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消失地平线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24 08:34:1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小感

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底,最后道明了“消失的地平线”的庐山真面目。

文章里的康维是一个西方的英雄主义者?还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合二为一的理想主义者呢?最后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他会找到香格里拉吗?

我也被作者牵引着思维,做了这样的一个思考。在希尔顿的笔下,香格里拉寺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只是,这样的香格里拉在如此虚幻迷离的“适度”、“中庸”中呈现出一种安宁与祥和。也恰恰是这样一个地方既神秘又偏僻,所以逃离了各种苦难。仿佛时间静止,天人合一,所以在宇宙的无垠里,它独一无二,而又遥远得让人产生缥缈、触不可及的悲哀。这样的一个地方,从大僧人与康维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把它认为这是人在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在这里思想是自由的,战争是绝迹的,人情是宽松的、、、、、、人在其中,内心深处没有了纷乱,只有学术,以及智慧。也恰恰是这样的方式昭示着每个人“心中的日月”,在阴晴月缺、黑白分明中,让人心存善念,守一方乐土而“无为而治”。

可是,在使命既定的情况下,作为香格里拉寺庙的继承人的康维选择了出逃,是否是作者作为一个西方人,对中国“桃花源”思想以及现象的一种接受,以及叛变呢?康维的出逃,让我看到一个西方的自由主义者的果敢与行动,但找回记忆后痛苦万分的康维,又让我看到他面对现实,极力掩饰却不敢直面内心深处的向往时的表现出的隐忍以及无奈。

我相信有一道精神的枷锁让康维不敢直视,而选择出逃,那是什么呢?那是一个人最天性的感情吧?要不,康维怎么会想起那个永远“18岁”的罗珍在微笑着,目光聚焦在马林逊身上。但又仿佛不可能只是这样的一道障碍,因为他明明相信了灵魂的交流,精神的爱情。

康维,带着未解之谜消失在作品中,就像香格里拉寺庙消失在现实中,而这样的结局也恰恰引起了读者的一番思索:在人生中,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怎样的一种思想去“适度”地生活或生存着?

推荐第2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许久没读小说了,因为现在很多快餐作品实在读之无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发现了这本小说。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上世纪30年代写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康维是二战时期英国的驻印度大使,在完成使命,乘坐飞机回国时,飞机遭到劫持,和他同乘一架飞机的有两名英国人,一名美国人,一个法国人。飞机把他们载到风景绮丽,山势巍峨,人迹罕至的西藏高原。这时,飞机没油,突然地迫降使劫持飞机的飞行员丧生。五个人中,只有康维最有生存能力,因为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战争中生存下来,他练就了一身本事。然而即使再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在这无人之境也是一筹莫展。正在五人发愁时,却发现远处的雪山丘上迤逦过来一行人。最前面的有四个人抬一顶小轿,走到近前,轿中下来一位面容清秀的老者,老者是汉人,却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老者把五人带到一座喇嘛寺。小说重点描述的是五人,尤其是主人公康维在喇嘛寺的所见,所感。

小说语言优美,意境神秘,针砭时弊。尤其是寺中的大喇嘛对人类的预测更是切中要害,与现实相符。大喇嘛感觉“似乎所有最可爱动人的事物都那么变幻无常,稍纵即逝,而且很不经久。战争,贪欲和野蛮的暴行不知哪天把他们毁得一干二净。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些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的头脑中又浮现出许多其他的情景:他看到那些国家在不断强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凭粗俗疯狂的激情,这将会带来毁灭,他看到机械的威力在不断膨胀,已到了一个人只拿一件武器就足以与整个法王路易十四的军队相匹敌的地步。他也预感到当他们把大地和海洋都填满人类文明的废墟之时,他们就开始转向进攻天空,宇宙。”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预卜到将要来临的一个时代,人类为杀人技术而疯狂地兴高采烈,同时它就要在全世界狂热地猖獗起来。所有珍贵的东西将会处在危险之中,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还将波及每一件保存了两千年的奇珍异宝,这些小巧的,精美的物品将在毫无防备之中像郎维的着作那样散失殆尽。“

在大喇嘛心中,书籍,音乐,绘画等艺术是救赎人类心灵的灵丹妙药,只有守住香格里拉这片净土,人类才会守住最后的根。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人类冷却自己的欲望-----一切罪恶的源泉,一心去研究书籍,音乐等艺术门类时,那整个世界将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处处四季如春,阳光明媚,每个人的心灵都是那么纯洁,每个人都是得道高人,世界处处是香格里拉,没有贫穷,没有饥饿。

然而,这只不过是作者的理想。现实却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正在践行大喇嘛的预言,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人类所引以为豪的高科技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无计可施。

如果能留在香格里拉,康维也会像那些喇嘛一样修行,去研究一门艺术,然后忘记自己的年龄,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仍然保持年轻的面容,这是香格里拉的神秘所在。如果康维成为大喇嘛,他又会怎样治理喇嘛寺呢?然而康维却禁不住朋友的劝说离开了香格里拉。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遐想。

推荐第3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你的心里,是否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

在这个和平表象下的喧嚣尘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每天面临着许多的诱惑、许多解释不清的现状、许多日益剧烈的勾心斗角,尽管是在象牙塔之下我们,也不免让我们看到大学中的利益争夺时那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真面目”,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会和我一样,有些恐惧,有些失望,有些无奈··· 我愿寻求我心中的“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书中的“香格里拉”只是作者心中的净土的代名词,一片虚化的土地,没有人可以辨别他的真伪,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这些就够了,就像文中说的“她的氛围越是平静,她的神秘感就越激荡人心,而且整个的感觉是惬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了解他,这片土地也许就不会这么美好,这么神圣,就像残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为她永远带着我们无法揭下的面纱,这正是英国小说家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传世之作的神奇之处。

并不想过多的去重复书中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内心深处,只想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安宁的地方。之前我也说过,小时候我很幸运能够跟随者父母到处旅游,小小的我开始体会到远离喧嚣远离城市的那些宁静和轻松,给了我“香格里拉”的向往,读后感《《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可是它究竟在何处在??或许,它在人们传诵的云南,又或许,它在西藏,在那些被开发出来的地方,节假日里,无数游人蜂拥而至,把现代化的快捷付诸实际。 我也寻觅了很久,在这喧闹的尘世,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在大学,在两年后就将踏入的社会,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光里···我没有一个答案,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我渴望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我渴望在经历忙碌的工作、复杂的人情世故之后,能暂时躲进我的“香格里拉”,得到一片宁静的归属,纯洁心灵,保留心中的那一席璞和真。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躲并不是逃避,毕竟,归隐是现代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逃到哪里都会有人类的踪迹。我需要心灵的宁静而不是肉体上的。之所以说在心中,是因为真正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找到香格里拉和没有找到又有什么分别,你的香格里拉已经在你心中了。

我想,“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斗心勾脚,没有名利与财富的互相攀比。”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义吧!那么,不管现实中的我们怎样处理怎样和谐,就在心里保留这样一块净地吧!

推荐第4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优秀)

导语: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等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范文,希望有所帮助!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第一次翻开《消失的地平线》就被里面那些美轮美奂的图片吸引了,在希尔顿笔下,我看到了雪域高原细致的美景,孤傲的雪山、葱葱郁郁的山林、婉转的河流、宁静湖泊,神秘的故事让我不得不相信,当在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或者说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真的有一个隐匿的国中之国,那就是香格里拉。

故事主要讲述本世纪30年代初,英国驻南亚领事馆的领事威廉、曼宁森、美国人伯纳德和传教士布林科洛在由南亚次大陆的巴斯库乘机前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流的重镇白沙瓦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被一个东方人劫机,神秘地被安排来到了神秘的香格里拉,一个安逸惬意的生活环境,令人着迷的世外桃源。

希尔顿说,这里还一个希望:当风暴来临,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摧毁,史无前例的“大黑暗”带来之时,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大萧条时代,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逃到香格里拉这样的世界,做一个时间的盗贼。

然而,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浮躁的生活,喧嚣的不夜城,处于锦年之外的我们也好像不能免俗,无处遁逃。很多人在追逐梦想的路途上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不知不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为了生活追名逐利,空气里弥漫着冷漠的衍生品的味道,人们嗅觉失灵我们才知道我们用自己无法赎回的东西典当了名利和金钱这两把双刃剑。

希尔顿用唯美的语言造建了西方世界的“桃花源”,那是一个虚静的玄妙的世界,像梦一样的谜,那里有无尽的黄金、现代化的器具、永远长寿的秘诀,在那里,“永远”不再是一个词和两个充满幻想、空洞、可怕的字符,那里是人类最为理想的天国。

然而,那确实是一个一次性的异度空间,驻足于彼岸,好像一切都充实了、饱满了,有了寄托,有了希望。书中主人公康威之谜,卡拉卡尔山之谜,蓝月谷之谜,香格里拉喇嘛寺之谜和满族姑娘之谜无处不显示香格里拉的神秘魅力,深深地感动着、吸引着读者。

其实,文字是空灵的,只是那些神秘具有了诺亚方舟的力量,我们不自觉的就会想要接近她。作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现实的事件融入到书中的人物环境中,恰到好处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努力地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阅读她就好像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读者深深地领悟这个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去世外桃源寻找美好的生活,去香格里拉遁逃喧嚣,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然而,他们从来没有问问枯萎的灵魂,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

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样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没错,我们现在找不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香格里拉就是因为身体成为了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们的心灵,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在大好的青春里做着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甚至不得不去低三下四,阿谀奉承,为了所谓的成功我们孜孜不倦,实际上,为的无非就是让自己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最好一劳永逸。

可是,没有人去在意我的灵魂愿不愿意,这一切将会让自己的让心灵受了多大的委屈。当《消失的地平线》成为一种潮流,我们应该从精神上去寻找我们自己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们失去,是因为盲目的忙碌,我们总是奔走劳碌,好像连灵魂丢了都不知道。

记得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长假,那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看清,其实,香格里拉,就在你心里。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本来是准备练习阅读,买了英文版,但无奈,坚持力太差,只读了三分之一便匆匆放下。

于是便拿起中文版,逐字逐句的读过。

其实我不能说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因为人物关系单一,没有情感纠葛,没有高潮迭起,故事结构单一,没有过多的悬念铺垫,缺乏一般的吸引力。小说采取倒叙的手法,将香格里拉的事情作为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开头和结尾都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而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这一点与呼啸山庄的写法正好相反。

纵观全书,我不得不说,关于*的描写非常精彩,因为这是一位介于凡人、神人之间的老者。所有香格里拉的秘密,都在老者的讲述中一一展开。而老者所宣扬的蓝月谷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俗世。我们姑且可以认为,香格里拉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现世无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做到了绝对的独立,强调个体对于情感和事物保持冷漠的客观,而将生命的延长和个人的修行作为生活的主旨。

但这一点与所有的宗教都并不相合,因为一切宗教,建立后为扩大传播,必定会将个人的修行与个人的成就、家庭的成就、社会的的贡献相结合,保有造福大众的特点。而这种功德只受在修行者本人的宗教,缺乏传播的基本特性,故而是孤立环境中的一个特例。

