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苏武传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2 08:32:2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武传》读后感

读《苏武传》 阅读是是关注人物生存状态的过程。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为人物这种生存状态进行合理的归因。有了这一思考过程,人物就不只是“好人”与“坏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会因此丰富。 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但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他都觉得自己在人格上已矮了一截了,因此,尽管与苏武是故友,又同在匈奴,“终不敢求武”。后受命劝降,其说辞如实地道出苏武真实的生存困境。终不得归汉,忠诚无人知晓;家破人亡,没有必要归汉;皇帝喜怒无常,即使归汉,面对是鲜花还是刀斧尚未可知。求名、求家人平安、求善终有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李陵在苏武守得云开见日出之时,置酒相贺,与武决别,泣下沾襟。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汉室能够赫免他的罪过,保全其老母性命,也一定以反水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李陵内心的悲伧全化作了眼泪,当初不得不降,祸及老母,今生无家可归,长作域外之人。 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幻化成了那泪流满面的李陵。

推荐第2篇:苏武传读后感

导语: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苏武传读后感范文三篇,希望有所帮助!苏武传读后感

擎一支旌节,挥一挥羊鞭。虽饱经折磨,却宁死不屈,傲然站立在那孤独的土地上,他,就是苏武。

初读苏武,便被他那铮铮傲骨所吸引。当初,苏武不幸牵出一场兵变,为了不辱使命,他竟不惜以自刎来保护国家的名节,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他宁愿自赴黄泉也不愿背那叛囚的千古罪名。

身处冰冷的地窖,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都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精忠报国。寒风凛冽,他与冷日作伴,北顾中原,他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铭记在心,冰雪飘落,他仍手持旌节,不忘汉朝,苏武用他那高尚的气节深深的诠释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好一个不屈的苏武,一边是高官俸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就在安逸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铭记中心,给他的人生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一个坚贞的苏武,一个普通的老臣,却用他的赤胆忠心萌发出一种伟大的爱国情,在苍茫的草原之上,一个背影携着不悔渐行渐远。19年,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疤痕,记载了那些苦难的日子,诠释了精忠报国的最高定义。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富贵荣华的利诱,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用那光秃秃的旌节写下一段千古悲歌。

帆的一生曲折困苦,它呼啸在暴风中,腾跃在波谷里,急行在骤雨中,喧嚣在狂浪中,行于礁石之间,帆以它坚强不屈的意志年年月月与怒浪巨澜搏斗着,苏武就如同一只在大海中行驶的帆,用他那不屈的意志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苏武传读后感

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但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他都觉得自己在人格上已矮了一截了,因此,尽管与苏武是故友,又同在匈奴,“终不敢求武”。后受命劝降,其说辞如实地道出苏武真实的生存困境。终不得归汉,忠诚无人知晓;家破人亡,没有必要归汉;皇帝喜怒无常,即使归汉,面对是鲜花还是刀斧尚未可知。求名、求家人平安、求善终有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李陵在苏武守得云开见日出之时,置酒相贺,与武决别,泣下沾襟,

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汉室能够赫免他的罪过,保全其老母性命,也一定以反水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李陵内心的悲伧全化作了眼泪,当初不得不降,祸及老母,今生无家可归,长作域外之人。

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幻化成了那泪流满面的李陵。

苏武传读后感

《苏武传》好像是第一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前我也没读过,这是第一次讲。前面几段写苏武如何威武不能屈,冰天雪地里如何艰难生存,我都觉得一般般,到李陵劝降以下,我才觉得看到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李陵劝降苏武,最重要的理由有二:一是苏武在汉朝的家人已经死的死,离的离。兄长因为侍御时不小心“触柱折辕”,被“劾大不敬”,导致“伏剑自刎”;弟弟因为追捕犯下杀人罪的“宦骑”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母亲去世;年轻的妻子“闻已更嫁矣”;妹妹和子女“存亡不可知”。换言之,在汉朝已经没有苏武的家,回去已经没有意义。二是汉武帝“春秋”已经高到经常犯糊涂的地步,大臣经常无辜被灭族,朝野人人自危,不再值得苏武效忠。

李陵是降将,本身有人格污点,心含愧疚,对苏武是很尊敬的,所以他劝苏武的出发点,不在于投降有多么好,而在于不投降也已无路可走,这是实实在在地为苏武着想。但正如我们所料,苏武并不动摇,他有他不降的理由:

“武父子亡(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分析起来,理由有二:一是自己一家父子兄弟蒙主隆恩,理当陨身相报;二是“臣事君犹子事父”,不需要任何条件,虽死无憾。这段话真是可圈可点。

先说“报恩”。自己一家人的功名利禄都来自“陛下”的恩赐,所以现在面临单于的“斧钺汤镬”,正是报恩的大好时机。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这倒真是一个“硬道理”,没什么好说。问题在于,汉武帝不见得是一个值得让人为之“肝脑涂地”的主儿。李陵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李陵率孤军五千深入不毛,与匈奴八万主力作战十余日,杀敌数千,弹尽粮绝,而“贰师将军”(相当于代表皇帝监督军队的职务)、国戚李广利却不发援兵。李陵在只剩下十余骑的情况下,无奈投降。李陵投降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说,至少汉武帝用人不当,过后又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陵,将李陵灭族。司马迁只不过站出来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惨遭宫刑。那苏武捞了什么好呢?两个兄弟,因为小小的工作过失,一个“伏剑自刎”,一个“惶恐饮药而死”。不要轻描淡写说这是畏罪自杀,没有强大的压力,是不会做出这种激烈的举动来的。这种“陛下”,好大喜功,刻薄寡恩,真不知道对他有什么恩好报。

再说“君臣父子”不过这个问题虽然很大,却似乎没多少讨论的空间。在苏武的时代这是一个公理,不需要证明;今天它当然显得很好笑,但我们又没法拿现代的伦理价值去要求古人。爱国不等于爱皇帝,但事实上苏武的不降就是站在爱皇帝的立场,所以我对此无话可说。

回头再看降将李陵。我觉得《苏武传》里头写他的有一段让人感触特别深。苏武被释放回汉朝前夕,李陵“置酒贺武”,最后唱了一首歌: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我试着把它意译一下:

行军万里啊穿越漠漠黄沙,我率领将士为君奋勇杀敌。英雄末路啊弹尽粮绝,血染疆场我却落得千古骂名。老母亲死了,纵想报恩我也已无家可归!

据说美军士兵手册里有一条,如果遇到敌人包围,在无法突围取胜的情况下,应该第一保证自己的生命,投降对方,并要求受国际法保护。这种观念对于孔子的精神后裔们来说,可能太过振聋发聩。不过我读这首歌时,我真不觉得李陵的投降有多么可耻。把仗打成那样,够对得起刘皇帝了吧,谁还能一辈子不打场败仗啊?从这首歌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到李陵内心的痛苦,屈原式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

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英雄,值得敬重,不过他的不降只是为了对刘皇帝效忠,我觉得有点遗憾;李陵投降匈奴,不能说不是一个污点,但我觉得可以理解和宽容,他是一个人,和你我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最后我要说的是,对于“忠”,应该允许有讨论的自由。如果确实有的话,那我先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忠”是个好东西,但要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忠”是无条件的,我第一个反对。

推荐第3篇:苏武传读后感

苏武传读后感

苏武传读后感

1.阅读是是关注人物生存状态的过程,苏武传读后感。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为人物这种生存状态进行合理的归因。有了这一思考过程,人物就不只是“好人”与“坏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会因此丰富。

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但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他都觉得自己在人格上已矮了一截了,因此,尽管与苏武是故友,又同在匈奴,“终不敢求武”。后受命劝降,其说辞如实地道出苏武真实的生存困境。终不得归汉,忠诚无人知晓;家破人亡,没有必要归汉;皇帝喜怒无常,即使归汉,面对是鲜花还是刀斧尚未可知。求名、求家人平安、求善终有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李陵在苏武守得云开见日出之时,置酒相贺,与武决别,泣下沾襟,读后感《苏武传读后感》。 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汉室能够赫免他的罪过,保全其老母性命,也一定以反水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李陵内心的悲伧全化作了眼泪,当初不得不降,祸及老母,今生无家可归,长作域外之人。

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幻化成了那泪流满面的李陵。

2.

十九年,天之苍苍,但芸芸的众生又有多少个十九年?

苏武本以十九年书写着民族不屈的丹青。

记得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的生命永远小于自身的信念值。”

在中国,这样的人也可谓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古代中国,生命对于一个壮士英雄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而《苏武传》中的苏武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他拥有“真金不怕火炼”的伟大气节,面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没有投降,没有退缩,他始终信念如磐石一样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而和他相比,其他的配角就相差甚远了,与苏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在事情败露后又经不起考验,叛变投降。而在相比下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的纷争,欲以死息祸,而面对匈奴的劝降也是种坚定不移的坚守着自己可贵的民族气节。

卫律的卖国求荣,阴险狡诈与苏武的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李陵的为一己之私而叛国与苏武的以国家利益为先。

这些都能强有力地表现出苏武是个爱国忠贞的真君子。

而往往做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李陵的一番话也无疑翻起了苏武内心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一定使苏武痛不欲生,可是他仍然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忠贞的信念战胜了一切。他对卫律,义正言辞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并且列举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为的就是告诉他一个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也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啊!

