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心得体会

新生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6 07:58:04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生儿护理综述

新生儿护理综述

汪贵清

摘要:为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和帮助哺育者更好的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从健康新生儿的护理,患病新生儿的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的禁忌,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患病新生儿护理 护理禁忌访

1.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1)产后一般护理:包括啼哭、五官检查、脐带、尿便、体温、心跳、呼吸、意识、畸形、反应等。啼哭:正常新生儿的哭声应当宏亮有力,若出现软弱无力,脑性尖叫,不哭不闹者,应重视,进行详细的检查。五官检查:五官包括口耳眼鼻舌。胎儿娩出后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耳朵有无异样,眼睛是否处出现黄染,鼻子通气是否顺畅,舌头大小颜色形状等是否正常。脐带:出生后脐部要保持干燥,脐部脱落后应保持局部干燥。尿便:出生24h内有3~5次尿。若24h无尿应加喂糖水,观察有无腹胀,是否有泌尿系畸形。新生儿胎粪为墨绿色,粘稠无臭,随奶水摄入逐渐成棕色,黄色。多次黄色稀水样大便或灰白色怀疑出现病变。呼吸、心跳、体温:新生儿呼吸表浅,频率较快40~60次/min,小儿心跳较成人快,检查时应当注意其快慢强弱,体温应接近成人,当注意。意识、畸形、反应:正常新生儿有觅食、拥抱和交叉伸腿反射等,肌张力良好。若刺激反应低下,则肌张力差。新生儿神志清,反应灵敏。注意有无昏睡,眼球有无斜视、凝视,发生异常应立即告诉医生。观察有无兔唇,多指(趾)或生殖系、消化系畸形等。以上接生医生和家长应当注意。

(2)日常一般护理:包括温度光线、衣服尿布、哺乳喂养、接种预防、睡眠、哭闹。温度光线:由于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适应能力还比较弱,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室内光线不应过强,以免对新生儿视力造成伤害。衣服尿布:新生儿衣服应当以柔软的棉质材料为主,减少化纤染料的使用,防止对皮肤造成伤害。尿布应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以白天换4次以上,晚上2次以上为宜,尿不湿透气性能应当好。哺乳喂养: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以出生后半小时为宜。母乳喂养时应尽量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姿势,若要进行人工喂养,不要进行鲜奶喂养,混合喂养最好,温度应当适宜,一般3小时喂一次,喂饱即止。接种预防:新生儿出生后0-6月因有母体抗体在故对病菌抵抗力较强,然6月以后应当进行疫苗接种常见接种疫苗有天花,小儿麻痹症等,除此水痘,乙肝疫苗也应当在适时进行接种。睡眠:新生儿睡眠应保持环境的安静,白天少睡为宜,为了帮助骨骼的发育不应睡软床,待其进入睡眠状态方可离开,睡姿一般保持为仰卧或侧卧。哭闹:哭闹时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问题,科学研究显示,如果外界环境接近母体子宫内环境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睡眠和防止哭闹,一般方法有摇晃、侧抱、包裹等,母亲应该总结出适合孩子的方法。

2.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常见疾病有如下:皮肤生痱子、脐带出血、发热、肺炎、烫伤、化脓性脑膜炎、溶血病、病理性黄疸、湿疹、等。皮肤生痱子是新生儿夏天易患疾病,所以应当予以预防,预防的方法通常是将其置于阴凉环境中,防止大哭大闹,勤洗澡,涂以少许爽身分,若生了痱子,较轻者可用75%的酒精棉签将小脓疱擦破后,再添上0.5%碘酒或1%龙胆紫,必要时还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严重者应当前往门诊或医院进行诊治。脐带出血:新生儿分娩时由于处理不当或者后期病菌感染可出现脐带的感染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等情况。发炎时用双氧水清洗脐部,再用75%酒精消毒处理,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出血者脐凹处应重新处理,结扎脐带,缝扎断裂血管,以防出血过多而发生贫血。严重出血者可给予输

血。发热:新生儿体温一般在37。5℃以下,如超过此温度说明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有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中暑,脱水热,感染性疾病。若病因为环境导致可进行适当物理降温,如冰袋,空调风扇降温等,感染者应尽快接触病因,缓解症状,尽快就诊。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轻度的肺炎可将新生儿应置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室温约22℃~24℃的环境中,使患儿多吃奶增加水分的摄入,防止发生脱水,若病情严重应予以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烫伤: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对温度敏感,故要加强温度调控,以保持在适当范围内,若不慎烫伤,应立即予以治疗。当仅有皮肤发红时,可涂些花生油或凡士林后用干净纱布包裹烫伤的局部,一般4~6天就好了;如烫伤起泡,可在起泡处涂油后包裹,让水泡自然吸收。当水泡破溃并继发感染时,应立即到医院予以定期换药,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防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后果严重,病死率高应尽快予以治疗。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故应当予以重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症状较为明显,可见皮肤黏膜,巩膜,嘴唇等发黄,严重者出现核黄疸。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母乳黄疸可采用药物和蓝光治疗。湿疹:新生儿湿疹一般发生于面部两侧,前额、下颚也有发生,刚为红疹,接着有渗出,有黄色的分泌物、结痂。新生儿脸上长出一粒粒白色的小颗粒,颗粒周围泛湿疹有自愈性,一般在4--6个月后可以逐渐自愈,也有部分宝宝到1岁才好转。其病因通常为内外因素导致。除以上外,新生儿疾病还有很多,家长应当带着宝宝定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新生儿护理的禁忌

新生儿护理的禁忌一般包括哄睡、逗乐、洗澡过多、卧室放花卉、拍打婴儿的后脑、后背、捏婴儿脸蛋、睡在大人中间等。哄睡:宝宝哭闹不睡时,父母常会想出各种方法来哄睡宝宝,但有些不正确的方法却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利。摇睡不利于宝宝,因为摇晃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震荡,易造成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癫痫、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陪睡:妈妈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压住宝宝,造成孩子窒息。哄睡妙招有轻拍宝宝、轻柔的音乐、背光而睡。逗乐:逗乐时不应在一下情况进行,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为防止兴奋不易抑制,故睡前不宜逗乐。摇晃时也不宜逗乐,另外由于婴儿吞咽咀嚼功能还不太完善,吃奶是不宜逗乐。洗澡过多:婴儿的皮肤角质层软而薄,血管丰富,吸收能力非常强,如果洗澡次数过频,或洗澡时使用药皂及碱性强的香皂,皮肤会因表面油脂被去除而降低皮肤防御功能。故婴儿洗澡忌过多。卧室放花卉:花卉除了其花粉会使婴儿过敏致病外,有些花卉还含有毒素,故花卉忌置放在婴儿卧室。拍打婴儿的后脑:在后脑和脊椎骨的椎管内,有中枢神经和脊髓神经,如果用力拍打婴儿的后脑及后背,则会产生压强和震动,很容易使婴儿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故婴儿的后脑、后背忌过重拍打。捏婴儿脸蛋:新生儿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挤伤会造成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故忌拧捏婴幼儿的脸蛋。睡在大人中间:

许多年轻父母在睡觉时喜欢把婴儿放在中间,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在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非常大。—般情况下,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也越大。孩子睡在父母中间。就会使其处于一个极度缺氧而二氧化碳非常多的环境里,使婴幼儿出现睡觉不稳、做噩梦以及半夜哭闹等现象,直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新生儿护理.baike.baidu.com/view/1838028.htm

2.张凤梅、王成贤、张静、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职业与健康2005,21(6);956-957

3.费秀珍, 王立新.新生儿护理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978-7-5091-3504-R473.72/F379/2010

4.冯志霞.浅析新生儿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0,(08) .

5.张凤梅,王成贤,张静.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J].职业与健康, 2005,(06)

6.魏莎;王宗霞; 吴铁花;等新生儿护理综述;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1期

7.Gibson J, Finney S, Boilanger M.Developing a bereavement program in the 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J Perinat Neonatal Nurs.2011 Oct-Dec;25(4):331-41.

8.Stanley H, Simmons S.Neonatal nurses\' perceptions of a work-based learning approach.Nurs Child Young People.2011 Sep;23(7):20-4.

推荐第2篇:新生儿护理考试题

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考试题1

一、填空题

1、新生儿肺炎分为____、____。

2、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____,早产儿____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3、全血血糖低于____作为低血糖的界限值,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

4、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产儿需要量及耐受情况有较大差异,不能硬性规定,以能保持生长速度稳定增长在____为宜。

二、名词解释

1、早产儿:

2、医院感染暴发:

三、问答题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新生儿氧疗包括哪些内容?

3、暖箱适用于哪些新生儿?

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考试题2

一、填空题

1、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比率是____。

2、新生儿肺炎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____。

3、新生儿鼻饲法适用于____的低体重儿或____的新生儿。

4、

光照疗法选用波长为____的光源(蓝光),通过照射婴儿皮肤,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____,其产物为____,达到治疗的目的。

5、

氧疗的副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标准预防:

2、呼吸暂停:

三、问答题

1、上呼吸机话患儿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2、鼻饲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3、PICC的适应症有哪些?

推荐第3篇:新生儿护理试题

新生儿护理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新生儿假月经出现在生后 ( )

A.1~3天 B.3~5天 C.5~7天 D.7~9天 E.9~11天

2、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不包括哪项(

A.脱水热. B.乳房肿块及假月经 C.生理性黄疸D.生理性体重下降

3、小于胎龄儿是指:(

A.出生体重小于2500g B.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 C.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 D.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E.足月儿出生体重小于3000g

4、母体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 )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5、不属于高危儿的小儿是:(

A.早产儿 B.手术助产儿 C.大于胎龄儿 D.适于胎龄儿 E.小于胎龄儿

6、不符合足月新生儿呼吸特点的一项是(

A.呼吸浅表 B.频率较快 C.以胸式呼吸为主 D.节律不规则 E.每分钟40~45次

7、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

A.生后第4-10天出现黄疸,呈继续性加重

B.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约两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出现黄疸,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黄疸,10天后消退

8、过期产儿是指(

A.胎龄满40周以上 B.胎龄满41周以上 C.胎龄满42周以上 D.胎龄满43周以上 E.胎龄满44周以上 9.新生儿出现“马牙”或“板牙”,正确的处理是( )

A.抗炎治疗 B.挑破 C.涂龙胆紫 D.无需处理 E.手术切除

10、不符合正常足月新生儿外表特点的一项是(

A.皮肤红润 B.四肢呈伸直状 C.头发分条清楚 D.耳壳软骨发育良好 E.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11.新生儿开始排胎粪的时间是(

A.生后8小时内 B.生后10小时内 C.生后12小时内 D.生后24小时内 E.生后48小时内 12.不属于新生儿原始的神经反射是 ( )

A.觅食反射 B.吸吮反射 C.握持反射 D.吞咽反射 E.拥抱反射

13、足月新生儿病房的室温应保持在(

A.18~20℃ B.20~22℃ C.22~24℃ D.24~26℃ E.26~28℃

14、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3~5日 B.5~7日 C.7~14日 D.14~21日 E.21~28日 15.一皮新生儿胎龄290日,出生体重3.6kg,查其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80百分位。正确而全面的诊断是( )

A.过期产儿,巨大儿 B.过期产儿,大于胎龄 C.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足月儿,大于胎龄儿 E.早产儿,正常体重儿

16.生后5日男婴,洗澡时发现右乳腺有一鸽蛋大小肿块。正确的处理是(A.应用抗生素 B.加压包扎 C.不需处理 D.手术切除 E.挤出液体

D.)

17、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是 ( )

A、出生后24h内 B、出生后24~48h内 C、出生后48~72h内 D、出生后5天内 E、出生后1周内

18、婴儿易发生溢乳的原因是 ( )

A、婴儿胃较垂直 B、婴儿胃容量小 C、婴儿胃排空时间短 D、婴儿常发生胃肠逆蠕动 E、胃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 19.新生儿与母体早接触,接触时间要求在出生后( )

A.出生后20分钟内 B.出生后30分钟内 C.出生后45分钟内 D.出生后60分钟内 E.出生后2小时内

20、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最先施行的根本措 施是:( )

A、药物治疗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 21.应使家长了解新生儿已接种的疫苗是 ( ) A、麻疹减毒活疫苗 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

C、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D、乙型脑炎疫苗 E、百、白、破混合疫苗 22~23题基于以下病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800g,身长50cm,面色红润,哭声响亮,一般情况好,现母乳喂养。 22.该新生儿开乳时间应是( )

A.生后即可喂母乳 B.生后2小时喂母乳 C.生后6小时喂母乳 D.生后8小时喂母乳 E.生后12小时喂母乳 23.授乳后婴儿应取的体位是( )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平卧位 D.头侧位 E.半卧位 【24~25共用题干】对某健康新生儿进行家庭护理。 24.居室的温度及湿度应保持在 ( ) A、16~18℃,25%~35% B、18~20℃,35%~45%

C、20~22℃,45%~55% D、22~24℃,55%~65% E、24~26℃,50%~60% 25.防意外事故发生,家长应注意 ( )

A、坠床 B、开水烫伤 C、锐器刺伤 D、喂奶后窒息 E、感染疾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新生儿是指从 到 的婴儿,根据胎龄可分为、、。

2、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 体重 ,无 的活产婴儿。 3.新生儿胃呈 位,容量小, 括约肌不发达, 括约肌发育良好,易发生呕吐、溢乳。

4.新生儿生后 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若 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有 。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生后 日出现黄疸, 日最明显,足月儿 日自然消退,早产儿可延至 周消退。

6.新生儿沐浴时室温提高到 ,水温保持在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 简述母乳喂养的好处?

答案

1----5CACCD

6---10CCCDB

11----15CDCCC

16----20CCEBD

21----25BABDD

1、出生后脐带结扎 生后28日内 足月儿 早产儿 过期产儿

2、满37~42周 >2500g 畸形和疾病

3、水平贲门 幽门

4、12 24 消化道畸形

5、2~3 4~5 7~14 3~4

6、24~28℃ 38~40℃

推荐第4篇: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1.清理口腔: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2.保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滴眼: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4.体位: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5.注意居住环境:居住环境要特别注意两个因素:第一是通风因素。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有适当的通风气流,同时要避免传统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风;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离,以免对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伤害。

6.注意冷热护理: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7.注意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8.注意脐带护理: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9.要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10.处理特殊生理现象: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推荐第5篇: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出生至28天内:为新生儿期。

体温:室温:20-22度,不能过度保暖。

监温:腋温:36-37.2度;

肛温:36-37.8度。

睡眠:婴儿每天睡20个小时左右,无规律。妈妈要和婴儿同步休息(3天之内尽量不要有人来看)。

6周之后,新生儿才有规律睡眠(晚上,灯调暗,造成夜里睡觉时的环境)。

体重:出生1-2天,体重有所下降,不超过原体重的10%,即400克;3-4天后,体重持平;1个星期后,有所上升,(若母乳喂养正常)每日增加约50克,满月可增长1-1.5公斤。要多吃母乳。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3天后出现,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出生后2-3周仍不消退,需到医院检查,多次母乳可消除黄疸。

方法:给婴儿怕照片,在同一时间,相同亮度,进行对比即可发现黄疸消退情况,千万不能开闪光灯。

皮肤:应勤洗头,洗澡。洗完第一次澡后,会出现新生儿红斑,1周左右会消退,出现这个,不能捂得太厉害,不然会加剧。

尿布疹:屁股附近出现红疹,要及时保持清洁。用5%的鞣酸软膏涂抹即可。

青记:会逐渐消退。

粟粒疹:鼻子两旁会有,1-2周后消退,无需治疗。

小宝宝都会出现:乳房肿大及泌乳,不可挤,不用处理,不影响。假月经,新生儿白带等,是受母亲激素影响。

四肢:屈曲,不打包。

吐奶、溢奶: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吸奶时吸入了空气。要用合适的喂奶姿势,检查奶嘴,竖着抱起来,拍一拍,让小孩多吸奶,下奶快。(奶孔的大小,一周检查一次)