但是这本小说在出版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得无数西方人来到云南、西藏探访香格里拉的存在,并且为迪庆的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空前的贡献。究其原因,自十九世纪就开始的中国热、西藏热功不可没。无数探险家、博物家、掠夺者来到神奇的中华大地,因为好奇和财富的驱使,探寻神秘的西方文明,感受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而本书出版后几年,而此时间大战便开始了,本书中所描写的孤立、自然、安宁的香格里拉,便成为战争中人们寄托幻想的对象。而长寿恰恰就是战乱中命运不可预知的民众们最大的渴望。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从得知此书后,就知道了稻城亚丁这个地方。书是今年读完的,稻城亚丁也是今年走完的。

感叹书中写到的:人与自然只有“适度”才是完美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这一点,香巴拉似乎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想要逃避残酷现实时要寻找香巴拉,极力希望没有烦恼、竞争、背叛等等,但当人们得到利益、金钱和权利时又时常将香巴拉抛掷脑后,希望自己永远能得到这些,不需要任何人间天堂。

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淹没了远方的地平线,我们似乎感觉到地平线在消失。可是,当我们的视线穿过这些重重叠叠的钢筋水泥时,可以发现地平线就在眼前,从来不曾消失。不要让物理空间的局限蒙蔽了我们灵魂视线的无限。

如果你愿静下心与自己交谈、与自然畅谈,请带上这本书,去稻城亚丁,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灵魂找回消失的地平线。

推荐第5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全文]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希尔顿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小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1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希尔顿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康维是二战时期英国的驻印度大使,在完成使命,乘坐飞机回国时,飞机遭到劫持,和他同乘一架飞机的有两名英国人,一名美国人,一个法国人。飞机把他们载到风景绮丽,山势巍峨,人迹罕至的西藏高原。这时,飞机没油,突然地迫降使劫持飞机的飞行员丧生。五个人中,只有康维最有生存能力,因为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战争中生存下来,他练就了一身本事。然而即使再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在这无人之境也是一筹莫展。正在五人发愁时,却发现远处的雪山丘上迤逦过来一行人。最前面的有四个人抬一顶小轿,走到近前,轿中下来一位面容清秀的老者,老者是汉人,却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老者把五人带到一座喇嘛寺。小说重点描写的是五个人,尤其是主人公康维在喇嘛寺的所见,所感。

小说语言优美,意境神秘,针砭时弊。尤其是寺中的大喇嘛对人类的预测更是切中要害,与现实相符。大喇嘛感觉“似乎所有最可爱动人的事物都那么变幻无常,稍纵即逝,而且很不经久。战争,贪欲和野蛮的暴行不知哪天把他们毁得一干二净。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些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的头脑中又浮现出许多其他的情景:他看到那些国家在不断强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凭粗俗疯狂的激情,这将会带来毁灭,他看到机械的威力在不断膨胀,已到了一个人只拿一件武器就足以与整个法王路易十四的军队相匹敌的地步。他也预感到当他们把大地和海洋都填满人类文明的废墟之时,他们就开始转向进攻天空,宇宙。”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预卜到将要来临的一个时代,人类为杀人技术而疯狂地兴高采烈,同时它就要在全世界狂热地猖獗起来。所有珍贵的东西将会处在危险之中,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还将波及每一件保存了两千年的奇珍异宝,这些小巧的,精美的物品将在毫无防备之中像郎维的著作那样散失殆尽。

在大喇嘛心中,书籍,音乐,绘画等艺术是救赎人类心灵的灵丹妙药,只有守住香格里拉这片净土,人类才会守住最后的根。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人类冷却自己的欲望——一切罪恶的源泉,一心去研究书籍,音乐等艺术门类时,那整个世界将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处处四季如春,阳光明媚,每个人的心灵都是那么纯洁,每个人都是得道高人,世界处处是香格里拉,没有贫穷,没有饥饿。

然而,这只不过是作者的理想。现实却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正在践行大喇嘛的预言,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人类所引以为豪的高科技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无计可施。

大喇嘛选中康维做他的继位人。如果选择留在香格里拉,康维也许会像那些喇嘛一样修行,去研究一门艺术,然后忘记自己的年龄,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仍然保持年轻的面容。如果康维成为大喇嘛,他又会怎样治理喇嘛寺呢?然而康维却禁不住朋友的劝说逃离了香格里拉。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遐想。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2

从得知此书后,就知道了稻城亚丁这个地方。书是今年读完的,稻城亚丁也是今年走完的。

感叹书中写到的:人与自然只有“适度”才是完美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这一点,香巴拉似乎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想要逃避残酷现实时要寻找香巴拉,极力希望没有烦恼、竞争、背叛等等,但当人们得到利益、金钱和权利时又时常将香巴拉抛掷脑后,希望自己永远能得到这些,不需要任何人间天堂。

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淹没了远方的地平线,我们似乎感觉到地平线在消失。可是,当我们的视线穿过这些重重叠叠的钢筋水泥时,可以发现地平线就在眼前,从来不曾消失。不要让物理空间的局限蒙蔽了我们灵魂视线的无限。

如果你愿静下心与自己交谈、与自然畅谈,请带上这本书,去稻城亚丁,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灵魂找回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3

想起买这本书来读,是在去完香格里拉以后。我说的香格里拉,不是中甸,而是稻城往西南110公里的日瓦亚丁。这里风景如画,只能如此形容,因为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描述方式。藏区的文化,骤然不同于汉地,虽是有些艰苦,却对自己同样有着吸引力。这座小小的村落,被冠名“最后一片香格里拉”。这个时候才开始去想,为什么,美的如此的地方,就该被称作香格里拉,这个由一个外国人创造出来的名词。

书本的故事,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小社会,为了保持足够的居民,不停地从外界找寻并增加成员。这是一个唯美的空间,无论是从自然环境,居住条件,人与人的关系,还有那长生不老的秘方,都是世间人想要追寻的。

小说最终只是小说,这样一个具体的香格里拉,只会是在小说中。可是如果我们只是去找寻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那么,她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所以我总认为,香格里拉,只是一个代名词,代表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给一个自己的定义就足够了。真正的香格里拉,就是可以让自己躲过所有烦恼,躲过所有喧嚣,可以静心停留的地方。至于是否长寿,其实并非就是那么重要。

如果要去亚丁,十分简易,读完小说再动身。那个时候,亚丁不会让你失望,会让你明显感觉,香格里拉,就是这里,我找到了。

推荐第6篇:《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800字(优秀)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800字

阮泳雅

《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四位偶然乘坐从巴斯库尔到白沙瓦飞机的四位乘客康维、马林森、巴纳德(实为布莱恩特)及布林克洛修女被一名带有左轮手枪冒充飞行员的中国男子强行带到香格里拉。

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对于这不可思议、完全摸不着头脑的经历,四位有不同的表现。

康维在第一次看到壮观迷人的卡拉卡尔雪山就被其深深吸引,成为后来他对永远留在香格里拉坦然接受的开始或说伏笔。

而巴纳德与布林克洛都找到留下来的理由。

只有马林森从一开始到之后都没有改变过离开的想法,最后成功说服罗珍(另一早于四人来到香格里拉的满族女子)与康维与他一起离开。

在书中,香格里拉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无论是建筑、还是日常设施,都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圆满结合。

这里居民组成虽然主要是藏人与汉人,但在喇嘛寺中有着不同国家的人共同生活,他们大多都是偶然踏足西藏,受到香格里拉的热情接待,最后留在香格里拉。

在香格里拉推崇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开明,适度的严苛,任何规矩都有一定的灵活与弹性。由于地理优势,香格里拉得天独厚地不受外界“污染”,人们因为足够的金矿而生活无忧,因为有特殊的药草而延缓衰老。

在书的接近尾声处,香格里拉的首领圆寂,将整个香格里拉及其命运交到康维手里。在康维心里,从见到卡拉卡尔山开始,就埋下香格里拉的美好种子,加上经过几年战争心理上对“外面”的疲惫、无所谓,才在与香格里拉首领第一次见面就相信香格里拉的美好、宁静安详。

而在马林森的心中,从非自愿来到香格里拉开始,就认定香格里拉是黑暗邪恶势力掌控之地。

诚然,马林森说服康维一同离开的话不无道理,确有可能。康维确实没有经过实证,仅凭香格里拉首领与张的话就全部相信了。正如人们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在香格里拉首领与康维的最后一次谈话中,首领有谈及自己对世界未来的预言,“一场暴风雨”将要来临,是世界范围的文明的“暴风雨”,但他相信香格里拉会度过,相信康维能带领香格里拉度过。

我认为,这番预言不无根据,全球化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一个文明的暴风雨势必影响其他文明,只有极为偏僻不为人知的文明能不受影响。

我宁愿相信,真有这么一个香格里拉,它在等着康维…

推荐第7篇:《消失的地平线》 读后感2500字

《消失的地平线》 读后感2500字

行者

据说香格里拉,丽江之所以出名,洛克的功劳不可缺,他写的这本书,让很多人有了更多认识了解。洛克故居在玉龙雪山脚下一个村里,村里全是石头盖的房子很有个性,有时间可以去体验一下。

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中,一个全新的思想国——佛陀的香格里拉,在全人类的视线中浮现出来。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或者说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有一个隐匿的国中之国香格里拉。本书讲述了进入这片乐土的惊人故事,并已成为绝对的经典。

《消失的地平线》首先上去是做为一相探险小说解读的。全书散发着特有的冒险趣味和气息。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青藏高原的某处隐藏着一个由神人统治的、主宰全球的地底王国——香格里拉。藏经中也记载着一个由释迦牟尼指认的香巴拉王国。1933年,英国伦敦的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了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令出版商和作者本人始料不及的是,此书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世界,从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寻找理想王国香格里拉的热潮。

这是一本旅途中拿来翻看书,那理想与现实、梦境与真实的碰撞,相信能打动不安分的你,试着在旅途中发现你的香格里拉吧。

香格里拉,一个神秘而诱人的名字,她在何方?

走出丽江火车站,步履匆匆的旅人会一眼撞见一幢气势逼人的五星级大酒店。香格里拉集团旗下的连锁酒店遍布亚洲大陆,这只是其中一家分店。然而,真正的香格里拉不会出现在酒店中的任何一间客房。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将他在马里兰州的别宫命名为\"香格里拉\".直到艾森豪威尔总统上任,这座别宫才改成今天的名字\"戴维营\"(Camp David)。无论罗斯福多么地一厢情愿,在达官显贵们出入的度假胜地,他也找不到香格里拉的一丝踪迹。

于是,不甘寂寞或渴求静谧的人们拔山涉水,希望中国西南地区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里发现传说中的香格里拉。迎接他们的是一座座新开发的旅游城市,每一座都自封为\"香格里拉\",就像萨达姆的替身一样多。

香格里拉真面何在?或许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中。一首同名的歌曲唱道:\"天上落下的八宝莲花/哦,香格里拉/雪山捧起的七彩云霞/噢,香格里拉/你在我的心中/我在你的梦里/香格里拉/你是我灵魂的家园\".词作者莫不是要我们到塞外天山脚下,向牧羊女打听香格里拉的所在?

