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循环故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8 08:36:43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PDCA管理循环学习心得体会

PDCA管理循环学习心得体会

在3月28日瑞金公司第二期中青班开班典礼上,我有幸聆听了公司纪委书记郭伟荣跟大家一起分享的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着实让我受益匪浅。我十分珍惜此次的学习机会,在整堂课程中,我认真听讲与笔记,使我对PDCA管理循环有了一些了解。

起初听到PDCA管理循环,我们很难去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当你真正了解了PDCA管理循环,其实就是最简单又很有效的一个做事方法,是我们天天在做的事情,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瑞金公司同时在做现场管理和6S管理,无论是现场管理和6S管理,只要认真做好一样,那么瑞金公司的管理将走在同行的前列。

我个人认为PDCA管理循环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一听就懂,但是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PDCA管理循环是属于那种知易行难的东西,就是很容易理解,做起来很难,关键是难在坚持上。

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这四个环节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就是检查与执行,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安排一项工作前一般都会做计划,所以说计划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因为管理人员在安排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会先想想哪个环节容易发生问题,哪些问题是不容易发生的,对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一般会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所以说计划很重要,但不容易出问题。而执行则不同,执行人员的素质千差万别,当执行人员没有充分了解管理人员的意图时,执行力越强则离目标的偏差越大;再加上人的共性问题是惰性,通常人都愿意做领导检查的事情,对于不检查的工作很少能保持高质量的。这时,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可以让我们在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很明显恶化的时候就发现,可以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将损失降到最低。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每一件事情先做计划,计划完了以后去实施,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后,再把检查的结果进行改进,进行实施,进行改善,这样把没有改善的问题又放到下一个循环里面去,就形成一个一个的PDCA循环。

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我觉得PDCA中的计划和检查很重要,而对员工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干部,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计划,我们布置一件事情前先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做,出了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更好?什么时候做?叫什么人去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执行的时候我们还要不停的去检查(走动式管理),检查时发现了问题,继续让岗位工去执行,直到完成预期目标为止,这就是计划和检查的重要性。所以说管理人员一定要紧盯计划和检查,每天工作的时候要想想是不是每件安排的事都作了计划?是不是每件布置的事情都作了检查。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了,而是在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运用好PDCA管理方法,那我们的工作效能与效率将会呈现一种阶梯式的上升形式。每天怎么做PDCA?如何将PDCA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是我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每天上班的时候想想我今天要做什么,今天我主要的工作是什么?我主要要检查什么?主要要计划什么?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最容易出问题的人是谁?都想好了以后就布置工作,让他们去做。做的过程中就不停的检查,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经常去看一看。担心哪个人出问题,就去多盯他一下。每天晚上下班了,总结一下今天这个PDCA到底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使之能在工作中起到实质性作用,能指导我们的工作,优化组合,使我们的经验判断显著提高,制度、程序和标准越来越完善;然后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PDCA步入良性循环。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每天PDCA的循环习惯,要善于用PDCA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

原料车间:吴建平

2015.4.3

推荐第2篇:关于PDCA循环管理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心得体会

我本人表态不是为了写“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心得体会为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和总结,全面了解和掌握,结合其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对自己工作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经过学习培训后具体体会如下:

一、什么是 “PDCA循环管理方法”以及解读

通过学习培训,“PDCA循环管理方法”(以下都简称该方法)就是通过策划、执行、检查、纠偏和持续改进一系列活动,将我们生活中每一件事做对、做实和做好的最基本方法。

我认为该方法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圆心作用,也就是以“目标”为圆心,展开一系列活动,确保最基本目标的完成的特点;二是各个目标和工作环环相扣特点,需要一个接着一个的持续完成来实现总目标的实现,更加具有紧密相连,和团队协作凝聚力的体现的特点;三是具有完成的任务、目标周而复始迈向更新更高的一个台阶,由心动带动行动做滚动功,下一环节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不足并加以再循环改进后达到相对完美的特点;四是具有镜子效应特点,人们不可能一次就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对,只有不停对照比较才会更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有没有做该做的事情、有没有自己的事情做好等等。

二、“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实用性。

通过学习了解,我认为该方法适用每一个人的工作方法,适用于每一件事情的处理,适用于每一个职业场所和环境中的各类社会活动。

所以也包括我们施工企业的每个人工作方法、每件事处理方法,“如公司决策、投标经营、项目管理、部门工作、现场作业、隐患排查、安全达标等等工作方法”。

三、思考如何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公司安质部门展开有效的工作。

- 12 -

推荐第3篇: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三天时间的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的实践,以下是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新得体会。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三、循环经济对我国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因而必须注重两端,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是要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推荐第4篇:循环

循环

又要开学了,读书真的是一件无限循环的事情。

但至少,我感觉到自己内心里的不吵不闹,不悲不喜的情绪,读书了,只是不能这样安逸而又惬意的生活,只是少了点堕落感,少了点无忧,少了很多很多东西。

可是,没有抵制感,没有抗拒感,貌似也没有欢喜感。倘然了么?

然后抬眼望天,再看地,竟无端的发现,中间是镂空的,空荡荡的,有那些叫“人”的物体在行走,一晃如当初。

我突然不可遏止地就想起你了。

想起你总是让自己太累,想起你偏心时候的样子,想起你笑的时候牙齿露出嘴唇的样子,然后不得已的想起你那锐利的眼神,简直能杀死我,每次看见,我就逃避。

我记得自己在日记本上写下关于你的故事的时候,我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提起你。”

但无法抵挡的力量,感觉大脑中的某根弦似的神经被绷紧,然后被深深触动。

你常常跟我们说起你小的时候,我能明白那种苦,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你说你很小的时候,因为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所以你必须照顾其余的弟弟妹妹。你说那个时候,就算是你哭着要读书,可是从来不被容许。

你很小就要去挑水做那些电视上常有的画面,就像砍柴挑水之类的,以前总是听你这样唠嗑,说得久了,我也都会背了,然后和同学说起的时候,她说“我妈她也这样讲。”

然后我们就相视而笑了,感觉你们像极了窜通好的。

但我知道,你的苦痛,向来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几米说“你不是我,又怎么会了解我。”

然后,那天你离开,临走的时候居然还干起家务活来,搞得自己那么辛苦,然让爸骂了你一顿。

我在想,是因为你有洁癖,还是因为你太勤劳了?见不到脏的东西?

可是即使像别人口中的,我的体内留着你的血,可是,我竟感觉我们那么不相似,我感觉,是岁月的久远使得我们徒增了许多的陌生感,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矛盾的一对反义词感觉放在我们身上恍若刚刚好似的。

11岁左右的时候,你就离开,那个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懵懂无知,我不明白也不恨你的离开,也一直感觉没有你,我也会活得依旧潇洒自在。所以一直都没有挽留过你。

后来年龄渐大,我开始学会了恨,恨很多很多事情,比如你的偏心,比如你不屑的眼神,毫不掩饰的总射杀着我,然后我发现我学会了抱怨,学会了逃离。

你面对我们的不解的时候,你会常常说“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长大了就会明白吗?我一直不这样认为,我感觉我足够大了,我感觉我足够理解你的话,理解很多事情,可你总说我幼稚,总说我长不大,然后搞得我也人心惶惶的问自己,我真的那么幼稚?

然后,我一直没能明白的停留在原地,滞留,一直到很久很久之后。

我常常告诉自己,即使岁月变迁的时候,我也依旧会记得,你那总爱翻着白眼的表情,还有你那总爱骂人的口齿,你的偏心,你的许多许多。然后我告诉自己,很多年后,我依旧会心有余恨,不会改变。

然后的然后,我发现,我沿着那条错误的路行走了千百次,千百次的旅途依旧没有忘记当初自己的誓言。

然后的然后,我讶异的发现,我其实总看不到你的表情,比如,你难过的时候,你累的时候,你骂人的时候的你的表情。

你跟我说“你不要读书了,好不好?”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低着头,然后不说话,沉默就从这一头延伸到那一头,然后完好无损的无限循环回来,在你我的心头漫开。

可是,我从来不看你的表情,是决然的?疼痛的?悲伤的?欢喜的?亦或是面无表情的?还是理所当然的?

