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柔石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3 08:36:3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柔石《二月》读后感

现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 课程期中论文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二月》里的爱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

1《二月》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背景,描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在芙蓉镇的所见、所闻、所爱、所感、所悟。在未到芙蓉镇之前,男主人公已经在外奔波了六年,当年的他应该是一位慷慨激昂,满腔热血的青年。他期待着能为国家找寻光明与希望,同时也为自己找寻一条出路。但现实似乎并不如他所愿,而他也在疲累的奔波之后转向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渴求,他决定答应老朋友陶慕侃的请求,到芙蓉镇任教,希望借此可以找到新的自我出路。小说主要围绕着男主人公与芙蓉镇上三位不同的女性之间的情感联系展开——文嫂、陶岚、采莲,且对这三位女性男主人公有不同的情感倚重。对于文嫂,萧涧秋体现出的是救助、怜悯的爱;对于陶岚,他更多的是怀着一种知交的情谊与之相待;而对采莲,萧涧秋爱她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三种情感不同,但这三种不同感情背后所体现的实质都是男主人公一种自我解脱与自我出路的寻求。

1 萧涧秋之于文嫂——救助的爱

文嫂的丈夫是一位参与北伐战争的军人,也曾是萧涧秋的同学,他满腔热血立志救国,却不幸在战争中牺牲。作为同样怀揣着救国之理想的有志青年,萧涧秋对于这位同学的感情是极其赞扬和肯定的。因而,对于这位英雄的遗孀,萧涧秋是一种强烈的怜悯之情。文嫂的丈夫因国家而死,但却丝毫未得到国家的半点补偿,如此残酷的现实让萧涧秋十分心寒。因此,他决定以一己之力继续扶持这个家庭走下去。

萧涧秋不仅给予这个落魄家庭经济上的支助,还常常在精神上鼓励她们。每当文嫂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要好好活下去。他说:“人的全部生命就是和运命苦斗,我们应当战胜运命,到生命的最后的疫苗不能动弹为止。”从这些话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萧涧秋对文嫂怀着明显的救世主情结。并且,他不仅希望从物质上帮扶文嫂一家,帮助她们解决温饱问题,同时,他还希望从思想上解放文嫂。小说里对文嫂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制度产物下的妇女,具有浓厚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思想。她已经完全把自己作为男性的一种附属物,丝毫没有“自我”的意识。丈夫死之后,她明确表示支撑他唯一活下去的念头便是抚养大她的小儿子,而当她唯一的信念也因病去世之后,她便彻底丧失了生存的信心和欲望。即使文嫂的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但萧涧秋仍然没有放弃对她的救助。他甚至愿意用自身的终身幸福来使文嫂明白,女人是可以改

嫁的,她们的生命不会因为丈夫和儿子的灭亡而停止。

尽管萧涧秋在面对陶岚的追问他是否爱文嫂时,他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但这种爱绝非真正的爱情。因为,他曾在给陶岚的信中这样提到:“我当用正当的根本的方法救济她。”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对文嫂的感情只有“怜悯与救助”的因素,另一方面,他的这种救世主情结已经膨胀到了一种无奈的境地。他因同情和资助寡母文嫂一家而受到来自世俗眼光的非议,虽然他一直对别人愚昧的看法表示不屑,但现在的他也不得不承认必须得以世俗都认同的眼光去救助文嫂。因为,在萧涧秋看来,对文嫂的救助已经成了他寻找自我出路的一部分。既然他无法在狂风浪潮中去救助整个国家,那能够尽自己所能,改变自己身边能够被改变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的释放与解脱呢?救世不成便救人,而对萧涧秋来讲,救人其实也是自我拯救的途经。

2 萧涧秋之于陶岚——知己的爱

萧涧秋对于陶岚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不能说毫无爱情的成分,但主要应该体现为知交之爱。在六年的奔波劳累之后,他本想到芙蓉镇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不一样的淳朴的乡村风情。但令他失望的是,芙蓉镇并非世外桃源,而是和那个动荡的大社会一样世俗,一样迂腐,一样污秽不堪。唯一令他眼前一亮的便是陶岚这个富有活力,热情而又叛逆的新女性。萧涧秋仿佛找到了可以同自己一起奋战的战友,可以共同寻求新的出路。毕竟,他们对现实社会有着共同的失望,感受着共同的孤独,都渴求能够找到新的出路。因此,他们两个人在行动和思想上一直保持一致,包括对文嫂一家的救助,以及对当地土豪钱正兴不屑的态度。

同时,当陶岚第一次见到萧涧秋,她也被这个脱俗的人所迷住。她闻够了芙蓉镇的男人身上那股污秽庸俗的气息,作为一个新女性,她完全无法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她感到十分迷茫。而萧涧秋的出现就像一盏指明灯,为她照明生活前进的轨迹。于是,她对萧涧秋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依赖感。她不断地和萧涧秋保持书信往来,期望萧涧秋能够为她指明一条道路。而萧涧秋也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找到一处可以宣泄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地带。

随着这种知己之情的日益增长,应该说,萧涧秋也应该对陶岚产生过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他曾在留别陶慕侃的信中说:“实在说,我已跌入你妹妹的爱网中。”并且,他也曾无意识地在纸上画出一朵桃花,“桃”谐音“陶”,足见陶岚在他心中的地位。但,这种爱是短暂的,正如萧涧秋自己所说,陶岚给他的爱是一张网,他从陶岚那感受到的并非爱情的甜蜜,而是压力与负荷。如果说,最初

他把陶岚当做寻求自我出路过程中亲密的战友,并由此萌生爱意,但后来他发现自己已无法为陶岚提供任何关于人生之路的指点。陶岚不断地渴望从他那里寻得出路,但同样作为摸索人的萧涧秋也对此一无所知。固然,陶岚能理解他,懂他,但同时也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所以,萧涧秋在画完桃花之后立马把它擦掉,另外,他也在诀别的信中明确表示:“是的,她只是我的一位弟弟”。显然,最后的萧涧秋还是恢复了理智与清醒,在他看来,陶岚还是那个跟他有着共同思想的弟弟,那个可以并肩作战,找寻出路的战友。

3 萧涧秋之于采莲——信仰的爱

如果说萧涧秋对于文嫂和陶岚的感情,都是他找寻自我出路的一个过程,那么,采莲就是他心目对于自我出路的直接体现。对于他来说,采莲就是他的终极信仰,是他对于未来的希望。

萧涧秋刚进芙蓉镇之初,就表示孩子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只有看到孩子才是可以使他微笑的。他说自己是秋天一样的思想,深沉充满忧思。但采莲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则像春天一样,给他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心情。相比之下,陶岚对于他来讲,则像夏天的浓云,虽热情洋溢,但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萧涧秋浪迹多年,却在城市的漂泊之中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于是,他转向寄情于乡村,希望能在芙蓉镇这篇净土中寻找到自我出路。当他登上去芙蓉镇的船上,他就已经被那个活泼的小女孩吸引住了。他仿佛觉得,这个小女孩身上透露出的那股纯洁与灵气正是他所求,也让他对自我出路的追寻有了新的动力和新的信心。于是,在芙蓉镇的停留期内,萧涧秋对于这个小女孩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不仅打点好她的家庭,还强烈要求采莲去学校上学,因为,他希望能够把采莲培养成更有希望的人。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述,当萧涧秋接采莲到学校来的第一天,采莲顿时成了全场的焦点,被一大群人围拢。本来芙蓉镇上的Queen是陶岚,但此时在萧涧秋的心里,采莲才真正成了Queen。毕竟,采莲是他信中最高理想的物化,他爱护采莲便如爱护他心中理想一般。

此外,当萧涧秋发现芙蓉镇并不是理想桃源而决定离开之际,他也始终惦记着采莲的归处。他在给陶慕侃的信中写到:“待我生活着落时,我当叫人来领她,我决愿此生带她在我身边。”既然在偏僻的芙蓉镇也无法探索到一条合适的出路,那么他愿意继续去“看骆驼的昂然顾盼的姿势,听冬天的尖利的北方的怒号的风声”。但无论他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寻找,去追寻,采莲始终都是他内心的希望。他渴望有这样一种希望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让自己在失意之时能够获得勇气和决心的来源。

在那样混沌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十分清醒的知识分子,不得不说萧涧秋这个人物角色是一个悲剧。他关心文嫂、喜欢陶岚、爱护采莲,并在这个爱的过程中真心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但,那样的背景和社会注定他无法被大众所理解,于是导致他的内心始终处于漂泊、犹豫、徘徊的状态。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心情最终还是归于宁静,并坦然地面对自己。尽管,他还是迷茫的,孤独的一个人,但他的内心却较未到芙蓉镇之前更加强大。他依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但他会坚持不懈地继续追寻!

推荐第2篇:柔石《二月》读后感

现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 课程期中论文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二月》里的爱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二月》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背景,描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在芙蓉镇的所见、所闻、所爱、所感、所悟。在未到芙蓉镇之前,男主人公已经在外奔波了六年,当年的他应该是一位慷慨激昂,满腔热血的青年。他期待着能为国家找寻光明与希望,同时也为自己找寻一条出路。但现实似乎并不如他所愿,而他也在疲累的奔波之后转向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渴求,他决定答应老朋友陶慕侃的请求,到芙蓉镇任教,希望借此可以找到新的自我出路。小说主要围绕着男主人公与芙蓉镇上三位不同的女性之间的情感联系展开——文嫂、陶岚、采莲,且对这三位女性男主人公有不同的情感倚重。对于文嫂,萧涧秋体现出的是救助、怜悯的爱;对于陶岚,他更多的是怀着一种知交的情谊与之相待;而对采莲,萧涧秋爱她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三种情感不同,但这三种不同感情背后所体现的实质都是男主人公一种自我解脱与自我出路的寻求。

1 萧涧秋之于文嫂——救助的爱

文嫂的丈夫是一位参与北伐战争的军人,也曾是萧涧秋的同学,他满腔热血立志救国,却不幸在战争中牺牲。作为同样怀揣着救国之理想的有志青年,萧涧秋对于这位同学的感情是极其赞扬和肯定的。因而,对于这位英雄的遗孀,萧涧秋是一种强烈的怜悯之情。文嫂的丈夫因国家而死,但却丝毫未得到国家的半点补偿,如此残酷的现实让萧涧秋十分心寒。因此,他决定以一己之力继续扶持这个家庭走下去。

萧涧秋不仅给予这个落魄家庭经济上的支助,还常常在精神上鼓励她们。每当文嫂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要好好活下去。他说:“人的全部生命就是和运命苦斗,我们应当战胜运命,到生命的最后的疫苗不能动弹为止。”从这些话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萧涧秋对文嫂怀着明显的救世主情结。并且,他不仅希望从物质上帮扶文嫂一家,帮助她们解决温饱问题,同时,他还希望从思想上解放文嫂。小说里对文嫂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制度产物下的妇女,具有浓厚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思想。她已经完全把自己作为男性的一种附属物,丝毫没有“自我”的意识。丈夫死之后,她明确表示支撑他唯一活下去的念头便是抚养大她的小儿子,而当她唯一的信念也因病去世之后,她便彻底丧失了生存的信心和欲望。即使文嫂的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但萧涧秋仍然没有放弃对她的救助。他甚至愿意用自身的终身幸福来使文嫂明白,女人是可以改

1 现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 课程期中论文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嫁的,她们的生命不会因为丈夫和儿子的灭亡而停止。

尽管萧涧秋在面对陶岚的追问他是否爱文嫂时,他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但这种爱绝非真正的爱情。因为,他曾在给陶岚的信中这样提到:“我当用正当的根本的方法救济她。”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对文嫂的感情只有“怜悯与救助”的因素,另一方面,他的这种救世主情结已经膨胀到了一种无奈的境地。他因同情和资助寡母文嫂一家而受到来自世俗眼光的非议,虽然他一直对别人愚昧的看法表示不屑,但现在的他也不得不承认必须得以世俗都认同的眼光去救助文嫂。因为,在萧涧秋看来,对文嫂的救助已经成了他寻找自我出路的一部分。既然他无法在狂风浪潮中去救助整个国家,那能够尽自己所能,改变自己身边能够被改变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的释放与解脱呢?救世不成便救人,而对萧涧秋来讲,救人其实也是自我拯救的途经。

2 萧涧秋之于陶岚——知己的爱

萧涧秋对于陶岚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不能说毫无爱情的成分,但主要应该体现为知交之爱。在六年的奔波劳累之后,他本想到芙蓉镇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不一样的淳朴的乡村风情。但令他失望的是,芙蓉镇并非世外桃源,而是和那个动荡的大社会一样世俗,一样迂腐,一样污秽不堪。唯一令他眼前一亮的便是陶岚这个富有活力,热情而又叛逆的新女性。萧涧秋仿佛找到了可以同自己一起奋战的战友,可以共同寻求新的出路。毕竟,他们对现实社会有着共同的失望,感受着共同的孤独,都渴求能够找到新的出路。因此,他们两个人在行动和思想上一直保持一致,包括对文嫂一家的救助,以及对当地土豪钱正兴不屑的态度。

