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梁衡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7 08:37:1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推荐第2篇:读后感(梁衡)sjsn

读后感(梁衡)

走进灵魂的文字

--我读梁衡 吴中路小学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梁衡,山西霍县人,1946年出生,1968年人大毕业。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以及新近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等。作品曾多次获奖。

多年来,他的很多山水散文和政治大散文都是零零散散地从报刊上阅读到的,要是能有一本梁衡先生的散文合集来收藏,该有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是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2002年5月第1版,几乎收录了梁衡所有的散文作品,淡雅的封面装帧,厚厚的一大本,让人爱不释手。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你看,《特利尔的幽灵》中的马克思、《这思考的窑洞》中的毛泽东、《大无大有周恩来》中的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的邓小平。在梁衡笔下写得既深邃,又耐读。

梁衡的政治散文偏重\"大事、大情、大理\",笔下也多是一些\"大人物\",尤其以政治家为多,今人中他选择写马克思、毛泽东、瞿秋白、邓小平、周恩来,古人中他写诸葛亮、范仲淹、柳永、韩愈、辛弃疾、林则徐。\"这些人物都是我喜欢的,第一,他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第二,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第三,他们大都有悲剧色彩,都为后人留下一点遗憾。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人格内涵,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读着读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跃然纸上,让人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震撼心魄!

掩卷暇思,其《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和《跨越百年的美丽》等三篇极品,实乃不可多得之作。

在《觅渡觅渡渡何处》里,我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觅渡\",直到临死前一刻还在探究生命归宿的瞿秋白形象。秋白的一生充满了一种不寻常的悲怆之美,唯其悲怆和不寻常,才使他短暂的一生更具分量。\"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事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对生,秋白本来才华横溢,如果他静坐书斋,作文、绘画、行医、治印,必能真正实现他的文化价值,但他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以书生之躯扑向大风大浪,好像用一块纯玉代替一块石头,去堵决口。对死,秋白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以柔弱之躯,靠理性力量淡然处之。对名,秋白在生命就要画完整句号之时,偏偏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多重色彩之人。对此,梁衡写道:\"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秋白的女儿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1998年,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梁衡发表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其中写道:\"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其他如评价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评价韩愈的《读韩愈》、评价范仲淹的《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等等,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们闪光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实的形象立于读者面前,让读者与他所描写的人物心灵相通,思接千载。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来,他思索的成果,远在当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他的很多文章一出,立即就有全国数百家报刊转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官而有时间为文,为文而有胆识断人,而判断一个人又立即让你直达他的灵魂,确实不简单。字里行间,难道我们就不能读出生命的要义和人格的魅力吗?

推荐第3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弹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

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推荐第4篇:读后感(梁衡)sjsn

读后感(梁衡)

走进灵魂的文字

--我读梁衡 吴中路小学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梁衡,山西霍县人,1946年出生,1968年人大毕业。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以及新近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等。作品曾多次获奖。

多年来,他的很多山水散文和政治大散文都是零零散散地从报刊上阅读到的,要是能有一本梁衡先生的散文合集来收藏,该有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是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2002年5月第1版,几乎收录了梁衡所有的散文作品,淡雅的封面装帧,厚厚的一大本,让人爱不释手。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你看,《特利尔的幽灵》中的马克思、《这思考的窑洞》中的毛泽东、《大无大有周恩来》中的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的邓小平。在梁衡笔下写得既深邃,又耐读。

梁衡的政治散文偏重\"大事、大情、大理\",笔下也多是一些\"大人物\",尤其以政治家为多,今人中他选择写马克思、毛泽东、瞿秋白、邓小平、周恩来,古人中他写诸葛亮、范仲淹、柳永、韩愈、辛弃疾、林则徐。\"这些人物都是我喜欢的,第一,他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第二,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第三,他们大都有悲剧色彩,都为后人留下一点遗憾。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人格内涵,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读着读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跃然纸上,让人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震撼心魄!

掩卷暇思,其《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和《跨越百年的美丽》等三篇极品,实乃不可多得之作。

在《觅渡觅渡渡何处》里,我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觅渡\",直到临死前一刻还在探究生命归宿的瞿秋白形象。秋白的一生充满了一种不寻常的悲怆之美,唯其悲怆和不寻常,才使他短暂的一生更具分量。\"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事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对生,秋白本来才华横溢,如果他静坐书斋,作文、绘画、行医、治印,必能真正实现他的文化价值,但他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以书生之躯扑向大风大浪,好像用一块纯玉代替一块石头,去堵决口。对死,秋白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以柔弱之躯,靠理性力量淡然处之。对名,秋白在生命就要画完整句号之时,偏偏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多重色彩之人。对此,梁衡写道:\"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秋白的女儿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1998年,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梁衡发表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其中写道:\"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其他如评价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评价韩愈的《读韩愈》、评价范仲淹的《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等等,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们闪光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实的形象立于读者面前,让读者与他所描写的人物心灵相通,思接千载。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来,他思索的成果,远在当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他的很多文章一出,立即就有全国数百家报刊转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官而有时间为文,为文而有胆识断人,而判断一个人又立即让你直达他的灵魂,确实不简单。字里行间,难道我们就不能读出生命的要义和人格的魅力吗?

推荐第5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翻开洁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梁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书中说“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好像我已经失踪„„”读到此处,就不禁笑了起来。想起原来老师和我们的一段对话。师问:“知不知道梁衡是谁?”生答:“不知道!”师问:“怎么会不知道,初一学过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还是不知道。”师问:“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生答:“知道!”“那知不知道梁衡的《夏》?”“不知道!”师晕了„„ 读梁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晋祠》,他细腻的描摹令我羡慕。例如写树“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用了多种修辞,把树的姿态写的具体生动,各不相同,令人拍案叫绝。

读晋祠的另一感受是读书要多积累,多背诵。正如梁衡所说“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我中学读书时,语文教师讲过一件文坛轶事,说韩愈每为文时,先要将司马迁的文章痛读一遍,以借其气。当时听得朦朦胧胧,现在却真感到其言不谬。这篇小文也是这样。比如欧阳修《醉翁亭记》写山,朱自清《松堂游记》写树,柳宗元《小石潭记》写潭,这些在本文的山水、树各节中都能找到影子。另外还有,《史记》写人状物之笔力刚劲,我在写木龙、石虎时,虽数字,却实赖太史公之气;徐志摩写康桥风光时色调之艳丽,我在写山水绿阴时,实向他借过颜料。”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应该是《夏感》吧。作者视角独特,另辟蹊径,赞美夏天。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肥,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之若过江之娜。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醉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阅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 “手倦抛书午梦长”(蔡榷》—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份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

《夏感》中写到“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其实,“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 梁衡的散文,精美,朴实,独特,而富有韵味。

推荐第6篇:梁衡论文

至文至情之美

——浅谈梁衡人物散文

叶海静

对于现在的散文,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中认为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信手拈来,随随意意,松松散散,没有固定的结构、布局,集中表现一个“散”字。与之相反的是“经营派”:讲究谋篇布局,锤炼词句。他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对于梁衡的评价,季老是讲得非常中肯的。在人物散文中,梁衡汇集人生的体验,以一个“知己”般的身份,书写人物的故事,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写出别样的味道,让读者有了不同以往阅读收获。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自己所有的人物散文中,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了我们惊喜与感动。

看他的人物散文,首先是被其中的那一个个历史英雄人物所打动。其中每个人物都是我们国人所熟悉的,可是在梁衡的带领下,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在人生失意之时,不为人所熟悉或是所知的可歌可泣的一面。韩愈柳永被“奉旨填词”,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却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拨着算珠,把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统统变成了由自己支配的珠子,创造了词的奇迹。辛弃疾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曾经叱咤风云,但却是命运多舛,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把栏杆拍遍,最终以文为业。林则徐为救国家,在成了近代史上的第一禁烟英雄的同时,被皇帝发放伊犁效力赎罪,却又在新疆做起了为国效力的大事,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瞿秋白以文人的身份投身于政治,在生命的危难关头又以文人的儒雅就义,坦荡得如一张白纸……在他的人物散文中,