然后便下定决心的判你无期徒刑。更严重的,或许是死刑。

写到此处时,手不知觉的停下,莫然地感觉到脑海的空白,记忆仿佛被掏空了一般。

但纵使你偏心,纵使你总用那种不屑的眼神,可是,我还是能感觉你的疼痛,还有你从不隐藏的爱。你可不像别的母亲大人一样,温柔细腻,或者从不讲那些爱不爱,疼不疼的话语。你会直接了当的说“看吧,还是你妈最疼你。你看你爸都不管你们死活。”

然后我就笑了,同样是不可遏止的。然后我就觉得奇怪了,感觉你和爸互换了身份似的。

可是就算我们接触不多,不像很多的家庭那样,我依旧能清楚的感觉得到,很多地方,我像你。

比如你的“倔强”、你的“好强”、你爆发时就难以熄灭的“坏脾气”、然后我就发现我有的净都是你的缺点。

你的勤劳,还有你的善良,你的坚持,许多的许多,然后就被我忽视,到了我手上,恍若即使是冰雕玉琢的水晶也成了赝品。

你总说,过节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会主动打电话问候,恍若是固定的格式,就像是数学的二次函数公式,没有为什么,因为历来都是这样。然后像定局一样,我们彼此都没有问候,恍若彼此没有想念,没有隔离。

我还记得你那次嚷着你激动时的大喉咙对那些三姑六婆们说“那次啊,是母亲节,孩子他们从老家打电话来,他爸告诉我是孩子打电话来了,今天是母亲节,他们可能是跟你讲话来着。”

然后你接了电话,最后发现,原来只是说一些事情,并不是你所想要的结果,然后你就说“他们都这样,离得远,没感情。”

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其实我只是在假寐,我佯装自己睡着了,可惜您那猪都能叫醒的喉咙惊醒了我,我只能干巴巴地听着你那些有的没的的话语。

原来,我第一次知道,你会在乎这种东西,在乎那些我以为你不在乎的东西。

然后,我发现自己第一次知道,几米的话是那样的对味,“你又不是我,又怎么会了解我呢?”

我在无声中穿梭了你走过的岁月,让记忆碾过的大脑的每一点,然后无限循环。树上的蝉鸣,地上路过的印痕,天空的湛蓝,湖水的清澈,然后,你也无声的告别,在某个夏天,之后便是无声的存在着一条偌大的长河,奔流不息,谁也不知道它是何时存在何时又无声地覆灭的,我只是依稀能感觉得到你的隐忍,你的痛。

我庆幸于自己没有误入歧途,庆幸于我渐发的了解。

让这庆幸无限循环、然后下一次节日,我会记得我的诺言„„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玉燕中学高一:吴思敏

推荐第5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宁化六中

张清泽

我国循环经济以民众认知原则为目标、载体和践行,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作为个体的人一般都生活在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因此,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贯彻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对于实现我国循环经济民众认知原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家庭成员间可以随时切磋,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直至形成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并自觉纳入家庭伦理。再由生态家庭建设扩展至生态社区,使循环节俭行为蔚然成风。可以断言,循环经济理念被民众广泛接受后一定会产生深刻的、革命式的社会意义。通过构建生态家庭的长期努力,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必将深入人心,而非遥不可及。广大居民身体力行,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倡导绿色环保,节俭高效,提高生活质量,既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幸福,又惠及他人和社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责任

在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行循环经济,政府的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法律法规约束等循环经济管理手段和措施都显得极其重要。并且,笔者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必须首行确保民众认知这一环节基本实现。离开这个前提,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流于口号。也就是说,我国必须首先夯实推行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这一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文化部认为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早在1980年代,联邦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定,环境教育是德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少年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了大量的职业基础培训,以便学员以后可以通过再培训或是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民众责任与家庭践行

我国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风土人情状况不一;农村人口比例大,城乡人口素质差异较大,各民族人口素质也不同;经济状况的地域层次差异明显,各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知识层次、伦理观念、环保理念等都有所差别。这些特点都会给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民众认知的实践带来重重困难,使我们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和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在循环经济民众认知阶段的工作将异常繁重和艰巨,头绪也会很多,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德国大约为10年),并在全国上下持之以恒地大力提倡,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强化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居民和家庭,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国家倡导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积极响应,切实行动起来,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个人和家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家庭生态伦理观、道德观,惠及自身,惠及家庭,惠及他人,惠及社会,惠及国家,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德国人倡导的“小习惯改变大世界”的理念,注重以下一些有利于环保和生态家庭建设的生活细节。我们也许会觉得麻烦琐细,但如果养成生活习惯,就会从中受益,乐此不疲。

家中尽量不储存非必需物品;选购无污染、有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再生品及使用后可以再生利用的消费品;反对过度、奢侈饮食消费,家常便饭更营养可口;减少饭局应酬,提倡家中就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它们既浪费包装材料,增加垃圾量,污染环境,又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定期检查家中各类物品用具,将弃用或多余物品整理分类,或用于扶贫帮困捐赠,或在大家庭成员间循环利用。提倡在社区内建立类似于德国的周末跳蚤市场,居民要更新观念,在社区内鼓励交换不同家庭中的各种弃用物品,各取所需,循环利用,何乐而不为。

提倡购买生态食品;选用盘、碗、盒代替保鲜纸保存食品;避免使用含氯氟烃、卤代物和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产品;提倡自带菜篮子或环保耐用型布制购物袋,拒用免费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若条件许可,利用阳台、楼顶等闲置空间种植草木,绿化环境;保持室内自然光线、自然流通,节约用电;选用不含氟利昂的环保型冰箱、空调及低电耗计算机,使用低耗能型复印机和打印机;房屋装修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环保涂料、环保墙纸和环保复合地板等。

推荐第6篇:因果循环

因果循环

人生是一方田,种什么得什么是因果循环,谁也逃不离;人生是一场戏,想什么遇什么是悲喜交替,谁也躲不开。痛就痛了,痛,让你认识自己,也看清了别人。败就败了,站起来拍拍灰尘,有多少人会在乎你摔过跤?世间多少事,经历过了,看得清了,心就静了。

推荐第7篇:循环经济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 打经济与环保双赢仗

XXX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在成功实现了全厂生活、生产用水封闭式循环利用后,又进一步通过技术改造,加大焦炉烟尘治理力度,实现了含尘废气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效率达98%以上,积极实验和推进配型煤练焦、焦粉焦油回配,开发焦炉煤气组分潜力,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甲醇、粗苯、焦油等产品的生产工艺,使企业步入了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与环保双赢。

公司自投产以来,加大生化处理投资规模,采用目前国内较成熟的A2O工艺技术,使生化处理从原设计处理能力70m3/h改造提升成210m3/h。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生产用水要求。利用高温循环水,通过集分器和热换机组向全厂和厂外区域集中循环供暖,并采用剩余蒸汽为循环水换热后温度补偿和为澡堂用水加热。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用水3000吨/月左右,标准煤5700吨/月左右。充分利用通顺矿业公司矿井疏干水用于公司生产用水,总投资1598.51万元建设矿井水处理工程。该项目采用净化处理工艺,日处理矿井水1.5万吨,出水能满足我公司用水需求,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336吨,可节约500万元的水费。

在焦炉生产工艺中,集气管煤气压力的控制效果给焦炉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集气管煤气压力过高或过低,将导致焦炉冒烟严重,引起冒烟、冒火等,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能源,也给现场工人的工作和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使炭化室出现负压,造成炭化室含氧量增加。针对这一难题,该公司组织技术部门对现场设备进行技术改革。利用DCS集散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焦炉集气管加装自动调节蝶阀,调节煤气鼓风机转速,控制集气管煤气压力和机前吸力,确保各阀门协调动作,避免各压力相互耦合振荡。通过DCS控制自动调节蝶阀和煤气鼓风机转速的变化平衡稳定焦炉集气管压力。通过这一改革,起到了即消除了空气污染,又降低了炼焦配煤成本,提高了焦炭质量的三重作用。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各类环保设施的建设。其中投资800万元购买了两台堆取料机及建设了与之相配套的煤转运皮带线路,实现了皮带通廊和转运站密闭运输,含尘废气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效率达98%以上。公司在焦炉东侧和南侧总投资730多万建成二合一式地面除尘站和在南侧增加木折流木格捕尘器,吸收处理推焦时焦炉产生的废气烟尘,有效处理烟尘达到95%以上,粉尘含量达到了环保要求标准。

