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800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1 08:36:0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看见》读后感800字

《看见》读后感

读《看见》有感:阅读了《看见》,认识了电视人崔永元、陈虻。渐渐地感受到象他俩都在职业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性命,他们都生活得不轻松,以至于患上严重的疾病,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敬重和佩服他们的人感到万分难受和痛心,特别是陈虻那样才华横溢,且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却留下年迈的老父老母,深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他们的寄托错位了。坦白的说我们在神情上或多或少有一丝生存的紧张、焦虑,却少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数学上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得,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对自己有信心,却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身心平静的乐趣,当含泪读完药家鑫用一双弹钢琴的手刺死张妙,一家善良的人,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孩子焦虑,恐惧,又无处诉说,在活着的的短暂岁月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由于对未来没有信心。记得圣经上写着“不要为明天犹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我们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得神情郁郁,唉声叹气?

我们应该更接近飞鸟和野花,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变得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用不遗弃他,可以少想很多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

当你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这时还用考虑什么呢?

推荐第2篇:《看见》读后感800字

《看见》读后感

读《看见》有感:阅读了《看见》,认识了电视人崔永元、陈虻。渐渐地感受到象他俩都在职业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性命,他们都生活得不轻松,以至于患上严重的疾病,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敬重和佩服他们的人感到万分难受和痛心,特别是陈虻那样才华横溢,且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却留下年迈的老父老母,深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他们的寄托错位了。坦白的说我们在神情上或多或少有一丝生存的紧张、焦虑,却少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数学上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得,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对自己有信心,却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身心平静的乐趣,当含泪读完药家鑫用一双弹钢琴的手刺死张妙,一家善良的人,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孩子焦虑,恐惧,又无处诉说,在活着的的短暂岁月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由于对未来没有信心。记得圣经上写着“不要为明天犹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我们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得神情郁郁,唉声叹气?

我们应该更接近飞鸟和野花,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变得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用不遗弃他,可以少想很多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

当你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推荐第3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一、《看见》读后感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见》读书报告

看柴静的这本书是出于偶然,一个朋友推荐了《看见》这本书的视频推广会,觉得不错,就想买本书来看看。恰巧有个朋友买了,就借过来拜读一下。

书里的主线是以柴静十年采访的主要人和事为主线,有她的同事、工作伙伴以及她的成长。文章有堆砌的感觉,主线不是很清晰,有的时候她的感受会莫名其妙的插入进来,让读者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是讲得采访的人物还是她自己的感受,还是同事什么的,有点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过安顿的采访,是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看柴静的这本书跟安顿之前的书有点类似,吸引我的是里面的新闻人物,不是柴静这个人。

两个人物很打动我,一个是卢安克,一个是药家鑫。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大山里待了十年还是个没有资质的教育者,跟留守儿童混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从我的角度来说不好说,他也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响作用吧!之后我去了卢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个人觉得他太理想主义了。教育是个太大的话题,留守儿童更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一个问题有社会、有家庭,孩子成长的问题却在这之间变得无人理会了,而卢安克想做点什么,也许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后淹没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孤儿问题、有一些类似于卢安克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同时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尽力了,努力过着每一天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他们一定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例如在大城市里发展而买房、买车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们在大城市里混日子的人高,但是这个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是的,也许你会说:\'那他们至少做了,他们过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里天天混日子要有意义的多了!\'但比起盖茨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他可能能影响的人是更多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盖茨!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盖茨!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这次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三、《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柴静的《看见》,我喜欢,语言可以朴实到可爱的程度。

我从《看见》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关怀。如果有人看着这个说这是\'表演\',那么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这样的\'表演\'修养,好好修养一下自己,在私下里练好了,这样就可以到关键时候自然地\'表演\'出来。

也许是社会冷漠的程度太深,让我们中有的人真的对现实中的温暖也不那么相信了,仿佛只有电影电视剧中的温暖才是我们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赏的,生活中的真实可感的温暖,却变成了\'表演\'。这难道要去责怪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温暖的人么?你表达出那么多的温暖,是想让我们这些惯于冷漠的人显得太冷酷吗?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静的错?

我喜欢柴静,她的《看见》,让我对现实的温暖充满信心,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对柴静的认识是遥远的,可以肯定她不认识我。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会关注柴静,她也许会因为名声在外多了些客观的压力,不过我相信她的内心是坚韧和勇敢的,所以她当得起任何的评论。

我祝福她。 >《看见》读后感》

推荐第4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女朋友向我推荐的书,而书也是女朋友给我借阅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便对这本书有着喜爱、珍惜的情感,如同对我最珍贵的人一般。

初读时,是抱着一种看故事的心态,对形形色色的人物,我只能在狭小的脑中去虚构出来,和小说一般。后来真得颇是喜欢这本书了。柴静在书中用文字记叙着她的看见,她的思想。让人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思想代入其中。事情不简简单单是一个事情,新闻对于柴静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对于社会,对于人与人,更是对于生命的思考。我没想过,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对于社会的各种事件,你甚至不能将自己与它摆脱,你须在其中磨练千万遍,将自己和新闻中的群体置于一处,不仅要让世界对它知晓,还需让人感受它,了解它。或许是柴静有些特殊,有些人不喜欢此书,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让她又不像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记者,而是电视里的主角。但是我想,在读完之后,你脑中最深刻的印象都会是配角,中间夹杂着主角的思想,确切点说,贯穿整本书的,不是主角,还是新闻与其引发的思考。拿第二章来说,柴静自告奋勇采访SARS第一线,这是她的职责,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在那个人人面露恐惧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对抗疾病,去对抗恐惧,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天井采访那些只穿着外科手术服的医护人员时,柴静问道:“你们靠什么防护?”“我们靠精神防护。”人的内心充斥着各种情绪,谁没个害怕的时候?我记得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小脑瓜子也想着非典会不会到我的身上来,担忧着自己会不会不能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离开了。可是,人大了,就要有点不同于人本性的地方,比如说信仰、原则、或者母性,这些能让我们做出那些不同于本能的事,我想也正是人之高尚的地方吧。