打喷嚏:如有流鼻涕或鼻塞等现象,要及时就诊。

鹅口疮:口腔护理,用2%的碳酸氢钠清洗。哺乳前洗净双手和乳头,做好奶具的消毒,浸在开水中煮10分钟(奶嘴等都要煮)。

脐部:48小时-72小时左右行二次断脐后脐带基本脱落。洗完澡后,用75%的酒精涂抹肚脐,要坚持涂1个月,如果出现肚脐周围红肿,分泌物增多,要及时就诊。用棉签沾75%酒精,顺时针涂抹。

排便:24小时内排胎便,呈墨绿色,粘稠,无粪臭味,在出生后3-4天内排完。

母乳喂养的:便呈金黄色,每日排便5-6次;

人工喂养的:便呈淡黄色,较干,每日1-2次,有便秘倾向。

视觉:视觉距离在10-15厘米以内,3个月后才能看到颜色。

听觉:10-15里面内的声音,要多跟孩子交流,听轻音乐。

嗅觉:喜欢妈妈的味道。

味觉:喜欢甜甜的奶味,0-4个月喂母乳;4-6个月后加辅食。

触觉:触摸可刺激成长,每天都要做抚触。

推荐第6篇:新生儿护理题库

一、单选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 (E )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2、中性温度是指: (D )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3、早产儿的特点有: (C )

A.头发分条清楚

B.足底纹理少

C.皮肤毳毛少

D.乳腺有结节

E.指甲达到指尖

4、生理性黄疸多于: (A )

A.生后第2-3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B.生后第4-10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内出现,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约10天左右消退

E.生后7天出现,进行性加重

5、新生儿溶血病中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E】

A、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很快

B、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C、母亲的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同时,血色素明显下降

E、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

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A】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群链球菌(GBS)

D、表皮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7、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D】

A、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B、胎膜早破

C、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

D、产后感染

E、羊水穿刺

8、女婴,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μmol/L.在检查黄疸的原因时,首选的治疗方法【A】

A、光照疗法

B、换血

C、口服苯巴比妥

D、白蛋白输注

E、输血浆

9、产儿的呼吸特点是【D】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C】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1、早产儿指【B】

A、胎龄>20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B、胎龄>28周至

C、胎龄>28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D、胎龄>20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E、胎龄>30周至

12、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B】

A、14天内的婴儿

B、28天内的婴儿

C、30天内的婴儿

D、32天内的婴儿

E、60天内的婴儿

13、足月儿是指【C】

A、胎龄>30周至

B、胎龄>37周至

C、胎龄>37周至

D、胎龄>20周至第37周的新生儿

E、胎龄>30周至

14、新生儿生后【D】

A、6小时内排出胎便

B、12小时内排出胎便

C、18小时内排出胎便

D、24小时内排出胎便

E、36小时内排出胎便

15、新生儿神经系统反射,下列哪项不正确【E】

A、觅食反射

B、吸吮反射

C、克氏征阳性

D、拥抱反射

E、腹壁反射稳定

16、新生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的是【C】

A、IgA

B、IgD

C、IgG

D、IgM

E、IgE

17、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贲门括约肌发达

B、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C、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

D、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

E、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

18、正常足月儿生后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的时间是【A】

A、生后半小时左右

B、生后1小时左右

C、生后2小时左右

D、生后4小时左右

E、生后8小时左右

19、新生儿窒息复苏时最根本的是【A】

A、尽量吸尽呼吸道粘液

B、触觉刺激

C、复苏器加压给氧

D、胸外按压心脏

E、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20、判定新生儿轻度窒息是指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为【C】

A、0~1分

B、2~3分

C、4~7分

D、5~8分

E、8~10分

2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C】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22、给新生儿洗澡时清洗的顺序为(D) A头部、胸部、后背部、四肢 B头部、颈部、四肢、躯干部、臀部 C颈部、胸部、臀部、四肢

D头部、颈部、上肢、胸部、后背部、臀部、下肢

23、新生儿硬肿常常首发的部位是( D

)。 A、面颊

B、上肢

C、大腿外侧

D、小腿

24、新生儿窒息复苏的ABCDE方案中的B 指的是( D )。 A、评价

B、用药

C、维持循环

D、建立呼吸

25、下列选项,不符合足月儿外观特点的是( B )。

A、皮肤红润,胎毛少

B、足底光滑纹理少

C、耳壳软骨发育良好

D、指(趾)甲超过指(趾)尖

26、新生儿肺透明膜的主要病因是( C )。 A、剖腹产

B、母亲患糖尿病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D、原发性肺不张

27、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应(

C )。 A、供氧

B、人工呼吸

C、清除口鼻咽分泌物

D、输液

28、吸入性肺炎的病因中,导致最严重肺炎的是( B A、吸入羊水

B、吸入胎粪

C、吸入乳汁

D、吸入口腔分泌物

29、早产儿高浓度持续吸氧的主要危害是引起 (C)A .脑水肿

B .肺水肿

C .失明

D .高氧血症

E.脑坏死

30、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D)

A.25-30次/分

B.30-35次/分

C.35-40次/分

D.40-45次/分

E.45-50次/分

31、新生儿硬肿症时硬肿多先起于(C)

A.面颊

B.躯干

C.下肢外侧

D.上肢外侧

E.上肢内侧

)。

32、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那么下列哪种药物能引起小儿“灰婴综合征”(B)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卡那霉素

33、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首要措施是(C)。A.供给足够的热量

B.供给足够的液体

C.逐渐复温 D.预防各种感染

E.加强皮肤护理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早产儿的特点( BCE

)。

A、头发分条清楚

B、四肢肌张力低下

C、胎毛多

D、足底纹理多

E、女婴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2、新生儿容易发生溢乳的原因是( ABC

)。

A、胃呈横位

B、贲门括约肌不发达

C、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D、肠壁较薄

E、新生儿消化面积相对较大

3、关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E

)。 A、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B、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C、血脑屏障暂时开放引起脑损害 D、缺氧、酸中毒加重了脑损害 E、一般在出生后2—7天容易发生 三、填空题:

1、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是生理性体重下降、(1)

、假月经和口腔内改变。

(2)

2、新生儿气道护理中,胸部护理翻身一般要求每 (1)

一次,拍击胸背,应用 (2)

法,从 (3)

向(4)

轮流反复拍击,拍击的速度与(5)

视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新生儿拍击速度为(6)

次/分。

3、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应从黄疸出现的(1)

,(2)

,(3)

,(4)

及其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

4、中性温度是指(1)

新生儿能(2)

,而(3)

5、吸引新生儿鼻腔和口腔的顺序是先吸(1)

再吸(2)

6、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1)

; (2)

;(3)

; (4)

7、新生儿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

,每分钟的频率为

次/分。 四、名词解释: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高危新生儿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五、问答题:

1、简述新生儿硬肿症温箱复温的方法?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3、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管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案:

三、填空题:

1、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

2、2小时

半握空拳法

外周

肺门

强度

100

3、时间

发展

程度

持续时间

4、在适中温度下

维持正常体温

能量消耗最少

5、口腔 鼻腔

6、黄疸程度重

黄疸发展快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出

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

7、3:1

120

四、名词解释: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2、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于早产儿,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五、问答题:

1、简述新生儿硬肿症温箱复温的方法? (6分)

答:①肛温为30-34℃轻、中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温箱0.5℃ –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6-12小时恢复正常。

②肛温小于30℃重度患儿,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温箱0.5℃ –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答:(1)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

(3)黄疸发展快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出

(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

3、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管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滴入前应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滴入药液后应改变患儿的体位,使药液均匀进入各肺叶。也可在滴入药液后用复苏器加压给氧,以协助药液扩散。

推荐第7篇:新生儿护理标准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新生儿出生周数、评分;面色、呼吸、吸吮情况等。

2.评估产妇有无妊娠合并症、自理能力、健康教育依从性、分娩情况等。

二、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感染、肺炎等

三、护理措施

(一)基础护理

1、加强安全管理:新生儿入室后,严格按交接流程核对新生儿身份,产科病房护士、产房护士及新生儿监护人核对新生儿腕带、床头牌、病例。

2、保持适宜的环境:室温24℃~26℃,湿度55%~65%。维持新生儿体温在36℃~37.4℃。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的粘液及呕吐物,注意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保持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是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严格观察体温、呼吸、面色等一般情况,脐部有无出血、大小便排泄情况及母乳吸吮情况,严格床头交班。

(二)预防潜在并发症

1、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哺乳体位及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指导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吮。产后半小时给予母乳喂养。

2、高危儿(母亲为妊娠糖尿病、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出生后半小时应给予葡糖糖水喂养,防止低血糖。

3、每日根据情况实施新生儿床旁沐浴或沐浴室集中沐浴,严格新生儿交接流程及身份核查。做好皮肤、眼部及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0.2%的碘酊消毒脐部2次。指导产妇及家属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红臂。

四、健康教育

(一)新生儿出生后,足月、体重满5斤、体温‹37.5℃、无先天免疫性疾病者,均满足以上条件者,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二)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

(三)加强安全指导,勿拉下床挡,禁用热水袋,指导孕妇及家属做好新生儿监护工作。参考资料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崔焱.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推荐第8篇: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室温要求22-24℃、湿度55-60%。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消毒液拖地),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已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的每天自动消毒3次)空气培养每月1次。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血压、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做适当的卫生处置。填写病历上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在腕部、踝部系上写有姓名、性别和床号的“手表带”“脚链”。立即通知医生接收新病人。对危重者及时配合抢救。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试验和标本的收集,完成护理记录。

3.日常清洁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2次(早班、中班各一次,2%碳酸氢钠液清洁口腔),禁食病人每天3次(夜班增加1次),鹅口疮者每天2-3次制霉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脐带脱落者每天洗澡,病危者暂停。

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脐部每日用双氧水、聚维酮碘清洁早晚各一次,脐部新鲜者覆盖无菌纱布。

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红霉素软膏涂敷,预防红臀,遇红臀者根据轻重给予制霉菌素+湿润烧伤膏或派瑞松软膏涂敷,并增加换尿布次数或置远红外辐射台暴露臀部。

4.注意保暖: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各种操作,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采用婴儿配方奶粉q3h喂养,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回,及时发现吐奶,及时处理。

6.预防感染: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快速消毒洗手液搽手(洗手时间>15秒)。减少探望,必需探望经同意穿隔离衣入内。所用毛巾、衣服、床单均需消毒后再用。

7.普通婴儿床新生儿测生命体征每日4次(6am、10am、4pm、10pm),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每天6次)。暖箱内或远红外辐射床婴儿每天测生命体征6次(2am、6am、10am、2pm、6pm、10pm),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第一次体温测量为肛温,以后测量背部皮肤温度)。

8.出院病儿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结账收据确认无误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家长带上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作终末消毒处理。

早产儿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室温须24-26℃左右。入院处理同新生儿,更需强调保暖,最好在辐射床上更衣、体检。

2.日常生活护理基本同新生儿,体重不足2500g者,洗澡应酌情。注意保暖,维持体温恒定,体重不足2000g者应置于暖箱中,根据胎龄、体重、日龄选择合适的箱温,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抱离暖箱一定要用温暖包被包裹。

3.喂养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养需耐心、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喂养。(1)有吸吮、吞咽能力者,直接喂哺或奶瓶喂养;(2)能吞咽但无吸吮力者用滴服喂养;(3)无吞咽、吸吮能力者及胎龄<34周早产儿或呼吸急促者均应胃管喂养。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4.5.6.7.8.呛奶、窒息、呼吸困难、发绀,发生时应立即停喂,吸出奶液,氧气吸入;(4)观察对喂养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等。发生者说明不能耐受喂养,需静脉高营养。

供氧,应根据需要。目的为维持正常氧分压,可采用导管、面罩、头罩,但要随时调整吸氧浓度使氧分压维持在50mmHg-80mmHg。及时停氧,避免造成氧中毒。

卧位,可采用平卧、侧卧和俯卧位,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保持气道通畅。

预防感染,同新生儿。带菌者及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注意隔离。

每周

一、

三、五晨空腹称体重一次,发现重量低于原来体重20-30g或长时间不增加者应报告医生。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暖箱中的病儿q4h监测生命体征,并同时记录暖箱、辐射床的温度,随时调整箱温。

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

1.新病儿住院后由床边护士按监护室入院录要求测量并记录各种数据。病儿安置在辐射床上,根据病情提供各种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的监护。

2.入室后即刻用试纸法测血糖,发现结果>7mmol/L或<2.2mmol/L者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嘱处理、监测。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要求用药或输液,q4h记录液体进量。进行24小时床边监护,常规q2h测TPR,特殊病人按医嘱。

4.及时完成一切治疗与护理,准确记录病情及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补液及经口摄入奶、水。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胃肠引流及抽血量。每晨统计24小时出入量并登记在体温单上。

5.使用呼吸机时常规插胃管并使开放。加强呼吸道护理,q2h记录呼吸机参数,数据变化时及时记录。

6.对接受氧疗者,所有管道及湿化器每24小时更换。

7.按时按量喂养,胃管喂养时忌快速推入,每次喂奶前应回抽胃内残留量,如>1/5喂入奶量时与医生联系。

8.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儿口腔、五官、全身皮肤清洁,床单位整洁。每晨空腹测体重一次。

9.及时留取大小便标本送验。

新生儿肺炎和/或胎粪吸入性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 (1) 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 (2) 观察病儿的意识和对外反应。

(3) 观察吃奶情况和全身各脏器功能变化。适当抬高头肩部,使气道通畅,重症病人安置在辐射床,便于观察和抢救。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吮者耐心抱起喂养,重症暂禁食以静脉内高营养补充。

2.治疗与护理:

(1) 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2) 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給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

(3) 给病儿以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和高热。 (4) 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排痰,使呼吸道通畅。

3.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等发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和消退情况,监测经皮胆红素,了解胆红素值,注意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及早发现核黄疸。

供给足够的热卡和水分,能吸吮者及早足量喂奶,保持大便通畅,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液体和热卡。

2.治疗与护理:

(1) 治疗黄疸需采用综合疗法、标本兼治。 (2) 兰光疗法,具体详见光疗常规。

(3) 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 (4) 仔细观察病情,协助寻找黄疸原因并及时对因处理。

(5) 加强皮肤、粘膜、脐带、臀部护理,保证皮肤、粘膜完整性,减少损伤,防止局部感染。

(6) 如需进行换血者,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 观察体温及其生命体征变化。

(2) 观察神志、面色、全身皮肤有无新的感染灶或出血点。 (3) 观察黄疸的进展和消退情况。

(4) 观察有无两眼凝视、尖叫、惊厥、前囟紧张等神经系统症状。 体温不升或早产儿可进暖箱以保持体温正常,高热惊厥者及时物理降温。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有吸吮能力者可经口喂养,无吸吮能力者可给鼻饲或由静脉供给。 2.治疗与护理:

(1) 在未使用抗生素前先抽血培养。

(2) 根据细菌种类或临床表现选择有效抗生素。 (3) 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按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 (4) 对局部病灶进行消毒,清创处理。

(5) 加强皮肤、粘膜清洁处理,防止损伤和感染。 (6) 积极对症处理,如吸氧、止痉、光疗。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护理常规 1.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

常规心肺、血压、血气监护。置病儿于辐射床,给予中性环境温度,使体温维持正常。急性期病情不稳定时禁食,以静脉供给热卡和水分,液体均速输入,常规监测血糖,不使发生低血糖。病情稳定后酌情给予经口或胃管喂养。

(1)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呼吸、心脏功能变化及血压改变。 (2) 注意观察周围循环和尿量变化。 (3) 注意观察意识和全身青紫状况改变。 2.治疗与护理: (1) 高氧、高频过度通气和扩张肺血管,维持有效循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2) 使用呼吸机时必须保证持续氧气供应,不能任意中断。吸痰,更换氧气时都应皮囊加压给氧,使压力、频率尽量与呼吸机一致。

(3) 保证静脉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出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4) 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酸中毒等代谢失常。

(5) 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刺激,使病人安静,降低氧耗。随时注意气漏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 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及尿量。

(2) 观察面色、神志、意识障碍程度、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肢体活动情况。

(3) 观察颅内高压的进展情况。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30°,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病儿头部,绝对静卧。酌情延缓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内补充热卡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治疗与护理:

