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木木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12 08:37:08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木腿正义》读后感

当初在选择阅读与介绍法律有关的书籍时,《木腿正义》这个名字最先吸引我的眼球。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极大的新颖,有难以言语的魅力。为了满足不断萌发的好奇心,我毅然选择了阅读这本书。

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以及作品内容。

作者冯象,0年代生。获北大英美学硕士,耶鲁法律博士。曾经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主要研究法律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法律与学、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代表作有《政法笔记》、《木腿正义》和《创世纪:传说与译注》。而《木腿正义》一书,共有1篇,分上下编。上编16篇谈法律,带有学术性;下编1篇谈学,有较强的学术性。整本书作者运用法律和学的个体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法律与学、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刚开始欣赏该书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作者要以“木腿正义”定名该书。幸运的是我在书中第一篇就找到了答案。故事是这样说的:马丹在儿子出生后不久突然离家出走,但是八年其妻子以及双亲未能得到任何消息。苦于疾病缠绕,临终前两位老人选择宽恕马丹并决定把全部家产继承给他,暂时拖由其叔叔皮埃尔照管。16年夏一个自称马丹的人与他们相认。但不久这个新马丹因遗产问题与皮埃尔发生争执并把皮埃尔告上法院。皮埃尔因没得到田产而认定新马丹是骗子。最终皮埃尔找到了证据把新马丹告上法院,虽然新马丹沉着冷静,口才了得,但一个木腿人——真正的马丹闯进了法院,彻底破灭了假马丹的诈骗梦,假马丹最终受到应有制裁。这我才明白“木腿”原指的是故事主人公马丹,而“正义”正如书中所说即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矛盾。而读完这个故事,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邪恶可维持一时,不能够维持一世,邪恶终究会被正义所吞噬。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在这本书看到的故事中最喜欢的一个。这让我生发一个疑问:法律、法治要怎样尽可能做到完美?故事引自一部叫《秋菊打官司》的电影,秋菊的男人和村长吵了架并骂村长“断子绝孙”,由于村长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他听后大怒并踢了对方“要命的地方”。秋菊要村长认错但他坚决不肯,她就一级一级往上搞去讨她的“说法”。后秋菊难产,但是村长救了她的命,她百般感恩,决定邀请村长出席儿子的满月酒席,但就在酒席的那一天村长就因被上级查到了秋菊男人的伤处而被政府抓走,秋菊无比难堪。诚然,法律有权对伤人事进行制止并对伤人者进行制裁,(fsir)但是我觉得法律并不能像机器那样呆板。既然秋菊、秋菊的男人以及村长之间已经达成和解,那为什么还要有村长被抓走这样的结局发生呢。法也是要合理变通的,正如书中所说:国家法律的现代化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压制民间法及其他传统规范。民间法、传统规范也是有合理的一面,况且中国法律是从西方引入,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过分呆板地强调法律呢?为什么不结合自身实际,而盲目把别人的客观实际所制造的产物运用到自身实际呢。我想,中国的法律及法治要尽可能做到完美,必须注重自身客观实际,懂得与自身的合理的传统规范相结合,避免法律成为呆板机器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要避免成为第二个秋菊,因为秋菊严格说是一个“法盲”,这正是推进法治所忌讳的。秋菊只想到法律保障的是个人权利,保障她那所谓的“说法”,但是却没想到法律要制止违法事。案例中村长踢中秋菊的男人的“要命的地方”显然是侵犯了别人的生命健康权,如果秋菊有较强法律意识,就算其与村长已达成和解,她也不会觉得村长被抓走是一个令她难堪的结果。

愚以为,此书一个较大的亮点是增加了漫画,这有助于增加读者的兴趣,提升读者欣赏漫画的能力。通过欣赏漫画,读者可以加深对故事的印象,甚至可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法学与学功底,使得故事讲述极为流畅严谨,在加深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能提升读者的写作表达能力。

总之,我觉得此书最觉得关注的就是那个讲述秋菊的故事了。因为它对于现代法律、法治化进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而且,在法制观念越越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秋菊这个形象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反面教材,那就是避免“法盲”,积极做法律的学习者。

推荐第2篇:木腿正义读后感

《木腿正义》读后感

读《木腿正义》一书首先是因为老师要求我们阅读有关法律的书籍,其次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它不像其他法律著作的书名那样刻板严肃。书名是取自于十六世纪的公案小说《假马丹行传》,“木腿”指小说中的主人公真马丹,“正义”则指小说所表现的法律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矛盾。

这本书是以案例概括为名,实际内容是关于法律与文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16篇研究法律,下编15篇讨论语言文学、宗教神话等,书中从法语文化谈到神与文学,简约但不简单,既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又保持了法律理性的审慎。但是,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因为这本书的涉及面广而深,许多地方蕴含了西方文化的深刻意义,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跳着看完的,但是一部分的阅读也是以让我学习到许多。

以其中的两篇文章为例,在《木腿正义》这篇文章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有时存在很大的缺陷,法律的“跛足”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主要通过讲述16世纪的冒名顶替案来探讨一个法理学问题,即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剑的矛盾。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理解“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这两个词的意思,但我明白,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正义,而正义又分为多个种类,“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也包括在内,只是这两者是存在冲突的。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只要保持司法公正,程序正当,如果没有出现真马丹的话,就只能获得程序正义,反之,真马丹出现,但是违背了程序正当的原则,最终获得真相大白,实体正义得以实现,可见,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得当,否则会引起冲突。法官不仅要熟悉程序,还要会用理智、智慧办案。

还有一例,是关于“论证过程中论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的,这里例举了“未名博士审女巫”的故事。在1686年的北美洲马萨诸塞殖民地的撒冷村,宗教与迷信尚未分家,未名博士从天而降,与村里长老受理案件,三个女人被指控为女巫,为了证明这个指控,要对她们进行神判,即把她们绑起来沉湖,同时教堂执事高声诵读主祷文三遍,如果被告人仍未淹死,则不是女巫,许或自由,反之则判定有罪,处以死刑。未名博士在分析案情后,发现这样的推测判定不止这三种可能性,总的来说有四种可能,而长老们就忽视其中一种,这就造成论据不充分,指控不成立。虽然他们的指控毫无根据,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我们的人生还是学术经验,都不可能完备无缺,换言之,并非任何问题、观点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因为有多方面的限制,比如事实掌握不完整,知识积累有限等,但不是说既然不可能任何观点都能充分论证,那么我们也不必太过细心,得过且过就行了,可是这样就造成程序的不严谨。我们要做的应当是竭尽自己的能力去分析论证,即使是再小的可能性,也要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要把其他人看得比自己高明,才会少出错误。

木腿正义,看了内容才明白,原来它说的意思是,现实中,真理是存在的,只是如同木腿那样,不会一下子走来,而是艰难的,蹒跚而来,即便如此,它一定会来!

推荐第3篇:《塔木德》读后感

第一篇:犹太商人的生意经,《塔木德》读后感。

第一章赚钱是商人的天职

一,金钱是现实的上帝。金钱给人间以光明,金钱给众生以温暖。金钱让说坏话的人舌头发硬,金钱让举起屠刀的人呆立发硬。金钱给神购买了礼物,敲开了神那紧闭的门。

二,金钱无贵贱之分。金钱平等,因此人格平等,于是怀有赚大钱的欲望才好。金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三,现金至上。手头没钱就是穷人。

四,赚钱天经地义。金钱即非可咒诅亦非罪恶,而是造福人类的东西。伤害人们的东西有三:烦恼.争吵.空钱包,其中以空钱包为最;身体依心而生成,心则依靠钱包而生成。

五,赚钱是游戏。金钱不神圣,不是高不可攀的圣物。一个玩扑克的人在玩扑克时,你应该认真观察每一位玩者,你会看出一位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

六,别把硬币不当钱。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做生意切勿因利小而不为

七,看紧你的钱包。对钱财必须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努力赚钱是开源;设法省钱是节流。不要让自己的支出超过自己的收入。紧紧地看住你的钱包,不要让你的钱随意地出去,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你的钱每花出去一分都要有两分钱利润的时候,才可以花出去。

八,有钱不置半年闲。要投资让钱生钱。

第二章 做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商人

一,亮出你的个性。

二 ,每一步都朝向目标走过去。目标明确,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1们现在处于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我们朝什么方向移动。2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船驰向哪个港口,那么对他来说,也就无所谓顺风不顺风的了。3神射手之所以神,并不是因为他的箭好,而是因为他瞄得准。

三,头脑中要有强烈赚钱的富裕意识。你要你就会得到。

四,要从一点一滴积累财富,读后感《《塔木德》读后感》。

五,学识 渊博才能做大生意。知识才是夺不走的财富。

六,掌握多种语言,多多益善。

七,把数字运用到每一个商业活动中。商场上绝对不得模棱两可,马马虎虎。

九,除了自己谁都不要相信。人要是拿不定自己的注意,受别人的影响,那么就会一事无成,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办。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自己的人生观。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十,经常自我反省让自己更成熟。人性的弱点最易让人迷失理性。

第三章经商本领出自磨练(逆境中打磨自己的心志)

一,敢于给失败迎头一击。失败决不是致命的,除非你认输。失败是成功的阶梯,而不是绊脚石。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他的积极想法和乐观态度。

二,坚持下去,必能获得大收益。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坚决和忍耐。只要专心致志盯住自己的目标而且不犹豫,不走神,什么都能做好。忍耐是经商中必不可少的。

三,不怕失败,就怕不会总结。说失败了,你需要就你的做事的方式进行一些改变。

四,逆境能把自己推向更高的起点。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机会也不总是顺风而来,蕴藏在逆境中的机会永远都是非常巨大的,是足以改变人的一生的。

五,一切胜利皆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和信心。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一个人永远要保持成功的自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你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挖掘自己,发挥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不能每日超越一个恐惧,便从未学得生命的第一课。一个人永远要保持成功的自信。

六,保持警觉,适时变化,敢于撤退。

七,把错误和偶然也变为财富。愚者错过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悲观者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乐观者却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八,事情看似无望也要试一次。遇事绝望,是很多人失败的根源。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人的再一次尝试而不是天赋与才华。

待续......

推荐第4篇:《塔木德》读后感

《塔木德》读后感

今天我讲书的内容是塔木德,我们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是无与伦比的。这个人口仅占世界四百分之一的小小民族,他们曾经一度漂泊流浪,无寸土可居,为什么耀目全球的光环总是频频落到他们身上读了这本书,你会为这些疑问找到答案,本书通过近400则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在经商、做人、家庭教育、个人成功等方面的智慧。这些智慧法则都是犹太人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他们在犹太人中流传甚广,也日益引起了世界上各个民族学习和研究犹太人智慧法则的兴趣。读了本书之后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慎独的重要性。

“独居闹市而不犯罪”,之所以能同“穷人拾遗不昧”和“富人暗中施舍1/10的收入给穷人”同立为“神会夸奖的三件事”,其共同之处,尽在一个“独”字。犹太人的灵魂深处,有种可贵的“慎独”精神,也就是可贵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精神。他们总是去问自己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却很少要求别人该怎样做。

同样,犹太人有着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的传统。作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他们以信守合约、遵守法律著称于世。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

在与犹太人的商业往来中,根本不存在犹太人不履行合约的情况,除非是合约本身有问题。正是这种先从自己做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约定的商业精神,使犹太人获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而犹太民族弘扬“慎独精神”,但绝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绝不提倡“独善其身”式的“隐士”,而是教导人们要和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

2 邻人的祸患就是你的祸患。

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会有些事情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来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就成了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犹太人是这样做的: 首先,布置有用的任务。让孩子在邻居之间或是校园里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照料宠物,做饭,教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给不幸的孩子制作玩具,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发地做这些事情,必须有人鼓励他们,教他们,甚至有时需要强迫他们。

其次,父母以身作则。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再次,要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有些父母爱孩子,教育孩子时经常鼓励孩子,他们的孩子就总是乐于助人、更为别人着想、更富有同情心。这反映出孩子效仿了你的行为。要是孩子情绪好的话,他是极有可能帮助别人的,所以努力让他保持那种状态是非常值得的。最后,定规矩,并且解释。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要是你打他,会弄痛他的。”然后他们会向孩子解释这类行为的后果,然后指出“你不可以打人”这条原则。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孩子更具有同情心。

3读书的重要性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

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而在古代,不少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摆放着各种书籍,因为犹太人相信,在夜深人静时,死去的人们会出来读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可以说,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最主要秘诀之一。正因为如此,所以世界的财富大多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犹太人的财富则在自己的脑袋里。所以,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学习他们如何虔诚般地重视教育与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学习他们如何宗教般地爱好读书。

本书的智慧言论还有很多,在这就不一一详述了,最后和大家分享几条我的读书札记,希望大家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一个有一个的挑战!

1、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透过黑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2、犹太人认为,人是活在天地之间的,所以人们一半属于天,另一半属于地;因此人们不能只靠面包来生活,但也不能只靠对面包的追求而活下去。

3、一个人要痛苦到极点,才能尝到甜美的成果。

4、在众人面前,受到社会压力,遵守规范是比较容易的;而单居独处时,外界压力完全消失,只剩下内心的良知抵御着蠢蠢欲动的恶念,此时能把持得住自己,方算得上有道德根底的人。

推荐第5篇:木腿正义读后感

《木腿正义》读后感

读《木腿正义》一书首先是因为老师的推荐,其次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它不像其他法律著作的书名那样刻板严肃。书名是取自十六世纪的公案小说《假马丹行传》(乐悉尔著),“木腿”指小说中的主人公真马丹,“正义”则指小说所表现的法律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矛盾。

这本书是以案例概括为名,实际内容是关于法律与文学,分上下两编,上编16篇研究法律,下编15篇讨论语言文学、宗教神话等。书中从法与文化谈到神与文学,简约但不简单,既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又保持了法律理性的审慎。作者冯象先生早年为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后获哈佛中古文学博士,转而研习法律,获耶鲁法律博士。也许正是因为他丰富的学术背景和贯于中西的知识储备,才使得其能游仞于法律、文学、宗教之间,在学科的互见中取其优势。文中触及到很多有关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法律文化,以比照中国内地的法律,从而引发读者对内地法制化进程的诸多思考。

以其中的两篇文章为例,在《木腿正义》这篇文章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其实法律有时存在很大的缺陷,法律的“跛足”现象时常发生。本文主要是通过讲述一个16世纪的冒名顶替案来探讨一个法理学问题,即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间的矛盾。其中提及“蟊贼再快,逃不脱跛足的惩罚”,法律的职责是保证正义的实现。因为将一条木腿作为假腿的真马丹终于揭穿了假马丹,但是这木腿的正义来的太偶然,太不可预料,太慢,如果没有它的到来,那么假马丹仍旧能够继续欺骗下去,公正的审判不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在程序审判中,一方面我们希求程序能够带来真善的正义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在程序审判过程中,某些必要的证据,譬如说跛足的正义---不充足的人证,物证,不能够满足追求正义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理智来控制---比如,法官的能力。简而言之,司法正义的实现单纯依靠程序或者没有程序都是不可行的,要在尊重程序的同时由理智把舵,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兼顾。在我国现实情形下,法官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实质正义。法官不仅要熟悉程序,还要会用理智,智慧办案。

《秋菊的困惑和织女星的文明》一文源于张艺谋拍摄的《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当时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宣传陕北的风土人情,二是为了宣传《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借这部片子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故事很简单:秋菊

