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象人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7 07:41:0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象人读后感

象人读后感(1):

以前有个很丑陋的人叫:约瑟夫。梅里克,人们全都笑话他,叫他象人,正因疾病他的鼻子长长的,耳朵大大的,像大象一样,一个商店老板拿他做展览卖钱。之后居可夫。杰洛医生收留了他,帮忙他读书,交友,一天天成长。

文中居可夫。杰洛医生透过收留象人讽刺了那些笑话他的人。我们就应保护弱者,帮忙弱者,让他们也能享有幸福的生活。

象人读后感(2):

初看《象人》的时候,一是自己惯来对黑白色的偏爱,二是冲着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的名字,这次的《象人》,大卫·林奇1980年的处女作,让我哭了。

象人不是象,象人不是动物,象人是人。这是影片的主题,也是主人公Merrick被—逼进绝望的夹角时最后的呼喊,却寻求不到解救。就像影片缓慢拉开的序幕:一个相框中的美丽女生,一个接下来绝望的可人儿的母亲,一群喧嚣的大象。伴随着背景聒噪的喇叭声,一个女生的身体被象群踩过,践踏。这个女生,一位母亲,这热带雨林中荒诞的经历,故事的起源就用这样的蒙太奇给抽象带过。然后是冗长的两个小时。黑白画面。伴随让人产生自然的生理嫌恶的哮喘声,变形的身体,丑陋的皮肤,硕大的头部,唯一能分辨出的清澈的左眼和一只还是本来面目的左手,丑陋面貌下的美丽圣洁的心灵,夜夜祷告神经的羔羊,被屠杀的羔羊。那就是象人。

象人是无辜的,他像个孩子一样胆战心惊,他害怕人们对他的鞭打,对他嘲笑,他害怕窗户外突然出现的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脸,他害怕哪怕只是一个突然的关门声,他害怕的不敢说话。他随身带着他母亲的照片,一位有着天使般面容的女生,然后他又悲哀的说:如果我的母亲还在,她必须不会想见我,她……会以我为耻,我,我让她蒙羞了……哪怕那些人只是作态般的接近他,他却受宠若惊,开心的像个孩子,他会说:那是真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他不敢坚信,他以为他一生会真的像一个动物般的在阴暗潮湿的低层度过,伴随着衰弱的身体,和沉重的哮喘声。他对窗外教堂的期望,来自于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渴望,但是那教堂就是窗外不远的地方,那么近,他看不见,他只能在心里画出它的轮廓,运用自己的想象来打造他的理想,一个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值一提的理想。

我以为这只是大卫·林奇编造出来的借畸形人来嘲讽这个世界的黑色幽默,一部《巴黎圣母院》的延续和再造,用残酷的躯体面容来歌颂内心的圣洁。当我开始搜寻更多关于象人的资料的时候,我搜寻到了Joseph Merrick的故事。《象人》就是根据Joseph Merrick的真实经历改变而成。这是让人震惊并且让人悲哀的一个事实。一百多年前,象人以前真实存在过。事实上,现实远比影片所表现的要残酷,Merrick在死后,其身体一向被伦敦皇家医院保留,用做实验,他罕见的病理成为困扰医学界100多年的难题。而影片中用畸形小矮人的救助和医生最后的良心发现来证明完美的一面,只是依旧无法挽救象人的死亡。Joseph Merrick曾亲手用纸板做了一座教堂,华美易碎。

Joseph Merrick说:“如果不是这样,或许我能更好的取悦你,取悦这个世界……。如果我能……如果你能用一个人的灵魂来衡量他的价值……影片最后是重回开头的抽象和虚幻,正因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并不能得到解答。一个声音说,那是象人死去的母亲,她说:nothing will die。

象人读后感(3):

你听过约瑟夫·梅里克这个人吗?他就是《象人》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他其实是一个象人。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贫穷、丑陋的人的故事。那个人就是梅里克。没有人喜爱她,大家都嘲笑他。人们将它放在一个笼子里,当作动物一样展览。直到有一天一位医生发现了他,觉得他很搞笑,想研究他。象人就这样出了名,每个人都想拜访他,甚至连女王都来看望他。

为什么刚开始人们逃避他,之后又接近他呢?看了这本书,我便明白了。就是这位医生,特里弗斯。特里弗斯一位这个象人有病,就带了他到医院检查。但没有查出什么怪病。医院里有很多善良的医生和护士,包括那里的院长,他们都同意象人住在医院。但是医院没有多少钱能给他住在那里。院长就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求助信。读者们都很仁慈,给了医院很多钱,足够让梅里克在医院住一辈子。之后有很多人来拜访他,甚至英国女王也每一天来看望他……

这些善良、仁慈的人给了梅里克一个重生的机会。能让梅里克有一个和朋友交谈的机会。读书的空间和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他的人生将在这快乐、短暂的时刻结束。

世界上有这么多友善的人,我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名。

推荐第2篇:象人读后感

《 象人》读后感

I looked a book in the summer holiday.The book called >.

This book tell about a poor and ugly peaple.No one like him,eveeryone all mock him.Because,he is very ugly.There are more bags of dirty skin on the front and back of his body.The right hand is like a marls foot.But the left hand is

beautiful!A people close him in a cage.And show him.Until one day,a doctor looked him.He feel the Elephant Man very interested.And want to study him.So The Elephant Man

famous,everyone want to visit him,even the Queen of England visit him.In the three and half years,he is very happy.On April15th night,he died.

After I read the book ,I knock a reason:Augly people,but his soul doesn\'t ugly.He will very happy.

First,the Elephant Man is very poor,He lives a cold and dark room.After the doctor see him.He became happy.Because,he is simple,not bad.People little by little notice him.I think,the world has a lot of people like the Elephant Man ---- poor and ugly.But also has a lot of people like the doctor----ready to help others.So,I think the world will very beautiful!And the Elephant Man people will very happy!Mayle,They will became a

usefut people.So,the world have a word: You ca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推荐第3篇:象人读后感

Before I search on the internet, I really can not understand what the meaning about this story.It began in a little black and gray,it described a person looked like a elephant and was treated unequally.People around him always hated him,including his mom,she abandoned him when he was very young.His appearance looked terrible for everyone.And the first time when doctor saw him,all of him was filled with depreed and sadne.People around him all laughed at him,even more threw stones to him.Because of his terrific appearance,he was caught by the police,blamed by the neighboring,hated by the children,refused by the women.He can write and sing,but nobody hired him.Although through the doctor’s help,he become more happier than before and he can also chatted with others and had fun with others.What’s more,the Queen Alexandra,the queen of England came to see and talked with him.

Things always go well? Not,I think the dead of the elephant man is really a ridiculous thing,he died just because of trying to sleep on his back like you and me.However,his heavy head came off the bed,and he broke his neck.So,why the author choose this way to end the

elephant’s beginning wonderful life? Why does he cut the beautiful connection between elephant and others? And this reminded me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elephant man.The book said that his mom was a beauty and a kind people,however,why his mom indeed to abandon him,just because of his really hateful face? Personally,I have another idea:he must do something really wrong and even his mom cannot forgive him.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why the author wanted him to have half body of elephant and a half body of human.At first,I thought he would be some loved and took good care of him.However,the result give me a lot of leons.The whole life the elephant has is a trike,and all the happy time is the illusion he dreamed.Maybe the story want to tell us you should not to dream the things what not belong to you.

But I was quite confused the reason why the author written it.So I searched on the Internet,there is something about:”hundreds year ago the world was very different.Most people live without electricity in the clod,damp environment.They never go to the hospital,often died miserable.This book tells of a

poor,ugly story.”And this is the background.Do you understand ? I do not.

推荐第4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揭示了这个一个基本原理: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看了它的第一章《分裂的自我》,有些许体会。

1.象与骑象人。所有的社会科学口径一致地主张:人类是理性的个体,会利用手边所能掌握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但遗憾的是,正如作者所说的,“为什么人类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这个问题提出非常的重要。作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所言,他说:“自我形象就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变、停止或往前。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根本斗不过它。”

2.人与心理形式。作者说,“每个人其实都像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为了执行工作硬被凑在一起运作的,所以老是发现彼此意见相左,自行其是。”他把人的“心理”划分为四种形式:心灵与身体、左脑与右脑、理性与感性、控制化与自动化。他认为,这第四种最符合“象与骑象人”的特征。

3.心灵和身体。科学证明,某些生理反应是自主神经系统所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掌控我们身体的器官和腺体,完全自主,不受意志控制。

4.左脑和右脑。人脑有两个大脑半球,连接左右两大半脑的神经纤维叫胼胝体,这是起沟通和协调的桥梁作用。如果胼胝体受损,左右两大半脑就会出现“故障”。

5.理性和感性。作者说:“理性与情感必须携手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大部分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开始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

6.控制化和自动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心理一直有两套处理系统在运用:控制化处理过程和自动化处理过程。大部分的心理历程都是自动发生,属于完全无意识状态。而控制化处理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但在控制化过程上,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理历程是自动化过程。如开车去机场,要看时间,订机票,但路途中的许多动作却是自动化处理,如呼吸、注意车距等。

推荐第5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读后感:《象与骑象人》

作者:(美) 乔纳森·海特

东阳二职叶靖春

《象与骑象人》里讲到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象的层次,是难于控制的;骑象人的层次,相比较是容易控制的。这两个分裂的部分,造成人们常陷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简单点说,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于是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而 1

