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18:31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参观枫香苟坝会议会址的心得体会

遵义县刀靶小学:谢海燕

在学校党支部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于

6月6日到革命圣地—枫香苟坝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和枫香苟坝革命历史纪念馆。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亦称“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为遵义会议的议题画上了圆满句号。 去年的修复工作得到省文物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本着修旧如旧的精神,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维修,让其恢复“朴实、自然、典雅、厚重”的乡土风貌。修复结束后还举行了揭牌仪式,有老一辈革命家杨尚昆之子杨绍明,周恩来侄女周秉宜,朱德外孙刘敏及遵义县党政相关领导和当地群众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毛泽东之孙毛新宇发来贺信,希望老区人民利用好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从爱国教育基地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朴实、自然、典雅、厚重”的乡土风貌,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主要感想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感受到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我们参观的地方以前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第三,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党员的重要性。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去以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辈们。

2015年6月7日

推荐第2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的前几天,站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去西柏坡参观,我作为一名离岗退养、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能有机遇参加这次活动,终于实现了心中多年的夙愿,心情特别激动。

西柏坡: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

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她三面环水,一面依坡,碧波荡漾,松柏苍翠。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举世闻名的七届二中全会。

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我感到至少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骄傲自豪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0年来,特别是13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自满、懈怠,或者。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迈向富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严峻,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离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因此,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谦虚谨慎,越要艰苦奋斗。如果我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失去了本色,失掉了根基。二是正确处理好艰苦与奋斗的关系。摆在我们面前的艰苦,但不去改变,穷不思变、苦不思进,艰苦而不奋斗,那么艰苦的环境永远不会得到改变。因此,主导作用是“奋斗”。只有勇于战胜艰苦,自加压力,勇于奋斗,才能改变,才能提高,才能辉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艰苦奋斗,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三是正确处理过“紧日子”与“富日子”的关系。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机械地模仿战争年代的做法去过苦日子,而是在目前好的条件下,时时不忘艰苦奋斗的“紧日子”。紧日子不等于苦日子,提倡艰苦奋斗更不是让人搞禁锢主义和安贫乐道,我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然,我们还提倡“小康”社会干什么?还提倡现代化干什么?这“紧日子”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让大家都能尽快地过上富日子。四是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是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群众艰苦奋斗、戒骄戒躁,首先自己要作这方面的模范,决不能只要求群众,自己却浮躁浮夸,贪图安逸。”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威信不高,“人气不旺”,往往就是因为表里不一,重言轻行,自私自利,处事不公,把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成天训斥群众,而自己则颐指气使,缺乏人格力量。所以,领导干部应该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两个务必”,内修人格,外树形象,拉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成为群众信得过的人。

作为我个人,已经离岗退养,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养不是人生的句号,退下来的天地很广阔,我有自己的优势,时间充裕,可以自由支配,只要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实自己的生活,老有所为又何尝不可。叶帅的“老夫看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展现给我们的老同志就是一腔催人奋进的壮志豪情。

5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即将获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共产党人面对革命的巨大成功,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两个务必”就内化为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伴随着共产党人走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进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共产党执政54年后的XX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又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际,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推荐第3篇: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在市委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于近期到革命对圣地—福建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参观了“红军街”和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街”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城中央,原名梨树下街,全长380多米,宽4.2米,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陈家大院、朱德和周恩来的故居、当年标线、红井,这一幢幢保护完好的古楼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创下丰功伟绩的历史。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于福州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占地30亩,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凝望着浩气长存的烈士群雕,气势磅礴的大型浮雕,以及精美的大型壁画,烈士诗文碑林,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主要感想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感受到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我们参观的地方以前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第三,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干部的重要性。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干部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去以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辈们。

推荐第4篇: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做革命精神的传承人

参观共和国摇篮-----瑞金心得体会

大株九年一贯制学校

赖印良

10月31日,在县委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第二期中青班到共和国摇篮——瑞金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参观了叶坪红色旅游景区、二苏大会议旧址和红井景区。 在叶坪,我们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印刷厂旧址,见到了当时的印刷机器,真令我惊叹。参观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并敬献了花篮,表达了对先烈们的思念。随后,又参观了其他红色景区。

在二苏大旧址,我们参观了会议大礼堂,眼前浮现出当时先烈们开会的情景。在红井景区,我们主要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红井和中央各部门的旧址,作为教师,我特地到了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参观,感受到了先烈们工作环境的艰苦。

在红井旁,眼前浮现当时毛主席带领大伙挖井的情景,我们品尝了井水,观看了井边的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了解了苏区的整个历史——红军从井冈山下来一直到长征前,里面的3D动画为我们真实的在现了当时的几场战斗的情景,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感受颇深: 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感受到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我们参观的地方以前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第三,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干部的重要性。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干部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以告慰先烈们的英灵。

推荐第5篇:参观革命圣地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观后感

二年级九班田正阳

西柏坡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2013年2月18日,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西柏坡这块神圣的土地,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奋斗的那段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河北省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6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土,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

