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孟子故事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9 08:37:23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孟子》故事

《孟子》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事半功倍 原文: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注释:

万乘:万辆兵车,比喻国家之大。 行:施行。 悦:喜爱。 解:解救。

倒悬:身体倒置,头部朝下。 事:指做事。 半:指一半。 功:指功效。 倍:指一倍。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点评:救民于水火之中,是一个国家国君的责任。仁政是世人所向往、众望所归的事情。在一个充满正义、仁爱的国家里,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

二.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原文: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译文: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七丈二尺深还不见泉水的话, 仍然是一个废井。

注释:

有为者:有所作为的人,成功的人。 辟若:好像。 掘:挖。

九轫:轫,古代一种长度单位,九轫是指很深。 犹:仍然。 弃井:不能用的井。

有一日,孟子看到一个人在挖井,已经挖了七丈二尺,可又停下来不想挖了。孟子问他:“老兄,你怎么不继续挖了?说不定再往下挖一点,底下就会有水了。”这个人说:“我已经挖了这么深,也没看见有水,这里一定没有水。”孟子听了就鼓励他说:“继续挖啊,不要放弃。你已经挖了这么深,在往下挖一点就会有水涌上来的。”可是那个人听也不听,扭头便走。他心里还是那个念头:这儿一定没水。于是便扛着锹去另一个地方掘井了。孟子看了摇摇头感叹地说:“掘到七丈深,离水泉涌流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这样放弃了,多可惜呀?”

评点:

掘井人没有专一的目标,做事情也不能够持之以恒,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就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就像掘井一样,若不到泉水涌流出来便放弃不做了,就永远不会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课时

三.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注释:

填然:咚咚敲鼓的样子。 鼓:敲鼓。

接:(打仗的双方在大战场上)相遇。 曳:拖着。 兵:指兵器。 止:停止。 笑:嘲笑。

在古代的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诸侯的王国。这些国家都采取合纵连横的计策,和远方的国家交朋友而去进攻离自己近的国家。战争年年都有,这可苦坏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到了这种情况,就决定去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有一天,孟子来到梁国,见到喜欢打仗的梁惠王。梁惠王听说过孟子很有才能,就对孟子说:“我尽心尽力的治理我的国家,又用心爱护我的百姓,为什么却不见这里的百姓增多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这么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给您作个比喻吧!打仗时战鼓咚咚,两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厮杀的结果,打败的一方弃盔丢甲,鬼哭狼嚎,飞奔着逃命。有一个兵士跑得很慢,只跑了五十步,往回看到敌人不再追赶自己了,就停了下来。他往前看,发现有一个士兵已经跑了一百步远。于是就嘲笑他说:‘你真是贪生怕死啊!’,这个士兵这么做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护你的百姓,可你喜欢打仗,战争会让百姓遭殃。这与只跑了五十步的那个人是同样道理呀。”

点评:

这个故事是说那些爱嘲笑别人的人,以小失败去嘲笑大失败的人,两个人都失败了,虽然程度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即使小朋友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不应该骄傲和嘲笑别人的。

四.王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注释: 顾:看。 言:说

有一天,孟子对齐国的国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这个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国王回答说:“应该和这个朋友断交。”孟子接着又说:“做官的人管理不好自己的属下,应该怎么办呢?”国王回答说:“应该把他撤职,不让他当官。”孟子说:“那如果国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怎么办呢?”这个国王听到这话,不敢正对孟子,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扭过头去看他左右的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

评点:

故事里的齐国国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开始还能回答得井井有条。但后来却被孟子问到无法回答了,不敢看孟子。这是因为他没有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也不能说自己不当国王了,所以陷入了尴尬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做好,不要等到老师或者别人问起来,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课时

五.人性之善,犹水就下 原文: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注释: 善:善良。 犹:好像。 就:靠近,接近。

