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7 08:38:0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

雨是感性的。丝丝润物却并不无声。听听,雨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青草池塘的处处蛙鸣。而我们身处城市之中,这些天籁之音,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

雨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给大地带来问候。滋润土地,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泥土芬芳。

听听,诗人笔下的雨的形态。“好雨知时节”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诠释。“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秦观笔下雨又被带上了丝丝的愁。“清明时节雨纷纷”对已故亲人的祭奠,雨又带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

下雨也许是睡觉的好时候,但我认为这是浪费。站在阳台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隐天蔽日的楼房。唯独雨能够轻巧地穿过楼间的缝隙坠落下来。霎时间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个印迹。

在屋中观雨是不过瘾的,走入自然中,任纷飞细雨打在脸上、肩上、发梢上。树上、天空已看不到鸟儿的踪迹。路上的车渐渐少了起来。行人的脚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静,唯有“嘀嗒”雨声。

长廊观雨又别是一番享受。听,那雨滴打在石阶上的声音,打在檐上的声音,打在草丛中的声音。如果此时在加上池塘蛙鸣。简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响乐。洗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嚣,洗去游子一身的归尘。

听听,那冷冷细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二

我喜欢朱自清的清新婉约的美得纯洁,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欢这幅真实的景物,喜欢作者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表达。杨朔的《茶花赋》,写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喜欢作者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当然更喜欢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主要写了春寒料峭时那漫长的雨季,“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细细嗅着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种。但大陆的雨“无论是疏雨离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江阔云低。白头听雨,亡国之痛。”我们知道,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时的雨,都会让我们那颗敏感的心泛起涟漪,激起那湿淋淋的灵魂。

读完此文,难免心生惆怅,这样的凄苦源于内心,源于身临其境所感。仿佛看到作者孑然独行,在异地,在凄迷的雨中,漂泊异乡的游子都曾有过的那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让我们不禁想起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确,雨可以寄托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载离别的相思,风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绎着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无不昭示着人们的心情,雨带给我们无限的惆怅与哀思;凄苦与迷离。雪寓意着美好人生,扬扬洒洒,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暂;风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换;总会忆起秋风,会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干涩枯黄的枯叶纷飞,绝望离去,又是怎样的一份伤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凉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种冷美也只不过是个瞬间。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三

前几日心情烦闷,望着窗外那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从头至尾的冲刷着自己的内心,闲暇之余缓慢地翻起一本书籍,映入眼帘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从故乡的冷雨说起,回忆着在下雨的季节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心平气和的向小巷深处走去。她的脚步是那样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声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了厦门之夜的雨,并以两位主人翁的形象叙述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进一步的描写江南的雨,进而更深一步的刻画了女性独有的温柔。

雨气得空蒙而迷幻,轻轻地嗅一下,便可发现一种带有特别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让人不觉得感受到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却少了些许的清淡多了些迷离的情调,这不禁会让人的思绪飘落在梧桐相思树上,并不像骤雨打荷叶那样,总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可远在残等古屋下,这种凄惨的景象就变得越加的浓厚了。

春雨的绵绵;秋雨的潇潇;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凉,这也会一个人联想到人的成长从青丝少年到白发长者,伴随着无数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传递着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人事物的留恋,都伴随在着冷冷的雨声,透漏着一丝低迷的回忆。

雨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变好也可以给一个人增添不少忧愁,也流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这种记忆一直伴随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会散去。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四

像喜欢王维的诗一样,一直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余光中的笔仿佛有一种魔法,可以将文字变成石上的清泉,松间的明月,或是空谷的幽兰……他的文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假若你在雨夜半倚轩窗,看雨打芭蕉忽地一阵筝音入耳,那便是我读余光中的文章的感觉了。就像这一篇《听听那冷雨》。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文章紧扣一个“雨”字,说雨可看、可嗅、可舔、可听。他写江南的雨,写的雨,写美国的雨,写四川的雨……雨缠缠绵绵如梦境,凄凄切切如情思。于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如雨般飘飘摇摇弥漫在字里行间。

文章一唱三叹,洋洋洒洒。以第三人称叙述,纵观全文可知是“他”在厦门街雨巷中的思绪。“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以“雨”的角度,似乎涵盖了“他”一生沧桑事,而余光中先生内心汹涌激荡的情感亦浓郁地进跃全篇。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文章中大量叠字的运用,可谓是锦上添花,给全文增色不少,生动细腻地描摹了景物的同时,悠长的乡愁若隐若现,如雨似珠。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别辟一境。”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五

人们总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现在想来是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体会其中的含义,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们文中的人物一样:父亲的心里因为始终记挂着田里未干完的活儿,所以生性乐观坚忍的他也变得惆怅起来了;母亲因为心里惦记着田里的活,因为看到父亲的无奈,所以她的脸也因一天天缠绵不断的雨而越发惆怅了;而我们则因为看到每天对着雨发呆、脸斜成一个弧度的父亲和惆怅的母亲,所以我们无心去应和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雨在我们眼中成了“该死的雨”、“令人讨厌的雨”。因为我们憎恨雨,期盼阳光,所以“我们真希望雨能马上停”,也同时把童年中的雨“调成了金黄色”。而这一切产生的源泉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心。

禅语中有一句话说“不是旗帜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是的,因为我们看世界看事物并非真正用我们的眼在看,而是用心体会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们认为“贵如油”的雨,“滋润万物”的雨,因为打心眼里不愿意它的出现而变得可恶、该死起来。

但是如果它出现在干旱以后,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会有另一种表情了:也许父亲那粗糙的被太阳晒成黝黑的脸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再次倾斜成45度角;也许母亲也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扫去连日来的惆怅,雨开始滋润母亲的心田,使母亲变得更加婉约动人;也许我们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变得欢呼雀跃,会在小水坑玩耍,会应和着雨点打击小花伞的节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个不停。那时的雨也许就不再是该死的、令人讨厌的了,也许会是可爱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时也许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雨真的是金黄色的了。而这一切一切的“也许”,都是因为我们的那颗心啊!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六

记得高三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余光中的散文,时常在我们面前提到他。不过,说句实话,我对散文却不怎么喜欢。因为觉得散文就一个字——散!读起来,感到很吃力,往往几遍下来,还是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看这篇《听听那冷雨》,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些烦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着作者的足迹,从大陆“听”到香港、、美国最后又回到了;随着作者的思绪,从现代听到了古代,从现实听到了历史;从少年听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给作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听觉上的感受与心灵上的颤动。

最最为引起我兴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于是各种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视觉上: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嗅觉上: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与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听觉上: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我想,余光中先生应该是很喜欢雨的吧。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雨的仔细观察和打心底的喜欢,对雨不会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记忆。而对我,一个不喜欢雨,甚至有点讨厌雨的人来说,看完这些对雨的描写也不由得喜欢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笔给我一种很感性的美,行文间可感受到他情感的丰沛、想象的独特(没有多少人会认为雨是带有薄荷味的吧)。

再者,《听听那冷雨》中,还体现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个特定:文藻丰富、瑰丽。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连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潮润润”、“走入霏霏”、“凄凄切切”八个叠词,给人一种音乐美,也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意境。此外,这些戏也使我更确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冷雨”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作者对“冷雨”展开叙述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读完全文,恨不得天马上下一场冷雨!当然,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彦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样是写雨,彦火先生的“雨”缺个我不一样的感觉。在彦先生笔下,出于就像文中写的一首首诗词,如“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清风醒病胃,快雨破烦心”等,这些诗词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在彦火先生笔下,雨或是飘逸或缠绵,人们的更多是欢乐。

余光中与彦火的这两篇散文,都带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却透着一丝的哀愁,那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它很平淡,几乎感受不到,却确实存在。

“冷雨”与“春雨”哪个更好,我说不出,但我觉得在不同的情绪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个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推荐第2篇:听听那冷雨 读后感

君不见冷雨霏霏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九(14)班 潘雪晴

你爱听雨吗?

你爱“帘外芭蕉”惹来的“骤雨”,还是倾心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你中意“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还是向往“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我爱听雨,爱听那潇潇的冷雨。

闲暇之余读了《听听那冷雨》,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最初晓知这位诗人是被一首短短的《乡愁》所感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首小诗,篇幅不长却情真意切,写尽余光中先生心中的思乡情怀,将乡愁描绘得淋漓尽致。由此,才渐渐熟知这位诗人,被他浓厚的爱国热情所打动,又更深地体会了他诗篇中的历史沧桑和文化情结。

余光中先生笔下的那场冷雨,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间或着,断续着,连绵着。这样的“天潮潮地湿湿”,直叫人走入霏霏而想入非非,仿似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雨声是可闻、可嗅、可亲的,更可听。正如文中这般写道“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春雨迷蒙,细如花针,“天街小雨润如酥”,淅淅沥沥,轻盈的落在窗户上,灵巧的惹人怜爱。夏雨是急骤的,来的没有任何前兆,却如瀑布疾流而下。秋雨多了一分凄凉,低沉地令人心碎。冬雨内敛、低调,伴着阴冷的天,连绵不断。雨的魅力氤氲于此。

最爱便是文中那句“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没有矫揉造作的词藻,没有富丽堂皇的包装。只是这么个简单的句子,却让人为之震撼。那冷雨,真仿佛是值得去听、去看、去嗅去闻,去舔的了。多了点感官色彩,更能直接地去感受到那冷雨,好像清晰地碰触到了她,能静心享受它带着一丝寒意的滋润。那雨注定是感性的、是忧郁的、也是动人的,不然这句子怎会那般恳切。余光中先生准是亲身感受到了那冷雨,被拨动了心弦,才会有如此知心、如此亲切的想法。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通篇写愁,却无一处细致写愁。余光中先生运用其特有的含有具象美、密度美、弹性美及音乐美的句子缓缓写雨,不急不慢,却道出一种愁怨,一种凄楚。作者通过写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晦涩、不单调,反而多了一份独特,少了一丝朦胧。文中的语句是那么优美,柔情似水却绝不优柔寡断,令文章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单一个“雨”字,所想是点点滴滴,或是淅淅沥沥?然而却是愁。愁绪纷纷扰扰,“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这样忧郁的情感便是全文感情的主轴。“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将中国历史喻为一张黑白片子,毫不掩饰地写出了台北的凄凉,继而引出了整个中国,为历史抹上了一层神秘,一丝朦胧,一分凄凉。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在,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余光中先生借雨写愁。这令我不由想起李后主李煜的一首《长相思》,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深之处便是那句“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长夜人奈何。”自古贤人多寂寥,李煜处境悲凉,心中幽怨,不得已将愁绪赋于雨中写进诗内,仿佛在诉说家破国亡的悔与恨。再读起这篇《听听那冷雨》,我想,余光中先生也将许多复杂的情感融入其中了吧。

有心人定会找出些这篇文章中似曾相识的句子。“杏花春雨江南”“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爱好古典文学的人看此文又怎能不会心一笑?余光中先生把如此应时应景的古诗词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此的自然而不张扬,将它们完全变为自己的。这般高超的文学修养,怎能不让人赞叹钦佩呢?