进入西柏坡革命纪念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雄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碑基周围是梯级式的花池,映衬于蓝天白云之下,见证着那个那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同时它也警示着我们,我们的党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走进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陈列精美,照片、油画、雕塑、景观相互穿插,记录着那久远地历史和那遥远的硝烟。历史在这里发生,历史在这里积淀,历史也在这里复活。我们边听讲解员的讲解,边看当时的照片文物,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也使我们不禁想起那个烽火连年的岁月,想起我们党在那时所经受得苦难。同时“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也向我们讲述了这段辉煌的历史,讲述着那些显为人知的事情。

在西柏坡,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故居,参观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以及事迹陈列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是一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我们听着讲解员熟练而又清脆的讲述着这里的一切,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然而直到今天,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回顾历史,重温教导,仍能感受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柏坡以它独特的历史地位,记录了中国革命从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所代表的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成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

通过这次直观、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了我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我要从平时学习做起,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推荐第6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体会

2010年5月7日,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坐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耳边响起了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在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战争走向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关头, 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做了著名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如何使全党同志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及时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走进西柏坡,犹如走进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历史。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

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必须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西柏坡期间,党中央、毛主席准确判断斗争形势,抓住全国革命形势一片高涨的机遇,及时调整原先的解放战争进程预测,积极进取,加快战略反攻,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进程,在最短时间内打败了蒋家王朝,最大限度减小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痛,使国家尽早进入经济恢复和建设阶段。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挑战也前所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西柏坡之行。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又重温了历史,重新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史,再次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谢党支部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又一次重温了党的发展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向老党员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忠诚于党,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7篇:参观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心得体会

参观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心得体会

胡火祥

9月23—25日,由黄梅县2012年第二期科局级班学员组成的团队,在县委组织部干教科长林x和县委党校副校长唐x的带领下,赴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作为团队的一员,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次井冈山之行,我们主要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纪念碑、红军营房和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重温了入党誓词。

短短三天行程,有三点主要体会:

一、游井冈山,能增添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1965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阔别三十八年后,重上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这一千古名篇。“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毛主席都以“凌云志”的态度去参观,说明到井冈山参观学习的必要;“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深挚地表达了毛主席对井冈山和老区人民的情意,也表达了他老人家当时内心充满的感慨和喜悦。“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表明了毛主席当时的心境:38年前血与火的战斗难关都闯过来了,将来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超越呢?“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也是向世界表明:对中国人民来说,世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们游井冈山,就要学毛主席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增添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树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勇气。

二、游井冈山,要珍惜亿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和艰辛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和亲耳聆听,体会不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血腥和艰辛。最危险的时候,红军只剩不到1000人,到了井冈山,毛泽东才带领红军战士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面对国民党多次“围剿”,红军在井冈山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牺牲48000多人,其中有35000多名烈士无名无姓,有的甚至遭到满门残杀。血雨腥风中,他们为了坚定的信念,长眠在井冈山上,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满山的杜鹃。他们享受不到现在的繁华和舒适,也享受不到家人的温馨与亲情。作为后人,我们可以安心读书和工作,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们打下的胜利果实,即使有什么困难和挫折,和革命先烈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

三、游井冈山,要弘扬智慧结晶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江泽民同志概括的井冈山精神。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井冈山视察期间指出: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在日寇侵占钓鱼岛的新时期,面对纷纭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攻坚克难的国内环境,我觉得井冈定神更有其现实意义。一要在坚定信念上下功夫。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井冈山斗争期间,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一支不足千人的革命队伍没有被艰难困苦的环境压倒,没有被敌人的枪林弹雨击灭,没有被“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疑问摧垮,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更加坚定,靠的就是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坚定信念。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在和平建设时期,拥有那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要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到心系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二要在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党性到底是什么?看起来很虚无缥缈,但在井冈山听到关于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同志的故事,从中感悟到“什么是党性”。曾志同志在她几十年革命生涯中经历各种艰难困苦,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三个小孩或忍痛送别人或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被迫卖掉。当革命胜利后,在井冈山找回失散多年的儿子和孙子时,却婉拒他们提出的要吃商品粮的要求,至今她的孙子仍在井冈山当农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不通知亲朋好友。”她淡然的安排自己的后事,用她至善至美和崇高珍贵的品格向我们诠释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党性。三要在坚持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上下功夫。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是井冈山时期所孕育的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改革开放的任务十分繁重,更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励精图治,勇于奉献。“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和本质特征。作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扬“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我将把此次井冈山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宝贵财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倍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

推荐第8篇:赴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沁源县煤运公司

朱贵庭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市局(分公司)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红色旅游江西十日行活动。我很荣幸的得到了本次学习与考察的机会。

对于“白公馆”、“渣滓洞”,是在上学的时候读小说《红岩》,看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了解的,所以对这一历史陈迹我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前去参观的。