的男人和村长吵架,骂了一句“断子绝孙”的话,因为村长只生了四个女儿,没儿子。村长大怒,踢了秋菊男人“要命的地方”。秋菊要村长认错,村长不肯,她就一级一级告状,讨她的“说法”。后来秋菊难产,村长领了人冒着大风雪,走了几十里山路把秋菊抬到了县医院,救了秋菊母子的命。没想到,正当秋菊感激不尽,等着村长来吃儿子的满月酒的时候,上级查出了秋菊男人被村长打的伤处(但不在下身),派了一部警车把村长带走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以15天行政拘留的惩罚。害得秋菊好不难堪:她讨的是“说法”,政府却把人给抓了。

文章提到苏力的一个观点:“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目的都不应当是为了确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也就是说中国法律过度强调与西方接轨,而没有重视中国国内的传统规范,人情事理,导致了秋菊的困惑---自己与村长已经事实上和解了,公安又为维法把村长抓走了,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同时作者引述学者苏力的话提问:国家制定、实施法律为的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为什么反倒让秋菊输了理?以这样的法律为基础的“现代的”法治,能否在农村运行?其代价又是什么?问题提得尖锐,仅依靠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这样空泛的口号不免显得杯水车薪。法治的理想,总是趋向于扮演“大写的真理”,主张普适的公民权利,为的是让秋菊们相信,在“理性化”的法律面前,非但有平等的身份,而且有公正的说法。面对这个问题,我考虑了许久,中国需要怎样的一个法治环境呢?很显然,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西方国家的法治体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是根本行不通的,那么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学习西方法律制度,并根据具体国情进行改变,以适应我国情况。然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的成文法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法治却久久未能前进,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对“普适主义”的盲目认同与追求。何谓“普适主义”,就是说西方法治所宣扬的法律理念是对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是普遍适用的,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价值理念,这是正确的吗?我想秋菊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在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中,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用,正如秋菊一样,她竭尽全力去讨说法,换来的却是包括他丈夫在内的全村人的冷眼相对,而最终的结果也并不是秋菊所想要的。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即在农村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法律的观念,缺乏

法治的基础,还在依靠传统的业已形成的道德观念以及习惯法来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

因此,在推行法治进步的今天,我们绝对不能盲目的大踏步前行而是要努力做到使现实中的法律成为我们需要的法律,与传统价值、风俗习惯相协调,并且要处理好法律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使法律能够更灵活、更实际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推荐第6篇:毒木圣经读后感

毒木圣经读后感

(一)

姜越馨

《圣经》的骨架,弥漫着硝烟的历史大背景,信仰的交锋,责任的拷问,人性的探求,共同交织成一部恢宏而瑰丽的交响。在非洲这片滚烫的土地上,他们失去了至亲之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失去了信仰的根基,却也播撒下数不清的种子,说不尽的奇闻轶事,道不完的人生况味。也许,生命原本就承载不了那么多繁杂的议题,我们能谈起的,只有静待晨光亮起,照耀那一片关于丛林的记忆......故事的源起正是牧师拿单?普莱斯,他在1959年接受了前往非洲传教的任务,由此,普莱斯一家中断了平稳、熟悉的美国生活,前往刚果丛林里的基兰加村,一家人在十足的他乡经历了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因为国际政治的风云突变,他们在那个边缘世界的生活也受到波及,每个人的人生由此彻底转向。

特别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完全是从普莱斯家庭中五个女性的视角讲述的,作为妻子和母亲奥利安娜的讲述是回顾性的,在一切变故发生的多年后,在佐治亚州州的桑德林岛,她用悲哀、痛悔、甚至带着辩解的语言回顾自己的过去,试图通过揭开自己的伤疤以得到不可能的救赎和谅解;而四个女儿们的故事是“现在进行时”的,当她们讲述自己在刚果的生活和际遇时,每个女儿都展示了自己的聪慧、自己的声音,随着刚果生活的逐渐铺展,她们也相应成长成熟和变化。她们不得不依附于家庭,又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刚果生活加诸身上的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来自父亲的选择,来自这个对她们来说完全异域的环境,也来自刚果那段动荡的历史。她们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社会角色,不断与生活角力,努力寻觅各自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她们也是政治的观察者,是故事的叙述者。

读完《毒木圣经》,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一片蓝天,一片草地,一条亮晶晶的河流,一只??狓,一种珍贵如宝石的静谧,然后深深呼吸,继续前行,步入光亮之中。

毒木圣经读后感

(二)

好故事及其讲述方式

信老师

向来不太爱读外国文学作品,即便写的再好,也总觉得隔了一层。那种感觉就像摘掉眼镜看星星,虽见漫天闪耀,但看不清具体。如果再碰上个不合格的翻译,星空之下又蒙一层雾霾。这本《毒木圣经》足足有576页,共四十七万字,初拿到时,觉得它决对超出了我对外国作品阅读的极限,没打算能坚持到底。翻开书,硬着头皮读完前十几页,然后慢慢顺畅起来,花了两天时间顺利读完。

《毒木圣经》封面极其花哨,像是特意选取了符合非洲气质的明艳色调,但内封非常素雅,像是笔记本的封皮。这本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大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牧师拿单自认为是上帝最忠实的牧者,于是他带着妻子和四个未成年的女儿踏上了非洲大地,来到比属刚果一个名叫基兰加的村子,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拿单信仰坚贞,但妻子和女儿并不如此。他的妻子奥莉安娜并不认同丈夫的事业,但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还是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基兰加照料一家生活。

大女儿蕾切尔是个娇滴滴的美国少女,梦想是成为选美小姐。小蕾切尔一岁的双胞胎女孩莉娅和艾达性格迥异,莉娅在初到基兰加时总是跟在父亲身边,试图得到他的赞赏;艾达因在母亲腹中时发育不良,造成先天性偏瘫,只愿做一个沉默寡言的思考者。最小的女儿露丝·梅只有五岁,每一处能玩耍的地方都是他的天堂,无论是美国还是刚果。

拿单牧师的传教事业并不顺利,他试图说服基兰加人让他把孩子带到河边洗礼,但村民说孩子浸到水中会被鳄鱼吃掉,坚决抗拒拿单的宗教仪式。1960年6月30日,刚果在民主革命家卢蒙巴带领下宣布独立,以比利时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表面上支持刚果的民主进程,但私下扶持另一政权以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刚果脱离西方独立后,宗教团体停止了对拿单的津贴发放,但虔诚的牧师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启蒙理想,仍在基兰加临时搭建的简陋教堂里宣讲教义。

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奥莉安娜实在难以维持一家人生活。生活对这个家庭的压迫不止在于物质方面,刚愎自用的拿单作为这个家庭的主人和唯一的男性,他的光芒或者说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一个人。但颇为讽刺的是,西方人给刚果人带来了“耶稣项目”和“选举项目”,基兰加酋长塔塔·恩杜却用“选举项目”将“耶稣项目”逐出村子。基兰加村民对“选举项目”产生了好感,在一次投票中,牧师家的而女儿莉娅被同意可以跟随男人们一起去打猎,这件事触怒里基兰加巫医塔塔·库伏度,他恐吓这种颠倒自然之道的做法会让人蒙难。

果然,一条出现在拿单牧师家的绿曼巴毒蛇把这家最小的女孩露丝·梅咬死,这件事就是巫医所为。为露丝·梅举行完葬礼,一家人分道扬镳:奥莉安娜带着双胞胎女儿尝试走出非洲,蕾切尔委身于一身痞气的飞行员阿克塞尔罗特得以来到约翰内斯堡,牧师拿单在丛林里继续着他的传教事业。

离开基兰加后,母女四人走上各自的道路。奥莉安娜和艾达回到了美国,母亲服务于援助非洲的义工组织,艾达凭借超凡天资和多年自学的知识得以进入埃默里大学读书,并在神经学专家帮助下矫正了与生俱来的“习惯性偏瘫”。蕾切尔摆脱了痞子飞行员又勾搭上一位外交大使,后来又嫁给一位富商老头,并继承了他的遗产——装修豪华的赤道酒店。莉娅与基兰加乡村教师阿纳托尔成婚,在非洲大地上四处奔走。至于拿单牧师,他依旧固执地想要将村里的每一个孩子带到河边接受洗礼。在一次翻船事故中,整船的儿童落入鳄鱼之口,非伤即残。拿单成了这次事故的替罪羊,他被村民困在一座殖民时期比利时人留下的木质塔楼上,村民点着了塔楼,拿单牧师就像非洲的异教徒一样被烧死。

我的梗概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一精彩,因为《毒木圣经》不仅有一个好的故事,还配备了好故事的讲述方式。小说就是故事的讲述方式,同一个故事有无数种不同的讲述方式,优秀的小说家总能找到最恰当的一种。

从结构来看,《毒木圣经》共分为创世记、启示录、士师记、神与蛇、出埃及记、三童之歌、树之眼七个部分。前五个部分都先由母亲奥莉安娜一段回忆性讲述起头,然后由女儿们轮番充当第一人称叙事者。在前五部分中,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跟在母亲奥莉安娜的讲述之()后:与创世记相对应的是“我们所携之物”,与启示录相对应的是“我们所学之事”,与士师记相对应的是“我们未知之事”,与神与蛇相对应的是“我们所失之物”,与出埃及记相对应的是“我们携走之物”。这其中的“我们”,指的就是牧师家的四个女儿,每一个小标题都扣住了那一部分主要讲述内容,也顺理成章的开启了多视角第一人称的独特叙事方式。虽然对《圣经》了解不多,很难体味出作者在标题和内容安排上的所有意味,但仍能感受到这部大部头作品精巧的结构排布。

如果要挑选出《毒木圣经》在小说层面最独到之处,我认为是,构成整个故事的五位女性各自的第一人称讲述。《毒木圣经》中这种多视角的第一人称讲述与《罗生门》不同,后者在故事的推进层面来看,是纵深式的,围绕一件事不断纵向内切;而前者则是五位女性以各自的讲述将故事横向推进,使得故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展。这样的写法很考验作家,她不仅要分身为五个不同性格、年龄的讲述者,还要依照外部环境的变化为这五个人选定符合逻辑的抉择。人物随着年龄和境遇不断变化着自身性格,就像莉娅,她起初是上帝和父亲的信徒,但他的信仰又不是那样单纯和笃定,或者说,她更想得到的是父亲的赞赏。随着心智的成长和家庭状况的变化,莉娅慢慢变成父亲的反对者,她离开父亲但没有离开非洲,她用与父亲不同的方式来改变这片黑色的土地。

如果要说这部小说的不足,我认为是男性视角的缺失。不知作者芭芭拉·金索沃是否有意为之,文中处处都是女性对对男性——上帝、拿单以及各路政客——的指控,却没有男性为自己发出声音。文中着墨最多的男性人物是莉娅的丈夫阿纳托尔,但他更多的是为表现莉娅而设定,作为一个功能性人物而存在。没有看过芭芭拉·金索沃其他作品,不知她是否真的不善于描写男性,但如果从追求更高的作品完成度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应该增加一重男性视角。比如,让牧师拿单也有自白的机会,或者,把双胞胎改换成龙凤胎,将偏瘫儿艾达换成一个男孩,看这个男孩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如何对待母亲和姐妹,如何对待非洲和美国。如果这样,故事就多了一个视角,增加了一重声部,更显立体性和丰富性。

故事的独特讲述方式带来一个问题——谁是真正的主角?五位女性讲述者都是从其个人角度展开叙事,显然每一个都不能作为整个故事的主角。那么,最有可能作为主角的就是牧师拿单。但从文本来看,全书自四百页“出埃及记”开始就鲜有提到父亲的故事。作为牧师的父亲隐去,但另一个父亲却时刻在场,他就是天父——上帝。

所以我个人认为,上帝才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上帝在文本中无时、无处不在,他统摄着整个西方文明,在他的指引下,西方文明的光明或阴影散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的指引下,拿单带着全家从美国来到刚果。母亲奥莉安娜不是上帝的信徒,蕾切尔心心念念的只是西方物质文明,莉娅成长为上帝的背叛者,艾达从一开始就在沉默中反抗,而露丝·梅还是未经过洗礼幼童。

对上帝旨意的反抗不止存在于这个家庭,也不止存在于基兰加,而是更广阔非洲,甚至整个非西方国家。一位来自比利时的医生在与拿单争论时曾说:“我们比利时人在橡胶种植园里把他们当奴隶,割断他们的手。现在,你们美国人又在矿井里让他们当奴隶,直到他们把自己的手割断。而你,朋友,还一门心思的做着这份工作,想让他们说阿门。”(《毒木圣经》,南海出版社,2017年3月,第126页。)

文明成为一条类似食物链的等级结构,信仰上帝的白人心怀决对正确决对仁慈的信念来到这片蛮荒之地——黑色非洲,试图用自己的文明将其启蒙。他们带来“选举项目”和“耶稣项目”,却又为自己的利益将刚果人自己选出的民族英雄杀害,同样富有戏剧性的是,基兰加人用“选举项目”驱逐了“耶稣项目”。拿单牧师的结局颇具隐喻性,作为上帝的使者,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言人,作为丈夫和父亲,他被“蒙昧者”烧死在殖民者遗留下来的塔楼之上,神权、霸权、夫权、父权,一火炬之。

《毒木圣经》问世于1998年,在将近20年后的今天,它才有幸降临中国大陆。在这片已经被西方文明践踏过的土地上,我们需要好好阅读这本书,阅读非洲,阅读西方,阅读世界,阅读自己。

2017.3.22

推荐第7篇:铁木前传读后感

人心易变梦难全

读中学的时候,读孙犁先生的《荷花淀》,自此便喜欢上了他笔下淡逸清雅的故事,朦胧的,有时又带了些淡淡的忧伤。《铁木前传》看了好几遍,起初总有些许不理解。六儿与九儿,黎老东与傅老刚,一种是童年的相知,一个是大半生的友谊,到最后竟都变了。

俗话说,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在贫穷患难时,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肝胆相照,因为是朋友,一切都不能用利益衡量。黎老东、傅老刚,在那个黑暗的时期,他们同受压迫,同受磨难,打倒地主以后,生活尽管贫苦,但凭着一门手艺,两家人彼此照应,仍能在苦涩的生活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人心同时光一样,难以把握,那些曾让人感动的瞬间,温暖的话语,最终也躲不过岁月。年华老去,曾经互唤“亲家”的老友,最后形同陌路,曾经喜见的姻缘,只能不了了之。

六儿与九儿之间算什么,是爱吗。也许不是,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童年相伴时的朦胧情愫。那时年少,曾经孤单的身旁,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存在,尽管只是短短的时间,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但那是爱么?你会因为一个人魂牵梦绕,辗转难眠么?你会因一个人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么?你会因为一个人露出由衷的微笑,会因为一个人不经意的动作心跳加速么?会因为一个人不经意的话语黯然神伤么?真正打开了六儿心门的是美丽的小满儿。她美丽、聪明、热情、大胆,敢于争取,对于事物,她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在文中,作者将她描写的很复杂,是进步还是落后,都回归于那个所属的时代。不管事实如何,她是懂六儿的,六儿思想同样复杂,他们有一种心理的契合。如果九儿是一湾宁静的小溪,那小满儿就是一片蓝色的海洋,美丽、诱惑,神秘而又危险。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呢?

