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在桥边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1 08:35:4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在桥边

在桥边》教案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二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三、重点研读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除了因为工作单调、枯燥、乏味,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对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的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

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 \" 我 \" 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四、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3、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五、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 “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 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推荐第2篇:《在桥边》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把握小说深层的主旨

体会小说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一、作者介绍

1、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伯尔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曾获得几十种国际国内颁发的文学奖,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他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2、主要作品

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50—60年代的作品《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

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二、故事背景

故意数错(乱数、敷衍)。

推荐第3篇:《在桥边》教案

《在 桥 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难点)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了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还记得那位“戴钢丝边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的老人吗?他对动物的爱怜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另一个发生在桥边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看看它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并找出情节中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

开端——空洞乏味的工作 发展——心悸忘我的暗恋 高潮——突然到来的检查 结局——出乎意料的鸿运

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第六自然段

2、从这一部分可以读出什么?

最主要的矛盾——工作与爱情 主人公内心情感——痛苦、挣扎, 请学生自己轻轻品读、体会。

三、赏析情节

1、师:围绕着这个矛盾的核心,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生发的?让我们往前追溯,看看故事的发生,请同学们精读故事的发生部分,圈出相关语句,说说故事的发生部分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篇的第一句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还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现状:这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无需交代,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大约也丧失了一般的劳动能力,战后“他们”给他疗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2) 请同学们关注有关主人公工作状态的几处细节。请读读这些细节,试着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形容词:无聊、空洞、单调、空虚、灰暗等。

(3) 主人公自己满意这个看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师: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明确: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追问: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问:与前面的行文相比,语调有何变化?

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问:这说明相比于故事的发生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无聊、灰暗,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

3、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何变化?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 “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补充:表面上看,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而在深处,则仍然是鲜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只是一个小小的故意漏计,就击溃了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指挥上也高于自己所要抗争之物。)

5、在情节的发生部分,矛盾的核心,也就是情节的生发点,是主人公对姑娘的暗恋和技术工作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很容易蒙混过关,由于主人公明白如何“唤起人们对我有城市的印象”,这个矛盾并不突出,他很轻松自得地就能享受到“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不让他们侵占去的”两分钟。但是,在高潮阶段,这个矛盾则充分激化,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简介作者: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五、主题挖掘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故事背景和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我的爱情可以实现吗?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 数人这一工作目的何在?

战后重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d) “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e)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对战后重建近乎痴妄和盲目乐观的态度,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 f)主人公对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不满? 人的心灵被忽视了。

最主要的矛盾——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g) 结局有无改变?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结局:处境没有真正改变,精神需求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推荐第4篇:《在桥边》教案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到了战火纷飞中人类的一丝温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小说《在桥边》,看看这一回在桥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7页。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内容。

明确: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

四、结合话题,重点赏析

1、知识链接

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这一要素其实在第二单元的话题“场景”当中已经涉及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人物”是上一个单元的话题,写人物要注意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一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注意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那么《在桥边》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全文共9段,请大家根据小说的情节运行流程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

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 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 高潮:6-7段,“我”逃过检查,被调去数马车。(逃过突击检查)

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推荐第5篇:在桥边教案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难忘那“漏数” ——《在桥边》教学设计 常山一中 唐金木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凭借紧张动人的情节,有力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其中短篇小说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有深深的体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伯尔的《在桥边》

二、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1.文章篇幅较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并巡视并提醒学生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情节] 请一位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老师明确: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当然小说为了避免情节上的单调,我每次数的人以及数的方式并不一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数的。

2.研读情节,赏析细节 (1)乱数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㈠.怎样乱数? 讨论明确:

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㈡.为什么乱数?

第一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 ㈢.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 (2)、不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 ㈠.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讨论明确: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㈡.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明确: 课文第

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㈢.请全体同学一起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数

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 ㈠.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讨论明确: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㈡.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讨论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㈢.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㈣.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㈤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讨论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作者想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2.他们是谁?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3.主旨: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 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推荐第6篇:在桥边 教案

《在桥边》教案

执教时间:2013年3月20日

执教者:黄艺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内容与主旨。

2、理清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把握本文情节上的特点,如“摇摆”、“意料外情理中”结局。

3、思考并领悟对人的关爱不能仅停留在物质上,对人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情节“摇摆”及“意料外情理中”的结局。

2、对于主旨开放性解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学期伊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桥边的老人,战火中生命危困的他一直牵挂着心爱的动物,朝不保夕仍牵挂它们的安好,老人的温情与关怀令我们动容至今。今天在桥边又有新的故事,我们共同品味。

(二)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一两句话)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他们让“我”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掉了。

(三)把握情节的“摇摆”

2、故事总是按着一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模式运行着。同学请依据此找到对应的情节,围绕一个“数”字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绘制一幅曲线图。(可参照与回顾《清兵卫与葫芦》)

忘数(因姑娘出现而心情愉悦)

数马车(获得与姑娘接触的机

乱数(空洞)

漏数(应对检查痛苦而紧张)

(四)探究主旨

3、跌宕起伏的情节往往是为呈现主题而服务,对于主题同学们可以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融入你的体悟进行解读。在同学看来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1)预设答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A、主人公“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B、我对这份工作的不满,批判政府人员做事机械,只求数字不管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 C、德国二战后重建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了对人们精神上的人文关怀。 (2)预设引导:

A、主人公“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a、文本依据:“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

“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b、“我”如此爱这位姑娘为什么不向她表白?

“我”要数人没时间——工作都能为姑娘舍弃,这不能成为理由。

“我”的腿缝过,有缺陷——自卑

c、什么原因导致“我”要缝补腿呢?“他们”又会是谁呢?

“我”在二战中受伤,“他们”是德国政府工作人员,代表德国政府。 d、“他们”给了我一份“美差”,这份差使有什么特点?