大象不然,它就是简单的,是快乐的。

快乐是可以及时反映的,喜欢就快乐,不喜欢就不快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达成一小步快乐就会出现一次,换句话说,快乐在于过程。而我们人类更喜欢结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他们对于学习似乎只是应付,究其原因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或者说是价值观上的一种偏见。

改变才能适应。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我承认我在不断改变,比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跟我以前是一样的,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大家的回答一般都是理性,因为他怕回答“感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备。在比如“大家如何理解‘闲云野鹤’”,大家的态度一般是都是鄙视。而殊不知有时却是“闲云野鹤天地宽”。没错,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这样的“三观”是主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但是社会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是多元的。

理性与情感必须协同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重新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意识是难控制潜意识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让意识顺应潜意识。即理性服从于感性,我们的感受才会舒适。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本能和意志、行为与心理、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我们,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虽不能“兴之所至,步之所及”,但也要尝试“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吧。教学自然在这其中,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那么想要上出一堂学生喜欢、教师认同、效果良好的课是很难的,只有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让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才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老师在上课时,如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是枯燥乏味,学生当然不愿意听。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扩散我们的思维。他也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试问如果老师自己不能先解放思想,创造改革,学生如何先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往往理论与实践总会出现一些脱离,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来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来动脑筋了。如果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做一只简单、快乐的“大象”。

推荐第6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一)

杜丽华

《象与骑象人》把人的“心”比做一头放任的大象,把“智”比做骑象人。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和判断,要使大象与骑象人协调必须对大象进行良好的训练,并日积月累,不断重复,方可凑效。训练大象骑象人必须参与其中,这样骑象人才能驾象前行,终达幸福彼岸。

读《象与骑象人》一书和以前读的书不同,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我一字一句的读,总觉得读时清楚读后又讲不出来。我仔细地读了两遍还有读不懂的地方。但是读后还是感想挺多的。这里我写三个方面:

一、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我懂得了人的心理是若干部分组成,它们会相互冲突。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脑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右脑比较善处理立体图形;人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充满情感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就像一名顾问,它就像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和大象只有配合良好才能创造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所以导致出了影响幸福的三个障碍,即:无能的意志力,心理干扰,冠冕堂皇的理由。

懂得了人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即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

懂得了人都有负面情绪的偏好,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懂得了人的个人特质基因有一定贡献,脑波的不对称的现象跟人积极及消极情绪有关联。

读后感受到自己过去对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大,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想不通会生气、愤怒、情绪不好,我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现在明白不要再想不通不要再生气愤怒。因为人各有异,人人都有坏脾气。也感受到也不必对自己的一些坏情绪以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这么难而内疚了。因为,自我是分裂的而非一体的,都有消极情绪和不同情感。想改掉并非易事。我要用“冥想”的方法去改掉原有的需要放弃的不好的情绪。只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慢慢改一定能改掉的。

二、本书第二部分讲了我们如何相处。用了两章分别讲了互惠和自以为是。读后懂得了人跟人之间彼此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人有一种无心自发的互惠本能反应。

懂得了人脑中有对互惠应用的“策略”:

(一)以牙还牙,就是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对方。而“以牙还牙”里还有报复与感恩的道德情绪。“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但不会报仇的人最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

(二)语言造势。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是人得以建立群居社会的关键因素,人类只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人要靠语言说长道短。读后更验证老人们说的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懂得了人的“自以为是”,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会发现,人有时就是会骗人。人一讲道理就头头是道,但可悲的是人自己总是误用道德,最惨的是误用道德后还浑然不知。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的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去观察自己。

懂得了人都有天真自我的态度,即“天真实在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是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一样的想法。人还有“强做判断”的内心毛病,每个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读后深深的知道了这都是人的本能反应,由于自我的“强做判断”而会使自己愤怒、苦恼以及会发生冲突。要改变自己的自动化反应,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静下来,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以前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发生大的愤怒和苦恼时,我常常会将此记录下来。冷静的找出自己不对的做法,去合情合理地思考,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事情,这样就化解了我的愤怒和苦恼。但我不知道其道理。读后才懂得只要我们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再会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再会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只要我们懂得人都有这样本能的反应,都有自私偏见的天性,都带有玫瑰色的眼睛观察自己。就不要去计较别人挑剔自己眼中的刺,对于任何人做出的任何不顺心事都不要太在意。但是我也懂得了这个道理。改变很不容易。我们要冷静,要坚持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三、学习了

一、二部分后,我了解了接受了大象的力量,我就理解懂得了如何驾象的一些道理:

(一)不求事如己愿,但求凡事顺其自然。

(二)我们的生命需要别人才完整。

(三)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不是用“教”就学得会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考自己去发现。

(四)人只要活的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的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总之,读这本书收获感受很多很多,我懂得了象和骑象人就是我们本身,我们心理健康取决于两者的协调合作、互取所长。结论很简单:幸福之道在中庸。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二)

李倩倩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而大象不然,它就是简单的,是快乐的。

快乐是可以及时反映的,喜欢就快乐,不喜欢就不快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达成一小步快乐就会出现一次,换句话说,快乐在于过程。而我们人类更喜欢结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他们对于学习似乎只是应付,究其原因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或者说是价值观上的一种偏见。

改变才能适应。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我承认我在不断改变,比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跟我以前是一样的,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大家的回答一般都是理性,因为他怕回答“感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备。在比如“大家如何理解‘闲云野鹤’”,大家的态度一般是都是鄙视。而殊不知有时却是“闲云野鹤天地宽”。没错,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这样的“三观”是主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但是社会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是多元的。

理性与情感必须协同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重新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意识是难控制潜意识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让意识顺应潜意识。即理性服从于感性,我们的感受才会舒适。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本能和意志、行为与心理、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我们,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虽不能“兴之所至,步之所及”,但也要尝试“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吧。教学自然在这其中,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那么想要上出一堂学生喜欢、教师认同、效果良好的课是很难的,只有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让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才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老师在上课时,如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是枯燥乏味,学生当然不愿意听。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扩散我们的思维。他也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试问如果老师自己不能先解放思想,创造改革,学生如何先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往往理论与实践总会出现一些脱离,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来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来动脑筋了。如果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做一只简单、快乐的“大象”。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三)

邢金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推荐第7篇:《象人》:影评

《象人》:影评

这是一部震撼到差点让人流泪的电影!大卫林奇用冰冷但又充满关切的镜头记录了 John Merrick,一个先天有着严重畸形症患者的悲惨人生。

作为大卫林奇的第一部主流电影,《象人》在当年奥斯卡上连获8项提名,但却颗粒无收,与当年《愤怒的公牛》一并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的遗珠,不过这部电影却带给了大卫林奇更多的主流关注,让其一跃成为当今最具有个人风格的国际大导演,同时《象人》也成为美国影史上一部有分量的电影。

《象人》是一部深刻而充满现实意义的电影。象人畸变的外表似乎对应着一个缺失道德和正义的伦敦社会。

象人是谦卑善良的。他带着头罩,小心翼翼地从人群中走过,生怕发出一丝声响而惊吓到别人。他无数次得看着母亲美丽的肖像,眼角的泪水掩藏不住他对真爱的殷切盼望。而周围大多的人群则是冷漠虚伪的。他们对深藏在阴暗处的象人无比好奇,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个号称“史上最伟大的畸形”。而当他们看到那张其丑无比,形似大象的畸形脸时,又产生一种恐惧和鄙视的扭曲心理。他们肆意地践踏着象人的人权,嘲笑他,辱骂他,当象人在伦敦的火车站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他绝望地大喊道:“我不是大象!我不是动物!我是人!”WwW.139mov.cOm

幸好,大卫林奇没有拍一部让人绝望的电影,他没有让主人公走投无路。(估计是向学院派妥协吧

,不然这电影就太非主流了。) 电影里还插入了一些尚未丢失道德和同情心的角色,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医生(说实话,还没见过他脸上没有皱纹的时候。)就是一个充

满善意和良知的角色。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医生是出于同情心才对象人伸出了援手,不过他也没有摆脱世俗的拘束。他对象人身上的医学价值难以忽视,事实上,他借用了象人的名号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人们还是基于同样的好奇动机来病房参观象人,医院的病房似乎又成为了马戏团的舞台。于是,象人的出走(其实是被拐走)似乎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一种必然。影片的现实精神在此刻体现到了极致。

电影采用了黑白的摄影,有着浓重的时代气氛,大气却时而尖锐的配乐也非常烘托情感,象人的扮演者约翰·赫特 John Hurt (居然是他!!!)用他精湛的演技,只透过一双眼睛和肢体语言塑造了一个内心美好,引人同情的悲惨角色。我们从象人身上看到的社会隐喻也值得深刻反思,尤其,我觉得电影里的伦敦社会和我们身在的天朝社会有几分相似的地方。但愿象人的悲剧不会在我们的社会里出现。

推荐第8篇:风雨气象人演讲稿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气象工作是神秘而又浪漫的,看天,报雨,说天气。可真正开始涉足这方土地,把生活交给气象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气象人是在用青春、热血铸造着新时代气象事业的丰碑。作为观测员,他们是普通的,普通得没有人知道气象观测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是无私的,没有双休日,没有黄金周,更没有春节七天的合家团圆。正是一代又一代观测员辛勤的工作,才保证了气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就是在这平淡而不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一批批最可爱的人。

