是这样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进步。这次实习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记住这一次实习,在我毕业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暑假在儿童福利院的实习报告

暑假在儿童福利院的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

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3.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共2篇)]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

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三:实习体会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习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我们的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能够这样下去了,即使是残疾儿童,也是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生活下去。我已经是这样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进步。这次实习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记住这一次实习,在我毕业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8篇: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

儿童福利院暑假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哈尔滨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2.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推荐第9篇:株洲福利院实习报告(整理)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株洲福利院实习报告

集体性的实习结束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始于我们个人的实习。经过我们同学的集体商讨后决定于2008年1月5日开始我们的个人实习。第一天我们广泛搜索有关资料,最后决定前往株洲儿童福利院。

第二天,也就是07年的1月6日来到了目的地。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与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气息。首先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坐落在著名的湘江河畔,背靠风景如画的庆云山,距离市中心仅1公里,所在城市株洲是中国南方交通枢纽之一,飞机、铁路、高速公路、水路都很方便。多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建成办公楼、儿童公寓、残儿康复楼、职工生活楼。同时美化了环境,院内草园草甸,绿树环绕,鲜花烂漫,使儿童福利院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档次达到了全国先进行列。

根据儿童的需要,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在服务设施上设有儿童公寓、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露天娱乐场、洗衣房、食堂和浴室等,并配有专业特教老师、保教员、医疗人员和精干的后勤队伍。我院现有孤儿260余名,其中孤残儿童190多名。1960年以来,我院累计收养孤残儿童1500多人次。

全院80余名员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坚持对孩子实行“养、治、教、康”相结合的服务方针,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工作,努力给孩子创造“一流的生活条件,一流的教育康复环境”。同时我们也期盼社会各界富有爱心的人士一如既往对我院给予关注,我们将 肩负您们的重托,以深厚的感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经过和福利院的成员们直接接触还是让我们备受感动,他们在那么不一样的环境下生活着,他们所走的道路对我们而言不知坎坷多少倍。这次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对我们这次实习真是产生了久远和深刻的影响。

首先,对自己的再认识。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并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我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再次,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 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处境;以社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问题。那时侯我们理解到社会工作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最后,关于专业价值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价值是灵魂,技能是主导。 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威力——它是一个“缓冲坡”。面对他们突发的情绪转变、不愿对我们说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时,当他们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来以前,我们给予的是毫不迟疑的付出真诚的爱、无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

推荐第10篇:株洲福利院实习报告 (推荐)

集体性的实习结束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始于我们个人的实习,株洲福利院实习报告。经过我们同学的集体商讨后决定于2008年1月5日开始我们的个人实习。第一天我们广泛搜索有关资料,最后决定前往株洲儿童福利院。

第二天,也就是07年的1月6日来到了目的地。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与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气息。首先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坐落在著名的湘江河畔,背靠风景如画的庆云山,距离市中心仅1公里,所在城市株洲是中国南方交通枢纽之一,飞机、铁路、高速公路、水路都很方便。多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建成办公楼、儿童公寓、残儿康复楼、职工生活楼。同时美化了环境,院内草园草甸,绿树环绕,鲜花烂漫,使儿童福利院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档次达到了全国先进行列。

根据儿童的需要,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在服务设施上设有儿童公寓、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露天娱乐场、洗衣房、食堂和浴室等,并配有专业特教老师、保教员、医疗人员和精干的后勤队伍。我院现有孤儿260余名,其中孤残儿童190多名。1960年以来,我院累计收养孤残儿童1500多人次。

全院80余名员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坚持对孩子实行“养、治、教、康”相结合的服务方针,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工作,努力给孩子创造“一流的生活条件,一流的教育康复环境”。同时我们也期盼社会各界富有爱心的人士一如既往对我院给予关注,我们将 肩负您们的重托,以深厚的感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习报告《株洲福利院实习报告》。

我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经过和福利院的成员们直接接触还是让我们备受感动,他们在那么不一样的环境下生活着,他们所走的道路对我们而言不知坎坷多少倍。这次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对我们这次实习真是产生了久远和深刻的影响。

首先,对自己的再认识。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并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我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再次,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 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处境;以社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问题。那时侯我们理解到社会工作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最后,关于专业价值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价值是灵魂,技能是主导。 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威力——它是一个“缓冲坡”。面对他们突发的情绪转变、不愿对我们说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时,当他们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来以前,我们给予的是毫不迟疑的付出真诚的爱、无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

第11篇:福利院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

2012年7月20日

今天虽然是第一天到达福利院,但是我们俩的内心那种羡慕这里的生活、想融入大家及工作的心情非常迫切。白天在与老人们打过招呼以后尽全力把小区居住环境和过道路线熟悉记住了,然后咨询了明天的上班时间就回家洗漱休息了。 这体现了我们工作热情高、工作负责、细心做好本职的精神。 但是,一路上都是前辈们帮我们联系机构负责人,带我们到机构具体位置。我们像小孩一样跟着他到达福利院,这有点缺乏主动对外联系、链接资源的协调者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功能。在到达机构前,除了它是条件很好的福利院,我们并没有查找有关资料提前了解情况,这让我们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护理、特点、知识和专业技巧所知甚少。这对我们接下来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活动非常不利。但是回想起老人们见到我们时的亲切就觉得非常开心,对未来的实习生活充满信心。

2012年7月21日

今天我们的工作任务较重,我们认真学习工作技巧的精神和配合工作的表现和也是让工作人员较满意的。因为我们两个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和关心照顾服务老年,所以上午我们缺乏推轮椅的经验,有点不敢推,特别是在楼道的上下小斜坡的拐角处。但是,在注意安全情况下和掌握了轮椅使用操作技巧后,下午我们就较熟练地推动轮椅接送大爷康复活动了。在尊重他人、肯定他人价值和拥有改变的潜能、鼓励他人取得进步、给予表扬和坚定信心、运用沟通技巧和交流谈心等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好。但是,在处理误会矛盾事件闹情绪方面,我们无从下手、措手不及、手忙脚乱。这里我们要向社工站的工作人员悉心学习。另外,拿到实习任务书仔细阅读后,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较特别,我们对独立策划开展一次大型活动有较大压力,很多方案行不通,因为老年社会工作的经验不是很丰富和有些专业技巧不是很熟练。 总结一句话,表现值得肯定,缺点也不少,需非常努力!