白公馆、渣滓洞都位于重庆歌乐山中,歌乐山不高,离市区也不远,两处相距也较近,在山中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它们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白公馆位于半山腰处,是一幢二层别墅,原属于四川一个姓白的军阀的,所以叫“白公馆”,内设地牢、刑讯洞、牢房。渣滓洞四面环山,原是小煤窑,因开采出的煤矸石多,被称为“渣滓洞”。1944年,军统局看中后就想法侵占了煤窑,兴建了看守所。渣滓洞监狱名为“渣滓洞”其实并不是在山洞中,而是紧邻小煤窑一处的一所大院,院墙上有铁丝网,院内是十多幢

一、二层小楼。解放战争期间,前后有近三百名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这里,绝大多数牺牲在重庆临近解放的大屠杀中,仅有十多人侥幸幸免。

在这两处的房屋内放置有烈士们生前所用的器具、所写的书信的仿制品,墙壁上陈列有一百多位烈士的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比较著名的有江竹筠烈士(江姐)、许晓轩烈士、蔡梦慰烈士、陈然烈士等。照片上的烈士们一个气宇轩昂,没想到竟是那样的年轻!三十岁以上的很少,大都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十九岁。他们牺牲在一个人一生中正风华正茂的时侯。为了信仰和理想,经受住了种种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为党、为人民、为革命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年轻的生命!

令人震撼的是,“小萝卜头”牺牲时甚至只有八岁,他从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关押直至八岁被杀害,他一生中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唯一一次见过外面的世界是通过斗争要求随妈妈外出看病,在轿子上透过轿子的透气口才看到了一眼。在狱中他小小年纪就可以为同志们传递信息和物品,他是最年轻的烈士。

眼看着一间间牢房和地下室,心中有种久违的热血沸腾。老虎凳、火盆、烙铁,锈迹斑斑的粗糙刑具就在眼前,心中一阵一阵的颤动。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革命先烈依然坚定革命信仰,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心底油然而升一种敬意。

渣滓洞、白公馆位于重庆歌乐山下,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这里最多时曾经关押着两三百人,其中绝大部分最后都被敌人残忍杀害。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看着眼前阴森恐怖的刑讯室,以及摆放其中的各种刑具,无声却又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站在破旧潮湿的牢房里,看着墙上陈列的张张照片和烈士们遗留的家书,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无数人泪流满面。无数年轻的生命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中有我们熟知的江姐江竹筠烈士,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尽管经历了竹签子、老虎凳等等酷刑,却始终不泄露党的秘密,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革命者们关押在这里,住着阴暗发霉的“一脚半宽”牢房地板,吃着长虫腐烂的霉米饭,受的却是老虎凳、狼牙棒、烙铁等非人的酷刑,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血肉之躯是如何能够大义凛然的笑傲这些严刑折磨,如何拖拽着遍体鳞伤的身躯、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视死如归的走向刑场。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铮铮誓言回荡在这歌乐山中,革命烈士们用生命为我们留下的红岩精神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革命烈士的英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他们的精神却注定不朽。今天的我们应该牢记红岩精神,牢记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应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牢记党的宗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推荐第9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在建党90周年前夕,我怀着激动而虔诚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这里没有豪华的建筑,没有如画般的风景,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北山区小镇,依山傍水,宁静而安详。在五大书记的旧居里,举目所及,不过是一栋又一栋矮小的平顶房,外墙抹着白灰,“井”字型的方格窗,地面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伟大的中国革命领导人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共和国的开创者们从这里走向了新中国。

参观过五大书记的旧居,我们又来到了西柏坡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一页页发黄的文献,真实的记录下了一个个宝贵的瞬间。馒头白菜萝卜干就是领导人们的晚饭,昏暗的灯光下书写着决定中国命运的文件,土枪土炮破衣烂衫阻止不了解放军的脚步,胸怀四万万同胞的幸福明天是共产党人永不停息的动力源泉。 离开西柏坡,我依然沉浸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伟大情怀之中。事实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胜利的保证,而西柏坡精神更是全体中国人民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时至今日,虽然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发展的阶段。在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的同时,继续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继承发扬戒骄戒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我党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把西柏坡精神深深融入内心,将老一辈革命先烈为之坚守的革命信仰,转化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指引。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最具体的实践活动。 西柏坡精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推荐第10篇: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两篇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两篇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一)

在黄土高坡那旷野的大地上孕育出了一片充满了神奇力量的红色土地——延安。又一次踏上了这革命老区的路,又一次感受到革命热情的召唤,每次到延安来,都会被他厚重的革命气息所吸引。

想到贺敬之那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就被诗中的激情而感动,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是有多大的魅力,能让人魂牵梦萦?!这里没有江南诗意的小桥流水,也没有边塞孤寂的大漠苍狼,更没有浩瀚无边的海天一色,这里有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我们从解放前的水深火热带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力量。

每次到延安,都要去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延安历史革命纪念馆等,去了好几次并没有感觉到空洞乏味,反而每次都能从这些革命老前辈的影子里,学到很多东西,让我铭记延安精神不能丢,是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的上的宝贵经验。新中国的东方红,就是在延安窑洞里的煤油灯点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出来了新中国的伟大复兴。纪念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中共七大会议的“同心同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给部队大生产运动的鼓励,这一系列的举措,为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革命走向成功的道路。

