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11 08:34:02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结合商务工作实际,我拟就我区发展物流业谈点个人愚见。

一、大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具备的条件: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工业增加值17.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8390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迅速增加,既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开发区内的企业项目涉及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领域,以制药业为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全省医药工业的“半壁江山”。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业的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区南靠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大塘公路与京大高速公路沿区南边而过,大阳公路贯穿东西,北倚京包铁路,东距大同民航机场5公里,南距京大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区内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从铁路到公路,从陆地到空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为开发区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 开发区发展物流业,不但能为中西部双向扩展提供货物批发、配送、仓储和包装等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京津冀大都市圈向东南沿海地区双向辐射发展。

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一些思路: 第一,推动物流业与区内优势产业融合。开发区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9%以上,成为支撑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物流业既是六大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发展物流业,直接关系到这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我国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支撑来看,开发区物流业与六大优势产业融合的潜在规模巨大。 第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企业作支撑。要鼓励诸如山西威奇达制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剥离自办物流,实现企业物流向专业化物流企业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经营场地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小的一些货代和仓储企业,采取以资产为纽带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行重点引导、支持和培育,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物流“航空母舰”。 第三,优化环境,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改变物流业发展滞后局面,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物流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对现有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就物流企业的融资、税费、土地使用等出台一系列鼓励性的发展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要扶持具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观念、物流模式、物流业态、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利用内外资,加大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 总之,袁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帮助我们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坚定了信心,也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保证自己做到实处、走在前列,弘扬“右玉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推动我区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第2篇: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

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结合商务工作实际,我拟就我区发展物流业谈点个人愚见。

一、大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具备的条件: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工业增加值17.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8390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迅速增加,既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开发区内的企业项目涉及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领域,以制药业为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全省医药工业的“半壁江山”。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业的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区南靠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大塘公路与京大高速公路沿区南边而过,大阳公路贯穿东西,北倚京包铁路,东距大同民航机场5公里,南距京大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区内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从铁路到公路,从陆地到空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为开发区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开发区发展物流业,不但能为中西部双向扩展提供货物批发、配送、仓储和包装等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京津冀大都市圈向东南沿海地区双向辐射发展。

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一些思路:第一,推动物流业与区内优势产业融合。开发区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9%以上,成为支撑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物流业既是六大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发展物流业,直接关系到这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我国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支撑来看,开发区物流业与六大优势产业融合的潜在规模巨大。第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企业作支撑。要鼓励诸如山西威奇达制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剥离自办物流,实现企业物流向专业化物流企业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经营场地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小的一些货代和仓储企业,采取以资产为纽带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行重点引导、支持和培育,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物流“航空母舰”。第三,优化环境,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改变物流业发展滞后局面,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物流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对现有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就物流企业的融资、税费、土地使用等出台一系列鼓励性的发展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要扶持具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观念、物流模式、物流业态、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利用内外资,加大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总之,袁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帮助我们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坚定了信心,也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保证自己做到实处、走在前列,弘扬“右玉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推动我区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第3篇:企业转型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心得体会

“新常态”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低成本扩张为主线的高速增长模式现在已无以为继,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结果。如果过去我们的企业是以做大为基本追求目标的话,新常态下我们企业应当以做强为根本宗旨,也就是要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简单粗放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精雕细琢的内涵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科技,把产品做精做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党委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公司转型的必要性。我结合我自身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

科技创新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国家将更加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阶段我公司新能源部处于草创阶段,各方面建设仍然有待加强。对于科技创新这一块的工作,我认为应该本着合作双赢,拓展市场,规范经营的思路,积极推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我新能源部已经和北京重点大学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旨在将先进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科学技术引进来,努力提高我公司的科技水平,为我公司的新能源事业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我公司还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公司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加大重点项目力度,奠定转型基础

项目是支撑一个公司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工业大项目的研发、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和大规模融资,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同时可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加快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步伐,拓宽区域专业化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从而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加快发展,首先要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带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关键还是要靠产业。而产业的发展,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特别是重大重点项目来落实。项目是财源,项目是后劲,项目是关键,项目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现在能源行业面临的形势是一样的,遇到的困难是相同的,中央加大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对大家来说都是机遇,关键是看谁能够抓住机遇。谁抓住了这个机遇,就能赢得主动,就能得到更多的资金和项目,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否则,我们争取不到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我们就会掉得更快,与别人的差距就会拉得更大。

抓到了项目并不意味着抓住了机遇,只有将我们的项目落实到实处,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响我们集团的名气。例如,我新能源部正致力于光热电站示范项目。如果这一项目能够圆满完成,那对我们新能源部的未来发展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此项目正在稳步进行中,各项工作也是有条不紊,我们有信心将它打造成新能源部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三、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新能源部仍然存在着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直接地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拖累了我们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这样才能推动公司高速运转,为实现向新能源事业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

措施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要坚持“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两次开展调研、解决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成一流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企业转型成功。

措施二:加强团队建设,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真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还是每一个员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公司团队建设,想方设法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加强员工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不仅是针对各部门内部还要针对各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整个公司拧成一股绳,才能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难险阻,为我们公司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措施三:转型升级工作要从机制上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如何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企业本身就要有一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肌体,如果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企业本身就是一副“麻木不仁”、“暮气沉沉”的样子,那即便外部有再多的机遇、再好的环境,也都是把握不住、顺应不了的,再小的挑战和风险面前倒下去也未尝不是不可能之事。因而,就公司的转型升级工作而言,我们更应当练就一身能够激发自身活力与潜能的“好身板”,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带动公司经营管控、生产运营、管理和技术、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创新,最大程度上释放组织活力和个人活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连绵不绝的动力。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我坚信在我们公司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全体员工众志成城不懈努力下,我公司一定能顺应时代潮流,又好又快地完成转型工作,再次铸造集团新篇章。

推荐第4篇:浅谈企业转型发展

企业转型发展系列谈

(一) 加快向能力转型的工作坐标

董事长、党委书记XXX在院党委十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特征”,包含九项指标:一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高精尖人才团队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创新型中青年领军人才的阵容。二是年度或规

划期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技、专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年度或规划期内获得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四是年度或规划期内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四优”奖的数量和质量。五是年度或规划期内承揽有影响的国内外重点工程或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六是年度或规划期内企业管理成果获国家级奖励、荣誉的数量和质量。七是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八是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指标的贡献度。九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度与诚实度。

(二)做到四个坚持不动摇:

1、坚持三大市场开拓不动摇,提高抵御政策和行业波动风险的能力。要以勘察设计为中心,逐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国铁、城轨市政、海外”三大市场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价值实现格局。要超前思考,在认真分析市场、分析项目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尝试推进业务延伸,战略上要大胆突破,战术上要审慎推进。

2、坚持思想引领,构建学习型企业不动摇。如何将我院打造成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乃至国际型工程公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持之以恒地实践。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一院建设,以学习力推动核心竞争力提高,以观念更新支撑能力转型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学习型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等不靠,不满足、不懈怠,要始终牢记:今天的不进取就是明天的不领先,明天的不领先就是今后的发展受挫。

3、坚持“三技”治企理念不动摇,突破转型中“人才、技术、管理、文化”四大瓶颈。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多维化。要围绕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公开平等、知人善任的院内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能力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能力全面、员工满意,能够推动我院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二是技术管理要标准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勘察、设计、咨询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围绕市场转型,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综合管理要精益化。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管理一起抓,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管控提高效益,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4、坚持安全至上、质量为本不动摇。必须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工作各环节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勘察设计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真正达到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与完善管理体系的目的。抓好安全质量,关键在落实,重点在项目,根本在管理。要把管理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抓现场、抓项目、抓管理、抓落实上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基石。

(三)把握好三种关系:

如何破解我们发展中的难题,保持企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思路只有一个,事实上这个答案早已给出,这就是“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能力转型,向建设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目标努力攀登”。

一、把握好三种关系

1、把握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要认清全院目前面临的形势,主动适应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不为传统模式和地域思维所限,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把握好责任与质量的关系。一是要重视源头管理。加强科学设计,一丝不苟,每个环节、每道技术都不应该出问题,也不允许出问题;二是重视过程管理。在整个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摆在第一位;三是要重视人的管理。安全和质量离不开人。产品如人品,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而人品中最关键的是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四是要重视服务管理。服务要跟上,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设标准,保证勘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达到要求,要将责任心贯穿于勘察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确保我们勘察设计的每个项目都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牢固树立质效双优的铁一院品牌。

3、把握好传统优势区域和新开发区域的关系。要打破传统区域与优势区域观念。我们的管理者、各级行政领导包括技术领导都要更好地去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提高服务意识,将观念的转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样才能稳固传统优势区域市场,抢占新的市场区域。

推荐第5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8月30日、31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市经贸委和温州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共同组织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两天的培训中,其中张晖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与发展转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课,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给了很大我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张教授在对企业内涵的重新认识上认为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平时的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人等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公司在日异月新的发展,现在企业“选人、用人、留人”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用人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我们公司硬件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更加的欣欣向荣。

在讲课的过程中,张教授在大格局决定大结局的中一句“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话,让我思绪了很久。我是在想,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管理人员一直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放,不去打开思路,大观全局的看待别的事情,从而造成了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局面。所以,我在想,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多多打开思路,多想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才能顾全大局,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们电厂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我们的员工树立创新的意识,积极倡导创新的行为,不要让电厂的管理一成不变,这样才能让电厂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效益。