××年7月9日,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座的各位可能对这个日子还记忆犹新,在这一天,我县出现建站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在这次过程中,测站24小时降水量达96.4毫米,双槽乡累计降水1560毫米。值班观测员从晚上7点一直坚守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直到雨势渐小才作短暂休息。由于雨势很大,为防止雨水从承水器和蒸发皿中溢出,把原本6小时一次的降水观测,改为一小时量取一次;将取水的蒸发皿改为半小时一次。观测员打了一把雨伞去观测场,到了观测场才发现雨伞根本就没有用,浑身上下还是被淋湿了。换了衣服以后,在下一次又被淋湿了,最后没办法,干脆就穿着湿的衣服出去观测。

风向指示灯不亮了,自记笔尖不跳了,这是典型的风向感应器失灵的表现,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爬到设在近十米高的风向杆上维修。夏季室外的温度高达30多度,在太阳的爆晒下,温度更高,如果等温度低一点再维修,气象记录就要中断至少两个小时以上,观测员果断的收拾工具爬上塔顶。经过30多分钟的维修,自记风正常了,而两名观测员就象刚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一般,浑身上下全被汗水浸湿,没有一处干的。

每天早上7点40分,在中国的大地上就有2600多位气象观测员同时走进观测场,有2600多份天气报文汇总到一起,他们站在不同地方同时向祖国报告天气实况。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漠河气象站可能正飘着鹅毛大雪;而西沙气象台却处在三十度以上的高温;东部的气象台站已经是阳光普照;可西部的气象台站依然宠罩在黑夜之中。同为气象人,却身在不同的地方为气象事业做着同样的事。

由于地面观测的连续性,每一天都要有人值班,地面观测工作中没有任何节假日的存在。当您在除夕之夜与家人欢聚,共庆新春的时候;当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进入甜蜜的梦乡的时候,我们的观测员还在观测着云、能、天(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记录着温、压、湿(温度、气压、湿度);他们的生活单调、枯燥、艰苦而又默默无闻,既不会像一些“窗口单位”那样扬名露脸,也不会像有些创收单位那样有丰厚的奖金,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青春、生命为气象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生产和生活默默地奉献着。

气象人的工作中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气象人默默无闻、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没有鲜花的簇拥,没有掌声的鼓舞;但有雷声作伴,风雨为伍,有气象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颗颗报效祖国的心。有一首诗里这样说到:

你感叹、你赞美吧!

寂寞孤独是他们浪漫的生活!

思念故乡是他们内心的甜蜜!

坚定执着是他们一生的信条!

气象服务是他们最大的欢笑!

这就是气象人!

这就是他们不变的追求和永恒的精神!

推荐第9篇: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虚伪及乱下判断是重创人际关系的两大杀手。找出自己的过错,也是我们克服这两项恶习的关键所在。

有些外在因素真的会影响个人的快乐。噪音。通勤。无法自我掌控。羞愧。人际关系。

爱及工作影响人类快乐,只要我们能掌握爱及工作,我们就能充分展现自己,跟别人联结起来,让自己超越原有水准。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联结,人才可能快乐。

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自下而上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懂得把这些信仰转化成人际协调利器(比如,把这些信仰跟羞耻心、恐惧、罪恶感及爱等情结联结起来)的团体则为“免费搭车,占人便宜”这个问题找到解决之道,还得到信任及合作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如果坚定的信仰可为个人带来利益,或为团体发展出一套方法来惩罚或驱逐与自己信仰不同者,那么宗教及领教的大脑就碰到绝佳的进化条件。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快乐假设是:快乐之道在中庸。快乐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得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茂盛,人需要爱、工作及自己与伟大事物的联结,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为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工作、自己及伟大事物之间,建立正确良好的关系。如果你能在自己与这几个不同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那么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

异中求同,折衷冲突,乃万事万物生存之道。

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吸引与厌恶,理智与冲动,爱与恨,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者。

想寻找人生的智慧,就要从自己最想不到的地方开始:死对头的“内心”。如果你能放下“对方是恶魔”这样的心理,你可能会第一次发现对方的想法也有其可取之处。以中庸之道(平衡),找寻人生的智慧――不管是古或今,东方与西文,甚至保守与自由――中庸之道可让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找到人生的满足、快乐及意义。

推荐第10篇:我是气象人,我自豪

我是气象人 我自豪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气象人,我自豪》! 在这片曾因丰厚的耕读文化而倍受世人称颂的大地上,轻轻翻开周至气象的发展史,我们回味着、思索着、幸福着……我们看到1956年建站初期只有几间简陋的房屋,不多的设备。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有着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青春无私地奉献在周山至水之间;他们眼观雨季变化,耳听雷鸣轰声,身验寒暑交替,心中始终揣着万家灯火下的人间冷暖。即使生命如流星般地逝去,也要让自己的人生折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这就是周至县气象局,一个出色的集体,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这个集体中的每位成员都怀着对气象事业的无限深情,用汗水、智慧甚至是生命诠释着“创新务实,精业图强,服务引领,管天惠秦”的陕西气象人精神!

我是气象人,我自豪!

滔滔肆虐的洪水、焦渴已久的大地、盛夏炎炎里的烈日、冬夜里悄然袭来的寒流……气象,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却肩负着不平凡的使命。看,那拔地而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听,那自动化仪器奏出的美妙音乐,仰望呼啸云霄的人影火箭,宽敞明亮的预警中心,我们感受着气象事业科学快速地发展血脉,感受着气象人的忠诚和执着。我们气象人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需要,保障和支撑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是气象人,我自豪。 无论海岛、高山,荒岭、戈壁,冰冷的极地,都有气象人忙碌的身影。是啊,“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 ,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画卷; “满足您每时每刻的气象需求,解决您每时每刻的气象问题”,信守着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承诺,这便是我们气象人幸福的所在。

我们气象人正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团结一致昂首阔步地走在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光辉大道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着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创新发展的动人诗篇……这,就是我们气象人的情怀,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得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热血和信念铸就新的辉煌,用智慧和青春谱写最壮美的诗篇!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1篇:《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精选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1

《象与骑象人》把人的“心”比做一头放任的大象,把“智”比做骑象人。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和判断,要使大象与骑象人协调必须对大象进行良好的训练,并日积月累,不断重复,方可凑效。训练大象骑象人必须参与其中,这样骑象人才能驾象前行,终达幸福彼岸。

读《象与骑象人》一书和以前读的书不同,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我一字一句的读,总觉得读时清楚读后又讲不出来。我仔细地读了两遍还有读不懂的地方。但是读后还是感想挺多的。这里我写三个方面:

一、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我懂得了人的心理是若干部分组成,它们会相互冲突。

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脑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右脑比较善处理立体图形;人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充满情感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就像一名顾问,它就像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和大象只有配合良好才能创造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所以导致出了影响幸福的三个障碍,即:无能的意志力,心理干扰,冠冕堂皇的理由。

懂得了人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即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懂得了人都有负面情绪的偏好,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懂得了人的个人特质基因有一定贡献,脑波的不对称的现象跟人积极及消极情绪有关联。

读后感受到自己过去对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大,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想不通会生气、愤怒、情绪不好,我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现在明白不要再想不通不要再生气愤怒。因为人各有异,人人都有坏脾气。也感受到也不必对自己的一些坏情绪以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这么难而内疚了。因为,自我是分裂的而非一体的,都有消极情绪和不同情感。想改掉并非易事。我要用“冥想”的方法去改掉原有的需要放弃的不好的情绪。只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慢慢改一定能改掉的。

二、本书第二部分讲了我们如何相处。用了两章分别讲了互惠和自以为是。

读后懂得了人跟人之间彼此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人有一种无心自发的'互惠本能反应。懂得了人脑中有对互惠应用的“策略”:以牙还牙,就是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对方。而“以牙还牙”里还有报复与感恩的道德情绪。“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但不会报仇的人最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语言造势。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是人得以建立群居社会的关键因素,人类只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人要靠语言说长道短。读后更验证老人们说的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懂得了人的“自以为是”,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会发现,人有时就是会骗人。人一讲道理就头头是道,但可悲的是人自己总是误用道德,最惨的是误用道德后还浑然不知。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的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去观察自己。懂得了人都有天真自我的态度,即“天真实在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是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一样的想法。人还有“强做判断”的内心毛病,每个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读后深深的知道了这都是人的本能反应,由于自我的“强做判断”而会使自己愤怒、苦恼以及会发生冲突。要改变自己的自动化反应,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静下来,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以前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发生大的愤怒和苦恼时,我常常会将此记录下来。冷静的找出自己不对的做法,去合情合理地思考,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事情,这样就化解了我的愤怒和苦恼。但我不知道其道理。读后才懂得只要我们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再会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再会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只要我们懂得人都有这样本能的反应,都有自私偏见的天性,都带有玫瑰色的眼睛观察自己。就不要去计较别人挑剔自己眼中的刺,对于任何人做出的任何不顺心事都不要太在意。但是我也懂得了这个道理。改变很不容易。我们要冷静,要坚持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三、学习了一、二部分后,我了解了接受了大象的力量,我就理解懂得了如何驾象的一些道理:

(一)不求事如己愿,但求凡事顺其自然。

(二)我们的生命需要别人才完整。

(三)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不是用“教”就学得会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考自己去发现。

(四)人只要活的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的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总之,读这本书收获感受很多很多,我懂得了象和骑象人就是我们本身,我们心理健康取决于两者的协调合作、互取所长。结论很简单:幸福之道在中庸。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2

