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设计中设计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2 08:36:4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让生活简单且美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日期:2011-07-27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购之已久,被它吸引是其出众的包装设计:洁白的封面——纯粹且精致;黑色端正的宋体字稍加设计以横平竖直的简洁形式排列——落落大方且透出一股娟秀之美。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即如此:简单且美。不繁琐,不罗嗦,不花哨,带着一种高雅的情操,透漏一份独特的气质。我想此书的作者原研哉先生也是追求这样的一种设计精神。

追求的质朴

原研哉先生是日本的一位优秀设计师,在我眼里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透漏出丝丝禅意的幽静。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赞美,总是能于细节之中迸发一些小智慧,这想必也和日本本国有限的土地,并不丰沛的资源以及迅速增加的人口有关,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无印良品便是日本本土一个出色的设计品牌。他的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提炼而成。无印良品追求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甚至连生产过程都进行简化,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的商品群。自一九八零年创始以来,无印良品已经成为日本民众优雅而质朴的生活象征,他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也在世界范围造成了广泛影响。

再设计

书中原研哉先生举得一则小例子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日本一次呼吁对“取火照明”这种原生态方式再关注的设计会上,面出薰先生(日本设计师)做出一个非常有趣且另人感动的提案。他将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制成火柴。让这些小树枝在回归地球母亲之前再为人类做点事。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形状是优美的,而人们使用这种火柴,能够让人们忘记繁忙的时间,唤起人们对自然、火、人,以及各种各样世间万物的印象。这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充满智慧——没有那么高昂的制作费;它充满乐趣——自然的形态拟造出千姿百态;它又包含了感情——放佛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沟通,擦一根火柴,大自然燃尽一段小树枝却给人类带来一团光明,这是人与自然仿佛约定般的完美合作。

科技的亲切美

日本著名品牌SONY虽然出身于“高科技产物”,但是独树一帜的形象设计却与一般的欧美品牌大有区别。流线型、趋向自然形态、仿生物化的图形设计减少了科技产品自身携带的冷漠感,同时不定型的造型设计又让充满对产品未来的憧憬。这也便是日本设计师一直所追求的设计风格。

原研哉先生《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全面的讲解了日本设计的风格以及其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发展的形式,而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板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且美!

章节名: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

读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带给我读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样激动和愉悦。像是遇上一位充满灵气和洞见的智者,还循循善诱地愿意为你历数古今,评点实例。他说的你静下来想想感觉都能领会,而且恰好戳中了心中最为困扰的几个问题,引着人向着找到答案迈出了一大步。所以,这本书刚读完两章,脑子里就已经翻腾着各种想法了。趁着还没忘掉赶紧写下来,跟后面的感想一起写成一个系列。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对全书提出问题的基石。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再回过头来,把这一章再读一遍。原研哉一路轻盈地从现代设计先驱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讲到包豪斯,再到现代和后现代,不紧不慢牵引着欧洲,美国,日本三条脉络,串起过去一百多年来现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世界变革的史实。这是在设计本身之上向地域范围,影响深远程度和时间推演三个维度上的俯瞰,以“哲学是关于思考的思考”一样的姿态带领读者走入这本《设计中的设计》。正如原研哉在自序的第一句话中写的“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以一种设计。”回望是为了反思,以有益于当下和将来。设计和消费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但正如艺术诞生于宗教,却不局限于宗教,好的设计应该具备超越消费诉求的更高层面的自觉。原研哉一直强烈地感觉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其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在尚未完全认识技术更纯化的特性和更深刻的内涵之前,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对它进行消费。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更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 他清醒地感觉到“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素材”,在我们对其充分了解之前就深陷于对它的消费,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对于雕塑而言,黏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素材,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与黏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者金属片的话,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它。我们能满手是血的和泥吗?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

跟原研哉一样,我和一些朋友们都有一种身处“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间”,能感知时代前进的钟摆却还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周遭更多的人们,更是忙着活在当下,沉溺于勾画细节和短期利益,却对周围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无动于衷。更不用说站到更高的层面,用更高的智慧来思考文明的走向是什么,未来需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我们中文里会用“成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尤其是职业上的。这也是一种设计的人生观。简单而言,用原研哉的话来讲,设计是“形式与机能的研究”。对自己人生的“形式与机能”的规划正完美地符合“成器”这个比喻。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剥除掉其中的“钉子和金属片”,纯化自性;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在根据这份认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塑造自我。这么来想,跟这个时代一样,我们往往也太着急了。纯化和塑造自我的过程都急匆匆的,被消费他人同时自我消费的欲望和铺面而来的信息挟卷前行,在熙熙攘攘中顾不上观察,回顾和思考。

推荐第2篇:《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笔记作者:宁婉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书中通过讲述设计案例,来阐释设计涵义及理念,朴实易懂,能吸引我继续往下读。这本书让我深层次地理解了设计的真正涵义,书中很多设计理念对我们今后的创作很有帮助,正如书名“设计中的设计”,设计并不是单一孤立存在,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要考虑更多的综合性因素。以下是我的读书感想和设计随笔。

一、

1、《设计中的设计》第一章对设计的定义不完整,他只是说设计是通过创造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种定义也可以说是发明或是创作。我认为设计是一种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审美性、功能性、创造性的思维性活动。

2、我认为书中“创造出用着顺手的东西,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悦”。这句话说的很好,反映了设计的真正用途,和人们内心中对设计的最真实朴素的想法、要求。

3、“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这是设计和艺术的区别。

4、书中谈到的整合设计是将设计的所有问题都从整体去观望,再去领悟它的本质。无论是从设计的年代历程还是从设计物品的整体艺术形态,都要拥有一个宏观的审视态度。这样我们才会真正的了解设计。

5、疑问:我们研究的藏族设计史,19世纪之前的设计史料,能称之为设计吗?因为在19世纪之前设计这一概念和词语还未出现。

6、视觉传达

二、第二章通过举例和展览会上的设计案例,阐释设计师们的各种设计理念

7、再设计:在已有的设计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和设计,设计出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性思维的。捕捉新鲜感进行再设计。

让人们对之前很熟悉,用得很习惯的生活日常用品的认识发生改变,建立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多样化。

8、纸管建筑和四角形的纸管卫生纸的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节约资源设计理念,

9、保温衣服(多拉链,塞报纸)设计具有人性化,很好地关注设计和人之间的关系。

9、设计所考虑的并不只有主体行为,形象背后的各种环境都要综合性地思考。“青年放咖啡杯”这一例子,说明设计有时候是一种“给予”,结合环境设计,会有偶然性发现,这是环境的给予。

10、CD播放机,外型与“换气扇”相似,这是嫁接的手法,把人们对换气扇的感觉植入到CD播放机,两者结合,吸取换气扇的优点。

11、茶包设计把潜意识领域的种种可能性设计进去

木偶牵线茶包,是运用设计迁移的手法,找到之间的相同要素

四、

12、第四章谈到“无中生有”这一设计概念,设计出“有品质的设计”,具有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如同中国山水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一种“无中生有”的心灵体验。

13、这章节中围绕“无印良品”这一设计,谈到的设计理念就是“无”,这里的“无”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这是日本所倡导的简约优雅的设计风格。

14、原研哉认为“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这是我们俗称的善于发现问题和改善问题。

15、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校长马克斯·比尔认为设计是“外界环境形成”。将设计看做一种与环境有关的思想。

五、第五章思考了设计的用途、发展方向,设计不仅与个人的价值观或喜好有关,而且能促进经济利益增长,对消费欲望的具有引导的作用。

六、第六章中原研哉用描述性和评论性的语言,审视了日本的历史文化,他深入剖析了日本经济科技的发展,承认不足与展望未来,字字谦卑却掩盖不住他的大师风范。另一个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热爱,不推崇同西方文化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十足的色彩斑斓的设计,他引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

推荐第3篇: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Designing Design

曾经看过一本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后来在图书馆看见一本叫《设计中的设计(全本)》的书,书的容量较之前者多了两倍,增加了很多新的章节,书名由design of design变成了designing design,反映了作者在重新编排此书时思想上的波动。原研哉是为平面设计大师,却对我们已然习惯了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做了大量再设计课题,书中收录了他策划的再设计的很多精彩作品展,当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类自古以来积累起来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是多么的“错”,他的研究告诉了热爱设计的人们不要被束缚于日常生活的高墙中,“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是一种创造。”他想传播的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设计思想。

夏日炎炎,读这本从封面到内页都是纯白的书让人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一股清凉感,第一章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是旧内容,坂茂的方形卫生纸筒,佐藤雅彦的出入境章,隈研吾的捕蟑盒,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到处手抖充斥着设计,地板,书籍,灯具,啤酒瓶。这些的确都是设计的产物,将这些东西陌生化,再进一步捕捉到新鲜感进行再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

Haptic——无感的觉醒,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这个策划中原研哉要求设计师们不许画草图直接受“触觉”来激发出物体。Haptic的展览中有两个作品我十分喜欢,深泽直人——果汁的肌肤,看到这一系列的作品时顿觉内心一阵清凉,甚至一个荒唐的理念从脑海中飘过:要是能进他的设计公司做设计跟大师一起做设计这辈子就完满了,好好练口语吧!如同作者所写,这一系列最出彩是香蕉汁盒,让人看到后会有从盒子口撕开纸盒大口喝的冲动,因为那里有一处香蕉蒂的设计,这样就会联想到撕开香蕉的动作,于是让人不自觉的想要撕开纸盒,我的感触是不是太大,不知不觉就掉入了设计师的陷阱里,这就是他的设计哲学“no thought”;草莓汁盒的外部肌理处理的和真实的草莓完全一样,有让人想伸手触摸的冲动,仿佛盒盖未启草莓的香甜已经扑面而来,可恨那只是张图片。夏天光着脚丫漫步是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回忆,当我们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追求奢华品质的皮鞋不惜把脚磨的伤痕累累时,是否还记得当年夏天走在草地,踩在泥土上的触感呢Haptic展上的木屐我很喜欢,因为直到现在无论春夏秋冬不在特别的公共场合我都有赤脚的习惯,作品在传统的木屐上有些植入了青苔,有些植入了松树林叶或是水泥石板,就如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一样,这样的鞋子穿在脚上未必舒服,这样的设计向人们传达的是释放脚底的自由,释放设计师内心的自由。

六月份去了一趟北京看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展,亲眼看见大师作品感觉心潮澎湃,白菜叶的果盘、深泽直人的果汁的肌肤,senseware的水滴设计,去无印良品店看到了直人先生的天圆地方的CD盒,才发现原来开关和电源是连到一起的,拉下电源线CD盒启动,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开启方式,带来别样的触感,试想这样一个CD盒,如果挂在家里玄关换鞋的地方的墙壁上,走进家门顺手一拉音乐响起,是多么惬意的享受。良品的店里真的有很多设计巧妙的小东西,抽拉试的烟灰盒课放在汽车里使用,还有一把圆规与尺子二和一的产品是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去实现的东西,什么时候在国内也可以有这样一种类型的店子,可以在摆放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从人的五感方面谈论了设计的意图,更多的是从人的本源出发来考虑设计,原先生的思想对我以后的设计会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推荐第4篇: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让生活简单且美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日期:2011-07-27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购之已久,被它吸引是其出众的包装设计:洁白的封面——纯粹且精致;黑色端正的宋体字稍加设计以横平竖直的简洁形式排列——落落大方且透出一股娟秀之美。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即如此:简单且美。不繁琐,不罗嗦,不花哨,带着一种高雅的情操,透漏一份独特的气质。我想此书的作者原研哉先生也是追求这样的一种设计精神。

追求的质朴

原研哉先生是日本的一位优秀设计师,在我眼里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透漏出丝丝禅意的幽静。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赞美,总是能于细节之中迸发一些小智慧,这想必也和日本本国有限的土地,并不丰沛的资源以及迅速增加的人口有关,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无印良品便是日本本土一个出色的设计品牌。他的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提炼而成。无印良品追求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甚至连生产过程都进行简化,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的商品群。自一九八零年创始以来,无印良品已经成为日本民众优雅而质朴的生活象征,他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也在世界范围造成了广泛影响。

再设计

书中原研哉先生举得一则小例子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日本一次呼吁对“取火照明”这种原生态方式再关注的设计会上,面出薰先生(日本设计师)做出一个非常有趣且另人感动的提案。他将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制成火柴。让这些小树枝在回归地球母亲之前再为人类做点事。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形状是优美的,而人们使用这种火柴,能够让人们忘记繁忙的时间,唤起人们对自然、火、人,以及各种各样世间万物的印象。这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充满智慧——没有那么高昂的制作费;它充满乐趣——自然的形态拟造出千姿百态;它又包含了感情——放佛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沟通,擦一根火柴,大自然燃尽一段小树枝却给人类带来一团光明,这是人与自然仿佛约定般的完美合作。

科技的亲切美

日本著名品牌SONY虽然出身于“高科技产物”,但是独树一帜的形象设计却与一般的欧美品牌大有区别。流线型、趋向自然形态、仿生物化的图形设计减少了科技产品自身携带的冷漠感,同时不定型的造型设计又让充满对产品未来的憧憬。这也便是日本设计师一直所追求的设计风格。

原研哉先生《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全面的讲解了日本设计的风格以及其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发展的形式,而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板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且美!