每个人物都有着一种强大的人性魅力,吸引着世人。他们活得真实,魅力极大,责任心强,有着一颗救世救民的大心;为了坚持正义、理想、价值而不屈不挠,透露着一股股的悲壮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魏征的“居安思危”,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周恩来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他们身上“先忧后乐”的传统政治理念得到了一脉相承。而梁衡自己所提倡的在散文中写“大事、大情、大理”的主张,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读者的精神带来了一次次的洗礼。

“绚烂之至是简朴”。在人物散文中,我们看不见梁衡在风景类散文中所表现的老练、绚烂文笔,反而是一种简朴、平实,但中间却有着思想的重量。《百年明镜季羡老》中,语言朴素,但是情感真挚,态度谦逊,读来非常感人。而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更是以一种朴素之至的语言对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真诚地去写周总理人格上的伟大。读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总理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以及作家自身为社会、为国家宣扬“至理”所流露出的一身强大的时代使命感。

其实,在这些平实而有力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本人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许多人在看梁衡的人物散文时,会被他的文笔带入一个个澄明真实的世界之中,感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他们一起欢乐、悲伤、大笑、哭泣……如果说我们被瞿秋白临死时的淡然、周总理的大有大无、林则徐的凛然之气、韩愈的坚持等等感动,那么给读者带来这种人格震撼的恰恰是梁衡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抚栏杆,他感受的是辛弃疾内心的无比痛苦;观小路,他看到的是小平同志的忍辱尽心艰辛;视红船,他感慨的是共产党初建时的风雨飘摇;思红毛线、蓝毛线,他体悟的是领袖们的质朴可敬……为了写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梁衡渡重洋、访故里、寻遗迹,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体察!只有一个能真正体察他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文笔才有可能会写出拥有重量的文字,才能让世人看到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另一面生活状态,并为之澎湃、唏嘘。他内心澎湃的激流,汹涌于他的笔墨

背后。朴实的文字包裹的是一颗平实、善良、澄明、纯净的心。梁衡,以一颗赤子之心生活于世,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世事,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笔下的大人物。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文人一直是把对政治的关心作为一种共有的情怀。梁衡倡导进行政治散文写作,在他的文字中,透露着对国家的爱与对党的尊敬。作为一名作家,梁衡站在时代长河之上,看江水东流,大浪淘沙,思量那些风流人物的思想重量,党对国家的指引意义。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等这些文章中,他主动走进政治,走入党的历史,以一个有着责任感的公民形象在歌颂。我们看到一个个“把革命投入人生”的党中老一辈,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梁衡对党的尊敬,流淌着的是梁衡对党的信任。梁衡不仅在文章中为党歌颂,而且不回避令人头疼不已的政治,在党犯错的时候,心痛之情在字间流淌。可是,梁衡在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党,对民族与国家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梁衡在2009年11月13日的《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主题演讲中,剖析了为官做人之道,指出忧国思想是政治财富。梁衡赞美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周恩来,邓小平,赞美在他们身上一脉相承的“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其实,我们也要赞美梁衡,在他的身上,我们读者也看到了“先忧后乐”这一政治理念的传递与接力。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还这样评论他:“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家,他认真实

践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感谢梁衡,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依旧向我们传递着生活的精神勇气,书写着人类的至真之理,让我们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与历史。

中考链接梁衡作品:《匠人与大师》(20l0年河南省)

《母亲石》(2010 年连云港市 )

《人人皆可为国王》(2010年巴中市)

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

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3.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 □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作者介绍: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

推荐第7篇:夏 梁衡

《夏》梁衡 1.《夏》赏析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渲泄吧;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要么写的面目狰狞,令人厌弃,要么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手倦抛书午梦长”,于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可是,《夏感》一文以饱满的热情“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夏是积蓄沉淀酿成磅礴之势的季节,是承上启下的季节;夏是托起金秋的臂膀;夏在四季更迭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夏,春之萌发便坠入虚无;没有夏,秋之喜悦便水月镜花。拥抱热爱夏吧,拥抱夏热爱夏就是拥抱我们的生命热爱我们的生命。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激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完)

2.作者简介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作品原文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纤纤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 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4.词语

纤纤:细微的样子。 黛:青黑 主宰:统治

灵秀:灵活、美丽 磅礴:气势盛大 终极:最后的终点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匍匐:爬行 滋:滋生

融融:暖和的样子 澹澹: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5.点评 这是一篇被选入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13课的散文。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6.教案

《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体味作者对夏的独特感受。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难点: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结论的道理。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设计说明] 此步骤用学生自己的感受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为学生体会本文对夏的独特描绘作铺垫。 我们知道,一年有四季,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秋季,你对秋天有什么感受呢?(请二三位同学交流感受) 那对于刚刚过去的夏季,你的感受又如何呢?(请二三位同学交流感受)

这样看来,我们每一位同学对夏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作家梁衡又是如何看待夏天的呢?学习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夏》。二.交流预习

请二三位同学上讲台展示并交流预习情况。三.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 此步骤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重新拟定标题的方法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能否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给本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夏 或 夏是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

学生齐读课文,读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三.品味语言 [设计说明]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读文章不仅要了解内容,还得细细地品味语言。一篇好文章往往要用一些精彩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感受一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能打动你的心,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联想,让你想起你自己曾经看过或感受过的类似情景。

学生先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独立学习以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例如:“烘烤”这个词用得好,能使人感受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

“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写得好,我们仿佛能闻到麦子的这种香味。 “热风浮动着”这句让我联想到夏天走在柏油马路上的炽热。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时机让他进行个别的朗读,也可以全班朗读某个片段。

四.课后作业

[设计说明] 此步骤是通过对描写夏天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的道理。并查找资料,更多地了解夏天,以及人们对夏天的不同看法。 1. 必做

1)寻找并阅读本册课本中以及其他书籍中描写“夏”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比较,想一想:不同的作者对“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2)文章最后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选做

你能搜集到更多的关于夏季的资料吗? 例如:你知道夏天是怎么形成的吗?

你能描述我们镇江夏季的特点吗?

你能说出多少关于“夏”的成语或谚语。

你能找到以“夏”为主题的照片、图片或音乐吗?

……简案 :《夏》

学习目标:体味作者对“夏”的独特感受。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设计说明] 此步骤用学生自己的感受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为学生体会本文对夏季的独特描绘作铺垫。

由学生对秋季及夏季的感受导入 新课二.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 此步骤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重新拟定标题的方法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齐声朗读课文,思考:能否给本文重新拟定标题。 四.品味语言

[设计说明] 此步骤是让学生在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感受一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能打动你的心,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或感受过的类似情景。五.课后作业

[设计说明] 此步骤是通过对描写夏天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的道理。并查找资料,更多地了解夏天,以及人们对夏天的不同看法。 2. 必做

1)寻找并阅读本册课本中以及其他书籍中描写“夏”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比较,想一想:不同的作者对“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2)文章最后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选做

你能搜集到更多的关于夏季的资料吗? 例如:你知道夏天是怎么形成的吗?

你能描述我们镇江夏季的特点吗?

你能说出多少关于“夏”的成语或谚语。

你能找到以“夏”为主题的照片、图片或音乐吗? 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解决文中疑难,梳通文意。

2、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拓展性的比较阅读,能够区分不同作者对夏的不同感受。

4、以本文为学习对象,写作《草原之夏》。学习过程:

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那你们能猜到老师更喜欢哪个季节呢?学生猜。(老师恰恰是并不喜欢夏天的,因为在我们当地,酷暑夏天是比较难熬的,我们当地有句谚语,叫“宁过三冬,不过一夏”就拿这两天来说,地表温度都达到了400C,所以当有老师听说我能来到避暑胜地、草原城市锡林浩特,都十分地羡慕。 虽然老师不太喜欢夏天,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文章,作者对夏的感情是很热烈的。他的感情怎样,学完文章,我们一定能够了解。不过这篇文章比较艰深,在下面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很专注、很投入。

一、梳通文意:

1、指导语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划出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再与就近的同学讨论交流。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全班讨论。看看我们的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遗留哪些问题。

2、学生活动:学生按阅读要求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全班讨论:提出疑问,对疑问发表见解。(指导语 :刚才大家的阅读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讨论,内容有两个:1已经解决的疑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把你解决的过程和现在认识与大家交流;