同时,当陶岚第一次见到萧涧秋,她也被这个脱俗的人所迷住。她闻够了芙蓉镇的男人身上那股污秽庸俗的气息,作为一个新女性,她完全无法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她感到十分迷茫。而萧涧秋的出现就像一盏指明灯,为她照明生活前进的轨迹。于是,她对萧涧秋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依赖感。她不断地和萧涧秋保持书信往来,期望萧涧秋能够为她指明一条道路。而萧涧秋也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找到一处可以宣泄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地带。

随着这种知己之情的日益增长,应该说,萧涧秋也应该对陶岚产生过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他曾在留别陶慕侃的信中说:“实在说,我已跌入你妹妹的爱网中。”并且,他也曾无意识地在纸上画出一朵桃花,“桃”谐音“陶”,足见陶岚在他心中的地位。但,这种爱是短暂的,正如萧涧秋自己所说,陶岚给他的爱是一张网,他从陶岚那感受到的并非爱情的甜蜜,而是压力与负荷。如果说,最初

2 现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 课程期中论文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他把陶岚当做寻求自我出路过程中亲密的战友,并由此萌生爱意,但后来他发现自己已无法为陶岚提供任何关于人生之路的指点。陶岚不断地渴望从他那里寻得出路,但同样作为摸索人的萧涧秋也对此一无所知。固然,陶岚能理解他,懂他,但同时也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所以,萧涧秋在画完桃花之后立马把它擦掉,另外,他也在诀别的信中明确表示:“是的,她只是我的一位弟弟”。显然,最后的萧涧秋还是恢复了理智与清醒,在他看来,陶岚还是那个跟他有着共同思想的弟弟,那个可以并肩作战,找寻出路的战友。

3 萧涧秋之于采莲——信仰的爱

如果说萧涧秋对于文嫂和陶岚的感情,都是他找寻自我出路的一个过程,那么,采莲就是他心目对于自我出路的直接体现。对于他来说,采莲就是他的终极信仰,是他对于未来的希望。

萧涧秋刚进芙蓉镇之初,就表示孩子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只有看到孩子才是可以使他微笑的。他说自己是秋天一样的思想,深沉充满忧思。但采莲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则像春天一样,给他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心情。相比之下,陶岚对于他来讲,则像夏天的浓云,虽热情洋溢,但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萧涧秋浪迹多年,却在城市的漂泊之中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于是,他转向寄情于乡村,希望能在芙蓉镇这篇净土中寻找到自我出路。当他登上去芙蓉镇的船上,他就已经被那个活泼的小女孩吸引住了。他仿佛觉得,这个小女孩身上透露出的那股纯洁与灵气正是他所求,也让他对自我出路的追寻有了新的动力和新的信心。于是,在芙蓉镇的停留期内,萧涧秋对于这个小女孩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不仅打点好她的家庭,还强烈要求采莲去学校上学,因为,他希望能够把采莲培养成更有希望的人。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述,当萧涧秋接采莲到学校来的第一天,采莲顿时成了全场的焦点,被一大群人围拢。本来芙蓉镇上的Queen是陶岚,但此时在萧涧秋的心里,采莲才真正成了Queen。毕竟,采莲是他信中最高理想的物化,他爱护采莲便如爱护他心中理想一般。

此外,当萧涧秋发现芙蓉镇并不是理想桃源而决定离开之际,他也始终惦记着采莲的归处。他在给陶慕侃的信中写到:“待我生活着落时,我当叫人来领她,我决愿此生带她在我身边。”既然在偏僻的芙蓉镇也无法探索到一条合适的出路,那么他愿意继续去“看骆驼的昂然顾盼的姿势,听冬天的尖利的北方的怒号的风声”。但无论他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寻找,去追寻,采莲始终都是他内心的希望。他渴望有这样一种希望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让自己在失意之时能够获得勇气和决心的来源。

3 现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 课程期中论文

郑莉 3080101283 城市规划0801 在那样混沌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十分清醒的知识分子,不得不说萧涧秋这个人物角色是一个悲剧。他关心文嫂、喜欢陶岚、爱护采莲,并在这个爱的过程中真心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但,那样的背景和社会注定他无法被大众所理解,于是导致他的内心始终处于漂泊、犹豫、徘徊的状态。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心情最终还是归于宁静,并坦然地面对自己。尽管,他还是迷茫的,孤独的一个人,但他的内心却较未到芙蓉镇之前更加强大。他依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但他会坚持不懈地继续追寻!

4

推荐第3篇:柔石的二月

柔石作品《二月》简介

《二月》被鲁迅先生赞曰:以“工妙的技术”刻划了“近代青年中的这样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命运”,是群年青教师生存在当时的社会边缘,共同目睹一年青寡妇的悲惨命运,及一部分教师麻木冷嘲热讽的丑图。着重刻划男教师萧涧秋与女教师、校长之妹陶岚的恋爱,同时与寡妇之间的同情交织恋爱的畸形心理过程。

无疑,萧涧秋的刻画是成功的。他为了关心痛苦不堪无法生存的寡妇,毫无怨言帮其孩子上学,管吃喝住。陶岚爱上了萧涧秋后也义务反顾地加入到关心穷苦人的行列,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因病夭折,也累坏了这个孤儿的母亲,竟随同儿子一同去了所谓的“天堂”。世人都知道无天堂的,是她——伟大的寡妇觉察出善良的萧涧秋试图用爱拯救她生存的时候,伟大的母亲更是义无返顾随自己的孩子而去。因为她太清楚陶岚也太感激萧涧秋了,她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萧涧秋和陶岚的纯洁爱情,回报了她的恩人。

恩人萧涧秋醒悟得够可以了,却出乎意料拒绝了世间的红尘,出了家。这个情节究竟告诉了读者什么?一个双重人格的萧涧秋被刻画出来了——他企图用爱去挽救那寡妇,宁肯牺牲掉自己的爱情、事业,这一个梦终于是被打了“水漂”。无动于衷的只是那些上层的权势、枪声与炮火。人心早已让炮火隔阂。

又是一个幻想的破灭,而这一幻想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只有看破红尘出了家的萧涧秋知晓。这是他糊涂,还是那个社会滑稽?柔石却似乎厌倦地丢弃了他所预备的答案,而让世人自己去思考。

柔石:原名赵平复,1902年生于浙江宁海,1917年赴台州,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1918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1925年春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年底回浙江任镇海中学教员,后任教导主任。1927年春,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长。1928年5月参与宁海亭旁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从事文艺活动。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当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嗣后,作通讯《一个伟大的印象》一篇。作品有: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三姊妹》、《二月》;短篇小说集《希望》。译著: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高尔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丹麦短篇小说集》。柔石是年青的革命者,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他在不长的生命旅程中,著书甚富,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报告文学、戏剧等等。说柔石勤奋是说他是用生命去写,用心血去寻找光明,用坚强意志去开拓自己的人生大道,用毕生精力唤醒国人的愚钝及麻木的心。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 ——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作者简介】郝倖仔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郝倖仔(1981—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内容提要】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亦非萧涧秋的爱情对象。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自从问世以来,研究者们就习惯性地从“男主人公萧涧秋的爱情归属”这个问题出发对文本进行解读。传统的研究者多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出发,或认为萧涧秋因同情劳动人民而爱文嫂,或认为萧涧秋因“物以类聚”——与陶岚同属小资产阶级分子——而爱陶岚。清华大学教授蓝棣之先生另辟蹊径,在他的专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借鉴精神分析批评模式进行研究,得出“萧涧秋所爱为采莲”的结论,尽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却仍是在爱情的圈子里打转。由此可见,研究者们从一开始就跌入了这样一个思维模式:有戏就会有男女,有男女就一定有爱情,至于爱情对象,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C,“是不是”可以讨论,“有没有”无庸置疑。伴随着“细读”的名著解读趋势而对文本进行意象分析时,我发现《二月》原来是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故事,萧涧秋其实没爱过任何人,也没有被任何人所爱。作品所要表达的只是人类普遍命运中的孤独与无助在那个时代的特殊体现以及彷徨中对生命底色的坚守。故事发生地芙蓉镇的人物群体中存在两个世界——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前者中多谋善变的钱正兴、庸俗空谈的方谋、随波逐流的陶慕侃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社会的象征与代表,而深受封建观念影响的民众随之从男性权力的视角看待问题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誓与庸俗社会对立却处处受人非议的陶岚、恪守传统道德却被其逼上绝路的文嫂、小小年纪亦卷入是非被人骂作“有一个野伯”的采莲与她们所代表的其他类似命运的人构成了芙蓉镇的女性世界。作为一个过客,萧涧秋自然从不属于其中任何一边,但他幼年为孤、历经磨难的身世,他高傲而不入流的性格,他的理想以及他到芙蓉镇来教书的目的(向往“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使他本能地厌恶、疏离前者而关注、贴近后者并最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她们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是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同情,带着一份“同

是天涯沦落人”的相知相怜,超越了一般的男女之情。作为芙蓉镇女性世界的两个代表人物——文嫂与陶岚,一个恪守传统,在生活的重压下走向自我封闭;一个看破世态,在思想的苦闷中走向自我放纵。这样分属两极的性格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女性同一悲剧命运的不同演绎。这就决定了她们会对萧涧秋这个与芙蓉镇男性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产生好感并在无望的挣扎中将其作为救世主,寻求生活上的依靠和思想上的指引,而远非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爱情。下面就萧涧秋与文嫂、萧涧秋与陶岚之间的相互关系先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萧涧秋与采莲的关系进行定位。萧涧秋——文嫂对于文嫂,萧涧秋自始至终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但文嫂之子殇后萧劝其改嫁并欲娶其为妻的做法却曾被误读为萧对文嫂的爱情,究竟是不是爱情呢?可从萧的种种劝慰之言入手进行分析。“你们妇人真想不明白,愚蠢极了!一个未满三周岁的小孩,死了就死了,算得什么?你想,他底父亲二十七八岁了,尚且给一炮打死!似这样小的小孩,心痛他做什么?” “我以为这样办好。做一个人来吃几十年的苦有什么意思?还是择一位相当的你所喜欢的人……” “人底全部生命就是和运命苦斗,我们应当战胜运命,到生命最后的一秒不能动弹为止。”以上某些言辞或许显得冷酷,但却真实地表现了萧涧秋对这种“夫在从夫,夫死从子,子殇殉葬”做法的极大愤慨与蔑视,是看到文嫂在父权制意图与“贞节”思想下挣扎时的愤激之语。这种思想在陶岚给萧的信中也曾提过:“不过为他母亲着想,死了也好,哈,你不会说我良心黑色罢?不过这有什么办法呢?以她底年龄来守几十年的寡,我以为是苦痛的。但身边带着一个孩子可以嫁给谁呢?所以我想,万一孩子不幸死了,劝她转嫁。听说有一个年轻商人要娶她的。”由此可见,萧、陶二人皆认为,将孩子作为维系夫家香火、恪守道德准则的必要前提的思想与对孩子的自我毁灭式的付出抽空了文嫂生命的丰富性,是其幸福的障碍,于是二人(不仅是萧涧秋)皆欲使文嫂摈弃父权制意图下自我式的“无私”,选择为自己而活对自己负责的“自私”。此外当萧劝文嫂“还是择一位相当的你所喜欢的人”时突然想到“天呀,她会不会疑心我要娶她呢?”这说明萧的劝辞及“孩子死了算了”的愤激之辞皆非因爱文嫂而起。至于萧后来欲娶文嫂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他发现无名义的救助不仅成为众人的话柄,亦难以为观念保守的文嫂长期接受。在第十九部分给陶岚的信中他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当用正当的根本的方法救济她”,这里“正当”一词与其说是从萧的视角不如说是从文嫂与众人的视角来看的。长期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坚信男女之间的“正当”的关系要么是以夫妻名义固定下来的帮助,要么就是明哲保身的冷漠,绝不理解也绝不允许任何中间道路的存在。明白此道理后,萧涧秋不得不承认这种“正当”的方法才是“根本”的方法。至于萧面对陶岚绝望的追问而作出的回答“爱她的”乃是一种不得已之辞,一旦放入萧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之中就成了脱节的牵强之语。综上可见,萧涧秋对文嫂的感情绝不应该被列入爱情的范畴。那文嫂对萧涧秋呢?文本对文嫂着墨不多,但她几乎每一次出场都流露出强烈的救世主情结及感激涕零的情绪。(1)当萧涧秋第一次来到她家表示愿以工资供养她们并当即掏出钱让她去买米时,她“身向床倾,几乎昏过去似地说:„先生,你究竟是……你是菩萨么?……‟”并将此看作“天降的福利”。(2)当萧使奄奄一息的孩子有所起色时,她想他是一位不知从天涯还是从地角来的天使,将她阴云密布的天色拨见日光,她恨不能对他跪下去,叫他一声“天呀!”(3)孩子死后,她又说“以前我满望孩子长大了来报答你底恩,现在孩子死去了,我底方法也完了!”“我只有等待下世,变做一只牛马来报答你罢!”“我愿我的女孩,跟你做一世的佣人。”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对救世主的绝对信仰已渗透到了文嫂的血液中。萧涧秋成了“菩萨”“天”,也就成了救世主。由此看来,她一直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一个低微、弱小而被动的位置,这种自我定位导致了她对“天”的依赖,并最终将其指向对父权制意图的认同与绝对屈服。文本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一次萧涧秋到文嫂家去,巧遇大雨,天真的采莲“要萧伯伯也睡在这里”。此时文嫂的反应是“没有话”,感觉“心被女孩底天真的话所拨乱,好像跳动的琴弦。”但随即她“一时似想到了什么,只是止住她要送上眼眶来的泪珠,抱起孩子。”在她看来,采莲之语含有萧涧秋取代其夫位置之意,这就勾起了她对亡夫的怀念与忠贞之情,抱孩子这个动作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当时的尴尬气氛,一方面也折射出她无意识中坚定守节信念的心理——因为孩子是亡夫生命的延续。这仅有的一次因无忌童言而起的心动也被其忠贞守节的底色所冲淡,所以文嫂对于萧涧秋是绝无爱情可言的。萧涧秋——陶岚在作者笔下,芙蓉镇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保守、冷漠、暮气沉沉,只有陶岚像苦寒中的一把火,热情、叛逆、富有朝气,使萧涧秋嗅到相投的气味,使他绝望的心为之震撼,沉睡的热情为之掀起,这种同道之感随着二人反叛周遭世界的过程而不断加深,实属行进中的必然。萧涧秋对陶岚的一个自始至终的称呼“弟弟”很能说明问题。无论是面对钱正兴的无理挑衅,还是离开后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与审视,萧涧秋都一直保持着初次读陶岚来信之后的那份同道之感。此外萧、陶二人多次共同表现出对社会的失望与置身于其中的孤独,二人对文嫂共同的救助思想(劝其改嫁)与救助行为皆增强了这种感觉。在确定了这种感觉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就因为是“同道”,是同在一条路上摸索的人,所以萧涧秋并不比陶岚有力量,至少不像陶岚想像的那么有力