是坚定的爱国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即使始出强壮,发白归汉,相信苏武一定无怨无悔。

推荐第4篇:《苏武传》读后感:千秋苏武

《苏武传》读后感:千秋苏武

千秋苏武

汶上一中郭玉亮

回望着汉室的繁华似锦,我凝眸在北海里你那拿着旄节的身影,如此单薄,《苏武传》读后感:千秋苏武。经历了多少风霜,多少岁月,你的额上被深深刻画上皱纹,你的鬓角,不知何时已经掺杂了白发。而你的眸依旧是那般神采奕奕,时刻回望着你的大汉土地。

19年的岁月,你与羊为伴,冰天雪地里,你手持旄节,站成一座流传千古的丰碑。现在的人们依旧仰望着你,你传照千古的神采,你挺直的腰,每一点都让人很深的敬仰。我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怀念,你在那里是否安好?

一度想踏步走过你生活了19年的荒凉的土地,去感受一下你的艰辛,真真切切的去感觉你的温度。不知道何时你的身影已经可是梦萦,只可惜跨越了千年的时光,让我们无法越过。深深的刻写你的名字,在血脉里融入那些风霜雨露,看着荒芜的旷野,深深地凝思着千年之前的你。

看到大汉寻你的足迹,我欣慰的泪流,你的大汉王朝没有抛弃你,没有不顾你的生死。在茫茫的北海,他们一路寻来,你终于回到了阔别19年的家。虽然妻子儿女已经成为别家的,可你在意的只有你的大汉天下的安康。

青丝出使白鬓归。你的美好年华被无情的摧残殆尽,你的眉角还是那么坚毅,你的精神依旧那么矍铄,读后感《《苏武传》读后感:千秋苏武》。 你没有被流言蜚语击败,你不在意那些讥讽你牧羊的人,你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为天下正义、公道说话。你的精神让我们后人感慨良多。

静守月光,一次一次洒满眼前的世界,清冷冷的似你的眸子,从历史的缝隙里折射出震撼心魄的感动。不知道对着星空的呢喃,你是否在听得见?你是否知道一个人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在夜空下,静静地怀想着属于你的一切的一切。

时光依旧静静地流走,你的苍颜白发已经在历史的流沙里模糊。伸手触摸不到你残留的温度,看着清冷的月光,我焚香凭吊,希望你可以看到那袅袅的烟缕,知道我在这里虔诚的怀念。

山高路远,思念不断。记得你那苍老的面容,一生铭记你的高尚的节操,这一生,知道你的痕迹,不枉来世间走了一遭。合上书,任记忆在血脉里流淌,一点一点的感受你带来的那些感动,去感悟那些日子里我们应该记得的痕迹,然后怀念这一生的相遇。

青史册中,你的名字依旧,我们依旧仰望你的存在,纪念千秋的你。

推荐第5篇:苏武传

《苏武传》公开课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苏武传》公开课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五) 2012-10-02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

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

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B.讲解“反劝降”情节

请饰演卫律的同学说说卫律是从什么角度劝降的。

对苏武进行威逼,又以利诱惑苏武,他先讲自己归降匈奴后封王受赏,得到了富贵这是威逼利诱相加。之前还有“举剑欲击之”“复举剑拟之”的举措,结果是“胜请降”“武不动”。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

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当这个行为不奏效的时候,他就

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更和国家没有关系,他参与阴谋是他个人的问题。所以,本句中“本无谋”这三个字的言外之意一定要读出来,把汉朝的利益始终放在最高。你不要牵扯得太多,我主帅不知,也就是和我们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汉朝是清白的。接下来又用了

3、利诱的伎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劝降的过程当中,卫律是用了威逼利诱的方法。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由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幽,徙。一个是幽禁,一个是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什么角度来折磨苏武啊?

威逼利诱不行,就从精神上摧挎你。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处插入C、有关“北海牧羊”情节的讲解

问: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

坚忍。(板书:坚忍)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时的威逼利诱无法实现,就从精神上来摧挎,精神上能不能摧挎呢?还是没有摧挎,这时候就要换人了,换李陵了。李陵在劝降上又不一样了,齐读李陵劝降一段。

在长期的精神折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派来了一个和苏武关系很好的人来劝降了,李陵又是怎样劝降的呢?看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三层。每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人可能过得了刀山火海,可能有刚铁般的意志,但不一定能忍受孤独寂寞,不一定能过得了感情关。你要我屈服,我就不屈服,铮铮男子汉的气度。但是人往往会倒在一种长期的孤独、寂寞,精神的百般折磨当中,这时,哪怕一丝的温情,又是多么地令人渴望啊。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就在这种渴望当中,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看他是怎样反驳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愿“肝脑涂地”。即使遭受酷刑,我也心甘情愿。“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这里有没有提到个人的恩怨啊?个人的恩怨在他面前毫无办法。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板书:坚定)

我们可以看出,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用暴力的手段,用精神孤立的方法,现在匈奴对苏武已经完完全全地做到了。当这次劝降完全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才鲜明地显示出苏武持志如

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

(四)谈苏武的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20年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尖浪口,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我们今天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五)作业布置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

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

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板书设计:

苏 武 传

《汉书》

自杀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推荐第6篇:苏武传

http://www.daodoc.com/

《苏武传》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2.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渗透目标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

http://www.daodoc.com/

然不无道理。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二)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 A、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 ); 2.数( )通使相窥( )观; 3.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 5.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7.置煴( )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

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B、解释加点的词,在横线处解释整个词语。 1.稍( )迁至栘中厩监;

2.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 3.汉天子,我丈人( )行也; 4.武帝嘉( )其义;

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因厚赂( )单于,答其善意;

7.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8.既至匈奴,置币( )遗单于; 9.方( )欲发使送武等;

10.会(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11.及卫律所将( )降者;

12.阴( )相与( )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3.会( )武等至匈奴;

14.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 )胜曰; 15.常能为汉伏弩( )射杀之;

16.吾母与弟在汉,幸蒙( )其赏赐; 17.单于出猎,独( )阏氏子弟在; 18.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 19.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 20.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 21.事如此,此必及( )我; 22.虞常果引( )张胜; 23.引( )佩刀自刺;

24.驰召医,凿地为坎( );

25.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 )张胜; 26.武益( )愈,单于使使晓武; 27.会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http://www.daodoc.com/

28.剑斩虞常已( ),律曰; 29.副有罪,当相坐( ); 30.复举剑拟( )之,武不动; 31.苏君,律前负( )汉归匈奴; 32.幸( )蒙大恩,赐号称王; 33.畔主背亲,为( )降虏于蛮夷; 3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

35.律知武终不可胁( ),白( )单于; 36.乃幽( )武,置大窖中;

37.武卧啮( )雪,与旃毛并咽之; 38.羝乳( )乃得归;

39.武既至海上,廪食( )不至; 40.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

41.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 )待; 42.前长君( )为奉车;

43.扶辇( )下除( ),触柱折辕; 44.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 ); 45.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 ); 46.独有女弟( )二人,两女一男; 47.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 48.大臣亡罪夷灭( )者数十家; 49.常愿肝脑涂( )地; 50.子为父死,亡所恨( ); 51.自分( )已死久矣!

52.陵见其至( )诚,喟然( )叹曰; 53.匈奴诡言( )武死;

54.使者大喜,如( )惠语以让( )单于; 55.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使曰; 56.前以降及物故( );

57.名副( )其实 无济( )于事。 C、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少以( )父任,兄弟并为郎;

2.乃( )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3.因(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4.恐前语发,以( )状语武; 5.即( )谋单于,何以复加?

6.屈节辱命,虽( )生,何面目以归汉? 7.会论虞常,欲因( )此时降武;

8.君因( )我降,与( )君为兄弟; 9.后虽( )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10.朝鲜杀汉使者,即( )时诛灭; 11.若( )知我不降明; 12.羝乳乃( )得归;

13.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武置酒设乐;

http://www.daodoc.com/

14.因( )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15.始以( )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D、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 2.宜皆降之( );

3.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4.置煴火,覆武其上( ); 5.惠等哭,舆归营( );

6.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 7.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 8.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 9.空以身膏草野( );

10.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 11.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 1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 1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 14.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

15.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 16.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

17.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 )。 E、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3.单于募降者,赦罪( ); 4.信义安所见乎?( )

5.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 6.子卿尚复谁为乎?( )

7.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 F、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 3.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 4.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5.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6.空自苦亡人之地( ); 7.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 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 10.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

11.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http://www.daodoc.com/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3.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体感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

http://www.daodoc.com/

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三。

推荐第7篇:苏武传

《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导入新课:

1、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简介背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3、作者介绍: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汉书》简介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汉书》价值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汉书》和《史记》的比较 提示:

《汉书》 《史记》

体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 230年左右 3000多年

体例 纪、表、志、传 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两书合称为:史汉

三、推进新课:

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何?

