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 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1 09:08:26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在上周,我们组的选题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正式写作的选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采访。以下是我个人的采访心得。

我们的选题是“为什么后街宾馆被封后任然能够照常经营?”我们小组对此次采访进行了分工,分为三队:第一队采访后街宾馆老板及一些住户,第二队采访后街宾馆的主要管理部门,第三队采访学生及学校相关部门。我被分在第一队,为此,我跟本小组的杨北泉和黄志良一道,制定了采访提纲,确定以暗访的形式,对后街的宾馆进行了采访。

上周,我跟杨、黄二位同学假扮成要考研的租客,到后街的宾馆暗访。我们从租客的角度,对宾馆的安全,卫生及消防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从老板的回答中得到了很多采访素材,其中包括:为什么会被封;被封的时间、周期;执行检查及贴封条的部门;宾馆的营业状况;宾馆的安全卫生状况;甚至,从问答中,老板的言语中,能够看出后街宾馆与相关部门之间有些猫腻。我们走访了多家宾馆,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似乎这样明目张胆的照常违法经营是理所应当的,令人十分不解。

之后,我们对这次的暗访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我们要的东西,并分析了有哪些内容是我们没有得到的,组成文字稿,发给了小组组长。

通过这次采访,我得到以下几点采访心得: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1律。

二:采访提纲一定要一个个问题有关联性,不能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

三: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四: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运筹帷幄,让采访对象说出心里的话,说出他们心底的故事,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

五:根据采访性质的不同,必要时要采取不同的采访形式。比如不便明访时,考虑自身安全及对方回答的真实度,可以采取暗访的形式。

推荐第2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薛永朝

文秘091200936617152

在采访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为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样开始着手。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的对象是谁,怎样选择采访材料,因此一直都没办法开始怎样做这个采访的大型作业。 可是作业还是得做,采访还是得进行。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前的部长—庄经荣师兄。因为师兄在我们学院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8000元的奖学金、组织部的部长、“美在海滨”得奖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奖。相信在我们学院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选择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可由于他人在主校,而且时间也不怎样允许。因此我选择了在网上跟他进行一次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先进行对他的一些简单的了解:应电081班班长,文秘091班班助,25期预备党员。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 学金、国家奖学金、各项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文体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可谓是成绩辉煌、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的问题,包括如何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以及他对组织部这个部门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很意思的问题:包括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用、喜欢什么颜色、最有纪念的一件事是什么、还有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等等。

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就跟他约了一个有空的上网时间,然后进行对他简单的网上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时间段来看,他还是很认真的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认真思考过。因此我也很相信这大部分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当采访的问题我都差不多问完了,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请教了他一些学习心得,谈谈家常之类的。发现他除了学习好,工作好之外!他还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说起玩笑来还真能把人雷倒,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下记录,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修饰。修改了一下语言的逻辑,最后整合成一篇采访稿。时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都完成了。总之,从开始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时间要合理安排,准备要充足,还要做好记录、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我们做大型作业的真正原因吧,是让我们明白到。不亲身经历做过,成绩是不会出来的。

推荐第3篇:采访心得

2010060103041朱凌云掌上媒体

采访心得

周末,为了采访民间艺术家,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在网上找了些有关民间艺术的资料后,准备了采访的问题,考虑了注意的问题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南京的历史古文化聚集地——夫子庙。

起先,我们在夫子庙转了很久,一直在寻找我们要采访的目标,但是,我们走了好久,也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 ,当我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捏面人的民间艺人,我们就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觉得捏面人应该是属于民间文化吧,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我们三人先谋划了一下,一开始该怎么去搭讪、找到话题,谁负责记录、谁负责录音,明确分工后,就准备去采访了。但是,采访的过程和预想中的大相庭径,我们的采访陷入了困境,我们的采访对象刘师傅,是个不太善于交谈的人,整个过程都是一问一答,很呆板,气氛不怎么热烈,就连之前我们准备好的问题都付之一炬,完全起不了作用。采访很难再进行下去,我们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只会浪费大家时间,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我和另一位同学去另寻目标,还有一位同学则继续采访刘师傅,看看会不会有进展。后来的采访出乎我们意料的好,可能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采访我们就没那么拘谨了,完全放开了去做。我们采访了烫画大师沈师傅,沈师傅和我们一聊开,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和我们讲了很多很多关于他的烫画和葫芦,现场气氛很好,甚至有时我们一时没想到要说什么,他都会主动地找到话题,采访过程很轻松,采访任务也很顺利地完成了。

从这次的采访任务中,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也锻炼了很多,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从具体实践中得到了经验。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我觉得我勇敢并自信地迈出了第一步,告别了胆怯,也敢于挑战自己了。在人山人海中,找到了要采访的人,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去与陌生人搭讪,并且还要让别人不对你存有戒心,真诚地去与你交谈,我觉得这是门艺术,讲话的艺术、沟通的艺术。我们首先需要相信自己,那么别人才会相信你。其次还需要相信别人,对别人付出真诚与友好,才会得到真诚。在这个过程中,我克服胆小、怯懦,不再遮遮掩掩、怕这怕那了,我张开了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听到了自己想听的事了。我觉得一旦融入其中,什么都会忘了,哪还有害怕二字啊,只是很享受,享受这个过程,享受与采访对象很愉悦的沟通氛围。这样,采访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第二、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还找到了我们存在的不足。而且,问题不止一个,首先,我觉得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只是草草的看了有关民间艺术的资料,而且范围很大,没有针对哪一门艺术去深入了解,以至于到了采访的时候,与被采访者没有共同语言,让采访走

入了困境,而且采访到的内容都只是很表面的东西,挖不到深的、有趣的事,就像与第一个采访对象的交谈,就是这样。所以采访之前的工作必要做好做足,这是保证采访顺利的前提。再者,就是筛选问题,从我们采访的两个对象就可以看出,于不同的采访对象交谈,感觉不一样,采访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人他善于与人交谈,不管怎样都能找到话题来聊。而有的有人呢,由于生性腼腆,或者是周围的环境等的影响,不爱与人说太多,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人,就很难沟通,更难了解到他的故事。还有在喧闹的环境和安静的环境进行采访,其效果也不一样。所以,经过这两次采访的对比,我知道了无论是人物的选择还是环境的选择,对采访最终的结果都有影响。选择,如何选择,对我来说,是一个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我还要说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的主动性,我觉得,在这次采访中,我们的主动性还不够,记者在访谈时,需要要起着牵引、导入的作用,主动地找话题与被采访者聊,但采访沈师傅,大多是他在找话与我们聊,当然双方有互动是好的。但这也让我看到了我在这方面还不够。我想,今后我一定会注意这些细节,努力克服的。

第三、在于师傅们交流时,我了解到了他们特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让我受益匪浅。有梦想的人生是辉煌的、是彩色的、是充满生机的,他们都有源于艺术的梦,他们有钟爱的艺术事业,为了爱好和梦想,他们努力着、奋斗着,即使已白发苍苍,仍旧孜孜不倦,在艺术的殿堂中,他们从没停下他们的脚步。这种精神使我敬佩,也给了我很多鼓舞,给了我很多坚持自己梦想的勇气。还有一种人生态度,

那就是烫画师傅提倡的“顺其自然”让我刮目相看,顺其自然,我们都应该跟随着我们的心走,自然发展,不去强求,每一个梦都不该被束缚,每一种想法都应该得到表达,没有拘束,随心而动、随意而生,多么脱俗与超然。我觉得这些都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缺少的觉悟与心境。物欲横流的年代,大多的人忘记了最本真的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若没有束缚,顺其自然地生活着,会很不错。听老一辈艺术家讲的话,我学到了好多,也让我我深深思考了好多。

这次的采访,我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擦生出了许多睿智的火花。

推荐第4篇:采访心得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通过在上课学到的知识以及在电视台实习中使我对新闻采访有

了新的认识。要弄一个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用敏锐的双 眼用心观察世界,留心生活,才能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金子”,才 能拍出好作品,写出有价值的作品。通过实习我们更能接触到我们生 活种种,而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通过 实习我们更能够体会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在新闻采访学习中,感觉很多都是陌生的。不再像课上学的那样

的简单,也不仅仅是处理新闻业务那样的理论化。学习期间感受最深的 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是出于大学生的自傲,总是会碰 很多的壁。期间就是学会怎样处理与周围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和为贵 不仅仅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还有与我们接触的群众保持一种亲近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性格。有过于死板的、有好胜的、有城府较深的、很多。面对他们的同时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不过一定 要尊重对方。

在新闻采访学习中,我觉得采访自己身边的人要比采访不熟悉的 人更要讲方式。其实我们能够采访的更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如果 一本正经的采访身边的人,可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在处理这 个的时候是让被采访人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和他聊天。把自己想要知道 的东西藏在聊天的话题之中。其次,要善于多角度的发现新闻主题。 如果单一的拍摄一个角度的新闻,我就觉得没有意思。要善于观察 如果思想狭隘,新闻敏感性不高,视觉单一,这样的新闻也不会有亮 点。

作为一名学习新闻的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

侧面。同一新闻事件往往表现的形式由各个侧面,每一侧面发生的时 间和地点也有可能不同。我们就要有一定的新闻整合能力。我们要靠 自己的思考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同一新闻事件真实的记录下来 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整合能力。

推荐第5篇:采访心得

采访创业成功人士体会

这次我采访的是我们星河董事长黄楚龙,也是一名创业者,虽然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但他的精神促使我一直的前进。

与地产明星们相比,媒介对黄的报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有人说,在南方的房地产业,仿佛并不存在黄楚龙这么一个人: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少数知道他的人亲切地称呼他“阿龙哥”。虽然最近他开发的中心区旗舰项目星河·国际赢得了市场热烈的掌声,成为深圳楼市颇为耀眼的明珠,今年2月跻身全国一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星河地产更跨入深圳地产“第一方阵”,但习惯于在幕后运筹帷幄的他面对众多媒体包括央视经济频道的聚焦,还“很不适应”。他不仅是这个富饶的产业里沉默的一个主角,而且他的乐善好施也鲜有人知——直至今年9月,黄以价值千万元的8套星河·国际豪宅捐赠给市红十字会,人们才突然发现他的善心善举已做了10几年。虽然如此,我们仍然无法将关注的视线从他身上移开。他轻轻地远离行业喧嚣,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实践着他的企业理想。我们也看到,与黄楚龙一样未被“明星化”的追求企业持续发展的发展商,事实上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恰如一家权威财经媒体评说的,业界仍无时无刻不在项目销售上感受到他们的重量、雄心和眼光——他们开发的楼盘或多或大,而且往往领风气之先,成为市场的宠儿。因此,且让我们暂时避开那些地产明星炫眼的光芒,走近“高调做事、低调为人”的黄楚龙,以及他领导的星河地产。