我甚至找不出文章哪一出格外瑰丽。当余光中先生的思想和文字相碰撞,美便显得那么平常。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

曾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否那样的悲戚,一如这《听听那冷雨》中的愁绪,扣人心弦呢?

君不见冷雨霏霏,梦中撑伞烟雨归。

君不见愁绪纷飞,几番轮回几度醉。

一人。一曲。

浊酒一斛断肠愁,今宵对月别梦回。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推荐第3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合上书本,《听听那冷雨》中的景象,仿佛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窗外,早春的小雨,携着还未远去的冬意,淅淅沥沥。

总是对雨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记得上小学时,每逢周五,总期盼晚上能够与一场大雨相遇。大概是爱上了这深沉,在蒙蒙中顶着雨伞,踱步在雨中,而后一头扎入家的温暖,舒服的去迎接周末的闲暇时光。大概正是由于雨的静谧作了闲适前的点缀,才更凸显这现实中的那分安逸吧。

回首这过去,童年的记忆还是那样澄澈。再望望窗外,看着这熟悉的曾经,任由它与那思绪的端点相触,静静感受有些疲惫的心弦被一息息拨动。

以前读过的写雨的文章,似乎多半都没有描绘过雨的声音。小小的疑问,在心里已经沉淀了许久。随着阅历和思想的成长,我人没有将其撇下。推开门,撑上伞,又再度与这雨聚首。行走在湿润润的空气中,任由双腿去移动,心灵去聆听。 好像是低语的笙箫,跳动着的一个个音符有序的被吹出,自由的流淌在天上人间,不是和谐的弄出一点点声响;有好像是湖底游弋已久的鱼儿,轻轻吐出一连串的气泡,嘀哩嘟噜的飘上来,“噗噗”,不经意间成为了自然奏出来的轻音。那潺潺,是小溪回应的伴奏?沁入人的心脾,轻轻的滑过胸口,停在意识的最深处,倏的一下又悄悄消失。若即若离,似来似归,不禁间,沉醉弥漫于空气。

或许,这熟悉的雨,带来的是人生蓬勃的注脚?手边的绿荫,似乎相较之前更添了一份活力;闭上眼,似乎望见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身影,转眼间只留下了勤奋向前的气息„„睁开眼睛,我顿时发觉,这不是愚笔所能描绘的,沁人心扉的,令人遐思的,清清澈澈,若即若离,悄悄的潺潺的低语的,噗噗的沉沉的嘟嘟的,蓬勃的温馨的思恋的我的最熟悉的雨啊!

一纸《听听那冷雨》,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索与感受。雨渐渐小了,又要作一次别离了。那远处山麓上的,是彩虹吗?

推荐第4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听听那冷雨》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1

雨是感性的。丝丝润物却并不无声。听听,雨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青草池塘的处处蛙鸣。而我们身处城市之中,这些天籁之音,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

雨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给大地带来问候。滋润土地,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泥土芬芳。

听听,诗人笔下的雨的形态。“好雨知时节”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诠释。“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秦观笔下雨又被带上了丝丝的愁。“清明时节雨纷纷”对已故亲人的祭奠,雨又带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

下雨也许是睡觉的好时候,但我认为这是浪费。站在阳台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隐天蔽日的楼房。唯独雨能够轻巧地穿过楼间的缝隙坠落下来。霎时间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个印迹。

在屋中观雨是不过瘾的,走入自然中,任纷飞细雨打在脸上、肩上、发梢上。树上、天空已看不到鸟儿的踪迹。路上的车渐渐少了起来。行人的脚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静,唯有“嘀嗒”雨声。

长廊观雨又别是一番享受。听,那雨滴打在石阶上的声音,打在檐上的声音,打在草丛中的声音。如果此时在加上池塘蛙鸣。简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响乐。洗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嚣,洗去游子一身的归尘。

听听,那冷冷细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2

前几日心情烦闷,望着窗外那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从头至尾的冲刷着自己的内心,闲暇之余缓慢地翻起一本书籍,映入眼帘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从故乡的冷雨说起,回忆着在下雨的季节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心平气和的向小巷深处走去。她的脚步是那样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声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了厦门之夜的雨,并以两位主人翁的形象叙述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进一步的描写江南的雨,进而更深一步的刻画了女性独有的温柔。

雨气得空蒙而迷幻,轻轻地嗅一下,便可发现一种带有特别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让人不觉得感受到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却少了些许的清淡多了些迷离的情调,这不禁会让人的思绪飘落在梧桐相思树上,并不像骤雨打荷叶那样,总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可远在残等古屋下,这种凄惨的景象就变得越加的浓厚了。

春雨的绵绵;秋雨的潇潇;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凉,这也会一个人联想到人的成长从青丝少年到白发长者,伴随着无数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传递着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人事物的留恋,都伴随在着冷冷的雨声,透漏着一丝低迷的回忆。

雨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变好也可以给一个人增添不少忧愁,也流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这种记忆一直伴随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会散去。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3

记得高三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余光中的散文,时常在我们面前提到他。不过,说句实话,我对散文却不怎么喜欢。因为觉得散文就一个字——散!读起来,感到很吃力,往往几遍下来,还是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看这篇《听听那冷雨》,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些烦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着作者的足迹,随着作者的思绪,从现代听到了古代,从现实听到了历史;从少年听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给作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听觉上的感受与心灵上的颤动。

最最为引起我兴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于是各种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视觉上: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嗅觉上: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与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听觉上: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我想,余光中先生应该是很喜欢雨的吧。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雨的仔细观察和打心底的喜欢,对雨不会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记忆。而对我,一个不喜欢雨,甚至有点讨厌雨的人来说,看完这些对雨的描写也不由得喜欢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笔给我一种很感性的美,行文间可感受到他情感的丰沛、想象的独特。

再者,《听听那冷雨》中,还体现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个特定:文藻丰富、瑰丽。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连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潮润润”、“走入霏霏”、“凄凄切切”八个叠词,给人一种音乐美,也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意境。此外,这些戏也使我更确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冷雨”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作者对“冷雨”展开叙述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读完全文,恨不得天马上下一场冷雨!当然,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彦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样是写雨,彦火先生的“雨”缺个我不一样的感觉。在彦先生笔下,出于就像文中写的一首首诗词,如“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清风醒病胃,快雨破烦心”等,这些诗词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在彦火先生笔下,雨或是飘逸或缠绵,人们的更多是欢乐。

余光中与彦火的这两篇散文,都带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却透着一丝的哀愁,那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它很平淡,几乎感受不到,却确实存在。

“冷雨”与“春雨”哪个更好,我说不出,但我觉得在不同的情绪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个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推荐第5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一)

《听听那冷雨》是我国着名诗人余光中的一篇散文,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该涌起多少回忆和感慨。

读过此文的人,一定能感到一种惋惜之情。文章中的古屋听雨,多么的诗意,让人感到一丝丝惬意,我想也只有诗人余光中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吧。听雨的纤细,手拂着无数黑键和灰键,把晌午奏成黄昏,听那点点滴滴,忐忐忑忑,绵绵潇潇。“一阵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之台湾,雨点却只能溶在水泥里,雨已成了没有音韵的乐音,瓦的歌唱已成绝响:雨来时,已不再,丛叶嘈嘈切切,不再闪动那湿湿的绿光,鸟声减了,蛙声沉了,虫吟没了。只是叹息,只是后悔,千片万片的瓦响已成了脑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忆。这世间已再没有“少年听雨,红烛成昏;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白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了。”多么美的笔调啊!是一种怀旧,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对祖国、大陆、家乡的思念。一位老人对大陆统一的期盼!

读着读着,一股淋淋漓漓的雨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虽身边只是晴天,但总有一种孤孤零零的看雨无情的淅淅沥沥的下着的感觉;虽没有瓦来伴奏,可阵阵雨落在千瓦万瓦上那种清脆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似乎有了幻觉,但深知这不是幻觉,而是诗人余光中把我带入了雨中思想的尽头。

“就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说得多好啊,如果可以,我会加上一句:“虽躲不过整个雨季,但至少能躲得住这时的思念。”诗人余光中对大陆的思念是越来越深厚的,情感也随之流露出来:“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的话语,谁能与之同媲美?