2、还有的疑问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请别人帮助。发言的同学尽可能声音响亮点、清楚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注: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随机的点拨和评价

二、理清结构

1、指导语 :(过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夏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阅读(指导语 :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独立地阅读和思考)

(2)两分钟后,小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语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各小组经过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并且将文章的结构概括出来,如果小组愿意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我们也非常欢迎。) (指导语 :现在我来说明一下小组合作的注意事项:同排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组长。那么是由我来指定组长,还是小组自己推选呢?在接下来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的组长既有权利,也要行使义务了。权利是领导小组合作学习;义务是关心小组成员,将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好。小组长要做的工作有:首先要确定发言的先后顺序,组织组员一个接一个地发言。其次在一个同学发言时,组长还得维持好组内的秩序,确保其他组员能够认真倾听。第三,组长还得指导其他组员在发言中,能够对同组成员的观点补充意见并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组长还需任命一名小组代表,汇总本小组的观点,准备展示本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 注:老师巡视、参与、对话。

3、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参与,理清文章结构。气势磅礴

赞 美 色彩金黄

紧张、热烈、急促

人—勤劳、忙碌

三、质疑探究。

1、指导语 :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感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要进行深入一步的学习了。不知道大家对文章本身有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

1、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难道夏天的颜色只是金黄的吗?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作者认为“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

四、拓展学习

1、指导语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

“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他的感情是很热烈,但是不同的人对夏天是有不同的感受的。现在我们来看两首诗,这两首诗又表达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感受呢?(幻灯打出) 学生活动:读读、想想、说说(烦躁/闲适/热烈)

2、指导语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夏天:不同的人对夏天的感受也会不同,在你的眼里,草原的夏天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你的感受又如何呢?请以《草原之夏》为题,学习作者写景的语言,写一篇作文。(课后作业 )

五、小结反思:

推荐第8篇:梁衡作文素材

梁衡:穿行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

一、人物经历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梁衡有名,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官至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更主要的,是因为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和精彩的散文篇章。梁衡是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他穿行在新闻、文学和政治之间游刃有余,其为文激情,并没有因为从政而有所削弱,反倒相得益彰,建树更丰。

二、经典素材

1.名重三晋的名记者

从工作之初到现在,梁衡始终没有与新闻分开过。而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也是从新闻开始的。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一位名记者。但是,记者梁衡的成名却是在一个“没有新闻的角落”。

1978年,梁衡离开山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调任《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记者。对于一张中央大报来说,当时的山西在不少人看来并不是一个能出新闻的地方。但梁衡却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不仅名重三晋,而且播及全国。梁衡的成名作是一篇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发表在1980年11月14日的《光明日报》二版上。这篇长约1800字的稿子,所造成的影响连梁衡自己都始料未及。见报后来信不断,持续将近半年,竟有3000多封。后来,这篇稿子被评为1980年的全国好新闻。而那个“农民养猪专家”也一夜之间破格由农民转为干部,又被任命为地区科委副主任。

由此开始,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不断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闻“富矿”:像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普通教师,不求名利默默工作的普通工程师,生死度外,植树治沙不止的老人,还有面对邪恶孤身一人愤然抗争的老战士……他们都借助梁衡的一支笔而名扬四海。重温梁衡的这一篇篇作品,我们不难感觉出他关注基层、关注民生的赤子之情。在他看来,这是身为记者的一种责任。梁衡说,记者是月亮,你只有先捧起一个太阳,自身才能发出光芒。

2.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

作为记者的梁衡,曾经凭借手中的笔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而与此同时,这些普通人看似平凡的经历也在改变着梁衡,让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意识。这对于梁衡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作家的梁衡,最先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82年。在那一年,他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散文《晋祠》,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提起这些曼妙如画、琅琅上口的字句,相信不少人都还留有印象。然而,这只是梁衡文学创作的开始,真正让他在文坛声名大振而又独树一帜的,还是那些发人深思与追问的政治散文。这一转变发生在1996年,以写革命先烈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发表为标志。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梁衡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题材创作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此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大无大有周恩来》、《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乱世中的美神》等文章相继问世,而且无一不在文坛激起波澜。

季老的评价也道出了人们对于梁衡的政治散文格外推崇的原因。梁衡说,他现在写文章,就是尽力做到能给人以思想和美感。也就是说,立意当满怀社会责任,行文应力求优美流畅。

3.做什么都要坚持服务社会

梁衡在1987年从《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调到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2000年又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可谓位高责重,政务缠身。但恰恰是在这段时间,梁衡的散文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就让很多人颇感困惑:梁衡有什么独特的本领,能够如此自如地穿行于文学与政治之间?

对此,梁衡解释:“其实,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因为政治舞台给一个官员提供的是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制高点,是磨练人格的砥石、培植业务之树的土壤和酿造思想的工厂。凡一个好的官员,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思想家和文章家。”也正因为是这样,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当学生问梁衡“如果有来生,你选择做什么时”,梁衡脱口而出:“做官。”他认为,做官就是为政,政治对社会的改造作用最大、最直接。一个人能够手里有权为老百姓办事,有机会为老百姓服务,对社会的贡献肯定更直截了当。这是客观事实。要不为什么历代、现在都有那么多人抢着做官,而且官员中出的名人、伟人总比平民中出的多?现在,社会对官的理解有些异化,是因为有些干部背弃责任,把做官当成了牟取私利的工具,没能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如果他能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凡事自然就会出以公心,也就能做一个好官。梁衡的许多文章都是在会议间隙、在旅途中一点点构思出来的,再见缝插针地写下来,最后反复推敲打磨。像《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了6年,《大无大有周恩来》竟用了20年。“评论界说我是‘苦吟派’,真实状况,确实这样。”梁衡说,“这么多年来,我在新闻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在写作上反复实践,在管理上反复实践,最后悟出了一些道理。其实,不管是做官,还是写作、研究,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理’字,这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现在已经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位置上退休,转而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梁衡,虽然不再具有记者和官员的身份,但又添了一个学者的身份。对于这一新的身份,梁衡表示:“我是个现实主义者。过去,不论是在文学、政治还是新闻领域,我都始终强调要以社会为背景,解决现实提出来的难题。现在从事新闻研究,还是要坚持服务社会这个目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执政党建设等,都是当前新闻研究的大背景。我们的新闻工作怎么处理好这些关系,要从学术上、理论上有个理性的回答。”

4.不与人重复,不与己重复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由这里入海。”对山东有着独特情感的梁衡,说起山东如数家珍。在他的作品中,竟有六篇是写山东的。“在我的散文作品中写山东的最多,比写我的家乡山西的还多。”梁衡掰着手指向我们介绍道:“写风景的有《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长岛读海》、《在青岛看房子》,写人物的有《把栏杆拍遍》、《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说,“山东是块宝地,这里人杰地灵。有山有水,有大海有黄河,有无数的矿藏,更有数不胜数的名人志士。‘文圣’孔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等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圣人。我这次来山东,一定要去看看刘勰的故居。刘勰可说是我国文学评论的鼻祖啊。”在梁衡这些与山东有关的作品中,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别人不同。梁衡写作追求的是“一定不与别人重复,一定不与自己重复”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你会发现与他人不同的视角。“写文章,切入点要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一定要抓住国家、民族、社会这条主线,并把责任感融入其中,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梁衡告诉我们,《乱世中的美神》写的就是南宋时期的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这篇文章被列入当年散文排行榜首位。过去,李清照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尤其是她那“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长期以来一直让人们以为李清照的愁是家愁。其实不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避乱江南,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又不幸身亡。目睹国破家亡,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业。“所以说,李清照的愁既有家愁,更有国仇、民族恨。她的诗词中,流露出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我们写历史一定要为现实服务,要歌颂历史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来正确引导、感染和影响当代人。”再次忆起这篇文章,梁衡十分动情。

5.文如其人

2003年非典期间,我写了篇《想见梁衡》。“从小生长在农村,巴结领导不是特长,但对名家的仰望从小便有。想到自己钦佩的人便在身边,却没有勇气看望一次,哪怕打个招呼,说半句话也好。我还是想当面见梁衡一次,聆听他的乡音。这是我的心病,也是心愿。”梁衡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见到文章后让秘书找到我。我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先生微笑着让我坐到沙发上,然后与我并排而坐。先生说:“我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你见我不如不见,可能会失望吧。”我当时有些激动紧张,语无伦次,但我说的一句话记得很清楚。“我一见到您,好像一下子对您的文章理解得更深了。”先生鼓励我多写,还送我他著的《走近政治》。