在这一章中,药家鑫无疑是当时人人得而诛之的魔鬼,但是真当你听到了他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心里是否也像柴静一样,一片空茫?也正如她所说,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人构成。药家鑫之过,只是他自己的过错?或者是他家庭的过错?我更赞同是这个时代,当下社会的过错。这一章中柴静对他发出疑问:“他是怎么想的?”我在最初便有了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害怕。不是害怕车祸,而是害怕受害者去告诉甚至纠缠他的父母,这对一个儿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是苛刻的,不鼓励,多打击,并且一直坚持他的方法是对的,而我想这个脆弱的心灵一定对父亲饱含敬畏,对这个家庭又爱又恨。他将一般孩子做错事后惧怕告诉、面对父母的心态放大、保留,直到这个心理战胜了对杀人的恐惧。“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个世界无完人,也没有绝对的魔鬼。我们倡导人性中的善,既然如此,又怎能随便地就去想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才是魔鬼的想法。只有置身处地地思考与反思,才能得出不令你后悔的结论。

这本书看完后,心里会对很多事情去真正的思考。年轻和简单的人终是要成长的,倒用前言的话,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让我们去走得更远。

推荐第5篇:《看见》读后感

自我反思不断完善

——《看见》读后感

□ 杜 鑫

《看见》这本书写的是柴静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记录了她在央视十年的成长历程。她在这本书里写下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书中记录了她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中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和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和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她出现在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在华南虎照、征地、山西环境恶化等刚性调查报道也有她的身影。她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书中的事件,有些我们经历过,有些我们关注过,有些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但这本书让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反思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做好十年以上。陈虻对柴静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书中的柴静,并不回避自己的软弱、失败。她在书中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带;记录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06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

化之间的无奈,也在书中一一呈现。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随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参加工作近一年,自我反思的并不多,而很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如何去做,缺乏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反思。作为一名年轻的银行业监管工作者,要学会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不应当去过多去追求物质享受。正如柴静所说“我想不断地完善自己。当一个人力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的内部。”我虽能做一个像柴静那样出色的人,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二日

推荐第6篇:《看见》读后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

今天你思考了吗?

——读《看见》有感

前段时间,忽然觉得恍惚、无聊,跟朋友说,推荐本书看吧!他脱口而出:去看下柴静的《看见》,我正在读的,最近比较火,很不错。这位朋友读书甚广,于是乎,我屁颠屁颠去了新华书店,抱回了那深蓝色封皮的《看见》。

《看见》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在这本书里,她敢于说真话:《中国人的性格》出版时,亚瑟•史密斯已经在晚清中国生活了二十二年,他在书中写道:‚一个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国,会把这格言改成:‘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霉的。’‛

‚以前‘新闻调查’老说启蒙,我一直以为是说媒体需要去启蒙大家。后来才知道康德对启蒙的定义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关于启蒙的说法,我们有思考过吗?平时,我们讲,对成长中的孩子要有启蒙意义,其实你深入思考会发现,其实挖掘他的天性、摆脱人类

为他造就的枷锁,才是启蒙的意义,而非对他有所启发。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陈虻对柴静说,于是柴静自己思考得出,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所以,当你面对一个宽容的人,你还会说他是品质好的人,性格好的人,其实,他是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他能够了解和体会,而如果一个人难以对他人、对世界宽容,不要在意,他只是对这个世界、对事物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已,他是没有认识到而非他是品质不好的人。

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这句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现今新闻事件和媒体之间的纷乱复杂关系。新闻事件中的偏见有时是无知和蒙昧造成的,比如在前几年周正龙拍到华南虎事件中,镇坪的林业局局长的话,一直坚持华南虎的存在,而却没有科学依据,而他自己更是对科学推断一无所知,造成世人的一片哗然。而媒体方更应是事件的呈现者,并非要将一个人推向风口浪尖,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也是最近几年最常见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李天一事件、某个人的艳照门或者富家子弟撞车等等新闻中,记者无不将涉事者作为一个十恶不赦恶霸的反面典型报道,造成社会的一面倒现象。过分夸大某种效果。

在‚无能的能量‛一章讲的是德国人卢安克在中国广西山村支教十年的事件,这里真正让人感动的是卢安克他本人。他有着高学历、拥有足以找到份好工作的技能,但他却为中国留守支教十年,不是正式教师,报酬很低,待遇更是别提,常人看来肯定是在那受罪。他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人。他说,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他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太急了。柴静问他‚什么是太急了‛?他说,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他说,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卢安克并不是什么伟人,与你我一样,普普通通大众中的一个,他对于中国的思考让我们自己都唏嘘。他所做的事情无法用标准意义上的成功来定义,他没有成果,没教出什么牛人,但他本人就是力量,他的所做所想‚有种令人内心惶然震撼的力量‛。这次的采访,我感觉柴静自己也是非常的震撼,因为卢安克是个特别的人。思考带给人的是无穷的世界。

