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民国底气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24 08:33:2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民国的底气 读后感[材料]

《民国的底气》读后感

民国的个个学术大家,性格或低调,或张扬,但无一不是没有本事之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前进的呢?我认为是坚持与不羁。

就拿《民国的底气》这本书书中第一个写的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来说吧!辜鸿铭先生出生于南太平洋马来西亚半岛西北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园主把他收为义子,后把他带到先进的欧洲学习,成为了一个精通西方文化的学者,那么是什么驱使他从先进的欧洲回到中国并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呢?我从书中读出,一共有四个人以及一种性格。辜鸿铭先生的父亲辜紫云先生在辜鸿铭临去英国时,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哪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义父英国人布朗先生并没有以为他是中国人而欺负他,反而淳淳教诲教诲他要学通中西,担负起富国强国的责任,并且对他的教育倾尽心血。著名作家卡莱尔对他说:“世界已经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人的行径,社会组织,典章文物,是根本错误的〃〃〃〃〃〃”在新加坡与马建忠与他会晤的时候对他说了中华文明的神妙之处,这一席话对辜鸿铭来说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从此辜鸿铭开始埋头研究中国文化。

生父在祖先牌位前的告诫,义父的淳淳教诲与倾尽心血地教导,卡莱尔对历史的敏锐眼光及强烈的批判精神,马建忠和他的一见如故以及倾心忠言,这些对辜鸿铭后来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光靠外界的力量是不可能成为在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竞争的

时代中的大家的,他自身也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辜鸿铭有着先天狂傲不羁的性格,和后天的机智敏捷的辩才与最朴拙的坚持。在初到英国后先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与希腊文。在英国留学时,因为在重大节日时摆祭品,引发出与女房东的辩论;在去柏林的列车上倒读德文报纸的事情,也都显现出辜鸿铭先生与众不同之处。

民国的大家虽性格各异,思想不同,在不同地方任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后天特点那就是对所做之事的坚持。

推荐第2篇:《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民国先生》,读完掩卷,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被语文老师、历史老师骗了。当然老师可能也被他的老师骗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携来十侣曾游》,文章介绍了1923年九位民国的文人和一位美国教授的雅集,地点是在浙江海宁盐官。这九个人是:马君武、汪精卫、任鸿隽、朱经农、陈衡哲、胡适、陶行知、徐志摩、曹诚英。我才疏学浅只对活汪精卫、陈衡哲、胡适、陶行知、徐志摩略有了解,即使是这点了解也只是上学时课本上学的,老师教的。按照当时课本上的说法,无论如何这些人是不会走到一起的,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阵营‛的人。但就是这几个人几乎是一生的朋友。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知道这首诗,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大汉*‛汪精卫写的。这是汪精卫抱着必死的决心刺杀清廷重臣载沣未果,被关在监狱中的诗作。汪精卫还曾经是厦门大学校长的第一人选,汪精卫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在当时粉丝众多,但他一生只钟情于陈碧君一人,在封建社会实属难得。而我们从课本上了解的汪精卫仅恶贯满盈的大汉*而已。汪精卫死后胡适在日记中写道:‚精卫一生吃亏在他的‘烈士’出身,故终身不免有‘烈士’情结。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另外一件事。‛我觉得这个评价似乎比历史课本更接近真实。

记不清从哪本书中了解到胡适暗恋陈衡哲(即莎菲),却不知道胡适与陈衡哲、任鸿隽夫妇保持着终生的友谊,三

人都知道彼此的心意,但心无芥蒂,做人纯净到这种地步,是现在的人难以企及的。胡适的婚姻是个巨大的不幸,但恪守父母之命的胡适,终生对无才无德的太太江冬秀照顾有加,至于感情的事是不能强求的。看看胡适在结婚前夕写的诗‚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这是真的绅士!不单如此,胡适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从未蝇营狗苟。胡适突然去世后,他的太太对儿子说:‚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爸爸这样,不容易啊!‛课本上怎样讲胡适?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走狗!叶兆言(叶圣陶先生的孙子)有一篇文章专门记述过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其实即使是鲁迅先生对胡适的才华和为人也是很佩服的,只不过是在观点上有些相左而已,在很大程度上无关政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直到今天也未被超越。当前甚嚣尘上的‚课改‛,实际上陶行知早在近百年以前就在身体力行了,而且他的境界要比现在 ‚课改名校‛的校长们高多了,最起码绝无商业企图。但是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与他的热爱生活、偶与好友吟风咏月并不矛盾,这不他不远千里从安徽来浙江仅是为了与一干好友观潮戏水,舞文弄墨吗?而我们习惯于把陶行知们塑造成‚鞠躬尽瘁‛的奉献者,其实一个没有高雅生活情趣的人,是很难把工作做到极致的。

徐志摩是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一生不曾涉足政治。汪精卫早年宣扬的‚六不‛:不做官、不走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他自己没做到,徐志摩做到了。他对感情的态度正如他的诗纯净而热烈,丝毫不掩饰,丝毫无猥琐。明媒正娶张幼仪,与之协议离婚后明媒正娶陆小曼,对林徽因‚发乎情,止乎礼‛,尽显爱慕与尊重。因为徐志摩死得

早,所以我们的课本对徐志摩还算客气、客观。也幸亏他死得早,否则以徐志摩的出身和做派,对他的评价可能比胡适好不到哪去。

民国先生们比我们活得真实,不管是真实得可爱,还是真实得可怜,甚或真实得可恨,他们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态度都让人敬佩。我在思考,是否可以让孩子们适当了解一下真实的历史,多给孩子几个视角,是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文学、历史的兴趣。这样是不是比让孩子学习写作技巧、满书上抄题更有意义,甚至更能取得好成绩。当然这需要老师先解放思想,同时还要深厚一下底蕴。

明天要开课改推进会,之所以要推进,是因为需要推进。课改最重要的是真地为孩子们考虑考虑,激发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最纯净的、最人性的东西。至于模式、流程、评价等,不可没有,不可全部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国先生们给我们做了榜样。

宁做真实的汉*,不做虚伪的志士。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

推荐第3篇:《民国十年》读后感

读《明国十年》有感

在看这篇长篇著作之前,我先简单的了解了作者——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唐德刚与师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吴国祯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除此之外,他还撰有小说《战争与爱情》,被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别树一帜的散文 家”。

想想自己印象中的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能够用到的形容词只有:枯燥。特别是从中学开始的历史课,那是社会对我们的思想的洗涤。幸好到高中之后我选择的是理科,听文科的好友痛斥历史课的无聊和无奈„„

大学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看看唐先生在《明国十年》的第一篇《告别帝制五千年》中有写道:民国初年的孙中山毕竟是个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他做临时大总统时,就反对所谓五族共和这套谬论。他主张采取美国式的民族大熔炉的哲学,而扩建一个包罗所有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中华民族。其实在大清帝国时代,朝廷改满洲和新疆为省;民国时代改内蒙为省,当政者所采取的也正是这个大熔炉的哲学。不幸到人民政府时代,毛公因受苏联制度之影响就一反其道了。他把倒退误为进步,废流反土,把原已建省的新疆、内蒙、广西又全部化为少数民族的自治区,而又只许少数民族在中央集权下,享受点象征性的自治,这样就间接鼓励了少数民族中的分裂主义者和国际间的反华分子,或明或暗地搞其分裂活动了。这种伪君子不如真小人的制度,后来也就贻患无穷。今日新疆的乱源即在此。

暂且不去评论唐先生的这段话的对与错,至少在我看来,先生的这段话,比起中学时的老师对我们灌输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要好。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现在去主动的学习知识,从一味的去接受,到现在的以辩证的思维去看这些林林总总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先生,恕我大胆的说一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华侨青年’,甚至如粤人俗语所说的‘金山仔’。”曾经我看过一部电影《孙文少年行》,就是讲的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很清楚的情节有:少年孙文看不惯她

姐姐被缠脚的痛苦,扯掉了裹脚布;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兄长家,他反对兄长把关公视弱神明,还砸毁了的关公的塑像;他在家乡用所学的知识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却不被大家接受。就像唐先生所说的,这些“铸造后来革命家孙文的社会条件”。

现在是太平盛世,凤姐、著姐、这哥那哥充斥着我们的感官,都说,时势造英雄,很难说清,现在能够造出的“英雄”是哪种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少有革命家。现在其实需要像鲁迅先生一样的文学家、思想家,来引导社会的风气。以前买过一套《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届到第三届的作品。那是的参赛者现在有名的有韩寒、郭敬明等等,那时的文章我都蛮欣赏的,之后几届直到现在不怎么看了,也许是因为我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选择性的去看,观点选择性的去接受。

“孙先生环绕地球的不断旅行、观察和阅读书报,也使他对发生在中国的问题,有更深入、更广阔的理解。他掌握了加富尔、加里波的和俾斯麦的现代‘民族主义’(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华夷之辨);寄居英伦,他也更深的体验了英语民族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代议政府’的运作;更明白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分裂的毛病,而向往于当时正在美国风起云涌的‘国民运动’,尤其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导师亨利.乔治底‘单税法’的精髓。特别是对土地的‘无劳增值’和‘涨价归公’诸要点。好学深思的孙中山先生,在融会贯通之后,把它们有条理的编纂起来,这就是他后来指导‘国民革命’底政治理论的‘三民主义’了。虽然这三个‘主义’,都是当时在西欧北美,甚嚣尘上的政治经济理论,没一个是他具有原始性的发明,但是孙公能实际深入西方社会,耳濡目染,采自源泉,然后活学而活用之;较之与他同时或后辈之热衷‘西学’,奢谈‘主义’,而一知半解的夫子们、领袖们,那就高明得不可以道里计了。在那些多半是‘不知不觉’的青年信徒的眼光中,则‘总理’、‘国父’,就更是‘先知先觉’的天生圣哲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联系到现在在大学里面的抄袭风,从学生到教授,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不是已经没有能让我们思考、探索的东西了?黔驴技穷?看看我们中学开始的实验,仿照科学家们做过的实验,一个步骤都不能错。这是不是抄袭?再者,现在流行的山寨产品,是模仿还是抄袭?