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

1、2自然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交代了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是第3—8自然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了出使匈奴时所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津威逼利诱,苏武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是第

9、10自然段,写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四、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

2、疏通1-6段的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3、翻译课文1-6段:

五、作业: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

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讲授新课:

1、疏通7-10段的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2、翻译课文7-10段:

三、安小标题,理清脉络:检查上节课学生的预习情况,由学生回答。明确: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一)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二)

1、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2、第

2、3自然段 虞常谋反 牵连苏武

3、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

4、第

5、6自然段 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

5、第

7、8自然段 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

6、第

9、10自然段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

(三)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2。虞常谋反,苏武株连3。卫律逼降,坚贞不屈4。流放北海,杖节牧羊5。李陵劝降,大义凛然6。苏武归汉,青史流传

四、总结《汉书》叙事艺术特点: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详略得当

五、作业:通过合理想象,以苏武为主角,运用环境、心理、行动等描写手法,将“苏武牧羊”写成一则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二、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

1)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2)、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文章的重头戏,这部分主要是语言描写。找出这些语句,读一读,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体会到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明确:①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②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③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3、除了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4、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三、思维拓展:

1、苏武在匈奴坚持民族气节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明确: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信念与意志。忠诚,对国家对民族忠诚。

2、有人认为真正的忠诚应该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参考观点: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还是有一些愚忠的成分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四、课外积累:关于气节的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五、课外思考: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 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写成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参考观点一: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象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参考观点二: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夺时,其事迹勇气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人入侵时,可以发挥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推荐第8篇:苏武传

《苏武传》教学设计

(一)导入:

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班固及《汉书》简介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著《女诫》)】。班固幼年聪慧好学,《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16岁入洛阳太学)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任中护军。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作品除了《汉书》(《前汉书》)而外,尚有《两都赋》,《咏史诗》等。

《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史学家刘知几评《汉书》云“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

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但《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

文学价值: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叙事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旧时经常“班马”并论,“史汉”并提。

(史书的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或地区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编)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等。) 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简介: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朝力量逐渐增强,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恰好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试图迫使他投降。

(三)层次划分: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矢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第二次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苏武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行为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四)疏通文言知识

【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名词活用 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牦牛尾为其旄,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蹈其背,指搯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王说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弆藏耳。”两说皆通。

(五)文章的艺术手法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1、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结构体现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者始终围绕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 如劝降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学生应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5、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删节: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范晔《后汉书·班固传》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形容勤勉不倦)而不厌”,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

(六)思考:

试评论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

讨论问题

问题一: 先看一段文字:“齐庄公到大臣崔杼的家里,竟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绿帽子,当场把齐庄公杀了。晏子是齐国大臣,国君被杀,别人不敢去看,但他要去吊唁,他到了崔家,他的左右问他:你为君死么?晏子答得好,他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我要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你离开齐国逃走吗?晏子答得好:国君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为什么要逃?我为什么要出国?左右又问他:那么你就回家吗?晏子答得好: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呢?晏子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话,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国君,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点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崔杼。晏子识大体,是大智;有感情,是大仁;不怕死去哭,是大勇。晏子为什么有这种大智大仁大勇,我认为他是真正深刻洞悟‘死事’和‘死君’理论的人。他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和亲信,才有份儿,堂堂大臣是不干的。齐庄公被杀以后,崔杼决定立齐灵公的儿子做皇帝,就是齐景公。那时景公年纪小,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他们把所有大臣都找来,在太庙里歃血发誓,说:‘诸君有不与崔庆同心者,有如日!’大家一一发誓,可是轮到晏子,晏子却要改变誓词,只发誓:‘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婴不与同心者,有如上帝!’当时崔杼他们要翻脸,高国赶忙打圆场,说:‘二相今日之举,正忠君利社稷之事也!’高帽子一戴,弄得崔杼他们也只好接受晏子的大条件„„”(选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

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象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附】关于气节的名句(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4)宁为玉碎,为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推荐第9篇:苏武传

《苏武传》教案

一、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

二、导学案;作者简介和《汉书》简介

(一)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 (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二)介绍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 (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三、整体感知

1、人物传记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文体,那应该怎样为一个人立传呢?本文是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呢? 明确:

(1)传记的一般写法: ①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

②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具体材料

1、

2、3„„)

③最后为作者评说

【解说】:读懂文言文段的关键是材料,即第②点;而材料无非是人的“言”和“行”,即看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2)本文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

2、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缘由:(1)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2-3) 虞常谋反,牵涉苏武

(4-5)卫律逼降,苏武不屈

(6)苏武传遭遇流放北海,杖节牧羊

(7-8)李陵劝降,完全失败

结局:(9-10) 历尽磨难,终归汉朝 【参考答案】

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练习三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第三课时

苏武精神解读:

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

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

岳飞抗金;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屈服壮烈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靖宇在东北寒天雪地中坚持抗日„„

民族精神在各个国家的体现,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抗战八年,爱国的精神不倒,终于赶走侵略者。

二、温庭筠《苏武庙》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注释:

①甲帐:武帝帐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陵。

④逝川: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2)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三、苏武不辱使命,荣归故里,请你为为苏武写一段颁奖词。

◆苏武,他是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不辱使命,不放弃坚守的方向。命运向他俯首,黑暗向他投降,正义向他挥手致敬,一位可歌可泣的忠诚义士,以他的青春年华,以他的苍颜白发,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见证了他高洁的灵魂;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用他坚定的意志力,在中原大地上,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不死的爱国心。

◆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信仰,换来的是十九年的永垂不朽!苏武的执着,李陵不懂,卫律不懂,单于不懂。那执着是对爱国一种伟大的诠释,但是我们记住了苏武,历史记住了苏武!

◆在他的生命里,国家为重,生命私利为轻。十九年的苦难与折磨,他的头发白了,胡须长了,但他依旧手持汉节,但他依旧心存家国。一颗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温暖了无边的荒野,富贵不动心,威武不屈膝,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呼呼的北风,诉说着他的忠贞;漫天的雪花,显示了他的坚韧。他在冰天雪地中,苦忍十九年,旄节脱落,心如磐石。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面对匈奴的劝降、禁闭、流放,他威武不屈;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富贵不能淫”;面对山珍海味,重权在握的引诱,他掘鼠食草,可谓“贫贱不能移”。他用自己的忠贞回答了什么是心存汉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他的心,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

时光流逝,当辉煌的

褪色成了一页页泛黄的史册,他早已长眠于地下,十九年的忠贞谱成了流传千古的壮丽辉煌。静静地贝加尔湖诉说着你的伟大,爱国精神在你身上挥洒的淋漓尽致,你是一座丰碑,紧握着民族的旄节,屹立在千古长河。

北海荒原上有你孤单的身影,但你从未放弃使命;贝加尔湖畔有你坚定的信念,因为你从未背叛大汉,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旄节尽落诉说了你的忠贞,你那磐石般的信念撼天动地,你的忠贞精神千古长存,

责任

使命

他终究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不惑之年,茫茫草原上,你且行且远。年至花甲,才得以荣归故里,十九年的孤单寂寞

一颗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令多少人潸然泪下,命运多桀,他无悔

但求上无愧于君,下无愧于民

民族气节

坚贞操守

他一自己的方式

去完成这一生。

凄雨凄风凄夜寒,泪盈泪落泪阑干。

他,在冰天雪地里含辛茹苦,在漫天飞雪中且歌且行。潮起潮落,他看透了艰辛坎坷;雁来雁往,他始终是一个孤独的旅客。但,冰天雪地的北海将一切都凝固起来,却冻不住他那颗炙热的爱国之心。天寒地冻中,他成就为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民族永恒纪念的灵魂。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颤,共服汉德威。 苏武,你的民族气节感电动地;你的忠贞精神千载长存!

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他的爱国热情; 翻开尘封的史册,看到他孤独的背影。 被困匈奴十九载,须发尽白!

面对匈奴的劝降、禁闭、流放,他威武不屈; 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富贵不淫; 面对苍凉的北海,他贫贱不移;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苏武,用你的一生铸就一段千古传奇,谱写一段壮丽的悲歌!

他,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须发尽白。他面对卫律的屠刀时视死如归,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他面对李陵的劝降时心如磐石,用自己的言语表达了什么是富贵不能淫。

十九年的冰天雪地,十九年的卧起仗节,十九年的孤独寂寞,它的民族气节撼天动地,忠贞精神千载长存。

渴饮雪,饥吞毡,被困匈奴十九载。白发娘,念儿泪,孤独牧羊北海边。

在他的忠贞面前,金银财宝化为了乌有;在他的坚持面前,荣华富贵变成了虚无。 贝加尔湖畔,一座丰碑耸立不倒,乌拉尔山脉,一种精神万古长存。

19年的岁月,让他从一个青年变成头发花白的老人,19年的艰辛,让他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他的忠心天地可鉴,他的毅力日月明晰。

在荣华富贵面前他不动摇,在苦口婆心之下他选择了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流传千古。

幽深的贝加尔湖铭记着它的正气,高耸的乌拉尔山见证了他的忠贞。 十九年,雨雪风霜,他卧起仗节,含辛茹苦。

冰天雪地里,留下的是他坚定不移的脚印,历史长河中,铭刻的是他坚如磐石的信念。 他,苏武,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用一生的执着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十九年的忠心等待,十九年的海枯石烂。苏武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族气节。

他历经渴饮雪,饥吞毡的重重磨难,但他的一颗忠贞之心却坚如磐石,始终不从动摇过!他的民族气节终教匈奴心惊胆颤,共服汉德威! 中华五千年历史因他的忠贞而更精彩。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

抖一抖衣袖,两袖清风。 贝加尔湖的水依旧轻轻荡漾,而他的爱国情感却荡气回肠。十九年,他用十九年的坚定信念,换回了留胡节不辱,他用十九年的血与泪,填满了引领后人前进指向标。 他的大义凛然,他的慷慨赴死注定了他已不是他,他成为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民族永恒纪念的灵魂。 一个横眉冷对荣华富贵,俯首甘为大汉忠臣的人。他,就是苏武。

谁能耐得住十九年的寂寞?独自出使到匈奴。谁能恪守一生的赤心?视死如归,贫贱不移。谁能战胜如此多的绝境?渴饮雪,饥吞毡。

他斥卫律,辩李陵,终究没有回到妻儿身边。他被扣留后,义不受辱,他被恐吓时,威武不屈;他在利诱面前富贵不淫。

乌拉尔山的花,贝加尔湖的水都在告诉我们:他已不是他,他代表一种气节,一种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空自苦之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他就是苏武——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

苏武留节胡不辱。在面对匈奴的劝降、禁用、流放,他“威武不能屈”; 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富贵不能淫”;

面对山珍海味,重权在握的引诱,他掘鼠食草,可谓“贫贱不能移”。 面对李陵的规劝,他强调“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他的民族气节感天动地,忠贞精神千古长存。

婀娜秀丽的乌拉尔山,留下了牧羊人憔悴的身影, 碧波荡漾的贝加尔湖,倒映了守节人坚定的信念。

十九年的艰辛,十九年的守望,十九年的漫长岁月动摇不了他炙热的爱国之心。 他留胡节不辱,书写了流传千古的壮丽诗篇。 他的气节,让人敬佩万分。

威逼利诱,他横眉冷对;富贵荣华,他不屑一顾;放逐北海,他坚定不移。 大雁飞过了几回?湖面冻结了几次?他就这样立在贝加尔湖畔,面向南。 十九年坚守,忍辱负重,终归汉;十九载磨难,落尽旄节,始得还。 他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这世间,却永远镌刻在时光的手册,亘古长存。

十九年雨雪风霜,血洒大漠苍穹,泪倾寂寞北海;十九年卧起仗节,只为“汉”字操守,成就不败立场。

乌拉尔山的花开了又谢,贝加尔湖的冰融了又融,你却始终不肯融入匈奴血统苟活于世。

牧羊人,你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苏武,天寒地冻中你成就了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民族永恒纪念的灵魂。英雄为你击节,豪杰为你慨叹。 你不愧为一个好男儿!