章节名: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

读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带给我读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样激动和愉悦。像是遇上一位充满灵气和洞见的智者,还循循善诱地愿意为你历数古今,评点实例。他说的你静下来想想感觉都能领会,而且恰好戳中了心中最为困扰的几个问题,引着人向着找到答案迈出了一大步。所以,这本书刚读完两章,脑子里就已经翻腾着各种想法了。趁着还没忘掉赶紧写下来,跟后面的感想一起写成一个系列。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对全书提出问题的基石。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再回过头来,把这一章再读一遍。原研哉一路轻盈地从现代设计先驱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讲到包豪斯,再到现代和后现代,不紧不慢牵引着欧洲,美国,日本三条脉络,串起过去一百多年来现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世界变革的史实。这是在设计本身之上向地域范围,影响深远程度和时间推演三个维度上的俯瞰,以“哲学是关于思考的思考”一样的姿态带领读者走入这本《设计中的设计》。正如原研哉在自序的第一句话中写的“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以一种设计。”回望是为了反思,以有益于当下和将来。设计和消费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但正如艺术诞生于宗教,却不局限于宗教,好的设计应该具备超越消费诉求的更高层面的自觉。原研哉一直强烈地感觉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其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在尚未完全认识技术更纯化的特性和更深刻的内涵之前,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对它进行消费。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更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 他清醒地感觉到“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素材”,在我们对其充分了解之前就深陷于对它的消费,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对于雕塑而言,黏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素材,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与黏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者金属片的话,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它。我们能满手是血的和泥吗?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

跟原研哉一样,我和一些朋友们都有一种身处“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间”,能感知时代前进的钟摆却还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周遭更多的人们,更是忙着活在当下,沉溺于勾画细节和短期利益,却对周围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无动于衷。更不用说站到更高的层面,用更高的智慧来思考文明的走向是什么,未来需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我们中文里会用“成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尤其是职业上的。这也是一种设计的人生观。简单而言,用原研哉的话来讲,设计是“形式与机能的研究”。对自己人生的“形式与机能”的规划正完美地符合“成器”这个比喻。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剥除掉其中的“钉子和金属片”,纯化自性;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在根据这份认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塑造自我。这么来想,跟这个时代一样,我们往往也太着急了。纯化和塑造自我的过程都急匆匆的,被消费他人同时自我消费的欲望和铺面而来的信息挟卷前行,在熙熙攘攘中顾不上观察,回顾和思考。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读后感

老师布置这次的作业,我想利用这次的机会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关于设计的书,我想都是理论或是历史方面的我可能静不下心去阅读,所以我选择了一本与现代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书。当看了这本书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了解的只是太少。以后我会找时间多看下相关的书。下面是我读书或所了解到。

首先我了解了作者,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书中他他介绍了有他参与的各个设计项目。关于他的性格或是坚信的理念我有些拿不稳,但是他有一段话,却使我从中感觉到了这个设计师的伟大胸怀。这句话是: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院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就像此书的开头,李•埃德尔库特这样评价他:“精确、严谨,他谈起设计来如一种生活哲学,不断变换着他对整个过程的意识,总在某处有所进展、挑战、改变着他的智慧。”智慧是无穷的,而原研哉是一个善于或是说热爱去探究智慧的人。乐于发现生活中可以进行再设计的事物。在设计界他想有众多设计大师对他的美赞。可是在书中我能读到他是一个很谦和的人。

对作者的简介就这么多吧,我们从他的著作内容里也能对他了解很多。下面我对这本书进行了概括,同时也谈了我的感触和想法。

第一章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用品

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进行再设计,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示给我们呢?我也很期待,带着期待我认真的往下阅读。作者为此搞了一个展览,参展包括很多领域的设计,各行设计者通过作者给他们选出来的物品,对这些物品进行再设计。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再创,能反映给我们很多问题,然后再一个个去弥补这些问题,慢慢完善事物。

坂茂与卫生纸,建筑师坂茂重新设计了卫生纸,中间的纸管改成了方形,卷起的纸最终也成了方形。传统设计的圆筒纸被拉出来的纸比实际需要的要多,而方形纸则由于阻力起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并传递节省的信息。我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当堆放起来也节省空间。我很有体会,我们寝室的垃圾其实最多的还是卫生纸。试想我们真的有那么多脏东西需要去擦吗?被污质占得面积可能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可是通常我们怕脏了手,会多扯了解,最后干净的地方随着被扔到垃圾桶里也就变成了垃圾。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这是没有意识的。现在不是崇尚节约、“光盘”吗?其实不需要呼喊,只要每人都愿意从小事做起。这些都远了,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在微妙之处改变人们的习惯,能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可能不用那么费力去做那么多宣传了。我期待有天我能用上方形的卫生卷纸。

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他将传统的印章设计成印出来是飞机的造型,这的确令人新颖和惊奇的,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个章有意思。传达了日本好客的信息。

隈研吾与捕蟑盒,捕蟑盒在日本很常见,可是我们国家倒不多,我还没有见过,倒是市面上像喷雾、投在食物里的药、粘鼠板之类的到很常见。可是平常人家也知道,特别是药类的,对呼吸道、眼睛都有危害,也很容易被小孩误食。而日本的再设计,而没有一点用药剂类的。这次隈研吾设计了一个能折叠的胶带,能放在蟑螂爱出没的橱柜缝隙,害虫爬进去就出不来了,被黏在里面。很感谢大师让我们看到这么精彩的设计,这样我们的生活的确会少许多的小烦恼。

面出熏与火柴,他将火柴棒直接换成枯枝,顿时变得很有艺术感。作者的想法是,现在的多数家庭很少出现火柴的身影了,有某种怀旧的感觉。虽然现在大多数人不在使用火柴,可是我发现,我们家里的打火机很容易烂掉,而里面的气也就随之浪费,目前来看回收打火机的行动不是那么的被人关注。有则实验报告说将每一个用完的打火机回收起来,里面剩余的天然气都是巨大的能源,具体的数据我记得不是很清楚。现在我家用的是火柴,对不明白的人来说很老土,但对于像我家这样总是会用烂打火机来说,用火柴成本不仅大大减低,而且用的放心。

津村耕佑与尿片,高科技的新材料引领社会的进步,合理地利用资源会带来更美好的明天。比如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人类是制造垃圾的能手,人总是嫌泥土很脏,可是泥土却净化了那些垃圾,使地面回归干净。新的材料是必要被发明出来代替现今存在的让人束手无策的不可回收材料。这位装饰设计师,他发明的这套像纸一样的服装,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当老人最终有一天不能自理时,不会逼着他去穿有损他尊严,让他感到羞愧的尿片吧?这个类似裤子的尿片至少消除了们的抵触情绪。这个设计更体现了一种关怀,连作者自己也说:“现在即便是明天我就不得不开始穿尿片,我也无所谓了。津村耕佑的尿片证明,设计连我们的心理忧虑都能妙手解决。”看到这里时,我就想真正需要的就是像这样的以人为本,和谐的设计吧。

深泽直人与茶带,茶带到现在意识很普遍的产品,深泽直人是个很出色的产品设计师,作者对他的评价很高,我也不去写他了,只能说他的产品设计很成功。

“再设计”的展览也达到了世界性的影响力,作者有一个观点就是“让世界未知”。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本是设计的果实,但设计师以一种崭新的眼光,试试重新审视日常环境,好像它们仍是未知的一样。我们的设计或许不需要凭空再造一个新的事物出来,而是用新的眼光对我们的日常用品进行再设计,或许会令我们的生活更完善,更环保,更节能!“设计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或许这个展览就是要告诉我们这点吧。

建筑师的通心粉。

这个展览也是作者策划并制作的产品设计展。通过对通心粉的再设计,体现建筑师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因为是食品,每一个设计都请了食评家,插画家竹冈美穗提供一个配菜谱。这让我在看着节时多了一份兴趣。

通心粉最开始是意大利的一种面食,现在被传到很多国家,但中国视乎出现的很少,我是没有亲眼见过的。据说中国在唐代时,意大利使者很喜欢中国又细又长的面,于是皇上就赐给了他们几位拉面师傅。可惜回去后拉面师傅不管怎么教,他们都学不会。没办法,怪不得意大利只能做宽面了。肯定里面有关的建筑学,在一个食物产品中体现,我是无法分辨好坏的。但通过这次的设计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幽默,对设计无穷尽的思考。在我们的国家,因为五千的传统,是很难做出让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新设计的。他们的精神值得探讨,谁也不能否定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所居的位置。

第二章 五感的觉醒

零四年作者策划并完成了一个项目“触觉展”。展览是同个各个方面的感觉给我们以触觉的感受。

作者设计的“HAPTIC”展的标志,“H”用猪鬃植在硅胶的表面,让人看起来自然的觉得很别扭。这次的展览还不能画草图。

津村耕佑设计的是“灯笼”,从图片了解到,他将头发植在灯笼上,光从中间发出,头发的质地清楚展现。可是却太像头,长短的发型,让人觉得这是“鬼灯”,实在恐怖。连作者也说,这个灯笼是没办法吸引别人有触摸的意愿的。 祖父江慎设计了一个蝌蚪杯垫,透明的圆玻璃,里面整齐的排列着小蝌蚪。像是做生物实验。

伊东丰雄的门把手,是一种叫“凝胶”很软的材料做的。门把手本身造型也像手,我想到小时候一个玩具,也是手的造型,还很软,甩出去可以粘在墙壁上。这个门把手很可爱,比起一般的门把手,触感肯定不一样。我觉得有种生命力,像是在说:“欢迎你回家,握个手吧。”

现在的遥控器都是硬的,没有任何变化。Panasonic设计公司设计了一个变化多端的遥控器。不用的时候就瘫软在那里,当手触碰到时,又会立刻变硬,并发光。这让我觉得它像是未来的东西。不知道前后的触觉是怎样的,不知道这个产品能不能流向市场。

让我举得很有意思,且有点小惊喜的是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的肌肤”。形状就是一般牛奶的形状,附带吸管。而他把盒子和食品本身融到了一起。香蕉汁的盒子外观就是一个香蕉皮,只是有点方方的。草莓汁的盒子就像草莓表皮一样,不仅是颜色没变化,连小点点都是一样的。猕猴桃汁,盒子外面也是毛茸茸的。看到这样的盒子是不是很想去尝尝果汁的味道?看是不是真的一样。这样的包装直入人心,但或许大量生产时这样的材料与制作过程会很费神吧。

挟士秀平设计的木屐,形状没有变,只有脚踩上去的部分被铺上青苔,还有的是松针,枯叶,雪,泥沙等等。估计脚踩上去会不自主的发凉吧。设计师是想让我们重新回到光脚的时代,真正去接触这片土地。作者很喜欢他的设计,作者觉得我们认识事物不是靠一方面的感觉,而是五感的结合。每一个感觉都会形成大脑意识的积累,向搜集的信息。当我们有一方面的感觉带给我们时,大脑就会搜寻与这个感觉相关联的一切信息。比如书,看到是白色,会想到它的触感是光滑的。作者也举了例子,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分析我们的感觉意识,这样以后讨论事物我们可以分解成很多方面。就像作者说:“设计不仅跟颜色和形状有关。研究我们如何感受颜色和形式,或是研究感觉,是设计的一项关键课题。而观察人如何感觉物体将会给予社会新的方向。”

铃木康广设计了一个圆白菜的碗。很美观,打破我们队常规事物的看法,这样的碗或许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吧。