“辛亥革命,尤其是‘武昌起义’的故事,史家所记盖不下千百万言。”“可

是武昌起义的实际情形,亦不妨以三数百言一笔带过:‘武昌起义’是清末革命党人所发动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武装暴动,而能占领城池至一星期以上者。它也是如孙黄诸公所逆料的,一旦站稳脚根,则全国各地便会作连锁的响应(chain reaction)。从湖南、陕西、江西(十月二十

二、二十三日)开始,时未逾月,全国便有十三省宣布独立,而策动独立的主要分子往往不是革命党,而是各该省内,由立宪(保皇)党所掌握的民意机关─‘咨议局’。这一来,那些无用的满族王公应付不了,清廷乃召回已被摈斥的袁世凯来撑持危局,而袁氏则养寇自重─一面‘进剿’,一面又与革命党人私通款曲。他向武汉三镇反攻,也只取二城,留个武昌给黎元洪、黄兴这一架两头马车去慢慢拖延。”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现在再次重温那段历史,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最终失败,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专制行不通,真正的共和达不到,各军阀先圈地称王。民国之初的军阀混战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糟乱的一段时期,应该就是民国初年的所谓军阀时期了,而军阀时期实在是从袁世凯死亡之后才正式开始的。”这些军阀大多没受过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却也是驰骋战场,意气风发。想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这类非正规“军事班”毕业的军事家不少,特别是乱世之中。一个人的军事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才会有所发挥,“纸上谈兵”的事说明至少口才不错。和平年代的军人,是有那么一点远离了那个最能展示才华的舞台。

读唐先生的书像是“听”故事,不呆板,不枯燥,观点引人深思。

刘季萍 2010年6月1日

推荐第4篇: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读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见识了那个时代众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比较他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热情、风骨尤为感慨,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书生气而少有铜臭气,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钻研精神而少有投机取巧,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有着与今天的学者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然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内心都坚守着一个“人”字和一个“士”字,虽性格特立独行而不失硬朗,却又都懂得生活的乐趣着实好玩得有趣。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民国风度》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

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 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

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民国风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能静下心来读书真是件美好的幸福的事情,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特别喜欢在雨夜小阅,边听外面的雨声,边和书中的人物交流,我感觉好象自己就站在那些人的身边,看着事情的发生结束,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叹息,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流泪的双眼。我站在历史的边缘,我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看了这本书,我真的很想说些什么,提笔又惭愧于自己的文笔不精,我想说但说不出来,我更怕言语间表达不清的情感会辱没这些前辈的风采,但是我真的被感动了,尤其是这样的一段话: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 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 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 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

“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斯人已逝,后人敬仰”。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 民国时期的中国知识青年,是那样地热情昂扬勇敢激进,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就产生在这个群体里面,今天这个群体中的先驱已经实现了理想执掌了政权,可是现代的知识青年们却没有了他们固有血性,我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扼杀了他们的活力,阻断了他们当年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我觉得当今的大学生们,如果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怎样求学、求索,会知道怎样做人、处事;如果官员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什么是人才怎样使用人才和尊重人才。总之阅读此书,会觉得民国时中国学界群星璀璨,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承东西的中坚,是中华民族厚重的脊梁。

推荐第5篇:民国语文读后感

读先贤文章,悟现代气息

——读《民国语文》有感

梁屿桥妈妈四(2)班 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在一个炎热的休息日,和孩子结伴去新华书店淘书,意外地看到《民国语文》系列丛书。

《民国语文》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叶圣陶、蔡元培等选编的语文教材选粹汇编本,分为“初小”“高小”两大卷。我和孩子一起读了“高小选粹卷”。很快我们就迷上了这本书中自然纯朴的气息!

《民国语文》(高小选粹卷)所选文章分为“神奇的科学”、“传奇的人物”、“灵动的话剧”、“深刻的寓言”、“实用的语文”、“传承的品德”等11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选文全部来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时间上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是我们的爷爷辈、孩子们的祖爷爷辈这一代的人用过、读过的语文课本,这些课文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可爱和有趣,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人都有启迪作用,书中每页都有一副趣味性很强的配图,很能吸引人的兴趣。这些教科书蕴含了民国时期一批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责任感,这些先贤们都是既秉承传统文化血脉,又深谙西方文化精髓的文化大师,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眼界,他们用这些优秀的语文课本向孩子传递科学的理念与优秀的品质,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虽然年代上离我们比较久远,但现在读起来并没有觉得落后与古板,这和当时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初步交融,刻板的文言文逐渐退出,白话文逐渐兴起有关,文字语言的纯朴风趣反而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当下小学生写作的刻板无趣,抄袭成风的不良风气。用一句白话来说:百年前的文字,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

我是结合《民国时期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下篇)来和孩子一起读《民国语文》的,从“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写的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他们”还是孩子时纯真可爱,看到了民国小学生生活的场景,其间的语言风格也贴近当时的用语习惯,为现代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那个时代的通道,也为现在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的来源提供素材。而且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一些简单的

评讲,用一种轻松交流的形式烘托作文主旨,给孩子们提供了整体感知、阅读感悟、拓展延伸等几个层面,提升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更方便于我们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阅读交流。

科技、网络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加速了我们对外界文化的了解,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大开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爆炸性的负面信息。孩子上四年级后,进入由儿童迈向少年的关键转折阶段,进入准青春期,身体、认知等各方面都开始呈现个性化发育,如何引导孩子接受好的一面、分辨不好的一面,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重点。当下由网络时代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网络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当然也免不了渗透到小学校里。这些新的思想作风良莠不齐,让大人和孩子们都分辨不清,但这些所谓的新的思想文化,都离不开时代的不断延续与改变。因此,穿越时光空间去读读民国那个特殊时代的文章,看看“爷爷、奶奶们”孩提时写下的作文,反思传统文化思想里封建桎梏的那部分,结合当下的文化风气,就更加能理解与继承祖辈们的思想文化优秀的部分。孩子虽然还理解不了那么多深层次的问题,但至少,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提高自己讲故事的水平和写作水平,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视界,这就是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

推荐第6篇: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一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 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其后书中一幕幕的场景,诸如任北大校长,兼容并包,反对袁世凯独裁帝制等等,无一不宣示着先生德才的兼备,气节的不倒。再加上穿插蔡元培热心为新人证婚等小故事,将一个活脱脱,有血有肉的民国先生,民国大教育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想蔡元培先生那样德才兼备,还拥有远大理想的人,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敬仰,去感受,去学习。身为普通中国人的我,作为一名即将施教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当以先生为目标,为垂范,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推荐第7篇: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潘晓丰

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书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此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特别是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更令人受启发。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但出生入死的残酷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世故、冷酷、无情或者圆滑,他总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重情感,那么富有人情味,他的整个人生观贯穿着“爱”和“美”。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全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那就是“爱”和“美”。

梁启超这种人生态度,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他的真传,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个个生机盎然兴会淋漓,从不悲观,个个都在追求“爱”和“美”,成了人生的成功者。

由于孩子远离身边,梁启超只能在书信中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新情况。收不到他们的信,每次都焦急万分,而收到来信时,则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信中,梁启超常常这样称呼他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老白鼻……从这些称呼当中可以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向父母讨债的。天下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必耗费父母的心血,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梁启超的这些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信中,也能常常看出作为父亲的煎熬与纠结。

梁思成与梁思永,从小就是一对活宝,专爱调皮捣蛋,对他们的成长,梁启超没有少操过心。1923年5月8日,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你最爱的两位弟弟,昨日,从阎王手里把性命争回。”原来5月7日,思成与思永开着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汽车被另一辆汽车撞伤了。时隔三天,5月11日,梁启超在给思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去看他们,思永嘴不能吃东西,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气他。思成腿不能动,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气他。真顽皮得岂有此理。”须知此时的梁思成已经是22周岁的大人了,尚且如此顽皮,可想梁启超的孩子绝非天生优秀,全是后天成就。因为这场车祸,梁思成推迟一年出国留学,并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更严重的是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损伤,后来得天天穿着钢制马甲。但梁启超并未对这样的孩子打骂相加,甚至连腹诽都没有,反而仍在信中给予赏识与鼓励:“这回小小飞灾,很看出他们弟兄两个勇敢和肫(纯)挚的性质,我很喜欢。”对推迟一年出国,梁启超还特别写信给梁思成宽慰他:“盖身体未完全复元,旅行恐出毛病,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读《民国先生》,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推荐第8篇:底气

底 气

“干什么,离我远点!”远远的红绿灯下,阿伟从一辆充满酒气的车中出来,一边出来,一边叫道。

“同志,请您配合,请出示您的驾照,并接受酒精测试。”一旁的交警有礼貌地说道。

“什么?”阿伟提高了分贝,“你,知道我是谁吗?”阿伟有底气地说道,眼中充满了不屑与不满。

“同志,不管你是谁,您违反了有关安全驾驶的条列,就必须接受检查。”

阿伟并没有再说什么,可过了一会,却抡起了他的拳头,朝交警回去,交警躲闪不及,重重的拳头落在了交警的左脸,一旁的交警连忙赶上来制止。被制服的阿伟只好乖乖就范,做了测试,结果测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标,随即被带上了警车。一边上车,阿伟还一边喊“好小子,你等着,明天有你好果子吃。”说完,长长的警笛伴随着一声底气十足的“哼”,远远离去。

等到了派出所,阿伟随即拿出手机打电话,分贝故意提高了一些,说道:“姐,我被姐夫手底下的人抓了,让他帮忙,叫那些人把我给放了。”对方刚想说些什么,阿伟却急匆匆的把电话挂了,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审讯室中,脸上摆着一副充满底气的样子,好像要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