量。面对陶岚一封又一封的寻路之信,萧只是含糊作答:“两条路,这却来要我答的,因为你自己早就实行一条去了。不是你已经走着一条去了么?”这表明他自己也不知路在何方,更别提为陶岚引路。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份同道之感给萧涧秋带来的不仅仅是兄弟般的慰藉,更多的是心理上压力。这种压力并不小于文嫂的悲剧给他的重负,因为这是一个溺水者因自身不保而难以救助另一个溺水者的痛苦——同类相怜的痛苦。面对美丽、热情的陶岚,萧涧秋也不是没有动心过,他也曾“幻化过自己是一座五彩的楼阁”,想像陶岚“是住在这楼阁之上的人。”但应该注意的是,与此同时他也感觉到自己是被“一缕缕五彩的纤细的爱丝紧紧地缠住”,“几乎使他不得动弹”。在缠绕中“似乎他底秋天的思想,被夏天的浓云的动作来密布了”。这说明陶岚的热情与迫切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冲击萧涧秋原本清晰的思想以及对二人感情的明确的定位,不给他任何思考的余地,使他失去判断能力。这种夏秋风格之异体现出的二人心境的不协调使他们只能作为互补的知己而难以涉及男女之情。所以这种动心实际上只是由同道之感生发而来的好感,并造成短暂的困惑。这就是萧涧秋“不愿尝出爱情底颜色的另一种滋味”的原因,他已尝到了“同道之感——好感”的困惑,没有也不愿去尝纯粹的男女之情。至于他曾对钱正兴说过他爱陶岚,那只是缘于对这个跳梁小丑的厌恶与鄙视,与他曾对陶岚说过爱文嫂一样皆不能作“承认爱情理解”。以往的研究很少对陶岚之于萧涧秋的感情提出过疑问,实因陶岚的热烈、大胆与那二十封“情书”的迷惑性太大。然而作者的真实意图毕竟还给我们留下一条隐藏在表面叙述之下的深层线索——陶岚的救世主情结。以下是从陶岚的信与独白中摘录出来的能够显示这种情结的语句:“唉,你底五色的光辉,天使送你到我这里来的么?”“……以你献身给世的精神,我决愿做你一个助手。”“请你指示我一条路罢!”“不知怎样在你底身边竟和在上帝底身边一样。……”“我是不相信菩萨的,可是必要的时候,我会扮做尼姑。”“……你要将你自己底身来赎个个人底罪么?”“天使”“上帝”是再明白不过的表达。“献身给世”“以己身赎个个人的罪”,亦是典型的耶稣行为,就连说出负气之语“不相信菩萨”之后仍表示“会扮做尼姑”——尼姑还是菩萨的信徒。然而与文嫂不同的是,她不侧重于对救济的感激、报恩,而是希望萧涧秋给她指出一条路。这种渴望被指引的思想是陶岚对萧涧秋全部感情的基础。在确定了这个基础之后,让我们来重新审视研究几个极具迷惑性的情节:(1)陶岚曾暗示萧涧秋向她求婚,但那是在读到钱正兴那封无耻的求婚信之后,她明白只有与另外一个人结婚,才是摆脱钱的唯一途径,那么这个人对于极端憎恶钱的她来说无疑是一颗救星,这就正好与她的救世主情节相投合,于是她便不假思索地暗示萧涧秋。(2)陶岚给萧涧秋的第一封信中写道“希望你以对待那位青年寡妇的心来对待我……”。这“心”是救世主之心,陶岚亦渴望受这颗心的光辉的照耀。得知萧欲娶文嫂时,她又说要“自杀”又说要“终身不嫁”,当萧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时,她只回答了一句“我觉得自己孤单”。这是因为她看到萧可因同情而与文嫂结婚,却未像她希望的那样给予她同样的心,在这里她是将婚姻与被救世主指引等同起来,既然失去指引,那么与其他任何人的婚姻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如“终身不嫁”。这种痛苦实际上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突然感到自己要被心中的偶像抛弃时的绝望与恐惧,所以想到自杀。而“孤单”二字正是这痛苦的最深层的感受。(3)仔细揣摩陶岚给萧涧秋的信,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无非是关于对文嫂的同情,对钱正兴等人的厌恶,对得到指引的渴望,并未涉及男女之情,与其说是情书,倒不如说是在忏悔室中对神父的自白。以往的研究皆将其定位为情书,是因为都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式:信—个青年女子给一个青年男子的信——感情奔放而热烈的信——不只一封而是好多封的信——不是情书还能是什么?殊不知这种经验式的推理并不是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尺度。弄清这些长时间迷惑我们并最终导致误读的问题,陶岚对于萧涧秋的救世主情结(而非爱情)就昭然若揭了。无论是萧文关系还是萧陶关系皆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孤独、彷徨与无力。将这种状态隐藏在一个貌似爱情的故事下,使读者在模糊中得到美感,乃作者的高明之处。萧涧秋——采莲对于蓝棣之先生主张的“萧涧秋所爱为采莲”的观点,本文欲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蓝先生商榷。异议一:“我已经完全为环境所支配!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我接触了两种模型,不同的女性底感情的飞沫,我几乎将自己拿来麻痹了!幸福么?苦痛呢?这还是一个开始。不过我应该当心,应该避开女子没有理智的目光的辉照。”以上是萧涧秋在到达的第二天,分别于上、下午见过文嫂一家和陶岚一家后的想法。在对这段文字的研究中,蓝先生以文嫂不具备“没有理智的目光的辉照”为突破口,由此推断这种目光是属于采莲与陶岚的,并最终认为“两种模型不同的女性”也相应地指这两个女性。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也从“没有理智的目光的辉照”入手,对作品的前四章进行解读。既然这句话的叙述者是萧涧秋,那首先应搞清的就是“理智”二字在他的思想中的意义。结合文本对萧的描写可见此人性格倾向于内敛,情感发泄多不外露,且表达强度不大,这就使他在潜意识中对那些趋向激烈或外倾的感情与态度有一种不认同感,认为它们多少有不理智之嫌。那么就这种意义来说,前四章中谁的目光是“没有理智的”呢?当然是文嫂与陶岚。萧涧秋两次遇到文嫂,每次她的情绪都很不稳定,在船上时两眼内“极烈的悲哀,如骤雨在夏午一般地落过了”。在家中对萧谈起丈夫死时,“竟

如疯一般”使萧“一时呆着”,面对萧的救助,她“身向床倾,几乎昏去”。这自然不是有理智的表现。至于陶岚,萧第一次面对她旁若无人的演讲与多少有些咄咄逼人的发问就很“为难”,且对陶慕侃说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被窘迫过,像你妹妹今夜的愚弄我。且对她在讨论“主义”问题时的激烈言辞感到“奇异”。第二次是萧从文嫂家回来以后发现陶岚在他房中“好像检查员一样地在翻阅他底书”,以致萧一时似乎不敢走进去。此外,她还以“简慢”的语气和“强笑”表现出对萧去文嫂家的不快,且毫不遮掩地表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对于一个相知未深的人有这样大胆、泼辣且毫不矜持的态度,萧涧秋当然有理由在第一印象中认为陶岚也缺乏理智。只有小小的采莲是理智的。在船上,她“痴痴地微笑的,一味玩着桔子的圆和红色”,并以天真的童言冲淡哀伤的气氛;对于萧的来访和“桔子”的话题,她抱以微笑。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她虽然“也同演着这一幕的悲哀,叫不出话似的”,但却在萧的眼中表现为一个“深思的女孩子”,思考不就是理智的前提吗?而从文本对采莲的其他描写来看,她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所以这种理智并不能看作是年幼不懂事的表现。由此可见,辉照萧涧秋的没有理智的目光只能来自文嫂与陶岚。让我们以检验方程式的方法将这个论断代入原文看看是否成立。文嫂与陶岚的确是“两种模型不同的女性”,虽同样具有“没有理智的目光”,却一个是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一个是因厌恶周遭的环境,一个传统、保守,一个现代、热烈,此后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同一悲剧命运的不同演绎。而“感情的飞沫”则是她们的救世主情结的最初表现 ——面对萧涧秋的救助文嫂第一次称他为“菩萨”,陶岚与萧在不同场合谈及孤独、求路的话题。感受到二人对自己的仰望与依傍,萧涧秋自然有一种被人重视的感觉,从文嫂家回来的路上心中那种“说不出的微妙的愉悦”,在陶岚家弹钢琴时“似乎为她底情所迷醉”皆说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同样在那个环境中孤独、无力的他不可能感觉不到来自于这种仰望和依傍的压力,因为无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指引,他的力量都极其有限,所以他在“几乎将自己拿来麻痹”的同时自问“幸福么?苦痛呢?”并预感到不论是幸福还是苦痛,都“还是一个开始”——如他所料,此后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二人的救世主情结也越来越强烈。经过以上论证和检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没理智的目光的辉照”还是“女性感情的飞沫”,所指皆是文嫂与陶岚,而与采莲无关。异议二:“无可讳言,他已爱着那位少女,同情于那位妇女底不幸的运命了。”“他只愿一切都随着自然做去,他对她们也没有预定的计划,一任时光老人来指挥他,摸摸他的头,微笑地叫他一声小娃娃,而且说,„你这样玩罢,很好的呢!‟”蓝先生认为第一段话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说的,说明叙述者明白萧涧秋已爱着少女采莲,这种感情牵挂在第二段中通过“你这样玩罢”等词表达出来。依笔者看,如将他已爱着那位少女中的“爱”作“爱情”理解,未免太实,抽空了萧涧秋对采莲的感情的丰富性。况且像这样在叙述中用到“爱”这个字眼却不以此表达“爱情”之意的例子在文本中还有不少。如萧在读完陶岚的第二封信后的思想活动,“他能说他不爱她吗?”同样有“爱”同样是叙述者的口吻,按蓝先生的逻辑岂不要认为萧所爱为陶岚了。至于第二段文字就更不能作爱情理解了。如果萧在去文嫂家的路上就明确地怀着表达爱情、得到爱情的目的,那他也不会希望 “一切随着自然做去”,也不会“没有预定的计划”。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显然与单一的爱情的目的性相悖。异议三:蓝先生认为萧涧秋与陶在一起的时候心情像秋天的空涧,与采莲在一起的时候却正好相反,像春意浓郁的春天,并以这两种不同的体验来论证萧所爱为采莲。萧面对陶岚时的心情之所以像秋天,是因为陶的救世主情结使同样孤独、无力的他感到沉重的压力;他在陶岚的痛苦中看到自己挣扎的身影,也就于无形中增加了痛苦;虽然有同道之感,但从一个同样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身上也看不到什么希望,反而加深自己的绝望。正因为此,作为希望、温馨的象征的采莲才能一扫他低落的情绪给他春天的感觉。所以说,作者是从能否给人以希望和温馨的感觉而不是从爱或不爱的角度去比较萧对二人的不同感受。此外,萧认为采莲倒真像一个 Queen也应按此逻辑去理解。异议四:蓝先生将萧涧秋“画桃花”一事理解为萧对采莲的感情牵挂,并认为萧是在给陶岚回信与画桃花之间“决策”,并将此事与其后采莲之梦看成同一暗喻模式。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先来看萧为何不给陶岚回信。文本是这样描写萧读信后的态度的:他坐在书案之前,苦恼地脸对着窗外。他决计不写回信,待陶岚明天来,他当面告诉她一切。萧之所以苦恼,是因为陶岚在信中着重讲述了钱正兴的尴尬处境并对此表示高兴,不仅自言“战胜”还劝萧“安心”,却不知钱已几天前找过萧并对萧施以卑鄙的哀求和利诱,而萧也于负气中答应放弃陶岚。面对还被蒙在鼓里的陶岚,萧不知该怎样对她开口,当然“苦恼”,而这一切在信中又难以表达清楚,所以“决计不写回信”而欲当面告诉她。虽然萧接着欲批改学生的作业,但此事仍在他脑海中萦绕,遂于不自觉中在空白的纸间画了一朵桃花。注意,“桃花”与“采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是“桃”与陶岚的“陶”谐音。至于他“苦笑”着急于把桃花除掉,是因为萧感到自己对陶岚的明确的感情定位已被这个女子的热情冲得七零八落,遂从这个动作折射潜意识中对爱情的否定。因此“画桃花”与采莲无关,更谈不上萧在给陶岚回信与画桃花之间“决策”。“画桃花”事件之后,采莲向萧涧秋诉说了自己做的一个梦,她说她曾经梦到他“在山里,不知怎