冰天雪地的北海冻不住你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贝加尔湖有你孤单而又坚定的脚步。

冰天雪地里,你不畏严寒,铸成一个民族永远的记忆与灵魂。你是一座丰碑,坚韧、信心在你的身上闪闪发光。十九年,你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须发尽白,见证了你那颗赤子之心。

潮起潮落,雁去雁归,归不去你的汉心。 花开花谢,心

心灰,灰不了你的光辉。

留胡十九年,贞节未有亏。心系汉社稷,欲为国争辉。 雪地又冰天,心如磐石坚,饮雪又吞毡,令胡服汉威。 历史长河,流淌着你峥嵘不朽的伟绩。 泱泱中华,流传着你正义忠贞的气节。

你已成为一座丰碑,铸得一生的悲歌与传奇。

怀念苏武,谈谈当今社会,怎样爱国? 1 范文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

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 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 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 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 望。

朔风凛烈(冽),他与冷月作(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 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 ,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 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 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 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 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 ,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 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 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 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 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2 当今社会, 和平年代怎样才是爱国? ——努力勤勉,不给国家添负担,

不做

推荐第10篇:苏武传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概括整理:作者作品,内容要点,知识归类。

3、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文句。

4、思考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含预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六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汉书》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

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由六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等等。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等等共10个通假字。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等等共10个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等共6个使动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等共6个名词活用 词。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

(三)由六人学习小组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四)、检查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明确: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三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苏武传》是《汉书》中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传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影响极为深广,而苏武也成了忠贞和民族气节的象征。首先,我就有了一个疑问,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而苏在胡十九年,绝大部分的时间也应该是在牧羊呀,但是文章所给的笔墨也只是一小段,在这一小段中,并不是全写他牧羊,先写了卫律幽置,再写他乌靬王接济他,送给东西。我一直不大理解。同时,传记重点写了卫律和李陵的劝降,我让学生认真地作了比较,大家确定了卫律实是逼降,重在一个“逼”字,而李陵是“诱”,李陵怀着复杂的心情,自己十分矛盾。

我在本次教学的教学的时候,一反以前的做法,把学生引导到读上面来,我让学生读的参与面达到了极致,让学生扮演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性格鲜明,但即便是苏武在两个人面前所表现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首先,卫律主审苏武常胜这样重要的人物,这足以说明单于是信任他的,卫律又是一个典型的因叛国而富贵的人,以他来劝降极有说服力。而卫律说降,他不是劝,他妄图以威势压倒苏武,当张胜叛国后,卫律试图以“副有罪,当相坐”来压服苏武,武不卑不亢,据理反驳。卫律见此招不灵,又举剑作出要砍杀苏武的架势,企图吓倒苏武。“武不动”,“武不应”,此招不灵卫律又来软的,夸耀富贵,不顾廉耻。苏武严词嘲骂,读者无不称快。这段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浓烈的兴趣,我让他们揣摩人物的心理,大家讨论热烈:卫律先不可一世,最后招来了苏武的一顿臭骂,苏武这样一个败类,没有骨头的家伙,当然只有鄙视,读者也只有嗤之以鼻,对于两个人物的关系来看,其中有着一种抑扬的表现技巧的。而说到张胜的时候,我让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这次苏武等为什么身陷胡中,张胜作为副使,自作主张,未经主使同意,私下与虞常等人谋反,这不仅扰乱了出使的程序,而且也不符合汉武帝要苏武出行的初衷,“答其善意”,向胡人示好。苏武自然知道张胜的为人靠不住,所以,在卫律初审此事的时候,他引刀自刺前,临终前交待的一句 4

话是向着常惠说的,事实证明,卫律举刀,第一降者是张胜,而后来苏武之所以能够顺利归汉,这与常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至于李陵,他的说降,多数是怀着一种心理,想把好友苏武拉下水,来找一点心灵的慰藉。我觉得李陵自降胡以来,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因此,他一上来就说了真话,动了真情,像是一个朋友说的话,也许苏武真的是被感动了,长君死了,孺卿死了,老母死了,少妻更嫁了,孩子存亡不可知。是啊,老朋友啊,我替你伤心,作为朋友,我做了我该做的了,您不在,我像一个儿子为母亲送葬,再者,你不想降,你以为我就想降吗,我投降的当初是多么痛苦呀!(即便是现在,这样的一个污点何尝不在煎熬着我呀,为了替我洗涮罪名,太史公遭受了腐刑,子长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却遭受了这样的不幸!这一番话,李陵考虑了许久,他觉得说服苏武不能来硬的,只能通过这样的情感打动他;另外一层,如今皇上年龄大了,法令无常,往往滥杀无辜。可是,苏武的信念坚如磐石,任何力量也不可能撼动。苏武的一番话意味深长,可见无比忠贞,他坚定地认真他的家庭及他自己蒙受浩荡皇恩,不该背叛;皇上待他有如父子,子为父死,无所撼,这短短的七个字,打动了多少明君贤臣!作为朋友,我还是念情义的,喝酒吧,什么也别说,我也知道你李陵不是真心叛汉,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来劝我叛国呀,陵兄啊,你糊涂呀,一定要逼我的话,那好喝酒,我就死在你面前算了!!!

人物的心理十分复杂,而且语言十分简练,十分富有个性,尤其是苏武的话,句句掷地有声,鲜活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真正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洞悉其音容笑貌啊。

通过学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学们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字词语言的用法,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谨以此为反思,请同行斧正!

第11篇:苏武传1

必修4 第四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备课资料

一、后人写苏武的诗 1.

苏 武

李 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2.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二、关于苏武的气节问题

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生动故事之一。西汉前期,匈奴族且鞮侯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卫律见状大惊,速召巫医救治,后又以高官厚禄诱降。苏武对卫律变节求荣的行径痛加斥责:“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卫律无奈,将苏武的表现如实上报。单于下令押送苏武去北海牧羊,佯称待公羊产下羔羊就放他南归,妄图迫其俯首就范。苏武身在异乡,但心向汉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小至个人生死,大至国家兴亡,时时处处都凸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观。而当气节需要以生命来换取时,历代有志有为之士无不表现出一种慷慨赴死、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正如文天祥临死前在其衣带中所写:“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以上所举的苏武、文天祥、史可法等就是他们的典型,也是万世流芳的楷模。他们的志节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论中国古代的气节与信念》

三、有关《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霍光和金日是西汉中期的两位重臣,他们对西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书·霍光金日传》以精细的笔法刻画出二人的庄重谨慎。“光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连脚步的尺寸都掌握得很准确,霍光必修4 第四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为人处事的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班固对于金日亦有类似叙述:“日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纳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通过目不忤视数十年,不敢近所赐宫女,不肯送女进宫三件事情,把金日的笃慎表现得很充分。霍光、金日都以谨慎著称,然而,两人的谨慎程度又存在差异。霍光的谨慎止于自身而已,对于其家属则缺少必要的约束。金日则不同,他不但自己尽量杜绝细小的过失,而且对于后代严格管教,把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书中有如下记载:

日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

汉武帝视金日之子如己子,然而,金日并不因为弄儿受到天子的宠爱而放任自流,相反,倒是管教得更加严厉,甚至不惜把和宫女相戏的亲生骨肉杀死,以绝后患。霍光死后才三年,霍氏便遭灭族之罪。金日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作为俘虏留在汉地,最终成为股肱之臣。其子孙历经武、宣盛世,一直到哀、平之际,七世为内侍,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对于霍、金两个家庭的不同结局,班固运用精细的笔法准确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当然,霍氏的覆亡也是强臣震主所致,对此,书中另有明确的交代。

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如,西汉旧例通常是以列侯为相,先封侯,后拜相。公孙弘却属例外,他是无爵位而拜相,于是,武帝封他为平津侯。《汉书·公孙弘传》在叙述此事后写道:“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这是明确告诉人们,先拜相后封侯的做法是从公孙弘开始的,在此以前绝无仅有。类似的提示语在《汉书》中还有多处,显得非常醒目。它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汉书》和《史记》一样,也写了许多人物的轶闻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者穿插在中间,也有的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于定国曾任丞相,封西平侯,其子于永官至御史大夫。《汉书·于定国传》的末尾是这样一段文字:

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于定国传记的前面有关于其父治狱的记载,上面所引文字完全可以放在于公治狱一段中,但班固却偏偏置于篇末,显然是精心安排,有意为之。这种篇末讲述传主早年生活故事的写法在《汉书》其他传记中也经常看到,这与其说是追述往事,不如说是为所写的人物作一生的总结。这种追叙、补叙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波澜起伏。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摘自《中国文学史》

