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增强法制观念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4 07:40:34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增强法制观念

“增强法制观念,做守法小公民”班队活动主持词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一些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

2、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能够学法、懂法、守法,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同时让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制观念,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的现代小公民。

二、活动主题:增强法制观念,做守法小公民

三、活动时间:2013年12月6日

四、活动主持:沈豪熠、陈童昕

五、活动内容:

1、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1名同学)

2、三句半:《遵守校规校纪》;(4名同学)

3、明辨是非:展示四个情景,学生根据掌握的法律知识进行辨析;(4名同学)

4、歌曲演绎《让世界充满爱》;(8名同学)

5、“做守法小公民”签名活动;

6、孙老师总结发言。

陈: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沈:我们需要温暖的阳光, 陈:我们需要甘甜的雨露, 沈:我们需要健康地成长。

陈:遵纪守法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障;

沈:让我们从小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合: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做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陈:以前有句古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 沈: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想从小做一个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

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沈:今天我们请

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大家欢迎。(1名同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正式通过,2006年12月29日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由原来的56条增加至72条,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据《宪法》的要求制定的。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一般在中、小学校就读或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都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五项权利。

沈:感谢

同学的精彩讲解,请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认真学习一下这部《未成年人保护法》。 陈:作为北海小学的小公民,我们首先要做到遵守校规校纪。

沈:请欣赏三句半

《遵守校规校纪》。(4名同学)

金秋天阳光灿烂,从小养成好习惯,校规校纪人遵守,不能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说不动不张望,发言请你先举手,不能忘 美德要求讲诚信,考试坚决不作弊,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抄袭 讲卫生人人有责,不随地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要不得,记住了 校园是个大家庭,和睦相处其乐融,不打不骂团结好,要记牢 文明礼貌是个宝,尊老爱幼少不了,尊敬师长要做到,不胡闹 校园人多很热闹,切记安全少不了,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 校规校纪有规范,披肩首饰禁止带,奇装异服咱不穿,鞋平跟

合:校规校纪是个宝,学生人人要记牢,处处落实行动上,坚决不能放空炮!放空炮! 陈:我知道为了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班的同学在课下看了不少法律知识,收集了不少材料呢,对一些法律知识应该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沈:到底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从违纪到犯法,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陈:下面我们要考一考同学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下列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沈:请看情境一: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同学回答。

陈:情境二:红红到自选商场购物,看见一个装饰物很精致,趁售货员不在意,悄悄拿了放进自己的书包,若无其事地走出商场。请

同学回答。 沈:情境三:小可听了税法宣传员的介绍,回家后,劝爸爸买东西时记住开发票。他爸爸说:“我们要发票干啥?又不能报销。小可告诉爸爸:“这是避免商家偷税、漏税的好办法,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嘛。”请

同学回答。 陈:情境四:小雨到一个旅游胜地秋游,当他见到一棵古树上刻有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拿出小刀在树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满意地离开。请

同学回答。 沈:看来大家都是小法官啊!你们真厉害!

陈: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与人发生一些矛盾,产生一些积怨。 陈:当你因心情压抑急于发泄时, 沈:请多一点克制, 陈:少一点放纵, 沈:多一些理智, 陈:少一点冲动。

沈:我们应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8名同学)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同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同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沈:是啊!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将爱埋在心中,相信我们的校园也会因我们而和谐、而美丽。

陈:美好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了,可以说我们不是虚度的,我们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沈:接下来让我们来进行“做守法小公民”的倡议签名活动。 陈:请同学们有序在倡议书上签上你的名字。

沈:签字仪式完毕,请全体同学起立,举起你们的右拳,跟着我一起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争做阳光好少年,争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宣誓完毕,请坐) 陈:法制教育谱新篇, 沈:争做守法好少年。 陈:知法守法用好法, 沈:公民意识记心间。

合:让我们心怀理想,走向明天。

推荐第2篇: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制观念

——龙亢农场小学组织学生参观龙亢法庭

应龙亢法庭邀请,龙亢农场小学组织学生参观了龙亢法庭。

6月5日上午,龙亢农场小学20多名学生兴高采烈来到龙亢法庭,在法院常法官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了法庭的大厅,走廊文化、审判区、工作区、活动区等布局与设施,在参观图书室的时候,龙亢法院工作人员还向农场小学赠送了人民调解案例的图书。参观结束后,小学生听取了龙亢法官对小学生的法律知识介绍,法官们也对学生提出的身边的法律问题做了细心的讲解,并就提出的问题作了相关法律知识解释。最后,同学们愉快的和龙亢法官们在一起合影留恋。

通过参观,不仅揭开了法院在同学们心中的的神秘面纱,对法院这个神圣庄严的地方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并且提高了农场小学生的守法意识,提升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对预防未成年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荐第3篇: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一、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观念。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进行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关于“两棵”课程设置意见中提出,“法基”课通过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础,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规定,理解和实践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根据这一规定,在实际大学教育中则要坚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现今高校课程中也几乎都没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普法教育及开设法基课程时,应注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今虽多数高校均已开设法律课程,但由于是公共课,课时少,学生多不加以重视,许多学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绩合格,这与当初教育部关于设置此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作为一名法学教师,笔者从“教“这方面谈谈在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几点建议。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