2012年7月23日

实习期间,每天准时上班,调整出好状态,认真观察,耐心主动接触服务对象和与之多聊天交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留下好印象、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后,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福利院的人、事、物、关系等整体情况,发现和了解福利院里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和成员内心的的真正需求,也是为后面的走访、发现问题、评估需求、策划活动方案、获得有用信息和有帮助的资源的奠定基础。 几位偏瘫中风的老年人的康复训练取得很大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作人员的长期的服务工作和汗水播撒取得的成果的肯定。老年人的意志力坚强和不怕苦累的精神让我们佩服。当然,在他们活动训练吃力疼痛、看到自己的速度比别人慢而失落时,我们社会工作者能不介意他们的生理缺陷和着装较不整齐卫生较不整洁的缺点,给予温暖的笑容、亲切的搀扶或推轮椅、耐心的帮助、主动接触和交流,热情的肯定和鼓励赞扬。这里运用了接纳、尊重、支持、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改变的、肯定和鼓励、沟通等相关专业原则和技巧。 下午的手工课开展得挺顺利的。但是,我们对参与人数不多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生理特点、不感兴趣、午觉时间等等。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活动类别。如,利用活动室的台球桌开展台球技巧教学活动、请老师来教丝网花制作教学培训、成立太极拳兴趣小组等等。这是评估服务对象不同需求,开展能有效满足其需求的服务的技巧运用。

2012年7月25日

上午九点到社会工作站办公室上班,卫生打扫,与大家见面主动热情打招呼。这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性格上要活泼大方热情,主动与服务对象交流谈话。 九点半开展养生筋络络操活动,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常规活动工作。因为通知老人们来做操,工作人

员让做操比较到位、有节奏感的王婆婆、付爷爷领操,有利于培养老年人的责任感。 十点开展老人康复训练,将需要特殊照顾的坐轮椅的老年人推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为这些老人服务,不仅是为他们康复训练的坚持,也是走进他们内心、发现服务对象存在的需求与问题等技巧方法的运用。 下午,为老人们开展读报读新闻活动。活动的效果评价,晓丽作为主持人,用四川话为大家讲述了主要内容后,大家畅所欲言,气氛还不错。但是,老人们都感觉这个活动比较枯燥,下周可能要把这个活动换成台球打法观摩和培训、红歌听唱、跳锅庄舞、丝网花制作教学。这是尊重服务对象需求和参加意愿的体现,也是符合提高服务对象参与兴趣和改善服务质量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与我们商讨下周大型活动的计划。向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学习,吸收他们的实际的实务技巧建议,有利于改善我们的方案和提高我们的计划书的可操作性。 协助工作人员将下个月过生的老人的名单罗列出来。积极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的体现。 实习生的周末安排。争取时间认真实习的表现。

2012年7月26日

今天院长给了我们一个独立策划社区活动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压力比较大。这次开展的是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比如,中风和偏瘫造成的行动不方便、视力听力的下降等等,所以我们在理论、模式、活动目标、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流程、物品预算、困难预计、评估等环节中,还是有几个感到比较有难度。这是对我们专业理论基础、工作技巧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一次考验

2012年7月27日

因为这两天的工作是为举办生日庆典同乐会准备,所以很多工作很繁琐很细小。但是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时也是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前的设计活动方案后的准备实施方案前的链接资源、整合资源、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技巧的程序步骤。 康复训练的开展,本不属于社工站的社工的职责。但是,为了鼓励院内老人坚持锻炼,和带动六号楼的护理员自觉负责推老人进行户外活动或康复活动,工作人员们商讨后坚持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开展康复活动。现在活动的发展情况挺好的,特别是老人的健康的恢复和因此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真的很让人欣慰。随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增加和不断地在对活动的改进,康复训练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造成了让六号楼的护理员依赖我们负责开展康复活动的局面。我们应想办法如何能让我们的“带动”转变成“自觉”,而不是依赖。

2012年7月28日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信息的时代,工作和资源更离不开网络。假如能让我们的社工站的办公室恢复方便的外网功能和打印,那么能节省我们跑上跑下借用电脑的时间、丰富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病痛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老年人因机体功能的退化,更是要承受更多的疾病和疼痛。那些行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或因病痛每天处以眉头紧锁、失落、悲观地生活老人,更需要社工的关心,社会的帮助。我们要多关心这些生病的老人的心理,而不是简单将其归类为健康问题,是卫生所护理科的工作。因为,生老病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和现实,那么,如何能让生理上病痛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发挥心理调节的功效,让老年人保持心情愉悦、心理健康是我们的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

2012年7月30日

实习的最后一天,虽然参与策划的活动还没有完成,但我必须得按照事先说好的十天实习期履行责任。上午与老人们告别,特意关照了那些身体残疾的老人,十天的相处,十天的陪伴让我很不舍。看的出来,老人们同样不舍,可能是经历过的离别多了,老人们并没有特别伤感,反而笑着叮嘱我好好学习,将来回去看望他们。说心里话,这十天 的紧张生活很累,也给我很大的压力,毕竟自己从来没有过实习经验。但这十天是我暑假收获最大的十天

了。我会为这次实习经历自豪的!祝愿福利院的老人们身体健康,快乐平安。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2010级社会工作二班王梅娜

第12篇:大学生在福利院的实习报告

三个月的实习,接触了很多人,有性格各异的老人,有兢兢业业的护理人员,在与爷爷奶奶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实习第二天,安徽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在xx召开,省里部分领导和社会工作人才来我们福利院参观,了解了一下我们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此次参观和推进会的召开给我的感触很深,由此可以发现我们社工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和熟知了,不仅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社会上一些机构也开始了解和尝试使用社会工作人才,这对我们专业的发展和我们自信心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了。

平日里,我们每天都会到每位老人的房间里跟他们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在跟爷爷奶奶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在福利院里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只是陪老人们聊聊天、谈谈心,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那些爷爷奶奶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虚心的像他们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在福利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也给我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实习之后我才知道这里面已经开始接收全护理的老人了,第一次走进全护的房间的时候我都有点害怕,看到那些几乎没有什么意识的老人躺在那里,有的在呻吟,有的在艰难的大喘气,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看着那些护理人员耐心的给每位老人换尿布,盖被子,跟他们聊天,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我却发现自己全然不知所措。那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做个护理人员是多么的伟大与不易.在这里工作的护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岁,而且有很多都是刚毕业、都还没有结婚,每天在院里照顾爷爷奶奶洗澡、大小便、喂饭等,从未听她们抱怨过,也未曾见过她们厌烦或是对老人不礼貌、不用心。