(1) 采用对症疗法以保护脑功能不受或少受损害。

(2) 供氧,可采用不同方式給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

(3) 保持气道通畅,有分泌物采用粗导管,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5秒。 (4) 保持静脉通畅,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止痉、脱水药物和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保证充分的脑血管灌注。

(5) 颅内出血病儿可加用维生素K,维生素C及止血药物。注意脑疝、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发生。

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1.按早产儿护理常规和重症监护常规。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心音及杂音变化,观察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变化。观察意识和对外界反应,观察血气的动态变化。病人安置在辐射床,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中性温度),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病情进展期不能经口喂养,遵医嘱静脉补液,保证热卡水分摄入。病情好转后,可给鼻饲喂养或经口喂养,病程长,不能耐受喂养者可给静脉内高营养、输血或血浆。 2.治疗与护理: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和预防感染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1) 心肺监护、血气监测,备好各类急救物品。

(2) 提供足够氧气,保证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RDS病人一般都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内使用“固尔苏”,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压力。

(3) 保持气道通畅,q2h翻身、拍背,q4h吸痰。动作轻快,气管内吸引每次<10秒,吸引前后充分供氧。

(4) 控制液体速度,合理安排用药、补液、保证液体24小时均速输入。 (5)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 做好保护性隔离。 3.并发症观察:严密观察心音、心率、心律和杂音的改变,早期发现动脉导管开放。使用呼吸机的病儿注意心功能不全和气压伤的发生。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对外界反应情况,观察硬肿程度、范围、皮肤色泽、四肢活动情况,观察吸吮、胃纳和尿量变化,以及重要脏器功能。根据体温情况选择保暖方式,但必须保证室温恒定。

保证足够的热卡及水分供给,能吸吮者,母乳或奶瓶喂养,面颊硬肿和无吸吮者滴喂或鼻饲,重危者暂禁食由静脉补充。 2.治疗与护理:

(1) 复温是治疗硬肿症的关键,要遵循逐渐复温的原则,使体温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复温方式,复温过程中密切注意体温、呼吸、尿量变化。

(2) 保证静脉通畅,按医嘱用药,纠酸,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要求<5ml/kg*h,最好用输液泵均速输入。寒冷冬天液体先放在温暖室内然后再用。

(3) 遇呼吸困难、微弱、皮肤发绀者及时用氧。

(4) 经常翻身,防止体位性水肿、局部皮肤受压和坠积性肺炎发生。 (5)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或感染。 (6) 记录尿量,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

(7) 备好吸引器,遇肺出血时立即吸引,保持气道通畅。密切注意肺出血、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

密切观察惊厥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观察镇静止痉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全身其他症状如水肿、硬肿、消瘦、反应差等。

置病儿于安静、光线稍暗房间,绝对卧床休息,头肩部稍抬高,治疗、护理、操作集中在镇静剂发生最大效应时进行,动作轻快,减少不必要刺激,以免诱发抽痉。床旁备必要的急救物品,如氧气、复苏用物、吸引用物。 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痉挛减轻后尽早鼻饲喂养或用棉签协助经口喂养,由少量开始增加,喂奶时要格外细致、耐心、避免发生窒息。 2.治疗与护理:

(1) 尽早使用TAT。

(2) 正确使用止痉、镇静药物,使病儿处于稍给刺激肌张力增高,但不抽痉为理想。 (3) 保持静脉通畅,均速输液满足基础代谢需要及抢救用药。

(4)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使五官、面部、全身皮肤清洁不发生破损、按时翻身。皮肤受压部位应用软垫或棉圈。

(5) 脐部每天用双氧水或P:P溶液清洁,涂以碘酊或其他抗厌氧菌药液,改变脐部缺氧环境。

(6) 及时对症护理,如吸氧、吸痰,物理降温。

(7) 恢复期病儿多抱,并按摩四肢,多洗温水澡促进恢复。

推荐第9篇:新生儿护理计划

2015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医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及支持下,我院顺利将新生儿科独立设制,为了使新生儿科建设更好,更正规化发展,创出自己的特色,病房顺利的开展工作,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现制定2015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认真学习,制定本科室护理目标

目标:组织学习,认真履行职责,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实施措施:

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按规定规范护理工作。

2、继续开展优质护理,不断完善工作中不足。

3、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上班前举行服装整理仪式,使护士在工作中保持整洁文雅、端庄大方,为给病人提供舒心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专科护理学习。保证护理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质控检查;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

5、加强医护人员、患儿的管理,认真解决医患矛盾,实现“零”投诉。

6、结合目标责任书内容,使各项指标达标,其中基础护理合格率

>90%,危重患儿合格率>90%,抢救设备完好率100%,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年度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位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2、严格执行床头交接制度,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具体报告。

3、严格落实各级工作人员职责。护士长每周二次检查卫生员工作质量,保持病区清洁整齐;每月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确保服务质量,对患儿家长提出问题耐心做好解答,并指出整改措施。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确保各项护理指标。

5、对陈旧规章制度及时修订,规范文字资料。

6、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护士培训计划,使护士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满足岗位需要。

7、建立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员调配的方案。

三、优化新生儿病区,使病区规范化管理

1、增加病房标识,使病区水,电,气,仪器使用安全,满足临床使用,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防错换,丢失婴儿,避免发生坠床和火灾等意外发生,保证患儿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严格落实新生儿查对,探视等制度,规范新生儿出入院流程,喂奶,配奶流程,洗澡流程,保证患儿安全。

3、加强护士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取得患儿家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以更好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4、做到物品定位放置,标识明确。

四、强化护士服务意识

利用晨会、护士例全、护理查等各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如患儿家属探视时,护士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情况。进入新生儿病区要做到四轻,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患作打招呼,采用爱抚式语言,动作轻柔,抚摩患儿,使患儿感觉护士母亲般亲切。

五、加强护士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认真组织科内小讲课,“三基”理论,操作训练和护理查房,调动护士的积极性,鼓励开展护理新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训练护理人员婴儿抚触手法,尽快控制抚触技巧

3、低年资护士加强护理技术训练,增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高技术程度。

4、高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新生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5、大力表扬星级护士及“5.12”优秀护士,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热情,更好的为病人提供爱心服务。

6、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六、强化护士经营意识,争取创收节支,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基础上,增加科室人均利润,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七、加强消毒隔离,预防院感发生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日治疗室,病房空气消毒,严防医源性感染。

2、增强护士,清洁工卫生观念,消灭卫生死角。持每周一次的病区大清洁,使病区无尘,无垢,无噪音,增进护士整洁服务意识,养成常整理,常清洁的习惯,改进服务形象,让患儿家属放心,安心让宝宝住进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

推荐第10篇: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新生儿时期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的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突然改变的宫外生活,婴儿不适应,易受外界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因此护理新生儿时要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动作要细致、轻柔。 【一般护理】

1.新生儿病室的空气常规每日通风2次,温度20-24;湿度50-60%。工作人员入室应更衣、戴帽子、换拖鞋、洗手后方能接触新生儿

2.新病人入室时应脱去其衣服、洗澡并换上医院的衣服、称重量、测体温并记录,初步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处理脐部,发现异常立即与病人家属交代清楚,根据入院证填床头卡、一览卡。腕带,向病人家长介绍探视制度。

3.新生儿喂养毕应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空气。置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窒息。

4.每日用温水洗澡1次。注意皮肤皱褶处,脐带未脱者,用碘伏处理脐部。不能洗澡者在床上擦浴。

5.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专科护理】

1.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院24小时留送大小便常规标本。每日测量体重。

2.密切观察病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哭声大小以及有无尖叫、抽搐等病历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护理记录使用危重病人记录单。

4.输液者使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 5.院感控制严格按照新生儿病区标准执行。 【健康教育】

1.出院时向家长讲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2.宣传合理喂养的知识和预防接种并建议定期保健随访。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新生儿窒息指宫内缺氧窘迫以至出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任何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新生儿窒息时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也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护理】

1.保暖: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

2.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专科护理】

1.复苏步骤: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1)气道通畅(A):①安置体位:患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②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呼吸(B):①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

②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一般认为食指与拇指按压时压力为1.5~2.0KPa,每增加一指,压力递增0.5KPa;氧气流量为5L/分或以上。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

(3)恢复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两乳头连线胸骨体处,其他手指自然贴于腋下身体两侧;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约1~2cm。心外按压与呼吸比为3:1,有效可摸到肱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4)药物治疗(D):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入1:1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

(5)评价(E):复苏步骤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价患儿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骤操作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监护的主要内容为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健康教育】

1.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2.安慰家长耐心细致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尿布皮炎又称臀红,是由于皮肤长期受潮湿尿布刺激,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引起皮肤发炎。

【一般护理】

1.新生儿病室每日通风2次,温度为20~24℃湿度为50~60% 2.每日用温水洗澡一次,注意皮肤皱褶处,脐带未脱者,用碘伏处理脐部。 3.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 【专科护理】

1.每次排便后,将臀部用温开水洗净。吸干(最好用软纸巾或纱布吸干),换了尿布,在外阴涂鞣酸软膏或植物油。

2.气温或室温不低时,可将臀部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下,每次10~20分钟,1日2~3次。3.臀部皮肤破溃处可以用普通灯泡(40~50瓦)烤或TDP烤灯,灯泡距臀部30~40厘米,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用烤灯时要守护在旁,以避免小儿烫伤或尿液溅到灯泡上发生爆炸。

4.擦油剂或涂药膏时应用棉棒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要上下涂擦,以免疼痛和发生脱皮。【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合理喂养的知识。

2.嘱其勤换尿布,臀部及皮肤皱褶处常用温水擦洗,并保持干燥。3.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消化道出血时新生儿时期常见的重要症状,一般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仪呕吐为主,儿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为主。上消化道出血超过3毫升,可引起黑便,常见于全身出、凝血疾病;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新生儿出血症。 【一般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禁食,保持安静。

3.完善实验室检查。【专科护理】

1.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严格控制滴速,遵医嘱准确及时地用药,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观察出血的性状颜色及量并记录。 3.遵医嘱洗胃时,至洗出液转为清亮为止。 4.遵医嘱按时使用止血药。

5.观察病人血压、呼吸、脉搏、神志情况,评估有无失血性休克。

6.黑色柏油样便与胎粪相鉴别,前者黏稠性很差,不反光。无光泽,大便边缘的尿布湿润处有血红色,化验检查红细胞可阳性。 【健康教育】

1.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知识。2.定期复诊

3.如果婴儿大便颜色为黑色柏油样变或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早产儿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身体重<2500g的活产婴儿。身长大多不足47cm。 【一般护理】

1.新生儿病室每日通风2次,温度为20~24℃湿度为50~60% 2.工作人员入室应更衣,戴帽,换拖鞋,洗手后方能接触新生儿。

3.患儿应脱去衣物,称体重,测体温,初步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处理脐部,发现异常立即与家长交代清楚,根据入院证填写床头卡、一览卡、腕带,向家长介绍探视制度。4.每日用温水洗澡一次,注意皮肤皱褶处,脐带未脱者,用碘伏处理脐部。

5.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专科护理】 1.保暖:体重小于2000g者,放入暖箱,大于2000g在箱外的,应予以戴帽,维持室温24~26℃ 2.合理喂养:以母乳喂养和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尽早开奶,奶量由少到多,根据每个早产儿的耐受能力而定,以不发生溢乳和呕吐为原则,必要时鼻饲甚至补充静脉高营养液,精心喂养,每日观察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

3.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发绀者,常给予吸氧,氧气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吸氧时间不宜过长,因给氧过多易引起眼晶体纤维增生,影响视力,给氧至青紫消失和症状好转即应停止。

4.预防感染:加强消毒隔离,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先洗手,或用手消毒液擦手。控制人数,定期空气消毒。

5.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早产儿的面色,呼吸,体温,脉搏,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血糖的波动。

6.发展性照顾:尽量减少不良刺激,调暗灯光或用毯子遮盖暖箱,给予鸟巢位,保持安静,集中操作,更好的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健康教育】

1.鼓励母乳喂养,特别注意保暖,加强体温的监测并注意预防感染。指导家长卫生常识,护理早产儿前洗手,减少探视,家中有感染者应与早产儿隔离,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2.指导育儿知识,早产儿生后10天加维生素A,D,4周后加铁剂,注意预防佝偻病和贫血。3.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随访,定期检查智力及生长发育情况,院内有吸氧史的患儿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

脐膨出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脐膨出是指一种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在脐带周围发生缺损,腹腔内脏脱出于体腔外的畸形。 【一般护理】

1. 术前予以禁食准备术中用药,用物,病历。

2. 术后安置好病儿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术中情况。

3. 全麻病儿未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六小时后去半卧位。 之后宜取平卧位,膝下垫软枕髋关节略屈曲,以松弛腹肌,减少腹压和手术切口处张力,以利于缓解伤口疼痛,防止疝修补处组织裂开。

4.根据医嘱给予禁食。

5.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食,次日可进软食,对肠切除吻合后病人应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以后,方可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专科护理】

1.注意观察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3.遵医嘱予静脉液体支持。

4.疝手术为无菌手术,不应发生感染,要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对婴幼儿尤其加强观察。发现敷料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在敷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做好伤口的隔离保护。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术后48小时后,病人仍有发热,哭闹,可能为切口感染,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5.防腹内压增高: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感冒而引起咳嗽,如有咳嗽应及时用药治疗,并嘱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少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保持大小便通畅,有便秘者应及时给予通便药物。

6.密切观察病情:如手术后病人出现急性腹膜炎或有排尿困难,血尿,尿外渗表现时可能为术后肠管损伤或膀胱损伤,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尿潴留处理: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可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以促进膀胱平滑肌的收缩,必要时需导尿。

【健康教育】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咳嗽,有排尿困难或便秘者应及时处理,积极预防和治疗腹内压升高的各种疾病。

骶尾部肿瘤的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骶尾部肿瘤临床少见,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类,因其侵袭部位深在,局部血供丰富,手术切除困难,常发生不易控制的大出血和骶丛神经损伤。常见为骶尾部畸胎瘤,畸胎瘤是一种至少含有3个胚层组织中2个胚层组织的胚胎性肿瘤。 【一般护理】

1.协助医生做各项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2.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护理。

3.避免过多的扪诊,能下地活动的患儿要注意保护其安全,避免磕碰,应减少过多的局部刺激。如否可加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4.由于肿瘤压迫引起便秘,尿潴留时遵医嘱以对症处理。

5.肿瘤病人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注意保暖。体弱病儿给予支持疗法,加强喂养,多食富于营养的食物,为手术做准备。

6.饮食指导:肿瘤使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加上术后身体康复的需要,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原则,增强机体修复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

二.术前准备:

1.术前遵医嘱婴幼儿4~8小时禁食,儿童6~8小时禁食。2.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及下胃肠减压。

3.严格按骨科手术皮肤准备要求做好皮肤准备备皮时严防皮肤破损,以免发生感染。三: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固定好各种引流管。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由于麻醉,出血等影响,严密心电监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保持静脉输液通道通畅,对全麻病人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渗血、双下肢感觉运动及鞍区麻醉变化等情况。

【专科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记录引流量,发现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及时补液及使用止血药,合理调节输液输血速度。

2.全身麻醉病儿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每天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3.肛周皮肤护理:由于手术区域靠近肛周,切口容易受到污染,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

5.尿管护理:每天消毒尿道口2次,更换引流袋一次,硬膜外麻醉病儿术后1d或2d及早拨除尿管,预防尿路感染。全身麻醉病儿麻醉清醒后及时进行定时夹管定时开放尿管,进行膀胱收缩锻炼,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健康教育】