企业发展的格局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伟明企业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现在正逐步走向强大,在这条路上,我们更需要在管理上和技术水平上加以创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默守陈规,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强化,为我所用,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一点点的体会,总之,在本次的培训中,让我掌握了很多管理方面上知识,也让我由衷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关键是观念的创新),才能适合企业的发展,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庄电厂陈灵敏 二零一零年九月六日

推荐第6篇:关于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关于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

学习心得

2014年8月1日,根据**市城郊联社关于学习讨论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我社在王忠良主任的带领下,第一时间组织全体职工召开学习大会。响**郊联社的号召,对本次省联社转型发展的学习高度重视。就我个人而言,谈谈通过学习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此次省联社的转型发展是从根本到质的彻底颠覆,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在现有的制度及业务上更加拓宽了发展道路。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全力向现代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准创新发展。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全面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及市场覆盖面。按照改制、改造、改进三步并走思路,为2015年组建**农商银行做准备,全新打造农信社优质服务品牌。

作为基层信用社副主任,在此次省联社转型发展方案中承担的是执行上级领导下派事物的责任和引导员工转变思想的责任,尽管员工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也必须尽快转变观念。以明确责任、优化选拔、强化培训和深化考核为重点,全面推广客户经理制,与绩效考核紧密衔接,从而对员工施以压力、赋以动力。

中间业务是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业务,在未来的科技时代所有与金钱有关的事物都将与银行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大胆的试想一下,在未来几十年里,水、电、网、通信业等单位不再开设缴费窗口,而全部交由银行代收付,人们只需要带着一卡通就能快速便捷的解决一切缴费业务。虽然这只是试想,但也是未来不能预知的事,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争取与其更多的合作发展,共谋福利。

什么是优质的服务?答案很简单,就是让被服务的人满意。怎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满足客户所需。现在简单的微笑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我们就需要与客户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从而让客户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优越性。这就更加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我们面对省联社的转变发展时刻准备,这也是当下最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改革发展的过程是艰难的,我们基层信用社将面临着从人员配备到业务曾项、从规范制度到公开承诺、从客户营销到市场营销、从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一次大规模转型,这预示着改革发展后的前景是无限光明。我们基层信用社会紧随城郊联社的步伐,团结一心,开拓工作思路,向当代社会金融企业发展趋势出发,为成立农商银行奋力向前。

推荐第7篇:企业能力转型心得体会

企业能力转型心得体会在全院上下向着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着重谈谈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顺利成长和实现能力转型,需要特别重视的四个点,即:“学、想、做、说”。

我院的任务在“**”期间达到了一个高潮,随着国家基础

建设投资政策的调整,生产任务会出现短时间的波谷。相对而言,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在这个领域之内,我们的同行如二院、四院等在几年前就做了很多战略转型的准备工作,并且取得业界的优势地位。在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时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这些设计院中,转型队伍与没有转型的队伍,我们能看出来是泾渭分明。在传统国铁生产中,我们有一个成熟的生产组织体制,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和业主、施工单位的对外交流过程中,只要我们遵行这些固有的模式,就比较容易干好我们的工作,但是一接触到城市轨道交通,情况就会千差万别。我们院参加了十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设计,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项目,业主管理和技术力量雄厚,设计工作就会是一种套路。而像内地有一些城市,业主的特点就会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变化当中,我们怎么样针对具体情况,把握好方方面面的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把手头的每件事做好,我认为不必说太多大话,其实只要做到“多学一点、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说一点”就行。

“多学一点”。学无止境,我们是技术型企业,在平常的岗位上,不仅仅是把自己的专业技术掌握得很好,也有必要学习相邻的专业知识,以及和我们设计业务有关的领域。只有扩大知识结构的外延,才能具备向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如果仅仅做好本专业的小范围事务,最多只能做到专业领军人才,而与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还有距离。

“多想一点”。凡事多思考在每件工作中都是很重要的。在人才转型过程中,多想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很多工作过程中,只注重做自己的工作,不是很关心周围的事,比如管理上的、其它专业上的、互相配合上的事等等,甚至有的时候扯皮、踢皮球,各种不顺利的情况都会出现。之所以会这样,我觉得就是缺乏“多想一点”,如果我们经常替业主、管理者或其它专业多想一点,多想一点他们的需求和目标,我们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更顺。

“多做一点”。我们在工作当中都能体会到,做的比较成功的,业绩做得比较好的,包括我们现在的年青职工都很优秀,在各个基层能够挑大梁,看看他们的工作轨迹,其实就是多做了一点,就是比普通人多做了一些事,不但做好了自己的事,同时在他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范围外多做了一点,大家就会很认可他,而且他自己各方面能力提升得也很快。

“多说一点”。前面大家已经对表达能力、对外交流能力都有很好的建议,“多说一点”在有的时候我认为强于“多做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交流很重要!在开展轨道交通设计时,本身参与的专业多达二十多个,相互配合的工点设计院也至少有十多个,加上省市政府将近要与数十个单位或部门打交道,这时候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很重要。如果只是做了,大家不一定都能看得到,但说了,大家却容易听得到。这时候“多说一点”就会产生很好的作用。我们说“多说一点”,也不是说大话,说空话,或者是不做而说,但做了就要说出来。如果做得好,但不说出来,那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这一点我们体会很深。和业主的交流中经常会谈到有些同志各方面做的很踏实,很多地方做的比别人好,但在交流中经常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自己能力和成绩。而一些业内同行在做设计、经营、服务时,经常朝着极致的目标来做事,夸张地说就是具有“无事不达其极”的精神。每件事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方法、各种各样的资源,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实力。

以上这些感受都是在平常工作当中的一些简单的体会,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最终实现大战略目标。

推荐第8篇:企业转型发展思考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企业转型发展思考体会

关于控股公司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XX市XX控股有限公司经市国资委批准成立,为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对授权经营范围内的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履行投资、运营、监管职能,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控股公司成立至今已经7年多时间,时至今日,控股公司自身及周边客观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两年来,按照国资委“逐步将控股公司打造成集团公司”的总体工作部署,控股公司一方面做好劣势企业的改革调整工作,关注弱势群体,保稳定,惠民生;另一方面加速资本运营,盘活存量资产,促发展。积极探索创新“资产盘活、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方式,改善存量资产质量,提高收益水平,为公司集团化建设做好了战略性铺垫。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一个新型模式,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的产物,相对于其它国有企业,一无经验、二无模式可循,其运营方式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在探索、完善、调整之中。国内大家都认可运营比较成功的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一方面担当不良资产加工厂,对移交不良资产处置,对资不抵债企业的依法清算,退出市场,将处置收益再投入到优势企业;一方面担当优势企业孵化器,将划入企业的优势业务电力、煤炭、港航、化肥等重组整合,并扶持做强做大,逐步搭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架构,通过资产及业务优化组合,部分优势企业上市,实现了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良性循环,这一转换提升了国有资本的价值并且提高了流动性。我公司前期实施的分类管理及当前积极推动搭建母子公司管理架构与其不谋而合。

根据公司集团化公司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自己感受,我谈谈以下几点。

1、多一点忧患意识,控股公司成立以来,大家一直感觉是特设机构,是机关,运营费用享有财政资金;监管困难企业的改革也主要依靠政府拨付改革扶持资金。当前控股公司拨款越来越不及时,改革扶持资金申请的难度越来越大。上个月参加省国资委座谈会,交流中得知,大部分地市投资控股公司是与国资委平行的监管运营机构,这类似于当年国资局与国资经营公司的关系,监管范围扩展到市政、公用事业,财政给予全额拨款并列入正常预算;一部分类似省投资控股公司,持有优良公司股权,每年定期分红非常可观。以上两个基础控股公司都不具备,依靠自身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避免。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免费

分享

创新

假如我们不能未雨绸缪,主动转型,将来会非常被动。

2、多一点效益意识,能否持续创造足够的效益,是我们长久立足之本。当然,前些年我们创造了不少社会效益,给控股公司带来较高的社会美誉度,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基础,继续争取政策及资金的扶持。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将来我们更需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公司才能逐步步入良性循环,广大员工的福利待遇才能逐步提高,才能同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是成为遗忘的角落。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收入倍增的目标,我们的收入能否倍增或者更高幅度增长,取决于我们未来的效益。在拟订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建议公司实施年度预算管理,加强开源节流的计划管理及过程管控。

3、多一点市场意识,大家要把控股公司当作企业,是市场独立竞争的主体,而不是管理机关,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把控股公司当作管理机关,甚至还号称“小国资委”,国家现在逐步将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从当前的环境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来看,我们都不可能转成事业单位,只有转变思想,向资本运营型投资控股公司转变,按照市场法则运营,从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