听听那冷雨,听听诗人余光中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吧!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二)

上了初中,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散文了。昨天下了雨,读了《听听那冷雨》,虽没有瓦来伴奏,却也感慨万千。

余光中是台湾人,这篇《听听那冷雨》中无处不隐藏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篇《听听那冷雨》文字细腻而忧伤。像“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和“二十五年,没有爱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补偿吧。”文字间透出的是尽是忧伤。

这篇文章是物+事,通篇写雨,却非想雨,而是借雨抒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而美丽的句子很多,我印象蛮深的是“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影光相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用了连续几个象声词写出了以前下雨的热闹和现在下雨的凄冷。“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瓦比作琴键,那叮叮咚咚的脆响确实如弹琴一般。

这篇《听听那冷雨》是我明白了思念是一种痛,却又是一种快乐。像从西门街道厦门街,作者想像从西门到厦门,沉醉在自己编织的虚拟的幻想中,体现出那沉沉的思念。

此时的我,回忆昨天的雨,叮叮咚咚,没有瓦,却有伞,一曲无限回音。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三)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在余光中先生眼里,“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的”。这篇文章是那个充满着对昔日家园忧愁之思的文字。

余光中的作品总能给予我轻快活泼且充满生命力的感觉,他将他万花筒一样变化多端的想象力诠释给读者。同一篇文章每次读后都有不同的感受。这篇有这强烈音乐感的文章吸引着我。用长短句,韵律感让它琅琅上口。这是一篇像诗一样的散文,文字凝敛生动而富有韵律,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柯灵曾评论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

都说乡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李白杜甫是这样,蒋捷赵师秀也是这样,余光中更是这样。乡愁这场雨从秦汉下到唐宋,从唐宋下到现在。到处都听的见这雨声,淋淋沥沥,淋漓至今。似乎那发黄的纸页也沾染了乡愁雨的润湿,悠幽幽地向我们传达着千年之雨的气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还是喜欢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推荐第6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科目考查卷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09-2任课教师:邓春玲 姓名:卢健靖学号:09023240222成 绩: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福建省永春县人。民国十七年生于南京。余氏就读大学时,已在报刊发表新诗及短评。 大学毕业,出版诗集,四十三年,创立蓝星诗社,并陆续发 表散文作品。余氏兼擅新诗与散文,风格多变,著作丰富,新诗集有五陵少年、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散文集有左手的谬思、逍遥游、焚鹤人、听听那冷雨,分水岭上等。

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实验性极强。应该说,余光中在大陆出现不久,就凝固成了一个文化形象:携一缕乡愁,听一袭冷雨,浅浅海水那边的月下孤影,苍老泪滴。啊,退回唐朝,这分明就是李白的对影三成人,杜甫的凭槛泪泗流。如果仅从这样的文化符号上来读余光中,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

最初,余光中作品传入大陆,也就是诗歌《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极有限的几篇。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其鲜明的逆旅异乡的愁思永昼,故园依稀的梦魇,乡愁的文化附庸,越来越像一种工具,一种政治的需要。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乡愁》,却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或谱曲,或传诵,就不太奇怪了。

余光中的诗歌,除了它的主题能满足一些需要外,似乎找不到什么经典之作。像那首《乡愁》就不必说了,倒是有几首,像《碧潭》、《五陵少年》、《问烛》、《永远,我等》等还有些意境,但比起同是宝岛的诗人洛夫、郑愁予、商禽还是要逊色许多。老余的诗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太注重音韵和节奏了,这样大概容易害义,往往流如一般的歌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余更适合当一个出色的词作家,真的那样,台湾的庄奴怕是要掉饭碗了。如果这样的古典修养,加上西学的穿凿,用之于散文的写作上,必定会自成一家。

余光中创作的指称有很多,什么“四度空间”、“艺术上的多妻主义”、“左手为文,右手为诗”等,但这除了说明他的涉猎的领域宽广之外,和他的创作成就好像关系不大。只要认真读过余氏的人,应该都能领会。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参考文献

《听听那冷雨赏析》

《余光中传记》

推荐第7篇: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的写作背景: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赤忱热爱。

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九州;英雄落难叫她江湖。 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着的,所有龙族。 还有几千年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从1949年到1974年,几十年间,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文化血脉相连。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听听那冷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

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

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

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推荐第8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编者按:加红的段落苏教版教材删除了)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丞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指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盖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咱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版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霉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料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在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推荐第9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堂实录

(274200)山东省成武县第一中学 高艳华 (成武县“教坛新秀”评选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赏独具魅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有一个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的话: [幻灯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同学们,从这三句话当中,你能否猜测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同学来说说。 生1:中国人,怀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生2:诗人,浪漫的人(笑) 生3: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师:就是这样一位“东方赤子”却远离祖国怀抱43年,几十年,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中充满乡土观念,去国怀乡之感,思乡思亲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图片)[幻灯片]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情况

师:谁能谈谈你所了解的余光中?

生4:余光中,中国现代作家,评论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8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49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92年,他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大陆。

生5:余光中自称“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当然这都是我翻阅资料查到的数字(笑)。 生6:我再补充一点,他的诗《乡愁》写得很好。 师:你能给大家朗诵一遍吗?

[生6:背诵《乡愁》其他同学也跟着背诵了起来。] 师:好,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游刃有余,相当了得,有人说余光中是中国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雍容华贵,透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中国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片]

三、进入文本

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你心中有什么样的疑问? 生7:他为什么要听雨?

生8:为什么 听到的是冷雨? 生9:他听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共同来一个个解决。其实对于雨的描写,文学作品当中比比皆是,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称雨为“喜雨”“好雨”;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称雨为“寒雨”,那么余光中为什么听到的是“冷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然后找同学来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全体学生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 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生10:应该是因为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了凄凉感,所以听到的便是“冷雨”了。大概是这样。

师:听你的语气好象对自己 的回答特别不自信,请相信自己的感觉,大胆张开口,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她一下。(掌声)

师:她说得有道理吗?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11:我觉得她说得很有理,文中多处有体现。第1段写道: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里面包含了作者内心无尽的忧思、感慨、乡愁。 第5段中写道: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落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凄迷”中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所以作者听到的是“冷雨”。

生12:我认为“冷”还有另一层含义。文章入笔的雨是春寒料峭时的雨,所以,“冷”也是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来梳理一下。 [板书:冷 凄凉 乡思乡愁] 师:作者说: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那么走入霏霏冷雨他想到了什么? 生13:想到了“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生14:想到了“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生15:想到了: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 生16:想到了:“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师:是的,作者想了许多内容,老师也归纳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幻灯片]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那一块土地 江南的杏花春雨

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

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瓦屋听雨,回忆的音乐

公寓时代的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黑白的默片 师:这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7:乡思、乡愁

师:我们看作者在雨中还想到: [幻灯片]中国美丽的方块字 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

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王禹偁的听雨竹楼《黄冈竹楼记》 这都是什么内容?

生18: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师:这表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什么感情? 生19:向往、热爱、眷恋、思慕

师:好极了,雨下得绵长,作者的感情也可谓绵长 [板书:雨 绵长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思慕] 师:我们看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与我们同学们一月回家一次的想家完全一样吗? 生(集体):不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余光中先生对乡愁的理解: [幻灯片] 大概最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师:作者的情丝与绵长的雨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构成朦胧氤氲的雨境 ,而弥漫其中的那浓浓的乡思乡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与赞美,都随着冷雨流入了我们心灵深处,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愫,放开所有感官。 [幻灯片]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

大声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文段(3分钟) 师:现在,找同学来读你所喜欢的文段,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评价一下他读得如何? 生20:(举手)老师,我每一段都喜欢(笑)

师:噢,看来你真的喜欢上了余光中的作品,真进入了境界(笑),那就请你先读其中一段给大家听。

[生20读第10段] 师:我们找同学来评价一下,如果你愿意说出他朗读中的优点,那你是他的朋友,敢于说出他欠缺的地方,那你是他的诤友,如果二者兼有,那你就是他的知己了呀!(笑) 生21(举手):我觉得他读时感情很投入,只是调子太低沉了,作者说:“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所以我觉得读时应该是轻柔而欣喜才感觉更好,另外“舐舐”应该读“sh? sh?”而不读“ti?o ti?o”。

师:点评挺到位的,老师觉得读这样诗化的散文,尤其要注意语言特点,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长句,一定要注意断句,同时长句又一气呵成,语气不可断。你再来试试。 [生21读第10段] 师:好,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觉,我们再来听听央视著名主持人陈铎是如何读的? [播放名家范读

2、3自然段] 师:听了名家的朗读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受,找到了更好的感觉?我们再请同学来读读,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22读第5段] 师:谁愿意来点评一下,来,同桌吧,近水楼台(笑)

生23: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这里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在听人生?朗读时应舒缓些,这样才能把人生感悟醮满滋味地传达出来。

师:好,真是优秀的点评家,那请你再来试试。 [生23读第5段](掌声)

师:好,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解读了这篇美文,不仅读出了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调的高低,更读出了情感。这篇散文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而这极当有表现力的文字把作者在雨中的丰富、丰腴、丰盛、丰满的感受沐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作者走了一路亦想了一路,那印在心际的挥之不去的乡愁,那漂泊在外的游子遥想暖家的感觉,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都投射在那一串串雨珠上,不管岁月漂泊带给人们多少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不会褪色,永远不会改变。也许你末曾离开过家,未曾体验过余光中先生的痛苦与辛酸,但我们却仍可以感受着他的感受,相思着他的相思,因为我们同根、同宗、同是炎黄子孙,那就让我们也常常听听那冷雨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集体):老师,再见!

推荐第10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文本,体会文章语言的美,把握作品的主旨。

2.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方法的综合运用。3.了解作者文中化用的古典诗词,背诵,积累。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美得意境,提高审美能力。2.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思。 【教学重点】

注重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有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冷雨的深刻含义,了解观察冷雨的方式,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

(投影)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二、题解

当我们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的时候,会获得哪些信息,会有哪些想法,会有哪些问题?

1. 一般来说,雨是用来看的,“听雨”可能是在什么情况下?心情一般怎么样?

参考:首先,雨特别大,或者外界特别安静;其次,听雨的人独处,如坐在屋里发呆或是躺在床上沉思,心情沉静。

2.“冷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听的是“冷雨”,这符合逻辑吗?