1.给予病儿及家长心理支持,增强病儿战胜疾病的信心。2.向家长讲解饮食的重要性,注意为病儿增加营养。

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新生儿如发生呕吐及腹胀,无胎便排出,哭闹不安或嗜睡,需考虑有无肠梗阻,引起梗阻的原因很多,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管扩张,并见液平,可明确诊断,钡餐及碘油造影属禁忌,肠梗阻可发生于肠管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最多见,十二指肠次之,空肠和结肠较少见,完全性肠梗阻以肠闭锁和肠扭转多见,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因肠旋转不良、肠狭窄、环状胰腺、肠重复畸形及腹腔内肿块压迫引起,巨结肠亦可引起。(1)患儿肠旋转不良可表现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症状,奶后呕吐,吐物含胆汁,排便减少,上腹胀满,其次发生肠扭转症状,反复呕吐,如不能复位,或扭转加深,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如有胃肠出血,提示肠坏死,可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2)患儿肠重复畸形,可为囊肿型、憩室类型或双管型,从舌根到肛门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以回肠最常见,占50%,X线检查可见梗阻情况,同时可发现肿物阴影,钡餐造影能见到充盈缺损囊肿包块,超声检查可见囊性肿物,本病一旦发现需手术治疗。(3)先天性巨结肠,是较常见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发生率为0.2%~0.5%,由于结肠末端肠壁肌间神经丛发育不全,结肠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近端结肠肥厚扩张,形成巨结肠,首先是胎便排除延迟,反复出现顽固性便秘,以致梗阻症状,钡灌肠可见直肠乙状结肠远端细窄,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明显扩张,袋形消失,蠕动减弱,24 h后结肠内仍有较多钡剂存留,可先进行内科治疗,每日或隔日用温生理盐水50~100 ml,反复洗肠,或开塞露解除便秘,用扩张器每日扩张痉挛狭窄肠段1次,约1岁时行根治手术。(4)另外,还有肛门或直肠畸形如肛门狭窄、肛门闭锁、直肠狭窄等,先天性狭窄可用探子扩张1年,或行肛门成形术后再扩肛,直肠闭锁需开腹手术,因此患儿有发现梗阻,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确保患儿安全。

(一) 非手术疗法:适用于麻痹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禁食:减少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2.胃肠减压:恢复肠管血运,减轻腹腔内压力,缓解梗阻部位。

3.如病儿腹不胀,减压液正常,有肛门排气、排便是梗阻缓解的表现,可按医嘱进食。

(二) 手术疗法 【一般护理】 术前:

1.禁食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4.观察呕吐情况及大便情况。5.做好皮肤准备等术前准备。 6.根据病情及时补液,积极抗炎治疗。

术后:

1.手术后病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2.呼吸道护理:由于患儿术前频繁呕吐,往往合并吸入性肺炎,同时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狭窄、黏膜薄弱,加之术前置胃管和手术气管插管,易引起喉头水肿。气管内分泌物增多等,做好呼吸道护理是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应做到:

(1)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患儿回病房后,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肩部垫高6~8cm,使呼吸道呈水平位,吸氧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新生儿主要是腹式呼吸,注意保持胃管引流通畅以减轻腹胀和防止呕吐,从而保证横隔活动;另外腹部切口敷料勿包扎过紧,以防腹式呼吸受碍。

(3)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与呼吸深浅度,口唇与皮肤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寻找原因,配合医生做好急救。

(4)如需机械辅助呼吸,最好用持续气流或间断正压呼吸。情况好转后及时脱离呼吸机,以免分泌物堵塞细的气管。

3.体温护理:在新生儿术后护理中,体温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皮下脂肪少,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寒热反应非常敏感;在夏天易发生高热,必须加强降温退热措施;在冬天易发生低温或新生儿硬肿症,必须加强保温措施。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均将患儿裸体置入暖箱或辐射台内,让患儿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温度根据患儿病情体重而定,湿度为60~70%为患儿做处置时,尽量集中,减少暴露时间及面积,以免受凉。 【专科护理】

消化道护理:

(1)胃管的护理:术后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落、扭曲、受压,将患儿双手适当束缚;观察胃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并记录。若患儿呕吐、引流量减少,说明有堵管现象,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吸,调节胃管的深浅度。吸引时深度一般不超过8cm,并做标记,以防插管太深损伤吻合口。

(2)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主要观察患儿腹胀、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排便颜色、量和次数。首先应确定术后消化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肛管排气,既可减轻腹胀又可刺激肠蠕动。

(3)患儿于术后2~3天子肛门排出与胃液大致相同的大便,4~5天肠功能恢复,7天左右拔除胃管。 2.营养支持: (1)胃肠外营养

(2)胃肠内营养

3.切口护理:新生儿腹壁薄弱、腹肌发育不良,术后腹胀、咳嗽、哭闹等因素均可至腹压突然增高,冲击切口导致切口裂开;术后应用绷带包扎切口,抵御突然冲击力,对腹胀咳嗽患儿积极查找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对哭闹患儿适当应用镇静剂,防止切口裂开。

4.肠切除肠吻合术后,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后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发现有血便排除应留标本报告医生。 【健康教育】

1.注意喂养的卫生,预防肠道感染,尽量母乳喂养。

2.保持排便通畅。若出院后患儿突然出现哭闹不止、腹胀等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3.定期随访。

第11篇:新生儿护理工作计划

2017年新生儿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今年的护理工作要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借创二甲为契机,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家属满意为总体目标,务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高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指引,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又要发挥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2.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士长经常深入床边检查、督促、考评,现场抽考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同时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工作细节。

- 12

2、对存在书写的问题及时作出分析与改进。不断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以提高书写内涵质量。

(五)加强科内院感管理工作

1.密切配合医院感染科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

2.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手为卫生依从性达100%,并定期考核。

3.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感控工作落实绝不松懈,确保患儿住院安全。4.继续每月进行室内空气、物质、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不合格者积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5.加强全体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

(六) 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人单元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放整齐规范,保持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卧位舒适、打造如母亲子宫内的环境,使患儿住院安全,快速康复。

2、定期坚持出院患儿电话随访,做好病情随访健康、宣教、意见反馈。

(七)继续落实“精益”管理方案

1、做好科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针对病人家属提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差距,作出改进措施。

2、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针对病人家属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落实解决有效措施,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八) 为迎接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做好充分准备

1、按照创“二甲”标准实施细则,完善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做到查漏补缺,配合院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能顺利通过。

- 5 -

第12篇: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入院常规

1.2.3.4.5.6.7.热情接待家属,核对患儿姓名、性别,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安排床位。确定床号,填写病历首页及各项记录。

进行入院体检及沐浴、更衣、剪指甲、测体温、呼吸、心率、称体重。 再次核对患儿姓名、性别,确定床号并做好标记。 应用护理程序向家属收集健康资料。

向家属做入院宣教(内容详见“告家长书”),询问家属对治疗护理的要求。

处理医嘱

二、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入院护理常规。

2.专室护理,病室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0-60%,使患儿核心温度维持在36.5-37.5℃。室内用湿式进行清扫,空气负离子净化2次/日,空气培养1次/月。 3.合理喂养,新生儿宜尽早开奶,每3小时喂奶一次,若患儿饥饿应随时哺喂,喂奶时头偏向一侧,喂奶后竖抱患儿轻拍背部,然后再采取右侧卧位。有呕吐时应记录呕吐物的性质和量。

4.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一般用4%苏打水清洗。如有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溶液。 5.脐部护理每日两次,脐轮红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时,给予3%双氧水清洗后用安尔碘涂擦,脐部残端过长给予断脐处理。

6.臀部护理每3小时一次,红臀时于红臀软膏涂擦,有破溃时应立即暴露,保持局部干燥,并可用毫米波照射治疗。

7.做好皮肤粘膜护理,保持颈下、腋下、腹股沟、手掌心、外阴部、后颈等皮肤皱折处清洁和干燥。根据病情选择沐浴或床上擦浴,夏季每天洗澡,春、秋、冬季每周

一、

三、五洗澡。

8.每日应定时测量体温,体温不升或发热者应增加测体温次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每周称体重一次。大小便常规标本必须在三日内留取送验。

9.勤巡视,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哭声、吃奶及大小便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做好各种记录,及时评估和修订护理计划。凡高危新生儿均应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监护。 10.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发生。

(1) 医务人员入病室内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服,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各种治疗护理前后严格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晨间护理每天用消毒液擦洗床单位,更换面巾、枕巾。奶瓶、奶嘴每人一份,用后先清洁再高压蒸气灭菌。

(3) 严格探视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4) 患儿出院后,其所有用物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1.做好新生儿的安全防护:每天检查额标和手圈,有失落或模糊不清的应及时添补。注意防窒息、防抱错婴儿、防意外事故、防偷盗。

12.患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喂养及有关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知识。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情需要选用适当的给氧方法,如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氧气需经过湿化后供给,吸入氧浓度在30—40%为宜,保持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足月儿85-98%,早产儿85-95%),用氧时间不可过长,以防氧中毒。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吸痰负压不可过高(﹤0.013mpa),吸痰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0秒),避免损伤粘膜。

4、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雾化后应及时拍背、吸痰。

5、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喂奶以少量多次,以吃奶时患儿不感到呼吸困难为宜,呛咳者应抱起哺喂或采用鼻饲。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输液勿过多过快,采用微泵控制输液速度及量,防止心里衰竭、肺水肿的发生。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患肺炎时,先表现为一般感染症状,如拒奶,反应低下,发热或体温不升,而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仅少数患儿有咳嗽;口吐泡沫较多见。若安静时每分钟超过40次并出现明显的胸式呼吸,提示已有肺部病变。注意患儿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度及节律、缺氧情况、心率等。如有呼吸、心力衰竭、休克等征象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7、积极采取抗病原体治疗,细菌性肺炎早用抗生素为宜,应准确、及时,采取静脉给药,并密切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8、注意保暖,发热者解包降温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9、健康教育,新生儿穿戴应适宜,避免过冷过热,母亲或亲属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禁止接触患儿。

四、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患儿安静少动,减少惊扰。一切治疗护理须集中有序、轻柔进行。若有烦躁不安、尖叫、反复抽搐者,按医嘱予以镇静剂,脱水剂。

3、抬高上半身15--30℃,以减轻颅压,采取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⑴生命体征:T、P、R、BP。

⑵神志意识、前囟张力、眼神、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张力等,有无抽搐、脑性尖叫及呕吐现象。

⑶出入量、大小便情况,颅内压增高患儿严格控制每日进入量。 ⑷观察局部输液情况,防止药液外渗。

⑸如作诊断性穿刺,要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腰椎穿刺术后应平卧4—6小时防止体位性休克。

5、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开始喂哺,暂不抱喂。如吸吮吞咽困难,采取鼻饲喂养,呕吐者暂给予禁食,并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6、加强基础护理,疾病早期和危重者不宜沐浴,应每日行床上擦浴,以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防止红臀发生。

7、做好抢救准备,给予吸氧保暖。

五、早产儿护理常规

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注意保暖,早产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使患儿体温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有条件者入暖箱保暖,箱温根据病情、日龄和体重调节。一切治疗护理均在暖箱内操作,动作轻柔。 3. 合理喂养

(1) 喂养开始时间: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体重在1500g以上,无青紫窒息者于生后2小时开始试喂糖水,无呕吐呛咳者可开始喂奶。体重在1500g以下,有青紫者可适当延缓喂奶时间,但宜静脉补液。

(2) 喂养间歇时间:出生体重在1000g以下,每小时一次;1000-1500g,每2小时一次;2000g以上者每3小时一次。

(3) 喂养方法:喂养以人乳为最优,若无人乳,应予专用于早产儿的配方奶粉为好。

1) 若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或奶瓶喂养。 2) 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者可用套有橡皮管的滴管滴喂。

3) 若吸吮及吞咽反射均差者,但胃肠功能尚可,可采用乳胶管鼻饲喂养,注奶前须回抽胃内容物,了解胃排空情况,酌情调整注入奶量,如回抽的奶液量是前次喂奶量的一半,则停喂1次,并报告医生。

4. 密切观察病情

(1)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呼吸暂停和窒息,因此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以利于肺循环,防止肺不张和肺炎。

(2) 供氧,勿常规使用,仅在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才给予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氧浓度以30-40%为宜,维持SpO2在85-95%之间,或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值,监测该值在13.33kPa(100mmHg)内尚属安全。

(3) 呼吸暂停发作时应给弹足底托背等刺激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或用面罩接呼吸囊做加压呼吸,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应将其吸净,并同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4) 观察患儿有无吐奶、腹胀、呕血、便血等情况,24小时内有无大小便,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调整喂养方案。

(5) 防止低血糖发生:据统计生后一天内有半数早产儿可出现低血糖,故应遵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并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6) 患儿若36小时内出现黄疸或黄疸进展迅速,应立即报告医生。 5. 预防感染,

(1) 环境:早产儿室必须空气新鲜,空气每日负离子净化消毒,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拖湿擦;早产儿室一切用品须与普通新生儿室用品分开。小于1500g的极低体重儿最好专人、专物、专位,小于1000g的超低体重儿所有用物必须先消毒后使用。

(2)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须洗手。湿化瓶、吸引器、暖箱水槽中的水每天更换。感染及带菌者应调离早产儿室工作。

(3) 防止婴儿受感染:喂奶时应细心,避免吸入引起肺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注意腋下、颈部、耳后、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体重在2000g以下者,每日用温水擦浴,2000g以上且病情允许者,可给予温水浴。注意观察有无眼分泌物、鹅口疮、皮疹、脐炎及黄疸等,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每周

一、五各称体重一次,以体重之增长情况判断营养是否足够,如体重减轻,或久不增加应追查原因,检查有无感染并调整营养。

7. 合理实施输液计划,严格根据输液量及药物特性由输液泵科学地均匀输入,避免过快或过慢。

六、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准确记录出入量。 3.根据医嘱留取大便标本及时送验。

4.饮食护理:急性期暂禁食,禁奶时间一般不超过8~12小时。必要时给予腹泻奶喂养。

5.臀部护理:勤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涂红臀软膏。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大便的量、次数和性质;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体温、心率、精神状态、食欲等,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表现。

7.预防交叉感染:检查护理操作时按消毒隔离要求进行,必要时实行床边隔离。8.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喂奶前洗手及清洁乳头。人工喂养者加强奶具日常消毒。指导家属正确添加奶量及辅食。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不宜遮盖脐部。3.按医嘱正确采集脐部分泌物标本。

4.脐部护理可用3%双氧水先清洗局部,再用安尔碘消毒,每日2次。严重者要增加清洗次数。

5.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6.密切观察患儿全身情况,注意有无败血症征象。

八、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采取上半身抬高30℃右侧卧位,避免因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 诊断末明确前,如果考虑到有外科性疾病或有中度以上脱水时应禁食。

4. 注意喂养,在排除食管闭锁后可在密切观察下进行喂奶。采用正确的喂奶方法,少量多次,喂奶后将患儿竖抱,轻拍背部待气体排出后再轻放于床上。人工喂养者奶头开孔大小要适合,不要吸入空气,对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需指导合理喂养。

5. 密切观察呕吐与喂养的关系,排便和腹胀情况及伴随症状,呕吐物的颜色、质和量等。发现异常者报告医生,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

6. 保证液体量和热卡供给,严重呕吐患儿要及时遵医嘱静脉补液,以纠水电解质紊乱和供给适当的热卡。

7. 对腹胀严重者,需持续胃肠减压,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质和量。

8. 对胃黏膜受刺激引起的呕吐,如咽下综合症等可用1%NaHCO3或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治疗。洗胃时注意动作轻柔,进出的液体量要相仿,不能用过大的压力,避免胃黏膜受损。 9. 加强皮肤护理,呕吐频繁者需注意保持颈项及耳部干燥清洁,预防颈部糜烂和中耳炎等。

九、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口腔清洁,用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后涂以制霉菌素溶液。

3.补充足够的营养及热卡,病情严重而不能进食者可采取鼻饲喂养,病情好转后改为奶瓶喂养。

4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5 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有关护理知识。

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保证适宜的中性环境温度,使患儿核心温度保持在36.5℃-37.5℃之间。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引流排出。

4.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儿体温、面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大小便及有无肺出血。 5. 供给足够营养和热卡,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

6. 氧疗及机械通气护理:用氧时必须监测动脉血气和SPO2,及时调整氧浓度,病情许可应尽快停氧。机械通气者按“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常规”护理。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预防口腔黏膜感染。3.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局部皮肤破损。

