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听那冷雨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2、掌握本文独特的行文结构,如以时间、空间的交错来抒情达意。

3、辨析、了解本文多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手法大量的灵活运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时空交错”行文手法与本文写意抒情的内在联系。

2、辨析“听雨”的反复交错是如何构成了本文行文的线索。

3、体会作者流露出的世事沧桑、韶华不在的独特心理感受。

4、重点领会“通感”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余光中1948年开始发表诗作,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曾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出版诗集有《白玉苦瓜》《天狼星》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桥跨黄金城》等。

1 另有评论集、译著多部。其诗作构思奇巧,视域宽阔,意象新丽;散文富有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 【课文分析】

一、创作的背景

创作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几十年来,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家乡是江苏常州,作者自己又出生于南京,在少年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于江南和四川。所以在文中他说“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而文中的一些景象如“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也是作者少年时生活体验的追忆。

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新诗经历了一个从狂热追求现代主义,到回归传统,到多元并存的发展轨迹;在创作上“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的余光中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变。他七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明显体现了传统笔法和传统精神,“中国情怀”在他的创作间日渐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就是他在“回归”之后的一篇力作,体现了他本土化、中国化艺术的追求。当然,余光中的文章并不完全同于那些只运用传统手法的文章,作者还是有意寻找古典意境与现代感受、现代表达的共通处,这一点在这篇散文中也有体现。

二、课文题解

本文以“雨”作为抒情的载体和寄托,以“听雨”为线索,以灵活的时空转换为手法,表现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心和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之感。

三、层次结构与段落大意

2 全文分为四节

第一节,

1、

2、

3、4自然段。从春天雨季开始起笔,以“杏花春雨江南”联系到祖国大陆,抒发作者25年的思念之情。重点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第二节,

5、

6、

7、

8、

9、10自然段。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具体:以时空交错为手法,将美国、台湾不同时间空间下听雨的感受细腻地抒发出来,表达出与祖国山水、传统文化难以割断的血脉关系。空间的变幻更加加深了作者一种从少年到中年、老年的沧桑心理。

第三节,

11、

12、13自然段。重点写在台湾听雨的感受,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其中夹杂对大陆听雨的向往,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四节,最后三个自然段。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表达出一种沧海桑田的无奈心境。

四、艺术特点

1、调动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时空交错,将少年生活,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相糅合,极富诗情画意。文章充分调动起人的五官感觉,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去全方位的感知雨的存在,又让这些感觉相互沟通(通感),从而给了读者多维的审美体验。文中直接或间接引入古典诗词,营造古典式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强调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而这种意境又是和作者自身对于雨的人生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拓展了散文的表现空间。

2、时空自由转换的抒情手法。只要是作者抒情达意的需要,从时间上,“现今――过去――现今”;从空间上,“台湾――大陆――美国”,行文可以自由转换。显得情感流转自如、视野开阔博大。

3、大量的修辞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特别是通感手法贴切自如。如,“雨是一滴湿湿的魂,窗外在喊谁”、“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她冰冷的纤手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等。通感在打通听觉、视觉的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在心理感受。

4、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叠音字的大量运用。如,料料峭峭、淅淅沥沥、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凄凄切切、点点滴滴、滂滂沱沱等。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心态,更重要的,这种叠字的运用和“雨”、“下雨”的意境相契合。

【思考与练习题】

1.文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它们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2.《听听那冷雨》的主线是什么?

3.作者在本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4.作者在本文中采用了大量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

5.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借鉴本文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相关参考资料】

(一)台湾“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概况。

五十年代中期以至整个六十年代,在台湾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诗潮中,现代派诗的创作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他们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时做到很好的扬弃,同时又发展了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感受、表现方式,因而各领风骚,异彩纷呈,为台湾文坛所瞩目。这大批诗人当中,尤以余光中、痖弦、洛夫、罗门、纪弦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覃子豪、叶维廉、郑愁予、商禽、叶珊、周梦蝶、白、管管、方莘等也颇为台湾诗坛所重视和推崇。