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亦从这些精神中学到了很多。使命感责任感都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可缺少的素质,在延安的学习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一定要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到工作当中。时刻铭记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处于现在和谐的社会环境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延安精神始终使我们要贯彻落实的精神。有了优越的时代环境,依然要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持到底,在思想作风上有高度,才能在行动上有作为。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放弃学习,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要与时俱进,有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不搞浮夸风,在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尤其是在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的时候,我这个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新闻干事,不时被老一辈新闻人的敬业精神所感染。面对那么恶劣的工作环境,面对那么简陋的工作条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用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把早期的新闻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催人奋进甚至催人泪下。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新闻事业上不畏艰难,不断攀登,勇往直前。更要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弘扬正气,我们要用正面的声音、积极向上的声音,把那些说假话、打压中国的力量压下去;要增强危机意识,要有忧患意识,不能高枕无忧。现在社会上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很多,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就是宣传好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恪尽职守、廉洁公正,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延安精神不会过时,他的存在,是时刻鞭策我学习前进的动力和基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于民族精神,而延安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具有的历史意义和对现在社会的指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仍需我们不断学习,并发扬到工作中。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以贴近矿山、贴近生产、贴近职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对公司各项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要将“走转改”活动将坚持下去,撰写有深度、贴近生活的稿件,把我们煤矿工人伟大精神传承下去。要围绕公司中心工作,认真编撰《铜煤矿工》,图文并茂地诠释矿山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生产建设工作的巨大成就。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矿工“三贴近”原则,努力将视角集中到生产一线和职工群众紧密关注与关心的大事上来,宣传先进,树立典型,打造新闻宣传工作新亮点。深入基层采写、拍摄大量新闻和人物先进事迹图片和文章,为矿区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勿忘延安,这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勿忘延安,这是一声急切切的呼唤;勿忘延安,这是一个响铮铮的答案。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二)

**日,我有幸参加公司党委在延安革命圣地组织的《**公司**年组干工作及青年干部座谈会》,会议期间进行学习和考察,我们参观了王家坪、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址,在宝塔山进行了宣誓,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会议旧址等,进一步感受体味了延安精神。老一辈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革命的历程和精神让我难以忘怀,白求恩、张思德等人更让我有了学习的榜样。透过每一幅幅英雄画廊,我感悟到了革命前辈眼观天下、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善于斗争的智慧韬略,感悟到了历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通过参观学习确实受益匪浅,曾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增强了今后工作的热情。

这次会议为我们搭建思想、工作、情感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回顾历史,在平时的工作中,用革命烈士英勇斗争、坚贞不屈、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时刻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本色,廉洁奉公、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抓安全、奋力拼搏促生产、增收节支搞经营、创新思路抓党建、齐心协力谋发展、确保2012年各项工作胜利完成,我感到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体会。

一、更加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从小学的课本上,我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次的革命红色教育,是我更加深入了解到,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 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 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 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系统性的理解了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精神、忘我工作、团结奋进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是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弱小到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三、在工作中发扬延安精神、不断强化自身学习、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带头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勤奋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党政领导。

1、是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我作为刚醒提拔年轻干部,一定要严以律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防止贪欲缠身的陷阱,慎始慎微,自觉抵制官名利、权钱色的诱惑;在工作中,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防止骄傲自满的陷阱,坚决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做出的成绩作为向组织伸手的资本;防止心浮气躁的陷阱,保持实干精神,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经得起组织的考验;纯洁自己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做到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严于律己,都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牢记: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念之差悔恨终生。从感情上、行动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要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决不辜负领导寄予我的期望。

2、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不断提升素质和工作本领。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带头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新进展,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三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岗位实际,带头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领导水平。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3、是立足本职岗位,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重任,围绕全公司安全、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保证生产系统安全畅通、接续正常,踏实做事、注重落实、求实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严谨细实的作风,认真落实公司“三会”精神,为公司今年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完成做出自己的贡献。

4、自己要带头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到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要求,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认真落实集团和公司“三会”提出的“六多六少”要求,在公司生产部营造风清气正、人人思干、人人团结、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完成公司全年的各项计划目标。

四、感谢公司的党政领导和组干部门为我们搭建这次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培养,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我一定把延安革命精神融入到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加快发展,振兴铜煤,推动平安稳定和谐富裕新矿区建设中有所新的作为,做出新贡献,创出新业绩。

第11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体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心得体会。 #月#日日,办事处分两批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进行参观学习,我有幸安排在第一批。两天以来,先是赴清苑县冉庄地道战进行实地参观,并在那里观看了抗日英雄事迹展览,后又先后参观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党中央所在地旧址,以及西柏坡纪念馆,使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要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入党誓词时的声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始终在我脑海里回响,入党五年来第一次重温誓词,又是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心里更加地激动和坚定,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伟人的故居,那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家家户户木板门、方格窗,用灰渣和泥土混合建成的地面,没有一点装饰。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当走在那些简单却不平凡的院落里,仿佛置