枯燥乏味,机械无趣

补充:西绪福斯受天帝处罚推石头

吴刚受罚在月宫砍桂树

e、在机械乏味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心爱姑娘的出现与其说是爱情给予“我”慰藉,不如说是“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求。

——“我”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对温馨人情和美好人性的追求。 B、我对这份工作的不满,批判政府人员做事机械,只求数字不管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

a、文本依据:“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

“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

“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b、小结:“他们”做事只顾表面功夫,不顾实际成效,陶醉于未来完成式中,这正是德国政府官僚主义做派的真实呈现。

c、简介写作背景: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d、认识作者:伯尔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征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

C、德国二战后重建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了对人们精神上的人文关怀。

这一点通过探究“‘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来达成教学目的。

“我”是一个小人物,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参加了二战,落下了残疾,成为制度的受害者。同样,“我”在今天也无法为自己做主,“我”被制度安排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上——数人。“我”没有姓名,没有亲人,仅仅只是一个和当时千百万同类人一样的一个代指符号而已。

二战以后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在德国、在欧洲、在全世界还有许多。(数汽车的矿工)他们在战争中丧失的不仅仅是一条腿,更是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

(五)小结:同学们解读文章务必结合文本,深入文本,方能走进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

推荐第7篇:《在桥边》教案

《在桥边》教案

2012-12-20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板书),看看小说借助“情节的摇摆”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伯尔的小说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情节集中、紧凑。代表作:短篇《在桥边》,中篇《列车正点到达》(成名作),长篇《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巅峰之作)、《小丑之见》、《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2、关于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国家重建的大背景下的悲欢情绪。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悲欢?为什么有这种悲欢?这种悲欢中隐寓着一个怎样的思想主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

三、内容探究:

学生朗读全文,概括小说情节。(提示:“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部分”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 问1:小说由哪几部分情节构成?试作简要概括。

明确:

1、开端(1-3) —— 空洞乏味的工作 无聊、不满

2、发展(4-5) —— 心悸忘我的暗恋 兴奋、喜悦

3、高潮(6) —— 突然到来的检查 小心、紧张

4、结局(7-9) —— 出乎意料的鸿运 惊喜、憧憬

问2:“我”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我”的工作是什么?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句表明,“我”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或百姓。“我”的工作是数有多少行人从桥上经过。

问3:文中哪些句子是写“我”的工作状态?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几句写我工作时的情形。

问4:你能不能从这几句话中读出这个工作的特点?

明确:两个“整天”、“计时器”的比喻,这些都表明了这种工作的机械、单调、枯燥、乏味、无聊。

问5:“我”的工作态度认真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读出“我”的心情吗?

明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句子表明,“我”的工作态度并不认真,因为“我”在故意的制造不准确。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笔调的句子,流露了“我”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和反抗。

问6: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

明确:从桥上经过的一位姑娘,是她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

问7: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喜悦起来。“我”的心情从“无聊、不满”到“兴奋、喜悦”的变化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一次“摇摆”。 问8: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主任统计员的突然检查”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

问9:“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小心、紧张”起来,“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问10:“我”少算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少算她?

明确:“我”少算的一个人是“我”心中爱恋的那个姑娘。因为“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说:在这个“高潮”部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整个故事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小说情节却突然来了第三次“摇摆”。

问11:情节上的第三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问12:当被安排去数马车时,“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从“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惊喜”。数马车的间隙,“我”可以去冷饮店长久地看她一番,并想着在她回家的时候能送她一程,这里写出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师)说:倘若只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问1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也有人说,“姑娘”只是一种象征。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明确:小说表面上写的是“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的强大吸引力,但小说的最终旨意并不是写“爱情”,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工作的单调、枯燥以及自己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尽管后来自己的工作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只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们”(政府官员们)关注的只是那些“不准确的”数字,却没有谁关注“我”的精神需求。这也反映出了德国战后重建时“关注物质需求而不是精神需求”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与其说“小姑娘”是爱情,还不如说是“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小说所要表现的应当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主人公精神上对“美好事物”的守望。

推荐第8篇:《在桥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凭借紧张动人的情节,有力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其中短篇小说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有深深的体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伯尔的《在桥边》。

二、品味情节

1.主要情节。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当然小说为了避免情节上的单调,我每次数的人以及数的方式并不一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数的。

2.赏析细节

(1)乱数

㈠怎样乱数?

3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㈡为什么乱数?

第1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

㈢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

(2)不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

㈠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㈡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

第3、4段:“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㈢感受我的心理

“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数

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

㈠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㈡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㈢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㈣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㈤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探讨问题

1.作者想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什么?

先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2.他们是谁?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3.主旨: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五、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于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推荐第9篇:在桥边 公开课用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学习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并赏析其中细节。

2、领会小说主旨,理解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3、理解小说语言的简练和反讽之美。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情感,散文最大的魅力在于语言,而小说最大的魅力则是情节。其中短篇小说尤以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深深吸引着读者。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篇短篇小说《在桥边》,看看它的情节又会以何种方式吸引我们。

二、解题

题目《在桥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补齐其他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在桥边数人数

三、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

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 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乱数———忘数——漏数——数马车

(一)乱数

1、“我”是怎么数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见课文第三段,可见“我”是乱数的

2、“我”为什么要乱数呢?

明确:这个工作对“我”,枯燥、无聊、单调、乏味,板书:空虚无聊

(二)、不数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什么打破了“我”枯燥乏味的生活? 明确:一个姑娘从桥边走过

2、姑娘的到来带给我怎样的变化? 明确: A:情绪发生变化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这段文字,注意语气)

小结:作者一改前面反讽的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变得欢快。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这个姑娘。姑娘的出现,让我原本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我的情绪不再灰暗而变得愉悦。

B:乱数——忘数

板书:愉悦欢快

(三)、漏数

1、可是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也并不一帆风顺。我们来看,作者接下来为“我”设计了怎样的情节?“我”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安排了主任统计员来对我的工作进行检查,我的情绪由愉悦跌回谷底,并且伴随紧张、矛盾?

2、“我”为什么而感到矛盾?

明确:数还是不数?怎么数?实际是生计与爱情之间的一种矛盾

3、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我”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饭碗还是饭碗战胜了爱情?(前两次的乱数和不数进行比较,开放性题目)

明确:非常认真的数,因为这关系的生计。当那位姑娘再次出现时,“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事实是我比主任统计员少了一个人,“我”漏数了那姑娘。 “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

4、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板书:喜悦激动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小说讲述的仅仅是一个爱情和事业相冲突的故事吗?

1、小说开头的文字很有张力。“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分析一下,“我”是谁?“他们”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

明确:“我”:在二战中受伤的人

他们:战后德国政府

故事发生背景:二战之后

2、能否将这句话该为“他们替我医治了腿”?

缝补既表明当时伤员很多,医生只能速战速决,不可能一个个精心医治,也表明他们拿“我”当一块破布,胡乱应付一下,根本没把“我”当人看,更不要说对我有丝毫的关爱和同情。

由此可见,我的不幸遭遇是很有代表性的,战后的伤员安置是个社会问题。

3、文中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一点?