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

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笔者谈几个这方面的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由于课时少,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门法选择上,磨刀能控与崇全有密切共连的几门部门法,但中国法学精深,我们要全方位了解我国法律,从而更全面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则可通过开展以“某法”为主题展开知识智力竞赛,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主动去学习合同法内容,提高学法兴趣,何乐而不为。第三,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多是课一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学生涯极为枯燥,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分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现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诸如“胡长青受贿案”、“远华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复杂案例,可组织学生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要彻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转变大学生某些错误观念,也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别要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就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要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并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方面。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就不适应时代需要。因此,我们应努力提高法学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一)进行普法教育: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学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老师也应该改善教育手法,多举一些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假设的环境中了解并利用法律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或者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还应该在假期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三)社会和学校应加强法制氛围的制造:社会应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法制观念,进行普法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同样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一个新平台。摒弃网络弊端,发扬网络平台的广泛性。

加强社会注意荣辱观的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进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让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维护法律权威。

推荐第4篇:如何增强国防法制观念

如何增强国防法制观念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一个国家之所以为国家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区别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尺。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已远远不是我们的要求。诚然,科学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但作为将来挑起祖国的大梁的我们又岂能仅仅满足于此。增强国防法制观念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法学专业的我们更加应该担起先锋榜样的作用。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究竟该如何从实际上增强国防法制观念,我们又该如何好好利用起我们所学的专业来更好地为此服务呢?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一个很好的平台便是融国防法制观念于平时的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学校这个平台,这不仅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的老师,学校的领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老师,领导只有真正的领悟了国防法制观念的重要性,真正地从心底里重视国防法制的教育,才能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并不是韩信点兵,只会纸上谈兵。教育不应该是一句空话,不应该是一件面子工程,不应该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正如许多的地方官员,为了升迁,为了所谓的名声,虚张声势,排场搞得沸沸腾腾,却完全没有一点有价值的意义。前车之鉴,我们该如何避免这样的耗时耗力而无一点收获的举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从中获益。这就要求学校要很好的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学生的普遍的心理思想,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领悟,学校的任务是为学生前进的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路标,但最后的路需要大学生自己来走。大学里的形形色色的活动节目便是一个不二的选择。比如关于国防法制知识的竞赛,每周播放关于国防法制的电影,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国防法制观念的教育,比如说正在进行的军训形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在贯彻党中央的学习,在认真践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对我们的要求。对于学习法学的我们,更加应该一马当先,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肩负起宣传教育影响身边的人的作用。

其次,任何一种思想要想真正的能够普及,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氛围的打造。这个氛围的营造不单单是国家的事,是社会的事,是学校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一个国家无可厚非的在大局上进行统筹,规划。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国家已经做的很好了,如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均在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防法制建设,在党的一些重要文件中也明确地说明加强国防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给我们起了一个好的榜样的作用。社会与学校也都在尽最大的可能为我们创造氛围,如一些宣传海报,一些横幅,标语等等。现在,该是我们每个大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听党的号召,主动地把党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一起为我国的国防法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时候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为我国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义不容辞。在此呼唤我们所有的大学生,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国防建设的大队伍中来吧!

推荐第5篇:增强法制观念 预防违法犯罪

增强法制观念 预防违法犯罪

5月11日下午,尖山镇派出所为尖山中学全体师生举办了青少年普法、预防犯罪专题讲座。

派出所所长从其专业角度,用具体事例生动、详实地阐明了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详细地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自我防范意识,要求同学们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自觉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讲座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学生和学校实际,让全校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同学们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钟国洪

推荐第6篇: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来自信管一班的朱子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人们为什么需要法律?先哲卢梭曾喟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实所谓枷锁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的隐喻.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而唯有有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法律实施,人们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权利不受非法侵犯”。如果没有了法律,将出现两种极端的局面,一者实现共产主义,法律便不需要存在。其二种情况有可能世界将混乱一片,人们的基本权利,如生命,财产等都得不到保障,整个社会因为规则的缺失而最后崩溃,人类也将随之走向灭亡.所以没有法律的约束是不行的,人类需要法律,大学生也不例外。

大学生群体历来就被社会所关注。有着扎实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开放的思想,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我国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再加之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很多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进入了另个一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再也没出来。药家鑫等例子比比皆是。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也集中反映在大学生——这个刚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年轻群体身上。大学生犯罪“数量多、负面危害大、蔓延快”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恐怕在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生活中源源不断的各类大学生犯罪现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年一度的“法制教育”课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传统的法制教育已经模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尽头。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逻辑思维能力在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我们要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拥有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必须条件。

其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高危险的犯罪分子。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坚持以“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纸上谈兵终是空,实践出真知。用实践捍来卫社会主义法治。