审讯室中。

“快把我给放了,不然,你们全都要丢饭碗。”阿伟将脚放在桌子上,一边抖着,一边嚣张地说道。

“喂,快把脚放下,你以为在哪啊”

“我姐夫,就是你们的所长---XX。”

“他”?警官脸上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怎么?怕了? ”阿伟底气十足地问道。

“他啊,因为收受贿赂,昨天被抓了。”警官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阿伟一下子语气软了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底气。

“这,你,就自己去找答案吧!我看你当初挺有底气的嘛,怎么 现在没了?一个人有底气是好事,但要用在正确的地方。而,而你......你自己去找答案吧,好好想想吧!底气到底是什么?”说完,警官带着阿伟前去看守所。

一路上,阿伟都若有所思。

评语:文章内容和结构都不错,有描写意识,具体生动,又有现实意义。

推荐第9篇:《民国多少事》读后感

读《民国多少事》有感

《民国多少事》这本书讲述的是从1911年清朝覆亡,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这38年民国时期的不为人知的一些事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野史,但是我并不认同,里面讲述的真实发生的事件,只是一些人们认为不重要,而被忽略的一些历史事件。

看到其中一章《青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始末》,讲到汪精卫青年时一段经历。曾经,我对汪精卫的定义是叛国汉奸。但是,看了《民国多少事》之后,我对汪精卫了解了更多。在民主革命的初期,汪精卫是有功劳的。他谋杀摄政王载沣,也动摇了满清朝廷。里面一段说到汪精卫反论肃亲王说到,我们革命党人所主张的绝不是立宪,而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实行三民主义。亲王既然读过汪某在《民报》上的文章,对汪某的革命主张应该有所了解。仔细查询了一下汪精卫的资料,了解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他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写了《民族的国民》等多篇文章驳倒梁启超的保皇谬论,为革命大张舆论。在南洋各地发展组织和筹款。在1920年归队后,做了很多组织和宣传工作,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筹备工作,1925年随孙中山北上,并成为中山“遗嘱”起草人。在汪精卫在谋杀摄政王载沣事败后入狱,孙中山也说,汪精卫是我们的一个大人才啊,失去他等于砍掉了我一条手臂。我觉得虽然最后汪精卫是背叛了祖国,但是这也不可以抹杀他曾经也为革命付出了许多。我觉得,不能单单凭靠一点来给他人的一生下定义。

我觉得,也许可能是因为自己见识少,也许是自己定向思维,就

只看到汪精卫是汉奸,他曾经也是为革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我认识到看历史不能仅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读了历书。要深入的从各方面了解,而且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进入误区。

《民国多少事》不仅讲到民国时期,革命之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还讲到了我国瑰宝的浩劫。《瑰宝浩劫:清东陵的民国命运》这一章讲述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清东陵经历了这样两次被盗浩劫,无数民族瑰宝散失流落。看到在一个如此动荡的社会,盗墓者才如此猖獗。此清东陵的民国命运充分说明了文化传承的艰难,以及正常社会秩序的可贵。

推荐第10篇:民国语文》——读后感[材料]

《民国语文》——读后感

舒志强

翻看着这本书,不禁感慨:“如今工科大学的学生少了语文课,内心该是多么孤寂啊”

由序到末,享受大师国文课,如痴如醉。

书中谈的多的是正信立德,或信手拈来,或结构严谨,我相信不管过多少年,其中的文学精神和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开篇是胡适先生的《自由主义》,其内容意义深远,在上个世纪,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磨难,倍尝战争带来的悲痛,正是因为痛苦,正是因为悲伤,我们更要追求自由。胡适先生提出,追求自由,首要任务是由于自己,其次是容忍反对,最后是渐进的改革。为了追求思想自由,中国人民靠着顽强的意志,摆脱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我们有如此良好的条件,却有些忘记了当初我们追求自由的本意,一些大学生在虚度的年华,将时间浪费在电脑游戏和虚拟的世界,实在让人心痛,胡适先生提倡的自由主义精神是十分宝贵的,如果我们不树立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就会陷入教条主义,难以进步。

第三篇《“知不可为而为”与“为而不有”》是由梁启超先生写的,读完之后不得不为梁公治学严谨之精神绝倒,“知不可为而为”在于告诉我们人生的奋斗方法,其实我们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电脑一样思考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不过只要不断的奋斗打拼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可为”为“可为”,子曰:只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就是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后人叹服,如果我们万事都推诿于“不可为”那么我们能完成什么呢?大概都是些偷懒的说辞罢了。

然后就是老子所言:为而不有。我的理解就是奋斗,努力,拼搏,不注重结果。过程比结果重要,功成名就也要持之以恒。梁启超先生解释说:“不为什么”。其实就十分满意的答复了我们。在如今的商业社会,越来越多人变得功利主义,越来越少人能够做到“为而不有”的境界。这全靠个人修为和素养,不过我相信,今天的我们物质文化丰富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一定会去追求精神文化,到那时候,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想必做到真正的“为而不有”一境界也不是难事。

第五篇《怎样才配称作现代的大学生》由蔡元培先生著作,蔡元培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今天的北大精神是与蔡元培提倡的精神分不开的。如何才配称为现代学生呢?蔡元培先生提出,现代大学生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不仅要求学生有求学治学的精神,还要像狮子一样健壮有力,猴子一样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和骆驼一样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大学生是作为祖国未来的人才储备,如果没有狮子一样的体力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没有猴子般灵敏的思维是难以立足的,没有骆驼样能吃苦的精神是不会有所成就的。综上所述,大学生首要有自学能力,其次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踏实能干,当然,如果能做到情趣高雅,为人宽厚,其实人生本就如此简单,做学问并不是为了要如何如何厉害,如果大学生本就有如此精神,积极探究,那么中国强大之日不久矣。

关于大学教育,前面几位大家之说早已领略一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缺乏的正是如何教育大学之下的教育,也就是初等教育,关于应试教育,社会各界早已批评久矣。有这时候初等教育就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品行,所以并非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而是初等教育基础不稳固,孩子的意识形态和素养有偏差,引发了今天的教育乱像。如何让学生们有正确的人生观是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人对整个世界与人生的看法,教育的本质在于稳固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那么当今社会学校责任愈发重要了。学校首要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性格,老师思想自由,则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张弛有度,则学生持之有度;老师暴戾恣睢,学生霸道乖张。父母,老师伴随着孩子们前半生的成长,一定要有一种极大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祖国的栋梁,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后能做有用的人,走正确的的道路。

法国作家加缪,观其一生,童年家庭贫困,物质条件极差,但是后来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思辩精神,我想他的成功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路易·日耳曼。路易·日耳曼不仅是加缪的初中老师,还是加缪的人生导师和精神挚友。

教育是一个国家,也是整个人类的基石。 《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是胡适先生给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建议,胡适先生提及了三个方面,十分值得当代大学生的注意。

第一,大学毕业后学生容易抛弃学生时代对知识的渴望,社会环境变幻莫测,人人难以自保,为了生存,又或者为了前途,将小时候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都抛之脑后,我想大多数人也确实是这样,有些人认为高中学的知识太少,大学学的知识太杂,事实上,我认为大学教会我们的更多的是如何学习的方法,知识永无止境,假如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渴望的心,懒惰和消极态度就是阻碍我们前进的拦路虎。

第二,胡适先生说:“总得寻找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每当我们感叹人生蹉跎一事无成的时候,仔细想想,本身就是个人方向没有确立,假如我们有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让我们付出心血的问题,我想,当我们提及自己的成就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满足,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事业后获得的成就感,或许我们失败了,或许我们坚持不下去了,只要我们全心全意的付出,就不会存有遗憾。与其去抱怨,不去去放手一搏,用我们的青春,用我们的生命去追求,转眼就是明天,人生短暂,可能昨日青丝挑灯奋斗的少年,今天却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何不如去寻找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呢?

第三“总得发现点儿非职业的兴趣”。关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如何,太单一的人生会很枯燥,不如发展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比如文学,运动爱好,闲暇时间看一些散文,诗歌,小说等,或许你不会是职业的作家,但是“你总得有一些信心”在人生的路上,你的一些闪光点是在不经意间凸显出来,或许你在工作中默默无闻,但是在文学的世界里成为耀眼的里程碑。在运动的世界里成为不朽的传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丧失了信心,失败也就不远了。那么自信的源泉在哪里呢?来自我们不断的努力,不管世界变得怎么样,不断的前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去准备,不去充实自己,又怎么能奢求机会眷顾自己呢?