第六自然“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

4、他们像外科医生治箭伤,夹板医驼子一样,只做表面工作,哪管病人死活?其实我最大的伤痛在哪里?

在心里。因为失去了双腿,我的内心很无助,感觉前途很渺茫。

5、可他是为国家而负伤,应该很自豪啊?

他不是英雄,因为他是德国兵,在二战中是属于侵略者的一方,而且还打败了。

这是一批被法西斯蛊惑、利用的年轻人,纳粹分子用军国主义思想煽动他们为荣誉和梦想而战,如今受伤了,战败了,才 知道自己受独裁者欺骗和愚弄。对于他们来说,身体的伤残不是最痛的,更要命的是信仰和价值观的崩溃。

6、德国政府关注到这一点没有?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当我把上班 ······数字愈大,他们愈加荣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他们只关注什么?

由此可见,政府只关注新桥多么宏伟,每天有几千几万人通过。

7、为何他们如此关注新桥呢?

“新桥”是德国战后重建的代表,战后政府的注重只是物质的重建。用数字来显示他们的政绩,标榜自己的功劳。

其实,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桥梁、房屋,还有人的心灵。心灵的重建绝对不像修桥补腿这么简单。

8、有人会说,政府在战后经济那么困难的时候还给伤员安排了工作,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慰藉,你们如何看待在桥边数人的工作?

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毫无意义,把人变成一台计算的机器。 让一个不能走路的人整天坐在桥边,你可能会抛给他几块硬币。因为他像乞丐了,所以这份工作是对人格的侮辱。

8、我不知道人的幸福指数是否用数字来衡量,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幸福感倒是差点被数字给扼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每天目送姑娘走过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不愿意把她数进统计的数字里,但是上面派人来检查,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桥了。

在统计人数时,我为什么不愿意把姑娘数进去呢?心爱的姑娘不是空洞的数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有着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是个美丽可爱又温柔可亲的姑娘,我能够赢得她的爱情吗?

不能,她是我暗恋的对象,我爱她,但她并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暗恋她,为什么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是一个残疾人,不能给他幸福,所以不想打扰她的生活。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啊,既然明知无法得到爱情,为什么还要痴痴守候?因为对姑娘的依恋能使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让她在枯燥单调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快乐和甜蜜。 身心遭受重创的我其实把姑娘 当做精神的支柱。

姑娘的存在给了我莫大的精神安慰,他成了我心灵荒漠上唯一的风景。如果说数字代表着假、大、空,那么姑娘象征着什么? 姑娘对于“我”来说象征着什么?真、善、美 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见过吗?

《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哈姆莱特》中的 奥菲莉亚 《边城》中翠翠 这些美丽纯洁的少女都是乱世中的美神,都寄托了作者对假、丑、恶的现实世界的鄙弃,对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品读小说结尾两段

我是如何看待“数马车”这份新工作的?把相关句子读出来。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吗?

反语,讽刺了为官者的自以为是。

小说结尾说,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看看,送她回家。你怎么看待这个结局?

法西斯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小说结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既有无奈,又有憧憬;既有喜悦,又有隐忧,甚至还有控诉。所以,小说以省略号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像开头“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样,极富情感的张力,耐人寻味。 总结主旨

在表面上看是爱情,表现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具有如何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拓展

(一)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请你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明确: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等

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13岁女孩的人生选择题

一边是大上海身价过亿的生母,一边是皖北农村贫困的养父,一边是千万别墅一边是土墙草屋,13岁的惠惠选择回到养父身边。

“大上海好,还是怀远农村好?” 记者问惠惠。

“上海好。”

“那你愿意再次去上海吗?”

“我舍不得离开爸爸(养父)。”

“你最终选留下来,是舍不得离开养育你的父亲吗?”

惠惠:是的,我也喜欢与弟弟妹妹在一起。弟弟几个月大时,妈妈就走了,是我把他抱大的,我离不开他。他每天跟在我后面,喊我姐姐,我很开心。

“除了这个原因,你放弃大上海那么优越的条件,还有其他因素吗?”

惠惠:“在上海,每天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能窝在屋子里。而在老家,地界很开阔,有伙伴们玩,我喜欢与她们在旷野中自由地奔跑。”

推荐第10篇:《在桥边》最新教案

《在桥边》最新教案

2016-1-4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看看小说借助“情节的摇摆”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二、相关介绍:

1、作者其人

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伯尔的小说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情节集中、紧凑。代表作:短篇《在桥边》,中篇《列车正点到达》(成名作),长篇《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巅峰之作)。

2、关于背景

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国家重建的大背景下的悲欢情绪。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悲欢?为什么有这种悲欢?这种悲欢中隐寓着一个怎样的思想主题呢?

三、内容探究:

(学生朗读全文,概括小说情节)

问1:小说由哪几个情节构成?试作简括。(10字以内) 明确: 【开端】(1-3) 空洞乏味的工作 【发展】(4-5) 心悸忘我的暗恋 【高潮】(6) 突然到来的检查 【结局】(7-9) 出乎意料的鸿运

问2:“我”可能是个什么人?“我”的工作是什么?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句表明,“我”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或百姓。“我”的工作是数有多少行人从桥上经过。

问3:文中哪些句子是写“我”的工作状态?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几句写我工作时的情形。

问4:你能不能从这几句话中读出这个工作的特点?

1 明确:两个“整天”、“计时器”的比喻,这些都表明了这种工作机械、单调、枯燥、乏味。整天像计时器一样的工作,让人感到很无聊。

问5:“我”的工作态度认真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读出“我”的心情吗? 明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句子表明,“我”的工作态度并不认真,因为“我”在故意的制造不准确。

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笔调的句子,流露了“我”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和反抗。 【补充】为什么要数从桥上经过的人数?

战后重建,既验证这座新桥的通行价值,又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数据。

问6: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

明确:从桥上经过的一位姑娘,是她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

问7:从哪里看得出来?“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幸福起来。

问8:遭遇检查时,“我”的心情又怎样? 明确:接受检查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小心、紧张”起来,“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问9:“我”少算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少算她? 明确:“我”少算的一个人是“我”心中暗恋的那个姑娘。因为“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问10:当被安排去数马车时,“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从“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惊喜”。

数马车的间隙,“我”可以去冷饮店长久地看她一番,并想着在她回家的时候能送她一程,这里写出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问11:小说中一共有几次情节上的摇摆? 明确:三次摇摆。

“我”整天坐在桥边数人,心情甚觉无聊,对现状极为不满。小姑娘的出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享受着暗恋她的兴奋和幸福,也因此漏数了一些与她同时过桥的人。主任统计员的突然检查,让“我”变得异常小心和紧张,此时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整个故事似乎

2 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结果,“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说成“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还被调去数马车。这是一个美差,让“我”感到无比惊喜,也憧憬着未来——那样就能更好地接近那个姑娘。

【补充】

倘若只看开头和结尾,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多姿。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问12: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也有人说,“姑娘”只是一种象征。你怎么看?

