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4 07:32:35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我们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我们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等几个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作为六朝古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五彩斑斓的故事。承载着皇家权威的传国玉玺,记录着时代变迁的竹简布帛,雕刻着沧海桑田的铜器铁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珠宝,还有印刻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珠,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历史。三为情:老北京的风俗民情是举世闻名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和面人,独特的满族服饰和剪纸艺术,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给我们展示了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

13级七年级口腔班 邵奇 1302029

推荐第2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推荐第3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13年10月23日,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我们早晨下午7点左右从学校出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同学们一下汽车,就看到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使它看起来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

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

第三层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参观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推荐第4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

“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

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

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分为十个部分:文明曙光、燕蓟神韵、千年蓟城、幽燕风云、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国际都会、日下积盛、落日余晖、民国风云。该展览以北京文化为视角,表现了北京从原始部落,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

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据我估计有些物品运用现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制造出来。而有些东西,则体现出了古代人独具匠心。如,其中一样东西——七星铁剑,虽然现在是一把锈迹斑斑的破铁剑。但当初用X光照射剑身时会在其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这是多么的神奇啊!

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没有满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推荐第5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下午1点左右从小南门出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它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展馆共有五层,自下而上,我们依次参观了国画展、书法展、青铜器展、玉器展和书房文化展。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殿堂,它保存和陈列着北京约50万年的人居史和3000年的城市史、800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还有众多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

随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而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总体来说,这次的首都博物馆只有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热闹与好玩。参观首都博物馆的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全面深刻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更加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进步、改革开放感到骄傲和自豪。

推荐第6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往上走,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錐,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著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令人拍案称奇。“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最引人注目的“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悦目。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国家在*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推荐第7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春风佛面,我们前门外国语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参观完了博物馆,我真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分。“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经历。《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来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前,我一直认为,现在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应当的,是垂手可得的,稍有不悦就怨天尤人。但是通过这次观看《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当年帝国主义来侵略中国,人民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先起革命。让帝国主义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鬼子入侵时,当中国人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中国国人民更没有放弃,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人民,想魔灭中国人民的意志。可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磨灭,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历尽磨难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懈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

遇到什么,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骄傲。

通过参观我懂得了许多,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意志换来的。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门外国语初一五班 李思琦

推荐第8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首都博物馆,叁观“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特别展览,让我们知道了万历朝48万历48年间虽政治腐败、王朝败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比如:倭角八棱形,宽板沿,浅腹平底。在口沿内壁及盆底三层图案中,共绘有十七组“羲之爱鹅”图。外壁绘八宝,下为八朵折枝花。施以红绿黄紫褐诸彩。外底有“大明万历年制”青花款。 万历48年间虽政治腐败、王朝没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展览中的丝织品、民窑瓷、外销瓷(克拉克瓷)等见证了万历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鸦片战争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短暂高峰即发生在万历朝,利玛窦来到北京,向神宗进呈圣像、圣经、《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等,除传播天主教外,利玛窦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金瓶梅》、《西游记》、《牡丹亭》、“三言二拍”及文学竟陵派、公安派等皆出于这一时期,表明万历朝是一个开放、追求个性、活泼开朗且成

20 × 20 = 400

推荐第9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一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心得体会 www.daodoc.com)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二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首博,可以说首博带给我的是太多的震撼。看到首博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即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和以往我参观过的军博是截然不同的,它的建筑风格和我曾参观过的国家大剧院有几分相似,有一种非常的后现代感。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推荐第10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第1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的首都博物馆。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一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中午午饭过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总体来说,这次的首都博物馆只有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热闹与好玩。这让我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第2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第3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第11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篇1: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往上走,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錐,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著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令人拍案称奇。“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最引人注目的“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