山中俊治设计的指南针,是纸做的,但是涂了一层防水材料,可以在水中漂浮。现在纸也不怕水了。

作者设计的谁弹珠平台,也是防水材料,看到这里时我就想到了荷叶,被称为“荷叶效应”。现在的飞机外表用的就是这样的材料,不会被雨水等污染。如果将这样的材料运用到我们的建筑的话,就不会出现,水垢污染前提的现象了。我队这个材料没有更多地了解了,为什么没有被大量使用我也不明白。

对于作品我就说这么多,作者说:“如若我们要从感觉这一侧去重设物品再造的驱动力的话,我们的设计过程就不是始于技术,而是始于感觉认知,它是与各种科学法则平行进步的。”现在技术的进步会影响我能感觉的退化。我很喜欢画画,但是我的专业让我更多的接触电脑软件处理图片的技术。但是我知道软件只是我们的工具而已。图片的效果是在自己脑海就该形成的,而不是软件做出的这个效果好看才觉得就是这个效果。我们的感觉认知必须建立,而不能只依赖于软件。这就是作者说的对事物的感觉,对事物的敏感。这种微妙的感觉,不经过训练是无法达到的。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章 引人兴趣的媒介 作者在这章介绍了媒介的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会千差万别。我们全身都不满了脑神经,作者通过各种媒介向人们传达信息。

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节目表册,作者将册子封面用上一种白色松软的纸张,在上面压上凹陷的文字,看上去清澈如冰,摸起来很舒服。他想通过这个册子作为媒介,想来参会的观众表现好客。雪白的册子上红色的火焰有颜色,像在跳跃,观众无不称道的。

梅田医院的视觉指示系统。这是一所产科和小儿科专科医院。作者为体现医院干净卫生的环境,对妇女儿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她们的关怀,将指示文字图标等印在白布上。白布能给人柔软的感觉,能让产妇的心理压力放松,并且白布的干净整洁的信息。我很佩服作者,大胆的创新,和细腻敏锐的分析,还有那颗关怀的心。

松层银座再造项目。作者大胆的运用了白,我体会到作者对“白”的喜爱,还要突起的点,一度让我认为他是一个“点控”。银座墙面运用了点,还有他们卡片上的点,包括手提袋的白和黑点,相互呼应,体现了一个整体。里面的两张宣传海报,虽然很有创新,但是我不大明白表达的意思。

说一说“作为信息雕刻的书籍”。作者认为书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携带图像和文字的抽象媒介。现在的显示器让人们对书籍的关注越来越少。即使现在电脑可能让我们搜集很多图片,但是我还是希望拥有几本画册,它给我的是一种充实的满足感。就像拿到这本快到五百页的书时,我就有一种想快快阅读它的感觉。书作为信息的媒介它是有感染力的。

第四章 白

作者心里的“白”如同“静”“空”之类的词,具有容纳性,他对“白”的理念很高深,这是书中有一处我没有理解的部分。作者很爱纸张,那我就说说纸张的“白”。古人发明出纸后,有多少文人学士想在此圣洁的地方一挥自己的才艺。这种“白”是灵感的诱因,让人变得欣喜。就连我自己,每当看到一大张雪白的纸时,我就很喜欢,总觉得自己会在上面画出漂亮的画。

第五章 无印良品——无、亦所有

无印良品向来以一个不是品牌的品牌自居,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我很喜欢它的广告,将标志放在地平线上。地平线是视觉的集中带,整个标志是最突出的。恰好体现“无、亦所有”。作者说:“只有当一则广告被当作一具空的容器,观众能够自由地将其想法和愿望置入其中时,传播才是有效的。”

无印良品“家”的海报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广阔,而是微小,小到牙刷,杯子,而这无不体现“家”。琐碎的事物共同构成了家。对于学平面的我,这是一次启发。其中他们设计了一个储藏方案,用折叠的隔板将家里的说有陈设隔在里面,等用时再打开隔板。这个设计我觉得很巧妙。至少在空间利用上,是很合理的。

第六章 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

作者觉得日本是一个及其错综复杂的文化区,接受各种文化。但正因这样,日本成熟的文化是优雅的,他介绍了很多休闲场所,如雅叙园,小布施堂,无何有之乡等。这些地方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的共存给了他们心灵的享受,带给他们无尽的灵感。而那里的设计又是别具一格。

作者介绍了他为北奥做的标志设计,但没有被选中。我觉得作者设计的标志或许能体现奥运会的精神,但是在体现北京,或中国文化方面稍微薄弱了一点。而中间太阳的符号“日”,会被误解为日本的象征,各项运动的符号汇到一起会觉得图案看起来有些杂乱。或许更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吧。

第八章 一种新的信息

作者提供Exformation的想法,明白我们知道的很少。目的是让参与者以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探究事物。他们对四万十川进行了八个研究。我比较喜欢的是“模拟——如果河是一条路”。他们将河用电脑技术变成一条路,像驾驶员在路面行驶感觉周围的环境。其中写道:“这里产生的真实感是如此新颖、生动,它使我们醒悟到一点:我们从未以这样的方式看过这条河。”当然我们也也没有用这样的方式看过其他河流其中的宏伟壮观、多变与平时看到水是无法感受到的。

其他的脚印景观,拾垃圾,正方形的盒子,记录鱼的种类靠这条河生活六天等方案,都非常的与众不同。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妙趣吧。我们不要忽视小事物的存在,不要轻易否定一切。

第九章 设计到底是什么?

“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濒临绝迹、行将被全球化的湍流吞噬的智慧与洞察力。我们已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学到太多东西。我们因给予这一事实应有的尊重,每一独特文化均消化了西方现代思想的果实。即使如此,世界亦开始向新的设计方向转移。”

“设计这个职业是在揪着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新问题。”这些都是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对于设计到底是什么?则是要个人经历了生活,并对它了解了才能做出个人的答案。每个时代都对它的理解不同。

对于这本书我大概局了解了这些,很多作品都是在日本,我没能深入了解。希望作者的设计展能到更多的地方去。由于时间原因,我没有阅读了其他关于设计的书在写这篇读书报告。没有比较我可能不能找到与其他设计书更独特的地方,还有设计特点的不同。当然我会再次对书进行阅读,希望不断发现新的信息。

我的读后感就写到这里了,以前看书都没有分析过,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就养成习惯,把有意义的归纳起来,作为自己的手头资料。希望积累到更多的知识。

推荐第5篇:设计读后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 院: 艺术学院 课题名称: 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

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

班 级: 09-09 学 生: 梁艳梅

指导教师: 黎 勇

日 期: 4.27 日期: 2013 年 04 月 28 日

日期: 2013 年 04 月 30 日

日期: 2013 年 05月 01 日

日期: 2013 年 05月 06 日 篇二:作业1:大设计 读后感

谈时间物理学对人文哲学的冲击

——《大设计》读后感

姓名:宁魁 学号: gs1102414 怀着对霍金其他书籍一样激动的心情,读了霍金的《大设计》,整个阅读过程愉快而顺畅。这本著作解释了很多经典的物理学问题: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同时,霍金的这本书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最近几年来以绝对光速宇宙观为基础的思考过程的正确性。书中把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打通,提出m理论,从不同领域阐述物质、能量、信息、规律的统一和四种力的统一,彻底打破了物质/意识,有神/无神的两分法的浆糊理论。在本书中,霍金运用的大量比喻手法配合插图可有效调动人们的抽象性思维,使得许多在物理学中违反常理的规律在这本书中以更为清楚,更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文仅从书中反常理规律对人文科学方面的时间哲学的冲击谈谈读这本书的一点收获。 当牛顿和伽利略所创造的绝对时间宇宙观被现代物理学所发现的绝对光速宇宙观终结后,新的时间思想随之诞生。然而,可以想象的是,在哲学深入人心的今天,告别哲学的宣传所得到质疑和批评远比获得的支持要多得多。在这本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的确,正如当今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它似乎违反常识。但常识是基于日常经验之上,而非基于通过一些无比美妙的技术被揭示的宇宙之上,这些技术中有一部分使得我们得以窥探原子或者观测早期宇宙。” 即宇宙有这样一个特点,也就是它描述了宇宙的边界条件:光速是宇宙万物速度的边界,它不可逾越;微观世界的边界是不确定的,粒子小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时空的边界是黑洞,时空在黑洞处无限弯曲。但宇宙之道在这些边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违反常理。这是现代物理学对人文思想的冲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在对人文思想的形成顺序方面,许多物理学中违反常理的规律在《大设计》中以更加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详尽地介绍了一个物

理学方法,即费恩曼历史求和。这是一个与我们的常规认识相反的,同时又是一个在现代物理学中行之有效方法和规律。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因果关系是有因才有果,即先因后果。按照这样的时间思维方式,某件事情必定是由前至后、由古至今形成的。我们会自然地认为过去某个时间所发生的事件造成了今天的某个结果,而今天我们所做的事必然会在未来产生某种结果。 但是,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却不是这样描述事件的发展规律的。不确定性原理认为人们现在所做的某件事不会有完全确定的后果,而是有许多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以几率的方式与之前的事情相联系。用这样的原理来看某个事件的结果,它不会是由于某一个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可以到达这个结果的所有可能的历史路径的综合结果共同导致的。书中,费恩曼历史求和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要弄清楚一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就一定要等到事件发生,只有事件发生后,所有的通向结果的历史路径才得以确定,我们才可以得到导致事件发生的综合因素。

关于这一点,这本著作中也有清楚的论述:

“这个观念导致一种和传统的概念根本不同的宇宙观,要求我们调整思索宇宙历史的方式。为了在宇宙学中作预言,我们需要计算此刻这个宇宙的不同状态的概率。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对一个系统假定某一初始态,利用有关的数学方程向时间的前方演化。宇宙学中通常假定宇宙有一单独明确的历史,人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定律去计算这个历史如何随时间发展。我们将此称作宇宙学的‘从底到顶’的方法。”

正如费恩曼历史求和方法说述,宇宙现在处于一个特别的态的概率幅度由将来自所有满足无边界条件和结束于问题的态的历史叠加而获得。换言之,在宇宙学中人们不应该从底往上遵循着宇宙的历史,因为那假定了存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具有明确定义的起点和演化。相反地,人们要从顶到底地跟随历史,从现在时刻回溯。在大设计中也有“自古至今”的论述,这同时也是费恩曼历史求和的推论,因为如果不是过去某一个因素导致了事件的结果,那么人们也就无法追究已发生事件的单一历史原因。

按照传统,这是哲学要回答的问题,但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途中,科学家已成为高擎火炬者。科学现象是先于哲学存在的,科学领先于哲学是固然。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这本书中,霍金和蒙洛迪诺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他们认为,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并进一步解释为,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综上所述,在关于哲学和物理学的关系中,《大设计》中表达出的应该是物理学替代哲学的思想,霍金在尝试着称其为“人择原理”他自己则充当哲学家来完成哲学对现代物理学的思想解释。埋葬哲学是一场革命,但由于“哲学家跟不上科学的发展”,这并不是哲学本身的缺陷,即哲学的绝对时间背景,而是物理学的现实先于哲学出现的事实。 在哲学被埋葬之后一定需要适应新型宇宙观的人文思想。哲学退出历史舞台后,新的人文思想需要一个新的名字,《大设计》中尝试将其称作“人择原理”。听上去像一个科学定律而不是学科的名字。但它究竟能否表达绝对时间宇宙观和绝对光速宇宙观之间的本质差别,未来将以何种方式称呼这样一种人文思想,对我来说充满了兴奋的期待。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代,那个时代的“霍金们”可以走进老子、孔子的世界,走得更远,从而超越“人择原理”来对时间、对空间、对宇宙有更清晰的地位。 人们一直尝试在有限的生命中,发现和理解无限的真理,人类生命的个体虽然是有限的,但心却是无限的,无量的宇宙都可以纳入心的视野中,渺小和宏大都统一在了一起。如果哲学已死,那么人力生命的个体从哪里来,又要到 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物理学课题。正如这本书的第一章开篇指出的那样,“众多的宇宙从无中创生。它们的创生不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上帝的干预。毋宁说,这些多重宇宙从物理定律自然地发生。它们是科学的预言。每个宇宙在后来,也就是说,在像现在这个时刻,即在它创生许久之后,具有许多可能的历史和可能的状态。这些状态中的大多数完全不像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完全不适宜于任何生命形式的存在。只有非常少的可让像我们这样的生物存在。因而,我们的存在从这个大量集合中只选取出那些和我们存在相协调的宇宙。尽管在宇宙的尺度下,我们是弱小和微不足道的,然而这使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万物之灵。”