1933年,英裔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纽约出版历险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这本不盈一握的小册子在三十年代末风靡美国,并于抗日战争爆发的那一年被好莱坞导演卡普拉(Frank Capra)改编成电影。

希尔顿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神秘宝地:在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西端,有一座高耸入云、巍峨峭立的蓝山(Blue Mountain),山脚下居住着几千居民,他们与世无争,怡然自乐,康健长寿。小说的主人公,英国外交官司康威(Hugh Conway)意外乘机留落此间。他从受伤飞行员的口中模模糊糊地听到四个音节——\"香格里拉\"(Shangri-La)。从此,英语世界拥有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一词。

初看上去,《失去的地平线》的故事架构像极了淘渊明的《桃花源记》。像武陵人一样,康威也在迷途中获救,被带到别有洞天的府地,受到贵客般的优待,甚至一度乐不思蜀。香格里拉的居民也像桃花源的百姓那样过着不愁吃穿的幸福生活。康威和武陵人最后也都离开了那神秘的宝地,向外界的世人讲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然而,当刘子骥或是康威的朋友卢瑟福根据他们的回忆前去寻觅时,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却不见了踪影。

我们不清楚希尔顿在创作此书之前是否受到了《桃花源记》的启发。在表面的雷同背后,香格里拉却有着与桃花源迥然不同的文化意义。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此处,因此他们完全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香格里拉则依靠山中的金矿维持着富足的现代生活。当地人雇佣脚夫从世界各地运来生活用品,康威甚至在那里见到美国俄亥俄州出产的浴缸。山中的僧侣虽不为人知,却密切注视着外界发生的一切。康威后来才得知,他其实早就被香格里拉的大喇嘛培洛看中。培洛派人将他裹挟而来,以继承其位。可见,香格里拉不仅与世界互通有无,而且还在积极引进人才。

陶渊明没有提及桃花源人的信仰生活,只说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据此推断,桃花源人可能信仰某种春秋时期的原始宗教,他们一定没有听说过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学。香格里拉人则敬拜一种中西混合的宗教,大喇嘛培洛原是比利时的天主教徒,随传教使团来到东方国家。他在香格里拉接触到藏传佛教,于是潜心修行,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居然在二百五十岁上无疾而终。侍僧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典型地代表那种宽容平和的宗教态度。

当康威其同伴发表意见或抗议时,张先生常常一脸和善地笑而不答,即不肯定也不否定。他告诉康威,香格里拉人秉持着适度节制的中庸态度,甚至连节制的程度也不那么过分。如此看来,香格里拉乃是共冶耶、佛、儒于一炉的宗教净土。

对外贸易和宗教信仰还不是香格里拉与桃花源最重要的区别。为知识分子提供精神乐土的香格里拉,才是希尔顿真正超越陶渊明的地方。小说中的两位传奇人物,培洛和康威,均是热爱学术与艺术的西方知识分子。培洛曾就读就巴黎的大学,我们可以想见,他一定广泛接触了十八世纪末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明成果。康威则毕业于老牌的牛津大学,属于英国上流知识阶层的一员。两人的读书人身份与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康威对香格里拉文化气息的迷恋也大异于武陵人领受到的好吃好喝。香格里拉拥有一座雅致而宽敞的图书馆,里面藏有涉及各门学科的大量书籍。香格里拉也不缺少音乐——肖邦的一个学生就在那里教授钢琴。

让康威着迷的则是一个姓罗的满族姑娘,她弹得一手好键琴。()培洛大喇嘛觉察到现代社会潜在的隐患与危机,他有意从世界各地广泛搜罗书籍和艺术品,将人类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妥善地保存在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线》成书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那时一战的疮口尚未愈合,二战的凶兆业已初现。希尔顿虚构香格里拉一地,显然怀有为人类文明延续火种的寄托。这就从桃花源式的遁世主义,一转为香格里拉式的救世精神。

现实世界中,位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可能是最接近香格里拉的处所。这一学术圣地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学科门类,却没有寻常大学里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它面向全世界开放,各国的学者都可以申请到这里访问一年,自由地探索任一未知的知识领域,在宽松的学术气氛中同其他国家和其他研究领域的人们切磋讨论各种问题。

像香格里拉一样,普大高等研究院多见博学的鸿儒,上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在这里度过了晚年,他闲余经常与同事合演二重奏。那里同样存放着大量书籍和艺术品供学者们取阅鉴赏。在清幽静僻的校园内,你会不时看到清纯的女生和白发的先生。

希尔顿为香格里拉赋予了某种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在小说中,张先生长命百岁,罗姑娘青春永驻,香格里拉人通过\"太上忘情\"式的修炼延续了自己的生命。然而,罗姑娘还是忍不住爱上了康威的年轻助手马里森,三人最终一起逃出了香格里拉。罗姑娘在离开秘境之后迅速老化,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受伤的康威送到重庆一家医院。追踪康威踪迹的卢瑟福后来找到了治疗他的中国大夫,并向他询问罗姑娘的年纪。大夫表情肃然地看了看他,答道:\"她是我所见过的最老的女人。\"小说到此嘎然而止,将康威返回香格里拉的可能性作为悬疑留给了读者。

美人已逝,芳踪无觅。希尔顿借罗姑娘的悲剧似乎在暗示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对科学和艺术的追求,人类才能够摆脱七情六欲,获得永恒的恬静与超脱。香格里拉不在别处,她就在书架和琴弦之上,在一代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心灵之中。

推荐第8篇: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的心情日记

许多年以来,香格里拉一直未曾走出我的梦中。纵使在现实中迷失,也从不会在梦中那个香格里拉里迷惘。

那本名噪一时,引得无数异邦人对滇西北那片净土无限神往的《消失的地平线》实在未能尽述香格里拉之美,何况希尔顿当年也仅仅是隔着几重山在千里之外,想象揉和着梦幻造出了香格里拉。我记得,看到大喇嘛告诉康维香格里拉有富庶的金矿那一段,我就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致,因为这个香格里拉掺杂了太多现代物欲的追求,这种物质性的追求甚至在被劫持者们刚入香格里拉寺看见那儿先进的卫浴设备、暖气设备时便已暴露无遗。那实在不是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有人说,香格里拉是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地平线。

进入云南,在滇西北一路上攀,汽车盘绕着极陡的盘山公路,起起伏伏,路过绵亘的群山,穿过厚雾,似乎无休止地往云烟更深处探寻,那便是通向地球角落的甬道。

脚踏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圣土,望一脉平川,看天地交接处涌动的群山,极迷蒙渺远地撩动着浑然天成的白纱,无数座处女峰婀娜而幽深地诱惑着渴求探索的眼睛。那样的景象,那样的广博,那样的恢宏,这便是高原的胸襟与神秘幽远。云,是身边的云;山,是渺远纯净的冰峰雪山;天,是明蓝博大,贴近身边的浑圆的天;草,便是脚下连天接地铺张地摊开的草毯;而水,则是盈盈一脉从草丛中探出的冰清玉洁的圣水,就这么在一望无垠中突兀地绽裂开,恍如裹不住鲜美果肉的果皮上那道诱人的裂痕。远离一切嚣喧世俗烦躁或者不安,这便是香格里拉,最浑然天成,最纯净无瑕,最神秘莫测,压迫视线的美。美得那么惊心动魄而又悠远深刻。

在这个为重山所隔,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中,自然的博大与圣洁熏陶着文化的深沉。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对宗教崇拜得近乎苛求。于是,这片土地便又染上了那棕黄色如同老照片般饱含历史与神圣的色彩。在松赞林寺几乎垂直的阶梯拾级而上,任何人也会对这份高深玄妙的意念生起几分谦恭。在那里,*是对宗教的执著推崇和纯洁的信仰者。人们虔诚的礼拜,喇嘛喃喃的诵经声,散发着历史沉淀香味的转经桶,都在证实着信念。我并不信教,却也不由得缓缓地拨动着上百个千百年来轮轮回回带着祈祷转动的嵌铜转经桶。也许,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

给我们当导游的是个双颊上嵌着藏人酒红色的太阳脸蛋的姑娘。纯朴得美好。她告诉我们藏族人很重视传统。至今,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还遵循着古老遥远的习俗,苍鹰在天上盘桓,游鱼在水中游曳,那些都是他们遥远的祖祖辈辈在蓝天净水中对这片土地最祥和的祝福。不由得想起在这世外桃源以外的种种纷繁无止的欲望或者纠缠,辛苦恣睢活过之后的人以各式各样的姿势长眠入土,那么矫揉造作,而我以为这份纯净只属于这地平线以内自然与人完美地和谐在一起的世界……这一切便一直在我心中停留,抹不去的痕迹,擦不掉的印象。于是在我心中,有了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那片天地成为我心中的圣地、净土。每遇挫折,我便会逃遁其中,如我的普达措,我的纳帕海,我的松赞林寺……

曾经在报上看到,为了《消失的地平线》所讲的香格里拉究竟是滇西北哪块地方而争论不休。因为得到“香格里拉”之称的地区将会获得巨大商机,成为旅游资源重要促进因素。于是丽江、迪庆、大理等州市便为此躁动不已。我不禁一笑,“香格里拉”这么一个名称竟这么重要?大理有着书中所写的蓝屋顶,丽江有着蓝月亮山谷极其神似的地形,而迪庆——正是我们去的所谓“香格里拉”有的是无数卡拉卡尔山般雄奇的处女峰。我想,所谓香格里拉也许连希尔顿也未必可知,他本人正说这书中的香格里拉是任何读者都不能在地图上发现的神秘境地,而这本书本身只是他朋友在滇西北广大地区探险所提供的种种信息加上想象的揉合物罢了。为什么现实中的人竟会因此而迷失?那道地平线竟由此而愈加模糊不清了呢?……

在我眼中,书中的香格里拉寺富丽堂皇舒适优雅,却比起松赞林寺的古朴肃穆显得那么肤浅;所谓金字塔般的冰山卡拉卡尔山,在迪庆比比皆是……土地,高原,溪流,那么浑然天成,更无需书中所述的精心设计。这片土地便是天生的世外桃源,纯粹的麦加,那已经足够了,而且很美很美……

离开香格里拉,我久久不能宁静,无数次的梦徊……

我看见,我所生活的城市正以瞬息万变的姿势改变着一切。她在喘息,为着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她在扭动,为着拥有不能拥有的诱惑。并不美丽,然而却在矫情地乔装着一切,推倒的楼宇,填平的人工湖,努力挤进最后一线空间的马路……我颓然而冷漠地经过它们。那些拆到一半或建到一半的空空洞洞的楼宇框架,无论在被创造或者被毁灭,都在蓝天下空虚无奈地颤抖着……走在这有着一堵堵砖墙,灰黑色的柏油路面,各色店铺在张开臂膀的大街上,心,摇摇欲坠。

那天经过一家音像店,放出了亚东翻唱的《青藏高原》,很有些流行歌的味道了,亚东很有磁性的嗓音在喊着:“……远古的呼唤……千年的祈盼……”也许这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吧。李娜唱的那个高亢嘹亮,宛如要唱尽雪山高原般广阔的版本实在太尖厉,也许还带点刺耳,或许,只有草原上放牧的心才会咀嚼出个中滋味。

我记得那天,小导游带我们到一个藏民家聚会时,我也听到《青藏高原》。早已用明亮的日光灯代替了昏黄的小油灯的大厅,有些局促地保留着的供台和木制的雕花,喝着甘醇的酥油茶,嚼着香香的糌粑,我们听着,草原上的男女在麦克风和卡拉OK伴奏乐声中稍显变形的音色——那本该在最空旷的牧场上飞扬的歌喉……我不由得想起那座奢华备至的香格里拉大酒店迪庆分店,还有旁边的高低不齐的平房……那么陌生,仿佛不属于我印象中的香格里拉。而这本来就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那个香格里拉寺,也正是如此吧。然而我在介意什么呢?我们本来也在做一件很小资的事情,走马观花似地看着一个又一个地方,经过种种美丽之后赞叹不已,然而又得到了什么呢?