明确:小说表面上写的是“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的强大吸引力,深层的更在于表现对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工作的枯燥、精神的空虚。尽管后来工作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只是工种,“我”的处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他们”(政府官员们)只关注那些“不准确的”数字,并不关注“我”的精神需求。这就是战后德国重建时“关注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需求”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小姑娘”可看作“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小说要表现的是精神需求被忽视的小人物对“美好事物”的守望。

四、主题归纳:

《在桥边》通过叙写精神空虚的“我”暗恋过桥姑娘的故事,表达了对战后德国“过分注重物质需求、忽视个人精神需求”这种现实的不满,流露出对小人物精神需求的关注和同情。

第11篇:10.《在桥边》说课稿

10.《在桥边》说课稿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德国的伯尔,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战后文学领军人物,废墟文学和不顺从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描写战后重建当中,小人物的精神、命运,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揭示社会的种种不公。这篇课文也是写的小人物,表现战后重建当中,他们精神世界的贫乏,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属于典型的废墟文学和不顺从文学作品。课文主要写了作为负伤士兵的我,战后被安排到一座新修建的桥边负责数过往的人数这样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靠谱、不诚实的人,在数人的过程中,我总是乱数、遇到心爱的姑娘后,总是忘数和干脆不数,可是有一天上级来检查我数人的情况,我很紧张很认真地数,还是把我心爱的姑娘漏数了,没想到上级说我只数错了一个,夸奖我是个靠谱、诚实的人,还安排我去做一份更轻松的数马车的工作。通过这种反讽、揶揄、幽默的笔调和跌宕的故事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揭示出战后德国在重建中,重视物质建设,忽视人的心灵创伤和精神世界的弊端。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了解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情节的摇摆和结局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谈话、情景假设的方式导入这篇课文,假设老师给你布置一项作业,每天回家从1数到10000,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一下,这该是一项多么无聊、枯燥、乏味的作业,引入课文,同样有一份类似的工作,摆在主人公的面前,面对这样的一份工作,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感受,又是如何去完成的,在他工作时,发生了什么有趣和紧张的事情呢?他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变?等等,通过这些疑问,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走进课文的学习。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归纳概括课文的情节和主要内容,按照情节运行的一般模式,找到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归纳概括出情节的开端是我被安排到新桥上数人,发展是我遇到自己心仪的姑娘而忘数,高潮是领导来检查,我还是漏数了心爱的姑娘,结局是领导不仅没有批评我,反而夸奖我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给我安排了数马车的更好的工作。

在品味和欣赏环节,让学生抓住关键语段,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感受情节的摇摆和结局的出乎意料。从我乱数当中,可以看出我认为工作是无聊、枯燥、乏味的,当我遇到心爱的姑娘时,我的心情是喜悦和享受的,当领导来检查时,我是紧张不安的,被安排数马车时,我是惊喜、意外的。这样通过情节的摇摆和跌宕起伏,起到了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质疑抓住课文当中的象征人物,品味其中的象征意义,比如新桥象征着德国战后的重建,把人换算成数字和百分比,象征着重建的过程中重视物质建设,姑娘象征着我的精神寄托。质疑,领导来检查,我很认真地数,为什么还是把心仪的姑娘漏掉了,说明对姑娘的爱战胜了工作生存,精神世界战胜了物质世界,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心要比物质生活重要。这样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味欣赏能力、质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探讨,我在换到数马车的工作后,我和姑娘的结局怎么样,我会不会因为跟他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增多而走到一起,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有意义。其实我的处境不会好到哪里去,我的工作只不过是由数人变到了数马车,它同样会是一份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这个姑娘是我暗恋的对象,她的美好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是我精神的寄托,一旦我与她之间的这种距离被打破,也许美好也将不存在,我精神世界的贫乏不会因此而改变。这样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12篇:在桥边教案 2

《在桥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

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美.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并领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应给予精神关怀这一道理.重、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指导阅读《学海导航》)

“二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三、整体感知

课外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学生答,悬置答案)

四、赏析情节

开端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3、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4、除了因为工作单调、枯燥、乏味,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对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的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5、“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小结: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发展

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1、为什么说过桥的姑娘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虽然只是暗恋,暗恋的方式也只是每当她过桥时,目送她走过而已,但却带给了主人公生活的希望,这点希望足以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2、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我\"对姑娘的暗恋 ,作者以怎样的笔调写的 ?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3、问:这说明相比于故事的发生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无聊、灰暗,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

小结: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

高潮

1、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何变化?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近乎惨烈的冲突,“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一边是激动的爱情一边是死板的计数,一边是赖以生存的饭碗,一边是真心热爱的姑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

2、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 “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补充:表面上看,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而在深处,则仍然是鲜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坚守, 一种精神追求。

小结: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 结局

1、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2、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这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3、“数马车”能否改变“我”的处境?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结构:

故事在貌似的皆大欢喜中结束了,请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归纳出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并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画出相应的曲线图。

明确:一般传统的小说都遵循这样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曲线图((PPT)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五、主题探究

1、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习的有关情节的话题知识,从情节这一元素来鉴赏雨果的《炮兽》和高尔基的《丹柯》

2、《学海导航》

板书:

开端——空洞乏味的工作 发展——心悸忘我的暗恋 高潮——突然到来的检查 结局——出乎意料的鸿运

第13篇:《在桥边》教案及反思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情感,散文最大的魅力在于语言,而小说最大的魅力则是情节。其中短篇小说尤以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深深吸引着读者。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篇短篇小说《在桥边》,看看它的情节又会以何种方式吸引我们。

二、解题

1题目《在桥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补齐其他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在桥边数人数

三、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一)乱数

1、“我”为什么要数人数?“我”是怎么数的? 明确:这是我的工作

见课文第三段,可见“我”是乱数的

2、“我”为什么要乱数呢?

