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参加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4:54: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领航日记1】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

培元中学 廖榕新

2017年8月26日,今天是到北京的第一天,我们有幸参加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北京十一学校,原名军委子弟学校,在海淀区八十多所中学中能排到前五名以内。是北京最早进行体制改革的学校之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未来.已来”。年会采用自助式菜单,年会有海报展示、圆桌论坛、新手发布、成果教育四个主题,让每位参加的老师自选参加课程。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日程表。

其实在前一天我就通过微信公众号,挑选了几个课程。但当我步入会场后,发现很多的海报展示,很多的圆桌论坛都很吸引我,恨不得所有的圆桌论坛都去听,所有的海报都去看,因为本次教育年会从课程建设到行政管理、学生社团组织、教师文化建设、校园安全、学校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但很多圆桌论坛都是同时开始的。

我参加的第一个圆桌主题是“学校自我诊断,引领学校改革”。北京十一学校针对老师设臵了一个教育教学诊断,用于老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老师自主发展。纪天容老师讲了“一个高冷教师的转变史”。当她的教育教学诊断各项分数都高于年级平均分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风趣幽默”一项只有84分,低于年级平均分,引发了纪老师对自身教学风格的思考,通过采访学生,发现她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居然是“高冷”!后来通过听课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与学生多接触,培养感情;课堂上注重活跃氛围等,终于在下学期“风趣幽默”的诊断达到了98分。在这个案例里,我吃惊的地方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诊断为什么这么重视课堂教学的“幽默风趣”?他们的答案是幽默风趣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加专注,通过讲一些小笑话,拉回学生的发呆、走神,也可以加强师生关系,从而更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位老师讲了教育教学诊断的第二个关键词“高效课堂”。颜老师是“高效”这个选项里得分最高的。他首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学生眼中,怎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教师眼中的高效课堂和学生心里的高效课堂是否一致?他讲了三个关键词“低姿态”、“低起点”、“高自主”。据说能到北京十一学校教书的老师基本都是北大、清华的博士及以上。“低姿态”是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你虽然很厉害,但你的厉害和我没啥关系。一旦出现这个问题,说明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出问题了!不要让课堂中最厉害的总是老师。他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设计问题链,来服务所有的学生,学得轻松的学生提前出来,学得比较困难的学生也会在最后一环出来。“低起点”是指学生刚进入这个学科不久,和这群博士毕业的老师不一样。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高度,真正换位思考,在我们的课堂留下些许模糊与空白。“高自主”最重要,也最难做到。基于学生的基础,把学生不会的知识整理成问题链。学生会的坚决不讲,学生通过自己看书会的也坚决不讲,学生通过问其他同学会的,也不讲。这就是“三不讲”。不自学在课堂上就是零收获。他认为所谓的课堂效率也是包含在师生关系中的一环,深刻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因为师生关系才是我们永远的课题。也是教育教学诊断给我们传递的最重要内容。

第三位老师讲了“十一学校消费行为统计分析”。通过校园一卡通来体现学生的消费痕迹。通过他们在食堂的消费,健身房的消费等来得出学生的健康情况。分析了男性和女性的消费差异;不在学校食堂消费人群的统计;甚至于每顿饭消费少于6元的学生;经常吃泡面的学生;是否给这些每顿饭少于6元的学生进行困难补助以实现精准扶贫?是否这些学生把钱拿去做其他用途而舍不得吃?是否做个食堂拥挤指数,建议学生什么时间段用餐不挤等等。这几个案例也都充分体现了北京十一学校充分的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 据了解,北京十一学校的这份诊断是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设计开发的,包含了全人教育和作业诊断。全人教育有5个维度10几个项目;作业诊断有5个项目。这个教育教学诊断每年通过对老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通过诊断,让不同年级、不同学部、不同学科的老师在参照系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分析自己单项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分析原因,反思自己,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固本药方和调理药方。根据我的现场感受,这份诊断虽然一直强调不和老师的利益挂钩,但作为领导的评价手段,每位老师还是很在意的。我想,老师们在意了,诊断也就达到目的了!

下午我重点听了马文华、邓芸老师的课堂教学研讨会。点评的专家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李希贵校长邀请了国家8次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和主持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朱慕菊老师。

马文华老师讲了《构建教学与诊断的新关系》。马老师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围绕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对传统的地理试题进行改造,把地理诊断分为口试和笔试。通过具体的案例比较传统试卷和诊断试卷的差别,分析了如何利用口试试题来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标准的实现。在课堂中实现了教、学、诊断的统一,对学生实现过程性诊断的个性化。学生在诊断考试中感觉像上了一堂地理课。

邓芸老师强调从课堂开始变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对试卷讲评课设计教学流程图,征集学生意见,喜欢的理由有什么,不喜欢的理由有什么。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朱慕菊专家在点评时指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从以学科内容为知识体系转变为以学生如何学习为主。教师的角色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让老师由教书匠变成导师,变成引领者、支持者、设计者。她希望大家思考,目前在大数据的信息流下,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流?今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将会引起教育的革命。在大数据的平台下,记录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一切,分析数据将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在更大的数据平台下,实现诊断分析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当然,除了这些我还听了“用数据引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政治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研究、与郭学军老师讨论了“高中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购买了年会的几个产品,包括:关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设计的项目研究、理解为先的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如何进行课程管理、地理课堂—走出去等等。来京的第一天,我还沉浸在年会的氛围里,总觉得还可以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学一点……

参加年会有感

第一次参加年会有感

参加书法教育年会有感

参加全国小语年会有感

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社团会长年会有感

感恩企业 用心工作——参加年会有感

参加英语教学年会

十一国庆有感

北京十一黄金周交通状况

北京十一学习学习体会

参加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有感
《参加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