婴儿一生下来,哇哇啼哭,这个小生命是没有坏心思的,也不懂得如何做坏事。人的本性就像是一天湍急的流水,虽然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水诚然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但是它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婴儿也是这样的,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激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但这不是流水的本性,而是形势使它做出改变的的。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如果受到坏人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他做坏事的,人的本性也是有可能改变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评点: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坏人坏事,千万不要以那些人和事为榜样,去做与自己善良的本性不符合的事情。

六.慎汝所与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孟子•离娄下》

译文:

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知道了,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

注释:

逢蒙,羿的学生,后背叛羿,帮助有穷国的相寒浞杀死了羿。 羿,传说是古代有穷国的国君,以善射闻名。 尽:完全。 道:技艺。 惟:只有。 愈:超过。 罪:过错。

一个叫逢蒙的人向神射手羿学习射箭,当逢蒙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后,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就趁羿不注意,杀害了他。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羿怎么会有过错呢?他好像没有错”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不能说没有过错。当初,郑国派一个将军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就派另一个将军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在路上发现自己被追杀,就担忧地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又问给他驾车的车夫:‘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人说:‘是那个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说这样,高兴地说:‘我能活了!’驾车的不能理解,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能活了,这是为什么啊? ’子濯孺子解释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我知道,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所以,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不久,果然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旧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习射箭,我实在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国君交付我来追击你,我不敢不照办。’说完,他便抽出箭来,用力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评点:

逢蒙学会了羿的技术却用来对付自己的老师羿,庾公之斯知道自己追杀的人正是自己老师的老师,他就网开一面。正派的人要用正派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才是真正君子的作为啊。

第四课时

七.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原文:

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译文:

所以理义使得我心里高兴,正和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注释: 故:所以。 悦:使人高兴。 犹:好像。

刍豢:古时指牛羊猪狗一类的动物。 口:口味。

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在丰收的年头,少年子弟多半懒惰,而在灾荒年头,少年子弟多半强暴,这不是天生资质不同,而是因为环境造成的。拿大麦来打比方吧,播种,耕地,如果土地是一样的,种植时间一样,便会蓬勃地生长,最晚到夏至的时候都会成熟了。即使有所不同,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或者贫瘠的差别,雨水的多少,人力的勤劳或懒惰的缘故。所以一切同类的十五,都大体相同,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古时有一个叫龙子的人曾经说过,不看清脚的样子去编草鞋,我知道不会变成筐子。这是因为各人的脚大体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古时一个叫易牙的人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如果人人对于味道的喜好不同,为什么当时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耳朵也是一样的,一讲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是如此,一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美丽。不认为子都是美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独独没有相同之处了吗?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让我心里高兴,正好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评点:

发现别人什么事做错了,要想让别人愉快地改正错误,就要能讲得清楚道理,这样做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八.爱人者人恒爱之 原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 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注释: 爱:爱护。 恒:永远。 敬:尊敬。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德保存在心里,把礼貌保存在心里。有仁德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假如有一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你,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够仁德的地方和没有礼貌的地方,要不他怎么会用这种态度冲着我来呢?经过反省后做到有仁德了,反省后做到有礼貌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是没有一时的担心。君子对于不仁的事是不做的,不合礼节的事也不会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了。

点评: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时刻的爱护别人,尊敬别人。这样别人才能关爱自己,和尊重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课时

九.独乐乐与众乐乐 原文: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注释:

乐:欣赏音乐。 乐:高兴。 孰:哪一个。 少:少数人。 众:多数人。

古时候,有一个叫庄暴的人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不知道用什么话回答。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听了,回答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好了吧。”

后来有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孟子就向齐王说:“您曾经把自己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了,是真的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爱好古代的高雅的音乐,只是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孟子说:“只要您真的很爱音乐,这样齐国就治理得很好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齐王面露疑色,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反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听了很满意,说:“请让我给您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假如现在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您不肯和百姓一起欢乐啊。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弹奏钟、鼓、箫、笛的声音,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如果现在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同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如果现在您能和百姓一起欢乐,那天下就能统一了。”

点评:

作为一国的君王,要和自己国家的子民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每个人都如此,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手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注释: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人,视力特别好,能在百步之外看见很细小的东西。 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 师旷:春秋时候晋国有名的音乐家。