悦目。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国家在*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篇2: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为进一步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9月13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院4系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等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到达博物馆后,同学们开始自由参观,我也逐层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我真的惊叹于我们先民所拥有的智慧和灵巧,感慨于历史的变迁,还有中国古代陶器、瓷器、老北京的建筑和民俗等展区的文物,使我真正近距离地认识到了我们先民的勤劳智慧,了解了北京-我们对首都的历史演进,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位于首博地下一层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的展馆。

百姓是生活的主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百姓之家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而《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就是通过百姓之家的变迁,反映建国六十年以来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向世人展示新中国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的叙说”。按照当时家庭的生活场景布置老物件,还原出三个不同时段的“百姓之家”,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家庭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部分是“岁月留痕”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用品发生更新换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第三部分是“胡同精彩”。出了家门,就进入到人们生活的社区——胡同。胡同是家的延伸,伴随着普通人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活习惯的改变,胡同内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参观《城市记忆——百姓之家》,我看到了我们祖国几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刻领会到正式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我们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相互交流心得、发表感想,促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这次参观令我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也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 篇3: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我们的文学知识,.我们玉桥中学初一年级于11月19日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完善的功能、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展览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其经典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进馆后,我们便来到了瓷器馆. 来到展馆首先看到的,是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北宋时期, 以童子手捧经卷为壶流,体空为壶腹。构思巧妙,胎质精细,展现定窑瓷器之美.随后我们来到北宋磁州窑白釉划花枕前,它是磁枕,是古代大户人家夏天枕的.随后映入眼帘的,是元代的水月观音菩萨像, 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元代景德镇高超的瓷塑水平.这里还有景德镇空青花凤首扁壶, 白地蓝花,色彩鲜艳壶的图案,是一只飞舞在花丛中的凤凰,它是由48个碎片修复而成的,但丝毫看不出裂缝,可见现代修复水平.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透瓶,它是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其助手共同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套瓶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件套瓶内为青花瓶,外为粉彩,腹部雕刻六组镂空花果纹。成型工

艺非常繁复,需多次上釉多次入窑烧制而成,烧制成功极为不易。乾隆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 看到了这么多中国古代的瓷器,我不由的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12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定稿]

《首都博物馆》参观有感

下午1点左右从小南门出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它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刚来到这个壮观的博物馆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据说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展馆共有五层,自下而上,我们依次参观了国画展、书法展、青铜器展、玉器展和书房文化展。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殿堂,它保存和陈列着北京约50万年的人居史和3000年的城市史、800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还有众多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

随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而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总体来说,这次的首都博物馆只有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热闹与好玩。参观首都博物馆的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全面深刻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更加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进步、改革开放感到骄傲和自豪。

撰写:任竹青

参与讨论:张科

张磊

毛钱政

屈加甜

马炎彬

陈雨枫

第13篇: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优秀)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此次我参观的地点是首都博物馆,里面的明清字画,玉器,还有文房四宝的展览都非常有意思,而我比较喜欢青铜器展,青铜器产生的时期,中华大地正处于一个混沌时期,五方并举的时代,就算是离现在形成统一的格局年代久远,还是能感觉到,这一群人终究是要产生深刻紧密的联系,青铜器会让人产生各种关于远古的想象。

