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我是谁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6 07:58:06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是谁》读后感

《我是谁》读后感

《我是谁》是反思文学中的一部短篇小说,反思文学是对*、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的一种文学流派。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

作家宗璞采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创作这部小说。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我是谁》就是以一名在*中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韦弥由自己的住宅经过小山、假山,最后走到池沼自杀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思想历程构成的作品。

“韦弥推开厨房门,忽然发出一声撕裂人心的尖叫。” “夕阳一片血红,照得天地都是血污的颜色。楼旁的栅栏参差不齐,投在墙上的黑影象是一个个浸染着鲜血的手印”,这里一连用了三处“血红”“血污”“鲜血”,令人想到了死亡,惊恐而绝望。作品的开篇就营造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让读者不禁猜测韦弥是谁?她为何要发出“撕裂人心的尖叫”?为什么到处都是血红?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 “一半头发”“牛鬼蛇神”之类的词点醒了我,一个个疑惑终于解开,原来是*!

文章中韦弥——一个专心研究生物的女性知识分子,和丈夫孟文起冒着在战争中粉身碎骨的危险,带着建设祖国的无限神圣感从国外奔赴祖国怀抱。她是来投奔共产党、投奔人民的!她是在飞向祖国、飞向革命!她情愿跳进革命的熔炉,把自己炼成干将、莫邪那样两口斩金切玉的宝剑,以披斩科学道路上的荆棘,因为剑是献给祖**亲的。可是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不定,突如其来的*——一场波及甚广的政治运动来临了。知识分子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各种质疑,赤裸裸的斗争让人们撕下了温情的面纱,不顾一切的揭发批斗让人胆战心惊。当韦弥跌倒在地上,一个人“上前去俯身问道:‘怎么了?’一面关心地扶起她的头。他吃惊地叫了:‘韦弥!’便连忙把她轻轻放回原处。”人与人之间本是充满温情的,见到有人跌到了立刻俯身扶起,而这个人认出她是被批斗的韦弥后连忙放回原处了,唯恐躲之不及,生怕与她沾上半点关联。宗璞的另一篇小说《蜗居》中写道“每人都像戴了一个假面具,除了翕张的嘴唇,别处的肌肉不会动一动,我进去了,也如同我不存在,没有一个人抬动一下眼皮。”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尽收眼底。

韦弥夫妇在路人的纷纷侧目之下,在血淋淋的咒骂声中,不仅遭受着所谓革命者们的批斗,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也要在自己的手中付之一炬。他们把这些成果视为他们的“儿女”,本想通过它们建设祖国,不料反被祖国所抛弃,视为敌人。在这种无情的大环境中,丈夫孟文起“在死亡里看见了希望”,既然活着要受人们的唾骂,白白遭着“牛鬼蛇神”“大毒草”的罪名,甚至即将失去死的自由,此刻“只有死,现在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趁还没有丧失死的自由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韦弥遭受着丈夫自杀身亡的强烈刺激和被诬陷为特务的心灵损伤,她的精神受到刺激,陷入迷失自我的状态。韦弥不停地自问着“我是谁?”她陷入了寻找自己独立人格的深渊。这个似乎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在那个颠倒错乱的岁月,却成了最模糊和最没有答案的难题。韦弥爱国,却被打成“特务”;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被斥为毒害青年的“毒虫”;她是人,却被剃着阴阳头,像虫一样任人恣意侮辱和践踏。政治斗争改变着人们,人性一点点的丧失。韦弥并非一开始就是疯癫的,因为她承受着不为“人民”所接受的困苦。靳凡的《公开的情书》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我是一个人,我应该有个人的尊严。”在*中,所谓的“被革命者”并无尊严可言,在那些人眼中,他们几乎不为人。他们打着革命的旗号批斗那些真正拥护革命的知识青年,使他们怀疑自己:我是谁?我是好人还是坏人?是人还是毒虫?这也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痛苦困惑的问题。显现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压迫下知识分子丧失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和扭曲。

“‘我现在是条大毒虫!’韦弥觉得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是六十年代末期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没有比呆在自己应有的地位上更使人平静的了。韦弥看见,四面八方,爬来了不少虫子。它们大都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却一本正经地爬着。但是一种十分痛苦的、屈辱的气氛笼罩着这蠕动的一大堆。它只能嗫喘着,发出‘咝咝’的声音,这声音韦弥可以懂,它说的是:‘我——是——谁?’”韦弥在*的压迫下迷失了自我,她开始产生一种幻觉:自己在许许多多的大毒虫中间长大,自己就是一条大毒虫。失落的形象和现在的状态构成鲜明的反差,更加深了韦弥“我是谁”问题的询问。

韦弥在极度痛苦中,看到了迷途的孤雁“天空中忽然响起一阵哀叫,几只大雁在完全黑下来的天空中飞着。他们迷了路,不知道应该飞向何方。韦弥一下子跳了起来,向前奔跑。她伸出两臂,想去捕捉那迷途的、飘零的鸿雁。她觉得自己也是一只迷途的孤雁,在黑暗的天空中哭泣。”。“大雁”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是十分常见的。大雁总是结队迁徙,在途中经常会由于受到猎人射击等原因而掉队,成为孤雁。在中国文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作者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在韦弥心中祖**亲就是雁群,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解放初的画面:她和丈夫从国外飞回祖国的怀抱,她觉得那时“自己飞翔在雁群中”。韦弥的意识里,是将自己和母亲一样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安然在于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韦弥如今的失落,不知道自己是谁,皆因母亲消失了,自己才无所认同,无所归依。

后来“许多只飞雁集合在一起了,要离开这被玷污了的、浸染着鲜血和耻辱的土地。韦弥用尽力钻追赶,但它们把她也遗弃了。”韦弥如失群的孤雁般寻找同伴,寻找归宿,她拼命奔跑,天空中的飞雁合群了,可她还是被时代被社会抛弃了,依然是孤身一人。“忽然间,黑色的天空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人’字。人,是由集体排组成的,正在慢慢地飞向远方。”迷途的大雁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并组合出了“人”,而真正的人呢?韦弥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同伴,能否被同伴所接纳?韦弥虽是人,可她不能得到人的自由和尊严,她生与死的自由都被人无情地剥夺了,在丧失了人该有的一切之后,她迷失了自己,已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在苦苦追寻中,韦弥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我是人。正当她找回自我的时候,“不少的骷髅、蛇蝎、虫豸正在挖它、推它、咬它!它们想拆散、推翻这‘人’字,再在人的光辉上践踏、爬行——。” 虽然“人”字饱受骷髅、蛇蝎、虫的恶劣摧残,但它依旧不屈不挠地“慢慢地飞向远方”。这象征着重生和光明的“人”字,使韦弥重拾了破碎不堪的信心。韦弥要苦苦追寻的就是“我是人”这个普普通通的答案,由此,韦弥在渐欲迷失自我的沼泽地中又回归了自我,回归了人性。虽然她在还没真正享有作为人的自由和尊严时,就用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她找到了自己。她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充满了“觉醒和自信”地喊出了自己的声音。

“她很快地向前冲进了湖水,投身到她和文起所终生执着的亲爱的祖国——母亲的怀抱,那并不澄清的秋水起了一圈圈泡沫涟漪,她那凄厉的、又充满了觉醒和信心的声音在漩涡中淹没了”韦弥为着人的信仰在死中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和灵魂的升华,她生时不能被当时社会当时人民所认可,不能投身于祖**亲的怀抱,死后她找到了“人”所应有的人格与尊重,她只有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亲爱的祖**亲。在短暂的涟漪之后“剩下的是一片黑暗和沉寂。”,单个人的声音太薄弱了,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震惊这个布满黑暗死寂的吃人的社会。也许在当时,她的死轻于鸿毛,悄无声息,一颗星的陨落不足以照亮整个布满黑暗的夜空。但黑夜总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

“只要到了真正的春天,‘人’总还会回到自己的土地。或者说,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作者坚信,*这个黑暗的时代终会过去,人们终将重拾自我,人间也会充满信任与温情。这是宗璞的信念,同样也使我们每个人的信念。

推荐第2篇:我是谁读后感

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有感

看了刘云山同志关于“三谁”的文章、教育片《开天辟地》和《焦裕禄》后,我感触良多,让我想起了父亲,作为为建立新中国贡献了一生的老父亲,想起他在我上学时的叮咛:“新中国的诞生是许多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人民群众付出了生命换来的,你要好好读书,建设国家,回报人民”;想起他在我走入工作岗位的嘱咐:“你是一名老师,你要对得起这个称号,真正教育出能够成为国家;想起他在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教导:“如今你也走上领导岗位了,别忘了是谁成就了你,别忘了你是谁”如今他在99岁高龄还要求我写字要横平竖直,做人要堂堂正正。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昨天,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真切的感受到对我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是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忘公仆之心。有人把我们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有人比喻成鱼和水,这些比喻都很好,风平浪静舟好行,恶浪滔天船也覆,没有水的鱼只能是灭亡。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长期的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传统,也正是这造就了我们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但在现今纷繁芜杂的社会里,有些党员,有些领 导干部迷失了自己,忘了“我是谁”他们不再接地气,不再听呼声,不在意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站在顶端看到了更“美的风景,却忘了脚下没有了群众基础的他们,已经站在了万丈深渊之上,粉身碎骨在所难免。

为了谁——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因为没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事,出现了怕面对群众的现象,如果我们把群众的事做了,做好了,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怕”字换成“敢”字,就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我们如果更多地把“相信自己”換成“相信群众”也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更广阔的天地。

依靠谁——得民心者得天下。1921年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从50多名党员到446.6万党员,用“小米加步枪”和人民的“独轮车”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800万国民党军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古语有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昨天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打下了江山,今天我们还是得依靠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才能守好我们的江山,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里有一段话,这条路不修是车陷在里面,能抬出来,这人心 要是陷在里面……,是啊,没有了群众,我们什么也不是,我们有的干部现在是隔离了群众,等到群众隔离了我们,我们的党还有明天吗?