4.消化道症状与体征的观察: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一般禁食7-14天,最长可达21天。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观察记录引流物的色、质、量。

(2)观察呕吐、腹胀,注意呕吐的色、质、量、次数。观察腹壁是否有发红、发硬等。

(3)腹泻与便血:一般先有腹泻水样便,有的为果酱样便或黑便。应收集标本做大便隐血试验。

5.支持治疗: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确保TPN和其他液体的供给。

6.合理喂养:腹胀消失,大便隐血试验(—),临床一般情况好转,可开始恢复饮食。先试喂温开水1-2次,再试喂5%GS1-2次,如无胃潴留或潴留2ml,应再次禁食至症状消失,再重新开始上述进食程序。

7.外科手术指征:胃肠道穿孔、腹膜炎症状体征明显、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休克、酸中毒不能纠正者。

十二、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翻身一次,观察受压皮肤颜色,防止压伤。3.正确复温。(1)轻者可用缓慢复温法,将新生儿用预热衣被包裹,置24℃-25℃室温中,同时用热水袋保暖,待体温上升至35℃时移进26℃暖箱内,每小时提高箱温1℃,视情况调至30℃-32℃,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2)重度硬肿,体温在30℃以下者,缓慢复温效果差,采取快速复温,将患儿送入预热至27℃以上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1℃,直至体温恢复。亦可用远红外辐射保暖床复温,先使床温预热高于体温1℃,约30分钟升高体温1℃,直至体温正常。亦可配合加热输液,加温供氧等措施。 4.测体温1次/小时,体温正常后置中性温度的暖箱中。

5.供给足够的液量及热卡,当体温达到34℃可开始乳类喂养,吸吮力弱者可鼻饲。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好记录。(1)一般状态、生命体征、皮肤颜色、硬肿程度、出入液量。(2)若有呼吸困难及发绀者,应间歇给氧。(3)若有面色突然发青发灰或口鼻腔流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在抢救过程中避免挤压胸部,以免加重出血。(4)观察抗凝药、血管活性药等疗效及用药后反应。

7.健康教育:冬季做好新生儿保暖工作,积极治疗新生儿窒息、感染、产伤等疾病。

十三、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必须的操作如测体温、翻身、换尿布等尽量集中同时进行,有条件最好将患儿放于光线暗淡的单独病室隔离,达到避光、隔音的效果。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防止窒息发生。

4、氧气吸入:有缺氧、紫绀者间歇用氧,一般予头罩吸氧。

5、遵医嘱用破伤风抗毒素做脐部周围封闭,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

6、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4%苏打水清洗口腔,发生鹅口疮者同时应用制霉菌素液擦洗口腔。

7、加强脐部护理,每日用3%过氧化氢清洗脐窝内脓性分泌物,再行2%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处理,换下的敷料应焚烧处理。

8、病初痉挛频繁者应暂时禁食,从静脉供给营养及药物,痉挛减轻后再胃管喂养,每次鼻饲要先抽尽残余奶,残余奶过多可暂停一次,以免发生呕吐窒息,吸吮恢复则停止鼻饲,胃管应每周更换一次。早日经口试喂奶,但需保证每日入量充足。

9、注意皮肤护理,剪短指甲、勤翻身、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0、密切观察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呼吸、心率、面色等改变。遵医嘱按时用镇静剂,观察止痉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11、健康教育:向病儿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取得家属的配合,利于病儿的恢复。同时向社会推广健康教育知识,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

十四、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预防交叉感染。

3、仔细检查全身,尤其是口腔、腋窝、脐部、臀部等,及时发现是否有感染灶存在和皮肤完整性是否受损。如脐窝有分泌物,皮肤已化脓感染,可取分泌物涂片或做细菌培养。

4、应用抗生素前取静脉血送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作为抗生素选择的依据。取血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皮肤消毒。取血后先更换针头再将血注入消毒后的培养瓶内。

5、加强皮肤护理,包括口腔、脐部、臀部护理,尤其应注意皮肤皱折部位(颈项、腋窝、腹股沟等)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及时处理脐炎、脓疱疮、皮肤破损等局部病灶。

6、严密监测体温,维持体温稳定。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肛温﹤35℃),应置于新生儿暖箱内保暖。对于体温过高的患儿,予物理降温。

7、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应注意皮肤黄疸的进展、皮疹、肤温、肌张力、肝脏的大小以及有无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症状。

8、对有缺氧表现的患儿,采取适当的氧气疗法。

9、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采用留置针静脉穿刺,以确保抗生素用药的准时和准确。

10、有休克者遵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与抢救。

十五、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入院后原因不明应进行床边隔离。

3、供给足够的水分、热量,食欲差而入量不足时报告医生,易吐患儿取右侧卧位。

4、观察患儿的精神、神志、腹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巩膜黄疸的变化,大小便颜色的变化,详细记录,以协助判断黄疸的性质。

6、按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并协助观察疗效。

7、出院后嘱患儿定期复查。

附: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1、接通光疗床电源,温度调至28-32℃,湿度55-65%,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戴墨镜。

2、将患儿裸体,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戴黑色眼罩,用长条尿布遮住会阴部,男婴要保护好阴囊。

3、每4h测体温一次,使体温控制在36-37℃之间,体温≥37.5℃,暂停光疗。

4、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皮肤、食欲、大小便等变化,发现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屏气、腹泻、腹胀等情况,应暂停治疗及时报告医生。

5、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6、光疗过程中,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防受凉。

7、光疗前后做胆红素对照,光疗时间以6-8h为宜,3日为一疗程,直至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

8、光疗结束后切断电源,将患儿包好并记录。

9、消毒光疗箱以备用。

十六、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1. 根据体重选择大小合适的气管导管。

2. 插管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声门充分暴露,便于插管。

3. 插管动作轻柔、快、准,插管完成后先于呼吸囊加压给氧,并观察两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呼吸音是否清楚对称,以及紫绀是否改善,再予胸片协助判断气管导管的准确位置。 4. 插管成功后,应妥善固定胶布,防止插管上下移动造成喉头水肿,甚至脱管。每班交接班时注意气管插管长度。

5. 保证呼吸机各管道连接正确,用支撑架固定好管道,确保不漏气、不扭曲、不堵塞、不脱落。

6. 记录用机时间、型号、通气模式、氧浓度等参数。

7. 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到必要时吸痰,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秒,吸痰压力<100mmHg,如遇气管内分泌物粘稠时,可予超声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无菌生理盐水0.5-1ml稀释后再吸。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以患儿出现咳嗽反射或碰到阻力后再向上提取吸痰管1cm为准。吸痰时最好二人配合,一人吸痰,一人气囊加压给氧,保证患儿SPO2恢复至90%以上再接上呼吸机。 8. 加强口腔护理每天两次,防止口腔炎发生。

9. 科学地做好呼吸机病人的体位护理,应q2h翻身、拍背,以利痰液引流及防止肺不张、肺实变。

10.呼吸机滤网每日清洗1次,管道每周更换一次,注意保证适宜的湿化温度,一般设在36-37℃,及时添加蒸馏水、及时倒弃贮水罐中的冷凝水。

11.使用呼吸机期间,严密观察神志、面色T、P、R、BP、胸廓运动幅度、SPO2值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有无人机对抗,必要时更换呼吸模式并做好记录。

12.掌握呼吸机各通气模式的意义及基本参数调节,能正确判断报警原因并及时处理。 13.床边应准备一简易呼吸器,并处于完备状态。

14.做好拔管前后护理。拔管前充分吸尽气管内外分泌物,拔管前后遵医嘱推注地塞米松,拔管后定时予氧喷治疗,防止或减轻喉头水肿。 15.做好呼吸机的终末处理,保持其良好性能。

十七、新生儿出院常规

1.患儿出院前,了解其疾病的治愈程度,了解患儿的奶量及其他身体状况(如有无皮肤糜烂、皮疹、红臀等)。2.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3.停止治疗。

4.凭结帐单给患儿穿衣。

5.带出院小结、门诊病历卡、X光片、口服药等所有患儿用物给家属。

6.将出院通知单下联与家属绿发票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同时反问家属患儿姓名、性别,核对无误后将患儿抱给家属。

7.向家属做出院指导。(疾病指导、喂养指导、生活护理、用药指导、随访指导) 8.征求家属意见。 9.床单位终末处理 10.整理出院病历。

第13篇: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和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

1、新生儿入科时,认真做好交接班,阅读新生儿记录,了解分娩方式及产时情况、阿氏评分等。

2、仔细核对新生儿手圈:床号、母亲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时间。

3、检查新生儿全身情况,有无畸形,通肛。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填写新生儿病历,认真做好新生儿24小时监护。

5、注意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侧卧位,利于呕吐物排出,防止窒息。

6、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日测体温2次,如体温低于36℃或超过37.5℃,则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2次。

7、每日上午进行脐部护理并检查全身皮肤情况,有条件时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称体重。

8、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卡介苗接种,详细记录并交代接种后注意事项。

9、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

二、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是以保证新生儿存活,避免并发症为重点。

1、保暖:凡出生体重

2、注意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2次,有发热及时通知医生。

3、喂养:母乳喂养。吸吮力差者遵医嘱鼻饲喂养,每2小时一次,奶量视早产吸吮、胃纳、体重增减情况而定,并予以记录。

4、每日定时监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增减情况。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呼吸频率、方式,有无呼吸困难。 (2)观察心率和节律。

(3)注意有无腹胀,记录大、小便性状和次数。

(4)注意有无黄疸,黄疸出现时间、程度,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尽早治疗。

(5)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的表现。

6、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 (2)每2小时更换婴儿体位,预防肺部感染。

7、减少强光刺激,用深色布遮盖暖箱,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到四轻。

8、减少疼痛的刺激,各种操作动作轻柔,做致痛性操作时要将患儿辅以屈膝位,给予肢体支持。

三、新生儿窒息护理

1、放入保温箱保暖,保持安静,取侧卧位行体位引流。

2、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皮肤青紫,呼吸困难等,及时通知医生。

4、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保证各种药物及时输入。视病情适当推迟喂奶时间,重度窒息儿24小时禁食。

5、注意颅内出血情况,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相对集中,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干扰和刺激。

6、预防感染,遵医嘱执行抗炎治疗。

7、其它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1、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黄疸程度,根据皮肤黄染程度粗略估计胆红素浓度或经皮胆红素测定,发现上升明显应立即报告医生。

2、观察大小便颜色:阻塞性黄疸时,大便呈白色。

3、兰光疗法(见光照疗法操作常规)间接胆红素在波长为425-475nm的光疗作用下可转变为一种水溶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

4、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能增加肝脏与葡萄醛酰转移酶的活性,加快未结合胆红素代谢。

5、尽早喂养:早开奶能及时建立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能将直接胆红素分解为尿胆原,粪胆原,防止其再吸收,减少“肝肠循环”。

6、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旦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7、密切观察神经系统改变,如哭声肌张力等,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8、观察生命体征,处理感染灶。

9、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纯母乳喂养。

10、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其制品,衣物保管勿放樟脑丸,避免使用诱发溶血药物。

11、确诊为胆道闭锁者应尽早手术,以生后6-8周为适当,超过12周后可能形成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为不可逆性。

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1、保持安静、头部少搬动,适当抬高头肩部侧卧,观察前囟是否紧张、隆凹、眼睛有无斜视、上翻或眼球震颤,烦躁时遵医嘱给镇静剂。

2、保暖:必要时放入暖箱,防止合并硬肿症。

3、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深浅度和节律性。

4、保证热量及液量。遵医嘱准确补液。

5、避免感染:有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分开护理,室内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6、避免搬动,减少强光刺激,用深色布遮盖暖箱,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到四轻。

7、减少疼痛刺激,各种操作集中、动作轻柔,做致痛性操作时要将患儿辅以屈膝位,给予肢体支持。

六、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患儿放入暖箱逐步复温,自26℃开始慢慢提升,每小时提高1℃,直至30~32℃。继续保持箱温,使体温24小时左右逐渐上升到36 ~37℃,切勿加温太快引起肺出血及DIC。

2、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复温后每4~6小时测一次。

3、供给足够的热能和液体,尽量母乳喂养,吸吮力差者给予鼻饲或补液,补液宜慢,严格执行每分钟输液滴数。

4、详细记录硬肿程度、生命体征、面色、呼吸、心率、尿量、反应等。对中度硬肿患儿或诱发引起缺氧症状者应给予吸氧。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七、新生儿鹅口疮护理

1、执行口腔护理前后要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遵医嘱用制霉菌素甘油擦洗口腔,每日2次;动作轻柔,避免口腔粘膜破损。

3、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及口腔清洁。

4、症状严重者遵医嘱口服用药。

5、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八、新生儿红臀护理

1、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柔软、清洁、干燥的尿布。腹泻时,随时更换。

2、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臀部,涂护臀霜;局部皮肤破损者,可涂抗生素软膏。

3、母乳喂养,防止消化不良。

4、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九、新生儿腹泻护理

1、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臀部,涂护臀霜保护皮肤。注意观察大便的量及性质并记录。

3、遵医嘱禁食6~8小时,禁食期内可适当补充水份。

4、口服补液者,每20~30分钟喂一次,每次10~20ml,累计损失量应在4~6小时内补入,静脉补液者遵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抽搐补钙的原则。

5、补液过程中要观察和记录首次排尿时间、大便次数、精神症状、脱水体征是否改善。

6、其它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第14篇:新生儿护理措施

题目:

XXXXX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姓名: 学号: 专业:

1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对我县人民医院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对新生儿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护理保证了患儿的手术安全,配合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防止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患儿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 新生儿;手术;护理

新生儿由于器官各方面都发育不完全,因此在手术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多,尽管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新生儿具有抗病能力差、术中抢救次数比较多、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新生儿外科手术护理和普通病人有很大的区别,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为新生儿进行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通过对我县人民医院1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将护理重点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出生日龄3~20 d。肠套叠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最短1.5 h。

2.术前护理 2.1控制体温

新生儿刚出生各种器官还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皮下脂肪比较少,皮肤薄,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体温很容易下降。因此在手术前应注意新生儿体温的控制,手术前进行皮肤消毒或体腔暴露都很容易造成新生体温的下降,手术中输入库血,摄入热量不够,也可导致体温下降。此外,手术前一日应与新生儿父母沟通交流,尽可能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各项指标,以及对手术的特殊的要求,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2.2术前禁食

新生儿各种器官都比较弱,食道和胃运动也比较薄弱,并会不间断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流现象,且1周岁以前的婴儿前贲门括约肌功能也为发育完全,40%的食物都会在胃内存储2h。新生儿在手术之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禁食过程中应注意患儿容易出现低血糖或失水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也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在手术前的4h可以给患儿一定量的奶水,或者是在手术前2h给患儿一定量的水。手术前2h给患儿4—6ml的清水不会降低胃内的ph值,也不会增加胃内的溶液容量。

3.术中护理 3.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比较小,长时间手术对患儿影响比较大,因此患儿的体位摆放很重要,不仅要确保患儿呼吸通畅,还要保证患儿循环系统功能正常,同事也要讲手术部位充分显示在视野之内。患儿平卧时,肩下垫一软垫,头偏向一侧并稍向后仰,保持呼吸通畅;

2 患儿侧卧时,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腋下垫一个软垫,确保心脏不受压,骨盆两侧用软垫固定放置患儿扭动,上面一条腿下垫起,保持患儿腹式呼吸正常;俯卧位时,由于新生儿胸腔比较小,主要是靠膈肌运动来完成呼吸,腹部不能受压,以免影响呼吸。总之,手术体位的摆放在新生儿手术中非常重要,在手术中要不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状况,且不可为了手术操作方便而顾此失彼。

3.2科学的麻醉

由于新生儿的面部器官及呼吸道等方面都和成人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进行麻醉时,面罩、喉罩、气管插管等都应该与婴儿相匹配。在给患儿实施麻醉前,护理人员应协助麻醉师提前准备好合适的输液泵、血压袖带、新生儿复苏器、脉搏血氧探头、吸引器及一些急救药品。详细询问患儿情况,包括禁食情况、体重等身体状况。手术中协助麻醉师检测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血压等,确保患儿安全。

