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2 08:34:23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械原理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 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灵感。

二、思路即出路。当初没有思路,诚如举步维艰,茫茫大地,不见道路。在对理论知识梳理掌握之后,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条条大路通罗马”。顿悟,没有思路便无出路,原来思路即出路。

三、实践出真知。*之后,关于真理的大讨论最终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从耳闻以来,便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教条。时至今日,课程设计基本告成,才切身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明晓实践出真知。因为在教材上,数字钟不过是由计数器和译码显码器组合而成,也便不以为然搭建电路图,结果电路出现诸多问题,譬如短路开路,EWB中引脚悬空即为低电平,现实中引脚悬空呈现大电阻特性即高电平,不为则不知,无为则无知,实践出真知。

四、创新求发展。“创新”目前在我国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足见“创新”的举足轻重。而在DVD产品上市之初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原本前景看好的国内市场却使国内DVD生产商无利可图或图的仅仅蝇头小利,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用国外专利技术,每台售出总要交付高额专利技术使用费。因此,我们要从小处着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课程设计中不忘在小处创新,未必是创新技术,但凡创新思维亦可,未必成功,只要实现创新思维培育和锻炼即可

推荐第2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地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地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得很完美,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推荐第3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设计一件小机械,而且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更从中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颇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帮助,这些对于我以后的处事都有很大的好处,在此,非常感谢给予我帮助的队友,老师和同学。这件作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相信会给我大学生活添上浓重的一笔。

经过紧张的策划、制作、调试与处理,我们的机械螃蟹终于圆满完工了,这学期末时间十分紧,尤其是临近交稿的期间有好几门考试,我们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披星戴月,终于把螃蟹的主体运动都做出来了。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喜悦,进一步提升了对机械原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更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我们一起解决问题,一起讨论、协同工作,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得工作高效地进行。

由于时间的关系,让我们的一些很好的设想没有实现。比较遗憾,但是我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快乐。

推荐第4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四天的奋战,

我们小组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算告一段落。 在这五天内,

我们小组共同努力, 集思广益, 虽然时间很短,

但在这段时间内我个人学到了不

少东西,也第一次把课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应用中。

刚开始接到老师布置的课题,以及听了老师对于这次课设的要求,觉得这次 课程设计也许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师要求我们不能用已经被别人用过的 机构方案,

这一点让我们有点一时找不到方向, 因为凭我们有限的知识, 是想不

出那么多种机构的, 即使想出来一种, 也不一定符合要求。 所以我们就只能求助

图书馆了,我们去图书馆借了三本厚厚的机械设计手册,经过翻阅与自己理解, 总算确定了我们的方案, 当方案得到老师肯定之后, 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愉悦的感

觉。这个过程让我了解到了学会运用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这次课程设计的每个步骤都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领悟很多道理,能 发现自己光是能解决课本上的死题目是远远不够的。 就拿确定机构形式后的计算 来说,

就需要我们对机械结构分析方面的知识的融会贯通, 知道要在什么时候用 什么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而且,

有些计算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 需要全组成员的

一起计算并且验证等等,是一个工作量浩大的工程。

课程设计之前,我以为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生活中看见的基本机构也 不屑一顾,

现在经过课程设计之后才知道,

不管多么简单的东西都是要经过工程 师们的精心计算的,

这让我感到以后的学习道路还很漫长, 要学的东西还是非常 多的。

在设计结束后,再回过头来看,发现一开始感到的困难现在想想也没有当初 那么的恐怖。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只要一开始抱着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 一切都

会迎刃而解的。

本人的心得小结就差不多这么多了,从今以后,要多思考多学习,争取以后 做一个卓越的工程师。

推荐第5篇: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学院

12生物工程

20121878

王志云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了解和熟悉实验的要求和操作的基础上,然后在老师提问检查每一组各位组员对实验过程的预习程度后,对各位组员的预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然后在指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后,对实验有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五个实验,分别是: 实验

一、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 实验

二、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

三、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

四、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

五、填料塔的精馏实验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钙的水浆液位测定原料。这个实验和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首先我们对两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各项职责的分配分别是:两位同学负责碳酸钙水浆液的搅拌和回收,由一位同学负责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由两位同学负责装好板框,最后分别由其他两位同学负责压力阀的控制和滤液进口阀、滤液出口阀的控制。这样一来整个实验的分工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在第一次实验时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我们将四块滤板中的一块方向装反了,使得我们第一次采集的数据无效了,因此指导老师还对我们实验时的粗心大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这些批评教育使我们牢记在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这一个学期短暂的实验学习过程中,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在大学学习生活中 ,在实验过程中一个实验者的认真预习和摈弃粗心大意,认真、谨慎的进行好每一步的操作、合理的分工协同工作对于一个实验的成败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或许在将来生活工作中也一样,俗话说得好,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做事粗心大意,做事前从不做准备的人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因为在他的心理或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过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或者是行业。俗话说“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合理分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形象的认识课程所学,我也将把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与此同时,在这一学期的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知识,还学习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些收货对我们可以说是大有裨益。最后,要感谢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

推荐第6篇: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老师讲解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九个实验(其中实验八为演示实验),分别是实验

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

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

三、传热实验,

四、精馏实验实验,

五、沸腾干燥实验实验,

六、恒压过滤实验,

七、吸收实验,

八、气体膜分离实验实验,

九、反渗透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沸腾干燥实验,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含水硅胶为干燥物,需测出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变化并绘出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这个实验和恒压过滤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沸腾干燥实验,我负责取样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记录了几组数据后,我在一次取样时,不小心把刚刚取出的样品撒在了桌子上,使得这个时间的样品没能采出,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按照助教师兄的指导,在下一个三分钟再次进行取样,分析,记录结果。之前在预习以及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关注了样品管不能完全拉出这件事,否则物料颗粒会喷出流化室,但是取样时却没有取好,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形象的认识课程所学,我也将把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最后,要感谢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

推荐第7篇:某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XX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经过紧张而辛苦的四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看着自己的设计。即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设计终于完成啦,担忧的是自己的设计存在很多的不足。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

装置(如右图所示) 工作年限是10年 工作环境多飞尘

滚筒圆周力F是1500牛 带速v是米每秒 滚筒直径D是250毫米 滚筒长度L是600毫米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共分为了8个阶段:

1、设计准备工作

2、总体设计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

5、装配图的绘制

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7、编写设计说明书

8、答辩

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选错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在电机的选择中我们应该考虑电机的价格、功率及在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传动比来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成本。 在传动比分配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分配的很不合理,把减速机的传动比分成了4,最后导致在计算齿轮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分配。我们再分配传动比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后的齿轮计算,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

在把电机的选择、传动比选定后就开始进入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了:传动设计计算。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在杨老师和张老师的热心讲解和指导下,明白了传动设计中齿轮的算法和选择。在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时,我们一定得按照书上的计算思路逐步细心地完成,特别一些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一定要合理。当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择完成时,在分别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和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最后通过这两个计算的对比确定分度圆直径、齿轮齿数。

这次设计中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轴的设计了,在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采取了边画边算的方法,确定了低速和高速轴后又分别进行了校核,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轴的校核是个难点,由于材料力学没怎么学好导致计算遇到了麻烦,这也充分的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在平时的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计算结束后就开始了画图工作,由于大一的时候就把制图学了,又学了电脑制图导致很自己手工画起来很吃力,许多的画图知识都忘记啦,自己还得拿着制图书复习回顾,导致耽误了许多时间,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明白我们所学的每一科都非常重要,要学好学的学硬。在画图过程中,我们应该心细,特别注意不要多线少线同时也要注意图纸的整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图。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3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周伟平教授,黄焊伟总检平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三周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

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老师却对我说,这说明课程设计确实使我你有收获了.老师的亲切鼓励了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您严厉批评唤醒了我,是您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是您的教诲启发了我,是您的期望鼓励了我,我感谢老师您今天又为我增添了一幅坚硬的翅膀.今天我为你们而骄傲,明天你们为我而自豪。

推荐第8篇: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班级:

姓名:

学号:

化工原理实验总结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学工程基础》,但是对一些概念和理论还不是特别理解,然而这个学期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一共做了7个实验,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分别是雷诺实验、流体机械能转化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空气——蒸气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以及填料塔精馏实验。学习完这7个实验后,我加深了对《化学工程基础》课上一些理论的理解,也熟悉了实验的流程,操作步骤,并掌握了实验内容。现在我将对做这7个实验的心得描述一下。