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律、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就是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

1、

2、

3、

5、6这五个音。

尧舜:传说中古代有名的君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古时候画一个方形,要用矩这种工具,要画一个圆形,要用规这种工具。没有规、矩,方形就不会是方的,圆形也不会是圆的。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它才能正常运转。可以说,规矩无时无刻不在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准则或习惯。没有规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试想想,在今天,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绿灯,那么世界上的交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行人和车辆就会没有次序的穿行,人车争道,事故频繁,交通瘫痪。世界将变得非常可怕。

点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这些都是懂规矩的表现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六课时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

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以此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注释: 故:所以。 降:降临

任:任务、担子。 是:这个。 苦:使„„受苦。 劳:使„„疲劳。 饿:使„„挨饿。 空:白白地。 乏:使„„困乏。 行:做事。 拂:违背,不顺。

忍:通“韧”,使„„变得坚韧。 曾益:曾通“增”,增加。

传说,古代的君王舜在田野中兴起,商代的贤者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被人提拔出来,另一个贤臣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人发现受到提拔,齐国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楚国的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所提拔出来重用。所以,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担子交付给一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通过这些痛苦磨难,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可能会犯些错误,但是犯了错误还能够改正;那些心灵遭受到痛苦磨难的人,思虑往往有时被阻塞,但只有这样才能奋发有为;这些痛苦在脸上显示,在言语中流露,最后才能被别人了解。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国内没有能严格执法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国君的能臣,在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从这里,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

点评:

自古英才多磨难,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舒适的环境、优异的生活条件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不思进取。而在挫折和不幸,让人更容易成长。

十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有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暴虐的人,怎么可能使鲜血横流,连木棒都漂起来呢?”

注释: 尽:完全。 书:指《尚书》。

《武成》:《尚书》的篇名。

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 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在春秋时候的秦国,有一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就是辨别出马的优劣,不管什么样的马,经他一眼,就能分出。因此,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然看见一匹拉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前去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大了。这匹老马拉着车十分艰难,孙阳觉得这匹宝马良驹实在太委屈了,它本是应该在疆场上奔跑,发挥着更大作用,但现在却只能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真是太可惜了!孙阳想到这些,不禁难过得落下泪来。

回去之后,这个伯乐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做《相马经》。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还不如没有这本书。可笑的是伯乐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拿着书到处找好马。他按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中,对伯乐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这个伯乐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这么笨,他幽默地说:“儿子啊,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还不能用来拉车。”

点评:

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话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书中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啊。

推荐第2篇:孟子读后感

长大后的感悟

-----读《孟子》有感

13秋英语1班汪海媚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从小我们就在孔孟之道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影响着千千万万代中华子女。记得初中时,背诵过许多孟子的名言警句,受益匪浅。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鱼和熊掌都是美味,我都想要,但是二者不可能都得到,那我就取熊掌吧,生命和大义都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我不能二者兼得的话,我宁愿失去生命,以全大义。越长大越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小时候背诵这句话能理解,人不能太贪心,事情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尽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次要的而顾着重要的。但只有经历过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到感悟到。不仅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孟子同时还强调了,人们应该重义,舍生取义。如今浮躁功利的社会,能行义之人已经很少,何况以生命为代价,有几人能办到?孟子的话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还有这句,大家肯定也烂熟于心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当我受到什么挫折,什么不公,或者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给自己一些鼓励也是一种安慰,身心就会舒畅很多,心态就会平稳,就可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就是让我们独立思考,不要完全依赖书本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看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要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事实。

很多小时候所学的孟子语录,早已烂熟于心,但道理却是在长大后慢慢懂得。懂得了道理,放平心态,才会活得更轻松。

2014年4月2日

推荐第3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与(通"欤"语气助词)?乡(xiàng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公益中学 初二(7)班

应俞彬

推荐第4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给予了有损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损勇敢。”