明确:这个工作对“我”,枯燥、无聊、单调、乏味,

3、从哪些语言里我们能读到这种感觉?从“我”的叙述里你还读到了一种怎样的语气? 明确:见课文第一段,充满反讽和揶揄的语气。

4、的确,“我”每天坐在那里数过桥的人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样的工作枯燥、无聊、乏味。乱数实际上表现出我对这份工作的?

明确:不满。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制作不准确,乱数意味着对乏味生活的不满和反抗。周国平曾说: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

(二)、不数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什么打破了“我”枯燥乏味的生活? 明确:一个姑娘从桥边走过

2、姑娘的到来带给我怎样的变化? 明确:A:乱数——不数

B:情绪发生变化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这段文字,注意语气)

小结:作者一改前面反讽的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变得欢快。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这个姑娘。姑娘的出现,让我原本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我的情绪不再灰暗而变得愉悦。

(三)、漏数

1、可是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也并不一帆风顺。我们来看,作者接下来为“我”设计了怎样的情节?“我”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安排了主任统计员来对我的工作进行检查,我的情绪由愉悦跌回谷底,并且伴随紧张、矛盾?

2、“我”为什么而感到矛盾?

明确:数还是不数?怎么数?实际是生计与爱情之间的一种矛盾

3、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我”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饭碗还是饭碗战胜了爱情?(前两次的乱数和不数进行比较,开放性题目)

明确:非常认真的数,因为这关系的生计。当那位姑娘再次出现时,“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事实是我比主任统计员少了一个人,“我”漏数了那姑娘。 “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

5、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明确: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6、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明确:“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7、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总结:从整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数据,他们重视的也是数据。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这个故事里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知道?“我”是谁?“他们”是谁? 明确:“我”:在二战中受伤的人

“他们”: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2、作者简介:

明确:我们同时来了解一下作者,伯尔,就是海因里希 伯尔,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另一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3、主题:

明确: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揭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倡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沉的思考在审视着战后的种种。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拓展

(一)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请你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明确: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等

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拓展

(二)

探讨小说在运行时情节的摇摆。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常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但却非常生动,除了那欧亨利式的结尾外,还有什么?

明确:三次摇摆:姑娘出现改变单调生活,主任统计员的检查,最后得到美差

相对应的主人公情绪的变化也是几次摇摆,请画出曲线图 完成思考与实践三

反思:

本课在重难点的把握上,结合了本单元的话题重点:情节。尤其是清洁运行里的摇摆,同时抓住了 “数”这个细节来设计教案。课程内容饱满,

但相对来说,重点还不够突出。如果适当压缩前面对小说情节的赏析,那就能为后面深入解决重难点留足够的时间。在个别问题的探究上,比如“爱情与饭碗的矛盾,到底是谁战胜了谁”,并不一定要有结论。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另外,课堂语言还应更简练准确点,尤其是提问以及个别词的表述上,还需不断加强。

第14篇:*在桥边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优美。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打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选段“我躺在担架上„„”)这是一段同学们似曾相识的片段,在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曾以低沉压抑的笔调,描写一个受伤的士兵,他不知为何而战,更不知为谁而战,却已从三个月前还在课堂里画花瓶、描字的青春少年,变成了没有双手、没有右腿的可怜人了。罪恶的战争彻底毁灭了无辜的青年。尽管没有战争场面的炮火,有的只是压抑的叙述——战争使人变成了什么样子。当我们今天再次读到这一段文字时,心头依然是沉甸甸的。这位以独特的视角来诅咒战争的作者就是以写德国战后创伤著称的海因里希·伯尔。

二、简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19 17年出生在科隆一个雕刻匠的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波恩一家书店里当过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里待了几个月。,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1947年起即开始发表作品,不久应邀参加著名的文学团体\"四七社\",成为该团体的核心分子。1951年成为专业作家后,作品更多,题材也更加广阔深入。1970年任西德笔会主席,1971年至1974年任国际笔会主席。他曾获得几十种国际国内颁发的文学奖,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

早于1947年,伯尔即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短篇作品。1946年至1951年这段时间内,他的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次大战。他试图通过战争的描写,揭露和批判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中篇小说《列车正点到达》(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即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基调较为灰暗沉郁,反映了德国人民的厌战情绪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其中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义较为深刻,能帮助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罪恶。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伯尔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前远为丰富深刻。他着力描写的是小职员、小商贩、手工业者、民间艺人和孤儿寡妇等一些\"小人物\"的遭遇。虽然当时西德经济正处于复苏过程,表面上十分繁荣,但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依旧十分悲惨,他们终日苦闷彷徨,有的甚至挣扎在饥饿线上,苟延残喘。从《一声不吭》(1953)、《无主之家》(1954)及《九点半钟的台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伯尔的思想倾向。他的爱憎十分分明,对西德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提出了责难,并且批判了复辟军国主义的思潮。有的评论家把伯尔这一时期的作品归入\"不顺从文学\"之列,看来是不无见地的。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的作品《在桥边》。

三、整体感知:

1、这是在第五单元围绕“情节”这一话题的短篇小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并找出情节中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

《在桥边》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全文共9段,请大家根据小说的情节运行流程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

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

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

高潮:6-7段,“我”逃过检查,被调去数马车。(逃过突击检查)

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数马车,交鸿运)

四、重点研习:

1、文中的主人公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遇到了怎样的矛盾冲突?他的内心痛苦是什么?

明确:上司来检查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近乎惨烈的冲突。在几近“心碎”的矛盾斗争中,一边是激动的爱情一边是死板的计数,一边是赖以生存的饭碗,一边是真心热爱的姑娘。

2、请同学找出体现此时此刻主人公内心剧烈矛盾和挣扎的语句,轻轻地读一读。体会主人公的痛苦。

3、围绕着这个矛盾的核心,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生发的?

(1)让我们往前追溯,看看故事的发生,请同学们精读故事的发生部分,圈出相关语句,说说故事的发生部分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篇的第一句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还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现状。

a) 那么主人公的生存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这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无需交代,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大约也丧失了一般的劳动能力,战后“他们”给他疗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b) 请同学们关注有关主人公工作状态的几处细节。请读读这些细节,想想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试着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形容词:无聊、空洞、单调、空虚、灰暗等。

c) 他满意这个看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明确: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a) 追问:为什么?