那个时期中华存在着这样大略的一个地区分类(非民族分类):处于中原地区的华夏,处于东夷,南蛮,西戎,以及北部的狄,而至秦之后这个分类称呼未变,但是具体的方位产生了细微的差别——东夷的定义位置稍微向东北转移了,五方文明中的审美艺术对这些后世制造的艺术品产生了巧妙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些器物一眼看上去有“很中国”的感觉。历史长河中,中华这片土地上分分合合了无数,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强调“分合”的表象,不管是战争中祈盼和平的人,还是和平年代却妄想独霸一方的人,始终摆脱不了“存在于中国”这个事实。再谈谈参观的器物。首先,在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起源的一个重要的祖先,但却不是唯一的,与之同期的还有炎帝,以及原本为炎帝部落一员,后来取代原炎帝与黄帝发生了“逐鹿之战”的蚩尤部。早时期的炎帝部落是崇尚凤鸟的,这一崇拜对后世的凤凰纹饰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凤鸟图腾代表的是风的力量,炎帝部落主要从事着游牧的生活,风可以吹起火苗,火在游牧生活中不可或缺,所以凤鸟逐渐成为火的象征,发展到后世,则是很多少数民族对凤与火的崇拜仍然在延续。与之相对的,龙的纹饰则是来自于黄帝的子孙中颛顼、帝喾、祝融氏等的图腾崇拜,龙代表了雨,是农耕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后世则将龙加以幻化,发展出了龙腾祥云等图饰,其实都是这一时期对于自然力需求的延续。与黄帝相争后被黄帝炎帝余部联手所灭的蚩尤氏在当时被描述为“牛形人形混合”的大力战神,其所从事的则是原炎帝部落中制盐和金属的工作,处于游牧和农耕的过渡形态,牛逐渐从畜牧转向了农耕,蚩尤头也就是牛头形也逐渐成了力量、农业的象征。从游牧狩猎到农耕,适应着广袤大地不尽相同的环境而生的各部人群,在不打不相识,分久而合的经历中,逐渐认识了不同的存在,也意识到了统一格局存在的必要性。展品中有一把看起来很有游牧民族风格的鹰首青铜剑,然而剑身的风格却和中原铸剑风格颇似。还有一尊西周早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的兽面纹鼎,以细密的云雷纹做地纹、高浮雕动物为主纹饰,这是中原地区青铜器纹饰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方法,然而主纹饰是兽面纹与凤鸟纹相互结合,把在原本浓重巫术色彩下诞生而出,代表庄严肃杀文化的青铜器物那种让人发憷的感觉减弱了,相反的,不同部族间图腾在同一个作品上展示出来,并利用云雷纹划出规律区间,让原本不同的部族文化元素处于秩序相对稳定的格局中,这也符合周代起,中华礼仪秩序开始建立,等级、制度、规范等概念逐渐取代多而杂的文化思想,成为梳理文化的梳子,虽然中华文化的凝聚核心不能单纯以礼仪文化来概括,但是这种礼仪文化犹如一个框架,后来的文化就围绕着这套框架展开,框架太紧了,就会想要打破它,所以战争就出现了,起义就出现了;框架太散了,又会念着有秩序的好,所以乱世总是会出几个英雄,而且也总是有着“平天下”的想法,能够成为这种规则的制定者,驾驭者,本身就是一件吸引力极大的事情。

就是在这样一个严格礼仪的时代过去之后,战国的青铜器明显体现出来对于之前严肃礼仪的一种挑战,清新灵动诸如琵琶、梨形等造型取代了厚重严肃的鼎形,展馆里展示出来的战国青铜器就有很多体积和花纹比西周时期要精致的,这就是制度框架太紧了之后精神更加追求自由的产品。再稍微扯远一点,战国时期还有著名的就是漆器,当时楚国漆器保留了周代的文化气氛,高贵端庄不失严肃,其纹饰的主要特点就是云气和鸟的图腾,这对后来汉文化的发展又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就是这么样一代一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更加符合当时需要的东西,或者对前代某种东西深恶痛绝到了极点,以至于创新出功能与之不相同的新东西,宏观上来说历史的车轨就是这样把“当时的历史”滚动成河流的,微观呢,也不过是每个人过好自己当时的一生罢了,谁会想到那么多分分合合,身后之事,毕竟青铜器上也没有反映出后来那么多朝代的更替和战争,也就是说,把分与合,和平和战争稍微看得自然一些吧,至于该怎么做,那是人的态度问题了。从之前说到的炎帝部到后来的汉,朝代更替了,但是文化却留下来了,中华文化是一点一滴积累来的,若是一点概全地单一指出某几种东西是中华的文化元素代表,估计祖先们会接受不了。对于我这种不是专家的人来说,观看这些古物的价值就在于,看到它们,可以感觉到它们的作者和我们有着相同的心情。人和人之间有着奇异的平衡纽带,会因为自身的需要而贪婪,也会因为自身的渺小而相互需要,约束着人的同时又让人有能力渴望着自由,所以不管是古代的人也好,现代的人也好,使用巫术也好,使用科学也好,在产生着战争也在制造和平,最终都是“以幸福的名义”,所以没有人是绝对正确的也应该不会有人绝对是不可原谅的。而我原本总是觉得历史研究是要研究出真相和对错的,但是看着这些文物,我又觉得这种想法很无聊。接受,并且不再犯错,或者说找到以前没有能够解决的事情的解决方法,应该才是我学习历史要得到的吧。