明确:听雨是听不到“冷”的,“冷”是一种感觉,天气比较寒的时候雨会比较“冷”;此外,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可见“冷”也可以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

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那是正值“*”后期,海峡两岸不仅不能走动,连书信也不能往来。

作者简介:余光中,现代作家、评论家。他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等地写作讲学。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我们在讲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的时候讲过他的《乡愁》和《乡愁四韵》。

补充资料:“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开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投影)

我们读的这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就是抒发了作者的乡愁乡思,写作者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四、初读课文,感受文章

1.自由读课文,读之前强调重点字词。

惊蛰(zhé) 料峭(qiào):形容微寒,多形容春寒。如“春寒料峭。” 裾(jū) 孺慕(rú) 仓颉(jié) 滂沱(pāng tuó) 雾霭(ǎi) 氤氲(yīn yūn) 万籁(lài) 岑寂(cén) 舐(shì) 窥见(kuī) 2.读完了课文,一起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投影) a、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

运用叠词,表现了雨的形态、气势、声音,把雨的质感充分写出,同时叠词具有音韵之美读来自有节奏感。 b、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

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c、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长句,一气呵成,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 d、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使用拟物、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古屋渐渐消失的情景,蕴含着作者惋惜惆怅的心情。 3.诗句的理解和积累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a、《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化用: a、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b、声声慢(宋)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诗作: a、《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4.同学们,听听那冷雨,题目看作者着重于听觉来感受雨。那么除了听雨,有没有写观雨呢,文章哪些段落写观雨嗅雨?哪些自然段写听雨? 明确:1——4段

5——12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分析

1.具体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1节:听雨引起作者湿润润的情思,从台北的雨写对大陆的怀念。 第2节:“雨”字在视觉上的美感,汉字丰富的表意功能。

第3节:写嗅雨(嗅嗅闻闻那冷雨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淡淡土腥气)(从嗅觉) 第4节:写在美国观雨:难睹中国诗词里雨的意趣,对古典诗词的赞赏。 第5节:回想在大陆听雨: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今岛上回味:凄迷。 第6节:听雨打屋瓦的声音,想到王禹偁竹屋听雨,肯定了瓦屋听雨。 第7节:具体描摹瓦屋听雨的美感。 第8节:由古大陆的瓦屋想到日式瓦屋。

第9节: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在日式瓦屋听雨的感受。 第10节:少年到中年在日式瓦屋听雨的回忆与企盼。 第11节:台北公寓内听雨,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第12节:伞上之雨,不能平静的内心,沉溺于回忆。

2.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走入霏霏更让人想入非非”,结合全文,作者主要想了些什么呢?

明确:a,中国的汉字(第2段),关键句子“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b,雨是女性(第3段),应该最富于感性,关键句子“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c,山迢水隐的中国风景,米家父子的山水画(第4段)。关键句子“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d,回味大陆听雨(第5段),关键句子“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e,雨打瓦屋的古老音乐,属于中国,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对瓦的音乐的回忆和怀念。(5-11段)关键句子:第10段,“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至结束)”第11段,“因为于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至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f,听伞上之雨,溺于回忆。(第12段)关键句子“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至结束”

(具体分析关键的句子,师生互动)

总结:作者一路听雨的思绪其实都是他的“想入非非”,从这里,我们看到,余光中笔下的雨,是中国之雨,乡愁之雨,也是文化之雨。这里有深深的思乡之愁,也有对传统文化深情的的迷恋和追忆,以及对一些无处寻觅的传统(如瓦屋的音乐成为绝响)的失落之感。可以说,他的思乡之愁的具体内涵就是爱中华,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结、怀旧之情。这也是文章主旨。

3.这篇散文的内容非常的散,但是主旨确是集中鲜明的,想想作者是怎样连缀成文的?

明确:作者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二、拓展阅读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缠绵的思乡之情。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对妻子深切的悼亡之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永远的蝴蝶》(教材156页)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场冷雨,你能读出其中的情味吗?诵读这篇小小说。

三、课堂练笔

书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或者记忆,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烘托等修辞手法,感情饱满真实。

第11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

主备:庞志荣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3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

(二)作家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空间”,涉猎广泛。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他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三)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分析题目中“冷”的妙处。“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2、作者通过冷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请找出你认为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 如:

1、第一自然段

“那一片土地”,是指大陆。

“二十五年”指作者离开大陆已有二十五年。(注意课后所标注的写作时间)

孺慕之情:小孩子仰慕母亲的感情。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四自然段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这里表现的是作者对汉字的向往和依恋。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对汉字的依恋,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依恋。

3、第六段用美国的落基山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4、第13自然段中,作者说水泥侵蚀了屋瓦,听雨的意境不再,感觉不再,其实是在说古老的文化被现代化的文明所侵蚀,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古老文化的向往,对现代文明对不满。

5、第15段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白雨”即雪。台湾是没有雪的,只有故乡,只有大陆才有雪。

台湾的雨中,作者怀念的是家乡故土的雪。而发上的白霜,则是在说,少年的青丝已经变成了白发,有了一种沧桑之感。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五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与记忆等长”,是说余光中再厦门街走里二十五年,回忆里二十五年。回忆是青苔深深的记忆,可见得这种记忆是很久很久里的。

前尘隔海,是指自己与故乡、与前尘往事已经隔了无法跨越的海洋。

古屋不再,是指听雨的意境已经不再,古老的文化也不再。整个的文章,就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古老文化对依恋和向往,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四)总结,明确主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在本文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余光中对于故乡的眷恋,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文中除了乡思乡愁,还有其他情感吗?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表达了对故土河山的追思还有25年没有回到故土的遗憾。

(五)深入探究,品味优美语言。

文章题目叫做“听听那冷雨”,那么作者是从哪一部分开始写“听雨”的呢?请从课文中写“听雨”的部分,划出你认为写的很好的句子加以赏析。(依据学生划出的认为好的句子,师生共同鉴赏,分析其语言特色)

1、

第七自然段,“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1)“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句式工整,意境优美,强调了雨的声音。这其实是作者化用的古人的诗句。(投影)

“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骤雨打荷叶”:(元)元好问《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 (2)“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四个近音近义词的运用,首先使得文章具有了一种音韵美,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凄迷的雨中。

2、第七自然段,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化用诗句的例子。此句化用了南宋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第七自然段,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按照我们习惯的说法,这句话本该为“雨在窗外喊谁”,而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一个倒装句,倒装句一般在欧式的语言中运用较多。且这个句子还可以引发人的联想:“在窗外喊谁”,“窗外谁在喊”,这样,作者运用了欧化的句式,使句式灵活新颖,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4、第八自然段,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这段文字引经据典,化用诗文,文白夹杂而不显晦涩,自然随意,浑然天成。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如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助。”

5、第九自然段,“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1)“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化用诗句: 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

运用了叠词,抑扬顿挫,仿佛使人听到那由远而近,由轻而重的雨声。 (3)“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将听到雨声仿佛有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用触觉比喻听觉,其共同点是舒服。

(4)“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顺着前文中雨天的屋瓦、雨滴、雨是感性的女性、雨如敲打乐等意象,拈出这个绝妙的比喻,极富诗意的描绘出“细雨绵绵,落于屋瓦”的景象。尤其是“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生动而贴切的点出雨中昏暗的天色,“奏”字则呼应前面纤手弹键的比喻。

5、第十一自然段,“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1)“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

盲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2)“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风之狂浪之巨,“蜗壳”则强调屋之小,澎湃激扬,使原本单纯的大雨,多了一层壮阔的联想,显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

(3)“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以“羯鼓一通又一通”比喻雷电交加的雨夜,“电琵琶”则形容闪电,“忐忐忑忑忐忑忑”则又令人联想到电子乐器的演奏,以此描绘滂沛硕大的雨滴击打在屋瓦上的声音,以及作者雨夜倾听雨势而随之起伏不定的心情。

6、第十二自然段,“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此处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复的效果,“满地是江湖”,原为“雨下得满地是江,满地是湖”,而作者这样写就更能营造出一种滂沱的景象,且句式新颖。“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就更显得新鲜有趣。

(六)【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本文中所表现出余光中先生的语言特色。 总结余光中在本文中所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板书) 灵活的句式:文白夹杂,整散结合。

灵活化用诗句。 大量使用叠字。丰富的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冷 凄凉 思乡之情

雨 缠绵 思慕传统文化

第12篇:听听那冷雨

以描写望著雨中的家的心情终,作者在中间各段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

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文理知

错综,是作者企图以此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而其无碍的文才,足令读者的

心情随作者的心灵转换而起落,却不会感到凌乱无章。

细读之后发现主旨、内涵很简单,都在表达作者的中国意识、对中华文化的

赞美与眷恋。该文特殊之处其实在於形式,解构文字,打破书写的秩序,以敲打

乐的形式,依靠句子的长短组合变化,达成绝对的音乐感。大量运用中文的长短

句,造成结构上的美感,又用同音异义的字造成错综变化。

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是他形式上的特色,尤其在最后一句「清明这季雨」

忽然收短,与之前的长句一同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无限的感叹.完全用作诗

的方法,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

这篇文章是那个充满著昔日家国忧愁之思年代的文字。时日久远,但今日读

之,仍然觉得是所读过的音乐性韵律最强的一篇文字。诗人为文,文字特别凝敛

生动而富有韵律感。许多人评论感觉上喜爱余光中的散文更甚於他的诗。

《听听那冷雨》的修辞技巧从听听那冷雨中可以学到最多的应该就是\" 丰富

的修辞\" 技巧吧

(一)生动的比喻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有二件或

二件以上事物中有相类似之处,以「那」件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

事物的,就叫「比喻」。通常用\" 像\"、\" 如\" 等喻词来联接两件事物。

例如:△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乾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

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据说住在竹楼上面,

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二)匀称的对偶语文中在形式上,上下两句的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结构

相同,平仄相对的,就叫「对偶」。就内容上而言,意义相近者为「正对」,意

义相反者为「反对」。 例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

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著。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

(三)鲜明的转化描述一件事物时,转变其原来的性质,化为另一种本质截

然不同的事物,来加以形容叙述,叫作「转化」,又称为「比拟」。可以分为拟

物为人、拟人为物和拟虚为实三种.例如:△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乾乾爽爽的

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

伸手一拂就落了。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麼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