同学们,我们要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战斗。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推荐第7篇: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对于法律一无所知,也不能因为好奇心而去做违反法律的事。大学生都是满18周岁的成年人,要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增强法制观念,要从自身做起。第一,要学习法律知识。没有一定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都会成为空谈。第二,是要宣传法律。通过对法律的宣传,不仅增强了别人对法律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使法律在自己心中的烙印更加深刻和神圣。第三,努力树立法律信仰是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方法。只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我们才会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第四,大学生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当然,不是自身守法遵法就能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的。大学生所在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大学生经不住社会的诱惑,就极有可能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来,那么作为成年人,就要开始承担法律的制裁。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法制观念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处处有法,处处学法。学校也可以开展有关法律的这回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加深同学们对心理卫生知识、性知识、性道德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咨询机构,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对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法律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不是单单知道宪法就代表懂法。我国有很多法律,如《刑法》、《国防法》等,大学生对于这些法律也应该有所了解,而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大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我们相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将迎来灿烂的未来!

12学前教育 郭雯婷

推荐第8篇:国旗下讲话 增强法制观念

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

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定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国法制历史源远流长,为人熟知的秦国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较早也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创立了适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新法,推动了国家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使曾今天下鄙夷的西陲弱小秦国,一跃成为称霸中原的霸主。将法制观念根植于国人心中,进而影响中国法制历史进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现如今法制早已代替了人治,这要求每个国民共同守法、爱法、护法。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做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谈,监督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十四到十八周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两个70%让人触目惊心,也引人深思。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来自社会,但最主要的还是个人原因,一些同学法律意识浅薄,做事不计后果,盲目尝试,行事鲁莽,违法却不自知。一些同学已经开始混迹社会,他们本就脆弱的底线受到社会负能量的冲击后,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正在彷徨犹豫的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如果你难以融入校园生活,校纪校规都不能遵守,即使进入社会也会被无情的淘汰,陷入困境再不思悔改,而继续沉沦,就容易产生犯罪心理。

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各位都承载了父母的期望、学校的期望和国家的希望。无论谁违法获罪,都是家庭学校国家的损失。如若以恶小而为之,则会积小恶成大恶,必然自食恶果。所以大家都要从小事做起,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生活方方面面都影响着校园安全和谐氛围。所以各位同学老师都应该一起学法、懂法、守法,做到爱法、用法、护法。

我们的学院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树下的我们应当勇于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使其茁壮成长,它才能给我们带来平安与芬芳。

推荐第9篇:增强法制观念 创建平安校园

增强法制观念 创建平安校园

——厉山镇中心小学举办法律与安全知识讲座

为深入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确保中小学生在校健康成长,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厉山镇中心小学于3月16日上午举办了“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法律与安全知识讲座,全体师生受益匪浅。

本次安全法律知识讲座是由省综治委牵头组织的荆州市松滋市综治办法制宣传组组长张绍平主讲。讲座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开展“刹三风”(学生上网打电子游戏机玩钱风;小偷小摸盗窃风;学生不良的社会风气);二是普及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知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

讲座中,张科长结合发生在校园内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诠释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教育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告别不良行为,努力做到珍爱生命、远离事故。

通过本次的法律知识讲座,不仅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也为我校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上了重要一课。

(厉山镇中心小学 薛艳平曾庆波)

推荐第10篇: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当文明学生,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监督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前提。我们应该懂得,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我们的行为,可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更应该懂得,遵守校规校纪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与此同理,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福臻中学一日常规》。遵守校规校纪,对于学校工作正常展开,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至关重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敢于吃苦,做事要有恒心。他们教育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礼貌待人。然而,随着我们年龄渐渐增长,时光的流逝也带走了童年的幼稚。长大与成熟之后,我们的心灵是否依然洁净?

我们扪心自问,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福臻中学一日常规》之后,你我他,我们又有谁完全做到了呢?

就在我们身边,违反纪律的事不是屡见不鲜吗?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为违法,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以后到社会就可能做违法的事。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或许你会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学们,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们又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呢?

为了我们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提出以下几点:

1、要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合乎道德规范,只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学生的一日常规,用校规校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因为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

3、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意识。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4、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双方都要退让一步,积极化解矛盾,双方应该冷静地处理,而不能说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做一些挑逗性的动作而激化矛盾,更不应该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违纪现象。如果盲目冲动约请校外人员,性质会发生更严重的变化,将会受到学校的严肃处理,直至法律的严惩。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只有努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遵纪守法,文明修身,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能力,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中学生。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当文明的新时代好少年吧!

谢谢大家!!!