第12篇:5.25苏武传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复习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解说: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讲授新知识:

知识点一: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在课本中) 知识点二:分析艺术特色及人物形象

思考: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

(1)课文在写人时,有详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为什么? 主人公:苏武

主要人物:张胜、卫律、李陵

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

(2)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其实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 详: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

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 (3)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作用:突出主题,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 ①语言描写多集中于:“受审讯”和“劝降”两件事。如:“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②细节描写,如: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③小结形象: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苏武?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3、对比反衬:哪些人物对苏武性格起到了对比反衬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明确:

张胜的贪生怕死——苏武的大义凛然;卫律的卖国求荣——苏武的高风亮节;李陵的计较个人——苏武的忠君报国 ◆解说:

①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②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③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④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反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总结巩固及延伸

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 赏析温庭筠《苏武庙》【课件】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注释:

①甲帐:武帝帐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陵。④逝川: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布置作业:苏武不辱使命,荣归故里,请你为为苏武写一段颁奖词。参考:【课件】

◆苏武,他是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不辱使命,不放弃坚守的方向。命运向他俯首,黑暗向他投降,正义向他挥手致敬,一位可歌可泣的忠诚义士,以他的青春年华,以他的苍颜白发,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见证了他高洁的灵魂;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用他坚定的意志力,在中原大地上,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不死的爱国心 。

◆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信仰,换来的是十九年的永垂不朽!苏武的执着,李陵不懂,卫律不懂,单于不懂。那执着是对爱国一种伟大的诠释,但是我们记住了苏武,历史记住了苏武!

◆在他的生命里,国家为重,生命私利为轻。十九年的苦难与折磨,他的头发白了,胡须长了,但他依旧手持汉节,但他依旧心存家国。一颗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温暖了无边的荒野,富贵不动心,威武不屈膝,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1-

第13篇:班固《苏武传》

《苏武传》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汉书》中的名篇,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它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教师通过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点。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和分析上,体会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人文精神,还有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上,让学生体会课文通过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主要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班固和《汉书》;《苏武传》的写作背景;疏通文字;引导学生归纳古今异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故事脉络。

第二课时:分析苏武的形象,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多样的手法表现人物,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充分体会苏武人文精神,体会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导入新课

【播放《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 1

羊北海边。”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作为汉武帝的使臣,苏武受命出使匈奴。由于副使参与匈奴内部谋反,苏武遭到牵连。在自杀未遂、劝降不成的情况下,他被单于发落到遥远的北海,开始了牧羊人的生涯。在苏武身上,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苏武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班固(32~92),东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与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二)《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从文学价值上看,《汉书》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记》、

2

《外戚传》等,但《汉书》不如《史记》的文学成就高。班固不像司马迁那样善于在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常常是单纯的评述事实和人物的言行。

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汉书》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辞藻,尚典雅,语言不及《史记》规范通俗,因而不如《史记》那么容易读懂。所以学习时特别要注意弄懂弄通全文意思准确翻译。

(三)写作背景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主要在汉武帝前期,大战十余次,小战数十次。汉武帝前期,西汉的经济实力大大强于匈奴。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选拔使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的骑兵将领,采取远程奔袭各个击破的方法,先后取得了几次大战的胜利。但到了汉武帝后期,匈奴远盾漠北,兵力不足、后备不足,加上指挥失误,匈奴反击几次成功,汉将投降。李陵就是一典型例子,弹尽粮绝,投降。当然,匈奴毕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大大弱于西汉,最终被西汉所灭。

天汉元年(前100年)前后,双方处于冷战状态,互派使者刺探虚实,又经常互扣使者,以观其变。十多年前的战争,在匈奴人心中埋下了刻骨铭心的仇恨,此时每一批出使匈奴者,都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苏武传》即从这里写起。

二、文本结构

3

朗读(音乐):注意课文中比较生僻的字的音、形、义。 注意整理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一)简介苏武生平和受命出使匈奴的情况。

连年征战,双方都有些疲惫。单于先示好,汉有所回应。苏武作为一个和平使者,匈奴是没理由扣押苏武的。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应该可以顺利地回汉。这是全文的一个铺垫,也是一个背景的交代。

(二)写苏武受牵连遭威胁而坚守国格宁死不屈。

1、虞常谋反,败露被俘;

没想到出现了变故。投降匈奴的虞常与匈奴的一个贵族缑王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事前又私会了这次出使匈奴的副使张胜,因他和张胜在汉时就很熟悉,张胜在钱财上予以了帮助,后来事败,这下苏武比受到牵连。匈奴让另一个投降匈奴的汉人卫律审理这桩事。

2、苏武连坐,引刀自刺;

苏武受到牵连,首先第一个举动就是自刺。自刺和后来的求生并不矛盾,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气节。讲气节的人受人尊重,连单于都很敬佩他,朝夕派人问候。

3、面对胁迫,严词斥责;

4

卫律威逼利诱。威逼“先说“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刀先要刺张胜,张胜马上投降。要刺苏武,苏武不动。鲜明的一个对照。利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苏武骂卫律“不顾恩义,叛主背亲”这些都不能改变苏武的志向。苏武宁死不屈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三)写苏武惨遭幽禁逐放,十九年矢志不变。

4、被幽禁啮雪不屈,逐北海持节牧羊;

一般人很难做到。信念的支撑。我就是不能变节。

5、拒李陵百般诱劝,愿为国肝脑涂地;

李陵的劝说也是有理有据。从理上讲,单于募其义,以礼相待,必以高官厚禄。而你对汉讲义,君主未必讲仁,安危不自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从事实依据上讲,兄弟的死都不应该,而大臣无罪者夷灭数十家等,你讲什么义呢?但苏武坚定君臣、父子之伦理纲常,不为其所动。李陵羞愧难当。

6、闻君崩旦夕号哭,哭数月向南呕血。

忠君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四)汉、匈和亲,苏武有幸归国得赏。

令人感叹啊。以强壮出使,回来须发尽白。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多么不容易啊。为什么要这么坚守?

5

三、古汉语知识汇总

(一) 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6、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7、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8、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 ( 以:通“已”,已经)

(二)古今异义

1、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6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屈节辱命 (屈、辱,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辱)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3、名词活用等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特殊句式:

7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信义见安所乎”)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亡罪夷灭者大臣数十家 ”)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四、艺术表现(学生参与)

1、典型的环境,生动的细节,形象栩栩如生。(提问:文中运用了哪些细节?)

开篇点明汉与匈奴时战时和、互扣使者的特殊背景。苏武受命出使,单于出尔反尔,以致引发内乱,牵连使节。匈奴使尽威胁利诱、幽禁困厄

8

的手段,企图迫使苏武归降。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在攸关个人与国家荣辱生死之际,苏武坚守民族尊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了不“屈节辱命”,毅然引刀自刺;纵被幽禁放逐,宁可啮雪食鼠食,也决不乞降变节;独处北海十九年之久,艰苦卓绝,依然坚持使节,不改其度;当他闻知帝崩,面向祖国痛哭数月,以致呕血。通过这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生动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苏武忠勇无比的个性特征。

2、运用对比衬托,突出鲜明的个性。(提问:文中运用了那些对比,突出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本文还成功地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如以张胜贪生请降来衬托苏武的大义凛然;以卫律卖国求荣反衬苏武的高风亮节;以李陵的计较个人恩怨而失志变节来衬托苏武忠君报国甘愿“杀身自效”的壮烈情怀。忠奸善恶,高下美丑,互为比衬,形象更为鲜明,褒贬自寓其中。这种种戏剧性的冲突和起伏跌宕的情节,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详略安排合理,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提问:文章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作者的用意何在?) 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用尽,但都不能打动苏武。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

9

在人物个性化语言运用方面也处处表现出作者的匠心。应对劝降,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丰富的个性色彩的重要情节,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来完成。卫律言辞先是骄横凶恶,构陷恫吓,苏武轻蔑怒斥,一派浩然不可凌辱的正气;卫律转而利诱,无耻自诩,暗藏杀机,苏武谴责,义正词严,有理有节。非大智大勇者,断难说出。李陵从私情入手,温和奉劝,倾诉肺腑,难掩变节羞愧;苏武不与李陵直接交锋,但正言明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口气迥异的对话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透露出复杂的心理世界和微妙的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另外,作者在对史实的归纳、筛选和剪裁方面,紧扣人物塑造的中心,详略取舍得当,以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为 主,适当运用插叙和补叙,使叙事缜密翔实而又简洁明快。

五、讨论 参考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

10

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参考观点二:

苏武的行为贵在坚守,苏武的精神贵在讲究民族气节。这种坚守、这种气节,有着坚强的后盾。一是大国的尊严,二是个人的信仰。我泱泱大国子民,怎肯投降你匈奴小国。当然,不能光从这方面来理解,否则李陵等人为什么会投降呢:苏武行为既是忠君爱国的体现,同时更是自己高贵人格的体现。为了求得心安,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讲忠诚、讲诚信。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那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不是如此?卫律、李陵、张胜等人,他们相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也无可厚非,现在一切为自己生存的过分考虑自己私欲的大有人在,但从精神层面上看、从大多叔数人的认可方面看,苏武的精神显然是令人称道的。 课堂小结

在《苏武传》中,苏武这个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这得益于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对比越鲜明,主人公的形象越光辉。张胜、卫律、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惟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正是通

11

过这种对比映衬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扩展阅读:

《苏 武 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译诗: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该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

第14篇: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的生平和《汉书》的撰写体例。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文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作用。

难点:分析课文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

师:“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这是一外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作为汉武帝的使臣,苏武受命出使匈奴。由于副使与匈奴内部谋反,苏武遭到牵连。在自杀未遂、劝降不成的情况下,他被单于发落到遥远的北海,开始了牧羊的生涯。唐代的温庭筠曾写过一首《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该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苏武传》。

推进新课

教具展示:

班固(32—92),东汉著名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与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是我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以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创设氛围

师:苏武是汉朝史臣怎么会到冰天雪地的北海牧羊呢?苏武到底经历了哪些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苏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为打开心中的这些疑团,请先阅读课文书下注释疏通大意,有疑问处做好记号。

(学生阅读注解疏通大意)

师:又到了“答记者问”时间了,欢迎同学们踊跃发问。

生:第一段“匈奴使留在汉者”,注解释为“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可否据此判断这句是定语后轩句呢?