“很快,香格里拉就有属于自己的铁路了……”小导游很憧憬地说,她谈新建的酒店房屋,谈新开发的设备……的确,香格里拉的天生丽质是不可能永远寂寞的,旅游业会支持着这一方福地迅速发展。

推荐第9篇:《倒悬的地平线》读后感1500字

《倒悬的地平线》读后感1500字

原创: 崔慧 律师 英南律师事务所

当爱情小说与最新的医学、科学相结合,这部小说就会产生三条主线,一条是爱情,一条是技术的发展,一条是爱情对于技术本身的推进。倒悬的地平线就是围绕第三条主线展开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的学费参与了一个中心关于大脑意识向机器迁移的项目开发,爱情在其中就是润滑剂,爱情同时又会在某个时刻成为主旋律,整篇小说就是在爱情与医学技术的穿插中进行,并在这个过程中融为一体之后又迅速分离,然后引发了对于爱情以及医学本身的思考。

见:

本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是霍普、男主人公是乔西,一个天才,一个具有创涉性想法的天才,当然还有男主人公的好朋友卢克,一个埋头研究,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男人。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去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大脑意识向机器转移的项目,项目如果成功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实现\"永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单纯的使用实验老鼠的大脑是不行的,因为老鼠与人毕竟是有区别的,但是拿人来做实验又是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于是主人公乔西就以自己作为实验体去验证自己疯狂的想法,由意识的验证到潜意识的验证,直到电脑能够以\"乔西\"的身份和乔西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对此是充满挣扎的,毕竟一个比你还要熟悉你的东西就在一台电脑里,他就是你,他可以替代你,由此一个人大脑所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直到主人公乔西意识的崩溃,他忘记了一切,连在他身边的霍普都不认识了,接着就是每天重复同样的事,直到一天,他的记忆被重新的唤起。

感:

爱情让人感动的地方绝不是两人的打打闹闹,也不是两人的浪漫生活,而是两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不断的进行思想、智慧的契合,然后就是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在外人看来根本无法克服的难题,最后,他们反思、回顾度过困难的点滴,且正因为此,各方更加珍重这份感情。不历经困难的爱情,就像炒菜没有调味料一样,味道太过于清淡,没有任何值得回忆和记起的地方;而历经困难之后的爱情不仅值得细细的回味,而且每一次的回味都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会呈现边际效应,无论是递增递减都不会呈现,它只是让你在时间的长河中知道曾经你们一起度过了这样一段体验。

思:

小说中引发我思考的第一个点是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汇集了很多年轻人,这个中心允许年轻人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但是,这种付诸的过程不会给予年轻人太多,()而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也是在激发年轻人的潜力,让其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目标。而且这个中心不受任何军方、政客、利益集团的控制,不需要考虑任何商业化以及推广的问题,这个中心就是科研人员的伊甸园,在哪里只有技术,只有梦想,改变世界的梦想。

我在想,小说是源于现实,这样的机构真实的存在,世界常青藤名校利用自己的基金逐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科研伊甸园,他们以这种形式让年轻人在还有热情和梦想的时候去实现它,且无需考虑其他,我佩服这种类似于\"梦想孵化基地\"的中心,也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为建立这样的机构出一份力。 引发我思考的第二个点就是文中介绍的医学技术,包括为残疾人设置的机械臂,凭借大脑活动就可以操纵这些手臂,而且这些技术并不只是小说中的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在小说的最后一页,作者也感谢了为这本小说提供素材的一位科研人员。此外,还有其中提到的脑科学、神经科学,看到这些不属于自己专业的科目,自己对此是真的很佩服,未来如果这些技术都可以实现的话,那么,不止是人的寿命增加的问题,而是\"人\"将以何种形式存在或定义\"存在\"的方式,这一点让我很震撼。 第三点是主人公的热情,无论是女主人工霍普还是男主人公乔西,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目标,为之付出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超越普通人10倍的热情,什么叫做10倍的热情呢,就是为了能够推进一个项目的完成,他们以近乎疯狂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精力,因此导致他们心脏的运行速度加快进入了急救室。我想,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这一结果的获得只是看起来随便而已,实际上,它并不随便。

行:跨领域的去看一下,才会知道领域之外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自己的专业、职业,自己为什么不像主人公一样提起热情去完成呢,因为,自己还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特别大的目标,一个自己为之疯狂的目标,不过,现在可以定了——去引导很多人的法律价值,引导多少呢,不一定,能引导一个算一个。

推荐第10篇:《消失的请假条》读后感

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读《消失的请假条》有感

公子旭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叫《消失的请假条》,我非常喜欢。其中有一段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这段故事主要写了双胞胎马一左、马一右的同学沙莉莉家里没有报纸,小乔老师却留了要用报纸抄写手抄报的作业,沙莉莉拿到了一张她认为全是\"坏报道\"的报纸,马太太用报纸上一则生病的妈妈在临终前教导女儿学会生活技能的报道,来教育沙莉莉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要看它的深层含义。正所谓: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这段故事让我体会到了报道中的妈妈想让女儿活下去,在临终前,她还嘱托女儿:\"你一定要活下去。\"就是这句\"你一定要活下去\",让我想到那些总是向父母一味的索取,不劳而获的孩子们。他们不曾想过,父母终究会离开他们,到那时他们怎么办?再看看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他们因为有一颗更坚强、不怕失败的心,所以,他们更会有所作为。

我要像报纸上的小姑娘那样,不做温室里的花朵,我要抛开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像雏鹰一样飞上蓝天,做一个自立的人!

俭以养德

——读《绝佳拍档——消失的请假条》有感

五年一班 高稀雅

翻开《绝佳拍档——消失的请假条》这本书,我认识了那个胆子小,明明是哥哥却有时候觉得自己像弟弟的马一左;还有那个胆子大,明明是弟弟,却有时候觉得自己像哥哥的马一右。兄弟俩性格不同,但都喜欢赖在床上,都想快点长大,都担心小乔老师让他们写作文……

他们想让妈妈生个小妹妹,而努力帮妈妈做家务;马一右迷上写请假条,在经历了马一左、妈妈和爸爸都\"请假\"以后,把请假条都丢进了垃圾桶;他们一起比赛走步去书店,马一右却总是不专心……

在这么多有趣的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出去吃饭时遇到一位父亲,拿他们喝剩的饮料给自己的孩子喝。读到这里,我不禁脸上一热,我们每天都有妈妈爸爸准备的丰盛饭菜,不是大鱼大肉就是汉堡披萨,饮料更是各种各样的,可我们不仅不觉得好吃,还经常是没吃几口就扔掉了。想想那些吃不饱饭还在挨饿的人,想想辛辛苦苦种出粮食的人,怎能不脸红呢?

现今社会,讲攀比,讲排场的风气非常严重,我们小学生应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的小事做起,时刻提醒自己。吃饭不浪费,节约用电,不浪费纸张,购物用环保购物袋……\"以勤养志,以俭养德\",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更是对国家、民族、家庭的一种责任和一种力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

第11篇:地平线报告

2014地平线报告:简单地利用新技术是不够的

近日,备受教育界期待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中文版由美国新媒体联盟授权北京开放大学正式发布。《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描述了即将进入高等教育的新兴技术,以及它们对教学、学习和创新研究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为此,本版组织稿件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编者

■张铁道 殷丙山 蒋明蓉 吴莎莎 李玉

作为高等教育系列的第11个年度报告,《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以下简称“2014地平线报告”)由美国新媒体联盟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LI)共同研究发布。“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趋势”和“阻碍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挑战”,是2014地平线报告与之前发布的年度报告相比,重点强调的内容。

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趋势

近期趋势:社交媒体日益普及,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不断整合

日益普及的社交媒体正在改变人际交流、表达思想、呈现信息以及判断内容质量与价值的方式。最新报告指出,地球上近40%的人口,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全世界排名前25的社交媒体平台共享了63亿个账号。教育工作者、学生、校友以及普通大众经常性地使用社交媒体来分享科学等方面的进展信息。虽然这些交流方式对于学习的影响以及其信息的可靠性尚待观察,但社交媒体已经在教育的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牵引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的教育方式正在日益兼容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如今在互联网上花费大量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采用面授教学、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院校能够充分利用学习者在学术之外形成的网络技能。如果设计和实施成功,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更有效地兼容线上和线下学习的优势,进而使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中期趋势:基于数据学习与评价的兴起,学生从教学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大数据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消费流通领域得到应用,用于测量、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公司开展对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调查提供参考。教育领域近期的趋势也是寻求采用类似数据分析手段来完善教学、学习过程和学校制度。随着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各类工具与算法来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然后将其用于改进教学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数据分析来改进服务、提高学生保持率以及促进学生的成功,这类案例比比皆是。

世界各地大学校园教学实践的焦点正在发生变移。各个学科的学生正在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更为投入的学习,而不再是现成课程内容的消费者。随着过去几年用户创作的视频、制作者社区以及赞助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创新日益成为主动学习、实践学习的代名词。大学之前一直没有实验室或者实践学习环

节的院系,也尝试将实践学习环节进行集成优化,使之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学科的课程计划、学位计划都在进行转变,以突出媒体创作、设计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正积极进行教学重点的转移,创造更多机会开展创新探索和应用式学习。

长期趋势:应对变革的敏捷方法,在线学习能够根据需要整合多媒体和技术

众多高等教育界思想领袖越来越认同敏捷创业模式能够让组织的领导力和课程体系受益。教育工作者们正在应用这些模式开发新的方法和项目,激励从上而下的变革,并能够广泛实施。精益创业(Lean Startup)运动利用技术以更为经济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文化创新。有很多用于提高教学、改进组织结构的试点和试验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业能力。