3.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新生静脉比较短、细,而当患儿有较严重的疾病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脱水、营养不良等现象,导致血管充盈程度不够,术中尿量你尿比重测流量不便,且与血容量状态关系不大,这时候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手术过程中又有可能大量失血,婴儿代谢旺盛,耗氧量比较大,少量的出血都有可能给患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术前应充分考虑到出血情况,配足合适的血量,以便能够技术补充失血。

3.4避免皮肤损伤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嫩,很容易碰伤,导致细菌感染。因此患儿手术中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一不小心手术中的电灼器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皮肤烧伤,冲洗水的使用也会导致患儿皮肤损伤。新生儿肢体比较小,电极板基础面积小很容易引起烧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而尽量少用电灼器止血,确保皮肤没有损伤。为防止药液浸泡损伤患儿皮肤,可在男性患儿尿道口接一个保险套收集尿液。在女性患儿会阴部贴上小儿尿袋收集尿液。在手术部位的下方也要垫上防湿尿布,避免手术过程中各种水浸泡损伤患儿的皮肤。

3.5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新生儿比较小,器官比较若,手术中的麻醉会对患儿的中枢、循环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干扰,加上手术损伤的直接刺激,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守在手术室旁边,发现患儿有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师或者麻醉师,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新生儿手术的中突发急救比较多,手术护士应高度集中思想,时刻关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主动将术中所需要的器械或临时要用的物品准备到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术后护理

手术后依然要注意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护理,患儿经过手术之后,麻醉药物有可能还有残余作用,可能导致患儿通气不足,抑制患儿的呼吸。患儿手术之后,在转送途中应该将患儿的头部转向一侧,并加强脉搏的检测,同时给予吸氧设备的准备。还应时刻检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手术之后立即将患儿置放暖向内。总之,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患儿的爱心。

3

第15篇:新生儿一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8年新生儿一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8年新生儿一科继续按照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新生儿科特点,在“二孩”政策的新形势下,认真落实以患儿为中心,加强专科护理建设,体现人文关怀,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以创新的管理理念做好护理工作。结合护理部2018年护理工作的安排特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指标监测,实施科室护理质量目标管理,加强护理质量环节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按照修订后《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完善一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履行护理质控小组职责,制定2018年一级护理质控计划及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到季度有分析,年终有总结。

(二)继续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按计划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有检查记录、分析、改进措施及评价。组织每月召开质控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2018年目标值,制定科室2018年目标值如下:

1、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100%

2、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95%

3、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6、专科护理措施落实率≥95%

7、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知晓率≥95%

8、红臀预防措施落实率≥95%

9、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管率≤0.3‰

10、患者满意度≥95%

11、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例次≤5

12、护士执行用药医嘱错误例数≤3

13、护士执行输血医嘱错误例数0

二、加强护理队伍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目标: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率100%;理论知识及格率≥95%;护理操作合格率100%;年内计划培养NICU专科护士1-2名。

(一)完善专科护士培训课程的设计,对NICU专科的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细化,年内计划选派1-2名业务骨干外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

(二)强化能级培训内容的落实,提高护士床边急救综合能力。

(三)深入培养护士的临床急救思维模式,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护士的核心技能,提升为危重患儿服务的能力。

(四)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理论专业知识。

(五)重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要求100%达标,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每月组织操作考核,做到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并注重培训效果。

三、抓好科室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一)注重环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坚持抢救药品、物品班班交接,抢救仪器、设备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患儿和护理操作的环节控制。

(二)提高护理人员高风险管理意识,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及不良事件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应急预案演练的内容根据层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演练,真正提高护士面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三)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执行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督查各项工作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即按预案及程序处置,使后果降至最低。

四、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目标: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5%-10%。

(一)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继续做好迎接婴儿潮的准备。进一步深化护理服务流程,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细节,计划开展接收母乳和“袋鼠式护理”新项目。

(二)积极响应护理部号召,鼓励科室护理人员自主创新,改革临床护理器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三)坚持每月召开陪人座谈会,广泛征求患儿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提高病陪人满意度。

五、加强院感知识培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目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正确率100%。

3 新生儿科是院感的重点部位,新的一年里,决心着重落实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同时严格做好暖箱、奶瓶、奶嘴的消毒,以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工作,尽量避免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六、加强教学管理,鼓励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和科研立项

目标:1.继续保持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95%;2.论文发表:主管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至少每年发表 1篇 ;3.积极申报护理专利;4.争取院内课题立项1项。

(一)积极配合护理部及科室进行重点人员的培训,如科研思维、论文的撰写等。

(二)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资料的查询、稿件审阅的培训、立项的指导等。

(三)充分挖掘科室护士的潜力,整合力量,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职护士等的作用。

七、完成护理部及医院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将在暨有的基础上摒弃不足,开拓创新,坚持不懈,不断提高科室服务质量,为医院三甲复审和专业的发展尽职尽责,争取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新生儿一科 2018.01

第16篇:新生儿护理常见病方案

第一节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2.环境适宜。病室必须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严禁探视;工作人员入室前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患腹泻、皮肤病和传染病者均不得进入新生儿室,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培养1次。 4.根据病情,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5.按医嘱给予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哺乳后应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助胃内误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宜取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不能吸允者,用滴管喂养或鼻饲,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营养。奶具每次用后经常消毒液浸泡、刷洗,再高压灭菌后备用。

6.准确执行医嘱,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7.新生儿入室后尽快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家长,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亦可避免发生纠纷。及时给患儿戴上写有姓名、性别等身份标志的手圈,防弄错婴儿。

8.每日测量体温三次。早产儿、低体温及发热39℃以上者,每1~2小时测体温一次;置婴儿温箱者,没2~4小时测体温一次,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9.使用婴儿温箱时,注意消毒隔离。每日用消毒水擦拭温箱。温箱湿化水每日更换一次。 10.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换片时先用温水清洁臀部,再涂20%鞣酸软膏或其他护臀膏,防臀红发生。

11.根据病情轻重每日给予沐浴或床上擦浴,沐浴时观察皮肤有无皮疹、疖肿、糜烂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2.新生儿脐部24小时后采取暴露疗法,脐部未愈合前,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每日用0.5%络合碘消毒2~3次,以防发生感染。

1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精神反应等,观察大小便及饮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准确的填写各项护理记录单。

1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以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衰。15.每周测体重一次,早产儿每日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16.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更衣,并向家长做好出院指导,如预防接种、保健检查、哺育及护理新生儿的有关知识。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室温应在24-26℃,相对湿度50%-60%,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到27-28℃,以防受凉。

3.根据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体重﹤2000g者,应置暖箱中保暖,应注意选择适中温度;如需执行采血等必要操作,应尽量在远红外辐射保暖下进行。

4.有缺氧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一般主张间歇低流量吸氧,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而定,以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谈足底、拍背,以刺激呼吸,或行复苏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用氨茶碱静滴或机械正压通气。 5.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注意患儿用品,仪器设备的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6.实行母乳喂养,必要时采取配方奶喂养,喂奶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放生胃潴留及呕吐、腹胀为原则。吸吮或吞咽差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准确记录每日出入水量、体重,以便及时调整喂奶方案,加强营养。

7.加强巡视,积极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反射、进食、有无腹胀及大小便等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发生。检测血糖。 【健康指导】

1、指导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2、指导家长检测体温额方法并注意保暖。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常规】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分娩史,了解Apgar评分及有无胎儿窘迫等病史。

2、评估患儿意识状态,观察有无兴奋或嗜睡、昏迷、皮肤有无发绀。

3、评估心率、呼吸、肌张力,观察有无前囟张力增高、惊厥、呼吸暂停,检查原始反射是否存在,有无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护理措施】

1、将患儿置远红外线辐射床或暖箱中,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乳汁及口鼻分泌物吸入引起窒息。

2、窒息患儿应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呼吸、吸氧,根据缺氧程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

3、回复循环,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扩容、纠酸等处理。保证药物准确及时的应用。

4、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精神反应、面色、哭声、皮肤颜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肢体末梢温度、尿量;观察患儿有无惊厥及惊厥的次数、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前囟张力计肌张力的改变等情况。

5、保持安静,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剂及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以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

6、遵医嘱进行喂养。病情严重者,一般出生后第1天禁食,第2天开始试喂温开水或5%糖水,第3天开始试喂稀奶,以后逐渐过渡到全奶。试喂过程中要特别观察患儿有无胃潴留、呕吐、腹胀等不耐受情况。

7、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应用多巴胺维持循环时应定时测量血压,检查有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副作用,防止药物外渗致皮肤坏死;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时,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

8、加强康复及随访。动态观察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CT检查结果,对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包括应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纳洛酮等药物促进脑细胞回复及高压氧进行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解释本病有关知识,以取得合作。

2、对可能有后遗症的患儿,要给家长讲解康复治疗方法及其重要性,以尽可能减轻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分娩史,了解患儿孕期及产时分娩的情况。

2.评估患儿临床表现,检查前囟饱满程度;观察瞳孔及肌张力变化;注意有无呕吐、双目凝视、尖叫、呼吸节律改变及发绀等异常症状。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CT、MRI检查结果。4.评估患儿精神状态、反应情况。 【护理措施】

1.将患儿置温箱或辐射床上,以便保温和及时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程度。

2.注意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前囟张力和肌张力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定期测头围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3.保持安静,减少刺激。急性期禁止沐浴;尽量少搬动头部;避免头皮血管穿刺,最好选择四肢浅静脉,使用留置针;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以防加重颅内出血。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根据缺氧程度选用适当的给氧方式和浓度。 5.供给足够的能量和水分,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急性期避免用力吮奶加重出血)或吮奶喂养,必要时可静脉补充水分和静脉营养治疗,保证热量供应。

6.做好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如高压氧治疗,婴儿抚触治疗及保脑药物的应用等。【健康指导】

1、详细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2、指导患儿家长做好患儿肢体功能训练机智力开发,鼓励坚持治疗及随访。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病史,了解是否有母婴血型不合等诱因。

2、评估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皮肤及脐带有无感染,了解肝脏的大小及硬度。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血清胆红素浓度,评估患儿黄疸的程度;了解患儿的精神状况、食奶情况、肌张力、大便颜色的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等结果。

4、评估患儿家长的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耐心喂养,保证热量摄入。2.光照疗法的护理按光照疗法护理常规。 3.严密观察病情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光疗时,加强监测,及时发现体温及呼吸异常并及时处理。

(2).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哭声、吮吸力、肌张力、有无惊厥等,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观察大便颜色、性质、量。如粪便排出延迟,应予灌肠处理,促进胆红素及大便的排除。

4.遵医嘱给予胆酶诱导剂和清蛋白以加速未结合胆红素的转化排出,并减少其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机会,从而降低核黄疸的发生。5.必要时做好换血治疗的准备。 6.做好患儿家长的心里护理,向家长讲解疾病知识及预后,减轻患儿家长的焦炉、担忧。 【健康指导】

1.向家长介绍黄疸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了解病情。指导家长对黄疸的观察,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就诊。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2.若为红细胞G-6PD缺乏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衣物保管时切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选用,以免诱发溶血。3.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全母乳喂养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严重者暂停母乳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七、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病史,了解患病的诱因。

2.检查患儿反应情况,评估皮肤颜色、全身硬肿范围及程度;检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变化,注意有无休克、心力衰竭、DIC、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伤情况。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儿家长的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根据体温情况决定给予保温或复温。体温正常者置温箱或远红外辐射床上保温,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保持体温于正常范围。

2.对于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复温,其复温方法如下:

(1) 对于肛温大于30℃的轻-中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监测体温1次,并提高温箱温度0.5~1℃,使患儿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再将温箱温度调至该患儿的适中温度。

(2) 对于肛温小于30℃的重症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监测肛温1次,并提高温箱温度0.5~1℃,使患儿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也可用远红外辐射床复温,方法是:先将床温调至30℃,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床上并用保温性较好的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罩好,以减少对流散热。每小时监测肛温1次,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及时提高床温,每次提高0.5~1℃,但床温一般不超过34℃。恢复正常体温后,患儿可置于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温箱中。

3.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4.加强消毒隔离,每日用消毒水擦拭温箱。温箱湿化水每日更换1次。

5.保持臀部干燥,及时更换尿布。会阴及阴囊水肿明显者,适当用纱布托起阴囊,以减轻水肿,保持皮肤完整性。 6.预防DIC发生

(1) 密切观察病情,如体温、呼吸、心率、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灰、呼吸增快、肺部啰音 增加,需考虑肺出血;如穿孔部位出血不止,需警惕DIC。

(2) 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和设备(如多巴胺、酚磺乙胺、肝素等药物及复苏气囊、吸引器、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等仪器),以便及时有效的组织抢救。

7、做好患儿家长的心里护理,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介绍有关保暖、喂养、防感染等育儿知识。

2、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适当添加配方奶,以保证热量供给。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卫生指导和出院指导,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病室环境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按感染和非感染病种分配床位,避免院内感染。 3.做好入院指导,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者,留熟悉病情的家属,提供医师询问病史。 4.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家属所送食物,由责任护士检查后根据病情食用。

5.新患儿入院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2次;小于3岁测肛温,免测脉搏及呼吸;高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按高温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暖。

6.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 7.入院测血压(﹤7岁免测),以后每周测1次,并记录。 8.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服用磺胺药者多喂水。 9.注意患儿安全,随时固定好床栏,以免坠床。 10.入院后三日内收集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检查。

11.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者,按医嘱给予泻药,并记录。

12.新入院患儿做好卫生处置,更衣。保持患儿皮肤、口腔、被褥、衣服整洁、定期沐浴、修剪指甲。 唇鼻干裂者,涂以油剂,危重抢救患儿设翻身卡,防止压疮及并发症。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臀红。

13.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按儿科及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

2、评估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观察有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如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结果。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室温22~24℃,湿度50%,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给予高营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面色、神志、皮肤、黏膜颜色、四肢温度、尿量等,观察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是否为痰中带血或呈铁锈色。

4.高热者头部放置冰袋,或给予30%~50%酒精擦浴,或冰盐水灌肠;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5.痰液粘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化用具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套专用。指导患儿雾化时保持平静,轻轻张口,用口均匀呼吸。每次持续雾化10~15分钟。雾化吸入后给予患儿洗脸、漱口及拍背,鼓励患儿多饮水,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多的小儿患者禁用镇咳药。

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

7.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前必须做皮试,注意用药剂量、时间准确且无配伍禁忌,滴速适当,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8.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疾病,减少患儿对疾病的恐惧、紧张。【健康指导】

1.保持房间空气流通与温湿度适宜,避免吸烟。

2.小儿衣着适中,小儿穿着盖被是否适中以成人感觉到小儿手足温暖为宜。

3.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等诱发因素。母亲感冒后宜戴口罩,其他感冒人员不宜接触小儿,避免抱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定期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与耐寒锻炼。

三、营养不良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了解发病诱因。

2.评估患儿面色、神志、皮下脂肪厚度,观察有无皮肤感染及全身感染象征,有无腹泻。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等结果。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

1.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2.给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水肿者暂给低盐或无盐饮食)。3.加强巡视,特别是营养不良的患儿,应随时注意面色、呼吸、脉搏、神志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免因营养不良而猝死。

4.做好皮肤护理及口、眼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双眼维生素A缺乏者滴鱼肝油,以免眼角溃烂;每周测体重2次。

5.补液是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按4-8滴/分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准确记录饮食量,有水肿者记录出入量。

6.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7.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里疏导,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

1、饮食管理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指导合理喂养的方法,添加各种辅食,培养小儿良好地饮水习惯。

2、注意饱暖,避免受凉,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感染史。

2、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囟门有无隆起或紧张、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家长及患儿有无焦虑或恐惧。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腰穿后去枕平卧4~6小时,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内造成窒息。

2.给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不能进食应鼻饲,注意食物的温度,注入速度宜缓慢,以防呕吐。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备好氧气、吸痰器、开口器、压舌板和急救药品。