总之,我是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儿子,是一名基层领导,为了谁,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百姓,是为了我的全体员工,依靠谁,我的成绩取得,依靠上级组织,依靠我的员工兄弟,三谁的学习刚刚开始,学习还在继续,我想在局党委领导下,在全体人员的支持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明确目标,找准定位,一定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岗位,更好的为党的事业的发展出新力,立新功。

推荐第3篇:我是谁

我是谁?为了谁?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力求学习深一步,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把握准、理解透。笔者认为,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起码要弄清这么几个问题:为了谁?依靠谁?联系谁?我是谁?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了,就能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为了谁?“为人民服务”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

1944年9月8日下午2时,张思德烈士的追悼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致悼词。正是在这次讲话里,毛泽东概括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后,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也是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指出:“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这句话如果和司徒雷登在总结国民党失掉大陆的原因时说的一段话对读,就更能显示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深远意义。这位美国驻华大使说:“整个来讲,不论是对中国的民众(特别是农民),或者是对国内国外的观察家,共产党都能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她是全心全意致力于人民事业的,她真正希望促进中国的民主事业,希望中国在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中获得一个真正独立而强有力的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对广大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按照党的十八大的统一部署,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

依靠谁?“一切依靠群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反复告诫党员干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为郏县县委题词“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其中隐藏着一段艰苦岁月中催人泪下的故事。当时胡宗南大兵压境,郏县是国民党军队伸入解放区的一根“钉子”,必须坚决拔掉。

要打仗,3万多西北野战军将士就要吃饭。郏县之战前,上级给该县的任务是,要准备够3万军队吃3天的粮食。郏县只有10多万人口,土地贫瘠,粮食本来就很困难,下派这样的任务,可以说是勉为其难。但是,郏县人民义无反顾,没有丝毫讨价还价,接下了这个任务。全县老百姓把自己的口粮和已经坚壁清野的能够找到的粮食都拿出来,供军队吃了一天;第二天,把田里没有成熟的青苗割了,又供军队维持了一天;第三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养的羊和驴都杀了,又维持了一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把粮食都给了部队,自己只能吃“观音土”,最后一天,郏县被打了下来。

毛泽东把“一切依靠群众”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这就是要有真心、诚心和虚心的态度,要真正尊重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激发群众的创造,从群众中找到创新思路、改进工作的源头活水。

联系谁?“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非常融洽,犹如血肉关系、鱼水关系。井冈山时期有一首民谣传唱至今:“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和平建设时期、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干群关系、党群关系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密切联系群众显得尤为迫切。联系群众有个方式方法问题,如地方党政干部下村包户与群众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部队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下连当兵与连队官兵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执勤)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在感情上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时刻明白自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想着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装着群众的冷暖疾苦,时时处处为广大群众谋大事、谋难事,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把“为群众服务”落到实处。

1980年7月10日,邓小平到四川省成都市簇桥公社五大队第二生产队视察沼气建设。在生产队的沼气动力房,他向当地干部一一询问沼气池的修建、管理方面的问题,随后又来到社员吴绍清家。站在吴家的沼气灶前,邓小平仔细地观看了炉灶、炉具,还弯腰仔细研究沼气管是如何通到灶里去的,然后和吴绍清拉起了家常。他先问,烧一锅开水要多长时间,能不能炒菜,吴绍清都一一作答。谈话中,邓小平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嗨,你这个火炒腰花行不行?”吴绍清回答:“炒份把还可以,炒多了不行。”邓小平听后笑了。

只有亲自下厨房做饭的人才能明白邓小平这一问的含义。腰花要大火爆炒才好吃,邓小平其实是用这一问了解沼气火力有多旺,究竟合不合农民的需要。如果花钱费力建了沼气,农民却连个腰花都不能炒,那这个沼气就不能算合格。

不真正了解农民,不真正心里装着人民,是问不出“炒腰花行不行”这样的问题的。而人民看我们的政策,看我们的干部,也是从一件件“炒腰花行不行”的实效中积累起来的。

我是谁?“既是学生,又是先生”

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并不是否认领导者的作用。恰恰相反,党员领导干部在坚持群众路线中,肩负着教育引导群众、组织凝聚群众、影响激励群众的重大责任。在“我是谁”的问题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确立“既是学生,又是先生”的理念,要有来自群众、高于群众的责任意识。这是因为,群众的历史认识与实践创造往往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和分散的,需要领导者把群众的活动统一和协调起来,把自发的创造活动上升到自觉的高度,把不系统的活动系统化,把分散的活动集中起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要坚定地依靠群众。但在另一个方面,群众的力量只有通过干部才能组织起来、开发出来和凝聚起来。有了党员干部的领导,群众才知道往哪里走,跟谁走。所以,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还说:“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无论是执行战争、生产、教育(包括整风)等中心任务,或是执行检查工作、审查干部和其他工作,除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外,都须采取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倾向,一种是跟不上群众要求的尾巴主义倾向。要通过思想政治领导、政策法规引导、自身形象引导、依靠典型引导、依靠舆论引导等方式,弘扬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

推荐第4篇:我是谁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讨论会发言稿

塑料所张小英

根据我所支部政治理论的学习安排,我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我是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党员,同时也是单位的一名职工。再次认真研读、学习过刘云山同志的《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文章后,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体悟。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作为公民,作为党员,作为职工要清楚“我是谁”、要知道“为了谁”、要明白“依靠谁”可谓之“三谁”。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身上都赋予着有不同的使命。对应不同的身份问问自己“我是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回答自己“为了谁”和“依靠谁”。

真正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我们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的力量源泉。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

(一)“为了谁”,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把实现好、维护

1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使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

(二)“依靠谁”,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断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社会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践行这一宗旨,既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也不能代替人民群众“包打天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三)“我是谁”,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去。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涌现出的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党员干部,用生命向我们阐释了“我是谁”这一要义。正如毛泽东同志评价道,“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通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讨论,自己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在下一步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要

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身体力行,争做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自觉按照局党组、所支部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安排,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所逐步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一个普通党员和干部的角色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认识上更高一层、学习上更进一步、查摆问题上更深一层、行动上更快一拍上下功夫。

二是深入沈群,争做了解群众的调研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坚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努力为群众多干点事,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三是查摆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将认真学习相关文件,严格落实方案要求,深刻剖析问题,把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个总要求贯穿始终,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转变作风,用扎实的学习成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自觉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上下功夫。

以上认识和体会,不妥的地方,诚请各位批评指正。

2014年6月17日

推荐第5篇:我是谁

弘扬光荣传统践行优良作风大讨论

学习“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和震撼,引起我们对自己展开深刻的价值思考。

一、我是谁——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是一名社区干部。明确 “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个当党员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与热情深深扎根于我们 实践管理之中,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社区服务。才能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

二、为了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同志,我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党员同志始终与人民群总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那么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怎样才能把党员的光荣使命落到实处呢?那就是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投身于自己事业之中,“干一行,爱一行”,热爱百姓,投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还要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的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在平时的工作中,行为示范,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有集体观念,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勤恳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三、依靠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我理解在具体的基层工作中依靠坚定的理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弄清“依靠谁”,我才找到工作的方向;从工作的我更应该汲取群众智慧,从领导、同事、朋友中获取动力获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集思广益,深入到群众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官僚主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公仆意识。只有我们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小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入学习,找准工作中的目标方向,找准工作的力量源泉,正确自身定位,加强学习交流,提高认识,

弘扬光荣传统践行优良作风大讨论

学习“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心得体会

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之关键所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不是空洞虚无的概念,是具体的,相对的。因工作岗位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群众的外延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

为了谁?或许大家都明白——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光把群众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群众,而对群众疾苦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是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并坚持到底才是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才能与群众血肉联系,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我们党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依靠谁?——切依靠群众。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从群众中来,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和吸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制定政策。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愿意让我们依靠;也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我是谁?这是三个谁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把握好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调整一下三个“谁”的语序,可能很有必要。我是谁?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如何摆正自己与人民青年站之间的位置,端正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没有搞清楚,而去大谈为了谁,依靠谁,我个人认为,无论说得多漂亮,谈得多深刻,那也不过是空谈,甚至是无稽之谈。

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是公务员。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虚情假意。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众,了解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自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第一标准。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之一就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但欲望使人堕落,野心使人疯狂,不排除个别人为了所谓的政治光环,政治前途,为达到某种目的,投机混进党组织,也不排除少数同志入党动机是纯洁的,但成为共产党员后,放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腐化堕落,最终站在党,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因此,只有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不断锤炼党性,纯洁思想,提高修养,才能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端正态度,也才能做到临财不贪,临色不乱,临危不惧。

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应该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使命,就应该摆正我和我所服务群众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不辱共产党员的形象。我是谁?—我是党员!我所在岗位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组织的信任和肯定;是公权,而不是私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对人民负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秉公用权,并充分而正确地利用所在岗位的职责权限殚精竭虑为所服务的群众,排忧解难。职务越高,不是意味着地位越高,而是意味着我们服务群众的责任越大,服务群众的义务更多。只有正确看待权力,才能正确秉公使用权力,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真正信任群众,才能真正依靠群众,从而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做好群众工作,才不辱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才不辱公务员的神圣使命。

推荐第6篇:我是谁

我是谁,为了谁

黄德贵

我是谁?吾人三省吾身,认定自己,学会做人。人在逆境不要低沉、悲哀,心态平和去面对。当你得意不要狂妄,人生总有发亮的精彩,告戒自己:低调一点,问问自己:我是谁?不就是一个赤条条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吗?