一种想法,一条出路 黄楚龙今年43岁,但看上去黄要比实际年龄大很多。他个头中等,身材略有发福,高高的额头,抽那种很便宜的香烟,一身朴素的打扮。他的得力助手姚惠琼女士说他是个很爱思考的人。黄自己的说法是:“做企业,就是选择每天都睡不好觉的生活,白天你用前面的脑子想问题,晚上还得用后面的脑子想问题。” 从算不上“做企业”的阶段起,黄楚龙已经比别人想的要多。他十七八岁那年,因为家境贫穷,他早早地离开潮汕老家,到韶关做苦力活。两年后,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成立,建设热潮席卷南中国,19岁出头的黄楚龙想:如果这个时候来,不是更容易找到活干吗?于是,他开始托亲朋打听做工的机会。“那时深圳还非常荒凉,没有谁愿意来。我就想,如果多叫上几个人,这样大家都有个照应。”结果,为人踏实的黄楚龙很有号召力,一下身边围了几十人。黄又想:这么多人可以搞承包啊,为什么不去承包工程呢?机缘巧合,在朋友的帮助下,黄楚龙接到了一笔“大单”——建设从岗厦村到新洲路之间的深南路。于是,黄带着一共120人来到深圳,开始了他崭新的奋斗史。建深南路,使黄楚龙在圈子里建立了丰富的人际关系,“阿龙哥”的称呼从那时起就叫开了。80年代中期,深圳贸易热兴起,与早期大多数房地产人士一样,黄改行做贸易,赚取了他进军房地产业的第一桶金。从韶关到深圳,几年时间黄楚龙积累了广泛的人脉网络以及超强的市场洞察力,这让他能够有资本在1988年12月挂靠政府的办事处,注册成立了星河地产的前身深圳市怡和企业公司。 一种风格,一种气度 黄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是1993年开发的位于龙岗的怡和山庄,这是星河在房地产业掘到的第一桶金。 1994年4月2日,黄楚龙把公司更名为深圳市新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移师福田区,先后开发了沙尾盛兴苑、怡和楼等多个项目,星河从此走上房地产经营、开发、租赁的专业道路。也从那时起,黄楚龙开始对企业管理进行细致的梳理,并提出一系列别具特色而值得业界深思的企业理念。 “集职业精英,走品牌之路。”走进星河地产公司(1999年12月更名),这几个大字非常醒目。熟知深圳地产史的人都说,黄楚龙这8年在房地产业的作为,浓缩了深圳地产8年的精华。黄楚龙亲自操刀,开发了10多项大中型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有的成为深圳名雷贯耳的楼盘,至今广被业界引为“经典”,比如“星河三明珠”(星河明居、星河雅居、星河华居),均以优良的品质和火爆的销售传为佳话,而最近推出的星河·国际优越的市场表现和社会反响,更不在话下。有别于一些个性张扬的公司理念,黄楚龙的企业主张里透着朴素的智慧。“先做人,后做事,外圆而内方”,道出了处事为人的真言。“忠、勤、和”,是黄楚龙主张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人生哲学。“你好我才好,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说的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事业、朋友、家庭”,排的是人生三块基石的位置。黄楚龙认为,只有学会做人,才可能学会做事,做人首先要实在、本分。而他对“忠、勤、和”的理解,也源于其丰富的阅历——他把“忠”摆在第一位,要求他的同事首先不能接受合作公司的宴请、赠礼和贿赂等,要维护公司利益,再者积极主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这与宋朝大政治家司马光所说“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多也”中的“德”,是同一个意思。“勤”即勤奋、勤力、勤勉。黄楚龙坦言自己很欣赏勤奋的精神。至于“和”,“就是讲一个和气、和睦”,“一手伸五指,各有长短,更何况公司有上百人,做生意一定要讲和气,和气生财嘛。” 黄楚龙对专业公司、对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友好,在业内是非常有名的。在他看来,一个人无论事业做得如何成功,达到什么巅峰,都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的,而是合力共赢的结果。这绝非黄楚龙的谦让之辞。记者曾多次听到星河地产的合作伙伴对“甲方”的礼赞。曾担纲星河明居、星河雅居设计的深圳筑博设计公司的一位副总说,有些发展商认为自己是甲方,出了钱,让你干什么你就应该干什么,星河地产不同,他非常理解设计方的想法,对设计方提出的要求落实得也很快。铁道部建厂局承包总公司的老总觉得,与星河地产合作一直很愉快,“他对合作方很尊重,这点是我最深的体会。” 事实上,记者本人第一次认识黄楚龙、认识星河地产,是从一些房地产专业人士对他的敬重评价开始的。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在一次大型报告会上提到星河地产时,难抑肺腑之言:“星河地产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企业,观念上贴近市场,具体体现在对专业公司的尊重,对客户的真诚关怀和体贴上。”他说,黄楚龙很乐于找专业公司交谈,而且“绝不固执”,“比如说拿地,如果专业公司都认为没有市场,他马上决定放弃。”世联介入星河明居时,对原有方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当时星河明居已盖完裙楼,也就是说如果改动平面,需要增加很大的成本投资,但黄楚龙认为市场就是一切,立马就召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策划单位一起研究改动方案。这是一种风格、一种气度!只有遵从市场规律,尊重专业意见,倚重处事为人的规矩,企业才能不被淘汰,长盛不衰。2001年,星河地产通过NAQ(英国国家质量保证有限公司)认证审核,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初,星河地产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跃身深圳地产“第一方阵”…… 一种理念,一种领悟 一位资深企业管理战略家通过对全球500强的研究发现,这些呼风唤雨的公司树立的核心理念,几乎与商业利益无关,比如HP1999年的年度报告中,专门有一节讲HP的核心价值观。上面写道,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努力地创造和革新,但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这就是HP的价值观:“我们对人充分信任与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与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再比如摩托罗拉,它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在共同的信念下工作,这个信念是短短的两句话:“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地尊重。” 这就是很多人倍感困惑的:为什么商业性的公司要提出几乎与商业无关的理念,并且把它作为指导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动力?或者说作为他们力量的源泉?这些,在黄楚龙的字典里找不到“困惑”这个词,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外在的东西,不管是钱、权力,还是制度法律,都不可能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作为一种有灵魂的动物,只有灵魂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这种灵魂的东西,就是信念。” “别人总有一个错觉,认为人们服从的是权力和金钱,而不是人们所尊重的理念,实际上只有理念是大家共享的,在理念面前人与人之间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企业员工努力的动力完全是为了钱,那么他的所有不满都要用钱来平衡,你有多少钱来维持?”黄楚龙说。想起中国加入WTO后,业界对“国际化”的误解,以为“傍”外资或者请个外国顾问作企业规划就是“国际化”。事实上, “国际化”并不是什么漂亮的幌子,而强调的是对WTO规则,对专业化,对职业道德、诚信的无尚尊崇——由此,那些对星河·国际倡导的《八大革命纲领》不以为然的网上非议或无济于事;由此,我们已经触摸到了黄楚龙的品格,以及他的企业境界和高度。 接着又提出了当下在校大学生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对于此问题,他如是说:“应该要懂得交流,学会处理关系。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忽视,但我却认为很重要,应当努力去培养。我认为,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或者是干其他什么事情,这个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只有懂得和别人交流,才能沟通彼此的心意;只有擅于和别人交流,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试问有谁会乐意把合作机会留给一个不懂得交流的人呢?而学会处理关系主要还是指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处理好了社会关系才有机会施展个人能力。”

采访即将结束时,黄楚龙对于想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想要创业的人来说,重要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果把创业者比作在逆流中摸索前行的巨轮,那么目标就是为航行照明方向的灯塔,看到了灯塔,心里就有了奋进的动力!在心中一定要把这个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脚踏实地,并且要以十足的信心来完成创业。其次是,抓住机遇。要擅于从小事中发现机会,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有时刻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分清其中的利与弊,才能把握住机遇,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的技能和指导,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过于追逐创新而偏离实际,资金匮乏,因此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在一刚开始就被种种挫折与困难浇灭,最终失败而告终,创业需要勇气和毅力,但这样的勇气和毅力都必须建立在个人较高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之上,否则也只能算是蛮干。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如与他人合作)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这是大学生创业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准备。其实,在创业基础打好的基础上,大学生创业要讲究效用,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够急于求成。创业必须讲究策略性与计划性,既要对创业过程与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又要这种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要针对每一个细节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和预测。再者,创业者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感,要有危机意识和潜在危机的预警性和前瞻性。在充分考虑到同行业竞争所打来的压力和危机,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以上是我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理解,我觉得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上综合能力才能够真正开始自己的创业实践,这是创业对于一个创业者内在和外在的要求,是创业过程中所必须得到考验的。

张文棚

酒店管理2班

11502024

推荐第6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在这大半年里,在新闻采访这门专业课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在课后实践中,让自己有颇多的收获,在最开始不知道方向的我知道了这一专业的意义所在,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做一个交流家,告别起初的迷茫

这大半年里,做的采访一共也有十多次吧。虽然每次是在慢慢的进步,但是,每次采访后都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有所提升,看着每次采访后写成的稿子,看着慢慢积累的稿子,顿时,感觉还是有点自豪的!因为这是我学到的知识,虽然每次采访开始都有点紧张,但我总还是能把自己所要了解的信息掌握到。

仔细想想,自己对新闻采访也谈不上有很大的兴趣,不过在深入其中后,也确实的感受到很多乐趣。而这,也是我想要努力成为一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捷径吧,实践才能证明这一切。

老师也说了,做好记者要具备:1.有强烈的好奇心;2.对周围的事物的变化敏感;3.善于交流;4.乐于交流;5.善于观察。在这几条里面我就感觉到有几条自己不合格,因为自己的性格不是外向的那一类,哪怕是在与老同学相互寒暄时,我也常常是用自己表情代替。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与思考。当初选择新闻专业是一时起兴,既然自己选择了,那我就应该对其负责,为自己所选择的去奋斗,苦中寻乐大概也就如此吧!

在每次采访都取得圆满成功的结果后,发现在雨那么多优秀的校友接触中学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人生的哲理。采访能让我收获不少欢笑,收获不少成长。所以一切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期待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

推荐第7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对于第一次采访的我来说,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很是紧张。而当真正采访时,狄阿姨却让我放松很多。狄阿姨很健谈,采访时对一个问题总是无所保留,侃侃而谈。这就是开朗的狄阿姨。

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心态好。我们问阿姨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让我们都吃惊的是,阿姨回答:“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工作的时候又苦又累,没有什么好开心的。阿姨却告诉我们,工作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专注的工作,这就很开心。而问起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阿姨说小烦恼在所难免,不过自己打打牌,逛逛街,很快就会忘掉了,自己保持开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本以为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阿姨会有很多抱怨和不满,采访完才发现,阿姨自得其乐,好像生活在桃花源中,在那个自己的世界中充满安谧、快乐和满足,真是让人羡慕啊。

狄阿姨还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刚开始我们先去采访时,没有带相机,没办法拍视频,在等另一个同学那来相机的时间里,阿姨没有闲着,她去开教室门,去拖地,忙忙碌碌。而问她是否会因为太脏太乱而抱怨时,她却坦然一笑说不会,因为这就是她的工作。她就是为师生服务的,不脏不乱就不需要她了。宽容之心让人佩服。

除此之外,拾金不昧也是狄阿姨的好品质之一。平时打扫教室,总会捡到学生的好多东西,像饭卡、银行卡、耳机、眼镜等。甚至还有一次,阿姨捡到了笔记本电脑,她自己的女儿在上高三,应该很想要笔记本电脑,但阿姨毫不犹豫的上交领导。

我们经常会遇到阿姨,却不曾了解过她们,这次采访让我们了解了身边的人,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受益匪浅。

推荐第8篇:采访心得

新闻心理学采访心得

刚听到路老师布置这个采访作业时,确实有些头大,毕竟原来虽然已经学习了两三年的新闻,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出去采访过。毫无采访经历,这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虽然觉得很难,但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迈出采访的第一步。

选题阶段

选题是首要的。我们小组成员在选题阶段也是各有看法,我比较想做武汉老建筑保护的采访。因为之前看过很多门户网站旅游板块,发现现在人们都比较怀旧,人们也意识到保护传统建筑大的重要性。在腾讯大楚网旅游栏目中,经常会有一些外地驴友把他们在武汉大的吃喝玩乐贴出来,其中一些也涉及到了汉口的老租界、老街巷之类的。加之我自己也对历史、建筑方面的有兴趣,所以想做武汉老建筑的选题。但是考虑到采访的深度问题、采访角度问题,最后放弃了。

恰巧这时候在一节课上,老师提到了现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我们小组陈丽同学就提议做这方面的采访。我们小组经过商量后,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疑问是工作呢还是考研,具体到我们这个专业这个班级,也是很多人都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再分析这个选题的可行性,最后就定了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这个选题。

准备阶段

定了选题后就要考虑采访的形式了。文字采访比较容易入手,但形式单一,而视频更能更能展示我们小组的活动情况和劳动成果,就决定进行视频采访。节目形式是接下来讨论的问题。刚开始有人提议说做成锵锵三人行的形式,我们几个在演播室里就我们的选定的话题进行探讨。想到路老师鼓励大家走出校园,多做一些外面的采访,就否定了这个形式。就又想到了做成一档记者调查的栏目,有主持人在演播室主持,有室外记者出镜采访。

接下来大家就各自准备着,我们三个出镜记者在想着自己那部分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帮其他两个出镜记者想应该问哪些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帮忙。***主要是准备节目的开场、串词等,因为想到要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一些问题,所以这部分采访任务也交给了她。***则在做设备和技术上的准备,因为没有专业的拍摄剪辑设备,所以她自己就在电脑上研究不太好用的绘声绘影,真的不容易。