第14篇: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而两边各一个展厅,一个圆一个方,取天圆地方之意。

我们来到方厅参观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传统老北京的牌楼,小胡同、四合院的场景也随处可见。这里讲述了古代的人生四大喜事三个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场景:结婚习俗—洞房花烛美姻缘,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生子习俗—降龙诞凤添人丁,祝寿习俗—古稀大寿福如海。我们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充分体味着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北京发展史展厅 。它讲述了北京自建城以来,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从燕王灭十族,到努尔哈赤进关的辉煌进程。

这里还展示了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素质。

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参观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通过参观我们真正立体全方位地了解了我们的首都。

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馆真是一个北京历史的长廊,让我们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历史岁月,又回到了现在。

第15篇: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12年4月12日,学校组织全校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活动,我们

五、六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著名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同学们一下汽车,就看到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而一个绣迹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墙而出,斜倚在幕墙上。没错,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馆。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刚才那个破墙而出的怪物,原来就是那巨大展厅的一角。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我们乘着电梯来到圆厅的六层,这里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进入展厅,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这里有用来求雨的玉猪龙、盛酒的樽和挠痒痒的如意。最吸引我的还是翠扳指,它浑身闪着翠绿无暇的光,有瓶盖大小,是清代大太监李连英珍藏的,是皇家才能拥有的珍品。

走到五层,我们参观了“书房珍玩精品展”。在这里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样样齐全,还有著名的湖笔端砚,但我的眼睛却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为这小小的墨盒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去京城赶考,妻子觉得他背着砚台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装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倒进棉花,书生写字时,只要沾上一点水,就能写字了。这样就发明了中国第一个墨盒。

参观完圆厅最后一个展厅“青铜器精品展”,我们又来到方厅参观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传统老北京的牌楼,小胡同、四合院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三个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场景:结婚习俗—洞房花烛美姻缘,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生子习俗—降龙诞凤添人丁,祝寿习俗—古稀大寿福如海。我们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充分体味着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

中午,老师安排我们在地下一层进行分小组解散活动,在解散活动中,我们在不破坏室内环境的情况下吃午饭,并适当地挑选一些有纪念价值的纪念品,在解散活动前,老师告诉我们,地下一层新开了一个展览,叫“龙行天下”,我们可以去参观。

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参观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首都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民俗,是展现北京的一个新窗口。通过参观我们真正立体全方位地了解了我们的首都。

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馆真是一个北京历史的长廊,让我们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历史岁月,又回到了现在。

第16篇:首都博物馆参观记

首都博物馆参观记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那宏大、经典的建筑,以及具有北京特色、丰富的展陈深深地吸引了我。

来到首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它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瞧,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多么宏大、经典的建筑啊!对了,这就是首都博物馆新馆。