样,后面来了一只狼,狼立即衔着他去了。她于是在后面追,在后面叫,在后面哭。”蓝先生认为梦中的狼指的是陶岚,此梦深层含义是采莲害怕萧被她从身边掠走,表现了采莲对萧的感情牵挂,并认为在同一段故事里,前面写萧在给陶岚回信与画桃花之间“决策”,后面写采莲把有可能把萧带走的人看成是狼,其暗喻模式是相同的。由此可见,采莲梦中的狼指的到底是什么就成为这论据能否成立的关键。文本的第十一部分到第十七部分多次出现“狼”这个意象,文嫂发热时萧涧秋、陶岚、采莲三人同时听见她说萧被老虎追赶的呓语。当天晚上在给陶岚的回信中萧写道:“我是勇敢的,我也斗争的,我当预备好手枪,待真的虎来时,我就照准它底额一枪!打狼不能用打狗的方法的……”短短的一段话, “虎”变成了“狼”,这不是作者的笔误,而是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文嫂梦中之虎与萧所言之狼实为一物——吃人的封建观念与社会舆论。文嫂之子死后萧说她是 “命运被狼嘴嚼着的妇人”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对其它“狼”的意象进行研究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看采莲梦中的狼。采莲虽小,但因聪明和被人骂作“有一个野伯”的经历不会感觉不到生活环境的险恶,耳听到的母亲的呓语亦不可能不在她脑海中留下印象。另一方面,作者在不长的篇幅内几次用到或间接用到同一意象,必有其特殊且具连贯的深层意义。即此而观,采莲之梦与文嫂之梦一脉相承,同样是怕萧为人言所害,采莲梦中的狼亦是吃人的封建观念与社会舆论的化身。故无论是 “画桃花”还是梦境都不属于萧莲爱情的模式异议五:“不过我是知道要失败才去做的。不是希望失败,是大概要失败,你相信么?”“仰头看一看天上的大熊星,好像大熊星在发怒道:„人类是节外生枝,枝外又生节的——永远弄不清楚。‟”蓝先生将这两段话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他认为萧言“知道要失败”是因其明白对采莲的爱情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而大熊星的话表明只有它了解萧对采莲的感情是主干,其他人只是枝节。前句话是萧对陶慕侃之言的答语,陶言“像这样的办事要失败的”,“像这样”指的是萧与文嫂、陶岚的感情纠葛。按照常理,问答之间势必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所以这个“失败”指的是对文嫂与陶岚的帮助的失败,而环境的恶劣和自身的局限也使萧从一开始就预感到失败的结局,因而说“是知道要失败才去做的。”至于对大熊星之怒言的理解,笔者部分同意蓝先生的观点。作为萧情感与希望的寄托,采莲确是深埋于作品深处的主干,其他人与事也就相应地成为枝节。然而主干与枝节之间并不一定是爱与不爱的问题,而是对人的复杂性的一种感叹。以上的异议证明“萧涧秋与采莲之间的感情属爱情范畴”这个观点难以成立。那么,萧与采莲之间的感情究竟应怎样定位呢?其实,通过文本我们看出,采莲是以自己的天真、聪慧、纯洁抚慰着萧的心灵,而萧将采莲供奉于心灵的殿堂主要是因为他从她那里获得了一种与天真的孩子共处时才有的轻松、平和、温馨。他们之间有爱,但却不是爱情,是一种互把对方作为美好象征的友爱、热爱,而不是情爱。半个世纪以来,对《二月》的研究产生了林林总总而又难离其宗的解读。正如一句歌词写的那样:“关于爱情的歌,我们已听得太多;关于我们的故事,他们统统都猜错。”猜来猜去,《二月》原来是一个与爱情不甚相关的故事。在这里并不是说前人的研究皆没有价值,相反,无论从治学方法上来看还是从思维技巧上来看,许多研究都堪称“巨人的肩膀”。笔者所做的只是想打破一个思维定式摆脱一种惯性力量,从而使我们能够在通向作品精神内核的路上再前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柔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推荐第4篇:柔石故居[材料]

柔石故居

来源:宁波文化网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县跃龙街道柔石路1号,系一旧式砖木结构三合院。1962年10月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2月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9月故居内柔石纪念馆开馆;2004年10月柔石故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柔石,姓赵,名平福、又名平复,笔名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狱中化名少雄。1902年9月28日出生。1931年1月17日,柔石参加党内一次会议,因叛徒告密而被捕,2月7日深夜,柔石等二十四人被反动当局集体枪杀于龙华,年仅29岁。后人称柔石、李求实、胡也频、殷夫、冯铿为“左联五烈士”。柔石生前从事创作与翻译,著译约140余万字,有《三姐妹》、《二月》、《希望》、《为奴隶的母亲》等长中短篇小说和译作存世。70多年来,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日、英、德、法、俄等多种文字出版。中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先后被推上银幕、舞台。

推荐第5篇:3.柔石《战》

《战》

柔石

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云, 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 太阳啊,呜咽在灰暗的山头, 孩子呀,向着古洞深林中奔跑!

陌巷与街衢,

通事实高冠大面者的蹄迹, 肃杀严刻的兵威,

利于三冬刺骨的飞雪!

真的男儿呀,醒来罢, 炸弹!手枪!

匕首!毒箭!

古今武器,罗列在面前, 天上的恶魔与神兵, 也齐来助人类战,战!

火花如流电,

血泛如洪泉,

骨堆成了山,

肉腐成肥田。

未来子孙们的福荫之宅,

就筑在明月所清照的湖边。

呵!战!

剜心也不变!

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

还我锦绣的面!

呵!战!

努力冲锋,

战!

作者简介

柔石,现代小说家,1902年9月28日出生。姓赵,名平福,后改名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

推荐第6篇: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读后感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读后感

张群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每一个被束缚的奴隶都可以凭借他自己的手挣脱他的锁链。”有形的锁链容易被打开,可是无形的枷锁一旦将你捆住,你便会深陷自己所构造的囹圄之中,感觉到的是一种压迫,一种被奴隶的痛苦,却无法挣脱。

黑暗的社会,惨淡的人生

在读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的时候,内心始终被小说中悲剧式的人物和悲剧式的结局所牵动,让我在感觉到悲痛伤感的时候,也有一种悲悯、叹息的感觉,让我不由得慨叹当时那种腐朽没落而又残酷黑暗的社会扼杀了多少人的希望,造成了多少人的悲哀。

在小说的开头,曾经提到过春宝娘的丈夫皮贩子。他勤劳朴实,每天除去做自己的皮货生意,还在空闲的时候做一些农活,并且做得十分卖力,“假如有五个人同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然而当时黑暗的社会总是残酷的,辛勤的劳动却没有使他有多少财富的积累,境遇反而一天天变坏。后来,他逐渐因贫穷而变得堕落,变得凶狠,变得残暴。迫于生存,他竟然亲手用开水烫死了自己刚刚生下不久的女儿。最后甚至被逼无奈,将自己的妻子——春宝娘,用一百元典当了出去。作为一个原本老实本分的农民,他勤勤恳恳地做事,却依然使自己的境遇逐渐困顿下去,而与此相对比的是秀才家,他们这些人每日呆在家中,却依然有万贯家财。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不公正待遇,是造成这一故事悲剧的根源,也是春宝妈被“奴隶”的根源。

回眸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较地下,作为“夫权”社会下男性的附庸品,女性甚至被当做一个物品,一种可以买卖的物件,一件只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就像小说中的春宝娘,她没有独立和自由,作为一个奴隶在皮贩子和秀才间来回买卖。或许,他们对她也有过爱,可是这种爱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把她所做的一切(包括传宗接代)都看做是一种理所当然。对于当时这样的一种封建社会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第一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提到的那样:“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母亲一旦失去了母爱的权利,母爱便成为造成母亲灵魂创伤的直接因素,而这种因素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造成她奴隶地位的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春宝娘如同这个社会制度的不幸牺牲品,她的心逐渐在这种环境下被羁绊、被锁住。

不幸的命运,不争的性格

如果说当时那种黑暗的社会就犹如一块沉重的幕布笼罩在整个中国上空,但至少我们还有双手可以让我们一起掀起这块幕布,去追寻光明。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沉浸于黑暗中太久了,却反而失去了追寻光明的能力。或许世界上最悲哀便是有些原本可以做到的事,却没有做到;原本可以让自己自救的行为却没有让自己得到救赎。

主人公悲剧式的命运说明麻木、自小的纲常理论已经使他们在潜意识里被物化了。如果一个人自己甘愿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甘愿将自己关闭在一个自我构建的牢狱中,那么他自己只能成为一个可悲的奴隶。小说中的母亲善良、温顺,可是却缺乏一种敢于抗争的精神。当她被自己的丈夫看作一件物品,看作一个奴隶,把她卖给秀才家时,尽管她内心痛苦、不愿,可是她只是默默地、发痴似地,带着颤音小心翼翼地问了几句,就对丈夫的要求顺从了,却没有一句反抗的话。甚至当她生下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是女婴,被丈夫用热水活活烫死,她也不敢有多少怨言,只是“剜了心一般地昏过去了”。

也许,我们会说是春宝娘太善良了,然而这善良的背后,是一种甘愿忍受痛苦的心酸,是一种甘愿屈从于当时封建制度的妥协。可是我不禁在想,她为什么不去大胆地冲破这一切,为自己的权力去进行一次抗争,却甘愿做一个心灵被束缚的奴隶呢?

这是一个被中国传统封建观念和自身思想所束缚的母亲,她就像一个身上背负者沉重锁链的奴隶,终将在劳苦中耗尽自己的心力,默默地死去。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走出内心中的那个囹圄,勇敢地去追寻自由与独立的天堂,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那样:“多快乐呵,独立不羁,完全自主!多快乐呵,摆脱了他人的束缚,摆脱了往事的纠缠,摆脱所爱所憎的面目的骚扰!多快乐呵,生活而不为生活所俘虏,做着自己的主人!”