地弹…………。

(四)整齐的排比用结构相似的句法,接二连三地表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

象,叫做「排比」。

例如:△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

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

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五)秩序的层递凡要说的有两个以上的事物,这些事物又有大小轻重的比

例,而且比例又有一定的秩序,所以在说话行文时,依序层层递进的,叫做「层

递」。

例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

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

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

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裏,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六)和谐的类叠同一个字词或语句,接二连三反复地使用,称为「类叠」。

例如:△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

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七)鲜活的倒装语文中故意颠倒文法上的顺序的句子,称为「倒装」。

例如:△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

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著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裏风裏,走入

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感想」

散文要引起读者的共鸣,不像小说可以借助故事情节的变化多端取胜。不过,

作者在行文运笔之际,可以引起读者各种感官的刺激,使读者如闻如见,如履其

境,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也能使散文具有引人的魅力。余光中的散文常常要读

者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同时「享受」所以,听听那冷雨便是一篇富有

「感觉性」的文章。既然写文章时,要引起读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所以在阅读散

文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心境融入文章作品中,用感官的感觉去了解散文真正的

用意,从这一课,让我体会到了散文的维妙维肖之处,不再有古板或是死气沉沉

的感觉,散文的目的不一定是要阐述什麼大道理,作者或许也只是因为一时的突

发奇想合灵感涌现,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拥有「真实感」。

不爱看书的我,对余光中的现代诗和散文却有几分的兴趣,到底是哪些特点

吸引我,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的作品给予我轻快活泼且充满生命力的感觉,在近代

作家中,有谁能像余光中一样,将他那像万花筒一样变化多端的想像力诠释给读

者。纵使是同一篇文章,每次的读后感总是不一样,如果我能学到他一丝一毫运 笔的巧妙,那一定是受用无穷.最近的我,学会了将自己的感觉写下来,一方面

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好同学好朋友了解\" 我\" 是一个怎

样的人,有时候有些话可能说不出口,所以\" 写\" 变成了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中国历史文化五千年的传承不就是靠一个字一个字累积下来的吗?如今的世界变

的多采多姿,那也就代表著有更多的空间等著我们去著色呢!

2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惜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以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行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们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它的母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粉饰,且读这一句吧:“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据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声音来自台北,1974年。不是“箴言”,却是“真言”!想当时,正统作家群中诗以“莺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杀,愧杀!用艺术伪装现实,艺术只能沦落。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现在他不沉洒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究竟在那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淅淅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冷雨,冷语,冷静的肺腑之语。

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冷雨中诱出了祖宗的诗韵,君不见“渭城朝雨邑轻生”、“清明时节雨纷纷”都以“变奏曲”形式流韵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情丝”与雨丝始终交织着,在冷雨中忆起了初临孤岛时的“凄迷”,也忆起了初恋时的温馨。他相信“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国方可尽享,也讲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许在四川的池塘里。他想起辞书中“雨”部字块的繁坛,米家山水画的云情雨意,王禹冉为听雨而造的竹楼以及现金雨城中千个万伞的奇观。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于海峡两岸“参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来濯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至于载什么“道”,完全没必要让艺术去屈就。真正的艺术,本身自有扬善祛恶,昭示美于光明的功能。关键是那艺术要真,不要伪,每个艺术品种都要遵从自身规律去反映现实。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和当代生活节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实践对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读者对中国文字和现实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这评论有深刻的见解,也很公道,会引起作家与散文爱好者的思考。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氏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颌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间,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持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影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第13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2、掌握本文独特的行文结构,如以时间、空间的交错来抒情达意。

3、辨析、了解本文多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手法大量的灵活运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时空交错”行文手法与本文写意抒情的内在联系。

2、辨析“听雨”的反复交错是如何构成了本文行文的线索。

3、体会作者流露出的世事沧桑、韶华不在的独特心理感受。

4、重点领会“通感”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余光中1948年开始发表诗作,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曾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出版诗集有《白玉苦瓜》《天狼星》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桥跨黄金城》等。

1 另有评论集、译著多部。其诗作构思奇巧,视域宽阔,意象新丽;散文富有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 【课文分析】

一、创作的背景

创作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几十年来,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家乡是江苏常州,作者自己又出生于南京,在少年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于江南和四川。所以在文中他说“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而文中的一些景象如“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也是作者少年时生活体验的追忆。

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新诗经历了一个从狂热追求现代主义,到回归传统,到多元并存的发展轨迹;在创作上“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的余光中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变。他七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明显体现了传统笔法和传统精神,“中国情怀”在他的创作间日渐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就是他在“回归”之后的一篇力作,体现了他本土化、中国化艺术的追求。当然,余光中的文章并不完全同于那些只运用传统手法的文章,作者还是有意寻找古典意境与现代感受、现代表达的共通处,这一点在这篇散文中也有体现。

二、课文题解

本文以“雨”作为抒情的载体和寄托,以“听雨”为线索,以灵活的时空转换为手法,表现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心和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之感。

三、层次结构与段落大意

2 全文分为四节

第一节,

1、

2、

3、4自然段。从春天雨季开始起笔,以“杏花春雨江南”联系到祖国大陆,抒发作者25年的思念之情。重点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第二节,

5、

6、

7、

8、

9、10自然段。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具体:以时空交错为手法,将美国、台湾不同时间空间下听雨的感受细腻地抒发出来,表达出与祖国山水、传统文化难以割断的血脉关系。空间的变幻更加加深了作者一种从少年到中年、老年的沧桑心理。

第三节,

11、

12、13自然段。重点写在台湾听雨的感受,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其中夹杂对大陆听雨的向往,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四节,最后三个自然段。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表达出一种沧海桑田的无奈心境。

四、艺术特点

1、调动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时空交错,将少年生活,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相糅合,极富诗情画意。文章充分调动起人的五官感觉,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去全方位的感知雨的存在,又让这些感觉相互沟通(通感),从而给了读者多维的审美体验。文中直接或间接引入古典诗词,营造古典式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强调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而这种意境又是和作者自身对于雨的人生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拓展了散文的表现空间。

2、时空自由转换的抒情手法。只要是作者抒情达意的需要,从时间上,“现今――过去――现今”;从空间上,“台湾――大陆――美国”,行文可以自由转换。显得情感流转自如、视野开阔博大。

3、大量的修辞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特别是通感手法贴切自如。如,“雨是一滴湿湿的魂,窗外在喊谁”、“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她冰冷的纤手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等。通感在打通听觉、视觉的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在心理感受。

4、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叠音字的大量运用。如,料料峭峭、淅淅沥沥、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凄凄切切、点点滴滴、滂滂沱沱等。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心态,更重要的,这种叠字的运用和“雨”、“下雨”的意境相契合。

【思考与练习题】

1.文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它们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2.《听听那冷雨》的主线是什么?

3.作者在本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4.作者在本文中采用了大量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

5.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借鉴本文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相关参考资料】

(一)台湾“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概况。

五十年代中期以至整个六十年代,在台湾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诗潮中,现代派诗的创作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他们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时做到很好的扬弃,同时又发展了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感受、表现方式,因而各领风骚,异彩纷呈,为台湾文坛所瞩目。这大批诗人当中,尤以余光中、痖弦、洛夫、罗门、纪弦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覃子豪、叶维廉、郑愁予、商禽、叶珊、周梦蝶、白、管管、方莘等也颇为台湾诗坛所重视和推崇。

这些诗人的诗作富于心灵色彩,大都以抒发“自我”为中心,在对生活感受和观照时,强调诗人的主体感觉,又并非与生活隔绝,沉溺于纯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中的“自我”往往有较广的含义,带有某种历史感或民族感,许多诗歌都将借鉴西方和继承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诗的表现内容、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听听那冷雨》相关诗作、典故

1、孺慕之情:《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传赞》:“淮人孺慕,徐寇要降。”

2、杏花春雨江南:东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元·虞集《风入松》:“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甲申年(1944年)书赠流丹仁弟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吴冠中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3、五陵少年:杜甫《秋兴八首》(其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4、残山剩水:宋·范成大《万景楼》:“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明·王璲《题赵仲穆画》:“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明·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5、皇天后土:《左传·僖公十五年》:“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6、牧童遥指已不再: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剑门细雨渭城轻尘: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8、勒马洲的望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9、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10、仓颉:《淮南子·本经训》:“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11、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

12、商略黄昏雨:宋·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1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5

14、万籁都歇: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罄音。”“都”一作“俱”。

15、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6、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17、山隐水迢: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8、米家的山水: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米点山水”,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世称“米家云山”。

19、疏雨滴梧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20、骤雨打荷叶:金·元好问《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后成为元曲代表性曲牌名。

2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南宋·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2、摧心折骨: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23、王禹偁的黄冈,……投壶: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24、浮漾湿湿的流光:南唐·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5、霏霏不绝的黄梅雨: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26、羯鼓:苏轼《有美堂暴雨》:“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27、一阵寒濑泻过:王维《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欧阳修《水谷夜行》:“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6

28、蛙塘:赵师秀《约客》:“青草池塘处处蛙”

29、下肥了嘉陵江:唐·罗邺《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30、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苏轼《五禽言》:“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1、丛叶嘈嘈切切: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2、鸟声减了啾啾: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33、蛙声沉了阁阁:清·曾习经《田园杂诗》:“蛙声阁阁水平畦,粳稻初秧绿渐齐。雨后斜阳红较好,小船摇曳过河西。夜起微茫月坠霄,青芦风动叶萧萧。平生久惯江湖味,却又关心早晚潮。”

34、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唐.吴少微《长门怨》:“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欧阳修《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35、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指《诗经•郑风•鸡鸣》,其三章每章起首为:“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36、受故乡白雨的祝福:宋·苏轼《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修辞手法

1、何谓“通感”? 又称为“移觉”或“感觉移借”,本来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心理学中所说的“感觉移借”,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移觉”或“移用”。其特点就是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的过程中把各种感官的感觉互相沟通,用以描摹事物,表现人们的主观感觉。有时它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唤起另一种或几种感官的感觉。有时它又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借助另一 7 种或其它几种的感官感觉而得到加强。