第一次采访

我们第一次采访选定了对湖北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采访。因为之前大家都没有多少采访 1 经历,所以这算是一个真正的开始吧。今天主要是***的采访。我们几个午饭后去学校图书馆前的草坪上物色采访对象,大家都在观察着草坪上的这些人,判断着哪些人比较容易采访,哪些人又是路老师上课时讲到的哪种类型的采访对象。

张伟开始了选定了第一个采访对象——一个在听P3的女同学。我们的记者上前表明意图,结果被拒绝了。那位同学说她是校外的,在等人,有事儿不方便接受采访。分析一下这个这个女生应该是属于不太愿意面对生人大的那种。我们分析了一下,觉得应该找那些三三两两在一块儿的同学,这些同学有个熟的人在会放的开一些,而且人多了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于是我们找了正在聊天的两个女生,这两位女生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开始了,因为是午后,所以陈丽调了半天角度。两个采访对象坐在草坪上,所以又得蹲着采访,蹲着拍摄。采访的过程中,因为采取聊天的形式嘛,两个受访者都没有怯场,看得出她们也没有把这种聊天当成接受采访。

第一次出击取得了成功,我们的魏记者信心倍增。看准一对正聊的火热的同学就过去了。应该说这样的采访对象是比较好的采访对象吧,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位男同学很有想法,思路也很清晰,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倾诉欲。而旁边的女生就是相反的那类型。又对一个背包的男同学进行了采访,想着男生的想法会不一样一些。碰巧是位外校的同学,而且是应届毕业生,从他这里,我们采访到了对找工作的一些看法。

转阵图书馆里面,想到图书馆里的同学大部分还是倾向于考研的,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吧。因为进阅览室不太方便就在三楼的自习室对一同学进行了采访。这位接受采访的女生偏内向,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会时不时地低头、看镜头,还有些间断。

校内学生采访部分完成的差不多了,我们去了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管老师不在,我们希望其他老师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但在办公的老师不方便接受采访,我们要了主管老师的 联系方式,决定第二天老师来上班时候过来采访。

结束了第一天的采访活动,我们小组在一起讨论总结了今天采访过程中的一些得失。主要有:采访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牢牢的记住自己要问的问题;提问的问题本身一定要符合逻辑;虽然一个问题挨一个问题提问会比较方便,剪辑起来 也比较容易,但过于死板;采访开始要找一些话题做切入;采访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聊天,和受访者聊天,在聊天时贯彻自己的采访意图。

第二次采访

今天的采访任务就是采访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主管老师,出镜记者陈国。话说今天只有 2 这一个采访任务,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不容易啊。那位老师看我们是学生,“手头上有个事儿要这几分钟做完”,不太愿意接受采访。我们说了半天她才勉强接受几分钟的采访。这就是我们最后看到的我们的摄影记者必须俯身进行拍摄。

第三次采访

今天的采访任务是去纳杰人才市场对求职者、企业招聘主管、人才市场主管进行采访。之前的两天,我们在网上查到今天纳杰人才会举行大型招聘会。早上坐车来到丁字桥,从下车到去纳杰的路上,我发现在一个机关院内一大队便衣在待命,胸前同意佩戴胸章。走到纳杰人才门口,发现今天比较特别,以前来过一次,记得那次门前比较乱,而今天这断路打扫的特别干净,洒水车才刚刚驶过去,纳杰人才门口摆了一排电脑,保安把守着大门。种种迹象表明有些事情要发生,我一下子产生了一种追新闻的职业感。询问了两名接待人员和一名保安,才得知今天温家宝总理要来视察,大家都不能进去。与此同时,我们组的其他三名记者正被不断地往远处赶。

我们组两名记者被当做求职者进入纳杰人才里面,她们在里面虽然不可以拍照,但也问到了一些相关的问题,问到了几组重要的数据。在她们两个在里面的这段时间,我和陈丽对这些被驱赶的求职者里面的一个学生进行了采访。

这位男同学戴眼镜,手拿简历,和他聊了几句并看了他的简历,也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说明意图后他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因为我负责采访人才市场主管那块,所以一下子采访求职者有些突然紧张,采访中提的问题也有些宽泛不集中。而采访对象在正式开始采访前和我聊天时比较自然,而到了采访时有些局促,随着采访进行才慢慢变得自然了。

我们在外面的两个记者对求职者进行了采访,她们两个在里面虽然不能拍照,但也询问到了很多我们想要的问题,得到了一组重要的数据。今天的采访就以这样突发状况结束了。

第四次采访

距离上次外出采访一个礼拜了,我们来到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今天这儿举行2012年湖北省第四届应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一进会场我们四个就进入记者的状态了。先在会场转了两圈儿,熟悉了会场环境,找到了服务台及办公地点,然后开始物色采访对象。

我到办公区域找到了主管的经理,跟他说明了来意,但因为他们公司的规定,不能拍照拍摄,所以只能进行文字采访。这时候我们组的张伟已经在采访一位求职者了,有了之前的几次校园内的采访,她已经有了一些心得,采访时候找了切入点很快的切入到正题,而且提问的问题也条理清晰有逻辑。采访对象呢也是位有想法的同学,而且不羞于表达,她们两个

3 交流的很愉快。

接下来我们对企业招聘主管进行了采访。在选采访对象时,我们首先选定了一家有两位招聘老师的企业,因为两个采访对象方便搭话,交流容易一些,他们的看法建议也更多一些。采访完第一家企业后,有采访对象主动找过来了,是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招聘老师。当然,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他们接受我们采访主要是想问我们几个对他们单位有没有意向。这两位采访者都是比较健谈的,他们不仅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还给出了建议。第三家企业也是主动接受我们采访大的,这位企业主管更希望我们可以为他做些宣传,懂得运用媒体。

采访完招聘的企业,最后就是我的人才市场主管部分。由于刚才懂得原因,主观的付经理只接受文字的采访。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付经理也允许了我们进行拍摄,我们得到了我们节目中必须的一部分内容。而具体到对付经理的采访中,因为他负责就业这一块,了解的东西很多,也善于表达,所以我就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他在回答时也会给出我后面一个问题所要的答案,所以我也及时调整了我的问题结构。最后还很感谢他给了我们一些就业的数据。

采访完这些还有一个室外拍摄,虽然打好了底稿,但出镜时候还是会有间断,这才知道出镜记者也要有好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后期录制制作

之后拍摄了主持人部分,陈丽也做了好几天的后期编辑等。

总体来说这次实践,虽然中间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最后我们的节目也有内容不深入、声音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但我们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我们走完了一个节目制作的流程,最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信心。

推荐第9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党员,这个名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多么光荣而伟大的名字。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党员是我们的不懈努力。而通过这次活动,我却有了这个机会走访老党员,了解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党和党员的艰辛。

我们八点多就开始出门集合,风是那么大,雨是那么猛。我们还是风雨无阻地到达集合点,分配好工作,出发到扶涌村采访两名老党员。

第一次参与采访工作,我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老党员的家,两名老人都是四几年加入党,现在是八十多的老人了,他们的家有着与现代化不同的古老气息,简陋而朴素。

在狭小的房子里,一手笔记,一手摄像机,我们听着老党员讲建国前后,改革开放后的改变,听他们讲那个年代的故事。讲到建国前我们镇上的土匪,人们生活多么不容易,他们派传单、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惊险,讲到近年来人们生活的变化,镇容、镇藐的改善,是那样的感慨万千。他们那一辈的老党员很多都没有怎么享受过清福,把好的都留给了后代,每一个老党员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细雨中我们结束了这个访谈,获益良多。

一个采访的顺利进行是我们一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准备工作,到结束后的资料整理都是不容易的。第一次参与采访工作,从中我了解了采访的准备工作,采访的基本流程和采访的后续工作。参与这次活动的人数不小,因此前期准备和进行采访的工作我参与的不多,但后续工作我是参与了录音资料的整理,工作量不大。但凡参与工作,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些困难的吧,我把资料从录音整理成文字时也经常遇到录音不清晰的问题,同时也要把采访中那些过于口语化的词语转化成通用的语言。我在这次活动中也感受到合作和分工的重要性,两个参与活动的组,我们组很快就分配好工作,所以资料也很快整理出来了。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对我们大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让我们走近了老党员,让我们更加了解党,了解我们镇的历史,珍惜所有。

推荐第10篇:新闻采访心得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1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新闻采访心得(2):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其次,我觉得业余通讯员在采访时不要一味赶热闹。

我说的不要一味赶热闹采访而不是不发稿,大多时候还是要研究你所要投稿的报刊宣传方向,及时提供适合该报的对口稿件。但是,不热闹的事件也应该作为业余通讯员采访的对象,一时报纸发不了,就当作对自己的一次练笔。

例如我采访的发表在《商洛日报》周末版的《熨斗滩上骄傲的孟家山》是半年前就采写好的,当时却没有发表的机会。记得为了这个壹千来字的稿子,我到当事人家去了很多次,由于我是业余通讯员,采访对象很不配合,几次都以很忙推了。我坚持几次和他谈我的想法,他才答应接受采访,提供了相关的资料,把这个稿子写成了却放了半年,等到商洛报宣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及时将这个稿子投出去,三天后就发了,我再回去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起这个事情,由于这个事件是关于革命英烈的,我感觉稿子发表后对身边的人的教育意义很大,感觉蛮骄傲的。

第三,我觉得业余通讯员的采访要从身边熟悉的人事出发,不要为了发稿勉强写自己不熟悉和没有把握的人事,这样避免做无用功,可以提高上稿率。

例如,我在商洛日报报道我们镇安二中《蒲公英行动》的连续稿件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从学校学习民间工艺启动入手,连续报道了《民间工艺进校园》、《最后的蜡花手艺》、《镇安二中的学生版画》、《镇安香包好精彩》以及总结性稿件《镇安二中民间手工作品陕北参展获好评》等一系列我所熟悉事件。

第四,我觉得采访自己身边的人要比采访不熟悉的人更要讲方式。

其实我们业余通讯员能够采访的更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如果一本正经的采访身边的人,可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在处理这个的时候是让被采访人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和他聊天,把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藏在聊天的话题之中。

例如我采访我们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稿件《愉快、阳光的生活和学习》,就是我看他到我办公室聊天时乘机也上去把话题超我想要的方面引。等他发现我的意图时却是我把稿子都写好了拿给他看得时候了。这样采写的稿件是必须给当事人看的,请求他提出意见再最终定稿。

第

五、要善于多角度的发现新闻主题。

我谈一个我失败的经历,记得去年世界爱牙日的那天,我先看见永乐医院口腔科的人在宣传发放世界爱牙日的资料,我就想去拍摄几个镜头,可惜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群众去咨询,我就觉得没有意思,路过了三次都没有拍摄成,就放弃了。这是我受自己思考习惯的影响,以往拍摄这种主题都是群众很热闹的参与的,现在是这样一个场面当然没有什么新闻可言。事后我又认真地想想我错过了一个好新闻很可惜的,其实我可以以爱牙宣传何以受冷落为主题拍摄采访这个新闻的,结果我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个主题,说明我的新闻敏感性不高,视觉单一,这在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第

六、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要善于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

同一新闻事件往往表现的形式由各个侧面,每一侧面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有可能不同,我们就要有一定的新闻整合能力。例如我拍摄《镇安板栗好红火》时,三副摄影照片一幅发生在县河,一幅发生在西关,还有一幅发生在县医院门口。虽然地点不同,但他们的主题是相同的,我们要靠自己的思考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同一新闻事件真实的记录下来,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整合能力。

第

七、要善于拓宽自己的新闻信息渠道。

我利用我们教师开会的机会和其他学校老师交流,交朋友,把自己的爱好和想法讲给他们听,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给我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我报道西口中学的《西口中学的回族女童班》、《名师回报母校----助力山区新课改》、《西口回族班学生用上多媒体》和《西口柿子又获丰收》等稿件都是当地老师通过网络发给我的,有时候他们提供给我一个素材,我在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和他交流怎样拍摄照片和处理文字,时间长了,给我提供新闻线索的老师也写起了新闻,和我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第11篇:采访师姐心得