还有一次院里面突然要做一个表格,我深受打击。本以为自己的office系统操作掌握的还可以,做简单的EXCEL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结果当我动手开始做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些基本操作我都掌握的那么不熟练,甚至连自动换行都搞不清楚该怎么用,合并单元格都找了半天才知道怎么操作。真就应了那么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上计算机课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聊天,现在用得着那些知识和技能了,就乱了手脚,如果不是李莹姐过来帮忙,我想我这个堂堂的安师大本科生就把这大学生的脸面给丢尽了……

经过此事,我明白一个道理,平日里学习知识和技能,一定要认真、用心,切不可毛毛躁躁,也不可以过于贪玩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任务。

在福利院实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冯老师和唐老师两位奶奶,从她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们都很乐观、很热情.她们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是自己要求去福利院的,她们觉得在这里生活很自在,用自己的退休金养活着自己,每天都很充实,也不会给子女增添什么负担,这样她们很满足。每次看到两位奶奶,跟她们聊天,我就总是在想,她们的晚年生活真是幸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且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福利院或许只能给她们提供住所和服务,能够活多久我们无法决定和控制,但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停地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这就是最让人羡慕的。

再看看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在得过且过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不停地想办法延伸自己的生命长度,也有很多人用抽烟、酗酒、熬夜等方式不停的降低着自己的生命质量,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活明白呢?到底我们是要选择生命长度,还是生命的宽度呢?还是什么都想要,还是什么都不在乎?这是个问题。

总之一句话,我们在校园里、课堂上学到的那些简单理论知识对我们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虚心、认真、努力。

第13篇:大学生在福利院的实习报告

三个月的实习,接触了很多人,有性格各异的老人,有兢兢业业的护理人员,在与爷爷奶奶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实习第二天,安徽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在xx召开,省里部分领导和社会工作人才来我们福利院参观,了解了一下我们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此次参观和推进会的召开给我的感触很深,由此可以发现我们社工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和熟知了,不仅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社会上一些机构也开始了解和尝试使用社会工作人才,这对我们专业的发展和我们自信心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了。

平日里,我们每天都会到每位老人的房间里跟他们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在跟爷爷奶奶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在福利院里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只是陪老人们聊聊天、谈谈心,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那些爷爷奶奶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虚心的像他们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在福利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也给我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实习之后我才知道这里面已经开始接收全护理的老人了,第一次走进全护的房间的时候我都有点害怕,看到那些几乎没有什么意识的老人躺在那里,有的在呻吟,有的在艰难的大喘气,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看着那些护理人员耐心的给每位老人换尿布,盖被子,跟他们聊天,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我却发现自己全然不知所措。那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做个护理人员是多么的伟大与不易.在这里工作的护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岁,而且有很多都是刚毕业、都还没有结婚,每天在院里照顾爷爷奶奶洗澡、大小便、喂饭等,从未听她们抱怨过,也未曾见过她们厌烦或是对老人不礼貌、不用心。

还有一次院里面突然要做一个表格,我深受打击。本以为自己的office系统操作掌握的还可以,做简单的excel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结果当我动手开始做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些基本操作我都掌握的那么不熟练,甚至连自动换行都搞不清楚该怎么用,合并单元格都找了半天才知道怎么操作。真就应了那么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上计算机课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聊天,现在用得着那些知识和技能了,就乱了手脚,如果不是李莹姐过来帮忙,我想我这个堂堂的安师大本科生就把这大学生的脸面给丢尽了……

经过此事,我明白一个道理,平日里学习知识和技能,一定要认真、用心,切不可毛毛躁躁,也不可以过于贪玩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任务。

在福利院实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冯老师和唐老师两位奶奶,从她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们都很乐观、很热情.她们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是自己要求去福利院的,她们觉得在这里生活很自在,用自己的退休金养活着自己,每天都很充实,也不会给子女增添什么负担,这样她们很满足。每次看到两位奶奶,跟她们聊天,我就总是在想,她们的晚年生活真是幸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且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福利院或许只能给她们提供住所和服务,能够活多久我们无法决定和控制,但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停地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这就是最让人羡慕的。

第14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是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式。下面的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是由

今年寒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寒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寒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以下是我的个人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

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福利院2001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习内容与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但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城市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2.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我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半,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3.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啊。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三:实习体会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习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我们的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能够这样下去了,即使是残疾儿童,也是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生活下去。我已经是这样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进步。这次实习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记住这一次实习,在我毕业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的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是由

第15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我自己写的

2007年2月1日至2月9日(除2月3日),我与张同学以及其他三位同学(非社工专业)在旌阳区街道社会福利院做了为期八天的志愿服务。

福利院简要情况:旌阳区街道福利院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又紧邻环境优美的绵远河,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都较好。该福利院是前几年刚扩建,但在我们看来它较为简陋,地面潮湿,墙上的墙灰脱落不少,铝合金窗户的纱窗已破损不堪,许多老化的电线没有被更换等等。但设施还较齐全,配有电视、录音机、洗衣机等。

该院院长姓赖,她是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负责福利院外面的事务,如申请拨款、参加会议等等。副院长姓王,则是一位中年妇女,主要负责院内的事务,如送生病老人看病。该院刘会计,较年轻,她是院长的女儿,负责财务。福利院的饮食主要由一个姓胡的年轻人和一个姓任的中年妇女负责。还有一个姓蒋的全日制的护工和三个洗衣的女工。

在该福利院生活的主要是老人,全院有老人大约四十余人,岁数都很高,一般每人每月所缴费用平均约为500元,五保户老人的费用则由国家补贴。

部分老人的资料:刘爷爷,德阳街区人,80多岁,当过兵,四川建筑公司退休,头脑较为清醒灵敏,话语不多,右肢瘫痪,来此二年。

易爷爷,罗江县人,88岁,在罗江中学当过炊事员。其女现在罗江中学工作,其儿在一家机械厂工作。他自己的房屋已经变卖,所得钱款都分给了他的子女。文化知识较低,性格开朗,对生活积极乐观,但是因患白内障,视力差。来此一年。

李爷爷,市街区人,80多岁,他的孙女现在川大读博,他的文化知识较高,而且他现在视力依然很好,平时爱阅读报刊杂志。

唐爷爷,市街区人,87岁,看似乐观。他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头脑时而清醒,时而昏聩。来此一年。

刘婆婆,83岁,五保户,领取国家保障金(现在福利院代领,每月给老人30元零用),态度积极乐观,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体健朗。来此六年。