读者想见自己喜爱的作者,原因各有不同。但对我而言,这次见面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我在读梁衡先生的文章时,好像能够看到先生的眼神,他在愤怒,还是微笑,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心情。我甚至能看到他深夜查阅文献的背影,还能看到他在流泪。这在未见面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眼前的梁衡,与文字中的一模一样。

我在梁衡散文中读到大量“忍”的哲学。《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就是梁衡散文中典型的“忍”字篇。“能不能‘忍’,是对政治家素质的更高一级要求,同时在人格上也是对为公为私、大度小量,远志近利的一种考验”。邓小平、张闻天、辛弃疾、范仲淹身上有“忍”,梁衡身上也有“忍”。“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这是梁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经受挫折时的隐忍,不是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奋发。梁衡在作品中大声赞美他的同道。在“忍”的背后,我还看到了他和他的同道一样的家国情怀。他把从历史中汲取的滋养,留给自己,也馈赠给读者,这是非常珍贵的。季羡林称“梁衡是一位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这种评价是恰当的。

一个读者,如果能够把文字与现实中的作者结合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力可能是决定性的,对读者本人思想的影响也是可以想象的。一个作者,如果能够把作品和自己融为一体,对读者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梁衡作品,正是如此。读者希望作品好,作者也应当好,这并非对作者的苛求。好,是指思想境界层面,包括作品和作者。否则,读者可能会放弃,甚至拒绝作者及其作品。梁衡,是真正的文如其人。梁衡作品强劲的传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背后,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还有就是作为个体的梁衡在人格上经受住了时间和读者的检验。

6.直面当下

梁衡善讲故事,这在他的散文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些故事,不是小说的虚构,而是有新闻的真实和历史的纪实。梁衡散文中的故事精彩、文字优美、现实性强。他主张文章要有“真靶子”,敢于直面当下。

读《假如毛泽东去骑马》一文,我看到了梁衡作家兼导演的才华。他以全新的视角推演历史,亦真亦幻,虚实相间。文章似电影,又像纪录片一样真实。故事情节紧凑,角色众多,内容丰富,文中有画面,耳边有对话。在这篇文章中,梁衡给毛泽东精心设计了考察黄河和长江路线。梁衡设计的路线核心有二:一是毛可察民生之艰,二是毛或思执政之误。这也是梁衡依据现实社会与历史真实描绘的经济路线和政治路线。这篇文章像素描,了了几笔就绘成了一部中国当代史。“杨伟名一定侃侃而谈,细算生产队的家底,纵论国家大势。梁衡曾在网上看到普京对内低调对日强硬的几条新闻,随即写成《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轰动一时,至今仍在传播。他借政治家普京的背影,通过现实中的“真靶子”,解读政治,这是一篇酣畅淋漓直面中国时局的政论,融入了梁衡对现实的忧虑和思考。梁衡时时保持对时局、对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密切关注,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担当。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故事,都是他创作的“真靶子”。

梁衡散文视角独特,情感丰富,画面感强,故事饱满,映照现实。梁衡对人物、对历史的解读,是透过个体,还原现场,从灵魂深处来剖析,常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阅读他的作品,我总是不自觉联想起现实,思考个人如何面对困难,正视现实,如何在集体中、在时代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梁衡作品,有一种思想的力量,能让读者映照内心,既给人愉悦,又给人冲击,每次阅读,都像灵魂经受了一次洗礼。

三、社会评价

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 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羡林

梁衡的散文,是深邃夜穹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也能驱散黑暗。梁衡的散文,是摇曳在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梁衡的散文,是深邃夜穹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也能驱散黑暗。梁衡的散文,是摇曳在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的美,即使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也能给人以完美的惊颤。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哲理散文、人物散文,都是大手笔,大境界,处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独特的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深沉蕴藉的情感,别有一份厚重,独成一家,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每一篇都可称为当代散文有口皆碑的经典、极品!品读梁衡经典之散文,砥砺自己崇高之人格

四、适用话题 1.追求创造语言之美 2.智慧,自信,独立 3.家国情怀,朴实 4.生命的哲理

五、应用示例

观点1:自我主见,方可成功

叙述1:自我主见,开发新闻,成名重三晋记者

梁衡初在报社工作时,认为山西可以出新闻材料。而同行者不以为然,有的劝阻他不要去如此偏僻之地,别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低层出大新闻。他不顾劝阻去山西,日夜生活在民众当中,不仅发现当地人们生活的艰辛,又发现了在困难环境下人们的智慧。他找到了一个极能养猪的农夫,详细询问他养猪妙方,为之惊异不已。于是,梁衡以这位农民为材料的新闻,轰动了全国,甚至农民也提为\"小官\",让报社的人对他赞不绝囗。 议论1: \"能追求自我境界的人,梁衡正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主见,并对自己的主见坚定不移,明确了目的,有了前进的航标,才会捧起一个\"太阳\",发光四射,完成目标,获得成功。若无主见,何来自己的目标?更不会成功。

观点2.:追求完美,方能得以升华

叙述2:追求完美,进取不息,散文超凡脱俗。

梁衡创作散文时,常追求各种字词句段的完美结合。他为追求完美,访秋白之纪念馆以培激动之心,读当代名人之传以求仁人之神,问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以励爱国之魂......日夜积累,苦吟不断,笔耕不辍,为求一词查古今词典,为斟酌一字阅中外百书。于是,在进取之追求中,他的散文总是能在写人记事之上提炼出一种精神之美并串穿文章主线,得以思想上的升华,为人好评。

议论2:散文家评论说:\"梁衡无论何散文,都可以体会到大手笔、大境界。\"倘若不追求完美,那么就不会有目标,有大志,不会为之努力,何谈升华?正如璀璨之星,追求完美则有航向,激发自己的潜能,并为之奋斗不息、进取不止,就得以有魂魄,得以升华出独特的艺术美。

推荐第9篇:梁衡《夏感》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第一周阅读推荐

(三)

夏 梁衡

【晓静寄语】

此文很好的诠释了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处处紧扣夏之紧张热烈气氛,段段层次分明,且结尾处写出作者对于夏另辟蹊径的看法,卓有深度。

【作者其人】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

【正文】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写法借鉴: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推荐第10篇:梁衡经典散文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他著有很多的散文作品。下面是编给大家推荐的梁衡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梁衡经典散文: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梁衡经典散文:石河子秋色

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街上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落日铺金,一片恬静。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梁衡经典散文: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第11篇:壶口瀑布 梁衡

壶口瀑布 梁衡 单元目标

本单元由山水游记中的四篇经典文章组成。其中,《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白洋潮》运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天目》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天目山的“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天目山的喜爱之情。 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认识景物特点,了解文中的妙处和彼此不同的风格,品读出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文化内涵,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材地位和作用

《壶口瀑布》原本是上海市新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的一篇散文,作者是梁衡。二期课改后编入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山水清韵》中。全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在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上半学期古诗文的比例比较大,对现代文的修辞手法赏析基本没有什么接触,所以希望通过这节课能让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初步学会去赏析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自己曾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

2、品位文章整散结合、长短兼具的语言特点。

3、体会文章催人向上的积极精神。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瀑布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希望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分析运用。 学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运用。

探究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短短一课时内,通过文字,去领会文章中所蕴涵民族精神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难点:

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我们每人每天都要用到水,一切生命也离不开水。我在农村见过清凉甘甜的井水,在城市见过纯净的自来水。你们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些什么水?能加上形容词更好。(波涛汹涌的海水,滚滚东逝的江水,清澈透明的河水,潺潺流淌的溪水,平如镜面的湖水,清凉甘醇的泉水,弯弯曲曲的河水,漾起波纹的湖水,波光闪闪的江水,直泻而下的瀑布,咆哮翻滚的瀑布,温柔的雨水……)正是这多种多样的水,赋予了自然以美。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瀑布那雄伟、壮观的景象。