4、多一点创新意识,控股公司监管资产量大,抵押查封多,质量差,收益低,监管企业大多数停止生产经营,仅靠房屋租赁维持,这些年来,机关本部人员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及监管方面,要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并且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需要大家打破这么多年的封闭格局及惯性思维,多一些创新意识。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抓住纺织行业压锭时机快速扩张,依靠自身热电优势,在国家限制电解铝产业的背景下,逆势发展,并于2012年进入世界500强。控股公司的转型发展,也要向魏桥创业集团学习,敢闯敢试,积极寻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多一点学习意识,人(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能动的要素,任何经营活动都需要人,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再好的业务,再好的蓝图都需要人去实施描绘。去年,公司招聘一批人员,根据集团化建设及发展需要,建议下一步继续招聘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但是引进外来人才只是辅助,公司应加大内部人员交流培养的力度,广大员工应根据公司战略规划,结合自己实际岗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储备。

免费

分享

创新

公司发展转型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需要公司上下要一条心,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正确有效的合力,推进公司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广大干部职工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强大,共同受益。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推荐第9篇:企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狠抓干部队伍能力转型 助推广钢集团转型发展

一、背景和形势分析。

**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钢铁厂,是**市属大型企业集团。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广钢集团将在**市退出钢铁冶炼产业,从2012年开始进行转型发展。

广钢集团转型发展方向和框架已经确定,制定了《广钢集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并获得了市政府批准实施,转型中的广钢以工业与贸易相结合、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为指引,大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钢铁深加工业、工业气体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五种业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目前广钢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相关业态充盈和发展急需提速,资产盘活、内部结构优化、经营创效、企业分类处置、人员分流安置、合理清偿债务和转型项目投资建设等各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要转型跨越发展,干部是决策执行的保证,干部是决定因素,如何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再创新优势,这是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广钢集团干部队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没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纵然有再好的工作思路、再好的工作决策,也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效果。因此要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干部队伍的能力转型问题,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是关乎广钢集团科学转型跨越发展的成败所在。

二、企业转型时期干部队伍现状和问题

企业现状是:一方面随着集团产业结构转型,属下部分企业、生产工序相继关停,如钢管公司、焦化、高线等工序,导致工作岗位减少,大量人员需要进行分流安置,一些干部面临再就业的问题,企业无法全部提供内部岗位,干部队伍表现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集团存续企业扩张发展,以及新产业、新业务的开发,带来了一批崭新的岗位,急需招聘管理和技术人才,包括很多领导干部岗,如**钢铁博汇、岭南V谷等,新的岗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符合素质条件的人选,干部队伍表现出供不应求。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反映了集团当前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即大量员工急需分流安置而同时新产业所需专业人才高度匮乏的矛盾。

集团党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重点抓好了新一轮任期中层干部的配备工作。通过换届调整,使中层干部队伍人数得到精简、结构得到优化、素质得到增强,新任期中全集团中层干部比换届前减少28人。但从客观上来看干部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素质能力、知识结构与所担负的责任不相适应,在党性修养、群众观念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上存在差距;二是干部队伍改革创新精神有待加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增强责任感和工作激情,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方面还有待提高。三是各级领导班子对战略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驾驭新业务运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队伍的结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转型和新业务经营的要求,部分核心专业岗位(如物流贸易、新能源开发、房地产经营等)骨干人才短缺、渠道人员配置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五是传统的钢铁生产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需要加快向支撑新业务运营的模式转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适应企业战略的新业务岗位体系,将战略要素细化到具体的岗位。

三、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对干部队伍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企业的转型发展迫切要求干部队伍在以下几方面转型。

1、思想观念要转型。

思想观念转型是推进干部队伍转型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干部的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再好的思路、再宏大的目标也难以实现。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广钢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机遇也是前所未有,能不能转型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这一机遇。必须彻底丢掉等、靠、要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主动出击、创造条件,乘着国家和省市政策的东风,顺势而上,全面激活现有生产经营,加速推进转型发展项目。二是要树立紧迫意识。形势在变化、时机不等人,广钢发展必须超出常规、快马加鞭。要迅速行动,摒弃按部就班的老套路,争当锐意改革的急先锋,只要对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充实五大业态实力有利的,看准了就要大胆试、加快干。三是要树立使命意识。把广钢大旗扛下去、打造一个新广钢,是每一个广钢人的神圣责任。要把“抢抓新机遇、打造新广钢”作为历史责任,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党委和行政的决策和要求上来,一起奉献、一起拼搏,一起加速推进转型发展进程。

2、素质能力要转型。优秀的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是企业转型的强大

动力,领导干部要率先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本领,提升转型发展的能力。

一是提升学习能力。要勤于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领导干部带头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贯穿到终身学习的理念中;要精于学习,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有所“专”

,使领导干部向“专才”转型;要善于学习,即学习要注重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立足企业转型和新业务经营这个实践平台,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用好政策与破解难题结合、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结合的本领,提升干部的才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在当前企业经营压力大、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必须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学会弹钢琴,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其是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帮扶的关系,经营控亏创效和转型发展的关系,转型发展和改革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好资产盘活、内部结构优化、经营创效、企业分类处置、人员分流安置、合理清偿债务和转型项目投资建设等七项工作。

3、工作作风要转型。领导干部要率先转变工作作风,要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把公司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提高战斗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换届之后的重要内容,树立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新变化、规划新任期、创造新成就”。认识新变化,强调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认清企业面临的新形势、自身的新挑战,放下老一套、寻找新路子;规划新任期,强调的是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要求创新地思考问题,尽其心、谋其政、履其责;创造新成就,强调的是奉献精神和执行力,要求出实招、干实事,用工作成效来检验对转型发展的贡献。要形成“空谈误企、实干兴企”的作风,做到“五讲五戒”:讲执行、戒空谈,讲务实、戒浮夸,讲效率、戒拖拉,讲拼搏、戒懒散,讲负责、戒推诿。要通过领导示范带头,展示工作热情、工作进度、工作成果,从而宣示广钢存续发展的决心,树立转型发展事业必胜的信心。

四、干部队伍能力转型的实现途径探索

1、构建良好的学习培训体系

领导重视是前提,集团党委创新思维,高度重视,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层领导带头学习新理论、新思维、新知识,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培训内容是重点,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找到当前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与企业转型发展的差距,明确培训方向,据此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并对培训进行动态过程控制,最后进行学习效果反馈评估。

培训形式要灵活,做到定期培训与特别培训相结合,组织培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考察、经验学习实践相结合。

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是保证,建立培训、考核、待遇、使用相结合的一体化培训激励机制,规范的员工培训体系,要将干部培训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通过培训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对反复培训不能提升能力的干部进行淘汰,对进步快、学习能力强的员工进行晋升,保持一定的工作和学习压力,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激发干部学习培训的内在潜力和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和创造力。

要促使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广钢转型事业,必须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具有激励性的薪酬福利制度。企业转型发展期,暂时还不具备支付高额薪酬的能力,但是应当用有限的资金在福利上有所创新,可以根据业绩和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福利系统,如给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发展的功臣增发一个月的特别奖金,组织优秀干部疗养、旅游等。

努力营造适宜干事创业的软环境。集团正努力打造五大业态,投资建设新项目,如岭南V谷•**国际智能科技园、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高端钢结构制造项目等,不仅仅为广大干部员工提供了大量新的岗位,在项目定位上打造了多个吸引各方才俊干事创业的平台。

充分发挥精神激励作用。以精神激励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激励作支撑,提振各级干部“精气神”。精神激励包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奖励等,精神激励不仅可补偿物质激励的不足,而且本身就有激励动力,可采用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等。

3、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各级干部,要建立和倡导以业绩驱动和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业绩指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配套以各种软硬约束措施,确保使企业经营班子切实担负起经营责任;加强业绩目标实现过程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财经纪律,强化业绩审核、评估和激励,形成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长效机制。

进一步建立起干部的竞聘机制、问责机制和淘汰机制,建立起真抓实干、做实事、见实效的氛围。真正做到强化“分配”,以实绩论英雄,所有岗位都采取按岗设酬、绩效挂钩的分配原则。集团主动适应形势需要,结合重组和转型发展总体工作部署,出台了组织架构、职位序列设计、各种职位配置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搭建了新任期组织管理转型改革的制度框架,做到真正淡化“身份”,靠竞争显活力,对履行岗位能力差,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干部要进行问责,调整出相应岗位,对考核结果在前的干部给予晋升或加薪,对考核结果在末位的干部进行降岗或降薪,综合能力较弱的,淘汰出岗位。

推荐第10篇:“积极融合 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积极融合 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14日,河南能源召开了经济运行工作会议,部署百日攻坚行动,通报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四季度重点工作,董事长陈祥恩作了题为《认清形势 勇于担当 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讲话,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推动深度融合,全面促进转型发展,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全年总目标努力奋斗,全公司都在开展“积极融合 转型发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学习,本人有以下体会:

一、这次战略重组,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保持和提升我省煤炭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是:

(一)这是加快培育亿吨级煤炭企业、做大做强我省煤炭产业的需要。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一个严峻考验。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做出重组两大集团的战略决策,将有利于我省加快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巩固和提升我省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我们切实担当社会责任提供了重大机遇,使我们有机会、有平台,在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大作为。

(二)这是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转型升级是河南煤炭产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势而行、借势发力、加快转型,赢在转折点,赢得制胜未来的主动权。