张婆婆,78岁,医院职工退休。身世坎坷,孤寡老人,哥哥和侄儿远在美国,性格执拗,态度相当消极,常常说要早死早了事之类话,骨折未愈,行动极不方便。

实践目的:因为我们的专业是社会工作,所以我们希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地实践

一、二个专业方法(尽管我们都还没学专业课),来增加我们的经验,更多地了解福利院中老人们的实际情况。实践计划及过程:我们每天调整计划,每天写下日志,以求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前一天我们便联系福利院,刚到那里时,是王副院长和任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们让我们到二楼去作志愿服务,当我们走上二楼时,三个老人坐在灰色的旧沙发上,正看着电视剧《西游记》,在我们简单自我介绍后,其中一位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你们爱戴我们,我们也一样爱戴你们。”她朴实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天的计划是通过交谈与多个老人们认识。实践第一天早上8:30,我与张春露便骑车到福利院,当我们上楼后发现许多老人也早起了,上午依计划而行,在倾听与交流中我们认识很多老人。下午,我们增加了一位同学董媛婕,在与老人互动中,她和老人先后唱歌,使得老人们的心情非常愉悦。 第二天的计划是由对二楼的老人大体交流了解,到逐步确定重点对象。对生活态度消极的老人进行耐心地交流和开导。早上我们到达时,看见老人们正亦步亦趋地下楼来。原来当天上午当地的派出所等机构派来了慰问团。我们刚把几位老者扶下楼梯,让老人围坐在一楼大厅,与老人们短暂地叙了些话。门口忽然一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我们便很快离开了。下午,我们来时大部分老人还在午睡,在刘婆婆的室内却有数位老者聊天,我们也加入其中。随后我陪护着刘爷爷,张春露陪护着李婆婆下楼到河边晒太阳。其实,也有很多老人闲坐在绵远河河边享受着这暖冬的阳光。

第三、四天的原本计划利用2月3日寻找

一、二个老年人工作方法加以运用,可惜没能找到。所以工作主要还是与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两天的工作中也有新事务,像张婆婆与我们交谈后心情似乎有所改善,让我帮她买了两封国际信封和填写寄往美国的英文地址。唐爷爷让我帮他捎口信给他的家人,尽管我们前去河东反复询问路人和寻找他所言的标志,我们却未能找到他亲戚家。

第五、六天我们与老人几乎无话题,但新成员肖宵却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活力,他带头为老人做起了卫生,搽窗、抹灰、扫地、拖地。除了陪老人聊天,这两天新事也不少,如给李婆婆包咸蛋,给唐爷爷钉纽扣。第五天下午因为市消防队慰问福利院老人,我们又早早离开了。

第七天我们依然和老人聊天,我们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何倩,而且我们很高兴地看见有四位中学生也来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们,她们的到来不仅让老人心情快乐,而且也让我们这些青年感到“后生可畏”。

第八天是我们活动的最后一天,肖宵也来了,他的生活经验较丰富,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而且聊得非常欢畅,老人们对其赞不绝口。最后我们和老人们依依惜别。

感想:与老人交谈是一种阅读,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他们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书,同样是丰富的经验,却是不一样的经历。尽管老人的话常常是支离片语、罗嗦重复,甚至是语不达意,但如果你耐心地倾听,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会是一次巨大的收获旅程。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老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医疗费用和药品质量。尤其是一些补钙的药品,老人深有体会,以前此类的药品价廉物美,而现在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药效下降,老人们用后不见效,于是有老人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市场改革、私营药厂代替了国营药厂,甚至于某些老人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可见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还难以适应时代变革。不过,这也说明目前国家应加强药品的准入和质量监管,让老百姓不仅吃得起药,而且吃药更要有效。 该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矛盾,部分工作人员会对老人恶语相加、背后漫骂,表面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人手少、任务重,老人又常常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事情不断,比如老人失禁,工作人员不理解认为是老人与其作对故意所为。又比如老人身体疼痛不做下楼端饭等事,工作人员便认为是老人懒惰,老人很想自己动手却实在是有心无力。其实,除了双方缺乏交流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如全日护工蒋叔叔,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轻的炊事员“小胡”也有意要离开福利院。我想长期存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势必让老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和谐的关系也会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耐心和热情。

仅仅在我们作实践的八天里,我们所见到的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心很多,他们送来了营养品,也送来了关怀和温暖。在目前,老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已经令他们满意,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正如2月2日慰问团请来了鼓乐队,刘婆婆高兴地说道,“我们老人更喜欢你们带来的热闹”。我们惊喜地看到,中学生已主动走进福利院来关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很多同学和亲人愿意加入我们,因此希望社区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方便志愿者提供服务。作志愿服务者,虽然短暂,但我们的绵薄之力星火之暖依然让老人倍感温暖。

唐爷爷常常要求家里人来看望他,是老人长期孤独的结果,该福利院的老人,虽然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但相互交流却很少,因此许多老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所以老人应当主动地寻找自己的快乐,主动与朋友、他人沟通,克服自己的孤独感,这样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也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如果按照法律规定55岁是妇女的退休年龄,那么赖院长理应退休了八年。然而老年人工作的困难和在外申请拨款参加活动的奔波辛苦,没有让她退缩,她仍然在这福利院工作,依旧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她让我看到了老年人不仅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诚然,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00demonseven |采纳率46%我有更好的答案,继续回答相关知识谁给我一篇在 福利院或养老院的 暑期社会实践的报...1个回答老师要我们填 食品与日用品安全问题调查 的实践活...1个回答关于在福利院社会实践的作文1个回答中学生可以在济宁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实践吗,有什么要...1个回答我想要一篇五百字儿童福利院社会实践活动作文1个回答更多关于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的相关知识?