人们通常将在线学习看作面授教学形式的替代方案。过去几年内,这种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目前,在线学习的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在线学习更加灵活,更容易获取,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整合各种多媒体和技术。目前,数字化环境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兼容各种新的思想、服务和产品。学习分析、自适应学习以及很多前沿的同步与异步工具的组合,将会持续推动在线学习的发展,使在线学习服务更具有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更多的学习工具仍然是在线学习提供者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实验对象。根据巴布森调查研究集团在2013年初发布的研究结果,超过670万名学生(美国高等教育在册学生的32%)在2011年秋季选修过至少一门在线课程。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增长了50多万。

阻碍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挑战

2014地平线报告将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分为3类,即可解决的挑战、困难的挑战和严峻的挑战。其中,可解决的挑战指我们了解并且知道如何解决,但缺乏坚定的意愿;困难的挑战指我们了解,但是解决方案不清晰;严峻的挑战指界定起来非常复杂,很少被解决,需要新的数据和洞察力才能应对。具体如下:可解决的挑战:教师数字媒介素养和教学激励机制缺乏

目前,数字媒介素养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日益重要的关键技能。然而,将数字媒介素养作为教师必备的业务标准,尚需时日。这一挑战之所以变得更加重要,是因为数字媒介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获得数字化思维能力比掌握特定工具技能更为重要和持久。

在学术界,通常认为研究比教学更重要。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的方法,研究成果及其被引用量占大学排名得分的60%,而教学仅占研究所占分数的一半。学术界目前仍然普遍认为学术成果比实践技能更重要。这种想法导致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兼职教授和学生是这一价值导向的直接受害者,导致从事教学的人员薪酬较低,也往往被人们轻视,而学生则不得不接受大学学术研究人员过时的教学。

困难的挑战:来自新型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竞争和教学创新推广

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给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的教育机构都在寻找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的方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简称“慕课”)。与此同时,“慕课”过低的完成率也引发诟病。因此,需要认真地评估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以确定如何更好地支持大规模的协作、互动和评价。事实表明,简单地利用新技术是不够的,新的教育模式必须使用这些工具和服务措施,以吸引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

我们的专业教育机构并不擅长把教学创新付诸教学应用。我们的学校和大学一般都习惯于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接纳各种思想,缺乏创新与改进教学方面的激励机制。

严峻的挑战:扩大教育规模和保持教育的适切性

全球范围内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数量的扩张趋势正在为整个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驱动政府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原因来自两个结论:一是潜在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二是受教育人口对中产阶级成长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很多国家,那些为本科学习做好准备的学生都已经进入了高等院校,扩大教育规模就意味着要为那些缺乏学术基础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然而,这些学生如果没有额外资助便难以完成学业。大学也认为高等院校在显著提升这部分学生学业水平方面能力有限。

许多专家担心高等教育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将会被其他学习模式(尤其是其他商业模式)所取代。这种担心虽不无道理,但是我们身边的大学自动消失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有些高校的部分职能将会面临风险,例如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高科技领域。随着在线教育和免费教育内容变得日益普及,教育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必定会重新界定哪些是传统大学不可或缺的功能,并从学生的角度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价值。

高等教育中教育技术的重要进展

目前,美国新媒体联盟持续关注的技术有七大类,分别为消费者技术、数字化策略、互联网技术、学习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使能技术。专家组通过投票从七大类技术中挑选出来6项具体技术。专家组认为这些技术将在未来5年内影响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他们将技术按照进入主流应用所需要的时间分为3类,即在未来1年内采用的近期技术、在2至3年内采用的中期技术以及在4至5年内才能进入教育主流应用的远期技术。具体如下:

1年以内:翻转课堂和学习分析会被采纳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使学习者及其学习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宝贵课堂时间,能够更专注于项目学习,围绕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获得更为深刻丰富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大量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其中更多的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也可以用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在线讨论等方式获取所需的材料。教师也就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位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合作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所有这些,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第一个有详细记录的翻转课堂案例出现在2007年。当时科罗拉多森林公园高中化学教师发现缺课让学生变得难以跟上学习进度,因此他们想要解决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缺课问题。他们尝试用屏幕截图软件和幻灯片进行课堂直录,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他们发现课堂很快有了很大变化:课堂的重点转移到了互动,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师们的角色开始转型,从讲师变成了教练,用以指导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这两位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小组学习,对于需要额外辅导的学生做出更准确的评估,然后为这些学生创建微视频以促进学生学习。

学习分析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个术语来源于商业领域,商家对商业活动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从而把握消费趋势并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预测。教育领域也在着手探索应用大数据开展科学分析,目的是提高学生保持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研究学习分析旨在运用数据分析为教育

系统的各级决策提供参考,而学习分析利用学生数据建构更好的教学法,判明学习困难学生人群,并评估项目设计能否有效提升学生保持率,是否该继续进行。这些结果对于立法者和管理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而言,学习分析对于剖析学生与在线文本、课件之间的互动状态及其价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项目组已经开始深入剖析网络学习环境下所产生的巨大数据集。斯坦福大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正在全力以赴建立一个用于数据分析的用户信息中心,帮助教师追踪学生的参与程度。2013年4月,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赞助斯坦福大学20多万美元来支持学习分析暑期学院,给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未来2至3年:3D打印与游戏和游戏化走进教学

众所周知,3D打印是一种以三维数字形式立体构造物理对象的快速成型技术,例如,三维建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等。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够帮助学习者亲身感受包括数据采集、拟定解决方案、物化设计等要素的“制造性学习”过程,进而获得深刻而有成就体验的学习。由于3D打印机本身要求“用户创作”的特点,所以当3D打印在高等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应用时,是一项特别有吸引力的技术。密歇根理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3D打印机可以使研究型实验室的效率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减少97%的成本。除此之外,3D打印能够实现更多定制化的产品来满足个体需求。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数量激增,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和游戏机已经不再是联机游戏的唯一载体,游戏变成了可以在多样化设备上进行的便携式活动。游戏早已跨越单纯的娱乐领域,渗透到了军事、商业和工业领域,并在教育领域日渐成为培训和激励员工的有效工具。当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方案在尝试游戏应用时,游戏化(将游戏的元素、方法和框架融入到非游戏场景和情节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与军事或者商业领域相比,其仍处于萌芽阶段,但教育的游戏化正获得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他们认识到有效设计的游戏能够激励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成效和创造性。

加拿大卡普兰大学将其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了游戏化设计。结果显示,学生的成绩提高了9%,而未通过的学生人数减少了16%。德勤(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创建的德勤领导力学院,有一个培训项目充分利用了游戏化来创建学习任务。学习者完成任务后会获得奖章,这些奖章能够在领英网站(LinkedIn,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的资料中显示。

未来4至5年:量化自我和虚拟助手闪亮登场

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手表、手环和项链这些可穿戴设备日益具备了自动收集数据的功能,用以帮助人们管理自己的健康、睡眠周期和饮食习惯的设计理念。移动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地为消费者提供易于阅读的数据服务,使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和分析个人的健康指标。目前,移动应用程序不仅可以追踪用户的行踪和活动以及他们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甚至可以显示他们的愿望并预测何时能够实现这些愿望。新型设备,例如名为“Memoto”的微型相机能够别到用户的衬衣领子或纽扣上,每半分钟就能自动捕捉一次信息,从而使人们可以追踪自身的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自己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来监控自身的日常活动,个人的数据资料日渐成为日常生活中较大的部分。可以想象,如果从学习分析数据里面搜集的考试成绩和阅读习惯的数据,能与其他生活方式追踪的信息相结合,那么这些大数据将可能揭示环境变化是如何影响学习成效的。

由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赞助的加州电讯及信息技术研究院推出了一项研究性学习,即寻找那些追踪自身健康状况和身材状况的人们,以决定他们的数据将如何被用于推动建立更好的公众卫生体系。“随着语音识别和基于手势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我们将会改变通过屏幕上的箭头和电脑键盘与我们的设备进行互动的单一方式。”报告指出,虚拟助手将借助自然用户界面(NUIs)对我们正从事的工作进行操纵。目前,首批虚拟助手已经面世,并将会为人类的非正式学习添加无穷的潜力。(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其中张铁道系该校副校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30日第9版

第12篇:走出地平线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辨析课文主旨。

2、领悟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深刻的道理说得形象而含蓄。能力目标:

1、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特色。

2、训练筛选关键语句,品味关键语句以及整体理解的阅读技能。情感目标:

认识只有不断否定自我,才能不断获得新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地平线”的象征意义。

2、把握文章主旨,品味、阐释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1、领悟象征手法的运用。

2、辨析“使自己的认识突破个人的陈见,获得新的发展”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分析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童年是纯真美好、天真烂漫的,无拘无束的孩童时常会有许多的奇思异想。伴随着成长,那些奇思异想会成为我们日后的笑柄。然而笑言之后,留给我们的却是深刻的回味与思索。

二、题解

作者笔下的地平线有两层含义:

1、个人对周遭的认识极限;

2、所谓“走出地平线”,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认识突破个人的陈见,获得新的发展。

三、作者简介

贾宝泉,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月刊执行主编。散文集《螺旋中的岁月》。贾宝泉的散文是诗性的散文,而且是乡土的诗性散文,是汉语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结着诗歌之果的散文庄稼。

四、词语解释

周遭:周围;四周。 庇护:bì袒护;掩护。

骥之辔:骥jì:好马;良马。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憨拙hān zhuō:老实朴实。 诅恨:咒骂痛恨 揣摸chuǎi:估量

居高临下:①由高处俯视,俯瞰、或是因地位更高而居高傲下②身居于较高的方位,容易控制有利情势

郁闷:①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②迟钝和无兴趣状态 八面来风:形容见识广。

览世阅人:经历时世,了解各种人。 远眺tiào:向远方眺望。 极限:最大的限度

魁伟kuí:体格壮大;魁梧。躯干高大;强壮粗大。 目力不及:视力够不到。

芸芸众生yún: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诱惑: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吸引。

谢忱chén:感谢的忱意。承蒙协助,谨致谢忱。 蚌bàng: 隅:yú角落

襟怀:jīn胸怀,心胸。

高入云霄:形容极高。比喻极高的地位。

五、课文简析

这是一篇极富情致与哲理性的散文。情致在于对地平线的真诚的向往和探索;哲理在于对人生坐标新的思索和总结。文章开篇写自己少年金饭碗异想天开要到地平线外看世界的天真,被地平线“愚弄”之后的心灵的伤痛,这是一个未涉世事的孩童的真切感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经历,才发誓要去“揣摩它”。“揣摩”的结果是地平线只是“一种视感”,是“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这个“圈”就赋予了地平线以深刻的含义,人的一生不能被“圈子”圈住,被套子套住,只有冲出这个“圈子”,“走出地平线”,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这是一篇以理取胜的文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深刻的道理说得形象而含蓄。

六、课后作业

通读全文,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分析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简析课文

1-3段写揣摸地平线后所得到的认识。

重点描述了因想“到地平线外看世界”而被其“愚弄”的趣事,引出了对地平线的揣摩。

第4自然段写揣摸地平线后所得到的认识。

“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 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原来,并不是地平线愚弄了作者,而是作者自己对地平线的错误认识愚弄了自己。作者认为,人们眼中所风的地平线从视感上来说,只是一种虚而不实的东西,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人们精神上的安慰:使人们觉得自己总是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之上,目力所及有一家的范围,会得到一种心理的快慰。