继谈完有关校园教育的问题之后,另外一个教育问题也十分严峻,那就是家庭教育,很多人在二十多岁有了子女以后还并不懂如何去为人父母,下面就是鲁迅先生对子女的一些教育心得,我想,这些经验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中国家庭亲权重,尤其父权,千百年来中国人骨子里都重父权,因此父亲对孩子嗯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何正确的处理父子关系的问题关系到家族的发展。鲁迅先生认为“健全的生产,尽力教育,完全解放”。在孩子们身上,父辈们总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血液的传承,割舍不断的亲情。在孩子幼年,长辈需要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关爱,而不是作为命令者。父母作为长辈,伴随孩子生命的成长,既要有足够的威信,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是独裁者和命令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发展的延续,父母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度过人生迷惘的年纪。当孩子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时候,家长要“解放孩子”,完全的解放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独立的空间,去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是以一种协商者的身份去和孩子讨论,在孩子迷惑不解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解答,聪明的父母是不会过度干涉孩子的发展的。曾经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让多少国人潸然泪下,一个沧桑嗯背影,在别人眼中可能显得落魄,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中,那是岁月的琢磨,把挺拔的身躯变得佝偻,把硬朗的面庞雕刻的面目全非,如此如此,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父亲在生活中挣扎,为了孩子,孩子们只要有一些感情,大概看了之后都会感到内心的酸楚吧。

随着孩子的成长,进入青春期,父母也正直壮年。父母的成熟和孩子们的青涩形成对比,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孩子要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才能在分歧出现之后才能有缓和的余地。

下面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学问之趣》一文,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在东南大学暑假期学校的演讲。谈及学问之趣味,梁启超大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凡人必生活在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生活本质上便是一种趣味,不是么?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多贪生怕死之辈,如此相比,生活之趣味在于体会,那么学问之趣味“需要自己领会”,梁启超先生似乎也无法给出尽善尽美的答案,不过他却为我们分享了他做学问之趣味,

第一,“为无为”。“无所为而为”,讲究一种不问目的的行为,做学问时做学问,摒除一切杂念,专心做学问才能精深,如果仅仅为了钱财去做学问,那样显得多无趣。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的体验,这大概就是素雅的境界。

第二,“不息”。为了做学问而不息的奋斗,如有有一天我们做到了“一日无书不尽欢”的地步,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不会陷入寂寞空虚的境地。当然,做学问也不可能是一种消遣,做学问需要我们一生的奋斗,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本书,我们在书写着历史,书写着辉煌,学问之趣味就在“不息”。

第三,“钻研”。任何事物我们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挖掘。学问之趣味在于“挖掘”。我们的兴趣就是在不断的了解事物中获得的,就像是吃甘蔗一样,慢慢的,一口一口呢咀嚼才能体味到甘甜,做学问一定要有钻研的精神,在困难与迷惑中前进,当我们回头怀念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那种钻研的趣味。

第四,“知己”。但凡做学问者,要有二三知己,在做学问的路上能碰到几个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是极其幸运的,做学问的旅途艰辛,有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相信我们一定能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创造奇迹。但是假如做学问没一个像样的朋友或者敌人,那么就凭那清冷的周围,就会让人感到深切的寂寞。

梁启超先生做学问之趣味,对当代迷惘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指引。 最后,是一篇闻一多先生的文章,谈的是他对庄子么了解。

庄子,乃中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庄子之学,无所不窥,学识广博。后人多评价其为“善属离辞,指事类情”。

从庄子身上,我读出了一种不同于现代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逍遥游》这篇不朽之作就能窥见一斑,在我们的人生中肯定会存在不了解的,不熟悉的事物,既要让自己生活的艺术化,保持感性生命的活性,又要体现深沉的理性的光辉。

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每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方面,有用也好,无用也罢,只有心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豁达。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时的失去而伤心难过,也为了一些小事儿而沾沾自喜,此乃人之常情,也是生活的一种趣味。庄子所言的一种忘我精神,是要我们能够摆脱躯体的枷锁,现在更广阔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夫道,有情有义,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生不死。

国外的人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信仰天道,此处天道,可传而不可受也,需要个人经历种种磨难,富贵之后的顿悟。“唯无为方可有为,唯虚己方可实彼,唯无目的,方可合目的”。无为是指不含杂念的去做事情,最后方可事业大成,否则根基不稳。

本书从开篇至结尾,内容循序渐进,从如何去学习到如何去学好,在到如何去创造,做真正的学问。这些文章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收到外国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可能会有些青年变得颓废,但反思之后。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我们的文化也会不断的传承下去。

第11篇:民国先生读后感2

《民国先生》读后感 二

如果说,单单只论中国近代,甫一提及当时“百科全书式的巨人”,或许,并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他究竟是谁。不过,我想,如若谈及“戊戌变法”,“公车上书”,自然而然的,便会想起康梁,想起六君子了。

马建强先生,在《民国先生》中叙写的第二位先生,便是梁启超,梁任公了。梁任公的一生,倒是波澜而又壮阔的。我们且不提他与师友康南海的“百日维新”,单与其得意门生蔡锷共阻张勋,再造共和的事迹,无疑便是他人生56个寒暑中的又一巅峰。然而,梁启超并不仅仅是一位维新派的政治家,亦不仅仅是其时革命家的一个代表,他之所以“百科全书式”,除却自身学识涵养广涉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新闻等方面,堪称一时的思想家,学问家,梁任公本身亦是十分关注教育的。极著名的,便是那“兴民权”,而“开民智”了。

作为其时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合名的“清华四导师”,其四人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传延,付出了一时的心血。而与徐志摩的一世师生情,更为人所乐赞,其对徐亦是爱其才华,叹其多情。当然了,说到梁任公,我们还会想起他的儿子梁思成,亦会想起他那风华绝代,光彩照人的儿媳林徽因了。

究梁任公一生,共有九子女,无一不是才华横溢,成就非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任公先生而言“新国民”便是从“新子女”开始的。他是热爱生活,热爱子女,热爱家庭的,用书中的话说,便是日常的生活中,总是表现出浓浓的情趣与性情。在孩子们一个个远离自身远赴他乡求学之时,作为父亲的他,总是能忙里偷闲的给他们写信交流,也能见缝插针的多看几遍孩子们的回信。在那样一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里,任公先生和子女之间却有着密切的书信来往。这些“抵万金”的家书,对子女的成长而言,确是重要的精神养料。不但涉及日常的家长里短,更包含着先生对于求学,勇气,民权,自由,责任,人生等的理解和阐述。对于其后的几代人而言,就如同《傅雷家书》一般,甚至更早,便作为一本具有教导青年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素质教育读物了。

由古看今,当下的学生教育,确是再不能缺失家庭的助力。教条而枯燥的现下式教育,很多时候,并不单单由学校便能解决,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教师所能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改变。但我想,如若加上学生的家庭,让学生在父母长辈感情充沛,而又易于接受的话语中感受人生,在父母长辈的行为举止中以为垂范,那么我想,这确也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的教育方式了。

第12篇:《民国的气质》读后感

《民国的气质》读后感

《民国的气质》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开篇的文字很是吸引我:有时间,有阳光,还有喜欢的书,有安稳的心态,那是人生难得的奢侈。一排排书架,一行行图书,无声地立在那里,架上的图书一看便是长年无人拿取,无数尘封的历史都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一段不期而遇„„花了一段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同样作为女人的她们可以活得如此之精彩。书中介绍了民国时期的七位奇女子,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

秋瑾——革命女子,多少男儿她不如。 “洒去犹能化碧涛”激励了那一代的革命者。吕碧城——芳华出众,驰骋政商界,游遍世界,看破红尘,终孤独一世。心累了的她最终选择在瑞士皈依佛门,此后以宝莲居士自称。张幼仪——以德报怨,经受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张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自从嫁给丈夫王元化后,便做起了贤妻良母。无论是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她都那样平静、恬淡、优雅地走过去了。也许,在她眼里,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位学者。朱梅馥——生死相依。她是一位普通的妻子,但丈夫是傅雷-这决定了她的不普通。他们之间的爱情似乎更像中国传统社会那样。丈夫是妻子生命的全部,即使要去到另一个国度,也要携手走过奈何桥,为的是不让你孤单。张充和——多才奇女子的昆曲坚持。一手好字,一墨丹青,一腔绝唱。她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家。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宋清如了。她纵有百般才华,也愿意默默地做丈夫背后的那个女人。宋清如是打破父母包办的婚姻,是之江大学的一代才女,是受新思想教育的新时期女性代表。丈夫朱生豪是她的学长,文采出众但却不善言辞,外表很冷,但在宋清如的温柔乡里他仿佛孩子一样可爱。经过十年的努力,朱生豪终于迎娶了她的诗坛公主。可公主的手却放下了笔,承担起所有的家务,为丈夫创造最好的翻译环境。由于战乱的恶劣环境,以及家人的好逸恶劳,终究把家里的唯一脊梁柱给累垮了。此时两人结婚才刚刚两年而已。幸福总是在人沉睡的时候就这么不打任何招呼就悄悄离去了。面对丈夫的突然离去,儿子的啼哭,宋清如没有选择,只有吞下所有的泪水。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进了学校教书日子才稍稍好过一些。她默默地守着这份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尽管解放后来《莎》的译作大卖,也得以分得很多钱,可先人已去,有钱了又有什么用呢?

感动于宋清如的才华,感动于她与朱生豪之间的爱情,感动于朱生豪走后宋清如的坚强与勇敢„„

回首她们的人生道路,她们只是比我们提前一世纪来到这个世界,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遥不可及。她们的人生刚刚谢幕我们这一辈就粉墨登场了。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知道应该是庆幸还是遗憾,庆幸我们有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又遗憾一些事。吾辈似乎缺少了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理想和不顾一切的情怀。所有人似乎都那么现实,现实得让人窒息。各大媒体把目光都聚焦在贪官、明星以及凤姐等此类无聊的事情上,例如网络上不少恶搞的视频有着相当高的点击率。我们似乎丧失了一些有价值的追求,精神极度空虚才会此搬无聊吧„„很期待数十年之后历史怎么评价我们这个年代。

第13篇:作文底气

作文题目: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新华字典》的解释:

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

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1、指人体的呼吸量。

2、泛指气力或劲头。

根据解释,在审题上可做如下思考

(一)对“底气”内涵的辨析

底气是信心和力量的结合体,信心是内在的“底子”,力量是外显的状态(或气场),也可以说是“劲头”,二者缺一都不能视为真正的底气。只有信心而缺少外在的态度或行为,不能称为底气;只有表面的力量而缺乏内在的信心,是假底气,所谓“纸老虎”、“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等都是这种表现。

可以围绕着底气是什么,进行叙事或议论;如果能围绕底气的内涵进行辨析,区分真底气和假底气,是对“底气” 的深层次思考。如果把底气理解为“信心”,应视为审题不准确。

(二)对“底气”产生的根源的思考

底气是要有“底”做基础的,财富、学识、专项技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甚至精神信仰都是底气产生的根源。因为有这样的物质、精神等底子,而表现出生活的态度和品质,就是底气。