1 身于电视剧中革命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那些铿锵震憾的场面。这些真实的场景真正体现了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的精神,事实充分证明,贯彻“两个务必”的教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克服各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和传家宝,这个宝我们永远不能丢。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为我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同时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两个务必”来严格要求自己,坚决贯彻执行办事处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扎实认真、团结同事、务求高效,为事处的各项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2篇: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

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

6月29日,怀着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参加了局党委组织的全体党员赴“西柏坡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活动。

来到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松柏岭坡一座白色花岗岩碑,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江泽民总书记题词。接着瞻仰了气势恢宏的五大领袖铜铸像、情景交融的领袖风范雕塑园、庄严典雅的周恩来总理的评语碑„„

来到中共中央旧址,我们一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九月会议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防空洞等。这40多间土砖垒砌的低矮平房、狭小的院落、粗瓷碗、煤油灯、石头支起的木板床、石桌石凳、碾盘磨盘、打补丁的军装、草鞋土布鞋„„都是当年领袖们使用过的。可想而知,当年的战斗环境是多么恶劣,生活环境是多么艰苦。从1947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西柏坡指挥了24次重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80多万。我眼前仿佛浮现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站在碾盘上讲话,有的坐在石凳上一边聆听,一边把膝盖当桌子记录笔记,有的坐在破桌椅前秉烛达旦看文件、拟电报,有的深思熟虑站在地图前点点画画,还有的对着电话机发布指示„„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原来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内的西柏坡是历史的垂青使它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面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建设,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等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此为核心,做好本职工作,践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推动祁连酒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杨霞)

第13篇: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这是一部深刻激昂的实践史。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做出过往抗战时期那些轰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我们却可以以涓涓细流般的虔诚与真挚回报党。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一:

7月1日,局党组组织我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位于群山环绕中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多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领导人故居及西柏坡纪念馆。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仔细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破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着新中国的蓝图。

通过参观学习,使我认真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有幸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在工作和学习中要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短暂的参观学习活动结束了,但西柏坡却长久的留在了我的心中。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其精神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二: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西柏坡革齤命先辈们的故居来参观学习。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齤东转战于此地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

当我们离开西柏坡,我们也记住了“西柏坡”的叮咛,西柏坡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的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所以,习齤总书记在让青年“追求美好梦想”的同时,更强调了“空谈误国,实于兴邦”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艰难奋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出彩人生-----这里实际是在提醒年轻人:青春没有实干,梦想就是空想。

梳理习齤总书记上任以来的讲话,“中国梦”无疑是使用最频繁的词之一。但仔细阅读便会发现,都会强调“艰苦奋斗,实于兴邦”。比如十八大后新领导层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齤总书记第一次谈到中国梦,在阐述了对中国梦的理解后,同时提出了“空谈误国,艰苦奋斗,实于兴邦”。

中国有梦,青春无悔,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看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到社会走一圈看着年轻人的精神风貌;看一个社会有没有未来,到大学校园里了解年轻人在看什么,说什么,追求什么就能大体得出结论。这次西柏坡之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去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像是一卷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党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被化作画卷中的点点彩墨,勾勒出一幅巨丽雄浑的岁月巨作。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伟大的党即将迎来她的九十周岁华诞。在这喜庆且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来临之际,我跟随党支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参观革命圣地蓝田葛牌镇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寻找先辈们的足迹,感受过去的那段光辉岁月。

这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山镇,群山环绕,街道宽约5米,长200米左右,青石铺成的街面从低坡向高处蜿蜒,街镇上总人口有300多人。老街、老屋基本保持着原貌。镇中心竖立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介绍着该镇的红色旅游景点资源,“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就在牌子西侧的老街上,1997年12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撰写了馆名。葛牌镇纪念馆现任馆长耿宏刚介绍说:“苏维埃政府建立后,葛牌镇很快有了农会组织,红军开始领导劳苦大众抗粮、抗夫、抗丁,斗土豪劣绅,铲封建势力,打富济贫,开仓放粮,这是当地群众难忘这一历史的原因。”目前,葛牌镇已经成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此参观接受教育。

一走进纪念馆大门,呈现在我眼前的那门红二十五军当年用过的大炮,仿佛带我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段不平凡的峥嵘岁月。纪念馆展出的实物资料照片400余幅,有当时红军自制的草鞋、防滑鞋、红军用过的文化课本、红军军属证、红军军歌、竹碗、草碗等图片资料,通过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生活在这里的红军的艰苦生活,感受到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通过这次对葛牌镇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的参观,让我学到了很多,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触。