“通感”作为修辞学上的术语最早出现于1962年,由当时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钟书先生提出。钱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从此修辞家族又多了一名正式的成员,但这绝不是说在“通感”这一名称出现产生之前,这种修辞手法不存在。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可以说古已有之,只不过人们未曾注意,未作系统研究而已。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通感作为一种辞格,常常可能与比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通感常常以“比喻的形式”出现,但二者在本质上却绝然不同。比喻的特点是“以形类形”或者“以声类声”,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是有某些相似点的一感官的感受;而通感则是“以声类形”或者“以形状声”,也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只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的相互作用或沟通,那么就是通感而绝非比喻。相反,如果仅仅是同一感觉的事物或道理的相似,那么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通感。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无感觉的作用或沟通。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组诗句,从辞格上讲是比喻,因为这组句子没有感觉上的移借,诗人仅仅是用急雨、私语、莺歌、泉流等种种声音来比喻琵琶的声音,都是听觉面的事物。

3、通感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更能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也必然能拓宽和加深艺术表现的领域和层次,从而使声音、色彩、气氛、感觉等相互补充,从而把读者从一个幽雅的境地引入另一个迷人的艺术大地,给人更多的联想、更多的想像和无穷的回味。

第14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推进新课

(一)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二)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地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份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7、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六、作业 完成《课课练》

第15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观后感

余光中先生有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

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该涌起多少回忆和感慨。李后主晚年的词里总是充满了雨声,绵绵的春雨,沥沥的秋雨,仿佛诉说着家破国亡的悔与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

“昨天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乌夜啼》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

这样的句子在国亡后后主客居卞京时俯拾皆是,但在早年的词作里,却几乎找不到关于雨的任何意

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雨天与黑夜具有同样的品质,它遮蔽了世界的喧嚣,让世界在雨声中回归单纯,同

时让心在雨中回归本质。也难怪,雨在很多文人眼中会成为一种感伤的情感符号,承担着演绎世事沧桑,

抒发人生感慨的功能。关于这一点,最恰切的例子,大概要数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

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中,作者只剪取了听雨的三个片断,却表现了少年、中年以及晚年听雨的不同人生际遇和情

怀,特别是亡国后的悲苦心境,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无限惆怅。

不过同样是听雨,所得却会迥然不同。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丛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盛唐诗人的句子,洋溢着生命的

欢快和喜悦。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到了晚唐,那雨声中更多的

是离愁别绪和人生的凄苦感受,和那个时代的气氛一样。

当然,在雨声中的感悟,也与生命个体的气质相关,象苏东坡这样乐天知命的人,你很难在他的话语

里寻觅到雨中的哀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月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雨来也无晴。”

这首《定**》是许多人都熟悉的,即便时光已逝去千年,我们仿佛还能看到东坡竹杖芒鞋在雨中吟

啸徐行的样子,这真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生命激情的人。作者在词前小注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作此。要知道,这一年(宋神

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东坡正谪居黄州,处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期,但作者的笔下没有凄风苦雨,而是一派乐观开朗的

心境。东坡一生还写过不少与雨有关的诗文——如《喜雨亭记》,“细雨斜风昨小寒”,“白雨如珠乱入

船”,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东坡笔下的雨都是元气淋漓的雨,如同他的一生。对雨的迷恋似乎是中国文人的传统,你总能在他们的文字里听到若隐若现的雨声。

在现代作家里,周作人大约是对雨最情有独钟而情感又最为复杂的一位了。周作人喜欢雨,他把自己

的书斋命名为“苦雨斋”,有两本散文集分别叫作《雨天的书》和《风雨谈》。在《风雨谈》小引中,周

作人说:这个题目我很有点喜欢。……我取这《风雨》三章,特别爱其意境。另在《雨天的书》自序二中

,周作人写道:但这个题目我很喜欢,现在仍旧拿了来作这本小书的名字。《雨天的书》中有一篇10分著

名的散文《苦雨》,其中有一段说:卧在乌蓬船里,静听打蓬的雨声,加上 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

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说到底,周作人喜欢雨,是喜欢它造成的迷离的梦一般的诗境。然

而,梦终究不过是梦而已,在现实的苦雨斋中,周作人体会到的却不是诗意而是人生的琐屑无奈与苦痛。

当全国抗战的风雨声响彻神州之际,周作人却躲进他的苦雨斋里,但他编织的雨的迷梦很快就破灭了,他

不得不很快作出选择,走出了人生最不光彩的一步。或许,自那以后,夜雨敲窗之际,周作人听到的再也

不是诗意的雨而是人生的凄风苦雨了罢。

外国文人对雨的兴趣似乎不如中国的这样强烈,这可能也算中外文学的差别之一,至于其间的原因却

说不出。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与雨有关的书是英国十八世纪的作家约翰•史密斯的《book for a rainly

day 》,译成中文也可叫作《雨天的书》,不知周作人的书名是否就来源于此。可惜的是这本书我没有见

过,只在诗人布莱克的诗集中读到了一节引用的话,据说作者是布莱克的好朋友。倒是一首清新的与雨有

关的小诗让人印象难忘,诗中写道:我的房间变暗/几乎是正午/深蓝色的天空/一块挡雨板,雨最后落下

来/疗治女孩的伤口/自悲伤变形的早晨/拯救她们……/我们在最后一阵细雨中舞蹈。这首诗名叫《女孩和

雨》,作者是英国的当代诗人佩内洛•夏特尔。这样一些写雨的零星的片断当然不能和中国源远流长的传

统相比,不过也可看出,雨的诗意的意象不是中国文学所专有,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这是一种至高的人文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诗

意正被后现代的社会事

实所驱逐。雨也正在从我们的文本中消失,逐渐蜕变成一种纯自然现象。你很难设想一个居住在都市森林

中的人还有听雨的闲情逸致,即便有,他又能听到什么呢?大概只有雨滴打在坚硬的街道和水泥屋顶上所

发出来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声音吧,而那差不多是一种让人厌烦的噪音。谁还能体会到“雨打芭蕉读红楼”

诗意,谁还能听到雨在大自然中所演奏出的天籁般的音乐?也许有一天,雨只是天气预报中的一名词,而

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出门带好雨伞。

第16篇: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是我国着名诗人余光中的一篇散文,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

第一次接触余光中先生的文章时,朋友对我说:“读余先生的文章,最好选一个秋日的黄昏,静静的品一杯苦茶。你会慢慢步入他的文学世界,如同轻轻地踩在枯黄的落叶上。”我听不懂朋友的内涵,今晚我在这雨夜,摊开《听听那冷雨》,那丝丝雨情缠绕着我,或许,这种感觉,你不懂。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木被雨淋后发出的特有的淡淡土腥气。这就是余光中先生笔下的雨。静一点,你躺在床上轻轻的听雨点从房檐滑下来欢乐的笑声,看雨滴打在玻璃上淌下的痕迹,似乎写满漫漫人生路。

嗅嗅那冷雨,你会闻到故乡泥土的清香,舔舔那冷雨,你如同回到小巷,那带着淡淡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浅紫色的油纸伞。丝丝雨都牵动着富有感性的人类。每一点每一滴都是一份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乡思乡愁。

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二】

终于一段漫长而无聊的夏季落下了帷幕。初秋渐进,太阳也变得不再炽热。原本还想把人们闷一回的副热带高气压也被一场秋雨搅了局。这似乎是个分水岭,昨天还热得浑身像是涂了一层胶水,今天即使穿着外套都感到一丝秋的凉意。

静听这雨,滴滴答答,阵阵凉意直沁内心,再看天地之外,一片朦胧。站在窗前,极目望去,目光在这一片凄迷中漫无目的的游荡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落脚点。惆怅得整个世界都都布满了灰色。听听这冷雨,瑟瑟复潇潇。

触景生情。文人墨客总会因为眼前的景色而触发内心情愫。尤其是对于荒凉凄凉的景色而抒发抑郁的愁肠心境。我虽不比书生但唐诗宋词的从小熏陶亦使我具有了诗人的气质。看着窗外的冷雨,不免内心浸着一丝伤感。自己始终摆脱不了纷繁的困扰,摆脱不了命运的藩篱,摆脱不了尘世的庸扰。一群人通过努力向着更高的梦追寻,另一群人则被投入了一个永远也爬不出来的无底洞。以前是这样认为。现在看来都只是时间的问题,最终我们都要在这个无底洞里挣扎着死去。只是有些人看开了释怀了逆来顺受了,有些人依旧在那里无畏的挣扎着咆哮着跃跃欲试着。结果都是一样,有些人学会了享受这一切,痛苦或者欢乐。有些人还在怨天尤人。我既不属于这两种人,或者说我又属于这两种人。路就在你脚下,就看你怎么去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清楚脚下的路。或者太过零乱或者还没有路。事到如今,我们明白很多的梦都在遗失,很多的记忆都在忘却。有时候我们以为有些事情永远不会被遗忘,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我们不再提起时慢慢的它就会像垃圾一样被清理出我们的大脑。就像我们不记得我们何时开始记事一样。我们不知道我们记住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也许仅仅是在心里让自己记住下午不要忘了吃奶。我们的记忆就像是一条坐标轴。出生便是零点,我们朝着正方向一直前进。偶尔我们会停下来向后望一望。有些事情刻的太深就会有个大大的标注,有些事情无关紧要就会留下一个小小的符号。当我们向前走时,小一点的符号就消失在视线里,当我们再继续向前走,大一点的符号也慢慢模糊了。雨依旧在下着,条条丝线迷蒙了整个世界。

回到过去,我还能找回遗失的梦吗?不是回到过去,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去重演过去的经历,跑龙套的却都已换了人物,也许有些龙套已经成为了主角。失意在所难免,我亦十分坦然。不劳无获,我对自己说。雨依旧在下,突然一滴雨跳到了额头,顺着脸颊向下湿润。一线凉意把记忆拽会到了现实…