可以围绕产生底气的根源进行性质的辨析,诸如物质财富底气、权力地位底气、学识技能底气等,深入分析其性质、价值以及意义。(注意写作时不可泛泛而谈,不可平行列举各种底气,批驳与倡导应在同一范畴。)

可以围绕获取底气的途径进行辨析。如,是通过自我奋斗并经由继承与发展而产生的厚实的“底”,还是一味啃着的老人的“底”,抑或是通过投机取巧甚至徇私枉法而获得的“底”?产生的“气”是正气,是霸气,还是邪气?等等,分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底”,并由此产生什么样的“气”。

(三)对“底气”作用的思考

有底气,可以从容面对生活,可以掌控局面甚至左右人生。

(四)对“底气“对象的思考

底气的主体对象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职业、群体和组织。比如说教师的底气、企业的底气等等。

第14篇:《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Cogitoergosum

大学迄今为止,自己为数不多写的公选课论文之一。自己感觉写的很跳跃,水平有限,能力不足,还望大家见谅。全文如下:

以一人敌一国—甲午战争的感慨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夜黑暗中摸索出的救亡图存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呢?……但我又不得不承认:鸦片战争伊始,火烧圆明园,黄海战败,庚子赔款……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曾经的\'天朝上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每当捧起相关书籍,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看,也是最看不下去的部分。因为每每读到此时,总是双眼喷火,义愤填膺,读到悲壮之处,更难免落下几滴眼泪,无限感慨。但仍咬牙坚持,力求进一步了解。

适逢前些日双十一图书优惠,所购一套\'传记文学书系\'里面就有一本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抓紧读完之后,内心诸多感慨,但更有一丝愤懑,一丝绝望。我结合一下《从晚清到民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此时的清军实力,尤其是海军,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也知道,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满清中先见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同西方列强的差距,如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我们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洋务运动\'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举国上下,好不热闹。并且清军的实力,主要还是海军,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陆军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战斗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李鸿章不惜重金从外国买来许多\'坚船利炮\'装备海军。我们的海军实力在国际上是排名第八的,而日本仅排在第十六位!这相比于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战斗力能强上不少,我曾浅读过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书中所举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以及为什么我们会输的那么惨。

而我从唐先生书中了解并触动最深的是我们当时的海军高级将领们,竟然都是军校的\'佼佼生\'.他们首先在我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堂——马尾水师学堂学习,学术实习并用,结业后,随轮实习三年。再由政府选送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校,深造三至五年,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至德法各高级船厂见习造船。

而我们熟知的海军将领刘步蟾,邓世昌等都是这样的精英人士!还有我们熟知的黎元洪,严复竟也都是马尾水师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一件事让我不胜感慨:亲自参加这场军备竞赛的李鸿章本人是知己知彼的。他知道他的舰艇速度不够快。他要加买快速巡洋舰。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的脾胃,特以新近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举朝就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艘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历史的玩笑性,莫过于此了吧。

然令人可悲的是,此时的海军最高指挥机关——海军衙门,则是由一个纨绔子弟醇亲王来掌控。而随着1881年慈安太后的离奇去世,慈禧也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政治权力掌控。这里就不得不简要提一下中国近代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也就是如文题所示被西方人称在甲午战争中\'以一人敌一国\'的李文忠公—李鸿章。

李鸿章生平就不加以介绍,我主要想谈谈他在甲午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我们都知道,这场浩浩大大的\'洋务运动\'就是出自以他为首的清政府开明高级官员手中,他为了拯救垂死的清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前文所提,置办海军,购买先进舰艇,训练北洋水师…都是出自他手。而到了甲午战争的前十年,官场形势愈加黑暗,国际情况也愈加复杂,清政府继续衰败…他一切都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此时户部却经得海军衙门同意,为太后万寿筹款,舰艇购买停滞两年,那是在1892年啊!李鸿章百般周折才购置了十几尊炮,聊以慰藉…但在这种腐烂的政治下,你怎么能不失败呢?

再谈谈甲午战前,在朝中一片主战的势头前,李鸿章仍严令丁汝昌坚守,力规避战——而这是为后人所痛骂的一处。但我们又何不这么想想,李鸿章久涉洋务,他必知当时的情况是不能出动他的海军的,即使陆军失败,但仍可保全海军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之战。然那种过分的自信以及所谓的自尊让这一切,轰轰烈烈近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付之东流。我不能说当时李鸿章的决定或看法是多么的明智,但我觉得,这确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而在1894年8月29日发给小皇帝的密奏中,他则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随着一个半月后的黄海海战,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我们也都清楚后面发生的事情:黄海海战大败,不久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被革职为两广总督,马关条约…正如唐先生所说,老李也不是好东西,他纵横捭阖,抓权揽位;享荣华,受富贵;扶植死党,包办朝政……但我不得不说,他确实配得起\'中兴名臣\',\'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的称号。

唐先生在此章的最后所说\'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话虽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到了那种地步还能继续苟存下去的,那真的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了。

第15篇:《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读后感

《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读后感

罗星

拿到《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这本书,起先对记事类书籍有些陌生,主要是以前未阅读过,读了之后,将杂琐的感想整理一通之后,有了对以往读书不一样的感受,书中记载了民国时期胡守礼、徐寿民等人在银行做练习生的经历,这本书虽然摘录的是民国时期的事情,却与现今的银行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是我阅读之后脑子里蹦出来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特此记录。

一、“活”在制度里。

不管是现代,还是在民国时期,银行业对风险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追索,小到招聘的准入条件,“介绍人”的介入,正是目前保证担保的原型吧,应对当时资讯不发达的情况,无疑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措施,虽然最终保人制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在风险制度改良尝试的道路上,银行业印上了许多历史的痕迹。

在用人方面,书中提到时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事务长,曾当面向其校友推荐其同乡,对方以该行招考简则为作证答复并致以歉意。在当时监管体制还未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当时该银行招聘制度的执行还是很到位的,在鼓励推荐和介绍的同时,依章办事。这或许只是作者摘录的个例,作者也提到也可能有不经过招聘及考试而直接录取的情况,但依章办事,尽职尽责在银行业是必须严格执行的。

对于银行练习生的录取工作,从笔试到口试,再到体检,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在确保生源质量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乃至后篇记载的练习生培训及待遇都有明确的制度体系。这点让我颇为触动,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制定出在现今社会都可称周密的标准,不可谓不难得,也让我更深刻意识到银行业对规则制定的重视,做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迹可寻,风险才能可控。

近些年来,银行业里头的经济案件时有发生,数量多、金额大、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然而,经过剖析和反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每个经济案件的发生无不与制度有关!也许是由于制度缺乏、或由于制度不完善、也可能是由于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造成了一些问题。在我们不断最求高业务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制度的建设,以致出现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的状况。所以,要让银行机构在市场的大洪流之中独善其身,切实加强银行制度建设,强化制约监督机制是必要的手段。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规章制度就是把控风险、规避风险的武器,若武器都生锈,武器要来何用!

在各家院校报送学院参加招聘考试的时候,记载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报送了该校当年度商科毕业班学生,同时也提出了对该校报考生加考经济学等科目的申请,而浙江兴业银行以“考试科目已拟定,不能加考科目”答复。若反观现今社会,如此情况也许正好相反,报送单位肯定会最大程度的为被保送者争取最大的便利通过考核,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量,获得更大的社会威望。民国时期保送院校在执行自身保送权利的同时对其职责和义务也没有丢下,我想这更使得社会单位对其院校的权威和威望给予更大的肯定,百年名校确真名不虚传。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对眼前的暂时利益看得极其重要,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流失。就比如客户经理对追求业务的增长而忽视遵循制度的限制,往往在计算每个月绩效收益的时候,关注点只集中在业绩的提升,因为其对这个月到手的工资帮助最大,而脱离制度产生的风险或许不会在这个月出现,在有了这个月的侥幸,下个月也不会注意到风险的爆发或许会影响其一生的职业生涯。

我认为,从业就是一场修行,遵循准则,稳扎稳打才能牢固基础,才能走得更远,贪功冒进,一味追求即时利益而以侥幸的眼光看待风险,必然会是修行一途的障碍。

二、“活”在未来的希望。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生就是奋斗”。

民国银行招聘简介中“而有志入银行服务”一句,同时对录取之前需要进行体检也相当重要,这看出民国时期的银行业也很看重员工德智体的兼备。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考虑综合能力的导向,就现如今社会而言,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从业后有兴趣、有志向在这个行业或这个岗位走下去的,而非迫于其他原因投出个人简历。在录取通知发出后浙江兴业银行对一位落选考生答复就可以看出用人单位的态度,该考生致函表示家里情况艰苦,希望谋得工作,但同情归同情,规则归规则。

人才需要足够的斗志和激情去奉献自己的能量,同时拥有支持奉献下去的体魄,才会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浙江兴业银行给出对应试者的看法:“除注重笔试成绩外,更注重口试,笔试及格而口试不及格的,也未必能录用。”其标准为“笔试及口试并重”。从胡守礼收到录取通知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银行对用人方面,也很看中应聘者的个人综合能力,虽然对于胡守礼而言,出身寒微,学历不高,也没有特别的社会关系,但是他有理想,有对未来的希望。胡守礼在口试时说到“不在待遇多少,而在将来的希望”,这或许是打动面试官最强有力的理由。而后书中记载练习生确实收入普遍较低,但拥有希望就是坚持下去的理由,生活需要鼓着勇气,挟着期望,向着光明事业的前途努力迈进。

三、“活”在信用、操守和周密。

书中记载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经理王祖训对练习生提出的四点要求:“信用”、“操守”、“诚实”、“周密”。我想这也是直至现今社会银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四个修养和准则。