第11篇:增强法制观念党课教案分析

增强法治观念,做学法用法模范党课课件

(主讲人:中共唐河县委办公室主任 赵 阳)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社会法制体系,全面推进法治观念的提升,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经我县“万所基层党校、万场理论宣讲”活动工作组统一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此次“增强法治观念,做学法用法模范”主题党课活动。下面,我主要就法制建设和法制观念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首先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法律反映统治阶级意志,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诉性的社会行为规范。简单说,法律就是统治者编织的一张网,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规范,它告 1 诉我们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也不可以做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就要受到惩罚。也就是说人们只能在法律这张网里行动,这张网就像通了电的电线,只要有人敢越过这张网,就要触电,就要受到制裁。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中国结束了几千年以来以权治国、权法兼治到以法治国的这样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一 2 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必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党政干部转变思维方式和理政方式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学法知法,增强法制观念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要学法知法,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懂法的明白人。我们尤其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宪法法律,特别是要下功夫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的工作涉及范围广,涵盖面大,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加强对各行各业业务知识,以及所涉及法律的学习。比如我们县涉及建设、征迁土地方面,就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的学习;工作中涉及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要加强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与群众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群众遇到一些问题,受主观思想影响,一时冲动就去上访,我们也要加强对《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法渠道表达诉求、解决问题,诸如此类。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弄清作为机关干部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我们只有学好学透法律,并带头遵守执行,严格依法办事,坚持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自己所有行为都臵身法律的监督之下,群众才能信服。也要掌握与我们本职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政策法律规定,不能草率、鲁莽、意气用事;要 3 善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如果我们的干部都不了解、不知道这些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说话办事没有法律、政策依据,人民群众对你就不信任,甚至会由此干扰到很多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尊法守法,维护法律尊严

带头遵守法律,是我们机关干部依法办事的前提。我们的各项活动都必须坚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开展,要依法办事,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用“人治”代替“法治”,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决定一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时,更不能搞“一言堂”,必须按照程序依法办理。尤其要在事关发展稳定大局方面做出表率。凡是法律提倡的,就要努力去做并保证做好;凡是法律禁止的,就不做并劝说周围的人不做。我们只有自己做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他人才能信服,我们说话办事也能更有份量,严格依法办事,开展工作才能理直气壮,有说服力,才能树立起我们的良好形象。

要秉公执法办事,维护法律尊严。办事公正,不做徇私枉法的事;不能只顾及家族利益和亲属利益,也不能厚此薄彼、有亲有疏,要坚持做到不袒护违法行为,更不包庇坏人。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必须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行事,决不做超越法律之事和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要以身作则,忠于法律,忠于人民,遵守法律 4 法规,要严格依法秉公办事,对任何人都应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我们的各项工作。

五、克己奉公,做到廉洁自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中对反腐倡廉工作也明确指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个重点,由此可见,反腐倡廉工作同样也是进一步推动我们依法治县工作的一个关键节点。在座的大家可能都对廉洁自律这个词不生疏,因为大家年终在总结一年的工作,在述职述廉时都要用到这个词,但是具体到廉洁自律的准确定义及其内涵是什么,大家可能不是十分清楚。廉洁自律就是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廉洁从政的制度规定,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正确行使权利,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具体到什么是廉洁,两句话,就是不损公肥私,不损公利己。廉洁自律工作是防止干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它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建设,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工作,但仍然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务虚的事情,不能正确对待,总想自己官小权力小不存在风险、没有

5 风险,不会犯错误,这样的认识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等事情出来的时候,后悔也就晚了。这些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对大家应该有所警示,如果他们能正确行使权力,及早发现风险、及早防控的话,也不会走向犯罪道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大家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位,要敢于面对事实、深入剖析自己存在问题或潜在的问题,风险点排查全、排查到位了,就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而从行动上予以限制,就能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就能行动自由、家庭美满幸福、为老人尽孝,说的通俗点,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

六、学法守法用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对各级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的重要责任做出多次强调。我们作为地方领导机构中的一员,一是要做到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目前,唐河依法治县工作的大幕正在拉开,这其中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我们在座的每位工作人员的态度、决心和行动也是依法治县工作的关键点。我们应当看到,县委作为地方执政的枢纽机构,要想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势必要靠各级干部去组织、去推动,需要我们具备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同样,我们也负有保障

6 法律实施、法律执行的基本职责,能不能推动和确保秉公执法、公正司法,直接关系到法治权威的树立,关系到法治秩序的形成和法治建设的成效;我们作为法治实践的引领者、示范者,自身带头了、做好了,就能以上率下,带动人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投身地方法治建设。二是要顺应时代要求,时时处处以法律为准绳,努力做一个法治型干部。在学法上,应当更加全面深入;在尊法上,应当更加坚定自觉;在守法上,应当更加严格自律;在用法上,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法制建设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认识其独特价值和政治优势,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不被杂音噪音所惑,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社会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汇聚起法制建设的强大力量。

六、依法用权,自觉接受监督

我们带头守法用法,关键点其实就看能不能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这是对我们干部的法治素养最经常、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依法用权,前提是把握好权力边界。各级干部,尤其处在领导位臵上的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党纪国法约束的。权力是一把双刃 7 剑,关键是要正确对待权力,把握好权力边界。现实当中,有的人一旦当了官,手里有了权,就昏昏然、飘飘然,搞不清“我是谁”,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天是老大,我是老二”,结果导致身败名裂。

我们党在审议通过的《依法治国若干决定》中对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行使权力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强调要规范和约束公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依法用权,必须把握好“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要求,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一方面,要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分内职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杜绝为官不为;另一方面,要严守权力边界,按照权力清单用权、按照法定界限用权,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情与法、利与法、权与法的关系,切实做到公正用权、公平处事,不因私利抛公义,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自觉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习惯于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坚决防止人为暗箱操作的现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同志们,法治就是规则,增强法制观念,就是当前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信念,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以 8 这种法制信念为信仰、为生活方式、为自治途径,处处以法律为准绳来要求、约束自己。在当前新常态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开展和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多管齐下,才能促成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我们在座的机关工作人员更应树立宗旨意识,充分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真心为民。