作者在最后一个章节以抒情的笔触这样写道:“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忆起来,人们的心情永远是畅快活泼的。然而,在你那鼓胀的白帆上,就没有经过风雨冲击的痕迹?或是你那昂奋前进的船头,就没有遇到过逆流礁石的阻碍吗?有关你的回忆,就像你的负载一样,有的时候是轻松的,有时也是沉重的啊!但是,你的青春的火力是无穷无尽的,你的舵手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你正在满有信心地,负载着千斤的重量,奔赴万里的途程!你希望的不应该只是一帆风顺,你希望的是要具备了冲破惊涛骇浪、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也不会迷失方向的那一种力量。”

童年啊,总会深藏心底,少年啊,总会淋漓风雨。成长总是需要经历,无论是喜是忧,是苦是甜。世事变幻,人心易变,我们没有“孤雁援引,至此不见”的勇气,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深藏心底。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美好的,纪念但别留念,伤感的,品味但别回味。总要学会,世事总有遗憾。

推荐第8篇:洛阳木木

美言美句

每个相遇都很珍贵,每个遭遇又让你我变成现在的你我。 我是个必须保持镇定的年轻人,我有一个秘密。 人生对于人最大的教化,莫过于他们接受人生设定。 成熟大概是一种通行货币,用来交换年纪,但它让人变得理智,冷静,懂得拒绝,也可以承受拒绝,见怪不怪,我们越长大,离本性越远。 所谓意义,大概此刻和彼刻不同。

我记下那些文字,诗句,记下被赞美的山川河流,那些庞杂的日常,被呼唤名字的瞬间,被尴尬包裹的某一刻,或者被针刺痛身体的每个零点一秒,大概都可称为意义并将我变成我。

恢复如常让我觉得人生安全,其实人的一生大部分动作,都在尽可能恢复如常,重复的洗澡,重复的清扫,重复的谈恋爱,重复的记住,在重复的一一忘掉。我喜欢这种恢复如常的感觉,像一切都从未发生。

这世界有无数的符号,图像,气味,人的面孔,人和人发生的事件,为了方便存储,它们都被统称为记忆。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觉得孤独,无法自得其乐,像急切等待水烧开的干渴的人。

二十岁和三十岁的人不一样,二十岁,你可以为感情大刀阔斧,迎难而上,三十岁不一样了,会算计,会衡量,尽量保持收支平衡。

你遮蔽了一半的你,他又收起了一半的他,这是恋爱刚开始的状况,剩下的都靠想象补足,如同冰山沉进了水底的部分,所以,当爱变得糟糕的时候,并不是爱变坏了,是真像本就如此。

我想,大概每个人内心都是小孩子吧,即便一米八五,课脸上仍有我不想上学的表情,像那个在雪夜里唱歌的中年,都似无辜的被时间推着,变成一个必须拥有职业,成熟谈吐的成年人。大概这世界满地少年,又均不自知。 如果只有一个月的记忆,你会干什么?

混沌的生活,迷茫的日子。生活最怕的不是梦想越来越远,也不是想要的生活遥不可及,而是你渐渐地认为现在的平庸理所应当。

推荐第9篇:乌金木

乌金木

乌金木实质上就是非洲的斑马木,又名“黑檀”(EBONY),古称“乌”或“乌文”等,属柿树种(Ebenaceae)柿树种(Diospyros)中具黑色心材的珍贵树种之木材。 柿树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显黑色心材者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和非洲,如印度、印尼、斯里兰卡,泰国,缅旬、越南、柬埔寨、老挝、马达加斯加、刚果、加蓬等国。我国台湾,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出产。

目 录

1简介 2区别 3特点性能 4误区 5优缺点 6家具使用

1简介

乌金木(非洲大,小斑马木)总述

乌金木是从澳珀家具叫开的;乌金木能够短时间风[1]靡家具市场除了家 具、装饰企业炒作外,与她本身天然

L型乌金木沙发,优雅尊贵

秀丽的木纹有很大关系;乌金木的优点有一堆、缺点也不少......;乌金木到底怎么了?我们今天就说说乌金木,准确的讲是小乌金木,大斑马木!

乌金木产地西非加蓬(Zingana)、喀麦隆(Amouk),木料行业一贯叫斑马木或斑马,高等学校统一教材中学名如下:学名简称鞋豆木。

大斑马木

大斑马木属豆科ZEBRANO Leguminosae;属名为Microberlinia;树种为M.brazzavillensis;市场名为Zingana(加蓬,喀麦隆),Zebrano(英国) ;其主要分布于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蓬、喀麦隆、坦桑尼亚及罗得西亚。

大斑马木的树皮呈灰色,树皮开裂,条纹脱落,内皮赤褐色;木材呈淡桃褐色、淡黄褐色;具间隔窄,有规则性的深褐色条纹;气干比重值 A.D.0.80-0.90;交错木理,其具有加工性良好,较适用于平切单板-乐器构造物、壁 板、家具、地板、板材、乐器构造物等。

小斑马木

小斑马木属大乔木,高23-28cm,直径1.0米左右,具小板根。本属仅一种,主要分布于赤道西非地区。常从喀麦隆及加蓬成批量进口。

此木种材性具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细而均;木质坚硬,强度高;容易加工,刨面光滑;油漆,胶黏,握钉加工性能好。耐腐,干燥略慢,缺陷少。气干密度0.80g/cm3。主要适用于刨切薄木皮,装饰单板,胶合板,高档家具,地板,造船,化工木桶,雕刻,农业器具等。

大斑马木分布

分布:分布于西非之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加蓬、喀麦隆等地。主产地在加蓬与喀麦隆。性喜湿地,常在河边呈纯林状分布。

立木:大乔木,树冠层可高达45公尺,胸高直径0.6~1公尺,具板根。树皮灰色,从裂纹,呈鳞片状脱落。

材质:散孔材,原木材比重值0.80g/cm³,新鲜材时 1100-1200kg/m³,原木材含水率12%时790kg/m³。边、心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心材黄褐色,具深浅相间带状宽条纹,十分非凡。木理 斜至略交错,木肌略粗但均匀,具弱光泽,原木材内偶具树脂囊。

斑马木为什么叫乌金木:乌金木的更名让这种木材迅速走红。 乌金木原名斑马木,俗名“斑马木”,学名“小鞋木豆”。可能很多市民选购地板时,会常听到销售人员提起这两个名词,但没有过多留意;作为一种硬度好、强度高的木材,斑马木被用在家具、地板等的材料默默无闻了一段时间。

灰姑娘的人生转折点在于碰上一位贵人——白马王子,乌金木的命运也如此巧合类似;钟情木头的设计师朱小杰(澳珀家具首席设计师)为其取名“乌金 木”,取其乌黑与金黄相间的神秘木纹。自从有了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乌金木”便在家居行业中传开来,渐渐取代“斑马木”的旧名。

乌金木家具商家迅速闻风鹊起,如自由风乌金木,柏森、世纪木歌、童话森林、等品牌相继研发乌金木品牌;于是就有了2010年,家具市场上乌金木品牌店争先出现的一幕,甚至有人说,在实木家具中,敢与柚木争奇斗艳的,非乌金木莫属。

人们欣赏乌金木,最初始于其木纹的华美。乌黑与金黄的丝丝交错,行云流水般,在木材之上书写一幅大气的画卷,其纹理又如同斑马身上流动的斑纹,动感十足,带来西非高原独有的狂野浪漫;其色泽焕发金属感,炫彩夺目,是一种现代感十足的木材。 与木纹齐头并进,乌金木的木质结构也十分出色。只要用手掂一掂重量,就会发现乌金木相比其他木材要沉得多、这种木材的硬度、密度高;其实市面上斑马 木有多种,有大斑马木、小斑马木之分;而乌金木主要是“大小斑马木”——豆科小鞋木豆属;乌金木以西非大陆上的加蓬、喀麦隆等地的木质最为优秀,一般需要百年成材。

乌金木家具(9张)

2区别

第一、乌金木不是国内取的唯一名字,是某家具商自行取名,乌金木是一个商业名字。木料行业一贯叫斑马木或者叫大斑马,其学名如下:学名简称鞋木。

斑马木:小鞋木豆属 木材名称:小鞋木豆

地方名称:Zingana(加蓬、喀麦隆),AIlen Ele、Amouk (喀麦隆),Zebrano、Zebrawood(英国、德国、美国)。

不规范名称:大斑马木、乌金木

成林:大乔木,高约45m;直径可达1.0m以上;具板根;材表具有浅沟槽。本属共2种,分布于西非地区。常从加蓬及喀麦隆进口,成批量厚约 0.5cm,质较脆,日晒后易卷曲残留于材表,易条块状剥离。外皮黑褐色,较薄;龟裂,小片状脱落。内皮浅褐色;韧皮纤维略发达。心边材区别极明显。心材 浅褐色,具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状细条纹,很明显。边材白色,宽8-10cm。生长轮略明显,树木稀少,成才100-500年。

外观特点:具有金属光泽;无异味。纹理交错;结构粗,均匀;材质中至重硬;强度高;干缩甚大。锯切加工不容易,适宜单板刨切;握钉、胶黏、油漆、刨光性能良好。

优点:耐腐、抗白蚁,原木断面及切面具显著的深浅相间的黑褐色条纹,极具装饰价值,心材浅褐色,木射线甚窄,气干密度0.8o-0.90g/cm3纹路可比美红木黄花梨,乌金木反射出的金属质感可比国内的金丝楠木。乌金木是非常好的材质,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好材质。

缺点:乌金木的缺点很少,唯一就是干燥慢,取材率底。价值太高。

用途:适用于刨切单板(常径切)、高级家具、室内装横、地板、工具柄、滑雪板、乐器等。

第二、由于非洲出口木材将要受到限制。所以今后乌金木(斑马木)的价值会大大提升。

第三、乌金木和国内四川乌木的区别。乌木是具有上千年埋在河床沙土里,而乌金木是生长在非洲大陆。 总之:乌金木确实是观赏及收藏于一身的好材质,他的纹路及特性远远高过很多其它一般材质。 乌金木框架加软体或玻璃等部件的乌金木家具

乌金木家具是以乌金木制成家具,外加软体部件的形式出现等。此种形式常用于沙发、椅子的制作,如澳珀乌金木皮草软椅、爵士山庄乌金木真皮沙发。此类乌金木家具的优点是既展示了家具天然优美的纹理,又增添了家具的舒适性,因此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缺点是软体部件使用寿命较短,且不易清洗。

还有的乌金木家具以乌金木框架外加玻璃的形式出现,如乌金木玻璃茶几,此类乌金木家具具有简约明亮特点,可形成宽敞的视觉效果。

3特点性能

大斑马木总体特性:乌金木属大乔木,高约45m;直径可达1.0m以上;具板根;材表具有浅沟槽。分布于西非地区。心材漆黑色或黑褐色;与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红褐色。生长轮不明显。管孔放大镜下仅可见 ;散生;数少;略小;乌金木内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不见。

乌金木射线细胞(ray cell)是指由构成木射线的每个单独细胞。那么乌金木木质射线(wood ray)是由多数射线细胞相互连续聚合而成 的组织,放大镜下隐约可见,密;甚窄。在弦切面上,以木射线的宽度和高度分两类:单列木射线(uniseriate wood ray)、纺锤型木射线 (fusiform wood ray) (由于横向树脂道的存在);其组成:由射线薄壁细胞(ray parenchyma cell)组成,射线管胞 (ray tracheid)是指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乌金木射线管胞内壁有锯齿状加厚(dentate thickenings),也可能有螺纹加厚 (spiral thickening s)。木射线13~17根/mm;非叠生。

乌金木导管横切面卵圆形,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6个,多2~3个),管孔团偶见。径列或散生。5~10个/mm2;最大弦径 145μm;平均 118μm;导管分子长550μm;树胶常见。管间纹孔式互列,多角形。单穿孔,平行至略倾斜。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 向薄壁组织离管带状 (多为单列,少数成对或2列),波浪形,星散及星散-聚合状,少数疏环管状;薄壁细胞多含树胶,晶体未见。木纤维壁厚,直径 19μm ,长1121μm, 单纹孔具狭缘。

木材中所含纤维的类别、数量和分布与木材的强度、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乌金木木质纤维属韧型纤维为细长纺锤形,末端略尖削,偶呈锯齿状或分岐状。其细胞壁较厚,胞腔较窄,外形与纤维管胞略相似。韧型纤维具单纹孔,而纤维状管胞为具缘纹孔。

韧型纤维单独存在或与 纤维状管胞混合存在。韧型纤维末端与射线细胞相接触处,末端常呈锯齿状或分岐状。通常在韧型纤维壁上的纹孔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而径面壁上纹孔较多,其内壁平滑而不具螺纹加厚。

乌金木木材具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直或略交错;结构细而匀;木材甚重;干缩不大,干缩率从生材至炉干径向6.2%,弦向7.8%;密 度 0.83g/cm3,强度高。木材干燥慢。窑干温度应在30~50℃,而相对湿度88~31%。木材耐腐。木材重、硬;车旋、刨光、雕刻性能 良好。

市场上高端木材的识别和区分,主要是以简便实用的宏观 特征(如材色、比重、纹理和结构等)为依据。必要时要以木材解剖特征来确定其种属。大家公认,同树种中密度越高,材色越深价值越高。同红木中鸡翅比较,乌金木和鸡翅木质结构类似,管孔都是甚细至细,平均弦向直径不大于200μm,木材含水率 12%时气干密度鸡翅大于0.80g/cm3,乌金木大于0.83g/cm

3、木材的心材, 材色二者是黑褐或栗褐,弦面上有花纹。

大斑马木纹理特征:小鞋木豆又叫乌金木,大斑马木,和赛鞋木豆同称为”斑马木”.隶属于苏木科鞋木属(Berlinia)、四鞋木属(TetTaberlinia)、赛鞋木属和小鞋木属的木材,在其板面均会形成美丽的斑马状纹理,所以这些木材都可以称“斑马木”,尤以小鞋木豆更为显著。

木美学元素:

①板面呈斑马纹状的深浅相间条纹,是最主要的美学特点。 ②横切面翼状、聚翼状及轮界状薄壁组织。 ③弦切面近乎进亚叠生的单列木射线。

4误区

网上有把“乌金木”解析为“乌木”的说法,我们都知道乌木属于红木范畴,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乌金木就成红木了!实际上,古称“乌”或“乌文”等.乌金木(斑马木)属柿树种(Ebenaceae)柿树种(Diospyros)中具黑色心材的珍贵树种之木材。 柿树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显黑色心材者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和非洲, 乌金木还没有被列入红木范畴,但是乌金木的特性已经达到了红木的标准.无论他的纹路和密度都非常美丽.5优缺点

乌金木(非洲大斑马木)的优点:毫无疑问,乌金木(斑马木)的优点就是纹理的天然精彩;

1、在乌金木天然的木色中,金色和黑色曲线跃然眼前,色彩醒目且极具流动感,任何一个切面都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木纹的美感。而且乌金木取材率低、木质硬、加工难度大,所以用乌金木制作出来的每一件产品都满溢浓烈的自然气息。

2、乌金木最大可达到130cm,生长环境特殊,生长在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山丘地带.土壤表层含有丰富矿产资源.树木的根茎深扎入矿物层,吸收营养和水分,所以其木材中含金属质感。

3、能够与榆木纹齐头并进,乌金木的木质结构也十分出色。被誉为“第九种红木”的乌金木并非浪得虚名。只要用手掂一掂重量,就会发现乌金木相比其他木材要沉得多。这种木材的硬度、密度高,其木质结构与红木中的鸡翅木类似,管孔细密、深浅木纹相间并形成个性十足的纹理。

乌金木(非洲大斑马木)的缺点不多:

1、与其他实木家具相同,乌金木有着美丽的花纹,硬度也较好,但它也有缺陷,不能适应过冷或过热、干燥和潮湿的环境。因此在使用是需要特别注意避开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以免让木材受损。

2、乌金木如果处理不当或工艺不过关,木材久置容易腐朽,同时木材颜色还会退色。

3、有异味、干燥慢,略开裂,变形严重。6家具使用

乌金木家具的保养主要在于是空气湿度的变化,好一点的家具在设计的时候都留有一个伸缩的缝隙,比如桌面最明显,应该有一圈缝隙,一般在春、冬季节室 内空气干燥的时候,缝隙就会变大,反之湿度大的时候缝隙就小,如果没有这样的设计,再加上木材含水率处理的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变形,开裂的现象。