《象与骑象人》,作者为乔纳森·海特,是著名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伟大的思想家、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

这本书的读后感,酝酿了大半年,自己反思了很久,一直再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到底解决了我什么问题?最近几个月我上班都提前半小时,喜欢绕办公区后门走连廊到前门,跟随上班的人流,从广播中听喜欢的音律,有时会观察人流中的人,有时会反思自己,有时也会练习正念。也就是走在连廊的某一瞬间,我明白了我为什么喜欢书的内容,那是因为我一直思考的很多问题和书介绍的内容刚好匹配起来了,而且还在书中找到了令自己一直费解的很多答案。

最近两年自己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越思考越知道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特别经历了年初父亲的过世和朋友的突然病世,自己更想明白如何去生活。自己有努力的学习西方人的高效,但是又向往东方佛学的无常;一直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又总是疲惫的应付现实生活的蹂躏。

本书给我一个最重要的答案,那就是中庸,我们既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要有活在当下的心境,既要有积极去追求幸福的行动,也要有应付现实困难的勇气。最后我得到人生的意义为体验生活,积极的去幸福生活,勇敢的去面对现实,经历的一切就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通过生活体现,那生活也就有了意义,这应证了《活出意义来》的一段话: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是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并引为一种成就。至于缺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态度。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3

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作者把我们的心理用人驾驭大象来做比喻,象就是那个本我,它怎么想,怎么做,骑象人无法控制,但可以适当引导。这种比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下定决心想减肥,但又抵挡不住去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但其实“象与骑象人”只是描述我们为什么会自我分裂打的一个比喻。

全书讨论的话题有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彼此相处、如何追寻幸福、心理和道德层面如何成长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与鸡汤文不同的是,本书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诠释如何活得更幸福,告诉读者背后的原理及具体的做法。

比如说,作者提到一种人类的情绪——“提升感”,它不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而是会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让自己变得更好。实际上,这是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迷走神经和荷尔蒙、催产素一起作用产生的感觉。通过阅读名作,观看经典电影,或是去教堂参加礼拜,我们都可以产生这种“提升感”。

虽然我会逐渐淡忘这些概念、原理和案例,但这本书却带给我一种信心。无论未来我遇到什么样的情绪,我都可以更加平静地面对、接受,并运用这本书的内容去尝试适当调整。这可能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4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我们称之为智。“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5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而大象不然,它就是简单的,是快乐的。

快乐是可以及时反映的,喜欢就快乐,不喜欢就不快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达成一小步快乐就会出现一次,换句话说,快乐在于过程。而我们人类更喜欢结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他们对于学习似乎只是应付,究其原因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或者说是价值观上的一种偏见。

改变才能适应。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我承认我在不断改变,比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跟我以前是一样的,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大家的回答一般都是理性,因为他怕回答“感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备。在比如“大家如何理解‘闲云野鹤’”,大家的态度一般是都是鄙视。而殊不知有时却是“闲云野鹤天地宽”。没错,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这样的“三观”是主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但是社会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是多元的。

理性与情感必须协同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重新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意识是难控制潜意识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让意识顺应潜意识。即理性服从于感性,我们的感受才会舒适。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本能和意志、行为与心理、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我们,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虽不能“兴之所至,步之所及”,但也要尝试“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吧。教学自然在这其中,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那么想要上出一堂学生喜欢、教师认同、效果良好的课是很难的,只有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让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才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老师在上课时,如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是枯燥乏味,学生当然不愿意听。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扩散我们的思维。他也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试问如果老师自己不能先解放思想,创造改革,学生如何先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往往理论与实践总会出现一些脱离,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来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来动脑筋了。如果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做一只简单、快乐的“大象”。

第12篇:气象演讲稿——写给气象人的歌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写给气象人的歌》

写给气象人的歌

我想了很多天 也没想出 写个什么时髦的题目 可以打动大家的心,

没想出 可以写出哪些离奇的事件 博得大家的关注与好奇; 我只想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说出自己的心声。 我今儿唠的 都是咱自己的嗑儿——是写给咱气象人的歌”

“不要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如果感觉快就是浪费的太多” “不要讲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即使悔恨也不能从头来过” “道理人人懂,何必讲太多,继承与发展、竞争与选择!” 这是我离开兰大时,老师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他说:干我们这行儿,在基层时间长了 很容易堕落,一定要坚定信念,积极进取!这 是一位老气象人对新人的勉励。这位老人已经两鬓斑白,我们是他送进气象大门的第17批学生。 清晨 我独自 漫步在观测场,看那风“标”指向我家乡。 一片片白云随风飘过,带走气象儿女对家的思量。 夜深 我走在观测的小路上,瑟瑟寒风吹过我脸庞。 一点点繁星为我照亮,记录阴晴冷暖 天气现象。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告别了校园的喧嚣,远离了亲人和朋友,每当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总会勾起心底那缕淡淡的思乡。是啊,有多少人,为了气象事业远离自己的家乡,告别曾经的爱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扎根 发芽,一干就是一生!有多少人过着两地生活的日子,几周才能回家一次 与亲人相见,与爱人相拥。有多少人为气象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健康 甚至生命。如果可以用我的这首歌,献给那一批批 一代代 扎根气象基层的同学 前辈们,我愿用我的一生 谱写他们 辉煌的乐章。

还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被安排在观测站实习,相信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有很多跟我有着同样的经历,观测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半点马虎不得: 每个整点的观测必须真实、准时; 每次观测的记录必须准确、清晰; 每个航空报的发送必须按部就班; 每次上下班的交接必须情况说明。

之前,我曾和一位干这行的老前辈聊天,问他怎样才能长久的做到这样按部就班,不出错。他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我们一定要认真,观测数据是绝对不准许事后补填或是修改的,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都是十分重大的责任!”我在观测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学到的不止是丰富 实用的观测知识,更多的是传承了他们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对气象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感觉一直带到我日后服务中心的工作中。

服务中心的工作主要有三大块,首先就是维护电话12121,年轻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我对每台程控机的配置和软件都很感兴趣,我开始慢慢研究他们,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软件 是我们的前辈 在实际工作中 总结经验开发出来的,很实用

图形化的界面使我们更新预报更加轻松,

自动化的更新,每天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时间。 我从这些软件中获得了很多启迪,原来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开拓创新!

后来我找到这位前辈跟他聊起我的感受,他说:虽然每天面对大量重复的工作,还是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凡事要积极去想,努力去做,虽然研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苦恼,很多时候会想要放弃,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成功后的喜悦与自豪,是别人所没法儿体会的乐趣。这个人就坐在台下。 他教会我“不经历风雨 见不到彩虹,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还有位很老的前辈, 他亲身经历了气象事业30多年的发展,他送我们到兰州,接我们回来。每次和我们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喜欢谈起他的过去,谈起这30多年来,他的奋斗历程,谈起气象事业这30多年来翻天腹地的变化,他总是勉励我们,给我们年轻人以希望,和我们在一起展望气象事业的未来。虽然他的夫人远在深圳,但他从来没有过动摇过对自己热爱事业的执着!这个人叫李本厚,省气象局纪检组组长。如果有一首歌可以谱写他的一生我希望是“光辉岁月,无怨无悔”

每行每业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

只有拥有那些传播知识,勉励后人的人, 拥有那些扎根基层 无私奉献的人, 拥有那些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人, 拥有那些勇于创新,执着进取的人, 拥有那些心力交瘁、关注事业未来的人。 这个行业才能有希望,才能有前途。

只有 一项事业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我们才能说它拥有优良的传统

只有 一项事业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会更好。

前几天,有位同学问我:什么是气象精神?因为 他们也要做演讲,也要写征文。

我想了许久,我 没法回答,因为气象精神是种感觉。蕴含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感觉。 一种 外人无法体会的感觉: 它是 每晚长明的 观测站的灯; 它是 浇透了也要去换的雨量筒的纸; 它是纠结在雷达图上五彩斑斓的回波; 它是多变天气形势下 做出预报时的踌躇与犹豫 它是农气试验站里的一篣土 它是深夜电闪雷鸣时 局长焦急的心 它是停电时 楼下发电机的翁鸣 它是顶风冒雨支起的应急车的雷达。 它是火场上 那一宿宿的彻夜不眠 它是防雷工程 车上的颠簸,风餐的苦。 它是三个人忙活不完的一摊账 它是繁多的文件,众多的表。

它是5.12步行街宣传,厚实的资料 飘扬的气象旗; 它是球场上的汗水,是我朗诵给大家的 这首 写给全局气象人的歌。

第13篇:气象局演讲稿: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十年前,我考入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专业,从此选择了气象与自己相伴一生。那时的我对气象还一知半解,对它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向往,时光飞逝,我渐渐明白自然界春花

秋月、夏雨冬雪的四季轮回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意味着诗情画意,气象这门学科早已给它们贴上了物理的标签、盖上了社会的印章。它们变成了抽象的数据,它们具有了空间的结构,它们在丰收的稻谷间舞蹈,它们在老农焦虑的心间跳动…,天空中五彩的云霞变换无穷,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学名,这叫积雨云,那叫高层云。作为一名气象预报员的我不仅要面对它的和风细雨、电闪雷鸣,更要把握它的演变规律,告诉大家明日的天气是怎样的。