推荐第7篇: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读后感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读后感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读后感

张群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每一个被束缚的奴隶都可以凭借他自己的手挣脱他的锁链。”有形的锁链容易被打开,可是无形的枷锁一旦将你捆住,你便会深陷自己所构造的囹圄之中,感觉到的是一种压迫,一种被奴隶的痛苦,却无法挣脱。

黑暗的社会,惨淡的人生

在读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的时候,内心始终被小说中悲剧式的人物和悲剧式的结局所牵动,让我在感觉到悲痛伤感的时候,也有一种悲悯、叹息的感觉,让我不由得慨叹当时那种腐朽没落而又残酷黑暗的社会扼杀了多少人的希望,造成了多少人的悲哀。

在小说的开头,曾经提到过春宝娘的丈夫皮贩子。他勤劳朴实,每天除去做自己的皮货生意,还在空闲的时候做一些农活,并且做得十分卖力,“假如有五个人同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然而当时黑暗的社会总是残酷的,辛勤的劳动却没有使他有多少财富的积累,境遇反而一天天变坏。后来,他逐渐因贫穷而变得堕落,变得凶狠,变得残暴。迫于生存,他竟然亲手用开水烫死了自己刚刚生下不久的女儿。最后甚至被逼无奈,将自己的妻子——春宝娘,用一百元典当了出去。作为一个原本老实本分的农民,他勤勤恳恳地做事,却依然使自己的境遇逐渐困顿下去,而与此相对比的是秀才家,他们这些人每日呆在家中,却依然有万贯家财。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不公正待遇,是造成这一>故事悲剧的根源,也是春宝妈被“奴隶”的根源。

回眸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较地下,作为“夫权”社会下男性的附庸品,女性甚至被当做一个物品,一种可以买卖的物件,一件只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就像小说中的春宝娘,她没有独立和自由,作为一个奴隶在皮贩子和秀才间来回买卖。或许,他们对她也有过爱,可是这种爱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把她所做的一切(包括传宗接代)都看做是一种理所当然。对于当时这样的一种封建社会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第一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提到的那样:“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母亲一旦失去了母爱的权利,母爱便成为造成母亲灵魂创伤的直接因素,而这种因素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造成她奴隶地位的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春宝娘如同这个社会制度的不幸牺牲品,她的心逐渐在这种环境下被羁绊、被锁住。

不幸的命运,不争的性格

如果说当时那种黑暗的社会就犹如一块沉重的幕布笼罩在整个中国上空,但至少我们还有双手可以让我们一起掀起这块幕布,去追寻光明。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沉浸于黑暗中太久了,却反而失去了追寻光明的能力。或许世界上最悲哀便是有些原本可以做到的事,却没有做到;原本可以让自己自救的行为却没有让自己得到救赎。

主人公悲剧式的命运说明麻木、自小的纲常理论已经使他们在潜意识里被物化了。如果一个人自己甘愿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甘愿将自己关闭在一个自我构建的牢狱中,那么他自己只能成为一个可悲的奴隶。小说中的母亲善良、温顺,可是却缺乏一种敢于抗争的精神。当她被自己的丈夫看作一件物品,看作一个奴隶,把她卖给秀才家时,尽管她内心痛苦、不愿,可是她只是默默地、发痴似地,带着颤音小心翼翼地问了几句,就对丈夫的要求顺从了,却没有一句反抗的话。甚至当她生下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是女婴,被丈夫用热水活活烫死,她也不敢有多少怨言,只是“剜了心一般地昏过去了”。

也许,我们会说是春宝娘太善良了,然而这善良的背后,是一种甘愿忍受痛苦的心酸,是一种甘愿屈从于当时封建制度的妥协。可是我不禁在想,她为什么不去大胆地冲破这一切,为自己的权力去进行一次抗争,却甘愿做一个心灵被束缚的奴隶呢?

这是一个被中国传统封建观念和自身思想所束缚的母亲,她就像一个身上背负者沉重锁链的奴隶,终将在劳苦中耗尽自己的心力,默默地死去。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走出内心中的那个囹圄,勇敢地去追寻自由与独立的天堂,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那样:“多快乐呵,独立不羁,完全自主!多快乐呵,摆脱了他人的束缚,摆脱了往事的纠缠,摆脱所爱所憎的面目的骚扰!多快乐呵,生活而不为生活所俘虏,做着自己的主人!”

推荐第8篇:《柔石小传》阅读答案(材料)

柔石小传鲁迅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一九0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市门头,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所以他直到十岁,这才能入小学。一九一七年赴杭州,入第一师范学校;一面为杭州晨光社之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集《疯人》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的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至次年,竟得募集款项,造成校舍;一面又任教育局局长,改革全县的教育。

一九二八年四月,乡村发生暴动。失败后,到处反动,较新的全被摧毁,宁海中学既遭解散,柔石也单身出走,寓居上海,研究文艺。十二月为《语丝》编辑,又与友人设立朝华社,于创作之外,并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出版的有《朝华》周刊二十期,旬刊十二期,及《艺苑朝华》五本。后因代售者不付书价,力不能支,遂中止。

一九三0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也为基本成员之一,尽力于普罗文学运动。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五月间,以左联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毕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一篇。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由巡捕房经特别法庭移交龙华警备司令部,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文学上的成绩,创作有诗剧《人间的喜剧》,未印,小说《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希望》,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及《丹麦短篇小说集》等。

1、梳理柔石一生的主要活动。

2、从“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柔石怎样的品格?

3、本传在简朴、平实的记述中隐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请看:⑴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⑵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从上面两句的如实记述中可以读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4、从经历上看,柔石的经历与鲁迅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5、从思想上看,柔石的思想与鲁迅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

1、“略”

2、扎实、坚韧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精神。(意思对即可)

3、悲愤、痛惜。(意思对即可)

4、为寻求真理而四处奔波。(意思对即可)

5、为了拯救国人的灵魂,提倡新文艺运动,宣传新思想。(意思对即可)

推荐第9篇:《搭石》读后感

《搭石》读后感

搭石一文中介绍了有一条小溪,没有桥,必须要用几块平整方正的石头,必须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摆上,村庄里的乡亲们团结友爱,讲谦让,尊老爱幼,让大家很感动。

想想我,既不想谦让,又不团结友爱。

有一次,我去食堂吃饭,有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四年级那打饭,她在和别人说话,我赶紧抢在她前面,她一看,温柔的说,‚姐姐,这是我的位子,请你到后面排队,好吗为什么,这地方又没写你的名字,至少你会打到鸡鱼肉,‛

再想想我的学习榜样——学习委员刘亮莉,刘亮莉即谦虚,又用微笑对待别人。

有一次,上美术课,我对刘亮莉说:‚亮亮,我没带水彩笔,把你那盒大的给我,那小的给你,好吗?‛‚好!那我帮你涂色,你来画!‛渐渐地,我和刘亮莉成了好朋友。

人要做到团结友爱,讲文明.讲谦让.讲道德和会用微笑面对大家!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刘章爷爷写的《搭石》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的家乡有一条小溪,天气变凉,人们就在溪上搭了一些石头,让人们走过去,而且这里的人们互相谦让,如果有两人相对过搭石,他们一定会停住脚步,让对方走过去,他再走,如果碰见老人,青年人会毫不犹豫的把老人背到对岸。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想:这真是一个友好的村子啊!这个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者村民的美好生活和几条友好的小路。我还感受到:做事一定要不争不抢,互相谦让,就像村民们那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也要像村中的青年人尊老爱幼。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不要比吃穿,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在家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在外面帮助老人过马路,不强道;在车上给老人和抱小孩的阿姨主动让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搭石》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当地村民自觉摆搭石让别人通过的事。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写搭石,实际上是借搭石表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课文语言朴素秀美,意境深远,通过平实的叙述展开情节,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喜爱!

通过读书我体会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可贵的品质,比如盲道上有一辆自行车,我们要主动把它移开;不如一位同学没带书和文具盒,我们要主动借给他;比如一位老人或妇女来到公交车没有位臵,我们要自觉给他让座;还比如一个小孩或老人摔倒了我们要去把他扶起,一位老人过马路我们要去扶他过马路……很多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多多留心就一定会做个好学生,让别人喜欢,社会上如果全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该变得多美好呀!

我喜欢《搭石》这篇课文,更喜欢里面的人!

读后感

我读了《搭石》这个故事,受益匪浅。我与故事中的主人公相比差得实在太远了。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当我读到‚上了年岁的人走搭石,无论多么急着赶路,如果看到哪块搭石不平稳,他总要放下自己的东西把它摆好,还在上面踏一踏,直到满意才离开。‛老人的一举一动,让我们看出伟大,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背着书包,带着鲜艳的红领巾,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堆垃圾,我却视而不见,踩着垃圾,哼着歌曲上楼去,连我胸前带的红领巾都为我感到惭愧。

课文中还写到‚如果面对面同时有两人走搭石,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遇到老年人走搭石,年轻人都主动背他们过搭石,他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又想到了我们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的事:平时我们在想入门口的时候,因为门太小了,所以只能陆续的进入。可是,有的同学是你推我抢,和人家搭石里面的主人公那可差多了,人家可是一背一让,可我们是一推一抢,争分夺秒。看了这篇课文,我也要向搭石里的老人一样,做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人。

如果我们能把垃圾捡起来,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更清洁;如果我们能让让他人,那么班级就会变得更团结;如果大家都懂得谦让,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读后感

今天,我们的罗老师教了我们《搭石》这一课,这使我大为感动,因为,那里面表现出山中的村民很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美德,而比起我们城市的人呢,简直不能比:瞧那家伙,又乱扔垃圾了,而这位呢,看到了也不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样!

这篇课文非常生动,里面讲了作者的家乡有一条小溪,那里常年洪水爆发。秋天,为了方便渡河,村民们便在小溪上搭了一些石块。假如有一块石块有点松动了,村民们便再找来一块石块,补上后,满意了才罢休……。从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村民们那颗团结友爱、不损人利己的心!

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一个没文化的山里村民竟然可以这么团结友爱,这是我想不到的,而我们这些城里人因该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是,可事实上却不是的!瞧,这差别这样大,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山里村民是个榜样,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一下。让我们一起建设团结友爱的中华吧!

读后感

学了《搭石》这一课,我感受到了乡间人们美好的情感,也让我得到了不少启示。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年汛期溪水猛涨,秋凉后,人们就在溪里横着摆一排石头,方便过河,这就是搭石。走搭石的时候,步调要快而有序,遇见老人,年轻人要背他们过去……课文以优美的语句向我们讲述了家乡人民淳朴的品行。

读完课文我想,作者是多么幸运呀,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人们的心灵也是纯洁美丽的:每个人都早早地摆好搭石,还会互相监督;要是发现不平稳的搭石,就是再急也要把它换成平稳的;两个人走对面时,都会让对方先走……他们这些美德,就像乡间走搭石时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的情景,让人感受到这美丽的风景里,他们每个人的责任感,勤劳、互助、谦让。

这篇文章里处处是美,通过认真体会,我也喜欢搭石了,我向往作者故乡的小溪和搭石,更向往乡间人们心里像搭石一样美好的‚风景‛。

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早上的雨把地上的尘土都弄湿了,此时诗人王维正在和最好的朋友元二告别。他们互相都很舍不得,看着宾馆旁边的柳树叶子都染得很新很绿,禁不住想起以前的快乐时光。‚元二啊,我们以前在一起玩的时候多开心,想不到现在却要离别了。‛‚嗨呀,现在国家大旱,祖国有难,我们做官也是为了国家啊——‛‚可惜安西那么远,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想见?‛元二悲哀得回答:‚离这里几千里远,走马都很长时间了。‛‚王维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多年了。元二你考状元做了官,那个地方可远哪。‛元二抚摸着柳树,靠在旁边。‚都这么长时间啦,王维啊,做官也是很辛苦的。‛‚我知道……‛

‚唔,元二,我有一句话。‛‚你说嘛。‛王维有些犹豫:‚元二,我记得皇上给你的命令是十点到阳关,可是现在已经……‛‚哎呀,王兄,我得走了——算了,我再在这儿坐一会儿,毕竟我们这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对吗?‛‚嗨,对。‛元二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其实是在掩饰依依不舍。‚皇上应该会给我一点儿时间的,和亲戚、朋友告别。‛‚我也这么想。‛

时间已近中午,早晨被露珠和雨滴染得浅绿的柳树渐渐变成了翠绿色,王维和元二头顶上的太阳也十分耀眼,仿佛在一跳一跳得闪着光。‚元二,安西离这里好远。文成公主到西藏就走了半年,那样我们通信都不容易了!‛‚唉,是啊。等我到了安西,互相的情况也不知晓了啊!‛‚对的,这一次离别,说不定就再也见不到了呢。‛‚可不是呀,我们都说过多少话了?‛边说,王维往旁边精致的日晷望了过去,八点三十分。‚元二,你早点出门去不好吗?万一路上耽误了什么,不就晚了。十点到阳关,再快的马也‘飞’不过去,除非你和你的妻子都会带着行李‘飞’过去。‛元二想:王兄以前没有这样呀,今天怎么这样管我?正在他想的时候,王维说:‚元二呀,这次不是我多管闲事,只是我真的很担心你能否在很多年后安全得回到故乡?‛‚我怎么知道,可我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我也要争取!‛忽然,送别的悲伤气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为国家出份力‛的争论比赛。

元二和王维之后又喝了一杯一杯酒,他们互相都很舍不得。元二终于下了狠心决定提起马离开。他一扯缰绳,挥着手说:‚王维,再见!‛说着,他走了。王维呆立在原地,僵持着。他提起衣角冲向元二,劝他喝了最后一杯‚祝福酒‛,元二一仰头,喝完了。‚元兄,你出了阳关就没有好朋友了吧?‛‚是啊。‛