(三)这是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加快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的需要。这次战略重组,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互补联合、顺势联合、共赢联合,对大家来说是大事、好事、喜事,我们一定要坚决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用大思路、大胸怀、大气魄,推进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两大企业集团战略重组后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优势更加突出。战略重组后,我们的煤炭产量将迅速形成规模优势,把原来分散的优势变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必将推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形成强大的发展力量,迅速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产业布局更加科学。重组后,无论是采选业、化工业还是铝工业,都具备无缝衔接的条件,能够迅速围绕利益和利润最大化拓展生产链条,在推动产业升级中求机遇、找出路、谋发展,迅速提升市场掌控力。

(三)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重组后,一切优势资源都将实现流通、共享和互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装置和技术、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将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将对提高我省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四)资金保障更加有力。重组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将拥有更加充足的现金流,为推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五)市场布局更加合理。战略重组一方面意味着我们可以握紧拳头一致对外,形成一个统一的、更广阔的市场,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另一方面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大的内部市场,可以在内部合理调剂,实现抱团取暖。这些都将为我们应对复杂严峻形势赢得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六)品牌溢价能力更强。义煤集团经过55年不断积累和沉淀,无论是企业信誉还是产品质量,都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河南煤化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品牌优势也比较明显。这都是我们的无形资源、品牌财富。利用我们多年来打造的优质品牌,不断挖掘内在潜力和价值,必将增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在对外合作方面的话语权。

三、战略重组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名教师,在融合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认清当前形势。就是要切实做到认清宏观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到顺势而行、稳中求进。二要把自己的思想迅速统一到省委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到推进两大集团战略重组,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又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三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四要注重抓好工作作风转变。要在团结协作、廉洁从业、务实重干上下功夫、求实效。五要要把这种期待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源泉,带领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学一线认真踏实搞好教学工作。

河南能源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激情和创新的企业,我们教师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懈努力,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以崭新的姿态和卓越的业绩,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11篇: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郭家湾工业园区管委会

刘泉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要求,郭家湾工业园区组织开展了本次“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学习活动。本次讨论学习活动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具有重大的意义,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和思想武器,通过扎实开展“转型升级 率先发展“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第一 全力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工业园区,打造产业优势,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总量,扎实搞好招商引资及引进创新人才工作,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招大商、引巨资、引人才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创新、创品牌、上规模,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 第二 加强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把煤炭深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第三 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制。二是供链创新,三是营销创新和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四 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资金方面,各银行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量的信贷资金来源,在电力方面,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 第五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

给企业减负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当务之急,引导企业用好国家有关减免税收工作,制定优惠政策,放水养鱼,该减的减、该免的免,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持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监察行为,尽快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第12篇:对外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对外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

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源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

免费

分享

创新

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转型,要靠先进工艺掌握主动。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5倍,总额和增速在珠三角各市都排名前列,技术改造已成为我市传统企业寻求突破的法宝利器。位于常平镇的东莞多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就是一间从中初尝了甜头的企业,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更新方面多宝针织有着自己独到眼光和心得,从起,他们便陆续引进德国全自动电脑针织机1400余台,使企业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该企业已全面实现电脑全自动化生产,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8台织机,单位产量是之前手织机的15倍。同时,该企业还投入200多万元

免费

分享

创新

对生产流程、工艺分析等领域进行系统完善,大大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目前该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保持世界同行业前列。正是由于多宝针织决策早,转型快,在传统行业发展疲软,不少企业主动压

缩生产规模,谨慎接单的大背景下,该企业在国外市场上仍敢于拿较多的订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转型,要靠强势研发抢占高点。

加工贸易企业转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经历金融危机后,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我市产业环节中技术创新的先天“贫血”已严重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步伐,要摆脱外界“制造车间”的刻板印象,必须恶补研发环节长期存在的空白。在政府10亿元转型资金的刺激鼓励下,,代表着东莞创新能力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举跃升至全省第二,超过了之前的总和,新增外资企业研发中心近200家,企业创新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并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突出重围。位于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回首生益科技的发展历程,无不烙下“技术新则企业兴”的痕迹。该企业早在上世纪就成立了由公司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技术委员会,每五年制定一次“技术发展纲要”,明确未来的研发方向和着力点,即便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生益科技也义无反顾地将6%以上的利润投入到研发创新中,而在产品环保化、短小化、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目前企业98%的产品为自主研发产品。而正是基于如此执著的努力,生益科技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愈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实现利润3.86亿元,比增长了256%,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的覆铜板生产商。更为超前的是,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该企业还卓有远见地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为公司的安全经营、自由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保障,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去年该企业打赢了广东第一宗在美国维权的知识产权大案,迫使世界覆铜板行业第一巨头美国埃索拉公司向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动撤诉。目前,生益科技已提交国外专利申请10件,中国专利申请9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了60%,近三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5亿元。

(四)转型,要靠创意产品撬动市场。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

免费

分享

创新

财富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是工业化时代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危机后的东莞,不少有眼光的加工型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创意经济,他们把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与传统产业优势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以创意驱动产品提升的新路径,也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新动力。落户石龙的泛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凭借创意产品异军突起的一个典型。泛蓝科技成立之初仅为一间家具代工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传统弊病一度让企业步履维艰。在困难面前,企业敏锐地发现跨行业的产业整合也能成为一种产品创新,并大胆地认定电子与家具的创意组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几年来,他们坚持以此为方向,不断探索具有时尚潮流气息的新产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智慧电子家具的概念,首创了沙发音响产品,继而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音响椅、游戏椅、健康休闲椅等系列电子家具,极大丰富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泛蓝科技顺势而为,在拥有拳头产品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开拓自有品牌力度,自有品牌“aiv”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创意拉动产品升级,泛蓝科技已成功转型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的电子家具制造商。目前在国际电子家具市场,泛蓝科技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综合竞争力远超其他对手。

(五)转型,要靠人本管理凝聚士气。

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者们越发感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生代工人日益提高的尊严诉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样成为新时期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在转变管理模式上,东莞长安品质电子制造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投产八年来,品质电子厂坚持突出“关爱员工”这一主题,推行人性化管理,将“爱心”融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媲美花园的厂区由多名员工分8组合作设计,从构思到摆设完全由员工自己完成,四栋宿舍大楼艺术化地将楼身涂成红、蓝、紫、绿四种颜色,分别以“软红香土、筚路蓝缕、紫气东来、绿野仙踪”冠名,平添一份文化韵味;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富足的精神生活,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他们着力为员工搭建进步平台,由专人帮员工设计规划职业生涯,鼓励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更为突出的是该企业不仅从大处着眼营造家的氛围,更从细微的生活小事着眼关爱员工,比如该企业有这样一个规定,员工家属来探亲,只

免费

分享

创新

要能证明家属关系,就可以在厂里免费吃住一个星期。这种人性化管理就像春雨润物一样,让员工感觉到了浓浓情意,找到了一种主人翁的尊严,更使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主动性与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随着经济回暖,在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又面临“招工难”尴尬的时候,品质电子厂却从没为找不到员工或员工不稳定而发愁,企业正是凭着这种先进的管理、优秀的员工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良,发展成为世界顶级的引线框供应商,并先后荣获“东莞市青年文明社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六)转型,要靠延展链条拓宽空间。

长期以来,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被视为制造环节的代表,始终贴上了“低端”、“低附加值”等标签。然而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不少企业已悄然从单一制造稳步向市场环节进军,东莞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正向更宽广的领域展开。一方面,国内市场正成为企业转型释放产能的战略要地。不少企业在外需短期难以大幅反弹的情况下,采取内外销市场并举的全新策略,如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头顶“世界第一碎纸机制造商”等系列光环,其产品远销欧美各地。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欧美订单严重萎缩,曾一度下降20%左右。在困境面前,东聚电子及时把眼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在“外资企业产品内销”,“广货北上”等政府帮扶措施推动下,企业主动寻求与联想、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产品内销获得了质的飞跃,今年上半年,内销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另一方面,料件国产化也成为企业升级的一个可施之策。过去,我市加工贸易企业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增值率极低,导致企业发展往往受制他人,金融危机后,不少企业已做出了积极转变。位于石碣的东莞巨千家具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他们的产品原料多为五金和玻璃件,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80%以上,如何最大化降低采购成本、缩减采购流程,对于依靠控制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巨千家具来说,是最为头疼的环节。为此,该企业及时转变思路,不再采取“大进”的采购策略,代之以“进口与国内采购并重”的战略思维,目前超过六成的料件采购在国内完成,使企业在一个月内就可实现备料、生产和成品出口,国际接单能力大增,同时对国内相关的产业也形成了明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企业的产业合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免费

分享

创新

二、有益启示

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企业在危机后的叠加压力下依然走出了漂亮的转型之路,成绩得来实属不易,令人倍感鼓舞振奋。但客观来看,一批企业的华丽转身并不意味着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的脱胎换骨。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除了要继续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还必须正视人口红利减弱的全新环境,更必须经受转型阵痛的严峻考验。路漫漫其修远兮,企业之难,政府感同身受,然而典型企业的成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转型阵痛的蜕变,发展之路也必将更为宽广。在这个事关我市加工贸易发展大局的关键时刻,政府应与企业同担当、共进退。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稳固、文化包容等优势,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在工作中既服务企业发展,又助推企业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推动我市加工贸易实现更高层次迈进。