2、交流自己知道的瀑布

你们见过瀑布吗?请把自己见到的瀑布描述一下。 (庐山瀑布、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等)。

3、介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观赏图片,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

1、看完课文之后,能否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1)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明确: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2、圈划批注相关描写“水” 的语句,感悟体验。(黄河壶口既是一个水的世界,也是一个人的世界)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请女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四、品读第

3、

4、5段,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1、请男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其声、其势、其景均不同。

2、请女同学朗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完成下列表格: 季节 声 势 景 雨季

旱季

学生填写 季节 声 雨季 阴阴如雷

震耳欲聋

势 景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水浸沟岸 劲地冲进去,冲进雾罩乱石 去……”

旱季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其势如千军万马, “龙槽”“深不可测”;汩汩如泉、潺潺成溪互相挤着、撞着、推 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哀哀打漩、如丝如缕推搡搡、前呼后拥, 去”时“被跌得粉碎,碎

撞向石壁,排排黄浪成点,碎成雾”,大水霎时碎成堆堆白“向两边涌去”时,“平雪。”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凝重”“猛烈” 落”。

3、回答问题: (1)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当狭窄的壶口容不下黄河排排涌来的河水时,有什么奇特的景象发生了? 明确: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运用了比喻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黄河具有的特点。

(2)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 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刚柔并济

4、思考:黄河表现出的两方面的特点同人的情感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五、作业布置

1、寻找并摘录有关描写瀑布的诗句。(不少于3句) 2抄写并解释“学习建议”“积累”中列出的词语。

3、根据“学习建议”“积累”的要求,写一段话。

4、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教学反思 壶口瀑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2、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力量之美,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教学难点

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提问

1、壶口瀑布真能装下壮阔无比的黄河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让人感觉就像把黄河装进了壶里。还有一些装不下的水就各自夺路而走。)

2、用50字说明一下“壶口”之名的由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这深槽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

二、精读课文,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1、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

明确: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2、黄河的这些伟大性格来源于它的特点。而且同中华民族也有着特殊的联系。

3、朗读第6段,思考黄河的伟大性格与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联系?能借助一个实例具体说明吗?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明确:柔中有刚或刚柔相济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一种性格;黄河的伟大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例如:长征、抗战、建设祖国两弹一星等

4、赞美黄河伟大性格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明确: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当黄河的伟大被赋予了代表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后,黄河就上升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你看文中第5段第4行里,指代黄河的它变成了“她”。

三、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1、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借助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

2、作者对黄河的赞美特别融合了对中华民族哪些精神品质的赞美? 明确:对中华民族勇敢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

四、品味语言,分析文辞优美的原因,感受力量之美。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你喜欢的理由。 2.说说你所选择的句子,在字里行间有什么意蕴。

五、学习本文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壶口瀑布,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 明确:作者写壶口瀑布不仅仅在写黄河之水,更是在写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使我们懂得要以一种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去面对人生。

六、布置作业

1、在笔记本上总结,通过学习《壶口瀑布》这篇课文,我们学到了什么?

2、请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仿写本课。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声 势 景 感 旱季: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雨季:

教学反思:

第12篇:读梁衡散文

读梁衡散文:细小角度切入红色大历史

发表时间:2011-07-27来源:中华读书报字体

对梁衡的了解,最初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著名的文章《晋祠》得来的。那时,对作家本人知之不多,只能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他的文章。文章写得很美,我还摘抄了不少好词佳句呢。一晃10多年过去,无缘再去拜读梁衡。直到1996年,这一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与同学合订了一份《中华读书报》,在某一期《家园》副刊里,我又看到了先生的文章《享受人生》。在这篇文章中,梁先生对“享受”一词有了另外的解读:“生命原来是这样的多层次、多角度,生命之花原来是靠这许多的享受供养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读过之后,却怎么也不能将作者与《晋祠》联系起来,倒是同学对梁先生了解较多,他说,此梁衡即彼梁衡也,他现在是新闻出版署的领导。我就暗地里想,这人能量非同小可,在出仕和为文的路上,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后来,凡是碰到梁衡作品,我都会抓起来就读的。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近梁衡,也感受到了他和他文章的魅力,他做人真诚,为文大气,有大美存焉。

梁衡先生主张,为文第一要激动,没有对生活中美的追寻,没有对自然、人生、社会、艺术中美的事物的大激动、大碰撞、大体验、大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美文产生。因此,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激动他人,洛阳纸贵。看他写瞿秋白,6年构思,3访纪念馆,却迟迟难以下笔,他对瞿秋白的认识和体悟早已成竹在胸,却难以找到下笔的切口。直到找到了“觅渡”这个意象,他才下笔如风,一挥而就,构成佳作。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思想是自己的,还要找到与天地自然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文只是蓄势待发,一旦机缘来临,将如火山喷发,其势威矣。真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样大激动、小切入,大挖掘、大表现的美文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还有不少。《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周恩来让座》„„这些文章无不是从小角度切入,或渐引,或顿入,或宕开,但都起得大气,往往三言两语就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引人深入,“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我想,这就是大情思、大气势、大手笔的结果,梁先生将形、理、情有机地糅合,凝为一体,由景美、情美,达到了哲理之美,产生了一篇篇政治美文。

他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既不落他人之窠臼,也不步自己之后尘,“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这样,他一路走来,从山水美文到大情大理,从万里江山到千秋人物,从共产党领袖到普通小人物,从诗词文人到爱国将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从从容容,为我们留下了如山如海般气势恢弘的美丽画卷,也将一个个人物、景象、情感和哲理定格为一篇篇美文,展示、存放在美丽的人间,让一茬茬读者尽情享受着这精神的大餐。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梁衡散文,承继着现代散文精神,以天地大美而立言,写大情、大事、大理,开掘出了一片新的散文天地,达到了一个新的为文高度。

(陕西省彬县 胡忠伟)

梁衡红色散文的美学高度:大激动 小切入 大挖掘 大表现

发表时间:2011-07-0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体:

梁衡先生的《红色经典散文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是献给建党90周年的大礼。

对梁衡的了解,最初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著名的文章《晋祠》得来的。那时,对作家本人知之不多,只能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他的文章。文章写得很美,我还摘抄了不少好词佳句呢。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近梁衡,也感受到了他和他文章的魅力,他做人真诚,为文大气,有大美存焉。

梁衡先生主张,为文第一要激动,没有对生活中美的追寻,没有对自然、人生、社会、艺术中美的事物的大激动、大碰撞、大体验、大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美文产生。因此,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激动他人,洛阳纸贵。看他写瞿秋白,六年构思,三访纪念馆,却迟迟难以下笔,他对瞿秋白的认识和体悟早已成竹在胸,却难以找到下笔的切口。直到找到了“觅渡”这个意象,他才下笔如风,一挥而就,构成佳作。也正是这一点,才让更多的读者记住了这篇美文连同作者的名字。

这样大激动、小切入,大挖掘、大表现的美文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还有不少。《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周恩来让座》《领袖如父》„„这些文章无不是从小角度切入,或渐引,或顿入,或宕开,但都起得大气,往往三言两语就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引人深入,“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我想,这就是大情思、大气势、大手笔的结果,梁先生将形、理、情有机地糅合,凝为一体,由景美、情美,达到了哲理之美,产生了一篇篇政治美文。

梁衡先生认为写文章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既不落他人之窠臼,也不步自己之后尘,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这样,他一路走来,从山水美文到大情大理,从万里江山到千秋人物,从共产党领袖到普通小人物,从诗词文人到爱国将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从从容容,他在诉说,他在描画,为我们留下了如山如海般气势恢弘的美丽画卷,也将一个个人物、景象、情感和哲理定格为一篇篇美文,展示、存放在美丽的人间,让一茬茬读者尽情享受着这精神的大餐。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梁衡散文,承继着现代散文精神,以天地大美而立言,写大情、大事、大理,开掘出了一片新的散文天地,达到了一个新的为文高度。(胡忠伟)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把政治翻译为文学 思想与美感的统一

发表时间:2011-06-14来源:人民日报字体:

时值建党90周年,我的散文集《红色经典》再版,编辑约谈一点创作体会。

我认为文章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写政治题材的文章,不怕缺思想,因为那些经典的思想早已存在,它比作家自己苦想出来的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怕的是转换不出文学的美感。这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体会如下:

一、选择适合的典型。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文学是典型艺术,红色经典虽足够宏大,但并非所有的政治素材都能入文学,它还是要符合文学的典型性。选材时我力求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亮点。如写毛泽东就选他延安时期的那一段(《这思考的窑洞》);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写瞿秋白就写他坦诚的人格(《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人物又选其命运中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这多是悲剧的一瞬,但却最易看到其生命的价值。如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中在江西被管制劳动的邓小平。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的镜子,典型性包含有针对性,这些已往的红色经典移入文学作品时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已为实践证明其正确;二是针对现在的问题仍有批判、指导、启发作用;三是为读者心中所想所思,有受众。我遵守了这三个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作品一发表就反响较大,以后又被连连转载和再版的原因。

二、还神为人。政治是治国管人的学问,高高在上; 文学是人学,有血有肉。文学所说的“人学”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曾经高高在上的“管人者”一下成了作家笔下解剖的对象,这好像很难接受。而我们过去又曾有过一段时间把领袖人物神化,造成作家不敢写,读者不爱看。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政治人物就要还神为人,要写出他们的情感、人格。一旦突破这一点,转过这个弯子,政治就贴近了读者。怎么转?一是淡化其政治身份集中剖析他的人格;二是摆脱旧有形象展示其真实情感。写人格,如瞿秋白:“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写情感,如小平落难时为受株连而身残的儿子洗澡:“多么壮实的儿子啊,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晒太阳。他将澡盆里倒满热水,为儿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热气和着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水滴顺着颤抖的手指轻轻滑落,父爱在指间轻轻地流淌,隐痛却在他的心间阵阵发作。这时他抚着的不只是儿子摔坏的脊梁,他摸到了国家民族的伤口,他心痛欲绝,老泪纵横。”

三、“顺瓜摸藤”,还原形象。政治讲究结论,文学注重形象。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还原结论之前的过程,告诉读者“瓜”是怎么结出来的。比如写毛泽东转战陕北,他在延安窑洞里一面指导战争,一面还要从事理论研究,写文章,这种状况是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达:“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

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的人。”

四、含蓄表达,留出想象的空间。政治要明确,文学要含蓄。政治是方针政策、法律,甚至可以是口号,但文学不行,它是艺术。这时需要把直白明了的政治理念翻译成含蓄的文学意境,在散文创作就是要找到“意象”。散文名作中常有意象的运用,如朱自清的《背影》。政治题材天生宏大,找意象不易,可是一旦找见就顿生奇效。比如,用瞿秋白故居前的“觅渡桥”,来写瞿寻觅人生渡口而终不得的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用一条小船来写共产党80年的历程(《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用红毛线、蓝毛线来写西柏坡时期党的战略转移(《红毛线,蓝毛线》)等。

五、善用修辞。政治严肃,用消极修辞,以内容的准确表达为度;文学浪漫,用积极修辞,不仅准确,更求生动。生动的文学碰上严肃的政治,需要语言的转换。不但修辞方面的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古典、口语、诗句、长短句等各种风格也需要灵活运用,才能借语言的形式美去表现政治的思想美。(梁 衡)

第13篇:梁衡《武夷山——我的读后感》思考题

阅读思考题

1本文在描写武夷山水时,可谓形神兼备,写活了风景。试从第四五两段中任选一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的。(可从修辞、用词等方面)

答案要点:写山:写形,从不同的感官角度写。写色彩,或铁黑,或葱绿;写形态,如雄狮、顽童、老翁,山上树木,如天门阵,如垂竿;写静态,或蹲或立;写动态,绿雾”涌动”、”山影起伏不尽”。写神,运用比拟修辞手法。 “她不披绿裳时”,把山比拟为女子;“静卧的”、“将飞的”“纯真的”、“憨厚的”,或拟人或拟物,情态各具,活灵活现,把武夷山的写得生动而有情趣。

写水:写形,点出清、凉、静、柔的特点,重点突出了水的静和柔:“悄悄地流,静静地淌”。用比喻,“无尽的流锦”也形象地描绘出溪水的平静、柔和、光彩焕然、绵绵不绝。写神,指出“温存与妩媚”,并引用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武夷水的温柔之美。

2.在第五段中,文章介绍了多位古人,有何作用?

答案要点:说明武夷山水有令古人和今人静心、折服的魅力;古人的诗文、事迹又为其增加了文化的底蕴;加深下文对武夷山水美的本质的议论。

3.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会”眼前一亮”?

答案要点:浅层写实,眼前视野顿然开阔,有眼前为之“一亮”之感。深层写“我”在读出武夷山所蕴含的哲理之后,人生境界豁然开朗。

第14篇:13《夏感》 梁衡

13* 《夏感》 梁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人钟爱百花争艳的春天,有人喜爱瓜果飘香的秋天,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是夏天,好像总是寂寞的时候多,请同学们在记忆中搜索有关夏的诗文。

的确,历代的文人墨客书写春、秋、冬的比比皆是,但是写夏的却很少,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春与秋之间,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夏季,令人由衷的叹服。今天,让我们踏着夏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与作家梁衡一起,来一次夏天的旅行!

二、检查预习

读“读一读写一写”:强调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贮满(zhù ):储存、积存

澹澹(dàn ) :水波荡漾的样子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磅礴(páng )(bó) :气势盛大

黛色(dài ):青黑色

匍匐(pú )(fú):爬行

三、初读课文,感知结构美

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①、找出作者描写夏天特点的关键词。 ②、阅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题是“夏感”,那么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紧张、热烈、急促。自然景物、色彩、旋律。热爱自然,赞美劳动人民。 总——分——总。

四、再读课文,感受夏之美 精读2---4段,思考: ①画出第二段中写夏天天气的句子。在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②找出第三段具体描绘夏之色的句子。这种颜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③说说第四段写了农民哪些活动?让你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歌?

炎热或者火热;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是一种金黄的颜色,更是一种透出旺盛的生命力的颜色。割麦子,打麦子,半夜听风观云,给秋苗追肥浇水,《悯农》

五、三读课文,欣赏语言美。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一篇好文章往往用精美的语句表达其思想感情。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试着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体会优美语句中重要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

1、请同学们默读

2、3段,圈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或是写得美打动你的心的句子,用下面的句式说一段话。“我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 ①

方法提示:也可以从用词之美或句式之美来赏析 ②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比喻句范例: 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热烈”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了,更加生动形象。 ②“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这里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的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③“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是“公路上的汽车”比喻“舰船”,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麦浪比喻海浪,写出麦子之多,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④“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拟人句范例: ⑤“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⑥“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⑦“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分析关键字词在句子中有何作用:

A、“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挑”“举”“匍匐”三个动词分别写出了农作物怎样的情形?) 分析:三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农作物旺盛的生命力。“挑”让读者感觉到棉苗的顽强;“举” 字让读者感到了高粱玉米的欢悦;“匍匐”让读者感受到瓜秧爬行延伸的样子。 B、“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烘烤”能替换成“照射”吗?) 分析:“烘烤”使人感到夏天“火红的太阳”的温度特别高。“照射”是指光线射在物体上,不能表现出夏日的特点。

2、仿写句子。体会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 例句,仿照句式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示例:

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夏之色为浓的绿,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六、总结。本文紧扣“夏感”,先总写对夏天的感受,然后具体感知夏天的景、色、人,抒写了作者对夏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感主要有三层含义:感受、感知、感情,写出了自己对夏天的独特认识。

六、作业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对于季节,我们有着太多各自的感触,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仿照下面的句式,发表你的看法。

仿句: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

,爱她的

,爱她的 。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进行表述。)

第15篇:词汇的力量梁衡

词汇的力量梁衡

文章最基本的单元是字,但如果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和含意,必须用到词。汉字的好处是一个单音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外国的拼音文字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文章的修炼应从词汇开始。