那么,人类终将去向何方呢,在“从顶到底”的思维方式中,顶又有没有尽头呢?如果说每一个社会的现在状态即为现在的顶,那么宇宙有没有顶,又会在何时到达?通篇阅读《大设计》,在得到充分的精神震撼之余,产生了更多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总体来说,虽不能充分理解这篇大作,但读起来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种情感上的升华。它更注重人文思想的演变的历史,不但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读物,更像一部颠覆传统思想的哲学著作。篇三: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让生活简单且美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日期:2011-07-27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购之已久,被它吸引是其出众的包装设计:洁白的封面——纯粹且精致;黑色端正的宋体字稍加设计以横平竖直的简洁形式排列——落落大方且透出一股娟秀之美。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即如此:简单且美。不繁琐,不罗嗦,不花哨,带着一种高雅的情操,透漏一份独特的气质。我想此书的作者原研哉先生也是追求这样的一种设计精神。

追求的质朴

原研哉先生是日本的一位优秀设计师,在我眼里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透漏出丝丝禅意的幽静。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赞美,总是能于细节之中迸发一些小智慧,这想必也和日本本国有限的土地,并不丰沛的资源以及迅速增加的人口有关,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无印良品便是日本本土一个出色的设计品牌。他的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提炼而成。无印良品追求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甚至连生产过程都进行简化,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的商品群。自一九八零年创始以来,无印良品已经成为日本民众优雅而质朴的生活象征,他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也在世界范围造成了广泛影响。

再设计

书中原研哉先生举得一则小例子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日本一次呼吁对“取火照明”这种原生态方式再关注的设计会上,面出薰先生(日本设计师)做出一个非常有趣且另人感动的提案。他将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制成火柴。让这些小树枝在回归地球母亲之前再为人类做点事。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形状是优美的,而人们使用这种火柴,能够让人们忘记繁忙的时间,唤起人们对自然、火、人,以及各种各样世间万物的印象。这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充满智慧——没有那么高昂的制作费;它充满乐趣——自然的形态拟造出千姿百态;它又包含了感情——放佛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沟通,擦一根火柴,大自然燃尽一段小树枝却给人类带来一团光明,这是人与自然仿佛约定般的完美合作。

科技的亲切美 日本著名品牌sony虽然出身于“高科技产物”,但是独树一帜的形象设计却与一般的欧美品牌大有区别。流线型、趋向自然形态、仿生物化的图形设计减少了科技产品自身携带的冷漠感,同时不定型的造型设计又让充满对产品未来的憧憬。这也便是日本设计师一直所追求的设计风格。

原研哉先生《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全面的讲解了日本设计的风格以及其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发展的形式,而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板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且美!

章节名: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 读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带给我读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样激动和愉悦。像是遇上一位充满灵气和洞见的智者,还循循善诱地愿意为你历数古今,评点实例。他说的你静下来想想感觉都能领会,而且恰好戳中了心中最为困扰的几个问题,引着人向着找到答案迈出了一大步。所以,这本书刚读完两章,脑子里就已经翻腾着各种想法了。趁着还没忘掉赶紧写下来,跟后面的感想一起写成一个系列。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对全书提出问题的基石。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再回过头来,把这一章再读一遍。原研哉一路轻盈地从现代设计先驱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讲到包豪斯,再到现代和后现代,不紧不慢牵引着欧洲,美国,日本三条脉络,串起过去一百多年来现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世界变革的史实。这是在设计本身之上向地域范围,影响深远程度和时间推演三个维度上的俯瞰,以“哲学是关于思考的思考”一样的姿态带领读者走入这本《设计中的设计》。正如原研哉在自序的第一句话中写的“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以一种设计。”回望是为了反思,以有益于当下和将来。设计和消费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但正如艺术诞生于宗教,却不局限于宗教,好的设计应该具备超越消费诉求的更高层面的自觉。原研哉一直强烈地感觉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其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在尚未完全认识技术更纯化的特性和更深刻的内涵之前,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对它进行消费。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更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 他清醒地感觉到“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素材”,在我们对其充分了解之前就深陷于对它的消费,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对于雕塑而言,黏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素材,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与黏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者金属片的话,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它。我们能满手是血的和泥吗?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 跟原研哉一样,我和一些朋友们都有一种身处“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间”,能感知时代前进的钟摆却还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周遭更多的人们,更是忙着活在当下,沉溺于勾画细节和短期利益,却对周围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无动于衷。更不用说站到更高的层面,用更高的智慧来思考文明的走向是什么,未来需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我们中文里会用“成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尤其是职业上的。这也是一种设计的人生观。简单而言,用原研哉的话来讲,设计是“形式与机能的研究”。对自己人生的“形式与机能”的规划正完美地符合“成器”这个比喻。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剥除掉其中的“钉子和金属片”,纯化自性;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在根据这份认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塑造自我。这么来想,跟这个时代一样,我们往往也太着急了。纯化和塑造自我的过程都急匆匆的,被消费他人同时自我消费的欲望和铺面而来的信息挟卷前行,在熙熙攘攘中顾不上观察,回顾和思考。篇四: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读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原研哉编写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当我简单的翻阅了这本书时,我被里面的设计深深的吸引住了。于是,我决定利用平时空闲的时间好好的把这本书读完。以下是我仓促的读完原研哉(hara kenya) 的《设计中的设计》读后的感想。

照我的理解,第一个“设计”是指大众眼中的设计产品,而第二个则是设计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力。据说内地版的装订、版面都不如台湾版的来得精致(至少封面看来似乎是如此),但读着也还算舒服。简单的封面,不算紧凑也不算太过奢侈的排版,应该没有违背hara kenya的风格吧。对原研哉感兴趣当然是因为他设计的无印良品(muji)。之前,我在杂志上、网络上都未从去了解对于harakenya和他设计的产品的介绍,通过这次读到了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设计不仅为日常用品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在其中蕴藏着一种生活态度。日本的优秀设计,或者是他们所谓的“有品质的设计”——建筑也好,日用产品也好,都具有一种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如同中国山水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一种“无中生有”的心灵体验。对于原研哉的设计,我之前未从有过接触,通过这次的读解我对此书中的案例感到新奇,但作者对自己的设计观在这本书中进行了比较明晰的阐述,我脑海中收集过的一些与之有关的片断,也得以建立了一些关联。

尽管后现代主义看上去已经占据了艺术的舞台,但现代主义的积极影响永远都不会消亡,日本的设计氛围也为这种思想的延续提供了空间。原研哉的设计思想中,就有现代主义思想影响的体现。

比如,他眼中的设计与艺术。这是我作为一个对设计本身思考不深的学生很少会去考虑的问题。与艺术相比,“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以原研哉为代表的一些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出发点并非是自我风格的表现或是个人情绪的张扬,而是从揣摩大众的感受出发——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这样的设计师,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幕后的位置,用自己谦卑的思考为大众进行日常用品re-design,引导大众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以创新的闪光点。

正如他所倡导的,“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基于这样朴素却实用的观点,便有了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妇幼医院棉布标识——干净的白色棉布,无论是从色彩还是质感上,都让人有了不同以往的温暖感受。书中的一张照片里,一个刚被洗过的棉布标识晒在阳光下,那温暖的白色竟让我觉得很感动。先将日常的事物陌生化,再重新进行设计——这种贴近生活、以生活的文化积累为素材的创新在这个纷乱的信息时代显然是十分可贵的,也必将有利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提高。

我认为这本书还是能在“什么是设计”方面给人带来一些启发。“再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的目的,同时还能体现人性的考虑,自然的考虑。像是成人纸尿裤的设计,其实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减轻使用这种产品的人可能产生的羞耻感;而火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想想,要从树林中将这些小树枝捡回来,是多么充满感情和欣赏的一件事,绝不是将木材生生劈开那样的无情。小树枝的自然形状也比直的木材更有美感。前提也是人们确实使用火柴的机会少了,连使用火柴这件事都成了一件亲切的事。

设计师也设计了小树枝燃烧这件事所能带来的感受。同样,方形卷手纸也是这个意思:设计师设计了人们使用卷手纸时候的感受,他们的手感、听到的声音,他们在收纳手纸时候的感受??我虽是个学设计的,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隐隐觉得,这个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反到靠的是常识,不是要在工艺美院学习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所以说,增加感悟力,在理解物性和行业技巧之前就充分理解人性,这是设计师最首要的,跟诗人、小说家、导演,一样。

书中还有一段提到了中国。中国这么大的一个邻国经济正在崛起,对日本来说,仿佛是临街开了一个特别大而热闹的超级市场,日本是有所感觉的。不过,原岩哉说,日本不应因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就丧失理智、蠢蠢欲动。因为,中国是处于青春期,而日本已经过了青春期,必须清楚,幸福感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日本必须清楚什么是日本需要和适合的,否则日本就会变成一个无趣的国家。

世界进入“水瓶座时代”,人们都在寻求着自由表达个人意志的途径,设计当然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但判断标准除了个人喜好之外,一定会包含社会的因素。原研哉这样看似平凡的设计,恰恰包含着这个嘈杂时代所需要的崇尚自然、回归宁静的精神。muji品牌中所体现出的环保意识和寓深刻于简单的理念,也和当今为人们所提倡的lohas生活理念是吻合的。

很多人和书都在提醒着我们,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人应当保持一种纯净的心境。原研哉的实践告诉我们,设计也是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篇五:《关于设计》读后感

《关于设计》读后感

设计就犹如我们人生的成长之路,起起伏伏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教会我们许许多多。

读完《关于设计》这本小说之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都需要有一个方向,一个目的;学会利用身边的每一份资源。我想,人类是属于一个群体,不可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要懂得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可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却又不能老是一味向别人索取,我想是相互的,只有你在对别人好与关心的时候,别人才会反过来对你好,生意场上亦是如此。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利用别人达到什么目的的心思去和别人接近,那么你迟早都会被别人抛弃。可想而知,人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的。做人不要傲慢,要经得起诱惑,要脚踏实地。每个人的人生中总要有一个方向,一个对的目标。 在没上大学之前,自己根本就不能完全理解广告学的真正概念,也不知道自己会学这个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我还心有余悸,但是内心依旧满怀着憧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回忆起大学四年,每次在课堂上,老师都会给我们正能量,激励我们年少火热的心,可尽管这样,我的专业水平一直都是平平稳稳的发展着,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更没有什么辉煌历史。我想面对着自己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专业,发展状况想必就是这样的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兴趣这位老师的引导下还真的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这样,大学四年平平淡淡地“活”了下来。

读完《关于设计》这本小说,我也要开始思考我的人生了。我静静地想着,马上要面临毕业了,我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呢?不,应该是说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平面设计师,文案,策划,ae???这些选项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总结一下,自从上次面试了上海的一家整合营销公司,经过了初试和复试,面试官一语击中我,让我确定了我想寻找的方向。我想寻找一份关于广告公司ae的工作,理由是,大学四年,我学的是理论与设计相结合的一门广告学科,虽然这门专业不是我的最爱,也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还是在大学里面认认真真的学完了它。我想与其他人专业的人做一下优劣势比较;单独讲设计,我肯定比不上美院的学生,单讲理论,我肯定也比不上人家学广告学纯理

论的院校,但是把理论与设计综合起来,再做ae这行,我想我是多了一份优势的。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我是有设计基础的,沟通起来也就不那么难,至少能很快捕捉客户所想的设计与方案。我选择这份职业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我想战胜我自己。不是说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害怕主动与别人沟通。我想,人总不能一辈子回避自己害怕的事情,而是需要有挑战的精神。我想,这应该是我的终生目标,也是我的人生目的吧?