心得

这次很荣幸的采访的师姐是助产班的陈艳梅师姐,就在产科工作人员专用通道的房门打开之后,我们第一次见到我们要进行采访的师姐,迎面而来的是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性,微微一笑,把我们带进了产科工作区域参观。工作区域不是很大,但比较狭长,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却放着衣服与医疗器械,进了产房,隔着一层米色的窗帘,里面充满着温馨与宁静的感觉,我一直以为产房是那种充满着哀怨和痛楚的地方,当我进去看时,这种想法瞬间在我的心中随着水流流走了,产房原来是如此的和谐与安宁的地方。

接着师姐带我们进入了师姐的宿舍,在那张放置的电脑桌上,摆了几张艳梅师姐与同事的合影,接着师姐坐了下来,我们也开始询问她一些问题,之前我们也考虑过应该问师姐一些什么样子的问题,也在网上找了许多模版,认为采访师姐是一个很严肃的环节,但是,我们又一次的错啦,师姐拒绝回答我们准备的那些东西,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进行自由发挥,以聊天的形式进行,其实说真的就像跟自己的朋友在说话一样,师姐真的对我们很好,而且很和蔼可亲,愿意回答我们任何的问题,包括学习、工作、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想了解什么,师姐都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真实的经历。的确,我们真的很好奇,一个身怀六甲的助产士还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她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纵使再劳累,她自己觉得也很快乐。因为既然你自己选择了,就不要放弃和想过什么负面的东西,以正面的想法去面对每一件事,这样你自己才不会觉得很累。

在自己大学生活的两年里,对于学习,师姐说道这个问题时笑了,她告诉我们,学习对于她来说是最自豪的一件事,而且也是她最爱的一件事情。在校期间,我一直担任班上的宣传委员,获得了“优秀班干部”,不仅组织班上成员参加各种宣传活动,而且参与了大合唱指挥、年鉴比赛等。她在助产班里,成绩一直都是排名在前列,也可以说在班级上她是班级的领头羊,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而且关于奖学金上,所有等级的奖学金她都拿过,一等、二等、三等,她都放在属于自己的囊中。听到她有这么辉煌的一面,我们都感觉到很惊讶,给人觉得就像一个书呆子一样,但是实际上却不是。因为她的专业是助产,而她,就是喜欢助产这个专业,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所以一直领导这她拥有学习的念头。她还告诉我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一节课的时间,80%的时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你就会把整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这样你课后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复习或者说去温习,只需要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了。在上课时,每节课,她都坐在前排,认真听讲,回到宿舍后也不是抱着课本读啊读,就是理解当天的内容。在专业学习上,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每年均获得“优秀学风建设个人奖”,参加“技能大比武”获得学校第一名,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在大学里很多人都认为要不要谈恋爱,但是师姐告诉我们,该谈恋爱就去谈恋爱,大学了,每个人都已经成年了,是应该谈一场恋爱,如果在大学里遇到了对的人,就勇敢的去谈吧,不要顾及到什么东西,只要你不要太痴迷于爱情,你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你的学业也不会耽误到什么,这样你就会爱情学业双丰收。在校期间,她也是学生会的干部,完成学生会的工作时就认真的完成,毕竟在学校当干部时所积累的经历,当你到步入社会时,这些经历都能很好的用到。在她的时间里,并不存在着我们常说的没时间复习还是没时间谈恋爱的情况。她好像能把自己的时间充分的利用,时间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她赢得了时间,她能把时间运用到最大化。我们平时都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真正能有多少人能挤的出来呢?别人在为着考试而挑灯夜战甚至在抱怨时,她却可以做到早早入睡,通常考试前,我们都会很紧张,睡不着,她却因为平时的认真听课,有效率,都记在脑子里,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在考场上她显得格外冷静,这样她考试的成绩才会一直名列前茅。

同时,师姐十分注重德、智、体、美、劳发展,例如: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使我更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军训期间被评为“优秀标兵”,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参加学校的“天使风采”获得优秀奖、布置宿舍获得“交换空间”二等奖、“天使闹厨房”获得二等奖,参加党庆及护士节表演等;在探索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实践上参与了“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的宣传活动,加入了“义工联”走进社区为群众服务,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而且让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我们问到你在大学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的时候,师姐一脸的幸福的告诉我们,最骄傲的事情是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宣传、文娱活动等等。让我得到锻炼的同时终身受益。在单位里,凭借着在学校里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获得了科主任及科护士长的好评,得到了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关于在实操上,师姐认真的告诉我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练习,因为你以后走上实习单位,这些练习都是非常的重要,基本上你们在医院的所有操作都要用到,在实习时你们所有的科室都要去,有可能在这个科室中这项操作比较多,而另外一项操作却很少,比如在呼吸科,最多的就是雾化、吸痰和给氧等,但是在心外科,最多的就是输液和四测,但是吸痰和雾化就会很少了。但是师姐从头到尾一直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注重无菌技术,因为所有的操作都是要尊重无菌原则,而且住院的病人都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更加要注重无菌技术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在医院中,院内感染的控制率为0.所以实训课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你面对工作可以得心应手。

接下来,师姐跟我们聊到了他的工作。其实,我们是非常喜欢她的心态的,就犹如她,成绩优秀,肯学习,有兴趣,有基础的好学生,去考过三甲医院的职业考试,笔试也是名列前茅,却因为面试没找关系,几次被刷下来了。现实的社会是这么残酷的,可是她却有一颗乐观的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她去区级的医院考试,成绩依旧是优异,因为有实力,所以轻松的考进去了,虽然区级的医院,无论从工作待遇,还是工作条件都比不上三甲医院,但她却很快乐,不见得有抱怨的心态。她说或许我在三级医院,我只能做一个导医,而我在这里,却能进产房,和专业对口,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或许在那边我只能当个鼠尾,在这,我却能当一个凤头。所以有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那么高的一个地位,适合自己的,或者说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社会就是这样,黑吃黑,有的时候你真的要把自己的目光降低点,不要把自己摆在太高的位置上,这样,你站的越高伤的越深,还有句名言:枪打出头鸟。就是你在做事的时候不要太过于出头,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同时也不要太懒,因为你的热心有人能了解,但是会有更多的人不理解,他们只会嫉妒什么的,到时候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那她为什么会依然保持持之以恒维持这份热情时,师姐坦然的又说了,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始终秉持着一份平和的心,做事不要太过于纠结,放开自己的心就可以了,这样你才能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甚至这么说吧,走的更稳。在医院实习期间,担任实习组长,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于助人,赢得带教老师和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和赞扬,同时被评为“优秀实习生”。这个也是她觉得自豪点的所在。

毕业后被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产科聘为助产士,经过努力顺利考取了护士职业资格证及母婴保健合格证。一年后被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所录取,成为正式职员,一直在产房从事助产接生工作。在罗湖妇幼保健院工作期间负责组织编排妇产科年终节目,获得了医院的一等奖;在罗湖区举办的QC(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创新)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罗湖区第七届职工技术比武大会中,荣获妇幼知识竞赛第三名,并授予了“罗湖区技术能手”称号。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刻苦工作,获得了病人及领导的肯定,曾被评为“罗湖区优秀工作者”。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顺利通过了护师职业考试。同时,不断增殖,已经是成为广东医学院本科的毕业生。2011年10月被医院派去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进修,在进修期间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进修短短的3个月让我受益匪浅,并获得了上海国妇婴领导的一致好评。

关于工作经历和奋斗历程,师姐告诉我们,她的目标就是当一名助产士。在快毕业的时候准备好个人简历,向离家不远的几家医院投简历。大概投了2-3家医院,碰巧遇上了各大医院到学校招聘,其中投简历的西乡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主动向老师们提出希望我加入她们的团队,当时就被这所医院产房直接录取。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不断地学习,经过努力顺利考取了护士职业资格证及母婴保健合格证。一年后被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所录取,成为正式职员,一直在产房从事助产接生工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为自己充电,不断地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助产师。对于她来说,她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我们为她能获得这样的优秀奖项而高兴。这些年来,在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在您看来,无论在各方面的能力上,还是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深职院医护学院的求学经历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师姐告诉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基础必须要扎实,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校期间的刻苦学习,老师们的教导和培养,让我有了扎实的理论及操作技术,为我的工作奠定了很好地基础,赢在了起跑线上。所以不要以为你大学毕业了就真正的解放了,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你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学习的心,这样你才能始终走在前面,不要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毕竟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社会是重要的,但是学习要更加的重要,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成功。

您在职业发展中有遇到困难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是怎么渡过难关的?回首困难时期,您认为它给您的人生有什么启迪和帮助吗?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师姐说:有遇到过困难,当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与实际不相符的时候,总觉得很沮丧。告诉自己,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鼓励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坚持到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几次职员考试后,心理反而更轻松了,面对考官也轻松多了。人生中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没有站起来的勇气。只有跌倒过几次,在每次跌倒后能站起来,并且能后总结检验,在下次的困难上能轻易的解决。如果你的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困难,那你的人生真的是有问题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当你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能被打倒,一定要坚强。当别人误会你时,一定要亲自去跟那个人去说,一定要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要保持一份很坚强的心,这样你遇到的困难都不是困难,而是你巨大的动力或者说是你巨大的潜发力。就算一件事你做对了,但是别人看不起了,千万不要理论什么,谁是谁非在别人的眼中能清楚的分明,不要因为自己一两句话而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样做的话,你的人际关系才能做的更好,这样在你的人生中才能充满着欢乐的因素所在。 从您个人的角度,您认为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您的影响有多大?师姐答道: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限于书本上理论,很重视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实践中与其他学校相比,深职员的学生相对理论和操作能力强。学习的知识始终都是书上的,始终教材都是在更改,始终都保持着最新的版本,但是在医院内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医院方面有些还是保持着比较古老的方法,既然你选择了做护士,工作量非常的大,如果你还按照书上的那样做的话,会非常的浪费时间,而且护士长也会骂你的,时间效率很难被提高,这样你做的事情会非常的少,自己也会非常的累。所以,当你到了社会上时,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时,一定要多学习点,跟着那些有经验的人多学,那些人肯定看到你这样爱学习肯定会教你,不会你去请教她的时候她还会骂你,不过你要看在对的时间里去问,不要再人家正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去问别人,只要你好学,其实你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人始终都是要学习。

关于就业前景,师姐很认真的告诉我们。护理或者是助产在这个社会中真的是很稀缺的一个职位,而且待遇也很好。在你刚刚毕业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太高的一个位置上,刚刚毕业的学生,一个月的工作才2000到3000元,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这个工作,因为毕竟你才刚毕业,能有这样的水平已经很不错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表现,你会有所收获,在各个方面。不要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要嫌自己好累好累啊,因为这个工作本身就很累,那你更加不要抱怨,现在做什么会不累的呢?