刚开始进入实验室时,看到那些仪器和设备,让我感觉《化工原理实验》很高深,也很神秘,像是高科技的东西,让我感到既兴奋又茫然。老师把我们进行了分组,5个人一组。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来个下马威,跟我们说,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就不能进实验室。不过换个角度想,老师的这种态度叫做负责,他只是希望我们在实验室能多学点东西。虽然每次实验前我都会做好充分的预习,但是在没有真正接触到实验装置之前,我还是云里雾里,不过,在课前,老师都会认真仔细地跟我们讲解一遍。可是,有的时候就算老师讲了一遍,如果自己不亲手操作,还是会一头雾水。例如,在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中,实验要求我们测不同压力(低压、中压、高压)下的过滤常数K和滤布的虚拟当量滤液体积Ve,十几个实验控制开关,在交错的管路中,光是熟悉料的流动路径就得认真认识,而对于各个开关的操控就比其他实验显得更复杂。要动手做实验,就必须清楚装置的运作机理,我终于把管路和操作步骤熟悉透了,老师给我们分了工。我负责调节压力罐上的出口阀,使压力罐上压力表读数维持在一个常数。我觉得在这个实验里面,做这个工作最辛苦了,稍微动一下,误差就很大。为此我还享受了特别的待遇,老师给我按排了一条凳子。

通过这几个实验,让我感觉到做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既快乐又充满理性知识的过程,不会像书本上的知识一样枯燥无味,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和认真计算讲原理进行证明的过程我们仿佛能够体会以前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自己也可以感受学习化工原理的快乐。

化工原理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能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知识、更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在学习上更加丰富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能够把理论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增强了理论实际相结合。

最后就是实验过后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这也是完成一个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整个实验最终能够出结果的重要阶段,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可以跟所学的的知识进行比较,进而提高到能应用实验误差和误差理论分析、解决化工原理实际问题,得出较正确的结论看是否能够验证实验原理。通过数据处理,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缜密,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脑作图,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可以在学习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一些比较典型的已被或将被广泛应用的化工过程与设备的原理和操作,巩固和深化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讲所学的化工原理等化学化工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学习在化工领域内如何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对化工原理实验的学习,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知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队客观世界的观念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让我们形象的认识所学的知识,也让我把在实验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推荐第9篇: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11880 冷亦佳 经过这学期的实验课,每个实验都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一共做了五个实验,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分别为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实验、空气—蒸汽对流传热实验和填料塔精馏实验。现在实验已经结束,通过对这五个实验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理论课上的理解,也熟悉了实验的流程、操作步骤、并掌握了实验的内容,同时也深深明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紧密联系。

记得我第一次来到那个实验室时,我感觉就像在一个小型的工厂一样,我感觉很兴奋但是又很迷茫,虽然我有好好地做好预习,但是当我真的面对这些实验仪器时,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不过老师会在实验前进行讲解,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听老师讲解时有时便会豁然开朗。因此也让我明白实验预习的重要性,只有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并且复习好化工原理理论教材,才能在实验课上明白自己的实验任务,掌握实验依据的原理。我知道如果不明白实验原理,不知道实验目的,我们是不会真正利用到实验的价值。 其次,我们也需要了解实验装置结构、操作方法,明确实验操作流程以及在实验时需要测量及记录的数据。写好实验预习实验报告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做好实验,不在实验过程中因为自己对实验不了解而造成实验失败或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一次实验是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我们这一组的组员似乎对在线电脑操作都不熟悉,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还因为这个原因而重新开始做了实验!在写实验报告过程中,我觉得可能是对实验的目的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没有考虑到温度一变水的密度改变、粘度也改变必然导致雷诺准数也改变,就那样盲目的计算了结果,最后在同学的指正下又重新计算了一遍!这次试验让我真正明白了无论什事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性,做事情要多思考,否则真的不能完成任何事情。

第二次实验是空气—蒸汽对流传热实验,这次实验目的是需要测定空气在圆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和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来确定Nu=f(Re,Pr)的函数关系式。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我们使实验仪器的稳定时间不够长,因此也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准确,这也我明白实验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放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是这样的道理,凡事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目标。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很好的弄清楚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步骤,但是从我交上去的实验报告来看我并没有很好地理解那些,在计算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度时,我把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的数据带错了,这主要是由于我对这个公式不理解造成的,所以当我们在不是完全明白的时候,应该要弄清楚再进行计算,否则会对整个实验的计算结果造成很大的误差。在报告的最后的误差分析里面,有许多造成误差的原因我都没有考虑到,在老师在我的报告上将其一一列出来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确还有很多方面不理解,这让我也在拿到报告之后,重新又将实验原理以及要运用的公式理解了一遍。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应该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会的一个好结果。

推荐第10篇:通信报告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091180024代岳 通信工程

众所周知,《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控和信息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所以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本学期除了平时要上每周2次,每次2节的通信原理理论课程外,还要上每周1次持续3个小时的实验课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原理课的知识,使同学们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做本学期的实验前,我以为跟以往的电子类实验差不多,以验证为主,不会很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课上按照要求做完实验,然后课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下次课上一交,就OK了。直到做完本学期所有的通信原理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因为自主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需要查找资料和跟不断跟同学讨论问题来解决难点,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获益良多.首先,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很可能会听不懂,这将使我们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课上完成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BPSK自行设计的实验,你要清楚BPSK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输入输出序列的原理,如果我们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探索讨论,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同时,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不要钻空子,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最好能理解明白。在完成实验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复习和思考。只有这样,你的才会印象深刻,记得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也许是半个学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很糟糕的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通信原理实验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探索的兴趣。

通过完成本学期的通信原理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通信知识,加深了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加强了动手的能力,与理论课完成了很好的互补。更重要的是,在做实验的过程,我们收获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角度以及方法, 提高了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让我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有信心。

第11篇:机械原理问答题

1.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若此条件不满足,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且F等于原动件数。F>0时,如原动件数目少于自由度数,则运动不能确定;如原动件数目多于自由度数,则机构不能满足所有原动件的给定运动。F=0时,构件之间不可能存在相对运动,是一个刚性桁架。F<0时,构件之间所受约束过多,成为超静定桁架。

2.何谓平面连杆机构?何谓平面四杆机构?何谓铰链四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是许多构件用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有时也称为低副机构。由四个构件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称为平面四杆机构。全部四个运动副都是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3.平面连杆机构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面接触,承载能力高,耐磨损;制造简便,易于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缺点:不易精确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设计较为复杂;构件数和运动副数较多时,效率较低。

4.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和动平衡条件是什么?

静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平衡,离心惯性力的合力为零;动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同时平衡,离心惯性力系的合力及合力矩为零。

5.飞轮是如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

飞轮实质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当机械出现盈功速度上升时,飞轮的角速度只做微小上升,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当机械出现亏功速度下降时,他将能量释放出来,飞轮的角速度只做微小下降。

6.造成转子动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平衡?

转子的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不平衡。平衡方法:增加或减少配重使转子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同时平衡。

7.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平衡目的是什么?

原因:转子质心与其回转中心存在偏距。平衡目的:使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

8.何谓凸轮工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凸轮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ρ等于滚子半径时,实际廓线的曲率半径为零。于是工作廓线将出现尖点,尖点变尖现象。应在满足滚子强度条件下,减小其半径大小。 当ρ

9.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什么?以不同构件为机架时,各为何种机构?

⑴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⑵取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取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

10.何谓压力角?何谓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工作有何影响?

在不计各杆质量和运动副中的摩擦的情况下,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和该力作用点处从动件的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用α表示。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用γ表示。α越小,γ越大,传动越省力,机构传力性能越好,传动效率越高。反之,α越大,γ越小,传动越费力,机构传力性能越差,传动效率越低,并有可能自锁。

11.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推杆滚子半径?。

1)反转法原理。2)在满足强度条件下,保证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出现尖点和失真,即小于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12.凸轮机构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只要正确地设计和制造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能把凸轮的回转运动准确可靠地转变为从动件所预期的复杂运动规律的运动,而且设计简单;凸轮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可靠。缺点: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故难以保持良好的润滑,容易磨损;加工制造较复杂。

13.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机构的传力性能有何关系?

压力角是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法向力)与从动件上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压力角越小,凸轮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14.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有哪些?

1)驱动力位于摩擦锥或摩擦圆内;2)机械效率小于等于0;3)工作阻力小于或等于0。

15.齿轮机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齿轮机构的优点有:使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效率较高;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能传递任意夹角两轴间的运动。缺点有: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而成本也较高;不宜作远距离传动。

16.机构运动分析当中的加速度多边形具有哪些特点?

1)极点p’的速度为零;2)由极点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绝对加速度,而连接俩绝对加速度矢端的矢量代表该两点的相对加速度;3)加速度多边形相似于同名点在构件上组成的多边形。

17.要使一对齿轮传动时保持定角速比,则齿廓曲线应满足什么条件?

欲使两齿轮瞬时角速比恒定不变,则无论齿廓在何处啮合,过接触点所作的齿廓公法线必须与连心线交于一个定点。

18.什么是齿轮的节圆?标准直齿轮在什么情况下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经过节点、分别以两啮合齿轮回转中心为圆心的两个相切的圆称为节圆。当两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19.圆的渐开线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主要性质?