“信用”和“诚实”二字在社会分量多种所有人都清楚,但信用并非一两天可以形成,也不是做一两件事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是慢慢的积累,在他人心里对你人格的感官,而“诚实”也反映你的信用。在“信用”的名称解释上,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构成了我们人和人之间反复交往。所谓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建立即是关系的建立,也是做人的根本,无信之人谈何交际。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同时也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所经营的就是对客户信用的风险,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获取银行给予的存款利息,相信银行会按约定的期限给付利息并保证存款安全。银行将吸收的存款向客户发放贷款,相信客户也会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操守”是我们身处社会立身的第一要义,也是银行业的第一行为准则,坚定职业操守,坚守道德底线,是反映银行从业人员个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文明教养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的客户普遍对银行的人员赋予的期望及要求比一般人高,是因为我们拥有的专业技能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权利,在我们执行权利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履行义务和遵守职业操守,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

“周密”即是精细缜密,银行里不论何种岗位,周密是做事的必备条件,银行员工的些微疏忽,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周密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时刻做到,书中练习生丁志进将抄月报作为训练自己缜密工作的方法,也许我们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将其养成自身习惯。

没有离得开业务流程的人,也没有离得开人把控的业务。业务的持续推进,有赖于人的操控。一个业务办理的流程,会经过几个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各负其职,但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来问题,将影响整个业务的结果。人是决定业务结果的重要因素,而思想是决定一个人能动性的根本,每个人的心思缜密,将维持整个流程的正常运转。

这本书给予我的也许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很多,银行业是一个注重制度和操守的行业,我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现在以及以后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学习的路上。或许我们会在坚持奔跑的道路上遇到些许迷茫,偏向了错误的方向,这时候停下来找找路标,再继续前行,向着未来的希望。

第16篇:有关底气议论文

底气,是自己给自己的,大家看看下面的有关底气议论文,欢迎各位阅读吧!

有关底气议论文

1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活力、勇气、敏感、智力的学生,即使要培养所谓“自由人”的教育。

勇气与自由,竟被提到如此的高度,使原本隶属于马前走卒、林中野老的风袂,飘飘在我们眼前;而这二者所根植的是怎样一种底气,在千年的未觉后让我们战战兢兢地相看。

你若论叔本华与尼采,必为这西方两颗奇异的星惊异。区区一人,竟自信乃至狂妄到如此地步,简直难以与谦逊、礼贤下士的中国人有一丝的相似。他们如此悖世情违事理的根据地又在哪儿呢?一个母亲的不屑带来的激励,一个生日恰与国庆同期而油然的自豪,果真有如此的威力、可照映一生而不倦?端坐的中国人为家为国为天下,有多少沉甸甸的理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何论自己区区一纸学说?

然而,他们生命的重心偏不在舆论的放逐与时代的洪流。因为,他们审视内心,闭目凝神,最后得出,那超我的影子正投在自己的心胸。他们只是牢牢地,用一生的重量,抓住了那个支点,将生命的长度化作力臂压下。

他们的底气,全不在外物,只深扎于心底,也因此而贯其一生不动摇;只是他们的底气以一生作养料,于是奇葩异卉,自滋生发。

你说他们是错的么?布鲁诺在火刑架上,念叨的只是粗陋的日心说,可那是经过他头脑思辨过的、他以为比地心说更然的真理;因为他的真理,他才无往而不勇,烈火熊熊又有什么!

只是不经意间,又想起那个夜郎自大的故事来。从前倨傲至目中无人,后天朝大国来使,始自知小。据一故事新编,夜郎人此后由趾高气扬而缩为逢人欠身,将行大礼。大约他们得知了倨傲的“罪名”,将欲行屈己之礼来赎补过错,至少也讨些悔过自知之令名。只是,他们何以非拿国土疆域来衡量自己呢?先是自以疆土为最大,后又自以疆土为最小;小大之间,将每个人的底气作成了土地的附属,随之一张一合、一尊一卑。

其实,底气只在自心间。

有盲、聋与一健康人共渡悬桥。桥下涧水幽鸣,深不见底。后盲、聋人自渡,而健全人缩步以至颤巍。人天生并非必有根植心底的底气。因此,罗素将勇气列于四质之中;只是,也不希望是盲聋之勇吧。底气自不在耳目,只在心间。

有关底气议论文

2八岁之前,我一直在农村。

那并不是我的选择,那是母亲替我的选择。生下我不久,母亲再度怀孕,我与弟弟只差一岁,不得已,母亲将我送到乡下外婆家,外婆那年不到50岁,母亲在城里带着弟弟,我被扔到了乡下。

有记忆开始,便是广阔天地。

北方的农村都壮阔,河北尤是。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玉米地、谷子、棉花、黄豆、芝麻,还有茄子、西红柿、黄瓜、豆角、南瓜......北方所有农作物我如数家珍。那时我多厌恶它们。

弟弟每回来都穿着新皮鞋,而我永远是穿着外婆自己做的布鞋,油灯下,她一针一线纳鞋底儿,窗外不远便是麦田,呼呼的风吹进来麦香。院子里的鸡和鹅全睡了,猪圈里的猪也睡了。我央求外婆给我讲故事,她的故事那么少,乏善可陈。只会讲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但村子中果真有小土庙。常有人去上香,也有果品。外婆总是拿了盘子中的贡品给我吃。“小孩子家,馋。”她这样解释。哪里能洗呢?只是衣服上蹭蹭。“没干没净,吃了没病。”外婆总这样说。

她那时还要去地里干活,总要带上我。

玉米地里有清香,外婆剥了新玉米给我吃,有米白色鲜嫩的汁液儿,玉米秆是清甜的,一个人坐在地里吃呀吃。玉米地里随处可以大小便,并无厕所概念。

村子里有唯一的公厕,里面爬满了蛆和苍蝇。人进去的时候“嗡”的一下。我习惯了那种轰轰烈烈的脏。多年后与乔叶聊天,她亦有农村生活经历,她说:那是我们的底气与宝藏。不言自明。那邋遢龌龊的厕所,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哺乳的女人毫无遮拦地给孩子喂奶,那乡村里的野气......

一个人一段乡村记忆,是这样敦厚、诚恳,甚至那些脏乱差,都成了日后的丰沛与温度,格局与气象。这一切,天注定。

酷暑的下午,翻看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几度心酸,苏北少年与华北少年同样孤独,要盼望过年穿新衣、吃肉,要盼望周末、母亲带来奶粉和红糖......物质的匮乏总是刻骨铭心。

外婆背了玉米去碾子上碾。我跟在后面,只说再不喝玉米面粥与山药蛋粥,也不吃她蒸的窝头,贴的饼子。她便笑:那给丫头烙烧饼吃。她便和极少的白面。少得可怜的一小块,顶多一个馒头的大小,我几乎看不出她要干什么。她把那块面揪成饺子皮那样大,然后一个个擀圆,再撒上芝麻。那些芝麻真像跳舞,我仿佛看到了它们与面终于颠沛到了一起。

极薄的一张,然后放进烧热的锅里,然后一定要用花秸来烧。麦收过后,被碾压过的麦秆被称为花秸。这是多么美好的名字。

麦收过后,村子外面有无数的花秸垜。在更远的北方,就叫麦秸垜。铁凝小说三大垜中便有一篇《麦秸垜》。每一个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都是幸福的,在漫长的人生中,那是丰沛厚实的滋养。

那些花秸的火苗是轻的,烙饼和糊饼最好。不糊。劈柴用来炖肉,火硬。外婆用那些花秸烧火,烧出了又薄又脆的圆饼喂养了我。我在外婆的背上走东家串西家,听张家长李家短,看他们养的猫狗鸡鸭......有一次还被狗咬了,流了很多血,腿上现在还有疤。那时候不打狂犬育苗,咬了也就咬了。外婆再也不去那个人家,并且还让对方带着上了药。

乡村的天空是低的。特别是秋天,仿佛云伸手可捉。秋天的棉花地里,外婆背了袋子去“拾棉花”。白白的棉花一朵朵扔进袋子里,拾满了,便倒在路边的棉花垛上。我躺在棉花垛上看云。盼望母亲快点接我回城里,我要穿红布鞋,梳小辫儿,吃冰棍。

我不知那时的光景是奢侈的,只觉得一天天的好无聊。每天去地里看鹅,运气好能抢个鹅蛋。有时和邻居的铁蛋、二丫玩,玩一会儿便打了起来,各不相让。

我盼着说书人快来。

麦收或秋收过后,村里便来说书人,说《三侠五义》、《西厢记》......我坐在板凳上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月亮爬上来,露水湿了衣裳,外婆抱我回家。醒了说书人不见了,我便怅怅然。忆起他穿的长衫和他的声调,怪迷人的,盼着长大与说书人游走江湖。这样的想法让我会兴奋很久。

隔壁的书枝喜欢我,她二十多岁,常带我去玩,每次都去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我回来便告诉外婆,外婆不让我再去了。过几天,书枝投了井,捞上来身体直挺挺的。我第一次见到死人,亦不怕,只觉得书枝的衣裳还那么好看。书枝的母亲不哭,感觉丢死人了,丢死人了。

我后来才知道书枝与已婚的柳先生有私情并且有了身孕。那柳先生是乡村的老师,语文、数学都教,白面书生。我也喜欢柳先生,白白净净的,手上总有粉笔末,好闻。书枝那天死,我没哭。大概是吓的,但后来开始发烧。外婆说我吓着了,便到邻村找老王婆给我招魂儿。老王婆招魂有术,比大夫管用。

她快80岁了,满脸皱纹。身上有跳蚤,头发里散发出桂花油的油腻味。我疑心她至少一年没有洗头发了。我每十天洗一次,外婆用花秸烧了水,给我烫头发,水很热,我尖叫、反抗。外婆不管,她说这样不长虱子。长大后,有和我同龄的女人说:我一天不洗澡都受不了,我从来沉默。在乡村,十天能洗澡是奢侈的。