今天的我站在这里,是一名有着六年工龄的预报员,如果您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我要告诉您的是: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是的,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俗话说\"谈天、聊天\",从古到今天气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天气\"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古有大雾弥漫中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中的风助火势,成语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而今天,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愈加明显,大到卫星上天,国家安全,小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天气气象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任何行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与气象无关。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我们的气象事业,正踏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前进。气象其实是一门年轻的自然科学,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距今仅150年,与其他学科相比,他还是一个稚嫩的婴儿。然而,它充满了生命力,尽管历史短暂,尽管人们对它抱着极大期望,而对它仍不甚了解。您看,我们的观测网络已遍布陆地、海洋、天空,确保最大容量的气象资料采集应用;您看,那一座座雷达塔楼拔地而起,一部部多普勒雷达以气象哨兵的姿态矗立在神州大地,守望祖国的疆土;您听,那是我们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们正以优美的姿态、动听的声音在解说着天气资讯;您瞧,我们的气象科技、气象信息正多层次、多角度地服务于一方百姓;我们气象人正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精神焕发、团结一致地走在宽广的气象大道上,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着气象人精神的全部意义。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团结协作的领域。作为一名预报员,我的工作就是在小小的气象平台前分析全国乃至东南亚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于统一规范的观测,这些资料需要全球共享。每一天的观测时间内,全世界无数观测员在同一时刻望向仪表,记录下大气的踪迹;每一刻气象卫星,高速计算机,通讯线路……不停地进行着气象数据的收集汇总、处理和交换;每一天,在工作平台前,无数双眼睛在共同关注着地球的风云变幻。无论海岛、高山,无论荒岭、戈壁,甚至在寒冷的南极,都活跃着我们气象人忙碌的身影;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人类画卷。

还记得电视专题节目里,白发苍苍的老院士满脸自豪地向人们介绍,全球最先进、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气象部门;还记得同事们指点天气图,从新疆到上海,从云贵高原到东南沿海,仔细地分析着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和演变,大量的分析劳动化作寥寥数语的预报结论;还记得炮点上我们的高炮民兵们冒着风、雨、雷、电,在苍穹下追云逐雨,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情怀;当然,还记得雷达老师收集整理的那一张张多普勒雷达回波图片,在她眼中,那是最美的风景!

他们是我的前辈,他们是我的同行,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工作,我为自己身在这样一个队伍里而骄傲,而自豪!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不仅因为人民赋予我们的这份荣耀,更因为人民寄予我们深切的期望,为他们监管头顶这片天空,为他们预测风雨雷电,保护好他们的生命财产。滔滔肆虐洪水、焦渴已久的大地,盛夏炎炎里的高温天气,冬夜里悄然袭来的寒流……都被我们气象人一一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最大限度地避免气象灾害,最大程度地利用气象资源是我们气象人最大的心愿。

气象,正如那高高耸立的雷达塔楼,它年轻、纯洁、坚定、敏锐!我是气象人,我为这一称号而骄傲!而自豪!

第14篇:气象局演讲稿: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气象局演讲稿: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十年前,我考入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专业,从此选择了气象与自己相伴一生。那时的我对气象还一知半解,对它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向往,时光飞逝,我渐渐明白自然界春花

秋月、夏雨冬雪的四季轮回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意味着诗情画意,气象这门学科早已给它们贴上了物理的标签、盖上了社会的印章。它们变成了抽象的数据,它们具有了空间的结构,它们在丰收的稻谷间舞蹈,它们在老农焦虑的心间跳动…,天空中五彩的云霞变换无穷,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学名,这叫积雨云,那叫高层云。作为一名气象预报员的我不仅要面对它的和风细雨、电闪雷鸣,更要把握它的演变规律,告诉大家明日的天气是怎样的。

今天的我站在这里,是一名有着六年工龄的预报员,如果您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我要告诉您的是: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是的,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俗话说\"谈天、聊天\",从古到今天气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天气\"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古有大雾弥漫中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中的风助火势,成语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而今天,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愈加明显,大到卫星上天,国家安全,小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天气气象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任何行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与气象无关。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我们的气象事业,正踏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前进。气象其实是一门年轻的自然科学,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距今仅150年,与其他学科相比,他还是一个稚嫩的婴儿。然而,它充满了生命力,尽管历史短暂,尽管人们对它抱着极大期望,而对它仍不甚了解。您看,我们的观测网络已遍布陆地、海洋、天空,确保最大容量的气象资料采集应用;您看,那一座座雷达塔楼拔地而起,一部部多普勒雷达以气象哨兵的姿态矗立在神州大地,守望祖国的疆土;您听,那是我们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们正以优美的姿态、动听的声音在解说着天气资讯;您瞧,我们的气象科技、气象信息正多层次、多角度地服务于一方百姓;我们气象人正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精神焕发、团结一致地走在宽广的气象大道上,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着气象人精神的全部意义。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团结协作的领域。作为一名预报员,我的工作就是在小小的气象平台前分析全国乃至东南亚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于统一规范的观测,这些资料需要全球共享。每一天的观测时间内,全世界无数观测员在同一时刻望向仪表,记录下大气的踪迹;每一刻气象卫星,高速计算机,通讯线路……不停地进行着气象数据的收集汇总、处理和交换;每一天,在工作平台前,无数双眼睛在共同关注着地球的风云变幻。无论海岛、高山,无论荒岭、戈壁,甚至在寒冷的南极,都活跃着我们气象人忙碌的身影;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人类画卷。

还记得电视专题节目里,白发苍苍的老院士满脸自豪地向人们介绍,全球最先进、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气象部门;还记得同事们指点天气图,从xq到上海,从云贵高原到东南沿海,仔细地分析着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和演变,大量的分析劳动化作寥寥数语的预报结论;还记得炮点上我们的高炮民兵们冒着风、雨、雷、电,在苍穹下追云逐雨,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情怀;当然,还记得雷达老师收集整理的那一张张多普勒雷达回波图片,在她眼中,那是最美的风景!

他们是我的前辈,他们是我的同行,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工作,我为自己身在这样一个队伍里而骄傲,而自豪!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不仅因为人民赋予我们的这份荣耀,更因为人民寄予我们深切的期望,为他们监管头顶这片天空,为他们预测风雨雷电,保护好他们的生命财产。滔滔肆虐洪水、焦渴已久的大地,盛夏炎炎里的高温天气,冬夜里悄然袭来的寒流……都被我们气象人一一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最大限度地避免气象灾害,最大程度地利用气象资源是我们气象人最大的心愿。

气象,正如那高高耸立的雷达塔楼,它年轻、纯洁、坚定、敏锐!我是气象人,我为这一称号而骄傲!而自豪!

第15篇:深刻剖析 追求卓越 争做新时期气象人

深刻剖析 追求卓越 争做新时期气象人

第一次以领导的身份参加民主生活会,心里很是诚惶诚恐,担心自己在思想、素质、能力等方面离干部群众对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方面还远远做得不够。也很激动有机会通过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对自己来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我想领导干部只有通过查问题、找差距,才能理性的认识自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才能切实转变作风。自己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成绩还未从谈起,我主要就自己从事多年气象业务管理工作结合此次民主生活的主题谈谈自己的问题和缺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在认真对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识到自己还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勤学善思需要进一步强化。存在以干挤学、以干代学的现象,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还不够强,虽说平时比较注重学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都能积极参加,并且认真记录、认真思考,但平时拘于日常工作,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在以提升“四个能力”建设方面更是主动学习不够。在我市气象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自身业务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表露无遗。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

(二)思想解放的还不够彻底。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市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积极主动的将上级交办的事情办好。但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在处理矛盾问题时,还不能够顾全大局,特别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大局观念不强。工作上求四平八稳、因循守旧的问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

(三)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上需进一步加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多年来在全市业务日常管理、上下协调等具体工作挤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业务一线群众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虽然尽量想方设法抽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台站调研,但是对基层群众反映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多是听取单位负责人的汇报或是冷处理。在学习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之后,自己深刻体会到自身在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方面做的不够,没能抽出更多时间深入一线,倾听基层的干部群众呼声,解决他们实际困难。

(四)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提高。对干部提要求、压担子多,思想上交流沟通不够,尽几年来业务建设项目任务多且繁重杂,有时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容易犯急躁情绪,考虑工作力度时候多,考虑干部的承受能力和实际情况少,结果使科室同事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事们都会相互谅解的。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部分同事的感情。

(四)在廉洁自律方面还须进一步加强。在廉洁自律方面,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做到了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但对照党的优良传统剖析自己的思想,个别方面仍有差距。

(五)在工作创新上步子迈的不大。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六)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可能与我的性格和认识有很大关系,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善与人交流,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针对上述查摆出来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认识到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出在工作上,但根源在思想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还不够解放。由于理论学习重视程度还不够,思想还比较保守,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思想观念仍然相对滞后。

二是宗旨意识树得不够牢。由于自己在思想上放松了学习,对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理解不深刻,没有真正领会和理解其实质。与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相比,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还不够扎实,政绩观、权力观、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创造性、开拓性工作开展的还不够。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学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毫不动摇地把理论武装作为主抓手,克服以干代学、以干挤学的问题,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倦,学有所获。增强学习的系统性。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气象干部,如果不爱学习,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现代化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素质提不高,成长也不快,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作为一名处于社会发展变革期的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用丰富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文化水平充实自己头脑,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学专业知识,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博古通今,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不能靠吃资本,应该靠真知灼见、真才实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与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精通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学习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等,努力做到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精良,知识水平较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执政为民,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呼声,真正弄清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切实解决干部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干部群众的需要、维护他们的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四)提高领导水平,切实加强部门建设。作为纪委书记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决策前允许多提意见,决策中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后必须坚决执行。坚持多沟通,多配合,增强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转变思想观念,在作风建设上争当表率。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主动研究新办法、采取新举措,把握新规律,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下功夫,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讲政治、讲正气,增强大局意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做到令行禁止。用好的作风带动工作,把好的作风运用到实践中去,干出成绩、干好事业。