这无情的雨将一辈辈的人催老了,而雨依旧在淋淋沥沥的下着,从洪荒时代到晦暗的未来。忽然脑海里出现了蒋捷的;>;。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因为年轻,意乱情迷,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烛光诱惑的跳跃着,醉生梦死不只天明。等到壮年听雨,江阔云底,断燕叫西风。整日为了生计奔走他乡,客舟听雨多了一番悔恨,一番苦楚。白头听雨时,悲欢离合都已经历,当你走完坎坷的一生,那在雨中时少年的无忧,中年的哀愁而今都算不得什么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有的只是一种随风而逝的淡定,一种远离喧嚣的无求。雨是一滴湿沥沥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仍是雨夜,沉默的天际透出一丝暗淡的光。远方那颗星球的雨会是什么味道的?我独自思索着…

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三】

余光中先生有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

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该涌起多少回忆和感慨。 李后主晚年的词里总是充满了雨声,绵绵的春雨,沥沥的秋雨,仿佛诉说着家破国亡的悔与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

“昨天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乌夜啼》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

这样的句子在国亡后后主客居卞京时俯拾皆是,但在早年的词作里,却几乎找不到关于雨的任何意

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雨天与黑夜具有同样的品质,它遮蔽了世界的喧嚣,让世界在雨声中回归单纯,同

时让心在雨中回归本质。也难怪,雨在很多文人眼中会成为一种感伤的情感符号,承担着演绎世事沧桑,

抒发人生感慨的功能。关于这一点,最恰切的例子,大概要数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61听雨》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

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中,作者只剪取了听雨的三个片断,却表现了少年、中年以及晚年听雨的不同人生际遇和情

怀,特别是亡国后的悲苦心境,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无限惆怅。

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四】

闲来酷爱读读《听听那冷雨》,心中泛出了一种惋惜之情。文中的古屋听雨,是如何之诗意,如何之惬意啊。听、雨之纤纤细手拂弄着无数黑键啊灰键,把晌午奏成黄昏,听那点点滴滴点点,忐忐忑忑,忐忐忑忑,绵绵潇潇绵绵。一阵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

而如今之台湾,雨点却只能溶在水泥里,雨已成了没有音韵的乐音,瓦的歌唱已成绝响:雨来时,已不再,丛叶嘈嘈切切,不再闪动那湿湿的绿光,鸟声减了,蛙声沉了,虫吟没了。只是叹息,只是后悔,千片万片的瓦响已成了脑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忆。这世间已再没有少年听雨,红烛成昏;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白头听雨,僧庐下了。

这种中国式的惋惜,是一种怀旧,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对祖国、对大陆、对家乡的思念。一位老人对大陆统一的期盼!

第17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500字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听听那冷雨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

篇1: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雨是感性的。丝丝润物却并不无声。听听,雨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青草池塘的处处蛙鸣。而我们身处城市之中,这些天籁之音,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

雨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给大地带来问候。滋润土地,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泥土芬芳。

听听,诗人笔下的雨的形态。“好雨知时节”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诠释。“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秦观笔下雨又被带上了丝丝的愁。“清明时节雨纷纷”对已故亲人的祭奠,雨又带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

下雨也许是睡觉的好时候,但我认为这是浪费。站在阳台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隐天蔽日的楼房。唯独雨能够轻巧地穿过楼间的缝隙坠落下来。霎时间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个印迹。

在屋中观雨是不过瘾的,走入自然中,任纷飞细雨打在脸上、肩上、发梢上。树上、天空已看不到鸟儿的踪迹。路上的车渐渐少了起来。行人的脚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静,唯有“嘀嗒”雨声。

长廊观雨又别是一番享受。听,那雨滴打在石阶上的声音,打在檐上的声音,打在草丛中的声音。如果此时在加上池塘蛙鸣。简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响乐。洗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嚣,洗去游子一身的归尘。

听听,那冷冷细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篇2: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前几日心情烦闷,望着窗外那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从头至尾的冲刷着自己的内心,闲暇之余缓慢地翻起一本书籍,映入眼帘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从故乡的冷雨说起,回忆着在下雨的季节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心平气和的向小巷深处走去。她的脚步是那样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声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了厦门之夜的雨,并以两位主人翁的形象叙述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进一步的描写江南的雨,进而更深一步的刻画了女性独有的温柔。

雨气得空蒙而迷幻,轻轻地嗅一下,便可发现一种带有特别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让人不觉得感受到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却少了些许的清淡多了些迷离的情调,这不禁会让人的思绪飘落在梧桐相思树上,并不像骤雨打荷叶那样,总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可远在残等古屋下,这种凄惨的景象就变得越加的浓厚了。

春雨的绵绵;秋雨的潇潇;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凉,这也会一个人联想到人的成长从青丝少年到白发长者,伴随着无数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传递着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人事物的留恋,都伴随在着冷冷的雨声,透漏着一丝低迷的回忆。

雨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变好也可以给一个人增添不少忧愁,也流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这种记忆一直伴随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会散去。

篇3: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人们总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现在想来是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体会其中的含义,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们文中的人物一样:父亲的心里因为始终记挂着田里未干完的活儿,所以生性乐观坚忍的他也变得惆怅起来了;母亲因为心里惦记着田里的活,因为看到父亲的无奈,所以她的脸也因一天天缠绵不断的雨而越发惆怅了;而我们则因为看到每天对着雨发呆、脸斜成一个弧度的父亲和惆怅的母亲,所以我们无心去应和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雨在我们眼中成了“该死的雨”、“令人讨厌的雨”。因为我们憎恨雨,期盼阳光,所以“我们真希望雨能马上停”,也同时把童年中的雨“调成了金黄色”。而这一切产生的源泉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心。

禅语中有一句话说“不是旗帜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是的,因为我们看世界看事物并非真正用我们的眼在看,而是用心体会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们认为“贵如油”的雨,“滋润万物”的雨,因为打心眼里不愿意它的出现而变得可恶、该死起来。

但是如果它出现在干旱以后,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会有另一种表情了:也许父亲那粗糙的被太阳晒成黝黑的脸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再次倾斜成45度角;也许母亲也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扫去连日来的惆怅,雨开始滋润母亲的心田,使母亲变得更加婉约动人;也许我们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变得欢呼雀跃,会在小水坑玩耍,会应和着雨点打击小花伞的节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个不停。那时的雨也许就不再是该死的、令人讨厌的了,也许会是可爱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时也许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雨真的是金黄色的了。而这一切一切的“也许”,都是因为我们的那颗心啊!

篇4: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像喜欢王维的诗一样,一直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余光中的笔仿佛有一种魔法,可以将文字变成石上的清泉,松间的明月,或是空谷的幽兰……他的文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假若你在雨夜半倚轩窗,看雨打芭蕉忽地一阵筝音入耳,那便是我读余光中的文章的感觉了。就像这一篇《听听那冷雨》。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文章紧扣一个“雨”字,说雨可看、可嗅、可舔、可听。他写江南的雨,写台湾的雨,写美国的雨,写四川的雨……雨缠缠绵绵如梦境,凄凄切切如情思。于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如雨般飘飘摇摇弥漫在字里行间。

文章一唱三叹,洋洋洒洒。以第三人称叙述,纵观全文可知是“他”在台湾厦门街雨巷中的思绪。“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以“雨”的角度,似乎涵盖了“他”一生沧桑事,而余光中先生内心汹涌激荡的情感亦浓郁地进跃全篇。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文章中大量叠字的运用,可谓是锦上添花,给全文增色不少,生动细腻地描摹了景物的同时,悠长的乡愁若隐若现,如雨似珠。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别辟一境。”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虞美人 ·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篇5: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记得高三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余光中的散文,时常在我们面前提到他。不过,说句实话,我对散文却不怎么喜欢。因为觉得散文就一个字——散!读起来,感到很吃力,往往几遍下来,还是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看这篇《听听那冷雨》,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些烦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着作者的足迹,从大陆“听”到香港、台湾、美国最后又回到了台湾;随着作者的思绪,从现代听到了古代,从现实听到了历史;从少年听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给作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听觉上的感受与心灵上的颤动。

最最为引起我兴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于是各种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视觉上: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嗅觉上: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与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听觉上: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我想,余光中先生应该是很喜欢雨的吧。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雨的仔细观察和打心底的喜欢,对雨不会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记忆。而对我,一个不喜欢雨,甚至有点讨厌雨的人来说,看完这些对雨的描写也不由得喜欢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笔给我一种很感性的美,行文间可感受到他情感的丰沛、想象的独特(没有多少人会认为雨是带有薄荷味的吧)。

再者,《听听那冷雨》中,还体现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个特定:文藻丰富、瑰丽。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连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潮润润”、“走入霏霏”、“凄凄切切”八个叠词,给人一种音乐美,也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意境。此外,这些戏也使我更确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冷雨”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作者对“冷雨”展开叙述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读完全文,恨不得天马上下一场冷雨!当然,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彦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样是写雨,彦火先生的“雨”缺个我不一样的感觉。在彦先生笔下,出于就像文中写的一首首诗词,如“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清风醒病胃,快雨破烦心”等,这些诗词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在彦火先生笔下,雨或是飘逸或缠绵,人们的更多是欢乐。

余光中与彦火的这两篇散文,都带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却透着一丝的哀愁,那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它很平淡,几乎感受不到,却确实存在。

“冷雨”与“春雨”哪个更好,我说不出,但我觉得在不同的情绪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个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第18篇:《听听那冷雨》读后感[推荐]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异地,不能回家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

我喜欢朱自清的清新婉约的美得纯洁,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欢这幅真实的景物,喜欢作者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表达。杨朔的《茶花赋》,写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喜欢作者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当然更喜欢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主要写了春寒料峭时漫长的雨季,“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细细嗅着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种。但大陆的雨“无论是疏雨离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江阔云低。白头听雨,亡国之痛。”我们知道,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时的雨,都会让我们那颗敏感的心泛起涟漪,激起那湿淋淋的灵魂。