① 保持空气湿度。不要过冷或过热,不然乌金木家具会容易出现一圈圈的缝隙,影响使用效果。

② 定期清理乌金木家具上的尘埃,保持清洁,以免让灰尘进驻家具,从而影响家具的寿命。

③ 有条件的话定期到家具维修店进行家具的基本保养。 综上所述,我们特别为乌金木正名:

推荐第10篇:张文木

张文木:人生沉思录之十(九〇一——九)

这篇《人生沉思录》,从1996年开始写,都是些思想火花,点点滴滴,流淌至今。学无止境,人生沉思远没有结束,它将伴随我的一生。

之十

901.关于李贽与康德的读书随想。

那么,中国文化中有没有绝对至尊的观念呢?还是有的,这就是与“四书”主题一致的统一性原则。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中心曰“忠”,两个中心曰“患”;“贫”非不富,分财是也,“富”,家有一口田,不分财也。总之,中国人的观念永是整体大于局部,“一”总是高于“二”,统一总是高于分裂;这与西方“微积分”式的思维正好相对反。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明末思想家李贽(1527~1602)因坚持“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观点,被迫长期流浪并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的罪名被捕入狱而自杀。而比李贽晚一个多世纪提出“二律背反”定律 的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则一生不离乡土,在大学教书而善终。康德主张的“二律背反”在欧洲打倒了宗教权威并誉满全球,而中国李贽主张的“执一便是害道” 的观点则在中国为宗法权威所打倒且迄今冷遇。如果联想起与李贽同期生平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1548~1600)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结局,我们很难做出东西方社会“民主”与否的价值判断,因为不管什么社会制度它都有自己特定的“民主”范围。李贽与康德的人生悲喜剧产生的原因,大概是康德哲学比较适应将“分离”原则看作自由的绝对前提的欧洲人的文化特征,而李贽的观念则与中国文化中的统一高于分裂、整体高于局部的绝对原则格格不入。好在德国黑格尔在将康德强调事物对立方面的“二律背反”纳入了强调事物统一方面的“对立统一”范畴并由此凝聚了德国的力量,这为德国后来在俾斯麦的领导下从分裂的弱国转变为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说康德使德国人精神获得了自由,那么,黑格尔则使德国人获得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是康德和黑格尔先后共同完成的作品。黑格尔使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中观念最接近东方哲学整体性思维的国家:东方国家并不否认李贽、康德等强调的事物的对立性,而只是强调这种对立性隶属于事物的统一的原则。

902.秀,乃墙头草,嘴尖皮厚腹中空。

903.泪,目溢水状。

904.宝,家中玉。

905.咱,说起来也是自家人。

906.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当天的三则消息: 1.人民日报消息:“上海世博会今开幕”。

2.日本共同社中文网站发表文章《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致力弘扬国威》;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庆祝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崛起。

3.环球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新闻网4月29日报道,当地时间24日晚间,中国驻休斯顿副总领事郁伯仁在总领馆附近遭到休斯顿警察围捕,期间美国警察手法粗暴,郁伯仁受伤被送往医院。此事已经掀起一场外交**,中国政府已就此事向美国发出抗议。美国国务院表态称正在调查,并非常严肃地看待此事。

907.关于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劳动”理论,我们应当阅读马克思写的《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马克思就德国工人党纲领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泉源”的提法提出批评,马克思写道: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泉源。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泉源,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及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上面那句话在一切儿童识字课本里都可以找到,但是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著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然而,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对那些唯一使用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待自然界这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泉源,把自然界当作隶属於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泉源,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泉源。资产者有很充份的理由给劳动者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因为正是从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中才产生如下的情况∶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的社会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页。)

908.资本的死穴是革命。

909.《红楼梦》是一部通过家族兴衰折射王朝兴衰的历史小说。朝鲜到中国演出歌剧《红楼梦》,其深意在于友好地提示中国:不要忘记“南京路上好八连”;不要忘记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忘记世界上还存在着残酷斗争;不要忘记社会主义苏联倾覆的教训。

910.惩,征其心。

911.丕,不一;呸,责其不一。

912.名星学者佛前问计齐名于佛。佛应曰:厚业,无语。

913.富士康连跳自杀事件,让人想起日本电影《追捕》及其中那句经典台词。

914.红,丝工,女红是也。

915.烟,火之因。

916.忘,亡于心;记,言己莫忘。

917.北极解冻的气候变化将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破天荒地不得不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压力并因此大大改变俄罗斯原有的无“北顾之忧”的国防结构——这与曾为中国安全提供绝对保障的东海在被拥有蒸汽动力和远航技术西方人征服后所引起的中国安全“后院起火”及中国海军由此出现的情形非常相似。鉴于俄罗斯人口增长速度过于缓慢以及北方边境的过于漫长,这种新产生安全压力对未来俄罗斯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但这同时又对于中俄战略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918.朋友要好,谈钱要少;感情要深,主义要真。

919.闻,隔门有耳。

920.生活中的远见有时与人后退的远近成正比;学术中的预见与学者在历史纵深中所站的位臵为正比。预见都是对历史的回顾,有大历史的人才能有大预见。所以李斯特说“政治科学是以历史为依据的”。

921.国家军力比较的要义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技术运用的环境。而环境的优劣则是冲突双方各自谋划的结果。

922.一种学术观点受到关注并不是基于宣传,更不是基于炒作,而是基于需要。只有能满足人民需要的学术,才能为人民所关注。

923.长寿主要是一种精神状态。鲜见有心机重重的人能通过锻炼延年增寿。能长寿的人,即使是没有经过学校教育的山里人,也一定是个哲学家。

924.“福”,“礻”,拜状。拜“一口田”。它传达出的信息在于:幸福在于节制,在于守一,在于舍得,在于可消化。与生活中有许多到手的幸福却因不能消化而招致更大痛苦的道理一样,战争中因不能消化“胜利”招致更大的灾难的案例不胜枚数。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为消化这一战果日本发动了对华战争,继而太平洋战争,最终因不敌中美合击而国毁家亡。此解一。

其二,“一口田”,乃农家最基本生产资料,故只有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才能生活得有尊严。才能有幸福感。

925.2010年

7、8月的“扫黄”行动,当从黄海开始。

926.据报导,从2009年开始,张艺谋为《山楂树之恋》四处寻找合适的女主角“静秋”,张大导演最终发问:“漂亮又清纯的孩子怎么越来越少?”这使人想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一堆堆人为鼓起的“大赤包”及其中折射出的阿Q式的“他日我若为青帝”的幻觉。

927.好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少,坏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多,最差的军事方案是战事未开,就已八面树敌,四面楚歌。2010年8月美国选择中国黄海军演,其评价可归入最后的选项。

928.现在的美国女人爱打仗。奥尔布赖特上任打科索沃,赖斯上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现在希拉里˙克林顿在任则挥师黄海。从科索沃到伊拉克,美国打得一仗比一仗差,如它还敢在黄海动手,那美国的气数也就指日可待。当年英国首相撒切尔携马岛胜利余威来到中国与邓小平谈香港问题,结果是交出香港。今天希拉里若梦想科索沃战争的回光能在中国闪亮的话,那结果一定是美国退出包括台湾在内的东海海域,正如1814年英国退出美国西部近海海域的道理一样。

929.回,哪来那去。 930.演员汤唯曾主演过《格瓦拉》戏中的革命战士,又在《色戒》中演过汉奸情妇,据说又要让她在《建党伟业》中演毛泽东恋人。如果这三个角色链接完成,那《色戒》导演想要给中国人传递的语言也就用汤唯这张面孔划上句号。这就是:人不就那点事,无所谓国家民族,跟谁干都一样。

931.西医与中医各有优劣,二者的差异的关键在于:前者长于发展,后者长于可持续发展;二者优势的极端处便是它们各自的劣势。

932.缺点只不过是优点的过度伸展,而缺点自身的极致表现有时也会转化成了优点。西方人形而上学思维缺点的极致表现便是近现代的技术革命和由此带来的工业文明——而完成这样的革命,单靠东方擅长于综合辩证的思维优点是不足以胜任的。但这种文明到今天的过度伸展又使其进入自我否定,从而需要东方文化矫正阶段。

933.韵,匀音也。

934.祥,“礻”,作揖状,拜羊也。羊,祥物;羊大为美。

935.庆,非广大不能欢庆。 936.社,“礻”,作揖状,祭土也。社时相会,是为“社会”。

937.胡,古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让胡马渡阴山。

938.时,寸日。寸金难买寸光阴。

939.间,门中日,白驹过隙。

940.贺,加贝也。喜事发钱,以表贺意。

941.祝,“礻”,作揖状,兄弟互道吉祥。

941.闷,闭门心思。

942.迹象表明,2009年的“奥巴马主义”与以2010年初希拉里•克林顿“重返亚洲”讲话发生了分野。奥巴马在向尼克松回归,而希拉里•克林顿则向她的前任奥尔布赖特回归。奥尔布赖特打击的目标是南联盟,而希拉里•克林顿打击的目标则是中国。奥巴马政策伤及的对象是美国军火和能源财团的利益,保护的是中小工商业的利益,它有利于扶持美国本不景气的民生产业;而希拉里•克林顿的咄咄逼人的强势政策则符合美国军火、能源等大财团的利益。如果这一愚蠢政策不能在近期调回,那就说明美国外交真的为军火、能源等大财团“绑架”了,他们迫使美国国家利益让位于财团的利润,美国成了为这些财团而不是为全体美国人民谋利的工具。当年古罗马就是沿着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相分离的道路衰落的,当今美国公司利益也与国家利益相分离,国家权力成了大财团赢利的机器,如果美国不能从中自拔,那美国衰落也就无可挽回了。

马克思说过:“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了它的生产高峰。实际上,一个民族的工业高峰是在它还不是以既得利益为要务,而是以争取利益为要务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美国人胜过英国人。” 今天的美国已从“以争取利益为要务”的国家异化为“以既得利益为要务”的国家,其曾经有过的“工业高峰”已异化为“军火工业”的高峰。与此相应,今天的中国已替代了当年美国“以争取利益为要务”的角色,在这一点上,今天的中国人已胜过了美国人。正如当年英国的历史高峰已成为往事一样,今天美国的历史高峰也不久会成为只存在于好莱坞大片中的传说。

943.治国者当以正为本,以奇为用。因为台湾问题的出现主要不是台湾同胞的责任,而是美国及其西太主要盟国干涉的结果。这样,解决台湾问题,如果没有极端的台独事件或外来势力直接干涉的出现,就不应该有“直捣黄龙”式的思路。当年康熙和后来的毛泽东,都没有采用这种思路,他们对台政策的目的并不是将台湾打跑而是为了将台湾拉回。

944.黄海,是中国海权的最核心的地带,是中国海权神经的最敏感的部位。触动黄海就触动了中国人民那痛苦的近代记忆;不仅如此,进入黄海,也就接近了中国内陆的政治心脏。历史上决意在黄海动手的国家,都是随即与中国摊牌的国家。1894年的日本是如此,1950年的杜鲁门治下的美国是如此,那么,2010年的奥巴马治下的美国也不可能是例外。

945.与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军事“屡战屡败”的特点正好相反,21世纪初美国在亚洲的军事特点则是“屡败屡战”。就在美国在中亚被拖得疲于奔命之际,美国于2010年1月又提出“重返亚洲”的外交目标,其战略重心继续东移。而拉动这一战略转向的“由头”就是“天安舰事件”。

946.二战后期,美国跟苏联用“暗盟”的方式在东欧合伙拉出一道“铁幕”。当时美国与苏联有许多矛盾,但在打倒欧洲问题上两家的目标则是高度一致。且不说在事关战后地缘政治布局的第二战场的开辟地点问题上斯大林与罗斯福的想法如何一致,就是直到1956年东欧爆发“波匈事件”时,美国只是空喊并不对苏联动真,相反却在同时发生的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事件上,美苏却利用联合国联手将英法逐出了中东。这是因为美国与苏联在欧洲的地缘政治上有默契。对美国而言,只有让苏联占领东欧,西欧才是小西欧;小欧洲,才能听美国的话。反之,东欧一旦回到西欧,大欧洲就会出现,这样欧洲的翅膀就会硬起来,就会反美国。

947.二战之后美国翻身有赖于美国罗斯福联合苏联对欧洲版图做了大“手术”,即在二战中将东欧让给了苏联并由此大大压缩了西欧的地缘政治空间。丘吉尔说的“铁幕”实际上是美国与苏联合伙拉起的,目的是为了挤压欧洲空间。对此丘吉尔恨得咬牙,罗斯福和斯大林去世后,他一纸《铁幕演说》便把美国忽悠到朝鲜战场,险些将美国唱衰。

948.事实上,丘吉尔之后的欧洲人并没有停止用“狐狸赞美乌鸦”方式削弱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在美国人在朝鲜战场流血并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制裁之际,英国却拉着英联邦国家率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1世纪始,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忽悠着美国冲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将再次美国拖垮。2010年9月,布莱尔在其出版的回忆录中表示他“不后悔当初做出参战的决定”。这话一般的英国人读不懂,但能让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丘吉尔感到欣慰。

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已用不动声色地收复了二战后失去的半壁江山。试看今日地图,今天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已恢复到二战前的大欧洲的水平,整个东欧已融入欧洲。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欧洲力量的增强和扩大。美国撤离中亚以后,欧洲向美国叫板的声音还会更响。在亚洲崛起的今天,美国的东翼即大西洋东岸也开始有了危险。今天的历史又有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的回响。

949.20世纪末苏联在失去中亚阿富汗后便失去了世界霸权,21世纪的美国也将从伊拉克失去其在世界政治中的主导权。老布什帮着欧洲打倒了苏联,克林顿和小布什帮着西欧东扩拿到了东欧,基本恢复了欧洲在雅尔塔体制前地缘政治版图,接下来的事就会是欧洲摆脱美国控制。现在希拉里•克林顿又来到亚洲,莫非还要再帮着日本恢复雅尔塔体制前的地缘政治利益?我们不能说希拉里•克林顿有这个意图,但客观上却有这个可能。目前美国的高层的国家战略似乎乱了阵脚。2010年美国的经济政治形势与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时期相似,甚至更糟,但其战略操作水平却与尼克松时期判若泥云

950.尼克松的战略目标是在亚洲尽管减少对手,以集中力量实现美国的核心利益;反观今天美国战略家们是在不断增加对手的情况下来推行美国的利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可小布什在任期间的战争,却将战争打成战争的继续,对手越打越多。小布什曾破天荒地将包括中国、俄国在内七个国家列为“邪恶轴心”,似乎要打遍天下无敌手。结果“反恐战争”从阿富汗开始,打到伊拉克就打不动。中亚更是越反越恐。现在希拉里•克林顿又高调来东亚,以当年莱斯女士的咄咄气势挥师直逼曾数次造成亚洲政治翻转的“枢纽”即黄海海域。莱斯时期美国在中亚已打得——与反恐战争前相比较——对手林立,在这点上希拉里•克林顿比她的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与莱斯“动真格”风格不同的是,希拉里•克林顿战事未开就惹得东北亚天怒人怨: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均在自己的领海举行了大规模的海上反制性军事演习;美韩在黄海的军演也刺激了在2009年曾向美国示好的朝鲜,朝鲜以前所未有强硬态度对美国提出抗议,这使美国在相当的时期内失去了通过拉拢朝鲜复制尼克松1972年策略的历史性的时机。