尽管他们都很伤心,可是王维和元二最终还是告别了。看着元二远去的身影,听着马蹄的‚哒哒‛声,王维无比伤心。也许是因为王维的‚祝福酒‛,元二和妻子都顺利到达了安西,而王维也写成了这首着名的诗。

3 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早晨刚刚下了如牛毛般的小雨,现在空气十分清新。因为自己的朋友——元二要到西边远行了,王维赶紧来送客,生怕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昨天晚上,他们住在城西角落里靠城门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客栈中。这里的环境很是优雅,虽说地方不大,但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屋、花园、鱼池应有尽有,住进来就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古代的五星级宾馆了。这里的房屋都一尘不染,墙角连一个蜘蛛网都没有。元二和王维都下楼了,在后花园中逛着。因为早晨雨水的冲刷,墙角那几棵要好几个人才能围一圈的柳树都干干净净,柳叶上还带着一些雨水。

‚真是好柳啊,要是你能留下来,咱们一起饮酒作乐该多好啊!‛王维一边看着柳树一边挽留着元二。‚哎,没办法啊。‛元二漫步于鱼池的石桥之上,看着蓝蓝的天,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我也不想走,但为了自己的仕途,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花圃里的迎春花已经开了,淡淡的花香仿佛是在安慰着两个人。有几只麻雀已经飞来,不停地叨着地,估计是找到了什么美食吧。

过了好一会儿王维才打破了这份宁静:‚咱们回客栈吧,估计早饭已经做好了。吃完饭你就该远行了。‛元二正想说话,突然有一个店小二跑了过来:‚两位爷,饭已经准备好了,请二位去用早饭吧。‛‚走吧!‛元二一听,回答道,大步流星回到了饭厅。王维随后也跟了上去,在路上对店小二说了一句:‚有没有新酿的酒,给我们拿一坛子。‛小二一听,赶紧陪着笑脸答道:‚呦,您可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我们店里正好有一坛子,给您热一热就拿过去吧。‛

早饭是八宝粥,暖暖的粥也暖着两人的心。刚吃完早饭,店小二就搬着一坛子酒来了,淡淡的酒香令人垂涎三尺。王维拿着酒盅给元二倒了一杯酒,自己也满了一杯,然后略微有些悲伤地说:‚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吧!你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知心的好朋友了!‛‚好,你也要保重身体啊!‛元二说完后一饮而尽。

元二骑着骏马远行了,王维却还站在原地,两眼看着元二的身影渐渐远去,两行泪水不禁落了下来……

推荐第10篇:《丑石》读后感

又一次捧起贾平凹的《丑石》,我仍是爱不释手。让我喜爱的,不仅是作者的生花妙笔,还有丑石所蕴含的那种不屈于寂寞的精神。

丑石很丑,她的模样像石一样,但丑石派不上用场,既不能凿下刻字雕花,也不能供来浣纱捶布;丑石无人喜欢,小孩子讨厌他,大人们咒骂他。然而,正是这块遭人唾骂~再污土和荒草里沉睡了几百年的石头,却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块陨石,说它是件了不起的东西,后来又将她运走去研究。只有到了这时,人们才对他另眼相看,肃然起敬了。

这,不正是丑石内在的价值折射出的金子般的闪光点吗?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也是一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著名电影舞星艾斯特尔199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候,在场导演给他的评价是:毫无演技,前额微凸,略懂跳舞。然而艾斯特尔并未因此丧失信心,他将这张写有评语的纸裱起来挂在住宅中,并通过勤奋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电影舞星。

可以说,艾斯特尔当时与贾平凹笔下的丑石有某些相似之处,尽管他未遭到太多人的歧视,但他的才能却没遭到他人的承认,而他最后的成功不正是显示了它的内在才华吗?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贝多分的老师说贝多芬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爱因斯坦的老师也曾说他“反应迟钝 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哲学家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而今天,为什莫他们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呢?因为他们有用不服输的精神和志气,有自己的真才实学,有时是在在的贡献。

然而在今天,却有人因为一时不被重用,发挥不出长处,找不上合适的工作就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暂时的受挫正是对人的意志和信念的严峻考验,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永远被闷在地下。还有的人,并没有真才实学,也不踏实钻研,却总以为自己是块金子,是个英雄,抱怨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平,这种虚伪的心里实际上是在自欺欺人。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巴吧,然总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谁能否认明天不是一个丰收的日子呢?总有一天,你辛劳的双手会将自己的生命装回的五彩缤纷。

丑石并不丑,因为内在的价值为他的生命度上来了一层美丽的镁光。丑石的经历还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并非就是庸俗和空虚,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真真切切的生命之旅 .

第11篇:搭石读后感

刘章爷爷的文章写得真美啊!语言朴实,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搭石读后感,读后感《搭石读后感》。 搭石美,语言美,乡民的品质更美。正如文中所说:“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任人踏,它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第12篇:丑石 读后感

丑石之美

——读《丑石》有感

《丑石》是贾平凹的一短篇散文,文章短而精辟,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与许久的遐思。

丑石黑黝黝的,牛似的模样,它既不像苏州园林中的奇山怪石那样有观赏价值,也不能用来盖房,就连作压铺台阶伯父都看不上。奶奶本以为这块丑石还有些用处,想用它洗一台石磨,石匠却嫌它石质太细,不能采用。丑石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那里,没人理会,就连曾经受到丑石给予快乐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它,骂它了。

丑石就这样默默忍受着旁人的谩骂,默默承受着世俗的讥讽。可就这样的默默无闻,有一天,却让天文学家发现了它的存在——美丽而伟大。丑石,在天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它的了不起在于它曾经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在于它曾给我们的先祖带来光明,向往和憧憬;更在于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了二三百年的精神。

世间有许多人用世俗的眼光,用平庸的实用主义的标准衡量某一人,物或事,仅仅观察其表面,而不去深入了解其本质或内涵,就枉加判断或评价,这是对人、物或事极大的不公平,甚至是一种残忍。诚然,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但我们不能在还未发现其真正价值之前的任一过程中,就胡乱猜测或片面评价。再者,相同的人、物或事在不同人的眼里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也不可以一概而论。就像丑石,在一般世人的眼中,它简直就是一无是处,但是一到天文学家的眼里,它就是宝贝,就是珍贵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的天外陨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样的丑石,在某些人的眼里我们也许没有价值,但是在某些人的心中我们却是弥足珍贵。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的否定,讥笑,嘲讽而全盘否定自己。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必然有我们存在的价值。以优秀的道德品质严格要求自己,以勤奋努力的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不幸。

当然,《丑石》给予我们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力量与光芒,它的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这种伟大取决于丑石对世俗讥讽的一屑不顾;取决于它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信任,这种伟大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的。我们身边总有些人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总有些人埋怨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遗憾;总有些人因为别人的看法评价而愁苦愤懑。其实,人若真有才华能力,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议论呢?丑石在沉寂了二三百年后,终于得到了天文学家的肯定与赞美;而有真才实学的智者最终也会受到世人的赏识、尊敬,即便这样的世人只有一两个,那也已经足够——千里马与伯乐的统一辩证。

如果我们还不是千里马,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的千里马;如果我们还没有遇见伯乐,或许更糟糕的是被他人误解讥讽、受冷遇,我们也无需气馁、消沉、悲观,要在等待中不断努力,继续提高,厚积才能薄发,薄发才能遇到伯乐。忍耐住流言蜚语,忍耐住屈于误解,寂寞的压力与惆怅,做真正的自我,充分认识自己,肯定自我价值,暂时的默默无闻又何尝不可呢丑石忍耐了二三百年,而积极拼搏的我们不会忍耐太久的,我相信!

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第13篇:《丑石》读后感

内容摘要: 今天,我读了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丑石》。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的丑石。表面上一无是处,可要是真正把自己表现出来,却是很优秀的。我们班里就有这样的一块丑石,他是位个子高高的男生,没什么地方出类拔萃。可再一次校艺术节闭幕式上,他居然表演了拉丁舞,跳得还不错。他那潇洒的动作,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丑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

今天,我读了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丑石》。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丑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没有价值。

第14篇:竹石读后感

竹石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竹石》,竹石读后感。这首诗,是郑燮写的,整首诗是这样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绿竹生长在青山上是那么牢固,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了千万次磨炼仍坚韧不拔,任凭你是东南风还是那西北风。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坚定。

竹子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无论在哪个季节,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竹子能够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郑燮的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了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不惧怕外界环境的艰险,努力生长,表现出竹子坚韧不拔的特点。同时也赞颂了社会中坚强不怕打击的人的精神,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

当春天还没到来,竹子就在地下萌发了。第一场春风拂过,竹子就好像一把把利剑一样,穿过顽石,刺破硬土,穿上绿色的竹衣,准备直插云天,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颀长的竹干,虽然纤细,那并不孱弱。狂风来了,竹子横眉冷对,毫不在意,在风的呼啸中依旧快乐的舞蹈着。暴雨来袭,竹子也充分显示着高洁的品格,不为之所动。

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顽强生命力,这是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一种品格。我想这种品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

这时,我们不禁想到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他把国家的兴亡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时刻也不松懈。面对鸦片泛滥,国家的大厦岌岌可危的时候,他毅然冒着危险来收缴鸦片,逮捕烟贩,采取严厉的措施逼外国烟贩交出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冒起的滚滚浓烟,昭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矢志祖国富强的信心。外敌的软硬兼施,也没有磨灭中国人富国强民的决心。

林则徐的作为惊天动地,给当时行将就木的中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领导的禁烟运动,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这不就是竹子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借物言志的诗。今日,我又学习了一首叫《竹石》的诗。

它讲的是生长在岩石的破缝中的竹子在千种磨难万种打击的日子里顽强不屈的生活着。的确,在狂风暴雨中,那些花儿也被打落了很多花瓣,树的枝杆也让风刮断了,可竹子还是傲然挺立着,从中脱颖而出。

这首诗使我明白了竹子十分顽强地战胜恶劣生存环境的精神。比起竹子来我就自愧不如了,就拿那件事来说吧。那次,我看到一道求三角形两个角度数的题目,它只告诉了一个角的度数等有限的条件。我费了很大的劲儿做这个题目,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想到了书后面有正确答案,就想抄袭。说起来还真不好意思了。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学习竹子顽强的毅力,不再做临阵退缩的人。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竹石读后感》。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第15篇:柔石作品中的两次“ 还乡”情节的分析

柔石作品中的两次“还乡”情节的分析

在被认为是柔石的自传体的小说《生日》中,主人公萧彬有这样一段感怀“ 自从十六岁离家,

流年漂泊, 饱尝风霜野店的滋味。时觉庞大山河,竟没有我驻足之所, 更无望前途有所依归了”川。这一段有心的话恰恰可以概括柔石的颠沛流离的一生, 其中凄凉的况味, 也正符合他离家、归乡之间的种种感怀。

柔石, 浙江宁海人, 1902年生。1917年十六岁时考人地处台州的省立第六中学, 因故未上成,1918年又考人杭州的省立第一师范。自此后, 一直到1931年的牺牲, 他几乎都是在异乡过着贫困、朝不保夕的生活〔“ 。异乡的陌生感无疑是经常地压迫着他的, 在他的作品中也往往出现故乡的模糊的, 于是便有了归乡的经历、归去后的失落和重回城市后的尴尬。在柔石的所有作品中, 有两部集中出现还乡情节, 那便是分别写于1926年春的长篇《旧时代之死》和1930年7月的纪实散文《还乡记》。因为写作年代和柔石个性经历的变化, 有关归乡的叙述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 一

《旧时代之死》是柔石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写这部作品时, 柔石刚从北京南下不久, 生活无着, 事业无成, 虽然说是要和几个朋友办一所学校, 做一点事, 但总不遂心愿, 碰到各种困难, 精神上的压抑、苦闷, 可以想见。又正逢北京“ 三· 一八” 惨案的发生, “ 心里的一腔愤恨, 真恨得无处可以发泄” , 于是“ 我就收拾青年们所失落着的遗恨, 结构成这部小说”‘’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朱胜龋是有着和郁达夫作品中的主人公, 如于质夫, 类似的性格气质。同时风格上自叙传的抒情性和语言上的生涩的欧化气息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朱胜龋因体弱多病、背井离乡、生活困苦而生性敏感忧郁, 他常为大而不当的哲学深思, 推究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他因为凡事“ 罩上病的消极与悲感” , 而终究认定了“ 生命—空幻的景象。”同样因为性的苦恼, 他痛恨自己对房东女儿的本能的欲望, 病态地自残以惩罚自己。后来因为重病、母亲的担忧以及几个热』合朋友的劝说, 一再拒绝之后, 他被迫答应回家休养。