老王婆把手放我额头上,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意思是把我的魂招回来。我昏昏沉沉。叫了魂之后,去乡村小卖部买一袋动物饼干,七毛钱一斤。外婆舍不得,转脸便说:“回来必须和你妈要钱。”母亲那时在灯泡厂上班,一个月挣几十块钱。我便说:“我妈没钱。”我总和外婆吵架——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外婆去世多年,她没有花上我挣的钱就走了。

那时我的梦想是开一间老张家的小卖部。小卖部在大队的一间小破屋里,里面有花生米、糖果、纸片......如今看起来廉价而不卫生。但很多年前,那是一个孩子的天堂。长大以后,我依然对小卖部无限喜欢,对花生米抱有过分的热情——我的饮食结构保持着童年的习惯:喝粥,吃咸菜、炖肉、花生米、炒几个小菜。

有几年我甚是洋气,喝咖啡,吃西餐。我在西湖边、上海外滩,要一杯上百年的咖啡,穿着几千块钱一件的衣服,身上每件东西都有或大或小的牌子。那几年我虚荣极了,并且摆出小资的姿态,无论文字还是人。自八岁之后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并且定居在城市。多数时候我每天穿行于国内的一线城市,那些洋气无师自通。没有人看出我在乡下呆过八年。我也试图表明:我是地道的城里人。

但不是。

我与别的女子去西藏旅行,他们对酥油茶大呼小叫,对一年不洗澡的藏民不理解,对住的旅馆抱怨不是24小时热水。我倒头便睡,并在旅途中渴了就喝山涧的水。那8年对于我的心理装备足够了。

中年以后,我选择棉、麻不过百十块钱的衣裳,我记得小时候躺过的棉花垛,记得棉花的温暖。从此以往,我自己腌咸菜,与外婆一样卷起袖子干活,蒸一锅纯碱的馒头、炖一锅红烧肉,定期去乡下走走。这么多年,我依然喜欢乡下的味道。尽管失掉了从前的朴素、淡然,但仍旧比城市好很多。

那些村里的老人还能认识我,他们叫着我的乳名。说庄稼越来越少了,这里成了开发区,很多年轻人去住楼房,外婆家的坟地怕是也要挪了。

铁凝、陈丹青、乔叶、毕飞宇......我忽然想起他们的农村生活经验,只不过他们是更为能记得细节的少年,我是童年,已经很好了,这是老天爷的筛造,这样的生活经验可以是一辈子的生活底气——最苦的我都见过了,还怕什么?

有了这样的底气,多么的自足——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然后有这样的底气可以丰满地过一生。(本文摘自雪小禅最新随笔集《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作者简介:雪小禅,知名文化学者、作家,老舍散文奖、首届孙犁文学奖得主,曾入围鲁迅文学奖,已出版多部作品集。在生活和写作中修行。怀一颗素朴心关照柴米油盐的日常,以精神上的青春明亮照亮灰暗的人生时刻,心境至禅处,叩中熹微心事,无声万物飞渡。一字一暖,一寸一金,流失掉的宽厚、静贞、简朴从世界一一途经,心归平和,清凉自在。新浪微博/@雪小禅,公众号/雪小禅/禅院听雪/银碗里盛雪。

第17篇:底气作文800字作文

底气作文800字作文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底气作文800字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底气作文800字作文

1观泱泱社会之大潮,多少人因信心不足而只能在生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又有多少人因缺乏力量而半途而废?究其本源,皆是缺乏底气所致。

于是,我们疾呼:生活需要底气,生命更需底气!

拥有底气,首先必需有能力和德行为“底”,方能生出自信之“气”。如果说“物与权”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话,那么抛弃“物与权”后所收获的“情”则代表着一种审美情趣。就如明末才子袁中郎,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吴中得若令也,则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其潇洒豪放可见一斑。但若你只认为他是个耽玩书生的话,未免太小瞧于他。《明史》记载其“听断有决,公庭鲜事。”正是凭借如此之底气,中郎才敢跳出“权与利”的夹缝,断然辞官,归隐山林;才会有日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说。可见,性者个性,灵者灵气,若中郎亦是粗鄙之人,岂有底气成此文学大业?

如果说能力和德行是底气之“底”的话,那么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德、才便是这“气”字的玄妙。

有底气者,并非一定是日后大有作为者,运用自己的底气去创造和发现,方能活出生命之“气”。于是,我想到了杨惠珊,那么生命如琉璃般的女子。在夺得两届金马奖影后和一届亚太影后之后,她便如蝶回到茧中,收起自己华美的翅膀,毅然投身于琉璃事业中,采访中,她说:“电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载体,一个转换,而琉璃事业才是我执着的信仰。”当积累了足够底气之后,杨惠珊没有自满,而是选择继续去创造,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气”。佛曰:“愿我来也,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净无秽瑕。”这不是对杨惠珊底气的最好诠释吗?

人生其实好比是筑房,只有地基足够坚实,才能搭建出摩天大厦。而那些没有稳固地基,甚至毫无底气可言之人,只能坠入死亡的深渊。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那么,在当下浮夸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亦是要有一点底气的。”用你的底气去创造,用你的信念去坚守,我们终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活出生命之“气”!

底气作文800字作文2

一缕阳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给人如春般的温暖。那火红炽热的太阳啊,便是这温暖坚实的“底气”。一棵大树,纵使季节轮回,也依然固守家园,不畏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那土地里粗壮的根系,便是大树硕果累累的“底气”。“底气”,是一种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它总是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最危险的时刻,发挥最强大的力量,是人生最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透过历史的风尘,“底气”中的自信与力量不断留驻在中华文化的画卷纸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杰出的变法人士,在维新变法失败的那一刻,当看到不断地有变法人士退缩的那一刻,当朋友劝他赶快逃跑的那一刻,他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底气:“各国变法无不流血,唯中国不是如此,今天我就要以我的鲜血警醒世人……”他那充满“底气”的鲜血,永远闪耀在中华历史的星空之上。他那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了人生最响亮的呐喊!

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刘伟,在一次触电事故中失去双臂。在他痛苦迷茫之中,是对生命的渴望,是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底气,将他拉到另一个起跑线,不知疲惫地刻苦训练,付出比常人超出多少倍的努力,他终于参加了残运会游泳比赛并获得了奖牌,就在他信心十足,向残奥会冲刺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个致命的玩笑——他得了过敏性紫癜。从此,他与游泳比赛再也无缘,多年的努力和梦想化为泡影。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底气”,让刘伟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脚趾弹琴。常人双手弹琴都得付出努力和艰辛,十指不分丫的双脚能行么?又是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底气”,让他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弹出了七级钢琴师的水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无臂钢琴师。也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当命运缚住了他的双臂,他却为梦想插上了翅膀,那变幻的琴声,是他努力飞翔的旋律。

是谁,弹出世间之绝唱?是那位双耳失聪的巨人!拥有底气,灵魂得以升华!

是谁,吟出千古之篇章?是那位自由潇洒的诗仙,拥有底气,心灵得以自由!

是谁,成就昌盛之王朝?是那位忍辱负重的小卒,拥有底气,生命得以永恒!

“底气”,这个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一旦迸发,就会像蛟龙掠过小河浅滩,到浩瀚的海洋里击水三千;就会像大鹏掠过平地低谷,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拥有底气,创造辉煌!

第18篇:《底气》面批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底气》面批

作者: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5期

作文题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面批进行时

底 气(记叙文)

在这样嘈杂而又死气沉沉的公交车中,我身旁是陌生人,陌生人旁边依旧是陌生人,各人目标不同,自然也是没法儿攀谈起来的了。

车箱(厢)中又闷又热,这温度简直能当作桑拿房用了,我真怀疑,为什么没有人中暑呢?

“大爷!没事吧!”(瞧我这乌鸦嘴。)只见一个老人不知是不是中暑,摇摇晃晃,面色极差,刷白刷白,连不肯让位的小青年也急急起身,让了位子。

老人坐下后,也总算是“稳定”了。

坦白地说,我一眼看上去,老人便是病怏怏的模样,细细的手臂上爬满青筋,似乎是挣扎着的生命在不断流逝,这么说似乎不吉利。总之,这老人看去直让人心疼就是了。虽说如此,老人毕竟是背对着我,见不真切。

就像一颗小石子激起涟漪层层,但车箱(厢)这死水潭不可能不归于平静,至少我这么认为,真是这样就好了。

正当我昏昏沉沉就快进入梦乡时,却瞥见了我不想瞥见的事,你能理解,当看见一个人——小青年——把手伸进别人口袋里的心情吗?没错,我亲眼见到了“偷”!我一怔,睡意全无,下意识想开口喊出声来,却猛然觉得没了底气,万一他有刀怎么办?我倏然感到一阵寒意,万一他报复我,又怎么办?我头脑一胀,没了下文。

突然那贼人抬头瞥了我一眼,目光中是措愕,我还感到了些微警告,我彻底算是没了底气,可还是心有不甘,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发现,不知是熟视无睹还是视若罔闻,陌生人们全然都低着头……

我,无力感悄然爬上了我的背。

“你在干什么?!”像是炸响。

一切惊疑的目光全聚在了老人和青年身上。似乎是突然间,所有人都发现了真相似的,底气十足地诘问起来。

老人站起身,扣击着手杖斥责着青年,在那份虚弱的声音中,隐约,不,是充斥着某种力量,某种信念,以至于让人忽略了这副孱弱的躯体。

是底气!

当小青年恶言说:“你等着!”时,谁敢相信耄耋老人气定神闲地回击道:“我等着!”这种话?

若非亲眼所见,我也实在不敢相信。原来一切都与我想象的差距这么远。小蟊贼逃窜而走,老人理了理衣服,静一静,若无其事,坐了回去,陌生人们回归原位,不同的是瞄向老人的目光,多了点别样,有敬畏吧!