【读解】

与著名的“鱼与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选择不同,孟子在这里摆给我们的,是一种两可之间的选择,而且要为难得多。比如说,杀人越货还是遵纪守法?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难题,可是,吃回扣还是不吃?收红包还是不收?这对很多人来说,却是相当考人的难题了。

就孟子所举的情况来看,“取伤廉”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与伤惠”和“死伤勇”却有些令人费解。揣摩起来,所谓“与伤惠”大概是说,在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情况下,还是不给与的好。因为,“济人须济急时无”,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的意思。不然的话,给予了反而有滥施恩惠的嫌疑,反而于真正的恩惠有所损伤。这就是“与伤惠”。至于说“死伤勇”,则是指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有时候活下来比死去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战胜困难和耻辱的毅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死,很可能给人以轻生的感觉,当然就是于勇气有所损伤的了。这就是“死伤勇”。

有人认为,孟子之所以举出“与伟惠”和“死伤勇”,是因为战国时代豪侠风气盛行,四豪滥施恩惠,荆(轲)聂(政)刺客轻生,所以孟子针砭时弊,引以为戒。(毛奇龄《圣门释非录》引全履祥语)

如此说来,倒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了。那么,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什么呢?

恐怕就是“取伤廉”了吧!

推荐第5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今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十本书。当老师将书名告诉我们的时候,大家大都不以为然,因为这些书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书籍,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去读他们。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随便翻阅了几页《孟子》以后,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曾在大二时由于学习古代汉语的需要看过《孟子译注》一书,但是当时也并没有进行细读,而只是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对于孟子的翻译和译注上,但却也已经感受到《孟子》一书中所包含的道理确是让我们受益无穷。而如今重读《孟子》,更是感触颇深。

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录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较《论语》来看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译注》中对《孟子》的评价,而在我通读了一遍《孟子》以后,我的第一个感受便是,这虽是一本古书,但读来却并不感觉乏味或枯燥,且读完每一章后都能给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于《论语》中直白的说理方式,《孟子》一书采用的是类似于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进行记叙,从而得出一定得道理,并且有时并不明说其中的道理,这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但却仍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为亚圣,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义尚道等等,但是在读完《孟子》以后,我最佩服的还是孟子敢于直面君王,敢于说真话的那种勇气与胸怀。“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上是节选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尽管孟子言论如此,可我们也并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统治者“穿小鞋”,可见,当时的社会虽礼崩乐坏,争战频繁,但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统治者对孟子的主张虽不去施行,但还是洗耳恭听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对今天这个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推荐第6篇:孟子读后感

读孟子有感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1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推荐第7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 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

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

子是最大的圣人。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

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

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

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

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

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

了一千多年。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

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

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

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

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

世人的眼前。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故

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

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

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

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

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

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于是孟子提出

“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

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贫

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

乐而忘忧。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

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

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

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

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

“仕者“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孟子的严于律己,

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他提倡

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

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推荐第8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

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孟子》中除了阐述其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小的故事,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师友之道》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

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金融1174 陈舒婷

学号:2011873091

推荐第9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篇1: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它还去过鲁国,相知孔圣人的门第来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是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也能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长出了一个锛俿 角痫,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

孟子泪令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确性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柜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锛偽琻銡玗 一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有因为他学识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后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基础的知识 ,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衖 ,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觉得在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35 年。

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

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动勋远大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伟大的\" 老师\" .篇2:孟子读后感

小的时候,外公经常和我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给我读着经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我长大点了以后,爸爸、妈妈便开始让我读着带有拼音的诗词,并背;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读了这一则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这是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难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不能成功吗?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数学题。做前面几道题的时候都是\"一路顺风\"的。可是谁知,半路却杀出一个\"程咬金\",搞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啊!做了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头脑混乱了,真想把这一篇撕碎!可又转念一想,哪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奋啊?他(她)们也同样承受过,而且做得很好。同样是人,难道他(她)们行的,我就不能吗?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样我要和他(她)们做的一样好!想好后我又重新从书桌上拿起笔,继续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我高兴得双手狂舞+高声尖叫!妈妈闻讯而来,看到我的样子大吃了一惊。我发觉后,马上收敛了许多,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做……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当然啦经典是对我们有好处哟!所以我们还是要读经典的!