回家未换来他的任何的欣悦, 毫无变动的无生机的故乡, 生活着毫无生趣的一群人, 一切都使他感到无比的厌倦。故乡陌生如异乡, 一如他已习惯了的城市。接着, 母亲逼迫他赶紧娶了已定亲的姑娘, 这更使受过新式教育的他不可忍受, 甚至对母亲喊出“ 小的时候何不让我死去”等绝情的话。为了逃避, 他住进了尼姑庵, 欲以宗教上的阪依来摆脱尘世的羁绊。不料因他的拒绝却使那女子自杀, 这下反而让他敬佩她从而爱着她了, 于是在内心的谴责之下, 朱胜墉终于吞鸦片而亡。 可以感受到朱胜龋的这一次归乡, 是一次走向绝望之地的死亡之旅, 从小说的小标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如“ 到了不愿的死国”、“ 再生着的死后”、“ 冰冷冷的接吻”、“最后的悲歌”、“无常穿好了芒鞋”等, 他把故乡同样视为冷冰冰的异乡, 因为在那儿是无人了解他的。母亲的热爱、弟弟的亲昵都被他视为人生不必要的累赘, 乡民们的生活在他看来是辛苦而毫无意义的, 而诸如王家叔之类的人, 更是面目可憎。虽然他也体会到母亲弟弟的爱, 但终因为他的人生哲学, 因为他是强烈地感受着时代苦闷的青年, 而一味地拒绝和这个世界的亲近。柔石的本

意当然要把此症状和时代问题联系上, 从而起到诅咒时代、社会的目的。《旧时代之死· 自序》中, 他说“这部小说我是意识地野心地掇拾青年苦闷和呼号, 凑合青年的贫穷与忿恨, 我想表现着‘ 时代病’的传染和紧张” 。然而从文本中, 我们却可以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本身的病态确诊。正因为如此, 从朱胜鹅的病态描写中我们完全可以看见作者柔石的影子。前面已说过柔石写这部小说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 1926年夏, 柔石也是因为生病之故回家休养。那时, 柔石早已成婚

(1920年和由父亲选定的吴素英成婚), 妻子也十分贤惠;但是, 虽然他曾写过《课妻》, 描绘教妻子读书认字的温馨情形, 可事实上, 因为是包办婚姻, 和妻

子的思想上还是有很大的隔膜的, 他写于1924年的《爱的隔膜》和《一线的爱呀》便是明证。1925年, 柔石还写了一篇散文《诅咒》, 其中表白的思想简直与朱胜龋的虚无绝望无异。这篇小短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不要饮食, 我不要衣服, 我想要胶了我的目,我想塞了我的口, 我想钻破我的耳膜, 我想挖了我的脑。我想剖开我的心脏, 我想断别我的手足总之, 我不要身体, 我不求生命, 恨不能, 我削肉还母, 削骨还父, 我成了人间的孝子, 完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自暴自弃的思想, 既染上时代病的特征, 更加是柔石个人气质的表现。柔石1926年的回乡修养, 但故乡并没 有解决他思想苦闷的问题, 反而更加严重了, 这一点可以从写于同年的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一篇告白》中看出来。主人公“ 我”在家中的感受是压抑的, 他甚至诅咒家庭“ 万恶的家庭, 万恶的家庭, 他要我的性, 他要我的命”他又想到自杀, 想以妻子的“ 一只重四钱的赤金戒指, 这可以解决我和他们中间一切纠纷和烦恼了。”最后“ 我”终于决定离开家, 亲情和新生的婴儿都不能挽留住他。

可以判定,《旧时代之死》中朱胜确还乡后的情形确实包含作家本人的切身体会, 这便决定了这部小说的风格。浓重的自叙传性的抒情调子, 夸张的几乎泛滥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宣泄, 不乏无病呻吟的呼告和哀叹, 同时夹杂了大量诗体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柔石前期作品的主导风格即如此。笔者浏览他留存下来的全部日记, 发现即使是在他最私人化最真实的状态下, 文字的主观抒情性没有丝毫收敛, 从而使他的日记仍然像他的创作一般, 存在着一种因情绪宣泄过度而显得失真的缺陷。我尚且没有找到切实的资料说明柔石十分喜爱郁达夫的作品, 然而他看过并受郁达夫作品的影响则是无疑的, 在浙一师时他接触过大量的新文艺作品, 并于1921年参加新文学团体“ 晨光社” 。写《旧时代之死》时, 时代的苦闷给了柔石一个灰色的世纪末情绪, 而实际上柔石早年的作品中基本上都浸透了类似的气氛, 如《二月》、《三姊妹》等。然而另一方面,又正如蓝棣之所言:“ 他的小说总是蕴有一种奇异的魅力, 一股缠绵排侧之情, 他的小说往往表现出他体验的独特性”。大概正是因为这种真实的个人体验, 柔石早期的作品虽然在技巧上显示出很大

的不足, 但往往还是因为感人至深而具有相当的艺

术感染力。

“ 我” 的另一次还乡情节出现在写于1930年9月17日的《还乡记》中, 这是一篇散文, 可以看作是柔石对他的还乡过程中情形的真实描绘(大约是指1929年五月柔石的回家省亲)。这篇作品的基调是明朗的、几乎可以说是欢快的, 它一扫《旧时代

之死》中朱胜龋似的抑郁和绝望。最重要的, 柔石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在这篇散文中有完整清晰的体现。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柔石是如何来描绘这一次的 还乡的。

文中一共十二节, 描写不同的场景, 采用随见随录式的形式。手法基本上是写实的, 视角也是客观的。文中一开始描写了官舱中富人阶级的凶狠和无聊, 与此相对照的却是穷人的苦难和辛酸。后面忽然一转, 在

四、

五、六节写到家乡宜人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 字里行间表现出“ 我” 的欢欣和愉悦。一种近乡的幸福使“ 我”忘怀了官舱中的丑恶情形,“ 我”忍不住这样抒起情来“ 这样美丽的世界, 我们更当给它穿上近代的文化织成的锦绣的外衣。— 在别离乡村三年的我, 这时的心花真是不可遏抑地想这样唱出来” 。五六节的欢快中些微带着点忧虑和哀愁, 因为故乡还是“ 原始的乡村—原始的山, 原始的田, 原始的清风, 原始的树木” , 而并未 多大的改变。“ 带着原始滋味的农业国的恋爱的情调”却“ 使我忽然觉得悲哀的” , 因为“ 世界是在转变着另一种的颜色了” , 这里却依然如故。小村落“ 红庙” 的饭馆里虽然有令人辛酸的“ 灰粥” , 但精美的小菜不算钱, 却使“ 我”发怔, 以为到了“ 人心更古” 的“ 君子国”里了。相对于《旧时代之死》里主人公情绪的灰暗、凝重、绝望, “ 我”现在的感怀完全是清醒的、理智的、客观的。事实上, 作者已很少夹杂进自己主观的抒情, 而只是在照实记述读者自己去作出判断。这一点在后面几节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回到家中, “ 我” 的注意力已不放在描绘和父母亲人相见的情景, 也不抒发个人的感想, 而转到对乡民们生活状况的关心。在这儿, 柔石依然用据实描绘的手法, 并没有任何的美化或丑化。最后几节, 多写乡亲们对革命、“ XX党” 的看法和见解,而其中有很多是错误的看法, 表明民众对革命的隔膜, 即便如此, “ 我”也没有作更多的辩解, 而往往是沉默着或“ 将话扯到别处去了” 。

在此有必要插人柔石写此文时的近况。1930年3月2号, 柔石参加了“ 左联”成立大会, 并被选为执行委员, 后又任常务委员, 编辑部主任。同年五月, 由冯雪峰介绍, 他正式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不久就以“ 左联”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会后写成了那篇热情洋溢的通讯《一个伟大的印象》” ’。可以想见,写《还乡记》时, 柔石的思想境界已经大异于1926年的了。在这一次的归乡之中, 他用新的眼光来看原有的故乡, 结果当然和朱胜龋副灰色的眼睛所见有全然不同的景象。于是, 在乡民对革命的误解之中, 他才能看出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看到希望之所在。在文末, “ 我”感叹道“ 中国的人民实在是世界 上最好的人民—爱国、安分、诚实朴素地做事。”这种夸赞, 在早年柔石的作品中是不可能找到的。

然而在此我仍想说明一点, 即柔石还是不能摆脱知识分子固有的独特性, 不能做到“ 和工农兵打成一片” , 而或隐或显地表现出一种超脱、远观

的态度。如前所言, 当乡亲们误解革命时, “ 我”并不是急于辩解、宣传, 而任由他们说去。由此看来,革命家加知识分子的柔石, 还是和故乡有很大的隔膜。他只期望能多写一点有影响人心改造灵魂的作品, 而不可能冲锋陷阵, 费劲口舌去宣传革命道理, 鲁迅的“ 国民性”思想还是很深地影响着他,他认为农民的愚昧和“ 精神奴役的创伤”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便可以消除的。故乡对于他还是一种异化的存在, 并不是能融于血液的。1930年“ 还乡”的氛围和心情虽变, 疏离感和隔膜感还是存在

的。故乡仍是不能久待的, 于是在《还乡记》的结尾, 柔石很忧郁说“ 第二天, 我也就乘了海船, 回到我孤身所久住了的都市的他乡底家里。”异乡才有家, 这是久 住在城市里的异乡人的尴尬吧。

柔石受鲁迅的影响很大, 而鲁迅一向是认为盲目的空谈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如去做一点实事, 于是“ 我”便沉默了或“ 扯到别的话题上了” , 1929年日记中, 表明柔石的世界观, 完全是鲁迅“ 绝望地抵抗”的翻版, 他是这样说的:

“ 在这个社会内, 毒汁是流在人们底手与心间。我以前呢, 是想自己去喝一口, 使得社会少一份毒汁, 虽则我因此是死了, 但我是人类社会中渺小的一个, 又何惜。现在, 我不想这样做了, 决不想这样做了我要做自己也是毒, 在我底手中要有比人更毒的毒物在以作人家要我喝时我也可给人家喝的抵制”。

而另一面, 鲁迅又向来很悲观的, 于是柔石也不过是存着一点“ 希望”而已。在《希望· 自序》里,柔石说“ 我只希望, 以后自己能有更好的作品, 供献给买我书的读者。生命是在递变的, 人与社会应当也走着在无垠的前进的途程中, 我底“希望是如此”。

看《希望》集中的作品, 较之于前期, 我们便很清楚地感觉柔石风格的转变。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怪母亲》, 还有那篇曾受到罗曼· 罗兰赞赏的《为奴隶的母亲》。由前期的主观抒情性十分浓厚的作品风格到后来的朴质、平易、深沉的客观写实风格, 从前期的敏感、神经质的文学青年到此际的理智、清醒的革命家, 柔石无疑已相当成熟地完成了他的文学生涯的遭变。假如 假以天年, 以他一贯的勤奋好学, 他一定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的。

当然, 仍要提一句, 从朱胜龋的归乡到“ 我” 的还乡, 柔石还是有他一以贯之的情感脉络的, 那就是他的真实的个人生命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真, 使他的作品不同于相当概念化、机械化的左

, 而具有相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蓝棣之把他的作品归之以“ 经典” ,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方式。存在主义宣扬世界荒诞、人生虚无。受其影响的青年以追求“ 自为自乐”来显前面示人生的存在。《星》中阿瑟以乱搞女人来对抗所谓的体面生活。

在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中, 下层妇女往往是上层男性蹂嗬的对象, 也有不少下层女子通过“ 高攀婚姻”摆脱贫困。“ 愤怒文学”却把这一切颠倒了过来, 是社会地位低下的男子, 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 不择手段, 通过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女子结婚, 达到挤身上层社会的目的。这种对传统两性关系格局的反抗, 赋予这些作品深厚的内涵。有论者认为, 50年代小说所下上叙述的是颠倒了的现代灰姑娘”故事。不论什么形式的“ 高攀婚姻” , 这一主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反映阶级等级永不衰竭的现实主义主题。

结束语

前面已经说过, “ 愤怒的青年”并无多少“ 愤怒”可言, 作品中主人公的“ 愤怒”只是因为未能分享特权、名利、地位而忿忿不平。他们的反抗是有限的、消极的, 拿“ 愤怒的青年”同30年代的左派作家如休· 麦克迪尔德、E.H/奥登、斯蒂芬· 斯彭德、雷克斯· 沃纳等相比, 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都不如后者。

第16篇:羽柔诗歌

远方,是谁的羽一抹温柔

清染了“无色”的七彩虹

只悟何窥

诸般莫言

沉浮于上

负与盈亏

惟天地同僚

谁谙其中味?

心缺补气

月欠附形

山崩如何思脉断

海枯如何泪雨填

羽翔于真云

落穹片瓦

刻予柔情

谁谓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

人间无数

人月如斯

共长相思付与神明

第17篇:英语教案(李柔)

爱的精神·时刻铭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爱育爱,以德成德

TPR英语教案:《复习Unit10和Unit12》 执教:李柔 协教:郑春兰

活动目标:

1、巩固单词和句型“circle /Make a circle, triangle/ Make a triangle, Line/Draw a line”

2、听到的口令,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的做出动作。

3、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英语短语的理解,及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活动准备:

魔术箱、魔术棒、画好圆形和三角形及线的卡片、绳子、磁带/CD、动物头饰,画有圆圈的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Greeting。T: “Good morning!”