关于老师,她很感谢那些老师们,是他们把知识教给了我们,才让我们能有这样辉煌的成就,师姐同时也表示很遗憾,因为工作太忙,在加上自己已经有了身孕,所以不方便回校看看老师,但是经常短信的来往,始终保持与老师最好的沟通。师姐还说过一句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就是你对深职的印象,师姐这么回答:最深的印象是在实训大楼听着唐老师和肖老师生动的授课。最美好的回忆是同学和宿舍成员之间培养的感情,那段简简单单的校园生活。是的,大学的生活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宿舍就是自己的另外一个家庭,要好好的爱护这个家庭的成员,大家一定要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总结也接近尾声,这次真的让我们感到收获很多东西。从这次的采访中看得出师姐是一个有实力的人,却没有被现实的社会埋没了。她找到自己的人生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人生或许就该这样,找到自己的目标,就算没有实现,也不能被埋没。事物总是两面的,人的本性就是总是能看到消极的一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积极的另一面。知足最快乐,师姐应该是有这样的心态,才能让她脸上总是洋溢着笑脸。其实想一想,人生也不就是如此,你心情不好也是过了一天,心情好也是一天,你是愿意心情不好过一天还是心情好过一天呢?而且要学会宽容,即使你有没有结婚,不要太过于物质化,太自我化,平常的沟通并不是一直想要对方明确知道自己的观点为目标,而是先学会聆听,然后在作出分析,提出意见,不要盲目的做事,或者说凭着义气做事,这样你在这个社会中会吃亏的,而且你的名声也会不好的。

真心要谢谢师姐给我们那么多的开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努力在努力,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人员,才能成为像师姐那样辉煌的事业。最后祝愿师姐能够阖家幸福,爱情美满。

第12篇:采访心得[推荐]

采访心得

我们深知这一次的采访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它是一次全新的锻炼,所以我们接受了这项看似简单却分外艰难的任务,怀揣着一份心境,我们想要把这件事做好。在采访的这些天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这件事,怎一个“难”字了得。我们知道虽然这次采访我们做的不太好,但无论怎样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当大家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而奋斗时,我想只要努力了,只要尽全力了。那便也不会有遗憾了,也许我们应该更加享受这次采访的过程,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并不重要。

采访之路并不平坦,有过痛有过累,但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放弃,这是非常让人欣慰的。

记得那天收到校友办的信息,通知我们去开会,去培训。会上还得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校友采访的注意事项。从这件事中我们认识、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想在以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由于一些外在因素,所以我们于8月20日开始对所选定的校友进行采访,我们知道,每采访一位校友,都必须和他们提前预约,那才是最礼貌的方式。我们推算到8月20日是星期六,所以各校友就有时间让我们进行采访,于是我们就想法联系他们。我们发现校友办提供的资料很少,所以我们能联系上的人就相当少,虽然我们心怀几分激动,也是十分珍惜这份机会,这份锻炼自己的机会。看着名单上的联系人,看着那些联系方式,我们有些无奈,我们一个个挨着打电话,但不幸的是有许多人的电话都打不通,还有一些人的电话还没人接听,老实说,当时我们的心情都快崩溃了,于是我们开会讨论了一下,希望能得到一个解决的方法。有人提出这些被采访的人,可能在网上可以搜索到,所以我们决定每个人分配几个被采访的校友,回去上网搜索调查。第二天,好不容易搜寻到了几位校友的信息资料,但联系方式也不详。这一天我们也不忘电话联系校友,但最终联系上的校友只有两位,虽然比较少,但我们任然很积极、认真的对待。在采访之前我们也做了许多的准备,我们想虽然我们采访人数不多,只要做得精也好啊。最后预约的采访时间是8月24号,被采访人都是绵阳市区的,所以还比较方便。

虽然以前我们有过一些采访经验,以前在编辑部或新闻部干过,也采访过不少人,但对于这次的采访我们还是心存几分忐忑。在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们学习到,大学里也要以学习为本,切不可浪费了美好青春,荒废了学业,到最后只是另一个证就走人。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因为它给予我们一个很大的实践平台,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把握好这个机会,不要在大学里太有耍性,多一颗好读之心多好啊!我想学长说的很对,因为我们到大学就是找寻一个深造的机会,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奋斗,人生有所最求才不会寂寞,现在的奋斗是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我想等到以后,我们也像学长这样的年龄时,看到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看到自己的生命很有意义,那时我会欣慰的笑的,到那时定会感叹大学的美好,感叹人生的美妙,感叹生命有价值。 在对校友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每一位成功的学长背后都会有让人为之震撼的艰辛路程。他们的旅程有几分艰辛,有几分心酸。所以我也学会做人要有所担当,学会要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学会永不放弃。在逐梦途之路上,或许梦想有多高,现实就有多残酷,但只要你坚持,最终的成功就有多美好。所以现在的我们要鼓励自己在大学里多干实事,从而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是自己变得更大更强。

在这次的采访中,我还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团结的意识,合作是一个团队必须具备的精神,也许在一次次联系不上校友时,有些人就气馁了,会说一些气话,不干了,散伙了。但作为组长的我是不会选择放弃的,我选择让他们安静下来,等他们淡定后,安慰他们几句,鼓励他们几句。我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我认定了的事,就一定回去干,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我太过了,不过我不这样认为。至少外在因素不会影响我做事。

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悲伤,但至少一起走过,我们痛并快乐。我感恩于这次采访活动,将我们几个人紧紧连在了一起,给予我们生命中美好的回忆,让友谊之花长存于我们的心中。

不过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认为绵阳地区存在最为严重,绵阳地区没有校友办,所以联系那些校友很难,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西南科技大学提供的资料不完善,而且都没有太大的价值了,因为他们提供的资料都是4-5年以前的,所以很难了解到他们的具体情况,而且还有一份资料可能是7-8年以前的,所以通过校友办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他们在绵阳地区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所以希望校友办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可以从那些成功的学长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无论别人多成功,那都是别人的,我们需要自己奋斗,去获得自身的成就。

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做得就是去选择,选择自己的心境,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的路。人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有多高,我们所拥有的奋斗天的就有多广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之路还很长很长,也许这次采访就是我们生命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最终让它幻化成一份美好的回忆,存于我们的心里、、、、、、

第13篇: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更重要的是贴切生活,服务生活,基于这一点,经过我们团队的一致同意,我们确定了我们的采访对象北校区宿管经理冉阿姨,采访的主题是学校是否可以强制没收学生的电器用品,围绕着11月11日物管公司组织本校宿管人员在各个寝室进行了清查行动,没收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用品(电饭锅、电磁炉、电老虎等)这件事情,我们展开了一次有趣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当中,作为事件的一方,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身份和采访主题的针对性比较强,交谈的话题相对敏感,我们的团队在采访前作了充分的材料准备,避免了话题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我认为这点做的很明智。人都是有戒备心,更何况我们也参与了这次事件,所以我们以趣味的问题做引导,巧妙地引发采访对象的沿主题去交谈。我们按事件的主次顺序的先从是否没收学生的生活用品,何时没收,相关的规定具体是如何说的。通过这些基本问题,我了解到这次清查活动的原由、清查活动中的具体事项、清查活动中遇到的麻烦。通过,几个问题的交谈之后,解除了冉经理的戒备心,但有迎来一个难题,冉经理认为他们是按学校的消防章程上面的规定实施没收的,我们的话题中提到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管理手册》的一项规定,学校不可没收学生的非违法财产。这两个相关规定发生了冲突,出于学生考虑一味的去辩证,强调学校的做法不正确,导致话题一度中断,这是我们的缺点。

由于冉经理是首次接受采访不免在心理上有些紧张,我观察到了她的面目表情有些诧异,我机灵应对微笑着,把话题转开了,谈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后,谈到生活用品,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他敞开了话题。不打开采访对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不下真功夫去采访时难以来成为具有真实才是学知识渊博的记者的,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的。新闻采访是需要亲临实境去践行的,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稿子、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有有新闻性、描述的字句准确。正所谓事必躬先,功在于行。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写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在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从身边做起,采访我们身边的人,话题是我们熟悉的事情,我们也参加了这次事件,所以在采访中,我们提到的问题更不可能虚假。做笔录的时候,我们就按采访对象和记者的原话记录了采访的中语言。冲学习新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新闻的价值在于给受众一个真实的信息。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关系到一家媒体发行的消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但更加社会的公共道德。从而影响媒体的发展状况。据新华社11月16日专: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宣布与保守党籍上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达成庭外和解,想BBC失实性侵丑报道对象支付18.5万英镑的惨痛代价。16日当天BBC由于这一事件导致股票下跌,BBC发行的报纸、杂志交易数量同期下降30%,播放的广播收听率同期下降20。那么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呢?简单的说,采访、写作、取材都需要做到几点要求,不浮夸、不能以偏盖面、画蛇添足、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拔苗助长。

2、这次采访,我深切的感到,我们的材料还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采访主题刺激到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我们要预约,不然冒然的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不免会紧张。这次取材过于平铺,没有多大的新意,不应该单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难,更应该考虑到是否学校没收学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问题,使采访更有深度。在采访前,我们要慎重选材,主题要明确,立意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性,广泛的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我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老师说:“新闻采访,是一件艺术的事情,靠的是积累,不是所有的画家都靠的是灵感。新闻采访犹如采购员去街上买菜,不是见什么菜就买什么菜,而是要挑选精品,采买顾客喜爱的蔬菜”。当时我听了此话也没琢磨。在一次采访顶效火车站站长过程中,由于欠缺到位的提问材料,导致在访问的时候,好几次口误,语无伦次,毫无针对性。最后,只能勉强的收场。眼下,随着新闻采访的次数的增加,我真正的体会到老师说的话,确实是真理啊!

3、选准新闻角度。在采访的材料准备的问题当中,不应该以狭窄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这样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经验的记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经验十足的记者按部就班。如今相当多的媒体编辑发行的报道中,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国家政策的报道就一个办法——整理式转载。麻木的记者怎么会报道出有新意的新闻呢?记者当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哪些新闻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老百姓格外关注。我们要力图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具有价值的新闻。对重大的事件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并且联系社会,联系群众。著名电视台主持人杨澜女士认为:“没有不好报道的话题,只有不用心的记者。面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想吸引我们的观众,只有集中我们的思维去感染他们”。他这句话耐人寻味,它的中心观点,我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只有一个,事件中的材料中不可或缺,但这些材料可以服务很多吸引受众的角度。那么,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闻题材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源于社会中细心的观察和积累,这样在写作时便于拿捏报道的力度,因为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观众的眼睛。第二,善于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从而提高写作内容的质量以及可信度。德国弗兰克·泽林表示,信息不过跑向我们的怀抱,信息在路边的乞丐的空中,在办公室焦虑的经济师的报告上,信息在„„,要得到他们的信息我们只有去结交他们,不管你喜欢或讨厌。记得在一部电影中,女主人翁是一个善于交际的母亲,她在瞳儿子的同学闲谈中,无意得知古巴一位领导人是美联邦调查局派间谍秘杀的信息,立即做了笔录,尽管她不是很相信这个孩子。最终经过诸多的努力报道一则国际新闻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我并不在乎她获得多大殊荣,我看中的是她强烈的为获得信息的欲望以及愿意付诸实践行动的精神力量。

4、新闻讲究以“形”写“神”,记得初学拍摄照片的时候,总是愚钝,找不到感觉,拍不出独特的风格,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抓住人物的“神态”,拍摄的角度表达不出新闻想要表达的凸显面。每次图片出来后,很懊恼。

在写完稿子的时候我把笔录做了一次检查,同时,让同学找出这次采访存在的缺点,通过他们的指点,我整理了一下笔录,反省同学们指出的问题做笔录不经要快速而且要细心,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把笔录给采访对象核对校正,去粗取精。采访时要察言观色,围绕核心问题去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采访结束之后,要急时整理笔记,反复斟酌,不能把新闻隔得太久,保证新闻写作的质量,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5、我认识到我写的文章只是肤浅的叙述新闻内容,注重的只是过程,没看到新闻的重要意义除出了信息还有让受众得到去思考问题。切入点达不到以小见大的基本要求,太过刻板,经多次的学习、模仿和实践的体验下来,渐渐去除了庸俗,毕竟问题要服务于主题,学会了用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材料,缩短了采访提问的字数,认真准确的提炼主题,精简导语,充实主体,富有深度的从主体思想去安排结尾,轻松的完成写作

通过多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有充分的访前准备,深刻了解采访对象,准备的材料必须具针对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保持头脑清醒,紧紧扣住主题,引导采访对象沿新闻主题的思路去交谈。

11级新闻班

张建 201130221065

第14篇:人物采访心得

做好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是济南民进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因工作关系,先后采访过几位在政协提案工作和本职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的民进会员并为他们撰写了报道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被受访者的事迹和情怀所感动,也更经常地被如何才能真实地再现受访者的风采这个问题所困扰。由于个人文字基础差,学习悟性低,只能一点一点地进行摸索和尝试。每有所感,便简要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竟然也积累了几条类似经验的零乱的心得,于是,不揣浅陋,写在这里供大家批评。其实内心真实的愿望却在于抛砖引玉。

一、采访前应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被采访人的情况,如身世、背景、经历、个性特点、工作性质、主要事迹等,如果受访者个人有论文、作品或介绍文章可提前找来读读。同时明确采访方向,尽可能详尽地设计一些问题,做到有备而来,但心理上又尽可能不带任何框框,以便采访时随机应变。

二、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对受访者要心存敬重之情,不怀迷信之意,做到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认真倾听受访者述说的一切,可以酌情引出话题,绝不主观诱导方向。