951.20世纪50~60年代以“反共”为目的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失败,继而21世纪头10年以“反恐”为目的的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失败均说明,美国没有独吞世界的能力,对美国最有益因而最具可持续的外交是与大国分享利益的外交。这是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战略哲学的精髓。尽管美国在离东北亚最近的阿拉斯加有自己的军事基地,尽管从阿拉斯加解决出兵解决东北亚危机其条件并不亚于俄国,但两个罗斯福总统都面临过并回避了东北亚的挑战。前者将东北亚问题留给日本解决,后者则将出兵东北的活儿留给斯大林苏联。正是由于罗斯福的有限安排,美国与苏联分享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而尼克松之后,美国人再次忘记罗斯福的思想精髓,为欧洲担当起战略“清道夫”的任务,冲在前面打倒了苏联,结果事与愿违,美国不仅没有回收苏联雅尔塔遗产,反而在让欧洲在美国每次胜利后都唱衰美国并大获其利。苏联解体迄今凡20余年,美国便被“领导世界”的重任压垮并迅速衰落。当年紧随并怂恿美国冲到阿富汗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10年后看到了美国的颓势,在其出版的回忆录中表示他并“不后悔当初做出参战的决定” 。如果我们知道二战前的英国那段呼风唤雨的历史,就不难理解布莱尔这句表面顺从的话中包含着英国人对美国人的那刻骨铭心的仇恨。

952.美国的战略思想家李普曼的思想可追朔到罗斯福在与苏联分治世界中有限扩张的战略,其哲学要义是“有多少干粮走多少路”。为麦卡锡之后美国战略界长期埋没的李普曼知道,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力量也只够保住几条关键利益线,这是老牌英国治理世界的经验,也是两位罗斯福及尼克松等在危机时刻为美国赢回荣光的经验。

953.似乎是上帝的眷顾,李普曼远比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幸运,1947年麦金德逝世,他死前看到的是印度独立和大英帝国即将崩溃的前景;1974年85岁高龄的李普曼溘然长逝,他在去世前欣慰地看到了自己思想通过尼克松的外交实践挽救了国家。在冷战结束后,经历过尼克松中兴的凯南,坚决反对克林顿政府时期扩大北约的政策,认为这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最致命的政策失误。可以说,他所主张的美国外交应该是一种“谦虚而温和的”外交。 2005年3月17日晚,乔治•凯南去世,也似乎是上帝的惩示,去世前凯南又看到傲慢的小布什再次高扬起让凯南已后悔不迭的遏制理论,再次承担起美国背不动的在全球与“撒旦”斗争的任务。不同的只是,美国与之斗争的对象从以前的“共产主义”变为“恐怖主义”,以前的以“反共”划线变为现在的以“反恐”划线。但结果都是一样:美国再次在伊拉克陷入越战式的灾难。

954.有经验的人总比没经验的人看问题清楚:有过古巴导弹危机失败经验的赫鲁晓夫,在法国撤出中南半岛时就不象后来的勃列日涅夫那样再与美国在此争战;看到美国被遏制战略拖垮的凯南就对克林顿和奥尔布莱特的北约东扩政策持批评态度,而有过科索沃战争经验的奥尔布莱特则对小布什和赖斯的入侵伊拉克则持批评态度,,2005年9月24日,她发表措词严厉的声明,抨击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她在艾奥瓦州出席一个研讨会时指出,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不仅没有赢得朋友,伊拉克战争毒化了美国与中东地区和穆斯林世界许多国家的关系。”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现在没有好的选择,坏日子也许还在前头” 。那么,不知现在的莱斯或小布什对希拉里•克林顿2010年初那咄咄逼人的“重返亚洲”的讲演会作何感想呢?至少没有见到这位前任国务卿对此有过支持性的任何评论。

955.似乎是上帝的安排,1947年86岁的英国地缘政治学大师麦金德逝世,他死前看到的是印度独立和大英帝国即将崩溃;1974年85岁高龄的李普曼溘然长逝,李普曼远比麦金德幸运,他在去世前欣慰地看到了自己思想通过尼克松的外交实践挽救了祖国。苏联解体后,美国政治家们再次有了二战胜利初期的骄狂。美国的政治家们忘记了前任的经验——也可能他们想超越这些经验,结果借科索沃战争推进北约东扩,借“911事件”挥师中亚,结果是欧洲在东欧收获,美国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落了个越战的下场。而此间经历过尼克松时代中兴的凯南,理解了罗斯福有限扩张的哲学,坚决反对克林顿政府扩大北约的政策,认为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最致命的失误。这时凯南所主张的已是一种“谦虚而温和的”外交。 2005年3月17日晚,乔治•凯南去世,享年101岁。似乎是上帝的惩示,上帝让凯南生前看到傲慢的小布什再次高扬起让凯南已后悔不迭的遏制理论,再次承担起美国完成不了的在全球挑战“大风车”的任务。不同的只是,美国与之斗争的对象从以前的“共产主义”变为“恐怖主义”,以前的以“反共”划线变为现在的以“反恐”划线。但结果都是一样:美国再次在伊拉克陷入越战式的灾难。2008年,美国国力大幅缩水,国运出现颓势。

956.战略框架的设计属于战略哲学层面的工作。其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时间和空间,其次是确定战略对手。历史上从来没有脱离特定时空的战略对手。格物才能致知。格物,就是确定事物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致知,就是在这确定的时空中确定战略对手和战胜对手的原则。战略哲学研究的是战略对手向战略伙伴转化的边际。明智的战略是对手越打越少,而不是相反,更不是战事未开已是四面楚歌的战略。朋友和对手在不同的战略时空中总是不停转化的。从哲学意义上说,战略是将敌人打为朋友,从而将战争转化为和平的工作。

957.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已经到了由量的积累到从东亚开始局部质变的“关节点”,而美国来到黄海、日本在钓鱼岛高调寻衅也同时为中国在不久的将来突破美国强加给中国的海上封锁,掌握中国历史进程的“整个链条”提供了历史机遇。反者道之动,历史从不支持那种仅凭善意就能迎来盛世的观点,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提前做好准备。

958.东急西重是当今中国战略安全环境的特点。

959.具体说来,决定中国近中期的战略重点在东亚区域,其中心任务是以台海统一为牵引,突破美国在东部海域长期强加给并意在海上封锁中国的从日本南经台湾岛、菲律宾、巽他群岛、终至马六甲海峡的所谓“第一链条”。至于从日本东进关岛南折菲律宾的“第二链条”,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应是中国制海权寻求的重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由于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扩展也有其先定的政治底线和极限。我们知道,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底线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定的雅尔塔法权体系奠定的。在这个体系中,台湾——当然还有“满洲”“澎湖群岛”等——在法律上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回归中国,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利益一致并获美国外交承认,而与日本利益是不一致并没有获得日本外交完全承认。这就是说,在第一链条内有着中国的核心利益即台海统一,这此方面,中美间的矛盾是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即雅尔塔法权体制中的冷战矛盾,这种矛盾中的中美关系在雅尔塔体制中是伙伴关系,而在冷战体制中则是对手关系。日本则不同,日本是受到雅尔塔体制制裁而又至今不服输的战败国。因此,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与中国的矛盾表层看是冷战矛盾,深层或本质上看则是体制(雅尔塔体制)性的矛盾。在冷战中,日本与美国是伙伴,与中国是敌手,但在雅尔塔体制中,日本与美国、中国都是敌手。鉴于此,在日本没有明确表示不仅“尊重和理解”而且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之前,中国和日本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关乎生死,而这生死矛盾又主要集中于“第一链条”内,于情于理,中国都必须为完成台海统一而打碎“第一链条”并将“第二链条”以西的海区变为真正的和平之海。鉴于苏联解体后,美国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强化了遏制中国海外发展的冷战政策,可以说,在打碎封锁中国的“第一链条”的过程中,美国对中国是主要矛盾——这是由于美国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而日本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日本不仅没有对其在二战中的罪行认真反悔,而且还企图颠覆雅尔塔和平体制。

960.台湾关乎中国生存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国家安全不能退让的底线。而近代史上所有侵占台湾的国家,都先取黄海;反之,获得黄海制海权的国家,也必得台湾。1895年中国失去台湾是始于甲午黄海海战,1950年中国台海两岸分离始于美国进入黄海并由此启动了朝鲜战争。这两次历史教训留下的经验是,得黄海者必得台湾,得台湾者必得东亚。台湾是东亚变局的关键,当然也是中国打开西太平洋制海困境的枢纽。

961.目前关于中日美之间的军事力量比较,更多地以技术和吨位为参照,对中国海上力量得出不同的评价。其实,国家军事力量比较不仅要看技术,更要看技术运用的环境;而技术运用环境的好坏并不完全是静态即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即冲突双方各自的战略家们谋划的结果。比如,在鸦片战争中曾大显威风英国的洋枪,却在中国乡野三元里大雨中百无一用。蒋介石时期在中国东南平原一带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重装备却在西南山区反成国民党部队的包袱。今天的中国已不是1894年甲午海战前的中国,那时的黄海对中国而言就是远海。远海作战,当然技术占先。现代信息和导弹技术已缩小了地球间的距离,这时的黄海就成了中国的近海。外来的航空母舰,不管它技术装备如何先进,在这片水域,对中国大陆而言,无异于儿童游戏艇。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今日中国海上力量的劣势在远海,至于近海,确切地说,就是在“第一链条”以西水域,中国海军则有相当的优势,这是因为它拥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几乎是无限的资源供给——这恰恰又是美日海军远不及中国的地方。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从1962年10月赫鲁晓夫在美国家门口挑起古巴导弹危机和2008年8月美国海军在俄罗斯家门口声援格鲁吉亚那高调而去蒙羞而归的结果得到反复证明。鉴于此,中国应对近中期海上战事的策略应当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近战可久,远战当速,就近而舍远。

962.19世纪末日本征服亚洲的计划启始于黄海,发动于东三省;当代中国崛起始于入朝作战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未来中国在东亚安全及战略地位的保障的根基亦在黄海及其所依托的中国东北大陆地区的国防力量。“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原,基也,前提也。从西太平洋战略态势看,中国东北大陆国防力量是保障黄海海上安全前提,中国黄海的战略力量又是保障台海和平统一的前提,而台海统一则是实现包括南海在内的中国整个东部制海权的关键前提。

963.近年来,尽管中国海军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它远未获得深入蓝海单独作战的能力。这就是说,与美日海军相比,中国海军的中远程作战能力仍处在襁褓阶段。2010年7月底靠近中国东海岸的美国海军之所以不能使中国感受到1895年那样的灭顶般的海上压力,其重要原因是这时中国已具有成熟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存在,而不是由于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快速且不成熟的发展。换言之,如果没有部署于中国大陆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强大威慑力量,中国海军在东部近海的作战半径,乃至发展空间都会向大陆大幅收缩。中国海空军与美国的不同,当然也不能仿照美国导弹部队依托于海军发展而发展的模式。美国海军与空军已拥有独立和巨大的远程作战能力,而中国海军在其从近海向远海推进初始阶段却需要依赖本国陆基导弹提供的强大且具有覆盖性的火力网护送。这种近中程海上护送对于没有多少现代战争实践,尤其没有多少与海上强国较量经验的中国海军成长尤为必要:在中国大陆导弹部队的护送下,中国海军就能够渡过从浅海到深海这段艰难阶段并能成长为具有远海独立作战的海上力量;反之,如果失去了这种护送,今天中国海军在黄海同样会感受到1895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面临那样的压力并遭遇海上“黄继光”的惨烈;继而,中国海军就不能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担负起连联“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历史使命。鉴于此,加强国家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为不仅拥有巨大威慑力而且具有强大的独立战斗能力,并能为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伟大部署提供战略支撑的强大兵种,尤为必要。

964.人之差别不在相会之地,而在分别返回之处。

第11篇:演讲稿(木木)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来自宅吉办事处吉祥社区的计生专干王琳。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岗位上的责任与奉献。

首先,很感谢办事处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参加这次的演讲活动,我感到非常自豪。站在这里的我,不知给您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貌不惊人、身材瘦小,也许大家会感到疑惑,一个如此普通的计生工作者又能有多大的责任,多大的奉献呢?

记得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他的日记里就写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那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

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岗位,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做出最大的贡献。无论在任何岗位上,我们都要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计生工作者,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自我,奉献青春,为计生事业尽力。自从事计生工作以来,从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他们告诉我要做好这份工作,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辉煌,必须培养闪亮五颗心——爱心、恒心、细心、责任心、耐心。刚开始从事计生工作时,我什么都不

懂,所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都很茫然,是领导的耐心指导,我的工作才慢慢步入正轨。是他们教会了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做好计生工作,由于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部分育龄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有限,有时不能完全接受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所以要通过细致、耐心的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讲解政策,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计划生育工作面大、量广,政策性强,牵扯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之一些群众政策观念不强,生育观念落后,对计划生育工作抵触情绪较大,所以计生工作难度大,责任重。有很多次,我想放弃,但想想前辈们为计划生育服务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怨言,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努力,要有信心,要做好长期干计划生育工作的打算,不怕挫折,不怕委屈,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不怨天忧人,不满腹牢骚,相信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把计生工作做好。做为一名计生战线的工作者,我爱自己的工作,并时刻感到肩上的责任。我坚信在计划生育工作由制约型向服务型转化的今天,只要用爱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服务群众,一定会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虽然我现在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有引以为荣的工作实绩,但在工作中我自己感悟到只要有爱,只要有感动,就能促使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地发奋努力、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基层计生工作者,我自豪;作为一名基层国策卫士,

我奉献;

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时代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看似平凡,可它奉献的是一片热情,一片不求回报的热情;

朋友们,凭着岁月赐给我们的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你的双手吧!让我们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共同创造我们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情看似平凡,可它奉献的是一颗真心,一颗晶莹纯洁的真心。

谢谢各位评委,谢谢大家!