(六)坚持慎微慎独,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古人曰:“公生明、廉生威”。作为青年干部,必须要求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环境下,经受住困难和诱惑的考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奉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真正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时刻以《党章》和《廉政准则》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做到勤政务实、勤俭节约、秉公用权、生活正派,努力抵制不正之风侵蚀,不搞特权,不谋私利。进一步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公道正派作为自身的重要职业操守,提高自身廉政勤政的意识。谦虚做人,谦虚处事,多有为气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的积极态度,多有为群众百姓谋利益的真心实意,努力做一个理性而智慧、大气而开明、真诚而善良的人。 由于本人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在不断要求进步的同时,我想当前自己主要的努力的方向有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一是敢于担当。领导意味着责任,自己必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切实按照分工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而不能逃避、推脱责任。二是做好表率。一个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举手投足都有示范效应,因此事事必须干在前面、严格要求、做好表率。三是形成合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增强局党组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四是善于做好干部群众工作,挖掘下属的创造力,形成推动工作、促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恪尽职守,履行新使命。一是树立目标,埋头苦干。不忘党和人民的培养,时时牢记党的宗旨,处处履行为民之责,甘做埋头苦干的气象老黄牛。二是及时调查,有的放矢。时时了解干部群众的想法和需要,作出既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气象发展决策。

三、和谐共事,开创新局面。摆正位置,以和为贵,工作上主动融入,努力营造和谐的共事环境。时刻团结同志,积极与同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以诚待人,同舟共济,甘苦与共;同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听取不同意见,在不同声音中找差距,求奋进;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真诚赢得信任,以实绩树立威信。 以上是我的分析检查和整改措施,可能在个别方面谈的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恳请各位领导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第16篇:我骄傲,我是气象人的气象局演讲稿

十年前,我考入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专业,从此选择了气象与自己相伴一生。那时的我对气象还一知半解,对它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向往,时光飞逝,我渐渐明白自然界春花

秋月、夏雨冬雪的四季轮回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意味着诗情画意,气象这门学科早已给它们贴上了物理的标签、盖上了社会的印章。它们变成了抽象的数据,它们具有了空间的结构,它们在丰收的稻谷间舞蹈,它们在老农焦虑的心间跳动…,天空中五彩的云霞变换无穷,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学名,这叫积雨云,那叫高层云。作为一名气象预报员的我不仅要面对它的和风细雨、电闪雷鸣,更要把握它的演变规律,告诉大家明日的天气是怎样的。

今天的我站在这里,是一名有着六年工龄的预报员,如果您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我要告诉您的是:我骄傲,我是气象人!

是的,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俗话说\"谈天、聊天\",从古到今天气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天气\"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古有大雾弥漫中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中的风助火势,成语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而今天,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愈加明显,大到卫星上天,国家安全,小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天气气象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任何行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与气象无关。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我们的气象事业,正踏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前进。气象其实是一门年轻的自然科学,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距今仅150年,与其他学科相比,他还是一个稚嫩的婴儿。然而,它充满了生命力,尽管历史短暂,尽管人们对它抱着极大期望,而对它仍不甚了解。您看,我们的观测网络已遍布陆地、海洋、天空,确保最大容量的气象资料采集应用;您看,那一座座雷达塔楼拔地而起,一部部多普勒雷达以气象哨兵的姿态矗立在神州大地,守望祖国的疆土;您听,那是我们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们正以优美的姿态、动听的声音在解说着天气资讯;您瞧,我们的气象科技、气象信息正多层次、多角度地服务于一方百姓;我们气象人正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精神焕发、团结一致地走在宽广的气象大道上,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着气象人精神的全部意义。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团结协作的领域。作为一名预报员,我的工作就是在小小的气象平台前分析全国乃至东南亚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于统一规范的观测,这些资料需要全球共享。每一天的观测时间内,全世界无数观测员在同一时刻望向仪表,记录下大气的踪迹;每一刻气象卫星,高速计算机,通讯线路……不停地进行着气象数据的收集汇总、处理和交换;每一天,在工作平台前,无数双眼睛在共同关注着地球的风云变幻。无论海岛、高山,无论荒岭、戈壁,甚至在寒冷的南极,都活跃着我们气象人忙碌的身影;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人类画卷。

还记得电视专题节目里,白发苍苍的老院士满脸自豪地向人们介绍,全球最先进、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气象部门;还记得同事们指点天气图,从新疆到上海,从云贵高原到东南沿海,仔细地分析着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和演变,大量的分析劳动化作寥寥数语的预报结论;还记得炮点上我们的高炮民兵们冒着风、雨、雷、电,在苍穹下追云逐雨,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情怀;当然,还记得雷达老师收集整理的那一张张多普勒雷达回波图片,在她眼中,那是最美的风景!

他们是我的前辈,他们是我的同行,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工作,我为自己身在这样一个队伍里而骄傲,而自豪!

我骄傲,我是气象人!不仅因为人民赋予我们的这份荣耀,更因为人民寄予我们深切的期望,为他们监管头顶这片天空,为他们预测风雨雷电,保护好他们的生命财产。滔滔肆虐洪水、焦渴已久的大地,盛夏炎炎里的高温天气,冬夜里悄然袭来的寒流……都被我们气象人一一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最大限度地避免气象灾害,最大程度地利用气象资源是我们气象人最大的心愿。

气象,正如那高高耸立的雷达塔楼,它年轻、纯洁、坚定、敏锐!我是气象人,我为这一称号而骄傲!而自豪!

第17篇:读后感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科学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最需要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有效教学最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的无效劳动,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的一种普遍共识。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实施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因此,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和了解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细节、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取向,从宏观和微观准确把握“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成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一、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研究中我们发现,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在课堂内的教学思路是没有经过精心梳理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和定势。其实,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绝不是学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如何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时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二、需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希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学得轻松是儿童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教学中顺应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身心处于松懈状态。同样,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一猜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学习例题时,应先让学生先尝试一番,让学生感到老师不讲我也能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揭示规律时,让学生思考一番,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感受到我的想法与书本一样。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练习以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解题的关键和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学生对自己的解答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及时、准确。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当学生回答问题独树一帜、有创

新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完整时老师要热心指点、积极鼓励。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更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失败的原因,想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欢乐。

三、需要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他们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基础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超越教师的预设。因此,课堂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要了解学情,首先要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而教师则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洞察学生的言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加工筛选,放大生成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

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问题。操作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及时点拨。对新颖独特的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放大其价值,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提倡开放,即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重视多中选优,优中选简,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

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做资源,这需要教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基础出发,从本节课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

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就我们而言,首先要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书籍,增长知识,拓宽眼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其次是不断专研。积极主动的探究本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能力是关键。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水平,只有具有了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教师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们教师值得骄傲的资本。

第18篇:读后感

永恒的心灵财富

宜昌市夷陵区龙镇中心完全小学:杜阳萍

怀着一种期待,在静谧的夜晚一夜一夜地读者这份久违的感动。那一个个小故事,一句句小哲理,如一缕缕轻风,就那样不经意地飘到了你的心田,让你的心那么微微一颤,又如一丝丝阳光,就那么悠然地洒在你的心田,让你那潮湿的心感到了一丝丝温暖。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这本书就是这样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又迫不及待地想写下心底那涌起的阵阵思潮。

回想自己的教师生涯,已有十二载,当教师是我儿时的理想,当踏上工作岗位时,也曾是激情满怀,神采飞扬,虽分配在边远山区的学校,但从未因条件的艰苦阻挡我青春的热情,在那里,留下了我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带学生野炊,热心给住读生炒菜,放假了一个人窝在寝室里改作业,走几里山路到集市上买菜、假期和学生一起编练节目,放学后和男老师在操场上赛球······忘不了教师节时,寝室里堆满的学生送来的野花,忘不了临走时学生依依不舍的身影······是什么让我愿意付出?是爱!正如这本书里所说的: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你,应该爱你的工作,并从这份热爱出发,去领悟其中美好的诗意,如此一来,你的学生也就成了栖息在这片诗意花园中的幸运儿。

岁月悠悠,一晃,我已青春不在,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似乎厌倦了这份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的工作对象,把我的热情消磨的越来越少,对学生总是忍不住埋怨,每天总是忍不住生气,生活似乎是一片灰暗,看不到光明。而这本《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一

书,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打开了我冰封已久的心灵,唤醒了我一度麻木的心。

回想起2006年,我在龙泉中学教学时,那时我带一个初三的班级,面对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上我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要如何的爱学习,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哪位同学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我都会及时的表扬;在语文比赛活动中,我也常常自己掏钱买奖品奖给活动中取得名次的同学。让我难忘的事发生在我过生日那天,晚上我去上晚自习,下课了我在办公室里对另外一位教师抱怨道:“哎,今天是我生日,还要上自习!”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这句话刚好被一位交作业的学生听到了。上课铃声响了,我走向教室,当我快走到门口时,发现我们班的教室里一片黑暗,心想:又是哪个捣蛋鬼把教室里的灯闸关了。正当我怒气冲冲地准备进教室批评学生时,教室里突然亮起了一片烛光,我脚刚踏进教室,学生们一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祝杜老师生日快乐!”随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被孩子们纯真的心所感动。那年,我班语文中考成绩在学校里是最好的。如今,这些学生已高中毕业,还有学生记得我的生日,放了假到学校找我聊天,给我买蛋糕······

还想起2007年我刚来龙镇小学时,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疼得不能大声讲课,但我没有请假,坚持上课,记得那天我刚踏进教室时,孩子们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手里还拿着一张学生们自己制作的标语,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下课了,有学生塞给我一盒感冒药,还没等我说“谢谢”就飞快地跑掉了······

这些温馨场面我怎能忘?原来我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学生的爱啊!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难道我还不幸福吗?有了孩子们这份纯洁无暇的爱,我还奢求什么?其实我一直都生活在阳光之中,只是我没发觉而已呀!