三、要在对受访者本人或其事迹有了较详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确认自己的内心是否受到感动,并找出使你感动最深的是什么,这往往就是你最应该向读者传达的重点所在。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四、珍惜采访素材,认真剪裁,做到才尽其用。要象对待一块有待雕琢的珍贵朴玉一样对待采访素材。要慎重取舍,在明确主题立意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设计。要使所取之处有利于发扬光大玉的优良品质,舍弃之处更有助于彰显玉的真正价值,做到虽舍犹得。加工后的玉器胜过朴玉的价值,才算高超的雕琢,整理后的文章,要比素材更具感染力,甚至产生质的飞跃,才是成功的写作。

五、要注意细节。被采访者千人千面,在采写时也应该各有所异,切忌雷同。必须写出“这一个”,才能体现人物采访报道的价值。为此,要与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对其言谈举止做细致的观察,做到既了解其思想行为的一般社会根源,又了解其性格品质的独特表现方式。

六、要明确写作意图,注重实际效果。作品一旦发表,其主要功能就不单纯是宣传主人公,而是为了教育和影响读者。因此,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或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采甚至是发泄某种情绪而不负责任地信笔涂来,任意发挥,当然也不能为了一时权宜需要或取阅被采访者而一味迎合,任意拔高,画蛇添足,失真失实。这是对社会负责,同时也是对受访者负责。

七、向被采访者学习。由于我采访的都是在某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先进同志,所以每写完一篇报道,就好象与主人公一起走过了他的心路历程,感到自己又交了一个知心朋友,多了一次人生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人格。可以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每一位受访者都令我深深地感动,也正因为这样,才使我知难而进,乐此不疲,一个接一个地坚持写到现在,并且愿意继续努力地写下去。所以,在此,我想顺便对曾经和将要接受我的业余采访的每一位受访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第15篇:校友采访心得

12经管创新1班祁孟琳学号:121092132

2寒假采访校友心得

湖北工业大学已建校60周年,在这60年里,湖工大为祖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那些优秀校友在辉煌自己人生的同时,也为母校增添了一份光彩。为了了解优秀校友的光辉事迹,同时也为如今正在奋斗的湖工大莘莘学子点燃盏盏照亮前路的明灯,在寒假期间,我和队友们一起采访了位于黄冈的两位校友。

首先拜访的是鄂东职院的丁如春院长。丁院长是我校91届毕业生,如今已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和丁院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年他读书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没有现今诸如网络游戏、电脑、智能手机等这些诱惑,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大多都是在认真地学习知识。而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太多,稍微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便在大学校园里迷失了自己。对此,丁院长建议,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为主,同时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在采访丁院长的过程中,我感触良多,现如今毕业生找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毕业即失业这句笑谈也逐渐成为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现实,在大学里,我们到底是虚掷光阴还是不断充实自己储备知识,到底是毕业就找工作还是去考研从而为找工作赢得更多筹码,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元宵佳节之后,我们采访了另一位校友——湖北亿州微特电机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芳。陈总经理十分地亲和,于是在此次采访过程中,我们亲切地称呼她陈阿姨。程阿姨是我校84届毕业生,她笑称自己是我们的老学姐。在轻松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陈阿姨上大学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品学兼优,但她们并不是整天埋头苦学,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之后,她会积极地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空闲的时候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陈阿姨语重心长地说,在大学里,我们不能仍然像初高中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是一个培养人综合能力的场所,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个人素养,从而为步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谈及当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观点,陈阿姨说,大学不是工人制作厂,而是一个塑造人的思维能力,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圣地。在大学环境的熏陶下,那种精神上的提升才是让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这个问题上,陈阿姨也给根据自己公司一些大学生就业者的表现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太明确,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而有的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之后,在工作岗位上也不够踏实努力,嫌自己的工作太过简单,但交给他较高层次的工作又没有能力去完成,平时也不愿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陈阿姨说,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做的功课。

采访完两位杰出校友之后,我对自己如今的大学生活以及今后要

走的路思考了很多,同时也对自身作了许多反省。大学的时光是宝贵的,这么宝贵的光阴,我们怎可将其虚掷?行动起来吧,同学们!为提升自己而努力拼搏!愿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你为耀!

第16篇: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采访心得(精选多篇)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

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新闻采访心得: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

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

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其次,我觉得业余通讯员在采访时不要一味赶热闹。

我说的不要一味赶热闹采访而不是不发稿,大多时候还是要研究你所要投稿的报刊宣传方向,及时提供适合该报的对口稿件。但是,不热闹的事

件也应该作为业余通讯员采访的对象,一时报纸发不了,就当作对自己的一次练笔。

例如我采访的发表在《商洛日报》周末版的《熨斗滩上骄傲的孟家山》是半年前就采写好的,当时却没有发表的机会。记得为了这个壹千来字的稿子,我到当事人家去了很多次,由于我是业余通讯员,采访对象很不配合,几次都以很忙推了。我坚持几次和他谈我的想法,他才答应接受采访,提供了相关的资料,把这个稿子写成了却放了半年,等到商洛报宣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及时将这个稿子投出去,三天后就发了,我再回去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起这个事情,由于这个事件是关于革命英烈的,我感觉稿子发表后对身边的人的教育意义很大,感觉蛮骄傲的。

第三,我觉得业余通讯员的采访要从身边熟悉的人事出发,不要为了发稿勉强写自己不熟悉和没有把握的人

事,这样避免做无用功,可以提高上稿率。

例如,我在商洛日报报道我们镇安二中《蒲公英行动》的连续稿件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从学校学习民间工艺启动入手,连续报道了《民间工艺进校园》、《最后的蜡花手艺》、《镇安二中的学生版画》、《镇安香包好精彩》以及总结性稿件《镇安二中民间手工作品陕北参展获好评》等一系列我所熟悉事件。

第四,我觉得采访自己身边的人要比采访不熟悉的人更要讲方式。

其实我们业余通讯员能够采访的更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如果一本正经的采访身边的人,可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在处理这个的时候是让被采访人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和他聊天,把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藏在聊天的话题之中。

例如我采访我们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稿件《愉快、阳光的生活和学习》,就是我看他到我办公室聊天时乘机

也上去把话题超我想要的方面引。等他发现我的意图时却是我把稿子都写好了拿给他看得时候了。这样采写的稿件是必须给当事人看的,请求他提出意见再最终定稿。

第

五、要善于多角度的发现新闻主题。

我谈一个我失败的经历,记得去年世界爱牙日的那天,我先看见永乐医院口腔科的人在宣传发放世界爱牙日的资料,我就想去拍摄几个镜头,可惜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群众去咨询,我就觉得没有意思,路过了三次都没有拍摄成,就放弃了。这是我受自己思考习惯的影响,以往拍摄这种主题都是群众很热闹的参与的,现在是这样一个场面当然没有什么新闻可言。事后我又认真地想想我错过了一个好新闻很可惜的,其实我可以以爱牙宣传何以受冷落为主题拍摄采访这个新闻的,结果我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个主题,说明我的新闻敏感性不高,视觉单一,这在以后一

定要吸取教训。

第

六、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要善于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

同一新闻事件往往表现的形式由各个侧面,每一侧面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有可能不同,我们就要有一定的新闻整合能力。例如我拍摄《镇安板栗好红火》时,三副摄影照片一幅发生在县河,一幅发生在西关,还有一幅发生在县医院门口。虽然地点不同,但他们的主题是相同的,我们要靠自己的思考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同一新闻事件真实的记录下来,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整合能力。

第

七、要善于拓宽自己的新闻信息渠道。

我利用我们教师开会的机会和其他学校老师交流,交朋友,把自己的爱好和想法讲给他们听,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给我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我报道西口中学的《西口中学的回族女童班》、《名师回报母校----助力

山区新课改》、《西口回族班学生用上多媒体》和《西口柿子又获丰收》等稿件都是当地老师通过网络发给我的,有时候他们提供给我一个素材,我在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和他交流怎样拍摄照片和处理文字,时间长了,给我提供新闻线索的老师也写起了新闻,和我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更重要的是贴切生活,服务生活,基于这一点,经过我们团队的一致同意,我们确定了我们的采访对象北校区宿管经理冉阿姨,采访的主题是学校是否可以强制没收学生的电器用品,围绕着11月11日物管公司组织本校宿管人员在各个寝室进行了清查行动,没收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用品这件事情,我们展开了一次有趣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当中,作为事件的一

方,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身份和采访主题的针对性比较强,交谈的话题相对敏感,我们的团队在采访前作了充分的材料准备,避免了话题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我认为这点做的很明智。人都是有戒备心,更何况我们也参与了这次事件,所以我们以趣味的问题做引导,巧妙地引发采访对象的沿主题去交谈。我们按事件的主次顺序的先从是否没收学生的生活用品,何时没收,相关的规定具体是如何说的。通过这些基本问题,我了解到这次清查活动的原由、清查活动中的具体事项、清查活动中遇到的麻烦。通过,几个问题的交谈之后,解除了冉经理的戒备心,但有迎来一个难题,冉经理认为他们是按学校的消防章程上面的规定实施没收的,我们的话题中提到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管理手册》的一项规定,学校不可没收学生的非违法财产。这两个相关规定发生了冲突,出于学生考虑一味的去辩证,强调学校的做法不正确,导致话题一度中断,这

是我们的缺点。

由于冉经理是首次接受采访不免在心理上有些紧张,我观察到了她的面目表情有些诧异,我机灵应对微笑着,把话题转开了,谈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后,谈到生活用品,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他敞开了话题。不打开采访对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不下真功夫去采访时难以来成为具有真实才是学知识渊博的记者的,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的。新闻采访是需要亲临实境去践行的,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稿子、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有有新闻性、描述的字句准确。正所谓事必躬先,功在于行。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写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在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从身边做起,采访我们身边的人,话题是我们熟悉的事情,我们也参加了

这次事件,所以在采访中,我们提到的问题更不可能虚假。做笔录的时候,我们就按采访对象和记者的原话记录了采访的中语言。冲学习新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新闻的价值在于给受众一个真实的信息。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关系到一家媒体发行的消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但更加社会的公共道德。从而影响媒体的发展状况。据新华社11月16日专:英国广播公司15日宣布与保守党籍上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达成庭外和解,想bbc失实性侵丑报道对象支付18.5万英镑的惨痛代价。16日当天bbc由于这一事件导致股票下跌,bbc发行的报纸、杂志交易数量同期下降30%,播放的广播收听率同期下降20。那么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呢?简单的说,采访、写作、取材都需要做到几点要求,不浮夸、不能以偏盖面、画蛇添足、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拔苗助长。

2、这次采访,我深切的感到,我

们的材料还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采访主题刺激到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我们要预约,不然冒然的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不免会紧张。这次取材过于平铺,没有多大的新意,不应该单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难,更应该考虑到是否学校没收学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问题,使采访更有深度。在采访前,我们要慎重选材,主题要明确,立意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性,广泛的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我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老师说:“新闻采访,是一件艺术的事情,靠的是积累,不是所

有的画家都靠的是灵感。新闻采访犹如采购员去街上买菜,不是见什么菜就买什么菜,而是要挑选精品,采买顾客喜爱的蔬菜”。当时我听了此话也没琢磨。在一次采访顶效火车站站长过程中,由于欠缺到位的提问材料,导致在访问的时候,好几次口误,语无伦次,毫无针对性。最后,只能勉强的收场。眼下,

随着新闻采访的次数的增加,我真正的体会到老师说的话,确实是真理啊!