首先,我深深感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我生长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时期,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享受着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这次参观学习后,我懂得了现在享受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自己必须从严要求自己,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革命前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其次,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启发了我的人生理念。在了解了当时的革命历史和生活状况后,让我感受到在如此简陋艰苦的环境里,在武器装备、兵力配备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党还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夺取了政权!这个奇迹,就是因为无产阶级战士具有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而实现的。这让我深受启发,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不顺而沮丧,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可笑,所以,今后我要不断地学习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树立坚定的革命意志,铸就坚忍不拔的品质,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做贡献,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第三,在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创先争优”的号角,为党的九十华诞献上贺礼的时候,通过这次在葛牌镇的参观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觉得我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在党组织内部,不断吸收党员的优点。就拿本人现在所在的党支部来说吧,在这个小小的支部里确是人才济济,各方面都不乏人才,只有在充分肯定与发挥他人长处优点的前提下,再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而造就与别人不同的“优”。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周围的同事。要做到这一点,是以完善自身为前提的。因此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踏实奋进,誓用实际行动诠释“创先争优”的真谛。

第14篇:赴革命圣地参观心得

赴革命圣地参观心得

XX年5月3日至7日,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贵州行,在此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纯粹的共产党人,知道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所在,明白了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的责任,懂得了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牢记党的誓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保持党性的纯洁。教育深刻,意义深远,发人深思。

我对这次贵州行总结了六个字,即:“三个纯、三个净”。一是在息烽集中营,看到了我党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人,那一张张历史图片,那无比险恶的生活环境,许多烈士牺牲时候仅有二十几岁,三十多岁,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信仰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是多么可贵,是今天我们不能想象的,今天我的党员数量从建党之初的三十几人到了几千万,可是我们这几千万党员中有多少还保存着那份可贵的信仰呢?有多少党员能够为了信仰来牺牲自己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我觉得自己就无法与他们相比,羞愧难当啊!我开始反思,我也将通过这次纯洁性教育,很好地净化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党的信念,努力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共产主义事业留下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足迹;二是纯洁的大自然,在短短的几天让我感觉身心非常清新,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自觉教育群众和带领群众做好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工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这次贵州之行,深感大自然对我身心也是一次很好的净化;三是纯朴的民风,是这次贵州之行又一个深切的感受。贵州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少数民族48个,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风民俗,但勤劳、勇敢、团结、纯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特别是他们崇尚大自然的民风令人崇敬。正是这些共同点,使他们世代相处亦墨,生生不息,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党民族政策的伟大,看到了我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所做的努力。这一切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净化。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回顾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光辉业绩,从而更加清楚的知道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的来之不易。认识到我们任何时代的共产党人都必须永远铭记党的历史,缅怀我党先烈、先辈的丰功伟绩。从中获取人生启迪,吸取精神营养,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和繁荣的幸福生活,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好一名党的事业的实践者、传承者,永葆我党的生命力。

第15篇:参观延安革命圣地感想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之后感

2010年11月8日,在集团公司的亲切关怀下,在李X副书记携黄X副部长的亲自率领下,24个所属企业共29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专职副主席一行飞抵西安进行为期七天的红色之旅。在以西安为中心辐射的10余个景点的参观考察中,我被祖先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窑洞、革命遗址、华山那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以及第一代领导人开创的革命摇篮征服了。特别是延安的革命精神,从开始到结束我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心情始终处于振奋与崇拜的状态。

革命圣地延安,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而延安又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有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大生产运动的口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运动改变了当时解放区的面貌,克服了根据地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军民的生活,为将来积累了经验。

巍巍宝塔山,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如能在夜晚看到装饰了的宝塔将是更加辉煌壮丽,灿烂无比。我们虽然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也能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这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 3

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更对儿时唱的那首《回延安》倍感深情。站在宝塔山下、延水河边几次都想放声高唱,释放出多年的情怀和崇敬之情。在这里,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它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精髓。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样,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宗旨,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朝着又快又好,做大、做强、做实的目标迈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

延安精神放光芒

延安精神,对今天的人们说来,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故事写在延安黄土高原的折皱里,写在历史的交响乐中,写在了千百万贫苦老百姓的心坎上。黄金有价,延安精神无价。因为它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用一个个壮举、一回回老百姓普遍认同的行动和事实谱写的壮歌!这曲壮歌,惊天地,泣鬼神;这曲壮歌,得人心,壮行色;这曲壮歌,惊世界,奏凯旋!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她,唱出了一次次\"风景这边独好\"!她,使蒋介石、国民党黯然失色;她,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信步走出阴霾,走出黑暗,走出日寇、美帝国主义的荼毒、围剿和封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有太多曲折、太多艰辛、太多磨难、太多坎坷……然而,有了延安精神,我们就走得稳健,活得踏实,苦中有乐,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所向披靡,永远高唱\"大风歌\"。 有了延安精神,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有了延安精神,不仅可以创造奇迹,亦能够铸就新的辉煌!因为我们身后有亿万人民的支持、滋养,我们思想和精神的茶饭里有泥土的芬芳。遥想当年,延安的土窑洞、煤油灯;小米饭、南瓜汤;土棉布、来福枪……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