再次基础上,该公司一鼓作气,在延伸产业链上研发新项目,在开发新技术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实验和推进配型煤练焦、焦粉焦油回配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借鉴提取粗苯比例增大的经验,攻克负压蒸氨、脱硫废液提酸、提盐等技术,积极开发焦炉煤气组分潜力,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甲醇、粗苯、焦油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工艺。该公司还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迟放气进入燃气锅炉燃烧,产生过热蒸汽供厂区发电。每年供电量约为3946万千瓦,可节约标准煤13700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34250吨,累计年发电量为2454万度,年节约金额1717.8万元。

该公司真正树立起了“以环境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处理好了环保与发展,环保与效益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全厂结构调整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质量和效益提高。

推荐第8篇:循环经济

浅谈煤矿发展循环经济 塑

造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建设新型煤炭产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煤炭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碳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生产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始终占70%左右。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能源资源中占90%左右,而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虽然我国水力资源也非常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还有一定难度。核能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利用还需要长期努力。因此,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地位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改变。

煤炭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矿物燃料,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煤炭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储备制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源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现状

矿井资源制约企业发展。煤炭企业是以开采地下资源为主导产

品,是资源性产业,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可枯竭性,煤炭企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必将步入资源枯竭、无煤可采的地步。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煤炭作为其主导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相当多的一部分矿井为了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不断扩产、超产,加剧了本地矿产资源的枯竭,造成了矿井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

2、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生产、消费

系统的绿色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通过对资源采取3R原则(即资源减量化、资源再使用和资源循环利用),以达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产生最少的废料。传统的经济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一产品一废物”。其特点是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消耗资源,低效率利用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部分经济部门就是靠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资源,以破坏生态环境和产生大量工业废料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循环经济则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按照: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模式来进行,用尽量少的资源、能源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减少废物的

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煤矿是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为主的企业,它在为国民经济提供

大量能源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瓦斯、固体废物(煤矸石)和矿井水,并破坏大量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煤炭生产中贯彻循环经济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2l世纪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及途径

面对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不同煤矿区在实际情况不

尽相同的状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这就要求煤炭企业把循环经济工作真正纳入到发展规划中,大力推进。

3.1、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意识

煤炭企业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中的“先污染、后治

理” 的片面发展观、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作为实现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坚持能源开发、节约、效益、环境并重的发展思路,以社会、经济、科技和优美环境的协调优化为最终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正确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产业关联度原则和产业集聚原理,把煤矿的清洁生产和废弃

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按照“自然资源一循环利用型工业一绿色产品一再生资源深加工业一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引导煤

矿矿区开展规划。首先,要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其次,要围绕如何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对在煤炭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及再生等方面,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和步骤措施。通过建立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以指导其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第三,在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重视对发展矿区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强煤炭企业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3.3、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具体措施途径

按照循环经济3R的原则,煤矿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以下途径:

3.3.1、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煤炭资源消耗。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在世界排名第三,但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一半。目前,我国煤炭年产量2O亿t以上,占世界原煤产量的38% ,而全国煤炭回采率平均仅有30% ,即lOOt煤炭资源只能采出30t,这就大大缩短了煤炭资源的可利用年限。因此,必须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首先必须从矿区规划、煤矿设计做起;其次要改进采煤方法;第三要采用先进的选煤技术,提高洗选效率。

3.3.2、搞好矿井水利用,增加矿区水资源。煤炭生产往往要排出大量矿井水,这些矿井水大部分被当作废水外排,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事实上,大部分矿井水只含有少量固体悬浮物,稍加处理即可作为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全

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特别是北方很多省、地区都是缺水区,把矿井水处理后加以利用,可以解决矿区的缺水问题。

3.3.3、开发利用煤层气,增加新能源。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煤层气,以确保煤炭生产安全。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较高的发热量,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新能源。过去主要是向空中排放,既污染大气,又浪费资源。目前,我乌海能源公司的有些矿区已经开始收集利用煤层气,即可以发电,也可以用于取暖锅炉,用途十分广泛,开发前景广阔。

3.3.4、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中都要排出大量煤矸石,约占原煤产量的10%到20%。煤矸石一般含有少量的煤炭和碳质页岩,具有一定的发热量,如果合理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如果不利用,就地堆积成山,则会占用土地,发生自燃,排放SO:,CO和CO:等废气,污染环境。全国现有1500多座矸石山,堆存量4O亿t。有些矸石山还发生过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给矿区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根据煤炭品种,煤炭企业大致可以形成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对动力煤矿区来说,主要发展煤一电一建材的经济模式;美国彼伯特公司就采用了这种模式。二是对炼焦煤矿区来说,主要发展煤一焦化一煤化工一建材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已被太原煤气化公司和德国的鲁尔公司所采用,我乌海能源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焦化产业链。

在煤炭矿区发展电力、建材有许多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矿区的煤炭价格比较便宜,同时可以利用一部分劣质煤和煤矸石,降低发电成本;可以利用采煤排出的矿井水;可以缓解铁路运输压力;煤矿本身是用电大户,就地发电、供电可以缩短电能传输距离和线路损耗,节省电费;电厂的灰渣可以同煤矸石一起处理,生产建筑材料。

在煤矿发展焦化产业也有许多优点:可以就近选用炼焦精煤作原料,既减少运费,又缓解铁路运输压力;选煤厂生产的中煤、煤矸石、煤泥可以就地发电,把电能供给煤矿和焦化厂;焦化厂可以综合利用矿井水。

4、结论

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走新型煤炭工业的必由之路,既可节约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又可利用煤炭生产中的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符合国家当前“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

推荐第9篇:循环经济

金昌市工信委(市志材料之二)

循环经济

金昌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辖永昌县、金川区一县一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因矿兴企、因企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镍产量15万吨、铜40万吨、钴1万吨,铂族贵金属产量占到全国的90%,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辖区内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金川集团公司是集采、选、冶、化为一体的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经过50年的资源综合开发特别是建市3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金昌市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金川被列为全国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之一,2003年金昌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06年金川集团公司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007年金昌被确定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2008年金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甘肃省首次循环经济工作现场会在金昌召开,金昌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2009年甘肃省将金昌列为全省七大循环经济基地之一;2010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金昌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月, 1

经国务院批准,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金昌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目前金昌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为防止 “矿竭城衰”,金昌市紧紧抓住金川公司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金昌市被列为省级试点城市的契机,把化工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单个企业建设具体的生产线与多企业联合构建产业共生体系结合起来,把产业链条的延伸共生和企业间利益点的平衡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着力建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以能源化工、硫基化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为主的产业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循环利用的大循环,构建了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创造了循环经济的“金昌模式”。

(一)以规划为先导,加快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金昌市按照《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围绕全市“一线三点”产业布局,明确金川、河西堡、永昌三个节点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先后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江阴天宇镍网公司等国内同行业的强势企业加盟金昌市循环经济圈,重点延伸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六条产业链,构建区域大循环,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金昌市依托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金川新材料工业园区和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形成有色、化工、冶金等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间接续配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由单一资源依赖型向多元经济优势互补型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区域一体化组团发展方向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约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二)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金昌市依托金川公司有色金属研发基地,在冶金技术方面拥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200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改项目54项,总投资达到74亿元。先后取缔土法石灰窑17家,淘汰分散供热小锅炉53台,关停水泥立窑生产线7条、小硅铁生产线5条、小化工企业2家和全市所有的造纸企业(12家)。2007年,新上日产2500吨电石渣水泥熟料及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消耗电石渣、粉煤灰、镍弃渣等各类工业废渣70多万吨,固废利用率达到70%。

在社会层面,先后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结构节能,强制执行建筑节能65%的标准,积极推广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在农村,大力发展食用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累计建成沼气池8400多座,并大力推广秸