我是谁?我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一员,我是劳动人民培养出来的普通教员,不是精神贵族,不该有任何特权,我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获取人生的意义;我是社会基层的普通一员,我必须和在基层中任劳任愿、勤勤恳恳工作的所有基层人员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能,奉献自己。

为了谁?维持生存、善待自己是人性本能。但人活在这世上不可能仅为自己,他应该为社会为他人有所付出,即使是没有崇高信仰的人,也应该去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这就是做人的起码境界。有一种爱叫慈悲,当你发现了慈悲,你就会动情,就会为此而去付出。就是这样的付出带领我们走完人生路!其实,人在为他人付出的时候,获得快乐的人是自己。

依靠谁?高官也好,平民也罢,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立足就得有依靠,依靠谁?无论你天生有多高的智商,后天有多少勤奋,没有这个社会给你提供教育、衣食住行,你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你事业有成,生活无忧。当官的要依靠纳税人,平民百姓要安居乐业就得依靠一个安稳和谐的生活环境。人总得有依靠,其实依靠的后面蕴藏着的是一股力量,一股让人上进,获得美好的源泉。

我是谁?我是人民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为了谁?为了孩子,为了父老乡亲的明天,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总会碰到一两个后进生。他们学习困难,缺乏自信,对未来失去把握。身为师长,能否给予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坚定的信仰就更加重要了。后进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缺乏自信,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每个后进生虽然表面对老师同学的关怀装得蛮不在乎,其实他们内心充满着对关心与爱护的渴望。基于此,我们教师必须要做到对他们关心、关注、爱护和尊重。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后进生去解决认知上的贫乏,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从而培育出高尚的情操。用真诚去关心,用热忱去感召;主动谈心,单独辅导,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树立勇气,消除对立情绪,引起师生共鸣。只要是同行,都不乏有所同感。

我是谁?为了谁?我们不应该是把它当着口头禅之人;在对学生的引导中,教师不要总是说“我是为了你好”,这些话非但不能引起后进生的感激,对他们的引导更是有害无益,他们会认为你这是做作、虚伪,只是为了让我感谢你,只是为了你自己的成绩。所以,作为教师,要在言行中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希望他们逐渐建立自信,逐渐成熟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而不是告诉他“温暖”。

同样,不需要总是把“为了学生”挂在嘴边,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大家自然会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2012/5/21

推荐第7篇:我是谁

一、身份定位

“我是谁?”这是三个谁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把握好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是谁?”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如何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端正工作态度的问题。

我是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同事当中要起到模仿带头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把学生、家长、学校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与家长交往时,做好家校沟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服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我们要静下心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时刻 用爱心、耐心教育和感化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科研负责人,工作要走到前面,尽自己的能力为学校工作添砖加瓦,在工作中做好上传下达,尽自己最大能力服务老师。

二、力量源泉

依靠谁-------一切依靠群众。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只有充分尊重同事,吸取群众智慧,不断地开阔工作视野,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集思广益,深入到学生家长和同事中,从中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三、行动方向

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在教育事业中,为了学生是工作的根本。在管理工作中,要为学校老师服务。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严以律己的精神是必要的。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做到为人师表,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团结同事,勤勤恳恳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总之,“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既互为因果,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过正确认识和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增强自身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结合当前进行的正风肃纪教育整顿活动,重新认识自己,查找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随时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为人民群众、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8篇:我是谁

《我是谁》心理课教案

辅导目的:

1、让学生发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辅导方式:

1、听故事

2、讨论

3、游戏

4、角色扮演

辅导时间:一学时

辅导地点:教室

辅导步骤:

一、打开心灵之门

(一)听故事

1、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今天呀,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一个一个看(镜子),别出声。是什么礼物呀?

2、要求讲具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讲了他认为的自己,那他讲的是否完全正确?有哪些方法来认识自己呢?让我们共同打开心灵之门,看看“我是谁”。(板书课题)

二、共赴心灵之约

1、下面,就让我们共赴心灵之约吧,首先让我们听一个老故事,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呢!

故事《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一场比试。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却怎么也吃不到。于是,骆 驼说长得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可骆驼地怎么也钻不进去。于是,羊说长得矮好。骆驼也不肯认输。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2、思考:

(1)骆驼和羊在争论什么?

(2)为什么骆驼和羊都认为它们自己说的是对的?

(3)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分别是什么?

3、学生讨论并发言。

4、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一个方法:通过自我的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方法一,板书)

5、继续讨论:

下面大家再来思考讨论这些问题:

(1)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是不是全面的呢?

(2)老牛是怎么评价的?

让学生讨论并发言。

6、从学生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法: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方法二,板书)

(二)填句游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出示例句:

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2、请同学们模仿例句格式,分别写出五句话。(强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

3、游戏:

(1)将纸收齐后放入一个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 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2)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抽纸提问。

4、讨论:

(1)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开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2)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汉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三)角色扮演

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游戏,名字叫“请你猜猜我是谁”。方法是这样的:开火车说游戏名,哪个同学轮到“谁”字,谁就上台来模仿班里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并请全班干同学猜一猜,你模仿的是谁。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上述两方法。

(四)小结

1、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要么自负、自傲、目中无人,成绩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自卑、自责、害怕见人,一切过失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可以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有: 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认识自己。

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 另外,认识自己还有一种方法:

通过各种测验来了解自己。(方法三,板书)

2、心理小测验:假如你在撒哈拉沙漠行走了一天一夜,这一天一夜中你滴水未进,焦喝难忍,此时,在你面前出现了小半杯水,只够你喝一口。看到这杯水,你会说什么呢? A、啊,真好,还有半杯水!

B、唉,真倒霉,怎么只有半杯水?

选A:你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做什么事都能往好的方面去想,所以,你平时总能保持一个好心情,继续保持这种心态吧!

选B:你可有些悲观哦,其实遇害到问题换个角度想一下,也许心情会更好,不防试一下吧!

三、品尝心灵鸡汤

故事也听了,游戏也做了,想必大家都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吧?黑板上的这三种自我认识的方法呀,就是今天老师送给大家的永远保鲜的心灵鸡汤,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齐读)

四、体验心灵体操

喜欢周杰伦吗?喜欢周杰伦的歌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套心灵保健操: One Two Three Four Let's go! 我是谁?我是一个乖孩子! 我是谁?我是一个棒学生! 我是谁?我是一个好公民!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呀我是谁?

我是一个健康快乐,自由自在,富有个性的现代人!

耶!!

1、自唱,可加上动作。

2、有同学说,这样一来我们每个人不都一样了吗?可不一样啊,乖孩子、棒学生、好公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主要的呀,我们是富有个性的人!

3、再来一遍。

五、板书设计:

我是谁

通过自我的反省和检查认识自己

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了解自己

通过各种测验了解自己

推荐第9篇:我是谁

我是谁?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

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推荐第10篇:我是谁

《我是谁》教学设计

巴山小学 李英琪

一、教材分析:

《我是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中的第一课,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为后面了解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做铺垫。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在体验、交流、合作探究中,使他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应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认识自身的价值。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 ,始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自己角色的不同变化 , 以及自己在不同角色下的不同责任。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场合和角色,并能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场合不同,角色不同。

2、初步了解不 同角色对人的有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愿意在现实社会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场合和角色,并能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场合不同,角色不同。

难点:初步了解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课件、小便利贴

六、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活动

一、认识不同的角色

1.体会教师角色的转变 2 (上课问好)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我是谁?(老师) 师:那可不一定。

师:昨晚去超市买水果,店员称呼我为顾客。 你们再看,在这张照片上,我是谁?