篇3:孟子读后感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 \"or \"no \",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篇4: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读《孟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辩才及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结合。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畅达,气势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过这一比喻,孟子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乐和爱民的理念,而且让我深刻领教了他论辩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胡锦涛书记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篇5:孟子读后感

王立群读《孟子》,没有介绍《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离主题,得出\"强势人格\"的结论,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举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时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过举例,说明\"强势人格\"的结论,给我的初步感觉,王先生是脱离了主题,偏离了《孟子》,很是意外。

后来晚上作梦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实,我看王先生演讲读《孟子》的时候,用了\"曲笔\"的手法。之所以这样说,我有我的理由:

其实,王先生想通过年少时代的坎坷,对比国家当时的不仁政。当时,让一个初中学生在深夜干一种拉车的重体力劳动,是曲折的表现当时国家的\"不仁\".也给我们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国学开始兴旺了,但这样的潮流,才刚刚开始,从于丹开讲国学,到现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讲诸子百家,很是热闹,但是真正敢于讲《孟子》的仁政,时机还不十分成熟。换言之,还不适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讲仁政这个题目。起码讲仁政这个题目,不能够用直笔。但是讲孟子,你又不得不说仁政,怎么办呢?讲仁政的话,你举例说明,难免举例用到当代的例子,谁有勇气直接批判当代呢?恐怕是没有的,如果孟子那种咄咄逼人的口气批判时弊,恐怕可能招徕不必要的麻烦。正是来自这样的担心,讲仁政的时机没有成熟。

王立群学习了《史记》,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还有\"曲笔\"的做法。象王立群先生,用的\"曲笔\",十分隐蔽十分巧妙的说明了非仁政带来的后果,反方面说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一般读者,是可以对付过去的,深层的说,也对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难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讲坛》开始讲《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无论曲笔直笔,都应该喝彩。

推荐第10篇:《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孟子》,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孟子》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篇1:《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篇2:《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它还去过鲁国,相知孔圣人的门第来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是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也能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长出了一个锛俿角痫,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

孟子泪令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确性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柜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有因为他学识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后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基础的知识,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觉得在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35年。

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

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动勋远大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篇3:《孟子》读后感

小的时候,外公经常和我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给我读着经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我长大点了以后,爸爸、妈妈便开始让我读着带有拼音的诗词,并背;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读了这一则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这是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难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不能成功吗?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数学题。做前面几道题的时候都是“一路顺风”的。可是谁知,半路却杀出一个“程咬金”,搞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啊!做了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头脑混乱了,真想把这一篇撕碎!可又转念一想,哪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奋啊?他(她)们也同样承受过,而且做得很好。同样是人,难道他(她)们行的,我就不能吗?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样我要和他(她)们做的一样好!想好后我又重新从书桌上拿起笔,继续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我高兴得双手狂舞+高声尖叫!妈妈闻讯而来,看到我的样子大吃了一惊。我发觉后,马上收敛了许多,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做……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当然啦经典是对我们有好处哟!所以我们还是要读经典的!

篇4:《孟子》读后感

王立群读《孟子》,没有介绍《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离主题,得出“强势人格”的结论,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举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时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过举例,说明“强势人格”的结论,给我的初步感觉,王先生是脱离了主题,偏离了《孟子》,很是意外。

后来晚上作梦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实,我看王先生演讲读《孟子》的时候,用了“曲笔”的手法。之所以这样说,我有我的理由:

其实,王先生想通过年少时代的坎坷,对比国家当时的不仁政。当时,让一个初中学生在深夜干一种拉车的重体力劳动,是曲折的表现当时国家的“不仁”。也给我们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国学开始兴旺了,但这样的潮流,才刚刚开始,从于丹开讲国学,到现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讲诸子百家,很是热闹,但是真正敢于讲《孟子》的仁政,时机还不十分成熟。换言之,还不适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讲仁政这个题目。起码讲仁政这个题目,不能够用直笔。但是讲孟子,你又不得不说仁政,怎么办呢?讲仁政的话,你举例说明,难免举例用到当代的例子,谁有勇气直接批判当代呢?恐怕是没有的,如果孟子那种咄咄逼人的口气批判时弊,恐怕可能招徕不必要的麻烦。正是来自这样的担心,讲仁政的时机没有成熟。