当一直线在一圆周上纯滚动时,此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该直线称为发生线。

渐开线的性质有: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一段长度等于基圆上相应被滚过的一段弧长。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3)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不等。离轮心越远,压力角越大。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5)基圆内无渐开线。

20.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

1)定传动比;2)可分性;3)轮齿的正压力方向不变

21.渐开线齿轮有哪些传动特性?

1)渐开线齿廓满足定角速比要求。2)渐开线齿轮传动啮合角不变,正压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变,传动过程比较平稳。3)渐开线齿廓具有中心距的可分性。

22.什么是标准中心距?一对标准齿轮的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其传动比和啮合角分别有无变化?

一对标准齿轮安装时他们的分度圆相切即各自分度圆与节圆重合时的中心距为标准中心距。当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传动比不变,啮合角增大。

2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两斜齿轮的法面模数相等;两斜齿轮的法面压力角相等;两斜齿轮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轮大端模数相等,两轮压力角相等,两轮外锥距相等/蜗杆的轴向模数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蜗杆的轴向压力角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蜗杆中圆柱上螺旋线的导程角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螺旋线方向相同。

24.何谓渐开线齿轮的重合度?它对传动有何影响?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什么?

实际啮合线长度与基圆齿距的比值称为重合度,以ε表示。重合度大对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都有重要意义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ε>1。

25.什么叫根切?有何危害?

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理论啮合线极限点N时,被加工齿轮齿根附近已加工出的渐开线齿廓将被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根切使齿轮的抗弯强度削弱、承载能力降低、啮合过程缩短、传动平稳性变差,因此应避免根切。

26.什么是机械的自锁?移动副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自锁: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构都不能运动的现象。移动副条件:驱动力作用在摩擦锥里;转动副条件: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里。

27.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存在哪些主要缺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有何优缺点?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高速重载的情况下,会出现传动不平稳和承载能力差的情况。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运转平稳,噪声小;承载能力较高;不根切最少齿数小于直齿轮。主要缺点是有轴向力。

28.什么是周转轮系?什么是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绕其他固定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在周转轮系加上公共角速度-ωH后,行星架相对静止,此时周转轮系转化成定轴轮系,这个假想的定轴轮系即为转化轮系。

29.螺旋角β对斜齿轮的传动性能有何影响?其取值范围如何?

螺旋角β对斜齿轮的传动性能影响很大。β较小,优点不突出;β太大,则轴向力太大。设计时一般取β=8°-20°。

第12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 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特别是机械原理

课程中关于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是机械工程设计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以往我们在机械原理课程设

计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问题是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不能正确地选用和

设计机构,特别是创造性设计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不足.高等

学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机

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

分析和设计”.它要求针对某种简单机械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其中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

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依据这一基本精神,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

开拓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始终,在深入掌握机械原理基本知识、强化学生运算能力和绘图

基本功的同时,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如何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体现这种能力培

养,几年来我们不断地对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等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1 合理安排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以往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选用已有的典型机 械,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等,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各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另一种认为根据某些功能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地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并对其中的某些机构进行设

计.前者侧重于分析,后者则侧重于设计.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问题上也进行了多年探索,如以培养学

生的运算、绘图的基本技能和巩固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选用对典型机械进行分析设计的题目,但是在后

续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创造性设计新机械的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不

足.我们也曾经尝试只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确定和对其中某些机构进行设

计.虽然这种设计内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自觉地进行一些相关资料的查询,但是由于学

生没有进行过一次比较系统的设计过程训练,大多数学生不知从哪里下手,较难进入设计状态,设计

过程

中出现多次反复修改使得设计进度非常缓慢.从最后的设计结果来看,只有少数学生比较理想,多数学生

的设计都出现了一些错误,设计结果不能满足题目要求,而且由于多次修改使得图面质量较差.经过多年

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分析与设计都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对典型机械的分析__和学生独立创新机械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设计时间内把这些内

容都安排进去而又同时能保证设计质量呢?我们结合现有实际条件,交给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是:先进行

典型的机械分析,然后进行创新机械设计.我们选择了牛头刨床传动方案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不

能照搬现有牛头刨床传动方案,每个学生必须至少提出一种新的传动方案,并且提出的方案越多越好.学

生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热烈讨论,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提出了很多方案,最后经过归纳

得出l0种可以实现刨床运动要求的方案,如图I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突破了固有传动方案模式,

拓宽了方案构思思路,得到了一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13篇:机械原理习题

1、用平面低副联接的二构件间,具有相对运动数为(

b

) A.1

B.2

C.3

D.≥

22、某平面机构共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几个活动构件?(

b

A.3

B.4

C.5

D.6

3、某机构中有6个构件,则该机构的全部瞬心数目为(

d

A.3

B.6

C.9

D.15

4、机构发生自锁是由于(

c

A.驱动力太大

B.生产阻力太大

C.效率小于零

D.摩擦力太大

5、对结构尺寸为 b/D ≥ 0.2 的不平衡刚性转子,需进行( a )

A.动平衡

B.静平衡

C.不用平衡

6、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应如何调节(

b

A.用调速器

B.用飞轮

C.用解调器

D.用弹簧

7、等效转动惯量的值(

d )

A.一定是常数

B.一定不是常数

C.可能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8、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如果增大曲柄的长度,则滑块的行程( 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减小或不变

9、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满足“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 ≤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条件,使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应( d )

A.固定最短杆

B.固定最短杆的邻边

C.固定最长杆

D.固定最短杆的对边

10、凸轮转速的大小将会影响(

d

A.从动杆的升距

B.从动杆的压力角

C.从动杆的位移规律

D.从动杆的速度

11、在凸轮机构中,下列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哪种无冲击?(

d

A.等速运动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C.余弦加速度运动

D.正弦加速度运动

12、渐开线直齿外啮合正传动的一对齿轮,可满足的中心距条件是(

a

A.a’ = a

B.a’ > a

C.a’ < a

13、加工负变位齿轮,刀具应如何移位?(

c

A.刀具中线与分度圆相切

B.刀具中线与分度圆相离

C.刀具中心与分度圆相割

14、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公式为(

a

A.C.

15、正变位齿轮的齿距P(

a

) A.=

16、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若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则其传动比将(

b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变小或不变 ZvZ/cos3

B.ZvZ/cos2 ZvZ/cos

D.ZvZ/cos3

m

B.> m

C.< m

D.≥ m

第14篇:841机械原理

841 机械原理复习提纲

1.考试的总体要求

第1章 绪论 (约占1%)

掌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约占7%)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注意事项;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和结构设计的影响;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约占16%)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复杂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约占6%)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第5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约占3%) 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自锁。

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约占1%)

机械的运动方程式;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稳定运转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约占16%)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连杆机构的作图法设计;多杆机构特点。

第9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约占16%)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10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约占16%)

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的变位修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第11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约占15%)

齿轮系及其分类;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轮系的功用;行星轮系的效率;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第12章 其他常用机构(约占3%)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答题方式:答案写在试卷上

题型结构:是非题,简答题,分析题,解答题

其他要求:携带橡皮、铅笔、直尺、圆规、计算器。

3.参考科目 教材: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 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李芳伟,孙怀安,李团结 编著,《机械原理辅导》,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 李芳伟,孙怀安,李团结 编著,《机械原理学习指导》,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5

第15篇: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2013.10.25

周五晚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明燕老师

(下边附带创新题图片)

第16篇:机械原理(56)

机 械 原 理

Principle of Machinery 课程代码:0403021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学 时 数: 56

学 分 数:3.5 执 笔 者:边红丽

编写日期:2007年10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2.具有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能力,尽量运用计算机和CAD技术; 3.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并初步具有根据给定的运动要求或传力条件选择机构的类型及其组合以及进行机构综合的能力;

4.掌握机械的平衡和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原理和计算方法;5.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常识,并初步具有机构创新的能力。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考试等。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讲授

(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通过各章的课外习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3) 计算机的应用:以解析法为主,多安排学生自己上机编程进行机构设计和机构

1 运动及动力分析。

2.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原理教学软件、机械原理习题集、实验指导书、机械原理试题库。 3.实验环节

(1) 实验要求:实验课是本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能力。

(2) 建议选择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①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2学时) ②机构演示实验(2学时)

③机构设计组装及运动参数检测(2学时)

④齿轮的范成原理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学时) ⑤回转件的平衡(2学时)

⑥平面连杆机构创意设计实验(一周) 注:③、④、⑤选一项,⑥为开放型实验。 4.习题课、课外作业

(1)习题课:安排在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连杆机构的分析和设计、齿轮传动、轮系等主要章节。

(2) 课外习题:可根据教材各章的习题要求有目的地选择,并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的要求选择教学辅助资料的有关习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应作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5.考试环节

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试,参照试题库命题,有填空、选择、简答、判断、计算等题型。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

(1学时) 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介绍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2.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6学时+实验2学时) (1) 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 (2)平面结构自由度计算 (3)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 (4)平面结构的结构综合