2、板书课题 1 我一会儿是老师,一会儿是顾客,一会儿是(游客),我在变魔术吗?那我是谁呢?有的小朋友肯定会笑话我,说:“真笨,你就是你自己呗!”真的是这样简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我—是—谁”(边说边板书课题:我是谁)来 ,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再读一遍,边读边想想这个问题。

3、小组合作说角色 (1) 抛出问题 1 刚才小朋友们读了两遍“我是谁”,我呀,就在积极地思考,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是李老师,昨天我是李老师,今天我还是李老师,没有变呀?但是我好像又在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真搞不懂了,小朋友们能帮我找找答案吗?不急,想想,等会儿再回答。 (2) 我会像魔术师一样变化,你能变吗?一定要说清楚你在什么地方是谁? 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等会儿我们请小组上台来交流(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说,教师听取说得好的,喊3-4个小组上台交流,)还能说出和他们不一样的吗? 6 评价语:

他们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配合得真默契,你们也可以这样。) 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4、出示场景说角色 10 看来小朋友和我一样也在变,比我的变化还多,真像一个魔术师,现在老师要看哪位魔术师的反应快。 (1)园博园的图片

提示:先介绍自己,然后再说这是什么地方?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游玩,你是谁?

(出示:我是 ,在 是 。)谁来说一说。(深秋时节,园博园的菊花正是争奇斗艳的时候,欢迎小朋们去当当小游客) (2肯德基的图片。举手姿势。

(出示:我是 ,在 是 。) (3)图书馆的图片。举手姿势。

我班的孩子就常去这里,重庆图书馆,希望你们能作为图书馆的读者和借阅者经常去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 (4)、公共汽车的图片

齐说:我是 ,在 是 。 (5)商场的图片

齐说:我是 ,在 是 。 (6)、足球场的图片:

足球场可是我们练就好身体的地方。如果我们班的男生此时你们正在球场上,男生你们是( );我们班的女生此时你们正在看台上为男生加油助威,你们是( )。(真是个团结的班) (7)展览馆的 图片

这是重庆科技馆,这里采用现代高科技,以互动方式让大家感受到重庆这座城市的变化。有兴趣的小朋友去参观一下。我是 ,在 是 。 (谁来说一说) (8)春晚舞台

生回答,在舞台,我是 ______ ,蛇年春晚也要来临,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 (9)教室的图片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了,(生齐说) 我是 ,在 是 。

5、领悟角色的变化 2

1、了解角色是怎样变的?

刚才小朋友们真的像魔术师一样,变成了:游客、学生、观众、顾客、参观者、运动员、乘客、演员、读者、儿子(女儿)(边贴边说,快) 师:你真的变了吗?

师:你叫××,你变了吗? 师:你叫××,你变了吗?

师:到底什么变了?(师板书:角色)

(指着黑板上贴出的角色)这些都是角色,你知道角色是怎样变的吗? 场合不同,角色不同

小结:哦,我明白了,其实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我,没有变,只是我们的角色随着地点在变。也就是说,场合不同,角色不同 活动

二、初步感知不同角色的责任 8 ①我们只有这些角色吗?儿子,女儿,歌迷,球迷,病人,行人)我们的角色还有很多很多。(板书省略号)

②你有许多角色,我有许多角色,我们都有许多角色。只是我们才有这么多角色吗?想一想,你周围的亲人或朋友,他们又有哪些角色呢?

请大家仔细看书59页的图,图上的小女孩的妈妈有哪些角色?看谁的反应快,说一说。小男孩的爸爸有哪些角色?齐读,你能像他们这样选择你身边的一个人来说说,至少说出他的两个角色,看谁说得多。(同桌比一比) 生汇报 生

1、我的爸爸。(4-5个人)追问三个人

说的挺多的,你觉得他作为爸爸这个角色当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说? 评价:担负起来家庭重担,真是位好爸爸。 关心自己的儿子,真是位好爸爸。 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真是为好员工。 看来要作为一个好爸爸不容易啊。 你为有这样一个爸爸觉得怎样?

我觉得你爸爸肯定希望听到你这样表扬他。

生2,你觉得你的妈妈怎么样?

你觉得你的哥哥做得怎么样?

小结:看来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在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很多人还在努力地当好自己的角色。

活动

三、当好我的角色 10 过渡: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能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呢?那下面李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喜欢看电影吗?走进电影院,当当小观众。 1 师:今天我们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是冰河世纪,请各位观众排队检票了。2 现在咱么关灯看电影了。 2 看完后:师:我们今天的电影好看吗?你在电影院的角色是什么?

你当好了观众吗?(出示课件)请在小组内自我评价,在由小组长起来汇报本组刚才的表现。 3 评价语:我想他能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下次一定会记住自己观众的责任,改正不足。

真好,你们这组都当好了观众这个角色。

李老师觉得,你们这组不仅当好了观众角色,也做好了组员和组长的角色。

总结:通过这节课,李老师也想说评价一下你们,

3、4班的同学在李老师的品德课上当好了学生的角色,你们真棒。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同样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的精彩,相信只要我们记得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能当最棒的自己。

我是谁

场合不同 角色不同

第11篇:我是谁

“心里话”原稿

原稿:我 是 谁

领:要问我是谁

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合: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 一路鸣着喇叭 不是开着本田 就是开着捷达

领: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 一路都不说话 埋头蹬着板车 裤腿沾满泥巴 合:我们的校园很小 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教室很暗 灯光只有几瓦 我们的桌椅很旧 坐上去吱吱哑哑 但是我们作业工整 我们的成绩不差、领:北京的二00八

也是我们的二00八 老师把它谱成了歌 同学把她画成了画

作文课上,老师说了这样的话 “不要怕,不要怕 我们打工子弟 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 都是祖国的花 都是中国的娃

都生活在首都的蓝天下” 合:不要怕,不要怕 大声说出心里的话 领:要问我最想说什么 合:我爱我的妈妈 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

是妈妈把首都的马路 越扫越宽 因为——

是爸爸建起了北京的高楼大厦

第12篇:我是谁

“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讨论发言材料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我应该提高认识、率先垂范,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路线大讨论,我要重新摆正位臵、明确方向、改进方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会议安排,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我是谁”的界定中自我剖析。我们的一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牢记宗旨、牢记责任,自觉服务于人民。一是要坚持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要增强公仆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民造福作为首要目标,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用真心、真情去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和人才。要淡薄名利、甘为人梯,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善于发现好干部、培养好干部。二是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和责任,秉公用权,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利益所动,敢于主持公道,要时刻做到自省自警自律,用廉政准则规范自己行为,坚决抵御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守住做人、处事的底线。三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起带头学习和参与指导服务的双重责任,做到学在先、走在前、当先锋,争做一名政治坚定、党性纯洁、公道正派、勤奋敬业、务实创新、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

二、从“为了谁”的思考中自我检查。组织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然同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归根结底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是要为群众推荐好干部。要牢牢把握干部工作方向、标准,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选干部,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把在工作中立场坚定、旗臶鲜明、态度坚决、步调一致的干部选出来。二是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我们兴国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群众,要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热情,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三是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于群众,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委会活动场所标准化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三、从“依靠谁”的实践中自我改进。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组织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是要让群众参与,扩大群众民主权利。要顺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组织工作,把组织工作真正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发展什么样的人入党,要给群众

建议权和评审权;组工干部形象怎样,业绩怎样,要给群众监督权和批评权,最大限度的提升群众参与组织工作的热情,最大限度的扩大群众参与组织工作的范围。二是要拜群众为师,集群众聪明才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组织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扎根于基层和群众之中,集中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充满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我县是党建先进县,“党员承诺制”就是最早在我县的招安镇杨圪堵村的村民党员首创的,后来在全县乃至全国予以推广。今后,我将尽力做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向群众学习的同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三是要请群众评判,回应群众意见诉求。群众意见是最好的标尺,最能体现工作成效。我们的工作都与群众密切相关,干部是否选用好了,基层党组织是否发挥作用了,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利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

只有弄清“为了谁”,牢记党的宗旨,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弄清“依靠谁”,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弄清“我是谁”,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第13篇:“我是谁”

老师的话:同龄人的好文章!

认真读,仔细品,好好磨。

《我是谁》好文章集锦

类别一:

编译童话故事,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手法。

范文1

我是一支火柴 郑秋琪

我是一支平凡的火柴。

每天当我醒来时,我就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我是一支卑微到不能再卑微的火柴,只能用来生火、照亮或取暖,并且收效甚微。

或许我曾是林中的一棵树,看着自己身旁的茂密的枝和叶,在阳光下惬意地眯缝起眼,听风在树叶间摩擦发出的声响,那我的其他部分又在哪里呢?不知道。只是我不得不接受被切成一根小小的木条,然后关在纸匣子里的命运了。说丝毫不伤心那是欺骗自己,但现实只能用来接受,而不是抱怨。

好像火柴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也会向别人夸耀自己显赫的身世或经历。曾有一支火柴趾高气扬地对我说它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篮中待过很久,怎么也算和文学、艺术、人性、社会什么的扯上了一点关系。也曾有一支火柴说它的顶端曾被一位贵妇无名指上几克拉重的钻戒不小心触碰过。说话时,我都能感觉到有类似于木屑抖落的声音。

但每当对面商店里耀眼的灯光在黑夜中亮起时,它们——那些平日里得意得都快烧着的火柴们,都默不作声或满脸的羡慕、嫉妒、恨:“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我比它们更昂贵、更耀眼就好了。”我总是看着它们,波澜不惊。

“你这支火柴怎么一点理想与追求都没有啊?”这是其他火柴们常对我说的,满脸的“恨铁不成钢”,似乎想把我撬开,研究一下我的火柴头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它们所谓的理想是什么呢?嫉妒别人的成就,渴望被有钱人家买去或是摇身一变成为水晶灯?