《看见》向我们展示的是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能看得见的。我读罢,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还是信心的东西,使我对自身、对世人、对世界有种渴望,让人去思索。去思考吧!那个世界更让人平静,也更令人满足,多一些思考吧,为这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灵气。

当你白发苍苍时,你抬头看着天边的白云、西下的余晖,感概自己为这世界留下自己满满的全是思考的花朵,散发阵

阵香气。慢慢行,不急于走向终点,且行且思考。

今天,你思考了吗?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书里的话: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推荐第7篇:看见读后感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我在优酷上闲逛,无意中点到了一个演讲视频,《看见》的新书发布会。那是第一次知道柴静。

现在回想起当时,几乎是一开始就被柴静吸引。她的演讲像是用安静的声音从你耳边娓娓道来。她安安静静的说,你安安静静的听,嬉笑怒骂,一切那么清晰自然。听完之后就发现彻底的认可了一个人。

后来看到穹顶之下,当时引起很大热议的一部纪录片。全篇看完只剩下对她的赞美。她的演讲还是那么清晰有力,情绪表达还是那么自然。看起来她演讲的一个停顿,一个情感表达都是那么舒服,好像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发生。我甚至特意看了三遍。可是除了赞美之外,心里始终有种隐隐约约约的别扭感。随着自己经历的增加那种影影约约的别扭感就愈加清晰。

前阵子刚刚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封面是柴静采访的一张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长者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孩子撑着凳子在大家面前玩耍。柴静似乎在和小孩打招呼。从看到这本书的章节名开始我就知道了一个事情,我喜欢这本书。柴静用她惯有的语言来讲诉她在央视工作十年看见的一些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她的文艺和理性都表达的恰到好处。柴静是有这样能力的人。这大概也是一直喜欢柴静的地方。我喜欢阳春白雪,我本质确是下里巴人。

但是我读完我就知道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那种感觉是什么了。就像书中史努比所说的:过分得体。

这本书仍然是柴静似的风格。她用她的语言将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章节都写的好,有的能让你感动,有的能让你伤心,有的能让你愤怒,有的能让你开心。就像柴静希望的那样,她希望每个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鸣,希望你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但是,抛开单章的内容,从整本书的结构上看显得太精致得体了,太过精心安排了。就像是一块石头,你把所有粗劣的东西全都去掉后仿佛每一个存在的地方都要有它应有的价值。

小时候我一直比较羡慕别人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我想如果把这本书拿来评分的话,我也会给很高的分。但是这种高分并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游乐园,但我也许只喜欢山川河流。就像一个过分精心装饰的花园总是容易让人对它的外表更加感兴趣,而容易忽略它散发的花香。我喜欢花香即将散发之前的那点遗憾,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那点完美。

我喜欢这本书。也许是从第一眼开始甚至就带点崇拜的喜欢柴静的时候,也许是在书里那些文艺又理性的文字引起我共鸣的时候。但我总想找出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一本书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修饰。因为内容自有千钧之力。

推荐第8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我看见了一个铁骨铮铮的侠骨女子,我看见了一个欣欣向荣又奄奄一息的社会,我看见了自己

对柴静,之前的印象有:老罗喜欢拿她开玩笑,长的很清秀,央视主持人。断断续续有些印象,是因为柴静是个好读书之人,她身边也有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文艺青年。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她有次说到某朋友好读书,常常一天读数本书,然后向她推荐,于是她汗颜。

从大学开始,便没怎么看过电视了,所以柴静辛辛苦苦剪的片子,辛苦做的采访与报道,我竟然都闻所未闻,反而都是从书中第一次知道那些幕后故事。想来真是汗颜,人生中最精彩的几年,即没能接触到有思想与深度的东西,也没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自由的知识——好多时间都在快餐小说、支离破碎的新闻和游戏中悄然而逝了。不过网络本身也只是种平台和媒介,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关注领域和深度呢?也许很多东西,在孩提时,在少年时,便被埋在了骨头里,之后便懵懵懂懂随波逐流,也许在偶然中打开一扇窗口,破窗而入,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是在窗口外短短一瞥,发现里面的东西自己不理解,不关心,便又庸庸碌碌的又随着这社会奔流而去了。这就是滚滚红尘,大千世界。

当我们身不由己,或在不知不觉中从窗外溜过时,柴静停下,驻足,凝视,看见。她并没有多聪明,也没有多博闻强识,只是她安静的看见,记录,思考。渐渐的,便见的越多,所得便越多,破茧成蝶。

在时而平淡时而冰冷刺骨的笔触下,我看到了这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可怜,或可恨,或可叹,究其原因,种种皆源于无知无奈无为。

第一种无知,我看到了学校的风气是如此愚昧保守,几个小姐妹相约同年同月死,竟真的就一个接一个的自杀,而这源头,则来自于几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感情的无知。我很难想象父母对子女不闻不问,但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它发生了。我倒是可以想象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偏激,毕竟小学和初中,我都在镇上,看多了课桌三八线导致的“战争”和大家对早恋这一话题的小心翼翼和男女之间的夸张恶作剧。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世人对婚姻的无知,同性恋的无知,对环境保护的无知,对健康的无知。然而,更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奈。记得柴静采访一个官员,官员振振有词:难道我做的是错的吗?虽然环境出了一些问题,但如果不是经济发展了,那些窝在村里的年轻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你能够想象吗?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经济不发展,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待在村里,思想禁锢而保守,如果我是这个官员,我想我也应该“经济发展优先”吧。说到这里,又联想到邓小平时代的波澜壮阔:他很清楚潘多拉魔盒打开的后果,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最壮阔的一次改革。