=

第12篇:重阳木

重阳木

拉丁名:Bischofia polycarpa 英文名:Java Bishopwood 科属名: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重阳木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胸径50厘米,有时达1米;树皮褐色,厚6毫米,纵裂;木材表面槽棱不显;树冠伞形状,大枝斜展,小枝无毛,当年生枝绿色,皮孔明显,灰白色,老枝变褐色,皮孔变锈褐色;芽小,顶端稍尖或钝,具有少数芽鳞;全株均无毛。三出复叶;叶柄长9-13.5厘米;顶生小叶通常较两侧的大,小叶片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时长圆状卵形,长5-9(-14)厘米,宽3-6(-9)厘米,顶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边缘具钝细锯齿每1厘米长4-5个;顶生小叶柄长1.5-4(-6)厘米,侧生小叶柄长3-14毫米;托叶小,早落。花雌雄异株,春季与叶同时开放,组成总状花序;花序通常着生于新枝的下部,花序轴纤细而下垂;雄花序长8-13厘米;雌花序3-12厘米;雄花:萼片半圆形,膜质,向外张开;花丝短;有明显的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与雄花的相同,有白色膜质的边缘;子房3-4室,每室2胚珠,花柱2-3,顶端不分裂。果实浆果状,圆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褐红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为中国原产树种。浙江(金华林业基地)

江苏(大丰林业基地)。两个地方有大量培育。江苏南北各地通常栽培作行道树和作庭园观赏树。华北地区有少量引进栽培。 生态习性:

暖温带树种。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较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耐旱,也耐瘠薄,且能耐水湿。根系发达,抗风力强。但易患丛枝病。重阳木常见有吉丁虫为害树干,红蜡介壳虫、皮虫及刺蛾等为害枝叶,要注意及早防治。 园林用途:

树姿优美,冠如伞盖,花叶同放,花色淡绿,秋叶转红,艳丽夺目,抗风耐湿,生长快速,是良好的庭荫和行道树种。用于堤岸、溪边、湖畔和草坪周围作为点缀树种极有观赏价值。孤植、丛植或与常绿树种配置,秋日分外壮丽。根、叶可入药。种子含油量约30%,油有香味,可以食用,也可作润滑油;木树较坚硬,质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在住宅绿化中可用于行道树,也可以用做住宅区内的河岸、溪边、湖畔和草坪周围作为点缀树种极有观赏价值。 在明万历《沅州志》提到“沅州八景”,千年重阳木就是其中的一景,这种落叶乔木,身经一千年两千年雷雨风霜,仍然生机勃勃挺立于大地,焕发“古树”的魅力。地上早有千年树,世间难逢百岁人。古树,装点江山,物化历史,使短暂生活于大地的“人”,生出无限,感叹无穷悠思。千年古树花开时彩蝶云集,树上树下,五彩缤纷,叹为奇观。当地人称“千岁树”,传说摸一摸就能祛病却灾,增寿延年。 繁育栽培:

以种子[1]繁育为主,混沙贮藏越冬,当年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

重阳木为中国原产树种,产于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各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栽培[2]。浙江金华林业基地、江苏大丰林业基地大量培育。江苏南北各地通常作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栽培。华北地区有少量引进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四川、贵州、陕西、河南、台湾等省(自治区)。1.3生态适应性重阳木属树种喜光,也略耐阴,耐干旱瘠薄,也耐水湿。重阳木表现出很强的抗寒能力,如河南1993年冬季突降大雪,气温降至-17.9℃,重阳木当年生枝条没有任何冻害现象发生,雌株仍能正常开花结实。而秋枫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太阳暴晒也无害,耐寒性。[2] 栽培要点:

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日照需充足,幼株需水较多。不可放任干旱,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为20—32摄氏度。 播种繁殖

果熟后采收,用水浸泡后搓烂果皮,淘出种子,晾干后装袋于室内贮藏或拌沙贮藏。翌年早春2~3月条播,行距约20cm,每亩播种量2~2.5kg。覆土厚约0.5厘米,上盖草。播后20~30天幼苗出土,发芽率40~80%。1年生苗高约50cm,最高可达1m以上。苗木主干下部易生侧枝,要及时剪去,使其在一定的高度分枝。 栽种时间:

重阳木属落叶乔木,落叶乔木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春季刚刚萌芽的时间,这个时候成活率是最高,重阳木属名贵树种,栽种时应带好土球,如果是移栽孤植大树,一般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把大根挖出来截断,然后原地填上不动,待第二年大根又发出须根再移栽,这样能保证成活率! 1.春季移植:早春为好,树液开始流动,枝叶开始萌芽生长,根系易愈合,再生能力强。 2.夏季移植:树体蒸腾量大,不利于移植,需处理:加大土球,强度修剪,树体遮荫。

3.秋季移植:水分和温度适宜,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移植成活率高。

4.冬季移植:使用较少,不宜于低温、寒冷的地方。南方冬季移植应保温防冻。 总上所述:重阳木最佳移植时间:最好选择在树木休眠期,春季萌动前和秋季树木落叶后为最佳时间。

大树移植只要技术措施做的好,一年四季移植都可以,成活率也高,在城市改建扩建工程中的大树移植,可以在生长旺季(夏季)移植,最好选择在连阴天或降雨前后移植。 养护管理:

1、根据周围的环境和树型,进行树木的修剪。修剪的轻重取决于移树的季节、当时气温等条件,一般应修剪掉枝叶的1/3—2/3。修剪枝叶后,可用防腐剂涂抹伤口,以免感染病菌。

2、为减少树体蒸发水分,保护树体,防止人为破坏,可用草绳把树干包扎起来,但不要过紧。同时草绳要经常保湿。

3、刚移植的大树,吸收的水分少,蒸发量大,因此喷水不可缺少,而且喷水还可以促发新芽。喷水当以早,晚为主,甚至整天间隔性喷水;以喷湿草绳和树体为度。根据情况,可坚持1~3个月。

4、刚移植的大树抗性弱,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天旱,易患干腐病等,提前施药,预防为主。

5.南方树种可设遮荫网,使其逐渐适应本地的气候。 重阳木病虫害症状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重阳木[3] 防治措施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或天王星等菊酯类杀虫剂。 重阳木锦斑蛾 又名重阳木帆锦斑蛾,只为害重阳木,上海地区一般一年发生三代,9月中下旬开始为三代幼虫为害期,在9月底10月上旬可能会形成三代高龄幼虫危害高峰。防治标准:百叶虫量超过16头的应迅速采取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等。

刺蛾 从10月份开始各类刺蛾结茧越冬,重阳木树干上都结有刺蛾的茧。防治措施:

1、对于黄刺蛾和丽绿刺蛾等在树干上结茧越冬的刺蛾,可采取人工敲除枝干上越冬茧的方法来减少越冬基数。

2、对于扁刺蛾、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等在根际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的刺蛾,在被害株根际近表土层中挖虫茧。

第13篇:木笛

《木笛》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7课《木笛》。

【教学目标】

1.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理解朱丹先拒绝吹奏后深情吹奏的缘由,感受朱丹强烈的爱国情怀,牢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勿忘国耻。4.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朱丹先拒绝吹奏后深情吹奏的原因。

【教学难点】

牢记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读课文,叫做《木笛》,来听一听这木笛吹奏出了一支怎样动人的乐曲。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课题,能够使学生较快走入课堂,同时为后面的教学节约时间。)

二、理解生词,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填空内容。 填空内容:在考场中,朱丹(拒绝吹奏),临近石碑,朱丹(深情吹奏),最终,被破格录取。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既简洁,又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出示生词。

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窃窃私语

声名远扬  莹莹光亮

曙色萌动

蓓蕾初绽

无声晕染  悲凉凄切

脉管滴血

翩然回旋

如泣如诉 ⑴ 准确读准词语。襟;晕;血 ⑵ 理解词语含义。

①第一行关于“大师”的词语。(学生理解)

a.正襟危坐:(襟:衣襟;危:端正)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b.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②第二行关于“方阵”的词语。(教师讲解) a.曙色:黎明时的天色。 b.晕染:(晕:化开)

⑶ 第三行关于“笛声”的词语。

导语:这四个词语描写的是朱丹的笛声,悲凉凄切,饱含着深情。我们可以确定,朱丹就是一位木笛高手。可是,在考场,他却拒绝吹奏,请你找一找拒绝吹奏的语段,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文生词与课文内容的有效链接,避免了生词讲解与课文分析的分离。)

三、深入理解,精读课文

(一)拒绝吹奏

1.课件出示9~23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男生:大师;女生:朱丹)

3.读了对话,朱丹是因为什么而拒绝吹奏欢快的曲目? 4.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背景。 ①学生交流。

导语:对于南京大屠杀,你知道些什么? 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导语:让我们随着这些画面,再次回顾这段惨不忍睹的历史。

图片解说:上海失守一个月后,当时的首都南京陷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开始了,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把南京变成屠杀场,日军对被俘的中国军人,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对无数老幼动用机枪扫射,用火烧,他们把屠杀当作一场游戏,甚至用中国百姓的头颅做赌注,展开杀人比赛。 ③课件出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大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近300000人,大约是每分钟杀6个人。 ④师生合作读。

导语:同学们,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指名说后师板书:国耻)这是国耻,朱丹怎能忘记,所以此刻的他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悲戚;苦涩。

导语:把悲戚、苦涩的感情送进去,我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朱丹和大师之间的对话。

⑤扩展联想。

导语:听完这样的对话,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千言万语,如果你是其中的人物,你会想些什么?想说什么?(朱丹/大师) ⑥过渡:朱丹默默地离开了,他披着雪花,穿过大街,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以及客观数据的说明,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主观情绪准备。)

(二)深情吹奏

1.课件出示25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提问:朱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预设:在一片光亮中,孩子们自发聚集成一个方阵,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3.理解关键词包含的意义。

①画面中的“莹莹光亮”是什么?(烛光)为什么在朱丹的眼里,这烛光是“曙色”,是“蓓蕾”?(烛光代表着希望和力量)

②“幼松林”是指谁?(孩子们)用“幼松”形容孩子,说明这些孩子具有怎样的品质?(坚强不屈)

③“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真的是红烛在流泪吗?(孩子们,在悼念死者) 4.出示画面图片,齐读。

导语:就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孩子们悼念着遇难者,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一读这段话吧。

过渡:而朱丹就站在这一片烛光面前,看着这一片幼松林,看到了红烛流淌的红宝石般的泪,此刻他的心情很复杂,有忧伤、有欣慰、有悲戚、有温暖,百感交集,只有笛声才能表达他的心情。

(设计意图: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利于学生体会课文所传达出的感情色彩。)

(三)凄切笛声

导语:所以,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课件播放《寒江残雪》笛曲)

1.这是一曲怎样的笛声啊?(课件出示课文语段)齐读。

2.自由读。刚才描写笛声的四个词语就在这里,请你关注它们,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带着音乐传达给你的情绪,自由地读这段话。 3.指名有感情地读。 4.感受“如泣如诉”。

①提问:如泣如诉的笛声,究竟在倾诉着什么? 预设:悲伤、哀愁、爱国情„„

②提问:朱丹的倾诉,这群孩子这么小,能听懂吗?听懂了什么?

预设:孩子们和朱丹一样,都有一颗爱国心,都没忘记国耻,是能够听懂的。 5.齐读。

导语:把你的理解融进去,再齐读这段话。 6.感悟。

提问:朱丹动情地演奏,并不知道有一个人早站在一旁,目睹一切,他是——大师。朱丹出色的演奏使他被大师破格录取,仅仅是朱丹的笛声打动了大师吗?打动大师的还有什么?仅仅是朱丹打动了大师吗?还有谁?、预设:朱丹爱国的精神和节气。 预设:孩子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四、引用名句,总结感悟

总结:是的,尽管历史的硝烟早已褪尽,但是我们应永远记住那刻骨铭心的伤痛,列宁曾经说过(点击课件出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生齐读),诺贝尔桂冠诗人伊利.威赛尔也曾这样说过(课件出示:忘记屠杀等于第二次屠杀。生齐读),只有铭记国耻,才能赢得尊重(补充板书)。

(设计意图:引用名句,概括课文主旨,精炼又有感染力。)

【板书设计】

7.木笛

铭记国耻,赢得尊重

第14篇:木心

木心(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

一.人物简介:

生于代表中国传统意象的乌镇,从小接受正规私塾教育,却对西洋文化和绘画情有独钟;在他的同龄人享受含饴弄孙之乐时,55岁的他自费到纽约留学;他的作品2006年才在祖国大陆公开出版,一面世就给读者“惊艳”之感。

喜欢他的人视他为上街民国文学传统,下续当代汉语的传奇文化人物,不喜欢他的人则坚称他被谬赞,而更多地人听到他的名字后,知识 :“木心是谁?”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如同一个隐世高手,被认识得太晚,但无论世人如何看待他,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这路多么崎岖,这事多么不合时宜。

他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

百科简介:

木心,生于浙江乌镇,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71年,木心被捕入狱,被囚禁18个月,其所有作品皆被烧毁,3根手指惨遭折断。平反后,他承认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是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自1982年起,木心长居在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1983年,在林肯艺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1984年,于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及收藏仪式。2002年,“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全美巡回展成功举办。他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但仍有大量遗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

二.人物经历:

1写作 ○角度:苦行憎精神、自我完善、发现与改正

陈丹青曾在采访中如此说木心对写作的态度:

他一生写作,等到79岁才在这儿出版。但是你们没有看到先生的另外一面,就像鲁迅一样,大家说鲁迅是一个硬骨头、冷静的人、愤怒的人,但是像这样的大人物一定有另外慈悲的一面。他是写给大家看的,写给人看的,他当然渴望读者,渴望读书的人会认知。但是这种渴望是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是要他写得非常好,他把读者看得非常高。这不是一个世俗的条件,而是我要写得足够好,那他就相信芸芸众生中会有人读懂他。这不是畅销书的立场,也不是一个文学家要扬名天下的立场,就是对文学有敬意,对文学有敬意的人一定会对读者有敬意。

事实上,木心甚至是抱着殉道者的心态来创作的,殉道未必得道,或者是恐怕正是因为得不到道,只好一殉了之。木心之所以选择艺术作为终身大事,是因为他认为这世界很不公平,白痴可以是亿万富翁,疯子可以是一国君主,而文学是字组成的,掺不得半点假。 木心工作的时候很用功,他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也写字,带个小本子,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有时候写东西、画画,就像疯了一样。他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写作心得,文章是靠改的。我的文章通常要改六七次,看上去像一气呵成,其实花费很多精力。你看《战争与和平》都要修改9次,巴尔扎克写东西要改上11次,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我管这种修改方法叫“冷处理”——写完了,一边放着,修改另一篇。我经常是这边刚拿出来,这边就放进去,几篇文章同时进行。所以我常说,文章写出来,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点评: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丰富的西学知识的学界大师,木心对待写作的态度令人惊叹。木心堪称成熟而沉静的写作者,论才华,现代文学史上,不乏可成大器者,可惜由于个人命运与历史的诡谲,最终能“自我完成”者寥若晨星。而木心的写作之路恰似一场“自我完成”,他以才华续接生命力,以悲剧精神步向庄严。

2成就 ○角度:真正的大师、生活的烟火气、淡泊名利

上世纪80年代,木心 西方文学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作为第二代去国外奋斗的华人,木心是被西方主流社会承认的为数不多的华人作家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罗伯特坎图读完其小说《温莎墓园日记》后,给译者童明写信说:“现在是星期六深夜,实际上已是星期日清晨,不过这个世界必须停下来,让我讲几句对木心表示钦佩的话。” 而木心在中国国内逐渐为人所知是在2006年其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后,这一年,这位姗姗来迟的大师,终于走进了中国大众的视野。文艺圈开始匆忙阅读这位被遗忘了几十年的“文学鲁滨逊”的散文集。陈丹青尊称其为“吾师”,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何立伟感慨这是汉语的一个“标高”。

那时,对于国内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木心还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而那时现实里的木心,一个人住在纽约,自己买了房子,他住楼上,楼下是他的一对学生夫妇。除早饭自己做外,平时他和学生一起吃。他说自己什么都爱吃,偏爱地中海风味——白肉和蔬菜,再放点橄榄油。拜访过他寓所的上海季风书园的老板严博非说:“木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平平常常的一个钟、一个碗、一个勺子,放到客厅,都特别漂亮。”

散步、会友、写作,这就是木心平日的生活,而他写作起来几乎是疯狂地,每天几乎都要写1万字。

那时,当记者问及有关他在国内的种种传闻时,他道:“有人说我是什么什么的,其实哪里是啊。我也不是什么国学大师。我回国后会一一证实的。”

点评:抛开其种种成就不说,木心就是一位和蔼的老人,面庞温润,目光如星。他会对爱的事物无比痴狂,回到生活中,却也将柴米油盐的日子过得花样百出。对于成就和突如其来的声誉,他更是一笑而过,好像一切真的与自己无关。

3少时经历 ○角度:内心、苦难、时代

木心本名孙璞,孙家是望族。小时候,家里的佣人清洁厅堂,换下了条案上的宋瓷,临时摆上明代的官窑瓷器,女主人看了,呵斥道,明代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快给收回去。 1937年末,乌镇沦陷。

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位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逸仿佛是原罪。在木心眼里,“人家出洋留学,法兰西、美利坚、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流过浪、做过苦工、坐过监狱,我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从大卡车上跳上跳下。他说那时他的状态是“白天闹革命,晚上点上一根蜡烛谈肖邦”,他为此还创作了一首俳句:我白天使奴隶,晚上是王子。