1、准确使用动词和形容词

文章中的词分实词、虚词,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但无论实、虚,其发挥魅力的前提是要准确。就是福楼拜说的:“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形容一个东西,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形容词”。好比射击运动员,只要每枪打十环就能拿冠军,用不着像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自由体操等那样去费力玩许多特别的花样。一槌定音是最省事的方法。名词使用要准确自不待说,那是自然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张冠不能李戴。而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是怎样用好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事物总是动比静更复杂。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去找那个“唯一”的,也就是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美感的词。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分别对应的就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纸、铡草等等。这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效果等等。《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扶”是你用力

三、四分,他用力

六、七分,“搀”是你用力

六、七分,他用力

三、四分。动词常要和其它词连用。比如“里”和“中”这两个方位词,同样有内中、里面、中间的含义,但是“里”具体一点,有方有棱;“中”抽象一点,圆润虚幻。“这件事要保密,让它烂在肚子里”,不说“肚子中”;文化革命中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不唱“心里的红太阳”;“他伸手摸到口袋里”比用“口袋中”更有实感。实际上每个词就像用称称过它的重量,或者用化学试剂测过它的酸碱度,用光谱分析仪分析过它的成色,用碳14测过它的年代一样,都有极细微的差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大致说来动词在文中用得是否准确,要看四点:对象、主体、背景、效果。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词”而动全身。这在古典诗词中更为严格,是牵一“字”而动全身,所以古诗人的基本功是炼字。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古人常有一字师的故事。现在我们写文章可以放宽一点,虽不炼字也要从炼词开始。

再说一下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者,外表也,形体、容貌、势态。所以形容词常和名词、动词连用。本来最简单的动宾结构就能说明事物,如果再一加形容就更魅力无穷,更好看,更生动,内涵更丰富。好比是素描稿上了色彩。“他走在路上”,可以;“他愉快地走在路上”更生动。“她笑了”,可以;“她笑得像一朵花一样”更好。显然,稍加形容就立见光彩。

无论是客观形态还是人的心理都复杂的,如“笑”有微笑、大笑、苦笑、窃笑、嬉笑等;怒,有大怒、震怒、恼怒、愠怒等。用形容词是为了表现作者主观想要强调的一面,好比用一个多棱镜,折射出不易看到的那一束光彩。形容词的作用与名词、动词的不同点是,它更强调主观色彩。名、动词是线条,形容词是颜色。名→动→形→,是一个逐渐从客观到主观,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形容词最能体现作者主观的动态的心理,也最能煽动读者的情绪。一篇文章全部用名词是写不出来的,只用名词和动词勉强可以,但不会生动,不美,特别少情感之美。只有名、动、形兼用才能动起来,美起来,才能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共鸣。比如作者下面这两段写夏与秋的文字: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纤纤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

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

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

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

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 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感》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汁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

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

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

下的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

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

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

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秋思》

们可以仔细品一下,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是在大量的形容中完成的,如果只用名词、动词

就不能有这个效果。夏与秋对人来讲会有各种感觉,如秋之悲凉、寂寞、冷清,夏之烦躁、

酷热、湿闷等,但作者单取了秋之浓艳与夏之热烈,靠相关的形容词表现了出来,只让你看

秋或夏的这一面。这是一种阅读诱导,你不自觉地就中了埋伏,跟着作者喜怒哀乐去了。

汉唐文章庄重典雅,许多词汇已作为文化遣产进入辞典,现在仍然使用。如“拾遗补阙”、

“救死扶伤”(司马迁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语),“载舟覆舟”、“居安思危”

(魏徵语)。中国古典小说中《金瓶梅》内容虽有所碍,但因其更市民化、世俗化,用词也

就更活泼、更讲究。潘金莲在西门庆眼里第一次出场是“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清冷冷杏子

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一连几个叠词写出潘的妖美和西的浮浪。而她在月娘眼里第一次

出场是“眉似初春柳叶,常带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风情月意。”却又美得娇艳,

往回搬正了几分,也暗写了月娘的慈善、公允。同样是一个描写对象,因了视角不同,就用

不同的形容词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古文、电文之所以含蓄、精炼,口语之所以生动、

活泼首先得力于词汇的锤炼。

二、合成词和组合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中有单纯词,只能代表固定的概我念,如江、海、山、沙发、秋千等。有

合成词,虽然由单纯词合成而来,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仍然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如天地、邮局、

学习等。文章为了新鲜就要能打破这种旧的概念,在词的外形、内涵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要重新合成。在合成词中有一类“偏正合成词”,前面为偏后面为正,用形容词、副词等修

饰后面的名词或动词,这个词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就像写书法,不能总是横平竖直,那样就

成了印刷体。而常常是左低右高,上大下小,险中求奇地揖让呼应。又好比红花配几片绿叶,

歌手配一个乐队。一个或几个辅助词与一个主要词组一成个成合词,就是一个大容量的部件,

好比电脑里的一个芯片。这样,用一个词或词组来表达出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实际上是在用

词去完成句子的功能了,文章自然就容量大,而且干净、生动。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副词与一个动词的简单组合,如:

“当我以十二分的虔诚拜读文物柜中的这些手稿时,顿生一种仰望泰山,遥对长城的肃

然之敬,不觉想起......”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大家便准备上车走路。但那玩蛇的汉子却拦住路不肯放行,说少给一点也行,又突然将

夹在腋下的竹盘一翻,那蒙在布里本来蜷成一盘的蛇突然人立前身,探头吐信,咄咄逼人。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这里“仰望”、“遥对”、“人立”(像人一样立起来)都是副、动词的组合。也有形容词、

副词等加名词的组合,如“春江”、“悲秋”等。就是用一个副词去对主词辅助一把,立即使

一个动作、一件事物、一个景增加了不尽的意境,这不只是形象上还有心里和情感上的色彩。

第二种情况,这种组合是一连串动作的缩写,是一个词或词组对一个主要词(名词、动

词)的修饰组合,通常多用副词而、及、于等连接。如:“仰药而亡”,是仰着脖子喝药自杀

的缩写。这四个字里“亡”是动词,是主词,是结果。前面有个过程,喝药,喝与亡是两个

动作,两个动词,这里却故意省掉“喝”这个动词,用“仰”来代替,“仰”本来是修饰“喝”

的,现在只说“仰”以副代主。从后面与“药”、“亡”的关联中读者完全能理解自杀的本意,

词中却无杀字。从形象上更含蓄、生动,从心里上又多了决绝、无奈、痛惜、感慨等效果。

这四个字,足可以代替一段文字。类似的如:鹤步而行、拾级而上、戛然而止等。前面提到

的“初春柳叶、雨恨云愁、三月桃花、风情月意”等词,也是这种组合。

有时没有现成的组合词,作者就临时创造。这样更见个性和风格。你创造得好,别人就

承认就学习,文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发展丰富。如:

当地风俗“谁家昨日添新鬼,一夜歌声到天明”。你看那个主唱的男子,击鼓为拍,踏

歌而舞,众人起身而合,袖之飘兮,足之蹈兮,十分地洒脱。生死有命,回归自然,一种多

么伟大的达观,仿佛到了一个生死无界,喜乐无忧的神仙境界。《心中的桃花源》

“击鼓为拍、踏歌而舞、起身而合、生死无界、喜乐无忧”都属于这样的词组,一组词

就是一个画面,一个境界。

以上是写动作的,再看这一段写静物的用词:

我选了一块有横断面的石头,斜卧其旁,留影一张。石上云纹横出,水流东西,风起林

涛,万壑松声,若人之思绪起伏不平,难以名状。脚下一块大石斜铺水面,简直就是一块刚

洗完正在晾晒的扎染布。

《长岛读海》

“水流东西、风起林涛、万壑松声、起伏不平、难以名状”,这几个词极有动感,但都

是在写一块静的石头。当然,造词时要十分小心,不要生造。

用词的讲究不只是在文学语言中,就是公文中也常斟酌分寸,表情达意。如《人民日报》

发表的为统一大业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信: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

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

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

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

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

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

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篇文章从选词、用词开始(古人叫遣词,像元帅运筹帏幄调兵遣

将一样深谋细慮)就很讲究,这文章是怎样的功夫了。它美得细密,美得扎实。又像一个艺

人织地毯,别人是精选图案,他还要精选每一缕丝线,又先加工过每一缕丝线,一出手就与

众不同,在用材上就先玩出了一个花样,一个绝活。又好比两个女子比美,一个是单眼皮,

一个是双眼皮,在美的细部上先就拉开了差距。这就是词汇的力量。 (节选自作者的《文

章做法》)

第16篇:梁衡 《夏》教学设计

梁衡 《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2.诵读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虽然夏天踏着时光的脊背渐渐地远去。但是夏天的生活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同学们,你们来说说自己对夏天的印象。(学生回答略)看来同学们对夏天的印象„„(根据回答归纳,如各不相同或大同小异)。对于夏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乐趣,诗人感受到的是“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慵懒闲适,农民感受到的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的辛苦与繁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的散文家梁衡的夏天,感受他笔下的美丽季节。

2.过程 ①初步感知

学生听《夏》配乐朗诵。(白板 图片链接配乐朗诵) 你都能朗诵中捕捉到夏天的哪些画面呢?