无知,无奈,都不如“无为”来的令人叹息。每个人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信奉的哲学,也是我父母告诫我的道理——年轻人,你还不懂这社会的险恶。而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想改变的力量总是会被抵制,被扼杀,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潜规则。在采访一个警察时,柴静问了很多让人下不来台的问题。而最后,这个警察私下里告诉柴静,他很佩服她,也认同她,只不过自己不能站出来。是啊,站出来的后果是什么,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于是便有了各种推诿各种借口,各种懒惰各种官僚。于是便有了柴静镜头下的一个被错误关押几十年的犯人——没人想到他,没人帮助他。

如果说看完书后自己有些敬佩柴静,那我仰慕的不是她的人品才学,也不是美丽优雅。而是那份沉甸甸的较真,那份追求改变的坚持。

做事情最怕较真,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下去往往会带来一团无法解答的问题,但只有较真,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柴静的坚持,也许会有更多女生因此自杀。

成功来源于细节和偏执,也许如果柴静自己中庸,不甘进取不去改变,那么也许中国的两会新闻到现在还是一团死水,奥运报道也不会那么精彩,非典也不会有真实的一线报告。

历史总是由英雄人物推动的,而成为英雄 的,是一个个用于改变和坚持的小人物,当小人物们的努力逐渐被理解,被证明和接受,人民便狂呼着托起他,并加入到浪潮中,于是,历史产生了。

推荐第9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1321412010廖翠薇 “一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呆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初看这段文字,很难和镜头里的柴静联系起来。

屏幕方寸之间的柴静,面容沉静,眼她不是一天养成的。从《夜色温柔》、《新青年》到《时空连线》,从《新闻调查》到《看见》,她的报道之路并不平坦,电台阶段的她,只是安静地与陌生人分享心事,午夜时分,隔着电波,彼此取暖,互相慰藉,少年的她蒙过这份温暖的恩宠,长大了也希望能温暖他人。留在湖南,原本也是条坦途,二十出头,外人看来,该有的,都有了。可是她却毅然离开,到北京进修,之后被陈虻意外挑中,进了央视,成为新闻评论部活跃十年的见证人。她可以单纯做个演播室里的主持人,那样其实也没有人会责难她,每天化妆、上台、对话、下班,日子自在余裕,可她不甘。那时,陈虻也还在。

陈虻去世,是柴静写书的最大动机,她说,陈虻死了,没有什么能大过死亡,想到这里也就踏实了。采访短道速滑队教练李琰的时候,柴静说,她特别理解李琰,仿佛看到陈虻,教练的责任就是训练你,没有义务对你好。她接着说,所以陈虻一直在,时不时就会出现在她的采访瞬间。在这本书里,她从陈虻起笔,以陈虻落笔,最后一篇名为《陈虻不死》。追忆陈虻,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何出发。

为何出发?为真正的自由,这份自由,不来自外界,而出于自身。 神凌厉。也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等刺到内里,就一笑收束,或者归于无言。

可细想也不意外。看柴静的文字,不事浮华,字句质朴,慢慢地白描。等到有所触动,漫以为该结束了,她又转一个面向,用信息带入更深的层次。

《看见》的开篇写柴静告别“夜色温柔”,拖着未尽的“文艺气息”,一脚踏进新闻行业。陈虻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她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话看来平淡,其实有乾坤。

举凡属意新闻工作,多是出于对世界的好奇。但走着走着,难免有所偏差,热情倦怠、定见成型,从无知无畏到熟门熟路,一种遮蔽取代了另一种遮蔽。于是偏向仕途、偏向职场,好奇逐渐让精明逼退,每一条道路都愈加理性,唯独难见初心。

柴静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她是冲着人去的,所以迷惘不致逼退,阻遏不致转变。新闻里的人,把她推到今天。《看见》讲了很多人的故事,最触动是借一位曾患抑郁症的病人之口,解读药家鑫的悲剧。在关注人的时候,柴静只是一个容器,并不承载预设的观点。她只是试着去理解。在外人看来发指的连捅6刀,换另一种视角,也有人性的因素。

现下很少再看到这样的新闻观。面对爆炸的信息,每家媒体都神色峻急,要在白刃战里争个你死我活。不是独家爆料,就是专家解读。很少有人真切地关心一则新闻背后的逻辑,以及逻辑背后的共性。但也有人在看。柴静一路的体悟是,新闻要对人宽容。宽容不是道德,是一种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感受。新闻最原初的价值,也许并不是突发、现场、黑幕、阴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在这个意义上,《看见》是一部纪实,采访对象在变,采访者自己也在变。变幻之间,关乎人性的,都叫人动容。一开始,柴静觉得媒体谈启蒙,是要教化大众。后来她醒悟过来,引了康德的话,启蒙就是人摆脱自身的蒙昧。记者应当放下使命、放下角色、放下自我,天然地与人交流。采访并不当是一种介入,而是人性的抵达。真实的人性自有它的力量,新闻都是人性的枝条上开出的花朵。所以王开岭对柴静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书里很多新闻的方法论,无疑是观念的培训和技术的试炼。但《看见》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澄澈的叙述之间,激起对初心的激发与探寻。也许一个人只有在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浑然忘机,或者是最好的新闻态度。