第5自然段:“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诅恨的实际上是你自己认识上的错误。

第6自然段地平线成了人的思想认识极限的象征。

如果说,以上文字中的“地平线”只有单一的含义的话,那么,从第6自然段开始,“地平线”的含义就因象征手法的运用而逐渐丰富了,不仅仅指“沿水平方向眺望远处时所看到的天地相接的那条线”,更成了人的思想认识极限的象征。

都市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繁华、喧嚣的现代文明所阻碍,无法充分、穷尽,更谈不上超越、发展,所以,才有了“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的呼吁,才有了“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的议论。显然,这里的“地平线”及其同义语“圈子”,已带有明显的象征性。

“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就是要使孩子们穷尽他们的认识力,尽可能广泛、深入地认识世界。

“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是说只有认识到自己认识力的局限,才能像作者孩童时那样,产生“到地平线外看世界”的念头,不断拓展自己的认识。

这里的“环形山”是比喻每个人自己较为固定的一个生活圈子,一种视野范围。

第7自然段写自己走出“地平线”后的感受。 这里的所谓“视点”,就是观察时的立足点。

“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无边广大世界”是“走出地平线”之后方能做到的,而一旦做到,就会发现“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

作者以三个“当你……”领起三层意思,具体而又形象地介绍了“走出地平线”后的感悟:

第一,因为你“在他的地平线之外”,所以别人不认识你是很正常的;反之,如果他在你的地平线之外,你也就不能认识他,既不认识他,也就难以与之比出高低,也就不可妄自尊大。

第二,人人都有认识的盲区,因此我们认识到而别人认识不到,或别人认识到而我们认识不到,也就不足为奇;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也就不足为怪;人们互相交流认识,互相弥补认识的不足,也就理所当然。

第三,既然有的认识极限是产生新认识的起点,正是它“诱导”着我们将视点“移向身外的无边广大世界”,所以,我们要努力感受那存在着的“圈子”,进而走出“圈子”,也就是要努力明确认识的极限,进而突破之。

读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第六段里大声疾呼“把地平线还给孩子”了。

第8自然段首次亮出了“思想”二字,引导读者从“思想”的角度去体味“地平线”的含义,再次为读者领会“地平线”的象征意义、“思想认识的极限”指明了方向。

第9自然段以顶针格紧承上段。

“要扩展自己的襟怀。”“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既与第七段中“想到身外还有别人”,“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等语句遥相呼应;又与第四段“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第七段“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等语句相对照,使读者不能不对这些语句作反复的品味。

课文最后一句再次形象地强调了否定自我对冲破旧认识的重要性——珠峰虽高,但还在地球上,所以,对站在她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我不敢说”,因为视点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作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已离开了地球,所以,坐在上面“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我敢断定”,因为视点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人一旦跳出了自己的“环形山”,脱离了阻碍自己视野的“地平线”,凌驾于星球之外的高处,你的目力就没有了极限,你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生活的小范围,小天地,而是广袤无边的人类全景。你俯视着整个人类,不再因个人的利益而束缚你的目光。因而,在你的眼前,地平线就不再存在。

二、总结全文

“地平线”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心理上给人以一种安慰,使人们觉得自己站在一个相对而言的高度;“地平线”又是一个目标,它能引导着人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去追求更深邃的天地,去领略更广阔的世界,开拓人们的视野,使他们获得对世界的更充分的了解,也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开阔。

所谓“走出地平线”,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认识突破个人的陈见,获得新的发展。

三、文章主旨

思想认识只有突破个人的陈见,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发展。人,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解放自己,超越自己。

四、扩展思维:

结合具体语境,品味、阐释下边话语的含义。

1、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诅恨的实际上是你自己认识上的错误。

2、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就是要使孩子们穷尽他们的认识力,尽可能广泛、深入地认识世界。是说只有认识到自己认识力的局限,才能像作者孩童时那样,产生“到地平线外看世界”的念头,不断拓展自己的认识。

3、当你想到身边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

因为你“在他的地平线之外”,所以别人不认识你很正常;反之,如果他在你的地平线之外,你也就不能认识他,既不认识他,也就难以与之比出高低,也就不可妄自尊大。

1、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

2、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3、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4、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

5、人所以感觉到世界闭环,人生于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6、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

五、课后作业

书后练习

第13篇:《地平线》反思

《地平线》教学反思

兰西五小

周丽

一、巧用资料,感悟地平线。

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地引用课外资料,可以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交流资料,了解贾平凹的生活经历,来感悟作者人生的地平线,体会作者在追求人生地平线的过程中品尝过的艰辛,享受过的幸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外资料巧妙地为教学服务。

二、反复品读,明确地平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交流对作者人生地平线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的品读重点句子,使学生明白“地平线”是他们在困难时前进的动力,在一帆风顺时对他们的鞭策,更是他们在各个阶段努力奋斗的目标。做到了以读促讲,读中明理。也让我更加明确,今后的教学中,要让读书成为语文教学的法宝,让朗朗的读书声充盈着整个语文课堂。

三、尽情表达,追寻地平线。

语文教学的归宿点是表达和写作。《新课标》也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所以阅读教学理应优化教学过程,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训练学生说话的“训练场”。在学生通过朗读明确人生地平线的含义后,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出示填空练习,让他们再次确立自己的人生地平线并且要为追寻地平线而不懈地努力。正是在这师生间、生生间轻松和谐的互动交流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确了人生就是要不断追求并实现更高更远的理想和目标。引导学生由学文到学做人,既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我明白了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自由表达的乐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收获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收获的过程,我们也要不断地追求自己人生的地平线,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给学生更加完美、轻松、全新的课堂,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虽然在奋斗的过程中有坎坷、有苦闷,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奋斗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新鲜和乐趣。

第14篇:地平线教案

地平线

教材说明 〔解题〕

本课用名词作课题,本应解释、说明地平线的内涵,但读罢文章才知道并非如此,文章是在告诉读者一个人生哲理。标题之妙正在于此。“地平线”,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和地交界的线。本文作者是贾平凹。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 〔结构分析〕

本文写作者追逐地平线并从中获得感悟的事。文章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永远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并以此为动力,执著地追逐、探索,不断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

文章共14个自然段,按内容划分,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发现地平线。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追逐地平线。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感悟地平线。

〔语意理解〕

“小时候,我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跑。”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规律,即孩童时代,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寻根问底。这是下文他追逐地平线的前提。第2分句提到“渭北大平原”,这也是下文他追逐地平线的重要前提。唯有平原,才可能清晰地看到地平线,如果是在秦岭,这个可能就小了。“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层山脉,是渭河、淮河和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西起甘肃、青海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狭义的秦岭指陕西境内那一段。“渭北大平原”,即渭河平原,又称渭河盆地、关中平原,在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灌溉事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

“天和地不再平行,而是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这是孩童的“我”眼睛里看到的真实的关于地平线的画面。这个画面是神奇的、瑰丽的,引起孩童的“我”浓厚的兴趣。本来平原上有的是庄稼、行人、树丛和矮矮的房屋,怎么远远的地方竟出现这么奇异的景象?难道天到尽头了吗?尤其是“树丛在那里伏着“,那里可能隐藏着许多的秘密吧?好奇心激起“我”解开其中秘密的强大动力。

“一位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作者设计让“我”在这里碰到一位老人,这是有用意的,很巧妙的。因为好奇,生发出许多的疑问,跑到天地交叉的尽头,就是要解决这些疑问,但是却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出来一个老者。作者不全面描绘老者的形象,只写他的胡子、神态(悠悠然),让他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仙翁”。老人,自然是一生守着这块土地,一定经验丰富,知识丰富,能解答“我”的诸多疑问。“仙翁”,神话和童话中有种种神通的老头。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

这是一句很理性的语言。“我一天天长大起来”,既是说“我”年龄变大,也是说“我”经验更丰富,思想更成熟。“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把人生比作小船,把社会和生活比作大海,十分贴切。进入成年,生活的天地更加广阔,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当然,生活的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有时很平静,使你心情舒畅;有时狂风巨浪,你必须经受考验。要持续发展、成长,就要有追逐地平线的劲头,永远有迷惑,永远有梦想,又永远去追逐,这就是生命的过程。

“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这是作者从追逐地平线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第1句用天和地的平行和交叉,点明命运和理想的关系。“命运”,指一个人生死、贫穷和一切遭遇,也就是现实的境况。在生活中,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永远有很大的距离(平行),但是经过奋斗,总会有相交点,即实现人生的理想。第2句是说一个人奋斗的动力。第1分句描述的就是地平线,它是人生理想的实现。有理想的人,理想就是动力,它会激发你永不休止地前进,去圆你自己的梦,去实现你人生的价值。第3句是点明主题,即对感悟地平线的总结。“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是说为理想而努力,即或艰辛、苦楚、落寞,你也能忍受,你也会觉得人生灿烂多彩,于是更加快乐而朝气蓬勃。

〔写作特点〕

1.由自然景观引发出理性思考。

2.地平线的多次出现,是突出主题的艺术手段。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的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准备〕

请学生搜集有关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相互交流交流。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关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这篇课文是一篇哲理散文,读来耐人寻味。课文语言凝练朴实,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叙述之中,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置身于渭北大平原上,经历了一次追寻“地平线”的过程。而最后一个自然段则道出了“我”在经历了社会人生的感悟后,对“地平线”有了新的认识,自然界中的“地平线”一下子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这一“地平线”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在文中,“地平线”不仅对“我”是一个谜,而且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充满巨大诱惑力的“谜”。教学时要注意紧紧扣住“地平线”这个“谜”,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的语句,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揭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2)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可以从回顾所阅读的文章入手。如学生读过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让学生谈谈阅读该文的启示,揭示本文,板书课题。

②整体感知。

课文篇幅不长,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达到正确流利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注意以下两点:

读懂了什么:课文具体讲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努力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还有哪些不懂的:把不懂的问题写在课本上。

学生先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懂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③品读句子。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出现“地平线”的句子,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文中“地平线”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合作讨论,在交流里引导学生挖掘出“地平线”的深刻含义。交流时,教师可以参考如下的引导:

第一步,解读“地平线”。

请学生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拿出手指画一画地平线。

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看到这道线,你在想什么?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遐想?