第16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2011-04-19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去了孤儿院帮忙整份报告1000-2000左右就行我自己写的2007年2月1日至2月9日(除2月3日),我与张同学和其他三位同学(非社工专业)在旌阳区街道社会福利院做了为期八天的志愿服务,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福利院简要情况:旌阳区街道福利院位于市中心富贵地带,又靠邻环境优美的绵远河,地舆位置和周边环境都较好。该福利院是前几年刚扩建,但在咱们看来它较为简陋,地面潮湿,墙上的墙灰脱落不少,铝合金窗户的纱窗已破损不堪,许多老化的电线没有被更换等等。但举措措施还较齐全,配有电视、灌音机、洗衣机等。该院院长姓赖,她是一名六十五岁的老人,负责福利院外面的事件,如申请拨款、参加会议等等。副院长姓王,则是一名中年妇女,主要负责院内的事件,如送生病老人看病。该院刘会计,较年轻,她是院长的女儿,负责财务。福利院的饮食主要由一个姓胡的年轻人和一个姓任的中年妇女负责。另有一个姓蒋的全日制的护工和三个洗衣的女工。在该福利院生活的主要是老人,全院有老人大约四十余人,岁数都很高,一般人人每一月所缴用度平均约为500元,五保户老人的用度则由国家补贴。部分老人的资料:刘爷爷,德阳街区人,80多岁,当过兵,四川建筑公司退休,头脑较为清醒活络,话语不多,右肢瘫痪,来此二年。易爷爷,罗江县人,88岁,在罗江中学当过炊事员。其女此刻罗江中学工作,其儿在一家机械厂工作。他自己的房屋已经变卖,所得钱款都分给了他的子女。文化知识较低,性格开朗,对生活踊跃乐观,但是因患白内障,视力差。来此一年。李爷爷,市街区人,80多岁,他的孙女儿此刻川大读博,他的文化知识较高,而且他此刻视力依然很好,日常平凡爱阅读报刊杂志。唐爷爷,市街区人,87岁,看似乐观。他患有轻细老年痴呆症,头脑时而清醒,时而昏聩。来此一年。刘婆婆,83岁,五保户,领取国家保障金(此刻福利院代领,每一月给老人30元零用),立场踊跃乐观,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体健朗。来此六年。张婆婆,78岁,医院职工退休。身世坎坷,孤寡老人,哥哥和侄儿远在美国,性格执拗,立场相当消极,常常说要早死早了事之类话,骨折未愈,步履极不方便。实践目的:由于咱们的专业是社会工作,所以咱们希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锻炼咱们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地实践

一、二个专业方法(尽管咱们都还没学专业课),来增加咱们的经验,更多地了解福利院中老人们的实况。实践计划及过程:咱们天天调解计划,天天写下日记,以求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前一天咱们便联系福利院,刚到那里时,是王副院长和任阿姨热忱地接待了咱们,她们让咱们到二楼去作志愿服务,当咱们走上二楼时,三个老人坐在灰色的旧sofa上,正看着电视剧《西游记》,在咱们简单自我介绍后,其中一名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你们爱戴咱们,咱们也同样爱戴你们,社会实践报告《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她朴实的话令我念念不忘。熬头天的计划是通过交谈与多个老人们熟悉。实践熬头天早上8:30,我与张春露便骑车到福利院,当咱们上楼后发现许多老人也早起了,上午依计划而行,在倾听与交流中咱们熟悉很多老人。下午,咱们增加了一名同学董媛婕,在与老人相互作用中,她和老人先后唱歌,使得老人们的心情非常愉悦。第二天的计划是由对二楼的老人大体交流了解,到逐步确定重点对象。对生活立场消极的老人进行耐烦地交流和开导。早上咱们到达时,看见老人们正亦步亦趋地下楼来。原来当天上午当地的派出所等机构派来了慰劳团。咱们刚把几位老者扶下楼梯,让老人围坐在一楼大厅,与老人们短暂地叙了些话。门口忽然一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咱们便很快离开了。下午,咱们来时大部分老人还在午睡,在刘婆婆的室内却有数位老者聊天,咱们也加入其中。随后我陪护着刘爷爷,张春露陪护着李婆婆下楼到河边晒日头。其实,也有很多老人闲坐在绵远河河边享受着这暖冬的阳光。第

三、四天的原本计划利用2月3日寻找

一、二个老年人工作方法加以运用,可惜没能找到。所以工作主要照旧与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两天的工作中也有新事件,像张婆婆与咱们交谈后心情似乎有所改善,让我帮她买了两封国际信封和填写寄往美国的英文地址。唐爷爷让我帮他捎口信给他的家人,尽管咱们前去河东反复询问路人和寻找他所言的标志,咱们却未能找到他亲戚家。第

5、六天咱们与老人几乎无话题,但新成员肖宵却为咱们的活动加多了活力,他带头为老人做起了卫生,搽窗、抹灰、扫地、拖地。除了陪老人聊天,这两天新事也不少,如给李婆婆包咸蛋,给唐爷爷钉纽扣。第五天下午由于市消防队慰劳福利院老人,咱们又早早离开了。第七天咱们依然和老人聊天,咱们又加多了一名新成员何倩,而且咱们很高兴地看见有四位中学生也降临福利院看望老人们,她们的到来不仅让老人心情欢愉,而且也让咱们这些青年感到\"后生可畏\"。第八天是咱们活动的最后一天,肖宵也来了,他的生活经验较丰富,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而且聊得非常欢畅,老人们对其赞不绝口。最后咱们和老人们依依惜别。感想:与老人交谈是一种阅读,从他们的话语中咱们可以阅读到他们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书,同样是丰富的经验,倒是不同样的经历。尽管老人的话常常是支离片语、罗嗦重复,甚至是语不达意,但若你耐烦地倾听,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会是一次巨大的收获旅程。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咱们发现老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医疗用度和药品质量。尤其是一些补钙的药品,老人深有体会,之前此类的药品价廉物美,而此刻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药效下降,老人们用后不见效,于是有老人把这类情况归咎于市场鼎新、私营药厂取代了国营药厂,甚至于某些老人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可见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还难以适应时代厘革。不过,这也说明今朝国家应增强药品的准入和质量监管,让老百姓不仅吃得起药,而且吃药更要有效。该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矛盾,部分工作人员会对老人恶语相加、背后漫骂,表面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人手少、任务重,老人又常常由于身体康健问题,事情不断,比如老人失禁,工作人员不睬解以为是老人与其作对故意所为。又比如老人身体疼痛不做下楼端饭等事,工作人员便以为是老人懒惰,老人很想自己动手却实在是有心无力。其实,除了双方缺少交流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如全日护工蒋叔叔,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轻的炊事员\"小胡\"也有意要离开福利院。我想持久存在这类不调和的关系势必让老人处于严重焦炙之中,不调和的关系也会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耐烦和热忱。仅仅在咱们作实践的八天里,咱们所见到的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心很多,他们送来了营养品,也送来了关怀和和煦。在今朝,老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已经令他们对劲,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正如2月2日慰劳团请来了鼓乐队,刘婆婆高兴地说道,\"咱们老人更喜欢你们带来的热闹\"。咱们惊喜地看到,中学生已主动走进福利院来关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很多同学和亲人愿意加入咱们,因此希望社区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方便志愿者提供服务。作志愿服务者,虽然短暂,但咱们的绵薄之力星火之暖依然让老人倍感和煦。唐爷爷常常要求家里人来看望他,是老人持久孤独的成果,该福利院的老人,虽然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但彼此交流却很少,因此许多老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所以老人应当主动地寻找自己的欢愉,主动与伴侣、他人沟通,克服自己的孤独感,这样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也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如果按照法律划定55岁是妇女的退休年龄,那么赖院长理应退休了八年。然而老年人工作的困难和在外申请拨款参加活动的奔忙辛苦,没有让她退缩,她仍然在这福利院工作,依旧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她让我看到了老年人不仅不是社会的承担,而是咱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诚然,只是近黄昏,落日无限好。历史上的今天:什么牌子的保暖内衣好?爱帝保暖内衣怎么样?2011-04-19天津现在有什么好玩的2011-04-19