2 重点: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难点:机构自由度计算中有关虚约束的识别及处理。

3.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

(16学时+实验2学时) (1)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应用及其演化

(2) 介绍曲柄存在的条件、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和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课外自学) (5) 四杆机构的设计

重点:(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四杆机构的设计。(2)用解析法对平面连杆机构作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和“三心定理”的应用。(3)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及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拆杆组法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数学模型。(4)机械的机械效率、自锁现象及自锁条件和考虑摩擦时各种运动副中的力分析。

难点:(1)曲柄存在条件的全面分析、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确定;四杆机构的设计。(2)杆组法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的建立。(3)机构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及构件的质量代换两个概念。(4)摩擦圆的概念及转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

4.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学时) (1)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 介绍从动件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 (3) 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4) 盘形凸轮廓线的解析法设计

重点: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

难点:凸轮廓线设计中所应用的“反转法”原理和压力角的概念。

5.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6学时+实验2学时) (1) 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2) 渐开线齿廓、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3)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传动类型及特点和传动综合 (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的共轭齿面生成、单个齿轮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标准齿轮传动参数和尺寸计算

3 (5)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应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

重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

难点:共轭齿廓的确定;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变位齿轮传动;斜齿轮和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

6.轮系及其设计

(4学时) (1) 轮系的分类和应用

(2) 定轴、周转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3) 行星轮系的设计

重点: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轮系的功用及行星轮系设计中齿轮齿数的确定问题。

难点:如何将复合轮系正确划分为各基本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效率的计算,行星轮系设计中的安装条件。

7.其它常用机构

(课外自学) 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万向联轴节等其它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及设计要点。

8.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学时) (1) 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和选择 (2) 机构运动方案的设计 (3) 机构的创新设计

9.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课外自学) (1) 了解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的目的

(2) 研究建立单自由度机器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 (3) 力为位置函数时的运动方程式求解

(4) 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5) 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重点:等效力(力矩)、等效质量(转动惯量)、等效构件和等效动力学模型的概念;掌握力为机构位置函数时其等效构件真实运动的求解方法;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难点: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最大盈亏功的计算方法。

10.机械的平衡

(课外自学) (1) 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4 (2)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重点: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建立。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机械制造基础 后修课程: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机械原理》,王知行、邓宗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机械原理》,孙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第17篇:《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achanisms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机械原理是为工科各专业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及理论力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以后学习机械设计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并能受到一些必要的严格的基本技能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为二十一世纪祖国的腾飞,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

在高等工业学校开设本课的目的是在于使学生们学到有关机械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机械设计、机床等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能使学生受到一些必要的严格的基本技能和创造思维的训练。

2.课程主要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它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不仅是机械类专业,就是近机类专业也要学习该课程,不但为学生后续机械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将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提高其开发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到有关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某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并受到有关机械的设计计算和实验研究等某些必要的技术技能的初步训练,为学生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和掌握专业知识及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好工程技术基础。

2.教学要求

1.熟悉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运动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各种常用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 3.了解机构造型的组合概念,能对简单机械系统具有初步确定方案的能力。 4.了解机械动力学的有关原理和减轻机械震动的基本知识。

三、学时分配计划

本课程3.5学分,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课程设计1周。 具体学时分配表如下表:

章次 1 2 3 4 5 6 7

教学内容

绪 论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轮系及其设计

学时 1 4 5 5 4 14 6

实验

1 1

2 8 9 10 11 12 13 1

4 其它常用机构 机构运动方案的拟定平面机构力分析平面机构平衡 机器的机械效率

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计算机在机构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 合计学时 课程设计 1 4 4 3 3 4 2 60 1周

4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树立工程观点,即“选择与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根据相结合”的观点。

2.用心观察,仔细分析,逐步熟悉各种机构,“动态”地学习本课程。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基本内容

1.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二)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教学内容。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 (四)教学建议

为弥补同学的感性认识缺乏的弱点,建议安排一次电教片《机器的组成》,以使同学们能通过认识具体的机器来加深对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的理解。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基本内容

1.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2.机构的组成 3.机构运动简图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5.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6.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7.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 8.平面机构中的高副低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运动副及其分类。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难点:机构中的虚约束的判定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各种平面运动副的一般表示方法,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重要概念 2.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能识别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经常见的虚约束?会运用自由度计算公式,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其运动是否确定。

(四)教学建议

1.为使同学掌握重点内容,应安排一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2.对于本章难点可在搞清什么是机构中的虚约束这一概念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虚约束存在,但要注意此难点非本章的重点,不能占过多的精力。

3.本章主要研究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重点是看懂和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筒图,并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判断虚约束是个难点,只要求掌握教材中列举的几种实例,不宜对此花费过多精力。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基本内容

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2.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速度、加速度 4.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瞬心及“三心定理”的运用, 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作法。

难点:机构处于特殊位置时,其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的作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速度瞬心的有关概念及其在速度分析中应用。 掌握相对运动图解法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能以解析法写出一般平面机构的位置方程式、速度、加速度方程式。

熟练掌握速度瞬心以及“三心定理”、相对运动图解法的综合分析。 (四)教学建议

1.本章平面机构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的方法,理论基于《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在学习本章前应布置学生复习理力中的运动学部分,特别是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有平面运动部分,务必把点的相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绝对运动,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哥式加速度,瞬时转动中心等概念搞清楚。

2.建议安排一次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及练习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一)基本内容

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设计的基本问题 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4.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四杆机构形式及演化,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 难点:四杆机构工作特性。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和平面四杆机构设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3.熟练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及根据给定的运动和几何条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建议 1.“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与演化”安排看—次展柜,上课时可带一定的教具模型。 2.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建议带学生到农机库看一看农机具,以了解连杆机构在农业机械中的广泛应用。

3.建议上一次多媒体课。 4.建议安排一次习题讨论课。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基本内容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推杆的运动规律。 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动件运动规律,压力角和机构尺寸和受力关系,轮廓曲线设计。

难点:基本尺寸的确定与受力关系。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尺寸的关系,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了解凸轮机构应用及分类,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及设计方法。

掌握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 熟练掌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的方法。能够根据选定机构型式和推杆运动规律设计出常用凸轮的轮廓曲线。

(四)教学建议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可安排一次展柜参观,不作课堂讲授。 2.“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课堂讲授时只简单介绍,解析方程式的推导方法,留待课程设计再作编程,上机,练习。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基本内容

1.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规律。 3.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4.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尺寸。5.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6.渐开线齿轮展成法加工及根切现象。7.变位齿轮及其传动。

8.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9.蜗杆机构及圆锥齿轮机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渐开线直齿园柱齿轮外啮合传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

难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本理论中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变位齿轮。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轭齿廓等基本概念。了解渐开线及其性质,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了解齿轮变位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

掌握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的尺寸关系,能对渐开线齿轮传动(包括直齿及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一般蜗轮蜗杆)进行几何计算,了解基本参数的选择,会计算基本尺寸。

熟练掌握熟悉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及有关啮合参数。能对齿轮传动进行几何设计。

(四)教学建议

1.本章重点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其他类型的齿轮及其啮合传动对照直齿圆柱齿轮来讲,除介绍它们与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共同点以外,着重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

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本理论的一些概念既是难点又是本章的重点,建议在讲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及变位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之后,安排一次课堂讨论,以加深对一些容易混淆概念的理解,如分度圆与节圆,啮合角和压力角,正负变位与正负传动等。

3.本章内容较多,其特点有“三多”,名词术语参数多,计算公式多,各种图表多,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切实搞清楚各符号参数的意义,一些重要的图例要强调动态地去看,要看懂,搞熟。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一)基本内容

1.轮系及其分类。

2.定轴轮系传动比及应用。3.周转轮系传动比。

4.复合轮系传动比及应用。

5.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及行星轮数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难点: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了解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掌握各种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复合轮系的正确划分及传动比的计算。 (四)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较单一,主要就是传动比的计算,而且又是重点。就传动比的计算来说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正确区分轮系,所以建议精讲多练,在讲完计算方法后,安排一次习题讨论课,通过课堂讨论及较多的课堂练习来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第七章 其它常用机构

(一)基本内容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3.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4.不完全齿轮机构。 5.螺旋机构。 6.万向铰链机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万向节、螺旋机构、槽轮机构、棘轮机构的介绍。 难点:各种常用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非圆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应用。各种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掌握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特点及其参数的确定。 熟练掌握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特点及应用。 (四)教学建议

1.本章教学要求在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其它型式的也还比较常用的传动机构,以开阔视野和思路,故对于它们的传动性能和设计问题将不作过多的讨论,而着重介绍它们的传动特点和应用实例。

2.组合机构的内容不作课堂讲授,安排观看展柜。有条件时可安排一次多媒体课程。 3.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非圆齿轮机构安排提示性自学,然后简单小结。