4.密切观察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神志、瞳孔等。注意观察是否有脑水肿、脑疝的发生,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5.对昏迷及鼻饲的小儿,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经常更换体位,预防肺炎及压疮的发生;协助医师做好腰椎穿刺或硬膜下穿刺手术。硬膜外穿刺放液须按压局部。

6.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静脉输液的患儿,应观察输液速度,保持输液顺畅。 7.做好心理护理,安抚患儿,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

【健康指导】

1.大力宣传卫生知识,预防化脓性脑膜炎。按时预防接种。

2.根据患儿和家长的接受程度,介绍病情,讲解治疗护理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3.恢复期协助肢体功能锻炼和语音能力训练,促进患儿康复。

七、婴儿腹泻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了解人工喂养患儿用何种乳品、冲调方法、喂养次数及量,了解添加辅食及断奶的情况。

2.注意腹泻开始的时间,观察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等。评估有无发热、呕吐、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3.评估肛门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4.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 【护理措施】

1、床边隔离,卧床休息。

2、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尿量等,观察面色、神志、皮肤、黏膜、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周围循环等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禁止进不笑话的脂肪类食物。腹泻严重者禁食6-8小时,腹泻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以免交叉感染。

5、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6、正确执行静脉输液,经常巡视,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健康指导】

1、加强新法育儿知识宣传,做到合理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添加辅食要循环渐进,避免夏季断奶。

2、注意保持食物新鲜、清洁、食具严格消毒,避免肠道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3、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户外活动。衣着合适,避免感冒,夏季多饮水。

八、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儿科及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了解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诱因。

2、评估水肿部位及蛋尿白‘高血压的程度,了解尿量及体重变化。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护理措施】

1、水肿明显、大量蛋白尿或严重高血压者均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累。

2、严格按医嘱执行无盐或低盐、低蛋白或高蛋白饮食,设法增进患儿食欲。

3、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特别是血压、尿量、水肿程度的变化。详细记录出水量和体重,根据病情每日测体重或每周测血压2次。

4、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水肿严重部位如阴囊、臀部、足踝等处应加以保护,预防压疮;预防呼吸道感染,寻找慢性病灶;保持会阴部清洁。

5、准确收集尿标本:常规尿标本应在清晨收集新鲜尿液;中段尿培养应争取于治疗前送检,并注意无菌操作;留24小时尿,收集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并加防腐剂,注意不要混有大便。

6、由于此病需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可产生肥胖,脱发、痤疮等一系列毒副作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

7、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及家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8、肾衰竭者行结肠透析、腹膜透析或人工肾,按相关护理常规。【健康指导】

1、关爱患儿,与家长交谈,指导家长人事疾病的性质,本病病程长,易复发,要求家长树立信心,坚持系统而正规的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并与家长保持联系,对患儿进行追踪。

2、讲解激素治疗本病的重要性,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一旦发生感染及时有效的治疗;预防接种要待症状缓解、停药6个月~1年后进行。

3、感染和劳累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应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年幼儿要加强生活管理,避免劳累,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注意休息和营养,重视体格锻炼,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坚持治疗。

4、定期到门诊复查尿常规和血浆蛋白。一旦发现皮肤、上呼吸道感染,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九、小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及母亲的妊娠史,了解有无导致发病的诱因。

2、评估心功能及活动耐受情况,观察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如超声心电图、心动图、X线检查。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持患儿情绪稳定。

2、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有水肿者适当限制摄水量,给无盐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监测呼吸、脉搏,每次1分钟以上;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视水肿轻重,隔日或每周测量体重1次(严重心力衰竭者除外)。

5、输液患儿应严格控制输液程度及液体总量。

6、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预防感染。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加重心脏负担。

8、服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每次服药前应测脉搏,幼儿脉搏低于100次/分钟,儿童低于80次/分钟,立即报告医师停药。

【健康指导】

1、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2、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3、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理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患儿应及时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4、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第17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注意体重变化.2.观察患儿进食、睡眠及排便情况,有无激惹,前囟有无凹陷或膨隆。3.观察患儿面色、四肢末梢颜色及温度。

4.观察患儿脐周有无发红或脓性分泌物,臀部皮肤是否清洁完整,全身皮肤有无硬肿、出血点。【主要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静,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做好详细记录。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放入暖箱保暖。发热者可予调节室温和箱温,松解衣被或洗温水澡。

3.合理喂养,保证热量,定时测量体重。进食不足者予鼻饲或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呛奶窒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精神、哭声、面色、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⑴ 皮肤护理:每天温水沐浴一次,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清洁,选用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 ⑵ 口腔护理:每天生理盐水洗口,有真菌感染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口。 ⑶ 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裤,必要时涂油保护。

⑷ 脐部护理:每天一次,用75%酒精清洁消毒,有分泌物时及时处理。

⑸ 眼部护理: 以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擦洗,有分泌物时遵医嘱给予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膏。

7.建立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室采用湿式清扫,定期空气消毒,用物、食具等严格消毒,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每月对空气、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监测,患病或带菌的工作人员不能在新生儿室工作。

【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学会对患儿病情的观察。2.指导家长学会新生儿的日常生活护理。 3.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4.指导家长对新生儿定期健康检查。5.指导家长对新生儿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早产儿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注意呼吸窘迫症状,如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速率增加(>60次/分)、发绀、呼吸暂停等。

2.观察早产儿进食的量及次数、吸吮是否有力、有无呛咳及呕吐。

3.观察早产儿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各种生理反射、前囟及四肢张力、肢端温度等。4.观察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

5.观察早产儿大小便出现的时间、性状及量。【主要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暖:对体重<2000g,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均应尽早放入暖箱内保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缺氧症状者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4.绝对静卧:尽量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5.尽可能母乳喂养,无母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根据早产儿反应及进食能力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发现感染和出血征兆。7.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理解早产儿的生理发育特点。

2.指导并示范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向家长阐明保暖、喂养以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3.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门诊健康检查。 4.指导家长定期预防接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哭声、精神反应。2.观察黄疸进展及程度的变化。

3.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是否存在胎粪延迟排出的情况。4.了解是否母乳喂养、母亲孕产期情况。

5.观察患儿肌张力变化,有无嗜睡、拒奶、惊厥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光疗护理:

⑴ 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光疗时注意遮盖眼睛及会阴部。 ⑵观察大便次数、量、性质,加强臀部皮肤护理。

⑶ 光疗过程中因皮肤微血管扩张可出现皮疹或因色素沉着出现青铜色皮肤,应注意观察。 (4)加强喂养,注意光疗过程中水分的补充,观察并记录进食次数及量。 (5)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光疗时测体温1次/1h,>38.5℃应暂停光疗照射。 进出蓝光箱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保持蓝光箱适宜的温度。

3.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皮肤黄染的消退情况,神经系统及吸吮力、肌张力等胆红素脑病的征象。

【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介绍蓝光疗法、换血疗法的治疗作用,使其理解配合。2为母乳性黄疸时暂停母乳喂养,暂停喂哺期间应保持乳汁分泌,防止退奶。 3 对胆红素脑病可能有后遗症者,指导家长早期帮助患儿进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四肢未梢颜色及温度。

儿科护理常规

2.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前囟及四肢张力。3.了解患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

4.观察患儿的吸吮能力及进食、睡眠及排泄。【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床旁备吸引器等物。

3.加强监护:患儿侧卧位,密切观察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率等,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疗效及反应。

4.保暖:患儿置暖箱,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5.选择合适喂养方式,逐级增加母乳或配方奶。

6.保持患儿安静,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防止患儿哭闹不止,必要时使用镇静剂。7.预防感染,加强环境管理。 【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了解疾病的严重性、预后和可能的后遗症。

2.帮助家长了解药物知识及病情稳定后坚持使用脑细胞活性药物的必要性。3.指导合理喂养和生活护理。

4.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功能锻炼和智力开发,减少后遗症。5.指导家长增强患儿体质、预防疾病,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应。

2.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咳嗽的性质和规律。

3.观察患儿进食时有无呛咳、发绀,进食后有无呕吐、溢奶。。 4.观察患儿的睡眠和排泄。 【主要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分泌物粘稠者可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无力排出者应及时吸痰。3.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合适的给氧方法,及时评价氧疗效果。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 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者给予降温处理。 6.合理喂养,少量多次,不可过饱,防止呛咳。

7.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健康指导】

1.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肺炎的相关知识。

2.指导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同时避免呛咳和呕吐引起窒息。3.指导新生儿的日常生活护理。 4.增强体质,预防各种感染的指导。 5.指导家长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第18篇: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1.根据高危新生儿的情况,病重者转入抢救监护室观察治疗。2.监护室内备有气管插管全套设备、呼吸机、输血输液器、暖箱及监护仪等。 3.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消毒隔离。 4.病情轻不需特殊监护者,应加强巡视,1/15min.5.日常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6.重症新生儿需使用心肺监护仪或呼吸器者应做到以下几点:(1)填写病情记录单记录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气管内吸出分泌物及出入量。(2)按医嘱定时抽血查血气及生化等。

肾脏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如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限制水分摄入,每日入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的排出量(尿、呕吐物、大便等)+500ml左右。 3.测体重,有水肿者每周测2次,浮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 4.测血压,必要时每日测量或按医嘱执行。 5.加强饮食管理,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高蛋白饮食。有氮质血症者应予高热量,并限制蛋白质摄入(按医嘱执行),可采用蛋、乳类及瘦肉等优质蛋白,忌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烤麸等。如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少尿、无尿患者应限制高钾食物,如柑桔、香蕉、西瓜等水果。高磷血症者应限制含磷多的蛋白质摄入。 6.按不同的送检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留尿标本,如晨尿、清洁中段尿、1h尿、3h尿、12h尿或24h尿等,并按送检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如留24h尿标本,应按送检项目的要求加入相应适量防腐剂;如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留新鲜尿。容器宜加盖。应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前一日告知患者并嘱及时送检。 7.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护肢体静脉,特别是上肢静脉,以备将来行血液透析之用。透析患者按血液或腹膜透析常规护理。 8.注意皮肤、口腔及外阴(女性患者)护理,避免受凉、感冒和接触病毒感染患者。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儿8 个月,因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现用强心甙药物治疗,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及时停止用强心甙药物 A.尿量增多B.心动过缓C.肝脏回缩D.水肿消退 E.呼吸困难答案:B

2.在处理小儿惊厥发作时,首先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立即送入抢救室B.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答案:B

3.严重肥胖者应限制饮食,其摄入的能量应按理想体重摄入的能量减少

A.10% B.20%C.30% D.40% E.50%答案:C

4.某肺炎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是由于

A.消化功能紊乱B.低钠血症 C.中毒性肠麻痹D.低钾血症E.中毒性脑病 答案:C

5.引起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原因是

A.体内贮铁不足 B.铁的摄入不足C.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增加 D.某些疾病的影响 E.铁丢失过多 答案:B

6.先天性心脏病中,法洛四联症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心肌炎 C.脑出血 D.脑栓塞 E.感染性心内膜炎 答案:D

7.急性肾炎严重期多发生在起病后多长时间

A.第一周内B.第二周内C.第三周内D.第四周内E.第五周内 答案:A

8.下列哪项是与急性肾炎发病有关的细菌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链球菌D.肺炎双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答案:C

9.某健康小孩,身长l05cm,体重18kg,其年龄大约应为几岁

A.3 岁 B.4 岁C.5 岁 D.6 岁 E.7 岁答案:C

10.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那么下列哪种药物能引起小儿\"灰婴综合征\"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卡那霉素答案:B 11.麻疹病毒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的

A.消化道 B.血液 C.接触性 D.呼吸道 E.虫媒 答案:D

12.在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新生儿期是指

A.从出生到生后满30 天B.从出生到生后满28 天C.从出生到生后满两周D.从孕期28 周到生后两周 E.从孕期28 周到生后1 周 答案:B

13.患儿1.5 岁,呕吐、腹泻3 日,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现出现腹胀,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考虑为

A.低钠血症B.低镁血症 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低血糖症答案:C

14.患儿4 岁,因乏力、面色苍白,来医院就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为78g/L。为改善贫血症状,患儿应吃下列哪种食物为最佳

A.牛奶及乳制品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 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 D.海带、紫菜及高蛋白饮食 E.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答案:C

15.在婴儿补液液体中,口服补液盐(ORS)液的张力应为

A.1/5 张B.1/4 张C.1/3 张D.1/2 张E.2/3 张答案:E

16.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有关脑脊液的特点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降低B.蛋白质含量正常C.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D.糖和氯化物含量增高E.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答案:C

17.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C.肺炎链球菌 D.白色念珠菌E.大肠埃希菌答案:E

18.儿科抢救室内必备的设备应齐全,那么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科抢救室必须配置的设备

A.心电监护仪B.人工呼吸机C.供氧设备 D.玩具柜 E.喉镜答案:D

19.一小儿血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70g/L,该小儿可能是

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答案:C 20.结核病的原发综合征典型的X 线胸片表现是

A.云雾状阴影B.团块状阴影 C.哑铃状\"双极影\"D.斑点状阴影E.粟粒状阴影

答案:C

第19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3

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5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7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10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12 1.发热护理常规………………………………………………………12 2.水肿护理常规………………………………………………………13 3.腹胀护理常规………………………………………………………14 4.呕吐护理常规………………………………………………………15 5.抽搐护理常规………………………………………………………16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7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19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20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22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24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25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27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28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29

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30

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32

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33

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35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概述】

孕周37周以上,体重2500g以上,出生评分8~10分,无其他异常情况为正常新生儿。 【护理要点】

1.要求室温在20~24℃,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定时通风,空气清新。

2.新生儿入室时,首先查阅新生儿出生记录,了解产程中有无异常及出生时的情况,核对男女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做好入室时的评估、检查其一般情况,如有无脐部出血、畸形、外伤、骨折等,然后办理入室手续。3.新生儿生后1~2天内,为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予侧卧位或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颈下垫小毛巾,注意呼吸通畅,观察有无吐羊水、奶。 4.新生儿入室时测体温,出生24小时内测体温6次/日,正常后二次/天。体温测量过程中,根据体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体温偏低者,用母亲的身体给予袋鼠式保暖,有条件者可用辐射床或暖箱保暖。

5.实行按需哺乳,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奶量以喂后安静,不吐,无腹胀,理想的体重增长为标准15-30g/d,除生理性体重下降时期。

6.根据情况更换尿布的次数,一般在哺乳前更换,更换尿布时应用温水小毛巾轻柔地擦干净臀部的大小便后,再涂鞣酸软膏,以防红臀发生,初次大小便应交班(小便不超过48小时,大便不超过24小时),有异常时及

3 时寻找原因,汇报医生。

7.随时注意新生儿情况,如遇呻吟、点头呼吸、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中心性青紫、皮肤苍白、黄疸加深迅速、抽搐、哭声尖叫等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8.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消毒脐部1-2次/d,至脐残端脱落愈合;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肉芽肿,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9.新生儿每日或隔日洗澡一次、称体重,记录洗澡时情况及体重,同时做好脐、臀、眼、耳部护理,有异常及时作相应处臵和记录工作。10.确保安全操作者指甲要短(不超过指端)而钝;避免将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端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长时间受压、接触尖锐物品等;手足暴露时予戴上手套和袜子以防抓伤和擦伤。

11.疫苗接种: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常规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做好相关记录,将疫苗接种单交给家属,并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

12.做好筛查协作和宣教工作。

13.随母亲出院的新生儿作好出院当日晨洗澡工作,取下手表带,核对母亲姓名,婴儿性别(核对时家属参与),穿好出院衣服,取消各类医嘱,并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如母乳喂养、洗澡、保暖预防接种等有关婴儿的一般护理知识,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概述】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包括母亲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妊高症、先兆子痫阴道流血、感染、吸烟、酗酒史及母亲为Rh阴性的血型等;母亲过去有死胎、死产史等;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高危产钳、臀位娩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和止痛药物等;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脐带绕颈;各种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多产儿等。 【护理要点】