第12篇: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专题八 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导入新课: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 本案中村委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动,村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法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而,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特征和创制? 讲授新课: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是制定 ,二是认可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

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对外方面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一)法律制定

(二)法律遵守

(三)法律执行

(四)法律适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七)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案例讨论:香港城市大学的“考试门”

2006年9月,陈静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从家乡武汉前往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修读博士因担心自己考试不能通过,将1万元港币放进老师戴晖辉的信箱内,继而用电邮向戴晖辉索取试题及答案。戴老师在数学系系主任陪同下向廉政公署报案,并配合廉政公署将陈静拘捕。12月14日,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其入狱6个月,1万元贿款同时被充公。据了解,此案是香港学界首起有人因“买试题”被判入狱的案件。

此案一出,在我国内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同戴晖辉老师的做法,有人质疑。而戴晖辉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作为教授,我把正义性看得很重,一定要维护香港法律和城市大学学术氛围的正义性”。

思考: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西方社会的“法、理、情”的社会,中国传统的“情、理、法”的社会

思考: 如何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旁敲侧击”:“考试门”事件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法治化进程中,不仅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也都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怎样的法治观念呢?

(一)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

(三)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思考:怎样看待“法外开恩、刀下留人”?

2002年5月26日晚9时许,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原总经理徐建平与其妻丁遐(公司董事长)因琐事发生争吵,徐建平将妻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抛入消防蓄水池内。2003年4月4日,绍兴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令徐建平赔偿丁遐父母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等经济损失3万元。

“节外生枝”

一审判决前后,近200人其中多是知识阶层人士,他们以徐是一位对轻纺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由,上书法院请求从轻判决。

说明:徐建平,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关押期间完成3项与纺织行业有关的实用新型技术。)

此举曾引起社会各界对“能人犯罪”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的问题的争论。

浙江省高级法院2003年12月15日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12月26日,绍兴市中院依照省高院院长签发的命令,对徐建平以注射方式执行死刑。在我国,无论是法律的遵守,还是法律的适用,都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1、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

(四)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1)、法律权威

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2)、法律权威的来源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2、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遵纪守法,为法治中国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布置作业: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13篇:增强法制观念 共建平安校园

增强法制观念

共建平安校园

————《法制报告》听后感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平安,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报告,讲诉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心里以及案件等。生动的讲诉,错综复杂的案例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社会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有规矩。而法律,则是调节我们行为规则的重要方式及组成部分。

法律的制定是非常严谨的,往往由国家通过严密的审查才能实施。因此,每一条法律都有着自己的缘由,触犯了法律往往会对国家、社会或他人造成一定的损失。另外,触犯法律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遭到人们的唾骂、嫌弃。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处在青春年华,犹如刚刚升起的太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更不应该做违法的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头再来。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能在低俗的事物上耗费精力,更不应该为追求低级趣味而在监狱里虚度大好年华。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四处弄钱,偷、抢、骗……网络游戏只应该是我们茶余饭后放松时的休闲品,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现实生活中的游戏往往更有趣;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往往也更可靠。因此,当我们有压力时,可以找到更好的释放方式,我们可以听音乐,可以找知心的朋友聊天,也可以找老师或家人谈心……

还有这样的例子:由于经常玩一些过于暴力的游戏或看一些不健康的影片而诱发了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了一系列杀人的案件。可见,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在某些方面对我们造成了危害。网络的重要功能是方便我们查找资料、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也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之余得到休闲和放松,所以,我们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它只会让我们浪费时间,虚度大好年华。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学会明辨黑白,学会抵制不良诱惑。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被网络所控制。

我们在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做到守法的同时还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遇到陌生人时,不能随意透漏自己的住址、身份等信息;做到不占小便宜、不贪财物、不戴首饰、穿着要符合身份;不进出高消费场所、不带太多财物、不去网吧、营业性舞厅等;不轻易同陌生人讲话,不和陌生人走等。在遇到疑似歹徒的人后应立即躲开,不能逃走应大声呼喊寻求帮助,如没人时应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逃跑,或将其带入人多的地方。遇到穿着不当、经常打架、流里流气的人应避让而行。当遇到侵害后应及时通知亲人并报警,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为现代公民,成长在新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提高法制观念,共建和平校园!

第14篇:增强法制观念 争做文明大学生(推荐)

增强法制观念,争做文明大学生

朋友们万事皆规律,有法才和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又是怎样的呢?是否真正做到了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首先,让我们看以下两个案例:

第一个:马加爵事件,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有所耳闻。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的将4名同学杀害并藏尸于储物柜。事后,伺机潜逃,后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被判死刑。当最大恶极的杀人犯被判处死刑的时,有的人大快人心,有的人痛哭流涕,真是有人欢笑有人哭,当林林总总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各自扮演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们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地反省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这骇人听闻的惨案?又是什么使一个大学生拿起凶器去杀害自己的同学?难道这不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吗?难道这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缺失吗?