师:你对问题的分析推断思路很好。大家应该不记得我们刚学过的《谦颇蔺相如列传》,也有一个类似的句子:“求人可使报秦者”,结构与“匈奴使留在汉者”相同,这两句都是定语后置句。

生:第五段:“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这句话怎么翻译? 师:有几个地方要解决:“且”为“况且”之意,“使”后省略了代词“你”,“不平心持正”就公道。

师:很好。

生:第七段:“今得杀身自效”是什么意思?

师:请我们的课代表回答你吧。

生:我试试吧。应该是“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意思。

师:翻译得流畅准确,哪位同学若还有翻译难题请找他。

生:最后一段:“前以降及物故”怎么解释?

生:老师我也不会,请您解答好吗?

师:不要紧。人非圣贤,哪有万事皆晓的道理。我们来看看,难点就在这个“以”字上。这里的“以”是个通假字,注解没有标出,能“已”,“已经”的意思,再结合注解,意思就是:除了已降及已死的外。

知识拓展、提升

师:解决了“疑难杂症”后,现在分几块“自留地”给大家包干: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认领。

(各组派代表认领,归纳文言知识)

(学生代表发言)

生:我们级找的是能假字,书下注释共有9,加上老师补充的一共是10个。

(1) 畔主背亲(“畔”通“叛”,叛变。)

(2)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这(“去”通“弃”,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6) 与武决去(“决”通“诀” )

(7)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生:我们组归纳的是词类活用:

(1) 宜皆降之(降,使动用法)

(2)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

(3) 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

(4) 反欲欲半两主(半,使动用法)

(5)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作动词)

(6) 得夜见汉使(夜,名词作状语)

生:我们组归纳的的是古今异义。

(1) 置币遗单于(古义:财物、礼品;今义:货币)

(2) 假吏常惠等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3) 皆为陛下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业绩)

(4) 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躲闪、避开)

(5) 虞常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师:同学们可以选择例子填在练习二的表格里。

生:我们找的是文盲句式。

1、判断句

(1) 汉天子我丈人行业。

(2)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定语后轩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宾语前置句

(1) 虽生,何面以归汉!

(2) 子卿尚复谁为乎?

4、被动句

(1) 见犯乃死

(2) 幸蒙大恩

5、省略句

(1) 使牧羝(“使”后省略宾语“之” )

(2) 会候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谋反”后面省略介词“于” ) (老师给出重要句子翻译)

1于,答其善意。

67

(老师指名学生翻译,并点出翻译的语言)

第15篇:《苏武传》教案

12 苏武传

班固

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2.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19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20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补写而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幾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 疆:通“强”,强壮。 2.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3.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①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②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③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④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⑤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⑥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①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②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③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④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⑤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4.特殊句式 (1)倒置句

①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②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③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⑤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②非汉所望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③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作业布置

识记并掌握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基础知识

二、理清脉络 ,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 初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 武帝驾崩,恸哭数月。(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三、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总结)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四、总结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4、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六、作业布置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三。

第16篇:《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概括整理:作者作品,内容要点,知识归类。

3、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文句。

4、思考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导语(1):汉代的“苏武牧羊”故事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苏武已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英雄定格在人们心中,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表现出崇高而又令人震撼的民族气节,有民歌《苏武牧羊》唱道: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下面,我们走进苏武,认识苏武,敬仰苏武。板书《苏武传》。

导语(2):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板书《苏武传》。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

疆:通“强”,强壮。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理清脉络

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来。

1.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同桌间讨论,概括层次意。

『板书』

↗㈠(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苏 ︳

(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

武 ︳㈡ 备受艰辛 (5)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

传 ︳ 坚守气节 (6)逼迫——贫贱不移

(7-8)劝降——私情不动

↘㈢(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

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五)作业

1、课后同桌间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便把握人物形象。

2、试分析传记中主要的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过程:

(一)研读: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至大窖中,绝不饮食。”想以摧毁折磨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可是苏武“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至于“匈奴以为神”。于是匈奴变更为残酷的方式,“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把他单身流放到气候苦寒的无人之地,这已经够残酷了,何况又被判处了终身流放。但“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

明确: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前以自刎表示为国雪耻和决不投降的决心,后以存活来捍卫国家尊严。

2、比较卫律、李陵劝降的章节,并体会文章对比艺术手法的作用。

明确:卫律劝降,语言直露,惊心动魄。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以卖国求荣的卫律、意志不坚的张胜、懦弱痛苦的李陵来对比苏武。他们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出苏武持志如

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时,采用了威胁手段: “举剑欲击之”。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复举剑拟之”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并大骂卫律。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3、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苏武为何接受单于弟弟的馈赠,为其矫正弓弩?

明确:白居易说“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不合义的要求,君子决不轻生;非死不可时,君子决不惜死。苏武接受单于弟弟的馈赠,这是“君子不轻其生”,是活下去的需要,而这时的坚强存活恰恰便是一种斗争方式。这与廉者,与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同。

(二)分析人物。

1.学生初步总结人物性格。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宁死不屈。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三)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4.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思考:试评论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对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二、教学重点:

对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苏武的人格魅力,但人无完人,苏武的行为也未必完全是对的,下面我们就围绕几个问题对这个人物的功过和价值进行讨论。

讨论方法: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记录小组讨论观点,最后全班汇总,将每个小组讨论的观点进行对比、评价,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讨论问题

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 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互相交流。

(四)教师提供参考观点

参考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

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参考观点二:

反驳岳飞是民族英雄的人,一般是从民族英雄的定义出发,然后导出结论的。至于民族英雄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人民群众不关心,但似乎专家的定义和广大群众的不一样。是让专家修改定义,还是人民改变认识向专家看齐,值得探讨。但是一般来讲,在诸多英雄称号中,诸如打虎英雄、抗洪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是最高的,我想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参考观点三:

如何描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看起来容易、做好却很难。既要反映当时历史情况,又要反映中国地域和民族合并、共处、融合的演变,也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感情,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更微妙的是,太多去谈各民族间纷争的痛苦和少数民族被兼并的详情,恰好启蒙了少数民族和族群(甚至包括中国南方和边远地区)被兼并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对属于历史上外来民族(特别是汉族或北方民族)的怨恨,导引少数民族和地方的分离倾向。从历史的处理来看,一个带积极性的做法,是承认民族之间曾经出现过压迫或掠夺与反压迫或反掠夺的历史,承认各民族有一些特有文化。指出特有文化的有些方面丰富了中华民族。但是,更加强调民族合并、融合、共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更多去挖掘民族融合历史积极的方面和必要性。老去挖历史伤疤,只能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间善意和兄弟情感淡漠,互相指责,相互的怨恨加深,引起民族大家庭的分裂。

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夺时,其事迹勇气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人入侵时,可以发

挥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五)课后作业:(任选一项)

一、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资料,为他们写一篇传记,要求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可适当运用《苏武传》里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二、《假如我是苏武》

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要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

第17篇:苏武传课堂实录

《苏武传》这篇课文通过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突出地再现了苏武作为汉使无理被扣匈奴后,十九年之间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苏武传课堂实录这一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苏武传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苏武传课堂实录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

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

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B.讲解“反劝降”情节

请饰演卫律的同学说说卫律是从什么角度劝降的。

对苏武进行威逼,又以利诱惑苏武,他先讲自己归降匈奴后封王受赏,得到了富贵这是威逼利诱相加。之前还有“举剑欲击之”“复举剑拟之”的举措,结果是“胜请降”“武不动”。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

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当这个行为不奏效的时候,他就

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更和国家没有关系,他参与阴谋是他个人的问题。所以,本句中“本无谋”这三个字的言外之意一定要读出来,把汉朝的利益始终放在最高。你不要牵扯得太多,我主帅不知,也就是和我们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汉朝是清白的。接下来又用了

3、利诱的伎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劝降的过程当中,卫律是用了威逼利诱的方法。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由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幽,徙。一个是幽禁,一个是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什么角度来折磨苏武啊?