我的人生格言是“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我想,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要对未来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如果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是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当面临艰巨的人生挑战或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时,我们需要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重任,即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人生应乐观,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总之,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我们都知道,人的思考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而性格却决定人的命运;恍然大悟才发现,人的思考决定着我们的一切。所以,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这是我一生都要记住的;这也是鼓舞我要不断积极思考人生的无形动力,让我的人生道路上一直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面对自己将要寻找的关于广告ae的工作,我想我首要突破的就是自我。不够自信的我首先要自信起来,自信的迈出第一步,我想后面的就一切好说了。ae这份工作主要是与客户打交道,我想心理学是必不可少要学的,而且要学精;学会察言观色,学会细心认真地倾听客户的需求。面对这份职业,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颗细心平静有耐心的心,自己也拥有一定的设计基础,这样综合起来,自己一定会一点一点慢慢的进步的。其实自己从小就挺喜欢画画的。小时候家里的墙上到处贴满了自己画的画,每次自己看到心里都有一股满满的幸福感;我想这是促使我走上画画的人生道路的原因吧?自我懂事以来,“不够自信”是我人生的绊脚石,依稀记得高三美术集训的那段日子 里,是我心情最沉闷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画画水平老是不见长,心很是自卑;临近考试了,心里面很是着急。后来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小考题,是考水粉,在成绩公布时,我的水粉作品竟然是我们班最好的,而我的画就贴在了光荣榜上成为其他的同学们欣赏的对象,之后我也开始有自信了,其实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不能因为一次小失败而丧失你所有的信心;而是把心沉淀下来,积极思考我们人生的道路。画画这个爱好虽然不一定能引领我成就我最辉煌的人生,但它确实带我跨入了广告这个行业,让我对广告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这就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吧?至少美术让我比别人多了一份审美的能力,所以未来的道路会有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来影响我的审判,这也是我入职ae行业的一个优势。 一份好的人生规划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分析过去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虑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事业和生活,尽早开始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下就是关于我的人生规划,我想我的人生规划应该分为《人生三步曲》。我的人生第一部曲就是在大学毕业了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份关于广告公司ae的工作,想利用自己的优势突破自己的缺点,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在ae行业打拼了若干年之后,克服了人生最大的弱点,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及经验之后,就开始步入我的人生第二部曲。我的人生第二部曲就是想成为一名老师。从小就很崇拜老师这个职位,总觉得那是圣神不可侵犯的,被那无私的关怀感染了,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老师,把自己的所学及经验教给我的学生,也让我的人生价值得到另一个层次的提升。我的人生第三部曲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推荐第6篇:大师的引导——《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大师的引导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是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所著。开始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这本书写的必定是设计的哲学,晦涩难懂。然而当我带着这种难懂需下苦功夫的心态去阅读它时,发现很多思想作者都是通过一种朴实易懂的语言诉说给读者。往往沉浸在这个绝妙的设计创意中又迫切希望出现另一个惊喜。该书围绕“RE-DESIGN”这样一个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设计理念,展现了日本环保而不失时尚,简约而不失美感的设计风格,编者说原研哉的设计即理性又感性,的确设计不止要设计者满腔热情的个人情感,更多的是要从社会的角度去设计。书中涉及很多政治,经济,社会的问题,其他的我不敢说是否理性和客观,但在看待中国问题上原研哉是以一种冷静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的,这一点难能可贵。

以“RE-DESIGN”为主线,书中介绍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及他个人的设计,并有一章谈及对日本消费欲望的引导。全书的创意虽然令人惊喜,但令我如觅良师益友的是他对日本的思考和他所推崇的精神,都令我深深地折服。

书中讲到每一个设计都离不开节约资源这个中心,更深的层次就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说“不是要为物施加人的力量,而是等待自然的给予”,他推崇日本的简单意象——在空物一物的空间里配置一点东西。他所展示的那些案例几乎都是简单而蕴育深长的。就如日本的经济一样,处于成熟期的日本设计对设计领域的重新配置,应该

突显她成熟文化的典雅。

全书另我感动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原研哉对日本的热爱。他说“每当我来到别的国家,就会更加关注日本,对自己无法完全呈现日本文化感动着急。我出生在日本,我愿意用心凝视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但不盲目,他深入剖析了日本经济科技的发展,承认不足与展望未来,字字谦卑却掩盖不住他的大师风范。另一个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热爱,不推崇同西方文化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十足的色彩斑斓的设计,他引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书中讲到一种四角形的纸管卫生纸的设计:四角形的纸管,在抽取时有一定的阻力,这个设计在于造成不便,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是节约资源。这个案例正是从细微中体现了他的这种理念。

读完全书,使我对设计对创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设计,什么设计才有创意。不再是我认为的横空出世,绝无仅有的东西。“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所以设计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是的,对社会的敏感度。“艺术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而设计的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摈弃狭隘的个人主义,用敏感的触角去思考周围的事物,下意识地将这些思考过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由此告诫自己:视野要开阔,触角要细腻。在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时候,多阅读大师的作品,对自己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设计理念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推荐第7篇:设计中的设计

读《设计中的设计》之感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的作品。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分为八章:从提出设计从何而来第二章 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第三章 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第四章 无中生有第五章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第六章 在日本的我第七章 有过这样的世界博览会吗?

第八章 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书中从什么是设计概论以及大师眼中的设计/概论是什么如何把握形式与功能的天平以及历史上形式与功能的简要分析,对现代设计中形式和功能的平衡的简要分析。作为设计者,应该以何种态度去看待形式和功能之辩这些问题谈起。

借用原研哉之题,在短短的篇幅中,却不能真正地说些什么。大师用毕生经历,总结设计理论,最后所得到的,往往是无数分岔道理上的一条,而不能真正得以艺术设计的全貌。不仅设计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

设计师“主体创作性”的同义,似乎是设计师灵感的延伸,但是原研哉先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一开场就来些设计法则与技巧,他更关注设计师的内层观念在工业时代的体现,工业时代的生产线是各式的模型与容器,设计师的观念、思想则是不同的“流质”,通过设计师对“信息”形态的“认知”,使“信息的美”最终得以 “传达”。

这种“信息构筑”的设计也是广义上的“信息设计”:“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设计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正是这种设计观直接决定了作者对“设计” 内部的理解,如果说在杉浦康平这里,设计之所以成为设计是最重要的,在“作品”里找到“造型”的源头,在天地人的“形式”里找到共鸣的造物方式;原研哉更关注的是“信息”的形态,他的“设计”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黑箱”,即设计学是一种潜在的“交流学”。

这种信息不是无机质数据的堆积,而是“人体五官感觉所能提供的丰富情趣知觉对象物的情感体验”。这点在原研哉所倡导的 “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的再设计”中,最能鲜明体现作者设计日常的“交流学”。佐滕雅彦所设计的“出入境章”,出境的是一个向左飞的班机,入境的是向右飞的飞机,飞行的意象以及向左向右的“区分对待”已经包含着一种“关注的体贴”,用原研哉的话,即“感动的萌芽”。在这里,设计品是内在的人际交流,在“日常的惊喜”中完成一种内在“关怀”。设计师面出熏把掉落的小树枝做成火柴的样子,其“篝火”意象的联想早已远离工业的机械,而具有理想燃烧的味道。原研哉自身的设计也是把目光放在如何传达更有效的信息上,在作者和阅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流。

原研哉对“设计意识”的重组和重新反思,是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特性的基础之上,看到书籍中“纸早已不是传播媒介的主角,我们要做的是将它从担当的实际任务中解放出来,回复到它‘物质’向度充满魅力的本来面目”。作者对书籍的功能性反

思中,试图扩大“媒介”自身的信息表达方式,从以往的 “无意识平面”,转化为媒介‘物质特性’也是信息表达的方式。“在长野冬奥会上,原研哉建议使用一种特种纸,能够在字的凹陷处有冰一般半透明的效果,这种由”材料特性“生发的”联想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媒介“信息交流的范围和方式。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建立一个用“信息学”与“交流学”反思设计学的空间。从以往来看,设计被牢牢捆绑在艺术法则的空间内,如今似乎在原研哉的视角中,都成了“信息”的不同形态。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似乎是站在这个端口的守望者。在“设计中的设计”,或者是作者的一个开放性的黑箱,它暗示着你,你不要挖空心思去思考黑箱内部的结构,是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感、艺术规律,这些设计元素通通都在黑箱里面,设计品只是在完成一种信息的交流,设计自身也是“信息之美”绽开的花朵。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留传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有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能代代相传,躲过漫长时日的侵袭。而艺术也好,文明也好,借着这些物质存在,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艺设084

王婕

2052708210

推荐第8篇: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老师推荐的第三本书了,一看书名觉得不太一样的说,这是市场营销读的书吗?学市场营销不是应该多看看营销的书吗?设计和营销有什么关系呢?看这本书之前,心里有很多疑惑,看了这本书之后,瞬间明白了很多,原来如此啊。

营销没有设计是万万不能的。设计与产品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设计决定了产品。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就很难做出成功的营销活动,所以也就可以说,没有好设计就没有好营销。有了好的设计方案,营销就能如鱼得水,好的设计和好的营销配合起来,一个优秀的产品就能得以发展,甚至创立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牌,名牌。

除了设计,营销与产品的共同关系之外,设计与营销的相似之处也是非常大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营销也可以说是设计的一种,设计需要想象力,营销也是,而且都是创新创造活动,了解设计同时也能促进营销能力。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者设计过的各种生活用品;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而我们却常常忽视掉,设计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想能够有好的设计,就要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力量,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其实,不管哪行哪业,都要如此,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灵感与创意,在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设计不是仅仅设计产品外形,颜色,形状,而是设计一种生活的方式,通过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科技的日新月异,艺术的不断更新让生活缤纷多彩。科技与艺术中,总是离不开设计,设计让世界更加美丽。

原研哉是设计的大师,他的设计理念是趋向于简单化,用自然简介的创意让设计更加优。世界这么复杂,简单反而更加有效。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远离自然,设计的自然化反而更能激起大众的共鸣。当社会变得复杂的时候,我们应该另辟蹊径,用简单来改变局面。我想起苹果手机,淘宝,让生活变得简单,然后他们的产品自然而然就广受大众欢迎,然后他们就成就了事业。

再由设计谈到营销上,简单的营销方式才会收到消费着的青睐,冗长乏味的方案只会使观者反感,因此营销人员应该学会解放自己的思维,用简单的方式来营销,来赢得消费者的芳心。设计中的设计,营销中的营销,运用智慧,一切就变得简单。

推荐第9篇:《作业设计》读后感

读后感是阅读完一本书的感想和总结,大家在假期阅读的书籍,也要学会书写读后感哦。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作业设计》读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篇一《作业设计》读后感

凡父母交给我们的孩子,有些可能毫不起眼,有些看似浑浑噩噩,但他们可能都是闪闪发光的珍宝。当教育改革的浪潮被一波又一波地冲击我们的小学,我们开始在这些浪潮中反思自己是否可以看到每个孩子的价值并接纳他们。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一切。而我们最需要走出去的一步就是切实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学生学业品质的提升,并尽力让每个孩子体会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然而目前,学生作业的作业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学生的立场看到的作业是这样的:超量的作业,孩子苦不堪言;无趣的作业,学生没有兴趣;强加的作业,学生讨厌。本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成绩的保证的作业,让学生产生了厌恶之情。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苦恼不已。在这样的一种大情景下,《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一书“走近”了我。我开始翻开它,了解它,研读它,并为能从中学习经验而感到幸运。本书从作业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学生作业心理机制,提出作业设计原则,并分别从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等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具体指导。书中案例丰富,对于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改进中小学作业质量有着普遍指导意义。

一、巧设计,注重作业内容多样化有的数学老师以“主题整合,表现本位”为特征的作业设计,注重作业设计的探究性和整合性;还有语文老师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进行趣味性作文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和需要。作为英语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可以我眺望更远处。在巩固拓展类作业的设计上,我可以帮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悟,更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像实践类的作业布置,说成自己做主,在生活中寻找力量。换一种形式,换一种说法,就可能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用点心。如以下案例中,作业1,2为巩固性作业,很好地巩固了本课时所学习的关于食物类的单词和重要句型。作业3为实践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喜好和水平风格去拓展自己知识,并且富有乐趣。

二、巧拓展,注重作业布置有效性,作业布置要注重有效性,要针对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不仅让作业发挥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作用,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学生掌握了部分词汇和句型后,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己尝试编写英语小诗,小故事;仿写课文等。学生们在编写过程中,可以避免课堂上时间、学生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思维和个性。二、巧置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作业上,也不例外。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沉浸在一种乐趣当中时,会产生更多的思考,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比如最枯燥的语法的题,只要改变一下形式,引入一些竞赛,增添一点激励,学生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在每课教完之后,布置竞赛性的作业,让学生在竞赛的中爱上作业,爱上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每个学生的作业王国中,都能有无比灿烂的智慧渗透。