简陋的行装,人民的军队面对那么强大的敌人,入枪林,冒弹雨,抛头颅,洒热血,突破国民党八百万精锐部队的围追堵截,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什么高原古城--延安,被西方人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麦加),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北京、上海、广洲、武汉等等大城市的知识精英、青年学子,甘冒生命危险奔赴延安,用他(她)们的话说:\"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爬也要爬到延安城!\"为什么白求恩、柯棣华、斯诺、斯沫特来……等等外国友人,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诸多党的领袖人物的英雄气魄和人格魅力所诚服呢?我想这本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命题,更不是歌德巴赫猜想,并不难解析。用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话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那前提不言自明,因为共产党得人心!因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洋气\",更多表现的是颇具亲合力、亲民爱民为民的泥土气息。他们身上臃肿的土布棉衣、带布丁的服装、坦诚的笑容、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拉家常,席地而坐;在窑洞里、炕头上,走访普通百姓,吁寒问暖,倾听他们的心声,当机立断,解民忧,办实事。那不是做秀,不是扎势,不是形式主义的虚玄,而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真实流露和生动写照。这本色辉映着延安精神,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丰富着延安精神的内容。诚然,不论你如何宣传,别样标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

民群众并非愚民,而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评判者和仲裁者。他们认定了\"共产党,为人民\"的政治本色,是在与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化、剥削压榨人民,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等少数人谋利益的比较中认识和取舍的。于是指名道姓痛斥蒋介石:\"你是中国的委员长,看上去你就不是个好皇上!\"据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仍然对其垮台之速,恍若梦昧,百思不得其解,好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黯然伤神。呜呼!蒋介石拟或心有所悟,但想到了岂非做得到。国民党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出发点、立足点以及其归宿,都是由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本性决定的。它与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初衷、胸襟、气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无私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再被历史和现实证实并被继续证实的一条铁的历史定律!难道不是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悲剧,已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沉痛的一页!前车之鉴,岂可漠视。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宝贵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纵是新中国业已建国55周年,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中国共产党仍然作

为执政党带领亿万人民再创辉煌、奔小康。昔日的革命党已转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而且从几百名党员发展成为6800余万党员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但是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延安精神所揭示的本质内涵没有变化,延安精神必将永放光芒。当然啦,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赋予新的内涵。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以及孔繁森、郑培民、等等。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已经通过他们的光辉实践,为延安精神增光添彩,丰富和光大了延安精神,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情赞许。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党员中,延安精神这一共产党人的当行本色或者说这一具有巨大凝聚力的政治底色暗淡了,甚至隐遁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他们的行径,已在涣散着党心,离弃着民心,消蚀着党的领导权威,动摇着党的执政地位,损毁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回顾我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对照延安精神,对此我们的确不可作等闲看待。

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关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中央未雨绸缪,号召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也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既是对全党的召示,亦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警策。教育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取决

于每个党员自律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因为党的先进性是由共产党员先进性构成的。让我们铭心刻骨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让我们牢记人民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人心向背并非一劳永逸,要得民心,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光大延安精神,永远不要丢掉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不仅要有承诺、有宣言,更要见行动,持之一恒,永不褪色!(完)

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参观延安的革命旧址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

从儿时起,看着父亲那张塔下的老照片,延安一直就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土地,而今,我为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走进延安,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延安之行使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多么惬意的描述啊。

我们要发扬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革命精神 , 以“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工作态度,为创九州的百亿目标而努力工作,为建九州百年基业而奋斗到底。

第16篇: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圣地不仅可以朝拜

我没有深入了解过任何宗教的信徒,不知道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圣地。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圣地,只去过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很多人去延安朝拜,都是希望把延安精神传承下来。这固然很好,可是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只是传承了这些精神本身,可能是一种浪费。无疑,这些精神应该传承,但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的是建设和打造圣地的方法。

曾经延安也只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城。中央红军去了之后,延安开始由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超革命圣地的转变。中央红军在延安的奋斗史就是一个革命圣地的成长史。只要将延安精神将中央红军当时的情况结合起来,我们就不难找到圣地精神背后的方法。

就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条来说,这是毛主席号召中央红军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提出的一条口号。这条口号首先是针对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其次,口号指明了目标,即“生存”;同时口号也提出了具体方法,一是要自己动手,即“自力”,二是要奋斗。

再看“为人民服务”这条,这是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时写的一篇文章,后来被大家作为对中央红军的一项具体要求广泛传播。这条口号有具体的事例,有典型人物,而且这个人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用他的事迹来鼓动大家容易获得认同。类似的还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

当然,延安精神不止这两条。这些精神对我们今天来说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当时提出这些精神的方法对我们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放到企业来讲,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贯彻中,都可以用到这些方法。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项提出宣传口号,将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都在口号中明确表述出来,再树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典型形象,将他的事迹在企业内广泛传播。如果我们每一个理念都能用这种方式产生,用这种方式来传播,何愁贯彻不下去呢?

圣地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之地。如果我们能从圣地精神的传承中找到建设圣地方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企业内部打造一个圣地,传承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为员工的精神找到皈依呢?