如果说这个案例有点极端的话,那么再让我们看第二个案例

“我爸是李刚”,我相信这句话是尽人皆知,2010年10月,这起发生在河北大学的“官二代”校园撞车事件,使得这句“我爸是李刚”一夜之间成为网络名言。事件过后,人们讨论的焦点都聚集在“官二代”、“富二代”这些词眼上。他们完全忽略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认为只要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有钱就可以摆平一切。难道这不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吗?难道这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缺失吗?

如果说他们离我们太过遥远,甚至有点遥不可及,那就再让我们仔细看一下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曾几何时,我们怀揣着憧憬与梦想进入了大学,来到了咱们洛阳理工学院,当第一次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桌面上的满目疮痍,我们看到的是桌面上的乱涂乱画,这说明了什么?这又代表了什么?这些桌椅都是国家的物品,是我们的公共财产,难道刻意的损坏它们不是在违法犯罪吗?难道这就是我们大学生所具备的思想素质吗?

朋友们,已是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内涵,更应该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深意。

此时的我,有一个倡议:我倡议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位洛理学子都能树立强烈的法制观念,更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护法,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说实话,我感觉今天这不仅仅是一场演讲,更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我希望在这个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彼此都能更加认识到法的重要性,更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法的内涵,真正做到“增强法制观念,争做文明大学生”.

系别: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刘藏龙

学号:B11041314

联系电话:18238816183

第15篇:演讲稿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是机电工程系15级三年制机电2班的学生李静静.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就包括我们在校大学生,因为我们年龄和经历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做出一些违反纪律和法律的事情,同时,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

五月份以来,我系开展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在其间讲到了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守法的基础。违纪和违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此,我特别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

1、认真学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爱护校园内的一切公用设施;例如:安全出口指示牌,若因为被故意破坏而发生意外,破坏人要承担道德的和法律的责任,后果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我们大家知道,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他既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的保护伞,当我们在校内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被敲诈勒索时,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者老师,甚至可以打电话报警,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头脑一定要清醒,千万不能“一时失足成千古恨”,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真正做到“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当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时刻以道德和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权,共创和谐、美好的校园。

谢谢大家!

机电工程系2015级三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2)班

李静静

第16篇: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座谈会的报道

增强法制观念教育学生大会

针对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为了增强我校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预防学生因无知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9号下午我校在体艺馆召开了全校“增强法制观念教育”学生大会。

我校的吴晓山老师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讲人,他联系最近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文、从上个月厦门湖滨中学高二学生郑嘉凯因打篮球纠纷被殴致死案例入手,运用《刑法》十四条条文分析了涉案学生犯罪的严重后果,又列举了诏安2010年至今发生的好几起青少年学生犯罪已审查起诉并结案的犯罪案例,加以举一反三,结合《刑法》232条“故意杀人罪”、263条“抢劫罪”、293条“寻衅滋事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十二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深入浅出的阐释了相关的违法犯罪知识,并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期间吴老师又结合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相关的法律教育,鼓励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素养、正确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善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接着我校的叶烨副校长进一步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

此次法制教育大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会后许多同学还在讨论会中的案例,有的同学还在交流本村以前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大会让我校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他们要做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学生。

第17篇:政治小论文之增强法制观念

让法律意识常驻我们心间

如果说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标准,那么法律就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底线,一旦逾越了这条底线,就必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品尝自己酿下的苦果。

我的叔叔在我看来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在矿上工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不过这一印象只滞留在我七岁那年。那一年十月某日,叔叔赴朋友生日宴,多喝了几杯,与邻桌同样喝高了的一男子开始是互相鄙视对方酒量小,继而爆粗口,然后叔叔一怒之下抡起酒瓶朝对方头上砸去„„最后是叔叔赔了不少医药费,而且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了刑。他在四面都被高墙和铁丝网包围的监牢中呆了整整六年。小时候懵懵懂懂,我一直想不通:老实巴交的叔叔,怎么说伤人就伤人了呢?一点酒精的作用,怎么会让人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呢?长大一些后我才知道,叔叔是因为冲动,因为法制观念淡薄才会伤害他人,才会让自己身陷囹圄的。

六年里,他的老母亲受尽苦楚,帮他扶持着摇摇欲坠的家庭,而且常常遭人白眼,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六年后,他重新踏上社会,但前途黯然,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个体面的工作机会。对一个冲动起来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人,又有谁甘愿冒着风险去用他呢?