篇二《作业设计》读后感

在这个学期中,平时闲着无聊时,会顺手翻开学校为我们准备的每个学期一本阅读书籍,这个学期的书本《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在临近期末时我已经阅读了一次。作业的设计和平时我们的教学生活息息相关,阅读完这本书,感觉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我们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理想的作业行为除了“完成”和“正确”外,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生作业质量不高,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从作业现状调查入手,基于一周作业扫描的喜好度分析,分析学生作业心理机制,提出作业设计原则,并分别从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等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具体指导。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让我深受启发。但是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章学生的作业心理机制中的第四小节---基于心理机制的七个作业设计原则。

结合所读的这本书:

反思我自己教学(现在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过程中,一、对于作业的布置,最主要的目的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熟练的操作过程中加强记忆,提高技能,平时我的这些作业认知要求往往都不高,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忆课堂中所学知识,对一些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可能在教师讲解之前就已经会了,更不用说经过40分钟的学习,如果在课后还要去做大量的练习,学生会认为这样的作业非常容易,他只是在进行重复操练。这也正是,我最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为什么学生眼中的数学就应该是一看就能得出答案的,如果一遍题读好了之后,没有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就不愿意再多去专研,去思考,读了这个章节,我隐约感觉,孩子的这个习惯和我们平时的作业布置有很大的关系,就像书中建议的,我们应该减少低水平的重复作业,增强作业的可理解性。

二、复习阶段练习中,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长度、面积的大小感知很薄弱,练习中的错题,我已经集体校对评讲,但是数字换一换,学生还是错误率比较高,一直很难理解学生的这种状态,再次打开这本书,试图想寻找点可以解释的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看到了第53页中第三小点:要以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促进可能多的认知投入。是的,这块的屡做屡错,意味着孩子们的认知投入不够,回想反思着,对于孩子每周的课外作业,我很少布置,试想,在面积长度这个认识的过程中,每周有两到三个作业让孩子们实地的去测量,去感知,通过亲身体验,回来一起交流等形式,不仅孩子们的兴趣专注力会投入,对知识的掌握就不会那么困难了,让学生愿意去完成这样有挑战性的作业。对于孩子们的思考习惯是不是也会有进步?接下去的教学中,我想努力试试结合自己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书本给我们的建议,从作业方面下手,基于孩子的心理机制角度去布置,是不是会有意外的收获,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篇三《作业设计》读后感

反复读来,把这本书的内容归结为几个字:准实优新趣。准,就是作业设计要扣准课标,扣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要集中。实,就是作业设计要有实效性,有实际意义,切实可行,不要花架子。优,就是作业设计要优化,要精心设计,关注学生层次,关注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力求多效。新,就是作业设计要有新意,宝宝不能太老套,设计形式上力求扎实而又不失新意。趣,就是作业设计要讲究情趣,有趣味性,富有创意,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还要有人情味,关注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范畴。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后练习题的地位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变得起伏不定。如何根据课后练习题的不同特点与作用,把课后题的练习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它得到最优应用呢?

首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应潜心研究每一道课后习题。课后练习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般练习题所没有的功能。不少课后练习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因此,教师课前要钻研好课后练习,紧扣内容的重难点,发现知识的生成点,确定技能的培养点,从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后练习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其次,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课前针对课后习题进行预习,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必要。如,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自主预习,将会使课堂教学更简约有效。另外,预习后要及时反馈,摸清起点。

推荐第10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并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2—3分钟)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你们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现在请同学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体会。(请生说)象这样读了文章(或故事)后,所产生的感受和体会就叫读后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读后感。

解释什么叫读后感

课件出示一:(读后感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联系自己的实际产生的感受、感想、和体会,然后在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

板书:感受感想体会

二、范文学习

1、学生翻书159页,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找找,一篇

好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找出词语,下面加点。(2-3分

钟)

2、书上给我们出示了一篇范文,请同学们默读《做事要有主

心骨》这篇读后感,完成屏幕上的任务。(6分钟)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三、分组讨论(20分钟)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出示课件:即文中的习作讨论平台。)

要求学生要说出,该书(文章)哪些地方使你受感动,并联系生活实际重点谈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感想和体会。

(请2—3个学生起来说并评价)

3、老师小结:很显然,写读后感,不仅要对所写的文章进行简单的介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清楚,还要结合生活实际,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想。把这些感想真实的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四、总结写作步骤(课件出示)(2分钟)

1、概括介绍自己读了什么文章

2、简单介绍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3、联系实际重点谈自己的感受、感想和体会。

五、讲怎样命题(3分钟)

1、直接拟题

读《„„》有感

《„„》读后感

有感于《„„》

《„„》给我的启示

2、以启示或者中心为正题,以“——读……有感”等为副题:

如:做事要有主心骨

——读《吃鸡蛋》有感

板书设计

读后感感受感想读到的内容读后的感受体会3(重、详)

第11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张 斌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弘个性,表现“真我”基点厚实的生活基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创造。

[导写重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怎么样?”

1)学习小组组内交流

2)小组选代表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二、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小组讨论:怎样把阅读感受写成习作?

2、教师小节:第

一、读原文,抓重点;第

二、摆好位,侧重“感”;第

三、抓重“点”,联实际;第

四、定标题,明写法。

3、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1)确定标题:直接命题;正副标题(正中心,副题材)2)基本写法: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4、学习例文《从想到的》

5、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运用方法、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阅读,有感而发、掌握方法,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读后感。

第12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六环节作文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会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最近你看过什么书?或者读过什么文章? 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2、师述: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真正地读,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好比看一场电影,看到动情处,你会流泪,这说明你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是从电影中“看出了自己”;再如我每天带上随身听,徒步上班,对《老师的窗前》百听不厌,这同样是因为由此很自然地想起过去的校园生活,总之,我是把自己给摆进去了,也就是“读出了自己。”同样,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为之浮想联翩,会为之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今天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给它一个科学的名字——读后感。

3、明确目标。

读后感可以是阅读时即兴写在书旁的一句话,可以是及时写下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读后感可以是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认真反思后写下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读完一篇文章后掩卷而思,用几段话或一篇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板书:写读后感)

二、确定感点。

1、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只有把文章读懂了,读通了,才有感受可言。

2、理解“感点”。感点就是读完了文章后最使你感动的那一点或方面,也叫“观点”或主题。

3、阅读《大仓老师》,说说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指导学生给这篇文章列感点。

三、畅谈感受。

1、推荐文章学生阅读。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全班交流。

四、学写读后感。

1、默读例文,看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该怎样写读后感呢?

2、交流。强调重在写自己的感受。

3、除了像例文这样写之外,读后感还可以怎么写?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六、文后指导

1、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2、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3、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4、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5、修改作文。

6、誊写作文。

第13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单位、姓名:郑州市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

孙艳玲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种类和阅读量增多,阅读面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求知欲逐步增强,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同时,也应该看到,有部分的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喜欢阅读的同学中“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或者就算读懂也只是在心里,并不善于表达出来。告诉学生读写的重要性,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乃是本次习作训练的终点能力。 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先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先从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然后以聊天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印象最深的文章或书籍的感受,又借鉴例文,铺路搭桥,让学生轻轻松松“用我笔写我感,用我手写我心”。通过讲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学习任务:

1、学写读后感,能通顺地表达阅读文章、书籍后真实的体会与感受。

2、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努力学会修改习作。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抒真情讲实话,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准备:

1、教师推荐书目,布置阅读。

2、让学生再次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遇到一个难题需要你们帮忙,愿意帮我吗?谢谢,真热心!我的几个朋友找到我,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想让我这个当老师的给他们的孩子推荐一些书,我也很困惑,你们来帮我推荐一下呗?(学生交流:什么书?怎么好?)

2、总结:

看来推荐时,除了要把这本书精彩的内容告诉大家,还要说出自己阅读后产生的感受和见解,这样才能使别人喜欢上这本书。对不对?

(设计简析:通过创设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这一情境,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回忆”,激起学生的表达交流的愿望,使他们能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这也是对学生作前准备情况的检查,又自然地过渡到习作指导的下一个环节。)

二、阅读例文,感悟写法。

1、过渡:

看,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下面我们再来发挥一下团队的合作精神:四人学习小组组长把纸条随机发给四个同学,合作完成:

(1)读一读你手上的内容。 (2)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3)小组交流:我这张纸上主要讲什么。

(4)请你们把纸片排排序。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学习的过程及结果。(每个人读一读手上的内容,概括自己的主要内容,排序,讨论发现:这是一篇读后感,先写读了什么书,再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重要情节),最后写自己的感受。)

4、总结:

太棒了,你们自己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真高兴。如果现在让你写读后感,会写吗?我们来总结一下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1)引,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

(2)叙,简要地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3)议,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4)结,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板书:引,叙,议,结。)

以上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也就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叙述,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体会才是最最关键的。

5、写读后感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犯三大毛病:

(1)复述原文。

(2)感想杂多。所写感想内容多而零碎,没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写。

(3)感想空洞。说大话,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

(设计简析: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明白习作要点,让学生下笔时既有章可循,又能有选择地借鉴,学到写作方法。)

三、列提纲。

1、我们课前布置你阅读喜欢的文章,读了吗?今天我们就拿自己喜欢的文章来写读后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需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也就是列提纲,我们先来口头列一列自己的习作提纲。(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为自己的读后感列出提纲。(学生列提纲)

四、展示典型习作提纲,学生评议。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14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第七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基点厚实的生活基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导写重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怎么样?” (1)请同学们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了那些惯于读后感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2) 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刚上课,我们就交流了一些阅读感受,怎样把这些感受写成习作呢?大家来出点子。”(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摆好位,侧重“感”

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四、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 — 议 — 联 — 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5、展示几篇关于读后感的例文。

6、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1) “你们认为,我们刚才展示的几篇读后感,达到了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吗?” (2) “根据同学们积累的经验和课前阅读的读后感,你对写好这次读后感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悦的接收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为下面个性化创造和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获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习作经验,完成习作,这种由易到难的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四、集体评改,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尝试自改或互改,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能力。习作点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那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而且,他们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段屈辱的历史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我非常地愤怒。闭上双眼,我仿佛看到了: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九日上空的最后一缕虚无缥缈的清烟,在向上天质问:“圆明园有何过错?可恶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它烧毁?”是啊,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这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洗劫烧毁?清政府为什么不去抵抗外来入侵、让别人在我们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太多的为什么,让我心中的那一潭静水,像被小孩丢进了一块石头,久久不能平静。

哎,圆明园,你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方能得到那无与伦比的辉煌,却在几天之内毁于

一旦,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与繁华,失去了以往的耀眼与夺目。我只得仰天长叹,叹息清政府之腐败,叹息英法联军之野心,叹息你那美好的过去。

今天,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可以尽情在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游戏;我们可以在家中享受一切美好的待遇。但无论生活怎样好,我们还是应该刻苦读书,掌握科学知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让历史不在重演!请同学们永远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窃书记》读后感

以前,我总认为,要是不用考试,傻瓜才会自觉读书,所以,虽然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名著,可我总是随便翻翻了解一下书的大概就算完事了,我还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林海音的《窃书记》,这篇文章深深的震撼了我,想不到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嗜书的小女孩,我不禁为自己而感到自责和惭愧,同时也为一些学生感到悲哀,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条件,为看一本书而站几个小时,也不用为看一本书而跑好几个书店,我们随时都可以看书,只要想看哪一本书,父母总会给我钱让我去买,我还不珍惜如此优越的条件,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作者那强烈的求知欲深深的影响了我,我的脑海里闪出了这样一个影片:在书店的一脚,有一个小姑娘,正翻着一本书,目不转睛的看时,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是她饿了,从口袋里拿出几颗花生米,塞在嘴里,一会儿,她又开始看书了,眼睛还不时的盯着柜台看,注意着售货员的反应和表情,脸上陶醉着幸福的表情。仿佛在她的心里读书是世上最最美好的事。

我不由的想起了鲁迅《孔乙己》里的孔乙己说的一句话:“窃书不算偷也。”因为两人的窃书目的不同,一个为了一饱口福,一个为了一饱眼福,所以我想将其改为“窃书不算偷也。” 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办一个慈善图书馆,进去看书绝不要办任何手续,只要你怀着对书的一份真挚、热情的心。

如何写读后感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四、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如果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

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三: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写景和写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第15篇:设计管理读后感