柴静数次采访“公民律师”郝劲松,事后“他和我没什么联系,但我们都嵌在这个世界当中。”说到底,

讲滥了的没有人是孤岛,要真切地信服,还需要对世界的真诚和初心。

新闻记者理当对世界充满质疑,但之所以不懈追问,也是因为相信世间总有一套标准,关乎真理与自由。因为这种最根本的信仰,很多人才选择上路。

《看见》写新闻,写故事,写他者,也写自己。山形依旧枕寒流,时移世易激发了很多思想的动荡与情感的不安。但在抒写和人的相遇时,柴静也让读者扪心自问,试图回到原初的自己:无论所志何业,所建何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推荐第10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看见》读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看见》读后感1

今天把一整本《看见》看完了。这本书买来以后我仅仅翻看了几页就把它扔到书架上,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这本书太厚了,当时的我比现在浮躁多了,根本无法沉下心来耐心看完一本这么厚的书,更何况当时买书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就是觉得人活着应该多读书,脑子笨更应该多读书。于是就在网站的畅销书榜单里看到了这本《看见》,看销量和评论都还不错于是就买了回来。直到前阵子随手翻了几页才发现这本书写的还挺好,挺真实,于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看书的过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书的名字看见”一样,我可以通过柴静的眼睛看见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像自己亲眼见证过一样,妙不可言。

本书由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所写,她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十年来在央视的成长历程,引用作者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一段话来理解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最合适不过。

“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果报道自己。”

这本书一共二十个章节,每一章是一次采访记录,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发生的人和事都真实地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本书中的采访对象有杀人犯、抑郁症少年、同性恋者、留守儿童、政府官员等等。每一个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都直指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压根儿就不会去关注这些边缘群体以及群体背后的事件和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很幸运,柴静在这本书里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她没有过多地被固有成见和个人感情所束缚,而是站在观察者和陈述者的立场客观地讲述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层一层地剥开,将真相暴露在读者眼前,让我不至于疑惑和茫然。也许书中的结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结论足够客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的解读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各种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决不能一概而论。

《看见》读后感2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其实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后感3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开篇大事件就是非典,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稍有印象的大新闻。柴静是初当记者,热血沸腾。她闯进了很多医院,有些地方不让摄像,她就只身一个人闯进去,当时也顾不了想那么多。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都会有人去世,可能昨天还见过面,甚至刚刚还鼓励他要坚强抗争病魔,今天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柴静每天出入于医院中,有时甚至只有简单的消毒措施,随时可能感染非典病毒。她恐惧吗?不,这不是恐惧,有个更强烈的情感控制着她。她本以为极度悲伤绝望时候的表现是嚎啕大哭,看到非典病人都坦然接受事实,没有抗拒也没有哭,活着就是活着,心脏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柴静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走寻常路。她做的新闻大多报导了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也朋友劝她说不要做这些边缘题目,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经历。看到这句话就哭了,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够好的时候,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比我们更糟糕。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就很大程度上免于受辱。没有人关注她是否在某个地方遭受,没有人关注她的…死活。我从之前没有关注过的这些人,漠视他们的死亡。看过这篇文章后,我开始同情这些底层的人物,却不知,与柴静犯了一样的错误,感情用事。

什么是正义?作为一名记者,柴静本能的想去伸张正义。但是正义又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岔路就永远到不了最终的胜利。事出有因,人人都为了生存想出自己的道理,所谓的正义招摇一时,但是背后却是无底的黑洞。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作为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义中,即便是所谓的”恶人“,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辛酸之处,他们不需要同情,事实即为正义。真相,即为正义!

最后几篇故事又从理性回归到了情感,开始还奇怪为什么这样安排书的结构,后来慢慢才懂了,这是柴静自己的蜕变历程:感性——理性——人性。民国法学家吴经熊曾经说,在每一个罪犯判死刑的时候,都会为他祈祷。何帆是一名刑事法官,年少时候认为这是”伪善“,直到真正成为了一名裁决人生死的法官时候,他把书边的评论默默划去,写上了”人性“。采访卢安克时候,柴静对自己的反思又是一次对心灵的涤荡。无能也是一种力量,不以改变为目的而努力,顺其自然,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受过的苦都将照亮未来的路。

这本书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和政治的雄心,柴静选择了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是帮助她一步步蜕变成长的事件。恰好的相遇,如水一般,相融在一起,浑然难分。

《看见》读后感4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谢谢,柴静《看见》。

《看见》读后感5

之所以会买柴静的《看见》来看,还是因为之前看过柴进主持的节目才来看的,不过买来之后,却没看,直到这次端午节,我才趁着假日看了。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心,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也让我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反思。

《看见》读后感6

在新华书店挣扎了好久,到底要买那本书呢,是买泰戈尔的诗集,还是买《看见》,一个29块,一个39块。幸好,最后还是选择了买《看见》。不知道为什么买,因为封面吗,封面上是作者柴静和一群老人坐着,她微笑着,姣好的面容,清爽的短发,眉目里透露出淡淡的睿智,穿着休闲的短袖和牛仔裤,吸引我的是那满是笑意的眼,温柔亲切看着在她前面的小孩,这是怎么样一个温暖的人,我不知道,我想知道关于这个记者的事情,抱着这个念头我买下了这本书。

应该是因为自己也有采访的经历的吧,也想知道别人的,我想。

我不是学新闻的,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我觉得我和新闻是有联系的,但是并不了解新闻。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这是序言的第一段,看到这里,我居然莫名的感动了。关心新闻的什么呢,人啊,是啊,是人啊。我想起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不是人而是事件,我恍然大悟。而柴静的回答让我也看了这是一个有感性的记者,有感情,是人。而人又是怎么样一个难以猜透的物体啊,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那些没有历史典籍的部族,虽有语言,能使用工具劳动,都只能算野蛮动物,其邦族称号在汉字中都从犬旁。人,是一种我们都会接触的东西。