第二步,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谁愿意带着我们去追寻?请一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生转换角色,开展情境问答: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骑?请问,你追了很长时间,看到了什么?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步,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分角色朗读第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这次,谁愿意追寻?朗读第12自然段。

请问,你为什么不听老人的话,还要再追呢?请问,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呢?请问,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④体会哲理。

出示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反复朗读,交流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质疑,教师可以做如下点拨:

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理解“地平线”的内涵: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它是人生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包括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幸福的生活。对“地平线”的寻找与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

想象作者在生活中经历了哪些艰辛苦楚和寂寞,又是怎样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名人或是身边的普通人不懈地追求“地平线”的故事或经历。

激励学生“永远地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⑤总结升华。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2.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读课文后获得的启迪或感受写下来。

3.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本文要认识的生字不多,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指导识字,特别要强调把字音读准。练写课后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悠、谜、寞”等生字,提醒学生注意书写习惯。

(2)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空洞———

品味———

艰苦———

融会———

⑶抄写课文最后一段话。

4.语文实践。

课外读一读贾平凹的其他散文,如《丑石》。

资料

〔贾平凹(1952-)〕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鲜明自然。

第15篇:《晚霞消失的时候》读后感

读《晚霞消失的时候》有感

班级:热动四班学号:100130401姓名:刘 梦

这是一个高中同学推荐给我的一本小说,它很普通,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但是我用心读过了,感受了,所以,心里有了一些感受,想借这个机会表达出来。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有关现代思想解放的文献。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那段动荡的岁月——*。男主人公李淮平和女主人公南珊本是两个充满激情的学生,偶遇在清晨的小树林中,拥有一段激烈而温馨的谈话。但是,*的浪潮将这两个年轻人推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端:李淮平成了红卫兵,而南珊却恰恰是国民党将领的后代;李淮平带领红卫兵抄了南珊的家。政治背景的关系,时代条件的因素,让这两人天各一方:一个成了海军,一个做了翻译,十三年后的泰山偶遇又是一番激荡,但同时也为彼此开辟了一片开阔地。

“经历是一个人理解任何道理都离不开的基础,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才可能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这是南珊的爷爷,也就是那个国民党将领告诉孙女的道理。人不可能天生就懂得一切道理,也不可能一生顺顺当当地走过一生,所以道路毕竟是曲折的。人都是从懵懂无知过渡到能洞察世事的,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的。曾经听人说过:只有有经历的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其实,不只是创作,仅就生活而论,只有经历过,才能看清你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而什么又是不值得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这大概就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这个世界的希望,更多的是在人类自己的心灵中,而不是在那些形形色色的立说者的头脑中。”立说者也不过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形成一些自认为正确的理论,然后通过书本这样一种媒介而表达出来,为他人所看到。也许,有些道理并不适合于你的生活,所以你没有必要因为这样那样的一些观点而左右自己的想法或决定,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一概推翻,因为真正了解你处境的只有你自己,真正懂得你的心理的也是你自己,所以,请相信自己心里的想法,顺着心的方向,你才能远航!

“痛苦与幸福的因果循环,才造成了丰富的人生。”这是本书留给我最最深刻的一句话。一个超凡脱俗、没有凡尘杂念的人固然不会感觉到痛苦,但是同样的,他也无法感知幸福;而一个事事满足的人,只会在永恒的幸福中沉寂。世间总有许多无情的事,在突然之间降落在你我身边,这个时候的我们彷徨而无助,我们该怎么办?难道一味地情绪低落、放纵自我就能获得解脱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经历是上天提供给我们的历练的机会,唯有经历过一些不遂愿的事情,我们的心才能逐渐坚强起来,生命的光环才能摇曳出它该有的色彩。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拥有各自不同的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的传说,远古的神话,中古的宗教,近古的文学和现代的科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光辉,却不能颠倒。就像幼年时追求的父母的慈爱,青年时执着的爱情的热恋,中年时坚持的奋斗的激情,老年时享受的无悔的回忆。我们不用执着于一时的悲痛,因为人生之路到底是延伸到前方的;不必纠结于世事的难料与无情,经历过,你就会懂,其实你是那样的幸运,有机会去进一步观察人生,去感受苦尽甘来的香甜。

所以,不管你现在正处于何种状态,正在经历着何种不幸与坎坷,请你抬起头,看看蓝天白云,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然后,赠与自己一抹甜美的微笑,迎接生命中下一段经历。

第16篇:《地平线》教学设计

《地平线》教学设计

江桥中学孙守国

【教材分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的第三段,作者借事说理,自然界中的地平线一下子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理解深透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即可,不要做过多的分析讲解、枯燥说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建筑物,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课文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

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3、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几位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读后评议)

4、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总结:

作者是否能走出这神秘的地平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齐读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 “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三、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第17篇:24.地平线(教案)

24 地平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9个生字,正确认读“秦岭、无拘无束、飞驰、空旷、低矮、起伏、胸前、谜语”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感悟并想象作者所描写有关地平线的的画面。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初步感知 “地平线”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谈谈自己对地平线的了解。

2.出示课件(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图片)

教师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能看到美丽的地平线,这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关中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对地平线的认知比较模糊,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地平线的放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从而感受它的

美。】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读出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交流所得、所获。

三、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多形式认读。

秦岭 无拘无束 飞驰 空旷 低矮 起伏胸前 谜语 庄稼 收割 稀稀落落 隐隐约约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无拘无束 稀稀落落 隐隐约约

四、巩固识记,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秦”、稼”、“稀”,提示禾字旁做部首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4.提示“矮、伏、骗、折、胡”,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5.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初识“地平线”。

1.朗读第1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读一读并画出描写地平线的语句,看一看课本上的

彩图,伸出手指画一画地平线。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是什么印象?

2.汇报交流,以读代讲,想象画面。(1)出示句子。

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隐隐约约看见一些树丛在那里伏着。 (2)师生减字对比读。

师: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线,

生: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师:看见树丛在那里伏着。

生:隐隐约约看见一些树丛在那里伏着。 (3)通过对比读,你脑海中浮想出什么画面?

3.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线,为什么作者能看到?在书上找找答案。 (1)出示句子: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低矮的树丛和房屋稀稀落落的。 (2)读句子,想象画面。

总结:正因为空旷的原野,低矮的树丛,稀稀落落的房屋,童年的作者才视野开阔,一抬头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也不再平行,能清楚地看到那道很亮的灰白的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象想象,语言文字似乎变成多彩的画面,变得趣味无穷。】

二、感悟第一次追寻。

1.朗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道线,作者会想些什么?会怎么做呢? 出示句子:“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 2.总结:是啊,作者该多么激动、兴奋呀!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3.出示自学提示: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作者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画

出作者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并想象画面。

4.交流汇报。读着作者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三、感悟第二次追寻。

1.就在作者呆呆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作者的视野中。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2.全班交流。

(1)分角色朗读。思考:从作者与老人的对话中,想象他们各自的神态和动作。

(2)试着给对话填上表示心情的提示语。 出示句子: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我---------地问。

“天边?”老人------地说。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地方。去哪儿还远吗?”我------问。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老人------地说。 “地平线是什么?” 我---------地问。

“是个谜吧。” 老人------地说。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3-10自然段。

3.作者带着几分疑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作者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

四、想象地平线之谜。

1.自学提示:两次追寻失败了,作者想这地平线,还真是个谜了。它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寻,去解这个谜。想象这个谜到底是什么? 2.交流之谜

3.总结: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 4.多形式朗读11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的最后作者升华了“地平线”的内涵,赋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启示。教学中以读代讲,想象之谜,模糊感悟会更适合三年级学生。】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三题,想象画面并画下来。 板书设计:

24 地平线 初识 亮 灰白色 追寻 两次失败

谜 启示

第18篇:地平线教学反思

《地平线》反思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借事说理的散文,为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内容,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发表见解,在阅读中激发兴趣,通过比读书、比说话和当堂训练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比读书的环节中,通过学生自由读,轮读来掌握字音,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的理解和品读做铺垫,在比说话也就是比理解的环节中,我共设计了三次自学指导,第一次认识地平线,在学生回答地平线样子的同时,出示课件地平线,从文到图,让学生感到地平线的神奇,也为后面的作者两次追寻地平线埋下伏笔,第二次追寻地平线,通过自由读、对话读、齐读理解重点词语,让学生分析感受课文的内容,以读带讲,第三次感悟地平线,通过齐读、默读、品读、激情导读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等,当堂训练虽然只让学生写一句话,但正是学生反自内心的这句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本节课的预设和升成基本达到统一。 但是任何一节课都有缺憾,

第19篇:《地平线报告》读书报告

《地平线报告》读书报告

一、内容概括

《2014版地平线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趋势、阻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挑战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三个部分。

其中,促进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趋势包括近期、中期和长期。近期趋势:社交媒体日益普及,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不断整合日益普及的社交媒体正在改变人际交流、表达思想、呈现信息以及判断内容质量与价值的方式。中期趋势:基于数据学习与评价的兴起,学生从教学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长期趋势:应对变革的敏捷方法,在线学习能够根据需要整合多媒体和技术,众多高等教育界思想领袖越来越认同敏捷创业模式能够让组织的领导力和课程体系受益。

2014地平线报告将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分为3类,即可解决的挑战、困难的挑战和严峻的挑战。其中,可解决的挑战指我们了解并且知道如何解决,但缺乏坚定的意愿;困难的挑战指我们了解,但是解决方案不清晰;严峻的挑战指界定起来非常复杂,很少被解决,需要新的数据和洞察力才能应对。具体如下:可解决的挑战:教师数字媒介素养和教学激励机制缺乏;困难的挑战:来自新型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竞争和教学创新推广;严峻的挑战:扩大教育规模和保持教育的适切性,全球范围内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数量的扩张趋势正在为整个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 目前,美国新媒体联盟持续关注的技术有七大类,分别为消费者技术、数字化策略、互联网技术、学习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使能技术。专家组通过投票从七大类技术中挑选出来6项具体技术。专家组认为这些技术将在未来5年内影响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他们将技术按照进入主流应用所需要的时间分为3类,即在未来1年内采用的近期技术、在2至3年内采用的中期技术以及在4至5年内才能进入教育主流应用的远期技术。1年以内:翻转课堂和学习分析会被采纳;未来2至3年:3D打印与游戏和游戏化走进教学;未来4至5年:量化自我和虚拟助手闪亮登场。

二、聚焦教师激励机制问题

暂且放下技术的问题不讨论,我们来看一看信息化对教学本身的挑战。并且只关注我们了解并且知道如何解决,但缺乏坚定的意愿的问题。高等教育无非具有这样的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别无其他。众所周知,教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他是高等教育产生的初衷,也是其他功能赖以发生作用的基础。

教师数字媒介素养和教学激励机制缺乏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媒介素养不仅仅只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技能,更需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远比技能的掌握更加根深蒂固,更加让人不由自主的从事一项任务。现如今,很多学校举办数字化教学大赛,殊不知很多教师还是不能领会其中的真谛,而只是将数字化仅仅当做一种工具,或者一种外化,甚或是一种附着于教学,但实质上于教学格格不入的产品。在高校,认为研究比教学更为重要的思想不是一己之见,一家之言。因为通常人们认为,在科研上出成果,比在教学上出成果更加诱人,更加能让一个学校出彩,获得公众的认可。一些专家、学者之所以把教授上课提到相当高的地位来看待,来执行,就是因为教学没有得到作为原生产力而应有的重视。因为从事教学薪酬低,回报率低。而相反,科研所能得到的回报率相对教学实属十万八千里外。针对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相对于教师数字媒介素养问题,是一个放眼于长远利益,都应该得以合理解决的问题,不论教育技术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行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三、教师激励机制的范例