秆利用,循环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三)通过产业链招商,促进形成区域产业对接

金昌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配套的新兴接续产业。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回收制硫酸,配套发展硫化工和磷化工产业;与有色金属产业配套的氯碱化工副产的氯气用于PVC生产,配套发展氯碱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磷石膏和脱硫石膏用于水泥生产,水泥再次用于矿山充填,形成了“硫化铜镍矿开采—镍铜钴冶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产业,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硫酸—磷酸—磷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等产业链。园区企业间原料、中间原料及废弃物互供互用,区域内副产品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四)加大工业“三废”回收利用力度,积极开发利用二次资源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依据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各企业积极改进生产工艺,组织各种工艺流程之间物料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如金川集团公司冶炼过程充分回收余热资源生产蒸汽,供热系统形成热电联产,供水系统中水全部回收用于生产,固体废弃物、尾矿废物再选后用于矿山充填,特别是组织实施回转炉烟气制酸等一大批重点环保项目,二氧化硫烟气处理率达到95%

以上,硫酸产能达到200万吨。金化集团公司合成氨生产系统利用“三废”燃烧发电、副产蒸汽综合利用到造气工序、吹风气再回用燃烧,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金泥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固废资源替代部分石灰石、煤、黏土等自然资源,成为全国清洁生产样板企业。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为了避免陷入“矿竭城衰”,金川集团公司实施资源控制战略和资源多元化战略,加大境外资源的勘探开采力度,已与刚果、赞比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所需镍原料的50%、铜原料的80%都是利用外部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金川集团公司加大自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矿石回采率超过94%,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在5%以下,达到国际充填法坑采矿山的先进水平;铜镍矿所含的21种有价元素中已有18种得到再利用,镍冶炼综合回收率达到94.3%,。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全市共投入10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给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了金水湖景区等一批城市环保景观工程,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31%,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69平方米,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形成了区域环境的良性循环。

2010年,金川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23亿元,是2005年的4倍。2010年末资产总额 602亿元,是2005年的3.5倍,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9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常年位居有色行业前三名。万元产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5.78%,“十一五”期间,金川公司共投入环保资金21.6亿元,实施了冶炼二氧化硫烟气污染治理、节约用水综合技术改造、氯气污染治理、烟气收尘设施改造以及厂区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环保技术措施项目。利用冶炼二氧化硫烟气生产硫酸能力由2005年的10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亚硫酸钠生产能力提高到15万吨;使含金属离子废水和硫酸废水得到全部处理,厂区生活污水及一般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中水利用量达到每年1200万吨,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推荐第10篇:循环经济

问题:

我国经济虽然增长较快,但经营方式粗放,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但由于历史和主观等诸多因素,生态环境恶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若继续沿着传统方式,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支持将难以为持,国家环境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就无法实现。

建议措施:

今后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经济建设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与破坏;二是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用什么样的具体模式来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则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11篇:建筑材料循环

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项目所在的地区或周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工程项目建设除了项目的投资、进度与质量三大目标外,环境目标已经成为项目建设的另一重大目标,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环境目标控制就日益重要。

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环境污染所占比例为34,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同时建筑业还是耗能大户,据统计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这些能量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热水供应、照明、通风、冷气,以及用于建筑物间的交通运输上。

荷兰一年所倾倒的建筑垃圾为140万t,占所有垃圾来源的26,而澳大利亚每年的建筑垃圾也占全国垃圾总量的20%至30%。表1是部分国家的统计资料:

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构成建筑物的那些原材料,见表2。据巴西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产生建筑垃圾的比例一般高达总建筑材料重量的20%至30%。

建筑垃圾大多属于固体垃圾、而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减少建筑垃圾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业主和承包商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有利于整个地区和国家环境的改善。除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而外,项目建设还会有如下的环境方面的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视觉污染、噪声污染等。

项目建设活动涉及的单位较多,既有政府机构,也包括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等。下面主要是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就项目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应当采取的措施加以论述。

1、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决策工作的好坏对环境会产生直接而且深远的影响。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这不仅是项目投资损失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决策阶段重点应当作好以下工作:

1.1项目本身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

1996年11月8日房地产报报道了“中国华兴河北实业发展公司对10幢建成几年未能出售的高档别墅实施了爆破拆除,准备在原址上另造公寓。”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带来大量的硬质垃圾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环境的问题。再有1995年,二滩电站过木机道工程动工,整个工程到1998年已完成投资8亿元。但是随着国家对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二滩电站过木机道工程随之停建,整个过木机道工程为此损失八亿元。

1.2项目规划选址中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项目选址不当,许多项目建在水源上方、城市的上风方向,致使项目当前以及今后的搬迁,造成资源的浪费。就重庆市来看,横贯城区的嘉陵江的上游有重庆农药厂、重庆特殊钢厂,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有许多化工厂。由于项目选址不当,这些项目已经成为影响重庆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1.3遵守政府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规定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项,国家对电力、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造纸等重污染项目从严控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布局不合理、存在环保欠账的一律不批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全年通过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单是环保总局负责审批、验收的新建项目,就消减化学需氧量47.46万t,减少工业粉尘538.38万t,二氧化硫约20万t,化学需氧量基本上做到了增产不增污,烟尘实现了增产减污,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

2、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当前设计工作中与人们的需要相脱离的现象还十分普遍。以住宅为例,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项目业主过多地追求容积率而忽略了项

目的周边环境,许多建筑密度偏大,绿化率太小(不少城市采用支付异地绿化建设费的办法来代替项目周边的绿化)。南方潮湿地区大多数住宅区还设有垃圾道,使得底楼又臭又脏。很多住宅项目的细部没有考虑周全,如厨房未统一设排气孔,没有考虑晒衣架,没有专门预留空调位置等,使得用户自己穿墙凿洞,在阳台上乱搭乱挂,影响市容观瞻,造成视觉污染。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2.1考虑平面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现场生态环境;道路与交通;建筑微观气候。

2.2考虑对居民、用户和邻居的影响

听取用户和社区的意见;建筑外观符合美学要求;控制噪声;预测并减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3详细咨询有关的机构

水文、地质情况;防洪、防污;文物保护。

2.4能源方面

节能设计;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

2.5建筑采光与通风

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的使用。

2.6建筑物的外部环境

绿化环境;利用植物绿化建筑物。

3、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鉴于项目建设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合同招标中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策要求,投标单位的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与文明施工已成为评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是在招标文件中要求的还不够具体和详细。实际工作中应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招标文件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详细阐述环境问题与措施要求。

2)招标文件中应包括有关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的清单,以便引起承包商的重视。

3)招标文件中强调项目对环境的特别要求。

4)评标中增加环境措施的分值。

4、合同委托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业主与选择的承包商签署合同时,招标文件中的有关环境的要求以及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涉及的环境问题都应写入合同条款。承包商应指派专门负责环境问题的代表。建议合同条件中写入下述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环境保护;建筑垃圾处理;水处理;噪声控制;施工安全和健康;有害物质的控制;空气污染治理;野生物保护;绿色产品采购;文明施工。

5、施工阶段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不亚于项目建设的其它阶段,虽然项目规划、决策和设计决定了项目的布局、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但是施工阶段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阶段,牵涉的单位和人员多、工艺复杂,对项目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就当前我国项目施工活动来看,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1项目现场文明施工

全美最大的承包商福陆丹尼尔(FluorDaniel)在中国厦门的柯达项目建设中,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现场卫生,早晚打扫现场通道,对周边自然环境、历史文物进行积极保护,实行“零事故”安全生产,使得整个工地井井有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陆公司推行的施工现场绿色管理(GreenManagement):

制定有专门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施工中记录环境状况;制定专

门的采购政策;与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积极配合。

5.2工程噪声控制

重庆1998年6月下旬的一个夜晚,重庆市环保局公开电话值班室创下了一项纪录:一个晚上接到79次噪声污染的投诉电话,其中大都是建筑施工噪声。据重庆市环保局统计,1997年噪声投诉为715件,其中施工噪声投诉为455件;而到1998年9月止,噪声投诉已达1320件,其中施工噪声1069件,占总量的80.9%。