看过《活着》,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这本书里,我又看到了关于活着的另一种解释”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理挣脱,这才是活着。“我们看到的世界也许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探索其中的秘密只有探其究竟,也要从一步步的感受中体会感悟。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适应这个环境,我们理解这个前进,但是有时我们会忘记最初的梦想。一个经历了多少的智者才会说出的话呢。

第11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由于时间的关系,本书看得断断续续,好在这本书是由许多个不同的采访故事构成,每个独立的采访便是个故事,便是一次沉思,便是一个新的“看见”的过程,而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柴静用她自己独有的角度引领着我也来不停的思考着每个事件背后隐藏的意义。而不再只是以一个简单的新闻观众来看而已,更多的是看见每件事最里面的东西。

整本书不仅描写的是柴静在工作中的成长,更多的是柴静心灵上的成长。在书中通过描述其采访手法的不断修正,也是柴静看待事件与人物态度的不断修正与改变。从最初采访中的咄咄逼人,学会站在客观的角度,只做作为新闻记者该做的事情,揭露展示事实的真相,而不带自己的主观意见,不带着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对某件事的一个“态度”,关注新闻的核心,采访只是为了新闻本质,在采访过程中不带个人过多情感与意见。

书中提到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新闻需要的便是这种只在“观察”的态度,记者做新闻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只作为展示事件的一个方。那我们作为观众在看新闻时,亦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主观性,而不是被他人,被各种评论给淹没,这也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管看待何种问题都应有的态度,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独立的

思维,辩证的看待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看见那些隐藏的,看见那些触动我们心灵的。

柴静说她所理解的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我也愿自己的生活中时刻持有对各种论述、各种言论的警惕,保持自己思想以及思考方式的独立性,使自己的生命在不断的探寻中得到更多的成长与进步。

书中还写“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那个踩猫的女人,那些实施家暴的男人,那些为了反抗暴力杀死自己丈夫的女人,那个名叫药家鑫的人„„,正因为他们的灵魂“疾病”缠绕所以才会做出在“正常人”看来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谅的行为吧。

然而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想法不同,理解不同,面对问题处理方式也尽然不同。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所以那些做出了极端行为的人,或许追其根本“情有可原”,有些也值得同情与怜悯,可最终还是会受到法律的审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郁积和化解,我们

要学着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恶,也用自己的阳光去温暖他人,采取正确方式排解自己积郁的同时,也用正能量去感化他人,治愈他人。

书中提到的每个节目,采访都是一个社会面的体现,也更是当今社会各种疾病中的典型案例,我们从每个不同新闻事件中看到我们生活的当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暴力,土地政策,吸毒卖淫者,杀人犯,政治问题等等。然而在这么多的问题中我所看见的,所给我带来更多思索的的便是教育的问题。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特别是家庭,父母给予小孩的教育的影响是多么深刻与长远,父母在对待自己孩子心理的呵护是何等的重要。双城故事中那些自杀的小孩,学校、家人对小孩心理变化的忽视。药家鑫,由于从小开始对父亲的惧怕,面对父母的高要求,怕他们失望,他压抑太多,所以才会有在面临被自己撞倒的人时做出那种过激的行为,他说怕给父母带来麻烦。

世间许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区分,关键在于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看待,对待事情每个人的底线也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所以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去看,应该怎么样去对待,这都是错的方式。保持我们思想的独立性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第12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1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2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13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

读后感

当拿到《看见》这本书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名记者十年来的采访自传,但当随手翻看了一下后,却发现这本书记录的是柴静采访中的错误与失败,内省与反思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将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之中,看着柴静经历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想着自己能看到的,还有那些看不到的,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表面世界里,就如同柴静所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意味着深层次的剖析,将事件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在这个过程中,要抛弃自己的成见和已成的模式,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蒙昧已经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而当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所造成的就是心里的不安,痛苦。在看这本书前,我没认真去探究过一件事背后到底包含了多少东西,在这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时代,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机会,没有去深层次的剖析,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对一件事的看法也永远停留在人云亦云,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变得机械化,生活中变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对非典时期的灾情采访时,我看到了在灾情面前人的脆弱,顽强,看到了那些不顾生死的医生、护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温暖,这种震撼远不是当时的新闻报道所能体现,也不是未经深入剖析的我们所能体会,未经剖析的背后是我们看不到的真相,显示的是我们的无知。想想看,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若我们不去反思,不去深层次剖析,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又靠什么去进步,当我们嘲笑他人无知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们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识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忘记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从《看见》中看,柴静一直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这或许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的没有点缀和修饰的描述,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些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她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客观事实,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们自己去涂色,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相信不同人看过后对其中故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不管什么看法,我们的观点都基于事实,不会有产生一些事实之外的捏造。客观,多角度看问题,柴静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了我,将那思想最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我们懂得太多,做出来的却少,为什么呢?发生的事情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它都有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往往我们看到了我们所认为的问题的“源头”,就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在与别人的探讨中又会发现这个“源头”背后还有“源头”„„直到最后,彻底摧毁最初的判断,但却又不是每次都能到最后,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客观冷静地去深入调查,真正了解问题本身,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柴静报道“药家鑫”一样,通过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人性,再从深层折射出现在家庭教育问题,她走的很远,也走的很稳。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太多的不堪一击,想像柴静那样走的远,真正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那么,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