针对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一直都在试图解决,这样的努力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愈发鲜明,例如美国。

第一,设立教学奖,对优秀的教学工作进行奖励。美国最早设立教学奖的研究型大学当属芝加哥大学。早在1938年,芝加哥大学就收到一份匿名捐赠,这份捐赠的唯一目的是每年对在本科教学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进行货币奖励(monetary award)。但由于是匿名捐赠,校方一直不知道该如何为该教学奖命名。直到1952年,当时的芝加哥大学理事欧内斯特▪昆特尔(Ernest Quantrell)追加了自己的捐赠,并同意以自己为捐赠人并以自己的父母卢埃林▪约翰(Llewellyn John)和哈里特▪曼切斯特▪昆特尔(Harriet Manchester Quantrell)的名字命名该教学奖:昆特尔本科优秀教学奖。这项教学奖被认为是这个国家最古老的本科教学奖,截至2010年,共有293人获得该奖项。根据来自学生的提名信,该教学奖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最珍惜的奖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詹姆士▪克罗宁(James Cronin)以获得昆特尔教学奖为荣,他说:“我完全为昆特尔奖所倾倒,我确实关心本科教学,它不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是一种快乐,能够得到认可和奖励真是令我难以置信,它比我所获得的好多公共奖励都更好。”

第二,设立教师发展项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美国联邦教育部、基金会、研究型大学等广泛设立教师发展项目,美国联邦教育部主要根据有关法案制定教师发展项目。如根据《美国高等教育法》(HEA,1965)第二条款以及2008年8月颁布的《高等教育机会法》(HEOA),美国联邦教育部发起了三大教师质量项目:改善教师质量项目(Teach-er Quality Enhancement Grants)、合作改善教师质量项目(Teach-er Quality Partnership Program)和教师招聘资助项目(Teacher R-ecruitment Grants)。这三大教师质量项目分别针对全美高等学校的教师招聘、培养、认证和教师支持。又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设有/教育和人力资源0(EHR)项目,专门用于资助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等,该项目下设/职业发展0子项目。2011年3月,该项目发布了2011-2013年/教职员早期职业发展0(Faculty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计划,该计划通过资助初级教员(junior faculty)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使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学者(teacher-scholars),进而成为21世纪科学和教育方面的领军人物。这些项目都可以增加教师对教学的良好体验,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

第三,将晋升和薪资与卓越的教学挂钩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明确将教学工作和教师的薪资和晋升联系在一起,尽最大努力延挽教学优秀的教师。如斯坦福大学在“建立在卓越基础之上”的报告中,提出七条政策性措施留住那些为其带来卓越声誉和多样性的教师。哈佛大学也将教师的晋升和薪资与卓越的教学联系起来。在过去,哈佛大学虽然也对获得教学优胜奖或者连续5年获得“哈佛学院教授”(Harv-ard College Profeor)称号的教师发给奖金(bonus),但从没有因为教学成绩而调整教师的基本工资(base salaries)。从2007年开始,根据文理学院颁布的“教学契约”,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将对任何职称

水平的优秀教学及对促进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为此,文理学院首先从顶层的终身教职的教师开始,对他们进行教学考核,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他们的年薪(Annual Salary Adjustments for Te-nured Faculty)。人力资源部门更加希望终身教职人员能在教学上获得更大的物质报酬(material reward)。充分肯定教师的教学成就,从经济上给予满足无疑是一种好的激励方式。

第四,重视集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在建立和完善教学激励机制的同时,美国的本科生教学改革比较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过团队的力量,实现教学经验、技巧、艺术的传递,培养更多的好教师(good teacher)或杰出教师(outstanding teacher)。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团队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教学促进中心组织的教学团队。如哈佛大学博克教学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小组(ISST),创立这样的小组最初是为了促进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的发展,后来,中心逐渐将小组扩大到任何新的或新修订的课程当中,甚至包括研究生教育中的研讨课。ISST主要由哈佛大学各部门与该课程相关的专家组成,他们为某个课程的教学提供意见、建议和帮助。[20]除了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许多研究型大学还非常重视相同学科以 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合作,通过设立教学会员制项目(Teaching Fellows Program),新教师能够从同行或其他学科教师那里获得有关教学方面的帮助和建议,这种会员制项目也是一种教学团队。另一种是以教学名师(master teachers)或科学大家(leading scientists)为中心的教学团队。这种团队有的是学校或院系促成的,有的是自然和自发形成的;有的具有比较固定的形式,有的则比较松散。

四、思考与启示

第一、教学激励应坚持物质和荣誉并重。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人们并不讳言金钱和物质奖励对于改善激励体系的意义,许多教学奖往往伴有巨额的现金奖励。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对教学奖获得者进行奖励。以2007年度为例,该年度文理学院用在教学方面的无限制资金总额为6063万美元,指定用途的资金总额为43.2万美元,有限制的资金总额为8860万美元,赞助资金总额27.1万美元,其中,专门用于对教职员进行教学奖励和补偿的无限制资金为165.1万美元,有限制资金为2532.3万美元。2008年度,文理学院用在奖学金和教师奖金方面的无限制资金为1340万美元,有限制资金为4000万美元,比上一年度有显著增长。在具体奖金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奖大都在5000-10000美元之间,本科教学奖的力度往往大于研究生教学奖。以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大学为例,奖金额度为5000美元的教学奖有:研究生助教教学奖、学士后杰出教学奖、威廉福瑞迪杰出教学奖、大学新生教学奖、约翰斯顿教学奖、良师益友终身成就奖等;奖金额度为7500美元的教学奖有:理事会杰出教学奖、泰勒杰出本科教学奖;奖金额度最高的是查普曼家族教学奖,奖金为10000美元。

在我国,教学奖的数量大大少于科研和管理奖,且教学激励大都停留在荣誉层面,物质层面的奖励相对较少。首先,在研究型大学内部基本没有专设的教学奖项,虽然有时也会举办一些教学竞赛,但是优胜者获得的奖励多是一纸奖状或价值不高的实物,针对教师的奖项大都偏向科研和管理。其次,在国家层面,我国设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这是我国第一个直接针对本科教学的国家奖,具有最高的行政级别和荣誉地位。但与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的国家科技奖相比,国家教学名师奖两万元的奖金额度很难体现国家大奖的定位。第三,从社会层面来看,关注教师和教学的广泛共识尚未形成。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和一些知名企业相继设立了高校教学奖,如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华为优秀教师奖、通用电气优秀教师奖等,但是,整个社会对于教师和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捐赠、赞助机制尚未形成。应该认识到,增加教学奖项的数量和提高奖励力度是改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只有坚持物质和荣誉并重,才能真正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技能和改善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发展离不开集体和团队的努力。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既重视教师个体的独创性和主动性,又重视教学集体的相互协作和影响,团队和协作的广泛存在为个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基层专业,大多存在以知名教授为中心的某个或若干教学团队。在学院层面,存在以院长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团队和以学科和跨学科知名教授为中心的若干个团队。在学校层面,存在以校长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团队和跨学科、跨校的教学团队。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奖励,如斯坦福大学的霍兰德教学奖就主要用于在本科教学中 作出创新或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个人或团队(team)进行奖励。布朗大学的克伦罗墨尔本科教学和研究奖专门用于对教学和科研协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它细分为4个奖项:本科科研协作奖(Research Collaboration Award)、本科教学协作奖(Teaching Collaboration Award)、本科教学和研究团队奖(Team UTRA Award)、国际本科教学与研究奖(International UTRA)。

我国研究型大学协作教学的机制尚未形成。在学科专业层面,许多一线教师和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得不到资深教授的帮助和指导。有的资深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甚至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推卸给青年教师或自己的博士生承担,自己转而从事回报率更高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这不仅放弃了他们指导青年的责任,也放弃了本科教育的底线。在学院层面,教学工作往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教师之间很少就教学工作展开交流和帮扶,教研室和教研组名存实亡。在学校层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有时也会组织教学观摩、教学考核和教学竞赛等交流形式,但这些形式很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持久和实质性影响。无论在那个层面,跨学科的交往大都基于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开放性的教学交流相对较少。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滑坡,或 许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集体协作的作用,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尽管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并非完美无缺,但它确实建立了相对有效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性。在我国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0的今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改革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20篇:地平线的造句

【注音】: di ping xian

地平线解释

【意思】: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地平线造句:

1、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2、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

3、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艘轮船。

4、我不确定我们怎么到达那个超越地平线的更加美好的地方,但是我们一定能到达那里。

5、这就好象是拍一张静态的地平线的照片,静止不动,然后尝试画一张如何到达那里的完美的地图。

6、这张照片的关键是倾斜的地平线,它夸大了人们晕头转向的感觉,并增加了迷失方向和由照片所创造的倒悬的意念。

7、我希望这种可以预见的未来来延长超过地平线,可以让乔布斯呆在苹果,即便不能和苹果在一起,也希望可以和他家人和爱的人待很长很长时间。

8、而一只脚踏在史前史的埃及文明却要把目光投向那落日西沉另外一端的地平线。

9、通货膨胀看来已经消失,尽管它可能由于处理衰退的措施的实行而潜伏在地平线之外。

10、然后它们消散于无形,没料到在另一条地平线上好像又暗中形成,在天空中以海马或新月的形状舞动着。

11、一辆辆跑车狂奔向远方的地平线,如同被上帝亲手扔出去的一样。

12、太阳剩余的阳光已经了照亮了地平线和云彩,而恒星和银河星系把它们自己透露在天空的上方。

13、在静谧的风景里,尤其是在那遥远的地平线,我们看到自然美丽有如我们美丽自身和本性。

14、人们认为这种表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只要有这样一块十进制表,再能看到地平线以上太阳的高度,就会立刻知道他在地球上的位置。

15、如果这是一部电影,我想母亲和我一定会尴尬地拥抱一下,而蕾露则凝视向远方的地平线。

16、让它成为地平线上的最重要的东西然后你总会把它放在视野范围之内,它环绕着障碍但是总是朝向那个目标前进。

17、也许不是,通常日落(或日出)的色彩可以非常戏剧化,尤其当大气清澈、太阳看起来非常接近地平线的时候,就象这张照片中的景象。

18、当然一个低成本但不是相当直接的方法是,夏至时去北极圈旅行,花一晚上的时间(能在热水缸里最好)看地平线以上的太阳圈。

19、他们消失在地平线上了。

20、每年的这个时候,太阳不会照耀南极大陆,但是会沿着那里的地平线划过一道弧形的轨迹,使得我们能在午夜时分目睹极地中层云景观。

21、同样是这一天,站在南极点上的人也会看到太阳匆匆学过地平线,这便是长达六个月的极昼的开始。

22、从很远的地方,您就可以看到电视塔像城市的标志一样,从地平线升起。

23、图中的耀斑呈一条横跨左侧太阳地平线的白线。

24、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双重彩虹正从地平线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25、那天,我一个人搭出租车去了海岸,眼望着蓝蓝的天空,和地平线处那低低的云彩。

消失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地平线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