王立群学习了《史记》,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还有“曲笔”的做法。象王立群先生,用的“曲笔”,十分隐蔽十分巧妙的说明了非仁政带来的后果,反方面说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一般读者,是可以对付过去的,深层的说,也对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难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讲坛》开始讲《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无论曲笔直笔,都应该喝彩。

篇5:《孟子》读后感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no”,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第11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我记得别人也这么评他: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后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他还去到鲁国,想找孔圣人的门第来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逝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因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长出了一个\"小山丘\",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孟子泪别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了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却行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拒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武器\"--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又因为他学士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口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积蓄的知识,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衔,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觉得再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他整整呆了35年.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赶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功勋远大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有一副好口才.....以前也是读过孟子的。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阐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给予了有损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损勇敢。”

与著名的“鱼与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选择不同,孟子在这里摆给我们的,是一种两可之间的选择,而且要为难得多。比如说,杀人越货还是遵纪守法?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难题,可是,吃回扣还是不吃?收红包还是不收?这对很多人来说,却是相当考人的难题了。

就孟子所举的情况来看,“取伤廉”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与伤惠”和“死伤勇”却有些令人费解。揣摩起来,所谓“与伤惠”大概是说,在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情况下,还是不给与的好。因为,“济人须济急时无”,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的意思。不然的话,给予了反而有滥施恩惠的嫌疑,反而于真正的恩惠有所损伤。这就是“与伤惠”。至于说“死伤勇”,则是指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有时候活下来比死去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战胜困难和耻辱的毅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死,很可能给人以轻生的感觉,当然就是于勇气有所损伤的了。这就是“死伤勇”。

有人认为,孟子之所以举出“与伟惠”和“死伤勇”,是因为战国时代豪侠风气盛行,四豪滥施恩惠,荆(轲)聂(政)刺客轻生,所以孟子针砭时弊,引以为戒。(毛奇龄《圣门释非录》引全履祥语)

如此说来,倒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了。那么,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什么呢?

恐怕就是“取伤廉”了吧!

第12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例如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 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 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 中守护一方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 用霸道诡术取悦君王, 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 他的人格修养, “善” “气” 持 而养 , 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 也是一种人格审美。 行之以仁, 待人以信, 敬事以忠, 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可以体 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 “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 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共性的 个性体现, 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因为思想的深刻不会被历 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总的来说,我对《孟子》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但是我深信,随着我的不断学习, 在我的个人品格自我鞭策和在政治认知上进一步加深的基础上, 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它的思想 光芒,它的广博内涵,进一步体悟未来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第13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 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了一千多年。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世人的眼前。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故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于是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贫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乐而忘忧。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仕者“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孟子的严于律己,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第14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代统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没树立起来,这与每个皇帝的素质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杂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仁义是孔孟之道的核心,几千年来,一直主宰着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读书好的,出来做官,所以官场上也不肯公开声明逐利,标榜求名还算清高。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也实事求是起来。知道“逐利”是人的本性,回避不掉,也用不着回避。不过,做任何事情都

要有个尺寸。过去呢,把仁义强调到绝对,现在呢,把利益强调到绝对。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看到的社会现象,满脑子糊涂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又如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那坎坷的取经之路要是没有了妖魔的阻拦,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困扰,安心的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但可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又怎能领悟“佛”中能超脱世尘的感悟?那《西游记》便成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则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压迫下日渐成熟,如果人在安乐中生存,那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而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当的压力能使人绝处逢生,绝望中寻找通往光明的前程!

让我们珍惜时间多读一些像《孟子》这样的好书吧!我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受益良多的!