3、选准新闻角度。在采访的材料准备的问题当中,不应该以狭窄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这样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经验的记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经验十足的记者按部就班。如今相当多的媒体编辑发行的报道中,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国家政策的报道就一个办法——整理式转载。麻木的记者怎么会报道出有新意的新闻呢?记者当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哪些新闻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老百姓格外关注。我们要力图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具有价值的新闻。对重大的事件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并且联系社会,联系群众。著名电视台主持人杨澜女士认为:“没有不好报道的话题,只有不用心的记者。面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想吸引我们的观众,只有集中我们的思维去感染他们”。他这句话耐人寻味,它的

中心观点,我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只有一个,事件中的材料中不可或缺,但这些材料可以服务很多吸引受众的角度。那么,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闻题材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源于社会中细心的观察和积累,这样在写作时便于拿捏报道的力度,因为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观众的眼睛。第二,善于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从而提高写作内容的质量以及可信度。德国弗兰克·泽林表示,信息不过跑向我们的怀抱,信息在路边的乞丐的空中,在办公室焦虑的经济师的报告上,信息在??,要得到他们的信息我们只有去结交他们,不管你喜欢或讨厌。记得在一部电影中,女主人翁是一个善于交际的母亲,她在瞳儿子的同学闲谈中,无意得知古巴一位领导人是美联邦调查局派间谍秘杀的信息,立即做了笔录,尽管她不是很相信这个

孩子。最终经过诸多的努力报道一则国际新闻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我并

不在乎她获得多大殊荣,我看中的是她强烈的为获得信息的欲望以及愿意付诸实践行动的精神力量。

4、新闻讲究以“形”写“神”,记得初学拍摄照片的时候,总是愚钝,找不到感觉,拍不出独特的风格,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抓住人物的“神态”,拍摄的角度表达不出新闻想要表达的凸显面。每次图片出来后,很懊恼。

在写完稿子的时候我把笔录做了一次检查,同时,让同学找出这次采访存在的缺点,通过他们的指点,我整理了一下笔录,反省同学们指出的问题做笔录不经要快速而且要细心,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把笔录给采访对象核对校正,去粗取精。采访时要察言观色,围绕核心问题去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采访结束之后,要急时整理笔记,反复斟酌,不能把新闻隔得太久,保证新闻写作的质量,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5、我认识到我写的文章只是肤浅的叙述新闻内容,注重的只是过程,没

看到新闻的重要意义除出了信息还有让受众得到去思考问题。切入点达不到以小见大的基本要求,太过刻板,经多次的学习、模仿和实践的体验下来,渐渐去除了庸俗,毕竟问题要服务于主题,学会了用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材料,缩短了采访提问的字数,认真准确的提炼主题,精简导语,充实主体,富有深度的从主体思想去安排结尾,轻松的完成写作

通过多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有充分的访前准备,深刻了解采访对象,准备的材料必须具针对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保持头脑清醒,紧紧扣住主题,引导采访对象沿新闻主题的思路去交谈。

11级新闻班张建

201430221065

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4213208畅圆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采访

心得

最初接触新闻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从某种程度上感觉它高深莫测。转眼已过了半个学期,慢慢地学习、感受、理解让我发现新闻心理学是进行新闻工作时的一种重要而必要的认识论的指导,这从实际新闻案例中更能明显得到体现。

我们这次小组采访的新闻事件,是关于一个名为“侠客行”的学生旅游社团与一跟团学生之间的问题纠纷。事情的大致情况如下,清明期间,学生林某跟随“侠客行”社团前往武当山旅游,途中林同学对于社团安排的食宿、路线、安全问题等存有不满,抱怨并与社团带队人员发生了争执。事后,林某公开发表文章称其将通过校权益部和媒体进行维权,并表示该社团这么玩下去迟早会闹出事。“侠客行”领队孙某随即对林某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和说明,最后,在多方协调下,林某承认自己过于情绪化而向该社团道歉。由于这次事件涉及到高校

旅行社团纠纷这一新鲜话题,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关注度,事件发生后几个校媒都试图进行采访,但在了解各方说法后认为其中掺杂较多私人化因素,且纠纷已和解收尾,正值我校110周年校庆,该事件最终被认为是场闹剧而未被报道出来。

作为此次新闻心理学的采访实践,在联系我们负责的采访对象即“侠客行”的领队孙某时,对方显得并不乐意,他表示事情已经过去就没有必要再提,不想再捅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担心被拒绝造成采访隔断,抓住他出于维护社团声誉的心理,所以立刻诚恳地向他说明我们只是了解一下事件情况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将之作为实践作业只在小组内进行而与新闻报道无关,这才得到他的信任。由于他作为社团会长经常带队外出,我们一直电话和短信联络,终于确定了采访时间,但后来被告知他临时去了雅安支援,无奈最后只能进行电话采访,没能看到采访对象的神情、动

作等要素。如果不是作业的deadline到了,我觉得对于这个事件最好应该是进行面访。不过,从通话中他的语气和话语判断,对于整个事情他还是很坦诚的,没有丝毫的遮掩和回避,比较愿意详细说明,整个采访过程也很顺利。当然,这也是我们一直尊重采访对象,不断为其考虑的结果。

经过对涉事各方的一系列采访的了解,我真真正正地发现这其中存在的许多心理动机和心理现象,个人的、团体的以及旁观者的各有不同,这也是导致和解前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的心理根源,当然,在听了第三方的说法之后让人觉得更加有趣。实际上,作为花钱跟团旅游的林某,面对旅游途中的种种恶劣条件,加上自己心情不好,她心理上自然会极不舒服,抱怨出来无可厚非。而站在维护社团的立场上,带队队长必然会作出解释或制止抱怨以免其影响到更多游者,而他的严厉回复在林某那里

一定会遭到抵制和反击。人不开心的时候吃蜜也是苦的,从坐上旅游车到夜宿农家客栈的一路上,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她私人化的低落情绪都会愈来愈浓。作为心智细腻的女孩子,不管是林某对环境的要求条件还是面子问题,她会竭尽全力揪出途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好胜心理驱使下的她会据理力争、争论到底,以至于激烈情绪最后发布在网络上。而社团则是考虑到学生群体经济能力又要吸引一定的发团人数等问题,才会在出游安排中采用逃票线路、农家住宿等,当然也有社团自身的利益。此外,还有很多个人性格上的差异、言语表达上的欠妥也加深了矛盾激化。

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是凭空的而有一定由头的,越是深入调查分析越是能理解事件背后的心理根源,便能顺利成章地抓住整个事件,进而选取最佳的新闻角度进行报道。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根据采访主题、采访对象以及客观条件选择最合适的采访方式、

时间和地点等,更重要的是,在交谈过程中要站在被访者的角度思考,根据其心理倾向、利用其心理步步深入采访主题,当然还有采访语言、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这次采访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做以结合与对比,我对新闻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门有关新闻的学问,也是一门与人沟通、打交道的学问,我对这门课程的热爱更深了!希望能继续努力学习,同时多多参与新闻实践,提高我的新闻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学习《新闻采访方法论》心得体会

根据报社开展“一月一本书”活动的要求,我在四月份粗略的学习读了《新闻采访方法论》这本书,结合网络部的工作业务,我主要学习了书中的第二章:采访与事实,第二章我重点学习了第四节和第五节。现我就这两节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什么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近放生的事实的一

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可能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

1、新闻首先必须是事实

现在,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网民已不仅仅通过各大门户网站和各地新闻网站获取新闻,网民更多的是依靠微薄、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获取新闻,并且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自己发布新闻。而这种新闻在短时间内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不受地域限制,有的最后发展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影响非常之大。例如:《河北沧县“红豆局长”遭网民炮轰》事件,2014年3月29日,《燕赵都市报》报道称,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抽上来的水散发异味,呈现铁红色。4月3日,中央电视台对此曝光。面对媒体质疑,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表示,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放上一把红小豆,那里面也可能出红色。他的解释遭到专家、网民炮轰,“红豆局长”也由此产生。4月5日,河北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

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发表书面致歉承诺书,承诺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源负全责。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现在的网络新闻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但是,网络新闻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有诽谤的、有发泄私愤的,完全不是事实,但却能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一名从事网络新闻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调查去分辨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在网站上随意的转载和发布,尤其不能转载发布在国内各大论坛、贴

吧和微博上的新闻信息。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记者要多看、多问、多了解,对把握不住的,要请示领导,不要急于转载,要区分出新闻信息的真假。例如:2014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过众多网络媒体的头条转载,影响非常大。但最后经据新华网报道说,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并且大公网就刊发这条虚假消息向读者致歉。晋城新闻网没有转载。

2、新闻必须有价值

新闻价值不等于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是指记者所采写的新闻作品的价值。一条新闻的价值除了包括新闻价值外,有的还包括政治性、思想性、文学艺术性等方面的价值。

记者所写的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新闻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

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

记者“开采”的情况如何,是充分发

~ 26 ~

掘了,还是浅尝辄止,甚至

根本没有开采出来。

记者的表现能力如何,能否把他已经挖掘出来的新闻价值在自己的报道中充分的反映出来。

二、新闻敏感

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记者的新闻敏感就是对新的事实中新的信息的发现和辨别能力。

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主要依靠:

1、对现存的事实的状况、内在联系有必要的了解。也就是,必须了解旧的,才能发现新的。只研究新发生的事实,这种孤立的研究常常陷入两种盲目状态:一种,本来不是新闻的东西,当成了天大的新闻;另一种,本来是个大新闻,却漏掉了。

2、坚持不懈地、全神贯注地堆带有新的信息的新的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以求预测新闻事实的发生。

高度的新闻敏感是记者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个记者需要终生努力以求获

~ 27 ~

得和保持的素质。

2014年5月

广播电视的采访与写作心得

十一周的学习,感觉最轻松的学习,就是听,学习。

听老师说许多个人经历,非常有借鉴性,也非常值得学习。老师很可爱,幽默风趣,阅历丰富,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要说起半个学期以来的心得很多,想法也很多。

首先,感觉课好少,被好多事情冲掉了好多,好可惜,我们的课本来就比第一专业是新闻学的同学少了很多。当老师说课程讲完了以后,我还愣着,为什么我们冲掉了那么多,还可以提前一周结束!还有就是学二专的心得,我感觉学院好敷衍我们,最开始看见新闻学院的宣传牌的时候,我想大家都是奔着能多学点东西心修的二专,可以修了以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在课堂上学来的东西好少,课程也很少,最无语的是,

~ 28 ~

为了节约教学资源,居然是三个年级一起上,先上新闻编辑与评论再采访与写作。今天,看到新闻台湾一大学生大骂教育部长,指责其关于不应该发文“关心”参与反媒体垄断的学生,可是我们什么时候能维护我们该享受到的学习的权利,或者说我们也应该节约下老爹老妈的学费,可叹!

借用串说词的用法,刚刚谈的是比较沉重的话题,其次,说说轻松的。因为上学期上的是万忆老师的课,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万忆老师也是一位有趣的老师。两位风格差不多的老师让我们在私下小小忍不住放在一起对比了下,最后感叹,干到圆满的记者是不是都是这样:有点愤青,幽默风趣,不拘小节,会传授我们一些在社会上行事应该注意的行规,思维强劲,上课中接完电话,我们还没回神过来,老师马上就说下一段了,给我们感觉都是咱广西的新闻的大师,有次我们还开玩笑说:不知道两个老师到底谁比较厉害呢?

~ 29 ~

最后,就是好好复习功课,多关注新闻时事,继续修炼,好好考试!