设计管理读后感

之前一直想学习《设计管理》这门课,因为我比较喜欢这门课,曾经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将徐人平的《设计管理》在寒假里读完了,过了一个学期内容大都不记得了,但是还是下意识的知道一些。之后在十一假期期间我又将刘国余的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是内容多,但是条理性不强,有点儿像是谈话记录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从设计管理的的概念到设计沟通,中间夹杂着设计管理组织与创新、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外部设计组织管理。我确实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记住这些毫无规律可言的章节和内容。

避开书本的写作顺序不谈,还是侧重内容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吧。我比较喜欢搞管理,确切的说是搞计谋,猜测别人的心理。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的组织、安排和沟通。因此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知道对方心理的具体想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整个系统的工作做出自己最大化的贡献。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从设计管理本身的定义知道如何操作。假如我作为一个领导该如何的管理自己的团队。

我有一家自己的设计公司,公司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设计理念,对于公司的发展我制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发展计划,这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规划。有了这个发展战略之后我开始着手构建公司内部的部门设置和设计组织形式,设计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我需要选取一种对我而言最为有效且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我会根据情况来时时调整组织的形式来满足任务的需求。在《见证世界超级跑车诞生的六个月》这部影片中我感触很深。那是一个纯粹的汽车设计所,他们是作为企业内部的设计组织形式存在的,也对外经营,但主要还是负责本公司的设计业务。公司有着众多的设计人员,但是每一次的设计项目都是一个设计主管带头然后有设计主管召集公司的设计人员开会说明具体的设计任务,之后由主管自己挑选设计师从事该项目的设计。从这个例子我找到了一种适合设计所工作的组织形式。

建立了合适的组织形式之后,就是对于这个组织的管理和领导。这其中必定会有设计领导、设计师、设计成员之间的管理和沟通,如何正确的确立设计领导,加强设计人员间的沟通交流,激发设计师的设计创意,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则和制度来规范这一切。而对于设计本身而言就是要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通过设计控制来实现设计质量的控制。作为一个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尤为重要的。沟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没有说一个好的设计是建立在不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在当今的社会中。沟通包括设计组织内部给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包括与组织之外的人的交流,我们通常会注意内部人员的交流,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对组织与外部的沟通加以关注,设计的本质是为人,而组织做设计是为顾客和消费者,他们的意见代表着设计的要求。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组织管理的相关内容,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作为组织的一员,在设计出现失误导致失败的时候我们的责任归咎于谁的问题。谁的失误谁承担还是众人分担,我想这个问题并不是轻松的前后者可以分清的。在《设计管理国外经典案例》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不是该为失败开一场庆功宴呢?”我深有感触这句话。我要是领导绝对会追查错误的来源,之后就是对于始作俑者的批评与惩罚,然而这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我最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拯救这个错误,而是寻找失败的制造者,这是一种舍本逐目,对当前的事态毫无用处的做法,我反而为我找到了“元凶”沾沾自喜,终于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了。转

嫁责任,这是我的第一想法。而“为失败开一场庆功宴”是给我们所有的人当头棒喝,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不是你或者我抑或是他一个人该去想的问题,而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好好考虑的。作为一个组织,设计的失败必定是整个团队的责任,只是孰轻孰重罢了,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应当正视失败,共同承担。

这门课上完了,我却不是十分满意,我对于让学生来讲这种做法不是特别提倡,因为一旦将某一章节分配给某个人之后,其他的人都会减少对那一章节的关注,换而言之就是大家更加注重自己章节的学习,忽略其他的。如果是从头到尾老师在讲的话,大家都会去准备每一章节的内容,因为我们必须应对老师的提问。现在从我个人而言我还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虽然清楚的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还是会不自觉的偷懒,而这种分章节的做法更给了我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去逃避。这样以来很少能让学生对整个书的只是结构框架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而自己所讲的那个章节也会变成孤零零的一个知识块而存在,不久也会被忘却。当然,让每个人做一章节的ppt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等到课程结束之后,这样会起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复习作用。

以上是我对这门课内容和上课形式的一些感受,我很喜欢这门课,但是却没有给我带来足够的惊喜,高兴之余还有一点点失望。

第16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冯村小学 吴桂荣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3.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思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为什么?(生答)是呀,读书的好处很多,比如,读书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读,读完后没有任何印象,那书就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读后感,才能让每一本书真正的发挥作用。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二. 新课:

1.(课件)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2.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读后感,那么怎么写读后感呢?下面我们以一篇文章为例,来说明怎么写读后感。(课件)

纸钢琴

女儿酷爱音乐。

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的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在琴椅上弹一次也好。

一天,父亲来到阳台上,看到女儿趴在阳台上,食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

女儿从没看见父亲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女儿很懂事,她知道要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音乐学院,那样才能弹上钢琴。

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才回来,裹着一身脏衣服倒头便睡。

日复一日,女儿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拼命,但她看得见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

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了,女儿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父亲去银行取了存款,一路上陶醉在喜悦之中,却不知背后跟着一双罪恶的眼睛。他来到商店,来到钢琴前。这是一架崭新的钢琴,标价一万。“够了!”他想,于是他叫来了售货员。当他满心欢喜地将紧拽在手里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固了他的笑容……

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许多。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睛。几天后,父亲拿出了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

盘。父亲说:“本想给你买一架真正的钢琴……”女儿第一次看见父亲的泪水,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了。

她坐过去,食指轻快的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

(1) 找同学读文章,读前提示学生认真听,看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找几名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师总结:这篇文章表达父女间深深的爱,女儿爱父亲,自己很想拥有一架钢琴,但因为家境贫寒,懂事的女儿从没有向父亲提起这件事。父亲疼爱女儿,知道女儿酷爱音乐,就下定决心,给女儿买一架钢琴,每天早出晚归,五年之后,凑够了买钢琴的钱,但在买钢琴的途中,钱被盗了,父亲又给女儿做了一架纸钢琴,这架纸钢琴饱含着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2) 读完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生回答后,师总结:这篇文章既写出了女儿的懂事,又写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那么写感受的时候,只能选择一点来写,也就是要选好感点。

(3) 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师总结:选好感点后,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所谓实际,既可以是自己 经历的事,也可以是历史上发生的事。还可以是自己学过的课文中的事。

(4)小结:刚才我们说了写读后感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要把原文读懂,读透;二是要选准感点;三是要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下

面请同学们就《纸钢琴》这篇文章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5)写完后,找几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话,师指导。

(6)这是写一段话,如果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题目呢?(生答)另外写读后感还要注意叙述和议论的结合。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3.课件展示范文: 如山的父爱 ——读《纸钢琴》有感

父亲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便倒头大睡。”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原来,它是为了给他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就这样度过了五个春秋,钱终于凑够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在买钢琴的途中钱被盗了。父亲无奈,只好含泪送给女儿一架“纸钢琴。”(引)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满足儿女的愿望,为了培养儿女成才,为了拯救儿女的性命,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也无怨无悔。(议)

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所小学不幸坍塌。一位孩子的父亲一心要救出它的孩子阿曼尼,不顾他人的劝告,冒着生命危险在学校的废墟中不停的挖呀、挖呀……过了36个小时,他的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两只手上沾满了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紧

贴着他的身体。38个小时过去了,奇迹发生了:那个孩子得救了,那个班的孩子们也安然无恙。他和他的儿子阿曼尼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不仅拯救了他的生命,还拯救了他儿子全班同学的生命。(联)

父爱是坚韧的;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厚重的;父爱如山!(结) 4.(课件)读后感的基本思路:(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三.作业

结合平时读书体验,按“引 — 议 — 联 — 结”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400字左右。

第17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第七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基点厚实的生活基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导写重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怎么样?” (1)请同学们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了那些惯于读后感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2) 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刚上课,我们就交流了一些阅读感受,怎样把这些感受写成习作呢?大家来出点子。”(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摆好位,侧重“感”

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四、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 — 议 — 联 — 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5、展示几篇关于读后感的例文。

6、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1) “你们认为,我们刚才展示的几篇读后感,达到了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吗?” (2) “根据同学们积累的经验和课前阅读的读后感,你对写好这次读后感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悦的接收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为下面个性化创造和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获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习作经验,完成习作,这种由易到难的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四、集体评改,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尝试自改或互改,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能力。习作点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那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而且,他们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段屈辱的历史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我非常地愤怒。闭上双眼,我仿佛看到了: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九日上空的最后一缕虚无缥缈的清烟,在向上天质问:“圆明园有何过错?可恶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它烧毁?”是啊,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这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洗劫烧毁?清政府为什么不去抵抗外来入侵、让别人在我们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太多的为什么,让我心中的那一潭静水,像被小孩丢进了一块石头,久久不能平静。

哎,圆明园,你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方能得到那无与伦比的辉煌,却在几天之内毁于

一旦,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与繁华,失去了以往的耀眼与夺目。我只得仰天长叹,叹息清政府之腐败,叹息英法联军之野心,叹息你那美好的过去。

今天,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可以尽情在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游戏;我们可以在家中享受一切美好的待遇。但无论生活怎样好,我们还是应该刻苦读书,掌握科学知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让历史不在重演!请同学们永远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感受非常深:圆明园乃一座举世文名的皇家林园、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它被毁灭了!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三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历史文物。

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我对英、法联军的这一行为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里的宝贝是我们中国的,为什么却被他们这帮贼抢走了呢?可见我们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能啊!圆明园内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祖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都被他们抢夺走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而是我国近代一百年一段耻辱历史的见证!

这个世界上的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别人不能欺负我们!

毅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这是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感慨。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亲身的见闻为素材写的。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反动哥萨克、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他们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经过共产党的教育,百炼成刚,从自发的反抗者逐渐锻炼成了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的英雄主义是早期布尔什维克的理性真诚,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在观念上处于和谐状态。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一次,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帕唯尔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身体稍加修养便立即投入革命工

作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帕唯尔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要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许多名人志士也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考验了自己,使其成为千古佳话。不要以为当作家写一本书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往往在这过程中会有挫折和困难等着你去迎接。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花了30年时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20多年等等。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因为挫折是培养毅力的必要前提。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明白了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上受到挫折,家庭上遭遇不幸时该怎么办了。

《窃书记》读后感

以前,我总认为,要是不用考试,傻瓜才会自觉读书,所以,虽然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名著,可我总是随便翻翻了解一下书的大概就算完事了,我还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林海音的《窃书记》,这篇文章深深的震撼了我,想不到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嗜书的小女孩,我不禁为自己而感到自责和惭愧,同时也为一些学生感到悲哀,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条件,为看一本书而站几个小时,也不用为看一本书而跑好几个书店,我们随时都可以看书,只要想看哪一本书,父母总会给我钱让我去买,我还不珍惜如此优越的条件,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作者那强烈的求知欲深深的影响了我,我的脑海里闪出了这样一个影片:在书店的一脚,有一个小姑娘,正翻着一本书,目不转睛的看时,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是她饿了,从口袋里拿出几颗花生米,塞在嘴里,一会儿,她又开始看书了,眼睛还不时的盯着柜台看,注意着售货员的反应和表情,脸上陶醉着幸福的表情。仿佛在她的心里读书是世上最最美好的事。

我不由的想起了鲁迅《孔乙己》里的孔乙己说的一句话:“窃书不算偷也。”因为两人的窃书目的不同,一个为了一饱口福,一个为了一饱眼福,所以我想将其改为“窃书不算偷也。” 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办一个慈善图书馆,进去看书绝不要办任何手续,只要你怀着对书的一份真挚、热情的心。

如山的父爱——读《纸钢琴》有感 天津丽苑 学生徐弘婧

“父亲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便倒头大睡。”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原来,它是为了给他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 架钢琴。就这样度过了五个春秋,钱终于凑够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再买钢琴的途中钱被盗了。父亲无奈,只好含泪送给女儿一架“纸钢琴。”(引)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满足儿女的愿望,为了培养儿女成才,为了拯救儿女的性命,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也无怨无悔。(议)

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所小学不幸坍塌。一位孩子的父亲一心要救出它的孩子阿曼大,不顾他人的劝告,冒着生命危险在学校的废墟中不停的挖呀、挖呀……过了36个小时,他的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两只手上沾满了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紧贴着他的身体。38个小时过去了,

奇迹发生了:那个孩子得救了,那个班的孩子们也安然无恙。他和他的儿子阿曼尼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不仅拯救了他的生命,还拯救了他儿子全班同学的生命。(联)

父爱是坚韧的;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厚重的;父爱如山!(结) 点评:

这篇读后感是在作文指导后当堂动笔的真情细作,文章情真感深,该文尤为成功的地方是小作者能抓住生活中切实感受的“父爱”生发开去。按习作课堂所指导的“引 — 议 — 联 — 结”写法进行习作,并能所学所用,举学过的实例恰到情深处,紧扣中心,抒发真情。习作整体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无半点牵强、娇柔造作之势,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如何写读后感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四、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如果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

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三: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

谈深谈透。

写景和写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读《窗外的小豆豆》有感

《窗外的小豆豆》是现在很流行的一本书,我一字不拉的看了一遍。

故事中的小女孩名叫小豆豆,因为她与其他同学思考问题与行为举止不一样,就被她原

来的学习开除了。于是他转到了巴学园,在巴学园中,耐心的校长接纳了她,而且鼓励她思考问题。

我也很喜欢那个叫巴学园的学校,他们的教室是用旧电车改装的,上什么课按照学生的兴趣选的。他们的午餐也很特别,每个同学的饭盒都放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巴学园很小,全校加起来总共才五十多个人,可是在校长的带领下他们照样能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运动会、露营……好有趣!小豆豆在着快乐的大家庭里无忧无虑地学习成长。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如果没有巴学园那位耐心而又博学的校长,小豆豆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呢?肯定没有她以后的伟大成就。所以,我想大人都应该鼓励呵护小孩子,不要伤害他们弱小的心灵。

我想生活中的我也能得到父母、老师细心地呵护,能像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样快乐地长大。

我爱这本优秀的文学作品—《窗外的小豆豆》! 读《童年》有感

《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我读完《童年》,觉得它记载了高尔基铅一般沉重的往事。

作者阿辽沙的父亲染上霍乱而早早过世了,3岁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人,她的爱丰富了作者的心灵,可外祖父脾气暴躁,这给阿辽沙沉重的打击。阿辽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着一点甜,可他的母亲却把她儿子的这一点甜一同带进了坟墓。阿辽沙读完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课堂,不久就走向人间,到人间去谋生。

在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节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书中慈祥的外祖母那丰富,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使作者听了大为神往,就激发了他对正义事业的美好希望。

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深有感触:

“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读了这样一段话,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它是想要告诉我们新的一代是如何坚韧不拔地顽强生长,并且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把正在沉睡的民众唤醒。我想这也是高尔基创作这本书的另一个用意吧。

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老爷爷的作品,老人与海的素材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老人在海上独自打鱼,他打了84天,还是一条鱼也没打到,在85天,他出海再次捕鱼,他钓到一条大鱼,并与大鱼较量了3天,最终将大鱼捕获,但在归程中一在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后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我读过感慨万分,受益匪浅,那老人圣地亚哥,尽管一开头就出与不利的地位,八十四天没捕鱼,认为”倒了血霉”,而别的渔夫都把他当作失败者,“消瘦而憔悴”,手上有刻的很深的刀疤,没钱卖吃食,得靠孩子送来,然而他丝毫不感到气馁,在第八十五天上决心“使向远方”去钓大鱼。等到真的钓上一条大马林`鱼,明知对方力量比他强,还决心战斗到底。等到鲨鱼来袭使,他用尽一切手段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刀子绑在桨上乱扎。刀子断了,他用短棒。短棒也丢了,他用舵把打。尽管结果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任何困难都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

虽然最后老人只带回了一个骨架,但他仍旧是胜利的,死鱼的残骸,从鼻子到尾巴足足有十八英尺长,这一点烘托出这次捕鱼的伟大。

读完《老人与海》后,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世上没有成功不了的事,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星期日早上,我坐在床上读着《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疏稀的晨星在窗外的天空闪烁着,似乎在看着我快要流泪的眼。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充满了我的整个脑海。虽然这只是安徒生写的童话,可我无法从悲愤的感情中解脱开来,眼前仿佛浮现着小女孩悲惨生活的情景。

我仿佛看见小女孩在寒冷的圣诞节前夜走在大街上卖火柴,哆嗦着冻得发紫的嘴唇叫卖着。可谁也没有买她的火柴,哪怕是一根。谁也没有给过她一分钱。

我仿佛看见小女孩卷缩着身体,坐在墙边,用冻得通红的双手划着火柴。 我仿佛看见小女孩穿着薄薄的上衣,光着双脚。

……

为什么穷苦的小女孩会受到这么不平等的待遇呢?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我就要来到她的身边。我要把我的新衣服送给她,让她有衣服穿。我还要把零花钱分给她一如果有时光穿梭机半,让她可以买好吃的东西。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我就把她接到我家,让她和我一起上学。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我要帮她实现愿望。

第18篇: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2、运用所学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篇读(观)后感》 。

(二)新授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读后感和观后感。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叫做读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等各种影视作品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2、那么本单元的读后感所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对本单元某篇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的感想。

课外阅读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故事的感想。

观看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后的感想。

3、那么怎样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4、读后感的一般写作顺序——引、叙、感、联、结

5、引----引出自己观看的作品。

它分为以下几种常用方式。

开门见山式——还记得有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我们每一堂课都去视听教室看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直接点名看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设置悬念式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用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叙——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是概括故事内容,而不是抄写故事内容。概括要简练。

7、感——自己的感受

这里也是读后感最重要,最难写的部分。那么感从哪里来呢?

8、1)、理清故事脉络,弄清故事主题。

2)、重点语句、段落、镜头。 简单说就是让我们深受触动的地方,必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地方,我们一般称之为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在那么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并慷慨赴死的呢?

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本片文本的写作要求是从抗日的故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所以要先说出故事的哪个地方让你有所感想,无论是让你体会到抗日英雄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还是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丧心病狂都可以写出来。

9、联——由故事内容联系实际谈感受。

那么如何联系实际呢,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也可以使他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

狼牙山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为国牺牲。

我们爱学校、爱集体、爱班级,助人为乐。

保护学校的环境

保护集体的荣誉

保护班级的形象

例如在出席集体活动时,像参观极地馆看话剧,每个同学都代表着学校,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团结小学的校风校貌展示给外人,所以也代表着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且监督他人。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这和平的时代,沐浴着美好的时光,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我们要以光烈为榜样,增强知识,学好本领,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才能把我们的中华民族那不屈不挠的勤劳的民族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强大。

10、结——结尾(可不写) 号召式结尾

这篇文章真的是让我回味良久,我推荐其他同学也要读一读,来感受前人们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激励式结尾

虽然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电影,但是它就像一座导航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催促着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11、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1)标题一般为“读(观)《×××》有感”。

2)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

3)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12、列提纲,动笔写作。

第19篇:设计品牌读后感

设计品牌读后感

终于读完这本书了,说实在的,虽然感觉这本书很无聊,但是确实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原田进在这里给我们呈现了广告或设计公司品牌类业务的整个流程,包括从最一开始的图形创意,一直到手册的产生。这本书所讲的设计品牌是比较深入的,并且系统的简述了品牌构建工作者思维系统内部的活动轨迹,这可许能带领许多人走出对品牌理解的误区。

原田进先生提出了品牌化与CI之间的区别是比较深刻的观点,这种观点带动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品牌观念的转变对于提升品牌价值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打造一个品牌的重要性,这本书提到品牌=资产价值,并非专指价值增加,也存在价值减少,甚至丧失价值的危险性,当企业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伤害时,就会另立品牌,极力摆脱公司的危机,同时我也深刻理解了企业标志的重要性,通过人们的“选择性注意”如果标志传达的信息内容与接收端心理的频率不符时,就会直接从顾客的意识里抹掉。好的公司名称和标志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语和图案,它需要有内涵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它承载着一个品牌的附加值。(技术若是发展到极致就会成为艺术。将经营理念与哲学转化到语言上,成为有如诗篇的文学再表现于图纹时,则达到美术工艺的水准,升华为艺术感动大众,在没个人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营是艺术,如果不能提成为艺术层次,就不能算是品牌。)优秀品牌的诞生需要一个长久的调查研究和成长积累的工作,这是一个繁琐而又又在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

另外,有这样一句话我是很欣赏的“人的长处就在于优缺点”的确让人深思,如果有很多发光的部分,缺点有时候也会扮演突显个性的角色,读了这本书,让我最有所感悟的就是他们的工作状态,可能国内大部分的广告和设计公司都达不到,比如说做logo时,他们会要求先做2000份的草稿,然后精选为200,修整后,在选出8稿。细致修整以及做一些运用后,再选出3稿提供给客户选择。这样的劳动强度,虽是一个团队在操作,但很多地方还是实现不了的。原田进希望将这些告诉客户,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设计是做了这样的筛选过程的,所以这样,我又希望业外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了解一下设计师的工作过程,既而尊重设计师的辛苦劳作。当然也许在国内,遇到某些“霸道”的客户时,也许一点效果也没有。

虽然这本书有很细致很深入的流程介绍,但是翻译的不是很好,感觉很多句子都不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更有很多是语法错误,例如无主句,或者结构过于复杂,存在一定的逻辑混乱,读个几遍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第20篇:《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 与 心理学

我当然不敢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晦涩的书,因为人人都说它太经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是耐心的缺乏,我几乎可以说是很痛苦地读完了这本设计界的经典大作,然后,一头雾水。 (图1:《设计心理学》与作者诺曼)

读完这本书扔在一边,下楼的时候,现实却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这本书,因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难以开启的“诺曼门”,一扇把开关设计在很远的墙上的玻璃门,它的开关与2个电灯开关并列,样子也同电灯开关一样,按了它以后,必须立即跑向玻璃门,并向外推开它,否则5秒钟后它会自动闭合,门上的把手是竖立的,诺曼说,这样的把手通常是用来拉,而不是用来推的。

(图2:“诺曼门”)

像诺曼那本书一样经典的很多交互设计大作一样,比如《ABOUT FACE》,我觉得中文翻译的很不好,事情本应像书的思想那样,对用户有个仔细周密的论证和认识,读者的环境有所了解,而不是把本来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2个名人的书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样。

不过当我们穿过出版社和翻译者给我们营造的迷雾,《设计心理学》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像那海边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温暖和信心。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也许大师的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对人性的关怀与顺从,对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宽容,在畏研吾的《负建筑》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现实更多的是自然和环境,他认为人性顺服于自然的规律,也就顺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诺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须改变“错误”的事实,顺从人的惯性,甚至是惰性。当然这里没有对错,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因数使之成为两种不同的真理。

(图3:畏研吾与其作品《莲屋》)

现代的设计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法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的习惯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经正确设计的事物,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却永远失去了更多的潜在用户,甚至到头来连最初的用户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诺曼举了个例子,就是那个有电话、电视、闹钟等等功能的一个电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个带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 的是后面那个定语,而不是之前的附属功能,如果把用户的一切附属需求都一个不漏的摆出来、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结果自然是造就一个机器怪兽,吓得连最初提出需求的用户也不敢照面。为什么当黑莓和诺基亚推出“全键盘”手机的时候,apple却敢推出没有键盘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样的。 (图4:黑莓、诺基亚、iphone)

说到诺基亚,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变种“科技以懒人为本”。

我曾经也畅想过诺基亚和APPLE同时推出洗衣机,然后“think deffrent”的APPLE决不会让你想得更多,只会让你做的更少,然而诺基亚牌洗衣机会给你25种自由的选择,以及用来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个按钮,以便于您在洗衣服的时候还能用该洗衣机听MP

3、上网、煮咖啡,这不是胡说,同样“智能”的冰箱三星已经投放市场了,韩寒也曾爆料格兰仕也推出带电视功能的微波炉,市场的销量自然会印证诺曼说的限制功能、预设用途的设计原则的对错。这2个设计原则是说,要想让某件物品用起来不出错,那就不要让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说是在用户平时接触时,隐藏掉其他众多功能。 (图5:电视微波炉、三星冰箱、imac)

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一种让产品更美的使命感,这使好多产品变得精美绝伦,同时也让更多的产品脱离了现实和用户,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表达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设计来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自己的设计思维也应该向这个任务深入挺进。然而也有一种极端,就是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局限性而牺牲了绝大部分审美,同样是诺基亚和APPLE的例子,手机屏幕诺基亚坚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诺基亚的技术不行么?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是APPLE先推出Retina 显示屏呢? 这个同之前的误区一样,诺基亚尊重了技术和用户的习惯,却破坏了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图6:设计发展轨迹)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

设计中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设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