天外也有天,人外尚有人,这样羡慕下去要到何年?火柴变成水晶灯,嗯,很有想象力。但这也只能“想想”,至于被谁买去,那又有何干,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体现出作为火柴的最大价值即可,被富人买去,可能很久都不会有“用武之地”,而在平凡甚至困难的人家,那倾尽全力的摩擦会带去多少温暖与知足的幸福?

那个刚刚开始下雪的冬夜,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攥着一把旧巴巴的零钱,伸手指着我们所处的火柴盒。每支火柴都觉得措手不及,就连那些平时吵嚷着要快点离开的火柴都吓了一跳,还有许多火柴对这个未来的“主人”的贫穷表示极度不满,可十年磨一剑啊,在这小商店已积蓄了很久的力量,也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了,世事并不能皆由你选择。

然后发生了什么呢——好像有些模糊了,反正我看见了属于自己的火焰,闪着灵动的光,也映着那孩子天真的笑,淡淡的,却温暖了时间。

好像,我不是一支火柴,我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只迎风轻轻哼唱的燕——不对,我就是一支火柴啊,一支平凡的火柴。我不会因卑微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为什么而盛气凌人,更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古怪“理想”,我知道我要什么,我能做什么,而我也一定会做到。

有的火柴说,我是“异类”,并且一定是疯了。或许是,又或许不是。还有,“异类”到底是我还是他们呢?我无法得出答案,那么,就继续地做做我自己吧。

一支平凡的火柴。

范文2

有一条鱼渴望飞

白洁

一条小鱼游出了温暖的家,它开始独自生活。

它轻轻地碰碰柔软的水藻,临走前还顺手给藻叶打个结;它调皮的闯进金枪鱼群里,故意弄乱那整齐的队伍,然后飞一般的溜走;它不断翻动着水底生长的海螺,让海螺晕头转向„„它,海里顽皮的精灵,快乐的天使。

作为一条鱼,它和大海里所有的鱼一样,对海有着深深的眷恋。是的,它是一条快乐的鱼。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彩虹,自然也不会有亘古不变的心态。

海洋是宁静的,很少泛起波澜。天性活泼的小鱼渐渐感到寂寞与空虚,大海里的一切事物都无法再激起它的兴趣。狡猾的海蛇对它虎视眈眈;巨大的龙虾不时的出现;海螺就如同石头一般,打雷也不会动一下„„

不甘寂寞的小鱼开始向往新的生活,它对阳光产生了钟爱,对陆地充满了好奇。它时常幻想,幻想自己能变成一只海鸟,可以急掠于海面,停滞于陆地,翱翔于苍穹。是啊,对于一条小鱼来说,变成一只鸟儿,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这条小鱼开始为变成一只海鸟而努力了。它一次次游到浪尖上,企图像箭一样飞出去,却又一次次落回大海的怀抱。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巨浪滔天,它以为这就是成为一只海鸟最好的时机。它竭力浮上海面,被一个巨浪轻轻托起,紧接着,就被浪尖大力的抛飞了出去,落到了岸上。夕阳将落,霞光照耀着它,就像爱抚自己的一个宠儿;微风吹拂着它,它愉悦的接受轻风对它的洗礼,轻柔而又舒畅„„它终于摆脱了大海,来到了它梦寐以求的陆地,它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像海鸟一样飞了,可无论它怎样翻滚,却还是留在岸上。慢慢地,它感到全身燥热,阳光也不再和煦,却像火烧一般„„

天,放晴了!

天堂,并没有想像中的那般美好。 小鱼死了,灵魂飞出了体外。

它,忘了自己的位置,甚至忘了它是谁。 „„

范文3

我是谁 孙晓磊 时间的车轮将过往碾作烟尘,我爱时间并不是因为它永不停息的荡涤着一切,而是它赐予我可以永生的生命。我便是凡尘中一粒小小的烟尘。我就这样不过问红尘俗事,无忧无虑地住在云里。

有一次阳光不留情面的刺痛我的双眼,我回头看它要去哪里,却意外地发现人间的杨柳堆叠起重重烟雾,隐隐的氤氲似乎比我住的云层还要美。我不忍为之动容,多投去几分傲然的目光。可是,突然有只风筝摇动了我呆滞的目光,下边有对母子似乎在讨论些什么:“妈妈,那是什么啊?它是谁啊?”“那是„„它承载着„„”母亲的声音有点小,我没有听得清楚,至于那个小子,他是在问我吗?哼!真幼稚。

朦胧的月光浮动于云层之上,似乎要把这里点染的千娇百媚才肯罢休。我却无心欣赏这景,而是想着白天那对母子的对话。“我不过是一粒烟尘。”我再一次安慰自己道。可是答案马上就被否定了,周围的雾气将我重重围住,云不能承受我身体之重,一坠,便被抛落到人间。我们在空中回旋飘飞,向着远处慢慢延伸,终于连成了一帘白幕。地上的一切都被我们灌醉了,灵魂被安放的感觉从心里静静溢出。而我恰好落在了一位老农的蓑笠上,偶然听到那个老农说:“下吧,下吧,让我的麦苗喝个够,来年又是个好收成!”

我笑而不答,这回我弄清楚我是谁了,我是春雨。长途的旅程让我疲惫不堪,很快就躺在土壤里睡着了。

太阳出来了,安放的灵魂又被束缚起来,我感觉自己轻飘飘的,不一会儿,便乘着风儿回到了云里。快被忘却的疑云又重占心头。此时我又是谁了呢?

思绪连接千古,记忆穿越时间,瑟瑟的冬风夹杂着几分肃杀之气袭面而来。我又将被放逐到大地上,不是春雨,而是天空积聚已久的阴郁——雪。凝眸窗外,树梢寂寂的期待着,所有的色彩都被覆盖。刚想在空中翻飞一个永恒,却迅速落到一个老农的帽子上,他喃喃的说到:“下吧,下吧,给我的麦子盖一床棉被,瑞雪兆丰年呐!”

顿了一会儿,又重新涝起湿漉漉的记忆,我是冬雪了,问题解决了。于是我挤身泥土中,心含几分暖意,睡去了。

乱红飞过,春意正浓,生命又步入了下一个轮回,而我又是谁了呢?我借着清风,跃身于天际,翩跹在空中,向世人展示着我的色彩,同时大声宣布:我是一道虹!

然而地上的那两个人却并没有注意到我,却注意着飘在不远处的一只风筝。我认出他们就是去年的那对母子:“妈妈,又是那只风筝!” “是啊,它承载着希望在飞呢!”

是什么激起我内心的层层涟漪?是希望!我是谁?多么幼稚的问题啊。收成,丰年,我不正是农人眼中的希望吗?

类别二: 以思辨见长

范文1

我 陶欢

十七年前,随着一阵哭声,怀揣着对整个世界的疑问,一双茫然的双眸眨来眨去,我降生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地方。于是,有了我的存在。

那么我是谁呢? 到目前为止,我可以给予的回答是:“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是妈妈的好孩子;我是一个青少年。”而这是真正的属于“我”的定义吗?不,如果这是我的“定义”,那么任何一个情况类似,与我的回答有交集的人就都变成了“我”。这些只是我与他人的共性,是浅层次的依附关系,不是真正的“我”。而作为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的一个“我”是个性的,是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存在的。

那么我到底是谁?

于是我在书海、词海中寻找能够为“我”定义的词语。千千万万的字,每个字都包含着不同的意义。我把这许多的字组成为一个个的句子,作为勾勒“我”的轮廓。把它们书写下来。变成“我”的肤色。正像是我的面孔,只有一个。

人不能孤立的存在,联系具有普遍性。决定了我不能用超脱现世的一切描述独特的自己。但是我身上绝对有与其它事物交不到的集合。正因为如此,我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也是给身边人带来不同反响的人,更是让世界能有新的色彩的人。

我想这样来形容。

我是山峰遗世而独立,我是云海缥缈而幽寂;我是溪流舒缓而清澈。

我是一只鸟,心比天高;我是深水里的一条鱼,自由自在;我是暴风中的一艘船,无畏艰辛;我是田野里的一只蛙,无忧无虑„„

于是,我试着找“我”该走的路。人总是要有归宿的。这世界本没有路的,走的多了,便有了路。

璀璨的夜空因为流星的飞逝而为人称道。上千的花朵因为昙花的一现而更添妩媚。世界同样因为每一个不同的,特别的“我”而更加精彩。

就这样,“我”是谁就在我有限的笔墨中诠释出来。也许不尽完美。 但我知道,这就是我。 范文2

我是谁? 庞晓敏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类不断地为真理的探求而奔波。最终,一切事实的真理,人类最精华的真理就是——认识自己。

——题记

俊美的那可勒斯一天在湖中看见一张美丽绝伦的脸庞,从那一刻起,他深深的爱上了湖中的那个人,并且长期思念,最终因难以得到那湖中人的芳心,忧郁而死。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但是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到呢?