买完票后,我迫不及待冲进馆内。馆内是由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构成。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精品陈列。精品陈列包括《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展馆。这七个展馆都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我们首先参观了玉器展厅。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的玉器文化源于先民对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我国用玉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赋予了玉无比广阔和深远的内涵。《论语》里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焉”的经典名句,证明了古人借以玉来比德,敦品励行。《大齐书》里也有名言“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体现了中国人执着坚持信念的精神。此展厅是以玉器从辽代至明清的发展历史作为展览脉络。其中有闻名遐尔的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玉器——当属国内外同时期玉器中的顶级珍品;有金乌古窝伦家族用玉——是世无双的女真贵族玉器;还有明清皇族贵戚玉器、“子刚”款作品。这些展品均我感受到玉器艺术历经岁月,长久不衰的光彩与魅力。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书画艺术展厅。这一展厅从两个方面展出,第一部分是书法,第二部分是绘画。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在几千年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以汉字为依附,以其独到的书写方式,幻化出万千气象,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展厅精选中国书法最杰出的代表作品,荟萃历代宫廷珍品典藏,通过22组件书法珍宝,展现历代名家墨宝所体现的中华文明风范。后来我们又参观了佛像、瓷器等五个展馆„„

参观完首都博物馆,我的心中无限感慨。北京的历史如此悠久,如此辉煌!作为一名北京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第17篇:首都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1: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 简述:

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外部特征:

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而东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板感。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墙。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屋顶采用的是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 综述: 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全钢屋顶,青铜曲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特征。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内部布局: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图示西区),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内部布局图

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

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也是各种活动的主要上说,而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了大人流量的要求,大厅有南北两个大门,为消防和突发情况时的人流紧急疏散。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 竹园

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 位于展馆东南角斜面展厅,一个外形是平面呈椭圆形穿插五层楼并且在四五层楼处倾斜出北墙外形成上述的青铜杯状。周边长100米,展厅单体表面为青铜板饰面,而青铜饰面这一形式最终的目的我想是想通过它来表现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魅力。展厅外观突破创新,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作为专题展览馆很恰如其分。 椭圆形展馆

矩形展馆(图示西区):

位于西南角的另一个综合展示空间是一个长方体,是首都布物馆的另一个重要展馆,作为主要展馆以长方形的形式以获得更宽阔的空间。据介绍展馆表面为实木板饰面,选用榆木复合板材作为的肌理的质感,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传统木构建筑的彩画,斗拱,雕花。虽然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装饰手法,但仍会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它的质朴、简约与厚重的质感以及单纯的设计形式给人们强烈的感受。 右侧为方形展馆 牌楼

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大厅的牌楼,以这种古朴的装饰品给每个刚走进展馆的游客灌输着强烈的中国元素,表述一种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牌楼位于建筑的中轴线,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中轴文化。复兴路 总结:

首都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陈 阳 周 毅 2009年5月5日 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09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 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篇3: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1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其中“古代中国”展让我收获最多!

“古代中国”展位于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该展览系统的展示了我国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之前课上老师课堂中讲的文物,在看书中有关的图片和投影中所放的照片时,我并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的实物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感受到古人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又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充满着灵气、灵魂。 例如老师课上经常会提到的“人面鱼纹盆”,它整体颜色为红色,在口沿处绘有间断的黑彩带,它的内壁上以用黑色画有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是圆形的,头上有像发髻一样的尖状物和鱼鳍形状装饰,人面前额的右半部涂成黑色,而左半部则画成黑色半弧形。眼睛细长,像是闭着。鼻子挺直,形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变形的鱼纹,鱼头和人嘴的外轮廓相互重合,如同人面口内同时衔有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两个耳朵的位置也各有小鱼,形成了一个形象奇特的人和鱼合体,还有两条大鱼像是相互追逐似的在这两个人面中间。整个“人面鱼纹盆”的画面构图极为自由,动感十足,图案也简洁、充满奇幻色彩。而在我今后的设计中也可以借鉴上面的纹样和构图。

通过此次参观,使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知识,也为我在今后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打开了思路,在今后的设计制作中我会借鉴前人的东西来与我自己的创作相结合,争取让我的作品更有内涵。这次参观使我受益良多,今后有类似的展览我还回去参观的!