我想,他在伤人的那一刻应该想到事情后果的严重性,可惜他没能克制住自己的冲动,藐视了法律的威严。 “冲动是魔鬼。”从我叔叔的事例中,我得到了一些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想它的后果,想想可能给他人、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绝不能为逞一时之勇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逾越法律这条底线。

法律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建立起我们生活的秩序,保障着大家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挑战了法律的威严,就要接受法律的惩处。故意伤害他人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更是法律无法容忍的。 触犯法律,不仅会让自己前途暗淡,还会让亲人沉浸在痛苦之中,会使自己的家庭遭遇打击,更会给受害者带来莫大的伤害,使他的生活失去宁静。

法律是一杆天平,天平一侧是法律条款,另一侧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无论你是一个普通公民,还是位高权重的领导,都应该遵纪守法,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有违法律法规的事情。因为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法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公正的。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李克强总理提出要“苍蝇老虎一起打”,不少贪官都落马了,其中不乏*、徐才厚、*之类的高官,不由让大家拍手称快。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法律寸心间,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

妙西学校

802班张敏 辅导教师吴友华

第18篇: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安!今天,我的演讲是:加强法治观念,建立安全的校园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是半径。国家不能死,人不能忍。学生应该一起学习学校,守法,使用和宣传法。

第一,法律。

我们的每个学生只学习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学习区分是非,辨识善恶,从童年到发展守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守法。

明天的中国将是一个更加法律的社会制度,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具有很高的法律素质。只有了解法律,才能按照法律,远离犯罪线的边缘。

第三,用法。

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的骑士,永远保护我们。我们应该使用法律知识来保护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宣传法。

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运用法治知识来捍卫自己的大脑,而且还要配合中国的法治精神。我们应该鼓励我们周围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根据法治目标实现法治。

作为一个新的世纪的学习健康,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我们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育不仅影响我们的学生年龄,而且影响我们的生活。

国家法律,学校规则。学校的法律包括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些学生在学校学校没有看到,忽略学校的学生仪器,等待人,行为语言等要求,不爱公共财产,乱抛垃圾,做危险游戏,自由取其他东西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和谐气氛。这些学生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一个人的行为很长一段时间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时间的习惯将形成一个角色,一个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完成命运。如果善和不小,邪恶和小,邪恶成小恶,最终必须吃自己的后果。希望学校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规则,严格按照法律和纪律在校外!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开始就学习,做一个新世纪的法律,守法,纪律合格的小学 学生,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

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在加强法律制度的同时,我们必须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特别是提醒以下几点:

(1)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健康不合格食品;

(2)注意消防安全,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注意交通安全。上下楼梯走到右边,不要挤着;教学楼严格嘈杂,追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4)注意运动安全。希望运动中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感到快乐和健康,在准备活动前注意运动,行使运动,防止运动创伤。

第19篇: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班会教案

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同学们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让同学们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活动过程:

1、说明本次活动的意义

甲: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乙: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

甲:所以,为了更好地做到懂法守法,在12月4日即将来到的日子里,我们来学习一下我国的宪法。

2、宣布活动开始

三、宪法日介绍

乙:同学们,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甲:设立国家宪法日有着深厚的意义。关于“宪法”你们到底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吧!

(一)、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它集中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在本质上,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二)、宪法的作用

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四、让我们一起懂法、守法

乙:我相信大家也了解了许多知识,接下来,让我们听两个小故事,希望大家有所警觉。

故事一: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 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甲:法律像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来提醒,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常识承记心窝。

五、宣布活动结束

第20篇:增强法制观念_提高忍让与自控意识

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忍让与自控的意识

授课目的通过教育使官兵进一步在面对自己的领导、同事、战友和部属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忍让•增强自控能力增强预防犯罪能力。

授课要点

1、忍让是美德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知法、守法、用法

授课内容

同志们根据上级进行法制教育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今天给大家上一堂题为\"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忍让与自控意识\"的法制教育课。

我们大家都听到过这样的话当兵就意味着牺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人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考验。•正是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造就了军人特有的意志品格面对敌人的枪口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面对歹徒行凶作恶 能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当兵的就是勇猛、刚烈的化身。可是•面对凶恶的敌人和那些亡命之徒的情况毕竟是很少的。而更多的是面对自己的领导、同事、战友和部属。•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味的争强好胜气冲斗牛为一点小事而争高低、论输赢•甚至大动干戈那么我们将很难有一个稳定与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个人也可能因此触犯法律而付出沉重的代价。换言之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忍让•增强自控能力是预防犯罪的重要保证。下面•我就分三个部分着重讲一下忍让与自控同预防犯罪的关系。

一、养成忍让的美德加强自控的毅力培养一个豁达的心胸

中国古代曾经有一个\"让地三尺\"的故事。•说的是邻里两家为墙界一事争斗不休其中一家求助于在京城做官的亲戚•此亲戚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家读后深受启发让地三尺。另一家深受感动也让地三尺纠纷就这样化解了。•还有战国时代\"将相和\"的故事我们大家也一定不会陌生。•正是由于蔺相如在与廉颇发生矛盾时处处做出忍让和退步终于感动了廉将军为我们留下了\"负荆请罪\"的佳话。由此可见忍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今天忍让与自控也同样是我们军人优秀品德的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标志。