可悲的是,那可勒斯直到死,也不知道湖中的那个人正是自己。这个故事在古希腊是十分盛传,广为人知的。为了警示后人,在古希腊的一座智慧神庙的门上,刻下这几个字——认识自己。

或许我们看到了一个深陷盲目的灵魂,我们会为无知的人而哭泣,也会不禁扪心自问:“我是谁?”

多年的追问这样记载着——

“这难道真的是我吗?”

“不,他不是我„„”

“我的生命是充满活力的,人的生命长河是发展的,变化的,矛盾的„„”

认识自己。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不断的探求真理。而这个过程是充满困惑,迷离,甚至痛苦。然而当你越接近真理时,你就越可以清晰的认识自己。

有时候,当我走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再想想穿梭在人群的我,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在这么多的人中又有谁会认识我,我到底是谁,又有谁知道,我是为谁而活着?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会常常独自一人在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沉思许久。

虽然,我不能完全地洞悉自我,但是——

为了估量我的人身价值;

为了选择我人生应处的位置;

为了确定我的人生追求;

为了脚踏实地,而不致盲目虚妄;

为了执着进取,而不致随波逐流;

为了献身于社会,而不至于浑浑噩噩,虚度此生。 我可以去探求,用我的心灵眼睛去审视自我。

我就是我。我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他人,也会不断的审视自己。我不会被他人的眼睛所役使。当别人在背后诽谤议论我时,我会说:“那不是我。”当别人过分称赞给我头上带光环时,我会大声说:“那不是真正的我!”

真正认识我自己的人,只有我自己!

范文3

漫步 常智康

我很喜欢别人叫我的外号“蜗牛”,并不是我喜欢做什么事情都以蜗牛的速度进行,而是在我的印象中,蜗牛一直有着另一种形象,虽然缓慢,但是却是默默的独立前行。正像是出自我自己的一句话:行走在自己的轨迹,只是不想与时间重逢在飘雪的季节„„

我也问过自己这样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何而来?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太多很根本的问题让我想得很繁杂,尽管别人始终说我想的问题只不过都是一些无谓的事情。我是很羡慕那些人的豁达,不过我想人生最好还是寻找出自己的位置、使命和责任。正像是茫茫大海的航标,可以使船长水手们保持清醒,有明确的方向感。

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当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后,便以生命的奇迹的名义站立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我们当时还小,还不足以站立,只能爬行,但世界好像给我们留下了位置。从小,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或许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一种成长的环境,或许是一段逝去的岁月„„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正如出生后,被扣上一个所谓的名称:“这是老张家的!这是老李家的!这是老王家的!„„”我们都是历史的后代,是一种新的历史与旧时事的交接人。名字的确定,似乎给“我是谁”这个问题扣下了最基本的属性。

往日的喧闹已经过去,稚气的岁月也已随风而散,转而刻画的是成熟的我们。是该想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比尔盖茨曾经对青少年说过:‘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也许由于哪一天的一次顿悟,你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漏洞百出、不尽人意,而是世界在等待着有些力量能够改变它不良的状态,你要做的事远比你想像的还要多。那么,这就是一种催你不断向前的无言却又有力的力量。要知道: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泛黄的秋叶也最终会落尽,散满整个带有谜样醇香的长廊。仿佛那香气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美丽,久久的驻留在时间的记忆里„„人类生的意义也在这里,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拼搏和大爱无言的付出。

人人都有自己的轨迹,正像是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命运。我们是谁?我是谁?当作为一个个麻烦制造者的同时,我们又扮演着世事创造者的身份。

每当站在高处时,都会自信满满。何不抓住这种感觉,深深呼吸,亲近一下金日或皓月?想象与自己为伴,互问着“我是谁?”的问题,成为一个漫步1人组,从容不迫地走在人生大道上。

类型三:

关照现实、心灵

与文学对话,与古人对话

范文1

我就是我 降晓雪

我是谁?在家里我是父母的乖乖女,在学校我是老师关爱的学生,在社会上我则是国家的一位公民„„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就像现在走在大街上的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路人,一个过客。

有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上帝要把我降临到这样一个家庭?为什么我披的是这样一副“行囊”?为什么我不能做天使,在云端俯视这个世界,而偏要身临其境的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为了给这些压在心上的问题找到一个答案,我不得不对“我是谁”进行深刻的解析。

伴着“安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呼喊,陶潜没有模仿仕人在官场上的相凌相斗相杀,而是寻找自己的一方天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也想像他一样享受生活。

伴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呼,李白没有模仿官人诋毁他人,一任自己的本性,让力士脱靴磨墨,放马青山绿水,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我也想像他一样活的洒脱。

随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呐喊,苏轼面对乌台的暗流,小人的诽谤,没有模仿失意人的消沉,而是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际,带着家人逍遥,在雪堂中漫笔,我也想如他般笑对人生。

这些“如”“像”都只是因崇拜吐出的真情实感,但我就是我,我并不能成为他们,我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甚至我也不会也不想成为他们。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确,就算是双胞胎,也会在性格或某些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重要的是做好每一个自我。

也许我永远不会有陶潜的豁达,李白的才气,苏轼的傲气。也许我永远有缺点,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不会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我就是我,我可以不伟大,但我独特。我可以不永恒,但我真诚。我可以不完美,但我很努力。

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却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不同身份的我,同样会给世界带来不同的精彩。

我就是我。

范文2

追溯千古寻真我

吕淑敏

我脚踏厚土,仰望苍穹:“我是谁?”苍穹无语,大地无语,我的心也无语。无奈的徘徊间,猛一回头,方知自己已走进历史的回廊,踩着前人的足迹,寻觅着历史中的真我。

伴着“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生命跃动的音响,我站在历史的某一支点上,看见一个女子落寞的姿势,美丽而又哀伤。她怀念昔日的风光,又为末世的国家感伤。但她心静如水,挥手执笔,书写真情,流溢诗香。她孤独但并不寂寞,因为我是她案上的那盏孤灯,看着易安那两行紧锁的眉头,我更是甘于奉献,默默燃烧自己,不管天荒地老,也要与她共度漫漫长夜,去迎接一轮新的曙光。可,回首,国破山河破;凝眸,如今又添新愁!我不要名垂青史,也不要流芳百世,只愿在无数个春江花月夜中作一个奉献的自我。我,无悔„„

走过李清照的窗前,看到远处一个破败的小屋。那,是曹雪芹吗?走进小屋,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年轻人仍咬着牙书写着自己的情愁。而我则是他手中的那支笔,任凭他运筹他满腹的韬略。可他好像一朵昙花,不经意间,便在人生的路上渐行渐远。我从他手中滑下,看他清白的离去。我好想留住他的才气,与他共续辉煌,然而我注定是一支平凡的笔,我,无言„„

终于看见大雁一次次向南方飞过,才知秋已至。北海岸边,重伤的他被扔进地窖里,渴饮雪,饥吞毡。而我则是他手中的节杖,与苏武一同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狂风大雪扯掉我的绒毛,凛冽的寒风似乎还要吞噬我的身体,我已是一根光秃秃的棍子,可他仍把我紧紧握在胸前,因为我是使命与尊严的象征!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胡天的飞雪也比不上我的忠贞!我,无泪„„

我在历史的回廊中一路走来,历史弥烟滚滚。我打破寂寥,冲开苦难,望穿生死,只为寻求一个真正的自我。

我,是无悔的奉献;我,是无言的悲哀;我,是无泪的坚强!

此时的我依然脚踏厚土,面对苍穹:“我是谁?”但现在我已有了答案。回头,身后是我一串深深的脚印„„

范文3

我想我是谁 王雪珂

打开CD机,音乐像水气一样在空气中弥漫,在如水般弥漫的音乐中我睁开了眼,看着眼前的水气朦胧,我感到彷徨,岁月轰隆隆地碾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的切片,可我却寻找不到自己。因为疑惑,因为手足无措,我开始了自己的心灵之旅。

站在历史的长廊里,品着李白的浪漫率真,赏着摩诘的幽雅隐居,看着东坡的可爱豁达,观着曹操的智谋博学,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在属于自己的岁月中,他们都在努力着,追求着,闪烁着他们的光芒,历史不会遗忘,学者不会遗忘。他们在生活里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李白把自己放到了烈酒里,望着明月,快乐自足;王维把自己送到了深山里,伴着琴声,幸福满足;苏轼把自己停到了奔波里,随着吟诵,平静豁达;孟德把自己置在了权术里,施着谋略,积极前进。他们都在拼搏着,而我学着他们,努力,随和,我想我是历史的观众,踏着历史的脚印,寻找着自己不曾拥有的自信和坚强。

回到生活,我奔波于求学回家的路程。学习是辛苦的,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挟着一摞书本坐上回家的车时,我会感到满足与幸福。想着在城市的另一端,总有一盏灯为我点亮,总有两个人期盼着我回家,眼睛时不时的泛着一抹红。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他们耗尽一生保护的人。求学之路必然艰苦,但为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我想我是父母的生命,在他们的庇护下,我会茁壮成长,会找到责任与勇气。