一路经历到“*”,他对上帝说:够了!他先是到原单位监督劳作、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了三次,数箱画作、藏书、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红卫兵,造反派轮番搜查抄家,手段之蛮横泼辣,方法之刁钻精到,史无前例。他家的墙壁被凿破,地板被撬开,连桌上的一盆菜也被倒出来用筷子扒拨。全家人被日夜监视,姐姐被批斗身亡,姐夫被关在学校的“牛棚”里,一个侄子被五花大绑着进行批斗。木心被囚禁18个月,折断3个手指。某夜他趁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四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这种戏剧人生,他讲起来笑嘻嘻的。“我不喜欢哭哭啼啼,像小女儿一样,要么就天地间放声大哭,要么就闷声不响……小时候,家里几代传下来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后来那么苦,可是你看曹雪芹笔下的史湘云,后来要饭了,贾宝玉,敲更了。真正的贵族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个意大利作家写过,贵族到没落的时候愈发显得贵。” 评价:时代面前,个人就是一颗草。当世界都反对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成为思想家和诗人,也可能会成为囚徒和懦夫。木心得到的是诗性的释怀,而不是世界对他的宽厚。所以,他拒绝诉苦,拒绝伤感主义,他相信个人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他说他不喜欢哭哭啼啼。人之贵,贵在内心。谈起木心,顾文豪说:“先生是有贵族气质的,把自我也当成艺术品在雕刻”木心的贵族气质,是从内而外的,丰富的内心,良好的修养,坎坷的经历都凸显了他的贵族气息。正是这样的气质让他一生处于尊位而不骄,置于苦难而不倒。

三.语录

木心语录:

1.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绕过岁月 2.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3.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符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4.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像样子起来 5.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6.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7.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名人评价:

1.先生是有贵族气质的,把自我也当作艺术品在雕刻。——顾文豪 2.我们全都对不起他,都对不起他。——刘瑞琳(理想国缔造者) 3.我可以不到美国学习,但我不可以想象没有遇见木心。——陈丹青 4.木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平平常常的一个钟、一个碗、一个勺子,放到客厅,都特别漂亮。——严博非

5.现在是星期六深夜,实际上已是星期日清晨,不过这个世界必须停下来,让我讲几句对木心表示钦佩的话。——罗伯特坎图

第15篇:阿里木

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2010年12月,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网上为阿里木投票,并号召网民力挺阿里木。此后,阿里木的得票数节节攀升,最终获得了245050张选票。

2011年1月13日,阿里木等10位草根英雄从6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 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并在北京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

2011年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阿里木江·哈里克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阿里木江·哈里克同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经历

阿里木是个快乐的卖烤羊肉串的新疆人。

毕节学院2010年阿里木助学金颁发现场

[1]

8年前,他流浪到了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县级市),一下车,哇,那么多背箩筐的人,显然这里太穷了!他很开心,立刻决定在这里落脚烤羊肉串:一定没有人跟我竞争!

阿里木的生意从不好到火得不得了,羊肉串好吃,风趣善良的阿里木更可爱啊!毕节人爱上了他的烤羊肉串,也爱上了快乐开朗的阿里木。有一年春节,他一天卖了七千多块钱的羊肉串,居然赚了那么多钱!他那天高兴得不得了,那可是5毛钱一串的啊!

快乐的阿里木就这样靠烤羊肉串赚钱,从五毛钱一串卖到一块钱一串。赚的钱哪里去了?捐了,捐给贫困的孩子上学去了。小学、中学、大学,在那个穷得要命的毕节地区,哪里都有阿里木捐助的穷孩子。甚至,在贵州大学的外语系,都设有阿里木奖学金。

阿里木很有钱吗?不不不,他说:“我一个人也用不了那么多。”他在毕节租的房子一年就花1200元,他房里的全部家当不超过2000元,他每天的花销是多少呢?“10块钱左右吧,有肉,有菜,有面,很好了。”阿里木很满足地说。

辛辛苦苦赚那么点钱,不拿来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是捐给穷孩子读书,这是为什么啊?哦,这可说来话长。阿里木会这样说。

他家里穷,父母没什么文化。他上到高中,无论如何上不下去学,于是当了三年兵。当兵回来做什么呢?唉,阿里木就喜欢烤羊肉串,到内地去闯闯做生意吧!人家劝他,哪有那么容易?去到一个地方,总会有自己的族人把他打出去的。

这是开玩笑吧,阿里木才不相信呢。

他到了西安,结果被自己的族人打跑了,谁让他抢生意的?他到了另一个地方,又被一帮人打跑了。这样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走遍了半个中国,他总是遇到这样的事情。甚至在广西的时候,一些坏人拉他必须跟自己在一起,帮助小孩子偷、骗行人的东西,他们只要他带路就可以。

阿里木不同意,因为古兰经上说,如果吃肉是犯罪,跟着喝汤也是犯罪。为此他被绑在电风扇上折磨,被打伤了腿。

伤好之后他还是在全国各地流浪,他吃尽苦头,但还是不愿像那些打他的族人那样生活。他说,他们是没文化才那样的。他也恨自己没文化,自己要是当初好好读书,早就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没文化自己过不好生活,没文化也会让别人过不好生活。阿里木因此觉得,不能因为穷,就不好好念书。于是他挣了钱之后,便去资助那些穷孩子。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些被他资助的学生,将来一定要回到贫困地区,告诉大家改变观念,要读书,要有文化。那样,对自己好,对别人好,对国家好。

阿里木忙的时候就快快乐乐地烤羊肉串,闲的时候就会想娶个老婆,要是能娶个穆斯林老婆,那就太好了!

他娶过老婆。他说,穆斯林不兴谈恋爱,都是介绍,一看中意便结婚。人家给他介绍的老婆长得不错,他高兴得马上就决定结婚了,心想终于有了老婆,这下我要好好对待她。

结果阿訇刚刚主持完婚礼,一个喝了很多酒的男人就来请新娘跳舞,新娘欣然与他搂着跳了。

这下阿里木可气坏了:穆斯林的婚礼上是不允许喝酒的,新娘也是不允许这样和别的男人跳舞的,这是个什么新娘!于是决定跟新娘说,我要离开你!

贵州人都笑阿里木,就这么点事你就要离婚么?你就不兴谈个恋爱接触接触再结婚?我们贵州妹子也挺好,干脆当地找个姑娘安家算了。

阿里木认真地说,那样的女人不能要。不谈恋爱。结婚就应该介绍,就算是像赌博,赌上个好老婆挺好的。毕节的姑娘不错,可是穆斯林“缺货”。受过穆斯林文化教育的人,就会明白,我们是很传统的。

阿里木的生活很简单,吃饭、睡觉、烤羊肉串、捐助穷学生。可他真是快乐啊!能吃上那么快乐幽默又善良的人烤出来的羊肉串,真觉得生活也变得美好!

他在毕节烤了8年的羊肉串,因为这里没有他那些没文化的穷同乡们再来打走他了。他也还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在哪里,他还在等着自己的穆斯林老婆呢。

可是他仍然那么开心地说:“到哪里,我都会带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嘛!”

第16篇:向往木木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向往家庭背景音乐为什么值得你拥有

----木木

音乐越来越贴进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听到音乐,不管是在购物的超市,休闲的广场,还是在浪漫的咖啡厅,休息的星级宾馆,可以说音乐是无处不在。为什么在这些高级的场所我们能随处听到音乐,这就足以证明音乐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价值。由于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家庭影院越来越难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渴望。随着城市建设和家庭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于是家庭背景音乐诞生了。

【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定义】

所谓的家庭背景音乐,简单地说,就是在居室的任何一间房里,包括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均安装背景音乐线,通过多个音源,可以让每个房间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当然,如果有的房间不想听也完全可以,因为每间房都单独安装了终端控制器,可以独立控制这间房的开关,还可调节音量大小及享受自己的MP3。如果家长在客厅放音乐,不想影响在卧室休息的小孩,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箱直接将卧室的按钮关上,这样别的房间就不会受到干扰,不会影响到家人的学习或休息。

【向往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特点】

向往家庭背景音乐系统主要用于家庭的装修和酒店客房的智能化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装修。该产品和传统家庭的组合音响相比较,其实用性特点表现在:

1、可以让家庭的任何一个房间或者空间都能享受到同等音质的音乐,打破了传统的只有客厅才能享受较好音乐的模式。

2、多种音源(主要包括DVD、电脑、电视、卫星电视、收音机、MP3)可以同时享受或者选择性享受,而这是传统音响系统无发实现的。

3、采用多点方式布线施工实现,每个房间都能个性化的选择音源和声音的控制,让家庭的音乐氛围更加个性化,最大限度的适合了老、中、青、少四代人的不同需求的使用。

【经常听音乐可以治病你相信吗】

1、音乐可以纾解身心的紧张,使人放松,恢复干劲。此外,根据国外的临床实验证实,音乐还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诱导睡眠。虽然仅凭音乐不能治愈特定的疾病,但是,并用音乐疗法和传统的/现代的医学疗法,确实有相辅相成的效果。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对胃肠病很有效”、“贝多芬的音乐,对忧郁症有帮助”、“长期失眠导致身体不适时,听巴哈的音乐可以酣然入梦”……。这类的话,是过去曾接触过音乐的人常谈论的事。不过,光听音乐真的能治病、解除烦恼吗?恐怕也未必是如此的神奇!

事实上,单独使用音乐疗法,虽无法达到上述的奇迹,但若并用传统/现代疗法,确实能有效提升效果。就国外的研究而言,这在精神科、内科、小儿科、外科,都是获得认可的事实。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2、音乐能辅助治疗帕金森氏证。人对音乐的反应和感觉都是非常独特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行动和反应上都很迟缓,但在倾听,甚至“想象音乐时,其行动和反应竟然神奇地恢复正常。如此看来,与其他艺术样式或活动相比,音乐对大脑更具控制力。尽管帕金森氏症患者丧失了意愿和行动之间的联系,但音乐恰恰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并使业已中断的联系重新开通,于是他们有可能在听音乐时有能力起立走动,然而音乐一停又变得寸步难行。此外,音乐,其中特别是“老歌”,还有可能帮助痴呆症患者寻回失去的记忆。这是由于:虽然他们的大脑也丧失了判断、推理能力,但音乐可部分地“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并使其至少暂时恢复了部分功能。

【下班回到家更需要音乐的陪伴】

1、在工作压力工作繁忙的今天,回到家里我们会感觉到身体的疲倦与工作压力带给的烦恼,这时候你可以去卧室里听听放松心情的音乐,不仅对身心疲惫有利,进一步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转换气氛、恢复精神、化解不安与紧张、集中注意力、纾解压力、帮助入眠、减缓悲伤、安定情绪、丰富感性、消除身心疲惫等,各种有效利用音乐的方法很多。就基本而言,“音乐是享乐的事”──这一点千万不要忘记。重点是,听音乐要依自己的兴趣,绝不可勉强听自己不喜欢的曲子,以免招致反效果,反而造成压力。

2、音乐对我们“心的节奏”,究竟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

(1)音乐会驱逐形成忧郁的情绪与思想。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2)音乐有变化情绪的特征,能将忧郁的情绪转换成喜悦明快的情绪。

(3)音乐可以消除心中的紧张、烦恼。

(4)藉由节奏的刺激,可激起肌肉的活动。将人从恶劣的空想中解放出来,注意力转向周遭的事物。

音乐具有对我们的心直接作用的特征。有时候,音乐远比任何优美温柔窝心的言词,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向往背景音乐适用于—餐厅】

吃饭是比较单纯的行为。不需要专心思考,否则会抑制胃液的分泌,胃肠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就呈现不适的状态。因此在就餐时播放优美的音乐,调节用餐人们的注意力,抑制思考和话题趋向不适当的方向。正因为有这样的效果,音乐才自古以来成为王侯贵族宴会上必备的东西。当然,这种音乐在实际性的效果以外,还烘托豪华的气氛,有着与装饰品相同的效果,同时也有夸耀其财力和地位的目的。而到了今天,个人的就餐时选用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是不难办到的了。在装饰较为考究的稍大型的餐厅常常播放轻松愉快的曲子,使就餐者在轻快的旋律中分享着美味佳肴,既融洽了气氛,又增进了食欲,也掩盖了周围因建筑施工、车辆过往等所带来的不良噪音,净化了就餐环境。

【向往背景音乐适用于--改善小孩学习能力】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人类对音乐本身的分析和研究在最近300-400年中已相当深入,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用却并不为众人所知。下列所举您知道吗?

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 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这就意味着:如果希望通过背景音乐让孩子学习得更好,那么首先就须对背景音乐严作选择。

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经选取的轻柔优美的音乐,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一段时间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新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好的是A组,其次是C组,而最差的则是B组。

专家们对此做出了如下的解释: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 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具有积极作用,相反却有消极作用。此发现的实际意义是提醒家长和老师: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选择一种合适的背景音乐至关重要——要是选不到合适的,那不妨就干脆不要任何音乐。

【向往背景音乐个性化的设计】

1、向往家庭背景音乐首家引数字功放芯片,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发热量,更大的动态范围。具有音质好,功率大,失真小,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不对声音进行任何修饰,使之原汁原味的放大,使声音更自然,更接近原音,保真度更高!

向往科技 享受生活

2、采用编程技术实现定时功能:15分钟、30分钟、60分钟三档定时选择。让音乐伴你进入美好的梦乡。晚上睡觉之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你可以定选择定时,所订时间一到会自动停止歌唱!

3、MP3音乐输入自己房间的控制器上,这样可以享受到你自己完全释放的音乐!

4、所有壳体采用纯PC材料加工,可保证在强光下爆晒不返黄变色,环保处理的方式更加符合人们居家生活的追求!