2002年初重庆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了专门的《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此办法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和区域开发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为消除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提供了具体的、有力的法律保证。

5.3粉尘控制

1999年1月4日中央台焦点访谈节目就北京日益恶化的环境作了专门的报道,北京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网络成员国家中十个环境最差的城市之一,其中除了汽车尾气影响因素而外,近些年来北京大兴土木产生的建筑粉尘是第二重要的影响因素。

2001年广州体育馆的爆破在事前号称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的控制爆破工程,同时也是世界爆破史上技术最新、最环保的爆破。据广州体育馆爆破工程现场有关技术人员介绍,此次爆破有四大难点,其中最大的难点是粉尘控制,这也是城市爆破的世界性难题。如果不有效控制粉尘,炸下来的5min内,周围200m将看不到人。

本次爆破最创新的一项技术是“粉尘控制”,即用高压水雾和直升机投放水弹压制粉尘。在爆破之后,粉尘还是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飘了4分多钟,并飘过了大北立交,方圆两三公里范围内都被其笼罩,粉尘似乎没得到完全控制。粉尘只控制了50,没达到事前预计的80,原因是经验不足:在体育馆四周设置的喷雾系统离体育馆墙体太近,结果在爆破后倒塌的墙体压坏了部分喷雾系统;此外,直升机投放水弹稍晚了10s,使粉尘压制没有达到预计要求。另据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越秀公园测试点的测试结果,爆破瞬时产生的粉尘超过了国家的“边界粉尘标准”(1PM/m),但在1h内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当时风很大,爆破产生的粉尘很快就由解放北街向兰圃方向扩散,因而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爆破现场观看的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冯叔瑜和汪旭光说,虽然有这点遗憾,但本次爆破的粉尘控制仍然是出色的,其创新性具有参考作用。

在项目建设与拆除工作中,人们对粉尘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5.4建筑垃圾的处理

重庆运输总公司1996年11月至1997年2月在划拨国有土地红线之外向长江河道倾倒弃土,填江造地11757平方米,设置河道障碍物达23.5万立方米。之后,重庆市珊瑚公园管理处在建设过程中,向滨江大堤外的河道倾倒弃土2.4万立方米,重庆市政管理处和重庆半岛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在菜园坝站以西的长江河道内填筑障碍物5.28万立方米。1998年3月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向上述四家单位下达限期清除命令。到6月3日,各清除单位共清除弃土约8.4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50万元。建筑垃圾处理不当既给有关单位造成不良的外界影响,又给这些单位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

对于建筑垃圾,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1990年7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7

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均为剪力墙或框剪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5MPa以上。共计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t,节约砂子材料费1.44万元和垃圾清运费3360元,扣除粉碎设备等购置费,净收益

1.24余万元。1992年6月,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多t,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节约资金3.5万余元。通过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这两家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现场只需配置1台或数台粉碎机,即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渣就地处理、就地使用,大大减轻了外运负担。

5.5建筑材料的选用

1998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报道北京某工程进行地下室防水涂料施工过程中,湖南来京打工的一名工人在施工中因涂料有毒物质苯和甲苯含量严重超标和施工中通风不良引起中毒死亡。

据北京市民用化学工业产品毒性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化学物质毒性鉴定检测中心介绍,北京市每年发生有毒建筑材料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约350起,中毒人数15000人,死亡人数350人,慢性中毒约10000人次。我国涂料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最近对成都某装饰材料市场取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的涂料中甲醛超标270倍。我国目前每年建筑涂料市场需求量近100万吨,而能达到万吨产品的国内生产厂家全国不超过十家。某些发达国家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而法制规范又不健全之机,把本国不允许生产的有毒建筑涂料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进行转移生产或销售;更有一些个体、民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懂或懂而不管产品安全质量,再加上我国建筑涂料毒性安全质量的法制化管理没有跟上,对建筑涂料毒性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目前基本上是处于原则上有法难依、具体执行上无法可依的状况。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有关的标准与规范,其中包括:《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由国家质监总局制定,包括人造板、内墙涂料等十项材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制定,包括住宅居室和办公场所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两个部分,控制项目有可吸入颗粒物、甲醛、二氧化碳等;((住宅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修改),由建设部制定,分别从建筑工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检验等诸多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规范。

以上标准从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规范、室内环境质量几个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控制,从建房、装修到日常使用进行全面监测。

第12篇:循环经济

解释1:

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和自适应功能去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的简称,是一类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

解释2:

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

例子:津召开的2012中日韩(环渤海)中小企业绿色产业峰会上了解到,本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具有绿色经济特点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五种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点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天津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5万吨、钢铁产能590万吨、印染产能2500万米、平板玻璃产能150万重箱、酒精产能1.8万吨,累计完成30万千瓦的小火电关停任务,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目前本市已有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76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其中,作为中国北方最大循环经济园区,静海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串起“再生资源链条、精深加工链条”,成为全国静脉产业体系的代表,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去年底,该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60家,年回收加工处理各类工业固废100万吨,可生产铜40万吨、铝15万吨、钢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其他材料5万吨,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9亿元。

第13篇:循环经济

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循环经济推介材料

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设立于2005年,2008年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2010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年10月,省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复了《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2年6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展前期工作。

一、发展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位于民勤县西部,东距民勤县城61公里,南邻镍都金昌78公里,北接内蒙古雅布赖盐湖和中泉子硝湖,处于金(昌)、阿(右旗)、民(勤)、雅(布赖)四县旗市镇的中心地带,省道河雅公路、额周公路和民西公路在此交汇,金阿铁路专用线从兰新铁路金昌火车站接入集聚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2、矿产资源优势:红沙岗矿区现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4亿吨。探明油页岩地质储量6.5亿吨,并有相当规模的远景储量,极具工业开采利用价值。民勤县钛铁矿资源有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共圈出矿体6个,钛铁矿石量7178.56万吨,二氧化钛金属量226.82万吨。南矿带圈出矿体2个,推断钛铁矿石量在5000万吨以上,二氧化钛金属量137.9万吨。南北矿带钛铁矿石量合计1.2亿吨,二氧化钛金属量合计364.8万吨。探明石墨地质储量667.7万吨,共发现6个矿

体,矿区地处戈壁荒漠,地势平坦,利于开发建设。

3、风光资源优势:红沙岗区域风能资源评估结果显示,该区域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5.81-6米/秒,年有效风速时数为6654-6809小时,年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785小时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58-300瓦/平方米,风功率密度等级为二级,属风资源丰富区。区内年均太阳日照时数为3300小时,年均辐射总量为6300兆焦/平方米,日照时数≥6小时;天数超过310天,年可利用小时数为1747小时,太阳能开发利用总量在600万千瓦/年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非常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4、土地资源优势:红沙岗地处戈壁荒滩,地域辽阔,地势平坦,面积5831平方公里,荒漠、半荒漠及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95%以上,平均海拔在1380米左右,北高南低,自然坡度为5‰左右,坡降较为均匀,东西方向近水平。红沙岗隔离条件好,工业项目建设中适量的排水、排污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项目建设用地均为国有未利用地,开发成本低,供应充足,按照项目合作双方达成的协议,可灵活采用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为项目建设供地。

5、水资源条件: 2004年,太西煤集团开展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形成了该区域水文地质详查报告,结论是该区域侧向补给量为328万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500万立方米/年,水源地若开采使用,30-50年内平均降速为0.04米

/年,符合建设用于人饮和工业生产的水源地。红崖山水库到红水岗工业集聚区输配水工程,设计年供水2500万方,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中。

6、电力优势。目前从金昌市宁远堡330千伏出线到红沙岗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从双湾出线到红沙岗的110千伏“双回线路”基本建成。目前,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330千伏变电站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2013年6月将建成投运,届时,可确保清洁能源的有效输出。红沙岗风电规划建设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年发电量87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装机容量440万千瓦,年发电量73亿千瓦时,可充分满足入驻企业项目用电需求。

7、劳动力资源。民勤县劳动力丰富,全县总劳动力 11万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适龄劳动力达5万多人,高中以上适龄劳动力达3万多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省水平约1.1年。