~ 30 ~

第17篇:毕业生采访心得

毕业生采访心得

六月是一个充满离别伤感的日子,毕业学生们纷纷划起梦想之桨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此时的他们心中少了几分欢笑,多了几分离愁的伤绪,多了几分迷茫。有的人抓到了梦想的翅膀,将要奋力飞行;可有的人还在苦苦地追寻。看着他们匆匆离开校园的身影,让我这个准毕业生感触良多。他们也许曾在我们的大学生活绽放光彩,也许是校园中的风云人物,如今的他们都将要离开了,踏上自己的新旅途。他们留下的求职体会让我们每一个准毕业生有个前车之鉴。在这次就业指导实践中,我采访了08汉语言文学4班的罗铭涛师兄。他的求职体会让我在剩下的大学日子里有了自己的计划。

罗铭涛师兄已成功应聘了顺德市的一所小学的老师,他的职位是担任

一、

二、四年级的社会实践、科学文化知识、卫生等多方面的教学,总的来说就是“大杂烩”的科目教学。工资大概是4000多元。在与师兄交谈中,他的最深一个体会就是累与忙,结果导致自己的毕业论文都没时间再三斟酌,一下子就定稿了。但我一听到他的毕业论文一下子就定稿了,吓得我目瞪口呆。师兄实在是太忙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教的科目都不是中文,而是一些简单的小学知识。他的求职让我感到一点就是我们在大学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不一定在将来的求职中用上场,但为了生活,我们只有硬着头皮上。罗铭涛师兄还告诉我们在即将离学校的日子越近,心中越是恋恋不舍,大学剩下的日子对他来说一分一秒都是可贵的。他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在大学剩下的日子里,他连想玩一下的机会都没,身上的工作让他马上回到岗位上。我笑着问他:“为什么别人在大学剩下的日子里都在辛辛苦苦地找工作,你反倒想玩起来了?”他说:“在大学的几年生活了,我都投在工作上了,一直忙忙碌碌地过着生活,没有好好地玩上几天。所以在所剩无多的大学日子里想要好好地玩上几天,算是享受大学了。”听完他的话,我替他感到遗憾。师兄的大学都在工作忙碌中度过的。

这次采访让我感触良多,同时也深感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应付不了教师的招聘考试。我们不是毕业于重点大学,单是这一点就让我们在将来的教师招聘中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机会。我们唯一能靠得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能力。所以,我要在剩下不多的大学日子里好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巩固好,让自己能应付将来的考试。同时我们在复习近平时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多看一些初中、高中的教学案例。此外,我们在平时看书时尽量做到细心,因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可能会考到细节。比如,有一年的地区招聘考试中考到了“《水浒传》中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分别打在什么部位?”我想,要是在看书时不注意的话,就有可能答不出来。在这次采访中,师兄还告诉我们一些在教师招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不要太紧张。这是个老问题,不管这个工作对你有多么重要,过度紧张对面试有弊无利。可以试着这么想,面试最糟糕的局面无非就是落选,面试的老师还能骂你一通打你一顿不成?当然这可能跟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关系,有的人一见人多就来劲,有的人看见人多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但是,准备充分一些,多练一练总会有所改善。

二、试讲的时候最好能脱稿。脱稿面试会让面试官觉得面试者没那么紧张。如果你自己闭上眼睛都不能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怎么能让听讲者在脑子里有一个清楚的印象呢?

三、说话声音要洪亮,语速不要太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教师是一个需要用语言表达的职业。说话声音小或者语速快而含糊都会给听讲者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因为教师日后要面对数十人甚至更多的学生讲课,语音清楚、语速适中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你方言很重就更需要注意口齿清楚。面试过程中,音量要掌握在使最后一排的听讲者可以轻松听清楚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在讲述过程中,不管你对所讲的内容有多熟

悉都要注意到听讲者的感受,在讲到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时要适当放慢速度给听者以思考的时间。

四、听到问题时不要急于作答。在面试中,很多人都是提问者话音刚落就急急忙忙的回答起来,有的说着说着发现说远了还能兜回来,有的则好像背稿子一样一下子就扯远了,对提问的问题本身反而置之不理。我想,面试中的提问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并不是辩论赛中的抢答题,答题者完全可以先和提问者做一个简单的交流,确定问题的范围以后再作答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在脑子里搜罗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答案。还有,回答问题时应该看着提问者回答,不要目光闪烁游离不定给人以不知所措的感觉。直视提问者一是基本礼貌,二来也是一种交流。即使对问题回答的不理想,想道歉的话也显得比较真诚。

五、关于板书。也许现在很少有人专门练习板书了,但我觉得应聘教师者还是应该对板书有所注意。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但是板书的设计一定要清楚、合理。自己所讲的内容,哪些需要板书哪些口述即可心里要清楚。黑板(或白板)的面积有多大,自己准备的内容能否容下这些都是需要到了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黑板的哪一部分写正式内容,哪一部分写临时性单词,个人简介是否板书,在哪个位置,这些都是要有一个大体设计的。在书写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背对听讲者一声不吭地写个没完,要边讲解边书写。字体要横平竖直,笔画清楚,行距间距合理,整体布局美观。如果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要简洁生动,操作起来快捷方便,切忌做成完全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档,那还不如不用。但我觉得多数学校招聘的时候恐怕还是更愿意看看应聘者的板书情况。

总之,教师面试一般主要从仪表教态、语言逻辑、内容组织、学术背景、应变能力、普通话、板书、等方面来考察。

明年的六月就是我们要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觉得,不管就业环境有多么恶劣,关键是自己要准备好应战。那就要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省得自己将来后悔。

第18篇:采访创业者心得

探访创业者的心得

数媒160

丛琳

10163570 初次探访创业者,问了很多问题也收获了许多,在我们问了许多的问题之后创业者反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领导和管理这两个词的区别,我们也思考了许多。这不禁让我思考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作同义语来用,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而实际上,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字面上看, “领导”在现代汉语词典的471页有个解释,就是率领和引导朝着一定方向前进。从科学的角度说,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

管理,汉语词典解释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领导是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一,管理是一个大概念,领导是从属管理的一个小概念,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必然产物。

管理和领导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管理通常是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注重做事,把事情做的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同时比较注意细节,手段,技术的应用。它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清楚了领导和管理的区别,丰富了我们知识,提升了我们的观念。

随后创业者又给我们讲了创新和创业的含义,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创新理念对我们今后工作经营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创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在持续稳固自身的传统优势上,开创出新优势探索出更适合于现代快速发展的经营之路,通过这次探访,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变革创新才是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坚实保证。

第19篇:新闻心理学采访心得

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1213208畅圆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采访心得

最初接触新闻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从某种程度上感觉它高深莫测。转眼已过了半个学期,慢慢地学习、感受、理解让我发现新闻心理学是进行新闻工作时的一种重要而必要的认识论的指导,这从实际新闻案例中更能明显得到体现。

我们这次小组采访的新闻事件,是关于一个名为“侠客行”的学生旅游社团与一跟团学生之间的问题纠纷。事情的大致情况如下,清明期间,学生林某跟随“侠客行”社团前往武当山旅游,途中林同学对于社团安排的食宿、路线、安全问题等存有不满,抱怨并与社团带队人员发生了争执。事后,林某公开发表文章称其将通过校权益部和媒体进行维权,并表示该社团这么玩下去迟早会闹出事。“侠客行”领队孙某随即对林某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和说明,最后,在多方协调下,林某承认自己过于情绪化而向该社团道歉。由于这次事件涉及到高校旅行社团纠纷这一新鲜话题,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关注度,事件发生后几个校媒都试图进行采访,但在了解各方说法后认为其中掺杂较多私人化因素,且纠纷已和解收尾,正值我校110周年校庆,该事件最终被认为是场闹剧而未被报道出来。

作为此次新闻心理学的采访实践,在联系我们(搭档:李可心)负责的采访对象即“侠客行”的领队孙某时,对方显得并不乐意,他表示事情已经过去就没有必要再提,不想再捅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担心被拒绝造成采访隔断,抓住他出于维护社团声誉的心理,所以立刻诚恳地向他说明我们只是了解一下事件情况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将之作为实践作业只在小组内进行而与新闻报道无关,这才得到他的信任。由于他作为社团会长经常带队外出,我们一直电话和短信联络,终于确定了采访时间,但后来被告知他临时去了雅安支援,无奈最后只能进行电话采访,没能看到采访对象的神情、动作等要素。如果不是作业的deadline到了,我觉得对于这个事件最好应该是进行面访。不过,从通话中他的语气和话语判断,对于整个事情他还是很坦诚的,没有丝毫的遮掩和回避,比较愿意详细说明,整个采访过程也很顺利。当然,这也是我们一直尊重采访对象,不断为其考虑的结果。

经过对涉事各方的一系列采访的了解,我真真正正地发现这其中存在的许多心理动机和心理现象,个人的、团体的以及旁观者的各有不同,这也是导致和解前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的心理根源,当然,在听了第三方的说法之后让人觉得更加有趣。实际上,作为花钱跟团旅游的林某,面对旅游途中的种种恶劣条件,加上自己心情不好,她心理上自然会极不舒服,抱怨出来无可厚非。而站在维护社团的立场上,带队队长必然会作出解释或制止抱怨以免其影响到更多游者,而他的严厉回复在林某那里一定会遭到抵制和反击。人不开心的时候吃蜜也是苦的,从坐上旅游车到夜宿农家客栈的一路上,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她私人化的低落情绪都会愈来愈浓。作为心智细腻的女孩子,不管是林某对环境的要求条件还是面子问题,她会竭尽全力揪出途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好胜心理驱使下的她会据理力争、争论到底,以至于激烈情绪最后发布在网络上。而社团则是考虑到学生群体经济能力又要吸引一定的发团人数等问题,才会在出游安排中采用逃票线路、农家住宿等,当然也有社团自身的利益。此外,还有很多个人性格上的差异、言语表达上的欠妥也加深了矛盾激化。

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是凭空的而有一定由头的,越是深入调查分析越是能理解事件背后的心理根源,便能顺利成章地抓住整个事件,进而选取最佳的新闻角度进行报道。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根据采访主题、采访对象以及客观条件选择最合适的采访方式、时间和地点等,更重要的是,在交谈过程中要站在被访者的角度思考,根据其心理倾向、利用其心理步步深入采访主题,当然还有采访语言、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这次采访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做以结合与对比,我对新闻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门有关新闻的学问,也是一门与人沟通、打交道的学问,我对这门课程的热爱更深了!希望能继续努力学习,同时多多参与新闻实践,提高我的新闻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第20篇:采访心得——采访老党员心得

采访老党员心得

这次活动我们采访的对象是雷增普教授。雷教授的人格魅力和爽朗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大家,在此次的活动中,老教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党的历史和北京林业大学曾经经历的动荡起伏,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叹。在雷老师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是和我们大不相同的。在这次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曾经有关国家,党和学校真实的历史,让我们觉得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感到了经过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社会逐渐变得更加进步与美好;同时,我们也在老教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确定,让我们坚定了向前奋斗的决心。

这次采访,雷老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处。首先,雷老师在采访的一开始便告诉我们,其实自己并不是党员。虽然自己曾经要求过,但是在过去遭到过很多挫折,因为那时和现在大不一样。当时新中国建立时也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山是“唯阶级论”。第二座山是“唯成分论”。那时流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第三座山是“个人崇拜论”。全国人民崇拜毛主席。当时十天半个月向组织写一次思想汇报,而且在介绍人面前、组织面前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对于有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的人而言做到这点不难。但老教授对我们说,她受的教育是做个正直的人,要坚持真理。当时上的是干部子弟学校,干部子弟是有傲气的,当时崇尚自由、异想天开思想的人是很难入党的。老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当时她曾经历的大跃进,反右倾运动,文化大革命,四人帮等等这些中国曾经的政治动荡时期,曲折的历史让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当时人民的生活也十分贫困。在这样的日子里,196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的师生经历了下放云南劳动的时期。然而,师生的反抗与斗争精神却始终没有被困难所磨灭,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各种方式与学校取得联系,坚决捍卫着自己的林学系,守护着林学院。经过大家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没有被解散,和云南林学院的一部分人合并了,成立了西南林学院,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雷教授讲述这段学校的历史时,我深深地被曾经的那些人所感动,正因为他们,我们这个首都的林业方面的最高学府才得以保留,他们虽然没有被人们记住名字,但却是北京林业大学永远的英雄。

在采访中,雷老师还嘱咐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尤其十八大以后,社会上的良好风气蔚然成风,滥用公款的行为越来越少,尊老爱幼的行为越来越多。我觉得现在不一样了,过去一些年轻老师见了临退休老师连招呼都不打,现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雷教授说,他们那时的人都没有骄娇二气,那时都是祖国哪艰苦,大家到哪去,如果分配不到边疆都是一种遗憾,因为大家一直受党的教育,并且他们那一代人也看到了历史,共产党人是通过流血,牺牲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所以自己做点牺牲算什么呢?那时的人民都很贫穷,但是大家的斗志一点都没减。不像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少爷小姐,经历不了什么困难。因此,我们现在要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重视实践,在平时工作和学习中,要拿得起,放得下。我们要善于开辟自己的新领域,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和健康的身心,就能成功。

通过这次两个半小时的采访,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东西,也从老一辈人身上看到了许多现在年轻人欠缺的品质和精神。老教授的这次经历分享给我很多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老教授过去的经历也让我明白,我们这一代青年更要珍惜现在的时光,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党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如今人民的幸福,曾经的先烈们崇高的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需要我们的努力去实现,我们要时刻拥有奋发进取的斗志,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采访心得 范文
《采访心得 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