S:“ Good morning,Teacher!”

T: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二、暖身Warm up:唱歌曲。

三、复习Review。闪卡复习前面单元的内容

四、呈现Presentation

1、在黑板上画线,边画边说出“Draw a line”引导幼儿做动作画线。

2、从魔法箱中一一取出图片出示“circle”、“triangle”、“line”让幼儿说出来并用魔法棒指出教室里面的circle”、“triangle”、“line”

3、取出绳子在地板上摆出圆形边摆边说出“Make a circl”, “Make a triangle”,请幼儿上来尝试边摆边说出“Make a circl” “Make a triangle”,

五、练习Practice

1、游戏:摆一摆 (1)教师示范

请小朋友练习用绳子摆,其他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说“Make a circle”看谁用绳子拍的最快 (2)教师示范

小朋友用身体摆出造型。“Make a triangle” “Make a circle” 同样做出“Make a triangle”

2、画一画

分成两队比赛,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圈,请幼儿来“Draw a line”画出太阳的光芒。看哪组画的又快又好。

六、歌谣Chant: 播放音乐,让小朋友跟着音乐哼哼唱唱,跟着老师一起跳律动。

七、小结Closure:

1、老师说这节活动与以前活动的指令,让小朋友听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2、老师可以做出学过的动作,让小朋友开口说句子。

3、请幼儿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

第18篇:柔印新技术

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柔印机新技术

newmaker

随着柔性版印刷工艺的提高,其印刷机械也向着可操作性更强、联机加工更完善,印品质量更好,印刷机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在一些先进的柔性版印刷机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结构。

输纸单元:

1、气涨轴的使用。

图中1-橡胶气腔,2-增压板,3-弹簧片,4-涨紧块,5/6-夹块,7-溢流阀,8-充排气孔

气涨轴的轴内装有一个弹性的气腔,当气腔内充入压缩空气后,气腔就会膨胀,把涨紧块顶出,从而卡紧料卷芯轴。气涨轴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手动换纸的步骤与难度。

目前大多数的柔性版印刷机都采用气涨芯轴,可能不同厂家生产的气涨轴外部结构有所不同,但内部原理都是相同的。

2、高速自动不停机换纸装置。在宽幅柔性版印刷机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使用自动不停机接纸装置。其结构与胶印卷筒纸自动接纸装置相同,采用高速同步表面驱动接纸。下图说明了它的工作原理。

高速不停机接纸原理图

印刷单元:

1、无齿轮电机直接驱动。解决了印品印刷长度受齿轮节距限制的问题,缩短了印版和网纹辊的更换时间,实现了印刷长度的随意可调性,增强了机器的印刷灵活性。同时不仅减少了纸耗,还消除了齿轮传动带来的齿隙和跳动等,提高了印刷精度。

2、套筒技术的使用。套筒技术拥有着重量轻、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套筒可以手工就轻松地完成更换,并且储存和运输都很方便。套筒技术的突出优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柔性版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套筒技术主要应用于印版滚筒上。现在经常使用到的套筒有贴版套筒和无缝印版套筒。贴版套筒是最常见的印版滚筒形式,表面粘贴感光树脂印版。无缝印版套筒印版呈套筒形,直接外套在印版滚筒上,减少了上版时四向套准校对的麻烦。通过使用不同厚度的套筒还可以改变所需要的印刷周长,也就是说,一种规格外径的气撑辊通过安装不同厚度的套筒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满足不同印刷周长的需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比如壁厚分别为10mm和70mm的套筒,两者的印刷周长相差近400mm之多。

德国菲斯克·克瑞克公司(Fischer&krecke)的有套筒技术的柔印机

3、可拆卸结构的印版滚筒。可拆卸印版滚筒通常可用于拥有几台不同的卷筒柔性版印刷机而幅宽大致相同,并且印版滚筒轴径的类型与长度是不同的印刷企业里。为每一台不同的印刷机制作可拆式滚筒轴就不必为每一台印刷机配备整套的滚筒装置。

4、封闭式刮墨刀。与两辊式、正向刮刀式、反向刮刀式结构相比,封闭式刮墨刀最大的优点就是密封性好,定量供墨系统中采用反向刮刀结构,适合高速运转,减少了溶剂性油墨的挥发和变质,解决了水性油墨经常出现的泡沫问题。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自动清洗,降低换墨时间和停机时间。密封式逆向双刮刀装置由墨室(又称刮刀座)、两片刮刀、墨式两段有耐磨软材料制造的侧面密封板与网纹辊构成一个封闭的墨腔。墨室有进墨口与出墨口,油泵经进墨口将柔印油墨喷到网纹辊表面并储存在墨室中,着墨后经刮刀刮墨,刮下的油墨可继续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油墨的利用率。腔刀系统中两片刮刀作用各不相同,一片为反向式,成逆向刮刀,用来刮去网纹辊上多余的油墨;另一片为正向式,为正向密封刀片,起密封作用。

封闭式刮墨刀系统

5、干燥、固化与冷却。现代的高速柔性版印刷机上加入了色间烘干干燥装置,使印品在高速印刷下得到充分干燥,印刷质量大幅提高。

6、其它辅助机构。自动更换印版滚筒,省去了很多人力更换时间。图示为卫星示柔版机配备的自动上版装置。

自动更换印版滚筒的印刷设备(德国菲斯克·克瑞克)

另外自动翻转装置,在宽幅印刷机中还有机械装载滚筒机构,这些一系列的机构都推进了柔性版印刷的发展与推广。

翻转装置(北人富士)

快速更换印刷单元设计(丹麦Nilpete)

印后加工:

配置多种印后联线加工工序,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可节省成本。印品的联线加工使得印品在印后修饰中减少了印品的搬运,降低了印品在搬运过程中受到的不必要损害。

联机加工可以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一次完成多色印刷、质量控制、模切、清废和纸胚分离,在人工、物料的搬移、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等方面降低了成本。下图列举了BOBST的连线印刷摸切设备。

BOBST的连线印刷摸切设备

下图的机型包括了模切、收纸方式有三种,收纸卷、裁单张和扇型折页。同时还可以加入烫金、腹膜、打孔、裁边等机构,根据不同的印品选用不同的联机设备,实现高效运作。

检测纠偏和印品观测装置:

现代柔性版印刷机都加入了纸带的检测与纠偏装置。其装置有着手动式的,也有使用传感器的。下图是一种带传感器的给纸纸带纠偏装置,机构上装有传感器,当纸带发生偏移后传感器会发出信号使装置左右旋摆,实现纸带纠偏。在整个印刷过程中,一般也会配置电子导向系统。电子导向系统是采用光电二极管或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误差检测,再通过直流电机进行纸带调控。在一些非常先进的机器中会安有自动套准装置,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自动套准调节。同时在最后的复卷中,为了能得到整齐的料卷,复卷装置前也会装有纠偏装置。

给纸纠偏装置

纠偏装置结构示意图

印品质量观测装置一般包括频闪、同步摇摆、桶形旋转镜观测器以及视频扫描装置。它们是印刷图像动态观察装置,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印刷好的图像进行观测,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频闪观测器是借助控制器调节照明灯闪烁的频率,当闪光频率与印刷图像经过照明区的频率成倍数时就可以观测到印刷图像的相同位置,获得静止的印刷图像。同步摇摆镜,顾名思义就是反射镜的摇摆频率与印刷图像的运动同步,这样发射镜上的图像也始终为相同区域,也实现了图像的动态观测。桶形旋转镜观测器采用了一个由多面反射镜组成的旋转反射镜滚筒,克服了上面两种观测装置要适应印刷速度的缺点。

收纸单元:

现代柔性版印刷机一般用于标签、包装或纸品等不同印品的加工,所以其收纸装置也会因物而异。一般机构形式有收整卷的复卷机构、收折叠压敏标签的扇型折页机构、卷筒纸出单张的裁单张机构,还有把宽幅纸卷分成更窄幅纸卷的纸卷分切装置等。

复卷装置 扇型折页装置 裁单张装置

第19篇:柔美的近义词

柔美的近义词

考过新版GRE的考生都知道GRE考试改革后更侧重考查逻辑推断能力。虽然新版GRE词汇量下降20%,撤销了“类比”考生不用再为背生僻的词汇发愁,而句子填空题题型又新增单空双选,很明显考察GRE近义词或同义词词汇的考察增加了难度。

新GRE每个部分将会更注重体现考生学习时使用的技能;考试不再是适应式考试,也就是说所有考生面临的是一样的题。而对于近义词,同学们更需要多多下功夫掌握。

下面是柔美的近义词:

温婉、优美、秀美

gentle adj.温和的;文雅的| vt.使温和,使驯服

exquisite adj.精致的;细腻的;优美的,高雅的;异常的;剧烈的| n.服饰过于讲究的男子

elegant adj.高雅的,优雅的;讲究的

希望小编整理的有关新版GRE柔美的近义词对备考新GRE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适应新GRE考试的变化,不要对新GRE考试词汇掉以轻心,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多注意GRE词汇近义词的汇总。

第20篇:读(柔)有感

读《柔软的坚强》有感

姓名:夏文欣班级:九(2)班

最近我读了一本励志小说,叫做《柔软的坚强》,听到这个名字我觉得很奇怪,柔软就是柔软,坚强也就是坚强,可你听说过柔软的坚强吗?相信你一定没听说过。那就和我一起走进李丽萍的《柔软的坚强》。

皮肤又白又瘦的毛豆和皮肤又黑又粗的阿吉成为了最好朋友,看起来不太可能,但却是事实。毛豆的家庭情况还行,一家三口生活的很幸福。可阿吉就不是的,他的爷爷遇车祸而死,姥姥生病也去世了,妈妈还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他的爸爸是在城管工作,收入也不是很高,但一家人还是乐观的生活着。在家里是幸福的,在学校就没那么幸运了。

学校里有个“腊肉帮”,是专门爱欺负人的。如果得罪了他们,“腊肉帮”的老大“鱼肉机”不找毛豆的麻烦,却每次专找阿吉的麻烦,还骂城管是条狗(因为“鱼肉机”的爸爸是商贩).为此阿吉每天都是鼻青脸肿。为此毛豆十分过意不去,但阿吉还是次次保护着毛豆。

当他们最心爱的狗“宝宝”被“腊肉帮”给残害了,阿吉的妈妈也在学期快结束时去世了,阿吉不想再忍耐了,他要开始反抗了,他想要实现一个他一直想实现的计划。就在阿吉不在的这段时间,那些富家子弟、势利眼和“腊肉帮”先后被一阵黑色的风给打伤了,只剩下 “腊肉帮”老大——鱼肉机了。阿吉回来了,他最后

舍弃了暴力复仇的手段,他想:现在根本没有人看重我,我这样反抗,不经会让更多人对我痛恨,而且这一事无意义的“斗争”。因此他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使所有的人接纳了他,找回了自尊和幸福的生活。那时的他非常高兴,因为所有人不在看轻他,而是对他十分尊敬,这是他的生活更有意义!

《柔软的坚强》,这是一个奇怪的名字,柔软和坚强是个反义词,却在一个书名上出现。我想:柔软的坚强,阿吉在失去了许多之后,在被打伤之后,他用宽容的心来让大家认为他是个强者。他征服了自己心中的仇恨,用宽容来让大家知道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学会宽容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最残酷的日子里,依然保持着正直、善良、并且懂得运用智慧,才是生活的强者。

当然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困难而被打倒,要像阿吉那样勇敢地站起来,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到世界的回报,阿吉就是凭借善良,正直,品德高尚,才会赢的众人的好评。在社会上,很多人都会有阿吉这样的美好品质,在弱小中站立起来,在柔软中坚强起来,而且,面对阿吉家庭的不幸,他没有消极,悲观,而是坦然的面对一切,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很坚强,不怕吃苦!这样的阿吉才是最棒的!

如今,国家将11月16日定为国际宽容日,我们不仅在那一天里宽容他人,更要天天宽容他人。让我们学习阿吉这种美好

的品质,把仇怨转变成爱,让宽容之花盛开在你我心中!柔软的坚强,让我们站起来,做一个正真的强者吧!

这本书我会一直收藏起来,如果我遇到了困难,或者受到一些社会的不公时,我会想起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这本书真的很有价值,因为这本书能让一位弱者变成一位强者,同时也能是我们从困难中吸取很多道理,让我们不再为困难而烦恼,不再为自己的弱小而卑微,更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对这个世界充满厌恶,而是在这个世上有尊严的活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自己的意志变得更坚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我相信,当我们读完这本书后,我笨都会有很好的启发,愿生活中的所有弱者都能变得更加坚强!

柔石读后感
《柔石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