第17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2012年6月8日-2012年6月21日

实践地点:xx儿童社会福利院

一、

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

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

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

实践单位介绍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2.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3.

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还是很熟悉的。

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践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第18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暑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以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媒体对社会福利院孩子的生活状况的报道,可以说,每次我看到的报道都是某某单位对某某福利院献爱心,为孩子们带去了糖果,零食和他们喜欢的玩具,并同时捐款多少元。是的,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社会对他们经济上的资助,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已经被他们的父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遗弃,这莫过于人生的一大灾难。而他们,绝对不能被我们的社会所遗弃。

8月20号,我们小组一行10人来到浦口的南京市社会福利院。来到了那里,我们都大吃一惊。这里的孩子都不是正常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有先天性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因患残疾而行动不便,但他们依然用坚强撑起活着本应挺起的脊梁;有的孩子说话支支吾吾,口齿不清,但我们分明可以听到他们渴望与人沟通交流的声音;有的孩子虽然智力有障碍,但他们却用力在纸上写下遒劲的大字或者用手中五彩的画笔勾勒出内心的美好世界,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不去的真实写照。即使有的孩子年龄还没有十岁,但他们已经学会了自立与自强;即使这些孩子非亲非故,但不幸的命运将他们会聚在一起,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团结友爱;即使他们和同龄的孩子相比缺少富足的物质条件,但他们丝毫不埋怨上天的不公,虽然他们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无情的父母所抛弃,但从他们清澈的大眼睛还是可以看到与生俱来的单纯和可爱。

刚和这些孩子接触的时候,孩子们都用怯生生的目光看着我们,我暗想这些孩子真的是太缺少爱了。虽然他们在福利院衣食无忧,但他们却没有很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与人交流的机会。我们的小组成员拿出事先买的糖果和零食,孩子们都露出欣喜的眼神,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带来的东西,但他们却不敢上来拿,直到我的同学们吧糖果和零食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接下来,孩子们为我们合唱了一首《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痛苦的人生谁知道,七个铜板就卖两份报。”稚气的童声唱着辛酸的歌曲,让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有着想哭的冲动。然后在福利院老师的电子琴的伴奏下,孩子们又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正在认真的唱着歌,其中有一个孩子十分稚气对我们的一个女同学说:“阿姨,我想妈妈了!”真的是没有实现想到,这个孩子一呼百应,不一会所有的孩子都哭闹着要妈妈。我们的小组成员都哄着,安慰着孩子说:“你们妈妈过一段时间就会来看你们的。”我们害怕伤害这些孩子的心灵,因为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是天使,确实有点忧伤的天使。过了一阵儿,孩子们在零食的“攻击”下渐渐停止了哭泣,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想被他们的父母抛弃无疑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巨大的伤口,但伤口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他们会走出这一个人生本不应该出现的黑暗,但是这个黑暗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以后,他们也会和我么一样长大,经历青春期的烦恼等等,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打击,然而他们拥有坚韧不拔,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定会越过每一道坎,追求自己的幸福。

后来,我们和孩子们做起了游戏。我们先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和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我们又玩跳长绳的游戏,孩子们跳的可欢了。特别是一个小女孩,胖乎乎的,协调性却超好,跳长绳的时候还能翻跟头,简直是精彩之极。这是个有着先天性智障的孩子,福利院的老师说过一段时间她就要代表中国参加一个国际上的残疾人交流会呢!谁说智障的孩子天生就需要人们的照顾,他们同样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价值,为我们的国家增添荣耀。 我们与孩子们交流的的时候,孩子们有时也会出现不耐烦,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发呆,露出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的想,他们也是有心事的呀!有一天,一个小男孩突然问我:“哥哥,人再怎么样才能不死?人可不可以不死?”我怔住了,那么小的孩子,居然在考虑这种深奥而没有答案的问题。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人一旦考虑生与死的问题,他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生命的思考篇二:大学生儿童社会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儿童社会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2011年6月8日-2011年6月21日 实践地点:xx儿童社会福利院

一、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单位介绍

xx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2.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3.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篇三:社会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永康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2013年7月18日---2013年8月1日 实践地点:永康市社会福利院

一、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2.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单位介绍

永康市社会福利院主要经营:"三无"对象托养,自费老人寄养等产品。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半个多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在福利院里我接触的有各类人,福利院了的老人,孤儿,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去的第一天,我买了新鲜的葡萄和香蕉送给老人吃,但是有一点我欠考虑了,有些老人患有糖尿病,不能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我就把水果拿给那些孩子了。从这点小事中,我明白了做事真的要全方面考虑,要为对方切实考虑。

考虑到那些老人在福利院里很孤单,我就每天上午陪老人们聊聊天,剪剪指甲,我讲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事,而那些老人们说说他们那个年代的艰辛。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老人讲了他和他的老伴从相知相识,相爱,但最终他的老伴因病去世离他而去。他们间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感人,我的眼不禁模糊了。在和老人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让我懂得了很多,我学习了很多。

而每天下午我是在陪伴孩子们度过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在他们空余的时间里我和他们玩玩游戏,听听歌,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虽然孩子们有时很顽皮,常常捣乱,但每每想到他们自小无父无母,却能如此坚强的走下去,也就有耐心和他们相处下去了。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我也一直遵从。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每次见到我,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姐姐”,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