威逼利诱不行,就从精神上摧挎你。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处插入C、有关“北海牧羊”情节的讲解

问: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

坚忍。(板书:坚忍)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时的威逼利诱无法实现,就从精神上来摧挎,精神上能不能摧挎呢?还是没有摧挎,这时候就要换人了,换李陵了。李陵在劝降上又不一样了,齐读李陵劝降一段。

在长期的精神折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派来了一个和苏武关系很好的人来劝降了,李陵又是怎样劝降的呢?看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三层。每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人可能过得了刀山火海,可能有刚铁般的意志,但不一定能忍受孤独寂寞,不一定能过得了感情关。你要我屈服,我就不屈服,铮铮男子汉的气度。但是人往往会倒在一种长期的孤独、寂寞,精神的百般折磨当中,这时,哪怕一丝的温情,又是多么地令人渴望啊。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就在这种渴望当中,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看他是怎样反驳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愿“肝脑涂地”。即使遭受酷刑,我也心甘情愿。“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这里有没有提到个人的恩怨啊?个人的恩怨在他面前毫无办法。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板书:坚定) 我们可以看出,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用暴力的手段,用精神孤立的方法,现在匈奴对苏武已经完完全全地做到了。当这次劝降完全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才鲜明地显示出苏武持志如

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

(四)谈苏武的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20年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尖浪口,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我们今天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五)作业布置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

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

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板书设计:

苏 武 传

《汉书》

自杀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以上内容来自苏武传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师:上一节课,我们对班固《苏武传》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文言字词进行了梳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ppt)这是一幅苏武牧羊图,大家看苏武的简介(公元前160——公元前40),你从这里能够捕捉到哪些信息? 生:苏武活了80岁

师:安享晚年了,班固在课文写了苏武多少年? 生:出使匈奴的19年

师:有没有一年一年的写呢?有没有列出人物的大事年表呢? 生:没有

师:那侧重写了哪些事情呢/ 生::苏武作为一个汉史出使匈奴,恰好遇到匈奴国内发生了谋反,被牵连后被扣押在匈奴19年

师:那在匈奴都遭遇了哪些事情呢?

生:先是被牵连后要自杀,自杀没有成功。匈奴先后派卫律和李陵前来劝降,苏武拒绝了。 师:那卫律劝降失败后,苏武还遭遇了什么? 生:被幽禁在大窖中,之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了

师:是的,概括一下就是幽禁流放。我们把自杀、拒绝劝降和幽禁流放看作苏武的人生三部曲吧。(板书)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苏武在他人生的三个重要关口是如何表现的,班固正是抓住这个来刻画苏武的形象。

首先是被牵连后想到自杀,这部分主要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生:

3、4段

师:好,我们齐读这两段。请大家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 (生齐读)

师:苏武为什么会想到自杀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看他在自杀前说了什么话? (生在文中勾画) 生:“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师:很好,这两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重负国,屈节辱命

师:是的,那你如何理解呢?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生:汉朝的使臣

师:他的使命是什么呢?

生:出使匈奴,沟通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关系。 师:他的使命完成了吗? 生:没有

师:出现了什么突发状况呢?

生:他的副使张胜参与了匈奴的谋反。苏武作为一个主要使臣,没有事先发现这件事情 师:这对苏武来说是不是失职呢?

生:是,所以苏武要承担责任,对不起国家,辜负了国家。 师:理解很到位。还有补充吗?

生:苏武是汉朝的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所以苏武要通过自杀避免受辱。 师:非常好。那你能看出苏武什么品质呢?

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为国着想,以死报国。 师:总结很全面。那苏武的自杀行为引起了什么反响呢? 生:卫律惊

师:卫律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生:卫律原是汉朝的一个武将,后来投靠了匈奴,成为了单于的亲信。他是一个叛徒,他没有想到苏武会自杀

师:是的,从卫律的吃惊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环境中人物的性格不同,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那还引起了什么反响? 生:惠等哭,他的同伴哭了 师:为什么同伴会哭呢? 生:被他的行为打动了。

师:那有没有打动敌国的首领呢? 生:打动了,“单于壮其节”,单于很佩服他,被他的气节折服了。

师:是的,一个人的行为透露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刚才提到卫律吃惊,现在卫律作为匈奴的代言人,他是如何去劝降苏武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第5段。这一段主要是卫律和苏武的对话,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代表卫律,一个代表苏武来进行对白,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态。

(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声情并茂,全班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们的肯定。那你能不能说说卫律是如何劝降的呢?

生:先是逼迫苏武,想把苏武吓倒。看到苏武不为所动,再用荣华富贵去利诱他,威逼利诱的方式。

师:拿在逼迫苏武之前,卫律还做了什么事情呢? 生:斩虞常,降张胜,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 师:对,其实就是杀鸡儆猴,是吧!卫律劝降失败之后,匈奴开始对苏武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幽禁流放。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6段,思考:面对艰苦的考验,苏武是如何顽强的活下来的呢?

(生自由朗读后) 生:幽闭大窖中时,“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苏武饮雪吞毡,顽强地活下来了。被流放到北海之时,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顽强地活下来了。

师:是的,这段文字中有一个细节描写,表明苏武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大家找到了吗? 生:“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表明苏武始终坚定自己是汉朝使者的身份,这种强烈的爱国心,是苏武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师:正是这种坚定的爱国信念让苏武战胜困难,顽强地活下来了。既然精神上没有摧垮苏武,匈奴又派谁来劝降了呢? 生:李陵

师:李陵和苏武是什么关系? 生:昔日的朋友和同事

师:作为老朋友、老同事,李陵又是如何劝降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组的看法

生:李陵和苏武聊天叙旧,说道“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李陵告诉苏武,他的哥哥和弟弟都是因为皇帝而死的,皇帝对不起苏家。还说道“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如今的圣上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其实是在挑拨君臣关系。

师:概括得有理有据,还有吗?哪个小组有补充呢 生:李陵打感情牌,他还告诉苏武家里的情况:“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苏武的母亲去世了,妻子改嫁了,三个孩子如今也是存亡不可知,也就是告诉苏武如今汉朝已经没有亲人了,没有亲人也就没有了牵挂,这其实是在断绝苏武的亲情之念,没有必要回去了。 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苦了自己。

师:是的,凡是投降者都有这种观点:我就这一辈子,干嘛苦了自己呢,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这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叛徒哲学。那苏武是如何应对的呢? 生:苏武只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做了回应,其他的一概不理。他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师:是的。两次劝降失败后,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环境的对比中凸显出苏武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先前的张胜,还是卫律,还是苏武,我们来做个对比。

生:张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自作主张,说明他无谋;遇到威逼之时,赶紧投降了,说明他贪生怕死。而苏武则不同,苏武遇到特殊变故,先想到的是国家;遇到威逼之时,不为所动。 生:卫律作为一个叛徒,对苏武的自杀很是吃惊,因为对他这个卖国求荣的人来说,不明白苏武为什么要自杀,可以看出苏武的忠贞。 生:李陵在劝降失败后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他也被苏武的忠诚感到自己的羞愧。

师:是的,就连匈奴的最高首领单于也被苏武的气节折服。尽管种种的劝降,种种的精神折磨,就是没有杀掉苏武。在多重对比中凸显了苏武怎样的精神呢? 生:忠贞不屈,坚贞不渝,视死如归,以死报国,坚忍不拔等。 师: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白发丹心尽汉臣”,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个精神崇高者,你有没有被震撼到呢?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生:“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这是一个永远的苏武。堂堂男儿,一腔热血,本的是精忠报国的信念,行的是忠贞不渝的志气。忠心、铭记,方是男儿的精忠报国。 生:黑发去白发回,岁月匆匆终不悔。拒受降遇流放,一片丹心尽汉臣。

师:这两位同学概括的很好。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写了一副对联,让我们在折服对联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吧!上联是:风吹白节,为彰天道赴朔漠。下联是:雪拥丹心,不违汉志誉满裳。好,下课!(下课铃响)

《苏武传》教案设计

奋斗中学语文组

鲍树柏

【教材分析】

《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学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汉书》传记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培养翻译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故事主要叙写了苏武被匈奴囚禁,与其贵族官宦的尖锐斗争,体现了苏武坚强不屈,重义守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操。教学时,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双方斗争的手段与流程,以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落实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

学生对《汉书》和班固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强调。

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

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文章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不甚了解,教师要简要介绍。有部分晦涩专有名词,学生识读起来有困难。双方的斗争策略和人物复杂的内心,需要教师引领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德育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1.多媒体ppt课件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2.课文较长,要充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3.引导自学,强调语言知识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4.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校对字音,落实语言知识点。 5.合作探讨,回答问题,把时间教给学生,注重互动;教师引领点拨,或强调补充。 6.重视课堂与课后双落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练习与作业要少而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落实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点,校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ppt展示,学生齐读,教师重点解释、强调划线的语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ppt展示,学生齐读之后,回忆《史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记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音,把握文言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梗概 1.疏通字音

(ppt展示疑难字音如下,文章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专有名词,注意结合书下注释校准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⑦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

⑧武复穷厄(è)

⑨何以汝为(wéi)见;

⑩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学生们出声分段朗读课文,校对字音,同时结合书下注释找出文章的通假字:畔、旃、去、无、见、驩、霑、衿、决。以及古今异义词。

3.点拨、强调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通假字:(见书下注释,做上标记) (2)古今异义词:(ppt展示,请同学说出今义,在思考文中的古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4.找出下列句子所在位置,讨论后请同学翻译。(ppt展示如下)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④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意动,名词作状语) ⑤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⑥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 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句,状语后置) ⑧空以身膏草野。(使动)

⑨切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 ⑩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使动,状语后置)

4.点拨重点实词。(ppt展示,请同学们回答加点词的意义) 发: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

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 及:及卫律所将降者(连词,以及) 事如此,此必及我(动词,牵连) 及还,须发尽白(动词,等到) 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动词,抵押) 副有罪,当相坐(动词,应当) 始: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词,开始)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副词,刚刚) 始以强壮出(副词,当初)

5.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还理解不了的词句,教师点拨。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一题。2.翻译

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文章层次,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人物之间的斗争语言及策略,以此来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汉书》和班固,了解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还积累了一些重点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师提问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订正错误。)

二、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由一组回答,ppt逐个展示情节过程的小标题)

初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2.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ppt展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 )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

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教师ppt展示每部分的问题,留一些时间交给学生,每组代表举手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是否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

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

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

封官加爵:拥众数万

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 (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 从李陵的言辞中体察李陵的策略 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 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的回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心甘情愿

李陵走后,在没有人来劝降过,这一过又是近九年。

小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四、板书设计

副将阻拦,未遂

两次自杀

围炉救活,重伤 出使匈奴

北海牧羊

卫律:威逼—不动

利诱—不应

两次劝降

李陵:国——统治无道,皇帝昏庸

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撒

十九年(须发近白)

五、作业

1.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三题。2.翻译

7、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苏武的形象,体会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处理相关习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要回顾文章思路,卫律和李陵的两次劝降。

二、整体把握

1.一起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谈谈对苏武的认识。 讨论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讨论题,可以着重谈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他将个人恩怨与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也可以谈封建时代君王对臣下的刻薄寡恩。反映出自己的心得即可。)

2.说到“忠义”,我们还会想起谁?