在这本书的《给心灵种梦的人》一文中写道:爱像一颗缀在叶尖的露珠,也许它很小,却可以滋润一朵花,让它美丽绽放。所以当我忍不住抱怨时,忍不住生气时,我会记住这本书里所说的: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每一位学生,用无私的爱去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吧,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春天。

这本书的名字叫《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我想:鸡汤只能美味一时,而这本书送给我们的心灵财富才是永恒的!

第19篇:读后感A

读钱钟书《窗》有感

读钱钟书的散文需要慢慢的品,仔细得回味,有时候会不自禁的跟着他哑然,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他饱略各种文字的魅力,印象之一是知识渊博。之二是文字娟美。之三是智慧的隽永。“才气纵横,学贯中西”的评价恐怕惟有先生莫属。

说博,无论他写什么文章总能把中西古今的各种知识巧妙的融会贯通,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地狱篇》、歌德的《孚士德》,却能与在五百年前的大闹天宫相连“我少年时大闹天宫,想夺上帝的位子不料没有成功,反而被贬入寒冰地狱受苦”,就算忍俊不住,却也要佩服先生的看则是信手拈来而实则表现出惊人的知识广博和语言锤炼功夫。

说美,先生写了《论快乐》、《说笑》、《读伊索寓言》、《窗》简单的寥寥数语却是经典 。

《论快乐》“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 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概叹说:欢娱嫌夜短!因 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说笑》“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

《窗》“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

说隽永,先生的散文,既有学术著作中论述的旁征博引和认识的博大精深,又有语言的风趣幽默和文笔的精炼简洁。每一篇都能散发每一篇的魅力,而绝无哗众取宠的言论,既没有个人的感叹与牢骚,也从不谈及家事,不以己喜,不以物悲,只将逻辑与聪慧与渊博蕴藏于看似简单的纵论和优美的文笔之中,从而使他的文章立意高远,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描摹人生,活灵活现;讽刺世态,淋漓尽致,文笔幽默而涵蕴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文章大都写于几十年前,魅力却远远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只能是让你更加的回味。

在我来说,以前对先生的大名虽有耳闻, 也充其量一篇《围城》而已,而今让自己在假期里从容的欣赏,慢慢的回味,逐渐的深入到每一篇文章的内涵。尽管每篇文章篇幅都不算长,却耐人回味,绝不是那种读罢掩卷似曾相似的大路货。

三年级王琳

2 0 1 1-2-1 5

第20篇:读后感

鞋匠与总统

这篇文章讲了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第一次上台演说时,有人嘲笑他个鞋匠的儿子。但林肯并没有退缩,而是非常自信地说自己确实是鞋匠的儿子。林肯用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赞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在这个故事中,我有两点感想。

首先我认识到了一个十分自信;一个尊重自己父亲;一个赞美自己父亲林肯。说真的,我是十分佩服他。他并不因为自己的爸爸是个鞋匠就看不起自己的爸爸;就低估了自己,就瞧不起爸爸,而是为他爸爸是个鞋匠感到骄傲,自豪。林肯啊!您是多么的伟大啊!

第二,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作为。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可以像林肯那样,正视自己的价值,不理会别人的诋毁和嘲讽,勇敢地去做自己。

过火

勇气在人生中是极为重要的,读了《过火》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文章是对作者他在儿时因弟弟去世而失去勇气,变得很胆小、懦弱,他的父亲为使他获得胆魄,让他赤脚走“炭火堆”,最后重获勇气的叙述。

文中感人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最感人的是其中一小段话:“启步之初,无人知道是否可安全到达火堆的另一侧,我们会害怕,会无所适从,会畏惧,但人生的火堆一定要过,有失败的‘火’,有悲伤的‘火’。”它的内部含着很多道理,人生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火堆”,它们看似不可逾越。碰到了,心中都会有惧怕的心情,这会阻碍着你前进的步伐,有的人会想方设法绕开它,但有的人则会一咬牙,心一横,迈出第一步,踏上火堆,因为有了这一步的领导,后面的步子就好多了,所以他们不仅拥有了勇气,还比别人快一步。

在我的人生的道路中也碰到过大大小小的火堆。一次,我要去星海音乐厅表演,这是我第一次演出,我在后台准备时不知所措,心中极不想去表演。不过,没有办法了只能上场了,于是我心一横,一步踏上舞台,这时全场人的目光一齐向我看来,我被这样一看,愣了一下,好像舞台是火堆,脚被烫了一般。我想:既然迈出了第一步,那继续下去也不怕了,于是我的演出成功了。这次演出就是一个火堆,它令我得到勇气,如果没有它,也许我就再也不敢上台了。

所以,生活中没有“火堆”的磨炼就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火堆”也是重要的。“火堆”并不可怕,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能成功,还能磨炼自己使自己不再害怕人生随处可见的“火堆”。让我们勇敢面对它吧。

思想的天鹅

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来形容我们的思想?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但取其味时,不损香色。而这蝴蝶不能在我们预设的花园中飞翔,它随风翻转,停在一些我们考察的花丛中,甚至让我觉得,那蝴蝶停下来时,有如一株花。

偶尔,我觉得思想犹如海洋,广大与深度都不可探测,在它涌动的时候,或者平缓如波浪,或者飞溅如海啸,或者反映蓝天与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时候会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鱼汛或暖流、黑潮从不知的北方到来,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是《诗经》中说的“鹞飞戾天,鱼跃深渊”的或是鱼。上至飞鸟下至渊鱼,无不充满了生命力,无不欢欣悦豫,德教明察。鹞鸟的眼睛最锐利的,可以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空,看见茂盛草原中奔跑的一只小鼠;鱼的眼睛则永远不闭,那是由于海中充满

了凶险,要随时改变位置。

不过,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暂;而海洋则过于博大而不能主宰;呢?太过强猛,欠缺温柔的性质;鱼则过于惊慌,因本能而生活。

思想如果愿意给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学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在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仪态优雅;它善知和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的品质,它的耐力、毅力和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

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优游。

在我的心灵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去,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诚。我让那只天鹅起飞,心里一点也不操心,因为我知道,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降落。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全书包括三十年的承诺、三进士、以忍为铠、糊涂的哲学、不争一时的风光、智者深明、知其一还是知其

二、人格圆熟的法味、五十年的等待、玫瑰和松树、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尊重包容、容忍止净、婢女与羊、善眼看人、龟与雁等众多智慧小文。

我们总是看到心外的财富,没有发现心中无穷尽的财富;总放着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去窃取外在有形的宝藏。聪明的人儿!何不用心将自心的慈悲、忍耐、智慧偷到手,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所画的肖像画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许多成人只有一只眼睛,当别人问他是何用意时,画家的回答耐人深思:“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多么富有创意的见解。我想莫迪里阿尼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独是说自己吧。在画家的眼里,是不是所有的成人都该具备一只审视自己的眼睛呢?为不得罪天下所有的男人起见,莫迪里阿尼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当我在思索着画家这句话的时候,也跟他一样不自觉地审视起自己来了。由我自己,再来看看周围生活着的人,进一步印证了画家此言不虚。不然,作者在画儿童画的时候为什么不这样子呢,那是因为儿童有着纯真的天性,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我不知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不过可以相信的是,卢旺达儿童看到的是杀戮,坦桑尼亚儿童看到的是饥饿,而瑞士和奥地利儿童看到的一定是纯洁和友爱„„他们的心灵是和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类。然而,当慢慢长大之后,对人类社会的了解深刻一些了,那么,眼里的世界也就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丑陋的一面。不幸的是,随着年龄渐长,也只是把眼光放到周围的这个世界中去了,从来也不会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折射回来一点光,看看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有人会说:不对啊,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啊!这话听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我们具体做起来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所省悟呢!我想未必。莫迪里阿尼说的没错,看世界,一只眼睛就足够了,它会把记录的信息丝毫不少地传递回自己的中枢神经,但如何取舍,却需要另一只眼睛了。所以,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人与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理解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除了个性差异之外,如何用另一只眼睛过滤获取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自己常说这人不行那人不中,这人有缺点那人有毛病,总而言之