明确:虽然只是暗恋,暗恋的方式也只是每当她过桥时,目送她走过而已。但却带给了主人公生活的希望,这点希望足以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b) 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我”对姑娘的暗恋?作者以怎样的笔调写的?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c) 请同学们齐读四五两节,一起来体会主人公的欢乐。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可是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3)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4) 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5) 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6) 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4、故事在貌似的皆大欢喜中结束了。请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归纳出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并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画出相应的曲线图。

明确:一般传统的小说都遵循这样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曲线图如下:(见图)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5、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 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2) 除此以外,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将眼光再次投向小说的结局,谈谈它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a)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 “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 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课堂小结

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课后习题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习的有关情节的话题知识,从情节这一元素来鉴赏雨果的《炮兽》和高尔基的《丹柯》。

第15篇:在桥边教案待修

《在桥边》

伯尔

教学目标:

1.探寻小说独特的视角,品味作者精巧的构思;2.理解“姑娘”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揣摩、品味文句,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问答、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二战后的德国。(图片)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德国作家伯尔,被称为二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所谓“废墟文学”是指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中,一些德国作家发表文学作品,描述战争灾难给人们留下的一片瓦砾和心灵创伤。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说通过怎样的视角来感知灵魂的疼痛? 明确:“记数”工作

2、请围绕一个“数”字,理清小说情节。

发生 数人,生活乏味

发展 少数,因为暗恋的姑娘

高潮 漏数,应付突击检查

结局 数马车,交鸿运 小结:“记数”是作者选取的视角,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

三、细读探究

(一)

1、研读课文的第一句“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他们是谁?我是谁? 明确:他们:政府官员

我:受伤的小兵

2、改为“他们替我医治好了腿”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缝补”对象一般是破衣服、破鞋子

没把“我”当人看,医治的过程就像飞针走线,快而敷衍。只是缝合了表皮,里面骨头断了也没管。这不能算医治。

3、“我”最大的伤痛在哪里?

明确:在心里。失去双腿、内心无助、前途渺茫。

4、他为国负伤,应该自豪吗?

明确:不能。他不是英雄,二战时“纳粹”德国是侵略者。

小结:这是一批被法西斯蛊惑、利用的年轻人,纳粹用军国主义思想煽动他们为荣誉和梦想而战,结果战败才知道自己受了独裁者的欺骗和愚弄。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身体的伤残,而是信仰的失落和价值观的崩溃。

(二)阅读课文1-3段,思考问题。

1、如何看待在桥边数人的工作? 明确:枯燥乏味、毫无意义。让一个失去行走能力的人数每天走过桥的人数,这是一种折磨。

2、政府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

3、数字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政府要热衷于并不可靠的数据? 明确:显示了政绩,标榜自己的功劳。

(三)阅读课文4-6段,思考问题。

1、“我”的幸福差点就被数字抹杀了,这是怎么回事? 明确:“我”爱上了一个冷饮店工作的姑娘,不愿把她算进统计数据里。

2、为什么不愿把姑娘数进去?

明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我心灵荒漠上唯一的风景。

精神支柱

3、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真、善、美。

(四)阅读课文(7-9)段,思考问题。

1、“我”是如何看待数马车的这份新工作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明确:“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

2、请同学分别有感情的读出这几句话?注意体会“我”的感受。

3、为什么反复强调交了好运? 明确:反语、讽刺。

小结:数马车仍然单调乏味、毫无意义的。只是空洞的数字。

(五)讨论

课文的结尾“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走一走„„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你怎么看? 明确:对战争的控诉。这些都是年轻人最平凡的幸福。

小结:法西斯发动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小说的结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有无奈,有憧憬,有喜悦,有希望。言有尽而意无穷。用省略号结尾正合适。 板书:

《在桥边》 发生 数人,生活乏味

发展 少数,因为暗恋的姑娘

高潮 漏数,应付突击检查

结局 数马车,交鸿运

第16篇:《在桥边》教案及反思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情感,散文最大的魅力在于语言,而小说最大的魅力则是情节。其中短篇小说尤以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深深吸引着读者。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篇短篇小说《在桥边》,看看它的情节又会以何种方式吸引我们。

二、解题

1题目《在桥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补齐其他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在桥边数人数

三、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一)乱数

1、“我”为什么要数人数?“我”是怎么数的? 明确:这是我的工作

见课文第三段,可见“我”是乱数的

2、“我”为什么要乱数呢?

明确:这个工作对“我”,枯燥、无聊、单调、乏味,

3、从哪些语言里我们能读到这种感觉?从“我”的叙述里你还读到了一种怎样的语气? 明确:见课文第一段,充满反讽和揶揄的语气。

4、的确,“我”每天坐在那里数过桥的人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样的工作枯燥、无聊、乏味。乱数实际上表现出我对这份工作的?

明确:不满。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制作不准确,乱数意味着对乏味生活的不满和反抗。周国平曾说: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

(二)、不数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什么打破了“我”枯燥乏味的生活? 明确:一个姑娘从桥边走过

2、姑娘的到来带给我怎样的变化? 明确:A:乱数——不数

B:情绪发生变化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这段文字,注意语气)

小结:作者一改前面反讽的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变得欢快。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这个姑娘。姑娘的出现,让我原本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我的情绪不再灰暗而变得愉悦。

(三)、漏数

1、可是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也并不一帆风顺。我们来看,作者接下来为“我”设计了怎样的情节?“我”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安排了主任统计员来对我的工作进行检查,我的情绪由愉悦跌回谷底,并且伴随紧张、矛盾?

2、“我”为什么而感到矛盾?

明确:数还是不数?怎么数?实际是生计与爱情之间的一种矛盾

3、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我”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饭碗还是饭碗战胜了爱情?(前两次的乱数和不数进行比较,开放性题目)

明确:非常认真的数,因为这关系的生计。当那位姑娘再次出现时,“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事实是我比主任统计员少了一个人,“我”漏数了那姑娘。 “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

5、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明确: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6、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明确:“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7、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总结:从整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数据,他们重视的也是数据。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这个故事里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知道?“我”是谁?“他们”是谁? 明确:“我”:在二战中受伤的人

“他们”: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2、作者简介:

明确:我们同时来了解一下作者,伯尔,就是海因里希 伯尔,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另一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3、主题:

明确: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揭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倡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沉的思考在审视着战后的种种。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拓展

(一)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请你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明确: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等

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拓展

(二)

探讨小说在运行时情节的摇摆。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常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但却非常生动,除了那欧亨利式的结尾外,还有什么?