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福利院里的人都说我这个姑娘心底真好,不怕脏不怕累。但是我最佩服的是那位医务室里的医生,当我知道她同时是副院长时,我很心里对他很不屑,心想这肯定又是靠父母的关系才坐到副院长这个位置的。但是经过经过几天她的带领和相处,我才发现我错了。她是个孤儿,从小在这个福利院长大,当她在本市的卫校完成学业后,她就立马回到福利院工作,回报福利院。我想像她这样才是真真的回报社会。当然,回到福利院工作的人也很多,他们都觉得自己生活成长的机会是福利院和社会给他们的,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回报福利院和社会。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月1日,是我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今天院长同意让一些行动还较方便的老人和年龄较大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们坐在讲笑话、玩游戏......天真的笑声弥漫整个福利院。我真希望他们能永远像现在一样快乐,真希望微笑能永远驻留在他们心间。下午就要离开了,心中很不舍,在这十几天的相处里,不管是和老人,孩子还是工作人员,我们都建立了友好的感情。 短短的暑期社会实践就这样结束了,从中我仅收获了快乐,也锻炼了能力。传扬社会关爱精神,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我用自己的努力为这次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我们应关注孤残儿童,关心社会福利事业。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关爱弱势群体。

第19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导语:社会实践是踏入社会,融入社会,亲近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大学生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有用渠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参阅。第1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以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媒体对社会福利院孩子的生活状况的报道,可以说,每次我看到的报道都是某某单位对某某福利院献爱心,为孩子们带去了糖果,零食和他们喜欢的玩具,并同时捐款多少元。是的,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社会对他们经济上的资助,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已经被他们的父母因为这样社会实践或那样的原因遗弃,这莫过于人生的一大灾难。而他们,绝对不能被我们的社会所遗弃。

8月20号,我们小组一行10人来到浦口的南京市社会福利院。来到了那里,我们都大吃一惊。这里的孩子都不是正常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有先天性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因患残疾而行动不便,但他们依然用坚强撑起活着本应挺起的脊梁;有的孩子说话支支吾吾,口齿不清,但我们分明可以听到他们渴望与人沟通交流的声音;有的孩子虽然智力有障碍,但他们却用力在纸上写下遒劲的大字或者用手中五彩的画笔勾勒出内心的美好世界,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不去的真实写照。即使有的孩子年龄还没有十岁,但他们已经学会了自立与自强;即使这些孩子非亲非故,但不幸的命运将他们会聚在一起,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团结友爱;即使他们和同龄的孩子相比缺少富足的物质条件,但他们丝毫不埋怨上天的不公,虽然他们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无情的父母所抛弃,但从他们清澈的大眼睛还是可以看到与生俱来的单纯和可爱。

刚和这些孩子接触的时候,孩子们都用怯生生的目光看着我们,我暗想这些孩子真的是太缺少爱了。虽然他们在福利院衣食无忧,但他们却没有很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与人交流的机会。我们的小组成员拿出事先买的糖果和零食,孩子们都露出欣喜的眼神,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带来的东西,但他们却不敢上来拿,直到我的同学们吧糖果和零食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接下来,孩子们为我们合唱了一首《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痛苦的人生谁知道,七个铜板就卖两份报。”稚气的童声唱着辛酸的歌曲,让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有着想哭的冲动。然后在福利院老师的电子琴的伴奏下,孩子们又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正在认真的唱着歌,其中有一个孩子十分稚气对我们的一个女同学说:“阿姨,我想妈妈了!”真的是没有实现想到,这个孩子一呼百应,不一会所有的孩子都哭闹着要妈妈。我们的小组成员都哄着,安慰着孩子说:“你们妈妈过一段时间就会来看你们的。”我们害怕伤害这些孩子的心灵,因为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是天使,确实有点忧伤的天使。过了一阵儿,孩子们在零食的“攻击”下渐渐停止了哭泣,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想被他们的父母抛弃无疑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巨大的伤口,但伤口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他们会走出这一个人生本不应该出现的黑暗,但是这个黑暗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以后,他们也会和我么一样长大,经历青春期的烦恼等等,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打击,然而他们拥有坚韧不拔,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定会越过每一道坎,追求自己的幸福。

后来,我们和孩子们做起了游戏。我们先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和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我们又玩跳长绳的游戏,孩子们跳的可欢了。特别是一个小女孩,胖乎乎的,协调性却超好,跳长绳的时候还能翻跟头,简直是精彩之极。这是个有着先天性智障的孩子,福利院的老师说过一段时间她就要代表中国参加一个国际上的残疾人交流会呢!谁说智障的孩子天生就需要人们的照顾,他们同样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价值,为我们的国家增添荣耀。

我们与孩子们交流的的时候,孩子们有时也会出现不耐烦,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发呆,露出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的想,他们也是有心事的呀!有一天,一个小男孩突然问我:“哥哥,人再怎么样才能不死?人可不可以不死?”我怔住了,那么小的孩子,居然在考虑这种深奥而没有答案的问题。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人一旦考虑生与死的问题,他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生命的思考。

第2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对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制定了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期能从其中获得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并从中汲取社会的思考,促进自身的思想进步。

本次南山福利院之行的目的:一是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二是通过走入社会,使我们大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社会经验;三是培养我们的爱心、热心和善心。

我们小组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到往返联系福利院负责人,我们付出了很多,经过不怕麻烦的重复再重复,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活动计划,熟悉了路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小组参加该活动的17名同学在深大北门地铁站集合完毕。我们满怀激动地前往南山福利院进行公益劳动。

进入南山福利院,在领导阿姨的安排下,有的同学对墙壁、院落、窗户等进行了认真、彻底地打扫;有的同学与老人们亲切、热情地聊天,给老人们送上一份温馨和幸福;还有的同学搀扶老人下床走路个个都很认真的学着、干着。一些老人对我们赞不绝口。夸赞我们深圳大学的学生真不错!听到这样的称赞,虽然辛苦,但是我们感到无比光荣。

下午五点左右,活动结束了,我们和老人们一一道别,有的老人说:你们还要再来呀!我当时就被这句话感动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真的很高兴;作为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真的很欣慰。

我从中学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关心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老年人历经风吹雨打,千辛万苦地培养出下一代,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关心照顾他们。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和他们拉拉家常,倾听他们的诉说,他们会感到很高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我们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对此,我们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其次,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益的无偿的劳动,是不计报酬、不谋私利,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对于培养我们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自觉自愿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以及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等思想品德,都有重要的作用。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人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做什么事都讲钱,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浮夸虚荣等等丑陋现象,对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理想信仰上的迷茫和思想行为上的严重腐蚀。