(同学们讨论并发言,要求用心组织语言,精炼流畅,注重口语的表达) 引导: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总结一下苏武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忠信”千古流传。

我们国家近些年,每年都会举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一个个来自民间的道德模范,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也写一份颁奖词。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请代表发言。

(ppt展示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部分颁奖词) (1)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2)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3)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4)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范例:

例一:呼呼的北风,诉说着他的忠贞;漫天的雪花,显示了他的坚韧。他他在冰天雪地中,苦忍十九年,旄节脱落,心如磐石。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面对匈奴的劝降、禁闭、流放,他威武不屈;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富贵不能淫”;面对山珍海味,重权在握的引诱,他掘鼠食草,可谓“贫贱不能移”。他用自己的忠贞回答了是么是心存汉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他的心,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

例二:渴饮雪,饥吞毡,被困匈奴十九载。白发娘,念儿泪,孤独牧羊北海边。在他的忠贞面前,金银财宝化为了乌有;在他的坚持面前,荣华富贵变成了虚无。贝加尔湖畔,一座丰碑耸立不倒,乌拉尔山脉,一种精神万古长存。

例三:十九年的忠心等待,十九年的海枯石烂。苏武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族气节。他历经渴饮雪,饥吞毡的重重磨难,但他的一颗忠贞之心却坚如磐石,始终不从动摇过!他的民族气节终教匈奴心惊胆颤,共服汉德威!中华五千年历史因他的忠贞而更精彩。

例四:婀娜秀丽的乌拉尔山,留下了牧羊人憔悴的身影,碧波荡漾的贝加尔湖,倒映了守节人坚定的信念。十九年的艰辛,十九年的守望,十九年的漫长岁月动摇不了他炙热的爱国之心。他留胡节不辱,书写了流传千古的壮丽诗篇。他的气节,让人敬佩万分。

四、作业

1.再读《苏武传》,品味平凡人的不凡人生。2.翻译课文第

9、10段。

第18篇:苏武传教案

>【课程标准要求】

1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课堂落实目标】 【情感目标】: 能够根据情节总结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2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说出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3能说出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知识目标】

能分条说出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说出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3 分角色朗读探究 劝降一节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预习课文

(一)由5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 1 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5人学习小组介绍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由5人学习小组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 合作学习文言知识

1 学习一二段,翻译课文,交流难点,归纳文言知识

归纳内容要点(以小标题的形式归纳) 2 老师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提醒学生关注得分点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非汉所望也。

(5)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3 合作学习文言知识 (3-8段)方法如前 三 作业布置

1 归纳1-8段文言知识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3-8段,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预习课

一 合作学习9-- 10段文言知识

1 学习9 10段,翻译课文,交流难点,归纳文言知识

归纳内容要点(以小标题的形式归纳) 2 老师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问题探究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对于苏武的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 3 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重点研读反劝降一节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3.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4.学生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5.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四)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练习三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4

第三课时

预习课 笔记本整理重点文言知识

正课 一 导入 【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 整体把握 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参考答案】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 谈苏武的现实意义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

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20年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尖浪口,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我们今天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唐代杜牧有一句诗:白发丹心尽汉臣。道尽了苏武刀剑架颈时的镇定坚毅,高官厚禄前的赤胆忠心。面对这样一个形象,你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感触呢?是否想对这位精神崇高者说点什么呢?这时,当你再一次提起苏武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触?

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

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板书设计:

《汉书》

自杀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四、课堂小结 文言知识检测(幻灯片出示,各小组轮流答题)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4.特殊句式判断和翻译

①倒装句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第19篇:苏武传说课稿

苏武传

说课稿

苏武传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苏武传》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必修4》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欣赏,《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要钩玄,精辟地指明主要内容;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是反复朗诵;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人物传记。本单元所取角度是古代散文中最能显示其纯文学特征的一些方面。如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等。本单元所选课文篇幅较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文章通过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文特色,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识(作者,《史记》,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借助工具书,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说教法学法

本文拟采用快速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进行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本节课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果出现课件打不开,突发停电等情况教学手段无法实现时,此时教师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并逐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法上,根据新课标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学生小组讨论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设置一堂探究课,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激趣导入、作者,《汉书》及背景、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重点段落赏析—苏武牧羊、拓展研究5个版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他杖节牧羊,餐冰卧雪,却坚守着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敌人的威胁面前,他宁死不屈;在金钱、富贵面前,他矢志不渝。他心甘情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英勇无畏,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他就是大汉使臣——苏武,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作者,《汉书》及背景

1.班固: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来继承父志,在父亲班彪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三班” ,指的是班彪、班固、班昭。妹妹班昭也参与了《汉书》的撰写。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苏武传》就是《汉书》中的一篇重要的作品。

3.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及停顿 2.检查预习: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陷没 )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 率领 )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埋伏弓箭手)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把 ) 天雨雪 雨,下 羝乳乃得归 乳,生子 武能网纺缴 网,结网 檠弓弩 檠,矫正 杖汉节牧羊 杖,拄着

掘野鼠去草实 去,通“弆”,收藏 3.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苏武为何入胡? 苏武有何遭遇? 苏武结局如何 ? 明确: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 遭遇: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 苏武牧羊:流放北海,杖节牧羊(6)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 结局: 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汉

四、重点段落赏析---苏武牧羊 1.一位同学单读,思考问题。

2.单于将苏武“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明确:单于的目的不是饿死苏武,而是逼苏武投降,结果是苏武没有屈服,没有投降。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3.阴谋未成单于又施一计,“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并“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单于为何这样做?苏武又是如何做的?

明确:单于说“羝乳乃得归”,实是判武终身流放,使他断绝任何回归汉朝的念头。隔离苏武,让他孑然一人置身荒漠,孤独无助,想以此摧毁他的精神。 但是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实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顽强地活下来了。

4.是什么支撑了苏武,使他在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活下来了呢? 明确:请特别注意文中的这一个细节: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这就昭示我们,对祖国、对民族的执着的强烈的爱是苏武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苏武“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从“苏武牧羊”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坚贞不屈苏武手握汉节,牧羊十九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和汉朝的利益,真可谓是:一身浩然正气惊天地,满腔爱国忠心震古今

五、拓展研究

请你给苏武写感动中国颁奖词。 例文:

1.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信仰,换来的是永垂不朽!苏武的执着,李陵不懂,卫律不懂,单于也不懂。但是历史记住了苏武,我们记住了苏武,因为那执着是对爱国的一种伟大诠释!

2.为了祖国,他饱经风霜;为了祖国,他视死如归!是他,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他,教会我们君子应有的坚贞气节;也是他,叮咛我们中国人要有一颗高昂的头颅! 说布置作业

设计翻写《苏武传》,让学生在翻译中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及文言知识。 说板书设计

苏武传

苏武牧羊

坚贞不屈

本着简单明了,突出主旨的设计理念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20篇:苏武传1

《苏武传》教学反思

《苏武传》因为有太多的生僻字,加之内容深奥,又缺乏《廉颇蔺相如列传》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读来实属不易。课前的字词、译注等教学工作,老师上着很累,学生学的也是头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课中结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课前从欣赏歌曲入手。自古以来,赞美苏武高尚人格的诗词书画歌曲等不胜枚举。但李娜的巅峰之作——《苏武牧羊》将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经久不忘。正如歌词唱到“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叙述的重点很快熟悉起来,这也为本课的课后练习起到铺垫和示范作用。

二、课中采用对比法教学。传记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差不多。为便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我将《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写作方法罗列出来,让学生对比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学生找出相同的,涉猎一二;本文突出的方法则作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3-8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这篇文章的激趣点。苏武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守志不移的气节上,即使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匈奴软硬兼施,前有卫律以高官厚禄牛羊满山作诱惑,后有刀剑加身相胁迫,但苏武岿然不动。真正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引导学生深刻品味苏武身上的精神力量作为作文的素材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我让学生齐读、单读、分角色朗读,探究“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可惜的是,我前面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分析缺少力度,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对比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凸显人物性格特点还做的不够。

三、读史以明志结语升华。民族英雄的精神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两千多年来,苏武精神被人们传颂,甚至敌我双方,例如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学习《苏武传》的真谛是什么,白居易说“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古时英雄的生死观是如此的崇高,感天动地,那么当今和平的年代,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面临民族危难呢?所以我从学生的日常表现,如经不起小的“诱惑”,上课玩手机、网络游戏;害怕学习上的困难、懒惰等现象,启迪学生,当我们精神疲惫懈怠之时,能否想起苏武?如何把苏武的精神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在学习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总之,讲授本课最大的收获是:不要试图一节课解决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关键问题;还得先弄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更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自己一个劲儿地重复学生本已明白的问题,而应相信学生,让他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及时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所应担任的角色应当是疏通他们阻塞的思想,连贯他们断续的语言,点拨他们不解的疑惑,提供他们未知的问题,领涉他们未及的领域,概括他们思索的结论。这样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苏武传读后感
《苏武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