(一)推动转型,政府要比企业站得更高。

毫无疑问,加工贸易企业的逐利特质会局限他们对于自身调整的眼光和步伐,随着危机阴影日益远去,出口订单不断增多,淘汰落后压力逐渐减弱,以往那种依赖订单的传统模式很可能又会重新抬头。各级政府务必认清形势,巩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良好开局,通过政策调控等各种手段严防传统模式复归。同时,应从全球新一轮产业洗牌的大视角对加工贸易进行再定位,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为契机,抓紧制定完善“十二五”时期加工贸易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转变以承接发达经济体产业梯度转移为主的被动跟随模式,在产业统筹布局上切中要害,以更高更宽广的视野引导企业的转型升级。特别要意识到危机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把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全市各镇街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实施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强化对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重点项目、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等重点内容的考核,主动引领加工贸易企业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还要看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兴起,以“低碳”化为目标,主动引导加工贸易开展国际低碳技术合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创造绿色经济新优势。

(二)推动转型,政府要与企业贴得更近。

能否实现从“危机”到“机会”的嬗变,取决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要

免费

分享

创新

加快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政府服务就必须率先升级。从长远来看,政府应从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向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转变,形成既“贴身”做好各种行政服务,更“贴心”满足并引领企业升级需求的全新局面,打造出“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东莞外向经济服务品牌。从近期来看,政府要突出抓好几项实际工作,要做好企业转型的“领航者”,积极为加工贸易企业度身制定转型方案,落实专人为转型企业提供业务指导;重点跟进资金、技术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打消企业转型疑虑;组织小分队到境外企业总部推动总部经营决策转变,鼓励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总部和研发机构。要做好企业转型的“推销员”,实施出口企业内销辅导计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贸产品展销活动,扩大东莞外贸产品的影响力;构建“东莞制造”等网页专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市场,为外资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商贸流通领域搭建对接平台。要做好企业转型的“牵线人”,充分发挥“科技东莞”、“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等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创造条件让企业将境外研发机构逐步转入东莞,在我市设立国家设计中心,建设更多公共科技平台,为广大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等服务;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合作,在品牌认定、质量检测等方面引进更多知名专业机构,形成先进、实用、高效的生产服务格局。

(三)推动转型,政府要助企业行得更稳。

从“微笑曲线”的中端向两端提升,对于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过程,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相比,它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更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和政策支持,为了能让企业毫无顾虑地释放升级潜力,政府要想方设法帮他们荡平前进障碍。当前,人才、资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是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三大“心病”。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围绕这些突出问题,拿出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办法来,切实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要解人才之急,制定更具弹性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鼓励企业以项目引进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自由多元的人才“磁场”,同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建立人才基地,采取订单培养、定向招生、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企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破融资之冰,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疏通融资渠道,用好用活10亿元“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专项资金”,积极探

免费

分享

创新

索加工贸易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可行制度,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金融、信贷、风投多元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直接上市。要攻历史遗留问题之难,以镇街为单位,抓紧梳理分类好企业遇到的具体情况,第一时间给予企业明确答复和详尽解释,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的操作细则,采取并联审批等各种方式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快对加工贸易企业已有土地房产的确权发证。

(四)推动转型,政府要为企业做得更细。

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群体庞大,而政府资源有限,对于企业帮助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扶持企业的过程中应当摈弃“撒葱花式”的普遍支持,做到因企而异,对企业进行分类支持。建议参考借鉴周边地区的经验做法,实施“加工贸易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结合我市的产业布局特点,每两年选择一批重点骨干加工贸易企业、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以及部分成长型中小加工企业,改变以往以资金补贴为主的扶持方式,而是按照普惠制、先转先得的原则,集中有限资源,从强化融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发展能力等几大方面,给予计划内企业系统支持,使政府、社会和金融等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加工贸易领军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改善我市加工贸易企业“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就地不停产转型等共性问题,力求形成更好的营商环境,实现加工贸易企业整体发展的均衡兼顾。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第13篇:对外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

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

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源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转型,要靠先进工艺掌握主动。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5倍,总额和增速在珠三角各市都排名前列,技术改造已成为我市传统企业寻求突破的法宝利器。位于常平镇的东莞多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就是一间从中初尝了甜头的企业,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更新方面多宝针织有着自己独到眼光和心得,从起,他们便陆续引进德国全自动电脑针织机1400余台,使企业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该企业已全面实现电脑全自动化生产,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8台织机,单位产量是之前手织机的15倍。同时,该企业还投入200多万元对生产流程、工艺分析等领域进行系统完善,大大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目前该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保持世界同行业前列。正是由于多宝针织决策早,转型快,在传统行业发展疲软,不少企业主动压

第14篇: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升级 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1月11日至15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的“企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先后听取了孙立群教授所做的《以史为鉴感悟人生》、段文斌教授所做的《从高增长到新常态》、杨斌教授所做的《管理创新思维与方法》、赵道政教授所做的《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薛红志教授所做的《中小企业成长规律与瓶颈突破》等八个讲座、以及医药产业项目对接会和参观了天津空港经济区、空客320组装线等学习参观活动。通过学习,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目标等,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

“新常态”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低成本扩张为主线的高速增长模式现在已无以为继,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结果。如果过去我们的企业是以做大为基本追求目标的话,新常态下我们企业应当以做强为根本宗旨,也就是要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简单粗放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精雕细琢的内涵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科技,把产品做精做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等于一定要转产或转行,企业转型升级应当更多的是强调发展质量和效益,转行、转产与转型并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产业升级的内容既包含了产业之间的升级,也包含了产业内的升级,转型与升级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转型的方向是升级,升级的目的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最终是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让企业走的更远、活得更久,企业社会地位更高、价值贡献更大,企业员工更体面、更有尊严、更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离开这个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来谈论和谋划转型升级,无异于“黄梁一梦”。

四、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任何一个企业或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必须要在现实和长远当中准确的找到平衡点,这其中既有政策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既有整体行业能力水平、科学技术状况的节制,也有企业自身优势和企业管理者能力素质的牵引。转型升级不仅要看得远,还更要看得准、走得稳,走出更高的质量和效益,这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盲目地、缺乏科学和非理性地转产或转行,一味地追求好上、快上或快速膨胀,对企业来说,都将形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都必将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具体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明确企业在行业和未来发展中的定位。转型升级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对自身的企业和产业定位、行业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要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准确的判断,要对国家社会发展脉

2 搏、产业政策倾向要能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和研判,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企业现在所处的这个行业、从事的这个产业的未来空间和潜力,就是要清楚地知晓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价值和地位。如若不然,企业的转型升级就充满了盲目性和随机性,这样的转型升级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

二是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重点应当围绕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本质来进行。企业是经济主体、市场竞争主体,必然是以经济效益和持续生存发展为中心,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本质脱离不了这个中心,就是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发展力。 “一切支出皆成本、一切成本皆效益”,说到成本和效益问题,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核心、本质很少有不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不论是抓公司管控转型,还是抓信息化建设、构建采购及电子商务平台,本质上都是在优化成本构成和增加效益来源。因而,就抓企业转型升级而言,如何占领成本优势至高点?如何拓宽效益增长点?应当成为企业立足自身实际、追求长远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升级领域和内容。

三是转型与升级同步实施。转型与升级是个相辅相成互为依靠的过程,没有互为独立存在的转型与升级。不论是管控转型还是业务转型,其本质上还是要实现管理模式、生产运营模式、营销采购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升级,最终向公司管理与工业生产运营模式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努力实现管理上的高效能、成本效益上的最大化。正如前面所述,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升级,升级依赖于转型并起始于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如果没有企业的软硬件、生产运营手段措施和思维意识、观念的同步创新和升级,就如同一艘船没有桨或发动机一般,再

3 好的转型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和前进,再优的转型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最终实现不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发展力依然是“原地打转”。

四是转型升级工作应当是一个“量体裁衣”、统筹兼顾和稳步推进的系统组合。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很少存在单一模式的转型升级,大多数是多种转型升级模式的组合,力求在转型中升级、升级中转型,追求的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体现的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思维观念的创新。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在转型升级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布置和落实上,要形成一条明晰的、具有自身特点特色、符合自身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企业转型升级思路,明确一个统一的转型升级方向和目标,具体分解构建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落地手段和措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否则再好的想法也如空中楼阁,最终淹没在企业发展的惯性推动中,因循守旧、不知不觉中让企业走向发展困境。

五是转型升级工作要从机制上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如何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企业本身就要有一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肌体,如果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企业本身就是一副“麻木不仁”、“暮气沉沉”的样子,那即便外部有再多的机遇、再好的环境,也都是把握不住、顺应不了的,再小的挑战和风险面前倒下去也未尝不是不可能之事。因而,就公司的转型升级工作而言,我们更应当练就一身能够激发自身活力与潜能的“好身板”,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带动公司经营管控、生产运营、管理和技术、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创新,最大程度上释放组织活力和个人活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连绵不绝的动力。

第15篇: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1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

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源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免费分享创新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

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

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转型,要靠先进工艺掌握主动。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xx年制定一次“技术发展纲要”,明确未来的研发方向和着力点,即便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生益科技也义无反顾地将6%以上的利润投入到研发创新中,而在产品环保化、短小化、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目前企业98%的产品为自主研发产品。