第17篇: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尔林兔中学:毛俊平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我校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传统的再教育,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参观了杨家岭,枣庄,宝塔山等地方,天下来,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延安之行归来,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18篇: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记行

市局机关组织干部到西柏坡参观学习,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奋斗的那段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学习教育活动。4月17日凌晨大家一起乘车从济宁出发,一路经到上午11点车行至河北平山县境内,这时的路旁可以经常看到“红旗从这里走来”、“革命圣地”等标语,虽然有旅游广告的商业气息,但却明显使我们忘掉了近6小时车行颠簸的疲惫,涌动的心潮更加激起了心中的期盼。进入平山县后多半个多小时,车队走上了一个大水库的坝上公路,从这时开始道路倚山势蜿蜒而行,路旁山岚叠嶂,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一种奇异的感觉告诉我近了、近了……山路走完,车开进一个开阔地带,西柏坡就坐落在这山腰之处。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正好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距石家庄80公里。西柏坡党中央驻地,是我党在十余年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斗争史上的最后一个农村驻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走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领域。大家用过午餐,收拾起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开始了真正的“圣地之旅”。从进入西柏坡村庄,首先是董必武的旧居,依东北方向往里,依次是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刘少奇住处,中央军委作战室在周恩来、刘少奇旧居之间。从刘少奇的居室,穿过防空洞到了另一侧是三间窑洞式房屋,此处是朱德旧居。当我穿行在这一个个朴实,局促的院落,走进一间间简陋,整洁的泥房。那段凝铸了烈火和热血,浇灌了信念与理想的历史,穿透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迎面扑来,让人心潮起伏。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指挥着小米加步枪,在三大战役中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取得了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朱德旧居向右绕着往回走,可以看到七届二中全会址,该处原是当时的中央机关食堂,不需解说参观者从房顶的两个天窗也可知它原来的用处。在这里党中央初步规划了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政策,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达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本身意义更为深远的恐怕不是这些任务目标的提出,而是毛泽东同志对“两个务必”的论述,在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时刻,如何使党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经受执政的考验,如何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如何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向全党敲响了警钟,体现了党的领袖~远瞩的政治远见和良苦用心。把历史追溯到1921年,当中国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维艰时,中国共产学背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诞生了,以崇高的理想和不屈的信念,带领中国人民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可以让人更深的理解深植在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的忧患意识,同时也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西柏坡承载着艰苦奋斗地精神,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正如一句对西柏坡的介绍所说:“尽管它没有故宫馆藏文物那样价值连城,没有临潼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因为它的精神和力量而显得十分伟大。”在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看,从这里走出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从来都未曾失去感召力,它已经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19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体会 6 月 4 日 一大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踏上了久慕的西柏坡革命圣地的旅途,经过 5 个多小时的奔波,“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笔挺的字迹映入我们的眼帘,目的地到了。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前进的坚定的步伐。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西柏坡这片革命胜地面前,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无比崇敬。 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五大书记的故居,让我深刻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一间间普通的乡村土屋、一张张历经风雨早已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出的作战地图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在周恩来同志寝室里我看到他睡过的床竟是用木板和板凳支起来的,如此简朴的生活作风,令我感动不已。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夯实了基础。 接着我们参观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在这个用饭堂改装的会议室里 ,1949 年 3 月,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这就是 “ 两个务必 ” 的论断 , 形成了西柏坡精神。

第20篇:参观革命圣地 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革命圣地 重温入党誓词

X年X月X日,XXX公安局党支部全体民警到红河州蒙自市查尼皮村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以及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与如何发扬老一辈的艰苦革命精神进行了交流,并以支部生活会的形式进行。

查尼皮村位于蒙自芷村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在云南点燃第一把火的地方,也是中共云南省地下党组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地方,被喻为“云南革命的传奇之地”。

在去查尼皮的路上,民警们情绪高涨,在车上就开始回顾革命歌曲,一首首革命歌曲仿佛把大家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到达查尼皮,XX党支部全体民警在查尼皮教育基地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民警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服务意识,纷纷表示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推进和谐支部、和谐社会。

随后,党员民警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简陋甚至有些破旧的会址里,高低不平的泥巴地,几条长短脚的凳子和凹凸桌面的木桌子,在暗暗的油灯映照下,更显得有些寒酸,此刻我的脑海里联想到的是1928年10月13日,在眼前的泥地上,有17人参加了中共云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分析了形势,检查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工作重点放在工矿、农村和建立武装等问

题,改选了省临委,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组织任务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农民运动决议案》等许多意义重大的决定,为之后的革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组织的依据。

此次活动正值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面开展、扎实推进期间,刑侦党支部全体党员民警在政委的主持下,并以支部生活会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你一句,我一句,党的历史、征程以及党的英明与伟大都在大家鲜活的吐词间蹦跃而出,同时,大家都在此次活动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了解,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更加珍惜,为刑侦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基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奋斗征程,时刻提醒着我在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为XX党支部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此次教育活动,亲临革命先烈故地,重温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结合现实工作,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促进了我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献礼。

参观革命圣地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