有人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青春总是伴着欢笑与泪水,青春里总是少不了知心朋友。在生活的大海里,我是一只小舟,总会被拍打着受到伤害,面对生活总是忍不住想要哭泣。在这时朋友就会像一阵微风,轻轻地抚摸着你,为你拭去脸上的泪痕。在黑暗里,牵起你的手,让你感到不再孤独,引领你走到有月照明的地方。我想我是朋友生活里的一道风景,寻着他们的帮助,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生活。

慢慢的,我的旅途快要落下帷幕,但它就像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中的一草一木。我想我知道了我是谁,我是历史的观众,虽微小但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我是父母的宝贝,无比重要;我是朋友青春里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决不平凡。

可笑的我啊,竟还以为要用一生来思考这问题。

范文4

叩问自己 吴雨薇

每当深夜一个城市彻底静下来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不再宁静。望着遥远的星空,当星星们闪耀着骄傲的光芒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却没有自己的故事能讲给他们。我轻轻叩问自己:“我是谁?属于我自己的故事在哪?”内心深处一个轻柔却坚定的声音告诉我:“在这个大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小时代。”

大世界

在这个色彩纷呈,变幻莫测的大世界,我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哲学家叔本哥华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将感到十分荣幸。”这也正是我很想说的一句话。儿时最初的梦想早已蒙尘发黄,记忆中鲜明的就是父母总说的:你要成为某某那样的人,你要向某某学习啊!你要是某某多好。结果是我也有像别的孩子一样今天背着画夹,明天踮着脚尖,后天背着二胡的童年,然而我没有成为第二个毕加索,第二个阿炳,甚至还胖成了一只丑小鸭。结果我还是我,一个并不完美但也改变不了的我。

有的时候打心眼里的羡慕古人,他们把“我”活得很亮堂,很潇洒。东坡的放荡不羁,李白的任性豁达,陶渊明的清高隐逸,我知道那都是他们最纯、最真的自我。也许他们有些特立独行,不符合大世界的“口味”。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特例独行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徜徉在历史古道,我看到自己前方道路清晰了些,如果这是找到答案的路,我愿意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时代

一幢楼,一片天,几点云影,一汪水,一丛树,这个求学的小天地里 ,人来人往,显得渺小的我时常倚在窗边,心怀希望,头顶梦想,看阵阵轻风吹过这个属于我自己的小时代,数四季轮回中心不变的梦想。

春天,是一定要骑着单车逃离大世界的浮华与喧闹,到一个尽可能远的地方去看一看。看柳色朦胧,春草自青,想一想今年如何把梦想背后的坚持做到更好。

夏天,在酷热聒噪中,沏一杯绿茶,体会一次心静,捧一本心爱的书,开卷读山川,让浮躁的心平静。

秋天,仰望每一个蓝到透明的天壁,体会每一种我自己的哪怕微不足道的收获。 冬天,给一年里每一个不同的我的故事覆上白雪的纯洁,然后放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等他们来年的萌发。

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大世界里,我也许微小的像一株小草。可是,我也是一个坚持着自己的快乐的小丫头,我有自己心中的标尺,有我最初的快乐,有我自己的故事,知道我是谁。

当再仰望星空时,面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光芒时,我会告诉它们,我们其实是一样的,是宇宙中渺小却也很重要的存在,我们都散发着自己的光,有着自己不愿放弃的希望和理想,讲着自己的故事,努力让世界为我们惊讶。

在群星柔和的光芒中,我又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回答:“做最好的自己,总有一天,大世界会为你的小时代惊讶。”

于是,我也完成了对自己的叩问,人生的叩问!

范文5

我就是我 陈蕊

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迷失自己,忘却了自己究竟是谁?直到有一天,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都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不仰视别人,不看轻自己,认识自己,我就是我。

曾经听说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成为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不到6个小时,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可以大功告成,谁知还不到两天便感觉身心疲惫,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后来我不断地找回自己,可是由于那时的“韩寒现象”又给迷失了。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万般钦佩,便到处搜寻他的资料,他的著作,认真研读。看完他的文章后深受影响,开始玩弄文字,谁知却被文字玩弄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也不是我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同在世界上,同在宇宙间,我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明月星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我一直努力,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风采,那么我就没有必要仰视别人,看轻自己,我就是我。

蓝,是天的颜色;红,是火的象征;我不学大海抄袭天的蓝,我不学晚霞模拟火的红,我就是我。

我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没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没有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但我有自己的舞台,自己的前途;有属于自己的路,自己的天空;有一颗能忍受痛苦,迎接风雨的坚强的心。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时刻审视自己,时时剖析自己,我要完美的自我。就算只是来去匆匆地在天地间走这一回,我也要不断努力,不懈追求,努力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不再流连,不再盼顾,不再彷徨。

于是,我要大声的告诉世界:我就是我。

范文6

我在哪里

我在哪里?

生命是如此的美丽,灿烂,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彩,我们到底在哪里呢? 冥冥之中,一个身影出现了,似有似无,似无似有。那是我么?那真的是我么?这是哪里?我到底在哪里?循着狭长的身影望去,只见前面一老者缓缓走来。我问:“您好,请问这是哪里?”老者不答,只用手指向了我的前方,循着老者所指引的方向望去,隐约看到了一座山,此山似有排山倒海之磅礴气势,又好似仙女般婀娜多姿。山下貌似有条河,此河似有黄河般气吞山河的恢弘气势,又好似小鸟依人般惹人怜惜。我沿着老者指引的方向继续往前走着,走着走着,忽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放眼四周,却是荒芜一片。我正不解,忽然抬眼望见不远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城正逐渐呈现在眼前。走进城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碧水蓝天和绿地,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应有尽有,青年男女耕种劳作,老人小孩怡然自乐。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置身仙境一般的美妙感觉,看着这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我不禁想着,如果这是我的家乡,那该多好啊!

忽见一老者,满脸胡须,肩挑鱼蛋,笑容慈祥。见有外人来,忙归家设酒杀鸡作食,与我痛饮。城中闻有外人来者,咸来问讯。自云乃公元21世纪之后人,为寻梦而来。老者曰:何梦?吾曰:听闻此处,有山水一绝之胜地,特来观赏。老者无语,引吾至城外,手指北方,笑曰:此山水一绝之处乃太白先生所过之地也!!翌日,辞老者而行,遂奔去。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一年,那山那水却依然是远在天边,而我早已饮尽黄河水,食尽万亩地了。忽闻山中传来一首动听的乐曲: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没有水,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陶醉在这美妙的乐曲中时,突如其来的一掌晴天霹雳掌,把我从梦中震醒。一丝伤感从心头掠过。是啊!!!回顾这些年,所付出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人生中那个遥不可及的梦吗?可如今,我不禁仰天长啸,身在何方?梦在何处呀!

第14篇:我是谁

我是谁、为了谁、

“我是谁?”这是三个谁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把握好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是谁?”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如何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端正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没有搞清楚,而去大谈为了谁,依靠谁,我个人认为,无论说得多漂亮,谈得多深刻,那也不过是空谈,甚至是无稽之谈。

我是谁?

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虚情假意。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众,了解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自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第一标准。只有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不断锤炼党性,纯洁思想,提高修养,才能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端正态度,也才能做到临财不贪,临色不乱,临危不惧。

为了谁?

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光把群众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群众,而对群众疾苦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是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并坚持到底才是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才能与群众血肉联系,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我们党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依靠谁?

一切依靠群众。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愿意让我们依靠;也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总之,“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既互为因果,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过正确认识和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增强自身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结合当前进行的正风肃纪教育整顿活动,重新认识自己,查找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随时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为人民群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5篇:我是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大课题。怎样才能正确回答这一内涵丰富的“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重大课题?是直接决定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重要路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的有力保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我是谁?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课题的着眼点。只有正确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我是谁?作为一名人社干部,应肩负崇高的使命感,对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心境。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心存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人民群众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切实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作为一名工资科的普通干部,要善于思考,具有全局观念;要摆正位置,全面看待问题。特别是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紧密联系每一项工资政策,都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到服务的基层百姓,“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简单了事。

为了谁?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课题的切入点。只有正确弄清“我是谁”,才能真正做到“为了谁”,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群众,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谁?工资福利科的工作是人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涉及到千家万户。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然同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相适应。作为一名人社干部,要架好人社局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来访群众正确认识工资福利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人社干部,必须时刻从服务礼泉经济发展的中心思考问题,事事为普通百姓的利益着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好务。

依靠谁?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课题的落脚点。只有正确弄清“我是谁”,真正做到“为了谁”,才能确切知道“依靠谁”,才能引导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首先是依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生机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进一步加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其次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好坏最富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带着感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想法,在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接地气、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困”。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民心、温暖民心、赢得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只有在思想上树立群众观点,在工作上反映群众愿望,在实际中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克服“四风”问题,才能正确认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这一重大课题,才能使我们人社工作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