记得我刚入伍时•所在单位文书小刘在探家期间碰到了中学时的一个女同学昔日的相互爱慕又被重新唤起两个人鸿雁传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然而一封突如其来的挂号信给热恋中的小刘当头泼了一身凉水。•原来姑娘和另一个同学小高早就有书信来往而且感情较好•小高指责小刘是可耻的\"第三者\"。两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谁也不甘示弱•一场笔墨官司到了\"白热化\"。这时小刘暗想我是文书枪和子弹伸手就来•等探家时偷偷带上看咱俩谁狠就在小刘精心酝酿着决斗计划时我们连队的法制教育开始了。指导员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仔细剖析案例。•案例中那辛酸的泪和无辜的血深深震憾着小刘的心他就像从温室突然来到雪地里一连打了几个冷颤• \"一个爱我一个恨我我爱姑娘可姑娘也爱别人我该怎么办呢\"夜里•小刘苦苦地思索着。\"是啊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我逞一时之勇去和小高决斗虽然气出了面子挣足了可结果呢是伤害•还是杀人这不都是犯罪吗况且一旦进了监牢那就──\"他越想越后怕•越想越清醒。指导员的话又不时在耳边响起\"忍让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自控是预防犯罪的重要保证\"他赶紧爬起来铺开信纸匆匆写了两封信。

在给那位姑娘的信中写道\"老同学对待爱情应该严肃、忠诚•脚踏两只船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危险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祝你和小高重归于好。• \"在给小高的信中写道\"在这不该发生而又发生了的故事里•我们每个角色都是有责任的。现在我弄清了真相衷心的祝愿你们幸福。\"

忍让和自控终于拽住了感情的野马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试想如果小刘在关键的时候不能理智的处理这件事那么后果是不难想象的•我们将会在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看到他。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忍让也同样是我们军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自控是我们理智处理问题远离违法犯罪的重要前提。

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刚才我讲的小刘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重演•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注重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拥有一个豁达的心胸•慢慢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个别战士不懂得\"忍\"的可贵• \"让\"的高尚。他们不学法、不懂法争强好胜、寻衅滋事信奉所谓\"厉害不吃亏\"、\"敢打架人人怕\"\"道理是软的拳头是硬的\"这些错误的处世哲学。•他们心胸比较狭隘性情比较粗野遇事容易冲动往往不计后果•不知不觉便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而抱恨终生。

某部新兵连有一名叫孙某的战士•当兵之初曾一度表现不错受到过连队的嘉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淡忘了父母的嘱托•淡忘了立志在军营锻炼成才的誓言淡忘了指导员的谆谆教诲•思想上的松懈导致人生的追求偏离了航向。孙某由最初的逃避政治教育、不假外出到经常在附近的酒馆、•舞厅出入慢慢地他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变得容易冲动经常和战友发生争执•动不动就以拳脚相见。此时他已经厌倦了部队的艰苦生活•听不进领导的教诲、战友的忠告开始信奉什么\"操枪玩炮不如去搞钞票\"。•微薄的津贴支撑不起他奢侈的生活更还不起他在驻地的舞厅酒馆所欠下的债款。于是他向别人借•伸手向家里要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他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到最后还是哥们够意思给他指点了一条所谓的\"生财之道\"。1996年5月1•日私自离队的孙某和同乡一起在武汉市的公交车上指责一位中年男子偷他们的钱包•并把受害人从中途站劫到一个僻静处强行搜身当场翻出传呼机一台和人民币23元7角几人做案后没跑出多远听见那个中年男子在后面呼救他们又怆惶跑回•孙某掏出随身带的匕首朝被害人猛扎─── 做案后孙勇竞悠悠然地别着传呼机回到了部队。从逃避政治教育失去自控的能力到抢劫杀人•再次证明错误的人生观同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有一盘孙某的录音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忏悔吧播放录音资料

同志们这是一个罪犯发自内心的忏悔这是血的教训才唤起的觉醒。•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孙勇的确是醒悟了但是已经太晚了。•从他那忏悔声中我们应该受到什么样的警示呢•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臵自己的青春年华于不顾去干那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的罪恶勾当•一个寄托着父母殷切希望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有辱家门的逆子一个受人民爱戴的解放军战士•蜕变成了一个为人民所唾弃的罪犯由此可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预防犯罪是多么的重要。

三、忍让与自控要以法律为准绳做知法守法的模范学法用法的标杆

讲到这里大家不难看出无论是小刘以忍让化解矛盾•以自控远离犯罪还是孙某思想松懈、失去自控、抢劫杀人而导致犯罪都与知法、懂法、•守法密切相关。中国有句古话曰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学之患不得行。意思是有些道理就怕听不到已经听到了•就怕不能学懂弄通已经学懂了就怕不自觉去做。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这一环境下只有认真的学法、用法以法律为准绳增强法制意识才能在发生矛盾时•冷静处理而不盛怒伤人在遇到思想问题时自我调节而不怨狠他人•在灯红酒绿的环境中经住诱惑而不贪不占在有老乡前来求助时分清是非•而不助罪帮恶。

正确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人生追求的结果•远离犯罪的深渊是日常生活养成的结果。忍让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自控是预防犯罪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知

法、守法的模范学法、用法的标杆•才能使忍让与自控变成一种自觉的守法行为。

增强法制观念心得体会
《增强法制观念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