如:麦浪,农民割麦的场景,地里生长的高粱、玉米、棉花等。 刚才同学们整体感受了“夏”,但学习一篇文章,只观其表,不看其里是不行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章,品味精词妙句,感悟作者情感;先独立思考,自己不能解答的,与其他同学合作。

②初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夏天的具体感受是什么?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

(白板出示问题:作者对夏天的具体感受是什么?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 具体感受:紧张、热烈、急促 感情:赞美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

(白板 进入答题通道 学生书写) ③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举一到两个例子讨论分析,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的?

通过农作物和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作者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等农作物的生长来写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作着最后的冲刺。”

作者通过写农民的热烈的劳动场面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的。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快打。”

总结:作者写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观,夏天的农作物,夏天农民劳动的场景,通过这些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白板 链接答题通道,学生书写) ④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并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小组合作讨论,互相补充提高,把你们组最好的赏析展示出来。

(白板出示问题和例句赏析) 赏析、品味示例:

朗读: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黛色长墙。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锅水”“泛泡、冒气、沸腾”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暮春到初夏、盛夏过程,很新奇形象又朴素自然。“密密的厚发”“黛色长墙”这两个词语从形态和色彩的角度,描绘了夏天植物生长的旺盛。作者把夏天的来临描写得如此有趣,把景物描绘得如此优美,可以看出他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 (学生朗读分析后,可以指导朗读,点评。)

总结: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赞美夏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同学们,这么好的文章我们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再大声地朗读一遍呢?

(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⑤介绍作者、体会作者的“百姓心”。

2

(白板出示图片和介绍)

作家梁衡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和对百姓的熟悉,怎么会有如此质朴而感人的文字?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作家梁衡。(白板展示有关“梁衡”的背景介绍)

梁衡是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但梁衡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这令他对普通百姓长期不泯关爱之心。他曾说:“我总是对那些在穷乡僻壤埋头工作如黄牛拉犁一般的人寄予十二分的同情„„那爬满皱纹的脸与青筋暴突的手,常使我心中掠过一丝无名的悲哀,好像上帝就专造这批人来吃苦的„„他们甘愿吃苦这种精神实在是人类的一份重要的财富„„”

梁衡现身在中国高官的序列,却天性有一颗亲近文学和普通百姓的心,他能用这样质朴的文字为普通的农民献上一首劳动的赞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白板出示之前学生书写的课文归纳内容)

不走到田野里去,你们感受不到农民的苦;不是农家的孩子,你永远体验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虽然我们也是农村的孩子,但是田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在收获的季节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苦。让我们与作家梁衡一样也来大声赞美普天下的劳动人民,赞美这个激情飞扬的夏天吧!

四、布置作业

查资料,抄写与夏有关的美文和诗句。

五、板书(已经由学生书写完毕) 夏季的自然景物

紧张 热烈 急促 夏季的农作物 赞美 热爱 夏季农民的劳动

第17篇:听梁衡讲座有感

听梁衡讲座有感

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作家零距离接触,真是三生有幸。

四月十九日上午,梁作家在七中多功能报告厅作了两小时的讲座《狭义文章:的做法》。因上课耽误,我只听了四十多分钟,却解开了我从教二十多年的困惑。我自认为自己是行家看门道,并不是凑热闹的。

梁作家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语言精辟,一语击中要害。他把讲座的内容高度概括为:二为,即写作目的。为思想而写(立意、思想、主题);为美而写(意境、语言)。三层,即意境(美感:三层)。形境:描写、叙述的美;情境:抒情的美;理境:哲理的美。五诀,即方法五诀。形、事、情、理、典。既有自己的写作经验谈,又有他人作品的解读。

他用独特的方式,告诉听者书是好东西,读书人最有力量。读书人能推动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像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邓小平、鲁迅等人,都是有文化之人。我心里想:“是啊,历史上记载文化低能成大事的人虽有几个,像秦始皇、项羽、成杰思汗。跟有文化的人比起来,真是少之又少。

我没有理由不与书打交道。尽管我没有什么大出息,只能说我说明自己读的书不多。 读书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生存。

梁作家的讲座,对我我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真是受益颇多、

我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读课文,不会让教案牵着鼻子走。可能教学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得到娱乐,就算学生少拿几分,又会怎样呢?当学生真正爱上了语文,比语文考试多拿几分都好。

梁作家在讲座中告诉听者,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理境。因为“理“可以让人过目不忘。这是我之前毫无察觉的。

再就是要多读书(背书)。书背多了,文笔自然流畅,写作也会水到渠成。

梁作家为我今后的人生指了一条大路。他的说法和做法,都是没有斧凿之痕的。学习他,没有压力,只有动力。

中国的安徒生曹文轩也到过七中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一句话——长文章都是折腾出来的。虽然言之凿凿,但对我的启发不大。

遗憾的是沈石溪作家来七中讲座,事后我才知道。因此,我在想梁作家的讲座,对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没有去听一听,不会感到遗憾吗?

我亲临现场,倾听梁作家的讲座,受益够多的。可能是我贪的原因,对梁作家的讲座的课件,我还想再花时间消化。因为幻灯片上的内容,是浓缩的精华。

2016(丙申)年4月21日整理

第18篇:作 者 简 介(梁衡)

作 者 简 介

当代作家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取出》《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今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有关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文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第19篇:把栏杆拍遍 梁衡

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形象留成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我们重新读他的作品时。仍然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就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沙场,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山,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摧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抹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句生活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倒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分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阙,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的本色是政人。他亲身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诸葛亮、范仲淹、贾谊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他们交织在一起,如地壳里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既然这股力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途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好词了。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快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第20篇:读梁衡的《夏感》

读梁衡的《夏感》作者严忠贵“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这是梁衡的散文《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抒发了对金黄色的夏季的情有独钟。梁衡,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梁衡散文,一般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但本文以描写居多,娴熟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多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突出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是抽象的,“沸腾的一锅水”就化抽象为具象了。再如“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描写了农作物具有人一样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特别是人的跑步冲刺的形容,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蝉儿“潜在树叶间的一声声长鸣。”“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的麦子的香味。”诉诸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使读者对夏的感受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味。其次,本文语言读来颇有书卷味,常常文白相间,显得雅致。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简洁精练,富有文言味。读来不免让人跃跃欲试,也来个:夏之色为金之黄,如稻浪如麦香,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也来个:冬之色为寒之白,如冰雪如霜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蕴籍凝炼,有节奏感,与后面的散句相映成趣,富有变化之美。且在描写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时,引用了古诗句“田家少忙月,五月人倍忙”加以印证,那种悯农的情感,不由让人想起唐代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人想起同样是白居易《观刈麦》里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人想起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里的“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甚至想起峻青在《海滨仲夏夜》里的描述:“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的说笑,尽情的休憩。„„”哦!联想太丰富了,打住!赶快收回脱缰的野马,否则就离题万里啦。还是书接上回,续谈《夏感》的语言特色。其三,本文语言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梁衡散文的语言都有男性化的风格,不显造作,风格气质自然表现。如“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一段,由具体描写推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逐渐开阔,“磅礴”、“滚动”、“升腾”,语言中的大气张露出来。“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再如“终于沸腾”、“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我却要大声赞美”等等,字里行间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无不张扬男子大气。?夏感》读来令人奋袖出臂、意气扬扬,令人血脉贲张、豪气喷涌,我按捺不住沸腾的激情,也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梁衡读后感
《梁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