李雪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以来,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延安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内涵的理解。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认为要践行群众路线弘扬延安精神,归根究竟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在领会延安精神实质上,在求真务实抓落实上,在爱岗敬业多做贡献上下工夫。 弘扬延安精神,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辟创新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延安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指导工作和学习。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安排,依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认真查摆本身“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题目。不能把自己置身于旁观者、局外人,不能把纠“四风”看成是领导和他人的事,而忽视从我做起。必须做到求真务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上下工夫。求真务实是人社工作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狠抓落实,提高工作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重要的工作任务。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才能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爱岗敬业是每位干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寻求自己人生幸福的途径。一要珍惜工作机会。工作岗位是我们每个人锻炼进步、展现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它给予我们脑力及体力的锻炼,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物质及精神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这来之不轻易的机会。二要敬业。爱岗敬业,不是仅仅做到按时到岗,而是要明确职责,要具有岗位所要求的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不懂的要学,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要对平凡的工作充满豪情,把要干的事变成想干的事,把工作搞得生气勃勃。对一个机关干部来说,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就是最大的奉献。无私奉献,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讲奉献,就要弘扬延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岗敬业为准则,以有责有位有作为为努力方向,在岗乐业、守岗勤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奉献中寻觅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奉献中实践人生最高价值。

总之,通过这次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在思想深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与思考,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弘扬“延安精神”,为礼泉的人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6篇:“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读后感

稿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大讨论活动

姚国琪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并回答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冯三中学教师,积极响应大会精神,关于深入“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议题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冯三中学教师在这次讨论活动中有所领悟与体验,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一切为了群众,贴近群众,向群众学

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贴近群众实际需要学,在深入学习中央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等知识同时,学习内容设计上突出群众性和时效性,以“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项主题,解决一个问题”为目标,从群众的要求、发展的需求、干部群众的实际渴求中寻求结合点,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提升。努力使党员干部向群众学习,加强互动性,交叉运用学习,增强党的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一切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带群众学。

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向基层延伸、向普通党员干部延伸、向群众延伸,形成党员干部带动广大群众学习、党组织带动全社会学习的良好氛围。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多干点事、多成一些事。发展是大事,但发展这个大事中又蕴含着许许多多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事连着大事,小事连着群众的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增强服务意识,在群众“最盼”的地方赢民心,在群众“最急”的地方见真情,在群众“最怨”的地方改作风。

三、一切引导群众,惠及群众,为群众学。

着眼于群众,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特点,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服务群众。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让国家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引导组织群众学习。深入开展以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动群众学习,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学习活动,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提升了为群众办好事、办成事、解难题能力,更加坚定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的信念。

在讨论活动中,冯三中学教师结合自身情况,自查自省,对自身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整理出了一些还做得不足的工作,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落实。

1.“我是谁”

冯三中学教师是党在基层设立的群众工作自治组织, 工作就是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维护社区团结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而努力工作。 2.“依靠谁”

冯三中学教师的工作,是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党和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干好事、干成事。

3.“为了谁”

冯三中学教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冯三中学教师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体现在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及专业知识尚不够成熟完整。这些问题都是可调控解决的,首先要从内部人员开始提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强化工作技能,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技巧;其次提高冯三中学教师信息化管理,给冯三中学教师增加信息设备,为社区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达到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使冯三中学教师 都能做到物尽其用,应用专业技能主持工作,锻炼强化专业知识,使社区、党支部的工作人员都能做到物尽其用,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以群众的标准为标准,由群众来评判,坚决鼓励维护社会稳定措施,打击违纪乱政行为,解决人民矛盾,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秉承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事在人为的工作座右铭,始终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连心。

第17篇:《为了谁_依靠谁_我是谁》读后感

我所理解的《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今天拜读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发表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文章,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感悟深厚。

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名先进分子,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使13多亿人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及时治等,从而使我们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永远成为群众最坚强的靠山。

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我们党能依靠的力量是什么?如果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依靠谁”这个问题,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弄清“我是谁”, 就是端正角色认知,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共产党员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员,是人民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脱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我们本身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

近几年来,中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如提出树立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正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我们党能依靠的力量是什么?如果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依靠谁”这个问题,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

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执政之基。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没有群众就没有党。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名队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这句简单、直白而饱含深情的话告诉我们,人民才是父母。笔者认为,国家干部至少具有三重身份。一是有着每一个正常的自然人都具有的特征的自然人。二是制定、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国家公职人员。三是人民公仆。国家干部除了具备以上两重身份之外,最特殊的身份就是更是人民公仆。只有树立了“权为民所赋”的权力观,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是群众的亲人、仆人和知心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王月萍

2014-04-25

第18篇:《为了谁_依靠谁_我是谁》读后感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专题研讨材料

学习了刘云山同志2011年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

话。通过认真的学习,我认为提出并解决好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是当今我们事业面临的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之关键所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一、明白“我是谁”是立场问题

我是谁——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共产党员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员,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受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人,是经党教育、培养、考验,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名先进分子,宣誓“对党忠诚”的人,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名队员,宣誓“永不叛党”的人。

我是谁———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是谁——我是一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的我在

1面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上应视学生为亲人、让学生做主人,始终摆正同学生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定的“三自”机制。同时有主导意识,顾及大全。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是一名普通的公民,需知心力所向,有明确的认知。要清楚“我是谁”不能够将自己定位为太轻或太重,甚至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从。不能只懂得成心索取、无心奉献的;忘了自己的身份,丢了自己的责任的等等。大凡这些人,都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没有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而忘记我是谁的人。 明确 “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学生、家长、学校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的教学创造性实践之中,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学校以至社会服务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

二、明白“依靠谁”是方法问题

依靠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老师“依靠谁”,我认为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学生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观、教师引导的服务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长足发展。有正确思想

2的指引,才会有正确的人生。想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中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工作。例如:主题班团会、观看教育宣传电影、座谈、调查问卷、集中学习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各类形式。让枯燥的理论学习生动起来,让大家乐于接受。

弄清“依靠谁”,我才找到工作的方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更应该汲取群众智慧,从领导、同事、家长、朋友、学生中获取动力获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集思广益,深入到学生中、家长中获取“第一手教学材料”,从学校中、家长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明白“为了谁”是宗旨问题

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

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我们学习、工作、办事的目标指向,也是“为了谁”的真正归属。这个目标指向和真正归属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历史和现实地位决定的。

为了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同志,我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党员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才能把党员的光荣使命落到实处呢?那就是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干一行,爱一行”,

3热爱教育,投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关爱每一位孩子。同时,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还要继续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的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有集体观念,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勤恳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记得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因此:我要继续加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入学习,找准工作中的目标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化实践,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虚心接受别人的监督,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王家山小学的教育教学再创辉煌!

通过认真的学习,我认为提出并解决好“为了谁”、“依

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是做好我们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能进一步转变思想,摆正位置,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更好的为孩子服务,为共建和谐社会铸就我们新的教育事业。

每个党员教师要继续加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入学习,找准工作中的目标方向,找准工作的力量源泉,正确自身定位。 4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精气神,激发正能量,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19篇:《我是学霸我是谁》读后感

《我是学霸我怕谁》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读了《我是学霸我怕谁》这本书,我一看封面,就知道这本书一定很有趣,封面是一个女生搬着一摞书,微笑的看着书上坐着的一个小人。我再一看作者,是阳光姐姐写的书,啊!我最喜欢阳光姐姐的书了,我就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名叫江冰蟾“学霸”,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家长的眼里,江冰蟾和方天乐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孩子——江冰蟾成绩好,自控力强,是个很会自主学习的学霸;而她的哥哥——方天乐,却想着抓紧一切时间玩。于是大人们自做主张,让妹妹江冰蟾去做方天乐的“小老师”。江冰蟾刚应付完令人头疼的哥哥,又要去应付月考,忙得“一个头两个大”。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文艺学霸小羽毛、快乐学霸侯小强?心灵手巧的留守儿童庆庆,他们给江冰蟾忙碌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而江冰蟾也意外发现了属于她的快乐秘籍......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只要有自己的方法,在玩中学,学中玩,就一定能变成一枚快乐的学霸!

第20篇:《为了谁_依靠谁_我是谁》读后感

读《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心得

近日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7月6日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感悟深厚。这篇文章,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政治宝库,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它为我党今后工作传真经,使我们切实贯彻到实践中去。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使中国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新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它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化三改造”,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1978年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期的新任务,那就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现代化建设上。中国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中共又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如提出树立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正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美好乡村,美好城市、美好社会而奋斗。十七大报告也非常明确的提出,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就是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理想信念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我们党能依靠的力量是什么?如果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依靠谁”这个问题,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执政之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武装到牙齿”的蒋家王朝,重要秘诀就就在于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之基。人民群众对党有着深厚感情。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执政到现在,就在于我们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没有群众就没有党。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法宝。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末与根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是群众的亲人、仆人和知心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

己、提升自己。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要经常深入村组、山区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我们对人民群众要深怀感激之情;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权思想,决不能搞特殊化,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掌握群众所思、所困、所恶、所盼,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动力和方案,和群众一起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了谁?这个问题问到了根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掉这个根本。党员干部无论分工怎样,职务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党的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众。依靠谁?这是党90年以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一切依靠群众,在中华民族的发

展历程中,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英雄。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群众工作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其实就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官僚主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公仆意识。只有我们 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小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我是谁读后感
《我是谁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