此次南山福利院义务劳动作为一次公益劳动,我们毫不嫌脏,踏实、认真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并且没有发生打闹情况。这体现了我们尊重公益劳动、热爱公益劳动的态度,体现了我们作为深圳大学的学生的良好素质。

第三,我们17名同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从中体会到了集体力量无穷,个人力量微小。试想,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墙壁都擦得一尘不染,把楼道的垃圾全部清扫,把每间屋子的地都擦得干干净净然而我们17名同学通过团结合作就做到了,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我们大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单位中的每个成员,若想把工作做好,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设法尽快融入一个团队,了解并熟悉这个团队的文化和规章制度,接受并认同这个团队的价值观念,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从现在起,我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树立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懂得通过团队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工作上作出最优秀的成绩,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我体会到了社会实践对于个人的无尽帮助。“纸上得来终觉浅”社会实践让我们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统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发挥出了它的价值,完成了知识的真正使命,我们才能修补自身知识的欠缺!责任和使命不仅使我们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我们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后,总结这次南山福利院公益劳动的社会实践,我觉得,虽然它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匪浅的社会实践。虽然我们创造的社会效益难以用用金钱来衡量,但其对我们的影响和锻炼是难以计数的。可以说,社会实践是艰苦的,但收获又是巨大的。它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因为它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深入社会了解生活。

第20篇: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导语:福利院是需要我们关爱呵护的一个地方,很多人社会实践期间也会选择去那里送温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

这个大学暑假,本着想要让生活更加充实,体验更多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加入了由xx组织的“xx社区儿童福利院慰问活动”,按照队里的一些建议我准备了一些可能会用得上的东西,并且准备了一些小小的礼物,想要在到时候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一、福利院之行的期待

在经过充分的筹划准备以后,我们这个小队就出发了,xx福利院距离我们所住的地方有一些远,但是这一点距离挡不住我们大家伙心中的热情。在车上我们就热烈的讨论起了xx儿童福利院的事情,有些去过那里的阿姨给我们这些没有去过的人介绍那里的情况,并向我们夸赞那里孩子的听话懂事和惹人心疼,让我们这些没去过的还没有到目的地呢,就已经心生柔软,恨不得马上就飞过去抱着可爱的孩子们,将我们准备的礼物送给他们,而我的心中也对于儿童福利院之行则更加期待了起来。

二、福利院之行的实践

在期待之中,我们的车很快就到了福利院,一下车,入眼的就是一个如同学校一样的建筑群,虽然占地面积并没有很大,但是看上去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破旧。我们一行人在门卫那里完成了访问人员的登记以后,就有人出来负责接待引领我们。

在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孩子们,这让我觉得奇怪。负责人跟我们解释说孩子们正在上课,现在要先带我们去了解一下情况,在交谈中,负责人请求我们不要歧视或者抱有一些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些孩子们,因为在福利院中的孩子除了孤儿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先天性缺陷的孩子,并且福利院中的孩子们虽然都是善良的好孩子,但其实心理都有一些敏感,在有些时候言行要多注意些。

在会议室里我们谈了好一会,确定好了任务以后我们才见到了孩子们,确实如同之前的那个阿姨所说,是很可爱的孩子。他们对我们的到来都感到非常的高兴,也很热情,那种见到新鲜事物的好奇目光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看学校新来的老师时的样子。

因为我是大学生,所以我被分配到给孩子们讲一些故事和课程,幸好早就有安排,我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包括一些手工制作的教具。

我所面对的孩子们都是一些偏小的孩子们,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跟他们讲了一些趣味的故事,科普了一些小知识后,课堂上基本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乐园和提问场。福利院中的孩子们虽然有些缺陷,并且也都有着可怜的身世,但我并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出自卑自怜的神情,他们也都非常的好奇和热情,会跟我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我回答得上来,有些问题甚至连我都被难住了,只能在心里感叹不愧是脑子里始终有着奇思妙想的孩子。

我们在福利院中并没有待太久,在与孩子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将手中的礼物都送出去以后,我们在天色暗下来以后就要离开了,在离开时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和挽留,我们很多人都笑着挥手说下次再来。

其中我是挥手幅度最大,喊得也是最大声的人。

三、福利院之行的感想

虽然这次的社会实践并没有持续很久,但是我真切的认识到了儿童福利院的生活,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其实并不特殊,福利院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凄凉和孤寂。他们只是一群离群的小鸟,日后一样也能成为南飞的大雁,不过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些大人去多多的关注,多多的关心他们。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

一、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单位介绍

xx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2、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3、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

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十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践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

xx年xx月xx日我和我的几个伙伴在家乡的福利院进行了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福利院的老师们向我们介绍着福利院和孩子们的概况,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关爱孤儿时的注意事项。因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弃婴,所以我们在与他们互动时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别地体贴。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福利院,并与小朋友进行了互动。

当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兴奋起来,喊着“爸爸”、“妈妈”、“抱抱”等简单的词语,我们也很快进入角色,与小朋友们互动。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零食拿给小朋友吃,陪他们一起看电视、搭积木,抱着他们在教室里逛逛。小朋友们不奢望我们有什么特长会表演什么节目,他们只想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静静地看着我们。我们跟他们一起合影时,他们会摆出pose,竖起两个手指,喊“yeah!”。他们会把照相机抢过去,从相机里面看看自己的模样。他们会把“妈妈”的头绳拉下来,亲自给“妈妈”扎辫子。上午10点,准时开饭了,年龄稍大一点的小朋友坐在方桌边,自己吃饭,我们就一对一喂年龄小一点的小朋友吃饭。他们一个比一个乖,会互相督促“坐好,吃饭”,一口接一口,不一会儿一大碗盖浇饭就已经吃完,一粒米饭也不会浪费。饭后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时间,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床位,会自己脱下外裤穿好睡裤,会把袜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们向老师们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和春节的心情,老师们说:“他们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反而会感到快乐,因为福利院对他们来说就像家一样。”

下午我们和孩子们玩起了小学或幼儿园才玩起的游戏,他们都很开心。傍晚我们要走的时候,福利院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出来送我们,和我们说“再见。”

回家后,我认为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会上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关心和照顾,还有些好心人领养他们,他们又是幸运的。我们同学中有一些已经为人父母,有些结婚了还未育有孩子,有些还是未婚,状态不同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触。为人父母的同学们觉得他们是那么听话那么可爱;结婚还未育的同学们觉得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是要优生优育,要勇于承担父母的责任。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留在老师们和同学们心中的回忆不会消失,同学们也觉得关爱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今后可以经常开展。

福利院实习报告
《福利院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