记得柴静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曾说过:“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经历了太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慢慢的认识自我,也开始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从柴静的采访经历中我认识到,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着这本书,看着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我曾想满于现状,压抑着内心那种向上走的冲动,而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选择不断前进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前进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勇敢前进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在读书过程中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努力让自己从坚硬的成见和模式中跳跃出来,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当有一天,我再回首看自己时,应该也会别有一番心境吧。

第14篇:《看见》读后感

读书笔记之《看见》

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生物技术

李裕

2011113134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

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整体书一字一字看过去,当合上最后一页时,还舍不得结束。这就应该是《看见》给我们每一个读者的震撼和共鸣吧。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风彩虹”,就像她的导师所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其实一路走来,回首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而哪个人的经历不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呢。

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就像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她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所表达观点一样:“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社会的青涩与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的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1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两个字一一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往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地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

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 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第15篇:《看见》读后感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读柴静的《看见》,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 :“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是英雄的行为。

阅读中的我,看见:十年前她因毫无工作经验而惨败,十年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日益成熟的身影。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亦或没有,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一中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梦想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生存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1律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忘记外界的搅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命,始于独立。

第16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好久之前就已经买了《看见》这本书了,但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好好翻阅过。假期这么长,总算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比如说,花一个下午去看一本书。

柴静的《看见》是多个章节构成的,可以说,每一章都讲述一件故事,还有一些没有在镜头前展示给大家的现实,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感受。于是乎,自己也仿佛亲临每一个现场,不再是一个倾听者,而是见证者。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内心不禁感到酸楚,我们会觉得社会不够宽容,她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即便我们的经济一直在增长,可不公平,腐败等现象依旧还有太多太多。什么时候,才能让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他们应有的一切,但愿这一天能早些到来。

对柴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说的,“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过后,她确实做到了。成长的过程不就需要不忘初衷么?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路上能始终牢记初衷,愿一切安好!

第17篇:《看见》读后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看见》读后感

李一凡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虽然从前也知道,真实的才是最可贵的。可总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述,直到看到这句话。

《看见》这本书的内容恰如其名,记录的都是最真实的事情。它们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而书的作者,柴静,作为一名记者,所从事的正是最贴近生活与真实的职业吧。

书中描述了二零零八年的那次汶川大地震。巨大的天灾惊动了整个中国。为支援灾区,各个地方都在组织捐款、捐物。成千上万的记者们活跃在最前线,时时刻刻感受着灾区人民的生活,进行着24小时的实况转播。柴静就是其中的一位。

书中对于当时灾情的描写并不太热衷,记录更多的是作者与灾民之间的交流。

在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子里,一位刚刚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父亲在废墟里轻轻地翻看,找出了一副象棋,他告诉柴静,这是前一天他与儿子下过的棋。

这一个场景让我看了心酸。面对着亲人的遗物,回想起从前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场面,让人想到“物是人非”这个成语,浸透了无法言说的悲哀。

废墟上的那对夫妻随手升起了火,煮了碗泡面,料包就浮在水面上,与面饼一起在水里沸腾,很容易地就炸开了,鲜红色的佐料像花一样在水里绽开„„看到这一幕,我感觉到了他们心中的那一种深深的无力与软弱。面对这样可怕的天灾,他们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可是又多么不甘什么都做不 1

了„„这种感受我曾经体会过。记得有一年外婆得了乳腺癌,辗转医院长达三个月之久,那段日子里,妈妈和家人都整天忙里忙外地照顾外婆,把我托付给一个远房的亲戚,常常一连几天都见不上面,那个时候,我的心里面就是这样的感受,好像自己是被遗弃了,就好似孤儿一样;既希望外婆能快点好起来,又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想必那废墟上的夫妻,也是这样的心情。

这一段段文字,平平实实的出现在书中,没有一点多余的修饰,但却好像写进了我的心里。

没错,记录下来的就应该是最真实的,真实才能触及到内心的深处。

在如今这个网络盛行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新鲜词汇被网络发明,并传播到生活中,时尚达人们以使用这些词汇为荣。渐渐地,我们看到的文章失去了真实感,一句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话,很容易就被一些乱七八糟的词装饰得变成了“火星文”。似乎这样才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没人能长久地记住那些文字,记住那些写下“火星文”的人。不是吗?

《看见》让我体会到,那些能感动我们的,是真实的文字、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

可是,什么才是“真实”?

“真实”——是烈日下环卫工人喝下路边小店老板赠送的绿豆汤时,那一脸憨厚的笑容;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收到捐赠的书籍文具时兴奋而朴实的脸庞;是我们送行亲密的挚友去远方时无法抑制的潸然泪下„„真实,就在笑与泪中浑然而成,难分难舍。

再华丽的致歉函也比不上一声真心的“我错啦!”;再昂贵的答谢礼也比不上一声真挚的“谢谢你!”;再浪漫的玫瑰也比不上一声真情

的“想你了„„”。

客套语太多,真心话太少;虚情假意太多,真情实感太少;没错,这就是现在的社会。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要遗失了真实的自我!

我相信,真实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摒弃了虚荣与浮夸,停下云端中的幻想,迈开平实的步伐,迈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要让自己有存在感,就学着做一个真实的人!让身边的每一个人体会到你的真实,相信你眼中的世界一定会有所改变!