背景音乐还可以缓解孕妇的压力,促进胎儿的健康生长,经常欣赏音乐还有助于家庭和睦融洽,背景音乐可以掩饰周围噪音的污染„„ 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经常听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向往家庭背景音乐不仅让你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还有利于你的家庭和睦融洽,身体健康。向往家庭背景音乐值得你拥有。

第17篇:[木土]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册语文教学计划]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册语文教学计划 (xiexiebang.com unjs.com)杜家盛

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8名,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册语文教学计划。男生16名,女人32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聪明活泼,但课堂上依然缺乏主动积极的提出问题、探寻问题,缺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常规等方面做得很好,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思想懒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

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

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

六、

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1)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 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主动提出疑问。(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5) 能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美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诵读优秀诗文。

3、习作(1) 能留心周围的事物,愿意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 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并重点呈现自己印象最深获新奇有趣的事。(3) 能主动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4) 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并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 能生动具体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综合性学习(1)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2) 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3) 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303个常用字,会写300个字。

2、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4、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5、重视语言的积累。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

6、主动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四)、单元教学要点第一组教学内容分析:第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绝招》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有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一定会感到十分亲切。教学目标:1.26个生字,会认读37个生字。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生活,受到民族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引导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学期工作计划《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册语文教学计划》。4.引导学生读书与思考结合,与积累结合。5. 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完成习作《我的课余生活》重、难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有关的课文内容。第二组教学内容分析:第二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度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教学目标: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读25个生字。

2、通过学习,是学生知道了解了这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体会了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读好对话,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培养独立以阅读能力。 重、难点:能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细节描写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三组教学内容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带来的感受。教学目标:1.3 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3.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4.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结合,使本族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第四组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对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认读49个生字。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习作。重、难点:体会古人的崇高精神,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第五组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写的,有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宗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清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明珠》。单元内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教学目标:1.会写30个生字,会认读46个生字。2.通过学习,能够背诵两首古诗,并能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3.能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5. 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具体。重、难点: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第六组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陶罐和铁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科利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想别人没想到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同一个事务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这几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教学目标:1.会写3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2.了解寓言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3.会抄写表现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重、难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揭示的形象。通过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形象特征。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七组教学内容分析: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目标:

1、生字39个,认读生字39个。

2、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3、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第八组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可贵的沉默》《给予树》《七颗钻石》为精读课文,《掌声》为略读课文。课文围绕“爱的奉献”为主题组织本单元。《可贵的沉默》写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至爱,也懂得了如何回报父母的爱;《给予树》写的是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真正的爱;童话《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以她的博爱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变化,发生了种种奇迹;《掌声》叙写了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女孩的命运。总之,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真情,诠释了爱的美好与伟大。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重、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组:15—17课时第二组:13-15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第四组:15--17课时第五组:12—13课时第六组:13—15课时第七组:14-16课时第八组:13---15课时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3、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

5、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好的词句。并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6、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7、对差生进行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的辅导,使他们缩短相差距离。

8、认真做好单元测试,查漏补缺。

9、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古诗朗读,开展作文竞赛。

10、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个别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一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第18篇:《木笛》

《木笛》

【环节设计意图】:《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我预定尝试“从课题导入,引导质疑——在对话中品味放弃原因,在资料中感受国耻国难——在凄凉笛声中聆听倾诉,体会爱国之情——品读外貌中体会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为主要设计思路。首先以课题入手,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视频、图片、音乐以及教师深情介绍资料,逐渐引导学生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真真切切地品味国耻国难的痛楚至极,真真切切的感受文中朱丹及作者铭记耻辱,誓写国魂的满腔壮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默读课文,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2.领悟作者描写朱丹外貌语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悟及引入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

教学重点:

1、品读描写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感悟笛声所蕴含的情感。

2、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导入,引导质疑: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木笛》

2、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在哪出现了朱丹的木笛,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

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他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

【设计意图:以课题入手,使学生通过抓住“小心地”、“放回”、“紧紧握着”感受朱丹对木笛的爱,也从中感受到朱丹对音乐的热爱。也为刻画朱丹品质做铺垫。】

3、师:如此酷爱音乐的朱丹进入终试后,为什么却放弃了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了?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阅读期待,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原因的欲望,体现学生为主体】

二、对话中品味放弃原因,资料中感受国耻国难

1、默读课文,看看朱丹为什么放弃了终试? 预设:因为拒绝演奏表现欢了的乐曲。 师: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那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文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杀。 出示南京大屠杀影像资料

师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日寇的刺刀疯狂地刺杀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日军的枪弹疯狂地扫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多少无辜的南京市民被焚烧、活埋、枪杀„„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原本美丽繁华的南京城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 30多万人惨遭杀害!

2.师:这一幕幕惨状,这一串串血淋淋的数字叫人触目惊心啊!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当朱丹看到卡片上的试题时,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设计意图:多媒体音像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场面,把学生带入了无法忘记的日子,再加上几个鲜红的数字和教师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进一步渲染了气氛,激起学生的悲痛、愤怒,使学生的情感贴近了朱丹的情感,对朱丹当时的心情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朱丹终试中放弃吹奏的原因。】

3、3.师:(出示: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吹奏欢乐的曲目吗?”)你能试着说一说朱丹此时心中是怎样的心情吗?

(引导学生抓住“悲戚”、“沉默片刻”、“深深鞠了一躬”、“歉疚”等词语,体会朱丹的难过、矛盾、歉意、坚定„„

4.师: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一时间,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这位大师也很奇怪。让我们来读读朱丹和大师的对话。边读边思考,从这部分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9——22自然段,老师扮演大师,学生扮演朱丹。学生可加入动作:如朱丹抽到考题时悲戚、沉默、深深鞠躬、歉疚、矛盾的表情、动作。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围绕课文情境通过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让学生再次感受朱丹的爱国之情,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体会情感。将感悟语言与训练语言有机结合,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5、教师小结:此时朱丹流下了苦涩的泪水,虽然内心是那么痛苦,那么不忍,但是他最终决定放弃终试机会。是什么使他做出了我们常人无法理喻的选择 ?(正是他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三、凄凉笛声中聆听倾诉,想象画面中体会爱国之情

(一)、想象画面,体会心情

朱丹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当他走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读) 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有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二)、品味笛声,聆听朱丹的爱国情

1、师:当朱丹看到了身披白雪的孩子们手擎红蜡烛,悼念亡灵时。他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音乐响起:《寒江残雪》笛子版。)

2、笛声化作了这样一段文字: 出示:“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抓住重点词语“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体会朱丹的情感。

3、这段话在写什么?这笛声给人什么感受?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到笛声悲凉凄切,寒冷。

4、读了这几句,你能说说朱丹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 (内心悲痛,充满仇恨,演奏水平高超)

(笛声)这悲凉凄切的笛声好像在说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

指导朗读:是啊!这真是“幽幽笛声,如泣如诉;莹莹烛光,告慰亡灵。”再读描写笛声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使学生表达爱国情、聆听爱国情,悲凉凄切的笛声把学生引入了故事情境中,同时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既让学生感受到朱丹高超的演奏水平,又感受到了朱丹浓浓的爱国情。通过想象补白辅助学生理解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笛声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多次朗读再次拉近学生与朱丹的距离,借笛声引发想象,表达心声,训练表达能力,从而深化文章主题。】

(三)、感动大师,破格录取

1、被白天情景所震动的主考官也来到了纪念碑前,他也听懂了朱丹的心声,他告诉朱丹:“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已被乐团录取了。” 同学们,是什么打动了这位大师,让他做出如此的决定呢? (高超的木笛演奏水平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四、品读外貌中体会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1、我们再来仔细打量一下这个被破格录取的朱丹,哪一段具体介绍了他?(4自然段)

出示: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云锦——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传统工艺,它是中国的代表,朱丹时刻把祖国记在心中。

梅花——迎风傲雪,它是中国人精神的体现,朱丹就像一枝梅花,不屈不挠。) ★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描写朱丹的装束?(外貌体现人物特点——爱国、告慰死难同胞)

2、结论: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虽然寥寥数笔却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要为突出人物品质服务,所以我们写作时也要引起重视。【设计意图: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突出写人文章的特点,渗透写人文章的写法,前文外貌描写为下文刻画人物的爱国情感做铺垫,引导学生从本文的外貌描写中学到写法,并有意识地将此写法运用到写人的作文中去,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五、总结:

这篇课文的原文是这样说的:

朱丹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他希望音乐成为一种呼唤,呼唤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老师也想对同学们说:“ 不能遗忘,

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 每一朵烛光,

代表一位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血泪史不能忘记,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学好知识、使祖国强大的重要性】

第19篇:木心

木心

木心先生,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1971年,木心先生在*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结束后平反,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

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出版了12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狱中笔记》片段

“我还没有像我在音乐里所表达的那样爱你”——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现在我在这个牢房里,完全没有办法找到瓦格纳的原文,虽然我相信这和他原来的词句差不多。音乐是通过自身的消失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其最深处和本质上,音乐和“死亡”是最接近的。我在四十岁之前没有过写回忆录的计划,尽管卢梭最后的一部作品《孤独漫步者的幻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格涅夫的《文学回忆录》是那么单薄的一个小册子,开始我感到不一定非读不可,没想到它如此引人入胜。至于我自己,我仍然遵循福楼拜的忠告:“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

——木心先生《狱中笔记》 没有乡愿的流亡者

当木心在他乡异地又开始新的一轮创作,写出洋洋洒洒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的时候,他在内心中却又回到那个被毁灭了的图书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终于能够出版自己的作品了。这一新的现实使他增加了一种加速创作的紧迫感。从“记忆中的图书馆”获取大部分的灵感和素材,他争分夺秒地写下了一篇又一篇作品。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每天要写下7000到10000字。1992年是他移居美国的十周年,已经出版了八卷新作。然而这些只是他计划完成的百科全书般的巨著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最后与木心的一次长谈是在1997年,他告诉我说他计划编写两部巨著而且已为它们准备多年了。第一部名为《巴比伦语言学》,将是一部包括各种文学体裁作品的集子,其字数可能会达到几百万字。第二部是叫做《瓷国回忆录》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按计划字数比《巴比伦语言学》还要多上几倍。他说等他完成这两部书后,他将封笔不再写作。

第20篇:木笛

《木笛》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有困难,不过学生在第一课是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以及当时的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学生感受朱丹的情感奠定了基础,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教学难点是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引导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做批注,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

2、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木笛》。

二、深入探究:

(一)、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接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请同学展读)

(二)、教师导语: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记忆最深的恐怕就是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是啊,1937年12月13日正是南京数十万人遇难的日子,数年后的12月13日正值木笛手朱丹参加乐团终试的日子。然而朱丹在考场上却放弃了终试,但是当晚又被破格录取,这到底是为什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想好自己的观点后在组内和同学交流。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做适当引导:

(因为考试中让他吹奏一曲表现欢乐的乐曲,他拒绝吹奏,最终放弃考试。后来大师听到了他出色的演奏,同时被他的爱国之情所打动,所以破格录取了朱丹。)

1、请同学把相关的内容读出来。(5——23)南京招考一名木笛演员,其中一名名叫朱丹的木笛演员最终放弃了演奏,他说: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不能演奏欢快的曲子。而在南京城寒冷的雪夜,他却拿出木笛演奏着如泣如诉的笛声,最终他感动了主考,被录取了。

2、教师引导学生品文嚼字,咀嚼文章的味道。

①当朱丹看到卡片上写着:第一项,任选一首表现欢乐的乐曲时,他是怎样的神情?(出示课件)(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为什么悲戚?→△为在这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里抽到这样的考试题而难过、悲戚,它的沉痛的心情使他无法演奏。△他会本能的拒绝,但同时又预感到,拒绝可能使他失去机会,然而对一个木笛手来说,展示自己的吹奏才华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他真的舍不得失去这次机会,所以他痛苦、悲戚。△他可能还会想到,在不该忘却的日子里,有人竟然出示这样的试题,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②引导学生细读第9自然段后面的文字,说说从哪些语句或词语当中体会到了什么?(“沉默片刻”:不是草率行事,迅速地、冷静地进行了思考,最后做出为了悼念亡灵,宁可不被录取,也不演奏欢乐曲目的决定。深思、熟虑。(板书:遇事冷静)“深深鞠了一躬”、“歉疚地说”、“请原谅”:非常有教养、懂得尊重他人、做事有理有节的青年。(板书:有教养)“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他还是在争取机会,对于一位木笛手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想演奏,想展示自己,在考虑自己的前途。)

③轻轻的一句话引起了怎样的反响?“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一时间, 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 (出示课件)为什么轻轻的一句话,却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虽然话音很轻,但引起的反响很大。)

一时间,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他们可能会小声地说些什么?(他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换个曲目?会不会是他的能力有问题?„„)

(1) 指导对话。

﹡师读旁白引读(11——22自然段)(过了一会,大师冷峻的问;朱丹回答。),随即指名,两名同学分别读朱丹的话和大师的话。

﹡引导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中军民遇难录像。学生边观看,教师边引导。(是啊,朱丹没有忘记,12 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进行大规模的烧、杀、淫、掠。南京市百分之八十九的房屋被烧毁,大火整整烧了7天7夜,他们枪杀活埋中国34万民众,几乎所有的女同胞都被他们所迫害,他们的年龄小到几岁大到80几岁。从始至终他们没有停止过一天对中国的掠夺。这次大屠杀,是世界史上空前绝后的。面会这样的历史,朱丹怎能吹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指导朗读。朱丹的语气应该是沉重的、坚定的。大师的话应该是充满疑惑的。(△再找一组同学读直接读对话。△同桌读。△展读。△自由选择角色读。)

﹡在大师与朱丹的对话中,当说到了这一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时,很久,很久,会场一片沉寂。为什么会这样?(大家突然意识到这一天的特殊背景,心情也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为什么大师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就这样,朱丹放弃了终试。

(2) 引导学生感受入夜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幕。

﹡教师导语:入夜,南京城开始飘雪。朱丹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

﹡师读第25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自读,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南京市的孩子们都自发的聚集起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同胞。他们知道这段历史,他们记住了这段历史。文中把这些孩子比作幼松林,相信他们一定是坚强的。﹡生齐读25自然段最后一句。(孩子们手中的蜡烛也流泪了。)﹡请同学们观察插图,看看每个孩子的神情。(凝重)

﹡师引读。(面对这感人的画面,朱丹伫立雪中,小心的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接着,生齐读。(配乐)生读后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入夜大雪漫天,天公落泪。朱丹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面,吹奏木笛悼念亡灵。他的情感的以畅快淋漓的宣泄,这正是朱丹此时此刻复杂心情的写照。可以说墓碑凝冻着这声音,眼前的孩子温暖着这声音。墓碑是耻辱,孩子是希望。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还是那样的平静吗?不觉的肩上多了些什么吗?(担负起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的重任)

﹡师引读,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你们也在静静地倾听,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谈一谈,结合收集到的资料)

﹡生自读29——32自然段。再齐读31自然段。朱丹出色的演奏、强烈的爱国情博得了大师的欣赏。就这样,朱丹被录取了。

﹡可见,朱丹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国青年。演奏木笛水平出色的人。可谓德才兼备,希望我们同学能够做这样的人。)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去审视一下文中对朱丹外貌的描写。(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描写朱丹的装束?(通过对朱丹外貌的描写突显人物的性格,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回想一下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细品读这段文字,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一身黑色:他的装束表示出对亡灵的哀悼。衣衫上的梅花:表示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仿佛把自己紧束成了一株梅树:显示出了中国人的气节。(吟诵古诗——咏梅。朱丹就像梅花一样有气节)。

﹡同学们,我们有像梅树一样傲然挺立的中国人,我们有像松树一样坚韧挺拔的中国人,我相信,我们的中国不再会有那样屈辱的历史,未来一定光明灿烂!

﹡文章的最后写到“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 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是因为大师对朱丹充满敬佩之情。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表现出他对木笛的喜爱。

﹡文中四次提到朱丹手中的木笛,找出来读一读。朱丹手中的木笛贯穿文章的始终,可见,围绕朱丹手中木笛发生的事情,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的线索。“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纪念碑前吹奏悲乐→破格录取” 正是因为朱丹手中的木笛贯穿文章的始终,所以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就为《木笛》。

三、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大家的心情都是比较沉重的,或者说是难以平静的。

请同学们记住,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耻辱的历史,记住辉煌的历史。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你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有时间的话进行小练笔——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效果评价设计:

默读、朗读采取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自主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评价能力。

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搜集大量视频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结合文中插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⑴缄( )默 ⑵擎( ) ⑶人头(cuán)___动 ⑷蓓蕾初(zhàn)___2.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

3.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4.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 6.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7.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八.1.①jiān ②qíng ③攒 ④绽 2.请原谅,能换一组曲目吗? 3.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4.①渲染气氛 ②烘托人物 5.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6.朱丹是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7.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19、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1、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有何用意?(4分) (

22、你认为大师说的“一种人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具体指什么?作者塑造的这群孩子是否多余?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9、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

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 的洁白无瑕。(写对两条得满分)

20、(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2分)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2分)

21、第一次写他小心谨慎地取出木笛是说明他很重视这次考试,与后来选择放弃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他的民族精神;第二次是突出朱丹面对死难者纪念碑很庄重,体现他的悲伤之情。(每点2分)

22、①这种精神指爱国、不忘国耻、坚持操守等。(2分)②不多余(1分)。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孩子哀悼亡灵的方阵又是自发出现的,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孩子们在雪地里哀悼亡灵、聆听笛声的行为也体现了一种坚忍的精神,这些都深化丰富了这一民族精神的内涵。(3分)

木木读后感
《木木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