读完此文,难免心生惆怅,这样的凄苦源于内心,源于身临其境所感。仿佛看到作者孑然独行,在异地,在凄迷的雨中,漂泊异乡的游子都曾有过的那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让我们不禁想起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确,雨可以寄托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载离别的相思,风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绎着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无不昭示着人们的心情,雨带给我们无限的惆怅与哀思;凄苦与迷离。雪寓意着美好人生,扬扬洒洒,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暂;风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换;总会忆起秋风,会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干涩枯黄的枯叶纷飞,绝望离去,又是怎样的一份伤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凉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种冷美也只不过是个瞬间。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二

人们总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现在想来是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体会其中的含义,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们文中的人物一样:父亲的心里因为始终记挂着田里未干完的活儿,所以生性乐观坚忍的他也变得惆怅起来了;母亲因为心里惦记着田里的活,因为看到父亲的无奈,所以她的脸也因一天天缠绵不断的雨而越发惆怅了;而我们则因为看到每天对着雨发呆、脸斜成一个弧度的父亲和惆怅的母亲,所以我们无心去应和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雨在我们眼中成了“该死的雨”、“令人讨厌的雨”。因为我们憎恨雨,期盼阳光,所以“我们真希望雨能马上停”,也同时把童年中的雨“调成了金黄色”。而这一切产生的源泉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心。

禅语中有一句话说“不是旗帜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是的,因为我们看世界看事物并非真正用我们的眼在看,而是用心体会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们认为“贵如油”的雨,“滋润万物”的雨,因为打心眼里不愿意它的出现而变得可恶、该死起来。

但是如果它出现在干旱以后,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会有另一种表情了:也许父亲那粗糙的被太阳晒成黝黑的脸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再次倾斜成45度角;也许母亲也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扫去连日来的惆怅,雨开始滋润母亲的心田,使母亲变得更加婉约动人;也许我们会因为雨的出现而变得欢呼雀跃,会在小水坑玩耍,会应和着雨点打击小花伞的节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个不停。那时的雨也许就不再是该死的、令人讨厌的了,也许会是可爱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时也许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雨真的是金黄色的了。而这一切一切的“也许”,都是因为我们的那颗心啊!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三

前几日心情烦闷,望着窗外那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从头至尾的冲刷着自己的内心,闲暇之余缓慢地翻起一本书籍,映入眼帘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从故乡的冷雨说起,回忆着在下雨的季节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心平气和的向小巷深处走去。她的脚步是那样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声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了厦门之夜的雨,并以两位主人翁的形象叙述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进一步的描写江南的雨,进而更深一步的刻画了女性独有的温柔。

雨气得空蒙而迷幻,轻轻地嗅一下,便可发现一种带有特别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让人不觉得感受到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却少了些许的清淡多了些迷离的情调,这不禁会让人的思绪飘落在梧桐相思树上,并不像骤雨打荷叶那样,总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可远在残等古屋下,这种凄惨的景象就变得越加的浓厚了。

春雨的绵绵;秋雨的潇潇;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凉,这也会一个人联想到人的成长从青丝少年到白发长者,伴随着无数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传递着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人事物的留恋,都伴随在着冷冷的雨声,透漏着一丝低迷的回忆。

雨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变好也可以给一个人增添不少忧愁,也流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这种记忆一直伴随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会散去。

第19篇:听听那冷雨(推荐)

给你的情人写一封情书,让爱情升华成最美的烟火!

作者:简方婷(jianfangting@fm365.com)

将近下班时,天空飘起了雨丝,手机及时地响了起来,是琳温柔而不失坚强的声音:“今天我在妈妈家住了,你一个人吃饭吧。”我无聊地应着。也罢,反正回去也是一个人,不如在公司多待会儿吧。于是,回到桌前,重新打开电脑。

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四年,日子长得连我自己也要诧异。也许这就如同我和琳的婚姻,一切已经成为了习惯。

抬眼望了望天空,雨开始大了起来。不由地一个名字涌上心头—“听听那冷雨”。

也是一个微雨的日子,因为无聊,我打开了一个聊天室,看着屏幕上一个个陌生的id,一句句跳动的情话,不由哑然。忽然,一个id 映入我的眼帘“听听那冷雨”,啊,余光中的美文呐。

于是,我用网络上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套瓷方式,向他或她(我当然希望是她)打了招呼。

我是猫to听听那冷雨:“好有诗意的名字呀!”

听听那冷雨to我是猫:“谢谢,:)”

进展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谈起了余光中的文与诗。

她是女孩,在这一点上我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

后来,是一个客户的电话,打断了我们的谈话,于是互留e-mail告别。

在那之后,因为工作忙了起来,那个美丽的邂逅也就忘个一干二净。

再遇到她是在社区的一个版块:青春。在那看到了她的帖子:《哎呀,灰姑娘》她写到:

“ 第一次见到灰姑娘是在童话中。我想从小红帽到白雪公主、灰姑娘,大概是每一个女孩的儿童必读。从此无数个灰姑娘站了起来,从此无数个关于或白或黑的王子的梦诞生了。我亦不例外,想当然地把自己看作灰姑娘。可是,慢慢长大,发觉自己同美丽、善良、勤劳的灰姑娘实在相去甚远。于是,就不再奢望水晶鞋,安心地穿着我的皮鞋、布鞋、塑料鞋,等着我的男孩。

第二次记起灰姑娘,是在大学时。某次,班上一位男生唱起了郑均的歌,歌词和名字全不记得了。只有那“我的灰姑娘”五个字伴着忧伤的旋律,时时回荡在耳边。还记得平素很严肃的男生唱起这五个字时的满脸的温柔。哎呀,美丽的忧伤的灰姑娘,你曾打动过多少人呐!

感动之余,不免猜测,是不是每个男生在说起这五个字时,都有一种当上王子的满足感?恩,姑且命名:‘灰姑娘情结’!呵呵,是不是该申请专利呀!

献给灰姑娘,永远的灰姑娘!”

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她灵动的双眸。于是,我给她去了e-mail。

彼时,我与琳的恋情正跨入第三个年头。琳是一家外企的公关。不用说美丽得妖娆,性格更是温婉大方。我们同居二年了,彼此熟捻得象一本翻旧的书。我不知道自己还缺什么,但在夜深人静时,我总爱走到阳台上,静静地抽上一只烟,就那么一言不发望着夜色斑斓!我想:我是为了寻找孤独!

冷雨给我回了信。由此,我很感谢余光中,因此对他的喜爱更加一分。

我问她:“找到你的男孩了吗?”她说:“曾经有过,但我觉得他不是那个我要等待的人。”“是你的要求太高吧?”“也许吧。但真爱容不得任何马虎。我不希望因为一时的妥协,而失去了一生中的最爱!”看着屏幕上那几行浅蓝色的字,我忽然有一丝悸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放弃吧,不要伤害一个好女孩。我的感情却毫不犹豫地打出了:“那你看我是不是合适人选呢?”她呵呵一笑。女孩总是这样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就装傻。这是网络泡妞的哥们的绝对心得。于是我继续逗她:“默认了,是吧?”但她却很认真的回答:“我不知道,我能感觉到我们有某些类似。也许因为是在网络上,才使我们彼此能够除掉戒备之心。希望你不要骗我。”于是,我快马加鞭,热烈地说:“冷雨。知道吗,第一次看到你的id,我就对自己说,这一定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喜欢冷雨的女孩可不多)。如此美丽的名字必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网络上的女孩未必漂亮,所以你若夸她美丽,说不定会马屁拍在马蹄上。但你若说她有一颗美丽的心,那即使是东施也会受用的),所以我一定要认识她。”曾经有人说过女人是用来骗的,说明女人很好骗,何况是单纯的女孩?于是,我的冷雨很快在我的甜言蜜语的攻势下投降。接下来的日子是甜蜜的,于我、于她。于是每晚在阳台上待的时间就更长了,使得从不注意小事的琳也直问你怎么的了,公司出问题了?我无语,只是作势皱皱眉,一幅沉思的样子。琳也就不再问了。冷雨来自一个美丽的城市—厦门,每次读她的e-mail,我都能够感受到海风袭面,她说:“我最喜欢在小雨淅淅沥沥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到海边,即使是小雨海风也是很大的,但也只有那个时候海边是寂静的,只有那个时候我才能更真切地听到雨的凄切、雨的缠绵、雨的忧愁。雨是寂寞的,我想,同我一样。这个世界上只有寂寞的灵魂才能安慰寂寞的心灵。可是,我有了你,所以现在我会时常对雨说起你,让它分享我的快乐。猫,在这个世上有个人可以思念真是一种幸福,不是吗?”读完她的信,我深切地感到,那小雨已打湿了我的世界。“冷雨,有人说原本人都有两个脑袋,四条腿,所以人很聪明。有一天,上帝看不惯了,就把人从中间分开,一半扔到南,一半扔到北。所以每一半只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想,我很幸运找到了,在有生之年。”

第一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第20篇:《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

1、2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余光中《乡愁》歌曲,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余光中。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的创作,以及文艺评论、作品翻译等,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是当代诗坛健将、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主编台湾《中华现代文学大系》(1970~1989)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2.相关背景。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4.学生讨论课文主旨。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作者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向慕之情。 第一部分(1),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 第二部分(2~14),由“雨”展开具体的想象,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第三部分(15),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台湾的雨”与“大陆的雨”有何不同? 明确:台湾的雨景是真真切切,而大陆的雨景却是朦朦胧胧,用的词汇是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一切都是在回忆之中。

2. 作者笔下的雨为什么能引起读者共鸣? (“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听觉;“尝凉凉甜甜的雨水”是味觉)

3.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二是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4.艺术特色。 (1)语言方面。

(2)运用古典诗文的运用。 拓展了散文的思维空间。

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这里,余光中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组接在一起,丝毫不给人以斧凿之感,相反,它能引起读者自然地进入古典的情境,而又从别一扇现代情感的门庭里走了出来。 5.学生再读课文重点段落,品味语言,体味情感。

四、作业

课后搜集古诗词中有关“雨”的名句。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