1.高危室室温应保持在22-24℃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层流或空气消毒设施,空气消毒45min/次以上,1~2次/d,含有效氯消毒制剂湿式拖地2次/d,通风2次/d.2.进室后的检查和一般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评估基本生命体征(皮肤温度、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监测血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侧卧位,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避免颈部过度前屈和后仰,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如因羊水、奶液等其他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立即用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吸出。 4.发现新生儿中心性青紫、呼吸急促、有呻吟、吸凹、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等,立即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并随时评估吸氧后的效果,调整给氧浓度或停氧。

5.注意保暖,体温稳定后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根据体温高低的不同程度

5 作相应处理,可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应保持温暖。

6.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肤色、呼吸、吐奶、尖叫等,床边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7.吐出物及大便有异常应请示医师,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准确记录吐出物的量(有呕吐者可先称垫着毛巾重量,吐后再称重减去原毛巾重,以1克约为1ml计算)和性状,同时在患儿相对安静状态时评估腹部的相关情况,如腹胀程度和张力。

8.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沐浴或擦浴一次,必要时在保暖箱内或辐射床上进行。

9.保持营养供给,能哺乳者,根据患儿情况按量按时或按需哺乳,用奶杯或奶瓶或由母亲进哺乳室直接喂哺。遇吞咽、吸吮力不协调者,呼吸>60次/分,遵医嘱予鼻饲或禁食,禁食者由静脉供给营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观察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液。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10.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减少抱动,治疗与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11.病情好转,遵医嘱转母婴室或出院,做好相应宣教。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 【概述】

凡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统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按体重分:体重

1.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2.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重

4.维持有效的呼吸,仰卧位可在肩部垫一软枕取头高足低位,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平、侧卧位,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保持气道的通畅,有呼吸暂停者根据程度不同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氨茶碱静脉输注。

5.氧疗者根据需要,目的是维持正常氧分压(50~70mmHg),可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血气或SPO2调整吸氧浓度,氧浓度调整梯度

7 为5%,血气正常及时停氧,保持SPO2在90%~95%,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

6.合理喂养,无特殊禁忌症应及早喂哺,采取少量多次按需哺乳。一般情况好,能吸吮者,可让产妇进哺乳室哺乳。有吞咽能力而吸吮欠协调者应用针筒或滴管滴喂授乳。无吸吮吞咽能力、胎龄

7.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给予沐浴或擦浴。每日称体重一次,在长磅阶段发现体重低于前一天体重30g以上或较长时间不增者应报告医生。 8.密切观察病情,床边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状态、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保持患儿安静,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迅速,就地操作,不抱离暖箱或辐射床。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每次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体重在1000g以下的患儿,使用的被服必须消毒。 【出院标准】

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1800~2300g以上;矫正胎龄≥35周;出保温箱后体温正常1天以上;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摄入奶量正常;早产儿呼吸暂停者,停药后至少3天无呼吸暂停可出院。出院前期应对家长进行有关婴儿喂养、保暖、安全、防病等护理保健知识的宣教。

8 附:保温箱内护理

1.在使用前应将暖箱预热好,根据早产儿体重调节箱温,暖箱温湿表。2.暖箱内的早产儿可穿单衣,也可根据四肢冷暖予穿袜子,以减少散热。 3.一切护理操作应在暖箱内进行,如换尿布、喂奶、更换体位,观察病情及检查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窗伸入操作。若抢救或静脉注射,应加盖棉被或在辐射床上进行。

4.发现衣服、床单、毛巾潮湿或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5.暖箱内的清洁及消毒: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保暖箱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有记录。早产儿出箱后,彻底用消毒液擦拭,并在暖箱上标明消毒日期。

6.详见:暖箱使用护理常规

新生儿体重(克) 暖箱温度(℃) 暖箱湿度

2000 28~30 55%~65%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 【概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的患儿;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3.胎龄

1.根据病情予高危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2.新生儿入室后按要求测量并记录各种数据。

3.将新生儿安臵在辐射床上,根据病情提供生命体征监护。

4.入室后即刻用试纸法测血糖,发现血糖>7.0mmol/L或

﹙1﹚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及时记录液体进量。

﹙2﹚24小时床边监护,常规每2~4小时测1次T、P、R、SPO2,特殊病人遵医嘱。

﹙3﹚准确记录病情及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补液及经口摄入奶、水。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物、胃肠引流液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晨统计24小时出入量。

﹙4﹚使用呼吸机时常规插胃管并开放,加强呼吸道护理,每1~2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与生命体征,数据变化时随时记录。

10 ﹙5﹚对接收氧疗者,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每24~48小时更换。 ﹙6﹚按时按量喂养,胃管喂养时忌快速推入,可用针筒悬挂奶液依靠重力作用缓缓入胃,每次喂奶前应回抽胃内残留量,如抽取前一次喂养量1/5以上时与医生联系,回抽胃内物时操作轻柔,避免使用2ml以下的注射器抽吸,以免损伤胃粘膜。

﹙7﹚保持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和床单位整洁。 ﹙8﹚按医嘱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 ﹙9﹚每晨空腹测体重1次。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1.发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减少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4.保持皮肤及衣被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根据患儿病情采取适当的喂养方式。【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患儿发热时需多饮水。2.告知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12 2.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及治疗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及营养状况、皮肤血供、张力变化。3.了解相关检查结果。 【护理措施】

1.采取适宜体位,保持衣物、床垫柔软干燥无皱褶。2.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 必要时记录24液体出入量。 3.限制水分摄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皮肤完整性,定时更换体位,Q1h更换一次经皮氧饱和度探头位臵,防止发生压疮。【健康指导】

1.告知患儿家属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2.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

13 3.腹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腹胀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腹胀的原因,排便、排气情况。

2.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或行腹部按摩、肛管排气、胃管排气、补充电解质等方法减轻腹胀。

2.腹胀明显者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3.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液色、质、量。 4.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5.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发现有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考虑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6.遵医嘱禁食,病情好转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腹胀的诱因及预防措施。

14 4.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原因。

2.评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

3.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周围循环状况、腹部体征等。【护理措施】

1.采用头高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2.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清洁衣被,做好口腔护理。 3.遵医嘱用生理盐水洗胃,病情严重者予禁食。

4.观察患儿有无脱水表现,遵医嘱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热量。

5.保证营养供给,必要时给予静脉内营养。6.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全身症状。 【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缓解呕吐的方法,避免误吸。

15 5.抽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意识及肌张力情况。

2.评估抽搐发生的原因、时间、持续时间、次数、过程、部位性质等。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及患儿安静,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3.观察抽搐发作时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 4.遵医嘱准确用镇静剂,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

5.备齐急救物品,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修剪患儿指甲,防止外伤。 【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抽搐的相关知识,寻找并避免诱因。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概述】

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1.胎儿缺氧: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加,胎儿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

2.新生儿娩出时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

3.各器官受损表现:窒息、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损伤,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常有差异。

(1)心血管系统:轻时有传导系统和心肌受损;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心衰。

(2)呼吸系统: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肺动脉高压、低体重常见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等。

(3)泌尿系统:急性肾衰时有尿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肾静脉栓塞时可见肉眼血尿。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17 (5)代谢系统:常见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 (6)消化系统:有应激性溃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按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和高危儿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防止因羊水、吐奶导致再度窒息。

3.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浓度。保持氧分压(50~70mmHg),SPO2在90%~95%。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呼吸、心率、SPO2,及给氧后的面色、呼吸、末梢循环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尖叫、抽搐、双眼斜视、凝视等,及时记录,观察大小便情况。

5.注意保暖,常规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持安静,减少抱动。

6.注意合理喂养,根据病情予静脉补液或禁食、鼻饲,病情稳定着,可按需喂养。

7.预防感染,注意用物消毒,必要时遵医嘱给抗生素抗炎治疗。8.上呼吸机者,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是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也可颅内血管畸形、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引起颅内血管破裂。早产儿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1.意识改变: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2.眼部体征: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 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内尖叫、前囟紧张或隆起、惊厥等。 4.呼吸改变:出现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瞳孔:不等大、光反射差或消失。 7.其他:黄疸和贫血。 【护理要点】

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概述】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

主要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出现颤动等。上述症状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症状在生后72小时内明显,病情恶化者嗜睡程度加深甚至昏迷,反复抽搐,可留有后遗症。

重度:表现为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前囟张力高,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对光反应差,死亡率高,多留有后遗症。 【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高危儿或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者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

3.病情观察:除严密观察和检测生命体征外,需严密观察神志、意识障碍

20 程度、瞳孔、前囟张力、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活动及抽搐等情况。观察药物反应。

4.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15°左右,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患儿头部,绝对静卧。

5.将患儿臵于远红外辐射床上,肤温控制在35~35.5℃,使头部温度维持在34~35℃。

6.根据病情决定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7.注意观察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

21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肺炎指由于感染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使肺泡及其周围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1.感染性肺炎:初起时呼吸道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泡沫、呼吸浅促、青紫、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病情严重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有的表现双肺呼吸音粗。2.胎粪吸入性肺炎: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困难、呻吟、鼻翼煽动、吸气三凹症、胸廓饱满、发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全身皮肤、指趾甲、脐带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当并发气胸或肺气肿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紫绀明显,心音减低、移位,血压下降,皮肤出现花斑。 【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 2.胎粪吸入的患儿尽快清除吸入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给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使PaO2维持在60~80mmHg。

4.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使呼吸道通畅。

5.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患儿的意识和对外界的反应、哺

22 乳的情况。

6.维持正常的体温,异常者给予相应处理。

7.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吮者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8.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等发生。

23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常见的疾病。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表现,出生后7天内出现者称早发性败血症;7天后出现者称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等。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积极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鹅口疮等。保证静脉输液的通畅及抗生素定时定量的输入。

4.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皮肤颜色、黄疸程度、有无硬肿、脱水征象以防感染性休克发生。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吐血、便血、皮肤紫癜、穿刺点不宜止血等DIC征象。同时注意尿量和性状,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6.观察药物治疗后的作用及副作用。

24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病理性黄疸是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造成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 【临床表现】

1.新生儿黄疸程度不一,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病理性黄疸多数出现早,进展快或退而复始很快波及全身。

2.其他可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若血清胆红素>20mg/L(342mmol/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3.部分患儿可出现腹胀、肝大、触诊较硬,食欲差,大便颜色变白,全身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常提示肝、胆疾病。【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相关的护理。 (1)每班详细观察黄疸进展情况。

(2)观察大小便排出次数、量及性质,若胎便排出少或延迟,应警惕黄疸加重。必要时给灌肠协助排便。 (3)保证液体入量,坚持母乳喂养。

(4)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

25 做好抢救准备。

3.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发生。(1)如疑母乳性黄疸,必要时停乳观察。 (2)根据病情,遵医嘱给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

(4)遵医嘱进行蓝光疗法。

(5)如需进行换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6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带残端的炎症,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燥僵化,于一周以上脱落,创口在15天左右完全愈合。 【临床表现】

轻症者局部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伴恶臭、脐轮微红肿。重者红肿范围扩大,局部腹壁可见急性浸润,呈蜂窝织炎,形成脓肿。有下腹部向脐部压迫时,可有脓样分泌物排出,局部扩散,可导致败血症。 【护理要点】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换尿片后先用消毒棉签拭净脐部的分泌物,再用5%PVP-1棉签由内而外消毒脐残端和脐轮。

2.如有分泌物较多可用5%过氧化氢轻轻涂擦,遵医嘱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

3.如有肉芽组织可用10%硝酸银棒烧灼或搔刮局部,后用生理盐水棉签吸取多余药液,注意避免烧灼周围皮肤。

4.严密观察病情发展,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5.必要时可在辐射床上暴露脐部,保持脐部干燥,便于观察治疗。

27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又称鹅口疮,是口腔内白色链球菌感染。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病儿。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上覆盖一层白色的乳块样物,呈点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状,不易擦去。强行剥落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溢血。好发部位为颊粘膜、唇粘膜内侧、舌面齿龈和上腭,严重者可播及咽喉部,甚至气管、食道和下呼吸道。偶可出现拒乳。 【护理要点】

1.注意新生儿口腔卫生,保持新生儿口腔黏膜完整。2.于喂奶后,口腔内涂以2%咪康唑甘油,3次/d。

3.做好奶具的消毒工作,做到一用一消毒,使用奶瓶、奶头者,喂后用2%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后洗净,电子消毒柜消毒。4.操作者每次喂奶前后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做好预防性护理,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遵医嘱用2%咪康唑甘油涂口腔2次/d。

28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尿布皮炎是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发炎。 【临床表现】

患儿外阴和臀部等尿布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者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或溃疡,皮损还可延及下腹部和双腿。皮肤褶皱部位常无皮损。 【护理要点】

1.做好预防为主,勤换尿布,保持外阴干燥,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2.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用温水洗净臀部,常规涂鞣酸软膏。 3.轻度皮炎时,每次换尿布后按医嘱选用药物,局部红外线照射,保持臀部清洁,并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如5%呋喃西林液。

29 十

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患儿体温,皮肤硬肿程度。2.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3.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复温:体温高于30℃、腋温-肛温差≥0患儿,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臵于预热至30℃的温箱中,使患儿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腋温-肛温差<0的患儿,提示棕色脂肪被耗尽,将其臵于比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及时监测体温变化,每小时测量和记录1次肛温或腋温。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更换体位。

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心率、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

6.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吸吮无力者给予鼻饲静脉营养。 7.准确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和肺出血。 【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细心喂养,供给足够的营养。

30 2.按注意保暖,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3.按时预防接种。

31 十

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呕吐腹胀情况。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腹胀明显者立即行胃肠减压,持续胃肠减压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更换引流盒,定时更换胃管,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3.观察生命体征、呕吐、腹胀及大便等情况,发现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4.保证药物和液体的正确输注;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热量及营养。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5.遵医嘱禁食,待其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逐渐恢复喂奶。不可开奶过早或加奶过快。

6.喂奶前先从胃管中抽吸胃内容物,如潴留量超过前次奶量的1/4时,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健康指导】

1.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加强护理。2.定期复查。 3.按时预防接种。

32 十

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困难程度。2.评估胎粪污染程度。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除口、鼻腔内的胎粪样物质,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对严重胎粪吸入者(呼吸不规则、监测血氧饱和度低、心率慢,肌张力低下),配合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湿化液冲洗,经气管插管内清除吸入物。

2.合理用氧,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维持有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3.遵医嘱臵胃管,用生理盐水洗胃,直至胃液澄清。

4.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形态、节律、深度,如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心衰表现或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等气胸表现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机械通气患儿做好呼吸机的护理工作。6.根据医嘱准确应用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7.保暖和喂养,注意保暖,细心喂养,供给足够能量。 【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2.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33 3.满月行眼底检查及头颅B超检查,42天做听力筛查。 4.做好早期教育,门诊定期复查。

34 十

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面色,皮肤颜色及缺氧程度。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 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缺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采用适宜的给氧方式。

2.保持患儿安静舒适,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刺激,避免烦躁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耐心少量多次喂养,喂奶过程中密切观察,避免呛咳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者,给予鼻饲喂养,确保奶量的完成;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4.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并观察药效;准确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 5.保持病人环境适宜,保持适当的体位,床头抬高15-30°。

6.病情观察:如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泡沫样痰、肝大等心衰表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手卫生,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掌握先心的日常护理,合理安排作息,保证患儿睡眠。2.指导家属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5 3.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使患儿能平安达到手术年龄。

36

第20篇: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原因众多:

1、喂养不当;

2、胃粘膜受羊水或药物刺激:

3、各种感染;

4、颅内压升高;

5、胃肠功能失调等,由于新生儿对呕吐 势调不佳,呕吐前亦无恶心反射,故常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喷出呕吐物, 有时则进入气管等致室息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头高足低,右侧侧卧位,避免因呕吐物吸入而引起室息

3、喂养:采用正确的喂奶方法,少量多次,喂奶后将婴儿竖抱,轻拍背 部待气体排出后轻放于床上。有中度以上脱水者应禁食。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吐次数、量、性质、呕吐物的气味、颜色、皮 肤弹性、前囪、眼眶有无凹陷、大小便的次数、量、腹腹部情况四肢循 环。发现鼻常者报告医师,尽早明确诊断。

5、呕吐严重者要及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红纠正水、电解解质的紊乱。

新生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
《新生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