二、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快速推进

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发展煤炭开采、光伏发电、电力发电及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打造煤炭开采-洗选-脱硫-硫酸产业链;油页岩-原油-成品油产业链;煤矸石、灰渣-建材产业链;清洁能源-并网发电产业链。形成高度关联度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建设纵向闭合、横向耦合

的全省能源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

(一)煤炭开采-洗选-脱硫-硫酸产业链

年产240万吨的红沙岗一号矿井,于2011年8月份投入试运转,即将于11月份达到满负荷生产;年产180万吨的红沙岗二号矿井,地面工程已经形成规模,计划于年底投入试运转。红沙岗一矿、二矿为煤电化循环产业链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0万吨洗煤厂、100万吨兰炭生产线、600万吨矿井疏干水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通过洗煤厂完成原煤的脱硫、排矸、降灰,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经过洗煤过程后产生的精煤,经煤化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工产品。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洗中煤和洗矸可用于混烧发电,炉渣可生产炉渣砖和炉渣水泥。

(二)油页岩-原油-成品油产业链

民勤红沙岗矿区与煤炭伴生的油页岩资源储量较丰富,随着矿井建设工程的相继竣工投产,将产生大量的油页岩,拟建设的页岩油提炼加工项目,生产系统产煤与产油页岩可交替进行,相得益彰。油页岩一是经低温干馏提炼页岩油,另外,可作为燃料用来发电,油页岩干馏和燃烧后的半焦灰渣用来制造砌块、砖、水泥、陶粒等建材产品。

(三)煤矸石、灰渣-建材产业链

以钛铁选炼、石墨、电石和石灰石生产为主的化工建材

循环产业链基本形成。甘肃锆钥60万吨/年铁精粉厂建成投产,20万吨/年钛精粉厂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试生产,灰渣制砖项目已建成投产;荣达公司60万吨/年电石、200万吨/年水泥项目、甘肃图远7.2万吨硅铁项目、3万吨石墨选矿项目等正在建设。1.5万吨高碳石墨、1万吨球形石墨项目,已开工建设。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最节约循环化利用,规划建设36万吨PVC、30万吨烧碱、20万吨铁合金和花岗岩生产项目。

(四)清洁能源-并网发电产业链

已建成和拟开工建设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47.5兆瓦,光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25兆瓦。红沙岗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初具规模。

风光电并网发电后,一是并入国家电网,二是加快集聚区高载能项目建设,努力把高载能产业培育成为连接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和其他工业融合点,强化光电等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三、招商引资政策

(一)供地优惠政策

1、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使用国有荒山、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划拨土地目录》规定的生产性用地,均可以采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凡符合《甘肃省优先发展目录》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所在土地等级相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执行。

3、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新建的工业企业,其土地使用权可以租赁方式供应。

4、投资我县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内优先供应,针对不同项目其用地价格依基准价(或园区储备土地价格)可按有关规定下浮。

(二)财政扶持政策

1、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含,下同)以上的生产性工业企业,年纳税在1000万元以上,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由县财政将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性支出后县级留成部分的80%,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2、对在本县投资5000万元以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除房地产、矿产开采项目),自投产运营起3年内,由县财政按照企业上缴的各种税收县级留成部分的50%,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

3、国家和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性资金,由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争取,全部兑现给企业;

(三)费用减免政策

1、外来投建设投资者在我县境内新办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先进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

套费用等相关费用。

2、工业项目在建设期间行政性收费属县级所得部分免收,涉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征收,注册登记、办证只收工本费。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倾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将红沙岗工业集聚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增长次中心、金武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最后,衷心欢迎并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到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谢谢大家!

第14篇:PDCA循环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 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 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8-5所示。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图8-5所示。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贯标中的应用:GB/T 1900

1、GB/T 28001标准的管理思路

【P(计划)】:

GB/T 19001:工作计划、策划(职责 目标 人、机、料、法、环、测 5W1H);GB/T 28001: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

和方案制订)

【D(执行)】:

-- 明确职责(部门/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

-- 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GB/T 28001:安全员,消防、安全监控、防盗、防雷设施等)

--编写文件(强调两标融贯)

--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

-- 执行:符合性 痕迹管理

GB/T 28001: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 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

【C(检查)、A(纠正)】:检查和持续改进

--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

--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对不合格(品)的整改,(GB/T 28001)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小结:

PDCA: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的含义如下: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纠正,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 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 ;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 个PDCA循环里。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特点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于整个企业和企业内的科 室、工段、班组以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 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企业上下或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 互相促进。以上特点。

(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3)形象化

PDCA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化。

PDCA循环包括4个阶段,7个步骤。

其中第一部分的“计划阶段”包括上述7步骤中的3个: (1)选择课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原因 选择课题要做的工作: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其他问题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3。有什么损失。

4。选定课题和目标值。 5。正式选定负责人。

6。如有必要,对改进活动的费用做出预算。 7。拟订时间表,指定改进计划。 掌握现状要做的工作:

1。抓住问题的特征,需要调查若干要点。(如:时间,地点、问题的特征等) 2。若要解决质量问题,就要从5M1E(人机料法环测)各种不同角度进行调查。 3。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分析问题原因要做的工作:

这个步骤就是一个设立假说,验证假说的过程。 1。设立解说(选择可能的原因)

搜集关于可能原因的全部信息

运用“掌握现状”阶段掌握的信息,消去已确认为 无关的因素,重新整理剩下的因素。

2。验证假说(从已设定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

搜集新的数据或证据,指定计划来确认原因对问题的影响。

综合全部调查到的信息,决定主要影响原因。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问题再现一次。

PDCA循环的内涵、特点与运用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

一、PDCA循环的内涵

IS09001:2000标准0.2条款的"注"指出, PDCA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其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1.PDCA方法适用所有过程

PDCA循环理论存在于所有领域,既包括人们的专业工作,也包括日常生活,它被人们持续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使用于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项活动。

2.PDCA循环的主要步骤

①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②确定改进的目标;

③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④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⑤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⑥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⑦正式采纳更改;

⑧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其中,①、②、③、④即P--策划;⑤即 D--实施;⑥即C--检查;⑦、⑧即A--处置。

以上所述,即为解决问题所必须遵从的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

二、PDCA循环的特点

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改进)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的一个过程,必须形成闭环管理,四个阶段缺一不可。那么,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是否只能分成八个步骤?笔者认为,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2.大环套小环

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见图1。

图1 大循环套小循环

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小的PDCA循环。比如,ISO 9001:2000标准的管理职责(5)和资源管理(6)是PDCA循环的P阶段,产品实现(7)是D阶段,测量、分析(8)是C阶段,改进(8)是A阶段。而"改进"中的"纠正措施"则是该标准大的PDCA循环中A阶段的小PDCA循环。

应当指出,PDCA循环中的A是关键环节。若没有此环节,已取得的成果无法巩固(防止问题再发生),人们的质量意识可能没有明显提高,也提不出上一个PDCA循环的遗留问题或新的质量问题。所以,应特别关注A阶段。

3.循环前进,阶梯上升(见图2)。

图2 持续改进

由图2可见,若按照PDCA循环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 PDCA循环,便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可以在组织的每一个过程中层开,也可以在整个过程的系统中展开。它与产品实现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和持续改进有密切的关系。

三、PDCA循环的灵活运用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池泽辰夫主张灵活运用PDCA方法,可先从CA入手,然后再进入PDCA循环,即先"检查"、"处置"(改进)前一循环的实施效果后,再进入"策划"阶段。池泽辰夫举例说,在制定年度方针、目标及实施计划方案时,应回顾上一年度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即对上年度的PDCA循环效果进行充分验证后,再制定本年度的计划。

笔者认为,池泽辰夫先生的说法是对 PDCA循环认识上的深化。事实证明,毫无准备地进入策划阶段与检查前一循环的实施效果后再进入策划阶段,其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进行PDCA循环时,尤其要注意CA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对提高策划的水平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自《中国质量认证》2003.9期