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哪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可轮到自己,也就找不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不足之处来。如此看来自己应该是完美的了吧?可是还不行,自己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积善行德、助人为乐的事也并不比别人做得多,可就还是看着人人都不顺眼。如果冷静审视一下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没什么区别。我们总是把虎豹豺狼看作是凶猛的野兽,可我们吃起这些野兽来比它们要野蛮地多。兽类之间不过逮过来就吃掉,而人类逮到它们之后,却要温火慢慢煲出它们的汁来,然后敲骨吸髓。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各类动物香喷喷的***的时候,有几个人在乎过它们临终前的哀嚎意味着什么?我这么说可能残酷了些,更像是不合道理的胡搅蛮缠。那么,拿到我们人类自己呢?恐怕比动物界的搏杀温柔不了多少。每一次战争的血腥味都会使善良的人久久透不过气来,而行凶者却披上一层人道的外衣,合理合法地大行其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身就是一条残酷的法则,没有谁能改变这个法则。我们在埋怨周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好自己先拿出一点温良恭俭让来,不要事事都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即使心里明知自己是不对的,也不愿改正既成事实的错误。更多的时候,为了面子,甚至露出丑态百出的嘴脸,玩弄卑鄙无赖的手段。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也与周围人的生活准则有关。其实,人人缺乏的,正是正确审视自己的那只眼睛。佛印应对苏东坡有一句颇具禅意的话:“心中有佛,满眼皆佛”,有了佛之心,就有了佛的眼睛,有了佛的眼睛,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能看清那个真正的我自己。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走进灵魂的芳草地,才能看到郁郁葱葱的丛林,布满山坡的野花,才能看清朗朗晴空中的悠悠白云„„我们的心里才是一片空明澄碧的世界,才能从内心里感受到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也才能发自心底地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珍爱自己的生活,珍爱整个人类,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这只眼睛,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奇妙无比。

或许,当我们自己看到自己同样也不够完美的时候,才觉出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自己就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眼中的世界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所有的灰暗心理都荡然无存。

其实,人的另一只眼睛,就是人固有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需要一只不断审视自己的眼睛。

《黄昏的沙堡》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城堡,总要被海浪冲平,而孩子们握手言和的欢笑,却和海浪一样,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人们要留下点什么呢,留下的是你争我夺的吗?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自私自利的人最终确如黄昏的沙堡,冲淡在时光的海浪中,不留任何痕迹。

黄昏的沙堡容易坍塌,很快眠灭在时光之中,岁月不留痕迹。而生活中的城堡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黄昏的沙堡告诉我们,留下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假象。最终留下的,是和平与关爱、真情与真意。人们记住的只是海浪沙滩,这些不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做海浪,一声声的倾诉,一声声的潮声,从而没有哪一天停歇,给人们送去安宁与梦想。平白世间的纷争。以诚相待,用心爱人,才能永远恒,不被时光所隐没,不被海浪冲刷得无影无踪。

广厦万间、夜眠八尺,黄金万两、日食三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们的眼光要长远,为了一点琐事而斤斤计较,弄得鸡犬不宁,侧目而视、怒目而视,生

活显得那样的沉重。我们要用心的海浪去冲淡人世间隔膜的城堡,用时间去抚平忧伤。正如林清玄所说: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

《活珍珠》

这篇文章讲的是: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每个珍珠贝卖七元美金,买完了就当场挖开珍珠贝拿珍珠。运气好的摸到很大的珍珠,旁边的人就会热烈地鼓掌。小贩说,这些珍珠都是同一时间种在海里的,但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圆,有的歪歪扭扭,连种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人要遇到挫折才能在成长的更美,更成功。如果要把珍珠贝和人比较,那么珍珠贝每一次不小心吞进的沙粒就相当于人的每一次磨难。磨难是生活为我们设置的障碍,也是上天馈赠的珍贵礼物,就看自己怎样去面对。其实每一个人就是一颗珍珠,如果忍受艰难与痛苦,不断的努力,就会成为那颗最耀眼的珍珠,焕发出闪闪光彩。但是自暴自弃,不加努力,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得不到。“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是啊,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磨难,才能看到成功。

这篇文章告诉我,如果想做一个优秀、成功的人,那你就要多经历点磨难。如果既想成为优秀的人,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若是把磨难看做是一种锻炼,你就可以战胜磨难;若是把磨难看成无法战胜的敌人,那你就不可能战胜磨难,只能做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寻找幸运草

传说,找到四叶草就是找到幸福,当我带着我的一切,行走在路上,我相信,即使找不到我生命中的四叶草,我也是幸福的。

——题记

已经忘了是何时听说四叶草的传说,也忘了是从何时开始寻找,只知道每次看到旺盛的苜蓿草,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那一片绿色,仿佛是世上最纯净的颜色,渲染在你的眼中,缓缓地流淌,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读到了林清玄的《寻找幸运草》,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文字,却充满温暖的气息,暗暗惊奇,这是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洒脱,才能带给人如斯感动?

作者和我一样,深信四叶草的传说,更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去找寻,虽然也曾疑惑,也曾失望,却还是一次次的驻足,俯身。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他,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得到许诺。他从未找到过幸运草,却因此将它更深的埋在心中。

如果是我,我能吗?呢喃着抬起头,阳台上的苜蓿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洗礼,那应该是它的幸福吧?

可是,真能看到幸运草吗?十万分之一的机遇真的能被找到吗?还是这一切都只如它的传说一样,美丽却虚幻。幸福,是遥不可及的吗?

低下头,视野中出现了一行字:“幸运草多出来的一片,确实不在草里,而在我们的心中。”刹那间,如醍醐灌顶,这才是我一直寻找的“幸运草”啊!

人们总说, 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四叶草的第一叶代表希望 ,第二叶代表付出 ,第三叶代表爱,而珍贵的第四叶,才代表人们寻找的幸福,我们苦苦寻觅四叶草,苦苦追求幸福,却从未发现幸福根本不在草中。

苜蓿草,它们的小叶片通常是三片.只有极少数在基因变异的情况下才会长出第四片叶子,所以它有了特别的寓意,也因此变得难以找寻,但是,我们注定是幸运草的守护者,也注定会被幸运草守护,如果心够宽广,爱够美好,又怎么会找不到“幸运草”?

其实,小小的幸运物,承载的只是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的心愿,但若能让更多人感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么它就能带来幸福。

此刻,我终于明白,作者为何能把文章写得如此动人,我相信,他已经找到他的“幸运草”了。

也许有一天,我会背上行囊,去寻找我的“幸运草”,亦或者去找寻那个相契的人,不过,相契的草一旦宛然,相契的人自然也就宛然了。

《宝蓝的花》读后感

《宝蓝的花》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儿童散文,这篇散文严格来说是一篇出色的状物写景散文,其对景色的刻画之细致让人有种乐此不疲去阅读的魅力。“宝蓝色的萝卜花,又是一望无际,心情为之震慑不已,那蓝色的萝卜花,花形有如蝴蝶,随风翻飞,蓝得像是天空或是大海。”这一段的设想有些天马行空,从儿童的眼光开始对这一片的萝卜花开始展开想象,突然意境大开,一片萝卜花怎么会是大海怎么会是天空,其想象凸显的大胆让人觉得有种孩子的顽皮性。一腔童趣跃然纸上。

“我走入萝卜田里,屏住呼吸,感觉自己快要被一片宝蓝色融化了,这时,看见几只嫩黄色的蝴蝶正在蓝花上飞舞、采蜜,使我有一种天鹅飞翔于蓝天的想像。”这一段将自己开始融入情境之中,朦胧地引导我们的开始走向一个审美的角度,开始让我们学着去审视这片景色的美。但是又显得并不是那么深奥,就对意境构成的要素而言采用蝴蝶,蜜蜂等让孩子们熟悉可以想见的意象构建美的图画,再引领孩子去了解,这样一个情境如何的美,自然这样的美是让我们有一种翱翔于蓝天的感觉,而且是一只天鹅。就孩子的角度看,显然迎合了孩子想象的需要。从文学角度,他有表现了儿童散文的理趣性。

这些审美角度让孩子在读的时候逐步深入,从童趣,理趣这个一感性一方面理性的方面发现其中的趣味性,对眼前的景色,林先生给孩子一步一步的台阶引导他们遨游在幻想的天空,显然本文的趣味性紧紧扣住孩子喜欢幻想,开始展开,让人越读越想读。

然而,没有思想中心的文章不称之为散文,没有知识性的散文不称之为儿童散文。本文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样一个知识呢?这点是让本人实在喜欢的一点。其实给孩子传递知识,不仅仅如现在一些文章传递的全是一些科普知识,一个技术上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得孩子思想僵硬化。是将孩子完全当做一个储物袋,讲一本又一本的字典,十万个为什么塞给孩子。而林先生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方式,是一种学习,乃至以后生活的方式。要去思考,只有思考,每一天的生活学习,都是有意义的。自然林先生又没有那么故卖关子,让孩子迷茫。孩子们在幻想的天空遨游之后,至少得有收获,得有着陆点。于是林先生,直接告诉了他们的目的地。那就是“惟有寻求美的心和真正的美相撞击,我们才会在平凡的萝卜花上,看见蓝宝石、天空与大海的光辉呀!”

简简单单地告诉孩子,怎么样在一片普普通通的萝卜园里去畅想遨游的快乐,那就是有寻找美的心,和真正的美。所以要孩子保持那种对美的幻想,开朗的性格。

可以说这篇文章既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既不让文章肤浅没有内容,又不至于让孩子看不懂文章真正的含义。所以我对于本文可以说是乐此不疲的读了一遍又一遍。

象人读后感
《象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