而正是基于如此执著的努力,生益科技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愈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实现利润3。86亿元,比增长了256%,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的覆铜板生产商。更为超前的是,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该企业还卓有远见地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为公司的安全经营、自由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保障,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去年该企业打赢了广东第一宗在美国维权的知识产权大案,迫使世界覆铜板行业第一巨头美国埃索拉公司向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动撤诉。目前,生益科技已提交国外专利申请10件,中国专利申请9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了60%,近三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5亿元。

(四)转型,要靠创意产品撬动市场。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免费分享创新财富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是工业化时代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危机后的东莞,不少有眼光的加工型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创意经济,他们把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与传统产业优势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以创意驱动产品提升的新路径,也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新动力。

落户石龙的泛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凭借创意产品异军突起的一个典型。泛蓝科技成立之初仅为一间家具代工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传统弊病一度让企业步履维艰。在困难面前,企业敏锐地发现跨行业的产业整合也能成为一种产品创新,并大胆地认定电子与家具的创意组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几年来,他们坚持以此为方向,不断探索具有时尚潮流气息的新产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智慧电子家具的概念,首创了沙发音响产品,继而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音响椅、游戏椅、健康休闲椅等系列电子家具,极大丰富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泛蓝科技顺势而为,在拥有拳头产品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开拓自有品牌力度,自有品牌“aiv”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创意拉动产品升级,泛蓝科技已成功转型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的电子家具制造商。目前在国际电子家具市场,泛蓝科技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综合竞争力远超其他对手。

(五)转型,要靠人本管理凝聚士气。

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者们越发感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生代工人日益提高的尊严诉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样成为新时期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在转变管理模式上,东莞长安品质电子制造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投产八年来,品质电子厂坚持突出“关爱员工”这一主题,推行人性化管理,将“爱心”融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媲美花园的厂区由多名员工分8组合作设计,从构思到摆设完全由员工自己完成,四栋宿舍大楼艺术化地将楼身涂成红、蓝、紫、绿四种颜色,分别以“软红香土、筚路蓝缕、紫气东来、绿野仙踪”冠名,平添一份文化韵味;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富足的精神生活,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他们着力为员工搭建进步平台,由专人帮员工设计规划职业生涯,鼓励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更为突出的是该企业不仅从大处着眼营造家的氛围,更从细微的生活小事着眼关爱员工,比如该企业有这样一个规定,员工家属来探亲,只免费分享创新要能证明家属关系,就可以在厂里免费吃住一个星期。这种人性化管理就像春雨润物一样,让员工感觉到了浓浓情意,找到了一种主人翁的尊严,更使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主动性与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随着经济回暖,在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又面临“招工难”尴尬的时候,品质电子厂却从没为找不到员工或员工不稳定而发愁,企业正是凭着这种先进的管理、优秀的员工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良,发展成为世界顶级的引线框供应商,并先后荣获“东莞市青年文明社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六)转型,要靠延展链条拓宽空间。

长期以来,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被视为制造环节的.代表,始终贴上了“低端”、“低附加值”等标签。然而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不少企业已悄然从单一制造稳步向市场环节进军,东莞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正向更宽广的领域展开。一方面,国内市场正成为企业转型释放产能的战略要地。不少企业在外需短期难以大幅反弹的情况下,采取内外销市场并举的全新策略,如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头顶“世界第一碎纸机制造商”等系列光环,其产品远销欧美各地。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欧美订单严重萎缩,曾一度下降xx年上半年,内销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另一方面,料件国产化也成为企业升级的一个可施之策。

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2

听了梁宝林处长的报告感触很深,他的报告主要畅述了五个方面,即一是目前开发区的状况,二是经济开发区为什么要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三是经济开发区存在问题,四是国内外经济开发区典型成功经验,五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及措施。如何实现我们开发区的转型升级,结合我们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粗浅认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当前状况

一是产业结构原因。泗阳是新兴纺都基地,普通工人资源紧缺,节能和减排压力较大。二是少数招商引资项目把关不严。在前几年招商引资中,未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手续,盲目开工建设,致使少数小企业落户。三是环保治理相对不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与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同步。四是主导产业发展不协调。高新、高科技产业少,中介、峰头企业偏少。

二、相关措施

一是理清发展转型升级思路。继续深化思想解放之风,走科学发展之路,引导干部群众在深化对泗阳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认识,在"比学赶超"中把握泗阳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大势,把解放思想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集结到思维方式转变和发展理念创新上来,泗阳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崛起的思路更加清晰明朗:以生态建设为主旋律,突出"生态经济、税源企业、和—谐发展、科学管理"的全新发展理念,以大力培育四大产业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为重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跨越争先。

二是建立发展转型升级机制。在规划机制上,按照"大力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全方位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要求,认真修编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布局高科技产业、公益性事业、集中治污等各类用地,实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全覆盖,切实强化规划的统一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招商机制上,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注重源头把关,严把环境保护关、资源消耗关、技术水平关,通过抬高项目引进门槛,吸引更多的大而优项目落户开发区。在市场机制上,建好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处理站,运用价格杠杆逼迫企业污染减排;严格执行上级节能减排政策,建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信贷封—杀"。在监管机制上,按照能力与任务匹配的原则,加强开发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形成上级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

三是落实发展转型升级措施。振奋精神,强化工作执行力,重抓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尽快走上一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之路。1、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洋河产业园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环保、节能等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提档升级。2、加快企业二次创业协调发展。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开发区企业二次创业的协调发展进行"把脉"评定。以园区的大开发、快建设来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形成新兴能源、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电光源四大新型产业体系。3、大力推行"绿色"招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四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要求,实施专业招商、规划招商的新举措,变大招商为招大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和峰头企业带动型项目。4、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东方投资公司的职能作用,加大公司化融资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承载和集聚能力;全力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站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发区节能减排。

我认为只有按照开发区"xx"发展目标,以争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为重点,实现苏北领先,全省一流,注重和—谐建设,永褒更好更快发展的活力,落实以上措施,使开区整体产业发展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

第16篇:企业转型

【2014,是最考验老板的一年】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谋划转型。所有传统企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之路如何走?利润好的企业发愁,利润不好的企业更发愁。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

第一: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

不管在哪个行业,传统营销都找不到“势”了,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你的企业商业模式还是老一套,生产、加工、产品、招商、广告,这一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行活,闭着眼睛都会干。大家突然产生了疲劳感,发现兴奋不起来。无论怎样的成功学培训,也难以激发团队的斗志,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 就是传统行业的穷途征兆。

任何事物,不怕小,就怕没有势。小米雷军说,站对了风口,母猪都能飞上天,风口就是势,没有这个势,企业就是一潭死水,是非常可怕的。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是所有传统企业老板最大的命题。

第二: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

转型,这个词汇已经被2013年说烂,但这两个字的确关乎企业生死。尤其是大企业,年销售额过10个亿的企业,靠的就是传统的渠道和团队,转型谈何容易。转 的动吗?很难。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但为什么消失?答案很简单,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

对于企业,转型有两种。第一种,被迫转型,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倒逼企业转型,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术必须死亡。第二种转型,是预见式转型,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IBM提前完成转型,非常成功。但这种企业家在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人,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恋旧情节是人之常情,但商业不能恋旧,李嘉诚警告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行业或业务。往往动感情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 第三:传统企业的高管年龄大了

中国传统企业老板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高管年龄在35岁以上,这些人在传统营销领域经验丰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互联网不精通。企业改革的最大障碍就在这两个人身上,底层员工都是年轻人,不存在问题。

40岁以上的,在传统企业打工的高管,未来3年有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且是大概率事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往往因为什么成功,就往往因为什么失败。让老板换掉一批高管,然后引进一批年轻人,这种风险谁能扛住?这就是企业转型的矛盾和痛苦。

对于新崛起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没有历史包袱,他们可以轻装上阵,而传统企业不能,他们的肩上扛着全国数百家渠道经销商,怎么办?这是最痛苦的地方。

第四:传统企业家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

对互联网这玩意儿,传统企业家是拿不准的,尤其很多老板手机上都没有微信或者微博,他们对这东西感觉不到成就感。与新事物中间隔着一道墙。

其实传统企业家感觉没错,目前为止,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没有诞生过100亿的实体群体,只有零星几个新公司做到了,比如雷军的小米手机。天猫和淘宝上的企业以个体户为主。如果让鲁花这种百亿级别的企业搞转型,必须告诉他百亿级别的互联网操作模式,否则小打小闹的网络营销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

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注,背后是新旧思维的碰撞。雷军的模式,是粉丝经济模式;格力的模式,是传统产业链模式。究竟谁输谁赢,我看没有答案。格力积累了巨量 财富,光纳税就100亿,如果想转型,那是太轻松了,毕竟格力手里握着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系统,这个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所以,雷军可以卖不需要服务的手机,但卖需要售后服务的空调就有点难了。

我遇到很多企业家,他们普遍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企业家对不确定的东西是不敢投入的,风险是他们的第一考量。所以,企业家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对互联网心理有底,我看办法只有一个,自己下水玩玩互联网,掏点钱当学费。