第15篇: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随着本世纪 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的想法,以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到 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倡导、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德国采取严格的立法手段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再利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自 1995年 7月 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回收率必须达到 80%。在德国的影响下,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法国法律规定, 2003年应有 85%的包装废弃物得到循环使用,奥地利的法规要求对 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再利用。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所有相关的法律精神,集中体现为“三个要素、一个目标”,即资源再利用,旧物品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型”的社会目标。

从区域上看,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国,最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据余德辉司长介绍,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等核心企业,通过贸易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在降低企业的治污费用的同时,企业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16篇:循环日记

“循环日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循环日记”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从周一到周四,一个小组中的四位学生每人轮流写一篇日记。日记内容由组内成员自由商定,校园生活、家庭小事、时事新闻,小说连载等都可以,但每周每个小组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材,每篇日记都必须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每天早晨语文课代表将各小组的循环日记本收起来,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可以在日记本上进行书面点评,也可与学生口头交流写作心得。

循环日记本一般会在学生写作的第二天下午返回到学生手中。该生会按照老师的点评或者当面交流的情况,利用其他同学写作的时间,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学生的这种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两天能提高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主评价和修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从不会、不愿修改作文到最后有意识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生的考场作文大多四平八稳,内容枯燥,缺乏活力。“循环日记”中,学生所写内容贴近自己的生活,文字真实可感。教师在点评学生的日记之时,不必拘泥于平时那些八股式的点评语言,要更多地融入学生的生活,想他们之所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日记中存在的亮点要多加鼓励。这种激励性评价能满足学生对自我肯定的渴望,帮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以欣赏的目光看他们的习作。在充当读者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孩子的朋友和知音,热情而又富有同情心地细读孩子的作品,尊重他们的劳动,照顾他们的感受,及时发现习作中的亮点。无论思想、取材、布局、表达、情感还是态度,只要有一处值得肯定的地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作文互评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管理中,每个小组刚好四个人,每周小组内循环日记的题材也大致相同,这样更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点评,取长补短。完成循环日记之后,可让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围坐在一起,由作者朗读作文,其他三位同学认真倾听,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互评时,往往能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容易被同伴接受。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加深认识,对问题的理解会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他们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学生自身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新课标强调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不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习作存在的问题,给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在修改中提高,并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改变过去一次性评定的做法,让学生在获得第一次习作评定后可以通过一次或几次的修改获得进一步成功。经过认真修改,得到更高的评价,特别是对写作态度的高度评价,培养了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和良好的修改习惯。

过去学生的作文一直只由教师评价,很少有学生本人或同学参与到作文评价当中来。现在我们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改为多元化评价,既让学生参与对自己文章的评价,也让他们参与同学作文的评价。我们通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拟定评价标准,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进行自评和互评训练。在学生的日记本中可设置“我的设想”、“同学互评”、“家长参与”、“老师点评”、“我的反思”等小的评语框,每次不一定完成这么多项目,可以根据作文情况设置相应评语框。学生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激励和更多的建议,大大增强了他们完成习作的信心和动力,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更多地与他人分享写作的乐趣。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作者 韩宗秀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

第17篇:循环经济

打造中国循环经济的样板

在曹妃甸开发建设之初,国家就把曹妃甸工业区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于2008年1月诞生。

依照总体规划,曹妃甸将成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总体规划指引下,曹妃甸在开发建设和产业聚集过程中,通过建立高标准的绿色产业准入制度,对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大、利润再高,也不允许落地。据统计,曹妃甸开发建设几年来,婉拒的项目投资达100多亿元。

新首钢是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一系列国际先进技术保障了新首钢的循环经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采用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其中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技术占到三分之二。(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仅炼铁高炉就集成了当今国际炼铁领域的10大类、68项先进技术,并首次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炉上使用了自主研发的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这是世界炼铁技术的一个突破。

“新技术保证了我们实现循环经济。目前,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废弃物,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铁元素资源几乎100%回收利用。”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刘建华说。

实际上,在新首钢这个不到曹妃甸工业园区面积1%的地方,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只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的一小步。曹妃甸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工业区内企业自身的循环;二是钢铁、电力、石化三大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产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产业集群的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企业与行业有机结合。

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一张循环经济示意图能让参观者对曹妃甸的循环经济有一个直观的、总体的印象。示意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钢铁工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用于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除最终污染。发电厂的冷却余热用于发展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以降低淡水生产成本。

第18篇:PDCA循环

全译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持续改进。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在质量管理中,经过一次PDCA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于此,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使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对于A,一些学者认为是行动,一些学者认为是纠正,对于质量管理的目标而言,笔者认为把它理解为持续改进更为恰当。按照PDCA循环理论对A的定义是对相应检查结果而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发现新的问题(木桶理论),进而启动新的PDCA循环。 医务处是医院医疗运行管理、质量全程控制的重要部门。在这里仅仅以在医疗工作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一

些体会,结合PDCA循环基本管理理论,简要阐述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一、计划阶段P。我院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安全百日行动等项工作的特点,按照“医疗安全防范与强化宣传相结合、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重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充分计划和准备。医务处运用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安全百日行动等的工作经验,在仔细理解 “万里行”活动的精神后,按照“万里行”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订了《2009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该活动方案明确提出:“万里行”活动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主题是:“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在“万里行”活动方案中对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计划。医院进行了强势宣传,做到全院知晓,人人认识到“万里行”活动的重要性,全院职工共同行动,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安全百日行工作为基础,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做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执行阶段D。全院员工齐心协力,把“万里行”活动计划的内容付诸实施,将以往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资料进行归类汇总。同时,各科室按照“万里行”活动要求写出阶段总结。

三、检查阶段C。按照“万里行”活动方案要求,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进行自查自纠,院长质量查房和医疗质量督

导组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通报,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四、持续改进阶段A。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努力,我院各职能部门和各科室根据自查情况和医院督查结果,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整改措施,进而提高全院医疗质量水平。同时针对新发现的问题按照P、D、C、A顺序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完善和整改。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恰当运用PDCA循环将使我们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在PDCA循环应用中,我们要坚持PDCA循环的两个原则,闭环原则和优化原则。

所谓闭环原则:指凡事要善始善终,必须严格遵循PDCA循环程序,而且是螺旋上升。

所谓优化原则:指根据木桶理论,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水平。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团队的力量,是全院的力量,是医院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全院各职能处室、各临床医技科室、甚至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这样循环不已,持续向前,从而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效果。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环与小环的关系,大环和小环是通过质量管理连接起来的,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

级循环,以至整个医院管理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总的质量管理预定目标。

第19篇:循环经济

论循环经济

地信0932班 张佳铨 30号

循环经济即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专家认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

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起源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的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但要着眼于经济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应注意到,实施循环经济是有成本的经济。实施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投资、还有运行成本,是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实施循环经济不仅要注意成本、资金要素,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实施循环经济是以“3R”为基本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将物质、能量、时间、空间、资金等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实施、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对“循环经济”而言,发展经济仍是主导性的,经济的合理性是物质、能量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边界条件,没有经济效益的循环是难以为继的。循环经济首先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以及排放、废弃物循环流动基础上,是有时空概念的经济,是有成本概念的经济。经济效益的大小又是循环经济的目标函数,而物质、能量等的有效、合理循环是手段、途径。因而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充分重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不可偏废。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

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

1、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属于循环经济的教育文化产业,属于最为活跃的经济因子,和最为重要的经济因子;

2、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动态支撑,具有绿色循环经济上限和下限的动态限制要求;

3、所有的可循环资源再利用和再制造都需要经济投入,产出必须大于投入才有价值,必须拥有一定的投入产出比,否则就是祸国殃民,欺诈公信,损毁国家利益;

4、经历史积累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可遵循的科学技术规律,都是绿色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基础,失去依托,空谈循环经济,也是毫无价值的;

5、谨防利用循环经济概念,脱离综合国力的各类政策、法律、标准、规范、信息等环境资源的投资融资开发建设行为;

6、其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撑。

第20篇:循环日记

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提高作文能力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为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让学生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是达成此阶段写作目标的重要途径。