第18篇:看见读后感

作者:柴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要内容:《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读后感: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本书记录了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全书二十章,一共二十个故事,关于主持,关于非典,关于征地,关于同性恋,关于家庭暴力,关于两会报道,关于奥运,关于汶川地震„„柴静在书的序言写的“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

开眼。”柴静说蒙昧就是她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

的坝,她所遇到的人是流淌的,从她心腹深处的石坝

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

欲坠,土崩瓦解。 这本书没有刻意记录过去十年中发

生的大事件,而且更多的是环绕在我们身边,渐成模

式的事件。为什么要“看见”?“我只是讨厌屈服”

——第八章标题。大家都知道地铁厕所那五毛钱的收

费不合理,但为什么郝劲松要告地铁公司时,引起社

会那么大反响?为什么更多的声音是嗤笑?因为那已

经成了模式,人们习惯了,屈服了。为什么到今时今

日人们还是对于同性恋嗤之以鼻?因为那是成见。我

们总是在吆喝要平等,要人权,总是说要争取,但你

有没有想过,你的切身利益也许就从这五毛钱开始被剥削,你对同性恋的歧视就是在剥削别人的人权。《看见》中记录的大小事件会一遍一遍的冲刷我们的成见和模式,让我们从蒙昧中睁开眼。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第19篇:看见读后感

谈谈刚到手的书——《看见》。读着柴静的书,对一些曾经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现在眼前了这本书中,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而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选择了留给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柴静个人成长的纪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十年来新闻事业变化的备忘录。

柴静在这本书里讲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采访故事,讲她如何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价值观;讲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自己和自己较劲。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上是开篇就先给自己泼了一盆凉水,把自己拉回到起点。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事件,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言自己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真实的记录了一个记者十年间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亲身所经历的事件。2003年的SARS可以说是柴静思想和事业的转折点,在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的她,用皮肤去感觉新闻,从演播室里走出来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正是现实生活中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逐渐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同时,她也用自己的成长记述着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等。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2006年底,以她名字设立的专栏“柴静两会观察”出现在新闻联播当中。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真实。书中的语言朴素大方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是在字里行间中却散发出一种味道、一份情感、一种力量,能够让读者们为之动容。那种感觉是水到渠成的,没有任何的强迫感,是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文字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到事件当中,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读罢这一章就能够让人体会到非典时期的那种紧迫感。能让人们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文章读起来很流畅,故事与故事之间衔接的很紧密, 不会让读者感到生硬。每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

回头看自己,作为非常热爱新闻的学生,在学校也担任学生记者,可以说是刚刚迈上新闻的道路。可能是自己经历的还不够,书中的有些话我还不是十分明白,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还不能理解透彻。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的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以顺序的手法将自己十年间的成长以及所经历

的重大事件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本书中,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而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选择了留给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柴静个人成长的纪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十年来新闻事业变化的备忘录。

第20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

作者:柴静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我记忆最深的是她在非典期间,不惧个人安危、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

我认为,在《看见》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不仅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从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到一个带着林妹妹面具的、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从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小会计到一个一线主持。她的目光总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亦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

也有人说她的采访是“表演式采访”,我却不认同。也许作为记者,存在就是为了还原真相,正所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可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她有的也只是真情的流露。如若一个记者在面对大地震的惨面表情冷漠、如若一个记者面对非典时目光呆滞,那么,呈现给这个国家的,呈现给世人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冷漠吧?世人会不会以为中国是个没有感情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个没有血肉的民族?

我喜欢的是“我关注新闻中的人”,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而要想看见不为人知的故事,看见幕后的辛酸,看见事实看见真相,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这本书一共有二十章,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着她的经历,那些社会边缘的故事,记录的不仅仅是社会,更是她的成长历程。然而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正如柴静所说“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读着柴静的书,对一些曾经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现在眼前了。那时,我在上小学三年级。虽然每天清晨进校之前,都要被老师“观察”一番,但老实说,自己一直认为那件事距离自己很遥远。那一

段段平凡的文字中间,虽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却让这段恐慌那么真切。开始读这章内容,我觉得柴静是在揭露社会的黑暗是在传播负能量,是在制作恐慌,但是后来,我想我是错了。她是记者,她的使命就是呈现事实,不为人知的事实。她必须要用事实说话,敢说话,这个国家才能进步。央视并没有强求柴静做这期非典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还记得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没有消毒设备、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而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没有人关注,仿佛是被遗弃的另一个世界。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就是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柴静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还有一章《沉默在尖叫》,讲的是家庭暴力。这章中,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看见了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但柴静呈现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容忍与包容。就如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就像李阳的妻子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情还有爱。 《看见》是在披露真相。柴静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将华南虎事件、学术造假事件、上海倒楼事件,剥丝去茧,从冰山一角还原一个个真相。就像在双城事件中,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会把有些东西看的比生命还重,但后来我渐渐理解了他们,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同性恋,这样尖锐的字眼,或许有的人觉得恶心,但当我们不再无知,当我们认识到性取向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人会理解他们吧。我想我能理解。当文中的一个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时,给了丈夫一个大大的拥抱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眼圈湿润了。对于很多事件,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但这些确实真真的发生过,也许就在我们周围。许多事,许多人,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它的存在。

读《看见》,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最后摘录一些书中的经典语句:

1.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2.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3.死忙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4.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5.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6.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7.什么是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就是不往地上砸瓶子。

8.你生活得太塑料了,不真实。

9.别当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10.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吗?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11.人在关口上,常是一些看上去荒唐的事起作用。

12.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13.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14.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15.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16.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17.回忆太痛苦,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人的告慰。

18.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19.人在那种苦快意的痛苦里毛发直竖,电子乐里失真的人声像在金属上凶狠的刮刺,绳索突然全都绷断了,我睁开眼,像一只重获自由的小兽,久久的凝视着这个新的世界。

20.我们都痛恨用马赛克压在人脸上的丑陋和不尊重。

21.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

22.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

看见读后感800字
《看见读后感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