遇到这事,让人不愉悦,我又庆幸遇到了如此有骨气、有底气的老者。尊严、正义的化身。

佩服不已,佩服不已。

“陌生人身旁依旧是陌生人”,准确点明公交车上最本质的人际关系。诸如陈丹青等很多学者说过,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一旦到陌生的环境,人就忽视了道德的约束。后两分句若写成“各人心思不同,自然没法攀谈”可能更简洁一些。

与首节一起,渲染“嘈杂而又死气沉沉”的环境,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著名的譬喻:铁屋子“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那人们需不需要“呐喊”呢?以上两节,完成了故事环境的交代,但似乎模糊了“车箱”与“车厢”的差异。

这段文字不可少。一是铺垫,亦是反衬,老迈与糟糕的健康状况,与下文的“底气”形成反差;二是构成讽刺效果,“连不肯让位的小青年也急急起身,让了位子”“但车厢这死水潭不可能不归于平静”,再次隐喻“死气沉沉”的“铁屋子”;第三,让故事“圆满”,用极经济的文字让“小青年”巧妙出场;最后,“真是这样就好了”又完成了向故事内核处的迈进。

从“下意识”开始,到“没了下文”为止,结合中间的两个“怎么办”?细致、真实地刻画了“我”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妙绝。“铁屋子”中终究让人们继续“熟睡”的心理成因分析得惟妙惟肖。但“措愕”中有别字,应该是“错愕”。

这是故事内核。在“死气沉沉”中,“底气”终于爆发,犹如火山冲破岩层的那一刹那。从主题来说,给人们的思考是这样的:底气到底来源于什么?从表现手法来说,对比鲜明,炉火纯青。老人与小青年,老人与“所有人”,当然也有老人与“我”上文的怯懦对比,无不跃然纸上。可惜在“当……”一段中,标点的使用出了些小问题。

最后的文字揭示和升华了主题:底气源于浩然正气。这个主题,完全是“底气”这题目的应有之义。更为深刻的是,文章虽然戛然而止,但给人们的思考仍然在继续:暂时的秩序“回归原位”,“陌生人们”遭遇的下一个“铁罐子”又将是怎样的情景呢?意味深长!

最后的写作看得出多少有点匆忙,表达不够简洁有味。有的标点,有的转折词,都没有能细细推敲。虽然是小伤,但毕竟是伤,弄不好会有遗憾。

结尾两段假如这样写,可能会有味一些:遇上蟊贼,很是不爽;但遇上老人,我三生有幸!

底 气(议论文)

底气,积聚在身体中,当共鸣产生,将会爆发出响彻天地的声音。让自己有底气,我们才有面对一切的信心,才有一鸣惊人的力量。

有底蕴才能有底气,底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我们积聚底气的第一步。翻开那一本本散发着书墨气的卷册,多彩的情节、富含魅力的人物、广博的知识、动人的情感以及人物高尚的品格,无一不丰富我们的见识,增添我们的底蕴。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浩如烟海的书籍,引领着我们,充实着我们,映照出世间万物的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有了底气的来源。

底气是不懈努力的成果。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底气也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向世界微笑的底气。身为黑人女性的赖斯,成长于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从小她就被教育着:“你要比别人好上一倍。”是的,正因为特殊的身份,她需要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才能获得比别人多一倍的成就,才能得到与别人相等的尊重。她从小学习钢琴,学习花样滑冰,比同龄人提早进入中学与大学,于是她可以在大学课堂上反驳教授:“我并不比白人笨!”底气不是白白获得,对于我们来说,或许不需要比别人“好上一倍”,但那些必须的努力与汗水,是有底气的前提。

有底气,更加重要的是有追求、有目标。没有追求的人,连前进的方向都找不到,站在原地徘徊或随波逐流,何谈底气?乔布斯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改变世界。”他带着改变世界的追求,以让更多人享受到电子产品为目标,不断创新,于是他有底气面对被迫离开公司的挫

折重新白手起家,有底气在一年内亏损10亿美元后使苹果公司成功转型,有底气站在电子技术的最高点。

有底气,但不能有傲气,自信却不能自负。即使是成就如此之大的乔布斯,也说过:“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谦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有底气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书籍仍然是我们保有底气的基础,努力始终不可抛弃。只有这样,我们的底气才可真正转化为成绩,支持我们抵达梦想的山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我们的底气。

这是典型的提示语误导“案件”:提示语是这样的:“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文章作者想换一种表达演绎一下,进而借机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结果,两句话都演绎错了:把底气误为原本具有的,是“积聚在身体中”的;把原本属于底气内涵的“信心”和“力量”,误作为“底气”这一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有底蕴才能有底气”,视角不错,“底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观点也不错。错就错在,读书就是“文化”,这偷换概念,极大地压仄了文化的内涵。“文化”几乎是无所不包的概念。观点宏大,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却较弱,这个证明是无力的。而分析论证马上又滑向书本中的具体内容,这显然跑偏了。

按正常的逻辑思路可以这样修改:“底蕴”才是“底气”真正的“底”,这“底”中没有无穷的蕴藏,怎么会爆发出撼动天地的浩然之气呢?而读书,正是“固底增藏”的最好方法之一。正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想要在区区几百字内把这个“底气”概念论述周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小作者没有扣“底气”说话,而一笔宕到“底气是不懈努力的成果”,有点远了。这话是不错的,但细想,哪一种能力或技艺的积淀不是“不懈努力”的结果?这话、这观点套在“拒绝平庸”上也成。这是一段几乎没有个性意义与价值的“正确的空话”。这是没有紧扣题目的独立思维和独立写作的表达习惯造成的。

从概念的规定性出发,小作者要论述的是有“底气”,不是写有“追求”、有“目标”。这不是理性的表达。如果从世界万物永远有联系的观点来看,也不能把“追求”与“目标”从“底气”中硬生生地剥离开来,形成没有意义的比照。再说,别说是“底气”,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和追求乔布斯的例子多好啊,恰恰可以证明的是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领先的科技水平、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预见力,这些共同凝聚成了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底气”。

“有底气,但不能有傲气,自信却不能自负”,话也许并不错,但后面的论证,和全文总结搅和在了一起。在例说美利坚(乔布斯)的同时,再谈民族主义(谦恭美德)的东西,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结尾又是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缺少逻辑关系,而且,作为全文收束,有点太不“给力”了。

第19篇:共产党人的底气

共产党人的底气

陶 克

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特别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改进作风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胆量,这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香港《文汇报》说,此举显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大公报》发表评论说,这是中共中央自我设限、自带“紧箍咒”;美国《世界报》刊文称,这将让只会空谈的干部人人自危。

中国有句老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亦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央政治局承诺从自身做起,实际上是把自己摆在了全党的监督之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但关键还在于党。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对党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避讳。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的八项规定,条条操作性都很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好样子。这个“好样子”,就是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这对全党改进作风,会起到一个极大的示范效应。 “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这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传唱的歌词,至今仍在网络上走红。网友们看重的就是共产党言行一致的好作风,并期盼这种作风在当今大大发扬。共产党为何能战胜国民党?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人言行一致。我党我军从创建始,各级党员干部就叫响一句话:“跟我上!”当年被刘伯承、邓小平评价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范子侠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三句话:“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共产党就是靠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使老百姓认识到他们是真心为人民服务,并不是在空喊口号。

共产党打天下为人民,靠的不是宣言,而是行动。这个行动,是从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做起。抗美援朝时,毛泽东送儿子毛岸英上前线,当别人劝阻时,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泽东带头不吃肉,给自己定饭量,一天只吃七两饭,还说朱总司令饭量大,可以吃九两。我们党有这样以身作则的掌舵人,什么样的风浪顶不过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为政的“政”,等同于“正”。这个正指的就是表率作用。

此次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的承诺,为全党做出了好样子。这种承诺应该成为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承诺。在转变党的作风行动中,每个人都应“唱主角”,以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凝聚民心,写就共追“中国梦”的新篇章。

第20篇:信心来自于底气

信心来自于底气(王精林的演讲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企业经理陷入债务危机,债主纷纷上门,这个经理无奈之下躲进了最近的公园。他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把头埋在双手之中,考虑着任何能挽回他公司即将破产局面的方法。

突然一个老人出现在面前并说道:“我能看出来你遇到了一些麻烦。”老人听完经理诉苦之后,说道:“我相信我能帮你。”老人问了男人的名字,写了一张支票,放在男人的手上,“拿着这张支票。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把钱还我。”然后老人转身,像来时一样快速的消失在男人面前。这个企业经理看着手上五十万美金的支票,署名正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约翰·D·洛克菲勒。这个经理意识到,有理这些钱,他立刻就能够拜托债务危机,然而他却深深 的将这支票封存了起来,等待着下次见面还给老人,因为他坚信,即便是不动用这笔钱,他也能够拜托债务危机。

数月后,这个经理果然拜托了债务危机并且是的企业盈利,当他再次出现在公园的时候,如愿以偿的碰到了这位老人,并且得知这位老人是偷偷的从病房中跑出来的。

故事当中的两个人都很有自信,老人是自信自己的一张支票便可以帮到这个经理,而经理则自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约翰D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这个家族曾经一度完全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贸易,而且这位老人的后人更是嚣张的在美国的首都纽约建立了一个城中城——洛克菲勒中心。拥有这样的背景,那么这张支票就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张代表着一串数字的纸张了,老人有这样的自信也在所难免。

而我们要说的却是这个经理,那一张完全是象征意义的支票,虽然只是老人随手哗啦一下,但是带给了这个经理莫大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我们可以称之为底气。

这个经理的信心很大部分就来自于那张没有取出任何钞票的支票,有了信心的经理瞬间来了一个大变身,高唱着“拿了我的给我换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雄纠纠气昂昂的开始了大逆转。

信心是对自己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则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则是自身的积累。而我们的积累便是,娴熟的工艺,丰富的专业知识,正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够信心百倍的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民国底气读后感
《民国底气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