这些诗人的诗作富于心灵色彩,大都以抒发“自我”为中心,在对生活感受和观照时,强调诗人的主体感觉,又并非与生活隔绝,沉溺于纯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中的“自我”往往有较广的含义,带有某种历史感或民族感,许多诗歌都将借鉴西方和继承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诗的表现内容、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听听那冷雨》相关诗作、典故

1、孺慕之情:《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传赞》:“淮人孺慕,徐寇要降。”

2、杏花春雨江南:东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元·虞集《风入松》:“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甲申年(1944年)书赠流丹仁弟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吴冠中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3、五陵少年:杜甫《秋兴八首》(其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4、残山剩水:宋·范成大《万景楼》:“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明·王璲《题赵仲穆画》:“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明·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5、皇天后土:《左传·僖公十五年》:“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6、牧童遥指已不再: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剑门细雨渭城轻尘: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8、勒马洲的望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9、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10、仓颉:《淮南子·本经训》:“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11、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

12、商略黄昏雨:宋·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1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5

14、万籁都歇: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罄音。”“都”一作“俱”。

15、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6、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17、山隐水迢: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8、米家的山水: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米点山水”,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世称“米家云山”。

19、疏雨滴梧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20、骤雨打荷叶:金·元好问《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后成为元曲代表性曲牌名。

2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南宋·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2、摧心折骨: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23、王禹偁的黄冈,……投壶: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24、浮漾湿湿的流光:南唐·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5、霏霏不绝的黄梅雨: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26、羯鼓:苏轼《有美堂暴雨》:“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27、一阵寒濑泻过:王维《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欧阳修《水谷夜行》:“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6

28、蛙塘:赵师秀《约客》:“青草池塘处处蛙”

29、下肥了嘉陵江:唐·罗邺《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30、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苏轼《五禽言》:“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1、丛叶嘈嘈切切: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2、鸟声减了啾啾: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33、蛙声沉了阁阁:清·曾习经《田园杂诗》:“蛙声阁阁水平畦,粳稻初秧绿渐齐。雨后斜阳红较好,小船摇曳过河西。夜起微茫月坠霄,青芦风动叶萧萧。平生久惯江湖味,却又关心早晚潮。”

34、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唐.吴少微《长门怨》:“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欧阳修《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35、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指《诗经•郑风•鸡鸣》,其三章每章起首为:“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36、受故乡白雨的祝福:宋·苏轼《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修辞手法

1、何谓“通感”? 又称为“移觉”或“感觉移借”,本来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心理学中所说的“感觉移借”,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移觉”或“移用”。其特点就是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的过程中把各种感官的感觉互相沟通,用以描摹事物,表现人们的主观感觉。有时它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唤起另一种或几种感官的感觉。有时它又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借助另一 7 种或其它几种的感官感觉而得到加强。

“通感”作为修辞学上的术语最早出现于1962年,由当时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钟书先生提出。钱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从此修辞家族又多了一名正式的成员,但这绝不是说在“通感”这一名称出现产生之前,这种修辞手法不存在。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可以说古已有之,只不过人们未曾注意,未作系统研究而已。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通感作为一种辞格,常常可能与比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通感常常以“比喻的形式”出现,但二者在本质上却绝然不同。比喻的特点是“以形类形”或者“以声类声”,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是有某些相似点的一感官的感受;而通感则是“以声类形”或者“以形状声”,也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只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的相互作用或沟通,那么就是通感而绝非比喻。相反,如果仅仅是同一感觉的事物或道理的相似,那么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通感。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无感觉的作用或沟通。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组诗句,从辞格上讲是比喻,因为这组句子没有感觉上的移借,诗人仅仅是用急雨、私语、莺歌、泉流等种种声音来比喻琵琶的声音,都是听觉面的事物。

3、通感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更能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也必然能拓宽和加深艺术表现的领域和层次,从而使声音、色彩、气氛、感觉等相互补充,从而把读者从一个幽雅的境地引入另一个迷人的艺术大地,给人更多的联想、更多的想像和无穷的回味。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推荐)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 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