第五:错把网络当销售渠道之一

我们与很多传统企业高管谈互联网,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比如公牛插座,4年时间从3个亿做到30多个亿,走的就是传统分销路线。安全吗?一点都不安全,虽然“安全插座概念”在传统市场很管用,但今天的时代已经让公牛很危险了。比如,雷军如果发现小插座的高利润,搞出一个设计更漂亮,以出厂价作为零售价,那公牛的经销渠道会哀鸿遍野。这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销售渠道,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商业模式。

就像马云说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见,然后看不起,最后来不及。很多传统企业正在这么做,未来的确非常凶险啊。

第六:传统营销思维根深蒂固

面对未来,我们想奉劝所有传统企业人:不要用已知否定未知。

比如传统营销,产品需要广告语,需要提炼独特销售主张,这些都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尤其平面设计理论更是行活。但我们发现,广告语在推销产品的力量越来越差,你能想起来小米手机的广告语是啥吗?你能回忆起苹果手机的广告语是什么吗?但这两个品牌都大成了。

仍然有很多传统企业用传统思维做互联网营销,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马应龙做的一个视频广告《屁股欢乐颂》,放在互联网上,以为是网络营销,其实传统的不能再传统,创意感非常弱,典型的传统思维创意方式。

其实,不一定非要在互联网上卖,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卖!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就是与目标人群打成一片的思维方式,就是C2B,最后形成粉丝经济,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粉丝帝国。 第七: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

大家上网查查,三只松鼠休闲食品卖的很火,包装设计的动漫化,销售语言的动漫化,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精神。其实里面的坚果和大街上卖的没啥区别。那消费者为什么趋之若鹜?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

传统食品越来越不好卖,尤其很多传统历史悠久的食品企业,仍然在搞什么文化包装,这种做法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中国及中国企业再也不要贩卖过去的传统文化了,可以作为品牌故事背景,绝对不能作为第一诉求。

白酒是传统文化的典型贩卖者,结果怎么样?白酒股票皆被市场腰斩,不是因为限酒令,而是传统文化的贩卖之路走到头了。江小白,搞出了时尚白酒概念,与传统文化切割,只针对年轻人说话,卖了几个亿,让传统白酒直呼看不懂。

未来一定拼的是创意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产品必须充满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夸张与包装。产品必须成为消费者肚子里的蛔虫,才能成功。

第八:五年战略规划失去意义

凡客陈年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互联网会发生什么。他说对了,互联网时代做3-5年战略规划,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是自己骗自己的。

今天你看到阿里巴巴很火,明年后年不一定,说不准就被微信替代了。腾讯曾经搞过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但失败了,今天的微信却成功了。所以,企业再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1年战略,策略战术变化以周为单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与时俱进。因此,互联网时代,企业会越来越累,因为越来越快,传统企业时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我们经常建议传统企业家,未来出路有两条,第一出路,赶紧卖掉企业,就像IBM提前卖PC机一样,现在卖还能卖上价,再过3年就卖不出去了,然后把钱投给年轻人,做他们的股东;第二出路,自己冒险转型,向禇时健学习,80岁也可以搞互联网,当然前提是有好产品。

第九:搞不懂商业模式创意

因为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没有区域市场之分。传统时代,还可以做区域品牌老大,互联网上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存活一个企业,这就是为什么腾讯模仿阿里巴巴失败的原因,反过来阿里巴巴模仿微信搞来往,我也不看好。

能否直接面对消费者搞出新商业模式,在我们看是对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考验。未来是直销时代,渠道必然消亡。三种直销模式会畅行天下,互联网直销、人联网直销、社区连锁直销。离开这三种直销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其他出路。

大分销的时代未来不存在了,因为渠道的存在是因为过去物流、信息不发达造成的,今天渠道的价值没有了。消费者不会为渠道成本买单,消费者需要出厂价购买,这就是阿里巴巴存在的价值。

所以,传统企业必须好好思考,你的产品如何能直接到达喜欢你的消费者手中,而且让他们爱不释手和广为传播。

第十:2014年考验老板的一年

2013年,准确的说是后半年,让中国众多传统企业觉醒了,开始着急了,也开始彷徨了,因为我们没有前车之鉴可参照,只有不再管用的过去经验。一个企业的成功,99%归功于老板;一个企业的失败,99%归咎于老板。2014年,考验的是老板。时代会无情的淘汰那些所谓传统企业家明星,会不断的迸发新颖甚至是 新奇的商业模式,草根创业英雄会崛起。

对于规模过10个亿的传统企业,转型最难,但因为手里有钱,一旦痛下决心转型,成功概率很大;相反,对于5个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存在颠覆行业的弯道超车机会,船小好掉头,找对商业模式,开发好产品,就能一夜之间火爆。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世外,都必须转型。转也得转,不转也得转,倒逼转型会发挥威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17篇: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代工企业、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还包括企业转型升级调查研究报告、挑战和机遇、路径模型、途径、案例、资金管理办法、建议等。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当前我国大多企业的转型主要是属于企业战略转型。

一、企业转型涉及的问题

(1)基于风险的企业转型研究;

(2)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转型路径方式研究;

(3)面向企业转型的中观层面经济政策制定,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转型理论体系,使我们能更好地利用企业转型这一战略工具,引导企业科学制定战略调整方案,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企业成功转型的原则

1.高层的强力推动

2.注重沟通

3.精心策划的项目框架

4.跨职能的整合

5.评价体系

6.详尽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

7.强大的项目工作组

三、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

1.发现扩张和赢利的新路径

2.应对本土市场上的行业格局剧变

3.并购重组

4.增强企业活力

5.为生存而战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案例推荐指南(doc2)

1.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学习和借鉴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突出主业,强化主业,做专做精做优做强,推动现有产业集群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升产业层次,“隐提走形冠军”之路。2.中小企业精益化管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自查情况申报表(doc1)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自查情况申报表编号: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联系人自查时间段自查涉及加工贸易手(帐)册编号自查情况企业负责人:年月日(企业印章)联系电话海关〔2009〕号申请时间:企业编码。镇(街)外经办意见年月日...低碳经济助推五金企业转型升级(doc2)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发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企业转型升级典型材料汇编(doc94)

...年创科实业有限公司于东莞市厚街镇设立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厚街科技电业厂,随后又在东莞市厚街镇先后设立2家独资企业及3家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生产基地。在新研发中心运作后,香港创科集团将...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和困难调查表(doc1)外资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doc10)

...石排镇财政预算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石排镇外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以下简称“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资助对象:

(一)镇外经办、外商协会、台商协会以及由石排镇外资企业组建并依法登记的行...金融危机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doc2)对困难比较大的企业,特别是本区的重点企业、明星企业、功勋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的领导干部,对企业主“要从政策上予以引导,从和谐建设上予以指导,从安全生产上予以监督,人才引进予以牵线搭桥,助企业解决资金...

第18篇: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核心的就是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多种多样的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孙福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江苏双良集团是江阴市有着30年发展史的民营企业,已经从单一的中央空调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机械制造业、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同时,双良集团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诞生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氨纶丝和包覆纱生产基地,国际先进的包装材料及苯乙烯化工材料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之源。

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哪?孙福全认为,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是追求盈利。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产品发展受阻,就必然迫使企业改变原有思路或改进原有产品性能质量,争取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机械制造业是双良集团的主业,但在机械制造这个产业里,市场空间有限,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对《经济》记者说,“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这类大宗工业产品很少有回头客。二是主要客户是工业企业等。三是以质量保证等为由拖款现象较多。”去年双良集团人均产值为250万元,而机械制造这一块人均产值不足100万元,仅2010年底就有2.5个亿的尾款被拖欠。

行业发展受限,企业要做大做强,“穷则思变”。双良集团提出“创新发展老产业 健康发展新产业”的发展理念,在开拓化工新材料的新产业时,不忘自身机械制造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鼓励企业上节能减排项目的政策,把目光瞄在了余热利用设备级系统和空冷设备项目上。过去,我国火力发电厂主要用水冷却热流体,这样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在我国内蒙古、山西等水资源稀缺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建设火力电厂。从2003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空气冷却火力电厂的技术,国家发改委要求水资源紧张地区新建电厂要使用空冷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空气把热量带走,可以减少85%左右的用水量。

双良集团看到这个市场前景广阔。2004年他们开始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为此项研究拨出数千万元的研究经费,建成我国第一个1000MW级空冷岛单元热态实验装置。2006年他们的大型空冷设备终于试车成功,并和山西一家新建电厂谈成第一笔生意。这第一笔生意对双良来说并不那么轻松,由于以前没有实施空气冷却的成功商业案例,山西这家电厂对民营企业不放心。

“当时,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假如我们提供的空冷设备不合格,他们要拆除我们的设备,再买国外设备再安装上,这些加上各种损失一共达2亿多元。”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说,“谈到最后,他们提出让我们提供2亿多元的商业保函。”为了8000多万元的项目,公司要承担2亿多元的风险金。双良集团最终决定开具2亿多元的保函,接下了空冷项目的第一单。随后两年公司在此项目上效益斐然,按照双良集团的科研奖励政策,技术部门的提成就有100多万元。