第15篇:孟子读后感(战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读后感(战国)。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读后感《孟子读后感(战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后感: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第16篇:《孟子》的读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孟子》这本书,你会找到不一样的自己。接下来小编给你整理《孟子》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孟子》读后感篇1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后感篇2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芝麻丢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第17篇: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一)

王辂牛9岁

我感觉读完了《孟子》自己改变了个人,孟子这本书每一句都提醒我改变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以前我在家里喜欢说脏话,妈妈对我说,出去玩要早点回家,而我,却很少遵守妈妈的话,常常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我给妈妈说,我下次再不玩这么晚了等等……但有每次都犯,这些坏习惯我都在渐渐地改正。我以前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差,至从读了《孟子》这本圣书,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其实超级好,我感觉圣书跟普通的书比起来要智慧与奥秘很多,意思虽然现在不能完全领悟,但感觉这些圣书对我将来会有很大用处。

书院里对我最亲的人就是程老师,她教我读《学庸论语》、《孟子》,我还记得有一次,身体有点不舒服,程老师每天都摸着我的头关心我,看看发烧没有,谢谢程老师!我到张老师那个班也上过课,所以也谢谢张老师!书院里还有很多经常陪我玩的同学:胡鏸文、姚月、阮俊杰、姚星、游疏霖、徐慈佑……谢谢你们!

进入弘毅厚谦书院是为了读圣书,受圣贤教育教诲。我现在已经背了五万多字了!而进文礼书院需要二十万中文和十万英文才能进文礼书院,我要很你努力的向进入文礼书院的目标去努力。爸爸告诉我圣贤教育可以帮助我一生。爸爸还要求我把佛经一起背,爸爸还想最终把我送去当和尚成佛,但我也不介意。我其实也很喜欢读这些圣书,爸爸告诉我,我先要打好基础,以后要去文礼书院或去孔子学堂深造。

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二)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第18篇:孟子读后感800字

孟子读后感800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孟子读后感800字。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目标和基本结合各个国家改革和几个环节更加 和考核v可持续和v很快v很快出口称根据国家hcgv结果出结果v结果v叫哥哥和结果v结合贯彻聚合果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读后感《孟子读后感800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理。我爱这本

2.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第19篇: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一)

王辂牛9岁

我感觉读完了《孟子》自己改变了个人,孟子这本书每一句都提醒我改变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以前我在家里喜欢说脏话,妈妈对我说,出去玩要早点回家,而我,却很少遵守妈妈的话,常常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我给妈妈说,我下次再不玩这么晚了等等……但有每次都犯,这些坏习惯我都在渐渐地改正。我以前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差,至从读了《孟子》这本圣书,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其实超级好,我感觉圣书跟普通的书比起来要智慧与奥秘很多,意思虽然现在不能完全领悟,但感觉这些圣书对我将来会有很大用处。

书院里对我最亲的人就是程老师,她教我读《学庸论语》、《孟子》,我还记得有一次,身体有点不舒服,程老师每天都摸着我的头关心我,看看发烧没有,谢谢程老师!我到张老师那个班也上过课,所以也谢谢张老师!书院里还有很多经常陪我玩的同学:胡鏸文、姚月、阮俊杰、姚星、游疏霖、徐慈佑……谢谢你们!

进入弘毅厚谦书院是为了读圣书,受圣贤教育教诲。我现在已经背了五万多字了!而进文礼书院需要二十万中文和十万英文才能进文礼书院,我要很你努力的向进入文礼书院的目标去努力。爸爸告诉我圣贤教育可以帮助我一生。爸爸还要求我把佛经一起背,爸爸还想最终把我送去当和尚成佛,但我也不介意。我其实也很喜欢读这些圣书,爸爸告诉我,我先要打好基础,以后要去文礼书院或去孔子学堂深造。

小学生《孟子》读后感

(二)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第20篇:国学《孟子》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国学《孟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国学《孟子》读后感一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no”,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国学《孟子》读后感二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胡书记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国学《孟子》读后感三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孟子故事读后感
《孟子故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