第八章 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一)基本内容

1.机构组合方式及有关的设计方法。 2.机构选型。

3.机器执行机构的协调和运动循环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构选型,机构组合方式及有关设计方法。 难点:组合机构设计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机构选型和组合的基本概念。 掌握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熟练掌握运动循环图的绘制与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可安排一次多媒体课并参观展柜,能使学生拓展思路。讲解时重点介绍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第九章平面机构力分析

(一)基本内容

1.机构惯性力的确定及运动副中摩擦力确定。 2.不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 3.速度多边形杠杆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态静力分析,运动副反力的确定。 难点:运动副反力的确定。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动有关基本概念。了解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掌握态静力分析的方法。

熟练掌握运动副反力的确定。 (四)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对机构进行力分析的常用的工程方法和力分析的过程,其教学的要求是能使学生掌握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过程。在教学时数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要求学会运用茹科夫斯基杠杆法(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确定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偶短。因为这在理论力学中未讲过,而且又有实用价值。

第十章平面机构平衡

(一)基本内容

1.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2.常用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3.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4.挠性转子动平衡简述。 6.平面机构的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回转体的动、静平衡方法。 难点:动平衡计算,机架上的平衡。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平衡问题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及挠性转子平衡的概念及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方法。

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其静、动平衡基本原理及平衡方法。 (四)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课堂教学只安排两个学时,介绍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计算方法。如果能开平衡实验,建议将中有关刚性转子静、动平衡实验的内容穿插到实验课中讲。

第十一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

(一)基本内容

1.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 2.机器的机械效率和自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效率和自锁。

难点:确定效率和自锁的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机械效率和自锁情况。 (四)教学建议

重点讲解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机械效率和自锁情况。至于瞬时效率的计算分析,主要讲清概念。

第十二章 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一)基本内容

1.研究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 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 3.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4.飞轮的设计。

5.两类速度波动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器的等效方法,两类速度波动及调节方法,飞轮的设计。

难点:等效质量等的确定,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及求解,飞轮的有关设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调节的目的,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两类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以及一些基本概念。 掌握建立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等效力矩的意义,并能根据转化的需要进行计算。

熟练掌握机械运动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的原因,性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调节方法,并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简易计算方法。

(四)教学建议

本章主要介绍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以及一些基本概念。重点讲解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以及飞轮转动惯量简易计算方法。至于飞轮的解析法设计可根据学时情况灵活掌握。

第十三章 计算机在机构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

(一)基本内容 1.概述。

2.单杆及杆组运动分析。 3.单杆及杆组力分析。 4.平面机构综合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杆组的数学模型建立,程序框图的绘制。 难点: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在机构分析中应用。 掌握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程序框图。 熟练掌握各种机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四)教学建议

由于课时的原因,该章教学时主要讲解各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条件时让学生编程上机调试,输出机构综合分析的各主要参数。

六、教材及参考文献:

(1)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孙 恒主编.《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6 (3)王知行、刘廷荣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4)邹慧君、傅祥志等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5)黄茂林、秦伟主编.《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6)B.PAUL.《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

第18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的设计

机构位置编号:11 3

方案号:II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年 月 日

目录

一、前言………………………………………………1

二、概述

§2.1课程设计任务书…………………………2 §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2

三、设计说明书

§3.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3 §3.2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4 §3.3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号点……11 §3.4刨头的运动简图………………………15

§3.5飞轮设计………………………………17

§3.6凸轮机构设计…………………………19 §3.7齿轮机构设计…………………………24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6

五、参考文献………………………………………27

一〃前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目的在于: 

⑴.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⑵.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

⑶.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⑷.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

⑸.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飞轮机构凸轮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或对各机构进行

1 运动分析。

二、概述

§2.1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由导杆机构1-2-3-4-5带动刨头5和削刀6作往复切削运动。工作行程时,刨刀速度要平稳,空回行程时,刨刀要快速退回,即要有极回作用。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以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 加工质量。切削如图所示。

§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三、设计说明书(详情见A1图纸)

§3.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以O 4为原点定出坐标系,根据尺寸分别定出O 2点B点,C点。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左右极限位置。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为工作行程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1’和7’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其余

2、3„12等,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2等分的位置,如下图:

§3.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1位置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1)速度分析

取曲柄位置“11”进行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VA2=VA3,其大小等于W2l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曲柄的角速度 ω2=2πn2/60 rad/s=6.702rad/s υA3=υA2=ω2〃lO2A=6.702×0.09m/s=0.603m/s(⊥O2A)

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υA4= υA3+ υA4A3 大小 ?

√ ? 方向 ⊥O4B ⊥O2A ∥O4B 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1(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

由图得

υA4=0.567m/s

υA4A3 =0.208m/s

用速度影响法求得

VB5=VB4=VA4*04B/O4A=1.244m/s 又

ω4=VA4/O4A=2.145rad/s 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vC = vB+ vCB 大小

? √ ? 方向 ∥XX ⊥O4B ⊥BC 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v=0.01(m/s)/mm, 作速度多边行如

5 上图。 则图知, vC5= 1.245m/s

Vc5b5=0.111m/s

ω5=0.6350rad/s

2)加速度分析

取曲柄位置“11”进行加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点处的转动副相连, 故aA2n=aA3n,其大小等于ω22lO2A,方向由A指向O2。 ω2=6.702rad/s, aA3n=aA2n=ω22lO2A=6.702×0.09 m/s2=4.0425m/s2 取

3、4构件重合点A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A4 = aA4n + aA4τ

= aA2n

+ aA4A2k

+

aA4A

2大小:

?

ω42lO4A

?

2ω4υA4 A2

?

方向: ? A→O4 ⊥O4B A→O2

⊥O4B

∥O4B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0.1(m/s2)/mm, 作加速度多边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

aA4=2.593m/s2 用加速度影响法求得

aB4= aB5 = aA4* L04B / L04A =5.690 m /s2 又

ac5B5n =0.0701m/s2 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c5= aB5+ ac5B5n+ a c5B5τ 大小

?

w52 Lbc

? 方向

∥XX √

c→b

⊥BC 作加速度多边形如上图,则

aC5B5τ= C5´C5·μa =2.176m/s2

aC5 =4.922m/s2

7

3号位置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1) 速度分析

取曲柄位置“3”进行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VA3=VA2,,其大小等于w2〃l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w2一致。

曲柄的角速度 ω2=2πn2/60 rad/s=6.702rad/s υA3=υA2=ω2〃lO2A=6.702×0.09m/s=0.603m/s(⊥O2A) 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

得,

VA4

=VA3

+ VA4A3

大小

?

?

方向

⊥O4B

⊥O2A

∥O4B 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1(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

VA4=pa4〃µv= 0.487m/s VA4A3=a3a4〃µv= 0.356 m/s w4=VA4⁄lO4A=1.163rad/s VB=w4×lO4B= 0.675m/s

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υC =

υB

+

υCB

大小

?

? 方向 ∥XX(向右)

⊥O4B

⊥BC

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v=0.01(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上, 则

Vc5=0.669m/s

Vcb=0.102m/s

W5=0.589rad/s 2).加速度分析

取曲柄位置“3”进行加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点处的转动副相连, 故aA2n=aA3n,其大小等于ω22lO2A,方向由A指向O2。ω2=6.702rad/s,

9 aA2n=aA3n=ω22lO2A=6.702×0.09 m/s2=4.0426m/s2 取

3、4构件重合点A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A4 =aA4n+ aA4τ = aA3n + aA4A3K + aA4A3v 大小: ? ω42lO4A ? √ 2ω4υA4 A3 ? 方向 ? B→A ⊥O4B A→O2 ⊥O4B ∥O4B(沿导路)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0.1(m/s2)/mm, 作加速度多边形下图所示:

则由图知:

aA4 =P´a4´〃μa =3.263m/s2 aB4= aB5 = aA4* L04B / L04A =4.052 m/ s2 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c = aB + acBn+ a cBτ

10 大小 ? √ ω5l2CB ? 方向 ∥X轴 √ C→B ⊥BC 其加速度多边形如上图,则 ac =p ´c〃μa =4.58m/s2 §3.3 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3号点 取3号位置为研究对象:

① .5-6杆组共受五个力,分别为P、G

6、Fi

6、R

16、R45, 其中R45和R16 方向已知,大小未知,切削力P沿X轴方向,指向刀架,重力G6和支座反力R16 均垂直于质心, R45沿杆方向由C指向B,惯性力Fi6大小可由运动分析求得,方向水平向左。选取比例尺μ= (40N)/mm,受力分析和力的多边形如图所示:

已知:

已知P=9000N,G6=800N, 又ac=ac5=4.58m/s2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 FI6=- G6/g×ac =-800/10×4.5795229205 =-366.361N 又ΣF=P + G6 + FI6 + F45 + FRI6=0, 方向 //x轴 → ← B→C ↑ 大小 9000 800 √ ? ? 又