多年的实践表明,日记可成为学生心灵的写照,成为“想说就说”的舞台,更能让学生通过经常的练笔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作文的写作仓库。但是由于小学生个体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观察能力不够细致,对写作的兴趣还在培养中,如果让学生天天写日记,常常会苦于“无米下锅”,或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而敷衍了事,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致使学生从起步阶段就讨厌习作,反而得不偿失。对于教师来说,每天都要批阅一大堆学生的日记或是练笔也是一种很繁重的任务,篇篇精批的可能性不大,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草草了事,甚至不了了之, 诚如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指出的:“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门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有效的。”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引进“循环日记”的写作训练方法,这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轮流写作,循序渐进地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结合了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是一种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评价,在合作中提高的写作训练。它的出现契合了学生写作的心理需要,是教师提高写作指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合作学习的探究和培养又恰恰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循环中合作作文,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内容也逐渐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家庭、社会,从而也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更悠久的历史年代,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更加关注生活,更加关注自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在一次访谈中直言:“从语文教材来看,绝大多数版本的教材,习作比较弱,一个单元一个习作,安排学生练笔的地方比较少 很多老师尝试通过让小学生课外练笔来弥补写作训练在量上的严重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了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量,老师会要求学生每周进行好几次练笔不少学生都把课外练笔当作了一种负担,老师每次要批阅每个学生的练笔,也是一种费时费力的负担,这种写作训练纯粹成了为练笔而写练笔,虽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转变。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种练笔缺乏必要的指导,其次,这种练笔完全是学生个人的封闭式训练里,小学生个体在这种孤独的训练中缺乏竞争的动力、合作的力量等。可见这种为增加写作训练量而进行的课外练笔活动从质上来说没有什么效果。这是造成小学生作文“没办法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们设想率先在我校小学中年级选择几个班级进行“班级循环日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将课堂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课外写日记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把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运用到课外日记写作当中去,养成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的良好写作习惯。

三、课题的界定

“班级循环日记”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循环,每天课余时间利用日记的形式练习写作的一种课外写作训练模式。是学生每天课外自主写作、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纸质平台。是学生每天针对校内校外亲密接触到的人、事、景、物以及自己的感想等用心编织的原生态作文成长记录册。是学生课堂写作取之不尽的公用素材仓库。

班级循环日记以学生在课外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原生态日记为样本,能清晰地展示每个学生习作上的进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写作方面的发展轨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它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作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很好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它能让教师及时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上的独特发展过程,了解他们在练习写作的每一阶段都掌握了什么,从而使自己的习作教学富有目的性、针对性、阶段性和层次性,。它能有效促使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练笔、合作探究、竞争创新的良好习惯。

四、研究的价值

班级循环日记具有下述突出优势:

1.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循环日记的主人是学生。学生自主写日记,小组成员共同批改日记,评价也是小组成员交流意见后的汇集。

2.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班级循环日记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循环,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训练。小组成员每天在学校里都能看到其中一位组员头天写的日记,通过共同评议、交流、撰写评价,能有效地实现相互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目的。

3.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纸质平台。班级循环日记轮流循环,各组每天由一位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并由全体组员共同阅读、交流评议,自然会激起每位组员的好胜心,彼此都会想到在组员面前展示自己,从而建立起组内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

4.易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各组的循环日记每天由一位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并由全体组员共同阅读、交流评议。这样的评议体现了学生对习作的自改和互改的精神。多种评价方式的实施中,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受到针对性极强的启发,从而获得真正的进步。

5.便于老师集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各组在评价好日记后,由组长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日记的具体情况、小组成员的共同评价,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的评

价,对小组全体成员都有着针对性极强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老师每天通过对各组日记的批阅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在习作方面的真实状况,便于在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6.实现了课内指导和课外训练密切有效的联系。班级循环日记在老师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的指导下,由学生利用课外充裕的时间展开循环训练,将课内有效的指导和课外写作训练密切联系了起来,既弥补了课堂习作训练在量上的严重不足,又使小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在质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依据网络等途径调查发现,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的研究,目前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和江阴市环南路小学在“日记教育”实验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把目光锁定于“日记教育”,并以此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精神生活丰富,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素养的创造型人才。苏州市平直中心小学进行了“循环日记”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努力使教师做到每日与学生心灵沟通;通过实践,努力让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浙江省教科院开展的”心理日记课题研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氛围,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而在我市尚无学校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研究的是中年级学生在起步作文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增强修改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意识,在同伴互助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个个愿写、爱写作文,并且能够写好作文。就这方面来讲,本课题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六、研究假设

每个人都有交流与表达的动机与需求,小学生也是如此。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同学之间更是如此。“循环日记” 是有“读者”的日记,是有“交流”的日记,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发表欲”,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有较高的积极性。轮到自己时,往往是把自己几天来的见闻和感受浓缩在一则日记里,无形中经历了一个精心构思的过程,从而写的更精、更有深度。

循环日记内容来自于学习、生活,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和同学分享喜悦,也把自己袒露出来,期待同情和理解。一篇篇日记,其实就是一颗颗心在交流、在碰撞。

循环日记是一个小组按时间分工的“合作事业”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这就必然要求他们密切合作,既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及时交接,为此,每人都要明确自己在这条流水线上的位置和职责。

七、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及思路

1.研究对象:

学校

三、四年级学生,其中三年级四班和四年级三班作为课题研究的实验班。

2.研究目标

(1)养成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好习惯。

(2)养成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3)养成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能力。

3.研究内容

(1)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其参与写作训练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写作训练中掌握写作技能,发展写作。

(2)给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平等竞争的意识和习惯。

(3)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日记写作训练并力求让日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每个学生。

(4)探索“班级循环日记”写作训练和课堂阅读教学、课堂写作教学乃至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积极探索“班级循环日记”的原则、规律、经验和程式,为进一步研究推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基础。

4.实施原则

(1)强调全体参与

“班级循环日记”写作训练面向全班学生,要求全体参与,循环,力图促使每个学生尽心尽力写日记,力求让日记服务于每个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鼓励自主写作

在“班级循环日记”写作训练中鼓励自主写作,减少束缚,解放学生,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努力消除小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倡导合作探究

“班级循环日记”积极倡导合作探究。在对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合作探究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激励平等竞争

“班级循环日记”写作训练注重激励学生在组内和组间平等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日记,及时借鉴他人日记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尽最大可能写好自己的日记,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5)注重融入生活

“班级循环日记”注重促使学生融入生活,它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学生每天的实际生活,它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用心灵捕捉素材,用笔随时记录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点点滴滴,使日记成为生活的原生态记录。

(6)重视教师指导

“班级循环日记”的主人虽然是学生,但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时时需要积极参与进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

5.研究思路

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把全班学生以每组7-8名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学生应注意优劣。这样既有利于组内的互助合作,又可以使小组间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进行组织管理,组长要根据表现不定期地进行调整。由于每一组的成员是共用一个日记本,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要求每一组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有本组特色的名字,给日记本设计有创意的封面,并且制定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每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由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经过平等协商,安排每人每天轮流写日记,内容、体裁均不限,但要求日记必须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以及自己的感想等,必须是真实的。每个成员写日记前可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如何写作。

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学生在本课题中个性的和谐发展,交际意识的增强和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验证本课题的有效性。

八、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找与“循环日记”相关的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今后和各项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2.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从自身的研究出发进行总结,以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经验。

3.实验法:设立实验班,探索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4.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的兴趣、需要,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形成课题方案,并在实旌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九、实施步骤与阶段安排 :

1.第一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

主要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理解“班级循环日记”的实质,并进行小学“班级循环日志”初步实践尝试。

主要任务:完成研究方案、计划的写作,进行开题论证。

2.第二阶段: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

主要进行小学“班级循环日志”实践研究。

主要任务:完成小学“班级循环日记”原则、规律、经验和程式的总结,编辑相关的集子《2009级四班学生循环日记集——小苗》(暂定)

3.第三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

进一步进行小学“班级循环日记”实践研究,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主要任务: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

十、预期的成果

1.“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提高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与课题相关的学习活动、活动方案资料、论文、总结、案例等。

3.与课题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的汇编集子。

4.《2009级四班学生循环日记集——小苗》

循环故事心得体会
《循环故事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