明确:三次摇摆:姑娘出现改变单调生活,主任统计员的检查,最后得到美差

相对应的主人公情绪的变化也是几次摇摆,请画出曲线图 完成思考与实践三

反思:

本课在重难点的把握上,结合了本单元的话题重点:情节。尤其是清洁运行里的摇摆,同时抓住了 “数”这个细节来设计教案。课程内容饱满,

但相对来说,重点还不够突出。如果适当压缩前面对小说情节的赏析,那就能为后面深入解决重难点留足够的时间。在个别问题的探究上,比如“爱情与饭碗的矛盾,到底是谁战胜了谁”,并不一定要有结论。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另外,课堂语言还应更简练准确点,尤其是提问以及个别词的表述上,还需不断加强。

本文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德国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的,尽管反战的主题很明确,但有些地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1、外面重炮在轰鸣,他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里可以看出法西斯的战争教育毒害了德国青年一代,战争教育使他们异化为战争狂人。他们并不懂得战争,更不能分辨侵略战争的本质。

2、他还想到为国捐躯,自己的名字将镌刻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狂热的法西斯战争教育吞噬了年青一代的灵魂,他们懵懂盲从。他们并不明白为谁打仗,为谁献身。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单纯幼稚,不理解生命价值。

3、“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因为战争的本身荒诞无稽、毫无意义,所以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主人公漠然语气之中隐含着对于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4、“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美术教师命令学生用六种字体将此写在黑板上。当“我”在“手术室”认出笔迹时,“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使我惊骇万状,我的心剧烈的跳动”。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痕迹犹在,而“我 ”已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所感到的震惊是一个受欺骗被损害而最终醒悟者的震惊。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文学作品因为人们的语言在战争中僵化,因此战后的德国文学也是寻找语言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明显生硬,缺乏活力,人们在努力的找寻流失的语言特色和生动,然而,作品中语言却依然显的呆滞刻板。战后的废墟文学主要反映战争生活的痛苦,内容几乎全部来自现实的生活。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文学内容重于文字,遭受战争痛苦的人们勇敢的拿起了笔,坚决的把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付诸于纸上,用即使是僵硬的语言把这失落的一代人繁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特殊而特别。如约翰孙的《对雅阔布的种种揣测》(1956)、伯尔的《9点半钟的台球》(1959)、博歇尔特的《面包》(1946)、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和瓦尔瑟的《间歇》(1960)等。这些长篇小说或清算本民族最近那段悲剧的历史,或揭示资本主义商业经销机制对人的压抑,或描写民族分裂的不幸,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在叙事方式和手段上,也有相当大的拓展,普遍采用了梦幻、怪诞、象征、意识流、蒙太奇、内心独白、时空倒错等手段

]

文学编辑

废墟中的德国文学在艰难的寻找着语言,在艰难的过程中又有突出的文学成就。社会造就了一代作家,造就了一代文学,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也就造就了特殊的一代作品。站在21世纪的大路上,我们还要回首那段辛酸的废墟时期,从那些饱受折磨而创作出不朽作品的作家身上学习历史,反思历史。也许,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在我们文学的灵魂深处一定要印刻上往事的回忆和反省,让历史引领我们走向未来,走想更高的文学的天堂。

第17篇:《在桥边》公开课教案(可用)

《在桥边》

----小说阅读主题探究与高考复习教案

潮阳城郊中学

邱俊才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通过小说主题探究,了解小说三要素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2、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模式。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小说主题题型答题方法、答题步骤。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学会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小说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小说的主题

学情分析:前两次语文阶段测试,文学类阅读命题均为小说,从学生选做小说的人数和答题情况来看,均较为理想,源于所选小说阅读难度不大,所以,本人感觉在小说这一板块上还是大有作为。

高考考情分析:从2007年至2014年,除了2008和2010年考小说,并且是外国小说,其他年份都是靠散文,特别是2011年至今一直考散文,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对小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次基本功比赛选文《在桥边》为外国小说,在这一点上,出题者意图非常明显,想法也与本人不谋而合,今年文学类备考可以适当关注小说。

教学准备:《在桥边》选自人教版外国小说选修二,教材没有背景介绍或注释,对于老师而言,阅读障碍比较大,更何况学生,足见选文者之用心良苦。以城郊学生实际情况而论,学生很难读懂这篇小说究竟在写什么,这篇文章难点在于把握小说的主旨,因此在此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结合考纲要求,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2、在开课之前,抓住小说三要素对小说考点进行梳理与复习;

3、深入研究文章,并在最后增

加对文章作者的注释和写作背景简要提示;

4、以文章《在桥边》为载体,复习巩固小说考点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面包》)

二、分析并归纳小说主题探究的方法步骤:

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情节+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答题模式:小说通过------故事,表现(突出)了------,歌颂(批判、揭露)了------。

三、以小说《在桥边》为例子,请大家合作探究小说的主题。

1、请大家找出文中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概括小说历史背景

2、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3、结合相关描写,请概括分析文中“我”的形象

合作完成: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请联系现实,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感悟。

答案示例:(1)、表面的看是爱情,通过叙述主人公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而暗恋过桥姑娘的故事,突出了主人公在一种不重视精神的时代氛围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宝贵品质。而深层则揭露了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2)、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着,如改革开放后过分关注发展经济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离甚至扭曲现象;再如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的发展忽略人的心理健康及人文关怀,导致社会出现某些极端现象,如杀人狂魔等等。(3)、既要加快经济重建又要重视精神建设和人文关怀,如我们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

四、总结 小说主题探究: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联系现实,扣紧文本谈自己的感悟。

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广东高考语文2008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河的第三条岸》

在 桥 边

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十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

① 3

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又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地、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象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二十五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四点到八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注]①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小说《在桥边》写的是二战后德国经济重建和人们生活的现状。

第18篇:桥边的老人

YW—G2—外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编写人:华如意 审核人:王宏伟 编写日期:20150920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分析

2、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链接】

1、海明威——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

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体”,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2、作品介绍

短篇小说简练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太阳照样升起》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宁折不弯主题,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作家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4、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5、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6、叙述视角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①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②有限视角——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如:“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学习过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作者借以展示人性光辉和作品主旨,可归结为“四问”:一问家乡,二问动物,三问家,四问前途。

B.“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这两个人虽然在对话,但都是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

C.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内心何其苦涩和悲哀!

D.“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老人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对祖国缺少热爱之情。

E.《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3、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4、什么是全知视角,什么是有限视角?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怎样安排的?