ΣF=P + G6 + Fi6 + R45 + R16=0, 方向

//x轴

B→C

↑ 大小

8000

620

? 由力多边形可得:F45=8634.495N

N=950.052 N 在上图中,对c点取距,有

ΣMC=-P〃yP-G6XS6+ FR16〃x-FI6〃yS6=0 代入数据得x=1.11907557m ②.以3-4杆组为研究对象(μ=50N/mm)

已知: F54=-F45=8634.495N,G4=220N aB4=aA4〃 lO4S4/lO4A=2.261m/s2 , αS4=α4=7.797ad/s2

可得:

FI4=-G4/g×aS4 =-220/10×2.2610419N=-49.7429218N MS4=-JS4〃aS4=-9.356 对O4点取矩:

MO4= Ms4 + Fi4×X4 + F23×X23-R54×X54 - G4×X4 = 0 代入数据,得:

13 MO4=-9.356-49.742×0.29+F23×0.4185+8634.495×0.574+220×0.0440=0 故:

F23=11810.773N Fx + Fy + G4 + FI4 + F23 + F54 = 0 方向: ? ? √ M4o4 √ √ 大小: √ √ → √ ┴O4B √

解得:

Fx=2991.612N Fy=1414.405N 方向竖直向下

③.对曲柄分析,共受2个力,分别为F32,F12和一个力偶M,由于滑块3为二力杆,所以F32=F34,方向相反,因为曲柄2只受两个力和一个力偶,所以F12与F32等大反力。受力如图:

17 h2=72.65303694mm,则, 对曲柄列平行方程有, ΣMO2=M-F32〃h2=0 即

M=0.0726*11810.773=0, 即M=858.088N〃M

§3.4刨头的运动简图

§3.5飞轮设计

1.环取取曲柄AB为等效构件,根据机构位置和切削阻力Fr确定一个运动循的等效阻力矩根据个位置时

值,采用数值积分中的梯形法,计算曲柄处于各

的功

。因为驱动力矩可视为

,确定等效驱动力常数,所以按照

17 矩Md。

2.估算飞轮转动惯量

确定等效力矩

§3.6凸轮机构设计

1.已知:摆杆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o=10o,回程运动角0\'=70o,摆杆长度=70远休止角001lo9D=135mm,最大摆角max=15o,许用压力角[]=38.2.要求: (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划出凸轮实际轮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设计步骤:

1、取任意一点O2为圆心,以作r0=45mm基圆;

2、再以O2为圆心,以lO2O9/μl=150mm为半径作转轴圆;

3、在转轴圆上O2右下方任取一点O9;

4、以O9为圆心,以lOqD/μl=135mm为半径画弧与基圆交于D点。O9D即为摆动从动件推程起始位置,再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在转轴圆上分别画出推程、远休、回程、近休,这四个阶段。再以11.6°对推程段等分、11.6°对回程段等分(对应的角位移如下表所示),并用A进行标记,于是得到了转轴圆山的一系列的点,这些点即为摆杆再反转过程中依次占据的点,然后以各个位置为起始位置,把摆杆的相应位置

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凸轮理论廓线上的一系列点的位置,再用光滑曲

19 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凸轮的外轮廓。

5、凸轮曲线上最小曲率半径的确定及滚子半径的选择

(1)用图解法确定凸轮理论廓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min:先用目测法估计凸轮理论廓线上的min的大致位置(可记为A点);以A点位圆心,任选较小的半径r 作圆交于廓线上的B、C点;分别以B、C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r画圆,三个小圆分别交于D、E、F、G四个点处,如下图9所示;过D、E两点作直线,再过F、G两点作直线,两直线交于O点,则O点近似为凸轮廓线上A点的曲率中心,曲率半径minOA;此次设计中,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min 26.7651mm。

凸轮最小曲率半径确定图 (2)凸轮滚子半径的选择(rT)

凸轮滚子半径的确定可从两个方向考虑: 几何因素——应保证凸轮在各个点车的实际轮廓曲率半径不小于1~5mm。对于凸轮的凸曲线处CrT,

对于凸轮的凹轮廓线CrT(这种情况可以不用考虑,因为它不会发生

失真现象);这次设计的轮廓曲线上,最

20 小的理论曲率半径所在之处恰为凸轮

上的凸曲线,则应用公式:minrT5rTmin521.7651mm;滚

子的尺寸还受到其强度、结构的限制,不能做的太小,通常取rT(0.10.5)r0

及4.5rT22.5mm。综合这两方面的考虑,选择滚子半径可取rT=15mm。

然后,再选取滚子半径rT,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 设计过程 1.凸轮运动规律 推程0≤2φ≤δo /2时:

2max12204max120,0024max2 120

推程δo /2≤φ≤δo时:

2max1max(220)04max1(20)002,04max2120

回程δo+δs01≤φ≤δo+δs+δ\'o/2时:

21 2max1max2\'204max1\'200,0\'24max21\'20

回程δo+δs+δ’o/2≤φ≤δo+δs+δ’o时:2max1(0\')2\'204max1(\'20\')00\'2,0\'4max21\'20

2.依据上述运动方程绘制角位移ψ、角速度ω、及角加速度β的曲线,由公式得出如下数据关系 (1)角位移曲线:

(2)角速度ω曲线:

22

(3)角加速度曲线:

4)、求基圆半径ro及lO9O2

23

3.由所得数据画出从动杆运动线图

§3.7齿轮机构设计 1 、设计要求:

24

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尺寸,以2号图纸绘制齿轮传动的啮合图,整理说明书。

2.齿轮副Z1-Z2的变位系数的确定

齿轮2的齿数Z2确定:

io''2=40*Z2/16*13=n0''/no2=7.5

得Z2=39

取x1=-x2=0.5

x1min=17-13/17=0.236 x2min=17-39/17=-1.29

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

小齿轮

d1=m*Z1=6*13=78mm

ha1=(ha*+x1)*m=(1+0.5)*6=9mm

hf1=(ha*+c*-x1)*m=(1+0.25-0.5)*6=4.5mm

da1=d1+2*ha1=78+2*9=96

df1=d1-2*h f1=78-9=69

db1=d1*cosɑ=78*cos20˚=73.3

25

四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有这样的实训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经度过的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不是专业课或几门专业基础课。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呢?我想这样的实训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一周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既巩固了上课时所学的知识,又学到了一些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还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其中在创新设计时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有一条线发散出了很多线,想到很多能够达到要求的执行机构,虽然有些设计由于制造工艺要求高等因素难以用于实际,但自己很欣慰能够想到独特之处。这个过程也锻炼了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对设计的简单评价的技能。

26

五、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教程》第7版

主编:孙桓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主编:戴娟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理论力学》主编:尹冠生

27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19篇: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一、实验原理

1、观察几种典型机构及运动,了解其特点。

2、掌握依据实物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即通过查看抽象图形(运动简图)想象出实物机器的运动关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简要了解各种泵体和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机构。

2、从JGC—A型模型中任选两种,从JGC—B型模型中任选一种,进行机构分析、尺寸测量,绘制简图。

3、在机构运动简图上进行自由度的计算。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JGC—A型、JGC—B型机构简图测绘模型。

3、直尺、纸、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自备)。

四、模拟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基本原理

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反映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单图形,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间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撒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性。

2、测绘方法

1)分析运动情况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为此先应确定出其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

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2)选择投影面

投影面的选择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正确地表达出来为原则。一般应先确定机构原动件的位置,原则是选择机构中的每一构件均能清楚地表达出来的最佳位置(避免构件间的交叉和重叠),然后将机构投影到与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必要时可就机器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不过应尽量减少投影面。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在确定了原动件和投影面以后,就可以测量机构的运动尺寸了,按着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各构件和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比例尺μL=实际长度LAB(m)/图上长度AB(mm)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构件和运动副的表示应尽量采用国家制图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去表示。

五、实验步骤

1、选择模型,了解被测模型的名称和用途。

2、仔细观察被测模型,确定出原动件和从动件。

3、从原动件开始按照运动传递路线至到执行构件,仔细观察和分析相互联接的两零件间是否有相对运动,弄清各构件的运动情况,确定构件数目、运动副数目和种类。

4、选择最佳投影状态(原动件位置)并选择合理的投影面。

5、鉴于实验课时的限制,课内只需在“课内用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画出示意图(大致成比例)即可。再测量运动副之间的尺寸标在示意图上。为防止画错离开实验室又没有办法修改,因此画完后要主动找指导教师检查,确定无误后请教师签字。

6、课后按示意图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在实验报告上绘制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六、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说明那些内容?