双良集团另一个创新发展的案例是利用发电余热用于城市供暖。

这两年,双良集团也正在积极推广他们的城市供暖项目,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国火力发电厂多在北方地区且靠近城市,另外这些地区每年要消耗大量煤炭和天然气给城市居民供暖,双良集团正是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把火力电厂发电时产生的余热回收用于城市供暖。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介绍,“未来两年,我们计划在山西至少做到60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使电厂余热达到最大化利用,使他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左右。如果没有利用,一般电厂能源使用率只有40%左右。”“十二五”期间,双良计划将这种城市供暖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北方地区,争取做到3亿平方米的供暖面积。

技术人员市场化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双良集团的核心支柱企业,也是双良集团技术人才最为密集的下属公司之一。

《经济》记者在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注意到公司三楼的技术部入口处有这么几个大字——技术人员市场化。“企业的研发还是要跟市场联系起来。以前我们新进的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上可能比较专,但是一谈到市场并不熟悉,我们提出这个口号主要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对记者说,“我们以前吃过这样的亏,技术很先进但忽略了市场需求,因此丢了很多单子。”

企业要联系市场,这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常识。企业的技术人员联系市场,增强了企业活力,减少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周期。企业如果技术再好而不能跟市场联系起来,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好的效益。只有结合市场需求生产出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道理,在双良集团已经深入每一个研究人员心中。

双良技术主管的工作时间主要分成三份:三分之一跑市场,三分之一下车间,三分之一搞管理。

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有的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运营总投入的10%以上。孙福全认为,除了资金投入保障以外,要重

视人才的培养,对高端人才引进需要给予相应的待遇,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实力定薪酬

早在1994年,双良集团技术研究中心就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第一批批准成立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名单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这也标志着双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年支出额不低于1500万元、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15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等。

在双良,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其他同级岗位的员工是最高的,每次调薪幅度也是最大的,这样也有助于技术人员的稳定。薛海君对《经济》记者说,“机械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做些辅助工作,5年才能在技术方面独当一面,如果待遇没有保障,就很难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

论功劳不论苦劳,这是双良的唯一奖励原则。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说,“人才的流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要发展还是要靠人,特别是核心骨干团队的建设。我们注重奖励,包容和鼓励员工,创造一个大家庭文化的工作氛围。”

对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通过加薪和考核奖励凸显优秀人才的价值。双良就是依靠这种用人机制来留住人才。薛海君说,技术部门用人市场化,也不依靠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主要是以实力定薪酬,加薪在这里是一种激励的手段。

双良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有技术部,两者既有关联又分开作业。前者主要负责研发新产品,后者主要是把前者研发的新产品与市场对接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薛海君说,“技术中心相对于技术部的研究难度和风险要大很多,技术中心还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博士后毕业后来我们这做实际的项目,我们给博士后一个实践的平台,我们共同完成有关的课题。”

这种和高校共同管理合作的方式,一方面为高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最为前沿的科技动态。

企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是双良技术人员工作的保障和动力。在科研政策上,双良集团对科研资金不设限制;对项目研发失败不追究技术人员责任;项目研发成功有奖励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进行。

“我们研发一个新产品成功后,公司会把这个新产品利润的2%-3%用来奖励这个研发团队。”薛海君自豪地说,“双良集团每年获得国家专利30多个,建厂以来共获得国家专利500多项,发明专利100多项。”

第19篇:茶叶企业渠道发展和转型

茶叶企业渠道发展和转型

文雪读

2013年,成为中国茶企的改革元年。市场恶化、消费下降、竞争加剧、

资本进入,一系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预示着中国茶行业将迎来一次大的变革和洗礼。在国家三公消费限制和茶叶市场传统批发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调整了渠道战略,传统茶商也面临转型,于是茶叶渠道优化升级和全渠道营销呼之欲出。

茶企在根据地市场进行全产品全渠道策略,全渠道营销并不是说要从每

种渠道都获得销量,指的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进行品牌产品传播推广,让消费者在更多的场合接触体验产品,从而通过主流渠道取得销量。

第一,不是所有的茶企和茶商适合全渠道,要根据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而定,渠道商的运行模式要与企业整体营销战略、营销模式相配称,考虑商家的承载能力。全渠道营销要根据厂家的渠道战略情况而定;

第二,进行全渠道要考虑三个指标,本品牌在该市场的销量、消费者购买习惯和维护服务体系;

第三,未来具有消费者体验感的短通路更具竞争力,近两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圈子营销模式将会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将成为近几年茶企渠道变革的重点;茶叶专卖店存活越来越困难;一度泛滥的茶城将面临洗牌;特通渠道如拍卖和茶庄园也会有一席之地;未来会出现“茶中苏宁”,也就是名优茶汇,但里面的产品不一定是各个品类的第一品牌,但他一定是正宗原产地、卓越工艺、品质第一的这些品牌。还有“茶巴克”、体验馆、茶酒店,比如老舍茶馆、TEAVANA、峨眉雪芽大酒店、茶香书香、荼非茶等。

那么,在什么阶段可尝试全渠道?

当企业总销售额低于4000万,且产品结构未能实现高档化时,企业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本地为王,战略为主,区域扩张为辅。此时应进行全产品全渠道,线上线下不同渠道产品要区隔;

当企业总销售处于4000万-2亿之间,且实现产品结构改良以后;企业应以“本地为王为辅”,省内扩张为主;尤其是销量在1亿向2亿突破时,要做到省內或省外重点消区为王,如四川峨眉雪芽,在乐山、成都等根据地市场,毫无疑问的进行全渠道营销,除了常规渠道,布局到旅游、成都峨眉雪芽大酒店、茶馆茶楼、超市、社区店等;那么四川省内或全国扩张时要结合当地经销商资源、竞争态势和渠道特点选取优质渠道,通过品鉴会进行圈子营销。

当企业总销售额处于2亿以上,且实现产品结构改良;企业应该全力实现“全国化扩张战略”。尤其是销量在向5亿突破的阶段,比如白沙溪,在做好专卖加盟店的同时,正逐步向商超货架、专柜、旅游市场店面、企业礼品、定制茶、拍卖、茶馆茶楼、电商渠道拓展。

那么茶企的转型之路在哪里?

近两年我们在协助部分茶企推行“厂商价值一体化战略”。一是和品牌大厂合作,最好持有一定股份,近两年厂商合作成立销售公司或办事处模式较盛行;二是厂商合理分工,厂家做好市场规划,指导并服务好经销商,协助经销商管理好人财物。经销商维护和推广,积极布局当地渠道;三是经销商要有自己的销售队伍,通过厂家和自身培训,更好地维护服务渠道。只有这样,茶商才能尝试全渠道营销策略,在区域市场实现销量高增长。

第20篇:企业转型发展领导动员讲话

目前的中梁山公司,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致的共识。经历了建矿以来的几次跌宕起伏,我们已经走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再不转型寻求企业长远发展路径,我们就会做中梁山的罪人,既对不起中梁山公司风云激荡的55年历史,也对不起8400名把青春与汗水挥洒在这片矿山热土的中梁山人。

转,是必然:转,也是使命。是压在今日中梁山人

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它是集团领导对全体中梁山人的重托,它是全体员工对中梁山未来发展的期望,它是火苗,它是信心,它是责任;它是担当,它是勇气,它是魄力,更是一种勇敢者的胆识。是全体中梁山人对公司新班子领导集体的众望所归。

然而,一腔热血并不代表着一切都会顺利,光喊口号也不能助推企业发展。

新当选的李克强总理说得好,“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当前的中梁山人,需要的是实干兴邦之风,做实事,说实话,知实情,求实效,那些“假、大、空”的政治理论与枯燥说教少些少些再少些,要紧紧按照公司制定的“1357”转型发展战略,只争朝夕,负重前行。

首先,我们要保持煤炭板块的安全和稳定。这是当前我们进行转型发展的根本和保障,是当前中梁山公司的“饭碗工程”,关系到中梁山公司的生存与转型发展能否成功。要把安全工作置于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矿山安全是关系到每个干部和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在安全经营的前提下,加快矿井技改扩能进度,稳步提升煤炭产能。在相当于一段时期,煤炭板块的发展好坏仍然关系整个中梁山生存与发展的大局,无煤不兴,无煤不稳,全司上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我们应该加快新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力度。一是矿山物流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二是佐能化工二期项目,这是公司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矿山物流园用地目前已经取得政府批文,当前最重要的当是合理规划和加快推进;佐能苯加氢二期项目,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区域对比,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前景,应该加快推进,延伸煤炭产业链,探索煤化工产业新路子。同时也是提升产业水平,向产业高端迈进的一个有益尝试。

其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中梁山要转型要发展,必须改变以前那种旧有的人才观念。要站在公司大局,不拘一格用人才。要打破旧有框框,抛弃陈规陋矩,先行试用和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在试用中检验与淘汰。要敢于内部选拔和使用人才,大胆向外招聘优秀人才。要把外培与内训有机结合,以内为主,“外借”为辅,加强干部的轮岗锻炼与实践,多层次多角度壮大和充实人才队伍,为公司转型发展作好智力保障。

当然,在公司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肩负起大局稳定,一是员工队伍的稳定,二是企业周边的稳定,这些都是我们当下工作的关键与要紧之处,全体干部员工应该心住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求同存异,把中梁山公司的转型发展之路坚定踏实地走下去。如此,则企业发展有望,员工幸福有望,转型发展的成功才更有期盼!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