5、桥边的老人是怎样一个人物?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当堂检测】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反思感悟】

【延伸阅读】 写字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地震

地震局通知大家防震,说是近期可能有地震,弄得人心惶惶,夜里睡觉也睁只眼闭只眼,神经紧张得像拉到了极限的皮筋。老村长却不以为然,安抚大家说:“地震局那些人胡嘞嘞哩,鸡不飞狗不跳老鼠不跑猪不叫,哪会有地震!放心,咱这土法子比他那洋机器强得多!”可谁又肯听他的?

一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地震警报解除。大家想起老村长的话,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老村长得意非凡:“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听我的没错!”

又过了一段日子,老村长忽然发现鸡乱飞狗乱跳,猪在圈里转着圈哀嚎不已,老鼠也大摇大摆地成群结队出了窝,大白天在街上窜,视人如无物,他头发梢一下子发了炸:不得了,地震来了!

老村长把他的预测结果一公布,村里顿时炸了窝。人们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做好了逃命的一切准备。

正闹得凶,老村长接到上级通知:市局检查团不日将来此检查,望做好招待上级领导工作。

原来如此!老村长吸了一口凉气:怪不得„„

第19篇:桥边的老人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

《桥边的老人》简案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作家作品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里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直至最后以一杆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年少时即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他的小说里大多数内容取材于这些生活经历,以塑造“硬汉”而著称。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美国“迷惘的一代”(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如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在艺术上,他简约有力的文风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背景资料】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弗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战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文本研习】

一、题目理解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会来到这个桥边?桥边的环境如何? 明确:○一位老人。

○为了躲避战火。(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二、首段的描写介绍了小说的环境,几乎一笔一景,体现了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实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三、小说的另一个人物是谁,可能是什么身份?由其作为说话人,能起到怎样的效果? 明确:○“我”,反法西斯战士。

○由“我”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作者设置了“我”这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来限制叙述的视角。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四、文章主要采用何种方式来展示内容?你感兴趣的有哪些内容?

- 123 -

第20篇:《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桥边的老人》来自《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本之“叙事”话题单元,是海明威众多战争作品中的“另类关注”。海明威以成功的笔触另辟蹊径地揭示了战争给予老人的伤害与迷惘,这样一个无力顾及自身却牵绊动物的老人成为文学史上不老的神话。小说中的“我”以内敛沉潜的叙事腔调叙说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学习本文不仅要品鉴经典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还要激发起学生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传递善良与关爱的情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之规定,《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泛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情节。

2、角色朗读,品味小说的对话艺术,赏析老人形象。

3、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有限视角。

鉴于《课标》中“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品鉴作品中人物形象,注重审美体验,丰富心灵”之要求,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品味小说的对话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之要求,我把教学难点放在了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上。

二、说教法

新课标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创设各种学习情景,引导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结合本课内容,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培养他们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的合作意识。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时事导入,一语中的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导入最好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语文课堂是连接现实与历史的有效桥梁,文学作品能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亲身体验的各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从而实现一种共鸣。语文教师的职责便是让共鸣来的更加真实!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利比亚的战争刚刚尘埃落定时,叙利亚的境内已经危机四伏,战争,不论古今不论地域都以它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而上个世纪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却用他的如椽巨笔以含着眼泪微笑的方式将战争的残忍予以剖析,今天让我们走进《桥边的老人》看看这位诺贝尔得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2、阅读文本、合作探究。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过:“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遂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及提法新颖的语句,最后再通篇领略—番。”根据这一理论,本节阅读鉴赏,我安排了两次阅读,每次阅读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如下:

(1) 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是整体感知,达到的目的是理清思路。这个环节我准备安排学生通过自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情节,我将为学生简单介绍概括情节的方法。(课件展示情节概括要点)

战争前,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与一位老人的对话,从而展示了这位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2) 角色朗读,赏析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一生我,一生老人,教师旁白),其他学生听读,朗读完之后学生自由评价对话中的人物情感是否表达到位?对于学生情感把握不当的句子可继续朗读揣摩。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冷静、客观、漫不经心的。 老人的情感则主要有高兴、痛苦、矛盾、迷茫等。

本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的准确把握,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分析人物情感:(多媒体课件展示)

问题一:文中的我向老人提出了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问题二:老人不断唠叨的是哪个问题?为什么?请找出这些唠叨的句子,分析它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内心情感?(板书)孤独、善良、对未来迷茫无把握

问题三:文中我不断催促老人离开,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情节,为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第二个问题旨在分析情感、鉴赏形象,此问题需要聚集众人的智慧,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倡个性化解读,每组达成共识,然后全班交流。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第三个问题,在此我加入了文章的背景介绍。(课件展示)完成这些问题后,我将带领学生顺理成章地总结老人形象,并启发学生总结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即抓住语言、神态、肖像、动作描写等等。

(3)解析文本,探究主旨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段的“复活节”“老人仅有的幸运” 有何深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老人放置在这样一个他人纷纷逃命的战争背景中,为下文的对话描写做铺垫,复活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仅次于圣诞节,它代表着重生和希望,就使得小说更有悲剧性。“老人仅有的幸运”暗示着无论是老人还是他的动物最终都无法逃脱被虐杀的命运。)由此可以概括这篇小说的主旨 (《桥边的老人》仅用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4)整合文本,鉴赏叙述

外国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事人称是本单元鉴赏的重点,这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小说中的“我”是谁? 问题二:由“我”来叙述有怎样的好处?

(此环节学生不难发现文中的“我”是一名战士,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答有亲切感、身临其境这样的话,在此教师补充介绍“有限视角”,文中的“我”只作客观介绍,把推理、判断、评价的机会留给读者自己。)

3、拓展练习,以手写心。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这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小结,点明要领。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鉴小说富有特色的对话语言,了解了海明威笔下这样一个孤独、善良、不关心政治却又关爱小动物,热爱家乡却忧虑未来的战争背景下的老人。战争是残酷的,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是必须地,争相逃命的人流中出现这样一个因为牵挂动物停止脚步的老人更是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将善良与关爱传递下去,不论国籍,不论战争。

五、最后说说板书

一直认为,板书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形象地突出课堂的重点,还应该向听着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桥边的老人》这篇课文中,我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鉴赏,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形象总结为孤独、善良、有爱心、厌恶战争、忧虑未来,所以我的板书设计是将老人的这些形象特质组合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战争可以让毁灭家园,让人丧失性命,但人性中的善良却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人对同类的关爱,对更弱小动物的保护是人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的根本!

孤 独 善 良 忧 有 虑 爱 未 心 来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

在桥边读后感
《在桥边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