2、绘制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为什么可以任意确定?会不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建立变位齿轮的基本概念。

3、了解刀具变位对被加工齿轮各参数的影响,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与工具

1、CJDJ—B型齿轮范成仪。

2、纸质齿轮毛坯两张。

3、自备绘图工具。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1、基本原理

范成法是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原理来加工轮齿的。加工时其中一个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它们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所制得的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今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必定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

用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画在图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2、CJDJ-B型齿轮范成仪结构图

此范成仪是仿照齿轮齿条的啮合原理而构造的,如图所示。

1.齿条插刀2.螺杆3.圆螺母4.啮合溜板5.调整螺钉6.机座7.变位标尺 8.圆螺母9.压板10.心轴11.螺栓12.碟形螺母13.扇形板14.扇形齿轮

3、刀具及安装

齿条插刀为透明有机玻璃,其上开有两个条形螺栓孔。用螺柱和圆螺母固定在啮合溜板上,通过条形孔可调整刀具相对毛坯中心的径向位置,以实现标准

或变位加工;变位量可由啮合溜板两边的标尺读出(mm),刀具上两边的划痕如与标尺的“0”对齐,为标准安装,否则为非标准安装。

4、毛坯及安装

预先沿比齿顶圆稍大一点的圆周剪下毛坯周边,然后沿圆周线剪通中心孔(或用针沿圆周线扎小孔,最后打通)。退下圆螺母和压板,将毛坯套在心轴上,再装上压板,拧入螺母,把毛坯压紧在扇形板上,后者与心轴构成回转副可相对转动。心轴用一特制螺栓和蝶形螺母(扇形板下面,未画出)固定在机座上。机架上有两个,靠外面一个孔,用于加工z=20的齿轮;另一个孔用于加工z=8的齿轮。

5、范成运动

即齿条刀具节线与被加工齿轮节圆作纯滚动。内侧加工有齿条啮合溜板(刀具)可相对于机座移动,它与扇形板(毛坯)上固联的两个扇形齿轮之一相啮合(加工z=20的齿轮时为大扇形齿轮,加工z=8的齿轮时为另一个),从而实现了刀具与毛坯的范成运动。纯滚动可由啮合溜板、扇形板及机座上的刻度看出。

6、切削及进给运动

范成仪上刀具与毛坯之间无切削及轴向进给运动。以插刀齿顶节线与齿顶圆对刀后,即可径向进给,但为避免误差,一般一次进刀到位。

7、齿廓的范成运动

用手间歇的推动啮合溜板,每移动3mm用铅笔在纸坯上沿刀具齿形轮廓画出刀具位置,即插削位置。将啮合溜板从左极限位置推到右极限位置,刀刃的一系列位置便可包络出被加工齿轮的齿廓。其中阴影部分为齿槽,实际加工时将被切掉。

在上述过程中应注意轮坯上齿廓形成的过程。观察标准渐开线齿廓有无根切现象。如有根切则分析其原因。

四、实验内容

1、范成m=8mm,z=20的标准齿轮。

(1)先剪好齿轮纸坯。

(2)根据被加工齿轮齿数,选定心轴的位置及与齿条啮合的扇形齿轮。

(3)装上纸坯。

(4)调整好位量,画包络齿廓。

2、范成m=20mm,z=8的标准齿轮。

3、范成m=20mm,z=8,x=0.5的正变位齿轮。

五、思考题

1、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ha*+c*)m?

2、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轮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有何要求?

3、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的特点怎样?是由于何原因引起的?避免根切方法有哪些?

第20篇:机械原理自测题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单选题(共 63 题)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 B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 B 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

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 A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

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

min

B 。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

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B 。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_A_。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7、C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

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 D 。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

D.不一定

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_B__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_A__

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

B.改用滚子推杆 C.改变凸轮转向

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11、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压力的方向与该点 A 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A.绝对速度

B.相对速度

C.滑动速度

D.牵连速度

12、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_B__。

A.20°

B.0°

C.15°

D.25°

13、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ha*、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_C__齿槽宽的齿轮。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14、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_D__必须相等。

A.直径

B.宽度

C.齿数

D.模数

15、齿数大于42,压力角=20°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外齿轮,其齿轮根圆_B__基圆。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1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转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_B__的比值。

A.齿距

B.基圆齿距

C.齿厚

D.齿槽宽

1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_C__上的压力角。

A.基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齿根圆

18、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ha*=

1、a=20°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_D__。

A 14

B

C 16

D 17

19、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_A__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小于且等于

20、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_B__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A 小于

B

C

等于

D小于且等于

21、若两轮的变位系数X1>0,X2=0,则该对齿轮传动中的轮2为_C__齿轮。

A 正变位

B 负变位

C 非标准

D 标准

22、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_D__上。

A 端面

B 轴面

C 主平面

D 法面

23、已知一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条传动,法面模数mn=8mm,法面压力角an=20°,斜齿轮的齿数Z=20,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20°,则斜齿轮上的节圆直径等于_A__mm。

A 170.27

B 169.27

C 171.27

D 172.27

24、在蜗杆蜗轮传动中,用_B__来计算传动比i12是错误的.

A i12=ω1/ω

2 B i12=d2/d

1 C i12=Z2/Z1

D i12=n1/n2 2

5、在两轴的交错角∑=90°的蜗杆蜗轮传动中,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必须_C__。

A相反

B相异

C 相同

D相对

26、渐开线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_D__其实际齿数Z。

A 小于

B 小于且等于

C 等于

D 大于

27、机器安装飞轮后,原动机的功率可以比未安装飞轮时_D__。

A.一样

B.大

C.小

D. A、C 的可能性都存在

28、机器运转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_C__。

A.机器中存在往复运动构件,惯性力难以平衡;

B.机器中各回转构件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C.在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时,各瞬时驱动功率和阻抗功率不相等,但其平均值相等,且有公共周期;

D.机器中各运动副的位置布置不合理。

29、将作用于机器中所有驱动力、阻力、惯性力、重力都转化到等效构件上,求得的等效力矩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求得的在等效构件上的平衡力矩,两者的关系应是_B__。

A.数值相同,方向一致;

B.数值相同,方向相反;

C.数值不同,方向一致;

D.数值不同,方向相反.30、凸轮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上升时,冲击出现在_D__。

A.升程开始点;

B.升程结束点;

C.升程中点;

D.升程开始点和升程结束点;

31、齿轮传动中_B__,重合度越大。

A.模数越大;

B.齿数越多;

C.中心距越小

32、有一四杆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1,该机构_A__急回作用。

A.没有;

B.有;

C.不一定有

33、曲柄滑块机构通过_B__可演化成偏心轮机构。

A.改变构件相对尺寸;

B.改变运动副尺寸; C.改变构件形状

3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B__。

A.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

B.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C.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 D.前面的答案都不对

35、采用飞轮进行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它可调节_B__速度波动。

A.非周期性;

B.周期性; C.周期性与非周期性;

D.前面的答案都不对

36、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_C__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

D.余弦加速度

37、若忽略摩擦,一对渐开线齿廓从进入啮合到脱离啮合,齿廓间作用力方向_B__,并且要沿着_D__方向。

A.不断改变;

B.维持不变;

C.中心线;

D.基圆内公切线;

E.节圆公切线

3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为主动件;且作等速转动时;其从动件摇杆作_C__。

A.往复等速运动;

B.往复变速运动; C.往复变速摆动;

D.往复等速摆动

39、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_A__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正弦加速度;

D.余弦加速度;

E.正弦加速度—正弦减速度

40、两个构件在多处接触构成移动副,各接触处两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_A__时,将引入虚约束。

A.相同、相平行;

B.不重叠; C.相反;

D.交叉

41、曲柄滑块机构有死点存在时,其主动件是_B__。

A.曲柄;

B.滑块;

C.连杆;

D.导杆

4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随着齿轮_B__增大而增大,而与齿轮_C__无关。

A.分度圆压力角;

B.齿数;

C.模数

43、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推程许用压力角常取为_B__,回程许用压力角常取_C__。

A.0°;

B.30°;

C.70°~80°;

D.90°

44、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_D__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正弦加速度; D.余弦加速度

45、两构件在几处相配合而构成转动副,在各配合处两构件相对转动的轴线_B__时,将引入虚约束。

A.交叉;

B.重合;

C.相平行;

D.不重合;

E.成直角;

F.成锐角

46、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整个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_B__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D.余弦加速度

47、曲柄摇杆机构,__B__为主动件是存在死点的条件。

A.曲柄;

B.摇杆

C.连杆

48、回转构件经过静平衡后可使机构的__A__代数和为零。

A.离心惯性力;

B.离心惯性力偶;

C.轴向力

49、四杆机构在死点时,传动角γ是:_B__。

A.γ>0°;

B.等于0°;

C.0°<γ<90°;D.大于90°

50、凡是驱动机械产生运动的力统称为_A_力,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_F_或成_H_,其所作的功为_E_。

A.驱动;

B.平衡;

C.阻抗;

D.消耗功; E.正功; F.相同;

G.相反;

H.锐角;

I.钝角;

J.负功

52、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廓曲线理论上是_A__渐开线,由于制造上的原因,实际齿形用_D__渐开线代替,所以实际齿形是有理论误差的。

A.球面;

B.平面;

C.分度圆锥面; D.背锥面; E.轴面

53、从平衡条件可知,动平衡转子_A__静平衡的,静平衡转子_B__动平衡的。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一定不是

54、机器在安装飞轮后,原动机的功率可以比未安装飞轮时

C

A.一样

B. 大

C.小

55、已知一标准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与斜齿条传动,法面模数mn=8mm,压力角α

n =20°,斜齿轮齿数Z1=20,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15°,此齿轮的节圆直径等于

D

mm。

A. 169.27

B.170.27

C.171.27

D.165.64

56、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主要是讨论机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对

C

的平衡。

A.曲柄

B.连杆

C.