第18篇: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第19篇:首都博物馆参观感想

首都博物馆参观感想

32015100027 陈子豪

我看到网上常有人拿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比较,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在我看来,国博虽一级文物更多,国家意味更浓,但你要是真想了解北京文化,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民俗习惯。我告诉您,这首博您是不得不来的。

首都博物馆就是在讲北京这个地区的历史,他试图告诉观众,北京这个都城是如何一步一步从诸侯国政治中心,逐渐变换身份地位,最后成为大一统帝国都城的。参观首博,特别直观的感觉就是,在辽宋以前,文物真的不怎么精彩,因为这是跟北京那个时期的历史地位直接挂钩的。但是,辽宋以后,北京地区就开始崛起了,因为北京已经开始变成当时的都城了,每年什么好东西都往北边运,最好的肯定是送到都城。至于到元明清就更不用说了,大一统帝国的都城由此才展现出它繁华的美貌。

因为最近首博正有一个临时展,所以我就先直奔地下一层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目前正在展出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是由首都博物馆联合河北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展览分为《居家篇》、《艺术篇》、《礼仪篇》,分别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同时展出。所以这次在北京展区我就只能欣赏到《居家篇》。

居家篇通过展出古代人们生活的居家饰品,生活器具,文玩把物,家具,庭院,书画等等,向现代人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古人士者生活的最佳境界。不仅如此,展出的文玩玉佩,礼仪饰品,也体现出了古代人生活中处处存在艺术,艺术与礼仪也处处溶于生活的美好生活状态。古代生活中的礼仪,代表了社会及人们推崇的、处事的原则与规范,使生活更加和谐;生活中艺术品的创造与产生,代表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是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以及精神世界艺术的再升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祈福保佑的迫切愿望,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尊贵、富足、吉祥、美满,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理想的生活乐园。

其实,现在人们居家生活希望达到的意境应该亦是如此。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活中营造美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处处体现家的温暖与祥和。

除此之外,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当属五楼的展出。来到五楼,浓浓京味使人陷入其中。首先看到的就是展现古代结婚时场景的塑像。还有描绘古代百姓生活的雕塑。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习俗,叙述京剧历史的展馆。我们可以在此感受到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就算您不是北京人,参观完这些,对北京的习俗也可以了解的差不多了。

我后来又在其他展厅里呆了几个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古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在后人的博物馆里被欣赏,被珍藏!

第20篇: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上午,我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已久的首都博物馆。开始了这次新奇有趣的参观之旅。

一进大厅,一座明代牌楼便首先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子把我拉进了那个似幻似真的古代京城。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涌上了我的心头。北京在古代是怎样的?她的文明是怎样延续和发展的?快,让我赶快开始吧!

第一站我来到的展厅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这里的展出从距今约70万年前的北京人开始,经历燕、蓟时期,而后到元朝,北京成为了元大都,接着北京成为了明清繁华的都城,再从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到战火之中的北京。终于,新中国成立了,北京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这一趟看下来,在称赞展品和内容之后,我还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北京人是多么自豪。尤其是在展厅的围墙上,有一栏专门的展框,上面有同时期世界文明的发展大事,通过比较,很直接的得出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先进,也看出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此时的我心中似乎有一种斗志油然而生,我想到了让中华的文明传承发扬;想到了要赶超世界尖端,重夺领先的宝座,振兴中国。

这种心情,更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走进了下一个展厅:古都北京·城建篇。

在这里,古都北京的建筑风貌十分直观地呈现在我眼前:灰墙红门的四合院,高高的门槛,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坚实的城墙,还有远近闻名的金陵碑亭。这其中,中国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建筑的基本——斗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斗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从这段介绍中也可以看出斗拱的工艺之深,难度之高,可见中国当时的科学水平是领先世界的。看到这儿,刚才心中的雄心壮志减了大半,国家的发展需要如此多的辛勤呀!由此看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对得起祖先为我们创造出的宝贵文明,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我满载而归。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