机座

57、模数为2 mm ,压力角a=20°,齿数Z=20 ,齿顶圆直径da=43.2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是

C 齿轮。

A 标准

B 正变位

C 负变位

58、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at与法面压力角an相比较应是

C 。

A at = an

B

an >

at C

at > an

59、渐开线直齿轮发生根切在 B

场合. A 模数较大

B 齿数较少

C 模数较少

60、若两刚体都是运动的,则其速度瞬心称为

C 。

A、牵连瞬心 ;

B、绝对瞬心;

C、相对瞬心。 6

1、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时,其节圆压力角

B

.A、大于啮合角; B、等于啮合角; C、小于啮合角。 6

2、在图示4个分图中,图 A 不是杆组,而是二个杆组的组合。

63、在图示4个分图中,图 A 是Ⅲ级杆组,其余都是个Ⅱ级杆组的组合。

1、答:B 答:B

6、答:A 答:A

11、答:A

16、答:B B

21、答:C C

26、答:D D

31、答:B B

36、答:C A

41、答:B

46、答:B

50、答:A、答:A、B

54、答:C 答:C

59、答:B

2、答:B

7、答:C

12、答:B

17、答:C

22、答:D

27、答:D

32、答:A

37、答:B、D

42、答:B、C

47、答:B

、H、E

55、答: D

60、答:C

3、答:A

4、答:B

5、

8、答:D

9、答:B

10、、答:C

14、答:D

15、答:B

18、答:D

19、答:A

20、答:

23、答:A

24、答:B

25、答:

28、答:C

29、答:B

30、答:

33、答:B

34、答:B

35、答:

38、答:C

39、答:A

40、答:

43、答:B、C

44、答:D

45、答:B

48、答:A

49、答:B、答:A、D

53、

56、答:C

57、答:C

58、6

1、答:B

6

2、答:图A

6

3、

1

3 F

52 答:图A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问答题(共26题)

1、在曲柄等速转动的曲柄曲柄摇杆机构中,已知:曲柄的极位夹角θ=30°,摇杆工作时间为7秒,试问:(1)摇杆空回行程所需时间为若干秒?(2)曲柄每分钟转速是多少?

2、在图示导杆机构中,已知:lAB = 40mm,试问:(1)若机构成为摆动导杆时,lAC 的最小值为多少?(2)AB为原动件时,机构的传动角为多大?(3)若lAC = 50mm,且此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时,lAB 的最小值为多少?

题 2 图

3、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已知:lAD = 400mm,lAB = 150mm,lBC = 350mm,lCD = 300mm,且杆AB为原动件,杆AD为机架,试问构件AB能否作整周回转,为什么?

4、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在啮合点上两轮的压力角是否相等?有没有压力角相等的啮合位置?

5、何谓节圆?单个齿轮有没有节圆?什么情况下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6、何谓啮合角?啮合角和分度圆压力角及节圆压力角有什么关系?

7、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等效力的等效条件是什么?不知道机器的真实运动,能否求出等效力?为什么?

8、已知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2ha/sina,试推导出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

29、试推导出齿条形刀具展成切制渐开线标准外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Zmin=2ha/sinα,式中ha为齿顶高系数,α为压力角。 *

2*

10、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什么?

11、压力角如何定义?并举一例说明。

12、何谓行程速比系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行程速比系数等于多少?

13、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什么?若两个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但齿数不同,它们的齿廓形状是否相同?

14、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S=50 mm ,偏距e=16 mm , 行程速比系数K=1.2 ,求曲柄和连杆的长度。

15、螺旋角为45°的斜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7吗?为什么?

16、在建立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时,等效构件的等效力和等效力矩、等效质量和等效惯量是按照什么原则计算的?

17、机器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18、刚性转子进行了动平衡以后,它是否还需要静平衡?为什么?

19、在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试问对于同一凸轮用不同端部形状的推杆,其推杆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

20、如果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变尖或相交,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解决。

2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是否一定能连续传动。

22、一对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啮合角为20°,它们肯定是标准齿轮吗?

23、何谓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如令一对标准齿轮的中心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能不能传动?有什么不良影响?

24、何谓机构的压力角?其值对机构的效率有何影响?

25、何谓齿廓的根切现象?产生根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根切?

26、速度波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用什么办法来调节?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参考答案——问答题(共26题)

1、答:(1) 5s (2) 5r/min

2、答: (1) (LAC)min>40mm; (2)γ恒为90° (3) (LAB)min= LAC=50mm

3、答:构件AB能作整周回转。因为lAB+ lAD=550mm<lBC+ lCD=650mm,且AD为机架,构件AB为曲柄。

4、答:(1)啮合点上两轮的压力角不相等;(2)有,在节点处啮合

5、答:节点所在的圆、单个齿轮没有节圆、在标准安装情况下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6、答:节点所在的压力角为啮合角、啮合角=节圆压力角、在标准安装情况下,分度圆压力角=节圆压力角,在非标准安装情况下,分度圆压力角不等于节圆压力角。

7、答:等效力的等效条件:作用在等效构件上的外力所做之功,等于作用在整个机械系统中的所有外力所做之功的总和。不知道机器的真实运动,可以求出等效力,因为等效力只与机构的位置有关,与机器的真实运动无关。

8、答: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17cos 直齿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17cos

9、答:

13

PNrsin(mzsin)2PN1PB 要使刀具齿顶线在理论啮合点 N1 之下,应有:

*PBhamsin*z2hasin2*zmin2hasin2

10、答: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和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最短杆。

11、答:从动件上某点的力的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即为机构在该位置的压力角。

12、答:行程速比系数:从动件回程平均角速度和工作行程平均角速度之比。

对于曲柄作匀速回转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等于1。

13、答: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齿廓形状不同。

14、答: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S=50 mm ,偏距e=16 mm , 行程速比系数K=1.2 ,求曲柄和连杆的长度。

15、答:不是17。因为:zmin17*cos456.0

116、答:等能和等功的原则

17、答:1)Med和Mer的变化是具有规律地周而复始,Je为常数或有规律地变化

2)在一个周期内,能量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18、答: 刚性转子进行了动平衡以后,不需要静平衡。因为动平衡的条件中包含了静平衡的条件。

19、答:在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对于同一凸轮用不同端部形状的推杆,其推杆的运动规律不全相同,对心和滚子的推杆,其运动规律相同,对平底推杆,其运动规律不同。

20、答:减小滚子半径,或增大基圆半径。

21、答: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法节相等;对于标准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2)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不一定能连续传动,这只是一个充分条件。

22、答:一对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啮合角为20°,它们不一定是标准齿轮。

23、答: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两齿轮的基圆半径之比,与中心距无关,所以具有可分性。如令一对标准齿轮的中心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这对齿轮能传动,只是中心距增大后,重合度下降,影响齿轮的传动平稳性。

24、答: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从动件所受力的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机构在该位置的压力角。其值越大,机构的效率越低,所以要限制机构的压力角,使

25、答:范成法加工外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根部被刀具的刀刃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现象。产生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齿顶线(圆)超过了啮合极限点。要避免根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增加被加工齿轮的齿数,二改变刀具与齿轮的相对位置。

26、答:速度波动的形式有两种,周期性的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的速度波动。

周期性的速度波动可以加一飞轮来调节;非周期性的速度波动要用调速器来调节。

3[] 10-1 填空

1.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ha、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 等于

**齿槽宽的齿轮。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 分度圆 上的压力角。

3.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的 中 线与轮坯的 分度 圆之间作纯滚动。

4.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 节 圆总是相切并作纯滚动,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等于两轮的 分度 圆半径之和。

5.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两轮的节圆分别与其 分度 圆重合。

6.用同一把刀具加工m、z、均相同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它们的分度圆、基因和齿距均 相等 。

7.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比较其齿顶高 增大 ,齿根高 减小 。 8.要求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略小于标准中心距,并保持无侧隙啮合,此时应采用 负 传动。

9.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顶高和齿根高,无论从法面或端面来看都是 相同 的。 10.一对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n1mn2m,n1n2,12。

11.蜗杆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 轴 面,蜗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 端 面。

12.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通常都以 大端 作为基准。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